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旅游资源理论范文

旅游资源理论范文

旅游资源理论

旅游资源理论范文第1篇

乡村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是制定乡村旅游开发发展战略的前提和旅游区规划的前奏,是旅游学、地理学、资源与环境学等学科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评价目的在于确定旅游资源质量的高低、开发潜力大小,为制定合理的旅游发展战略和资源开发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当前学者对乡村旅游资源发展潜力的评价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主要有资源特色评价、资源价值评价、等级评价、美感质量评价、一般性体验评价等。定量评价主要有层次分析法式、指数表示法、综合评分法、模糊数学评价法等。

二、乡村旅游资源发展潜力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是应用模糊关系对被评价事物多个因素的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性评价的一种定量方法,是运用模糊数学和统计的有关知识对许多因素所影响的事物或现象通过推理和演算综合成一个总评定值;是在全面考虑和尽量简化评价基本因素的前提下,对有不同权重的各类、各个评价指标的评分结果是否达到目标或达到目标的程度给予明确的结论,或者对被评对象做出优劣等级区分的过程。由于影响乡村旅游资源的因素复杂多样,对其发展潜力大小的评价具有较大的模糊性或不确定性,运用一般的定量方法很难评价,运用定性描述方法则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局限性。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对古村(镇)旅游资源发展潜力进行综合性评价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1.确定目标和评价因素集根据鄱阳湖流域国家历史文化名村(镇)旅游资源发展潜力的评价要素体系,评价因素集F={F1,F2,F3}={旅游资源,基础设施,区位条件}。其中旅游资源、基础设施、区位条件又分别包含下列因素:2.确定评语等级论域及评价集E={E1,E2,E3,E4}={好,较好,一般,差},即等级集合。每一个等级可对应一个模糊子集。3.建立各评价因素的权重集W运用专家征询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值。笔者对10个院校及研究所的旅游专业的专家、博士、博士后发出问卷100份,要求他们对鄱阳湖流域国家历史文化名村(镇)旅游资源发展潜力的评价要素的等级及重要性作出判断,并对自己给出的结论给予解释。通过统计整理问卷数据,结合当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赋予各评价因素不同的权重。一级、二级评价因子W1、W21、W22、W23的权重分别是。4.建立模糊关系矩阵S通过网络及景区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00份。对收回问卷进行统计整理,得出问卷结果。根据问卷结果建立旅游资源、基础设施、区位条件3个方面的评价矩阵。以S1为例,评价因素的评价向量为(0.6,0.2,0.1,0.1),表示在调查人员中,有60%的人认为鄱阳湖流域乡村旅游景区知名度高,有20%的人认为为研究区乡村旅游景区知名度较高,有10%的人认为研究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镇)旅游景区知名度为一般,有10%的人认为研究区乡村旅游景区知名度为差。其他以此类推。

三、评价结果分析

基于以上计算结果,按最大隶属度原则可知,鄱阳湖流域国家历史文化名村(镇)旅游资源发展潜力较大的。为了客观反映各历史文化名村(镇)旅游资源现状,使评价结果较接近实际,需要将其转换成百分制。假设模糊评语量化集为N,评语等级{好,较好,一般,差}所对应的分数为{90,80,70,50},各对象的优先度为P,则研究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镇)旅游资源综合潜力P(综)=VNT=(0.38,0.253,0.253,0.114)[90,80,70,50]T=77.24。按此计算方法,对鄱阳湖流域2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的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分别进行评价,并将其转换成百分制,从高分至低分排序,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婺源古村群、景德镇瑶里、安义古村群、陇南关西镇关西村、渼陂古村。

四、讨论

旅游资源理论范文第2篇

在定律中“物体"的概念,物体是由原子、分子、质子、中子、电子、夸克等基本粒子构成的,构成物体的基本粒子就有基本粒子的数量及排列方式、位置共同存在的事实。还有绝对化的“任何物体"这几个字,可以认为,任何物体就是基本粒子的任何数量及任何排列方式、位置。在定律中所讲到的“质量",对于“质量"来说,也有基本粒子的数量及排列方式、位置共同存在的事实。还有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总结:两个质点之间万有引力的大小:与基本粒子的数量及排列方式、位置有联系。而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库仑定律:“两个磁极间的引力或斥力的方向在两个磁极的连线上,大小跟它们的磁极强度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在定律中“磁极"的概念,磁极是由原子、分子、质子、中子、电子、夸克等基本粒子构成的,构成磁极的基本粒子就有基本粒子的数量及排列方式、位置共同存在的事实。

在定律中所讲到的“磁极强度",对“磁极强度"来说,也有基本粒子的的数量及排列方式、位置共同存在的事实。还有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旅游资源理论范文第3篇

安康地处陕西省南端,与四川、重庆、湖北毗邻,地理位置优越,气候资源独特,秦巴汉水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安康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安康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将安康定位为“具有通道型、集散型和休闲观光型旅游目的地特征的休闲型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和深度游憩目的地”。根据这一定位,从翻译研究领域探讨安康特色旅游文化的翻译,如,旅游文本中的生态翻译学、旅游文本语言交流的有效性、旅游文化产品的译介、旅游文化翻译中的修辞问题等等。还可以跨学科交叉研究,它的实际意义不仅在于对安康旅游产业化的指导与促进,同时对旅游翻译理论也是一种研究甚至补充。传统翻译研究将翻译活动视为语言的转换,然而文本的理解及阐释离不开文化的限制。(常景宇,1995)语言文字体现着文化,同时也受文化制约。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开始从文本时代跨入了文化领域并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突破了传统语言学和美学模式的束缚。爱德华?赛义德、佳亚特里?斯皮瓦克、霍米?巴巴、安德烈?勒弗菲尔、苏珊?巴斯奈特、韦努蒂等著名翻译理论家都是这一转向的见证者及推动者。国内有些学者也提出了对建构翻译文化学的思考。

