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数字媒体教育范文

数字媒体教育范文

数字媒体教育

数字媒体教育范文第1篇

进入21世纪,我国一些理工科高校以及偏向技术方向的艺术高校进行整合资源,依托本校的优势学科相继开办了数字媒体艺术或者动画专业方向,从2000年到2009年在这10年的时间里,我国高校的数字媒体艺术与动画专业的设置不断增加,从2000年到2004年总共只有11所高校开设本专业,这11所里面艺术传媒只有3所,理工科类4所。到了2009年期同类专业设置的院校增加到150多所,这里面既包括工科、理科,师范、独立学院,还包括农林以及少数的财经院校,理工科和综合院校在开设本专业方向的比例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些学校主要依托本校计算机技术这个强大优势学科为基础,在本专业教学模式探索上更加偏重于技术与实践性为主,部分的忽视了人文学科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这类新媒体艺术表现“面对越来数字化的社会空间整个艺术界正面临一次新的挑战”,“它作为艺术家人问思考时的一种有效手段已经成为可能,”这样就促使一些“年轻艺术家所具有的活动、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对数字艺术的浓厚兴趣使他们的创作与世界数字艺术的发展融合一起。”

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方向的建设上还是不足,动画学生在软件技术方面的学习和应用比较欠缺,理工类的学生在艺术修养上就存在着先天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对于这两部分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教授,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兼容并蓄、跨界整合的新世纪数字媒体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思维。另外民办院校对于设备的投入以及高级有人才的引进严重不足,我们应该借助我们评估的力量把我们的设备更新引进大量的优秀设计教师。在认真对我校的人文、理工科的优秀人才进行整合之后,必须要借鉴国外先进数字媒体艺术办学的经验,从办学定位中找到适合民办院校的办学之路,“把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和专业特色渗透到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途径以及实践探索过程中”。

二、应用与创新空间与视角:民办院校各学科优势互补的数字媒体艺术创新教学之路

(一)走艺术与设计、艺术与技术的复合人才模式民办高校的艺术学科相比艺术院校在设计学科上显然是不足为奇的,民办院校的更多精力几乎用在发展优势学科,如经济、会计、金融、计算机、建筑工程、经济基地班等专业方向,艺术学科只是在整个学校学科建设中扮演着“调味品”的功能。我们不妨追溯一下,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德国的包豪斯、乌尔姆学院开始,大批的设计家都在提倡艺术与技术、设计与艺术、经济性原则,而现在21世纪这个原则在民办院校数字媒体方向让然可行,针对民办院校学科的优势性,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对学生在艺术基础上进行设计、技术、经济之间的三面整合,培养学生在动态的、静态的适合国家经济建设的并注重国际化视野、双向战略模式、实践性较强的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人才。

(二)民办高校数字媒体艺术的教学重点:理论联系实际的契合发展民办院校在本专业的立足点和重点从“以我为主”要逐渐走向“以交叉学科发展为本”,从发展优势学科到发展交叉学科并创新新专业方向。从上个世纪1919年在魏玛成立的包豪斯学院提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崇高教学模式,直到今天,这个教育思想不同程度的存在目前的各种高等教育中,也是我们设计艺术教育所遵守的教育探索模式。我们要坚持打破学科之间的“隐形”的界限,优化并整合知识点,加强以素质培养为基础,根据社会化用人单位的要求和需求,增加应用性课程能力的建设,大胆尝试具有特色教学实践与理论拓展环节,突破专业课、方向选修课以及为培养学生的人文传统为特征的人文社科课程的人为限制。

(三)民办院校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方向的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它应具备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的创意能力,充分体现出民办院校的专业设置优势。通过运用传统的艺术与设计理论,对在新媒体背景下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方含量高、具有在本行业较高的竞争力的企业与人才,并融合进入本校的教学与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中,从教师、学校、学生到企业单位的不同元素应用到这个系统里面,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加强学生们的创造积极性,从“无偿技术服务”转变为“有偿技术服务”,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在加强体系严格监督的情况下,在政策上对这些因素进行适当的鼓励。增加学生在实际的衔接环节。数字媒体产业就发展角度来看,它是借助于数字化工程将人类文化等精神产品“打包”并借助信息社会的传播手段更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数字媒体教育范文第2篇

廉政教育既要侧重腐败的危害、原因,以及治理、防治腐败的知识理论;同时,一些普适的、先进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也需要在展示中作为教育内容普及。为了配合廉政教育,廉政教育展示应具备抽象性、情感性、针对性、多样性的特点。廉政教育展示的设计应从展示的主题概念出发,打破固有套路,挖掘新的资源和特色独有资源,力求做到特色突出,内容丰富。它既可以展示学习反腐败相关知识,古今中外反腐败的对比借鉴,模拟故事情节的再现,历史和特色资源,心理、性格测试分析等,也可以包括情感体验、反思体验,理性分析的设计和引导等。当前在腐败印象的负面影响下,廉政教育展示还需要解决一大难题,即:社会大众是否认同教育者、宣传者,并接受他们的教育。由于现有的展示主办方(既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实现存在着“教育者本身绝对清廉,而受教育者则可能误入歧途。”这一假设,因而缺乏说服力,难以消除受教育者的抵触心理;将观众定位受教育者,被动接收信息、接受教育,主办方的权威性和说服力也会受到质疑。所以,廉政教育展示必须从受众出发,建立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才能获取观众信任。改变观众被动接受教育的状态,运用数字媒体技术让观众主动接收信息,通过理性和感性的认知、互动体验、自我反思,真正接受廉政教育的理念。

