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儿童心理论文范文

儿童心理论文范文

儿童心理论文

儿童心理论文范文第1篇

与留守儿童概念类似的研究多见于西方学者关于“寄养”、“隔代教养”、“亲戚抚养”、“非亲戚抚养”的儿童研究中(DubowitzH,FeigelmanS,ZuravinS,TepperV,DavidsonN,LichensteinR,1992;DubowitzH,SawyerRJ,1994;Tarren-SweeneyM,HazellP,2006;IngallC,2006)。Billing等对美国的一项全国性普查发现,由亲戚抚养的未成年人比由父母抚养者检测出更多的行为问题、情绪障碍和身体健康问题(Billing,2002)。亲戚抚养的儿童在情绪与行为问题以及学习和学校适应方面比父母抚养者的问题更多(SmithGC,PalmieriPA,2009)。非亲戚抚养的儿童比亲戚抚养者和父母抚养者更可能产生情绪和行为问题(HalfonN,MendoncaA,BerkowitzG,1995)。寄养条件下的儿童更容易出现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学业方面的问题(GarlandAF,LandsverkJL,HoughRL,Ellis-MacLeodE,1996)。然而,国外的研究对象与中国留守儿童现象并不能等同,在西方,亲子分离的原因大多是父母在抚养功能上存在问题(身体和心理疾病、违法、物质依赖、虐待等)。中国的留守儿童多是由于劳动力迁移、工作或家庭经济状况需要而产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近年来,国内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较高,出现了许多相关研究,结论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自我意识、情绪和社会支持、社会行为、学业与校园关系、生活与家庭关系、人格等方面。这些研究基本上都假设留守儿童是有问题的群体,留守经历对儿童有较大负面影响。随着研究者的进一步探索,发现有很多留守儿童并没有因此而行为不端、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为什么同样处于不利环境,有些留守儿童能发展良好,另一些却适应不良?许多研究者引入了心理弹性理论对其进行解释。

二、心理弹性理论

1、心理弹性的概念

心理弹性理论基于对处境不利儿童的研究,Block在1950年提出了ego-resiliency(自我心理弹性),第一次使resiliency(心理弹性)这个概念进入心理学界的视野。而美国心理学家Rutter和Garmezy等人在21世纪70年代对resiliency(心理弹性)的关注则为以后心理弹性的广泛研究奠定了基础。然而,直到目前,学术界对心理弹性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查阅大量心理弹性的研究文献,可将其归为三类:(1)结果性定义:着重从发展结果来定义,认为心理弹性是一种即使在严重威胁下,个体仍能产生发展顺利、适应较好等结果的现象。(2)能力性定义:把心理弹性看成是个体的能力、品质,能让个体承受较大的破坏性环境变化,并产生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反应,更快地从消极经历中得到恢复。(3)过程性定义:认为心理弹性是一种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

2、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

(1)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口统计学变量性别:李志凯(2009)研究发现不同性别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社会支持总量表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支持利用度方面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在这三方面,女生的得分都显著高于男生。刘巧兰等(2011)也同样发现性别是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之一,留守儿童中女生心理弹性的内部特质维度高于男生。王淑芳(2010)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在性别和年级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高于男生。也有研究者认为男生心理弹性发展状况优于女生,如张胜红(2011)、蒋玉红等(2013)。另一部分研究者认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如童秋萍(2009),骆鹏程(2007)。年级:王淑芳(2010)认为初一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高于初三留守儿童。胡会丽(2009)发现初二的心理弹性得分在三个年级中最低,初一和初三则没有显著差异。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如童秋萍(2009),骆鹏程(2007)。父母外出情况:王淑芳(2010)认为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显著高于母亲或父母双方外出;父母外出2年以下留守儿童显著高于父母外出2年以上的;父母一周联系一次的留守儿童显著高于一个月以上联系一次的。李永鑫等(2007)认为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最高,其次为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最低。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和父母在外时间的长度成反比,和与父母团聚次数成正比。其它变量:蒋玉红等(2013)认为独生子女心理弹性发展状况优于非独生子女,谭水桃等(2009)研究结果与之相反。(2)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特质骆鹏程(2007),李永鑫、骆鹏程等(2009)从不同心理弹性水平的儿童的人格特征差异角度也进行了研究,发现高心理弹性留守儿童与低心理弹性留守儿童在人格的大多数维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敏感性、兴奋性、忧虑性及紧张性和心理弹性呈负相关,乐群性、稳定性、有恒性、自律性、聪慧性、轻松性及敢为性和心理弹性呈正相关。乐观进取的人格特质(自尊)、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是心理弹性重要的保护因子。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许松芽(2010)、骆鹏程(2007)的研究都认为,高心理弹性留守儿童与低心理弹性留守儿童在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对社会支持利用度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弹性。李志凯(2009),李永鑫、骆鹏程等(2009)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各维度(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客观支持)呈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与支持利用度的相关性最高。(4)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楚艳平等(2013)研究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弹性及其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个体心理弹性程度越高,反之亦然。梁慧(2011)也认为,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内控归因及努力归因对心理弹性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胡会丽(2009)则通过对留守儿童进行一般自我效能感团体辅导训练,提高了被干预者的心理弹性。(5)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其它相关因素刘巧兰等(2011)发现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学业表现呈现正相关关系。唐开聪(2012)认为家庭教养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发展起重要作用,正面积极的教养有助于提高儿童心理弹性。王淑芳(2010)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与母亲依恋、朋友依恋和积极的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正相关。与以往的留守儿童研究相比,以心理弹性理论为视角的研究不再将留守儿童视为一个笼统的整体,并将其与非留守儿童对立起来,而是更重视留守儿童内部的分化,更积极地看待留守儿童的发展成长。研究重心也从纯粹的关注留守儿童的发展困境,逐渐转移到挖掘和寻找影响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保护性因素,试图提高留守儿童的适应能力,减少留守给儿童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儿童心理论文范文第2篇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瑞安市湖岭镇中、文成县玉壶中学、鹿城区七都镇中心小学、七都中学、瓯海区丽岙霞林小学、仙岩二中等学校进行取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3份,回收有效问卷815份,有效率82%。

1.2方法

1.1.1研究工具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采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自1986年以来,该量表已被应用在国内二十多项研究中。为适合留守儿童的特点,对量表中部分项目进行修改,如“同事”改为“同学”,量表结构仍然保持不变,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以及支持总分。总得分和各分量表得分越高,则说明社会支持程度越好。心理健康自测量表:采用周步成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它是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修订而成的,用于综合检测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测验共有100个项目,其中包括8个内容量表和一个效度量表(测谎量表),8个内容量表分别是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单个分量表的得分表示某一方面的焦虑水平,得分越高,说明此项目上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在8分以上者表示在此项目上存在问题。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并且已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较好的信效度证明。

1.2.2施测与数据处理

在侨乡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对班主任老师进行有关心理测试的技能培训,以班级为单位,由施测者按统一指导语对调查对象进行团体施测。问卷收回后,剔除无效问卷后,对数据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6.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

2.1侨乡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状况

侨乡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总体状况如表2所示。主观支持度的平均值为17.59±5.35,客观支持度的平均值为11.89±4.07,支持利用度的平均值为8.53±3.93,社会支持总分的平均值为38.01±9.00。

