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传统文化创新范文

传统文化创新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传统文化创新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传统文化创新

传统文化创新范文第1篇

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突出道德伦理性,传统的道德伦理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说法,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叫做"崇德"型文化。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根基,由此,中国文化也被看作是一种在宗法关系上形成的注重"关系取向"与"身份取向"的伦理型文化。

从对社会创新和企业创新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倡道德的特色,以道德为本位的宗法制度无疑给我们带来某些有益的东西。这种道德观念认为家族整体利益是第一位的,要求人们约束自己,服从整体。它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维护了尊敬老人、慈爱幼孩、夫妻相敬、兄弟相亲的社会公德。它亦有利于家庭的稳定、社会的和谐,有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也是我们今天仍应提倡的东西。由此看出,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特征有利于合作创新。

但是,另一方面,这种以道德为本位的传统文化的道德伦理原则,它特别强调家长的权威,等级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民主思想的发展。从这一点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有对于个人的创造性产生明显的束缚作用,因而不利于发挥个人创造力,不利于自主创新以及创新文化的形成。

二、务实、追求稳定的文化传统与观念的守成

中国文化具有注重实际,追求稳定的特点。

中国农业民族务实的精神、性格体现在许多方面。务实是农人的基本特点,不务实则无以收获,在文化上自然强调实用。中国古代与生产、生活直接有关的学科受重视而发达,如农学、天文(历法)学、医学等传统学科成果丰硕,许多领域在当时居世界领先位置;人文科学方面,历史、文学、教育等也非常发达。"四大发明"亦即"实用技术"高度发达的证明。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实际,执着于人间世道的实用探求,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中国文化的"实用一经验理性"虽然使中国人能毅然面对现实,勇于承受一切,但却也带来了使人逆来顺受、保守求稳而缺乏冒险精神的后果。正如林语堂所说:"中国人的生活似乎总是在一个更缓慢、更平静、更稳妥的水平上运行,不是像欧洲人那样富于行动和冒险,于是就发展了一些心理与道德上更平和更消极的性格与习惯。"

三、天人合一的支撑型文化特征与中国企业的和谐创新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一方面强调人对自然的创造力不是盲目性的、不是功利性的、不是强制性的、不是破坏性的,而是"顺天应时"的。即通过对天地自然规律的体认和把握,加以巧妙地开发和利用,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利用自然、调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长发展。如大禹治水采用疏导之法便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认为人与自然能和谐相处,人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主动的、积极的。人与天地既鼎足而立,又与天地合而为-;既受天地自然的制约,又有驾驭、统领、管理天地自然的本领。人能够统合天地,弥合天地自然之不足。如"盘古开天地"、"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都表达了这种思想,都是人的创造力的发挥。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是得到自然界与人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一致,自我身心的平衡与自然环境的平衡的统一,以及由于这些统一而达到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从而实现了完满和谐的精神追求,这些文化思想反映为明显的支撑型文化特征。

四、以人为本与中国企业创新激励的两面性

中国传统文化,实质上是一种伦理本位的文化,所谓以人为本,实际上也是一种以道德修养为旨趣的人本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道德人本主义的思想传统,把道德实践提到至高地位,对于人的精神的开发,对于个体道德自我的建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以道德教育代替宗教信仰,用道德自觉抵制宗教强制,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

传统文化创新范文第2篇

关键词:融媒体;中华传统文化;传播途径;创新策略

一、引言

融媒体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多变化,对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传统文化要想获得创新发展,要积极更新文化信息的传播理念,并合理借助融媒体平台,拓宽传统文化传播的途径,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特征,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二、融媒体时代给传统文化传播带来的积极影响

融媒体并非一个具体的实体媒体,其是一种能够将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等新媒体优势进行整合,促使媒体功能和价值获得进一步提升的新模式。而传统文化是在人类文明演化的过程中,逐渐汇集而成的可以反映出民族风貌和特质的文化,其能够充分体现出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以及精神内涵。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则可以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播带来很多积极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扩大了受众群体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极大的拓宽了人们的交流途径,并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在融媒体平台上,传统文化的受众群体不断扩大,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在融媒体出现之前,传统文化对于青少年群体的影响止步于高中教育阶段,但随着融媒体的出现,这一困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更多青年群体愿意在媒体平台上,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进而有效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比如,在目前很火的抖音平台上,就有很多古风博主,他们通过优美的古装造型,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我国的传统服装文化。[1]再比如,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借助了融媒体时代的优势,用全新的形式向大众传播着传统文化,激发了更多年轻人对古诗词的热爱,提高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二)传播形式和途径更加多样化

在融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得到了充分融合,这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途径,并且也极大地丰富了传统文化传播的形式。目前动画、短视频、影视节目等都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有效途径,进一步扩大了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同时也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具社会普遍性。另外,随着传统文化在多元媒体平台上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弘扬者,他们借助融媒体平台,为我国传统文化赋予了全新的内容,并通过更加新颖、快速的方式进行传播。比如,目前国漫崛起,在国漫中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塑造了很多经典人物形象,让社会大众对传统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随着国漫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到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这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三、融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

(一)阅读碎片化

在融媒体时代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热门的阅读方式,逐渐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碎片化阅读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上网查找资料,不愿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脑筋。[2]另外,在融媒体时代下,人们更加追求阅读效率,而传统文化通常是以古文形式呈现的,与目前现代文的语言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是使得很多人在阅读时不会优先考虑传统文化的类型。但这种碎片化阅读对于读者而言只能是一时的“充饥”,并不利于传统文化内涵和精髓的了解,进而影响到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误读扭曲传统文化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获得信息资讯的途径变得更加的多样化和便捷化,与此同时,“消费主义”文化倾向也更加明显,具体表现为,人们在浏览信息资讯时,会自然而言的关注其中热度最高的。并且在新媒体时代下,每一个都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评价者,而有些用心不良的人,为了博取更多的关注,往往对传统文化进行误读和扭曲。在现在的社交平台上,就有一些自由媒体人为了吸引大众目光,对传统文化或习俗进行恶搞,拿自己的“无知”当成“有趣”,这一行为给传统文化的严肃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三)网络管制不足

在融媒体时代下,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由于针对网络信息管理的相关制度的更新周期时间过长,导致现阶段新媒体信息管理中存在很大的漏洞。在新媒体时代下,每天都会有海量信息发布,而在这些信息中伴随着大量的负面和虚假信息,给大众的思想行为带来误导[3]。融媒体环境的复杂,再加上网络信息管制不足,给传统文化的传播造成了较大的干扰,同时也影响到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另外,还有部分不法分子,还会在采取不正当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恶意传播,导致部分人对于传统文化产生了恐惧心理,进而给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利影响。

四、融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途径

(一)打造传统文化融媒体平台

在融媒体时代下,涌现出了各种新媒体平台,并且这些平台所涉及的题材和内容非常广泛。在传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可以充分借助融媒体时代的优势,通过微信、微博和网站等多元化平台,提升传播范围和速度,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促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有着更好的传承。[4]首先,在打造传统文化融媒体平台之前,相关人员应对当前社会大众的信息需求特点进行分析,并将传统文化与碎片化阅读相结合,精炼传统文化的内容,同时以更加通俗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大众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和认识传统文化,增强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和认可,扩大传统文化的受众范围;其次,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传播活动。比如,在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来临之际,文化部门可以组织线上美文征集评选的活动,并设置相应的奖项和奖励,促进新生代群众与传统文化的交流;最后,在融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传播价值。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应做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挖掘和传播工作,充分凸显传统文化的世人的教育价值。

