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范文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范文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互构理论农村义务教育农民

一、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方式落后。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方式依然是以课堂传授为主,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加学生接受课堂教育的时间、巩固学生的文化基础。但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显得落后了,重课堂而轻实践的教育方式易导致学生的知识范围狭窄。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开拓思维模式,这是建设新型农民的巨大阻碍。另一方面,农村义务教育缺乏多媒体教室、现代化操场等先进的教育设施。这些教育设施的落后使教师缺乏教育创新的载体,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教育内容单一。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主,据笔者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农村学校的课程依然围绕升学考试设置。授课内容依然固定在所谓的“主科”即语数外等科目,而所谓“副科”的音乐、体育等课程则理所当然的让位于“主科”。长期枯燥单调的课程学习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应试教育没有注重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动手能力等的培养,而这正是造成当代学生社会生存能力欠缺的重要原因。

3.学生流失严重。近年来,农村学生的辍学、流失率偏高,初中生辍学率有所上升。我国农村教育虽已经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但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学生流失仍然比较严重。学生较早的脱离学校教育固然能给家庭带来一时的负担减轻和收入增加,但却不利于其长久的发展和进步。

4.教师队伍建设落后。“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是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的直接参照物和重要决定因素。目前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教师流失严重,数量不能满足教育之需求。第二,教师授课水平差,责任心不强。

二、农村义务教育落后的原因分析

1.政府职能缺失。政府作为农村义务教育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在农村义务教育建设中起主导作用。政府职能的缺失是导致农村义务教育落后的基础性因素。政府职能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育体制不完善。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新体制。与之前村镇主导相比,以县为主确实能更好协调县级区域教育资源,减少乡镇教育负担。但随着社会转型加剧,各个地区贫富差距加大。以县为主就不能合理协调更大范围的教育资源,这就直接导致了部分贫困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落后。

第二,城乡二元体制依然存在。城乡二元经济制度的种种设置与安排,使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突出的“城市优先取向”,在表现出不平等的同时拉大了城乡差距。建立在城市学校基础之上的办学标准,自然出现了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特征:先城市后农村,先重点再普通,先市民子弟后农村子弟,以城市和市民为中心,以农村和农民为的教育资源配置路线。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义务教育的落后就是一种必然现象了。

2.农民自身原因。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化以及受传统落后观念的影响,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思潮开始出现。很多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而排斥教育。另一方面,部分学校教学质量差,教育方式落后,导致学生缺乏上课的动力。另外,二元体制下,各种社会教育资源开始集中化向城镇靠近,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这就导致了农村学生辍学,上不起学的现象的出现。

三、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对策分析

1.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第一,推进公共教育财政体制创新。现有的农村义务教育资金保障体制主要是“以县为主”。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以县为主”的资金保障体制与农村义务教育溢出效应是不相协调的。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要增加中央政府在教育方面的转移支付,另一方面,应赋予地方政府在义务教育方面适当的权限。在具体管理事务上仍然“以县为主”,在教育资金方面,要由“以县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国为主”。

第二,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政府职责划分不明已成为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的阻力,当前各级各类政府职责划分不明的问题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省级政府不能有效发挥积极作用,造成中央政府越过省级直接对基础教育进行统筹,这种直接的统筹和管理措施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另一方面,乡镇政府办学积极性不高,造成其在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中的缺位。学者们提出的改进措施包括:科学界定各级政府的管理重心,明确改革的重点;强化中央和省市政府的统筹规划职能,构筑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平台;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等等。

第三,建立农村义务教育考评和监督机制。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而应该变成实在的行动,这就要求建立相应的考评和监督机制。把农村义务教育建设作为考核干部的一项重要指标,使农村义务教育建设形成长效机制,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建设落到实处。

2.充分发挥农民自身作用

第一,促进农民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要让农民充分意识到自己在新时期的角色定位不仅仅是农业劳动者,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建设者。而新的角色定位不仅要求农民掌握农业劳动技术,更需要掌握新时代所需要的科学文化技术,而农村义务教育就是农民学习科学文化技术的根本所在。

第二,改变农民对教育的认识。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农村义务教育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支点。在此过程中,农民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受众群体对教育的认识是至关重要的。而针对目前出现的读书无用论,更应从农民自身的认识着手,加强宣传力度和激励方式,从根本上扭转农民对教育的认识。唯有从根本上让农民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克服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参考文献:

[1]原春琳.中高级教师配置不平衡农村教师工资偏低[N].中国青年报北京,2008-12-16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互构理论;农村义务教育;农民

一、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方式落后。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方式依然是以课堂传授为主,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加学生接受课堂教育的时间、巩固学生的文化基础。

但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显得落后了,重课堂而轻实践的教育方式易导致学生的知识范围狭窄。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开拓思维模式,这是建设新型农民的巨大阻碍。另一方面,农村义务教育缺乏多媒体教室、现代化操场等先进的教育设施。这些教育设施的落后使教师缺乏教育创新的载体,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教育内容单一。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主,据笔者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农村学校的课程依然围绕升学考试设置。授课内容依然固定在所谓的“主科”即语数外等科目,而所谓“副科”的音乐、体育等课程则理所当然的让位于“主科”。长期枯燥单调的课程学习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应试教育没有注重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动手能力等的培养,而这正是造成当代学生社会生存能力欠缺的重要原因。

3.学生流失严重。近年来,农村学生的辍学、流失率偏高,初中生辍学率有所上升。我国农村教育虽已经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但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学生流失仍然比较严重。学生较早的脱离学校教育固然能给家庭带来一时的负担减轻和收入增加,但却不利于其长久的发展和进步。

4.教师队伍建设落后。“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是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的直接参照物和重要决定因素。目前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教师流失严重,数量不能满足教育之需求。第二,教师授课水平差,责任心不强。

二、农村义务教育落后的原因分析

1.政府职能缺失。政府作为农村义务教育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在农村义务教育建设中起主导作用。政府职能的缺失是导致农村义务教育落后的基础性因素。政府职能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育体制不完善。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新体制。与之前村镇主导相比,以县为主确实能更好协调县级区域教育资源,减少乡镇教育负担。但随着社会转型加剧,各个地区贫富差距加大。以县为主就不能合理协调更大范围的教育资源,这就直接导致了部分贫困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落后。

第二,城乡二元体制依然存在。城乡二元经济制度的种种设置与安排,使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突出的“城市优先取向”,在表现出不平等的同时拉大了城乡差距。建立在城市学校基础之上的办学标准,自然出现了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特征:先城市后农村,先重点再普通,先市民子弟后农村子弟,以城市和市民为中心,以农村和农民为的教育资源配置路线。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义务教育的落后就是一种必然现象了。

2.农民自身原因。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化以及受传统落后观念的影响,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思潮开始出现。很多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而排斥教育。另一方面,部分学校教学质量差,教育方式落后,导致学生缺乏上课的动力。另外,二元体制下,各种社会教育资源开始集中化向城镇靠近,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这就导致了农村学生辍学,上不起学的现象的出现。

三、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对策分析

1.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第一,推进公共教育财政体制创新。现有的农村义务教育资金保障体制主要是“以县为主”。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以县为主”的资金保障体制与农村义务教育溢出效应是不相协调的。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要增加中央政府在教育方面的转移支付,另一方面,应赋予地方政府在义务教育方面适当的权限。在具体管理事务上仍然“以县为主”,在教育资金方面,要由“以县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国为主”。

第二,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政府职责划分不明已成为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的阻力,当前各级各类政府职责划分不明的问题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省级政府不能有效发挥积极作用,造成中央政府越过省级直接对基础教育进行统筹,这种直接的统筹和管理措施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另一方面,乡镇政府办学积极性不高,造成其在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中的缺位。学者们提出的改进措施包括:科学界定各级政府的管理重心,明确改革的重点;强化中央和省市政府的统筹规划职能,构筑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平台;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等等。

第三,建立农村义务教育考评和监督机制。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而应该变成实在的行动,这就要求建立相应的考评和监督机制。把农村义务教育建设作为考核干部的一项重要指标,使农村义务教育建设形成长效机制,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建设落到实处。

2.充分发挥农民自身作用

第一,促进农民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要让农民充分意识到自己在新时期的角色定位不仅仅是农业劳动者,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建设者。而新的角色定位不仅要求农民掌握农业劳动技术,更需要掌握新时代所需要的科学文化技术,而农村义务教育就是农民学习科学文化技术的根本所在。

第二,改变农民对教育的认识。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农村义务教育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支点。在此过程中,农民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受众群体对教育的认识是至关重要的。而针对目前出现的读书无用论,更应从农民自身的认识着手,加强宣传力度和激励方式,从根本上扭转农民对教育的认识。唯有从根本上让农民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克服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参考文献:

[1]原春琳.中高级教师配置不平衡农村教师工资偏低[N].中国青年报北京,2008-12-16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供给主体;政府;市场;第三部门

Abstracts:SincethefoundingofPeople’sRepublicofChina,thesupplysystemofruralcompulsoryeducationexperiencedtheevolutionoffiveperiods,thefirstproblemforruralcompulsoryeducationtosolveiswhoshouldbeinchargeoftheruralcompulsoryeducation.Aftermanyperiodsofreform,however,theinsufficiencyofsupplyanddemandofruralcompulsoryeducationexistsandtheimbalanceofthesupplyisobvious.Intheprocessofthenewsocialismvillagereconstruction,inthefaceofthedifficultiesinthedevelopmentofruralcompulsoryeducation,thechoiceofthemainbodyofthesupplyofruralcompulsoryeducationmustbefurtherclarified.

Keywords:ruralcompulsoryeducation;mainbodyofsupply;government;market;thethirddepartment

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演变的路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了大量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其中有不少直接涉及农村义务教育体制问题。1985年中共中央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2001年国务院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三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文件。据此,可把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相关政策的演变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65年):基础教育体制起步阶段。建国初期,确立了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实行国家办学、财政单一供给的管理模式。

第二阶段(1966—1976年):基础教育体制受到冲击。“”的十年,基础教育体制受到了冲击,并造成严重损失,但是仍然实行国家办学、财政单一供给的管理模式。

第三阶段(1976—1984年):教育体制尚待重建时期。改革开放后,教育领域改革的重点是重建高等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1984年底国务院《关于筹措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的通知》,首次提出了“乡人民政府可以征收教育事业费附加”,并将附加率的决定权交给乡政府。农村中小学办学经费的解决思路是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中央和地方要逐年增加教育经费,厂矿、企业单位、农村合作组织都要集资办学,还应鼓励农民在自愿基础上集资办学和私人办学”。

第四阶段(1985—2000年):“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时期。1985年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在实践中,这种“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教育体制转化为“县办高中、乡办初中、村办小学”的办学模式。但由于“财政大包干”体制自身的弊端以及20世纪90年代后乡镇企业走向势弱,使得农村义务教育供给面临窘境,“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教育体制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逐渐暴露出其弊端。[1]199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为民营资本供给农村义务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并使民办义务教育发展迅速,形成了多渠道筹措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体制。

第五阶段(2001—2005年):“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体制时期。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并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同时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的管理上收到县”。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要求“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这次改革把“明确中央与地方的责任作为重点”,同时提出“经费省级统筹,管理以县为主”,目的是要“构建起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新机制”。这次政策上的重大调整,深化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供给体制。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明确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省级统筹、县级管理的体制,并进一步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捐赠的方式供给义务教育,为以捐赠为代表的第三部门供给农村义务教育从制度上提供了保障。

二、农村义务教育供给面临的困境

(一)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面临困境

近年来教育投入和资源分配不断向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形式倾斜,从教育经费的投入来看,义务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或重视不够。从1998年到2003年,高等教育经费的增速高达213.26%,而普通小学教育经费仅增长了71.32%,初级中学教育经费仅增长了89.11%,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高等教育经费的增长。在各类学校教育经费绝对额增长的同时,需要注意到义务教育经费在教育经费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1998年到2003年,普通小学教育占教育费用的比重下降了7.8%,初级中学教育占教育费用的比重下降了1.75%;其中农村普通小学教育占教育费用的比重下降了3.8%,农村初级中学教育占教育费用的比重下降了1.74%。[2]

