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科技创新机制范文

科技创新机制范文

科技创新机制

科技创新机制范文第1篇

1.1指标体系的构建通过文献调查和访谈调查,对于如何来评价一个企业的科技创新机制的建立情况,具有较大的分歧。多位专家侧重软评价,认为制度和文化是最为重要的东西,但是仍有多位专家侧重硬评价,认为投入、产出和保障等各个方面是更为重要的科技创新机制。为此,本研究团队进行了大量的文献查阅,同时综合10位专家的意见,对于民营企业创新机制,构建了创新投入能力、创新实施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保障能力四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详细见表1。(1)创新投入指标:主要是指民营企业对于科技创新的投入和参与情况,是最能体现企业是否重视科技创新的指标。包括研发人员占比、研发投入占比、承担省级以上科技立项、合作开发的项目、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情况,五个指标,这些指标体现了从资金、人员以及在技术领域的深入情况,能很好的体现一个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2)创新实施指标:是衡量成果转化的重要指标,科技创新的目的是让成果转化,才能形成生产力,为此包括:国内先进技术(设备)、生产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比重、销售人员占比、销售费用占比,主要是指在转化阶段,人员、设备以及营销方面的投入;(3)创新产出指标:是衡量科技创新成果产出的重要指标,包括产品(服务)收入占比、软件著作权、拥有的专利、非专利技术、市场占有率,主要体现了这一个阶段,科技创新成果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以及企业拥有的创新成果情况;(4)创新保障指标:是综合的经济指标,是让科技创新成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包括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利息保障倍数、流动比率、综合毛利率。综上所述,科技创新机制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实施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保障能力四个方面来评价,涵盖了科技创新的前中后,是科技创新机制的最完全体现。

1.2评价指标权重设计为了构建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构建好指标体系以后,我们针对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再次访谈了10位学者,让10位学者对指标体系进行赋分。根据赋分情况,利用spss进行了聚类分析(ClusterAnalysis),同时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求得权重。最后根据不同指标评分建立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建立矩阵和一致性检验。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最终权重值,得到分配指标的权重如表2所示。

2科技创新机制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性模型构建及分析

2.1分类指标的计算为验证假设模型Y=α+βF+δ,本文对构成F所涉及的分类指标的具体计算为。

2.2核心竞争力指标Y的计算选取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利润两个指标:(1)主营业务利润:是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得来的,是营业利润的主要构成,是反映科技创新成果的最直接指标。(2)资产回报率(ROA)=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根据对浙江省内50家民营企业的调研数据,样本超过30,适合做回归分析。首先,我们将50家民营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标准化,然后进行KMO检验,KMO检验的结果是0.5,适合做主成分分析。为此,我们将数据进一步做了主成分分析,得到主成分的特征值:因子为资产收益率,特征值为0.5148,剔除主营业务利润。为此,我们可以得到Y的组成是0.5148资产收益率。

2.3模型的建立首先将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的由X1到X19共同得到的F值作为自变量,核心竞争力指标Y作为应变量,Y和F的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为0.637,存在显著相关,单侧显著性为0.434。为此我们进一步做回归分析,最终拟合的Y和F的回归模型如下。

2.4对模型的总结(1)一个企业的科技创新机制的建立涵盖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实施、科技创新产出和科技创新保障四个方面。本研究共设19个指标,根据层次分析法结果,19个方面的贡献率不同。(2)而核心竞争力的评价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识别出了唯一主成分,为资产收益率,提出了主营业务利润作为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之一的假设。根据主成分分析法,我们得到核心竞争力Y=0.5148资产收益率(3)通过线性回归,从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科技竞争机制的建立对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正相关关系。但是科技创新机制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不是完全正比的,一倍的科技创新机制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但不能得到同样倍数的增长。

3科技创新机制对浙江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3.1样本的获得和选取本研究采用走访并访谈调研的形式,事先准备好了好了访谈提纲,主要涉及两个方面问题,第一根据近年企业状况,收集19个反映科技创新机制的指标数据,第二是根据企业的近期财务报表,获得反应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指标数据。此外,数据的收集一些来源于被访者的描述,另外一些通过查找公司的资料来获得。在浙江省内随机选取50家民营企业,企业主要来源于报国家创新基金、火炬计划以及重点新产品的企业。

3.2数据分析

对样本的描述分析(1)科技创新机制衡量指标样本我们在前面研究中定义了每个变量的含义,从spss的描述统计表中可以看出,企业间变量差异较大,详细见表3。(2)核心竞争力样本的描述统计核心竞争力我们设定了两个衡量指标,根据这两个指标变量的统计数据,我们对其进行表述分析,详细见表4。(3)实证分析根据前面研究,通过专家打分法以及层次分析法,最终获得,b1~b19的数值。为了测算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关系,把通过上述方式获得的科技创新机制F作为被解释变量,着重分析这个变量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程度。本研究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模型设置。当前对计量模型的回归以线性为主,故采用线性回归的计量模型,把计量模型设为。式中α为常数项,δ为随机干扰项,F各指标权重的计算在研究中,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在假设中,我们设计了两个指标来衡量Y,为此我们通过spss对统计量进行了主成分分析,最终剔除了其中一个因素,获得,Y=0.5148V22资产收益率。Y和F的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为0.637,存在显著相关,单侧显著性为0.434。接着我们对模型进行了线性回归。模型中表明,核心竞争力与科技创新机制存在正相关关系。

4主要结论

科技创新机制范文第2篇

分析信息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状况,要进一步加强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图通过在校期间的培养夯实基础,为其未来创新性积蓄能量。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构建创新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高校各部门要协调起来,优势互补,最好是能够成立信息科技创新工作小组,统一规划和领导信息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指导信息科技创新教育的发展规划、资金筹集、活动开展等。完善工作小组的组织协调,加强工作小组的成员构成。将科技创新提高到工作的中心位置,划拨专项资金,不定期邀请科技创新学者、专家讲学传授经验,指导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营造平等轻松的教学科研环境,倡导师生之间平等对话,鼓励学科专业间交叉渗透,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组建高素质、富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指导信息科技创新教育活动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两个问题,首先是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不具备精准判断,不好把握自己的研究方向,其次学生由于缺乏实际应用经验,不太了解自己对某一具体问题或项目开发过程中所用到的技术。配备相关指导教师介绍信息类专业方向及前沿技术研究,对具体项目提出自己的建议,帮助学生找准研究方向,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加强科研基础建设,改善学生科研条件,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目前科研立项及经费设置中高校普遍存在重视教师科研而忽视学生科研的现象,很多高校甚至没有任何学生科研支持及经费投入。要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有序对学生开放学校各类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在学生科研立项及经费投入上适当倾斜,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科研活动。采用灵活的管理模式如学分制等,明确职责及任务,奖惩分明,激发师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二、构建信息科技创新教育的内容体系