(二)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

在新时期下,传统文化已经无法对社会大众产生吸引力,为了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我们应该借助融媒体平台和媒体工具,将更多的现代元素融入传统文化中,实现对传统文化传播形式的创新,促使传统文化与时代相接轨。比如,在历史博物馆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将虚拟仿真技术、动画技术、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运用到其中,创新传统文化的呈现形式,如进行历史场景的再现等,进而为观众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以便于观众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容,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激发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队伍中。[5]另外,在融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也应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并借鉴《中国诗词大会》《百家讲坛》的优秀电视节目,打造精品传统文化传播类节目,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度的再创造和加工,以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众传播,这样可以便于大众更好地接受和理解传统文化,进而有效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三)借助融媒体技术,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

要想让更多的人认识传统文化,并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中,首先需要提升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这就要求我国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并将传统文化科学的植入到社会系统中,营造出浓厚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激发社会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首先,相关部门可以与学校合作,并通过微课、慕课等新型教学形式,将传统文化引入到学校教育体系中,深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其次,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植入广告的方式,在路牌、车厢、公交站、商场等公共场所,设立传统文化的宣传标语和海报,让传统文化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最后,相关部门可以与企业合作,并借助融媒体技术,研发和设计出更多具备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并投入到市场中,进而为传统文化带来更加广阔传播效应。

(四)构建传统文化传播产业链

在融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要想获得长足发展,除了打造传统文化融媒体平台外,还需要积极构建和完善传统文化传播产业链。[6]首先,相关人员需要明确传统文化传播的方向,并通过对传统文化创新设计、传统文化消费、传统文化节目输出等资源的有效整合;其次,为了保证传统文化传播的效果,相关人员一定要做好相关的市场调研工作,及时了解和分析大众对于现阶段传统文化的需求,并通过电视节目、微信推文、微博宣传等方式,向大众精准推送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实现对传统文化传播途径的创新,提升传统文化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后,在传统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积极借助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并拓宽大众与传统文化交流互动的途径,提升传统文化的讨论热度,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五、结语

传统文化创新范文第3篇

产品创新设计可以从形式技艺、功能结构和精神思想几个层面出发以融入传统文化特征,并指出在文化传承中融入现代设计理念时,应该使产品更符合现代审美,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并适度融入互联网思维加以运作,以加强产品与用户间的精神联结,既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又为产品创新设计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

关键词:

传统文化;产品创新;文化复兴;差异化竞争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凝聚了广大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为企业的产品创新设计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强大的支持。当今社会繁华的背后是文化内涵的严重缺失,亟待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工业设计[1]。我们希望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产品的创新设计,使设计与文化相交融,以产品创新促传统文化的复兴,以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引入促进中国企业现代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从而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与企业产品创新设计的双赢。

1在产品创新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

工业革命大批量的生产方式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却牺牲了商品的多样性,阻滞了传统产业的发展。当前市场瞬息万变,商品供过于求,行业竞争激烈,同质化产品正钝化企业的竞争力,而消费者则希望拥有一种完整的,能够体现自身价值并能丰富生活的产品。创新是设计的本质与灵魂,传统文化为创新设计提供了深厚的根基与支持,可以激发设计师的灵感与创造力,也能够彰显现代设计作品的民族性,展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设计作品文化价值的同时,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2]。美国著名设计大师乔治•亚罗认为,“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在产品创新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特征并不意味着直接套用的拿来主义,而是可以从形式技艺、功能结构和精神思想等方面出发,实现产品的市场化、亲民化和时尚化,使其更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内涵。此举不但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生,振兴与活化文化产业,也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中,通过产品创新实现对市场的差异化竞争。

1.1形式技艺审美性具有独特的韵味,能够引起很多人的共鸣,美国著名美学家伯恩斯就曾说过:“每一个人都能够感受到审美带来的愉快,甚至生活在最低层、最贫穷的人也是审美作品的享受者和创造者。”传统文化在造型特征方面有着极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性,产品的创新设计更是应该在造型、工艺等方面符合用户对产品造型语意的认知,满足人们对于形式美感的需求。我国当前产品设计中常会被冠以中国传统风格的符号特征,主要从造型(如太极、旗袍、瓷器等),图案(如青花、脸谱、卷云纹等),材质(如竹木、玉石、丝绸等),色彩(如红色、金色、青色等)等维度出发,比如将水杯设计成葫芦的样子,在服装上印染水墨画的图案,用竹材制作笔记本电脑……这些文化特色产品以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居多。这些方式实现起来较为灵活容易,能够赋予产品一定的文化韵味和历史认同感,但也很容易浮于表面华而不实,缺乏深度和内涵。

1.2功能结构功能指的是产品应实现的主要功能、辅助功能和扩展功能等。设计与艺术不同,艺术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想法,可以不用迎合市场的需求,但是设计作为商业社会的产物有着特殊的使命,需要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和经济价值。现代社会,人们对于产品的需求早已远远高于对产品本身造型、材质等的需要,开始对功能、创新、经济、环保等多个维度提出要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只有当产品服务于生活,当产品的实用性与审美性达到和谐统一,体现出深刻的人文关怀时,才能够为用户所用,更为亲民,更为贴合民众生活。比如绣花鞋不仅要求形式上的美观,更要穿着舒适,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只有不断与人们的生活相贴近,使产品更具实用价值,才更有可能得到社会和市场的认可,具有竞争优势。中国传统文化中从功能结构的角度出发,完成产品设计转型的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是榫卯结构。榫卯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其风格特征独特、工艺巧妙、结构稳定、易于更换运输。当代产品,特别是在建筑、木制家具、玩具等领域对榫卯结构的借用,并非仅仅对形式的借鉴,而是巧妙运用榫卯构件可拆合的特色,打造出很多可拆卸可拼装可变形的置物架、玩具等等,在满足形态需求的前提下,从功能和结构的角度再现传统工艺,借此传承中国文化。

1.3精神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兼收并蓄,具有深厚的精神内核与文化底蕴,它不仅包含着传统审美情绪与观点,更包含着传统风俗习惯和心理情感,为产品创新设计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当前市场上产品同质化严重,究其原因在于产品缺少相应的文化生机,缺乏精神涵养。大众的消费观念正逐渐从物质享受转向精神饱足,这要求设计师追溯文化本源,关注传统文化中深层次的精神底蕴,提炼有价值的文化要素和民族思想(如“天人合一”“文质彬彬”等),摒弃不符合现代人需求的文化特质,关注产品给予用户的精神体验,努力为用户带来愉悦美好的使用享受,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深入的产品和品牌形象。产品不应只是纯粹的工具,它承载人们的情感寄托,满足人们的情感期待,并能够引起大众的认同、共鸣与青睐。当产品能够使人产生情感的变化,甚至影响人们的喜怒哀乐时,便成为一种有生命感的物质载体[3]。北京洛可可设计公司塑造的品牌“上上”,从“上上签”到“上山虎”,融合了现代设计创意及精湛的制作工艺,蕴含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展示出独具禅意的中国式设计,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优秀而深刻的复兴和活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产品设计典范。形式技艺、功能结构和精神思想三个层面的创新设计是层层深入并互为支持、互为补充的,在现代产品设计过程中,应避免单纯注重产品的表面形式,而更应使产品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在满足形式技艺、功能结构等维度的基础上,注重挖掘时代特征,着重对文化要素进行打散和重构,提炼文化中的精髓并赋予产品以华夏文明的深刻内涵[4]。从精神层面对设计加以扩充与完善,使其以更为内敛、合理的方式体现在产品中,才有可能打造出一流的设计作品,并将有助于企业生成产品的差异化优势,更好地立足于当前市场环境,更能得到社会和市场的认可。

