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网络工程管理范文

网络工程管理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网络工程管理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网络工程管理

网络工程管理范文第1篇

因为学习,所以充实。在网络体制改革后,基站的建设的前期,大量的征地、青苗赔偿需要丰富的法律知识,现有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当前***通信工程建设的要求,对此他利用业余时间对法律知识进行攻读。学习对工作烦忙的***来说,是近乎于奢侈事情。常常为了多看一眼书,多学习一个法律条文,他放弃了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机会。在工作了一天回家时,还要为明天的考试而挑灯夜战,常常是彻夜不眠。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他于2003年至今已在四川大学法学院以优异的成绩学习完成二十门本科课程,将在今年十二月份进行论文答辩。一年下来为公司签署大小合同协议有一百多份,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使工程管理更加细化,针对以前工程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他不断加强工程管理力度,使工程管理由粗放到集约,由量化到细化,达到精细管理;执行政策更加准确,对公司的整体和阶段性工程管理政策进行深刻理解加强沟通,确保公司每一项工程管理政策得以准确有效落实。

二、热爱工作是做好网络工作的源动力

20多年的工作经历,让他有了这样一个感悟,要干好一份工作,热爱是前提。他觉得自己是个幸运儿,因为在很多人抱怨自己工作不如意、不适合时,然而他却是满怀热爱与激情去工作的。

对于***通信,发展的源泉是客户,而发展客户必须有强硬网络支撑,他们的网络工程建设步伐必须走在市场发展的前列,才能为市场发展提供一个有力地发展空间。分公司成立之时,全区总覆盖率还不到30%,网络现状盲区多,掉话率高,景区多打不通手机,与***旅游城市形象极不相称。为了解决这一现状,分公司大规模开展网络覆盖调查,在普查基础上率先将城市高层建筑、新建小区、大型商尝二星级以上酒店的室内、电梯作为覆盖重点;县城、乡村主要干道、旅游景区沿线及景区深度覆盖作为重点;搬迁不合理基站(原有依托邮电局所院内而建)基站近百个,解决了覆盖范围小的问题。此间,他与同事们经常,顶烈日、冒严寒,足迹踏遍了九县六区的山山水水。六年来他参于建设的基站有近500个,占******分公司基站总数的80%。

因为热爱,他渴望面对和尝试挑战,年轻时如此,现在也如此,他坚信“没有完不成的任务,只有想不出的办法”,为了达到工作目的,他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地区崇山峻岭占据大部分地区,信息的闭塞制约了山区的经济发展,为了响应市党委及省公司信息村村通的号召,经过艰难跋涉对县区无人烟的山区进行勘测设计,确定施工方案,尤其是嵩县摩天岭基站地势险要来回一趟需要大半天的工夫,但此站的覆盖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该地区大小几十个钼矿金矿是该地区的经济支柱,***业务量相当可观。经过近十二个小时艰难跋涉翻越近五个山头穿过无数个山峰,最终确定该基站站址,站址一旦确定马上会同工程队确立施工方案,最终采用索道的方法将建筑材料及设备运至山顶,用近二十天的时间就将此基站前期准备工作准备就绪,为基站的开通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类同摩天岭基站有三十多个,难度之大在***通信建设史上是仅有的;经过近两个月与同事们并肩作战,风餐露宿,克服了重重困难,解决了34个基站各项建设方案,为村村通工程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制定了一系列基站建设管理方法,在征地、建房、租房、交流引入等的突出问题争取到适当的灵活政策、使各营业部的工程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省公司下达的全区十A基站建设任务提前三个月完成,为***九县六区发展***业务提供了可靠的网络支撑保障。

因为热爱,他有背水一战、决战决胜的勇气。在全区十B基站建设任务上,加班加点到无人烟的高山峻岭上跋涉,确定基站走线路由,经与林业局土地局电业局等有关单位多次协调,克服种种困难使全区基站建设任务顺利进展,尤其是洛宁县七里坪基站地势险要,距县城有五十多公里的山路,该地区经济落后,是有名的贫困地区,但近几年随着金矿的上马该地区信息业务量迅猛增长,为了早日覆盖该地区,会同工程队确定施工方案,由于该地区十分落后没有可用先进的劳动力,只有用毛驴作为运输工具,一筐一筐的将建筑材料运往山顶,经过艰难跋涉风餐露宿克服各种困难,以方便面山泉解决生活问题,历史三个月顺利地将基站开通为该地区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有利空间,为******2005年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网络有力保障。

三、舍小家,顾大家新晨

网络工程管理范文第2篇

对于通信,发展的源泉是客户,而发展客户必须有强硬网络支撑,他们的网络工程建设步伐必须走在市场发展的前列,才能为市场发展提供一个有力地发展空间。分公司成立之时,全区总覆盖率还不到30%,网络现状盲区多,掉话率高,景区多打不通手机,与旅游城市形象极不相称。为了解决这一现状,分公司大规模开展网络覆盖调查,在普查基础上率先将城市高层建筑、新建小区、大型商场、二星级以上酒店的室内、电梯作为覆盖重点;县城、乡村主要干道、旅游景区沿线及景区深度覆盖作为重点;搬迁不合理基站(原有依托邮电局所院内而建)基站近百个,解决了覆盖范围小的问题。此间,他与同事们经常,顶烈日、冒严寒,足迹踏遍了九县六区的山山水水。六年来他参于建设的基站有近500个,占分公司基站总数的80%。

因为热爱,他渴望面对和尝试挑战,年轻时如此,现在也如此,他坚信“没有完不成的任务,只有想不出的办法”,为了达到工作目的,他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地区崇山峻岭占据大部分地区,信息的闭塞制约了山区的经济发展,为了响应市党委及省公司信息村村通的号召,经过艰难跋涉对县区无人烟的山区进行勘测设计,确定施工方案,尤其是嵩县摩天岭基站地势险要来回一趟需要大半天的工夫,但此站的覆盖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该地区大小几十个钼矿金矿是该地区的经济支柱,业务量相当可观。经过近十二个小时艰难跋涉翻越近五个山头穿过无数个山峰,最终确定该基站站址,站址一旦确定马上会同工程队确立施工方案,最终采用索道的方法将建筑材料及设备运至山顶,用近二十天的时间就将此基站前期准备工作准备就绪,为基站的开通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类同摩天岭基站有三十多个,难度之大在通信建设史上是仅有的;经过近两个月与同事们并肩作战,风餐露宿,克服了重重困难,解决了34个基站各项建设方案,为村村通工程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制定了一系列基站建设管理方法,在征地、建房、租房、交流引入等的突出问题争取到适当的灵活政策、使各营业部的工程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省公司下达的全区十A基站建设任务提前三个月完成,为九县六区发展业务提供了可靠的网络支撑保障。

因为热爱,他有背水一战、决战决胜的勇气。在全区十B基站建设任务上,加班加点到无人烟的高山峻岭上跋涉,确定基站走线路由,经与林业局土地局电业局等有关单位多次协调,克服种种困难使全区基站建设任务顺利进展,尤其是洛宁县七里坪基站地势险要,距县城有五十多公里的山路,该地区经济落后,是有名的贫困地区,但近几年随着金矿的上马该地区信息业务量迅猛增长,为了早日覆盖该地区,会同工程队确定施工方案,由于该地区十分落后没有可用先进的劳动力,只有用毛驴作为运输工具,一筐一筐的将建筑材料运往山顶,经过艰难跋涉风餐露宿克服各种困难,以方便面山泉解决生活问题,历史三个月顺利地将基站开通为该地区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有利空间,为年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网络有力保障。

三、舍小家,顾大家

网络工程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

随着目前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工程的发展也势如破竹。据目前为止,仅中国的在网人数已经达到了6亿人,计算机软件工程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然发挥着巨大作用,尽管其使用人数众多,但是目前我国在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与应用上,依旧存在着不少弊端,在整个计算机网络工程中,其天平往往更倾向于软件的研发,而对于软件工程的管理方面,相关工作人员还存在着一定的疏忽,这种发展的两极化趋势,会使计算机工程在后期的发展中遇到严重的阻碍,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和研发部门,一定要居安思危,不能被一些蝇头小利遮蔽双眼,摒弃老旧的思想观念,对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应用多做探索,解决计算机软件工程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

1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内容分析

1.1工作人员管理

对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来说,由于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导致与其它计算机技术项目相比,较为不同,在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和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往往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想要发展计算机软件的管理和应用,就必须要从工作人员下手,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是重点。工作人员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过程中,一定要用创新思维去看待问题,在进到自己应尽义务的同时,多为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发展做考虑,认真对待工作的同时,也要尽可能的学习新知识,不仅要防止自己被时代淘汰,更要立志做一个对计算机软件工程发展有贡献的人。这应该是每个工作人员提高核心素质的必经之路,也是开发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1.2组织机构管理

