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范文

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范文

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

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范文第1篇

大学生 科技 创新 重要性 意识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1、缓解就业压力推动社会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革新,现代化的企业生产和智能化的技术成果已遍地开花,高新技术产业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就业前景堪忧。因此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不仅需要个人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素养,还需要针对严峻形势做出自身的改变。现在的岗位设定都要求人才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局限于自己在大学中所学习的知识,更多的是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合理应用。因此,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培养创新意识,掌握创新的基本形式,努力通过自身转变就业方式,同时改善社会就业形势,迫在眉睫。

2、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促进经济建设

高校作为一个国家生产人才和创造知识的最基本的培养基地,对于发展科创型人才应该担起主要的重担。青年强则国家强。近些年我国高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经济的成功转型都充分说明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从而证明了国家发展离不开人才,更离不开科技创新型的建设人才。只有通过培养现在的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才能为祖国未来的科技建设提供助力,做出应有的的贡献,才能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带动各个产业的不断创新,使我国在全球经济化的大潮之下立于不败之地。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及能力的现状分析

1、具有创新的热情,缺乏坚持

创新不仅仅需要灵光一现的感觉,还需要不断地坚持。创新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既要学习肯定前人的优秀成果,又要敢于质疑提出不同意见。然而,当代大学生,仅仅具有创新的热情,却没有对于科技创新坚持下去的勇气。三分钟热度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在创新的过程中最忌讳的事情。仅有了热情,不能投入到实际中就是虎头蛇尾,到最后不能坚持,选择放弃。这成为大学生创新的自身阻碍。

2、不善于利用有利条件进行合理创新

作为在校大学生有很多机会和条件去认识和接受新的事物,去发展个人爱好。现在网络的普及,让传递信息的速度不断加快,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就要不断补充知识。然而,面对信息量爆炸的时代,大学生对于获取的信息并没有深入研究和探索,也是因为当代大学生对于创新的认识不足,所以很难有所突破。大学有着大量的图书和资料供学生查阅,给当代大学生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创设了优越的条件。但许多同学却不能根据自身条件有选择的用学校的资源,这也是大学生在创新过程中,对于身边的资源不能好好利用,导致学生对科技创新意识认识不足的原因。

3、科技创新的氛围不浓郁,吸引力不足

学习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生活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但是,创新能力却很少有学生掌握。现在的大学生活比较单一,导致大学生的科创意识缺乏。大学中虽然有创新的条件但很少有学生接触到创新,周围同学创新意识缺乏,科技创新的氛围不浓郁,对大学生没有什么吸引力,也没有兴趣。一提到创新,学生就会认为比较困难,很难着手。要让当代大学生对于创新产生兴趣就需要氛围,而不是抵触。由于创新气氛不浓郁,所以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止步不前。

4、对于创新认识不足,不知从何下手

越来越多的同学已经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但有很多同学对科技创新抱有一定想法与尝试,但仅仅在灵光一现,并没有深入了解科技创新内在的精髓,认识不足,不知如何下手,更不会利用好身边的有利环境,最终导致了许多人仅有想法,并无实践。当代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接受更多新鲜事物,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紧紧抓住科技创新的变化趋势。不仅要有创新的想法,更要有下手去做的思想准备,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发挥出来。

三、关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建议

1、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入学教育

据了解,现在有些高等学校根本没有针对大一新生的入学教育。许多学生以为,他们高考之后到了大学可以自由放松而不是如高中一般拼命学习,所以思想上懈怠,学习能力和探究研发能力也随之减弱。所以高等院校应当加强大学生的入学教育,让当代大学生认识到学习和创新的重要性,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的重要性。高校有责任帮助大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帮助他们认识到科技创新的意义,指明高等教育着重发展的方向,而不是停留在以教学为主要目的的阶段。

2、组织开展各种科技竞赛和创新成果学习培训,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

现在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许多社团活动层出不穷,竞赛也慢慢增加。但是关于科技的竞赛却鲜有耳闻,而针对科技创新成果的观摩学习更是少之又少。高校作为为国家输送科技人才的根据地,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创意识。对于各类竞赛,要让在校学生踊跃参加,动脑动手,而不是整天漫无目的游手好闲,沉迷网络,更不应该通过各种手段逼迫学生去遵循老师的意见,学生已经是成年人,有了自己的想法。大学要培养的是综合性人才,不是只会学习、玩闹的学生。

3、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

现在学生对于科技创新意识淡薄,即使开展各类竞赛,也难免会不想参加,怕自己能力不足,对自己没有信心。当下应该做的就是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加大宣传科技创新的好处,强化大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的认识。改善现在学生对于科技创新方面能力缺乏的现状,同时要不断深化这些意识,思想决定行动,将科技创新的意识转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力,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晗,张婧梅.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与教育教学改革的互动关系[J].科技视,2013(27).

[2]刘春风.浅析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9).

[3]温习勇.关于创新的哲学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2003(1).

[4]陈志瑶,程坤.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8).

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业意识;现状与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创业愈来愈为社会各界人士所关注。如何培养大学生科技创业意识,实现总书记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宏伟目标,已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科技创业意识的含义

参加过“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的台湾“TIC 100”科技创新事业竞赛创办者、台湾财团法人研华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苏治华指出,大学生创业应该是“innovation”(创新),而不仅仅是“business”(商业),大学生如果去开快餐店,那不叫创业,那叫当老板,大学生创业应当有全球眼光,能够着眼于全球的先进技术、先进理念和先进意识。大学生作为民族的精英,就应当参与全球竞争。为此,在指导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要特别强调科技创业意识的培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创业的主流行为,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创业竞争力的根本需要。大学生创业,就是要进行科技创业。这既不是经营普通商品的“下海”,也不是普通的专业性比赛或科研设计,其实质是要求大学生能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根据市场前景和社会需求开发出自己的创新成果,或者是利用已有的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成果转化,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科技创业意识是创业意识的精髓,是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基础开展创业的意识,既不能把它简单理解为科技创新意识,又不能把它理解为一般性的创业意识,要从“科技”和“创业”两个层面加以理解。同时又要认识到,其实质是科技创新意识,基础是一般性的创业意识。

二、大学生科技创业意识的现状

为了深入了解在校大学生的科技创业意识状况,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教育研究,我们通过问卷为主,走访、座谈为辅的形式在河北省涉及工、农、医、文、理、法、教育、历史、经济、管理学、哲学等11个学科门类的本专科7所院校,分不同年级对在校大学生随机抽样,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1800份,收回有效问卷1655份,有效收回率91.94%。调查显示,大学生科技创业意识存在较大缺失,科技创业整体效果不能令人满意。

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创业兴趣比较浓厚,61.44%的学生对创业感兴趣,而且23.89%的学生非常感兴趣,只有7.45%的学生不太感兴趣或根本不感兴趣;66.09%的学生考虑过创业,更可喜的是已有9.36%的学生正在进行创业。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步大众化,大学生的观念正在转变,对于创业的理解,62.49%的学生认为“只要开创一份事业都可以叫创业”,而且认为所学专业与创业的关系“有关系但是不太大”的占到52.71%,“基本没关系”和“没关系”的占29.24%,认为“密切相关”的仅占18.05%。

大学生把“开发前沿科技项目”理解为创业的仅占9.02%,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但更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科技意识、科学精神的缺失,“大众化”的大学生很难立足全球、面向世界,着眼于最先进的技术、理念和意识,并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进行科技创新、科技创业。

如今的大学生对于就业、择业与创业已不再追求专业对口,不能较好地进行专业学习并把所学专业同创业结合起来,认为所学专业与创业的关系“有关系但是不太大”、“基本没关系”和“没关系”的占81.95%;在创业道路上根据自己所学专业找准合适位置的仅占19.47%;认为大学生创业要求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的占33.65%;认为自己创业最缺乏“较好的专业知识”的仅占18.51%;选择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领域进行创业的只占21.16%。

三、培养大学生科技创业意识的举措

首先,要树立科技强国远大理想,努力培养科技创新意识。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内容,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因此,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必须站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高度,努力改变大学生创业与专业脱节的现象,兼顾兴趣、个性与专业教育,强调以科技创新增强科技含量、提升创业层次与竞争力的重要性,强化科技创新、科技创业意识,增强科技创业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305;C9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9-0044-03

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体力和智力为主的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及其综合素质的提高;二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发展;三是人的个性的自由解放和充分发展。

科技创新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科技创新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其次,科技创新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精神条件;最后,科技创新有利于人的素质能力的提高和人的个性的发展。

一、科技创新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物质条件

首先,科技创新创造了物质财富。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重要工具,是推动物质文明发展的主要动力。科学技术同时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重要反映,它的每一次重大创新都创造了巨额的物质财富,引起社会的深刻变革,极大地促进了物质文明的提高。

革命导师充分肯定过科学技术创造物质财富的力量。列宁指出,机器劳动代替手工劳动,表现了人类技术的整个进步作用。马克思指出:“科学――财富的最可靠形式,既是财富的产物,又是财富的生产者。”

邓小平也曾经说过:“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力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科技创新是如何创造物质财富的呢?科技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是指研究并创造新的形态的知识,这是人类永无止境的探索行为,只要人类存在,这类行为就会持续下去。而新知识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从一般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换句话说,科技创新是将科技成果由潜在的、知识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的全过程,是实现科技成果市场价值,从而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过程。因此,科学技术的全社会广泛应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为全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大量物质财富的创造和积累,又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并奠定物质条件。

其次,科技创新改变了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制陶技术和冶金技术的发明加速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铁器的应用及其农耕技术的发展促使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促进了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电磁理论的提出和电动机的发明将人类带进电气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及其应用催生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所有这些都说明,科技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它在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同时,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制度的更替,从而导致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

马克思说:“机器的发展则是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革命化的因素之一。”马克思又指出:“机器表现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发的,使一般生产方式发生革命过程的起点。”

由于科技创新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并逐渐消灭了旧式分工,缩小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从而能够使人们从单调乏味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创造性活动,开展创造性工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机器将不但替代绝大部分人的体力劳作,而且也将负担部分人的脑力劳作来完成生产的调控功能。计算机和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将改变人的工作方式,人们将突破工作方面的时空限制,从单调乏味的劳作中解放出来。

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随着科学技术的高歌猛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也日趋密切,并使科学技术成为变革人们生活方式的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文明的生活方式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和谐统一,是劳动与享受的结合。劳动不再是作为谋生的手段,而是成了人的第一需要。

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从具体生活实际出发,在吸纳和借鉴各国优秀生活方式的同时继承本国传统生活方式的精华。科学的生活方式是根据适度消费的原则,在不超过现实经济的条件下,使生活方式适应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当今席卷全球的信息技术和传媒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交往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生活观念随之发生改变。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强化了人与物的关系,淡化了人与人的关系。因此,亟需建立一种适应人自身发展、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最后,科技创新扩大了人类的交往空间,丰富了人们的社会关系。科学技术的进步,拓展了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这是因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加速了全球化趋势。与此同时,科技创新丰富了人的社会关系和交往方式。科学上一系列重大的发现,引起技术上的重大发明,从而使人类从封闭、保守、落后的农业社会进入开放、竞争、贸易的工商业社会,并从而使人类的交往突破了血缘、业缘和地缘的限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新的社会关系。现代交通、现代通讯技术大大加速了国际化、全球化进程,极大地拓展了人类交往空间,缩短了人们交往的时间。而互联网技术则使人的交往实现了从现实空间到虚拟空间的跨越。人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增多,社会交往空间扩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二、科技创新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精神条件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为人的发展奠定了物质条件,也创造了大量的精神财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精神条件。

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积累和传播,能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首先,科技创新对人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马克思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次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使人们从中世纪的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重新认识到人自身的价值。牛顿力学实现了物理学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同时也为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流行奠定了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科技创新日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科学技术在本质上就是塑造价值观的革命性力量。科学的重大发现,技术的重大发明,往往导致旧的道德规范及其价值体系的解体,形成新的道德观念、道德标准,并从而塑造新的价值体系。

科技的进步使得封闭、保守的传统家族观念被

开放、进步的现代家庭观念所取代。技术创新使过去那种师徒相授的小作坊的纵向的技术传播方式变成了当代大规模的横向的技术扩散,直接导致了职业道德观念的转换。科技创新加速了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促进了社会化大分工,同时加深了对相互依存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强化了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规范。而现代科学技术的整体性又形成了当今既合作又竞争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和价值观。“科学技术作为创造文明和争取幸福的工具,是提高人们道德素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它实现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和谐统一,从而有利于人类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当下和谐社会的构建,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多重价值观并存。使我们面临着价值选择的困惑,这其中自然包括生态价值选择的困惑。科技知识提高了人们对自然、社会及自身的认识,并将自然也纳入到道德的范围,产生了生态伦理观,从而扩大了人们的道德范围,改变了传统的道德观念,形成了更为科学的道德价值评价体系。这种体系把生态环境价值与人的价值统一起来,指向人的全面发展。这恰恰与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相契合,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思想资源。

三、科技创新有利于人的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

首先,科技创新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人类思维发展水平同人类文明程度是紧密相关的。人类思维能力的高低和思维方式进步的程度,体现了人类智能的开发程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标志,也是人类获得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尺度。

科技创新,一方面为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另一方面又是人们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的大革命。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自身能力的某种反映,是人类的精神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现。它既是历史的产物,又与当下的科技进步相联系。考察人类社会的进步历史不难发现,从人类早期封闭的感性直观的思维方式到近代机械论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再到现代辩证的思维方式,这其中有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随着科技的创新,人类不断地变换着思维的方式与形式,并增添新的内容与特征。

其次,科技创新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科学技术从一开始踏入人类社会就不仅是人们认识自然的工具、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而且也是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利器。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本身具有强大的认识功能,它们既是人类以往面对自然所取得的既有成果,同时又为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科学方法。因此科学技术推动着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推动着人们行为方式的理性化。科技创新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人的认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次,科技创新增加了人的自由时间。马克思曾经指出,时间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生命的尺度,而且也是人的发展空间。马克思还指出:“自由时间,可以支配的自由时间,就是财富本身:一部分用于消费产品,一部分用于从事自由活动。”

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以充足的自由时间作为保证条件。而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及其成果的社会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缩短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时间。自由时间的增加对人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助于劳动者恢复社会劳动中消耗的体力和脑力,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二是有利于劳动者个性的发挥和舒展;三是使劳动者摆脱物质的束缚,不再为谋生而奔波操劳,尽情地发挥自己的爱好,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从事自主性、创造性的活动。

最后,科技创新有助于人的个性的发展。人的活动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点。科技创新活动能够激发人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发挥人的创造性,促进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

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大学生 科技创新活动 现状 影响因素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组织引导大学生通过对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转化、运用和自主创造,培养其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客观认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深刻分析当前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诸种因素,对于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等教育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

本次调查以湖北省内部分部属和省属高等学校为调查样本,其中部属院校7所,省属院校13所。分别向各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单位发放问卷20份、回收有效问卷20份;学生抽样问卷1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5份,回收率95.5%。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1.1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总体上呈良性发展态势

1.1.1 学校重视程度明显增强

调查问卷显示,在1999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前,不少院校特别是省属院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兴趣小组或学生社团自发组织开展为主。但此后,湖北高校普遍在学校层面开始重视起这项活动。在对20所学校的调查中,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营造学校的学术氛围的”占75%;“提高学校社会知名度”的占50%;“有利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占98%;“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占100%;“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占96%。同时,各高校加强了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学生处、团委、教务处或科研处牵头组织实施和管理,并从制度、机制、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1.1.2 活动组织形式多样

湖北地区高校数量众多,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因此而多样。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外,共青团系统、政府科技部门和科学技术协会、科技企业等纷纷加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推动者行列,全省、地区性的科技竞赛活动层出不穷。各高校作为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主阵地,通过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科技处以及学生社团等组织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内容涉及高校开设的大部分学科专业领域,活动的组织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形式已日趋多样化(见表1)。

1.1.3 学生关注度与自信心增强

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给予了积极的关注,认同程度明显加强。调查显示,87.5%的学生表示应“大力支持和关心科技创新活动”。如果承担了科研课题任务,71.5%的学生认为自己有信心和能力通过科研活动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在谈到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时,88%的学生认为可以“增强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巩固”,75%的学生认为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83%的学生认为可以“实现自己的科技创意”,79%的学生认为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打下创业成才基础”。可见,大学生科研意识和关注度在逐步增强。

1.1.4 活动质量与效果逐步提升

实践证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与效果得到明显提升。以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为例,经过16年的发展,“挑战杯”竞赛引导和吸引了一届届大学生踊跃参与,超过200万名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地参加了竞赛。湖北地区参赛高校逐届增加,武汉大学还承办了第四届“挑战杯”,活动参赛作品数量与质量稳步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人才效益,已经成为湖北高校展示科研、教学能力和学生科研水平的重要窗口以及社会选拔创新人才和科技成果的重要平台。

1.2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发展不平衡

1.2.1 学生实际参与率低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校期间曾参加科技普及性学术讲座的比例仅占28.6%,参加过科技节系列赛事的学生占21.8%,而有63.3%的学生表示没有参加过任何学术科技讲座和竞赛活动。尤其是在对湖北大学生参与“申报学校科研立项项目、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研究、撰写科技作品(论文)”等三项科技创新活动的抽样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真正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提早进入科研领域的比例普遍较低(见表2)。

在对关于参加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调查时,15.3%的学生比较了解但是并不想参加,28%的学生有欲望参加,5.8%的学生曾经参加过,但是仍有50.9%的学生对于该项竞赛了解甚少或者不了解。由此可见,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仍有待提高。

1.2.2 学生科技创新水平急待提高

调查显示,大学生科技创新水平急待提高。10%的学校认为“学生参与热情较高,但缺乏长久坚持下去的意志品质”;25.4%的学校认为“学生科技成果突击的多,注重平时积累和实践总结的少”;32.3%的学校认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数量多,但活动质量好、水平高的较少”。

1.2.3 高校之间差异明显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平衡。从学科、专业种类上看,理工科院校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情况明显要好于文史经管类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在发明创造、科技制作、工艺设计等方面有专业优势,文科专业学生在上明显多于理工科专业学生。从参与的学生层次来看,研究生在校期间几乎都参加过科技创新活动,而本科生参加的科技活动明显少于研究生,仅占研究生的15%,高年级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比例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从取得的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上看,重点高校比一般高校显示出较强优势。如被调查的20所高校连续四届都参加了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但在评选结果中,省属地方13所高校获奖总项目数仅占全部获奖的45%,且三等奖和优秀奖居多,高级别的成果奖几乎空白。

