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业溯源技术范文

农业溯源技术范文

农业溯源技术

农业溯源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产品 大数据平台 追溯平台 质量点评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c)-0104-02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农产品质量点评及安全追溯平台建设是基于大数据技术,以实现产销对接,形成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从根本上实现农产品的“来可查、去可追”,最终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为目的,构建农产品质量点评及安全追溯平台,集成农产品质量评估于农产品追溯过程中,平台面向农户、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组织等所有农业生产者,真正意义上实现农业生产者和农业消费者的对接;通过平台检验农产品的质量,体现供需关系;搭建供需渠道,解决供需矛盾;区分农产品等级,促进农产品品牌形成;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1 发展现状

2002年以来,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逐步确立了食品和农产品可追溯制度。近年来,随着问题农产品的频频出现,国家和有关部门也都在积极探索如何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将农产品追溯作为一个重要的措施,一种发展战略方向。且近年来,随着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农产品追溯,重要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追溯意识显著增强,社会对追溯的认识度和接受度逐步提升,追溯体系建设市场环境明显改善,对追溯的需求也日益强烈。我国在北京、河北、上海、天津、深圳、南京等地就蔬菜、畜禽产品安全追溯制度及系统建设方面已经开展了试点示范工作,然而这些试点或收效甚微,或成效不持久,大多声势渐息。已有的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虽然具备了可追溯性,却也没有强调对追溯过程标识的真实性进行鉴定。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过程监管机制、社会共治制度和可追溯体系,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势在必行[2]。

2 建设必要性

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仍面临农产品生产分散、溯源的“源头”不明确、流通不畅、市场信息不对称、信用缺失使数据信息真假难辨、农产品安全质量追溯分段式监管造成信息割据,形成数据信息孤岛等问题,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的实现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分阶段由低到高,逐步完善。为了进一步推进产品追溯体系建设,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推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积极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在该意见指示下,同时考虑现有的生产、技术和经济条件,提出建立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农产品质量点评及安全追溯平台,实现过程加结果监控,提升质量管理能力,促进监管方式创新,保障消费者安全。基于该平台形成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建立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全链条;突破现行的农产品销售瓶颈,建立新平台、新渠道,将农产品产销带入全面信息化r代,扫除农产品流通不畅、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障碍,为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者提供了一个规模空前的市场契机,并形成消费者认可的农产品品牌,实现农产品的生产智能化、管理透明化、经营网络化、服务灵活化,颠覆传统零售模式,推动农产品产业升级。

3 技术方案

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农产品质量点评及安全追溯平台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物联网设备、大数据平台为载体,有效的信息获取、信息展示、信息共享以及信息管理机制的农产品质量点评及安全溯源平台。该平台采用C2C模式,直接对接农业生产者和农业消费者,并从农产品平台准入准出、农产品产地生产信息、农产品销售者提供的产品描述信息、平台农产品描述信息监督、平台农产品质量检测、平台农产品描述信息奖惩、消费者点评7个环节实现对农产品质量的安全追溯[3]。平台提供:(1)农产品质量追溯服务;(2)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开辟农产品C2C营销模式;(3)品牌塑造服务,基于平台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通过市场化将农产品进行区分,形成农产品质量比拼竞争机制,促进农产品品牌的形成;(4)宣传推广服务,基于平台推广放心的农产品品牌,保证农产品从“田间”到“舌尖”的质量安全。基于大数据技术实现产销对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带动农产品产销全面信息化时代,从根本上实现农产品的“来可查、去可追”,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4 创新点

充分考虑平台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以及将来的可拓展性,采用大数据架构,保证处理能力和响应时间能够满足日益增多的用户对信息处理的需求。(1)为了适应不同使用者的具体需求,平台能够针对具体要求进行定制,以适应生产者、农产品类型各异、品种繁多、特色明显的现状。(2)提出农产品生产者、平台、农产品消费者三方共同参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模式。(3)提出将农产品追溯过程与质量检测、质量点评相结合进行质量监管,综合追溯平台、第三方检测机构和消费者共同对农产品质量进行监督。

5 结语

该系统通过农产品产地信息的实时获取、农产品定期质量检测及用户质量点评,实现对农产品生产、销售的全过程动态监控,并将这些实时监控数据以云的方式分布式存储在数据中心,实现对农产品的各个环节的监控、预警,建立完整的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和可追溯体系,实现从源头到市场整个供应链全程可控,并基于该平台提供农产品质量控制、质量追溯、农产品电商、农产品品牌塑造、宣传推广服务。

(1)经济效益:突破现行的农产品销售瓶颈,拓宽农产品市场,借助该平台搭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产品等级及品牌形成,建立了产业转型升级的高速通道,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2)社会效益: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满足了人们对无公害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了政府监管能力,保障了人们身体健康,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开放的流量平台创造了商机,丰富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部分解决农民创业、就业问题;提高了农民生态、环保、健康和科学种田意识,提高了农民素质;为生态农产品开发起到积极推动作用。(3)生态效益:严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溯源体系,最大限度地控制了化学农药和肥料的使用量,同时有效地防止了土壤、水源、农产品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人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红华,师严涛,田志宏.我国食品可追溯系统中的博弈模型分析[J].经济师,2007(7):10-12.

农业溯源技术范文第2篇

物联网在国外的农产品可追溯系y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美国的农产品全程溯源系统、瑞典的农产品可追溯管理系统、澳大利亚的牲畜标识和追溯系统、日本的食品追溯系统和欧盟的牛肉可追溯系统等。国外发达国家在动物个体标号识别、农产品包装标识及农产品物流配送等方面对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加拿大肉牛已从2001年起使用的一维条形码耳标过渡到电子耳标。日本2004年构建了基于RFID技术的农产品追溯试验系统,利用 RFID标签实现对农产品流通的管理和个体识别。

“十二五”以来,我国各地加快推进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积极发展智慧农业、感知农业,努力构建智慧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推动“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智能监管相融合,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物联网技术应用模式,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创新农业管理手段,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技术的研究和系统建设上,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包装标识及农产品物流配送等环节,广泛采用条形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和RFID电子标签等技术。例如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相继采用条码技术、RFID技术、IC卡技术等建立了以农产品流通体系监管为主的质量安全溯源系统。天津市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管理中心和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信息中心建设了开发了“放心菜”基地管理系统、“放心菜”质量安全监管系统、“放心菜”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和“放心菜”信息服务平台等4类应用系统;建设了市、区县、乡镇、基地相结合的4级监管网络,构建了“3344”放心菜质量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建成10个区县级监管站、72个乡镇级监管站和186个“放心菜”基地,应用规模达到35.47万亩,实现生产可控、安全可管、产品可溯。

上海市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物联网应用示范,在这方面做得尤为突出。在粮食作物方面,建设10多万亩示范基地,辐射20万亩,通过物联网技术与先进农机装备的联动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数据的互通共享,实现了粮食作物可追溯;蔬菜方面,利用条码、二维码等物联网技术,在全市200多家园艺场、种植大户,共计6万多亩绿叶菜建立了安全生产质量可追溯系统,实时记录绿叶菜生产过程中的播种、施肥、用药、灌溉、采收、农残检测等信息,建立了电子化田间档案,并与加工、出库、运输、销售等环节数据相关联,实现绿叶菜安全可追溯;在动物及动物产品方面,开发了上海市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监督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于19个区县动物卫生监督所、8个市境道口、110个产地检疫报检点与16家屠宰场检疫点及近58家动物产品集散交易单位,形成了覆盖全市检疫监督管理物联网解决方案;在冷链物流方面,形成了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解决方案,详细记录农产品从出库到交付用户期间冷藏环境的温湿度、车辆的行驶线路等信息,实现一体化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物流效率提高近30%,生鲜产品损耗降低15%,实现物流过程可追溯。

农业溯源技术范文第3篇

>> 基于物联网的RFID农产品溯源标签的优化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分析 农产品供应链中物联网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产品物流运输体系分析 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追溯系统设计 农产品溯源的想象空间 物联网交易中食品安全溯源体系探究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甘肃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控制现状及建议 基于RFID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溯源系统应用研究 湖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实证分析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镇安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现状分析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探析 农产品安全催生追溯体系发展 基层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探讨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研究 农产品溯源技术在新疆的应用现状分析 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分析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汪懋华.2020年农业物联网将成熟应用[N].华商报,2014-11-07.

[3] RIBO O,KORN C,MELONI U,et al.IDEA:a large-scale project on ele-ctronic identification of livestock[J].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Review,2001,20(2):879-884.

[4] CASTRO R D.Mechanization and Traceabi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A Challenge for the future[J].Agricultural and Development Invited Overv-iew Paper,2002(4):33-38.

[5] DIEKINSON D L,BAILEY D V.Meat Traceability:Are U.S.Consumers willing to Pay for it[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2002(27):348-364.

[6] ELISE GOLAN,BARRY KRISSOFF,LINDA CALVIN,et al.Traceability in the USA food supply:Economic Theory and Industry Studies[J].Agric-ultural Economic report,2004,180(3):15-18.

[7] 林学贵.日本的食品可追溯制度及启示[J].世界农业,2012(2):38-42.

[8] SPIESSL M E,WENDL G,ZAEHNER M,et al.Electronic identification(RFID technology)for improvement of trace ability of pigs and meat[J].Prec.Livestock Farm,2005(50):339-345.

[9] 修文彦,任爱胜.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发展与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8(增刊1):23-25.

[10] 许靖波,邓后勤,周华玲.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设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24-28.

[11] 徐成德.发达国家农产品质量追溯的实践与借鉴[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9(9):19-22.

[12] 刘尧,高峰,徐幸莲,等.基于RFID/EPC物联网的猪肉跟踪追溯系统开发[J].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6):49-52.

[13] 龙伊,陈新文,温希军,等.物联网技术在畜产品中的应用[J].物联网

技术,2013(2):74-75.

[14] 颜波,石平,黄广文.基于RFID和EPC物联网的水产品供应链可追溯平台开发[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 (15):172-183.

[15] 郭曼,朱海i,郦晶.基于数据网格的RFID农产品跟踪与追溯系统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7(11):101-104.

[16] 黄庆,崔超远,乌云.应用于农资产品溯源服务系统的物联网技术分析[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3,22(1):44-47.

[17] 黄华梅,杨宝祝,邢斌,等.农产品安全生产管理的图形组态软件多源异构数据处理[J].农业工程学报,2009(增刊2):308-313.

[18] 赵春江,韩佳伟,杨信廷,等.冷链物流研究中的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技术[J].农业机械学报,2015,46(3):214-222.

[19] 王祖乐,宋波,肖瑜,等.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的研究[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11,26(1):77-80.

农业溯源技术范文第4篇

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产品交易市场的繁荣,但是农产品在种植、销售和管理等各个环节,存在的风险隐患较多,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受多重因素影响。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直接决定着农产品效益的高低,更好地对农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管控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建立一个完善的农产品溯源系统,实现农产品在供应链中的质量控制与溯源跟踪。

【关键词】农产品 溯源系统 质量 标识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由于食品不安全而导致的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为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人们提供安全的农产品,需要建立一个农产品溯源系统,实现对农产品全流程的跟踪与监控。

1 农产品溯源系统方案

1.1 溯源系统平台设计

农产品溯源系统的基础为智能信息节点,综合利用互联网技术、GPS定位技术、电子标签技术与数据库技术,通过智能交易器串联起各个节点,而与中央数据库的连接,主要由3G网络、无线传感与有线网络宽带实现,并收集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与检测等各个环节的数据,并利用二维码技术扫描追溯农产品信息。溯源系统业务流程为企业用户提供系统与基础数据管理、数据采集、绿色履历与溯源数据存储功能,企业可为用户提供查询验证门户,并为购买者提供农产品查询验证服务。具体见图1。

1.2 溯源系统关键技术

农产品溯源系统平台建设,以MySQL数据库与JAVA技术为基础,为三层架构的B/S模式。其中,系统平台构建的基础技术为JAVA技术,系统数据业务逻辑层与数据访问层,主要使用的是JDBC+SPRING框架,根据需要创建数据表维护业务层与数据交换层时,用户无需再进行维护。

系统对于数据库的要求,要求数据库具备强大的处理能力,且要求方便维护,安全性符合系统建设标准。同时,农产品数据系统还应支持多线索与多进程,支持SMP处理模式与Client/Server处理模式,并支持多个并发用户,具备性能优异的查询与运行功能。而为了提高系统的整体运行速度,应该使用分散存储策略保存相关数据。

2 农产品溯源系统的实现

2.1 系统开发工具和环境分析

本文设计的农产品溯源系统,建立在JAVA与MySQL数据库基础上,采用的是三层构架B/S模式。其中,系统平台构建的基础为JAVA技术,而系统数据业务逻辑层与数据访问层的实现,主要是采用JDBC+SPRING框架。根据所创建的业务层与数据层,不需要任何维护。

2.2 系统平台实现

在计算机平台IE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地址点击链接后便可实现对系统的访问。而进入到输入系统界面后,用户输入管理员账号、密码与验证码后,便可点击进入到农产品溯源管理系统运营平台,进入到系统运行界面。其中,系统主界面包括的模块主要有代码、元素、信息元等管理模块,以及用户、模板、企业与监管部门等管理模块,同时还包括菜单、菜单角色、行政区划分与手机软件等管理模块。

按照农产品分类的不同,管理员可归纳总结不同农产品的种植、管理、采摘、存储与出售等环节,创建代码,并通过代码组建元素,构建系统信息单元与模块,最终构建成为农产品溯源系统。系统创建完成后,企业用户可得到相应的权限。登录后,可进入自主平台界面,在界面上可看到企业下用户账号,并可管理下属用户权限。按照通常的农产品流通流程,溯源信息采集主要包括种植户、检验员、加工包装操作员与分销责任人。农产品溯源系统采集流程图,具体见图2。

农产品溯源系统平台实例的创建是在信息采集后,信息采集完成后可生成二维码。其中,农产品的唯一标示就是二维码,主要包括农产品的选种、种植、管理与运输等各种信息,消费者可经客户端扫码查询。作为监管机构的相关政府部门,比如农业管理部门,负责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管理,同时也可对农产品种植与运输管理实施有效的监管。而在遇到消费者投诉时,可由监管部门负责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至消费者客户端之上。

为提高溯源系统采集、查询的便捷性,应根据主流操作系统,分别开发IOS系统与Android系统的APP,用户在手机上安装客户端软件,可录入图片、视频等文件,上传至系统平台,消费者可通过客户端查询系统中的各种信息。同时,通过客户端,消费者可向管理部门反馈相关信息,并等待管理部门的处理结果。

3 结语

当前,我国农产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主要是农产品质量不让人放心,为了更好实现对农产品的监管,保证农产品质量,建立农产品溯源系统大有裨益。在本文中,笔者从农产品溯源系统设计、实现的关键技术等方面探讨了系统设计与实现,对于系统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晓敏.基于二维码和RFID个体标识技术的农产品溯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

[2]刘俊华,王岩峰,姜平,程昌秀.以企业为最小责任主体的农产品溯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农业网络信息,2011,06:9-12.

