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范文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范文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动漫设计艺术教育;目标;模式;方法

动漫产业,是二十一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据经济专家预测:中国动漫产业拥有200亿元的大市场,并将拥有超千亿元产值的巨大发展空间!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也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文件与政策,鼓励与扶持中国原创动漫产业发展。

动漫产业红火带动了动漫人才的需求。也必然带动了动漫教育的发展。直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才刚刚起步的我国的动漫教育短短几年问发展到2005年正式面向社会招生、有学历文凭的动画专业学生的院校已达到200多所,在校学生7000多人。据调查,仅仅是湖南动漫设计艺术教育行业,到2005年。共有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师范、湖南大众传媒学院等9所院校相继开设动画专业,专职教职人员110人,在校动画学生总计约700余人,另外还有相关的动画培训机构9家,合计年招收动漫学生总人数达到l千余人。

与此同时,我国的动漫设计艺术教育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办学历史短,师资短缺,系统全面的教材严重缺乏,教学环节不规范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得以呈现。一方面,学习动漫艺术设计的学生人数在不断地增加,就业形式逐渐严峻:另一方面,动漫界的人士却在抱怨动漫设计专业人才缺乏!中国动漫设计艺术教育向何处去的问题日益突显!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学术界对于动漫设计艺术教育的研究却严重滞后。当今学术界对中国动漫(动画)产业研究相对较多,对动漫教育研究却较少,相当多的文章都是在谈论动漫产业时稍稍涉及动漫教育问题,而且谈论多为从动漫设计艺术所需人才角度来切入。如王永利《迎接中国动画产业的春天》只是蜻蜓点水地谈到动漫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黎明《中国动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指出了中国动画事业繁荣的基础在于依靠动漫设计艺术教育多规格人才的培养:国内从事动漫设计艺术教育发展战略的有关研究(包括研究论文和研究著作或系列报告等)目前还非常缺乏,《2004国际动漫、游戏教育与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辽宁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涉及到动漫教育及其发展战略的论文只有少数几篇。尤其是对动漫设计艺术教育整个流程缺乏必要的分析,从而使得动漫设计艺术教育缺乏可借鉴的理论成果。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对我们当前的动漫艺术设计教育进行全面的反思。

一、关于动漫设计教育目标

我们的动漫设计艺术教育脱胎于传统的工艺美术教育,最初从事动漫设计和动漫产业的工作者都是从事工艺美术教育领域的学人。“人是历史生成的高级动物。”往昔人才教育的一个根本目标就是要使得这种人才成为“精”和“深”,专注于动漫本身的技能培养,着重于动漫本身的艺术形象的设计技能和方法,使之成为一种技术性专门人才。时展到2l世纪,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对传统的媒艺动漫设计人才教育观念和教育目标提出了挑战。媒艺动漫设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由以往的专家技能型转向博学面广的复合型人才。即:不仅仅要求这种人才只注重技能训练与培养,还要求他们能够成为“熟技能、懂策划、会管理、能经营”的复合型高级人才。这样,教育目标也由以往的技能教育为主转变为以设计艺术素质教育为主。

这种以设计艺术素质教育为主的动漫设计艺术教育中应该是以突出创造性思维培养为主的素质教育。但由于当今中国的内部环境种种局限,伴随着政治、经济、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要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目的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发达国家的设计艺术教育概念中,就自始贯穿着独立与创新的思想,同时。在中小学教育阶段艺术与设计的基础教育是十分普及和重视的,它同样是素质培养的关键环节,大多学生在还未进入高等艺术院校之前,其审美能力、判断标准已达到一定高的层次,虽然艺术表达能力没有跟上,但艺术设计的构思创造能力却远比中国通过强化训练或临时改变职业目标考入艺术院校的学生强。其实,从某个角度看,高等艺术院校教育成败的衡量标准也并非是培养出多少单纯的“绘画机器”和“设计工具”,而是让其掌握艺术技能,会创造贯通的“通才”创作者,无论他们将来在哪一个领域作出贡献,都有动漫艺术设计教育中所受到的创新思维素质培养的功劳,这应该就是素质教育与职业定位在动漫艺术设计教育概念上的根本区别和意义。在设计中,自由的创造及想象才是对时代心灵应当有的回应。真正的设计自由可以象直觉绘画般的畅快淋漓。法国艺术学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分析设计作品质量下滑的原因总结为:“思想感情的薄弱,伟大原创的淡薄,只凭回忆和传统才保持那个观念,但手艺却更熟练了。”

