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业企业发展范文

农业企业发展范文

农业企业发展

农业企业发展范文第1篇

1农业科技企业存在的问题

1.1人才短缺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企业已经进入了稳定的发展时期。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农业科研投入的大幅度提高,科研单位、科技人员对进入企业从事开发管理和研究工作的热情降低。尽管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管理人员比10年前增加了10%,但受当前企业整体研发条件和资金不足的困扰,科技人员主要还是依靠国家的项目资金开展研究工作,完成国家任务。目前,国家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的重点,还是农业科研机构,对农业企业投入相对比较少。因此,大多数科技人员仍然愿意回到研究所、研究室从事科研工作,科研骨干在研究所的待遇也有较大的提高。尽管这些科技人员也为企业从事研究工作,但仍然属于科研院所的人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提出的建立“双创团队”[4],正是在企业整体实力不强,企业自有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适宜当前科技体制改革的新模式。一方面,依靠科研单位的条件开展科研工作;另一方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在目前科技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利用政策优势发展科技企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1.2创新能力不足

农业科技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主要是因为目前企业缺少积累,经济实力不强。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农业科技企业生产的产品,包括种子、农化产品、饲料、农药、兽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利润率都不是很高,农产品加工的附加值也远远低于其他工业产品,因此,企业利润率比较低。二是科研单位创办企业的目的是解决科研单位的发展问题,提高科技人员的待遇水平,弥补发展资金不足。因此,企业的利润主要用于分配,而不重视积累。三是对企业的投入不足,或者投资不到位。特别是早期投资创办的科技企业,以知识产权、房产、土地投资入股,由于不能办理过户,导致投资不到位[5]。院属农业科技企业从创建到现在,销售收入还没有一家超过1亿元。由于科技企业积累少,用于科技创新的资金不足,因此,企业难以吸引高水平的科研人才,没有人才,又何谈创新。

1.3股份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市场经济主体,是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截至目前,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32家企业中,有11家企业为国有股份公司或者有限责任公司,其余21家为控股或者参股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策程序,进行股份制企业的管理,已经在农业科技企业中普遍实行。由于国有全资企业的数量过大,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企业的发展,企业的股份制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完全市场化的产业,要进一步增加企业领导团队和职工个人股份;对于资金密集型和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也要适当增加企业领导团队的持股比例。为了引导和支持科技企业的发展,科研院所持有重点企业、骨干企业的股份,通常可以到达50%~60%。如果科研院所持有的股份太少,在目前的体制下,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如果持股过多,又不利于调动企业领导团队和职工的积极性。

1.4优势产业不突出

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在目前情况下,要依靠研究所的发展,要突出研究所的优势研究领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许多研究所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源,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近年来,研究所与许多行业建立了企业创新联盟,利用其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促进产业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建立企业联盟,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是公益性研究所责无旁贷的责任。然而,从研究所自身的发展和技术的可控性来讲,在一定程度上,则体现出研究所的创新能力和技术优势的不足。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一项新技术就有可能形成一个新兴产业[6]。一个研究所不能够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本身就说明其创新能力的不足。

2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的新机制

2.1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建立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的新机制,是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也是实用技术研究所的发展方向。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体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其地位正在进一步增强,通过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企业研发投入逐年增长,创新能力快速提升[7]。据统计,在2009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支出5802亿元中,企业支出份额已超过70%;在近年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67%的项目由企业牵头或参与完成。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核所20世纪90年资创立的某农业科技企业,近年来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利用企业的人才优势和国家的支持,共获得专利24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同时,该企业也具有强大的研究创新能力,净资产从成立时的10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5000多万元。

2.2企业创新能力在于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科技创新中最宝贵的财富,自2000年以来,我国连续11年重奖科技精英。经济的发展,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更多地从科技创新中寻找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提出,“再用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建成创新型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大会上提出:“十二五”期间,要深入落实科技、人才、教育三个规划纲要的战略任务,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发挥人才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8]。农业科技企业要重视人才的培养,通过专业培养、学历培养,提高企业管理人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将属于科研院所的企业科技人员或者管理骨干,纳入全院的统一管理。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都是农业科研单位的宝贵人才,要充分调动全院职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科研院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解决企业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晋级、晋升问题,以调动在企业工作的科技人员的积极性[9-10]。对于农业科技企业来讲,发展的动力是科技人才。近年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从事企业管理生产的人员减少了50%,而高学历、高技术职务的人才增加了10%。

2.3农业科技企业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农业企业发展范文第2篇

在许多国家,提起“农业经济危机”,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会是农作物歉收、农产品减产、农业经济萎靡、食品价格上涨等景象。美国农业经济危机则正好相反,尽管三次农业经济危机爆发时都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过剧烈的伤害,但需要强调的是,“经济危机”这个词一方面说明经济面临的巨大窘境,另一方面也蕴含着高度繁荣的经济状态。与美国工业经济危机一样,农业经济危机并不是由于“产量不足”而引起,而是由于产量太高、“生产过剩”所导致,属于农业生产规模过大、产量高度过剩、大量农产品无法消耗、剩余农产品在市场上严重囤积而产生的农业产业危机。具体表现为卖不出去的过剩农产品大量积存,农产品价格长期下跌,农户收支比价越来越不利于农户经营者,长久的农产品价格降低造成了大量中小农场崩溃,农户破产,农民收入锐减,农村失业队伍越来越多。但究其实际反而是美国农业经济整体发展迅速,农业机械化程度领先,农业劳动生产力提高,农产品产量剧增,美国的农产品不仅能够充分满足国内人口需求,而且还能供给国际市场,甚至于满足国内国际市场后还能有大量剩余农产品。美国近代工业的迅猛发展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持,第一次农业经济危机的出现伴随着农业机械化、社会化、科技化程度的飞跃。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认为:“美国1815年之后的发展表明,农业的扩大和工业的发展,起先是对应的,从19世纪50年代起,就齐头并进了。”[18]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欧美地区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的技术突破,形成了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浪潮,同时推动了美国农业机器发明创造的高潮到来,美国农业生产在19世纪90年代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故此,有人称这段时间为美国的“农业革命时期”,它标志着美国农业开始进入社会化大生产的新阶段。[19]从1870年到1900年,美国农业经济增长速度平均每年递增3%,全国耕地面积由4.07亿英亩增加到8.79亿英亩,农场数由204万个增加到643万个,农业生产总值由22亿美元增加到58亿美元,农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了4~5倍,粮食和棉花产量增加了2/3,小麦的劳动生产率比内战前提高了17倍,小麦产量占世界小麦总产量的1/4。到1900年,美国的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但在出口贸易中农产品还是超过非农产品,占出口商品总值的61%。[1]也因此自19世纪70年代前半期起引发了美国农业发展史上第一次经济危机。一战结束后,美国国内稳定的社会环境、充足的劳动者、先进的生产工具、优质的劳动对象,决定了美国农业劳动生产力获得了大飞跃,农业生产已进入社会化大生产阶段,美国650万农民耕种着35000万英亩的土地,养活了5倍于其数量的人口,第二次农业经济危机随之爆发。二战结束后,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和各种科技产品的迅速普及,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应用促使美国农业产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到1970年,美国官方宣称,美国平均每一个农业就业人员的产品可以供应的人数,1910年为7.07人,1940年为10.7人,1960年为25.8人,1970年增长到47.1人。[1]换言之,当时美国农业中一个人的劳动收获量可以养活将近50人,第三次农业经济危机因此而出现。美国农业经济危机恰恰表明了美国农业经济的发达。纵观美国农业经济危机的出现,第二次技术革命、稳定的社会环境、第三次科技革命分别是三次农业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美国农业劳动生产力大飞跃的原因。由于中国近代历史以及不同国情的原因,中国的农业生产发展痛失了最佳时机,错过了与发达国家同步发展的机会。因此,当代中国农业发展必须抓紧时间迎头赶上,在保持社会整体稳定的基础上通过自我技术研发、引进先进科技、加大推广力度等各种方式全面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上层建筑尤其应当加强对各地区具体环境下农业科技自主研发的重视,既改变农业科技落后的现状又摆脱依赖国外进口技术的困窘,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科技化发展道路。

二、粮食供给彻底解决后的自励性危机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农业经济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特别是进入当代社会后,工业、金融业发展的同时更要重视农业,无论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金融社会,农业都是基础,关系到人民的吃饭问题。尤其是人口大国,农业不但是经济支柱之一,而且关系到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宁可生产过剩也不能生产不足。更重要的是农业生产过剩会使得农产品不依赖进口,不受他国控制本国命脉。譬如美国建国至今的发展轨迹中,只控制别的国家的农业经济而本国从来不受外界困扰。美国农业经济危机为美国建立经济良性健康发展模式提供了最根本的生活基础,农产品的相对过剩状态从根本上解决了美国人民的粮食问题。自殖民地时代至今,美国由一个300万人口的小国在短短200年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为今天超过3亿人口的大国,但美国从来没有产生过粮食危机。当战争爆发、人口爆炸、天灾出现,世界各地大批人民处于饥饿状态时,美国国内农产品价格极低,广大美国人民从来没有被粮食问题困扰过,从来没有经历过粮食短缺。因此也可以认为,是美国上层建筑选择主动保持农业经济危机状态以便于彻底消除粮食危机的威胁。中国人口众多,是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政治统治稳定的生命线。中国2010年共进口175亿美元美国农产品,占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5.1%,首次成为全球进口美国农产品最多的国家,意味着中国对国际粮食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的依存度增大。2010年,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额为1158亿美元,继续位列全球第一。2011年1~9月,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107.1亿美元,同比增长28.5%。其中,出口435.4亿美元,同比增长26.6%;进口671.7亿美元,同比增长29.8%。贸易逆差为236.3亿美元,同比扩大35.9%。[20]在工业经济增长、金融市场活跃、经济实力增强的今天,中国农业经济却面临着生产粮食赚不到钱、耕地面积屡冲红线、农产品进口依赖严重的窘迫局面。面对着中国13亿人口的粮食需求,上层建筑更要重视农产品生产,宁可“过剩”不能“不足”,“中国人的饭碗不能端在别人手里”。政府更应该充分发挥国家制度上的优势,克服农业生产力与农业生产关系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国家上层建筑积极作用于农业经济基础,重视农业发展,推动农业走上不依赖国际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以海外倾销利益化解危机

