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安全素质教育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摘要:物联网技术、云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而产生的新型应用技术。高校网络教育平台的搭建也由于新技术的产生从以往的信息化、数字化向智能化进行了转变。文章对高校素质教育的平台进行了设计,并在设计中使用了物联网技术和云技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校素质教育云平台设计有效提高了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管理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高校;素质教育;云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高校将最新的网络信息技术作为重要方法来构建自己教育平台。其中物联网技术、云技术就是网络科技发展的重要产物[1-2]。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并对其进行拓展和延伸而形成的网络技术。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客户端拓展并延伸到物与物相连接,并且相连接的物品与物品之间具有进行数据通信和交换数据信息的功能。现代物联网包括三种重要的应用技术,分别为传感器技术、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系统技术。云技术是应用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管理平台技术等技术的总称[3-4],它可以将局域网或者广域网内部的软件、硬件、网络等多种资源进行整合、统一,以此来对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共享、处理和计算的一种综合性技术[5]。本文主要应用了物联网技术和云技术对高校素质教育平台进行系统设计。
1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校素质教育云平台设计
高校素质教育云平台是一个综合性的素质教育云平台。它核心部分是高校素质教育模块和学生学习模块。高校教师可以利用该平台来实现高校的各科素质教学,大学生也可以随时地进行各个科目的学习,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各科成绩进行素质评定。该平台可以实现高校素质资源的共享、高校素质检索、高校素质管理、高校素质环境和高校素质评价等操作。
1.1高校素质教育云平台体系结构
云平台总体具有三层服务模式,分别为基础设施层、中间件平台层和软件层。(1)软件层。软件层是直接面向用户的应用层。此层主对用户提供具体的基础服务和应用服务。软件层的基础服务由登录时的身份认证、教育资源管理等功能组成。学生生系统、教师系统、无线射频门禁考勤、监控系统、多媒本控制系统等组成了软件层的应用服务。软件层主要面向用户和移动终端。(2)中间件平台层。中间件平台层主要将终端的平台和开发环境设置在云平台,并将此平台开放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中间件平台层主要提供的服务有用户可以重复利用的各种技术组件和以中间件形式所提供的服务。数据管理、资源管理、用户管理、安全管理等都包含在云技术的平台层。(3)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层可以将终端所存储的资源设置在云平台,并提供给用户进行使用。基础设施层能够整合物理上分散的软件和硬件,并对底层应用软件与硬件的差异化特征进行屏蔽处理,以此来形成对软件和硬件进行虚拟的资源环境。此资源环境中包括各种存储资源、各种应用软件、网络资源和服务器资源等多种资源。基础设施层主要可以提供资源部署、安全管理、负载管理、资源监控等服务。基础设施层主要面向系统管理员。
1.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云平台
各中小学、实验幼儿园、特教校,各中专校: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和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县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已初步建成。县教育局将有计划、有步骤地集中组织学生到县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地址在石桥中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技术教育,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对象
对中小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对学校评价制度的重大改革。文要求各地要确保中小学生参加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活动的时间,按照新的课程计划,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实施,每学期安排一定时间到实践基地参加必要的实践活动。文要求各地要集中时间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参加实践活动,初二、高二学生集中参加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5天。根据我县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目前的实际接待能力,经教育局研究决定,在2011-2012学年度首先安排全县初中二年级学生集中到素质教育基地开展活动,每期活动时间5天。其他各年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的时间由各学校按国家课程规定安排。
二、活动要求
集中组织学生参加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由县教育局勤工俭学办公室统一协调管理。素质教育基地要不断加强特色项目建设,针对中小学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分别开设不同的活动课程,努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增强体质;要大力改善素质教育基地的饮食、住宿、卫生条件,积极为参加活动的师生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努力使素质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家长及社会满意。
各学校要把组织学生到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时间、内容及评价将如实记入学生成长记录册,并将之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各中小学要认真组织,积极配合素质教育基地进行培训前的对接,加强对学生入营前的纪律教育和文明教育,加强对学生培训期间的管理,班主任要和本班学生一起参加培训活动,协助基地指导教师组织好本班的纪律。
各中小学在组织学生到素质教育基地活动过程中,要制定周详的接送方案,要特别重视接送学生的交通安全,选择车况良好、证照齐全的车辆,安排技术熟练、责任心强的驾驶员接送学生。学生在基地活动期间,各校要安排带队领导、教师和相关人员全程跟踪管理,确保学生在活动期间的安全。
一、农民信息素质教育问题提出与分析
