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网络文化论文范文

网络文化论文范文

网络文化论文

网络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当前,整个人类正在被一场空前未有的巨大无比的文化风暴所席卷,这就是网络文化。

所谓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表达形态。它以人类最新科技成果的互联网和手机为载体,依托发达而迅捷的信息传输系统,运用一定的语言符号、声响符号和视觉符号等,传播思想、文化、风俗民情,表达看法观点,渲泄情绪意识等等,以此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联系和友谊,共同垒筑起一种崭新的思想与文化的表达方式,形成一种崭新的文化风景。它气势磅礴,威荡宇内,示囊括四海之心,显并吞八荒之意。

一、网络文化是全球同步的文化

在人类既往文明交流史上,由于地理阻隔、语言不通和科技手段落后等原因,不同地域的文明之间很难进行文化交流的沟通,它们的产生、发展和形成也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和地域性。这种独立性、地域性的特点,常常也决定了它们的产生、发展与形成往往是不同步的,各自有各自的文化时空。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勃兴,各个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开始逐渐加大了交流的深度和沟通的力度,但是,各个文明之间尤其是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网络的横空出世,彻底粉碎了各个不同文明的地域限制和时空隔断。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和当代科技成果的强力推动下,网络限制性地把各个不同文明拉到了同一起跑线上。今天,西方国家的网络发展同东方国家的网络发展,基本上没有太大差别。就某些表现而言,有的东方国家甚至还超过了许多西方发达国家。譬如中国,它的4.6亿的手机用户,数量居全球之冠;它的网民数量达1.37亿人,仅落后于美国的1.53亿网民数量,而远远超过日本、德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

纵观人类有史以来的不同文化发展进程,只有网络文化才打破了不同文化的地域性和时空观,只有网络文化才具备了不同文化发展的全球性和同步性的显著特征。可以预料,网络文化发展的全球性和同步性必定将给不同文化的未来,带来难以估量的深刻影响。网络改变了世界的文化地图和文化格局,甚至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网络文化是人类高智慧的结晶,代表着人类文化表达形态的最高境界。正是由于网络的魅力作用,人类的各种文化才不分地域、不顾时空、不论肤色地第一次真正实现了面对面的手拉手。

二、网络文化是全民参与的文化

囿于客观条件和诸多因素,以往文化的掌控者主要是社会精英阶层。他们人数虽少,但却牢牢把持着文化话语权。他们统治着文化体制,引导着文化方向,决定着文化内容,传播着文化意识。这种少数人主宰着文化世界的状况,直至网络文化兴起后,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理论上讲,网络文化基本上是一种没有门槛、没有限制的文化交流与沟通,可以而且能够实现全民参与。在网络文化面前,实际上已经消灭了作家与看官的区别,消灭了临于上的传者与居于下的受者的差异,消灭了神气十足的记者编辑与渴求信息的读者观众的界限,大家都是平等的互动的文化参与者,没有身份和地位的高低之分。我国现有1.37亿网民和4.6亿多部手机拥有者。这就意味着,在13亿中国人当中,至少有40%以上的民众是网络文化的参与者。在中国文化史上,还从未有过如此规模庞大的文化大军。并且,这支网络文化大军的参与者,每年继续保持10~20%的速度增长。因此,我们可以说,网络文化第一次实现了文化的人人参与,全民参与。

三、网络文化是个性十足的“客”文化

以往的文化形态,无论是报纸、电视、期刊、广播,还是电影、出版、音像等,其政党或集体或单位或集团或团体或家族的色彩均很浓厚。网络文化则不然,由于几乎不设门槛,没有政党、财团、社会集团和社会团体的力量规制,既无“把关人”之碍,又无专业身份之限,只要上手,就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信息和想法。假如没有道德的约束,他完全可以想怎么来就能怎么来。也就是说,网络完全可以把一个人的个性,善的也罢,恶的也罢,充分发挥到极致。现在,网络文化中最彰显个性的,就是“客”文化。播客、博客、威客、炫客、掘客、闪客、维客、印客、拼客、黑客、骇客、粉客等等,已经冒出的这么多种多样的“客”,充分展示了网络文化的平等性和互动性,也显示出网络这个平台确实是非常适合个性的生存与发展。

如同任何文化形态一样,网络文化也有两面性。一方面,它存在一些破坏性因素,如骇客的出现;另一方面,它还有许多建设性因素,如博客的诞生。博客是“客”文化中富于特征的表达方式。一般平民、文人明星、乃至政治家们都喜欢使用它。法国总理默克尔上任前,通过设立个人博客,并巧妙地把个人博客作为竞选的有力武器,赢得了广大选民的爱戴。西方国家的大多数政客都认定网络是参政从政利器,都在网上设立了个人博客,以便争取获得较高的支持率。我国最近召开的两会前,中国政府设立了网上专页“我有问题问总理”,短短时间内,汇集了12万条之多。这个网上专页,实际上也是变相的总理的一时性的个人博客。这种表达方式,拉近了中国老百姓与中国高层领导人之间的距离,增加了总理对广大群众的信任感和亲和力。可见,网络文化在联系群众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效果,是以往任何文化形态都无法比拟的。

网络文化是塑造“客”的文化,它已经塑造了一批“客”,也正在酝酿制造一批新“客”,将来还会涌现出更多的“客”。

四、网络文化是集大成文化

以往文化形态的表达方式,因时代不同而特色不同。这个历史进程,在传媒文化中表现尤为突出。新闻事业在近代欧洲产生以后,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主要依赖于报纸;后来,人类发明了电台,广播文化应声而起,人类又增加了一条快速获取信息的渠道;20世纪50年代以后,电视开始普及,人们摄取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然而,我们也注意到,后起的广播不能完全取代报纸和期刊,再后起的电视也不能完全取代报纸、广播和期刊。虽然在新闻报道的快捷方面,广播要强于报纸和期刊,电视又要强于广播,但是,它们各自都具有独特的功能,因而都具有各自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谁也代替不了谁,谁都有自己身怀绝技的展示,谁都在传媒文化中拥有自己的独特地位。传媒文化的丰富性,正是来自于它的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可是,网络文化的出现,似乎对以往所有的文化形态都发出了威胁性的呼叫。在信息与传播的速度方面,在信息内容的存量方面,在信息表达的方式方面,无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期刊、书籍等,事实上都不是网络的对手。网络已把报纸、广播、期刊、电视、书籍、音像等所有的优点、长处和功能都集于一身而用之。上网看报、上网看书、上网购物、上网看电影、上网看期刊、上网听音乐等,现在都能做到,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过去由多种表达方式而体现的文化丰富性,现在只需网络这样一种表达方式就足够丰富的了。当年美国独立检察官斯塔尔将关于克林顿绯闻的报告通过网络发表,立即轰动了全世界。试想:谁能承担起将长达6万多字的报告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如此迅速地让如此多的人们阅读的表达使命?报纸行吗,不行,它没有那么多的版面;电视行吗,不行,它没有那么长的时段;书刊行吗,不行,它没有那么快的面世能力;只有网络、也唯有网络,才能办到!这就是网络文化的厉害性。

手机最早是作为通讯工具出现的。后经过研发,手机的功能不断增强,既可通讯用,又可作资讯用,还可用来看新闻、拍照片、拍录像,进而还可上网等等,难怪有人惊呼:手机的前途不可限量!2007年春节7天,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达到152亿条,平均每个手机的短信发送量超过33条。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手机短信发送量也是遥遥领先于其它国家。这个有趣的文化现象说明,手机早已不是简单的通讯工具了。

应当承认,由互联网和手机结合而成的网络文化确实具有一“网”打尽的超强能力,传媒界由此产生的种种忧虑和危机,也不是没有道理。尽管网络文化“通吃”所有文化形态的情况,目前尚未启幕,但这个未来趋势,又是一个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对此必须有清醒的把握。

五、网络文化是强势文化

从文化发展史上看,每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诞生,总是与那个时代的科技革命息息相关。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亦如此。网络文化的喷薄而出,正是依赖于当代信息传输技术的重大突破。可以说,信息革命造就了网络文化。并且,我们还要强调指出,信息革命没有停滞,没有结束,没有阶段性,没有划上完成符号,它仍在蓬蓬勃勃、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信息传输技术发展的无限性,促使网络文化越来越强势,促使网络文化参与者的队伍规模更加惊人。报载:2007年全球将销售10亿部手机。这难道不是很能说明问题的吗?

正如物理学上能量是不会改变的,只不过它由一种方式转换成为另一种方式一样,文化的总量也同样是不会改变的,只不过它将传媒文化中一部分逐渐转换成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且转换的势头越来越厉害而已。历史的后来总是超越以往,这是普遍规律。任何人都无法更改,也用不着哀怨和悲愤,而应坦然地面对,思考更积极更适宜的文化对策。

六、网络文化是新人类文化

网络文化的划时代意义在于,它培养和塑造了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完全有别于老一辈的新一代人类,就像石器时代标明了新旧人类的鸿沟一样。

网络文化极大地改变了社会舆论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崭新的网络舆论场。同传统的传媒舆论场相比,网络舆论场实际上已具备了与之相抗衡的实力,在某个时段、某些场合甚至还有压倒性优势。拥有数十万、数百万、数千万粉丝的网上意见领袖,完全有能力在舆论场上兴风作浪;一个主观故意的群发性短信,完全可以挑起小小的是非波澜。不错,网络是极大地方便和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但是,我们又要看到,网络越是发展,社会结构的脆弱性就越是增大,社会风险的治理成本也就越是增大。故此,如何认识、把握、管理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个国家的统治者和掌控者十分关注、又十分头痛的问题。

网络文化必然催生网络的道德法治建设。由于网络文化的全球同步,中国碰到的麻烦,肯定也是其它国家遇到的麻烦;其它国家没有解决或暂时无力解决的问题,肯定也是中国目前没有解决或暂时无力解决的问题。因此,任何国家在网络文化的法治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毫无疑问,都具有全球借鉴与参考,从而引发全球进步的意义。

尽管经济全球化日趋高涨,地球村梦想越来越接近现实,但是,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虽然网络的连接已经实现全球化,然而,在今日世界,网络文化不可不注意国别性。任何文化都有双刃剑的作用。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充分享受网络这个人类文明最新、最优秀的文化成果,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注意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维护国家的信息文化安全。这就是说,像我国这样的正在加快前进的发展中大国,尤其要注意结合中国的国情,牢牢掌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要像抓传统媒体那样大力抓网络文化队伍建设,以促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

网络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永不败之地,是我们国家自立于先进民族之林,就必须在发展经济、政治的同时,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最后,先进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文化日益繁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综合观察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文化建设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说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我们的文化建设除了生产更多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外,还要把加强同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道德文化建设放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这是今天我特别想强调的一个重大问题。国民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取决于制度设计与决策者的开放程度。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这不仅是维护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需要,也有利于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的土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道德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使有道德的企业和个人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社会的尊重,使违法乱纪、道德败坏者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唾弃。这也就是说,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调动人的积极性,要着眼与物质方面,还要着眼与精神方面。事业成败的一个关键是人才和知识。我们只有通过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文化建设,大力提高教育科学文化,提高每个劳动者的文化程度、知识素质和智力水平,造就一大批既有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又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的德才兼备的人才,从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我们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从而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争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证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政府信息网络化对文化建设输入的影响

政府信息网络化的运用和开发对于文化建设信息输入的完善具有重大意义。(一)有助于拓展信息输入的渠道。政府信息的网络化将使传统的信息输入渠道得到改善,一是,传统的政府内部输入机制仍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作用,政策输入外部渠道将得到充分利用;二是,信息的网络化将大大降低公众政策参与的成本,包括时间、精力及风险性,便于公众通过信息网络向中高层乃至最高决策中枢直接输入要求和支持,同时也便于不同级别、不同性质组织之间信息的交流互动。(二)有利于确保信息输入的高质多量。政府信息网络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和利用的过程,输入信息的数量与质量如何直接决定公共政策的性质和功效。一切信息的最终的来源是人民群众的实践,广大群众利用因特网直接与决策层进行信息交换,必将比信息网络化前的信息内容更真是、范围更宽广,更精确地反映现实社会实践存在的公共问题,从而为科学合理的政策出台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和定位作用。

政府信息网络化对文化建设转换的影响

(一)对文化建设目标的影响。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和运用,大大改变了人类生存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环境,对公共决策的目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网络时代,由于公众参与决策的普遍化、决策过程透明度的加强。公众对政策绩效反馈的敏捷、全面,必然是作为公共产品提供者的政府以消费者———公众满意度为政策的根本目标。它不仅要追求政策的经济效益,还需要关注政府的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这一目标的转变表明,它对公共政策的形成,从以领导个人意志为中心向以公众为中心转变。(二)对文化建设主题的影响。比如,从政治体制内外角度看,公共政策主体可分为体制内的政策行为主体,如执政党;与体制外的政策行为主体,如公民个人。信息网络化,一方面使体制内政策主体的有限理性获得改善,另一方面,使体制外政策主体日趋大众化。体制外公共决策主体的大众化是指越来越多的非体制内主体参与决策和实行过程中去,包括方案评定前的参与、决策执行中的参与及决策执行结果的评估反馈。网络信息的共享性,打破了传统时代公众之间、公众与管理人员之间严重的信息非均衡性、非对称性,使得所有与公众决策相关的利益群体或个人都可通过互联网向决策中心施加压力,以求公共政策向着于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网络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传媒;网络文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3-0109-01

自从网络出现,网络文化即开始出现。最初的网络文化是将网络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传播网络外的其他文化。而当网民通过网络的使用,传播建立各种网上关系,这些关系在很多方面不同于网外关系,从而形成一个不同于网外社会的网络社会时,网络文化才以一种单一的文化存在。

一、网络文化的积极影响

网络文化改变了人们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认知和创新潜力,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网络拓宽了人们学习的手段和渠道。

网络文化拓宽了人们的交往空间,越来越多的人们热衷于进入网络世界,同自己有着相同志趣、爱好的人结成一个亲密的社区,甚至与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好友交谈,就像隔壁邻居一样亲近。

网络文化缓解了人们的精神压力,当今社会竞争不断加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带给了人们越来越大的压力。网络文化为人们提供了很多新颖、便捷的网上娱乐的途径。上网休闲成了人们缓解压力的渠道,人们在工作之余玩玩网络游戏、看看网络小说、读读国内外新闻等,对于放松心情,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二、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

网络文化中西方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渗透,易导致人们政治信念和价值观念的偏移网络为西方文化渗透与意识形态入侵提供了便捷手段。

网络文化带给人们“自由”和“民主”的同时,带来更多的是无政府主义的“放任”,不少人缺乏“慎独”的道德自律,道德观念渐渐淡化。

网络泡沫文化的泛滥造成了人们的价值观的危机.使人们的人生观和道德观紊乱,丧失了辨别是非的能力。

网络黄色文化、网络暴力文化的肆虐造成了青少年的人性危机。在西方的性解放、性自由思想的侵蚀下,形成了一些人的不健康的性观念和扭曲的心理。

以“黑客”行为为乐的网络“黑客”文化的侵袭造成了社会的信任危机。

三、网络文化的这些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形成原因分析

网络文化的这些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是由网络媒体的特点所形成的。

首先,网络媒体具有很好的开放性以及很高的信息共享度。它面对的是一个信息的海洋,普通的网络使用者都可以为互联网络提供信息,它承载信息的扩充性是无限的。网络媒体可以依靠这些宝贵的资源,用“超链接”的方式将各方面的信息在允许的范围内收为己用,这种信息共享无疑大大丰富了网络媒体的信息量,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大大增强。这是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随着网络媒体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这种优势体现得也就越明显。

其次,网络媒体具有便捷检索性和互动性,人们在浏览互联网查阅信息时,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主动的查找信息资料,各取所需。

第三,互联网打破地域的界限,具有极为广泛的传播面。“网上无国界”,与互联网连接的主机都是平等的,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只要你知道ip地址或域名,都可以访问任何与互联网相连的计算机,尽管它在地球的另一半。网络媒体这种跨地域性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第四,网络媒体兼具信息传播的同步性与异步性。网络媒体的信息者将信息到网络服务器上则完成了他的工作,受众在此后随时可以上网查询该项信息,信息的发送与接受过程不需同时进行,这就是所谓的异步性。

第五,网络媒体还具有的极强的时效性。由于网页制作的过程相比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大为简化,既不像电视要经过编辑播出(直播节目除外)也不像报纸需要排版印刷,只需更新网页内容即可。而且网页内容一更新,网页的访问者立即可以看到,这中间几乎没有时间差。因此,很多大的新闻事件,反应最快的常常是网络媒体。

第六,网络媒体是多种信息形式融合在一起的综合信息传播方式。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web网页可以包含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视频数据等多种信息形式,特别是流媒体技术的出现,使边下载边收听、收看的实时传播成为可能,可以大大节省网络用户下载时间,而且使得网络媒体互动、实时、整合的特征真正在音频、视频文件的使用中得到体现。

网络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1.1高校校园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是互联网出现后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分地域、全球共享、时代性强。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受社会网络文化的影响,以教师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为载体,通过校园网在校园里传播的一种独特的网络文化。它是由高校教职工和学生共同创造的,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高校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的重要分支,一方面网络文化通过校园网络文化在校园内折射,另一方面校园网络文化又对网络文化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校园网络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补充,既反映出新时期大学的精神面貌,又体现大学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

1.2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特点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既继承网络文化的特点,同时又有自己的特殊性,校园网络文化的特殊性[3]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师生共建。校园网络文化的创造者和参与者都是师生,网络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学习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同时,网络也极大的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和办公手段,各种功能强大的软件系统,不但可以协助教学,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校园网络文化就是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已经成为校园内一种不可或缺的资源。(2)引领网络文化前沿。大学生具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思想活跃,创新性突出的特点,所以高校一直是前沿文化的发祥地,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也是新型网络文化的摇篮之一。(3)学术性较强。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他们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者,各种先进的研究成果和技术通过校园网络传播和扩散,所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内容表现出极强的学术性,是理论性、技术性和知识性的结合。(4)服务社会。高校校园网络文化虽然产生于高校校园,但它会辐射到社会,影响社会网络文化的发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很大程度上是服务于社会,最终转化为社会网络文化的一部分。