在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与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完善好组织机构,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将个体的力量集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发展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和应用。在组织机内,首选要做的,就是明确分工没个人的任务,根据每个人的擅长领域来合理的安排人手。第二,要健全责任制,可以有效地管理和约束组织内成员,第三,要有奖惩制度,使工作人员可以更有干劲,使软件工程管理的发展更进一步提升。

1.3软件用户管理

软件用户管理,其重点方向就是市场调研,了解软件的使用群体,掌握用户的各类基本需求,然后根据用户的行为需求而制定出相关的研发方向,促进已有软件的兼容性。工作人员在进行市场调研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使用群体进行随意化,不规则性调查,从而得到科学的,全面的调查数据,根据所掌握的数据进行产品设计和改善,从而使产品的使用范围更广,使用人数更多,不仅如此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与应用过程中,还需要多于用户进行联系,通过线上问卷的方式,得到用户的深层反馈,定期的收集用户反馈的信息,不断的完善软件的兼容性以及适配性,才能使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与应用更好的发展。

1.4档案资料管理

计算机在软件工程管理与应用过程中,由于收集的数据量大,信息储存丰富,所以必须要有强大的资料收集以及储存能力,这也使档案资料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计算机软件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系列数据和产生的新数据而言,必须要对其进行收集和分析工作,做好备份并分开存储,这样既可以为后续的发展做好准备,也更有利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当研发的软件出现某些问题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调出软件的历史存储数据,从而达到及时发现,及时修成的目的,不仅如此,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工作,更有利于在软件的检查中发现漏洞,从而提高软件的工作效率,保证软件的安全性和兼容性,使软件在运行过程中更可靠。

2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应用

2.1在企业中的作用

目前社会各项产业飞速发展,企业只有不断的对其内部技术以及信息及时更新,才能不被社会淘汰,所以,企业向信息化道路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将软件工程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就需要根据不同的企业来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对于一些建筑装修类企业来说,软件工程的作用,就是利用各类软件,对建筑图纸进行2D或者全息布局展示模拟,这也是目前建筑类企业对于软件工程应用的主要方式,而在信息类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信息类软件对已经储存的业务进行收集和整理,将信息系统的优势充分运用起来,有利于企业发展战略的推进,为其在市场竞争中增加助力。

2.2在通讯设备中的应用

随着目前手机的普及,各类智能手机也层出不穷,而各类手机APP的不断涌现,使得人们的生活以及通讯方式都更加便捷,例如探探,solu等软件,在交友聊天方面,也是计算机软件应用的一种新形,而对于线上购物来说,计算机软件应用,对其进行了革命性的改进,在毒,虎扑等购物APP中,不仅可以通过视频,影音等多媒体设备对商品进行了解外,通过对软件的升级优化,还可以使用户浏览到商品的3D视图,这使得用户对于商品的了解更完善,更全面。

2.3现代军事活动的应用

不仅是对于生活,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应用,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美国军事学家阿道尔所说,20世纪的战争,已经从二战时看的见的硝烟转换成了看不见的硝烟,而看不见的硝烟,就是指信息战,目前,世界各国的军事行动和演习,无不围绕着信息化的基础展开,这也是未来国家军事力量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3结束语

我国软件工程的发展,正在向着好的方面不断前行,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以及部分企业对于软件工程应用的排斥性,导致其发展路程依旧是艰辛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在发展过程中履行自己的责任,相关机构也要健全好一系列的规范,只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使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与应用得到更好的发展,才能使其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柏慧.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与应用解析[J].电脑迷,2016(06):78.

网络工程管理范文第4篇

伴随着光纤技术与光网络的普及,其通信网络工程技术已经在水利、石油、交通等各行各业迅速发展并创新应用。其发展态势由骨干通信网络延伸至末端业务应用支撑,伴随光纤传感技术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结合,其新领域发展认知前景还在不断扩大蔓延,可以断言的是将来光纤技术将逐步替代现有的其它所有物理通信技术。显而易见在调水工程中设计布局和应用管理好这项新技术尤为重要,光网络的信息量荷载及安全意义将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网络通信;光纤光缆;传感技术光纤网络通信技术已在新疆北部调水工程规划与应用了17年,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实现这项技术与工程的深度融合与发展,解决工程建设管理期广泛的现实问题,为工程信息化管理和供水经济效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实际案例,列举发展历程与维护经验,阐述下一个周期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并对下一时段工作提出预期的解决思路。

1光纤技术简介

现代通信网的3大支柱是光纤通信、无线电通信和卫星通信,而其中光纤通信是主体,这是因为光纤通信本身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抗电磁干扰、频带宽,通信容量大,保密性好等优点。

1.1光纤通信向大容量、宽带化、超长距离发展光通信系统分类如下:按照信号的复用方式来进行分类可分为频分复用系统、波分复用系统和空分复用系统。从网络应用带宽发展看,目前带宽40Gbit/s接口的路由器已经大量应用,核心网的单波长速率向40~100Gbit/s发展。骨干核心网的点对点传输距离已超过200km。

1.2新技术应用FTTH(光纤到户)是光纤宽带接入的最终方式,主要采用两种技术,即点到点的P2P技术和点到多点的xPON技术,亦可称为光纤有源接入技术和光纤无源接入技术,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不受限制的带宽。有专家预测,21世纪将是“光子世纪”,十年内,光子产业可能会全面取代传统电子工业。

2光纤网络通信在长距离调水工程中的应用

2.1光纤单链传输组网的应用模式北疆调水工程的建设初期管理区域长达百余公里,通信规划起于20世纪末,结合工程位置在戈壁无人区的地理特点:主要解决沿途站所的通信联络和调水信息数据传送等管理需要,主要建设一个程控交换局和一个内部数据交换局域网络,并没有过多考虑到网络扩容及视频等宽带数据接入的问题。

2.2升级扩容并过渡发展为自愈环网的路由模式伴随工程快速发展,工程管理区域跨度近千余公里;沿途管理站点增加四十余处,设置多级调度模式;五个发电厂形成集控调度中心;给通信与网络建设提出了新挑战。通过规划及逐段更新改造,分批建设了2.5G与622M结合的单链自愈通信环网;骨干10G路由链路的三角环网与2.5G路由自愈保护嵌套环网;实现了发电厂等重点业务数据的通道保障与安全传输,并实现了语音由程控交换过度为语音软交换;核心数据有快速骨干网络通道并冗余备份;视频业务突破窄带瓶颈传输等多项问题。

2.3区域核心骨干网创新发展趋势北疆调水工程近年来快速建设发展,其涉及区域不断扩大呈南北、东西扩容发展模式,链环组合及多网嵌套融合模式已成必然。数字多媒体业务已融合进新的光纤网络系统,系统的安全性及保障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下一步规划及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发展思路提出了共建共享光纤资源、部分业务融合、资源互为备份的新核心骨干网发展思路,将有效的解决时空跨度大,维护工作的及时性困难、重点业务缺少安全保护策略等诸多困难问题。

3光纤网络技术与调水工程相结合的应用分析

3.1以光纤网络融合为主导的规划思路对信息产业过去20年发展历程来说,现已迈入新旧技术隔展周期,进入多项新技术创新融合的新里程碑,破解新旧体系融合是解决矛盾问题的当务之急。在大区域范围内重新规划网络建设,思维创新与应用新技术是唯一破解之路;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之中,唯光纤网络技术应用是发展核心;网络架构顶层设计与应用支撑是重点和难点问题,也是循环发展需要长久考量的问题。

3.2全光交换网络的广泛发展应用全光网(AON)是指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信号传输与交换全部采用光波技术,在全光网络中,由于没有电的处理,所以允许存在各种不同的协议方和编码形式,使信息数据传输具有透明性和延展性。在未来光子世界里即解决了跨区域传输与带宽限制的问题,还利用光网络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各类型业务起到全面支撑作用,最终解决了互信、互联、互通等技术突破与业务跨平台融合等诸多现实中难以解决的难点问题。

3.3光纤传感技术全面应用光纤传感技术伴随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兴起,以光波为载体,光纤为媒质,感知和传输外界被测量信号的新型传感技术。当前光纤传感技术已能生产出替代以电学感知、传输为基础的各类型传感器。在水利工程的大坝、隧道、地层等恶劣环境中,不仅能监测到环境量、频率等物理量变化,还能进行长距离、长周期的连续性周期高效观测。通过应用举例和分析说明,我们对光纤世界的认知和应用才刚刚迈步开始,在未来水利事业及其它行业的发展里程中,它具有不可替代和无限应用发展的深层次意义,因此我们需要广泛的学习和认光纤技术,把此项技术应用到每个领域为工程建设和管理服务好,破解长距离调水工程中的每个重点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1]韦乐平.智能光网络的发展与演进结构[J].光通信技术,2002(3):4~7.

