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法治教育知识范文

法治教育知识范文

法治教育知识

法治教育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师;法律素养;职前培养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今年将开始小学教育德育师范专业方向招生,未来毕业生主要从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少先队工作以及学校德育工作,而道德与法治教学自当是主要工作。结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的要求,本文将对教师的法律素养做一分析,以期为小学教师教育德育方向和职后教师培养提供一些参考。

一、道德与法治教师法律素养概述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素养指平日的修养,修养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还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1]在《辞海》中,修养指个人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锻炼和培养所达到一定水平。[2]由此看来,素养应是经过长期锻炼和培养在政治、思想、理论、知识、艺术、道德品质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法律素养,简言之,指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或素质,一个人法律素养如何,是通过其掌握、运用法律知识的技能及其法律意识表现出来的。[3]该定义只是说明了法律素养的外在表现。我们认为,法律素养应该是内在法律修养与外在运用法律能力的相互统一,结合素养的一般定义,法律素养一般可以定义为:个人经过长期培养和锻炼在法律理论、知识、思维以及运用法律的能力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包括法律知识的掌握、法律思想和观点、在社会生活中运用法律进行思考,以及运用法律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法律素养指个人为了从事教师职业,经过一定后天的学习和培养,所获得的关于教师职业法规知识、能力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相应思想观念、意识、态度等,也可以称为法律素质。[4]道德与法治教师属于一般教师范畴,但是,由于其在教学中需要运用大量法律理论、观点、知识,其法律素养应高于一般教师,不仅包括教师职业法律素养,还包括从事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具备的法律素养。据此,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法律素养主要指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经过培养和锻炼所形成的具有从事教师工作的职业法律素养,以及按照国家法治教育方针、政策及课程标准要求,为从事法治教育教学所具备的法律素养。

二、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法律素养的具体要求

(一)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是法律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很难具备良好的法律思维能力及形成对法律的情感和信仰。按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现有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具备的法律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本的法律理论知识。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法律理论基础知识方面,应了解法的产生和发展、法的概念及本质特征、法的价值,社会主义法的产生、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律关系,基本法律概念等。二是对宪法的深刻理解。《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道德与法治教材特别突出了宪法教育,教师必须对宪法有深刻的理解。掌握与宪法的有关的基本概念,如公民、国籍、基本权利、国体、政体、国家制度、国家体制、国家结构等;掌握宪法的特征、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的国家制度、国家结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等;认识理解宪政,正确看待当代宪政思潮。三是对于部门法的一定了解和掌握。依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道德与法治教材涉及的法律知识,教师需了解和掌握的部门法包括宪法,涉及宪法及宪法修正案、国籍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刑法,涉及刑法及刑法修正案等;民商法,涉及民法总则、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婚姻家庭法等;行政法,涉及治安管理处罚法、国家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环境保护法、消防法、食品卫生法、禁毒法等;程序法,涉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等;经济法,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还包括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涉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劳动法等。

(二)基本法律意识所谓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5]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首先要相信法律,能够正确认识法的作用和价值;树立积极的法律情感,加深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任;具备法律的观点和信仰,能从法律的视角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能用法律思维的方法分析教育教学中的法律问题。

(三)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道德与法治教师要能够熟练运用掌握的法律知识,对教材中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同时还能举一反三,拓展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对于学生平时提出的法律问题能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解答;能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安排,对学生进行各种法律教育和宣传活动;对于侵犯师生权益行为能进行初步法律的分析,维护师生权益。

(四)法律语言的熟练使用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人类的任何交流活动都离不开语言,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准确使用和解释法律概念;准确引用法律条款,明确其中条、款、项的含义;准确区分相关概念,如公民与人民、国家机构与国家机关、权利与权力、国体与政体、罚款与罚金、定金与订金、违法与犯罪、期日与期限等;明确民事行为能力、行政责任能力、刑事责任能力的年龄划分;还能用通俗的语言向学生解释专业的法律概念和术语。

三、道德与法治教师法律素养的养成路径

道德与法治教师法律素养的养成,主要通过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提升。为适应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师资需求,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今年将开设小学教育德育师范方向,计划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以适应教学一线的实际需要。

(一)以师范生法律课程设置引领教师素养提升为培养小学教育德育方向师范生的法律素养,除作为培养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通识教育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作为培养教师法律素养的儿童权利与保障等专业基础课程外,将开设法学概论、法律思想史两门专业方向核心课程。其中,法学概论共计64学时,分两个学期开设,法律思想史32学时。法学概论主要介绍法的一般理论知识,依法治国的基本理论,部门法的基本知识。法律思想史主要介绍中西方不同时期法律思想变化过程,以加深学生对法的深刻认识,更好地认识法的本质与价值。法学概论课是基础的法律教育课程,其教学具有的一般要求包括:一是注意法律概念和专业术语的解释。虽然德育方向师范生为非法律专业学生,但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必须注意对法律概念和法律术语的解释。只有具备对法律概念和术语清晰的界定和把握,师范生未来才能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向学生阐释和分析法律问题,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当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培训亦当如此。二是教学中要用法言法语表述法律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以及现有道德与法治教师职后培训中,必须用法言法语表述法律问题,课堂教学中运用法律语言要做到规范、严谨、准确、平和[6]。只有这样才会给师范生和在职教师起到示范和表率作用,使其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能运用法言法语去影响学生对法律的理解,产生法律情感。三是有效开展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教育方式,通过选取典型案例,对案例中的法律适用问题进行分析,尤其可能涉及多个法律条款适用的案例,更具说服力和教育效果。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涉及法律的知识,几乎全部以案例形式呈现。这为学生以及当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师从事教学提供了模板,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除了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等之外,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引入法学教育中常用的案例教学法,从社会热点案例、身边的案例入手,进行深入分析与解读。四是注意法律条款的运用与解释。任何法律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法律条款的适用问题。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许多实际案例的分析,都需要引用相应的法律条款以增强说服力。教师在教学中分析实际问题时,必须注意法律条款的引用,做到于法有据,这样也可以使学生养成运用条款的习惯。培养方案中的法律课程设置,希望能为当前普遍缺乏法学背景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开展自主学习,提升法律素养,提供一定参考。