1.3校园网络文化的作用

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它对高校的作用体现在积极和消极两方面。(1)积极作用。校园网络文化是校风校貌的体现,通过网络传播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师生的价值观。校园网络文化蕴含丰富的知识,有利于师生开拓视野,拓宽获取知识的渠道。校园网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通过网络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获取信息,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2)消极作用。首先,校园网络文化离不开网络,需要从网络上收集和传播信息,而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真实性受到质疑,容易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不良影响。其次,网络上的诱惑太多,致使一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轻者造成学习成绩下滑,重者带来严重的心理疾病。最后,虚拟的网络改变了交流模式,隐藏了师生的真实个性,网络交流虽然方便,但是难以判断信息的真伪。

2、燕山大学网络文化建设现状

近几年,燕山大学的校园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校园网络文化也逐渐活跃起来,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情况如下:

2.1学校高度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在网络时代,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以及学生的学习都离不开网络,燕山大学高度重视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在网络建设方面,无论是从硬件还是软件上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以改善学校的网络环境。建成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秦皇岛地区节点单位,光纤骨干网基本覆盖整个校园的教学区和办公区。在人才引进方面,吸收和培养高水平人才做网络技术支持,鼓励教工学历进修,并选派人员参加各种交流会。在网络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引导校园网成为传播正确、积极和健康思想的重要途径,规划网络文化传播平台,制定校园网用户管理办法,采用学校统一开发结合师生自主开发的形式搭建校园网站。

2.2校园网络文化初步形成

校园网络文化已经成为校园文化传播的新阵地。由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教师的教学以及师生之间的沟通都有网络途径作为支持。学校各职能部门都设有网站支持办公,有的部门还拥有自己的服务器和网站管理员。同时,各类学生社团也纷纷开发网站,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目前,燕山大学主要的网站有:学校及各学院门户网站、校园新闻网、校园通知网、图书馆网络平台、教务处信息化管理平台、科技信息和科技成果管理平台、就业服务信息网、海韵山岚文化网等,形成了以通知、新闻、服务和学术为主的网络阵地。

2.3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健全的功能

燕山大学校园网的资源丰富,从教学、科研到办公,各类资源应有尽有,师生已经习惯使用校园网,甚至是依赖校园网。从校园网的功能上看,主要有查找资料、浏览信息、网上聊天、电子邮件和网络游戏等。因此,师生所处网络环境比较健康,接触的资源类型比较单一。

3、燕山大学网络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网站突出功能性缺少

教育性一方面,校园网站数量不少,但是大多是用于信息和网上办公等功能,没有突出的特点。有一些网站更新速度慢,缺少真正的有用信息。所以,虽然建立了网站但是形同虚设,这些网站对教师和学生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大部分网站缺少教育性。建设校园网络文化就是要提高教师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增强网络自律意识、展示校园优秀文化成果,但是目前的情况是,校园网很难完成这一任务,仅仅充当的是通信途径、搜索工具而已,偏离了网络文化的初衷。

3.2网站建设重技术轻管理

学校更重视网站开发的技术,从人才配给上看,从事网站建设和维护的教工学历层次较高,都是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及以上。从技术标准上看,网站多采用JSP和ASP两种主流网站开发语言。相比于稳定的技术,网站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网站管理也不够规范。目前,燕山大学的网站上线由宣传部进行内容审核,再由信息化处进行技术审核。对于网站的管理,学院的门户网站和职能部门网站管理大多设有专门人员,主要负责更新网站内容,至于网站管理应该怎么做没有清晰的概念。而学生社团网站的管理更不规范,大多是由学生进行更新,学生又具有流动性,导致网站的管理员不固定,而学校不设专门的人员去管理这些网站的。

3.3校内缺少有效的监管机制

网站管理和网站监管不同,网站管理是,确保网站的运行,更新网站内容,即网站维护。网站监管是监控不良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处理。网络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不容易监管,网络上的信息来源不确定,很多信息缺少审核。而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特别容易受到网络不良言论的影响,所以,校园网能否及时、有效的监管是非常重要的。网络监管的难度非常大,需要制度、技术和人才的全面配合。目前,燕山大学网络监管机制不够完善,在制度上没有详细的监管条例,网络监控主要用于保证校园网正常运行,对于学生的上网行为,学校缺乏有效的监管。有的学生陷入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无法完成学业,学校通过降级、开除等手段处理,有的学生网上网下两种性格,在现实中迷失方向,学校通过心理辅导、导员疏导等形式处理,而此类事件的预防学校并无有效措施。

3.4社会导向功能差

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应该具有很好的社会延伸性能,能够影响社会大众的价值观,能够规范社会大众的行为,并且能将先进的文化价值观渗透至社会。目前,校园网络文化传播区域大多为校园内部,对社会影响较小。

4、建设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对策

4.1加强校园网络平台建设

网络文化依靠网络平台,这就需要学校能够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校园网,让师生可以畅游在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中。还要提供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校园网除了要满足功能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教育性和宣传性,能够有自己的特点以吸引师生访问,还要提供途径让师生参与进来,这样的网络资源才是师生需要的。首先,学校应该继续投入校园网建设,要有整体的规划,明确校园网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其次,积极引导现有主要网站在设计风格和内容建设不断完善,比如在校园新闻网、校报和海韵山岚文化网上大力宣传先进的文化,将高水平的校园文化在网上形成传播阵地,让校园网在先锋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4.2加强和完善相关政策

学校要在政策和制度上保证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传播。要完善校园网的各项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并将这些政策落在实处,而不仅仅是挂在墙上,以此约束和规范师生的上网行为。制定相关内容加强师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帮助师生辨别网络信息,有意识有能力自觉地去防御不良信息的影响。制定网站管理员培训制度,让他们熟悉网站管理的政策,规范网站管理流程。

4.3完善监管机制

完善校园网络文化的监管机制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从学校层面上,首先,在制定政策时要明确监管范围和监管责任等。其次,网络监控最终需要的是技术和人才,信息化处要利用各种技术手段监控网上的信息,防止不良信息扩散和传播,从人才配给上也要有一名熟悉网络技术、富有责任心的专人去负责网络监控,使校园网可以第一时间截获不良信息,而不是被动的在出了事后去查当事人。二是从校园网用户层面上,如今,上网犹如吃饭睡觉一样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要保证上网的质量需要增强师生的自我防范和自我控制能力,而技术监控只是为了抑制不良信息的影响,治标不治本。当校园网用户具有分辨能力后,虚假信息就会不攻自破,师生才能以更健康的心智从校园网汲取源源不断的养分。

4.4加强窗口网站和特色网站建设,扩大社会影响窗口

网站要适当增加校园文化内容的链接,突出校园特色,将优秀的文化资源搬上网络进行宣传。燕山大学有很多优秀的文化产品,如“燕鸣论坛”紧跟时代脚步适时推出各类讲座,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开阔了师生眼界,可以将讲座使用的幻灯片或者讲座将内容到网上,甚至可以制作成视频供大家学习。要适当将科研和教学成果推到网上展示,就像今年燕山大学对田永君教授在极硬材料合成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进行了报道,在校内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若要扩大影响,可以通过视频、Flash、演示幻灯片等技术手段将成果形象化,让更多的师生了解成果的价值,也让社会更加关注校园网动态。要适当增加社会服务项目,将优秀的教育资源共享。校内有丰富的图书资源、电子资源和数据库,可以制定相应借阅和下载办法以满足社会需求。燕山大学还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和CALIS河北省文献信息中心,都可以面向社会开发更多服务项目。相对于窗口网站,社团网站更具有文化表现能力,它们往往都具备一定的特色,有较强的娱乐性和知识性,所以社团网站要突出新颖性、趣味性以吸引更高的点击率,同时,让学生参与网站管理,提供更多信息源以充实网站内容,让社会大众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5、结语

网络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在镇街文化活动中,通常是以非网络的实体形式存在的,例如各种老人文娱比赛、少儿绘画展览、学生书法展示等等。但是在网络开放的今天,除了实体文化载体以外,还出现了虚拟文化载体,实现多文化、多信息、多样式、多素材、多渠道的文化创造、传播、获取与交流。在这种虚拟的空间中的,民间的文化活动影响和改变了现实的行为方式。因此,镇街网络文化,显然已经成为大众文化的一种存在;虽然这种文化载体以及因此引起的文化内涵的变革未必是全民的文化,但是由于网民的数目日渐增多,网络文化的重要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就逐步涌现了。在镇街文化中,网络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不可忽视。这里不谈网络工具在舆情和维稳中的特点与作用,本文只是讨论其中的文化现象,甚至因此影响到民众的文化选择和价值取向。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令到这一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传播速度进一步加快,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镇街网络文化的特点之三是,网络文化活动的内容良莠不齐。当前,优秀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乃至转发渠道都是不足的,随大流的多,创新的、有穿透力少,作为镇一级的文化管理部门,可以更好地引导公共文化信息的转载和共享,杜绝内容不良、可能造成社会风气败坏,或令青少年身心健康是受到影响的信息。及时向政府网络管理机构举到虚假信息、违法信息,以阻止它们在网上传播,给社会稳定带来不良影响。

二、目前网络文化管理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利用网络媒介的文化服务不到位。

除了政府规定的政务公开、警务公开的网络以外,在网络方面开展文化活动的个性化、特色化的建设与管理不够,与镇街社会发展与先进文化的要求不相适应。镇街群众虽然在网络使用、智能手机普及的情况下,没有享受到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体现。手机很多时候沦为玩游戏、打发时光的消遣。

2)对网上不良内容的预警不够警惕。

网络世界,重则充斥着、色情、诈骗、等各种问题,轻则不乏攻击、谩骂、造谣、恶搞等不文明行为,虽然作为镇街文化部门不一定有技术力量对此加以打击,但是至少应该对这类内容有足够的预警准备。

3)镇街网络文化建设管理人才缺乏。

由于预算关系,镇街很难抽出专门忍受从事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网络文化管理人员明显不足,网络文化建设人才不均等现象。

三、加强镇街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1)利用网络媒介的充实文化服务的内容。

以社会主义正确的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主动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在网络平台上打造宣传平台。政府可以主动发起一些规范、正能量的网站、论坛、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的设立,打造一批在网络上容易被有影响力的搜索引擎搜到的网络内容。尤其不可以小看看似在潮流中已经有些褪色的微博的阵地!为什么?因为微信公众号是搜索引擎目前仍然无法搜索得到的,那么,不管你打造多么好的微信公众号,只要镇街群众不转发,就无法起任何作用。相对而言,微博只要一旦上网,很快就嫩改变内搜索到,便于传播。

2)镇街可以建立民众需要的的文化载体。

在网络时代为广大民众的精神需求提供文化补充,为广大网民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内容。例如,网上围棋赛、象棋赛等等。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网上不是有好多棋类网站了吗?是的,就是利用这些网上资源,组织镇街民众(主要是青年)参加网上文化娱乐活动,例如相约在某网络平台进行文化活动。

3)利用现有文化工作干部,将工作延伸到网络文化领域。

在人员配置方面,各镇街考核或招聘文化干部(例如宣传干事、文化站长)时,应该适当加入网络技术知识考核。令传统的文化干部能有一定的网络新闻采写、网络宣传导向、网络评论主持方面的人才。虽然这支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队伍(或人员)未必是专职的,但是“一专多能”跨度是必要的配置!或者说,这是时代的要求。在这个问题上,镇街领导应该要加以重视,将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纳入文化干部考核项目当中。保证宣传文化干部至少能够负责网站工作,与广大的网友保持互动关系,借助网络方面的快捷、简便的优势,促进文化活动开展。

4)组织“镇街网友俱乐部”。

由文化干部牵头,在自愿的基础上,组织“网络文化协会”,可以开展一些网络文化活动(例如网文笔谈会、网文征文赛),可以整合各方之力量,开设个人空间或组织“镇街网友俱乐部”。比如“赤道蚂蚁”的网友就非常踊跃,有一定的影响力。有些自创网页空间虽然点击率较小,但只要内容质量高,搜索引擎搜到,还是很有发展潜力的。

四、结语

网络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网络第四媒体/媒介网络媒体第二媒介时代“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

Abstract:InternethasahistoryofelevenyearssinceitisservedforthecommonpeopleinChina.Weshouldstudytheconceptionsdescribingthe“Internet”inahistoricview,discoverth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phrasesreflectedbythoseconceptions,andeventuallyfindthenatureofInternet,andtheInternet’sculturalandsocialmeaningtowardthehumanbeing.ThenwecandevelopanewframeworkwhichissuitableforunderstandingtherelationbetweentheInternetandcommunicationorthetraditionalmedia,andthegrowthofitself.Myopinionisthatnetworkisactuallythevirtualworld,notthecommunicativemedia.

Keyword:network;thefourthmedia;networkmedia;thesecondmediaera;networkasavirtualworld

网络是什么?十多年中有过许多回答。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实并非已经清晰。首先声明,我不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本质,而是追问网络的文化社会意义所在。似乎可以说,本文探索的是网络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网络无疑已经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响,它向前延伸的每个新进展,都使网络在远离起点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人们反思它的社会本质。

一、网络概念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们认识的丰富和深化

网络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时间的顺序,出现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说网络是“第五媒体”,是排在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是“第四媒体”,是排在不包括杂志在内、在新闻传播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只提“网络媒体”,而回避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的问题。还有的说,网络实际上是“信息平台、虚拟空间和商业平台”。有的说网络开辟了“第二媒介时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问“网络是什么”,而只是用经验和直觉来从传统的框架来观察网络新媒体,如博客、维客、流媒体、网络电视等等。

这些概念的变迁真实地表现了我国学者、研究者和业界对网络认识的轨迹。从泛泛地谈网络是什么到具体地谈论网络的形态——“网络媒体”、“新媒介”;从既成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框架“内部”来理解网络到从更大框架——与传统社会、传统媒介时代对立的大视角——来理解网络;从具体的媒介形态的递进和演化上升到能够意识到媒介代际的更迭;从试图研究网络的本质到暂时放弃本质等待网络自身发展成熟后解答。这个轨迹明显地体现出人们对网络研究的深入,也从侧面折射着网络自身的成长。

二、网络的本质在争议和反复中渐渐显露

如今网络已走过童年期,童年期的网络远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人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暂时的现象近于臆测网络的本质。今天的网络展现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现为:网络发展从早期的直线上升到现在的平稳上升,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的技术的原创推出,都展现了同样的趋势。网络用户告别了此前的疯狂的增长,而原创性的技术也放缓了研发的脚步了。“三个月一年”的“互联网年”节奏[1]和“光纤定律”[2]已经成为一个沉入历史的辉煌记忆。这些现象都证明这个网络的本质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我们知道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熟期,也就是形态和属性基本“定型”的时期,甚至是“类型化”的时期。这就是我们追问网络本质的根据,这是一个网络相对定型可以理解的时期。

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同样,不知道网络在历史上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无法直接推断网络的本质,从源流开始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质,而且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网络研究,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明了它的缺点和局限。下面对历史的角度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的阶段

“网络是什么”的问题最早是用“网络与媒体的关系”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们最渴望理解的是,网络对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众媒体有何种影响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把网络看成是传统社会中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媒介形态。这种理解很显然无法容纳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异质的、非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属性。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到一起,显然是牵强而缺乏说服力的。这个思路无法真正解决网络的定位问题,更无法达到对网络本质的思考。

作为“媒体形态的一种”,先后出现了“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体考察,从时间序列上说,网络不是“第五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这点已有公认;从承载内容的性质和符号载体上说,网络也不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点有些复杂,我想从“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从“媒介的特质”的角度考察。我们知道,信息的载体是符号,符号传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质。新闻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他们的最大特质是各自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报纸主要靠文字;广播主要靠音响;电视靠以影像、声响为主,文字为辅。独特的符号系统,是识别三大传统媒体的基本依据。而网络的符号仍然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只是综合利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传播符号。

然后,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做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也是媒体定位的标志。“三大媒体”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网络显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网络传播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

以上分析看出,把网络从“媒体”或“媒介”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当的。

(二)把网络的讨论分解到“网络具体形态——网络媒体”的讨论的阶段

网络与媒体关系探讨的突破,就是把“网络媒体”的概念从宏观抽象的网络的大概念中抽取出来,而从网络的一个形态组成来考察,单兵直入的讨论获得了成果。

“网络媒体”的提法,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升温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网络时的主要探讨对象。[3]“网络媒体”的界定有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网络传统新闻网站媒体和商业网站媒体,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具有某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征,具有“准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因为庞大的网民规模支持着网页的浏览率。当然“按照传播学的定义,一种媒介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即可被称之为大众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也不能断言它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但是根据互连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是未来的必然。这个阶段的探讨进入了网络的具体形态组成,讨论因为具体化而更为集中,对象的特性也更为清晰,“网络媒体”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深化。

“网络媒体”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问:网络作为整体不是媒体,但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是“第几媒体”的争论,至少从“网络媒体”概念中,我们长期感觉到的网络具有的“大众传播”的性质终于落到了实处,而不必忍受这样的困惑:一方面强烈感觉网络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一方面却清楚地察觉到网络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差异。这两个感觉形成了一个在传统认识框架里解决不了的悖论。“网络媒体”概念破解了这个难题。

“网络媒体”回应了此前我们关于网络是“第几媒体”,是不是媒体的讨论;同时网络与“网络媒体”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网络是什么”的复杂和困难。

(三)“网络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进一步的追问是,“‘网络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媒体”?具体化这个追问,我们需要搞清楚“网络媒体”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它与传统媒体有怎样的不同?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还是表面的差异?前面搁置的问题再次提出,它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是什么关系?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是一个熟悉的同类还是一个陌生的异类?