(一)塑造校园文化,营造浓厚的信息科技创新氛围着力构建适合信息科技创新的校园学术氛围,大力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其在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完善自己,培养其勤于动脑勤于动手的意识,积极推动发展科技社团打造创新队伍,发掘学生创造潜力,培养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在整体环境熏陶下,积极引导其发展个性,增长见识和才干,激发科研热情,培养创新精神,形成浓郁的科技创新氛围。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伴随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科之间存在分化综合,边缘学科、横向学科不断涌现,求知需求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阶段的学习了,不断学习成为生存基本需求。要勇于打破学校阶段性教育束缚,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及专业结构,体现课程的创新性及多元性,强化学科间的联系,加强基础,优化结构,以提高素质为基本原则,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信息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不断探索,社会不断发展会赋予新内涵。高校应积极探索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素质要求和个人发展为根本,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推进教育教学现代化。

(三)倡导学生参加科研,吸收大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关键步骤是结合教学和研究,让学生能尽早接触到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科学思维,鼓励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大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作为科研助手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教师也可以划分科研子课题交给学生,使学生有机会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研究问题。培养过程中要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机制,提高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整体水平。

(四)有意识、有组织地推出高水平的课外科技活动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创新意识淡薄、竞争意识不强的现象,课外科技活动基于问题进行探索和学习,模式多元标准多样,能充分调动学习主动性,激发创造性思维。按照兴趣爱好结合职业规划自由选择,具备进行创造的内在动力,借助多种途径捕获知识和信息,尝试多种方案,合作者之间开展讨论并互相启发,学校保障政策制度,提供物质条件,在自由、宽容、开放的环境中培养信息创新能力。组建院校科技协会,鼓励团队协作精神,保证科技活动的连续性和作品质量,不断提高科技活动水平,完善科技创新活动条例,拓宽渠道,积极寻求社会广泛支持。

(五)举办知识讲座和科技征文活动知识讲座和科技征文系列活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便于广大学生共同参与,积极开展专题讲座,广泛邀请相关领域内专业人士分析介绍学科当前的研究状况和热点问题,然后引领学生开展研究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和理解,然后由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指导交流。讲座的内容安排上不应过于注重效果及形式,重要的是营造和活跃创新气氛,重点把握讲座内容的新颖性与生动性。各院系配合相关职能部门举办征文比赛、科技制作活动等,该方式适合广大学生参与,使他们在宽广的想象空间自由思维,各院校之间可以展开合作、积极沟通,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科技创新机制范文第3篇

1.1科研创新能力及科技成果贮备增强新疆农业科学院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贮备较“十一五”明显增多。一是新疆农业科学院承担国家部委、自治区重大项目明显增多。“十二五”以来,共承担国家、自治区级重大项目(课题)37项,争取科研项目经费大幅度增加。截至2013年年底,争取科研项目财政经费累计3.22亿元,3年已达到“十一五”累计财政经费总额的118.4%。二是科技成果水平质量显著提高。“十二五”以来,取得科技成果27项,获得各类奖励44项;审(认)定农作物新品种39个,4个品种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1项、实用新型专利65项;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编制完成109项农业行业及地方标准;686篇,其中,SCI收录22篇;出版专著36部。三是基础研究力量进一步加强。“十二五”以来,国家和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分别获批36项和50项,立项数和经费数均创院历史新高。“十二五”以来,在全区累计示范推广各类农作物新品种(系)187个,新品种及栽培技术示范累计推广面积约208万hm2;累计示范推广农产品无害化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高效实用节水、果树优质高产栽培、果粮(棉)间作等实用技术98项,建立各类科技示范点161个,累计技术服务面积47万多hm2;累计推广残膜回收机、热风炉、卷帘机、滴灌设备等新机具及新产品5400多台(套)。这些成果和技术为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区的农业科技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1.2学科建设进一步优化“十二五”以来,围绕自治区现代农业全局性、方向性、关键性重大技术问题,新疆农业科学院对现有学科进行战略性重组,形成了10个重点学科、25个重点专业的学科建设战略框架,为院学科发展确定了目标、任务和方向。另外,形成了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类研究结构合理、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优势学科体系。一些如西甜瓜、棉花(长绒棉)、加工番茄、红花、油菜、甜菜等特色作物优良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和先进水平。同时,积极开展了新兴学科专业建设,探索了与国民经济发展、产业兴起密切相关的潜在学科和专业,拓宽了科学研究与发展领域。

1.3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十二五”以来,启动实施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大力推进了人才强院战略,并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工作机制,出台了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引进高层次人才以及少数民族科技骨干遴选等意见办法。同时,加大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聘请14名院士、部级专家担任特聘专家和客座研究员;在职培养博士19名,其中,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培养15名,取得博士学位3名;引进急需紧缺专业博士7名;遴选院“少数民族科技骨干一、二、三级”人选18名,并进行重点资助。

1.4科研设施和条件建设不断增强建院以来,新疆农业科学院共有国家、省部级科技平台76个。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条件平台建设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是2011年成功获批农业部30个重点学科群中2个区域重点实验室和7个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并且“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乌鲁木齐)”顺利举行揭牌仪式。二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申报的“特色林果产业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命名,组织申报的5个自治区级工程中心项目获得批准。

2新疆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不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不仅包含硬技术创新和软技术创新,还包括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多次应用[2]。新疆农业科学院现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与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突出,难以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自治区现代农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础作用。具体表现在:农业科技力量布局不合理,条块分割、力量分散,缺乏学科间的大联合、大协作机制;科研与推广的投入比例存在不合理之处,“重科研,轻推广”现象长期存在,导致推广工作停滞不前,阻碍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自身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的人事制度改革、以体现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加强管理和提高效益为重点的科研管理制度改革尚未完全实现。

2.2产学研创新机制不完善市场机制在自治区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尚未在体制机制上解决。一是目标不趋同。科研机构以新产品、新技术为目标,高等院校以项目、论文为导向,而企业是以研发适销产品为需求。二是信息不对称。科研、高校和企业研发人员缺乏信息互通,3种类型人员缺乏整体思考。三是成果难共享。在当前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情况下,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和统筹安排,科研、高校、企业的研发成果难以共享,就算是合作,也往往是为了争取项目临时组合,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

2.3科研经费支持量不足据自治区农业科研院所普遍反映,随着近几年国家、自治区在农业科研方面投入的不断增加,科研院所“找打仗钱”的压力大为减轻,但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不足的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农业科研院所持续稳定发展的瓶颈。就新疆农业科学院而言,虽然科研经费近几年大幅度增长,但人均科研经费只有2.5万元。由于新疆地广人稀,各县市之间路途遥远,往返实验基地的差旅就用去大半,加上现在新疆劳动力紧缺,用工费用急剧上涨,实际真正用于科研活动的经费寥寥无几。