2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价值性认识偏差

在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其价值和价值观念起着主要的导向作用,它会影响人们以什么价值判断的标准去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无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无论是对高校,还是对大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的三大表现形式:论文及其鉴定和获奖越来越束缚高校组织者的手脚。追求论文数量、计较鉴定评价、追求科技奖励,几乎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全部内容。其结果是大部分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不愿进行系统性的长期研究,稍有阶段性成果就匆匆鉴定、报奖,这些短期行为既难以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突破性成果的产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增长了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功利性追求。如少数学生认为其科研成果一经发表,或参加大学生科技竞赛,或被企业看中,不但项目可以获奖,还可以从中得到一定的收益,名利双收。还有少数学生其实就是抱着一种急功近利的心理,想从科研方面走出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为就业求职打“基础”。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是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的观念因素。

2.2 教学环节的理论与实践脱节

要普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基本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利用课内的教学实践环节。但大部分高校还没有真正开设专门的大学生创新教育理论课程,也没有把大学生科技创新研讨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中,研讨式教学也尚处于倡导阶段。尤其是随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张,教学实验条件满足正常的教学尚且困难,更不用说满足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如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开设严重不足,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走进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因此,即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理论再多,因为没有经过实验室实际操作的训练,其理论知识也不能有效地转化为科技创新能力。这是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的根本因素。

2.3 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不健全

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是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均衡和有效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应与课程改革、学分设置、学生评价制度、物质精神奖励等因素相互之间的联动密切相关。但一方面,部分高校还没有建立起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联动关系,仅重视传统的物质精神奖励,而忽视了课程、学分以及学生评价制度的革新,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另一方面,由于以、获奖、申请专利、转化效益等固定标准来衡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虽然形成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但是,这种激励太过于苛求、标准高,让大部分学生望而却步,不利于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参与面,形成不了科技创新的校园氛围。

2.4 物质保障条件不到位

必要的资金、场地和实验设备等是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当前,对大学生科技活动的人、才、物投入不足问题,主要表现为忽视科技活动的组织管理队伍和指导教师队伍业务培训和素质提高,学生科技活动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校行政拨款方式,学生科技活动阵地少,专门用于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设施设备数量极其有限,有的高校甚至是空白,此类现象在省属高校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这些物质保障条件的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层次与质量的同步提高,是影响大学生科技活动的重要物质因素。

3 讨论与思考

在创新型人才日益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情况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虽已走向良性发展,但发展又是不平衡的。这需要在国家层面,以政府为主导,提供社会舆论和资金支持,广泛开展校企对接;在学校层面,建立和完善学生科技创新的组织机构,加强资金保障,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完善激励机制;在教师层面,引导和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将教书育人功能延伸和拓展;在学生层面,增强刻苦学习、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在全社会构建起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与实践体系。

参考文献

1 华正伟.关于大学生科研创新的调查研究[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2 崔玉娟,周凯,龚瑜.科技挑战未来,创新凝聚人才[N].中国青年报,2005-11-17

3 沈炯.对影响科技创新制约因素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3(13、14)

4 薛绯,管桂香.构建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的意义与路径[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9)

5 任小龙等.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5(12)

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STEI知识链;工程创新;知识经济

Abstract:Viewedfromthestandpointofpracticalepistemology,the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ndindustrycorrelatewitheachotherinactualproductionandlifeandareinassociationwiththeformationandapplicationofknowledge,thusmakingtheknowledgeindifferentbutinterrelatedforms.Itimpliesthatthereisanintangibleknowledgechain,namelytheSTEIknowledgechaincomposedof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ndindustry.WithrespecttotheSTEIchain,theengineeringinnovationplaysakeyroleintheprocessofofferingthe“artificialimplements”resultingfromengineeringknowledgewhichisincorporatedintotheproductivefunctionsinordertoacquirethefirstapplicationofcommercialization.TheengineeringinnovationintheknowledgeeconomytimesisoftheoreticalandpracticalimportanceintheperspectiveofSTEIknowledgechain.

Keywords:STEIknowledgechain;engineeringinnovation;knowledgeeconomy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正在成为创新的核心。工程活动架起了连通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桥梁,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也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现实指标。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工程创新已成为创新活动的主战场,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大局。因此,“工程创新应该成为创新研究的新重点”[1]。目前,对工程创新的研究已受到许多学者关注,并有了诸如工程创新的意义、特点、规律[2],工程创新与工程人才,工程创新的一般属性[3],工程范式的创新[4],工程教育创新[5]等研究成果。作为创新研究的新领域,工程创新研究还需要深入探讨。殷瑞钰院士提出的“四元知识链”概念[6],为从知识链的角度探讨工程创新提供了新的视野。本文立足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链”进行分析,并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对工程创新进行新的解读。

一、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知识链

1.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

近代以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把科学、技术、工程看做是基于实证主义知识论框架下的认识论范畴,把科学视为认识世界的理性化、系统化的知识,甚至视为认识世界唯一有效的知识,技术和工程只是科学的应用。近年来,国外学者皮特(JosephC.Pitt)、莱顿(EdwinLayton)、文森蒂(WalterVincenti)等对这种认识进行了批判。莱顿和文森蒂都赞同从具有实践导向和深刻反思的工程师的视角来看待工程知识,他们认为:“工程知识和一般的技术知识,组成了一种不同于科学知识普遍性的离散的知识形式”[7]43。皮特也在《工程师知道什么》一文中提出:“科学知识是有理论边界的(theory-bound),而工程知识是任务明确的(task-specific)”,“工程知识被证明要比科学知识更可靠”[8]。国内学者邓波等也对实证主义的知识论立场进行了批判[9],他们认为,基于实证主义知识论立场下的科学观造成对人的生活世界的遗忘,使得人与世界最原初、最根本的关系表现为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关系,它是一种认识论的关系而非存在论的关系。这种认识论的关系束缚了人类从生活世界获得知识并应用知识来进行生产和生活实践的能力。要摆脱这种束缚并改变现有的困境,必须改变知识论的立场,即立足于生活实践的知识论立场,依据人与世界的境域化的、存在论的关系,从生活实践来考察科学、技术与工程三种不同知识形态的本质与特征。

笔者赞同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三种知识形态进行区分,但更愿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开来。由于国内外学者对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三者的联系未作具体的论述,并且没有提及产业活动过程中的产业知识这一形态。因此,为了本文的目的,笔者基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种知识形态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必要的阐述。

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从事生产、生活的探索性活动,正是这种实践使得人类不断获取认识和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智慧,也正是这种实践才是人类一切知识产生的源泉和动力。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就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生成的彼此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知识形态。

李伯聪教授提出的“三元论”与产业哲学所倡导的“四元论”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成为独立的知识形态的合法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确证了四元知识的合法性。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与产业知识都有其自身的本质与特征。概言之,科学知识是描述性知识,旨在描述和解释世界的存在方式;技术知识是作为行动的程序性和规范性知识,旨在解决实践过程中“做什么”和“怎么做”;工程知识是作为造物行动中的情景化知识,旨在成功实现现实人工物的建造[9];产业知识是作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社会化知识,旨在通过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来获得经济利益。它们都是在生活与生产的实践中不断获得并加以运用的。从生活世界的实践来看,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实践对象与实践目的不同。科学是探求自然和社会的构成、本质及其规律的实践性活动。它直接以自然或社会为对象,其特点是探索与发现。科学的实践目的在于揭示规律,发现真理,以描述性的知识形态解释实践对象的存在及其运行方式。技术是这样的一种实践活动,即发明和创造能控制、应用、改进人工自然以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手段和方法。它主要以人工自然为实践对象,其特点是发明与创造。技术的实践目的是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以多种技术知识的形式来指导程序性和规范性的行动。工程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建造某一特殊人工物(或人工物系统)的实践活动。它以人工自然物为实践对象,其特点是建构与创新,目的在于建造具体的人工物(或人工物系统),在造物过程中要运用到情景化、境域化的知识。产业是人类借助科学、技术以及工程等手段和方法,生产产品和提供各种服务以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要的实践活动。它以自然资源(或人工自然物)为实践对象,其特点是生产与市场,实践目的是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以获取经济利益。

(2)存在形态与功能不同。在存在形态上,科学知识是描述性知识,是明言的,可以文字、数字符号、图形等方式存在并传播与共享;技术知识既包括理论形态也包括经验形态,有些是明言的或可以转化为明言的,也有些只能是默会知识(如技能、诀窍);工程知识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以及相关知识的集成与综合,具有复杂性、难言性、不可复制的特性;产业知识则是由同类的或相似的工程专业体系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相互组织、复合而成的体系知识,具有排他性(如所谓的“隔行如隔山”)。在功能上,科学知识主要在于解释与预测;技术知识在于发明与申请专利;工程知识服务于具体的“造物”;产业知识服务于生产产品与提供服务。

(3)实践评价原则不同。对科学而言,实践评价主要指其真理性检验,其评价原则是坚持逻辑一致性与实证或伪证原则;技术知识则讲求价值性评价与事实性评价两大原则;工程知识讲求优化原则与多元性评价原则;产业知识则是追求产品的创新性、商业效用性、审美原则等。

(4)应用范围存在差异。科学知识的基本单元是科学概念、科学定理或定律,它具有公共性、共享性特征,任何时候任何国家(地区)的任何人都可以拥有和运用。但它又是有理论边界的,超出其理论边界就可能产生谬误。技术知识的基本单元是技术发明和技术诀窍(know-how),它具有私有的特性,即有专利权,这必然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工程知识作为一种情景化、境域化的知识,就某一具体工程而言,它是唯一的,不具有普适性;但工程知识具有可试错性、可传递性等特征[7]48,往往可以适用于某些其他的具体工程领域。产业知识有共性产业知识与专有产业知识之分,共性产业知识的应用范围较广,而专有产业知识往往是商业机密,不外传。

综上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工程、产业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形式,它们从现实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同知识的获得与应用相关联,生成彼此相互区别的知识形态。

2.STEI四元知识链

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不仅是相互区别的,而且在实践中是相互联系的,这种实践联系使之形成一条无形的科学—技术—工程—产业(STEI)四元知识链。它们之间的实践联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实践目的或手段看,它们蕴涵于实践之目的—手段之间的转化关系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和目的。认识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最终要为实践服务。科学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获得对世界存在方式的认识(科学知识)是目的;但当它以理论或原理的形式进入技术(工程、产业)活动领域,就转化为手段。同样地,技术活动中的技术发明与创造既是目的,又是手段。通过技术发明获得技术知识是目的,把技术发明的物化成果和技术知识应用于工程(或产业)之中,它就转化为手段。对于工程和产业,我们也可以作类似的分析。

(2)就实践过程来看,它体现于知识在科学、技术、工程以及产业等实践活动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中。这主要强调各种知识形态之间的知识供给(knowledgesupply)或运用以及输出或反馈。具体地说,科学知识通常是技术、工程、产业等活动过程的知识供给者(knowledgesupplier),同时经过技术、工程或产业活动过程之后以某种信息的形式(也可能是新的现实问题)予以输出(反馈)。技术作为工程或产业的“单元”使得技术知识成为工程或产业活动的知识供给者;同时技术知识在工程或产业活动过程中也会有信息(或新问题)输出。工程知识、产业知识等也存在类似的情形。

(3)就实践结果来看,它体现于知识在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等活动中的凝结(或物化)过程中。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最终都以技术发明的物化(或工程所造之“物”,或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形式得以凝结。

因此,正是实践促成了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链的形成。这种知识链是科学、技术、工程与产业之间的一条无形链,它强调实践过程而非时间—历史意义上的承接,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非线性的(或网络状的)关系。正如殷瑞钰院士所说:“这是很复杂的知识链,是多层次的知识网络,不同环节和层次之间存在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关系。”[10]要阐述它们之间的非线性(或网络)关系,需要打开作为每一知识单元的“黑箱”来进行分析。这有待对它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STEI知识链中工程知识的地位与作用

工程是建造物质世界从未有过的“物”的活动,就此而言,工程知识在工程建造中的作用只能是作为“造物”的手段而发挥作用的,处于从属地位。

1.工程知识作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的集成体

工程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知识,不能把工程知识简单地视为科学知识的应用。ThomasTredgold(1788—1829)最早把工程视为科学的应用的观点[11],以及邦格的技术是科学的应用的观点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批判。如莱顿、文森蒂、皮特[7]44等人从不同的角度对技术和工程是科学的应用的观点进行了批评。李伯聪教授也明确表示,尽管不能否认现代工程活动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可以解释为“科学的应用”的成分,但决不意味着工程就是科学的应用[12]226。然后,这些国内外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工程(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知识)。正如皮特反复强调的:“工程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知识,不能认为二者中的每一个必须依靠另一个,更没有事实根据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子集。”[8]

就实践来看,工程知识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的集成体。工程是一定边界条件下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造物活动,其目的是建造一个自然界不存在而又可带来一定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人工物。在工程“造物”过程中伴随着工程知识的生成。工程是技术性要素与非技术性要素的集成体。技术性要素包括技术设备(机械、工具等),技术原理,技术方法等内容;非技术性要素包括资源、资本、人力、社会与环境条件等因素。而技术性要素(如技术原理、技术方法)中必然包含科学知识,如技术原理是科学原理(知识)与目的性的结合[13];非技术性要素中包含着资本、人力等属于组织、管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因此,工程活动中在对各种因素进行实践集成的同时,也包含着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的集成。由于每一工程都是情景化的、具体的、唯一的,所以工程知识包含科学知识是相对于某一具体工程而言的,它与皮特所强调的并不矛盾。

2.工程知识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

相对于科学和技术来说,工程往往发挥“集成”的作用;而相对于产业和经济来说,工程往往是“基层单元”和“构成单元”。相应地,工程知识往往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发挥作用。产业知识主要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政策、市场调研与预测、产品研发、产品的标准与测定、营销策略、产品售后服务制度等内容。而工程知识主要包括工程规划知识、工程设计知识、工程管理知识、工程技术知识、工程安全知识、工程运行知识、工程环境知识等内容。同类工程或不同部类的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运行和管理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产业的组织、结构、管理、产业政策和市场,乃至对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工程知识在产业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三、工程创新的知识链视角

尽管就工程的实践“造物”而言,工程知识只是作为“造物”(实际目的)的手段而发挥作用,但这并不说明工程知识不重要。相反地,工程知识是人类知识宝库中重要的一部分。从知识分类和知识本质上看,工程知识还是“本位性”的知识而不是“派生性”的知识[12]261。在工程创新成为创新的主战场、知识创新成为创新活动的核心的当今时代,从STEI四元知识链的视角探讨工程创新有着重要意义。

1912年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所谓创新就是一种生产函数的转移,或是一种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其目的在于获取潜在的超额利润”,并且他将创新概括为五种形式:①生产新的产品;②引进新的生产方式;③开辟新的市场;④开拓并利用新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⑤采用新的组织方式[14]。后来他又在《资本主义的非稳定性》(InstabilityofCapitalism)一文中提出了创新是一个过程的观点[15]。针对熊彼特创新概念的界定,从知识角度看,知识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成为生产函数的转移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如追求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往往成为创新的一种重要手段,这里的“高科技含量”一定意义上反映着知识的“高”与“新”。尤为重要的是,知识也日益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组合应用越来越受到知识型企业的青睐。知识已成为一种特质性的生产力[16]。因此,从知识的角度看,创新是凝结于产品中的新知识并入生产函数中得以首次商业化应用的过程。

工程设计是工程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在工程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莱顿对工程设计的重要性作了重要的评价:“从科学的观点看,设计什么也不是;可是,从工程的观点看,一切都是设计。”[12]238下面以工程设计知识为典型,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对工程创新进行分析。

在文森蒂看来,工程设计知识包括基本的设计概念(运行原理和常规构型),设计标准和规格,理论工具(数学、推理、自然规律),量化数据(描述性和说明性的知识),实践因素和设计手段(程序性知识)等。他还发现工程设计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知识的生成活动,工程知识的应用是作为实际目的的手段而发生的[17]。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工程设计过程,既是已有的工程设计知识的应用过程,又是新的工程知识的生成过程。工程知识的生产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就实践的工程活动而言,创新是工程本身的内在要求,是工程活动的灵魂。工程设计作为其关键环节也必然体现和反映着工程创新。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来看,这种体现和反映表现在工程设计知识的生产与应用上。工程知识既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及相关技术的集成体,也是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在工程设计中,工程师要在一定边界条件下,设计出具体工程的运行原理与常规构型、标准与规格、有关量化数据,并结合其他实际因素(如文化风格等)最终拿出设计方案,描绘设计图纸。在这一过程中,在同时考虑技术性要素和非技术性要素的情况下,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及相关知识进行集成,使得这一过程既包含对已有的工程知识的应用,也包含新的知识的生成。新生成的知识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最终凝结于产品的生产中,从而实现创新。实际上,对每一项工程,无论是理念、规划、设计、实施,还是运行和管理,在每个环节上都会发生或大或小、或局部或全局的创新。从知识的角度看,每一项工程发生的创新总伴随新知识的生成,由于新知识的生成在工程活动中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所以它只能被并入到一定的生产条件当中,形成新的生产函数,为建造出合目的性的人工物并通过进入产业活动过程实现其潜在的经济利益服务。每一项工程的完成也预示着工程知识的一次创新,新的工程也酝酿着工程知识的再创新。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推动工程创新。因此,从四元知识链来看,工程创新是凝结于工程“人工物”中的工程知识被并入到生产函数中以获得首次商业化应用的过程。

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分析工程创新,对知识经济时代现实中的工程创新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方面,它为从知识的生成与应用方面探讨工程创新提供了一个符合时代特征的理论视野;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按照工程知识如何在工程活动过程中起作用来实现工程创新,进而探寻一种新的生产力,显然是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杜澄,李伯聪.工程研究[CD2]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第2卷[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8-42.

[2]殷瑞钰.工程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8-23.

[3]王大洲.试论工程创新的一般性质[J].科学中国人,2006,12(5):31-34.

[4]张秀华.走向工程范式的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5):39-43.

[5]王树国.面向和谐社会的高等工程教育创新[J].科学中国人,2006,12(7):54-57.

[6]殷瑞钰.关于技术创新问题的若干认识[J].中国工程科学,2002,4(9):38-41.

[7]约瑟夫•C.皮特.技术思考[CD2]技术哲学的基础[M].马会端,陈凡,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8]PittJC.Whatengineersknow[J].Techne,2001(3):17-31.

[9]邓波,贺凯.试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与工程知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10):41-46.

[10]殷瑞钰.工程与哲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10.

