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课堂实践教学范文

课堂实践教学范文

课堂实践教学

课堂实践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新常态;翻转课堂;微课;实践教学

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常态。当前,课程改革是高校教育教学的新常态,一些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开始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所以人才培养工作更需要改革创新。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改革,改革大学的课程教学范式。重点是打破“以知识传递为目标、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阵地”的传统教学模式,体现以结果为导向的新的教学理念,同时注重综合性、创新性和实践性。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能力为宗旨、以参与式为主的互动型的教学模式。强化以社会和学生满意为导向,坚持“全面适应社会需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培育医学英才”的办学方针。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1],深化课程的教学改革已经进入新常态。这就要求我们的课程教学要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上,要以培养医学检验技师型人才为基本目标,具有明确的职业导向,走出校门即可上手,为社会所需,为行业所用。如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协作性、责任性以及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我们专业教育者必须要解决的问题[2]。

1翻转课堂与微课在实践教学中价值

1.1改变教学瓶颈:《临床检验仪器学》作为一门以检验仪器为中心的交叉学科,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已经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在实验教学中,矛盾更加突出。高新检验仪器价值昂贵,且更新快,教学仪器更新成本太高,致使教学仪器相对落后,学生学习使用上机的机会较少,严重影响了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培养[3]。我国高等医学检验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近30年的发展,至今已有上百所院校开设了医学检验普通本科及高职本科专业。2012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原有的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医学学位),统一调整为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理学学位)。因此,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科内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在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技术属性。1.2满足行业需求: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医学检验的主体已经由人(手工操作)转变为仪器与技术(各种全自动的检测技术),“五”改“四”后,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培养重点也由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转变为检验技术、技能的培训[4]。现代检验医学的发展迅猛,临床检验仪器的更新换代更是日新月异,现在检验科玩的是仪器,拼的是质量,靠的是管理。学生对教学满意度底下。通过实习学生及就业学生调查,学生们对仪器学实验教学满意度很低,实验课中学习使用的均为已经退出临床的低档次仪器,实习就业后面对高新仪器设备难以迅速适应,岗位适应性较低。对教学内容与临床需求脱节问题有很大意见。用人单位对学生满意度下降。学生进入临床后,面对高新仪器设备难以迅速适应,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低,行业对现有本科生的满意度下降。因此,推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育的综合改革,探索出适合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5]。1.3推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育的综合改革,探索出适合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创建参与式为主互动型的《临床检验仪器学》“翻转课堂与微课联合应用”的教学模式。探索解决因大型教学仪器设备的数量不足造成的实验教学矛盾[6]。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行业对学生的满意度、美誉度,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7]。

2翻转课堂与微课在实践教学中实施步骤

2.1教学问题分析———将课堂翻转:对学生《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学习、临床检验实习、就业情况进行调研,对课程教学中的问题研讨分析,反思教学不足,明确教改着力点。查找有关翻转课堂模式与微课相关文献,确定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及内容。2.2学生动员、团队组建与人员分工:为给学生们充分的准备时间,在学期之初,即对全体学生进行动员。介绍微课制作相关内容及进行微课拍摄的意义。规定一个班级至少组建一个团队进行微课创作。根据班级成员情况确定操作者、摄影者、配音、后期视频制作、拍摄策划、团队总协调、后勤保障等成员分工。2.3微课内容的确定:根据前期学生实习及就业情况调查结果及教学大纲要求,结合临床实际,学生知识结构,实验操作难易程度,评比公平性等因素综合考虑,由教师确定微课内容进行抽签分配,学生可根据拍摄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在科学性、严谨性的前提下对拍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2.4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及相关技能培训:为确保视频内容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在微课内容确定后,由教师制作统一的标准操作规程,由临床专业教师按照ISO15189标准操作规程对相关学生团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由学校教育技术中心教师对学生进行拍摄技能培训。2.5拍摄脚本的确定:学生根据教师确定的微课拍摄内容,查找相关资料,团队成员充分讨论,确定拍摄思路,撰写拍摄脚本,由教师审核后执行。2.6实验室开放(进驻第三方检验实验室):实验室开放分为以下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我校临床检验综合实验室开放。此阶段为团队组建,常规检验仪器微课拍摄,优秀团队甄选。根据学生及实验室情况确定培训时间,开放实验室进行培训及微课拍摄。按照实验室开放相关规定,由各团队填写《实验室开放申请书》,开放后填写《实验室开放登记表》。第二层次第三方检验实验室开放。此阶段为高、精、尖、大型检验仪器使用及维护的微课拍摄。第一阶段挑选的优秀团队,根据学生课程安排及第三方检验中心情况,确定拍摄时间,教研室和新乡医学院第三方检验中心沟通,由第三方检验中心技师进行仪器等相关培训。教研室教师带队进入第三方检验中心进行视频拍摄。2.7微课拍摄制作:根据我校检验综合实验室及第三方检验中心情况,确定实验室开放时间。临床教师现场指导,学生团队在实验室进行操作拍摄。第一阶段:根据拍摄脚本,试拍摄。上交作品初稿,专业教师和教育技术中心教师及学生共同评价,提出修改意见。第二阶段:正式拍摄,配音,视频制作。第三阶段:根据视频制作情况补拍重点画面,完成视频后期制作,上交最终作品。2.8微课作品评比:①评委选定:根据微课内容,聘请相关专业教师以及学校教育技术中心教师分别担任专业知识评委和拍摄技术评委,挑选上届优胜团队学生代表担任学生评委,对所有微课作品进行综合评定。②评比规则:微课作品成绩占《临床检验仪器学》期末成绩5%。(微课制作纳入课程考核),班级之间相同微课内容作品间相互评比,根据视频整体质量确定分数。评分标准见下文评分标准。班级中不参与微课制作者不得加分。③评分标准:①科学性、严谨性、规范性占比60%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切实保证视频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视频中不得出现理论性错误。创新性占比30%在科学性、严谨性的前提下,视频拍摄思路新颖,内容充实,具有较大创新性和突破。可观赏性占比10%运用先进视频制作技术,视频制作优良,画面播放流畅,配音悦耳、与画面协调性好,可观赏性好。④评比方式:①各团队制作汇报PPT,挑选团队代表对拍摄的整个过程进行展示汇报,突出亮点。②团队之间开放式互评:以辩论形式评价其他团队微课作品的优点及不足。③评委打分:记入课程考核成绩。2.9教学改革的效果评定:①问卷调查:将全体学生分为两组(微课参与组和非参与组)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学生反馈情况确定教学改革的效果。问卷内容主要从微课拍摄的整个过程调查教学改革的效果,查找改革的优势及不足。②理论及技能操作考核:教师根据临床要求,结合《临床检验仪器学》教学内容及微课内容,出具理论试卷和技能操作考核题目,对学生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分析教学改革的效果。③实习及就业情况调研:每年实习生返校后进行实习生调研,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相关调研,同时对13个实习单位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带教老师意见,研究四届学生的整体素质,确定本教学改革的效果。