教育投入向高等教育倾斜使义务教育经费增长缓慢,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向城市倾斜又造成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增长难以满足其自身发展需要。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事业发展经费短缺,供需缺口较大,发展后续动力不足。

(二)义务教育城乡差距大

随着农村义务教育普及,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不断提高,全国2001年达到了99.1%,城市高于农村接近1个百分点。然而由于学龄前儿童基数庞大,全国应上学而未入学的儿童达到114万人,城市只有13万,农村高达101万人。比较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生均经费情况,1996年城市小学生均经费为466.4元,是农村小学生均经费的1.6倍;2001年城市小学生均经费达到971.5元,城市是农村1.7倍,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初中生均经费差距大于城乡小学生均经费差距,1996年城市初中生均经费为1267.1元,是农村的1.5倍;2001年城市初中生均经费上升到1708.4元,与农村的比例扩大到1.7倍。政府财政预算对缩小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预算外政府投资和其他渠道投资扩大了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3]

(三)农村义务教育地区差距大

从小学生辍学率来看,西部省份小学生辍学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例如自治区的小学生辍学率接近3%,青海、贵州和甘肃等省的小学生辍学率都在1%以上。2001年初中辍学率超过3%的5个省区为、安徽、广西、海南和甘肃,多数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4]

农村小学和初中的生均经费在地区之间差距更大,中西部绝大多数省份人均教育经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投入不足和教育达标形成的债务问题,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及教师工资发放等问题在许多西部地区都难以解决。

三、关于农村义务教育供给主体的几点思考

纵观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制度变迁的历程,可以看出历次农村义务教育改革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由谁来负责为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资金。但是为什么经过多次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仍然存在供需缺口,且供给不均衡问题突出,我们不得不对农村义务教育供给主体选择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一)政府是不是农村义务教育供给的主体?

根据萨缪尔森(Samuelson)给出的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5]——公共产品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义务教育是具有非竞争性和较强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一方面,从公共产品的性质来看,政府应当供给公共产品,农村义务教育也是如此。在农村义务教育产品提供中,由于农村义务教育的外部性是非排他的,个人无法通过交易的方式把外溢效应内在化,或者组织这种交换(市场)的交易成本太高,导致农村义务教育提供者从其经济行为中产生的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与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无法对等,农村义务教育因此供给不足,达不到完全竞争市场所产生的帕累托效率状态,即存在市场失灵。另一方面,从各国的实践来看,义务教育的供给是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义务教育的发展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要使经济有持续发展的动力,政府必须承担起供给义务教育的责任。

(二)哪一级政府是农村义务教育的第一负责人?

按照受益范围分,公共产品分为全国性公共产品和地方性公共产品。凡本国的公民或居民都可以无差别地享用其所带来利益的公共产品为全国性公共产品,需由中央来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收益范围局限于本地区以内,适宜由地方政府提供。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主要在县级政府,理由是农村义务教育是地方性公共产品。从表面上看,农村义务教育的受益覆盖范围主要在地方区域——县乡,然而由于义务教育并不能给地方带来具体的经济收益,义务教育的收益更多表现为公民社会道德水平提高、文化素质改善等有助于增进社会整体利益的方面,因此它更像是一种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即便把农村义务教育视为地方性公共产品,它也是一种外溢性很强的地方性公共产品: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城乡差距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趋势明显;另一方面,享受义务教育的农村学生往往在毕业以后就通过上大学等途径在较大区域内或者在全国范围内流动,且绝大多数农村生源的大学毕业生留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就业。两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村义务教育的收益外溢。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尤其是较低一级地方政府自然缺乏投资义务教育的积极性。因此,如果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义务教育投资往往会出现以拖欠、减拨为特征的政府责任转嫁现象,其结果就是政府公共服务提供不到位。

从目前的政府间事权划分状况看,县乡政府(财政)承担了主要的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尽管2002年进行了管理体制调整,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由乡镇上移到县级财政统一发放,但是农村义务教育仍然实行“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县级财政仍然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支出责任。与此同时,分税制改革以来,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我国县乡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大,县乡财政总体实力不断增强,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县乡财政的困难与日俱增。取消农业税后,虽然中央对基层各类转移支付趋于增加,但县乡财政困难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因此,在县乡财政面临问题的同时让其负责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使其存在“有心无力”之嫌。根据基本公共服务的最低供应原则,即任何公民无论居住哪里都应当获得同等的最低水准的基本公共服务,当某些地方政府由于经济不发达而不能保证本地居民在正常条件下获得与其他地区同等的最低的基本公共服务时,上级政府有责任在财政上帮助那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政府。

由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从公共产品的收益范围看,农村义务教育接近于全国性公共产品或者外溢性很强的地方性公共产品,应该由中央政府承担主要责任;从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看,在县乡政府面临财政困难的背景下,由中央、省级政府供给农村义务教育更为合理。理论上讲,基层财政最贴近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更容易获得农民对公共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信息,而且这些信息由基层财政使用不会出现因政府间信息传递而可能发生的信息失真,更便于高效地安排公共支出。相比之下,许多公共产品由基层财政供给较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安排有明显的优势。因此,从供给效率来看,县乡政府可以具体负责农村义务教育的“生产”,但是农村义务教育资金应该以中央、省级政府提供为主,可以通过农村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的形式交由县乡政府具体“生产”农村义务教育产品。

(三)市场(民营资本)可否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供给主体之一?

首先,农村义务教育虽然是具有较强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但是农村义务教育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可以实现排他。如果一种产品与劳务同时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和消费的非竞争性,但在技术上可以排他,在排他成本较低的条件下,这类物品或劳务可以通过市场提供。实践证明,民办教育完全可以实现义务教育产品的排他,2005年全国共有民办普通小学6242所,在校生388.94万人;民办普通初中4608所,在校生372.42万人。[6]

其次,农村义务教育供给的政府失灵为市场进入提供了空间。公共选择理论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关于“政府失灵”的完整理论,对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反思,认为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公共决策失误、内在性与政府扩张、官僚机构的低效率和寻租及腐败等几个方面。政府提供农村义务教育时也会产生某些失灵现象,例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县、乡(镇)地方政府承担了义务教育责任,农村义务教育实施的好坏自然是本级政府的工作目标之一,也是考核、评价下级政府工作目标实现与否的重要指标。与其他工作目标一样,农村义务教育的推行与地方政府官员及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而与权力范围、职称、薪金、福利、升迁等直接相连,成为官员和部门发挥其工作职能的重要因素。换言之,在这种内在目标驱使下,县、乡(镇)政府部门及其官员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就其决策或实施,都不免从本部门利益(比如争取业务开支预算、上级补贴等)和官员自身利益(比如个人政绩、待遇、连任、升迁等)出发,从这一角度看,某些地方政府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目标已经偏离了义务教育的公平、公正、提高国民素质等公益性目标。

因此,由于义务教育供给可以排他,而且政府供给农村公共产品存在失灵现象,这些都为市场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供给主体创造了条件。在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民营资金进入农村义务教育供给的同时,由于民办教育的出发点是盈利,加之民办教育管理者、办学者的水平不一,政府应该依法加强对民办农村基础教育的引导和管理。

(四)第三部门可否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供给主体之一?

第三部门是提供公共物品的私营机构。市场失灵论认为,由于公共物品具有不可分割性和排他性,使得购买公共物品的人无法阻止别人享用公共物品;既然“免费搭车”现象存在,那么,愿意花钱购买公共物品的人肯定不多,这样就会造成公共物品的匮乏。可见,公共物品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来提供。另外,外部性很强的物品、可能产生自然垄断的物品和从收入分配角度观察不应该由市场决定的物品(如住房),也不应该通过市场机制提供。市场失灵说明政府干预的必要。但是由于公众对公共物品需求差异的存在,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时往往倾向于满足大多数处于中间状态的受众的选择偏好,而一部分人对公共物品的超量需求和特殊需求得不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具有拾遗补缺功能的第三部门应运而生,它可以为对某些公共物品需求量较大的人提供额外的补充,为需求特殊的人提供适宜的公共物品。

当今,世界各国第三部门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义务教育的供给是其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我国义务教育的供给中,第三部门也已经发挥重要作用。第三部门可以很好地弥补政府供给农村义务教育资金不足和政府失灵的问题,在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上具有发挥其作用的广阔空间,可以成为农村义务教育供给的主体之一。但是,由于第三部门资金来源的局限性等问题,其在供给公共产品时存在“志愿失灵”的问题,因此,在农村义务教育的供给上不能过分依赖第三部门。

参考文献:

[1]江文涛.改革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相关投入政策回顾与评价[J].农业经济问题,2006(6):12.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DB].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2005.

[3]教育部财务司,国家统计局人口与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DB].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2002.

[4]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DB].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001.

[5]SamuelsonPaul.Puretheoryofpublicexpenditureandtaxation[M].MargonsandGuitton,PublicEconomics,St.Martin’sPress,1969.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1.1缺乏科学有效的培训机制

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主要的经费来源渠道非常少,主要是靠上级部门拨款。本来财政拨款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很少,而且这些经费还包括学校的教学业务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教学资料印刷,还得用于校舍、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等[4]。造成一部分领导不愿意将有限的经费用于教师的培训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领导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对教师缺乏相应的监督,培训后对其培训效果缺乏及时的追踪和评价[5]。

1.2教师考核缺乏科学性

根据走访发现,大多乡镇是利用教学成绩来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对教师进行考核,很少能利用师德水平或者课堂教学能力方面进行考核。这就表示现在主要利用教学成绩来做为教师考核标准的学校随处可见,这不利于现阶段新课程改革中要求的“发展性教师评价”[6]。另外,大多数学校的考核方法也不科学,没有把家长的意见和学生的评价考虑到考核的范围,学生意见的评价所占比例偏小,这就导致了考核结果的不够客观、有效。

1.3激励机制不健全,教师缺乏热情

在对农村的中小学教师队伍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激励是整个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能对教师的行为进行激励、指导以及帮助,只有遵循激励的基本原则,使激励成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式,才能保证激励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中发挥它本应具有的作用[7]。而在实际中,激励的标准主要是根据教学的成绩和教师的工作量,而非是根据学校的整体绩效,这就导致教师的发展缺乏了现实性,无法让教师对学校产生归属感,无法让教师的工作得到有效的保证。在山区农村,教师的物质激励缺乏,奖励太少是主要的问题之一。

1.4教师自身“造血”功能没有得到挖掘

据作者调查所有教师中,能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教师微乎其微,大部分都是回到家中就开始忙着农活,学习的欲望不强,自主学习的能力欠缺。教师自身“造血”功能的欠缺是造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信息匮乏、不能及时更新知识的主要原因。

2加强山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2.1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提高教师待遇

长期以来,经费短缺一直困扰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在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在教育经费的供应和需求问题尤其突出。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的问题上,首先应该增加经费的投入,不应该存在城乡不同的问题,对于困难的地区要多加帮助;其次就是要改善投入的结构,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应该多注重农村地区,大力扶持农民。把基础教育和农村教育作为投入的重点,从而保证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需求。

2.2改变山区农村教师聘任制度,引进优秀人才

健全教师聘任的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对山区农村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设计。合理设计招聘步骤,对于教师招聘来讲还应该严格遵守考试程序和审查程序,严格对待每一个招聘环节及步骤。针对教师考核,做到步骤清晰、程序科学、环节合理同时还要确保各个步骤能够顺利进行。在招聘的过程中,负有义务教育义务的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完成教师的审查工作,避免出现相关人员走后门,权力招聘,情感招聘和互惠招聘现象。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聘任合同的签订制度,保证合作双方的权利不受损失。