数字媒体的特点和优势能契合廉政教育展示活动的特殊诉求。首先,廉政教育展示是对精神和意识层面的信息的传达。数字媒体的非物质性承载和传达信息的方式,能实现其对于形而上的价值观、伦理精神等抽象概念的传达。其次,廉政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数字媒体是更加贴近人类的媒体。数字媒体人性化特点,能针对人的认知特点,从用户体验出发,满足人的需求和教育目标;数字媒体的互动适时性,可触动各种不同的人类感官经验,能够将身体运动的体验转化为心理性的判断和选择。再次,廉政展示设计要从观众出发,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以此满足廉政教育的全民性特点和特殊群体的针对性需要。数字媒体广播与窄播的两极传播特点,能够很好实现这一以观众为导向的传播。最后,数字媒体的集成性、开放性、多元化、传播力能充分满足廉政教育展示的复杂性、多样性问题。

数字化展示设计代表着现代展示设计的发展方向。数字媒体通过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展示的过程的各个环节,能使观者身临其境,并与之互动,使得展示的方式更具多元化和主动性。数字媒体在廉政教育展示设计中有广阔的运用空间,能够更充分诠释廉政教育的主题和理念。1.数字媒体在展示中应用的相关技术(1)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是指把文字或视音频或图形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搜集、获取、压缩/解压缩、编辑、存储等加工处理,再以单独或合成形式表现出来的一体化技术。它可以让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2)人机交互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以高效的方式实现人与计算机互动的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是计算机用户界面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认知学、人机工程学、心理学等多学科领域有密切的联系,是数字展示所必备的多媒体技术(3)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系统向用户提供临境和多感觉通道体验,主要技术特征可以概括为:多感知性、存在感、实时交互性、自主性、集成性。其核心表现在:1、临境感——虚拟现实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沉浸感。2、交互性——在虚拟现实环境之外存在的人与虚拟世界中的客体能够进行互动。3、适时性。其涉及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的综合,给人多种感官刺激迅速的响应。(4)激光全息成像技术。激光全息成像技术能够逼真的再现原物,“仿佛是实物放在面前一样”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真实感。观众可以看到漂浮在空中的虚拟展品,或亦真亦幻的虚拟真人解说,还可以在空间中重现历史场景或未来世界,这比我们在平时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二维图像相更形象,更丰富。2.依据数字媒体,对展示形态进行重构(1)把观众作为设计出发点。设计师应该以观众而不是客户(主办方)为设计的出发点。数字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大众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的关系。数字技术在展示中的应用的目的是围绕着观众展开的,将观众的需求作为首要的因素考虑。观众需要从参展活动中获得什么,成为展示设计的首要战略目标。改变了受众在传播关系中被教育的位置,让廉政教育展示找到了设计的立足点。(2)移情设计。数字媒体不仅包括内容上的数字化,而且还可以用他人的经验启发和激活灵感。移情就是角色扮演,即按照人们理解的方式重新构建特定场景中的想象部分。移情是采用想象的方式,对他人所处的环境进行重新构建,数字媒体应用在廉政教育中,可以让受众尝试从中获取情感和动机方面的因素。关注受众的情感和体验,特别是深层的体验,才能产生触动观众的灵魂,最大化廉政教育展示的功效。(3)改变信息呈现和感知方式。数字媒体的引入,将改变传统展示的以视觉为主的单一信息传递方式。引入数字媒体后,信息改变了文字和图片的单一呈现形式,通过触摸屏幕、移动空间、声音音效等,互动参与革新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意义。观众可以跨时空,在虚拟空间中感受未曾经历的事情,增强情感的魅力。数字媒体融合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为一体的交互信息呈现方式,调动了人的感官兴奋点,使人的感受越来越真切,最大限度的调动了观众参与的积极性,强化了展示效果,这让情感性在廉政教育展示中获得重要的地位。通过和观众互动,以互动的方式进入空间中,进而从参与廉政教育展示活动中得到更加直接的亲身感受体会。(4)突破线性模式,重新架构信息传播途径。在数字媒体的参与下,廉政教育展示的信息传播将成为一个系统,展示活动的信息传播不再是简单信息的传播与被动接受,而是搜集、制作、传播、接受信息的动态过程,是应用多种媒体创造一个空间环境,改变大众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的关系以及信息的组成结构、传播过程、方式和效果,可以重新组织构建展示内容,甚至突破传统的线性模式,以非线性、多维、多层次的形态重组信息,使得廉政教育展示的方式更为多元化。

数字媒体具有数字化特征和媒体特征。数字媒体不仅实现了内容上的数字化,更使传播手段突破传统的束缚,并显著改变大众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的关系以及信息的组成、结构、传播过程、方式和效果。在数字媒体的参与下,使廉政教育展示的设计找到新的生长点。在具体操作廉政教育展示时,可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团队协作,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对受众进行分析和评价反馈,开放、共享资源。通过设计,重新组织构建展示内容,用环境的烘托、气氛的营造,使整个展示所承载的价值观、所倡导的行为方式等深层次意义更深刻地被参观者认同。(本文作者:周华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数字媒体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字资源;教学模式;资源整合

