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学教育知识范文

中学教育知识范文

中学教育知识

中学教育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学数学;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目标;教师;学生

伴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知识经济时代下,教育的目标也在不断发展,中学教师要重新思考数学教育的目标,加深对中学数学教育目标的认识,提高自身的思想和境界,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正确的教育方向。目前,我国中学数学教师大多没有真正的理解教育目标的内涵,在教育活动中也很少践行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学方法上依然沿用传统的方法,教师的教育思想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中学数学教师要抛弃原有的重认知轻能力的教育理念,要将系统的知识教育作为数学教育的根本目标,重视学生的能动性,不断的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的研究重点是知识经济时代下中学数学教育的目标,中学数学教师要在掌握数学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关注教育目标的根本,通过教育目标的指导,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知识经济时代下的数学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生产方式在不断发展,在经过了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后,人类社会正式迎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这是人类社会的又一重大发展。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下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数学人才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时展的步伐,对于数学的研究也需要与时俱进,不能一直沿用传统的研究理论和教学方法,因此需要重新了解知识经济时代下的数学,深入的分析计算机工具出现后,所赋予数学的更加深厚的内涵。知识经济时代下的数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涵,一是知识经济时代下的数学具有了科学性的方法论特性。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但可以了解计算机的应用方法,同时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的方法学习数学,这种科学性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发展。二是知识经济时代下的数学更加具有客观技术性。数学的公式、概念、理论和方法等都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社会对客观世界不断探索的结果,无论日常生活中的服装、发型,工业中的计算机模型,战争中的武器,还是宇宙中的飞行器等,这些都反应了数学的科学性和技术性。三是知识经济时代下数学更加具有数学化的特点,主要是指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学化的表现,数学的研究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这个过程正是数学化的过程,学生学习数学需要培养数学化的能力,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总而言之,数学具有量的特性,数学是对客观世界量的反应。客观世界的任何事物都具有量的特性,因此,数学适用于任何事物的发展,同时数学也适用于任何学科的发展,任何学科的完善都是建立在数学工具的基础上,特别是一些高科技领域中的新兴技术,都体现了对数学量的特性的使用。

二知识经济时代下需要高数学素质的人才

知识经济时代下,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数学人才更加重视。因此,在进行数学教育时,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培养具有高数学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一方面,教师在数学教育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意识到每个学生都应当学习数学,并且应当学好数学,要深刻认识到数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并从根本上转变数学教育的理念。我国数学是从小学一直到大学都具有的课程,这也印证了数学学科的重要性。目前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才是知识经济时展的重要因素,各国在培养优秀劳动者的同时,还需要着重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科学技术和管理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在世界中保持竞争力。因此,我国要不断地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其中国民的数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核心,影响着国民的整体素质。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更加需要能够与时俱进具有高数学素质的人才,这是国家竞争力的关键。知识经济时代下国民应当具有的数学素质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具备数学交流的能力。数学量的特性,使得数学在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广泛性,目前,数学的应用已经遍布社会的各个部门,因此,数学是现代社会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知识经济时代下的高素质人才要具备良好的数学交流能力。二是要具备数学应用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下培养数学的能力,首先要树立数学应用的意识,要做到学以致用,敢于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数学的探索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三是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要培养用数学的模型和方法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运用数学的思维模式,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四是要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这主要是指知识经济时代下需要具有数学头脑的人才,需要国民培养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总而言之,数学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体现了国民的文化素质。因此在数学教育中,不单单要教育学生数学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国民数学素质的培养是全民性的,不仅要培养普通劳动者的数学素质,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应用数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一批具有高数学素质的人才,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

三知识经济时代下中学数学教育的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素养

知识经济时代下中学数学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素养为根本目标。中学数学教育不仅仅是对中学生数学知识的教育,更是对中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素养的教育。因此,在中学数学课堂中,要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代数和几何知识,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基本能力和数学思维方式。既要不断地扩大学生的知识层面,又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哲学思维,强化数学方法和思维的教育,培养学生熟悉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素养,要摒弃传统的单一数学知识的教育方法,要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知识结构中,把握重点环节和关键要点,为学生展现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全面数学知识结构的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现代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个问题一直是数学教育和数学科研的重点。对学生进行数学能力素养的培养,是一种高级的智能培养,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目标。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数学能力素养需要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长期以来我国中学数学教育往往缺少对中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传统的复习和模拟考试的方法衍生出了题海战术,这种学习方法不利于数学思想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需要摒弃传统的数学教育方法,通过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自身的探索和研究,综合性全面性的运用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开展课外活动,营造学生善于思考的良好学风。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品质数学

品质素养是数学与品质的结合,它是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精神特征。知识经济时代下培养学生的数学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学生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的依托,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学数学教育要将培养学生的数学品质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目标。一方面,教师要结合数学知识,将数学品质的培养与数学知识的传授相结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要在教授学生数学概念、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一些数学发展的历史和数学家发展的历程,通过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数学品质。同时,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研究,不断地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飞.新形势下的中学数学教育[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05):109-109.