从媒介符号来说,传统媒体各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系统;而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的新闻载体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符号语言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和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类,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邻居。“网络媒体”并不具有本质意义的特殊性,更多地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模仿”和重新组合。

从内容上说,无论是网络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传播,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延伸”。新闻网站从内容到形式,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传统媒体的资源。商业网站在主要意义上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组合,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颠覆或反叛。

所以,把“网络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网络媒体是延伸,而不是创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闯入;是文明的变迁,而不是文明的断裂或者重生。

[page_break]

(四)把网络看成是“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看到了网络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复杂的性质。正像“网络媒体”概念的提出一样,“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同样表达了人们分门别类研究的努力。既然整体的认识很难达到,我们不如分别表述这个复杂的对象。“网络媒体”概念是对网络组成形态的个别研究,而“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提法则是对网络功能的总体上的分类研究,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是宏观的。这些认识终于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网络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为网络做一个定义。

同时,“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的意义还在于,超越了“媒体”的说法。这个提法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网络的社会本质,为未来更准确地理解网络提供了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分类的视角,如果网络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本质的概括。

(五)网络就是虚拟世界

具体的、分类的角度看问题解决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那么我们来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映照,那么“网络媒体”的母体网络呢?网络的对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网络的对照物和联系,我们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网络是什么”的答案。这个思路接近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思路,马克思如此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

经由关系、联系来解释本质,是一个合理的路径。由此知道,“网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与对照物和网络的全部联系中,认识网络的位置、特点和作用,那么“网络是什么”的问题也就得到一条清晰的出路。

“网络是什么”的长期争论展现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复杂表现为网络上形态众多,作用和影响各异;其多变性表现为网络上原创技术出现周期很短,网络组成部分新成员不断增加,新功能不断开发,原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我们长期从“网络和媒体”的角度来试图认识网络的本质。结果证明不成功。我们在探讨“网络是不是媒体,是第几媒体”的时候,长期纠缠不清,认识混乱。我们把“网络是不是媒体”这个问题抛开,跳出这个狭隘的怪圈,直接讨论网络对于人意味着什么?

用信息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可能更能接近网络的本质。信息总是从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复杂流动,也可称为精神交往,成为信息时代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一个推动信息流动的计划。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为乘客;那么网络上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车;网络就是道路。三者的关系就是“乘客、汽车和道路”的关系。同样,我们观察另一个系统,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种形态的传统媒体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车,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现实世界可比喻为道路。那么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道路奔跑着形态不同的汽车,汽车里坐着乘客。

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把网络和现实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存在,互相作用和影响。那么,网络能够承担这样大的比喻么?网络有资格成长为足以与现实相对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从历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6]这些概念都传达出这样的含义:在一个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体营造的信息空间,已经构成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第二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尽管当时这个环境还没有足够完整、真实和独立。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在网络的催生下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学銮使用的“网络社会”[7],开辟了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8],发展出一个张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那么我们将面对着刘建明提出的“双重存在”的“社会”(即领土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和超级信息和观念全球化的社会)。[10]

我们深知,网络在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远胜传统大众媒体,它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的构成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社会演变的信息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这两个趋势就决定了未来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对立而存在。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联结和影响。

如果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车”的比喻,可以置换为比喻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显然存在着两种“大地和房子”,现实大地上建造着现实中的传统媒体形态;虚拟大地上建造着虚拟中的网络媒体形态。在本质上,虚拟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现实大地的一个变形的折射;同样在本质上,网络媒体形态不是“创新”的产物,而是传统媒体形态在虚拟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这个比喻超过了传播的意义,而是建造了一个“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说,传播毕竟强调的是信息的流动和疏离个体的连接;那么“世界”的概念显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驻留和传播,固守和变迁,稳定的秩序与流动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笔者的观点水到渠成,“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超过了“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更充分而且有说服力地解决目前网络理论解释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纠缠,也是我们对网络本质认识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书目]:

[1]方兴东:《“网络社会化”新时代的来临》,参见陈卫星主编:《网络新闻和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闵大洪:《网络媒体定义与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环境》,参见邓炘炘李兴国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5]《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第1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网络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1.网络文化导致现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取向混乱。现代网络文化的渠道宽、接触面广、接触观点多等特点,对现代大学生容易造成思想上的冲突。调查所知,将近75%的学生有上网成瘾的倾向,不少学生在生活中遇到挫折,都喜欢在网络中寻求邂逅。

2.网络文化致使现代大学生道德意识模棱两可化。由于网络可以虚拟身份在网上参与活动,任意选择信息,随意发表言论,网上行为的自由度大,远远超过现实社会,而且网络中暗藏大量不健康信息资源。另外加上现在网络法律法规不健全、技术支撑力度不够、管理懈怠,极度容易导致少数大学生道德水准的下降。

二、消除网络文化消极影响的对策

一切的事物都有一个双面性,有利也有弊。网络文化也是如此,网络文化使大学生和世界更加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其影响力越来越大,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教育引导方式,充分发挥网络积极方面的影响,使现代大学生成为网络中的受益者。

(一)加强网络道德规范的教育

提高现代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力和意识,减少网络不道德行为,发展现代大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判断能力、选择能力等。伴随着网络文化的无孔不入,学校应该把网络道德教育作为一个日常德育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网络道德规范的教育,普及网络道德知识,健全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规范。

(二)高度重视建设校园网络文化

应该全面的认识建设校园网络文化的重要性,通过网络法律手段,春风化雨式的教育方法,渗透到各项校园的活动中,以达到教化育人的最终目的,能够让学生在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下学会选择和分辨。

(三)加强管理并监督网上信息

一定要加强完善监控网络的体系,安装先进的健康实用软件,务必过滤掉不良的信息资源,加强对网络行业的管理与监督,建立并且完善网络规章制度的严谨性。以防为主,以杜绝不良网络信息为最终的要求。加强管理网络信息,切断一切有害信息的滋生与蔓延,营造有底蕴的网络校园环境。

(四)引导现代大学生科学并合理利用网络文化资源

学校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性,并有意识地去引导和关爱现代大学生端正网络态度,合理地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利用丰富的网络文化资源,推动文化素质教育,使现代大学生充分了解网络的价值所在,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以及判断信息良锈的能力,能够在现在网络资源中得游刃有余的自我学习、自我完善。学校应有针对性的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文化,积极寻找有利的网络资源,满足自我学习和研究的需要,端正上网态度,为自身的素质提高服务。

三、结束语

网络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1.管理理念落后当前,我国高校管理者对网络文化建设管理理念落后,更倾向于传统的教育和管理方式,缺乏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指导。针对性地进行特色网络文化建设的研究薄弱,对网络文化发展趋势掌握能力及主动提升网络能力欠缺。存在重硬件条件轻软件资源建设的误区,更注重网络信息开发和学校网页建设,忽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在面对网上负面信息时通常是等闲视之,或简单删除,不愿主动在网上回应学生的疑惑和问题。

2.制度约束缺乏网络虚拟性已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网络世界同样需要各种纪律、制度和规范加以约束。但网络世界中存在监管不力,各种制度、规范约束缺乏。由于网络黄色、暴力、信息的侵蚀,导致部分大学生进行诈骗、抢劫、偷盗、制造网络病毒等触犯法律行为。在某种程度上,网络已成为各种负面信息滋生的温床、不法分子犯罪的手段、外国敌对势力的工具。在网络信息监控和危机处理上未形成有效干预和有效疏导,科学技术手段落后,不能快速对有害信息进行及时处理。

3.管理机制不完善目前,各高校在网络文化建设管理工作中没有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与政策措施,存在着归属不明确,权限不清晰,后续保障管理机制不健全,影响着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各高校已投了相当大的精力和资金开展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但各部门缺乏有效的统筹和协调,尚没有形成合力,导致各环节操作不协调,各程序控制不完善,各步骤衔接不顺畅。高校网络文化管理和建设中还缺乏管导结合的激励机制、考核机制、竞争机制等一系列较完善的机制。

4.内容建设落后现在的网站是各式各样,网络信息也是丰富多彩。大部分高校网站内容单薄过时,枯燥乏味,而且更新速度慢,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高校还未形成有学生特色和校园特色的栏目和网站,高校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网络文化缺乏吸引力,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信息服务未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内容丰富、功能齐备、形式多样的校园网络建设滞后。

二、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建议与策略

1.加强领导高校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以大力推进高校网络建设为目标,不断满足广大师生的需要,促进校园网络文化的繁荣和发展。高校管理者各部门通力合作,充分调研,认真规划,精心实施,保证网站建设和管理的切实可行。各高校要积极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大胆借鉴国外网络文化研究成果,掌握网络文化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使校园网络得到可持续性发展,成为高校文化引领作用的不竭动力。

2.加强监控机制高校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建设与管理制度,逐步规范运作机制,使网络信息规范有序的开展。各高校要根据学校的实际,并结合高等教育和大学生思想特点,认真制定并健全有效的制度措施。建立有效的舆情监控机制和研判机制,进行强有力的舆论引导,对有害、反动的信息及时删除并严厉批评和疏导。在牢牢把握完善的制度基础上,运用法律和行政武器,严肃处理违反规定、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网络秩序,严肃上网纪律。

3.规范管理机制高校应统筹整合网络文化资源,建立保障有力的管理机制,确保归属明确,权限清晰。各部门要有效协作配合,各程序有力控制操作,各环节不断维护更新。建立落实用户实名制,切实抓好所有用户的登记、备案。坚决打击网上黄、赌、毒,做好先进文化的宣传。要充分提高科技手段与水平,包括防火墙技术、防病毒技术、安全检测监控技术等研制和开发,对电脑病毒、黑客盗取软件进行拦截、删除,对有害信息予以屏蔽、过滤。

4.加强网络队伍建设高校要广泛吸纳一批熟悉网络、政治觉悟性的网络技术专业人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高校学生辅导员。同时培养一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学生骨干力量,包括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自主管理队伍。学校还应对网络队伍进行经常性的网络培训,提高其网络管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与社会各方人士的联系,包括学生家长、亲友、校友和用人单位,使他们成为参与和推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角色,实现校内外互动,不断增强育人合力。

5.加强教育和引导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广阔性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高校在建设和完善校园网络的软、硬件条件基础上,要鼓励建设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网站,吸引学生的关注,教师可通过网络论坛、博客、聊天室、QQ、Email、微信、BBS等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加强网上教育,引导学生合理用网、文明上网,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提高大学生道德自律力和价值判断力。

三、结语

网络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一)网络行为中的法律道德意识淡薄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高职学生对于网络法律规范不甚了解。有不少高职学生表示遭遇过网络侵权行为,比如,个人隐私被随意披露,遭受过网络诈骗等,但同时又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承认通过微博等方式披露过他人的隐私。

(二)高职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分辨能力差

由于网络信息五花八门,相比本科生来说,高职学生的是非分辨能力更欠缺一些。面对大量的网络信息,高职学生难以适从,对网络交流平台中的各种观点不能理性的分析评论,逐渐形成麻木盲从、人云亦云的心态和方式,从而成为信息的奴隶。

二、网络文化对高职学生的主要影响

(一)网络文化对高职学生的积极影响

1.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

网络文化具有前沿性,能够将最新知识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网上的许多虚拟图书馆、各种在线参考材料、电子书籍等资料都唾手可得,对高职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有调查显示,有30%的高职学生上网是为了看新闻,查学习资料,极大地开拓了学生视野。

2.缓解压力,平衡心理

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新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里,高职学生可以与自己相识或者不相识的有着共同兴趣的人交流畅谈,可以“毫无顾忌”地吐露自己的真心话。特别是有的比较内向甚至孤僻但内心又渴望能与人交往的学生,在网上这样一个开放、自由的空间里,也会变得幽默、开朗。

(二)网络文化对高职学生的消极影响

1.学习成绩下降

网络挤占了高职学生的大量的读书和思考的时间,调查显示,一有空就上网的高职学生占35%,每天上网时间在2-5个小时的占45%,上网时间在5-8个小时的占10%,利用上课时间上网的占27%,有95%的学生利用手机上网。高职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屡禁不止,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师的上课质量和学生的听课质量,厌学、逃学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网络的开放性和便捷性也导致部分高职学生自己不思考课后作业,习惯从网上寻找答案。

2.道德信仰偏差

高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他们的道德信仰也处于不稳定状态,特别是在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下,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各种价值观的碰撞和学生之间的网络模仿,导致部分高职学生的信仰的扭曲。另外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通过网络传播,导致学生过分追求物质财富而不顾道德底线。

3.网络性心理障碍

由于高职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有的学生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网上持续聊天、打游戏,以致损害身体健康,并在生活中出现各种行为异常。有少数学生甚至是连续几天通宵达旦地上网,而出现身体衰竭和死亡。

三、应对措施

(一)从社会的角度,加强网络管理

1.网络技术安全防范

由于网络信息的五花八门让学生难以辨别。公安机关可以会同相关网络信息部门联合开展依法打击网络有害信息的专项整治活动,过滤有害信息。同时国家应该鼓励和扶持适合未成年人的健康有益的网络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2.完善网络安全相关法律制度

我国于1987年开始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网络信息方面的法律法规,但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还是存在立法滞后等问题,而大部分高职学生对我国网络法规不了解。所以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梳理网络法律法规,有针对性地系统地进行网络立法,并进行全民学习。对于网络犯罪的应采取严厉措施,并进行有效的反面宣传教育。

(二)从学校的角度,加强学生的网络教育

1.进行专业建设,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专业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建立网络教学资源,从而建立校园文化阵地。对专业前沿结合社会热点话题,学校可以指导性地在校园BBS上开展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减少学生无节制的上网聊天游戏行为。同时通过这些网络平台,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学生关注的话题,不仅可与学生打成一片,还可以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

2.加强网络法制教育,提升网络素养

由于高职学生对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缺乏了解。高职院校应加强网络道德行为的宣传教育,请网警或者是网络律师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开展网络文明知识主题班会等,增加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观念。

(三)从家庭的角度,合理引导学生上网

网络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Abstract]Inthepresentworld,alongwiththeriseofinformation-based/knowledge-basedeconomy,culturalfactoristakingonanincreasinglyimportantroleintheprocessofdevelopmentofhumansocietyandassuminganincreasinglyprominentplaceintheinternationalcompetitionofcomprehensivenationalstrengths.Andresearchonculturaldevelopmentstrategiesisacquiringanincreasinglygreaterimmediatesignificance.InviewofthisbroadcontextandproceedingfromtheexistingconditionsofChinaasalargedevelopingcountry,thispaperdiscussesstrategiesfordevelopingChinesecultureintheageofInternetcommunicationandproposesthreestrategiesforthat.Theseare:(1)InaccordancewiththefactthatnationalculturesofallcountriesareopentoeachotherinthisageofInternetcommunication,Chinainitsculturaldevelopmentshouldsetgreatstorebyunityofaglobalviewpointandanationalconsciousness;(2)tomaintainthevitalityoftheChineseculturewithalonghistory,itshouldputanemphasisoncorrectdirectionforculturalprogressandculturalinnovations;and(3)Ascultureislanguage-basedandtheproductionofculturalinformationinevitablyinvolveslanguageuse,itshouldadoptalanguagestrategywithabalancebetweengivingprioritytothecentralpositionoftheitsnativelanguageandsettinggreatstorebytheroleofforeignlanguagesin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

关键词:文化发展网络时代民族意识全球意识

KeyWords:culturaldevelopmenttheageofInternetcommunicationnationalconsciousnessglobalviewpoint

文化从来都是与社会信息传播系统同生共荣的。传播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一切文化都是在传播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当代社会,伴随着现代传媒业的迅速普及,大众传媒成为当代文化的主要载体,传媒业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同社会文化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媒介文化”成为当代社会的突出文化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特网迅速崛起为“第四媒介”,在世界范围蓬勃发展。因特网作为新兴的、复合型的媒介,也正日益深入地渗透到当今社会文化之中,从而强化了媒介对文化的介入程度,并且为“媒介文化”增添了一道“赛博”文化/网络文化的新景观。由于网络传播的全球化特征,在传统的“媒介文化”与“赛博文化”/网络文化并存的今天,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传播的机会空前增多,但与此同时,国际文化竞争空前加剧,不仅在现实世界中展开,而且在网络世界中展开。长期以来在世界文化传播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在网络时代正在经受新的挑战。制定积极正确的文化发展策略,直接关系到其民族文化的命运。

全球意识和民族意识的统一

网络时代的来临把世界范围的交往活动推进到崭新的发展阶段,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的世界文化大潮不可避免地拍打着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之岸。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文化发展策略中应该在突出的位置上强调全球意识和民族意识的统一。在当今全球化多维度发展态势非常剧烈的时代,各国文化都是相互开放的。封闭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我国的文化建设和发展策略,必须针对网络时代的特点。面对正在日益成为互联的整体的世界,在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强调全球意识和民族意识的统一非常重要。文化上的封闭主义在当今世界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明智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反对文化霸权、重视保护文化和我国文化的民族特色,是我国理所当然的立场,我国当然不能对世界信息流动的严重不均衡和英文的西方文化的突出强势视而不见,也不能对网络化中孕育的不利于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的可能危机视而不见。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因此而产生情绪化的固守本土文化、试图把本国文化封闭在世界文化之外的思想。对于不合理的现存世界文化秩序、文化关系,避开是不可能的,也是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的。唯有积极参与世界文化交流并在交流中改变现状才是可行的。提高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保护文化,要靠加强中华文化本身的建设和发展及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和同其他文化的交流沟通,进一步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让中国了解世界文化,靠挡住外国文化的传播是行不通的。诚如法国著名文学家和汉学家艾天蒲(RenéEtiemble)在其力作《中国之欧洲》(L’EuropeChinoise)一书中所指出的,人类文明是一个互为依赖、互为补充的有机的整体。任何民族国家的文化,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1]文化的民族性在世界文化的整体性中最能清楚地显现。