(二)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把握道德与法治的关系道德与法治课程意味着将“法治”主题正式与思想品德并列,进入中小学德育课程。从教学内容看,德育课程由“单核”变为并列的“双核”,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的知识储备等方面,均需进行相应拓展;更重要的是,“双核”之间并非相互分离和独立,而是一个关系紧密的有机整体。因此,无论是师范生教育还是在职教师培训,都需要认真审视这门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把握道德与法治这两大主题之间的衔接点,并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就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以下几层关系:一是道德和法治的结合性。法律并非凭空虚构的产物,而是与各种或明或暗的道德规范相互联系而成。一方面,法治的顺利推行依赖于一系列良好而有序的、包括道德在内的社会规范,社会道德为法治的存续提供了基本的社会条件。另一方面,道德也是法律的主要来源之一。

西方法学发展史上历史最为悠久的自然法学派就认为法律根源于人类的理性和良心,并且要以理性和良心对法进行检验。在现代国家,“道德法则会影响立法,它也对法官所造之法产生影响。每一代人的道德法典,混合了习俗、哲学与每一种中间等级的行为与信仰,它提供了行为规范或标准,这种规范或标准会努力使自身在法律之中得到体现。”[7]当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发生变革时,又会带来新的义务观念,并导致法律的变革。道德不仅是法治的来源,也是法律的权威和有效性的重要来源。法律的权威性首先来源于国家的强制力,但更重要的是,法律应当代表一种“正当”的权威,只有这种正当性才能激发人们守法的道德义务。人们守法不应只是因为害怕受到惩罚,更是因为相信它本身是对的。而法律这种正当性正是基于一种符合大众的、社会的道德价值。“法只能从伦理的有效性推导出自己的有效性,法的规则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们作为伦理规范而拥有道德之品格。”[8]所以,道德是人们尊重法律的基础,合道德性是考量法治观念能否深入人心的重要依据。在人类历史的很多时候,遵守法律本身就是一种道德义务。相应地,道德也是评价法律有效性的主要标准。“没有任何一套规则可以配称为法律,除非它和道德规范吻合,或至少能包含在道德规范之中。”[9]二是道德和法律的差异与互补性。道德和法律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首先,从根本的出发点上来看,“法律是以权利为本位的,而道德则是以义务为本位的。”[10]其次,道德的调整范围和适用范围远比法律广,包含了许多法律不会干涉的社会关系,如友谊关系、爱情关系等。但法律会对公共生活有全面的调控,而道德则更多地聚焦于私人生活里的关系。再次,法律不干涉人们内心的想法与观念,只看重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道德则要求从内心观念到外在行为都合乎标准。第四,法律较之道德有着显著的体系性,并有硬性的国家强制力作为支撑,等等。但更重要的是,法律和道德的目标、逻辑和标准,均有本质不同,不可相互替代。如果简单地用一般社会上的道德观和正义观替代法律的内在目标,可能最终根本无法建立法治秩序或者使原有的法治秩序受到破坏;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法律自身的内在道德的培育,否则容易出现以法律为名而实施各种邪恶。[11]因此,理解、尊重和恪守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差别,乃至它们和政策、纪律、风俗等其它社会规范形式之间的差别,是良好的法律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确保法治得以实施的基本保证。与此同时,道德和法律在内容和作用范围上的差异使之也能够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因此,教师应当了解和把握道德和法律各自的边界,比如见义勇为和义愤伤人之间的界限,并能够准确判断一种问题是属于道德范畴还是法律范畴。三是道德和法治的冲突性。在日常生活中,道德与法律的要求之间也常常会产生冲突。人们有时虽然做了法律上正确的事,但内心却感到不安,便是这种冲突的直观体现。

究其根源,这种冲突有几种不同的形成原因。首先,道德和法律可能会有不同的诉求原则。比如,法律要求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但道德有时却要求对弱者进行特殊关怀和差别对待。这就意味着法律和道德采用了不同的公平和正义原则。其次,宪法所保护的、公民的不同权利之间有可能会发生冲突,重大的宪法案例尤其会经常涉及到不同道德价值之间的选择。第三,比较而言,道德具有更为明显的阶级性和经济制约性,也会因不同的文化、亚文化而有所差异。有的道德甚至可能是以宗教信仰或迷信为基础,从而导致人们所持有的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相去甚远。随着当前我国的社会日趋多元化,这些冲突在未来只会有增无减。因此,在教育教学中结合案例,教师充分展示和讲解道德与法治之间可能的冲突,以及化解之策,是提升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重要一环。正确理解、把握和讲授道德与法治之间的关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在要求。为此,在教学内容上应使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充分衔接和相互呼应,在讲述法治内容时要联系其道德根源,并引申到相应的法律原则和精神。在日常各项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要通过多样化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践行民主政治、提升法治观念和意识的机会,比如班干部的民主选举、学生的自主管理、主题式的社区服务活动等。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297.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北京:中华书局,412.

