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科技创新机制范文

科技创新机制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科技创新机制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科技创新机制

科技创新机制范文第1篇

1.1指标体系的构建通过文献调查和访谈调查,对于如何来评价一个企业的科技创新机制的建立情况,具有较大的分歧。多位专家侧重软评价,认为制度和文化是最为重要的东西,但是仍有多位专家侧重硬评价,认为投入、产出和保障等各个方面是更为重要的科技创新机制。为此,本研究团队进行了大量的文献查阅,同时综合10位专家的意见,对于民营企业创新机制,构建了创新投入能力、创新实施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保障能力四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详细见表1。(1)创新投入指标:主要是指民营企业对于科技创新的投入和参与情况,是最能体现企业是否重视科技创新的指标。包括研发人员占比、研发投入占比、承担省级以上科技立项、合作开发的项目、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情况,五个指标,这些指标体现了从资金、人员以及在技术领域的深入情况,能很好的体现一个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2)创新实施指标:是衡量成果转化的重要指标,科技创新的目的是让成果转化,才能形成生产力,为此包括:国内先进技术(设备)、生产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比重、销售人员占比、销售费用占比,主要是指在转化阶段,人员、设备以及营销方面的投入;(3)创新产出指标:是衡量科技创新成果产出的重要指标,包括产品(服务)收入占比、软件著作权、拥有的专利、非专利技术、市场占有率,主要体现了这一个阶段,科技创新成果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以及企业拥有的创新成果情况;(4)创新保障指标:是综合的经济指标,是让科技创新成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包括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利息保障倍数、流动比率、综合毛利率。综上所述,科技创新机制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实施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保障能力四个方面来评价,涵盖了科技创新的前中后,是科技创新机制的最完全体现。

1.2评价指标权重设计为了构建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构建好指标体系以后,我们针对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再次访谈了10位学者,让10位学者对指标体系进行赋分。根据赋分情况,利用spss进行了聚类分析(ClusterAnalysis),同时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求得权重。最后根据不同指标评分建立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建立矩阵和一致性检验。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最终权重值,得到分配指标的权重如表2所示。

2科技创新机制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性模型构建及分析

2.1分类指标的计算为验证假设模型Y=α+βF+δ,本文对构成F所涉及的分类指标的具体计算为。

2.2核心竞争力指标Y的计算选取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利润两个指标:(1)主营业务利润:是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得来的,是营业利润的主要构成,是反映科技创新成果的最直接指标。(2)资产回报率(ROA)=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根据对浙江省内50家民营企业的调研数据,样本超过30,适合做回归分析。首先,我们将50家民营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标准化,然后进行KMO检验,KMO检验的结果是0.5,适合做主成分分析。为此,我们将数据进一步做了主成分分析,得到主成分的特征值:因子为资产收益率,特征值为0.5148,剔除主营业务利润。为此,我们可以得到Y的组成是0.5148资产收益率。

2.3模型的建立首先将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的由X1到X19共同得到的F值作为自变量,核心竞争力指标Y作为应变量,Y和F的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为0.637,存在显著相关,单侧显著性为0.434。为此我们进一步做回归分析,最终拟合的Y和F的回归模型如下。

2.4对模型的总结(1)一个企业的科技创新机制的建立涵盖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实施、科技创新产出和科技创新保障四个方面。本研究共设19个指标,根据层次分析法结果,19个方面的贡献率不同。(2)而核心竞争力的评价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识别出了唯一主成分,为资产收益率,提出了主营业务利润作为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之一的假设。根据主成分分析法,我们得到核心竞争力Y=0.5148资产收益率(3)通过线性回归,从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科技竞争机制的建立对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正相关关系。但是科技创新机制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不是完全正比的,一倍的科技创新机制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但不能得到同样倍数的增长。

3科技创新机制对浙江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3.1样本的获得和选取本研究采用走访并访谈调研的形式,事先准备好了好了访谈提纲,主要涉及两个方面问题,第一根据近年企业状况,收集19个反映科技创新机制的指标数据,第二是根据企业的近期财务报表,获得反应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指标数据。此外,数据的收集一些来源于被访者的描述,另外一些通过查找公司的资料来获得。在浙江省内随机选取50家民营企业,企业主要来源于报国家创新基金、火炬计划以及重点新产品的企业。

3.2数据分析

对样本的描述分析(1)科技创新机制衡量指标样本我们在前面研究中定义了每个变量的含义,从spss的描述统计表中可以看出,企业间变量差异较大,详细见表3。(2)核心竞争力样本的描述统计核心竞争力我们设定了两个衡量指标,根据这两个指标变量的统计数据,我们对其进行表述分析,详细见表4。(3)实证分析根据前面研究,通过专家打分法以及层次分析法,最终获得,b1~b19的数值。为了测算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关系,把通过上述方式获得的科技创新机制F作为被解释变量,着重分析这个变量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程度。本研究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模型设置。当前对计量模型的回归以线性为主,故采用线性回归的计量模型,把计量模型设为。式中α为常数项,δ为随机干扰项,F各指标权重的计算在研究中,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在假设中,我们设计了两个指标来衡量Y,为此我们通过spss对统计量进行了主成分分析,最终剔除了其中一个因素,获得,Y=0.5148V22资产收益率。Y和F的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为0.637,存在显著相关,单侧显著性为0.434。接着我们对模型进行了线性回归。模型中表明,核心竞争力与科技创新机制存在正相关关系。

4主要结论

科技创新机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交通;共性关键技术;协同创新机制;服务需求库

1研究背景

我国城市交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保障运营安全、提高运输服务水平与质量始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与其他研究领域技术相比,城市交通运营与服务的关键技术在对乘客出行的影响、市场竞争能力、政府管控力度、技术研发周期和难度等方面有明显差异,具有效益上的准公益性、技术上的长周期性和高难度性,这些特性决定了要保障城市交通关键技术的顺利研发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和完善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机制。目前,我国对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机制的研究并不多见,对其构成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何郁冰[1]、刘建生[2]、曲洪建等[3]、李梅芳等[4]从狭义的角度将协同创新机制定义为协同创新模式,也就是创新要素的构成及其关系。刘洪民[5]认为协同创新机制应当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协同创新模式为协同创新提供了工作基础和驱动力,应当进一步建设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为技术的可持续研发提供保障。姜丽君等[6]和肖丁丁等[7]认为协同创新机制应当进一步延伸到创新成果的转化,建立有效的创新成果转化模式,如信息服务平台、需求库、服务库、服务需求库等[8],最终实现成果的集成、共享和应用。本文认为,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机制是指为保障城市交通关键技术研发而制定的,从关键技术立项到研发、再到应用推广的全生命周期的机制。根据协同创新开展的过程,可以将其划分为基于创新要素构成及工作方式的创新驱动机制、基于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的创新成果保障机制和基于服务需求库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上述三个方面相互衔接,才能促进城市交通领域关键技术的攻克。从以上三点出发,对我国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并以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内的“突发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指挥与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示范应用)开发进行分析,以期对该机制的完善有所裨益。