2.2侨乡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状况的性别、年级差异比较

无论在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还是总分方面,女童的平均值都要高于男童。在支持利用度维度上存在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童要高于男童。各年级在社会支持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主观支持方面,各年级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主观支持得分最高的是七年级,其次是上八年级和四年级,六年级得分最低。在客观支持方面,低年级段的留守儿童的得分要高于高年级段的留守儿童,且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经过多重比较,六年级与七年级的差异最为显著。在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上,各年级不存在显著差异。

2.3侨乡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状况的比较

在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总分方面,非留守儿童的分值均高于侨乡留守儿童,且在主观支持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社会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上的差异非常显著。在客观支持维度上差异不显著。

2.4不同的社会支持水平对侨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为研究不同的社会支持水平对侨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我们将社会支持总分进行排序,选取得分在前25%和后25%的留守儿童,分为高社会支持组和低社会支持组进行比较。高社会支持组在心理健康各维度上的得分相对于低社会支持组的得分小,在孤独倾向上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低社会支持组易产生孤独倾向。但除此之外,两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5侨乡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经Pearson相关检验显示,侨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各因子与社会支持各维度的相关性如表7所示。除自责倾向与主观支持,孤独倾向与客观支持相关不显著外,其余社会支持各维度与心理健康各因子之间都存在显著或非常显著的负相关。

2.6侨乡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侨乡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以MHT总分为因变量,分别以社会支持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依次进入回归方程。进一步对本次调查结果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分析侨乡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社会支持利用度对心理健康总分的可解释性最大,心理健康总分的回归方程为:心理健康总分=-(0.578×主观支持+0.664×客观支持+0.762×支持利用度),显示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对心理健康水平有较好预测作用。

3讨论

3.1侨乡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状况的讨论

研究表明,在社会支持各维度上,侨乡留守女童的得分值均比男童高。女生更善于与人倾诉,在遇到困难时寻求他人的帮助,这可能是因为传统的抚养方式倾向于要求女孩要顺从合作,鼓励她们与人和睦相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比男生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也可能是因为男生比较爱面子,比较注重自己的独立和自主,除非遇到重大的事情才会寻找他人的帮助。研究发现,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在主观支持与客观支持维度上的差异非常显著。主观支持是指主观的、体验到的或情绪上的支持,主要指个体在社会中被尊重、被支持和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客观支持是指客观的、实际的或可见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帮助和社会网络。在本研究中,七、八年级的留守儿童主观支持的均值与其在客观支持上的均值相差较大,而四、五、六年级的留守学生在这两个维度上的差异较小。这可能是由于七、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初期,是生理和心理变化最急剧的时期,相对于其他年级,他们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动荡性更强,困惑、迷茫更多。随着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关注点从外界客观世界渐渐转向自己内心世界,不希望什么事都需要他人的干涉,遇到事情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在支持利用度上,七年级的留守儿童得分最高,这可能是由于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而自己的年龄和思想还不十分成熟,往往更需要获得别人的帮助。对侨乡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差异的研究发现,二者的社会支持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非留守儿童在各维度上获得社会支持均比留守儿童要多。而在客观支持维度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原因可能是其他方面的支持如民间、官方组织,学校等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怀弥补了父母缺位所带来的差异,关于这一点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

3.2侨乡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于那些处于不利环境条件下的个体,社会支持更是一个重要的应对资源,对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研究发现,虽然除了孤独倾向因子外,高支持组与低支持组的心理健康各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从各均值看,高支持组在心理健康各维度上的得分均小于低支持组,说明社会支持获得越多心理越健康。这与李金钊、雷芳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对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一步作相关分析,发现心理健康各因子除自责倾向与主观支持,孤独倾向与客观支持相关不显著外,其余社会支持各维度与心理健康各因子之间都存在显著或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国内学者赵建平等人的研究也表明除自责倾向外,社会支持各维度与心理健康各因子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回归分析表明,侨乡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具有保护作用。高主观支持可以让留守儿童在社会生活中被理解,被尊重,被关心的体验感高,从而减少孤独、自责、恐怖等心理倾向。儿童在外界获得帮助的客观支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父母缺位对留守儿童造成的负面影响,能够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高社会支持利用度的留守儿童善于与人交流,人际关系较好,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具有团队协作能力等,从而可以减少过敏,对人、对学习焦虑等倾向。三个维度中社会支持利用度对心理健康的解释性最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对侨乡留守儿童不仅要给予帮助,还要十分关注其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要积极鼓励他们走出自我,积极融入集体。

4结论

(1)侨乡留守儿童社会支持性别、年级差异显著。

(2)侨乡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留守儿童获得的社会支持少于非留守儿童。

(3)侨乡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对心理健康水平有较好预测作用。

作者:陈美芬陈丹阳袁苑单位: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第二篇:留守儿童青春期心理健康研究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攀枝花市盐边县桐子林镇年龄段在13—18岁的50名留守儿童和50名非留守儿童,问卷回收率为100%。

(二)调查方法

设计一份共15题的留守儿童心里健康状况问卷调查表。调查表前10小题是等级选择题,涵盖十个心理问题:(1)学习适应性;(2)厌学心理;(3)环境安全感;(4)自卑心理;(5)自责心理;(6)个性化意识;(7)人际交往意识;(8)外在压力;(9)冲动倾向;(10)抑郁。通过被调查者所选等级与心理健康有关活动的频率来分析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后5小题有具体选项,每个选项侧重点有所不同,主要针对五方面内容:(1)独立性;(2)社会公平感;(3)恋爱观;(4)性教育;(5)上网频率。该调查表结合了当地儿童日常生活,涵盖面广,能比较全面地调查该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由研究者随机发放给被调查的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被调查者根据问题答卷,当场回收。研究者根据概率统计学方法,利用EXCEL和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留守与非留守儿童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情况

留守与非留守儿童青春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留守与非留守儿童青春期心理健康状况在学习适应不良方面的检出率均超过60%,其他方面心理问题较轻微。通过卡方检验可知留守儿童在环境安全感缺乏和自责心理方面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通过数据显示,留守儿童女生在个性化意识过强方面比例明显高于男生;留守儿童男生在人际交流意识缺乏方面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在心理健康的其他方面男女生差异不显著。

(三)留守儿童独立性和社会公平感

留守儿童独立性和社会公平感。通过表数据分析说明接近80%留守儿童比较独立,接近70%留守儿童认为社会不公平;这两项指标明显突出。

(四)留守儿童恋爱观、性教育和上网频率

留守儿童恋爱观、性教育与上网频率调查结果。该地区留守儿童在恋爱观上一半以上比较保守,赞成“给予理解但不提倡”;多数赞成通过“课堂”途径学习性健康教育;上网频率多为一周上两次以下,比较良好。

