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渔业知识范文

渔业知识范文

渔业知识

渔业知识范文第1篇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安全生产工作部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刻汲取“3·21”等事故教训,认真对照国务院事故调查报告中指出的八个方面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立行立改、标本兼治,进一步压紧压实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在街道辖区范围内组织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消除渔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提升渔业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建立健全渔业安全生产治理体系,从根本上遏制渔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二、整治范围

对辖区湖泊、河道范围内的渔业安全生产进行专项整治,重点领域是涉及捕捞业和养殖业的渔船、船员及各类渔业生产单位。

三、整治重点

一是认真做好水产养殖安全生产监管。加强对养殖业主体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严格落实养殖主体安全生产责任制,规范养殖设施的安全配备,加强督查检查,确保养殖区域的生产安全。

二是强化部门履职。社区服务中心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照检验规范督促渔船进行检验,切实提高渔船的检验质量;积极配合市、区相关部门依法对涉渔水域交通安全实施监督管理,认真做好渔业管理水域和渔业船舶等重要场所和重要环节的隐患排查治理。

三是积极协助有关部门扎实开展渔业船舶水上安全应急演练、防台防汛和渔船船员培训工作。认真做好恶劣天气预警、预报、预防及信息传递落实。

四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倡导依法处罚,积极做好宣传服务工作。联合市、区有关部门重点打击涉渔“三无”船舶,“三证不齐”渔业船舶和“电、毒、炸”鱼等违法行为,严肃查处渔船非法载客、载货、超载、超核定航区、超抗风等级航行作业和不按标准配备安全设施装备等行为,以强有力的法治手段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

四、时序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9年12月1日至12月底)

召开动员部署会议,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会议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渔业专项整治行动的自觉性,迅速掀起专项整治工作热潮。

(二)排查整治阶段(2020年1月至2020年9月底)

对照渔船安全生产整治重点,深入开展渔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突出狠抓落实、务求实效,突出多方配合、联动推进,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自查自改与督查整改相结合、坚持建章立制与完善长效机制相结合,做到边排查边整治、边治理边完善,确保隐患见底、措施到底、整改彻底。一是2019年12月底前,完成辖区内渔业安全生产隐患清单梳理。二是2020年1月至3月底,对照隐患清单逐一开展整改,确保元旦、春节和全国、省、市“两会”期间渔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要将巡查组提出的反馈意见、整改要求和问题清单作为重点事项,进行专题研究,细化分解任务,狠抓措施落实,做到初见成效。三是2020年4月至9月底,针对渔业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渔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全覆盖,整改工作全面完成。

(三)督查落实“回头看”阶段(2020年10月至12月)

采取“突击检查、明查暗访、随机抽查、回头检查”等多种方式,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单位的督查检查,特别加大对隐患问题易发、多发区域的巡查检查力度,确保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街道牵头成立专项整治工作组,成立由局长任组长,任副组长全区农业农村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监管科,负责统筹协调、督促指导,水产站负责具体开展渔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系列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加强渔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的组织领导,确保渔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渔业知识范文第2篇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全面落实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改进技术装备,健全法律法规,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防灾避险能力,努力构建渔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有效遏制渔业安全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渔业经济安全发展。

(二)工作目标。到“”末,扩建新建一批安全避风、配套完善的渔港,使全国海岸线平均200公里以内有一个一级以上渔港,能够为45%的海洋渔船提供服务;在重点渔港配备港口安全监控设备,建设海洋渔业船舶管理动态监控系统、渔船安全设备检测检验基地和渔业船员培训基地;使重特大渔业船舶事故得到明显控制,事故死亡人数比“”末明显下降。到201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渔业安全生产支撑保障体系,渔业安全监管和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从业人员素质有一定程度提高,渔业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

二、加强渔业安全设施和装备建设

(三)加强渔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全生产“”规划的通知》(国办发[]53号)要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划和城乡规划,合理规划渔港建设布局,适当提高建设标准,尽快形成以部级中心渔港、一级渔港和内陆重点渔港为主体,以地方二、三级渔港为支撑的渔港防灾减灾体系。新建、改扩建渔港要突出避风防灾功能,提高码头、防波堤和护岸建设质量,完善航标、港口监控系统、港口消防和照明设施、抢险救灾船艇等配套设施设备,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四)大力提高渔船安全质量。严格渔船建造企业资格认可制度,依法取缔不具备渔船生产资质的企业,加强对制造、改装、进口渔船以及船用安全设备的检测检验,强化渔船修造质量的监督管理。加强老旧渔业船舶管理,鼓励、督促企业和渔船船东更新淘汰有安全隐患的老旧渔船和装备,探索推广应用安全系数高、抗风险能力强的先进渔业船舶,禁止无船舶检验证、登记证、捕捞许可证和存在安全隐患的渔船入海作业。

(五)积极推进渔业安全通信网络建设。加快信息技术在渔业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完善卫星、短波、超短波、移动电话“四网合一”的安全通信网。加强渔船通信终端设备配备,扩大近海和内陆水域无线电信号覆盖范围,远洋渔船要配备卫星电话,为安全信息播发与接收、紧急遇险报警、搜救指挥提供通信保障。加快大中型渔船船位卫星监控系统建设,实现对作业渔船的动态监控和实时跟踪。

(六)努力改进渔业安全技术装备。研究和鼓励有条件的渔船装备适用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等助航设备,提高渔船防碰撞、防触碰能力。加大渔船自救设施设备配备力度,在按照规定配备救生、消防等安全设施的基础上,推广应用气胀式救生筏等装备,提高渔船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加强渔业安全管理与监督

(七)认真落实渔业安全管理制度。各渔业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规范生产操作规程。各级渔业部门要严格落实渔业船舶签证制度和渔船、船员持证作业制度;严禁渔船及渔业辅助船擅自改变作业性质、非法载人载货,严禁渔船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冒险作业。要合理规划渔业作业区,尽可能远离商船习惯航道。在商船航道和渔业作业区域交叉航段、作业渔船密集区域,渔船和商船要严格遵守值班瞭望等安全操作规程,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防止碰撞事故发生。

(八)强化安全监督检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明确渔业安全监管机构及职责,充实和加强渔业安全监管队伍,探索在重点渔业乡村建立和推广渔业安全员制度。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督促检查,严格执法。要以渔业企业、渔港码头、渔船集中停泊点等场所为重点,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力度。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做好渔业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九)加强涉外渔业安全管理。渔业企业要严格执行国际渔业条约、双边渔业协定和有关管理规定,依法从事渔业生产活动;渔业执法机构要加强在重点敏感海域的巡航护渔、监管检查工作,禁止渔船违规进入敏感争议水域作业;外交、渔政、海事、公安边防、海洋等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做好涉外渔业事件的防范处置工作,防止引发渔业安全事故。

(十)强化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加强渔业安全生产职业培训,严格执行渔业船员考试发证制度,对职务船员、远洋及涉外渔业船员实行特殊安全强制培训,努力提高渔业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建立渔业船员培训基地,加强培训机构管理,规范培训内容,重点加强渔船航行技能、避碰规则、科学装载、养殖排筏安全措施、自救互救技能等方面的培训,逐步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为主要内容的渔民职业安全技能培训体系。

四、提高渔业安全生产应急能力

(十一)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建立和完善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气象、海洋部门要及时将灾害天气和风暴潮、赤潮、海浪、海啸、海冰等灾害信息通报地方人民政府及渔业部门。渔业、海事部门要通过广播、电视、无线电台、海岸电台、手机短信等各种渠道,及时将灾害气象预警信息传递给渔区、渔业企业和渔民,并同时渔船避险路线、避险操作规程、养殖人员撤离注意事项等,为渔民提供充分的气象预警和避险信息服务。

(十二)完善渔业安全应急预案。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企业要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制订完善渔业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特别要根据本区域自然气候条件等,进一步细化渔船和渔业养殖设施防避台风、风暴潮等灾害的预案,明确具体的防灾避险措施,切实提高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实战能力。

(十三)加强渔业救助力量建设。交通运输部门要综合考虑渔业生产特点,合理布局救助力量,充分发挥国家专业海上搜救力量对渔业安全事故的主体救助作用。各级渔业部门要建立完善渔业专业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完善24小时值班制度,落实值班岗位责任制。加强渔政执法船(艇)和渔船的辅助救助能力建设,为执法船(艇)配备必要的救助装备,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紧急备航制度,组织渔政执法船(艇)和渔船参与海上应急救助行动。积极引导渔船编队生产作业,赴中远海作业船队要指定带队指挥船进行统一指挥管理,加强渔船之间的相互支援和自救互救。