2我国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创新要素构成及工作方式不明确

创新要素构成和工作方式是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的基础和驱动。整体来看,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存在创新要素构成及工作方式不明确的问题,难以为协同创新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驱动。(1)创新要素的构成不明确。在创新要素构成方面,我国经历了从“产学研”到“产学研用”再到“政产学研用”的转变,其中应用单位和政府部门的作用逐渐得到了重视[1-3],但在城市交通技术领域,仍然是以研究单位为主体展开的相关研究。城市交通技术应用单位虽然具有关键技术突破的需求,但是缺乏相应的技术能力、研究水平和资金投入,同时考虑到城市交通的公益性,其在关键技术方面突破的动机性大大降低。政府部门虽然具有改善交通服务的职责,但是其科技部门管理的学科领域和技术范围较广,没有足够的和专业的人才实现对城市交通技术的管理。当然,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和强烈的技术成果转化的需求,科研单位展开关键技术突破的能动性不足,更偏向于学术论文的写作。(2)各创新要素之间如何开展工作不明确。目前,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内“政产学研用”的相关单位也尝试通过协作,就部分关键技术展开相应的研究。常用的工作模式如下:针对某一项关键技术,政府部门投入资金,科研单位展开相应的研究,应用单位进行示范应用[1]。表面上看,政产学研用的各要素都参与到关键技术立项、研发、应用的过程中,但是其中存在多种问题:其一,确定的关键技术不一定是应用单位最紧迫需求的技术,因此应用单位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不高;其二,政府单位对于关键技术的研发过程缺乏相应的监督,对于后续应用、推广和改进的关注度不高;其三,应用单位和科研单位之间缺乏相应的沟通协调,难以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其四,科研单位过于单一,关键技术的攻克能力不足,通常需要多家科研单位共同参与。

2.2创新成果保障机制不完善

创新成果保障机制是实现核心技术可持续研发的保障。从实际情况看,我国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内的创新成果保障机制并不完善。(1)缺乏技术研发平台长效运行机制。若要实现共性关键技术的可持续研发,必须具有保障技术研发平台长期良好运行的机制[9]。目前,城市交通技术研发平台运行机制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其一,受到创新要素构成方面的影响,政府部门的参与度较低,也就导致了关键技术研发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撑;其二,目前的资金投入以政府部门为主,缺乏市场积极性;其三,对于核心技术的研发推广,政府部门、应用单位和科研单位都进行了相应的投入,然而利益主要由应用单位和科研单位分享;其四,各要素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通,降低了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克效率。(2)缺乏完善、合理的技术测试与评价体系。完善、合理的技术测试与评价体系是保证创新成果能够进行应用的关键环节。在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当前的技术测试评价以用户测试为主,用于判断关键技术的功能性。这种测试评价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测试评价方式比较单一,难以对关键技术的稳定性、鲁棒性等展开进一步的分析;其二,用户测试具有一定的随机性,难以保证共性关键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必须改变当前以用户测试为主的局面,建立更加完善、合理的技术测试与评价体系。(3)没有形成可持续的关键技术提供模式和方法。若要实现共性关键技术的可持续研发,必须具备可持续的关键技术提供模式和方法。目前,城市交通技术的提供基本上是一次性的:在项目开始的时候,相关要素围绕项目形成联盟;项目结束后,联盟解体。如果有新的项目,就需要建立新的联盟。从联盟的运作方式看,相对松散,持续性较差。城市交通技术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如果采用既有的运作方式,分分合合,在联盟的创建和解体中会造成资源浪费,打破城市交通技术的可持续性,不利于城市交通技术的可持续发展。(4)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当前的城市交通技术研发偏重于核心技术研发的过程,强调技术的研发效果,对于人才,大多简单给予物质上的奖励,缺乏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没有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降低了核心技术研发的效果;另一方面,造成了“应用单位人才继续做应用,科研单位人才继续写论文”的问题,难以形成人才交流、互相学习、不断扩展的局面。

23创新成果转化率较低

在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机制中,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是保障创新成果应用、推广的最终环节,是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我国当前在城市交通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转化方面存在转化率较低的问题。通过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以及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在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已经产生了一大批比较有代表性的创新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很难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究其原因,在科研单位完成技术研究后,一般以专利、软件著作权、论文等形式将成果进行公布,但是应用单位很少关注专利、论文等成果,由于没有一个共同的平台或者渠道来实现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的衔接,因此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困难重重。

3加快建立我国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机制的对策

针对我国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建议并结合示范应用进行详细说明。示范应用要攻克的关键技术是突发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指挥与信息服务,为此,面临的问题如下:需要哪些主体参与及如何开展工作?怎样保障这一关键技术的攻克?怎样促进这一成果的转化?

3.1建立科技创新联盟,形成协同创新驱动机制

科技创新联盟是指根据关键技术研发的需求,将“政产学研用”的相关单位引入到联盟中,通过有组织的工作协调,共同攻克关键技术。科技创新联盟的构建是协同创新的基础,为协同创新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驱动。具体过程如下:(1)按照科技创新要素形成联盟,明确各要素的职责。根据“政产学研用”的国家宏观科研战略,在城市交通技术的研发中引入相关要素并明确各要素的职责。由于城市交通技术的准公益性,交通运输单位和科研单位主动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动性不足,因此政府单位应当起到主导作用[9],根据其所承担的改善城市交通服务质量的任务,主动与城市交通技术的应用单位和科研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形成协同创新联盟。联盟中各要素应当明确职责:政府部门起到政策导向和宏观调控的作用;应用单位起到需求提出、数据支撑、辅助研发、示范应用的作用;科研相关单位起到技术研发的作用[1]。在示范应用中,首先引入北京市科委这一政府部门来承担主导作用,为关键技术的研发提供政策导向、宏观调控和资金支持。其次引入北京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TOCC)和北京市轨道交通路网指挥中心(TCC)两大生产单位,为关键技术的研发提供数据支撑和示范应用平台。前者是北京市综合交通协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时的交通数据中心、交通运行状况的监测预警中心、多种交通方式的运行协调中心以及统一对外的信息中心,具有日常监测、协调联动、决策支持与信息服务三大功能;后者主要承担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行协调、应急处置、运营信息汇总和统计分析等职责。最后引入北京市城市交通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同创新中心)以及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来承担资源整合和技术研发工作。(2)各要素基于协同方式开展工作。按照科技创新要素形成联盟后,各要素应当基于协同方式开展相应的工作。所谓协同,就是各要素建立共同的愿景,打破各个要素之间的藩篱,借助特定的交流平台形成协作,从而实现共同的目标。在示范应用中,涉及到的要素包括北京市科委、工程中心、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TOCC和TCC。为推动共性关键技术的顺利研发,明确了工程中心的主导地位以及协同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协同地位。所有要素的共同目标是攻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实现技术的产业应用及推广。通过建立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搭建交流的平台,从而实现共同的目标。