三、分析与讨论

(一)留守儿童青春期心理健康状况

本次调查发现留守与非留守儿童青春期心理健康状况在学习适应不良方面的检出率均超过60%,其他方面心理问题较轻微,主要与现阶段的教育体制不完善有关,老师和家长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多余身心的发展,导致学生学习压力过大,造成消极的负面影响。本次调查中留守儿童在环境安全感和自责心理方面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本次调查显示,约80%的留守儿童在留守期间是和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有研究表明:由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其他人监护的留守儿童缺乏一个有效的看护人员。当他们需要生活上的帮助和心灵上的慰藉的时候却无法得到应有的照料。这对他们的心理影响肯定是不良的,极易形成他们的自卑,怀疑的心理。由于祖辈没有能力或者其他人碍于情面而在留守儿童的学习方面不予关注,这对留守儿童肯定是有显著影响的。儿童时期父母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对子女的直接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日本学者诧摩武俊曾指出“不管你立足什么理论,在婴儿期到儿童期,青春期的孩子的人格形成(其中特别是社会化)过程中,父母子女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很多时候,孩子的需要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因此,父母应转变心态,更多地和子女的感情交流和心理沟通,从精神上关心子女的发展。与父母长时间缺乏沟通,使留守儿童感到缺乏家长的关爱,导致缺乏环境安全感。留守儿童没有父母在身边指导和教育,凡事都是靠自己,责任心高于同龄非留守儿童,犯相同的过错留守儿童的自责心理更重。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

以往研究发现与父母分离的不安全感容易影响留守儿童的生活适应性,容易使留守儿童对周围的他人产生戒备而疏远,逐渐凸显个性化意识。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女生个性化意识过强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留守儿童男生人际交往缺乏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有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与同伴关系不融洽表现为不爱说话,不愿意和人交往,性格孤僻,多封闭自己尤其女生比较突出。女孩感情细腻,敏感胆小,喜欢发散思维,很多想法藏在心里而常常觉得自己的想法和别人不一样,导致出现个性化意识过强。而男生青春期最大的特点是发育加快,思想和行为受同伴影响较大,独立意识增强,而让自己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平时多表现为挑衅,以此来取得大家的关注与关心,导致出现人际交流缺乏。李万兵的研究表明,在心理健康状况总分上,男女留守儿童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也就是说男女生在心理健康的总体评价来看,差异并不明显。而本次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结果在男生女生的比列上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可能是由于本次调查问卷针对留守和非留守均为50份,样本量过少从而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

(三)留守儿童独立性和社会公平感

有关研究显示,长期与父母分离的留守儿童不能凡事依靠父母,更多的是独自面对和解决问题,遇到困难自己解决,留守儿童独立性高。本调查发现有79.6%的留守儿童是遇到困难自己解决。社会支持理论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主要是缺乏社会支持所致,因为父母一方或父母长期不在他们身边,父母的关爱和支持只能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或没有。这种状况下,父母及时的指导和关爱会给他们提供心理上的支持,有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但是,如果父母没能及时指导和给予关爱,同时得不到社会支持,他们就会产生不公平感,逐渐演变为对整个社会感到不公平。本调查发现有69.4%的留守儿童认为社会是不公平的,也证实了这点,应该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并及时给予留守儿童相关指导和关爱。

(四)留守儿童恋爱观、性教育和上网频率

儿童心理论文范文第3篇

对于特殊儿童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发现自己与正常儿童越来越不同,进而导致其出现自卑心理,尽量减少与他人的正常活动,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也会刻意的回避,特别是对于一些聋哑、盲童来说,他们总是回避与他人的相处与活动,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生理上的缺陷,如果听之任之,就会造成这些特殊儿童脱离社会的发展轨道,导致其出现自闭症的症状。

2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2.1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相关专业人员培养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的今天,我国的重心放在了培养特殊儿童教育工作者与增强特殊儿童教育团队上。及时、科学地培训特殊儿童教育工作者,使其特殊教育能力与专业知识都有所提高,使其能够充满爱心、耐心地去教育特殊儿童,使特殊儿童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关爱,引导他们多与社会、他人沟通、交流。

2.2引导特殊儿童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大部分的特殊儿童都会出现不能适应社会与缺乏对自身的认识能力的问题,对于特殊教育工作者来说,应当科学合理的引导特殊儿童认识自身的重要性,进而使其自我调控能力有所增强。例如,在处理“特殊儿童如何正视自身缺陷”问题时,教育工作者应当避免其他儿童用“瞎子”、“聋子”对其进行称呼,同时也要指引特殊儿童勇于认清自身缺陷,勇敢的面对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对于医生的治疗、对于未来的生活有信心,才能逐步进入社会正常的轨道中去。

2.3在教学活动中提高特殊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者既要懂得对特殊儿童的身心格外关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还要从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与其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教学活动,创造一个科学合理的平台,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人合作,在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渗入生存能力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特殊教育工作者应当懂得只有将实际生活与理论教学结合到一起,才能够真正的使特殊儿童的学习、生活结合到一起,才能真正的使其能够更好的进入到社会正常的运行轨道中。在教学活动中,使特殊儿童体会其中的乐趣,并为其努力创建快乐、积极、轻松的学习环境,这样既能够缓解特殊儿童的某些自卑、消极、敌对的情绪,还能加强特殊儿童心理素质的培养。

3结语

儿童心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是目前我国存在的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中小学必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进行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查找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进而提出运用校园体育文化改善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旨在为解决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一、前言

校园体育文化能够给学生营造一种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是最能推进校园文化发展的催化剂,对促进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据网上调查显示,截止2014年,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共有119425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25.1%,其中小学87066人,占全市小学生总数的25.7%,初中32359人,占全市小学生总数的23.4%。① 可想而知,两年前就已经有这么多的留守儿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现在的留守儿童还会少吗?面对这一数据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关注和帮助这个弱势群体呢?论文主要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运用校园体育文化的优势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学院图书馆、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和维普网收集大量与本论文相关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资料给本论文的完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2.2 问卷调查法

对德保县民族中学、泮水中学、德隆初中等几所中小学的学生进行抽样,抽取500名学生填写调查问卷。根据研究内容亲自制定学生调查问卷500份,并亲自对调查问卷进行发放、回收、统计与分析。最后收回问卷494份,回收率为98.8%,其中有效问卷485份,有效率为98.2%。

2.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收集到的全部有用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2.4 逻辑分析法

将问卷统计处理的数据与文献进行分类对比及分析综合,并结合相关的体育文化理论,总结出观点。2.5 访谈法对德保县民族中学、泮水中学、德隆初中等几所中小学的体育老师进行访谈,了解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情况,收集信息。

三、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1.留守儿童在农村当地存在的普遍性情况

从表1可以得知农村的留守儿童是普遍存在的,一半以上的受调查学生选择了“普遍存在”,达到56.3%,可见随着外出打工人数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庞大。由于缺失父母的关爱,容易造成这些留守儿童心理发育不健全,从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会给他们的家庭以及整个社会带来许多问题。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现象已经成为一个常态,所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2.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情况

由表2可知,通过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情况的调查,期末考试的成绩跟当学年期中考试成绩对比有的上升,有的下降,其中有20.9%的学生成绩上升,却有79.2%的学生成绩是下降的,占的比例较大。这也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状态令人担忧,大多数留守儿童学生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长期累积就会产生明显的不自信和自卑心理。如果长期产生自卑心理就会严重影响到学习心态,从而导致他们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成绩怎么可能提高呢?相对于成年人,留守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加脆弱,更加需要别人的关心与关注,同时需要别人的认可,只有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他们的心才能全部放到学习上,不然他们的学习成绩只会越来越差。