3小结

通过问卷调查、理论及技能操作考核,将临床检验仪器学的重难点内容,按照岗位胜任力,以成果为导向进行课堂翻转并制作成微课,并从微课内容确立、脚本的制作、微课的拍摄、结果考核几个方面对医学检验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高,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均有很大提高。实习和就业单位对学生专业能力认可度提升,可明显提升岗位胜任力和教学质量。

4参考文献

[1]胡淼.应用技术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检验技术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6):39-40.

[2]王明永,毛兰芝,王辉,等.加强本科生科研促进创新型医学检验人才的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61.

[3]丁肖华,张婧婧 赵庆伟,等.PBL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考核中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9.

[4]张晨光,张婧婧,丁肖华,等.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在临床输血与检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12):2069.

[5]张婧婧,张楠,张新富,等.参与式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检验医学教育,2011,18(3):34

[6]朱琳琳,赵庆伟,张轶,等.研究性学习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74.

课堂实践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微课教学;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有效策略

我国为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推行了教育改革,教育改革促使大学的英语教育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在翻转课堂中微课教学是重要的内容。建立微课翻转课堂能够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进行学习,有利于教师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育中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使教育的科技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教育的发展。

一、微课下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教师的认识不足在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微课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刻,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出现形式化的现象,微课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没能够真正的落实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也就没有发挥出微课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的作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2.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在微课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的融入知识的探讨和研究中,但是现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大部分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做出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这样的情况影响了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是很明显。

二、实施翻转课堂的重要性

首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在班级中经常会存在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大班教学中经常会被忽略,翻转课堂教学能够关注到这些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在英语教学中获得知识。其次,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只能被动的进行学习,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乐于学习和主动学习。最后,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在现阶段大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较低,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整体的英语水平。

三、基于微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1.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在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依旧比较传统,在教学中教师依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微课下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经常会使用讲授法进行教学,英语教师成为英语教学课堂的主体,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听课地位。英语学科是一门语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给予学生锻炼的机会,提高学生听和说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注重学生写的能力,并且以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评判学生的英语学习,因此,在微课下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微课的作用,做好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工作。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注重教给学生知识的内容而忽略了学习方法的教学,教师要转变知识为主的教学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内容,也要教给学生英语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通过微课内容自主学习。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严重,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最终能够找到适合自身英语学习的方法。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内容进行学习,随着时代和教育形式的变化转变教学观念。教师也要及时的了解学习国家的教育政策,及时的根据教育政策转变教学观念。教师也要善于学习其他教师的先进教学理念,在交流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师通过教学观念的转变促进微课下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直接影响着微课下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弱,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但是学习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教师逐渐放弃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回归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微课下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必须要学会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的机会进行自学,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逐渐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微课教学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互换,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辅导,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渐的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微课下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大学英语教材中经常会出现许多的对话,教师可以首先讲解课文中的生词,然后教师使用微课对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初步了解之后,可以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在讨论中认真学习课文内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通过这样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内容。

3.教师做好教学策略设计教师的教学设计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做好教学策略的设计工作能够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首先,同学互助教学,在同学互助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到问题的学习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首先提出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有针对性,然后学生进行思考和组织答案,接下来是学生之间的讨论环节,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与同学进行交流,学生之间能够互相帮助,排除错误的想法,最终得到问题的正确答案。其次,是问题导向策略,在大学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依旧会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这时需要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教师通过制定适合本节课程学习内容策略,引导学生学习。教师通过使用微课将词汇、语句和语法等知识内容呈现给学生,学生在自主学习后教师解决学生存在疑惑的问题,通过微课引导的形式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总结,将知识内容系统化,促进学生对知识点内容有深刻的理解。例如,在“新视野读写综合训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做好准备,通过同学互助教学策略和问题导向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结束语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建立微课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英语教学的一大变革,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足够的英语专业知识也要具备一定水平的计算机科学应用知识。学生需要有足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约束自己的行为,因此,在微课背景下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彭兵转.移动环境下基于微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35(5):127-129.

[2]吴艳.基于微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分析——以2016“教学之星”大赛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9):66-67.

[3]梁丽萍.基于微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4):361-364.

[4]廖淑梅.“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7):360-362.

[5]韩睿,尹衍林.信息化时代高校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大学英语课堂为例[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5):136-137.