[2]徐公权,段鲲,廖光裕,等译.光纤通信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网络工程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广电网络;物资管理;采购

企业在经营发展中离不开对资源的控制和管理。物资管理是企业对资源管理的浓缩体现,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所需各种物资的采购、验收、保管、供应、合理使用和综合利用等一系列计划、组织和控制。物资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企业运行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因此,强化物资管理不仅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更是企业有效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广电网络行业的物资管理非常重要,同时又非常敏感。一方面,是因为广电网络行业涉及到的各种设备和物料有上千个品种,物资质量的好坏、价格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广电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关系到用户体验、市场竞争和公司的经济效益。说另一方面,是因为物资管理工作涉及物资采购权和物资付款权,容易产生不廉洁问题。天津广电网络公司在物资管理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革创新,根据物资管理工作的特点提出了“五个确保”,即确保规范管理,确保及时有效供应,确保物资质量,确保降低成本,确保物资仓储安全。具体如下。

1确保物资管理

规范制度是规范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制度体系。近年来,天津广电网络十分重视物资管理的制度体系建设,先后建立和完善了《物资采购管理办法》《供应商考核管理办法》《电子采购系统管理办法》《NC系统管理办法》《单一来源采购管理办法》《物资全面质量管控办法》《确保物资及时有效供应管理办法》《机顶盒售后维修管理办法》《物资仓储管理办法》等二十多项管理制度。第二,就是要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制度不是摆设,不能流于形式,关键是要执行到位。物资部门制定《物资采购人员工作守则》,明确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日常行为规范和工作职责;要求每个岗位必须按制度要求去执行、去落实,履行的各项程序和手续必须留痕,有记录,经得起检查。公司对物资管理工作制定专门的考核方案,有日常监督考核、季度考核和年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奖惩兑现。第三,就是利用科学化、信息化管理手段做到规范管理。如在物资采购审批环节上,全部采用OA管理,审批程序上严谨规范。机顶盒和EoC终端维修管理上都采用电子化管理手段,做到科学规范,提高效率。

2确保物资及时有效供应

我们发现,由于物资有时供应不及时,导致平台不能及时扩容,网络工程建设进度延迟和市场推广暂停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市场竞争力。为此,各部门、分公司对物资部门的意见很大。天津广电网络针对以上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专门制定了《确保物资及时有效供应管理办法》并付诸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采取以下两项措施。(1)针对抢险、抢修等紧急项目所需的物资可办理紧急借料,相关分公司或使用部门可在借料后十个工作日内,补办申请审批和正式出库手续。针对应急性物资和日常维护消耗的常用物资设定安全库存量。紧急项目如无库存且必须紧急购买时,可先采购后补办申购及审批手续。(2)为了避免立项审批和物资采购周期而延误工期,在立项审批过程中分公司可就比较紧急的物资需求提出预估采购申请,经工程管理部门确认后转物资部门先实施采购。在立项审批过程中如需紧急施工,经工程管理部门确认后,由财务部门协助在NC系统中建立项目账户,物资部门将紧急需求的物资申请导入NC账户中,由物资库房办理出库手续,其他物资待项目立项审批结束后再办理领用出库。

3确保物资质量

广电网络是云管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涉及到的设备、器件和材料有上千种。如果任何一个设备、器件和材料出问题都会影响到网络的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都会影响用户体验。为此,把控好广电网络物资采购质量至关重要。天津广电网络针对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制定了《物资全面质量管控办法》,采取了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质量管控措施。一是通过制定技术规范、样品管理和到货验收进行事前质量管控。在采购之前,由申请或技术部门对所采购的物资制定技术规范,将技术要求、技术指标、检测方法作为供应商生产以及我公司采购、使用、维护该物资的基础文件,并在采购文件中明确要求。实施样品管理,招标或首次采购时由供货商提供相关样品,经确认合格后由仓库负责管理,作为后期入库检验或出现质量纠纷时的审核依据。采购物资到货后,根据不同产品采取外观检验、指标检验、加电测试、委托第三方测试等不同手段进行质量管控。二是通过使用现场、项目验收等环节进行事中质量管控。项目监理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负责检验项目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物资的质量情况,并通过项目验收确认物资质量是否合格。在以上环节以及后期使用过程中发现物资质量问题都可以通过《产品质量投诉书》进行投诉。三是通过质量事故处理、设备故障率统计、供应商质量考核评价等措施进行事后质量管控。针对在项目建设、验收或后期使用过程中向相关部门提交的《产品质量投诉书》,物资部门将申请该物料初次采购时的评价小组与供应商进行责任判定,判定依据为技术规范、样品、检测报告及问题物资;如双方不能达成一致,将由第三方检测机构对问题物资进行检测。如判定是物资质量问题,将依据原采购合同规定要求对方进行赔偿(扣除质量保证金)并提供补救措施,同时记入供货商质量档案。采购批量使用的有源设备采购时,物资部门会同技术、使用部门共同确定开箱合格率和保修期内故障率要求,并在采购合同中明确要求;后期通过网管、GIS以及终端产品维修管理系统定期统计产品故障率。根据故障率统计结果和供应商质量档案记录,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核评价。

4确保降低采购成本

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以降低采购成本来提高利润。一是公开招标。天津广电网络针对一次性采购金额较大的设备或系统以及常用物资渠道供应商的选择,均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公开招标采购是将买卖双方博弈变为卖方之间互相博弈,更容易达成较低采购价格。二是价格谈判。针对采购渠道单一的项目,我公司采取价格谈判的方式实施采购。价格谈判策略的合理运用对于谈判成功非常重要。首先要明确市场行情、对方基本情况,对可能的成交价格有一个预判。其次对价格谈判过程进行分析,巧妙运用各种策略使对方让步等。三是运用电子采购平台。我公司于2014年建设了一个电子采购平台,目前非渠道供货的日常采购工作主要通过该平台的竞价、询价方式实施采购。该平台与公司网站实现链接,达到公开采购信息,吸引更多优秀供货商参与我公司采购活动,实现采购工作信息化,增加透明度。从供货商引入到完成采购工作的全过程都可以通过系统管理,方便公司对采购工作的监督管理,同时可以利用该系统丰富的竞价规则,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此外,从2016年开始我公司与京东平台合作,针对标准产品直接从京东自营采购,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实施阳光采购。四是付款折让。针对一些供应商希望尽快回笼资金的想法,我公司与其协商采取提前付款价格让利的方式。这样既解决了供应商紧急资金需求,又降低了我公司采购成本,得到了我们和供应商双赢的结果。五是科学设立安全库存量即库存定额。为了保障我公司工程建设、运行维护所需常用物资及时出库,提高采购工作效率,物资部门根据近年使用情况、订货周期、库房存放条件以及个别物料使用趋势,合理设定常用物资安全库存量,既保证了物资供应,又控制了库存成本。六是废旧物资综合利用。对于废旧设备实行筛检再利用,主要用于雨季雷击的及时周转和替换,解决了雨季无法预估网络通用器材备品数量的问题,避免了过多的备品对资金的占压。

5确保物资仓储安全

网络工程管理范文第6篇

伴随着光纤技术与光网络的普及,其通信网络工程技术已经在水利、石油、交通等各行各业迅速发展并创新应用。其发展态势由骨干通信网络延伸至末端业务应用支撑,伴随光纤传感技术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结合,其新领域发展认知前景还在不断扩大蔓延,可以断言的是将来光纤技术将逐步替代现有的其它所有物理通信技术。显而易见在调水工程中设计布局和应用管理好这项新技术尤为重要,光网络的信息量荷载及安全意义将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网络通信;光纤光缆;传感技术

光纤网络通信技术已在新疆北部调水工程规划与应用了17年,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实现这项技术与工程的深度融合与发展,解决工程建设管理期广泛的现实问题,为工程信息化管理和供水经济效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实际案例,列举发展历程与维护经验,阐述下一个周期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并对下一时段工作提出预期的解决思路。

1光纤技术简介

现代通信网的3大支柱是光纤通信、无线电通信和卫星通信,而其中光纤通信是主体,这是因为光纤通信本身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抗电磁干扰、频带宽,通信容量大,保密性好等优点。

1.1光纤通信向大容量、宽带化、超长距离发展光通信系统分类如下:按照信号的复用方式来进行分类可分为频分复用系统、波分复用系统和空分复用系统。从网络应用带宽发展看,目前带宽40Gbit/s接口的路由器已经大量应用,核心网的单波长速率向40~100Gbit/s发展。骨干核心网的点对点传输距离已超过200km。

1.2新技术应用FTTH(光纤到户)是光纤宽带接入的最终方式,主要采用两种技术,即点到点的P2P技术和点到多点的xPON技术,亦可称为光纤有源接入技术和光纤无源接入技术,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不受限制的带宽。有专家预测,21世纪将是“光子世纪”,十年内,光子产业可能会全面取代传统电子工业。

2光纤网络通信在长距离调水工程中的应用

2.1光纤单链传输组网的应用模式北疆调水工程的建设初期管理区域长达百余公里,通信规划起于20世纪末,结合工程位置在戈壁无人区的地理特点:主要解决沿途站所的通信联络和调水信息数据传送等管理需要,主要建设一个程控交换局和一个内部数据交换局域网络,并没有过多考虑到网络扩容及视频等宽带数据接入的问题。