数字资源阅读教学就是通过数字化形式更新传统教学认识过程,因为相对传统纸质阅读,数字阅读内容变化更丰富,时效性强,存在应用方便、存储方便等多项优势,逐渐成为新的教学模式。单纯的数字资源阅读教学很容易受到内容、硬件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难以全面开展。近年来,为了提高数字资源阅读的应用率,在现代数字资源阅读教学过程中,逐渐引入多媒体技术。随着21世纪教学体制和方式的不断改革,多媒体教学同样被大多数高校所承认和引用,成为高校课堂教学措施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其中以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仪以及投影幕布应用范围最广,根据高校资料统计,上述多媒体教学设施几乎覆盖全国所有高校,成为多媒体教学最常用的技术设备。多媒体的推广性和适用性与高校数字资源阅读教学具有明显的契合效应,对此可以将数字资源阅读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资源整合,提高大学生数字资源阅读教学效果。

一、数字资源阅读教学与多媒体技术资源整合

1.多媒体技术资源选取设计媒体被称为传播媒体或者媒介,通俗地说就是信息通信传输的载体或者方式,是现代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媒体可以看作传播工具的总称,包括无形传播工具,如电影、电视广播等。利用多媒体技术对现代课堂教学进行深化改革,可以不断深灰教育教学内容,改变教学过程,不断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自主能动力和自主实践能力。针对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定义就是将多媒体技术中的影音技术与教育教学内容相连,以多媒体手段对其进行艺术处理,对相关学生进行任务教学。这种教育教学主要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核心,以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方式,通过教学设计整合现代教育工具,与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相融合,改变教育结构,保证学生可以在高效、动态的教育环境下不断学习。此外,多媒体教学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实际特点,利用合理的选择方式,将多媒体信息作为根本教学方法,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将多媒体信息正向作用于学生,形成新型教育结构,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多媒体课件可以看作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所有信息类教学内容的存储载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水平就是衡量多媒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核心要素。设计以下两种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收集方法:课堂观察收集法和团体研究收集法。课堂观察收集法是通过课堂效果观测实际收集和整理相关课堂课件并进行集中筛选。团体研究收集法需要专业教师指导团队和一反馈收集团队根据信息反馈和教师团队讨论进行课件整理收集。高校自主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自主监督和自我评估中,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计划是学习过程的有效参考节点,是自我观察和评估的基础。而多媒体技术的深化是高校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和效果都有了明显转变。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保证学生的教学模式不再被束缚,对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不再过于严苛。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高校大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条理地计划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习惯等。通过实践研究证明,多媒体辅助教学对高校大学生学习者自主学习性、学习动机以及学习效率均有明显提高。多媒体教学引入的是一种集体教学和自主教学的理念,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高等教育是其受到的最重要教育,也是最后的教育。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重要的学习提升渠道。多媒体教学引入的大量媒体素材和信息可以为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累积更多的学习优势。此外,多媒体教学构筑的教育学习氛围更注重以学生为教育主题,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对学习知识的自我把控能力、检索能力以及写作能力,还能提高学生良好的导体体验能力。

2.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数字资源阅读教学模式构建数字资源阅读主要是伴随着网络科技和阅读软件的开发,包括网络数字载体而出现的。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电脑、电子阅览器等现代化数字阅读设备的兴起导致不同的阅读方式和数字资源阅读教学逐渐扩展。现代教育领域数字资源阅读教学逐渐取代传统教学模式,尤其在现代高校中,大学生数字资源教学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不可获取的一部分。与传统纸质媒介教学相比,数字资源阅读教学的优势更加明显,不仅有效节约了教学空间和教学条件的限制,根据不同的高校专业,数字资源教学可以及时更新大量教学需要的行业信息技术、行业综合技术,具有鲜明的网络信息传播资源广泛性和方便性特征。结合现代高校大学生各专业素质的要求,引入数字资源阅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提高其学习效果,加强学生对所在专业的了解。随着现代高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的不断发展,大学课交叉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思维不断被推进。在数字教学的大背景下,将大学生数字资源阅读教学与多媒体教学进行资源整合,成为现代大学数字资源阅读教学未来发展的核心步骤和方向。对此需要将二者融合,构建多媒体环境下的数字资源阅读教学模式。(1)提供更高维度的教学资源。多媒体可以有效传播多样化的教学信息,有效提高高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注意力。数字资源阅读技术可以将交互式的数字资源与多媒体相连,建立立体化教学资源,将课堂教学理论、实验教学理论、企业基地教学理论等相互结合,以数字化信息的方式呈现数字化理论公式。例如,在化学专业对元素周期表的学习中,利用多媒体和数字资源管理技术将复杂的化学抽象结构进行可视化表现,将需要实验探究的微观过程通过多媒体虚拟化技术进行微观模拟。此外,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CAVE计算机辅助虚拟现实环境技术直接模拟大型器械的装配过程,完善环境教学,实现数字教学的开放性和时效性,提供高纬度数字教学资源。(2)保证交互式因材施教。事实证明,只有参与式的教学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教学和多媒体技术资源可以建立交互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构建数字化教学环境,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相关专业特征搭建适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环节,激发想象空间,模拟其实验效果,提高了解自身课程特点的学习兴趣,发掘和适应自身的专业内容。另外,利用多媒体和数字阅读教学技术可以为每个大学生定值个性化的学习内容,指导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详细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状况,进一步跟踪其学习成果,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生安排下一步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3)建设特有的多媒体数字教学技术平台。通过多媒体技术和数字资源阅读技术构建多样化多媒体教学平台,设置不同的专题知识,不断扩展大学生所需的学习资源。目前各大高校各专业学科知识均有明显变革,各专业呈现明显交叉性特征。尤其是新兴学科和原有学科传承和交叉均面临的巨大的适应性特征,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变化极其迅速。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数字资源阅读技术构建多媒体教学平台,可以有效管理并发展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为各专业学生和相关指导教师包括各学校提供交流通道和资源传输平台,形成学习资源的大型存储库。随着现代高校三网合一以及校内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成熟,基于现代数字阅读技术的网络学习课件资源库可以不断为学生和相关指导教师提供最新相关联专业领域的知识,包括专业实践知识等。课件资源可以有效传承专业文化,整合教学体系,服务业学校师生。

