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区域经济报告范文

区域经济报告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区域经济报告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区域经济报告

区域经济报告范文第1篇

作为区域经济,如何在激烈的国际、区际竞争中,正确分析面临的环境制约因素,努力做到扬长避短,变不利为有利,确保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亟待解决的课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当前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同时,又面临着相当严峻的问题和困难。本文旨在多角度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提出种种对策,以求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外有关学术动态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80年代末,可持续发展理论开始提出,但至今对经济发展的环境制约因素研究仅局限于宏观的认识,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污染物破坏问题、经济技术水平问题等。而对区域经济的环境制约因素,特别是一些微观内在因素研究甚少。作者拟从微观与宏观的结合点上加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并提出一些措施和对策。

三、论文写作提纳

前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研究的意义、目的、基本技术路线。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制约

(一)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基础;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反作用;

(三)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才能相得益彰。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

(一)失衡增长导致环境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二)区位资源的不平衡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三)现有环境管理体制与国际不配套制约环境经济发展。

三、对策研究

(一)中国区域开发管理体制必须创新;

(二)适时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

(三)制定完善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政策。

四、论文工作计划

2001年1月至2月拟定论文开题报告,资料与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

2001年3月至4月完成论文初稿并请导师修改,完成论文二稿并请导师修改;

2001年5月至6月论文定稿与答辩

五、参考文献

1.张敦富主编,《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北京

2.李京文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教程》,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南京

3.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实证研究——结构转变与发展战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北京。

4.叶裕民,《中国区域开发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北京。

5.宋璇涛,《寻求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北京。

6.李京文主编,《21世纪中国经济大趋势》,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沈阳。

7.汤爱民,《大整合》,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北京。

8.顾介康、储东涛主编,《江苏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与规律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南京。

9.薛志平、刘波,《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理念卷),香港文学报社出版公司2000年,香港。

10.吴兴鹏、董剑南、谢玉平,《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实践卷),香港大学报社出版公司2000年,香港。

11.国家环境保护局译,《选择还是放弃——荷兰国家环境政策计划》,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北京。

12.厉以宁、章铮,《环境经济学》,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年,北京。

1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西方经济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广州。

14.陈耀邦,《可持续发展战略读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年,北京。

15.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等6部门,《江苏省人口资源、环境研究文集》,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年,北京。

16.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苏资源与环境》,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南京。

区域经济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江苏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性

1.引言

科技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科技代表先进生产力,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断显现。可以将江苏省划分为三大区域,分别是苏南、苏中、苏北,近年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性具有不断明显的趋势。从科技创新视角来看,江苏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性与其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所以,从科技创新视角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显得十分必要。同时,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是江苏省近年来考虑的关键问题,因此从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出发进一步实现江苏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显得十分必要。

2.江苏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性现状

2019年,江苏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631.5亿元,同比增长6.1%。从三个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296.3亿元,同比增长1.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4270.5亿元,同比增长5.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1064.7亿元,同比增长6.6%。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速度不断加快,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4.3:44.4:51.3。江苏省2019年人均生产总值123607元,同比增长5.8%。江苏省近年来GDP增长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江苏省GDP总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其增速虽然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整体仍然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而人均GDP则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从江苏省各地级市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不管是总量还是增长率都呈现出一定的差异,2019年江苏省各地级市GDP排名及增长情况如表2所示:在江苏省三大区域中,苏南地区包括苏州市、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5个地级市;苏中地区包括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3个地级市;苏北地区包括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淮安市、盐城市5个地级市。从三大区域GDP增长情况来看,三大区域的所呈现出的“南快北慢”发展差异性被逐渐打破,虽然增长率的差异性在逐渐缩小,但是必须要充分认识到经济增长总量和基础的差异仍然较为明显,但是这一差异性也呈现出缩小的趋势,三大区域经济发展相对差距在缩小,但是绝对差距仍然较大且具有不断缩小的趋势。

3.科技创新视角下江苏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性的原因

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量,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江苏省各地区在科技创新层面还存在较大的差异,进而导致三大区域经济增长出现不平衡的问题。根据《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结果显示,在72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排名中,江苏省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市位居前20名,依次为第4、6、11、16名;镇江、南通、扬州、泰州、徐州、盐城、连云港市依次为第21、30、33、36、40、45、56名。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市这4个城市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指数排名靠前,这4个城市创新资源丰富、创新生态良好,科技创新有力支撑经济、社会、民生发展,创新成为引领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南京是科教资源富集型城市,拥有的中央级科研机构和高校数量多,人才、智力密集优势明显,原始创新能力较强。无锡、常州则是典型的产业技术创新型城市,苏州被定义为开放协同创新型城市。由此可以看出,苏南地区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四市科技创新能力均较强,其GDP总量也保持在较高水平,而苏中和苏北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虽然较强,但与苏南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苏南地区以南京市为例,南京全力实施的创新名城建设战略也转化为强劲动能,科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同样呈爆发性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南京新增企业8.4万家,其中,科创型企业新增2.4万家,全年高新技术企业同比净增1282家,增幅近70%,增量和增幅均位居全省第一。苏北地区以徐州为例,徐州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中排名第40位,2018年,徐州被科技部、国家发改委批复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徐州区位优势显著,科教资源丰富,产业优势明显,但创新资源优势还没有完全转化为发展优势。譬如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型企业规模小、数量少、能力弱,部分企业研发机构硬件设施不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还较低,科技资源优势还未真正发挥出来。而苏中各地级市在科技创新层面基本处于中等水平,其科技创新后劲十足,在提升创新服务水平,增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转化创新能力以及传统产业升级和智能制造发展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从以上江苏省各区域经济增长情况和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排行及能力来看,科技创新成为造成江苏省区域经济增长存在差异性的重要原因,且科技创新所产生的这种作用具有不断加大的趋势,因此要想有效缩小江苏省三大区域经济增长差距,就必须要从科技创新的角度采取相应的策略。