[3]杨运平,周志鹏,李沐华.基于物联网RFID的农产品溯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与现代化,2013,10:222-225.

[4]张翔,耿晓琴,张云华.农产品溯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4,06:129-130+133.

作者简介

胡竟伟(1981-),女,现为内蒙古河套学院理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监控技术。

刘娜,现为内蒙古河套学院理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

尹嘉敏,现为内蒙古河套学院理学系讲师。

农业溯源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蔬菜;追溯系统;质量安全

蔬菜质量安全关乎人民的日常生活与身体健康,一直以来都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发生的“毒大米”、“毒蔬菜”、“多宝鱼”和“桂花鱼”等事件表明,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并不乐观,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水平势在必行。而除了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外,着手完善蔬菜从生产到流通过程中的跟踪与问责机制也很有必要,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保障蔬菜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是我国近年来发展的一种产品信息化监控系统,是当前蔬菜生产的发展趋势之一,它既可以有效地管理蔬菜产品生产,保障蔬菜质量安全,又可以对蔬菜的流通进行跟踪,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可追溯系统是一种以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为目的,以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的质量安全保障系统[1]。追溯系统主要通过二维码识别技术和条码技术,将实物流与信息流结合起来,让产品的所有生产信息记录贯穿整个供应链,利用网络技术完成信息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的传输和信息,最终达到跟踪和溯源食物的目的[2]。编码条码采用国际通用的编码规则,让企业的每一份产品都能有独特的追溯码可供查询,由此关联产品所有生产环节的信息。消费者可访问追溯系统服务器,查询所购买产品的详细信息。目前增城区6.67hm2以上的蔬菜基地有32个,其中广州市10大蔬菜生产基地增城区有4个,包括超振裕(原大业)菜场生产基地、合利菜场生产基地、小楼冬瓜生产基地及从玉菜场生产基地。以广州市增城区一衣口田公司的农产品溯源系统为例,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入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生产基地、仓库、市场进行连接,构建出一个覆盖面广、功能齐全的农产品溯源管理平台,使农产品的溯源工作更加信息化、简便化、大众化。推广该系统可促进广州市增城区各个镇街、农产品生产企业的农产品检测、溯源工作规范化,为相关部门提供准确的农产品安全信息,为消费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1追溯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法国是最早着手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国家,该体系主要用于监管牛肉质量安全,这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辟了新方向[3]。欧盟在疯牛病爆发流行后,颁布了178/2002法令,通过法律的形式加大对农产品安全的监管,以求对农产品各个环节信息都可追溯[4]。英国政府实施的家畜辨识与注册综合系统,可记录家畜的耳标、养殖管理、身份证等信息,用于对家畜进行追踪定位[5]。美国建立的食品追溯系统强制性要求生产者、运输者、销售商都如实记录食品信息,实现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管理[6]。日本除了建立农产品认证制度外,还颁布了相关追溯系统法规,并强制销售终端安装溯源设备[7]。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于2003年启动“中国条码推进工程”,开始着手对蔬菜和肉品进行编码、记录、追踪管理。2006年国家颁布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通过推行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逐步得到重视,农产品的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包装标识等管理制度也愈加规范[8]。北京、杭州、南京、寿光等多个城市都开展了相关的农产品监管和溯源体系的建设,为溯源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依据[9,10]。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则大规模运用食品安全追溯系统,配合溯源标签的使用,有效保障了运动员的饮食安全,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为国内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运用提供了范例[11]。学术界也有很多学者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进行了研究。刘越畅等基于贝叶斯网络建立了蔬菜流通的数据采集与溯源系统,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风险分析,从而保障蔬菜质量安全[12]。邢美等基于WEB建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与溯源系统,可统计检测信息和蔬菜流通信息,以实现农产品从生产监测到市场流通的全程监管[13]。郑业鲁等分析规模化蔬菜供应企业的市场供应链模式,构建了蔬菜供应链全程追溯体系,实现了蔬菜供应链全程的信息化管理和质量安全追溯[14]。李友水等结合农业物联网技术开发设计的追溯系统,实现了对农田环境和种植管理的实时监控与跟踪[15]。建立完善的蔬菜产地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不仅对实现蔬菜质量安全监管具有重要意义,更是解决当前农产品发展过程中的“产销对接”、“诚信问题”等问题的有效方法。

2蔬菜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构建

2.1追溯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2.1.1溯源系统分析蔬菜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是以蔬菜为核心,产业链为纽带,质量安全与预警为目的的信息监管系统,而要满足生产者、销售商和消费者不同的利益需求,关键就是确定溯源流程及信息节点。其中关键信息点包括:蔬菜生产地、生产企业、耕种、种植管理、收获、存储、加工、物流和销售等。信息记录要详细、具体,有明确责任主体,以方便消费者和市场监管者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倒逼监管蔬菜质量安全。

2.2总体设计

系统服务平台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架构。服务平台自下至上分为3层,第一层是表示层,一般情况下就是展现给用户的图形界面与数据,中间层由应用逻辑组成,即业务逻辑层,第三层包含应用所需的数据,即数据组件层。3层系统有利于系统的开发、维护和扩展。

2.3系统的实现过程

2.3.1蔬菜追溯编码在分析蔬菜的个体属性、包装形式、生产方式基础上,对于蔬菜采用批次追溯编码方法,定义同一天收获的来自于同一生产单元(地块或温室)、同一品种、同一等级的农产品为同一批次。追溯编码采用15位数字码,其中4位企业代码+4位品种序号+6日期编号+1批次号。编码示例见图1。采用的编码类型可通过企业编号直接将企业锁定在一定范围内,便于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快速定位;采用的6位产品编码,预留了一定的产品数量,便于根据追溯系统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扩大产品;将认证类型直接写入编码中,便于直接监管;采用的校验码具有一定的防伪功能。2.3.2应用系统开发为了充分满足系统在安全性、跨平台性、可移植性、易扩展性、易维护性等方面的要求,系统主要采用基于Java平台的J2EE技术体系,构建于B/S三层应用体系结构之上,并采用XML等编程技术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将复杂的业务逻辑、流程控制逻辑和数据存取逻辑通过在不同的技术层面上实现,在应用服务器之上,实现业务逻辑的快速部署和灵活调整,充分保证数据库系统的安全可靠访问。系统支持ORACLE、SQLSERVER、SYBASE、DB2等各种大型的主流关系型数据库;同时支持Windows、国产Linux及Unix等各种操作系统;利用XML作为系统接口的数据交换标准,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具体采用技术如下:(1)J2EE架构J2EE平台企业版(Java2EnterpriseEdition),是一套全然不同于传统应用开发的技术架构,包含许多组件,主要可简化和规范应用系统的开发与部署,进而提高可移植性、安全与再用价值。(2)3层体系结构本子系统采用流行的J2EE3层应用体系架构,这种标准的体系结构以及其所支持的跨平台的Java语言可以方便用户的应用开发以及应用集成。同时由于该应用支撑平台支持多种流行的开放工具,用户可以选择其熟悉的开发工具开发应用,缩短了开发部署以及应用移植的时间。(3)XML技术XML代表ExtensibleMarkupLanguage(可扩展的标记语言)。XML是一套定义语义标记的规则,这些标记将文档分成许多部件并对这些部件加以标识。它也是元标记语言,即定义了用于定义其他与特定领域有关的、语义的、结构化的标记语言的句法语言。在本子系统中,XML技术主要用作不同应用系统之间信息交换的标准以及数据共享的方式。(4)WebGIS技术互联网(Internet)的迅速崛起和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使万维网(WorldWideWeb,简称WWW或Web)成为高效的全球性信息渠道。随着Internet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需求,利用Internet在Web上空间数据,为用户提供空间数据浏览、查询和分析功能,已经成为GIS发展的必然趋势,本项目均采用WebGIS技术构建展示信息平台,基于服务器的GIS解决方案,以创建和分发J2EE应用和服务。用户在任何连通网络的客户端上都可以通过IE使用GIS系统,不需要另外安装GIS操作软件。2.3.3监管平台建设集成生产、流通等数据构建中心数据库,同时,完成蔬菜基地或专业合作村的数据收集、整编与入库工作;在此基础上构建产地环境评价系统、执法巡查应用系统,项目和人才培养上具有一定的创新作用。推广部门要将这些创新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农业技术的转化,使其转变为真正的生产力。综上所述,针对当前我国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加强重视。通过明确构建思路、创建和完善涉农组织以及突出教育单位和农业科研单位主体性等方式,健康有效地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促进我国农业和经济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勇,李小林,张胜文,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安徽农业科学,2009(04):13-16.

[2]李维生.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一条必由之路———论建设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J].山东社会科学,2008(01):22-25.

农业溯源技术范文第6篇

关键词:肉类和蔬菜;物联网;追溯;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OA);网络拓扑;数据标准

中图分类号:F252;X9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4-6166-06

近年来,特别是对生猪养殖、屠宰、流通环节实行市场化管理以来,肉类蔬菜产品的经营大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先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行之有效的监管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管理的需要。但是,政府监管及执法尚没有现代信息管理手段,给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个别地方农产品市场安全受到威胁,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要下大力气进行根治[1]。一方面,规范我国的生猪养殖、屠宰及流通的监管,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重中之重的任务是解决我国特定的市场环境下对白条猪这一特殊商品实现对生猪及其肉类的数据信息可追溯,从农场到餐桌有效延续[2]。另一方面,针对蔬菜流通空间跨度大、环节多、准入门槛低、流通时间短等特点,实现蔬菜流通各环节监管信息相连接,真正做到信息可追溯[3]。建立市级蔬菜流通信息数据库,形成蔬菜流通“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对苏州市蔬菜流通全过程跟踪、企业全覆盖汇集,使之信息清晰、追溯快捷,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蔬菜安全监管和调控决策信息。

物联网是由传感器技术、网络技术、高性能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等多项信息技术融合而成的信息技术体系。在物联网构想中,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商品生产商可以实时获取其商品的销售和使用情况,从而及时调整其生产量和供应量。如果这一构想得以实现,那么所有商品的生产、仓储、采购、运输、销售以及消费的全过程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全球供应链的性能将获得极大的提高。因此,将基于RFID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于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不仅能够快速、自动、准确地采集各种信息,还能够将信息通过数据库和网络技术进行整合,实现统一管理、协调运作,从而保证追溯的可能性和有效性。

1 基于物联网的肉类和蔬菜流通可溯源系统总体框架

总体框架结合各级政府落实国家《食品安全法》和《商务部财政部关于开展“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以政府管理模式创新引导技术创新,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以高效低成本运转牵引供应链业务流程优化、符合中国国情的典型物联网技术应用方案,实现肉类和蔬菜流通全流程溯源和管理。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肉类和蔬菜质量流通可追溯系统是通过Web技术、条码技术、非接触式IC卡、无线手持终端设备、数据采集中间件技术的肉类及蔬菜可追溯系统技术解决方案。系统将建立完全覆盖生猪屠宰厂、肉类蔬菜批发企业、农贸市场、大卖场、连锁超市、重点团体消费单位、“产销对接”核心企业的农产品可追溯系统[4],包括了肉类和蔬菜流通过程电子交易结算、进销存批次跟踪溯源、质量检测监管、数据实时采集等功能[5]。

系统建立基于Web技术的肉类和蔬菜全程质量跟踪与可追溯的公共网络(互联网)平台,提供给政府监管部门和广大消费者使用,并且能够与中央追溯管理平台实现无缝对接。同时,建立基于Web技术的综合监管工作考核系统,通过系统实时考核监管工作的数量和质量。

按照图1所示的流通追溯过程,实行市场准入机制,所有到市区屠宰的生猪、外地进入苏州市的冷鲜肉必须先到“市区肉类准入备案中心”登记备案后方可进入屠宰企业和肉类批发市场。所有到市区的蔬菜都必须先到“市区蔬菜准入备案中心”登记备案后方可进入蔬菜批发市场。

