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国际市场经济范文

国际市场经济范文

国际市场经济

国际市场经济范文第1篇

但加入世贸组织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会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给企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大开国门,外资企业会大量地涌入,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因此,加入WTO后机遇和挑战并存。

对我国物流服务业的影响也是这样。我国物流服务业起步较晚,水平较低。许多企业是传统的储运企业转型而来,功能单一,服务意识淡薄,技术设施落后,网络体系不健全,还未形成稳定的供给链。

近几年,随着物流热升温,物流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01年仅北京市注册为“物流”的企业就有120多家,这个数比前几年的总和翻了一翻;上海市截至去年底挂“物流”名称的企业已超过1000家。国内形成了一批声誉、效益俱佳的专业物流公司,如深圳海福公司、珠海九川物流等。同时,物流企业的构成情况有了显著变化,除了传统企业转型而来外,还有外资企业,如深圳的新科安达,具有良好的管理水平,但人力成本较高;还有民营经济,如宝供物流,体制上有得天独厚优势,在管理和成本上也自有特征;还有从大型企业分离出来的物流公司,如从美的集团分流出来的安得物流公司。

这都为物流服务业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和物流服务业十分发达的日本、欧美等国家相比,差距仍然非常大。

一、加入WTO后我国物流服务业面临的形势物流服务业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将和国际经济接轨,这会促进国际大公司调整在华经营战略,增加在华投资,从而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为物流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氛围。而且随着国际物流大企业的进入,他们会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参和国内物流基地和物流网络的建设,把为国际跨国集团提供的全球物流和供给链管理服务理念及模式引入中国。

同时,中国物流企业也有机会从国内走向国外。所以,这必将开创物流业发展的新局面,带来新的机遇。首先,物流服务业的市场范围将扩大。加入WTO后,随着经济一体化和贸易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物流企业将会面临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在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还可以开拓国际市场。珠海九川物流公司在这方面已经先行一步,以新的理念为生产企业提供配送服务,积极引进ERP管理软件,启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在物流信息和配送网络辐射全国的同时,还在美国注册了分公司;现已发展日本“松下”、中国“乐百事”、美国“沃尔玛”等知名企业为固定客户,既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又在国际物流服务中树立了品牌形象。

其次,物流服务业的市场容量将增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直接因素的功能。加入WTO后,国和国之间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关税大幅度降低,商品和设备的进出口更为自由、顺畅,国际贸易额将大幅增加,物流业务量相应会大幅上升。二是间接因素的影响,即企业理念的更新。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的理念有差异,前者强调分工协作,对物流专业化的需求更强烈一些,会把一些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

如武汉(百威)啤酒公司就一直致力于核心业务,把仓储、运输等物流业务外包给武汉储运总公司等2家物流企业。加入WTO后,随着外资企业的日渐增多,他们的这种经营理念必将影响和改变国内企业,使广阔的潜在市场变为现实市场。三是有利的发展趋向。现在,世界加工制造中心正逐渐从东南亚各国向中国转移,加入WTO后,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将更加明显,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步伐必将加快。这些生产制造商为了提高竞争力,将更专注于本企业的核心技术,集中精力制造优质产品,把物流交给高效优质的专业物流公司完成。

第三,有利于引进外资,推动技术进步和管理现代化。和我国传统物流企业相比,外国物流企业有充裕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管理。所以,加入WTO后,相互融合可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促进传统物流企业更新改造,升级换代。毋庸置疑,加入WTO后在资金、市场、理念等方面的改善,有利于物流服务业的长期发展。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入世后能直接受益的主要是我国的优势产业,如纺织、家电等行业;而物流服务业是我国的弱势产业,真正得到发展只是近几年时间,和有几十年发展历程的欧美、日本等国相比,没有比较优势。

而且加入WTO后物流服务业的开放程度非常高,根据签订的WTO协议,道路货运、仓储行业、货运及其他辅助服务等都会对外开放。以道路货运行业为例,从加入时起就答应外商设立合营企业从事境内货物运输;一年后,答应外资控股;三年后,答应外商设立独资企业;外资企业享受国民待遇。

这表明,经过短期的过渡后,我国物流企业将和外资企业处于平等的竞争环境中。

所以,面临的机遇只是潜在的、可能的,面临的挑战却是现实的、严重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内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加入WTO后,会使国内市场国际化,即外资企业进入国内市场。从长远来看,欧美、日本等国的大型物流企业大规模的进入是大势所趋。它们会跨越国境,展开连横合纵式的并购,夺取市场份额。目前已有少数外资企业以各种方式进入国内物流市场,2001年8月份,美国物流业巨头BALLY公司登陆南京,以一种全新方式开办了百利物流超市;全球最大的速递公司---美国的UPS,也直航中国;新加坡港务集团加盟广州港,双方合资8亿元组建广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2、产业结构面临调整的压力。欧美等国物流发展的实践表明,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走向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也称合同物流),即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在发达国家专业物流占物流市场的比例平均在50以上,如美国为55,日本为70。

而在我国,“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和经营观念盛行,“企业办社会”现象普遍,一般企业都自办物流,建有车队、仓库等设施;还有部分物流企业是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物资、粮食等部门储运企业转型而来,主要为特定部门或行业服务。因此,货运市场呈现货源封闭状态,物流企业管理水平、技术手段、经营方式比较落后,不能适应入世后对物流服务业的发展要求。3、物流人才匮乏并不断流失。在经济全球化和入世的新形势下,培养和吸引各类急需的高素质人才,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关键。

物流真正形成产业并快速发展也只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世界现代物流服务业正处于生命周期的发展期。在物流业发达国家已形成比较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系统,一方面,许多大学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开展了该专业的博士教育,并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开设了物流课;另一方面,外国物流企业对在职员工的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很重视,定期组织培训,并把提升员工素质作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中国物流服务业只是起步阶段,人才缺乏,素质不高,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尚未跟上,企业员工在职培训也不多。据人才市场调查,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加,而符合条件的却极少;物以稀为贵,天津大田物流聘了一个CEO,年薪达到169万港币。

另外,在中国设立的物流服务业外企,大都实施“人员本地化”的开发和应用战略,其雇员一般以中国人才为主。在外资企业优厚待遇吸引下,一些优秀人才流失已初见端倪。4、功能单一,缺乏特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物流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企业不仅要提供门到门运输及有关的基本服务,还要实行一体化物流和供给链管理模式,提供从生产材料采购到产品送达消费者的一整套服务系统,包括相关的物流延伸服务,如包装、加工、配货等方面。而我国物流业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顾客至上”的经营观念尚未完全落实到行动中,落后的管理、技术、设备也影响服务质量的提高。

如佳杰科技(中国)公司长期以来为找不到合适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因为该公司向外发送的货物主要是小批量、高价值的商品,而目前第三方物流公司或只能提供大宗运输和骨干运输服务,或没有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点,难以满足要求。5、缺乏提供国际化物流服务能力。

加入WTO后,国际贸易的范围和规模会进一步扩大,国际物流在物流服务业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若要适应这一变化,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物流目标,物流企业需要有相配套的体系、网络、设施、人员。就我国物流业的目前状况来说,离这个要求还很远,只有少数几家企业有全国性的物流网络,短期内还谈不到向国外延伸。