本次项目的理论意义在于着重研究翻译出现文化转向对特定区域经济文化下的旅游翻译有何影响和启示,进而可以探讨旅游文化与翻译及文化与旅游翻译的相互作用及关系等方面问题。作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旅游翻译,本质上是依托语言实现旅游文化信息的转化、阐释与传播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王建国,2009)这意味着旅游翻译不仅仅是意义的传达,更是文化层面的诠释和弘扬。所以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后,旅游翻译实践如何打破源语的语言规则以顺应目的语的语言文化规约和文化融合的趋势,找到平衡翻译可接受性与宣扬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有效翻译策略正是本次研究的内容。(师谦友,2006)秦巴山区已有紫阳富硒茶、紫阳蓝黑板石、平利绞股蓝、岚皋魔芋、白河木瓜、汉阴葛根等众多产品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些生态资源的综合开发蕴含十分广阔的前景。因而,这是一个有巨大潜在优势的生态价值洼地。目前,安康地区旅游生态文化资源的汉英翻译缺少原文同等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只注意了语言文字的表面形式,而忽略了语言的文化因素。安康生态旅游文化资源含有丰富的民族特色,涉及大量的文化信息。因此,把握好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因素,是旅游资源翻译的关键。只求语言形式上的对等而忽视汉英在文化深层次上的差异,是无法实现旅游资源的功能。如果能够提供规范而又免费的生态旅游资源英文翻译标准指引,那么对于该地区旅游业的兴旺尤其是涉外旅游的迅速发展将大有裨益。

2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本项目主要涉及区域生态旅游资源汉英翻译问题,整个课题以旅游翻译为核心。必须从学科实际出发,开展调查研究,在分析、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旅游资源翻译思路。具体要求:按照旅游翻译的性质和原则,采取理论—实践—理论的研究思路,经过理论分析,提出实践方案,该研究具有综合性、活动性、实践性、应用性等方面的特点,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等方法,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理论分析中提出实践方案,在实践中提升理论结果。具体做法:

(1)主要采用实际调查法、文献比较法、理论探索等方法,并且做到“实践—理论—实践”,从实践中找准“安康地区生态旅游文化资源汉英翻译”的有效性研究思路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理论上完善研究思路,并给出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该研究必须进行前期的调查研究和实践活动,方可找到平衡翻译可接受性与宣扬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有效翻译策略。这样才能形成具有指导性的建议。

(2)利用已有的前期研究成果,开展课题研究。地厅级课题《秦巴生态资源小型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建设及其应用》、《安康市旅游公共标识语料库建设》以及校级课题《安康生态旅游资源汉英翻译研究》《二类本科院校中英语专业翻译课教学改革与实践》都与申报的课题密切相关,为课题创新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充分利用已有课题研究成果,是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3)重视理论研究,构建课题理论成果。对所收集的语料进行语料预处理及整合。消除语料的杂乱格式和乱码,形成文本文档,对所收集的汉语语篇语料和英语翻译语料进行分类整理,对英汉文本的语体、文体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藉此总结出相应的翻译原则和方法,最终形成安康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翻译的指导性意见,这就要求必须加强课题的理论研究,为最终构建课题理论研究成果打下坚实基础。

3研究结果

(1)在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学术研究之间寻找结合点,规范和健全安康地区生态旅游资源汉英翻译,从服务地方经济角度来讲,该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各类相关商业活动,例如,产品进出口贸易中产品信息的英文介绍、安康各县风土人情的英文介绍、安康特色小吃的英文介绍等等,这些旅游景点项目等文化产品的翻译介绍也会为开发安康旅游资源,带动当地及周边地方经济作相应贡献,使该研究结果服务于地方经济。

(2)本项目也将针对安康旅游资源及特色景区对外宣传的缺失,调查了解该地区生态旅游资源汉英翻译现状,探索安康生态旅游资源翻译及其在旅游资源宣传推介。从就业前景来看,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容量大,就业门槛低,可广泛吸纳不同层次人群的就业,同时从文化角度讲,这样研究型的翻译工作将安康本地特色旅游产品大力推广,这本身就宣传了安康特有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为宣传旅游产品提升安康城市形象及知名度做出了贡献。

(3)探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后安康生态旅游资源翻译活动现况,找到平衡翻译可接受性与宣扬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有效翻译策略;其次期望研究结论能够补充完善安康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翻译工作,简单举例而言,特色食品药品等英文介绍说明或者贸易公司网站产品信息的补充或者纠正,这些都是其拓展海外市场的前提条件。本文针对安康市旅游资源及特色景区对外宣传的缺失,简述了生态旅游资源英汉翻译现状,说明了建设安康生态旅游资源外宣汉英翻译双语平行语料库的重要性及其在旅游资源宣传推介、旅游翻译研究及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4)成功构建安康生态旅游资源汉英翻译语料库,以服务于安康生态旅游资源外宣,推动安康旅游产业发展。该语料库的建设在旅游翻译研究及翻译教学等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翻译研究来说,可以研究不同类型旅游资源(景区)汉英语篇的文体风格、语言特征、修辞特点、翻译规律、翻译策略与方法及其内在成因。从翻译教学来讲,该研究可以为地方高校开发和建设基于地方特色的英语翻译课程提供必要的教学内容素材,用于旅游行业导游人员外语培训的课堂教学及翻译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开发出基于该语料库的旅游指南、导游手册、教材及练习等教学辅助材料。

4研究思考

近年来,生态旅游明显改变了国际旅游客源的构成和流向,越来越多的人们渴望回归大自然,享受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使得原来涌向发达城市为主的客流改变流向于追求自然与返璞归真。而安康地区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天蓝、山青、水秀和丰富旅游资源,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是生态旅游绝佳之地。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安康与关中距离的缩短,安康将以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成为西安的“后花园”,也必然成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资源独具、特色显明、环境良好的生态旅游地区。目前按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评建要求,生态旅游资源汉英翻译规范化建设是其中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汉英翻译也是最主要的一种旅游外语翻译形式,它肩负着向大多数外国游客宣传介绍旅游景区景点及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职责,地区旅游业的兴旺尤其是涉外旅游的迅速发展,对生态旅游英译提出了新的要求。