解决农业经济危机的核心就在于:在减少农产品生产的同时扩大农产品的消费。美国历届政府曾通过加强管理、限制生产、保护关税、政府收购、停耕休种、维持价格等各种手段企图摆脱农业经济危机,但由于美国并不愿意大规模削减农产品的生产,历次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最终还是利用抓住机会、加强对外倾销的方式在解决危机困扰的同时摄取巨额的利益。将国内市场无法消化的过剩农产品通过对外贸易的方式倾销到国外,既可以减少农产品的数量,又可以稳定农产品的价格,还能够赚取大量外汇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故此,历届美国政府在应付农业经济危机时,都没有忽视对外倾销这条道路。虽然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美国一直没能摆脱过剩农产品不断增加的局面,农业经济危机的不断出现在较长时间内导致了大量农产品无法在市场上流通,农民、农场主、政府花费大量时间、财力、物力在囤积农产品上;但是囤积居奇本来就是一种有效的商业手段,囤积的粮食可以选择对美国最有利的时机销售出去。伴随着一战、二战、冷战期间的海外倾销政策,非但所有库存农产品销售一空,而且随着农产品价格的上涨,除了生产、销售、运输、囤积过程中的成本全部收回外,美国农业产业整体赚取了巨额的农业外汇利润,农业经济危机最终为美国农业的扩大再生产提供了更多的资金和市场支持。当前中国农业生产相对不发达的原因之一在于与工业和服务业相比,农业生产投入大、产出少。尤其是在粮食生产方面,除了少数大农场外,广大农户从事粮食生产所获得的利益较少,因此广大农村的粮食生产正在迅速萎靡。再加上房地产市场的扩张,整个村庄卖掉土地换钱的事情层出不穷。没有买方市场的刺激,缺少经济利益的驱动,长此以往,中国农业生产整体会呈现低迷状态。借鉴历史经验,政府支持农户从事农业生产,要尽可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在解决国内粮食危机的同时囤积剩余农产品,再选择海外市场需求的有利时机扩大农产品的出口,实现农业经济产业的长期良性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共同增长的“双赢”局面。

四、危机推动了大农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

近代以来,纵观世界各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道路,农业发展状态相对良好的国家,其显著特点就是大农场经济的确立。尤其是伴随着19世纪后半期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扩展,农业机械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大农场经济的优势也就越来越明显。这是因为小农经济土地面积狭小、农作物种类单一、经济实力薄弱,农业机械化的需求相对较少,同时小农经济的产量也很有限,农产品价格的可调控空间相对较少。而大农场经济的机械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实现了从事农业人数减少和农业产量剧增并存的局面。在运输、流通、买卖等交易过程中,大农场经济可以通过薄利多销和囤积农产品等方式调控农产品价格,获得更多的农业利润,并进一步刺激农业发展。因此,建立大农场经济是农业发达国家的前提保证。但是在大农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小农经济破产、土地兼并、中小农场解体等各种情况,也必然会引起大量农民的反对,其建立过程必然会充满波折。如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建立大农场经济,到今天都饱受指责;而法国则因为农户们的强烈反对,至今都没能建立起大农场经济,其农业发展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美国在殖民地时期就存在地广人稀的现象,大量移民变为自耕农。在西进运动中,西部免费或低价给移民赠送土地让他们耕作,建立农场和牧场,[21]这就形成了大量自耕农和中小农场主。随着南北战争、南方重建,尤其是1862年《宅地法》的出台,美国政府规定每个人只需交纳少量登记费便可获得160英亩土地,连续耕种5年后便可成为土地所有者,推动了浩浩荡荡的西进运动,促成了广大西部、南部地区自耕农阶级的产生和中小农场的发展,造就了大量的自耕农经济和中小农场主经济,这些小农经济的存在对后来美国农业经济的大发展是严重的阻碍。可是今天的美国西部、南部诸州,大农场经济早已确立,大农场的土地面积普遍达到十万英亩以上,粮仓里囤积大量“剩余”粮食。笔者认为,由自耕农盛行的小农经济向大农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农业经济危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经济危机的长久持续,使得大批自耕农和中小农场主在农业经济萧条中纷纷破产,同时善于经营、有工业资本支持和金融资本背景的农场主趁机通过收购、兼并等种种措施扩张自己的农业势力,成为新兴的大农场主。所以,农业经济危机推动了美国大农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尤其是在第二次农业经济危机期间,由于危机持续的时间跨度太长,从1920年下半年一直持续到1941年,因此对农业的破坏性也很强。根据美国农业普查资料,二十年间,美国先后倒闭的农场数(还不包括因欠税而被政府拍卖的农场)达到213.5万个;在1930年有抵押负债的农场达到416.3万个,占农场总数的66.2%。可是在大量农场破产、倒闭的同时,美国农业生产总值增加了17%,[1]农业获得了大发展。这就是因为第二次农业经济危机使得大量中小农场破产,背后拥有工业资本或金融资本的少数农场主趁机进行土地兼并,运用兼并、合作、购买、挤兑等方式扩张自己的农场规模,通过经济的、合法的而非掠夺的、暴力的手段,借农业经济危机的促动建立起大农场经济。在第二次农业经济危机过后,美国已经基本确立了大农场经济,西部垦荒时形成的小农经济和中小农场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之后大农场经济凭借自身的土地优势和经济优势,继续蚕食鲸吞剩余的中小农场,终于促成了当代美国西部、南部大农场主集团的诞生。因此,农业经济危机在美国大农场经济生产模式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资本主义社会上层建筑无法有力反作用于农业经济基础,是因为土地所有权私有制,故上层建筑无法抑制大农场主凭借经济优势、使用经济手段、合法地进行土地兼并,践踏中小农场主和自耕农的利益,罔顾普通农民的生活。而且富人组成包括总统在内的政府上层建筑,很难对富人征税以保护穷人。例如当时的美国总统柯立芝就认为:“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而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22]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充分发挥制度的优越性,上层建筑要注意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坚持土地公有制制度的前提条件下由国家合理合法地推动大农场经济的建立。保护农民和农业工作者的利益,可以采用税收杠杆与其他经济、行政手段调节分配体系,合理分配、平衡收入,缩小贫富差距,使农民与广大人民共同富裕,增强国内市场的购买力,达到农产品供求关系平衡,在构建起大农场经济生产的同时兼顾广大农民的权益。

五、结语

农业企业发展范文第3篇

“都市农业”一词在20世纪30年代已出现于日本的有关文献中,其后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国家的学者相继开展了都市农业的相关研究[1]。而迄今为止,关于都市农业的概念和内涵仍无统一界定。如德国的都市农业限制为城市市民的庭院农业[2]。而日本学者则定义为,分布在都市范围内的特殊形态的农业,主要经营鲜、活农产品[2]。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对都市农业的定义是,受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所影响范围内的农业活动[3]。笔者认为,都市农业是指地处都市间隙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的农业。从地域分布而言,它包括镶嵌在都市内的插花状小块农田和庭院绿化与城市美化的绿地,也包括城郊结合部的近郊农业,还包括远郊甚至大都市经济圈内适应大都市市场需求的农业。都市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标志,以农业高科技武装的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以大都市市场需求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都市农业的出现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内部及其城郊的农业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不仅使城市空间不断扩大,而且使城市内部及其边缘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久居城市的人们逐渐被“水泥丛林”包围,被“柏油沙漠”环绕,面临着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生活紧张、心理压力变大等问题。为了调节人与自然的平衡,实现都市的可持续发展,在都市内部与周围必须保留足够的绿色空间。这就需要在城市进程中,充分重视农业、保护农业、发展农业,为人们提供一个放松自己的场所,而且还能控制污染、美化环境、补给城市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4]。

