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劳动教育学范文

劳动教育学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劳动教育学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劳动教育学

劳动教育学范文第1篇

(一)对“五育”的概念术语表述不全。在对“五育”概念术语的表述上,对德、体、美、劳四育进行了近乎规制性的表述,分别是思想品德教育、体育卫生教育、美感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但对智育却没有进行表述,在所有的《教育学》教材和有关教育著述中都是如此。(二)对“五育”中部分内容的概念术语和概念内涵表述不当。德育的概念模糊,内涵不恰当扩大。在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德育的概念比较模糊,概念术语和概念内涵表述不一致。对概念术语表述为思想品德教育,而对概念内涵的表述却是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一些教育著述和诸多的《教育学》教材中都是如此,如朱作仁主编的《教育词典》[7](P824-825)、靳希武主编的《教育学》[8](P231)和邵宗杰等主编的《教育学》[9](P151-152)等。既然概念术语明确表述为思想品德教育,那么概念内涵中的政治教育到底是属于思想教育呢,还是属于品德教育,或者是包含在两种教育内?这样的概念不仅显得比较模糊,而且内涵不恰当地扩大了。事实上,思想、政治、道德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并不存在从属和包含关系。相应地,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也是有区别的。首先,从内容看,思想、政治、道德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有不同的内涵,道德不能代替政治和思想,政治也不是道德和思想的附加成分。其次,从方法、途径看,“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不能以一样的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定的原则来实施。”[10]政治教育一般是单一性的①、灌输性的、强制性的,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性的,并有不可选择性;道德和思想教育则是多样性的②、引导性的、柔性的,有理论上的传授,也有各种活动中的感知、熏陶、体验等。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理解性的,并有主观选择性。因此,用泛德育的理念来界定德育,就造成德育内容繁杂,内涵不恰当扩大。

(二)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不清,内涵不合理缩小。几乎所有的《教育学》教材都把劳动教育表述为“劳动技术教育”,如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的《教育学》[11](P352)、扈中平等主编的《现代教育学》[5](P146)和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5)等,包括劳动教育和劳动(或职业)技术教育,前者指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教育,后者指劳动(或职业)知识和技术教育。从概念术语看,表述是不清楚的,字面上看似乎就是“劳动的技术”教育,“劳动”是“技术”的限定词,而使用起来却混淆难分,不知到底是讲劳动观念教育还是讲劳动知识、技术教育。从内容上看,表述不全面。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在当今社会,脑力劳动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劳动,在劳动总量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即使是在体力劳动领域,随着人们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的提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已经相互融合。而在诸多的《教育学》教材中,都把劳动技术教育(由于概念混淆不清,姑且把此处的“劳动技术教育”当作狭义的,即劳动的知识和技术教育)限定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内,讲的是了解劳动过程、会使用劳动工具、掌握劳动技术等,忽视了其他脑力劳动领域。由此可见,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被不合理缩小了。

(三)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内容混淆。有的《教育学》把体育表述为“学校体育和卫生”,如靳希武主编的《教育学》[8](P279),有的把体育与卫生保健合在一起,如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等编的《教育学》[4](P235)和邵宗杰等编著的《教育学》[9](P222)。这不仅使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而且把体育的内涵不合理扩大了。体育和卫生保健教育虽然有联系,但并不是同一范畴。从内容上看,体育包括知识和技能,卫生保健只有知识而无技能。并且就“知识”这一范畴而言,体育和卫生保健也不相同,体育有田径、体操、球类、武术、游泳、游戏、军事体育等知识,卫生保健则包括教学卫生、生活卫生、生理卫生、环境卫生等知识。从教育方式方法上看,体育既有理论上的传授,也有技能上的训练,而卫生保健却没有技能训练的成分。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不完善,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一是未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社会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而综合素质中就包括心理素质。反映在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上,就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也正是我们正在实践着的。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诸多的教育学著述中,在论述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时都没有提到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在最近出版的一些教育学教材中才有所提及,且非常简略不成体系,如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6)。虽然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已经自觉实施,但在作为指导教育工作实践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不能明确提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缺陷。二是未提出良好个性品质的教育。教育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三步曲:从古代和近代只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到现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再到当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开发培养和完美个性品质的养成。同一性、模式化的人才培养已经成为过去,多样性、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是时代的要求和潮流,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的责任和使命。虽然我国《中学德育大纲》中曾提出“身心卫生和个性发展教育”[9](P162),但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没有提出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在各种教育著述中鲜见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仅有个别论著在论述德育时提到一点,如胡守棼主编的《德育原理》[12](P57-59),但也不是作为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提出的。

二、对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当代诠释

(一)德育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概念表述为:“培养学生形成认识事物、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正确思维方式、正确观念、正确态度、正确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内容包括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四个方面的教育。世界观教育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政治观教育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政治鉴别和政治取舍、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等方面的教育,道德观教育包括共产主义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包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取向、职业价值判断和取向、自我价值认知和体现等方面的教育。由于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都属于思想观念的范畴,因此将其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更合理,并且避免了原来“德育”概念内涵上的不合理扩大。这个改变并没有改变德育的实质,仍包括思想、政治、道德三方面的教育,同时增加了价值观的教育,使教育内容更丰富。

(二)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概念表述不变,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应有所扩展。科学文化知识是智慧之基,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的就在于开启智慧之门。智力和能力既是以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又是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智慧,智能与智慧本质上是一致的,智能的开发培养其实就是智慧的开发培养,因此把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是合理的。

(三)美育仍称审美教育。概念表述不变,内容除了原有的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生活美外,增加科学美。在教育方法和途径上,应增加“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科学鉴赏活动和科学研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味科学美、发现科学美,以激起对科学的热爱,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并为创造科学美奠定基础。

劳动教育学范文第2篇

Abstract: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sarebattlepositionofcultivatingmiddle-levelprofessionallaborers.However,theattitudetolaborof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s’studentsgoesfrombadtoworseatpresentwithsocialdevelopmentandprogress.Thispaper,takingthisasaresearch,unfoldstheanalysisofthestatusoftheweakattitudetolaborof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s’students,andputsforwardthecorrespondingmethodsoftryingtosolvetobeconducivetotransformationandstrengtheningofattitudetolaborof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s’students.

关键词:中职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教育;劳动意识

Keywords: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s’students;attitudetolabor;laboreducation;laborawareness

0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企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培养初中级劳动者的主阵地,中等职业学校自然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但学校过分注重对学生技能和智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劳动方面的教育。中职学生在校劳动观念淡薄,劳动意识不强,顶岗实习期间不愿吃苦,怕累怕脏,由此可见,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劳动观念的教育,意义十分重大。

1中职学生劳动观念淡薄的主要表现

1.1各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班内任务有大有小,有轻有重,安排值日表时不可能真正做到“人人平等”。那么那些承担繁重、扫尾任务的学生,自然要在最后才能忙活起来。而那些只要完成细琐任务的学生在做完自己份内的事情之后,就会站在一旁等组内其他学生,没有主动上来帮忙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集体荣誉感一点都得不到体现。

1.2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有些学生在值日时会将自己负责的区域范围打扫之后,就丢下劳动工具走了。至于自己负责的区域到底干不干净,干净程度如何,劳动委员有没有检查,需不需要重新打扫;即便打扫完了,劳动工具放在哪,要不要摆放整齐,都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还有些学生虽然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自己又懒得动手,又不愿意去做;又找不到别人帮忙,就装作忘记了。等到班干部或者班主任问起的时候,他就装作一脸无辜的样子,表明自己不知道抑或忘记了。

1.3以己度人,推己及物有的学生在轮到自己值日的时候,将属于自己份内的事情不做,而强行摊派给其他的学生;更有甚者,竟然拿着父母的血汗钱,雇自己的同学帮自己打扫卫生。有的学生临时任务安排时,直接就是“我不愿意”。

以上种种表现只是中职学生平时劳动表现中的一个个缩影,由此可见,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劳动观念的教育势在必行。