即使一些具有国际能力的物流企业,一般只从事国际间的干线运输业务,没有在国外的配送终端体系,形不成完整意义上的物流企业。6、物流信息技术落后。物流信息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的应运,实现货物的自动识别、分拣、装卸、存取,提高物流作业效率。二是对内管理和对外联系实现网络化,把物流信息及时反映在内部局域网的数据库上,由管理信息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调度;外部联系通过英特网,既可以在网上登记需求和网上支付,又可以对物流服务进行跟踪调查。

这在国外比较普及,联邦快递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使用了电脑包裹追踪系统,UPS在90年资110亿元购置信息技术设备。信息化上的投资也带来了巨大的收益,2000年其400亿美元的货物运输业务中有55来自网上。而在我国只是起步阶段,仅有招商迪辰系统有限公司等少数新型企业开始应用信息化技术。

二、改进管理提供优质服务加入WTO后,各行业、各企业间的国际联合和并购,必然带动物流业加速向全球化方向发展,

物流服务业竞争的市场将从国内延伸到国外。今后物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覆盖面的扩大及物流管理的日益专业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因此,从实际出发,顺应国际竞争的需要,打破地域阻隔和部门垄断,改进管理,强化功能,是发展物流服务业的当务之急。1、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改善经营机制。治标须治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各种物流资源在企业内部和企业和市场间合理配置。现有的物流企业,非凡是国有企业,由于体制僵化、设施落后和人员老化等因素影响,在提供物流服务时效率低、服务差,处于竞争劣势。所以,应通过资产重组方式,以产权为纽带,建立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和完善的法人治理机构,理顺权益关系,实现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从而保证企业按市场规则运作,吸引和留住人才,激发企业活力,向现代物流业转化。北京市物资储运总公司2001年7月控股组建百事通物流公司,9月份开始运营,由于机制活、服务好,年底已发展13家较稳定客户。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以股份制方式成立了国际货代公司,主要提供物流解决方案和进出口服务,仅2000年就实现营业收入1300万元,纯利润400万元。2、完善服务功能,强化增值服务。在欧美国家,物流服务业功能全、水平高,企业和客户联系紧密,甚至是战略合作伙伴。如以制造飞机而闻名的英国宇航公司,专心于制造领域,把采购、加工、配送等业务全部交给阿波罗金属有限公司完成,使其成为供给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鉴于此,我国物流企业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的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细分市场,拓展业务范围,发展增值物流服务,广泛开展加工、配送、货代等业务,用专业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以服务求效益;而且要通过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方式,和大客户加强业务联系,增强相互依靠性,发展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储运总公司近几年积极开拓相关业务,使配送、流通加工等物流业务迅速发展,为海尔公司入库成品配送的收入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长;为小天鹅、日本三菱公司加工收入2000年增长59;并和这些大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3、加快网点建设,采用多种途径发展物流网点。

健全的经营网络体系是物流的现实基础。现代物流就是最大限度地优化从制造者到消费者之间的运输和运输流动信息的分配,并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专业能力尽可能地减少库存,降低运输费用,加快交货时间,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的系统。只有具备健全的经营网络体系,才能顺利完成每笔业务的收取、存储、分拣、运输和递送工作,才能保证物流畅通。在物流市场从国内走向国际的今天,能否有四通八达的网络愈发重要,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发展物流网点时,一定要视企业规模和业务量而定,若企业规模大、业务多,可自建经营网点;若仅有零星业务,可考虑和其他物流企业合作,共建和共用网点;还可以和大客户合资或合作,共建网点,去年,中远和小天鹅、科龙联合成立一家物流公司,合理配置异地货源,取得可观效益。4、不断增强实力,扩大经营规模。在市场经济中,一切要靠实力说话。一方面,只有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才有可靠的资信保证,才能取信于人。

另一方面,只有具备一定规模,才有可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才能实现低成本地扩张,实现规模效益。目前,我国物流企业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小,除了民营和外资企业外,许多都是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物资、粮食等部门储运企业转型而来,基本上都有特定的服务领域,彼此间竞争不大。因此,为了适应入世后激烈竞争需要,必须打破业务范围、行业、地域、所有制等方面限制,整合物流企业,组建大型集团,和进入国门的跨国物流集团抗衡。而且只有兼并联合,才能合理配置资源和健全经营网络,才有可能延伸触角至海外,和跨国公司竞争国际市场。

5、加大科技投入,尽快实现管理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提升我国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一方面,要更新改造基础设施,如改进运输工具、购置先进设备、兴建立体仓库等,实现技术装备现代化,提高物流作业效率,为提供优质服务奠定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进行技术创新,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并在企业内部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在外部和国际互联网相连,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国际市场经济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体现,但是在此背景下,我国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果依然使用传统的市场营销策略,就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下风。但是市场营销环境又是动态的、多变的,这就对企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取得主导地位,就必须在面向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市场营销策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概述

经济全球化不是一个新概念,很多人也都对其有一定的了解。经济全球化其实就是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在对外贸易往来过程中突破国家以地区的界限,实现经济发展的共同体。当全球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经济全球化的产生是一个必然结果。尤其是在国家间经济往来不断频繁的当下,一定要对经济全球化的特征进行掌握。经济全球化总的来说一共有三个特点:第一,贸易全球化。这些年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贸易全球化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十分重要的体现之一,并且在经贸往来中朝更加多元与自由的方向发展;第二,企业并购盛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难发现跨国并购的企业在不断增多,这也说明经济全球化已经不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的发展了,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他国家与其他企业也可以参与到企业并购中;第三,科技全球化。科技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科技间的往来十分频繁,也十分具有活力,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科技也逐渐成为国家竞争与企业竞争的核心之一。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要创新国际市场营销策略,不断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地位。

二、面向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市场营销新策略

(一)营销观念创新策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实现在市场竞争中的有利地位,需不断创新思想,革新传统思想观念,而在市场营销的新策略中,思想观念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首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往来过程中,一定要树立起全球化的营销观念,并且要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在进行贸易往来中要对当地的文化、习俗等进行综合分析,这样才能在创新思想观念过程中更好的融入当地文化;其次,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下,国际市场中电子商务企业也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项目之一,所以企业要就认识到互联网在国际贸易往来中的重要性,并在互联网的合理应用下,提升网络营销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二)产品营销创新策略企业竞争主要是通过产品实现的,也是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的核心内容。多以企业在对产品的营销策略进行创新时,要基于国际与本国的标准进行制定,对国际消费者的心理进行准确分析,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这些年在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中,产品的更新速度在不断加快,使得企业必须要提升产品质量,从而迎合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需求。同时产品的包装也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在包装过程中不但要对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进行综合考虑,还要创新包装方式,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在包装中将企业文化进行合理融入,实现产品在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

(三)企业渠道创新策略在市场营销中,渠道是其重要载体,企业为实现效益最大化,就要实现渠道扁平化管理。所以在实际的企业国际竞争中,企业要加大先进技术的应用力度,在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应用先进技术,保证产品的质量,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效率。在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企业的销售出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所以就要对传统的销售模式进行创新,加大对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数字化分销渠道是企业国际竞争张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拓宽销售渠道,现代企业与国际社会接轨的重要体现。最后企业一定要综合应用各种营销策略,深化企业创新,确保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核心地位。

结束语:

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往来中要与时俱进,创新国际市场营销策略。企业在面向经济全球化的基层上,通过营销观念、产品营销、企业渠道等的创新策略,实现具有现代化的、立体化的营销体系,确立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核心地位,促进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企业的走出去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正雄,曹辉.全球营销战略驱动下我国制造业国际化转型的路径探索[J].江苏商论,2018,No.405(7):46-48+53.