3.2建立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形成创新成果保障机制

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是指为保证关键技术的顺利及可持续研发而建立的一整套软硬件体系[5-6],其包含4项元素:运行机制、测试与评价模式、关键技术提供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的构建是创新成果实现的保障。具体过程如下:(1)建立平台运行的长效机制。平台运行长效机制是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得以常态化运行的基础,涉及到四方面内容:政府牵头先行的领导机制,即由政府部门牵头先行,起到政策支持、经济杠杆、宣传等方面的作用;渠道完善的资金投入机制,政府部门和应用单位应当共同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保证研发的顺利进行;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保证联盟内各要素都能承担技术研发所带来的风险、享受技术研发所带来的成果;快速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保证联盟内各要素能够快速有效地沟通,促进关键问题的解决。(2)建设三维测试评价体系。测试与评价是城市交通技术进行成果应用和技术转化的保障,应当充分考虑各方面的需求,建立三维的测试评级体系[10-11]:实验室测试与评价、用户测试与评价、第三方测试与评价。(3)形成标准化关键技术提供模式。关键技术提供模式是城市交通技术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环节。结合城市交通技术的实际特点,提出了应用单位提出需求—政府购买关键技术—科研单位提供关键技术的标准化循环模式,具体包括关键技术的提出、立项、研发、测试、验收、入库、管理和更新。(4)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是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的支撑,具体包括人员流动、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在人员流动方面,应当遵守人岗匹配和兼顾平衡的原则,采用聘任、兼任、实习等多种人员流动方式;在技术交流方面,应当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多维的交流平台[12],如季度例会、技术研讨会和咨询;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同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的需求量身制定相应的措施[13]。在示范应用中,对上述方案进行了实践。在人员交流方面,工程中心和TOCC/TCC的领导积极参与到对方的工作中去,为双方交流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积极的支持;同时工程中心多名人员到TOCC/TCC实习,作为双方沟通的纽带和桥梁,及时沟通技术研发的推进事宜,有利地协调了双方的工作。在技术交流方面,采用了3种方式:1)季度例会:针对当前季度中技术开发进展、存在问题等进行交流;2)技术研讨会:针对具体的技术难题,双方展开相应的技术探讨,以技术研发人员为主,不定期召开;3)咨询:针对TOCC/TCC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工程中心研究人员组成专家团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不定期召开。在人才培养方面,工程中心的主要培养措施包括:关注人才成长、制定发展规划;提供工作机会,挑战技术难题;了解现场实际,拓宽视野空间;创造工作环境,保持情绪愉悦;工作量与业绩双重评价,引导工作积极性。TOCC/TCC的主要培养措施包括提高技术能力,推动项目培训;创造培养环境,增强沟通水平。

3.3建立服务需求库,形成创新成果转化机制

服务需求库是指为实现共性关键技术需求方和供给方的交流而建立的平台,集成了城市交通技术领域服务库、需求库和人才库。服务需求库的创建,不仅能够服务联盟内的应用单位,在完成规模化和产业化的转变后,同样能够服务其他应用单位,从而实现创新成果的转化。具体过程如下:(1)建立服务库。服务是指通过科研单位研发形成的具有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的城市交通关键技术的统称。服务库收录了科研单位研发的各项城市交通技术,每一项服务包括服务名称、服务完成人、第一完成单位、关键词、服务简介、服务类别等。科研单位在提交服务的相关信息时,应当经过运输企业和第三方的评估检验,并将检验结果一并附录。对于服务库,应当具有条件筛选功能,需求方可以根据城市交通技术领域、服务开发时间、服务提供主体等筛选相应的服务。(2)建立需求库。需求库收录运输企业的城市交通技术需求信息,包括需求单位、需求名称、需求类别、需求描述、需求关键技术等。运输企业在提交需求的相关信息时,应当经过管理员的审核,在满足基本信息的同时尽可能提供比较详尽的资料,以便研发主体能够识别有效信息,提供专业化和有效的服务。(3)建立人才库。人才库是人才信息的存储载体,是进行技术咨询和交流的基础。其功能是支持按照特定的条件筛选需要的人才,从而开展后续的沟通与合作。人才库中既要包含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也要包括运输企业的工程师。人才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工作单位、研究方向、简介、、参与项目、城市交通信息技术研发成果。通过人才库,各研发主体和运输企业之间可以寻找合适的合作对象,展开常态化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在示范应用中,结合TOCC及TCC的需求,初步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需求库的框架,具体如表2所示。在这一框架的指导下,科研单位展开相应的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在应用单位进行推广,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经过实际应用验证后可以将相应的技术添加到服务库中。本文中的示范应用就属于表2需求库中的第8项。

3.4示范应用结果

通过科技创新联盟中各主体的协同配合,形成了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完成了关键技术的研发工作,并将其部署到TOCC进行试运行。对于系统的运行效果,在用户使用意见书中有如下描述:“2015年10月1日,实验室人员将多次完善后的系统安装到TOCC,自部署实验和试运行以来,运行稳定,用户操作方便,有效地支撑了TOCC的日常客流预测和监测、综合交通协调及相关信息服务工作”。

4结论

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是协同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城市交通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解决、保障运输组织安全和提升运输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相对完善的协同创新机制是整个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的基础和支撑骨架,是加强不同类型主体合作、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和促进成果转化的重要关节点和基本要素,对于我国城市交通乃至区域交通的发展都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影响。我们应当从促进交通事业发展、保障居民出行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加快建立我国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机制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示范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该机制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未来的协同创新机制完善,不仅要形成科技创新联盟,更要形成常态化的协同工作模式;不仅要形成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更要提升研发平台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仅要建立服务需求库,更要将服务需求库良好地运转和维护起来。惟其如此,才能为建立完善高效、畅通、完善的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机制奠定良好的基础,形成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5-174.

[2]刘建生.产学研合作模式再探讨: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102-106.

[3]曲洪建,拓中.协同创新模式研究综述与展望[J].工业技术经济,2013,32(7):132-142.

[4]李梅芳,刘国新,刘璐.企业与高校对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比较研究[J].科研管理,2012,33(9):154-160.

[5]刘洪民.协同创新背景下中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模式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3):59-66.