2加强中职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2.1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中国几千年来就有的“学而优则仕”的封建主义思想根深蒂固地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使得社会各个层面对职业教育有着错误的认识: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培养一线操作工的,伴随着他们的只“苦、累、脏、差”,就是在厂里干活的。正是社会的普遍看法具有片面性,使得大部分学生产生了极大的自卑心理,觉得来职业学校念书是一件没有面子的事情,在亲朋面前甚至都不敢或不愿谈及自己的学校,专业。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疏于管理自己,放纵自己,就会更不利于职业教育朝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2.2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要适应未来的职业活动,固然需要足够的知识和较为完善的技能,但是一个人的主观意识直接决定着人的能力的发挥和行为的结果[1]。而且现代社会特别提倡劳动者的素质,没有高尚的劳动品质和极强的劳动能力,员工的技术优势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工作质量就得不到保证,在高的技术水平也无济于事。职业教育作为就业性教育,其培养学生毕业之后将直接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他们能否健康发展,能否成功地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与自身的劳动素质紧密相关。

因此,中职学生应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与未来职业的关系,才能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3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中职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表现为正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阶段,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2],而劳动教育总是具有一定的政治和道德意义,是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劳动教育,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劳动美德,养成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改变懒惰的劳动习惯,塑造自己的责任心和团队协作品质;另一方面可以强健体魄,在劳动的过程中养成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并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3中职学生劳动观念淡薄的主要原因

3.1学生娇生惯养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环境,是培养学生的天然学校。现在的中职学生,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并且许多家庭都是合二为一,孩子作为两个家庭的独苗,自然是家里的宝贝,这些长辈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哪怕是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让学生动手去做。正是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与纵容,使许多学生眼里看不到具体的“劳动”。再加上家长的片面教育,养成了学生不爱、不肯劳动的坏习惯。

3.2学校教育缺失学校在制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工作计划时,劳动教育会被写入计划中,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即使是在劳动礼仪周,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打扫之后,保证校园的干净整洁,再利用中间的休息时间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有的学校将学校的卫生工作外包给保洁公司,学生就更没有机会在学校参加劳动了,让劳动教育成了一句空话。

3.3教育方式错误长期以来,许多老师在教育学生时,经常采用劳动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学生迟到,罚值日;损坏公物,罚扫地;打架斗殴,罚打扫厕所。这种惩罚性的劳动往往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让学生对劳动产生一种厌恶。这样,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而且还让学生对“劳动最光荣”的传统美德产生质疑。

4转变和强化中职学生劳动意识的措施

职业教育其实就是“就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直接是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因此,要转变和强化中职学生的劳动意识,校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多渠道展开劳动认识教育

4.1.1学校层面学校要加强劳动教育,除了在时间上要给以充分的保障外,还需要给学生积极营造一个具有劳动氛围的环境:一方面可以利用学校的宣传栏、黑板报做专题宣传,班会课上做专题教育;另一方面利用职业院校的优势,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邀请相关企业负责人给学生做专题讲座;同时,还需要在实训车间张贴有关“劳动最光荣”的宣传标语,悬挂“劳动模范”的光辉画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些时候,无声的教育才是深入人心的教育。

4.1.2学生层面劳动过程是让学生从不会到会,从不擅长到擅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一个知识积累与运用的过程,是改造社会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活动。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手脑并举,全面发展”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性要求,学生在自身层面应当树立正确的劳动认识:劳动是个人在社会上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好体现,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未来。其次,应积极配合好学校做好相应的教育工作。第三,要不定期展开评价,及时对自身的言行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帮助自己尽快全面清楚地认识自己和改正自己。4.1.3社会层面首先,应该让学生正确了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根据社会的需求而诞生的教育,是为企业的存在与发展服务的,是为了将来顺利就业而服务的。其次,帮助学生搞清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联系与区别。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都属于国民教育体系当中,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经济。只不过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实践操作能力,普通教育强调的是理论知识应用能力。

4.2多载体深化劳动教育

4.2.1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从个人角度来讲,通过对个人所处的环境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学生转变思想观念是核心,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尤其是新生中有87%的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可有可无[2]。学校职业指导人员应强化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还需要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作出调整,以适应个人的发展需要。

4.2.2礼仪周活动塑造学生劳动礼仪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一定时间量的劳动,让学生明白劳动的目的和意义:劳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强身健体,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有利于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提高学生的文明水平,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实施学生劳动礼仪周制度,有利于培养学生人主人翁意识、自立意识、责任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作风和社会实践的综合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现代职业素养。因此,深入开展劳动礼仪周活动,落实并做好劳动礼仪周活动,使得劳动观念深入学生内心。

4.2.3榜样带动学生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对劳动有了正确的思想认识之后,老师必要的引导示范则起着积极而又深远的意义。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更强调:“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3]。”中国自古就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所以,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积极参与其中并没有降低老师的身份,反而给学生以无言的鼓励与鞭策,同时,还增强了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4.2.4竞赛提升学生有竞争才有激情,才有动力。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劳动素质。学生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之后,需要逐步并迅速地应用到实践中去,开展竞赛活动是最直接最有效果的形式。通过多种劳动竞赛,不但强化了学生的劳动能力,更深化了他们劳动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道理情操。

我们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认真反省了自己的失误,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来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4],适时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自理和自立能力,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劳动观,“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思想境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幸兴.当代中职生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的表现、原因和对策思考[N],2010-8-3.

[2]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劳动教育学范文第3篇

(一)对“五育”的概念术语表述不全。在对“五育”概念术语的表述上,对德、体、美、劳四育进行了近乎规制性的表述,分别是思想品德教育、体育卫生教育、美感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但对智育却没有进行表述,在所有的《教育学》教材和有关教育著述中都是如此。(二)对“五育”中部分内容的概念术语和概念内涵表述不当。德育的概念模糊,内涵不恰当扩大。在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德育的概念比较模糊,概念术语和概念内涵表述不一致。对概念术语表述为思想品德教育,而对概念内涵的表述却是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一些教育著述和诸多的《教育学》教材中都是如此,如朱作仁主编的《教育词典》[7](P824-825)、靳希武主编的《教育学》[8](P231)和邵宗杰等主编的《教育学》[9](P151-152)等。既然概念术语明确表述为思想品德教育,那么概念内涵中的政治教育到底是属于思想教育呢,还是属于品德教育,或者是包含在两种教育内?这样的概念不仅显得比较模糊,而且内涵不恰当地扩大了。事实上,思想、政治、道德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并不存在从属和包含关系。相应地,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也是有区别的。首先,从内容看,思想、政治、道德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有不同的内涵,道德不能代替政治和思想,政治也不是道德和思想的附加成分。其次,从方法、途径看,“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不能以一样的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定的原则来实施。”[10]政治教育一般是单一性的①、灌输性的、强制性的,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性的,并有不可选择性;道德和思想教育则是多样性的②、引导性的、柔性的,有理论上的传授,也有各种活动中的感知、熏陶、体验等。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理解性的,并有主观选择性。因此,用泛德育的理念来界定德育,就造成德育内容繁杂,内涵不恰当扩大。

(二)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不清,内涵不合理缩小。几乎所有的《教育学》教材都把劳动教育表述为“劳动技术教育”,如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的《教育学》[11](P352)、扈中平等主编的《现代教育学》[5](P146)和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5)等,包括劳动教育和劳动(或职业)技术教育,前者指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教育,后者指劳动(或职业)知识和技术教育。从概念术语看,表述是不清楚的,字面上看似乎就是“劳动的技术”教育,“劳动”是“技术”的限定词,而使用起来却混淆难分,不知到底是讲劳动观念教育还是讲劳动知识、技术教育。从内容上看,表述不全面。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在当今社会,脑力劳动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劳动,在劳动总量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即使是在体力劳动领域,随着人们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的提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已经相互融合。而在诸多的《教育学》教材中,都把劳动技术教育(由于概念混淆不清,姑且把此处的“劳动技术教育”当作狭义的,即劳动的知识和技术教育)限定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内,讲的是了解劳动过程、会使用劳动工具、掌握劳动技术等,忽视了其他脑力劳动领域。由此可见,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被不合理缩小了。

