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范文第1篇

(一)城乡学生课堂上英语教学资源使用存在差异在中原地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的主要是传统课程资源,如教科书、习题册等;农村的英语课堂上使用的媒体教学资源主要是录音带或MP3,外加一个扩音器。学生学习英语使用的最传统的“跟读模式”。城市的英语课堂则主要使用电脑、投影仪、教学光盘、教学课件、语音室等媒体教学资源。相对于农村学校来讲,在技术上是进步不少,但是大部分媒体教学资源的使用权集中在授课教师手上,基本上由教师主导学生进行各个环节的学习和练习,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鉴于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及对所学知识的消化能力不同,这样的课堂教学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很多学习资源在课堂上几乎没有使用。

(二)第二课堂中现代媒体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利用不充分中原地区现代媒体教学资源和其他学习资源在课堂外的使用状况不容乐观。现代媒体教学资源,如无线电广播、电视、互联网等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这些学习资源涵盖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各项实践应用技能,但大部分学生只热衷于英语电影、英语文学作品、英文歌曲等趣味学习资源的欣赏上,更多的学生沉浸在故事情节和音乐节奏上。而现代媒体提供的其他教学、学习资源,例如英文聊天室、英语美文赏析及录音、中英文化差异、跨文化知识等多种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资源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利用。

(三)学生对于多种资源的学习意识和主动性培养不到位由于中原地区人口众多,学生的学习压力、升学压力较大,进而导致传统的学校英语教育更多趋向应试教育。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还停留在对教材的学习和对习题的练习这一初级阶段,学习目标集中体现在通过课程考试及获得相应的外语等级或资格证书等外部层面上。因此,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意识不强烈,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造成多种学习资源闲置或浪费。

(四)教师在英语课程中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完全中原地区传统的英语应试教育导致英语教师无法从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中走出来,教师没有真正理解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缺乏创新精神,不能开展研究性教学。虽然在课堂上,大多数教师都能用双语或全英组织教学,安排学生进行跟读、分析文章结构及主题、分组讨论、个体发言等互动环节提高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机会,但由于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英语表达缺乏自信,或者在表达过程中多次遇到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进而失去了学习兴趣。在课外,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为学生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等。虽然学生通过这些环节的练习,巩固了所学知识,但大部分学生却没有相应的环境实现课本的理论知识向实际的交际能力的转化。

二、创建良好英语环境的举措

随着我国大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重要战略任务的落实,中原地区建设成熟、多元化的英语环境迫在眉睫。语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价值、效用、费用和收益等经济特性。②因此,以语言经济学为指导,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以满足经济及市场需求为目标,建设中原经济区多元化的英语环境,既能保障英语资源的充分利用,又能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第一,从宏观与微观,即社会和学校方面创建良好的英语环境。语言经济学认为语言的宏观经济价值是指“语言在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实际使用地位、频率、语言变化、人们对语言的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语言政策”。③因此,作为宏观层面的社会在创建良好的英语环境方面有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社会可以多向学生提供一些接触英语的机会,输入大量的英语语音信息。比如转播英文广播、英文电视节目、开放社区英文图书馆、举办地域性外联活动等,积极营造英语氛围。政府也可以设立专门的培训中心,使有就业需求的学习者通过专业学习获得各类英语职业资格证书。微观方面,主要从学校的培养角度出发。首先学校作为连接社会与学生的桥梁,尤其是高校,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促进学校这一学习场所成为外语教学的市场主体。结合中原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需要和学生发展志愿,设置不同层次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完善英语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形成特有的英语人才培养品牌,最终使创建英语环境的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如学制、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师培训、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微观方面与英语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创建良好英语环境的政策评价与规划等宏观方面实现英语环境资本效益的最大化。

第二,从投资费用和投资效益方面实现英语环境效益的最大化。语言经济学认为学习外语是一种经济投入。人们之所以学习外语,一部分原因是考虑到学习外语的成本及预期收益和效用之间的比率。英语的经济使用价值使学习者在我国出台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战略性目标的驱使下看到了英语带给他们的机遇和挑战。学习者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提高英语听说、写作、翻译等应用技能。同时,通过了解英语国家概况、阅读英语文学作品、分析中西文化差异,提高个人修养和情操,培养有效得体的交际能力。学习者在承担支出投资费用并学得用英语思维、推理、判断和分析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之后,就会向着预期的投资效益迈进。学习者具备了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有效的语言交际能力,在就业市场上就会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他们更容易受到跨国企业或外资企业的青睐,较一般人才有更多的出国深造、学习外国先进生产技术、发展对外交流文化等机遇。

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意义

一、中国与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分析

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主要特征,这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战后,区域经济发展声势迅猛,北美自由贸易区、欧共体的建立等都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典范,当然,目前世界范围内最为成熟的区域一体化当属欧盟,对各个参与的成员国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风险与挑战同在,但是总体而言利大于弊。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谋和平、促发展是各个国家追求的目标。其中和平与发展是互为前提和保障的。当前总体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总体形势趋于稳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参与世界经济发展的程度逐步加深,中国追求互利共赢的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中国努力抓住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提供的机遇,积极地以自身的发展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东南亚地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而且与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近年来,东南亚地区与中国的经济贸易往来日趋频繁,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依然存在,但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障碍会逐步的减少,双方互惠共赢的局面将越来越多。

二、中国与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特点

东南亚地区既有发展中国家又有发达国家,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每个国家都有各自不同的国情、历史、文化,区域内的差异性大,所以区域经济合作具有包容性,多样性。中国与东南亚的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的发展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过渡,劳动力的价格上扬,而东南亚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所以东南亚地区为中国的产业转移提供了理想之地。

三、中国与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意义

1.对中国而言,融入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深远意义。参与东南亚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而区域经济发展对于参与国的经济政策、贸易制度等有着严格的要求,这对促进中国市场的透明度,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

2.对东南亚国家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利弊同在,总体来看利大于弊。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来看,中国经济稳步发展,抵御风险的能力前所未有,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将为东南亚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现阶段,中国产业处于转型阶段,而东南亚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这些优势吸引了众多中国企业。中国企业的进入将提高东南亚地区引入外资的数量和质量,大量工厂的建立将为东南亚地区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拉动经济的增长。中国企业带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对东南亚地区的制度和管理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东南亚国家引入外资的逐渐增加,环境污染,资源耗竭,劳资矛盾等问题也会逐渐凸显,但这些问题是在区域一体化甚至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较为弱势的国家不可避免必须面临的问题。所以东南亚国家在引进外资的同时要及早发现问题解决矛盾,为自身赢得最有利的发展环境。

3.对东南亚地区总体而言,中国与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将提升东南亚和中国在亚洲乃至世界的整体影响力。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中国和东南亚地区间的贸易壁垒将逐步减少,贸易和投资的成本也将减少,从而资本得以自由的在区域内流动。由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将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的发展使得东南亚整体在世界的地位得以提高,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话语权。随着区域内贸易壁垒的减少,贸易摩擦随之减少,区域内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区域整体抵御风险的能力将会逐渐增强。

4.对世界而言,中国与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经济及政治意义。首先,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所以中国与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将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创造就业机会等等。其次,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东南亚地区的国际地位随之提高,这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再者,中国与东南亚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尽管区域经济一体化更侧重于经济领域的合作,但归根结底经济决定政治,经济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经济一体化有利于中国与东南亚解决南海争端等领土纠纷问题。

四、结束语

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大都属于发展中国家,所以中国与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良性发展将为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合作提供成功的典范,而区域总体经济实力的提高也可以促进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的提高,为发展中国家赢得世界经济的话语权,打破大国垄断的局面,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而中国与东南亚区域一体化符合和平与发展的历史主流,并且对中国、东南亚地区以及整个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体化的进程势不可挡,这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一体化的过程中矛盾与摩擦不可避免,但我们要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追随合作与发展的主流,面对问题、解决矛盾。

参考文献:

[1]樊莹.国际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益:国际经济领域的前言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物流;发展战略;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078-02

1 襄樊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分析

物流产业的布局和发展战略要服从和服务于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又要服从和服务于更大经济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因此,必须把襄樊经济区域物流发展问题放到市域、省域和国家域的大棋盘中去认识和讨论,才能得出高瞻远瞩且深思熟虑的真知灼见。

1.1 催化中部崛起的增长极: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走过了持续高速增长的近30个年头,中国GDP总量增长了10倍左右,年均增长率高达9%。按世界银行的话来说堪称“中国奇迹”。但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无法独善其身,并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开始了实质性的调整过程,中部崛起开始真正成为我国经济振兴的新突破口。

金融海啸后,国家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以抵御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国家也希望从地域方面寻求新的突破口,将中部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来促进经济的复苏。为此中部崛起被重新提了出来,并于2009年9月下旬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性通过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计划》(下称《规划》)。《规划》中提出国家推进中部崛起的重点是加速推进或尽快组织实施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皖江城市带、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等重点区域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同时明确了中部崛起的发展方向是“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的战略任务和“两横两纵”的发展思路。

此次《规划》出台,是继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长三角、珠三角规划后,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中的又一重大布局,标志着中部崛起这一国家战略实施向纵深推进,中部崛起开始真正成为我国经济振兴的新突破口。这是因为一方面,中部地区是连接沿海和西部的主要纽带,发挥出中部地区的作用,能起到有效盘活全国一盘棋的效果;另方面,近年来中部地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中部六省GDP总量占全国GDP的总量,基本上是一年平均提高半个百分点,现在已经达到21%左右。同时中部地区由于并未继承东部的外向型经济特征,拉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投资和消费,所以2008年在遭受金融危机冲击情况下,中部地区的经济仍能保持较快的速度发展,说明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模式更为稳定和具有可持续性。

1.2 打造鄂西北经济制高点:湖北省域发展战略的调整

湖北承担着促使中部地区快速崛起的重大使命。但是,作为九省通衢的湖北在拥有众多优势的同时,又存在着发展战略上的明显缺陷,其中最严峻的一点体现在湖北经济发展的极端不平衡性上。湖北原来的经济发展战略定位为一手抓“武汉城市圈”建设,一手抓县域经济发展。其结果县域经济没有发展起来,武汉一枝独大和其他二级城市发展缓慢并存,成为湖北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新形势和新使命要求湖北省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必须作出重大调整。一方面,湖北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更多的强力引擎,需要更多的持续发展增长级;同时武汉城市经济已经有了足够的经济和社会自我发展实力,在整个中部区域的优势竞争地位已经完全确立并且已经无法撼动,可以充分放手进而换档提速启动省内新的经济发展引擎;另方面,从近年“武汉城市圈”的快速发展和武汉的带动作用中受到巨大启发,就是要坚定的加强中心大城市的建设,精心建设具有一定辐射能力和带动力的中心城市,精心培植起面向未来的产业群。有了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县域经济一定会被强行带动发展,而不是本末倒置。这种新认识和新的现实条件构成了对湖北现行发展战略的修正和调整,代之而出的是一个“武汉城市圈”和两个“副中心城市”建设同步发展的新战略思维。新战略的经济目标是在经济总量上(GDP),襄樊和宜昌两个副中心加起来等于武汉这一个中心(武汉市2008年GDP接近4000亿,襄樊、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GDP之和刚过2000亿元,只有武汉的一半)。在经济格局上真正形成武汉-襄樊-宜昌多极发展的湖北经济大三角。