[11]DurbinPT.Criticalperspectivesonnonacademicscienceandengineering[M].Bethlehem:LehighUniversityPress,1991:60-79.

[12]李伯聪.选择与建构[CD2]大脑和认知之谜的哲学反思[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3]远德玉.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CD2]远德玉技术论研究文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231-233.

[14]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易家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73.

[15]曹鹏.技术创新的历史阶段性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研究生院,2001:14.

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STEI知识链;工程创新;知识经济

Abstract:Viewedfromthestandpointofpracticalepistemology,the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ndindustrycorrelatewitheachotherinactualproductionandlifeandareinassociationwiththeformationandapplicationofknowledge,thusmakingtheknowledgeindifferentbutinterrelatedforms.Itimpliesthatthereisanintangibleknowledgechain,namelytheSTEIknowledgechaincomposedof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ndindustry.WithrespecttotheSTEIchain,theengineeringinnovationplaysakeyroleintheprocessofofferingthe“artificialimplements”resultingfromengineeringknowledgewhichisincorporatedintotheproductivefunctionsinordertoacquirethefirstapplicationofcommercialization.TheengineeringinnovationintheknowledgeeconomytimesisoftheoreticalandpracticalimportanceintheperspectiveofSTEIknowledgechain.

Keywords:STEIknowledgechain;engineeringinnovation;knowledgeeconomy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正在成为创新的核心。工程活动架起了连通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桥梁,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也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现实指标。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工程创新已成为创新活动的主战场,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大局。因此,“工程创新应该成为创新研究的新重点”[1]。目前,对工程创新的研究已受到许多学者关注,并有了诸如工程创新的意义、特点、规律[2],工程创新与工程人才,工程创新的一般属性[3],工程范式的创新[4],工程教育创新[5]等研究成果。作为创新研究的新领域,工程创新研究还需要深入探讨。殷瑞钰院士提出的“四元知识链”概念[6],为从知识链的角度探讨工程创新提供了新的视野。本文立足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链”进行分析,并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对工程创新进行新的解读。

一、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知识链

1.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

近代以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把科学、技术、工程看做是基于实证主义知识论框架下的认识论范畴,把科学视为认识世界的理性化、系统化的知识,甚至视为认识世界唯一有效的知识,技术和工程只是科学的应用。近年来,国外学者皮特(JosephC.Pitt)、莱顿(EdwinLayton)、文森蒂(WalterVincenti)等对这种认识进行了批判。莱顿和文森蒂都赞同从具有实践导向和深刻反思的工程师的视角来看待工程知识,他们认为:“工程知识和一般的技术知识,组成了一种不同于科学知识普遍性的离散的知识形式”[7]43。皮特也在《工程师知道什么》一文中提出:“科学知识是有理论边界的(theory-bound),而工程知识是任务明确的(task-specific)”,“工程知识被证明要比科学知识更可靠”[8]。国内学者邓波等也对实证主义的知识论立场进行了批判[9],他们认为,基于实证主义知识论立场下的科学观造成对人的生活世界的遗忘,使得人与世界最原初、最根本的关系表现为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关系,它是一种认识论的关系而非存在论的关系。这种认识论的关系束缚了人类从生活世界获得知识并应用知识来进行生产和生活实践的能力。要摆脱这种束缚并改变现有的困境,必须改变知识论的立场,即立足于生活实践的知识论立场,依据人与世界的境域化的、存在论的关系,从生活实践来考察科学、技术与工程三种不同知识形态的本质与特征。

笔者赞同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三种知识形态进行区分,但更愿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开来。由于国内外学者对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三者的联系未作具体的论述,并且没有提及产业活动过程中的产业知识这一形态。因此,为了本文的目的,笔者基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种知识形态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必要的阐述。

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从事生产、生活的探索性活动,正是这种实践使得人类不断获取认识和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智慧,也正是这种实践才是人类一切知识产生的源泉和动力。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就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生成的彼此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知识形态。

李伯聪教授提出的“三元论”与产业哲学所倡导的“四元论”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成为独立的知识形态的合法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确证了四元知识的合法性。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与产业知识都有其自身的本质与特征。概言之,科学知识是描述性知识,旨在描述和解释世界的存在方式;技术知识是作为行动的程序性和规范性知识,旨在解决实践过程中“做什么”和“怎么做”;工程知识是作为造物行动中的情景化知识,旨在成功实现现实人工物的建造[9];产业知识是作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社会化知识,旨在通过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来获得经济利益。它们都是在生活与生产的实践中不断获得并加以运用的。从生活世界的实践来看,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实践对象与实践目的不同。科学是探求自然和社会的构成、本质及其规律的实践性活动。它直接以自然或社会为对象,其特点是探索与发现。科学的实践目的在于揭示规律,发现真理,以描述性的知识形态解释实践对象的存在及其运行方式。技术是这样的一种实践活动,即发明和创造能控制、应用、改进人工自然以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手段和方法。它主要以人工自然为实践对象,其特点是发明与创造。技术的实践目的是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以多种技术知识的形式来指导程序性和规范性的行动。工程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建造某一特殊人工物(或人工物系统)的实践活动。它以人工自然物为实践对象,其特点是建构与创新,目的在于建造具体的人工物(或人工物系统),在造物过程中要运用到情景化、境域化的知识。产业是人类借助科学、技术以及工程等手段和方法,生产产品和提供各种服务以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要的实践活动。它以自然资源(或人工自然物)为实践对象,其特点是生产与市场,实践目的是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以获取经济利益。

(2)存在形态与功能不同。在存在形态上,科学知识是描述性知识,是明言的,可以文字、数字符号、图形等方式存在并传播与共享;技术知识既包括理论形态也包括经验形态,有些是明言的或可以转化为明言的,也有些只能是默会知识(如技能、诀窍);工程知识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以及相关知识的集成与综合,具有复杂性、难言性、不可复制的特性;产业知识则是由同类的或相似的工程专业体系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相互组织、复合而成的体系知识,具有排他性(如所谓的“隔行如隔山”)。在功能上,科学知识主要在于解释与预测;技术知识在于发明与申请专利;工程知识服务于具体的“造物”;产业知识服务于生产产品与提供服务。

(3)实践评价原则不同。对科学而言,实践评价主要指其真理性检验,其评价原则是坚持逻辑一致性与实证或伪证原则;技术知识则讲求价值性评价与事实性评价两大原则;工程知识讲求优化原则与多元性评价原则;产业知识则是追求产品的创新性、商业效用性、审美原则等。

(4)应用范围存在差异。科学知识的基本单元是科学概念、科学定理或定律,它具有公共性、共享性特征,任何时候任何国家(地区)的任何人都可以拥有和运用。但它又是有理论边界的,超出其理论边界就可能产生谬误。技术知识的基本单元是技术发明和技术诀窍(know-how),它具有私有的特性,即有专利权,这必然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工程知识作为一种情景化、境域化的知识,就某一具体工程而言,它是唯一的,不具有普适性;但工程知识具有可试错性、可传递性等特征[7]48,往往可以适用于某些其他的具体工程领域。产业知识有共性产业知识与专有产业知识之分,共性产业知识的应用范围较广,而专有产业知识往往是商业机密,不外传。

综上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工程、产业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形式,它们从现实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同知识的获得与应用相关联,生成彼此相互区别的知识形态。

2.STEI四元知识链

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不仅是相互区别的,而且在实践中是相互联系的,这种实践联系使之形成一条无形的科学—技术—工程—产业(STEI)四元知识链。它们之间的实践联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实践目的或手段看,它们蕴涵于实践之目的—手段之间的转化关系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和目的。认识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最终要为实践服务。科学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获得对世界存在方式的认识(科学知识)是目的;但当它以理论或原理的形式进入技术(工程、产业)活动领域,就转化为手段。同样地,技术活动中的技术发明与创造既是目的,又是手段。通过技术发明获得技术知识是目的,把技术发明的物化成果和技术知识应用于工程(或产业)之中,它就转化为手段。对于工程和产业,我们也可以作类似的分析。

(2)就实践过程来看,它体现于知识在科学、技术、工程以及产业等实践活动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中。这主要强调各种知识形态之间的知识供给(knowledgesupply)或运用以及输出或反馈。具体地说,科学知识通常是技术、工程、产业等活动过程的知识供给者(knowledgesupplier),同时经过技术、工程或产业活动过程之后以某种信息的形式(也可能是新的现实问题)予以输出(反馈)。技术作为工程或产业的“单元”使得技术知识成为工程或产业活动的知识供给者;同时技术知识在工程或产业活动过程中也会有信息(或新问题)输出。工程知识、产业知识等也存在类似的情形。

(3)就实践结果来看,它体现于知识在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等活动中的凝结(或物化)过程中。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最终都以技术发明的物化(或工程所造之“物”,或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形式得以凝结。

因此,正是实践促成了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链的形成。这种知识链是科学、技术、工程与产业之间的一条无形链,它强调实践过程而非时间—历史意义上的承接,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非线性的(或网络状的)关系。正如殷瑞钰院士所说:“这是很复杂的知识链,是多层次的知识网络,不同环节和层次之间存在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关系。”[10]要阐述它们之间的非线性(或网络)关系,需要打开作为每一知识单元的“黑箱”来进行分析。这有待对它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STEI知识链中工程知识的地位与作用

工程是建造物质世界从未有过的“物”的活动,就此而言,工程知识在工程建造中的作用只能是作为“造物”的手段而发挥作用的,处于从属地位。

1.工程知识作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的集成体

工程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知识,不能把工程知识简单地视为科学知识的应用。ThomasTredgold(1788—1829)最早把工程视为科学的应用的观点[11],以及邦格的技术是科学的应用的观点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批判。如莱顿、文森蒂、皮特[7]44等人从不同的角度对技术和工程是科学的应用的观点进行了批评。李伯聪教授也明确表示,尽管不能否认现代工程活动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可以解释为“科学的应用”的成分,但决不意味着工程就是科学的应用[12]226。然后,这些国内外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工程(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知识)。正如皮特反复强调的:“工程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知识,不能认为二者中的每一个必须依靠另一个,更没有事实根据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子集。”[8]

就实践来看,工程知识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的集成体。工程是一定边界条件下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造物活动,其目的是建造一个自然界不存在而又可带来一定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人工物。在工程“造物”过程中伴随着工程知识的生成。工程是技术性要素与非技术性要素的集成体。技术性要素包括技术设备(机械、工具等),技术原理,技术方法等内容;非技术性要素包括资源、资本、人力、社会与环境条件等因素。而技术性要素(如技术原理、技术方法)中必然包含科学知识,如技术原理是科学原理(知识)与目的性的结合[13];非技术性要素中包含着资本、人力等属于组织、管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因此,工程活动中在对各种因素进行实践集成的同时,也包含着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的集成。由于每一工程都是情景化的、具体的、唯一的,所以工程知识包含科学知识是相对于某一具体工程而言的,它与皮特所强调的并不矛盾。

2.工程知识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

相对于科学和技术来说,工程往往发挥“集成”的作用;而相对于产业和经济来说,工程往往是“基层单元”和“构成单元”。相应地,工程知识往往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发挥作用。产业知识主要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政策、市场调研与预测、产品研发、产品的标准与测定、营销策略、产品售后服务制度等内容。而工程知识主要包括工程规划知识、工程设计知识、工程管理知识、工程技术知识、工程安全知识、工程运行知识、工程环境知识等内容。同类工程或不同部类的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运行和管理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产业的组织、结构、管理、产业政策和市场,乃至对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工程知识在产业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三、工程创新的知识链视角

尽管就工程的实践“造物”而言,工程知识只是作为“造物”(实际目的)的手段而发挥作用,但这并不说明工程知识不重要。相反地,工程知识是人类知识宝库中重要的一部分。从知识分类和知识本质上看,工程知识还是“本位性”的知识而不是“派生性”的知识[12]261。在工程创新成为创新的主战场、知识创新成为创新活动的核心的当今时代,从STEI四元知识链的视角探讨工程创新有着重要意义。

1912年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所谓创新就是一种生产函数的转移,或是一种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其目的在于获取潜在的超额利润”,并且他将创新概括为五种形式:①生产新的产品;②引进新的生产方式;③开辟新的市场;④开拓并利用新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⑤采用新的组织方式[14]。后来他又在《资本主义的非稳定性》(InstabilityofCapitalism)一文中提出了创新是一个过程的观点[15]。针对熊彼特创新概念的界定,从知识角度看,知识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成为生产函数的转移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如追求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往往成为创新的一种重要手段,这里的“高科技含量”一定意义上反映着知识的“高”与“新”。尤为重要的是,知识也日益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组合应用越来越受到知识型企业的青睐。知识已成为一种特质性的生产力[16]。因此,从知识的角度看,创新是凝结于产品中的新知识并入生产函数中得以首次商业化应用的过程。

工程设计是工程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在工程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莱顿对工程设计的重要性作了重要的评价:“从科学的观点看,设计什么也不是;可是,从工程的观点看,一切都是设计。”[12]238下面以工程设计知识为典型,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对工程创新进行分析。

在文森蒂看来,工程设计知识包括基本的设计概念(运行原理和常规构型),设计标准和规格,理论工具(数学、推理、自然规律),量化数据(描述性和说明性的知识),实践因素和设计手段(程序性知识)等。他还发现工程设计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知识的生成活动,工程知识的应用是作为实际目的的手段而发生的[17]。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工程设计过程,既是已有的工程设计知识的应用过程,又是新的工程知识的生成过程。工程知识的生产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就实践的工程活动而言,创新是工程本身的内在要求,是工程活动的灵魂。工程设计作为其关键环节也必然体现和反映着工程创新。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来看,这种体现和反映表现在工程设计知识的生产与应用上。工程知识既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及相关技术的集成体,也是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在工程设计中,工程师要在一定边界条件下,设计出具体工程的运行原理与常规构型、标准与规格、有关量化数据,并结合其他实际因素(如文化风格等)最终拿出设计方案,描绘设计图纸。在这一过程中,在同时考虑技术性要素和非技术性要素的情况下,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及相关知识进行集成,使得这一过程既包含对已有的工程知识的应用,也包含新的知识的生成。新生成的知识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最终凝结于产品的生产中,从而实现创新。实际上,对每一项工程,无论是理念、规划、设计、实施,还是运行和管理,在每个环节上都会发生或大或小、或局部或全局的创新。从知识的角度看,每一项工程发生的创新总伴随新知识的生成,由于新知识的生成在工程活动中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所以它只能被并入到一定的生产条件当中,形成新的生产函数,为建造出合目的性的人工物并通过进入产业活动过程实现其潜在的经济利益服务。每一项工程的完成也预示着工程知识的一次创新,新的工程也酝酿着工程知识的再创新。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推动工程创新。因此,从四元知识链来看,工程创新是凝结于工程“人工物”中的工程知识被并入到生产函数中以获得首次商业化应用的过程。

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分析工程创新,对知识经济时代现实中的工程创新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方面,它为从知识的生成与应用方面探讨工程创新提供了一个符合时代特征的理论视野;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按照工程知识如何在工程活动过程中起作用来实现工程创新,进而探寻一种新的生产力,显然是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杜澄,李伯聪.工程研究[CD2]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第2卷[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8-42.

[2]殷瑞钰.工程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8-23.

[3]王大洲.试论工程创新的一般性质[J].科学中国人,2006,12(5):31-34.

[4]张秀华.走向工程范式的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5):39-43.

[5]王树国.面向和谐社会的高等工程教育创新[J].科学中国人,2006,12(7):54-57.

[6]殷瑞钰.关于技术创新问题的若干认识[J].中国工程科学,2002,4(9):38-41.

[7]约瑟夫•C.皮特.技术思考[CD2]技术哲学的基础[M].马会端,陈凡,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8]PittJC.Whatengineersknow[J].Techne,2001(3):17-31.

[9]邓波,贺凯.试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与工程知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10):41-46.

[10]殷瑞钰.工程与哲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10.

[11]DurbinPT.Criticalperspectivesonnonacademicscienceandengineering[M].Bethlehem:LehighUniversityPress,1991:60-79.

[12]李伯聪.选择与建构[CD2]大脑和认知之谜的哲学反思[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3]远德玉.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CD2]远德玉技术论研究文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231-233.

[14]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易家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73.

[15]曹鹏.技术创新的历史阶段性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研究生院,2001:14.

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STEI知识链;工程创新;知识经济

Abstract:Viewedfromthestandpointofpracticalepistemology,the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ndindustrycorrelatewitheachotherinactualproductionandlifeandareinassociationwiththeformationandapplicationofknowledge,thusmakingtheknowledgeindifferentbutinterrelatedforms.Itimpliesthatthereisanintangibleknowledgechain,namelytheSTEIknowledgechaincomposedof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ndindustry.WithrespecttotheSTEIchain,theengineeringinnovationplaysakeyroleintheprocessofofferingthe“artificialimplements”resultingfromengineeringknowledgewhichisincorporatedintotheproductivefunctionsinordertoacquirethefirstapplicationofcommercialization.TheengineeringinnovationintheknowledgeeconomytimesisoftheoreticalandpracticalimportanceintheperspectiveofSTEIknowledgechain.