安康市旅游局和安康市双创办也多次发出倡议,要求全市相关企事业单位高度重视生态旅游资源汉英翻译的规范化。《安康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推动宣传富硒茶、绞股蓝和安康丝绸等本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市场推广与品牌建设。然而,根据课题组对于这些特色生态旅游资源的市场调研发现,其相关产品的中英文表述用语,词不达意,欠缺统一,甚至大多数产品的品牌商标采用的都是汉语拼音音译的方式。因此,规范和健全该地区生态旅游资源汉英翻译刻不容缓,本项目预期成果是首次针对安康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汉英翻译,不仅使其在语言上符合国际贸易标准,也应该让这些生态旅游资源的相关说明迎合目标销售地区的语言、文化及生活习惯,使目标地区的消费者更加容易理解和接纳。这些地域性的生态旅游资源翻译不仅提升了当地的旅游品牌和知名度,扩大了地方特色生态旅游资源的外宣力度,还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模式的转型升级。(陈刚,2004)从服务地方经济角度来讲,该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各类相关商业活动,生态旅游资源的翻译介绍也会为开发安康旅游资源,带动当地及周边地方经济作出相应贡献。

旅游资源理论范文第4篇

作为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的前提条件和旅游产业赖以发展的核心要素,旅游资源也是构建旅游学科理论体系的根基,对“旅游资源”这一概念的定义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到旅游学科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稳固性,以及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然而,在当今的旅游学界中,对旅游资源这一概念的认知还存在着很大分歧。因此,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地界定,是当前旅游学术界以及旅游实践者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本文回顾了过去40年中对旅游资源概念的界定,已及对旅游资源概念研究的相关文献,以期发现旅游资源概念研究的进展,归纳和总结前人研究中的共识以及存在的分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文献回顾

在我国旅游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历史中,对于“旅游资源”这一概念的界定是长期以来持续争论的焦点。不同学科、不同行业、不同利益背景的主体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资源”给予了界定,可以说众说纷纭。笔者收集了47种来自不同书籍、论文以及文件中对“旅游资源”概念的定义,目前社会及学术领域主要的定义已经基本涵盖在了其中。从本文所收集的定义中可见,在对“旅游资源”概念的界定上,不同主体各有各的立场,各有各的理由,也各自存在合理性。所以,至今仍是各持己见,争执不下。在旅游学术界,也已有大批学者对此问题进行过探讨,张凌云(1999)列举了当时代表性的16种“旅游资源”的定义,并将所有定义划分为三大类观点,认为“旅游资源等于旅游吸引物与旅游产品的交集”的观点,是最符合旅游业发展实际的,最后结合自身认识对其给出了解释;宋子千和黄远水(2000)在分析不同的旅游资源概念和相关论述后,提出了旅游资源概念应坚持的四点共识;张力生(2003)分析了已有的旅游资源概念及其属性,并从广义和侠义两个角度给出了旅游资源的概念;宋瑞(2005)也对我国现有旅游资源的概念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现有旅游资源概念中的分歧与争论,最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自己对旅游资源的定义及其划分标准;俞金国和王丽华(2010)在归纳总结现有关于旅游资源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资源的几个本质特征并基于此提出了对旅游资源分类的方法;崔莹(2014)针对目前的4种对旅游资源有代表性的概念,对旅游资源的概念进行了辨析与探讨,认为在旅游资源的界定中“旅游业利用观”是更为科学的,并倡导以国标为标准,不应再对“旅游资源”继续争议。遗憾的是,虽然各个学者提出的见解都各有其长处,对于这一旅游核心概念的界定,我国的旅游理论研究至今并没有达成一个令人信服的、一致认可的解释。

三、研究发现

通过分析本文所收集的所有旅游资源概念及前人的研究观点,发现“吸引力”是“旅游资源”的基础这一共识已经达成。吸引游客的功能和价值是旅游资源必须具有的前提条件。即不管是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还是实际的旅游行为,某一资源之所以能够称作旅游资源,前提一定是它的吸引力。正如李天元和王连义(1991)在所述“吸引力因素是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在本文所收集和回顾的47种旅游资源概念中,就有26种明确的将“对旅游者具有/产生/构成吸引力”或者“吸引旅游者”“吸引力”等直接纳入了对“旅游资源”定义的语言中,另外还有10种用到“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及类似短语。可见“吸引力”作为“旅游资源”的核心和基础,在社会和学术领域已经基本达成共识,无可争议。但是,在旅游资源这一概念上,更多的是存在争论性的问题。以下便是作者在研究现有旅游资源概念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的最主要的几类分歧。

第一,旅游资源到底是为旅游者所用还是旅游业所用。在本文所收集的旅游资源概念中,宋瑞(2005)、孙尚清等(1990)、孙文昌(1986)、刑道隆(1990)、杨贵华(2010)、张凌云(1988)都明确表示旅游资源应该“为旅游业所利用”,崔莹(2014)也认为在旅游资源的界定中“旅游业利用观”更科学。然而,陈传康和刘振礼(1990)、甘枝茂和马耀峰等(2000)、苏文才(1998)、杨贵华(2010)、郑本法(1994)则将“旅游资源”定义为能够“为旅游者(产生/进行/实施)旅游活动”的。这两种观点的不同,首先源于对“旅游资源”这个词语中“旅游”二字的理解不同。如果将其理解为“旅游者的旅游”那么就会赞成旅游资源应该为旅游者所利用的观点,倘若将其理解为“旅游业”,则会赞成“旅游资源”是为旅游业所利用的观点。作者认为,旅游资源必须“为旅游业所利用”的定义,似乎将“旅游资源”与“旅游业资源”等同了。因此,作者认为旅游资源应该“为旅游者所利用”的观点更加适合,即旅游资源应是可以用于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的资源。因为在旅游业存在前,旅游活动就已经存在,只是并未像当今社会这样规模化和商业化,若只有用于旅游业的资源才属于旅游资源,那么就等于说没有旅游业便没有旅游资源了。而且,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确实被旅游者用以开展旅游活动的资源,比如某些未被开发的海域、沙滩、森林以及一些不需要开发可以直接利用的博物馆、民俗村落等。这些资源没有旅游业的介入,或未被旅游业所利用,但对于旅游者来说,就是他们开展旅游活动的资源。所以说,将旅游资源视为被旅游业所用,这样的理解显然与事实是不相符的。但是,上诉两种观点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其实,被旅游者所用的旅游资源通常都是可以被旅游业所利用的,即便现在并未被旅游业所开发利用,也存在以后被旅游业所介入的可能。因为,某一资源既然能够供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那么就拥有被旅游业所利用的价值和潜力。