(三)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内容混淆。有的《教育学》把体育表述为“学校体育和卫生”,如靳希武主编的《教育学》[8](P279),有的把体育与卫生保健合在一起,如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等编的《教育学》[4](P235)和邵宗杰等编著的《教育学》[9](P222)。这不仅使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而且把体育的内涵不合理扩大了。体育和卫生保健教育虽然有联系,但并不是同一范畴。从内容上看,体育包括知识和技能,卫生保健只有知识而无技能。并且就“知识”这一范畴而言,体育和卫生保健也不相同,体育有田径、体操、球类、武术、游泳、游戏、军事体育等知识,卫生保健则包括教学卫生、生活卫生、生理卫生、环境卫生等知识。从教育方式方法上看,体育既有理论上的传授,也有技能上的训练,而卫生保健却没有技能训练的成分。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不完善,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一是未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社会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而综合素质中就包括心理素质。反映在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上,就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也正是我们正在实践着的。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诸多的教育学著述中,在论述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时都没有提到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在最近出版的一些教育学教材中才有所提及,且非常简略不成体系,如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6)。虽然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已经自觉实施,但在作为指导教育工作实践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不能明确提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缺陷。二是未提出良好个性品质的教育。教育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三步曲:从古代和近代只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到现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再到当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开发培养和完美个性品质的养成。同一性、模式化的人才培养已经成为过去,多样性、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是时代的要求和潮流,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的责任和使命。虽然我国《中学德育大纲》中曾提出“身心卫生和个性发展教育”[9](P162),但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没有提出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在各种教育著述中鲜见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仅有个别论著在论述德育时提到一点,如胡守棼主编的《德育原理》[12](P57-59),但也不是作为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提出的。

二、对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当代诠释

(一)德育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概念表述为:“培养学生形成认识事物、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正确思维方式、正确观念、正确态度、正确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内容包括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四个方面的教育。世界观教育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政治观教育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政治鉴别和政治取舍、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等方面的教育,道德观教育包括共产主义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包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取向、职业价值判断和取向、自我价值认知和体现等方面的教育。由于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都属于思想观念的范畴,因此将其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更合理,并且避免了原来“德育”概念内涵上的不合理扩大。这个改变并没有改变德育的实质,仍包括思想、政治、道德三方面的教育,同时增加了价值观的教育,使教育内容更丰富。

(二)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概念表述不变,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应有所扩展。科学文化知识是智慧之基,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的就在于开启智慧之门。智力和能力既是以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又是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智慧,智能与智慧本质上是一致的,智能的开发培养其实就是智慧的开发培养,因此把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是合理的。

(三)美育仍称审美教育。概念表述不变,内容除了原有的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生活美外,增加科学美。在教育方法和途径上,应增加“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科学鉴赏活动和科学研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味科学美、发现科学美,以激起对科学的热爱,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并为创造科学美奠定基础。

劳动教育学范文第4篇

(一)对“五育”的概念术语表述不全。在对“五育”概念术语的表述上,对德、体、美、劳四育进行了近乎规制性的表述,分别是思想品德教育、体育卫生教育、美感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但对智育却没有进行表述,在所有的《教育学》教材和有关教育著述中都是如此。

(二)对“五育”中部分内容的概念术语和概念内涵表述不当。德育的概念模糊,内涵不恰当扩大。在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德育的概念比较模糊,概念术语和概念内涵表述不一致。对概念术语表述为思想品德教育,而对概念内涵的表述却是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一些教育著述和诸多的《教育学》教材中都是如此,如朱作仁主编的《教育词典》[7](P824-825)、靳希武主编的《教育学》[8](P231)和邵宗杰等主编的《教育学》[9](P151-152)等。既然概念术语明确表述为思想品德教育,那么概念内涵中的政治教育到底是属于思想教育呢,还是属于品德教育,或者是包含在两种教育内?这样的概念不仅显得比较模糊,而且内涵不恰当地扩大了。事实上,思想、政治、道德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并不存在从属和包含关系。相应地,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也是有区别的。首先,从内容看,思想、政治、道德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有不同的内涵,道德不能代替政治和思想,政治也不是道德和思想的附加成分。其次,从方法、途径看,“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不能以一样的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定的原则来实施。”[10]政治教育一般是单一性的①、灌输性的、强制性的,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性的,并有不可选择性;道德和思想教育则是多样性的②、引导性的、柔性的,有理论上的传授,也有各种活动中的感知、熏陶、体验等。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理解性的,并有主观选择性。因此,用泛德育的理念来界定德育,就造成德育内容繁杂,内涵不恰当扩大。

(二)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不清,内涵不合理缩小。几乎所有的《教育学》教材都把劳动教育表述为“劳动技术教育”,如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的《教育学》[11](P352)、扈中平等主编的《现代教育学》[5](P146)和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5)等,包括劳动教育和劳动(或职业)技术教育,前者指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教育,后者指劳动(或职业)知识和技术教育。从概念术语看,表述是不清楚的,字面上看似乎就是“劳动的技术”教育,“劳动”是“技术”的限定词,而使用起来却混淆难分,不知到底是讲劳动观念教育还是讲劳动知识、技术教育。从内容上看,表述不全面。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在当今社会,脑力劳动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劳动,在劳动总量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即使是在体力劳动领域,随着人们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的提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已经相互融合。而在诸多的《教育学》教材中,都把劳动技术教育(由于概念混淆不清,姑且把此处的“劳动技术教育”当作狭义的,即劳动的知识和技术教育)限定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内,讲的是了解劳动过程、会使用劳动工具、掌握劳动技术等,忽视了其他脑力劳动领域。由此可见,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被不合理缩小了。

(三)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内容混淆。有的《教育学》把体育表述为“学校体育和卫生”,如靳希武主编的《教育学》[8](P279),有的把体育与卫生保健合在一起,如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等编的《教育学》[4](P235)和邵宗杰等编著的《教育学》[9](P222)。这不仅使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而且把体育的内涵不合理扩大了。体育和卫生保健教育虽然有联系,但并不是同一范畴。从内容上看,体育包括知识和技能,卫生保健只有知识而无技能。并且就“知识”这一范畴而言,体育和卫生保健也不相同,体育有田径、体操、球类、武术、游泳、游戏、军事体育等知识,卫生保健则包括教学卫生、生活卫生、生理卫生、环境卫生等知识。从教育方式方法上看,体育既有理论上的传授,也有技能上的训练,而卫生保健却没有技能训练的成分。

(三)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不完善,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一是未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社会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而综合素质中就包括心理素质。反映在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上,就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也正是我们正在实践着的。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诸多的教育学著述中,在论述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时都没有提到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在最近出版的一些教育学教材中才有所提及,且非常简略不成体系,如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6)。虽然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已经自觉实施,但在作为指导教育工作实践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不能明确提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缺陷。二是未提出良好个性品质的教育。教育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三步曲:从古代和近代只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到现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再到当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开发培养和完美个性品质的养成。同一性、模式化的人才培养已经成为过去,多样性、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是时代的要求和潮流,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的责任和使命。虽然我国《中学德育大纲》中曾提出“身心卫生和个性发展教育”[9](P162),但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没有提出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在各种教育著述中鲜见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仅有个别论著在论述德育时提到一点,但也不是作为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提出的。

二、对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当代诠释

(一)德育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概念表述为:“培养学生形成认识事物、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正确思维方式、正确观念、正确态度、正确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内容包括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四个方面的教育。世界观教育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政治观教育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政治鉴别和政治取舍、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等方面的教育,道德观教育包括共产主义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包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取向、职业价值判断和取向、自我价值认知和体现等方面的教育。由于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都属于思想观念的范畴,因此将其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更合理,并且避免了原来“德育”概念内涵上的不合理扩大。这个改变并没有改变德育的实质,仍包括思想、政治、道德三方面的教育,同时增加了价值观的教育,使教育内容更丰富。

(二)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概念表述不变,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应有所扩展。科学文化知识是智慧之基,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的就在于开启智慧之门。智力和能力既是以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又是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智慧,智能与智慧本质上是一致的,智能的开发培养其实就是智慧的开发培养,因此把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是合理的。

(三)美育仍称审美教育。概念表述不变,内容除了原有的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生活美外,增加科学美。在教育方法和途径上,应增加“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科学鉴赏活动和科学研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味科学美、发现科学美,以激起对科学的热爱,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并为创造科学美奠定基础。