[2]胡一波.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新路径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No.305(5):62-62.

国际市场经济范文第3篇

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并不完备,制度安排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企业没有给决策者提供良好的环境,没有长远利益的驱使,使得决策者管理不够尽心,工作不够努力。不少国企管理岗位选拔采取资深职位制,在选择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时,多数情况下是依据人员在企业中的工作年限与经验来决定的,这样使得一些积极向上且具有管理能力的年轻人才无法得到提升机会,无法做到人尽其才,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在对员工进行激励表扬时,手段过于单一,没有深入分析员工的心理,没有搞清楚员工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对激励的时机和额度也把握不准。

2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策略

2.1国有企业管理观念的创新

首先,国有企业必须转变原有的管理观念,推动战略创新。陈旧的观念必然导致落后的管理方式,转变观念是实施管理创新的第一步。因此,要在国有企业内部大力倡导管理理念的转变,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创新发展,实现社会、顾客、企业、员工、环境的共赢。其次,国有企业要进行战略创新。因为,企业战略创新是指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要着眼于全球竞争,同时国有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要在捕捉外部环境机遇的基础上更多立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断建立新的核心竞争力并且持续选择与核心竞争力相匹配的经营环境和业务领域,寻求资源的最佳组合,以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发展。

2.2国有企业管理机制的创新

传统体制下的国有企业的管理既缺少动力机制,又无自我约束机制,直接制约和影响着国有企业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因此,我国的国有企业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管理机制的创新。首先,国有企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设计组织结构,改变过去传统单一的管理模式,遵循国家所有、政府与企业相分离、分级管理、分工监督的原则,设计出符合实际的组织结构。其次,要不断地健全和完善国有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在传统体制下,国有企业的约束力主要来自于企业之外的政府,因此在国有企业开始进入市场之后,一方面显得比较缺乏经营自主权,另一方面却是在有了自主权时又缺乏自我约束力,因而在一段时间内许多企业出现了短期行为。因此,国有企业要加快完善自我的约束机制,一方面使国有企业可以拥有完全的经营自主权,放开手脚依法自主经营;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国有企业建立自我行为的监督和约束机制,落实自负盈亏的责任。例如,我国的宝钢集团一直致力于创新自己企业的管理机制,虽然前期的投入成本比较高,但后期为其带来的收益更大,创新的管理机制使宝钢集团一直是国有十大创新企业之一,在我国国有企业中遥遥领先,取得了非常好的经营效果。

2.3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创新

在充满竞争的国际舞台上,我国国有企业要想获得主动权,就必须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国有企业应该分析自身的资源、知识和能力状况,选择并充分发挥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的优势。比如,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劳动力的素质较高,这就使其在生产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因此,中国产品,尤其是纺织品、家电及轻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强的竞争力。比如说,海信集团一直致力于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资本进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虽然会有大量的资本投入,但获得的收益更巨大。因此我国国有企业还应该创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其次,国有企业还应该努力提高市场的分析能力,准确定位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目前,很多国有企业内部原有的资源已经无法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制约企业的发展,这时需要对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进行重新优化整合,这样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权,并且能够审时度势,及早预见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及早投入资源,培养新的竞争能力,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2.4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管理创新

我国国有企业虽然对人力资本的投入较高,但是缺乏较好的激励机制,使得人力资本含量高的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技工严重流失,这就需要对我国国有企业激励机制进行管理创新。首先,国有企业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国有企业必须改革传统的报酬体系,减少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随时准备应对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而导致的效率损失。建立起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一套激励机制。其次,国有企业应该改善工作环境,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国有企业必须借鉴国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先进的经验,除了提高报酬之外,还要给员工创造一个良好、舒心的外部环境,包括人事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给员工以认同感、归属感,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对企业的忠诚度。例如,云南省医药集团主张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使得员工都能为企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云南医药集团这几年的发展速度已经证明了激励机制的创新带来的竞争优势。

3结论

国际市场经济范文第4篇

一、会计市场的过度竞争及其成因分析

“过度竞争”由美国经济学家贝恩在《产业组织》(1968)中第一次明确使用。在此之前,国外经济文献中一般将这种类型的竞争称为“自杀式竞争”、“破坏性竞争”或“过当竞争”。这个概念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中“完全竞争”概念提出的,但一直以来没有形成一个确切的定义。国内对此研究近年来也有不少。如曹建海(2000)将“过度竞争”归纳为:是指由于竞争过程内生或外部因素的作用,主要发生于非集中性或过高固定成本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等退出壁垒较高的纯粹产业中的企业数目过多、产业过度供给和过剩生产能力现象严重,产业内的企业为维持生存,不得不竭尽一切竞争手段将产品价格降到接近或低于平均成本的水平,使整个产业中的企业和劳动力等潜在可流动资源陷于只能获得远低于社会的平均回报和工资水平的窘境而又不能顺利从该产业退出的非均衡的状况。按此定义,笔者认为,目前我国会计市场就处于过渡竞争阶段。这种过度竞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价收费,马虎执业。(2)高额分成回扣行为。(3)虚假注册资格及能力虚假宣传。(4)违规设立分支机构。(5)屈从压力,通同作弊。(6)招揽业务提成。造成会计市场过度竞争的原因既有内生性,也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对于过度竞争的内生因素,笔者认为主要有:(1)会计信息鉴证机构是非集中性的纯粹服务性行业,容易发生过度竞争是行业本身的先天属性。(2)产品的无差异和不可替代性。(3)购买者与消费者分离,出现了“花钱不消费”的现象,产品出卖者也只能以“价格战”作为主要竞争手段。(4)低进入壁垒与高退出壁垒同时存在。对于过度竞争的外部因素,笔者认为主要有:(1)法规建设不健全、不完善。(2)监管体制不顺畅。准入许可存在多个行政部门多头监管现象,职能重叠、规定不一。(3)市场环境不成熟的冲击。(4)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

二、由过度竞争到有效竞争的设想

由美国经济学家j.m.克拉克提出的“有效竞争”观点,启发人们对各个产业竞争有效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评价。爱德华·梅森将有效竞争的定义和实现条件的论述归纳为“市场结构基准”和“市场效果基准”,之后史蒂芬·索斯尼克依据标准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概括出有效竞争的标准。这些标准成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原则,也为我们考察会计市场竞争提供了参照。借助有效竞争的一般基准规定,会计市场的有效竞争标准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点:(1)市场

结构标准。如不存在人为的市场进入、退出和资源流动壁垒;严格独立的达到最小经济规模的执业机构数量与市场需要保持适度;委托人与消费者保持一致;服务价值通过服务价格得到应有体现;政府对市场的行政干预程度较低。(2)市场主体行为标准。如最低价格与弹性浮动保持均衡以服务质量为主要竞争手段;不存在会计市场主体间的共谋及对委托人的欺诈行为;在动态时期内,有一部分执业机构由小到大的明显成长和一部分机构的合理退出;出现专业化协作和分层竞争的行业组织结构。(3)经济绩效标准。如会计资源特别是专业人才持续进入且能自由流动;服务产品和服务质量不因价格因素而缩水;市场主体能够主动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和进行业务创新;竞争过程是有效率的,不存在业务招揽中的资源浪费。