第二,旅游资源是否是已经被开发的。一类观点认为,旅游资源是必须经过开发的资源。如保继刚和楚义芳等(1993)以及杨东升(2005)都将旅游资源定义为“人工创造物”。既是人工创造物,必然是经过开发的。朱玉槐等(1993)也认为旅游资源是经过人们开发,并在特定时空范围内被利用的。而另一类观点则认为,旅游资源是未经开发的资源,如黄回实等(1985)、朱玉槐等(1993)认为旅游资源必须经过开发才能成为旅游吸引物;杨时进(1998)则认为旅游资源是有可能被用来规划、开发的诸多要素。谢彦君(2001)定义旅游资源是可供旅游产业加以开发的潜在财富形态;杨桂华和陶梨(1999)认为旅游资源是可以为旅游开发和利用的资源。这一系列对旅游资源的表诉都说明旅游资源是处于目前尚未被开发状态的资源。但是旅游资源是否一定要经过开发,作者认为,旅游资源是未被开发或者不需要被开发的。首先,如本文在上一个段落的讨论中所说,某些自然存在的事物,并未被旅游业所开发,但确实已经成为了被旅游者用于旅游活动的旅游资源。还有一些资源是并不需要被开发而直接可以供我们使用的,如拥有秀丽风光的景区有些是天然存在而并不需要开发或加工就可以直接使用的。正如陈传康,刘振礼(1990)所说,在现实条件下,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的各种因素都是旅游资源。其次,在对旅游资源的界定中,对“资源”本质的认识至关重要,“资源”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天然的”,即“未经开发的”。如某些矿产、石油资源,开发前,我们称其为资源,开发后就成了所谓的钢铁、石油、天然气等等,我们不再将其称为资源。而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前我们将其称作“旅游资源,开发后,我们则为“旅游产品”。因此,作者的观点是,旅游资源是未被开发或并不需要被开发的可供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资源,重点在于该旅游资源是否用于进行旅游活动。

第三,劳务或者人力资源是否属于旅游资源。一些学者,如郭来喜(1982)及唐学斌(1982)都将“劳务”纳入了旅游资源定义中。王大悟和魏小安(1998)、杨开忠和吴必虎(1998)也认为旅游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朱孔山(1998)将旅游资源划分为四个部分,包括了“旅游业人力资源”。然而,另一部分学者则持反对态度。认为人力资源或者劳务不属于旅游资源,只是在旅游活动中起到媒介作用(杨东升,2005)。将人力资源或者劳务纳入旅游资源的这种看法脱离了旅游资源最本质的属性——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宋子千,黄远水,2000)。作者赞成第二种观点,理由在于劳务或者人力资源并不构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并未刺激旅游者产生旅游的需求或实际旅游行为。虽然我们在某些景区能够看到的演员的各类表演,甚至吸引旅游者前去旅游,但这很容易造成误导,使我们将这些人力资源及其提供的劳务,作为旅游资源。然而,实际吸引旅游者的并非这些劳动(表演)。如在迪斯尼乐园中,穿成各式迪斯尼卡通形象的劳动者,并不是旅游资源,真正的旅游资源在于通过他们而呈现出来的迪斯尼卡通文化。人力资源只是作为载体,将艺术、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无形的旅游资源呈现了出来。所以真正吸引旅游者旅游的并非是这些人,劳务和人力资源自然也就不应称作旅游资源了。

第四,服务、基础设施等是否属于旅游资源。一类观点如杨振之(1997)认为“旅游资源是旅游地资源、服务及其设施、旅游客源市场三大要素相互吸引、相互制约的有机系统。”王大悟和魏小安(1998)定义广义旅游资源涉及旅游活动的商品、设施、服务;朱孔山(1998)将旅游资源划分的四个部分中,“旅游设施资源”也是其中之一。然而,宋子千和黄远水(2000)及宋瑞(2005)都认为,虽然交通条件、基础设施、旅游服务对旅游者旅游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但不是旅游者前往一地旅游的主要目的,并不直接构成旅游吸引因素。作者的观点是,服务、基础设施等不属于旅游资源。排除旅游活动,这些服务、基础设施等在旅游客源地就存在。即便某些景区是人造的,也不能代表这些事物属于旅游资源,因为真正的旅游资源是通过这些人造设施设备所体现出来的对旅游者构成吸引力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而服务及设施只是其载体或媒介。另一方面,某些服务和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等,虽然不构成旅游资源,却影响到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或某一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如交通条件就可能影响到旅游者对于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的可到达性,旅游服务条件太差会减弱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

四、结语

旅游资源理论范文第5篇

从以上研究文献和成果来看,现有的研究指出了我国旅游商品包装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强调了旅游商品包装应突出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但目前的研究仅从包装本身出发,未能考虑到旅游商品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旅游资源有效传播的载体,而这种载体的功能是否实现不仅仅需要从文化、地域特色方面考虑,还需要从营销的角度,将包装与广告、促销整合形成旅游资源的整合营销传播理念和方法体系,这对于旅游资源丰富,但对资源信息传播不畅的江西省而言更为需要。

江西旅游资源有效传播视角下旅游商品包装创新的意义

落实江西省“十二五”规划的需要。江西省“十二五”规划中将“推进旅游产业大省建设”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措施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快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体系建设,促进旅游商品产业化发展”。的举措,旅游商品包装是旅游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旅游商品销售,加强旅游资源传播的有力武器,因此研究旅游商品包装在旅游资源传播中的作用和创新是旅游商品产业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准备,是落实江西省“十二五”规划的需要。释放江西旅游经济活力的需要。购物特别是购买旅游商品是旅游六要素之一。

