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业与技术范文

农业与技术范文

农业与技术

农业与技术范文第1篇

1.1保水剂的类型

目前已研制出的保水剂可以根据其制造原料、存在形态和亲水性等方面分为如下几种:(1)从原料上可以分为:淀粉类(淀粉-聚丙烯酰胺型、淀粉-聚丙烯酸型)、纤维素类(羧甲基纤维素型、纤维素型)、聚合物类(聚丙烯酸型、聚丙烯晴、聚乙烯醇等)。(2)从形态上可分为:粉末状、薄片状、纤维状、液体状,以粉末状应用为广。(3)还可从亲水化和不溶化等方面来分类。经过在农业上的试验应用,有报道的保水剂有:创新1号、LT-1、泰来水晶、MA-500、TAB、FY-1、HS、SA、DB-1、XJ-1、SWA、PA、SGA、SPAN、SUP、KD-I等。

1.2保水剂的性质

1.2.1吸水性

保水剂的吸水性包括吸水能力、吸水速度和吸湿能力。它的吸水能力主要决定于保水剂本身的组成和结构,同时水溶液中的盐类及pH值也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纤维素接枝改性型的吸水能力要比淀粉接枝改性型高;离子性聚合物的吸水能力比非离子性聚合物要高,而且聚合物的离子化度越高,吸水能力越强。同一保水剂在纯水中的吸水能力较强,吸水倍率一般为自身重量的400~1000倍,有的高达2000~3000倍。保水剂不但吸水量大,而且吸水速度快。离子性的保水剂达到饱和需几个小时到几十小时,0.5h左右可达饱和吸水量的1/2。非离子性的保水剂达到饱和只需20~60min,几秒钟至2min就可达饱和吸水量的1/2以上。保水剂除吸持液态水分外,还能吸收空气及土壤环境中的汽态水分子。其吸湿能力和吸湿速度主要取决于保水剂的种类和环境湿度的大小。

1.2.2保水性

保水剂吸水后变为水凝胶,吸收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蒸发速度明显下降,而且加压也不易离析。蔡典雄等在恒温条件下对美国Poiysor公司生产的保水剂进行的蒸发试验表明,保水剂抑制水分蒸发的作用相当显著。在试验的第17d,1.2%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比不施保水剂的对照处理高9倍。SanwetIM300保水剂充分吸水后,通过加压过滤,当压力为588kPa时,保水55%以上,而纸纤维当压力为98~147kPa时,保水率就在2%以下了。

1.2.3持效性

保水剂具有反复吸水功能,即吸水—释水—干燥—再吸水。据室内测定,保水剂经过多次反复吸水,一般吸水倍数下降50%~70%后而趋于稳定,有的品种甚至失去了吸水功能。田间测定表明,保水剂在土壤中约需3~5年才逐渐分解,但其保水效果已大大降低。保水剂的持效性与其本身性质、土质及用量有关。性能好的保水剂不仅对当季作物有效,对下茬作物也有明显效果。而性能差的保水剂只能对一茬作物起作用。保水剂的持效性在沙土上相对较长,且用量越大持效性越长。

1.3保水剂的作用机理

保水剂都属于高分子电解质,它的吸水机理不同于纸浆、海绵等以物理吸水为主、吸水量小的普通吸水材料。保水剂的吸水是由于高分子电解质的离子排斥所引起的分子扩张和网状结构引起阻碍分子的扩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这种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链无限长地连接着,分子之间呈复杂的三维网状结构,使其具有一定的交联度。在其交联的网状结构上有许多羧基、羟基等亲水基团,当它与水接触时,其分子表面的亲水性基团电离并与水分子结合成氢键,通过这种方式吸持大量的水分。在这一过程中,网链上电解质使得网络中的电解质溶液与外部水分之间产生渗透势差。在这一渗透势差的作用下,外部水分不断进入分子内部。网络上的离子遇水电解,正离子呈游离状态,而负离子基团仍固定在网链上,相邻负离子产生斥力,引起高分子网络结构的膨胀,在分子网状结构的网眼内进入大量的水分。高分子的聚集态同时具有线性和体型两种结构,由于链与链之间的轻度交联,线性部分可自由伸缩,而体型结构却使之保持一定的强度,不能无限制地伸缩。因此,保水剂在水中只膨胀形成凝胶而不溶解。当凝胶中的水分释放殆尽后,只要分子链未被破坏,其吸水能力仍可恢复。

2保水剂对土壤持水性能和物理性质的影响

2.1保水剂对土壤持水特性的影响

保水剂吸水性强,加入土壤后能提高土壤对灌水及降水的吸收能力。受土壤溶液中各种盐基离子及土壤颗粒对水分吸持作用的影响,保水剂常常达不到其在纯水中的吸水倍率。试验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土壤吸水能力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用量达到一定限度后,对土壤吸水能力的影响变得不明显。保水剂不仅能增强土壤的吸水能力,而且能缓慢释放出大部分水量,成为作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水。经测定,性能好的保水剂,90%以上的水能被作物吸收利用成为有效水,性能差的保水剂,有效水占吸持水分的比例为2/3左右。介晓磊等利用张力计和恒温脱水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不同剂量保水剂施入轻壤质潮土后土壤持水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土壤低吸力段(0~80kPa),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土壤持水容量增大,从而增加了作物可利用的有效水;在相同含水量时,土壤水分能态随保水剂用量增大而降低;但在相同水分能态下,土壤含水量随保水剂的增加而明显增大。施用保水剂后,土壤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水分含量,且随保水剂用量增加,土壤容重下降,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则呈上升趋势;土壤凋萎系数虽有增大趋势,但增幅很小,土壤有效水容量明显增大。土壤中加入0.5%的聚丙烯酰胺或0.25%~0.5%的水解淀粉,可显著改善土壤对有效水的保持和供应。作者在北京昌平进行的施用保水剂果园土壤含水率动态规律的研究表明,经保水剂处理的土壤含水率(质量百分含量)要高出对照9.3%~62.4%,而且保水剂施入范围附近含水率变化明显低于表层以及深层。中国农科院土肥所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保水剂的保水能力与保水剂的浓度呈正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还有研究发现,加入保水剂的土壤在20℃恒温和空气相对湿度36.5%的恒湿条件下进行蒸发,达到稳定蒸发的时间较对照提前12~36h;将含有0.1%保水剂的土壤与对照土壤加水饱和后,观察自然蒸发至风干状态的土壤含水量变化,发现有保水剂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对照土壤。从饱和至风干恒重,有保水剂处理的土壤需25d,而对照只有16d,这说明保水剂可使土壤的失水过程显著减慢。

2.2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土壤结构直接影响着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条件。将不同用量的保水剂与土壤混合后,土壤饱和时的固、液、气三相组成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总的趋势是随保水剂加入量的增大,土壤液相组成比例(相当于毛管孔隙度)增加,固相、气相组成比例相对减少,容重降低。而总孔隙度增大,主要是增加毛管孔隙度,即增大了毛管持水容量。这说明,保水剂保水的内在机制除与其本身吸水较多有关外,其吸水膨胀后对土壤孔隙性质的改善,尤其是提高毛管孔隙度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2.3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黄占斌等实验研究表明,保水剂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对土壤中0.5~5mm粒径的团粒结构形成最明显。同时发现,随着土壤中保水剂含量的增加,土壤胶结形成团聚体,多以大于1mm的大团聚体状态出现,这些大团聚体对稳定土壤结构,改善土壤通透性,防止表土结皮,减少土面蒸发有较好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团聚体含量与保水剂含量并非直线关系,当土壤中保水剂含量在0.005%~0.01%范围时,土壤团聚体明显增加。当土壤中保水剂含量大于0.1%时,形成的团聚体含量占干土重的百分数增加缓慢,这在土壤施用保水剂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保水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1在大田作物生产中的应用