人类文化发展史表明,世界文化整体中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激荡,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隋唐时期佛教文化的传入和影响并没有使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消失,而是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并且(同其他社会因素一起)使之达到盛唐时期的高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五四时期来自国外的新文化的传播、新思潮的引入,尤其是世界先进文化的结晶——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为中华文化的更新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爆发,作了准备。在西方历史上,欧洲文化的发展诚如罗素早就指出的,曾受惠于“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2]正是通过这一系列文化互动过程,形成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

历史的发展到了今天,文化间的相互联系更是已成世界文化领域的特征,是和社会其他进步相伴随的文化进步的表现,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必须在开放条件下实现。离开这一背景来设计民族文化的发展是没有可行性的。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又是世界的,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无论从历史上来看,还是从今天的文化现实来看,中华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我国需要在世界性的坐标上找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地位,需要在发展文化产业中把握好对外开放和保护民族文化产业的关系。一方面,面对国际文化关系的不平衡和美国文化强势的挑战,我国需要在目前从民族利益出发对我国文化产业采取适度保护,靠政策调节保护其生存和发展,需要把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的问题放到重要位置上来。为了加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我国应大力加强民族文化信息的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在网上推出弘扬优秀中华文化的内容,使之在因特网上占据一定的比例,抢占网络制高点,在网上发出响亮的中国之声。为实现这一点,我国的网络媒体作为网上信息内容提供者责无旁贷地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应当在内容设计中重视凸现中华文化的栏目、板块,向全世界传播中华文化。我们还需要建立专门集中传播中华文化信息的文化网站。这方面的工作已经起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网站承建的“中华文化信息网”已经建成,向国内外用户提供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笔者在上网观察有关网站的过程中还发现了“大中华文化网”、“中华在线”等专门或主要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网站。另一方面,我国需要站在世界文化发展的高度对待文化问题,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扩大对外文化交往,积极传播世界文化,传播国外文化的优秀成果,让中华文化在吸纳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的基础上前进。这样,我们才能在世界文化交流中使保留民族特色的中华文化为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作出贡献,同时也使中华文化因分享了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而进一步拓展、丰富自身的内涵。

沿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文化创新

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来说,保持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的正确的前进方向至关重要。对于具有悠久历史的我国文化的发展来说尤其如此。任何文化,都既有民族、地域归属,又有时代归属。中华文化是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构建起来的,也是伴随着中国历史进程而变化发展的。时代在发展,历史在前进,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也需要沿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变化、前进。这是民族文化保持勃勃生机的关键所在。新时期中华文化的发展,必须抓住这一关键。

一种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的文化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自身的实力是关键。这种实力来自国家的综合实力,而就文化本身来说,这种实力的关键在于这种民族文化的创新活力。只有充满创新活力、不断前进的民族文化,才可能经受住激烈竞争的挑战而取得繁荣。我国网络时代的文化发展策略需要强调面向新世纪、面向未来的创新,强调与时俱进。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号召全党“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并把它作为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当代中国,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形势下,中华文化发展中必须牢牢把握这个方向。要坚持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这些新课题包括:

一、分清民族文化和封建文化的界限,反对和抵制不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旧文化糟粕。中国曾经有过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形成了封建文化。在历史进程中,中国经过辛亥革命了封建帝制,又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倒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全国人民思想的理论基础的地位,确立了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但是,由于文化的沉淀性,旧思想、旧文化的消失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弘扬和向世界传播的,是优秀的中华文化。我们要建设和推进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面向未来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文化。而对于历史上封建文化遗留下来的残余,封建意识、迷信思想等,则要坚决抵制和反对。由于网络传播的全球性特征,网络文化建设中尤其需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二、正确对待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关系,尤其是要理性地处理东西方文化在交流、碰撞中的融合问题。当代先进文化是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汇集不同民族国家优秀文化成果的文化。中国的文化建设,不是处在世界文明之外的单独行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需要来自中国民族文化优秀成果和世界文明一切先进、有益成果两个方面的滋润。在当今网络时代,我们要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提供的便利,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吸收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在此基础上沿着时代前进的方向不断推进我国的文化发展,使中华文化永葆勃勃生机。

[page_break]

三、处理好文化产业发展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要在网络时代的我国文化发展中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警惕“赢利至上”思想的侵蚀,不因赢利的诱惑而偏离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时正视经济效益对文化产业生存状况和发展实力的影响,强调实效,力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四、正确处理发展、繁荣文化市场和管理规范文化市场运作的关系。包括网络市场在内的文化市场的繁荣和发展,是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与此同时,下列问题直接关系到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繁荣的市场向何处去?繁荣的文化市场上提供给公众的是什么样内容的文化制品?只有通过对文化市场的运作实行适当的、有效的规范管理,才能保证文化市场不迷失方向。我国文化市场上时有内容低级庸俗乃至黄色的文化制品出现,网络空间中也时有传播不良文化内容的情况出现,还有“黑客”现象等破坏正常的文化交流的现象出现。当然,由于我国政府一贯重视对文化和传播业实施控管,这些问题远没有在西方那么严重,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对这些问题掉以轻心。要通过加强文化法制建设、文化行业自律建设、在公众中加强有关教育和合理运用技术手段,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规范化发展。鉴于网络的全球性、复合型特征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加强网络管理构成新的课题。我国近年来已陆续制定了一些有关法规,在规范网络业运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的网络道德建设也已起步。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在实践中探索和加强网络立法,使网络法制化建设逐步走向成熟,发挥法律在网络管理中的根本指导作用,同时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并加强网络道德规范的建设,加强对其可操作性的研究,还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依靠法律、道德、技术等多方面的力量,对网络传播实施有效的管理。近年来,我国曾为加强对互联网产业的规范管理采取一系列声势浩大的行动,如整顿网吧经营、取缔无证经营网吧;整治打击黄色网站等。最近,我国在规范互联网产业市场运作中,正在进一步采取措施。为了遏制网上黄毒的蔓延、打击互联网色情站点,2004年6月10日我国开通了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工作委员会主办,其宗旨是“举报违法信息,维护公共利益”。该网站开通一月后,7月9日《中华新闻报》上提供的有关信息指出,网民已向该举报中心举报和揭发国内互联网黄色网站300多家。打击黄色网站已构成目前我国规范管理互联网产业中的一大热点。目前,我国已制定了《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目前签约企业已超过1500家。中国互联网协会作为公约的执行机构,负责公约的组织实施。公约规定,我国互联网行业自律的基本原则是爱国、守法、公平、诚信。《公约》共31条,分别对我国互联网行业自律的目的、原则、互联网信息服务、运行服务、运用服务、上网服务、网络产品的开发、生产以及其他与互联网有关的科研、教育、服务等领域从业者的自律事项等作了规定。

五、处理好网络文化和其他文化形态的关系。网络文化是以信息传播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为技术基础的文化,是面向未来的新型的文化,是强烈体现创新活力的文化。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在建设面向未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中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就目前因特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而言,虽然我国的网民数已从1997年的62万增加到2003年底的7950万(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但这一数字在中国总人口中的比例所占比例仍然很小。立足这一国情,我们还应大力加强传统类型的文化建设,并坚持两者协调互动的方针。近年来,关于因特网的信息在我国传统的传媒中大量出现。可以说因特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同传统传媒发挥“赋予地位”功能是分不开的。

网上文化信息建设中的语言问题

如前所述,网络时代,传统的“媒介文化”与“赛博”文化/网络文化并存;网络文化作为以信息传播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为技术基础的文化,是面向未来的新型文化。因而,网上的文化地位关系到民族文化的未来。努力抢占网上文化阵地和网络市场份额,已成为文化间竞争的重要内容。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亟待加强网站和网站内容建设。由于语言是文化的依托,文化强势是和语言强势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因而语言使用方面的方针在发展中国家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策略中占有重要位置。这方面的决策需要以综合考虑本国语言的核心地位、外语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英语作为网上通用语言在全球网民中的影响等各种因素为基础。

中文/华文是中华文化的依托,中文/华文的中华文化信息是中华文化的根本所系。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中首先需要加强在网上推出中文/华文的中华文化信息的力度,坚持中文的核心地位,加强中文网站和网上的中文中华文化信息建设,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这种信息资源在因特网上占到同我国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国的地位相称的应有比例。只有这样,才能扭转我国网上“信息流的进出口逆差达到4倍以上”[3]的局面,并为改变世界范围的信息流不平衡、文化间关系不平等的不合理的文化秩序,作出贡献。

但是在强调华文/中文在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的同时,也要理性地认识外语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强调加强在网上推出中文的中华文化信息内容,不能走向将文化的表现形式等同于文化内容的极端。因特网是跨越国界的传播载体,而语言却是有民族归属的。在跨文化传播中,传者和受传者如果各持一种语言,语言的障碍必然会使传通无法实现。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地位必然意味着要加强中华文化的跨文化流传,亦即在其他民族文化背景的人群中的流传。他们绝大部分都不懂中文。对于他们,将中华文化信息转换成他们所懂的语种,是实现传通所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在网站上建设多种语言的操作平台,推出多种外语版本的中华文化信息,利用外语交往工具,向全世界传播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外语中,由于英语作为网上通用语言尤其在世界网民中有广泛影响,因此,针对这一现实,在利用外语作为网上对外传播工具时尤应重视英语的应用。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媒介文化”与“赛博文化”/网络文化并存的今天,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传播的机会空前增多,但与此同时,国际文化竞争空前加剧,不仅在现实世界中展开,而且在网络世界中展开,从而给在不平衡的世界文化传播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带来了新的挑战。因而,发展中国家尤其需要采取符合网络时代的传播现实和结合自身实际的文化发展策略,方能使自身的文化在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取得发展,获得立足之地。结合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实际,本文认为:根据网络时代各国文化相互开放、相互激荡的情况,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策略,应注意全球意识和民族意识的统一,应强调与时俱进,使中华文化沿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创新、前进,并应重视中华文化信息建设中的语言使用问题,在突出本国语言的核心地位的同时,理性地认识英语等外语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两者,全方位地加强中华文化的传播。

注释:

[1]转引自【中】乐黛云、【法】李比雄主编《跨文化对话(一)》,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第159-160页。

网络文化论文范文第11篇

[摘要]:

网络社会的崛起,媒介样态的改变,为受众主体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尤其是近年来兴起的网络恶搞文化,给受众摆脱传媒强势、确立自我认同带来了某种程度的希望。本文援引文化研究学派的“抵制”概念分析了恶搞群体的身份建构策略,继而从观展/表演范式出发探讨了恶搞群体特殊的文化心理,最后以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理论为支撑点阐述了在恶搞文化中受众主体性所受的结构限制。

2005年末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将网络恶搞带入了一个鼎盛时期。两年多来,恶搞形式层出不穷:PS、电影剪辑、方言配音,恶搞对象也由影视作品转向现实生活中的名人,直至红色经典、英雄人物。针对这股恶搞风潮,学术界与各大媒体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恶搞文化作为一种草根文化兴起的积极意义,以及恶搞人性化、合法化的尺度。而笔者拟从受众的角度对新的媒介景观中恶搞文化群体的主体特色进行一番学理分析。

关于主体(subject)一词,我们可将其视为“受制于什么”(subjecttosomething),只是这个“什么”一直在变。之前,法兰克福学派从大众文化生产的一端看到了主体受制于社会文化结构的面向,认为大众文化所产生的是一种包裹着意识形态的糖衣,当我们沉溺于通俗电影或摇滚音乐提供的感官快乐时,便不知不觉地屈从了意识形态的认知暴力。但是,自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学者霍尔提出受众的三种解读方式(倾向式解读、协商式解读和对抗式解读)以来,莫利、伊恩•昴、拉德威分别对《全国》观众、《达拉斯》观众以及浪漫小说读者进行了相关研究,“表明了受众的接收不会落入完全臣服于主控意识形态的状况,而是有其自主的创造性空间”,[1]于是受众参与意义诠释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在网络恶搞实践中,我们看到,大众文本的受众依自身诠释去挪用原文本的意义,将原文本拆解、组合为恶搞文本,以文字、静态图片、动态影音档案等形式,于网络空间,身兼解码者和编码者双重角色。而其他网友以发表评论、转贴、转寄的形式表达各自的批评或认同,并从中得到乐趣,这不仅体现了网络受众的主体性与能动性,更展现了他们在新的媒介景观中表达自我的独特群体特质。显然,这正是对文化研究学派受众观强有力的证明。

但是,诚如传播政治经济学派对文化研究学派的批判——“根本没有检视人们的消费选择其实是受制于他们在整体经济型构中被建构的位置”,[2]恶搞者的自是远不可能达到的理想。恶搞实践虽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由于恶搞文化的寄生性以及恶搞群体所受到的政治、经济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抵抗和表演越来越带有强烈的出名与牟利的动机,甚至盼望商业资本对其进行收编,主体的能动性便被消费主义时尚无形且无情地消解了。

因此,笔者认为,与其庆贺网络恶搞文化的革命性意义,不如从身份政治策略、受众心理及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观点入手,来深入理解受众主体的真正面貌。

抵制的主体:他者身份的自我建构

本文所指的“抵制”取义于德赛图的《日常生活的实践》一书,他提出:“在日常生活的舞台上,既存在着支配性的力量,又存在着对这种支配力量的反制;压制者和被压制者及反压制者都在这个场所中出现;日常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场持续的、变动的、围绕权力对比的实践运作。”[3]这一实践状态被归纳为德赛图的一个重要概念——“抵制”。这种抵制既不是暴力革命,也不是针锋相对的正面冲突,而是“文化意义和象征意义上的一种‘抵制’,着眼点在于大众或者说‘弱者’在文化实践中,如何利用‘强者’或者利用强加给他们的限制,给自己创造出一个行为和决定的自由空间。”[4]

例如他在书中列举的“假发”(laperruque)现象,一些雇员们在工厂、办公室这些场合,表面上为老板工作,实际上却为自己干活:可以用上班时间写情书或者借用车床为自家客厅打家具。这样的抵制战术在现实生活中俯拾皆是,在文化实践中,被支配的社会团体也完全可以通过运用某些巧妙的策略,避开压制性的权力,实施个人的、小集团的违规,使文化商品不仅是消极接受的对象,也成为接受者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颠倒其功能,使之部分地符合自身的利益。

“德赛图的研究为那些与被归为‘文化消费’范围的实践交锋的批评家们提供了一个标准。”[5]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恶搞者,对于原文本来说,他首先是个受众。一方面,他将面对原文本作者所偏好的解读预期,如《无极》所传达的三个宏大而永恒的命题:自由、爱情、命运;而另一方面,他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抵抗和改进策略,对原版大众媒介文本以及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抵制。策略,不仅指向一种对抗式解读,如在影片真情流露的对白环节却出现笑场的局面;也包括了颠覆性的创作,如胡戈由《无极》的受众转换为制作者,在接收了大众文化的媒介产品之后,利用原文本的素材反刍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进入新一轮传播,并面向第二轮“接力”的网络受众。

在德赛图的理论基础上,费斯克将这种抵制方式称为符号抵制,它与意义、和社会属性有关。对于无权无势者来说,这样一种抵抗方式往往比针对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社会抵制来得更加有效。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抵制,恶搞者显示出自己的独立性,完成了自我身份的建构。因为,就个体的人在文本接收中对于意义和的寻求来说,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了身份认同的问题,如霍尔所言,“意义事实上产生于几个不同的场所,并通过几个不同的过程或实践(文化的循环)被传播。意义就是赋予我们对我们的自我认同,即对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归属于’谁的一种认知的东西——所以,这就与文化如何在诸群体内标出和保持同一性及在诸群体间标出和保持差异的各种问题密切相关。”[6]

每个人都有对身份的自觉意识、对人格统一性的追求以及对某种人生或社会理想的趋同。Erikson在《Identity:YouthandCrisis》一书认为,这种自我认同是在青年时期形成的,因此青年时期会出现严重的自我认同危机:如果不能成功地明确自己是什么人、自己生活的目的以及如何对待他人这样一个基本意识,就会导致“角色混乱”和随之而来的各种人生失败。[7]恶搞文化的生产者大多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之后,它的追捧者也以这个年龄段为主,在这个青年群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资格论证是他们的当务之急。为此,他们从边缘出发,首先确立了一个对立于主流的他者身份,使恶搞成为一种身份建构的策略。

正如我们很难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的情况下想象“我是什么”一样,“身份只是相对于它来说是‘他者’的其他身份才存在的。”[8]在一个由至少两人组成的世界里,由于存在各种资源、权力、倾向的界定、分配和比较,自我认同才是有意义的。“自我认同是在‘自己和他者的关系’格式中出现的为了维护自己利益和权利所进行的价值论证或资格论证。”[9]因此,身份认同不仅是我们通常以为的相似的聚合,也是一种差异政治。萨义德曾在《东方学》中提出“西方/东方”概念,认为“西方”的关键性含义是对照着想象出来的“东方”特点建构出来的,同样,恶搞者与原制作者、恶搞文化与原文本也是互为他者的关系。

对于恶搞者来说,“草根阶层”、“另类时尚群体”是他们所选择的“媒体身份”,也是相对于原文本制作者的“他者身份”。草根原本有着两层含义:一是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相对的势力;一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而恶搞玩家们大多是具有主动的媒介接近意识,善于利用媒介技能来满足自身需求的中间阶层,由于电脑的普及和数码技术的发展,使他们很快成为传媒生产领域的新兴力量。他们既与对立势力无关,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弱势阶层,真正的底层民众依然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根本无法到互联网上去发声。因此,“草根”、“另类”只是一个便利的他者身份。

在这里,我们仍需要认识到的是,“他者”是通过文本建构起来的。任何个人或群体为了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使自己的行为合理化,最便利的途径是利用文本建构起一个他者的世界。这样的文本不光是对已经存在的世界的一种描述,还可以对想象中的世界进行描述;不光是对世界的一种准确的复制,还可以处于某种目的或需要对世界进行“胡闹”的描述。因为,为了推动自身认同的积极构建,他者不仅是必不可少的参考系,在原则上还只能是被贬损的对象。对于这一策略,恶搞无疑是将其发挥到了极致。例如,胡戈在《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中》将《无极》中的主要角色置换为经理、、助手、粉丝、城管人员、警察等等来影射现实:城管人员的无情执法,色情场所的泛滥,各类粉丝的狂热,警察的。

当这种建构策略与网络独特的创作模式、交流方式相结合,调动起更大受众群体的参与性,那种属于个体的“盗取式”的隐秘愉悦感和政治小把戏便演变为集体狂欢。集体的自我认同经由暗示、传染非常容易形成一种排他性情感,就像各个民族对其他民族的气质、风俗有着各种俗套的的刻板成见一样,恶搞群体及其拥趸也往往对现实生活及主流文化心存偏见,将其视为是等级森严、虚情假意、压抑人性的场所,而恶搞世界里的自我释放才是合情合理的。

对此,有学者评价:“这个群体的人们多在儿童型文化中长大,他们还没有充分意识到权威的威严,而是习惯于以自己为中心”。[10]他们对于原文本的反抗带有一种强烈的“利己主义”诉求,他们把不同的媒介实践带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个体认知中,是为了将改造后的文本作为一种“文化资本”来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那么,在具体的传媒实践中,他们是通过什么手段来建构认同?在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心理变化呢?