旅游商品具有满足游客对旅游经历的保存和回忆需要、旅游地收益的主要来源以及传播旅游资源的三重功能。但旅游商品的制造和销售仍是江西旅游产业经济链的弱项,以江西红色旅游为例:据统计,江西红色旅游收入大部都是在门票、餐饮、住宿和交通等中产生,而来自红色旅游商品的制造与销售收入只占了10%不到的比重。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的创意水平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由此直接影响旅游收益的增加。另一方面,江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目前已形成了红色、古色、绿色和蓝色的四大类型,六大景区的多元化旅游线路。但江西旅游游客多来自于本省及福建、浙江等附近省份,外地游客关注较少,丰富的旅游资源未得到有效的传播。旅游商品包装是传递旅游资源信息,表达旅游资源特色最为直接和外在的要素,由此对江西旅游资源的知名度的建立具有直接的作用。因此可以看出,江西旅游经济活力的释放离不开对旅游商品包装的深刻认识和创新。

促进学科交叉,形成创新成果的需要。商品包装从技术上讨论属于工程技术范畴,研究者多为工程技术领域学者,讨论的问题主要是如何让包装更好履行保护商品的功能。商品包装从设计上讨论属于设计艺术学的范畴,研究者多为艺术领域学者,研究的重点也在于艺术设计。旅游管理属于工商管理的范畴,研究者多为管理或者经济领域学者,研究多从管理和经济的理论和实践角度探索旅游经济的发展问题。商品包装的功能不仅是保护商品,更具备促进商品销售的作用,应该从管理和经济的角度予以认识。旅游管理要规范不仅要应用经济和管理的理论指导,还需要在微观层面多角度探索,其中也包括从商品包装角度探索旅游管理的问题。所以研究旅游包装对旅游资源的传播作用和创新是促进艺术、技术和管理三个学科交叉,形成创新成果的需要。

江西旅游商品包装创新策略的主要研究内容

为深入探索江西旅游商品包装对本身旅游资源有效传播的作用,发现江西旅游商品包装对旅游资源传播的问题,找到能帮助旅游商品更好地实现其资源传播功能的方法,本研究着重围绕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研究:

(一)旅游商品包装对旅游资源传播的作用研究

此部分研究主要从旅游商品包装在刺激游客购买和旅游信息传递两个角度探讨旅游商品包装对旅游资源传播的作用。首先利用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探索旅游商品包装能在哪些方面吸引游客,进而刺激游客的购买欲望。然后从市场营销分析旅游商品包装能利用恰当的形式向游客有效传递哪些方面的信息,完成旅哪些旅游资源的营销功能。最后总结上述两方面的结论,得到旅游商品包装对旅游资源传播的具体作用。

(二)旅游商品包装对旅游资源传播的作用评价方法研究

此部分研究依据前部分的研究结果为基础,首先为旅游商品包装对旅游资源传播的作用评价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指标权重。其次,对目前的几种评价方法如模糊评价法、灰色评价法以及聚类分析法等方法在旅游商品包装对旅游资源传播的作用评价中的适用性进行探讨,并通过对基本的评价方法的改进获得旅游商品包装对旅游资源传播的作用定量评价方法。

(三)江西旅游商品包装对旅游资源传播作用的评价研究

此部分研究主要以分别代表江西红色、古色、绿色和蓝色旅游旅游中的井冈山、庐山、婺源和仙女湖四个景点为调查对象,先通过向游客现场提问获得这四条旅游线路的旅游商品包装信息,主要是旅游资源传播的作用评价指标中各指标的状况和定量数据,然后利用恰当的定量化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四)江西旅游资源有效传播视角下的旅游商品包装创新策略研究

此部分研究以第(三)部分的结论为依据,分别对江西红色、古色、绿色和蓝色旅游类型的旅游商品从包装技术、视觉吸引以及营销功能实现等三个角度提出系统化的创新策略,以有效传播江西旅游资源。

旅游商品包装对江西旅游资源传播途径范畴的创新思路与方法

本研究以江西省旅游商品包装为研究对象,以旅游商品包装对旅游资源有效传播的作用评价方法和创新策略为研究问题,通过现状调查、文献分析以及定量评价等方法得到江西省旅游商品包装的创新策略以更好地为有效传播江西省旅游资源、发展江西省旅游经济服务。

(一)调查法

深入旅游商品市场向游客实际调查,通过现场提问的方式获取游客对江西省旅游商品包装在评价指标中各指标的评价信息并对数据进行排除不合理信息,统一化量纲等处理。

(二)定量化评价方法

通过分析模糊数学评价法、灰色评价法以及聚类分析法等定量化的评价方法的使用前提和适用性获得旅游商品包装对旅游资源传播的作用评价的恰当方法,并以处理后的调查数据为输入获得江西旅游商品包装定量化评价输出。

旅游资源理论范文第6篇

荒漠旅游资源资本化和特征和功能

1荒漠旅游资源的价值

风景园林规划与计设目前对荒漠旅游资源的认识主要是从地理学、生态学的角度提出其特征,以定性评价为主,本文主要是从经济、产业的角度认识荒漠旅游资源的特征和价值,提出荒漠旅游资源是以荒漠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为载体、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可以为旅游开发利用、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自然和人文资源,包括具有典型性、观赏性、探险性和科学考察价值的沙漠、戈壁、风蚀地貌等奇特地貌资源、特有的旱生动植物资源、湮没于荒漠之中的古迹遗址资源、荒漠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揭示荒漠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建立荒漠旅游资源的价值观,提出荒漠旅游资源具有经济性、效用性、稀缺性,具有价值的本质属性,并以旅游资源价值的定量化、货币化评价为导向,构建荒漠旅游资源的价值体系,认为荒漠旅游资源的价值包括其本体价值(存在价值、观赏价值、游憩价值、康体价值、科考价值、教育价值)、利用价值(开发价值、产业价值)和附属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选择价值、遗产价值),从而变废为宝,发挥荒漠资源在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荒漠旅游资源资本化的含义

本文提出要建立一种以价值为导向的荒漠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荒漠旅游资源资本化,在国家政策和法律允许的前提下,将荒漠旅游资源作为一种资本形态,与货币资本、实物资本、人力资本等一起投人到旅游开发活动中,进行市场化的开发、经营、运作和管理,从而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使荒漠旅游资源实现价值的增值,而资源的所有者也从中获得经营收益。