2.2升级扩容并过渡发展为自愈环网的路由模式伴随工程快速发展,工程管理区域跨度近千余公里;沿途管理站点增加四十余处,设置多级调度模式;五个发电厂形成集控调度中心;给通信与网络建设提出了新挑战。通过规划及逐段更新改造,分批建设了2.5G与622M结合的单链自愈通信环网;骨干10G路由链路的三角环网与2.5G路由自愈保护嵌套环网;实现了发电厂等重点业务数据的通道保障与安全传输,并实现了语音由程控交换过度为语音软交换;核心数据有快速骨干网络通道并冗余备份;视频业务突破窄带瓶颈传输等多项问题。

2.3区域核心骨干网创新发展趋势北疆调水工程近年来快速建设发展,其涉及区域不断扩大呈南北、东西扩容发展模式,链环组合及多网嵌套融合模式已成必然。数字多媒体业务已融合进新的光纤网络系统,系统的安全性及保障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下一步规划及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发展思路提出了共建共享光纤资源、部分业务融合、资源互为备份的新核心骨干网发展思路,将有效的解决时空跨度大,维护工作的及时性困难、重点业务缺少安全保护策略等诸多困难问题。

3光纤网络技术与调水工程相结合的应用分析

3.1以光纤网络融合为主导的规划思路对信息产业过去20年发展历程来说,现已迈入新旧技术隔展周期,进入多项新技术创新融合的新里程碑,破解新旧体系融合是解决矛盾问题的当务之急。在大区域范围内重新规划网络建设,思维创新与应用新技术是唯一破解之路;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之中,唯光纤网络技术应用是发展核心;网络架构顶层设计与应用支撑是重点和难点问题,也是循环发展需要长久考量的问题。

3.2全光交换网络的广泛发展应用全光网(AON)是指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信号传输与交换全部采用光波技术,在全光网络中,由于没有电的处理,所以允许存在各种不同的协议方和编码形式,使信息数据传输具有透明性和延展性。在未来光子世界里即解决了跨区域传输与带宽限制的问题,还利用光网络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各类型业务起到全面支撑作用,最终解决了互信、互联、互通等技术突破与业务跨平台融合等诸多现实中难以解决的难点问题。

3.3光纤传感技术全面应用光纤传感技术伴随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兴起,以光波为载体,光纤为媒质,感知和传输外界被测量信号的新型传感技术。当前光纤传感技术已能生产出替代以电学感知、传输为基础的各类型传感器。在水利工程的大坝、隧道、地层等恶劣环境中,不仅能监测到环境量、频率等物理量变化,还能进行长距离、长周期的连续性周期高效观测。通过应用举例和分析说明,我们对光纤世界的认知和应用才刚刚迈步开始,在未来水利事业及其它行业的发展里程中,它具有不可替代和无限应用发展的深层次意义,因此我们需要广泛的学习和认光纤技术,把此项技术应用到每个领域为工程建设和管理服务好,破解长距离调水工程中的每个重点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1]韦乐平.智能光网络的发展与演进结构[J].光通信技术,2002(3):4~7.

[2]徐公权,段鲲,廖光裕,等译.光纤通信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网络工程管理范文第7篇

传统的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主要是投资商向设计单位发出设计方案委托,然后将工程承包给一家建设单位进行施工,在工程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委托专业的监理单位全面监理整个工程施工过程,控制好工程施工进度、投资及施工质量等各方面。在这种传统的项目工程管理模式下,最突出的问题是整个工程施工中不管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导致扯皮问题。而且各单位之间并没有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这样会对工程执行效率以及整个工程管理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最后会导致无法有效控制和管理工程成本、进度以及质量。一体化项目管理组织模式可有效改善传统项目管理模式造成的各种问题,可以使整个工程项目参与的所有人员相互协调、配合,将团队协作力量发挥到最大限度。具体而言,相对于传统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模式而言,一体化管理组织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可最大限度的提高工程资源使用效益。通信工程在设计、材料采购、实际施工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不同的工程资源,以往通信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会苦恼应该如何提高工程资源使用率。实施项目一体化管理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虽然,每一个施工环节需要不同的工程资源,但是一体化管理可以连续使用工程资源,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工程资源的使用效益。同时,实施一体化项目管理有利于及时发现使用工程资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正。

2.可有效集成不同通信工程之间的信息。一体化管理在通信工程领域中主要是指实现传输工程、交换工程、无线网络工程、宽带接入工程、WLAN工程、前期配套工程等不同专业领域工程进行一体化管理,统一规划、协调各种专业工程的日常管理工作。在整个一体化工程管理过程中可以无缝集成不同通信工程信息,整体把握通信工程建设情况,有利于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以及质量。

二、一体化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模式

1.项目管理组织设计。现代通信工程具有协调难度大、建设周期短、建设区域广等特点,而且通信工程的机房、建设地点、局房、基站等分布较为分散,涉及的专业领域也较多,大大增加了通信工程协调、管理难度。因此,有必要合理设计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建设单位应和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设备供应商、施工承包商、集成/调试商等依法建立合同关系。参建单位各方应该形成一个系统的工程物流供应链关系,而监理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的委托全程监理参建单位的整个施工过程。

2.建立一体化管理组织。通信工程一体化项目管理组织架构主要包括信息管理层、技术管理层、协调层、决策层等。按照不同的通信工程领域进行划分,一体化管理组织主要是为无线工程、数据工程、交换工程、传输工程等分别安排相应的技术管理人员,然后通过设计管理的总控制人员有效协调、指挥这些技术管理人员,从而使不同通信细分工程能够顺畅的进行信息沟通,实现各通信工程的信息集成,一体化管理这些工程信息,最大限度的提高信息资源使用效益。信息管理人员以及决策者的主要作用是综合考虑一体化管理后形成的项目管理状态以及相应的信息资源,最终做出最合理的决策,使整个通信工程都能够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3.通信工程一体化项目管理组织模式下各部门及其职能。(1)规划技术部。该部门主要是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相互配合实施整个工程项目,根据本公司季度、年度制定的项目投资计划按照WBS进行投资、任务分解。(2)综合部。按照实施部门以及规划技术部的总体规划需求,具体负责实施项目之前的材料采购,同时应将各种采购活动的相关信息及时反馈给上级部门。(3)财务部门。主要工作职责是控制、监督整个项目的实施进度,定时跟踪分解后项目投资情况,实时掌握关于项目投资的具体情况,并且需要管理资产转资的相关工作。(4)网络建设部门。该部门的主要工作是组织、协调相关的合作单位按照规划技术部门制定的投资分解实施项目工程,确保整个项目管理工作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并且确保能够在要求的期限内以及指标下完成工程进度以及项目投资。(5)网络优化部门。该部门主要职责是负责优化工和项目实施后的网络情况,和实施部门共同优化整个项目实施,更好的完成项目管理目标。(6)网络维护部门。该部门主要职责是做好项目实施后的维护管理工作,协助财务部、实施部门统计、移交、汇总项目资产。(7)市场经营部。该部门主要是结合项目实施前的可行性研究以及阶段成果分析报告,分析、总结现阶段市场需求,全面掌握市场信息,全力配合实施项目。

三、通信工程一体化项目管理组织模式的实施

1.通信工程一体化项目管理操作。一体化项目管理模式下,在下达任务书后,监理单位应主动协助建设单位合理进行任务书分解,并且监督设计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制定一套整体的网络规划,组织相关的专业负责人一起制定月度、年度计划。同时,监理单位需要内部处理工程建设之间的协调工作。其次,项目总控制人应该定期巡检整个项目工程的投资、质量、进度等情况,确保能够严格按照工程计划实施,一般情况下,每周应该进行1次进度巡检,每月应该进行一次投资巡检。总控人应定期汇报各自片区站点的工程进度情况,全面挖掘对于站点正常进度有影响的死角,并且准确判断出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确定工程计划。首先应制定具体的工程计划,完成具体的工程计划后,监理单位应分别向各参建单位以及建设单位下发明细工程,集中各方的反馈意见进行整体的修改,最后必须经过各单位认可后再下发执行。在实际执行整个计划的过程中,总控制人应该组织专业的监理人员巡检整个工程施工进度,一旦发现对工程计划执行具有影响的因素,应立即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确保能够正常执行工程计划。各参建单位在接收到工程计划后的1个工作日内,应该及时向监理单位反馈自己的意见,在接收到参建单位的反馈意见内,监理单位在1个工作日内应该和参建单位共同协商,达成共识,并且将最后的工程计划下发给各方参建单位执行,如果工程计划无法达成共识,应该上交给建设单位进行协调。

3.调整工程计划。在通信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对于工程计划的顺利实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的话需要适当的调整既定的工程计划,使工程计划更加符合当前现阶段工程建设。监理人员应全面、动态监督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监理项目总控制人应全面分析影响到整个工程进度的相关因素,根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参建单位应向监理单位提交《计划调整申请》,监理单位在接收后应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后上交给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接收后需要在1个工作日进行处理,最后只有得到审批后,参建单位方可执行。

