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范文

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范文

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医学;藏医学;比较

【中图分类号】R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401-02

1.中医学和藏医学病因病机理论的比较

病因的概念,主要是指发病的原因,即足以破坏人体内部,以及人体和外部环境之间相对平衡状态的各种有害因素,统称之为邪气。中医、藏医对病因的认识基本相同,认为它不是单纯孤立地研究致病因素的性质,而是重视这些因素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状况,即是除了研究病人发病时可能存在的外界条件因素外,主要则是以正气与致病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各种病理表现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来推究原因,这种辨别病证、探求病因的方法,称之为“辨证求因”,并强调正气的重要作用和阴阳平衡的重要性。“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气所凑,其气必虚”;“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中医关于病因的分类,根据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主要分为外感病因(外因)和内伤病因(内因),此外还有劳倦、饮食不节等不内外因。外感病因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象变化,中医学称之为“六气”,这本是自然界中阴阳消长变化在气候中的客观表现。但是,当气候发生急剧异常变化或节令与气候脱节(即所谓“至而未至”、“未至而至”),超越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由于某种原因而使人体抗病能力下降,不能适应改变的气候时,则“六气”便成为致病因素,称之为“六淫”。疫疠,是自然界中一类具有较强致病作用,并且有一定传染性的病邪,多从口鼻而侵犯人体,其致病特点是发病急骤,易于传染流行,症状相似,病情严重。内伤病因是七情及饮食、劳倦等因素。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内伤是致病因素。七情太过,可伤及五脏,即过喜伤心、大怒伤肝、过思伤脾、过悲伤肺、过恐伤肾,而主要是导致脏腑气机的功能紊乱,即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等一系列病理变化。饮食失宜包括饥饱无度、饮食不洁与饮食偏嗜等,以及长时问的过度劳累,过度安逸,完全不劳动、不运动,也能成为致病因素而使人发病。

藏医学认为引起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称病因。人体在健康状态下,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一~ 三因素(龙、赤巴、培根)、七精华(饮微、血、肉、脂肪、骨、骨髓和)、三秽物(大便、小便和汗液)及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人体与外界之间维持着一定的常量,其性能和作用不发生变化,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失衡),便导致疾病发生。病因分类可归结于内因和外缘(外因)两大方面。内部病因分为龙病、赤巴病、培根病三种。龙、赤巴和培根这三种人体固有的基本物质在外因的影响下发生偏盛偏衰,失去原来的平衡,则变成致病的因素被称为三邪(三大内因),三邪在反常时令、饮食、行为起居及鬼崇(不明原因,四大外因)等干扰下产生龙病、赤巴病和培根病。故中医学和藏医学在发病学及病因学上具有显著的不同。

2.中医学和藏医学辨证论治原则的比较

辨证论治是中医、藏医学分析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对疾病的一种独特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又称辨证施治。其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

辨证即是认证、识证的过程。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反应的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这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所谓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两部分。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论治的效果去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中医和传统藏医思想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是指导中、藏医临床工作的基本原则。中、藏医学都以辨证论治作为其确定基本诊疗的原则。

3.中医学和藏医学诊断方法的比较

望、闻、问、切是中医、藏医学重要的诊察方法和手段,望、闻、问诊可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求全面地了解病情,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切诊亦名脉诊,是医师用手指切按患者动脉,根据脉动应指的形象,通过四诊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性质(寒热)、部位(脏腑)、深浅(表里)、正邪的关系及病情的吉凶。切诊的部位相同,以高骨为标志(桡骨茎突),其稍微内方的部位为关,关前(腕端)为寸,关后(肘端)为尺,两手各有寸、关、尺,共六部脉,分候脏腑之气。藏医脉诊称冲、甘、恰,分别和寸、关、尺相对应,而藏脉又分上角和下角,上角为阳,下角为阴,故分十二部脉分别候诊脏腑之气。所以,中、藏医学诊断方法基本相同,但是其各自名称术语有所不同。

4.中医学和藏医学治疗手段的比较

饮食和起居的要求基本相同。提倡饮食清淡,进食易消化的食物;还注意忌口,如寒证不易吃冷凉的食物,热证不吃性温的食物。对起居环境的要求也是如此,寒证易保持温暖勿受凉等。

药物种类基本相同。中药、藏药都是天然的植物、动物、矿物质等,产地不同,药性各异。药物性味如寒热温凉等相同;炮制目的和方法基本相同,目的是降低和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转变药物的性能,增加药物的疗效;炮制方法也基本相同,包括筛、簸、刮、去核、洗、漂、熬、膏、劈、碾、飞、炒、炒烫、煅及制等;剂型相同,一般丸剂较多,还有汤剂、散剂、膏剂、丹剂、片剂与药酒等。

配方原则基本相同。根据辨证选择药物,可以是单方,但多数都是复方,少则数味多则十几味或几十味药物配在一起使用。此外,中医是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结合在一起,并且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问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药物的七情: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与相反;藏医药学认为,在进行制剂的组方配伍时,疾病属性和药物属性是首先要考虑的两个核心,在正确判断疾病之寒热、部位、与其他关联器官的关系和系统状态等的基础上,还要考虑相对应的药物之寒热学说以及个药的性味、功能及消化后性味三种因素。

外治法基本相同。有放血疗法、按摩、擦身、火灸与艾灸、拔罐、敷(热敷与冷敷)烫、药熏、穿刺及药水浴等多种方法。

参考文献

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范文第2篇

“自主学习法”通常会让学生以分散形式或集体形式自行设计学习方案,选定学习内容、方式、时间,进行有目的的学习,教学设计常以小组形式围绕“问题”展开。通过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应用“自主学习法”,探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实施“自主学习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相长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自主学习法;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法

中医基础理论课授课对象是高中毕业后进入大学的大学一年级学生,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接受的被动式的学习方式、逻辑性的思维方法,对于事物的认知方式是感性的。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普遍感到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内容抽象、概念复杂、信息量大、难以掌握,往往是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花费时间多,学习效果差,付出与获得不成正比,在死记硬背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过程中,容易对中医学相关课程渐失兴趣。如何使学生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课中更有兴趣、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当前中医教育者们的研究改革的重点。“自主学习法”通常会让学生以分散形式或集体形式自行设计学习方案,选定学习内容、方式、时间,进行有目的的学习,教学设计常以小组形式围绕“问题”展开。本人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实施了“自主学习法”,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沟通交流、语言表达等各方面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1-2]。

1实施“自主学习法”的形式和过程

笔者在承担2009—2014中医学专业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任务中,在“体质”这一章均引入了“自主学习法”的教学方法。具体方法为:①在讲述该章节内容之前,教师将教学大纲发给学生,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内容;②以寝室为单位成立学习小组,教师向学习小组提供问题;③学生根据教学大纲提示的掌握和熟悉内容,通过学校图书馆、校园网络系统获等不同途径,掌握了解教材中所涉及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内容;④学习小组根据自己所查阅的知识,以及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制作PPT后向全班同学进行陈述;⑤教师根据学生陈述的内容进行提问和总结,并点评学生在陈述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2实施“自主学习法”的体会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和学习中医学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该课程多开设在大学一年级,对刚进入中医学领域的理科学生而言学生而言,中医基础理论内容深奥、抽象、难以理解,不可能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掌握和理解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全部内容和知识。中医学专业基础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实施“自主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加强了学生对自主学习模式的认识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实施“自主学习法”,其优势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教师教学相长之能力。

2.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笔者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实施了“自主学习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表现为:1)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和自己学习行动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因为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自主学习法”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形式新颖、轻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为了更好地在讲台上授课,都认真进行备课,充分掌握学习知识的重点,总结概括难点内容,进而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们学会自主学习。2)促进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学会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和网络等资源,帮助自己理解难点知识;此外,学生们会根据教材中提到的知识点,利用网络等资源,进行扩展和补充,通过课堂展示把所掌握的丰富而翔实的资料传授给大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潜质。3)以学习小组形式进行课堂汇报,提高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学习小组成员一般会进行良好的分工合作,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所长,领导并承担一些工作,如有的同学演讲能力较好,可以指导其他同学进行演讲汇报练习。笔者认为,这样的学习形式,对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而言,可以促进他们彼此了解、彼此增加信任。4)通过教师的总结和点评,为学生指明了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需要注意的地方,如针对学生的特点,有的学生需要加强演讲能力、有的学生加强查阅资料和阅读能力、有的学生加强组织协调能力等,这些均使学生们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笔者对学生收集资料和汇报讲述进行点评和总结,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汇报讲述通俗化和口语化较多、陈述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不够详细、PPT制作后检查不够细致等。笔者认为这也让学生们学会了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做到精益求精、注意细节等问题。

2.2提高教师教学相长之能力目前中医药院校的课堂教学模式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少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则成为教师发挥演绎知识的过程,并非学生理解认识的过程。作为中医院校的学生来说,专业课多,实验课多,很难有充足的时间自主思考自由表达思维[3]。实施“自主学习法”,教学主体从教师转变称为学生,把学生的学习放在第一位置。这就要求教育者根据长远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宗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4]。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身份互换,使得老师作为“学生”,也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实现了教学相长,主要表现为:1)教师通过对学生提出问题、点评总结,提高了教师对教材中知识点的掌握和分析能力,通过学生的视角以充分了解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能力。2)教师通过学生的收集扩展资料,促进了自己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解和领悟,进一步扩宽了教师的视野。3)教师通过学生的汇报陈述,学习学生的优点,如PPT的视频剪切制作、汇报演讲能力等,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4)实施“自主学习法”,使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身份进行了互换,教师作为“学生”倾听学生们的讲解,这样的方式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从而建立了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有利于教师今后的教学和课堂管理,真正地实现教学相长,共同促进师生的进步。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实施“自主学习法”,可以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贯穿整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活动中,为培养学生终身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和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彭荣翠,梁天坚,蓝丽霞,等.中医PBL教学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7):1769.