Keywords:STEIknowledgechain;engineeringinnovation;knowledgeeconomy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正在成为创新的核心。工程活动架起了连通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桥梁,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也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现实指标。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工程创新已成为创新活动的主战场,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大局。因此,“工程创新应该成为创新研究的新重点”[1]。目前,对工程创新的研究已受到许多学者关注,并有了诸如工程创新的意义、特点、规律[2],工程创新与工程人才,工程创新的一般属性[3],工程范式的创新[4],工程教育创新[5]等研究成果。作为创新研究的新领域,工程创新研究还需要深入探讨。殷瑞钰院士提出的“四元知识链”概念[6],为从知识链的角度探讨工程创新提供了新的视野。本文立足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链”进行分析,并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对工程创新进行新的解读。

一、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知识链

1.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

近代以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把科学、技术、工程看做是基于实证主义知识论框架下的认识论范畴,把科学视为认识世界的理性化、系统化的知识,甚至视为认识世界唯一有效的知识,技术和工程只是科学的应用。近年来,国外学者皮特(JosephC.Pitt)、莱顿(EdwinLayton)、文森蒂(WalterVincenti)等对这种认识进行了批判。莱顿和文森蒂都赞同从具有实践导向和深刻反思的工程师的视角来看待工程知识,他们认为:“工程知识和一般的技术知识,组成了一种不同于科学知识普遍性的离散的知识形式”[7]43。皮特也在《工程师知道什么》一文中提出:“科学知识是有理论边界的(theory-bound),而工程知识是任务明确的(task-specific)”,“工程知识被证明要比科学知识更可靠”[8]。国内学者邓波等也对实证主义的知识论立场进行了批判[9],他们认为,基于实证主义知识论立场下的科学观造成对人的生活世界的遗忘,使得人与世界最原初、最根本的关系表现为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关系,它是一种认识论的关系而非存在论的关系。这种认识论的关系束缚了人类从生活世界获得知识并应用知识来进行生产和生活实践的能力。要摆脱这种束缚并改变现有的困境,必须改变知识论的立场,即立足于生活实践的知识论立场,依据人与世界的境域化的、存在论的关系,从生活实践来考察科学、技术与工程三种不同知识形态的本质与特征。

笔者赞同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三种知识形态进行区分,但更愿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开来。由于国内外学者对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三者的联系未作具体的论述,并且没有提及产业活动过程中的产业知识这一形态。因此,为了本文的目的,笔者基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种知识形态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必要的阐述。

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从事生产、生活的探索性活动,正是这种实践使得人类不断获取认识和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智慧,也正是这种实践才是人类一切知识产生的源泉和动力。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就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生成的彼此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知识形态。

李伯聪教授提出的“三元论”与产业哲学所倡导的“四元论”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成为独立的知识形态的合法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确证了四元知识的合法性。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与产业知识都有其自身的本质与特征。概言之,科学知识是描述性知识,旨在描述和解释世界的存在方式;技术知识是作为行动的程序性和规范性知识,旨在解决实践过程中“做什么”和“怎么做”;工程知识是作为造物行动中的情景化知识,旨在成功实现现实人工物的建造[9];产业知识是作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社会化知识,旨在通过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来获得经济利益。它们都是在生活与生产的实践中不断获得并加以运用的。从生活世界的实践来看,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实践对象与实践目的不同。科学是探求自然和社会的构成、本质及其规律的实践性活动。它直接以自然或社会为对象,其特点是探索与发现。科学的实践目的在于揭示规律,发现真理,以描述性的知识形态解释实践对象的存在及其运行方式。技术是这样的一种实践活动,即发明和创造能控制、应用、改进人工自然以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手段和方法。它主要以人工自然为实践对象,其特点是发明与创造。技术的实践目的是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以多种技术知识的形式来指导程序性和规范性的行动。工程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建造某一特殊人工物(或人工物系统)的实践活动。它以人工自然物为实践对象,其特点是建构与创新,目的在于建造具体的人工物(或人工物系统),在造物过程中要运用到情景化、境域化的知识。产业是人类借助科学、技术以及工程等手段和方法,生产产品和提供各种服务以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要的实践活动。它以自然资源(或人工自然物)为实践对象,其特点是生产与市场,实践目的是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以获取经济利益。

(2)存在形态与功能不同。在存在形态上,科学知识是描述性知识,是明言的,可以文字、数字符号、图形等方式存在并传播与共享;技术知识既包括理论形态也包括经验形态,有些是明言的或可以转化为明言的,也有些只能是默会知识(如技能、诀窍);工程知识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以及相关知识的集成与综合,具有复杂性、难言性、不可复制的特性;产业知识则是由同类的或相似的工程专业体系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相互组织、复合而成的体系知识,具有排他性(如所谓的“隔行如隔山”)。在功能上,科学知识主要在于解释与预测;技术知识在于发明与申请专利;工程知识服务于具体的“造物”;产业知识服务于生产产品与提供服务。

(3)实践评价原则不同。对科学而言,实践评价主要指其真理性检验,其评价原则是坚持逻辑一致性与实证或伪证原则;技术知识则讲求价值性评价与事实性评价两大原则;工程知识讲求优化原则与多元性评价原则;产业知识则是追求产品的创新性、商业效用性、审美原则等。

(4)应用范围存在差异。科学知识的基本单元是科学概念、科学定理或定律,它具有公共性、共享性特征,任何时候任何国家(地区)的任何人都可以拥有和运用。但它又是有理论边界的,超出其理论边界就可能产生谬误。技术知识的基本单元是技术发明和技术诀窍(know-how),它具有私有的特性,即有专利权,这必然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工程知识作为一种情景化、境域化的知识,就某一具体工程而言,它是唯一的,不具有普适性;但工程知识具有可试错性、可传递性等特征[7]48,往往可以适用于某些其他的具体工程领域。产业知识有共性产业知识与专有产业知识之分,共性产业知识的应用范围较广,而专有产业知识往往是商业机密,不外传。

综上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工程、产业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形式,它们从现实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同知识的获得与应用相关联,生成彼此相互区别的知识形态。

2.STEI四元知识链

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不仅是相互区别的,而且在实践中是相互联系的,这种实践联系使之形成一条无形的科学—技术—工程—产业(STEI)四元知识链。它们之间的实践联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实践目的或手段看,它们蕴涵于实践之目的—手段之间的转化关系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和目的。认识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最终要为实践服务。科学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获得对世界存在方式的认识(科学知识)是目的;但当它以理论或原理的形式进入技术(工程、产业)活动领域,就转化为手段。同样地,技术活动中的技术发明与创造既是目的,又是手段。通过技术发明获得技术知识是目的,把技术发明的物化成果和技术知识应用于工程(或产业)之中,它就转化为手段。对于工程和产业,我们也可以作类似的分析。

(2)就实践过程来看,它体现于知识在科学、技术、工程以及产业等实践活动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中。这主要强调各种知识形态之间的知识供给(knowledgesupply)或运用以及输出或反馈。具体地说,科学知识通常是技术、工程、产业等活动过程的知识供给者(knowledgesupplier),同时经过技术、工程或产业活动过程之后以某种信息的形式(也可能是新的现实问题)予以输出(反馈)。技术作为工程或产业的“单元”使得技术知识成为工程或产业活动的知识供给者;同时技术知识在工程或产业活动过程中也会有信息(或新问题)输出。工程知识、产业知识等也存在类似的情形。

(3)就实践结果来看,它体现于知识在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等活动中的凝结(或物化)过程中。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最终都以技术发明的物化(或工程所造之“物”,或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形式得以凝结。

因此,正是实践促成了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链的形成。这种知识链是科学、技术、工程与产业之间的一条无形链,它强调实践过程而非时间—历史意义上的承接,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非线性的(或网络状的)关系。正如殷瑞钰院士所说:“这是很复杂的知识链,是多层次的知识网络,不同环节和层次之间存在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关系。”[10]要阐述它们之间的非线性(或网络)关系,需要打开作为每一知识单元的“黑箱”来进行分析。这有待对它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STEI知识链中工程知识的地位与作用

工程是建造物质世界从未有过的“物”的活动,就此而言,工程知识在工程建造中的作用只能是作为“造物”的手段而发挥作用的,处于从属地位。

1.工程知识作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的集成体

工程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知识,不能把工程知识简单地视为科学知识的应用。ThomasTredgold(1788—1829)最早把工程视为科学的应用的观点[11],以及邦格的技术是科学的应用的观点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批判。如莱顿、文森蒂、皮特[7]44等人从不同的角度对技术和工程是科学的应用的观点进行了批评。李伯聪教授也明确表示,尽管不能否认现代工程活动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可以解释为“科学的应用”的成分,但决不意味着工程就是科学的应用[12]226。然后,这些国内外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工程(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知识)。正如皮特反复强调的:“工程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知识,不能认为二者中的每一个必须依靠另一个,更没有事实根据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子集。”[8]

就实践来看,工程知识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的集成体。工程是一定边界条件下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造物活动,其目的是建造一个自然界不存在而又可带来一定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人工物。在工程“造物”过程中伴随着工程知识的生成。工程是技术性要素与非技术性要素的集成体。技术性要素包括技术设备(机械、工具等),技术原理,技术方法等内容;非技术性要素包括资源、资本、人力、社会与环境条件等因素。而技术性要素(如技术原理、技术方法)中必然包含科学知识,如技术原理是科学原理(知识)与目的性的结合[13];非技术性要素中包含着资本、人力等属于组织、管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因此,工程活动中在对各种因素进行实践集成的同时,也包含着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的集成。由于每一工程都是情景化的、具体的、唯一的,所以工程知识包含科学知识是相对于某一具体工程而言的,它与皮特所强调的并不矛盾。

2.工程知识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

相对于科学和技术来说,工程往往发挥“集成”的作用;而相对于产业和经济来说,工程往往是“基层单元”和“构成单元”。相应地,工程知识往往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发挥作用。产业知识主要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政策、市场调研与预测、产品研发、产品的标准与测定、营销策略、产品售后服务制度等内容。而工程知识主要包括工程规划知识、工程设计知识、工程管理知识、工程技术知识、工程安全知识、工程运行知识、工程环境知识等内容。同类工程或不同部类的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运行和管理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产业的组织、结构、管理、产业政策和市场,乃至对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工程知识在产业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三、工程创新的知识链视角

尽管就工程的实践“造物”而言,工程知识只是作为“造物”(实际目的)的手段而发挥作用,但这并不说明工程知识不重要。相反地,工程知识是人类知识宝库中重要的一部分。从知识分类和知识本质上看,工程知识还是“本位性”的知识而不是“派生性”的知识[12]261。在工程创新成为创新的主战场、知识创新成为创新活动的核心的当今时代,从STEI四元知识链的视角探讨工程创新有着重要意义。

1912年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所谓创新就是一种生产函数的转移,或是一种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其目的在于获取潜在的超额利润”,并且他将创新概括为五种形式:①生产新的产品;②引进新的生产方式;③开辟新的市场;④开拓并利用新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⑤采用新的组织方式[14]。后来他又在《资本主义的非稳定性》(InstabilityofCapitalism)一文中提出了创新是一个过程的观点[15]。针对熊彼特创新概念的界定,从知识角度看,知识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成为生产函数的转移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如追求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往往成为创新的一种重要手段,这里的“高科技含量”一定意义上反映着知识的“高”与“新”。尤为重要的是,知识也日益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组合应用越来越受到知识型企业的青睐。知识已成为一种特质性的生产力[16]。因此,从知识的角度看,创新是凝结于产品中的新知识并入生产函数中得以首次商业化应用的过程。

工程设计是工程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在工程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莱顿对工程设计的重要性作了重要的评价:“从科学的观点看,设计什么也不是;可是,从工程的观点看,一切都是设计。”[12]238下面以工程设计知识为典型,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对工程创新进行分析。

在文森蒂看来,工程设计知识包括基本的设计概念(运行原理和常规构型),设计标准和规格,理论工具(数学、推理、自然规律),量化数据(描述性和说明性的知识),实践因素和设计手段(程序性知识)等。他还发现工程设计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知识的生成活动,工程知识的应用是作为实际目的的手段而发生的[17]。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工程设计过程,既是已有的工程设计知识的应用过程,又是新的工程知识的生成过程。工程知识的生产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就实践的工程活动而言,创新是工程本身的内在要求,是工程活动的灵魂。工程设计作为其关键环节也必然体现和反映着工程创新。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来看,这种体现和反映表现在工程设计知识的生产与应用上。工程知识既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及相关技术的集成体,也是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在工程设计中,工程师要在一定边界条件下,设计出具体工程的运行原理与常规构型、标准与规格、有关量化数据,并结合其他实际因素(如文化风格等)最终拿出设计方案,描绘设计图纸。在这一过程中,在同时考虑技术性要素和非技术性要素的情况下,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及相关知识进行集成,使得这一过程既包含对已有的工程知识的应用,也包含新的知识的生成。新生成的知识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最终凝结于产品的生产中,从而实现创新。实际上,对每一项工程,无论是理念、规划、设计、实施,还是运行和管理,在每个环节上都会发生或大或小、或局部或全局的创新。从知识的角度看,每一项工程发生的创新总伴随新知识的生成,由于新知识的生成在工程活动中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所以它只能被并入到一定的生产条件当中,形成新的生产函数,为建造出合目的性的人工物并通过进入产业活动过程实现其潜在的经济利益服务。每一项工程的完成也预示着工程知识的一次创新,新的工程也酝酿着工程知识的再创新。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推动工程创新。因此,从四元知识链来看,工程创新是凝结于工程“人工物”中的工程知识被并入到生产函数中以获得首次商业化应用的过程。

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分析工程创新,对知识经济时代现实中的工程创新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方面,它为从知识的生成与应用方面探讨工程创新提供了一个符合时代特征的理论视野;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按照工程知识如何在工程活动过程中起作用来实现工程创新,进而探寻一种新的生产力,显然是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杜澄,李伯聪.工程研究[CD2]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第2卷[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8-42.

[2]殷瑞钰.工程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8-23.

[3]王大洲.试论工程创新的一般性质[J].科学中国人,2006,12(5):31-34.

[4]张秀华.走向工程范式的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5):39-43.

[5]王树国.面向和谐社会的高等工程教育创新[J].科学中国人,2006,12(7):54-57.

[6]殷瑞钰.关于技术创新问题的若干认识[J].中国工程科学,2002,4(9):38-41.

[7]约瑟夫•C.皮特.技术思考[CD2]技术哲学的基础[M].马会端,陈凡,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8]PittJC.Whatengineersknow[J].Techne,2001(3):17-31.

[9]邓波,贺凯.试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与工程知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10):41-46.

[10]殷瑞钰.工程与哲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10.

[11]DurbinPT.Criticalperspectivesonnonacademicscienceandengineering[M].Bethlehem:LehighUniversityPress,1991:60-79.

[12]李伯聪.选择与建构[CD2]大脑和认知之谜的哲学反思[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3]远德玉.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CD2]远德玉技术论研究文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231-233.

[14]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易家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73.

[15]曹鹏.技术创新的历史阶段性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研究生院,2001:14.

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STEI知识链;工程创新;知识经济

Abstract:Viewedfromthestandpointofpracticalepistemology,the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ndindustrycorrelatewitheachotherinactualproductionandlifeandareinassociationwiththeformationandapplicationofknowledge,thusmakingtheknowledgeindifferentbutinterrelatedforms.Itimpliesthatthereisanintangibleknowledgechain,namelytheSTEIknowledgechaincomposedof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ndindustry.WithrespecttotheSTEIchain,theengineeringinnovationplaysakeyroleintheprocessofofferingthe“artificialimplements”resultingfromengineeringknowledgewhichisincorporatedintotheproductivefunctionsinordertoacquirethefirstapplicationofcommercialization.TheengineeringinnovationintheknowledgeeconomytimesisoftheoreticalandpracticalimportanceintheperspectiveofSTEIknowledgechain.

Keywords:STEIknowledgechain;engineeringinnovation;knowledgeeconomy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正在成为创新的核心。工程活动架起了连通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桥梁,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也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现实指标。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工程创新已成为创新活动的主战场,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大局。因此,“工程创新应该成为创新研究的新重点”[1]。目前,对工程创新的研究已受到许多学者关注,并有了诸如工程创新的意义、特点、规律[2],工程创新与工程人才,工程创新的一般属性[3],工程范式的创新[4],工程教育创新[5]等研究成果。作为创新研究的新领域,工程创新研究还需要深入探讨。殷瑞钰院士提出的“四元知识链”概念[6],为从知识链的角度探讨工程创新提供了新的视野。本文立足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链”进行分析,并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对工程创新进行新的解读。

一、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知识链

1.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

近代以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把科学、技术、工程看做是基于实证主义知识论框架下的认识论范畴,把科学视为认识世界的理性化、系统化的知识,甚至视为认识世界唯一有效的知识,技术和工程只是科学的应用。近年来,国外学者皮特(JosephC.Pitt)、莱顿(EdwinLayton)、文森蒂(WalterVincenti)等对这种认识进行了批判。莱顿和文森蒂都赞同从具有实践导向和深刻反思的工程师的视角来看待工程知识,他们认为:“工程知识和一般的技术知识,组成了一种不同于科学知识普遍性的离散的知识形式”[7]43。皮特也在《工程师知道什么》一文中提出:“科学知识是有理论边界的(theory-bound),而工程知识是任务明确的(task-specific)”,“工程知识被证明要比科学知识更可靠”[8]。国内学者邓波等也对实证主义的知识论立场进行了批判[9],他们认为,基于实证主义知识论立场下的科学观造成对人的生活世界的遗忘,使得人与世界最原初、最根本的关系表现为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关系,它是一种认识论的关系而非存在论的关系。这种认识论的关系束缚了人类从生活世界获得知识并应用知识来进行生产和生活实践的能力。要摆脱这种束缚并改变现有的困境,必须改变知识论的立场,即立足于生活实践的知识论立场,依据人与世界的境域化的、存在论的关系,从生活实践来考察科学、技术与工程三种不同知识形态的本质与特征。

笔者赞同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三种知识形态进行区分,但更愿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开来。由于国内外学者对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三者的联系未作具体的论述,并且没有提及产业活动过程中的产业知识这一形态。因此,为了本文的目的,笔者基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种知识形态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必要的阐述。

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从事生产、生活的探索性活动,正是这种实践使得人类不断获取认识和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智慧,也正是这种实践才是人类一切知识产生的源泉和动力。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就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生成的彼此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知识形态。

李伯聪教授提出的“三元论”与产业哲学所倡导的“四元论”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成为独立的知识形态的合法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确证了四元知识的合法性。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与产业知识都有其自身的本质与特征。概言之,科学知识是描述性知识,旨在描述和解释世界的存在方式;技术知识是作为行动的程序性和规范性知识,旨在解决实践过程中“做什么”和“怎么做”;工程知识是作为造物行动中的情景化知识,旨在成功实现现实人工物的建造[9];产业知识是作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社会化知识,旨在通过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来获得经济利益。它们都是在生活与生产的实践中不断获得并加以运用的。从生活世界的实践来看,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实践对象与实践目的不同。科学是探求自然和社会的构成、本质及其规律的实践性活动。它直接以自然或社会为对象,其特点是探索与发现。科学的实践目的在于揭示规律,发现真理,以描述性的知识形态解释实践对象的存在及其运行方式。技术是这样的一种实践活动,即发明和创造能控制、应用、改进人工自然以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手段和方法。它主要以人工自然为实践对象,其特点是发明与创造。技术的实践目的是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以多种技术知识的形式来指导程序性和规范性的行动。工程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建造某一特殊人工物(或人工物系统)的实践活动。它以人工自然物为实践对象,其特点是建构与创新,目的在于建造具体的人工物(或人工物系统),在造物过程中要运用到情景化、境域化的知识。产业是人类借助科学、技术以及工程等手段和方法,生产产品和提供各种服务以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要的实践活动。它以自然资源(或人工自然物)为实践对象,其特点是生产与市场,实践目的是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以获取经济利益。

