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业发展新业态范文

农业发展新业态范文

农业发展新业态

农业发展新业态范文第1篇

刚刚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即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如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农业农村的新发展,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这就是,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提出的“五新”要求,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进一步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

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只要粮食生产能力稳住了、上去了,我们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始终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挖掘粮食生产新潜力,首先要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统筹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力保耕地不减少、力争地力有提高。还要加快建设一批重大水利骨干工程,做好节水优先大文章,解决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最终要靠科技,健全农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推动农业科技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并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市场需求是“导航仪”,资源禀赋是“定位器”。要更好地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更好地适应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使有限的农业资源产出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开辟优化农业结构新途径,要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对重点保什么、放什么,保多少、放多少,进行系统谋划,做到心中有数。要加快发展草牧业,促进粮、经、饲三元结构协调发展。要大力培育特色农业,实施园艺产品提质增效工程,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和水产健康养殖。要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确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如何破解农业生产成本攀升、国内外主要农产品价格倒挂的“双重挤压”,如何突破农业资源要素的弦绷得越来越紧、生态环境承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的“双重约束”,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过去,我们为了“吃饱饭”,过度开发农业资源,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欠下了生态账、环境账,以后不仅要杜绝再欠新账,还要逐步还上旧账。该退耕的要退耕,该生态修复的要修复,该治理的要抓紧治理。需要明确的是,优化农业结构也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也好,绝不意味着放松粮食生产,绝不能削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核心是看老乡的“钱袋子”。能否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促进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的势头,是对“三农”工作的重大考验。促进农民增收,要优先保证农业农村投入,不管财政多紧张,都要确保农业投入只增不减。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延长农业产业链,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拓展农村外部增收渠道。要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

农业发展新业态范文第2篇

与此同时,一大批有知识、眼光和技能的创业者纷纷投身农业领域,他们以不同于传统农民的姿态,掀起了“新农人现象”。什么是新农人?新农人的出现对农业农村发展意味着什么?本刊就此独家专访了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郭晓鸣。

新农人就是新型职业农民

记者:您眼里的新农人是如何定义的?

郭晓鸣:新农人是相对于户籍意义上的传统农民而言的,新农人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新农人是指来自农村以外的新的农业投资经营人,他们来自城市和异乡,租地务农为生,把农业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广义的新农人就是新型职业农民。他们具有较高的农业种养技术技能和经营农业的能力,规模化地从事现代种养业。他们既可以是城里人,也可以是返乡农民工,更可能是来自农村内部的种养大户。

新农人的基本特质是他们的身份与户籍无关,职业是经营现代农业,他们是一群重信息、重资源、重互利、重创新的农业投资者、经营者、服务者,他们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他们的出现将改变传统农业小、散、多、弱的先天不足,带动农业向信息化、市场化、现代化迈进。

记者:可见,新农人是农民的新群体、农业的新业态、农村的新细胞,那么新农人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

郭晓鸣:党的十以来,政策环境变化更加利好,农业产业面临重大历史机遇,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加速期。基于中国农业结构转型的现实需求,传统小农生产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向规模化发展的需求,伴随着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技术日益广泛进入农业领域,现代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强,将催生出越来越多的新农人群体。

新农人带动新农业发展

记者:您曾经带领专业调研队伍深入三个县进行了新农人的专题样本调研,调研表明新农人的构成比例如何?

郭晓鸣:调研表明,70%以上的新农人是以当地农村社区的农民为主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这些人当中,有种粮大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等等,其中,也包含了打工返乡的农民工、当地农技员等,他们的出生地都在本地,本土性和稳定性俱强,他们是固守农业的乡土精英,这些留下来的人,将成为中国未来农业发展最可靠的主力军。

调查中的新农人,还有20%―30%是纯粹的外来人口,这是一个极具意义的积极变化,表明在农村要素继续向城市流动的同时,以人为主的城市要素也在由城向乡逆向转移,这是前所未有的,城乡要素流动呈现了开放式、多元化的特点。

除了人口流动开放性增大的特点外,调查显示,新农人的平均年龄只有44岁,比传统农民60岁以上是大大降低了。同时,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程度更高,普遍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甚至有20%左右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这个结果更有现实意义,表明人们普遍担忧的“谁来种地”的问题并不是无解之难题,随着新农人源源不断地产生或进入,“谁来种地”的问题将可能逐步迎刃而解。

记者:从我们调查采访来看,新农人中有很多人就是跨界,都是从不同的行业过来的。带着新的模式、新的资金、新的人才来到农村,经过创业,很有可能培育出一个新的产业。随着新农人这个群体的产生和不断发展壮大,您觉得它对农村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何在?

郭晓鸣:新农人代表农业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新农人是一个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新常态,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它的出现和发展壮大是合理的,并且也是积极的。

更深刻的意义在于,新农人的出现,构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期的新的人力资源。这将从根本上优化中国农村内部创业和就业结构,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极其重要的基础性支撑。

同时,我们也需要厘清两种重要认识:

一是不能笼统地用户籍来定义新农人。二是不能以新农人排斥传统农民。尽管老龄农业有明显局限性,但仍有其存在空间,新农人不可能完全取代老农民,在政策层面,应该给予老龄农民应有的政策支持。

给新农人的成长和发展更多阳光雨露

记者:您提到政策支持,那么未来对于新农人这个群体该如何发展,您有哪些对策建议?

郭晓鸣:四个方面是最为重要的:

第一,消除不合理的政策限制。新农人不断涌现,这表明城乡之间的泾渭分明的界限开始消失,各种要素流动更加频繁,各种进入壁垒也更加松动。因此,应该取消对城里人进入农村从事农业的政策限制,让他们能够同等享受发展农业的各项扶持政策。让农民进城、城里人下乡成为一种常态。

第二,进行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新农人在农业专业技术方面是有缺陷的,应当据此提供更多的针对性培训,应设立农业培训基金,精准锁定对象,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效率。

第三,突出支持政策重点。新农人从事的规模化现代种养业,生产性基础设施、融资和保险、社会化服务是其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瓶颈,应瞄准其主要政策需求,给予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支持。

第四,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主要设定一定的进入门槛,保证新农人采取合理的经营行为,防止随意改变土地用途,防止短期化的破坏性生产方式。

农业发展新业态范文第3篇

目前,国内对现代农业的研究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现代农业的概念和内涵,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以及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等方面,而对于新型业态农业的研究并不多,目前也仅看到了笔者团队提出了新型业态农业的概念和内涵,并从我国的复杂地形现状出发,提出了我国临海、山坡、平原区域的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模式。从以往相关研究中可以看到,新型业态农业主要特征集中在“新”字上,可以理解为业态的融合创新。即就是对于现在传统农业,通过业态的拓展,而产生一种新的复合产业,例如在商业领域内,通过信息产业与商业结合,运用网络平台,产生了一种新的销售方式,极大了满足了人们消费需求。同时新型业态农业的“新”字另一层含义体现为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即就是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下,通过农业科学技术的开发,生产出高品质以及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以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从而增加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二、国外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模式

二十世纪中期,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这些国家在发展工商业的同时,也逐渐重视农业的发展,形成了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生态农业等多种形式的经营模式,并逐步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提高本国农业收入以及农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开始探索农业新的发展途径,把主要的方向放在了创新和融合方面,也就是所说的新型业态农业。于是逐渐地在荷兰、日本以及英国等地出现一种创新农业发展形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发展模式。下面以这些国家的发展模式为对象,探讨这些国家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及特征,分析其关键所在,以期探索对我国新型业态农业发展的启示。

1.日本模式:多功能环保发展型

当前日本的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以“六次产业化”为核心。“六次产业”这一概念是由日本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社团法人JA综合研究所所长、农业专家今村奈良臣提出的。今村教授批判了原来“农业六次产业”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概念,指出了农业的“六次产业”应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乘积。也就是说,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如果其中任何一次产业产值为零,其农业的总产值为零。即就是只有通过各个产业间的创新和融合,才能取得农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六次产业”就是农业融合了加工业、生产资料制造等二次产业,以及加工完成农产品的流通、贩卖服务等第三产业,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体系。可以说将三次产业相乘的核心就是“产业一体化”和“产业融合”。通过产业融合和一体化,使得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从而推动第一产业的发展。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计划,到2015年日本将在国内500个产地推广一体化和产业融合的服务战略,实现农产品增收。从日本的农业“六次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来看,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以第一产业农业为基础,通过第二产业对农产品进行加工以及第三产业的流通、服务,形成有地方特色的高附加值农产品;第二种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制造,促进农业基础原材料的生产,同时拉动了对农产品以及加工制品进行销售和流通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种是举办各种城乡交流体验活动、开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以及体验农业等三产的活动,促进一、二产业的发展。从日本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经验来看,其开发重点是创造了高效的设施农业、高科技的加工农业、多样的体验型和观光型的休闲农业等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新型业态农业。其开发特征为利用了农业的绿色和环保功能、拓展了农业的休闲、体验和示范多种功能,最终形成了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镶嵌式多功能的“绿岛农业”。

2.荷兰模式:高科技和资源集约发展型

荷兰是低洼之国,全国有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面,人均耕地也非常少,只有一亩多。相对较差的地形和农业生产环境,促进荷兰在农业方面不断进行创新,成为了继美国、法国之后,世界第三大农业贸易出口大国。尤其在花卉和乳制品加工出口方面,紧随美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二大出国贸易国。荷兰主要是通过高科技促进其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一方面以发达、高效的设施农业和精细化生产农业为基础,重点生产一些附加值较高的温室作物和园艺作物,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产体系。另一方面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集约生产优质的花卉、奶制品和蔬菜,在满足荷兰国内需求的同时,进行大量的出口贸易,使荷兰成为世界人均农产品出口创汇最多的国家,从而使荷兰成为世界新型业态农业发展的又一个典范。从荷兰农业发展的实践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第一点是通过高度发达的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新型业态农业。荷兰是一个极其注重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的国家,该国平均每年的费用几乎高达政府总预算的五分之一,经过长期的实践,荷兰形成了由农业发展部负责的“OVO三位一体”农业体系。第二点是荷兰的农业以农民为核心,以农场为载体,建立了全国性的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体系与信息交流网络平台,这为农业科研成果的转换提供了有力的帮助。第三点就是通过全力打造农业产业链,提高产业链的经营水平,实现了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层次转变。