新战略的出台标志着湖北经济开始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新阶段。不久前推出的湖北深圳工业园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成为湖北经济发展新战略的启动标志和重要抓手。说明湖北经济发展战略开始出现实质性重大转折,那就是继“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战略部署和实施之后,实质性的启动了湖北经济发展副中心城市的建设进程,而且已经找到了这个第二阶段现代化发展的切入点襄樊,同时也为襄樊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作了厘清和定位,那就是打造鄂西北经济制高点,塑造新的区域增长极和西部经济发展推进器。

1.3 增长极和推进器:襄樊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

抢占区域制高点:以不久前“湖北深圳工业园”落户襄樊为标志,说明湖北的经济发展战略出现了新的思维和更为实质性的发展举措,那就是以襄樊作为湖北第二阶段现代化发展的切入点,着意在鄂西北打造争霸区域经济制高点,抢先占领渝东北、陕东南、豫西南、鄂西北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积聚最高点。襄樊这个经济“桥头堡”的建设,其在湖北战略棋盘上的意图十分明显,而且针对性强,时间点选择好,露出了占先而后争霸的深远意图。这也是对襄樊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

培植新的增长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打造产业转移平台”,这是湖北经济发展新战略中对“武汉城市圈”以外的广大地区的产业发展思路所作的基本定位。将湖北深圳工业园落户襄樊,不仅仅只是标志着襄樊在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在主动加强与深圳的战略合作方面走出关键而又坚实的一步,而且似乎还蕴藏着由襄樊代表湖北去主动承接来自深圳的产业转移,代表湖北去加强与东南部经济体的战略与产业合作,代表湖北去建设面向未来的新的产业发展基地的更深的意味。加之香港工业园协议的草签,襄樊占尽优势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推出,把襄樊作为振兴汉江经济带的重要力量进行规划等,无不蕴涵着倾力打造襄樊区域新增长极的良苦用心。

打造西部经济推进器:襄樊处于中西结合部,承担着西部经济发展推进器的责任。襄樊作为湖北仅次于武汉市的一座大城市和鄂西北唯一的一座大城市,在鄂西北地区又具有独特的交通、地理和资源优势。襄樊不仅要积极接纳、融化东南部地带传递过来的各种新技术和一些产业部门为己所用,促进本区域经济发展,而且还承担着将本地区积累的管理经验、技术、产业等有计划地传递到西部地带,带动西部地区特别是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十分落后的秦巴经济走廊地区的发展。这是作为区域大城市的襄樊不可推卸也无法回避的经济社会职责。

襄樊区域经济作为湖北新的增长极一旦成功,必将对周边地区产生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强大辐射作用。增长极有着强大的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物流的发展尤其使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表现得更加明显。同时,物流业的发展,也会使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加大,使商品、技术、信息流动到西部地区,推动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

2 发展物流业在襄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2009年2月25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等。会议指出,必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物流业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是我国物流业加速发展的重要标志。

2.1 物流业的宏观和微观作用

物流即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运和信息等行业的复合型现代服务产业,与物流有关的产业在我国的GDP中占20%以上。

发展现代物流的究竟意义,在于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用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好更多的产品;创新发展方式,使制造业和流通业在现代物流业服务的支撑下形成产业集聚,由此形成新的产业布局调整,为经济的高效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2.2 物流业与襄樊区位优势的发挥

襄樊最大的优势是区位优势。在全国区域经济棋盘上,襄樊位于秦巴经济走廊东端的山前平原地带,其与周围的武汉、西安、郑州、重庆等特大城市之间形成一个方圆近10万km2 以上的吸引和辐射范围。从省域经济格局看,襄樊是湖北经济“大三角”中仅次于武汉的重要一极,其经济吸引和辐射范围覆盖整个汉江中上游。从鄂西北地区看,襄樊是鄂西北地区唯一的铁路枢纽、高速公路交叉点、国家一级光缆干线交汇点,也是鄂西北地区的经济、物资贸易和交通信息中心。

得天独厚的物流区位优势。襄樊古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在当代则是联接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重要的区域通枢纽、物资集散基地和信息港之一。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襄樊境内有一条水路、二座机场、三条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汉丹、焦柳、襄渝三条铁路在襄樊交汇,是我国铁路运输八纵八横网络中的枢纽之一;襄北铁路编组站是全国13个特大型编组站之一。麻竹高速的开建和郑渝铁路的规划,更会直接改善南漳和保康这两个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都很丰富的山区县的交通和物流条件,为襄樊地区的区位优势再加一分。

充分利用罕见的物流区位优势打造大物流,把区位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营造强势经济体,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应该是襄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不二选择。

2.3 物流业与襄樊区域经济战略的推展

襄樊近年经济总体发展速度加快。五年来首次超过全省的发展速度,2007年襄樊县域经济的发展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在金融危机肆虐、自然灾害频发的2008年,襄樊GDP增长了14.6%,主要经济指标都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取得了GDP过千亿、工业总产值过千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数超过1000家的优异成绩,成为继武汉、宜昌之后省内第三个“千亿城市俱乐部”成员。襄樊旋即提出GDP 4年再翻一番的宏伟目标,即到2012年GDP达到2000亿,年均递增14%至15%。

襄樊实现新目标的重要举措是超常规地发展工业经济。计划全市工业增加值3年翻一番,到2012年突破千亿元大关,从2008年的412.9亿元发展到2012年的1040亿元。为此推出了六项战略措施⑥一是大力实施“百亿产业”工程,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到2011年,形成一个千亿元龙头(汽车产业)、7大百亿元支柱(食品、纺织、电力、医药化工、建材冶金、装备制造、电子电器)为主要支撑,其他传统产业明显提档升级的产业发展格局。二是大力实施“百亿企业”工程,提升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到2011年,全市过200亿元企业达到2家(东风汽车股份公司、风神襄樊公司),过100亿元企业达到1家(航宇救生装备公司),过50亿元企业达到4家(德纳车桥公司、骆驼蓄电池公司、神龙襄樊工厂、3611工厂),过10亿元企业达到40家,过亿元企业达到300家以上,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000家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000家以上。三是强力推动“百亿园区”工程,促进工业经济聚集发展。市区重点建设汽车工业园、高新工业园、湖北深圳工业园、余家湖能源化工工业园、樊西都市工业园五大工业园。四是大力实施企业成长工程,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五是进一步加快县域工业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县域经济实力。六是扎实推动科技进步,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一方面,未来物流业的发展状况关乎着襄樊未来区域经济战略的有效实现;另方面,物流产业本身作为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对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襄樊物流产业的发展必须高瞻远瞩,与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战略相适应,选择合理的发展战略取向和路径,从而奠定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有效提升区域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丁俊发.中国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

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区域主义;区域发展

20 世纪末,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的劳动分工在世界范围蔓延,区域一体化成为全球发展的趋势。“新区域主义”(New regionalism,NR)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西方学者分析、解决当前区域问题的重要框架。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一些城市发展已经初步形成区域化发展模式,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在区域一体化大潮下,通过借鉴“新区域主义”的理论实践经验,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区域主义理论概述

1.1 区域主义的发展及新区域主义理论溯源

区域主义(Regionalism)是伴随着欧美城市工业化迅速发展和城市问题日益恶化而、产生的,其理论及实践在 100 多年的发展中几经兴衰,由最初的政府、经济构建手段逐渐向空间结构、经济发展、权利结构、社会动力机制、区域治理模式、社会凝聚力等更宽泛的领域展开。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区域主义逐渐形成了“外向型、兼容型、复合型”等新特点,为区别于此前的区域主义,学者们称之为“新区域主义”

1.2 新区域主义的核心内容

新区域主义以区域及其功能、区域化、区域治理及区域规划等为研究课题,新区域主义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1.2.1多种含义的区域空间

从功能角度看,区域有多种物质性和功能性定义,从二维的平面地域逐渐扩展到广义的空间概念并具有某个或多个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社会功能。从尺度角度看,区域的范围包括了全球-国家-区域-次区域-市镇多个层次。从组成因素角度看,区域是以一定的地理界线为基础们根据某个或者多个特定的经济、社会、政治关系方面的多种因素进行构建;是协调社会经济生活的最先进形式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是经济、文化、政治组织的回归。

1.2.2多层治理的决策方式

在治理理论和网络理论的指导下,新区域主义突破了旧区域主义自上而下、依靠传统力量均衡维持区域秩序的观点,提倡一种多层治理的决策方式。“多层”是指不同层级权力组织,包括各级政府组织及各类非政府组织参与其中,并且其相互关系不再是一种垂直的命令与服从关系,而是平等与协商关系。“治理”是指从单一的政府行为转变为多元公共治理行为,这意味着政府不再是决策过程中的惟一主角,各种非政府利益群体在决策过程中的力量和作用得到了大大的增强。

1.2.3多方参与的协调合作机制

新区域主义的多元参与者及多层决策方式决定了多边谈判制度和协作治理理念在该理论中的重要性。地方层面的行政辖区、政府机构、营利组织及非营利组织之间存在的普遍相互依赖关系已经为人们广泛认识,这就意味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和管理不可避免地将临近或相关城市作为决策考虑因素之一。新区域主义积极倡导区域或次区域的整体观念和合作观念。鼓励多元化的区域决策参与者,不断培养强烈的区域集体认同和组织认同,通过不同形式、功能的协调合作机制消除分裂隔阂,加快区域一体化。

1.2.4多重价值目标的综合平衡

新区域主义的发展是为了应对全球化和资源危机大背景下城市发展面临的竞争与挑战。在对产业集群、区域分工、全球价值链等经济发展和竞争能力分析的同时,新区域主义更倾向调和“经济效率、社会公平、环境友好、文化融合”等多重价值目标,强调经济与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并形成了更加均衡的、可持续的综合协调的区域发展观。