2在文化传承中融入现代设计理念

格罗皮乌斯曾说过:“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而非静止,传统文化应该推进人们的不断进步。”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却因为落后的艺术形式和受限的传播方式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若是不吸收现代设计理念的精髓,一味固执地走自己的传统路线,势必会被历史所淘汰,可是一味崇尚现代西式设计,又必将丧失民族的个性,这要求我们要注重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用一种创新式的、吸收式的过程,在保留传统文化底蕴的基础上,融合国际化和时代性的风格[5]。在这一点上,日本设计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典范,日本设计之所以能够在国际世界中凸显出鲜明的东方特色及传统精神,归功于他们坚持对本国传统文化情感和精神的探索,注重传统与现代设计和谐并进,用极具艺术感染力和个性情感的作品演绎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新时尚。

2.1使产品符合现代审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在保留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尝试改变创作的形式和表现手法,从现代设计理念中吸收和融合国际化的风格和时代性的特质,以便更好地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引领时尚潮流。比如丹麦设计师汉斯•瓦格纳设计的圈椅,虽然是受中国明式圈椅的启发,但提炼出圈椅饱满圆润的特点及形神兼具的特色,摒弃掉椅背上繁复雕刻的云纹装饰而以简洁大方的椭圆形设计取而代之,在保留座椅古朴典雅、比例协调的造型特点的基础上,使其线条简洁流畅,灵活生动,为大众所喜爱,究其原因,正是其产品造型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意趣,更符合现代商业市场对设计艺术的要求,才能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

2.2提升产品科技含量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是当代社会的标志,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这些资源通过设计的合理加工和综合应用,成为能够被市场需求的新商品,而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和使用。通过引导企业在产品制造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科技工艺实现技术创新[6],或在产品中融入高科技元素(如手机远程控制等),能够有效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使产品更为现代更为前沿更容易为用户所接受和喜爱。

2.3以互联网思维运作小米通过话题和互动等形式调动米粉(小米手机的忠实用户)参与调研、产品开发、测试、营销、公关等多个环节,以提升用户的参与感和成就感。此外,小米以互联网的思维打造路由器,通过半成品的形式推出小米路由器的配件礼盒包装,需要用户自己动手进行拼接,组装的过程存在难度,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能力,但这打造了一个用户参与和享受的过程,更为用户提供了展示自我能力和价值的平台。企业通过这样一种“极其发烧的形式”推出产品,使用户在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得到无形的激励。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强化用户体验,或者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打造商品流通渠道,拓宽传播途径等,都能够有效地改善文化创新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亲和力——合理有效地借助互联网思维,可以使用户与产品间的精神联结更为密切、稳固。传统文化的振兴与活化不应仅仅依靠传承保护和政府政策的支持,企业产品的创新设计也不应仅仅停留在形式和功能的层面。只有紧随时代变化,突破市场瓶颈,摆脱单纯的工艺和表象,挖掘造物背后深层次的精神本质和哲学内涵,东西融汇,兼收并蓄,与时俱进,在产品创新设计中保留文化精髓的同时又保有自己的个性,处理好传统文化与设计创新之间的关系,顺应时尚审美潮流趋势,以需求为导向,结合市场的反馈信息,并付诸一定的实践探索,不断总结归纳两者融合的技巧,找到合理的交融点,才有可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具有中国民族气质的现代设计道路,从而在世界设计舞台上散发出独特的东方文明的光辉。

参考文献

[1]李霞.传统文化与工业设计[J].河北企业,2015(5).[2]罗凯.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J].读书文摘,2015(14).

[3]潘林.基于用户知识的产品需求层次研究——以老年卫浴产品设计为例[D].华侨大学.2014.P31.

[4]钱海燕.产品设计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引入[J].大众文艺,2015(15).

[5]秦厚威.传统民间美术与当代设计艺术的融合[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1).

传统文化创新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内生动力

1引言

文化传承创新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不同时期文化价值导向的差异,文化传承主体、客体、载体的变化都会导致传承创新的内容、方式产生变异。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对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主要围绕三大逻辑推进,一是为什么要传承创新传统文化,通过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明确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民族复兴、党的建设、改革开放等方面的价值。[1]二是传统文化传承创新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原则,传统文化传承创新面临人才断层、经费短缺、市场狭窄等方面的挑战,“两有”“两相”“两创”三个方针指出了如何优秀传承创新传统文化。[2]三是如何有效传承创新传统文化,指出要通过项目等方式拓宽传承创新的路径。[3]已有研究指出了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外部路径”,但如何让传统文化持续地“活下去”,长远地发展好,仅有这种外部路径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困境,需通过培育行业发展内生动力,形成传承创新的自我运行模式。

2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动力体系及其运行现状

文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公众人文素质的提升,历次科技革命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则深刻地影响着文化产品的创作、价值传播,这就使得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主体、客体、载体发生了重大变革,基于好奇心、求知欲的社会公众对新文化更加偏爱,对于传统文化求知欲、践行力存在不足,进而导致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动力不足。

2.1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外部动力

从影响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因素来看,制度、需求、竞争和技术是外部动力,这些动力作用的强弱直接或间接影响文化传承创新的水平。一是基于制度框架的交易成本影响着文化传承创新动力,无论是通过学校、传习所进行传承,还是鼓励创作创新,都需要通过正式的或者非正式的契约关系来推进[4],这一过程中,交易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意愿。当前,我国文化发展政策正发生深入变革,“两个效益相统一”在很大程度上释放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要素产权制度的完善等制度创新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5]二是市场需求的大小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意愿,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文化是第三个层次及其之上的需求[6],这种高层次的文化消费要求文化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更加符合消费者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且市场需求通过“用钞票投票”“用人气”选择来进行文化消费。传统文化一旦与现代消费者的需求不相契合,消费者的满意度不高,则难以获得其青睐。三是竞争压力的强弱彰显倒逼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力量的大小,在全球化时代,外来文化“入侵”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能否守住文化安全底线已经上升到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事件[7],守住文化安全这条底线,需要发挥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的作用,通过有连续性、生命力传统文化的作用,引导社会公众坚守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形成新时代支撑社会公众理想信念的重要力量,进而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实现传统文化价值。四是科技进步的大小影响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效用,文化科技融合是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8],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中,重点前沿科技和关键技术的应用对于实现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文化传承创新具有重要的价值,如通过存储技术把珍贵的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数字文件,这就有效阻断了文化传承中由于人才断层等导致传承消失的问题。

2.2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内部动力

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来看,一种文化要能够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必须有内在的动力。一是行业技术和知识的积累,传统文化通过吸纳不同历史时期优秀文化元素,结合新时代文化消费需求和社会功能,通过内容的创新、传播方式的创新实现文化的自我发展。二是利益驱动下资本扩张形成发展动力,花鼓戏、京剧等具有表演价值的传统文化大多以企业、表演团队等方式传承发展,这种有经济效益追求的文化传承创新天然具有发展的冲动。三是技术联盟下合作主体的一致性行动形成新动力,传统文化发展参与主体在与现代文化企业、信息技术企业等合作中,在发展模式、技术方案、价值追求等方面必然会相互影响,这就会形成基于学习、追赶等方面的动力。四是价值实现的追求带来天然动力,传统文化的承载人在认知、认可文化价值后,必然会积极的传播这种文化,以便更多的人认可这种文化,这就会形成发展的动力。

2.3传统文化传承创新需实现内外动力协调整体来看,传统文化传承创新面临的共同难题就是缺钱、缺人、缺技术,目前更多地依靠政策推动,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来获得发展资金,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获得支持等,但外部动力存在持续性、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如何更好地激发内部动力是传统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3新生态下有效激发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内生动力的对策