荒漠旅游资源资本化是“自然资本论”思想的集中体现和实际应用,强调了旅游资源的价值性和收益性,提出荒漠旅游资源不仅具有价值,而且可以带来价值的增值,主张荒漠旅游资源的“有偿使用、合理收益”,反对忽视荒漠资源价值而导致的低效利用或过度开发,从而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开发管理水平,实现荒漠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荒漠旅游资源资本化的功能

3.1有利于荒摸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从对荒漠旅游资源本身的认识和深人研究人手,从“旅游资源资本化”的角度建立了荒漠旅游资源的价值体系,强调了荒漠旅游资源的价值性,有力地驳斥了以“旅游资源无价论”为借口对荒漠资源进行掠夺性、破坏性开发的行为;并通过明确荒漠旅游资源的所有权、经营权、管理监督权的权限和内容,明确了在荒漠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国家、政府、投资者、社区居民等各利益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建立了一种积极的、动态的、发展的保护机制,以实现荒漠旅游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

3.2有利于解决荒溪旅游开发中的瓶颈问题

资源利用问题和资金投人问题是制约荒漠旅游开发的瓶颈,而究其根本都是由于对荒漠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和开发价值缺少全面、系统的认识。“旅游资源资本化”建立了新的荒漠旅游资源的价值体系和利用机制,有利于实现荒漠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拓宽荒漠旅游发展的融资渠道。一方面,强调市场在荒漠旅游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求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出受消费者喜爱的旅游产品,提高荒漠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稳定高效的投资环境、灵活有序的经营制度,可以广泛吸引最有效率的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投人到荒漠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来,充裕的资金可以使荒漠旅游资源得到及时、高水平的开发,而不会因为资金不足等问题贻误了最佳的旅游开发时机,或是低水平开发、工程粗糙、造成对旅游资源的破坏,从而使荒漠旅游业发展进人充满活力、公平竞争、不断优化的良性发展轨道。

3.3有利于探索荒漠地区人居环境建设发展的新途径

实践证明,很多偏僻地区获得奇迹般的发展正是得益于具有某种特殊的旅游资源。荒漠旅游资源资本化的理念和方法,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对荒漠旅游资源价值的认识,创新了荒漠旅游资源的利用体制和发展思路,将荒漠旅游资源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有利于缓解荒漠地区的经济压力,从人地关系角度探索荒漠地区人居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途径,从而带动荒漠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景观生态的改善和人居环境的优化。

荒漠旅游资源资本化的动力机制

通过对荒漠旅游资源资本化的内部属性和外部条件进行深人分析,提出荒漠旅游资源具有资本的本质特征—价值性、收益性和存量性,符合资本的内在规定J性,可以将荒漠旅游资源作为一种资本形态投人到旅游经济活动中,而要实现其资本化,则需要以明晰的产权关系、广泛的融资渠道、市场化的开发运营作为支撑条件。

提出荒漠旅游资源资本化的实现途径,揭示荒漠旅游资本的循环机制(图1),从旅游资源到旅游资本将带来价值的增值,增值部分将再投人到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中。

可以建立荒漠旅游资源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三权分离的体制,采取租赁经营、买断经营、股份经营、上市经营、仪)T合营等模式,通过经营权的租赁、转让、人股等方式,创新荒漠旅游资源的开发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广泛吸引各种社会资本投入,实现荒漠旅游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和运营。

荒漠旅游资源资本化的模式

1荒漠旅游资源资本化的模式

根据荒漠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条件,提出荒漠旅游资源资本化的模式:荒漠原生态旅游模式、人造主题公园旅游模式、荒漠文化旅游模式、生态改造旅游模式等,对每种模式的特点、优势、适用条件、开发要求等进行深人分析。

1.1荒漠原生态旅游模式

要求荒漠自然资源本身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独特性,吸引力较强,如荒漠地貌资源雄浑壮丽、荒漠植物稀奇独特,这种模式要求能够深人挖掘荒漠资源的独特魅力,打造具有差异性的旅游产品,对资金投人要求不高,主要是旅游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

1.2人适主题公园模式

利用荒漠独特的资源环境,结合人造景观的建设,打造独具特色、与众不同主题公园,如拉斯维加斯、镇北堡影视城,这种模式要求对开发主题有明确的定位、有大量的开发资本投人、有完善的交通和基础设施。

1.3荒漠文化旅游模式

利用荒漠原始、质朴的文化资源开展文化旅游,这种模式要求荒漠文化具有较高的品味和唯一性,能够把内在文化优势转化外显产品优势,对产品开发方法和旅游从业人员要求较高。

1.4生态改造旅游模式

利用新型的科学技术进行荒漠生态改造,打造荒漠生态改造示范工程,形成一种特殊的荒漠旅游产品,如荒漠“集水造绿”,这种模式要求具有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大量的资本投人,具有一定的长期性。

2建立荒漠旅游资本价值与利用模式的SEM模型

本文认为,荒漠旅游资本的价值与利用模式之间存在着多个原因、多个结果的对应关系,但荒漠旅游资本的价值和开发模式均不能准确、直接的量度〔潜变量),所以需要用多个指标(外显量)去间接的测量这些潜变量。拟构建荒漠旅游资本价值评价因子与利用模式对应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SEM),将二者之间多维的、模糊的关系定量化。

按照SEM建模的要求,针对荒漠旅游资本价值的本质特征和利用模式的具体条件,分析提炼出对荒漠旅游资源资本化具有重要意义的代表性指标,建立荒漠旅游资本价值评价的指标体系,体现荒漠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的适宜性,理论模型路径图如图2所示。构建理论模型后,可以选取基地进行实证研究,采用里克特量表设计调研问卷,进行大量的实地调研和专家意见征询,运用SPSS15.。统计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在AMOS6.0分析软件中,按照“模型构建一一模型拟合—模型评价一一模型修正”的路径建立SEM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显著性检验和修正,使模型具有较高的识别性、拟合度和适用性。从而可以根据荒漠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具备的条件选择合理的利用模式,提高荒漠旅游资源规划开发的科学性。