1.3 新区域主义与旧区域主义的差别

新区域主义明显区别于旧区域主义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1.3.1 区域治理方式。旧区域主义采用的是自上而下政府对次级政府及非政府组织的管理,而新区域则引入治理的结构体系,提倡各层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以“协助、联合、网络、伙伴关系”共同实现区域治理,避免了复杂的科层结构及其弊端。

1.3.2 区域成员行为。旧区域主义下,区域成员由于科层制的限制,其行为大多是被动地完成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而新区域主义下,各个成员在一直的利益引导下,相互信任充分协调,主动实现分工与合作。

1.3.3 区域对外开发程度。旧区域主义十分重视区域范围的界定,侧重区域内合作而对外却有较强的封闭性。而新区域主义在进一步加深区域内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制度等多方面合作的同时,关注开放视野下更全面、更多元、更深层次的区域间合作。

1.3.4 区域化内容。旧区域主义对区域化前提要求(包括地理位置临近,文化传统相似)苛刻,实质内容少,一些限制隔阂并没有消除。而新区域主义区域化前提要求相对较少,并注意实现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丰富协作,使得区域化、反区域化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2 新区域主义对我国区域发展的指导意义

2.1 发展目标

目前,我国的区域规划偏重于区域产业发展、空间结构、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而对生态环境、社会进步、文化保护以及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视程度还有所欠缺,区域成员相互合作也相应较少或者流于表面,这一现象是规划目标偏经济性物质性所致。新区域主义强调经济与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调和“经济效率、社会公平、环境友好、文化融合”等多重价值的发展目标,以及更加均衡的、可持续的综合协调的区域发展观,促使我们反思当前多数区域规划的发展目标。为此,需要借鉴区域生态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社会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尽快建立我国现阶段适度的区域协调发展目标评价体系、指标控制体系,并且加强发展阶段、发展时序、动力机制的研究。同时,给予“弱势政府”在区域发展中更多的机遇和优惠,促使区域内部更加均衡地发展也应该成为未来区域发展的目标之一。

2.2 政策支撑体系

在我国,政府作为规划编制实施的主体,其治理方式和决策方法都会对规划本身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区域规划中,由于规划对象跨越多个行政区,建立高效有力的政策支撑体系成为区域规划的难点和创新点。能否突破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形成一种基于相互利益而形成的包括各级政府、非政府组织在内的、面向整个区域的、更加开放灵活的治理体系,为更好地实现区域多元均衡的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政策基础成为规划制定过程中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亟待研究的议题。

作者简介:韩源 1989年10月 性别男 民族 汉 籍贯 江苏扬州 学历 本科在读 从事工作 学生

参考文献

[1]俞顺洪.”新区域主义”研究.2008

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区域主义;区域发展

20 世纪末,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的劳动分工在世界范围蔓延,区域一体化成为全球发展的趋势。“新区域主义”(New regionalism,NR)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西方学者分析、解决当前区域问题的重要框架。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一些城市发展已经初步形成区域化发展模式,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在区域一体化大潮下,通过借鉴“新区域主义”的理论实践经验,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区域主义理论概述

1.1 区域主义的发展及新区域主义理论溯源

区域主义(Regionalism)是伴随着欧美城市工业化迅速发展和城市问题日益恶化而、产生的,其理论及实践在 100 多年的发展中几经兴衰,由最初的政府、经济构建手段逐渐向空间结构、经济发展、权利结构、社会动力机制、区域治理模式、社会凝聚力等更宽泛的领域展开。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区域主义逐渐形成了“外向型、兼容型、复合型”等新特点,为区别于此前的区域主义,学者们称之为“新区域主义”

1.2 新区域主义的核心内容

新区域主义以区域及其功能、区域化、区域治理及区域规划等为研究课题,新区域主义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1.2.1多种含义的区域空间

从功能角度看,区域有多种物质性和功能性定义,从二维的平面地域逐渐扩展到广义的空间概念并具有某个或多个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社会功能。从尺度角度看,区域的范围包括了全球-国家-区域-次区域-市镇多个层次。从组成因素角度看,区域是以一定的地理界线为基础们根据某个或者多个特定的经济、社会、政治关系方面的多种因素进行构建;是协调社会经济生活的最先进形式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是经济、文化、政治组织的回归。

1.2.2多层治理的决策方式

在治理理论和网络理论的指导下,新区域主义突破了旧区域主义自上而下、依靠传统力量均衡维持区域秩序的观点,提倡一种多层治理的决策方式。“多层”是指不同层级权力组织,包括各级政府组织及各类非政府组织参与其中,并且其相互关系不再是一种垂直的命令与服从关系,而是平等与协商关系。“治理”是指从单一的政府行为转变为多元公共治理行为,这意味着政府不再是决策过程中的惟一主角,各种非政府利益群体在决策过程中的力量和作用得到了大大的增强。

1.2.3多方参与的协调合作机制

新区域主义的多元参与者及多层决策方式决定了多边谈判制度和协作治理理念在该理论中的重要性。地方层面的行政辖区、政府机构、营利组织及非营利组织之间存在的普遍相互依赖关系已经为人们广泛认识,这就意味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和管理不可避免地将临近或相关城市作为决策考虑因素之一。新区域主义积极倡导区域或次区域的整体观念和合作观念。鼓励多元化的区域决策参与者,不断培养强烈的区域集体认同和组织认同,通过不同形式、功能的协调合作机制消除分裂隔阂,加快区域一体化。

1.2.4多重价值目标的综合平衡

新区域主义的发展是为了应对全球化和资源危机大背景下城市发展面临的竞争与挑战。在对产业集群、区域分工、全球价值链等经济发展和竞争能力分析的同时,新区域主义更倾向调和“经济效率、社会公平、环境友好、文化融合”等多重价值目标,强调经济与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并形成了更加均衡的、可持续的综合协调的区域发展观。

1.3 新区域主义与旧区域主义的差别

新区域主义明显区别于旧区域主义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1.3.1 区域治理方式。旧区域主义采用的是自上而下政府对次级政府及非政府组织的管理,而新区域则引入治理的结构体系,提倡各层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以“协助、联合、网络、伙伴关系”共同实现区域治理,避免了复杂的科层结构及其弊端。

1.3.2 区域成员行为。旧区域主义下,区域成员由于科层制的限制,其行为大多是被动地完成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而新区域主义下,各个成员在一直的利益引导下,相互信任充分协调,主动实现分工与合作。

1.3.3 区域对外开发程度。旧区域主义十分重视区域范围的界定,侧重区域内合作而对外却有较强的封闭性。而新区域主义在进一步加深区域内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制度等多方面合作的同时,关注开放视野下更全面、更多元、更深层次的区域间合作。

1.3.4 区域化内容。旧区域主义对区域化前提要求(包括地理位置临近,文化传统相似)苛刻,实质内容少,一些限制隔阂并没有消除。而新区域主义区域化前提要求相对较少,并注意实现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丰富协作,使得区域化、反区域化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2 新区域主义对我国区域发展的指导意义

2.1 发展目标

目前,我国的区域规划偏重于区域产业发展、空间结构、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而对生态环境、社会进步、文化保护以及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视程度还有所欠缺,区域成员相互合作也相应较少或者流于表面,这一现象是规划目标偏经济性物质性所致。新区域主义强调经济与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调和“经济效率、社会公平、环境友好、文化融合”等多重价值的发展目标,以及更加均衡的、可持续的综合协调的区域发展观,促使我们反思当前多数区域规划的发展目标。为此,需要借鉴区域生态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社会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尽快建立我国现阶段适度的区域协调发展目标评价体系、指标控制体系,并且加强发展阶段、发展时序、动力机制的研究。同时,给予“弱势政府”在区域发展中更多的机遇和优惠,促使区域内部更加均衡地发展也应该成为未来区域发展的目标之一。

2.2 政策支撑体系

在我国,政府作为规划编制实施的主体,其治理方式和决策方法都会对规划本身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区域规划中,由于规划对象跨越多个行政区,建立高效有力的政策支撑体系成为区域规划的难点和创新点。能否突破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形成一种基于相互利益而形成的包括各级政府、非政府组织在内的、面向整个区域的、更加开放灵活的治理体系,为更好地实现区域多元均衡的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政策基础成为规划制定过程中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亟待研究的议题。

[1]俞顺洪.”新区域主义”研究.2008

郑先武.”新区域主义”的核心特征.2007

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范文第6篇

关键词:区域文化;特征;社会效应;义乌

在全球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的大背景下,文化因素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其本身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历史的延续性和地域的差异性[1]。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人力资源、社会发展基础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形成区别于其它地区的鲜明的区域文化,并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近年来,浙江义乌的社会经济发展始终保持快步向上的发展态势。这其中有政策引导、历史机遇等方面的影响,但区域文化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影响因素,笔者将初步结合义乌区域文化的形成与演变过程,探讨义乌区域文化的社会经济效应。

一、区域文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文化是指一个特定地域内的文化体系,是特定区域内的人们在长期从事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民族艺术、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2]。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二者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3]。文化以一定的区域地理、经济基础为前提,而形成一定的区域文化后又反作用于区域的发展,其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决定并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选择模式、政策措施、运行方式以及发展速度和质量[4]。首先,区域文化影响区域发展特色。区域文化的特色直接作用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特定区域的人文历史境遇,给区域的发展打上了深刻的文化烙印,最终使不同的区域产生不同的发展道路。其次,区域文化影响区域发展软环境。人才的观念因素是区域发展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区域文化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进而形成不同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直接影响区域创新。

二、义乌区域文化的形成与演变

义乌区域文化是江浙文化的有力代表,是典型的工商皆本、义利并重的商业文化。义乌最早的商业文化传统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义乌土壤贫瘠、人多地少,在生存压力下,当地农民肩挑货郎担、手摇拨浪鼓,去江西福建等地走巷串户,用自家产的生姜糖换取鸡毛,再把鸡毛做成鸡毛掸子换取微薄利润,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的“鸡毛换糖”和敢闯敢创的“拨浪鼓文化”。改革开放初期,货郎担与时俱进,将鸡毛换糖演变为小百货买卖,由此产生了街边小摊贩,并形成小商品市场的雏形。在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下,义乌市政府总结归纳出“勤耕好学、刚正勇为”的八字“义乌精神”。随着小商品贸易的日益红火,小商品城五易其址,八次扩建,享誉全球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屹立于江浙大地。在此期间,义乌人以包容之心,诚实守信与全世界宾朋从事贸易活动,形成多国家聚集、多民族交融、多元文化融合的欣欣向荣态势。2008年,义乌市政府根据小商品贸易体现出来的文化观念的融合与发展,在八字义乌精神的基础上又提炼出十二字“新义乌精神”: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