表演的主体:媒介景观中的狂欢

传播科技的发展、网络社会的崛起致使媒介样态、人的心理、身份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媒介变得无处不在,媒介生产的信息内容不仅仅是过去的单一文本,而转变成媒介景观(mediascapes),大量复杂的影像、叙事充斥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接触、消费不同的媒介上,媒介建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而此时,数字化平台又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和更广阔的操作空间。尽管人还不可能摆脱对物的依赖,但新科技本身所提供的新思想与信息资源,已经从根本上为人的自由发展创造了条件。人类可以按照自身的特点来发展自己,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开发各种潜在的能力,由依附观念向独立观念转变,人更具有独立性和自由个性。对此,麦克卢汉早有预言:“任何新媒介都是一个进化的过程,一个生物裂变的过程。它为人类打开了通向感知和新型活动领域的大门。”[11]随着传播新科技的广泛传播与普及,大众不需要巨额资本就能获得媒介生产工具(电脑、数码相机、DV及网络),影视制作变得更方便、更低廉、更大众化,人们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媒介观。人人都可成为技术的主人。DIY观念的盛行,使得受众在接收文本的同时也极易生产文本,受众的身份也不再是固定于解码这一端,在定点与文本过招,而是展现出与影像同样的流动性。

为此,Abercrombie&Longhurst提出了观展/表演范式(spectacle/performanceparadigm)(相对于效果研究的“行为范式”与文化研究的“收编/抗拒”范式而言),关注日常生活如何重返媒介文化、消费对于媒介文化的影响、受众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主体认同。他们的基本观点是[12]:

由于资本累积到影像的地步,世界变作一种景观,社会成为表演的社会,万物都因注视而表演。人们以往以“我是什么”(being)来界定自我、到后来关心“我有什么”(having),到现在则变成“我看起来像什么”。人们想要穿着正确的服装、开着正确的车子,将自己建构成心目中想要成为的影像。媒介影像向日常生活的全面渗透,使得日常生活的这种美学化愈演愈烈。大众传播媒介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影像,成为人们投射自我欲望的中介体。在媒介景观中,人们想像着他人如何看待自己,也为了想像中的观众表演自己,顾影自怜。

而这里的“他人”、“观众”则指向Abercrombie&Longhurst所提出的“扩散的受众(diffusedaudience)”。也就是说,在媒介景观中,人人都无法逃离受众的位置,人人都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受众。这些受众具有消费者与表演者的双重身份,依靠从媒介景观汲取想象力所需的资源,透过景观与自恋的循环过程,建构与再建构自我认同。

恶搞文化中的受众跨媒体阅读文本,将其日常生活经验与不同的媒介实践相结合,如看电影后在网络上改编展示文本,或将网络上的恶搞文本带入日常生活表演,体现出现今受众身份与媒介景观混杂的特征。而受众阅读原文本后之所以要将改编文本上传网络进行展示,让个人创作进入公共空间,是因为他们深知,哪怕只是几个字的响应,都一定会有他人观看并回馈。在网络上发表文章、自制文本参与恶搞,就像是在想像的他人面前表演自我一般,一种自我认同感不断在此过程中产生。不论是创造恶搞文本的人(原文本的受众与表演者)、做出评论的人(恶搞文本的受众兼表演者)、点选链接下载的人(恶搞文本的受众)、转寄转载的人(恶搞文本的受众),都参与了观看、表演的过程,完全不用靠媒介机构的介入。

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ThePresentationofSelfinEverydaylife)一书中,戈夫曼对人们之间这种表演与观看的互动有过较为详细的阐述。他认为,人与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互动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表演,我们每一个人就像演员一样,在某种特定的场景下,按照一定的角色要求在舞台上表演给观众看。此外,“互动的双方很少出现纯粹的表演者和绝对的观看者,每一方都随时处于表演者和观看者的双重角色当中,既是表演者又是观看者,表演和观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13]

同时,表演过程本身包含了表演者和观看者双方的相互预期。表演者的期望普遍来自于他对具体场景和角色要求的主观判断,而观看者的期望则大多来自于社会规约,即在一定群体内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一具体社会位置及相应的角色要求的认同标准。

我们据此可以判断,网络恶搞文化的流行不仅仅是因为一种抵抗意识的觉醒,更多的是在于具有共同利益关系和价值认同的人们结成了一个戏班,戏班成员之间有着良好的默契配合。恶搞者在进行表演之前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自我概念,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要给观众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观众对他的表演有着什么样的期望,然后才能采取相应的表演技巧。对于恶搞作品的观看者及恶搞文化的拥护者来说也同样如此,他们对于恶搞作品的态度会暴露于恶搞者本人和下一轮受众面前,因此,他们也会有意识的选择自己的表演方式。这便涉及到拟剧理论所提及的印象整饰(impressionmanagement)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做的“印象整饰”是为了在“台前”获得一个令人满意的印象,而有意识的掩饰一些不能公开的后台行为。表演中可以被观众看到并从中获取一定意义的部分,戈夫曼称之为“前台”,限制观众与局外人进入的部分则是“后台”。后台不必像前台那样关注自身形象,受到固定规则的限制,因而是放松且自我的。需要注意的是,“印象整饰”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其形象的满意程度也不以正面、精美为标准,而是在于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无论在什么场合,“印象整饰”的一个最基本目的是为了要让他人对自己留下印象,藉以维持他人对自己的认知,建立认同感。

随着媒介景观中呈现出的日常生活的总体美学化,“一种打碎装修美化的反美学的欲望被唤起”。[14]尝试不同的变身扮演、进行大胆露骨的表演往往更能得到众人的认可。因此,在网络空间里,解除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限制后,恶搞群体的表演不再局限于一种精心修饰后的前台行为的展现,而是从媒介景观中汲取想象力的资源,将我们平常羞于启齿或面对的“后台行为”编入文本,比如吃喝拉撒、脏话、龌龊不堪或裸的想法,以此来建立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制作者通过表演获得,而观看者通过观看与交流寻求到了文化领域的同盟军,达成了自我建构的目的。

同时,恶搞群体通过网络了解到了许多人类日常生活中隐而不宣的后台行为。“当地位较低一方了解地位较高的一方的后台信息,并因此而发现后者在后台的表现与他在前台的地位有着极大的差异甚至完全相反时,高位者的权威形象就会立刻土崩瓦解。”[15]自然也会导致该群体对于传统、经典及权威的不尊重,故意将其前台行为拆分或丑化,以此表达对经典、权威表演性和虚饰性的不满。

总之,技术及随之而来的媒介景观,为网络空间的受众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也塑造了他们特殊的文化心理,更导致了他们身份的流动性,让前一刻还是原始文本的解码者(文化消费者),下一刻便是生产恶搞文本的编码者(文化生产者),再下一刻又可能变成重新点阅自己作品的受众(文化消费者)。在这些时间点之间,又已经有其它网友观看文本并加入恶搞与讨论了。正是在这种生产/消费、观看/表演的不断循环中,人们想像着他人可能的回应,实施着凸显个性、自我实现的计划。

消费的主体:结构牢笼中的另类时尚

以上思路从文化策略和文化心理的角度肯定了受众建构自我认同的主动性,但其主体性不是天马行空的,其程度也有可能因为结构的限制而有所差异。如昴(Ang)所言,受众或许是主动的,但“主动的”并不等于“有权力的”,而且这种主体性很容易被消费逻辑所整编。[16]资本总是作为支配力量存在,受众的抵制只是在有限的文本解读中所做出的,对权力集团并没有造成实质上的打击。多数恶搞文本改编自大众媒介讯息或是主流的消费文化商品,这些都是文化工业的产物,受众所能运用的文化范畴与文化元素,并不是多元多样的自主选择,而是被某些特定的生产者与流通者所主控。玩家们在恶搞、嘲讽时,甚至还有可能复制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成分。很多恶搞演唱组合借由“男生女性化”“女生男性化”恶搞(如“羌族双煞”恶搞《千年等一回》),通过性别反串达到趣味效果,召唤观众集体嘲讽偏向女性气质的男生和偏向男性气质的女生。此类文本的再现对于正常男女形象的肯定与非正常的惩罚(即被取笑),就与主流文化没有两样,丧失了反抗刻板印象的批判能力。

在经济利益主导的现代消费社会,技术提供的解放性遭遇社会结构的制约性,能动的主体难逃商品化的命运。在这样的时空里,资本攻城略地,文化不再是抵抗资本侵犯的神圣领域,相反,神圣或反神圣、经典或非经典、审美或反审美的各类文化都会为资本所吞噬。

对于网络媒体来说,网络技术决定了网络文化发展的工具性命运。网络文化因袭了技术的工具特质而成为一种地地道道的工具性文化。它必须通过传播与众不同的、富有趣味性的信息,来提高网页的点击率,从而把受众的注意力转手出售给广告商并获得利润。恶搞文化以其特有的搞笑反讽、幽默诙谐在网上有着强大的受众基础,这对网站无疑有极大的吸引力,它们希望将人们的某些心理及嗜好转化为注意力乃至现金流。

因此,“六间房”网站赞助胡戈推出《鸟笼山剿匪记》,黄健翔“解说门事件”也被商家制成彩铃全面上线,它们都成功的完成了从“娱乐”到“生产力”、从“欢笑”到“财富”的价值跨越。借助胡戈“馒头”事件带来的连锁反应,“六间房”网站的高点击率一度引发网站瘫痪;而据业内人士推算,“解说门事件”所催生的网站下载收益将超过百万。在商业大潮中,实用主义与消费主义通过恶搞大获全胜,恶搞为商家创造的商机与利润不可限量。

而且,据传媒学者迈克•格劳迪称,“越是大的公司,就越是对‘恶搞’持宽容的态度,因为他们认识到,如果能够让受众或者是顾客提交自己的想法和内容,才能够和他们形成良性的互动,品牌的认知度也会随之提高。”[17]因此,对于受众恶搞某个大众文化文本后所产生的意义和,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就像聪明的商家有时会故意让顾客占些便宜而装作不知,其实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而顾客却以为自己真的占了便宜,甚至会再次或多次消费,此时的顾客已成为商业霸权的同谋。”[18]被恶搞的原文本可能会“意外”地吸引到更多的注意力,我们很难区分这究竟是一种颠覆的解放还是一种更巧妙的控制。

此外,在恶搞文化形成气候后,同时也成了新生代创业致富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恶搞群体,与拥有媒介控制权,引领媒介发展潮流,决定社会舆论导向的强势阶层相比,他们不具备媒介资源的优先使用权,也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来承受“玩票”带来的风险,甚至他们唯一的技术优势也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向强势阶层靠拢,与资本结合将是他们生存之道。于是,一些玩家在恶搞获得了一定知名度后,以此作为筹码接受商业势力的收编,与其展开合作或成为其中的一员。如后舍男生签约太和麦田,晋升娱乐圈,成为专职的恶搞者。而胡戈则与某房地产公司签约,开始拍摄商业视频短片。

恶搞文化及其制作群体除了具有商品化趋势以外,还有着时尚化的特征。在消费社会中,景观的存在使得主体真正的行动能力不再受到关注,短时间内的身份置换成为可能。“金融家可能成为歌手;律师可能成为间谍;面包师可能会炫耀他的文学品位;演员可能成为总统;厨师可能会使其烹饪技术富有哲学的味道,就好像这些烹饪技术可以被看作世界史的里程碑一样。”[19]当景观与时尚达成共识,我们便可看到受众作为消费主体对消费意识形态的积极回应。

人们追逐时尚,消费与众不同的东西,却并不管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它可能是某种古怪、丑陋的东西,也可能是某种新奇的娱乐方式。消费传统、消费权威、消费政治便是恶搞文化群体的时尚。当然,如果把去电影院看大片、听原声大碟等同样理解为一种时尚的话,我们或许可以将恶搞文化称之为“另类时尚”。极端追求时尚所获得的满足感,通过反时尚同样能获得。无论是时尚还是反时尚,其最大的特色便在于满足了对差异性、个性化、变化的要求。“每一个阶级,确切的说,也许是每一个人,都存在有着一定量的个性化冲动与融入整体之间的关系,以至于这些冲动中的某一个如果在某个社会领域得不到满足,就会找寻另外的社会领域,直到获得它所要求的满足位置。”[20]恶搞者及其拥趸需要这样的时尚消费,能够帮助他们实现在别的领域无法实现的追求个性、表现自我的满足感:觉得自己制作和接受的是特别的、令人惊奇的东西,比如任意消费强势阶层所拥有的话语权,将他们自己和别的群体区分开来,包括原文本的制作群体及其臣服于他们文本意义的受众群体。

恰如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换冲垮了贵族时代的等级沟壑,消费时代的到来也同样让人们在传媒实践中体验到了“民主”和“平等”。当恶搞时尚风行之时,人们期待已久的平等的理想、个性化的追求似乎就通过消费实现了。因此,只要一个社会能够保证这种消费的合理性,人们就认同它并赋予这个社会以合法性。于是,消费社会意识形态被成功地内化,并与人们的心理结构达成了一致。

而实际上,“在消费社会,‘个性化’成为一个意识形态的陷阱。消费社会所提供的个性化的消费生活方式,恰恰是最无法实现个性的方式。”[21]恶搞文化成为商品、成为时尚之后,它们借助表面个性化(反叛的、民众的、激情的、自由的)和本质同一化(吸引注意力,获得利润)的巧妙结合,有可能比其他精英文化更具有号召力,也更具有欺骗性。

恶搞,从边缘走向中心,从文化转向经济,这个过程既有积极进步的一面,也有大量我们目前还无法把握的东西。我们既不能简单的将它推崇到一个革命性的高度,也不能“恶意”地将其理解为主流社会预留的安全阀,文化权威维持秩序最经济、最简单的策略。毕竟,由于媒介景观的复杂性,结构因素的存在以及人们文化心理的微妙,“到底谁恶搞了谁”依然是一个有待我们深思的问题。

[注释]

[1]魏玓:《全球化脉络下的阅听人研究——理论的检视与批判》,《新闻学研究》,第60期。

[2]PeterGoldingandGrahamMurdock:《文化传播与政治经济学》,参见《大众媒介与社会》,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17页。

[3]MicheldeCerteau,ThePracticeofEverydayLife:Volum2.UniversityofCarliforniaPress1988.p.3.

[4]陆扬,:《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24页。

[5]BrianMorris,WhatWeTalkaboutWhenWeTalkabout‘WalkingIntheCity’,CulturalStudiesVol.18,No.5September2004,p675.