信息素质是获取、处理、分析、运用信息的能力。信息素质内涵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手段、信息道德和信息安全五个方面。对于农民而言,信息素质是指具有基本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安全意识,能通过多种途径熟练地利用工具(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获取与农业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并对信息加以吸收和利用,同时能及时自己的信息,满足自身信息需求的能力。随着农业信息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农民信息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目前农民信息素质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影响农村信息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制约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业经济的科学发展,影响他们参与社会建设和分享社会发展文明成果,影响农民家庭收入增收致富。通过走访我们总结出农民信息素质存在的问题:第一,信息意识缺乏。对信息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农业信息化建设不关注、不了解、甚至没有听说过,缺乏主动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意识;第二,获取信息能力低。不能有效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对信息获取、利用、存在技术障碍和知识障碍;第三,获取信息的途径有限。偏于保守,以电视、广播、报纸为主,对于现代化的信息手段计算机网络利用较少。第四,自身水平有限。对获取的信息缺乏识别,对安全性有疑虑。因此,对农民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刻不容缓。目前,国家对农民信息素质教育重视不够,教育开展不足,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大都以培训活动形式授课,有限的培训课也是影响有限,时间不固定,大都是配合农业信息化建设而开展的教育,对提高农民信息素质作用不大。以河南省为例,为适应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每年会办一次信息员培训班,但名额过少,一般一个县仅有一名农民信息员参加培训,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总而言之,农民信息素质教育不足问题日益凸显。作为乡村信息中心的乡镇图书馆,获取政府支持,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优势,开展农民信息素质教育是提升农民信息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乡镇图书馆在开展农民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对农民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是图书馆教育职能之一“图书馆是收集、整理和保存文献资料并向读者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1]。社会教育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职能,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它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文化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由于农业信息化不断推进,对农业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大规模大范围普及科学文化教育,强化信息意识,树立科学信息观,以适应社会发展。针对农村信息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为广大农民服务,加强农民信息素质教育,担负起历史赋予图书馆的神圣使命。
(二)开展农民信息素质教育是图书馆精神的核心价值体现“但是,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差异的存在,仍有部分社会成员在获取知识或信息方面处于极端弱势的地位。他们不但缺乏通过网络自由获取信息的技术能力,也缺乏通过产业化的信息服务机构获取信息的财力。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这种信息弱势人群在总人口中占有相当比例,他们的信息缺乏已成为这种国家民主政治进程的最大障碍。而目前可以为他们提供信息保障的机构/制度,仍只有公共图书馆”[2]。随着计算机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迈进了信息时代。为社会成员带来更多信息接触的平等权利和机会,有利于人们普遍参与信息经济活动,获取更多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由于农民信息素质较低,影响他们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及时获得相关信息来解决日常生产生活问题,不能参与信息经济活动之中,不能分享信息经济发展成果。而图书馆作为国家公益性机构,参与农民信息素质教育,提高农民信息素质,消除城乡信息鸿沟,保障农民信息公平,促进农民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的转变,是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图书馆精神的核心价值体现。
(三)乡镇图书馆是开展农民信息素质教育的平台县级图书馆、乡镇图书馆、村级图书室作为基层图书馆,数量多,分布广,离农民近,便于服务,是广大农村地区信息服务中心。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视,乡镇图书馆基础建设和资源建设方面获得了长足发展,规模扩大,经费增加,有专职的图书管理人员,拥有计算机设备,普遍具有网络服务能力,管理手法先进,为农民读者服务手段颇具规范,他们传统服务受到了广大农民读者的认可,成为他们获取信息、普及科技的公益场所。乡镇图书馆可根据自身优势,利用现有的技术优势与网络信息资源优势、场地优势、人员优势,争取政府支持,设立农民信息素质教育培训点,购置相应设备,配备人员,开展农民信息素质教育。
三、乡镇图书馆实施农民信息素质教育的原则
(一)多层次教育方法与多渠道教育途径相结合针对农民文化水平不一、自身条件多样的特点,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教育活动。对于种养殖大户、乡村企业家等具有一定经济基础和较高文化水平的农民,这类人群见识广,一般配备有计算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提升水平,可以网络教育为主,网络咨询为辅方式进行。而文化水平较低、接受能力较弱但有较强学习愿望的农民,可以通过培训班的方式,利用图书馆设备,通过形象化的功能演示、鲜活的事例说明,实地实践操作、强化辅导等方法加快农民信息素质教育。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省教育厅、市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全局工作目标,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出发点,以服务教育教学为宗旨,加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做大、做强教育教学用品供应公司,做好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示范校的创建工作,努力实现全县勤工俭学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二、主要目标