从“拨浪鼓文化”到“义乌精神”再到“新义乌精神”,是区域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义乌人开拓进取的集体意识逐步积淀为特定价值观念的文化个性和审美创造。在这种群体性文化氛围中,勇于创新、讲求实效、追逐利益、没有官本位意识等市场理念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开放的文化意识环境,形成了一种群体性的思维和行为定式,人们思想开放,敢冒险、敢创新,潜移默化地塑造出具有特定文化禀赋的人群,推动了义乌商业的进步[5]。

三、义乌区域文化特征分析

义乌千百年来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价值观念体系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往往是持久而深刻的,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敢闯敢干、开拓创新的上进思想。义乌区域文化究其根本,是具有鲜明群体意识的创业文化价值体系。义乌地区较差的自然地理条件淡化了民众依赖自然环境、安贫乐道的惰性心理,孕育出冒险、开拓、进取的创业意识,催生出“敲糖帮”的创业行为,走出一条以商养农、以商求生存求发展的创业之路。“鸡毛换糖”的创业之路,其背后是义乌人对财富的强烈述求,而正是这种“鸡毛变金”的致富欲望,使得“鸡毛换糖”的商业内涵不断升级,逐渐跳出其原本意义的商业活动,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闭、保守、中庸成为鲜明对比,成为代表义乌人敢为人先,创业创新的强大精神力量[6]。

重商商利、义利并举的市场观念。义乌区域文化的突出表现是“尚利进取”的商业文化。与注重农耕文明、重义轻利的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思想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价值取向相比,义乌人“不以物小而不为”的商业行为更具理性思考,更具主体意识、独立意识,与发展市场经济追逐利润和重视物质利益的价值取向一脉相承。义乌“蚂蚁商人”用毫厘利润筑起一座建在市场上的国际化商贸城市,这是义乌人的经营之道,更是义乌之所以取得世界瞩目成就的文化精髓[7]。

兼容并蓄、多元包容的吸纳精神。义乌区域文化经历千百年的传承创新,其涵化力和适应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包容与吸纳。义乌人手摇拨浪鼓走南闯北辛劳奔波时,最能体会的是出门的不易与艰辛,但他们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时,一种朴素的好客情感会自然而生。可以认为,义乌本土文化中所孕育的包容因子、开放因子为义乌的对外开放和商贸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8]。如今,130多万外来建设者、2万多外国人与义乌本地人一道和谐相处,多元、包容的文化观念加强了多民族文化的沟通与交流,也促进了义乌区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四、义乌区域文化的社会效应分析

通过对义乌区域文化的内涵分析可以发现,区域文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道德规范对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态有着重大的影响。文化是一种活生生的生存和发展方式,是一种素质,一种品格,是活泼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9]。区域文化作为区域社会运行的内在机制,以独特的机制渗透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1、区域文化的价值创造效应。义乌区域文化的价值创造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经济价值创造。在传统的重农抑商意识中,开放精明的义乌人以义利并存、工商皆本的观念将鸡毛纳入到商品领域并实现其经济价值;随着“拨浪鼓文化”的发展,这一无形精神产品物化为小商品市场,直接创造价值,实现了区域个体经济的富足和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二是经济群体的创造。人力资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鸡毛换糖的拨浪鼓文化中,诸多义乌商人勇于创新、讲求实效、追逐利益,产生出一大批开放创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家。浪莎袜业、新光饰品、双童吸管、华鸿相框的掌门人都是这类群体的代表,他们出身农民、知识缺乏,但长久的走街串巷、摆摊批发实现了商业的原始积累,成功转型为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行业领域中的佼佼者。

2、区域文化的激励动力效应。文化是一种心态、是一种观念,具有凝聚力的文化能够形成一个区域特有的价值观和凝聚力,这种精神激励虽然不能够准确地度量,但通过整合和塑造文化资源,能够使整个激励机制更加有效,从而作为一种内部激励机制,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技术的进步[10]。首先是创业个体的激励。义乌区域文化的市场意识、工商意识激励个体实现创业,这种创业物微利薄,但薄利多销的心态以及个体带群体、以点带面的星火燎原之势造就了“小商品、大世界”的市场格局。待发展到一定阶段和规模,追求更大成功的持续动力激励创业者们不断创新,促使义乌商人大举挺进全国甚至海外市场,构成了蔚为壮观的“义乌军团”。其次是义乌政府的推动激励。适时出台鼓励措施,“兴商建市”的战略和有效的配置资源,让创业个体活力迸发,激励创业者们进一步开拓创新,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增长。

3、区域文化的集聚整合效应。文化具有向心力,它是区域社会共同认可和打造的核心价值观念,对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资源的配置有重要的影响。义乌诚信包容的文化传统提供了劳动者集聚的良好氛围,引导人力资源这一重要生产要素不断流入,为义乌的持续发展提供无限活力和生机。义乌200万常住人口中,本地户籍人口只有70万,外来建设者多达130万。外来人才的流动和配置,促进了义乌市场的转型升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样,区域文化营造了良好的投资形象和投资环境,推动资本、技术等要素的流入,从而通过集聚效应推动资本和技术的积累和集聚,对经济的增长产生关键的促进作用[11]。目前,义乌形成了针织袜业、饰品、工艺品等20多个优势行业,其中饰品、拉链行业占全国份额的20%,无缝内衣行业占全国的80%、世界的20%,形成了“小商品、大集群”的格局。

4、区域文化的创新推动效应。创新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义乌人“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文化品格推动社会的持续变革。首先是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文化对资本、劳动力的有效配置,使义乌商人从走巷串户的敲糖帮到固定经营区域的商贩转变;而先进区域文化提供的适宜创新的制度性资源和创新环境,则促进小商品贸易从劳动力和资本密集型的粗放型增长不断向效率更高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增长转变。其次是管理体制的创新。鸡毛换糖这种商业行为是自下而上地传递到政府,在农业贫瘠、民众生存艰难及改革开放的双重特定历史条件下,倒逼政府改变管理模式,从而开启义乌市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有为政府管理模式之路。

参考文献:[1][4] 殷晓峰,李城固,王颖.东北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41- 44.

[2] 殷晓峰.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与效用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11:29.

[3] 李艳艳.区域文化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机制初探[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8:87.

[5] 周博,郑国墨.浙江义乌商业发展中的文化渗透研究[J].求是,2007.06:87- 90.

[6] 蒋芝英.区域创业文化特征及发展方向研究——以义乌为个案[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7] 高燕,义乌市场的文化精神及价值体系[J].商业文化,2010.04:214- 215.

[8] 中国社会科学院《义乌发展之文化探源》课题组.义乌发展之文化探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72.

[9] 张敏杰,义乌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创新[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2.04:31.

[10] [11] 张晖明、张亮亮,“软实力”的社会效应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88.

作者简介:

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循环经济的新视角,即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及其研究对象,并将此思想运用到区域创新和区域规划中,以期对该理论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在新循环经济学中,有学者提出发达国家正在实施的循环经济(即后工业经济)是知识经济的第一阶段。笔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高技术的污染远比传统意义上的污染复杂,在生产、消费和消费后废弃等阶段都对环境产生影响;第三产业也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型知识经济是循环经济的最高阶段。

广义循环经济学概念的再认识

空间结构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新循环经济学的核心是5R原则(包括再思考、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修复),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广义循环经济学也重视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但总体上看,二者对空间结构较少涉及。主流经济学忽视空间结构研究的缺陷已经为学者们所认识,因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新模式,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必须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以研究空间结构为核心的地理学应该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地理学将是地理学和循环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但这一点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循环经济地理学可分为通论循环经济地理学、区域循环经济地理学、部门循环经济地理学(包括农业循环经济地理学、工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第三产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等)和公司(企业)循环经济地理学。

有学者认为,广义循环经济有其特定的内涵,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筐”,凡有产业联系的都要往里“装”。例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不应是循环经济。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理由如下:尽管目前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政策来推动,但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市场经济是建立循环经济的基础,因此,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排除在循环经济之外是不合理的。在一定的制度和技术条件下,废物如废钢铁就是资源,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与垃圾发电-高耗能产业、废物如废钢铁的深加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不能因为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就认为不是循环经济。狭义的循环经济更多地关注生态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难以实现的。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和资源深加工尽管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没有形成完整的循环经济链,但只要遵循5R原则,就是循环经济链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区域分工,共同建立完整的循环经济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广义循环经济学比目前广义循环经济学的内涵更丰富。

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新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提出新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自然生态三个大系统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再思考与再修复的新理念,把原3R的理念进行了延伸与拓展,强调和谐社会的形成(包括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消除贫困原则)、知识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融合、循环经济方程、新循环经济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是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循环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广义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强调广义循环经济包括经济、自然环境及社会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及相互衔接,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追求三个系统之间达到一种理想的优化组合状态。广义循环经济理论不仅关注工业系统、社会系统内部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更重要的是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纳入循环经济理论体系,构建完全意义、具有广泛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并探讨了广义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基础与模式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与经济学范式的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和社会运行机制与社会治理,推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知,二者的主要共同点在于强调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是循环经济的研究对象,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循环经济的目标,3R原则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与狭义循环经济相比更强调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对循环经济理论的创新。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对循环经济原则认识的深度不同,对科学技术系统重要性认识的不同。但从学科视角看,二者的研究对象和目标是一致的,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属于可持续发展学。

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不能仅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也要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研究社会经济系统、科学技术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三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但重点应是其中的子系统即经济系统,否则,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就等同于循环型可持续发展学,也就是说目前的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太过宽泛。广义循环经济学和新循环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应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根据5R原则和三循环理论(良性自然循环、良性经济循环和良性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循环)等对传统线形经济学进行改造,以循环型市场经济为基础,并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是更新和更广义的循环经济学,可称为循环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循环经济与区域创新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地方政府等组织及其个人)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总和,结点主要包括企业、大学或研究机构、政府等公共组织机构、中介服务组织以及区域金融机构等。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循环经济必然是区域创新的理论基础之一,区域创新网络将转型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其中的企业将变成循环型企业,既包括传统企业的循环经济改造,也包括资源再生企业和生态恢复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要研究循环经济技术,并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循环经济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或市场价值的实现。循环经济信息服务中介组织、循环经济社区协调中介组织、双轨制回收中介组织和民间环保社团成为循环型中介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积极营造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创新环境,如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制度,促进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区域金融机构要支持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上各循环型结点之间的物质(含“废物”)联系和循环经济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等的联系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关系链条。由于我国的循环经济制度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目前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基本特征除包括传统的动态性、系统性、非中心化和本地化外,还应包括遵循5R原则和公平性,以实现可持续的区域创新。