2.3完善山区农村教师的培训机制

对培训机构进行健全,加强落实培训责任。开拓培训思路,制定详细培训计划加强对培训经费的监督,规范培训管理,重点督查培训经费的落实情况,确保对培训金额足够落实。管理部门对于不明确、不清晰、不明显的培训活动严格禁止,防止培训工作的低效率。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对举办校长岗位能力大赛、教师素养大赛等各类形式丰富的比赛活动要进行大力提倡。鼓励各个学校开展自主培训、充分挖掘教师的自身“造血”功能。建议教育部门可以配发教师阅读书籍,鼓励教师进行自我培训、网上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完善自身能力,充分挖掘教师的自身“造血”功能。地方学校也可以搭建学习平台,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学习,帮助教师更好的提升自我能力。

2.4构建山区农村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

要树立以教师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首先,应该从思想观念上转变对教师评价的理念,将教师作为评价的主体,将包括政府、学校和各级管理部门在内的评价者作为教师评价的主导力量,对教师个体特征和发展给予充分的尊重,并提供适合个性发展的教师评价方式,帮助教师在自我完善、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体现学校教学根本目标的实现;其次,突出教师评价的个性特点。正确处理业绩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之间的关系,发展性评价是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所提供的全面而有效的指导和服务,要求评价者对教师的发展和内在需要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而这一过程对于教师的业绩评价并不排斥。而科学、合理的教师业绩评价,是发展性评价的科学依据,两者只是出发点不同,而在发展性评价思想的指导下所进行的业绩评价,如果不单纯以奖惩为目的,并非会遭到教师的反感,反而会得到教师的配合和支持。

2.5完善山区农村师资管理激励机制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实证研究表明:新体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解决了教师工资拖欠问题,一些相关的社会矛盾也有所缓解。但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如相当一部分中西部以农业为主的县级政府缺乏足够财力承担农村义务教育支出;现行转移支付制度难以解决目前农村义务教育中存在的经费缺口问题;“一费制”仍没有缓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农村学生公用经费大幅度削减等。2005年12月26日召开的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提出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根据袁桂林(2006)调查,2006年率先实施“新机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经费已经落实到位,学校、学生、教师、家长开始受惠。其他省市如云南、重庆则再次分配地方承担的份额。[2]在此体制下,其价值抉择转变为:

(一)公平优先首先,我国义务教育政策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从明显“城市偏向主义”、忽视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转为优先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弱势群体倾斜;从集中优质资源打造重点校、培育精英的学校教育模式转向重点攻坚尚未“普九”的学校;此外,中央专项转移资金较之“九五”期间投入规模更大,惠普面更广。其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责任逐步上提到“以县为主”“以省统筹”。从制度和法律上保障了最底层的利益———农民不再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主要负担者。而免费义务教育被写入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这也标志着中国义务教育实现了由“人民教育人民办”到“义务教育政府办”的重大历史性转变。[3]再次,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保障机制。明确了各级政府的分担责任,优先照顾了不发达地区,有力地促进了西部贫困地区顺利完成“普九”,保证了入学机会的平等。

(二)注重对效率的探索与实践在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上:一是“撤点并校”,使农村学校初步实现规模办学,以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投资效益和教育质量;二是撤销乡镇教育管理机构以利于实现教育行政管理的简化与优化,减轻乡镇财政负担。尽管在现实中,委托中心学校代行乡镇教育管理机构的职能也会产生新的弊端,不利于各学校的均衡发展,不利于对乡镇中小学、学前教育、成人教育等工作的综合协调。但如何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一条整体效率最大化的路子,仍是当前讨论的焦点。在资金投入的回报上,最能集中体现的是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目标在2007年底如期实现: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从2003年的77%提高到2007年的98%;在410个攻坚县中,368个通过了“两基”验收,其余42个最困难县也按计划要求达到了“普六”标准。

二、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后,遵循一种新的价值观———教育均衡发展

一方面,在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普及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尽管我国的教育公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与社会的需求相比仍然存在较明显的差距和一些突出的问题。如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日益成为关系国家战略的重大问题。仅就农村义务教育来说,“均衡发展”较之“公平优先”的价值有三大特点:一是范围的扩大。从纵向上不仅局限于中西部攻坚地区,而是包括整个农村地区的均衡发展;从横向上包括城乡均衡发展。二是更加追求教育质量的均等。首先是提高农村教师质量,其次是用信息化促进优质资源的共享。可见,今后对农村教育财政的投入主要以提升质量为主。三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育群体的素质,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翟博(2007)将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低水平均衡阶段(追求起点公平)、初级均衡阶段(追求教育过程和教育条件的均等)、高级均衡阶段(追求教育质量的均等)、高水平均衡阶段(追求教育结果的均衡)。他认为,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基本实现了第一阶段目标,进入了初级均衡阶段和高级均衡阶段,这个阶段在整体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还面临困难的情况下,区域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应当成为重要的政策选择。[5]可见,实现均衡发展并非平均化进程,而是要以一定的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条件为基础,既要鼓励因地制宜寻找发展之路,也要扶持薄弱区域。

三、结语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免除

1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政策的制定

1.1政策制定的主体

党中央和国务院是这次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政策制定的主体,正因为有了党和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财政部、教育部等各机构的相互协调与合作,才有了农村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政策的出台和实施。

政府在这方面的努力的具体行动可以追溯到2005年,2005年11月10日,教育部《中国全民教育国家报告》,报告中的措词虽与现在出台的政策内容稍有不同,但也体现了政府对农村教育问题所作的努力;2005年11月16日,全球CEO领袖年会在北京举行期间,财政部部长金人庆透露,中央财政将全面支持农村明年真正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2005年12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提出了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这项政策,以及总理在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决定发出《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随之,此项政策才真正在中国大地上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起来。

1.2政策制定的内容

国务院在2005年底就决定:“一是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二是根据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的合理需要,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本标准。三是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校舍维修改造所需资金,中西部地区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东部地区主要由地方承担,中央适当给予奖励性支持。四是对中西部及东部部分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经费给予支持,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照国家标准及时足额发放。”

1.3政策制定的意义

众所周知,中国的义务教育梦可以追溯到1901年,时任大清头等专使大臣张百熙出使英国归来,被派为管学大臣。此后的百年中,一直努力贯彻义务教育“免费”的观念,只是到真正落实下去的时候,各种名目的收费源源不断,使得百姓仍旧没有享受到义务教育带给他们的优惠,更多的是需要忍受严重的剥削和贫苦的生活。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这个现状仍未改变,中间虽有过基本“免费”的时期,但这种好时期很快就过去了。并且,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中,“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杂费”的口子固定下来,从那时到现在,杂费以各种名目在学生们的缴费单上出现,成为农村乃至城市居民的主要开支之一。所以,此项政策的出台,是一个历史的突破和创新,是新中国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党和政府真正实现为民服务的思想的体现。

同时,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政策的制定也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是党和政府根据现实情况,实事求是办的一件惠及广大农民的好事。坚持了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农民的现状和农民子女的受教育状况的现实出发,使农民真正“减负”了。更重要的是,农民的子女也有了一个公平接受教育的平台。

2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政策的执行

2.1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是实现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的关键环节。现要改变过去教育经费由乡镇县承担大部分的现状,到现在的按照国务院确定的“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改革基本原则,使得中央和省市政府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使政策有力地落实下去。

其次,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是社会教育公平的体现。由于国情的原因,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导致了城乡之间、沿海和边远地区的教育水平的巨大差异,使得贫富差距和全民素质水平参差不齐,这不利于中国整体文化水平、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也是十分的不公平的。再次,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是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国家出台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大幅度增加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旨在使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接着,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已经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另外,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是推进公共财政建立,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农村义务教育是最大的公共事业,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体现,是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方向。

最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将为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新机制建立后,农村学校公用经费将有较大提高,一些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广大校长和教师可以集中精力抓好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将向更高水平迈进。

2.2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措施

(1)明确政府责任是关键。在教育经费的数额和用途上,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使中央地方共同负担,并加大中央财政的投入力度。实行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的分担办法,明晰了中央和地方的经费分担责任,确保由各级政府完全承担起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责任。

(2)经费到位。继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确定,未来五年各级财政将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约2182亿元,中央财政的预算资金到达地方后,将进入专门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而设置的专户,实行“专款专用”,地方在使用预算资金时,应先将方案上报国务院,再按照国务院的命令执行。对于地方财政需提供的新增928亿元经费预算能否如数到位,如果地方财力紧张,中央财政会通过资金调拨、转移支付等手段来保证这部分经费到位。

(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尤以师资队伍素质和水平的提高为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快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要抓住建立新机制的有利时机,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素质。

(4)坚持制止乱收费现象,强化学校的管理。新机制的建立从制度上和源头上为规范农村中小学收费行为,坚决治理乱收费提供了根本保证,并加强对学校的管理力度。

(5)严格管理,使内部制度的程序合法化。要认真做好规划,精心制定工作方案。加强监督检查,对改革资金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专款专用。>(6)强化外部监督力度。除了有国务院的管理、人大对预算的审核批准以及政协的监督,还应呼吁全社会都参与到对这部分预算资金的使用监督当中。

2.3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尽管如此,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依然是低水平、不全面和不巩固的。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方面,仍然存在着各级政府投入责任不明确、总体保障水平偏低、农民教育负担较重等突出问题。这些都制约了农村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另外,一些地方政府不仅对中央部委的相关规定置之不理,连取消教育附加费都在暗中抵制,并且,农村中小学乱收费金额已占涉农乱收费的一半,大大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迫在眉睫。

3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政策的评估和监控

一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固然十分重要,但不可避免的会要对它进行评估和监控,特别是对关系9亿多中国农民及其子女的一项政策,它的涉及面之广、人数之多是空前的,如果政策好,执行也十分到位,那么,受惠的将不仅仅是千千万万农村劳苦大众,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社会的安定与团结,这是一个关系人心向背的问题。况且,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的制定和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也有近两年的时间了,义务教育学杂费的免除也由中、西部的部分地区扩大到了全国的农村地区,因此,政策的实施也该有一定的成果了。现在的任务是不仅要继续贯彻落实此项政策,同时,要加强对它的评估和监控。4结语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浅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

 

《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规定教育管理论文,义务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龙源期刊。本世纪初,我国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教育管理论文,首先解决法律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在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和免费之后,国家明确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教育管理论文,要努力实现让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都“上好学”的目标龙源期刊。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是这样认识的。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龙源期刊。无论是从教育系统内部,还是从教育系统外部教育管理论文,乃至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促进和保障义务教

育的均衡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把工作重心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教育管理论文,把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和改造城镇薄弱学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校际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教育管理论文,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龙源期刊。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艰巨性。必须看到,推进均衡发展的任务比起实现普及的任务来说教育管理论文,更艰巨、更复杂,用的时间会更长龙源期刊。当前教育管理论文,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的不均衡的矛盾仍较突出,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管理论文,将伴随着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异、整体提升教育质量的全过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全过程;推进区域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管理论文,将伴随着解决区域经济社会不平衡问题、提高中西部教育水平的全过程。

三、《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措施

1、要求各地尽快制定本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最低保障线”,凡是低于标准的学校都纳入限期改造计划教育管理论文,保证辖区内薄弱学校逐年减少,逐步使当地所有学校都达到基本要求龙源期刊。2、加强县级政府对区域内教师资源的统筹教育管理论文,通过建立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学科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服务期等项制度,加大城乡教育对口支援力度教育管理论文,强化对农村教师的培训。3、是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保证所有学校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开齐课程教育管理论文,并达到教学基本要求龙源期刊。4、落实各项政策,对弱势群体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

四、努力缩小、城乡老师之间的差距龙源期刊。

1、城乡老师之间的差距。教育部部长周济说:经过60年的努力教育管理论文,我们已经建立起一支有1600万人的教师队伍龙源期刊。现在城乡之间教育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硬件差距也有教育管理论文,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差距就是教师队伍的质量。