3.相关农村留守儿童专门工作机构的设置情况

由表3可知,有395人认为没有为留守儿童设置专门的工作机构,占81.4%,而只有32人认为所在农村有专门为留守儿童设置工作机构,只占6.6%。如果专门为留守儿童设置的工作机构过少,则会使留守儿童难以得到社会的关心,总会觉得自己和别人格格不入。为留守儿童专门设置工作机构,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会使留守儿童觉得有家的感觉,觉得无时无刻能得到社会的帮助,每时每刻都有人在关注着他们。可见,农村留守儿童专门工作机构设置不健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关心不够,直接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4.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性格类型调查

从表4可以看出,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外向型性格的有78人,只占有16.1%,混合型性格的有118人,占24.3%,而内向型却有289人,占59.6%。可见农村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影响是非常大的。外向型的人经常表现为活泼开朗,热情大方,不拒小节,但是内向型的人感情比较深沉,办事非常小心谨慎。可见内向型的人对于学习和工作都是很不利的,其他同学也会慢慢地疏远这群内向型的留守儿童,长此以往,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就会有很大的落差,严重的可能会封闭自己,不敢也不愿与人沟通。

5.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情况

由表5可知,对体育运动有兴趣的只占17.1%,但是对体育运动根本没兴趣的就占了57.5%。可见现在农村中小学的留守儿童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不浓,在校园里缺少体育运动的氛围,勤奋学生不能起到带动懒惰学生的作用。所以我们需要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留守儿童养成终身体育理念。

6.对农村留守儿童自卑心理的调查

表6中可以看出,有63.1%的留守儿童在输了比赛后会有自卑心理,而只有8.9%的留守儿童在输了比赛后不会产生自卑心理。我们举行比赛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团结同学们的友谊,输赢不是比赛的最终目的,但是事与愿违,调查中发现,有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在输了比赛后会出现自卑心理,这就说明留守儿童的心理比较脆弱,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在面对失败时,心理的承受能力较弱。

7.影响留守儿童参加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

参加体育运动或集体活动首先能让人快乐,不觉得孤独,还能使人形成一个好的性格,更能提高留守儿童的观察能力并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还能提升他们的沟通能力。由表7可知,因为懒惰或者会编很多种理由不去运动,最后没有毅力不能坚持运动的留守儿童占了51.2%,留守儿童一般都是与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自己的兄妹一起生活,爷爷奶奶一般年龄较大,与儿童交流的代沟更深,经常达不到对儿童的监管和教育要求,父母不在家,这些留守儿童容易养成懒散的生活习惯,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和毅力。调查发现,有70.1%的人讨厌参加集体活动,这个比例也对应了上文调查中的大多数留守儿童的性格都孤僻内向的现状。

8.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喜欢的运动项目情况调查

从表8中可知,在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运动项目的调查中,男生选择的主要有篮球、乒乓球、跑步、羽毛球、足球,女生选择的项目依次为:跳绳、跑步散步、乒乓球、羽毛球等。这主要是因为农村中小学场地器材的硬件设备不足,并且村级学校除了有少数的水泥篮球场以及几张用砖砌成的乒乓球台外,就没有其他的体育运动场地了,更别说有标准的田径场地。从表中可知,不需要专门场地的项目选择的人较多,比如跑步。但是需要专门场地才能进行的运动选择人数偏少,就连男生最喜爱的篮球也不例外。由此可见,如果没有充足的场地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运动项目的选择。

四、校园体育文化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作用

1.校园体育文化能有效调节中小学生的不良情绪、消除心理障碍

据调查,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在输了比赛后有63.1%的人会产生自卑心理,所以需要通过合适的校园体育文化来调节他们的不良情绪。体育文化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本体作用,留守儿童通过积极地参加体育运动能够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同时也能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加强自信心及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心理素质。体育运动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调节是最直接、最积极、最容易调控的,所以对于留守儿童更加需要引导和组织他们参加校园体育文化,使自己能够把对父母的思念转化为运动的动力,让他们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不是孤单的,而是生活在一个集体里,能够找到归属感。

2.校园体育文化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目前,很多中小学的体育课都是 “放羊式”的教学,甚至有些学校为了升学率,都取消了高三的体育课,在这种形势下,学校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可以以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为载体,着力营造人文、科学精神相融合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思想政治状况、宣传舆论氛围、师生文明素质、校园综合治理等方面均呈现出新的气象,促进了教职员工的交流与沟通,增进师生员工的团结和深度融合,通过体育文化的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校园体育文化能减少孩子因长期独处而产生的心理压力

诸如开家长会父母不能到场参加、参加文体活动父母不能来现场加油、甚至有可能被同学们认为是没有家教的孩子等原因都使得留守儿童产生一定地心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学生不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众所周知,体育运动可以促进人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提高,中小学生在不开心或者心理有压力的时候可以选择通过体育运动来进行缓解。

4.校园体育文化能让学生在成绩落后的情况下鼓起信心

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促进人树立信心。体育运动过程本来就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过程,参与者可以从中体会竞争、合作、成功、失败和自信,能够使人在这一过程中体验与感悟其中的奥妙。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觉得在比赛失败之后会产生不自信的表现,而他们往往会以消极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失败,因此,需要合理利用体育文化激起他们的自信心态,努力去提高自己,使下次比赛能够做的更好,并将这种心态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五、有效发挥校园体育文化对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促进作用的对策

1.加大招聘体育老师的比例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通过对部分中小学体育师资状况的调查,有53.6%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存在师资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教师是教育之根本,体育老师水平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水平。调查显示,只有少数的中心小学配备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体育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体育教师比例较小,再加上为了学校实际工作的需要,又有近半数的体育教师还要兼教地理、政治等科目,导致体育老师用于专业教学的时间不够。因此,农村中小学应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引进高水平、高素质体育专业教师;对现有的体育教师加强专业培训和增加他们进修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2要加大支持力度,完善运动场地设施

通过对留守儿童喜欢参加的体育运动项目情况的调查,有78.5%的学生选择参加对场地要求不高的我项目,如跑步等,可以看出,农村中小学的体育经费严重不足。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不完善,必然影响体育活动的有序开展,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必须重视起来,加大资金投入,尽可能完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加强对现有场地器材的维修和更新;尽最大的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活动环境。

3体育教师要加强学习和交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通过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体育兴趣的调查,有57.5%的留守儿童对体育运动没有兴趣,有很多人都是觉得原有的上课模式陈旧,没有新意,激发不起自身的学习兴趣。因此,面对我国实施的新一轮体育教学改革,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快乐体育”方向,使体育课在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真正发挥良好作用,将运动与健康有机结合,通过体育运动促进健康,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

4在课内外组织多样化的体育类集体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参加体育类集体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同学们的身心发展,增加同学们的凝聚力,体现他们自身的存在价值。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有70.1%的同学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们应该思考如何为他们进行人际交流提供平台。众所周知,人际交流不仅是一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所以学校组织多样化的体育类集体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当然,我们组织的集体活动难度不能太大,因为难度太大会伤到他们的自信心,我们需要因人而已。譬如喜欢篮球的就组织篮球比赛,喜欢排球的就组织排球比赛等。这样既可以丰富学校校园文化生活,又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5.学校要加大对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支持,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活动项目

