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村乡土文学范文

农村乡土文学范文

农村乡土文学

农村乡土文学范文第1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农村社会虽然缺少城市社会中设备齐全的各种展馆,但也有自己独特的田园风光和风俗人情,在语文教学中如能利用这些资源,学生会感到异常亲切,会大大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不仅提升了语文素养,而且陶冶了情操。那么,如何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发乡土文化资源呢?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品读乡土佳作,激发学习兴趣

溧水县位居百里秦淮之源头。溧水自唐代以来雅称为中山。因此,清代形成的溧水八景也被称之为“中山八景”。它们是:琛岭神灯、芝山石燕、观峰耸翠、金井涌泉、龙潭烟雨、洞壁琴音、东庐叠遄、臼湖渔歌等。溧水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资源,可谓人文荟萃。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大诗人李白到溧水一带漫游。此时的李白,因得罪李林甫和外戚杨国忠等权贵,被唐玄宗“赐金还山”,人生正经历着大失意。然而,丹阳湖的美丽风光浸润了他这颗失意的诗心。他提笔即景,一首关于丹阳湖的美丽诗篇便成之于胸中,出之于笔端,传之于后世。这首诗大气而不失细腻,豪放而又清丽缠绵,的确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

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

龟游莲叶上,鸟入芦花里。

棹轻舟,歌声逐流水。

家乡的石臼湖竟然与大诗人李白有关,学生惊喜之余,反复吟咏,学生张龙强抑制不住激动,写下了这样一段赏析文字:一个天朗气清,艳阳高照的日子,李白乘扁舟一叶,载酒行吟于湖上。当西天布满了落日的余晖,美丽的丹阳湖水天相接,朦胧间,他仿佛置身于人间天上为一体的奇妙境界。商旅的归帆、渔妇的歌声,让他看到了也感到了劳动的美好和收获的愉快。他想起了自己曾有的抱负,宦海的沉浮,一切是那么虚无缥缈,相比之下,眼前如诗如画的美景是那么真实可爱。

我们溧水的无想寺早在南朝时就颇有名气,在吟咏无想山的诗篇中,最为有名的则是北宋大词人周邦彦的《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也正是因为周邦彦的这首词,无想山和无想寺的名声才更为大噪。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鸟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这首词上阙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无想山初夏景色的优美,对实境的描绘刻画入微,山下的卑湿,引起对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怀念,身世相同,深有感慨,从而引发了下阙的思想感情,抒发了漂泊的悲哀。自称为“江南倦客”,曲折地传出了作者流宦他乡的苦楚,他自比暂寄修椽的燕子,又想借酒忘愁而苦于不能,但终于只能以醉眠求得内心短暂的安宁。这首词的特点是蕴藉含蓄,词人的内心活动也都隐约不露,特别是“憔悴江南倦客”是作者自况的真实写照。学生读到此词,如获至宝,工整摘抄之后,吟咏成诵,课后饭余,时而来上几句,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当学习的内容一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那学习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溧水山水风光无限,学生徜徉其间,探寻名人古迹,吟咏文人墨客们留下的诗文,兴致极高。学生归来以游记的形式写成随笔,颇有文采,流露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一方面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一方面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溧水的历史,进而让学生更热爱溧水,振兴溧水。

二、收集民俗传说,传承传统文明

寒暑假期间,笔者要求学生利用假期闲暇时间,多方收集家乡传统习俗和民间传说。开学后交上来的收集材料非常丰富,涉及范围广,且多篇有人文思考的深度。比如某学生的《蒸团子》,详细介绍了团子的制作过程,又将过年的热闹气氛渲染得恰到好处,结尾有浓郁的人文气息,表达出他对家乡的一份挚爱之情。另有同学:“嗅一嗅,今年的年味似乎特别香:混杂着煮咸货香,油炸豆腐果香,团子香,还有花香,雨后春泥香,众香齐集,聚出了浓浓的年味”,等等众多对传统的描述和热爱将铭刻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新桥河小白龙救母,不忍离去,频频回望,有了新桥河九九十八湾的传说。赵氏寡妇捐赠出全部家产,建成蒲塘桥;狮子山上贪婪和尚……每一个传说背后,都表达出家乡人对美善的褒扬和对丑恶的贬抑。学生们在课堂上互相交流讨论,挖掘传说背后质朴的传统美德和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和追求。最底层的也是最质朴的,学生们深深地为此而感动,很多的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对民间传说不屑一顾了,反而去收集更多的民间传说和民俗风情。

三、记录乡村生活,感受纯朴乡情

亲情是人生永恒的话题,而农村学子的亲情因生活的艰难而更显纯朴和珍贵。结合写作教学,让学生记录真切的亲情,记录美好的乡村生活,很多生活细节令人难忘,引起共鸣:在村口张望儿子放假归来母亲的背影,突然回家发现饭桌上只有一碗老腌菜……每读到这些,无不勾出记忆,令人热泪盈眶。

纯朴的乡情也令人神往:春天碧绿茶园里的欢声笑语,秋收时节村人的相互帮助,农闲时一日三餐总爱端着饭碗聚在巷口;邻居的热情,村人的善良,乡村的生活总以美好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

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在语文学科中进行渗透,学生不仅要用身体去亲近,感受自然风光的秀美,更要用心灵去亲近理解家乡人文精神的美好。与自然对话、与名胜古迹对话、与农村现状对话,在对话思考中,扩大自己的视野和见识,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全面提升农村学生的语文素养。

农村乡土文学范文第2篇

一、让学生亲近大自然,融入课堂

大自然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百科全书,蕴藏着丰富的知识,是学生学习的活教材。充分发挥本地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它不但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能解放学生的思维,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能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在大自然中释放情怀,寻求大自然的奥秘。在参与田间劳作的实践中知道了水稻的生长过程,以及收割晒干碾成大米煮成香喷喷米饭的全过程,懂得“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艰辛,珍惜粮食的重要,也对古诗《锄禾》加深了理解,觉得语文也是贴近生活实际的并不难学,将平时的生产劳动实践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效果更好。当春暖花开时,让学生去注意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金秋时节,丰收的田野就在眼前,金灿灿的稻穗笑弯了腰,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头,学生们跟随大人参与到各种各样的劳动中,体验生活中的苦与乐,感悟生活真谛,感受劳动的光荣。

二、利用农村乡土资源,促进教学

我们知道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与环境“对话”。让学生多体验生活,培养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积累生活技能和写作素材。农村孩子有着许多令人惊奇有趣的生活情趣:田间收割播种,地里采摘铲耕,水中捞鱼捕虾,山上摘野果采蘑菇……,这些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和生活情趣以及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为学生提供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

三、活用乡土资源,让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应善于发现、利用和发挥农村特有的优势,弥补农村学校软硬件设施落后缺乏现代化教学媒体的不足,大胆从教具、学具入手,运用身边的乡土材料,让这种熟悉的材料使学生敢于动口动手,提高教学效率,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利用农村丰富的生产、生活和动物植物资源这座天然的、随手可得的素材库以及农村儿童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充实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农村乡土文学范文第3篇

一、拟题

拟题具有导向功能,教师在命题或指导作文题时要及时抓住这一契机,培养情感,激发兴趣。新《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无论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是一般文体的训练还是文学体裁、新闻、通讯、调查报告等其他文体写作,教师都应有意识地通过拟题引导学生多写家乡,并注重拟题的技巧,以点燃乡情之火为出发点来构拟作文题目。与发达地区相比,家乡虽然贫困,但贫困是落后,不是耻辱,在让学生正视家乡落后的同时,也要使他们了解家乡的变化,看到家乡的未来和希望,激发其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如《我家门前的那条路》《家乡的“花果山”》《山村风景独好》《家乡报上的头条新闻》,这类的题目都能较好调动学生观察和思考,挖掘家乡的亮点,培养爱国爱家情感,提高审美情趣,激发了写作的兴趣。

二、指导

写作指导是选材布局主要环节,也是提升主题、加强情感渗透的有利时机。有了好的拟题,还应有好的指导。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家乡的一事一物,从深入了解认识中增进乡土情感,指导他们从中恰如其分地选择写作材料。学生初写家乡往往内容单薄,言之无物,是由于对自己的家乡缺少关注,熟视无睹,就好像每天走过的台阶不一定能说得清楚的它级数。因此,作文指导要因时制宜,多搞一些实物观察,实地观察和实践观察体验,平时可出一些小题目,如“每次上学,看家乡的交通”“家乡地名与传说”“一个有趣的老乡”等,让同学们在观察思考和训练中形成乡土气氛,增进乡土情感、从而产生介绍家乡、赞美家乡的写作兴趣和写作冲动。课堂作文指导还应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一次指导《家乡,我为你骄傲》时,一些偏远贫困山区的同学很是为难:“家乡四处是高山大岭,只见树木不见人,哪有值得骄傲的东西呢?”教师一时也不知如何回答,但教师猛然想起一件事:上次放假回校,这位同学不是提了一袋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新鲜核桃来派给同学们吃吗?于是教师便趁机诱导:“谁知道某某同学家乡最好吃的是什么?”“核桃!”很多同学都不约而同地说:“那倒是很多,满山满岭都是,听说村委会还贷款买设备准备办个核桃加工厂呢!”这位同学似有所悟地回答,再一步引导他联想、思考、分析,他终于写出以“家乡的核桃树”为话题这篇以小见大,充满自豪感,通过家乡的进步体现国家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的好习作。这样的指导,也同样开启了别的同学的思路。

农村乡土文学范文第4篇

开发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1―0114―01

生活在农村的中学生,接触的是一个较为广阔的农村天地,相对于城镇学生而言,接触的写作题材有许多差异,但是只要我们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换句话说,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一、善于观察,发现家乡之美

1.善于观察田野风光之美。农村田野风光是学生观察、写景的好题材。小麦抽穗、油菜开花、小麦孕果、菜地碧绿、山坡青绿……各具姿态风韵,形状、色彩、生长过程,各具特色。春天百花盛开,生机盎然;夏天骄阳似火,热人;秋天硕果累累,金黄一片;冬天寒风刺骨……只要老师能够适时引导学生就地取材,从平平常常的、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去发掘事物的形式美与内在美,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热爱之情。

2.善于欣赏自然景观之美。让学生欣赏自然景观,指导学生写家乡的一处喜欢的景物,就要抓住景物的特点细致描写。首先要明确写作目标:一是写家乡的一处景物;二是抓住景物特点细致描写;三是哪处景物是你喜欢的。这样学生就明确了“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

3.善于发现农家新居之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给农村带来了无限生机。要反映家乡的发展变化,不能说大话、空话,而要采集实实在在的事物,去反映家乡富了、变了,要以小见大。一幢幢新式农家小楼或掩映于青山之中,或镶嵌于阡陌田园之间,厅前小果园、后院依青山,配套一间标准厨房、一栏猪、一沼气池、一冲水式厕所、一卫生澡堂,这就是现代新农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观察农家园,描绘农家美,激起爱家乡之情,写作中更能表达真情实感。

二、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1.亲身体验,积累素材。如今的农村生活条件大多都很好,不少孩子也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也常常不让孩子到田间地头东跑西摸。因此,许多学生写劳动,只言片语,写不实在,写不生动。我通过让学生帮家人种菜、翻地、浇水、施肥、种田、割麦等一系列劳作,让他们亲自体验劳动的辛苦,感悟“粒粒皆辛苦”背后的艰辛,从而获取丰富的作文素材,同时学习父母勤劳纯朴的好品质。

2.学农民智慧,选取素材。作文要善于选材,选取有特色的材料,写有特色的作文。“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就概括了栽种的规律;“锄头下面一层水”,讲的是天旱,地里庄稼无草也要锄,因为切断了土壤中的农作物的毛细管,可以防止水分蒸发的科学道理;大雪勿施肥,冬天大雪时不能给麦苗施肥,因为大雪盖麦有利于麦苗过冬,施肥会加快大雪的融化。这些经过农民长期积累而来的智慧,就要让学生边学边做,边想边记,从亲身感受中,表达赞赏之意。

3.躬身实践,培养兴趣。写劳动,就要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不能任其自由“发挥”,造成害怕作文的负面心理。通过让学生亲手做,出力流汗,得到劳动果实,他们才会感到香甜、感到宝贵。像种黄瓜、番茄等等,学生会天天盼、天天看,期望亲手种下的作物早日开花、结果。对这样的素材,学生饶有兴趣,作文才会有物有情。

三、了解乡情,抒发真情实感

1.了解乡情之浓。农家人纯朴、勤劳、善良,与邻里和睦相处的故事比比皆是。像赶农时、互帮抢农活、乡邻间的茶会、修桥筑路、出资出力等等。让学生在观察、采访中收集这些题材,并通过班内、校内信息交流,比较出村与村、户与户间的大同小异,感受农家人的纯情美。

农村乡土文学范文第5篇

从正宁县的历史沿革县情变化来看,乡土文化资源丰富,信息量大,适合校本教材的素材很多,经过搜集、整理、编写,完全可以走进校园,扩展语文学习范围,丰富语文课堂知识。

一、把浓重的历史文化编进去

每一个地域都有悠久的历史,但这些大多地方志和政府公文中,农村的小学生知之者很少。让他们知道家乡厚重的历史,定能激发起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感;让他们熟悉家乡的仁人志士,定能唤起发愤图强,有所作为的激情。为此,农村小学语文老师就应广泛搜集,把家乡的古老历史和现代变迁写进校本教材。

立足于正宁历史,这里西汉置县;元代即办儒学、建罗川书院;抗日战争时期,“鲁迅师范”,“陕北公学”、“关中师范”为革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文化教育气息十分浓厚。这里曾有乘龙升天的人文始祖黄帝,有教民稼穑的先祖公刘,由威震四方的战将蒙恬、于志宁,有为政一方的翘楚曹孟德、范仲淹,有为民请命的廉吏景清、巩清、赵邦清,有科举登榜的学士范锡篆。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有为国捐躯的烈士,有播撒火种的先驱。谢子长、刘志丹、建立了西本地区最早的革命政权――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寺村塬革命委员会);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回民支队――龙嘴子回民支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聂荣臻、杨尚昆等留下了珍贵的足迹。唱响解放区的歌曲《绣金匾》就诞生在这里。解放以后,正宁才俊辈出,人杰不穷,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模范和能人。