三、对我国发展新型业态农业的启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一些新型业态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通过各种产业的融合和创新,农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我国土地资源情况和以上两个国家基本相似,人多地少,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劣势,现在急需通过发展新型业态农业来提高农业的发展水平,因此日本、荷兰两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对我国发展新型业态农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四、我国发展新型业态农业的保障措施和支持政策根据以上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经验可见,各国政府普遍对农业比较重视,不仅将其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手段,更主要的是一种可以获利的高效益产业来对待,并从政策法规、财政税收、金融、公共服务、信息等方面给予保障和支持。为了发展我国的新型业态农业,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编制规划,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不管哪种新型业态,政府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应该起好引导作用,并作好服务和支持工作。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在农业发展的整个历程和不同阶段中均有较为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方向。科学的规划也有助于减少个体在农业经营上的盲目性。

2.实施倾向性财政税收政策

由于新型业态农业一般具有产业融合、效益复合、公共产品等特征。单纯的市场价格、经济收益并不能反映出新型业态农业所产生的全部效益及成本。通常情况下新型业态农业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的成本无法通过市场手段得到补偿。所以国家应该对新型业态农业实行更多的政策性投资和税收优惠政策。

3.提供多种形式的金融支持

金融支持是国际上支持农业发展的普遍做法,我国各个地方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更多的靠自有资金、政府投资和银行信贷,采取其他融资方式的企业非常少。所以政府在金融手段及融资手段中的支持对新兴业态农业发展而言就显得十分重要。政府应该着手建立多元化、多途径的新型业态农业融资平台,坚持发展以金融机构融资为主体、以新型业态农业的投资基金以及民间投资与资本市场融资作为补充的多种形式的金融支持体系。

4.提升农业产业链经营水平

在新型业态农业发展过程中,与新型业态农业相关的一切企业或者产业它们的价值链均是由相互关联的许多能够创造价值的活动组成的,并且这些环节相互关联并相互影响。因此,政府应该鼓励农业企业及其他相关行业、企业进行创新,形成在空间上优化集聚并且相互协作的创新式链式产业组织模式,从而提升农业产业链经营水平。同时政府在新型业态农业产业链条中要起到重要的扶持和支持作用。

5.重视农业教育培训,大力培育新型业态农业经营主体

从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可以看出,从事新型业态农业的农民的高素质高技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保证。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具有市场化,科技化等特征,这就要求从事新型业态农业的经营主体需要具备从事新型业态农业生产、管理和市场经营等多方面的技能。因此,政府可以从多方面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6.加大科技支持力度,普及技术推广

农业发展新业态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自然规律;创新模式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先后提出了有机农业、自然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等概念,并把它由于这些模式都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理论,以生态、自然资源保护与农业协调发展为核心,因此统称为生态农业。作为新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方向,发展生态农业,使农业可持续的发展,既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又符合农业发展的方向,发展生态农业是克服传统农业的弊端,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发展农业的一种新思路,从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角度有利于“三农”发展的产业体系。

一、发展生态农业必要性

生态农业所蕴涵的理论和科技内涵,不仅对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而且对解决农业发展深层次问题具有长远战略意义,发展生态农业可以确立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必将成为农村改革的重要途径。

二、生态农业遵循自然规律

利用生态系统物流和能流对生态系统要素进行高效配置,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农业经营管理模式重组、优化,施行无公害的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农产品的高产优质和环境优美,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

(一)建设生态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生态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对于实现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必须走生态农业之路。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是生态农业的根本所在,而生活质量的提高,包括丰衣足食,更要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农村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生活宽裕所带来的物质方面的增加,更要通过乡风文明建设所带动精神文明的发展,生态农业恰恰是乡风文明的重要动力。

(二)建设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人们为了满足生产需要,以现有的资源为代价破坏良好的生态环境。如农民为了追求农作物高产,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造成大气和水污染,建设生态农业有利于改善当前盘锦市不和谐的生态环境。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生态农业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资源持续、有效与合理利用的最佳选择,生态农业能够推动相关领域产业循环发展,使农业融入一个良性的循环经济之中。因此,它也是农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建设生态农业提高生活水平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农产品的需求出现新的趋势。人们对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更加敏感,更加关注产地环境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发展生态农业、实行清洁的生产方式迫在眉睫。

三、搞好生态农业建设

因地制宜在推广立体结构型、共生互惠型、资源多层利用型和种-养-加结合型等多种农业生态经济模式,全力打造发展模式的现代生态农业建设,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降低农业资源消耗,建立节约型、生态型农业。重点推广试验了新技术:一是推广沃土工程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二是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栽培技术;三是推广生物农药及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四是推广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及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沼气、养猪、棚菜、厕所);五是推广增施农肥技术;六是推广节水高产栽培技术;七是推广林粮、林菌、林药栽培技术;八是推广庭院工厂化育苗技术。这些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和实施,不仅节约了农业资源,促进了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对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生态农业发展思路

生态农业建设虽然促进了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但也存在着一定问题,如资源短缺、能源浪费、农业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以及化肥和农药的长期或过量使用,加剧了地表水及土壤的污染,并直接影响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一)理清思路:着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

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坚持农业开发与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提高开发水平和效益。要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业,树品牌,上质量,努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政策、资金扶持使生态农业建设顺利进行

政府要高度认识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事业。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手段对建设生态农业和保护农业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进行宣传,宣传国家建设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决策,宣传“榜样”抓好建设生态农业脱贫致富的典型。积极调动农民的参与意识,提高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自觉性。在广大农村,形成领导重视、农民参与的社会氛围,加速生态农业的推广实施。财政部门应加大生态农业建设经费的投入,同时积极吸引企业等其他团体的资金,并通过政策的引导鼓励农民自身投入。通过拓宽投资渠道不仅能解决生态农业发展中遇到的资金上的难题,还可以利用更多的资金开展相关的规划、技术培训、新技术开发与推广等工作,进而提高农民施行生态农业的积极性。

(三)科技引领生态农业建设全面推进

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生态农业的实践中,既要不断地总结传统经验,又要现有技术进行优化、组合,在提高技术效益外,要积极采用与生态农业配套的高新技术和先进可行的科技成果,应用现代科技推动生态农业建设。高度重视科技人员的培养和发挥典型农户的带动作用,搞试点推广普及生态农业。

农业发展新业态范文第5篇

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枣庄市把本地区特色的“原生态”资源打造成为具有新优势的旅游看点。位于山东省滕州市西部的滕州微山湖红河湿地,利用得天独厚的微山湖原生态湿地旅游资源,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旅游。微山湖红河湿地拥有长达五十五公里湖岸线,拥有野生红荷十二万亩,芦苇荡九十平方公里以及国内罕见的水泊林海,丰富的物种资源,素有“荷都”之称,被誉为中国最大最美的湿地公园。在旅游品牌效应的带动下,微山湖红荷湿地公园以钟灵毓秀、保持原始风情和保存最佳的湿地资源而远近闻名,已成为深受游客喜爱的国家AAAA级风景区。在未开发之前,微山湖湿地被当地的村民开发成为鱼塘和池田,在高的地方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在低洼处养鱼。这种方式不仅破坏了湿地的生态系统,湖泊的自净能力大大降低。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施用化肥和农药,也对湖泊的水资源进行了污染。附近的村民靠种植养鱼的收入很低,一些村民为了生活,对野生荷花进行肆意的采摘,对原有的自然资源造成了很大的破坏。面对这些情况,新的领导班子重新对湿地的发展进行了定位,寻求专家进行多次的调研,研讨会之后,专家们起草了一份项目建议书。利用湿地独有天然优势,通过植物、微生物和土壤的联合净化作用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去除,而且,本地区拥有具有良好的人工湿地建设条件。

在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当地领导班子对微山湖湿地采取优先进行保护,科学合理的修复,适度的开发利用、坚持持续发展原则,加强了对微山湖原有的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加强了对微山湖湿地资源保护,从农民手里进行收购,栽植芦苇、莲藕、芡等一些湿地植物,使水质得到了净化、生态资源得到了恢复。在微山湖红荷湿地景区的建设中,坚持先规划后实施,编制了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专门聘请了省林业监测规划院的专家编制了《山东滕州滨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总规划面积达到763公顷,围绕着湿地、红荷、林海等微山湖主体性生态资源,科学划定了公园的核心保护区、宣传展示区、游览活动区、管理服务区和引景区等区域,策划出生态保护、旅游观光、科普宣教等多项功能,规划有序、布局合理,水陆结合、人水互动,特色突出、功能完备。二是保护恢复湿地生态。

总投资9800余万元,加强对了微山湖湿地资源的保护与恢复。组建了30人的湿地保护巡查队伍,加大执法力度,有效防止了人为破坏湿地的行为。按照“经营生态”的理念,全面加强了微山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设。出资3600多万元,将万亩速生林周边林地收归国有并建设了界河入湖口人工湿地工程,积极实施退耕还林、退岸还湿、退渔还湖的“三退三还”工程,具体为:逐步将围垦湖边改造成的农田恢复为湖面,将减少湖边耕地,退出粮食生产,进行植树或种草。在北界河河道内侧建设芦苇截污带,在界河入湖口滩地建设以乔木为主的植物群落,促进水生植被与湿地植被的恢复。三是引导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引导附近14个行政村及周边农民发展了在同一水域内“鱼藕同池”,岸上的土地种树,水塘里用来养鱼的“上林下渔”等生态种养模式,充分发挥了微山湖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优势,让周边附近14个农村绿起来、富起来,实现了让农民有了经济利益,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改善了微山湖湿地生态环境,取得了双赢的景象。

在市政府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微山湖红荷湿地充分利用原有的湿地、野生红荷、岛屿、杨树林等自然资源,建成了50余处景点,包括荷花精品园、水泊林海、湿地博物馆、盘龙岛、小李庄等,形成了三大旅游板块,包括水上和陆上的精品荷花旅游、湖上自然生态岛屿旅游、湿地的森林氧吧旅游,逐步形成了“微湖、红荷、湿地、林海”四大旅游亮点。微山湖红荷湿地风景区不仅让游客体验江北水乡的独特风韵,感受微山湖湿地的独特风情,还可以尽情游览湿地的生态胜景。微山湖红荷湿地以它独特的“原生态”资源,吸引着国内外游客进行观光旅游,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20万人次,成为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