这种动漫人才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到教育教学课程的建设上,所以动漫设计人才的素质教育不是简单地对传统课程的增删和归并,而是使学生在自身设计能力方面得到持续提高的同时,全面加强其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应当在学科建立、专业设置和课程、教材建设等方面增强其互融性、交叉性、应用性等功能。动漫艺术设计教育的互融性,是指设计学科与其它人文学科乃至自然学科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任何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和成果,都可以融合到设计学科中,对其发展起到重要的整合作用。动漫艺术设计教育的交叉性,是指设计学科内部各门类的相互交融和贯通。学科专业方向划分要相对合理,打破专业方向之间的屏障,加强其共同点和交叉性,拓宽专业面。动漫艺术设计教育的应用性,是指艺术设计教育要适应社会生活的需求,以及对于社会生活的广泛渗透。教学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撰和筛选,都要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需求,及时不断地作出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媒艺动漫设计人才全面健康快速地成长。

二、关于教学模式

媒艺动漫人才的成才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和学校教育的模式密不可分。纵观媒艺动漫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可以分为三种教育模式:技能型、观念型和素质型。所谓“技能型”,即传统的培养模式,其特征是以具体的设计手法和技巧为训练内容和培养目标。这种模式的共同特点是忽视现代设计的发展性、多样性以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人才的培养走向技能束缚的匠人型,跳不出旧观念的窠臼,这种模式最终付出的惨重的代价就是培养的没有思想的没有创造性能力的“设计工具”。所谓“观念型”,即追随现代西方各种设计思潮的发展,这种模式使其设计有过多的追求,一味强调自我主观意识,而忘记设计的本质乃是一种造物活动,使得设计离开现实的丰厚土壤,显得飘忽不定。当然,结合到我国的媒艺动漫设计艺术教育现实,这种教学模式对传统技能型教育模式的冲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现代媒艺动漫艺术设计主张的教学模式是“素质型”,是以增强设计综合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崭新模式,着眼点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些综合能力包括设计逻辑分析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社会文化的洞察力、设计表达的驾驭能力等等。它具有现代建构多元化发展的深刻内涵,体现了民族、地域、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特色。

总体来说,媒艺动漫设计艺术教育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专业性教育,它培养的不仅仅是熟练掌握和应用技艺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健全文化修养,人文品格精神的设计“人”才。这是21世纪对中国媒艺动漫设计艺术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一方面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媒体手段已深刻而直接的牵制了设计者的思维判断方向。媒体手段一方面以前所未有的巨大能量开拓出了视觉模拟新形式语言,为艺术设计提供了大量的设计空间;另一方面,这种设计空间的力量最终产生出一种令人难以摆脱的制约和心理寄托,使得媒艺动漫艺术设计的原创性、真实自然性、人文思想情感性得以全面消解。媒介时代对当下媒艺动漫艺术设计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是挪用、照搬、拼制成了设计者创作的有效快捷手段;随机、重构、拼接代替了创新、真实、情感。没有情感的驱动力,没有基本的逻辑线索,没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媒艺动漫艺术设计作品承载的只能是欣赏当下视觉感染力和冲击力的过眼云烟!

从动漫设计艺术教育的角度分析,动漫设计艺术它重技能,重画面功夫,但更重“画外功”和“画后功”,这“画外功”指的便是多方向的诸如文学、哲学、道德等修养,这也是中国当下动漫设计艺术竞争不过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外动漫设计艺术的根本原因。如何让受我们的媒艺动漫学生在有限的时限内掌握知识要领(技艺),既能够获得造型基础能力,又能够在艺术追求多元发展的结构中选择自己深入的方向及可能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创新精神,是每一个媒艺动漫设计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在媒艺动漫艺术设计教育中,我们认为当务之急应当梳理学科和专业,改革学科发展结构和教育机制乃至教学计划,在保持传统基础学科发展的前提下,综合各相关各种学科的特色优势,创造出既有利于基础互通,多元发展,又有利于学生自我整合能力提高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和系统的形式来。三、关于教学方法