质量检测信息是肉类和蔬菜进场登记信息中的重要部分,无论是外地还是本地的肉类和蔬菜进入批发市场,都必须进行全面的农药残留检测,检测不合格的都将进入销毁程序[6]。

零售商(包括团体消费单位)携IC卡进入批发市场,进行理货、过磅,肉类、蔬菜批发经营户利用智能溯源电子秤一体机进行刷卡交易,交易信息储存到中心数据库,并写入IC卡。零售商(包括团体消费单位)携卡进行资金电子结算,打印交易凭证后离场。

蔬菜配送中心,在按配送对象(包括连锁超市)理货装筐时,将蔬菜来源信息与蔬菜周转筐的RFID芯片进行关联,当送达目的地时,由超市工作人员通过RFID读写器,将蔬菜进货信息登记至系统中。

在零售端点的连锁超市和农贸市场,团体消费单位凭卡交易时,零售商的智能溯源电子秤自动采集交易数据上传到中心平台,并且直接有智能溯源电子秤将信息写入团体消费单位的IC卡,普通消费者可以向零售商索要销售小票。

数据中心系统每天汇总信息,进行核对,产生统计分析报表,通过网站系统向政府提供查询服务。

市民可在农贸市场、超市大卖场安装的触摸查询终端上实时查询市场各摊位肉类、蔬菜的进货来源、屠宰、检疫检验、残检等方面的信息,也可通过短信、固定电话12312、互联网查询肉类、蔬菜的进货来源。

2 基于物联网的肉类和蔬菜流通可溯源系统功能与设计

2.1 硬件平台规划

在整个平台应用范围内,根据数据库数据存储的类型不同,有2个数据库,分别用于不同的用途,面向不同的应用途径(图2)。从图2可以看出,一是用于各流通节点子系统进行数据读写的实时事务处理型数据库,二是用于政府监管及消费者溯源查询的数据仓库型数据库。

在应用服务层,服务器通过集群技术提供了冗余性和扩展性,一旦集群中的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其他服务器就会简单地接管并继续访问数据库服务器;在数据存储层,整合平台通过双机故障切换集群支持功能,以保证应用程序在发生灾难性故障时也能继续正常运行。

支持流通节点各子系统正常运行的数据实时事务处理服务器集群(生产环境)主要由2台应用服务器和2台数据服务器组成,支持政府监管部门数据分析统计、消费者溯源查询以及与中央追溯管理平台对接的数据仓库服务器集群(热备环境)也同样由2台应用服务器和2台数据服务器组成,整个硬件平台同样具有较强的可用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2.2 软件体系架构

肉类和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平台需要实现的基本功能是基于流程的肉菜追踪与溯源业务。整个业务功能的设计和实现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OA),充分保证系统功能和流程实现的灵活性和扩展性。系统总体架构是系统设计的基础,它包括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等各个环节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在认真分析苏州市肉菜流通环节各项业务需求的基础上,基于面向SOA的设计原则,对信息系统的整体架构进行了全面的设计,如图3所示。

系统的硬件基础设施主要指系统运行的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以及配套的安全设备等。其中,计算机网络有专网、公网,包括已投入运行的放心肉项目三级网络,正在建立的安全、稳定、通畅的覆盖苏州市各县(区)肉菜流通节点的信息网络系统。安全设备有防火墙等。数据库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包括流通节点及流通主体的基础数据库、屠宰业务数据库、批发交易业务数据库、零售业务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系统软件系统是支撑系统运行的系统级软件系统,主要有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中间件系统等。基础构件平台提供基于业务规则的管理平台。对于一些通用的使用频度较高的业务操作,平台提供定义规则和使用规则。应用系统在基础构件平台的基础上,设计应用系统,主要包括4个流通环节(批发环节、零售环节、消费环节、屠宰环节),6个流通节点追溯子系统(批发市场追溯子系统、农贸市场追溯子系统、超市或大卖场追溯子系统、连锁门店追溯子系统、团体消费单位追溯子系统、屠宰企业追溯子系统)。

2.3 网络规划

如图4所示,服务器机房DMZ区域,所有与外界的网络连接均需通过防火墙进行隔离。应用层根据实际用户量配置2~4台中间件服务器(WEB LOGIC)采用集群方式安装部署,将系统压力分配到多台服务器上,既保证了服务器无单点故障,也保障了服务器的效率;数据服务层使用2台数据库服务器集群的方式部署,将系统压力分配到2台服务器上,既保证了服务器无单点故障,也保障了服务器的效率。另外1台数据备份服务器,根据备份策略将存储阵列柜的数据备份至磁盘;生产数据存储在磁盘阵列中,以保障数据的高效和安全。

屠宰企业、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及相关横向部门通过VPN网络访问可追溯数据中心;团体消费单位通过互联网访问可追溯数据中心;超市(大卖场)、连锁门店通过互联网访问可追溯数据中心;消费者及领导移动办公,通过互联网访问可追溯数据中心;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内部的溯源型终端设备采用WIFI方式与市场内服务器或普通台式机进行联网,并与数据中心进行数据交互。

2.4 数据标准设计

为了确保肉类和蔬菜信息的完整性,对每件商品上的标签进行了惟一编码,作为产品的追溯码,消费者可以在智能终端机上或者溯源网站上输入20位的追溯码,获得流通全过程的全部信息。20位追溯码由6位行政区域代码、3位备案顺序号A、4位备案顺序编号B、7位流水号组成。在销售前,为每件肉类或蔬菜贴上一个含有20位追溯码的RFID标签[7,8],RFID标签的编码组成如表1所示。

更多更详尽的信息将在肉类和蔬菜全流通的各个环节被录入溯源系统中,“产销对接”核心企业、生猪屠宰厂、肉类和蔬菜批发企业、农贸市场、大卖场、连锁超市、重点团体消费单位,这些流通主体将持非接触式IC卡入场,将各自环节的信息录入到数据库中,便于消费终端进行溯源,包括流通过程电子交易结算信息、进销存批次跟踪溯源信息、质量检测监管信息、数据实时采集信息等[9,10]。IC卡数据标准设计如表2所示。

3 追溯系统测试与应用

本研究从解决肉类和蔬菜等农产品流通追溯着手,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肉类和蔬菜质量流通可追溯系统是基于Web技术、条码技术、非接触式IC卡、无线手持终端设备、数据采集中间件技术的肉类和蔬菜可追溯系统技术解决方案。系统将建立完全覆盖生猪屠宰厂、肉类蔬菜批发企业、农贸市场、大卖场、连锁超市、重点团体消费单位、“产销对接”核心企业的农产品可追溯系统,包括肉类和蔬菜流通过程电子交易结算、进销存批次跟踪溯源、质量检测监管、数据实时采集等功能。肉类和蔬菜流通中各环节的负责人持IC卡入场,将本环节要素信息录入到各流通节点子系统中,由数据库进行存储和管理。消费者作为流通终端,可以通过产品包装上贴的一维追溯码(图5);在肉类和蔬菜追溯系统界面(图6)进行溯源,查看肉类和蔬菜从产地到卖场所有流通节点的信息,如图7所示。

系统在多家农产品批发市场试用,通过建立肉类和蔬菜流通可追溯体系,有效规范了商品流通和市场秩序,提高了产品质量的安全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提出了基于Web技术、条码技术、非接触式IC卡、标准化蔬菜周转筐(RFID)、无线手持终端设备、数据采集中间件技术的肉类及蔬菜可追溯系统技术解决方案。

2)建立了完全覆盖生猪屠宰厂、肉类和蔬菜批发企业、农贸市场、大卖场、连锁超市、重点团体消费单位、“产销对接”核心企业的农产品可追溯系统,包括肉类和蔬菜流通过程电子交易结算、进销存批次跟踪溯源、质量检测监管、数据实时采集等功能。

3)建立了基于.Net技术的肉类和蔬菜全程质量跟踪与可追溯的公共网络(互联网)平台,提供给政府监管部门和广大消费者使用,并且能够与中央追溯管理平台实现无缝对接[11]。

4 结论

食品安全是目前很多人都非常关注的问题,追溯体系是确保食品安全的有效工具。本研究建立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肉类和蔬菜流通可追溯系统,集成了集身份认证、标签打印、数据上传等功能的流通控制存储通信设备,自主研发了市场准入、产品检测和产品追溯功能的肉类和蔬菜流通可追溯软件系统,提高了肉类和蔬菜流通过程控制的可信度,规范了企业的生产管理,提高了消费者的最终知情权,加强了政府监管力度,对于其他地区实施肉类和蔬菜流通追溯提供了借鉴模式和技术支持[12]。

系统的运行效果不仅取决于系统建设的质量,更重要的是系统建成的运营维护。对此,必须从制度、管理流程和技术支持3个方面建立确保平台稳定、有效运行的长效保障机制。从系统运营保障制度角度制定相关的行业规范及相应的实施办法,确保系统能够在制度化的保障机制下长期发挥行业监管作用。另外项目建设单位应在项目的开发、实施及后期运营维护提供组织、人员和沟通机制等各个方面的保障,确保系统在行业内的可持续应用,并为系统的后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保障。

参考文献:

[1] 侯春生,夏 宁.RFID技术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3):296-298.

[2] 祝胜林,黄显会,张守全.大型猪场基于RFID的信息平台研究与应用[J].广东农业科学,2007(3):63-65.

[3] 杨天和,褚保金.“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全程控制技术体系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6(6):441-444.

[4] 邓若鸿,陈晓静,刘普合,等.新型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的协同模式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26(7):59-65.

[5] 王虎虎,徐幸莲.畜禽及产品可追溯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J].食品工业科技,2010,31(8):413-416.

[6] ABADA E, PALACIOB F, NUINC M, et al. RFID smart tag for traceability and cold chain monitoring foods: Demonstration in an intercontinental fresh fish logistic chain[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2009,93(4):394-399.

[7] WELBOURNE E, BATTLE L, COLE G, et al. Building the internet of things using RFID [J]. IEEE Internet Computing, 2009,13(3):48-55.

[8] AMPATZIDIS Y G, VOUGIOUKAS S G. Field experiments for evaluating the incorporation of RFID and barcode registration and digital weighing technologies in manual fruit harvesting[J].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2009,66(2):166-172.

[9] 史喜阳,孙棣华,宋潇潇.基于CEP的RFID数据处理模型研究[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8,27(4):73-76.

[10] 丁永军,张景春,杨信廷,等.一种新的二维码识读工具的构建及应用方案[J].包装工程,2008,29(12):128-130.

农业溯源技术范文第7篇

关键词:有机RFID;农产品;溯源;成本低廉

中图分类号:TP3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6)11-00-04

0 引 言

“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系统”最初是20世纪90年代末欧盟为了解决“疯牛病”问题,逐步由政府提出建立并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以GMP(“良好作业规范”)和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为根本,食品链相关组织(包括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公司和组织)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颁布的“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作为组织的核心管理要素,明确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

对食品生产、加工、物流、仓储、销售等环节建立信息管理制度,实现向上追溯和向下跟踪的“双向”管理,并在超市类似ATM机系统的专门硬件上进行信息共享,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如果出现食品质量问题,即可通过扫描食品标签上的追溯码在网上查询该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信息,从而明确相应法律责任的事故方。

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可通过食品溯源专用硬件设备,在食品流通、供应、消费、库存等各环节中进行信息收集、信息记录以及信息交换等操作,方便市场中的生产者、销售者以及消费者进行快速、有效的沟通。这种食品安全和食品行业自律行为,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极其重要。

1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必要性

20世纪90年代至今,互联网高度发展,大大提高了社会的交流与发展。但同时,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出现,早些年的“三鹿事件”让公众对民族品牌出现信任危机,“地沟油事件”又引起了公众对餐饮业的斥责与不安……如何向公众确保食品安全不仅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还引起了生产者和销售者的注意,目前已成为我国食品安全发展的焦点问题。

农产品具有的信任特性决定了农产品可追溯系统实施的必要性。信任产品特性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后,没有能力了解农产品相关的生产信息和物流信息,如使用农药剂量,物流仓储信息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也属于信任品,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由于食品信息被生产商和经销商掌控,消费者并不知道,因此也从根本上造成了两者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信任危机”出现的可能性较大。

建立农产品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消除了消费者对生产商及经销商的“信任危机”,同时在系统的监督下建立企业间的优胜劣汰机制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2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射频识别(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认识计算和智能控制技术、纳米技术、网络融合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为追溯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2.1 具有农产品商品特征的追溯码编码

在国际上,EAN・UCC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商品的追溯码编码和条码表示中,将商品名称、产地、价格、规格等信息进行处理并储存在编码中。EAN・UCC系统是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 International)和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AA)共同建立的全球统一商品标识系统。消费者可以在销售终端通过POS自动销售系统查看食品链在生产、加工、运输、仓储等各环节的信息。

农产品不同于一般商品的地方在于,它具有地域性、鲜活性、种类性等特点,因此设计农产品商品追溯编码时要将农产品的产地、种类、等级、生产日期作为特征编码考虑进去。

国内现有的追溯码编码系统存在很多不足,比如编码长度不够短、数据加密性不强、实时追溯信息不畅等。而杨信廷等科研学者提出在设计农产品追溯码时采用26数字加密信息,并将位置码、产品码、生产日期码、认证类型码、多重校验码相结合,食品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可实时追溯至出问题的生产环节。将追溯码编码与Google Earth地图相结合,在可视化图形结合方面创新发展,这对于解决目前追溯码编码问题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2 农产品商品利用有机RFID标签追溯