[2]巴哈尔•哈德尔,王存芬,韩玉芬.“自主学习式”教学法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新疆中医药,2010,28(6):51-52.

[3]王燕.浅议中医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7:28-29.

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医学基础》;理论教学;探讨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门学科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浩瀚的文献史料而历数千年不衰。千年来,中医学充分显示了其存在的科学性和价值数,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年来,我国号召实施课程改革系统工程,而课堂教学改革又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基础》作为中医学理论的入门学科,其中的理论内容较深奥,鉴于这门课程涉及到临床、护理等非中医专业的学生,学生们大多数对中医学的认识比较粗浅。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医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突出中医理论特色,并不断扩展其内涵,以便于非中医专业学生对中医理论感兴趣,并能较好学习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

一、调整教学的内容

1.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 对教学内容进行三级分类: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将每章内容分为掌握、理解、了解三个级别。要求掌握的内容,教师要重点全面讲授,并要求学生全面掌握;理解的内容,教师进行简单扼要的介绍,并要求同学们熟悉其中的医学道理;而了解的内容,学生则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学。整个教学过程要力求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2.修订了教学大纲及教学方案 根据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的培养方向及目标不同,修订了教学大纲并随之调整了教学内容。同时针对《中医学基础》、《中医学》、《中医护理学》这三门课程中医基础课程的内容之间存在交叉、融合的问题。提出了将这三门中医基础相关课程进行优化整合的新思路,力求通过重新优化整合这三门课程,使这三门课程的联系及分工更为合理,同时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的发展。现已完成三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

3.坚持对于集体教学内容的研究 多年来,我们中医教研室一直坚持集体教学研究,尤其是近年学生班次、专业的转变频繁,教材的更新,学术的不断发展,都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集体教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中医教研室每周集体备课一至二次。坚持学术讨论、相互听课,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建立了各种教学工作制度、教学档案,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已经成为习惯。

二、教学思维的拓展

近几年,中医学与西医学在学术领域和临床治疗领域的碰撞格外引人注目。

对于二者孰优孰劣的讨论相当的激烈。学生们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阐述中医理论知识之外,可适当拓展开来,比较中医西医学在医学理论、疾病诊断和用药治疗中的差异。不回避差异,正视各自的优缺点,科学的对待两者在疾病诊疗中的方式方法。

三、理论与临床的结合

笔者多年来一直坚持参与临床医疗诊治工作,认真收集病例及症状资料,以照片、影像等形式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学生,并将临床病案充分结合在理论教学中,让学生能通过实际理解中医理论知识,改变对中医理论晦涩难懂的印象。

四、改革教学方法

针对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对传统的一讲到底的理论授课方法进行改革,在多年教学方法积累基础上,总结“多元化教学方式”。将启发式、讨论式、归纳式、联系式、自学式、寓教于乐式、中西医参比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这种多元化教学法,对于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法将教学方法与素质培养相结合,符合现代素质教育思想的新特点,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五、开设相关选修课程

在过去,中医学基础是一门传统的理论课,在授课过程中也没有实验教学的课程安排。为了加深同学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医教研室向学校申请开设了多门辅助课程,让学生能较全面了解中医学知识,课程包括:《针灸推拿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食疗学》等。

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设备

1.主要应用自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适当运用国内较好的教学课件 我校现已制作出了本科《中医学基础》、《中医学》、《中医护理学》等课程的教学课件,均已应用于教学当中,且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校内外专家的好评。

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范文第4篇

摘 要:培养优秀的中医人才是学校的根本目标,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信息化发达的今天,当传统课堂教学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越来越影响卓越中医人才培养,影响学生中医思维培养的时候,我们应当突破传统教学方法,多角度,多方位,多途径,多形式培养学生中医思维,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期待着互联网推动中医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尽早培养出优秀中医人才。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医思维培养

1 中医教学中培养中医思维的重要性

中医与中国传统科学文化体系息息相关,其以哲学思想为指导,思维方式具有抽象性、宏观整体性等特征,这与刚接触中医的学生既往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认识习惯格格不入。学习中医知识的过程中,若学生不能及时转换思维模式,将影响其接受和理解中医理论的精髓。与此同时,大多数新生在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学习积极性较高,对新理论、新知识充满好奇,时间也存在学习方式的不适应性、学习目的的多元性、学习动机的多层次性、学习态度的不稳定性等特点。学习兴趣在此时对学生有较大影响,其为学习过程中最强烈、最现实的心理因素,是产生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之一,影响学习效果。而学习动机的确定,对于学习目的的明确,以及积极地发动和维持学习活动有较大益处。基于以上认识,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中基时,可充分利用其对认知领域里新事物的好奇心,适时展示中医学独特、科学的思维方法,系统、条理分明地传递中医博大精深的理论,激发其学习兴趣,明确其学习动机,提升其学习动力,端正其学习态度,养成其合适的学习方式。为其长期学习中医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影响中医思维模式建立的不利因素

2.1 传统文化知识教育不足,直接弱化了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中医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统一,想学好中医必须要有“悟性”。这种“悟性”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源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知识的积累。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没有为学生们创造一片学习和掌握中医药理论的沃土: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我们就过分重视数理化练习,重视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并没有很好地将中国传统的“国学”文化引入课程之中。学生们长期缺乏“形象思维”训练,缺乏对建立在直观体验之上“悟性”的培养;进入大学之后,课程设置上除医古文外,其他人文知识课程种类也偏少。在没有充分接触的情况下,学生们难免对中医的取象类比等思维方法存在先天排斥心理。

2.2 现代教学思维方式导致中医思维方式转变缓慢

对于学习中医的学生而言,从小接受的则是现代科学体系的逻辑思维方法训练,加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薄弱,由此造成的思维方式的巨大反差导致中医思维方式转变缓慢,一方面使学生对中医理论和诊疗方法理解、接受困难,对中医学的认同性降低,专业思想不牢固;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系统的中医思维训练,造成中医院校培养的中医师不太会运用中医理论思维,直接影响了中医的诊疗效果。并且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不甚熟悉,尤其是对中医的精髓,即中医的思维方法很难把握。

3 以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为 “启点” 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模式

3.1 重视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

中医学深深的植根于中医传统文化,其本质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哲学辩证法的思想贯穿在中医思维之中,影响到中医理论的方方面面。人文知识在中医学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阴阳、悟性、道、儒、佛、易等,与中医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人文知识和天文、地理、药物等传统的自然科学知识互相交融,构成了中医学特殊的理论体系。古代很多举世闻名的大医家同时也是大儒,这是不无道理的。想学好中医,必须看到中医学身兼自然和人文学科双重性质的特殊性,要重视对中医院校的医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开设讲座、课程,组织兴趣小组、研修会等等,内容可以涉及古代哲学、古代文学等多方面传统文化的内容。在讲授中注意结合中医相关内容,创造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理论知识学习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们建立中医思维模式,引导他们用中医的视角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理论博大精深,要掌握并向世界推广中医理论,就要尽可能准确地解读中医,使学生掌握中医理论的精髓,而想实现这些目标,前提是学生们拥有牢固的中医思维模式。

3.2 分析中西医思维差异,合理引进中医学校的教学方式

中西医的思维方式虽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但是其根本都是“治病救人”,所以在进行思维方式的整合过程中,我们应该抓住基本点,既让学生们熟悉西医的微观分析,同时也要对中医的整体分析、综合分析上有足够的了解。可以通过对同一病例进行中西医不同角度分析,让学生们自由讨论中西医在分析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相同点,找到有机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另外,我们也可以对中医院校的教学方式进行合理引进,例如对中医穴位认识上的大模型、局部模型、人体模型教学等等。通过多种手段的结合来打造新型的西医学校中医教学,才是正确解放学生们思想的合理方法。

3.3 重视中医经典课程,夯实中医基础知识

熟读经典并灵活运用于实践一直是中医名家的经验之谈。尤其是通过《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籍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中医思维方式,加深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理解。因此,有必要开设《中医经典选读》课程,且开设学时以保证学习效果为宜。

3.4 临床病案分析

临证医案学习是中医的一种特殊传承学习方法,它的存在与中医临床诊疗的复杂性和经验性有密切的关系。在临床主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好经典医案教学,可以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示历代医家的宝贵经验,使后人在临床中少走弯路,尤其是名老中医的诊疗方法及辨证思路,对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同样,临床病例讨论也是医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不同病例的探讨,学生加深对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的认识,从更深层次掌握疾病的正确诊治过程,训练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3.5 改革教学方法

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成为教学的主体,这有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也有助于中医思维的培养。