体育运动项目多种多样。通过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喜欢的运动项目情况的调查,有19.2%的学生喜欢打篮球,35%的学生喜欢打羽毛球,22.4%的学生喜欢打乒乓球,14.6%的人的人喜欢跑步等。所以在各类运动项目中,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体育项目兴趣不一样。有的喜欢打篮球,但是他的身材很瘦小;有的喜欢排球,但是身高不够高;有的人喜欢跑步,但因身体的某些缺陷而跑不快等现象经常存在。如此以来,就会让他们产生畏惧心理,失去信心,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心理反应。那么学校就应该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加强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构建体育项目体系。根据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的需要,体育教师、学者等应共同努力对体育项目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发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项目。

六、结语

儿童心理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以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为被试,考察人格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采用艾森克人格测验和scL一9O对芜湖一所中学16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不同人格类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差异。

一、引言

留守儿童是指其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儿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加人到经济建设的队伍中,这必然导致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加。因此,有关这一群体的教育与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的大多数研究显示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几率高于非留守儿童,并且,在学习成绩、社会交往等方面与非留守儿童有显著差异。桑标、范方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由于其家庭环境的改变形成了以下一些人格特点:一是乐群性低,比较冷淡;二是情绪不稳定,易心烦意乱,自控能力不强;三是自卑拘谨,冷漠寡言;四是比较圆滑世故,少年老成;五是抑郁压抑,忧虑不安;六是冲动任性,自制力差;七是紧张焦虑,心神不安[Ci]。黄艳苹和李玲的研究表明留守儿童总的心理健康状况比曾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均差,主要表现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方面[z]。卢利亚指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很高,具有轻度及其以上心理问题的3100,他们的SCL-90的得分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表现突出的是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惧[3]。目前,大多数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都表明,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令人堪优,但对于人格对其心理健康究竟有何影响,不同人格类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如何,等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加以思考和研究。因此,本研究以艾森克的人格理论为基础,探讨不同人格类型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希望能通过人格教育来改变留守儿童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方法

(一)被试

采用整群取样法,在芜湖市某初中进行取样,其中留守儿童80名,男生48名、女生32名。选取非留守儿童80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生36名、女生44名。被试年龄在13一15岁。

(二)程序与工具

采用量表测验法对留守儿童及对照组的人格因素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试,用SPSS11.0进行数据处理。

人格因素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少年版(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简称EPQ)"实测,该量表是Eysenck于1975年制定的,它是一种自陈量表,包括4个量表:E—内外向;N—神经持质,又称情绪性;P—精神质,又称倔强、讲求实际;L谎造或自身隐蔽。经艾森克等人的因素分析计算,前3个量表代表人格结构的3种维度,它们是彼此独立的,L则是效度量表,代表假托的人格特质,也表现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中国的艾森克测验由陈仲庚等于1981年修订。

心理健康水平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SCL90最原始的版本是由Derogaitis,L.R.在他编制的Hopkins症状清单(HSCL1973)的基础上,于1975年编制而成的。本测验共90个自我评定项目。测验的九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此量表使用简便,测查角度全面。它对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边缘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适用于测查人群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有何种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如何。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三)统计

数据录人完成后,用SPSS11.0进行方差分析、事后检验等。

三、结果

(一)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人格类型

根据症状自评量表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的测量结果,将SCL-90中10个因子分呈阳性的被试及EPQ中典型精神质和典型神经质的被试人数统计如下(见表1)a

(二)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比较按留守儿童以及非留守儿童分类,对其心理健康十个因素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

研究发现,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十个因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

(三)留守儿童的气质类型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对留守儿童的气质类型(由艾森克人格问卷区分)以及心理健康之间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留守儿童的气质类型与其心理健康的十个因素均不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

(四)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人格类型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对留守儿童的人格类型(精神质、内外向以及神经质)以及心理健康之间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留守儿童的精神质、内外向与其心理健康的十个因素均不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神经质人格类型中,焦虑因子对其人格类型产生显著差异(F=3.45,P=0.029)。

四、讨论

本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在SCL-90的十个因子上,留守儿童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和偏执几个因子差异尤为显著。在对留守儿童的人格类型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分析时,发现其人格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不显著,即人格类型不能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产生以上结果的原因有:一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影响了家庭功能的完整性,父亲或母亲角色的缺失,影响了留守儿童某些方面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研究表明,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导致家庭环境的改变,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及行为问题。另外,有些留守儿童被寄养在亲属或祖父母家里,家庭的环境和家长的态度也会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二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留守儿童人格类型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不显著,留守儿童是指其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儿童。从该概念中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是指十六岁以下的儿童。本研究的被试年龄在13-15岁,在这个年龄阶段,儿童的人格还在继续发展之中,这种不稳定的因素无法来预测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另外,人格包括性格和气质两个部分,以往的研究已表明,气质没有好、坏之分。因此,在本研究中没有发现气质类型和人格类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该研究结果也说明了,任何气质类型和人格类型的人群都有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的可能,因此,教师要全面的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日常表现,应根据不同儿童的人格类型来因材施教。

五、结论

儿童心理论文范文第6篇

一、现有儿童文学翻译研究视角的综述

上述论文和论著运用的研究视角主要可以分为八大类:第一类是对翻译家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第二类是对特定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第三类是对儿童文学翻译原则、策略、技巧的研究;第四类是结合文学、哲学、美学的理论而进行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第五类是儿童文学译本的个案研究或比较研究;第六类是从外国儿童文学翻译对中国的儿童文学的影响角度进行的研究;第七类是从译者、读者的角度进行的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第八类是从文化的角度对儿童文学翻译进行的研究。详细情况如下表所示:

二、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新视角

近年来关于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多数属于结合文学或哲学的理论对儿童文学翻译进行审视或诠释,其实,我们不妨从以下六大视角为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翻开新篇章。第一,按儿童年龄分段的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蒋风认为:一般情况下,儿童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各个阶段的心理特征是不同的,而且年龄越小,特殊性越大。[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表现为感知运算、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其中处于感知运算阶段的儿童的语言还未形成,而从前运算阶段开始,儿童的语言开始出现并逐步发展,能用表象、语言以及符号来表征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由此看来,不同阶段的儿童对儿童文学语言有着不同的要求。西方工业社会普遍接受的一种儿童年龄分段为:婴幼儿期(0-3岁),儿童初期(3-6岁),儿童中期(6-11岁),青春期(11-20岁)。[2]我们把儿童文学翻译作品进行分类归纳,例如,把适合婴幼儿听或读的归为一类,然后根据这些儿童的语言认知能力,或对儿童文学语言的总体特点进行宏观的研究,或对儿童文学翻译的技巧与策略等方面进行微观的研究;把适合3-6岁儿童的译作归为一类,如把《灰姑娘》,《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青蛙王子》等归为这一类,并对它们的语言结构等微观层面以及在中国的接受情况等进行系统研究,以此类推。第二,按儿童文学体裁分类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儿童文学被定义为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体裁包括童话、儿童故事、儿歌、儿童诗、寓言、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戏剧和儿童影视等形式。我们可对某种体裁的儿童文学翻译进行系统的研究。如研究寓言翻译,以《农夫和蛇》,《狐狸请客》等作品为对象研究伊索寓言的翻译;如研究童话翻译,以《小红帽》、《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糖果屋》等为对象研究格林童话的翻译,以《皇帝的新装》、《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为对象研究安徒生童话的翻译;如研究儿童影视翻译,就是研究跨媒体的儿童文学翻译。儿童影视的流行,打破了传统的儿童文学翻译从文本到文本的局限。如外国儿童故事被拍成电影后,影屏字幕是改编后的文本,影屏字幕的翻译值得研究,例如,最近几年比较火的动画片《美食总动员》、《加菲猫1》、《哈利•波特》、《功夫熊猫1》、《功夫熊猫2》均可作为研究对象,尤其是《功夫熊猫2》的内容体现了中国的历史文化,译者更是受到了译语文化的深刻影响,所以字幕翻译中出现了很多体现中国文化语境的词汇,如China翻译为“中原”,soothsayer翻译为“羊仙姑”,Nice翻译为“给力”这个时尚流行语。另外,翻译配音和外语发音的口型是否大概吻合也是值得研究的方面。第三,按国别分类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文军较早有这方面意识的萌芽,但他只对抗战时期我国对苏联等主要国家的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数量作了不完全统计。[3]至于每个国家被译介的作品中,包括哪些体裁、涉及到哪些作家和翻译者、对抗战时期的我国产生了何种影响等并未能论及。李丽按洲别(亚、非洲,欧洲,西欧,中、东西欧,中、北欧,美洲)和国别把我国1911-1949年期间翻译的外国儿童文学的数量进行了不完全统计。[4]26-33但笔者认为,她和文军一样,只做了初步的数量统计工作而已,并且只涉及到那段特定的历史时期,其他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怎样,我们也可按国别进行系统性的研究。第四,儿童文学理论翻译的研究。我国对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远远超过对他们的儿童文学理论的翻译,而对儿童文学理论翻译的研究则几乎空白。其实,对儿童文学理论翻译的研究反过来会很好地为我们的儿童文学翻译服务,也帮助我们了解儿童文学翻译的一些现象。如,我们不妨对李丽翻译的儿童文学理论著作《唤醒睡美人:儿童小说中的女性声音》进行研究,可能就有助于我们理解儿童文学翻译中的性别意识。第五,对儿童文学转译的研究。有些儿童文学作品不是直接从源语文本翻译而来的,而是从英语、日语等转译过来的。例如,1898-1919年期间,梁启超译的法国作家凡尔纳的《十五小豪杰》就是由日本森田思轩的日译本《十五少年》转译的;包天笑所译的《馨儿就学记》、《苦儿流浪记》等也都是由日文转译的。[4]246-314那么转译过程中所造成的文化语境等的缺失如何弥补等问题值得研究。第六,国内外对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翻译及影响研究。域外儿童文学的大量引进,对中国的儿童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家们针对中国儿童文学的未来进行了交流,多数认为堪忧。

儿童心理论文范文第7篇

近年来,虽然儿童文学翻译在中国还是被边缘化,但是随着中国图书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外国儿童文学在中国被译介的势头越来越旺,人们对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与儿童文学翻译实践相比,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并不多见。据万方数据检索结果,2000年至2010年,关于儿童文学翻译的学位论文约98篇,学术论文近100篇,论著就更是屈指可数了。本文作者对这些论文和论著的翻译研究视角做出了总结或综述,随后提出了一些新视角,以期对未来中国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者有着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现有儿童文学翻译研究视角的综述

上述论文和论著运用的研究视角主要可以分为八大类:第一类是对翻译家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第二类是对特定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第三类是对儿童文学翻译原则、策略、技巧的研究;第四类是结合文学、哲学、美学的理论而进行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第五类是儿童文学译本的个案研究或比较研究;第六类是从外国儿童文学翻译对中国的儿童文学的影响角度进行的研究;第七类是从译者、读者的角度进行的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第八类是从文化的角度对儿童文学翻译进行的研究。详细情况如下表所示:

二、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新视角

近年来关于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多数属于结合文学或哲学的理论对儿童文学翻译进行审视或诠释,其实,我们不妨从以下六大视角为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翻开新篇章。

第一,按儿童年龄分段的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蒋风认为:一般情况下,儿童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各个阶段的心理特征是不同的,而且年龄越小,特殊性越大。[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表现为感知运算、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其中处于感知运算阶段的儿童的语言还未形成,而从前运算阶段开始,儿童的语言开始出现并逐步发展,能用表象、语言以及符号来表征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由此看来,不同阶段的儿童对儿童文学语言有着不同的要求。西方工业社会普遍接受的一种儿童年龄分段为:婴幼儿期(0-3岁),儿童初期(3-6岁),儿童中期(6-11岁),青春期(11-20岁)。[2]

我们把儿童文学翻译作品进行分类归纳,例如,把适合婴幼儿听或读的归为一类,然后根据这些儿童的语言认知能力,或对儿童文学语言的总体特点进行宏观的研究,或对儿童文学翻译的技巧与策略等方面进行微观的研究;把适合3-6岁儿童的译作归为一类,如把《灰姑娘》,《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青蛙王子》等归为这一类,并对它们的语言结构等微观层面以及在中国的接受情况等进行系统研究,以此类推。

第二,按儿童文学体裁分类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儿童文学被定义为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体裁包括童话、儿童故事、儿歌、儿童诗、寓言、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戏剧和儿童影视等形式。我们可对某种体裁的儿童文学翻译进行系统的研究。如研究寓言翻译,以《农夫和蛇》,《狐狸请客》等作品为对象研究伊索寓言的翻译;如研究童话翻译,以《小红帽》、《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糖果屋》等为对象研究格林童话的翻译,以《皇帝的新装》、《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为对象研究安徒生童话的翻译;如研究儿童影视翻译,就是研究跨媒体的儿童文学翻译。儿童影视的流行,打破了传统的儿童文学翻译从文本到文本的局限。如外国儿童故事被拍成电影后,影屏字幕是改编后的文本,影屏字幕的翻译值得研究,例如,最近几年比较火的动画片《美食总动员》、《加菲猫1》、《哈利·波特》、《功夫熊猫1》、《功夫熊猫2》均可作为研究对象,尤其是《功夫熊猫2》的内容体现了中国的历史文化,译者更是受到了译语文化的深刻影响,所以字幕翻译中出现了很多体现中国文化语境的词汇,如China翻译为“中原”,soothsayer翻译为“羊仙姑”,Nice翻译为“给力”这个时尚流行语。另外,翻译配音和外语发音的口型是否大概吻合也是值得研究的方面。

第三,按国别分类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文军较早有这方面意识的萌芽,但他只对抗战时期我国对苏联等主要国家的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数量作了不完全统计。[3]至于每个国家被译介的作品中,包括哪些体裁、涉及到哪些作家和翻译者、对抗战时期的我国产生了何种影响等并未能论及。李丽按洲别(亚、非洲,欧洲,西欧,中、东西欧,中、北欧,美洲)和国别把我国1911-1949年期间翻译的外国儿童文学的数量进行了不完全统计。[4]26-33但笔者认为,她和文军一样,只做了初步的数量统计工作而已,并且只涉及到那段特定的历史时期,其他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怎样,我们也可按国别进行系统性的研究。