五、强化渔业安全生产的保障措施

(十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渔区地方人民政府要组织编制与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规划相衔接的平安渔业建设规划,加大渔港等渔业安全基础设施和水上搜救、预警信息系统建设投入力度。对渔港、安全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渔业安全监管、渔民安全宣教培训、海难救助等项目所需投资和经费,有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要通过基建投资或一般性财政预算大力支持。对老旧渔船更新改造和安全设施配备,有条件的地方要给予政策扶持。引导、鼓励并督促渔业生产经营单位加大安全隐患治理投入,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和建立稳定、多元的渔业安全投入机制。

()健全渔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制度。进一步研究完善渔业安全生产、防灾减灾以及渔船、渔港和渔业船员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快制订事故预防和控制、应急救援和处置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和渔船、渔机、网具、养殖机械、渔业通信导航及防灾救生等渔业装备安全标准,完善渔业安全生产操作技术规程。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渔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力度,把渔业安全生产逐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十六)推进渔业安全科技进步。加大渔业安全生产科技研发和先进技术示范推广力度,加快信息技术在渔业安全生产上的应用。鼓励渔业企业和渔政部门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学研相结合,促进渔业安全生产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运用。大力开展渔业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研究,加强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培养渔业安全科研和管理人才。

(十七)完善渔业安全风险保障机制。要充分发挥保险对分散和降低渔业安全生产风险的作用。鼓励渔船雇主购买船东责任保险,引导和鼓励渔民积极参加保险。

六、加强组织领导

(十八)全面落实责任制。渔区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纳入政府安全生产总体工作部署,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认真落实县、乡等基层政府的安全监管责任,实施责任目标逐级考核制度。强化渔业生产经营单位和船东、船长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指导督促渔业企业强化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建立并落实渔业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

渔业知识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构建环境友好型、节约型社会的发展理念,结合省级现代渔业园区建设要求,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优势水产品和精品水产养殖区为重点,以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关键措施,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塘、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养殖水产品质量,促进我县渔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1.创建省级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县,培育龟鳖和蟹虾类科技示范户230户,其中重点示范户20户,重点培育1~2家科技示范场,示范面积1.3万亩;辐射带动1000户养殖户,辐射带动养殖面积4万多亩。

2.渔业科技示范户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5%以上,示范户养殖收入比前三年平均收入提高10%以上。

3.加强渔业科技示范户的能力建设,使他们成为留得住、用得上的渔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成为现代渔业发展的引领者,成为活跃在我县渔农村的科技宣传员和传播者。

三、实施内容

1.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

根据我县水产养殖实际,确定龟鳖类和蟹虾类两大类为省渔业科技入户的主推品种,主要包括甲鱼、河蟹、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青虾五个品种。同时推广龟鳖、蟹虾标准化养殖技术,测水养殖及生态修复技术,底部增氧技术,大棚设施养殖,立体综合养殖技术等。

2.组织开展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服务行动

(1)春季行动。开展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春季行动启动仪式,邀请农业部、省渔业科技入户专家组专家开展中华鳖健康高效养殖和蟹虾健康高效养殖技术培训;召开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工作座谈会,布置落实2011年县渔业科技入户专家组及技术指导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邀请农业部和省专家组现场指导重点渔业科技示范户做好“四定”和“五落实”工作,切实抓好春季龟鳖养殖管理和蟹虾苗种放养关。

(2)夏季行动。渔业科技入户专家到重点乡镇举办水产健康养殖培训班;针对夏季高温易出现的水产病害、水质恶化等问题,邀请省、市、县渔业专家对养殖基地及科技示范户进行入户指导,开展针对性的技术服务和指导。

(3)秋季行动。指导科技示范户做好水产病害防治、防灾减灾等工作;做好以秋季养殖管理为中心的技术服务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开展以科技示范户测产为主要内容的产量统计工作;总结本年度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成效与经验。

3.开展渔民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培训

根据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和渔农民的实际需求,开展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培训。全县计划培训15期以上,受训人数1000人次以上,发放渔业技术资料4000份。培训重点是水产健康养殖、养殖实用技术、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养殖技术。同时,在养殖关键阶段,组织有关渔业专家深入养殖生产第一线,开展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及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传授养殖新技术,并适时召开现场交流会。

4.发放技术资料与物化补贴

向科技示范户发放水质测定仪、微生态水质改良剂、新型渔药、新型渔机装备等物化补贴,同时发放养殖书籍、养殖日志和技术资料。统一发放《省渔业科技入户手册》,手册内容包括科技入户简介、渔业科技入户汇总、主推品种、主推技术、养殖日志记录要求、养殖水质标准、安全用药、气象用语和专家通讯录等。建立“科技入户服务指导联系卡”,发放给每一名渔业科技示范户,进一步完善“省渔业专家组——县渔业专家组——各镇街道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户”的渔业科技入户网络。

5.建立健全技术交流和信息网络

统一印制《科技入户养殖日记》,发放给每一名示范户,并结合水质测试仪器的使用,做好记录,及时督促检查;建立健全信息交流和网络建设,依托省、市水产养殖110网站和农民信箱,建立科技示范户手机短信平台,养殖、病害、气象等信息,加强与养殖户的沟通交流;在广播、电视等媒体上及时养殖技术、渔业政策、科技知识等信息,为示范户提供及时、准确、权威的信息服务。

四、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准备工作阶段(2011年2月~3月上旬)

成立全县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领导小组,组建专家组;确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遴选示范户、填报科技入户重点示范户档案材料;划分区域工作小组,招聘技术指导员,签订技术指导服务合同;制定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和技术指导工作方案。

2.第二阶段:入户指导阶段(2011年3月中旬~10月)

3月~4月:开展省渔业科技入户启动仪式(春季行动),举办中华鳖健康高效养殖和蟹虾健康高效养殖技术培训班,召开渔业技术指导员座谈会,指导示范户制定好2011年生产计划。

5月~6月:重点抓好渔业技术指导员入户工作,各镇(街道)举办各类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培训班。

7月~8月:开展渔业科技入户夏季行动,邀请各级渔业专家到养殖基地及科技示范户中开展现场技术指导,针对夏季高温易出现的水产病害、水质恶化等问题开展技术服务和指导。

9月~10月:开展渔业科技入户秋季行动,指导科技示范户做好水产病害防治、防灾减灾等工作;围绕秋季养殖管理做好技术服务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积极开展科技示范户测产为主要内容的产量统计工作。

3.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11年3月~10月)

做好年度总结,整理汇总相关文字和影像资料,统计汇总相关数据,做好渔业技术指导员年度考核工作。

五、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完善制度

为切实加强对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组织领导,建立县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农经(渔业)局主要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县政府)

副组长:(县府办)

(县农经<渔业>局)

组员:(县财政局)

(县科技局)

(县科协)

(县农经<渔业>局)

(县农经<渔业>局)

(县农经<渔业>局)

县农经(渔业)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农经(渔业)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组员由县农经(渔业)局推广站、产业科等科室人员组成。各重点渔业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将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纳入议事日程。同时,制定渔业科技入户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整合资源、相互配合、精心策划、周密组织,确保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顺利开展。要积极探索渔业科技入户的有效模式,创新渔业技术推广机制,不断提高渔业科技成果入户率和到位率。在开展科技入户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和调动专家、技术员的积极性。专家、技术员所在单位要创造必要条件,积极支持专家、技术员开展工作。

2.建立队伍,明确责任

积极依托省级专家组,建立健全县级专家组和技术指导员队伍。建立县级渔业科技入户专家组,由县农经(渔业)局推广站站长担任专家组组长,人员由推广站、产业科相关技术人员组成。县专家组主要负责拟定渔业科技入户工程技术实施方案,协助各镇(街道)遴选科技示范户,评审各镇(街道)的技术指导方案,落实各项技术管理措施,指导、检查、督促技术指导员开展工作。渔业技术指导员负责各镇(街道)渔业科技示范户的遴选,制定各镇(街道)渔业科技入户的技术方案,指导示范户按照《科技示范户手册》和《科技入户养殖日记》要求做好各项记录,帮助示范户制定生产计划,对示范户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