4.制定合理的工程进度计划。建设单位在明确工程建设任务的各项指标后应该结合自身的资源条件详细的划分总体计划,确保能够保质保量的在规定建设周期内完成工程任务,而且能够及时根据市场发展进行调整。监理单位应该协助建设单位制定一套专业的年度施工进度计划,并且详细规定每一个月的进度要求。每一个月的进度计划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每一个月需要计划站点、网元的开通数量及其名称。②站点或者网元开通选址、交换、传输、配套、无线等各专业通信工程预计完工的时间。

5.工程投资计划。监理单位应根据省公司制定的工程建设任务书提出的相关要求以及财务部门下达的相关要求,协助建设单位制定一套专业的年度工程投资计划,具体规定每一个月的投资要求。监理单位将年度投资计划下发后,应合理安排每一个单位的投资规模,并且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预留一定的备用资金,提交给建设单位后,经审核批准后下发给相关的单位及部门。

6.工程实施阶段的管理。工程中心应该向选点部门下发月度工程计划制定的选址计划任务,在选址过程中,监理单位应该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而且需要严格监督选点进度是否满足计划的要求,若选点部门未按照计划要求实施应及时通报建设单位。在施工设计阶段,监理相关人员应严格监督设计进度,仔细审核施工设计图纸,确保施工设计图纸的合理性、科学性,以防后期出现返工现象,耽误工期,导致经济损失。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施工工序管理、施工组织协调组织、投资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等工作,严格控制每一个施工环节。

网络工程管理范文第8篇

摘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电子信息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通过高校和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培养学生达到电子信息工程师技术能力的基本要求,具有成为电子信息领域卓越工程师的能力和资格。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立足“卓越人才”培养,以“专业认证”为契机,修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推行分类培养、重点探索的方式解决校企联合培养的问题,以学校为主体,联合企业进行平台建设,逐步稳定的推进“卓越计划”,从而完善学生培养、管理等关键环节。

关键词:卓越计划;培养机制;探索

引言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卓越计划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电子信息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通过高校和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面向电子、信息及通信行业,培养具有坚定信念、较高文化素质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电子技术、信息系统以及有关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宽广的专业视野,能够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发、应用、维护、运营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达到电子信息工程师技术能力的基本要求,具有成为电子信息领域卓越工程师的能力和资格。2011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实施“卓越计划”的试点专业后,充分借鉴吸收国际国内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和经验,努力研究探索具有“卓越工程师”素质的创新工程人才培养的规律和有效途径,结合我院学科专业发展布局与定位,充分调动校内、企业界、工程界的各种资源,利用校企合作,强化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的学习和锻炼,培养具有“卓越工程师”素质的专业人才。

一、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一)以卓越人才培养为出发点,修定2014版培养方案

专业以学校和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立足学校的特色定位,依托学科建设,根据行业和领域的社会需求,制定专业培养目标。2014年,专业立足“目标导向”工程教育理念,结合专业认证体系,以专业认证标准、卓越教育培养计划、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为修订依据。培养目标瞄准国家和社会需求、围绕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定位、结合本学科专业的优势与特色综合确定,并且工科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要求应不低于2014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确定毕业要求和指标点,构建宽视野,厚基础,强化工程能力的培养方案。培养服务于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卓越工程师。

(二)完善课程整合成果,开展专业课程建设

在学校实施大类培养和学分制培养的背景下,以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2014版培养方案中重新修订电路基础,并设立独立的电路基础实验,将高频电子线路和随机信号分析修订为通信电子线路和统计信号处理,将电子系统设计(单片机、FPGA)修订为电子系统设计(嵌入式、FPGA),同时增设专业导论和职业规划。以专业培养要求为基础,加强三个核心课程群建设,结合专业方向定位,明确并建设专业方向核心课,及企业联合课程。

(三)突出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及考核方式方法

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采用启发式、交互式和项目牵引式教学方法,将课程“电子系统设计(单片机、FP-GA)”引入实验室,并采用交互式、启发式的教学,将“C语言工程设计”和“专业综合实验”改革成为项目牵引式教学,提高学生工程项目研发实践能力。改革考核方式方法,突出对工程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的过程考核,明确各门实践课程的过程考核方法,严格过程考核记录,完善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核。

(四)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专业结合学校评价体系、专业认证、卓越计划实施、校院两级自评的效果,制定学院依据学校教学要求及质量保障体系,针对各教学环节,细化了教学质量要求,形成学院的质量标准体系,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同时,结合学校管理文件指导精神,并结合学院及专业特点,在学校管理文件的基础上,从教学过程的实施、听课评教、校内教学质量评价、毕业生跟踪评价等方面,进一步细化管理条例及规定,保证专业教学过程的高效实施和教学环节的持续改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五)面向工程能力培养,全面推进实践式毕业实习根据专业方向定位,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改革实习模式,利用学校的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及学院与中兴通讯和中电研究所的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全面实施实践式毕业实习,并重点深入探索校企联合实习培养。

二、政策措施

(一)学生遴选及管理

“卓越计划”的学生前2.5年不分专业方向,统一上课。按专业原班级进行管理,为每个班配备班主任和心理辅导员。校企联合授课期间,为每个由企业工程师授课的班级配备一名校内教师,集中进行校企联合实践培养过程中,实施双导师制,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毕业设计期间,为每个班级配备一名监管教师,总体协调指导监督等事务。

(二)教师评聘与考核

为保证“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顺利实施,学院聘请东软集团工程师、中电研究所的专家为学院兼职教师,负责校企联合授课、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同时在教师评聘中明确要求教师需要具有三个月以上的工程实践经历。

(三)校企合作

以学校为主体,联合企业建立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借助大型企业的教育服务计划和岗前培训等资源,完善学生培养条件建设,同时开展科研项目合作,通过产学研深度结合,达到学生培养、科学研究、教师队伍建设等目标。

(四)经费保障与管理

学院为保证“卓越计划”教育的顺利实施,专业建设经费重点支持与“卓越计划”相关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等,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优先鼓励支持参与“卓越计划”教育的教师;学生创新和实习方面,学院优先保证“卓越班”的经费支持,同时也优先支持相应的实验室、核心课程群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另外,学院利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项目,重点解决“卓越计划”推进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三、师资队伍

“卓越计划”的特点之一就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施培养的主体就是教师,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卓越”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专业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聘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工程师担任专业课教师,开设工程开发类课程,提高师资力量和办学水平,2.借助企业授课、专业实习,有计划的安排校内教师参与培训,从而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和工程能力,3.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提高教师的科研和工程能力;4.联合企业根据专业方向特点、遴选企业导师,充实校企联合培养师资队伍。

四、校企合作

“卓越计划”培养包括在学校学习和校企联合培养两部分,在校企联合培养部分主要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学习行业标准和规范,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同时校企联合还肩负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及产学研深度合作。专业已与东软集团、中兴通讯、中电研究所签订合作培养协议,从专业课程、毕业实习、求职、师资队伍、产学研结合等环节全方位合作。1.建立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与中兴通讯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究所建立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卓越计划”的实施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实践平台支撑。2.开展全面深入的校企联合培养,专业聘请企业专家开设“专业导论”、“职业规划”课程,同时联合企业工程师开设“C语言工程设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和“Java程序设计”,并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方面开展联合培养。

五、未来工作

(一)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根据学院专业布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建设具有特色的核心课程群,专业将立足“卓越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从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考核方法、课程资源、师资队伍方面,全面深入建设三个课程群。

(二)立足国家工程

实践教育中心,推进校企联合培养以现有建设的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平台内,为实训、实习、毕业设计提供场所、设备与资源,为学生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产品研究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供便利条件。从学生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及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等方面,推进与企业联合的深度与广度。

(三)教学内容、方式方法与考核方式改革

为体现“卓越计划”的特点,实现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须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工程实践培养时间。因此,需要对专业课程进一步整合,改革教学内容、授课方式方法。为了全面考核学生理论知识、工程能力等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改进考核方式。

(四)师资队伍建设

“卓越计划”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学校教师培养相关政策为基础,借助校企联合、产学研结合全力打造具有较强工程能力的师资队伍,注重教学团队的发展和建设,满足“卓越计划”培养的要求。

(五)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专业将进一步结合学校质量监控体系,完善毕业要求、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学管理和过程档案资料的归档、分析等工作,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的支撑。

六、结束语

专业结合学科专业发展布局与定位,充分调动校内、企业界、工程界的各种资源,利用校企合作,强化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的学习和锻炼。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在人才培养机制、师资队伍和校企联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改革和提高。同时,为了保证卓越人才的培养,将在专业核心课程、校企联合和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陈以一,王雁.对工程教育改革中关键问题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9):14-16.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学研究,2011(2):47-55.

[3]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

[4]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

[5]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10-17.