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将是区域循环型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吸引人才,优质的自然资源有利于循环型产品的生产),传统的社会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服务环境和基础设施必须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创新,如加强企业之间相互利用“废物”的运输通道和“废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和制度,倡导循环经济文化。

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上理论必须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进行创新,才能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石。规模循环经济理论要求既考虑经济成本也考虑社会成本和生态成本,既考虑经济效益也考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范围循环经济理论要求在由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内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循环经济交易成本理论要求传统交易成本“绿色化”,包括“废物”信息成本、绿色市场信息成本、循环经济技术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监督管理成本等。环形网络创新理论要求由线性创新模式或非线性创新模式转变为由环形创新模式与传统网络创新模式融合创新形成的新模式。区域循环经济竞争优势理论要求重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绿色市场条件、基于产业生态联系的相关与支撑条件等的作用,既考虑经济优势也考虑生态优势和社会优势。

循环经济与区域规划

新的区域资源观。一方面,在传统的区域资源观中,区域资源包括自然物质资源、知识、信息和制度等无形资源,但在循环经济背景下,许多“废物”成为资源,如垃圾发电。另一方面,传统的认为知识和信息资源等无形要素逐渐取代自然物质资源而成为决定区域发展关键因素的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强调了知识经济的影响,但忽略了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在逐渐加大的事实。

新的区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指导区域发展的主流发展观,但在传统的线形经济模式下,有很大的局限性,循环经济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因此,基于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观将是指导区域发展的理想发展观。

新的区域市场观。在循环经济背景下,绿色市场将逐渐取代传统市场,同时,由于循环经济制度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必须加强政府的作用,政府调控与市场导向共同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将成为区域规划的新理念,区域循环经济理论将成为指导区域规划的新理论,区域规划要遵循5R原则,重视社会公平(如区域协调与区际协调)和生态恢复,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

区域循环经济研究方法即物质流分析方法、生态效率方法、情景分析法、循环经济系统论方法、循环经济信息论方法和循环经济控制论方法等将进一步丰富区域规划的研究方法。

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范文第8篇

1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开放经济是出路县域经济不是县内经济,也不是封闭经济,在市场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体系日益完善的新形势下,县域经济更多地表现为开放型、外向型经济。开放性是县域经济固有的特征。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仅仅在县内配置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充分利用县域外部的各种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才能最大范围地集聚发展能量。依靠招商引资,扩大开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这条路子必须坚持走下去。

2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应树立区域经济思想实现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等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化的完善和提高,区域经济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

3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应克服原有行政体制上的缺陷据权威部门调查,在现行行政体制下,阻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缘于在处理政府间的关系时,只关注权限大小的区分,而不重视事权范围的分工。县级本应突出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往往被其他职能所弱化。而在政府层级设置上,我国现施行的五级政府管理体制,行政环节过多,县级自过小,财力弱、负担重,缺乏经济发展的自和积极性,且地县争利严重,不利于县级因地制宜履行职能,导致运行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加大和行政资源流失。在市管县的体制下,市级机构,实际上更多是起上传下达的作用,这样多了一个环节,不利于政令的畅通。另外在某种程度上讲,二元经济结构已成为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表现和原因,致使农民很难成为平等的市场竞争主体。所以体制创新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总之,现行的市管县体制和城乡二元结构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新形式、新任务和新的发展也要求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要有新的突破。

4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紧密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重点和难点都在县域经济。县域经济要积极承接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辐射,特别是产业转移,不断增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辐射带动乡村经济加快发展;乡村经济要在接受县域经济辐射的同时,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参与县域经济的产业分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从实践看,县域经济发展不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就不会得到迅速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就要放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县域经济这个重点,突破县域经济这个难点,统筹城乡发展,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用产业化的办法提升农业,发展比较优势,着力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素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破解“三农”难题,推动农村牧区全面进步。因此,只有从县域经济自身的发展上找出路、求突破,才能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5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国家要给足政策结合区域政策,制定发展县域经济的专门政策措施,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近年来,对区域经济发展做了较大的动作,如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最新的《珠三角规划纲要》等等,这些措施,虽然多多少少提到了县域经济,但没有一些具体的措施,对县域经济的指导性不强。为此,国家要进一步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制定专门指导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措施。

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范文第9篇

【关键词】区域文化;作用;带动

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文章就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

党十七大提出,文化越来越成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国际文化软实力,就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010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一个国家要发展、一个民族要振兴,强大的经济力量确实必不可少,但文化的力量也不可小觑。文化、精神文明可以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和灵魂,它可以影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甚至会改变这个国家的命运。

而区域文化则是体现特定民族,国家,区域范围内的一种特殊文化,区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是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的形成得到了社会群体的一致认同,从而使其超越了个体存在的价值观念,且带有很大的地域性。

在我国古代就形成了江淮文化、燕赵文化等带有区域特点的地域文化。比如江淮文化处在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交流的过渡地带,是连接中国南北文化的一种桥梁。江淮文化在古代,是随着大运河的开凿而发展起来的,是由发达的商业催生的。而燕赵文化与边外游牧文化关系密切,自十六国和北朝、辽、金、元、清等朝以来,一直处在胡汉交融的状态,为抵御外侵而形成了勇武好搏击的特点,具有悠久的武术传统。这些文化为社会带来精神食粮,也带动了本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区域文化不仅为地域间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同时也为各地域之间相互融合创造条件,形成特定地域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使社会群体的每一个成员都处处受其影响,遵循这一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区域文化的形成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但另一方面也让我们在竞争、追求物质和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对价值观的认同产生许多分歧。文化可以有助于我们把握核心价值体系,形成正确科学的价值观,从而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下去。

然而经济发展才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动力支持,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决定着区域文化的发展,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类型、结构和有利因素。文化的发展需要较多的投入,无论是各区域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区域文化物质产品和区域文化服务的供给,还是文化人才的培养,都需要资本的投入。这些资本的投入则依靠区域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文化要发展必须以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的存在和增长为前提,区域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靠文化消费需求的刺激和拉动来实现,而文化消费需求的形成和增长又以一定的居民收入水平为支撑。如果居民收入水平上不去,拿什么去消费文化,去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深度。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思路不同,对当地文化发展的投入也不同,只有快速发展当地经济,提高经济发展速度,才能使文化发展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才能保持一致。 区域经济发展从各方面都决定着文化的发展,带动区域文化的前进。

区域文化也具有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区域文化通过反映社会群体利益、意志的理想信念、价值观、道德思想、行为规范等的确立,有利于形成适应经济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和文化环境,支配人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源泉,激发起经济主体巨大的能动性,具有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创造力和行动力,推动经济迅速发展。第二,区域文化建设通过对现代制度构建的指导,实现队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良化,以此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经济体制的建立及运行需要文化的指导和保证,需要通过文化增强凝聚力,需要通过经济主体在价值观念上对制度有内在的认同。第三,区域文化推广能促进人的思想境界全面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市场经济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使经济、社会充满各种矛盾,经济发展缺乏人文关怀。解决这些社会病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文化建设,通过文化的作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生活意义,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是每个区域发展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要坚持两者发展并重,以达到经济带文化,文化促经济,二者协调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更要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以使该地区的人们从精神层面上跳出传统文化保守、排外、安于现状的固定模式,实现文化意义上的“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过渡,从而保证地区经济迈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从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精神状态、思维模式等方面塑造现代人形象,提高个体的整体素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进程。高层次的、多元化的环境建设能够提高区域的品味和亲和力,高素质的、有文化底蕴的人才能够增强区域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的融合,可以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大力培育、传播与弘扬人文精神是构建社会凝聚力以及提升文化品位和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因此,要把人文精神的培育同区域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塑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全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并将其内化成人们的信念,引导人们的经济观念和精神动力,外化为经济政策、法律,规范经济运行和经济秩序,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内化为个人基本道德品质,思想文化素质。在区域文化建设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做到商业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强化人文精神在人的各个阶段的培育,力争把区域文化的培育融入到区域经济发展之中。

所以,加强区域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实现社会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互相提高,既能提高人们的素质,又能提高生产力水平和消费力水平,文化与经济相互作用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丽.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J].经济视野, 2014(08).

[2] 王海霞.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的关系刍议[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03).

[3] 彭宗平.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对策[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05).

[4] 张玮.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J].特区经济, 2006(02).

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伦理文化 原则 途径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已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不仅要发展经济,而且要搞好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伦理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区域性伦理文化,是受山东半岛区域特定自然条件、经济因素、社会环境、历史地位、风俗习惯影响和制约的,是以山东半岛人为主体的,以山东半岛人善的道德生活价值取向为动力的,以山东半岛人的道德规范为核心的,以山东半岛人的共同发展和共同幸福为根本追求的文化。因此,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建设中,必须科学规划,立足长远,合理利用,全面创新具有山东地域特色的蓝色经济区伦理文化。

一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伦理文化建设的原则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伦理文化建设是一项战略性工程,要确保伦理文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顺利进行并取得理想成效,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原则。

1.方向性原则

伦理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由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点决定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教育、武装各民族群众,才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因此,在当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形势下,在错综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伦理文化建设也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实际,着眼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前沿,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大力倡导不懈奋斗的精神,大力培育求真务实的精神,这样才能保证伦理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性质,才能凸显区域文化的特色,才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全面建设目标的实现。

2.协调性原则

伦理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重视硬件建设,更要重视软件建设;不仅要重视继承,更要重视发展;不仅要重视特色,也要重视借鉴;不仅要坚持多样化,还必须以主旋律为指导。因此,加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伦理文化建设,必须进行有机组合,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首先,要重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相协调。一方面,应加大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筑设施、绿化、娱乐场所等物质硬件建设,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使其成为展示现代文明生活的窗口;另一方面,要健全文化活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着力于提高居民素质和精神风貌。其次,区域伦理文化与传统伦理文化、现代伦理文化相协调。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伦理文化建设要从当代中国现实多元的社会生活中寻找生长点,让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文化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继续起主导作用,让西方现代文化中的自由平等精神在经济领域发挥激励作用,让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在个人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使伦理文化建设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区域实际。最后,要坚持主旋律与多样化相协调。伦理文化建设应当突出主旋律,要大力倡导和发展主旋律文化,自觉地摒弃那些腐朽、落后、低级庸俗的文化。同时,还要注意伦理文化的多样化,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具有地域风格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