1.确保素质教育基地在2011年春季开营,逐步建成设施完善、功能配套的高标准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基地课程的建设与开发,逐步建立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素质教育基地课程体系,今年新增市级优秀课程不少于1个,力争实践基地年接待总量达2万人次。
2.创建市农村劳动实践场所示范校1所。
3.依托教育教学用品供应公司这一平台,适时扩大采供范围,规范操作程序,确保物品采购阳光、规范,逐步完善为学校后勤服务的保障体系。
4.积极做好校方责任险的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学校风险防范和风险转移工作。
5.抓好校办企业的安全生产,杜绝重大事故发生。
绩效是组织或个人对活动所期望的结果,也是一个系统运作后所展现的不同层次的输出。不论绩效的内容存在着怎样的差异,但任何组织或个人运作的目标都是要提升其绩效。绩效导向就成了现代管理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绩效评价则是为了实现组织或个人活动目标,运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和科学的方法,对组织或个人活动过程及其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过程。要提高组织或个人活动的质量,就必须以绩效为导向,以绩效评价为手段检验活动的成效。绩效评价必须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而评价模型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和基础。科教兴国的提出,使得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国民科技素质的提高,国民素质的提高在于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采用项目方式成为青少年科技素质实施的重要措施。这些项目的绩效如何成为项目管理单位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青少年科技教育项目承担者关注的问题。构建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项目绩效评价模型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需清楚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项目绩效评价的功能。
1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项目绩效评价的功能
绩效评价具有导向功能。绩效评价的导向功能体现在绩效目标科学的制订,而绩效目标的制订又要参考绩效评价指标。因此,绩效评价在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发挥导向性的作用。绩效评价具有诊断功能。通过对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项目绩效评价能更好地获悉、判断和反馈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项目实施的绩效信息,通过信息反馈可能达到诊断与调节项目实施效果的作用。绩效评价具有监督功能。通过对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项目绩效评价能够把握项目经费使用的绩效表现状况,不仅能够分析项目经费支出绩效的影响因素,还能够提出督促的措施。绩效评价具有激励功能。激励是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或活动,有效的激励可以成为组织或个人活动的重要措施,能够有效地实现活动目标。通过对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项目绩效评价,能够使得项目团队更加振奋精神,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绩效评价具有鉴定功能。鉴定是对组织或个人在一个时期活动成效大小的判断。通过对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项目绩效评价,可以判断其项目的效益与效率,进而对项目成效做出客观、公正的评判。
2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项目绩效评价模型设计的依据
依据系统科学理论。从系统科学角度来看,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项目是一个多因素和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因此,要把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项目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分析。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与方法,分析与评价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项目绩效使其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国外科技教育评价经验。与许多发达国家的科技教育相比,我国科技教育起步较晚,绩效评价更晚。因此,借鉴国外科技教育评价的相关经验,可使我们少走弯路,而且还可以提高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项目功能与特点。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有基础建设项目,有队伍建设项目,有实践探究项目,有科技竞赛项目等等。如何评价这些内容不同、实施方式不同的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项目绩效是对绩效评价的一个挑战。因此,在设计评价模型时要充分考虑这些项目之间的差异。项目实施目标。目标是项目实施的出发点,也是项目评价的依据。衡量一个项目是否有成效,最重的一点就是看其目标的达成度如何。目标达成度高,则绩效就明显,否则绩效就差。
3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项目绩效评价模型
系统科学理论提出任何一个系统只要存在着输入就会存在一定的运作现象和结果的输出,人们称这种运作现象和结果为绩效。系统的输入、运作和输出都会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绩效评价时,也不能忽略这些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和绩效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根据绩效与影响因素关系,再结合管理科学理论、绩效评价与项目实施过程密切相关。
(1)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项目绩效目标。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项目作为评价对象,其类型是多样的。因此,评价对象的性质直接决定着评价内容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因此,要科学设计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就必须要对评价对象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是提高国家和民族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提升青少年科技素质。科技素质包括科技意识、科技知识与技能、科技应用与创新能力、科技活动成果。
一、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