4.科技创新视角下打破江苏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性的对策

4.1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企业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因此要想借助科技创新手段实现江苏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增长,就应该实现对科技创新企业的科学合理布局。要根据江苏省三大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的发展情况,对科技创新资源进行科学配置。比如,要继续加大苏南地区科技创新企业的溢出效应和示范效应,强化对苏北地区和苏中地区科技创新企业的带动,比如可以设立科技创新企业子公司等,使得三大区域科技创新企业在数量、创新能力等方面实现协调性,进而可以在强化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有效降低各地区经济增长差异。

4.2强化政府科技创新支持政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快,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不断强化,且由于科技创新的集聚效应,使得江苏省各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比如苏南地区明显强于苏中和苏北地区。所以,政府部门要强化自身职能建设,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和引导。一方面,要加强创新资源的投入,通过财政专项资金划拨和拓展融资渠道等方式,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加速江苏省各地区科技创新产业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要强化相关政策的引导,通过制定科技创新发展的引导政策,根据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贡献度,给予其必要的政策优惠,要引导科技创新更多地融入具有更大发展潜力的产业,以此带动江苏省各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4.3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进

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人才占据十分关键的地位,已经成为最为关键的创新资源。所以,在以科技创新为手段缩小江苏省经济增长差异性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创新人才的引进。一方面,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提升其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各地区都要建设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现代化人才团队,以此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施更大力度的人才引进策略,从海内外各个领域引进一批科技创新型人才,使其快速融入江苏省各区域内科技创新企业中,充实现有人才团队,以此提升各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4.4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科技创新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实现的,所以要通过全面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经济成果的转化来进一步缩小江苏省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要在战略新兴领域进行更大规模的科技创新,充分发掘新兴产业的发展潜力,比如要深入拓展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苏中和苏北地区要根据自身科技创新资源和现状,逐渐打造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及产业化基地,谋求与苏南地区的协同创新。同时,要坚持以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实现增量带动和存量提升两方面工作,以此提升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

总结

虽然江苏省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近年来呈现出不断缩小的趋势,但是增长总量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从科技创新角度促进江苏省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是一项长期有效的策略。从本文的研究来看,应该从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企业、强化政府科技创新支持政策、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进、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等方面出发科学借助科技创新策略促进江苏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协调性。

参考文献:

[1]郝新东,杨俊凯.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J].经济界,2020(03)

[2]殷李松,贾敬全.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9(08)

[3]陈鹏,张继格.新世纪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现代经济信息,2019(10)

区域经济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常态;区域经济;审计区域

经济通常指的是某个特定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状况,是以一定区域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经济研究理念,受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审计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服务工具,要本着为本级政府寻求最佳经济增长模式的理念,全面发挥审计对于经济发展的监管效能,推动本行政区域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影响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本区域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速度放缓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经济风险,这就更需要审计在实现经济监管的过程中,推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产品配置和投资,更好地发挥审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监督和控制作用。

一、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中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

(一)绩效审计

为了更好地发挥审计对区域经济的服务作用,审计机关在进行审计安排时要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根本出发点,对浪费和破坏资源配置环境的行为要进行重点监督。绩效审计作为区域经济审计的重点内容,无论在各级财政审计还是金融、环境等审计工作中都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绩效审计具体而言,是指以被审计区域的各项经济指标平均值为对标,计算该区域内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查找偏离平均值的具体问题和原因,并总结审计中查明的原因和相关改进对策,形成具备权威性和鉴定性的经济通用指标,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预算执行审计

预算执行审计是对预算期间内该区域内部各项预算指标执行情况的一种监督,是通过预算执行审计以更好地发挥预算管控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实际的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一般以财政预算资金的流向为审计对象,以资金使用中的各项指标作为评估标准,系统并客观地评判一定预算期间内区域内的预算执行水平。为了更好地发挥审计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对区域经济管理的信息贡献价值,以此推动公共财政体制的构建和优化,需要从源头上对预算执行审计进行合理规划和分配,包括对资金分配审批权限的优化配置,对资金安排的顺序的评定和优化,对资金来源和分配使用情况的全程跟踪,以及披露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有关资金分配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违法违规案例,并附加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以此形成完整的审计报告进行公开披露,规范区域经济中的预算执行,提升区域经济中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

(三)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科学严谨的审计制度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防范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按照区域经济最新的发展政策和方向进行指引,指导区域经济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政府审计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理论联系实际,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不断促进经济责任审计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在防范审计风险的同时提升审计报告的质量。同时,经济新常态下的区域经济责任审计要加入环保政策、土地政策以及其他政府最新的相关法规和政策,以提高政府相关决策的准确性,避免因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的缺失而造成国家经济的损失,损害国家资产的利益以及滋生可能的腐败问题等。

二、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中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

(一)财务监测与控制

对财务的监测和控制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审计的首要作用,通过对财务的监测和控制功能可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科学专业的评判,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专业的剖析并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尤其在具有重大转折的经济新常态下,政府审计更应发挥在转型期对区域经济进行平稳转型的指导作用,借助政府审计所具备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特点,对区域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专业性地审视,客观地指出问题所在并给予建设性的解决建议,以此促进政府审计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同时也能通过政府审计的监测和控制作用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政策指导性,更好地促进本区域内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

(二)经济监督和鉴证

经济监督作为政府审计最基础的职能,主要是指通过不定期的检查和监督对区域经济的执行起到震慑作用,以此督促相关经济执行者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经济责任,同时以此为契机,在检查过程中披露经济运行中可能出现的违纪违规行为,包括滥用经济职权、违规挪用资金、贪污受贿等行为,通过专业性的评判角度进行举证查实,并从发现的问题中寻找弊端以此追究相关责任人的管理责任。以监督作用为基础,政府审计充分利用自身的核查功能,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评判标准,对被审计的区域经济进行合理的评判,对其经济行为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客观审核,以此对区域经济的稳步运行提供外部监督力量和震慑作用。比如,政府审计机构在进行区域经济审计时,要对被审计对象的会计报表以及其他相关经济材料加以检查和验证,以确定被检查对象在经济运营过程中最真实、客观的评价。同时,应出具具有权威性的书面结论,并对社会公布,以更好地向委托人和审计授权人提供最具参考价值的信息。