二、深度挖掘本地资源,开创农村生态文化旅游

除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外,滨湖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非常丰富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注重地区文化资源有效的进行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和利用。滨湖镇的人类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交融,有微山湖铁道游击队英勇抗战的故事早已传遍了千家万户,妇孺皆知的刘少奇与同志过微山湖的传奇故事,源远流长的微山湖的古运河文化,依然保存着韩楼百寿石坊的独特古韵,独具一格的穆斯林文化,扑溯迷离的“东方庞贝”古洛阳城遗址,别具风味的微山湖鱼宴,还有在同志南巡时提到的“古郁郎国遗址”等。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微山湖红河湿地公园内,将本地的历史传统文化与自然生态景观融为一体,打造了凤凰山、乾隆诊处、郁郎亭、古龙泉、咸丰帝师故居、严子凌垂钓处、老一辈革命家渡湖处、古运河等相映生辉文化旅游的特色景点,开展了微山湖生态文化旅游。以著名红色景点“小李庄”为例。小李庄是在微山湖的一个岛上,面积达8000平方米,小李庄的四周长满了芦苇,岛上树木非常茂密,而掩映在其中的小李庄是当年微山湖水上铁道游击队湖上根据地,铁道游击队中大队长刘洪、方林嫂等抗战英雄就居住在这个的小渔村里。小李村里面有铁道游击队中湖上战场旧址,小李村东面还有进村的码头和芦荡迷宫、瞭望哨等防护设施,再现了当时抗战的情景。结合原有的生态湿地景色,原汁原味的农村建筑风格,还有优秀的文化历史,把小李庄这个小岛建设成为红色博物馆。也在此拍摄了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也成为了红色经典抗战的电视剧。

微山湖红荷湿地通过开展对现有的特色旅游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开发利用,以生态、自然为基础的农村旅游新模式,这种提供观赏本地传统的文化、体验本地社会风俗的“民风民俗特色旅游”,不仅推动了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也为新农村建设助澜。景区还举办的首届中国•滕州民俗文化艺术节,有丰富多彩的“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祈福放生活动,河北吴桥经典杂技表演,民俗文化展示。此外展示了淳朴的民风民俗资源如:纺织等民俗器物,竹编、草编、剪纸、刺绣、麦秸烙画、张汪竹木工艺制作、滨湖咸鸭蛋制作等现场制作过程,让游客们零距离的体验了本地的丰富传统的文化底蕴和当地居民的审美理念及道德价值观念。还有独特的柳琴戏、唢呐、跑旱船、踩高跷等表演。还展播了《铁道游击队》等许多经典的红色影视作品。通过文化艺术节的举办,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也推动湿地的旅游文化建设,全力打造微山湖湿地红荷景区旅游发展的核心地位。

三、高效利用旅游资源,开发农村生态旅游特色商品

在开展特色农村生态旅游的同时,微山湖红荷湿地业开发并盛产农村生态旅游特色产品,如香菱,野藕,鸡头籽,莲子,微山湖大麻鸭等特色产品,激发了农民群众发展本地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加农民创业的机会,转移了当地的劳动力资源,使农民群众的收入增加,让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取得更多的实惠,从而带动了微山湖湿地景区进一步的发展。山东微山湖荷花食品有限公司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该公司依靠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拓了一条绿色食品的健康发展的道路。生产的绿色产品有以麻鸭蛋为主的禽蛋类制品,野生鸡头籽,菱角米,莲子米,虾仁,鱼片等绿色产品。并和湖区96个农村养殖户进行联合,共同致富,同时也辐射到周边地区养鸭专业户的发展。微山湖麻鸭的存养量已经发展了3万余只,建立了完善的养殖、收购、加工、仓储、销售为一体产业链。其中“红荷花”牌微山湖红黄咸鸭蛋,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被评为滕州“十大名吃”,枣庄市十大名优生态食品。微山湖红黄咸鸭蛋等绿色天然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这样的旅游产品的销售,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经济利益,也带动了景区的蓬勃发展,体现了新农村建设的本质内涵。

农业发展新业态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现代化;新乡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042-02

生态农业是指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学规律,吸收传统农业经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现代管理手段,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使其具有生态合理性、资源利用高效性、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形成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的农业体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

一、生态农业的特点

1.保障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强调农业生态本质,强调生产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系统功能的稳定性、持续性。要求在结构上体现多层次、多产业复合;在效益上体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并重;在资源利用上体现“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要求,充分发挥资源自然生产潜力,充分利用和保护资源。

2.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农业技术的有机结合。生态农业既吸收了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又吸取了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技术和新方法,通过现代管理协调农业生产、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利用及其保护的关系,以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生产力和农业综合生产力,实现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

3.从生产到消费环环相扣。生态农业从源头开始,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备、销售和出口等各个环节,都是按生态农业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类标准,包括土、水、技术、设备、基础设施、产品及其包装等,并从田间、基地到餐桌,各个环节都建立全面质量监控体系,对农产品进行全过程检测检验。

4.推进生态和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生态农业把农业生态系统的运行,切实转移到了良性的生态循环和经济循环轨道上,以生态建设为基础,市场为导向,产业化经营方式为手段,龙头企业与农户紧密结合,因地制宜的实现种养+产+销、农工贸一体化、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发挥生态农业多样性、层次性、区域性的优势,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发展生态农业势在必行

1.发展生态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需要。随着新乡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加,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一方面农业资源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不断下降。另一方面农业自身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如农用化学物质的不合理使用既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又严重污染环境,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地膜的大量使用,其残留物严重污染土壤;农作物秸秆的废弃和焚烧既浪费资源,又破坏农村生态环境[2]。

2.发展生态农业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要求“吃得饱”、“吃得好”,更要“吃得科学”,越来越关注生产环境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

3.发展生态农业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发展生态农业,能够缓解农业资源过度消耗、农业生产过度开垦、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捕捞等;能够控制农业污染,包括化肥农药、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农用塑料薄膜等;能够降低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农产品消费带来的污染;能够改善广大农民的居住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进而使整个农业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4.实施生态农业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需要。常规小麦、绿色小麦、有机小麦亩均净收益比为1∶1.29∶3.38,玉米为1∶1.14∶1.39[3]。生态农业不仅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现阶段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必然选择。

5.发展生态农业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需要。以绿色食品消费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深入推进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结构调整,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三、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

1.宣传生态理念,制定发展规划,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生态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应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生态农业理念,使消费者更加青睐生态农产品,使农业生产者更加自觉地发展生态农业。此外,要重点防治城市和工业污染,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防止农业环境恶化和农产品污染,利用生态环境优势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应用综合措施改善和恢复生态功能。

2.进一步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新乡农业总体来说产业链短,精深加工少,多数产业仍停留在粗加工阶段,主要是为省内外提供原料或者中间品。以蔬菜为例,新乡市郊区牧野乡及新乡县七里营镇等六个乡镇建立的“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位居全省首位[4],但生产的蔬菜一般不进行加工,如若加工也只是停留在净菜加工和礼品菜包装方面,进一步做成蔬菜汁或从中提取营养素目前还做不到。想要改变农产品价格低廉,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是一条重要途径。

3.强化科技进步,促进农业走上自我发展道路。依靠科技兴农,从生态农业涉及学科多、领域广的实际出发,培养和组建高水平的生态农业科技队伍,长期跟踪研究制约发展的技术难题。大力普及生态农业生产技术标准,编写老百姓看得懂、用得上的生产操作规程和技术手册,普及农业投入品安全知识和合理使用的方法,强化生产指导和服务。

4.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资本市场体系,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发展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关键,要保证龙头企业的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农业企业的融资问题。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引进境外投资银行。政府通过专业化的风险投资公司,借助专家群的专业优势,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实行专家监控、公司控股,降低目前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盲目经营的风险,克服家族式管理的弊端。

参考文献:

[1]孔志峰.中国生态农业运行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周颖,尹昌斌.中国农业清洁生产补贴机制及激励政策研究[J].生态经济,2009,(11):148-151.

[3]河南统计网,http://ha.stats.省略.

[4]新乡市人民政府网,http://xinxiang.省略.

Development Ecological Agriculture,Speed up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Xinxiang

ZHOU Rui-jina,FANG Qiang b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Xinxiang 453003,China)

农业发展新业态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生态蚕业;新农村建设;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374(2013)01-0060-04

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生态蚕业是按照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的原理,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把发展经济与建设优美环境、充分合理的利用与增殖资源统一起来,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实现经济与生态的两个良性循环,从而形成“合理投入,优化环境,持续发展,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效益”的蚕业新格局[1]。蚕桑产业是广西的特色产业,“十一五”以来,广西抓住“东桑西移”的契机,调整蚕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努力将蚕桑业打造成一项富民工程。同时,通过利用蚕桑资源优势,发展生态种植、养殖的立体农业来促进新农村建设,增加蚕农收入,推动蚕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关系,促进蚕桑产业的综合能力的提高。本文通过对发展生态蚕业于广西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生态蚕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分析,旨在促进广西生态蚕业良性循环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发展生态蚕业对广西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广西蚕区市县按照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三农”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来加强新农村建设,通过发展生态蚕业改变以往“脏、乱、差、散”的现象,形成了整洁、文明、富裕的村容村貌。尤其是发展与生态观光旅游结合为一体的广西生态蚕业,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发展生态蚕业是产业结构优化,扩大再就业的有效途径

随着“东桑西移”的实施,广西的产业结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传统的种桑养蚕的基础上,根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进行整体规划,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2]。通过蚕桑资源综合的开发利用、深加工以及生态蚕业建设模式,不仅提高蚕业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还带动了蚕区商业、深加工、服务业、运输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再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稳定与农业经济的增长。

1.2发展生态蚕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

发展生态蚕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尤其对于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的贫困山区,蚕桑业成为农户主要的经济来源。在部分蚕区,生态蚕业已成为农民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1.3发展生态蚕业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改善村容村貌

实行科学的立体种植养殖和加工方式发展生态蚕业,,可充分利用当地的蚕桑资源、土地、劳力等资源优势,形成蚕桑经济的良性循环。传统的种桑养蚕中,蚕沙是最污染蚕区环境的物质,如今利用蚕沙作为一种特殊的清洁能源,进行发酵处理生产沼气,不仅提高资源利用率,还降低生产成本。把蚕沙资源转化为绿色能源,在为农村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出巨大的作用[3]。生态蚕业是环境与经济并重的产业,在产业推进的同时,有利于治理蚕区农村脏、乱、差的环境面貌,推动村容村貌的改变。

1.4发展生态蚕业有利于蚕桑文化的传播与文明乡风的形成

蚕桑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将蚕桑文化与生态农业相结合,既可为蚕文化的传播提供新途径,又可丰富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4]。以生态农业景观、产品为旅游开发的资源,集桑园观光、桑椹采摘、桑蚕宴、蚕桑科普知识宣传为一体的休闲农业旅游,让游人在领略田园风光的同时,还可从中了解到蚕桑现代养殖新技术以及生态农业良性循环所带来的好处。同时还增加了蚕农的收入,改善了村容,形成了文明乡风,促进了蚕区新农村的环境建设。

2广西生态蚕业发展现状

广西农业部门把生态农业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突破口,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形成了生态养猪、沼气池建设、生态水果、高效生态诱虫灯、小池生态养殖、捕食螨、水果套袋、黄虫板、免耕、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生物有机肥等先进实用的生态农业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取得了明显效果。生态型蚕桑业跃升全国第一,促进了蚕桑产业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经济增长点。目前,广西生态蚕业发展主要有以下模式:

2.1种植结构调整与优化模式

广西宜州市是全国最大的蚕桑生产基地,蚕桑业是该市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重要产业之一。2005年起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蚕桑产业,蚕桑面积逐年扩大,2012年全市桑园面积发展到2.07万hm2,鲜茧产量达5.03万t,农民养蚕收入达18亿元。同时建设高效蚕桑示范基地,通过推广应用新技术与新品种不断促进蚕区品种的更新换代。

2.2基地示范带动模式

广西平果县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广“蚕+沼+果”、“桑+灯+鱼”等蚕业生态模式,2011年建设20个“生态型优质、高产、高效桑蚕生产示范村(屯)”。同时,充分利用桑叶、桑椹(果)、桑枝、蚕沙、蚕蛹等蚕业副产品资源,开发应用桑枝食用菌、桑枝造纸、蚕蛹饲料等综合利用,推进生态蚕业和蚕业循环经济发展。宜州市通过建设刘三姐乡孟山屯、庆远镇太平村等生态蚕业示范村,形成“桑+灯+渔+蚕”生态种养模式,全面带动桑蚕生态村建设,加快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推进了农村“五改十化”,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容县分别在容州镇千秋村、红光村、容西乡祖立村等进行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示范,有效促进了养殖业和种植业的良性循环,带动了沙田柚、荔枝、龙眼、八角、玉桂、蚕桑、兰花、养猪、养鸡、养鱼等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成功培育了一批生态富民示范镇、示范村、示范户。

2.3协会、合作社带动模式

横县云表镇号称全国蚕桑生产第一大镇,通过实施科技项目,采取“科技+龙头企业(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培育茧丝绸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带富了一方农民,培养了一批人才,扶强了龙头企业。2012年底,该镇拥有桑园面积2800hm2,养蚕户1.3万户,全镇养蚕17.6万张,鲜茧产量1.26万t,产值3亿元,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种桑养蚕已成为云表镇农民的第一大收入来源。

2.4生态旅游模式

钦州市灵山县官屯村农民梁绍东种植桑椹5333m2,供游客采摘、订购,大部分桑椹销往制酒企业,市场价格为40元/kg,年销售收入达80多万元。2012年4月份,他还举办了第一届农民桑果节,吸引了2000多名群众、游客前来参加,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年五一小长假吸引了超过5000名游客前来采摘桑椹。通过桑果节,许多群众达成了种植意向,梁绍东还接到10万株桑苗的订单。

3存在问题

3.1生态农业建设基础薄弱,环保意识不强

由于广西在生态蚕业开发起步较迟,生态农业基础较为薄弱,缺乏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对生态蚕业的认识不足,未形成成熟的蚕桑生态模式。加上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蚕农环保意识不强,对生态蚕业的可持续发展认识有限,没能处理好改善生态环境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系,制约了生态蚕业发展,生态蚕业的模式尚停留在自发式、小规模的状况。

3.2科技落后,资源利用率低

由于农村教育较为薄弱,蚕农对生态蚕业知识认识落后,加上科技术人员相对缺乏,蚕区农民沿用传统的种桑养蚕模式,缺乏对先进技术的认识与使用,对蚕桑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导致资源的浪费与生态的污染。

3.3农村基础建设设施落后

我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交通设施条件差,农田灌溉设施相对落后,通讯信息相对滞后。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了蚕农对信息的接受和应用,制约了生态蚕业开发的力度。

4对策

4.1加快蚕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布局

广西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需要实行战略性转向,由适应性、局部性、计划主导性调整转向战略性、全局性、市场主导性调整,并围绕这种转向进行调整路径的创新[5]。加快蚕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做好蚕桑优化改造。目前,广西大部分蚕区的桑园还是老桑园和低产桑园,要通过品种更新、引进优良品种,按照生态、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通过立体种植、养殖模式,合理优化资源布局,达到老桑园和低产桑园改造、技术改良、经营改善的目,促进蚕桑业的转型升级。

4.2创建蚕桑标准化综合示范基地,培养龙头企业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模发展的思路,集中资源、合理配置,创建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重点抓好示范基地以及示范户的建设,通过组织培训、发放技术资料、示范带动等方式,不断扩大蚕桑标准化生产基地的规模。同时,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引进并培养龙头企业,建立风险保障机制,提高蚕业组织化程度,使种桑养蚕由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转变成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有序生产经营[6],从而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全面带动整个蚕区产业的发展。

4.3加大科技投入,加强蚕区文化建设,提高蚕农素质

要加大蚕业科技的投入,开展省力化养蚕技术推广与示范,加大培训力度,加快优良蚕桑品种的推广,促进蚕桑产业的高效优质。坚持从科技文化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加大蚕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乡村文化站、图书室的设施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把蚕区文化建设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活动。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让蚕农在学习与娱乐中接受新的理念、学到新的知识技能,提高整体素质,逐步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4.4提倡循环利用、节约环保的观念

生态蚕业是循环经济模式,从“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流程中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目的。要在蚕区大力推广节约能源、循环利用的生产模式,从政策上大力扶持循环经济,进一步拓宽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领域。强化蚕业发展的环保理念,这对治理农村污染、加快农村经济建设、保证农民生活质量,推动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4.5加快蚕区信息服务化建设

加快蚕区现代信息化技术体系的建设,促进城乡间的蚕业信息的互动,包括网络信息、技术信息、人才信息、市场信息的交流与合作,让蚕农掌握蚕业的市场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以市场为导向抓好蚕桑产品产销加工,实现“产加销衔接、贸工农一体”,减少蚕桑业生产的盲目性。

4.6开拓创新,增强品牌效应

广西虽然是全国第一大蚕桑生产之地,但要发展生态蚕业,进一步提高蚕桑效益,仍需开拓创新,强化品牌意识,打造特色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兴蚕、质量优先、效益第一的理念,推进区域化布局以产业化经营,要培养和打造具有广西特色的茧、丝、桑等产品的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广西蚕业的可持续发展。

5小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产业支持,广西发展生态蚕业适合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通过发展生态蚕业,对桑园进行的合理种植、养殖,减少了病虫害的危害,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使用率,节约了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蚕业经济效益。因此,发展生态蚕业是提高农民收益、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参考文献:

[1] 钱忠兵,薛卫东,沈卫德.从干物流量谈发展生态蚕业-如皋市打造绿色低碳循环蚕业的例证分析[J].中国蚕业,2011, (2):58-61.

[2] 贺峰,雷海章.论生态农业与中国农业现代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提要境,2005,15(2):23-26.

[3] 国家农业部,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十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2-21.

[4] 吴一舟.蚕文化与当代蚕业经济[J].蚕桑通报,2003,34(1):1-5.

农业发展新业态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农村;可持续发展

1引言

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比较单一,一些单位过度的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长期稳定发展。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我国农业大国的优势,在保障生态平衡不被破坏的基础上,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另外,有关部门应充分落实惠民政策,不断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从根本上保障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从而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

2新常态经济的概述

相对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而言,新常态经济注重经济结构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总量经济,并且新常态经济着眼于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及在对称态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GDP、人均GDP增长与经济规模最大化。新常态经济就是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新常态经济不是不需要GDP,而是不需要GDP增长方式;不是不需要增长,而是把GDP增长放在发展模式中定位,使GDP增长成为再生型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模式的组成部分。新常态经济就是在找准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结构对称态的基础上实现经济高速可持续发展,其中包括高质量无水分的GDP高速可持续增长,即经济可持续发展。新常态经济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相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而言,新常态发展速度经济较慢,但仍将保持在7%~8%的中高速发展。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相比,这一增长速度仍处于领跑状态。其次,在经济结构方面,新常态经济结构更加稳定,其摒弃了资源短缺、竭泽而渔、破坏性开采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改善了传统经济透支人口红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的透支性发展弊端。目前,我国逐步步入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阶段,其不仅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也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发展的主要动力正在逐步转向依靠转型升级、生产率提升和开拓创新。最后,在经济发展动力方面,新常态经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服务业发展及创新驱动,其生产结构中的制造业比重明显下降,服务业比重明显上升,服务业取代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需求结构中的投资率与传统经济相比明显下降,消费率明显上升,消费成为需求增长的主体,内需与外需结构发生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我国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土地制度有待完善

现阶段,我国土地改革制度的推广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缓解了土地匮乏的问题,但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1]。首先,我国的征地制度有待优化,在现行的土地制度中,其虽然对征地补偿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但对征地范围的规划比较笼统;还有一些地区的征地信息不够公开,农民不了解具体的征地标准,导致大部分农民不愿意转让土地。其次,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倾向在城市生活和工作,城市与农村的人口分布不均,农村人口相对减少,因此闲置的田地和宅基地增多。目前我国农村宅基地的流转去向有限,仅限于在农村范围内流转,因此,导致一些宅基地无法及时转让出去进行合理的利用,造成农村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另外,土地使用权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农民虽然可以对土地进行出租、转让,并且可以用土地作为抵押和担保,但法律对农民的这些行为缺乏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除此之外,一些农户在城镇定居之后,退出原有的土地承包制,有关单位对这些土地的征收和补偿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从而导致土地资源闲置。

3.2农业生产率有待提高

农业的生产率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影响农工业生产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农业生产方式方面,很多农村一直沿用传统的农耕技术,部分地区对现代化农业机械的使用率较低,从而导致劳动力的浪费。现在市场上的化肥种类繁多,一些农户对农业化肥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剂量了解得不够充分,从而引起化肥用量过度的问题,造成田地盐碱化。另外,农业生产方面的专业人才比较匮乏,大部分人才喜欢在较发达的城市发展,在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农业的发展。除此之外,传统的农业生产以家庭为主,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所需投入的成本较大,其生产规模也相对较大,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不利于农工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实施,从而降低农业生产率。

3.3环境资源综合利用率有待提升

目前,我国一些地区的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农业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废弃物未得到充分利用。每年养殖业产生的畜禽粪便、各种作物秸秆和厨余垃圾等废弃物数量较大,但这些资源大部分没有得到合理的回收利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些未能得到充分合理利用的资源又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需要政府花巨资、下大力气治理。除此之外,我国现在农业的生产方式是集中依靠化肥提供作物所需营养,大量的农药、化肥残留于土壤、河流中,并通过空气流动污染自然环境,又造成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土壤有机质严重下降,土壤板结。过多的化肥注入河流,造成水质富氧化,严重威胁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4新常态经济下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4.1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我国幅员辽阔,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是确保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2]。为提高农村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首先,政府部门应明确土地制度,并且优化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制度。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土地产权关系还不够明确,土地归属权与其使用关系不够具体,这不仅造成部分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也影响了农民开垦土地的积极性,不利于现代农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因此,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有关部门应不断完善土地使用权转让制度,对农民土地流转法规进行细化,并且做好相关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相关法规要确保农民在土地流转时,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并且明确土地使用权的归属。另外,在土地经营权和宅基地流转机制方面,新常态经济要求社会各方面积极调动生产要素,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受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我国长时间的土地经营权和宅基地流转机制没有得到及时的创新优化,从而导致土地要素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我国政府要积极推进农村土地产权登记制度,确保土地资源合理使用。除此之外,完善耕地保护制度也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新常态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并且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始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同时,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所以,有关人员在开展农村土地改革工作时,必须要做好耕地保护工作,从而确保人们有充足的食物供给,并且提高粮食的质量。