2国外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2.1日本

日本的都市农业,指包含在都市内的农业及都市近郊的农业。日本是一个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的岛国,经过20世纪60—70年代经济的高速增长之后,城市扩张迅猛,城市周边地区的地价不断上涨。由于土地属私有制,为保留土地以达到增值的目的,一些农户不愿过早出卖自己所拥有的土地,于是将继续耕种的土地在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内保留了下来[5]。以后人们发现,在城市星星点点的耕地上生产的嫩绿的蔬菜、鲜艳的花卉,不仅为城市增添了绿色,增加了观赏的景点、而且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有不可忽视的存在价值。到目前为止,日本已发展出3种主要的都市农业模式[6]:(1)观光型农业,即设立菜、稻、果树等田园,吸引游人参观体验,其实质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2)设施型农业,即在一定范围内运用现代科技与先进的农艺技术,建立现代化的农业设施,一年四季生产无公害农副产品;(3)特色型农业,即通过有实力的农业集团建设一些有特色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并依托先进的科技进行深层次开发,形成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业。日本都市农业的发展趋势:一是生产逐渐规模化,以提高都市农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二是农业结构逐步调整。逐渐淘汰效益低、成本高的农产品,绿色保健品大量生产;三是生产手段向全自动化、设施化、智能化发展,尤其是蔬菜、水果特别明显;四是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步完善;五是生产经营管理向网络化方向发展。日本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一是各级政府给予保护政策;二是模式多样化;三是政府关注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2.2德国

德国都市农业以市民公园为代表。市民公园起源于中世纪德国的KlienGorden。那时德国人多在自家的庭院里划出一小部分作为园艺用地,享受亲手栽培作物的乐趣。而德国都市农业的真正发端一般认为始于19世纪。19世纪德国政府为每户市民提供一小块荒丘,市民用作自家的“小菜园”,实现生产自给自足。19世纪后半叶,德国正式建立了“市民农园”体制,其主旨是从建立健康的理念出发,让住在狭窄公寓里的都市居民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近年来建立市民公园的主旨已发生很大变化,转向为市民体验农家生活的机会,使久居都市的市民享受田园之乐。市民公园的土地来源于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镇县政府提供的公有土地。每一市民农园的规模约有2公顷。大约50户市民组成一个集团,共同承租市民农园。租赁者要与政府签订25~30年的使用合同,自行决定如何经营,种花、植草、种菜或栽树、养花等,政府都不加干涉,但其产品却不能出售。如果承租人不想继续经营,可以中途推出或转让,市民农园选出的管委会选出新的承租人继续租赁,新承租人要承担原承租人合理的已投入的费用。目前德国市民农园呈兴旺之势,其产品总产值占到全国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6]。

2.3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经济国家,面积只有556平方公里。自然资源贫乏,农产品不能自给,甚至连沙石、水、食品都需要进口,本地只生产少量蔬菜、花卉、鸡蛋,水产品和乳制品等,加上城市化发展后耕地不断减少,因此非常重视都市农业向高科技、高产值发展。新加坡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有[7]:(1)现代化集约的农业科技园(AgrotechnologyParks),这是新加坡重点的都市农业模式。新加坡都市农业的发展以追求高科技和高产值为目标,以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科技园为载体,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生产力。农业科技园的基本建设由国家投资,然后通过招标方式租给商人或公司经营,租期为10年。其中有一个用气耕法(即在有空调设施的温室内种植植物,根部暴露在空气中,每隔5分钟喷洒含营养物质和肥料的制成雾水的冷水,不喷农药)种植蔬菜的农场,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热带国家以气耕法来种植蔬菜、生产富有营养而安全的新鲜蔬菜。蔬菜的生长期由土耕法需要60天缩短到30天,只是此种方式成本较高,当然如果生产高档蔬菜则优于进口;(2)农业生物科技园。占地10公顷,拥有现代化先进设备,进行新农业技术(如动植物基因研究、新品种选育等)研究开发工作。

2.4荷兰

荷兰是一个欧洲小国,其面积约为河南省的四分之一。荷兰自己没有都市农业的说法,但荷兰人口密度大,农业紧靠大中城市,特别是其园艺业和奶牛业,位于大中城市的“都市圈内”。荷兰是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其发展目标不再是追求产量,而十分强调农业与环境、自然的协调发展,重视农业的社会责任,这为荷兰形成“绿色生产力”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8]。在荷兰都市农业中,花卉业和奶牛业是特别重要的产业。荷兰以“欧洲花园”和“花卉王国”而驰名于世。荷兰花卉业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且土壤和气候条件比较适宜。加之荷兰工商业发达,城市繁荣,人口密度大,园艺业产品从农村(相当于郊区)到城市不但距离短,而且不愁销路。这为荷兰的花卉园艺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经济利用土地问题上,以花卉为代表的园艺业要优于一般的大田种植业,而温室园艺业又优于露地园艺业,且农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荷兰温室产业具有高度工业化的特征。由于摆脱了土地的约束和天气的影响,温室园艺产品可以实现按工业方式进行生产和管理,其种植过程不仅可以安排特定的生产环节和生产周期,在产后的包装、销售方面,也同工业生产如出一辙,真正成了“工厂化农业”。荷兰园艺业和奶牛业的发展又带动了农村合作社和加工业的发展。在“单干”的情况下,每个奶农必须自己把挤出来的奶运送到城市去卖,费时费力,因此奶农特别需要合作销售。花卉业也是一样,需要把大量的鲜切花以最快的速度运送到城市消费者手里,没有合作社也是难以办到的。

3都市农业的功能

3.1生产、经济功能

都市农业利用现代工业技术,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为都市市民提供鲜嫩、鲜货的蔬菜、畜禽产品、果品、花卉及水产品,并要求达到名特优、无污染、无公害、营养价值高或观赏性强。就是国际大都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即使交通极为方便的国际都市(如日本、德国、荷兰等)也有相当部分农产品需就近供应。同时都市农业依靠大都市对外开放和良好的口岸等优越条件,冲破地域界限,实行与国际大市场相接轨的大流通、大贸易经济格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生产、经济功能都是都市农业的主体功能。

3.2社会文化功能

都市农业起着社会劳动力“蓄水池”和稳定“减震器”的作用,对社会稳定发展、城乡居民就业和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其次观光农业、旅游休闲是都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农业通过开辟景观绿地、观光农园、旅游农庄、市民农园、花卉公园等,为市民提供休闲场所,从事观光、休闲、娱乐活动,以减轻工作及生活上的压力,达到舒畅身心、强健体魄的目的。同时都市农业可以促进城乡交流,并直接对市民及青少年进行农技、农知、农情、农俗、农事教育,因而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另外农村特有的传统文化因都市农业的发展而得以继续延伸和发展,如日本、德国等。

3.3生态功能

首先是指为城市增色添绿、美化环境、保持水土、减缓热岛效应、调节小气候、提供新鲜空气,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功能;其次是指将生活废水及垃圾用作灌溉和肥料,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功能;再次是创立市民公园、农业公园以及开设其他各类农业观光景点,减少或减轻“水泥丛林”和“柏油沙漠”对都市人带来的烦躁与不安的目的,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使农业真正起到“城市之肺”的作用,如德国、日本、新加坡等。

3.4示范辐射功能

都市农业是农业新技术引进、试验和示范的前沿性农业,对一般农业的发展具有样板、示范功能。都市农业能够依托大城市科技、信息、经济和社会力量的辐射,成为现代高效农业的示范基地和展示窗口,进而带动持续高效农业乃至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土地高效利用起到示范作用,如日本、新加坡等。

4发展我国都市农业的措施与建议

根据国际上发展都市农业的经验,考虑到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下发展都市农业的措施与建议。

4.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的总体形态应由圈层式的扩张变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分散组团式”的城市发展格局[9]。这一发展趋势非常适宜都市农业的建构和发展,可以大大提高城市的绿地率,使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和提高。都市农业的布局模式可以采取圈层式予以发展:一为核心区,二是拓展开发区,三为区。

4.1.1核心区

主要指都市的核心地区,大致是20世纪末以前的城市建成区,即处于交通发达、建筑密度和居民密度都较高的主城区。此区的都市农业位于交通走廊、城市建筑之间呈锲式分布,其功能应以社会文化、生态功能为主。还包括按照多功能公园的营建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游客休闲旅游场所和青少年教育基地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综合农业空间的主题公园。该区都市农业的表现形式为道路走廊绿化、公共空间小品,屋顶、庭院、阳台绿地、院区及各类园区。我国城市核心地区建筑物密集,绿地比例一般过小,所以要想尽办法增加绿地。绿地建设要体现绿色艺术及丰富人情气息、视觉价值高的各类园品作为重点予以发展。对于农业公园中的设施除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和娱乐餐饮之外,其栽培的各种植物、饲养的动物、景物的设置要有丰富的教育内涵。

4.1.2拓展开发区

指近年来虽经开发但建筑物之间仍保留较大空间的区域以及近郊区域。该区从功能上而言,应以经济效益为主,重点发展高科技园区。实施品种工程、生物工程、温室工程、绿色工程等高科技的项目。以为市民提高优质农副产品和优美的绿色生态环境为主要任务。是市场经济发达、科技含量高,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开发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性现代农业园区。其内部都市农业以工厂化模式为主体,实现生产—加工一条龙服务的作业方式,并积极发展种子、种苗产业,温室产业、园艺业、畜牧业、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等高新技术。使都市农业成为资本、知识高度密集并在生产经营方式上高度企业化、规模化、市场化、高附加值的现代化设施农业,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生产力。这方面要汲取日本、新加坡的经验,就是以后城市进一步拓展了,这些都市农业园区也必须要保留下来。