2、这几年来教育管理论文,党和政府特别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但是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龙源期刊。我们正在继续努力教育管理论文,一个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周济还说:在很多措施当中,最根本的一条教育管理论文, 已经实施了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龙源期刊。第一,要求义务教育的老师教育管理论文,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老师的工资收入要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当然,绩效工资制度不仅仅是收入的提高教育管理论文,同时也是一次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我们进行绩效考核教育管理论文,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龙源期刊。这项措施是根本性的,当然还有一系列的措施。我们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要吸引社会上优秀的人才当老师教育管理论文,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到基层长期从教教育管理论文,终身从教龙源期刊。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有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农村去从教教育管理论文,同时我们还动员了大批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援,还有师范生到农村实习支教教育管理论文,这样我们就组织了大批优秀教师到农村从事教学工作。下一步要把它制度化,要让老师都能够到农村接受锻炼,同时为农村输送更多的高质量的老师。

3、大力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我们农村现在有几百万老师,我们要大力提高我们的学习和培训力度,使我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大大改进我们自身的质量,能够为农村的孩子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使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单位:南乐县福堪乡六合中心小学 教师;蔡合才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浅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

 

《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规定教育管理论文,义务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龙源期刊。本世纪初,我国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教育管理论文,首先解决法律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在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和免费之后,国家明确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教育管理论文,要努力实现让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都“上好学”的目标龙源期刊。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是这样认识的。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龙源期刊。无论是从教育系统内部,还是从教育系统外部教育管理论文,乃至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促进和保障义务教

育的均衡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把工作重心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教育管理论文,把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和改造城镇薄弱学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校际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教育管理论文,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龙源期刊。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艰巨性。必须看到,推进均衡发展的任务比起实现普及的任务来说教育管理论文,更艰巨、更复杂,用的时间会更长龙源期刊。当前教育管理论文,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的不均衡的矛盾仍较突出,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管理论文,将伴随着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异、整体提升教育质量的全过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全过程;推进区域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管理论文,将伴随着解决区域经济社会不平衡问题、提高中西部教育水平的全过程。

三、《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措施

1、要求各地尽快制定本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最低保障线”,凡是低于标准的学校都纳入限期改造计划教育管理论文,保证辖区内薄弱学校逐年减少,逐步使当地所有学校都达到基本要求龙源期刊。2、加强县级政府对区域内教师资源的统筹教育管理论文,通过建立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学科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服务期等项制度,加大城乡教育对口支援力度教育管理论文,强化对农村教师的培训。3、是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保证所有学校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开齐课程教育管理论文,并达到教学基本要求龙源期刊。4、落实各项政策,对弱势群体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

四、努力缩小、城乡老师之间的差距龙源期刊。

1、城乡老师之间的差距。教育部部长周济说:经过60年的努力教育管理论文,我们已经建立起一支有1600万人的教师队伍龙源期刊。现在城乡之间教育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硬件差距也有教育管理论文,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差距就是教师队伍的质量。

2、这几年来教育管理论文,党和政府特别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但是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龙源期刊。我们正在继续努力教育管理论文,一个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周济还说:在很多措施当中,最根本的一条教育管理论文, 已经实施了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龙源期刊。第一,要求义务教育的老师教育管理论文,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老师的工资收入要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当然,绩效工资制度不仅仅是收入的提高教育管理论文,同时也是一次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我们进行绩效考核教育管理论文,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龙源期刊。这项措施是根本性的,当然还有一系列的措施。我们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要吸引社会上优秀的人才当老师教育管理论文,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到基层长期从教教育管理论文,终身从教龙源期刊。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有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农村去从教教育管理论文,同时我们还动员了大批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援,还有师范生到农村实习支教教育管理论文,这样我们就组织了大批优秀教师到农村从事教学工作。下一步要把它制度化,要让老师都能够到农村接受锻炼,同时为农村输送更多的高质量的老师。

3、大力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我们农村现在有几百万老师,我们要大力提高我们的学习和培训力度,使我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大大改进我们自身的质量,能够为农村的孩子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使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单位:南乐县福堪乡六合中心小学 教师;蔡合才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辍学;农村教师;专业素质;家庭教育

[作者简介]刘发明(1972―),男,江西石城人,赣南师范学院学生工作处讲师,硕士;严盈芳(1975―),女,江西泰和人,赣南师范学院工管理系讲师 。(江西赣州341000)

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推行和普及使我国广大的农民受益匪浅,人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文盲率也在不断下降,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为广大农民的收入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体系仍面临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

一、当前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缺口仍在继续扩大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体制是1985年开始实行的“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形式,办学经费的来源主要有乡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农村教育费附加、农村教育集资、学生学杂费和中央财政拨款。而乡级政府没有稳定的财政收入,其中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农民自身承担。目前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为“地方负责,分级办学,以县为主”, 义务教育投资的重任落在了县级政府身上,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乡统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县级政府的负担加重,随之而来的逐步实行的免除农业税政策,使县级财政收入再次受到冲击。主要由农民负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失去了经费来源,县级财政收入减少,负担加重,虽然中央和各省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但县级财政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问题,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面临新的困难。

1、教育经费总投入没有得到有效增长。农村义务教育目前基本上只有财政经费投入,学校收取的学杂费只能是“一费制”,短缺的经费不能向家长收取,并且,县级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比例也没有客观的投入依据,县投入的义务教育经费支出额随意性较大。大多数县级教育投入经费使用中,人员经费所占的比重都占半数以上,公用经费和基建投资比较少,而多数公用经费和基建投资都投入于培养重点学校,农村教育事业仍处弱势。不仅如此,有些农村地方还把按规定应留给学校作公用经费的学杂费的一部分用于发放教师工资。由于财政拨款严重不足,我国目前不少地区为达到“普九”目标而使地方和学校背负的巨额债务仍未清偿,还有不少的危房急待改造。

2、教师的基本工资基本能保证按时发放,但有些政策性工资如误餐费、生活补贴费、地区差、班主任津贴、代课教师工资等由于农村学校经费少无法兑现。另外,教师的住房基金、养老保险金、医疗基金等财政也没有安排到位。

(二)教育管理的难度加大

原有的教育管理责任归属于乡镇政府,而现在由县统筹管理,乡镇管理机构被撤销了,乡镇把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完全推给县级政府,基本上不再过问。农村义务教育的学校多,教师数量大,布局分散,由县管理增加了难度。一些偏远山区学校管理较松散,对教师约束力较少,教学质量也难保证。

(三)存在比较严重的失学、辍学现象

2005年年初,中央党校的一份报告指出,近几年农村学生的辍学率、流失率偏高,初中生辍学率上升,有的地方农村辍学率高达10%以上。而且,“就许多地方的实际观察,农村学生的辍学率比统计数字要高得多”。

(四)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农村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遍较低,学校的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占有相当比重,教育思想观念普遍比较落后,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识淡薄。大多数农村教师的教学工作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主要凭借经验进行教学。由于农村教师的理论水平不足,加上农村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缺乏相关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很难深入分析和研究问题。由于资金,设备及专业教师等方面原因,很多农村教师使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几乎是不可能的,多数信息技术教师本身就是由其它学科转行而来。

(五)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宣传的是“要提高国民素质”,而行的还是“应试教育”

由于对学校的评价仍以升学率为主,农村学校在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与城市学校存在较大差距的前提下,农村学校更加注重应试教育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只重视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不重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培养。

(六)农村家庭教育不足

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的成长有着决定性意义。农村家庭父母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很多家长不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对子女进行有效地教育和指导。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家长看中的只是简单的考试分数,不注重子女全面素质的培养。

二、主要措施及建议

(一)尽快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使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确保义务教育经费有稳定来源

加大政府义务教育财政投资是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迅速发展的重要财力保障,伴随着税费改革和农村经济政策的实施与落实,县级财政收入来源和规模受到一定限制的情况下,保障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最重要的措施应该是改革义务教育财政投资体制,将义务教育发展责任上移“实行以中央为主的财政义务教育投入”新机制。应用法律的形式规范教育经费的投入、使用和监督过程,确保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恰当使用,而不被挪用。准确核算儿童平均年义务教育政府投入经费额,为政府确定投资额提供重要的依据。根据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中央、省、地区及县级政府义务教育投资分担比例,富裕地区投入主体可适当下移,而贫困地区投入主体应适当上移。

(二)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经费使用监督制度,使义务教育经费发挥最大效用

要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经费使用监督制度,并确保制度有效执行,确保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到位。同时,要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应经常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到兄弟学校学习交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在农村义务教育中加入职业教育,使形式公平教育转变为实质公平教育

传统的义务教育理论认为只有普通的义务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素质,所以农村义务教育至今仍实施与城市义务教育相同的普通教育,实行的是形式的公平。但对于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的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结束义务教育的学生大部分不能继续升学,而要直接就业,因此在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教育性质不变的前提下,进行一定的职业教育或职业导向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从个人来说有利于将来出路,而对社会来说可以提高教育投入的收益。

(四)各地区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设一定的“地方特色课程”

农村教育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地方特色课程”,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地方特色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体系中的学科课程,它不刻意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深刻性,特别强调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实用性。在内容上,主要向学生传授参与农村生活和农村发展应具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关于农村的一些基本知识,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农村生活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适应地方或农村发展的基本素质。通过参与农村生活、生产等各种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参与农村实践活动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

如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台湾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主要包括三大领域:主题探究或课题研究、社会实践学习和生活学习。我国可借鉴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亲身实践,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农村生活,发展农村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逐步实行全免费教育

朱永新委员提议应在农村实行全免费教育,采取这种办法可使受学杂费困扰而辍学的那部分学生重新回到学校。在此之后,应逐步尝试给予贫困地区上学期间学生一定的生活补助费,降低家庭机会成本,使家长打消让孩子辍学的念头。国家已经承诺在近两年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

(六)提高农村教师的学历层次,并建立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机制

农村教师必须意识到在信息化环境中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挑战和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主动通过远程教育、在职进修、自发研修等方式不断学习,充分利用学历教育的机会提高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应根据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农村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加强对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为农村教师的终身学习、专业发展和信息化教学提供支持和服务。农村学校要大力鼓励信息技术教师攻读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在职本科、硕士,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教育中的应用,加快农村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农村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大力推进农村教师教育的信息化进程。农村学校应结合本校的教学实践,对教师进行有关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训,应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发展自身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

制定对创新教师绩效的激励机制,提高进入教师的“门槛”,可以有效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素质。

(七)引导家庭教育的介入

政府、学校要加强对家长的法律意识教育,使他们意识到保证和敦促子女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是自己的义务。使家长转变自己文化水平不高无法引导子女的思想,加强家长自身的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塑造健康人格,增强子女求知欲。并且,要使家长意识到言教不如身教,以无声的行为引导和教育子女。家长与子女应与学校老师保持紧密联系,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子女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是家庭教育的最好途径,面对我国大量外出务工农民,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尽量保证外来务工农民子女随父母就地就近入学。

[参考文献]

[1]郝二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困境与解决对策[J].农村经济,2005.4.

[2]李艳.论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的两难选择[J].职教论语,2005.2.

[3]张作功.“ 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运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教育,2004.1.