渔业知识范文第4篇

一、语文教学应当为学生搭建一座通向职业之路的桥梁

大多数职业学校的就读生文化基础较差,要养成一种职业意识,深入领会自身今后的职业选择,难度较大。而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学,学生易于接受,容易理解,那么,我们显然就必须充分地利用这一点为学生搭建一座通向职业之路的桥梁。

1、唤醒“人”的自我意识,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

要想培育学生的职业能力,首先得强化其职业意识,而要强化其职业意识,首先得唤醒他们的“人”的自我意识。只有充分唤醒“人”的自我意识,才能极大地解放“人”的最大潜能,有益于学生个人结合自身情况,选择自己适合的专业,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因此,语文教学中必须树立这种以“人”为本的观念来开展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首先要调动学生的自我意识,作为“人”的自我意识,充分认识自我,认清自身在社会中应占何种地位,应发挥何种作用。其次要让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认识“他人”,认清他人的优劣长短。再次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人”的意识,认清社会发展趋势。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教材,加强双边合作,多提问鼓励学生回答,逐步培育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一是利用教材,巧设疑问,调动并唤醒“人”的自我意识。二是加强双边合作,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萌发、成长。三是加强大语文教学观念结合专业开展语文实践学习,促进学生职业意识的萌发。

2、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作为一门最易让人理解,最易于让人接受的教学课程,必须要起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要坚持化枯燥为有趣,化单纯的理论知识为实际运用知识的传授,化单纯的课堂教学为全面的课内外相衔接的语文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各门课程的浓郁兴趣。例如在我主编的在我校已使用的《语文》教材中有一篇科普性说明文《兔》,说明文本身很枯燥,但我在编书和讲课中引进了《兔属相文化》,马上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单纯的课堂教学化为全面的课内外相衔接的语文教学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引导学生养成职业意识

语文教学中应当寓职业养成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于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一是结合教材篇目集中开展职业意识养成教育。二是结合课堂教学活动生发职业意识教育。三是利用课外教学活动培育学生的职业意识。在编写教材和讲课过程中,我有意识地选出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梁先生的文章本是一篇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作的一次讲演,结合学生未来职业去向实际,引导学生养成职业意识。

二、语文教学应当培养并促使学生形成各自的职业技能

须知,语文课程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工具性,是开展各门类学科学习的一项重要工具。语文学科的学习,是学好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工具。只有学好语文知识,掌握好母语,才便于其它各学科的学习。如果字词不认识,不理解,其它学科的学习就无从谈起。同时,语文学科的学习对于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都有着极强的作用。教学中应注重利用教材合理地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逐步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创新的学习能力,并且逐步将之推广到其它各学科的学习活动之中。

为进一步突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加强语文教学与职业能力的结合程度,我们主要从如下方面着手:(1)大胆取舍教材,改变课程内容设置,突出职业性、专业性特点进行教学。例如,文秘专业的学生,职业中专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七单元《即席发言》和第三单元《新闻报道》就非常适合该专业的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着意详加讲解,详加训练,引导学生领会应用写作中新闻、通讯以及讲话稿的写作要领和注意事项。(2)实行分层次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突出语文的实用性。同一专业,学生文化层次也有高低,我们有必要划分知识模块,划分掌握层次,层次可划分为合格、良好、优秀三部分,然后根据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有利于大部分学生掌握必备的语言知识,形成必备的语言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3)教学中必须树立为就业服务的意识,要力求创新,不囿陈见。教学活动必须围绕“改革”、“市场”、“发展”来展开,只求突破,不求全面。

三、语文教学应当成为职业能力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1、职业能力应当包括语言运用以及写作能力。

职业能力不仅包括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而且还应当包括基础文化知识、交际礼仪知识等,尤其是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更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基本要素。不管从事何种职业,语言运用乃至书面写作能力都不可或缺。各行各业都必须使用语言,都必须具备写作能力,都必须不断地探索、总结工作方法和经验。

2、语文教学活动必须突出职业特点。

为真正体现语文教学在职业能力体系中的地位,职业类学校的语文教学活动必须突出“职”字特色,不囿陈见,大胆求新。必须改变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一是改变单纯的理论知识教学。大多数学生是为谋求一技之长来校参加学习的,只有少部分学生是想升学,如果单纯地传授枯燥的理论知识,如讲授语素、音素等知识,只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浇灭学生的求知欲望。二是改变“满堂灌”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式。“满堂灌”完全不顾学生的接受现状,是完全违背客观规律的,而在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影响更大。学生易于形成被动学习思维,这些对于学生培养职业能力造成恶劣影响。他们往往满足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授,缺乏探索精神,不利于形成职业能力。三是改变脱离实际或专业特点的教学活动。现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必须结合各专业的特色选好题。例如: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文秘专业可以选定“战国时的礼仪”这一题目来开展研究性学习。又如学习《项脊轩志》,电脑美术专业可以选定“绘制‘项脊轩’草图”这一题目。

3、构建职业教育的大语文教学观。

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我们必须构建具有职教特点的大语文观。首先,我们必须树立教学为就业服务的意识,树立为市场服务的意识。其次,我们必须开展课内课外相衔接的语文教学活动,将语文教学活动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进一步加强对专业科目的实验报告、总结等的写作进行指导。再次,我们必须进一步密切语文科目与专业科目教学的联系。最后,我们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教学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以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

渔业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对接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成因及基本特征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成因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选择到城市打工,成为城市建设大军中不可缺少的一支队伍。在城镇化背景下,青壮年大多选择外出读书、读完书后留在城市就业,或一部分青壮年初高中毕业后直接到城市打工,他们最终选择留在城市生活。留在农村的是典型的“389961”部队,即:妇女、老人和儿童,在有些地区甚至更为严重,农村几乎只剩下老人,近乎成了“空村”。面对上述现状,未来谁来种地、如何能种好地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从社会长远发展来看,这个问题必须有效地解决。所以,我们必须培养一批既愿意种地、又懂技术、同时又能跟上时展步伐的人,我们将之称为新型职业农民。

(二)新型职业农民的特征新型职业农民是经过系统培训和学习后能够掌握农业知识、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并且懂管理、善经营,以农业为职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新型职业农民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型职业农民经过系统地学习和培训后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代农业中,并且能够很好地利用互联网技术,懂得经营和管理,既有农民的吃苦精神又有经商的头脑,既有踏实肯干的劲头又有创新创业的思维。二是新型职业农民把务农作为自己的职业,他们不像传统农民农忙时节在家忙地里的活,农闲时节外出打工或者做些小生意。传统农民不是把务农当成职业,务农仅仅是为了通过种地所得的粮食来维持家人的口粮;但是现代职业农民却是把农业生产当成了自己的事业,会有相对稳定的收入,他们对农业生产工作的投入将会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必要性分析

(一)农村的现状及农业发展遇到的阻力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到城市打工生活,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增砖添瓦。但是,由于受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户籍制度的限制,致使农民工不能很快地融入城市生活中,不能平等地享受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因为习惯了城市快节奏和更加便捷的生活,以及为了将来子女能在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加上回乡单户务农靠农产品劳动所得成本高、收入低,所以他们宁愿选择生活在城市的底层也不愿意再返乡务农,于是出现了比较尴尬、两面窘迫的局面,即“进不了的城、回不去的乡”。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看到,农村的大批农民进城成为了城市建设大军中的农民工,加上农村不论是从交通还是从现代化信息手段以及繁华程度来讲,在便利性上确实跟城市相差甚远,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回乡务农。所以当前农村面临的现状就是:不管是之前种地的农民还是新生代的年轻人,他们大多不愿意选择回乡务农,没有人种地,没有人去高效率、高产出、成规模并且懂经营地种地,这将对农业生产产生非常大的阻力。

(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势在必行当前,我国农业已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传统农民思维以及传统家庭式的农业工具、耕作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要。如果赶不上现代信息时代的步伐,就意味着我们必将落后,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培养一批能够紧跟时代步伐、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农业手段的高素质、高技能、懂管理、会经营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而承担起这一培养任务的职业院校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同时,随着青壮年外出打工,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是一个需要我们共同来关注和帮助解决的问题。由于长期缺乏父母双亲的陪伴,大多数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甚至更长一辈的老人帮忙来带,他们的心理、学习状况,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等都需要关注和帮扶。如果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将有更多的青壮年留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起到一定作用。由此可见,不论从农业经济的发展还是从农村老人的养老和孩子的陪伴需要,更多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又懂农业知识,还会管理和经营的青壮年留在农村,不仅是农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对老人养老和祖国下一代培养,都是非常有益的。所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职业教育有效对接势在必行。