[3]巫建忠.构建和谐高校: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养[J].法制与社会,2007(01):577.

[4]李晓燕.中小学教师法律素养在法治教育中的师表作用及其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18(03):7.

[5]刘洪旺.法律意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49.

[6]肖宝华.律师语言的"四性"[J].中国律师,2006(06):94.

[7][美]本杰明•N.卡多佐.法律科学的悖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20.

[8][德]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法律智慧警句集[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10-11.

[9][英]丹尼斯•罗伊德.法律的理念[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23.

[10]张文显.法理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84.

法治教育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故事教学法;趣味性;经典性;创新性

故事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所讲授的内容穿插相关的简短故事,以强调所教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的一种化繁为简、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统编本《道德与法治》取消了以往由图文组合构成的文本内容,选择具有儿童风格的绘本表达方式,因此课堂中更适合运用故事教学法。

一、故事设计体现趣味性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反复的说教不能给他们带来心灵的震撼,反而可能会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在设计故事的时候要注重趣味性,以丰富多彩的故事拨弄学生的心弦,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精髓,使学生学到知识,受到启发。如以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第九课《这些是大家的》教学为例,根据第二课时《我和公物的故事》,教师设计了一个“班级公物在开会”的童话故事。“嘘,同学们听见什么声音了吗?果果老是说自己听见了什么特别的声音,有天放学后,他悄悄地趴在教室门外,竟然发现咱们教室的公物在开会!黑板沮丧地说:‘我的脸蛋总是被他们用脏水弄得脏兮兮的!’粉笔说:‘我被他们玩得全身都要粉碎性骨折了!’课桌带着哭腔说:‘你们那些算什么啊!我的脸被他们划得一道道的,痛死了!’说着它们都哭了起来……”教师讲完故事后提问:“怎样做它们才不哭呢?”学生纷纷表示今后要爱护公物,跟它们做朋友。教师满意地笑了,为学生竖起了大拇指。上述教学,教师创编的这则童话故事十分有趣,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但教师并没有让学生停留在看热闹上,而是引导他们知道肆意破坏班级公物是不对的,今后要爱惜它们。这里,教师将教学目标浓缩在小故事里,对学生进行启发,将道德与法治观念渗透在教学中。

二、故事讲述体现经典性

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爱听故事,教师可通过喜闻乐见的故事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将深刻的道理渗透到故事中。故事来源于生活,教师讲述故事的时候要注重经典性,所选择的故事要有丰富的内涵,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认识与思考人生。如在教学《我爱家乡的山和水》之前,教师讲述了一个国民党老兵历尽艰辛重返家乡的故事:“这位老兵叫胡定远,1949年跟随大部队到台湾生活。直到2017年4月20日下午,他才在志愿者的陪同下回到阔别七十余年的家乡四川泸州。”在讲述这则故事的时候,教师投放了两张胡定远老人回到家乡长跪不起、老泪纵横的图片。教师十分动情,哽咽了起来:“同学们,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胡定远爷爷重返家乡?是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啊!同学们,如果让你们离开家这么久,你们会怎样?”有的学生说:“会很想家,想爸爸妈妈,会不停地哭。”有的学生为大家讲述自己离家后的故事,其他学生听得热泪盈眶,情绪高涨。教师说:“‘亲不亲家乡人,美不美家乡水。’无论我们身处何地,家乡永远是最美的地方,乡音永远是最美的声音!”通过故事,教师点燃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油然而生。上述教学中的故事鲜活而生动,既保证了真实性,又体现了经典性,同时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既帮助教师实现了教学目标,又使学生体验到了故事的魅力,得到启发。

三、故事展示体现创新性

法治教育知识范文第3篇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融入赏识教育的重要性

从本质上来说,赏识教育并不是表扬和鼓励,主要是赏识学生的一个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在教学中创建良好环境,为学生指明发展方向,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教师的赏识教育,因为他们处于成长期,在行为和心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所以有必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赏识教育。将赏识教育合理运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一,赏识教育的合理融入会让学生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产生较强的信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可以全面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果和质量。第二,赏识教育让教师和学生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学生对教师教学产生较强的信心,就会针对具体的问题与教师进行沟通和分析。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会共同进步,最终强化师生关系。第三,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赏识教育为学生提供鼓励和支持,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朝着多个方面发展和进步。总之,赏识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赏识教育的具体途径

1.规范教学语言,重视学生学习表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政治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语言进行规范。在教学中,要运用和谐和幽默的语言,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变得更加活跃和和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课堂中,教师从具体的教学目标出发,关注学生的具体学习表现。这样,就会深入了解学生,在具体事情上展现出德育素养和法治思想,最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比如,教师在“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的教学过程中,要从交友的原则出发,让学生对友谊进行交流和分析。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才会对朋友产生清晰的认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并鼓励和肯定学生,最终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重拾信心。这样,学生学习的表现得到认可和鼓励,就会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最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产生清晰的认知。

2.关注学生个体发展,赏识行为和品德教师在实际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良好行为和具体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如果得到相应的肯定和表扬,其个人荣誉感会得到满足,并最终展现出一定的带头示范性作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具体学习表现,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学生的行为表现。比如,教师在进行部编教材初中道德与法治“交往艺术新思维”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为学生呈现出人们交往的相关视频,学生在真实案例的激发下,会深刻理解何为交往的艺术。在此,教师开展赏识教育就会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品德,满足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要求。