(2)存在形态与功能不同。在存在形态上,科学知识是描述性知识,是明言的,可以文字、数字符号、图形等方式存在并传播与共享;技术知识既包括理论形态也包括经验形态,有些是明言的或可以转化为明言的,也有些只能是默会知识(如技能、诀窍);工程知识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以及相关知识的集成与综合,具有复杂性、难言性、不可复制的特性;产业知识则是由同类的或相似的工程专业体系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相互组织、复合而成的体系知识,具有排他性(如所谓的“隔行如隔山”)。在功能上,科学知识主要在于解释与预测;技术知识在于发明与申请专利;工程知识服务于具体的“造物”;产业知识服务于生产产品与提供服务。

(3)实践评价原则不同。对科学而言,实践评价主要指其真理性检验,其评价原则是坚持逻辑一致性与实证或伪证原则;技术知识则讲求价值性评价与事实性评价两大原则;工程知识讲求优化原则与多元性评价原则;产业知识则是追求产品的创新性、商业效用性、审美原则等。

(4)应用范围存在差异。科学知识的基本单元是科学概念、科学定理或定律,它具有公共性、共享性特征,任何时候任何国家(地区)的任何人都可以拥有和运用。但它又是有理论边界的,超出其理论边界就可能产生谬误。技术知识的基本单元是技术发明和技术诀窍(know-how),它具有私有的特性,即有专利权,这必然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工程知识作为一种情景化、境域化的知识,就某一具体工程而言,它是唯一的,不具有普适性;但工程知识具有可试错性、可传递性等特征[7]48,往往可以适用于某些其他的具体工程领域。产业知识有共性产业知识与专有产业知识之分,共性产业知识的应用范围较广,而专有产业知识往往是商业机密,不外传。

综上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工程、产业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形式,它们从现实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同知识的获得与应用相关联,生成彼此相互区别的知识形态。

2.STEI四元知识链

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不仅是相互区别的,而且在实践中是相互联系的,这种实践联系使之形成一条无形的科学—技术—工程—产业(STEI)四元知识链。它们之间的实践联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实践目的或手段看,它们蕴涵于实践之目的—手段之间的转化关系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和目的。认识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最终要为实践服务。科学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获得对世界存在方式的认识(科学知识)是目的;但当它以理论或原理的形式进入技术(工程、产业)活动领域,就转化为手段。同样地,技术活动中的技术发明与创造既是目的,又是手段。通过技术发明获得技术知识是目的,把技术发明的物化成果和技术知识应用于工程(或产业)之中,它就转化为手段。对于工程和产业,我们也可以作类似的分析。

(2)就实践过程来看,它体现于知识在科学、技术、工程以及产业等实践活动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中。这主要强调各种知识形态之间的知识供给(knowledgesupply)或运用以及输出或反馈。具体地说,科学知识通常是技术、工程、产业等活动过程的知识供给者(knowledgesupplier),同时经过技术、工程或产业活动过程之后以某种信息的形式(也可能是新的现实问题)予以输出(反馈)。技术作为工程或产业的“单元”使得技术知识成为工程或产业活动的知识供给者;同时技术知识在工程或产业活动过程中也会有信息(或新问题)输出。工程知识、产业知识等也存在类似的情形。

(3)就实践结果来看,它体现于知识在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等活动中的凝结(或物化)过程中。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最终都以技术发明的物化(或工程所造之“物”,或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形式得以凝结。

因此,正是实践促成了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链的形成。这种知识链是科学、技术、工程与产业之间的一条无形链,它强调实践过程而非时间—历史意义上的承接,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非线性的(或网络状的)关系。正如殷瑞钰院士所说:“这是很复杂的知识链,是多层次的知识网络,不同环节和层次之间存在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关系。”[10]要阐述它们之间的非线性(或网络)关系,需要打开作为每一知识单元的“黑箱”来进行分析。这有待对它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STEI知识链中工程知识的地位与作用

工程是建造物质世界从未有过的“物”的活动,就此而言,工程知识在工程建造中的作用只能是作为“造物”的手段而发挥作用的,处于从属地位。

1.工程知识作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的集成体

工程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知识,不能把工程知识简单地视为科学知识的应用。ThomasTredgold(1788—1829)最早把工程视为科学的应用的观点[11],以及邦格的技术是科学的应用的观点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批判。如莱顿、文森蒂、皮特[7]44等人从不同的角度对技术和工程是科学的应用的观点进行了批评。李伯聪教授也明确表示,尽管不能否认现代工程活动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可以解释为“科学的应用”的成分,但决不意味着工程就是科学的应用[12]226。然后,这些国内外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工程(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知识)。正如皮特反复强调的:“工程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知识,不能认为二者中的每一个必须依靠另一个,更没有事实根据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子集。”[8]

就实践来看,工程知识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的集成体。工程是一定边界条件下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造物活动,其目的是建造一个自然界不存在而又可带来一定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人工物。在工程“造物”过程中伴随着工程知识的生成。工程是技术性要素与非技术性要素的集成体。技术性要素包括技术设备(机械、工具等),技术原理,技术方法等内容;非技术性要素包括资源、资本、人力、社会与环境条件等因素。而技术性要素(如技术原理、技术方法)中必然包含科学知识,如技术原理是科学原理(知识)与目的性的结合[13];非技术性要素中包含着资本、人力等属于组织、管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因此,工程活动中在对各种因素进行实践集成的同时,也包含着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的集成。由于每一工程都是情景化的、具体的、唯一的,所以工程知识包含科学知识是相对于某一具体工程而言的,它与皮特所强调的并不矛盾。

2.工程知识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

相对于科学和技术来说,工程往往发挥“集成”的作用;而相对于产业和经济来说,工程往往是“基层单元”和“构成单元”。相应地,工程知识往往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发挥作用。产业知识主要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政策、市场调研与预测、产品研发、产品的标准与测定、营销策略、产品售后服务制度等内容。而工程知识主要包括工程规划知识、工程设计知识、工程管理知识、工程技术知识、工程安全知识、工程运行知识、工程环境知识等内容。同类工程或不同部类的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运行和管理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产业的组织、结构、管理、产业政策和市场,乃至对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工程知识在产业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三、工程创新的知识链视角

尽管就工程的实践“造物”而言,工程知识只是作为“造物”(实际目的)的手段而发挥作用,但这并不说明工程知识不重要。相反地,工程知识是人类知识宝库中重要的一部分。从知识分类和知识本质上看,工程知识还是“本位性”的知识而不是“派生性”的知识[12]261。在工程创新成为创新的主战场、知识创新成为创新活动的核心的当今时代,从STEI四元知识链的视角探讨工程创新有着重要意义。

1912年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所谓创新就是一种生产函数的转移,或是一种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其目的在于获取潜在的超额利润”,并且他将创新概括为五种形式:①生产新的产品;②引进新的生产方式;③开辟新的市场;④开拓并利用新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⑤采用新的组织方式[14]。后来他又在《资本主义的非稳定性》(InstabilityofCapitalism)一文中提出了创新是一个过程的观点[15]。针对熊彼特创新概念的界定,从知识角度看,知识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成为生产函数的转移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如追求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往往成为创新的一种重要手段,这里的“高科技含量”一定意义上反映着知识的“高”与“新”。尤为重要的是,知识也日益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组合应用越来越受到知识型企业的青睐。知识已成为一种特质性的生产力[16]。因此,从知识的角度看,创新是凝结于产品中的新知识并入生产函数中得以首次商业化应用的过程。

工程设计是工程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在工程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莱顿对工程设计的重要性作了重要的评价:“从科学的观点看,设计什么也不是;可是,从工程的观点看,一切都是设计。”[12]238下面以工程设计知识为典型,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对工程创新进行分析。

在文森蒂看来,工程设计知识包括基本的设计概念(运行原理和常规构型),设计标准和规格,理论工具(数学、推理、自然规律),量化数据(描述性和说明性的知识),实践因素和设计手段(程序性知识)等。他还发现工程设计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知识的生成活动,工程知识的应用是作为实际目的的手段而发生的[17]。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工程设计过程,既是已有的工程设计知识的应用过程,又是新的工程知识的生成过程。工程知识的生产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就实践的工程活动而言,创新是工程本身的内在要求,是工程活动的灵魂。工程设计作为其关键环节也必然体现和反映着工程创新。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来看,这种体现和反映表现在工程设计知识的生产与应用上。工程知识既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及相关技术的集成体,也是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在工程设计中,工程师要在一定边界条件下,设计出具体工程的运行原理与常规构型、标准与规格、有关量化数据,并结合其他实际因素(如文化风格等)最终拿出设计方案,描绘设计图纸。在这一过程中,在同时考虑技术性要素和非技术性要素的情况下,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及相关知识进行集成,使得这一过程既包含对已有的工程知识的应用,也包含新的知识的生成。新生成的知识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最终凝结于产品的生产中,从而实现创新。实际上,对每一项工程,无论是理念、规划、设计、实施,还是运行和管理,在每个环节上都会发生或大或小、或局部或全局的创新。从知识的角度看,每一项工程发生的创新总伴随新知识的生成,由于新知识的生成在工程活动中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所以它只能被并入到一定的生产条件当中,形成新的生产函数,为建造出合目的性的人工物并通过进入产业活动过程实现其潜在的经济利益服务。每一项工程的完成也预示着工程知识的一次创新,新的工程也酝酿着工程知识的再创新。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推动工程创新。因此,从四元知识链来看,工程创新是凝结于工程“人工物”中的工程知识被并入到生产函数中以获得首次商业化应用的过程。

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分析工程创新,对知识经济时代现实中的工程创新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方面,它为从知识的生成与应用方面探讨工程创新提供了一个符合时代特征的理论视野;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按照工程知识如何在工程活动过程中起作用来实现工程创新,进而探寻一种新的生产力,显然是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杜澄,李伯聪.工程研究[CD2]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第2卷[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8-42.

[2]殷瑞钰.工程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8-23.

[3]王大洲.试论工程创新的一般性质[J].科学中国人,2006,12(5):31-34.

[4]张秀华.走向工程范式的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5):39-43.

[5]王树国.面向和谐社会的高等工程教育创新[J].科学中国人,2006,12(7):54-57.

[6]殷瑞钰.关于技术创新问题的若干认识[J].中国工程科学,2002,4(9):38-41.

[7]约瑟夫•C.皮特.技术思考[CD2]技术哲学的基础[M].马会端,陈凡,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8]PittJC.Whatengineersknow[J].Techne,2001(3):17-31.

[9]邓波,贺凯.试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与工程知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10):41-46.

[10]殷瑞钰.工程与哲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10.

[11]DurbinPT.Criticalperspectivesonnonacademicscienceandengineering[M].Bethlehem:LehighUniversityPress,1991:60-79.

[12]李伯聪.选择与建构[CD2]大脑和认知之谜的哲学反思[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3]远德玉.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CD2]远德玉技术论研究文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231-233.

[14]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易家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73.

[15]曹鹏.技术创新的历史阶段性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研究生院,2001:14.

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范文第9篇

关键词:STEI知识链;工程创新;知识经济

Abstract:Viewedfromthestandpointofpracticalepistemology,the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ndindustrycorrelatewitheachotherinactualproductionandlifeandareinassociationwiththeformationandapplicationofknowledge,thusmakingtheknowledgeindifferentbutinterrelatedforms.Itimpliesthatthereisanintangibleknowledgechain,namelytheSTEIknowledgechaincomposedof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ndindustry.WithrespecttotheSTEIchain,theengineeringinnovationplaysakeyroleintheprocessofofferingthe“artificialimplements”resultingfromengineeringknowledgewhichisincorporatedintotheproductivefunctionsinordertoacquirethefirstapplicationofcommercialization.TheengineeringinnovationintheknowledgeeconomytimesisoftheoreticalandpracticalimportanceintheperspectiveofSTEIknowledgechain.

Keywords:STEIknowledgechain;engineeringinnovation;knowledgeeconomy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正在成为创新的核心。工程活动架起了连通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桥梁,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也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现实指标。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工程创新已成为创新活动的主战场,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大局。因此,“工程创新应该成为创新研究的新重点”[1]。目前,对工程创新的研究已受到许多学者关注,并有了诸如工程创新的意义、特点、规律[2],工程创新与工程人才,工程创新的一般属性[3],工程范式的创新[4],工程教育创新[5]等研究成果。作为创新研究的新领域,工程创新研究还需要深入探讨。殷瑞钰院士提出的“四元知识链”概念[6],为从知识链的角度探讨工程创新提供了新的视野。本文立足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链”进行分析,并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对工程创新进行新的解读。

一、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知识链

1.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

近代以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把科学、技术、工程看做是基于实证主义知识论框架下的认识论范畴,把科学视为认识世界的理性化、系统化的知识,甚至视为认识世界唯一有效的知识,技术和工程只是科学的应用。近年来,国外学者皮特(JosephC.Pitt)、莱顿(EdwinLayton)、文森蒂(WalterVincenti)等对这种认识进行了批判。莱顿和文森蒂都赞同从具有实践导向和深刻反思的工程师的视角来看待工程知识,他们认为:“工程知识和一般的技术知识,组成了一种不同于科学知识普遍性的离散的知识形式”[7]43。皮特也在《工程师知道什么》一文中提出:“科学知识是有理论边界的(theory-bound),而工程知识是任务明确的(task-specific)”,“工程知识被证明要比科学知识更可靠”[8]。国内学者邓波等也对实证主义的知识论立场进行了批判[9],他们认为,基于实证主义知识论立场下的科学观造成对人的生活世界的遗忘,使得人与世界最原初、最根本的关系表现为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关系,它是一种认识论的关系而非存在论的关系。这种认识论的关系束缚了人类从生活世界获得知识并应用知识来进行生产和生活实践的能力。要摆脱这种束缚并改变现有的困境,必须改变知识论的立场,即立足于生活实践的知识论立场,依据人与世界的境域化的、存在论的关系,从生活实践来考察科学、技术与工程三种不同知识形态的本质与特征。

笔者赞同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三种知识形态进行区分,但更愿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开来。由于国内外学者对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三者的联系未作具体的论述,并且没有提及产业活动过程中的产业知识这一形态。因此,为了本文的目的,笔者基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种知识形态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必要的阐述。

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从事生产、生活的探索性活动,正是这种实践使得人类不断获取认识和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智慧,也正是这种实践才是人类一切知识产生的源泉和动力。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就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生成的彼此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知识形态。

李伯聪教授提出的“三元论”与产业哲学所倡导的“四元论”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成为独立的知识形态的合法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确证了四元知识的合法性。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与产业知识都有其自身的本质与特征。概言之,科学知识是描述性知识,旨在描述和解释世界的存在方式;技术知识是作为行动的程序性和规范性知识,旨在解决实践过程中“做什么”和“怎么做”;工程知识是作为造物行动中的情景化知识,旨在成功实现现实人工物的建造[9];产业知识是作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社会化知识,旨在通过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来获得经济利益。它们都是在生活与生产的实践中不断获得并加以运用的。从生活世界的实践来看,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实践对象与实践目的不同。科学是探求自然和社会的构成、本质及其规律的实践性活动。它直接以自然或社会为对象,其特点是探索与发现。科学的实践目的在于揭示规律,发现真理,以描述性的知识形态解释实践对象的存在及其运行方式。技术是这样的一种实践活动,即发明和创造能控制、应用、改进人工自然以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手段和方法。它主要以人工自然为实践对象,其特点是发明与创造。技术的实践目的是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以多种技术知识的形式来指导程序性和规范性的行动。工程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建造某一特殊人工物(或人工物系统)的实践活动。它以人工自然物为实践对象,其特点是建构与创新,目的在于建造具体的人工物(或人工物系统),在造物过程中要运用到情景化、境域化的知识。产业是人类借助科学、技术以及工程等手段和方法,生产产品和提供各种服务以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要的实践活动。它以自然资源(或人工自然物)为实践对象,其特点是生产与市场,实践目的是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以获取经济利益。

(2)存在形态与功能不同。在存在形态上,科学知识是描述性知识,是明言的,可以文字、数字符号、图形等方式存在并传播与共享;技术知识既包括理论形态也包括经验形态,有些是明言的或可以转化为明言的,也有些只能是默会知识(如技能、诀窍);工程知识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以及相关知识的集成与综合,具有复杂性、难言性、不可复制的特性;产业知识则是由同类的或相似的工程专业体系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相互组织、复合而成的体系知识,具有排他性(如所谓的“隔行如隔山”)。在功能上,科学知识主要在于解释与预测;技术知识在于发明与申请专利;工程知识服务于具体的“造物”;产业知识服务于生产产品与提供服务。

(3)实践评价原则不同。对科学而言,实践评价主要指其真理性检验,其评价原则是坚持逻辑一致性与实证或伪证原则;技术知识则讲求价值性评价与事实性评价两大原则;工程知识讲求优化原则与多元性评价原则;产业知识则是追求产品的创新性、商业效用性、审美原则等。

(4)应用范围存在差异。科学知识的基本单元是科学概念、科学定理或定律,它具有公共性、共享性特征,任何时候任何国家(地区)的任何人都可以拥有和运用。但它又是有理论边界的,超出其理论边界就可能产生谬误。技术知识的基本单元是技术发明和技术诀窍(know-how),它具有私有的特性,即有专利权,这必然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工程知识作为一种情景化、境域化的知识,就某一具体工程而言,它是唯一的,不具有普适性;但工程知识具有可试错性、可传递性等特征[7]48,往往可以适用于某些其他的具体工程领域。产业知识有共性产业知识与专有产业知识之分,共性产业知识的应用范围较广,而专有产业知识往往是商业机密,不外传。

综上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工程、产业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形式,它们从现实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同知识的获得与应用相关联,生成彼此相互区别的知识形态。

2.STEI四元知识链

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不仅是相互区别的,而且在实践中是相互联系的,这种实践联系使之形成一条无形的科学—技术—工程—产业(STEI)四元知识链。它们之间的实践联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实践目的或手段看,它们蕴涵于实践之目的—手段之间的转化关系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和目的。认识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最终要为实践服务。科学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获得对世界存在方式的认识(科学知识)是目的;但当它以理论或原理的形式进入技术(工程、产业)活动领域,就转化为手段。同样地,技术活动中的技术发明与创造既是目的,又是手段。通过技术发明获得技术知识是目的,把技术发明的物化成果和技术知识应用于工程(或产业)之中,它就转化为手段。对于工程和产业,我们也可以作类似的分析。