丰富的史实足够充实小学语文园地,详实的校本能活跃农村小学校园文化。

二、把厚实的农耕文化写进去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最不缺少、最为熟悉的便是长在土地上的活生生的农耕文化了。这里有农业的知识技能、生产工具,以及伴随农业而诞生的民俗民风民情是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其生动性、传承性、形象性,是语文课本里面的文章所不能替代的。如果说田野是大课堂,那么田野里的人、事、物品便是活生生的课文了。

1.民俗校本

通过广泛搜集,把民间的节日习俗、手工制作、生产工具、饮食习惯、风土人情等挖掘出来、写进校本教材中。正宁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农业文化源远流长。文艺方面“正宁香包香天下”,可围绕香包产生的背景、用途、质地及象征意义等进行整理,然后向农村小学生展示,及渗透了文化价值教育,还可以通过组建兴趣小组,让农村孩子动手设计制作香包。这样,既美化了心灵,又锻炼了巧还可向剪纸能手彭粉女、宫河核桃峪的簸箕匠、彭家传的唢呐手、农具发明家宫锁印、泥塑大师姚锦文等民间艺人请教,向他们学习手工艺品的制作。如用高粱秆扎制灯笼、蚂蚱笼,用柳条编织篮子,簸箕,用彩纸剪出栩栩如生的剪纸等,还可就地取材,动手制作泥塑、面塑等。

2.歌谣校本

歌谣的特点是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妇孺能唱,而且其中又承载着劳动人民的渴望和感情,坟茔了一定的时代特点。如果再搭配上正宁乡土方言,效果更佳。试想一下,语文课堂里有民谣之声,校园里有稚嫩的童音说唱,岂不乐哉。这方面可搜集的实在太多,因此就要去粗取健,吸收精华。流传在田间地头的民谣民谚非常之多,饶有趣味。有反映农村朴实生活的,有“说一个子,道一个子,家家都有七十二个子。盆盆子,罐罐子,家家都有案板子;木头盘子四角子,中间放的是筷子,四角放的菜碟子,早上吃的面叶子,晌午吃的麻食子,黑了吃的煮饺子;鸡娃子、猫娃子,还有一个狗娃子,螺驹子、马驹子,还有一个牛娃子;墙上定的是钉子,娃娃拿的耍活子,端午节上荷包子,门上插得艾叶子,嘴里吃的是粽子,割的猪肉一吊子,还有猪肉粉条子,卖的羊肉炒臊子,随带两个蒜苗子,把娃吃了个大肚子;荆底子,笼布子,锅上用的锅刷子;大柜子,小柜子,每个按着铁锁子;喝水拿的是茶缸子,吃饭倒醋拿勺子,老汉抽的烟锅子,老婆缠的裹脚子,小孩穿得裹肚子,打岵矶用的是骨嘟子,老池里游的是鸭子,小学生用的是纸夹子,老师拿的是课本子,姑娘梳妆照镜子,小炉匠用的是钻子,石匠用的是铲子,铁匠用的是毡子。”小孩子之间相互打闹逗趣的如:“羞、羞、羞,把脸抠。扣下垢痂种豌豆,人家豌豆结成串,咋家豌豆只扯蔓。”大人哼唱哄孩子睡觉的,如:“嗷―嗷―嗷,我娃乖,穿花谢,花鞋放了两窗台,花鞋穿烂了,我娃长大了。”

农村乡土文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课程资源;乡土课程资源;生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9-0113-0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明确指出:“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课程资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概念,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越来越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重视。

一、国外乡土课程资源研究的相关历程

国外对课程资源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从40年代到70年代,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曾存在过四种模式,即美国课程专家泰勒的目标模式,英国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美国课程论专家和生物学家的实践模式以及英国教育学家斯基尔贝克的情景模式。其中,情境模式要求课程开发者全面、动态、系统的考虑特定的环境,把课程开发与当地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更加广泛紧密的联系起来。这种把课程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相联系的理念在实质上就是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另类描述。因此,可以说,国外乡土课程资源的研究最早出现在斯基尔贝克的情境模式之中。

在20世纪80-90年代,国外曾出现过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和主体教育观。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强调的是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张力问题,它认为国际性与民族性是相互依赖的,两者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国际性的生成是建立在尊重民族个性和文化的基础之上的,与此同时,只有在异民族、异文化的不断交往中,本民族、本文化的自我意识才能不断提升,其个性才能不断完善。其实,这种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在另一个层面上也体现的是对于国家性与地区甚至乡土性的辩证认识。主体教育观体现在课程内容上,即是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张力问题。我们知道,在发达国家的整个20世纪,科学世界在课程内容中是占主导地位的,受科学世界支配的课程体系严重脱离了生活世界,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直至世纪之交,人们才开始谋求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与融合,当今时代,将生活世界、乡土资源作为课程内容已成为教育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例如,近年来美国课程改革的特点之一就是从学生最易接受的家庭、邻居、社区等生活入手来安排课程。《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中指出:“为保证学校取得成功,我们要超越课堂,把眼光放到我们的家庭和社区上。我们每个社区都要成为可以进行学习的地方。”英国的新课改也十分重视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促进有效教学的作用,伦敦大学教育研究所的詹姆斯就认为,给小学生上课,应该从他们熟悉的事物,如一座年代久远的房子或一棵老树着手,一是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兴趣和好奇心;二是促进学生对自己周围事物的了解,增强孩子们的乡土情怀。另外,英国的“学校委员会历史科计划13――16”推出的新课程大纲中单元设计的主题就包括“乡村房屋”、“教堂建筑与陈设”、“乡村景观形成”等。虽然,这是历史科方面的大纲计划,但至少,在课程内容里,人们已经有意识的将乡土资源纳入其中,可见,世界各国都普遍重视起了对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与此同时,国外对语文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也相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日本在初中开设语言文化课,编写富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供学校使用,内容包括日语传奇故事、社区文学、乡俚说语、民间歌谣以及本地方言。加拿大在中学开设了爱摩斯基语言和文化的课程等等。这些都是国外开发语文乡土课程资源的积极表现。但是,从可以查询到的资料来看,国外对农村小学语文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则表现得相当不足。

二、我国乡土课程资源研究的发展历史

我国的课程资源研究较国外晚,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课程资源的概念才被介绍进来,二十一世纪初,我国学者才对课程资源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至于专门对乡土课程资源进行系统研究的情况还不存在。新课改之后,开始有部分学者对乡土课程资源进行研究,但为数不多。笔者在中国知网上输入主题为“乡土课程资源”,时间是“2000-2012年”的条件进行搜索,找到的相关期刊、论文的总篇数仅有50篇。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王颖莉写于2010年5月的硕士学位论文《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及对策的个案研究》,言玉梅、郑朝波、王向红的《海南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地方课程、小本课程建设的思考》等。这说明,我国对乡土课程资源的研究力量还不够强大。不仅如此,国内对乡土课程资源的研究更多的是从学科课程资源的角度,诸如从历史、地理、政治、音乐、德育、美术等方面展开的,而对农村小学语文乡土课程资源的研究则呈现出严重稀缺状态。

虽然,我国对乡土资源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但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有了乡土资源走进语文教学的影子,即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提倡的生活教育理念。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是语文课程的不竭源泉,这生活也就内含了本乡本土的各种自然、人文及生产生活经验等资源;社会是语文课程活动的重要阵地,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只局限于狭小的教室,我们还需要走进自然,走进社区、社会,去体验、感受和实践真正的语文,真正的生活。在这个“以青天为顶,以大地为底,以二十八宿为墙”的社会学校里,我们的教育材料,教育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会大大的增加,人人都可以做我们的老师,做我们的同学,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因此,陶行知先生的这种教育思想是我们中国早期就潜藏着的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隐形概念。在原始社会里,我们的教学是完全寓于生活世界的,那个时候的教学只是一些简单的口耳相传,无文字、无教师、无教学场所。虽然我们无法将那些口耳相传的内容称为乡土资源,但实质上这些内容确实就是当时人们身边存在的事、景、物,用我们现代人的观念来看,不也就是我们当下所谈论的乡土资源吗?由此可见,我国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是源远流长的。

国内外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虽很悠久,但当下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却不尽如人意,需要引起我们更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2.

[2]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80-187.

[3]姬秉新,荀正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与趋势[M].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79-181

[4]黄浩森.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以广东南海西樵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09.

农村乡土文学范文第7篇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及农村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教育的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然而对于农村教师来讲,他们却并非是单纯的受益者,更多的则是在现代化浪潮裹挟下的被动接受者。“无论是以民族传统还是以现代化、科学、文明等为教育内容,都是以忽视、贬低、解构乡村当事人的主体性作为推进教育的方式的”[1]。在被动接受现代化语境改变的过程中,城市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更是让许多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之路上有苦难言,进退两难。在后现代化时代,理性思考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特征及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一、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厘清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关键在于把握以下三个层次的问题,首先,当今中国,哪些地方可以成为农村,即农村在哪里呢?其次,农村教师是由哪些人构成的?最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到底应该怎么样呢?唯有解决了上述三个问题,才能明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一)农村在哪里?

无论是在《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里,还是在百度引擎上搜索“农村”这个关键词,得出的词语释义都是“不同于城镇、城市的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传统上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是我国主要的国民居住形态,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也不断地由农村型转化为城市型。在城镇化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农村实际上产生了三种分类:一是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仍然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二是位于城市或城镇边缘城郊农村;三是经济发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种类型的农村乡土气息浓厚,还没有脱离传统的乡土文化和乡土生活方式;第二种类型的农村处于转型期,没有摆脱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同时受城市价值取向的驱动,或被动或主动地接受着城市文化;第三种类型的农村虽然还给自身冠以“村”的名义,但是实际上生活方式已经完全城市化,然而在这种新农村中依然还可以闻到传统的乡土文化气息。

简单概括上述三种类型的农村,第一种是尚未现代化的农村,第二种是处在现代化边缘上的农村,第三种则是已经现代化的农村。然而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农村,传统乡土文化的气息一直氤氲在这些农村的上空,只是或浓或淡罢了。对于农村的理解,不能脱离乡土文化这个词语,乡土文化滋生和孕育于农村,是农村的精神象征。笔者认为,对于农村的理解不在于户籍制度,而在于这些地方是否体现农村特色的“乡土文化”。从“乡土文化”的视角探究农村,有利于打破城市取向的霸道农村现代化发展理念,更有利于建立适合且体现我国农村发展的特殊性的乡土语境。总之,农村并不遥远,农村就在“乡土语境”里。

(二)农村教师是哪些人?

随着我国当代农村实际情况的变更,农村的教育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村学校可依据农村的三种类型而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位于经济欠发达地方的农村学校;第二类,位于城郊的农村学校;第三类,现代化的农村学校。在这三种类型的农村学校中,农村教师的队伍构成也是存在很大差异。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多数来自于当地农村,仅有较少接受过大学教育,少数为城市的支教老师,此类农村学校经常面临师资质量低以及师资匮乏的窘境,且流动性极大;位于城郊的农村学校中的教师队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有的来自于当地的城郊农村,也有的来自于周边的城市,因为就业压力的增大,不少大学毕业生通过考试获得了城郊农村学校的教师资格;第三类的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是前两类农村学校难以企及的,因为这些学校已?达到了城市学校的办学水平,师资也多数来自当地的新农村或者周边市区,多数都是正规大学的毕业生。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不同类型的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的农村教师由于位于尚未现代化的农村,他们身上的乡土气息是非常浓厚,然而由于地域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能够获得现代化资源非常少,因此他们是一个欠缺现代化的群体,面临着欠缺现代化的危机。城郊农村学校的农村教师由于处在现代化的边缘上,地域经济条件是有的,他们能够获得的现代化资源较多,然而由于处于转型期的农村,这些学校的农村教师很容易迷失在城市取向的现代化浪潮中,而丢失了本应该保持的乡土气息,面临着转型危机。现代化农村的农村学校除了名义上被冠以“村”之外,实际上这类学校的农村教师享受着同城市学校一样的现代化资源,在他们身上却很难再看到乡土文化,原因在于“他们通过自己的一系列行为显示了自身与整个乡土社会的不同,而乡村社会在给他们贴上‘城里人’的标签之后,也不可能同时再把他们视为‘村里人’或者‘自己人’”[2]。因此他们是现代农村中过度现代化的群体,面临着过度现代化的危机。农村教师就是这样的一些人――由于各自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差异,他们有的面临着欠缺现代化的危机,有的面临转型危机,还有的则面临着过度现代化的危机。

(三)何谓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时展对高质量教师需求的必然选择,农村教师是一个不同于城市教师的特殊群体,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就不能单纯按照城市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来要求,而且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教师队伍更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因此,应建构针对不同类型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发展需求的专业发展理念。例如,对于那些正处于欠缺现代化危机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的农村教师,应该建构“以提供现代化资源支持和增加农村教师现代化培训为目的”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对于那些正处于转型危机的城郊农村学校的农村教师,应该建构既能够使他们坚守乡土文化又能够提升现代化素质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而对于那些正面临着过度现代化危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学校的农村教师,则应该建构帮助他们科学利用现代化资源并回归乡土文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

概言之,无论哪种类型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其实都涉及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乡土性,即坚守乡土文化,因为农村学校位于乡土文化中,而农村教师应该成为乡土文化的代言人;二是现代性,即获得各种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技的资源支持,因为农村学校并不是真空的,它们需要在现代化社会中生存,而农村教师更需要利用各种现代化资源来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综上所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即是以满足不同类型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为目的,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帮助他们既能够坚守乡土文化又能够提升自身运用现代化资源的素质,进而提升不同类型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的专业技能。

二、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

无论是身处农村学校还是城市学校,对于处于弱势位置的农村教师而言,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农村教师来自于不同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农村学校,他们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差异很大,所以,应该从乡土语境的视野来探究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

(一)多元化

我国幅员辽阔,农村众多,不同地域的农村具有不同的乡土文化,正应了那句俗语“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过去十几年推动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采用刚性标准――即以城市取向来要求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而忽略了乡土文化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最终导致农村教师现在所面临的诸多危机。时过境迁,在过去刚性的现代化措施的推进下,不同地域的农村教师现代化差距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结局。现在再来谈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必须打破刚性标准,建立弹性理念,鼓励多元化的农村教师发展趋势,这也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农村不同于城市之处在于它的乡土文化,农村的每一个人都浸染在乡土文化中,不同地域的农村又具有不同的乡土文化,多元化的乡土文化必然决定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性特征;另一方面,我国目前三类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所需求的教师专业发展资源是不一样的,这也决定了建构多元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必要性。