2.4优秀领军人才匮乏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3]。近几年,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新疆农业科学院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与全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为科技创新人员总量较少,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4-5]。在隶属新疆农业科学院的16个农业科研院所中,正高级职称人员88人,占科技创新人员的10.85%,平均每个研究专业1人;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员33人,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加上农业科学研究周期长、风险高、产业弱势、知识产权保护难、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投资相对较少、工作环境艰苦、服务对象群体较弱的特点[6],使农业科研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更加困难。

3关于新疆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的思考与建议

3.1协调自治区科技管理力量,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围绕自治区六大产业,针对生产一线重要技术需求,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根据科研机构在全疆各地的示范基地、试验场站,在全疆选取有代表性的重点示范县(市)进行“院县共建”,共同组建科技队伍,创建科技团队式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采取面对面、手把手、心贴心的科技成果推广方式,使农民与科技人员建立起稳定的技术供需关系和良好信誉关系;依托重点示范县(市)建设,集成新品种、先进实用技术集中展示,使广大农民能“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同时,使科技人员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在生产实践中不断调整科研方向,获得科技创新灵感,促进科技成果研发。通过解决科研、推广与生产实际脱节的问题,引导农业原始技术创新向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方向转变[7],使科学技术更加贴近农业生产实际、贴近农民需求。

3.2促进新疆现代农业生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形成产学研合作机制联合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涉农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利益共享、协同创新的产学研合作机制[8],针对自治区农业发展重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强调多主体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协同推进机制,重视发挥政府、大学、科研院所及企业等不同主体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9],实现科技创新的上游延伸到广阔的基础研究领域,中游覆盖产品生产和产业化的全过程,下游延伸到广告策划、品牌营销、售后服务、商业方法等诸多环节,体现产学研合作的多元化目标。各涉农机构提出合理的分配机制,共同参与、互有分工、利益分配、互利双赢,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发挥对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3.3整合农业科技资源,设立农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由于农业科技创新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靠其自身很难提高科技创新的科技储备能力[10]。按照农业科技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建立以政府为农业科技投入主体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机制,设立自治区农业科技创新专项,实现以项目为纽带、以任务带团队,形成相对稳定、持续支持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建立科学的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采用定向委托的方式交给自治区评价好的相关法人机构自主支配,以激励和保障科研人员根据农业生产实际自由地、创造性地开展研究活动。另外,支持学科建设、新兴学科培育、人才培养引进和条件平台建设。一是加大主要用于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机构基础设施维护、科研仪器设备购置和升级改造、科技基础平台建设等经费的投入力度;二是加大主要用于支持创新体系科研机构完成科研任务、开展重大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研究等经费的投入力度;三是加大主要用于科研机构的基本支出和运行保障经费的投入力度。通过稳定投入,让科研人员有一个稳定的科研投资预期,搭建良好的科技平台,营造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政策环境,减少科研人员为项目立项、评估等环节分散的精力,使他们能够集中力量搞好科技攻关与示范推广,并把科研成果应用到生产实际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科技创新机制范文第4篇

一、法国公立科研机构协同创新机制的特点

作为17世纪启蒙运动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法国在思想上的率先解放和进步迅速推动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各方面繁荣发展,支撑法国在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领域逐步确立全球领先地位并一度成为世界重要的科学中心。之后,得益于拿破仑和戴高乐在工程师精英制教育制度和科学国家主义方面的历史贡献,法国不但在绝大多数基础科学领域保持一定优势,如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获奖专家人数位列全球前列,而且在航空航天、民用核能、生物医药、高速铁路、军工制造等重大高科技产业的全球影响力和市场份额也同样保持世界强国的地位。法国之所以能取得以上成就,主要是依靠戴高乐时期建立的独立自主的科技创新体系,以及服务于“举国体制”的协同创新机制。这种体系和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浓重的科技国家主义色彩。法国在历史上一直是欧洲大陆最具中央集权制传统的国家,每次国力处于巅峰均是在中央集权制最鼎盛的背景下实现的,因此法国科技创新体系特别是二战后由戴高乐建立的现代科技创新体系具有政府主导、中央垂直管理的特点,与我国科技创新体系非常相似。法国通过在若干战略科技领域设立公立科研机构,构建和完善国家科技计划、评估、咨询和成果转化体系,建立各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的有效机制,有效保障了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战略需求,为支撑法国在科技与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辉煌三十年”(20世纪60—80年代),捍卫法国在全球经济、军事和科技创新上的大国地位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是大型公立科研机构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据绝对核心主导地位。与美国以高校为侧重的科技创新体系不同,法国是以大型公立科研机构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1939年即成立了欧洲最大的公立科研机构——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大力夯实和强化基础研究。在二战结束不到10年的时间内,聚焦核能、航空航天、信息技术、农业、能源等领域,成立了法国原子能与可替代能源委员会(CEA)、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国家通信研究中心(CNET)、国家农业科学院(INRAE)、石油研究院(IFP)等一系列公立科研机构,建立了以自由探索为导向的“科学与技术类”和以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发展为导向的“工贸类”二元公立科研机构体系。不但数量和规模较其他欧美国家占优,而且总体实力位居全球前列,在2016年底美国汤姆森路透集团“全球十大最具创新力公立科研机构”排行中,法国原子能与可替代能源委员会(CEA)、国家科研中心(CNRS)、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同时入选,法国成为入选榜单数量最多的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讲,法国的公立科研机构可被看作是按照领域布局的“广义国家实验室”。三是法制化保障的跨机构和跨学科创新生态。为高效利用科研人才,促进机构协同创新,法国政府在1982年和1985年先后颁布实施《科研与技术发展导向与规划法》和《科学研究与技术振兴法》,首次以立法形式赋予科研人员享受国家公职人员的社会地位与福利待遇,实现不同公立科研机构、高校之间科研人员“同工同酬”,科研人员可以根据研究兴趣和科研任务所需在不同机构之间自由流动,而不再受制于不同机构在个人工资、奖金、津贴等待遇方面的差异。此外,2013年,法国政府出台《高等教育与研究指导法案》,进一步深度促进高等教育与科研的融合,公立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可以与高校的教职人员联合组建混合研究单元(UMR)。据统计,目前90%的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的研究单元是与其他机构合作设立的混合研究单元,85%的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研究单元与大学医学院、医院以及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法国巴斯德研究院等共同资助和管理。这类混合研究单元的物理工作场所可自由设在公立科研机构或合作高校的园区内,进一步促进了“广义国家实验室”之间的深度融合和协作,成为法国公立科研机构强化统筹动员能力的一大特色。四是政府主导的官产学研国家协同创新联盟。由政府依托公立科研机构、在国家层面牵头组建若干领域的创新联盟或虚拟主题研究所,是法国近年来强化公立科研机构“广义国家实验室”地位的创新举措。该举措旨在加强公立科研机构在重大战略科技领域全创新链的主导能力,推动和促进不同创新主体之间开展更深度的交流与合作。目前,由法国国家科研署(ANR)牵头,已在全国范围内按照领域组建了生命科学与健康研究联盟、国家能源研究协调联盟、数字科技研发联盟、环境研发联盟和人文科学联盟五大联盟。各联盟成员单位包括主管部委、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相关机构,通过理事会的方式共同凝练未来发展方向,努力实现“同频共振”。此外,为确保联盟建设取得务实成效,每个联盟内部还按照学科设立不同的虚拟主题研究所,促进不同机构的研究团队开展横向交流和合作。尽管这些虚拟研究所并无经费支持,但利用其官方搭建的全国性合作网络将国家研究需求下沉到研究团队。