结束语:

思维方式是中医理论的深层本质,而作为中医学入门n程的中医基础理论,传达的讯息尤为重要。培养中医思维,使学生更好地传承中医学理论,不仅要在中医教学中培养中医思维,更要启发学生应用中医思维学好理论、做好临床。中医教学是中医思维培养的“启点”,使学生能够正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迈入中医殿堂,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对中医院校留学生中医思维培养的认识与思考[J]. 杨莉,于海兵,耿冬梅,谭巍.教育教学论坛. 2014(02)

[2]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提高中医思维的思考[J]. 杨若俊,郭晓梅,周晓娜,刘明星.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04)

[3]中医思维培养与中医继续教育的思考[J]. 安鹏,吴喜利,党慧敏,孙万森,宋诞.西北医学教育. 2013(02)

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范文第5篇

1 基础医学的重要性

1.1 基础医学的组成

基础医学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人体生理学》、《病原学》、《微生物》、《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等课程。医学基础课是护理学专业的必修课,课程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是护理学专业课和临床课学习的基础。

1.2 对于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学习了基本的概念、理论和知识,才能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和思维的开发,才能对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例如护士做肌肉注射时,需要解剖学知识,找到准确的位置,才能避免医疗事故,起到准确治疗作用;运用生理学知识才能在注射时减轻病人痛苦。病理学让学生学习疾病的病理变化,才能理解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转归,才能把握预防方法和护理措施。病理生理学让学生学习疾病发生的机制,才能理解如何进行检查和治疗。

1.3 对职业发展的影响

高级护理人才应该不仅掌握护理操作,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需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疾病的恢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将所有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够具备认同感,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基础医学是培养高级护理人才的必备内容。

2 忽视基础医学教学的结果

忽视基础医学教育,会给护士以后的发展埋下巨大的隐患。从疾病的发展规律来讲,在医院内疾病三分靠治疗,七分靠护理。所以在临床上护士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除了基本的常规护理以外,还要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病情观察,与医生讨论病情,制定治疗和护理方案,执行遗嘱等。片面的减少基础医学的学习,一味地增加操作,会使得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受到严重局限。

3 基础课目前开设状况

3.1 基础课受到挤压,课时数普遍偏少

中职及高职护理专业均是3年制,三年期间学生需学习思想政治课,体育课以及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同时还必需保证8个月的临床实习期。在繁重的教学计划的挤压下,留给专业课学习的时间明显不足。护士执照考试通过率是衡量医卫类学校教学质量的最直观标准,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率。在这样的环境下,基础护理课的学习时间必需保证,那么就只能压缩基础医学的课时。

3.2 各个职业院校选取教材不统一

编写教材是教师们必需面对的一个问题,职称评定对老师有教材编写的要求,于是大量教师前仆后继地加入教材编写的大军,市场上出现了大量良莠不齐的教材。各个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对于编写教师都有包销任务,使得教师们在选取教材时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不能选用符合教学需求的教材。

3.3 培养计划制定不科学

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形式良好,护理专业的招生优势让很多高职高专类院校大量开设护理专业,部分新开设的护理专业教学经验不足,培养计划制定不科学。例如,在最新版的护士执照的考纲中将原本属于病理生理学的酸碱平衡紊乱这个教学内容放到了外科护理学,那么如果没有及时衔接的话,可能出现两个课程都讲述或者都没有讲述酸碱平衡的情况,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4 关于基础课改革的几点想法

4.1 课程之间的融合

现在基础课课程多且细,忽略了学科之间的联系。有效的课程融合可以节约课时,其知识连贯性能更好的保持。目前几种呼声比较高的融合方法有:解剖学和生理学合成为正常人体结构和功能;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合成为异常人体结构和功能;病理学,病原学、微生物及免疫学一起合成为疾病基础学。

4.2 讲述内容为临床教学服务,应适当取舍

高职高专类院校在教授基础课时,受到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时候不自觉的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和深度,而忽视基础知识要为临床教学服务这一基本原则。如解剖学的教学中,神经系统的内容即晦涩又难懂,尤其是神经传导部分,让很多学生头疼不已,但其实对于护士的临床工作作用不大,可以考虑将这一部分课时,用于与护士临床操作相关性强的内容。

4.3 教师交叉授课,提升授课水平

教师多数只负责本教研室的课程,对于其他专业知识不甚熟悉,对于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和衔接不够。于是就有一些观点认为可以让教师交叉授课,提升授课水平,那么如何交叉呢?有些学校已经尝试基础课老师之间交叉授课,还有一些人提出可以大胆尝试让基础教师去兼上一门临床课,让临床课老师兼上基础课,促进临床和基础之间的联系。这样的交叉基础课老师更加能够理解临床课上需要哪些基础课的铺垫,以后再讲基础课就能更好的把握重点和难点,更好的为临床课教学提供扎实的知识铺垫。

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范文第6篇

1.1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中医基础理论蕴含着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知识,语言晦涩,理论深奥,思维抽象。传统教学模式以老师滔滔不绝讲授为主,学生多坐在台下默默聆听。教学方式枯燥、单调、生硬,课堂气氛沉闷、乏味,整个教学就像一首催眠曲,使人昏昏欲睡。这种以教师讲解知识,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个体感受,剥夺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无法发挥出学生自身蕴藏的巨大潜能。久而久之,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放弃学习中医。不仅影响以后中医课程的学习,也不利于中医药事业人才的培养。1.2“学导式”教学模式的特色“学导式”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老师处于引导地位,不同于传统教学“一支粉笔一堂课”的灌输方式。教学中占主体地位的是学生,老师是引导者,带领学生步入中医殿堂,循循善诱开启学生的智慧和潜能,师生之间是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学导式”教学模式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知识的讲解和灌输,忽视了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似乎得到了知识,但却没有自我学习知识的能力,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导式”教学模式中,老师不仅给予知识,还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当学生获得自主学习能力后,学习的兴趣会大大提高。

2“学导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学导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是多种多样的,如PBL法、案例法、讨论法、演讲法、多媒体法、实验法、临床见习法等等。教学中可根据需要,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建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现举例以问题教学法为主,综合案例法、讨论法、演讲法等实施“学导式”教学模式的步骤。2.1教师设计问题教师围绕教学大纲精心设计问题,所设问题要紧密联系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中医理论跟临床实践紧密相连,为了让学生体会理论如何指导临床,问题设置可以来自临床病案。当学习完藏象章节后,可向学生布置如下病案讨论分析:李某,男,40岁,2013年5月20日初诊。主症:咳嗽,痰白,痰粘难咯,疲倦,头晕,食少,腹胀,四肢无力,便溏,恶心欲呕,情绪低落,喜叹气,舌苔白腻,脉缓。自诉1周前感冒后咳嗽输抗生素4天,具体用药不详。问题:①运用藏象理论分析病案所涉及脏腑。②阐释每个症状发生的机制。③试述病变脏腑之间的关系。2.2学生讨论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的藏象知识分析讨论病案提问。讨论分组进行,讨论前每组选出主持人和记录员,主持人主持讨论,要求每位学生发言,记录员记录讨论情况。讨论过程中,务必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积极性,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扮演“临床医生”的角色,体会临床诊治过程。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团体意识,发挥团体能量。2.3组织学生发言讨论结束后,每组主持人代表该组发言,本组同学补充,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发表意见。老师要仔细聆听学生发言情况,从中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2.4讨论老师总结讨论结果,正确的鼓励表扬,不足之处指出,同时给出问题答案。①病变所涉脏腑为肺、脾、胃、肝。②肺失宣降则咳嗽、咯痰;脾虚健运失职则食少,腹胀,气血生化乏源可见疲倦,四肢无力,清阳不升则头晕,下趋大肠则便溏;胃气上逆可见恶心欲呕;肝气郁结则情绪低落,喜叹气。③肺脾共同参与宗气生成和水液代谢,肺虚导致脾虚,脾虚引起肺虚,可造成机体气虚和水湿潴留,出现咳嗽,痰多,食少,便溏,疲倦,四肢无力;脾气以升为健,胃气以降为和,脾升胃降,共同运化水谷完成消化,脾不升则头晕,便溏,胃不降则恶心欲呕;肝主疏泄,促进脾胃运化水谷,肝气郁结,疏泄失职,累及脾胃,则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表现为情绪低落,食欲下降,消化不及等。脏腑在生理上的密切联系,决定了病理上的相互影响,运用整体观念,分析病变脏腑之间的关系,体会中医整体思维对临床诊治的指导作用。采用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病案,综合了所学知识,提高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潜移默化中也锻炼了学生的中医思维。

3“学导式”教学模式的意义

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范文第7篇

一、结合课程内容,采用病案导入教学法

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将病例设计成PPT课件的形式,然后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大纲,把具体的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板块,再用整体观念对每一个相互独立板块之间的联系进行体现;利用目录导航形式,设计简洁、直观的课件。在课件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收集案例资料,比如阴阳五行、病因学说以及四诊八纲和治疗治法等方面的影像资料、图片;通过目录导航,把中医基础理论案例与影像资料、图片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用文字、图示对案例进行阐释,而且还可以根据所需适当用大字号、加粗、不同色彩以及下划线等形式,来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以此来引起学生们的关注。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所涉及的课件风格,应当与教学内容统一起来,不仅要吸引学生的眼球,而且还要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2]。