追溯码的信息载体是产品标识,那么标识技术又有哪些不同呢?目前,市场上有两种主流的追溯码――二维条码和射频识别技术(RFID)[1]。

2.2.1 二维条码技术

二维条码技术通过对信息进行编码、印刷、光传感等操作,将食品质量信息及数据加密转化存储于二维条形码标签上,建立了规范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扫码可将二维条码附带的数据提取出来,并进一步转化成追溯所需的信息。条码存储信息上条码呈现高密度、大容量、支持数据加密技术等特点,在编码范围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此外,由于条码本身的符号形状可变,可大大提高其适用性。但条形码只能用人力在可见的小范围内使用扫描器进行近距离特定方向的读取,无法保证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目前农产品市场使用的二维条码需要消费者通过扫描才能知道该产品来自于哪个企业,而消费者却无法得知农产品具体的产地、用药、施肥等生产信息。

2.2.2 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RFID)[2]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这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利用射频信号的空间传输特性实现对物体的自动识别并提取相关信息[3]。该技术具有多个标识,可以在任意方向远距离识别标签附带的信息,重复利用性好,防尘、防水、耐腐蚀性强。RFID标签通过对农产品的产地、种类、规格、生产日期、所在位置等信息数据进行加密编程[4],以保证消费者对农产品的知情权。

RFID系统由RFID标签、RFID阅读器及应用支持软件三部分组成。RFID标签[5]由芯片和天线组成,芯片部分通过复杂的IC工艺在硅片上制备出来。每一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

无机RFID标签的高昂成本一直制约着该标签的大规模应用[6](RFID标签的成本大约为每枚0.2美元以上)。有机RFID标签则采用印刷电子技术,将IC电路通过机薄膜晶体管制备(DTFT)在低廉的塑料基底上。用金属和有机墨水在塑料基底上形成芯片和天线。

在实际操作中,在被标识物体上附有有机RFID标签,当被标识物体进入阅读区或工作区时,阅读器会以远距离非接触的方式自动识别有机RFID标签编码的信息,从而实现对物品的自动化识别,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机RFID标签具有低成本、简化制作流程等特点,可以制成随意粘贴的柔性薄电子标签。

有机RFID标签的工作原理、读取速度、读取距离等和无机 RFID 特点一致,其区别在于两者的材料和加工工艺不同。在世界范围内,好多公司都看好有机RFID市场,纷纷加大对其的研究投入,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2005年、2006年,PolyIC、Philips先后宣布他们已经通过印刷+光刻的技术制备出了工作在13.6 MHz的有机RFID标签[7]。二维条码、有机RFID、无机RFID标签的比较见表1所列。

由表1可知,在成本和易用性方面,有机RFID标签和二维条码标签都具有成本低廉且方便易用的特点。在环境适用性、读取方向以及读取距离方面,有机RFID标签和无机RFID标签具有防尘防水、耐腐蚀、远距离任意方向读取的特点。如果商品需要贴有机RFID标签,那么物流运输、仓储、POS(Point of Sale,POS)以及超市不能要求标签具有超长的使用寿命。由此看来,有机RFID在读取速度、信息容量、重复使用、使用寿命上虽不如无机RFID标签,但也能满足商品对标签的要求。这为有机RFID标签的大规模推广使用提供了可能。

3 农产品食品安全溯源系统

3.1 农产品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及信息模型

农产品食品安全溯源系统[7]包括种植场运输物流加工生产物流仓储超市消费者的顺序流程和从消费者超市物流仓储加工生产运输物流种植场的追溯过程,其构成了整个食品安全的溯源流程。下面是不同的生产环节以及与之匹配的信息。

(1)种植场:种植场基本信息、肥料信息、用药信息、生长信息及转入转出信息。

(2)物流运输:物流企业基本信息与运输起止位置及时间。

(3)生产加工:加工企业基本信息、加工前基本信息、加工成品后基本信息及转入转出信息。

(4)物流仓储:仓储企业基本信息、运输起止位置、时间、温度信息、湿度信息等。

(5)在农产品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中,对每个不同的环节采用不同的标签技术对其标识,可以实现从餐桌到种植场的全程追溯,从而保证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3.2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基本框架

由于农产品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中的每个生产环节对信息录入以及追溯的要求不同,信息量大且复杂,仅依靠追溯信息和标签很难解决,因此需要建立相关的食品安全数据中心,采用标签和数据中心相结合的方式才能满足追溯系统的要求。农产品食品追溯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

在种植场上,管理人员每天都要详细记录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及使用频率和剂量,待农产品成熟上市时,管理人员就把相关信息上传到“食品安全数据中心”,消费者在服务终端硬件上可以依据相关标签的追溯码信息全面清晰地追溯到生产环节每一步的录入信息。

消费者在类似ATM机终端上可凭借信息标签清楚查看食品的产地、种植时间、营养成分以及种植过程中使用的肥料、杀虫剂和除草剂种类,包括种子信息和日常种植的照片。

在物流运输管理平台、生产加工管理平台和种植场管理平台等将类似的数据汇集处理,然后上传至“食品安全数据中心”,最终由消费者在超市终端查询。

在整个农产品食品追溯框架中需要政府建立自动食品安全监测平台[8],并设置专门机构对追溯系统涉及的种植场、运输企业、仓储企业等进行监督。在农产品生产环节录入的信息都要通过相应的管理平台将产品信息汇集到“食品安全数据中心”。消费者可以在公告查询系统根据标签附带的追溯码信息在“食品安全数据中心”查询到该产品生产环节的所有信息。一旦出现食品质量问题,可以通过数据中心实现对农产品的向上追溯和向下追踪,从而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事故方。

4 有机RFID标签在农产品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中的应用

农产品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具有多个生产环节,信息量大、覆盖范围广,且从餐桌到消费者的生产链也很复杂。同时,中国现有的经济条件和科技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在整个生产链环节全部使用电子标签还不现实[9],因此农产品食品安全系统中的6个环节应结合标签技术的不同特点去选择标签。

4.1 种植场

农产品种植后,种植场管理平台会根据种植过程中农产品的批次、肥料、农药等情况,在种植场管理平台生成唯一的“农产品生产标识码”,在管理平台上录入农产品的个体信息库并传至食品安全数据中心。由于农产品个体的信息量比较大,而且在信息录入环节需要逐个登记农产品的标签,因此在种植环节适合采用RFID作为“农产品生产标识码”的载体。“农产品生产标识码”在食品安全数据中心有唯一的RFID标签与其对应。由于农产品的生产周期和市场流通时间均低于一年,故采用有机RFID标签比较适合,该标签不仅信息数据加密性强,还降低了成本。

4.2 物流运输

物流企业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将农产品涉及的生产和物流信息通过物流运输管理平台传输至食品安全数据中心。无机RFID标签适用于物流运输时间超过一年的情况,有机RFID标签适用于物流运输时间低于一年的情况。

4.3 生产加工

生产加工企业存在若干生产环节,可根据对农产品的加工过程进行流水线式监控,将每个生产环节的处理信息及时录入生产加工管理平台,并上传到食品安全追溯中心。即对生产加工过程生成的“农产品生产加工标识码”和“农产品生产标识码”进行登记,并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此时“农产品生产加工标识码”成为农产品唯一的标识。通过“农产品生产标识码”可以追溯到生产过程中的农产品,通过“农产品生产加工标识码”可以追溯加工后的农产品,实现了从生产到加工的全部信息的全面追溯。

因为农产品生产加工后,需要标签数量相对较多,采用无机RFID标签不仅在成本上负担极大,在农产品跟踪管理上也只能分批次进行。有机RFID标签或者二维条码应用在这个环节很合适。但由于二维条码在运输过程中易受到污染等原因,有机RFID标签所具有的环境适用性及其读取方式更适合本环节 [10]。

4.4 物流仓储

基于4.3的分析,在物流仓储环节采用“农产品生产加工标识码”进行信息数据的管理。通过管理平台向信息中心汇总物流基本信息,仓储基本信息,多个时间节点的物流温度、仓储温度等信息,实现农产品在物流仓储环境的个体化管理过程。物流基本信息、仓储基本信息、实时物流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在管理平台进行统计整理,最后上传至食品安全数据中心。物流仓储环节实现了农产品在物流仓储转换的个体化管理。

4.5 超市

在超市出售农产品时,有机RFID标签标识的“农产品生产加工标识码”在超市的管理平台被读取,生成一个对应的“用户标识码”。“用户标识码”和“农产品生产加工标识码”在数据中心登记上传,两者之间有唯一的对应关系。使用标签上的“用户标识码”的农产品基数大,采用二维条码或者有机RFID标签比无机RFID标签成本低。超市是否使用二维条码或有机RFID标签还需要根据消费者的习惯和超市的具体配置来确定,两者在理论上没有差异。

4.6 消费者

超市向消费者提供二维条码或有机RFID标签,消费者可以通过公共查询系统查询到产品的“用户标识码”。通过“用户标识码”可以查到超市的信息,进一步追踪到“农产品生产加工标识码”。根据“农产品生产加工标识码”可以追溯到农产品的加工与仓储信息,进一步追溯到农产品的“农产品生产标识码”。通过“农产品生产标识码”可以查询到农产品的批次、肥料、农药等信息。通过终端,消费者可以追溯到农产品整个生产过程的信息。

根据农产品生产过程不同环节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标签技术。标签技术和溯源环节的适配如表2所列。

5 结 语

在成本和易用性方面,有机RFID标签具有二维条码标签成本低廉且方便易用的特点。在环境适用性、读取方向以及读取距离方面,有机RFID标签具有无机RFID标签防尘防水、耐腐蚀、远距离任意方向读取的特点。尽管有机RFID标签在读取速度、信息容量、重复使用率、使用寿命方面不如无机RFID标签,但并非在农产品食品溯源系统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这些特性。这为有机RFID标签的大规模推广使用提供了可能。

农产品食品安全溯源系统的主要环节包括种植场、运输物流、生产加工、物流仓储、超市和消费者6个环节,应根据不同环节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标签技术。种植周期较短的农产品可使用有机RFID标签代替无机RFID标签,而在超市可选择性使用有机RFID或二维标签。引入溯源过程的有机RFID标签不但大大降低了农产品食品的溯源成本,还可以加快农产品食品溯源技术在实际中的普及与大规模应用。

参考文献

[1]余平祥,巫远媚,胡月明,等.RFID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读取率优化策略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7):132-136.

[2]黄锋,郝鹏,吴华瑞.RFID 中间件在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S2):177-181.

[3]任守纲,徐焕良,黎安,等.基于RFID/GIS物联网的肉品跟踪及追溯系统设计与实现[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10):229-235.

[4]谭民,刘禹,曾隽芳.RFID技术系统工程及应用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张姝楠,郭波莉,潘家荣.RFID技术在食品全程跟踪与追溯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9):148-151.

[6]胡心怡.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规模化奶牛场中的应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1):76-77.

[7]田雪雁,徐征,赵谡玲,等.有机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研究进展[J].半导体技术,2008,33(4):277-280.

[8]程雪,周修理,李艳军.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动物食品溯源中的应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9(10):140-144.

农业溯源技术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农产品;追溯试点;建设;成效;问题;建议;陕西定边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296-03

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部,地处陕、甘、宁、蒙4个省交界。全县总人口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万人。全县总土地面积6 920 km2,有农耕地246 667 hm2。定边县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石油、天然气、食盐富集区。农业生物资源多样,盛产马铃薯、玉米、荞麦、油料、蔬菜等特色农产品,是全国马铃薯生产大县,世界红花荞麦原产地,陕西省政府确定的5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

农产品追溯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2012年以来,定边县按照“以企业为实施主体,以基地标准化生产为基础,以生产档案记录为起点,以产品信息标识为手段,以消费者查询为终端,通过挂接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平台,链接生产、流通2个环节,实施从基地到市场全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的思路,积极开展农产品追溯试点探索,初步实现了事前预防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事中界定清楚责任主体、事后产品质量可追溯的目标。

1 追溯试点主体企业选择

定边县纳入农产品追溯项目的企业共有10家,其中生产型企业6家,包括白泥井镇助民大棚蔬菜合作社、定边镇晨阳蔬菜专业合作社、白泥井镇绿恒蔬菜专业合作社、安边镇龙飞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科发马铃薯良种繁育有限公司、定边县绿康源有机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加工型企业2家,包括定边县鑫宏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定边县塞雪粮油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流通型企业1家,为隆菁工贸有限公司;农产品批发市场1家,为定边县东园子农贸市场。

参与农产品追溯项目的企业,除批发市场外,其他9家企业既有省市级龙头企业,又有省市级以及部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企业生产基地及产品均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及产品一体化认证,部分企业获得绿色食品、有机转换产品认证。全县纳入农产品追溯项目的企业,生产基地面积3 021.5 hm2,追溯产品产量3.76万t,追溯产品种类涉及马铃薯、辣椒、西甜瓜、荞麦、葵花等14类。

2 追溯平台及运行制度建设

2.1 追溯平台硬件建设

一是建成县级监管平台1处。在县农检中心配备电脑、数据采集等监管追溯设备6台(套)。二是建成企业检测追溯平台10处。在纳入追溯的企业中,每家检测平台配备农残速测仪1套、检测附属设备(包括振荡器、水浴锅、冰箱)3套,追溯平台配备二维码打印机1台、针式打印机1台、密码U盾、电脑等。粮食类初加工产品为主企业,主要配套了黄曲霉毒素速测卡。