4.1.3区

区是相对稳定的耕作区,也是都市农业生产集中地区。从功能而言,主要是生态、生产功能。该区在发展规模型农业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优质谷、蔬菜业、林果业、畜牧业、水产业和种子种苗业,并有重点的实行种养加多种经营,使农业逐渐向集约化、设施化、精深化方向发展。为使区农业与城市联系更加紧密,应从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利用自然条件入手,优先深度开发交通沿线的农业。森林公园是都市区的“绿色之肺”,占地面积广大,能够同时服务于多座城市。其林区基本保持自然风光,边缘地区可适当建设一些供游人居住、娱乐的场所。在森林公园内可开展多项活动,如种植纪念树、认养动物、野外生存“冒险”等众多内容。

4.2加强政府对都市农业的支持力度

都市农业在我国属新生事物,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倡导和支持。如日本各级政府对都市农业给予保护政策,政府对从事都市农业的市民不仅给予补贴,还在资金、技术上给予支持。在我国都市农业的核心区,其功能主要是生态功能,所以都市农业主要由政府投资予以发展。而在拓展开发区和区的都市农业发展时,政府要在各项政策上予以优惠,在人力、技术上大力扶持,并协调优化各部门在支持都市农业方面的举措,以形成合力,有效促进都市农业的发展。

4.3拓宽投资、融资渠道

在政府加大投资的同时,必须强调各方面对都市农业的投入。发展都市农业仅靠政府投资是远远不够的,应以政府投资为龙头,带动社会资金、信贷资金、外资、农民自有资金投入都市农业,鼓励企业家到拓展开发区开发都市农业,其中最重要的要使农民成为投资主体,这方面德国。日本的都市农业已为我们提供了经验。

4.4提高科技含量,扩大都市农业园区的规模

都市农业要走科技致富之路,就必须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提高农业领域的科技含量。为此,应培训各类农业技术人才,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等与农村合作,共同开发都市农业资源。德国、日本、新加坡、荷兰等都是积极采取先进技术以降低生产成本的。国际上不少国家都市农业园区的规模有不断扩大之势,以增加规模效应,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科技园,增加产品竞争力。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花卉、蔬菜、畜牧等产业也要注意走联合之路,形式上要结合我国国情不断有所创新。这方面荷兰、新加坡为我们提供了经验。

4.5高度重视观光休闲农业的建设和发展

观光休闲农业是都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农业旅游观光项目是集田园风光与高科技农艺为一体,人们可以体验“乡情农趣”,在观赏、采摘、品尝过程中感受农家生活。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已渐成时尚,甚至都市人连春节也要到农家去感受传统的年味和气氛。因此要注意在拓展开发区利用其靠近核心区的地理优势,建立一些观光农园、休闲农场、休闲农庄等来满足市民的需要,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实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效益的叠加。这方面德国、日本、中国台湾等给我们提供了经验。

农业企业发展范文第4篇

一、美国政府农业扶持政策发展状况分析

美国农业政策由来已久,早在南北战争期间,美国政府就制定了一系列农业发展政策,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外需求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到了20世纪20~30年代,由于国内外市场收缩和严重的生产过剩,美国农业经历了空前严酷的危机。为了避免农业部门的全面崩溃,从1933年罗斯福政府开始推行“新政”农业政策,支持农产品价格和农业收入,到这些政策和技术进步使生产发展大大超过需求增长时,政府转而制定扩大内外需求的政策。所有这些政策的汇集,成为战后历届政府推行的联邦农业政策体系。该政策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发展农业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的政策。

1.发展农业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联邦政府向农业地区提供或资助发展交通运输、供电和通讯事业。20世纪30~60年代,政府累计农业投资88亿美元,使680万农户受益。

2.推动农业科研和技术普及。联邦政府通过各地建立起来的农业院校、农业试验站和农业技术推广站三级机构推动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率的持续提高。此外,农户还可以通过农业技术推广站获得有关市场、管理、气象、病虫害和技术方面的信息和指导。

3.提供农业信贷和农产品保险。农业信贷系统可以从政府获得低息贷款转而提供给农户。农产品信贷公司则为参加价格支持计划的农场主提供短期优惠贷款。农户信贷管理局的贷款则带有很大的补助性质,它向受灾地区提供利率很低的紧急贷款。1981年《农业法》把这种紧急贷款作为援助遭受自然灾害农户的主要方法,取代了70年代的直接补助。政府还为保险费用提供多至30%的补贴。

4.税收优惠。农户可以在收益多的年份提前支付开支,收益少的年份提前出售农产品,以少缴所得税。此外,农户还享有资产的“加速折旧”优惠。

5.补贴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政府资助水利设施的兴建和维修,提供价格低廉的农业用水。为保护土地,政府还出资修造递田,按等高线平整土地,施用石灰,等等。政府补贴的结果使农户在不增加农业生产要素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多的收成。

(二)价格和收入支持政策。

1.价格支持。为防止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政府成立了农产品信贷公司,着手实施农业价格支持计划。支持计划主要包括“直接收购”和“无追索权贷款”两项。“直接收购”是指农产品信贷公司为了支持某些农产品价格,随时准备以最低保证价格(即支持价格)从市场上收购任何数量的剩余农产品。“无追索权贷款”是指农户以农产品为担保从农产品信贷公司获得贷款。在贷款期限内(多为一年之内),如果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贷款,农户可以还本付息,重新得到他的农产品以投放市场;反之,在贷款到期时,则可以用担保的农产品来抵偿,而不必归还本息。政府通过价格支持政策,总可以让农户获得高于市场的售清价格(即长期均衡价格),获取利益。

2.限制生产。价格支持政策只是使剩余的农产品转入政府仓库,并不能根本解决生产过剩问题。为此,政府又出台了限制生产的三项政策:限耕、限售和休耕。限耕主要是限制农户生产某些农产品的最大面积。限售即“配额销售制”,每个农户的销售配额按历史销售情况决定,从而使有关产品的生产结构固定化,政府亦可以防止农户之间的恶性竞争。所有限耕和限售的规定农户都必须严格执行,否则要受到政府严厉处罚。休耕则是把限制生产与水土保持相结合,保持生态环境。

3.保证供应。为了满足20世纪70年代出口增长的需要,联邦政府担心“贷款率”(即支持价格)会限制美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于1973年制定了《农业和消费者保护法》,以便使价格支持和收入支持这两重目标分离开来。70年代中期,由于市场价格持续偏高,政府担心库存不足而引起价格剧烈波动,又于1977年出台了《食品和农业法》,建立起新的农产品信贷计划——“农场主储备”,以刺激农产品生产。

(三)扩大需求的政策。

1.扩大内需。由于“农场主储备”政策效应,农产品生产过剩,产品销售成为农户面临的首要任务。政府为保护农户利益,推出最庞大计划——“食品券计划”,即向低收入者发放只能购买食品的“食品券”、“学校免费午餐”等政策,以扩大农产品的国内需求。

2.扩大出口,限制进口。根据1954年的《480号公法》实行的“食品用于和平”计划,美国政府把减少农产品信贷公司的库存同开拓国外市场和推行对外政策结合在一起。向第三世界国家赠送剩余农产品,或者向那里低价销售,换取当地货币转作援助资金或美国驻那里的官方机构的开支。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粮食出口几乎有40%是通过《480号公法》进行的。为了维护国内农业集团利益,《480号公法》对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农业和经济产生了不良影响。从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政府一直通过出口补贴来减少库存农产品,但由于受到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限制,该政策不可能大规模进行。80年代以来,为了迫使其他出口国(尤其是欧共体)减少出口补贴,美国政府开始采用“混合贷款”和特殊补贴的办法来扩大出口。所谓“混合贷款”就是把无息政府贷款同有政府担保(或无担保)的商业贷款“混合”提供给买主。仅在1981~1983年三年间该项贷款金额就由15亿美元增加到48.7亿美元。另外。农产品“目标价格”也起到出口补贴作用。通过“目标价格”压低市场价格,以刺激农产品出口,农户因价格下降所受的损失则可以从“差额支付”中得到补偿。据联合国统计数据,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对小麦的出口补贴率为5.4%,水稻为30%,烟草为23%。在进口方面,为了保护国内生产者,政府对某些农产品实行严格的进口配额限制,例如,规定每年进口的乳制品不得超过国内市场的2%。其他实行进口配额的农产品还有食糖、棉花和花生等。在牛肉贸易方面,美国政府要求主要对美出口国实行“自愿限制”,否则美国也将实施进口配额。

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农产品市场形势变化和欧美农业摩擦的双重影响下,美国政府更加注重制定和实施生态农业、科学技术、信贷支持、信息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农业支持政策。

首先,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政府早已意识到生态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巨大作用,利用各种媒体向农户讲述改进土地使用方法,聘请水土保护工作人员为农民讲解新技术。此外政府还提供免费技术服务及改进土壤、改善环境的资金。例如,目前美国农业中广泛使用的农业生物技术,具有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率的功效,美国目前还具有耐除草剂、抗虫剂、杀虫剂等基因改性农作物。它们已占到全部农作物的67%。这些作物的开发极大地降低和取代了除草剂、抗虫剂、杀虫剂等化学品的使用,直接改善了生态环境。