[4]戴罗仙.税费改革与“以县为主”义务教育的财力局限性研究[J].经济问题,2005.2.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云南;义务教育;城乡差异;经费效率

中图分类号:F8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3-0167-04

一、引 言

长期以来,云南省为缩小义务教育城乡差距不断采取措施,加大投入。在“两基”攻坚期间,一系列工程覆盖到云南省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情况看,云南省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缩小趋势较为明显。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增速明显快于城镇。1999―2008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支出则由3558亿元增长到14581亿元,年均增幅1697%,而同时期城镇义务教育经费年均增幅仅为1333%。就生均而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已经赶上甚至超过城镇,农村小学生均经费在2007年已经超过城镇小学,而农村初中生均在2004年起就已经超过城镇初中,且2007年城镇初中生均仅占农村初中生均的3917%。

云南省义务教育城乡差距已经在经费投入方面得到缓解甚至是扭转。但就存量而言,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依然存在,且较为明显。造成这种投入差距基本缓解、存量差距依然很大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历史欠账问题;二是资金使用效率问题。对于历史欠账问题,可以预见,按照现有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速度,可以在数年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均衡。但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了更快、更有效率地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有必要分析城乡义务教育资金使用效率,以便提出除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之外的,针对性更强、更为切实有效的解决对策。

纵观国内研究文献,大部分学者主要对义务教育资金使用效率提出了质疑,并通过分析得到了证实。例如:郭俞宏等(2011)采用抽样调查数据,对2007年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整体效率、规模效率还是纯技术效率,有效率学校比重城镇都远大于农村;谢巍等(2008)运用极差、标准差、极差率和变异系数等对1998―2001年我国城乡义务教育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地区的义务教育效率高于农村地区,且差距呈逐年扩大的趋势;康建英等(2010),通过对比全国各省区2005年义务教育经费利用效率,得出仅安徽和甘肃两省义务教育经费实现充分利用,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为[1]的结论;财政部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通过对比2000年OECD国家和我国教育经费利用率,即生均教育经费占人均GDP的比例,OECED国家仅为04,而我国为[2],进而得出我国教育经费利用率低下的结论。

可见,义务教育资金使用效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得到印证,但是前人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层面上,对于云南省这一特殊的西部省市,尚未展开,至于云南省城乡间的义务教育经费支出效率的研究更是空白。而云南省集少数民族聚集地、二元经济问题凸显为一身,是西部省份的最优选择,研究云南省义务教育经费支出效率的城乡差异,具有较强的参照性和代表性。

二、义务教育投入产出指标与数据

对于投入效率的差异分析,本文拟从投入产出指标选取入手,计算单位经费投入对应的产出指标,在此基础上对城乡的产出指标做除比较,以对比城乡义务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通过分析近几年城镇和农村各自义务教育经费支出效率趋势,以对第一步得出的效率差异的改善做出初步判断,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指标体系构建

近年来,为督促地方政府保障义务教育供给,中央政府加强了确保义务教育达标与实施结果评估的力度。这些政策内容涉及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配备及学生培养等方面,基于这一政策导向,我们使用上述几项指标作为投入产出的评价依据,初步选取1个投入指标,9项产出指标。

(二)指标数据描述

基于上述指标,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与可得性,本文选取2003―2008年数据专任教师学历指标自2003年开始统计。,计算单位经费投入对应的产出指标,在此基础上对城乡的产出指标做除比较,若做除后的比例大于1,则意味着在同样的经费投入下,城镇产出高于农村,则城镇资金使用更有效率,反之则农村资金使用更有效率。

1.城乡小学义务教育投入产出

通过对比云南省小学城乡投入产出指标,可以看出,2003―2008年产出比例大于1的指标不断增加,由2003―2005年的3项指标,到2008年已实现城镇各项指标相比农村均有效率。同时,通过分析城乡各产出比例关系的变动情况可以看出,城镇义务教育资金使用效率相比农村越来越高。以生均藏书为例,2003年同样单位的小学经费投入,所带来的城乡生均藏书比,城镇为农村的131倍,而到2008年,同样单位的小学经费投入,城镇生均藏书则为农村的187倍。

数据来源:教育经费支出来源于2004―2009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其他数据来源于2003―2008《中国教育统计年鉴》,表中数据经测算得出。

2.城乡初中义务教育投入产出

通过对比云南省初中城乡产出指标,可以看出,除2003年同样单位生均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所带来的产出比例农村大于城镇外,其他年度的产出比例,城镇有明显的效率优势,尤其自2006年以来,城镇各项产出指标比例均高于农村,且呈现大幅增加的趋势,如生师比指标,2003年单位经费所带来的生师比,城镇为农村的102倍,到2008年这一指标大幅增加为371倍,可见城镇初中教育经费使用效率明显高于农村,且与农村相比,效率不断增加。

三、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支出效率测算

云南省义务教育资金使用效率确实存在城乡差异,但这一结论只能反映当年城镇与农村相比,城镇效率高于农村的事实,而并不能代表当年城镇义务教育自身资金使用效率高的问题。同时,从数据变动上只能反映城镇义务教育资金相比农村而言越来越高的事实,而无法得出城镇自身的义务教育资金使用效率越来越高的结论。

而研究城乡本身资金效率变动意义重大。之所以得出这样的观点是由于,城乡效率存在差异仍存在两种可能。一是城乡自身资金使用效率都是低水平的效率,只不过相比之下城镇略高于农村;另一种则是较为理想的状态,即城乡之所以存在效率差异是由于农村自身效率较低,而城镇效率较高。情况不同对应的未来发展重点也有所差异,对于第一种情况,提高城乡两者的资金使用效率是今后要考虑的问题,而对于第二种情况,农村义务教育资金使用可以参照城镇的办法,提高使用效率。因此,有必要研究城乡自身的资金使用效率情况。

(一)评价方法选择

义务教育经费支出效率分析是一项涵盖义务教育经费使用状况、办学条件改善情况及师资配备状况等的多指标综合评价。目前,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方法很多,比较前沿的评价方法如:层次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及数据包络分析法等。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可以克服其他分析方法中因多投入、多产出指标单位的不统一造成的评价难题,因此具有其他方法无可替代的优势。另外,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主要采用客观赋权,有效避免了在赋权方面存在的主观性。数据包络分析分别采用不变规模报酬C2R模型、可变规模报酬B2C模型和非增规模报酬FG模型,可以计算出总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其中:总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

(二)实证结果分析

DEA的两个最基本模型形式分别是C2R模型和BC2模型。两者的区别在于C2R是用于计算决策单元即技术有效且规模有效的模型,而BC2模型是用于计算决策单元仅技术有效的模型。在此,我们采用C2R模型。经测算,城乡义务教育各自效率变动情况如下。

由表4可以看出,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城镇义务教育资金使用效率年度间变动不大,而农村则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农村小学教育资金使用效率由2003年的100%,下降到2008年的5911%,农村初中义务教育资金使用效率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由2003年的100%,下降到2008年的3387%。

注:本表旨在反映农村小学与初中自身效率变动情况,两者之间没有可比性。

在此基础上,通过分解总效率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来看,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农村教育经费支出纯技术效率基本为100%,反映了各年度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外生制度较为完善,而规模效率除2003年等于100%,意味着规模有效外,其他年份均小于100%,为规模无效率。因此,义务教育经费支出效率较低主要原因在于规模无效。

进一步,采用非增规模报酬模型,得出农村小学和初中的效率值等于纯技术效率,根据DEA模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判断,属于规模报酬递减,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支出效率较低的原因是因投入过多没有有效利用而导致的规模无效。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旨在分析云南省城乡义务教育是否存在经费投入效率差异,以及导致差异形成的原因,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云南省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存在较大的效率差异,城镇明显大于农村;(2)导致上述差异的原因是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效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因投入过多没有有效利用而导致的规模无效。

上述结论表明,近几年云南省尽管不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力度,生均义务教育经费已明显高于城镇,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义务教育经费有效利用不足的问题。极大地削减了因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所引起的城乡差异缩减的力度。因此,今后云南省在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资金投入规模的同时,应找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欠缺,合理配置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一直以来,云南因地形复杂,山区面积广,又是多民族地区,人口居住分散,交通落后等原因,导致学校数量多、办学规模小且布点分散,经过撤并后,仍然有一些“一师一校”办学点,造成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这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外延性失业发展的办学模式加大了办学成本,降低了经费支出效率。针对这一现状,未来,应继续调整农村中小学校布局。在充分考虑自然条件的情况下,合理集中办学资源,并能继续加大校舍建设,为广大住校学生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和服务。除此之外,还应加大义务教育财政资金的审计工作,减少义务教育财政资金的挪用、乱用现象,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1]伏润民,常斌,缪小林.我国省对县(市)一般性转移支付的绩效评价――基于DEA二次相对效益模型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8,(11).

[2]郭俞宏,薛海平.我国义务教育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3).

[3]康建英,田茹.义务教育支出效率评价及财政分权影响[J].改革与战略,2010,(3).

[4]谢巍,李黎波.我国城乡义务教育投入使用效率的均衡性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8,(3).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梁漱溟 乡村教育思想 农村教育 新农村建设 有效途径

发达国家完成从城乡二元社会向工业社会结构的转化,一般都是通过科技投入和以教育为动力的人力资本投入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村城市化水平,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成为城市人口,解决城乡发展差距问题,都是把教育提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通过教育带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实际上是以农村作为载体,积极推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农村教育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奠基性工程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应该把梁漱溟先生的乡村教育思想作为摸索的基点,找准农村教育的落脚点,积极探索农村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农村教育理念,把农村教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论强调了乡村的重要性,注重培养乡村建设人才。他明确指出:“只有乡村安定,乃可以安辑流亡;只有乡村事业兴起,才可以广收过剩的劳动力;只有农产增加,才可以增进国富;只有乡村自治当真树立,中国政治才算有基础;只有乡村一般的文化能提高,才算中国社会有进步。总之,只有乡村有办法,中国才算有办法。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教育上都是如此。”所以,梁漱溟认为,改造中国必先改造乡村,改造乡村的关键是重视乡村教育。今天的中国与当时的旧中国不同,但中国问题的关键仍是在农村。我们能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发展教育,把教育放在优先地位,培养新型农民。

梁漱溟说:“要‘农民自觉’,‘乡村自救’,首先就必须对农民进行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天下事无论什么都要靠他本身有生机,有活气,本身有生机,有活气,才能吸收外边的养料’。”只要认识了上述道理,他们也就有了自救的热情;有了自救的热情,他们也就会有自救的行动。梁漱溟将农民对现实的自觉作为教育的初始目标,进而进行各种实用知识的灌输,这与我们今天的农村教育理念非常相异。但是现在我们所谓的“农村教育”实践则是在农村进行的教育,办学体制、办学模式、管理方法及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都是用城市的一套,并没有反映农村文化的特点,实际上只是城市教育在农村的延续,定位于普通文化知识和升学的农村教育产生了很多问题。梁漱溟的乡村教育观提出坚持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为一体的理念,从邹平县乡农学校到后来的乡学、村学成功的案例说明,农村教育在改变落后乡村的面貌的过程中是大有作为的。发展农村教育,必须走与农业、农村发展相结合的道路。新的农村教育既要解决回乡务农、劳动致富、发展现代农业的问题,又要解决引导农民走出农村、灵活就业、拓展发展的空间的问题。农村教育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核心,使广大的农村学生都具有宽广的知识基础,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劳动生产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每一个青壮年农民能接受不同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更新农村教育思路,把培养新型农民作为农村教育的立足点