(2)就实践过程来看,它体现于知识在科学、技术、工程以及产业等实践活动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中。这主要强调各种知识形态之间的知识供给(knowledgesupply)或运用以及输出或反馈。具体地说,科学知识通常是技术、工程、产业等活动过程的知识供给者(knowledgesupplier),同时经过技术、工程或产业活动过程之后以某种信息的形式(也可能是新的现实问题)予以输出(反馈)。技术作为工程或产业的“单元”使得技术知识成为工程或产业活动的知识供给者;同时技术知识在工程或产业活动过程中也会有信息(或新问题)输出。工程知识、产业知识等也存在类似的情形。

(3)就实践结果来看,它体现于知识在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等活动中的凝结(或物化)过程中。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最终都以技术发明的物化(或工程所造之“物”,或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形式得以凝结。

因此,正是实践促成了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链的形成。这种知识链是科学、技术、工程与产业之间的一条无形链,它强调实践过程而非时间—历史意义上的承接,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非线性的(或网络状的)关系。正如殷瑞钰院士所说:“这是很复杂的知识链,是多层次的知识网络,不同环节和层次之间存在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关系。”[10]要阐述它们之间的非线性(或网络)关系,需要打开作为每一知识单元的“黑箱”来进行分析。这有待对它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STEI知识链中工程知识的地位与作用

工程是建造物质世界从未有过的“物”的活动,就此而言,工程知识在工程建造中的作用只能是作为“造物”的手段而发挥作用的,处于从属地位。

1.工程知识作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的集成体

工程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知识,不能把工程知识简单地视为科学知识的应用。ThomasTredgold(1788—1829)最早把工程视为科学的应用的观点[11],以及邦格的技术是科学的应用的观点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批判。如莱顿、文森蒂、皮特[7]44等人从不同的角度对技术和工程是科学的应用的观点进行了批评。李伯聪教授也明确表示,尽管不能否认现代工程活动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可以解释为“科学的应用”的成分,但决不意味着工程就是科学的应用[12]226。然后,这些国内外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工程(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知识)。正如皮特反复强调的:“工程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知识,不能认为二者中的每一个必须依靠另一个,更没有事实根据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子集。”[8]

就实践来看,工程知识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的集成体。工程是一定边界条件下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造物活动,其目的是建造一个自然界不存在而又可带来一定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人工物。在工程“造物”过程中伴随着工程知识的生成。工程是技术性要素与非技术性要素的集成体。技术性要素包括技术设备(机械、工具等),技术原理,技术方法等内容;非技术性要素包括资源、资本、人力、社会与环境条件等因素。而技术性要素(如技术原理、技术方法)中必然包含科学知识,如技术原理是科学原理(知识)与目的性的结合[13];非技术性要素中包含着资本、人力等属于组织、管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因此,工程活动中在对各种因素进行实践集成的同时,也包含着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的集成。由于每一工程都是情景化的、具体的、唯一的,所以工程知识包含科学知识是相对于某一具体工程而言的,它与皮特所强调的并不矛盾。

2.工程知识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

相对于科学和技术来说,工程往往发挥“集成”的作用;而相对于产业和经济来说,工程往往是“基层单元”和“构成单元”。相应地,工程知识往往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发挥作用。产业知识主要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政策、市场调研与预测、产品研发、产品的标准与测定、营销策略、产品售后服务制度等内容。而工程知识主要包括工程规划知识、工程设计知识、工程管理知识、工程技术知识、工程安全知识、工程运行知识、工程环境知识等内容。同类工程或不同部类的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运行和管理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产业的组织、结构、管理、产业政策和市场,乃至对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工程知识在产业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三、工程创新的知识链视角

尽管就工程的实践“造物”而言,工程知识只是作为“造物”(实际目的)的手段而发挥作用,但这并不说明工程知识不重要。相反地,工程知识是人类知识宝库中重要的一部分。从知识分类和知识本质上看,工程知识还是“本位性”的知识而不是“派生性”的知识[12]261。在工程创新成为创新的主战场、知识创新成为创新活动的核心的当今时代,从STEI四元知识链的视角探讨工程创新有着重要意义。

1912年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所谓创新就是一种生产函数的转移,或是一种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其目的在于获取潜在的超额利润”,并且他将创新概括为五种形式:①生产新的产品;②引进新的生产方式;③开辟新的市场;④开拓并利用新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⑤采用新的组织方式[14]。后来他又在《资本主义的非稳定性》(InstabilityofCapitalism)一文中提出了创新是一个过程的观点[15]。针对熊彼特创新概念的界定,从知识角度看,知识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成为生产函数的转移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如追求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往往成为创新的一种重要手段,这里的“高科技含量”一定意义上反映着知识的“高”与“新”。尤为重要的是,知识也日益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组合应用越来越受到知识型企业的青睐。知识已成为一种特质性的生产力[16]。因此,从知识的角度看,创新是凝结于产品中的新知识并入生产函数中得以首次商业化应用的过程。

工程设计是工程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在工程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莱顿对工程设计的重要性作了重要的评价:“从科学的观点看,设计什么也不是;可是,从工程的观点看,一切都是设计。”[12]238下面以工程设计知识为典型,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对工程创新进行分析。

在文森蒂看来,工程设计知识包括基本的设计概念(运行原理和常规构型),设计标准和规格,理论工具(数学、推理、自然规律),量化数据(描述性和说明性的知识),实践因素和设计手段(程序性知识)等。他还发现工程设计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知识的生成活动,工程知识的应用是作为实际目的的手段而发生的[17]。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工程设计过程,既是已有的工程设计知识的应用过程,又是新的工程知识的生成过程。工程知识的生产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就实践的工程活动而言,创新是工程本身的内在要求,是工程活动的灵魂。工程设计作为其关键环节也必然体现和反映着工程创新。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来看,这种体现和反映表现在工程设计知识的生产与应用上。工程知识既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及相关技术的集成体,也是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在工程设计中,工程师要在一定边界条件下,设计出具体工程的运行原理与常规构型、标准与规格、有关量化数据,并结合其他实际因素(如文化风格等)最终拿出设计方案,描绘设计图纸。在这一过程中,在同时考虑技术性要素和非技术性要素的情况下,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及相关知识进行集成,使得这一过程既包含对已有的工程知识的应用,也包含新的知识的生成。新生成的知识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最终凝结于产品的生产中,从而实现创新。实际上,对每一项工程,无论是理念、规划、设计、实施,还是运行和管理,在每个环节上都会发生或大或小、或局部或全局的创新。从知识的角度看,每一项工程发生的创新总伴随新知识的生成,由于新知识的生成在工程活动中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所以它只能被并入到一定的生产条件当中,形成新的生产函数,为建造出合目的性的人工物并通过进入产业活动过程实现其潜在的经济利益服务。每一项工程的完成也预示着工程知识的一次创新,新的工程也酝酿着工程知识的再创新。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推动工程创新。因此,从四元知识链来看,工程创新是凝结于工程“人工物”中的工程知识被并入到生产函数中以获得首次商业化应用的过程。

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分析工程创新,对知识经济时代现实中的工程创新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方面,它为从知识的生成与应用方面探讨工程创新提供了一个符合时代特征的理论视野;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按照工程知识如何在工程活动过程中起作用来实现工程创新,进而探寻一种新的生产力,显然是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杜澄,李伯聪.工程研究[CD2]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第2卷[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8-42.

[2]殷瑞钰.工程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8-23.

[3]王大洲.试论工程创新的一般性质[J].科学中国人,2006,12(5):31-34.

[4]张秀华.走向工程范式的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5):39-43.

[5]王树国.面向和谐社会的高等工程教育创新[J].科学中国人,2006,12(7):54-57.

[6]殷瑞钰.关于技术创新问题的若干认识[J].中国工程科学,2002,4(9):38-41.

[7]约瑟夫•C.皮特.技术思考[CD2]技术哲学的基础[M].马会端,陈凡,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8]PittJC.Whatengineersknow[J].Techne,2001(3):17-31.

[9]邓波,贺凯.试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与工程知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10):41-46.

[10]殷瑞钰.工程与哲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10.

[11]DurbinPT.Criticalperspectivesonnonacademicscienceandengineering[M].Bethlehem:LehighUniversityPress,1991:60-79.

[12]李伯聪.选择与建构[CD2]大脑和认知之谜的哲学反思[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3]远德玉.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CD2]远德玉技术论研究文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231-233.

[14]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易家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73.

[15]曹鹏.技术创新的历史阶段性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研究生院,2001:14.

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少年儿童;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3-0061-02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少年儿童科技创新能力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指Ⅲ:“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总书记明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是创新型科技人才。”因此,在科技教育中培养少年儿童的创新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少年儿童的科学意识,激发少年儿童的创新精神

科技活动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科学世界观教育的极好途径。科技活动非常清晰地反映出物质和精神、实践与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少年儿童会从实践活动中懂得: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同时,会使少年儿童从活动实践中懂得事物是有客观规律的,按规律办才能成功。结合科技活动,让少年儿童感受科技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认识科技在国家发展巾的战略地位,逐步确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引导他们关注科技新成就,关心21世纪巾国的发展,激发他们参与科技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小学科技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可以突破课本内容和形式的局限,密切联系实际,反映最新技术成果,最大限度地唤醒少年儿童的创新精神。如利用第二课堂、课外读物和影视文化,利用社会教育设施、优化学校环境等培养儿童创造力,把学校教育与社会影响相融合,知识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促使少年儿童全面发展,扩大少年儿童知识面,不仅提高了少年儿童的科学文化素质,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还培养了儿童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百折不挠的探索创造精神。

二、培养少年儿童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有五个明显特征,即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我认为,创新性思维是一种主动地、独特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具有创新的思维,是一切创造活动的主要源泉,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培养少年儿童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发展他们的创新性思维。

创新性思维具有求异性、独特性、主动积极性等特点。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水平。科技活动作为探索未知的实践活动,必然要求少年儿童在活动才能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广泛联想、大胆想象、灵活独特地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培养创新性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和由之激发的浓厚兴趣又会成为巨大的“内驱力”,产生强烈的创新意识,推动创新思维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因此,在科学科技学习中要注意激发少年儿童的认识兴趣,鼓励少年儿童探索求异,对于少年儿童在教学过程巾所表现出来的点滴富有创新性的言行,要及时进行鼓励、引导、赞扬,对于少年儿童的好奇心要尽量满足和保护,形成人人讲创新,人人参与创新的氛围,变“要我创”为“我要创”,从而培养少年儿童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注重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科学科技探索活动,如“我是小发明家”、“才艺大比拼”、“展开科学想象的翅膀”等活动,让少年儿童参与新的科技领域的探索,如千姿百态的科学幻想,色彩鲜艳的科幻画,以及各种小发明、小制作、小试验等,尽可能让少年儿童展开智慧的翅膀去动脑筋、动手、多思、多做,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添创新的意识,训练和培养创新性思维的才能。从这种意义上说,营造科技学习气氛,可以提高儿童发现问题的敏锐程度,激发儿童的创新意识,同时也锻炼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少年儿童的科技创新能力

(一)观察能力

科技创新的观察能力的培养,要求少年儿童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通过观察发现问题,获得已知条件。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观察中,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观察的敏锐性浒多事物就在我们身边,人们常常视而不见;二是观察的准确性。要求少年儿童从事物的各个方面去观察,发现影响事物发展变化的主要作用;三是观察的预见性。通过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引导少年儿童深入思考事物发展变化趋势,培养科技创新能力。

(二)实践意识

要让少年儿童在参与实践中学会思考。实践性是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把培养学生实践意识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让少年儿童从小参与科技探索活动,理解解决问题的思想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践。

(三)竞争意识

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要对少年儿童的竞争意识进行培养。发明创造的许多成果就是运用比赛、展示、表演进行的,这就是竞争。辅导教师要利用活动中的竞赛培养少年儿童的竞争意识,提高少年儿童的思想素质。

(四)创造能力

创造是人将创造能力运用到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经营管理活动领域,产生新的具有社会意义产物的过程。创造力是最高级的能力,是独特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少年儿童发明创造过程中要注意激发他们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的敏感性,训练创造思路,培养创造胆识和胆略。

四、科技创新活动要形式多样,激发少年儿童参与兴趣

(一)课堂知识传授

科技教育同样是以课堂传授为主体,这种课堂教学不是被动地灌输,而是充分调动少年儿童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以少年儿童为中心,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重视教学过程。

(二)课外兴趣科技活动

课外活动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们好奇心强,愿意动手,想象力丰富,不受成人思维的制约,思维空间广阔,所以,组织好第二课堂是科技教育的关键。科技知识的运用和探究,是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形式实现的,这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找到自己的思维感觉,展示他们的各种才华,在教师指导下,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有条件可以组织少年儿童到工厂、科研机构等单位渊查、参观,简单介绍机械原理、工作程序、产品功能等,加深对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再认识。

(四)积极参加科技制作比赛

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范文第11篇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 300457)

摘 要:科技创新竞赛一直是各高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常用途径,高校在开展创新竞赛时是否应该更具有针对性,一直困扰着高校创新工作的发展,本文通过调查问卷、调研等方式,对不同年级、性别、年龄、认知程度等因素的剖析,深入的了解科技创新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并在科技创新竞赛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度、科技创新竞赛在大学生中的普及水平、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的群体趋向是否有明显的规律性等方面,解析科技创新竞赛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认知差异的原因,并对此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 :创新竞赛;创新能力;认知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262-02

1 科技创新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在谈到青少年科技创新时提到,提高中华民族创新水平,将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型强国,关键在于创新人才的涌现,希望在于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发展,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尤其要发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成为科技创新坚实的后备力量.近年来,青年人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高等院校扩招幅度的不断加大,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水平饱受批评与质疑.资料显示,有68%的大学生走向就业岗位后,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般”或者“较差”,只有9%的导师和高校任课教师认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表现为“优”[2].在数据面前能够很直观的了解到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缺失.

科技创新竞赛的不断推广和引入使高等院校似乎掌握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科学方法,但是究竟科技创新竞赛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多少平台支持,为了使科技创新竞赛成为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切实可行的一种有效途径,对科技创新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研究意义十分突出.

2 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的认知现状

2.1 大学生对参加创新知识竞赛积极性较高

本次调查采用正态分布的方法,对本科及研究生共六个年级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在“你对科技创新竞赛是否感兴趣”的调查中,所有年级选择“感兴趣”一项的比例均超过了90%,甚至大三的学生100%对科技创新竞赛感兴趣,这说明大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竞赛的“热度”较高,而且随着专业领域知识的不断积累会在就业前到达一个峰值,可见无论是大学生还是研究生,对于科技创新竞赛的渴望还是很高的,也间接证实了科技创新竞赛平台在解决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上是可行的.

2.2 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的参与度不高

大学生对参加科技创新竞赛的积极性虽然很高,但是在另一项调查中发现了与高积极性相悖的调查数据.在本次学生调查中,对“你是否参加过学校与学院组织的创新竞赛”的问题调查,大一有45.6%的学生参与过,大二、大三的参与比例分别是47.1%与43.8%,这显然于高积极性的数据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尤其大三年级在100%希望参加科技创新竞赛的学生中,只有43.8%的学生真正的投身到了科技创新的实践中,这里有个人因素、学校因素也有社会因素的影响.

2.3 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的整体认知度较低

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平台的搭建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大学生的专业领域,在创新竞赛的过程中全面的提高以创新力为核心的专业科研竞争力,在实际的调研过程中发现,认为科技创新竞赛对锻炼创新能力有明显效果的只占总数的58.7%,从数据中能够看出,有近40%的学生并不认为创新竞赛对创新能力有帮助.对这40%学生的二次问卷调研中可以看到,他们参加科技创新竞赛的动机占比最大的两项为“新鲜感较强”、“完成创新任务”.从这一系列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在参加创新竞赛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对于科技创新竞赛的认知只停留在了完成任务和获取学分上,并没有真正意识到科技创新竞赛对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性.更进一步分析,加上从未参加过科技创新竞赛的学生,有将近7成的大学生并没有在科技创新竞赛中得到锻炼.

3 产生认知差异的成因分析

根据上述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高校科技创新竞赛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度是有着明显诧异的,因此,竞赛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发展.只有所有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有一个全面的、深层的认识,成为一个惠及全体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平台,创新竞赛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对产生认知差异进行成因分析,发现主要由社会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个体因素组成.

3.1 社会家庭因素

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经常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在对科技创新竞赛的认识上更加的全面,也更乐于组织团队参加创新类活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所处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是构成社会总和的一分子,一方面,社会离不开人的组成,没有了人就失去了主体,也就没有了社会的概念;另一方面,人同样离不开社会的存在,离开了社会,人也无法生存并实现社会价值和意义.因此,可以看出经常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逐渐的将社会关系模式嵌入到自我发展的模式中,这种具有多样性的个性激发,更有利于他们对于科技创新竞赛的认识程度.

人处于社会的网络之中,社会网络的最小组合便是家庭,在科技创新竞赛的调查中发现,家庭因素也会影响大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竞赛的认识度.一般情况下,在家庭中选择比较受尊重的大学生,以及家长对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较为突出的学生,更愿意参加科技创新竞赛,并且创新竞赛的目标及为自我带来的长远影响有着清楚的认识.

3.2 学校因素

高校是科技创新竞赛的主体组织者和协调者,大学生出现对科技创新竞赛认知度差异的情况,学校因素是不容忽视的,甚至是主导因素.在针对“你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认知度不高的原因有哪些”的调查中,选择与课程脱节的学生占43.6%、选择缺乏教师指导的占16.2%、选择缺少组织机构的占15.7%.从调查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无论是课程、导师还是组织机构都是高校可以协调和解决的问题,高校要利用好专业、科研、创新的优势,将这些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竞赛的胜势,提高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的认知度.

3.3 个人因素

“在不同的情况下,个体所面临的境遇可能不同,不同个体面对同样的境遇下,其行为可能也有差异.”[3]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认知程度的个体因素与其家庭氛围、受教育模式、家庭经济情况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性别的个体差异也会对科技创新竞赛的认知度有着影响,比如对调研学生进行性别分组,男性对科技创新竞赛的感兴趣程度要远远高于女性,对科技创新竞赛能力上的认识也要比女性相对较强,而且这种差距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有逐渐拉大的趋势.所以大学生对科技创新平台的认知度是由各种不同因素造成的,通过对各种因素的了解,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规避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认知的差异.

4 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认知程度的策略分析

4.1 增强高校科技创新竞赛的组织管理能力

提高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的认知程度,高校在竞赛组织过程中的管理的变革非常有必要,将科学的管理与有力的宣传相结合,加强科技创新竞赛的宣传力度,宣传过程不仅仅是赛事介绍的过程,适当的时候可以采用宣讲的方式,通过展播历届优秀作品和团队的宣传片引起学生的共鸣,突出科技创新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优势,让学生充分了解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今后的就业以及职业生涯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认知程度.高校应适时扩大科技创新竞赛的参赛途径和比赛类别,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分类别竞赛或者一年多赛的情况,让更多希望参加到比赛中的学生有充足的机会参与.充分利用辅导员在科技创新竞赛中的组织作用,发动教学名师参与到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中,分层次分团队进行指导,充分发挥高年级学生、研究生的团队核心带动作用,鼓励学生组队参赛.