三、实施职业教育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有效对接的优势分析

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掌握现代职业技能,毕业后可在生产、服务一线从事劳动型、技术型工作的专门型人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师资、培养方式符合新型职业农民的学习特点,农民学生在职业院校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后,得到相应的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为将来从事农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职业教育有效对接实施对策

(一)政府出台相应的对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职业教育有效对接的实施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指定相关的职业院校接受对接任务。农职院校接受对农民农业上的指导帮扶,信息技术类的院校接受对农民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指导,其他对口职业院校可接受对农民创新创业教育及市场营销、法律常识、沟通与技巧等方面的教学任务对接,接受任务的职业院校要安排专人负责,并制定系统性人才培养方案。农民经过对农业知识、法律、营销、创新创业、电子商务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并考核合格后,可拿到相应的资格证书,凭此证书可享受相应的就业待遇。

(二)制定科学可行的对接方式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职业院校有效对接首先当地政府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定对接院校,对接方式可采取以下两种:1.召开定期的职业农民培训班,地点可选择在职业院校,也可集中选择在农民学生就近的乡镇,对于创新创业、法律常识、市场营销、沟通与技巧等课程可以采用这种就近开班的方式,任课教师由对口职业院校的教师承担。对于电子商务课程,因为需要在机房讲解和练习,所以需要农民学生到指定的职业院校进行集中学习。2.对于农业技术类课程,需要农职院校的技术教师到农业现场实际讲授,边教边学,农民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现场实际操作掌握相应的技能。

(三)积极搭建新型职业农民就业、提升以及交流的平台政府要为新型职业农民就业、提升以及交流搭建平台,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就业网站或创办专门的公众号,专题报道给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有效的信息,便于他们查看相关的就业信息及学习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经过培训并拿到相应的资格证书后,他们的就业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自己所居住的乡村,而是就业范围可以更大、更广,一方面有利于他们自身技能的施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就业单位的发展。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就业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提升的地方,然后选择在对接的职业院校有针对性地再学习,也可以向其他职业农民请教,通过大家的帮扶和互相学习、提升,通过政府搭建的平台,新型职业农民必将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

(四)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的跟踪调查和考核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培训结果如何、就业效果怎样,要进行定期的跟踪调查和考核。1.对新型职业农民受教育结果、就业状况、对他们所学知识的利用和转化程度进行跟踪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制定改进措施,以便于下一步更好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模块。2.对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接的职业院校进行考核,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对于考核先进的职业院校政府要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对于考核不合格的职业院校政府要撤销其对接资格,目的是为了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做得更好、更强,从而培养更多、更专业的新型职业农民,以促进我省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重点关注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农村老人养老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结合农业现代化的特点,建议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职业院校有效对接新模式。农民学生通过在政府指定的职业院校学习农业知识、现代信息技术、法律常识、创新创业技巧及政策、沟通的艺术性等知识,考核合格后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他们凭此资格证书及自身具备的专业技能去就业成为新型职业农民。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一家一户种地的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农业发展的现状,将来的农业发展需要成块的规划、大规模的经营、多方位的考虑,利用现代机械化耕作,并结合互联网思维进行销售,这就需要我们培养拥有这些思维及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以促进我省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媛.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挑战与建议[EB/OL].

[2]李术蕊.“送教下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出路———山西省职业教育“送教下乡”跟踪报道[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8):24-31.

[3]王琼娟.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8(5):16-20.

渔业知识范文第6篇

一、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德育观念

(一)树立高职德育的特色观

以就业为导向,应该注重理想教育、价值观教育择业观教育,尤其要把职业观放在首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使学生在预演、模仿企业人、职业人、社会人的过程中,为实现充分就业作好非智力方面的思想准备。要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德育特色,还要以就业为导向选择、设计德育内容,以就业为导向拓展德育的途径与方法,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德育评价,从而形成具有鲜明就业导向特色的高职德育模式。

(二)树立高职德育的人本观

传统的高职教育把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单纯地理解或定位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或削弱德育,不仅是片面的,而且是有害的。以就业为导向,造就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高职德育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基础,把德育融人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从高职人才培养的角度说,如果德育缺失,培养出的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低下,缺乏社会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自制力和意志薄弱,敬业爱岗意识不强,就难以被企业接纳而实现就业,即使是暂时就业,也终究会被企业排斥。

(三)树立高职德育的实践观

高职德育的实践观是由德育本身的规律所决定的。首先,从道德运行过程来看,要使道德教育取得实效,必须顺利实现两个转化,即把教师所传授的品德规范信息内化为学生的品德信念,还要将学生的品德信念外化为具体的品德行为。若要顺利实现道德的内化和外化,必须促进学生的道德体验。实践是道德体验的场所及主体性生成的基础,同时是道德体验深化、发展的动力。其次,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性、职业性、社会性,它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的比例达到1:l。实践教学中的实验、课程实习、模拟实训、毕业设计、企业见习、实训和顶岗实习等,既是形成职业技能的主要教学过程,也是进行德育实践、形成道德品质与行为的德育过程。由此可见,正是由于高职教育的实践性,才能充分保证学生的实践体验,并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积极地自我发展。

(四)树立高职德育的开放观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育,这就要求高职德育也应是一种开放的德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从纵向来看,高职德育培养的目标不只是好学生,更应该是好员工、好公民,应以开放的眼光向前看。“德育要求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进步、社会物质条件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因而德育内容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对于高职教育而言,不同的专业其德育内容也有不同的要求。从横向上看,高职德育绝对不能“闭门造车”,学生从家庭到学校、到工厂(实习基地)、到社会都有广阔的活动天地,这就决定了其德育素质的形成,除校内影响外,还直接受家庭、工厂、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德育素质的好坏,也会反过来不同程度地影响家庭、工厂、社会的德育状况与德育建设。

二、以就业为导向选择德育内容

(一)把基础文明教育作为高职德育的基础工程

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是高职德育的基本任务。具有爱国心、民族责任感,具备现代文明意识,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是现代人才最起码的人格品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我们应树立市场经济的基本意识与规则,强化学生的公平意识、竞争意识、诚信意识、规则意识,使学生牢记在任何职业岗位上,都要始终如一地按市场经济的规律、规则去做人做事。

(二)把择业观念教育作为高职德育的特色内容

以就业为导向,首先就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择业观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能力上的综合反映,良好的择业观念必须是:顺应时代要求;价值取向与社会利益一致;具有宽泛性和可调试性。加强x,l-~生择业观的教育,要让学生明确:职业分类是由社会分工所致,无论什么职业都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别。无论是何种类型企业,无论是沿海企业还是内地企业,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肌体不可分割的细胞;无论何种就业形式,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高职德育应当把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育、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与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结合起来,使之具备更加实际、富有弹性和具有鲜明时代性的择业意识,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多元化、多层次的需要。

(三)把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作为高职德育的核心内容

加强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内容,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竞争优势之所在。首先,要加强爱岗敬业、吃苦耐劳、遵规守时、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基本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掌握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学会正确处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其次,要依据不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分专业进行特殊职业道德训练,提高职业道德培养的针x,j-性。第三,高职德育应当把培育学生不怕牺牲、敢为人先的精神,热爱科学、献身事业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淡泊名利、敢于战胜困难的顽强意志,作为必修内容。

(四)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高职德育的重要补充

高职生既带着高考失败的阴影,又面临就业竞争的巨大压力,因此必须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磨难教育和抗挫折教育,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与就业能力。高职德育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能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能面对现实,相信他人、相信组织和社会,遇到困难不退却,不怨天尤人,始终保持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以就业为导向拓展德育途径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首先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的作用。“两课”是德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道德培养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两课”教学不能遵循旧的模式,必须彻底摒弃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突出引导和启发,

突出案例教学,在内容上突出职业道德教育、择业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内容。其次,要充分发挥其他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的德育功能,特别是专业课程教学中蕴涵了丰富的职业道德的教育资源,真正做到管教管导,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利用实践教学网络,强化高职德育实践

高职教育中课程的实验、课程实习、校内实训、毕业设计及企业见习、企业实习等,既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德育实践的过程与实践的基地。传统德育往往只注重德育理论知识的教育、案例的讲授,只是在观念上培养与提高了学生的“德性”与涵养,却忽视了道德实践,没能形成“德行”。高职院校应把丰富的实践教育资源纳入德育课程教学体系,统一规划、设计、实施和考核,让学生在德育实践中形成道德行为。如在学校或企业的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的职业要求,对学生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严格的考核制,进行严格的规范训练,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三)以企业的要求营造育人环境