法治教育知识范文第4篇

同志提出了“以法治国”的重要方针,学校担负着中华民族复新的重任,更应坚持“以法治教”、“以法治校”,为使每位教职工深刻认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自觉地以法治教,全校才能以法治校。因此本学期中,在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利用政治学习及工会活动时间,要积极加强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四五普法”重要性教育及<教育法>、<教师法>、<九年制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文件的学习,利用工会活动开展有关法制知识的考试,不断提高全体教职工的法制观念,自觉做到遵纪守法,以法执教,并真正以良好的师标形象育人。

二、利用各种渠道,努力实施法制教育

1、积极宣传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班主任是实施法制教育及活动的骨干力量,提高班主任对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十分重要。因此,要利用班主任会议积极宣传组织学习,使班主任充分和深刻认识强化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经常、持久、深入地对学生加强法制教育,并把法制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2、利用班、团、队活动及校本课程开展各种法制教育及活动

本学期各年级以<中学生法制教育读本>,<以案释法100例>、<警钟长鸣人更醒>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教育,同时政教处及时印发有关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给班主任作教育之用。

3、利用宣传栏开展“法制宣传栏”

会同综治办继续搞好“法制宣传栏”,定期刊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禁毒教育等法制教育内容及图片,同时刊出典型的青少年犯罪案例,对学生进行广泛宣传及无声的教育,同时营造法制教育的氛围。

4、利用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5、召开法制教育报告大会1-2次

6、利用校本课程各班组织收看<让孩子远离犯罪>的影片。

7、积极与德育基地奔牛影剧院联系,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法制教育及“珍爱生命、远离”的影片。

8、利用家长学校加强对家长的法制教育,达到共同育人的目的。

三、积极开展多项法制教育主题活动

1、结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开展“告别三室一厅一吧”及“健康文明上网”签名活动。

2、初一年级开展“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

3、结合法制教育内容,开展“做一个合格小公民”、“法在我心中”、“远离、珍爱生命”、“少年法庭”等主题班、团、队活动,使法制教育进一步形象生动化。

4、开展“我与法同行”等法制教育征文竞赛。

法治教育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直观式教学法;情境式教学法;生活式教学法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又有利于学生增强法制意识,让小学生能够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应该怎样做,通过教学让学生能辨荣辱、明是非、知对错,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成长为社会发展需要的栋梁之才。因此,教师必须要不断改进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为新时代培养出合格的新型人才。

一、直观式教学法一适应学生年龄特点,让学生更直接感受学习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的,能够很好的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把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各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安排,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小学生一般来说思维比较简单,看待问题比较表面,理解不了特别抽象的学术术语和专业解释,相对来说直观地教学方法能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例如,在学习(大自然,谢谢您>这一课时,课文向学生介绍了大自然送给人们的礼物,例如稻谷可以做成香甜的米饭,果树可以长出好吃可口的水果。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卡片展示或者利用多媒体进行图片、视频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水稻是什么、水稻的种植过程是怎样的、农民伯伯是如何进行水稻收割,又经过怎样的机器加工,最后成为我们餐桌上香喷喷的白米饭。通过这种直观地过程展示,能让学生更加清楚的观察到水稻转变为米饭的过程,了解人们是怎样从大自然中获取食物。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增长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对大自然的了解,增进学生与大自然的感情,还能让学生了解到食物的来之不易,让学生养成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二、情景式教学法一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主动参与学习

情景式教学法是通过教师设定特别的教学场景,让学生能参与其中,共同完成教学活动。情景教学能够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凝聚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能专心致志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同时,情景式教学还能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怎样更好地与小伙伴合作,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活跃班级气氛,营造和谐团结的班级风貌。例如,以〈分享真快乐》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小组各成员之间进行角色分配,学生之间进行分享活动,如“我带了好吃的,分给你们尝尝"、我带了好玩的玩具,大家一起玩吧"、"我买了一本新的故事书,我们一块来读一读吧”等等,让学生之间互相进行分享,然后再让同学回答自己在分享之后有什么收获,例如“我又学会了一种折纸方法”、_‘我又看到了一本好看的故事书”等。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了解分享的意义,体会"分享”之后的愉悦感,也让帮助学生养成愿意分享的好习惯m。

三、生活式教学法_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更乐于实践学习

学习是为了生活服务的,学习知识也是为了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根本,教学活动要将课堂学习到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能体验到知识的力量。《道德与法治>是_门教导学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学问,如果课堂教学脱离了实际生活,那么学生将无法真正领悟其中的教导意义,无法以此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因此,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将教学活动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自身经历中寻找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课堂知识。例如,在学习《上学路上》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的上学路线进行讨论分享,各自讲一讲“我在上学路上路过什么地方”、“发生过什么故事",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分享自己的经历,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乐于参与回答。然后教师再教导学生什么是安全的、正确的出行方式,例如"过马路时不打闹”、”要与家长拉好手”、"观察红绿灯”等,让学生学习怎样过马路、怎样安全出行。这种教学方式能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赋予课堂生活化气息,让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2]。在生活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导者,而是教学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幵展讨论,总结出正确的方法结论,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学生的性格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幵教师的引导,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对人生的基本引导,在社会发展新时期,教师要不断更新对道德与法治的认识,创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对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进行分析。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培养学生的培养出有道德、有能力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晓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7,(6):49.