(二)乡土化

正如目前央视7套的纪录节目《乡土》所传递的“乡而不俗,土而不粗”理念一样。乡土并不意味着落后,相反,今日的乡土文化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精神。理论上,作为乡村知识分子的农村教师应该是乡土文化的坚守者,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在欠缺现代化农村学校中坚守的农村教师,虽然他们身上的乡土气息依然浓厚,但若是他们有机会接触现代化教育,在强势的城市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影响下,他们或许也早已抛弃了乡土文化的“土”外衣,而穿上了城市文明的时尚新衣。在转型期和已经现代化的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在城市文明的诱使下,他们正在努力摒弃“乡土”带来的烦恼。“刚到农村任教的年轻教师大多数‘身在曹营心在汉’,常表现出难以割舍的城市情结。”[3] “乡村教师的话语并不针对乡村生活,而是自身生存环境之外的现代化语境,其在无意中成了学生远离乡村文化土壤的帮凶。”[4]然而,值得深思的是导致乡土文化不被重视的原因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城市文明的强势进攻。似乎在人们的头脑中,一提到“农村”、“乡土”等字眼,就会让人联想到贫穷落后,一提到“城市”,就意味着文明和富裕,其实以上种种都是线性的思维在作祟,这也是传统的城市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唆使。农村教育走向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要抛弃乡土文化,反而,具有乡土性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更适合我国多元化的农村教育实际情况。

(三)现代化

需要声明的是本文提倡从乡土语境中探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指出单纯地按照城市取向的现代化标准来要求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切合农村教育实际的,这并非不认可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农村教育现代化依然是当务之急,因为城市教育的进步是毋庸置疑的,农村教育的落后也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农村教育必然需要先进的现代化资源的各种支持,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提升农村教师的现代化素质。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明晰现代化并不是最终的目的,现代化只是帮助农村教师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的工具;现代化并不是舍弃乡土文化,而是利用现代文明中的各种先进资源来更好地保护和坚守乡土文化。经??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教师最迫切需要提升现代化素质的,因为他们身上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多少带有一些乡野之俗气,缺少一些乡土文明之雅致。笔者坚信,通过提升他们的现代化素质有利于化俗为雅。而其他两种类型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并不缺乏接触现代化资源的机会,对他们而言,现在更为关键的是让他们重拾对乡土文化的兴趣,积极利用现代化资源来弘扬乡土文明。

(四)协同化

在过去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霸道的城市取向标准使得农村教师处于文化冲突之中。也就是因为这种文化冲突,面对城市文化的强势诱惑,有的农村教师片面地放弃了乡土文化,奔向城市文化,然而他们在适应城市文化的过程中,却遭遇了身份认同危机的尴尬境遇。在当今提倡协同并进精神的时代,农村教师遭遇的文化冲突以及身份认同危机必然引起人们的深刻认识。时至今日,协同发展无外乎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三类农村学校的发展差距决定了必须针对不同需求的农村教师采取不同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策略,而且三种策略必须协同推进;另一方面,乡土文化和城市文化并不是相互对立的,也不必然存在文化冲突,二者完全可以协同共生。因此,新时代的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以协同多元的视角看待乡土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在提升自身的现代化素质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来坚守和弘扬最代表中国农村特色的乡土文化。只有建构协同化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才能够保证当今时代的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更适合当地农村学校的发展需求。

三、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位

当下的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应从乡土语境出发,结合多元化、乡土化、现代化以及协同化等特征于一身。这也就决定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定位,即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资源,帮助农村教师既坚守和弘扬乡土文化,又提升自身的现代化素质。但事实上,无论哪种类型的农村教师在过去十几年的现代化过程中都或多或少遭遇了文化冲突、身份认同危机以及价值取向的混乱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回归理性,科学定位是当务之急。

(一)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迷失

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都是为了更好地为农村教育发展服务。然而,当下的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道路上就像一只迷途中的羔羊,在行走的?^程中,迷失了初心,混乱了方向,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陷入了价值取向存在冲突的尴尬境遇。到底是走向城市还是坚守农村?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农村教师群体在适应国家教育要求和满足乡村社区需要之间产生困惑,在国家控制与乡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之间存在冲突。”[5]农村教师在国家要求的城市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与乡土文化所需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之间陷入了迷失。

那么,农村教师为什么会迷失呢?笔者认为,农村教师在过去的专业发展过程中迷失在了线性的现代化语境中。人们一般将“现代性”理解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其实,传统的“现代化”所代表的是一种霸道的文化侵略。“现代化”一词从西方学术引进而来,历史上,人们认为西方文化就是进步的,西方文化所代表的一切就是“现代化”,走向西方文明就是走向现代化。社会发展到现在,人们依然没有改变对现代化的线性理解,同样认为,城市文化比乡土文化更具有现代性,人们必须走向城市文化而丢弃乡土文化才能走向现代化。“工业革命以来,城市相对于农村来说总是意味着‘进步’,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优先指标。城市化意味着地区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的相对集中,意味着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区的扩散。”[6]在线性思维的现代化语境中,城乡二元割据的现象越来越大,农村教师必然会陷入城市文化与乡土文化的冲突之中,更不可避免地陷入身份认同危机之中。“农村教师身份认同低下的事实已向社会发出了身份震惊(identity shock)的信号,究其深层次原因,社会转型导致的农村教师的身份优势正在丧失不可忽视。”[7]在传统的农村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教师走向迷失是必然的后果。因为,在城乡二元分割体系下,农村教师“很难通过其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去转换政治资本与经济资本”[8],而与此同时,在意味着先进和文明的城市文化的高度诱惑下,农村教师很难不陷入价值取向的混乱之中。

(二)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回归

“现代化”一词的出现大约是在17至18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始,人们就提出要走向现代化。而在经历三四百年的发展之后,“现代化”已经落后于时展的潮流,因为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推进,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后现代化时代。后现代化时代是一个提倡多元思维的时代,当今,对现代性的理解应超越线性思维的束缚,走向多元思维。现代性并不意味着城市文化就比乡土文化进步,反而乡土文化有许多城市文化所不能取代的地方。毋庸置疑,城市文化有着其不可忽略的进步之处,这是乡土文化无法能比拟的,然而走向现代化是学习其先进之处来弥补乡土文化的不足,并非要将农村变成城市。在后现代化时代,乡土文化和城市文化是可以协同并存的,并且农村学校在充分利用现代化资源的基础上可以更进一步弘扬乡土文化,将农村学校办成特色学校,促使农村教师发展成更具乡土特色的专业教师。在后现代化时代,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回归多元化思维,回归理性。

为了避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再次陷入迷失之境,在后现代化时代,我们要思考,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如何才能回归理性呢?首先,加强在社会上对乡土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只是农村要重视乡土文化的坚守和弘扬,整个社会都需要加强对乡土文化的认识。其次,增加对农村学校以及农村教师的经费支持力度。我国农村落后的经济条件是客观现实,这是不能忽视的。然而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国家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农村学校以及农村教师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使农村教师能乐其师,乐其业。“中央政府在政策层面要督促省级政府制定教师最低工资标准,尤其是制定农村教师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确保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要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尤其要大幅度提高村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7]再次,增加对农村教师的乡土文化培训。在不少农村学校中,有许多农村教师来源于城市,甚至居住于城市,在他们身上很难到找到乡土文化的存在,他们的价值取向很容易影响到学生,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农村教师的乡土文化培训,使农村教师爱上乡土文化。因为“乡村教师在乡土文化的选择、传播与创新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改变人的价值观念,提高法制意识,创新本土文化,及时表达政府意愿与党的方针政策,开创先进文明之风气。” [9]最后,提升农村教师的现代化素质。在互联网+时代,现代化素质是人人需要具备的,担当农村教育重任的农村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现代化素质,才能说他具有了从事教育的专业技能基础。

农村乡土文学范文第8篇

传统的农村乡土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农村乡土文化逐渐被外来的文化所取代,那些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也渐渐被摒弃。当前,我国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兴起的农村乡土文化发掘工作则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乡土文化主要是指存在于一定地域和环境中的,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族群内以维系乡村、宗教、社区生产生活秩序和国家基层稳定为目的的,以传统道德为主要内容,将物质遗产与精神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性文化。比较典型的农村乡土文化有民俗风情、村落建筑风貌、民俗饮食文化、竞技游艺等,这些都与当下的城市文化明显不同,充分表现出我国几千年农业文明的成果,并呈现出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魅力。农村乡土文化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农村乡土文化可以丰富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乡土文化有着较为深厚的历史传统和群众基础,如果对乡土文化进行有效的开发和保护,并将现代社会中的一些元素融入其中,就可以使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接受乡土文化。这样,既可以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还可以使农村形成和谐的生活氛围。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传统乡土文化的缺失以及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很多农民在农闲之余只能靠等方式来打发时间,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而农村乡土文化建设可以向农村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并通过多样化的艺术形式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第二、农村乡土文化可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农村乡土文化除了具有文化价值以外,还有着极为重要的经济价值,可以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动力。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农村乡土文化的经济功能。农村乡土文化来源于原生态的农村生活实践,体现着我国独具特色的农村生活面貌。如果可以将代表农村乡土文化的特色产品、古镇建筑风貌、特色生活体验等加以产业化开发,会推动整个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样,农村既可以通过为农村乡土文化的开发开展各项工作,进而为家庭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又有利于我国农村乡土文化的开发和传承。

二、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乡土文化发展对策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乡土文化发展既要继承和保留乡土文化中的传统和精华,又要结合现代社会实践进行创新。具体对策如下:

(一)对农民进行引导,使其成为农村乡土文化传承的主要力量

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就是农民,他们既是农村乡土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传承者,因此农村乡土文化的发展必须依靠农民才能有深厚的群众根基。农村乡土文化体现在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农民也需要从生活的点滴入手,逐步培养农民的文化内涵,从内到外接受农村乡土文化的核心精神。但是,从目前农村文化的发展现状来看,只有少数农民对农村乡土文化感兴趣,愿意接受和学习这些文化,大部分农民仍然是一种观望心态。这就需要政府在推动农村乡土文化发展和传承过程中对广大农民积极引导,建立农村乡土文化传承专项基金,构建农村乡土文化宣传平台,加强对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培养和熏陶。同时,充分发挥农民自身的创作能力,鼓励农民将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的新事物与民间传统文化相结合,创作出更加贴近农民和农村生活的艺术作品。

(二)推动农村乡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农村乡土文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教师;文化责任

农村教师之于当今正在转型的农村社会,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传统意义的“教书匠”。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教师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农村教师是农村社会的一员,其所承载的公共性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感,标志着农村教师这一社会群体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及农村社会生活的改善息息相关。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广大农村教师,应该自觉地投身改革的洪流,在新农民的造就和农村新文化的建设中,以主人翁的态度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实现自己的社会担当。

一、农村教师的文化责任

根据当代教师的主要生活领域和职业特点,我们可以把教师的各类活动从活动主体的角度归纳出以下五对关系:教师与学生、教师与自我、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家庭和教师与社会。并由此分别构成了教师的五种责任:法律责任、专业发展责任、学校管理责任、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根据教师在社会、学校、家庭各个领域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教师所履行的责任自然各不相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构成教师的法律责任。教师法律责任是教师责任的核心,是教师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最本质的体现。教师的文化责任是教师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师的职业特点和教师作为农村社会的“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公共性等角度看,农村教师理应成为农村社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创新者与建设者。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从文化责任意识的建立,到文化责任、文化自觉的形成;从对文化责任的态度,到履行文化责任能力的提升和文化责任的践行,近年来,尽管农村教师做了不少的实践与探索,但从整体上看,当前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没有引起社会各方的足够重视。关心“国事家事天下事”是我国教师文化的一个亮点,是我国知识分子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显著的特征。诚然,当前我国的农村教师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不高,但“位卑不敢忘忧国”,我国的知识分子向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这里把教师的文化责任与“天下兴亡”联系起来,“责”所指的就是“责任”“人人有责”这层意思。具体地说,教师的文化责任“其实指的就是文化盛衰的传承责任,是文化浸染于社会风气之中影响人的道德精神的责任。”①

二、边缘化:农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现状

(一)农村教师的自我身份认同迷失,缺乏公共性情怀

作为代表城市文明的大学教师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农村教师,本能的对自己的“乡村”教师身份产生怀疑与拒抗。但是,作为乡村中的知识分子,农村教师应该有一种守护乡村灵魂的“公共情怀”。②应该对自己的公共责任形成正确的认知。然而,在时下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运动中,“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乡村教师依然处于“冬蛰”的状态。新农村建设中几乎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听不到属于他们的声音。面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这一社会责任,农村教师这一农村中的知识分子群体出现了集体性的“失声”。时代呼唤农村教师除了进行必要的教师专业技能的进修之外,必然希望他们参与到村庄生命共同体的文化建设之中。1.农村教师与乡村社会渐行渐远农村教师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依靠的知识力量。作为乡村的知识分子群体,尽管他们一直与乡村社会缺乏应有的互动,但从未像现今这样疏离村庄,疏离他们生活其中的乡村文化。很多年轻的乡村教师都有在城市求学的经历,但回到乡村后,却很难再次融入曾经生活其中的乡土社会,很难找到与农村的契合点。他们除了在课堂上向少年儿童灌输着往往远离农村和农民生活的知识之外,几乎和乡村社会没有什么联系。于是,“伴随着现代文明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乡村教师似乎在潜移默化中正在拔除古老文明之根,不可思议地退出传统的农村社会舞台,日渐丧失其在公共生活中的知识分子身份。”③对农村文化的陌生和无知,使农村教师缺乏与农村社会沟通的“资本”。多年的城市求学经历让他们对曾经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产生了隔膜。他们无形中己被排斥在乡村社会之外,俨然成为农民眼中的“异类”。农村教师长期在乡村社会中,尤其是文化活动中的缺位,使得他们服务农村的功能萎缩,影响力减弱,不能取得农村社会的广泛认同。2.城市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应试教育的双重“挤压”历史上,农村教师作为乡村中的知识分子,曾对农村社会的进步和乡土文化的传承发挥过重要作用。他们曾是一乡、一村之中的文化权威,是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活跃分子。其时,在课程与教学领域,农村教师在学校内外也曾拥有过较大的自,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力。但伴随着教育权力的集中,尤其是城市文化“霸权”的形成,农村教师的地位日渐式微,就连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按城市教师的需要而制定的严格规定,这种城市“抄袭版”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使农村教师失去了自主发挥的空间和话语权。同时,对农村教师影响很大的另一个因素是:应试教育对农村教师的利益驱动。学生的考分成为评价教师业绩的主要指标。于是,农村教师受到了城市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应试教育的双重“挤压”,就像两把高高悬挂在农村教师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把农村教师和乡村社会剥离开来。