首先,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进行对接。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应该具有很强的职业性,根据联合办学或订单式办学企业的文化来改造校园文化,在办学理念上凸显以就业为导向,在产品定位上满足企业的要求,在制度文化建设上引进企业管理的相关理念。其次,第二课堂的开展紧紧围绕“以就业为导向”这一主题,多开展企业与学校互动的活动,如请企业专家、优秀毕业生来校讲座,到企业进行见习参观,举办企业招聘现场会,成立就业指导协会等。新晨

四、以就业为导向丰富德育评价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以就业为导向的德育空间可以拓展到企业,企业员-1-和指导学生实习的师傅也成为学生德育评价的主体,从而形成了由学校教师(包括班主任、任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管理者等)、企业实习指导师傅、员工、同学、家长及学生本人参与的多元评价主体。

(二)评价内容综合化

德育评价应从认识、实践、心理3个层面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综合考查,既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又要考核他们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要考核学生的理性认识能力,又要考核他们的实践表现;既要关心学生的知识、能力,又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既要根据在校期间表现,又要看实习期间的表现,特别是高职德育的评价更要看学生在实践中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突出其实践性。

(三)评价形式多样化

德育考核具体可分为理论与实践考核两部分。理论考核可采用开卷考试、作业、小论文、课堂讨论、课前演讲等形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创新;实践考核应重在考查学生参与实践教学中职业道德素养的养成情况、参加社会实践情况、日常行为表现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等。评价过程中尽可能让所有的评价主体都能参与,努力把德育教学和学校各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使这些层面相互补充、相互贯通,体现德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

一、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在实习、实训教学中,应把学生的技能考核与职业道德素养的养成考核结合起来,使实习成绩成为技能成绩与职业道德考核成绩的综合。

渔业知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印度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一带一路;国家资历框架

在“技能印度”倡议和《国家技能发展与创业政策》背景下,印度旨在建立一个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技能人才培养生态系统,认为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能够极大地提升人力资源水平、促进劳动就业,进而为国家经济发展和转型提供人力支撑。回首印度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从殖民时期《伍德——艾伯特报告》(以下简称《伍德报告》)提出开设职业教育课程,20世纪60年代《教育委员会报告》提出中等教育职业分流,《国家教育政策》中“10+2+3”职业教育体系的确立,到21世纪以来《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以下简称《框架》)和《国家技能开发与创业政策》(以下简称《政策》)中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在一个世纪的改革发展历程中,印度职业教育政策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印度职业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

就现代意义的印度职业教育而言,其发轫可追溯至殖民时期的《伍德报告》。独立后,又出台了系列政策法案予以发展,最终形成现行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一)《伍德报告》:职业教育的发轫早在殖民时期,英政府为巩固统治,开始重视印度的教育发展,并于1854年《伍德教育急件》,要求将英语作为高等教育官方语言,着手其他层次教育的发展。[1]此时,职业教育并未明确提及,只是技术学校开始有所发展。截至1901年,共开办技术学校80所。[2]随着印度工业化的觉醒,传统的精英教育开始无法满足企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因此,伍德——艾伯特委员会于1936年《伍德报告》,其中明确提出发展职业教育的具体方案,如尝试在教育体系中架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轨并行,在初中之上开设三年制初级职校和二年制高级职校;各辖区可根据行业需求,举办对口职业培训;建立职业教育咨询委员会,协调行业同教育部门的合作;给职校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等。[3]因此,《伍德报告》可被认为是印度职业教育发展的开端。在该政策推动下,印度当局着手开办职业学校,增设职业课程,但整体上来看,直到独立前,印度职业教育的发展一直较为缓慢。

(二)《教育委员会报告》:职业教育体系的初成独立后,印度工业发展取得重大进步,尤其是二五计划期间,印度的重工业发展迅猛。但与此不相适宜的是,技术人才供给仍严重缺乏,普通学校培养的学生几乎没有技能基础。因此,印度政府于1952年设立中等教育委员会,专门研究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并于1953年和1966年相继出台《中等教育委员会报告》和《教育委员会报告》。前者提出要通过法律手段规范职业教育运行,规定工厂需肩负为学生实习提供配套设备的责任;在高中阶段开设多元化课程,由全印技术教育委员会指导课程内容的开发;强调学徒培训的作用发挥等。[4]这些举措在《教育委员会报告》中得以深化,提出推行“10+2+3”教育模式,不仅要在高中阶段开设职业课程,且在前十年的普通教育也要渗透社会实践课,并预期到1986年,“+2”阶段的职校生应达到50%。此外,还主张通过函授等形式进行在职训练;开展女性职业教育等。[5]在该政策指导下,由中等教育职业化、全印技术教育委员会指导的多元化课程(技术员教育的早期形态)、学徒培训等构成的职业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据统计,到1986年,设置职业教育课程的学校约有1700所,覆盖学生近13万人。[6]

(三)1986年《国家教育政策》(1992修订):职业教育体系的确立继《教育委员会报告》之后,印度政府于1968年《国家教育政策》,推动“10+2+3”教育学制在全国实施,但囿于人们注重学术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技术工人薪值低于本科生收入、职业教育内容与市场实际脱节等,50%的中等教育职业化目标并未达成。因此,印度政府在1986年再次《国家教育政策》,要求全面贯彻“10+2+3”的教育学制。其中“+2”阶段的中等教育包括学术流和职业流,并为两者之间的双向流动增设了“桥梁课程”,冲破了职业教育唯就业取向的壁垒;此外,还指出要拓展职业教育课程,增加农业、社会服务、市场营销、健康卫生等领域的内容;规定私营企业在职业教育办学和课程开发中的职责;关注女性、贫困地区、残疾等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为其开展适当的正规与非正规职业培训项目。[7]随后,《国家教育政策》在1992年又再次修订,预期到1995年和2000年,中等教育职业化的目标要达到10%和25%。[8]总的来看,1986年《国家教育政策》的出台,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规划,具有职普双向流动性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基本确立。

(四)《框架》和《政策》: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自1991年后,印度拉开以市场化、全球化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序幕,尤其是进入21世纪,印度的工业化步伐快速增长,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亟须向非农领域转移,企业对员工的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此时的印度职业教育却面临社会认可度低、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职普融通与晋升受限等发展问题。[9]在此背景下,印度人力资源开发部于2012年出台了《框架》,以知识层次和技能水平来衡量个人职业资格,并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具体包括先前学习认定1~2级,国家岗前培训1~2级,国家能力证书1~8级,共12个层级。其中,在先前学习认定阶段,既认可正规学习取得的学分,也认可非正规途径的学习结果与证书;在学校教育阶段,由资格证书颁发部门和行业技能委员会制定不同职业及学历层次对应的学分框架,规定可通过补修桥梁课程,进行职普课程的学分转换,达到相应学分要求的学生可选择职普双向流动或进入更高等级的学校深造;此外,《框架》还规定产业界的参与要贯穿职业教育课程设计、实施、评估的全过程。[10]总之,该政策进一步推进了普职融通、职业教育高移及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为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伴随全球化、信息化的冲击,印度经济发展面临发展和转型的双重挑战。而多样化技能人才的支撑是其经济发展的前提。因此,印度政府于2015年发起“技能印度”倡议,《政策》,并在中央设立国家技能开发与创业部,以项目化运作方式统筹全国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涉及中等教育职业化、理工学院项目、工匠培训、学徒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师资培训、国际技能人才培训等,逐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宽领域的现代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此外,还注重国家技能资格框架的开发与完善,以期代替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在正规教育体系中规划职业教育的纵向和横向流动途径,实现普职等值发展;提出要建立全国劳动力市场信息数据库,将印度技术人才供需趋势综合起来,按国际标准编制劳动力市场资料,为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培训提供参考;更加关注女性、残疾人、老年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培训与继续教育问题等等。[11]该政策的出台反映了印度职业教育在投入力度、管理体制、注重公平、终身学习等方面的发展将迈出更大的脚步。

二、印度职业教育演变的特征分析

通过对印度职业教育节点性政策的梳理发现,从殖民时的发轫,独立后的初成与确立,到21世纪以来的不断完善,印度职业教育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不断走向法制化、自由化、信息化、国际化和全民化。