3.1解决人才短缺问题,提高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能力

人才是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第一要素,针对人才短缺的问题,一是要积极挖掘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才,兴趣才是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动力所在,要依托传统文化传承人、有传统文化氛围的家族、大专院校文化相关专业毕业生等人群,积极挖掘一批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人才。此外,还可以依托互联网工具,通过微信、QQ群等工具广泛发动对传统文化细分领域有兴趣的文化工作者,如花鼓戏、傩戏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二是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针对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所需的创意型人才、主要角色传承人才、亟须补充的短缺人才,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鼓励有兴趣爱好、有研究能力、会持续关注传统文化的主体参与其中。三是要推动文化各领域人才积极参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由于文化人才具有“智慧共通”的特性,这就必然会实现文化传承创新中不同领域人才的“内在契合”,进而推动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9],要充分挖掘现代文化领域的各类专门人才,引导其展开传统文化领域的研究;要挖掘传统文化自身的潜力,引导各类文化实践工作者如演绎工作者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文化发展建设中去。

3.2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扩大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资本力量

社会资本的投入能够有效促进行业内部竞争,并为行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一是要优化社会资本投入环境,鼓励地方政府将传统文化传承创新项目纳入项目库,建立和完善项目推介机制,创新项目运营模式,建立财政、金融等资本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的管理机制。二是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宣传,努力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氛围;加大执法力度,鼓励创新创意个人、团队、企业为维护自身产权采取各种法律措施,对市场中各种侵权行为予以严厉打击;针对传统文化有较大开发价值的产品,建立严格的商标管理制度,严厉打击各类侵权使用行为。三是要完善社会资本投入传统文化支持政策,建立公开、透明的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支持政策目录,鼓励各地依托文化创意产业资金等专项资金、科教文卫领域财政资金给予支持,鼓励根据地方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实际情况建立专项扶持体系。

3.3培育壮大产业联盟,激发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动力

产业联盟是引导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文化的有效动力,一是要积极引导企业等主体组建产业联盟,依托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大型文化企业集团等主体,积极引导骨干企业牵头,组建“航母+骨干企业+小微企业”的文化发展联盟,并积极引导传统文化相关主体融入产业联盟。二是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的作用为产业联盟创作条件,利用行业协会在信息、组织协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引导传统文化相关主体加入协会或者其他组织,为其获取现代文化信息奠定基础。三是要有效发挥产业联盟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发挥产业联盟在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应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主体通过产业联盟更为便捷地获取发展信息。

3.4激发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主体活力

让参与主体更有活力是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有效路径。一是要建立富有激励性的参与主体激励机制。在利用财政资金等激励参与主体时,要建立传承创新效果评价机制,对于效果好的给予更大的激励,对于效果差的则不予奖励或者给予少量奖励,通过这种效果评价来引导参与主体更积极行动。二是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参与主体价值实现的管理环境。通过环境优化引导更多的主体参与,形成有序竞争发展格局。三是要建立红黑名单制度。对于表现好的单位和个人纳入红名单,对于失信的单位和个人纳入黑名单,限制其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等行为。

3.5构建外部动力转化生态优化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动力体系

在充分激发内生动力的同时,要积极利用科技创新等外部动力。一是要用好政策红利,通过紧盯国家传统文化乃至于文化领域传承、创新政策,积极引导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主体把握政策,利用政策谋生存。二是要挖掘市场潜力,积极构建有利于市场竞争的发展环境。三是要用好创新动力,积极鼓励科技文化跨界融合。

参考文献:

[1]李美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功能的多维解读[J].湖湘论坛,2019(1):143-151.

[2]姜喜任.论关于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三个方针[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6):139-143.

[3]张熙,段超.关于加强京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6):26-31.

[4]胡振吉.契约论、交易费用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J].财经问题研究,2018(12):21-27.

[5]卢现祥,朱迪.中国制度变迁40年:回顾与展望———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J].人文杂志,2018(10):13-20.

[6]黄江松,鹿春江,徐唯燊.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构建宜居城市指标体系及对北京的宜居评价[J].城市发展研究,2018(5):89-93.

[7]胡惠林.新时代应尤其注重维护国家文化资源安全[J].人民论坛,2018(22):68-79.

[8]郑自立.文化科技融合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策略[J].当代经济管理,2019(2):53-59.

传统文化创新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江苏地区;数字艺术;传承;创新

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愈发成为我国文化建设中的热点话题。2016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数字创意产业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绿色低碳、高端装备与材料一同被列为“十三五”期间我国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于是,我们在世博会中国馆看到了利用数字技术活化的《清明上河图》,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以视听觉相结合的感知方式展现传统艺术。画卷根据情节的转换,设置了近百个场景、近千段的人物对话,通过投影和动画技术,令观者仿佛完全置身于北宋汴梁繁华的夜市生活,桨声灯影、宋风浩荡,声与画交互表达,感染力极强、沉浸感十足。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加以表现,既让人们看到了数字艺术的魅力,又将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应当说,《清明上河图》堪称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的一个典范。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人类文明正从口传文化、抄本文化、印刷文化,逐步进入电子文化。人类社会经由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进入到信息社会。信息化革命被称之为第三次工业革命,越来越多的行业都主动融入信息化浪潮,“互联网+”、智能制造,从而实现了效率的跃迁。而很多传统的传统文化符号、工艺门类,由于新技术的发展而日渐式微,甚至有消亡的可能,人们在享受信息化技术带来的无限便利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保护传统文化遗产资源的巨大压力。加拿大学者哈威•费舍认为,“在人类历史上,数字革命是一个确定以及决定性的运动,如同我们人类学会使用火源一样重要。它看起来似乎是一场没有流血的非暴力革命,但是数字技术,实际上却是非常强大的,它正在侵入并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包括技术科学、经济、教育、文化以及公众和个人等。”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第一个提出了“数字化生存”的概念,他认为,人类生存于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的活动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应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从事信息传播、交流、学习、工作等活动,这便是“数字化生存”。尼葛洛庞帝还提出了“数字化生存”的四个强有力的特质:分散权力、全球化、追求和谐、赋予权力。这些特质既是“数字化生存”的表现形式,也为数字艺术的发展、扩张提供了理论依据。传统不是过去,传统就是现在。在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对于保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活力的重要性日益被世人所认同,各国、各地区都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为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而努力。数字时代,新的理念、新的技术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数字技术的创新,打破了传统文化载体的束缚,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的综合利用,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时代基因,提供了强大的生命力。

一、江苏地区传统文化的分类与发展

在当代全球化的语境下,就数字艺术而言,一方面我们享受着先进理念与技术带来的新奇与刺激,另一方面,我们又无法逃避由此带来的本土传统文化逐渐流失的失落感。发掘并提炼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展现中国民族文化特色,一直是艺术工作者探索的课题。因此,重新关注和审视江苏地区传统文化艺术,提炼其中独具特色的艺术符号,对我们弘扬江苏传统文化,形成具有江苏地域特色的艺术风格,具有重要的意义。江苏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兼具南北色彩,独具地方特色。江苏地区传统文化类型众多,有代表性的包括:桃花坞木版年画、扬州剪纸、苏绣、惠山泥人等民间美术作品;宜兴紫砂、南京云锦、苏州缂丝、苏州明式家具、南京金箔锻制、雕版印刷、扬州漆器、南通风筝、常州梳篦制作等传统手工技艺;昆曲、白局、评弹、丝竹等传统戏曲、音乐,门类繁多、不胜枚举。一直以来,江苏传统文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江苏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独特的形式、鲜明的个性,为数字艺术创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

二、数字艺术在文化传播中的特点与优势

当代艺术的发展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艺术与信息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的融合己经成为21世纪艺术发展的大趋势,最大限度地扩展了艺术在未来领域的实践,并且产生了一种新的艺术形态—数字艺术。1.数字艺术所谓数字艺术,就是艺术的数字化,指使用数字、信息技术制作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目前已广泛使用于电视、电影、平面设计、广告艺术、工业设计、展示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服装设计等大众传播媒介和视觉艺术设计领域中。数字艺术最显著的特征是,艺术表现形式或艺术创作、实践过程中,必须全部或部分使用数字技术。2.数字艺术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播数字艺术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具有多样性、交互性、开放性、融合性的显著特点。通过数字媒介,借助互联网的巨大优势,文化符号能够有效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跨越国家、地域、时区的限制进行广泛传输和交换。数字技术与传统工艺的有机融合,对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传统文化元素是数字艺术创作的基础和源泉,现代数字技术是传统文化元素的表达形式和有效载体,寻找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的契合点,通过数字技术把传统文化元素挖掘出来并使其焕发新意,是当代艺术工作者们孜孜不倦的探索与实践。