这些标准只是粗浅概括,笔者认为,要达到合理科学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而要实现有效竞争则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依赖于环境治理。通过市场经济的发育成熟,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形成和相关部门对会计信息的制造源头的严格控制,对国家经济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其次,就会计市场竞争本身需要配合以政策性介入。只有独立的企业和竞争的市场是不够的,市场机制本身不能控制外部的不经济和解决社会目标。由此笔者认为,对会计市场由过度竞争转向有效竞争的治理,在坚持“三位一体”框架内致力于法律完善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政策介入。政策介入应以加强供给管理为调整重点,一方面进行总量调节,一方面通过限制性规定优化行业组织结构。

(一)完善相关法规体系

1.要加快《注册会计师法》等已有法规的修订与完善。比如,增加关于会计市场竞争行为的界定、处罚及监管主体的相应条款,扩展调整范围,提高执法的可操作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还要加强对《竞争法》、《公司法》、《证券法》、《审计法》等法律相应条款的关注、跟踪、研究,积极进行立法协调。

2.确立相对统一的执法主体。目前,对会计市场的执法监管体系基本建立,但因监管对象、监管重点、监管范围的不同,形成了较大的差异性,也出现了因职责不明、互相推诿、配合不力、难以执法而导致竞争秩序混乱的状况。由于我国对竞争的立法也处在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且多以单行法出现,没有设置统一的竞争执法主体。在这种情况下,从会计市场特点出发,通过立法,建立会计市场竞争的相对统一的执法主体,是行之有效的,这方面可以2004年开始施行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为借鉴。

(二)进行政策适度调整

1.实行总量控制,适度引导市场进入。一定时期内,一个地区的经济总量相对稳定,决定了会计服务对象的客户数量相对稳定。同时,由于地域性和历史性原因,机构的服务对象在一定时期基本固定,即会计市场的供求关系具有时段上的均衡性。由于法律对新设机构的合伙人和专业人员的执业年限作了限制,所以,新机构的进入一方面以原执业机构专业人才的流失和规模效益的降低为前提,另一方面必然对原机构已形成的客户群造成冲击。一旦所在机构不能满足执业人员的价值目标或实现其人生愿望,一部分人则选择“另立炉灶”。可见在

动态的环境中,市场在位者无法阻止市场进入,同时,对自身的人才流失及市场份额的丧失,也不是仅能通过改善经营和提高服务品质就能控制的。因此,利用政策规制对市场进入进行适度引导显得十分必要。那么能否确定机构的最优配置数呢?笔者认为,经济规模、市场容量是显而易见的,专业人才数量和其服务能力是可以计算的,历史资料及区外经验又可以提供可借鉴的信息,即对供与需的协调是可以测度的,因此政策介入是可行的。这里的“适度”是指政策调整应坚持审慎的原则,以不破坏竞争机制为目标,以有效竞争的标准为参照。一是总量控制管理要限制在必不可少的范围内,一旦条件允许,即可解除管制。二是尽量把市场化的办法引入行政管制和行业自律的实施过程,比如根据市场规模对某一区域进行总量控制,提高机构专业人数最低限制等。三是实行公开化,提高管制规章的透明度,强化公众对实施管制者的监督。

2.调整组织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在总量控制前提下改善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有赖于市场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大而全、小而全的全能观念相联系,我国目前会计市场主体结构趋于恶化,中小所比重大,且存在严重的规模不经济。结构调整包括行业组织规模结构、服务产品结构及组织内部结构。笔者认为,规模结构调整,应重点解决小规模事务所比重大问题;产品结构调整,在于鼓励服务产品的不断创新和服务形式的多元化;组织内部结构调整,需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机制,促进现代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的应用。调整手段除对市场进入限制外,重点在于鼓励兼并,促进实质性联合和专业化协作。行业协会可以在人才定向培养、提供技术支持、加大保障力度、实行差别会费等方面下功夫。笔者认为,现阶段会计市场的结构调整,应旨在校正较为严重的结构扭曲问题,使市场主体结构趋于数量合理和规模协调,而不是追求把结构一下子调整到最优状态。

3.实行市场分级,引导机构分层竞争。以笔者的分析,目前我国会计市场已初步形成自然分层现象。从规模结构看,有全国性的大型事务所,地区性的中型事务所及限于某个城市或更小区域的事务所。由于专业人才数量、专业背景门类、资本积累程度及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的不同,形成了服务能力及服务水平的明显差异。与此相对应,不同规模的事务所在其市场定位与服务客户群体方面存在较大的不同,大中小之间呈现出不同的竞争优势和竞争特点。比如,大型事务所始终处于竞争的优势地位,而与国际事务所的竞争也往往通过他们而展开,在人才、客户争夺和风险控制方面比中小所承受更大压力。小型事务所人员少、成本低、服务品种单一且竞争手段及服务价格灵活,在服务特定区域和特定客户方面具有竞争优势,但囿于能力所及,发展空间较小。中型事务所多集中在大中城市,且多由脱钩改制而来,有一定的“寻租”优势,保持了一定的机构规模和市场份额。但在大型事务所的跨区域经营和新设机构不断进入的双重“挤兑”下,原有的竞争优势逐渐下降,加上存在历史包袱,管理方式难以更新,面临着效益低下、人才流失和机构分裂的局面。由竞争引发的会计市场自然分层,有利于维护市场活力和促进市场发育,但也促成了规模效益低下和过度竞争的形成。因此,政策介入对市场分级越来越必要。比如可根据我国的产业结构及企业规模对会计市场进一步细化分级,保证不同规模、不同条件的事务所在不同层面上能对号入座,进而形成分层竞争结构,既保持会计市场竞争的活力,也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规模效益的形成。

国际市场经济范文第5篇

一、国有企业改革与资本市场的建立

在了解一下中国股票市场建立之间,让我们首先要了解了欧洲最原始的股票市场是怎么建立的。16~18世纪一两百年时间,是所谓的“重商主义”时代。当时的欧洲各国政府,为了掠夺大量的黄金白银,成立了全世界第一家国有企业——东印度公司。东印度公司是以炮舰为前导、以盈利为目的一家公司。当时欧洲各国政府为了掠夺殖民地,不停的打仗,打得民穷财尽,不得已只有发行战争债券,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债券。战争债券到期得偿还,但政府仍然无力偿还,还不起的债务(中国称为“白条”)就叫做“存量”(stock)。政府控制着一大堆还不起钱的债券(或者叫“白条”),到最后还是要还的,那怎么办呢?当时就有几个聪明的人说,要还掉“白条”就得搞个“市场”来骗。市场叫做market,所以就搞了一个stockmarket——“白条市场”(我们翻译成“股票市场”)。当时国王就说,好啊,这我可以做到,但我怎么骗人去买白条呢?聪明人说,“白条”现在千万不能卖,因为它没价值。那么国王说我怎么创造出白条的价值呢?聪明人就说白条的价值是可以创造的,你就告诉他们这个“白条”的价值是取决于未来的现金流。国王说,这个未来的现金流用什么做担保呢?聪明人就说用“东印度公司”未来掠夺的金银财宝来做担保。然后,政府就劝告老百姓买“白条”,因为它代表的是未来的财富,就是东印度公司从亚洲、非洲、南美洲掠夺来的金银财宝,而这就是“白条”未来现金流的保证。政府将白条卖给第一批傻瓜,第一批傻瓜再用同样理由卖给第二批傻瓜,然后卖给第三批傻瓜,到最后把“白条”的价格炒得无比之高。可是这么细小而不成熟的市场所寄托的只是未来不可预测的现金流,终于发生了三次金融危机。