(二)农村社区(包括教师)对本土性知识的保存、整理、开发尚未形成“共识”

本土性知识,也称地方性知识,是本土人民在自己长期的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这是一种扎根于生活的知识,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在充分认识自然,认识周围环境与自身的有机统一基础上,所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智慧。然而,随着现代化、信息化在乡村地区的逐步推进,农村政治、经济生活的激烈变迁,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使得本土性知识的应用、传播与接受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只是习惯于执行自上而下的政府决策,缺乏的是进行本土性知识与本土文化的主体自觉。政府部门应该主持当地地方性知识与本土性知识的整理与保存工作,所有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都应该自觉的运用本土性文化解决自己的生活、交往与学习问题。我们的教师应该与当地居民形成良性的互动,从而为本土性知识的编排与传播创造好的条件。因此,本土性知识的整理、乡土教材的编写、传统文化的承继都不仅仅是乡村教师个人的事情,它应该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全体乡村居民的共同事业。1.乡村居民应成为本土性知识整理、传播与教育的主体乡村居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同样,他们也应该是本土性知识保存、整理与传播的主体。本土性知识不是通过书本的语言呈现,它更多的体现在农村居民面临各种各样的生活、生产与人生信仰问题而采取的灵活、机智的解决策略。所以,它的学习和传播需要我们生活在当地的居民之间的口耳相传、言传身教。因此,教师要不断开展家校合作,不断把社区居民(尤其是老人)的教育智慧与教育经验引用到我们的下一代教育之中去。“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全村的动员”,只有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文化主体地位,下一代的“魂灵”,才不会迷失。2.本土性知识应该纳入学校的重要教育资源教育需要相应文化背景的全面滋养,需要本土文化的悉心呵护。首先,就知识的性质而言,本土性知识具有经验的、系统的特征,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层次性”,有助于学生从认识周围的环境开始,进而探索更为广阔的世界;其次,理解是爱的前提,本土性知识深深地根植于农村的日常生活,更能为学生所理解并引起共鸣。所以,本土性知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本土社会生活,服务和建设本土社会。尤其是在热爱家乡情感的激发、乡土情怀的培育方面能产生积极的影响。鉴于本土性知识在农村中小学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情感教育中所具有的教育功能,本土性知识自然被视为是一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教育资源。3.本土性知识应该成为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补充乡村教师与本土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不管怎么否认回避,本土文化就像胎记一样与生俱来,渗透在人们的血液与骨髓里。乡村教师是保存、传播、创新本土性知识的重要力量。乡村教师提升自己的本土文化素养,完成文化上的回归,才能找回自我,实现自身的成长。乡村教师要自觉担当起拯救和保存本土性知识的重任。但本土性知识的保存不能采用孤立的方式,一旦将本土性知识从它们所赖以存在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孤立出来,它们就不能够再得到发展。因此,要想使本土文化继续得到生存与发展,只有使它们融入自然和社区生活。由于受到城市中心文化和文化虚无主义思潮的强烈冲击,本土性知识尚未成为农村教师专业素质中的重要一环。这种不合理的教师知识结构,使农村教师无法对代表城市倾向的教科书进行“转化”或“二次开发”④,从而使乡村学校衍生出对优秀乡土文化的“拒斥”、丰富“乡村题材”的无视以及学生多面向学习背景的漠视。农村教师掌握本土性知识,说到底也就是了解农业、农村,了解农民,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理想。拥有了本土性知识,农村教师在村民心中才会变得“可爱、可信和可敬”,才能“被悦纳”,⑤从而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三)农村教师的文化素养有待提高

教师的文化素养是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信息素养的总和。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状况,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质量,并与自身的幸福感与成就感密切相联。只有具备了深厚的文化素养,教师才有可能成为博大与精深的“师者”。从我国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实际看,农村教师的文化素养普遍不足。以信息素养为例,有研究者作了调查,发现“农村教师信息意识淡薄、信息道德不完善、信息知识匮乏、信息能力有限”等方面的问题。⑥1.导致课堂教学的僵化学者阿莱克斯•斯坦迪什说过,教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还需要教学理论、哲学、文化的支撑,这样才能深入到价值层面、思想层面、精神层面。从教师素养的应然状态看,“理想的教师”首先应该有深厚文化底蕴。教师一旦缺乏文化积淀,课堂将面临无穷的危机。“有知识,没文化”的课堂就是众多常见“危机”中的一种。主要表现为:课堂活动缺少对人性的关注,照本宣科,教学过程呆板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碰到的问题或者是提问,往往习惯于只从课本上找答案,或者是就事论事,视野狭窄,不能从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上去阐释。这种缺乏文化依托的教学,往往会导致把教学过程演变成单纯技术信息的传输,冷漠生硬,了无情趣,缺乏生命的活力。2.妨碍对乡村少年精神花园的营造教师的文化涵养单薄,会妨碍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人生意义的探索与思考。根据当前我国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的文化底蕴不够深厚的实际,要让他们独立支撑起乡村少年精神世界的天空,不管是从主观还是从客观的情况看,都将是困难重重。在一般情况下,他们面对与考试相关的知识性方面的问题往往能应付自如,然而,当学生需要得到老师提供精神世界的关照与呵护时,许多农村教师往往会表现出手足无措,无能为力,难以提供实质性的帮助。3.导致教师的职业生涯后续乏力和城市的学校比,农村教师的生活单调、枯燥。用一位农村教师自己的话说:(他们)天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乡村教师这种平淡,缺少精神寄托与文化支撑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很难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而乡村教师长期处于这种缺乏理想和激情的生活境遇中,会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进而对教师生涯失去动力。试想,假如乡村教师仅仅把教师工作看作是“养家糊口”的工具,抱着这样一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敷衍心理,昔日的专业理想,专业抱负就很容易在“柴米油盐”中被淡化,被淹没。

三、农村教师文化责任的担当

从早年的乡间私塾到现今的农村学校,农村教师一直肩负着传统文化的传承责任。当前,农村教师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利用自身的特长和优势,采用直接参与的方式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二是采用间接的方式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两种方式各有“长短”,优势互补。下面以“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和“乡土教育”为例,分别加以说明。

(一)直接参与式: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1.学习先贤们以改变乡村落后面貌为己任,自觉履行文化责任乡村教师的公共性和社会赋予的责任,要求他们与乡村社会发展及农民的生活改善相联系。在这方面,先贤们曾有过不少的理论构想和实践探索,对当前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仍然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如,陶行知于1927年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师范学校———南京晓庄师范,他倡导“乡村学校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的灵魂”。他对乡村教师寄予了厚望:小而言之,关乎“全村之兴衰”,大而言之,则“全民族的命运都操在小学教员的手里。”陶行知主张“政富教合一”⑦,并认为教师可以把群众凝聚起来,而成为事实上旳领袖。《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设立宗旨及办法概要》说,农村教师至少有两种伟大作用:一是乡村的耳目。他容易感觉问题,亦有“呼喊”的工具———文字。二是乡村的喉舌。“果真除得几分乡村人的愚昧,果真乡村人受到祸害能呼喊出来,中华民族前途便有了希望,乡村建设便算成功了一半”。“较有能力的知识分子,其在乡间将有第三种作用便是替乡间谋划一切建设事宜,好比为乡村添了脑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先贤们重视树立乡村教师自觉投身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责任意识,重视发挥乡村教师的作用的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2.充分发挥乡村教师的带头作用,做好社区文化建设的“领头羊”文化是农村社区的灵魂,是农民的精神支柱,是农村地区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为履行好文化责任,乡村教师不仅要生活在乡村学校中,还要生活在村落里。乡村教师应该走出学校的围墙,充分发挥自身文化的辐射作用,带动乡村社区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目前乡村社区文化建设不容乐观。首先是社区活动开展得少,有的地方干脆就没组织活动,即便是有一些活动,也不一定就有文化意义。社区活动贫乏,单调,甚至不健康,这已是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村民们的娱乐方式基本上除了看电视、打牌,还是看电视、打牌。乡村的文化生活单一、枯燥,缺乏生气与魅力。作者把乡村教师在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在“领头羊”上,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有助于充分发挥乡村教师现有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其次是相对于村里的其它群体,乡村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三是相对于一般的村民而言,他们看待事物的眼光要更敏锐,更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更容易看到事物的本质,把握社会动态。四是相对而言,乡村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言谈举止文明礼貌,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五是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消费观念,衣着打扮等,一些乡民往往会把乡村教师作为仿效的“标杆”。乡村教师以上的这些优势和特点,使得乡村教师能够成为社区文化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把散落在乡间的文化资源聚合起来,重拾遗失的美好,把乡村建设成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二)间接参与式:乡土教育

1.明确乡土文化对促进乡村少年成长的价值农村儿童的成长,需要得到包括乡土文化在内的文化之全面滋养。农村有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如淳朴敦厚的风土民情、生动感人的民俗故事、精湛的民间工艺、传奇的名人轶事,这些都是有待开发的很生动、具有很高教育价值的课程资源。还有,农村学校地处乡村,贴近自然。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天上挂着的一轮明月,地上铺满的金黄色的沙滩等自然景物,包括绚丽多姿的季节变化,都有可能成为乡村教师去发掘、去利用的宝贵的教学资源。挖掘并利用好乡土文化资源,唤醒学生原始的生命活力,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是当前农村乡土教育中应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2.消除乡土教育的“空载”现象教科书是教学改革中最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认为,“教学最好是从实地实物的观察入手,这就要把乡土和学校周围的事物补充到一般的教科书里去,使这教科书与学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者能够进行对教科书的批判,给以删削与补充。”⑧目前的乡土教育中应引起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是:由于对农村学校教材的城市化取向未能得到有效的抑制,客观上扩大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的距离,剥离了乡村少年对乡村社会的感知,疏离了他们对乡村文化的感情,加重了乡村少年在文化精神上的“无根”状态。再加上在目前农村中小学的课程结构中,与乡土文化相关的课程占的比例非常小,而且分布范围狭窄,大部分集中在文科课程方面,具体表现在作文课上,但大多也只是点缀和应景而已。针对现有教材的城市化倾向明显,“乡土文化缺失”的现象普遍,大多数农村学校对乡土资源的开发意识不强,不具备独立开发的能力。同时,还存在着“乡土教育”方面的学习缺少安排,导致宝贵的乡土教育资源白白流失。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乡土教育很容易出现“空载现象”,并由此造成文化传承的中断,乃至文化的“断裂”。“空载”现象还会直接动摇乡村少年的文化自信,并在文化冲突中引起价值观上的混乱,导致他们中的一些人,错误地认为乡村是一个贫困落后的荒蛮之地,而城市则是文明富足的天堂。乡村少年读书求学只是为了逃离乡村。走向城市,才能有一个光明的前途。乡村少年是一个有着强烈的向师性的群体,并且处于一个心智不成熟的年龄,乡村教师的这种偏向城市的价值取向,必然会作用于他们年幼的心理,影响着他们最初的城乡观念,对他们日后的发展造成深远的消极影响。

注释:

①杨启亮:《教师的文化责任》,《江苏教育》2004年第20期。

②李长吉:《农村教师: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兼论农村教师的知识分子身份》,《教师教育研究》2011年第1期。

③张儒辉:《外在规约:乡村教师公共性旁落的根源》,《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第5期。

④陶行知:《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载胡晓风等主编《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32~237页。

⑤徐特立:《教育讲座:课程、科目和教材》,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徐特立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57~168页。

农村乡土文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新模式;乡土景观;扶贫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5-0149-04

新农村建设发展至今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农村乡土景观却不可避免地遭遇了极大冲击:“城市化”蔓延、传统功能丧失、景观内涵失调、传统文化消亡[1]。与此同时,欠发达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面临城乡差距大、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普遍问题,还存在一些特殊问题,因而从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角度寻求一种新的建设模式,研究实施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问题,是一项紧迫而现实的任务。

1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特殊性

1.1生态环境差、基础设施薄弱是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软肋”

欠发达地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个体差异,存在地域特点。就生态环境而言,一种情况是农业资源匮乏,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地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另一种情况是自然资源较丰富,气候条件较好,但地势崎岖,资源的开发利用难度较大,建设成本较高,制约了新农村的发展。

同时欠发达地区还存在水利设施、道路交通、通信条件等公用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等共性问题,使其信息不畅,经济环境闭塞,导致市场可达性差,极大地影响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

1.2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迟缓是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

受地理和气候条件所限,欠发达地区多数以结构单一、层次较低的农业产业为主,同时又受市场体系不完善、信息闭塞等因素影响,使得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常带有趋同性与滞后性[2]。从而形成了欠发达地区第一产业不发达,第二、三产业难以发展,缺乏地域特色的优势产业等不利局面,严重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同时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简单模仿城市化进程中“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使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给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隐患。

1.3农民文化素质低、老龄化严重是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掣肘”

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滞后是欠发达地区的普遍现象,劳动力较低的文化程度无法匹配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特别是随着文化程度较高的年轻群体外出务工,目前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大多是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观念滞后的劳动力,对现代科技的领会和掌握能力较差,导致许多新技术、新措施推广受阻,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向无法拓展。

2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应把握的原则

基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的特殊性,要想在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状况需要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具体来说,应把握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2.1规划先行,因地制宜

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必须依托基地条件和经济基础,按阶段、分层次地进行系统性的总体规划、综合性的产业规划、以及地域性的景观规划,着重解决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增色的问题。在条件较好的区域,结合已有的基础条件,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特色性建设项目。条件不完备的地区,优先完善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在自然资源再生和未来生产力发展的容许范围内开展试点建设,聚沙成塔、稳步有效地推进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2.2依托乡土,突出特色

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需秉承乡土特色的规划理念,强化科学性、兼容性、发展性“三性”原则,突出乡土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特色以及传统民族特色的“三色”特点。为避免“千村一面”、“建设克隆”[3]的现象,需充分尊重当地农民的首创精神,依托乡土资源,挖掘文化内涵,彰显农村风貌,创造性地开展建设工作。也只有尊重和保护个性、传承文化才是让新农村建设永葆活力的不二法则。