二、启示与思考

国家实验室是二战期间萌芽的一种新型科研组织模式,是美国联邦政府在特定时期,围绕物理、生物、能源等领域设立的创新主体,该模式在美国成功实施“曼哈顿工程”并率先研发出原子弹而备受各国关注,开辟了公立科研机构与大学、企业或非营利机构合作的新模式,现已成为象征美国科技实力的“名片”。受本国政治制度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法国并未采用类似美国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模式,在科技创新体量和投入方面也并不占优,但凭借其以公立科研机构为核心的国家协同创新体系以及在基础研究领域的长期积累,法国在航空航天、民用核能、生物医药、能源等战略性高科技领域的创新实力与美国保持在同一水平,且保持了自身特色。这对我国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具有启发意义。一是,国家实验室体系是实施高效科技创新的一种模式,须结合本国国情和科技发展阶段“量体裁衣”。法国与美国政治制度不同且国家体量相差较大,因此法国利用中央集权制的制度特色,为公立科研机构统筹协调全国创新资源、牵头组织联合攻关提供根本制度保障,并在不同领域按照“广义国家实验室”的概念构建全国性的协同合作网络。相比之下,美国国土面积是法国的近20倍,有50个州,每个州都具有一定的司法和行政独立性,造成联邦政府在国家层面的布局和决策必须建立在平衡联邦和州政府各自关切和利益的基础上方可实施,跨州资源调配存在制度性壁垒,联邦公立科研机构充分统筹国家资源,因此由联邦政府投资、依托国家实验室所在地的大学、企业或非营利机构运营的建设和运行模式符合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特点。二是,机构间协作藩篱和人才流动壁垒是国家创新体系面对的传统挑战,协同创新机制的制度性建设至关重要。从全球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看,科技创新的概念和范畴不断拓展,包括国家实验室在内的公立创新主体,其功能和定位从最初单纯开展科研攻关,正向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下游延伸,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正日趋深入和频繁,不同创新主体之间传统体制性和机制性问题很难通过另起炉灶的策略解决,必须利用法律和合同等手段建立和健全协同创新机制。法国和美国在法律保障、政策支持以及激励机制上的成功实践值得参考和借鉴。三是,公立科研机构依然是国家实验室建设不可替代的战略支撑力量。无论是美国联邦政府出资建设的国家实验室,还是法国公立科研机构内设的国家研究所,其本质都是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对大体量科学设施平台、人才、经费等资源的组织协调主体,公立科研机构成立的背景和定位决定了它与大学从事教育和创造知识、企业创造产业价值的定位均不相同,在肩负“国家事”和“国家责”方面具有更强的遗传基因和使命感。因此,在国家实验室建设中应充分利用公立科研机构在国家创新体系的牵头作用,发挥和提升其在新创新格局下的战斗力。

三、相关建议

科技创新机制范文第5篇

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我国农业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现如今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依然以政府为主体并与科研单位、学校等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而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推广也产生了以下几类问题:

1.1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管理万式陈旧技术人员不足

现如今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其管理体制也是由行政管理机构来制定的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现如今农业组织管理体制已不适合现在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而通过对现如今各地区农业推广技术人员的调查技术人员的配备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非常稀少

1.2科研、教育、推广、生产脱节

由于我国现如今农业推广是以政府为主体的行政万面的倾向了非常强这也就造成了早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科研成果与农业发展严重脱轨科技的创新、推广不能很好地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这也就造成了现如今的院校研究与农业现状不相适应的现状

1.3条块、部门、地区分割

现如今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形式是由专人对这一地区进行推广其他人员不能进入本地区这也就造成了条块、部门、地区的分割使得技术不能相互借鉴从而影响了技术推广速度和推广质量

1.4政府统管所有的技术推广工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在我国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形势下政府依然作为技术推广的主体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然而这种推广形式已不能买行现如今的市场经济形势往往政府很好的构思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达不到预期效果从而阻碍了我国农业科技的进步

1.5农业科技推广知识相对落后缺乏一支高素质的技术推广队伍

在当前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人才力量是这一体系中的关键而当前我国农业推广过程中现买情况却是农业人才知识相对落后素质偏低缺乏接受先进技术的能力这也就阻碍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的政策建议

2.1确立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密切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机制

在现如今新的经济体制下政府部门应当发挥起主导作用通过合理手段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不合理的因素消除掉并能够注重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鼓励企业、科院等部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形成以政府为主体企业、科院、农民相互合作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2.2积极推进农业科教体制改革促进农科教、产学研的紧密结合

随着我国现如今农业科技推广问题的不断浮现我国继续通过建立一个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小组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在各地区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因地制宜并不断拓展推广领域、建立科学的推广机制将先进的科学技术真正利用到农业发展中同时可以通过不同部门多种形式的相互结合将农业人员、科研人员、教育人员联合起来从而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

2.3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基层组织的建设

农民合作组织在农科科技推广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政府应当加强对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组织的支持力度通过在不同地区建立基层组织进行技术培训、法律支持、科技推广等工作从而提高人员素质和管理服务水平从买际出发因地制宜更好地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向高层次发展。

三、结语

科技创新机制范文第6篇

现代科技服务业是构建协同创新机制的重要环节,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创新成果顺利转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我国现代科技服务业总体规模小、竞争力弱、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很好地适应构建国家协同创新机制的要求。大力发展现代科技服务业,要把市场机制、基础支撑、财税支持、人才培养和对外开放等作为重点。

[关键词]

科技服务业;协同创新;机制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随着创新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以及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产学研协同创新对于推动产业结构和经济方式的根本性转型,实现新常态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经济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但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发展中存在项目少、层次低、核心竞争力不强、运行机制不顺畅、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协同创新成为短板。大力培植和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服务业,是构建协同创新机制的重要环节,对于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代科技服务业是构建协同创新机制的重要环节