三、江苏地区传统文化在数字艺术中的传承与创新

1.博物馆化博物馆化,一方面是指将某些已经消失或正在消亡的文化遗产、民间手工艺进行系统化的集中保护,另一方面是指构建数字博物馆,进行数字化展示和利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传统工艺、传统技艺已经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历史的记忆。保护历史就是呵护未来。传统的生活方式、民俗景观、民间工艺,我们理应将其博物馆化。现代博物馆可以借助数字技术手段,将传统文化以音视频、游戏、全息投影、虚拟现实等方式呈现出来,对于文献记载或口口相传的文化遗产资料,可以利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进行复原,通过动态展示,还原本来面貌。同时,可以通过游戏开发,让人们在娱乐的过程中增进对江苏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让传统文化得以更加逼真、立体地展示。2.建设江苏地区传统工艺美术数据库剪纸、苏绣、泥人、云锦、金箔、雕版,这些江苏地区传统工艺美术门类,正面临人才匮乏、后继无人的窘境,特别是一些濒临消亡的工艺以及产品形态,迫切需要进行抢救性收集。应利用数字技术,对江苏地区传统工艺美术的文献、资料、记录、图像、著作、音视频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根据地区、类别等进行横向、纵向分类聚合,建立数据库,详细记述各个工艺门类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部生产过程,构建传统工艺美术资源网络查询平台。通过数据库的建设,不仅能够实现对传统工艺的抢救性保护,还能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便于全社会更好地了解江苏传统文化,感受传统工艺思想和技艺,促进江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3.传统文化与数字艺术的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数字艺术相结合,并不是将传统文化原封不动地用数字化方式展示,而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2003年一部水墨动画《夏》横空出世,并入选当年SIGGRAPH动画电影节。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次入选SIGGRAPH这样的顶级CG盛会。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作为水墨动画,它不是“画”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突破了人们传统观念中以宣纸作画的思维定式,而是通过三维软件MAYA“建模”并“渲染”出水墨效果。这是水墨风格在3D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不仅用水墨拓展了3D表现语言,而且打破了二维水墨动画不能创建运动空间的限制,利用3D动画技术表现传统的国画形式。同样,剪纸、年画、泥人,这些江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符号,也完全可以借助数字技术,给予其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创造剪纸风格的动画,以惠山泥人为原型,进行游戏、数字漫画、文创产品的开发,以传统文化为艺术灵感,寻找更符合当代人审美趣味的艺术表现方式。近期,麻省理工学院做了一个实验,将被损坏的花瓶通过数字技术进行还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既尊重传统手工制作原物的特质,又尊重数字艺术时代的特征,赋予了物品新的内涵和功能。可见,世界范围内的艺术家都在为传统文化与数字艺术的融合发展寻找不同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四、结语

传统文化创新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文化教育;创新路径

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成一统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人格形成与发育具有重要的熏陶作用,能够有效滋养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也是大学生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各种新媒体方式的快速发展,要求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积极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并利用其积极创新传统文化的教育方式。

1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在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文化艺术以及价值取向等层面上对个人与社会均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具有较多的价值与伦理层面的内容,对大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以及德育教育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但是目前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由于其空洞与抽象,难以与学生具体的学习生活以及具体运用相结合,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抵触心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的享乐主义思想等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较多的影响作用,使得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大学生在互联网发展中较为活跃,容易受到西方文化思想的不良影响,其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等容易西方文化的影响,甚至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质疑与排斥。由此应当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坚定学生的我国传统文化理想信念,认可并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1]。

2新媒体视域给我国传统传统文化教育所造成的威胁分析

新媒体的发展是目前我国传播形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体现特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很多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也在随之提升,对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形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在人们的生活过程中出现了移动电视、手机、互联网以及PDA等多种传播形式,在新媒体的传播过程中大量借助了微信、门户网站、虚拟社区以及微博等形式,对高校传播文化教育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特点不利于直接采用新媒体传播形式,新媒体发展中的娱乐性与传统文化的发展相悖。

(1)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特点不利于直接采用新媒体传播形式。我国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其特点往往比较宁静,我国传统文化在价值观的表达上不利于直接采用新媒体传播形式进行传播。而传统文化在传播的速度上较快,其传播手段决定了其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着对传播内容的快速处理,同时读者在接受的形式上往往也比较快速,在极短的时间内能够接触到大量的信息,由此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造成了较大的冲击,要求传统文化在采用新媒体进行传播的过程中要进行一些特殊化地处理[2]。

(2)新媒体发展中的娱乐性与传统文化的发展相悖。在现代社会生活过程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面临的社会压力也在随之增大,由此人们在生活过程中更加倾向于选择较为轻松与自由的生活方式,新媒体的传播形式正好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娱乐的消费需求。而传统文化教学具有较强的严肃性,直接采用新媒体的传播形式与人们的消费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而如果采用迎合目前人们对于娱乐等形式的需求而对传统文化进行过分改造,则对传统文化的严肃性不够尊重,同时如果基于娱乐的需求,对传统文化进行过分改编与戏说,对传统文化进行简化与解构处理,则难以达到有效的传播效果。新媒体形式在传统方式上采用的是一种跳跃式的阅读方式,注重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视觉快感与心理愉悦,这种传播方式的出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播较为不利[3]。新媒体产生的多元文化形式不利于传统文化的教学,在目前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等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具有极快的传播速度与较广的传播范围,对学生的伦理观与价值观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导致目前社会中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特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受到了来自西方国家文明的冲击,对青年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学生容易陷入外来文明的影响,而对自身的文化传统产生怀疑。

3基于新媒体视域下的传统文化教育创新路径

对新媒体对我国传统文化发展造成的冲击,在目前高校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要求积极创新传统文化教育路径,积极利用新媒体的发展形式优化传统文化教育,加强新媒体与传统文化教育之间的融合,积极利用新媒体形式促进传统文化教学,利用新媒体采用体验式的教学形式,利用新媒体突破传统文化教育的桎梏。

(1)加强新媒体与传统文化教育之间的融合。与传统媒体发展形势相比,新媒体的发展具有更快的传播速度与良好的互动性,具有自身的传播优势,在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可以积极寻求与新媒体形式之间的融合,积极发挥新媒体在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优势,有效整理并完善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资料与理论等,充分明确传统文化发展的走向与发展趋势,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形式来提升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品牌知名度。对传统文化教育形式进行有效丰富,充分利用电子杂志、网络电视、手机报等形式对传统文化教学起到良好的优化与促进作用,积极拓宽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与传播途径[4]。

(2)积极利用新媒体形式促进传统文化教学。传统文化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枯燥性,灯下读书与月下苦读的方式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弱,由此在传统文化教学与传播过程中,可以与目前学生具体的学习与生活方式结合,积极促进对学生采用通俗易懂以及较为活泼而轻快的教学方式,从而提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教学的积极性,新媒体的教学方式中可以积极对学生采用图片与影像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新媒体的视域,我国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应当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加强对手机、互联网等因素的有效利用与整合,在此基础上构建出良好的新媒体传播环境。在新媒体的传播形式上积极突破文字与语言的限制,利用视频等形式丰富对学生的教学。