在教育中,梁漱溟十分强调对受教育者“德”的培养,甚至把对“德”的要求放在知识学问之上,要求受教育者要有良好的精神和道德素质。为唤起民族精神觉醒,梁漱溟在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为教员开设了“精神熏陶”课,在村学乡学开设有“精神讲话”课,要求教员们在努力使乡村人精神活起来上下功夫。梁漱溟认为要解决乡村的“精神破产”,“让乡下人活起来”,首先必须“启发农民的智慧,“让他认识古人的道理,让他看见前途”,“再则在人生实际问题上来给他点明”,从而使他变意志消沉为“乐生之心,进取之念”。只有这样,农业方可改良,合作社方可组织,各项建设方有可能。在他看来,精神自立才能进行自救行动,才能真正复兴乡村。梁漱溟的“精神陶炼”的教育价值论和教育方法论的意义是明显的。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人也是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总的来说,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关键。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把教育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青少年的升学与就业培训结合起来,改变“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简单升学模式。为了使农民能够自觉,梁漱溟希望用教育来提高农民的素质,使其能够学会自主。与建国前相比,当今农村教育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农民素质仍普遍较低,文盲和半文盲主要集中在农村。由于法律、科技、政治等基本常识的缺乏,农民常常无法维护自己的权益。譬如农民失地问题,当其土地遭到不合法的侵占时,很多农民不知道运用法律来维权。再如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问题。为了体现基层民主,各地都在实行村委会直选制度,结果却出现了舞弊行为,其关键在于农民对选举制度的陌生,以及自主意识的淡薄。所以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农民学会学习,就如梁漱溟所说的:“教育不是教育你成功干什么,是教你更会受教育,教你学习更会学习。”因此培养新型农民可使农民学会自己学习,不断学习,以此促进农村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三、重塑农村教育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看到了乡村在整个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强调了农民文化教育水平对整个民族素质的重要性,期望注重通过兴办农村教育特别是成人教育,培养乡村建设和治理人才,建立起各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社会团体,促进农民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农民生活习惯的改变,推进农村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社会发展,推动农村乃至整个国家富强和实现现代化。这些系统改良的思想和做法,都可为发展现在的乡村管理和国家建设所吸收借鉴。在改进乡村教育中,他尤为重视成人教育。他在山东邹平进行乡村建设试验时,在村学乡学所实行的广义的教育大体上以成年农民为主要教育对象,兼及儿童青年。梁漱溟的这些思想即使在今天看来也还是符合实际的,尤其是他把乡村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把推广成人教育、重视习惯养成、推行社会改良、建设社会事业作为其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这些思想和实践活动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这与今天农村教育改革思路和农村发展方向的精神实质是基本一致的,对现在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也具有借鉴意义。在邹平进行乡村建设实验时,梁漱溟按行政区划设学,分国学、省学、县学、区学、乡学及市(分行政院直辖和省直辖)学、坊学。在教育方式上,区学、乡学以社会教育为主,国学、省学以学校教育为主,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区学、乡学中儿童教育外,更重视对成人的教育。如此可使农业教育与农业社会并进、职业教育与职业社会并进,而非脱离社会改造谋农业或职业教育。

梁漱溟倡导的以社会为本位、以人为本位的大教育观具有其历史价值和重要作用。他再三强调乡村教育必须服务农村、服务农民。在农村城市化的建设过程中,农村教育的不同类型承担了不同程度上的为农村建设培养人才的任务,农村教育中的成人教育应该承担积极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这份责任,对农村转移人员和培训同样应该责无旁贷,要进行有关城市职业的技能培训。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

四、让知识分子下乡,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体系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论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还是小城镇的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使命莫过于提高5亿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逐步将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地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将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开发成人才资源,发展农村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高等教育体系,要注意农村教育改革的综合性、整体性和社会性,把农村教育改革放到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全局中去考虑,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把经济发展、科技推广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使其发挥最大功效,从而促进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农村改革的关键是人才战略。梁漱溟在乡村建设理论中曾指出农村问题的解决需要知识分子和农民结合。要想解决中国的问题,就必须使少数“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与多数的农民打成一片,合成一股力量,否则,“如果这上层动力与下层动力总接不上气,则中国问题永不得解决”。而要使这两部分人“接气”,唯一的办法就是“要上层去接受下层,即革命的知识分子到乡间去,与乡间人接近而浑融”。藉此中国的问题才能得以解决。知识分子下到乡村,就要通过教育的方式开展乡村建设运动。乡村建设即民众教育、乡村教育、社会教育,故乡村建设主要是要通过教育的方式改造社会,由知识分子来引导,启发农民的向上精神,提高农民的素质,把农民纳入社会团体组织之内,培养他们的团体生活习惯和互助合作精神。当然,这种教育方式不能采取学校式的教育,而应以社会式的教育为主体,村学和乡学作为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化社会为学校,引导众人一齐向上学好,讲求进步。他还指出对知识分子切忌重才轻德,这也有现实意义。人才战略是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重中之重。我们认为,目前促进人才向农村流动,能够做的有两方面工作:一方面靠政府通过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广大人才向农村流动,满足农村的教育和科技需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吸纳更多的知识分子到农村来为新农村作出贡献,解决农村教师待遇问题,加强农村教师的培养和管理,使农村教师成为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另一方面非常有必要在高校开展理想教育,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工作。唯有如此,中国农村的发展振兴才有希望,中国的发展才有可能。

五、改革农村教育方式,实现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的结合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论倡导的是以社会为本位的大教育观,认为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要“合流”,不能就教育论教育,这与我们今天农村教育改革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从梁漱溟在邹平的乡村建设实验看,他的农村文化教育与乡村建设的理论不只是单纯地救济乡村,而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自卫等多方面,并以乡村民众教育为其中心环节。他是怀抱着振兴中华民族的远大目标进行乡村建设和农村教育的。基于对中国社会和中西文化的不同认识,梁漱溟指出,乡村所受的破坏尤其严重,所以乡村建设的第一层意义是救济乡村,但乡村建设的真意义则是创造新文化。正如他说:所谓乡村建设,就是要从中国旧文化里转变出一个新文化来,或从创造新文化上来救活旧农村,概括地讲就是“创造新文化,救活旧农村”。梁漱溟强调乡村建设不只是单纯的乡村救济或经济、政治和教育的建设,而是一种广义的文化建设,是在中西文化冲突中对中国文化出路的选择。这正是其思想的精彩之处。不过针对当时的国情,他又说:中国现在已被破坏到体无完肤,不堪收拾,非从头建设不可。这一点从头建设的工作,全是教育工作。农村教育不从农村的社会实际出发,不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是没有前途的。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的农村教育改革,再三强调的就是农村教育必须树立起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大教育观,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梁漱溟大教育观的一种发展和继续。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也表明,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上,必须通过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支持鼓励农村教育的发展,促进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实现农科教结合发展,农业要以科技为指导,而科技的传播和掌握又来源于教育,以教育为突破口对农村进行政治、文化、教育、卫生等各方面的改革。

虽然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综合建设是不彻底和不完全的,但说明综合建设对与中国农村是切实可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必须走综合改革、综合治理的道路,以“两个文明”为指导,带动农村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发展,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综合发展、全面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郑大华.关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几个问题[J].史学月刊,2006.

[3]刘爱景.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02.

[4]李.梁漱溟乡村教育理论与实践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5.

[5]赵玉丽.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思想及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D].南京理工大学,2006.

[6]袁媛.近代中国乡村教育试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27]佟玲玲.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山东师范大学,2007.

[7][美]艾恺.最后一个儒家――梁漱溟与现代中国的困境[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8]梁培宽.梁漱溟先生纪念文集[M].中国工人出版社,1993.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范文第12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高等农业院校的使命和定位增加了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挑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经济、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的综合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相应地,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多重战略目标。英国教育家纽曼提出大学的首要职能是教育,即通过教学传播普遍知识。19世纪末期,德国洪堡在创立柏林大学时主张科研是大学的第二个职能,即通过理论研究和成果应用推动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催生了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即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科技进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同发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的服务目标可归纳为教育服务、科研服务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

(一)教育服务:人才培养与技能培训

教育服务职能是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为现代农业培养创新人才队伍,为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提供专业技能培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经济、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的综合发展,要求农业专业人才具备宽广的理论知识面和多样化的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开发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基层适应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等。高等农业院校通过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对农村干部和农业从业人员提供专题教育和技能培训,为新农村建设输送理论专家和实践工作者。

(二)科研服务:科技研发与成果推广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通过发挥科研服务职能,为现代农业提供先进技术研发成果并推广应用,将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方面,高等农业院校在研发基金和课题专项基金的资助下,通过建设科技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基地等形式,组建研究项目团队进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高等农业院校通过政府主导、校企联合等产学研合作模式,依托政府财政支助和政策扶持,发挥高校与企业各自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吸纳社会资源,通过创办科技成果推广实体机构,解决农业生产流通领域技术难题。

(三)社会服务:决策咨询与社区建设

高等农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既包括为农业产业布局发展和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市场调研和发展规划等决策咨询服务,又包括在农村地区宣传新观念和传播新知识,促进城乡文化交融,改善人文氛围,构建和谐社区,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的服务要素

在教育服务、科研服务和社会服务目标的统率下,高等农业院校应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优势资源和支撑保障。概而言之,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素包括人才、科技、信息、物资、观念和环境。其中,人才、科技和信息直接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助于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提升农民文化素质,是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要素;物资、观念和环境间接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助于提高农村社会福利水平并改善农村社区环境,是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持要素。

(一)“人才”是基础

人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培养创造型、创新型、创业型科技和管理人才是高等农业院校的首要任务,为各地农业和农村发展培养复合型的人才队伍,为农民提供专业技能培训是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是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高等农业院校应积极适应各地区、各时期农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制定灵活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培训模式,培养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科技”乃关键

科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科技创新、科技传播及科技应用是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农业院校已从传统单一的教育教学中心向科学研究中心和社会服务中心转变,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农村福利水平的提升主要取决于科技进步及其成果应用孵化。高新技术研发和传统技术革新既是高等农业院校科技服务的体现,也是服务“三农”、创造经济效益的关键。

(三)“信息”创平台

信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网络平台,“三农”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共享与运用是高等农业院校整合资源,联系政府、企业、协会、农户和消费者等新农村建设多方参与主体的现代化手段。高等农业院校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农业企业数据库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农产品交易拍卖平台和涉农电子商务平台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市场供求服务信息,在战略联盟、行业协会和农业企业之间传播分享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从而扩大农产品流通范围,协助政府管理决策参考。

(四)“物资”成支撑

物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硬件和软件支持,高等农业院校可将图书资源、体育场所、医疗设施、教学设备、计算机及网络等物质和设备为当地农村和农民服务。高等农业院校的硬件设施设备和软件等在社区的共享为农村地区福利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公共产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功能。

(五)“观念”为先导

观念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风向标,倡导“科教兴农”理念,帮助农民树立现代农村文化观念,推广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是高等农业院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组织师生下乡实践,建立农村教学实习基地以及农村远程教育等形式,高等农业院校推动城乡文化交融,全面提升农民素质。

(六)“环境”作保障

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保障因素,高等农业院校在农村地区政策制度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和人文氛围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和促进作用。通过整合优势资源,高等农业院校为改善农村社区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献计献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环境保障。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的服务路径

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依据服务目标定位,有机整合服务要素,因地制宜、统筹兼顾。高等农业院校应充分考虑自身的办学基础、学科特色和科研实力等因素,立足各地区、各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合理选择并组合各种服务路径,以实现教育效益、科研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整体最优。

(一)树立服务“三农”办学理念

高等农业院校首先要树立“服务‘三农’”的办学理念,必须始终把科教兴农、科教兴国作为第一社会责任,以科普为载体,注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面向基层的技术、经营和管理的农业复合型人才。将服务“三农”的办学理念渗透到校史、校训和校园文化中,通过举办征文、摄影、书画、歌咏比赛等主题的文娱活动加强对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借助新闻媒体宣传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职能和社会影响力。

(二)创新农业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创新人才的能力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一是培养知识基础宽厚、素质能力协调发展、具备较强的实践和科研能力的优秀本科生;二是培养高素质的能够胜任交叉学科研究任务的优质研究生。高等农业院校应以传统农科专业为核心,实施创新人才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实施“学校+农业企业”、“学校+农村”、“学校+农业协会”等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综合运用互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从而提高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的整体创新能力。

(三)构建以农为本课程体系

高等农业院校应着重在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设计中体现“以农为本”的学科和课程特色,通过创办农业经济管理、农村金融、农产品营销和农业旅游等特色学科专业,采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等形式,综合考虑农业特色、社会需求、学生兴趣和国际办学经验等因素,构建公共必修课程系统、农科专业课程系统、交叉学科特色课程系统以及创新素质与能力训练课程系统,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锻炼。与此同时,高等农业院校应结合地方特点和时代特色全面开设综合课程体系,开展对农业企业员工和农民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着重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四)发展农企教学实践基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为此,高等农业院校必须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思路,坚持素质教育和能力训练并重,携手农业企业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农业企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主体,其既是农业创新人才的需求单位,又是现代农业技术研发推广经验和经营管理实践案例的提供者。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应坚持“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原则,携手农业生产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业旅游企业等,构建人文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并重的教学实践基地,采取课程实践、专业实习、科技活动周、学科竞赛、调查研究等具体形式,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锻炼和科研实践能力培养。同时,农企教学实践中获取的研究成果也可为相关农业企业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五)实施技术研发推广机制