第四,儿童文学理论翻译的研究。我国对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远远超过对他们的儿童文学理论的翻译,而对儿童文学理论翻译的研究则几乎空白。其实,对儿童文学理论翻译的研究反过来会很好地为我们的儿童文学翻译服务,也帮助我们了解儿童文学翻译的一些现象。如,我们不妨对李丽翻译的儿童文学理论著作《唤醒睡美人:儿童小说中的女性声音》进行研究,可能就有助于我们理解儿童文学翻译中的性别意识。

第五,对儿童文学转译的研究。有些儿童文学作品不是直接从源语文本翻译而来的,而是从英语、日语等转译过来的。例如,1898-1919年期间,梁启超译的法国作家凡尔纳的《十五小豪杰》就是由日本森田思轩的日译本《十五少年》转译的;包天笑所译的《馨儿就学记》、《苦儿流浪记》等也都是由日文转译的。[4]246-314那么转译过程中所造成的文化语境等的缺失如何弥补等问题值得研究。

第六,国内外对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翻译及影响研究。域外儿童文学的大量引进,对中国的儿童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家们针对中国儿童文学的未来进行了交流,多数认为堪忧。[5]笔者认为,好的东西我们应该“拿来”,但我们不能老“拿来”,老研究外国儿童文学在中国的翻译,其实中国的原创儿童文学实力挺强的,挺受儿童喜爱的,如郑渊洁的作品就是典型。我们为什么不能研究中国人自己或外国人对优秀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呢?比如,也从诗学、赞助者、语言、译者主体性等角度着手研究,说不定会为中国原创儿童文学更大的“出口”之门找到秘笈,到时作家们不再为中国儿童文学的未来堪忧。

儿童心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情感;儿童医院;室内;环境设计

引言

目前我国14岁以下的儿童人口约两亿五千万左右,大致占全国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伴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对儿童医疗保健的重视,人们对儿童医院服务模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儿童医院室内环境设计是以满足基本医疗功能为前提的,自上世纪30年代起,众多国外儿童医疗机构开始依据儿童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特征进行医疗环境的规划设计,我国儿童医院室内环境设计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在借鉴国外成功案例的基础上,也逐步提出了相关的设计理论和改良实践[1]。本文以情感维度为视角,分析目前我国儿童医院环境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希望这些探索能为营造愉悦、舒适的儿童就医环境提供一些帮助。

一、儿童医院环境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色彩设计缺乏生气。目前国内儿童医院的空间色彩,大多数仍以传统的白色为主调,虽然白色能够体现医院的洁净感,但同时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当人长期处于无色彩的环境中,会产生脆弱、消极的心理联想,在一定程度上会疏远医患之间的关系[2]。也有一些儿童医院通过在白色墙面上添涂鲜艳色彩活跃就医环境,但往往色彩搭配盲目无序,缺乏有针对性、科学的整体色彩设计。

(二)材料选择与造型设计单一。装饰材料是美化室内环境的重要因素,目前大部分儿童医院使用的空间装饰材料与综合医院是相同的,无法通过材料的质地、肌理去营造符合儿童心理的感官效果。同时空间造型设计多以简洁的直线为主,在儿童的视觉感受中也是冰冷而无趣的。

(三)功能分区及视觉导向不明确。医院空间是一个集合多种功能的公共空间,科室众多组织机构庞杂。目前,大部分儿童医院功能分区不够清晰,缺乏统一醒目的标识系统进行引导,在人流量较大的情况下,家长携带患儿难以辨别下一站的准确位置,从而降低医治效率。

二、儿童就医的情感需要

(一)情感化设计。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系统地提出了情感化设计理论,其理念赋予了设计物自身的生命和情感,从本质而言就是消除人与设计物之间的距离,设计物的形成皆以人为出发点。唐纳德将情感设计分为三个层面,即本能层面、行为层面和反思层面。本能层面反应是人的感官受到刺激后即时产生的直观反应;行为层面反应是人的使用经历,易于操作和使用方便将会拉近设计物与用户的距离;反思层次反应则是建立在前两个层次基础上,表现为用户心中更深度的意识、理解和情感感知。情感化设计颠覆了现代设计中重技术而轻情感的局面,是依据人的情感需求和精神需要而进行的设计[3]。

(二)儿童就医的情感需要。情感化设计使更多的设计师通过作品去传达爱心,关注弱势群体。在儿童医院陌生而嘈杂的环境中,患病儿童会产生自我保护和反抗心理,焦虑不安加上疾病所带来的痛苦,往往会増加患儿就医过程的难度,由此,关注儿童的情感需要,缓解儿童由于陌生环境引发的紧张感和排斥感,营造温馨的就医氛围,成为儿童医院室内环境设计的重点。将情感化设计理论引入儿童医院的环境设计,可以从以下这三个层次考虑。本能层面顾名思义源于人的本能而言,关注的是最原始的感知反应,人的视觉、触觉和听觉等感官体验占据着主导因素。儿童医院环境本能层面的设计,设计师可以通过形态、色彩、材质等视觉效果的创造,获得儿童最初的情感体验。这里,环境视觉效果的贡献在于儿童情绪的改善,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易导致人面对困难消极逃避,而放松、快乐的正面情绪则使人更具容忍度,儿童医院环境形、色、质的设计满足了儿童的本能需要,以最纯粹的交流方式给予儿童愉快的心理感受。行为层面的设计关注的是操作效用,表现为功能性、可用性的设计。如果一个杯子漏水,即便这个杯子很漂亮也是失败的设计。同样,儿童医院环境设计的功能是指满足就医需要,这是设计的根本,脱离开这个功能,任何设计都变得毫无价值。实践证明,在功能设计不够合理的环境中,人们使用遇到阻碍会产生迷茫或沮丧的情绪;反之,环境功能满足了人们的需要,使用时容易达到预期目标,会引发积极的情感。儿童医院环境行为层面的设计,可以通过色彩的医疗功能、指示识别以及造型尺度等角度进行。反思层次的情感产生与前两个层次联系紧密,这个层次的反应来源于本能与行为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更深层的思想感情,但又与前两者不同,反思情感更为复杂。这种情感与用户自身的文化背景、个人经历、理解程度相关,受到生活环境、地域文化,尤其是教育程度等的综合影响。儿童医院环境设计的反思层面设计由于儿童心智发展水平较低,相对于前两个层面开展的范围及深度有所不及,主要可以借由儿童就诊过程中的印象、回忆获得情感唤起或者增长性的共鸣,从而产生美好的记忆[4]。