现代科技服务,一般是指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和方法,推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顺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提供的一系列服务活动的统称。也就是说,科技服务是为人类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活动所提供的社会服务。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当今产业不断细化分工和不断融合生长的趋势下形成的新兴产业。2011年国家统计局颁布新的行业统计标准,科技服务业的全称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包括研究试验发展(R&D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以及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服务业等。现代科技服务业由两部分组成,既包括为科学技术自身的快速发展提供服务的行业,也包括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和工具向社会提供的广泛服务。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对科技服务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该《意见》指出,为持续提升科技服务业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要着重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等方面的服务业,到2020年培育一批拥有知名品牌的科技服务机构和龙头企业,并形成科技服务产业集群[1]。

科技服务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是连接不同创新主体的桥梁,具有知识性、智慧型和风险性等特点。研究发现,现代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具有全过程、全系统和全方位特征。全过程服务,即从科技成果初始创新一公里到最后转化一公里,创意、研发、中试、营销和产业全过程参与;全系统服务,即在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大系统中,要对研发成果做出评价,基于评价提出建议,帮助寻找市场资金和上下游产业链,整合产业链,在产业化推广和并购融资上市等方面提供系统服务;全方位服务,即要做到对国内外、域内外,军事与民用、政产学研介金等各种服务对象的全方位服务。科技服务业是围绕创新全链条提供服务的新兴业态。按照服务对象创新、生产、创业和信息咨询等的不同,科技服务业可细分为研发服务业、工业设计创意服务业、创业服务业和信息咨询服务业等。在经济服务化的大背景下,科技服务业向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段转移,工业设计服务业成为快速发展的重要领域。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现代科技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科技产业发展各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支撑和促进科技产业发展。科技服务机构能够有效化解风险、降低成本,促进各级政府和各类科技产业主体与市场主体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提高社会整体创新效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按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行为主体和运作模式,可划分为由政府资助的非营利性机构、依托高校研究机构或行业协会的独立性机构和民间独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服务组织。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创业服务中心(或孵化器)等直接参与服务对象技术创新过程;信息情报咨询服务中心、项目评估公司、会计审计律师事务所等为参与创新活动各主体提供咨询、监督和法律等服务;产权交易所、技术市场和各种人才人力资源中介组织推动创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近年,随着市场细分,在科技中介机构中又相继出现了新型的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等组织。加快现代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要发挥其“催化剂”作用,重点解决我国科技资源长期存在的配置分散、相对封闭、重复建设等问题,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使科技服务业更有效地服务于科技创新过程,推动科技与中国经济深度融合;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业市场主体,拓展市场空间,扩大市场规模,将科技服务业培育成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使其成为中国经济升级转型的重要生力军。大力培植和发展科技服务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是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现代科技服务业能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基于科技创新系统的复杂性,创新资源要素中的人才、技术和资金等不可能在市场中自发获得,在创新实践中也不能自发地进行优化配置。现代科技服务体系不仅可以提供创新资源,还可以促进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科技服务体系既是各创新主体的市场中介,也是创新资源的中介,能够推动这些资源在创新系统中自由流动。科技服务体系中的技术、人才、风险资本、产权交易等服务机构,通过市场化运作,有效整合各种资源要素,实现优化配置。科技服务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质量。科技市场信息不对称广泛存在,成果拥有者非常熟悉技术性能,而使用者对该成果却了解有限。科技服务机构可对企业所购买的技术产品进行信息搜集、技术评估等服务,如科技咨询业可以为企业在科技信息、成果转化、市场调查、发展规划、战略运筹、财务分析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帮助技术买卖双方获得有效信息,降低信息成本,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二是推动社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科技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加凸显。从社会微观层面观察,科技服务业可通过为社会具体产业或行业提供高新技术产品与技术服务,增加原有产业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为所服务对象的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提供智力保障。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层面分析,现代科技服务业以其最新科技产品的高端投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实现社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随着各种创新要素的不断重组和深入对接,新的服务业态和模式不断涌现,如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大型跨国公司多种核心或非核心业务的外包、检测服务等,可以说科技服务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机会,众包、创客、科技博客、创业苗圃等新型商业模式,为小微企业或个人进行创业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援助。三是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高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创新能力的持续积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科研能力稳步提高,创新成果大量涌现。但是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科技成果大量沉淀沉睡于研究院所中,没有很好地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借助于现代科技服务业,上游研究院所和企业研发的隐性技术可顺利转变成下游企业可以使用的显性技术,增强下游企业的运行质量和竞争力,实现上游研发主体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下游企业的需求信息可及时通过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反映到上游,使创新理念更具有实效性;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可促进上下游互动交流,最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二、当前我国现代科技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科技服务业连接生产方和学研方,作为产学研协同创新重要参与者,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我国现代科学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态势良好,服务内容、模式不断丰富,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但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现代科学技术服务业总体规模小、竞争力弱、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存在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一是全社会对科技服务业在协同创新体系中作用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增强。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热门话题,创新成为经济内生动力的关键因素。但培植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能力,需要采取扎实的措施。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对此全社会并没有高度重视。在对外开放格局中,相比于制造业,我国服务业开放时间较晚,市场化水平较低。全社会对知识性服务机构在整个创新体系中作用的认识不足,特别是现代科技服务机构先天不足,服务能力不强,服务范围和空间有限,社会影响力不大。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和管理大师杜拉克等都高度重视企业家的伦理精神,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的根本职能和本质属性,“创新是企业家伦理精神的核心”[2]。受传统文化影响,企业家的伦理精神普遍匮乏,社会信用缺失,社会成员对以现代科技服务机构为代表的中介机构信任度普遍不高。同时,受传统观念束缚,创新知识提供方的科研工作者缺乏对科技服务业功能价值的认同,在专利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和研究成果市场化转化等方面仍然存在误区。高新技术行业及其产品具有高风险、高效益并存的特点,这些不确定性必然会影响到科技服务业自身的发展。二是现代科技服务业体制不健全、发展不平衡。基于特殊的历史现实原因,科技服务大部分资源仍然掌握在国有单位手中,社会化市场化程度较低,服务能力和效率不高。调查研究表明,许多科技服务机构是从政府行政职能部门中分离出来的,受思维和体制惯性影响,其管理依旧采用旧的行政管制办法,缺乏活力。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科技行政管理虽然逐步向服务与事务、政务相分离的方向推进,但科技管理部门职能转变还不够彻底,该由社会承担的服务和该放下去的事务等还没有与政务完全脱离,科技服务业从业机构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东部沿海地区比较注重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构建和有效运转,市场运行和发展环境良好,具有科技服务机构类型多样、数量大、从业人员多等显著特点;中西部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科技服务机构种类少、人员少,难于担当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重任。从科技服务业开展的业务领域看,行业总体布局和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服务中心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发展较快,但旨在推动现代金融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服务机构发展缓慢,还不能满足社会和行业发展的相关要求。