3.务实性原则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伦理文化建设必须以区域经济为基础,立足于区域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半岛蓝色经济区居民文化需要及观念意识的变迁为依据,以回归居民的真实生活为根本,以贴近居民的精神世界为基点,在现实的土壤中去培植区域伦理文化。因此,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区域伦理文化必须立足于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现实需求,做到既要尊重传统伦理的终极关怀,又要注重人的情感健康、个性发展等现实关切;既要承认社会整体的重要性,又要强调个性发展的现代观念,创造和确立一种开放、民主、自由、公正以及有效进取的现性主义的价值取向和现实合理的伦理价值。山东海洋文化所形成的开放、务实的文化个性是推动蓝色经济区发展的重要的精神资源。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伦理文化,需要更加宽阔的视野、更为开放的胸襟、更加包容的情怀和更为务实的精神,要深入研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经济状况和人文特点,系统挖掘其文化内涵、现实价值,尽力弘扬山东海洋文化的开放意识,引导区域发展的抢先意识、发展意识,形成敢为人先的气度、包容天下的气质和敢于拼搏的气概,拓展“好客山东”的文化内涵,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伦理文化。

4.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文化生命力之所在。伦理文化建设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又要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创新,与时俱进,使之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区域文化建构要善于海纳百川、吐故纳新、博采众长,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内容和形式,提高自身的创新

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全球经济科学化 全球区域民生经济 可持续发展

全球经济科学化,在近现当代经历了航海经济、殖民地经济、资本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创新里程。思维方式经历了海域边界探索、疆域易主开拓、机械意志强攻、工农阶级觉醒、制度体制竞争。然而,这一切都是沾染了无数生命的鲜血才得到的。而今,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的新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摆脱了困扰人类千百年的恶性循环轨迹,找到了“和谐”发展的新道路,找到了人类历史运行的新轨迹,这是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化的最新经济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将实现解放全人类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推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划时代的新历程碑和新高峰。因此,研究全球经济科学化与全球区域民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更加深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解放全人类的共产主义理想实践。

1. 科学发展观使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得到了翻天覆地变化,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强实力核心经济要素。

现在全球市场经济发展走到了尽头,它解体了自己的对手前苏联,也就解体了自己的防线,也就解体了自己的霸权。恐怖主义让“世界霸主”美国及西方体系不知道对手在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让世界见证了虚拟经济的脆弱,失去了全球的霸权意志,新的全球霸权意志在哪?

当代世界,经济就是霸权意志的物质化体现。近年来,从中国在世界的国内生产总值、世界贸易量指数、世界金融危机中的平静及之前对货币战争的预期看,中国是当今物质实在性的经济世界大国。

再从中国近来即没有国际战争的卷入,也没有对系列化的国际恐怖主义染指,这在另一层面,表明中国在世界地位中的大国之风范——既有物质地位、又不被外国所强权;既不国内动乱,也不被国际动乱所影响;既参与国际大市场,又能不受国际大市场的金融危机所波及;人口位居世界大国,民众生活由小康向全面小康发展、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可持续的推理和发展,……如此等等实证事实,表明中国当代是中国历史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繁荣昌盛的时代。用历史上劳苦大众的标准“人丁兴旺”,“边界无战事”;用现代世界强权的标准“生产力发达”、“资本充裕”来评价早已满分。

在这样的新时代,全球经济科学化不仅中国需要,中国也必能产生出全球经济科学化创新的智慧,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准则。而实际上,中国区域民生经济不全球化,世界经济也难以全球化,因为中国是世界经济创新最大需求国——世界第一人口数量,经济发展需求量,全球各国无法出其右。

2.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开拓全球经济科学化的划时代里程碑。创造出全球经济新系统——科学发展的新经济系统。

科学发展观全球化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的新智慧点。这调动了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把这种充分的人力资源上升到以人为本新政治经济的哲学高度。将人的权力上升到经济权力,由此实体化、物质化的保证了无产阶级的利益,保障了广大劳动者的利益,更充分发挥了知识经济的价值。从而将人的资源与人的个体发展建构在一个实体与理想一体的新高层次,达到了全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

在人的个体化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智慧与经济行为实践一体化的发展,并设计出全球经济科学化的新系统——人本经济体系。超越和拓展了旧经济体系。全球区域民生经济的最大资源就是人力资源,中国拥有全球13亿之多的人口。以人为本经济观将替代人类历史上任何经济方式,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发展的人类文明规律。科学发展观为全球区域民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开拓了自主创新创业、更加人性化的经济运行方式。全球区域民生经济将上升到科学发观的新境界,从而摆脱了以往经济受益的狭窄性。

科学发展观找到了人力资源充分利用与全面发展的新道路,从而将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共产主义理想。人类将更多的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成为掌握自己经济命运的科学发展观继承者。

3. 中国区域民生经济全球化层出不穷新实践,将更加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全球区域民生经济的新突破。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2010年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为全球区域民生经济发展提供了从未有的经济贸易时空,全球区域民众消费选择更加多样化,满足全球化需求。自贸区的建成将使中国百姓可以享受货币效用最大化利益。自贸区的建成还将丰富百姓的民生选择。关税取消后,更多东南亚的特色民生项目进入中国市场,由于市场得到合理竞争,百姓感受到实利。另外,自贸区在民生服务贸易方面的开放,使百姓在生活品味等方面又拥有不少选择。

中国区域民生经济全球化,使全球区域民生经济上升到全球化的新高度。中国—东盟自贸区对世界经济与政治产生持久影响。从而结束了近现代以来东南亚地区的传统交易方式,关税达到历史上从未有的最低点。

中国区域民生经济的全球化水平提升,让我们看到东北亚经济全球化有了新变化,表现在朝俄风情和欧亚文化消费需求的满足。为开拓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全球之路做出了新的蓝图。

中国区域民生经济全球化为全球经济发展、摆脱金融危机,推进世界经济复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世界将看到中国继续坚持全球经济科学化方向、不断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全球化的信号。这不但能带动世界经济的信心,也将对全球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产生极具历史意义的影响。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的全球经济之新,新在全球区域民生经济有了科学化的新发展。中国共产党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驶向了全球化。社会主义理论在科学发展观的全球经济科学化实践中再一次显示出它的无穷生机。

作者简介:段叶青:博士、教授,广西师范学院。

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范文第12篇

文/武建奇母爱英

【摘要】通过揭示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背后的经济学原理,为三地协同提供了资源配置的区域效率依据。本文所提出的“区域意识”概念是对顽固的地方主义和空洞的大局观念的根本颠覆,指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正由过去的产业竞争转向产业链竞争、由单个城市之间的城际竞争转向(城市)群际竞争。

关键词 区域意识;京津冀协同;产业链;城市群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世界大都市圈协同发展模式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路径研究”(ZD20141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武建奇,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资本论》、产权理论、省际经济;母爱英,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性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须有区域意识

区域意识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一。区域意识强调,要从包含不同企业、不同政区的大区域、城市群、经济圈角度看问题,它不同于目光狭隘、不懂协同效率的地方主义,也不是不计代价、不考虑地方正当利益,只讲“大局观念”。它是一种明智的区域主义。重要的是,区域意识虽然是“意识”,但本质上不同于表示思想境界、道德觉悟、站位姿态一类的政治观念,而是一种经济意识、效率意识,一种对某项决策从经济资源的区域配置角度看“划不划算”、“值不值得”的思考问题的视角和方法。我们今天做京津冀协同,需要的正是这种区域意识。

(二)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使其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实际是一个区域发展问题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既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也离不开从经济学理论上对协同共赢效应的揭示。前者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从有利于京津冀三地以及国家整体利益出发,要求人们树立“大局意识”,局部服从全局,克服本位主义,“小公”兼顾“大公”,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做出贡献。后者其实也是一种“思想工作”,它会由于经济学的解释力所引起的观念认识的改变而放大三地大局意识的客观效果,弱化本位主义对协同协作的抵触心理和不利影响,同样有利于推进京津冀三地的更好协同。

(三)一国经济特别是大国经济的发展在效率上具有区域特征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杨开忠教授就深刻批评那种“长期舍象地理空间,致力于没有空间的‘点经济’之研究的经济学,在新的形势下,深深感到传统的苍白和不着边际”。被誉为“新发展经济学之父”的张培刚教授则认为,传统发展经济学之所以在大国不能成功地发挥作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区域的忽视。区域发展是他创立的新发展经济学的三大特色之一。1而小国经济基本不用考虑资源的区域配置问题,大国则由于其区域空间广大,地形气候多样,民族文化各异,资源禀赋有别,发展基础不同,而使经济发展的区域特征明显,区域协同必要性突出,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成为必然。

(四)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性

大国经济存在效率上的区域特征的客观基础在于经济的发展是“有结构”的,而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企业在平面上均匀地增加和扩散。发展经济学提出“增长极”概念,意味着经济增长和产业成长具有生产要素区域集聚的特点,而非“原子式”的分散的点的增长。从单一要素的集聚能够降低单位产品成本的“规模经济”,到多品种生产中的要素集聚能够降低单位成本的“范围经济”,再到多种生产要素在地域空间范围上的聚集能够降低单位成本的“集聚经济”,进一步到园区、开发区、经济区以及由多个小的经济增长点所共同烘托出的更大区域范围的“增长极”等,都是由于生产要素不同形式的集聚而产生更大经济效益的证明。要素在地域空间里的一定集聚由于经济活动客观具有的正外部性,可以提高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的效率,降低相关投资成本,提高域内所有企业的效益。但要疏密适度,如果过于密集,相互影响,负外部性增加,会成为“互害社会”;如果过于稀疏,经济的正外部性又难以奏效。资源的这种区域配置原理正是城市、城市群、经济圈形成和扩大的经济原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二、应根据区域配置原理和区域意识来发展自己

(一)经济发展要求资源首先在适宜区域迅速集聚发展然后再向周围辐射扩散区域配置原理要求,无论是整个国家或一个省市的经济发展都不能把宝贵资源向不同区域均匀散置,不应追求平面上各个点的同步推进,而应让资源先在一个适宜区域迅速集聚形成增长点,逐渐增强其吸纳资金、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资源的能力,吸纳其他区域更多生产要素并发展成为经济中心、增长极,然后再向周围区域辐射、扩散,产生所谓“涓滴效应”2,促进周围区域经济的增长,发展出更大的增长区域。20世纪80年代,由于国家对深圳特区实施的特殊政策,使深圳以至于东南沿海成为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促成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率先崛起。20世纪90年代,由于浦东特区的设置,带动了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之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增长极。现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发达,城乡一体,但随着经济发展要素成本也在提高,发展空间受到限制,要素向北移动已成趋势,引发京津冀地区经济开始发韧的势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就是这样在一个区域到一个区域的增长极带动下一波又一波地发展过来的。