[6]姜丽君,李敏.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的技术转移模式探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35(3):167-171.

[7]肖丁丁,朱桂龙.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3,34(1):11-18.

[8]孟剑萍,孟剑君,栾辉.信息系统领域需求库描述模式[J].微型机与应用,2013,32(24):14-16.

[9]朱健,王蓓.PPP模式推进共性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5(5):66-72.

[10]冷先刚.软件测试模型与方法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

[11]张利武.基于UML活动图的并发软件测试方法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7.

[12]宋俊红.浅谈做好专业技术人员内部技术交流工作[J].东方企业文化,2015(9):266-267.

科技创新机制范文第3篇

一、法国公立科研机构协同创新机制的特点

作为17世纪启蒙运动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法国在思想上的率先解放和进步迅速推动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各方面繁荣发展,支撑法国在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领域逐步确立全球领先地位并一度成为世界重要的科学中心。之后,得益于拿破仑和戴高乐在工程师精英制教育制度和科学国家主义方面的历史贡献,法国不但在绝大多数基础科学领域保持一定优势,如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获奖专家人数位列全球前列,而且在航空航天、民用核能、生物医药、高速铁路、军工制造等重大高科技产业的全球影响力和市场份额也同样保持世界强国的地位。法国之所以能取得以上成就,主要是依靠戴高乐时期建立的独立自主的科技创新体系,以及服务于“举国体制”的协同创新机制。这种体系和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浓重的科技国家主义色彩。法国在历史上一直是欧洲大陆最具中央集权制传统的国家,每次国力处于巅峰均是在中央集权制最鼎盛的背景下实现的,因此法国科技创新体系特别是二战后由戴高乐建立的现代科技创新体系具有政府主导、中央垂直管理的特点,与我国科技创新体系非常相似。法国通过在若干战略科技领域设立公立科研机构,构建和完善国家科技计划、评估、咨询和成果转化体系,建立各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的有效机制,有效保障了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战略需求,为支撑法国在科技与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辉煌三十年”(20世纪60—80年代),捍卫法国在全球经济、军事和科技创新上的大国地位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是大型公立科研机构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据绝对核心主导地位。与美国以高校为侧重的科技创新体系不同,法国是以大型公立科研机构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1939年即成立了欧洲最大的公立科研机构——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大力夯实和强化基础研究。在二战结束不到10年的时间内,聚焦核能、航空航天、信息技术、农业、能源等领域,成立了法国原子能与可替代能源委员会(CEA)、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国家通信研究中心(CNET)、国家农业科学院(INRAE)、石油研究院(IFP)等一系列公立科研机构,建立了以自由探索为导向的“科学与技术类”和以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发展为导向的“工贸类”二元公立科研机构体系。不但数量和规模较其他欧美国家占优,而且总体实力位居全球前列,在2016年底美国汤姆森路透集团“全球十大最具创新力公立科研机构”排行中,法国原子能与可替代能源委员会(CEA)、国家科研中心(CNRS)、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同时入选,法国成为入选榜单数量最多的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讲,法国的公立科研机构可被看作是按照领域布局的“广义国家实验室”。三是法制化保障的跨机构和跨学科创新生态。为高效利用科研人才,促进机构协同创新,法国政府在1982年和1985年先后颁布实施《科研与技术发展导向与规划法》和《科学研究与技术振兴法》,首次以立法形式赋予科研人员享受国家公职人员的社会地位与福利待遇,实现不同公立科研机构、高校之间科研人员“同工同酬”,科研人员可以根据研究兴趣和科研任务所需在不同机构之间自由流动,而不再受制于不同机构在个人工资、奖金、津贴等待遇方面的差异。此外,2013年,法国政府出台《高等教育与研究指导法案》,进一步深度促进高等教育与科研的融合,公立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可以与高校的教职人员联合组建混合研究单元(UMR)。据统计,目前90%的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的研究单元是与其他机构合作设立的混合研究单元,85%的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研究单元与大学医学院、医院以及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法国巴斯德研究院等共同资助和管理。这类混合研究单元的物理工作场所可自由设在公立科研机构或合作高校的园区内,进一步促进了“广义国家实验室”之间的深度融合和协作,成为法国公立科研机构强化统筹动员能力的一大特色。四是政府主导的官产学研国家协同创新联盟。由政府依托公立科研机构、在国家层面牵头组建若干领域的创新联盟或虚拟主题研究所,是法国近年来强化公立科研机构“广义国家实验室”地位的创新举措。该举措旨在加强公立科研机构在重大战略科技领域全创新链的主导能力,推动和促进不同创新主体之间开展更深度的交流与合作。目前,由法国国家科研署(ANR)牵头,已在全国范围内按照领域组建了生命科学与健康研究联盟、国家能源研究协调联盟、数字科技研发联盟、环境研发联盟和人文科学联盟五大联盟。各联盟成员单位包括主管部委、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相关机构,通过理事会的方式共同凝练未来发展方向,努力实现“同频共振”。此外,为确保联盟建设取得务实成效,每个联盟内部还按照学科设立不同的虚拟主题研究所,促进不同机构的研究团队开展横向交流和合作。尽管这些虚拟研究所并无经费支持,但利用其官方搭建的全国性合作网络将国家研究需求下沉到研究团队。

二、启示与思考

国家实验室是二战期间萌芽的一种新型科研组织模式,是美国联邦政府在特定时期,围绕物理、生物、能源等领域设立的创新主体,该模式在美国成功实施“曼哈顿工程”并率先研发出原子弹而备受各国关注,开辟了公立科研机构与大学、企业或非营利机构合作的新模式,现已成为象征美国科技实力的“名片”。受本国政治制度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法国并未采用类似美国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模式,在科技创新体量和投入方面也并不占优,但凭借其以公立科研机构为核心的国家协同创新体系以及在基础研究领域的长期积累,法国在航空航天、民用核能、生物医药、能源等战略性高科技领域的创新实力与美国保持在同一水平,且保持了自身特色。这对我国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具有启发意义。一是,国家实验室体系是实施高效科技创新的一种模式,须结合本国国情和科技发展阶段“量体裁衣”。法国与美国政治制度不同且国家体量相差较大,因此法国利用中央集权制的制度特色,为公立科研机构统筹协调全国创新资源、牵头组织联合攻关提供根本制度保障,并在不同领域按照“广义国家实验室”的概念构建全国性的协同合作网络。相比之下,美国国土面积是法国的近20倍,有50个州,每个州都具有一定的司法和行政独立性,造成联邦政府在国家层面的布局和决策必须建立在平衡联邦和州政府各自关切和利益的基础上方可实施,跨州资源调配存在制度性壁垒,联邦公立科研机构充分统筹国家资源,因此由联邦政府投资、依托国家实验室所在地的大学、企业或非营利机构运营的建设和运行模式符合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特点。二是,机构间协作藩篱和人才流动壁垒是国家创新体系面对的传统挑战,协同创新机制的制度性建设至关重要。从全球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看,科技创新的概念和范畴不断拓展,包括国家实验室在内的公立创新主体,其功能和定位从最初单纯开展科研攻关,正向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下游延伸,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正日趋深入和频繁,不同创新主体之间传统体制性和机制性问题很难通过另起炉灶的策略解决,必须利用法律和合同等手段建立和健全协同创新机制。法国和美国在法律保障、政策支持以及激励机制上的成功实践值得参考和借鉴。三是,公立科研机构依然是国家实验室建设不可替代的战略支撑力量。无论是美国联邦政府出资建设的国家实验室,还是法国公立科研机构内设的国家研究所,其本质都是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对大体量科学设施平台、人才、经费等资源的组织协调主体,公立科研机构成立的背景和定位决定了它与大学从事教育和创造知识、企业创造产业价值的定位均不相同,在肩负“国家事”和“国家责”方面具有更强的遗传基因和使命感。因此,在国家实验室建设中应充分利用公立科研机构在国家创新体系的牵头作用,发挥和提升其在新创新格局下的战斗力。