[2]李富旺,吴育琪.教师在中学数学教育改革中的角色[J].教育教学论坛,2013(20):29-30.

[3]马廷强,丁九桃,宋爱苹.基于高职应用数学与中学数学教育衔接因素的对策研究(一)——教材内容因素[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3):277-279.

[4]杨彦炯,许春根,苏敬蕊.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教育的衔接性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07):85-87.

中学教育知识范文第2篇

中职语文教材不是以某种政治教育的内容确定思想教育内容,课文内容的思想性是随机的。因此,在教学中就应抓住其中体现出的思想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鲁迅《拿来主义》一文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授课中就可随机对学生进行当今社会“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的教育,使学生懂得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个人,想要生存、发展,就得“拿来”一切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的道理。

二、方式的渗透性

思想教育寓于语文训练的教学中,让生动的语言形象说话,不是空洞的说教;是“润物细无声”的情感熏陶,不是行政命令的生硬灌输;是紧扣教学内容的启发引导,不是离开课文的任意发挥。比如:《荷花淀》可以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守财奴》可以使学生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本质及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我看见了大海》可以使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信念,认识到“身残心不残”、“身残志要坚”、“正常人、健全人更应努力适应社会”的道理;《孔子的诚信观》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把信送给加西亚》可以使学生明白“主动性”在个人职业活动及职业生涯中的积极意义;《一个出租车司机的职业水准》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境界。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得到了思想教育。

三、效果的相对性

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教学效果随时可以进行客观的检验、测定,而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效果如何,亦即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情操、意志行为究竟起了多大变化,很难在短期内加以检验测定。况且中职生年龄多在十五、六岁,世界观尚未完全确定,而人的世界观的形成发展既有着多方面的复杂因素,又是一个长期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所以,思想教育的效果只能是相对的。鉴于语文科的思想教育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就需注意:

(一)“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高度统一,不能顾此失彼“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它们是二位一体的两个任务,相互不能替代,在教学中,教师应自觉将两者统一起来,不能顾此失彼。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全篇气势豪迈奔放,感情激昂阔达,但文中也有“人生如梦”的消极感慨,容易引起一些对专业、前途感到失望和渺茫的同学的共鸣,因此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用马克思理论观点,对其作实事求是的分析,指出其不足之处,并联系作者思想认识水平的局限加以说明,防止消极思想腐蚀学生。当然,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统一并不意味着每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步骤都要体现思想教育。如在某些练习课上没有必要强调思想教育,勉强去挖掘某些微言大义。

(二)避免不适当地增加思想教育内容阅读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是通过正确分析领会课文的内容来体现的。那种就课文中的某一内容或个别词句任意加以发挥,夸夸其谈地进行政治思想的说教,不仅有悖于语文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而且也不可能真正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

中学教育知识范文第3篇

一、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诱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

体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中结合课的内容的传授进行的,不能空洞说教和脱离教材生拉硬扯,要细心构思巧妙安排,以画龙点睛的揭示,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二、注重“两全”大面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平等的教育,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隐性适度地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步骤要适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始终处于通过努力能摘到果子的发展区。教师不仅要关心优秀学生,更要关心后进生,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标准要求,对优秀学生应扩充内容、增加练习难度、提高要求,并对他们进行超前教学;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在练习方法、难度上进行简化,但在练习次数上和时间上进行强化,给他们以信任和勉励,加倍关心他们的学习进步,哪怕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使他们获得不断进步的信心,激发他们的自尊和上进心。教师要确立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尖子运动员同等光荣的思想,使后进生也能达到体育大纲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爱上体育课,爱参加体育锻炼。