(3)利用新媒体采用体验式的教学形式。传统文化教学中的人文教学情怀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隐秘性,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有效开发与研究,同时其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之间具有较大脱节,对学生而言具有较大的疏离性与距离。为此可以利用新媒体采用体验式的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对大学生而言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手机、互联网等形式充分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行为与感官等,对学生充分设计相应的教学方式,积极从学生具体的情感体验出发,充分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体会,通过学生的体验从而达到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举办读经与阅读传统文化礼仪的方式,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学起到良好的陶冶与熏陶作用。利用新媒体在学校内举办多种传统文化的活动,促进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举办过程中能够充分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而愉悦的文化氛围,创建轻松而愉悦的体验形式[5]。

(4)利用新媒体突破传统文化教育的桎梏。传统的对我国文化教学形式主要采用的是教师单纯讲解的形式,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学生的参与程度较为有限,对学生的触动较少,教学效果较为有限。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含有较多可以对学生进行良好教学的因素,其中含有的深邃哲理与厚重底蕴能够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提供极为有价值的人生参考与思想道德启迪作用。但是由于传统文化自身的深刻性以及晦涩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具有较高的难度,为此可以利用新媒体突破传统文化教育的桎梏,充分发挥新媒体在传统文化教学中的优势作用。为此可以在高校中成立传统文化的教学社团,以社团发展的形式积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学,在校园内积极举办关于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要求一些传统文化层面的专家与学者在校园中举办活动与讲座等,利用大师的魅力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活动的参与过程中,积极利用音频、视频与动画的形式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同时在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建立微信公众号,采用微信朋友圈与微博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学生可以就传统文化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困惑与疑问等及时与教师沟通,积极利用并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努力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4结语

在高校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利用传统文化对学生达到有效的价值观引导与情感熏陶作用,对青年学生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新媒体的发展对学生传统文化学习产生了一定的挑战与压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特点不利于直接采用新媒体传播形式,新媒体发展中的娱乐性与传统文化的发展相悖。同时新媒体的形式也具有其自身的发展优势,利用新媒体的形式能够有效优化对学生传统文化教学的路径,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的发展形式优化传统文化教育,加强新媒体与传统文化教育之间的融合,积极利用新媒体形式促进传统文化教学,利用新媒体采用体验式的教学形式,利用新媒体突破传统文化教育的桎梏,积极从多种角度优化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学。

参考文献

[1]万伟伟.新媒体视域下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策略与路径[J].北京教育:高教,2017(Z1):86-88.

[2]梁礼明,刘现鹏,翁发禄.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路径创新探索[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4(2):10-13.

[3]邹琳.从《开学第一课》看新媒体视野下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模式[J].当代电视,2018(2):10-11.

[4]金丽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探究[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2(4):108-112.

传统文化创新范文第7篇

【关键词】装饰民族化;童装设计;创新应用

1前言

一提到传统文化元素与童装设计,旗袍、盘扣、中国结、虎纹肚兜、虎头鞋、十二生肖等常见传统形制首先就映入人们的脑海中。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元素是服装设计师的灵感来源,服装装饰的民族化以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两种形式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中呈现其多样化形式美,童装装饰民族化设计要求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更要体现现代童装设计的方法和理念。服装设计师在创作中担负着文化传承的重任,童装设计师如何在孕婴童装设计的过程中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传统服饰语言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并且探索现代孕婴童装设计的新方法与新思路,为国内孕婴童装的消费群体提供具有与国际化时尚元素接轨且受大众喜爱的服装设计作品,将是广大童装设计者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2童装装饰民族化产生的原因

全面开放二孩与童装安全标准新规相继出炉,再叠加80后两段婴儿潮正在进入婚期,拉动孕婴童相关消费增长的同时,将持续而又直接引爆孕婴童装市场,一改利润下滑库存高的服装业现状。在时尚观念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8090人群成为2-4岁童装的主要目标消费群体,她们的群体特殊性使得她们对自己孩子的着装搭配及设计有了更多的要求,除了款式新颖、做工精致以及更加注重面料的安全性能之外,此类消费者还希望童装设计能够更加的多样化、个性化、能够蕴含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及感情品味。消费者普遍认同的日常着装的基本标准永远都是方便、实用、健康、舒适,童装中的绿色人性化设计也己然成为了世界潮流中品牌设计追求的基本原则。新生代的童装设计师在设计构思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服装的观赏价值,还应该把服装的功能性和观赏性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上。因此,将传统的民族装饰符号作为现代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来源,其在童装设计中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广泛的推崇。

3传统文化与童装设计的内在联系

传统文化元素种类丰富,他们多是历代能工巧匠从自然和生活中提取的精华,然后通过构思、解构、变换、演绎以后重新组合重构的结晶,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其民族文化体系的繁杂和融合使得更多民族文化符号本身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象征装饰功能,传统文化不仅仅涵盖了传统的儒家思想还有独特的图腾文化,除了物质文明,更有一些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总之,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伦理道德和人本主义甚至是艺术美感方面的推崇润物细无声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延续到现在,很多传统民族装饰元素从被忽略甚至有些面临消失的危险。现如今,传统民族元素逐渐又回到人们的视野,受到人们的喜爱,即将失传的传统工艺甚至被保护起来,这些都需要现代设计师的助力。童装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可以从服装的款式造型、色彩色调、工艺技术、图样纹饰、面料材质等多方面表达,传统文化要素在童装设计中的应用传达的是服饰语言的应用思维方式,设计理念和精神内涵有理性也有感性。传统的汉服宽衣大袖的服装形制、传统色彩中不同颜色的象征、禁忌的沉淀和积累,表现文化的内敛和封闭,传统手工艺中刺绣和滚、镶嵌等工艺使得面料立体化设计更加饱满、丰富,传统的纹饰图案是文化符号的直接表达,其涵盖的自然、人文、社会、生活等内容题材更能表现不同时期的文化特色和艺术审美,其中具有吉祥寓意的民族化纹样更得到了人们的喜爱,传统面料的轻薄柔软飘逸,更体现了中国艺术的气韵柔和和含蓄,中国风设计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童装装饰民族化设计的创新价值走向

现阶段童装的主要消费群体是8090后,二胎政策开放以后甚至有一批70群体也加入了童装消费群体,有他们自己突出鲜明的个性特色和表现欲望,她们想要做自己,急切渴望受到关注特立独行,现代设计早已进入了高科技数字化信息时代,新事物层出不穷,新思潮也影响着年轻一代的设计师,服装材料中也出现了很多高科技材料,快时尚到3D打印,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冲击着传统文化的发展,但是设计师同样还要清晰的认识到,时代变化发展如此迅速,今天的现代化设计也是明天的传统设计,传统文化的兼收并蓄和融会贯通不仅表现在对新旧事物的模仿上,更应该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核和创新形式,着才是装饰民族化在服装设计中的新的价值走向。人性化价值的体现也是童装设计师在设计童装作品时应充分考虑的创新点。

“以人为本”结合民族化的装饰元素的设计理念要求童装设计师把注意力集中在儿童身上,设计中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心理需求也是童装设计中的主要价值走向,虽然高科技网络数字化时代增强了社会的物质技术,但在信息化社会里网络虚拟空间阻断了人们真实密切的交流,反而强化了孤独、私人、虚荣的生活方式。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童装设计于是承载了父母对孩子爱的体现,冷漠呆板的民族化设计不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受欢迎的童装设计作品一定是有创新点和亲和力的,既追求人性化与个性化,又结合感性和理性的思维还最大限度的提升功能性和创新价值。优秀的童装作品一定能在装饰民族化设计中体现真善美。传统美学的精华是意蕴美,设计师对民族化装饰的创新性的运用,和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至关重要。童装设计中的意蕴美应该上升到审美和思想的高度,而不仅仅是设计元素的简单的堆砌。童装设计中呈现的装饰民族化的设计思维应该是多元的,比如牡丹图案的直接运用,立领和斜襟的服装结构的直接运用,装饰民族化新的价值走向应该以更有冲击力的形式表现出来,童装设计师应该要把别人察觉不到的思想意识,准确犀利的表达在设计中,留神于型外且不局限于形内,现代设计中巧妙的融合传统文化精髓。