二、实证分析

为了详细分析现代高校数字资源阅读教学和多媒体技术资源整合的优势性,对我国某高校进行实践探究。本次探究样本为某高校随机抽取的200名高校学生。通过教务处成绩档案的查询,获取其考试信息。应用资源整合后,学生成绩和未进行资源整合前的教育成绩进行实际对比,结果如下表所示。

三、结束语

高校大学科教育理念强调为学生创造多层次、高起点的科学教育体系,社会对高校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向多元化、综合化、专业化发展。高校大学生应科学运用数字资源阅读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不断改进高校教学环境,建立多元化交互式数字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效果。资源整合教育体系从教育方法和教育硬件两方面入手,在数字资源阅读教学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不断提高资源整合率,改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谈永康.信息技术,给语文教学插上翅膀——谈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J].小学教学研究,2016

[2]顾亚琴.借势白板技术推促课堂精彩——例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6

[3]朱有水.巧用网络平台资源,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构建阅读教学网络资源库,拓展学生英语阅读资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

[4]冯婉玲.英语阅读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培训,2016

数字媒体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数字媒体技术是一项较为特殊的艺术性专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有效提升我国市场经济水平。现阶段,我国处于知识经济时代中,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数字化艺术人才需求较高,并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要求更高。传统的数字教学理念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全面发展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是教育重点之一。本文基于此进行分析,首先表明现阶段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其次说明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背景,最终阐述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策略,以此提升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水平,促进我国数字媒体艺术进行快速发展。

一、现阶段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其中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方面缺少专业化的指导思想,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建立专业的指导思想体系,以此保证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标准。但目前大部分学校培养专业人才时,过于重视培养学生实践技术,忽略对其进行艺术培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需求。第二方面缺少专业的教学设备,目前,大部分学校数字媒体艺术人才教育过程中缺乏现代化教学设备,限制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发展,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三方面缺少专业的教师资源,在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中,教师缺乏专业素质,难以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影响人才质量,最终影响数字媒体艺术行业的发展。

二、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背景

(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背景目前,我国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发展速度,我国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在此种发展背景下,促进我国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在互联网环境下,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促进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发展。因此,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教育能够利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此提升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创新能力。现阶段,我国重视精神文化的建设,对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尤为关注,在此种发展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育方式,以此培养出优秀人才。同时,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方案的确立,能够以现代数字媒体艺术行业发展方向为主,以互联网技术为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

(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内涵在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能够与互联网理念进行结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改革培养形式、内容以及方式,以此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培养出适应于现代数字媒体艺术行业发展的优秀人才。在培养过程中,能够将学生作为主体,利用网络技术创新多样化的培养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专业水平。同时,能够盘活人力资源,促进我国数字媒体艺术文化行业快速发展。并且,在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中融入互联网理念,能够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使其在未来工作证发挥自身最大价值,以此提升我国文化实力,使我国在国际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特征互联网环境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有两点特征。第一点能够体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个性特征,通过互联网技术有效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创新主动性,在培养过程中,教师鼓励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进行大胆设计,并在遇见问题时,教师在旁进行指导,以此提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解决问题能力。第二点,要使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在就业竞争中获得优势,应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下,大部分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中,能够以培养人才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以此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促进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进步。

三、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优化培养理念在互联网环境背景下,我国重视建设精神文化。因此,我国现阶段重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人才培养模式既能够体现传统的教育模式,又能够结合时展丰富培养内容,提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综合素质。针对此种教育要求,相关教育学校能够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优化培养理念。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要求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能够拥有专业技能。同时,要求人才能够拥有良好的艺术素养,以此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水平。所以,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将互联网中教育资源与培养方式结合,以此提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综合能力,使其进行全面发展,满足我国数字媒体艺术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标准。

(二)健全培养目标为培养出适应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应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健全培养目标,锻炼人才的技术能力。我国互联网技术不断提升,随之而来的是全新的教育方式以及技术。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应紧跟时代的脚步,在培养人才时,应运用网络上先进的教育资源,提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能力。同时,还应注意利用网络教育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进行社会学、心理学等多方面教育,并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其创新能力,有效提升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三)丰富培养形式传统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教育,导致人才逐渐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学习失去兴趣,不利于其未来发展。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应丰富培养形式,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创新教育方式。使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能够掌握最新的媒体技术,有利于其未来发展。教师能够运用案例教学法、合作小组教学法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丰富多样化培养方式,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水平,还能够为数字媒体艺术行业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四)完善培养内容目前,社会不断进步,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人才拥有良好的专业技术,还要求其综合素质较高。因此,在互联网环境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应完善培养内容,在培养过程中应注意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以及艺术素养,从而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能够利用计算机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提升其实践能力。并利用网络技术对其进行媒体艺术教育,提升其艺术素养,以此建立完整的课程教育体系,从而提升数字媒体艺术人才专业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对人们的交流方式产生影响,对人们的思维习惯也产生影响。从而对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人才提出全新要求,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知识,还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将互联网与数字媒体艺术结合。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此促进数字媒体艺术行业的发展。同时,应丰富培养人才形式,健全培养目标,优化培养理念,以此提升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水平,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需求标准,全面提升我国数字媒体艺术行业发展水平,从而提升我国市场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何明.媒体融合背景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36):106-107+117.