[6]张伟.基于微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6,52(5)131-138.

[7]周路.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大学英语中的实践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83-88.

课堂实践教学范文第3篇

笔者在三视图教学中用教学模型引导,讲解“视”的过程和道理,并用铅丝折出相应的“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动手建立三投影面体系和确定三视图的位置关系,并使用铅丝折出长方体三个投影的形状,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三视图的形成过程。本文以第一节《绘制长方体的三视图》为例,对三视图教学的创新实践进行阐述。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过程(45分钟)

在本节的教学中,笔者采用“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设计模式,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5个子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知识建构和能力拓展。总体教学流程为:“创设情境,问题导入—任务驱动,合作探究—任务总结,反思体会—任务拓展,能力提升”。并辅以多媒体课件来展示投影与三视图的原理。

(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约2分钟)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求知欲,在课堂导入时,引入情景剧,为本节课增添几分趣味性和神秘感。

(二)任务驱动,合作探究(约38分钟)为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整体规划,把任务实施过程精心设计成五个环节,

1.子任务1【:学一学】投影和投影法(约7分钟)请学生来做“手影”游戏(借用幻灯机的光线)让学生通过观察,自主探究得出:中心投影法不能放映出物体真实大小。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怎么样的投影才能反映出物体的真实大小?通过讨论得出结论,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2.子任务2【:认一认】三投影面体系(约5分钟)在屏幕上展示不同的物体投影时,可能有相同的某一个视图。让学生总结出一个视图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引出为什么要用三视图来表达物体。而三视图需要三个投影面,从而引出三投影面体系。给每组分发三投影面体系板,便签和纸板剪好的字母V、W、H符号。让学生将投影面代号粘贴在相应投影面上,并在便签上写出投影面的中文名,并粘贴在相应的投影面上。让学生动手自行建立三投影面体系,使学生熟练掌握三投影面体系的构成和各个投影面的名称及代号,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3.子任务3【:说一说】三视图的形成、位置关系(约5分钟)在讲台上放一个三面投影体系,V面正对班级学生,然后请一学生到讲台分别演示从三个方向看(即从正面看、从左往右看、从上往下看),同学演示的时候,让全体学生来说出是从哪个方向看的,从而引出三视图名称。由同学参与表演,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对三视图的含义印象深刻。让学生在便签上写出三个视图的名称,并粘贴在相应的投影面上。让学生熟练掌握每一视图的名称,以及它从物体的哪个方向投影所得。由三视图规定的展开形式引导出三视图固定位置的道理,对三视图的形成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4.子任务4【:玩一玩】用铅丝折出长方体的三个视图的形状(约15分钟)每组派组长领取长方体模型、铅丝、老虎钳和透明胶等工具包。要求学生使用铅丝折出长方体三个投影的形状,并贴在相应的投影面上,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巡视各组进度,及时给予指导。让每位学生都真正的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的互动中来。同时,老师还可以请同学来谈谈,为什么有些小组做得又好又快呢?通过引导,指明小组合作学习中,组内成员应进行明确分工的必要性,进而体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5.子任务5【:测一测】学习效果大检测(约6分钟)老师的赏识教育,更是创新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通过课堂练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及时查漏补缺,老师还可以把习题进行成果展示,不仅可以让大家相互交流、学习,而且还能极大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这对于我们的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可能很大一步部分,从小学到现在,都没有被老师和家长肯定过,更不要谈成就感了,而我们的大力表扬,可能会使他的学习,发生一个质的飞跃!也许我们的赏识教育,会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三)任务总结,反思体会(约4分钟)利用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屏幕上展示三幅图,让学生来谈谈本节课的学习体会,让学生通过回顾课堂内容进行自我总结,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根据学生所说,老师重点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让学生来谈体会,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思维。

(四)任务拓展,能力提升(约1分钟)拓展项目是“绘制切角长方体的三视图”,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但绘图的方法源自课堂知识,又高于课堂所学,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三视图的形成原理,而且要求学生在所学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挑战中,体验绘图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课堂实践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舞蹈艺术;创新性;多媒体

一、高校舞蹈艺术课堂的价值及教学现状

舞蹈一种具有独特美感情感艺术形式,借助于肢体动作来展示内心情感,对于不断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具有极其重要作用。积极开展高校舞蹈艺术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情操和品格塑造,强化他们对于世界认知和思考,从而来不断地提升他们思维素质。可以说,高校舞蹈艺术课堂教学创新对于学生思维延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学生艺术能力提升关键所在[1]。但是从目前高校舞蹈艺术课堂教学来看,教学观念过于传统、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差、舞蹈课程素材教学封闭等一系列问题出现,在根本上影响了舞蹈教学创新,不利于舞蹈这门艺术形式创新与变革。长此以往,必然会降低学生艺术能力培养效果,阻碍了素质教育改革的顺利实现。总之,必须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地剖析和改革。

二、高校舞蹈艺术教学课堂创新性实践思路分析

不断实现高校舞蹈艺术教学课堂创新实践,从而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强化艺术修养,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具体而言,应该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舞蹈创造力培养;完善教学内容,开设多元化的舞蹈专业课程;实现多媒体教学,起到舞蹈课堂辅助教学作用;改革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进而有效推进高校舞蹈艺术教学课堂改革。

(一)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舞蹈创造力培养不断更新高校舞蹈艺术教学观念革新,注重对于学生舞蹈创造力培养,从而来延伸舞蹈教学效果。首先,明确舞蹈教育意义,认识到舞蹈教育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不断促使其健全人格养成,开启学生心灵智慧,从而塑造学生健全人生观和价值观[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学生舞蹈能力和心灵智慧培养,充分地挖掘学生的舞蹈潜能,着重训练学生舞蹈思维。其次,要注重对于学生文化素养培育,积极鼓励学生不断创作和提升,从而来更好延伸他们思维和精神境界,实现个人进步。