(一)制度应时:从无序到有序,治理趋于法制化梳理印度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其见证了职业教育从发轫到完善、从无序到有序的全过程。具体而言,殖民时期的《伍德报告》仅提出发展职业教育的几项举措;独立后的《中等教育委员会报告》开始尝试架构职普分流的双轨教育体系;《教育委员会报告》提出尝试“10+2+3”的教育体制,提出中等教育职业化的概念,并建立全印技术教育委员会,作为早期技术教育的管理部门;《国家教育政策》则进一步确立了中等教育职业化的职普分流机制,也进一步确立了中等教育委员会和全印技术教育委员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和管理。21世纪以来的《框架》和《政策》等政策,更是关注到了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障、管理体制等领域,不断规范着职业教育体系的有序发展,体现了制度应时的特点。此外,自《教育委员会报告》中提出职业教育发展要加强立法保障,印度陆续出台了《学徒法》和《全印技术教育委员会法案》,进一步增强了职业教育管理法制化,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学历高移:从少数到多数,对象趋于全民化受殖民时期英国精英教育理念与印度种姓制度影响,英政府创办的多数职校主要招收社会上层人士的子女,仅部分学生来自社会底层家庭。印度独立后,《教育委员会报告》首次提出应注重女性职业教育,而后发展至今,在《政策》中强调要重视对女性、残疾人士、农村地区等边缘群体的职业教育。且在发展过程中,印度职业教育的招生制度相对多元,其形式包括全国统一招生、各邦及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对于一些参与非正规教育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先前学习认证获取相应的技能资格证书,同样可以继续参与到学历教育与培训中来,教育对象逐趋全民化。此外,自1986年《国家教育政策》以来,印度政府一直致力于普职融通的桥梁搭建,国家职业资格框架的建立以及最新的技能资格框架的出台,更是架构了普职双向流动的路径,打破了职业教育的终结性,为职业教育学生提供了学历晋升渠道,使其有机会进一步深造。

(三)多元合作:从强制到民主,办学趋于自由化就办学而言,殖民时印度的职业教育归属英政府主管,邦政府权力十分有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且狭隘。印度独立后,《中等教育委员会报告》提出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工厂参与职业教育的职责,规定职校办学应与工厂临近等。随后在《教育委员会报告》中又强调普通教育需开设职业课程,并以工读结合的形式开展职业培训,或通过函授、短期集训等进行技术教育。《国家教育政策》中进一步强调要企业参与办学、课程开发等,凸显出政府对社会力量办学的认可。到21世纪,面对巨大的技术人才需求,尤其是培养与产业界需求相符合的技术人才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中央政府也将职业教育办学的权限下方到地方当局,鼓励各地充分调动资源,与行业企业、民间组织等合作,丰富职业教育的办学类型。这从《政策》中专设国家技能发展公司,支持私立职业培训机构的发展便可窥见一斑。截至目前,印度职业教育办学机构不仅有政府设立的工业培训学校、综合技术学校、中央培训机构等,行业企业、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和以营利为目的的个人也参与到职业教育办学,逐步形成了纵向的中央和邦政府分权管理与横向的公私机构多元合作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四)对口透明:从滞塞到数据,内容趋于信息化印度的职业教育信息化与其信息技术水平的发展息息相关。长期以来在印度职业教育的政策内容中,几乎未曾涉及信息化发展的要求。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全球化、智能化时代悄然而至,印度的IT行业开始迅速崛起并走向世界。在此背景下,印度的职业教育信息化也得以快速发展,并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的信息化及技术手段的信息化两方面。于前者,面对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和类型的日益复杂化、多样化,职业教育势必要在课程中融合更为多元的知识,整合来自不同领域的需求信息,创建动态的、需求驱动的课程框架,使其与未来的职业生活相一致;于后者,随着IT技术的不断提高,印度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也趋于数据化发展。在《政策》中,印度政府就预计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数据库,作为国家监管技能发展的信息系统。

(五)跨界发展:从封闭到开放,形式趋于国际化印度职业教育在应时制度的推动下,在政策开放与人才培养两个方面日益打破空间局限,呈现国际化发展特点。在政策开放方面,独立前,印度职业教育主要学习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教育模式。独立后,《教育委员会报告》鼓励开设高级研究中心与部分国际水平的工程学院,1968年的《国家教育政策》更是首次从政策上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制定规范,并参照麻省理工学院成立印度理工学院。1986年《国家教育政策》推出后,印度同苏联、美国、德国等的知名大学、教育机构开展师生互换、合作研究及合办理工学院等;也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等提供的技术援助。进入新世纪以后,印度政府开始将国际化发展理念渗透至更多领域,一是在《框架》中,以国际化标准设置职业教育等级,便于在学历认证方面与国际社会接轨;二是在《政策》中,除了继续强调在工程技术学院方面的合作,还注重国际化技能人才的培养,将国际技能培养项目作为政府重点项目予以推进,旨在为有意向赴境外就业的青年提供专门的职业技术培训。由此,印度政府一方面从政策规范上强调形成更加开放的职业教育体系,同时,还将国际化人才培训付诸实践,培养学生的全球就业能力。

三、印度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来自印度国家技能发展委员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到2022年,印度24个主要行业的技能人才缺口将多达1.0973亿。[12]因此,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已然成为当今时期印度政府战略规划的重点内容。

(一)更加注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大量技能人才从人口年龄分布来看,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之一,拥有极为显著的人口红利。据统计,其25岁以下的人口占比已逾54%,处于工作年龄阶段(15~59岁)的人口占比也超过了62%。且在未来20年内,印度的人口总数仍将有32%的增长率;[13]但与巨大的人口红利不相一致的是,当前印度劳动力接受职业培训的机会寥寥。有数据显示,仅有2.3%的劳动力曾接受过正规的职业技能培训。[14]此外,从劳动力就业结构来看,据第66轮和第68轮国家抽样调查办公室(NSSO)的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印度劳动力总数约为4.87亿人,除去接受高等教育的部分,大约还有4.504亿人。其中近57%集中在非农业部门。在这57%的劳动力中,最多只有5.4%的人将参与正规职业技能培训,仍有约2.43亿人亟须解决其培训就业问题。[15]因此,未来时期内的印度政府将对职业教育与培训投入更大的力度,尤其是工业领域的技术人才培养。对此,通过国家劳动力信息数据库进行更加具体的技能供需趋势分析,有利于形成更具针对性的教育与培训方案。

(二)更加注重推广技能资格框架,完善质量保障体系随着印度职普融通的进一步深化,印度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之间的横向和纵向流动将更加多元化。而国家技能资格框架中制定的学分积累和转换路径作为不同教育层级与类型之间中介桥梁,在沟通产业界与教育界,以及在教育内部实现各级各类教育之间水平和垂直的流动与衔接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当前时期印度政府正面向全国范围内推广该资格框架。第一,借助政府的强制性手段予以支持。如在财政部下发的关于国家技能资格框架相关事宜中明确指出,对于符合该框架条件的教育与培训项目可优先获得政府资助、所有政府资助的教育和培训机构都需采用按照该框架指标开发的课程内容,截至2018年底要求所有教育与培训机构纳入该框架体系中;第二,关注私立教育与培训机构的发展需求,为有能力参与到国家技能资格框架的评估与认证提供支持;第三,更新用工单位的人才招聘标准,修订印度公共部门、企业等的招聘规则,以确定招聘标准与国家技能资格框架指标相一致。[16]由此,继续深化国家技能资格框架在全国范围内的覆盖,将是未来时期印度教育界和产业界的重点工程。

(三)更加注重渗透国家教育公平,增强全民就业机会根据《政策》的发展目标,印度旨在建立一个可以让所有人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学习,凭借可信的认证、学分积累等获得技能增长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更加关注妇女、残疾、贫困地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参与。以女性教育为例,根据2017年的印度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女性约占总人口的48.2%,[17]拥有非常可观的人力资源开发潜力。对此,印度政府高度重视面向妇女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以提升女性的劳动就业机会。第一,创新教育和培训的教学形式,采用流动培训、业余培训等更加适合当地妇女参与的形式开展教育与培训活动,为女性预留更多的工匠和学徒培训名额,并辅之以激励机制;第二,根据女性就业特点,为其更多的开设生活技能类和扫盲培训课程,增设专门面向女性的教育与培训机构;第三,更加关注女性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如女性安全问题、同工同酬问题、投诉机制问题等;第四,试图建立一个专门服务于女性就业的交流平台,重点关注失业女性的再就业问题。[18]