在知识经济时代,媒艺动漫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方法必将发生深刻的变革。从事设计教学的教师的职责将不仅是向学生的头脑填塞过去的文化和灌输现成的知识,而且是着力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富有创新精神的具有国际文化视野、中国文化特色的动漫艺术设计师,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在于把人的思想提升到较高的境界。这有赖于教育者自身素质的提升。从事动漫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师如果没有哲学家对认识世界的思索,没有艺术家对审美意识的敏感,没有自然科学家对人类自身的关怀,就很难做好教育工作。只有采取切入学生心智,唤起学生探究欲的教学方法,才能给学生以足够的发展空间。21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世纪,更是一个信息传播速度异常迅疾的世纪,这也意味着传统教育教学方法将教师当作知识“仓库”观点的终结和将教师教学只是当作可以复制粘贴的“拷贝式”方法的休止。这种背景更要求动漫设计艺术教育应该彰显“创新精神”,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视学生为教学主体,最大限度地“钻探”每一个学生的潜质和潜能,采用更为开放的授课方式,探索研究型课程,尝试运用“适当讲课+公开讨论+研究探索”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让学生学得主动,重在掌握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还要注意充分开发具有不同禀赋的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和提升的机会。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应注重发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在教学中注重设计过程的体验和实践,建立新的设计作品评价体系。支持学生新颖独特的想法、做法,创造宽松的气氛,以利于学生的成长。

四、关于教学手段

今天,艺术设计教学手段已经全面抛开了一支粉笔、一支画笔打天下的年代,图像处理、印前技术、三维动画、虚拟现实多媒体技术等已经为每一个从事动漫设计艺术教育的工作者熟悉,感受到他们带来的便利及快捷。我们相信艺术设计教育在不远的将来将全面融入全新的数码技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充分利用,使得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非常大的提高。一方面,要加强“硬件”的建设。即学校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和建设,提供满足教学需要的精品软件与数字化教学信息,因为这是数字教育的物质基础与技术保障。另一方面,还要强调“软件”建设,即教育者应强化自己开发精品艺术设计教育软件的意识,全面融入全新的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自我修养,融合现代设计的最新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探索精神。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动画漫游;建筑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各行业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以科技为依托的虚拟现实技术,是现代前沿科技的代表之一。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同样如此,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与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对于居住环境也提出了人文、绿化等要求,“未动工,先见形”已经成为建筑与环境设计行业的基本要求。建筑动画漫游应运而生,在现在乃至将来都是艺术设计领域热门的概念。

一、动画漫游中的建筑环境设计

建筑动画漫游是在科技的依托下,将环境艺术设计的思维方式与创作手法和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根据规划设计图纸将建筑、园林景观以及各种生活配套设施等诸多环境艺术设计元素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展现出来,是现代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领域普遍采用的一种较先进的科技手段。近年来,随着数字科技的进步,建筑动画漫游在国内外都得到了更多的运用。与以往的建筑环境设计方式相比,建筑动画漫游有着前所未有的人机交互性特征,其制作呈现的真实建筑空间感和大面积的三维地形仿真,都是传统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所不能比拟的。建筑动画漫游能够较为全面地展现建筑整体的建成效果,甚至可以通过虚拟技术制作出实拍所无法展现的镜头,有利于建筑设计师将设计思想准确无误地体现在建筑环境设计中。通过建筑动画漫游,人们能够提前看到未来居住环境的概貌,感受到未来家园的美丽景象。目前,房地产商在开发项目之前,往往会将整体设计理念通过三维图像技术进行综合体现,对整体的建筑环境进行现实模拟,展现未来的设计效果。在建筑动画漫游中,人们可以在虚拟现实的三维环境下,用动态交互方式对未来的居住环境,包括室内环境、室外景观、生活设施等方面,进行身临其境的综合体验与全面审视,可以在任意的角度与距离仔细观察每一个场景;人们能够选择多种运动方式,自由控制浏览路线,通过行走、驾驶或者飞翔等不同的运动方式,选择多种路线进行观察。而且在整个漫游过程中,还能够实现多种设计方案效果的切换,人们可以感受不同设计方案中不同的环境设计效果,从而获得强烈、逼真的感官冲击和身临其境的体验。