(三)经济评价与研判

政府审计最主要的作用在于通过审查被审计对象从而出具具备权威性的评判结果,并由此对被审计对象的经济运行状况作出最客观的评价以及优化建议。在审查的过程中,区域经济的审计效益能通过评价与建议得到最全面的发挥。尤其在经济变动较大的新常态下,区域经济活动的复杂性逐步加大,增大了政府审计的难度,因此在新常态下的区域经济需要借助最新的科技成果,不断完善和更新现有的审计方法,利用大数据等网络科技进行审计的前期预防、过程控制以及事后优化等,不断发挥政府审计应有的“风险免疫”功效。首先,根据前期审计经验对相似的被审计单位进行事前风险预防建议,揭示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隐患,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及时、准确、客观的建议,保护国家经济利益不受侵害;其次,在审计过程中,要结合现有的大数据平台进行风险的分析和管控,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指标进行科学的评判,并对异常的指标进行细致化分解和调研,充分挖掘潜在的风险点,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优化建议;最后,在审计结果出具后期,要充分发挥审计报告的警示作用,通过加强结果的披露力度以及对经济责任人的惩罚力度,加大审计对经济运行的震慑作用,同时在结论运行的后期要做好政策执行的长效性,以此充分地调动区域经济内部的资源和能力,全面预防和抵御风险,将可能产生的经济危害降到最低。

三、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中审计工作的困境与原因分析

(一)区域经济发展中审计工作的困境

1、审计理念与时代脱节。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审计中最大的困境在于审计理念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脱节,直接影响审计方法和审计手段等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从审计理念上说,目前的区域经济审计依然延续传统的陈旧思维模式,缺乏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区域经济的现状,以致于审计发现的问题不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和针对性,问题停留在表层,未作深层次的解析等;从审计方法上看,由于审计理念的指导作用,导致审计方法未能作及时的调整,高科技的审计方法无法得到有效的运用,大数据分析模型等方法也无法引入审计工作中,最终出现审计效率低下、审计结果缺乏客观数据支撑、主观意识过强等问题。审计理念与审计方法的落后,直接导致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缺乏创新思维,囿于传统的审计思路,降低了审计结论的评估和建议价值,同时也进一步削弱政府审计的公信力。

2、审计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从区域经济审计的现状来看,政府审计工作缺乏一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审计人员在进行区域经济审计时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同级政府的约束,即使部分审计业务会涉及独立性的规定。从根源上说,区域经济的被审计对象涉及大量政府部门相关人员,不可避免地会牵扯到各方的相互利益;同时,区域经济审计机构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与同级政府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政治关系,因此,区域经济审计的执行往往缺乏一定的独立性。非独立的审计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会缺乏约束力和震慑力,失去政府审计对区域经济原有的监督和震慑作用,同时,公众也会因为政府审计的非独立性和权威性而对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产生质疑。

3、审计人才队伍建设与审计职能建设不匹配。一方面,从审计人才队伍的人数上来说,审计人员数量的严重不足导致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以较为普遍的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为例,按照我国最新的《审计法》和政府投资的相关审计规定,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项目都属于政府审计的范围,需要对投资的全过程进行追踪审计,审计规模和审计难度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但就目前我国政府审计的人员配置上看,基本不变的审计人员与逐渐增多的项目数量不成正比,造成政府审计存在盲区和漏洞。另一方面,政府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也严重制约政府审计的职能发挥。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日益复杂化,尤其在经济新常态的影响下,政府审计工作的难度日益加大,同时现有的审计内容已经从原有的单纯财务收支模式转变为经济活动的各方面,审计范围的宽度和深度都有所扩大,而现有的审计人才培养还处于传统模式下,未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作出及时的调整和创新,导致政府审计对于区域经济的审计结果失去原有的监督和完善作用。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的区域经济审计中呈现的诸多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我国政府审计的体制、审计方式以及审计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跟不上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产生的。为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政府审计的要求,需要对产生问题的原因作进一步深入的分析。

1、政府审计的体制建设制约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审计采用的是行政型政府审计,此种模式的审计最大的特点在于审计机构实行“双重领导”机制,即同级审计机构不仅要受上级审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同样受同级政府机构的监督和管理,而审计业务的内容很多都涉及本级政府机构的项目管理等。因此,在审计结果的出具上不能完全具有独立性,对于查出的重大问题需要对本级行政机关报告和认可,才能对外公布。在这种审计模式下,审计机构不可能完全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导致对本区域经济的审计结果很多是报喜不报忧,失去了审计结果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和完善作用,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

2、传统审计模式的调整需要时间。近几年来我国各区域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各区域经济审计的主要目标也从简单的财务收支检查转变为更细致的项目全过程监督和调整,真正发挥审计对于财政资金运用的监督和调配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审计的“经济卫士”功能,更多地从宏观经济职能转变为微观经济职能。尤其在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越来越呈现出传统审计模式与新形势的矛盾,这种改革迫在眉睫。但任何一种审计模式的转变都需要经历前期环境调研、模式试推广以及正式施行等诸多步骤,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准备。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机构调整、机制改革以及地方政府决策等都会随着时间不断产生变革,因此,区域经济审计的改革既存在改革本身需要时间的问题,同样也存在改革的持续性并存的问题,需要审计部门对审计模式的改变提出最综合的完善方法。

3、内外部环境影响审计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方面,从外部环境看,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对审计队伍需求从宽度和深度上不断增强,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扩大,致使审计力量的不足逐步扩大。尤其在近期的经济新常态下,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审计认知的不断提高,政府审计的范围逐渐扩大,从传统的财务指标评估到项目整体的质量跟踪、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经济效益评估等,要求从多方面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评估。而审计机关因为行政制度上的制约,人员方面无法进行大幅度增加,导致审计力量无法及时得到扩充。另一方面,从内部环境上看,审计人员自身发展缺乏创新性和综合性。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区域经济的重点从传统的只看重经济指标转向解决机制和体制层面问题,同时随着大数据以及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审计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有的经济环境,要求审计人员必须从自身审计的专业素养、大数据分析以及对经济体制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提升,从单一的财务审计人员转向综合型审计人员建设。但从目前的审计人员队伍建设来看,区域经济审计机构依然按传统的业务类型配置审计人员,形成长期从事某一项业务审计而缺乏综合型提升的训练环境。