(二)完善教学内容,开设多元化的舞蹈专业课程构建完善高校舞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为学生的舞蹈艺术学习创造条件。首先,注重对于学生舞蹈基本功训练,注重形体及动作的标准性和精确性。其次,实现对于学生舞蹈系统化训练,比如可以积极开展主题式舞蹈教学,对于现代舞蹈、民族舞蹈等多种舞蹈类型来展开详细教学,提升他们舞蹈素质。再次,应该构建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核心的专业教材,积极邀请知名舞蹈名家来进行现场指导教学,从而更好加深学生理解和认识,以此来更好保证学生舞蹈素质提高[3]。

(三)实现多媒体教学,起到舞蹈课堂辅助教学作用善于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来开展高校舞蹈教学,通过创设相关学习情境,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其中,来进行有效学习。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视频、影像等方式来展示舞蹈,并配合音乐本身来进行教学,从而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浓烈画面感和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舞蹈本身的艺术内涵和情境,从而来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其次,在学习新舞蹈时候,要善于借助于新媒体手段来拆解动作,这样能够更加清晰明了地来让学生所理解和掌握,并不断地提升自身动作规范性,提高舞蹈水平[4]。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课下练习,通过查找资料等方式来拓展自己视野,提升舞蹈鉴赏力。

(四)改革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不断创新高校舞蹈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首先,要积极创新教学形式,对学生“舞感”进行培养。老师可以编排一套动作,配上有趣味性文字或音乐,来督促学生更好地练习,这样能够更好提升他们对于舞蹈认识。其次,可以积极开展舞蹈实践活动,比如积极地与校外企业及艺术团体展开合作,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课外实践,提升他们实操能力。这个过程也有助于不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他们以后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

参考文献:

[1]宁静.创意舞蹈在高校舞蹈艺术教育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2018(02):126-127.

[2]胡彬.浅谈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7):83+82.

[3]于彬.高校舞蹈教学与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03):183-184.

课堂实践教学范文第5篇

初中作为小学和高中的过渡阶段,政治教育对初中生的思想心智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针对初中教学中政治课堂的教学实践展开探讨,从当前教育现状入手,通过具体的案例提出相关的教学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关键词:

新课改;初中政治;教学实践

一、新课改下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特点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具有长效性思想品德教育不同于其它理论学科,在学生的政治教学中具有现实意义,教学质量的好坏,不能仅从学生日常的课堂表现和卷面成绩来衡量,试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学生的表现做出积极的评价,但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它并不能将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科学呈现在试卷中。所以,初中政治教学要注重差异化,立足长远,从学生日常一点一滴的生活表现来看待初中学生政治差异化教育的实效。

(二)政治差异化教育主体多方共存教育的受益者是学生本身,而教育的主体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除了学校的责任外还需要家长和学生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都要求学生具备独立自主能力;而作为教学的实施主体,学校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立自爱能力,通过不断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来促进社会、学校和学生三方共同受益。此外,学生平时接触的社会人群也会对学生自身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很容易形成随风倒、随大流的不健康心理,从而严重影响到学校思想品德教学的长效发展。

二、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难点及突破点

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中学生容易对未知世界产生强烈好奇心,喜欢意气用事,不理智、不客观、更不能准确判断是非曲折,所以很容易染上社会不良气息,使教学工作事倍功半。但近些年来,针对马路上摔倒的老人到底扶不扶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质疑和讨论,这是一种不良社会风气,所以很多学生遇到实际情况往往不敢去扶。因此,课堂思想品德教育接受的教育理念很难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导致政治教学效果不太乐观;随着高科技不断发展,网络信息充满各种暴力、色情、血腥场面,初中生很容易受其诱惑,因此会严重侵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有效提高初中政治教学的实效策略

学生在性格、家庭背景、生活习惯等方面都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具体内容和教学环节,针对个人情况调整教学计划,有重点、有侧重地展开教学,科学地对学生的表现和行为作出正确评价,使学生通过自我调节检点自己的行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自省、自我反思的方法减少家庭和社会外来的负面影响,有效促进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长远性。

(一)注重思想品德教育的创新性和发展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具体条件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因此,教学也要相应地作出调整,学校和家长要树立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开展政治教育,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避免过时的封建迷信进入课堂,教师也要不断加强提高自身素质,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消除腐朽思想因子困扰,积极引导学生塑造完善的社会人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名族传统美德,要不断培养学生敢做敢当的生活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正义感、道德感。

(二)扩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精神在课堂教学《灿烂的中华文化》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为基础较差的学生设置具体的学习目标,根据我国不同时期、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历史人物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做出的历史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为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多传授一些历史、科技和人文的史实来让其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同时提高学生的思辨性和爱国热情。

(三)创设情景,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是提高思想政治教学实践的重要途径。情境化教学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并通过合适的方式把学生带入这个情境中,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下有效的学习,从而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到“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一课时,创设了一个情境:放学路上,初中一年级的小强被两个陌生人拦截到偏僻角落,威胁恐吓并索要钱物。这样的情境中,如果你是小强,该怎么办?通过这个情境,同学们认真思索如果身临其境该怎么脱离危险,从而讨论并归纳出面对侵害怎样保护自己。

(四)教师要精选案例,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和认知能力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要靠案例来融会贯通,案例的选择直接会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和父母沟通”为例,教师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要突出时代性和代表性,通过事先对教学内容的分析研究精选一个符合该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学案例,如可以选择湖南卫视之前热播的《变形记》来增强学生与父母的沟通,通过易虎臣这个角色来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以剧中主人公的人物命运和错误的生活行为来警示学生不良行为的危害性。