[6]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页。

[7]转引自赵汀阳:《认同与文化自身认同》,《哲学研究》,2003年第7期。

[8]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田晓菲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82页。

[9]赵汀阳:《认同与文化自身认同》,《哲学研究》,2003年第7期。

[10]王晓渔:《“恶搞文化”的症候分析》,《南方文坛》,2006年第3期。

[11]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22页。

[12]参考张玉佩:《从媒体影像观照自己:观展/表演典范之初探》,《新闻学研究》,第82期。

[13]转引自黄健生:《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与行为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7期。

[14]周宪:《日常生活的“美学化”——文化“视觉转向”的一种解读》,《哲学研究》,2001年第10期。

[15]桂琳:《“大话”文化:“电子场景”下青年文化的“中区倾向”》,《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16]魏玓:《全球化脉络下的阅听人研究——理论的检视与批判》,《新闻学研究》,第60期。

[17]陈旧:《娱乐至死恶搞成疯》,《新周刊》,2006年第17期。

[18]张殿元:《大众文化操纵的颠覆——费斯克“生产者式文本”理论述评》,《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2期。

[19]梁虹:《景观的激进批评与景观文化的发展——德波<景观社会评论>要义》,《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网络文化论文范文第12篇

江油游客行为特点与网络传播效果分析

(一)研究方法设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定量分析江油游客的群体特点、李白形象在传播媒体中对受众的影响力、江油市政府对传播媒介的选择利用,以及受众对信息的偏好等。通过对江油李白纪念馆两位馆长进行深度访谈,定性分析江油市政府在传播李白名人文化尤其是在网络中传播李白形象的政策指向,便于进一步了解江油开发名人文化资源的措施。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结论,找出江油名人形象网络传播中的问题,探讨江油名人形象网络传播效果的提升策略。随机抽样调查是研究受众态度与选择倾向的有效方法。研究小组与2011年9月11—12日,在江油市重点旅游景区李白纪念馆和太白公园对游客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选择在网络中了解过李白和江油的人群填写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90份,成功回收89份,有效率98.9%。运用SPSS13.0版本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首先对调查数据进行了信度分析,信度系数α为0.713,大于0.7,表明该问卷调查的可信程度较高。采用交叉分析、皮尔森(Pearson)相关分析和t检验,分析游客基本背景信息、影响他们到江油旅游的因素和他们旅游的行为偏好特征。

游客群体特点。从已回收问卷的数据来看,游客性别较为均衡,差别不大,参与调查的男性占46.7%,女性52.2%;文化层次以本科以下居多,拥有初中文化的占21.1%,高中文化的占17.8%,中专文化占18.9%,大专文化占20%,本科生占13.3%,研究生占2.2%;从地域分布上看,来自本地的有54.4%,省内的有32.2%,国内的有12.2%,基本以本地为主,其次是本省游客;年龄分布上,青少年和中青年为主,14岁以下的占3.3%,15-24岁的占45.6%,25-44岁的占32.2%,45-65岁的占14.4%,66岁以上的占3.3%;在收入水平方面,以中低收入为主,1000元以下的占35.6%,1000-2999元的占33.3%,3000-5000元的占23.3%,5000元以上的仅占5.6%。见表1。从游客群体特征可以看出,江油旅游市场层次较低,以本地、短途和低预算游客为主,对高层次文化群体和社会精英,对外地甚至外国游客缺乏吸引力。究其原因,除了身居内陆盆地的地理区位因素之外,文化名人作为江油旅游发展的核心资源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这集中体现在李白名人形象的传播方式与李白在网络中的影响力上。

(二)传播媒介选择与文化名人影响力

与文化名人有交集的城市和地区,容易受到人们的喜爱进而成为旅游胜地。作为地区的标志性符号,文化名人在推动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具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作用。一个地方的文化名人越被人们认同,这个地方越吸引人前往,越容易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所以,挖掘名人资源,提升与城市有密切关系的文化名人的影响力,让公众自觉把文化名人与特定的城市或地区联系在一起,对扩大地区声望,带动地区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名人李白就是江油市最为重要的名人资源。据有关专家考证,唐代诗人李白出生在四川省江油,江油的地域文化也对“诗仙”李白的气质和文风有重要影响。李白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相当高的声望,他的名字家喻户晓。在本次调查中,所有的人都知道“李白”这个名字,进一步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名人李白作为江油市的重要名人资源名不虚传。人们了解李白的途径49.4%来自课堂学习,38.2%来自书籍及其他纸质媒体,而通过网络了解的仅3.4%,通过广播电视了解的只有2.2%,见表2。这样的结果和中国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全程收纳李白的诗文息息相关。这说明传统教育和媒体形式是人们了解李白的主要来源,网络作为一种现代旅游者信息来源重要渠道的新媒体,在增强李白影响力方面还很薄弱,没有发挥它在信息传播上的强大优势。进一步交叉分析发现,游客的年龄和李白形象来源渠道相关性显著。从各年龄段来看,14岁以下的儿童游客了解李白完全来自于课堂;在15-24岁的青少年群体里,过半游客通过课堂了解李白,但超过30%的游客心中的李白形象还通过书籍和其他纸质媒体构建,这个群体中有小部分人开始运用网络和电视广播了解李白;在25-44岁的青壮年群体中,通过纸质媒体了解李白的比率有了明显上升,大约51.7%,但仍有44.8%的游客心中李白的形象来自课堂教学,这个群体里李白形象的形成加入了他人告知的因素;45-65岁的中年人群中,46.2%的游客通过书籍及其他纸质媒体了解李白,23.1%通过课堂学习知道李白,另有7.7%是通过网络知道李白,23.1%通过他人讲述知道李白;66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里,通过他人告知而形成有关李白印象的占大多数,大概66.7%,此外就是通过课堂学习知晓李白,占33.3%,见表3。可见,在李白形象传播中,网络受众单一,青少年和中老年是主要群体,且比重小,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课堂学习和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多样、受众比重大,自然成为李白形象主要来源渠道。

形象信息来源途径的单一和落后,使李白的名人效应还不足让李白故里江油成为一个热门的旅游地。在调查中,当游客回答“是否慕李白之名前来”时,将近一半的游客选择了“否”。也就是说,他们到李白景点旅游并不是主要为了探访李白踪迹,而是顺访这些景点。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李白的文化名人影响力不够,不足以影响旅游者,成为他们旅游决策的决定因素。李白作为中国的“诗仙”,一生云游逍遥,他入过蜀,也进过京,升迁贬谪数次,到过很多地方。所以,要使江油“李白故里”的名称响亮起来,就要积极利用网络传播,发挥网络传播覆盖面广、成本低和传播手段丰富的优势,不断地向人们积极地传播和强化江油与李白关系的信息,形成强大而集中的名人影响力,使人们一提到李白就想起江油,一提到江油就想到李白,从而促进江油的旅游业发展。

(三)名人网络传播中的问题

1.李白网络形象传播效果不太理想在科技越来越发达,信息越来越丰富的当前,好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能够使传播活动达到更优的效果。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论也指出了媒介在传播过程中的意义,与信息的特性符合的媒介往往比信息本身更为重要,所以,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能够强烈地影响一个地区文化名人旅游营销的效果。著名的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就把网络、电视、电影等现代媒介结合使用,让地区的知名度大大提升。其中,尤其注重了网络在其中的作用。由于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到达地点广,互动效率高等特点,使“曲阜”的名称变成一个世界范围的名词,不仅为中国人熟知,外国人也了解到了曲阜就是教育家孔子出生的地方,从而为曲阜的境外游客量作出了重要贡献。所以,提高江油李白形象的网络传播效果是发挥李白名人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表4是李白在网络中传播效果的整体评价。虽然肯定的评价超过50%,否定评价的比例很小,仅占10%,但“一般”这一折中选项的比例最高,达到33.3%。说明李白这一文化名人在网络上的传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改善,进而将选择“一般”的人群的态度转化为“较为满意”的结果。

2.李白网络形象传播模糊在考察“李白在网络宣传里的形象与游客游览之后感受到的形象是否一致”的问题上,虽然过半的被调查者作出了肯定的回答,但也有31.5%的人态度模糊,少量被调查者不认为他们在景区感受到的李白形象与宣传中一致。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态度模糊的折中评价与负面评价也有近50%,这说明宣传的李白形象模糊,甚至是错位。这不得不让人重新审视江油市政府给李白的定位———一个集爱国的庄重感和诗人的潇洒气质于一身的文化使者。这个定位夹杂了李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以及他能带给当代人尤其是青少年的作用,让李白成为了一个内涵丰富的载体。正因为这种形象内涵丰富,人们才会在多种因素的面前权衡各种喜好,最后形成多样的态度。所以更好地平衡李白形象中的各种元素,打造宣明的文化名人形象,是江油提升游客旅游体验评价的关键。

3.网站的内容和质量不佳高质量,符合人们需求的信息内容更容易得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江油市政府为了宣传李白,在政府的门户网站上设置了一个子页面,这是当前江油市有关李白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人们了解江油与李白的重要途径。但是许多人并不认为这些信息对他们的旅游活动有较大帮助。调查显示,有44.9%的游客认为帮助一般,15.7%的游客认为没什么帮助,只有39.3%的游客认为有很大帮助,见表5。说明网站信息内容和质量不佳。江油网站信息内容和质量问题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没有把握人们的信息需求。在江油的门户网站上,信息可以简单地分为学术类信息、服务类信息、李白故居归属争议类问题、宣传类信息以及李白个人信息和成就类信息等。调查表明,人们更希望从网站中得到李白的个人信息及成就,以及学术类信息(如表7),而网站中更多的是江油围绕李白开展的思想教育活动,比如青少年的爱国教育。所以,没有把握好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是导致江油对网络媒体利用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网页视觉效果设计不符合人们的浏览习惯。调查中,人们普遍认为江油门户网站应该改善文字和图片介绍,增添视频展示和意见反馈,如表8。而事实上,江油门户网站中提供的信息的确不能算丰富。很多展示新闻或介绍李白的子网页只有寥寥数行,且留出了大片空白,更缺少鲜活的图片,不能全方位展示江油和李白文化的风貌,缺乏吸引游客的诚意和热情。综上所述,网络传播媒体的利用不足、传播效果差和李白网络形象模糊等,是江油李白名人文化的影响力不足的重要原因。江油李白形象网络传播应有清晰的形象定位,并根据受众偏好和兴趣,提升网络信息质量,吸引各个年龄段的受众,从而提升李白的影响力。

网络传播效果提升策略

(一)借鉴成功经验,激发名人文化网络传播潜能

在新媒体越来越活跃的当前,江油李白形象的网络传播还未真正起步,借鉴成功经验是一个可行的途径。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山东曲阜的孔子文化营销。曲阜不仅拥有丰富的孔子文化精神财富,有流传千古的历史遗迹,还有一整套符合当代营销理念的传播体系,开启了网络营销的新方式。不仅与知名门户网站新浪网合作,还建设了名为“孔子故里•中国曲阜”的政府门户网,“世界文化遗产•曲阜三孔景区”旅游网,以及孔子研究院网。这些网站不仅版面精美,内容也很丰富,囊括了曲阜新闻、旅游资讯、便民信息、在线商城、研究成果、读者反馈、招商引资等内容,很好地展示了曲阜的风貌,传播了孔子的文化形象。在国际上,一提到孔子人们纷纷联想到曲阜,这除了孔子文化博大精深之外,还应归因于大众媒体特别是网络新媒体超强的复制和传播能力。所以,要以李白作为名片宣传传统文化,展示地区形象,江油需要借鉴曲阜经验,特别是网络营销中的新经验。首先,要了解广大受众的喜好和需求,结合江油城市整体规划,定位一个有地方特色又为大众所吸引的李白形象。其次,把传统名人文化渗透到地区工作的方方面面,塑造一个自信、开放的宣传氛围,巩固在传统媒体中的营销效果。最后,应把网络传播系统的构建作为工作的新重点,加大人财物力的投入,建立一个全面、优质、高效的宣传平台,提升传统名人影响力。同时还要注重与网络上其他文化遗产地以及其他文化名人所在地的联系,加强交流与合作,吸引投资,促进旅游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线上和线下活动联动,网络与游客互动,提高李白形象的影响力

参与和互动往往是提高参与者兴趣的重要途径。李白形象在网络上关注的群体较少,与江油网络宣传互动性不高、没有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轰动效应有很大关系。线上和线下联动方面,不仅要在网络上重点宣传李白的诗歌、个人信息和成就,而且还应在江油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李白学术研讨会、以李白诗歌为主题的画展、青少年诗歌爱好者夏令营等,扩大李白形象的影响力。网络与游客互动方面,要提高李白宣传网站质量,除使用精美的图片和文字外,还要使用视屏图像,提高信息的生动性,设置反馈意见渠道,搜集游客意见。设计与游客互动的项目,吸引各个年龄层次的游客参与,提高网络宣传的覆盖面,从而提高李白网络形象传播影响力。

(三)议程设置制造焦点新闻和话题,吸引注意力

互联网是信息的海洋,复制并传播着无数的信息,人们在上网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干扰,影响他们对信息的注意和选择。受现代性的影响,传统名人文化与现代流行文化相比,缺少广大的群众基础,因而在利用互联网打造地区名人形象的时候,更需要采用各种方法和途径,把需要传播的信息从海量的信息中区别出来。一个有效的方法便是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是大众媒体最为重要的社会功能之一。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与传播媒介的报道活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对应的关系:媒介给与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所以,媒体想要影响公众注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就应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同样地,要扩大传统文化名人在网络新媒体中的影响力,也需要对相关话题进行议程设置,为地区形象的打造营造一个积极有利的媒介环境,有效吸引目标受众的关注。

2009年,《中国经济周刊》就以题为《李白故里之争使两城市扬名,效果超过央视打广告》的新闻报道了湖北安陆在央视打出的城市宣传片侵犯四川江油“李白故里”商标的事件,让两个原本不知名的县级市瞬间扬名。但早在2008年,吉尔吉斯斯坦文化部就向中国表示,李白出生在吉尔吉斯斯坦境内。2010年,甘肃学者雷达又提出李白故里在甘肃天水秦安,再一次把李白故里之争推向一个高度。“李白故里问题”因为涉及文化历史等学术问题以及多地的政治和经济问题,俨然已经变成了一个值得关注和讨论的舆论话题。这样的话题把江油抛到了风口浪尖,为正常的宣传工作设置了重重困难。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李白故里”的话题性也为江油带来大量的关注。特别在当前的网络围观时代,话题就意味着眼球,眼球带来经济。所以,对于江油来说,巧妙地把舆论热议话题转换为打造李白名片和地区形象的动力是网络宣传的一大途径。具体地,江油可以运用李白研究会多年来对李白和李白文化考据得出的资料,从学术上,对竞争对手的说词进行反驳;依靠国家法律,特别是商标法对“李白故里”商标的保护来赢得优势;还可以利用议程设置的力量,在网络转载媒体对此事进行的跟踪报道,给人们提供一个追踪事件发展始末的平台。这样就可以把人们的注意力从纸质媒体吸引到能够更好传播信息的网络媒体上来,更有效地全方位地对李白和江油进行宣传。

(四)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支撑旅游目的地发展的一大关键因素,重视并保障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为地方旅游产业创造有利的环境,增加旅游和经济发展的后劲。反之,地区旅游业将会受到极大的制约。在网络宣传中,也必须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网络文化论文范文第13篇

以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制定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范(试行)》中的关于远程教学管理系统的要求及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为基础在以质量为核心、以人为本、以科学的管理方法为手段、以优质服务为目标的网络教育教学管理基本理念指导下与学校网络教育学院教务管理工作人员合作融合双方力量进行科学化管理从学院层面的系统管理、教务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四个模块构建网络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二、模块化化学网络教学管理模式

1.系统管理。网络教育教学管理由于受到网络运行状况、计算机性能等因素影响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要有与它契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鉴于西南大学网络学院已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用户管理和安全管理裁们重在研究为有效指导与监督教学过程的系统制度化管理制定了《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育管理办法》和《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师管理制度》成立了“化学化工学院继续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和管理。

2.教务管理。教务管理包括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教材管理(学籍管理已由网络学院完成)。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掌院在2001年开始开设网络教育《化学》专业2008年在对培养方案做出调整和修订后,专业更名为《化学教育》专业,同时新增《应用化学》专业。两个专业在培养方案、教学内容等方面都采取不同于全日制本科的方式突出网络教育的继续教育特色。教学计划是根据网络教育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学习年限和教学对象而制定投有盲目照搬普通教育计划。网上教学组织严格遵守教学计划作为考核、验收教学质量的标准。两个专业教学计划各自包含不同的11门专业课程、各有特色的6门选修课程、教育实习或工业见习以及毕业论文。《化学教育》遵循当前中学化学教学的改革模式和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教有所依、学有所用;由于大多数学员都是来自基层教学单位,因此依托基层教学单位完成教育实习的实践教学环节并设计合理的与学员从事教学相关性强的毕业论文题目精心进行指导。而《应用化学》则遵循当前经济改革浪潮中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来自工矿化工企业的学生实践优势依托企业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化学网络教育教材包括文字类(一般使用统编教材制作为电子课件、题库和案例库)、图形(像)类、音(视)频类动画类等教材洛类自成体系J虫立使用。

3.教师管理。教师管理主要从资格审查、培训管理、责任管理和考核评价上进行管理。学院规定从事网络教育工作的教师必须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并且有一定网络教育经验。教师任课前均需经过岗前专门培训,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和实践技能在进行教学管理的时候能够主导学生的在线讨论活动,准确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客观评价和指导。教师一旦承担网络教学需认真学习管理办法,熟知各项规章制度并与学院签订‘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育教师教学工作责任书”并建立化学网络教育教师档案。教学队伍建设:网络教育师资队伍的学科结构、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均有相应要求技照‘化学化工学院关于成立网络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的决定”针对学院网络教育优质资源利用不够缺乏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情况通过外聘请内培养构建合理的教学队伍。目前已形成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力军的多个课程教学团队。教学研究:为了提高网络教学质量肩效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内容涉及网络课程内容的组织、网络资源的利用、网络教学方式的探究、高校网络教学的设计原则、高校网络课堂教学的优化运用、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等。鼓励教师总结自己进行网络教育过程中的经验和感想技照科学论文的规范格式撰文投稿始予相应奖励,推动网络教育管理的理论研究。

4.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包括学生自我管理和学习评价管理。网络教育具有“师生分离”和“教管分离”性质教师角色淡化教学管理弱化而学生的自我管理凸显。我们在每个年级实行班组管理启选班长,定期轮换赴每一位同学充分参与管理锻炼自主能力加强自我服务,同时重视对学生自治的引导。学生学习评价管理由自我性评价和客观l胜评价组成。自我性评价:学生先完成自测题目和思考题目提交后与标准答案比较而做出自我评价。客观性评价:根据学生平时作业完成质量、设计实验的完成情况等给出具体的分数通过提供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使学生感受到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教学秘书定期分析学生学习评价相关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做相应教学调整。

三、化学网络教学管理模式特点

网络文化论文范文第14篇

【关 键 词】网络文化/悖论/开放/自由/虚拟

所谓“网络文化”有两方面含义:一是网络不仅是一种技术与社会现实,更是一种文化现实,网络本身就是一种新兴文化形态;二是文化是以网络的形态存在和发展的,人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文化之网中,网络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网络化形态的最典型体现。简言之,就是“网络的文化(特性)”与“文化的网络(形态)”。