(四)体育改为健康教育。概念表述为:“向学生传授健康、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相关基本技能,增强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内容包括生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生理健康教育包括“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生理知识教育”和“卫生保健知识教育”三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学基础知识”、“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育与养成”和“心理障碍的预防、调适和矫治”三部分。这一改变更能适应当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体现了教育的时代特点。

劳动教育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劳动教育;实践育人;途径;模式

在教育当中,多元化的途径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并且形成自身意识,从而将教育内容更加价值化。劳动作为社会生产以及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应当积极融入教育任务当中,潜移默化地为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育的发展当中,一直都被贯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五字箴言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将其完美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无论在学习能力,还是道德品质上都会得到有效提高,但在现代的教学工作当中,却忽视了对于劳动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一、劳动教育的意义

从古至今,无论是人类的生产活动还是发展都离不开劳动,劳动作为传统美德,其中不仅包含了对于物质的生产以及日常生活的行为,还包含了许多文化的结晶,在人类的发展历程当中,不断得到讴歌和赞扬,所以,实施劳动教育是对于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精神世界的丰富,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劳动是人类必须的行为劳动的概念可大可小,既是日常生活当中对于家务的工作,也是实现社会生产和进步的手段,以劳动的行为不仅创造了现代社会的繁荣景象,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从生活当中体会劳动,大概在于一些家务劳动,日常的擦洗、洁净工作都是劳动行为的体现,在社会当中通过广大工人或是生产者的劳动,实现了对于产品的生产,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也为人类进步积累了丰富的基础条件,而从精神层面来说,诸如一些诗词歌赋或是视频音乐等,都是劳动的产物,所以劳动的基本概念就是由一定的付出成就一定的回报,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财富,都是由劳动所创造的,在历史的长河当中,无论经历多么大的变迁,历朝历代的更迭,都不能阻止劳动的进行,一旦劳动被停止了,那么社会就会垮塌。劳动既是人类前进的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即便是各个科目的学习当中,都离不开编撰人员对于教材的劳动,以及教师对于学生进行教学的劳动,劳动遍布于人们生活的每时每刻,所以,在教学当中融入劳动教育,应当作为现代社会的重点方向,奠定劳动教育对于教育系统的基础地位,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虽然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渐受到重视,但劳动作为一项实践基础,应当是素质教育的理性回归,在如今的快节奏时代当中,不断洗涤学生的心灵,充实教育事业的内涵。

2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家长以及学校对于学生的要求基本都在于成绩方面,缺乏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概念,导致很多学生成绩较高,却明显高分低能,自理能力差。长此以往,学生不能够及时适应社会,所学知识得不到应有的利用,自身价值难以得到体现,而且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不能及时满足,不利于教育事业和社会的发展。劳动从古至今都是一项意义较为深刻的行为,以其能够创造价值,被古代先贤所广泛推崇,或是劳其筋骨的磨炼,或是劳动最光荣的赞扬,都是对于劳动的一种肯定,所以,对于学生的劳动教育,是对于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也是对于学生品质的锻炼,在教学任务当中,无论是学生日常对班级环境的维护,还是学生自身劳动任务的完成,都是对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体现,对班级的环境进行清洁,能够养成学生更加良好的品质,对于班级环境更加爱护,通过自身的努力使整体环境得到改善,也会使学生的价值得到凸显,很多学生通过班级的劳动任务和冬天的扫雪任务,能够牢记环境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培养集体主义观念,通过集体的力量,动手完成一些劳动任务,帮助学生更加爱护班级和周围环境,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树立正确的文明公民观念,而参与校园环境的建设,也会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学校的氛围。通过体力劳动,学生提高了日常生活当中的基础能力,得到了在日常学习任务之外的珍贵体验,而且通过劳动,学生也能够体会到家长的辛苦,帮助建设更加和谐的家庭关系。

3劳动教育对于审美有帮助只有辛勤的汗水才能为人们带来精神层面的洗涤,通过劳动,人们价值感得到体现,并且陶冶了情操,对于现代的生活以及繁杂的工作,具有稳定人心的作用。任何的艺术都是从劳动中产生的,所以艺术来源于生活,人们在劳动中发明了歌唱,发明了舞蹈,从劳动中发掘乐趣的同时,也为后代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劳动的过程当中,人们更加能够放松自身情绪,将所有生活压力抛于脑后,在面对劳动成果时,也会油然产生自豪之情,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劳动生产中,不仅创造出大量的优秀文化,也提炼出了许多的思想内涵,包括王进喜的坚毅品质,包括袁隆平的科技创新,都为人类的发展带来宝贵的财富。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前人智慧,对生活当中所处环境做出正确的判断,更加珍惜现代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逐渐培养吃苦耐劳的性格品质,从而达到审美观的基础标准。

4劳动当中的技术层面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劳动当中经常运用多项技术,例如古代的《天工开物》,其中记载了大量的前人智慧的结晶,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开发智力,提高技术层面的能力。很多学生具备良好的天赋,对于劳动生产一旦进行接触,就能够迅速找到工作的便利性,以自身对于劳动生产的思想,开发更加简便的劳动方式及更高级的设备,不仅能够挖掘学生的潜能,还可以为技术方面的进步做出贡献。由于劳动需要一定的体力能力作为基础,并且不断开发各种才华,以追求进步为目标,所以学生能够通过劳动得到一定的实践。而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应当在现代社会全面教育的背景下,不断受到推崇,对学生所进行的劳动教育也是对于学生能否顺利融入社会的一种考验,学校或是教师能够通过对学生劳动的观察,判断学生是否能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以及对于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程度,及时做出反应,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帮助日后工作的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以达到深入学生内心,真正了解学生所需,并且对于长期教学目标的进度能够有良好的把控。

二、劳动教育的途径

1开设劳动课程提起劳动,首先想到的是付出体力和比较辛苦,与学生的关联性并不强,所以很多劳动的课程在开展时,首先明确思想,确立明确的学习方向,才能真正的达到教学目标。为学生开设劳动课程时,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旨在锻炼学生坚毅的品质,劳动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劳动实践,并将自身对于社会的思想和判断,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当中,帮助学生在劳动中体会快乐,建立学习的乐趣,丰富学习生活,让学生真正了解社会生产的过程。在进行劳动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困难,应帮助学生积极克服,为学生提供引导,而不是直接帮助学生解决,从而使学生形成主动性,在日后生活当中,能够更加有韧性地面对一切难题。通过劳动课程,让学生意识到实践对于所学理论知识的意义,以及养成良好的品德。进行劳动教育应当更加多元化,形式不仅仅在于班级内部的环境保持和维护,还要积极拓展视野,或是校园内部的安全管理工作,或是班级秩序的维持,都可以成为学生进行实践的空间,教师应当积极创新思想,引导学生对所劳动的方向进行调查,为他人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为自身带来便利,比如在学生对校园安全管理和秩序维持时,应当首先教育学生要公平公正,将劳动赋予更多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学生在进行劳动时,如果遇到一些不公正的事件,也要学会勇敢,通过自身对于真理的坚持,对整体氛围做出维护,并且强化内心底线建设。在劳动教育当中,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明确自己在日后生活当中应当做出的规划,以及进入社会所应承担的义务,教师的理论教育过于死板,而实践教育更加生动,学生通过直观感受,更加能够加深印象,明确内涵,真正了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所需的劳动能力。

2组织劳动实践除去校园内部开展的活动外,还可以积极加以拓展,帮助学生寻求长期稳定的提高劳动能力的平台,并且保障其安全性。学生的劳动形式虽然受到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但学校依然能够帮助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空间,在日常的基础科目学习完成后,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活动,通过学生自主劳动获取报酬,使学生端正经济价值观,而且通过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更加具有学习意义。学校根据学生的实力,分别安排不同的教学任务,形成组织也能够提高安全保障力。在进行劳动时,随时对学生进行监控,以防止意外发生。学校如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下乡或是参观基地的活动,深入社会基层,了解社会运营的机理。投身现实的事业当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能力的认知,促进学习主动性产生。很多学生由于生活环境优越,从小就缺乏劳动的空间以及能力,而学校组织的劳动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磨炼意志,远离骄躁,了解民生疾苦,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在进行实践活动时,也可以随时发现自身不足,以防止学生由于成绩较高而产生的骄傲心理,坚定学习信心,为学习赋予一个较为实际的目标,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真正目的。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3建立公正的评判机制对于学生来说,一句夸奖可能影响他的一生,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教育的同时,也应当完善评判机制,对于学生的内心世界深入了解,将评价的意义发挥到极致。在学生进行劳动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师应当通过自身的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对于学生不同的能力进行一定的判断,并且帮助学生规划劳动范围,与学生一同进行劳动,在其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亦师亦友的情感桥梁,为学生能够更加顺利地提出问题铺设绿色的通道,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判断,了解学生的性格和品质,在劳动结束后,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机制,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并且发挥模范典型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一个生活当中更加直观的榜样,引导学生不断向其方向发展,刺激学生在学习当中的良性竞争,多方向促进学习整体氛围的转变,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所布置的任务,提前明确团队的作用,通过学生自主的帮助,能够形成更加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而且学生在共同的劳动实践过程中,通过思想的碰撞,也能够交流一些学习的经验,互帮互助,共同成长。