四、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中审计工作的构建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的问题,需要政府审计机关在不断地探索和尝试中,寻找最适合自身建设的完善方法。尤其在经济新常态下,必须不断理解政府审计的内涵和职能,充分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不断推动区域经济审计的健康发展。

(一)处理好区域经济发展与政府审计的关系

区域经济审计中,审计人员必须先理清审计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树立科学和创新的审计理念,着重关注审计结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着力于通过区域经济审计推动本地区经济的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审计必须处理好审计监督与审计服务之间的关系,审计人员要在审计原有的监督作用上,探索政府审计对区域经济建设的预警和完善作用,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审计的“经济卫士”职能,在创新和改革中不断完善政府审计工作。要始终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审计的第一要务,要用全局发展的眼光看待区域审计作用,要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平稳发展作为审计的使命,在审计中寻求区域经济审计在体制、政策制定等层面的完善路径,全面提高政府审计工作的时效性和建设性。对于基层的审计工作,还应特别关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发现问题的分析和实践,要结合各区域不同的经济发展环境,制定不同的审计方式,并根据发现的问题从区域个性和共性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包括政策制度和实践等方面,通过区域内不同部门间以及不同区域间的团结协作,共同促进本区域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建立立体性审计体系

1、建立审计业务实施的立体体系。针对经济新常态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政府审计必须不断拓宽审计的覆盖面,构建政府审计大格局,即政府审计必须在原有的收支审计里并入绩效审计、专项资金审计以及经济责任审计等内容,通过扩宽审计范围,从制度、政策等多方面提出宏观的政策建议,充分发挥政府审计对于经济建设的“免疫预警”功能。因此,政府审计需要将政府的全部资金作为审计内容的监督整体,对每一笔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全过程的监管,从微观到宏观进行全方位的审计监督。同时,政府审计要创新审计的目标和思维理念。在对财政资金的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基础上,加大对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估,从宽度和深度上对审计内容进行全面的扩展,建立一个以财政审计为平台,结合专项资金审计、资金效益评估以及项目全过程覆盖等的综合性、共享性立体审计业务体系。2、建立审计业务管理的立体体系。首先,审计机关要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目标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审计计划和实施方案,设立统一的指导和管理部门,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和优势,形成结合不同科室人员、信息等资源的有效整体,提高审计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其次,建立不同审计项目相结合的有机整体,包括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估、财政资金使用的动态管控、经济责任审计的政策规定等,综合考虑被审计对象在进行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的合规性和合理性,以及资金使用的效果和效益,并由此深挖政策、体制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是否存在改进之处,以此增强审计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最后,审计机构本身要形成独立的审理过程制度,包括制定一系列有关独立审计的制度建设,设置严格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审计的执法责任和过错责任追究落实,形成审计风险防范体系。

(三)注重审计创新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

政府审计要作出与之相匹配的创新和调整,以经济新常态基本特征为起点,制定完善的改进措施,包括审计目标、审计视角以及审计方法等方面的尝试和转变。首先,审计目标要从传统的经济监督功能向揭露深层次的制度以及政策落实方向转变,从揭露表层问题的外部因素转向深挖内部主观因素为主。同时,提出与区域经济现状和性质相匹配的意见和建议,促进被审计对象更好地进行机制完善和改进。其次,审计视角要从传统的仅从表层发掘问题转向宏观、微观相结合的角度,从宏观角度思考问题的大方向,从微观角度深挖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全面展现问题产生的全路径,以更好地针对问题进行层层突破,实现经济审计的效益最大化。最后,在审计的方法创新上,要以科学性和针对性为根本主旨,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根本导向,围绕政府关注热点和社会民生重点,制定最完善和严谨的审计计划,提高审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四)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

对审计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审计人员的政治责任感、专业能力、数据分析等综合能力的提升。首先,作为区域经济审计的专业人员需要提升自我的政治责任感,牢记科学发展观和国家政治经济责任,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要坚定立场,抵制一切外界诱惑和干扰,以实现区域经济健康发展为己任。其次,在专业能力提升上,审计人员要紧跟区域经济发展的脚步,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并不断发散思维提出更有创新性的审计切入点和审计方法。在实践操作中不断探索新的审计方法,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全视角解析,提出最有价值的审计意见。最后,在综合能力的提升上,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提升自我的数据分析能力。从表层的数据深挖潜在的审计风险点,充分结合抽象与具体的思维方式,搭建区域经济审计最具整体性、系统性和立体型的思维模型。

参考文献

[1]高俊芳.政府审计的发展趋势研究[J].审计研究,2015,(03).

[2]李金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审计工作全面发展[J].审计研究,2013,(05).

区域经济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区域出现了经济增长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并且差异范围和经济指数逐年扩大,如: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增长差异、东部与中西部的经济增长差异等,这严重的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化发展,为此我国利用多种经济手段和宏观调控政策,对区域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扶持和创新,如:“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但还没有消除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根源,同时市场经济环境下各产业想要有所发展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问题,为此“”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从实施新制度、拓展新空间、培育新支撑入手,推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这也为我国各区域间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因此我们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问题及影响因素展开分析,推动和协调我国各区域经济的稳定增长,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基础。本文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表现形式出发,阐述了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并着重的分析了协调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对策。

一、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表现形式

(一)区域经济增长的差距逐年扩大随着我国经济政策的完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现阶段的区域经济已由密集型劳动产业向科学技术产业过渡,这使得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沿海地区经济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并且这种差距也在不断地扩大。从区域性质来看,沿海地区的地缘优势较为明显,并且国家为沿海地区提供了较为优越的政策,贸易出口、技术创新、物流交易等行业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区域性经济增长过于缓慢,造成经济增长的差距逐步扩大。