二、动画漫游制作中的环境设计思维

虚拟现实中体现的环境艺术设计,是通过动画漫游的视觉形式而体现的一种环境设计展现方式,可以为观众提供更直观的视觉参考,也是人们了解环境整体设计的便捷途径。在建筑动画漫游中,关于环境建筑场景的设计需要遵循如下几种思维方式。第一,建筑动画漫游中环境设计的整体思维方式。在这里,整体思维也称为系统思维,它认为整体是由局部有序组织构成的,并且要求综合、全面、整体地把握设计对象。在进行建筑动画漫游的整体环境设计时,设计师自始至终要保持一种整体、全面、系统的创作理念,并且要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整体来看,建筑物设计、景观设计、场景设计或者内部装饰设计,在整个动画漫游制作中都属于局部设计,这些局部设计中要体现整体思维的内在特质。在实际的建筑环境设计过程中,局部设计的设计师,如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之初就要与主创人员进行沟通与交流,并达成统一的创作意图与目标。景观设计师要从宏观上整体把握整体动画漫游制作的景观造型、色彩与情景基调,从整体上驾驭动画漫游作品的关系框架,因为景观设计在整体的建筑动画漫游中能够起到衔接的作用。在一些具有复古风格的现代传统建筑设计中,设计师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系统地进行设计,一般环节为搜集素材、整合材料、创新设计等。首先要搜集素材,传统风格的建筑设计素材搜集一般包括考古资料、实物素材以及当地居民生活方式、建筑营造方式甚至气候特征等多方面。其次是整合材料,对于搜集到的所有素材,要根据整体设计需求进行整合、归纳,目的是使素材条理化、系统化、合理化、简洁化,为整体设计提供直接的参考数据和相关资料。再次是创新设计,根据所整理出的设计素材,先要设计出整体规划的平面图纸;再根据整体动画漫游制作的意图与目的,包括风格、色彩基调等,进行局部的建筑与具体物件设施的设计;到后期还需要将局部的个体设计放在整体的大关系中进行调整。总的来看,动画漫游的整体制作过程也就是由整体构思到局部设计再到整体调整的过程。因此,建筑动画漫游本身就具备整体思维的特性。第二,建筑动画漫游中环境设计的辩证思维。辩证思维遵循唯物辩证法的规律进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环境艺术设计源自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审美需求,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审美对于设计师的思维与设计方向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建筑动画漫游同样需要遵循此理念,在已有的技术条件下,设计的过程更关注市场的供求关系与人们审美的演变。现阶段,通过现代科技艺术形式,以动画漫游的方式带领人们进行仿真体验,其设计制作过程要求设计师以开放性的眼光进行设计,用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观点完善素材,参照当地环境特色、建筑美学、园林景观规划等,综合受众的通识审美特征,在变化与对立中寻求统一,用一种辩证思维的方法理解并指导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建筑动画漫游制作。优秀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要求实事求是,符合当今的国情,并对当地风土人情、环境气候尤其是受众的要求有适当的体现,在建筑动画漫游设计中同样如此。动画漫游中的主体设计要根据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建造材料与技术、地方独特气候综合考量,现代建筑设计也是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构成的。因此,在建筑动画漫游中,用唯物辩证思维进行设计制作,就能够设计出符合当地民俗文化与大众审美要求的动画漫游作品。第三,建筑动画漫游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意思维方法。创意思维可以被理解为设计师在针对设计对象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设计师通过想象、组合与创造对设计对象的主题、内容以及表现形式进行观念性的创新构思,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意念或者系统,使创造主体的内在属性上升为大众能够接受的具象表现。一般情况下,创意思维包括形象、直觉、抽象、灵感、收敛、发散、联想、逆向等多种思维方式,有独特性与趣味性,是具有创造性的一项行为活动。环境艺术的动画漫游设计更需要较强的创意思维,以提升设计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与趣味性。在建筑动画漫游设计中,设计师还要注重设计对象的科学性与真实性,通过多种途径,依据自身经验与学识,得到合理、准确的数据,从而设计出逼真的场景、道具、主体建筑等。在设计中,设计师需要运用多种创意思维的方法,综合整体动画漫游的基调,进行设计造型,完成既与主题要求相符又形象逼真的动画漫游形象。

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与虚拟现实技术的融合,以动画漫游的科技艺术形式提前展现设计师的思路与创作,让受众在仿真体验未来居住环境的同时,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对设计方案进行考察,更加全面、直观地感受未来的居住环境,彰显了环境艺术与虚拟技术不同领域的文化艺术多元化的交互式发展。在环境艺术设计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跨学科、跨领域的发展模式能使设计师拥有更广阔的思考范围,从而挖掘出新的作品与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1]王晖.虚拟现实动画技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现代装饰(理论),2012(7).