体育教学的全面性。我们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更多地获得的是体力和技能,而明显缺少的是对原理的理解和情感上获得的成功感和愉悦体验,也就是说在“懂、会、乐”这三个体育效应中,“懂”和“乐”是薄弱环节。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在“懂”和“乐”上下功夫。教师要根据教材情况,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发现式”、“问题式”等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让学生动起脑筋,边想边练;练好了,也明白了。“懂”了原理,学生就可以在以后的体育实践中举一反三。教材有相对枯燥和相对趣味之分,相对枯燥教材教学时,教师运用教法要力求新颖,使学生的情绪不断变化。在学习中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使学生对枯燥的教材教学不是苦学,而是“乐”学。如耐久跑是体育课中比较难教的内容。学生感到枯燥、艰苦、不愿学。我们教学时,前几次课采用与球类活动相结合的教法,让学生在跑动中左右手运篮球,或跑动中运带足球8分钟和12分钟跑。最后采用目标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制订努力目标,教师根据学生的目标,分成几个组进行相互竞争,相互鼓励。这样的学习兴趣高,学习效果好。

三、挖掘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体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美的教育。体育运动中的美主要由“身体美”和“运动美”两部分组成。身体美是人类健康的身体所显现出的美,它是由机体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综合显示的健康美。运动美是人体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美,它包括动作美、环境美、行为美、竞技美、器材美等。作为中学的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把主要任务放在增强体质、塑造美的体型,促进机能完善,帮助学生形成对身体的正确审美观念,培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体育教师是教学中美的引导者和传授者,教师本身的活动就成了学生的审美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要言教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要具备美好的心灵、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语言、诚恳的态度、优雅的态势、整洁的仪表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为学生树立美好的形象,做到自身形象和教学内容的统一。

四、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学生没有自由表达的机会,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冷淡,甚至厌倦的心理,这就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是为了不要教”。因为体育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如以高中足球为例,我们用少量课时进行足球的基本技术的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教学比赛。让学生在自由组合的比赛中,自我锻炼提高,从比赛中感觉到技术的不足,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教学比赛中产生对足球的浓厚兴趣,把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锻炼中。完成“要我健身”→“我会健身”→“我要健身”过程的转变。又如,我们在耐久跑教学时,除了教学生跑的技术还要教给学生如何控制跑的速度,掌握间歇时间,如何缓解“极点”,以及跑后如何消除疲劳补充营养等。使学生既锻炼身体又学知识,并且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形成他们自己的锻炼能力。

五、改革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

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是有效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过程。体育教学的完整过程,应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不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计划、要求、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在必要时进行示范、指示、辅导、总结。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应采用选择性自由组合的形式。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打破原来的班级分组,实施年级分组开放和实施一些普及性和兴趣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采用单项俱乐部制。各俱乐部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负责,为学生提供选择的自己练习手段、练习难度、练习伙伴,创设自主练习的氛围。聘请有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进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在体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培养学生自发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充分理解参加体育活动的必要性,结合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态度,并获得人际关系需要的满足,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中学教育知识范文第4篇

一、通过自学锻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自学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每一个学生都应掌握的一种能力,更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自觉意识。素质教育的目的,一是为学生传授相应的知识,二是要在教学中给学生传授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并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与愿望,进而让学生不断积累知识,不断丰富学习方法,提高综合能力。首先,在预习环节,教师要给学生设计可行性的预习目标或者问题,让学生结合教师的要求,在预习中抓住重点。比如,“约分”的预习,教师结合重点为学生设计作业,如最简分数的概念,掌握约分的方法,并通过一定习题的练习,能准确、快速地判断出最简分数等。这不但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开了个好头,而且对学生能力的提升也是有利的。其次,教师通过课堂笔记来锻炼学生听讲的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小瞧课堂笔记的作用,它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抓住课堂的重点,还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课下有效复习做好准备。最后,课后复习对学生来说既是巩固课堂知识,又是为更好地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要在自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后复习是关键的环节,也是重要的部分。温故知新,是学习任何知识都要遵循的原则,小学数学也不例外,提高成绩和学习能力,温故知新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