(二)省际经济发展不平衡从基础数据来看,各省的人均GDP存在交大差异,2018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全国各省的人均GDP,其中江苏常住人口为8029万人,人均GDP为11.53万元,位居全国第1位,浙江常住人口为5657万人,人均GDP为9.93万元,位居全国第2位,而中西部地区的人均GDP有较大差别,其中四川常住人口为8300万人,人均GDP为4.9万元,居全国第20位,贵州常住人口为3580万人,人均GDP为4.1万元,居全国第29位,这客观地反映出省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体现出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

二、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

(一)资本要素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中的资本要素主要是指物质的资本投入,从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态势来看,资本投入以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为主。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需要借助资本来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而各区域存在资本投入的差异,引发了产业发展缓慢、创新力度不足、技术研发困难等问题,这也影响到了区域经济的稳定增长,形成了经济增长的差异性。

(二)劳动要素劳动要素是区域环境下各产业投入的劳动力数量,一般以从业人员的数量为基础,劳动要素也会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如:沿海地区的从业人数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并且从劳动报酬和消费指数上来看,从业人数的多少也会对区域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技术要素技术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因此要注意技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现阶段来看我国各类产业的技术更新较快,并且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要素的影响因素相应提升,笔者认为技术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从事技术指导与服务的人员、技术研发与管理的支出经费、以及技术专利的发明及授权,这三个技术要素也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增长。

三、协调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对策

(一)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区域经济差异在市场经济环境,我们要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区域间的经济差异,不能过分地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作用,也不能小视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带来的问题,要从区域环境营造和产业结构调整入手,减少各区域间的经济差异,带动经济增长欠缺的区域,消除对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促进区域间经济的平稳增长。

(二)加强产业提升和转移从沿海地区用工需求递减的现象,就可以看出我国区域间的产业正进行全面的调整和转移。各地区的经济增长过缓,反映出产业结构发展的不科学和不均衡,因此应加强各区域的产业结构更新与升级,全面的考虑区域经济环境、产业特点、发展趋势、以及人员劳动力,加快产业的集聚化,发挥集聚效应为产业升级创造条件,以此来加快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

(三)以市场为主导,政府扶持为辅助区域经济的增长离不开市场的主导,更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与帮助,因此欠发达地区要针对区域市场的特点来创新产业结构,从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出发,积极的探索产业创新的内容。同时,政府也要给予相关的优惠政策,为新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以此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岳平,钟世川,中国经济增长差异收敛性综述[J].经济视角,2011(8).

[2]琚晓星,刘岳平,钟世川,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收敛性研究综述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11(33).

区域经济报告范文第5篇

一、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驱互动的意义

1、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社会培养大批生产、服务、管理所需要的技能应用型人才。随着我国社会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等,对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提出新的更好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生产力重要代表之一,应当清醒认识到区域经济的特点、趋势,以及产业结构的特点和调整的方向。高等职业教育有责任应当掌握和了解区域社会中的用人情况与人才需求的方向,并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区域社会中人力资源情况分析报告,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及时指导各高职院校创办自己的办学特色。例如,政府一要支持鼓励高职院校设立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群及专业;二要支持鼓励高职院校积极参与企业的合作办学,坚持以就业为宗旨,引导企业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三要支持鼓励企业为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实践和进修的场所。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以及等模式创新,从而不断地提高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能力,同时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

2、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教育大众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培养了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但是,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也有待提高,需要有效解决诸如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学生就业难、如何与企业密切合作等一系列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就是加深对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与区域经济互驱互动的认识与研究,通过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出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方向。地方政府部门则需要通过加大对高职院校的财政投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体制和机制,充分调动高职院校的办学积极性以及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使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有效互驱互动,促进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3、指导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和办学实践,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的办学机制和制度,规范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办学行为,使其更科学化、制度化。进一步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在服务于区域经济互驱互动发展中的位置,才能培养出适应经济需要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和适应社会、企业需要的合格的劳动者。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驱互动

1、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办学质量的提高。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突出,区域经济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它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各种物质基础、环境基础,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直接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水平。当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能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帮助学校教学设备的更新和教学条件的改善等,并能为其学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进而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当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不佳时,势必会影响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进而导致学校在专业建设、教学日常开支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经费的短缺,就业机会也相对减少,这些问题会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和质量。

2、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受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其所需要的岗位结构,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基础,生产力水平的不同,决定了其所需要的人才的能力和素质结构是不一样的。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区域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样一大批人才是不可能像资金、技术一样被引进,只有靠区域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而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必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需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对区域经济中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变化,对培养目标进行必要的调整,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所需要的人才。

3、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受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需要遵守区域性原则,要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优势,按区域经济的需要设置专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因此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也是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所以,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调整与改革的基础。区域经济中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需求的萎缩,导致高等职业教育相关专业的淘汰;而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必然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新兴专业的建设。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必须对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区域经济的产业政策进行研究,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为专业建设的依据,对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以产业结构的调整作为人才需求预测的依据,根据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特点,紧密结合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需求,遵守适应性与前瞻性的原则,为区域经济建设增设所需专业,并加强专业与专业群的建设。

区域经济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建设项目;区域经济影响分析;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演进;城市化

1前言

自我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首次正式提出需要对具备一定条件的建设项目进行区域经济影响分析以来,建设项目区域经济影响分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投资力度较大、影响范围较广、涉及利益群体较为复杂的建设项目进行区域经济影响分析,能够有效地对建设项目的投资质量和投资效果做出预判,为建设项目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1]