三是科技服务业总体规模过小、自身定位不准、服务内容单一。科技服务面向科技成果的社会化产业化,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劳动,是全过程、全系统和全方位服务。从新产品研发环节中的技术咨询到社会融资,新产品生产环节中从标准、工艺到知识产权,新产品市场流通中的策划和推广,这种高技术智力型服务,需要众多专业、技术和设施的良好集成与配套。科技服务中技术要素处于核心地位,技术转化服务须形成服务链。在我国科技服务市场上,势单力薄的小微机构大量存在,服务内容形式单一。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对科技服务的需求必然不同,个性化、小众化的服务,要求现代科技服务业从业机构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持续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有关实践调查和研究表明,我国大多数现代科技服务业从业机构服务对象定位不准,主要业务和精力集中于关注大型知名企业和政府部门,对广大创新型小微企业关注度不够,导致小微企业难以获得稳定可靠的科技服务。“任务上级给,经费上面拨,披着服务衣,干着垄断活”。服务机构的业务大量来自政府或行政机关,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就会弱化。某些地区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创业示范区的创业孵化中心,还停留在为相关企业提供普适性的用房、水电、物业管理等低端服务,高端人才技术和投资融资服务严重不足。四是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标准匮乏。科技服务机构要想在协同创新各主体间起到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服务技术是核心,人员素质是关键。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科技服务从业人员的资格认定和业务培训等系列制度,现有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知识背景单一,部分从业人员满足于写材料、做“说客”,复合型的懂科技、懂市场和懂法律的人才奇缺。现代科技服务业存在大量信息咨询和推广公司,但它们无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专业确认、筛选及评估,对知识技术转化规律、技术开发市场化运作等专业知识一知半解或蜻蜓点水,无法为成果转化和推广提供深层次服务。我国科技服务业的前置审查门槛低,除专利人等实行资质管理外,广大从业人员缺乏资质准入管理,缺乏系统的市场开发服务培训,不能承担应有的职责。

三、选取适宜的创新模式是发展现代科技服务业的重要抓手

随着科技创新的向前推进,特别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科技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科技服务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集成化、专业化和线上线下服务结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和资金链的紧密结合,是当前我国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要大力推动现代科技服务业向创新链深度拓展,推动单一服务向综合性服务转变;围绕新兴战略产业和产业集群的研发外包、技术交易、创业孵化、融资等,着力培植综合实力较强的科技服务机构提供“一站式服务”能力;积极探索和创新通用型服务的模块化,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满足不同类型市场客户需要;要积极研究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动力、模式、领域和方向等方面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推动现代科技服务业业态和模式创新。西方发达国家科技服务业发展程度较高,在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的发展模式[3],德国大力发展技术转让中心或办公室,美国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打造良性循环的区域产业链,日本政府则采用直接干预与重点扶持相结合的方式推进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模式创新是推动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发达国家发展现代科技服务业一般在初创时期由政府出资建设管理,并逐步形成网络,随后社会组织和普通民众采用市场机制提供服务。我国的现代科技服务业在具体运行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4]。一是打造创新平台模式。把提高科技行业整体创新水平作为根本目标,充分整合科技服务活动中的各种创新资源和要素,共同探索事关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解决办法,并积极为进驻到该创新平台系统的各种企业提供协同创新的机会。推进社会的创新平台建设,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支持和监督作用,谋划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推动创新平台资源的多样化。针对产业创新平台,推动制定行业准入、运行和资金投入等准则措施,引导鼓励业内企业聚集,培育重点企业。二是创新生态模式。创新是一个包含各种要素的生态系统。具有强烈互补特性的各种研发组织或个体、创新型企业、科技服务机构和风险投融资组织应该共同努力,为实现共同的创新目标和社会效益营造健康发展的生态系统。创新生态模式的构建,关键因素是实现优势互补,要在充分考察合作伙伴的信誉和创新能力的前提下科学筛选。以建立创新利益共同体为起点,借助于契约和共同价值追求,着力构建创新命运共同体。三是创新外包服务。科技服务业从业机构以商业形式为本企业以外的一家或多家企业以外包合同方式提供信息、技术、专利申请与保护等科技服务,推动核心竞争力长入传统企业的价值链中,实现创新效益的最大化和共赢。四是创新知识管理。现代科技服务业以第三方形式为市场中的各种创新型企业提供专业的知识信息管理服务。科技服务供应商从企业和企业客户那里采集知识信息,并进行有效筛选、挖掘和研究,为接受服务的企业的创新全过程持续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客户关系等知识资源。五是创新行业标准模式。俗话说,“二流企业做技术,一流企业做标准”。科技服务供应商以创建行业标准为目标,引导企业创新活动,向服务对象提供技术产品或检测标准服务。现代科技服务业从业机构要积极引导服务对象明确战略目标,使其成为行业标准制定者或标准制定参与者;帮助服务对象培养和吸收高层次人才、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持续提高服务对象的创新能力。青岛市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独具特色,在实践中形成了“公共研发服务”和“第三方专业服务”等科技服务业发展模式[5]。青岛市依托国家家电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字化家电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基本建成了“特色产业集群的科技服务生态环境”。其一,通过建立科技企业信用评价、科技专项自动评审系统,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其二,创新“众包+众筹+创客”的服务模式。借助创新众包平台,企业将产品研发设计分发给众多方案提供商,方案提供商通过在线社区提交解决办法,所有参与方案提供者评出最优方案或设想,最终最优方案提供方获得奖励,企业则获得该方案所有权。其三,借助于完善的创业导师、辅导员和企业联络员有机结合的多层孵化体系,为青岛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科技孵化服务。

四、以现代科技服务业为纽带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现代科技服务业掌握着大量的技术供给和需求信息,适应当前“制造业服务化”大发展的时代环境,促进知识创新链与市场开发链的顺利对接,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各主体合作绩效,为产学研各方建立合作的桥梁,为协同创新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和重要保障。科技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分以下几个步骤并采取相应发展策略。