三、实践育人的内涵

所谓实践育人,实际是以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为基础,将教学方式不断拓展,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发挥空间,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的同时,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为了培养学生真正能够融入社会的能力,所有的教育应当以其价值化为主,成绩仅仅是对于学生的间接判断,而价值是对于知识的升华,学生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和实际成才,才是学校和广大教育从业者的真正责任。从培养学生的角度来说,实践的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对于本专业所学内容是否能够真正掌握的评判。而从精神层面来说,则是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人文情怀,以社会的需求为基准,让学生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地面对问题,适应社会,转变传统对于学生教学的理念,形成一套具有现实意义,适合学生长期发展的实践育人方式。实践育人是现代社会的真正需求,如今很多企业对于人才的标准,已经不满足于成绩,而是更加需要具有专业素养和动手实践能力的人才,而劳动作为最好的实践,不仅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道德品质,拓展学生的视野,在日后进入社会时,也会通过早期的体验,能够更加迅速融入和适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中重要的内容,在现代教育体制不断综合发展的背景下,对学生进行劳动教学是势在必行的良策,也是帮助学生在日后的生活和发展当中能够大有作为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文显.弘扬实践育人理念构建实践育人格局[J].中国高等教育,2005(3).

[2]陶伟华.中国教育应确立“实践育人”战略[J].新远见,2011(12).

劳动教育学范文第6篇

“适者生存”其内涵就是适应。人类之所以成为地球之霸主,根本原因在于其适应能力超过任何其他动物。就人类本身而言,哪个民族繁荣,哪个民族羸弱其实也是适应能力强弱的表现。我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都具有比较典型的适应性,他们的劳动生活、人际交往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人们所赞许的。在市场经济大气候下,在城镇化改革推动下,少数民族被认同的强适应性已经在与主流文化以及现代化的影响下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我们所重视的民族文化特色,适应性强的基本特点仍然很突出。它是指自然生存下的适应,是指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适应,是为子孙后代造福可持续发展的适应。主流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与涵化在现代化的发展中不可避免。“一方面每个民族都不应当拒绝现代化;另一方面每个民族都应保存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丧失现代化将意味着民族的贫困;而丧失文化传统则意味着民族的消亡。”强势的民族适应若是完全被抛弃或改变,恐怕不仅仅是弱化的简单问题。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需要传承,就必须从根本上即从教育从儿童的早期适应教育做起抓好。有的民族适应高海拔的山区,有的民族喜欢生活在低海拔的河谷,他们以各自传统的适应方式,适应气候、适应环境、适应变迁,适应各民族间的交往。各民族在他们顽强适应的系统中,孩子们感受和体验到的加上长辈们点睛式的引导教育不能不说是优秀的传统适应教育,而且这样的教育从来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二、生活之意义

适应不仅是生存的前奏,更是生存目的的桥梁。生活在延续的过程中逐渐改变,而改变是一种由野蛮走向文明,从现实生活走向更好的理想生活所必然和必须的趋势。过上好日子这一大而化之的目标并非人的本能所及,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奋斗,经验、技能、技巧、知识即形成生活系统。通常人们认为生活教育即是一种实践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生活系统。如此系统没有教育的参与是不可能完整地完成这一伟大优秀文化传统传承的。生活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而养成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塑造,必须从小开始。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说“儿童能力初期萌芽是尤其可贵的,我们引导儿童初期自然趋向的途径能固定儿童的基本习惯,能确定后来能力的趋向。”法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卢梭讲:“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能够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已经就受到教育了。”从小教育会对人的能力及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孩子尝试的不仅是酸、甜、苦、辣,而是人生的艰辛和幸福。各少数民族生活的特色已经为今天广大的城镇居民所青睐,那是因为他们享有与自然和谐的健康生活。相比之下城镇生活中人们开车的多了,骑车步行的少了:吃油吃肉的多了,苗条之人少了;穿化纤服装的多了,天然棉纤服少了;吃添加剂色素食品多了,天然生长的绿色食物少了。各少数民族由于文化的缘故,生活方式和习惯的改变是有限的,尤其是人口较少民族生活的边远山区更能够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生活教育之优势落脚于生活中的吃、穿、住、行,他们可以走20公里的山路去看斗牛,也能够围着篝火舞蹈几个小时。或许火塘边谈论的狩猎激动孩子们的心,也可能地角田头栽种的模式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如此教育,才是生活的教育,教育的生活。而生活的自然与和谐才是生活的内在本质和教育本质。

三、道德之意义

吃、穿、住、行对有些人来说相对满意,对另一些人来讲则相当不满足;有些人尊老爱幼,有的人却为所欲为;你会不会影响到其他人?影响到他人怎么办?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已为我们想到,而且世世代代都已明确所崇尚的美德和所唾弃的丑行,直到今天。个人的道德品质,社会的道德伦理不断调节着我们所说的上述关系。翻开我们中华史册:凡是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百业昌盛的朝代和阶段,社会伦理、个人道德都是践行最好的时候;展开横向地图,国家地区秩序井然,国民大众勤奋工作积极向上,享受美好现实生活,这样的国家和地区无论是社会的或个人的道德素质和要求绝不低下。我国少数民族,尤其是人口较少的边疆少数民族一贯注重社会伦理道德,家庭成员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同辈之间,邻里之间,与远方朋友客人之间伦理规范,而且确实成为遵循规范的典范。如一家有事,全寨子人帮忙,对亲人忠心,对朋友诚心,对长辈尊敬有加。这些优良的道德伦理就在人们的生活中,生存中,适应中,劳动中得以表现,不,应该说是自然流露。道德素质及水平高,说明道德教育绩效高,是优势。他们的道德教育并非从进学校开始教起,也没有规定从几岁进行教育。但他们身体力行的示范,潜移默化的朴实语言和恰当的艺术方式,早早即进入了孩子们的心田。一颗颗道德的种子在如此适宜土壤中发芽并渐渐长大,我们亲历和感受到的真诚直率和朴实当然是民族道德伦理的自然教育,同样是优良道德品质的传承。道德品质的教育是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具备优良品质,高强素质,优势的民族早期道德教育之典范何尝不是我们能够而且最容易获得的宝贵优势资源。

四、劳动之意义

劳动的意义也许讲得最多,无论是人类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教育学家直至广大“劳动”人民都深知劳动的意义,的确是老生常谈了。然而当今在劳动教育方面却不能不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严重脱节,孩子们最不懂的就是劳动的意义,家长们最不重视的也是劳动的意义。今天成为家长的,当爷爷奶奶的,做姥姥姥爷的多半对孩子宠爱有加。买“最好”的食物给他们吃,买“最好”的衣服给他们穿,买“最贵”的玩具给他们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成为毫不夸张的现象,孩子上幼儿园去学校,长辈替他们背书包拿吃的。“小皇帝”“小皇后”早已成为儿童们的代名词。对于这些“小皇帝“”小皇后”而言,或许孩子们唯一的劳动就只有在学校中幼儿园里的值日或周末大扫除了。即便如此,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还是不甘心非要剥夺了孩子们难得的劳动才甘心。可见,家庭的劳动教育基本上被宠爱的意识所击溃,学校劳动教育除了课本上的劳动和仅有的值日扫除,怎能让孩子们树立劳动光荣、热爱劳动的观念?孩子们会不会不知何谓劳动?况且学校与家庭的劳动教育完全不一致。在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了解自然,了解自己所依赖的环境,懂得劳动的价值。孩子们从呱呱坠地开始就看到父母的在家中的煮饭烧菜,纳鞋缝衣,田里的耕作收获。劳动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孩子们走进自然,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自然的山水田林路。人们播种、插秧、割谷、打禾,让他们看到的是自然的劳动。自然劳动中,教育劳动;自然生活中,教育生活;自然环境中,教育道德这样自然的早期教育即是我们的民族教育优势。