5装饰民族化设计在童装中的人文情怀体现

服装交流是精神交流的桥梁,童装是对孩子的爱的体现,是情怀的感知,童装中的民族化设计又是文化与设计的交融。社会的进步使得人们健康意识和文化认知不断提高,需求也逐步增强,童装设计更需要在个体生理和心理满足的基础上,融合更多传统文化和技艺,不断优化创新。人文要素的强化是现代服装设计的发展趋势,消费层次的细化对设计的本土化个性化要求更加多样,同样现代服装设计同样可以提高人们的精神功能,童装设计中加入民族化装饰不仅能满足消费者人文情怀的表达还能有一定程度的升华。童装的功能伦理化人文情怀体现在材服装材料的选择上,天然的棉麻丝毛,加上无毒抗菌纤维,为儿童的身心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其次以历史人文等民族化的素材结合现代立体化的设计将承载和传递更多文化信息,可见性的装饰民族纹样图案等艺术形式经过二次改良后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更能被年轻消费者接收,从而彰显出装饰民族化设计在童装中的人文表达。

部分设计师会对传统和本土文化有一定的误解,觉得传统的就是老的旧的,没有兴趣不愿追随,任凭它被遗忘被忽视,反而一再的追捧外来的流行的文化,这是错误的,我们应该珍惜我们的文化,珍惜我们伟大的汉民族保留下来的思想、情怀,我们也看到非遗文化逐年递减,我们传统的东西反而被他人所用,甚至被他们奉为流行和经典,设计师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传统元素更加考验设计师本身的背景和人文素养,这样,现代设计师对自身的传统文化的积累和深入学习就更加重要了。童装设计师在自身文民族化的积累提升中赋予童装具有浓郁现代设计时尚感的新样式和新图案,会使得设计中古老的装饰元素脱胎换骨,进而反其道而行之,成为他人追求的“时尚”,走在时代的前沿,使得时尚也变得深刻而有内涵,这种传统元素的新的形式、新的使用方式、新的搭配方式更能够烘托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骚。通过“民族化”的“现代中国风格童装”,尤其是经过科学,合理改良的传统服饰,配合人文情怀的设计思潮,必散发出无穷的魅力。传统民族文化要传承有人,才能使得设计更充分的体现人文情怀,注重培养后备服装设计人才也是服装教育企业关注的问题,我国服装行业发展地域性差异很大,服装行业内模仿抄袭现象泛滥,缺乏原创设计给企业带来很多阻碍,甚至有些服装企业根本没有自己的设计部门。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当今市场上传统服装产品越来越雷同,不同档次、同风格的童装商品遍布市场。这种盲目抄袭、跟风的心态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万不可取的,加大在服装设计、创新方面的投入才能够使得童装市场健康发展。

6结语

随着时代的变化,民族特色终将以他特有的韵味博得各国设计师的青睐,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现代社会的高度发展,必将伴随着现代人的着装理念和着装水平的极大的提升。新兴人类不再去一味盲目地去追赶潮流,时尚宠儿也不仅将服饰作为一种时代潮流;反而会更多关注服饰蕴含的文化内涵。于是,传统民族特色的元素符号开始被关注,包括这些元素在服装款式、面料、色彩、服用性能等方面的运用被大众接受。诸位设计师对传统服饰文化元素的借鉴运用,以及新材料的创新和面料肌理的二次再造,还有面料性能上的不断突破都让我们看到了对设计的热爱。我们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能看到传统元素的运用的例子,这一切都表明了在当下,年轻的消费群体对服装的要求并不仅仅局限在对时尚潮流的追赶上,同时对本土化的民族服饰也有发自内心的喜爱。

参考文献

[1]李仙玉.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4,3:100.

[2]张卓然.浅析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1,8:106.

[3]柳文艳.现代服装设计中传统元素设计的启示[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5:43-45.

传统文化创新范文第8篇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稳定的民族文化。说它是稳定的,是因为它有相对的不变性,能够超越时代的限制而延续不断。比如过春节、祭祖。我们说它是传统文化,就意味这一文化具有稳定性和相对的不变性,否则它就不是传统的。历史上存在而今天不存在的文化现象就称不上是传统文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是从古延续至今的文化,而不只是过去的文化。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在历史的长期发展中,不同的民族会形成不同的思想、习俗、道德、政治、宗教和哲学等观念和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些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汇合成一个民族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即是以汉族为主体而由多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精神风貌。

自然,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从地域上说,有吴越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荆楚文化等等;从流派上说,在先秦有儒、道、墨、名、阴阳、法六家的不同,汉魏以后,又出现儒、道、佛三教的鼎立。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整体上是指以儒家文化为主,而佛道文化为辅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

与世界上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其积极和消极的部分一样,中国传统文化亦有其精华和糟粕。不能只看到精华而看不到糟粕,或者只看到糟粕而看不到精华。应该看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精华和糟粕各居其半,没有轻重,而是精华是主,糟粕是次,精华是根本,糟粕是枝叶。我们的民族在几千年中形成的文化,如果糟粕多于精华,或消极同于积极,那么,我们的民族还算是伟大的民族吗?在世界上,还没有出现过一个民族文化很糟而民族却很伟大的怪事。正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在主流上是健康、积极、向上的,它才孕育了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向上的国民品格。故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而不屈,受尽曲折而后强。

需要指出的是,文化虽然是为人类所创造的,但它反过来却有塑造人、培养人的功能。从根本上说,人类所受的教育,也就是文化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孔子似乎早就认识到这一点。《论语》载:孔子尝独立,其子孔鲤趋而过庭。孔子问道,学诗了吗?孔鲤回答说,还没有呢。孔子说,不学诗,你就无法与人沟通。于是孔鲤退而学诗。另一天,孔子又独立,孔鲤趋而过庭。孔子又问:学礼了吗?孔鲤回答说,还没有呢。孔子说,不学礼,你就无法立身。于是孔鲤退而学礼。诗、礼都是我国古代重要典籍,孔子深知它对于塑造人格品德的重要性,故一再指点孔鲤学诗学礼。《论语》又载,孔子经常说的,是诗、书、礼。又说:如让我多活几年学习易经,我就不会有大过错。所以,诗虽是古代的诗歌,儒家却谓之诗教;礼虽是道德规范的汇编,儒家却称为礼教;易虽是古代占卜的书,儒家却叫做易教。利用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教人育人,这可以说是孔门道德教育,亦即今天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特征。此后的儒家皆继承孔子这一以中国传统文化育人的做法,由是形成了中华民族十分重视以传统文化教人育人的传统。

在上一世纪中国大陆忽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时候,在海外倒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在新加坡,政府不仅频频开展“礼貌运动”、“敬老周运动”,还邀集海外专家编写《儒家伦理》,用作中学伦理道德的教材。其主持者刘蕙霞博士在谈到开设这一课程的初衷时说:“新加坡在这二十多年来,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一个工业化和现代化社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旧的传统观念被冲淡了,而新的价值观念还未确立起来,加上新加坡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外国文化和价值观能够自由传播,容易影响青少年的思想行为。在这种环境里,不少关心年轻人道德观念的人,都深觉年轻人有过分西化的倾向。纠正这种偏差以及加强学生的价值观念,便成为教导儒家伦理的一个特殊任务了。”刘蕙霞博士充分认识到儒家伦理的教化功能,她想通过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的教育,去纠正年轻一代过度西化的倾向,以促进新加坡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与新加坡类似的还有日本、韩国等国,他们都不排斥儒家文化,相反都比较注重儒家伦理道德的教育。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并不与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相矛盾。相反,它可以推进现代社会发展的进程,把中国传统文化排斥在思想政治教育之外,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二、排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原因

在上一世纪80年代以前,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排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最大理由,是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冲突的。“五四”以来的全盘西化论者认为,中西文化差异的实质就是落后和先进的问题,即是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代的落后文化,而西方文化是现代的先进文化,因此中国社会欲求其出路,不能不实行“全盘西化”,胡适在《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中说:“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又说:“不要怕丧失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无论什么文化,凡可以使我们起死回生,返老还童的,都可以充分采用,都应该充分收受。”因此要现代化,只能全盘西化。至于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那也是整理归档而已。为此,胡适提出了整理国故的口号。

“五四”时期胡适一派的这一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此后的西化论者。1986年,有学者在《文汇报》发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要求十大冲突》一文,列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观念与现代民主思想的冲突,贵贱等级原则与现代平等原则的冲突,中庸思想与现代竞争原则的冲突,如此等等。在一些学者撰著的《中国文化概论》里,亦不乏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有种种冲突。在港台,更有不少西化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是矛盾的。如此,还不能抛弃中国传统文化吗?还能再用中国传统文化去教育新一代吗?