[2]张姮.“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实践——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J].创意设计源,2017(06):67-72.

数字媒体教育范文第5篇

数字艺术教学,必须创新思维模式,从教法上作为突破口,使得数字化技术应用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用艺术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实际技术为主要目的。建立起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

1.创新艺术思维方式数字艺术要遵循数字技术实现的规律,创作顺应信息时代气息的作品。在教学中,传统与现代、中式与西式要融会贯通于数字信息的时代背景下,创造出个性鲜明的数字艺术作品,尤其注重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

2.理论够用,实践主导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本着理论够用,注重技能的方法来主导教学。如电脑美术专业来说,素描、色彩、三大构成是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的软件教学毋庸置疑,立体构成教学也可以采用数字三维软件制作立体构成作品的形式开展教学,只不过在制作的过程中运用形式美的规律来塑造空间的立体形态,用三维软件来具体实现。

3.数字艺术教育要紧密联系生活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包豪斯的著名导师康定斯基在其教学中力主学生对于生的观察,使得至今对现代艺术教育也具有很深远的影响。学生的数字艺术作品应该要反映生活,在数字艺术教学中,鼓励学生贴近生活,观察生活,如观察植物形态、动物的形态和习性、社会生活中的人等,在头脑中获取生活感悟,为艺术创作的积累素材。

二、数字艺术教育的重点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数字艺术教育不是培养的技术工人,也不是培养艺术家,数字艺术是技术和艺术结合的载体,要求师生熟知数字媒体行业的内在关联、数字技术发展态势,拓宽视野,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创新能力。

1.培养市场需要的数字艺术人才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创新思维的数字媒体人才,应从数字媒体设计艺术学科的专业优势出发,结合当前市场发展态势,提出学科的发展思路:一方面要利用其专业优势和特色,发展从言传身教的传统培养方式向培养天赋、独创性和个性风格等的转变,另一方面也要继承旧体制的优良传统,组合画家、设计师及学校和企业合作计划。实施“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全新教学模式,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掌握数字媒体制作技术,学会把握市场需求,为将来个人发展奠定基础。

2.双师结构与合理设置课程数字媒体理论研究课程包括:基础造型、色彩基础、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数字媒体技术、媒体媒介研究、媒介项目策划与设计、交互媒体、数字游戏娱乐、音频音像产品设计、美学欣赏等。从课程开设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晰的知道数字媒体艺术教育课程诠释了数字媒体艺术的本质和表现形式,该学科所涉及的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交互技术、媒体设计和艺术基础知识等,对综合课题有所侧重,非常明确地体现了艺术与技术结合的特征。针对数字媒体研究课程的多样、复合、交叉等性质,某一个课程或某一个技术的突出已经不足以完全胜任数字艺术教育的要求。数字艺术教育实践的发展要求复合型的具有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和双师技能的教学能手,既有扎实艺术功底和超前的创意思维,又要掌握最新的数字技术。因此,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必须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培养出数字媒体专业教育所需要的复合型教师。

三、结束语

数字媒体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数字故事;高等教育;应用信息技术

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创新应用及发展,催生了数字故事这一新型的信息化教育资源与方法。数字故事(DigitalStorytelling)承载一定的内容主题,自身所具有的故事性、教育性以及图、文、声、像并茂的立体表现形式,使其在中小学教育教学领域得以广泛应用。高等学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摇篮与知识创新的发动机,如何顺应信息时展需求,将数字故事适时适宜地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创新人才培养,优化教育教学成果,是推进高等教育信息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1数字故事的概念

数字故事是一种基于教育教学目标,围绕某一个教育内容主题,充分利用图、文、声、像等多种媒体信息及元素,以故事叙述的方式,整合性、创造性地进行可视化设计与制作的一种新型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形式及方法。其将“知识、事实等与图像、音乐、情感融合在一起,发挥了其他表达传播方式所无法替代的效果”[1]。

2数字故事的特点

2.1教育性数字故事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聚焦教育教学问题,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达成,是其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数字故事的有效应用,在帮助教师完成教育教学内容的有效传递与教授的同时,实现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度认知以及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2.2故事性数字故事区别于其他教育资源,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这是数字故事内容组织与架构形式的重要体现。通过故事内容的生动描述,故事情节的趣味展现,数字故事有效地锤炼了教师的创编热情与应用潜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2.3数字性数字故事是融合多种媒体元素及信息的设计及应用,数字化制作处理的信息化教育资源。与传统故事讲述单一化、平面化的传播方式不同,数字故事开发强调媒体信息对感官通道的刺激。通过利用多通道、多媒化的信息设计与合成,促使内容呈现更加全方位、立体化、多样性。

2.4艺术性数字故事强调视觉美观性,追求故事内容呈现的表现力及艺术感染力。其立足于通过美妙的视听感官体验,帮助学生获取积极的情绪感悟,收获难忘、深刻的学习经历。

2.5技术性数字故事自身内容特点及表现形式的适切表达,依赖于媒体技术手段的正确选择以及合理、创意的设计应用。开发实践中,需立足于数字故事的应用实践与技术开发需求,充分考虑、甄别各种媒体技术与软件工具的功能特点,开发要求、实现难度等因素,选择合理、高效的创编环境及工具,达成资源的设计与实现。