其次,在科技信息支持方面,政府允许农户使用GPS,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辅助生产。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通过地面接收装置,接收卫星信号,来确定地面方位的设备。这项技术是美国在海湾战争中打击伊拉克时才运用于军事上的一项新技术,而目前在美国已有15%以上的农户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农户可以依据定位系统测得的有关土壤的技术数据对耕地“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施肥、浇水,大大提高了整片土地的生产率。目前以基因工程为核心和以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高科技设备正在推动美国农业的高速发展。

再次,在信贷支持方面,美国政府对农业投入更加巨大。由于农业生产向现代化发展,农户已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的资本来发展生产,加之农业生产风险大、利润低,私人金融机构一般不愿向农户提供贷款,因此,政府承担起农业信贷支持这一重任。目前美国农业资本投入中约有40%依靠信贷来解决,70%以上的农场每年需要借款来维持与扩大生产。政府成立了规模庞大的农业信贷体系,它包括12家联邦土地银行及地方联邦土地银行会(向农场提供不动产抵押贷款)、12家联邦中间信贷银行(向农场提供中、短期贷款)、12家生产信贷公司以及由他们组成的地方生产协会(向农场提供生产贷款)以及13家合作社银行(向合作社提供贷款)。此外,政府还推出出口信贷担保,即由“农产品信贷公司”负责实施各类出口信贷担保项目,使美国农业出口商和银行避免出口销售货款未能按期支付的风险。出口信贷担保,即在进口商未能付款的情况下,按美国出口货值的一定比例予以担保;设施和设备担保,即向进口商提供为销售农产品而设立的仓储、分拨、加工设施和设备等项目的信贷担保。

最后,在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方面,政府更是大力协助。农业部下设“经济研究所”、“农业合作局”、“食品安全和技术服务局”、“食品和农产品出口检验局”、“农产品贸易和销售信息中心”等部门,为农户提供有关市场信息、农产品政策、出口对象国贸易政策、环境、运输、检疫、卫生标准等多方面的信息,以帮助扩大生产与出口。此外,农业部下属的“美国促进出口办公室”还负责向出口的农户提供关于农产品出口促进计划安排、国外农产品市场的信息和资料,进行出口咨询和世界各国市场准入状况的分析,同时负责为农户出口牵线搭桥,使之与国外买主直接建立联系。

美国作为最大的农业现代化国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高度重视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高科技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有利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美国农业正在发生一次新的革命性变化。我国与美国虽然国情不同,但美国农业扶持政策仍有许多我国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内容。

二、目前我国农业与发达国家存在的主要差距

随着我国入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将融入国际市场激烈竞争中。这种竞争虽然表现在农产品价格上,但其核心却是农业生产条件和综合生产能力的竞争。改革开放使我国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无论在生产能力还是在发展水平上与欧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薄弱。

我国目前人均耕地面积仅1.2亩,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且耕地总体质量不高,一二类耕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21%,79%的耕地属于中低产地。不仅如此,耕地面积还因自然环境变化及人为因素正在逐年减少。每年因灾害废弃的土地在600万亩以上,每年干旱、半干旱地区沙化面积拓展达2460平方公里,相当于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水资源严重缺乏,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水平的l/4,是全球13个缺水国家之一。我国农业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极强,农民到现在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状况。

(二)我国农产品结构单一,品质低。

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品质不高,且更新换代周期较长。低质产品充斥市场,而优质产品供给不足。小麦以生产面筋含量不到30%的软麦为主,面筋度超过35%的硬质小麦仅占国内产量的20%左右。专用小麦品种较少,能与美国、加拿大硬质小麦相比的品种仅十余个,产量不足总产的8%,且价格高于国际市场30%。我国现有的二百多条专用小麦加工生产线所用小麦几乎全部依靠进口。玉米蛋白质含量、含油量、赖氨酸含量均低于美国,含水量高于美国2~3个百分点。油料的芥酸、硫代物含量均高于国际卫生组织的标准,很难走向国际市场。农产品的综合优质率仅占1596左右,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一些粮食品种质量过于低劣,不仅在国际上没有市场,在国内也找不到市场。

(三)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美国等发达国家20世纪初就开始积极推进土地的规模经营,并实现了机械力对人力和畜力的替代,20世纪70年代实现了全面机械化,进入90年代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广泛应用于农生产中,农业工人的装备水平已经接近或超过产业工人。而我国仍实行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农业机械虽有一定程度的推广和应用,但人力、畜力以及传统的耕作习惯和耕作方式仍占主导地位。据《国际统计年鉴1998》统计,我国平均每个经济活动人口占有耕地面积0.2公顷,仅占亚洲平均水平的31.5%,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4.1%,占美国平均水平的0.7%;每千人拥有收割机1.4台,占亚洲平均水平的31.5%,占世界平均水平的8.8%,占美国平均水平的10.1%;每千人化肥施用量64.6吨,略高于亚洲平均水平,但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67.5%,占美国平均水平的1.2%。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虽逐年增加,但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不够,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份额只占27%一35%,较美国等发达国家低四十多个百分点。

(四)农业生产力水平落后,劳动生产效率低。

由于我国尚未普及机械化耕作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农业生产效率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按每个农业劳动力每年生产的实物计算,1994年我国为1194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71%,日本的33%,意大利的10%,美国的1.25%。可见,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与发达国家存在极大差距。

(五)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每年我国受灾害面积都在8亿亩左右(占全部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3以上),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都在400亿公斤以上,经济损失每年都在600亿元以上。近两年灾害不断加重。1999年,中国气候继1998年度之后再度异常,沙尘暴发生频繁,且范围广;降水北少南多,大部分地区冬春连旱,夏季南涝北旱,秋季旱涝并存。北方地区降水出现了建国以来的最小值,江淮、黄淮、华北等地大部分地区夏旱严重。2000年旱情持续加重,全国大部分地区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旱灾,加上调整种植结构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的因素,全国粮食减产450多亿公斤,减幅达10%以上。如受灾较重的河北省春季受旱面积560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5.9%;秋季粮食成灾1740万亩,占播种面积的76%;绝收553万亩,占播种面积的24.1%。由于干旱少雨,河流和地下水得不到及时补给,全省372座水库干涸(占全省水库总数的1/3),48412眼机井出水不足,765万人(占全省总人数的12%)和70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

以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现状,很难应对人世冲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但我国如不能在人世之前,及时有效制定农业发展扶持政策,必然会使我国农业发展承受更大压力,面临严峻挑战。分析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经验,尽快制定“十五”期间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的政策是当务之急。

三、“十五”期间加快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一)政府应加大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美国为改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每年都出资兴建维护大型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休耕、限耕等措施改善土地品质。要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政府必须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土壤条件,改良农作物品种。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现状,政府应出巨资兴建和维护水利设施,在干旱时期通过蓄水工程或人工降雨等方式为农户提供价格低廉的农业用水,解决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困难。政府还应定期拨款改良土质。虽然我国农村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农户拥有几十年的经营权。但对于土质的改良等生产要素的资金投入,政府仍然有责任负担部分投资费用,以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此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准确、快速的信息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时,不仅要注重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要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各级政府可以有线电视网络为基础,尽快建立上下畅通、灵敏快捷的信息网络体系。同时,全面开发利用国内外信息资源。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加入因特网,加快以因特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农业的步伐,让农民通过因特网充分利用社会信息资源,解决自己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动农业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风险防范与保险机制。

从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通过实行农业保险制度,规避农业风险非常必要。农业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有助于减少农民突遇自然灾害的损失。这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农业支持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政府应首先制定灾害救济制度。

对于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政府应给予农民往年平均收成一定比例(如60%)的补贴,以便维持农民的正常生活及来年对生产的再投入。其次,政府可以推行多种灾害保险制度。每年由农户自愿申请参加多种灾害保险,农户缴纳一定费用给政府作为保费,如果本年度农业生产状况良好,政府不退费;如果本年度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天灾人祸,则政府承担保险责任,偿还农户全部损失。此外,政府还可以对农业保险实行多种形式的补贴,使农业保险成为有别于一般商业保险的政策性保险。

农业企业发展范文第5篇

台湾农业产业化是在农民要求下,政府通过调整农业生产关系,推进农业结构变化,逐步提高农业市场化的过程。在台湾地区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有三个重要的发展维度。

1、政府推进是台湾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前提。伴随着工业化过程,台湾地区民众,尤其是农民对农业改革呼声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民众的需要,台湾当局在1949到1953年推行了第一次“”,初步形成了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自耕经营。通过实行“三七五减租”政策,颁布《台湾地区省私有地租佃管理条例》、《台湾地区省放领公有耕地扶植自耕农实施办法》、《耕者有其田法》等法律法规,使绝大多数台湾民众获得了大概每户0.6公顷的土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台湾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格局。但是,这次在赋予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矛盾,要是耕地过度零碎,小私有经济的农业经营方式显然不利于农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1980年,台湾当局推行了“第二次”,一方面扩大农场经营规模,另一方面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其中,“共同经营”“、委托经营”、农业“生产专业区”等措施,是极为有效的手段。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扩大了农业经营规模,而且,通过一些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实现了农民组织化,农业规模化,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小农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的矛盾。