(二)合理配置经济发展宝贵稀缺资源

经济发展的这种区域特征即极化效应,使人们不得不用区域的眼光来考虑经济发展,使经济布局、区域战略成为国家重大经济决策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也使单个的企业、城市、政区千方百计去谋求只靠自身单干、没有区域协同所不可能得到的额外利益,这就是区域意识。区域意识的实质是,充分认识经济发展效率的区域特征,重视资源的区域配置原理,利用区域集聚可以提高要素效率的规律,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各种经济区、经济带、都市圈等)。既要防止“过疏”,不能让经济资源在增长极与非增长极广大的不同区域之间平均使用,也要防止“过密”,不使经济资源过度集中于某个已经拥挤不堪的增长点,要疏密有致地对经济发展需要的宝贵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区域配置,保证资金、人力、能源等稀缺资源用于效率最高、最有价值、最值得投资的区域。现在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就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三大区域战略,这是对资源在更大范围上进行的区域配置,也是区域意识在国家层面的重要体现。

综上,经济学上的区域意识,是一种对经济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观察视角。对国家来说,要求把资源配置在高效区域以带动全国经济发展;对企业来说,投资于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地域比投资其他地域更加有利。这种区域意识既不同于泛泛的整体主义,也不是自利的本位主义,而是一种兼顾整体又尊重局部利益的有效率的区域主义。区域意识有利于整体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个体利益的保障,这是协调“大公”与“小公”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具。如果没有科学的区域意识作支撑,仅凭单纯的政治热情、思想觉悟和奉献精神所树立起来的所谓“大局观念”必然是低效率、高成本,从而是不可持续的。而没有区域意识的本位主义不仅政治上卑微可恶,而且在经济上也无效率、不合算同样是不可持续的。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主动应对两大变化从区域资源配置角度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我们主动应对以下两大重要变化。

(一)从产业竞争到产业链竞争

在企业散置时,市场竞争表现为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通过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改善即可增强竞争力。但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条件下,由于要素区域配置原理的作用,使得京津冀区域已形成了一个小宏观式的“作用场”,区域内所有企业共享着原来所享受不到的由于资源集聚和正外部经济所带来的额外公共服务和公共利益,这个共同的额外利益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区域竞争力。

产业则是企业区域环境的一个方面,它不是一个点,而是由该产业的前向联系、后向联系、横向(旁侧)联系联结起来的无数条产业链和由链联成的“产业网”,链的长短、层次和完善程度也是决定企业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脱离了产业链复杂联系的孤立企业和产业难以生存,而处在一个完善的产业联系之中的企业和产业,其运作往往可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目前,京津冀战略性产业链在三地间的短链、断链现象突出。

例如,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在中药、化学药品、生物药品研发生产销售领域互有优势,在医药产业链和价值链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但由于缺乏深层次、高水平的互动合作,产业链条过短,投入重复、低水平竞争现象比较严重。因此,需要我们从构建区域产业链的基本要素入手,分别对京津冀战略性产业链进行分析,找出其基本行业、上下游行业、旁侧产业以及产业链在京津冀地域空间上的布局,运用产业耦合关联分析,从接通、延伸、嵌入等角度优化战略产业链,提出“建链”、“增链”、“补链”行业的方向和思路及其手段,构建京津冀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区域整合的产业共生体系,这是提高京津冀企业效率和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二)从城际竞争到群际竞争

由工业化推动城镇化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样式,城镇化也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城市竞争构成区域经济竞争的重要内容。过去人们看重的是单个城市之间的竞争,不同研究机构所的各种城市竞争力报告也多指单个城市的竞争力,尚没有把单个城市放在城市群里从而以更广阔的视角来考察城市竞争力问题。而在城市群、经济圈的重要性日益显著的今天,区域意识也在增强,如果从区域配置角度重新反思城市竞争问题,可以说,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城际竞争正在走向群际竞争,即从单个城市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城市群之间的竞争。从纯粹经济的意义上说,城市是对资源相对集中区域内各运营主体共同事务进行管理的组织,它使企业可以额外享有散置的单个企业所享受不到的公共服务和公共利益,额外享受到由于产业链和城市群的完善而带来的经营上的便利,这种额外好处正是城市(群)竞争力的实质所在。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就是要打造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构建一个新的城市群、经济圈,这就扩大了城市功能,把原来单个城市要素集聚的好处扩大整合到整个京津冀三地这样一个大的城市群。这样,一个城市的竞争力不仅仅取决于该城市自身内部凌驾于企业之上的共同事务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取决于城市群内超然于不同城市之上的更大范围共同事务的管理状况。因此,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提高三地城市一体化水平,是增强三地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注释

1.杨开忠:《迈向空间一体化——中国市场经济与区域发展战略》前言,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2.涓滴效应又译作渗漏效应、滴漏效应、滴入论、垂滴说,也称作“涓滴理论”(又译作利益均沾论、渗漏理论、滴漏理论),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并不给予贫困阶层、弱势群体或贫困地区特别的优待,而是由优先发展起来的群体或地区通过消费、就业等方式惠及贫困阶层或地区,带动其发展和富裕,或认为政府财政津贴可经过大企业再陆续流入小企业和消费者之手,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

参考文献

[1]杨开忠.迈向空间一体化——中国市场经济与区域发展战略前言[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2]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J].中国工业经济,2005,(11).

[3]母爱英,武建奇.京津冀:理念、模式与机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范文第13篇

一、建立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的前提

目前越来越多的地区在发展区域经济时意识到现代市场营销的理论与方法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因而引进市场营销理论与方法帮助区域经济发展,建立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就非常有必要,但是要明确一个前提,就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发展的本质上来说,现代市场营销与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之间的区别在营销范围与进行营销的主体之间的差别,单纯的就其本质而言,这两者是相一致的。在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中,进行市场营销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循环经济,使人类社会能够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地进行产品、技术的开发创新,将目光放在全球市场中,为企业选择、制定及实施有利于发展的、保障企业持续经营的营销战略。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的灵魂所在。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从本质上来说与现代市场营销是一致的,因而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最终目的。这也就说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概念是主体进行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一切营销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主体要通过对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创新来为社会创造新的价值,树立新的生活标准,不断提高区域内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

二、发掘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本质的重要性

1.可以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撑

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要以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这个前提对于区域产业市场进行营销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区域产业市场发展的核心理念。就企业方面来说,核心理念的概念是由两个部分来构成,核心价值与核心目的。对于区域产业来说核心价值指的就是主体的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形式,而核心目的指的是除了经济利益之外追求的目标。在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核心理念时应当以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相一致为标准,也是未来区域市场营销理论发展的主要方向,具有营销和改变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而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本质则是包含了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主题所具有的核心价值与核心目的,因此发掘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本质可以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的建立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可以说是区域产业构建出适合的市场营销理念的关键。

2.可以为区域产业的管理者评估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活动提供主要依据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的前提,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是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本质。在对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活动进行评估时,区域市场营销的本质就成为评估的主要依据。人类的发展离不开需要,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公认的人类社会的最佳发展方式,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可以帮助人类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区域产业中,企业是营销的主体,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执行者。他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与技术资源的支持,但是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中很多区域产业并没有形成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而区域产业要想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引入循环经济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要求。

3.可以为区域产业的管理者把握市场提供新的角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区域产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单单都是技术与人才的竞争,也不受地域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的产生就说明了这一点。当前的区域产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取决于营销主体对于客户需求情况的把握。由于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市场的范围已经是全球范围的市场。如何把握这个市场的动向,真正了解客户的需求成为决定区域产业竞争情况的关键。发掘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本质能够为区域产业的管理者把握市场提供新的角度,以利于区域产业的竞争。

4.可以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战略的建立提供新的思路

发掘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本质对于区域市场营销理念的构建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构建区域市场营销战略要以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在区域竞争时要将眼光放在全球市场中,真正地发挥区域核心价值与核心目标的作用。在对区域市场营销战略进行构建时发觉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本质可以为其提供新的思路,避免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活动时出现短视的现象。

三、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的对策

在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时首先要明确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体系的构成,在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体系中区域产业市场的愿景、作用及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念是其主要的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可以说是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的灵魂和关键。其中区域产业市场的愿景指的是要明确区域产业发展的目标,要清楚自己发展到什么程度,这是一个既可以实现又具有一定难度的目标,它代表的不仅仅是当前区域市场发展的重点,还要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合理的期盼。

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经济功能;政治功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9-0160-0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的确立彰显了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充分保障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决心和意志。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六十多年来,不仅实践中未能很好地诠释其应有的政治意义,并且理论上也受到一些质疑。本文拟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质出发,就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的互动关系谈点看法。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并称为中国的三大政治制度,在中国政治生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中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在序言中表明:“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既然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当然是中国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终极价值目标。但这一价值目标如何实现呢?仅仅是保障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就能实现其价值目标吗?换句话说,保障少数民族自治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仅仅是自治本身吗?一定不是。保障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路径,其目的,是要让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实现共同繁荣,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

但实际情况是,各少数民族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普遍落后于汉族,少数民族地区同汉族地区的发展差距巨大。如果仅仅保障其享有政治权力,而忽略了各少数民族对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强烈诉求,那么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目标就可能会落空。如果是这种结果,各少数民族的自治又有什么意义呢?同时,中国宪法也明确规定“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但如果仅仅为了自治而自治,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仅得不到加速发展,相反同汉族地区的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的话,这种形式意义上的自治不仅不能巩固国家的统一,相反有导致国家分裂的危险。

因此,我们说,自治只是一种手段,是一种程序上的正义。加速少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才是自治的目的,才是程序正义最终要追求的实体正义。我们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实现的价值概括为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因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质就是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的有机统一。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政治功能对经济功能的保障作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虽然其并未完全发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作用,但其对保障少数民族享有充分的自治权,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和制度保证。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仅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种创举,同时也有着理论上的依据——国家治理思维。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从民族国家到多民族国家,国家治理思维经历了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的演变历程。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确立对欧洲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样,“主体性”意识也引发了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非主体少数民族争取权利的斗争,于是,承认“他我”存在的“主体间性”治理思维开始为统治者重视。“主体性”意识和契约理论等思维模式共同作用之下,西欧各国普遍完成了民族国家从理论到实践的制度设计;但这一国家建构理论却也存在着致命的缺陷: 世界上多数国家并非单一民族,各民族并非都有能力和有意愿建立属于“自己”的民族国家。从民族国家到多民族国家成为国家演变的必然趋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依据是“主体间性”思维。它从多民族共生共存的现实和维护国家统一的角度出发,不仅考虑了各民族的民族集体权利,也考虑了各民族之间的共生和谐关系。