3.1.1玉米

已有的研究均表明,保水剂对玉米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1)玉米苗期施用保水剂,可以促进玉米苗期的生长发育。株高和叶面积均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尤以高浓度处理更为明显。(2)施用保水剂的各处理出现萎蔫的时间均比对照延迟。这是因为:一是保水剂促进了植株的生长,使其器官、组织具有忍受干旱的能力;二是保水剂吸收水分后,在土壤中形成一个具有水分调节能力的“水库”,对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有利于植株体的生长。(3)施用保水剂的各处理,玉米根系的生长显著提高。根鲜重平均比对照增加了86%,根的干物质积累比对照增加了37%。(4)施用保水剂可以促进植株地上部的生长,生物量均较对照有明显增加,株高各处理平均比对照高13cm,茎粗增加了22%,光合作用叶面积是对照的1.79倍,使玉米光合能力得到了加强。保水剂处理的茎叶的良好生长促进了植株生物量的增加与干物质的积累。施用保水剂的各处理,植株鲜、干重平均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9%。

3.1.2小麦

保水剂具有促进种子发芽,提前出苗,提高出苗率,延迟作物枯萎时间的作用,尤其对旱作作物抗旱、保苗、增产有着良好的作用,保水剂试验用量范围内能使冬小麦提前出苗1~4天,出苗率提高10%~30%,延迟作物凋萎3天和延长作物枯萎出现的时间1~5d。滕汉玮等曾对6种保水剂对小麦出苗率及其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6种保水剂处理的出苗率比对照出苗率50.9%分别高出25.0、22.0、28.8、6.8、3.4、18.1个百分点,表明施用6种保水剂均有提高春小麦的出苗率的作用。研究结果还表明每增加1%保水剂用量能使砂土的出苗提前3.7d、延迟凋萎3.2d。还有的研究发现:保水剂促进了小麦的分蘖,各处理平均比对照增加了1.64个。

3.1.3烤烟

保水剂对烤烟生长影响的研究表明:土壤中保水剂含量不同,烤烟移栽的缓苗期也不同。保水剂在0.05%~1%范围内,烤烟移栽缓苗期均为1d,比对照提前2d,而在3%时缓苗期长达7d,比对照延长4d,这是由于3%的保水剂含量过高,水分过多,影响烤烟的缓苗。保水剂在0.05%~1.0%范围内,无论是株高还是干重均高于对照,其中株高提高19.08%~23.28%,植株干重提高27.27%~39.81%;但当保水剂达3%时株高和干重分别比对照降低15.19%和19.56%,这充分说明3%保水剂含量过高,不适宜烤烟幼苗的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

3.1.4棉花

高宝岩等的研究表明:施用保水剂可促进棉花出苗率和幼苗的生长发育,其株高和植株鲜、干重均比对照有所增加。

3.2保水剂在果树上的应用

3.2.1对果树营养生长的影响

旱地果园施用保水剂的效应研究表明:土壤保水剂改善了旱地果园土壤水分的条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中肥料、特别是微量元素肥料在土壤中的溶解和果树根系吸收,从而促进了树体的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果树干周、枝条、平均单叶面积和单叶鲜重均比对照有显著提高;果实品质和质量(果数、着色、单果重等)均明显增加。土壤保水剂的施用,能够增加土壤水分含量,有利于春梢生长,秋梢生长相对受到抑制,这将为果树的生长发育提供更充足的营养,为开花、保花、结果、保果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土壤保水剂的施用,推迟了苹果树的落叶期,但仍能正常落叶。落叶期的推迟延长了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为树体提供了更充分的营养,为果树积累了更多的干物质,为下一年度果树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结果奠定了基础。

3.2.2对果实生长的影响

保水剂不仅能增加苹果的产量,而且可增加单果重量。作者研究结果表明:保水剂处理的果实体积明显高于对照,果实体积增长幅度平均为5.6%。保水剂处理的果实生长速率也高于对照,提高幅度为1.7%~29.6%。保水剂处理的产量相对于对照产量提高8.0%,一级果率提高39%。

4保水剂的使用要点

保水剂的使用方式有许多种,不同的使用方式适用于不同的作物,用量也不一样。目前国际上保水剂的使用方法有拌土、拌种或包衣和蘸根等。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交联物的成本高但寿命长,适合于拌土使用,是保水剂的主流产品。淀粉接枝丙烯酸共聚交联物成本低,但寿命短,更适合于包衣和蘸根。

4.1包衣

一般用粒度在120目即0.125mm粒径以上的保水剂与营养物、农药和细土等混合制成种衣剂,其中保水剂的含量依作物和地区特点而定,一般为5%~20%,种衣剂再作拌种或丸衣化,可大大提高出苗率,使根系发达,壮苗,还能节水、省工和增产。该方法适于水稻、玉米、油菜、烤烟和花草。

4.2蘸根

将作物的根系浸泡于一定浓度的保水剂中,使水凝胶均匀附在幼苗或苗木的根系上,直接栽植或取出晾干,捆扎成捆后再栽植。一般用40~80目即0.18~0.425mm粒径的保水剂以水重的0.1%与水充分拌匀,吸水20min,把裸根苗浸泡其中30s后取出,用塑料包扎好根部,可防止根部干燥,延长萎蔫期,利于长途运输,成活率可提高15%~20%。一般用于树苗、花卉苗及菜苗的贮存、移栽和运输,也可用于果树和林木等的繁殖插条。移植花木以占施入范围内干土重的0.1%为佳,施用时要与土壤充分混匀,同时要覆盖,以减少水分蒸发,最初一周要浇透水1~2次;有条件的地方,最好让保水剂吸水成饱和凝胶后,再与土充分混匀。若需施肥,则应先把饱和凝胶与土拌匀后再掺肥。

4.3拌种

将种子浸在一定浓度的保水剂溶液中,使种子表面形成薄膜外衣;另将保水剂与化肥、农药以及粉碎均匀过筛的腐殖土按质量分数1%配比掺和均匀;再将包过外衣的种子与混合好的土按1∶3的重量比在制丸机(小型搅拌机)中造粒。此法可使小粒种子大粒化,适于精量播种,常用于飞机播种造林、种草。保水剂用量一般采用种子重量的1%~3%较好。

4.4施于土壤

保水剂既可以地表散施、沟(穴)施,也可以地面喷施,但直接施入土壤中的方法在当前经济条件下尚难做到。地面散施是在播种时或栽植前将保水剂直接撒于地表,使土壤表面形成一层覆盖的保水膜,以此来抑制土壤蒸发。地面散施一般用于铺设草皮或大面积直播栽植。铺设草皮时保水剂用量为90~150kg/hm2,大田一般为37.5~75.0kg/hm2。沟施是直接将种子和保水剂一同均匀地撒入种植沟内,然后覆土耙平。穴施是先将保水剂撒入穴内与土掺合,然后播种覆土。沟(穴)施保水剂用量一般为22.5~75.0kg/hm2。地面喷施是将保水剂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用喷雾器喷洒在地面,使之形成一层薄膜减少地面蒸发。此法在经济作物栽植及育苗中应用效果较好。配制保水剂的体积分数一般为1%~2%。

4.5用作育苗培养基质

将浓度为3~10g/kg的保水剂与营养液按比例混合形成均匀凝胶状,再与其他基质按比例混合,可用于盆栽花卉、蔬菜、苗木等的工厂化育苗。

4.6流体播种

先用浓度1~5g/kg的保水剂凝胶与发芽种子混合,再通过专门的流体播种机直接播种入土,多用于蔬菜催芽种子的播种,其对出苗的效果明显,该法是近年欧、美、日采用的一种新工艺。

4.7地面喷洒覆盖物

将保水剂与水混合,用喷雾器喷洒在土壤表面,使其与地面覆盖物粘合在一起,既可降低土壤被侵蚀的程度,又可向作物提供充足水分。此外,保水剂添加其他元素或材料可制成抗旱种衣剂、保水储肥剂、吸水改土剂和果蔬保鲜剂等。

5保水剂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5.1保水剂自身生产问题

保水剂化学成分、物理结构和吸水性能特殊,作为一种农艺节水措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有待研究。

5.1.1缺乏国标,质量良莠不齐

我国保水剂的研制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全国已有10多个单位研制出了保水剂,产品的种类繁多,由于各企业采用的原料来源、技术配方、生产工艺不同,产品分子量相差较大,所以性能和质量相差很大。因而需要研制出吸水能力强、吸水速度快、持效性长、适应范围广的系列产品,建立统一的标准进行生产,促进保水剂在农业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普及使用。