花这么多笔墨,描述欧洲股票的建立过程,并不是为了有趣。实际上,我国股票市场的建立与欧洲有些类似。中国的股票市场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国企改革的产物。改革初期,我国基于对传统国有企业弊端的认识,实行了“拨改贷”的改革,将原来对企业的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以改变企业无偿占用国家资金的状况,但没有收到预定的效果,国家的所有权约束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债权约束全部无效,国有企业贷款不还,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呆坏帐不断增加,金融风险积聚。间接融资不行,经济学家开出的药方是,发展直接融资,成立股票市场,将社会储蓄转化为投资。于是,1986年9月上海工商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开办股票、债券的买卖业务,1990年12月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其后深圳证券交易所也相继成立。国有企业从股票市场圈占了巨额的资金,国有银行也把呆坏帐剥离出去,实现“债转股”,这与欧洲国家出售的“白条”何其相似。不幸的是,中国股票市场重复着欧洲的历史,同样是演绎着“博傻”的行为,投机色彩浓郁,终于导致2001~2005年历经5年的大萧条。同样遗憾的是,国有企业并没有通过上市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并没有看到建立的曙光。可以说,国有企业改革从“拨改贷”、“政企分开”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再到成立国资委,可谓屡败屡战,但始终没有找到真正有效的改革办法。官员与专家学者都在寻找新思维,近期,国资委于2006年12月公布了《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专家们则提出了MBO(管理层收购)的办法。

二、国有企业与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矛盾

国有企业改革为什么屡战屡败?国有企业为什么没有通过上市获得新生?新思维能否获得成功?我们要从国有企业本身以及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寻求答案。只有找到了病根所在,我们才能对国有企业改革开出针对性药方,否则只是脚疼医脚,头疼医头,始终“摸着石头过河”。

首先,国有企业的根本问题在于真正的所有者缺位。因为国家是虚的,它委托政府管理国有企业,但这种委托—关系难以有效解决国有企业的低效问题,即使上市仍然其不能使其成为现代企业。第一,西方委托——理论是以私法人产权关系为研究对象,我国国有企业的公法人关系与此相差甚远,最根本的差别是,我国国有产权缺乏一个最初的、人格化的、真正关注其运行效率的委托人;第二,在我国,纵使存在着委托—关系,但政府的权的取得并非是以初始委托加以委托,而是国家以政权为依托,是“自己对自己的委托”;第三,在我国过去只存在行政而不存在经济,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仍将依附于行政。

其次,我国的股票市场还不是真正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本意是什么?就是资产放进去,可以带来收益。美国老百姓通过保险金、退休金,将他一生的财富放在股票市场里,这才是真正的资本市场。但我们敢把身家性命的钱放在股市里吗?我们不敢,所有的人都是拿钱到股市里赚一把就走,没有哪个人敢指望股市养老。根本的原因,我们的上市公司不分红或者即使分红其收益率也低于银行存款,股票市场根本就是一个投机市场,而不是一个投资市场,所以大家才叫“炒股票”。莫童老师在授课时,告诉大家不要叫“炒股”,而应该叫“参与资本市场投资”,这非常的对,股票市场的本意就是让人投资的,当股东拿红利应该是与把钱存银行吃利息一样是令人愉快的事,但遗憾的是,在我国“炒股炒成了股东”成了对一个参与资本市场人的嘲笑。我们总是说“股票市场是有风险的”,当初把那些投资股票市场赔得血本无归的归责成缺少风险意识,而且不断地要教育散户要有风险意识,证监会好像做得很对,其实错了,而且大错特错,股票市场只有短期风险,不应该有长期风险,因为股票市场所反映的就是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这才叫股票市场。美国股票由于有成熟的市场监管,股价长期总是往上走的。我国的股票市场,成立目的,就是为国有企业解困的,国有企业从股市圈钱时从来没想过要回报投资人,就跟当初从银行贷款一样从来没想到要还过,所以股票市场先天就不足,但后天也不弥补,证监会从未真正起到对上市公司监管的作用,现在反而不务正业,转行干起教育来了。所以,欧洲股票市场初期阶段发生的官商勾结、内幕交易、操纵股价、借钱炒股等等丑陋现象,在我们今天的股市上重演着。即使目前上证指数站上4千点大关,我们股票市场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否则大家根本不需要害怕是4千点,还是5千点。

第三,国有企业的内涵与资本市场的内在性存在着矛盾。国企的性质,决定了国有资产不能便被买卖,不能像一般商品一样参与市场竞争,其背后的监管力量是多重的。而资本市场的内在性要求所有上市资产都是全流通的,上市证券产品在按照风险和收益的原则等价交换,在金融期货等衍生工具推出后,买空卖空等会成为经常手段,特别是整个证券市场要求的公平、公正、公开,这是维护证券市场正常运行的基础。因此,当国企上市后,国企的内涵就与资本市场的内在性尖锐对立了,国企的垄断性与资本市场的“三公原则”相矛盾;国企的有限流动(股改后,国有股权流通仍要受上级部门监管)与资本市场的自由流动相矛盾。

第四,市场经济企业经营的无限性与国有企业的行政条块的刚性的矛盾。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因而企业的经营范围是无限的,哪里能赚钱就去哪里。但是国企经营领域受到行政条块分割的影响,比如传言中国联通将要拆分;中运航运、中海发展等5家大型航运国企面临重组,重组后业务重新划分,各有各的势力范围。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与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10年,中央企业数量将由现在的161家减少至80—100家,上海也将实施国资整合大计划。这种行政条块的刚性划分并不一定是按照经济逻辑进行的,但由于国企的属性特征,这种划分还会继续。市场障碍在逐渐拆除,国资委却在人为设置障碍,国企发展与规模经济规律相冲突;国资委的行政调配资源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相冲突。

三、对国有企业与资本市场改革的路径选择

在理清了国有企业以及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之后,我们需要思考国有企业及资本市场改革的路径选择问题。这些年,我们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是“抓大放小”,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也继续了这一思路,要“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所谓“抓大”就是大企业坚持公有制,“放小”就是中小企业实行私有化。我们认为,这一思路是正确的,但是目前的实际操作出现了问题。

首先来讨论一下中小国有企业的私有化问题。目前我们主要采取的是管理层收购(MBO)的办法,虽然这种管理层收购已与真正的MBO精神相去甚远,但确实在大规模地在我国各地经常性地上演。中小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方向是对的,因为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的问题,但目前这种私有化的方式不对,没有信托责任的国企老总把企业做的很差,把会计帐面上的净资产弄得很低,甚至为零为负,所以不花什么钱或花很少的钱就可以把国企变成自己的私人企业,然后把工人推向社会。工厂成了厂长的,为工厂辛苦打拼30年的工人却下岗了。改革的利益归于自己,改革的社会成本由全社会来负担,造成了社会新的不公平。反过来,我们可以看看东欧一些国家的私有化,虽然“私有化”的口号很早就喊出来了,但是其过程却是缓慢的,例如波兰一个船厂的私有化可以谈上五年,而我们半遮半掩的私有化的“效率”却高得多,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了,工人在其中根本没有什么发言权,成为被驱赶的对象。社会不稳定的种子由此埋下了,“清算”成为将来民主化的阴影。