[2]田世彬,韦凯.谈虚拟古迹漫游动画的场景设计思维方法.艺术教育,2009(1).

[3]潘祖尧.古为今用——现代化传统建筑设计探索.现代城市研究,2002(2).

[4]杨洋.虚拟漫游在小区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一、现代基本设计课程与传统教学艺术设计教学的区别

电脑艺术设计课程是现代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其教学内容包括编排设计原则、编排设计原理、编排的视觉流程、编排设计的形式法则、编排的基本类型、文字的编排构成、图形的编排构成及现代编排设计的发展趋势等。通过在版面上对空间层次、主从关系、视觉秩序及彼此间的逻辑条理性的把握与运用,将有限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将理性思维个性化地表现出来,使版面编排获得良好的诱导力,更好地突出主题,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产生感官上的美感,达成最佳的诉求效果。

1.教学内容外在形式的变化

传统的编排设计教学的最大弊病在于信息传递媒体单一,教师靠口述和板书及有限的范围在一定时间内,往往只能传授给学生知识的结论,难以让学生直观感知、欣赏国内外众多的优秀设计作品,更无法从多角度、多环境立体而全面地分析其创意形成的过程。学生经自己观察、思考、抽象后形成的知识少,实际上不自觉地扼杀了学生全面探索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从而限制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技术的介入,无疑为电脑艺术设计教学注入了新的内容,在同样的时间内,课件以文字、图像、声音等有机结合的方式运用于教学,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知识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归纳、总结知识的结论,从而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整体和各个侧面,增强了教学的系统性、深入性。

2.教学内容内在结构的变化

教学内容的内在结构就是学科知识结构的组织设计。知识结构是学科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是学科内含智力因素的信息源。传统的编排设计教材都是以教为主,以线性结构来组织学科知识结构,学生利用它学习自由度不大,灵活性不强,而且难以促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向新知识结构的有效迁移。多媒体是一种以接近人类认知特点的方式来组织、展示教学内容及构建知识结构的,它的信息组织方式是一种非线性结构——把信息的组织形式与信息内容呈现的多样性、复杂性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结构化认知空间,既注重学科的基本内容,又包括学科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既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又注重知识的结构,使教学内容的统一性与灵活性得到了完善的结合。这种采用网络化结构来组织的教学内容,把相互关联的知识点有层次的构成一种网络系统,系统由节点和链组成,节点表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链是知识点之间的层级逻辑关系,教学内容在结构的变化使学习的知识着眼于不同的侧面,使学生对知识形成了多角度、丰富的理解,从而使他们在面对各种设计问题时,能更容易地激活这种知识,灵活地利用它们进行设计,形成解决问题的程序。

二、电脑艺术设计色彩构成教学

在电脑艺术设计色彩学习中,对呈现知识的框面艺术设计尽可能追求新颖独特。色彩对于人们的重要性,犹如阳光,空气和水一样必不可少,作为美术设计者,更应该自觉地认识色彩、创造色彩,一件设计作品的美感是综合了形态、色彩、质感而产生的。然而,看到作品的瞬间。首先诉诸于观者眼睛的是色彩的组合效果,也就是色彩美的问题。在设计中,不同的色彩搭配组合会给人的视觉和心理上形成诸如温暖、寒冷、华丽、朴素、强烈、柔弱、明亮、阴暗等不同的环境气氛,表现各种不同的感情效果。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讲授色彩原理时,教师往往以字代色,两种或多种色彩的对比及调和效果,学生只能通过联想加以比较,尤其对一些色彩感觉较弱,对色彩知识了解也较少的学生,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学生在后期的实际应用中,很难把构成中的色彩知识自觉地应用于创作中,出现了临摹不成问题,创作却难上加难的情况,有的学生甚至要求在重新讲解相关的色彩知识,这些都说明前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AdobePhotoshop软件作为影像处理软件,在色彩的使用及调控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快捷的填充,灵活的色彩更换方式,每一项都简便易学,把Photoshop应用于色彩构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屏幕对色彩间的复杂关系进行形象地讲解,学生通过真实的色彩表现,轻松掌握色彩搭配规律,在作业的制作上,可免去学生手工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涂色不均等问题,并可衍生出多个方案,便于比较,扩大练习范围。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除了教师的课堂讲授外,更多的需要借助大量深入而又系统的色彩作业练习去理解色彩原理,磨炼色彩感觉,精纯表现技巧,提高自身的色彩修养,为以后与色彩相关的设计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艺术设计过程的变化