二、结合拓展内容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小学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融入一些小故事、小实验,才能让教学内容生动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兴趣,提升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可以用数学小实验,给学生创造探究—发现—思考—分析等的思维活动空间,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去探索、去感受,并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靠近知识内核,发现获取知识的奥秘。如“圆的周长”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一道实验题,让学生猜猜圆的直径与周长的关系。在这个实验中学生会通过观察圆的周长、直径,估出合理的答案,如周长是直径的2~5倍。实践证明,小实验一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基本兴趣,二能激起学生的探索愿望,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三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另外,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教师灵活开展家长小实验,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意志,又能塑造、提升学生的坚强品质。比如,鲁道夫、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小时候的励志故事,或为了研究数学知识在忘我中发生的有趣小故事等,都是一些延伸资料,既能让数学课堂更有人文情怀,又能达到德育和教学目的。

三、增强教书育人的意识,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之教育焦虑在社会上的泛滥,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关注智育,给学生尽量多地传授知识,让学生通过一切方法,利用一切时间进行练习,巩固知识,提高成绩。这种教育教学的模式乍一看没有任何问题,也符合被焦虑捆绑的家长的心意,可谓细思极恐,教育教学中缺少了育人这个核心、重心,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只会学习不会做人。所以,要想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增强教师的育人意识,把育人理念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比如,通过鼓励,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通过及时的肯定、表扬,增强学生信心,使学生相信自己能学好数学;通过与学生互动,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锻炼学生的胆量,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等。教书与育人永远是相依相傍、相辅相成的,如果只教书,有可能让学生取得好的成绩,但是会给他们全面发展埋下潜在的障碍,对他们的成长不利,也使小学数学失去更多、更重的意义。

四、结语

总之,从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从古至今学校教书育人的目的。小学教师要有先进的、前瞻性的教学思想,结合素质教育要求,把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良好品德养成、学习习惯形成等当成教学目的,让学生快乐学习,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全面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黄永贵.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中的实现方法[J].学周刊,2018(5).

中学教育知识范文第5篇

多年来本人一直坚持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安分守已,团结协作,勤恳踏实,精心施教,爱护学生,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为我校的体育教育事业作出了应有的奉献。下面就我本人××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德和勤、能和绩做个小结。

一、首先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我。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牢记“八荣”、“八耻”,以人为本,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不懈努力。在当今教育现状,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其精神,努力实施新课标,高标准培养新人才。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肩负着“科教兴国”的重任,我们热爱教育事业,有终身不渝献身教育的精神,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宁愿默默地在教育岗位上奉献自我。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老师,关心学生,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把师爱全部倾注于学生身上。教师对学生的爱,渗透于学校每一个环节,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言行举止、仪表直接是学生仿效的对象,所以作为体育教师的我无论外表还是内在美,都尽自己最大能力为学生树立人之楷模,树立效法榜样,加强“身教”意识,以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为已任。

二、严谨治学,精心施教。作为教师更应使自己成为合格人才,除要有良好思想品德外,还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要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才能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所以自工作以来,本人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依时坐班,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并通过所学到理论知识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制订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课时计划。课堂认真组织好学生,注重学生的练习过程,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体育骨干。在枯燥无味的素质课进行改革探新,通过激发学生的体育活动动机,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从而提高了练习积极性,练习质量明显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除上好体育课外,抓好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运动训练也是体育教师的职责。自工作以来,每天坚持出操,以身作则,抓好两操,把好质量关。另每年学校都举办校、班际篮球赛、乒球赛,广播体操比赛。学校每年都举办一次春季田径运动会和冬季越野长跑比赛。还有配合学校每年一界的艺术节,举办各种趣味比赛。在各位教师的鼎力协助下,都能认真组织全校的裁判工作,使比赛有条不紊地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又使其身心得到了锻炼。作为学校田径队教练的本人,以身作则,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带动整个田径队按计划积极训练,不怕苦,不怕累,使队员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提高了运动竞技水平,专项运动成绩逐年提高。作为学校的一员,积极参与学校的公共事务,每次学校有活动时,都是跑前跑后,从不计个人得失,从不叫苦叫累。总是尽最大可能的去帮助别人。

中学教育知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安全教育;教学研究;生活

近几年,校园发生多起安全事故,社会各界对此也是投入很多关注,比如,某地区一中学生在实验室错误操作导致氢气管炸裂,学生在事故中被烧伤。事故发生对学生的损害是非常大的,所以有必要开展安全教育知识的教学,以此减少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初中化学课本涉及到的安全知识有很多,比如,环境污染的防治、食品药品安全、防煤气中毒、火灾预防、防挫伤和烧伤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告知学生,发生危险的原理,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条件,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安全意识。