2建设项目区域经济影响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实践经验来看,我国建设项目区域经济影响分析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2]目前我国建设项目区域经济影响分析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不同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不同、特点不同、影响的重点不同,因此建设项目对区域经济影响分析尚未形成统一的分析框架,分析指标的选取各不相同且往往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导致在实践中面对诸多评价指标而难以取舍,给分析人员带来困扰。譬如:在进行地区经济总量评价时,可供选择的指标就包括地区增加值、地区总产值等,其统计口径不同、在数值上存在较大差异,选择不同的指标对评价结果可能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②建设项目区域经济影响分析特指区域经济方面的影响分析,但是将“建设项目对区域的社会经济影响分析”“建设项目对区域的环境经济影响分析”等同于“建设项目区域经济影响分析”的情况时有发生。譬如在实践中,有时会将地区扶贫、移民安置、环境保护等问题放入区域经济影响分析中来。但事实上,地区扶贫、移民安置、环境保护等问题不仅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经济影响,同时还会产生较为显著的社会影响、环境影响(对于有些项目而言,其社会影响、环境影响甚至远大于经济影响),因此单纯地将其纳入区域经济影响分析,会导致对建设项目整体影响的分析不够全面、深刻。我国在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评价时,已经认识到了上述问题的存在,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评价范式。譬如在由中国工程院组织实施的三峡工程阶段性评估中,将三峡工程的影响进行了细致的划分,不同领域的影响单独成为一个专题进行分析评价,移民问题除了在财务经济评价专题进行财务经济评价外,还单列出移民专题,详细评价移民工程在财务、经济之外的其他影响。[3]虽然三峡工程阶段性评估为建设项目区域经济影响分析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模式,但考虑到三峡工程作为跨世纪重大建设项目的特殊性,其评价模式并非对所有建设项目都适用。实践中,建设项目区域经济影响分析框架有待统一、分析边界有待进一步明确的现实问题依旧存在。鉴于上述问题,对建设项目区域经济影响分析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从理论上明确建设项目影响区域经济的路径和标志,则是完善其分析框架的重要环节。

3建设项目影响区域经济的路径

建设项目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通过项目建设以及项目建成后发挥作用的过程实现的,实现的过程主要依赖于产业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相互关联。从区域空间组织结构的角度,建设项目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的路径如下:第一,以主体工程所在地为核心。主体工程所在地,也就是项目的主体工程建设区(或终端设备所在地)。从区域的空间组织结构上看项目所在地属于受影响区域的核心,不但是项目区域经济影响的源头,还是因项目建设而最先且最直接受到影响的区域。项目所在地的经济影响主要是:因项目建设需要而征用土地的机会成本、占用(或影响)建设区自然资源的机会成本(可能用于项目建设,也可能因项目用地而直接覆盖、淹没,或提前开采、采伐等)等。第二,以工程路线为网络。除了建设区之外,需要进行区域经济影响分析的项目一般都具备一定的工程路线,如水利、电力、交通等较大型的建设项目。由工程路线及因工程路线而修建的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构成了受影响区域的经济网络。这一网络联结着项目所在地与项目产出的接收区,是有形的经济影响传导途径,也是影响区域的构成要素之一。第三,以产出接受区为腹地。项目所在地及工程路线构成了研究区域的经济核心及网络,项目的区域经济影响就是由这一核心出发,通过网络扩散开来,影响到产出接受区域,进而波及接受区域的周边地区,从而实现项目对区域经济的广泛影响。当项目经济影响的辐射效果较弱时可能到产出接受区,经济影响就基本停止了;当项目经济影响的辐射效果较强时,可能会对产出接受区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以产出接受区为研究区域内的次级中心,进一步辐射其周边地区。在实践中,不同种类的建设项目影响区域的核心、网络及腹地可能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需视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而对影响区域进行具体界定。

4建设项目影响区域经济的主要标志

乔根森(Jorgenson,1990)指出,经济产出的量的变化并不能反映内部结构的变化。在分析建设项目对区域经济影响的时候,需要以经济发展为着眼点,既要包括量的增加,也应包括质的提高。[4]在建设项目的影响下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区域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理论主要研究两个问题,即经济增长产生的原因和经济增长出现差异的原因。虽然不同学派不同阶段的理论和模型对其解释各有侧重,但是相同的一点是,为了解释这两个问题,必须首先对经济增长及其差异进行度量。故需要找到能被广泛接受的经济指标。在实践中,能够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有很多,如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等总量指标,国民收入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比率指标。总量指标和增长率指标侧重各有不同,共同使用能够更为完整地反映经济增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反映经济增长的真实水平,往往需要使用价格指数将名义值调整为实际值。在实际操作中除了上述总量及增长率指标之外,还经常使用人均收入、各产业增加值等人均或分量指标及其增长率来辅助说明经济增长的水平。具体指标的选取依据研究的重点各不相同。二是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在区域经济系统中,各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存在着广泛、复杂、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各产业都需要其他产业所提供的产出作为自己的要素供给;同时又把自己的产出作为一种市场需求提供给其他产业进行消费。正是由于这种错综复杂的技术经济联系,各产业才得以在经济活动中生存和发展。这种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表现为产业结构,即生产要素在区域各产业部门间的构成比例和它们之间联系,包括区域经济各部门之间的资金、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物质资料等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

不同的生产部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将出现很大差异,体现在增长速度、就业人数、部门产量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等方面,最终以产业结构调整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说,产业结构变动的根本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因素的重新组合配置。产业结构的度量可采用各产业占本地区总产出的比重、各产业从业人员结构等指标。三是区域城市化水平。区域空间结构体现了区域的发展状态,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影响和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区域空间结构特征也是不同的。因此区域空间结构的演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区域空间结构的演进是按照“点”到“轴”、由“轴”到“面”的过程逐渐进化的。其中,“点”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是指由城镇组成的区域空间结构中的节点;“轴”是已经发展成为经济区域重心的交通沿线的两侧的地带;“面”是地域范围较为广泛的、已经成为经济中心的地区。区域空间结构的演进从极化效应(即“点”的聚集)开始,通过扩散效应实现结构的传递(即通过“轴”的传递实现“面”的扩展)。世界各国的实践证实了这一区域空间结构的演进过程。这一过程中,节点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是空间结构演进的过程中最根本的力量。由于节点一般表现为城镇,所以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的过程也就是城市化的过程。因此区域空间结构的演进以城市化水平为主要标志。综上可知,从区域空间结构角度衡量区域经济发展,以区域城市化水平为标志。城市化体现了区域内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大以及城市数量增加等方面。区域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政治条件、供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了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在进行建设项目区域经济影响分析时,通过明确其影响路径和影响标志,能够为实践操作提供一个有效的分析框架,对于避免对建设项目区域经济影响分析的误解和误操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M].3版.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2]中国工程院三峡工程阶段性评估项目组.三峡工程阶段性评估报告(综合卷)[R].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区域经济报告范文第7篇