旅游资源理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内涵要素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旅游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以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性大众社会活动。”现代旅游活动的日渐普遍,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旅游地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与繁荣,但是,“一枚硬币有两面”,旅游绝非天生的绿色产业,如果开发与管理不当,旅游业在产生有利效应之时,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旅游资源是“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客体”,具有脆弱性、易损性特点,如果开发利用不当,极易遭到破坏,且旅游资源不可再生,一旦破坏,覆水难收。因此,现代旅游活动的风起云涌、旅游需求的飞速扩张与旅游资源的脆弱性、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形成了强烈反差,滚滚旅游潮流所产生的旅游垃圾、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植被破坏、传统文化加速变异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突出。随着我国旅游业向纵深层次发展,全球面临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许多省份纷纷建设旅游大省和旅游经济强省等时代背景之下,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成为热门话题,引起了许多学科领域的学者及政府部门、企业人士、社会公众的关注,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这一提法随之而生。学者们从各自学科体系出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和观点,但目前的研究还是比较集中于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及保护意义的讨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观念的强调、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辩证关系的论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对策措施的探讨、旅游环境的保护等方面,而关于何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这一基本问题的理论论述则很少涉及。在此,论文欲对这个问题谈谈本人的一些理解。

二、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内涵

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活动的客体和对象,是旅游业发展的首要基础。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和战略措施,这一理念直接源于生态旅游的保护性开发观点。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理论认为: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以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为特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造成负面影响为直接目的的旅游方式,最终目标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核心是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强调环境的美化与优化,协调人地关系与人际关系;在保护和开发关系处理上,坚持保护是开发的根本前提,保护与开发融为一体。事实上,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对传统旅游开发思想的革新,对其它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借助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理论的启示,将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概念界定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以保护为根本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最大目标,强调利用性保护,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对旅游资源所进行的开发与利用。因此,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理念具有以下内涵:第一,以保护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首要原则和根本前提。在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中,也提保护的问题,并把保护和特色、效益、市场等一起列为导向原则;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以市场和经济效益为先,保护则被忽视成一句空口号,很难落到实处,因此才出现了旅游发展中的诸多弊端和问题。而在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中,保护为首要原则和根本前提,诸如特色、效益、市场等其它原则必须居于保护原则之下,这彻底改变了传统旅游开发中“保护”只能作为附属原则的地位。第二,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最大目标。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在全球性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不断加剧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下环境意识的觉醒,这一理论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1987年布兰特夫人向第42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为标志,在这份报告中,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构成危及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根据UNEP《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可持续旅游(SustainableTourism)的实质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其目标体现为:让人们更加明白和理解旅游能给环境和经济带来的好处;在发展中维护公平;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感受;保持上述几个目标所依赖的环境质量。在传统旅游开发、旅游经营管理的实际操作中,经济效益总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和评价依据,而社会效应、生态效应常常是经济效益的陪衬。但保护性开发以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最大综合效应为衡量指标,以实现旅游业和旅游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最大目标。所以,保护性开发必然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选择。第三,强调开发利用性保护。在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上,强调合理的开发、利用是积极有效的保护手段,强调通过合理利用来实现保护。即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积极的、开放式的保护,是把合理开发利用作为保护与持续发展手段的理念,这与封闭、保守的绝对性保护不同。第四,拥有一个以保护性开发为核心构建起来的运作体系。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由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经营管理、旅游监测四个环节组成,使保护与开发得以紧密结合,且各环节都以“保护性开发、利用性保护”为指导思想,在管理上,借助法律政策、经济金融、科学技术、教育引导、社区参与等一系列手段或方式,以保证在实际操作中使保护得到真正落实。相比之下,在传统旅游开发中,缺少旅游监测环节和保护设施,并且,传统旅游开发以经济效益为首要原则和最大追求目标,再加之投资主体多元化,而政府宏观调控乏力,规划执行随意性大,所以,在传统旅游开发中,从早期的旅游规划,到中期的项目建设实施,再到后期的经营管理,都以经济效益为驱使动力,缺乏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案和运作体系,科学利用与资源保护在政府、企业和旅游者三个层面上脱节。第五,开发过程前后联系、有机循环。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一般由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经营管理三个环节组成,规划设计与建设开发、经营管理过程往往是分离的,这样,前期旅游规划中提到的保护问题很难在后期的具体实施建设、经营管理中得到落实,而后期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无法反馈回规划之中,致使规划因难以重新优化而成为纸上谈兵。与传统旅游开发过程的直线僵硬程式化不同,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过程是一个前后紧密联系的有机循环体系,包括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经营管理、旅游监测四个环节。如图所示。

三、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组成要素

从旅游角度而言,导致旅游资源受损的旅游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旅游者的认识和行为。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长期不断的大量涌入,其表现出来的行为、意识及观念,天长日久之后,必然影响到旅游地文化生态。而旅游者在旅行游览过程中的不良行为或游人过量造成的旅游环境超负荷运做,将直接导致对旅游资源的破坏,特别是影视摄制组等团体旅游者的商业行为,其破坏性更为可怕,电影《无极》剧组对香格里拉碧沽天池的破坏,电视剧《神雕侠侣》摄制组对九寨沟景观的污染,乃典型案例。第二,旅游业及旅游经营者的认识和行为。旅游业的经济性必然使追求经济效益成为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经营管理的一大基本目标。所以,短期旅游经济行为与旅游资源的保护之间有一定冲突,但从长远看,旅游业的经济性与旅游资源的保护性是一致的。但是,在实践运作中,由于旅游经营者的素质不高、环境意识淡薄、法制意识淡漠、缺乏可持续发展远见等原因,旅游企业及旅游经营者一方面无法正确、深入地评估、诠释和表现旅游资源的价值与特色,导致粗制滥造的旅游产品及商业化旅游景观泛滥,另一方面,旅游景区点管理混乱,还有,因受丰厚经济利益的驱动,旅游企业不断过度利用旅游资源,甚至出现“杀鸡取卵”式违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掠夺性开发。第三,旅游地政府及旅游决策部门的认识和行为。我国旅游业是政府主导型产业,政府的认识和行为对旅游发展具有关键性影响。在我国,特别是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先进有效的旅游管理及监控,旅游教育、旅游认识与旅游发展速度脱节,故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难免一些问题与事故的发生,造成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此外,某些政府官员认识错误,未经科学论证与规划,就任意进行旅游开发,致使旅游资源惨遭建设性破坏或破坏性建设。如云南的某一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当地政府以所谓振兴旅游业、扩大旅游收入的名誉,拆除了该城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耗巨资建造所谓“清式风貌”民俗文化一条街,使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惨遭毁灭性破坏。第四,旅游地社会公众的认识和行为。社会公众是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的主人与最终保护力量,其关于旅游业及旅游资源的认识和态度对资源与环境具有决定性影响。如以民族文化而言,其产生、传承、发展或衰退、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居民对其之认识、态度及实际行动。