一、利用化学实验开展安全教育

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一个重要的教学部分,由于化学实验需要经常使用一些腐蚀物或者一些含有毒性的气体,所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面临很多的危险,一旦发生危险,造成的后果会非常严重。虽然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化学实验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失这部分,化学教学目标就无法达成。所以,教师要向学生进行操作的讲解,给学生作出正确的示范,对学生的行为提出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和学生一起探讨有毒气体的改进,避免污染环境。一些实验没有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进行违规的操作,引发了安全事故。比如,“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完成气体收集后,学生首先要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如果两者的操作顺序相反,那么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事故发生。做实验前,我们要明确实验的步骤,形成一套较为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做的更好。又如,学生在学习“燃烧和灭火”后,学生要对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探究的作业,比如,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别着火了,它们各自的扑灭方式是怎么样的?遇到火灾,我们怎么逃离火灾现场?突发火灾,有哪些知识可以让我们幸存下来?学生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加深知识在头脑中的印象,防范于未然。

二、学生把化学安全教育带入家庭

学生学习到这些安全教育知识后,如何将安全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比如,学生通过演和练防火培训,将学校所学的知识带回到家庭中,呼吁家长对生活中的安全隐患提前预警,保护家人的生命安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灾难发生在一瞬之间,需要家长教给学生识别一些生活中的危险,比如,经常检查天然气阀门是否关闭,将一些易燃易爆品放在合适的温度下等。这些都影响着安全事故的发生。学生把安全的知识带回家庭,相互学习,相互影响,这样就大大的提高了整个家庭的防范能力。例如,学生在购买食品时,要先查看食品的过期日期,拒绝过期的食物;少吃腌制的食品;不要食用不新鲜的蔬菜;不吸烟,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家里不再用硫磺熏制金银花等,使伤害远离学生的生活。

三、利用现实案例来展开安全教育

教师向学生渗透安全知识时,因很多知识比较晦涩,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学生可以通过一些现实存在的事物的反应机理或者现实的案例作为辅助,学生就可以清晰地理解知识,比如,教师说到二氧化碳的危害时,可以使用溶洞作为案例,教师可以讲一些通过溶洞的方法。又如,教师在讲解一氧化碳的性质时,可以使用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一位7岁的小女孩的故事,小女孩通过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成功的救下来父母的性命,让家人知道了一氧化碳的毒性以及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后,进行哪些行为进行抢救。还有,新房甲醛问题、水的污染对身体的危害等。教师定期对这些真实案例进行收集整理,经常举办化学安全知识类的论坛、竞赛以及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大赛,比如,笔者将这些现实发生的安全案例随机放入试卷中,学生课下做作业时,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试卷有一个环节叫作:给妈妈讲一讲生命需要哪些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缺乏会引发身体哪些疾病?通过实践的环节,学生与家长一起来查阅资料,完成问题。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初中化学对于安全问题的渗透是非常有必要的,社会热点中经常出现一些有关化学知识的社会问题,例如,食品安全、水安全,毒气泄漏等。学生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是非常有用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通过多方面的教学方式,来普及安全知识,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艳.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J].教书育人,2016(32):65.

中学教育知识范文第7篇

高中政治教学不仅是宣扬我国政治文化理念的综合型课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渠道,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融入时事政治教育,对提高学生政治思想觉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单纯的政治理论学习已经难以满足教学发展的需要,因此深入分析高中政治教学的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时事政治教学与高中政治教学结合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剖析问题的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阶段高中政治教学已经不仅仅在于对教学内容的讲解,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传统高中政治教学主要针对课本内容的解析,并辅以一定的习题练习,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联系与背诵才可以掌握政治理论知识。通过将时事政治教学融入进高中政治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时政分析能力,打破传统政治理论的限制,有利于学生将教材中的理论内容同现阶段的时政情况结合起来,从而提出创新性的理论观点。将时政教学同高中政治教学进行结合,可以让学生在看待时政热点问题时拥有自身的见解与观点,不被固有的答案所限制,从而学会用政治性思维分析问题。