我们曾以客观物质材料来塑模型,召集我们已逐渐步入虚拟实境的时代。计算机自身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处理系统,同时它又与周围的环境、开发商及使用者构成另一个系统。这样的系统环境下的工作带来设计者的思维及工作方法的一系列变化:传统的设计程序是被化分为几个阶段,即分析—构思—制作—选择—评价—再修改制作—再选择定案的过程,设计者必须亲历每个部分,参与每个过程,自身的角色也随之不断变化,设计者不但要有良好的设计思维,同时也要具备过硬的多种制作方法与手段;而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时,情形就大有改观:设计人员只需作好满意的一个或几个供选择的构思或创意,剩下的工作就是运用适当的软件,通过指尖点击鼠标传递设计人的意旨,就可获得形象色彩俱佳的设计稿来。免去了作者许多亲身制作之苦,也往往获得更为满意的效果。

在平面设计中,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作者可得到多种质感的表现效果。设计者运用计算机材质库中所提供的材料肌理,使它与制作的图形或文字结合,通过视觉产生软硬、粗细、明暗、透明模型等对比的变化效果,来确定并有效地进行形体、模块的重组构造,方便地改变开头色彩等,还可利用计算机内多种摄影特技技巧,造成特有的动感效果,达到精细的设计作品,使其层次感、丰富性移样化更为突出;而在立体的设计中,设计者更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地表现出物体的各个侧面及细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机功能可以将每一条曲线,徒刑模数精确计算出并能虚拟实境表现出来,显示出模型的最终效果。设计者亦可以加入动画设计,使物体处于运动之中,观察设计物体在运动中的各部分关系,及时调整设计构思,这样的设计过程生动而直观。无论是二维设计或是三维设计,图像或图形通过数字化后的高速传递,一切都变得那么轻松自如。在这当中设计者能体会到无穷的乐趣,也贪图到变化多端的设计手法。新的设计造型语言和思维理念,更能贴近于生活,融入于时代之中。计算机辅助设计也给设计者提供了另一种巨大的新鲜设计空间:设计者一方面,既可以取材于身边的或其它地方的现成材料通过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工具的输入加入设计,又可加入音乐,声响等情景资料丰富设计内容;另一方面,可在虚拟的实境中建立三维模型进行多媒体展示等等,按自己意念显示出个性和多样化。此时的设计者已成为设计元素融入设计作品当中,将在传统的以设计作品的静态表述变成了如今动态空间的多维设计表述,形成人机互动的局面。

四、电脑艺术设计教学构想

现代的教学方法变传统的课程讲授式为启发引导式,追求教与学的合作化,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联网,协作讨论成为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最有特点的教学方法——不但师生之间可以交流,而且学生之间实现了交互协作——协作形式有可能是文件、数据、也有可能是语言、图形、图像,为启发引导式教学创造了共同讨论交流的条件。我们把这一新的教学形式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并作了一定尝试-针对电脑编排创意设计课程课题的提出,首先让学生去思考宣传手册的整体形象设计,要求每个学生拿出整体设计方案一套,通过竞标,点评学生的作品,挑选出最佳设计方案,经集体讨论评估使方案得以完善,在此基础上进行自选课题的设计。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基础课程 形态构成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b)-0-01

1 艺术设计专业动漫方向开设“形态构成”课程的重要性

1.1 形态构成的起源及其教学理念

形态构成作为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源于1919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包豪斯最重要的贡献是构建了现代艺术教育的观念,奠定了设计教育的基础教学体系。1923年,匈牙利艺术家纳吉将构成主义的要素带进了基础训练,强调对形式和色彩的客观分析,注重点、线、面的关系。通过实践使学生学会分析二度空间的构成,进而推广到三度空间的构成上。构成主义所倡导的抽象几何形式,开创了现代设计中将形式彻底解构、归类并加以研究、应用的新理念。约翰内斯・伊顿担任包豪斯“形式导师”时,它开创了一个严格的视觉训练的基础课程,这个课程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调色彩、材料、肌理的系统认知和理解,尤其是对平面、立体空间形式的探讨和形式空间构成规律的了解掌握;二是通过对绘画作品的分析,了解视觉规律,如运动规律、结构规律等等,以训练学生对形式的敏锐观察力,提高视觉的敏感