(四)更加注重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数据公开鼓励创业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印度正致力于职业教育大数据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以提升技能生态系统的科学性和智能性。其一,建立全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并设立国家技能发展研究所,统计全国的技能发展项目信息,根据教育培训与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发展,形成技术人才供需报告;其二,创建技能发展网络平台,提供各个行业领域的网络课程(MOOC)和虚拟教室,形成在线课程资源库,以供培训机构或学员参考学习;此外,印度政府试图借助信息化手段推动创业教育发展,一方面,着手建立一个覆盖整个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平台(平台用户包括学生、青年企业家、创业导师、创业孵化园区、创业资助机构等),定期政府的最新创业政策、支持项目和企业家信息手册等;另一方面,还协同创业教育专家,制定高质量的创业教育课程,并通过在线学习和体验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提供给有志向创业的群体自由选择。[19]

渔业知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知识创业;价值;特征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创业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各国发展科技与经济的无数事实证明,知识创业已成为增强国家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特别是以高新技术、互联网为代表的知识型产业的崛起与发展,已经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探讨知识创业的价值与特征,对国家实施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知识创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知识创业的概念

自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把“创新”一词引人科技界之后,很快形成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概念,创新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把自主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依靠知识、技术自主创新将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创新创业获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高增长,这种现象也激发了不少学者的研究兴趣,不断有学者从各种角度对此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与知识创业相关的概念,例如,知识创新、知识型企业、知识经营等。关于知识创新已经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和讨论,本文不再探讨。早在1998年OECD就提出“知识型企业”的概念[1],认为经济发展将催生越来越多的知识需求,满足知识需求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知识需求通常表现为企业通过吸纳人才或聘请咨询顾问,从企业外部购买新知识,提高生产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有的学者把企业依靠知识、技术创新称为“知识经营”,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知识在人类生产实践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业已成为继人力、资本、土地之后新生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经营逐渐渗透到各个产业,使传统企业进化为知识企业。并指出“知识经营是指知识企业将知识作为商品进行生产、交换、分配和利用的过程。”[2]知识经营形成了企业知识需求——自我生产知识——形成知识资本——开展新业务——产生新知识需求的知识经营战略循环。从知识经营的概念和内容可以看出,知识经营概念与知识创业概念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两者并不等同。

根据目前创业学的研究,“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捉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3]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给知识创业下这样一个定义:“知识创业是指以知识创新、生产为主要特征,依靠知识、技术开创新事业,创办新企业,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知识创业包含创办知识企业(或开展新业务)——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营销——知识资本化——再次知识创新等一系列知识创业活动过程。知识创业的特点在于利用知识、技术和智慧创办新企业或开创新的行业、新的市场,关键在于一个“创”字。事实上,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基于知识创业的企业越来越多,根据《2004年最受尊敬的知识企业报告》[4],像汽车业的丰田、本田;咨询业的麦肯锡、埃森哲;电子电器业的三星、佳能;信息产业的微软、IBM、惠普等;还有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知识企业如:海尔、联想、百度、阿里巴巴等,这些企业或者基于知识和技术创办新企业、新市场,或者通过自主创新进行企业内创业,通过不断满足社会需求和创造高知识价值获得生存和发展。

二、知识创业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普遍存在于人的各种活动中并制约人的活动性质和方向,人的各种目的归根结底都是价值目的,是发现、创造、追求价值的目的。当人通过劳动活动实现了物种的提升,使自己与外物区别开来并想方设法利用外物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之后,价值就一直伴随着并贯穿在人的各种活动中,作为一种目的要素制约着人的活动。[5]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在人的生产、生活中通过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体现了更高的价值。一些学者认为,在当今高技术社会中,知识和智慧具有巨大的价值。[6]知识创新、创业形成知识型产业,这些产业之间通过相互带动作用,形成庞大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知识产业群,它们是提高国家竞争力和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例如,由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构成的信息产业、航天产业、生物产业等,它们对人类生存与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1.知识创业的经济价值。经济价值是人们从经济的角度出发,用经济的标准来衡度的一定的事物、现象以及人们的行为的价值。凡是能够满足人们的经济生活需要,有利于或促进经济生活发展的事物、现象和行为,就具有经济价值。经济价值的大小是以这些事物、现象和行为所带来的物质或经济利益的多少来衡量的。[7]知识创业通过知识的创造、生产、资本化过程,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实现其经济价值。

首先,知识创新、创业使产品产生更高的价值,也使知识创业者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知识创新、创业的价值是一种附着在产品上的无形价值,是这种价值决定了一种产品的销售价格,如技术、设计、广告等。知识阶层通过技术开发、设计使产品的价值增大。例如,一条名牌领带由于名牌产品附着了更多的知识价值,从而其价格常高出普通领带的几倍甚至十多倍。微软公司生产的“办公室软件97”光盘,物质成本每张大约3元人民币,而每张光盘的市场价格约值8000元人民币,可见知识创新的高价值。据我国有关部门的一份研究报告,电子类产品对GNP的贡献与其他部门相比,如果以单位质量钢筋对GNP的贡献为1,则小轿车为5,彩电为30,计算机为1000,集成电路则为2000。[8]在20年前的世界富豪排名中,前10名几乎都是石油大亨,而今天排在前10名的世界富豪,一半以上与信息等高科技产业有关。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1998年已拥有580亿美元的个人财富,而且连续10多年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世界首富。而且微软通过认股权造就了3000个百万富翁。国内的知识型企业,像北大方正、百度、阿里巴巴、网易等,依靠知识和技术创新均在短期内获得了高速增长,这些知识创业者也成为中国最富有的人。正像中科院院士王选所讲过的:“今天我们要树立的大款形象是真正的知识英雄,他们靠自己的知识,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在为国家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自己富裕起来。他们应该成为百万富翁。”[9]其次,知识创业催生高速增长的高科技产业群,在国民经济中产生相当大的价值总量。由于大批知识创业阶层和知识型企业的崛起,使我国高技术产业实现了快速增长,并在国民经济中快速上升,产生相当大的价值总量。2003年高技术产业的产值对整个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4.6%,2004年占GDP的比重达到了4.5%。2004年,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比重达到28.3%。[10]2005年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完成2500亿美元,增长20.5%。大量事实证明,知识型产业的自主创新使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获得了竞争力,大批知识创业型企业的崛起正在使国家逐步从知识、技术资源大国走向世界科技强国。

20世纪以来,科学理论为生产、科技和产业发展开辟了各种新的道路,加速了新的知识产业群的形成和发展。例如,量子理论的出现促进了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信息产业的基础;运用相对论原理,形成了核技术,引发了核工业;运用生物学原理发展了生物技术,并且催生了具有巨大价值的生物产业。这些不仅说明了科学理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而且科技的发展已经证明,它所形成的知识型产业通过自身的快速增长和对其他行业的影响带动作用,将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2.知识创业的社会价值。社会价值是社会作为主体同客体之间发生的价值关系,是以社会整体的利益和需要为尺度来衡量的一定的现象或行为的价值。某一现象或行为是否具有社会价值,社会价值的大小,关键是看这种现象或行为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的整体需要,符合社会的整体利益。[11]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知识创业者阶层的崛起,不仅为社会创造了巨大财富,创造了众多新的就业岗位,而且为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首先,知识创业不断创新知识以改变人类自我生存环境,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利益。作为知识经济和知识产业的基础,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生物科学、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是对人类未来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科学,纳米科学和技术在当前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些新兴科学和形成的新兴产业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将会产生更大的影响。以信息技术发展对社会发展影响为例,电话走进50%的美国家庭用了60年,而互联网进入50%的美国家庭仅用了5年。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使用互联网的人数已经达到1.03亿人,共有网站37万个,联网的计算机数达到2100多万台[12],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加速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电视手机进入市场,将使人们随时获得像神六发射成功这样重大的信息。而人类基因个性化,将满足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存需要,极大地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和条件。