2.3循环节能,低碳持续

面对日益稀缺的自然资源、严峻的环境矛盾,显然依靠耗费大量资源来扩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式建设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新农村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在开展新农村建设时更应该增强危机意识,注重资源、能源的节约,发展循环经济,以节能减排为重点,推广低碳理念。一方面有助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马落桥村新农村建设实践

3.1建设项目背景简介

马落桥村位于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的东北部,地理位置偏僻,石灰岩地貌,山多地少,自然条件差,属于经济欠发达的山区。该村有25个自然村,483户,2 279人,其中贫困户97户269人。全村耕地215.7 hm2,其中水田29.3 hm2,旱地186.4 hm2,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和玉米为主。该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2006年已实现通电、路、电话,但无路灯、自来水,村内主干道均未硬化。基础产业发展差、无特色,主要产业为传统养殖和种植。

自2009年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被确定为马落桥村的帮扶单位以来,以帮扶为基础,紧贴乡土特色,逐步大幅提高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收入,建设基础设施、村庄风貌以及开展各项文化活动,并在劳有所得、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热点民生保障项目上取得了持续发展,实现了通过进阶式、参与式的扶贫策略推动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

3.2依托乡土环境,扶贫助力开发

乡土环境是新农村建设区别于其他区域建设的基础所在[4],也是解决特色化缺失、欠发达地区资源缺乏、开发难度大等问题的保障基石。古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习俗,而今更应依托具有乡土特色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来营造适宜新农村发展的乡土景观。

根据三分法将乡土环境分为外在的乡土物质、内在的乡土文化以及延伸的乡土意境三方面进行营建。

3.2.1乡土物质马落桥村机械化程度较低,村庄风貌淳朴,村容及居住环境杂乱。依据其村庄特点,归纳为三类外在的乡土物质。第一类为长期自然演变形成的山地乡野景观和传统的农耕景观,这类景观浑然天成不可复制,以保护为主,开发利用为辅,改善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卫生环境,逐步建设与生产方式相适应并保留乡土特色的新型村庄风貌和自然景观。第二类为供当地居民生活劳作的乡土建筑以及物品器具等。第三类为当地盛产的木材、树木、蔬果等景观素材。可对后两类进行适宜开发,赋予其新的功能与价值,如手工制品加工、稀有乡土植物品种与植物群落挖掘、特色资源开发等。在欠发达地区建设中广泛运用乡土元素与材料能极大地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增强开发建设的可行性。

3.2.2乡土文化为提高马落桥村知名度,提升地域特色是核心竞争力,需要挖掘内在的虚体景观――乡土文化,提炼能体现乡土文化的景观素材与符号,并在新农村建设中作为设计元素加以运用。将具有地域特色的口头传统、民俗活动和节庆礼仪、传统手工艺、饮食文化等在新农村试点中改造成具有观赏性质的景观活动,增加居民凝聚力,逐步形成本土文化特色。

乡土文化还包括农村范围内居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等,间接影响着农村景观的设计和形成,并会随农村景观的改变而发展更新[5]。因此,在对马落桥村进行扶贫建设中要摒弃乡村中现存的迷信守旧、封建糟粕的价值观,传播先进的思维方式、开放大度的心理状态,将外来文化与乡土文化有机结合,共同服务于新农村的格局规划与景观设计。

3.2.3乡土意境乡土意境是乡土物质和乡土文化结合与升华的产物,它包含了三个层次:一是人们接受当地诸多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的信息后所感知的乡土景观;二是这种乡土景观所焕发出来的情趣、氛围、共鸣;三是前两者触发的丰富的艺术想象和联想[6]。这三层是浑然一体,不可割裂的。

乡土意境抽象不易把握,需要借助乡土物质来表现,但表达效果又与观赏者自身的文化背景、个人情趣、当时心情有直接关联。通常对乡土意境的表达多表现在对乡土自然风景片段的展示和乡土氛围的创造上[7]。例如在一些相对广阔的具有良好乡土风貌的区域,营造恢复具有乡土气息的场景,或者将乡土物质与乡土文化通过量的累积和升华达到乡土氛围来营造。

3.3发展乡土经济,建设低碳新农村

马落桥村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资源也相对缺乏,逐步推行新农村建设需要以扶贫为基础,要区别于城镇化发展的一般模式,不宜大规模一次性投入,应以发展乡土经济为基础,推广循环、低碳经济模式[8]。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3.3.1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功能首要任务是完善农村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等公共设施,逐步实现道路硬化、垃圾回收、村庄绿化,达到亮化、绿化、美化、净化标准,改善生活环境,提升生活质量,为新农村建设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3.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现阶段,马落桥村主要产业仍为种植业与养殖业,属于农业类、生态类区域,应当以第一产业为主,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品,建设以农业为主要特色的新农村。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其中一项帮扶举措就是通过农业产业带动扶贫建设,例如以猪场为产业筹建农村经济合作社,通过赠股的办法引导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将猪场收入的 20%作为来年的种养启动金反馈给贫困户。并积极建设生态农业示范点,以形成产业扶贫的长效机制。

今后,需根据资源类型差异,分阶段有序调整产业结构,建设重点突出的特色化新农村。对于加工类资源丰富的区域,应建设以非农产业为重点的新农村,与城镇建设有机结合,实现双赢。对于自然风光优美和民俗文化丰富的地区,可围绕休闲、观光、旅游等活动建设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新农村。乡土产业结构建设模式见表1。

3.3.3减少环境污染,坚持节能减排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严控环境污染,重点控制以下污染源:滥用农药造成地下水和土壤污染;工厂重金属排放污染;生产生活垃圾随意堆放产生的固体废物;焚烧秸秆、工厂排放超标产生的大气污染等。还应积极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推进农业副产品和农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最终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高效率的新农村建设发展体系[9]。

3.4培养乡土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

乡土人才是一种广义的本土人才,他们熟悉农村的发展情况,对农村有深厚感情。以乡土人才为培养核心,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4.1培养本土人才完善农村教育设施,丰富培训模式。联合职业技术院校、企事业单位,发挥网络作用,结合市场需求,对贫困户、留守人员进行文化教育,开展实用技能培训,结合制定多种帮扶的奖励措施,化贫困为动力,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本土科技人才。

3.4.2引进外来人才创新乡土人才选拔机制,拓展途径和政策,广泛吸引各类外来人才反哺农村[10]。如:建立城市党政干部轮流到农村挂职锻炼制度;鼓励城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下乡对口支援新农村建设;建立城市、农村教师定期轮换制度;积极引导大学生下乡工作。

3.4.3回流创业人才一方面鼓励引导贫困家庭中的年轻劳动力有序外出务工,建立外出务工联络站,关注其发展动向;另一方面出台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将资金和技术带回家乡。同时对能力强、贡献大的回流人才择优录用到新农村建设班子中参与实际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以此防止乡土人才的流失,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4结论

欠发达地区开展新农村建设面临各种挑战,扶贫助力从经济上、技术上给予有效支持,保障了新农村建设有序进行。而乡土特色景观的重塑,能使农村独有的乡土风貌、文化传统、景观资源得以传承和发扬,为新农村建设摆脱单纯城市景观模仿、建立创造性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新思路,定将成为未来乡村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余俊洁,胡建,邓守明,等.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与乡土景观和地域特色协调发展的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 2010,26(14):463-466.

[2]梁永贤.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3):77-79.

[3]张华明,余本辉.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居民点建设的几点建议[C]//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2010.

[4]邓谨,张金梅.回归乡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种范式研究[J].生态经济,2011(8):170-172,180.

[5]胡希军,刘玉桥,祝自敏,等.农村景观文化及其可持续发展[J].经济地理,2007,27(6):61-63.

[6]曾毅晶.城郊型森林公园中乡土意境营造――以夷陵区森林公园为例[D].南京: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

[7]孙新旺,王浩,李娴.乡土与园林――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中的运用[J].中国园林,2008(8):47-50.

[8]王实.建设“低碳新农村”的初步思考[J].农村经济,2010(11):14-16.

[9]屈寒飞,苏焰伟,陆永球.农村人居环境现状与提升方略[J].开发研究,2013(2):102-105.

[10]邓绍云,邱清华,邱义.开发农村乡土人才服务新农村建设[J].湖南农业科学,2009(2):147-148.山 东 农 业 科 学2014,46(5):153~156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山 东 农 业 科 学第46卷第5期龚汗青,等:日本土地利用分类研究及启示