2.6创新性数字故事在教育教学主题确定、故事情节排布、媒体信息设计、制作工具甄选等环节均尽可能力求创意、新颖、独特。其开发应用强调变革教育教学实践,体现创新教育思想精髓,满足与适应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及要求。

3数字故事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优势

3.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核心素养数字故事开发强调教育性、故事性、数字性等诸方面要求,其多媒化、可视化的视听传播形式,符合由数字原住民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群体的媒体学习风格偏好。无论应用于正式教育抑或非正式教育,数字故事极具深度的内容主题设计以及灵动多样的表现形式,均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三维度的高效统合建构,促进个体的自主、全面发展。数字故事应用对以信息素养、技术素养、视觉素养、艺术素养作为重要内容的新世纪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具有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创新回应了全球化、信息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诉求。

3.2更新教育教学形式,推动教育改革数字故事作为高效的教与学的工具,可灵活应用于高校的课堂教学、德育教育、校园文化传播等实践领域,有助于全面深化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首先,数字故事突破了传统纸质、平面的教育资源素材,立体、多媒体的资源形式丰富了教育资源构成,提高了教育教学内容传播的高效性与趣味性。其次,数字故事能实现师生角色转变,打造民主课堂。通过与探究学习、研讨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数字故事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学习,打破传统以教为主的被动接受的教育现状。再者,数字故事短小精悍,聚焦教育教学问题及目标解决,学习自由度大,契合碎片化学习需求,便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助力实施优质高效的翻转课堂,颠覆传统课堂结构,更新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最后,数字故事还可作为高效的学习评价工具。学生通过设计、编创数字故事,开阔思维,强化理解,巩固旧知,助推反思,提高学习应用能力。

3.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素质数字故事的涌现及应用极大更新了高校教师教育思想观念,拓展了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教育视野及思维,进而倒逼高校教师对其进行深层研习及应用思考。为推进数字故事应用实践,高校教师需准确把握大学生群体的心智特点及媒体学习风格偏好,熟悉教育教学内容的特点及规律,积极探寻数字故事与教育教学领域结合的适切性及入手点。数字故事开发过程对于高校教师,其实是一个发现、分析、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过程。高校教师需参与一系列工作,包括主题选取、故事设计、情节编排、文案提炼、资源搜索、媒体设计、技术开发、评价总结、润色提升、实施应用等,经历着“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再反思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过程”[2]。期间,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设计研究与实践应用能力水平得以不断提升,极大地促进了自身专业发展。

4数字故事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对策

探究数字故事开发主要包括故事编写、脚本制作、素材准备、编辑合成、评价试用、修改完善等环节。要提升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效能,应把握以下方面。

4.1确定应用实践领域,选择恰当教育主题数字故事的有效应用,需首先明确其将应用的实践领域,包括课堂教学、德育教育、校园文化传播等。针对作为主要应用领域的课堂教学,数字故事的开发及应用还需立足于不同专业学科特点以及教学实践需求。依据数字故事的资源特点以及表现形式,其比较适合应用于文科类的学科内容或是“综合性学科或主题明确的教学中”[3]。对于理工类逻辑性、理论性、系统性较强的学科内容,数字故事的适用性相对较差,但也可通过系统、灵活的教学设计将其应用于课堂的导入、总结、评价等环节,增强课程教授的灵活性、实用性及趣味性。不管应用于哪一学科领域,数字故事的内容选择应强调典型性、新颖性,以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唤醒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应具备教育性、主题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促进深度思考,力求实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三维度的高效统合建构,助推个体的自主、全面发展。

4.2精心创编故事情节,体现创新设计开发故事性是数字故事教育资源的重要特征,开发过程应体现创新设计意识。首先,基于数字故事服务与聚焦于教育教学目标达成的特点,其开发过程应紧扣教育教学问题主线,注重问题与故事内容深度有机融合,进而创意巧妙地编排内容情节,便于在应用过程中有效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其次,应精准把握学生的心智特点及媒体学习风格偏好,持续关注、积累学生日常学习及生活的点滴,总结提炼作为数字故事创编的素材来源。做好媒体设计素材的搜集、甄别与积累工作,以最优化的媒体组合设计呈现故事内容。最后,需加强数字故事脚本编写,注重内容主题的表达呈现以及故事情节设计编排。内容表达需避免平铺直叙,机械乏味。故事呈现应体现结构性、层次性和表现力;语言精练,设计新颖,富于情感,巧妙搭配媒体素材,相辅相成而相得益彰。

4.3充分融合媒体优势,加强开发团队建设作为数字化的教育资源,数字故事追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优化教育教学效果,其开发需充分思考图、文、声、像等多种媒体特性以及整合应用,以配合内容主题及故事情节,完成故事呈现的媒体化、可视化、立体化,打造极具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的视听学习效果。期间,数字故事创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涉及故事编写、脚本制作、素材准备、媒体合成加工等多个环节。应根据开发需求,充分发挥学科专家、文案编创人员、教学设计人员、媒体设计人员、技术开发人员的专业优势和创作力量,构建数字故事的开发团队,从系统化、多维化的角度,促进资源作品的专业、完美、高效呈现。