4.2强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强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措施,因此,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专业人员的引进和培养。为更好地植入人才,有关工作人员需要做好相关的规划,其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为人才提供充分施展能力的发展平台,包括工作岗位和薪酬福利,给员工充分的保障;二是要积极引进人才;三是培养人才。另外,有关部门应加强各级各类人才的专业培训和定向培养。政府部门和教育机构要做好农村适龄人口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农村青少年的整体素质,为现代农业长久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并实施农民技能培训工程,定期开展农民技能培训,让农民真正学会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种养技术和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从而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发展。

4.3丰富农业发展模式

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农村发展应向多元化、现代化方向迈进。首先,农户可以采用综合种养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利用养殖产品有效消灭害虫和杂草,不施用农药及除草剂,利用养殖产品的粪便肥田,同时施用有机肥,不施用化肥,这有效提高了产品品质和经济效益,提高了农户经营的积极性[3]。其次,在互联网时代,农户可以合理地利用互联网技术,有机循环农业+互联网+销售宣传推广模式。该模式即“基地+农户+合作社+互联网商务平台”,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上一个生产环节的废弃物,使整个生产过程废弃物变为可充分利用的能源,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完成产品销售和宣传推广。例如,吉林某地区的农村利用粪便和部分秸秆养殖蚯蚓,蚯蚓喂鸡,秸秆喂牛,蚯蚓粪及剩余秸秆发酵提供有机肥料还田,其环保节约的农业发展模式,不仅提高了当地农业经济效益,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农村地区应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合理地发展旅游业、采摘业等产业,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农业发展新业态范文第9篇

【摘要】根据重庆南川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现状和重庆市发展“五型农业”规划及围绕“四化”同步发展的定位和城乡统筹先行的要求,为重庆南川生态农业发展提高创新型建议。

【关键词】生态农业 五型农业 创新 城乡统筹 重庆南川

重庆南川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目前,重庆南川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面积达到280平方公里,涵盖5个乡镇,建成了优质粮油、茶叶、花卉苗木等3个万亩示范区,333公顷中药材、333公顷精细蔬菜、333公顷精品水果等20个千亩产业园。发展农民合作社20多个,培育农业企业70多家。园区内农民收入增长明显加快,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重庆市南川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总体布局是:“一园六带五基地”。“一园”即南川生态农业大观园,为南川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核心,包括大观镇、兴隆镇、土溪乡、河图乡和木凉乡,幅员面积246平方公里。“六带”为优质粮油产业带、优质畜禽产业带、优质蔬菜产业带、优质笋竹产业带、优质中药材产业带、优质茶叶产业带。“五基地”为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农产品物流配送基地、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休闲农业示范基地、现代农业总部基地。

根据重庆市发展“五型农业”规划,城市发展新区需要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业,潼南、荣昌、南川等示范区将先行先试。围绕“四化”同步发展的定位和城乡统筹先行的要求,在该区域用工业理念打造现代农业,形成城乡互融共生产业互助共赢的样板,构建城乡连通的和谐走廊,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质量安全体系,建成产业链健全的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高效农业,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重庆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

为南川生态农业得到有效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将科技融入农业生产,打造重庆现代农业高科技园区。如开展农作物生态安全、清洁生产和生物质能源与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技术攻关,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使用效率。科技特派员到农村实践。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整合、建设农村民生、农业生产、科技创业、市场流通等信息服务资源;2、产业与产能的协调发展。改善灌溉设施,完善路网配置,以稳定的产能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3、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行“农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机制。4、政策激励。不断健全完善高效化的、作用功能分类的农业补贴政策和三权抵押扶持政策。构建规范高效的技术服务体系和管理体系,带动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创新和推广。

农业发展新业态范文第10篇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的生态农业建设从1983年起步,经过2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体系。但成绩只代表过去,该县面对加快发展的新形式与新要求,充分解放思想,按照十七大精神,围绕财政增收、农民增收的目标,不断创新生态农业发展思路。

该县强调综合发展和全面建设,改变以往“养猪―沼气―种果”比较单一的生态链,因地制宜,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以调整养殖结构、种植结构为突破口,综合开发农、林、牧、渔、工、贸,带动山、林、水、渠、路以及小城镇的全面发展。采取配套措施,使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达到更为理想的良性循环。畜牧业改变了单一的生猪养殖结构,大力种草改草,发展牛、兔、鹅等草食动物,并向立体养殖发展。能源建设突破沼气能源的束缚,充分利用太阳能、小水电等能源,实现多能互补。种植业从平地向坡地发展,结合退耕还林工作,抓好毛竹、速生丰产林等经济林种的种植。同时,充分利用沼气池处理污水的功能,在小城镇大力推广运用沼气净化池来处理生活污水,保护环境,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其次,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该县大力改变目前农业生产农户分散的现状,使农业生产的布局合理化,向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实施以特色水果基地、品种改良示范点为“据点”,加强辐射,采取连片综合开发利用或是集团联营方式,在稳定农村土地延包政策不变的前提下,由单位或经济能人进行大规模经营,走集约化之路,实现农业产业经营的规模化、管理的现代化、劳动的技能化、产品的市场化,凭借强大的实力抵御市场风险,规划和发展农业。不断丰富和完善生态农业循环链条,推进“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向“养殖+沼气+种植+加工+旅游”五位一体现代化生态农业方式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重点是抓好“两个结合”:发展生态农业与发展加工业结合,培育和壮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重点抓好水果深加工,以汇源、汇坤等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恭城为契机,抓好水果品质的提高,增强水果的市场竞争力;发展生态农业与发展旅游业结合,积极开发集休闲度假、领略民族风情、体验劳动情趣为一体的农业旅游观光项目,拓展生态农业发展空间。

优化水果种植业结构。该县以提高水果品质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水果品种调整步伐,大力引进名优特新水果品种,提高水果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生态能源优势,建立一批无公害水果科技示范园,引导和鼓励水果生产向绿色水果、有机水果方向发展,拓宽发展空间。加强水果管护,抓好农业科技的研究开发,实行标准化栽培。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和标准体系,提高水果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培育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该县以退耕还林为契机,对25°以上的陡坡地段及江河源头等生态地位重要地区全部还林还草。对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地方,在保证整体生态效益的前提下,适当发展用材林、薪炭林和柑橙、桃、柚等经济林,大力发展生态林与经济林兼用树种,争取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农业发展新业态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生态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模式创新

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结合现代的生态学以及经济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将先进的科技发展成果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放置于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应用现代的技术成果对农业技术进行改造,以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从而以此获取更高的经济成果、对环境更加友好、生产更加高效的进步点。生态循环农业就是一种结合生态发展理论的实践,利用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托,引入循环经济的技术,推动各种资源在农业上得到更加科学的、可持续的应用和分配。对于生态循环农业而言,就是转变传统农业仅仅追求高效益,不重视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的观念,追求更加科学全面的目标:更高的产量、更好的质量、更加的环保。将和谐的观念注入农业生产中,在三种更好的追求中寻求一个平衡点,使得传统农业向更加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方向转变。只有更加重视生态,才能获得更高的效益,农业才能健康长久的发展。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农业发展较为领先的国家开始出现了一些关于农业发展的新观念,其中就有生态农业的思想开始形成。随着对于生态农业这一方向的进一步研究,生态农业开始有了快速的进步。在91年举办的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上,与会代表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一些深入的解释,在这基础上,生态循环农业的研究逐渐被人们重视,且随着研究的深入,生态循环农业逐渐获得世界范围内的认同。我国的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晚于其他国家,在起步阶段一直以其他国家为蓝本,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农业也亟待发展进步。本文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解读,对于其中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给予一定的科学解答,以求基于中国农业生态循环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一、我国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

农业生产在人类发明农药与各种化肥杀虫剂之时有过一次巨大的进步,依托各种农药化肥的加持下,农产品的产量有着非常巨大的提升。但是随着产量提升的同时,因为农药的大批无节制的利用,越来越多的有毒物质开始进入生态循环之中,毒素在农作物与大量动物体内积累浓缩,随着人类享受美味时进入人类的身体之中。而且随着化肥的大量应用,土地盐碱化、水体污染、农药毒素积累等等负面影响愈加严重,对于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且有些破坏由于数量太大,逐渐向不可逆方向演变。土地,是人类食用物资的生长源头,是人类的立足之地,在某种程度上是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而传统的农业正在不断消耗土地的寿命,耕地数量正在被传统农业所破坏。所以,开展生态循环农业有着十分紧迫的现实必要,其环保、循环、可持续的观念有助于人类更好的发展农业,而尽可能的降低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利用生物链中的生物间的捕食关系来控制病虫害,利用有机质发酵来生产绿色肥来代替传统工业合成的化肥,利用土地资源的特性开展多种生物共同养殖形成内部资源高效循环利用。这是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新方法,也是其绿色无害化发展的法宝。

二、我国生态循环农业的特点

1.综合性。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时总是从地方的整体去考虑协调好当地各种产业的关系,构筑好资源的循环利用。对整个地方进行全面的设计与规划,调整其农业构造,优化生产方式构成,使得当地的农业与其他产业间和谐共生,以求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提升。

2.多样性。因地制宜,运用不同地域的差异进行设计,建设有着不同特点的生态循环农业,与当地的实际情况要协调适宜。

3.高效性。利用生态循环理论的成果,对于当地的资源进行高效利用,以降低农业生产的各项成本,提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持续性。开展生态循环农业活动时,需要考虑到当地的生态资源的特殊性,针对不同地域的生态环境差异,制定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农业生产计划,促进生态稳定,让农业生产更加持续稳定,获得长期发展的效益。

三、我国生态循环农业存在的问题

1.投入力度不足。对于传统农业的生态循环改造不能仅仅依靠群众的自觉性来完成,还需要大量的资金与技术的支持,现阶段虽然在技术上有一定的收获,然而对生态循环农业的资金支持始终处于短缺的情况,这也是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缘由。并且由于生态循环农业虽然对于环境保护、社会发展有着很大的好处,但是它不能直接为研究机构提供收益,无法对于这方面的科学研究进行反哺,对于科研机构而言,研究该项事业的动力不足,也在某种程度上使得生态循环农业的开展形成了阻力。