高等农业院校应大力开展跨领域、跨产业的研究与合作,引领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及新产品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具体而言,高等农业院校可通过实施具有激励约束功能的技术研发推广机制,组织科教人员定期下乡调研,鼓励科研专家深入基层讲学,成立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业企业研究中心、农业技术创新及推广中心等以农为本的科研项目小组,加速高等农业院校科研成果的实际推广应用。同时,在薪酬设计、科研论文奖励、课题立项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应着重向对农业技术研发推广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倾斜,从而调动教科人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使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成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设立管理决策咨询中心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摘 要: 新型农民的培育是新世纪新阶段对农村基础教育提出的一个新课题。文章主要阐述了农村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体现了培育新型农民的必要性,从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的需要出发试探性地在农村基础教育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提出了适应性改革的相关对策。

新农村建设是21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支撑,农村基础教育则是培养这一特殊的农村劳动后备力量的基础。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话至今让人记忆犹新:“我们中国的根本问题,便是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1]教育对提高人的素质有着基础性、根本性、全面性的重要意义。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我们应当明确农村基础教育主要是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农村基础教育要服务于“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

一、农村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体现了培育新型农民的必要性

(一)成就新农村建设事业的迫切需要。

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农民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3]成就新农村建设事业,农民需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新型农民的塑造直接影响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程度,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基础教育将奠定人的一生的文化知识基础,农村基础教育是农民学科学、学技术、实现职业转化的必要的文化基础,对于农民来说,可能是接受正规教育的全部,这将决定其日后获取、吸收、交流各种知识、技术和信息的能力。新型农民的培育应从娃娃抓起,我们从农村基础教育抓起。应有一套长远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教育机制,使农民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接受到科学的、面向现代化的、面向未来的全方位教育,为新型农民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智力基础。

(二)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需要。

从缩小城乡差距的实际出发,农村基础教育首要的任务应当是培养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由于农村人才越来越匮乏,农村面貌难以根本改观,城乡差别也越拉越大。“三农”问题的凸显,农村基础教育难辞其咎,多少年来,农村基础教育是应试教育、精英教育,为城市培养精英人才,在为城市建设作贡献。虽说从农村家长的期望出发,从孩子的期待出发,农村基础教育必须考虑升学率,否则学校难以为继,而高考成功,以及有发展意愿和潜力的学子们也与农村渐行渐远,但我们细想一下,这正是农村贫穷落后所致。如果农村基础教育能培养出建设农村所需要的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教育真正成为农村建设的基础性事业,教育发展与农村建设实现良性互动、水融,那么城镇化步伐必会加速,城乡差距也会日渐缩小,“三农”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三)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的发展必须走现代农业之路,新农村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接受农村基础教育的学生多数都将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者,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任主要由他们来承担,而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功能却严重萎缩。农村基础教育必须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型农民,发挥其建设新农村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农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之成为建设现代化农业的主体,使农民自身的素质适应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

(四)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是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和谐社会的。”积极提高农村中人的素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理论在实践中的生动体现。著名的社会学家、中国社科院陆学艺教授描绘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画面之一就是“一个各阶层成员有共同理想,讲诚信、守法度,民风淳厚的社会”[4]。提升农民人文法治素养必将有利于增强农民建设和谐农村的能力,大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农村基础教育培育新型农民的适应性改革对策

(一)党和政府要树立农村基础教育培育新型农民的全局观念和紧迫意识。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有严重的“离农”倾向,这有悖于新型农民培育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农村基础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党和政府要有全局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增强紧迫意识,切实使农村基础教育的指导思想从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变到“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国家、为农业和新农村发展服务的素质教育上来。“三农”工作者、宣传工作者和农村基层干部要有一种真切的为农服务理念,将农村基础教育作为一项长久性任务来抓,要具备战略眼光、全局观念与紧迫意识,一定要把农村基础教育上升到振兴农村经济、改革农村面貌的根本措施的高度来认识。

(二)相应改革农村基础教育,使之符合培育新型农民的需要。

1.明确农村基础教育教学目标取向:培育新型农民。

未来农民包括农民的下一代甚至再下一代,他们当中多数依然会生活在农村。不论是农村基础教育还是农村成人教育,目标都应牢牢锁定在当地城乡现代化建设这一大方向上,更好地为农村、农业服务。各级部门应该明确,农村教育主要是为当地培养现代化建设者,而不是培养各类应试者。农村基础教育需构建教科劳一体化的教育目标体系,使学生既能学到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又能具有多种出路和前途。要充分考虑农村的需要,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的新型农民,为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提供强大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

2.农村基础教育教育教学内容多渗透道德情感和职业教育。

(1)道德情感教育要贯穿农村基础教育始终。农村基础教育要坚持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农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提供精神支持和道德指引,以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重点,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影响和带动农村社会实现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朴素感情,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将远大的理想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投身于改变家乡面貌、创造美好新生活的伟大实践。

(2)广泛开展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渗透。在保证农村学生达到基本学习要求的前提下,我们要对教学内容适当调整,增补与当地关系密切的经济、生产、社会文化、历史地理及生活方面的知识,找到与职教的密切结合点,增强实用性,让走出基础教育学校的人也能掌握一技之长,掌握较为扎实的职业技术知识。目前农村基础教育提供的繁杂的教育内容主要是普通文化知识,不妨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构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利于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管理能力和经营水平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5]可介绍现代农业知识、农村财务管理、农村商务等。通过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融合的体系,把农村学校办成当地农村的人才库,办成农业技术引用、推广和社会服务中心,真正成为推动新农村发展链条中具有发动机作用的一环。

3.农村基础教育教学方法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实践出真知”,我们可带领学生走向田间地头或组织学生参观高新农业开发区,认知当地农业、农技常识。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包括教学仪器、生产工具等,并广泛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如与学校附近的工厂、企业、乡村等建立帮教关系,或与农业科研机构联合共建实验基地,使学生在其中进行学习、实践和交流。此外,学生也可充分利用自己家的田园设备、劳动生产工具进行实习,教师也可定期或不定期到各家视察,当场指导、施教。通过这些实践,学生会亲身感受家乡在农业科技方面的发展,从中得到知识的启迪、感情的培养、心灵的抚慰。

(三)整合农村基础教育内部和外部各种力量,为培育新型农民助力。

在农村基础教育打造新型农民过程中,我们需协调农业农村管理、科技、教育等各方力量,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相关部门要协调加强农村教师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使之成为既是开展基础文化知识教学的行家里手,又是掌握农村实用科技的农业技术推广员和农业经营管理宣传员。通过行政手段和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关心农村基础教育,从人、财、物上支持农村基础教育。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市病”越来越严重、就业越来越困难的条件下,相当多的大中专毕业生愿意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借此,我们可依托教育、农业科技等培训机构,使其成为生产活动的精英人才,组织从事指导种植、养殖、加工等,或者作为农村经营管理能人、能工巧匠、乡村科技人员等实用型人才,增强他们带头致富和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为培育新型农民助力。

参考文献:

[1]陶行知.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a].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335.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db/ol].新华网,2006-02-21.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和中央部委领导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与报告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24.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范文第14篇

论文摘要:政府提供基础教育并非一定由政府负责生产基础教育产品。农村义务教育问题不是财政资金供给不足问题,而是财政资金分配不合理问题。通过一种合理的制度安排,对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融资问题很有必要。

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特 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先后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确立了“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但是,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 费保障机制方面,仍然存在各级政府投入责任不明确、经费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农民教育负担较重等突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九”成果的巩固,不利于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必须深化改革。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从理顺机制 入手解决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等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基础教育具有巨大的正外部性:不仅仅受教育者本人将从其对教育产品的消费中受益,整个社群乃至社会均会从中受益。同理,不提供基础教育则具有巨大的负外部性。弗里德曼(Friedman 1955)把教育的这种外部性称作为“邻里效应”,弗里德曼的解决思路是,可推行“教育券(Vouchers)制度”。即:政府可以向家长发放教育券,以此方式要求每一位儿童获得最低水平的教育。如果这些教育券花费在“经过核准的”教育服务上,学校可以从政府那里按规定的每位儿童最大可报销额报销教育券(弗氏的原话是政府“可赎回”这些教育券)。这样,家长可以自由决定送孩子上哪一所“经过核准”的学校,无论该所学校是公立还是私立。这样做的好处是,家长可以用教育券购买最低水平的教育,还可以自愿购买额外的教育服务。教育券为公共物品的提供引进了市场竞争机制,也给予了受教育者选择权,扩大了受教育者的选择空间。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属性和融资的特征

根据我国的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提供义务教育属于省、地市、县市、乡镇政府的事权,提供高等教育则属于中央和省政府的事权。我国加入WTO对教育服务的承诺,允许商业化教育的存在,即允许中外合作办学。外资投资中国教育有了制度基础。2002年底,我国颁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为民营资本的进入开放了大门。

基础教育是一种准公共物品

多数学者认为目前我国政府应该承担义务教育的提供。另一些学者强调,基础教育因其消费上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是准公共物品,可以部分由政府提供,部分由市场提供。这些学者建议在我国引入民间资金,动员多种力量办学。但是仍然反对政府以任何保障义务教育理由加重农民的教育负担。鉴于个人获得教育服务对于我国具有巨大的正外部性,在我国的整个社会共同体中,必须为所有儿童提供义务性基础教育,这基本上是一种共识。

农村教育投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农村教育投资、技术、基础设施投资并列为农村三大公共投资。有关研究显示,教育公共投资的扶贫效果最显著,同时对农业、非农业以及对整个农村经济增长的回报率也很高。各种公共投资中,在欠发达地区(西部地区)增加教育投资对缩小地区差距的作用最大。研究表明,政府农村教育投资对农牧业产值增长的贡献高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每增加1元农村教育投资,可使农牧业产值增加8.43元,而每增加1元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仅可使农牧业产值增加6.75元。另外,增加农村教育投资,改善农村教育,尤其是改善农户户主的教育,不仅会提高农业生产率,而且还会增加农民的非农就业和进城打工的机会。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融资的特征

上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作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农民之间政策博弈的结果,乡村义务教育实行了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体制。在资金上实现了教育税费、捐资助学、社会力量办学的投资和校办企业的投入等来源多渠道筹措。由于农民是缺乏组织的、很脆弱的利益群体,常常并不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政策制定的游戏中,往往是被动接受已制定好的政策。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民在教育方面并没有形成关于义务教育的意识和观念,对自己的权利以及实现权利的方式也缺乏认识。而且,恰恰由于农民没有享受到充分的基础教育,就更不易很快形成这方面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

一直以来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资资金供给不足,是我国农村教育投融资体制的基本特征。在较多欠发达地区,教育的费用得不到保证,常常还被截留、挪用,政府给予教育的名义资金与学校实际得到的资金在数量上很不一致,在财政包干体制下,中央财政增长缓慢,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中国公共教育支出约占全世界公共教育支出的1.2%,而负担的三级正规教育学生却占全球约20%。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现象严重。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融资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村和农业问题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涉及我国国家稳定和全局发展的重要问题,而农村教育将在其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加之农村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当前教育中的绝大多数问题,都在农村有突出的表现,所以农村教育被列为今后我国教育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重视不够,基础教育投入经费比率下降,义务教育经费缺口较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基础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在2%左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5%~6%),与发展中国家(3%~4%)也有差距。普及义务教育呈现较大的资金缺口,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缺口就更加突出。

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不对称,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在基础教育领域没有提供有效的专项转移支付。我国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在城乡征收教育事业费附加,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如果县乡义务教育经费不足,上级政府必须提供辅助性的转移支付。实际的操作结果是乡镇政府主要负责提供基础教育,而许多贫困的县和乡镇,其财政不足以支撑本地农村基础教育体系,而上级政府对县乡政府在农村教育供给方面的辅助性支持很少。地方财政收入太少,而负责的事务太多,不对称的财权和事权,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重要制度原因。