5.1.2价格居高不下,影响用户使用

保水剂生产工艺比较复杂,很少实现大规模生产,因而价格普遍较高,一般的农户很难使用。如何降低保水剂的生产成本是摆在科技工作者和生产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5.1.3宣传力度不够,用户了解少,难以选择

我国保水剂的推广速度很慢,许多农户根本就没听说过保水剂,即使了解也只是皮毛,更谈不上对保水剂性能以及使用方法等的了解。保水剂类型多样、性能各异,用户选择不当,必将影响保水极的推广使用。

5.2保水剂应用技术问题

5.2.1深入细致的保水剂抗旱机理研究不够

保水剂施入土壤,可以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减少深层渗漏,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但其抗旱保水性能受土壤质地、土壤湿度、土壤湿润方式(干湿交替)、土壤盐分、水质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对保水剂性能随环境因素变化的规律以及吸水、释水临界值随时间的变更过程等的研究甚少,有待加强。

5.2.2缺乏全面、系统的应用技术研究

由于保水剂类型多样,土壤质地、实验条件各异,致使试验结果相互矛盾,而且与国外相比,我国保水剂在高层次的研究较少,大部分只是在低水平的重复,因而需要针对不同作物、不同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生产要求制定保水剂施放时间、数量、位置等指标体系。

5.2.3保水剂经济使用范围模糊

保水剂特点决定其具有一定的经济使用范围,用量过少达不到预期效果,过大不仅会提高成本,而且在土壤水分缺少时会与作物发生争水矛盾。保水剂只能保水而不能造水,它只有在一定范围土壤水分条件下才能发挥保水的作用,因而对降雨量有一定的要求,对于太湿润或太干旱地区均不经济。建议对保水剂经济投放量、有益使用区(按降雨量等值线区)进行分区,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等值线图。科技工作者可以针对保水剂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同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专门立项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加速我国保水剂研究进程。

农业与技术范文第2篇

农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是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农业技术的选择影响着农业的前进轨迹。对农民的农业技术选择行为进行分析,找到影响农业技术选择行为的因素,针对当前农业发展的情况给出相应建议,以便为农民增产增收,改变现有的贫穷状态,实现我县农业大的发展。

关键词:

农业;农民;农业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及农业技术的使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县农民的技术选择已经由最初温饱型的技术选择逐步转向了科学化的技术选择。然而,农业科技的创新成果在广大农民的生产劳动中效果并不理想。作为农业技术接受者的农民,在采用农业技术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本文主要从农业技术选择行为的概述、影响因素及政策建议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农业技术选择行为概述

1.1农业技术选择行为的内涵

农业技术选择行为是指农民对农业技术了解、认识和掌握,并将农业技术在实际的生产中应用的过程。通常是指农民对某项农业技术的选择和接收的行为。

1.2农业技术选择行为的特点

农民在选择农业技术上,会受到时间、地域的影响。总体来说,农民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会对技术有比较强的渴求,但是在接收程度和使用效果上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农民周围环境的纷繁复杂,会对农民技术的选择产生多样的结果。

1.3农业技术获取的来源渠道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民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相关的农业技术。邻居、亲朋、媒体、报刊、互联网等都是农民获取农业技术的渠道。发达地区的农民非常希望得到农业技术的指导,而落后的地方则受到渠道的限制,好在政府给予大力支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农业科技不断进行推广。

2农业技术选择行为分析

农业技术选择行为受诸多因素影响,比如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农民素质、推广工作、技术难度等,下面主要就农民素质、农民心理、信息传播三方面进行分析:

2.1农民素质对农业技术选择的影响

农民素质的高低,对是否能够选择有利于生产的农业技术有着关键的作用。调查显示,高素质的农民更易于接受新技术,对新技术的掌握也比低素质的农民更加熟练。

2.2农民心理对农业技术选择的影响

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对农民的心理有一定影响。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方,农民更愿意吸收更有优势的技术。而贫困地区的农民,长期受制于贫穷,在新技术的采用上相对保守。内心的自卑使他们对新技术的作用不是非常信任,他们希望能够短期内获得成效,否则宁愿选择安于现状。

2.3信息传播对农业技术选择的影响

信息的传播帮助农民获得想要的信息和知识,这也决定了农业技术在当地的使用和推广情况。地区的贫富差距,也给农民通过信息传播获取技能带来差异。通讯环境越便利,农民获得技术信息快,吸收转化的速度也相对比较快。

3政策建议

根据文章对于农民的农业技术选择行为分析,结合我县现阶段发展的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提高农民的素质在农业发展进程中是最优先的,因此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加强农民素质的培养。一是重视农村的义务教育工作,并对农村义务教育情况进行监督。二是开展对农民的科学文化培训,聘请优秀的老师来宣讲。三是大力宣传农村的新风貌,吸引在外打工的人员回乡。四是建立相应的农业项目基地,与教育机构合作。

3.2改变农民思想观念

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制约着农民致富和农业的发展,要从思想上进行渗透和改变,进而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实现农业的大力发展。一是改变农民安分守旧的观念,培养农民敢于接收新事物的意识。二是普及农业技术创新的知识,开展科学文化的宣传活动。三是传播市场经济的知识,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

3.3加强农业技术推广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使农民快速的获得最新的技术信息,并逐步转化到他们的生产劳作中。一是农业技术非曲直推广工作要基于当地的发展情况及农民素质水平。二是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做好科研部门和农民的桥梁,积极反馈沟通农业技术的扩散和使用情况。三是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保障推广工作的有序进行。四是建立农业技术风险机制,降低新技术使用的风险。解决农民使用新技术的后顾之忧。

4结语

农民选择合适有效的农业技术,将有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推动我县农业的现代化进程,让农民们能够真实感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益处,进而接纳新技术并有效的使用。

参考文献:

[1]陈超,周宁.农民文化素质的差异对农业生产和技术选择渠道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07(09):33-38.

[2]肖焰恒.我县农业技术应用的宏观取向与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差异[J].科技导报,2005(05):47-50.

[3]罗大贤.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及改善对策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4(14):55-59.

[4]朱明芬,李南田.农户采用农业新技术的行为差异及对策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3(02):26-29.

[5]吕玲丽.农户采用新技术的行为分析[J].经济问题,2000(11):27-29.

农业与技术范文第3篇

对于技术推广人员来说,推广人员通常不会深入了解农民的技术产品需求,这使得农民的需求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难以反馈到科研开发部门,直接影响了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接受果。对于农业科研部门来说,依然采用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即立题、科研、试验、鉴定、申报成果等,这种管理模式直接把农民孤立出去,农民的意愿不能被采纳,导致许多科研项目表面上有明显的生产实践导向,但实质上只是为了获得科研经费、晋升和奖项的目的。教育部门方面,在高中院校中不存在推广人才的专业;入职后的相关培训也严重匮乏,致使许多推广人员缺乏相关的推广理论,入户调查的沟通能力低,农民需求信息反馈不完整。这种推广、科研、教育三个系统之间在工作中与服务对象农民彼此分离的状况,造成了农业生产资料脱离实际需求,不仅市场无法接受,更为重要的是农业技术并没有真正符合农民群体的需求意愿,从而在推广中农民对农业技术满意度会很低,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也相应的会减少。

2解决对策——农民满意的农业技术、产品

图2表示为了实现农业生产资料以农民需求为导向这一目标,应以农民为中心,建立一个有效的反馈机制才能实现。农民需求信息反馈机制是通过一定的渠道,收集、存储、整理和处置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有关信息需求,进而对农技推广工作进行调控和反馈。通过信息反馈机制不仅可以检查农技推广是否能够满足农民的期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农民对农业技术、产品的需要可以及时的反馈到相关研发部门。因此,建立畅通高效的需求反馈机制,形成农民与技术、产品生产推广主体的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是带动农民对创新农业技术、产品应用积极性的前提,从而提高农技推广效果。如图3所示。

2.1入户交流

一线农业推广人员或专家定期入户调查和交流,通过面对面的实地走访,了解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和技术需求,再向上级部门或是研发人员反馈具体情况,并且要把农民需求信息的收集制度化,以推动农民需求信息的反馈规范化管理。这样的目的是以了解农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交换、利用制定系统化的计划和安排,最终实现农业技术创新是以农民为导向,最终服务农民生产活动。