2.2 追溯管理运行制度建设

2.2.1 生产企业追溯运行管理制度。

(1)企业产品质量管理责任制度。企业负责人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企业设内检员、技术员,分别负责产品质量和技术宣传指导工作,是企业产品质量直接责任人。

(2)产地管理制度。主要是企业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安排布局农产品生产基地。具体生产基地编号由生产企业在生产记录档案内进行详细登记。

(3)投入品管理制度。主要是企业指定农药、化肥等农资定点供应门市,建立农资购销台账,实行实名制销售,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和不合格肥料等农资流入生产基地。

(4)基地标准化生产管理制度。主要是企业详细制定各类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程标准要求组织生产,做到依标生产、依标经营。

(5)生产过程档案管理制度。主要是企业落实专人,组织农户如实记录生产农事过程操作档案,重点记载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使用量、使用次数及农药安全间隔期等事项。原始记录档案必须保存2年。

(6)产地产品自检准出制度。主要是生产企业对本企业或合作农户销售的农产品,按批次在产品销售前,实施质量检测,符合标准的准予销售。

(7)产品信息采集录入网上上传制度。企业利用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网页系统,免费申请设立企业自有网页。落实专门操作人员,按照“生产企业版”网页系统设置要求,在产品生产周期内,及时、准确、完整录入产品生产过程档案及质量检测等信息。

(8)产品准出加贴追溯标识制度。企业利用“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系统平台”的“生产企业版”网页系统设置要求,自动采用第1部分为主体码(2位数省份代码+4位数企业主体代码)+第2部分为追溯码(9位数)产品批次码的编码规则,将企业或合作农户销售的批次产品赋予二维信息码。在产品销售时,对包装或单个产品加贴追溯标识。追溯标识包括二维码标识、认证标识。

2.2.2 产地农贸市场追溯运行制度。即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产地农贸市场(包括生产、流通型企业)利用“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系统平台”的“批发市场版”网页系统设置要求,免费申请设立企业自有网页。对进场产品实行严格的索证索票登记、检验检测以及不合格产品就地销毁制度,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1-2]。

2.2.3 县级追溯平台监管运行制度。负责纳入追溯企业的预审备案上报工作;负责指导企业建立检测追溯平台,提供技术服务;负责指导企业按规范实施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监督企业及时维护运行“企业网络追溯平台”;负责企业诚信体系考评和问题产品质量追责工作;负责县级监管平台网络系统维护。

3 追溯试点成效

3.1 初步探索出农产品追溯基本技术流程模式

按照农业部门监管职责分工,定边县农产品追溯试点设计追溯的边界为从生产基地到农贸市场流通2个环节。

3.1.1 生产环节。选择农民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作为实施主体,以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为前提,以生产过程档案记录为核心,以产品质量检测为关键,以产品身份标识信息化管理为手段,实现“生产有标准、过程有记录、质量有检测、身份有标识、产品准出可追溯”的目标。生产环节追溯技术流程模式见图1。

3.1.2 流通环节。选择农贸市场作为实施主体,对入市产品索证索票登记、质量检测、终端查询扫描,实现“入市产品有来源、产品质量有检测、产品责任可界定”的目标。流通环节追溯技术流程模式见图2。

3.2 建立健全企业产品生产经营质量控制制度,推进农业标准化发展

落实了产品质量主体责任,防止一旦出现问题产品,监管部门之间、产品生产与流通各环节之间互相推诿、责任边界不清现象。有力地推进了农业标准化,提高了企业和农户依标生产、依标经营的意识。

3.3 落实市场准入制度

通过追溯,实施产地产品准出检测、产地农贸市场产品入场登记复检,确保了不合格产品不出产地、不流入市场,进一步推动了市场准入制度的深化落实。

3.4 增强农产品品牌竞争力

通过追溯,提升了产品销售价格,增强了产品品牌竞争力,促进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例如,助民合作社的“白泥井”牌西瓜、香瓜,隆菁公司的“一定”牌辣椒等产品,通过在产品包装上(或产品上)加贴追溯标识,价格比同期上市的其他地区产品高0.6元/kg以上。据统计,10家企业完成销售产品追溯量达25 300 t,加贴二维码标识1 552枚,无公害认证标识97 356枚,出具食品安全合格证明216份,无一例质量投诉案件发生,实现了消费者明白消费,有效提升了质量安全水平。

4 追溯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4.1 加强项目组织领导

定边县农业局把农产品质量追溯试点项目作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的重要途径,按照监管职责责任分工要求,成立了以主管局长为组长,局下属农检、农技、种子、园艺、综合执法等单位负责人的项目领导小组,总体协调项目推进落实工作。在县农检中心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及技术服务工作。

4.2 狠抓技术宣传培训

定边县近年来拿出15万元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专项经费,支持培训工作。一是采取“送出去”的办法,选派县农检中心、试点企业负责人和内检员等45人次分别参加省市有关质量追溯专题培训,考察外地经验,有效提高了县级及企业质量监管人员追溯技术能力。二是采取请进来的办法,先后邀请北京中信国安公司追溯软件平台开发专家及市农检中心专家深入试点企业,对企业质量管理人员进行仪器现场安装及追溯软件操作演示培训。三是组织县级监管人员通过举办专题培训会,培训企业负责人、内检员、检测员、农民技术员、示范农户等300人以上,有效提高了追溯项目参与人员的技术实施能力。

4.3 加大项目资金投入

采取省级财政补一部分,企业自筹一部分,确保了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4.4 加强追溯企业管理

县农检中心一方面深入试点企业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现场解决、现场纠正;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县级监管网络平台,对企业实施追溯情况跟踪监控,对多次不按项目相关实施要求操作的企业,通过诫勉警告、降低企业信用等级等措施,倒逼企业规范追溯工作。

5 追溯试点存在的问题

农产品追溯是一项集农业常规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质量控制制度、企业现代经营管理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新型技术工作[3-4],定边县虽然在项目试点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5.1 企业主动参与动力不强

由于农产品销区市场执行市场准入制度不到位,市场对产地生产企业产品质量证明的索要、倒逼机制没有形成,追溯与不追溯产品之间没有显著的市场价格差异,企业认为,实行产品追溯是自找麻烦、自找责任,因而企业没有动力参与产品质量追溯。

5.2 企业实施产品追溯运行成本高

一般建一个检测追溯平台,至少需要硬件投资3万元,加上企业网络年费、雇佣1个专门从事质量检测和信息档案采集人员工资等费用至少需要6万元。同时,在追溯标识加贴方面,额外增加了产品包装成本。如此高额的运行成本,一般企业很难承受。

5.3 追溯软件系统设计过于繁杂

目前,定边县挂接的榆林市农产品质量监管追溯系统软件平台,存在系统设计的信息量过多、内容庞杂,信息采集成本高,企业人员没有一定的网上操作技能,维护起来十分困难。

6 建议

针对目前追溯试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建议在省级及以上层面出台“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实施条例(或实施细则)”,用严格规范的法律条文确保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落到实处,形成农产品追溯市场倒逼机制,推动生产企业变“要我追”为“我要追”。二是建议各级政府在今后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项目扶持资金安排上,要把企业是否实施农产品追溯,作为项目申报的首要条件,实行严格审核,一票否决。通过项目资金引导企业参与农产品追溯。三是优化追溯软件平台设计,分类设置产品追溯广度、宽度和精度。在当前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组织不健全,追溯工作处于起步阶段的情况下,应以产品追溯到企业为主,只要消费者通过二维信息码查询到产品的生产经营主体就起到了追溯作用[5-8],生产经营主体再逐步通过生产记录档案细化到具体农户、地块。系统设计必须门槛降低,需要采集上传的信息内容尽量简化,能让每一个企业首先“追”起来,不断向深度、广度、精度“追”。

7 参考文献

[1] 杨信廷,钱建平,张正,等.基于地理坐标和多重加密的农产品追溯编码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7):131-135.

[2] 杨信廷,孙传恒,钱建平.基于UCC/EAN-128 条码的农产品质量追溯标签的设计与实现 [J].包装工程,2006,27(3):113-114.

[3] 方炎,高观,范新鲁,等.我国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研究[J].农业质量标准,2005(2):37-39.

[4] 余华,吴振华.农产品追溯码的编码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3):4801-4806.

[5] 修文彦,任爱胜.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发展与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8(S1):208-212.

[6] 周洁红,姜励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中的农户行为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2):118-125.

农业溯源技术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农产品追溯 系统设计 功能实现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7-0000-00

1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1.1系统功能目标

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是以县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建设指导思想为核心,为推进本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开展;宣传推广特色、优势农产品;增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单位的品牌建设和品牌保护意识,同时提升政府部门的全局监管能力。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的目标是为政府、农产品的生产者以及农产品生产商和销售商提品追溯服务。

1.2开发初期的主要工作

系统在开发初期主要要完成以下工作:一是将农产品从种植、栽培、加工、运输、销售等各环节标准化、信息化,建立合理的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农产品市场形成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二是构建详细完整的田间种植数据采集数据库。三是通过建立形成产品二维码信息,设计各阶段的数据库,这样既可以规范生产,又能为消费者提供详实的质量追溯信息,达到对农产品长效跟踪。四是建立涉农企业、个体数据库,农产品追溯码数据库、农产品数据库等数据库,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流程化、网络化管理。

2系统总体设计

2.1基本思路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以农产品条码标签作为主线,针对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进行及时采集上传,并通过二维条码技术的嵌入加强透明度、实现追溯信息的共享。系统要求农业部门内部网络体系完善,并要求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生产企业利用前端数据采集软件,指导督促统一记录格式,规范建立生产档案。为消费者提供及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查询服务,为农业管理部门部门提供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和手段。

2.2系统结构

任何软件或者系统的运行都需要一定的硬件环境的支持,否则其作用和价值无法得到体现。具体而言,它包括服务器端的硬件以及客户端的硬件要求。网络拓扑主要就是对服务器端的硬件进行组织的形式,如数据库的部署、网络的连通、防火墙的部署等。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作为一个分布式的系统,这一部分的设计尤其重要。在本系统中,整个网络架构包括数据服务器、Web应用服务器、防火墙、路由器以及提供给用户的接口等几个部分,具体的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体系结构是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各种不同的角色依照系统分配的角色定位对其的功能和资源进行访问。考虑到不同角色使用的浏览器的不同,系统对各种不同操作系统上的浏览器的界面效果进行了统一,并且充分考虑了系统的使用方便性。

2.3二维码设计管理

产品追溯系统在农产品装箱、打包出售前使用,针对包装规范的产品。追溯标签可由农业部门统一格式,并对优质生产企业统一发放,

消费者通过二维码进行产品追溯查询,是本系统的核心功能。消费者进入查询界面,扫描产品二维码码,系统后台对产品追溯码在信息处理平台进行解码算法,算法结果在业务处理平台进行分段查询农产品信息。在数据库找到匹配信息,数据库返回信息列表,在列表中找到匹配信息,在查询界面显示数据结果。

二维码追溯系统主要功能:①验证农产品的真伪;②获得农产品信息:通过二维码扫描得知农产品生产日期和时间,农产品的生产者、生产地、生产设施、质检情况。③二维码的生成:由合作社、农业生产单位在农事管理系统中录入相关信息,在产品批次生产后抽取关联数据形成二维码。

3系统软件设计实现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软件开发选择J2EE技术体系,采用MVC(模型一视窗一控制)模式开发,将J2EE技术整体构建在JAVA技术之上,为了能够更好的控制Web项目中的变化并提高产品专业化水平,引入了当前先进的Struts技术框架,并在数据持久层引入了数据访问对象技术(DAO)。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功能分析及面向组件的分层系统软件设计方法,对系统软件的总体功能进行设计开发。

4结语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直接与公众健康相关,而且已成为影响中国农业和食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种植业农产品为质量控制和追溯对象,采用二维码技术、多平台溯源、J2EE技术体系以及、Struts框架等技术,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设计,建立了多层次、多角色的质量安全控制追溯体系。以实现了对农产品质量信息的跟踪溯源,满足了人们“明白消费、放心消费”的基本需求,也能为政府动态监管、企业构筑质量控制信息平台提供更高效优质的服务,达到了质量可查询、产品可溯源、事故可预警的示范目的。本研究对其他农产品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也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余华,吴振华.农产品追溯码的编码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3):4801-4806.