一、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当今世界,竞争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因此,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教育与人才培养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关键所在,也是通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关键所在。也正是因为如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同样应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中担负起其神圣的历史使命。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和培训人的职业能力的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职业教育是各类教育中与经济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教育,因此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其关键就在于要正确处理好职业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职业教育与经济是何关系,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以取得最大的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前途和命运。2004年6月,教育部等7部委在江苏南京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国务委员陈至立在会上强调,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认识要有新高度,工作要上新水平,努力开拓新局面。在谈到发展职业教育认识要有新高度时则指出,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工作,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大有可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呼唤职业教育大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产业竞争力,必须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必须依靠职业教育……。这给我们进一步正确认识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因此,要正确处理好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真正落实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必须从全局出发,大局着眼,把职业教育的发展放到经济社会这个整体中考虑,确立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抓经济必须抓职业教育的意识。无论是从构建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还是从培养、造就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看,都要求我们应该将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密切联系起来,提高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的融合度,与之形成一个紧密的统一体,才能促进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也只有这样,职业教育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宽。

二、区域职教共同体是新经济条件下区域职教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创新

教育单位作为社会的一种专司教育职能的专门机构,其职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按一定社会的需要和要求培养和造就一定规格的劳动者和接班人,从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二是教育过程本身以及教育实现的结果使受教育者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并得到一种需要的满足和人生的享受。从上述意义出发,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社会目的性职能和个体目的性职能。在现实社会中,各级各类教育单位(主要是指学校)在上述两个共同职能的前提下无疑有着各自具体的相对独特的职能。从这一概念分类来看,职业教育的功能主要是社会目的性功能。然而问题是:(1)职业教育不能也无法无视教育的个体性功能。(2)职业教育的社会目的性功能由于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要求往往不可能达到相当的吻合,因而其社会目的性功能也就往往难以现实化、彻底化和终极化。由此,在当代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不断提升的条件下,既有的职业教育单位(即各级各类有明显专业取向的职业学校)难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生发展的需要,因而在现实的

职业教育领域,一种由数个职业学校联结而成的超学校教育组织形态也因此悄然出现。从国际教育视野范围来看,类似的教育组织形态早已存在。这种由数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教育单位组合而成的教育功能性组织机构就是所谓的教育共同体。

在教育社会学中,教育共同体的概念主要地是使用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教育组织体系内部一些教育主体在教育活动中的组合。如学生的组合、教师的组合、教师与学生的组合,还有教师与教育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和学生的组合。我们认为系统内部的概念是完全可以借用在同质系统构成的较大的系统中,这时教育共同体就可以用来指整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教育部门、机构、单位的组合。本文所述的区域职教共同体就是指职业教育领域中的这种教育共同体,指的是某一经济区域中的这种教育共同体。

区域职教共同体的建立不但在理论上符合教育的基本原理和符合教育理论的基本逻辑,在实践上也是符合教育的现实运行和发展的。它的出现,是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区域职教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功能和作用的需要。

三、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教育是经济社会运行、发展的基础,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影响促进着教育的运行和发展,这在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中表现得尤为直接和明显,也尤为现实和具体。职业教育的特点,从其出发点和目的来讲,都是直接地具体地指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在当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区域职业教育最现实的明确的任务,因而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可从两者固有的内在联系和关系的特点上得以体现。

从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的内在联系方面看,由于区域职业教育总是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来设置的(这不仅包括各种不同专业特点的学校的设置,而且还包括各学校专业的设置,甚至课程的设置),因此可以这么说,区域的职业教育只有这么做,也应当这么做,才有生存、发展的良好条件和空间。这尤其是在基于义务教育基础上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的今天,更是如此。一个极其重要的现实问题,即学生的毕业和就业问题,正是这种直接的密切相互制约关系的一个明证。特别是在地方经济和地方块状经济相对发展和明显的地区,这种区域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的相对依赖关系,表现得更为明显。在有些地方,职业教育几乎就是按照所谓的“订单式”方式来设置和安排的,这种模式在当前以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可以认为是区域职业教育良性运行和稳妥发展的一个现实范式。实际上,在许多地方尤其是在区域非国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职业教育几乎自始至终与区域经济的运行发展一体地联系在一起。企业办学校,行业办学校自不用说,即使是独立的职业教育,其专业的设置、课程的设置、师资的来源、师资队伍的结构、教学的途径和方式、教学的实践环节以及教学见习、毕业实习直至学生的毕业考核、毕业分配也往往与具体的企业相联系、相挂钩。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区域职业教育运行和发展的一个具体规律性的特征,两者之间确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之内涵。

当然,与区域职业教育相对直接和具体地依附于区域经济的同时,区域经济也现实地直接地以区域职业教育为一定的基础。这不仅表现在其后续人才的培养、储备上,既有人才的培训、提高上,还表现在企业与区域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上,创造力与竞争力的提升上,信息的获取、整理和应用上,甚至表现在区域经济的格局、品质和品位上,区域经济的开发程度、文明程度和文化内涵上。

作为区域职业教育功能和效能的组合体,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正是从上述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的,而且由于区域职教共同体的组织特点、智能特点、机制特点、运作特点等,使得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更具有社会性、全面性、直接性和效能性。

社会性:主要是指区域职教共同体较之单个的区域职业教育机构有着明显的社会组织上的特征,即它是以一种具有明显社会化特征的社会组织形式参与经济社会的运行与发展过程之中的。

全面性:区域职教共同体是由区域内众多的职业教育机构组成的,因而它不再是单一的专业或相对具有明显特征的专业系统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生联系,而是以各种专业的整体组成来与区域的经济社会发生联系,因而具有全面性。

直接性:区域职教共同体从其职能上看,除了协调各职业教育机构统筹各职业教育单位的资源以外,还能整合各职业教育机构的需要,代表各职业教育机构直接与区域经济社会沟通,起着一种直接的中介作用。