4.4强调开发评价反馈,提升资源开发水平评价反馈作为数字故事开发过程的重要环节,对其开发质量具有关键促进作用。首先,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强调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除采用常规的总结性评价对数字故事的开发质量进行终结定论之外,还应加强开发工作过程的审视评价。通过不断发现问题、反馈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提升数字故事的开发质量。其次,重视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建议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数字故事开发评价除了采用分数、等级等定量的评价描述方式,还可采用咨询、访谈等方式提供详尽具体的评语描述。最后,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数字故事开发评价可引入专家、领导、同事、学生等多方力量参与到评价工作中来。多元评价主体通过观察、审视、体验数字故事的开发过程及其具体的教育教学应用实践,从各自的视角与维度,给予数字故事开发的改进观点与措施,全方位提升开发质量。

4.5加强教育应用尝试,注重实践经验总结数字故事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有效应用,除了依赖高校内部正面积极的推广机制与鼓励开放的应用环境,更重要取决于高校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应用实践的尝试以及应用经验的总结。高校教师应积极更新自身的教育思想观念,在深谙数字故事的类型特点及功能作用的基础上,努力将其与传统高等教育教学实践加以联系思考,探寻两者有效融合的适切性与入手点。起初,可开展数字故事浅层次的应用尝试,辅助应用于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与环节,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丰富课堂资源,提升课堂绩效方面进行积极尝试。在此基础上,可开展数字故事深层次的应用探索,致力于基于数字故事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翻转学习等新型学习模式及方法的实践尝试,重点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实践应用过程中,需注意不同应用领域,不同专业学科在应用方法、实践效果、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经验总结、思考及传播,不断提升数字故事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强化教育教学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黎加厚.数字故事,不一样的精彩[J].远程教育杂志,2011(5):111.

[2]方其桂.微课制作实例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数字媒体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数字媒体技术;视觉传达设计

一、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

1.数字媒体

数字媒体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它将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做为主导,以大众传播理论、现代艺术为指导,将信息传播技术广泛应用到文化、艺术、商业、教育和军事等领域,是一门艺术与科学高度融合的综合交叉学科[1]。它集成了计算机软硬件、通信、广播等技术技术,同时与数字媒体内容管理、数字媒体版权、文化创意产业、消费电子等领域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数字媒体的表现形式非常多样,如: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影像和动画等,它的传播手段和传播内容主要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如果融合数字媒体技术,必将对高校的教学产生重要影响,并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2.数字媒体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主要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为手段,对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数字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来达到对数字媒体信息的表达、传输、处理、存储、显示等目的,变抽象信息为可感知、可交互和可管理的一种软硬件综合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非常宽泛,如与处理、传播、存储、输出等环节相关理沦都有所交叉。因此可以说,数字媒体技术是集成了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相关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技术。

二、数字媒体时代下的视觉传达设计表现形式

1.静态数字图型符号

传统视觉传达设计中,主要的表现形式为二维,即在二维介质上通过相关设计规律呈现出静态的图像、文字、色彩等元素,以此来传达准确的信息数据,艺术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视觉体验,传统视觉传达设计所表现的结果都是在静态的纸媒介上,受众极容易产生视觉审美疲劳,另外传统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形式已无法准确、完整、全面地表达设计师们的意愿,人们开始对传统静态视觉信息传播形式表现出疲劳状态,因此人们非常渴望着一种全新的图文符号表现形式诞生。数字信息符号具有视觉传达设计的技术特征,同时也能诠释数字媒体技术方面的特点,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到视觉传达设计中,通过在设计过程中对其思考和理解,就会发现视觉信息传播数字化的优势十分明显,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并且十分重要的视觉传播手段,因此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数字信息的有效传播已经变得十分重要。数字信息符号已经迅速成为交流的语言和信息传播媒介,充分吸引了人们的注意。数字信息符号已经成为现代信息传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设计信息可视化的主要形式。数字信息符号的准确、醒目、简洁等特征,让受众在与信息交互时变得更加轻松、容易,同时能够让受众更加准确、及时地获取信息的主要内容。不仅如此,数字信息符号的交互性和娱乐性还能够大大提高受众的积极性。

2.动态数字图型符号

近几年,虚拟现实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已经对传统的图型符号设计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传统的视觉设计往往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设计作品大都以静态形态进行展示。虚拟现实技术参与到视觉传达设计中,则是向多维多向传达信息,数字图型符号具有动态可视化,听觉化、感知化等特点,同时作品大都是以动态形式进行展示,并且具有一定的交互性,沉浸性,实时性。计算机可以将传统图型符号设计所传达的信息通过数字媒体技术转化为可感知的信息,传统复杂繁琐的图型符号设计已经无法阻碍信息的有效传播。动态图型符号表现形式是由艺术、技术和传播多个学科交叉影响发展而来的。其千姿百态风格迥异的表现形式能够带来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交流,同时在传播过程中可以附加情感和观念。辅助设计工具和媒介的更新速度给传统的图型符号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动力,传统图型符号从静态的展示方式逐渐转变为动态的展示方式,传播和表现方式也由单向过渡到多向多维交互方式。这些改变,可以让大众有目的性地、有选择性地去接受信。

三、数字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新要求

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主要有以下两个新的要求:一是要让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并且能够熟练的掌握相关的数字媒体技术,在这个基础上结合传统的设计方法和手段,让二者能够有效的融合;二是通过这种科学和艺术融合的手段,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在新的技术发展下,在新的教育模式和新的媒介下,能够快速的适应,并且能够很好的完成相关视觉传达设计的任务,进而提高视觉传达设计质量;三是在数字化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要重视各种因素的交互结合,从教材的基础要求出发,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四、现代数字媒体技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创新