五“、站在地上”的民族文化教育之意义

“站在地上”的民族文化教育,是指实在运用于少数民族自然、和谐、潜移默化的方式,在活动中、在特殊令人欣喜的节日和平淡正常的生活中让孩子感受、体验、参与或对其加以引导、训练的教育。从儿童的身心发展阶段性特点来看,自然中感受环境,模仿中认识劳动,游戏中学习社会,角色中感觉父母的地位,并不是玩笑之言。“游戏生活“”游戏劳动”似有夸大之嫌,恰倒出了幼儿的活动特性、心理特征。少数民族特色在广大民族地区可以借助自然环境的有利资源大力发展,努力实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正常地传承与发展。其结果必然具有十分现实的多元文化意义和深远的民族文化意义。“现代化是每个民族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每个民族都不应当拒绝现代化”,因为不接受现代化就是不接受人类跟随时展的步伐,就是不接受人类创造的为人类发展服务的科学技术成果,贫穷、落后与现代化背道而驰。任何一个民族都不会面临富裕和贫穷而选择后者,但是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髓,丧失了它就意味着民族的消亡。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各自的宝藏,数千年的传承发展铸就了今天的精髓与特色,是否应当在高科技和现代化手段的作用下退出历史舞台?其实,英美等西方国家在20世纪中期率先兴起多元文化教育,随后迅速遍及世界,至今已成为一种大趋势的发展已经作出了肯定的回答。藤星的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杨明宏等提出的联动共生机制都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站在地上”之民族文化教育强调感知性、游戏性、接受性;注重渗透和养成过程;目的是:让孩子们从小即在本民族文化环境中耳濡目染,自然接受、自然学习本民族的文化、本民族的传统特色,并继承和发展,真正成为本民族的一分子。如此民族文化教育在今天的背景下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适合儿童早期教育。包括:儿童的身体健康发展;心理的感知与长辈老师情感交融的指导和认识;占据主导地位的动作思维,能够使他们喜欢参与活动,在大量的活动中、游戏中开发其智力。

第二,适合少数民族教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原发于民族地区的民族教育本身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其交流的基本工具就是少数民族语言,民族语言在现代化多种因素影响下的今天,尤其是人口较少民族和没有文字的民族语言受到了极大冲击。对民族知识与文化的了解、学习,必须运用民族语言。即便民族知识了解得再多,民族文化研究得再多,不懂得民族语言都是不深刻的,无法深入的。前面提到的五种意义其实就是少数民族具有的优势,当然也就最适合民族教育。

第三,适合民族地区幼儿园教育。除去幼儿园教育普遍特色,值得提倡的首先还是语言教育。儿童长辈的民族语言教育,幼儿园老师的主流民族语言的教育,在早期阶段是最具优势的。其次,民族地区幼儿园不仅具备语言优势,同时更具备环境优势,如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其三,教师对于民族语言的学习也是最具优势的,他们可以向孩子们学习,向家长们学习,向同伴们学习。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学习研究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更可以在民族生活中、民族劳动中、民族活动中、民族节日中。

第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根本途径。毋庸置疑,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任何文化的传递和承载缺少教育的参与是不可能的。针对民族文化而言,在当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迅猛发展的强大惯性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民族性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广大的各民族群众、专家、学者担心优秀民族文化消亡,他们积极提出建议阐述自己的理论、观点,为国家民族政策的制定、为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

劳动教育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劳动;教育方针;全面发展;时代新人

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I口接班人”,是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就“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首要问题阐发的又一新思想。这一教育新思想,把劳动教育纳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提出德智体美劳的总体要求,丰富与发展了党的教育方针,对培育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是新时代推进教育事业髙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在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举国上下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背景下,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新思想,有着特别的深意,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昭示教育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伟大使命。揭示这一新思想丰富深刻的内涵,必将为下一步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切实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动力支撑。

一、“五育并举”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最新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经历了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的不断提炼、完善和阐发。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教育的首要问题,历代领导人审时度势,根据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形势,结合国际局势,对教育方针中育人总体要求提出了各具时代引领性和现实指导性的表述。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4月,他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教育必须为j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44动人民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196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教育部直属髙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髙教六十条”)将此二者结合,形成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首次正式提出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条教育方针沿用十几年,1978年3月载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得到进一步强化,其影响之大、执行时间之长,在共和国教育史上堪称唯一。197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共召开了六次全国性教育大会。梳理历届领导人在历次全教会上的讲话及同时期颁布的教育纲领性文件,可以看出不同时期党和国家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回答及对劳动和教育关系的阐发。1978年4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邓小平在大会上指出:“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同年9月,教育部修订了《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进一步重申了对中小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规定,纠正了“”时期“”打着“开门办学”旗号,以劳动代替教学,鼓吹“知识越多越反动、劳动越多越革命”,把劳动教育纳入他们同“走资派”斗争轨道的扭曲做法,自此劳动教育驶人规范化发展轨道。1985年5月,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上讨论并于会后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广大师生,激励他们立志为祖国的富强奋勇进取、建功立业,保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使学校真正成为抵御资本主义和其他腐朽思想的侵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坚强阵地”。1987年10月,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指出“加强小学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当前端正办学思想、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要求各地组织力量,编好劳动课教材,积极抓好师资配备和培训工作,有步骤地解决劳动场地与设备问题,促使我国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这强调了劳动教育的作用和地位。然而,劳动教育在中小学实践领域依旧受到应试教育的挤压,实则是一个薄弱环节。1994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在讲话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同时,他又特别提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这里我要特别讲一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这一条已经明确写人《纲要》,是我们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事实证明,如果只是让学生关起门来读书,不参加劳动,不接触社会实践,不了解工人农民是怎样辛勤创造社会财富的,不培养劳动人民感情,是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学生适当参加—些物质生产劳动,应成为一门必修课,不是可有可无,这一点务必要充分认识和髙度重视。”1995年3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新的教育方针载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方针争鸣探讨的总结,又推动了依法治教进程,进一步将我国教育事业引上健康发展的轨道。1999年6月,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大会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髙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迎接即将到来的21世纪的挑战,素质教育承载着人们的期盼和时代的呼唤应运而生,在强调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同时,“美育”被充实进教育方针。2001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随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从小学至髙中设置综新路求索中?泣跆鉍学参著E-mail:xzzk666@163.com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课程内容包括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然而,对于如何让《纲要》落地,如何将其转化为一线广大师生的教育实践,彼时还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流程和典型示范。2010年7月13日,第五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概括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日益完善的60年这一历史进程时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在讲到全面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时再次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学生健康的重要性,重申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值得注意的是,在21世纪前10年这一时期,学界对劳动教育的关注变得多元,从劳动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国外教育家劳动思想等丰富的研究主题中产生出“劳动教育在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中是否应该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并列”的争鸣。争鸣无疑深化了人们对劳动教育本质和功能的认识,为重新思考和确立劳动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提供了学理反思。2018年9月,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坚定指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将劳动教育纳入“培养什么样的人”总体要求的同时,他还在“怎样培养人”六个重要方面中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就将劳动教育的地位和意义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髙度。纵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虽然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直是我国教育的大政方针,但旗帜鲜明地将劳与德、智、体、美相并列,纳人教育方针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来表述尚属首次。这是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丰富与发展,更是新时代弘扬劳动精神、倡导劳动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认识的不断深化。