2.农业生产规模较小。由于我国的农业生产有着许多独有的特点,现阶段大部分传统农业还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土地承包为主的,人均耕地面积小,而且加上土地分布较为分散,地形复杂,没有其他国家大规模的广袤平原,也是制约生态循环农业开展的一项重要缘由。对于普通的农业家庭而言,升级生态循环农业必须投入一笔不菲的资金,加上前期生态农业不能明显的增加经济收入,所以对于普通农户而言,就没有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动力了。

3.生态循环农业的种植成本高。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循环农业需要投入的有机肥、以及低毒农药、还有生态链防治病虫害等方法的成本很高,传统农户在低廉的高毒农药与化肥面前,总是会倾向于购买价格低廉的传统农药与化肥,在面临环境保护、食品安全问题与经济利益选择时,总是会选择经济利益优先。

四、模式创新与建议

1.加大推广工作力度,从多维度着手。要建设多维的投入机制,在政府主导工作的同时,还要打通社会企业、个体的进入通道,多维度多团体的参与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设与改造。除资金投入之外,技术上的指导也是必须的,对于个体农户进行技术上的指导,引导其走科学的发展方式,在转变生产方式的同时促进其收入的增长。加大农村金融服务的投入,鼓励改变农业发展趋势,尽量给予走生态循环农业生产的农户以金融支持,提供低息甚至无息贷款以支持其进步。

2.完善土地政策,助力发展。科学的土地政策可以促进农业生态化的发展。当较小的土地承包规模制约生产发展时,要有计划有控制的改进土地流转制度,适当的引入土地规模经营可以促进农户的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生态循环农业的收益,让生态循环农业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生产方式,吸引更多的人学习先进的生产经验。

3.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政府要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行服务的公益性,充分施展政府的带头作用,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的普遍运用。要健全各类农业服务机构,全面落实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要严格推行专人专岗制度,严格招聘条件,落实工作职责。对于工作于一线的技术推广员要提升其薪资水平,实现其工作的价值。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先进的互联网技术,通过APP智能推广先进技术,为农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4.引导科研机构研究与开展农技服务。引导各大高校以及专业科研机构也要充分地利用各自的专业技术,开发相应的先进生物技术配合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研发更环保更高效的农业技术,并积极推动其产学研进程,既支持了农业发展,又能以此获取更多的科研资金。支持各大科研机构建立服务公司,更要鼓励创办公益性技术服务企业。

农业发展新业态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山西农业 新常态 发展基础 投入受益 农民兼职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9-067-03

在2014年5月首次提出“新常态”一词,并随后阐述了新常态的特点、机遇和挑战。经济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特征的反映,是对我国国情的全新揭示,也是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基础。伴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也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本次研究以山西省农业发展的“新常态”进行研究,全面阐述山西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山西省农业发展基础更加薄弱成为新常态

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在农业生产中处于战略地位。水资源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水资源对农业经济的推动作用愈加明显{1}。山西省本来水资源匮乏,外加采矿活动造成大量的水资源破坏{2},使得山西省水资源缺乏愈加明显,成为新常态,严重制约着农业产业的发展。根据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山西省水资源总量111.0亿立方米,排在中部六省的最后一位,人均水资源量305.1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水资源的15.3%(见表1)。

农业是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产业,由于旱灾、洪涝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风雹、低温冷冻、雪灾引起的自然灾害经常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根据统计数据,2014年山西省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受灾农作物和绝收农作物面积占到全部农作物种植面积的34.02%,远远高于中部六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山西省农作物受灾面积多占的百分比是全国受灾面积所占百分比的10倍还多,自然灾害对山西省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收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抗御自然灾害,长期以来山西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了大量的水利设施工程,这些水利设施为缓解自然灾害、持续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总体来说山西省农业水利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特别是在水库的建设方面严重滞后。水库对于缓解旱灾,增加农作物产出有重要作用。根据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中部六省中山西省水库数量最少,仅有604座,湖南省水库数量最多,为14094座。山西省水库总数量是湖南省的1/20;与排名倒数第二河南省比较,山西省水库总数量不到河南省水库总数量的1/4,并且水库总容量小,不足河南省水库总容量的1/6。水库数量少、库容量小已经成为制约山西省农业发展的瓶颈(见表2、表3)。

二、山西省农业投入大收益少成为新常态

农作物的投入和产出的情况直接影响着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根据山西省农业厅市场处“十二五”期间的统计数据,分析比较山西省主要农作物玉米、小麦、棉花的投入成本和收益情况可以看出:农民种植农作物棉花的亩均收益高于种植玉米和小麦的亩均的收益,种植小麦的亩均收益最少。根据2015年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5~2016)》,2015年农民工资性收入为4600元/人,按照人均种植2.2亩计算,山西省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远高于农作物种植带来的收益。

山西省玉米种植在“十二五”时期亩均产量基本维持在500公斤左右,2015年由于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干旱严重影响苗情长势,导致亩产量大幅下降;玉米种植生产成本呈现上升趋势,但是2015年出现下降,主要是与山西省整体经济大环境有关,种籽、化肥和用工成本下降;玉米种植亩均收益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2015年下降明显;玉米种植成本收益比不断下降,在2015年,玉米种植成本收益比不到2011年的1/3,下降到0.28元(见表4)。

山西省棉花N植在“十二五”时期亩均产量总体变化不大;棉花种植亩均成本投入逐年增加,年均增加13.38%,在2015年高达1667.25元;棉花种植亩均收益自2012年来下降明显,年均下降15.76%。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投入的不断增加和收益的大幅减少,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棉的积极性(见表5)。

山西省小麦种植在“十二五”时期亩均产量呈现浮动,但总体上平稳。小麦种植生产成本逐年增加,亩均收益也逐年增加,但是增加幅度缓慢,并且收益偏小。从表6中可以看出小麦种植呈现出高成本、低收益,成本收益比在0.27左右。

三、农民的兼职化越来越明显成为常态

随着山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2015年山西省城镇化率达到了55%。越来越多的农民为了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而逐渐市民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承担更多农业生产劳动的同时,为了增加家庭收入而进行兼职。研究农民兼职化的问题,可以从其收入结构中反映出来。根据统计数据,从表7可以看出从近十年农民家庭出售农产品的收入从2004年的906.93元增加到2013年2421.00元,年均增加10.32%;工资性收入从2004年的987.38元增加到2013年3722.60元,年均增加14.19%;农民家庭工资性收入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农民家庭出售农产品的收入的增加速度。

从图1中可以看出农民工资性收入所占现金总收入的比例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2010年以来上升幅度加大;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收入整体低于工资性收入,特别是2010年以来下降幅度增大。随着工资性收入数额的增加和增长速度加大,农民的兼职化将呈现出加大的趋势,兼职化的农民越来越多将成为新的常态。

四、农业土壤污染严重影响食品安全成为常态

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和农用塑料薄膜,对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到人类的生存。

表8显示山西省近十五年来农药的使用量年均增长率3.89%,带来了新的土壤环境安全隐患。山西省在农药使用中主要以喷雾剂的形式进行喷洒,这样只有10%―20%左右的药剂能被吸收使用,而大部分农药喷洒于空气中或者落入土壤中,农药残留药剂及产生的衍生物,造成了严重土壤污染。随着土壤中农药残留物及衍生物的积累,对食品安全和人类的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农药残留会对农产品的质量产生影响,这直接影响到山西省农产品的出口贸易。另外土壤圈是一个重要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地带,随着土壤污染的加剧,将严重影响水圈和大气圈环境安全,进而威胁人类的生存。

山西省近十五年来化肥的使用量年均增长率2.22%,在2014年达到了121万吨,化肥使用量为21.32kg/亩,国际上普遍认为农用化肥的亩均使用量不超过8kg/亩。化肥的过度使用直接影响到土壤的物理结构,对土壤孔隙度、水分、空气、热量等造成影响,对土壤环境造成破坏,造成农产品硝酸盐、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对人类的食品安全和健康构成威胁。另外,过量使用化肥导致N、P等营养元素随降雨、灌溉和地表径流进入地表水体,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对水体的生态平衡产生重大影响{3}。

山西省近十五年来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在2009年达到一个峰值,随后又出现迅速增加趋势。2000年到2009年塑料薄膜使用量年均增长率4.17%,2010年到2014年塑料薄膜使用量年均增长率达到了4.48%。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塑料薄膜在使用中的残留量为33%左右,由此可以看出自2000年以来塑料薄膜在山西省土壤中的残留量累计达到18.17万吨。这些农用塑料薄膜的残留物严重阻碍着土壤圈中物质和能量交换,影响土壤环境的生态平衡。

总体来讲,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目前山西省经济正处于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时期。农业的发展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调整产业结构、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面对山西省农业发展的这些新常态,必须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ふ倚碌睦砟詈托滤嘉来激发农业发展的新动力,以新的措施和新的实践推进农业取得新的发展,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保障。

注释:

{1}潘丹,应瑞瑶.中国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面板VAR模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61-166

{2}常建忠.煤矿区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以山西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5(02):63-67

{3}程丹,等.山西省化肥施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广西农学报.2015(3):75-77

(作者单位:1.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2.山西省农科院 山西太原 030006)

农业发展新业态范文第13篇

农业合作社不是一个新理念。我国早在1950年就了《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2016年5月,在考察黑龙江省抚远市玖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时也曾指出:“农业合作社是发展方向。”在国外,美国、日本、俄罗斯等也一直都在大力发展符合国情的农业合作社形态。

如今,随着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精准农业”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农业合作社与精准农业的碰撞,会让农业发展呈现出怎样的新形态?