作者:乔玉龙;张朝柱;廖艳苹;洪艳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第二篇: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浅谈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我国工程技术类人才的实际需求尤为突出和迫切。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工程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继而介绍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产生的背景、特点和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包括的内容,最后提出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产业经济结构持续不断地转型、调整和升级,我国对于高水平、高质量人才的实际需求日益呈上升的趋势,其中以工程技术类人才的实际需求尤为突出和迫切。因而,高等学校如何培养工程技术类人才是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国内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到2008年止,在全国的普通本科学校中,工科专业的在校生大约770多万人,占学生总数的比例为35.9%。然而,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在:(1)当今的工程教育模式过分注重学科和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但是在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工程教育及工程实际训练方面仍然存在明显欠缺。(2)高等学校的工程教育缺乏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因而与工程企业严重脱离。(3)自身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师数量明显不足,多数授课教师缺乏工程具体实践经验,使工程教育的教学无法满足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4)工程教学的授课内容、授课方法、教育教学评价模式和方法相对落后,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相对简单和单一。等等诸多问题突出。

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产生背景和特点

2010年6月,我国国家教育部在“211”、“985”高校———天津大学召开了主题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有关“卓越工程师”计划正式启动会。该项培养计划的主要目标即为全面促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创新和实践,全面提升中国工程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水平,大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先进模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新的现代化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启动后,通过一系列的专业考核及测评,我国教育部与此同时批准了我国第一批批准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覆盖全国的61所高校。我国目前开设有工科专业的本科院校达1003所,“卓越工程师”计划预计自2010年计划实施10年的时间。截止2015年,计划能够参与到“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高等学校预计达到约200所,占开设工科专业的高等普通本科院校数量的20%左右,预计能够参与本项计划的大学生数量约10万人/年,占工科专业本科生数量的10%左右。其中全日制工科硕士生约7万人/年,占全日制工科硕士数量的大约50%。具体来讲,“卓越计划”的培养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着重对大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工程创新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2)强调产学研的合作,使企业和行业深度参与工程技术的人才培养整个过程。(3)明确高等工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国家的高度战略要求以及服务于行业和企业的需求。

三、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包括的内容

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是快速推进国家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升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及层次。

1.“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主体指导思想是:应当树立面向全球、面向工程实际、面向工程的崭新高等教育理念,以经济和社会的需要为导向,以工程理念为指导,通过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对大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统筹规划和设计,对课程体系重新统一、系统的构建,着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工程综合素养以及工程实际与实践能力,培养出具有中国特色、具有行业特色的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

2.“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的选择。“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选择专业,应重点选择那些传统产业以及国家新型战略产业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试点,并且要结合当前学校的特色以及优势。

3.“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标准。“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标准一般可以分为通用标准、行业(专业)标准以及学校内部培养标准等三个层次。通常来讲,通用标准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全国层面的国家级通用标准;行业(专业)标准一般是以通用标准为行动指导,具体到本行业(专业)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应具备的各种要求;学校内部培养标准一般是在通用标准和行业(专业)标准的指导下,各个学校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的本校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用以体现本学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优势和特色。

4.“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一般采用企业和各个高校联合进行培养的模式,其培养过程一般包括在校的理论学校和到工程企业学习两个阶段。本科生的学生工程实践时间的实践累计不能低于一年。人才培养方案应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共同制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大学生培养目标和各专业培养标准,具体到该计划的各个专业的教学大纲的重新设计,工程实践课程的系统安排,提供工程实践活动的行业(企业),安排工程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条件,对指导实践活动教师的配备,等等一系列条件做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规定。

5.“卓越工程师”培养师资队伍的建设。“卓越工程师”培养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求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教师应具备在工程企业工作的工作经历,确保在本科生阶段有不低于六门的专业课程由具备“双师型”的教师任教。

四、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应注意的问题

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执行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产学研合作是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保障。国内应通过政府引导和激励,鼓励各个企业参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包括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人才执行过程的参与等,使“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2.建立多层次、多目标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各工科高等院校应根据各自的办学特色,学校的特点,针对不同企业对不同“卓越工程师”人才的不同需求,建立起多层次、多目标的培养模式,以适应企业和学校的不同需求。

3.建立有效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评估机制。建立起有效的评估机制是实现“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有效保障,通过建立起一系列有效的实践环节效果的评估机制,可以准确、有效地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进行评估,从而促进“卓越工程师”人才质量的保障。

4.创新“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各个学校应根据自身特色,不断创新和改革“卓越工程师”人才新模式,对其他学校的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吸取他们的优点,改进他们的不足,不断提升“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针对不同企业的符合性,使“卓越工程师”人才能够较好地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郭香敏,刘宇.卓越工程师工程意识培养的思路与途径[J].职业技术,2011,(09):125.

[2]李旭伟,闫涛,孙海玲.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背景下高校实践教育改革模式探讨[J].科教导刊,2014,(06):25.

[3]曹然彬,任志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路向构建———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践行“卓越计划”为例[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1,(03):1-4.

[4]周英.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大力培养工程科技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1,(08):11-13.

[5]秦旻,郭小宏,李红镝.工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104-107.

作者:董明明 单位:河南城建学院

第三篇: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需要进行良好的环境建设。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思维,构建良好的软硬件育人环境,实现部门、人员、课程与平台的协同工作、协同发展与协同创新。该文对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环境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持续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卓越软件工程师;协同育人环境建设;培养模式

当“互联网+”作为行动计划成为国家战略,也就是同时意味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已经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一环。大力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具备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为提高我校软件人才培养质量,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展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手段、教学环境建设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通过此次改革,利用协同育人环境,培养基础理论扎实、技术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不断进取、价值最大化、散发正能量的软件工程师。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学分制改革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以“工程思想为主线、项目教学为中心”,不断改革课程的教学内容,构建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企业参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结构,除了软件课程本身的学习,还将其他相关课程融入工程的思想,让学生在整个培养过程中不断学习工程思想,熟练掌握知识和技能,体验知识应用的方式方法。

2)深化学分制改革

为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完善现有的教学评价制度,给学生以强补弱、扬长避短、突出特长、个性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推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在原有的学分制实施办法基础上,深化学分制改革。学生在校学习的成绩和品行表现全部通过学分反映。在校期间可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得学分。

2运用协同思维,创新教学改革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重视教学模式、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的协同创新,协同处理好企业需求与学生培养质量的关系,加强课程与课程、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协同工作,推进平台与方法的协同创新,做好学习内容与学习氛围的协同建设,大力支持教学与科研的协同进步,把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工作融入教改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2.1利用互联网思维开创教学新模式

互联网思维催生了新的思维方式来反思教育教学工作,“接地气、讲干货”成了互联网教育的流行语,互联网思维给教育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课程教学同样可以借鉴互联网思维,用更短的时间,做“有效”的教学,做“贴心”的教学资源。

1)做“有效”的教学

很多人这样描述教学效果差的课堂: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传统教学提出了以下观点:对教材做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具有良好的目标意识;有效的教学策略;解读学生。前三者较为容易实现,而解读学生,可借鉴互联网的实时性带来的优势,通过良好的教学设计与辅助教学工具,获取课堂反馈。

2)做“贴心”的教学资源

通过对学生个性化数据的分析,可以按照学生需求、学生能力水平、学生发展方向建设资源库,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展学习空间,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及个性化学习提供贴心的服务。

3)资源共享,课程开发省时省力

随着课程平台的开放,使优质资源的共享变得越来越方便。大多数课程都是基于知识列表呈现的,知识列表其实就形成了课程开发初步的蓝本。有了丰富的素材库,课程开发就变成搜集、挖掘和应用的循环过程,更简单,时间更快。

4)用心设计,用手机“玩转”课堂

结合现代科技和微小精湛的课堂内容,开发手机“微课堂”,在“微课程”讲授完毕之后,伴随提供习题、测试等供学习者加固知识点。使用手机方便学习和教学,同时满足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2.2分析实时数据,改革教学内容

相对现有本科专业学生,本专业卓越工程师在校内的学习应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强化实践操作能力。

1)建立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在充分调研人才需求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知识结构成长的客观规律,建立可塑性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加强计算机工程理论知识学习,强化相关实践能力。增强综合性实践教学,开设学生自主学习课程,锻炼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2)捕捉市场需求变化,快速调整教学内容

实验班教学有更大的自主性。了解典型软件开发企业的用人需求、开发技能细节,以行业实际应用为导向进行教学内容调整,人才市场需求的细微变化会更快地体现在教学调整上,这也更加有利于学生所学的专业和课程贴近市场需求,利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3)加强课程群建设,让课程交叉融合

实践发现,学生自身贯通知识的能力较差,必须通过课程群建设引导学生融会贯通整个知识体系。对构成软件人才培养完整教学体系的相关课程进行规划、设计,构建整合性课程,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有利于整合若干门课程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的逻辑联系。