法治教育知识范文第6篇

(一)职业教育是德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教育类型德国教育体系从整体上来看共分为三级五阶段。三级即初级教育、中级教育、高等教育;五阶段即基础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的第一阶段(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教育)、中等教育的第二阶段(相当于我国的高中教育和职业高中)、高等教育。其中,中级教育以职业教育为主体。具体情况是,德国学生小学基础教育学制为四年,第五年开始分流,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入三类不同的中学:第一类是完全中学。这类学生中学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大学或者先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后再进入大学学习。第二类是基础中学,也称为主要学校。这类中学学制五年,结束后学生进行学制三年的职业学校进入职业培训,然后再分流。一部分进入高级专业中学,再上大学;一部分则直接成为合格的职业技能工作者而进入社会进行就业。第三类是实科中学。这类中学学制五年,结束后一部分学生进入学制三年的职业学校接受三年的职业培训,然后再分流。一部分学生成为合格的职业技能工作者选择就业工作;一部分学生则可以选择进行继续接受高级培训,为进入技术大学做准备;而另一部分学生在实科中学结束后可以选择进入高级专业中学,然后升入大学。从上述学生发展途径可以看出,按照德国教育体制,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学生都拥有升入大学的机会和路径。也就是说,学生在五年期的小学基础教育结束后,无论选择哪种类型的中级教育,都拥有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渠道体制十分畅通。再进一步深入分析,德国的教育体制可以称为“橄榄型”的结构体制,在初级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中级教育呈现饱满丰富化。在这丰富多元化的中级教育里面,最显著的特色在于职业学校的数量和地位较大较高,可以说,德国的中级教育主要就是职业教育。这种教育体制可以充分说明,职业教育在德国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德国重要的教育类型。

(二)德国有着完整系统的职业教育体系德国中学体系中的完全中学主要进行严格的学术教育,强调高水平的教学质量,重视外语教学,以培养社会精英为主,而实科中学和基础中学则以职业教育为主。基础中学的主要性质是职业预备学校,职能是通过设置劳动课程进行职业教育,其学生是在完成基本的初级教育后,进入职业教育系统,接受专门的职业训练,毕业后还可以进入专门的职业专科学校继续学习。实科中学则是纯粹的以接受实用学科的训练和学习为宗旨,直接目的就是为德国农工商各界培养中级技术人才。毕业后获得专科高中成熟证书,据此可以进入专科高中或者各类专门的职业学校学习。德国没有明确的高等职业教育概念,在德国语境中,与高等职业教育相对应的称谓是职业继续教育,这是一种高中后的职业教育,也是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这一阶段的职业教育体系相当完备,分为两大层次:第一层次是以教学和科研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即公立综合性大学、技术大学、技术学院;第二层次是以工程师学校为前身的职业型职业高等学校,即专科高等学校和职业学院。这类高等职业学校强调学生的实践技术应用能力,目标和宗旨就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德国以完备的国家立法保障职业教育规范发展

德国职业教育在德国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职业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有着独树一帜的鲜明特色和较高的历史地位,这一地位的形成与德国对职业教育的法制化保障密不可分。正是因为其完备的职业教育立法,才使得职业教育得到规范化、持续化发展。总的来讲,德国职业教育立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德国职业教育立法时间较早,层次完整早在1182年,德国就颁布了科隆车、旋工规章》,对技术工人工作标准及管理要求提出了规范化的指导和约束,这部规章已经表明政府开始从国家层面对职业技术进行规范化管理。1837年,德克森州颁布了第一个关于15岁至18岁青年接受职业义务教育的法令,成为德国为职业教育正式制定法律的开始。此后,德国相继出台了若干职业教育法律法规。1869年制定颁布了《强迫职业补习教育法》,为规范企业与学校技术培训的关系,1889年又出台了《工业法典》,在法律规范上明确了企业对学徒的培训和学生在学校的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关系,要求二者必须相互结合。1969年制定的《联邦职业教育法》,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该部法律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国家教育制度正式确定下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德国对职业教育立法愈加重视,当前已经基本形成一个以《联邦职业教育法》为基本法,以《青少年劳动保护法》、《手工业法》等多个单项法律和《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职业培训条例》等各类部门规章和地方各州各级职业教育法令规章所组成的层次分明、体系完整的职业教育法律结构。

(二)德国职业教育立法内容细致,衔接贯通德国之所以为职业教育进行立法,本质上是从国家层面约束和规范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其每一部立法、每一个法条均是针对职业教育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而制定的。每部法律内容详实细致,法律与法律之间相互补充,衔接有序,整体上贯通了职业教育全过程各方面。宏观来讲,德国职业教育立法包含职业教育的各个层面,如《联邦职业教育法》关于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设定,《青少年劳动保护法》关于为学徒提供合格培训条件的规定,《企业基本法》与《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关于企业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和教育的保障等等;微观来讲,每部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均有明确的调整对象和相应的程序保障,内容丰富而细致。如在《青少年劳动保护法》中规定了青工的劳动时间、作息要求、请假制度、休假制度,对企业还专门提出义务性要求,如保障青少年上职业学校的学习时间,不得因青少年上职业学校而克扣工资等,十分全面。1965年制定出台的《手工业法》,对手艺业学徒训练做了非常细密的规定,包括训练的主体、训练的对象、训练的基本操作规范、训练合约,对学徒的考核、考核的监督、后续的继续教育、从业教育、残障人员的专门培训等等。德国职业教育立法完整而系统,体现在法与法之间及法条内容间的相互衔接方面。如,为保护青少年学徒的合法权益制定有《青少年劳动保护法》;为保障青少年学生顺利升入高级学校进行学习制定有《职业教育促进法》;为保障学徒在企业中得到正规有效的培训和教育制定有《企业基本法》;为保障学生得到最有效的培训,专门制定有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规范,还有职前和职后培训等各种继续教育规定。