精准化生产:生成定制化耕种方案

当前,在精准农业技术不断发展成熟的大背景下,农业合作社也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和意义。

所谓“精准农业”,是指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农田信息采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环境监测系统等,结合智能农机的使用,定时、定量、有选择性地为某一^域的农作物提供水、肥料和喷洒农药。简言之,就是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更为精准的“定制化服务”。

例如,2016年,美国微软公司的工程师团队就在华盛顿州的一处农场,进行过一项精准农业试验,利用无人机和采用闲置频谱的传感器收集数据信息,对整个农场的湿度、酸度等指标进行测量和预判。

农业生产精准化能带来诸多益处,包括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作物质量、减少农药危害等。而信息数据(包括作物生长环境数据、生长状况数据和空间变异信息等)的收集是实现精准农业生产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环节之一。从国外经验来看,农业合作社在这方面大有可为。

以美国种植者信息服务合作社(Grower Information Services Cooperative,下称GISC)为例。GISC的组织形式类似于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主要工作是收集社员的农作物耕种信息,构建可供社员使用的大数据云平台,并通过与数据分析公司和其他有数据需求的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该地区精准农业的推广做好准备。

合作社的主体――农民社员,可以免费获得平台的访问权限,该平台能为社员或社员所在区域的农用耕地生成精准、具体的种植方案和建议。而对于其他有耕地数据需求的研究性或商业机构而言,与GISC建立合作关系则可大大降低数据收集的成本,为技术公司进一步挖掘数据价值提供便利。

实际上,GISC所做之事并非创举。全球许多商业机构乃至政府,都曾进行过类似的工作。然而,与完全商业化的农业数据公司不同,GISC的合作社属性决定了无论是数据收集、管理亦或是应用,它都把农民社员的根本权利置于首位。

因此,GISC平台数据的所有权始终属于耕地的主人。也就是说,由农民自行决定是否要出售自己的耕地数据、是否要与数据软件公司进行合作等。这保障了社员的基本权益,为农民创收提供了新的渠道,也可以防止商业公司垄断和滥用耕地数据。

在我国,以合作社推动农业生产精准化的潜力巨大。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备、机械化生产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气象数据平台的开放等,都为精准农业的推广提供了有利条件。不过,从我国农业合作社的现实状况来看,部分地区还存在着规模小、实力弱、入社比例低等掣肘。解决这些障碍,将对进一步发挥合作社促进精准农业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

精准化消费:供需双方快速对接

广义的精准农业,不仅包括生产环节的定制化,还包含农产品消费流通领域的精准化。如果说,合作社在生产环节的主要功能是为农民提供更科学和具体的耕种指导,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有限耕地资源的高效利用,那么在消费流通环节,合作社的主要作用就是促进农民和消费者两类群体的精准、快速对接。

在推动供需双方进行精准对接时,合作社既要保证农民收益的最大化,也要从食品安全等角度出发,保障消费者的基本权益。总体来看,农业合作社主要可在以下三方面发挥作用,促进精准农业的发展。

一是精准化销售。在当前全球方兴未艾的电商潮流席卷下,农业合作社也在探索更为精准化的销售策略。例如,国外以Local Harvest为代表的电商服务平台,通过收集某一地区中小型农场的产品等信息,自动向消费者推荐离家最近的农户,以实现最快速的配送服务。在我国,基层农业生产合作社完全有能力复制这一销售模式。这可以打破当前农户各自为战的电商营销模式,以合作社为单位,打造规模化、品牌化的农产品销售渠道。

此外,电商平台还可以集中为合作社成员提供线上销售指导。例如,苏宁易购就与农业科技报农民专业合作社俱乐部签订了合作协议,为该社农产品的线上销售提供辅导。

二是精准化追溯。农产品信息追溯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保证食品质量,维护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同时,也可以防止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真正保护“良心”农户的权益。

这方面,日本农业协同组织无疑是典型案例。日本农协全权负责社员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贮藏和销售环节。按照社规,所有社员农户都必须准确记录和提交有关农产品的一切信息,包括生产者名称、农田所在位置、在耕种期间使用农药和肥料的名称和频率,以及产品的收获、上市和出售日期等。社员出售的每一件农产品的信息,消费者都能在网页上进行查阅。

这不仅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让消费者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购买,实现“吃得放心”,还可以保证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能快速追溯到责任人。

农业发展新业态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产品销售;创新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下,乡村地区的生态旅游产业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与提升。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乡村生态农业旅游的前提。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了实施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完善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制度,促进乡村生产生活环境稳步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全面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这也为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生态农业旅游的环境下,除了常规的采摘、种植体验、民宿、特色饮食服务之外,乡村文化产品的营销也是重要的商业模式。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生产及销售,可以有效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多种就业岗位,同时还能够吸引先进的技术和人才投入到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中来。随着生态农业旅游的逐步发展,乡村文化产品也越来越丰富。除了旅游带动的本地消费之外,一些地区还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形式,实现了更大范围的产品销售,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

1乡村文创产品概述

文创产品是指文化创意产品,是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对文化资源、文化用品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而产出的高附加值产品。好的文创产品需要具备三个特点:审美、功能、内涵,缺一不可。乡村文创产品,就是以乡村文化,包括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地域特点等作为创业产品的设计内容而推出的具有乡村地域特点的文创产品。乡村文创产品的开发,是特色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历史文化价值的最直观的体现,具有突出特色、宣传教育及文化传播等多元化的功能。目前,我国的乡村文创产品已经十分丰富,各个特色乡村的建设都将开发和推广文创产品作为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2乡村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原则

2.1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是乡村文创产品的主要内容,也是消费者购买的最直观的感受。文创产品在设计和开发中,要始终将审美价值作为主要的思路。首先,乡村文化产品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受众群体的审美观,审美观的个人特色比较明显,在产品开发设计中,既要考虑大众审美,也应该考虑个体独特的审美观。这样,才能够丰富产品的多样性。其次,要考虑审美的时代性,不同的时代对于美学的整体感受也不同。传统文化要与现代元素紧密结合,才能够符合当下的时代审美观。同时,在乡村文创产品设计中,也要充分结合乡村元素,将乡村元素充分融入到产品的设计中。

2.2文化价值

文化价值是乡村文创产品的核心价值,也是文创产品区别于其他商品的本质。我国乡村地区的传统文化十分丰富,而且各个地区的文化内容也不尽相同。传统文化的开发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也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在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中,要将文化元素深入地融入其中。目前来看,许多地区和机构,也都推出了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比如故宫博物院就推出了众多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以其收藏的文物内容以及历史元素,深入地融入其中,这些文创产品对于传播故宫文化、了解故宫的馆藏文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乡村文创产品在设计和开发中,也应该充分借鉴这种良好的形式,将自身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特色充分融入其中,通过文创产品来传播乡村文化。

2.3经济价值

文创产品要体现出一定的经济价值,才能够在市场上进行流通,从而获得一定的收益。经济价值要从外形、材料和用途等方面综合来考虑。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还能够产生劳动剩余价值。文创产品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对不同工艺的产品设定合理的价格区间,来保证文创产品的自身经济效益。文创产品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产品的美学性,可以用在欣赏、装饰等领域;二是产品的实用性。实用的产品才能够体现出经济价值。乡村文创产品可以与多种实用型产品结合,体现出产品的经济价值,才能够取得较为稳定的收益。

3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下的文创产品创新发展思路

3.1加强对乡村特色元素的开发

基于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下的文创产品创新发展,首先要加强对乡村特色元素的开发,将这些特色元素融入到文创产品中,来体现出文创产品的独特性。比如,传统乡村文化中,会保留一些文化元素符号,比如图腾符号、祭祀使用的器具符号,或是一些色彩符号。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会保留众多的本民族的特色文化,地域和民族文化色彩十分浓郁。这些独特的文化内容,加入到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中,能够有效地的吸引消费者的好奇心和购买欲望。同时,在乡村文创产品的营销中,还要加大对本地文化内涵的传播。通过音乐、影视剧、文学等文化内容的输出和传播,使观众能够对乡村地区的传统文化深入地了解,才能够对乡村文创产品产生较为感性的认识,从而实现乡村文创产品的消费和购买。

3.2注重产品的工艺性和环保性

在乡村文创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中,要注重工艺性和环保性。对于产品的工艺造型,要尽可能地精致。另外,除了对传统手工的要求之外,还需要加强对工艺的自动化制造研究和开发。传统的手工制造自然在工艺上比较高端,但是所产生的劳动价值并不高,同时也不能够实现较大的经济价值。而通过部分工艺的自动化生产,可以有效地节约成本,实现经济价值的最大化。在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时,还要加强工艺和材料上的节能环保。创新性地使用农村中常见的天然材料,比如一些陶瓷制品和竹编制品,达到物美价廉的效果。大部分的文创产品都是日常家居使用,其环保性自然也是消费者所看重的。环保性不仅体现在工艺和材料上,还体现在文创产品的设计理念上。比如乡村文创产品可以以环保为主题来进行产品设计,传播环保理念。

3.3兼顾文创产品的实用性

乡村文创产品从用途上一般分为两类。一是装饰用的居家摆件,主要是体现其美学价值;二是具有实际用途的物品,与个人生活常见的物品一致,采用创意的形式来设计。目前比较常见的文创产品包括手机壳、书包、钱包、钥匙链等。从目前的文创产品设计来看,实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简单的装饰用文创产品的内容越来越少。一方面,装饰类的文创产品对于设计造型及工艺要求很高,成本较高,而且消费者的个人喜好也不尽相同。另一方面,装饰类的文创产品的销售,还需要前期进行文化传播,使消费者能够对本地的文化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才能够产生消费欲望。因此,在乡村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放上,要尽可能地以实用产品为主要设计基础来开发文创产品,才能够实现较大范围的销售,对乡村的经济发展产生切实有效的作用。

农业发展新业态范文第15篇

茶陵县地处湖南省东南边陲,株洲市南部,位于东经113°20′55″~113°55′23″,北纬26°30′29″~26°07′25″。茶陵县种植烤烟历史悠久,经历了“旱地试种”、“烟稻连作”和“科技兴烟”3个阶段,2005年开始启动烟叶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24677万元(包括已建未完成项目),围绕火田镇、腰陂镇和马江镇3个烤烟生产核心区,修建水渠588条,260.04km,新建、改建山塘、水库48座,普通烤房密集式改造500座,新建大型智能式密集式烤房3206座,修建机耕道76条,55.07km,现已经形成了以火田镇、腰陂镇、马江镇、界首和枣市5个镇为中心的烟叶生产核心区,年种植面积超过2000hm2,年烟叶收购量约4000t,常年从事烟叶种植生产的烟农超过1.5万名。2014年,全县种植烟草2453.3hm2,收购烟叶3730t,总产值达1.2亿元,实现烟叶税2268万元,占地方税收收入的7.52%。县委、县政府将烟叶生产定为十大支柱产业之一。

2茶陵县现代烟草农业SWOT分析

2.1优势(Strength)

2.1.1生态环境良好

从气候角度看,茶陵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日照率为37%,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44.7h,年均气温17.9℃,太阳辐射总量为470.5kJ/cm2,稳定超过10℃的天数232d,活动积温为5509℃,无霜期为290d;年平均降雨量为1423mm,光、温和水资源较丰富,气象灾害出现几率相对较少,是发展优质烟叶的适宜区域。从土壤角度而言,茶陵县耕地土壤类型以水稻土、河潮土、紫壤和红壤为主,土壤物理结构良好,上层疏松,下层紧实,土孔隙度达40%~50%,通气良好,保水保肥,固定保存养分能力强,耕作层深度约25cm,十分适宜烤烟种植。