2.3搭建支撑平台,促进教学发展

1)平台协作,创新教学方法

建立资源共享平台,采用协作式、探究式学习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实验教学平台,采用实验式教学,让学生通过数据了解知识、探索知识、掌握知识,把“生硬”的学科技能转化为丰富的职业素质。

2)建立知识联盟,提高学习动力

学习联盟是以兴趣为导向的学习聚点,兴趣导向、改变成长、相互鞭策是联盟的作用。学习,不是背书,不是考试。要好玩,要有用,要有自主性;学习,不是孤军奋斗,不是悬梁刺股。要分享,要抱团,要科学高效。建立学习联盟,通过各种学习资源学习成长,并且与更多的人共同前进。

3)举办专业活动,激发学习热情

学习知识的同时可提高人思维能力,专业知识辩论赛、前沿知识演讲秀等活动形式活泼,可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团队协作、充分互动、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定期举办此类活动更深促进学生深入自学的有效途径。

2.4加强科研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加强引导,积极参与创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具有开展大学生工程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的优良传统,为“卓越计划”的实施提供了优质平台。由导师制定学生个性化培养计划,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训练计划项目、学科竞赛、导师科研项目等,引导学生结合课题开展工程科研训练,突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毕业设计是创新创业的重要环节

毕业设计环节作为实践能力培养的最佳途径之一,不仅能让学生完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科研课题提供了时间保证,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真正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不仅使学生真正介入科研工作,还意味着毕业设计的课题均来源于企业工程实践一线,作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环境建设为保障

教改活动的顺利进行,加强了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制度建设,以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3.1平台建设

根据“工程思想”的指导原则和“项目教学”的开展形势,建设教学、科研、创新创业平台、构建工程实践体系,借助平台实现协同创新,推动“卓越计划”发展。

1)建立“卓越计划”项目开展平台

建设开展卓越计划的网站平台,用于分享信息、加强交流和互动、保存项目开展过程中的数据、展示项目进程和成果。

2)建立泛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建立泛在教学资源,利用Web学习平台和移动学习平台加强资源的共享,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到资源,平台的功能还可以促进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3)建立开放实验教学平台

“卓越计划”实验班单独编班,独立配备课室作为实验室,全年开放,用于开展项目教学、实验实训、项目开发、技术研究、学术讲座等活动。开放实验室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给学生实验时间和实验内容的自由,培养学生独立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和完成实验的能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从事研究探索的兴趣和习惯,使实践教学在一种学术研究和创新的氛围中进行。

4)建立创新创业支撑平台

以学校为依托,联合各二级学院,建立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创业平台,实现技术合作、资源共享。大力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创业竞赛及其它有特色的科技竞赛,支持科技竞赛和科研训练计划成果推向市场。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要结合实际,提供创业咨询和服务,建立协调机制,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创业。

5)构建工程实践体系

根据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进程的设计,并考虑到“卓越班”人才培养的特点,可以把实践培养分成两大类,分别为校内实践培养和企业工程培养。①校内实践培养校内培养采用两个阶段进行:基本性实践、扩展性实践和加强性实践。基本性实践完成相关课程设置的基本上机实验,拓展性实践是指学生具有基本实践能力之后,尝试与其他专业协同完成一些实践项目,加强性实践是指学生在校内申报、竞标并完成一些社会性实践项目,对学生实践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并让学生逐步了解真实的工程实践项目,由“校内工程师”过渡到“社会工程师”。②企业工程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企业培养方案主要考虑卓越培养计划中的企业学习目标、培养标准和实施方案。企业培养阶段主要依托与我院有“校企合作”关系的社会企业,以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为依据,采取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的方式,在企业学习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3.2师资队伍建设增强

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是顺利实施“卓越工程”的重要保障,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结合学生客观情况,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指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工程学习。为提升教师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可采取自主学习和校企合作的复合形式来实现,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训”

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训,是提高教师技能的重要环节。能够引导教师深入社会、了解企业,获得实际工作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对教学内容形成系统的工程体系,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能力,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参与教学

顶岗实训能够使教师站在本专业的最前沿,最直接地感受到社会发展对学科和科研开发的要求。但在实施过程中,有可能受时间、家庭等方面的因素制约。此时,可以联系一些相对紧缺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及时提供技术指导,解决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企业和学校教师在实训过程中互相切磋,统一认识,共同提高,加快“一体化”教师队伍的成长与扩展。将信息(市场需求信息、实用技术信息)、技术优势(企业的技术优势、企业设施设备的优势)与学校的教学相结合,解决培养实用的人才的关键性问题。

3)增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工程经验互动

术业有专攻,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科研方向和教学课程,相互间应该互通有无,教学相长,把各自在工程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相互传授,加速教师能力提升的进度,真正实现“传、帮、带”。

4)教师自主进行在线学习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网络教育资源,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崭新的教学环境,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师生原先的传统教学模式。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一定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的能手,也一定从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获得过很多的欣喜和收获。

5)加强与企业的科技合作

在做好现有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积极开展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工程中心等合作平台,积极参与企业产品研发、技术咨询与成果转化等校企合作项目。

3.3制度建设

1)“卓越计划”的开展需要政策支持

“卓越计划”在我校实施已相对成熟,但在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教学津贴与教学奖励等方面尚未形成完整的保障激励措施,也需要在奖学金评定比例、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立项、借阅科技文献资料等方面向“卓越班”学生倾斜,为学校的“卓越计划”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

2)规范管理

本着“师生自愿、择优遴选、严格考核、政策激励”的原则,将在项目开展初期出台一系列“卓越计划”教师与学生遴选、管理、考核和评价办法。建立由校企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信息员组成的信息网络,通过信息反馈,全面掌握和监控教学实施过程。

4结束语

培养卓越工程师绝非仅凭一腔热情、几个老师、一个改革方案即可完成的事情,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学校、企业以及社会各层面的力量合力进行。“卓越计划”实验班的学生毕业后,还将通过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对其专业成长进行跟踪,在其职业生涯中持续提供优质的专业发展服务,并根据毕业生在工作中的反馈信息对在校学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吕庆文,曹蕾,李远念,等.基于CDIO模式培养复合型卓越软件工程师的探索[J].高教探索,2013(1):71-76.

[2]刘祥颖.集群式产学研合作下的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4(21):98-100.

[3]欧阳纯萍,刘永彬,阳小华,等.“卓越软件工程师”创新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5(15):78-81.

[4]李珍,李世祥.论“互联网+教育”时代高校教师之变[J].科教文汇,2015(12):12-14.

[5]平和光,杜亚丽.“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6(1):13-18.

[6]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70-73.

作者:孔令美 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第四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课程改革思考

摘要:立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培养基层一线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为目标,对电气类专业电机学课程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并提出改革方案。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电机学;改革方案

随着工程教育理念的发展,高校积极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力求以“育人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突出特色”为原则,着眼于培养基层一线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电机学作为电气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改革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对电机学课程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其中着力加强对传统的理论与实际应用较为脱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改革以往只重视课本理论的考核方式,在考核中加大对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考评的比重。

改革方案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

一、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

紧密联系实际,从社会需求出发,改进传统的电机学课程体系,将课程中过时或应用较少的章节进行删减,相应增加实际工程中经常应用内容的知识含量。另外,电机学属于专业基础课程,对后续的专业课程有着重要的知识铺垫作用,同时也存在着内容的关联性,将教学内容重叠部分进行合理优化整合。电气类专业的本科电机学课程一直以来主要讲授四类传统电机,即直流电机、变压器、感应电机和同步电机。从电气类专业角度出发,目前直流电机因换向等问题的局限性,实际应用较少。因此,可将这一部分教学内容从有限的教学时数中删减掉。但为了保证电机知识的连贯性和全面性,具体操作时采取教师给出直流电机这部分知识的问题提纲,学生以此为方向进行自学,之后教师利用一次课的时间以提要讨论的形式对这部分内容的知识做一总结。主要要求学生了解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掌握直流电机的起动方法和调速方法等常识性的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知识。继删减处理之后,接下来是优化整合工作。把原来后续专业课“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中要讲的一些相关联内容———变压器运行和发电机运行的内容,整合到电机学课程中来讲。这部分内容在实际工程运行中经常用到,包括正常运行、事故运行等。原有的课程体系中,由于面面俱到将四类传统电机都要介绍,使得这部分内容所占学时非常少,而这部分内容同时又在后续的“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中出现,造成了教学内容的重叠。将这部分内容整合到电机学课程中来不但避免了重叠,而且从教学内容的划分上来讲更加合理。