三、相关建议

科技创新机制范文第4篇

1.1科研创新能力及科技成果贮备增强新疆农业科学院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贮备较“十一五”明显增多。一是新疆农业科学院承担国家部委、自治区重大项目明显增多。“十二五”以来,共承担国家、自治区级重大项目(课题)37项,争取科研项目经费大幅度增加。截至2013年年底,争取科研项目财政经费累计3.22亿元,3年已达到“十一五”累计财政经费总额的118.4%。二是科技成果水平质量显著提高。“十二五”以来,取得科技成果27项,获得各类奖励44项;审(认)定农作物新品种39个,4个品种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1项、实用新型专利65项;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编制完成109项农业行业及地方标准;686篇,其中,SCI收录22篇;出版专著36部。三是基础研究力量进一步加强。“十二五”以来,国家和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分别获批36项和50项,立项数和经费数均创院历史新高。“十二五”以来,在全区累计示范推广各类农作物新品种(系)187个,新品种及栽培技术示范累计推广面积约208万hm2;累计示范推广农产品无害化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高效实用节水、果树优质高产栽培、果粮(棉)间作等实用技术98项,建立各类科技示范点161个,累计技术服务面积47万多hm2;累计推广残膜回收机、热风炉、卷帘机、滴灌设备等新机具及新产品5400多台(套)。这些成果和技术为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区的农业科技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1.2学科建设进一步优化“十二五”以来,围绕自治区现代农业全局性、方向性、关键性重大技术问题,新疆农业科学院对现有学科进行战略性重组,形成了10个重点学科、25个重点专业的学科建设战略框架,为院学科发展确定了目标、任务和方向。另外,形成了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类研究结构合理、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优势学科体系。一些如西甜瓜、棉花(长绒棉)、加工番茄、红花、油菜、甜菜等特色作物优良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和先进水平。同时,积极开展了新兴学科专业建设,探索了与国民经济发展、产业兴起密切相关的潜在学科和专业,拓宽了科学研究与发展领域。

1.3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十二五”以来,启动实施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大力推进了人才强院战略,并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工作机制,出台了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引进高层次人才以及少数民族科技骨干遴选等意见办法。同时,加大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聘请14名院士、国家级专家担任特聘专家和客座研究员;在职培养博士19名,其中,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培养15名,取得博士学位3名;引进急需紧缺专业博士7名;遴选院“少数民族科技骨干一、二、三级”人选18名,并进行重点资助。

1.4科研设施和条件建设不断增强建院以来,新疆农业科学院共有国家、省部级科技平台76个。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条件平台建设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是2011年成功获批农业部30个重点学科群中2个区域重点实验室和7个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并且“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乌鲁木齐)”顺利举行揭牌仪式。二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申报的“特色林果产业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命名,组织申报的5个自治区级工程中心项目获得批准。

2新疆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不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不仅包含硬技术创新和软技术创新,还包括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多次应用[2]。新疆农业科学院现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与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突出,难以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自治区现代农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础作用。具体表现在:农业科技力量布局不合理,条块分割、力量分散,缺乏学科间的大联合、大协作机制;科研与推广的投入比例存在不合理之处,“重科研,轻推广”现象长期存在,导致推广工作停滞不前,阻碍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自身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的人事制度改革、以体现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加强管理和提高效益为重点的科研管理制度改革尚未完全实现。

2.2产学研创新机制不完善市场机制在自治区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尚未在体制机制上解决。一是目标不趋同。科研机构以新产品、新技术为目标,高等院校以项目、论文为导向,而企业是以研发适销产品为需求。二是信息不对称。科研、高校和企业研发人员缺乏信息互通,3种类型人员缺乏整体思考。三是成果难共享。在当前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情况下,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和统筹安排,科研、高校、企业的研发成果难以共享,就算是合作,也往往是为了争取项目临时组合,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

2.3科研经费支持量不足据自治区农业科研院所普遍反映,随着近几年国家、自治区在农业科研方面投入的不断增加,科研院所“找打仗钱”的压力大为减轻,但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不足的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农业科研院所持续稳定发展的瓶颈。就新疆农业科学院而言,虽然科研经费近几年大幅度增长,但人均科研经费只有2.5万元。由于新疆地广人稀,各县市之间路途遥远,往返实验基地的差旅就用去大半,加上现在新疆劳动力紧缺,用工费用急剧上涨,实际真正用于科研活动的经费寥寥无几。

2.4优秀领军人才匮乏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3]。近几年,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新疆农业科学院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与全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为科技创新人员总量较少,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4-5]。在隶属新疆农业科学院的16个农业科研院所中,正高级职称人员88人,占科技创新人员的10.85%,平均每个研究专业1人;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员33人,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加上农业科学研究周期长、风险高、产业弱势、知识产权保护难、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投资相对较少、工作环境艰苦、服务对象群体较弱的特点[6],使农业科研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更加困难。

3关于新疆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的思考与建议

3.1协调自治区科技管理力量,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围绕自治区六大产业,针对生产一线重要技术需求,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根据科研机构在全疆各地的示范基地、试验场站,在全疆选取有代表性的重点示范县(市)进行“院县共建”,共同组建科技队伍,创建科技团队式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采取面对面、手把手、心贴心的科技成果推广方式,使农民与科技人员建立起稳定的技术供需关系和良好信誉关系;依托重点示范县(市)建设,集成新品种、先进实用技术集中展示,使广大农民能“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同时,使科技人员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在生产实践中不断调整科研方向,获得科技创新灵感,促进科技成果研发。通过解决科研、推广与生产实际脱节的问题,引导农业原始技术创新向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方向转变[7],使科学技术更加贴近农业生产实际、贴近农民需求。