(一)发展战略一是坚持行业协会化。知识密集型特征决定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需要具有多学科专业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地区行业协会为主要依托,进行网络信息服务、技术转让、区域科技需求分析,提供资金支持信息,开展人才培训等活动。行业协会构建基于信息平台和技术市场的人才流动、供需平台,通过资格审查、市场监控和预测等,规范科技服务主体的行为,保障良好的市场运行秩序,实现市场主体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二是坚持政策法规完善化。政策法规由知识产权法案、反垄断法、资本市场规范法及研发和技术转让政策等组成,保障市场和平台的公平性,既确保风险投资者的权益,又保障创新主体和技术购买者的利益。通过明确各类科技服务机构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组织制度和发展模式,形成法律定位清晰、政策扶持到位、监督管理完善、公平有序的市场发展环境。三是坚持服务主体多元化。非营利性科技机构、独立科技机构、营利性科技机构是科技服务业主体的主要形式,它们共同进行创新活动以及信息交流、资源配置、决策咨询和技术服务。现代科技服务应基于自身功能和个性特征,进行市场定位,制定、优化和实施发展战略。四是坚持服务网络的复合化。基于全球化的信息交流,现代科技服务业以市场和科技发展为导向,识别和挖掘具有潜在市场价值的创新成果,整合原有服务流程,开发动态客户服务界面,参与创新过程,特别是在创新项目的立项、研发、融资和管理等层面提供全方位服务。

(二)突出重点现代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既要四处开花,更要突出重点[6]。一是完善科技服务业市场法规、监管和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适合科技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市场机制。二是加快建立现代科技服务标准体系,完善科技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三是全面落实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等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健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对外开放共享机制。四是充分利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地方科技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探索以政府购买、后期补助等方式为科技服务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五是健全科技服务业职业资格制度,完善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体系和科技服务业人才评价体系。六是推动组建以专利技术和标准为核心的创新服务联盟,组织实施科技服务业“走出去”战略,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服务业集群。

(三)协同创新以现代科技服务业为纽带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应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健全现代科技服务业行业管理体制机制。按照“调结构、转机制、分人员”的原则,加快各类科技服务业从业机构与原挂靠单位脱钩,加快职能机构的重新调整合并,大力推行公司制改革,实行企业化运作,实现优胜劣汰。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科技服务业市场培育,使政府对技术市场的管理向扶持与规范并举、奖励与惩罚并用的方向迈进。科学研究、统筹规划、点面结合,分步推行科技服务业的准入退出制度和相关服务标准体系的建设和改革,加强对科技服务业市场的培育、管理和激励。二是完善与科技服务业有关的财税金融政策。创新财政资金的投入方式,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推进科技信贷产品创新,探索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偿、绩效奖励等方式,引导资金重点投向科技成果转化和初创期科技企业。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新型贴息扶持政策,支持各金融机构扩大科技服务业质押物范围。改革和完善支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社会风险投资体系、融资担保体系,实施积极的财政税收政策,鼓励支持天使投资、众创众筹平台等社会各种资本资金的投入。鼓励支持科技服务主体多元化,扩大技术服务机构的业务范围,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发挥专利商标事务所与研究院所及企业有广泛接触的优势,推动最新专利技术成果和企业开发产品优势的结合。三是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业行业及从业人员考核评价机制。遵照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律,深化科技评价制度改革,改进科技奖励办法,探索建立科技服务机构的信誉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和动态管理机制,推动信誉监督管理社会化,促进行业整体水平的全面提高。在涉及国家重大科技决策、科技专项计划实施和重要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中,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信用评级的作用。科技服务从业人员需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市场洞察力。要加快专业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对科技服务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尽快建立并完善科技服务机构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制度,加快技术经纪人队伍和职业资格标准体系建设步伐。四是建立健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平台体制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对新科技的需求复杂多样,需要借助知识共享机制来建立一个知识创新资源平台,需要社会各方面专业人员的积极参与。要优化创新生态,充分利用大学学科和人才优势,引进聘用知名专家学者,保障知识共享机制良性运行。营造开放环境,促进参与机构的多样化。在全社会营造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强保证。

[参考文献]

[1][6]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4-10-29.

[2]李宁,李隼.创新:企业家伦理的核心价值———论熊彼特和杜拉克的企业家伦理观[J].学习论坛,2008,(8):41~43.

[3]张前荣.发达国家科技服务业发展经验及借鉴[J].宏观经济管理,2014,(11):86~87.

[4]祁明,赵雪兰.中国科技服务业新型发展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22):118~121.

科技创新机制范文第7篇

以创新的精神,坚定不移地走科技治河之路,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治黄保安全和经济建设为中心,强化管理、突出创新,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工程、人才资源开发工程、技术示范工程,加大“三条黄河”和标准化堤防工程建设步伐,巩固“调水调沙”成果,促进治黄事业全面发展。需要广大治黄干部职工强化科技观念,重视支持科技与创新工作,增强创新意识。笔者认为:要加快科技与创新工作步伐,全面提升科技治河水平,推动东营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实施技术创新工程促进治黄事业发展

(一)治黄事业需要科技支撑

治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科技。当今世界正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与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黄河治理开发同样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要实现在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治水理念,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不懈地坚持科学治水,通过治黄现代化实践力度的不断加大,让科技进步成为由传统治黄向现代治黄转变的发动机,为治黄事业和沿黄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大力引进技术与人才,提高科技治河技术创新能力,是现代化治河理念的重要举措。一是要强化黄河治理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完善的技术开发和技术管理体系,加大技术创新工作力度,提高科技治河含量,加速产业化进程;二是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加速人才库、治黄数据库、项目库建设,并实行动态管理,为治黄事业提供技术、人才、项目、政策等方面的信息;三是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促进治黄经济发展。要以黄河防汛保安全和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促进高新技术在科技治黄工作中的推广应用;四是强化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载体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作用,在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促进科技治黄的良性发展。

(二)加大科技与创新力度促进治黄事业发展

加大科技与创新力度,解决治黄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治黄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大力倡导科学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一是要强化思想观念的创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新思路。强化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河新理念,搞好科技与创新工作,不断探索新理念、新思路,大胆创新。特别要加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洪水管理、水资源优化配置、河口生态自然规律等观念的探索与创新。二是要强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加大改革力度,理顺体制,创新机制,逐步建立既符合治河科技特点和科技发展规律,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包括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推广与技术服务在内的新型治河科技与创新体系。三是要强化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创新。要不断改进科技创新管理方法和手段,健全管理制度,促进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在科技项目立项过程中,要建立科学、客观、公开、公平、公正的机制,建立、健全适应黄河治理与开发的科技计划信用管理制度,改进科技创新评价办法。加强科技创新的全过程管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工程促进人水和谐

自主创新的根本在人才。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治黄现代化,就必须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实现治黄现代化的战略举措,更加关爱、厚爱、偏爱科技工作者,支持他们的工作,关心他们的生活,全力打造黄河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切实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早已被世人所瞩目,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治黄经济和人水和谐。大力实施“科技兴河”战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治黄创新体系建设,使治黄科技工作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既是我们全面推进科技与创新的指导思想,又对我们做好新时期的黄河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当前,黄委系统上下都在全面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理念,树立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水资源,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需要增强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现代科技手段,研究治黄新思路,探索治河新方法的能力。需要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科研运行机制,增强自主开展科技研究和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治黄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管理,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形成一种爱才、惜才、重才、用才的风气。对人才工程给予高度重视,通过多种形式在黄河内部真正营造起真干、实干、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