四、结束语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教师只有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通过案例转化为自己内心的生活道德准则,这样不但为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同时也促进了初中政治教学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课堂实践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会计课堂;课程导入;教学语言;教学方法

《基础会计》是财经类学科的必修课,是学生学习《财务管理学》《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等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但是,笔者通过对本校14、15、16级财会专业的学生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反映《基础会计》专业术语多,内容枯燥乏味,理论性强,很多学生在面对课本时会产生一种畏难情绪。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课堂上呈现的是教和学分离的状态,教师只注重教学进度一味的从头讲到尾而不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下面如同听天书一般死气沉沉,会更加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认为这门课程太难学、不想学。如何让会计课堂生动起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为了改善会计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在实践中采取了以下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一、会计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一)课程导入生活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程导入在讲授新课时是很重要的环节,如果在讲授新课时,能够利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的小例子,使学生感觉到所学内容的实用性,就能够更好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1]。在讲授“资产”这一会计要素时,可以做这样的情景导入:2017年,根据福布斯华人富豪榜的统计,许家印的总资产值达2813.5亿元,荣登华人首富,接着进一步提问学生,自己的家庭有哪些资产,那么资产指的是什么?学生兴趣高昂,开始热烈讨论。最后教师做出总结,指出房屋、家具、家用电器、现金、银行存款、持有的股票等,这些都是一个家庭的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会计准则规定的资产的定义,然后剖析作为资产应该同时具备三个特征。在讲授单式记账法与复式记账法这一内容时,结合学生的消费习惯,可以首先给出一系列日常活动要求学生自己记账,比如3月份初父母给生活费1500元,3月1号充饭卡600元,3月3号买衣服250元,3月7号看电影50元等等,学生对于自己熟悉的事项很快投入其中,纷纷记起账来,经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都会采用流水账的记账方式,在学生记完账后,抽取一份作为样本,通过引导让学生思考这种记账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在学生说出缺点以后因势利导提出复式记账法的概念,并且采用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对上述事项重新记账,从而让学生通过这种生活化的例子理解复式记账法,而不是单纯的讲述复式记账法的概念。

(二)教学语言趣味化,改善课堂氛围会计这门课程相比其他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专业术语很多,而且比较抽象。如果学生对专业术语不能很好地理解,或者只是一知半解,那么在后面的运用中就会难上加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专业术语用趣味化的语言进行解说,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学生不再感觉到枯燥、难学,能轻松掌握相关知识[2][3]。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是会计课程中比较容易混淆又很重要的专业术语,为了让学生很快理解它们的含义,笔者做了这样的解释:老师开了一家包子铺,邻居张三来买包子,但是他没带钱没办法付账,为了不失去这个客户老师让他先吃包子过后再付账,张三拿了包子并且承诺老师明天把钱送过来。那么在这种情形下,就使老师产生了一项收款的权利,这就叫应收账款。那么对老师来说是应收账款,对张三来说是他的应付账款。另外预付账款,比如老师去市场采购牛肉,但是牛肉已经卖完了,卖牛肉的供应商告诉老师明天会到一批优质牛肉,但是数量不多,如果打算购买的话先付一笔定金。那这笔定金对老师来说属于预付账款,对牛肉供应商来说就是他的预收账款。这样,通过轻松幽默的解说,学生兴趣盎然地掌握了四个会计专业术语,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提高教学效率1.启发式教学法所谓启发式教学法,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教学思想,这种思想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不仅要告诉学生知识还要告诉学生方法,启发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发挥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在讲授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时,可以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大家以后想成立一家企业,企业的钱可以从哪里来?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总结出资金的来源无非就是两方面,所有者投入的和向债权人借入的,所有者投入的叫所有者权益,债权人投入的叫负债,从而让学生自己得出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讲解会计分录的编制时,对于经济业务“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1万元”,如何编制会计分录,不能直接给出答案,如果直接给出答案碰到类似的题目学生还是无法独立完成。此时,笔者提出问题,“题目中涉及到哪些会计账户?”“银行存款是增加还是减少?库存现金是增加还是减少”“银行存款属于哪一类的会计科目?库存现金属于哪一类的会计科目”“资产类的增加记在借方还是贷方?减少记在借方还是贷方?”通过让学生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最后让学生自己写出会计分录,那么经过这样的过程,再碰到相似的业务学生基本都能够按照这种思路自己写出会计分录。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实际的案例将理论知识进行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将抽象空洞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从而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在会计课程中,由于其枯燥抽象的知识体系特点,案例教学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授课内容可以自行设计案例或者搜集跟学生日常生活有关的小故事作为案例引入教学。