4.2 加强教师在科技创新竞赛过程中的指导

加强教师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指导作用非常必要.对本科生而言,接触到的专业知识有时并不能为其团队的创意提供有效的专业技术保障,如果长时间不能突破技术壁垒很有可能造成学生团队的创意搁浅,针对于此,高校应该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优势,将青年教师充实到学生创新竞赛的团队中,进行方向的把握和技术上的指导,达到寓教于乐、教学相长的作用,在竞赛准备的过程中,青年教师还能够从科研道德、教学技巧方面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引导,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竞赛对学生全方位的影响.

4.3 加强科技创新竞赛与课程的关联程度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学生认为科技创新竞赛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原因”课程脱节选项比例高达43.6%,对研究生的分项调查这一比例甚至高达70%.高校课程的安排与科技创新竞赛的关联度较低已经是不得不面对的事实,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基础学科的培养为学生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打下基础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科技创新引导方面的课程占比较少,甚至一些高校根本没有创新性课程的设置,这对大学生提高对科技创新竞赛认知度是很不利的,高校可以通过课程的设计传授学生参与和进行科技创新竞赛的技巧,对科技创新竞赛可能出现的优势加以宣传,有利于科技创新竞赛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

4.4 完善科技创新竞赛的奖励制度

完善科技创新竞赛的奖励制度,要建立起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重的奖励模式,在科技创新竞赛中发现具有比较开阔前景的团队项目要进行经济上的支持,设置合理的竞赛奖励制度,包括奖金的分配,对获奖团队的表彰,将前景较好的科技创新项目选择性的运用到专业科研当中,将科技创新竞赛的成绩作为其他奖励、荣誉评比的依据,逐渐完善科技创新竞赛的奖励制度,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比赛,锻炼创新能力.

4.5 加强高校与企业间科技创新交流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最终目标是使大学生发挥自我创新能力更好的服务社会,创造社会生产力,增加校企合作使科技创新竞赛更贴近生产要求实际,与企业合作可以使科技创新竞赛更具有针对性,企业也可以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发现研亮点充实到企业的生产研发过程中,达到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杜侦,曹慧丽,魏琳华,李聪.依托科技创新竞赛 培养应用型人才[J].教育研究,2013(9):153-159.

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范文第12篇

关 键 词:stei知识链;工程创新;知识经济

abstract: viewed from the standpoint of practical epistemology, the science, technology, e ngineering and industry correlate with each other in actual production and lifeand are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form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thus mak ing the knowledge in different but interrelated forms. it implies that there isan intangible knowledge chain, namely the stei knowledge chain composed of scien 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industry. with respect to the stei chain, the en gineering innovation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process of offering the “artificia l implements” resulting from engineering knowledge which is incorporated into t he productive functions in order to acquire the first application of commerciali zation. the engineering innovation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times is of theoreti cal and practical importance in the perspective of stei knowledge chain.

key words:stei knowledge chain; engineering innovation; knowledge economy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正在成为创新的核心。工程活动架起了连 通科学、技术与产业 发展 之间的桥梁,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也成为 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现实指标。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工程创新已 成为创新活动的主战场,是实现新型 工业 化发展目标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与 和谐社会的大局。因此,“工程创新应该成为创新研究的新重点”[1]。目前,对工 程创新的研究已受到许多学者关注,并有了诸如工程创新的意义、特点、 规律 [2], 工程创新与工程人才,工程创新的一般属性[3],工程范式的创新[ 4],工程 教育 创新[5]等研究成果。作为创新研究的新领域,工程创新研究还需要 深入探讨。殷瑞钰院士提出的“四元知识链”概念[6],为从知识链的角度探讨工程 创新提供了新的视野。本文立足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 识链”进行分析,并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对工程创新进行新的解读。

一、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知识链

1. 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

近代以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把科学、技术、工程看做是基于实证主义知识论框架下的 认识论范畴,把科学视为认识世界的理性化、系统化的知识,甚至视为认识世界唯一有效的 知识,技术和工程只是科学的应用。近年来,国外学者皮特(joseph c. pitt)、莱顿(edwin l ay ton)、文森蒂(walter vincenti)等对这种认识进行了批判。莱顿和文森蒂都赞同从具有实 践导向和深刻反思的工程师的视角来看待工程知识,他们认为:“工程知识和一般的技术知识 ,组成了一种不同于科学知识普遍性的离散的知识形式”[7]43?。皮特也在《工程师 知道什么》一文中提出:“科学知识是有理论边界的(theory-bound),而工程知识是任务明 确 的(task-specific)”,“工程知识被证明要比科学知识更可靠”[8]。国内学者邓 波等也对实证主义的知识论立场进行了批判[9],他们认为,基于实证主义知识论立 场下的科学观造成对人的生活世界的遗忘,使得人与世界最原初、最根本的关系表现为主客 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关系,它是一种认识论的关系而非存在论的关系。这种认识论的关系束 缚了人类从生活世界获得知识并应用知识来进行生产和生活实践的能力。要摆脱这种束缚并 改变现有的困境,必须改变知识论的立场,即立足于生活实践的知识论立场,依据人与世界的 境域化的、存在论的关系,从生活实践来考察科学、技术与工程三种不同知识形态的本质与 特征。

笔者赞同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三种知识形态进行区分,但更愿意在此基 础上进一步拓展开来。由于国内外学者对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三者的联系未作具 体的论述,并且没有提及产业活动过程中的产业知识这一形态。因此,为了本文的目的,笔 者基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种知识形态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必要 的阐述。

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从事生产、生活的探索性活动,正是这种实践使得人类不断获 取认识和改造 自然 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智慧,也正是这种实践才是人类一切知识产 生的源泉和动力。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就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生成 的彼此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知识形态。

李伯聪教授提出的“三元论”与产业 哲学 所倡导的“四元论”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 知识、产业知识成为独立的知识形态的合法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确证了四元知识的合法 性。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与产业知识都有其自身的本质与特征。概言之,科学知 识是描述性知识,旨在描述和解释世界的存在方式;技术知识是作为行动的程序性和规范性 知识,旨在解决实践过程中“做什么”和“怎么做”;工程知识是作为造物行动中的情景化 知识,旨在成功实现现实人工物的建造[9];产业知识是作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 社会化知识,旨在通过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来获得经济利益。它们都是在生活与生产的 实践中不断获得并加以运用的。从生活世界的实践来看,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 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实践对象与实践目的不同。科学是探求自然和社会的构成、本质及其规律的实践性活动 。它直接以自然或社会为对象,其特点是探索与发现。科学的实践目的在于揭示规律,发现真 理,以描述性的知识形态解释实践对象的存在及其运行方式。技术是这样的一种实践活动,即 发明和创造能控制、应用、改进人工自然以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手段和方法。它主要以人工 自然为实践对象,其特点是发明与创造。技术的实践目的是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 问题,以多种技术知识的形式来指导程序性和规范性的行动。工程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地建造某一特殊人工物(或人工物系统)的实践活动。它以人工自然物为实践对象,其 特点是建构与创新,目的在于建造具体的人工物(或人工物系统),在造物过程中要运用到情景 化、境域化的知识。产业是人类借助科学、技术以及工程等手段和方法,生产产品和提供各 种服务以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要的实践活动。它以自然资源(或人工自然物)为实践对象, 其特点是生产与市场,实践目的是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以获取经济利益。

(2) 存在形态与功能不同。在存在形态上,科学知识是描述性知识,是明言的,可以文字、数 字符号、图形等方式存在并传播与共享;技术知识既包括理论形态也包括经验形态,有些是明 言的或可以转化为明言的,也有些只能是默会知识(如技能、诀窍);工程知识是科学知识、技 术知识以及相关知识的集成与综合,具有复杂性、难言性、不可复制的特性;产业知识则是由 同类的或相似的工程专业体系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相互组织、复合而成的体系知识,具有排他 性(如所谓的“隔行如隔山”)。在功能上,科学知识主要在于解释与预测;技术知识在于发明 与申请专利;工程知识服务于具体的“造物”;产业知识服务于生产产品与提供服务。

(3) 实践评价原则不同。对科学而言,实践评价主要指其真理性检验,其评价原则是坚持逻辑 一致性与实证或伪证原则;技术知识则讲求价值性评价与事实性评价两大原则;工程知识讲求 优化原则与多元性评价原则;产业知识则是追求产品的创新性、商业效用性、审美原则等。

(4) 应用范围存在差异。科学知识的基本单元是科学概念、科学定理或定律,它具有公共性 、共享性特征,任何时候任何国家(地区)的任何人都可以拥有和运用。但它又是有理论边界 的,超出其理论边界就可能产生谬误。技术知识的基本单元是技术发明和技术诀窍(know-ho w ),它具有私有的特性,即有专利权,这必然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工程知识作为一种情景化、 境域化的知识,就某一具体工程而言,它是唯一的,不具有普适性;但工程知识具有可试错性、 可传递性等特征[7]48?,往往可以适用于某些其他的具体工程领域。产业知识有共性 产 业知识与专有产业知识之分,共性产业知识的应用范围较广,而专有产业知识往往是商业机密 ,不外传。

综上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工程、产业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形式,它们 从现实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同知识的获得与应用相关联,生成彼此相互区别的知识形态。

2. stei四元知识链

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不仅是相互区别的,而且在实践中是相互联系的,这种实 践联系使之形成一条无形的科学—技术—工程—产业(stei)四元知识链。它们之间的实践 联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就实践目的或手段看,它们蕴涵于实践之目的—手段之间的转化关系中。马克思主义 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和目的。认识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最终要为实践服务 。科学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获得对世界存在方式的认识(科学知识)是目的;但 当它以理论或原理的形式进入技术(工程、产业)活动领域,就转化为手段。同样地,技术 活动中的技术发明与创造既是目的,又是手段。通过技术发明获得技术知识是目的,把技术 发明的物化成果和技术知识应用于工程(或产业)之中,它就转化为手段。对于工程和产业 ,我们也可以作类似的分析。

(2) 就实践过程来看,它体现于知识在科学、技术、工程以及产业等实践活动之间的输入/ 输出关系中。这主要强调各种知识形态之间的知识供给(knowledge supply)或运用以及输出 或反馈。具体地说,科学知识通常是技术、工程、产业等活动过程的知识供给者(knowledg e supplier),同时经过技术、工程或产业活动过程之后以某种信息的形式(也可能是新的 现实问题)予以输出(反馈)。技术作为工程或产业的“单元”使得技术知识成为工程或产 业活动的知识供给者;同时技术知识在工程或产业活动过程中也会有信息(或新问题)输出 。工程知识、产业知识等也存在类似的情形。

(3) 就实践结果来看,它体现于知识在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等活动中的凝结(或物化 )过程中。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最终都以技术发明的物化(或工程所 造之“物”,或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形式得以凝结。

因此,正是实践促成了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链的形成。这种知识链是科学、技 术、工程与产业之间的一条无形链,它强调实践过程而非时间— 历史 意义上的承接,不是一 种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非线性的(或 网络 状的)关系。正如殷瑞钰院士所说:“这是 很复杂的知识链,是多层次的知识网络,不同环节和层次之间存在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关 系。”[10]要阐述它们之间的非线性(或网络)关系,需要打开作为每一知识单元的 “黑箱”来进行分析。这有待对它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stei知识链中工程知识的地位与作用

工程是建造物质世界从未有过的“物”的活动,就此而言,工程知识在工程建造中的作用只 能是作为“造物”的手段而发挥作用的,处于从属地位。

1. 工程知识作为 科学 知识、技术知识的集成体

工程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知识,不能把工程知识简单地视为科学知识的应用。 thomas tredgold(1788—1829)最早把工程视为科学的应用的观点[11],以及邦格的 技术是科学的应用的观点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批判。如莱顿、文森蒂、皮特[7]4 4?等人从不同的角度对技术和工程是科学的应用的观点进行了批评。李伯聪教授也明确表 示,尽管不能否认 现代 工程活动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可以解释为“科学的应用”的成分,但决不 意味着工程就是科学的应用[12]226?。然后,这些国内外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 工程(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知识)。正如皮特反复强调的:“工程知识 和科学知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知识,不能认为二者中的每一个必须依靠另一个,更没有事实根 据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子集。”[8]

就实践来看,工程知识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的集成体。工程是一定边界 条件下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造物活动,其目的是建造一个 自然 界不存在而又可带来一定 经济 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人工物。在工程“造物”过程中伴随着工程知识的生成。工程是技术 性要素与非技术性要素的集成体。技术性要素包括技术设备(机械、工具等),技术原理, 技术方法等内容;非技术性要素包括资源、资本、人力、社会与环境条件等因素。而技术性 要素(如技术原理、技术方法)中必然包含科学知识,如技术原理是科学原理(知识)与目 的性的结合[13];非技术性要素中包含着资本、人力等属于组织、管理等人文社会 科学的知 识。因此,工程活动中在对各种因素进行实践集成的同时,也包含着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以及 其他相关知识的集成。由于每一工程都是情景化的、具体的、唯一的,所以工程知识包含科 学知识是相对于某一具体工程而言的,它与皮特所强调的并不矛盾。

2. 工程知识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

相对于科学和技术来说,工程往往发挥“集成”的作用;而相对于产业和经济来说,工程往往 是“基层单元”和“构成单元”。相应地,工程知识往往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发挥 作用。产业知识主要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政策、市场调研与预测、产品研发、产 品的标准与测定、营销策略、产品售后服务制度等内容。而工程知识主要包括工程规划知识 、工程设计知识、工程管理知识、工程技术知识、工程安全知识、工程运行知识、工程环境 知识等内容。同类工程或不同部类的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运行和管理等都在不同程度 上影响着产业的组织、结构、管理、产业政策和市场,乃至对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 务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工程知识在产业中的作用不容忽 视。

三、 工程创新的知识链视角

尽管就工程的实践“造物”而言,工程知识只是作为“造物”(实际目的)的手段而发挥作用, 但这并不说明工程知识不重要。相反地,工程知识是人类知识宝库中重要的一部分。从知识 分类和知识本质上看,工程知识还是“本位性”的知识而不是“派生性”的知识[12] 261?。在工程创新成为创新的主战场、知识创新成为创新活动的核心的当今时代,从stei四 元知识链的视角探讨工程创新有着重要意义。

1912年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所谓创新就是一种生产函数的转移,或是一种生 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其目的在于获取潜在的超额利润”,并且他将创新概括为五种 形式:①生产新的产品;②引进新的生产方式;③开辟新的市场;④开拓并利用新材料或半成品 供给来源;⑤采用新的组织方式[14]。后来他又在《资本主义的非稳定性》(?inst ability of capitalism?)一文中提出了创新是一个过程的观点[15]。针对熊彼特 创 新概念的界定,从知识角度看,知识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成为生产函数的转移中一个重要的参数 ,如追求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往往成为创新的一种重要手段,这里的“高科技含量”一定意义上 反映着知识的“高”与“新”。尤为重要的是,知识也日益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与生产 条件的组合应用越来越受到知识型 企业 的青睐。知识已成为一种特质性的生产力[16] ?。因此,从知识的角度看,创新是凝结于产品中的新知识并入生产函数中得以首次商业化应 用的过程。

工程设计是工程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在工程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莱顿对工程设 计的重要性作了重要的评价:“从科学的观点看,设计什么也不是;可是,从工程的观点看 ,一切都是设计。”[12]238?下面以工程设计知识为典型,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对 工程创新进行分析。

在文森蒂看来,工程设计知识包括基本的设计概念(运行原理和常规构型),设计标准和规格 ,理论工具(数学、推理、自然 规律 ),量化数据(描述性和说明性的知识),实践因素和设计 手段(程序性知识)等。他还发现工程设计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知识的生成活动,工程知识的应 用是作为实际目的的手段而发生的[17]。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工程设计过程, 既是已有的工程设计知识的应用过程,又是新的工程知识的生成过程。工程知识的生产不是 目的,而是手段。

就实践的工程活动而言,创新是工程本身的内在要求,是工程活动的灵魂。工程设计作为其关 键环节也必然体现和反映着工程创新。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来看,这种体现和反映表现在工 程设计知识的生产与应用上。工程知识既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及相关技术的集成体,也是 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在工程设计中,工程师要在一定边界条件下,设计出具体工程的运 行原理与常规构型、标准与规格、有关量化数据,并结合其他实际因素(如文化风格等)最终 拿出设计方案,描绘设计图纸。在这一过程中,在同时考虑技术性要素和非技术性要素的情况 下,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及相关知识进行集成,使得这一过程既包含对已有的工程知识的应用 ,也包含新的知识的生成。新生成的知识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最终凝结于产品的生 产中,从而实现创新。实际上,对每一项工程,无论是理念、规划、设计、实施,还是运行和管 理,在每个环节上都会发生或大或小、或局部或全局的创新。从知识的角度看,每一项工程发 生的创新总伴随新知识的生成,由于新知识的生成在工程活动中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所以它只 能被并入到一定的生产条件当中,形成新的生产函数,为建造出合目的性的人工物并通过进入 产业活动过程实现其潜在的经济利益服务。每一项工程的完成也预示着工程知识的一次创新 ,新的工程也酝酿着工程知识的再创新。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推动工程创新。因此,从四元知 识链来看,工程创新是凝结于工程“人工物”中的工程知识被并入到生产函数中以获得首次 商业化应用的过程。

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分析工程创新,对知识经济时代现实中的工程创新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和实践意义。一方面,它为从知识的生成与应用方面探讨工程创新提供了一个符合时代特征 的理论视野;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按照工程知识如何在工程活动过程中起作用来实现工程创 新,进而探寻一种新的生产力,显然是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 文献 :

?[1]杜澄,李伯聪. 工程研究[cd2]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第2卷[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28-42.