其次,知识创业对社会变革与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培根认为,社会变革的动力来源于知识,在所能给予人类的一切利益之中,“最伟大的莫过于发现新的技术、新的才能和以改善人类生活为目的的物品。”[13]邓小平同志也指出:“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产业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14]目前,知识创业已成为社会生产、各类产业发展不断创新的驱动力和源泉,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会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IT业通过不断的知识创新,带动和催生了社会其他领域的发展。例如,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又拉动了全球快递业,2005年美国网络购物总交易额高达820亿美元,而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快递方式将网上订购商品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新一代超级芯片的问世将对社会生产的许多领域产生深刻影响,例如,由IBM主导开发的CELL芯片与INTEL的奔腾芯片相比,其计算能力至少提高了10倍,在图形处理方面,CELL的功能是奔腾芯片的50倍,因此,CELL芯片的问世将在数字娱乐、视频、医疗、军事应用方面带来革命性的提升。可以说,CELL的问世对整个IT界都影响深远,不仅游戏公司可以基于CELL开发更好的游戏,其他公司,如系统软件公司、TV数码产品公司、手机厂商,甚至雷达制造商、导弹企业都可以从中受益。[15]可见知识创新创业在形成知识产业群和其他产业中发挥着巨大威力,将带来深远的社会变革和产生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

三、知识创业的特征

知识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人们看到了知识创业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另一方面,知识创新、创业在增强国家竞争力中的重要地位更加突出。越是知识经济发达的国家,越注重把增强知识创新能力放在国家建设的突出位置。大量的案例研究发现,知识创业在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表现出其鲜明的特征。

1.依靠知识、技术创新。21世纪的重要特征是知识、技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包括产品研发创新、管理创新、业务流程创新和服务创新等。从国际上着名的大企业看,像微软、英特尔公司等,在他们所在的领域不断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沃尔玛、宜家等零售业的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使他们一直走在行业的前列。从国内创办的个体小企业看,近几年许多大学生、研究生利用知识、技术不仅创办科技企业,而且在平凡的传统行业中创造了奇迹。例如,被媒体关注的一个复旦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卖鸡蛋,研制开发了品牌鸡蛋的“网上身份查询系统”,给鸡蛋注入新的理念,1年多就赚了35万,胜过他父亲多年的传统农业操作模式。这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知识和技术创新为创业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2.创造新的行业和市场。知识型创业者利用知识和新技术抓住机会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而不是为了个人生存而瓜分现有市场。一般来说,这种创新性的机会型创业比那些瓜分现有市场的生存型创业更能够开发新市场或更大的市场,预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更多,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更大。例如,中国IT产业的发展从PC到互联网,正是由于像柳传志(创办联想)、倪光南(研制联想汉卡)、王永民(发明五笔字型)、王选(发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以及张朝阳(创办搜狐)、马云(创办电子商务)等一大批知识型创业者不懈努力和积极推动,开辟并不断扩大了我国IT产业市场,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而黄明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经过不懈的努力,开发太阳能利用技术和产品,不仅为中国开辟了广阔的太阳能利用市场,也为人类利用可再生能源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有更多的知识型创业家在国家创新战略和政策鼓励下,通过自主创新创造并引领知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

3.短期内快速增长。快速增长指的是公司的市值不断攀高,短期内产生巨额财富和更多的富豪。微软是依靠知识创业并不断创新实现高速增长的典型,据美国《福布斯》杂志报道,盖茨1994年已有83亿美元资产,1995年有129亿美元,1996年达180亿美元,1997年为364亿美元,1998年他的总资产已上升到580亿美元。正是基于这种与传统企业增长方式不同的快速增长,使微软的财富连续十多年全球排行第一。中国的百度公司一夜之间产生了多个亿万富翁、几十个千万富翁和几百个百万富翁。目前,可以看到许多依靠知识、技术创业的企业,他们不但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为消费者带来利益,而且他们创造财富的过程、企业成长的方式不是渐进的,而是在短期内快速增长。另一种是品牌的快速增长,在公布的“2005世界最具影响力品牌”中,Google用7年多的时间使其品牌价值已经高达84.61亿美元,把西门子、飞利浦等这些“百年老店”抛在身后。而Skype从无人知晓到全球知名品牌也只用了两年时间。在品牌价值快速飙升的背后,不仅是他们清晰地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更重要的是他们快速地吸收新知识、创造新技术和新产品,我们可以从中国品牌的联想、百度、阿里巴巴等,找到依靠知识和智慧使他们快速增长的力量。

4.引领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最前沿。优秀的创业人才具有深厚的知识基础,如果努力进入两个最前沿,创新的机会就大大增加。冯·诺依曼于1945年6月写的《关于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的草案》,提出了程序和数据一样存放在计算机内存储器中,并给出了通用电子计算机的基本架构,这些思想被称为“冯·诺依曼结构”,60年来计算机经历了巨大发展,但仍然没有脱离冯·诺依曼结构。[16]再如,微软1995年推出MSwindows,把它建立在PC上,在市场对技术的正反馈作用下,MSwindows不断作出重大改进,其功能一直遥遥领先。微软有句名言,“把创新聚焦到客户最愿意掏腰包的那些功能上。”正是依靠这种知识创新、重视原始创新和不断作出重大改进适合用户胃口的策略,使其获得了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的垄断地位。

5.快速变革。快速变革是经济全球化多变的环境中知识创业的一个显着特征。他们不仅视变化为机遇,把握市场方向和需求,而且能够抓住变革的方向和节奏,在变革中取得惊人的成功。英特尔前CEO葛洛夫先生说过,“唯一不变的是变”。摩托罗拉中国公司为了使自己拥有一个高效的组织机构,能够适应变化和比竞争对手反应更快,进行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的变革。海尔从企业精神、作风到整体战略主动求变,继“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之后,正迈入“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海尔、联想等都能在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中适应变化,依靠知识、技术不断推出新产品,是他们打破常规的创新,以及迎合潮流的快速变化,创造了“快品牌”和一飞冲天的奇迹。变革观念、变革管理、变革技术、变革创新已成为他们保持领先、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正如被世界称为“商业教皇”的汤姆·彼得斯所言,最好是将自己公司的内里完全摧毁,用全新的、大胆的和创造性的方法将它重新打造,而不是用旧观念打旧仗。

6.基于创业投资的支持。创业投资旨在促进高技术创新型企业和研究向成熟方向转化的、以有限合伙为主要形式的投资方式。创业投资家通过发现有潜质的高新技术创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提供增值服务使其成长壮大,从而获得高额回报。国内外许多知识型创业者通过获得创业投资,使自己的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创业投资也直接促进了企业的知识创新活动,对其具有特殊的孵化作用,如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新兴半导体产业,70年代的生物技术产业和个人计算机产业,80年代的工作站和网路产业,90年代的因特网等兴起与创业投资对这些领域的支持密不可分。1996年,搜狐在MIT尼葛络庞蒂风险投资的支持下建立并成长,成为我国第一家依靠风险投资创立的互联网公司。为中国企业提供网络实名服务,帮助企业建立网上招牌的3721网络公司曾多次吸引到日本JAFCO的风险投资。在中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活动中,一些创业团队因拥有科技含量高和市场前景好的创业项目而获得巨额风险投资,实现了创业理想和知识产品的商业化。

7.通过控制知识产权获得竞争优势。在全球化环境下,信息、技术和人才成为新创企业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间竞争的焦点,特别是通过对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占有,使其在市场上获得竞争地位并控制市场。根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86%的研发收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凭借科技优势和建立在科技优势基础上的国际规则,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形成了世界市场高度的垄断,从而获取大量的超额利润。中国的企业为了获得知识产权的竞争优势,在人才和技术资源方面也积极参与国际化竞争,例如,阿里巴巴通过吸引来自17个国家的IT精英,获得了电子商务的优势地位。海尔之所以在市场上获得持续竞争力,是因为不断的自主创新,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从而获得持续的市场优势。中国“十一五”期间把自主创新作为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将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提升中国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OECD.TheKnowlede-basedEconomy.Paris:Econo-myDairlyPress.1998:12-23.

[2]吴磊,霍国庆.知识价值转移战略[J].管理评论,2005,(8).

[3]李志能,郁义鸿,等.创业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4]Teleos.2004MostAdmiredKnowledgeEnterpriseRe-port.UK:BedfordPress.2004:6-20.

[5]李淮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6]金吾伦.当代西方创新理论新辞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7][11]李德顺.价值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8]易培强.知识价值论探微[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6).

[9]王选.思想与声音——我的知识创新与财富观[J].中国青年科技,1999,(9).

[10]胡鞍钢,等.“十五”计划实施情况评估报告[J].经济研究参考,2006,(1).

[12]徐冠华.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J].中国科技产业,2006,(1).

[13]培根.新工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4]邓小平文选[M].1975-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