教育收费使得农民负担沉重。实际上农村教育经费必须主要从本乡镇农民中筹措。只要县级以上政府不提供部分资金,那么农村教育资金缺口只能主要由农民自行来承担,这成为造成农民负担越来越重的重要因素。尽管教育收费属于受益税,是最有效的税种类型,因为受益者可以直接看到所付成本与所获直接收益。但是,在许多贫困地区,如果所筹集教育经费仍然不能满足最低水平的义务教育服务需求,县以上各级政府有义务补充投入,至少保障义务教育服务的供给达到最低水平的教育服务供给。尤其是涉及到贫困地区贫困农户的子女教育,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

民间教育投资一直普遍受到排挤和抑制。我国政府普遍对基础教育的提供和生产未作区分,对民间教育投资鼓励不足,压制有余。政府提供义务教育,并不是意味着一定要由政府的公立学校来生产教育服务。私立学校只要能够按照统一的最低教育质量要求提供教育服务,也应该得到财政教育经费的支持。迄今为止,绝大多数的私立学校分享不到政府提供的教育经费。

农村基础教育投融资的基本思路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最低质量标准的义务性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属于义务教育,其最终资金来源应该是政府征取的正式税费。这些税费应该足以提供一种平均水平的教育产品。我国的法律没有规定应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水平基本相同的义务性基础教育,或者最低质量标准的义务性基础教育。鉴于各地区办学条件差距较大,应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最低质量标准的义务性基础教育。为实现最低质量标准的义务性基础教育,需要推行义务性基础教育的标准化,在教材安排、实验设施配置、师资资源配置等方面统一标准。

按照最低质量标准的义务性基础教育要求组织财政资金来源。从公共经济学角度看,从农民直接收取的税费和来自其他来源的财政收入,最终都来自于人民。农民的负担存在一个上限。可以从经验角度计算各地农民的负担上限。另外要计算各地教育服务供给的成本差别和学生人均教育支出需要。在此基础上,可以计算来自农民的直接教育税费收入和需要上级政府补充的教育经费。后者则是需要强制要求县以上政府提供的教育经费,即专项转移支付。这意味着县以上政府之间必须有明确的事权和财权安排来满足这一要求。

通过引入竞争机制选择生产单位。可以引入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之间的竞争:如果其基础教育产品的提供符合最低标准,政府仍然可以提供相应的补偿资金。不仅可以引入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之间的竞争,还可以引入公立学校之间的竞争。在引入竞争方面,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设想就是上述弗里德曼的教育券制度。据此,每一位学龄儿童都获得一定额度的教育券,可以选择任何一所公立或者私立中小学就学,学校收取教育券之后可以到政府教育管理部门或者财政部门换取经费。由此,学校之间为了生存必须展开绩效竞争。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和教育管理体制。为了解决农村教师工资拖欠问题,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将义务教育教师纳入国家公务员或地方公务员系列,工资由较高层次地方财政或中央承担,或列入中央预算,或列入地(市)、省预算,或各级预算共同分担,由县统管。

从公共选择理论和契约经济学理论分析,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任何过失都应承担连带责任。对于乡镇财政现有教育债务的处理,上级政府也应对教育欠债承担连带责任、乡镇内公民作为受益者也应承担责任。如果乡镇内公民由于经济条件所限而债务责任过重,超过了承受能力,说明上级政府应该提供转移支付。此外,我国许多省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县乡财政收入减少,为了保证县乡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中央应确定一定比例的税收搞转移支付,专门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在此基础上,省、市、县政府应将中小学校舍的建设与维修纳入各级政府基建计划,设立学校基建专款,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学敏.论贫困地区教育投资体制的问题与改革.中国教育学刊,2001

农村义务教育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摘要:政府提供基础教育并非一定由政府负责生产基础教育产品。农村义务教育问题不是财政资金供给不足问题,而是财政资金分配不合理问题。通过一种合理的制度安排,对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融资问题很有必要。

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特 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先后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确立了“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但是,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 费保障机制方面,仍然存在各级政府投入责任不明确、经费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农民教育负担较重等突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九”成果的巩固,不利于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必须深化改革。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从理顺机制 入手解决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等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基础教育具有巨大的正外部性:不仅仅受教育者本人将从其对教育产品的消费中受益,整个社群乃至社会均会从中受益。同理,不提供基础教育则具有巨大的负外部性。弗里德曼(friedman 1955)把教育的这种外部性称作为“邻里效应”,弗里德曼的解决思路是,可推行“教育券(vouchers)制度”。即:政府可以向家长发放教育券,以此方式要求每一位儿童获得最低水平的教育。如果这些教育券花费在“经过核准的”教育服务上,学校可以从政府那里按规定的每位儿童最大可报销额报销教育券(弗氏的原话是政府“可赎回”这些教育券)。这样,家长可以自由决定送孩子上哪一所“经过核准”的学校,无论该所学校是公立还是私立。这样做的好处是,家长可以用教育券购买最低水平的教育,还可以自愿购买额外的教育服务。教育券为公共物品的提供引进了市场竞争机制,也给予了受教育者选择权,扩大了受教育者的选择空间。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属性和融资的特征

根据我国的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提供义务教育属于省、地市、县市、乡镇政府的事权,提供高等教育则属于中央和省政府的事权。我国加入wto对教育服务的承诺,允许商业化教育的存在,即允许中外合作办学。外资投资中国教育有了制度基础。2002年底,我国颁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为民营资本的进入开放了大门。

基础教育是一种准公共物品

多数学者认为目前我国政府应该承担义务教育的提供。另一些学者强调,基础教育因其消费上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是准公共物品,可以部分由政府提供,部分由市场提供。这些学者建议在我国引入民间资金,动员多种力量办学。但是仍然反对政府以任何保障义务教育理由加重农民的教育负担。鉴于个人获得教育服务对于我国具有巨大的正外部性,在我国的整个社会共同体中,必须为所有儿童提供义务性基础教育,这基本上是一种共识。

农村教育投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农村教育投资、技术、基础设施投资并列为农村三大公共投资。有关研究显示,教育公共投资的扶贫效果最显著,同时对农业、非农业以及对整个农村经济增长的回报率也很高。各种公共投资中,在欠发达地区(西部地区)增加教育投资对缩小地区差距的作用最大。研究表明,政府农村教育投资对农牧业产值增长的贡献高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每增加1元农村教育投资,可使农牧业产值增加8.43元,而每增加1元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仅可使农牧业产值增加6.75元。另外,增加农村教育投资,改善农村教育,尤其是改善农户户主的教育,不仅会提高农业生产率,而且还会增加农民的非农就业和进城打工的机会。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融资的特征

上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作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农民之间政策博弈的结果,乡村义务教育实行了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体制。在资金上实现了教育税费、捐资助学、社会力量办学的投资和校办企业的投入等来源多渠道筹措。由于农民是缺乏组织的、很脆弱的利益群体,常常并不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政策制定的游戏中,往往是被动接受已制定好的政策。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民在教育方面并没有形成关于义务教育的意识和观念,对自己的权利以及实现权利的方式也缺乏认识。而且,恰恰由于农民没有享受到充分的基础教育,就更不易很快形成这方面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

一直以来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资资金供给不足,是我国农村教育投融资体制的基本特征。在较多欠发达地区,教育的费用得不到保证,常常还被截留、挪用,政府给予教育的名义资金与学校实际得到的资金在数量上很不一致,在财政包干体制下,中央财政增长缓慢,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中国公共教育支出约占全世界公共教育支出的1.2%,而负担的三级正规教育学生却占全球约20%。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现象严重。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融资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村和农业问题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涉及我国国家稳定和全局发展的重要问题,而农村教育将在其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加之农村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当前教育中的绝大多数问题,都在农村有突出的表现,所以农村教育被列为今后我国教育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重视不够,基础教育投入经费比率下降,义务教育经费缺口较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基础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在2%左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5%~6%),与发展中国家(3%~4%)也有差距。普及义务教育呈现较大的资金缺口,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缺口就更加突出。

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不对称,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在基础教育领域没有提供有效的专项转移支付。我国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在城乡征收教育事业费附加,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如果县乡义务教育经费不足,上级政府必须提供辅助性的转移支付。实际的操作结果是乡镇政府主要负责提供基础教育,而许多贫困的县和乡镇,其财政不足以支撑本地农村基础教育体系,而上级政府对县乡政府在农村教育供给方面的辅助性支持很少。地方财政收入太少,而负责的事务太多,不对称的财权和事权,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重要制度原因。

教育收费使得农民负担沉重。实际上农村教育经费必须主要从本乡镇农民中筹措。只要县级以上政府不提供部分资金,那么农村教育资金缺口只能主要由农民自行来承担,这成为造成农民负担越来越重的重要因素。尽管教育收费属于受益税,是最有效的税种类型,因为受益者可以直接看到所付成本与所获直接收益。但是,在许多贫困地区,如果所筹集教育经费仍然不能满足最低水平的义务教育服务需求,县以上各级政府有义务补充投入,至少保障义务教育服务的供给达到最低水平的教育服务供给。尤其是涉及到贫困地区贫困农户的子女教育,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

民间教育投资一直普遍受到排挤和抑制。我国政府普遍对基础教育的提供和生产未作区分,对民间教育投资鼓励不足,压制有余。政府提供义务教育,并不是意味着一定要由政府的公立学校来生产教育服务。私立学校只要能够按照统一的最低教育质量要求提供教育服务,也应该得到财政教育经费的支持。迄今为止,绝大多数的私立学校分享不到政府提供的教育经费。

农村基础教育投融资的基本思路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最低质量标准的义务性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属于义务教育,其最终资金来源应该是政府征取的正式税费。这些税费应该足以提供一种平均水平的教育产品。我国的法律没有规定应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水平基本相同的义务性基础教育,或者最低质量标准的义务性基础教育。鉴于各地区办学条件差距较大,应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最低质量标准的义务性基础教育。为实现最低质量标准的义务性基础教育,需要推行义务性基础教育的标准化,在教材安排、实验设施配置、师资资源配置等方面统一标准。

按照最低质量标准的义务性基础教育要求组织财政资金来源。从公共经济学角度看,从农民直接收取的税费和来自其他来源的财政收入,最终都来自于人民。农民的负担存在一个上限。可以从经验角度计算各地农民的负担上限。另外要计算各地教育服务供给的成本差别和学生人均教育支出需要。在此基础上,可以计算来自农民的直接教育税费收入和需要上级政府补充的教育经费。后者则是需要强制要求县以上政府提供的教育经费,即专项转移支付。这意味着县以上政府之间必须有明确的事权和财权安排来满足这一要求。

通过引入竞争机制选择生产单位。可以引入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之间的竞争:如果其基础教育产品的提供符合最低标准,政府仍然可以提供相应的补偿资金。不仅可以引入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之间的竞争,还可以引入公立学校之间的竞争。在引入竞争方面,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设想就是上述弗里德曼的教育券制度。据此,每一位学龄儿童都获得一定额度的教育券,可以选择任何一所公立或者私立中小学就学,学校收取教育券之后可以到政府教育管理部门或者财政部门换取经费。由此,学校之间为了生存必须展开绩效竞争。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和教育管理体制。为了解决农村教师工资拖欠问题,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将义务教育教师纳入国家公务员或地方公务员系列,工资由较高层次地方财政或中央承担,或列入中央预算,或列入地(市)、省预算,或各级预算共同分担,由县统管。

从公共选择理论和契约经济学理论分析,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任何过失都应承担连带责任。对于乡镇财政现有教育债务的处理,上级政府也应对教育欠债承担连带责任、乡镇内公民作为受益者也应承担责任。如果乡镇内公民由于经济条件所限而债务责任过重,超过了承受能力,说明上级政府应该提供转移支付。此外,我国许多省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县乡财政收入减少,为了保证县乡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中央应确定一定比例的税收搞转移支付,专门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在此基础上,省、市、县政府应将中小学校舍的建设与维修纳入各级政府基建计划,设立学校基建专款,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学敏.论贫困地区教育投资体制的问题与改革.中国教育学刊,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