三、基于情感维度的儿童医院室内环境设计

(一)活跃的环境色彩设计。儿童对于空间信息的感受大部分来自于视觉刺激,其中色彩是首先被儿童视觉所感知的,也是儿童观察世界最直接的方式[5][6]。在儿童医疗空间中,色彩表现出的冷暖、软硬、轻重会直接影响儿童心理感受,形成欢喜、安静、忧郁等情绪反应。大量临床试验证明,当色彩作用于人的视网膜并通过神经系统被感知后,能引发一定的生理反应,对脉搏、血压、消化等人体生理指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蓝色让人想到天空和大海,容易让患者放松,可以起到降低血压、减缓脉搏以及镇静的作用;粉色温暖柔和,具有安抚情感、缓解生气,有效降低病人的紧张度;橘黄色能激发人的社会性,对于提高身体活力起到积极作用;而大面积的黑色与白色则会引起恐怖的联想,加重病人的沮丧情绪。儿童医院环境用色的情感效应,首先要注意悦目性,儿童心理学研究认为,明亮的颜色最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可以使他们产生愉悦感和好奇心。其次要注意情绪性,将色彩的美育、调节和激励等色彩心理效应用于医疗环境设计,使之成为一种情绪药物,有效缓解儿童的焦虑情绪和由疾病产生的疼痛。具体而言,儿童医院室内环境色彩设计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医疗功能性。医疗空间环境的色彩设计必须考虑空间的性质和用途。比如,欢快活跃的色彩促进了儿童大脑皮层的兴奋,容易产生精神上的健康愉快,智商水平也会比处于灰暗环境中要高,所以儿童医院墙面和顶面的主色调,应尽量使用明快活跃的色调;走廊的色彩可适当加入一定补色调节氛围,缓解狭长走道带给患儿的压迫感,但也要避免过于复杂的色彩组合,防止通道显得更加拥挤;对于开敞的公共休息空间,可在墙面与地面绘制儿童熟悉的图形,轻松的等候氛围能够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儿科病房的色彩要避免过于强烈的色相对比,含有灰度的暖色可以营造安静温馨的休憩环境,在床头与病房的入口预留一定空间,让儿童患者根据自己喜好粘贴卡通图案或者涂鸦,这些富有童趣的形象能使患儿获得情感上的抚慰,从而产生家的亲切与归属感。2.标识导向性。为提高就诊效率,我们可以利用色彩对儿童医院诊疗空间进行合理的功能布局和交通组织,比如对不同科室的诊室、通道、挂号单、甚至医护工作者的服装及工作牌等采用同色系设计,通过提高或者降低色彩的明度和纯度丰富该空间的色彩环境,这样不仅方便患者找到目的地,缤纷的医疗环境也让孩子们不再感到恐惧。当然,进行色彩分区要围绕医院的大色调进行,不能过分强调各个功能空间的色彩差别,才能形成整体有序。儿童医院合理的导视设计,还要符合儿童的审美心理,视觉元素的运用要简洁明了,可以采用醒目的色彩结合儿童熟悉的自然物态,比如美国科罗拉多州儿童医院导视系统,变化的色彩、简单的字母和儿童喜爱的动植物剪影共同构成了特征明确的标识,对于这些熟悉的形态儿童容易产生兴趣,形成深刻的记忆,从而方便儿童了解医院的空间布局,如图1。

(二)温馨的装饰材质设计。材质的体验产生于皮肤与材质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天性好动的儿童对于空间中的事物会习惯性地去触碰,通过触摸他们直接获得材质带来的奇妙感受,粗糙或平滑,柔软或坚硬,冰冷或温暖,这种体味是语言难以描述的,触觉成为儿童了解世界的另一重要途径。对于儿童医院空间环境使用的装饰材质,设计师要充分了解其特性,必须在保证儿童安全的情况下,通过材料所具有的色彩、肌理等营造丰富的视觉和触觉效果,比如木质材料的自然纹理,石材的稳定感和坚硬度,磨砂玻璃比清水玻璃视觉更加柔和,布艺亲肤温暖适合大面积使用。这些装饰材料丰富的质感语言,带给儿童更多元的感官体验。以原研哉的梅田医院设计为例,作为妇幼专科性质的医院,设计师在其标识系统设计中融入了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在这里,金属、木材等做标识的常用材料没有被采用,原研哉创造性地选用纯白色的柔软棉布作为医院标识的载体,材料的触感与医院氛围相得益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被潜移默化地传递出来。标识被固定在天花板或者墙面上能够随时拆洗,红色的导视信息醒目的印制在白色棉布上,加深了医院标识的识别度,也使医院气氛趋向温暖。这种通过材料的舒适性,把医院的冷漠感消除于无形的设计,虽然形式简单,却显示出设计者的独到用心和医院环境人性化设计的趋向,如图2。

(三)丰富的造型与适度的尺度设计。通过添加趣味性的空间造型转移儿童的注意力,缓解儿童就医精神上的压力,是目前儿童医院环境设计的常用手法[7]。儿童对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丰富多变的造型能够增强儿童感知外界事物的能力,比如将动物、植物、天空、大海等这些儿童熟悉的自然意趣的事物模型融入到医疗空间中,经由触摸与观察,儿童可以亲切的感受到阳光、声音或色彩,满足自然体验的同时,也拉近了儿童与医院的距离。儿童医院空间的造型还包括尺度的儿童化,空间物品的设置要符合儿童尺度,这里包括儿童的身高尺度、儿童家具尺度、儿童的视觉尺度等,比如为儿童提供了各种高度的座椅,厕所专为儿童尺寸设计马桶及洗手台面,走廊设置符合儿童身高的挂钩,甚至墙面装饰造型也应根据儿童身高呈现高低错落的布置,方便不同年龄阶段,不同高度的儿童都可以触摸得到。美国俄亥俄州儿童医院就期望成为“富有治愈能力的景观场地”,其设计全局性地与景观整合起来,从室内到室外富有连续性的大片繁茂的自然元素和植物,使空间转换不会产生视觉上突兀,自然气息通过天然木制品和动物、鸟类以及蝴蝶等自然形象引入室内,仿生树木高耸在医院走廊,地面上自然散落的叶片,墙上斑驳叠加的树影,随处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动物模型,透过空间儿童仿佛置身于鲜活的自然之中,整个环境的每一个细节都饱含浓浓的温暖和对儿童情感的关爱,如图3。结语情感是人类精神的核心,儿童患者的恢复和治愈力直接受到就医环境的影响,从情感纬度进行儿童医院室内环境设计,即在满足基本医疗需求下提供情感方面的关注。经由合理设计为儿童营造健康、愉悦、舒适的就医环境,可以使儿童的恐惧感和紧张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缓解,为顺利配合医疗诊治提供条件。同时,良好的环境不仅有利于儿童患者的康复,体现医院的人文关怀,还可以帮助儿童医院塑造、推广品牌形象,对形成和谐的社会环境具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婷.儿童心理学在儿童口腔医疗中心设计的应用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6.

[2]薛阳春.从原研哉的设计再认识设计之意义——“梅田医院标识系统”分析[J].大众文艺,2012(13):85-86.

[3]李刚,李唯羽.梅田医院导视系统中情感化设计的解析[J].设计,2015(01):92-93.

[4]邢文宣,朱凤,康复医疗特殊用房环境设计研究.[J].设计,2014(07):63-64.

[5]王静.现代医疗空间室内设计的色彩应用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4.

[6]孙海峰.基于患儿心理的儿童医院室内色彩设计实践[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硕士论文,201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