做好科学研究与生产转化推广的结合。科技与创新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获取科研成果的科研过程,而是应包括科研、转化、推广、应用的全过程。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关心科技创新成果的技术创造性和水平,还应关注其在治黄实际中所发挥的作用,应用效果是判断科技创新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在注重加强科技研究的同时,一定要高度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不断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健全推广机制,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对实用性强的创新成果,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当前应重点抓好工程建设与管理中“三新”推广、防汛抢险新技术推广、淤背区产业技术推广和企业高新技术引进、改进推广等。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积极实践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理念,广泛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大力开展创新活动,积极推广转化科技成果,全面提升科技治河水平,推动东营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四、强化服务意识为治黄经济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敢创、敢试、敢冒的思想,为治黄经济提供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和科技支持。一是强化管理、苦练内功,努力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强化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及时、准确地了解国家对治黄科技工作的新思路和新动向,为治黄科技工作提供良好的服务,鼓励和支持职工小发明和科技创新。三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

科技创新机制范文第8篇

主要问题

高端科技人才总量亟待提升。据调查,高端科技人才紧缺是杭州企事业单位做大做强的瓶颈。目前,企业最缺乏的是具有国际声誉的高端科技人才,尤其缺乏像中科院与工程院院士、国家人才等。截止到2017年12月,中国科学院院士总人数为800位,只有17人在浙江工作,总人数不及江苏省的一半,在全国排名第九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资深院士除外)有522位,浙江只有16人,排在陕西、辽宁、湖北等省之后。2017年新增的67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仅有2位入选。在各省工作的院士大多集中于省会城市,由此可见,杭州集聚的院士数量非常有限。浙籍和浙江培养的高端科技人才流失严重。江浙是院士盛产之地,但据2017年9月数据,中国工程院浙籍院士45位中仅有14人在浙工作。不少企业、高校和医院的高端科技人才因外地诱人的优惠政策、优质的教育资源或本地发展空间受阻等原因流向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统计显示,2016年杭州接收的研究生学历毕业生中,在杭高校毕业生仅占51.55%,在杭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仅约50%留杭工作。人才机制的系统性和长效性有待增强。尽管杭州在人才的引进、开发、培养、激励和保障方面制定了不少政策,但由于政策的顶层设计不够,人才政策与战略性产业规划的耦合性有待增强,人才政策与省内兄弟市和一线城市的同质性高,人才管理部门及其政策缺乏合力。人才政策重点关注用重金引进人才,对人才管理的长效系统机制和人才发展环境的关注不够。人才政策的最终目标是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高端科技人才要服务于战略性产业,杭州要成为战略性产业人才集聚地,人才政策要与战略性产业规划实现有效耦合。对人才的平台、公共服务和信息化管理有待提升。高端科技人才的引进只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开端,关键是能让其安心工作、扬其所长。必须在引才、用才、育才、激励人才、服务人才等方面环环相扣,尤其要重视人才使用和发展平台建设,提供配套的人才公寓、医疗卫生、子女教育、交流平台、创新创业平台等公共服务。但是杭州对人才管理的手段和技术还是比较传统,对高端科技人才的数据库建设、人才供需信息的公布和人才匹配能力有待增强。

机制构建

为了吸引全球高端科技人才来杭创业创新,共建世界名城,杭州需要根据城市的战略布局,因地制宜,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尽快建立“以人才发展委员会协调人才管理部门,以发达的网上人才市场招聘人,以高端平台吸引人才,以优质服务留住人才,以科技金融成就人才,以柔性制度整合人才,以开放包容用好人才”的机制。整合力量成立人才发展委员会,发挥机制合力作用。据调查,高端科技人才在选择一个城市创新创业时优先考虑的前十大因素是: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发达程度、城市房价和生活成本、城市公共服务、工资待遇、交通的便捷和通畅程度、对创新创业的财税支持政策、创新创业平台、包容文化。由此可见,吸引人才并不是单单依靠重金奖励,也不能单单依靠人社局、科技局、组织部,而是涉及方方面面。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以组织部人才办为核心的“人才发展委员会”,系统设计和协调人才政策和机制,发挥人才政策和管理部门的合力。建立科技人才网上市场、大数据和人才快速匹配机制,提供面向全球的科技人才、科技项目和成果供需平台。要利用杭州发达的互联网产业和人力资源服务业,积极推进高端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网上市场建设,加快集聚高层次国际化科技人才。建立高端科技人才及其成果大数据,建立人才供需的快速匹配机制。编制高端科技人才开发目录,根据产业结构和集群发展需要动态供求信息,建立科技人才短缺的预警机制。建立全球战略性科技项目和技术难题招标平台,以重金和优惠便捷服务招募全球高端科技人才和团队开展研究。整合创新创业平台,发挥在杭高校作用,打造全球知名创新创业和会议平台。杭州目前创新创业平台存在“众而小”的现状,要通过对现有众小的人才平台整合,与国内外名校名所名企的合作,创建和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院校、企业、实验室和基地,提升创新创业平台的层次和规模。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和武汉比较,杭州承办高端科技会议和比赛的频次并不高,要努力建设全球科技会议名城,以高端会议和比赛集聚人才。

要健全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及人才服务产业,为科技人才提供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优化生态环境,大力增加人才租赁房、国际化教育医疗资源和社区,建立对人才的优质快捷服务品牌和机制。要在生态环境上向深圳和其他世界级城市看齐,减少雾霾和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要增加人才公寓和租赁房供给,规避房价对人才吸引的负面作用。调查发现,杭州吸引人才的主要劣势是房价飙升、生活成本高,被调查者对人才购租房补贴政策的评价比较低。需要通过增加人才公寓的供给,增加不同层次公共租赁房,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购房补贴优惠政策。要增加国际化教育资源和全球高端医疗资源,解决人才后顾之忧。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吸引大量高端科技人才与其优越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密切相关,而杭州大批高端科技人才为了孩子的教育跑到了上海工作,应尽快提高城市对多元化国际人才的服务能力。要推广“最多跑一次”人才服务窗口,建立为科技人才减少时间消耗的机制。发展科技人才金融市场,努力建立人才—科技—金融—实体联动机制。资金缺乏是人才创新创业的关键制约因素,人才和金融政策的融合比单纯的人才和金融政策更有效果。这需要培育科技人才金融市场,采用宽松的科技创新创业融资政策,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向高端科技人才和创新创业项目提供低息贷款,积极推动和支持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成立基金、风投机构,在政府指导下建立市场化科技金融集团,引导科技金融投向高端科技人才、战略性科技项目和产业,促进人才—科技—金融—实体的有效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