效能性:区域的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由于其毕竟是教育机构,因此其主要效能还是培养人,通过培养人为区域经济社会运行和发展服务,因而它的效能最直接和现实地落实在人才的培养上。而区域职教共同体它本身是一个专司教学职能的机构,它的效能可以超越这一点,在关联区域经济社会的运行和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然,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这种社会性、全面性、直接性和效能性的关系,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才能逐步形成、巩固和持续发展。

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关系的形成有着十分现实和具体的客观基础,即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离不开知识的支撑和创造力的激励,同时教育的发展也必须以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基础,因而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关系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内在必然性。

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关系的巩固从现实的角度来看,需要双方在上述客观的基础上,不断地积极互动才能实现。这种互动不仅仅表现在频率上、距离上、幅度上,还表现在关联的深度上。

区域经济报告范文第8篇

(一)耦合协调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是在耦合度模型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在物理学中,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耦合度是用来描述系统或要素之间彼此作用的影响程度[6]。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概念及容量耦合系数模型,建立多个系统的耦合度模型。耦合度对判别土地市场与区域经济耦合作用的强度具有重要意义,但此模型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只能说明两个系统间相互作用程度的强弱,无法反映二者协调发展水平的高低。例如当两个系统发展水平都较低时,同样也可以得到两个系统协调度较高的结果。而协调度可以度量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协调状况好坏程度,也就是说可以真实地反映其协调发展水平的高低。为此有学者引入了协调度的概念,将模型加以改进,构造出了一个可以反映两个系统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模型,以评价系统相互耦合的协调程度。

(二)土地市场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计算模型根据公式(3)和(4),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取决于各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因此需要建立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二者的发展水平。本文采用熵值法来确定两个系统的指标权重同时采用极值变换法进行标准化,为了满足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对数据非负的要求,借鉴杨慧的处理方法将标准化后的数据加0.01做非负化处理[11]。对于土地市场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计算,采用线性加权法。

(三)耦合协调度划分标准对于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判断标准,目前学术界仍然没有形成定论。在对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文研究重点,综合参考陈基纯、陈忠暖[12]以及杨慧[11]的分类方法将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划分为6个等级。

二、成都市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分析

成都作为中西部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由于受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成为许多知名企业尤其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进军西部地区的首选城市和投资热点区域,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因此成都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尤显重要。为此,本文以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地市场与区域经济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状况。

(一)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确定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涉及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各个要素,根据评价指标选取的全面性、动态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结合研究区域特点,构建了衡量二者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本文数据来源如下:土地价格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其余土地市场指标数据来源于2005-2012年《成都市土地市场分析报告》和《成都市房地产市场研究年报》,2005-2011年区域经济指标数据来源于2006-2012年《成都统计年鉴》,2012年区域经济数据来源于2012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运用熵值法确定两个系统的各指标的权重一并在表2中列出。

(二)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首先根据式(5)和(6),计算出成都市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然后根据式(2)和(4),计算二者的耦合协调度(根据计算出的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通过变异系数法,计算得到α,β分别为0.386和0.614),结果见表3。同时根据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及表1土地市场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的划分标准,将成都市2005-2012年土地市场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状况的评价结果一同列于表3。

(三)土地市场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分析根据表3,2005-2012年成都市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分值除了2008年出现下降之外,其余年份都呈增长趋势。耦合协调度的分值,由2005年的0.087增加到2012年的0.517,年均增长6.14%。由此可见,成都市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两个子系统间相互配合、相互推进的作用在逐渐增强,系统运行绩效逐渐提高,耦合协调关系逐渐趋向良好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该复合系统的整体协调功能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耦合协调度得分比较低,耦合协调度的均值为0.320,处于不可接受区间。结合表1和表3中的数据,绘制出成都市土地市场与区域经济复合系统耦合协调类型划分图,由图1可以直观地反映出2005-2012年成都市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的变化趋势。具体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5-2006年,此阶段耦合协调类型由极度失调衰退类转变为一般失调衰退类。在该阶段成都市区域经济的发展滞后于土地市场,土地市场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规模扩张效应、激励效应和结构优化效应发挥作用,刺激区域经济发展,但是由于二者发展水平均较低,造成耦合协调度处于不可接受区间。第二个阶段是2006-2011年,此阶段二者耦合协调类型由一般失调衰退类过渡到勉强耦合协调类,耦合协调区间由不可接受区间跨到过渡区间。2008年土地市场发展遭遇瓶颈,复合系统的发展由区域经济滞后型转变为土地市场滞后型,区域经济发展对土地市场的资金支撑效应和激励效应得到发挥,造成耦合协调度出现下降再上升的变化状态。第三个阶段是2011-2012年,此阶段二者耦合协调类型由勉强耦合协调类过渡到初级耦合协调类,虽然二者发展水平都得到提升,耦合协调关系得到进一步提升,但是增幅不大,导致该阶段耦合协调区间仍属于过渡区间。综上所述,成都市土地市场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过程可以用“二三四”来概括,即耦合协调过程跨越不可接受区间和过渡区间两个区间,耦合协调关系经历三个变化阶段,耦合协调作用遵循了极度失调衰退→一般失调衰退→勉强耦合协调→初级耦合协调四个路径。

(四)土地市场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分析由前文分析可知,复合系统的整体协调功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而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各子系统的发展水平。根据表3中的土地市场发展水平分值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值绘制出图2。由图2可以发现,2005-2012年土地市场的发展水平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周期性变化,而区域经济的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增速缓慢。2008年,土地市场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都跌到最低,这可能与“5.12”地震的影响和全球金融危机有关。区域经济子系统应对外界变化,可以较好地面对危机,保持自身的缓慢增长,而土地市场发展水平却由2007年的0.180下降到2008年的0.053,下降幅度高达71%,之后连续3年的发展水平分值都低于2007年的0.180,由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促进因子变成了制约因子。这说明与区域经济相比,土地市场发展的稳定性较低。土地市场发展的失衡,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区域经济增幅较缓慢,从而造成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偏低。由此可见,土地市场发展失衡是导致近几年来土地市场区域经济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协调类型偏低的主要因素。

三、结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