3.2促进新疆现代农业生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形成产学研合作机制联合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涉农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利益共享、协同创新的产学研合作机制[8],针对自治区农业发展重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强调多主体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协同推进机制,重视发挥政府、大学、科研院所及企业等不同主体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9],实现科技创新的上游延伸到广阔的基础研究领域,中游覆盖产品生产和产业化的全过程,下游延伸到广告策划、品牌营销、售后服务、商业方法等诸多环节,体现产学研合作的多元化目标。各涉农机构提出合理的分配机制,共同参与、互有分工、利益分配、互利双赢,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发挥对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3.3整合农业科技资源,设立农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由于农业科技创新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靠其自身很难提高科技创新的科技储备能力[10]。按照农业科技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建立以政府为农业科技投入主体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机制,设立自治区农业科技创新专项,实现以项目为纽带、以任务带团队,形成相对稳定、持续支持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建立科学的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采用定向委托的方式交给自治区评价好的相关法人机构自主支配,以激励和保障科研人员根据农业生产实际自由地、创造性地开展研究活动。另外,支持学科建设、新兴学科培育、人才培养引进和条件平台建设。一是加大主要用于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机构基础设施维护、科研仪器设备购置和升级改造、科技基础平台建设等经费的投入力度;二是加大主要用于支持创新体系科研机构完成科研任务、开展重大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研究等经费的投入力度;三是加大主要用于科研机构的基本支出和运行保障经费的投入力度。通过稳定投入,让科研人员有一个稳定的科研投资预期,搭建良好的科技平台,营造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政策环境,减少科研人员为项目立项、评估等环节分散的精力,使他们能够集中力量搞好科技攻关与示范推广,并把科研成果应用到生产实际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科技创新机制范文第5篇

摘要:当前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科学技术发展逐渐被关注。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变化日新月异,科技创新逐渐突出其重要性,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所以高校科技创新尤为重要。但高校科技创新也离不开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创新,基于此我们针对高校科技管理的创新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创新

1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创新的意义

创新是现在社会的主题,尤其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对所学学科进行创新。同时高校科技管理工作也要根据高校科技变化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有效的组织科技与学术活动,实施方便有效的管理办法,达到帮助科技发展的目的。创新高校科技管理体系,促进科技创新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客观需要,使高校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是目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高校科技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1高校科技管理理念陈旧

高校科技管理工作还是一个没有找准定位,迷茫的工作,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工作需要协调各方面的科技资源,来帮助科技更好更快的发展,只是一个上传下达的行政性管理机构,缺乏服务于科技的思想。现在高校科技需要和市场经济高度接轨,科技发展的再快,作用不到实际生活中,就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而高校科技管理对科研人员和科研项目没有进行真正的人性化管理,他们重点在于管理,这样恰恰放错了重点,他们应该将为了科研人员和科研项目提供服务作为工作的主要部分。高校科技发展很快,但他们的实际应用率不到百分之十,这样导致高校科技与市场经济脱轨,降低了高校科技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力。

2.2高校科技管理机制落后

高校科技管理机制没有顺应时代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多制度、机制都有了相应的改变,尤其是各大高校的部分。但是高校科技管理机制不受重视,在改革中往往会忽视这一部分,而且人们对高校科技管理机制认识不深,不清楚也不了解这一机制的存在意义。高校科技管理机制落后,同时也导致了高校科技管理工作人员的懈怠,从而影响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高校科技发展在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我们倾注更多的心血,但是在我国高校科技管理工作中,高校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意识不够,没有相应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机构,这就会造成大量科研成果流失,影响科研人员的研究动力。科研成果的易流失为其他企图不劳而获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同时也在伤害着科研人员的切身利益,让他们对管理机制失去信任,影响科技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影响社会的发展。

2.3高校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发展越来越快,网络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的普遍帮助很多事物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也加快了社会中各项事物的发展。但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网络在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应用程度远远不够,发达国家对于新发现的科技应用率可以达到百分之百,而我国的应用率只是百分之五,相当于发现一项新的科技,发达国家能够开发出十个商品,但我国只能开发出不到一半的商品,开发能力远远不够。高校科技管理经费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科技管理信息化的速度,同时,科技发展越来越快,科技管理任务也越来越复杂,需要科技工作与科技管理工作同步发展。虽然很多高校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进行网络的应用,但在短时间内,很难快速搭建起有效的科技管理信息化系统,因此,高校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也是影响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创新的重要因素。

2.4高校科技管理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高校的主要注意力在于大学生教育自己各种科技发展,对于高校内各部门的管理,也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高校不断遇到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根据不同问题的属性建立了一些相应的部门。但是对于这些部门,高校并没有招聘相应的人才,而且将一些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抽调到这些部门,或者是处于管理层次的人员兼职部门的工作。因此这些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工作能力,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造成不利于科技管理工作的影响。现在需要高校科技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对高校科技管理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创新效果,所以我们需要充分发挥科技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赋予管理人员更大的管理空间。

3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创新的核心内容

3.1树立高效科技管理的创新理念

为了使得高校科技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促进高校科技发展,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变化,进行科技管理工作的创新。之前的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只是一个传达信息的部门,没有达到协调运作合理运用资源的作用,现在我们要创新高校科技管理的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同样科技管理也要把人置于管理的核心。我们要把科研人员和科研项目做为管理的关键,要把他们放在思考的第一位,高校科技发展是社会中科技发展的主要力量,而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科技需要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才能达到科技影响社会经济的目的。高校科技发展的成果,如果不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就不能发挥出它真正的作用,不能达到促进社会的发展的目的。但是高校也要遵从正确的办学理念,在发挥出高校自身优势的同时,将高校科技发展的成果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3.2完善高校科技管理的创新机制

在高校科技发展理念进行创新改变的同时,也要完善高校科技管理的创新机制,当科研人员处于一个有着浓厚的研究氛围和良好的管理机制中时,能够使高校科技人员的科技发展处于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中。这样能够调动起高校科技人员的主动型、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起高校科技人员的潜能,更好地促进高校科技发展。高校要把科技管理的创新融入高校各项改革中,与其他改革一起进行,将各项变化贯彻到改革的方方面面,建立相应的高校科技管理的创新机制,并争取获得有效的政策支持,让科研人员没有后顾之忧。高校可以将科研人员的个人需求与国家的大事业相结合,将科研人员的个人利益与国家的大发展相结合,以此调动科研人员对于科技研究的积极性,吸引广大科研人员为高校科技发展做贡献。完善高校科技发展的创新机制,能够更有效促进高校科技发展。