农业溯源技术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对策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研究项目(编号:14SWC-025);商学院孵化基金项目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9日

一、引言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8042:1994)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对可追溯性的定义为:通过登记的识别码,对商品或行为的历史和使用或位置予以追踪的能力。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通过建立食品追溯体系来保障食品安全的成果全世界都有目共睹。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的今天,我国通过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加快了构建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的步伐。而步伐的加快,带来的不仅是一系列的成就,同样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本文着重在对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对策建议。

二、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的根本原因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主要植根于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流的断裂,即信息不对称。(图1)(1)生产经营者内部的信息不对称,小生产、大市场的生产模式下,生产经营者之间混乱的产销关系,极易造成信息流的断裂;(2)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基于利益驱动和与消费者有限次博弈之间的不合作,生产经营者将不会主动告知消费者农产品的信息,而消费者更无法从外观直接获取农产品的全部信息;(3)生产经营者与监管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小农生产下复杂混乱的生产流通网络,监管网络无法完全覆盖,从而形成的监管空白、监管滞后和被动监管等都是生产与监管环节信息流断裂的外在表现;(4)监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监管者监察到的信息无法准确、快速地传递给有需要的消费者;(5)监管者内部的信息不对称,我国初级农产品生产归口在农业部门,企业原料把关又在质检部门,市场准入归口在工商部门,在农产品监管的各个环节中信息流往往无法进行充分对接。

三、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概述

(一)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基本思想。对农产品供应链实现可追溯,就是基于供应链思想、现代信息科技及物联网技术构建一个农产品信息追溯系统,对农产品的养殖、种植、加工、防疫、检疫、物流与监督等各个环节的所有信息进行记录储存并对整个供应链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即实现正向可跟踪;农产品经过市场销售到达消费者手中后,消费者可以根据农产品的追溯码进行信息的查询,在出现质量问题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农产品信息追溯系统对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进行逆流查询,快速有效地找到有问题的原料或加工环节,有助于事后补救措施的进行,即实现逆向可追溯。

(二)建立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的必要性。近年来,国际和国内苏丹红、疯牛病、瓜果时蔬农药残留超标等一系列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爆发引起了人们对农产品的恐慌。而可追溯体系强调农产品的唯一标识和全过程追踪可以强有力地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此外,农产品是否具有可追溯性已经成为了国际市场上农产品贸易的一大壁垒。例如,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就要求出口到本国/地区的农产品必须具备可追溯性。由此可见,对于我国而言,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不仅可以保障我国人民舌尖上的安全,同时也是打破国际市场上农产品贸易壁垒,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三)建立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的可行性。能否建立起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主要依靠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环境可行性。

目前,溯源技术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电子信息编码技术;二是综合溯源性技术。目前,我国多采用二维码、条码等技术,虽然存在不同程度上的不足,但建立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在我国完全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

可追溯农产品具备明显的市场优势与提价空间,然而面临着建立追溯体系的前期巨额投入,只有一些生产规模大、农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存在经济可行性。若地方政府或地域性组织能够给予一定的经济、政策扶持,整个行业实现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都存在经济上的可行性。

我国现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令人堪忧,农产品供应链实现可追溯的呼声也愈发高涨,在各大农产品销售点,打着可追溯旗帜的农产品虽然价格虚高,但是有购买能力的消费者依旧选择购买,并养成了选择性偏好,媒体也借助其话语权希望尽快向西方学习构建起一个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建立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在我国是大势所趋。

四、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构建现状

(一)成就。我国2006年通过并施行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14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国家质检总局出台《出境水产品溯源规程(试行)》,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相继编制了《牛肉质量跟踪与溯源系统实用方案》、《水果、蔬菜跟踪与追溯指南》等规范化应用指南。各个省、市也在推动,如上海市政府颁布的《上海市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暂行办法》,陕西标准化研究院编制的《牛肉质量跟踪与溯源系统实用方案》。这些都在制度上初步建立了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

在具体落实中,商务部已经在全国多个大中型城市进行了肉菜流通追溯的多批次试点,如北京市“牛肉产品追溯应用试点”、新疆吐鲁番哈密瓜追溯信息系统等。而由地方政府扶持、地域性组织自建追溯系统,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信息可追溯的农产品也不在少数,这些农产品主要用于出口日本、东盟、欧盟和美国等国家。

(二)不足。我国在构建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首先,追溯体系的法律制度不全,落实不到位。农产品实现可追溯虽然在我国现有的一些法律条例中有章可循,但是我国并没有出台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而一些相关部门出台的多项追溯应用指南与实用方案等都不具有强制性,在落实中也就大打折扣;其次,追溯体系多头推动。不仅有企业自主建设,不同的政府部门也都在推动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政出多门,不同的体系之间无法形成合力,生产特点不同的企业其追溯标准也不一样,该如何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追溯体系成为了重点。此外,还存在可追溯农产品售价虚高、追溯信息参考价值低、消费者认知程度低等问题。

五、完善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议

一个健全的农产品追溯体系应由多个模块共同组成,各个模块相互之间形成合力,并落实在行动上,才能够有效地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图2)

(一)全国范围内宣传与行业内阶段性试点双管齐下。目前,我国消费者对可追溯性的正确认知程度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阶段性试点与推广的进行。因此,需要以政府、媒体为主,企业为辅的认知宣传,促使消费者养成优先选择具备可追溯性农产品的偏好,使可追溯农产品比非追溯农产品更具有市场优势,从而提高农业个体户与企业参与追溯体系的积极性,并为以后的全面推广打下群众基础;其次,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需要一个由点到面的摸索过程,生产特点不同的企业其追溯标准也不一样,所以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宣传的同时,有选择地在特定农产品行业、特定城市进行阶段性试点,探索出不同农产品行业信息追溯的可行模式。最终在全国统一的多方共享信息追溯平台上实现不同行业追溯体系的兼容。

(二)农产品追溯制度与追溯监管制度同步建立。建立农产品追溯制度主要是建立标准化追溯的制度。我国目前的追溯体系杂乱无章。所以,需要通过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或是政府与权威机构的操作指南来规范,建立农产品追溯码的标准化、追溯技术的标准化、同行业追溯标准的统一、监测技术的标准化、问题农产品召回及销毁流程的标准化等。标准化后,可追溯农产品不仅可以方便管理,确保信息流在各个环节点的充分对接,也方便与国际接轨,使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优势;其次,由于可追溯不等于安全,而只有确保生产经营者所提供的追溯信息的真实性,建立追溯制度才有意义,对监管的问责才有依据,所以在建立农产品追溯制度时也要同步建立起相配套的追溯监管制度。健全的追溯监管制度亦可以反向激励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建立追溯制度。对农产品供应链实施全覆盖监管,并在监管中添加现场环节,即存在定期与不定期的现场监察,并将监管记录储存实现可追溯。

(三)建立农产品追溯激励制度

1、供应链内部激励制度。建立伙伴关系,签订长期供应合同。对农产品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信息跟踪,从而达到对农产品产、供、销的规范作用和对不能实现产源信息追溯的农业个体户和企业的激励作用。此外,建立绩效评价体系与奖惩机制,以提高农业个体户与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减少用非追溯农产品冒充可追溯农产品的可能性。

2、政府外部激励制度。政府的激励侧重于解决建立追溯体系门槛高的问题。政府可以对已经实施或者有意向实施追溯体系的农业个体户或企业给予相应的正向激励,如经济上的奖励、技术上的支持或政策上的便利等,以此提高其参与追溯体系的积极性。此外,对违规生产或生产问题农产品的个体户或者企业给予反向激励,即加大处罚力度与监管力度,以约束其生产行为,甚至促使其参与追溯体系。

(四)搭建全国统一的多方共享农产品信息追溯平台。让消费者能够方便快捷地了解到所购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部质量信息,是构建追溯体系的初衷,所以搭建全国统一的多方共享农产品信息追溯平台是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的外在表现与关键所在。从农业生产者开始对农产品的农田所在地、使用农药品种、使用次数、使用剂量、收获时间等信息进行记录并上传到共享平台;加工环节中使用的原料、食品添加剂使用品种、使用量等信息进行记录并上传到共享平台;流通环节中运输信息进行记录并上传到共享平台;问题农产品召回的重量、批次、时间与销毁的时间、地点进行记录并上传到共享平台;监管者对于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管信息和对于农产品的抽检信息等进行记录并上传到共享平台。从图3可以直观看出追溯信息的传递过程。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对多方的追溯信息进行整合,实时更新并公示于多方共享的平台,提高农产品供应链的透明度,让消费者吃得安全并安心,这便是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的价值所在。(图3)

(五)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由于发达国家的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较为完备,所以在构建我国的农产品可追溯体系时,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必然会少走不少弯路。如学习欧盟的食品追溯法律体系。欧盟以《第178/2002号法案》为核心的农产品/食品追溯法律体系主要分为2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基本法为基础的食品安全领域原则性规定;第二层次是在基本法案所确定原则指导下形成的具体措施和要求。所以,我国在进行阶段性试点的过程中需要摸索出适合我国农产品市场的法律法规,并对特定农产品行业制定特定的追溯标准。

六、结语

民以食为天,如何保障食品安全则成为了重中之重,基于供应链视角下,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实现可追溯,是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手段。而一个健全的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应以全国多方共享农产品信息的追溯平台为外在表现形式,达到可追溯农产品价值增值、问题农产品责任到人、生产经营者增收、监管者监管便捷、有法可依、消费者食用放心的目的,实现多方共赢。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秀萍,赵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制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中国蔬菜,2010.7.

农业溯源技术范文第11篇

(河北工程大学,a.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b.农学院,河北 邯郸 056038)

摘要:为加强畜禽产品的质量控制,将肉鸡生产纳入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体系,对肉鸡生产过程进行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通过互联网技术,采用Java EE(Enterprise edition)技术架构,以SpringSide3为开发框架,结合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和Tomcat服务器,设计了肉鸡生产、屠宰、销售以及信息管理和宣传公示网站模块的系统平台。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肉鸡从生产、屠宰、储运、销售环节的质量控制与追溯,在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保证肉鸡产品的质量安全。

关键词 :肉鸡产品;质量控制;追溯

中图分类号:S8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4-0974-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4.053

收稿日期:2014-04-17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3227111D;12213522D)

作者简介:申艳光(1970-),女,河北邯郸人,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的研究,(电话)15097673714(电子信箱)464834138@qq.com。

中国肉鸡产业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其发展的迅速性是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行业典范。同时肉鸡产品占国内消费的比重逐年增加,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近年来,国内外各类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除了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外,同样对经济、政治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起众多国家的高度重视[1,2]。发达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更加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并开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国内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由于法律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导致畜禽产品中农药、兽药与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倘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畜禽产品质量,中国畜禽业不但会失去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国内市场的份额也将被吞噬。肉鸡产业面临新的形势,在保护国内市场的同时获得国际认可,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3]。

为了保障肉鸡产品的质量安全,让消费者吃上放心的鸡肉,本研究基于中国国情,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与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等管理体系相结合,构建了肉鸡产品质量控制与可追溯系统[4],对肉鸡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进行追本溯源,以便责任单位、监督机构能够及时快速的处理。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涵盖肉鸡饲养、屠宰加工行业的标准体系;肉鸡生产与管理信息化,并对产品安全实施全程的质量控制;实现从肉鸡生产、屠宰加工、储运到销售环节的信息跟踪与追溯[5];实时查询、评价、投诉与反馈消费者购买到的肉鸡产品。

1 系统的设计

软件系统的设计需要选定开发架构、确立体系结构,再根据需求进行系统的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等。

1.1 肉鸡溯源系统的开发架构

系统采用了伸缩性大、平衡负载能力强、跨平台优势的Java EE架构,为肉鸡溯源本身具有的复杂性和今后所需的可扩展性提供了保障。整个系统的设计都建立在SpringSide3框架之上,其核心技术有Spring2.5、Hibernate3、Struts2、JQuery、SpringSecurity2.0等。Struts2主要起控制和视图层展示作用。Spring主要是实现类与类之间的松耦合,其核心是依赖注入(Inversion of control,IOC)和面向方面编程(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AOP);Hibernate用作数据持久层[6,7]。JQuery承担创建友好的交互式网页应用的任务。SpringSecurity则提供了声明式的安全访问控制策略解决方案。

1.2 肉鸡溯源系统结构的设计

从肉鸡双亲开始溯源,按生产链逐级标识并编码,遵循EANUCC编码方案,形成了出雏编码、肉鸡脚标、加工编码等环节的肉鸡销售编码标识[8]。同时,结合鸡肉产品生产的HACCP、GMP体系,将关键生产步骤的技术指标作为跟踪溯源的重要信息。对于养殖企业,将雏鸡来源、养殖环境、添加剂、饲料、兽药、免疫、储运等7个环节作为关键控制点的溯源信息。在屠宰企业,选取加工环境、检验、工具消毒、储运等4个环节作为溯源信息。将销售企业中的交易对象、成品来源、产品去向、储运等4个环节作为溯源信息。另外宣传公示网站是面向消费者和广大网民的查询监督平台[9,10]。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图如图1所示。

1.3 肉鸡溯源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对肉鸡产品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归类和整理,结合实际需求作出实体-联系(Entity-Relationship,简写E-R)图,再根据完整的E-R图建立所有的数据库表。

2 系统的实现

在实现软件系统的初期需要搭建开发环境,再按照系统设计阶段得出的设计方案编写具体的代码。

2.1 开发环境的搭建

肉鸡溯源系统使用Java语言,在集成开发环境MyEclipse8.5下编写实现。数据库采用Oracle公司的MySQL 5.5,Web服务器选择了Apache Tomcat 6.0。部署使用SpringSide3作为开发框架。

2.2 肉鸡溯源系统的实现

1)肉鸡养殖模块的实现。肉鸡养殖模块由工作人员实时记录肉鸡饲养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消费者可通过宣传公示网站查询肉鸡养殖模块的部分溯源信息,肉鸡出栏后需要进行检验、检疫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肉鸡养殖模块的实现框架如图2所示。

每个肉鸡养殖企业拥有管理员和信息录入员两种角色,管理员可管理本企业内部用户、饲养栋舍、生产资料、基础设施等信息。肉鸡各栋舍信息录入员要及时录入肉鸡饲养的溯源信息,例如:光照、温度、湿度、氨气水平、饮水量、饲料、通风、消毒、病史、免疫等信息。

2)肉鸡屠宰模块的实现。肉鸡屠宰模块主要按照标准屠宰工艺流程记录屠宰加工过程中的溯源信息。肉鸡屠宰企业的角色也分为管理员及信息录入员两种。管理员能够管理用户、基础设施以及工艺流程录入的信息等。信息录入员需要录入屠宰加工过程中操作的时间、车床、消毒情况及操作员等信息。肉鸡屠宰模块如图3所示。