在案例教学法应用过程中,还可根据课程特点、内容等,对案例运用多种导入形式。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前期,主要的教学内容是哲学基础以及思维方法等,其内容相对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建议采用讲述为主的案例分析法[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先对理论部分进行讲解,还要适当地穿插一些医学案例,以加深学生对这些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比如,中医领域所注重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中医临床上有异病同治之说,即不同的病,表现出相同的症状,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这是中医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在此过程中,应当适当培养学生们的中医思维意识和能力,案例的导入和应用,以问题导入为主。教师在讲课时,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供他们思考,并且针对问题导入所选的经典医学案例,比如,病因之“七情内伤”方面的知识讲解过程中,以“喜”为例提出问题。正所谓,笑一笑,十年少。那么喜乐情绪可导致人体疾病吗?此时,有很多学生想到了范进中举的故事,当问及如何治疗时,多数学生则回答不出来。此时,可讲授“以情胜情”治疗法,并导入典型的医学案例。比如,《冷庐医话》中提到一名江南书生,考中状元后因太过高兴而发狂,进而大笑不止。这便是中医所讲的“喜伤心”:一位名医故意欺骗他病重将死,结果治愈了状元的“喜”病。之所以会起到这样的效果,主要是因为喜为心志、恐为肾志,根据五行理论,心属火、肾属水,而水能克火,因此可用肾之志恐,治疗心之志喜疾。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导入该案例可以让学生们对情志内伤所致的疾病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情志内伤特征、治疗方法等有很好的掌握,对五行生克的原理有理解。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是:就刚进入学校学习中医的学生而言,因相应的知识结构比较匮乏,不容易理解古代医案文字之艰涩,所以若按临床医案从理法方药等进行全方位讲解,必然会加大学生对案例的理解难度。因此,在导入病案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新课程要求,根据相关的理论对医学案例的适用性、语言等进行优化处理,必要时还要进行文学修饰,更为形象、更容易接受,就像在听故事一样,既要让学生感到中医非常有趣,而且还要让他们“钻”进来,自主地去学习。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将案例的重点引入讲述、论证理论上,避免出现偏离主题现象。通过以上努力,才能使临床案例更加的通俗易懂、紧扣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基于案例讨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学生基本上对中医基础理论方面的概念、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教师可转变角色,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组织学生以案例为中心,积极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在此过程中,老师应当先准备好讨论的案例,比治则治法―“反治法”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和运用“通因通用”法,即可插入病案讨论。比如:明代名医王肯堂,在其八十岁高龄时患上了泄泻病,久治不能愈,邑中诸医也无能为力,数月后病情日渐加重,便写信给李中梓(也是一位名医),于是李中梓不敢怠慢、日夜兼程,终于得到病榻前凭脉审证,弄清病症结:即医生们认为该病是因为求年迈体弱,所以就多用补剂,然而越补越滞。王肯堂乃当世名医年事已高、德高望重,所以李中梓非常的为难。全面考虑以后,便如实说道:“公体肥多痰,当有迅利荡涤,能勿疑乎?”王肯堂同意李的观点,回答道:“当世之医,推君与我,君定方,我服药,又何疑也。”于是李中梓出了新的医治方法:即用巴豆霜一味,结果王下痰涎数升,疾病被治愈了。根据这一故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要求他们用现代语言对案例进行解释,重点把握病案所讲的中心内容。为了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设定问题让学生讨论后回答。比如:上述病案是哪种类型?王肯堂的病机重点是什么?李中梓所采用的治疗方法最大的特点是深?在该病案讨论以后,你认为该种治疗方法体现了我们中医理论和治病的什么特点?带着这些问题,先让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然后由小组长发言,最后再总结学生的发言,给予肯定和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同时,针对本文所提到的医学案例,可适时对学生进行中医方面的思维、医德教育,将抽象的理论知识,采用生动、形象的案例更加直观和具体的展现出来。通过学生自主讨论,自主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对原本比较枯燥和乏味的抽象理论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案例教学过程中的抽象理论知识转化

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范文第8篇

摘要:案例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以教学案例为基础,通过学生对案例的分析、研究和讨论,就问题做出判断和决策,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介绍了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方案,包括案例的选择、应用和案例讨论的反馈与评价,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本文提供了课程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范例,并指出案例教学法将推动教学理论的繁荣和教学实践的发展。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

案例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以教学案例为基础,通过学生对案例的分析、研究和讨论,就问题做出判断和决策,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因为具备生动性、趣味性和应用性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学生通过案例可以很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理论。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引入案例教学能够以更形象、高效的方式完成授课目标。案例教学源于医学和法学。如果医学毕业生虽熟悉生理和药学但却不能处方和手术;法学毕业生虽精通法理和法规但却不会辩护和断案,社会将如何接受这样的医学或法学教育?因此,案例教学是构成医学和法学教育的重要内容[2]。中医学作为医学的一部分,同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按照传统的讲授法已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难以培养出毕业后就能独立开展诊疗工作的中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内容广泛,涉及到很多抽象理论,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等,如果单纯讲解这些理论,很容易陷入以经解经的困境,学生很容易被教师讲得云里雾里,课堂气氛沉闷。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如何将这些理论跟临床实践结合起来,使枯燥的知识变得鲜活,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对这些有着几千年历史的理论认可,产生共鸣,并知晓如何应用,是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的。开展案例教学法可以模拟常见疾病的病理状态,可以加入诊疗过程,让学生作为医生参与其中,可以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实施方案

1.1案例选择

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采取案例教学法,案例是一个最基本的要素,它是理论讲解的一个载体,选择恰当的案例是教学目的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案例可以从学生当中选取(事先征求学生的同意),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比如讲阳偏衰,就选取学生中阳气不足的作为案例,通过这个学生的外部特征(如面色白、手足冷等)和学生诉说自己的主观感受(畏寒明显,大便稀溏,或次数多等),学生很容易记住阳偏衰这个概念。案例还可以从古今名医治疗验中选择,也可以从教师门诊上的典型病例中选择,形式可以多样,但要把握总的原则:选取的案例要有代表性、针对性、真实性,要选择学生们熟知的或者身边的案例。只有这样的案例才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激发讨论的兴趣。对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来说,要选择能够论证和解释关键理论的案例。比如讲五脏的功能时,由于五脏的功能很多都是抽象的表达,像肝主疏泄,乍一看很难理解,因此在讲解的时候应当将这些抽象的概念转变为具体的、学生能够看得见的生理表现或者病理症状,最好的方式就是结合恰当的案例来讲解。这样就能将枯燥的知识具化到鲜活的人物身上。干瘪的理论通过一个鲜活的案例呈现,优点不仅仅是让学生更好地记忆、理解这个理论,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素养。笔者在讲解肝主疏泄这一功能时,通常结合自己临床上诊断为肝之疏泄功能障碍的患者来讲解。从门诊病案中选取能够全面说明肝之疏泄功能异常的真实案例,并且是临床上收到满意疗效的案例。如王某,女,32岁,已婚,平时工作压力大,容易焦虑(肝失疏泄,不能调畅情志),口苦(肝失疏泄,不能促进胆汁正常排泄),食欲不振(肝失疏泄,不能促进脾胃运化),时胁部胀痛,月经前胀痛,痛经(肝失疏泄,不能调畅气机,出现肝郁气滞,不通则痛/胀),月经有血块,色暗红(肝失疏泄,不能促进血液的运行,形成血瘀状态)。月经延后半月以上,结婚2年未孕(肝失疏泄,不能促进生殖功能,排卵行经延后)。大便稍干(肝失疏泄,影响胃的通降功能),小便可。舌暗红(肝失疏泄,不能促进血液的运行,形成血瘀状态)苔薄,脉弦(肝病主脉)。选用恰当的病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另外可以将零散的理论统一于某个鲜活的个体,便于记忆,讲解案例时配合相关的图片(面部照片,舌象等),加深学生的印象。这样一来,一提到肝主疏泄的功能,学生会很自然地想到肝之疏泄功能异常的某个人,包括这个人的外部特征(面色、体形、舌象、官窍等)和主观感受即临床症状,减轻了授课压力,也降低了听课难度。

1.2案例应用

课前先把案例发给学生,以案例为先导,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这样学生学习的目的就很自然地跟解决问题联系起来,改变了应试教育的弊端。课堂上教师讲授理论,由于学生已经有目的地进行了预习,课堂听课效率会大大提高。之后再组织学生共同讨论案例,课堂上集中发言讨论,让学生根据所讲授的理论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做出初步的诊断。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如果是从古今名医治疗验案中选择的案例,要把案例分析和方药完整呈现给学生。如果是教师本人门诊上的病人,那么要将当时开具的处方单(包括诊断和方药)及病人复诊时的反馈一并呈现给学生,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更加地信服,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1.3案例讨论的反馈与评价