因此,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可归结为旅游者、旅游业、旅游地政府和旅游地社会公众四要素的组合。首先,对于旅游者来说,应注意环境意识的培养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尊重和珍视自然赋予的物质财富及人类创造的精神价值,让保护成为自觉行为,做到文明旅游。其次,对于旅游业及旅游经营者来说,应充分认识旅游资源的特点及经济价值,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在旅游经营中,务必严格遵守相关法规与章程,不能只讲经济效益,而不管环境效应、社会效应和文化效应。再次,对于旅游地政府而言,应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上,谋求可持续的三大效益协调发展;政府不能只注重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及脱贫效果,必须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通过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手段为保护提供有力保障,重视并协调好政府、企业、旅游者、社会公众的利益关系,同时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逐步提高全社会的旅游产业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最后,对于旅游地社会公众来说,保护性体现在对家乡的热爱,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正确看待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正确认识资源及环境的价值与重要性,明确自己所负有的责任与合理利用的权利;并善待与尊重旅游者,营造良好的旅游社会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李天元:旅游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16

[2]杨桂华陶犁:旅游资源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7

[3]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1:138~139

[4]罗明义: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亚太地区部长级会议述评[J].旅游学刊,2002(3):75~78

[5]陈忠晓王仰麟:生态旅游刍议[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4):56~59

[6]傅岳瑛刘琴:我国西部生态旅游的现状和开发建议[J].旅游管理,2002(5):41~44

[7]司金銮:中国可持续旅游产业理论问题探讨[J].旅游管理,2001(5):29~32

旅游资源理论范文第8篇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论文百事通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

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部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1、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部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1983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2007年国内游客为206万人次,旅游收入7.21亿元,国际游客8000人,旅游外汇收入144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200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5.9%。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文化氛围是蕴涵在一切环境与气氛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城市文化氛围是某种城市心理的形成并起作用的过程,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社会气候。与西安、汉中、重庆、武汉等周边城市相比,安康可供旅游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安康这所陕南小城具有浓郁而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多元、移民文化融合形成兼容并蓄以及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下安于现状、淡定悠闲的城市气质;汉江穿城而过的浪漫氛围等因素交织出安康特有的休闲旅游文化氛围;“灯红酒绿”的汉江两岸将成为最令休闲度假旅游者留恋往返的景观和旅游亮点。要力争塑造出区别于忙碌、拥挤的现代大都市的独特旅游形象——保留小城市素有的恬美、浪漫和独特魅力,承袭传统地方文化渊源,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化符号。如以传统的汉剧、陕南民歌、陕南民俗、文学、书画等艺术创作、文化元素打造陕南风雅之城;修建或修缮各类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名人故居、地方传统建筑民居、画廊、特色街区等使之成为这座风雅小城的文化标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在这座素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中交汇融合,通过休闲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

3、旅游形象塑造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得到的,目的地旅游资源、服务产品与项目、管理体制与水平、设施体系、交往经历与态度的综合感知,是吸引旅游者做出前往目的地城市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者所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对他们的质量感知、游后评价、口碑宣传和重游意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在于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文脉、地脉的准确把握和提炼,对旅游者的需求、购买决策、消费行为等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意境地图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目的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提炼目的地旅游特质并从周围旅游竞争对手的同质旅游产品和形象屏蔽中脱颖而出。以语言口号、理念、行为和视觉等形象设计表达出来,由理念内涵、行为系统、传播感觉系统、风情塑造、核心区塑造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复合形象系统。通过旅游形象口号向公众传递,向旅游市场宣读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进而做出旅游决定。

在缺乏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形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制胜之道是“串联”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组合旅游产品,塑造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形象,提高目的地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新西兰成功塑造的“100%纯净的新西兰”(100%pureNewZealand)和“世界探险之都—皇后镇”(World’sAdventureCapital)的独特形象。安康形象塑造基础是秦巴汉水在安康境内构造了良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汉楚等多文化、多地域移民文化大融合的人文底蕴。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的《安康旅游总体规划》,将其形象定位为“水舞秦巴自然安康”,一个宜游、宜居、自然,兼具优美山水自然风光和休闲格调的旅游胜地呼之欲出。根据这一旅游形象定位,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旅游产品横向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而又相互关联的立体的旅游产品网络结构。自然真山水的安康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为安康从周围历史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汉中等旅游形象屏蔽下突围。新晨

4、营销策略

RyanandGu认为在旅游景区私有化发展趋势下,旅游形象已成为目的地营销者的首选产品和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目的地营销需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打造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统一的独特形象。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旅游营销更应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营销合作,建立紧密的营销网络,统筹构建、运行,由形象塑造、产品设计、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协调、整合旅游地营销要素,培育统一和谐的形象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最佳营销传播影响力。

安康旅游营销可采用“旅游整体营销+核心旅游产品重点营销”模式,将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旅游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IMC)。通过广告、公关和形象推广活动、销售奖励、节庆活动、事件营销、网络营销、面向旅游市场和旅游中介商的直接营销等,针对特定目标市场,宣传真实、独特、充满魅力的亲山近水、自然健康、浪漫休闲的旅游形象,传达一致的旅游产品信息,实施对目的地的全方位推销。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安康、汉中两市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与旅游合作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08JK001。)

【参考文献】

[1]许春晓: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0(1).

[2]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

[3]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J].旅游学刊,2005(1).

[4]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