1.改变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

“教育不是教授具体的事实,理论和法则,不是将学生培养成专门的技术人员。教育宁可拨乱他们固有的思想,而能促使学生开阔眼界,启迪他们的聪明才智。数字化时代,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理念上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技能等多方面的教育与培养,根据时代的发展和数字媒介特征对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理念和手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设计教育如果只注重专业的学习非常容易陷入孤立的教学模式,使学科领域变得专门化。因此,必须要打破“专业至上”的狭隘的教育观念。创新的设计教育理念应该在整个教学的进程中体现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学术氛围渗透,更多地体现出数字时代设计教育其交叉性与边缘性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渐形成对艺术的理性与感性的体验和认识。

2.丰富教学手段

信息的高速传播和广泛共享,使课堂教学模式进入到数字化时代,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与设计相关的理论学习资料。国内大多高校网站都提供了相关学科精品课程的教案和名师视频教学及课件。在这种大数据背景下,教师应该把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获取相关知识和消化知识作为首要教学目的,并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让枯燥的理论课堂教学转变为以探索、创新为主的实验教学。通过先进的辅助设计软件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效果。同时,要让学生通过数字手段时刻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以便能及时了解设计及市场的发展现状和需求,能够利用数字化手段根据最真实的现实需要来不断改变和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设计水平。丰富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及创新意识。

3.调整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教学内容无法及时更新,年年重复而缺乏探索性、实验性。这种教学方法忽略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方法与内容应该紧跟数字时代的步伐,反映时代特色。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将传统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内容延伸展开,从数字时代实际特点出发,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随着数字时代三维视觉表现的普及,数字化时代市场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在保证学生设计基础课程内容的同时,在侧重于传统的二维视觉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加入三维视觉课程内容,如3dsMax、AfterEffects、Cimema4D等三维软件课程,使以二维平面为主体的设计内容体系逐渐转变为增加动态视觉元素及听觉元素的具有三维交互功能的综合设计体系,将三维数字技术教学内容与传统二维设计教学内容充分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掌握视觉传达设计基础课程内容的同时,也能对数字技术所带来的新的辅助设计工具、设计发法以及新的表现方式有一个透彻的认识。

五、数字媒体技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思考

数字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传播让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大众也能通过数字技术表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设想。多元化的表达和交互形式提升了设计者的创新能力,一种想法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设计理念,能够更加具体和生动的诠释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内涵。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教学中应该利用数字媒体技术的优势,让学生对视觉传达设计有一个三维的、立体的认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度的依赖数字技术,不能让学生产生掌握了数字技术就能进行视觉传达设计的想法,这种错误的观点往往促使一些学生注重技术却忽视艺术内涵,对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创新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数字媒体环境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要不断的探索,充分的利用数字技术,不断改进教学形式和手段,以此来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智.浅谈数字媒体技术[J].科技信息,2011:251页.

[2]沈磊.数字化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创新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4,13:120-121.

数字媒体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现代化新媒体;数字媒体技术

一、初识概念

新媒体(NewMedia)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今的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等也曾经是新媒体。在万物皆为传媒的全媒体环境中,新媒体可以说包括了各类形式的传媒,而以数字化形态出现的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数字媒体、云媒体更是层出不穷,在技术上涵盖了更加宽泛的概念,数字、网络技术、无线、卫星等技术通道向用户的电视、电脑、手机、移动等各类终端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就目前的传媒格局来说,新媒体可以简称为数字化新媒体,电脑和智能手机成为各类媒体的集大成者,电脑和手机的大多数工具都可通用,其中应用较多工具有博客、即时通信软件、流媒体等。

二、新媒体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1.博客应用。博客网站可以为用户提供免费的博客空间,每个申请博客的用户都可以用到这些空间,建立起一个网络日志,并且通过博客社区展开各种网络生活。作为一线代课教师或班级班主任的用户则可以通过博客,学科试题或答疑,学校通知等内容增强了师生之间网络学习的互动性和协作性。

2.即时通信软件应用。使用腾讯QQ软件进行互联网形式点对点的教学,实现了学生从现实课堂到网络课堂的迈进,达到了“双向互动、实时全交互”功能,即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手头有一台能接入互联网的设备,都可以自主学习,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微信作为目前新兴的即时通信软件,在功能上,通过软件本身自带创建群聊的方式,创建教职工群、学生群、师生群替代了以前传统方式下黑板出通知、纸质下发文件、布置作业的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办公和教学的效率。

3.数字流媒体应用。流媒体在学校教育教学中,一般占有很大的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教师至少要掌握一种数字流媒体制作和教学方法。目前应用于教学的数字流媒体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互联网公开课教学。这种教学形式主要依托于学校网站服务器,采用摄像机和录播软件的形式让教师对某一门自己教授课程进行录制,上传到学校网站,让学生进行观看。二是“微课”教学。微课,首先是内容规模较小,形式短小精悍,用视频的形式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对知识的讲解与示范,是一种可视的视觉化呈现,直接方便,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三是“翻转课堂”教学。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要提前学习相关内容,做到上课前的知识准备与预习,课堂上以师生之间的互动答疑为主,主要是对所学知识的梳理和挖掘,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的水平。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