素质教育提出之前,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围绕讲授知识展开的。所谓知识教育,就是按照教材内容教给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而素质教育,则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比如动手能力,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等。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笔者认为,素质教育首先创设问题的环境,然后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在这种环境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知识教育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简而言之就是知识和能力的区别。同时,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也是彼此相联的。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所在层面不同,是知识教育的目的层。也就是说,教学生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具有某些素质,而为达成这个目的,需要安排一定的教学活动,而教学活动本身就包含了知识教育的内容,但是知识传授活动并不是应试状态下的知识教育,它有了素质教育这个更高层目的的指导,也为素质教育下的一线教学提供了指导,以贯彻素质教育层面的目的为最终目的,以知识传授为直接目的。笔者以高等数学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
二、与素质教育相关的比较与思考
(一)在教材编排上欧美等发达国家,教师讲授各个知识点时,往往是从非常贴近生活的例子开始;而且在国外的高等数学教材上,有大量生动的例子与插图。加入生动的例子和插图是容易的,但是要想举的例子贴近生活却不易。欧美发达国家工业较为发达,这些数学教学的例子往往和工业生产相联系。而国内的教材几乎都是开门见山地讲问题,忽视了对问题来龙去脉的分析。但是直接照搬欧美教材中的例子是不可取的,只有针对中国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开发出的例子才更加贴近中国人的生活。因此,单从教材建设这一点,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在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上课程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国内各个高校之间的课程建设是不同的,较好的高校师资建设情况能够在大学数学课程中同时进行数学实验的教学。然而好多普通高校还无法做到,主要原因是设备跟不上、相关师资短缺以及相关师资的技能培训不足等。师资力量短缺,导致许多课程无法开设,从而导致课程建设问题突出。
(三)在课堂进行上素质教育融入课堂。以数学建模课程中森林救火模型为例。数学建模本身是一门和素质教育目标相融合的课程。建模就是数学在生活中各种应用的综合。当火灾发生时,没有知识储备的同学首先想到的是着火了之后会很危险,会很热,会有大片森林烧毁,甚至会出人命。这是一般人从电视上、生活中了解到的一点知识。然而很少人会想到,森林着火之后如何去救火,更少的人会去想森林救火和数学有什么关系。对学生的素质培养,绝不能仅仅局限在了解这些知识,而是首先要想到这些知识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这也是中国教育与发达国家教育的差距之一。在森林救火模型中,素质教育要求在讲授森林救火模型时,不能死记硬背,而要根据几何条件,建立几何导数模型,根据数学知识,寻找解决方法,然后回归实际情况中去。下面是思考的问题:为什么去救火?救火是为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但是在数学建模中,只能计算财产数目,因此就称为财产损失最小的问题。既然考虑损失最小,就是要和森林着火面积挂钩。着火面积和什么有关系?与时间成正比例么?显然不是的。那到底和什么成近似的线性关系?启发学生思考,并将导数非常自然地引入。如此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思考下去,在遇上实际问题时,学生就会有所斟酌。
(四)在课堂上对学生纪律的要求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上课常常要求学生都不要说话,安静地听老师讲。素质教育不同,它要求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多进行互动。鼓励学生相互讨论,有时会对学生进行分组。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对问题场景的理解和体会能力,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课外继续进行相关的探索。
(五)对学生水平一致性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认为学生的考分越高越好。现在,由于学生生源数量下降,平均分数降低,“基础”变差,学生成绩参差不齐。这就需要进行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色进行教学。这种教学不是千篇一律的,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针对每个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上课不仅仅是让学生回答课本上提出的问题,还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进行分析,因势利导,培养其综合素质,使之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为某些职业岗位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并促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种教育形态,谋得职业和寻求发展,是高职教育的两大导向。因此,职业需要什么素质,直接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教育内容。学生舍区,是学生生活、学习、工作的重要场所,是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职业素质;舍区教育
教育目的,是一个古老而深邃的话题。高等职业教育是为某些职业岗位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并促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种教育形态。[1]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目的性非常强,职业岗位需要什么素质,教育就培养什么素质,其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创造岗位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个人发展。由此可见,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和重要内容[2]。职业素质在许多文献中都有比较公认的定义,李维维在《构建职业素质培养体系探讨》一文中把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内涵分为广义范畴和狭义范畴。广义范畴包括能力和品性;狭义范畴专指内隐性职业素质,即职业品质和性格。