收稿日期:2014-02-18

农村乡土文学范文第11篇

中国农村社会的衰变始于清末,百余年过去了,这一趋势并未得到遏止。那么,今日的衰败是否出现了新的特征呢?20世纪30年代,在乡土中国日益分崩之际,“最后的儒家”梁漱溟先生曾试图运用儒家文化拯救中国农村。那么,今天是否还存在儒学“下乡”的可能? 儒学既是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知识系统。作为生活方式的儒学本来就孕育于农业文明,那么,何来 “下乡”之说?应该说,儒学本来是“在乡”的,只是近代以来,诸多外部力量对中国农村不断介入与冲击,先是“革命下乡”,接着又是“法律下乡”、“科技下乡”、“文化下乡”、“资本下乡”,被驱逐的儒学不得不“背井离乡”。今天讨论儒学如何重新进驻乡村,本来应该以“返乡”一词来指称。之所以采用落入俗套的(儒学)“下乡”说法,目的是为了强调儒学与今天中国农村社会之间的某种外在性关系,以及在此外在性关系支配下,策略上需要作为知识系统的儒学“下乡”。乡土儒学的百年浩劫上个世纪之交,中国的乡土社会即已开始动摇,其根本原因是乡村经济受到资本主义的排挤致使民生凋敝,科举制的废止中断了乡土儒者的培养,破坏了农村的传统文化生态,而激进反传统的“新文化运动”也使乡土儒学面临深重的合法性危机,乡土儒学原有的规范举止、维系社会、提升生活的功能渐趋丧失。费孝通先生在《乡土重建》一书中深刻刻画了乡村中国当时的窘境,他说:“中国的乡土社会中本来包含着赖以维持其健全性的习惯、制度、道德、人才,但在过去百年中不断受到冲洗,结果只剩下贫穷、疾病、压迫和痛苦。”当时,有实践意愿和行动能力的知识分子积极投身“乡村建设运动”。不过,在理念上自觉把“乡建运动”与乡土儒学资源培育结合的是在山东邹平实践“乡建”的梁漱溟先生,梁先生坚信孔子的东西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生活,将此思想注入真实的民众生活中去,才能发挥效用。他认为,都市是西方文化结晶,乡村是中国文化之本,“乡建运动”就是文化运动,乡村是“为万世开太平的基点”。 然而,知识分子的热血心肠抵不过革命洪流的冷酷无情,“乡建运动”的声音终被淹没于革命的号角中。革命需要随时随地的紧急的政治动员,需要造成轰轰烈烈的摧枯拉朽的气势,而一切地方性的次生制度、家族文化以及沉淀于乡土社会的儒学资源都将妨碍革命意志的贯彻而被视为实现全民政治动员的负面因素并遭清除,所谓“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景”。“”十年对乡土儒学的扫荡力度更是无以复加。 在“告别革命”之后,中国大陆迎来“市场化”时代。经济关系和利益原则君临一切,并重新梳理和编织了乡土中国的社会网络,乡土儒学资源在“市场化”时代经历的洗劫并不比“革命化”岁月轻微。乡土儒学的社会基础进一步被抽空。进入21世纪,中国加入WTO,国际与国内资本空前活跃,农村进一步边缘化、空心化,不仅经济凋敝,而且乡土社会支离破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民的人均收入逐年提高,但农村社会却在不断解体。大量农村劳动力常年离土离乡,农村日趋空心化。中国农村人口如此大规模的外流,可谓史无前例。乡土底色 农村空心化的后果之一是导致在地的乡土社会解体,出现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转变的迹象。我曾在《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一文(《读书》2011年第1期)中将“熟人社会”的特征概括为“舆论压人”、 “‘面子’有价”、“‘社会资本’可累积”,并将“无主体熟人社会”的特征相应概括为“舆论失灵”、“‘面子’贬值”、“‘社会资本’流散”、“熟人社会特征的周期性呈现”。 既然农村已经空心化以及出现“无主体熟人社会”特征,为什么还要提“儒学下乡”?或者说,在空心化的农村,是否存在“儒学下乡”的内在需求? 为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无主体熟人社会”只是聚焦于农民工输出地的社会状况,即在地的乡土社会。而对离土离乡的农民在农民工输入地的社会形成状况,目前学术界关注较少。在40岁以下农村男劳力基本全部外出流动的大格局下,研究中国农村社会,再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农村了。如果将输出地和输入地这两头的情况结合起来考虑,也许需要对“乡土社会解体”的断言做出一些修正。具体说来,“乡土社会解体”只是指农民工输出地即在地的乡土社会的解体。对缺乏社会资本的底层农民来说,已然形成的乡土社会网络几乎是他唯一可动用的“社会资本”,理性的农民是不会轻易放弃这一唾手可得的关系网络的,他们完全可以在农民工输入地将乡土的社会网络加以延伸或者复制,“反认他乡作故乡”。从社会资本的视角看,在地的乡土社会的解体,可能只是表明社会资本从农民工输出地向输入地的转移,或者说是乡土性社会资本的乡土外运作,乡土社会资本的运作范围、运作形态发生了变化,而其总的存量不见得减少。这样的情形,尤其体现于今天活跃在全国各地的具有同乡同业形态的经济活动中。 在新近举办的题为“社会经济在中国”的第九届开放时代论坛上,我们设立了一个专门讨论“乡土社会资本乡土外运作”的单元,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的谭同学博士、夏循祥博士和厦门大学历史系的郑莉博士报告了其家乡人群在外地从事经济活动的三个个案,分别是谭同学的“亲缘、地缘与市场的互嵌――社会经济视角下的湖南新化人数码快印业研究”、夏循祥的“作为酵母的社会关系――湖北监利一个被馒头改变的乡镇”和郑莉的“东南亚莆田人的同乡同业传统――马来西亚芙蓉坡的例证”。这三个个案生动地再现了大流动格局下的农民积极运用本土社会网络在远离家乡的广大城镇,依托同乡关系,开展同业经营,并凭借快捷的行业信息沟通及融资,击败同乡关系网之外的竞争者。可以说,农民离土离乡,不见得就会导致乡土社会资本的流失,相反,可能因为在外同乡同业间互动机会及互惠需求的增加而加速了乡土社会资本的运作,并使乡土社会资本增量。 其实,中国农村之辽阔、区域差异之巨大,远非“中国农村”四字可概括。我最近正在对从温州、闽南到潮汕这一中国东南沿海的狭长区域予以特别的关注。在这一狭长区域里,有类似的乡土文化传统,就是家族脉络、宗族意识比较清晰,宗族传统的土壤比较深厚。这样一种乡土社会特征,导致该地区的乡民拥有一种非常特殊的经济活动形态,就是离乡离土的农民很少进入大工厂大企业打工,他们毋宁是机动灵活的游击小分队,先是以核心家庭后来逐渐扩大到以家族作为经济活动单位,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生机勃勃地开展各类同乡同业经营。他们以家族网络、乡土社会网络形成经济活动的纽带,创造出有别于今天流行的市场经济的、乡土社会网络与乡土外经济网络相互嵌入的经济形态。这样的经济活动不仅与乡土社会网络相互依托,更重要的是二者之间还相互激活。传统、乡土、家族,这些有可能被认为是过去式的遗存,在这一区域却呈现活态,其不仅渗透于人伦日用,还贯彻于经济民生。 因此,一方面是农村青壮劳动力离土离乡后乡土社会的式微,另一方面是他们在异地的同乡同业经济活动过程中对乡土社会网络的复制与利用。因为同乡与同业是相嵌的,从纯理性实用的角度看,即使从业者心中只剩下冰冷的利益计算,他也需要维系、放大同乡同业的乡土社会网络。于是,每逢家乡重大节庆(尤其是春节)或者本家族成员的婚娶寿庆,他们总是不惜时间及花费,长途奔波返乡。这种貌似非理性的人情消费,实为一种生产性的支出,因为家乡是修补、强化他们在乡土外运作的乡土社会网络的最适宜场域。这也是“无主体熟人社会”里“熟人社会特征的周期性呈现”的逻辑。 而“熟人社会特征的周期性呈现”,主要呈现于祭天迎神、睦祖敬宗、婚娶寿庆等体现儒学基本价值理念的仪式性场合。在儒学的知识传承渠道阙如的今日农村,需要儒学知识的适当输入。儒学“下乡”之可能梁漱溟先生在山东邹平的乡村建设实践,是儒学“下乡”的一次努力。梁先生提出乡村建设应该经济、政治、道德三者并举,以儒家伦理造就团体,以道德转化政治。日常生活中的合乎儒家伦理的道德建设是其乡村建设的重点。在中国农村经济破产和社会动荡已经发生的当时,靠外力提升村民的日常公共道德水平,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80年过去了,今天中国农村进一步裂变为“无主体熟人社会”,诸如道德舆论失灵、“面子”贬值、社会资本流散等特征,在在凸显日常道德建设无从下手。可以说,梁漱溟先生式的儒学“下乡”的路径可能都被堵塞了。当然,只要我们还能够看到中国农村空心化大势下的乡土底色,希冀儒学对乡土社会建设有所助益,也并非一种空的期待。当年,梁漱溟先生对儒学“下乡”寄予极高的期待。今天,时势已变,我们不妨先寻找一个低起点、小切口,从“无主体熟人社会”的“熟人社会特征的周期性呈现”这一特征出发,考虑今天的儒学“下乡”事宜。具体地说,农村社会的“主体”成员虽然常年离乡,但这不仅不妨碍反而是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参与诸如元宵、祭祖等乡村传统仪式性活动的热情。所以,今天的儒学“下乡”,如果从效用的角度考虑,便不必急于选择梁漱溟先生当年的乡村建设路径,而可专注于推动符合儒学精神的宗族文化复兴、乡村重大节庆及家户婚丧嫁娶、祭祖认宗的礼仪文化建设,通过仪式的铺陈和对仪式的参与,以仪式现场的集体氛围而非个体式的道德自觉,唤起乡民对儒学所宣导的基本价值理念的敬重。 在1949年之后的中国,传统文化被扫荡,族谱及经书不存,已形成严重的文化断裂与失忆。由于新一代对传统的隔阂,有意修订族谱的村庄常常找不到一个合格的文化人。而每逢乡村重大的传统节庆活动,那些1949年之后出生的司仪,仅仅只是背诵着一些连他们自己也不明其义的经文。至于如何祭天祭祖,在规礼上也是混淆不清,村落及家户之间也各不相同。各类乡土仪礼,因无规可寻,已日渐流变趣俗。应该说,目前中国农村尤其是同乡同业型农村对儒学“下乡”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能够借鉴陶行知先生当年的“筹措一百万基金,征集一百万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的大气概于万一,选择一百个乡村,征集一百个同道,返乡调查乡土儒学的现状,并帮助村民修族谱、传经文、辅仪礼,那么,这种低调的儒学“下乡”,可能更可以落到实处,即儒学只有参与进“百姓日用”,才算是真正下了乡。 儒者讲“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我觉得,“修身、养性、齐家”跟“治国”之间,还应该有一个“目”,比如“建村”、“建乡”之后,再去“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当今儒学之士,应该学习宋明儒,还得担起建设乡土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儒学以“内圣外王”为致力目标,不过今天看来,“外王”并非一定是要做帝王,或者为“帝王师”,“外王”事实上就是“事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应当是渗透到基层社会中去的实践。如果说我们推动了这样一种“外王”的事业,那么我们至少是在推动中国的乡土社会建设。今天的中国乡土社会,已是千疮百孔,儒学如能谨慎“下乡”,参与社会建设,激发民间活力,那么,儒家跟自由主义学者才可能有更多的交集,产生更多感兴趣的话题和领域。即便从“宗教市场竞争论”的视角看,为了儒学不至于彻底沦为“游魂”,从事儒学知识传承的学者能不坐而论、起而行乎?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开放时代》杂

农村乡土文学范文第12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土的纯朴日渐浸染于城市的浮华,传统意义上的乡村正在消失,乡村学校日趋减少。乡村消失和乡村学校减少是否意味着在乡村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乡土文化也将消逝?如何理解乡土文化在当代学校德育课程中的价值和内容?乡土德育课程的开发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文就此展开讨论。

一、乡村、乡土和乡土文化

中国的城市是在以乡村为基础的乡土社会中发展起来的。乡土文化的形成源于乡村的社会生活。传统的乡村社会是以“家”为单位的,先有家,而后有村,村落是乡村社区的自然单位。广义上的乡村指的是自然的村落,依山而建或傍水而筑,中国文化中,乡村给人的感觉是安宁、祥和、纯朴。狭义上的乡村是最低一级的国家行政区划。乡村中生活的人是农民,自古以来,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阶层,“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他们依自然的村落而居,却常以家族为中心,形成一种由我而外的社会差序格局。“农村的集中意义是自身繁衍,农民是在内心讨生活,农民的宗教是生活宗教。”[1]农民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贯穿着乡村生活的内容。

“乡”的古义是指两人相向而坐,共享器中食物,“土”的古义是“地之吐生万物”,“乡土”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乡土是由乡村生长而成的,它是一种情感、一种牵挂,或者说是一种“飞黄腾达”后的感恩和眷恋,一种流离失所中的灵魂安厝。一个出生在乡土社会的人,不论走多远,他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童年,不会忘记自己童年生活的乡土。如果说乡村是一道风景、一段美丽,有日出日落、缕缕炊烟,那么乡土就是一种体验、一道感怀,有淡淡的思绪、浓浓的牵挂。风景是客观的,以物的形式显现;体验是人为的,以情思的形式显现。人生活于自然中,观察它、体验它、作用它,物的风景和人的体验结合就形成了一种文化,关于乡土的文化。

乡土文化是民族精神与物质的交融凝结,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我们的民族和泥土是分不开的,我们的民族智慧是从厚厚的土里生长出来的。消逝了乡村、改变了乡土,却舍弃不了那一段情缘、那一种感觉、那一种思绪,这种情缘、感觉和思绪就是乡土文化。浮华之后寻求恬淡、过度人为之后返归朴素从某种意义上阐明了这个道理。长期生活于大都市里的人拥有一座庭院是奢华,庭院中有一块没有被水泥覆盖的泥土地,再在泥土地上种上几株花草更是奢华中的奢华。乡下人却不同,乡下有的是泥土地,有的是树木花草,因此,长期生活于乡下的农民多不喜欢把花草树木移到自家的庭院内,多数的农家庭院都被水泥盖得严实,因为院外尽是树木花草。需要是一种缺失,都市人和乡下人对待环境的不同态度说明了他们的缺失不同,因而会生出不同的需要。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之后就会转向对自然的回归。当现代都市人穿行于钢筋水泥浇筑成的空间时,会生出对乡土生活的诗意向往。“我们对荒野自然的需要,是在于我们欣赏它的内在价值,而非它的工具价值;这正如我们需要生活中其他的一些事物,如像我们需要音乐与艺术、哲学与宗教、文学与戏剧一样。”[2]我们眷恋乡土的质朴、粗野、甚至贫瘠,是因为这种质朴、粗野、贫瘠中有我们灵魂的审美需要。日渐消逝的乡村不但不能割断人们对乡土的情感反而能够增加人们对乡土的眷恋。

从形态上看,乡土文化有物质形态的,也有非物质形态的。物质形态的乡土文化是指留存于乡村生活中的建筑、自然风光,这是文化以物的形式在乡村自然空间上的保留,它是我们先人的思想、情感、智慧的遗存,非物质形态的文化是一套行为系统,如乡土社会的伦理规矩、风俗礼仪等。文化是一套人类的行为综合规则系统,这套系统是依赖于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的‘过去’的投影,而且还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3]所以说,文化是历史的,文化需要记忆来保存。在此意义上说,乡土生活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根基,不论走到哪里,作为我们民族的一员都会有一份对乡土的情感。

二、乡土文化作为德育课程的价值和内容

乡土生活中形成的乡土知识和乡土情感是儿童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养料,乡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是一种内容丰富的课程资源。

乡土文化作为德育课程的价值在于让学生了解我们的文化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行为方式是怎样形成的,我们民族精神的基底是怎样的。乡土生活的内容是农民生活和农村图景,乡土德育课程,本质上看是研究继承中国农民生活道德的课程,然而这种研究不是简单地照着农民生活原本的样子去模仿,而是要通过农民生活原本的样子去探索我们的当代社会文明是怎样在乡土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发展演变而来的,对那些能够代表民族精粹的东西加以继承,对那些不能跟随时代脉搏的东西加以改变或抛弃。研究乡土德育课程就是要研究乡村的生活道德,从具体的乡村生活场景中发现乡土的德育价值。

乡土文化作为德育课程的价值还表现在它适应时展的需要。在当下的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原本意义上的乡村生活越来越远离人们的视界。乡村的渐远带来的结果是乡土的淡忘。一个民族对其文明的缘起快要遗忘是这个民族最危险的境遇。城市发展越快,城市文明越发达,乡土德育就越有价值。学生通过乡土德育课程的学习能够从本质的意义上理解、体验我们的传统道德,从而更好地适应我们的时代。

乡土德育课程内容可以分为物质形态的德育课程和非物质形态的德育课程。物质形态的乡土德育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乡土自然风光和乡土建筑。通过乡土自然风光课程,学生可以学会欣赏自然、热爱自然,养成良好的生态意识;通过乡土建筑课程,学生可以透过中国农民生存空间的变迁,了解中国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对乡土形成直观的感性认识。非物质形态的乡土德育课程内容包括乡土礼仪、乡土艺术、乡土游戏、村名地名等。不论是物质形态的德育课程内容还是非物质形态的德育课程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以乡土礼仪的德育价值为例:交往礼仪可以让学生了解传统的待人接物方式;婚庆嫁取礼仪让学生知道最小的社会细胞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是如何形成的,血缘和地缘是如何相互交织的;乡土成人礼仪可以让学生理解个体的社会价值和责任担当;乡土丧礼让学生体验生命的意义,生命在世间如何来又如何去,学会如何珍爱生命;乡土祭祀礼仪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族意识中对天地神明和祖先的敬畏,感受历史的厚重,感知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乡土德育课程的开发

乡土德育课程的开发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区分乡土德育课程开发的不同层面,二是重视乡村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区分乡土德育课程开发的不同层面

乡土课程开发可以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乡村学校层面的乡土课程开发,二是城市学校层面的乡土课程开发,这两个层面的乡土课程开发是针对我国学校分布的实际状况提出来的,在具体的课程开发过程中,问题的焦点不同,产生的作用不同,课程的表现形式也不同。

乡村学校的乡土德育课程开发。乡土文化产生于乡村,乡村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乡土德育课程资源。乡村学校的儿童活动于乡村、学习于乡村,在泥土中游戏,熟人社会单纯朴素的人际关系在儿童心中留下了善良的种子。对于乡村学校而言,乡土德育课程存在于学校生活自身,不需要过多的人为雕饰,它需要的是社会的认同和接纳,如果乡村之外的力量不以异样的眼光来看待乡村学校的儿童生活,那么他们就是幸福的。就德育课程本身而言,乡土文化自身张扬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爱与和谐。纯朴的乡土生活不需要强大的警察,爱与和谐是裁判人们行为的道德天平,从这一点来说乡土文化是现代城市文明所不及的。如果城市没有警察,城市就会失去秩序,而乡村是很难看得见警察的,乡村社会通过文化和道德维系着社会秩序。乡村学校的乡土德育课程应以隐性课程形式为主,乡土德育课程的主要矛盾不是开发的问题而是发现和提炼的问题,即如何发现乡土道德的爱与和谐。

城市学校的乡土德育课程开发。多数城市儿童对乡村是陌生的,他们与乡村接触的机会较少,较难体验到乡村的自然和谐。远离了乡村、陌生了乡土,城市学校失去了文化的根。乡下人读书是为了进城,城里人读书却不是为了回到乡村,城里的家长不愿让自己的小孩和来自农村的小孩同上一个学校,这是曾被陶行知批判过的学校教育病。因此,对城市学校来说,开发乡土德育课程是当务之急,城市儿童尤其需要亲近乡村、感受乡土,通过正式的学校课程将乡土道德的爱与和谐种在儿童的心间,城市学校的乡土德育课程应以乡土道德的爱与和谐为核心。就城市学校而言,城市学校的乡土德育课程开发需要意识的重视更需要行动的践行,与乡村学校的隐性乡土德育课程形式相比,城市学校的乡土德育课程应以显性课程形式为主。