二、教学模式改革打破传统的单一

课堂授课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教学技术,采用视频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先将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分割成若干知识模块,然后把它们制作成微课视频系列,并把它们上传到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们点击学习。在微课的选题与内容组织上要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在系列的构成上要注重问题的连贯性,这样就能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灵活、生动、便捷的特点,将学生吸引到对知识的探索中。而这种视频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知识引入的平台作用。有了视频教学这种媒介,课堂教学就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深化阶段,可以利用面对面的课堂交流方式对学生们有共性的难点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扩展延伸,对工程生产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依托视频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更要摒弃教师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采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自主思考的教学方法,教师以引导为主,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课堂教学成为“问题交流讨论会”。案例教学就是一种非常适合工科学科的教学方法。引入生产实际中的典型案例,紧扣“电机学”应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对案例的过程进行分析、解剖,最终找到引发问题出现的理论实质。实验教学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加大实验学时比例,加大课后实验室开放力度,让学生更多地走进实验室,让他们更真切地看到、接触到各类电机,并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内化理论知识、提升实战应用能力。

三、考核方式改革

构建以培养基层一线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为目标的考核体系。考核方式多元化,包括闭卷笔试、开卷笔试、实作、口试、答辩、提交专题报告或分析说明书等。考核内容注重学生思维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减少客观性试题比例,加大综合性思考题、分析论述题的比重。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的表现,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在传统的书后习题作业基础上,增加结合工程实践的案例分析、小型设计、实践方案的自行设计和实施、科技小论文、小型调查报告等。实践环节进行单独考核,以小组或个人实作方式进行。严格试卷设计,要求试题中的“三基内容”占40%左右、“综合应用内容”占60%左右。既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又考核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我们将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指导,以学生能力成长为核心,通过组织整合更符合现实需求的教学内容,搭建研究能力培养与实验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机制,构建更加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不断完善与深化电机学课程教学改革,为培养基层一线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永坚,黄绍平,李靖.“卓越工程师”培养要重视教学方法改革———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2(11).

[2]袁文华,万振刚.“卓越工程师计划”与《电机及拖动基础》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12(33)

作者:徐政 单位:长春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学院

第五篇:网络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途径

摘要:探讨了“卓越工程师”背景下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首先从已具备的课程教学基础条件、已具备的学科专业建设措施及已具备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介绍了实施卓越计划的基础;然后从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及工程化实践体系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基于卓越工程师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最后介绍了卓越人才培养方式实现具体措施。通过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适应社会对应用型网络工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网络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改革和探究

1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目前,我国网络技术人才供给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网络工程专业所培养的毕业生对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运营与管理都是基于理论的学习,对实际工作的开展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因此,如何制定适合现在网络人才需求的培养方案,争取将网络课程教学从传统方法向卓业人才培养方向转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实施卓越计划的基础

近年来,我院在这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尝试,积累一些专业建设经验,为基于卓越人才培养的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2.1已具备的课程教学基础条件

第一,学校的相关政策和资源投入为本专业的建设与改革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学校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所制定的政策,以及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为本专业的建设与改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第二,现有的教学设备是设置本专业的物质基础。网络实验室、综合布线实验室、计算机专业基础实验室、嵌入式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和物联网实验室等,这些实验室的存在都为专业建设与改革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第三,现有的规范化管理制度是提高办学效益、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保证。我校有一套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人事管理经过不断改革而日趋完善,管理水平和效益也在不断提高。如教学管理方面的课堂教学督导制度、校系两级听课制度、教师进修访学管理办法、教学科研奖励机制和教师基本功大赛机制等,对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

2.2已具备的学科专业建设措施

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包括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教学和科研水平等。并且利用寒暑假派年轻老师去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项目开发和实施的能力。其次,加强图书资料和实验室建设,为提高本专业的教学质量积极创造条件。最后,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目前已在中软国际、苏州风云科技、科大讯飞、上海思博等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还在陆续在省内外企业开展实习基地。

2.3已具备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方法

在理论教学方面:鼓励教师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改变“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与学生的讨论与交流、采用工程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推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而且容易造成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注意力不集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在课堂上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讲讲新课,让下面的同学提出问题并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培养了他们挖掘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大力加强教研立项费用,鼓励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研究和探索,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实验教学方面:受很多软件培训公司的启示,实验课采取实验室操作演示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突破传统实验模式。在实验室,老师根据实验内容,通过广播的方式,演示并讲解本次实验任务,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电脑清楚看到老师操作的步骤和执行的过程,然后老师再根据实验内容布置一个类似的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完成;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疑问,老师再予以辅导,学生也可以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难题[7]。目前学院云实验室的建设为老师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重视实验大纲和实验教材的建设,注意将最新科技和技术知识融入本专业的实验内容,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项目教学方面,突破以理论课程教学先行的传统教学模式,和企业进行项目共建,让一部分学生直接参与真实项目建设和开发,在工程实际中发现知识缺口,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安排,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课程接受速度。

3研究主要内容

在已具备的软硬条件基础上,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等多方面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和企业实习基地,通过项目实施带动教学改革,引入企业网络技术和管理人才对现有的教学及课程体系进行探讨和修改,制定适合现在网络人才需求的培养方案,争取将网络课程教学从传统方法向卓业人才培养方向转型,形成的成果作为网络工程专业卓业工程师项目的基础。

3.1教学模式的构建

建立“3+1”人才培养模式,前三年以在校学习为主,最后一年以企业工程实践为主。前三年又可以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四个学期,主要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第二阶段是五、六学期,主要在专业方向深入学习。在四年的大学时间,坚持工程能力和素质培养不断线的原则,将工程项目教学法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如图1所示)。主要在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个方面加以完善,以达到培养出学生的“网络应用系统开发能力”、“网络组建规划能力”、“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能力”、“嵌入式无线网络系统开发能力”、“网络系统安全保障能力”以及“技术应用创新能力”等六大应用能力(如图1所示)的目的。坚持能力与知识并举,本着“厚基础、重网络、强实践、高应用”的原则,围绕着网络工程专业的“网络工程与管理”与“物联网与嵌入式系统”两个专业方向,拟制定了一个网络工程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以满足社会对网络工程专业的技术与技能的需求。

3.2工程化实践体系的构建

工程项目教学法是以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为载体,围绕项目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的全过程实施教学过程。“工程项目驱动”教学法,以典型工程对象(如一个网络规划项目、一个网络应用案例等)作为教学案例,每次讲解一个教学任务,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学会“发现问题、定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卓越人才培养方式实现途径

4.1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体系

如何实现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培养规划,是决定卓越工程师计划成败的关键。因此,必须用全新的思维,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与整合,以“能力培养”为关键,“项目驱动”为手段,精简课程门数,增大实践课的课时比例,改变以往先教学后实验的教学模式,实施实验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查阅资料,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挖掘知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卓越工程师计划”重点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在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经过校企、教师与行业专家的多方面反复研讨,把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调整工程化教学体系。体现“面向市场、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专长、增强创新”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育结合”的专业特点。

4.2以校企联合工程实训中心为载体,强化工程项目实施能力

如何以工程实践实训中心为载体,通过连续渐进的、适合教学的典型工程项目、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又是卓越工程师计划中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主要教学环节采用工程项目驱动培养方式,以工程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以传授学科知识为主的传统工程教学模式,通过基于工程项目全过程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力,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挖掘知识、团队协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建立三位一体的教学运行与管理体系和质量监督机制

建立系统、科学、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进行动态自我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确保“网络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考虑建立以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执行机构、教学督导委员会,三位一体,分工明确、互相制约、协调运行的新型教学体系与管理体制。围绕工程教育的核心目标-培养质量,指导、教务、考核三部门责任明确,相互制约与协调运行。①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教研室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有目标的,量化可核查的能力标准。②教学执行机构(包括校教务处、各级学院、教研室与任课教师、学工部门)负责实施该培养方案及其教学过程与管理。③教学督导委员会负责监督和考核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根据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的培养方案之能力要求与标准,对每一门课程、每一个年级进行考核与评估。再者,可以借用“教考分离”举措来消除教学执行机构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弊病,并使得教师与学生可能存在的“利益共同体”关系,转变为“命运共同体”关系。通过教与学双方共同努力,切实提升教学质量。以上考核目标明确、考核方法明确,教与学双方为达到培养目标,必须同舟共济,共同努力达标。分数线与通过率在改革初期由三方协商根据整体情况划定,成熟后稳定成为学业合格标准。

5总结

“网络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是顺应市场对网络人才的需求,是应用型高校发展的需要。本文首先从已具备的课程教学基础条件、已具备的学科专业建设措施及已具备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介绍了实施卓越计划的基础;然后从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及工程化实践体系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基于卓越工程师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最后介绍了卓越人才培养方式实现具体措施。希望通过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为学生今后成为“卓越工程师”打下扎实的基础,适应社会对应用型网络工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尹向东,张新林.“卓越工程师”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4):71-73.

[2]刘鹏辉.“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2(1):172-175.

[3]尹向东.卓越工程师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4):71-73.

[4]李儒寿.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12(8):65-70.

[5]张士献.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综述[J].高教论坛,2010(10):5-8.

[6]邢长友.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3(1):49-52.

[7]李旗.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与实验改革探索[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7):168-169.

[8]王易,黎红星,唐明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以重庆信息学院实施“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计划”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10):131-132.

[9]杨艳.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35):209-21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