(三)德国职业教育立法强化监督,运转有序德国职业教育立法地位较高,其立法内容不单纯是一些技术性程序性的操作流程和规范,它更强调对国家所制定颁布的职业教育立法的贯彻和执行,因此,几乎在德国的每一部职业教育立法里面都有对本法执行和监督的规定。如果相关义务主体违反职业教育法律,则要受到明文规定的法律制裁。如《职业培训规章》、《职业训练条例》里面均有相应的监督制裁条款,明确规定如果违反这些职业训练和培训条款就是违法行为,可以判处关押或者处以不超过一万马克的罚金。这些条款设置的目的就在于监督各方法律主体严格遵守执行职业教育法律,确保职业教育法律得到有效的实施。不仅如此,由于职业教育是德国教育体制中的重要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法律也形成了以基本法为主的完整的法律体系结构。在职业教育法律监督方面,德国也形成了一套完整、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法律实施监督体系,包括社会监督、行政监督、立法监督、司法监督等。

(四)德国职业教育立法注重研究,保障有力德国在2005年颁布了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一般称为新《职业教育法》。这部新职业教育法是在充分总结1969年出台的《职业教育法》和1981年出台的《职业教育促进法》的实施经验基础之上重新制定而成;这部新《职业教育法》的颁布是德国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人才的重要保障。其结构包括总则、职业、职业教育的组织、职业教育研究、规划与统计、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处罚规则、过渡条款与衔接条款等七大部分一百余条。其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本部法律中单独分离出职业教育研究、规划与实际和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两大部分内容,足以说明德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这种重视来源于其科研理论的有力支撑。学者姜大源认为,关于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这部分内容有十三条,具体包括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的所在地、任务、组织、机构、经费、章程、人员、督察、义务等,并进行了周密的法律规定。对于一个职业教育的执行机构———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在职业教育的基本法中有这么高的地位,恐怕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

三、“双元制”教育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

(一)法律规制下“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确立德国职业教育的崇高地位及其职业教育模式的成功原因,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用工需求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与立法保障。起初,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但与现实中工人人数多、技术水平低的实际情况产生矛盾,企业自发组织设立培训班对工人进行技术训练和培养,后来出现了专门的职业学校。德国政府在职业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以专门的职业教育立法的形式对职业技术培训加以规范和保障。早在1964年,德国的教养与教育事务委员会,就向政府提交了“关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意见”,在这个意见中,专家委员首次提出“双元系统”这一概念,后来被德国政府所采纳。1969年,德国制定出台了《职业教育法》,该部法律对德国联邦教育与科研部在德国职业教育中的领导地位及职业教育中职业学校与企业的义务和权利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成为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二)“双元制”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主要强调的是学校和企业均负责实施职业技术训练和教育,并且二者相互衔接。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区别于普通教育,德国政府在职业教育中起主导作用,主要是在联邦层面通过立法等法律途径明确学校与企业在职业教育教学、培训等实施过程中的地位和权利义务关系,切实保障依法治教的实现。德国国家宏观层面的职业教育管理机构是联邦文化和教育部长联合会,这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最高职能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在法律框架内代表政府对全国职业教育进行协调管理,全面负责德国职业教育的管理、实施、发展战略等。该机构并不隶属于德国联邦教育部,其宗旨是为联邦各州提供跨越地区壁垒的政治文化与教育对话交流平台。这是德国联邦政府和各州地方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方面进行沟通协调的重要纽带,也是德国企业与学校在“双元”互动、共同培养优秀技术人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平台,是疏通中央与地方、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教育壁垒,强化其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有机合作。对“双元”之一的企业和学校来说,在职业教育与培训方面有着共同权威性的领导机构,合作框架统一,权利义务明确,在职业教育实施过程中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有效运转。

(三)“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性教学模式,以培养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实践技能为主要目标,结合市场需求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教学模式,最为典型的是行动导向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以及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德国职业教育中普遍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企业对用工的新要求,以往单纯的专门化技术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开始要求工人提高自身职业行为能力。方法和途径就是企业和学校的技术教学训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当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中的行动导向教学法主要是强调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所谓关键能力,指的是为完成后续任务应该形成跨越专业、不受时间所限、具有多功能的职业行为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广泛采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项目教学、模拟教学等方式,通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一些工作角色,亲身感受各种角色的态度、情境、心理等,增进对学习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获取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增强解决问题的理性思维能力;通过为学生设定分配独立的工作任务,教师以指导者、咨询者身份引导学生独立收集信息、设计实施方案、解决问题;通过人为营造的工作氛围和工作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任务环境中掌握胜任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

(四)“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学校、企业的主体作用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教育模式是一种企业与非全日制职业学校合作进行职业教育的模式。首先强调的是办学主体的二元化———学校和企业是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其次强调的是二元主体的联动化,二者有机互动,相互沟通和有效衔接。在主体作用方面,职业学校更多的是负责职业理论和文化知识的教育,企业主要负责建立职业训练场所或联合组建大型实习实训中心,同时也提供一定的课堂教学,为学生和学徒提供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但二者不是截然分开的,职业学校与企业间存在着制度上和程序上的有效连接。一个学生选择双元制职业教育后,首先是学生身份,接受职业学校理论文化知识学习;其次是学徒身份,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接受企业的专门化职业技能培训。在时间分配上,一般以在企业技能训练为主,在职业学校学习为辅,大概比例为2:3或1:4,实践环节占较大比重。这也意味着德国学生的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并非只在一个机构里完成,而是由国家举办开设的公立职业学校与私人开办的各类企业共同实施完成。