3.3推动高校科技管理的信息化

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政府之间以及高校与市场之间都需要实时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形成一个信息网更有利于相互之间信息的分享,人员的交流。大学生创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得到了很多政策以及部分企业的支持,但是高校科技管理的信息化没有进行同步的变化,所以推动高校科技管理的信息化刻不容缓。而且高校科技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有的项目受到国家的重视,会有足够的资金,但没有受到重视的项目就需要自己去寻找支持资金,只有这样,他们的项目才得以产生,得以继续。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来实现各个项目、各个部分的实时联系,通过信息网得知市场和企业的实时讯息,同样企业也可以通过信息网得知高校科技发展的实时情况。这样能够在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取得相应的社会效益,从而能够做到帮助国家增强科技水平,获得更多科技发展成果的能力。

3.4建设高素质科技管理队伍

一所学校能够有什么样的学生,跟学校的教师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与学校环境也有一定的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学校的师资力量。高校科技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具有从事这一职业的素养,他们需要超强的管理能力和公关能力。所以高校需要一支高素质科技管理队伍,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开放的思想,创新的理念等等。他们需要对管理有着丰富的经验,可以处理各方面的问题,各种突发情况,我们还要设置相应的鼓励机制,以此激发高校科技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高校科技管理工作人员面临着要创新理念,建立创新机制的问题,所以要在科技管理方面产生创新的发展性的理念,来顺应当前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以创新思维指导科研工作实践环节,达到科技管理创新的目的。

4结束语

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创新,进行这项工作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事情,我们需要根据时代不断变化的高校特征来适时改变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理念和机制。现在时代一直在变化,所有事物都在变化,我们要适应这种变化,对现有机制和制度进行不断的创新进行改变,以此才能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变化,更好地帮助高校科技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义.地方高校科研管理改革的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5):65-69.

[2]诸为.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方面军[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0(1).

[3]宋,田雪莲.高校科技管理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07(6):244-248.

[4]邹良玉.高校科技管理理论与现状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4):105-110.

科技创新机制范文第6篇

按照科技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深化农业科技队伍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布局及机构设置,努力营造科技人员潜心工作的政策环境。尤其要加强农业前瞻性高新技术的原始创新,加大农业信息技术研发力度,取得农业新技术成果,加快建设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群,抢占农业高新技术制高点,同时还要围绕引领支撑农业优势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着力加强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的技术集成创新,突出品种、技术、装备创新重点环节,在制约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2制定、出台扶持农业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科技产业政策关系密切,要从实际出发,一方面充分发挥已制定的人才优惠政策、科技创新创业政策;另一方面围绕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和人才引进培养,加快制定能满足丰城市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推广应用需求的新政策,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人员的分类评价体系,健全农科教结合的推广机制。同时,还要以产品创新和产品市场创新为中心,对那些技术含量多、市场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的农业产业予以重点产业扶持,加速其产业化;对涉农企业,则要注重落实税收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优惠等政策,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升级,鼓励企业承担国家各类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3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应加快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为补充的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在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并综合利用各方力量和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以贴息、投资或无偿资助等方式,支持涉农企业开展科技创新。

4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首先应加大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度。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是发展现代农业最重要的资源和主要推动力,是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应着手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新机制,在创新平台、科技项目、科研经费等科技资源的配置,以及科研成果评价、个人业绩考核、生活待遇提高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氛围,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其次应促进农业科技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应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教育。农民是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应把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作为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重点,作为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农民科技教育应以农民实际需求为主要培训内容,通过农广校、技术讲座、信息网络、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分层次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农民致富技能培训和农民上网培训,着力提高农民对产业技术的承接、应用和转化能力。

5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体系

科技创新机制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媒体;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随着我国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一项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战略手段,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同时还可以实现精准扶贫。但是从我国农业发展的整体状况来看,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科技与生产和产业发展之间出现严重脱节等问题。而且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如农民素质、自然因素等,大大限制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为此,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针对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采取科学措施,进行战略性调整,加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对促进我国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意义

新媒体时代下,以“科学布局,优化资源,创新机制,提升能力”为总体思路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核心目标为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创新效率。(2)实现手段为合理整合和有效利用资源,并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机制。(3)主要任务是以粮食为主,其中包括生态安全、农民增收以及粮食安全。(4)系统设计,包括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产品创制、成果创新。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开放式体系,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企业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国家农业技术创新基地、试验站以及企业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在新媒体时代,科技创新的作用逐渐突出,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国农业要实现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转变,关键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撑。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系统的庞大工程,基于科技的产生与供给这条线索,可分为农业科技创新需求、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和农业科技创新的组织制度四个部分,构建新时代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梳理与分析,总结其相关研究成果得出: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经济基础,对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资源来源具有决定性作用。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机制的分析研究,二是对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规模与结构的分析研究,三是对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效益进行分析研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最主要的动力因素是农业科技创新需求,其主体包括农户和农业企业,相关研究也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农业科技创新的组织制度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其承担的任务一方面是对科技新产品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在于分析研究现阶段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构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输出端是应用,其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农业科技的供给侧,并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研究,即模式、推广主体和推广体系。

二、农业科技发展的阻碍因素分析

1.农业基础依然比较薄弱。农业基础条件差,设施薄弱,装备落后。科技进步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宜。

2.农业科技体制亟待改进。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工作涉及部门多、层次多,科技创新资源分散,创新效率不高;产学研联系松散,农业科技协调创新培育重大成果的机制尚未形成;学术评价体系和导向机制尚不完善等。

3.农业科技供给侧结构亟待优化。农业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融合度不高的问题普遍存在,农业科技成果产出和供给侧结构不能更加有力地支撑农业结构转换和扶贫攻坚的现实需要。

4.农业科研滞后于科技发展需求。从农业科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其所承担的使命来看,农业学科发展不均衡,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尤其是公益性领域和新兴学科的发展滞后于科技发展的需求。

三、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不仅能够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科技成果,同时还能够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科技创新人才,满足农业科技创新的供给侧需求,所以还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促进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关键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1.明确农业科技创新的功能和定位,合理规划和利用科技资源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应合理确定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功能和农业科技创新的目标定位,农业科技创新措施的实施应紧紧围绕其发展目标,在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合理规划和布局科技资源与项目,引导科技资源的有效聚焦和整合,注重各创新要素的有机衔接和相互促进,优化科技布局力量。

2.完善科技计划管理和投入增长机制理清市场和政府投入的边界,充分发挥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两种力量和两种资源。对于受益主体明确、市场调节有效的研发与创新,都应该充分运用市场调节机制,大胆地让市场去调节。