平心而论,“五四”以来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育人价值的知识分子,虽然他们的主观动机也是想使中国迅速进入现代化国家,说他们是“洋奴”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他们也未尝不爱国。但是在理论上,他们至少犯了两个错误。一是把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固然是产生和形成于封建社会,带有不少对今天来说是糟粕的东西,比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之类。但是产生和形成于封建时代的文化并不等于是封建文化,即使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家、文化人,他们的思想,除了反映封建地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的一面外,还有反映我们整个民族的利益和要求的一面。比如,当我们的民族遭受外来侵略时,他们所表达的那种不屈服于强敌,忠于民族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就绝不能说只是封建地主阶级的,而不属于我们整个民族的。在阶级社会里,既有阶级的对立,各个阶级有各个阶级的不同思想,但不同的阶级又是生活在同一社会共同体中,又有着共同的利益。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等同于封建地主阶级的文化。

其二,是他们把现代化完全等同于“西化”。固然,西方国家走在现代化的前列,或者说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率先进入了现代化。但是世界上各个民族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的模式并不相同,因为它们现代化所依据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德国有德国的现代化模式,美国有美国的现代化模式,俄罗斯有俄罗斯的现代化模式,亚洲四小龙有亚洲四小龙的现代化模式。以新教伦理为主导的西方国家能进入现代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亚洲四小龙亦能进入现代化。把现代化等同于西化,这就抹杀了各个国家现代化所凭借的不同社会背景,否认了现代化只是自己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而不是别一民族、国家的现代化。正如一个人要达到健康的目的,只能从本人的身体出发,虚则补,热则散,寒则温,而不能用同一方剂一样。

从根本上说,上一世纪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的深层原因,是在于我们国家的贫穷落后。中国在明代中期以前,无论在经济、科技、文化方面都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像郑和从永乐三年(1405年)开始的七下西洋,在当时的世界是绝无仅有的壮举。这比哥伦布1492年横渡大西洋早了八十多年,比麦哲伦1519年开始的环球航行早了一百多年。但是15世纪以后,中国却落后了。此时英国已进入工业革命时期,而中国却依然以农业立国。逮至鸦片战争前夕,和欧洲先进国家相比,中国无论在经济、科技、军事、文化方面,都落后了整整一个时代。八国联军侵略北京时,他们用的是洋枪洋炮,而义和团用以抵抗的,依然是大刀长矛,外加道教的符箓。这又如何能抵抗住联军的入侵?民国以后,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差距拉得更大。指出:“解放前五十多年间,全国除东北外,钢生产一直只有几万吨;加上东北,全国的最高年产量也不过是几十万吨。在一九四九年,全国钢产量只有十几万吨。……旧中国几乎没有机器制造业,更没有汽车制造业和飞机制造业。”这种情况,在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看来,原因是中国古老的儒学和文化造成了社会的滞后。“五四”时期,他们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在当时虽起到振聋发聩的解放思想的作用,但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未能从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上探讨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依然是一种文化决定论的思想。

其实,中国在近代以后的落伍,决不是什么传统文化的罪过。在世界率先进入现代化的国家里,美国由于开国晚,固然谈不上有多少传统,但英国、俄罗斯亦是有很深的文化历史传统的国家,而他们在进入现代化的时候,并没有反传统。东亚四小龙是有很深的儒家文化传统的,但儒家文化并没有阻碍这些地区或国家的现代化。相反,在国际学术界,倒有不少人认为是儒家文化促成了他们的现代化,以至把他们称为“儒家资本主义”,以区别于欧美型的资本主义。可见,根本不是什么传统文化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而是贫穷落后的国情使人误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起飞,综合国力的日渐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重视传统文化也就势所不免。从历史的维度看,没有一个经济上处于强势的国家是蔑视自己国家文化传统的,英国是这样,俄罗斯也是这样。中国自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提高,弘扬传统文化已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共识,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能解放思想,依然把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家的现代化加以对立,不能把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纳入我们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我们的民族精神,那我们就要犯历史性的错误。

三、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我国建国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只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教育,而排除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而且往往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批判中国传统哲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加以对立。

其实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对立的两种文化。不但不对立,而且可以融为一体,也必须融为一体。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外来思想,它要在中国这一富有传统文化的国度里扎根、生长,只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才有可能,这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中国化。从根本上说,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后的理论成果。这一点,现在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

最近十多年来,许多高校都认识到必须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复旦大学2006年在全校开展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邓峰在复旦《通识教育师生谈》中说:“我以为,复旦应该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加大力度,毕竟复旦本身就有深厚的人文积淀,能够在此锦上添花。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饱含爱国爱民的思想和道德立身的思想等;因此,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做到和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密不可分,这对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大有裨益。”正因为全校师生有这种认识,复旦大学从2005年开始在全国率先成立以通识教育为中心的复旦学院和通识教育研究中心。

东南大学是在全国比较早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高校。学校党政领导对全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全力支持。东南大学的人文素质讲座从1998年开始,一直坚持至今,2007年还编出了《人文通识讲演录》。东南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得到了全国各地著名学者的广泛支持,十多年来,全国各地人文领域的著名学者几乎都到东南大学作过讲演。同时也受到全校学生的热烈欢迎。生物医学工程系的王遵亮博士在一封信里写道:“我在东大学习生活和工作已近七年,自从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以来,无论在读本科、研究生期间,还是工作时期,只要有空,我都积极参与,从中受益颇深。我能够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这项长期文化工程所具有的魅力,以及它给学校所带来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潜移默化的,它给我们的学生时代留下的是一笔永恒的精神财富,同时也使我们的教育观念不断创新。”东南大学把人文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可以说是这些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如今不少学校都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讲授中华元典如《周易》、《诗经》、《楚辞》、《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荀子》、《韩非子》等等,在讲解原典中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使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修身的熏陶,从根本上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正确的处世态度。

当然,对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的认识,各校并不一致。各高校学生的认识也不相同。整个地说,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依然不够,特别是在以工科为主的院校,更是如此。2005年10月10日,《中国教育在线》发表海南大学一位同学有关大学生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最后统计显示,有五成的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失去兴趣,二成人无所谓,二成人走中间派,仅有一成的大学生关心传统文化。”作者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已经远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兼爱、非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熏陶,反而是深受‘我有我个性’和‘我行我素’的西方文化左右,使得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面临严重的困惑和思想道德开始变异的不利局面!”其他学校也有类似的情况,这就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严峻的任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充实和丰富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现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十七大的这一号召,也是我们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指针。弘扬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道德思想,如爱国爱民、天下为公、敦厚信实、勤劳勇敢、先义后利、团结一心,自强不息等等,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任务。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必须身体力行,不容稍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