(二)有利于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

传统的高中政治教材主要都是按照《课程标准》进行编订的,具有稳定性以及理论性的特点,可这也就造成教材内容存在滞后性的问题。由于高中政治考试时主要会运用时下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局限于课本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同试卷考核内容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难以及时获取时事热点问题,也难以准确把握时事政治的发展节奏。高中政治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偏重理论背诵,脱离应有的实践分析,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影响其时事政治分析能力。因此,将时事政治教学与高中政治教学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可以有效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展,通过引入党和政府的新政策与新观点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从而提升高中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时事政治教育与高中政治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一)设置相应的时政讨论环节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我国新闻媒体每天都会播报相当多的时事政治新闻。高中政治教师可以根据新闻播报这一特点,将新闻报道作为时事政治教学的数据库,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进行教学。例如笔者在教授“中国外交政策”这一知识点时,就通过对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进行解读,深入分析了阅兵式前来观礼的国家政要,从而深入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外交政策以及外交情况。通过将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时政热点与政治理论相结合,不仅可以有效地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时事政治的了解。通过设置相应的时政讨论环节,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教学质量。

(二)鼓励学生课下搜寻新闻热点

为了加强时事政治教育与高中政治教学的结合,高中政治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在课下搜寻相应的新闻热点,并在课前抽取一定时间鼓励学生们上台对课下搜寻的新闻热点进行朗读。在朗读了新闻热点之后,高中政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新闻热点进行讨论,深入分析新闻热点中包含了哪些国家政策方针,包含了哪些高中政治教学内容。通过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寻新闻热点,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政治敏感思维;而通过课前对新闻热点进行小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可以有效地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内完成对高中政治内容的学习。

(三)高中政治教师应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广的教育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下政治教师虽然对理论内容有着较为深刻的见解,但是却缺少对时事政治的相应评价。随着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提高高中政治的教学质量,就需要政治教师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自身的政治觉悟,改革自身的政治教学模式,从而实现自身教学水平的成长。为了加强时事政治教育与高中政治教学的结合,高中政治教师除了要提升时事政治的分析能力,还应当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主动联系时政,并在讨论时政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时事政治教学与高中政治教学进行结合,需要高中教师提高自身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度,从而提升其政治素养。

结论

中学教育知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音乐课程;分层教学

1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及成因分析

1.1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

职业教育面对的学生群体较广,城镇学生在小初阶段简单地学习过乐理,能够视唱节奏简单的简谱谱例,而大部分偏远地区学生不识简谱,没有学习过正规的音乐知识。这导致学生基础水平不同,差异较大,并且随着高校扩招、普高持续升温,职业学校的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下滑的问题日益突出。学生课下练习少,进步很小,回课情况不理想。在学习一首新的练习曲或是乐曲时要给每个音标注唱名,否则在弹奏时无法快速识别;一些音乐基本常识需要翻书本才能知道;乐理知识在实际运用时有很多困难,不能在即兴伴奏上发挥实际效用,更有甚者连简单的识谱也无法完成。

1.2影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因素

(1)教师层面。教师不能及时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专业技能。现代家长注重对孩子从小的培养,这部分学生从小学习钢琴、声乐、舞蹈,到了中学阶段已经掌握了非常多的技巧。教师如果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不能精进,就不能很好地指导有专业基础的学生。教师在教授音乐理论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是一味地讲解,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还是一头雾水。在这样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也不愿主动探索。(2)学生和家长层面。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喜欢唱歌跳舞,但回归到音乐理论上,学生往往觉得乏味,不愿花精力去学习,认为自己张嘴能唱即可。这就导致多数学生不识五线谱、唱谱时节奏不对、乐理知识基本空白等问题。在平时的练声和日常的键盘练习中,学生感到厌烦且有抵触的情绪。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生很快能够适应各技能课的学习,勤学苦练,成为专业课的尖子生;而没有基础、学习能力差的这部分学生,在某一阶段一旦落下就再也不愿学习,这就导致专业课的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在多数家长看来,自己的孩子是普通高中刷下来的那一批,拿个毕业证即可。家长起不到正面的作用,反而在孩子学习受挫时说一些打击他们的话,灌输给孩子消极的理念。