(二)重视乡村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地位

首先,乡村教师是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他们被社会赋予美好、善良、无私、奉献的内涵,可又常与贫穷、落后、艰苦、无奈为伴。“甘于清贫,乐于奉献”成为社会赋予乡村教师的一种境界。他们长时期生活于乡村,工作于乡村,与农民、农村的山水有着紧密的联系,亲缘、地缘的纽带让他们对乡土文化具有真实的体验和理解。

其次,乡村教师专业内涵的特殊性。乡村教师专业内涵特殊性就是“乡土性”,乡土性具体表现在乡村教师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之中。乡村教师除了具有一般城市教师具有的专业理念之外,还要习惯于乡村生活,了解乡土文化,要有扎根乡土的热情和爱心。乡村教师需要有乡土情结,不论他们原来的生活环境是在乡村还是在城镇,一旦成为乡村教师就要有服务于乡土的理念。有了乡土理念,他们才能在乡村“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从上述意义上说,乡村教师需要有比一般城镇教师更高的教育境界,他们对乡村学校教育的理解不是从社会功利的角度出发,而是从文化存在与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的。

最后,乡村教师的专业责任具有不可替代性。乡村教师是乡村生活中的“文化人”,乡土文化在他们的教师职业生涯中留下印迹,这些印迹会以各种形式进入他们的课堂,进而影响学生。虽然他们没有明显地意识到要去传授乡土文化,但乡土文化已融入他们的言行之中,他们被乡土文化熏染,成为生活在乡村的“乡土教师”,乡土教师自身成为乡土文化的一部分,他们的行为已经成为自觉的无意识。乡村教师需要具有鲜明的乡土德育课程意识,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他们要主动地将乡土文化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通过显性或隐性的课程形式传播乡土文化的核心价值。同时,乡村学校的教师还要和城市学校的教师进行平等合作,建立乡土德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为乡土德育课程开发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毕世响.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D].南京师范大学,2002.

[2]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刘尔,叶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64.

农村乡土文学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土地流转;乡村景观;模型

Abstract:The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rural landscape after establishment of a national as object of study,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land circulation and transfer, analyzed the collective land circulation and transfe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ountryside landscape development space of four stages model: privatization rural landscape stage, socialist countrysid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stage, market-oriented rural landscape stage and urbanization of rural landscape stage. And then discusses four approaches to model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rural land circulation and transfer: land patches and the farmland landscape, rural settlement and garden landscape, industry and the adjustment of rural tourism and cultural landscape and the country culture rural economy.

Key words:circulation and transfer of land;rural landscape;model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2-11(5)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乡村景观的发展始终是伴随着城乡关系发展,形成以城乡二元结构为特征的城乡二元景观结构。在这二元结构中,无论是1978年前农业主要为工业和城市提供农业产品生产为主的乡村景观,还是1978年至2003年间主要为城市发展提供廉价劳动力、资金和土地等乡村资源为主的乡村景观,还是2004年后伴随由上而下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惠农措施的实施推动下的乡村景观,乡村景观的发展,总是处于实际的附属地位,滞后于城市景观发展。人们对土地流转的认识,从最初的实验到学术层面的研究再到中央法规、文件的层面,成为众多学科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点、热点。形成土地流转在空域角度存在着三个层次的共识:即乡村土地流转层次、城乡土地流转和城市土地流转。从乡村景观空间、类型、结构上来看,无论是乡村土地流转还是城乡土地流转都直接或间接带来了景观重构的结果。尤其是城乡土地流转,不但是我国城市化土地需求的主要满足方式,而且是乡村景观形态变化的主要推动力量。那么土地流转究竟改变了乡村的哪些景观形态?影响的机制和途径是什么?此外由于我国乡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这种失衡为本文论述带来了困难。所以笔者设定论述的乡村区域是经济发展相对较好且土地流转较为明显的区域,并不局限在特定时期和特定的村落。

1 基于集体土地流转的乡村景观衍变模型

讨论我国土地流转影响下的乡村景观衍变,首先需要确定本文所谈论的乡村景观的概念指向。好在对乡村景观研究在地理学、生态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国内一些学者对乡村景观也提出了基于不同学科背景的看法。韩丽等人,从美学角度认为乡村景观是审美信息的源而存在。自然田园风光是乡村景观中的主体,是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的基础。将山水、田园、村落、建筑、乡土文化作为景观美学评价主体[1];金其铭等人从地理学角度认为乡村景观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水土、气候、生物等客观因素和经济发展程度、社会文化、生活习俗等主观因素的一种各要素相互联系、协调统一,且具有一致自然地理基础、利用程度或发展过程、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种综合体[2];王运才认为乡村景观是城市景观以外的一种空间,是分散的农舍和集镇所代表的区域,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复合体[3];刘滨谊认为乡村景观是在乡村地域范围内与人类聚居活动有关的景观空间。是乡村生活、生产和生态在特定空域的反应。景观类型可以分为乡村聚落景观、生产性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4];而谢花林等则从景观生态学角度认为乡村景观是由村落、林草、农田、水体、畜牧等组成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5]。

如上所述,对乡村景观的认识,不同学者依据不同的学科背景进行了不同的界定。但总体来说,对乡村的认识关注过多的是对特定空域物质或人文景观因素的组成、结构、形态及其相互关系,对乡村景观塑造的隐性力量关注不够。实际上,景观是人类利用自然、征服自然的特定印记在特定空域的一种客观反映。是与城市相对应的一个乡村性特征明显的空域,是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的社会关系在自然空域的直接反映。具有与城市诸多不同的特征:拥有更多的自然景观资源、粗放的土地利用、特有的田园文化与生活、舒缓的生活节奏、淳朴的人际关系、相对稳定社会关系等等。由乡村聚落景观、农田景观、自然景观、乡村庭院景观和乡村文化景观几个部分组成一个复杂系统。

在乡村景观中,土地被看作是最基本的景观要素之一,是乡村景观赖以发生、发展和存在的载体,而土地的权属和职能的变化必定带来乡村景观的特征变化。从目前对我国土地流转的研究成果来看,建国后的乡村土地流转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一是1949—1953的,使得乡村土地完成了由封建地主向农民手中的转变,农民手中土地可以自由流转;二是1953—1958年间,伴随农村土地制度由“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的演变,土地经营权和所有权由初级合作社的“农民所有、集体经营”发展成“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完成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土地制度变革,土地流转基本停止。化阶段的土地经营由初期的经营规模扩大到后期生产队为基础的规模缩小,土地流转完全停止;三是始于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过农地第一轮土地承包(1978-1993年)和第二轮土地承包,完成了土地集体所有,经营权由集体向农民的流转。2003年实施了《农村土地承包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家庭承包土地的流转开始[6][7];四是基于城市化和“三农”问题的土地流转阶段,乡村土地流转在空域上体现出乡村内部流转和城乡土地流转的形式,并呈现多样化快速发展的态势。

而土地流转的结果势必引起乡村景观土地斑块、农田景观、乡村聚落形态、乡村庭院景观以及乡村文化景观的变化。从上文的土地流转阶段划分和同期乡村景观特征做个比对,我们可将我国乡村景观衍变分为四个阶段:一、建国后伴随而呈现出的土地私有化乡村景观。这一时期的是按人平均无偿分配的形式展开的,最直接的一个结果就是乡村的农田景观土地斑块由过去的“规模化、整体化”转变为“小型化、零星化”;战后村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使得乡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这种积极性也激发了村民开荒种田的热情,一些荒地不同程度地被开垦。乡村景观呈现百废待兴的可喜局面;二、由“互助组合作社”阶段构成的社会主义乡村景观建设时期。土地收归国有,集体经营、集体耕作,使得农田规模化空前;村民集体劳作与休息、农田水利工程的大量修建等等都使得这一时期的乡村景观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征;三、基于家庭联产责任制的市场化乡村景观。这一时期的乡村农田斑块因家庭联产责任制的推行而再次细分,土地经营权由集体转向了家庭,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是决定土地种植的关键因素,乡村经济的发展使乡村的村容村貌趋于多样化。乡村剩余劳动力形成我国特有的“农民工”阶层。农民工农忙回乡,农闲进城,为乡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引发了“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现象。乡村的贫富差距逐步拉大,乡村住宅和院落的发展呈现多样化、城镇化的特征;四、以城市化高速发展为背景的“类城化”乡村景观。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化率已超过50%,并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乡村景观正发生最大的改变。具体表现在:乡村住宅和院落的建设带有明显的城镇化住宅特征;源于土地征收和乡村合并的行政主导型乡村景观改造,使传统村落空间发生重组;规模种植、规模经营为目的的乡村土地流转,使乡村农田景观发生重大变化;乡村第二、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进一步改变了乡村的景观面貌;大众传媒、互联网在乡村的大力发展,正深刻影响着乡村的文化景观形态和文化消费方式。

2 土地流转对乡村景观影响机制模型

土地既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又是乡村景观的基本景观要素。很显然,每一次土地权属的变更都会直接带来乡村景观形态的变化。土地权束的流转最终会通过土地以及土地所承载的景观元素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土地流转是乡村景观衍变的一个基本原因。依据土地流转发生的空域来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农村(乡村)土地流转、城乡土地流转和城市土地流转三个层面,并以此来分别对应于城市、城乡交错带和乡村,以及城市景观、城乡交错带景观和乡村景观。

2.1 乡村土地流转对乡村景观影响的机制

从目前学者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研究结果来看,乡村土地流转主要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以及宅基地流转三个层次。不可否认,目前我们讨论该命题更多是依据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如何破除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与“集体所有、农户经营”土地制度长期稳定之间的矛盾。在笔者看来,乡村土地流转对乡村景观影响的机制至少可以描述如下。

2.1.1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直接影响了农田斑块的形状以及土地职能的转变

改革开放初期,以家庭为单位平均分配承包集体土地引起农田土地斑块细碎化,破坏了农田景观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以规模化农业生产为目的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一定程度增加乡村景观整体性与连贯性的同时,因产业化、企业化、科技化、自动化为特征的新规模农业重构了现代乡村景观审美形象。而以非农化生产为目的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则成为乡村景观的新变量,使得乡村具有一定的城镇化特征,成为“类城化”乡村的重要参数。

2.1.2 乡村宅基地流转直接影响了乡村聚落的特征和乡村庭院景观

如果说乡村聚落内部宅基地的流转主要影响了乡村聚落的内部结构和形态的话,那么因为乡村宅基地规划和管理的弱化或缺失而造成的耕地向宅基地流转,则带来乡村聚落的外延扩大。而在具有矿产、旅游、交通、航道等资源的村落,宅基地流转通常围绕资源点展开,建设全新的商住两用房屋,直接重建了乡村聚落和乡村庭院景观形态。乡村的贫富差距通过宅基地流转的途径以乡村庭院景观的两级分化表现出来。

2.1.3 乡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则直接影响了乡村景观的产业布局和乡村向城市转变的速度和程度

在经济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乡镇企业、村办企业甚至是家庭作坊成为农村发展的主要走向。这种集体土地由农业向非农业转变,带来的乡村的农田景观、村落景观破碎化,第二、三产业的大量出现也带来了乡村景观生态的破坏。甚至有的乡村,经济发展是以牺牲村民集体的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而这种破坏性的经济发展成为乡村景观的最大杀手。

2.2 城乡土地流转对乡村景观影响的机制

如果说乡村土地流转的最终结果是带来了乡村景观由传统乡村向现代乡村转变,最终在城市影响的诱导下孕育了新城镇的话,那么城乡土地流转则是城市规模扩大的必然结果,是乡村景观加速城镇化的必然途径,是乡村受到城市因素侵入后的必然结果。这种影响机制可以被描述为:

①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化的深入使得城市建设用地日渐匮乏,将城市周边区域的乡村集体土地转换为城市建设用地是城乡土地流转的内在需求,也是城市建设用地增量的最有效途径。

②乡村土地流转到城市土地的通常途径是先将乡村的行政管理划归城市,然后采用土地征收的方法将集体土体转换成国有土地,进入土地一级市场,完成城乡土地流转过程。

③农民从原有土地上剥离,成为城镇户口,完成农业人员向非农业人员的转变。

④被流转的土地职能从农业生产转向非农业生产,最大限度地改变了乡村具有的景观特征。

2.3 基于土地流转的城乡景观互动影响模型

通过上文分析不难看出,无论是乡村土地流转还是城乡土地流转,最终的结果和目的都是向城市的流转,具有由乡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性。乡村景观作为与城市景观对应的一个概念,通过土地流转发挥着各自的影响力,并相互交融。城市景观具有乡村性,而乡村景观也具有城市性。城市景观里的乡村性是乡村景观影响力的结果,乡村景观里的城市性则是城市景观影响力的结果。考察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相互影响的关系不难得出如下结论:城市景观影响力随着乡村距离城市的增大而呈现逐步衰减趋势,并通过土地流转和人口流动、大众传媒诱导乡村内部孕育出新城镇景观;乡村景观影响力随着距离城市区域的减小而呈现递减趋势,并通过土地城乡流转升华为城市景观或蜕变为服务于城市的新型乡村景观点(如图1所示)。

3 土地流转影响乡村景观的途径模型

3.1 土地斑块与农田景观途径

乡村区域的土地流转对乡村景观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了土地斑块的变化以及因土地斑块变化引起的农田景观上。在景观生态学中,乡村景观空间格局是由斑块、廊道和基质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斑块作为景观生态学的一个概念,被用来描述“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地表区域(Forman and Godron 1986)”。因土地流转引起的农田地块的种植功能转变、新型农业、耕地的非农化操作等都可被看作是干扰斑块,引发原有土地景观斑块的大小、形状和性质的改变,并作用于廊道和基质上,引发整个乡村生态景观的改变。如果从城乡空域而言,乡村区域被看作是乡村景观的基质,乡村河流、道路、山川、森林等被看作廊道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将农田、乡村聚落看作是斑块。所以,土地流转对乡村景观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了农田景观层面。主要表现在:

①农户之间自发进行的耕地经营权流转,使土地细碎得到有限控制。种植专业户、企业化承包经营、集体互助合作经营等规模种植的内在需求因土地流转得以有效实施,并作用于乡村景观空间中,增加了土地的生产效率、使得粗放型的农田景观带有了明显的科技特征和时代气息。

②乡镇企业、村办企业和家庭作坊等非农建设引起的土地流转则改变了土地的功能,使乡村由过去的农业生产性景观向非农业生产性乡村景观转变。

③因乡村建设用地无序规划或管理失控造成耕地向建设用地大量转变,引发乡村聚落外延扩大,压缩农田景观斑块,在有的聚落密集区,聚落之间几乎连成一片,乡村性逐渐被城镇化所取代,进而发展成为“类城化乡村”。

④改革开放初期乡村出现的“垦荒”和后来的“抛荒”都带来不小的乡村景观空间变化。垦荒的结果是将乡村空域中未纳入土地承包范围的滩涂、沟岔、道路、水渠等被村民自发地进行了开垦用以农业种植。而后者则是将地块细小的耕田、自留地等废弃不用或采用栽植林木、放牧等无人值守的耕种模式。结果使得乡村景观带有一定的荒芜化特征。而有的乡村因劳动力外流和村民自然死亡甚至呈现出衰败特征,乡村景观正退化为自然资源。

3.2 乡村聚落形态与乡村庭院景观途径

乡村非农用地的流转突出表现出两种类型:一是乡村内部流转。其中又以宅基地流转为主体。改革开放初期的宅基地流转规划和监管权多在村集体,流转速度较慢,村落外延拓展缓慢,新居多在老宅基址上翻盖建成。随着改革的深入、居户的增多、村集体的管理职能的逐渐弱化,乡村宅基地规划和管控效度降低甚至失灵,乡村宅基地增量多以占用自家自留地等离村落较近的耕地为主,年轻居户的房屋多在村落的外延,并逐步向外拓展。在一些资源点附近的村落,房屋建设多依资源而建,或沿街道、河等呈线性分布,或者散落乡间,成为资源诱导型新城镇的雏形,乡村聚落形态受到很大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乡村庭院景观差异化增大。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乡村庭院的储藏、种植、养殖等经济功能都在逐渐减弱,但这种变化因住户的意识水平和经济状况的差异正呈现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经济条件优越的住户拥有更多的住宅或“类城化”住宅,庭院更多追求安全、卫生、美观、便利,家庭生活设施电气化、自动化和现代化;另一方面,经济条件差的住户因平均的生活成本提升和收入下降、劳动力弱化或丧失而生活困难,庭院景观功能逐步退化,成为赖以生存的栖身之所。

而在城市周边地区的乡村,受到城市吸附效应的影响,土地流转主要是以集体土地通过土地征收进入一级土地市场形式展开。基本模式是先从行政区划上划归城市区县管辖,然后借助城市交通、河流等快速通道,以工业园、科技园等经济项目和城市公益用地等形式征收土地,成为城市建设用地增量的廉价而又有效的主要途径。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村镇的大部分或全部土地被流转入城市,彻底完成乡村向城市的物质转变。乡村庭院景观的建设已经难觅田园属性。

3.3 乡村产业调整与乡村旅游景观途径

传统乡村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空间单元,乡村景观也被看作是农业景观。就改革开放30年的乡村产业而言,基本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乡镇企业兴起、发展和壮大时期。这一时期的乡村非农土地流转的主要去向是企业建设用地。这些乡镇企业、村办企业甚至是家庭作坊大量出现增加了乡村空域的第二产业比重,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地兼业的机会的同时,也改变了乡村景观的性质和类型,同时也让乡村景观带有一定的城市性;二是乡镇企业倒闭、“农民工阶层”出现、发展和壮大阶段。昔日带有工业色彩的乡村景观因乡镇企业的大量倒闭而显出破败而失去生机。种地收益急剧降低甚至是负数,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寻找机会,引发“抛荒现象”,留守乡村的多是老人和孩子。这一时期乡村景观呈现由工业色彩乡村向传统乡村退变的趋势;三是农村税赋改革以及惠农政策的实施,极大改变了抛荒现象,并出现以企业化运作的规模化新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观逐步展现。在离城市较远的传统乡村区域,多以规模种植、养殖、畜牧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并以此建立初加工、物流、服务为一体的非弄劳作体系,快速构建成新乡村景观。而在城市周边地区,则依托城市旅游市场,大力开发种植园、采摘园、民俗风情等特色的乡村旅游业。快捷的交通、田园风光、绿色食品、农家习俗成为一些村落的支柱产业,最终形成服务型新乡村景观的模式。

3.4 乡村人文景观与乡村文化经济途径

乡村土地流转并未直接带来乡村人文景观的改变,而是通过土地流转释放农村劳动力、特别是有文化的年轻劳动力,使他们从传统的农民、兼业农民转换成非农劳动人员。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和乡村间的摆渡加速了城市文化对乡村的影响,由于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进城务工人员对乡村的负面评价呈现一边倒的态势。一些长期在外的务工人员在城市购置房产和产业长期定居城市,客观上造成人才外流;而大部分则需要继续回到乡村进行房屋安置。这些从城市归来的本土乡民带回来的不但是金钱,同时还带回来的生活方式、文化认同、电子产品等城市生活元素,成为构成当下乡村人文景观的新鲜要素和主要内容。长期以来,民俗、民艺的传播依靠代际间的口传身授,而这种方式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和文化氛围。随着乡村经济条件的好转,老人仍旧保持了传统的乡村田园文化,而这种存在于老居民之间的民艺民俗,有的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资源得到有限传承,但更多的将随着老人的辞世而逐步消亡。年轻一代在义务教育和电视、广播、互联网、微博等大众传媒的普及下,逐步重新构建乡村人文景观、人际关系与道德观念。文化经济是被用来描述因为文化和经济紧密结合、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以经济为依托的新型文化形态,或者是以文化为内涵的新经济形态。就目前乡村文化经济来看,主要是依托乡村田园生活、生态农业、饮食文化、自然环境建立的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其次是乡村民间艺术团体以及民间工艺品加工为主的民间艺术文化经济,近年在一些新型乡村也逐步出现了以科技农业示范为主农业科学文化经济。而这些乡村文化经济的建构都需要通过土地流转做物质支持。

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乡村土地流转对乡村农田景观、土地斑块、聚落形态、庭院景观、产业调整、旅游景观的影响并没有先后和主次关系。乡村作为一个有机的复杂大系统,不同时期、不同空域土地流转的程度、层次和性质会带来不同的影响结果。如果说上述影响可以被看作是对乡村物质景观影响的话,那么对人文景观影响是间接表现出来的,是对物质景观影响后的文化反映。这正印证了这样的结论: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可能落后于经济而发生变化,也可能先于经济而发生变化。

参考文献:

[1] 韩丽,段致辉.乡村旅游开发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19(4):87-89.

[2] 金其铭,董昕,张小林.乡村地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247-283.

[3] 王云才.现代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M].山东:青岛出版社,2003.

[4] 刘滨谊.人类聚居环境学引论[J].城市规划学刊,1996,(4):5-11.

[5] 谢花林,刘黎明,李振鹏.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评价方法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3):101-104.

农村乡土文学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乡村景观;乡土景观 思路

一 对乡村景观的研究

本文认为,乡土景观包含景观的内容,但在景观的基础上有所限定,它包含了几个关键性的因素:它是为了生活和生存的,具有功能性和价值;它来自民间,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生活方式;符合审美要求,强调其传统性和人文性。因此,乡土景观是指以自然背景和区域历史为基础,由当地居民创造的,适应当地生产、生活方式的,兼具艺术性和社会性的景观,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聚落景观和经济景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地域景观一体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农村民居受到城镇文化的冲击,盲目模仿城市景观建设,许多现有自然景观(植被、河滩等)及人工景观(庙宇、村舍等)。许多地区发展缺乏合理有效的规划管理和保护恢复,导致居民点散乱,生态环境破坏,大量传统地域特色景观消失;一些急于追求政绩的乡镇干部把新农村建设简单理解为“宽马路,大洋房”,大拆大建、推倒重来、“求新求洋”、“千村一面”的倾向十分明显,不仅抹杀了地方特色,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还有损于景观风貌、传统文化和区域生态质量。若不加控制地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会破坏已经形成的美好田园景色,还将导致能源消耗的增加,使原本就脆弱的乡村生态系统濒临崩溃。我国幅员辽阔,乡村面积广大,各地区自然景观、风土地貌、气候环境、民情风俗千差万别,地域特征明显。新农村具有自己独特的乡土景观风貌,这种乡土景观风貌的形成是居住在新农村的农民根据自身生活的需要,自觉地对所处的自然环境进行影响和改造,也是农民与周围环境相互磨合、相互适应的过程。新农村乡土景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代代相传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遗产,所以在新农村建设中,一定要对乡土景观的文化价值给予充分的重视。新农村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对新农村乡土景观如何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是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乡土规划理念

简言之,新乡土就是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采用适应现实需要的外部形式,将先进的技术和现代人的需要综合开来,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合理的设计。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主题,学界对乡土景观的正式研究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很多研究都隶属于其范畴。我国学者对乡土景观的关注始于近二三十年,其中更多的是对我国传统聚落、乡土建筑的研究。主要涉及建筑学、地理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和考古学等四个学科。乡土景观,是一定区域和人在长期的生产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记录区域历史发展和文化演变的载体,对于我们了解乡村的生产、文化和历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有利于指导乡村的景观规划设计工作,对保护地域文化、保持地方特色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够通过重塑乡土景观挖掘乡土景观的构成和利用价值,具有乡土特色的景观现象就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我国的乡村建设中,乡土景观设计的研究是一个盲点。本研究主要从对美好乡村景观基本构成的探索出发,结合乡土景观保护、开发、利用的价值,以及乡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挖掘,在保护和恢复乡村自然景观风貌的基础上,开发、补偿和再生乡村的农业景观、聚落景观和文化景观,并应用到美好乡村景观建设中,为进一步研究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探索新的设计模式打下基础。

三、乡土景观

最早对这方面进行探讨的是一些建筑学家,他们将乡土建筑视为传统乡村或小城镇的居所,即农民、手工艺者或工人的居所,它通常是由工匠设计的,依循地方的技术和材料,同时适应地方的气候、传统、经济(主要指农业经济)。它循规蹈矩而不追求形式,基本不接受其他地区的创新。不难看出,这种解释的根源在于认为乡土景观是传统的、地方的,它排斥新技术的应用,拒绝外来文化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乡村景观”显而易见,乡村景观(Rural Landscape)与城市景观的对立是必然的,但因学者们立足不同的观点看待新技术,又分为两种倾向:一种是认为它包含传统的、地方的观念,排斥新形式、新技术的影响。有研究人员认为乡土景观应具有三个基本要点:一,它在封建家长制社会中;第二,它是农村;第三,它处于手工农业时代。这种理解包含了乡村地域的意义,不包含那些城镇里的市井生活景象,因此可以解释为,北京郊区的四合院是乡土景观,而北京市区的四合院,如前门一条街等则不属于乡土景观。农村的宗祠和坟地是乡土景观,而皇帝的宗祠和墓地就是非乡土的。另一种理解认为农民运用新技术也包含在乡土的范畴,即包含新技术的影响。这样,乡村的所有景象就均可称之为乡土景观,祠堂、小洋房、茅草房、红砖瓦房、老年活动中心是乡土的,柏油路、土路也包括在乡土之内。这和新乡土的理解同出一辙,只是这种理解将乡土的范围界定在农村地区。

四、新乡土景观

这些新形式是对当今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和价值观的反应。”而“新乡土”这一概念对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来说是一种挑战,从历史、空间、自然要素、人文要素、人类的情感、乡土的责任出发,运用恰当地综合民间文化传统与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设计的形式,对现在乡村与城市在建筑形式、环境样式和规划模式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倡导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理解与沟通,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的关系。这种理解仍然是“传统的”,试图使所有的传统都在不断摒弃的过程中得到修正,并赋予其新内容。

农村乡土文学范文第15篇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学习考察获益匪浅

去年4月11日,金城乡党委、政府组织全体乡、村、组干部,乡级单位负责人和土地流转大户代表前往西充县中岭乡、双凤镇、常林乡等地学习考察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工作。“李晓华董事长两年前还是一个下岗女工,她回乡后通过规模经营土地,发展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和技术推广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现在不仅有8000多万元的资产,还当上了全国人大代表,真是了不起。”文崇垭村五组土地流转大户蒲宗文考察后激动地说。

在参观了西充县中岭乡“胖土地”农业科技开发公司等多家企业后,考察人员纷纷表示:“获益匪浅。…‘我乡农业产业发展滞后,不少农民仍然没有找到增收致富的门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搞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们的根本出路,因此,要切实推进土地流转,搞好业主开发,尽快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学习考察的情况,金城乡党委书记金天勇提出了全乡新的发展思路。而乡长李军则要求,每个村都要发展两户以上、集约经营土地50~100亩以上的大户。乡党委书记、乡长的表态,使大家找到了发展方向,都表示将全力支持土地流转,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

攻坚克难,成效明显

――土地流转大户不断涌现,开创“三赢”局面

学习考察回来后不久,金城乡党委、政府赓即组织全乡干部认真学习阆中市委、市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专题研究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并成立了以金天勇、李军为主要领导,乡农业服务中心、乡广电站、乡财经办和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为成员的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与各村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实行量化考核。

由于严格考核、奖惩逗硬,全乡广大干部纷纷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流转,并大搞“回引工程”,联系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管理经验的外出打工者回乡集约经营土地兴办绿色种植园、无公害养殖场。为此,乡党委书记金天勇、乡长李军分别数次带领驻村干部深入各自联系的村,为农户排忧解难,指导土地流转;乡、村、组一般干部则积极跟踪服务,各尽其能为土地流转大户协调解决各种问题。在乡党政“一班人”和基层干部的努力下,金城乡涌现出了许多土地流转大户。文崇垭村五组农民蒲宗文投资200万元开发552亩撂荒土地,并先后办起了年饲养母猪50头、出栏肥猪3000头的养殖场;土方山村村主任魏昌贵流转土地67亩,年产粮3万多公斤、产果5000公斤……2008年,金城乡土地流转大户的纯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

通过土地流转,金城乡的撂荒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也给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让他们当上了“农业工人”,开创了业主、剩余劳动力、土地承包户“三赢”的良好局面。

势头强劲,助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