二、弘扬劳动精神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尊重劳动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要义。劳动概念和劳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是准确理解与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一把最关键钥匙。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劳动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这种客观性体现在,劳动是一种“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化的过程”,对人自身的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马克思通过物质劳动构建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就是物质生产,就是劳动。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总结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时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里所讲的物质生活,就是人类劳动,这种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更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任何民族都离不开劳动,劳动对任何民族的发展起着根本性作用。1868年7月11日,马克思在《致库格曼》的信中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劳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卷第四篇第十三章《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中指出:“正如我们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可以详细看到的那样,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髙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进一步开拓了对劳动的认识,劳动不仅有利于提髙社会生产,更有利于为未来社会发展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劳动结合教育,是改造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马克思非常重视劳动的革命性作用,他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这表明,马克思充分认识到把劳动融入教育所能起到的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革命性、推动性作用,这为社会主义社会把劳动融人教育提供了深刻启迪。把以劳育人思想纳人教育方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继承和发展。

三、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动力和优秀品质的传扬

曾指出:“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我国古代神话和传说记截着中华民族崇尚劳动的优秀品质。燧人氏带领劳动人民钻木取火,有巢氏带领劳动人民筑木为巢,神农氏教民稼穑,黄帝制造兵器,大禹治水,无不诉说着中华民族从远古时代就崇尚劳动的优秀品质。中华民族早期经典《周易》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认为君子当效仿天道的刚强和运行不息,开拓进取,不断奋进。后人遂发展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中华民族还历来推崇“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一勤天下无难事”“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是对“劳动”的推崇和践行,“俭”是对劳动成果的节约与珍惜;“奢”是对劳动成果的浪费、糟蹋,对劳动的鄙视和蔑视。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文化对劳动的尊崇,以及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我国历史典籍《列子?汤问》记载的《愚公移山》,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崇尚劳动、埋头苦干和坚靭不拔的民族精神和优秀品质。面对拦路的两座大山,愚公不逃避、不抱怨、不怕苦,带领妻儿后代挥起锄头挖山开路,最终实现了移山的梦想。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借用这则典故,号召全党“必须使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觉悟,甘心情愿和我们一起奋斗,去争取胜利”。正是这种实干、劳动和奋斗,激励和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创造新的辉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崇尚劳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所畏惧的奋斗精神,创造了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建设年代的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塞罕顼精神等。这些精神无不包含着崇尚劳动、持续奋斗的鲜明特质,筑就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正是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辛勤劳动和不懈奋斗,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是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壮大始终的劳动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对融于中华民族血液之中的劳动基因的彰显,是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优秀品质的继承与发扬。

四、“四最”是劳动价值观最自然的抽象和最凝练的表达劳动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突出亮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五一”前夕,都要接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向全国广大劳动者致以节日问候。他在公开场合面向社会各界发表关于尊重劳动的讲话达20余次之多,讲话对象涵盖社会各界,包括劳动模范、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文艺工作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青年学生、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及其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其中推崇劳动的金句频出,歌颂劳动的俗语比比皆是,它们串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生动的系列劳动观,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色彩浓厚、气息淳朴又光芒璀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人就是热爱劳动、勤于劳动的典范。他的劳动观直接来源于个人的切身体验。他16岁到陕北农村插队,在劳动中咀嚼艰辛、历练成长。走上领导岗位后,勤勉工作,“案无积卷,事不过夜”。他从艰辛劳动中收获了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感悟。一是劳动升华思想。他曾回忆道:“在插队之前,如果我们有所知所获,我总感觉到了插队以后,是获得了一个升华和净化,个人确实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二是劳动联系现实。他说在插队之后,“我们如果说有什么真知灼见,如果说我们是走向成熟、获得成功,如果说我们谙熟民情或者说贴近实际,那么都是源于此、获于此”。青年在劳动中了解了乡亲们需要什么、期盼什么。三是劳动磨炼意志。如他“当年担粪、担麦把肩膀压得又红又肿,背上风吹日晒,皮脱了一层又一层”。四是劳动涵养品德。当年打坝造田除了“一人一天要推200车土”,还要靠人力用木夯用力砸土,一天下来,手上全是泡。泡磨破了,开始流血。但不管多苦多累,“一直拼命干,从不‘撒奸儿’”,乡亲们这样评价。在淳朴的乡村社会,能吃苦意味着能过好光景,不“撒奸儿”意味着靠得住。五是劳动激发并坚定信念。在缺吃少穿的条件下,带领村民修淤地坝、建沼气池、打深水井。2015年10月,他在英国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又一次深情地回忆起梁家河:“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是劳动把梁家河刻画成心中一个特殊符号,成为他心中挥之不去的乡情,成为他精神升华的起点,成为他为民做事信念、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思想的发源地。正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辛的劳动给了坚强的毅力、坚韧的品格、坚定的信念,给了他脚踏黄土地的自信、为民谋幸福的柔情、奋斗中国梦的担当。“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髙、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是他历览前贤对劳动无比深刻的理解,也是他深有感触地对劳动无比自然、贴切、由衷的赞叹与表达。

五、“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最美旋律与最强乐章

劳动成就伟业。“中国的伟大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接力奋斗创造的。”回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党和国家带领全国人民一道敢闯敢干的勇气、自我革新的担当,靠的更是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新时代令所有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及一系列震惊世界的“国之重器”,之所以能托举出一个为中国人举目可见的中国梦,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实实在在、奋斗不止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指出,广大劳动者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勤于学习、善于实践,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努力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提倡通过诚实劳动实现人生的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反对一切不劳而获、投机取巧、贪图享乐的思想。他谆谆教导广大少年儿童“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你们从小就要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自己的事自己做,他人的事帮着做,公益的事争着做,通过劳动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磨炼意志、锻炼自己”。劳动营造奋斗的生动局面。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我们要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切实把奋斗精神贯彻到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全过程,形成竞相奋斗、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劳动就是奋斗的生动体现。劳动实现梦想。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依靠知识,必须依靠劳动,必须依靠广大青年”“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幸福不是毛毛雨,幸福不是免费午餐,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若想到达幸福的彼岸,除了劳动,舍其取谁?弘扬劳动精神,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书写个人史、书写国家史,无疑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个史诗般伟大交响乐中的最美旋律和最强乐章。

六、高扬劳动教育旗帜是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

“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是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到的。这与其他论述一道以“九个坚持”形式,系统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标志着党对教育规律认识达到新的髙度。同时,这是面向教育系统发出的新时代动员令,是他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高度对教育系统提出的新的更髙的要求。学习贯彻落实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积极响应他面向教育系统发出的动员令和号召,就要在全系统髙扬劳动教育的旗帜,迅速反应,切实行动,扎实落实,做好科学严谨的劳动教育顶层设计,制订规范可行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建立多措并举的劳动教育开展机制,开发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研制科学有效的劳动教育评价标准。让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能真正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落地生根,使劳动精神能够真正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用劳动精神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引导健康方向、带来积极能量、开出美丽之花。以劳动教育的健康有效开展,促进新时代“五育并举”教育新格局的形成,完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构建。回望来路,我们应感怀“五育并举”大政方针历经60载之曲折不易;展望前程,我们当谨记“劳动教育”所负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历史使命;反观自身,我们须常存育全面发展之人的教育初心。以史为鉴,以梦为马,以心为灯;珍惜当前局面,开拓当前局面,夯实当前局面。让教育人用扎扎实实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开辟出新时代生动的劳动教育新局面,用幸福的汗水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堪当历史重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孙春兰.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奋力开创新时代教育工作新局面[J].求是,2018(9).