虽然案例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的反馈及评价也是至关重要的。案例讨论过程中,由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同或者思考的角度不同,经常会出现很多不一致的观念或者结论,这时候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目标进行引导、点评和总结,对学生的不同观点进行分析梳理,充分肯定正确的分析判断,及时纠正错误的观点,学生们没有注意的细节问题要补充进去,同时对学生准备的资料及课堂发言情况作出客观评价,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思想碰撞的好处,让其真正体会到学习交流的乐趣,并对自己的表现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这里要注意的是,教师点评要把握底线,多鼓励、少批评。教师的评论应当善于捕捉学生发言的“闪光点”(如独特的视角、创新性的想法等),同时也要基于对学生观点的归纳、综合和引申,努力做到去伪存真,从实际联系理论的角度加以点评,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判断能力,并将讨论引向纵深。案例教学是一种多方位的学习,它允许不确定性、偶然性和冲突,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只是鼓励做出更加合适的方案。这与传统授课灌输、确定、答案对错之分显然不同,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素质。因此教师点评不是公布“标准答案”,而是突出强调学生各种分析的不同视角和方法的独特性及在应用其解决现实问题的适用边界。这一点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需要教师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提高点评水平,引导学生不断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2.1存在问题

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有诸多的优点,但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临床病例大多数证型错综复杂,不是所有的理论都有完全吻合的案例,每个典型病例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筛选、整理,然后编写成为适合教学的临床案例;案例教学中,无论是案例的选择还是其编制与实施,都具有较高的复杂性,期间的工作量要远远高于其他方式的教学;目前本科教学多数还是大班教学,学生人数较多,在讨论环节只能找几个学生代表发言,无法做到人人参与。

2.2解决对策

针对案例选择上的困难,笔者认为可以采取教研室集体备课的形式,集思广益,资源共享,这样可以有利于案例的收集,大大提高备课效率;另外,注意平时多积累,多读名医医案,不断总结,当然,有些理论不能结合案例的,也不必强求,可以结合其他的教学方法;针对大班授课的问题,教师要记录好发言学生名单,避免重复,争取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有发表观点的机会;另外,也可以以提交作业的形式让每位学生上交自己的观点和体会,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本”,是一种引导式、启发式、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知识应用的角度去主动探索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临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将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是中医基础理论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有较高的教学效益,值得推广。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模式将推动教学理论的繁荣和教学实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寒梅.案例教学在教师教育课堂教学中的观察与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3(6):70-72.

[2]任明川.哈佛案例教学的“形”与“神”[J].中国大学教学,2008(4):91-92.

[3]方肇勤,张煜,宋菊敏,等.实验中医学案例教学的设计、实施与评价[J].中医教育,2013(5):5-9.

[4]郭忠兴.案例教学过程优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1):59-61.

[5]郑建芳,荆云,吴艳芳.案例教学法在中医药学概论教学中的探索[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9):729-730.

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范文第9篇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一、准确把握《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不同学科不同课程都有自己的性质和特点,教师的教学工作都必须符合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否则就无法胜任该课程的教学工作,更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了解本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基本前提。

(一)认识课程性质,了解其重要性。中医基础理论是以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为理论渊源,融会了历代著名医家思想的一门课程,是研究和阐述中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科,是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其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哲学思想、思维方法和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和养生防治方面的基础理论和技能知识。作为中医药学各专业的共同基础课程,是在本科生在入学之初开设的。各学校基本上是把《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专业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和中医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及专业必修课,学好这门课程,将为学生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方剂及临床各科奠定坚实基础。因此,作为中医专业的入门课,《中医基础理论》在中医教学中拥有非常的重要地位。

(二)从课程特点看,《中医基础理论》具有极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特点。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它的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病因和病机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可见,中医基础理论本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其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思维方式形成的基础,说明中医的形象思维方式属于理性思维范畴,它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因而不仅文字古奥,内容精深,而且使得其在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抽象性。同时,中医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知识来源于临床实践,并用于指导临床实践。所以,只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采取相应不同的教学模式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中,理论抽象,内容概括性强、带有哲学和方法论的特征,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往往较为枯燥,使学生感到乏味而没有兴趣。由此,适应课程性质和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一直是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

二、明确教学改革的目标和使命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必须明确,否则没有方向和目标就是盲目的改革。教学改革,其主要目标在于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从最终目标来说,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好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应用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实践,从而为培养高素质的中医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一)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内容抽象深奥、难以理解,而教学方法单一、枯燥,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尤其是阴阳五行学说的内容和经络部分的内容都比较抽象,主要依靠教师单调的讲授,学生会觉得难以理解和接受。二是教学形式单调,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差,教学质量不高。三是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当前的学生学习信心不足,兴趣降低。由于没有兴趣导致有的学生上课做其他事情,或者只为完成学分任务要求,而勉强被动学习。四是忽视实验教学,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得学生靠强记硬背地接受理论知识,不善于将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而无法达到培养中医人才的目的。

(二)教学改革的必要。针对这些问题,教学改革非常必要,要消除学生学习中的消极现象,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1.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能大大强化教学的生动性,在教学中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情境中理解、掌握理论知识。2.应用中医理论进行指导、解释实际现象,加深学生对有关理论和知识点的理解,从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3.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及创新意识,增强动手操作能力,为专业学习与科研夯实基本功。4.有效掌握临床思维方式,增强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达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的。

三、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以及教学中遭遇的主要问题,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比较关键的方面。中医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中医,并产生兴趣,才能进一步调动学习中医的积极性,这就需要采用灵活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中医基础理论的特点在于其理论性较强,概念过于抽象复杂,具有较强的思辨性,给初学者带来了一定难度。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板书、口述为主,表达知识信息有限,无法展示动态的知识,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利于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实践证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情况会带来极大改善。多媒体教学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功能上有许多传统教法无法比拟的长处,但也不是万能的,它也有不足的地方,由于信息量大,有时反而不利于实现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及时进行引导,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恰当吸取其他教学方法的优点,才能有效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当今,现代教育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不会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就不为学生所欢迎,被时代淘汰。据相关调查表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对中医学科多媒体教学持肯定和赞成态度。由此,教师不仅要学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而且要善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这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四、创新教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教学改革的大趋势是由“知识课堂”转向“生命课堂”,“课程是开放的、多元的、生成的;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成为专业人员,教师的工作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生命课堂’的教学活动是创造性的教学和有效的教学”[1]。只有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性,这就需要教师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传统教学模式弊端诸多,主要因为“课程内容与生活世界脱离,忽视了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割裂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有机联系,使课堂教学丧失了应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2]。实际上,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

近年来的成果大都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主要有:1.启发式。启发式教学是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主动性。这种启发式往往也是问题式教学,教师可把课堂提问穿插其中,同时增加讨论与议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能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2.互动合作式。有人提出组建合作小组,借助小组内不同素质的学生之间互动帮助、互相启发的合作性学习方法,让持不同见解的学生自由讨论。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及思维和自学能力等。3.PBL教学法。“PBL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医学教育,其核心是采用基础科学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3]。王彤等人指出PBL打破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良好方法。4.案例式。中医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脱离临床实践的理论教学就会带来不良的教学效果,无法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杨巧芳等人提出以讲述为主和以问题为主导引入案例分析,并结合进行以案例为中心组织小组讨论的案例式教学法。此法能促进师生互动交流,使学生在浓厚的案例情境中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实验式。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主动参与操作,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观察、思考及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提高学习兴趣。我们可根据需要吸收以上方法,并进一步创新方法。

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由于中医基础理论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特点,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并且其理论终归要应用于临床实践。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将LBL和PBL相结合,LBL是以课堂讲授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模式,“LBL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教师虽然可以主动地讲,但学生往往是被动地听”[4]。LBL模式其实就是一种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枯燥过程,不顾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不能完全舍弃这种传统的模式,有的基础理论比如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经络等基础理论还是需要教师传授和讲解的。采用LBL与PBL相结合的模式就能较好地实现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紧密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其实上面所列举的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法,二者不仅在强化学生主体性方面发挥较大影响,而且其本质就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依据中医学的特点,理论教学必然要与临床病案结合,是课程本身所提出的要求。所以,病案问题式教学法是近年来广泛推广的教学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利用病案资料组织讨论,吸引学生更多投入和参与,才能使理论与临床实际更加贴近。巴哈尔・哈德尔等人认为“以病案问题作为素材,让学生处于当事人的位置,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思考和讨论病案问题中的各种疑难情节,逐步形成具有各自特点处理方案的教学。它能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与应用专业理论,提高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开拓进取的良好品质”[5]。实验教学法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王朝阳等人指出实验教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一些实验课是必要的。

综合以上几点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应符合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明确教学的目标和使命,从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针对当前突出的问题要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有效手段解决问题。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还是部分教学内容难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主动性不强,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等突出问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创新教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都是有效克服教学中困境的方法。显然,我们努力的方向是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应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鉴.课堂重构: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30-33.

[2]李金云.课堂教学改革研究30年:回顾与反思[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4):46-60.

[3]黄素霞,俞方.谈PBL教学模式与医学生素质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2(9):69-70.