2分层教学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中的实施

2.1分层教学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中的价值

中职教育阶段是普及教育后的一个阶段,此阶段的学生处于心智成长和发展的特殊时期。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视唱、音乐欣赏等基本知识,发展音乐听觉与记忆;掌握歌曲演唱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边弹边唱幼儿歌曲的能力;掌握键盘乐器演奏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为幼儿歌曲编配简单伴奏的能力。①音乐课程有其特殊性,有部分学生对音乐天生不敏感,也有学生乐感非常好,因而每位学生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不同。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要求他们。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教师“量体裁衣”,要考虑到每位学生的能力水平,结合其自身条件,让学生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中学有所获。最终使基础较好、进步较快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培养,学困生和成绩中等的学生也能取得进步。分层教学对于教师群体来说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在指导学优生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在专业学习领域更进一步。教师在对学生分层教学时能充分了解学生,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2.2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分层教学应用于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既要尊重学生基础差异、学习能力的差异,还要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得到提高。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音乐教学的分层应依据学生音乐素养测验进行,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完成后,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可通过测试,征求学生同意后进行动态调整。在分层前,要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尊重学生选择,如本专业有些学生在对口考试时有考取本科的意愿,一部分学生选择在毕业后直接就业,另有一部分学生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学生自我评估,结合基础测试,在经过学生同意后进行调查,最后确定各层次人员。针对学生在音乐方面素养较高的,要因材施教,量身定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结合学生条件进行针对性培养。

2.3分层教学的实践

(1)科学分层。选取高三两个平行班进行教学实验,二班为实验班,三班为对照班,在二班进行分层教学,三班进行传统教学。在音乐素养测验后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为提高层;B层为发展层;C层为基础层。教学目标分层:A层学生要有拓展,这个层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基础扎实,有自学能力,要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B层学生必须达到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C层学生大多是会唱不会弹或是会弹不会唱,需要他们掌握基础乐理知识,着重夯实他们的基础,要对其薄弱环节进行补充,可适当减少他们的学习困难,在平时教学中给予他们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2)课堂操作。具体的课堂操作以即兴伴奏的一节课来阐述。《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一首波兰儿歌,大调式,由四个乐句构成,旋律欢快,节奏简单,要求学生有表情地演唱。在讲解时提示学生注意休止、十六分音符。教师首先讲解这首儿歌的曲式,活泼欢快的乐曲应该选用怎样的织体以及伴奏音型。三个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要有区分:A层学生,要求编配无旋律伴奏,并在三个调上弹奏,有表情地弹唱。B层学生,要求编配带旋律的伴奏,并完整弹唱。C层学生,要求按照教师编配的伴奏完整弹唱。弹奏无旋律的伴奏,演唱的过程中对学生音准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学生对音高有准确的把握;B层学生在编配带旋律的伴奏时,要求他们使用两种不同的伴奏音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C层学生基础不扎实,在教师范奏后,要充分理解编配此种伴奏的缘由并且完整弹唱。另外,为了让学生之间互相督促、克服惰性,可组织课外学习小组。A、B、C三个层次的学生以2∶4∶2的比例,分为六组。A层学生轮流担任各组组长。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作用。利用学生层次的差异性与合作意识,形成有利于成员协调发展的集体力量。(3)分层评价。在考核时,三个层次的标准要有区分。对A层学生要求严格并提高要求,激励他们更加努力,重在拓展延伸,提高能力;B层学生,要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励其发展;C层学生要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逐渐克服学习上的自卑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其在音乐方面的兴趣。

3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分层教学的思考

通过一段时间分层教学的实践,发现实验班和对照班在考核中是有差异的,实验班三组学生大部分在专业上有提升,但每个层次均有学生原地踏步,这种现象在C层中较为多见。通过对这些学生的访谈,得知他们接受了多年的传统教学方式,不习惯分层教学,认为教师将他们定义为“差生”,不免产生自卑的心理,在学习上自暴自弃。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分层之前的心理辅导没有做到位,在以后的分层教学中要吸取教训。B层学生的畏难心理较为普遍,他们的自学能力不强,比如说在键盘课上,碰到需要反复弹奏才能掌握的技巧时,他们感到烦躁;在自己编配伴奏时,不考虑歌曲的情绪、要表达的内容,选用单一的、不合适的伴奏织体;歌曲只能在一个调上弹唱,在另一个调上就完全无法弹奏。这样的情况需要教师和小组组长沟通,在两方面给予这部分学生督促,激励他们不断进步。A层学生容易有骄傲自满的情绪,认为自己的基础好、专业强。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提醒,引领他们攀登高峰,而不是自我满足。分层教学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于学生开拓思维,鼓励他们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每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和学生都很契合,只要他们勤思考、多练习都能达到教学要求,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消极的学习心理也少了。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教师去探讨,值得大家一起去解决,只有这样音乐教学才会向前发展。注释:①《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教育部)》。

参考文献:

[1]王林林.高中音乐鉴赏课分层教学的理论分析与教学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14.

[2]韩江.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