劳动教育学范文第8篇

(一)倡导将体育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当中

《天鹅之歌》的内容里,裴斯泰洛齐就提出在生活中受教育的重要思想。在“伊佛东”的学校里,裴斯泰洛齐特别重视体育,把各种体操训练发展到师生生活当中,为了全面锻炼机体,编排体操,体操能有节奏、有顺序地发展。裴斯泰洛齐认为在家庭和学校应该都进行体育活动。家庭里的生活劳作产生的动作,也是体育的一部分,例如生活中的做饭、行走等日常活动。学校里进行常规的体育锻炼活动,例如运动会、体操、游泳等。裴斯泰洛齐的体育思想里,特别强调日常生活中的体育。因此,当前的体育课程,需要思考如何教导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生活体育精神,而且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生活体育活动项目。例如,体育教师可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讲解动作、说明动作、注意安全等,让学生能对体育活动有正确的认识。其次,把此项活动布置成家庭体育功课,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分阶段地要求练习次数。这样,就能把体育融入生活里,让生活里充满体育活动。

(二)倡导将体育教育融入生产劳动当中

裴斯泰洛齐的体育教育理念里,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在结合劳动来帮助贫苦农民,让贫苦农民通过学习提高劳动技能,进一步改变贫苦状态,而且把德、智、体的教育和劳动教育相联系,这种理念对现代社会的体育教育有积极意义。裴斯泰洛齐提出的“劳动教育”,训练内容包括:训练各种身体器官,职业、生活能力等的训练,也包括一切实践内容。裴斯泰洛齐认为体育的起初阶段和最基本开始是劳动教育,且体育活动中最简单的要素就是关节活动。人类关节活动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能力,它能让人类的各种体力得到发展,也是体力发展的基础。因此,关节活动是体力活动的要素,也是体育教学的要素。体力活动是最基本的劳动,劳动教育的基本要素也就是关节活动。体力发展是培养各种劳动的技能、习惯、教育和训练的基础。裴斯泰洛齐在儿童开始就主张学习一些劳动技能,他通过各种关节活动发展加入到劳动技能当中,例如手抓、走动、脚蹬等关节活动,通过这些力量和技巧来发展儿童身体。裴斯泰洛齐通过制定“技能入门”,用于帮助实际劳动,也作为体力发展的内容,像一些身体体操内容中有推、拿、挥动、掷等简单体操项目。通过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学习,能够全面促进儿童体力发展,同时把劳动技能掌握。这就是裴斯泰洛齐主张的家庭和学校同时开展劳动教育和体育教育。

(三)强调体育教育应与其他教育活动协调开展

裴斯泰洛齐强调打击、拉转、震动、投掷、压等的基本要素学习以及体力训练,必须要在体育活动中掌握。为了实现教育人,要使人的各种机能发挥完全,包括脑、手、心、智、体、德等。这样才能实现健康的心灵和健康的身体同时进步。例如儿童体育活动可以使旺盛的精神体力得以宣泄,能使压力舒缓,也能养成学习的好习惯。体育活动开放才能形成人际互动,促进儿童培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也能在活动中提高欣赏能力。体育运动对全面体能的培养非常重要,只有和其他教育均衡发展才能把体育中的技能、认知、情意等落到实处,使体育教育与各类教育并重。

(四)体育教育激发学习者的创新本能

裴斯泰洛齐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对话来增长认识,通过这样的授课方式,让学生积极地去观察和研究,体会其中的知识和方法。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培养他们具有这样的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习者成为体育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更要让继承者在体育文化的基础上,能对体育文化进行创新,让体育学习者逐渐把体育生活充实,能够发现和思考体育动作以及体育的每个环节,并能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发现新内容和新方法,这样不仅能满足自我实现的情感,还能促进体育发展。例如体育教育课中的创作课程,老师可以利用教导者的立场引导孩子的体育心灵,促进孩子创作能力的发展,并与他们互动相处,完成体育项目,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关心每个孩子的体育意识,根据不同孩子用不同教育方法来施教,帮助孩子的潜能表现,鼓励孩子从各类体育活动中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让学生能够快乐地享受体育项目,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使体育教学实现最好效果,并逐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兴趣。

(五)体育教育工作应逐步增进

教育是为了人类的和谐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要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进行,人的发展过程离不开德、智、体的教育协调,这三者彼此之间协调发展才能使人类不断进步和发展。裴斯泰洛齐就对整体教学过程存在的最简单教学因素,也是教育要素,做出强调,教育要从这些最简单的要素开始,让儿童从最简单的开始接受教育,然后逐渐增加复杂的要素。裴斯泰洛齐这个理论全面实施到儿童的初等教育体系当中,让初等教育能够使德、智、体等的教育和谐地在教学中展开,并能均衡地发展德、智、体的教育。体育活动中最简单的要素,裴斯泰洛齐认为是关节活动。关节活动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动作,生活当中处处包含着它,如撞、拉、跳、压等,把这些基本的关节活动结合起来就可以形成一系列复杂的动作。体育活动也应该从简单因素开始,等这些简单动作熟练掌握,再进一步训练复杂动作,根据人的体质和年龄的增高而逐步加强训练。这样逐渐地由简到难的动作练习,就可以使儿童力量和技巧逐渐发展。

二、裴斯泰洛齐体育思想的现实价值

(一)强调健康是体育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

体育作为人类获得健康的最有效方法和手段,裴斯泰洛齐在19世纪时就已经提出了体育的价值,认为体育活动对人类、国家以及社会活力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将健康视为人类体育教育过程中的根本目的,这为以后体育课程的有效建立奠定了基础。但就当时的情况而言,裴斯泰洛齐的体育思想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运用与发挥。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才逐渐意识到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不断探索与研究分析,并从作者深刻的体育思想中得到了更深的含义。

(二)孕育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在裴斯泰洛齐的体育思想中,早已孕育了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这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有一定的联系,而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思想的来源离不开这位伟人的体育思想,很大程度上有着高度一致性。首先,就素质教育的含义而言,狭义上是针对德、智、体三方面的教育,与在裴斯泰洛齐的“头、手、心”的思想较为对应;其次,素质教育的三个素质层次,正好对应到作者认为人发展的三状态中,即自然、道德、社会的素质与状态。在素质教育理念中,裴斯泰洛齐还把思想深入到青少年的更深层次的教育中,在相应的初等教学中,认为不仅要使德智体各方面的教育得到全面、良好的发展,而且还具有三方面教育获得平衡发展的能力。通过上述思想,可以将教育的各类要素进行划分:智育所要表达的最基本元素是直觉的有效性,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各类与智力相关的能力;德育表达的基本元素为情感的互通性,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自我行为的情感与爱的能力;体育要表达的基本元素则是身体的活动性,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青少年身体的健康成长与发育。

(三)体育教育要从幼儿开始

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要从婴幼儿开始,而且作为母亲以及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婴幼儿教育过程中,尤其是体育教育与活动,我国并没有相应的政策措施,而且母亲的教育方法也比较欠缺,体育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的状态,必须通过国家和家庭的进一步深入认识来开发幼儿体育教育。通过裴斯泰洛齐的思想启发,我们更清楚地意识到幼儿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在未来的体育教育中,要进一步开展幼儿体育教学。首先,国家要加大对幼儿体育项目与活动的开发研究。只有以研究的相应成果为基础,才能逐步积累的经验实施到我国幼儿体育的具体教育中。其次,要培养幼儿体育教育性专业人才。专业性人才是进一步发展幼儿体能的引导者,各个高校应该设立相关课程培养适应性人才。同时也要加强院校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才能广泛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在幼儿中的开展。再次,编制适应幼儿体育教育的配套性教材,这也是普及体育教育方法与知识的一个强有力手段,对于我国母亲了解幼儿身体成长与发展,采取合适的体育活动锻炼幼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体育活动要与儿童的运动天性相符合,遵循其发展规律

裴斯泰洛齐所论述的要素理论,要我们在儿童教育教学过程中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这一原则为体育教学的发展有指导意义,儿童与生俱来的性格就是运动,也是自然的一种本能,但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学生对体育课不喜欢,而对体育活动特别喜欢的现象,这也恰恰显示出孩子的自然属性,我们的体育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还有很多问题,包括教学内容、师资水平和安排的实际教学等,存在的问题都很严重,这种情况值得我们去反思。儿童的教育有别于成人,他们自然成长的过程中,有自己发展的规律,如果不重视儿童先天的规律,不在儿童的兴趣爱好发展体育教育,以及体育教育不能满足儿童的需求,那么对儿童实施的教育发展必然会遇到阻碍,也限制了体育发展。如果也不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不用循序渐进的原则来给儿童教学,最后的教育效果也不会很理想。实际的体育教学当中,有些教材内容距离儿童很远,而且有很大的难度,不能有效地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实施,这就让小学的体育教育变得枯燥、乏味。因此,首先要从教学内容选取方面,要用一些符合儿童成长规律的运动项目,让儿童喜欢体育运动,选择合适的竞技类体育运动,让教学内容满足儿童的需求;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上,要与儿童生活中的简单动作进行结合,让儿童的体育教学与日常行为活动联系起来,有效的促进儿童体育学习。

三、结束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