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西医理论基础;内容整合;药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131-02

《西医理论基础》主要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的科学[1]。它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医学课程,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生理学等三方面内容。它是我校非医学专业如药学、制药工程、药剂、中药英语和药物营销等专业必修课的使用教材。以前使用的同类教材如《解剖生理学》中,解剖在前,生理在后,每一部分知识独立分布,并分别由不同的老师教授,学生明显感觉到所学知识既不连贯,也不便于理解。为了适应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的需要,在长期教学实践和教材研究基础上[2],我们创新性地把同一系统同一器官的解剖、组织和生理学知识整合在了一起。如消化系统中的胃,既有胃的解剖又有胃的组织学和生理的知识,把同一器官的形态和功能整合在一起,并由同一教师讲授,这样学生明显体会到内容紧凑、易于理解、重点突出。下面我们就把使用《西医理论基础》教材前后的情况作一调查对比。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以河南中医学院4年制药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1级学生219人,2010级学生233人。

2.调查方法。分两部分进行:一是采用问卷式随机调查,现场回收。共派发问卷452份,回收442份,有效问卷435份,其中2011级212份,2012级223份。总有效率为96.2%。二是统计期末考试成绩。

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6.0软件分析。采用卡方检验,P

二、结果

1.随机抽取学生进行学习体会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2012级认为《西医理论基础》教材合理的人数多于2011级使用其他同类教材的人数,高出21.9%;,经过X2检验(X2=24.867),这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2.通过考试成绩分析:2012级学生考试成绩优于2011级学生,差异具有显著性(P

三、讨论

药学相关专业开设的《西医理论基础》课程只有90个学时,要在这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生理学全部的知识是很困难的。因此,我们应该使教材内容连贯、精练,把相关知识整合成一体,做到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同步学习[3]。学生对使用教材的评价是教材评估的主要内容之一[4]。从上述的调查统计中发现,认为相关知识整合的《西医理论基础》内容量适中、编写合理的学生比例明显高于使用其他相关教材的学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其他相关教材中往往前一部分是解剖、组织形态知识,后一部分是生理内容,学完形态再学机能,老师授课容易,但是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所以我们根据这些,创新性地把同一章节的解剖、组织和生理知识整合在一起,一方面可减少内容的重复,另一方面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教材则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基础“范本”[5]。教材的编写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进度,便于他们理解和掌握。好的教材有助于学生理解程度的提高。在对课程理解程度的调查中发现;与2011级相比,使用《西医理论基础》教材的2012级学生选择“理解”的学生增加了19.6%,选择“一般”和“不理解”的下降了10.4%和9.2%。同时,本调查结果也显示:2012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比2011级提高了14.2%。这说明《西医理论基础》教材的内容整合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解程度,还能增加学习兴趣。药学相关专业学生学习《西医理论基础》主要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地掌握一些医学基础知识,为他们日后把药学与医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奠定理论基础。调查结果显示2012级学生的学习目的比2011级明确,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西医理论基础》可使更多的药学相关专业学生知道学习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另外,根据对期末考试成绩的分析,发现80分以上的人数比例增加,由27.3%上升到44.4%;不及格的人数下降,5.2%降到2.7%;平均分由72.1提高到了81.9,这说明《西医理论基础》的内容整合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了学习目的,而且还可以提高学习成绩。

通过近几年把《西医理论基础》作为我校药学专业教科书的使用,得到了相关专业老师和同学们的普遍赞誉,他们认为这本教材知识点紧凑、章节编写合理、便于理解。当然通过使用我们也发现了不足,如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的删减,语言需要更简练和避免一些细节上的错误等。针对这些,我们目前又对《西医理论基础》进行了再版,使之更加精确完善,以便让更多的药学专业同学能学习到系统的医学基础知识,成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医药人才。

参考文献:

[1]游言文,高剑锋.西医理论基础[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

[2]廖亚利,黄卫春,云等.高等教材建设与教材管理改革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22(6):169-172.

[3]陈杰,彭东,陈禹.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材的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3,(3):130.

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多元化教学法;中医基础理论;实践

中医基础理论源于《黄帝内经》, 具有文辞古奥, 内容精深, 注重思辨和实践等特点, 加之传统教学上习惯于以“经”释义, 进行纯理论性的阐释, 致使现今的学生难以即刻接受中医理论中的思维模式和知识结构, 难于激发其专业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初学者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运用任何单一方法都不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与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因此, 针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不同章节的特点, 采用多元化教学法显得尤为重要。

1 多元化教学法的特色

多元化教学法是基于“学生为中心, 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以启发式教育和主动性学习为目标, 将讲授、讨论、案例、实验、动漫、视频影像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充分发挥各教学法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结合, 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 更加突出能力、智力的培养, 有效活跃课堂氛围, 加强师生互动, 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学习, 教学相长, 有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 多元化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的实践

2. 1 医林故事、传统文化的导入法 国内外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证明, 传统的教育模式仍然在高校教学中占据极重要的地位[1]。多元化教学是秉承传统教育模式的丰富和完善。如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之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讲授金元时期的刘完素时, 可用故事导入。刘完素以“火热论” 而名著医林, 他理论上的独树一帜, 得益于《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病机十九条的启迪, 十九条病机中论属火的病机约占四分之一, 且刘完素生于北方, 风土刚燥, 素体阳盛, 又处宋金交战, 疫病流行, 用《局方》温燥之品治疗所发热病, 常无疗效, 故此刘完素用药主张寒凉药, 为“寒凉派”代表人。通过故事导入, 让学生深知对中医经典理论的传承和创新。中医理论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对于“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之阴阳学说的讲解, 应引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可借助《易经》中“阴阳”概念、图形, 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的朴素哲学观, 让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科学内涵, 中医理论的学习不仅是医学诊疗、防治疾病技术的学习, 更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发扬。

2. 2 中西并重, 实验教学法 中西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及其思维方式虽有差异, 但都是以人的生理、病理为研究内容, 因而其知识点也可相互贯通联结[2]。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 使中医学理论与当代前沿科学相沟通, 许多中医学理论的奥秘得以逐步揭示。应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引入一些现代科学实验研究方法和手段, 如“气与津液的关系”, 可通过灌胃麻黄水煎液, 观测小鼠发汗的情况, 与正常对照组耐缺氧的死亡时间的比较理解“津伤耗气”的理论;通过灌胃人参水煎液, 观察补气药对小白鼠凝血时间的影响, 强化对“气能摄血”理论理解[3]。同时培养学生根据中医思维规律, 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解决中医问题的能力。

2. 3 实验法、病案法与知识拓展法的有机结合 藏象, 源于《素问・六节藏象论》, 是中医学特有的关乎人体生理病理的系统理论, 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体系, 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 故此对此部分内容的讲解应注重多元化教学法的有机结合、合理利用。如讲解“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 可通过给大鼠颈静脉插管法, 连接心动图机, 记录Ⅱ导联心电图, 较直观地观察乌头碱对心脏的毒性反应所出现的室早、室速、室颤的实验效果, 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 熟悉炙甘草汤益气补血复脉在抗心率失常中的应用。

如讲授“肝主疏泄, 调节生殖”时, 可以列举案例:一对年轻夫妇结婚3年未孕, 各种检查未发现异常, 吃了很多中西药无效, 心理压力很大。后来领养了一个小孩, 1年后妻子怀孕了。经过解释, 学生自然明白了:原来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压力增加, 情志不畅时, 会出现“肝郁气滞”, 肝不能正常行使疏泄功能, 就会引起女方排卵紊乱、月经不调, 或男方排精障碍, 从而导致不孕。在这里, “肝”是通过调畅情志来调节生殖的。通过分析, 学生很容易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 这样既激发中医专业学习兴趣, 同时又强化教学效果。

理论与学科前沿接触, 反映最新的学术成果, 使学生真正感悟到古老的中医理论、中医学永恒的魅力。将语言古奥、强于思辨的中医理论知识, 辅之以相关的现代医学知识来阐释, 以讲授“肾主骨生髓”的内容为例, 可引入现代医学研究内容, 西医发现肾与骨在发生学上是同源器官, 皆发生于胚胎外层;西医的肾脏具有分泌促红细胞生成因子的功能, 能刺激骨髓红细胞的生成。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临床上骨骼、骨质异常、贫血等疾病应该从肾来论治的理论基础, 既拓宽学生视野, 有巩固和加深了对中医学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

2. 4 仿真情境与动漫视频教学法 仿真情境教学可用于真实, 实验无法实现或者表现不清楚的教学中, 从而达到一种传统教学模式不能达到的效果。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 可以利用现代计算机虚拟技术把舌诊、脉诊、阴虚、阳虚等中医学临床中的抽象症状和体征以形象生动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出来。使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生动[4]。如对于血液循行、经络的走向的讲授, 可进行仿真人体血液循行。如“病因病机”的解读, 其中关于“六淫致病”、“阴阳失调”可制作动漫或者拍摄录制的形式表达风、寒、暑、湿、燥、火之邪的性质与致病特征;阴阳偏胜偏衰、阴阳互损动态图。七情内伤影响病机的相应临床表现可以从大家熟知的电影、电视剧中获取视频影像素材, 如“喜则气缓”可用“范进中举”的视频;“怒则气上”可选《三国演义-孔明三气周公瑾》的片段来呈现, 能有机地将视听结合起来, 声像并茂, 帮助学生将枯燥乏味、空洞抽象、难以描述和理解的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 让学生如身临其境, 弥补了学生缺乏临床感性认识的不足, 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达到理性知识与感性认识高度统一。

2. 5 学生授课体验法与讨论法 “体质”部分内容比较通俗易懂, 适宜学生自主授课方式为主导, 让学生体会“讲台上下”、“学与教”的不同。应用理论知识全体学生来辨别自己的体质类型, 并且共同讨论不同体质的用药宜忌及如何指导养生, 使知识能够当堂吸收, 学以致用。

2. 6 网络课程教学法 可将中医基础理论全部教学课件、部分教学录像及内容丰富的音频资料上传于网络课程, 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途径;同时也将教学大纲、教学方案、习题库、模拟试卷等上传, 方便学生复习、自测。在此网络平台中建立在线网络论坛、公开教师电子信箱, 开展内容丰富的学术讨论, 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环境。

3 小结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根据教材设定、授课内容、教学设备、学生水平等不同, 在《中医基础理论》各章节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灵活应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力求“启发有方, 引诱得法”。如何将医林故事、传统文化引入法、案例法、仿真情境与动漫视频教学法、实验法、网络教学法、学生主讲体验法等多元化教学法有机结合、合理运用于课堂教学, 是可持续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 使学生完成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利保证。

参考文献

[1] 李玉梅.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法初探. 中医教育, 2007, 26(2):49-51.