2、科技进步是台湾农业产业化的动力。由于历史原因,台湾地区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学习与借鉴较为深入,而且,台湾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注重用农业科技推进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与科技产业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推进了台湾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的合作,也促进了与农业相关科技的产、学、研结合,形成了农、科、教一体化,贸、工、农一条龙的态势。台湾的学术机构(上游)、研发单位(中游)与产业界(下游)的协调整合与统筹兼顾是台湾农业科技产业化取得明显成效的基本经验。台湾大学农学院于1928年设置了农艺、农工、农化、植保、昆虫、森林、畜产、兽医、农经、园艺、农推、农机、食品等13个系所,另有农业、林业、动物、水工、农机、气象、电子、自动化、同位素等12个场(馆)。另外,嘉义大学、大叶大学、东华大学所属的生物技术研究所等台湾高等教育,形成了一定规模和特色,而且,借助于运行灵活的机制,把教育培训和技术推广相结合,通过为台湾农业提供技术咨询、人才培养、成果转让和合作研究等职能,对推进台湾农业科技产业化,提升农业产业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

3、农民组织的发展是台湾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台湾当局推动与支持下,台湾地区农民组织逐步发展与壮大起来。这些形式多样、志趣各异的农民组织,为推进台湾农业产业化提供了重要的组织基础,也为推进台湾农业产业化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在台湾,主要的农民组织有农会、合作社和产销班。创立于1900年的农会是台湾存在时间最长的农民组织,它为维护农民权益,增强农业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农业合作社包括了专业农业合作社与兼业农业合作社两种。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专门的农业生产、经营,例如农产品运销合作社、农业物资供应合作社、农业信用合作社等;兼营农业合作社是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农业产业业务的合作社。农业产销经营班对提高农产品品质,形成农业品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所有这些组织都是台湾农业市场化、商品化的产物,也是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性力量。借助于这些组织,把分散的农户与市场进行了成功对接,把分散的农业生产与农业大市场需要结合起来,把农业生产的各种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延伸了农业产业发展的价值链条,提升了台湾农业产业发展的质量,促进了台湾农业产业化向更高方向发展。

二、台湾农业产业化经验的借鉴

1978年农村改革后,以家庭承包责任制经营为主体,以农业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为主要特征的制度,构成了中国大陆的农业发展模式。分析当前中国大陆农业发展的模式,积极借鉴中国台湾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验,有助于推进中国大陆模式发展与优化,推进中国农业产业化。

1、积极调整生产关系,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决定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一定要借助于上层建筑的力量,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台湾通过“”,落实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支配权、收益权,调动了农民生产生活积极性;通过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市场化的政策,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实现了农业生产与市场要求的适应。在中国大陆,当前农业的“双层经营机制”的“统”的方面没有得到很好实现,“分”成为割裂这种“双层经营机制”的重要力量。这样的结果使得中国大陆农业生产成为狭隘的家庭经营。这显然不适应农业产业化的要求。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农民外出务工,致使一些土地出现了“撂荒”现象,这就为土地集中经营创造了条件。但是,土地集中经营的前提是政策到位。为此,需要在坚持土地承包期不变的基础上,通过一定途径,实现农村土地流转经营。再如,如何通过适当政策措施,积极扶持农民协会、合作社发展,提高对农业产业化的引导力度,也是值得积极借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为完善生产关系,改变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作出了积极努力。尤其是在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的宏观背景下,通过一系列政策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程度,更是客观形势下发展农业的紧迫需要。

农业企业发展范文第6篇

1.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农村上网人数激增

农资企业经营的农资产品,无论是购进还是销售,都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粮食水果蔬菜肉禽蛋等日用生活必需品需要从农村购进,而农药化肥种子等农资产品又需要销售到农村。因此,农资企业要想发展网络营销,首先其主要的服务对象农民要具备上网的技能。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2年6月份,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其中农村网民规模为1.46亿,比2011年底增加1464万。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农村上网人数的激增,为农资企业发展网络营销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2.农村人口的教育水平提高,更多高素质的人群从事农资经营工作

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多年,从2000年开始基本完成。因此目前大多数农村孩子都能上到初中毕业。而我国高等院校的扩招,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难等问题导致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孩子回到农村自主创业,这些高素质的人群熟悉农村情况,具备各种网上交易的条件,其中一些人成为农资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农资产品经纪人或者中介,他们具有天然的优势,能够充分了解农资信息,帮助周边的农民在网上联系货源,甚至将贸易扩大到全国各地及国际市场。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北大才子卖猪肉、清华学生种蔬菜等现象说明,虽然一方面是由于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但另一方面说明农资市场出现的商机吸引了这些高素质的人才进入这个行业。随着这些高素质人才的加入,也促使农资市场更有理性地发展。

3.农业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农资网站越来越多

在国家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我国目前在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建立了大量的数据库与信息管理体系,解决了农村信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使农业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目前已有很多涉农网站开通,比如中国农村科技信息网、中国兴农网、农村品市场信息网、中国水果网、中国果品信息网等,通过这些网站可以大量的蔬菜瓜果肉禽蛋等农资相关信息,不仅为农民解决了信息流通问题,还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也为农资企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4.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农资市场日趋完善

经过十多年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目前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已经成长为主要的农资企业,这些企业一方面联系着主要的农资市场,一方面联系着千家万户的农民,成为联系农资市场和农资消费者的主要纽带。在这些农资企业的拉动下,我国农资市场数目日趋稳定,成交额逐步上升,已从原来的以数量为主转向以质量取胜,管理水平逐渐提高,商品档次日益提升,交易条件明显改善,农资市场日趋完善,已经具备了通过网络营销走向更加广阔市场的条件。广东省的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初期只是一个7户农民承包的一个小养鸡场,后期经过“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即企业提供鸡苗、养殖技术、饲料和回购,农户只需负责饲养的方式,使这个养鸡场慢慢发展成为广东最大的肉鸡生产基地以及全国最大的三黄鸡和竹丝鸡饲料集团,其年销售总值超过8亿元,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

二、我国农资企业在发展网络营销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我国农资企业在当前开展网络营销的有利条件下,很多企业都发展了网络营销的业务,但是由于实践经验不足,盲目跟风等情况,在此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

1.农资企业对网络营销的认识不全面,缺少网络营销的竞争意识我国农资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对于网络0营销的接受要晚很多,一方面是由于农资受众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企业本身的因素。农资企业的受众大多是农民,农资企业大多也都属于中小型企业,无论是资金、信息还是人才都比那些大型企业滞后许多,因此对于新生的网络营销认识不全面,不了解网络营销的影响力和发展前途,不敢也不懂如何进行网络营销,严重缺少网络营销的竞争意识。

2.农资企业网络营销水平比较低,网站建设严重滞后

在网购浪潮的洪流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农资企业开始发展网络营销,但是由于起步晚,缺少实践经验,很多农资企业的网络营销水平低下,网站建设落后。大多农资企业都是将企业的一些简介和组织机构挂在网页上,内容简单,更新缓慢,基本上成为一个摆设。还有一些农资企业网站更为先进一些,但也只是停留在信息阶段,比如介绍企业产品内容,企业产品信息。只有少数一些农资企业进入到了网上销售阶段,可以接受网上订单,了解消费者需求,进行网上调研,开展售后服务等。

3.网络支付的技术手段不成熟,缺乏安全快捷方便的支付途径

由于农资产品的特殊性,其货款的支付更加需要及时快捷。但由于我国网络支付的技术手段还不成熟,在网络营销中比较实用的电子货币还没有得到完全认可,如要在实际操作中得以大面积地应用,还需要假以时日。目前更多的网络营销都只能是通过网上洽谈交易,成功后再通过信用卡付款,虽说大多数银行也都开展了网上银行,但无论是对于消费者还是企业都存在一个安全保障的问题。大多数农资用户和企业都担心网上支付系统的安全性,因而不敢贸然使用。

4.农村网络设施基础比较薄弱,上网费用比较大

农资产品的供销主要还是在农村,但由于农村网络设施相对于城市还很不完善,线路少、速度慢,主要还是上网费用比较高,低端的网络设施和高端的收费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村人民上网的热情,制约了农资产品网上营销的发展,成为农资企业网上营销发展一时难以突破的瓶颈。

5.专业的农资网络营销人员严重不足,知识结构不全面

企业的发展要靠人才,农资企业在发展网络营销的过程中最需要的是农资网络营销人才。目前从事农资网络营销的工作人员大多都存在着知识结构不全面的问题,要么具备农资专业知识,要么具有计算机知识。因此大多农资企业严重缺少既有计算机知识,又有农资专业知识,又具备网络营销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三、加快农资企业发展网络营销需要采取的措施

1.建立网络销售信息通道,进行农资信息的双向传递

从事农资产品的相关人员主要有农户、联系农户和企业的中介人员或组织以及从事农资生产的企业三大类,因此农资企业在这些营销主体人中建立网络销售的信息通道,进行双向发展。即在农户信息意识不强、技能不足的情况下,由联系农户的中介人员或组织,比如中介人、农民协会、村级合作社、经营大户及从事农资生产的龙头企业等来传播相关的农资信息,达到进村入户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网络、报纸、电话等方式向国内外市场供求信息。通过这种双向的信息,将农户和国内外市场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农资企业网络营销的一个基本功能。

2.设立企业网站,加强网站建设,充分发挥网站作用

农资企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设立自己的企业网站,申请注册自己的网址域名,并将企业的网页地址注册到大家熟悉度高应用比较广泛的大型搜索引擎比如搜狐、百度、雅虎等站点中,使消费者能够通过这些搜索引擎很快就可以找到企业的网站。同时也要加强网站建设,完善网站内容,至少要包括企业情况、产品供求信息、促销活动信息、售后服务标准、销售联系方式、在线销售页面、消费者交流论坛等。还要注意所经营产品和网站风格的协调性、针对性、及时性等,要有企业自己的风格,能够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起到网站应有的作用。