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及能力建设科学规划建设一批布局集中连片、生产设施先进、体制机制健全、示范带动效应较强的省级科研院所,以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4.加强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研究创新积极推动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全过程,大力发展数字农业、精准农业、智慧农业,加快信息化对传统生产模式、产销关系的提升改造,完善灾害预警防报体系,推进农业信息化等领域。

5.加强农业科研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为了引起更多的创新性人才,应建立激励创新的人才评价制度、促进学科带头人的培养;通过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对科研单位从事科研、管理、推广服务咨询等的各类人员实行分类管理,采用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的创新意识,进一步扩大农业科技人才创新队伍。通过实践锻炼及“走出去”“请进来”等途径,造就一批具有科学前沿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一批熟悉业务的农业科技管理人才,一批适应现在农业发展趋势、支撑精准扶贫的农技推广人才。

科技创新机制范文第8篇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协同创新;高等学校;博弈论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其过度依赖资源发展的经济模式表现出强烈的“锁定”特征,进而陷入“矿竭城衰”的困局,使得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在经济新常态之下,科技创新成为带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首要动力,但由于创新资源稀缺、创新主体缺少协同,致使资源型城市的技术进步动力不足、技术创新缓慢。校地协同创新是政府、高校、企业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和知识增值,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大跨度整合的一种新型协作方式。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地方政府是科技创新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科技创新资源的主要配置者,而高等学校则是引领科技创新、培养技术人才的核心力量,协同双方在各自的领域均有各自的优势,建立良好的协同创新机制是彰显地方政府和高校各自优势的必然途径。

一、资源型城市校地协同创新博弈模型的建立

资源型城市政府和高校作为协同创新博弈的两个主体,博弈双方均有合作和不合作两种策略可以选择。对于政府方来说,我们不妨设A1表示地方政府决定合作,选择这种策略概率为p;A2为地方政府决定不合作,选择这种策略概率为(1-p);同理,对于高校方而言,B1代表高校决定合作,选择这种策略概率为q;B2代表高校决定不合作,选择这种策略概率为(1-q)。当政府和高校都选择不合作时博弈结束,政府和高校分别得到最初的基本收益R1和R2。当选择合作时:(1)若政府和高校都选择合作时,政府和高校都会产生合作成本,假设其合作成本分别为C1和C2。同时假定政府和高校在进行合作后的超额收益分别是N1和N2,可以得到(N1-C1)、(N2-C2)均大于零。(2)若政府选择合作而高校选择不合作时,政府则需支付C1的合作成本,高校方在取得R2基本收益的同时,从其机会主义行为中能额外获利V,且V<N2。同理,当高校选择合作而政府选择不合作时,高校则需支付C2的合作成本,而政府从其机会主义行为中额外获利M,且M<N1。

二、资源型城市校地协同创新动态博弈的稳定策略

资源型城市政府和高校协同创新博弈的系统有两个稳定点,我们称之为均衡策略,组合的策略分别为:(A1,B1)和(A2,B2)。其中(A1,B1)代表政府方和高校方均选择合作;(A2,B2)表示政府方和高校方均选择不合作。

1、超额收益N1和N2

超额收益是政府和高校在真诚协作的前提条件下,能够从协同创新活动中所得到的高于双方初始利益的收入,它是政府和高校进行协同创新的主要推动力。由图1可知,政府超额收益N1越大,那么p0则会变小,此时图1中F点会靠近左边,上图中的①和④这两块区域就会变大。可见,政府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会继续和高校合作。同理可得,高校超额收益N2越大,此时F点会靠近下方,高校就会倾向于选择合作。对于博弈双方而言,超额收益对于协同创新中最佳合作形态的形成有比较正面的影响,那么合理处理双方对超额收益的预期尤为重要。

2、合作成本C1和C2

合作成本指政府和高校为能够顺利进行协同创新活动所支付的经济和非经济成本,它是协同创新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保障。从图1中可知,政府和高校的C1和C2越小,F点就会向左下方靠近,政府和高校合作的概率也就越大。一方面,创新活动在获得收益回报的同时,也意味着成本支出;另一方面,创新活动所蕴含价值并非简单的机会成本就可度量。合作成本C1和C2大小虽然重要,协同双方的成本控制效率同样关键。

3、机会主义利益V和M

在博弈的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随机性的差异性,博弈双方存在通过机会主义行动获取部分好处的可能。从图1中可知,机会主义利益V或M增大,F点向左下方平移趋势相对变小,则没有获得机会主义利益(或者在上一轮博弈中受损)的一方在接下一轮博弈中就会倾向于选择不进行博弈。综上所述,在超额收益较大、合作成本较低、机会主义带来的损失比收益大的情况下,资源型城市政府和高校倾向于选择合作,也就是协同创新,这样才能使博弈双方的利益更大化。由此,我们通过演化博弈模型论证了协同创新的必要性,但为了资源型城市校地协同创新机制更好的发挥作用,我们要进一步探索资源型城市协同创新发展的实现路径。

三、资源型城市校地协同创新的实现策略

1、探索多元化的校地协同创新模式

一是协同开展产学研合作,地方政府应该着重加强资金扶持与政策引导,来促进政府、企业、学校之间的更好的合作,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将合作的效益最大化。二是协同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引导高校建立研发机构、科技城、中试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促进科研成果更好地落地实施。三是协同培养紧缺型人才,探索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共用、产学研合作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

2、构建一批校地协同创新中心

为了提高协同合作双方的积极性,在提高超额收益的同时,也需要降低资源型城市政府和高校的合作成本。政府应与高校携手,以高校优势学科为基础,面向资源型城市新兴产业发展、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关键瓶颈与重大需求,建立一批校地协同创新中心,让校地协同创新中心成为资源型城市创新发展的主要载体。

3、建立校地协同创新座谈会制度

为加强政府部门与高校之间的联系,减少机会主义利益的存在的可能,应构建一个有效的校地协同创新座谈会制度,双方定期、轮流组织召开座谈会,在通报经济发展现况以及协同创新进展的同时,还能方便协同创新的双方及时交流,更好地解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4、健全校地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引导社会力量发展创新创业服务机构,支持社会力量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引导龙头企业与高校合作共同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统筹推进检验检测认证平台建设,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推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

参考文献

[1]朱祖平:基于工业链的企业创新的整理管理[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2).

[2]马志强:基于校企协同创新博弈分析的高校服务价值提升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6).

[3]彭本红、周叶:企业协同创新中机会主义行为的动态博弈及防范对策[J].管理评论,2008(11).

[4]刘玉玲、肖艳:国内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研究综述[J].理论探索,2013(2).

[5]曲洪建:协同创新模式研究综述与展望[J].工业技术经济,2013(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