法治教育知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直接影响中华民族整体素质,也直接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发展。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教授内容,有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以及法制意识,在学生今后的人生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在我国小学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道德与法治”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作为主要教学手段,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严重低下。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课堂教学开辟了多种渠道,互联网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开始呈现出教育信息化趋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法治与德育的主要课程,必须要顺应时代趋势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

1.课堂教学内容单一

教学内容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一般来讲,教师都会将教科书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如何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将从根本上影响课堂教学效果。“道德与法治”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统编教材,各地区的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环境与教学对象,合理添加适当的教学内容。添加的这些教学内容应主要取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由教师对这些资料进行补充、整合和重组,使其发挥最大化的教学价值,同时也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现实感。然而就目前来看,由于“道德与法治”教师精力有限,在日常教学中通常仅仅将教科书与教学参考作为教学内容,并没有在实际的教学中整合和补充教学资源,这就直接导致“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没有真正地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造成“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单一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道德与法治”教师对教科书内容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在教学的过程中态度过于敷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因此,很难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小学课程设置中属于考核科目,其教学参考资料严重匮乏,而“道德与法治”教师又大多数是兼任教学,并没有过多的时间精力准备教学资料,很难对课堂所要教授的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整合,这就导致教师在课堂上只能照本宣科,教学内容仅仅局限于教材上,课堂教学趣味性氛围降低,学生很难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基于上述两种原因,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极为低下,有时甚至是无效的。

2.缺乏合理的课堂教学方式

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仍然采用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没有过多的关注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效果,虽然大多数小学都引进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但是“道德与法治”教师对现代媒体的利用率还是极低,现代教育媒体并没有真正地走进“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这严重违背了时展的趋势。“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要安排更多的实践体验,但是由于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很多学校都没有组织学生进行外出实践活动。另外,有些教师为维持课堂纪律,在讲授“道德与法治”课程时,也很少采用小组辩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3.学生的学习方式缺乏有效指导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指导。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不仅仅是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还需要将这门课程搭建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等学生自主学习方式逐渐渗入到各个科目的教学中。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轻易发现,很多教师都开始响应号召,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有时是小组讨论,有时是游戏体验,有时是角色扮演。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虽然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课堂教学效果有所提高,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可以发现,由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缺乏有效指导,实际上并没有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1.整合教育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作为统编教材,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资源和信息载体。然而,教科书所呈现的知识毕竟是浓缩且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合理开发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所要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和补充。在开发教材内容方面,“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应将“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作为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组织学生进行课题相关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在研读“道德与法治”教材时,必须要将教材的弹性空间合理利用。教材在呈现话题时往往会留下很多空白,这些空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补充。

2.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在提高知识传授质量与效率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这一教学手段,为课堂教学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不能盲目地追求一些时尚元素,而是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以及课程特征来选择教学手段,这样才可以将课堂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3.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对学生学习方式进行有效指导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有效学习,比向学生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当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式后,自然能够提升其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要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十分必要,而如何让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去学习同样也十分重要。要让学生掌握有效地学习思维,教师必须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并为学生创造机遇、悬念与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对学生学习方式进行指导时,应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明白自主课堂并不是自由课堂,并明确课堂学习主题,指导学生围绕该主题搜集相关材料,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与讨论。对于教科书上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问题,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同时,也要不断革新教学思维,采取一定的措施优化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与教学过程,进而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世贵,董苇.有效教学难点突破与教学对策[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3.

[2]王智慧.“法治中国”视域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问题探析[J].文教资料,2015,(25).

法治教育知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国;美国;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

中国和美国都比较重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实施方法存在众多相同或相近之处,比如两国高校都比较重视课堂灌输教育方法,都比较注重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都比较注重校园环境建设和优化。但两国历史和现实国情差异性非常大,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当然,不能把差异性绝对化,只是侧重点有些不同。

一、中国侧重显性教育,美国侧重隐性教育

(一)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侧重显性教育

显性教育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出于一定的教育目的对其国民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治、民主等方面的教育,一般采取强制灌输的方法。我国高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部统一组织教材编写工作,硬性规定开课门类、每门课最低教学时数、每门课最低学分等内容,比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学分是6学分,比有些专业课学分都高。2017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年,教育部、教育厅都组织专家到各高校听课,了解情况,督促教学。我国各高校都有一定数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并通过多种途径针对专任教师开展相关的培训。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以课堂面授为主,系统对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党的政策,这有利于学生更快地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思想政治观念,有利于学生科学客观地认识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生活问题。我国各高校都设有专职辅导员队伍,辅导员负责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有些辅导员还给学生讲“形势政策”“就业观”等内容,承担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责任。我国高校对学生进行系统性、规范性的道德教育非常必要,效果也非常明显。当然也存在理论知识讲授偏多,脱离实际等问题,这就要求课堂灌输教育方式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二)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侧重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主要强调通过间接渗透的方式对国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受教育者在一定情景交流中不知不觉潜移默化接受了教育。美国对人的培养崇尚创新精神和个性化发展,美国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比较侧重运用间接的教育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和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隐蔽性比较高。美国高校非常重视通过专业课教学向学生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美国高校“对于任何一门充实的专业课程的学习都要对三个问题作出回答: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的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1]。这种教育方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主动去关心与专业有关的一些伦理道德问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都会不断得到提高。美国高校对教师提出了严格道德和政治标准,教师如果有不道德的行为将被解职,通过教师的示范表率作用向学生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美国高校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影响非常大,一些高校在校园里竖起科学家或爱国人士的雕像,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创新和爱国主义等教育。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当然,由于美国强调教师价值中立,教师不能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不带有明显肯定或否定,使美国教育处于松散状态,思想政治教育权威性大打折扣,造成一些学生道德素质低下,以至于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