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科学思维;问题意识;创新;地质人才

引言

地质找矿工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行性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全面加强新一轮地质找矿工作,是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缓解资源瓶颈的重要举措。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全面加强地质找矿工作。科技创新,以人为本。打造一支“品德优良,知识渊博,基础扎实,专业精深”的创新型地质人才队伍是新一轮地质找矿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李四光之所以在科学上取得卓越成就,同他重视哲学理论思维的修养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科学哲学思想集中体现为科学思维与问题意识。他的系统思维,表现在方法论上,就是科学思维的系统方式。他在研究地质构造和地壳运动时,运用系统思维进行了深刻总结,而且还形成了一些别具风格的研究方法,比如:质疑法。质疑法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和形成问题,质疑法的第二步是解决问题和发现真理。是否是科学真理,只能以实践作为唯一标准,让客观事实来检验。他的科学思维,不仅是对自然科学的哲学概括,而且是对现代自然辩证法理论的一次升华。

提出:“只有立足于时代去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这个时代的社会进步;只有立足于时代去倾听这些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社会和谐的时代号角”。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实践的导向。而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科学思维方法。领导如何树立问题意识,关键要在科学思维上下功夫、见实效。

1. 科学思维的内涵及其表现方式

1.1 科学思维的内涵

《思维辞典》中认为“科学思维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的思维活动,其科学内涵主要表现为:① 高度的客观实在性;② 围绕求得答案展开的科学思维;③ 采取理论思维的形式[1]。”

1.2 科学思维的表现形式

科学思维的萌芽是在古希腊文明时期,虽然当时没有被冠以“科学思维”的名称,但都以理性、逻辑性、系统性以及创新性为表征。从其发展过程上看,科学思维的表现主要为以下四个形式:

1.2.1 科学的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是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概念、判断、推理后形成对客观世界本质规律的认识过程[2]。一般认为,在理性思维的开展活动中,科学的概念、判断、推理是理性思维的主要表现。自觉性、主动性、可控性是理性思维的重要特征。科学的理性思维,为人们认识主客体的本质及内在规律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1.2.2 科学的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指用逻辑工具对思维对象展开抽象推演的一种科学思维形式。思维活动只有形式化、规则化、通用化,才能创造出与科学相适应的科学逻辑。科学的逻辑思维强调的是一种必然发展的趋势和辩证的思维。科学的逻辑思维更加强调了思维的形式性。

1.2.3 科学的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是指在认识主客体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将客体看作一个系统,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客体,而且要从系统内各个要素的联系、系统以及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系统地研究客体的认识活动。

在中国古代,人们便提倡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如“五行”学说就是古人们使用系统思维的表现。系统思维在人类文明史上一直存在,并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发挥其作用。系统思维是我们科学地认识客观事物的有效手段,也是我们处理复杂问题的有力武器。

1.2.4 科学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科研中,养成一种较少或者不受常规思维的束缚,超越传统思维,以求达到科研上突破的一种科学思维形式。其主要表现为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创作想象等。求异性思维是发散性思维,而求同性思维是集中思维。只有高度集中,高度发散,两者交替反复,才能激发出多个创作灵感,提出多种有价值的创作方案。

2. 问题意识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1 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在主体认识客体过程中,通过主体对客体的怀疑、洞察、批判等多种形式,并经再三思考后仍不能解决困惑时,随即出现了一种具有强烈的探索真实或者有想做出创新的一种心理过程。这种心理过程又会促使人们不断地进行思维,直到能解决问题。发现式创新是指在重复的现象中探索出事物客观规律,密集的现象中探索出事物本质,新奇的现象中探索出事物未来趋势。

问题意识包括4个要素:① 主客体要素:主体是指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客体是指认识对象,是主体所指向的目标[3]。② 需要要素:客体要不断适应主体实践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主体的认识对象。③ 优化要素:主体对客体的不满,或者否定并千方百计去改进客体,或者主体由不平衡的认知状态过渡到有序的认知状态等。④ 动力要素:问题意识能否最后形成取决于人们是否有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顽强的创新毅力。

2.2 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陶行知说过:“发明千万万,起点就是问”。爱因斯坦言:“本人没有什么非凡的能力,只不过喜欢深究问题而已”。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问题意识与创新思维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要想提高地质工作者的创新能力,那么在新一轮地质找矿工作中务必要重视问题意识。

2.2.1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波普曾经言过:“正是由于问题能够激发我们去学习,去观察,去发现,去实验。”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问题是科研的起点。

2.2.2 问题是思维的导向

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导向,而解决问题的本质是一个不断能提出问题的过程。在总的问题下,能提出一系列可运作的分问题。例如:找什么样的矿?在哪里找矿?怎样找矿?我们看出,如果不能够解决问题,那么肯定有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你也未能解决;或许你也未能提及一个较容易解决的分问题。

3. 培养创新型地质人才是找矿突破的根本

3.1 什么是创新型地质人才?

创新型地质人才最基本的素质是有能动的创新意识,严密的创新思维,顽强的创新能力。创新型地质人才除具备基本素质外,尚需具备很多其他条件。必须熟知地质前辈曾经创造出的地质知识,能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而非对曾有的地质知识愚昧无知,只懂信口开河,胡乱地标新立异;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到首位,而非专谋私利[4]。创新素质具体包括:

3.1.1 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有能动的创新意识,严密的创新思维,顽强的创新能力。

3.1.2 创新知识:在地质方面,能掌握新的前沿知识,在某领域有独特见解或者高深造诣。

3.1.3 创新人格:有健全的人格,在任何不利环境下很快能进入自我调整状态,不因暂时的困难而动摇信念,甚至停止个人计划,具有很强的独立性[5]。

3.2 创新型地质人才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创新型地质人才资源是人才强国的重要战略资源。①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需要矿产资源与能源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地下水资源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地质灾害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需要重大工程建设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需要环保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② 在研究地球方面:需要分支学科人才;需要交叉学科人才;需要空白或者薄弱学科人才。③ 在科学基础建设与高新技术应用方面:需要高新技术人才;需要观测技术设备人才;需要实验测试人才。④ 需要管理人才。⑤ 需要创新型地质人才。

3.3 培养创新型地质人才是推动地质科技迅猛发展的需要

要想推动地质科技迅猛发展,必须运用地质科技创新,缓解资源环境因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束缚,要从培养创新型地质人才着手,创造有助于培养地质人才,有助于留住地质人才,有助于选拔地质人才的宽松氛围。充分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合理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开展国内外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利用研究。通过创新型地质人才的培养,缓解资源瓶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束缚,是保障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实现人才强国,必须要把“培养创新型地质人才”作为地质科技发展第一要务,不断促进创新型地质人才的脱颖而出。

4. 内蒙古国土资源全面深化改革的创新成果

2012年12月,曾在煤炭战线长期工作的王君担任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接替了到广东省担任省委书记的。党中央决定让王君书记主政内蒙古是我区的一大幸事,这位曾担任过煤炭工业部副部长、山西省省长的改革者对我国国土资源情有独钟。

2013年3月,王君书记在深入基层调研数月后,在贯彻和传达全国两会精神干部大会上,提出了“8337”的发展新战略,随即在全区的农村牧区开展了危旧房屋的改造等“十个全覆盖”重大民生工程,扎实推进了自治区的各项工作。

“8337”新战略和“十个全覆盖”都与国土资源息息相关,内蒙古全面贯彻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了100多个改革课题,其中国土资源厅负责的土地征收办法、资源要素价格改革、资源不动产登记等11个改革课题,让新调任的内蒙古国土资源厅厅长张利平和厅领导班子深感责任重大,又深感使命光荣。这位曾经担任过呼伦贝尔市市长,从调任那天起就决定要实现深化改革,逐步为开创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新局面而不断奋斗。如今,他又肩负起王君书记、布小林主席以及党委政府赋予他的光荣与使命,踏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总工张宏、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陈志勇、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院长宋华便是新一轮地质找矿突破的实践者。张利平厅长向他们下达的指示是“四个一批工程”:每年推出一批自治区基金项目进行市场出让;每年申报一批部级整装勘查区;每年优选一批集中勘查区向企业配置;每年推进一批盟市出资1∶5万矿调项目。全面深化改革,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运行,多方参与,滚动发展”的地质勘查新机制。

截至2013年底,全区新增重点矿种矿区65处,其中新发现矿产地32处。累计新增Au:159吨;Cu:220万吨;Pb、Zn:904万吨;Mo:364万吨;Fe:5亿吨。以上新增资源储量均远远超过了国家的“358”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制定的目标。新增煤炭450亿吨;钨1.55万吨;锡4.26万吨,这又是何等让人兴奋的找矿突破啊!

参考文献:

[1] 田运.思维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442.

[2] 鲍健强.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2:7.

[3] 梁作.当代思维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65~67.

[4] 温元凯.创造学原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

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青年学生;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3-0251-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探索实践创新与课程相结合,实践创新与科研相结合,实践创新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实践创新与学生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程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就要“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同时报告中也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引导当代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建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便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认识来源于实践,要了解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程度,就不能只停留在观望及其表面上。坚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采用引导的方式,真正的走近实际、走近生活、走近学生,从了解开始、从贴近开始,增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此外,一些有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长远目标,教育工作者是要认真学习,理解的,但是对于学生而言,了解不等于理解,理解不等于吸收消化,因此这要求教育工作者们要以人为本,科学地选择分析,因地制宜,对学生思想情况作调查,作分析,进行教育和谈心,做到真正的有的放矢,才能切实地作到规范和引导的作用。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活动,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第二课堂”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植到“第二课堂”中,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使学生更加自觉地、积极地、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能让教师创造性地教学,能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学生从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同时,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激励学生扬长避短,学有所长,逐步形成多种特色、风格各异的创新素质。在各种创新实践活动中,学生与教师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激励教师与学生互动,形成教与学的创新意识的良性循环。通过组织开展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引导同学们充分利用和合理安排时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在学好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投入到学术科技活动中去,促使大家多读书、多思考些问题、多参加各种科技比赛活动,对学风建设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指导地位,充分借鉴一切有利于促进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充分吸收一切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和谐精神的文化成果,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借鉴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增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自强不息的内在动力。一是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和数学建模比赛为龙头举行各类竞赛,如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机械设计大赛等等。通过这些竞赛的开展调动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到了科技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激发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欲望。二是设立科技创新项目。通过科技创新项目,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三、让大学生“求真务实”地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

“求真务实”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对其认识论的精神实质的精辟概括。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当代大学生要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深入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参与教师科研,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构建学生创新科研平台,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2)探索实践创新与课程相结合,实践创新与科研相结合,实践创新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实践创新与学生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完善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政策,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团队,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

四、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要追求卓越

成功从无定式,卓越贵在创新。鼓励学生兼容并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泛,鼓励拔尖人才成长,培育追求真知、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校风学风。鼓励学生艰苦创业,培养创新意识和持续创新能力,以国际化的视野和目标激励师生不断超越自我,成就非凡事业。以学习能力培养为落脚点,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新时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们要研究大学生怎样学习和应当怎样学习,要教大学生学会学习,追求卓越。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适应他们自身特点的自学方法及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促使学生学会用已知的知识获取未知的知识,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养成创新的习惯。因此,追求卓越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

高等学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核心是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去引领和整合多样的社会思想。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培养兼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精英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重点在于组织引导大学生对于科技文化知识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不仅是高校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续,同时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精英人才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增强高等教育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

[2] 魏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N].光明日报,2007-12

[3] 马建新.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0):141-143.

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范文第15篇

科技创新为科技发展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通过一系列政府机构和组织对工业发展进行统一管理,在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结构条件下,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观念的变革,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工业生产活动,成为工业生产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对象的扩大化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管理部门的负担。在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中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财富高速增加,使得行业物质财富迅速增加。社会财富增加,人们衣食满足后,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科技创新改变了物质资源的获取完全依靠自然界产量的状况,人们逐渐从繁重的劳动下解放出来,人们几乎不再为吃饭穿衣而发愁,也就不至于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为了满足吃饭穿衣而奔波的过程中,人们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这就不断壮大了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队伍,为科技发展创造了人力资源基础。上述状况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和完善供求管理系统提供了可靠的前提条件,而人力资源恰恰是科技发展的根本和基础。从另一方面来说,当代科技革命条件下,科技创新提高了各行业科技的水平,也促进了科技的发展。科技革命为能源行业创造了更多的物质财富,为行业内岗位增加和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个人的角色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而发生变化,人们开始追求劳动本身的意义以及自身最大价值的发挥。这种条件下,净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文环境,加强从业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鼓励科技创新,是发挥各级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推进科技快速健康发展必要环节,它有助于为科技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科技创新为科技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随着整个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创新担当了改革的动力,传统的依靠占有和控制固有物质资源的管理方式以及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人的各方面才能从种种束缚中解放出来。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各行业对资源的依赖性不断增加,能源的价值不断提高,改变了资源管理方式。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特别是高水平人才。人力资源在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已经成为组织的第一资源,占有人力资源是占有技术制高点的必要基础。而要使人力资源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力量,就必须充分发挥人的创新潜能。在社会发展中,人的巨大潜在能力是否得到很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是否为其创造了有利于发挥创造潜力的条件。现代社会物资条件的丰富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以人为本观念的全面推进,为人获得在思想上、精神上、制度上的彻底解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得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逐渐成为现实。

在这种社会背景和生活环境下,人力资源在行业领域中可以得到更好、更充分的良性发展,从而为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供了保障。而现代科技革命所带来的高科技成果保持了人力资源供给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之间的平衡,科技创新与高科技的发展在这其中起到了调控作用,人力资源培育、开发、配置与科技合理调控,这就为科技创新和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坚实而有力的保障。

以技术知识创新促进科技发展的思路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自主创新

科技创新在促进科技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这一重要性并采取切实的促进措施才能有可能完成这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为此,要把握形势,明确任务,抓住机遇,坚持科技创新方向,完善科技发展战略,以加强自主创新为重点,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在具体的企业中,要科技创新作为加快科技进步的推手,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支柱和支撑,以此来不断提高企业核心创造力和核心竞争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全面提高思想认识,不仅要发挥科技人才的创新潜能,还要充分重视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把企业员工的创新激情充分地调动起来。各级领导层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要认识科技发展的趋势,把握好科技发展的方向,并高度重视科技工作,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努力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为科技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一方面要重视人才培养,打造科技创新队伍。大到社会,小到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首先在于人才。

这就要求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对各类人才的培养工作,尤其是要通过增加有效投资,采取培训、再教育的手段,加快培养大批中青年科技人才,打造一支创新型科技队伍。在此基础上,还要倡导人才竞争,建立科学有序的人才竞争机制,为青年创新人才的成长创造有利的环境,为有创新才能和激情的中青年科技专家提供施展才华、发挥才能的机会,达到激励人才的目的,以增强内部自我优化的动力,实现创新队伍的持续优化。另一方面还要着力构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保障体系。完善保障体系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包括人才培养体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科技转化管理体系,等等。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仅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出创新成果,更重要的是还要重视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保护,要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资产、企业的命根子。保护知识产权实际上就是保护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完善科技创新体制,通过体制引领科技发展,把企业的科研力量充分利用起来,形成促进整体发展的合力。

2整合技术知识,占领尖端领域

科技的进步是非常快的,暂时的领先不一定具有持续性。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持续占领技术的最尖端领域,才能持续保持竞争力。科技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真正最尖端的技术是买不来的,我们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要有自己的原创性的技术。实现这一点较为快捷的途径有两种,一种就是整合技术知识,另一种就是进行自主研发。其中,整合技术知识被科技发展实践证明是最为有效的一种途径。这里说的最为有效,是因为这种途径的见效快,这种方式的效果显著,风险性相对较小。“技术知识的整合和创新是指高科技企业在交叉整合企业内外、不同部门、不同层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个过程的成效取决于过程管理方式的有效性。为了达到高效的过程管理,要求我们在技术知识的整合过程中要做好3个方面的具体工作,一是要做到分工专业化,二是要实现内部合作集成化,三是要突出外部需求集成化。

在具体操作上,要根据专业领域人才分布在各部门进行明确的分工,探讨企业产品研发需求和研发要求,利用各自专业优势和整体组合力量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研发。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各专业人员的才能,在内部合作的组织管理上成立整合小组,在不进行大的人事调整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创新团队,这个创新团队的人员在人事管理上仍然属于原有部门的人员,只是在创新活动中是创新团队成员。这就让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员工聚在了一起,通过这种方式交流知识经验,共同提出创新思路,共同制定实施技术创新的流程方案,从而可以在共同解决整个研发、制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时通力合作,以远远大于内部元素简单相加的强大合力快速获取新技术。对于大型高科技企业来说,技术的整合在很多情况下完全是突破了国家或地区的界限,这就更要重视共同探讨形成完整的研发、制造流程和方案,以增强内部技术整合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才能更好地在创新实践活动中相互协调。

另外,技术创新总是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第一任务的,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研发更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此,技术知识的整合要突出外部需求集成化。高科技企业应实施技术创新体系战略,强化对技术知识整合的管理,注重内部创新与外部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以较低的企业研发成本,获得较强的创新竞争力。

3构建管理系统,激励技术创新

构建管理系统,首先是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加强技术创新要着力加强科研团队建设,通过培训、在教育等实用途径,计划地进行技术培训,着力增强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科技企业的创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队的协作。因此,要创造有利于促进员工交流的工作环境,营造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鼓励员工分享科技知识,促使员工隐性知识显性化,从而提升团队智慧,增强团队合力。其次,要激励技术创新。培养了员工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员工的技术水平,这为技术创新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但要将员工的技术创新能力转化为技术创新成果,还需要激发员工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激励员工进行技术创新实践,努力多出创新成果。

再次,要设置专职的知识管理岗位,安排专职的人员进行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工作人员要具有严谨性,对知识管理要增强严肃性,在知识获取、存储、传递、积累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精心细致,并努力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良好条件,为技术人员创造宽松灵活的工作环境,从而激励各类技术人员积极进行创新,为企业发展贡献知识。从管理角度上,组织机构的设置要有利于激励技术创新,配套激励措施要从员工岗位、员工未来发展、员工工资待遇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要在制度上对员工进行引导,增强员工贡献知识意识,教育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要增强协作配合意识,鼓励员工勇于创新。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需要从制度上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既要注重过程管理,全面提升技术知识从获取、吸收、整合、创新、扩散、共享、学习和积累等方面的全过程管理效率,又要注重制定战略目标的不断推进,以便实现企业创新追、赶、超的目标后,能够持续占领技术高端,持续保持竞争优势。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现代技术设备和现代信息工具的运用,提高知识传递的效率,在企业内部加快知识传送,提高技术知识在企业发展和各项工作中的利用效率,扩大技术知识在实际创新活动中的利用范围。另外,营造一种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对于促进技术创新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企业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建立创新型企业,为每一位员工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员工突破思维惯性,打破部门界限,在沟通与交流中实现知识创新,增强创造力,提高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在管理过程中,要为不同能力类型的员工创造参与创新活动的机会,通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调动各类员工进行创新、出创新成果的积极性。

结论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