网络的文化特性有三方面含义:一是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有一种文化动力和文化支柱,即人们内在的文化需要和文化精神——互相交流、获取信息的“文化本性”——推动着网络的发展;二是网络产生了各种新的文化现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三是网络中蕴含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文化精神,并对其他文化形态产生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冲击和影响,促进其他文化形态的变革。

文化的网络化形态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外向的网络化,即特定文化形态与其他文化形态及整个外部环境形成一个网络系统,特定文化形态在与其他文化形态及外部环境的互联互动中存在与发展;二是内向的网络化,即同一文化形态内部表现为一个由主体、客体和中介等不同要素组成的网络系统,文化就是一张网,把人、自然、社会、历史网在一起。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看,文化发展程度越高,文化的开放性就越高,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动就越发达,同一文化内部的层次结构也越复杂,文化内部不同要素和层次之间的互动也就越发达。一句话,文化越先进,其内外两方面的网络化程度就越高。

网络文化方兴未艾,远未定型,很难做系统的、定性的研究。不过,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现象背后,我们还是能够发现它的一个最突出也是最根本的特点:存在着许多“悖论”(二律背反)现象,即在多层次、多方面具有二元因素的冲突、对立、混杂、互补的特点。尽管在表面上,它消解了或试图消解其他文化形态中的二元对立和中心意识形态,但它并不能真正摆脱二元冲突对立,只是使之具有了更新的形态,并为对立面的互动与融合提供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通过对网络的现象考察和价值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网络文化的最典型的十大悖论。

一、技术与人文

这一对矛盾是网络文化的最根本矛盾。毫无疑问,网络首先是一种技术,它从诞生那一刻起到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带有浓重的技术色彩。然而,任何一种技术,从它走出实验室走向社会的那一刻起,就具有了“文化”的色彩。而文化从根本上说就是人化,其首要特性就是人文性。网络一旦进入社会、进入生活,就成为一种新文化,具有了人文性,网络的技术性与人文性必然产生张力和冲突。其实,技术与人文的张力和悖论不是网络时代的专利,自从技术在人类社会出现以来,二者的张力和悖论就与生俱来。特别是工业社会以来,对技术与人文、人与机器的关系的反思始终是思想家们的重要课题,只不过在网络文化中,这一悖论更加突出和复杂。

技术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它对社会文化的推动作用,更在于它可以为任何人所用,可以用于任何可能的目的,人们常说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就是这个意思。因此我们如何选择和应用技术,对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将起决定性的作用。“技术在现代的、充满活力的文化现实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人们愈发广泛地承认,现代技术是现代文化得以建立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文化的未来将被技术控制和决定”(注:E.舒尔曼:《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李小兵等译,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技术到底是人类的圣杯还是潘多拉的盒子?都是,又都不是。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机器的本质比人类创造的任何东西都更密切地渗透到人的存在状态中。技术的危险在于人类存在状态的转变,技术进入到人类生存的最内在的领域,改变我们的理解、思想和意愿的方式。

在网络时代,以信息网络技术及生物工程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力量之强、速度之快、范围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人们一方面享受着新技术带来的种种便利,一方面不自觉地陷入技术崇拜甚至技术统治的境地,导致许多社会、心理、文化困境,甚至导致人的新型“异化”。“网络幽闭症”、“网络成瘾症”就是典型的例子。技术的发展已经对人的自由、尊严、信念等根本价值提出了挑战。凯文·凯利说得好:

由于网络经济的性质为不均衡、分散、不确定、动荡和相对主义埋下了种子,意义和价值就失去了根底。简单说,用技术手段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也根本无法解决……在意义的巨大真空里,在无言的价值的沉默中,在没有比自我更伟大的事物可景仰的空虚里,技术——不论是好是坏——将形成我们的社会。

由于当今缺乏价值和意义,技术将代替我们做出决定。我们将听从技术,因为我们现代人的耳朵再也听不进别的,再没有其他坚定的信仰。想象一下技术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就可以想象出我们文化的发展方向。(注:凯文·凯利:《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广州出版社2000年版,第224~225页。)

《圣经》中的上帝用痛苦的劳作来惩罚人类偷吃了自由和智慧的“禁果”,但他完全没有想到,人既然因为违反“不可做”的第一戒律而获得了自由和智慧,那么就能不断突破“不能做”的界限。他决不会安于上帝强加给他的痛苦命运。“现代科技专家只充当了‘半个上帝’……即如何像全知全能的上帝那样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工程或奇迹。而那本古老《圣经》的另一半,那与人的文化遗产、生活意义、生垫目标和价值有关的另一半,反倒成了与现代生活无关的、陈旧的东西”(注:李河:《得乐园·失乐园:网络与文明的传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3页。)。技术只关心“有没有能力做”,而不考虑“可不可以做”、“应不应该做”,而后者正是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更根本问题。

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以理性精神和人性关怀对技术至上观念进行反省。然而,我们不可能因为技术的种种负面后果就拒斥技术,正如我们不可能因为技术的巨大成功就消解人文精神一样。这就是网络时代技术与人文的悖论。我们只能在发展技术的同时,加强对技术的选择、应用和控制,也就是对技术的人文规范和控制,这在技术决定论日益盛行的今天尤其是当务之急。

未来的前景是人的技术化,还是技术的人性化?这的确是个问题。如果我们不想成为机器人,那么,技术的统治越强大,人文的控制就越紧迫。“人脑的可能性,至少目前为止,还远胜于电脑的可能性。也许人类应该做的是在对技术的信仰和对人类自身的信仰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的支点”(注: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译者前言,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二、一元与多元

一元与多元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任何文化形态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都是一元与多元、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人类文化从相对一元走向相对多元是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与改革开放前封闭保守的一元价值观相比,近年来我国文化发展呈现出显著的多元化格局。中国、西方、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等多种文化共时并存于当代中国,真正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网络成为文化多元化的催化剂,一方面消解了传统的文化边界和价值垄断,使个人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突显和发挥;另一方面又使整个社会价值体系极度分化,其内部出现多元化、分层化格局,呈现出极其丰富多彩的面貌。1.网络文化主体——网民的多元化。网民是多量和多质的集合体,不同性别、年龄、职业、阶层、受 教育程度、趣味的人,都有权利、有能力进行文化创造、价值判断和价值评价。较之从前的单一文化价值体系,无疑是一大进步。2.网络文化客体的多元化。网络文化客体指人们的文化活动的对象——自然、社会与人自身。在网络时代,网络文化客体主要指信息,而信息本身的内容呈现出多元化、分层化的格局。3.网络文化中介的多元化。网络文化的中介主要是经济的、技术的、社会的、道德的、观念的各种力量。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使这些力量在数量上极大丰富,在质量上极大提高。4.不同文化形态的多元化。网络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工具,文化呈现出全球化、一体化格局。但这并没有消除不同文化的差别和特性,相反,由于文化交流工具的便捷,文化的民族特性更加突显,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也有加剧的可能。

由此看来,网络文化似乎已经实现了多元化、民主化、平等化,人们似乎已经进入了自由、平等、多样性的文化伊甸园。然而网络在促进文化的共享化、平等化的同时,是否构成对其他文化形态的压制和排斥?只要冷静、理性地思考,就会发现,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网络文化的多元与一元的二律背反:在多元的外表下隐藏着一元的秘密。网络文化的主体、客体、中介与过程都要服从技术和市场的逻辑(技术效用最大化和市场利益最大化原则)。技术与市场的标准事实上已经成为文化先进与落后的标准。技术力量越强大,市场经济越发达,价值就越大,文化就越“先进”。网络文化的一元化具体表现在:1.网民的相对一元化。不论网民的背景如何迥然不同,他们的网络行为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都要符合网络本身的规范。2.网络文化客体的一体化。网络上的信息虽然内容多种多样,但形式是基本一致的,在同样的软硬件条件下,信息具有相同的面孔——即数字化的“比特”。3.网络文化创造和实现手段的一元化。网络已经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体,主要是技术和市场的力量推动和主导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文化的创造和实现必须服从技术和市场的逻辑。网络主体要求的多样性与网络文化创造和实现手段的单一性之间存在深刻的矛盾。4.全球文化的相对一元化。网络本身就是美国文化的产物,网络文化至今仍带有显著的美国文化色彩。网络上的信息内容90%以上是英语,网络的硬件、软件、协议、语言都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80%的网民都在用微软公司的IE浏览器浏览网页,很难想象他们不受美国文化价值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网络社会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经济和文化间的交流是“单向”的,即发达国家向不发达国家单向传输自己的科技和文化。而“落后”民族则处于一种尴尬的两难局面:要么拒绝网络的深入,从而游离于信息社会之外;要么任由强势民族的文化把自己改变成新的“世界公民”。如果说工业时代的文化冲突曾经表现为殖民化与反殖民化、侵略与反侵略等暴力方式,网络时代的文化冲突也许会表现为对信息的操纵与反操纵、渗透与反渗透的“虚拟战争”的形式。民族间的冲突也许不会出现血淋淋的场面,但这种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的冲突是关系到本民族文明是生存与发展,还是被同化与消亡的关键问题,因此冲突的激烈程度恐怕比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说以前本民族的文化尚有地域作为主要边界的话,那么网络将无情地摧毁这道防线。当民族国家的“地域防线”不存在时,“民族特点”何以为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根源还在文化的技术化和市场化。网络打破了文化交流的技术障碍,同时也打破了本土文化的自然屏障,在同等条件下,文化资源会流向技术更强、市场更发达的地方,导致文化传播上的“马太效应”,强的更强,弱的更弱。虽然网络为弱势文化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但更为强势文化的全球传播和建立文化霸权提供了手段。有人称之为“网络上的文化帝国主义”(cultural imperialism on network)和网络霸权主义。

于是,一方面是高度发达的传播媒介构成的信息网络统一体,另一方面是许多信息的内容并没有被真正理解;一方面是由网络和卫星电视等等造就的地球村,另一方面则是村里的人虽然相互认识却感到交流困难;一方面是许多落后民族有了自己独立的声音,另一方面美国的文化霸权却不断加强。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网络时代一元与多元的文化冲突还会继续演变下去。如何应对文化一元化与多元化的悖论带来的挑战,是关乎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

三、开放与封闭

开放性是网络的根本特性之一,也是网络的基本价值之一。开放与共享一脉相承。网络在现实发展中始终贯穿着开放与共享的精神。以目前的软件为例,在使用方式上主要有四种:(1)收费软件,以营利为目的;(2)共享软件(shareware),作者拥有版权,可以要求使用者付款,也可以不要求付款,买前试用;(3)免费软件(freeware),版权一般仅限于让其传播版权拥有者的名字,使用者随便使用,随便拷贝,但不得对软件的程序进行任何的修改;(4)公共软件(Public Domain Software),不具备版权,允许任何人自由使用、修改。网络的共享性给传统的知识产权观念提出了很大挑战。

但是,在开放和共享的背后,仍然存在着封闭和垄断。绝大部分网络的硬件和软件产权及其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几家美国公司手中,网络信息内容也存在“赢家通吃”的现象,美国文化在网络上占据着越来越显著的垄断地位。美国的意图很明显,控制了Internet,就能通过覆盖全球的网络来控制世界上每个人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乐,控制财富和知识的源泉——信息,从而控制全世界。

网络的开放性与网络安全之间也存在着矛盾。网络的价值在于信息共享,而要实现信息共享就需要网络保持一定的开放性,但是越开放的网络,它自身的安全性受到的挑战就越大。有人认为,最安全的网络就是自我封闭的网络。因而开放和安全之间就构成一对矛盾,从理论上说,网络的安全性和开放性是呈反比的。要解决这一矛盾,不但要发展网络安全技术,更需要建构全新的网络伦理规范。

四、自由与规范

自由是网络的基本价值之一。自由包括个体自由(个体意志的自决)与“一切个体的同等自由”(西方意义上的“正义”),两者结合,进一步引申为通过人与自由、人与人关系的互动而达到的精神自由。

自由与规范之间存在着矛盾: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个人自由提供了手段和工具。但是从技术手段里面不会自动生长出现实的自由。比如在交往过程中,自由的实现还需要法律条件(对自由的限度、自由与纪律、自由与责任的关系等的法律界定)和道德条件(交往主体相互之间对基本权利的尊重和信任)。有什么样的法律和道德条件,就有什么样的社会自由。网络主要是自发产生和发展的。目前个人网络行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很不明确,缺乏规范,导致网络秩序的混乱。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由仍然是有限的自由。“号称自由公开的互联网,正是在市场经济的工业生产线上制造出来的,其最终出路也不可避免地走向商业目的——现实的商业目的……互联网络中的自由,也许正如互联网经济一般,也是一个泡沫。网络并非是自由的,它受商业利益和信息富有者的控制”(注:“有缺斋主人”:《网络絮语》,载“有缺斋”网站,/yqz/hh/wen/wlxy.htm。)。

自由与自然之间也存在矛盾:自由使人脱离动物界,摆脱自然条件的束缚。人的自由来源于制造工具者,这些者使人越来越自由。人的技术、人的世界、人的文明和人的自由是同步发展的。然而,人是一种从不满足的动物,人所拥有的一切并不能使他满足,他总是追求自由的最大值。因为他一旦拥有,对他来说也就失去意义了。当人的大部分活动都被工具之后,他与工具相比反而成了一个有缺陷的有机体。安德尔斯说:“在形态学方面,人的身体没有变化;从工具的角度看,人是保守的、没有进步的、陈旧的、不可修改的,是工具进步中的一个累赘。简言之,自由的和不自由的主体变换了——物是自由的,人是不自由的。”(注:转引自李河《得乐园·失乐园:网络与文明的传说》,第128页。)当工具只能部分取代人的活动时,它只是人的者,当人获得有限自由时,自由对他才有意义;如果工具全面取代了人的活动,它就是人的 替代者,也就是说,当人想获得全部自由时,这种对自由的追求就可能把他自己全部吞噬——这就是工具与自由的悖论(注:李河:《得乐园·失乐园:网络与文明的传说》,第129页。)!

由于网络的过度技术化,有可能在自由的旗号下扼杀人的灵性。“每天的冷漠的人机对话中人也会变得冷漠,会失去对五彩缤纷的生活的感受力,从而在无数的‘程序’和‘系统’中丧失掉无拘无束的自然灵性”(注:周能友、朱晓兰编著:《Internet集中营》,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年版,第274页。)。

五、民主与集中(分权与集权)

网络文化的发展无疑为民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但并没有自动带来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早在20世纪80年代,托夫勒就曾指出:世界已经离开了依靠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的人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和金钱无法达到的目的。

尼葛洛庞帝乐观地认为网络时代的“数字化生存”有四个特质:分散权力、全球化、追求和谐和赋予权力。“我看到同样的分权心态正逐渐弥漫于整个社会之中,这是由于数字化世界的年轻公民的影响所致。传统的中央集权的生活观念将成为明日黄花。”(注: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第270页。)然而,丹·希勒指出了网络的另一面:“互联网绝不是一个脱离真实世界之外而构建的全新王国,相反,互联网空间与现实世界是不可分割的部分。互联网实质上是政治、经济全球化的最美妙的工具。互联网的发展完全是由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所驱动,而不是人类新建的一个更自由、更美好、更民主的另类天地。”(注:丹·希勒:《数字资本主义》,杨立平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89页。)如果不改变目前不合理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真正民主化和权力分散仍然不可能实现。另一方面,为了国家安全、防止网络犯罪、规范网络秩序,对网络的集中控制又是非常必要的。于是,无论在国家范围内还是在全球范围内,网络用户对民主和分权的要求与政府管理、控制网络的需要之间总是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矛盾。

六、平等与差异

追求社会平等,消除社会差异,是人类共同的文化传统,是人类永恒的社会理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

平等性是网络的根本原则之一。约翰·诺顿认为,“计算机世界是我所知道的惟一真正把机会均等作为当代规则的一个空间……但是互联网上没有形式上的权力,并不意味着没有权威。莱西格的全体共用地位的原则使该空间对个人保持开放,他们能得到的不是权力,而是权威。一个人要得到这个权威,不是靠一个组织说‘你是最高权威’,而是靠全体公众最终承认谁能写出真正有用的编码”(注:诺顿:《互联网:从神话到现实》,朱萍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72页。)。

网络文化一方面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传统界线,降低了技术应用的门槛,大大提高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在社会平等方面前进了重要一步;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技术和网络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国家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差异与矛盾有加大的趋势。王小东指出信息技术可能造就“贫穷人海之中的一个个高科技群岛”:

如果我们排除起作用的其他因素,只考虑信息技术社会所带来的影响,21世纪的世界地图很可能就是这个样子:在全世界浩瀚的贫穷人海之中,散布着一个一个的高科技群岛,在这些群岛里面,是一片安宁、舒适、雅致,科技精英们居住在里面,思考着“无限的可能性”,而在群岛之外,则是肮脏、贫穷、罪恶、流血争斗、疾病、污染,其中最小的那些岛很可能真是用玻璃罩起来的,岛与岛之间则用高速通讯线路相联,通过这些线路,岛民们可以相隔万里却亲密无间,而近在咫尺的岛外却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注:王小东:《信息时代的世界地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尽管这种看法过于悲观,但也绝非杞人忧天。网络的发展只是为社会差异的消除和社会平等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条件,要真正实现社会平等的理想目标,还需要政治、经济、伦理、文化各方面的努力。

七、虚拟与实在

虚(拟)与实(在)一直是人类文化中的一对矛盾。网络时代的“虚拟实在”技术正在彻底改变人们的实在观,改变着“虚”与“实”的关系。“电子技术提供的虚拟现实正在淡化着我们在传统生活中形成的那种实实在在的‘现实感’。这并不表明人们开始进入‘非现实’的时代,而恰恰说明‘现实’的含义发生了巨大变化”(注:李河:《得乐园·失乐园:网络与文明的传说》,第118页。)。在传统的实在观中,所谓“实”是指具有客观现实性(也就是现在存在)或物质性的事物,“虚”是指只具有未来可能性或者精神性的事物,两者的界限是分明的,非实即虚。但是,虚拟实在从根本上消解了“现实性”与“可能性”、“现在”与“未来”、“实”与“虚”、“物质”与“精神”的界限,事物的价值不在于它是否“现存”,而在于它的可能效用;事物的界限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人的想象力;人们“虚拟”地学习事物可以比“现实”地学习事物更有效;人们“虚拟”地实践某件事情可以比“实际”地实践某件事情更有意义。