二、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重视程度不同

(一)中国高校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重视不够

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民主、平等、法治等观念不断增强,他们要求得到教师的尊重。按照教育规律的要求,教育者同教育对象之间应具有同等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也应以此作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但对此我国高校落实得却不是很好。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由于自觉或不自觉地遵从了教师权威、知识本位和精英主义的教育价值取向,因此,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在本质上是单向灌输式的,即过分关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性,却忽视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2]更多都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大道理,要求学生必须这样或那样,要求学生不能缺课、迟到、早退,上课必须认真听讲,对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教师有一定权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赋予教师一定的权威,要求学生必须服从。从提高教学效果的角度来说,这种权威非常必要,但也很容易导致教师高高在上,过于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性,却忽视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的主体性。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辅导员开展工作好多都是要求学生必须服从,学生处于被教训被管理的地位,顾及学生感受的比较少。

(二)美国高校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比较重视

由于美国实行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奉行的是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倡导的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有个性的人,教育实行个性化的教育,高校普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美国高校教师有较大自主权,教师有权自主选择使用教材,有权根据所讲课程和自己的思想观念设计教学主题,有权选择教学方法。学生同样也有较多的自主权,可以选择授课教师,可以选择教师讲课内容和讲课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高校非常重视对学生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经常采用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老师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鼓励学生开阔思维敢想敢说,教师进行一定的引导,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使学生在快乐的争辩中潜移默化受到教育。当然,也存在过于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时会导致实施方法的随意性,导致学生自由散漫,放纵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导致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

三、宗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否发挥作用不同

(一)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存在多宗教,有一部分民众有宗教信仰,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公民有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的权利,不得歧视或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国家对公民正常的宗教活动给予保护。我国在高校宣传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唯物主义无神论立场,宗教宣传活动必须在宗教场所进行,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在学校进行宗教宣传活动。群众可以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但没有超越于法律方面的特权,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进行宗教活动,国家要依法对信教群众给予科学管理和教育,更好利用宗教教义中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方面来凝聚人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宗教坚持有神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扬无神论,绝不能把有神论和无神论的区别等同于政治上的对立,我国实行政教分离政策。

(二)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宗教教育方法

美国是一个具有宗教传统的国家,公民信教比例比较高,宗教已成为美国个人的精神信仰。美国早期教育内容普遍具有一定的宗教成分,众多高校最初都起源于教会学校,比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名校都起源于教会学校。美国目前有许多道德规范都源于宗教教义,把宗教教育和公民素质教育结合在一起,通过宗教信仰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利用上帝即宗教的震慑力量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使人行善遵纪守法,使人具有较高的道德追求。美国的宗教逐步趋于世俗化,人们关心信仰宗教不再只是神与人的关系问题,而是从宗教教义中更多关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比如教会婚礼誓词,较多体现了夫妻之间的关爱和不离不弃,宗教问题也就成为现实中的道德问题。美国许多高校校园里都建有教堂,学生可以在学校教堂进行宗教活动,好多高校都开设与宗教有关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宗教教育,渗透和宣扬《圣经》之类的宗教内容,宗教教育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性。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疏导性作用发挥程度不同

(一)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疏导性比较弱

近些年,中国有些高校作为学生共同课开设了教育心理学方面的课程,有些学校还专门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帮助大学生解决类似就业、恋爱等方面的困惑,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一定作用。但总体上各高校相对重视专业知识方面对学生的培养,而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疏导明显滞后。有的学校非教育心理专业学生还没有开设教育心理学,还没有设立心理咨询机构;有的学校虽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学校也不太重视,缺少心理咨询专业教师、活动经费以及理论研究成果。学生总体上对心理咨询认识不足,信任程度不高,真正有困难也不愿意到心理咨询机构去诉说。更多都是上课时学生才能见到思想政治课教师,课堂以外学生很难有机会有把自己的困惑讲给老师听,在课堂老师还要讲课,有别的同学在课堂上有诸多不便,因此疏导性非常有限。

(二)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疏导性比较强

美国高校普遍利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各高校普遍都设立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类机构,这类机构都设有固定的人员编制,经费由行政划拨,规定严格的工作制度,心理咨询从业人员要求具有心理学家资格证书,各校都拥有一定数量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方面的专家,他们为学生提供各种心理咨询服务,帮助解决学生的困惑。心理咨询机构专家有时通过讲座方式从共性的角度讲一些恋爱观、就业观等内容,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进行一定的引导,培养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有时通过座谈会方式与学生座谈,了解学生的困惑,并给予解答引导;有时通过个别谈话一对一解答学生的问题,针对性更强,效果更明显;有时利用校园网络平台直接解答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心理咨询机构专家所从事的工作,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意义重大,培养大学生热爱生活积极进取,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总之,通过对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对比研究,了解掌握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我国的不足之处,在借鉴学习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进行改革创新,以更好地提高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欧内斯特•博耶.美国大学教育———现状、经验、问题及对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