在讲解会计等式中两大会计等式的勾稽关系时,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在讲解这个内容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案例:我的邻居高大爷特别喜欢抽十块钱的红双喜,这天烟瘾犯了,但是口袋只有8块钱,于是找他儿子借了2块,高大爷现在有10块钱,2块钱是借的,是负债,只有8块钱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这是所有者权益,10=2+8,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高大爷拿着这10块钱刚要去买烟,接到了房客小吴的电话,小吴是个年轻人,不愿意自己到市场上去买东西,委托高大爷去给他买几斤苹果,于是高大爷到市场上买了10块钱的苹果,接着就给小吴送去了,他对小吴说最近苹果涨价了,这些苹果总共花了20块钱,最后小吴把20块钱给了高大爷。现在高大爷口袋共有20块钱,这20块钱怎么来的,2块钱借儿子的,8块钱是自己的,刚才卖苹果赚了10块钱,20=2+8+10,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这个利润是20块钱的收入减去10块钱的成本,就是收入-费用,于是我们把这个公式一展开又得到了另一个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经过变形得到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这就是两大等式的勾稽关系。这样通过这种案例的讲解,学生很快地理解了这两个等式的关系,提高了教学效率。3.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具体的场景,将学生引入其中,使其身临其境的感受真实的环境,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内容,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5]。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真实化,还为学生创造了锻炼的机会,感悟自身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更加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和意义[6]。在学习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时,可以这样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老师的包子铺开张了,现在要派人去市场采购面粉,这时就可以由两名同学分别扮演采购人员和面粉供应商,第一次采购直接支付现金,第二次采购采用银行转账方式,第三次采购货款未付,第四次采购向面粉店支付定金预定下一批优质面粉。通过让学生自己创作不同的交易情形,分别编制每种情形下的会计分录,这样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也轻松掌握了采购环节经济业务的处理,可谓是一举多得。4.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跟知识相关的游戏,采用竞赛或者淘汰的方式,让学生在兴奋和刺激中不知不觉的掌握专业知识[7]。在学习会计科目表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会计科目的含义以及每个会计科目所属的类别,笔者设计了两轮游戏,第一轮游戏是“猜猜我是谁”,具体做法为:提前制作会计科目表中常用的50个会计科目牌,将全班学生分为五组,每组选派一名成员猜题,其他成员抽取科目,2-3分钟做准备,依次用自己的理解解释自己抽到的科目,但是不能出现科目本身的字。

采用计时的方式,答完所有题目用时最少的小组获胜,若有违反规则的相应加时,每组答题不超过10分钟;第二轮游戏是“带我找父母”,具体做法为:每组选派2-3名成员,抽取科目,将所抽取科目按照科目的性质进行分类,依次写在黑板上五大类会计科目的下方,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有出错的相应加时。两轮游戏下来,每位同学都可以参与其中,并且可以用自己的理解描述会计科目,分辨出其所属类别,为后面学习借贷记账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游戏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比较适合学生“贪玩”的特点。会计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学生心情愉悦,那些会计科目似乎也变得灵动起来。会计课不再是“很专业、很难学”的课,而变成了学生非常喜欢的课。5.实物教学法实物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具体的实物时,均准备真实的物品,以此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学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这些章节的内容时,如果单纯地讲授课本知识,学生对于这些实物没有真实的了解,很难理解记忆,基于此,笔者准备了仿真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报表等,在学习完理论课程之后,向学生发放实物,让学生利用复式记账法的原理,根据原始凭证的内容对企业所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并最终形成会计报表。这样,学生看到了实物并且动手操作过,印象更加深刻,对知识的把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会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效果

通过采用以上措施,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让会计课堂生动起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程结束后,对本校17级学生同样做了调查,结果发现经过课堂教学改革后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及格率也明显上升,现就17级学生与14、15、16级学生平均指标对比示意如下:从图1可以看出,经过会计课堂教学改革后,会计课堂的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无论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考试成绩都有所提高。可见,会计课堂教学改革对于会计课堂的改善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总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因循守旧,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倾注时间和精力以求打造出生动的会计课堂,在具体实施中可以从课堂导入、教学语言及教学方法三方面入手,另外,以上三个方面也不是完全孤立的,在课堂导入时除了注意生活化,也可以采用趣味化的语言,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法等等,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也应该注意生活化,多采用趣味化的语言。其具体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

参考文献:

[1]程瑶.“互联网+”时代会计本科教育教学变革思考[J].财会通讯,2019(1).

[2]杨瑞平,吴秋生,王晓亮.通识教育下的《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研究[J].财会月刊,2019(2).

[3]吴晓娜.互联网+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商业会计,2018(18).

[4]梁微.应用型本科《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财会学习,2017(21).

[5]何昊.基于美国教改经验的中国会计教育革新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3(1).

[6]缪启军.《基础会计》项目化课程教改创新设计[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1).

课堂实践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会计课堂;课程导入;教学语言;教学方法

《基础会计》是财经类学科的必修课,是学生学习《财务管理学》《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等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但是,笔者通过对本校14、15、16级财会专业的学生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反映《基础会计》专业术语多,内容枯燥乏味,理论性强,很多学生在面对课本时会产生一种畏难情绪。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课堂上呈现的是教和学分离的状态,教师只注重教学进度一味的从头讲到尾而不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下面如同听天书一般死气沉沉,会更加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认为这门课程太难学、不想学。如何让会计课堂生动起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为了改善会计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在实践中采取了以下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一、会计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一)课程导入生活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程导入在讲授新课时是很重要的环节,如果在讲授新课时,能够利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的小例子,使学生感觉到所学内容的实用性,就能够更好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1]。在讲授“资产”这一会计要素时,可以做这样的情景导入:2017年,根据福布斯华人富豪榜的统计,许家印的总资产值达2813.5亿元,荣登华人首富,接着进一步提问学生,自己的家庭有哪些资产,那么资产指的是什么?学生兴趣高昂,开始热烈讨论。最后教师做出总结,指出房屋、家具、家用电器、现金、银行存款、持有的股票等,这些都是一个家庭的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会计准则规定的资产的定义,然后剖析作为资产应该同时具备三个特征。在讲授单式记账法与复式记账法这一内容时,结合学生的消费习惯,可以首先给出一系列日常活动要求学生自己记账,比如3月份初父母给生活费1500元,3月1号充饭卡600元,3月3号买衣服250元,3月7号看电影50元等等,学生对于自己熟悉的事项很快投入其中,纷纷记起账来,经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都会采用流水账的记账方式,在学生记完账后,抽取一份作为样本,通过引导让学生思考这种记账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在学生说出缺点以后因势利导提出复式记账法的概念,并且采用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对上述事项重新记账,从而让学生通过这种生活化的例子理解复式记账法,而不是单纯的讲述复式记账法的概念。