对中小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必须进行严格、公开的审计、评估,通过拍卖、招标等程序进行,而且要规定非管理层人员收购优先,同时工人要组成真正的工会组织,与收购人员进行安置谈判,这样尽最大可能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和社会的公正与稳定。拍卖国有企业所得,不应该笼统地划入地方财政,而且应该指定专用用途,比如可以抵冲养老金的空帐,或者支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社会纯公共产品的供给。

其次,上市国有企业的部分私有化——国有股减持问题。也就是上市公司所进行的“股改”,基本思路就是出售部分国有股权,这是国有企业的部分私有化。对于政府决定进行股改,这个方向是正确的,我们没有任何的怀疑和犹豫,但是股改的方式本身不是一个正确的思维,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破坏着政府信用。国有股减持,英国有过成功的经验,我们不妨学习一下。英国1979年对公有企业进行的私有化改革就是全球少有的几个成功案例。英国所推行的政策是分三步执行的:第一步,在国有股股权不变的情况下,聘请职业经理人来经营这些企业。第二步,把经营状况好的国有企业拿到股票市场上进行国有股的减持,而坏的国有企业的股份是不减持的。为什么要让好的国有企业上市?就是因为国有企业的发展代表政府的信用,好的国有企业上市,才能够给股民带来福利。中国股票市场成立之初,上市的国有企业基本上都是糟糕的企业。这种企业给股民带来的是进一步剥削。英国政府非常理解这个道理,所以只会推出最好的国有企业进行国有股的减持,新加坡也继承了这种想法,可是我们就没有学会。第三步,国有股减持之后的企业,政府保留了一股“黄金股”。英国政府的目的就是在企业重大决策时避免损害国家利益。从我们的股改措施来看,哪一条符合这个定律?在我们股改过程中,发生的事情令人气愤,诸如在股改之前上市公司股权大量转移、上市公司通过顾问公司到证券公司营业大厅拿表格代替别人投票、甚至一些地方政府也趁机牟利。这些事情的发生,导致政府信用进一步的沦丧,中国股市因而无法健康持续的发展。

政府能否解决股市的问题,一定要看政府在市场所处的地位。1929年美国股市的崩盘比2001年中国股市的崩盘还要严重,市值从890亿美元跌到150亿美元。但是美国通过5年的重新培育,到1934年股票市场起死回生,从而创建了一个不败的美国。美国股市最后不但形成一个健康良性发展的趋势,而且负担美国“藏富于民”的良性分配任务。能产生这一结果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美国政府领悟到股票市场成功的关键,是严刑峻法中展现出来的政府信用让每个人都有信心。政府如何表现它自己的信用呢?那就是用严刑峻法来保护中小股民。美国成立了美国证监会(SEC)以及最严格的证券交易法。基本精神是“辩方举证”而不是“控方举证”。所以被指控的股票参与者开始就被假设有罪,要自己提交证据来证明无罪。美国证监会的执法也非常严格,它可以传讯任何人,拥有无限制的执法权力。因为它所代表是美国中央政府的信用,这个信用是美国机构投资人奉公守法的主因,也是美国退休金与保险金能够进入美国股市的原因。

根据美国股票市场的思维,所谓股票市场就是全社会集资,把资金交给最有能力的职业经理人经营。社会大众怎么知道他最有能力呢?职业经理人就必须披露正确信息,这个时候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就非常重要了。政府必须确保职业经理人所披露信息是真实的,而且必须确保这个人有一种责任感,即信托责任。这就是美国严刑峻法下的信托责任,而且是不容挑战的。上市公司的职业经理人不敢没有信托责任。如果这个职业经理人披露假消息,美国政府一定会以社会大众(或中小股民)利益为前提和职业经理人打官司,打到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为止。看看安然的事件就理解了,最后安然倒闭了,五大会计师行的安达信业倒闭了,合伙人自杀了。所以,在美国没有人胆敢“炒股票”,像中国股市“杭萧钢构”这样的事情,这样的处理方式,在美国股市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建立一个良性成熟的股票市场是进行股改的前提,要做到这一步,就需要一个有决心的证券管理机构,而且管理机构不能在乎自己的权力、地位,必须想着为国家做点事。然后,要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国有企业的经理人不能像公务员一样管理,不能实行政级别奖励,而必须按照市场的法则,实行期权激励,当然经营不好也要惩罚,这种惩罚也是市场性的,经营不好就“回家抱孩子”,意思是职业经理人生涯将终结,像惠普公司前CEO卡莉•费奥瑞娜那样。进行股改,要把最好的国有企业进行国有股的减持,那些亏损的上市公司不能股改,至少要经营得不亏损了才能股改,否则就是透支政府的信用。

第三,中央企业的上市与改革问题。根据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要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实际上就是在一些行业继续实行垄断。以国家安全为借口,不让私人资本进入这些行业,实际上是行不通的,表面上爱国,实际上是不爱国的。在国际化背景下,你只能在一国内实行垄断,但在国际上你仍然不是垄断的,仍然面临着竞争。国内垄断的结果,根据经济的基本原理,一方面造成社会整体福利的减少,另一方面也导致国有企业不愿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在国际层面来看不能做大做强。美国的军工企业、微软都是私人企业,但哪一个企业不涉及美国的国家安全,人家并不以此为理由实行国有企业垄断。美国的《反托拉斯法》反而要打破微软等企业的垄断,打破了垄断,人民的福利才会最大化,才能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政府的利益。另外一个问题是,像通信、石油、银行等国有垄断企业,到香港、纽约等境外上市是不合适的,这等于让这些企业国内垄断所产生的垄断利益(实际上就是对民众的掠夺利益),送给外国人,让外国资本掌握中国国有企业才真正的威胁国家安全问题,即使上市也要在国内上市,让垄断的利益让人民共享,让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

注释:

1、国有企业,是“国家所有企业”的简称。历史发展到今天,“国有企业”这个名称已经不准确了。原来意义上政府直接经营的企业,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后,就是公司法上独立的法人了。按照公司法原理,不管是谁的资产,私人的也好,国家的也好,一旦形成出资,交给了公司,就形成了公司法人所有权,而法人所有权与出资人其他资产的所有权是相互独立的,出资人就不可以再对其所出资产拥有“所有权”,拥有其实是“股权”,包括资产收益、重大决策、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剩余财产分配权等权利。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国家出资的企业,由国务院、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出资人权益。不再提对企业拥有“所有权”,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学过中学历史的人都知道东印度公司,这个公司给我们中国人带来了无穷的噩梦。

参见:郎咸平教授2005年12月21日在清华大学演讲全文实录。

“债转股”是由国有银行把坏呆帐剥离出来,成立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把对国有企业拥有的债权转变成股权,这是一个双赢的办法,一方面降低了银行的坏帐率,另一方面降低了国有企业的负债率。然后,把一些债转股的公司进行包装,达到上市条件,再把股票推向上市,在达到一定条件后,资产管理公司出售手中的股票。