当前理论界有一种观点,企图弱化、甚至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为典型的就是“第二代民族政策”。这种观点的指导思想是效仿美国的民族大熔炉模式,倡导推行淡化56个民族的观念,强化中华民族的身份意识和身份认同,推进中华民族一体化和国家认同的政策,“不允许任何族群(民族)声称是某一特定区域的族群(民族)利益、资源权利和治理权利的代表”。该观点的治理思维是“主体性”,非“主体间性”。其貌似追求各民族的平等,实则有意忽视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是对各少数民族“他我存在”的否定。该观点的立论依据是各少数民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和少数民族“民族意识”的强化,为民族分裂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土壤。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少数民族非但不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受益者”,而且各民族自治地方同非民族自治地方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忽视各少数民族“主体性”,不考虑少数民族的集体权利和各民族之间的共生关系,不仅不能实现民族和国家的一体化,相反会使国家走向分裂。

现阶段,各少数民族地区要想实现经济的加速发展,必须享有特殊的优惠政策。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保障各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实质上是以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形式保障各少数民族的优先发展权,目的是让他们加速发展,迅速缩小同汉族地区的差距,最终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因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治功能是其经济功能得以实现的保障。没有这个基本政治制度的制度安排,单靠市场的力量,靠各少数民族自身的力量来发展经济的话,各民族实现共同繁荣的目标将会变得遥不可及,而且随着民族间、地区间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标也将难以实现。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经济功能对政治功能的促进作用

政治功能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首要功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首先是一种政治制度,因此,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其首要功能。我们还要看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仅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同时也具有丰富的经济内涵。邓小平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发展经济,是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繁荣的根本途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形高实低”。由于更多地强调其政治功能,忽视了经济功能,致使其虽然在法律形式上占据着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地位,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却没有给民族自治地方带来多少利益。例如,民族自治地方享有的经济自治权远不如经济特区享有的自大。另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法制体系“头重脚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法制体系主要由这几部分组成:宪法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其他配套法规。《民族区域自治法》表述较为抽象,多为原则性规定,需依赖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及配套法规才能得以实施,但五大自治区至今无一部自治条例出台,单行条例制定情况亦不乐观。这严重影响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效实施。经济功能发挥不力对政治功能产生负面影响,民族间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使得少数民族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的作用产生怀疑。

因此,为了解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实践中的困境,更好地发挥其三大政治制度作用,必须把该项制度的经济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只有把经济建设搞好,随之稳步推进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使各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得到切实提高,同汉族共享祖国改革开发的发展成果,才能真正激发少数民族对国家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增强其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诠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意义。简言之,政治功能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就是经济功能。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蒙古大呼拉尔已经四十余次提议蒙古与中国合并,成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原因是同为蒙古族,中国内蒙的经济发展远高于蒙古,生活水平是蒙古不可望其项背的。蒙古当年选择脱离祖国母亲,是因当时的中国太过贫瘠,加之强大的苏联从中离间;现在希望回归,是因为中国已今非昔比,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四、结语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实现应有的价值目标,必须要协调好政治和经济两大功能的互动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前者决定后者,但后者反过来也制约前者,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之间的关系也同样适用。只不过,我们认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的政治功能对经济功能的规定性更强。也就是说,中国现阶段处理民族问题的最优范式就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不可撼动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全方位的发展必须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治框架内进行,这是基于对各少数民族同汉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差距的现实考虑,是实际上的平等,是真平等;所谓去政治化,淡化族群意识,意图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第二代民族政策只是形式上的平等,是假平等。同时,在坚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框架的前提下,当前要着力去做的是强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经济功能,通过经济的跨越式、加速发展,迅速缩小民族地区同汉族地区的差距,尽快使各民族实现共同繁荣,才能最有力地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

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区域产业市场 营销理念体系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区域产业的竞争已经从过去的人才与技术的竞争形势中跳脱,地域也不再对这种竞争产生制约,因而区域产业的竞争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变得更加激烈。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与方法对于提高区域产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地区对于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理解不断深入,不断对区域产业市场营销问题进行探索,积极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本篇论文就针对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的建立进行论述,本篇论文对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建立的前提,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本质问题及如何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临安体系的问题加以论述。

1 建立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的前提。

目前越来越多的地区在发展区域经济时意识到现代市场营销的理论与方法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因而引进市场营销理论与方法帮助区域经济发展,建立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就非常有必要,但是要明确一个前提,就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发展的本质上来说,现代市场营销与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之间的区别在营销范围与进行营销的主体之间的差别,单纯的就其本质而言,这两者是相一致的。在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中,进行市场营销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循环经济,使人类社会能够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地进行产品、技术的开发创新,将目光放在全球市场中,为企业选择、制定及实施有利于发展的、保障企业持续经营的营销战略。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的灵魂所在。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从本质上来说与现代市场营销是一致的,因而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最终目的。这也就说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概念是主体进行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一切营销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主体要通过对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创新来为社会创造新的价值,树立新的生活标准,不断提高区域内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在制定营销战略时还要充分考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将眼光放在全球市场上,在全球的范围内进行产业资源配置,以保证区域产业所需的资源成本最小化以达到最大化效益,这样再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才能保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循环经济的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首先提出的,又称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这是一种将依赖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转换成依赖生态型循环发展经济模式的模式。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则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它的含义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也就说当代人在发展自己的经济时要注重对大气、海洋、森林、土壤等自然环境资源的保护,这样才能让后代人保留适合生存的环境。因此在进行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时应当将可持续发展作为营销战略制定的重要前提。

2 发掘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本质的重要性。

2.1 可以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撑。

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要以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这个前提对于区域产业市场进行营销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区域产业市场发展的核心理念。就企业方面来说,核心理念的概念是由两个部分来构成,核心价值与核心目的。对于区域产业来说核心价值指的就是主体的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形式,而核心目的指的是除了经济利益之外追求的目标。曾有经济学者对世界上知名的区域产业作了分析研究,发现这些区域产业仅仅是将盈利作为追求的目标之一而不是其追求的唯一目标,更不是最重要的目标。同时这些区域产业都拥有并认同的核心理念,区域产业在进行经营活动时就将这个核心理念作为一种指引。这也就表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应当与区域产业的核心理念保持一致,这个核心理念更应该体现人类生存的基本价值。因此在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核心理念时应当以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相一致为标准,也是未来区域市场营销理论发展的主要方向,具有营销和改变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而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本质则是包含了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主题所具有的核心价值与核心目的,因此发掘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本质可以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的建立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可以说是区域产业构建出适合的市场营销理念的关键。

2.2 可以为区域产业的管理者评估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活动提供主要依据。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的前提,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是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本质。

在对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活动进行评估时,区域市场营销的本质就成为评估的主要依据。人类的发展离不开需要,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公认的人类社会的最佳发展方式,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可以帮助人类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将人类、自然资源与科学技术融合成一个整体的经济发展的模式,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减量化、再利用、循环化”是其主要的原则,是一种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方式,也是对传统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完全相悖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在区域产业中,企业是营销的主体,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执行者。他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与技术资源的支持,但是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中很多区域产业并没有形成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而区域产业要想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引入循环经济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要求。

2.3 可以为区域产业的管理者把握市场提供新的角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区域产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单单都是技术与人才的竞争,也不受地域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的产生就说明了这一点。当前的区域产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取决于营销主体对于客户需求情况的把握。由于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市场的范围已经是全球范围的市场。如何把握这个市场的动向,真正了解客户的需求成为决定区域产业竞争情况的关键。发掘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本质能够为区域产业的管理者把握市场提供新的角度,以利于区域产业的竞争。

2.4 可以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战略的建立提供新的思路。

发掘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本质对于区域市场营销理念的构建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构建区域市场营销战略要以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在区域竞争时要将眼光放在全球市场中,真正地发挥区域核心价值与核心目标的作用。在对区域市场营销战略进行构建时发觉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本质可以为其提供新的思路,避免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活动时出现短视的现象。美国市场营销学家就认为核心营销理念能够为企业如何进行市场营销活动提供切实的解决办法,也就是说对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本质的认识可以为区域市场营销战略的建立提供新的思路。

3 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的对策。

在区域产业市场营销过程中,区域产业内的各个企业是进行营销的主体,也是区域产业市场营销职能实现的关键,企业整体的营销绩效对于其余产业营销绩效有直接的影响。这就要求区域产业的管理者要对区域产业的价值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要对区域产业存在的理由进行解析,这是关系到区域产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环节,也是区域产业能否长久经营的重要的前提条件。

对于区域产业市场的发展而言,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是区域产业发展的指引,它的存在是要说明区域产业存在的意义,区域产业发展的方向与发展的目的,同时也说明了区域产业具有的特点和功能,这些都是区域产业在发展时必须明确的内容。对区域产业市场而言,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作为区域市场发展的主要指导,为区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与方法,对于区域产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时首先要明确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体系的构成,在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体系中区域产业市场的愿景、作用及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念是其主要的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可以说是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的灵魂和关键。其中区域产业市场的愿景指的是要明确区域产业发展的目标,要清楚自己发展到什么程度,这是一个既可以实现又具有一定难度的目标,它代表的不仅仅是当前区域市场发展的重点,还要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合理的期盼。一般而言,实现区域产业价值的最大化是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体系中基本的愿景,这个愿景既是从区域产业的实际利益的角度出发,又是对区域产业社会价值的一种彰显。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的作用是要明确区域产业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这个意义不单单是经济上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其对社会的意义。这是回答区域产业为什么而存在的一个部分。区域产业对于社会的意义应当体现在其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情况,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产业对这方面的认识有不同的程度,而制定区域产业市场营销发展理念体系的时候,将区域产业市场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融合进来,将会使以往区域产业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从无意识转变为有意识,这对于提高区域产业的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观念是对区域产业存在方式的诠释,它是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主体做认可并遵守的一个价值标准,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也会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的一种深刻的体现形式。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与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战略时核心价值观念是实现区域市场营销理念愿景与作用的主要因素,在区域产业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是指导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区域产业管理者制定发展战略的主要参考资料。在区域产业市场的管理者制定区域产业发展的战略时不可避免地要对区域产业存在的价值、意义及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深入的思考。美国的著名竞争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曾经在他的著作中,研究国家竞争优势时要以产业为其基本的单位。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体现不是一两家公司,而是纵横交错的产业集群,这个观念也说明了区域产业市场对于国家竞争力的营销。而区域产业市场的营销水平对于区域产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时要坚持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对区域产业竞争的优势加以培养,这是提高区域产业竞争优势最恰当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曼莹。论现代市场营销的本质[J].北京: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2] 张春霞。以产业为核心的区域营销模式[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