吉飞在《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有效途径探讨》一文中认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应是“职业人”所具有的、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素质,包括“职业人”都应具备的共性素质以及与职业工作、职业发展直接相关的,对职业活动起关键作用的、非技能性的内在品质和能力。[3]职业素质教育就是以“职业人”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化的责任意识、纪律意识、目标意识、安全意识、沟通协调意识、交际礼仪意识等[4]。学生舍区,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一家庭、第二课堂、第三社会,是培育大学生独立能力、自律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的重要场所,舍区是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活动场。推进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是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更好就业和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此指导思想指引下,诸多高职院校纷纷探讨职业素质教育实施的方案和评价体系,舍区都是重要的职业素质教育基地之一。重庆某高职学院将舍区教育作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一舍区职业教育的基础
(一)制度先行,有制可依
管理离不开制度,为了促进学院学生舍区管理与建设工作,结合国家和市教委相关文件,学院出台了《学院舍区管理办法》、规范了学院归寝数据报送流程、形成了归寝情况统计表、晚未归和辅导员查寝次数登记表、辅导员查寝登记表等,这些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给学院的舍区职业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成为舍区管理和建设的有力依据。
(二)日常监督,奖惩结合
为了督促学院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学院领导和老师经常带队抽查学生舍区,对存在的归寝问题、舍区安全问题、舍区卫生问题提出整改要求,责令整改,并形成了每月学生动态集中排查制度。平时,由宿管中心生活老师和学生干部抽查学生舍区,对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反馈和解决,对各类违纪行为进行及时惩戒,效果明显。各系不失时机,经常开展深入舍区、走进学生的沟通交流活动,实时监督,促成良好寝室环境。
[摘要]职业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提高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途径。职业素质已成为影响学生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实训室教学资源丰富,不仅是实训基地,还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平台。结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电工技术实训室的探索与实践,认真分析在高职院校如何利用实训室资源加强学生职业素质训导,提升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实训基地;职业素质;探索;实践
一、职业素质的内涵
职业素质是指和职业岗位相关的综合素质,并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现今,职业素质是人才选用的第一标准,职业素质已成为职场制胜、事业成功的第一法宝。高职职业素质教育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职业技能、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其中职业技能是构成职业素质的显性因素,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是构成职业素质的隐性因素,是职业素质中的根基部分,即核心职业素质,它们构成了职业素质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因素,是一个人从出生到经历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职业素质教育重视的是学生隐性能力(即素质、涵养)的提升,相对于技能可以短期习得而言,职业素质教育具有长期性和多样性,更强调学生的参与过程,强调学生在活动体验中的学习和成长[1]。
二、职业素质训导的探索与实践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电工技术实训室建于1995年,目前实训场地面积达2300平方米,承担着全校学生的电工实训教学工作,包括全校文科、艺术类学生的电工基本技能训练和工科类学生的初级电工、中级电工和高级电工实训等教学任务,每年到电工实训室进行实训的学生多达7000人次。多年来,电工技术实训室依托学校工业中心和职业素质训导中心,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一直围绕培养高职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一核心任务,以强化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为抓手,全面推进职业素质训导,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营造浓厚的职业氛围,培养职业行为规范
20世纪90年代,华中科技大学的涂又光教授提出了著名的“泡菜理论”,也就是,高校校园环境如同一缸好汤,学生进了这个环境,好比泡菜原料投入汤料之中,时间一长就会发生化学反应,最后成为具有完整人格、健康身心、能力达标的专业人才。学校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校内实训基地环境等重要资源具有陶冶人、启迪人、激励人、塑造人和教育人的巨大作用。人创造环境,环境同样也塑造人。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室应以职业特点为中心,注重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并运用到育人环境的布置中,使实训室整体的育人环境能体现行业特色,教学设施突出企业环境,教学场所展现企业文化,从而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环境的育人功能。实训室的职业氛围包含了真实职业环境的要求,如企业理念、相关安全制度、职业道德规范、操作规程等。电工技术实训室大力创建与工作现场相一致的仿真的职业环境,如实训室墙上悬挂着实训室管理规定、实训教师岗位职责、实训室安全操作规程等规章制度,走廊旁边摆放着展示柜,展示各种电工常用工具、电缆导线和外观透明的电机等展品;走廊上空挂着“严格训练,提高技能”“遵守规程谨防触电”“安全大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等警示标语,让提醒学生时刻牢记作为“准企业员工”应做到的要求,每一时刻不能忘记的是生产环境,不能忘记自身的责任;还要求实训教师和学生统一着“工装”———实训工作服,并且女学生都戴着实训帽,头发严严地包在帽子里。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进行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学生有很强的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职业素质真正得到强化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