2.2设立村级服务站

定时邀请农业技术专业人员,到站里“坐诊”,及时了解农民技术问题和农民的技术需求,农民在使用新生产资料遇到的任何问题,可以直接到村里的服务站当面进行咨询,寻求帮助。同时,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为当地农民提供便捷的方式去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这样农民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使用创新成果的动机就会更大。

2.3举办交流座谈会

由涉及农业生产技术研发的多个主体参加,听取农民对技术、产品的需求。走进农户、贴近农民,建立顺畅的交流渠道,把农民需求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确保农业技术推广主体有效地展开活动,研发生产农民急需的技术、产品,并通过高效的推广服务,满足农民对生产技术、产品的需求。

2.4网络、电话的应用

比如建立“农业服务体系创新网”、“农业局官网”等网站,及时刊登相关新技术、产品的信息,使农民直接了解新技术、产品的情况。同时,农民可以登入这些网站与专家进行交流,将自己的技术、产品需求及时的反馈给专家,由专家进行系统的总结,为下阶段的农技创新提供依据。利用多种形式、多渠道收集与反馈农民需求信息,确保农民需求信息全面准确地传递到农业技术推广有关部门,从而这些部门就可以根据农民需求为导向,研发生产相应的农业技术、产品。发挥自下而上的社会网络,构建“以农民为中心,以农技推广体系服务平台为依托,多方沟通交流”的农民需求信息反馈模式,这是激发农民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的先决条件。

3总结

农业与技术范文第4篇

农地流转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新阶段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迫切需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基于农业资源禀赋视角,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农户资源禀赋变化对其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随着农户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其农地流转意愿会增强;农业技术进步则会降低农户的农地流转意愿。运用Logistic模型对河南省永城市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针对分析结论提出政策建议:(1)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投入,不断提高农民受教育程度。(2)逐步完善农业保险制度。(3)继续鼓励和扶持农业合作组织建设。(4)增加农业机械补贴,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

关键词

农地流转;农业资源;农业技术进步;教育水平;Logistic模型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进一步制度改进,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土地资源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之必需。陈锡文等(2002)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农民就已经开始自发进行土地使用权流转[1]。到2013年底,全国农村耕地流转面积达到2273万hm2,占家庭经营耕地面积的26%,比2012年底增长22.5%[2]。土地流转的增长速度呈逐年递增的态势。针对农地流转及动因的研究文献众多,钱忠好等(2008)认为农村教育投入与农户的农地流转意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因而增加农村教育投入有助于加快农地流转[3]。江淑斌等(2012)认为农民的非农就业增加会推动流转[4]。何京蓉等(2011)[5]、易小燕(2010)等[6]综合考量了多种因素对农地流转的影响,诸多因素包括:农地经营权稳定性、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农地流转市场发育情况、宏观政策因素、农户年龄、耕种土地面积、流转租金、流转年限、区域因素等。更多的学者是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农地流转问题进行研究,比如冀县卿等(2010)[7]、王家庭等(2011)[8]、周海灯(2010)[9]、刘洋等(2011)等[10]。但是目前从农业技术进步角度研究农地流转问题的仍然较少,因此,本文运用经济学原理,从农业资源禀赋出发,以农业技术进步和农民受教育程度角度对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

1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理论分析市场经济中,经营农地需要投入多种要素,在此我们考虑两种最主要投入:劳动和资本。农地经营规模取决于农业劳动者素质和农业资本投入量,其中农业劳动者素质以其受教育水平(包含学历教育和其他各种专业技能培训等)体现,农业资本投入量主要考虑农业技术水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劳动者素质和农业资本投入普遍较低,即农业资源禀赋处于低水平,此时分田到户,实行小规模经营符合当时农业生产特点,实践也证明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地效果明显,整个80年代,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迅速。但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农业资源禀赋发生变化:农民受教育水平提高,国家对农业投资增加,农业技术水平提高,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转移等。如此均要求农地经营规模与之适应,由家庭为单位小规模散碎经营向专业农民为主的农场化规模经营模式转变,即农地经营权需要由农民家庭所有向专业农民过渡,农地经营权发生流转。

1.1.1农民受教育水平与农地流转农户是否愿意转让农地,取决于农业生产收益和非农收益的大小比较。如果其非农收益高,农业生产收益低,他会转出农地,成为农地供给者;反之,则保留原有农地,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农户的非农收益包含两部分:非农就业收益和农地租金收益。非农就业收益取决于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农地租金收益保持不变。如果把农地生产收益作为农户非农收益的机会成本,则可以推出,在农地生产收益和农地租金既定条件下,受教育水平越高的农户越倾向于转出土地,从而成为土地流转市场中的供给方。图1中的坐标系横轴表示农民的受教育水平,纵轴表示农户的收益水平。农户拥有的农地面积一定,单位面积农地收益不变,则农户的农业生产收益既定,在图中表现为一条水平线。而非农收益随着农户受教育水平而增加,因而在图中表现为向右上方倾斜的斜线(即非农收益1),非农收益线1与农业生产收益线相交于E1点,E1点对应农民的受教育水平C1,即对拥有既定面积农地的农民而言,其所受教育水平超过C1,他的非农收益将大于农业生产收益,那么他将选择外出务工,从而转出农地。根据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理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将需要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相同教育水平的农民工资水平会越来越高,从而外出务工收益开始增加,如图1,非农收益线1将以农地租金收益点为圆点发生逆时针旋转至非农收益线2,即在农民受教育水平和农地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向城市转移,更多的农民成为农地的供给者,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逐渐减少。非农收益线2与农业生产收益线相交于E2点,即做出外出务工的农民的受教育水平由原来的C1降低至C2,也即农村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农村,从事非农生产,成为农地的供给者。考虑到随着经济发展,农业生产产量增加,农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农业生产收益增加;另外,随着农地供给者转出其农地,农业生产者将会耕种更多农地,如此都将会导致农业生产收益线平行向上移动,只要农业生产收益增加的幅度低于C1与非农收益线2相交的点E3,农户仍然会转出其承包农地,从事非农生产。所以,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农户转出农地,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数量将会减少。

1.1.2农业技术进步与农地流转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农村实行化的集体主义,以全体社员(农民)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为特征,社员劳动没有激励,加之当时集体对农业资本投入较少,所以在很长的时期内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和资本投入均严重不足,农业生产都处于极低的水平上。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按人分地,责任到人,在“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的政策指引下,广大农民的劳动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鉴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业技术水平非常低,同时受户籍政策所限,农民只能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此时农民的劳动相对于稀缺的农业技术投入来说,价格更为低廉。为增加农业生产收益,农户在生产中减少对农业技术投入(或不投入),代之以大量的劳动投入。单位面积农地上劳动投入量的迅速增加,使得农户的农业生产收益迅速增加。故改革开放初期农民很快解决温饱问题。在上世纪80年代农民收入水平的平均增速是快于城市的。但是进入90年代,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发展开始增速,城乡收入差距开始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弃农从商、弃农从工,以获取更高收益;而对于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来说,则希望通过耕种更多农地来增加收益,同时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也为农民能够耕种更多土地提供保障。于是,该部分农民对农地的租入需求开始变得越来越强烈。可见,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劳动力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如图2(农业技术水平与农地面积、劳动力的关系)所示,在农户耕种土地面积给定的情况下,为保证农业生产收益不变,在农业技术水平较低时,农业技术的价格相比农业劳动力的价格是高的,在农民耕种的土地面积既定时,农民会投入较多的劳动(N1),而投入较少的农业技术(T1);但是,随着农业劳动力向城市持续转移,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同时农业技术水平的发展以及国家对农业技术改革的投入力度加大,农业技术的价格相对农业劳动力价格变的相对便宜,农民为获得相同收益,投入的劳动量相对减少至N2,取而代之的是增加农业机械投入至T2,即以农业技术替代劳动,增加的农业技术投入量△T(△T=T2-T1)替代的劳动投入量为△N(△N=N2-N1)。农户如不进行非农就业转移,家庭将出现△N的剩余劳动。农户为进一步增加农业生产收益,在农业技术投入量既定为T2时,他们将增加农地耕种面积(农地面积L2曲线),其中△L=L2-L1即为农业技术进步以后,农民对农地的需求增加量。综合,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政府对农业扶持力度的增大以及农业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农村中更多具有相对较低受教育水平的农民选择进入城市从事非农生产同时转出农地;而越来越多受教育水平更低的农民则留在了农村,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并耕种更多的农地。