然而,虚拟实在在使人们自由穿梭于虚实之间的同时,有可能使我们的生活世界空洞化,甚至使人自身空心化。也就是沉溺于“虚拟实在”中,把“现实”当成“虚拟”,又把“虚拟”当成“虚幻”,把事物的虚拟的替代物当作事物本身。“虚拟世界可以威胁人为经验的完整性……我们需要学会时不时地抑制虚拟实在。无限多样的世界呼唤心智健全,呼唤与现实的联系,呼唤形而上学的基础”(注: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136页。)。

人为什么容易沉迷于虚拟世界中呢?学术界大致有三种解释,第一种是弗洛依德心理分析学的解释。弗洛依德认为人格有三重,“超我”、“自我”和“本我”,“超我”是按照社会的伦理规范所形成的“我”;而“本我”是按照自我快乐的原则来行为的;“自我”夹在这两个“我”中间。他认为文明越发展,可能对人越压抑,就是用“超我”的人格特征来压抑“本我”的人格特征,表现为“自我”的人格。但是虚拟世界给了人们表现“本我”人格的机会,虚拟的环境是人自由地表现“本我”的一种状态。第二种是后现代的解释。由于在现实的社会中,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使我们对某些问题的思考,有了一些固定的模式,网络则是对这种既有模式的一种消解和颠覆。第三种是批判理论的解释。认为现实的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才到幻想中去解决,电脑游戏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逃避现实的途径。有资料表明,网瘾或者游戏瘾中毒比较深的、状况比较重的,大多是一些在社会上遭到各种压抑或排挤的所谓有问题的孩子。

八、理性与价值

理性与价值是人类文化的一对固有矛盾,两者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一般而言,理性关注和解决的是实然问题,而价值关注和解决的是应然问题,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形成必然问题。现代技术的支柱是工具理性,只进行事实判断,不进行价值判断。

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在《启蒙辩证法》中认为技术崇拜使以理性为基础的技术非理性化了,理性的技术本身已经成为一种非理性的信仰,理性本身开始扮演传统上由价值和信仰所扮演的角色。价值作为理性的对立面和反思者其作用大大减弱,导致了两者的严重失衡。现代社会工具理性的僭越使传统的价值、情感、直觉、精神、意志等非理性因素被越来越沉重地挤压和控制,必然在某种条件下以歪曲的形式爆发出来。这就是在现代社会科学昌明、理性至上、技术进步的情况下,人的情感需要、心理病症、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网络时性与价值的冲突非但没有消除,反而更加严重。

理性只告诉我们真和假,但不能告诉我们什么是善和恶,什么是美和丑。原子弹是“理性的”,因为它是能够制造的,但同时它是恶的,因为它在价值上是不合理的。克隆人在技术上是完全能够做到的,但它不符合人类的伦理道德。康德早就看到理性和价值的悖论,他要为理性和价值“划界”,二者各司其职、 互补互动。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很难,但为了我们健康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尽力而为。

九、创新与传统

创新性是网络文化的基本特性之一。不断创新、不断超越是网络之所以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根本。网络文化在多方面否定、批判和超越了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意味。所谓“后”的意义就意味着超越。超越所遵循的是“比较级法则”:没有最新,只有更新;没有最快,只有更快;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在无穷的追求中进入了一个“比较级时代”。求新、求变、求快、不断升级已经成为网络时代的基本原则,甚至成为新的“崇拜”。

但问题在于:第一,创新并不总是有意义的。许多现有的产品在性能仍领先的情况下就被更新的产品所取代。比如许多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升级”都不是实质性的,而是为了获取市场利益、控制市场份额。第二,社会文化的发展永远跟不上技术的加速度发展,必然在社会结构、伦理道德、文化心理方面产生许多断裂、错位和冲突,许多人无法适应社会的飞速变化。第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和矛盾日趋激烈。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网络文化应是在扬弃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汲取西方现代文化的优秀成果的产物。只有这样的网络文化,才是活生生的、有无穷创造力的新时代文化。如何在大力推进和保持创新能力的同时,保持文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如何在向数字化和网络化转化的同时,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如何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技文明的同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将成为中国网络文化发展的重大课题。

十、个人与社会

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是人类文化的基本矛盾之一,二者之间的张力和矛盾推动了人类文化的不断超越和发展。在网络文化中,这一对矛盾主要表现为个人隐私与社会监控的矛盾。隐私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合理的个人隐私权应当得到有效的保护,网络文化从本质上是鼓励个性化的。但是社会安全和社会监控又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应该得到保护,这样两者之间就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在传统社会中,个人隐私与社会安全的矛盾并不很突出,但是在网络社会中,个人隐私在很大程度上得不到完整有效的保证。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达,人的活动通过网络来完成,信息数据的搜集、储存、处理和交换技术特别发达,可以把人在网络上的活动的每一个细节都记录下来,储存之后可以很方便地找到行为的过程和用户的身份。除了用户自己有意提供的数据外,还存在其他搜集用户信息的手段,比如系统本身的安全漏洞以及“曲奇饼”(cookies)。Cookies是由网络服务器(网站)置于用户计算机之内的一种程序,自动记录你在该网站上的一些活动信息,比如你访问过哪些网页、停留时间长短、浏览偏好、个人资料等等。好处是可以使你以后更快地浏览该网站,也可以简化某些登录程序等,但坏处更明显,你不能保证你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扭曲、多手传播甚至恶意利用。另一方面,政府和商业机构为了防止日益猖獗的网络犯罪及其他社会问题,有必要对网络上的个人行为进行一定的监控,这在客观上就会侵害到个人隐私和言论自由,更不必说一些政府和商业机构有意地侵害个人隐私的行为。有报道说,美国政府监控着全球90%以上的电子邮件及电子商务信息,无论其目的如何,都不能不让人感到恐惧。“在方兴未艾的监视机器面前,我们面临的并不是一个中性的技术发展过程,而是实用主义哲学家终于通过计算机而实现的一种社会模式,它没有阴影,没有秘密,更没有神话,一切事物都变成了裸的数据”(注:罗斯托克:《信息崇拜:计算机神话与真正的思维艺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175页。)。一句话,信息网络技术为合法和非法的权力滥用和权力控制提供了新的机会。

绝对的个人隐私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根本不上网。困难的并不是对每件事情保密,而是如何使用户能够自我控制有关个人的信息的流向以及制止他人滥用这些信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有技术和社会两种手段。技术的手段就是开发一些隐私保护软件,比如TRUSTe和隐私倾向选择平台(Platroem for Privacy Preferences),TRUSTe是一个对信息予以公开和核实的系统。它可以使用户可靠地控制信息,即便此信息已为第二方所得。隐私倾向选择平台可以使用户规定和控制有关自己的信息,并决定对任一特定的网站提供哪些信息。它们代表着一种自下而上的努力,目的是将权力分散,将规范和控制交由客户来进行,使你能够控制信息的流向,与此同时,它并不妨碍你享受信息交换的真正好处。社会的手段主要是法律和伦理。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网络个人隐私保护法,只有一些相关的政策法规。基本原则是:在保护用户在网络上的个人隐私权和言论自由权的同时,保留政府和其他法定机构为国家安全和防止犯罪而监控个人信息的权利,难点在于把握一个“度”。在伦理方面主要是尽快建立个人隐私和社会安全的双重规范,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不能以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安全为代价,社会安全和监控也不能以侵害个人隐私和言论自由为代价。

网络文化论文范文第15篇

网络新闻的诞生,引发了新闻领域内的一场“新”、“旧”大战。世道必进,尤其是在所谓后现代社会氛围之下,一事物自其诞生便会被迅速贴上或“新锐”或“传统”的标签。互联网对新闻的侵入,的确带来了许多变化。首先,新媒体对传统新闻业的冲击已是严酷的现实。再有,网络新闻在网络上高歌行进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争论,如网络新闻的屡屡侵权,如网络新闻对道德底限的冲击等。于是,网络新闻“优”与“劣”的争论方兴未艾。

这一争论本身,涉及一个传统性的大问题――技术与人文的冲突。技术与人文的冲突是同人类文明进程如影随形的一个问题。一方面,每当某种具有重大推进意义或者颠覆意义(在这种语境中,两者往往是同义词)的新科技出现,相应地便会引发人们生存观念、生存方式的转变。技术一旦走出“实验室”,便具有了“文化”的特质。在现代社会,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新技术推广与发展的速度加快,技术对人文的影响表现得尤为明显。另一方面,这一进程往往会引发人文价值与技术革新之间的剧烈冲突。人文,讲求价值,讲求人之为人的价值理性;而技术则追新求变,秉承日新月异的工具理性。技术与人文的这种冲突,自古有之,如何解决?大哲康德提出,两者还是各安其位的好,理性要为信仰留出地盘。由此,人们得出一个大致的共识:在讲究工具理性的技术领域本无所谓“优”、“劣”,优劣判断只存在于价值理性的人文领域。

具体到网络新闻,其“优”与“劣”的问题,关键还要看作为技术的互联网给新闻带来了什么,影响到新闻的哪些方面,这些影响是加强、削弱还是颠覆了新闻的特质,是否因此而改变了新闻的价值与意义。

新闻的价值与意义何在?新闻的价值,并不仅是传递信息,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包容人类思想和行为的文化社群。新闻传播是作为群居生活的人类,对自己确认的一种方式,体现了深层的心理需求。

作为新媒体的互联网的到来,对新闻的这种价值有无冲击?就我个人的新闻体验来说:一是不可避免地浸淫于网络新闻之中――打开电脑,浏览新闻成为许多人自动化的程序;另一方面,又没有放弃对传统媒体新闻的留恋:不定时地买一份报纸,开车时会打开广播,看电视新闻时的心态与看电视剧时不同。我们处于三网――报纸新闻网、广播电视新闻网与网络新闻共通的状态之中。有意思的是,我们还会有意识地通过网络媒体来眷顾传统媒体的新闻。比如,看各大报网络版,从网络上听收音机。

从历史上看,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波又一波“新”媒体的诞生,并未取消此前“传统”媒体的作用。新闻业已作为人类的生存背景,各种媒体都有其不可替代之处。报纸新闻阅读具有精细性、可反复性;广播新闻收听的便捷性、随时性,为自家所独具;电视新闻的图文并茂、对接受者产生立体性的影响。

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优势进行了整合,具备了独特的吸引力。其一,信息的即时性。新闻讲“新”,互联网可实时更新,在这一意义上讲,事件发生之时便被做成新闻成为可能;每一个事件又都可做成实时更新的新闻系列。其二,海量性。各种各样的互联网新闻媒体,每一秒钟所的信息都难以计数。其三,信息的互动性。网络新闻使接受者参与的渠道畅通无比。虽然报纸新闻可以通过读者来信的方式与受众形成互动,但时间上延后,受众表达意见的自由度、深度、真实性都受到限制;广播电视新闻机构试图通过电话、短信接入等方式解决这一问题,花样繁多,但这种解决也仅仅是有限度的解决。互联网上,新闻受众可随时评论,自由发表意见,甚至有网络新闻机构还专门搜集网友的评论,做成专题、做成新的新闻。尤其是在互联网、通信网、广电网三网融合日益推进的形势之下,这种互动性更是被极大程度地彰显。

上述现象给人一种感觉:作为新闻载体,互联网之于报纸、广播、电视,似乎不再是简单的超越然后与此三者并生,而是融合了这些传统媒体,实现了一次跨越性的整合。即时性、海量性、互动性等独特优势,使网络新闻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也正因如此,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有被互联网招安之势,纷纷在互联网上开疆破土、独立门户。但与此同时,技术与人文的冲突又再次浮现出来。互联网的文化悖论是这一传统性冲突的当代体现。

网络新闻的价值,需放在互联网文化悖论中加以考量。有学者曾总结了互联网的十大文化悖论:技术与人文、一元与多元、开放与封闭、自由与规范、民主与集中、虚拟与实在、理性与价值、神性与物性、传统与创新、个人与社会。①这些悖论也投射到网络新闻上。

其一,网络新闻的即时性,蕴含着即时性与新闻期待意识之间的悖论。新闻,强调“新”,但同时并非越“新”越佳。许多新闻传媒强调其产品的定期,一方面会使新闻受众形成相对固定的“新闻时间”,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能有效提升受众对时间的预期评估,增加新闻传媒组织、受众、消息来源三者间的互动,尤其是深层互动。网络新闻使新闻传播进入“全时”(随时报道)阶段,与此前的“定时”(通常对于日报来说是24小时周期)、“即时”(第一时间报道)、“实时”(对事实的同步报道)相比,在“新”的程度上得到提升,但期待视野被消解之后,新闻接受过程中的愉悦感、满足感极大削弱。在这一过程中,个人成为单纯的新闻接受器,失去了思考的激发动力,自我力量的体认感大为减弱。

其二,网络新闻的海量性,蕴含着信息海量性与新闻性的悖论。美国著名媒体人安德鲁・基恩专门写了一本反思互联网弊端的书,抨击沉溺于网络新闻的受众关注的不是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的严重冲突,而是一位英国女演员胸部平平、大象的行走习惯等,他认为这种所谓的网络新闻是“用一些幼稚、可笑和琐碎的报道取代了真正的新闻”。②新闻的特性是什么?新闻不同于历史,不同于学术研究报告……这是个人言言殊的问题。但学界承认的相对一致的意见是:并不是所有新发生的事情都是新闻。庄子所讲的“小说”――里言巷语,便不能归入新闻之列。网络新闻的海量性,使受众陷入了新闻网络之中,极有效地使其体会到生存的“当下性”,但鸡飞狗跳之类的所谓的“新闻”充斥其中,又造成了受众的迷失。网络新闻在促进新闻发展的同时,又极大刺激了在传统媒体新闻业已存在的“为新闻而新闻”的倾向,对受众新闻接纳度构成极大挑战。或许正因为如此,网络新闻媒体才格外强调新闻标题的重要性,新闻受众中标题党的数量也因此大量增加。

其三,网络新闻的互动性,蕴含着全民性与权威性的悖论。网络新闻时代,在最极端的意义上可以说是全民都可做新闻的时代。各种或大或小的网站,都在着种种新闻;甚至单个网民的自由发帖,网民在网络新闻之后的“爆料”甚至是跟帖都可以成为新闻。网民陷于信息轰炸之中,面对莫衷一是的种种“新闻”,极容易无所适从,对自己要融入哪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包容人类思想和行为的文化社群产生迷惘。因而,网络新闻运作中,也往往会加入“专家观点”以作补救。新闻的权威性资源的配置不可小觑。

把网络新闻优劣的评判、把网络新闻价值的考量,放入网络文化悖论的语境之中,会发现单纯的是优是劣的判定,一是不可能,二是意义不大。通过此种考量,也会发现网络新闻的发展,其实并未对新闻的核心价值产生冲击,更毋谈颠覆。人们对于网络的讨论,伴随着网络技术革新的进程:从Web1.0到Web2.0乃至Web3.0。每一次网络技术的革新,都会引发人们对新闻媒体发展历程的检讨,并跟随着种种的质疑和担忧。但事情发展的结果,往往重现中国一个古老典故的力量:杞人忧天。“信息高速公路”、“电子公告板”、“网络通信工具”、“自媒体”以及“社交媒介”,这些新而又新的媒体,业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甚而日常化到我们已觉察不到它们的存在。

综观人类文明进程,有古典主义时代、现代主义时代、后现代主义时代等等的时代划分的说法。这一进程,体现了鲜明的历时性――历史的每一个阶段有其相对独特的特征。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许多历时性的因素又常常共时性地存在,古典主义的理想、现代主义的荒诞、后现代主义的无可无不可,杂糅于各个时代之中。人类社会中存在着一种相对稳定的质素,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青年导师金观涛曾提及中国社会存在一种所谓的超稳定结构。怎么个稳定法是“超稳定”,不好说。但人的认知结构、社会运作结构的“稳定”性,是存在的。我们有相对稳定的标准――因而现在还有为人所公认的文学经典、艺术经典、科学经典,我们有相对稳定的准则――因而现在还可以讲人的道德、人的伦理、人的底限等。这应验了王铭铭对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解释:“我们在受制约中创造了一个制约我们的世界。”③

网络新闻生存于这一相对稳定的社会性结构之中,也并没有跳出传统新闻媒体的樊篱,它同样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比如,网络新闻生产的模式,与传统新闻生产的模式并无大的不同,依然依赖记者对现实中消息来源的累积和维护。尤其是目前,网络新闻大多是对传统媒体新闻的搬用、整理、改编。也只有如此,网络新闻才能在保持海量性的基础上,保证自己做的是“新闻”而不是庄子的“小说”(里言巷语)。再比如,新闻制作中的权威性资源配置依然地位重要。在人人都可以新闻的时代,专业记者的地位不是被削弱,而是得到了加强。新特点在于,专业记者与公民记者之间的互动性加强。也只有如此,网络新闻才能在保证新闻互动的基础上,不失新闻的权威性特质。

网络新闻生存于网络文化的悖论之中。悖论,并不意味着困境,它意味着挑战以及由此而来的机遇。20世纪哲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关键词”――游戏。本体可存而不论,末了只有游戏规则是实在的。网络新闻的发展之路,是要在网络文化的悖论中,优化自己,适应社会的游戏规则,并进而“超越”这一规则,进入“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之境。

注释:

①常晋芳:《网络文化的十大悖论》,《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②安德鲁・基恩:《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南海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