3)肉鸡销售模块的实现。肉鸡销售模块的角色同上所述,需要记录销售日期、地点、负责人、销售员、销往单位、数量等信息。

4)宣传窗口模块的实现。宣传窗口只归拥有宣传窗口管理权限的用户使用,其系统默认的操作角色就是超级管理员。超级管理员不属于任何公司,而是肉鸡溯源系统管理单位的成员,其主要职能就是在宣传公示网站各项内容,起到监督企业、倾听消费者意见、保护公众食用肉鸡食品的安全等作用。

5)系统设置模块的实现。系统设置模块原则上也只归超级管理员使用,具有创建用户、权限分配、基础数据录入、公司加盟等功能。系统设置模块如图4所示。

6)宣传公示网站模块的实现。基于B/S架构的宣传公示网站包含了7个子模块。肉鸡溯源子模块中消费者需要根据追溯码查询肉鸡信息;本系统也提供了可供手机二维码扫描的追溯接口,这种追溯方式更加实用有效;企业信息子模块由第三方机构结合各公司的生产经营方式、消费者的投诉咨询等信息,列出企业排名;消费者可以根据模块中的信息更好地选择安全放心的肉鸡产品;监管机构子模块即上述提及的第三方机构,实时动态子模块了肉鸡领域相关的最新消息;公众服务子模块给肉鸡企业合作、投资和农户的生产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公众参与子模块是消费者强有力的监督工具,通过它可以将消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监管部门反映,以便其做出迅速的处理;健康园地子模块能够把有关食品安全的知识普及给广大消费者。肉鸡溯源系统宣传公示网站如图5所示。

3 其他关键技术

除了上述提及的技术外,肉鸡溯源系统的实现还使用了很多其他的新兴技术。

3.1 条码技术

目前最常用的还是一维条码(简称条码),如EAN码、交叉25码、Codabar码等。一维条码的缺点是信息量小、防伪性和纠错能力差、数据库依赖性强,但其制作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使用广泛的特性也不容忽视。二维条码是一种多行、连续、长度可变的字母数字式码制,并且采用多种元素宽度,总共包括49个字符。主流的二维码有QRCode码、PDF417码、Code16K码等。二维码具有信息量大、防伪性和纠错能力强的特点,但其使用没有一维条码广泛[11,12]。本系统结合一维条码与二维条码的优势,在溯源信息采集阶段使用了EAN编码的一维条码,在肉鸡产品追溯阶段使用了QRCode编码的二维条码。整个系统配合使用两种条码技术,更好地达到了肉鸡溯源目的。

3.2 编码技术

EANUCC系统提供了供应链中一套可行的编码体系,其中EAN/UCC-128码制是目前从完整性、可靠性和灵活性上来讲最为合适的一维码制,其能够表示可变长度的数据,并且可以把若干信息编码在同一个条码符号中[8]。例如:AI(01)表示数据为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本研究中肉鸡溯源系统中指代肉鸡的脚环号;AI(251)表示动物来源代码;AI(11)表示产品的生产日期,采用YYMMDD格式;AI(7030)表示屠宰场批准号,由前4位邮政编码和3位屠宰场编号组成。这样,就完成了供应链中各环节溯源信息的标识[13]。肉鸡溯源标签如图6所示。

为适应消费者对肉鸡溯源的需求,本系统提供了便捷的二维条码追溯方式。二维条码的码制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公示网站的溯源接口地址,第二部分是肉鸡溯源编码。宣传公示网站预留了供手机二维码追溯的溯源接口。至于手机二维码解析工作则由现成的二维码应用软件来完成,例如淘宝Android客户端、微信IOS客户端等。

4 小结

肉鸡产品质量控制与追溯系统利用现代网络、通信等技术,解决了大量信息的传输、存储以及快速检索问题,在肉鸡生产、加工、销售环节把与产品安全有关的信息串连起来,真正实现了肉鸡产品的质量控制与追溯。选用了合适的条码、编码技术,方便快捷地对问题产品进行追究,切实保障了消费者食用鸡肉的安全性。但本系统现今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溯源信息录入方式为人工输入,其细化程度也不够全面;二维码应用局限于消费者追溯环节,其溯源阶段的信息传递方式也有待加强等。随着研究的深入,后期具备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条件后,会在此基础上对该系统进行改良,使其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申 杰,潘爱銮,皮劲松,等.湖北省肉鸡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4):5567-5571.

[2] 白云峰,陆昌华,李秉柏.肉鸡安全生产质量监控可追溯系统的设计[J].江苏农业学报,2005,21(4):326-330.

[3] 赵金石.我国肉鸡质量追溯系统应用现状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11,47(8):45-48.

[4] 王建德.肉鸡屠宰加工企业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模式的建立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5] 陈长喜,张宏福,飞颉经纬,等.肉鸡安全生产全过程跟踪与可追溯平台的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9):263-269.

[6] 陈宗娇.基于Struts+Spring+Hibernate多层框架的Web应用系统研究与实现[D].辽宁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

[7] 符培炯,杜忠军.Spring在实现MVC构架中的应用[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16(6):236-241.

[8] 孔洪亮,李建辉.全球统一标识系统在食品安全跟踪与追溯体系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2004,25(6):68-69.

[9] 陆昌华,王立方,谢菊芳,等.工厂化猪肉安全生产溯源数字系统的设计[J].江苏农业学报,2004,20(4):259-263.

[10] 白云峰,陆昌华,李秉柏.肉鸡安全生产质量监控可追溯系统的实现[J].江苏农业学报,2006,22(3):281-284.

[11] 赵 丽,邢 斌,李文勇,等.基于手机二维条码识别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J].农业机械学报,2012,43(7):124-129.

[12] 王永红.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QRCode编码应用与实现[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3):5486-5490.

农业溯源技术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物联网 RFID 农产品 溯源

前言:现今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为了能够对食品安全事故当中的事故责任进行有效追踪并且杜绝该类事件的再次发生,现必须要通过比较先进的农产品溯源标签系统对农产品从终止到销售全过程的信息进行性有效跟踪、查询与监控,为此有必要对基于物联网的RFID农产品溯源标签的优化与实现进行探讨。

一、溯源标签优化设计

1、架构优化设计。农产品溯源标签系统主要连接RFID读写器,由工作电脑、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加之局域网的辅助共同组成(图1)。在该整体架构中,工作电脑上的软件能够对通过对RFID读写器进行控制操作RFID标签的读写,此时数据库服务其则能够对农产品种植、加工、运输等溯源数据进行存储,应用服务其则能够根据Web应用软件的部署对用户进行远端访问。此时,农产品上粘贴的RFID标签便能够存储溯源编码。

2、功能结构优化设计。在农产品溯源标签系统当中存在后台管理和查询两个子系统,其中,后台管理子系统为整个系统的管理员修改系统数据使用,查询子系统则为用户提供查询界面,用户只要进入到查询界面便可以手工输入农产品上粘贴的RFID标签编码,而后根据RFID读写器进行标签编码的读写,并且在数据库中进行查询讯。若在系统当中存在该编码所对应的农产品批次记录,则在屏幕上便会相应的显示该批 产品农药施用、病虫害、加工、运输、质检、生产企业等诸多信息。对于系统管理人员而言,前期登录后台管理子系统能够对与农产品溯源标签相关的信息进行维护和修改,一般分为产前、产中、产后和系统管理四个部分,如图2所示。

二、溯源标签实现关键技术

1、RFID集成技术。为了在基于物联网的RFID农产品溯源标签系统当中实现RFID的读写命令,必须要将RFID的读写操作设置成为一个用户空间,对RFID读写器驱动程序中的API方法进行调用,在Web页面上使用该用户控件。具体的RFID集成技术操作当中,首先要在页面当中对用户控件的对象进行声明,而后使用JavaScript语言对用户控件进行操作,进行RFID读写前便将端口打开,读取RFID读写后将端口关闭,并将读写的RFID存储在用户数据当中[1]。

2.2页面响应与简化编程技术。若要有效实现基于物联网的RFID农产品溯源标签的优化,必须要恰当的应用页面响应与页面简化编程技术。首先,在页面响应技术的应用方面,主要目的在于加快查询结果的显示,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体验,因此在查询页面使用了Ajax技术,即近年来应用十分广泛的客户端页面交互技术。同时,页面响应技术中亦使用了JavaScript语言向服务器发送XMT HTTP请求,此时服务器的查询结果便会在XMT HTTP响应中传回到客户端,提高响应效果[2]。其次,在页面简化编程技术应用方面大量使用了JavaScript代码和jQuery技术,目的在于将页面程序简化。jQuery技术属于轻量级的、开源的库,其能够对JavaScript编程提供强大功能,例如在设置页面上轻松的实现Ajax功能等[3]。

结论:基于物联网的RFID农产品溯源标签系统当中主要由主要RFID读写器、工作电脑、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局域网几个部分共同组成,并且分为产前、产中、产后和系统管理四个功能模块。该系统的实现必须要依托于RFID集成技术、页面响应技术以及页面简化编程技术,从而便于对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信息追溯。

参 考 文 献

[1]高飞,尤明,高鹏.基于物联网的蔬菜追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世界,2013,03(03):8-10.

农业溯源技术范文第13篇

目前,作为商务部首批10个肉类蔬菜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之一,无锡与成都市、杭州市综合评分名列全国首批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城市第一名,信息化服务食品安全,打造安全的菜篮子,我们可以通过这几座城市来“感知食品,触摸安全”。

无锡:试点城市的先行示范

2010年10月21日无锡市人民政府与商务部签署了《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协议》,无锡正式成为商务部首批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十个试点城市之一,2011年5月至12月市区实施了一期项目的建设工作。至2012年12月,市区已在2家定点屠宰场、1家蔬菜批发市场、1家猪肉批发市场、26家农贸市场(菜市场)、51家超市大卖场等80多个流通节点建设肉类蔬菜流通追溯项目并投入运行,完成了与中央平台的数据互通功能。

商务部充分肯定了无锡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项目,认为无锡肉菜追溯项目已经达到了商务部的要求,初步实现了本市肉菜产品来源可追、去向可查、责任可究,整个项目建设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

“尽管在全国试点城市中成绩突出,但还有不少问题急需解决。”无锡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对市区各流通节点的网上巡查和每季度的现场检查,部分流通节点特别是农贸市场,规范使用溯源电子秤的比例不高,2012年前二季度平均为56%,第三季度为71%。这主要表现在对自产自销户的蔬菜进场信息登记不到位;屠宰环节信息上传不全,猪肉批发市场刷卡情况不太好;超市溯源设备使用率不高,上传信息少等。此外,市民对肉菜追溯体系认识不够,不主动地讨要追溯小票,维权意识不强。

目前无锡已排定了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二期项目的计划表。计划用2-3年时间实现对市区主要流通节点的全覆盖,重点对80个农贸市场、49家超市大卖场、30家放心肉专卖店实施建设工作。项目拟分三阶段实施:第一阶段至今年年底,重点建设10个农贸市场、5家超市大卖场、25家天惠连锁门店、4家天鹏百家、10家天鹏放心肉;第二阶段至2013年底,主要建设40个农贸市场、15家超市大卖场、20家天鹏放心肉,第三阶段至2014年底,主要建设30个农贸市场。目前,市商务局与财政局已联合制定了《无锡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及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而无锡市食安委也表示,会督促各相关部门认真执行前期出台的相关规定,制定完善市级牛、羊、禽类屠宰监管规定,探索逐步扩大肉类溯源的覆盖品种。

据了解,一些新建农贸市场正在加紧安装追溯设备。相关人士也表示,随着商务部肉菜溯源工作的进展,其农产品可追溯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比如朝阳农产品大市场作为无锡市最大的菜篮子企业,其涵盖的农产品不仅局限于蔬菜、猪肉,还有水果、家禽、粮油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产品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水果交易,不仅是苏南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重要集散地,其成交比例更是占全市的95%以上。据介绍,下一阶段,朝阳农产品大市场将进一步完善现有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基础备案信息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是在水果、家禽、粮油交易等重点环节,推广实施供应商备案制度、推广使用网络电子秤一体机,确保所有进入朝阳农产品大市场的农产品都纳入可追溯的范围。

成都:全国首批试建肉菜流通追溯体系

近年来,成都市倾力打造“食品安全放心工程”――成都市肉类蔬菜质量追溯体系,在全国率先启动生猪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69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建立追溯系统,并对关键节点实施视频监控。每片白条猪绑定一个电子溯源芯片,从技术上防止不合格猪肉进入市场。芯片所记录的信息将随着这片猪肉进入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餐厅、食堂等。消费者在各环节都可查询溯源码了解来龙去脉。

日前,在成都高新区天仁路20号和平综合农贸市场,肉类10号摊位,市场管理员将手持机对准猪肉电子溯源芯片,屏幕上立即显示:经营商姓名,地点:和平综合农贸市场,批发商:苏坡批发市场,屠宰企业:成都明渲畜牧发展有限公司。溯源芯片所记录的信息将随着这片猪肉进入批发市场、专卖店、超市、农贸市场、餐厅、机关学校食堂。消费者在每一个环节都可以通过查询溯源码了解清楚它的来龙去脉。

早在2008年底,成都市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生猪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食品生产、经营、消费规模巨大,且分属不同部门,实行强制可追溯化管理,极具挑战性。成都进行全新探索:工商、卫生等部门分别对全市蔬菜种植以及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餐饮企业肉类蔬菜产品的来源、去向、销量、经营户数等情况进行调查,摸清情况建档,成立食品安全办公室进行统筹。