[2] 关素洁.多元化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卫生职业教育, 2007, 25(5):83.

[3] 王文竹. 多元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践行.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 9(23):51-52.

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多元化教学法;《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教育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专业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是学生后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以及临床各科的重要基础。然而,多年来,《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一直存在内容抽象深奥,教学方法、手段单一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笔者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其教学效果。

1 研究方法

1.1 教学对象

选取2007级本校统招的中医专业本科学生40人。

1.2 教学内容

选用教材为孙广仁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基础理论》(2004年)普通高等教育“十五”部级规划教材。

1.3 教学方法

针对《中医基础理论》不同章节的特点,在以课堂教授为主的前提下,对相应章节增加实验教学内容。具体的实施过程包括以下几点。

1.3.1 PBL教学法

本法是指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及自学的教学模式,是一个注重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本法强调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可有效地促进学生自学、综合分析以及独立工作能力的提高,加强学生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的观念。在脏腑关系、精气血津液神关系章节增加此实验教学法,课时为4学时。

1.3.2 案例教学法

本法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是新旧知识衔接的桥梁,同时又能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在藏象、病因、病机等章节增加此实验教学法,课时为5学时。

1.3.3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法

针对课程不同部分各自的特点,选择性采用观看录像、网络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使抽象的理论直观化。在藏象、经络、病因等章节增加此实验教学法,课时为4学时。

1.3.4 寓教于乐教学法

本法是采取灵活多样的辅助教学活动,举办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竞赛,在期中测验进行,由课代表、学习委员组织全班学生按宿舍分成8个竞赛组,通过必答题、抢答题等竞赛形式进行,既可以复习专业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判断、反应速度,使学生的应变能力及灵活运用知识的素质有所提高,课时为2学时。

1.4 教学法效果评价

教学结束后,用问卷形式调查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意见和评价。调查量表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意见等,每位学生写出学习体会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意见,对反馈信息分值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40份,收回40份。

2.1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

①对中医是否感兴趣(70%很感兴趣,30%较感兴趣);②专业思想是否巩固(37.5%很巩固,60.0%较巩固,2.5%不巩固);③愿意学好中医吗(90.0%很愿意,10.0%愿意);④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吗(15.0%很适应,77.5%较适应,7.5%不适应);⑤提高主动学习能力(27.5%提高很大,70.0%有所提高,2.5%没有提高);⑥对多元化教学法的满意度(60%很满意,40%较满意)。

2.2 对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

各种教学法对学习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作用:PBL教学法(77.5%促进作用,12.5%不知道,10.0%没有作用);案例教学法(100%促进作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法(75.0%促进作用,17.5%不知道,7.5%没有作用);寓教于乐教学法(77.5%促进作用,12.5%不知道,10.0%没有作用)。

最喜欢的教学法(67.5%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17.5%案例教学法,5.0%课堂讲授法,5.0%PBL教学法;5.0%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法);认为教师采取什么教学法比较合理(85.0%多元化教学法,7.5%案例教学法,5.0%课堂讲授法,2.5%PBL教学法)。

2.3 对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改进意见

没有学生提出反对意见,一致认为多元化教学方法很好,对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很有帮助,尤其是案例教学法最受欢迎,希望增加案例教学法的课时数。有的同学在学习体会中这样写道:“学习完《中医基础理论》,极大提高了我对中医学的兴趣,我觉得老师的教学方法很好,因为我的兴趣是从无到有的。”另有同学这样写道:“通过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使我对中医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热爱,同时也对中医的未来坚定了信心。”

3 讨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专业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是研究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思维方法以及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和养生防治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然而,《中医基础理论》又是一门理解性、记忆性要求较高的学科。限于中医学发展的历史跨度较大,以及现代人文环境的影响,使得当代大学生在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上,或者在如何正确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认识上易产生较大的偏差。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普遍感到该课程内容抽象,理论深奥,信息量大,学生难以深刻领会所学内容。《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一门通向临床等实践课程的桥梁,如何针对其特点,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使抽象的内容更形象具体,深奥的理论更浅显易懂,提高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发展中医学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表明,多元化教学法的实施,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的教学效果。

3.1 激发学习兴趣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既保证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广泛性,又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讨论,主动寻求答案,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解释在实践中所碰到的疑问上,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

3.2 巩固专业思想

多元化教学法可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学习效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口头表达能力及协调合作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中医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3.3 活跃课堂氛围

多元化教学法是基于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以启发式教育和主动性学习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结合,将单纯的教师活动变成师生的共同活动,讲授、讨论、案例、录像、多媒体、知识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突出能力和智力的培养,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互动。

3.4 提高学习能力

多元化教学法充分发挥各教学法的优势,教学相长,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督促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对各种教学方法认可程度的调查,发现案例教学法最受欢迎,100%的学生认为此教学法对学习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有促进作用,许多学生建议增加案例教学法的课时数和教学内容。在调查教师采取什么教学法比较合理时,85.0%的学生认为多元化教学法比较合理,说明多元化教学法被大部分学生认可接受,并且希望以后其他的中医课程教学时能采用多元化教学法,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和协作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范文第13篇

    1.1中医基础理论特点中医学不断在临床实践中获得完善与发展,是综合化、系统化、动态化的一门科学体系。总的来说,中医基础理论具有三大特点,分别是开放系统性、实践指导性与哲学思辨性。中医基础理论的这些特点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开放系统性,能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之初,便将各种学科融合作为基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吸收融合社会学与自然学的研究成果,融汇成综合的理论体系,在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这些学科理论占据着理论基础与源泉的地位。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实践认知性,中医基础理论之所以具有实践认知性是因为基础理论的发展同步于临床实践应用,中医基础理论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因而具有实践认知性。中医基础理论还具有哲学思辨性,中国古代的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其形成与发展与哲学密切相关,如其中的阴阳五行学说等都是中国哲学的基础理论,中医也有相关的应用研究,并已发展成中医学的基础理论。1.2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与创新近年来,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不断完善,研究方法也不断发展,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且多元研究方法的应用也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现阶段,应用比较广泛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等。其中文献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国古代的医学文献解读与参考;理论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医基础理论及理论学科框架进行的研究;临床研究主要是病证研究、药方研究、治则治法研究等;实验研究则是利用现代化的实验设备与手段进行的药理研究与疗效研究,并基于实验进行药理诊疗理论阐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交叉学科研究主要是将医学与数学、信息科学、天文学、哲学与气象学等结合,并进行医学实践阐述医学理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还在不断完善,而且创新因素不断增加,信息化水平与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甚至有学者着力进行技术方法创新以不断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

    2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与态势研究

    2.1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及其必要性我国的中医理论源于先秦医学,其基本理论体系发展成熟于汉代之前,是中国现代中医学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对古中医学的继承与创新。中医主要关注人类活动,并对人类发展的身体技能与规律进行探讨总结,并在反复总结、论证、概括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在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众多医学大家的医学理论探讨,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意义突出,也决定了我国中医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发展与创新的核心,其中的认知思维与理论特点对中国现代中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医的发展不能脱离中医基础理论框架,也不能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的片面取舍,导致中医研究精髓缺失。2.2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规律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具有必然性与不可逆转性,现阶段的社会需求与疾病演变都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并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应用,对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突破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现阶段,中医基础理论在发展与研究中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性不断强化。中医学从产生之初便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并注重对生命与自然的整体性、能动性及发展性的研究总结,近年来更多的是与西方现代科学的结合。现阶段,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不断进行整理、吸收与改造活动,还充分运用各种创新思维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与诊治技术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基于传统医学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的基础不变,又加入了现代科技因素,发展更具有能动性。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以临床应用为基础,但其对临床的依附性呈弱化态势。传统中医的发展都以临床需求为推动力,可以说中医理论是在临床应用中完善发展的,由此看来,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对临床需求过于依赖。中医基础仍与中医临床学科相结合,但发展已呈现出临床依附弱化的趋势。中医基础理论开始注重假说临床验证,这是中医的进步与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假说量不断增加,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近年来,中医不断与西方学说理论相结合,各种假说应运而生,如中医着重脏象学说中脏象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就传统中医经典学说进行论证,这是对中医科学化水平的创新探索,意义重大。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还进行语言创新与规范。中医发展历史悠久,其中含有众多古言词汇,以致在使用过程中术语混乱,规范性缺失,且由于语言障碍,众多的中医理论不能被广泛解读与传播,影响了中医的可持续发展。中医基础理论的语言创新极大地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的严密性、准确性与严肃性。此外,中医基础理论语言规范过程中还进行了新的理论补充创新,剔除了中医基础理论中比较含混的理论词汇,推进了中医理论的系统发展。