1.2研究假设为进一步分析,我们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假设。假设1:农民的非农就业收益与其所受教育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农民受教育水平越高,其非农就业收益也越高,其更倾向于转出农地。假设2:农业技术与农业劳动力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农业技术越发展,农户可以耕种更多农地,也更可能在农地流转中成为农地转入者。

2农业资源禀赋对农地流转影响的实证分析

2.1数据来源本文的数据来自课题组2014年对河南省永城市3镇15个自然村的随机调研所获,调研对象为河南省永城市的顺和镇(轩村、赵营村、朱庄村、西街村、朱庄村),芒山乡(郑楼村、山城村、刘厂村、柿园村、后尧村),演集乡(时庄村、李楼村、柒坊村、武庄村、陈楼村);通过在农地随机选取调研对象,每村发放问卷40份,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15份。在这515户中,有448户参与土地流转,其中,转出土地农户335户、转入土地农户113户;没有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有67户。从参与流转的土地面积看,转出土地面积为1787.9hm2,转入土地面积为810.5hm2,参与土地流转总面积为2598.4hm2,占样本农户土地面积的62.65%,在所有受访农户中,有203户农民参与农民合作组织。

2.2变量设定在借鉴现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笔者运用调研数据,从微观农户的角度出发,建立影响农地流转选择行为的多元回归模型,来进一步验证资源禀赋变动对农地流转的影响。根据理论分析结论,我们重点论证农户的受教育情况与农业技术进步对其农地流转影响,在实证分析中,农户的受教育情况用农户接受教育年限来反映,农业技术进步指标主要用农户的农业机械投入量来反映。具体分析变量选择有:农户基本信息(包括农户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参与合作组织等),农户非农收益信息(是否有非农就业经验、非农收益、自营收益等),农户自有资源禀赋信息(人均土地面积、可否使用农业机械进行生产、农业机械作业面积、农业劳动人数等)以及其他影响因素(区域农地流转价格和农民的农地流转意愿)等四部分共计12个变量信息。表1中详细描述了各变量的赋值及统计情况。

2.3模型选择模型选择农户农地转入行为和农地转出行为为因变量,即2个变量均为虚拟变量,不符合一般线性回归分析对于因变量的连续性要求,故选用BinaryLogistic定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为便于分析,将模型进行对数转换,得到关于因变量的发生概率函数和自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

2.4农户受教育程度对农地转出影响的实证分析

2.4.1模型分析以农户的农地转出与否为因变量,以所选择的上述12个因素为自变量,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本文利用Eviews计量经济软件对其进行回归分析。由于模型结果中的常数项不显著,故将其去掉,建立不含常数项的模型式,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2.4.2模型估计结果分析从结果分析得出,农户基本信息中有2项与因变量具有显著相关性,分别是户主受教育程度(10%显著性水平)和农户是否参与合作组织(5%显著性水平)。农户受教育程度对农户的农地转出影响系数为正,说明农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其越倾向于转出农地,与上述理论分析结论及假设一致。农户是否参与合作组织对农地转出影响系数也为正,说明参加农业合作组织的农户更倾向于转出农地。另外,农户自有资源禀赋中有3项与因变量具有显著相关性,分别是人均土地面积(10%显著性水平)、是否可以进行机械作业(5%显著性水平)和使用农业机械作业面积(5%显著性水平)。人均土地面积对农户的土地转出影响系数为负,说明农户的人均土地面积越多,其转出农地的意愿越低。可能的原因是农地的规模经济效应,在农地单位收益不变的情况下,农户经营农地数量越多,其收益也将越大,其转出农地的机会成本也就越高,故其转出意愿越低。其次,是否可以进行机械作业和使用农业机械作业面积两指标对农户的农地转出行为的系数均呈负,说明农户在农业耕作中机械化程度越高、机械作业面积越多,农户的农地转出意愿越弱。这与我们在实际调研中所获情况基本相符,在实际调研中我们发现对便于机械作业的地块,农户则更多的自己耕作,而不转出土地使用权,即使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也不愿放弃耕种农地,而是选择在农忙时请假回家耕种,以增加自己总收益。

2.5农户机械投入对农地转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2.5.1模型分析我们仍然使用上述12个自变量来分析农户的机械投入量对其农地转入行为的影响。因变量代表农户是否转入农地,2表示转入农地,0表示没有参与农地流转;自变量为影响农户农地流转的12个自变量,通过运用计量经济软件Eviews对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在将回归分析中对不显著的变量和常数项剔除以后,其分析结果如表3.

2.5.2模型估计结果分析从分析结果来看,所有影响因素中仅有1项(农户是否有非农就业经验)在10%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且回归系数为负,即农户是否有非农就业经验与农户的农地转入行为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说明农户的非农就业经验越少,农户越倾向于转入农地,反之,非农就业经验丰富的农户则越不倾向于转入农地。是否可以进行机械作业和使用农业机械作业面积两变量在统计水平上均不显著,但从其回归系数的正负判断,两变量均与农户的农地转入行为成正相关关系,即可以进行机械作业的农户更倾向于转入农地,农业机械作业面积越大的农户也越倾向于转入农地。

3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通过上述对农户转出和转入行为的实证分析,我们得出,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对农地的转出影响比较明显,并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与理论分析部分及假设1保持一致,表明提高农户的受教育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农地流转。但是,农户是否可以进行机械作业与农地流转并没有统计上的显著关系,也即农业技术进步对农地流转的影响不显著,与理论部分的假设不符。其原因可能有二:

(1)农地转入的相关数据量有限,仅有113户;

(2)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对气候的依赖程度还很高,而普通农民个人的抗风险能力又很差,耕种越多风险越大,从规避风险的角度考虑,个人转入农地进行经营者就少,绝大部分农地都转入农业合作组织内,故农户个人的农地流转行为受机械化水平的影响有限。根据以上理论和实证研究,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快农地流转。

(1)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投入,不断提高农民受教育程度。农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可以加快农地流转,促进农地流转市场形成;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产量的增长。

(2)逐步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农业是高风险行业,整个生产过程持续时间长,受到自然、技术和市场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虽然目前我国出台有《农业保险条例》,但仍然很不完善,需要财政继续加大扶持力度,不断健全相关制度措施,以使农户的耕种风险降低,农户才愿意耕种更多农地。

(3)继续鼓励和扶持农业合作组织建设。农业合作组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一方面可以推动农地向合作组织内部流转,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并通过规模化生产规避农业产品销售中的市场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农业合作组织可以加快农业先进生产技术推广,有效规避农业技术风险。

(4)增加农业机械补贴,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虽然从分析的结论看,农业机械化提高无助于农地流转,但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而增加农业产量,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参考文献:

[1]陈锡文,韩俊.如何推进农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2(3):35-37.

[2]农业部经管总站体系与信息处.2013年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情况[J].农村经营管理,2014(5):42.

[3]钱忠好,张骏.农村教育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与实证分析——来自江苏省的数据检验及其政策启示[J].农业技术经济,2008(9):4-9.

[4]江淑斌,苏群.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与土地流转——基于动力视角的研究[J].经济经纬,2012(2):110-114.

[5]何京蓉,李炯光,李庆.农户转入土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峡库区427户农户的调查数据[J].经济问题,2011(8):77-81.

[6]易小燕,陈印军.农户转入耕地及其“非粮化”种植行为与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河北两省的农户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观察,2010(6):2-10.

[7]冀县卿,钱忠好.改革30年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产权视角的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0(10):73-79.

[8]王家庭,张换兆.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变迁即制度创新[J].农村经济,2011(3):31-35.

[9]周海灯.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的合约理论解释[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0(8):118-124.