3.采取整体营销战略,将传统营销和网络营销结合应用

网络营销是一种新的销售渠道,开发网络营销的最终目的不是摒弃传统渠道,而是利用网络提升整体的销售额和利润。农资企业的传统渠道比如人员促销、商、专卖店等,往往是在渠道里全部完成销售过程。但网络销售和传统渠道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既有传统渠道的销售功能,也具有公共关系、广告、促进销售、沟通等诸多功能。将两者结合起来使用,树立农资企业的品牌形象,通过传统渠道的广告促销,吸引消费者登录企业网站,达到网络销售的目的。农资企业必须将网络销售与传统渠道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最大的效益。被称为北京农产品价格“晴雨表”和全国农产品价格“风向标”的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一方面积极组织召开农产品推介会、交流会等,打造农产品品牌,另一方面该企业也组建了市场信息网络中心,及时收集各地农产品的价格、品种、数量等信息,经过加工整理后通过咨询电话为客户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另外,该企业还和农业部、商务部及国家工商总局的信息中心,以及和农业系统专业网站“绿蓝网”、“十亿网”等网站实现了联网,通过这些多方面的途径,该企业目前已承担了首都80%以上的农产品供应,并期望将企业打造成为亚洲最大的农产品销售“航空母舰”。

4.加快三网融合步伐,改善农民上网环境

由政府主导的三网融合即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合一,将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福利、更多的产品、更好的服务和更新的信息。实现三网融合后,家庭就不需要电视有条线、电话有条线、上网有条线,而是一种线路就可以得到所有的服务。特别是对于农户,改善了上网环境,降低了上网费用,使更多的农户和小型农资企业能够介入网络,增加了农村网络用户规模,为农资企业的网络营销带来了更多潜在消费者,也为农资企业带来了新的业务空间和经济增长点。

5.重视网络营销调研,建立网站的评价体系

农资企业利用网站进行网络销售调研,统计浏览网站的人数、浏览者所在地、访问的内容、客户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等情况,然后根据这些情况来评价本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的效果。同时也要建立企业的评价体系,比如企业网站的推广效果是否有效?企业网站存在哪些不足?实际购买农资产品的客户中有多少人是通过企业网站来获得信息的?其通过网络购买农资产品的原因是什么?对于客户提出的问题,企业网站反馈是否及时有效?客户是否能够通过网站获得良好的售后服务?通过这些评价体系,来促使农资企业更好地发展网络营销。

6.建立网上销售的服务系统,利用网络直接为客户咨询答疑

农业企业发展范文第7篇

1、积极引导支持工商企业、外商资本进军农业领域,围绕深度开发农业资源,突破瓶颈项目制约,投资兴办农产品深加工(粮棉加工及纺织项目除外)、农产品专业市场、高效规模种养业园区、生态休闲和观光农业、大型种养业优良品种场等项目,促进我县农业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工商企业新投资兴办高效规模特色农业基地连片达100亩以上的,经县验收确认,由县财政按每亩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用于项目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2、在我县投资新办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年固定资产投资额达400万元以上的企业,由县财政对企业新实现的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给予“两年减免,三年减半”的优惠,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前两年内全额奖励给企业。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新投入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年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500万元、1500万元和2500万元的,除享受工业奖励政策外,另分别奖励2万元、4万元和5万元。

3、优先安排农业项目建设用地。在保护和不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放活农业项目用地政策,对不破坏耕作层的畜禽饲养用地、农业生产配套用地,不占用基本农田的,可办理土地临时用地手续。积极鼓励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尊重农民意愿,在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后,可以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通过土地入股、出租等办法,流转建设用地,用于农业项目建设。鼓励农民通过转让、转包、互换、租赁、入股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使用权,参与农产品深加工、农业园区项目建设。

4、充分利用我县现有的农业龙头企业及其他存量资产等农业资源优势,通过租赁、收购、合股经营及其他方式,吸引国内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等来我县嫁接、改造和新办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对投资额超过300万美元或固定资产投资额超过2500万元的农业项目实行个案优惠扶持。

5、大力实施“凤还巢”工程,鼓励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投资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视同工商企业给予相关支持。鼓励有规模、有实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兴办农产品加工、流通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符合农业产业化要求的“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给予优惠扶持。

6、对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及农业基地建设项目,实行“一站式”服务,并明确专人跟踪服务。有关部门在企业建设和生产期间的立项审批、证照办理、行政规费收取按照“能免则免、能减则减”的原则,予以优惠。国家和省有明确规定的,按下限标准收取。

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

1、鼓励企业升档晋级。对主要以本地农产品为原料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按成长型、规模型、龙头型分别实行分档扶持和考核(具体考核办法另行制定)。对符合县级农业龙头企业条件的予以考核确认。对基本具备国家、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资格认定标准的,积极帮助组织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对首获部级、省级、市级、县级的农业龙头企业,一次性分别奖励扶持资金10万元、5万元、3万元、1万元。

2、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支持现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加大技改投入、资产重组和扩张力度,不断扩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凡年销售收入首次突破3000万元、5000万元、8000万元的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由县财政分别奖励法定代表人1万元、2万元、3万元。

3、增强企业带动能力。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资建设园区和基地,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吸纳农村贫困劳力就业,凡吸纳农村贫困劳力20人以上、人均年收入5000元以上的企业,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县农村信用社可按每吸纳一个贫困劳力提供2万元贷款,以扶持企业发展。

4、所得税抵扣和征返。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投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其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设备购置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扣。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出口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实行“免抵退”政策,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范围内优先办理退税。农业龙头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按当年实际发生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不足抵扣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农业龙头企业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在计税工资总额2.5%以内的,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允许农业龙头企业按规定加速设备折旧,企业用于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可适当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支持龙头企业抵御市场和自然风险。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因为市场价格下跌、按保护价收购而造成的价差损失,以及弥补农户因不可抗拒自然灾害和重大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由企业承担的部分,经有权税务机关批准后,允许在税前扣除。

5、加大信贷扶持力度。金融机构增加贷款优先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信用联社逐年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贷款额度,农村信用联社、农行等商业性银行和农发行要对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授予一定的授信额度,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人民银行要充分运用再贴现、支农再贷款等货币政策,积极支持各金融机构加大对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的信贷投放。

6、减免企业相关规费。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办农业园区、基地或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新增销售收入免除市场物价调节基金、防洪保安基金、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费,人防建设经费、堤防占用费、劳动合同鉴证费、计量器具核定费等收费项目实行减半征收。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用水和基地种养殖用水,由县水利局会同有关部门核定年度用水计划,计划内用水减半征收水资源费。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用电容量在315千伏安以上的,执行大工业电价。对符合农业生产用电规定的现代化或专业化种养业项目,执行农业生产用电电价政策。

7、优先供应建设用地。对部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和有发展潜力的市、县级农业龙头企业的建设用地,优先安排,优先审批,各项费用按最低标准执行。农业龙头企业直接为农业服务的用地,作为临时用地办理,土地管理部门要简化手续及时服务。支持龙头企业合理利用农村集体土地,按照“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保护收益权”的原则,依法鼓励多种形式的土地使用权流转,促进农业资源向农业龙头企业集中。允许农户在承包期内依法有偿向龙头企业转让土地使用权,或以使用权入股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农业龙头企业连片租赁、承包集体土地和参与土地治理。

8、支持企业创建品牌。对新获得省名牌或省著名商标、新获得国家免检产品或出口免检产品、新获得国家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产品的农业龙头企业按政办[3号文件奖励政策执行。

9、实施绿色通道政策。对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运输农产品、加工品,视同县级工业龙头企业实行运输车辆的绿色通道通行证制度。

10、创造良好外部条件。对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由县效能监察中心挂牌保护,实行《收费许可证》、《收费员证》和《企业交费登记卡》“两证一卡”检查收费准入制和公示制。

三、加强农业产业化工作的组织领导

1、加强组织领导。县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农业龙头企业管理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委)。办公室要制定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规划,明确长远目标和阶段性工作重点,督促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不断提高服务农业龙头企业的工作水平。各镇、各部门要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明确一名领导同志牵头负责,指定一名联络员做好相关工作。

2、加强指导服务。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服务和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县农办要加强宏观政策研究,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在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县发改委要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指导、服务、管理、监督、考核力度,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形成良性竞争机制,并按照发展高效外向农业的要求,逐步调整优化重点龙头企业结构。国土部门要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用地提供保障。农业部门要加强行业指导,搞好基地建设。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基地和园区建设。税务、交通、工商、金融、电力等部门都要制定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实施细则,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新闻单位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宣传力度,积极宣传重点企业和名牌产品,提高龙头企业的知名度。