    3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途径

    3.1中医基础理论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是整个中医学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随着近年来中医学发展的新要求,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进行理论创新,与时俱进。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但我们仍应注重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并在理论创新的同时加大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应用,力求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用成熟正确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3.2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的途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与创新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进行有效的中医基础理论创新需先进行创新途径探讨,笔者认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需遵照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不断推进中医理论研究,此外,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还要加大中医理论与其它多学科的结合,加大创新宣传。笔者认为要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引向科学实证研究的方向,是当代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所在,以实现中医理论的实质进展。

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范文第14篇

1.1中医基础理论特点中医学不断在临床实践中获得完善与发展,是综合化、系统化、动态化的一门科学体系。总的来说,中医基础理论具有三大特点,分别是开放系统性、实践指导性与哲学思辨性。中医基础理论的这些特点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开放系统性,能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之初,便将各种学科融合作为基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吸收融合社会学与自然学的研究成果,融汇成综合的理论体系,在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这些学科理论占据着理论基础与源泉的地位。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实践认知性,中医基础理论之所以具有实践认知性是因为基础理论的发展同步于临床实践应用,中医基础理论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因而具有实践认知性。中医基础理论还具有哲学思辨性,中国古代的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其形成与发展与哲学密切相关,如其中的阴阳五行学说等都是中国哲学的基础理论,中医也有相关的应用研究,并已发展成中医学的基础理论。1.2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与创新近年来,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不断完善,研究方法也不断发展,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且多元研究方法的应用也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现阶段,应用比较广泛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等。其中文献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国古代的医学文献解读与参考;理论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医基础理论及理论学科框架进行的研究;临床研究主要是病证研究、药方研究、治则治法研究等;实验研究则是利用现代化的实验设备与手段进行的药理研究与疗效研究,并基于实验进行药理诊疗理论阐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交叉学科研究主要是将医学与数学、信息科学、天文学、哲学与气象学等结合,并进行医学实践阐述医学理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还在不断完善,而且创新因素不断增加,信息化水平与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甚至有学者着力进行技术方法创新以不断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

2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与态势研究

2.1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及其必要性我国的中医理论源于先秦医学,其基本理论体系发展成熟于汉代之前,是中国现代中医学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对古中医学的继承与创新。中医主要关注人类活动,并对人类发展的身体技能与规律进行探讨总结,并在反复总结、论证、概括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在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众多医学大家的医学理论探讨,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意义突出,也决定了我国中医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发展与创新的核心,其中的认知思维与理论特点对中国现代中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医的发展不能脱离中医基础理论框架,也不能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的片面取舍,导致中医研究精髓缺失。2.2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规律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具有必然性与不可逆转性,现阶段的社会需求与疾病演变都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并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应用,对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突破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现阶段,中医基础理论在发展与研究中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性不断强化。中医学从产生之初便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并注重对生命与自然的整体性、能动性及发展性的研究总结,近年来更多的是与西方现代科学的结合。现阶段,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不断进行整理、吸收与改造活动,还充分运用各种创新思维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与诊治技术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基于传统医学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的基础不变,又加入了现代科技因素,发展更具有能动性。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以临床应用为基础,但其对临床的依附性呈弱化态势。传统中医的发展都以临床需求为推动力,可以说中医理论是在临床应用中完善发展的,由此看来,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对临床需求过于依赖。中医基础仍与中医临床学科相结合,但发展已呈现出临床依附弱化的趋势。中医基础理论开始注重假说临床验证,这是中医的进步与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假说量不断增加,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近年来,中医不断与西方学说理论相结合,各种假说应运而生,如中医着重脏象学说中脏象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就传统中医经典学说进行论证,这是对中医科学化水平的创新探索,意义重大。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还进行语言创新与规范。中医发展历史悠久,其中含有众多古言词汇,以致在使用过程中术语混乱,规范性缺失,且由于语言障碍,众多的中医理论不能被广泛解读与传播,影响了中医的可持续发展。中医基础理论的语言创新极大地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的严密性、准确性与严肃性。此外,中医基础理论语言规范过程中还进行了新的理论补充创新,剔除了中医基础理论中比较含混的理论词汇,推进了中医理论的系统发展。

3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途径

3.1中医基础理论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是整个中医学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随着近年来中医学发展的新要求,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进行理论创新,与时俱进。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但我们仍应注重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并在理论创新的同时加大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应用,力求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用成熟正确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3.2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的途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与创新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进行有效的中医基础理论创新需先进行创新途径探讨,笔者认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需遵照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不断推进中医理论研究,此外,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还要加大中医理论与其它多学科的结合,加大创新宣传。笔者认为要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引向科学实证研究的方向,是当代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所在,以实现中医理论的实质进展。

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范文第15篇

1.1中医基础理论特点中医学不断在临床实践中获得完善与发展,是综合化、系统化、动态化的一门科学体系。总的来说,中医基础理论具有三大特点,分别是开放系统性、实践指导性与哲学思辨性。中医基础理论的这些特点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开放系统性,能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之初,便将各种学科融合作为基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吸收融合社会学与自然学的研究成果,融汇成综合的理论体系,在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这些学科理论占据着理论基础与源泉的地位。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实践认知性,中医基础理论之所以具有实践认知性是因为基础理论的发展同步于临床实践应用,中医基础理论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因而具有实践认知性。中医基础理论还具有哲学思辨性,中国古代的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其形成与发展与哲学密切相关,如其中的阴阳五行学说等都是中国哲学的基础理论,中医也有相关的应用研究,并已发展成中医学的基础理论。1.2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与创新近年来,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不断完善,研究方法也不断发展,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且多元研究方法的应用也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现阶段,应用比较广泛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等。其中文献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国古代的医学文献解读与参考;理论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医基础理论及理论学科框架进行的研究;临床研究主要是病证研究、药方研究、治则治法研究等;实验研究则是利用现代化的实验设备与手段进行的药理研究与疗效研究,并基于实验进行药理诊疗理论阐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交叉学科研究主要是将医学与数学、信息科学、天文学、哲学与气象学等结合,并进行医学实践阐述医学理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还在不断完善,而且创新因素不断增加,信息化水平与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甚至有学者着力进行技术方法创新以不断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

2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与态势研究

2.1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及其必要性我国的中医理论源于先秦医学,其基本理论体系发展成熟于汉代之前,是中国现代中医学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对古中医学的继承与创新。中医主要关注人类活动,并对人类发展的身体技能与规律进行探讨总结,并在反复总结、论证、概括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在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众多医学大家的医学理论探讨,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意义突出,也决定了我国中医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发展与创新的核心,其中的认知思维与理论特点对中国现代中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医的发展不能脱离中医基础理论框架,也不能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的片面取舍,导致中医研究精髓缺失。2.2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规律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具有必然性与不可逆转性,现阶段的社会需求与疾病演变都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并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应用,对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突破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现阶段,中医基础理论在发展与研究中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性不断强化。中医学从产生之初便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并注重对生命与自然的整体性、能动性及发展性的研究总结,近年来更多的是与西方现代科学的结合。现阶段,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不断进行整理、吸收与改造活动,还充分运用各种创新思维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与诊治技术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基于传统医学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的基础不变,又加入了现代科技因素,发展更具有能动性。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以临床应用为基础,但其对临床的依附性呈弱化态势。传统中医的发展都以临床需求为推动力,可以说中医理论是在临床应用中完善发展的,由此看来,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对临床需求过于依赖。中医基础仍与中医临床学科相结合,但发展已呈现出临床依附弱化的趋势。中医基础理论开始注重假说临床验证,这是中医的进步与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假说量不断增加,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近年来,中医不断与西方学说理论相结合,各种假说应运而生,如中医着重脏象学说中脏象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就传统中医经典学说进行论证,这是对中医科学化水平的创新探索,意义重大。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还进行语言创新与规范。中医发展历史悠久,其中含有众多古言词汇,以致在使用过程中术语混乱,规范性缺失,且由于语言障碍,众多的中医理论不能被广泛解读与传播,影响了中医的可持续发展。中医基础理论的语言创新极大地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的严密性、准确性与严肃性。此外,中医基础理论语言规范过程中还进行了新的理论补充创新,剔除了中医基础理论中比较含混的理论词汇,推进了中医理论的系统发展。

3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途径

3.1中医基础理论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是整个中医学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随着近年来中医学发展的新要求,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进行理论创新,与时俱进。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但我们仍应注重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并在理论创新的同时加大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应用,力求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用成熟正确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3.2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的途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与创新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进行有效的中医基础理论创新需先进行创新途径探讨,笔者认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需遵照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不断推进中医理论研究,此外,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还要加大中医理论与其它多学科的结合,加大创新宣传。笔者认为要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引向科学实证研究的方向,是当代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所在,以实现中医理论的实质进展。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