农业与技术范文第5篇

一、推广具有长期性

与其他任何一项农业新技术推广一样,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的普及应用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可能是一个更长期的过程。既要对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有正确的认识与定位,又要对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目前所处的阶段有正确的认识与定位。作为一种农业生产装备,现代物理农业设备在应用中被农民认识需要一个更为缓慢的过程,原因在于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使用的效果往往需要一个农业生产季节才能显现出来,或者是通过改善环境助长农业发展,创出间接的效益。众所周知,农业机械在作业中的效果立竿见影,农民能看到,比如,播种作业,播种机前行一段距离,种子就被施播入土,完成其工作任务;收获机作业时,我们可以随时目睹农作物被收获的场景。而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的作用,往往是不能随即显现的,如种子磁化,磁化后的种子需要在出苗,甚至收获之后才能显现出效果;再如声频助长,声波仪每天2~3小时的使用,但肉眼很难观察到农作物生长的差异,只能在历经一段作用时间之后(技术效果的显现往往需要一个周期的生产实践才能充分展示),与比对试验田植株的测量之后才能得出结果。其中,很多结果是要在收获之后才能得以确认。所以,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推广具有长期性。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的推广,必须遵循技术推广的阶段演进规律,即试验、示范和推广的三阶段性,切不可操之过急。要选好试验点,制定周密的试验方案,与本地区农业生产方式有机结合开展试验;在取得一定试验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小规模的示范工作,在示范阶段重点解决技术规程的成熟性;通过示范将技术规程定型之后,再开展更大规模的推广。

二、推广需要强化宣传

宣传是技术推广必可少的手段。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的推广,加强对公众宣传引导很重要。因为该技术的应用效果,经常是一种延后或以“隐秘”的方式表现出来,所以更需要强有力的宣传。政府部门、科技推广部门应充分发挥在政策导向、宣传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利用各种媒体及时环境污染状况,让公众认识到农业环境污染的严重危害性,向农民宣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和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相关知识及其重要性。通过宣传新的科技知识来改变农民传统的观念,增强农民发展物理农业的信心。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毕竟是新技术,因此,宣传要到位,及时贴切,增加可信度,既有说服力还要保持原汁原味,不能随意夸大其词,真正发挥宣传的导向作用。

三、推广要注重方式方法

搞好基础技术试验和研究是做好一项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前提条件,要通过大量的试验示范工作,用事实说话,用大量的试验对比结果打消农民心头的疑虑,才能在农民接受新事物时产生巨大的说服力。

在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推广过程中,良好的方式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点、线、面结合进行示范、推广是基本的方式方法。一是要突出抓“点”,即培育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应用示范户,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重点帮助、扶持;二是要突出抓“线”,即成立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服务机构、组织,发挥指导、推动作用;三是要突出抓“面”,即建立较大规模应用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的示范园区。在整个工作进程中,典型示范应用是技术推广的有效手段和重中之重,要从典型试验、示范中不断总结经验,验证技术规程和方法,力求将该技术深入而广泛地推广应用。

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除上述推广方式上的点、线、面结合外,还有工作流程中的点、线、面结合。所谓流程中的点,就是科技项目的立项、培训、现场推动、总结等项目节点。所谓线,就是随时间的推移,将这些点连接起来,使整个推广工作循序发展,而不是孤立的几个时间点或项目管理点,成为一个完整的工作流水线。所谓面,就是在整个推广项目的进程中,加强宣传和信息传播,使项目呈现整体或立体的推进,不因为时间、空间的间隔而使项目有所停顿,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穿透性来宣传新知识、新技术、新装备、新经验,实现项目的全面推动。

四、推广要注重协调性

一方面,技术推广中还要充分注重各方面要素的协调性。

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项目实施中,先是通过试点取得经验,并不断总结区域性典型技术模式再大力推广应用。需要注意的是,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本身并不是一项单一的技术,而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因此,要将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逐步由单一演进到体系进行推广;其二,在推广应用中还必须将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与其他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其三,将技术的实施深化到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上,建立新型的物理农业生产模式。

在现代物理农业生产模式定型之后,即总结提升现有成熟的物理农业工程技术,筛选出针对不同经济条件和生态类型的实用技术体系及其生产模式,同时树立起一批现代物理农业工程的典型,在此基础上开展更大范围的农业生产模式的规划、建设。

农业与技术范文第6篇

上海种源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种源产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上海现代农业建设的发展重点。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农业生物品种选育工作不断加强,培育了“沪油”系列双低油菜、“申优”系列杂交粳稻、“沪旱”系列节水旱稻、“银冠”花菜以及部分设施专用种子等一批优质特色品种;形成了一批成长较快的种子企业;种业基地建设有序推进;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加大,为该市种业长远发展创造了良好基础。良种培育和推广,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食生产和确保地产蔬菜有效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

1.上海选育的优质特色品种。粮食作物水稻、油菜和大麦中培育了寒优湘晴、秋优金丰、“申优”系列杂交粳稻、“沪优”系列节水旱稻、“沪油杂系列”双低油菜、“花30”系列啤酒大麦;蔬菜中的矮抗青、新夏青、“长征”系列上海青菜品种享誉全国,设施专用品种浦粉系列番茄、碧玉系列黄瓜、特旺达茄子等具备与进口品种竞争的能力;水果中的“大团蜜露桃”、“锦”字系列黄桃、“沪油”系列油桃、“沪培”系列葡萄成为地方特色品种;上海荷斯坦奶牛冻精产品在全国奶牛育种业中排名第一;新杨褐壳蛋鸡和新浦东鸡是国内仅有的几个肉蛋鸡品种之一;“浦江1号”团头鲂、罗非鱼、康乐蚌、“申福1号”坛紫菜等水产养殖品种全国闻名。“申香”系列香菇是我国香菇生产的主栽品种。大量种养殖作物品种不仅在上海广泛应用,还推广至全国市场。

2.种子企业。近年来,上海重点培育了上海种业公司、上海农工商集团、光明种业有限公司、上海奶牛育种中心有限公司等种业集团,各集团种业发展侧重点不同,上海种业集团主要从事穴盘种苗、新优花卉的生产;上海农工商集团主要从事种公牛、种肉牛、种猪、蔬菜种苗、优质稻种、花卉种球、种鸟、水产种苗等8大种苗的生产;光明种业有限公司力图在国内粮食产业链上的育种环节有所突破;上海奶牛育种中心的核心是荷斯坦冻精产品,并已连续3年列全国市场份额第1。

3.种业基地。“十一五”以来,以实施“种子工程”为契机,上海加快了种子基础设施建设,良种繁育基地体系已基本形成,建成了上海农作物南繁基地与南繁工作站。2009年,建设稻麦良种基地18个,生产基地面积近1333hm2,配备种子烘干、精选、包装、加工流水线10套,改善了种子仓储、晒场等设施条件,良种供应能力大大增强,基本能满足本市主要农作物统一供种的需要。蔬菜“种子工程”确定了14种蔬菜作物作为良种化主攻目标,落实了一批良繁基地,在外省市建立了一批繁种基地,实行提纯复壮和良种繁殖。目前全市蔬菜有原种圃53hm2,良种繁育面积666hm2,并形成了浦东孙桥、金山银龙、闵行马桥等现代化种苗繁育基地。光明乳业公司建立了6000头现代种奶牛场,成为全国奶牛种源基地。水产养殖方面,上海建设了标准化水产养殖场、标准化渔船等渔业设施,以及嘉定区望新水产良种场等4大良种场,并在市外建设了苗种基地,如上海水产研究所江苏启东科研基地等,提升了上海市水产良种的繁育能力和水产优质苗种的供给能力。

4.种业发展的政策。种子管理体系已逐步完善。通过加快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政企分开,加强种子管理、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种子管理、执法体系日趋完善,目前上海市拥有持证种子执法人员100余名、质量检验员44名,承担种子管理、执法、检验工作,为规范种子市场秩序,确保全市农作物种子质量,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5.种源农业产值。上海种源农业产值一直实现稳步增长。2009年,上海种源农产品生产实现产值12.96亿元,比上年增长4.8%,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4%提高到4.6%。种源农业产值构成中,种植业占16.9%,林业占8%,畜牧业占55.9%,渔业占19.2%。种源生产区域集中度较高,郊区各区(县)依托各自主导优势产业带动种源农业发展,光明食品(集团)公司、青浦区、松江区和崇明县集中了种植业种源的73.8%;松江区、金山区和崇明县集中了林业种源的57.2%;光明食品(集团)公司、金山区和浦东新区的原南汇区部分集中了畜牧业种源的71%,其中金山区以优质生猪养殖带动畜牧业种源生产发展,集中了上海郊区近40%的苗猪种源,浦东新区的原南汇区部分大力发展优质禽蛋生产,集中了全部种蛋种源的44%;青浦区、奉贤区和崇明县依靠水利资源和特色渔业,发展渔业种源生产,这3个区(县)渔业种源生产占上海郊区的80%以上。