据从成都市食药监局了解到,2012年底,成都基本建成肉类蔬菜质量追溯体系,覆盖点位达到11259个。其中,生猪覆盖点位9991个;蔬菜覆盖点位1268个,实现了肉菜产品从屠宰、批发、零售到餐桌全程信息化监管。一个“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的农产品质量透明监管新模式在逐渐形成。

针对蔬菜品类多和以批次消费为主的特点,成都通过一级批发市场可追溯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对入场批发商进行实名注册备案。备案后的批发商办理流通服务卡,蔬菜批发商入场时持相关证明入场登记。如没有产地相关证明则入待检区抽检,合格方能入场。

春节前夕,一辆货车开到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中心门口,接过司机递来的流通服务卡,工作人员刷卡后,电脑立即调出相关信息:车号,客户名称。出示相关农药残留检测报告、称重后,电脑随即打出一张入场票:批次号、品种:芋头,重量:1.7吨,入场时间:10时50分。这些信息将伴随这些芋头经历批发、零售、消费环节。收好流通卡,货车师傅说:“刚开始还有点不习惯,觉得麻烦。现在习惯了,大家都放心。要是有问题,谁的责任清清楚楚,不得扯皮。”

走进和平综合农贸市场,记者在9号摊位挑了根莴笋,称重后电子秤打出小票。除了经营者、品名、价格,溯源码等信息外,在小票下方,还清楚地标有查询电话、网络查询、短信查询。记者随即发送短信,几分钟后就收到回复:经销商姓名,进货日期2013.1.16,进货品种:冬瓜、苦瓜、莴笋、辣椒,进货渠道:成都市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供货商姓名、产品检验:合格,原产地: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记者分别打电话和登陆成都市食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平台,均能查询到信息。

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是对传统交易模式和消费方式的一次深刻变革,现阶段还需要深入而广泛的社会引导,提升公众认知与认同,引导公众支持,促使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提高参与意愿。打造可靠的食品安全体系,技术并非万能,但没有技术的支持是万万不能的。

技术并非万能

专家表示,追溯管理平台在整个追溯体系中处于核心和枢纽地位,是有效管理追溯体系的载体。中央和省两级平台重点在于追溯信息的整合应用,解决跨区域流通问题;城市平台汇集各流通节点的基础数据,形成追溯信息链,并向中央和省级平台上传数据。这三级平台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上下贯通、相互依托、相互补充,才能发挥整体效用。平台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首先,要紧紧围绕追溯工作,提高智能化水平。要通过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统计分析工具和模型库,加强对追溯信息的智能化处理和综合开发利用,深入开发追溯功能,提高对追溯体系运行情况的监管能力,对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快速反应及应急处置能力,要做到科学高效,在软件、硬件、应用三个方面都体现最新的科技水平。其次,要服务于流通行业管理,扩大应用范围。平台汇集了肉菜品种、重量、价格、金额、来源、流向等大量信息,直接来源于经营者,来源于实际的交易过程,数据真实性、时效性强。我们要充分挖掘这些数据资源,为“菜篮子”产品市场运行监测、预警及应急保供服务。最后,要加强与部门信息共享,推动跨部门监管协作。要坚持开放的心态,与相关部门共建共享,开放信息资源,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促进行业管理与执法监管顺畅对接,形成管理合力。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抓紧推进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十二五”期间要在目前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至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三类城市。但2012年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热点话题依然层出不穷,从年初的螺旋藻、明胶到年中的荧光增白剂、硼砂,再到岁尾的白酒塑化剂。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孙宝国教授点评2012年12大食品安全热点问题时认为,2012年中国食品安全总体向好,真正属于食品安全事件问题的为极少数。

食品安全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及对策,还需要更多的技术之外具有法律效力的食品标准的存在和统一做先决条件。随着食品科技的不断进步,食品中有害组分的检出限值不断降低,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食品安全监控工作,从而保证了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然而食品安全监测机构的资质应在此基础上快速提升,避免诸如“今麦郎‘酸价门’”和“硼砂问题”等因机构误检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

农业溯源技术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农产品;二维码;追溯系统;开发;应用;浙江嘉兴;秀洲区

中图分类号 TP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9-0346-01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对食品质量、安全性、功能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广大消费者及农业和食品行业最为关注的问题。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一项主要任务,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1]。秀洲区利用网络技术,创建了一个农产品二维码追溯系统[2],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3],为秀洲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1 二维码追溯系统的开发

对秀洲区种植业、养殖业企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基本信息进行调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设计表格,确定二维码追溯体系中农产品相关信息及表现形式。

完成秀洲区二维码追溯系统总体设计(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计算机及网络系统配置方案设计等)和系统详细设计(代码设计、用户界面设计、计算机处理过程设计等)。并根据系统设计方案,委托软件开发公司分工进行系统模块开发,将模块分别进行测试。保证了系统集成后能运行正常,再进行运行调试、修改、最终完善后进入应用运行。

完成农产品溯源查询系统,利用互联网提供给公众一个根据追溯标签信息就可查询农产品信息和质量数据的业务系统。

通过查询平台,可以进行产品的产地信息、生产企业信息、检测信息、交易信息等相关信息的查询,实现了生产环节、流通环节、监管环节与最终消费之间的信息追溯。

建立追溯体系,完成追溯标签的设计,可以简单的利用二维码打印机打印商品标签。消费者只要通过掌上电脑、网络等,将农产品外包装上提供的追溯码输入,该产品从播种到收获的田间管理、检测检验、品牌信息等将在消费者面前一览无余。消费者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二维码阅读器等直接读取农产品包装上的信息,让消费者对所购买的农产品有所了解,同时也向消费者反馈了农产品的安全生产管理信息。

2 二维码追溯系统完成情况

2.1 实施结果

开发建立了一个农产品追溯系统,使用先进实用的二维码技术,通过采集记录农产品从种植到收获、检验检疫、加工和出售等过程中与质量相关的数据,建立信息数据库。消费者可以根据农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条码查询到农产品信息和质量数据,如农产品生产企业信息、执行标准、生产收获时间等,从而达到对特定农产品质量溯源的目的。

2.2 实现的技术指标

二维码追溯系统执行指标主要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数据库,产品信息码编制;网站查询系统;二维码打印系统,标签材质选择;二维码终端读码器。主要技术创新点在于一是二维码打印系统的标签材质选择。主要是普通的标签纸,文具店就可以买到,购买方便,使用方法简单,价格便宜,成本低。二是二维码打印系统采用简单的例如GODEX EZ-1100Plus 类型条码打印机,适用于打印产品标、包装签、仓储签等各种标签,价格优惠,且操作简单。三是二维码终端读码器,只要安装一个二维码识别软件,普通带摄像头的智能手机、掌上电脑等产品就可以识别产品包装上的标签,对产品进行溯源。也可以登陆http:///,根据二维码数字进行查询。

3 二维码追溯系统取得的成效

本课题开发的二维码追溯系统,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数据输入、查询、处理系统,可以登陆 http:///进行查看,该网页简洁、美观,内容丰富,可用性强。

系统在秀洲区几家农业企业和合作社进行了应用,所需材料只是一个简单的二维码打印机,普通文具商店就可以购买到标签纸,成本低,但意义重大。一是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信息收集和记录,记录产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详细信息,建立产品信息数据库。二是使得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更加顺畅和有效,一旦产品发生问题,就可以快速地查找原因,并及时对产品进行召回或撤回,最大程度地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提高企业的信誉。三是可以抵制劣质产品商家假冒企业产品,提高产品的保真性。目前秀洲区一些知名企业,已经在外包装张贴或者印刷二维追溯码。这些企业从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建立档案,包括产地信息、肥料使用情况、农药使用情况、基地说明、基地和产品图片、检测报告等信息在电脑中记录下来,整合到数据库中,全面掌握自己的生产动态,不仅成为可查询的电子生产记录,同时也杜绝了品牌被冒充。本系统投入使用后,得到农业企业、合作社的大力支持,系统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为农产品质量提供了良好平台,推进了秀洲区农业信息化发展。

4 参考文献

[1] 俞香云.杭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与对策措施[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1):87-89.

[2] 王波,沈朝阳,朱裕工.手机二维码技术及业务发展[J].通信世界,2007 (30):4-5.

农业溯源技术范文第15篇

食品安全管理思路需要更新

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单单显露出生产经营者道德的滑坡、市场管理者管理方式的滞后,还反映出一个重大的问题:消费者作为与生产经营者相对应的市场主体还未充分发挥其独立的社会监督功能。

因此,在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的时候,各国便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机制尤其是信息披露制度予以完善。“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程溯源监管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广泛认同和运用。这搭建起了一条能够有效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评价与信息反馈的绿色通道,进一步拓宽和畅通消费者权利诉求的渠道,保障消费者的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不被虚置和弱化。

欧盟的《食品安全白皮书》、美国的《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和日本的《食品安全基本法》等都是围绕“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而制定监管办法,我国新制定的《食品安全法》也引入了“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程溯源监管理念。

对食品溯源制度的借鉴和建立

我国已具备建立食品安全溯源制度的立法雏形和实践基础。立法上,《农产品质量法》和《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已规定了建立食品安全溯源制度的雏形——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记录机制。而《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规范(试行)》在2010年和2011年分两批确定了实行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的试点城市,并对部分试点城市拨付中央财政支持资金。实践中,部分省、市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积极运用的“食用农副产品安全信息条形码”、电子标签和二维码等可追溯技术有力地提高了监管水平,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我国现行食品安全信息记录查验制度具有一定的进步性。现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规定,在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食品生产环节以及经营者采购环节要做相应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记录。食品原材料采集、生产、加工、经营过程中的信息记录查验制度有助于监管机构和消费者在发现问题食品时按记录查找追溯相关责任人,也有助于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迅速将问题食品召回,缩小问题食品的危害范围,减少对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危害程度。

但我国现行食品安全信息记录查验制度依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据现行规定,食品原材料采集、生产、加工、经营过程中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记录仅在食品行业内部保存,仅在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起到一个备查的作用,并没有形成标签依附于食品上供广大消费者查询。这种食品信息记录的做法尚属食品行业内部监管的范畴,并未通过一种强制性的披露手段向社会公众公开,还未真正过渡到社会监督领域。

目前这种面向食品行业内部的食品安全信息记录查验制度会导致责任追溯成本高。食品生产、流通环节颇多,消费者不能及时查出造成食品安全隐患的真正源头,延误了对责任人的追诉时限。一方面,容易使责任人闻讯后逃之夭夭,另一方面,对处在信息资源更加落后的地区,会致使问题食品造成的危害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

奶粉安全事件使我们再一次反思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和溯源的问题。当发现奶粉出现质量问题时,整个供应链中都有被污染的可能,从奶源到生产,到运输,到仓储再到货品上架等。试想,如果奶粉包装袋上有一个食品安全质量可追溯标签,政府管理部门有关于奶粉的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信息数据库,在发现第一批问题奶粉后,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立即根据可追溯标签和信息库探查究竟是奶场、奶厂还是运输、储存环节出现了问题,及时将缺陷产品召回,及时追究当事人责任,就不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

完善食品安全溯源制度十分必要

食品质量的信任品特性面临十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消费者相较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处于信息资源的弱势地位。食品生产、流通环节的各项记录并未全程向食品产业链终端——消费者公开,消费者只是在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或疑问时,才有可能启动这种责任追溯程序。目前,除少数开展蔬菜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试点的地区外,我国多数城乡集贸市场的蔬菜产品质量监管问题堪忧,消费者看不到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的一切信息,更看不到农药残留量、重金属物质残留量。当出现食物中毒等食品卫生问题时,除了向菜市场追责,对源头责任人的追溯几乎无从着手。食品产业链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因此,迫切需要建立食品安全溯源机制,要求食品产业链上各环节企业披露有关产品特点和使用方法等方面的信息以便消费者或下游企业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

我国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和行业监管应渗入社会监督的因素。继三鹿奶粉事件使国家食品免检制度废止之后,“国家免检”、“名优产品”和“驰名商标”等标识的认定制度的存在意义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企业声誉机制建立的前提是企业产品服务质量与消费者的购买、认可等市场反馈信号的重复博弈,而不应是管理机构的权威认定。应向社会公众尤其是消费者公开,强化社会力量对于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作用。

食品安全溯源制度亟待完善

完善监管制度

在监管方式上,应该由传统的单纯面向生产过程和产品标准的封闭性管制逐步过渡到对食品质量信息的动态监控。在监管内容上,在食品监管部门建立食品行业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数据库,起到一个管理备查的作用。

完善关键技术

在食品行业中先推广使用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详细记载标签,再逐步推广二维码食品安全信息记录技术。可以在各大超市、生鲜市场建立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终端,供消费者查询相关信息。在食品安全溯源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还要通过建立配套法规来保护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

其中,食品追溯信息的收集和传送技术问题是关键。我国当前农产品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较低,新技术采用意愿较低,对可追溯技术的应用造成了较大障碍。再加上农户分散经营,地域分布广,产品多种多样,这就对初级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可追溯信息的收集和传送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外,整个食品生产、流通环节的安全信息资源短缺、分散,尚不能满足管理机构、消费者以及食品生产者、销售者对食品安全信息的需求。因此,需要在研究开发食品追溯信息收集和传送技术的基础上,组建全国性的食品安全信息系统,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共享和的平台,在网络以及新闻媒体上定期公布食品安全信息。

保护商业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