2.1.2种烟积极性高

正常生产条件下,茶陵县农户种植早稻总收入约为8250~9750元/hm2,扣除成本后,纯收入约为4500~6000元/hm2;种植烤烟总收入约25500~30000元/hm2,扣除成本后,纯收入约是13500~18000元/hm2。粮、烟纯收入比例为1∶3,即使是新开发户,也能保持1∶2的比例,种烟比较效益高。另外县财政还每年将烟叶税按15%、15%和25%的比例奖励给种烟乡镇、村和烟农,按10%的比例提取烟叶发展基金,专门用于发展烟叶生产,提高乡镇、村和烟农种烟积极性。

2.1.3规模种植面积大

全县烟叶已全部实现了适度规模种植。2014年茶陵县共7个乡镇、57个种烟村、1573户烟农,种植面积2453.3hm2,100亩以上连片种植率达100%,13hm2以上连片种植率达89%,户均种植面积1.56hm2,收购烟叶3730t,等级合格率达100%。全县种植专业户(种植面积在0.67~2hm2)有720户,面积达760hm2,占全县种植面积的31%;家庭农场(种植面积在2hm2以上,规模种植)有303个面积达1233.3hm2,占全县种植面积的50.3%;专业化合作社有“金芙”“、民惠”等19个,入社烟农1500户,种植面积2000hm2,占全县种植面积的81.5%。

2.1.4标准化生产全覆盖

根据国家及行业标准,株洲市制订了《烤烟生产良好农业规范操作(GAP)管理实施手册》及《株洲市烟草公司茶陵县分公司烤烟生产良好农业规范操作(GAP)管理实施手册》,明确烤烟生产操作标准及烟叶质量安全管理关键点。根据手册,茶陵县烟草种植所有种子都由省局提供;所有烟用物资、肥料、农药等报市公司统一采购发放,将使用标准以通知书形式发放到每一户烟农,在使用过程中由烟农辅导员严格指导;病虫害防治按标准实行,严格按规定使用农药,禁止使用非烟草公司购买的农药;育苗按标准进行,全市集约化育苗设施覆盖率达100%;优化烟叶结构严格按照“下4上2”的标准,对不适用烟叶进行清除。2014年全县烟叶标准化生产推广落实率达到100%,全面将标准化生产技术落实到烟站每一田块。

2.1.5品质与特色兼具

茶陵县烟叶成熟度好,组织疏松,烟叶橘黄,光泽强,色度均匀,油份足,厚薄适中,弹性好,烟叶内品质烟碱含量1.3%~2.7%,还原糖16%~23%,糖碱比7~13,蛋白质含量<11%,钾离子含量≥4%,氯离子含量<1.5%,淀粉含量<3%,烟叶香气风格突出,香气质好,浓度高,劲头适中杂气少,烟叶可用性和安全性强,每年烟叶收购上中等烟比例超过95%。2008年,经鉴定为“复合甜香香韵浓香型”优质特色烟叶。

2.2劣势(Weakness)

2.2.1耕地资源约束较大

一方面,茶陵县人多地少,土地总面积250711.13hm2,耕地面积28353.3hm2,人均耕地面积0.048hm2,其中水田24606.7hm2。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加快推进,城镇建设用地不断占用农业用地,城镇专业蔬菜基地也相应扩大,宜烟土地面积逐步减少。

2.2.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茶陵县规划建设基本烟田6666.7hm2,现已建成3000hm2,还有3666.7hm2未建。近年来,虽然持续加大了烟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但目前大部分烟田的烟路、烟水等设施不配套,电力、人工降雨和防雹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致使烟田在洪涝灾害年份积水排不出去,干旱季节又不能有效灌溉,直接影响烟叶的正常成熟和质量,也严重制约了烟叶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另外,全县现有烟叶烘烤房仍以普通烤房为主,与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化烘烤要求相差较远。按照3333hm2/a的生产规模,全县需要1.5m×8m密集型烤房4000座,而现在只有密集型烤房402座,缺口近90%。

2.2.3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科技兴烟是现代烟草农业的必然之路。目前茶陵县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人才比较短缺,对制约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技术难题没有深入研究,如提高烟叶品质、降低卷烟中焦油等有害成分的综合技术研究,回收利用废弃烤烟秸秆成为替代能源的研究等,没有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4机械化水平不高

目前,茶陵县烟叶实现了机械化生产的主要有整地、培土、剪叶和捆绑等环节,整体机械化水平不高。在专业化分工上,“民惠”“、金芙”烟叶专业合作社的育苗、机耕、运输和烘烤这4种专业化服务已经开始运作,但是专用机械设备配备不齐,特别是在烟田翻耕起垄环节缺乏机械动力。机械化水平不高成为制约茶陵县烟叶集约化发展的关键。

2.3机遇(Opportunity)

2.3.1国家扶贫力度进一步加大

茶陵县属于罗霄山脉发展片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之一。2011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规划指出,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新增部分要向连片特困地区倾斜,有关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也要向片区倾斜;加大对片区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罗霄山片区自然资源、历史文化、革命老区等特色优势,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将片区建设成为特色农业基地、生态文化旅游和红色旅游目的地。实施差别化产业政策,制定片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

2.3.2省市高度重视和支持

烟草是湖南经济增长和财税增收的支柱产业,为推动烟草产业可持续发展,省专门成立了“省‘两烟’协调领导小组”,省长亲自任组长,办公室设在省政府办公厅,每年召开专题会议对“两烟”工作进行指导和部署,加大对“两烟”工作的扶持力度,研究制定相关措施,支持烟草做大做优做强。茶陵县是株洲市唯一的烟叶生产基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茶陵烟叶生产发展,保品牌、保地位。市烟草局倾力支持茶陵烟草基地建设和现代烟草农业发展。

2.3.3云烟基地建设正式启动

茶陵烟叶属于“复合甜香香韵浓香型”特色烟叶,2009年已被列为全省烟叶生产基地县和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长沙卷烟厂原烟生产基地县。2012年,茶陵烟叶因其质量优异,得到红塔集团青睐,正式启动了茶陵红塔集团云烟种植基地的建设。湖南中烟公司是全国烟草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之一,其“白沙”是全国产销规模位居前列的卷烟品牌。红塔集团被誉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卷烟销售规模位于同行业前列。两大烟厂都在茶陵建基地,为茶陵烟草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市场机遇,可稳定保障烟叶销路。

2.4挑战(Threat)

2.4.1市场需求趋弱

我国控烟工作从1979年开始,2013年12月国务院出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2014年11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该送审稿指出,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湖南省2014年4月,制定了《禁烟控烟倡议书》,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禁烟控烟的良好氛围。随着控烟工作的开展,伴随而来的是吸烟人口的减少,我国吸烟人数2013年比2009年降低了3.44%,吸烟率下降了2.04%,2014年卷烟销售量的增速为2005年以来的倒数第三。这些使得烟叶的市场需求逐渐下降,进而影响到烟叶的生产。

2.4.2劳动力制约增大

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既要有一支数量足够的劳动力队伍,同时更要有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并且会管理的高素质职业烟农。目前,茶陵农村青壮年农民,特别是有一技之长的越来越不愿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烟农队伍的文化程度主要以小学或初中为主,年龄以约50岁为主,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偏大。全县现有种烟农6265人,其中20岁以下的27人,20~39岁的2465人,40~59岁的3625人,60岁以上的148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267人,初中和高中(中专)文化的5768人,大专以上文化的230人。烟农操作不娴熟,技术水平低,采用科技种植的能力差,对烟叶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直接影响,制约了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

2.4.3自然风险难控

茶陵县对自然灾害风险的防御缺乏长效机制。烟叶生产中,洪涝、干旱等农业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现有农业设施和农业技术还不能有效防控各类灾害对农业造成的危害。据近年气象观察资料表明,茶陵县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春夏雨水集中,秋冬少雨,每年暴雨一般出现在4~6月,干旱出现在的7~9月,与烤烟生长发育的季节不能完全吻合,如移栽期干旱、旺长期干旱或采收期高温逼熟,又如前期低地温导致早花或叶片数减少,到采收时又发生冰雹,这些均对烤烟的正常成熟和连作晚稻的移栽有一定的影响。

3茶陵县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战略选择

根据茶陵县现代烟草农业的SWOT分析结果,得出茶陵县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战略矩阵框架。

3.1SO战略:加快土地流转,提高规模化种植水平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制定土地流转管理办法,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明确流转方式、流转用途、流转程序和流转收益,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各种经营组织,积极培育种植大户,为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搞好宣传引导,做好群众工作,依法规范运作,通过土地流转,加大优化布局的力度,做好适度规模的结构性布局,加快推进烟叶集中连片规模种植和机械化生产。

3.2ST战略: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烟叶质量

茶陵县以烟叶标准化生产为手段,以质量效益为目标,大力实施“质量强烟”战略,以“提高质量、改善结构、突出特色”为主线,按照《烤烟生产良好农业规范操作(GAP)管理实施手册》及《株洲市烟草公司茶陵县分公司烤烟生产良好农业规范操作(GAP)管理实施手册》,全面实施烟叶标准化生产,把壮苗培育、平衡施肥、中耕培土、病虫害统防统治、适时封顶、合理留叶、成熟采收、科学烘烤和优化烟叶结构工作作为烤烟生产的重要工作来抓,大力推广轮作、深耕、土壤改良、测土配方施肥和不适用鲜烟田间处理等先进实用技术。同时充分利用茶陵县气候、土壤、热量和光照资源的优势,立足资源特征、地方特色和茶陵烟叶风格特点,抓基础、抓细节、抓关键、抓落实,突出烟叶的风格特色,不断改进和提高烟叶质量,优化烟叶内在质量和工业适用性。

3.3WO战略:推进科技兴烟,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以省局烟站管理系统、省局办公自动化和县气象局气象短信平台为依托,积极引用3S(GIS、GPS、RS)技术,实施精准管理;对种植田块土壤基本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实现烟田的精准配方施肥;利用科技项目平台实行烟叶生产“产-学-研”一体化管理;以技术方案为主线,各烟站对烟农实行户籍化管理,所有烟农信息、合同数据、农事操作记录、上户预检和烟需物资等信息都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烟叶收购中根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数据落实烟叶等级质量负责制,组织巡回检查,实行等级质量督查常态化;开展密集烤房的智能化温湿度自控系统的应用;同时在烟叶生产中加强与县气象局的联系,借助县气象局的气象平台烟叶气象信息,强化气象预测功能,未雨绸缪,及时规避气象灾害。

3.4WT战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产品竞争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