上海也积极开拓种源农产品外省市场和国外市场。2009年,上海销往外省市的种源农产品实现产值2.75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蔬菜种子和花卉种苗以销往外省市为主,销往外省市的产值分别占其销售产值的61.7%和80.1%;光明食品(集团)公司的荷斯坦种公牛冻精销售形势喜人,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居前列;种植业、渔业的鳗苗比上年也有较大增长。在开拓国外市场上,2009年,光明食品(集团)公司生产的花卉种苗,实现出口1373万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上海鲜花港出口的蝴蝶兰品种好、价格高,销往日本、韩国、法国、美国等多个国家,嘉定区蔬菜种籽也实现了出口突破。

上海种源农业技术发展现状

1.技术研发机构及平台。与种源农业产业发展相关的技术研发机构与平台有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农业科学院、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上海海洋大学等研发机构,以及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上海)、国家转基因生物分子特征验证测试中心、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检测中心(上海)、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冷库及制冷设备检验测试中心等研发平台。上海是我国最早开展生物技术研究的城市之一,在种源农业生物技术领域与我国其他省市相比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2.转基因生物育种技术。先后承担了国家水稻结构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研究计划,分离了水稻品质改良、抗逆、育性、抗虫、新型疫苗等功能明确的功能基因;转基因技术及其在品种改良上的应用曾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植物,建立了水稻、土豆、油菜、甘蓝、棉花植物等转基因系统,在棉花棉纤维改良、品质改良水稻、抗病虫水稻、耐盐碱水稻、脂肪酸改良油菜等植物基因工程方面获得了明显成绩;转基因生物安全性检测和评价制定了多项国家转基因生物分子特征检测的技术标准。

3.种质资源保存技术及保存库。种质资源是遗传育种和品种改良的物质基础。2002年建成的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包括低温低湿和液氮两套保存系统,可实现30万份种质资源的长、中、短期保存,建有现代化的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实验室,可实现优异种质的综合评价与鉴定,有利基因的发掘、分离与转移以及主要农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和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拥有现代化的农作物种质库、微生物库、植物离休材料库、动物生殖细胞库和遗传工程材料库,可采用-196℃液氮、-80℃超低温冰箱和液状石蜡及冻干管等多种保藏技术保存微生物、动物资源和植物离体材料。

上海发展种源农业产业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

(1)基础优势。种源和设施农业均有较好的技术和产品基础,种子、种苗、水产品、果蔬花卉等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布局和规模,有些在国内具有较大市场和影响力,如光明乳业集团的荷斯坦奶牛冻精产品占到全国26.71%的市场份额(2006年数据),在全国奶牛育种业中排名第一;上海青菜种子占到同类产品市场10%。

(2)市场优势。上海农产品消耗量大,农产品本地品种的市场认同度高,产业的发展有很好的市场基础。

(3)技术和人才优势。上海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农产品消费中心和中转中心之一,国内外高新技术与产品汇集在上海或通过上海进行销售,如国外大型种子公司纷纷将总部设在上海,区域与市场的优势使其在引领产业发展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方面有良好的环境。

2.劣势(Weakness)。

(1)农业基础薄弱。种源和设施农业技术与产品的市场相对而言较小,农业相对于工业和服务业的低效性,效益不高,吸引力不足。

(2)现有种业企业规模偏小。尚未形成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规模型企业或集团,企业科技投入不足,技术人员层次低,良繁技术比较粗放等,导致种子产业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3)优势品种仍然缺乏。主要农作物水稻品种仍以浙江品种为主,小麦作物品种以江苏品种为主。种子企业缺少强优势品种,企业发展后劲不足。蔬菜、西甜瓜、水果也缺少突破性品种,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4)相关技术人才缺乏。以设施农业为例,有了现代的装备,没有相应的人才去使用管理,农业装备与设施的效益也难以发挥,近年来,农业种养殖一线的技术人员更是呈现减少的趋势。

(5)产业发展的机制体制不够完善。如良种选育、扩繁推广、经营的脱节,尚未形成“科研服务生产,生产促进经营,经营回报科研”的良性循环机制,严重影响种子经营规模的扩大,难以实现真正的良种产业化。

(6)种子加工手段相对落后。种子加工设施、加工技术、种子包装落后,种子外观、商品性较差,与国外种子产品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3.机会(Opportunity)。

(1)现实需求。上海有基本农田面积21万hm2,粮食、各种蔬菜、生猪、家禽、鲜蛋、鲜奶和淡水养殖等需要大量的良种供应,同时上海也为周边甚至全国供应种源,如上海是中华绒螯蟹、优质奶牛的主要供种地;“十二五”期间,上海设施农业覆盖率将由2010年的61.4%增加到2015年的80%,同时,大量塑料大棚和小拱棚的装备升级改造。另外,上海是一个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国际性大都市,有一个硕大的农产品消费市场,同时上海也是农产品进出口的重要集散地之一,这些为设施农业技术的提高创造了发展机遇。

(2)政策支持。2011年4月,国家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上海随后了《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11〕47号)文件,国家专门就设施农业发展制定了《全国设施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以及《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1-2015年)》。最新的《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也将现代种业列为“十二五”上海产业发展的重点,将设施农业建设列为“十二五”发展的主要任务,表明了国家和上海对种源和设施农业发展高度重视。

4.威胁(Threats)。

(1)国内外优势产品和技术对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冲击。如种源产业,一些跨国农业生物技术公司纷纷抢占中国市场,通过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发展经销商等逐步渗透中国的农业种源种子行业,对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发展构成了巨大挑战。又如设施农业,其技术涉及面广、学科类型多样,我国设施农业在设施结构设计安装水平上与国外差异不大,但在环境控制技术和设备、设施种养殖品种及管理水平上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短期内整体突破困难较大。

(2)地方保护主义的限制。大多数种源农产品生产、推广地域特征明显,推广应用范围十分有限,目前种源农业生产主要目的依然是满足自身农业生产的良种需要,通过市场销售的种源农产品比重仅为l/3,种源农产品市场化推广应用水平与产业化发展要求差距较大。

上海种源农业发展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建议

1.技术研发建议。

(1)完善建立种源、设施农业研发重点实验室或中心,建立专项性、持续性研发资助机制。在已有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上海)、国家转基因生物分子特征验证测试中心、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检测中心(上海)的基础上,借助其基础研究优势,组建专业性、产业应用性更强的农作物品种鉴定中心,开展农业生物种养殖品种的特异性、抗病性和抗逆性等的鉴定和鉴定技术方法研究等工作。建立专项性、持续性研发资助机制,选择产业发展重点、核心技术方向,通过制定长期性的和阶段性的研发目标、内容和方法,持续支持,保障技术研发的连贯性。

(2)成熟技术完善并集成应用。对于技术相对较为成熟,需要完善或普及应用的技术项,应优先支持,推广普及,及早在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及其信息化平台,推广普及种子生产、加工、检测技术,发展完善农产品安全优质生产监管技术和采后低碳绿色保鲜技术。

(3)核心技术重点支持快速发展。对于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目前尚处于研发阶段或需要长期不断实施和完善的技术项,应重点关注,长期支持,如种质资源创制和分子改良育种技术、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设施环境信息获取技术及设施环境控制算法、设施绿色安全农产品种养殖及采后绿色供应链技术体系。

(4)前沿技术大力关注。那些对产业发展有重要提升作用但目前区域研发基础较弱的技术项,可以大力关注,通过引进吸收或其他方式进行支持,实施技术逐步储备,如特殊需求设施装备设计制造、农产品加工、保鲜、物流等技术设备、基于生物模型的环境精准控制技术、温室节能新型技术等。

2.产业发展建议。

(1)政策扶持方面。鼓励和支持本地农业生产应用本地良种良法,加大种源和设施装备龙头企业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根据上海“十二五”农业发展目标,上海将着力打造2~3个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培育若干专而精的、有成长潜力的种子企业;农业设施装备水平显著提高。种源和设施装备龙头企业一方面是产业发展的体现,另一方面是各项先进技术的应用载体,需要集各方力量共同支持其发展。