参见莫童编著:《国有资产管理与资本运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序言第1页。

参见李仕明,唐小我:《国有企业不等于现代企业》,《经济体制改革》1998年第5期。

当然,也不能全部把责任推到证监会头上,制度设计之初就决定了如此。你证监会是国家的儿子,我国有企业也是国家的儿子,大家平起平坐,你凭什么监管我呀。

按照莫童老师的讲述,真正的MBO(ManagementBuy-out)是在企业面临敌意收购时,管理层为了挽救公司出比敌人重高的价格收购公司股权,而资产仍然在公司中的一种见义勇为的行为。我们现行的MBO实际上是MBI(n),是监守自盗。

这种私有化的依据有一种理论比较有意思,叫做冰棍理论——国企就是体制不好,就像冰棍一样会慢慢融化,与其让它全部溶化光,还不如在它溶化之前全部送给这些没有信托责任的职业经理人。

这里,可能会有人对美国证监会的无限权利提出质疑,它会不会导致权力的滥用?以我们的经验,这种担心是正常的,我国证监会即使拥有的不大的权力还经常会被滥用,何况美国证监会这么大的权力。然而这种担心又是多余的,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架构决定了作为政府权力的美国证监会其实也是受制约的,不敢滥用权力。

国际市场经济范文第6篇

[摘要]近年来,我国股票市场走势与国民经济走势呈异动状态。介绍股票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与国民经济不协调的关系,进而分析股票市场与国民经济相互背离的原因。

道理上讲,股票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晴雨表”,应该可以反映出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面。但在我国宏观经济基本面日益向好的背景下,与之相对应的,却是我国股市的连创新低。从国际上看,1990年以来,欧美国家股市市值的大幅上升,以日本为代表的一些国家的股市所经历的剧烈波动,对居民的消费水平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最终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促进或阻碍作用。股票市场作为反映国民经济状况的一个窗口,股票市场的兴衰直接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好坏与快慢,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股票市场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一)股票市场的发展揭示着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向

事实上,股票市场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能推动企业的发展。投资者之所以会投资于股票市场,最主要的原因是股票市场有财富效应,可以为投资者带来财富增值的机会。投资者购买股票能够通过股票价格的上涨,分享高风险投资带来的高收益。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发行股票来迅速筹集到大笔本是闲散的资金用于企业的发展。

而且,股票市场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促使国民经济健康地发展。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是广大投资者对公司投资决策、管理水平、经营业绩较为客观的评价,会对公司管理层产生一定的监督压力。朝阳产业、高科技产业的高市盈率会促使上市公司管理层增加对科研的投入,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同一产业内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差异反映了投资者对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不同评估,公司的股票价格随着不尽如人意报表的公布而下跌,这些都是投资者迫使企业管理层改善自身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绩效的一种市场压力。股票市场规模的扩大、交易率的提高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加快了企业的技术进步,推动了国民经济更快的增长。

由此,股票市场发展是金融深化的重要环节,是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一股推动力量,是经济发展潜力的一项重要衡量指标。

(二)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了股票市场的发展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为了调节固定投资规模使经济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政府不可避免地将出台一些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这些政策在短期内不可避免地对股市走势构成影响。

2007年,为了遏制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无论是央行、银监会还是政府相应的部门,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强制经济降温的调控措施。如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收缩信贷;银监会则要求商业银行对于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没有按规定程序审批的项目,停发新的贷款;国务院则要求各地清理检查2003年以来的土地占用情况;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要求控制出台涨价项目等。这些政策推出后,不仅掀起了国内金融市场的巨大波澜,而且很快波及全球金融市场。由此可见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对股票市场的决定作用。

二、股票市场与国民经济相互背离的探讨

尤其是在2007年尾和2008年初,股票市场与国民经济相互背离的情况最为清楚。虽然股票市场和国民经济有上述密切的关系,但是在我国总会出现股票市场与国民经济背离的情况。综其原因,应从一下几方面去分析:

(一)我国是股票市场的发展与生产力发展要求不适应

如今,多个上市公司似乎远远代表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一些上市公司目前已成为了本行业的龙头,但是,这一“样本”还不到足够大。而且,上市公司中主要还是国有企业,而作为我国目前经济增长中坚力量的民营企业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只有当不断增长的上市公司在各自的行业中不仅仅是龙头地位而且还能够起到群龙之首作用的情况下,它们才能扮演整个国民经济晴雨表的角色。只有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多和质量的提高,它才会更贴近国民经济,两者的相互作用才会更直接、更有力。

(二)证券市场中存在某些计划因素

在我国,证券市场的产生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相关联的。因此,证券市场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改革开放之前,虽然也是社会化大生产,但实行的不是商品经济而是计划经济,因此只能取消证券交易行为和证券市场。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证券市场也逐步地成长起来。但是由于我国至今还不能说是完整意义上的市场经济而是伴随有一定程度的计划经济的痕迹,因此,现阶段的我国证券市场也就无法完全体现市场经济的特征,一些人为的因素必然会夹杂其中,这些人为的因素中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主观因素包括了对证券市场的期冀和愿望,客观因素则是通过对其他市场的命令和指挥来影响着证券市场,带有计划色彩的政策性的证券市场也就由此产生。这种计划的色彩其表现形式不一定是直截了当或赤裸裸的,但它的影响力度却是不容忽视的。

(三)股票市场中各种违规行为的广泛存在

我国过去十多年股票市场的发展历程也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这样的一个时期,由于市场还没有完全成熟,不可避免地给各种投机者以可乘之机,在各种投机行为广泛存在的情况下,这个市场已经变得十分混乱,造成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巨大经济损失,而且由于管理部门的监管不力,致使人们对股票市场的公平性产生了极大怀疑。而且这几年来,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人们能够很容易地通过互联网这一便利的渠道收集到很多关于股市和上市公司的信息,这就使得原来那种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各种违规行为或者是一些不加证实的谣言更加容易广泛传播。在这样一个获取信息成本越来越低的社会里,违规行为的广泛存在,而管理当局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使得人们容易有充分的理由对这个市场的合理性产生怀疑。

(四)投机行为向投资行为的转化

近年来,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人们的投资意识的提高,人们逐渐对股市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从而减少了以前的那种盲目投机性,逐渐从完全的投机行为向投资行为转换。在2000年的时候,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的年平均换手率为492.87%,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年平均换手率为509.10%,这说明我国股票市场换手率偏高,人们更多考虑的是短期收益目标。从长期来看,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中最主要考虑的应该是市盈率。市盈率的高低决定了长期的投资收益的多少,因此在市盈率过高的情况下,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将会考虑将资金投入其他投资渠道,而不是进入股票市场。在200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市盈率为58.22,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市盈率为56.03,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年投资收益率还不足2%,比同期一年期存款利率还要低,而投资股票的风险却是远大于把钱存入银行的风险。正是由于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这点,虽然我国调控部门一再降低利率,甚至是面对现在的实际负利率,居民储蓄不但不减反而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巴曙松,中国股市是体制缺陷的晴雨表[J].中国经济信息,2004,(2).