(二)教学语言趣味化,改善课堂氛围会计这门课程相比其他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专业术语很多,而且比较抽象。如果学生对专业术语不能很好地理解,或者只是一知半解,那么在后面的运用中就会难上加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专业术语用趣味化的语言进行解说,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学生不再感觉到枯燥、难学,能轻松掌握相关知识[2][3]。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是会计课程中比较容易混淆又很重要的专业术语,为了让学生很快理解它们的含义,笔者做了这样的解释:老师开了一家包子铺,邻居张三来买包子,但是他没带钱没办法付账,为了不失去这个客户老师让他先吃包子过后再付账,张三拿了包子并且承诺老师明天把钱送过来。那么在这种情形下,就使老师产生了一项收款的权利,这就叫应收账款。那么对老师来说是应收账款,对张三来说是他的应付账款。另外预付账款,比如老师去市场采购牛肉,但是牛肉已经卖完了,卖牛肉的供应商告诉老师明天会到一批优质牛肉,但是数量不多,如果打算购买的话先付一笔定金。那这笔定金对老师来说属于预付账款,对牛肉供应商来说就是他的预收账款。这样,通过轻松幽默的解说,学生兴趣盎然地掌握了四个会计专业术语,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提高教学效率1.启发式教学法所谓启发式教学法,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教学思想,这种思想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不仅要告诉学生知识还要告诉学生方法,启发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发挥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在讲授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时,可以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大家以后想成立一家企业,企业的钱可以从哪里来?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总结出资金的来源无非就是两方面,所有者投入的和向债权人借入的,所有者投入的叫所有者权益,债权人投入的叫负债,从而让学生自己得出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讲解会计分录的编制时,对于经济业务“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1万元”,如何编制会计分录,不能直接给出答案,如果直接给出答案碰到类似的题目学生还是无法独立完成。此时,笔者提出问题,“题目中涉及到哪些会计账户?”“银行存款是增加还是减少?库存现金是增加还是减少”“银行存款属于哪一类的会计科目?库存现金属于哪一类的会计科目”“资产类的增加记在借方还是贷方?减少记在借方还是贷方?”通过让学生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最后让学生自己写出会计分录,那么经过这样的过程,再碰到相似的业务学生基本都能够按照这种思路自己写出会计分录。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实际的案例将理论知识进行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将抽象空洞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从而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在会计课程中,由于其枯燥抽象的知识体系特点,案例教学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授课内容可以自行设计案例或者搜集跟学生日常生活有关的小故事作为案例引入教学。在讲解会计等式中两大会计等式的勾稽关系时,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在讲解这个内容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案例:我的邻居高大爷特别喜欢抽十块钱的红双喜,这天烟瘾犯了,但是口袋只有8块钱,于是找他儿子借了2块,高大爷现在有10块钱,2块钱是借的,是负债,只有8块钱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这是所有者权益,10=2+8,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高大爷拿着这10块钱刚要去买烟,接到了房客小吴的电话,小吴是个年轻人,不愿意自己到市场上去买东西,委托高大爷去给他买几斤苹果,于是高大爷到市场上买了10块钱的苹果,接着就给小吴送去了,他对小吴说最近苹果涨价了,这些苹果总共花了20块钱,最后小吴把20块钱给了高大爷。现在高大爷口袋共有20块钱,这20块钱怎么来的,2块钱借儿子的,8块钱是自己的,刚才卖苹果赚了10块钱,20=2+8+10,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这个利润是20块钱的收入减去10块钱的成本,就是收入-费用,于是我们把这个公式一展开又得到了另一个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经过变形得到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这就是两大等式的勾稽关系。这样通过这种案例的讲解,学生很快地理解了这两个等式的关系,提高了教学效率。

3.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具体的场景,将学生引入其中,使其身临其境的感受真实的环境,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内容,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5]。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真实化,还为学生创造了锻炼的机会,感悟自身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更加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和意义[6]。在学习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时,可以这样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老师的包子铺开张了,现在要派人去市场采购面粉,这时就可以由两名同学分别扮演采购人员和面粉供应商,第一次采购直接支付现金,第二次采购采用银行转账方式,第三次采购货款未付,第四次采购向面粉店支付定金预定下一批优质面粉。通过让学生自己创作不同的交易情形,分别编制每种情形下的会计分录,这样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也轻松掌握了采购环节经济业务的处理,可谓是一举多得。

4.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跟知识相关的游戏,采用竞赛或者淘汰的方式,让学生在兴奋和刺激中不知不觉的掌握专业知识[7]。在学习会计科目表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会计科目的含义以及每个会计科目所属的类别,笔者设计了两轮游戏,第一轮游戏是“猜猜我是谁”,具体做法为:提前制作会计科目表中常用的50个会计科目牌,将全班学生分为五组,每组选派一名成员猜题,其他成员抽取科目,2-3分钟做准备,依次用自己的理解解释自己抽到的科目,但是不能出现科目本身的字。采用计时的方式,答完所有题目用时最少的小组获胜,若有违反规则的相应加时,每组答题不超过10分钟;第二轮游戏是“带我找父母”,具体做法为:每组选派2-3名成员,抽取科目,将所抽取科目按照科目的性质进行分类,依次写在黑板上五大类会计科目的下方,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有出错的相应加时。两轮游戏下来,每位同学都可以参与其中,并且可以用自己的理解描述会计科目,分辨出其所属类别,为后面学习借贷记账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游戏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比较适合学生“贪玩”的特点。会计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学生心情愉悦,那些会计科目似乎也变得灵动起来。会计课不再是“很专业、很难学”的课,而变成了学生非常喜欢的课。