农业与技术范文第7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技术;农业经济发展;技术推广;制度

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改变农村面貌,还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也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农业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农业机械设备推广,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广大农民综合素质,同时还离不开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1]。事实上,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还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对农村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现代农业技术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相关制度和措施不健全,制约其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有效发挥,有必要改进和完善。

1现代农业技术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现代农业技术的类型主要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机械技术、温室调控技术,它们的出现和应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

1.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传统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生产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生产发展。而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情况,通过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推广,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农业生产作业,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1.2提升农业产品质量

现代农业技术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农业种植活动,促进农业生产作业效率提升,进而增加农产品的产量,提升产品质量;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增强对市场的适应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1.3增加广大农民收入

传统农业生产效率较低、产量不高,产品质量有待提升,甚至难以有效满足市场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农民收入提高。而通过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利于确保农产品质量,增加产量[2],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需要,对增加农民收入也具有积极作用。

1.4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在现代农业技术支持下,可以提升农业生产作业效率,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业生产的产量,进而增强对市场的适应性,促进农产品销售,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最终也有利于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2现代农业技术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不足

虽然现代农业技术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对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在实际工作中,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不足。

2.1农业技术推广存在不足

要想让现代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必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提高农业技术应用效果。然而,目前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农业技术虽然得到不断推广和应用,但推广方式陈旧,主要采用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推广的方式,实效性不强。再加上推广制度不健全,激励机制不完善,互联网、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充分,制约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效果提升,对农业经济发展也带来不利影响。

2.2相关制度与措施不完善

要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不能忽视现代农业技术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健全激励,推动现代农业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但目前农业技术推广制度不健全,难以有效发挥约束和规范作用,制约工作实效性提升[3]。再加上农业技术推广责任制不完善,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难以提升工作实效性,制约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经济发展。

2.3相应的资金投入不充分

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农业经济的创新发展,不仅需要农业机械设备推广、相关制度的规范和约束,同时也离不开相应的资金支持。为此,应该结合现代农业技术发展需要,增加相应的资金投入,确保农业技术得到有效推广和应用,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条件。然而,目前在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中缺乏充足的资金投入,未能根据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制定合理的资金预算方案。再加上资金使用过程缺乏管理与监督,难以确保资金作用的充分发挥,甚至影响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最终也可能降低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2.4农民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培养懂知识、懂文化、会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重要策略,也是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在现代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往往忽视对农民的培训,导致部分农民未能有效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应用技巧,也难以将其有效用于现代农业生产。此外,在现代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采用课堂授课、专题培训等形式,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让他们将现代农业技术更好地用于农业经济发展之中。但一些地方对农民的培训工作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也没有发挥互联网、计算机、微信、报纸、电视等的作用,对现代农业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存在不足。部分农民甚至没有有效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应用方法,最终也影响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经济发展。

3现代农业技术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3.1重视现代农业技术推广

为促进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应该提高思想认识,重视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改变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不足。1)构建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明确工作目标和流程,确保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2)注重健全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有章可循,保障农业技术推广按要求进行。3)适当增加相应的资金投入,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提供资金保障。同时还要合理安排资金预算,对资金使用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并加强资金使用全过程监督,保障资金落实到位,满足工作人员工资发放、奖励等发放的需要。4)提高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素质,注重专业基础扎实,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引进,打造高素质的推广队伍[4]。并健全管理培训机制,对他们开展培训活动,确保工作人员胜任现代农业技术推广需要,提升工作实效性,让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3.2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措施

以提升工作实效性,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推动农业技术普及为目标,制定健全的规章制度,并严格落实各项规定,保障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在制度的制定时,应该深入调查研究,详细了解现代农业技术需要,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等内容,然后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升工作实效性[5]。严格落实责任制,明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具体职责,让他们根据要求开展日常工作,促进工作实效性提升。

3.3适当增加相应资金投入

重视资金预算工作,根据现代农业技术推广需要,合理安排资金支出,满足农业技术推广要求,也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制订合理的资金预算方案,对资金使用进行科学合理安排,保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工资发放有相应的资金保障。同时还要加强资金预算和审核,重视资金使用全过程监督管理,确保资金严格落实到位,防止资金出现不合理使用现象,避免资金被挪作他用[6]。总之,通过增加资金投入,加强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有利于满足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需要,对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也具有重要意义。

3.4重视新型农民培训工作

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经济发展,都离不开新型农民培训。为此,应该制定有效的培训措施,采用函授、夜大、远程教育、网上自主学习等形式,加强对农民的培训,让他们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操作规范流程,提升科学文化素养,重视现代农业技术和机械设备使用,有效开展农业种植工作[7]。此外,还要增强学习主动性,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实践锻炼,将现代农业技术有效用于生产实践,提升农业生产作业效率,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4结语

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应充分认识现代农业技术的作用,根据存在的不足采取完善措施。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工作人员素质,重视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增加相应的资金投入,加强现代农民的培训工作,让他们有效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方法。从而促进现代农业技术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应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面貌改变,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蒋建军.“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路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12):42-44.

[2]张瑞琴.大数据技术在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的作用探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8(11):133-134.

[3]曾进渊.浅析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创新与发展趋势[J].种子科技,2019(2):11-12.

[4]曹旭.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农民致富之友,2018(3):219.

[5]周月娥.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对策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25):371.

[6]李元庄.浅析新形势下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现状及其途径[J].南方农业,2018(21):135-136.

农业与技术范文第8篇

1.1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组织化程度不高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发现特别是基层村级干部将村经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对开展农业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忽视农民实用技术和技能的提高。而做为培训主体的农民由于受年龄、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大多数人员从业水平并不高,对农业技术培训重要性认识还不够,缺乏接纳吸收农业新科技、新模式的意识,部分农民缺乏培训兴趣,决定了培训组织难度增大,成效不明显。

1.2农业科技培训机构分散,培训经费不足

目前农业、劳动、妇联、成教等部门都开展培训,培训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个别参与培训的机构敷衍了事,培训工作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影响了培训效果。农业培训经费财政投入较少,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全面顺利开展,影响了镇村一级的培训基地和配套设施的建立和完善。

1.3培训师资力量不足,培训方式变化不大

目前的培训师资力量和数量和质量都比较薄弱,主要来源是高校专家及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教师的知识层次、理论水平参差不齐,培训的效果和质量得不到保证。培训形式缺乏创新,当前的农民培训模式及内容与实际联系性不强,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理论讲述多、实践指导少,信息技术运用少,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科技培训的要求。

1.4农业科技培训内容多样,效果不明显

近年来,上级农业部门先后推出了多项培训工程,从我镇的几年实施情况来看,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这些培训主要是依靠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自上而下的途径开展,农民参与培训的整体积极性相对较低,抱有应付的心态,造成了培训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加强技术培训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2.1提高认识,大力宣传,增强为农培训观念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而农民科技水平的高低是关键,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和支持农业培训工作,消除部分干部认为农民只要有事做、不上访就够了的消极认识,树立科技培训不仅是让农民掌握技术和创业本领,主要还是要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观念。

2.2整合培训资源,增加农业科技培训的经费投入

农业、成教、劳动等部门要加强联系与合作,形成综合优势。加强同涉农科研院校的联系和吸收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联合办训,最近两年我们同成教联合市讲师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业科技培训,向农民传授通俗易懂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拓展了广大农民知识层面,取得较好的效果。为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培训的支持力度,在财政资金支持上要给予一定的倾斜,保证培训的经费投入。

2.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培训师资除聘请院校专家、教授外,应以本地技术人员为主要力量。培训教师不仅仅是理论的讲解者,还要是实践生产中的操作员,在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才会受到农民的欢迎。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是农业技术培训的中坚力量,在技术推广过程中要借助多种渠道加强农业技术的继续教育培训,及时更新理念和知识构成,学习掌握新技术、农业政策法规、市场信息等理论知识,不断提高为农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2.4结合实际开展培训,提高农业技术培训效果

农业生产具有很强时间性,要根据农民的需求,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计划,展开农业种(养)殖技术、农产品营销、农业合作社、农民创业等培训,要以农民看得到、学得会,实效强的内容为主,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农民参加培训的目的是何更好地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农业成本,提高生产收入,因此要注重针对轻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约化科学养殖技术等进行培训,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2.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