国际市场经济范文第7篇

(一)股票市场的发展揭示着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向

事实上,股票市场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能推动企业的发展。投资者之所以会投资于股票市场,最主要的原因是股票市场有财富效应,可以为投资者带来财富增值的机会。投资者购买股票能够通过股票价格的上涨,分享高风险投资带来的高收益。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发行股票来迅速筹集到大笔本是闲散的资金用于企业的发展。

而且,股票市场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促使国民经济健康地发展。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是广大投资者对公司投资决策、管理水平、经营业绩较为客观的评价,会对公司管理层产生一定的监督压力。朝阳产业、高科技产业的高市盈率会促使上市公司管理层增加对科研的投入,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同一产业内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差异反映了投资者对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不同评估,公司的股票价格随着不尽如人意报表的公布而下跌,这些都是投资者迫使企业管理层改善自身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绩效的一种市场压力。股票市场规模的扩大、交易率的提高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加快了企业的技术进步,推动了国民经济更快的增长。

由此,股票市场发展是金融深化的重要环节,是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一股推动力量,是经济发展潜力的一项重要衡量指标。

(二)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了股票市场的发展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为了调节固定投资规模使经济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政府不可避免地将出台一些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这些政策在短期内不可避免地对股市走势构成影响。

2007年,为了遏制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无论是央行、银监会还是政府相应的部门,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强制经济降温的调控措施。如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收缩信贷;银监会则要求商业银行对于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没有按规定程序审批的项目,停发新的贷款;国务院则要求各地清理检查2003年以来的土地占用情况;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要求控制出台涨价项目等。这些政策推出后,不仅掀起了国内金融市场的巨大波澜,而且很快波及全球金融市场。由此可见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对股票市场的决定作用。

二、股票市场与国民经济相互背离的探讨

尤其是在2007年尾和2008年初,股票市场与国民经济相互背离的情况最为清楚。虽然股票市场和国民经济有上述密切的关系,但是在我国总会出现股票市场与国民经济背离的情况。综其原因,应从一下几方面去分析:

(一)我国是股票市场的发展与生产力发展要求不适应如今,多个上市公司似乎远远代表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一些上市公司目前已成为了本行业的龙头,但是,这一“样本”还不到足够大。而且,上市公司中主要还是国有企业,而作为我国目前经济增长中坚力量的民营企业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只有当不断增长的上市公司在各自的行业中不仅仅是龙头地位而且还能够起到群龙之首作用的情况下,它们才能扮演整个国民经济晴雨表的角色。只有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多和质量的提高,它才会更贴近国民经济,两者的相互作用才会更直接、更有力。

(二)证券市场中存在某些计划因素

在我国,证券市场的产生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相关联的。因此,证券市场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改革开放之前,虽然也是社会化大生产,但实行的不是商品经济而是计划经济,因此只能取消证券交易行为和证券市场。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证券市场也逐步地成长起来。但是由于我国至今还不能说是完整意义上的市场经济而是伴随有一定程度的计划经济的痕迹,因此,现阶段的我国证券市场也就无法完全体现市场经济的特征,一些人为的因素必然会夹杂其中,这些人为的因素中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主观因素包括了对证券市场的期冀和愿望,客观因素则是通过对其他市场的命令和指挥来影响着证券市场,带有计划色彩的政策性的证券市场也就由此产生。这种计划的色彩其表现形式不一定是直截了当或赤裸裸的,但它的影响力度却是不容忽视的。

(三)股票市场中各种违规行为的广泛存在

我国过去十多年股票市场的发展历程也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这样的一个时期,由于市场还没有完全成熟,不可避免地给各种投机者以可乘之机,在各种投机行为广泛存在的情况下,这个市场已经变得十分混乱,造成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巨大经济损失,

而且由于管理部门的监管不力,致使人们对股票市场的公平性产生了极大怀疑。而且这几年来,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人们能够很容易地通过互联网这一便利的渠道收集到很多关于股市和上市公司的信息,这就使得原来那种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各种违规行为或者是一些不加证实的谣言更加容易广泛传播。在这样一个获取信息成本越来越低的社会里,违规行为的广泛存在,而管理当局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使得人们容易有充分的理由对这个市场的合理性产生怀疑。

国际市场经济范文第8篇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如何使国有企业健康发展是企业管理者应首先思考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总设计师,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初期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核心是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建立怎样的经济体制,制定怎样的经济机制以及管理体系是摆在每个国企领导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国有企业特别是一部分国有困难企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所以,国有企业,特别是那些经营管理中发生困难的企业,首先要着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企业制度,解决体制上束缚企业生产力发展的问题。

2.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国有企业为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按照《公司法》转制,推进股份制改造,更加充分体现了权、责、利的关系,使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论述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时提出:“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这是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的必由之路。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已取得了重大进展,那些经营困难的国有企业,经过艰难的、刻骨铭心的、甚至是痛苦的改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有困难企业,通过深化改革行业重组,债权债务重组,最终脱胎换骨,转变经营模式,建全现代企业制度,逐步走出困境,这为其他国有困难企业做出了改革的榜样。

二、稳步发展是保障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困难企业稳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于一些刚刚走出低谷的国有困难企业,在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时,如何使企业稳步发展也是企业管理者要认真予以思考的问题。

1.提高经营者的风险意识。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确立,企业经营与市场变化有着密切联系。由于市场变化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得企业存在着诸多不确定的潜在的风险。一般而言,风险通常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市场的外部风险,一是来自企业的内部风险。外部风险是由于市场、政府、社会以及其它突发事件的发生而形成的风险,如市场变化、政策变动、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等原因引起的风险。这种风险是对整个市场产生影响,是难以回避和改变的事实,因此,企业只有做出快速反应,力求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及时调整经营决策,减少损失。而内部风险则是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不到位出现漏洞引发的风险,诸如经营决策失误、用人不当、重大合同不能履行、管理混乱等一些人为因素造成的重大财产损失。对于这些内、外部经常产生不可预测的风险,经营管理者应予足够的认识和充分的重视,加强风险意识,提高应对能力。

2.提高预测风险的能力。在经营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的因素,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是风险的程度不同,因而承担的压力责任不同,投资经营者既不能轻易盲目地承担风险,也不能由于存在风险而犹豫不决,坐失良机。在经营决策中一方面要力求投资计划的可行性和确定性,减少盲目性和不确定的因素,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另一方面,对风险程度事先做出估计,测算并在决策时对那些高风险的投资力求取得高报酬值,以抵补可能出现的风险。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计算机应用管理、信息平台建立整合、数据存储交换等,对市场进行调查论证,以求客观、科学的决策投资。除此之外,重大投资还需通过企业领导班子集体决策、企业职代会审议等,必要的议事日程和决策程序,预防重大决策失误,避免给刚刚走出低谷得困难企业造成致命的打击,以保证企业能够稳步发展。

三、持续发展是根本

持续发展就是企业要具有发展后劲,要能够长久良性地发展,就是说,一个企业如何能够健康、稳步而且持续的发展也是企业管理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1.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当今社会,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激烈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充分发挥企业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使人尽其才,是一个企业能够良性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企业内部实施人才再造工程是解决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可以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等措施,营造企业全体职工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永不满足,由此而激发企业员工的求知欲、创造力,使企业每个员工能够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使企业永远充满生机活力。

2.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发展的重大进步。生态文明是我们党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既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当然更关系着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充分调动企业全体员工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并逐步形成有利于环境的良好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把节约资源、提高资源总利用、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变成企业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使企业长期良性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一个企业尤其是国有困难企业的管理者,在面对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的各种复杂情况,应着力于研究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本行业的特殊情况,本企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审时度势,发挥领导班子及企业职工的聪明智慧,放眼市场谨慎决策,解决好企业发展和职工利益的关系,控制投资风险,改善经营理念,建立和谐共赢的局面,使企业健康、稳步、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