农业企业发展范文第8篇

在问及企业发展困难时(可多选),选择资金不足的有49家,选择管理水平低的39家,选择人才缺乏的37家,选择市场开拓难的33家,选择招工难的15家,选择企业用地难的13家,选择研发能力不足和的配套设施不全的均为11家。从问卷反映的问题看,资金不足是第一大困难,其次是管理水平低、人才缺乏和市场开拓难。在问及缺少资金的计划用途时,有些企业选择了两项以上的用途。其中,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有63家,用于技术改造及研发的有43家,选择维持继续生产的32家,选择还欠款的16家。喜的是有63家企业计划用这些钱来扩大再生产,有43家企业计划依靠借贷来从事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改造;忧的是有32家企业计划靠借贷来企维持日常的生产,有32家打算靠借钱来还钱。因此,虽然杨凌涉农企业主流的发展趋势是好的,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目前仍存在资金方面的困难。管理水平低主要是指现有管理人员的水平低,但问卷还包括了其它因素。其中,反映现有管理人员水平不高的有45家,现有技术人员水平不足的有35家,现有工人素质低的33家,工作人员流动性大的有31家。关于如何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没有一家企业打算用增加福利、提高工资等激励机制来解决。他们提出了加大宣传、拓宽信息渠道、增加招聘场次、提高招聘层级等方法。大部分企业不愿意培训现有人员,原因是人手紧、成本高、人员流动性强。如果政府免费出资培训,企业选择的培训方式从高到低依次为:请成功人事传授创业经验,有58家选择;请专家讲授基础知识(49家);举办技能训练(42家)。在培训内容上,选择企业发展战略的有49家,选择营销管理的有39家,选择经验交流的有37家,选择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市场开32家,最后为财税管理、领导能力和沟通公关。

由于有33家选择了市场开拓难,也就是说有40%以上的企业对开拓市场信心不足。在问及企业急需人才类型(多项选择)时,从高到低的次序依次为:高级营销人员,占比87%;技术操作人员,占比58%;高层管理人员(顶层设计师),占比57%;研发人员,占比47%;中层管理人员,占比39%;一般工人,占比23%。这里需要分情况加以分析:如果是项目本身问题,需要研发人员加以解决;而如果是项目规划问题,需要顶层设计师加以解决;如果是产品质量问题,需要技术操作人员加以解决;如果是成本或价格问题,需要中层管理人员加以解决;在以上所有问题均加以排除后,如果确实是营销方面的问题,营销人员才有用武之地。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一方面,企业家对开拓市场没有信心;另一方面,大量需要高级营销人员,似乎顺理成章。但实际上也隐藏着即就是项目或产品有纰漏,也要死马当作活马医,把宝压在营销上的盲目心理。由于市场随时间、环境、供给者数量和消费需求的变化而改变,所选择的项目在市场中的地位也可能随时随地发生漂移或改变。前几年比较热的项目过几年可能凉了,前几年政府支持的现在不提了。因此,项目的选择和规划依然是当地涉农企业创业的首要问题。根据前面提供的数据,虽然2013年单个企业的平均年产值为434万元,但200万元产值以下的企业56家,占比超过70%;单个企业平均年纳税只有14.4万元,有些企业自从创立以来,所缴税额微乎其微。纳税少就意味着盈利能力差,而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于利润,而非产值。另外,单个企业平均吸纳劳动力就业26人,20人以下的企业有57家,占比超过72%。所以,当地涉农企业平均规模小,市场开拓能力弱,盈利上不去,发展动力不足是当地涉农企业发展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

通过对以上调查数据的分析,再结合笔者平时的研究与了解,本文认为,杨凌涉农企业的发展现状为:①政府支持,外部发展环境良好;②涉农企业数目多,集群效益初显;③个别大型企业技术力量强,技术专利较多,发展趋势好;④小新企业的技术力量薄弱、人才缺乏;⑤部分企业资金短缺,管理水平低、发展前景堪忧;⑥大约有2/3的企业,开拓市场能力弱,利税空间有限。杨凌涉农企发展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有:①初创企业对项目选择及规划方面的困境;②缺乏人才又留不住人才的困境;③管理水平跟不上又难以提高的困境;④融资难的困境;⑤发展动力不足,利税难以大幅提高的困境。

二、涉农企业发展困境成因分析

形成涉农企业发展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既有政府的原因,也有企业的原因,还有银行方面的。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涉农企业本身的特点;二是市场多变的特点。我们知道,农产品具有生产周期长,受气候限制多,抵抗自然风险能力弱,运输难、保鲜难等特点。所以相关的涉农企业势必要受到影响,比如水果加工企业、奶制品加工企业、肉类加工企业无一可幸免。根据笔者多年的调查与研究,能挣大钱的涉农项目本身就不多,能快速挣大钱的涉农项目廖若晨星。这是由于:一是涉农项目一般要涉及到生物等高新技术;二是涉农项目一般对温度和环境有要求;三是对这些产品的质量要求高,如食品安全问题,所以投入成本较高。如果涉农项目的销售对象是普通居民,那它多为日常生活用品,价格不宜过高。如果涉农项目的销售对象是农民,价格高了农民不愿意购买。所以涉农项目在投入大、价格低的双层压力下,利润空间非常有限。另外,引起市场变化的因素诸多,如政府的调控政策、地震疫病等自然灾害,同类或可替代产品生产厂家的多少,消费者需求变化等。政府有时出于某种考虑,偏好在某段时间内推出一些项目。比如无息贷款建蔬菜大棚,由于劳动强度及艰苦的工作环境与收入不成比例,加上人工成本翻番,许多企业不得不选择了放弃。这些无疑将增加选择涉农项目的难度,提高项目选择的成本。

根据我们去年对杨凌786个大学生的择业行为调查,其中把工资待遇高放在第一位有405人,把有发展机会的放在第一位有154人,选择工作环境好的有103人,选择免费提供住宿的有82人。在本次针对已流失人员的调查中,选择因工资低离开的占41%,选择因晋升和培训问题离开的占38%,其它原因仅占21%。由于目前杨凌的绝大多数涉农企业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激励竞争机制,企业普遍不重视员工的待遇、发展和培养等问题,招聘难、培养难、留住难的三难困境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在本次调查中,79家涉农企业只有两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这是企业管理跟不上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前所述,竟有33家的企业把管理跟不上的主要原因归咎于现有工人素质低。有些企业甚至连他最缺什么样的人都不清楚,责任不清、是非不明的现象见怪不怪。2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认为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没必要和执行难的高达89%,这些企业既无工作重心,更无长期规划。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深入研究管理问题的领导小微企业占比不到一半。明知管理跟不上,又招不来高水平的管理者,还不愿出资培养现有人员,所以形成了管理水平跟不上的困境。关于融资难的问题,有58家企业选择了有效抵押资产不足,有33家企业选择了金融与担保机构门槛设置过高,有29家企业选择了产品销路不好,有15家企业选择了政府非重点支持产业。由于可抵押资产的设置依然属于金融部门和担保机构门槛过高的问题,所以企业把融资难的原由主要归结到这两家身上。而这两家机构则认为,我们也是企业,也需要盈利并防止风险。政府也有充分的理由不去干涉这两家机构,所以融资难的显现并不难理解。这79家企业,依靠银行贷款的有40家,通过民间借贷的有27家,通过风险投资融资的有6家。虽然融资方式占比较正常,但融资金额够用的企业仅占34%。由于杨凌涉农企业的小微企业众多,所以贷款难的问题更加突出。利税难以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不强,针对市场开拓能力不强成因的调查结果如下:选择销路不好的企业有32家,选择生产成本高的有19家,选择产品质量不过硬的有17家,选择项目不好的有13家,选择属于管理问题的有10家,选择项目规划有瑕疵的6家。因为没有形成品牌,所以市场销路不好。这两项合计49家,占比过半。由于调查问卷多由企业文秘人员或企业领导填写,文秘人员在递交之前还要请老板过目,因此产品质量与管理方面引起的原因可能被缩水,而成本因素可能被放大。即便如此,产品质量不过硬、没有形成品牌依然是主要原因。

三、对策与建议

前面提到的5个困境中有3个属于管理问题,必须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加以解决。但小微企业即便是愿意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也是力不从心、不知如何下手。所以,很有必要建立杨凌涉农企业规范蓝本。之所以叫蓝本,就是一个总体性的框架,只要能反映出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准则,包括重要管理环节和主要措施即可。这样,企业好结合自身特点加以修改、补充或完善。当然,规范蓝本可按行业或企业发展阶段或规模加以划分,最好是按照“分类找好典型—建立规范—试行修改—逐步推广”的顺序进行。对于初创阶段的涉农企业,选择涉农项目时必须慎之又慎,既不但要看现在的情况,还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前景;既不但要看考虑政策调控因素,也要考虑市场变化因素。政府也不要一窝风式地推广一些政府没有能力长期支持的项目。杨凌涉农企业必须重视员工的福利待遇、业务培训、技术提高与职务晋升等问题,在用好人的同时,通过良好的激励竞争机制来吸引或留住本企业所稀缺的急需人才。笔者认为,杨凌涉农企业最缺少的是顶层设计师一类的高级管理人才,因为他们对市场具有一定的研判及预测能力;其次是具有实力的研创人员,因为他们是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保证;接下来才是市场营销人员。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企业管理层需要深入实际、具体研究后再加以决断。对此政府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如可对有突出贡献的上述人员发放奖励薪金,报销交通费用,免费提供住房等。好处有三,一是直接作用到本人,公司无法克扣;二是符合政府奖励人员的数量不多,易行;三是政府激励具有精神奖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