5.实物教学法实物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具体的实物时,均准备真实的物品,以此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学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这些章节的内容时,如果单纯地讲授课本知识,学生对于这些实物没有真实的了解,很难理解记忆,基于此,笔者准备了仿真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报表等,在学习完理论课程之后,向学生发放实物,让学生利用复式记账法的原理,根据原始凭证的内容对企业所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并最终形成会计报表。这样,学生看到了实物并且动手操作过,印象更加深刻,对知识的把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会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效果

通过采用以上措施,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让会计课堂生动起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程结束后,对本校17级学生同样做了调查,结果发现经过课堂教学改革后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及格率也明显上升,现就17级学生与14、15、16级学生平均指标对比示意如下:指标1:你喜欢上会计课吗?指标2:你课前会做预习吗?指标3:你在课堂会主动回答问题吗?指标4:你会及时完成作业吗?指标5:你期末考试及格了吗?三、结语总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因循守旧,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倾注时间和精力以求打造出生动的会计课堂,在具体实施中可以从课堂导入、教学语言及教学方法三方面入手,另外,以上三个方面也不是完全孤立的,在课堂导入时除了注意生活化,也可以采用趣味化的语言,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法等等,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也应该注意生活化,多采用趣味化的语言。其具体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

参考文献:

[1]程瑶.“互联网+”时代会计本科教育教学变革思考[J].财会通讯,2019(1).

[2]杨瑞平,吴秋生,王晓亮.通识教育下的《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研究[J].财会月刊,2019(2).

[3]吴晓娜.互联网+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商业会计,2018(18).

[4]梁微.应用型本科《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财会学习,2017(21).

[5]何昊.基于美国教改经验的中国会计教育革新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3(1).

[6]缪启军.《基础会计》项目化课程教改创新设计[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1).

课堂实践教学范文第8篇

早在17世纪,约翰·夸美纽斯(Comenius.,J.A)就曾提出:“意欲在某一学科中有长进的学生,应定期安排给其它学生上课。"美国教育学家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探索实施伙伴教学的方法。70年代以后,国外学者对同侪训练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理论模式。近几年来在Internet上国外有关伙伴教学最新研究报道较多,而我国有关生物学科的伙伴教学研究尤为少见。当前我国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育结构高速改革的阶段,中等教育中小班教学及个性教学已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因此结合我国教育教学的现状,探索生物课堂中实施伙伴教学的训练方式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伙伴(同侪)教学的目的与组织形式伙伴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同伴之间的教与学来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培养相互合作的情感、语言表达能力、科学思维的方法,并使其学业成绩逐渐提高。根据上述训练目的,我们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文献,并结合我国生物课堂教学现状初步拟定了伙伴教学的一系列组织方法:

1.1训练策划: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将知识点分解,确定必要的精讲内容和伙伴教学内容,设计伙伴教学的操作步骤、引导方法、目标检测及偶发事件处理等实施计划。

1.2伙伴结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等特征自愿组合成学习小组,每组3~4人,并选出1名有能力和责任心强的学生任小组长(拟定为小老师)。

1.3伙伴同学:根据教师引导的问题由各组内伙伴之间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学习具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内容。

1.4伙伴尝试:提供必要的实验设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分组研究实验程度和结果。

1.5伙伴讨论:在教师指定的命题下,组内或组间学生通过各种“语言"进行讨论,相互启发,列举证据以探索正确的答案。

1.6伙伴作业:组内伙伴一起完成教师留下的有一定启迪性的作业,同时由小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

1.7伙伴评改:由组内小老师或学生间相互评改教师布置的一些答案简明的作业。

1.8伙伴竞赛:伙伴之间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竞赛。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上述各种操作形式可以独立、穿插或同时进行。其中训练策划是最核心的部分和成功的关键。

2训练效果与分析样本分别源于天津市津南区2所义务教育初中校的6个班,共391人。根据单元形成性检测和期末考试的2次平均成绩,分别找出无显著差异的2个班拟定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把实验组中的58人按拟定的伙伴教学方法进行上述训练。总计3个教学单元,23学时。对照组按原来传统的方法进行班级教学。实验结束后,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采用全区统一命题的试卷,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3个单元相关知识点的形成性检测。

为进一步研究伙伴教学对学生学习行为改进的实验效果,在实验组和对照组按配对法抽取10对实验前成绩相同、个人背景相似的学困生,在实验后进行比较,并分析训练对学习行为改进的效果。

实施同伴相互训练之前,整体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实验组经训练后,t检验显示有显著差异;说明实验组学业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对实验组与对照组配对的10对学生训练后成绩比较,也显示有明显的差异。

3讨论

1)现代教学论特别重视课堂教学的空间形态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目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空间形态基本呈统一的格局:即学生统统面向教师,这种形态极不利于课堂中的人际交往和信息传递。与此不同的是,伙伴(同侪)教学以学生小组为学习活动中心,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合理的、科学的学习空间,营造了良好的社交、协作的情境,并为课堂提供了多渠道的、及时准确的教学信息反馈通路。

2)近年来教育理论界极为重视教学主体——学生的学习行为改善。由于伙伴教学是建立在学生相互平等的基础上,学习伙伴之间在语言、文化、思维、认识水平和能力等方面相互接近,这种训练对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培养接受、改造、加工和转换信息等能力极为有利。经本课题研究,实验组学生不仅学业成绩有显著提高,而且学习行为也有明显改善(包括主动预习、制定学习计划、增加课下阅读和课上主动发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