性。[1]这就成了以后艺术教育中“三大构成”的

基础。

1.2 动漫方向学生学习形态构成的重要性

形态构成在现代设计教育中,是学生进入设计艺术领域的基础课程,是今后进入专业理论和技能学习的必要的过渡阶段。形成构成已成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目的,要求学生掌握构成的科学原理和基本方法,注重对学生创造及思维能力的开发和培养。作为艺术设计专业方向之一―动漫,是造型和影视等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培养的动漫人才应是复合型人才,做到技术与艺术并举,技能与创意兼顾。[2]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必须具备较高的画面审美能力,还需要掌握相关的后期电脑技术。这些基础能力的系统培养,需要系统完整的艺术教育体系作理论支持,形态构成的引入,恰好为动漫人才的培养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美学理论支持。

2 动漫教学中形态构成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形态构成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中的主干课程,在《怀化学院艺术设计系人才培养计划》中,它是基础课程中课时量最大,实训作业最多的课程之一。长期以来,形态构成教学侧重以研究形态创造规律为目的,通过对平面和立体结构的研究,对材料的研究、色彩的研究,以独立的而又相互作用的形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一种创造活动[3]。动漫艺术是艺术与科学的交互与综合,其内涵是社会文化的传递与超越,其本质是创造,同时它作为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的组合体,又是信息传达的媒介和一种社会文化的载体[4]。动漫设计艺术是设计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乃至自然学科的相互渗透于融合。动漫设计艺术的交叉性决定了其课程设置、教材的筛选的特殊性。初入学的大学生从根本上缺乏审美能力、艺术判断标准,传统的形态构成教学中脱离专业方向的盲目训练,使学生学习兴趣无法提升,学习主动性差,与专业知识点的对接应用明显不足:表现在理论课程的内容和作业练习的设计上都明显套用模式,为作业而作业。使形态构成课程作为基础教学存在的意义减弱甚至全无。

3 艺术设计动漫方向形态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

从2005年怀化学院艺术设计系开设了动漫专业方向,笔者一直担任形态构成课程的教学,针对动漫方向学生的特点,在形态构成教学中尝试改革,从内容到教学方法逐步探索,到2009级逐步完善了形态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3.1 在教学理念上注意提高基础学科与专业学科衔接的认识

形态构成作为动漫专业方向的基础课程,它是专业方向知识的承接点和贯穿点,教学的目的不是构成自身,构成只是开拓设计的一个造型观念。其教学目的是通过理论学习和大量的课堂练习,提升学生的设计意识,解决设计的造型、思维,形式的方法和规律,使学生学会用形式美的法则进行专业方向的造型和设计,通过创造性思维的开拓与培养,训练学生寻求服务于主题传达的多种造型表现可能性。如果基础学科定位不明确,不能按照专业方向的要求去培养学生的能力,就容易使学生对基础课程产生学好与学不好无所谓的态度。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将基础的形态分析与动漫艺术相结合,在课件制作中的实例尽量选择跟动漫艺术有关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形态构成课程是专业学科的基础,让学生从课程开始就树立起良好的学习目标。通过实践,发现07级、08级学生对于此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高于05、06级。

3.2 结合方向特点补充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充分结合动漫艺术的专业特征,加入光影构成、时间构成等内容。同时,通过大量的作品赏析和实训,达到转换学生非专业视觉习惯目的,通过理论讲授与课堂实训,教导学生形式美原则与设计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视觉思维能力和设计造型能力。作业部分,每类作业都有丰富的图文资料以作教学参考并对其理论支持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以此来克服以往常见的盲目堆砌作业的弊病,使每项作业都围绕课程培养目标,使学生能明白作业过程对培养设计能力的意义和作用。

3.3 加强学生的艺术文化综合素质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动漫艺术是集文学、电影、音乐、美术等多种文化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广博的见识,良好的素质是动漫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这些素质的培养必须经过循序渐进的日积月累才能完成。在课程开始第一周,教师设计主题,学生收集资料,通过汇报,集体讨论等这样一个教学模式,每周一次的主题探讨演讲。拟定的主题有:原始装饰与图腾;中外吉祥图案;装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艺术;中国诗词与中国画;科学与艺术;后现代主义艺术;包豪斯;国内外优秀绘画大师研究等。

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进一步加强学习的主动性,既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在形态构成课程中去探究学科的建构,审视与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对于动漫方向的学科建设、动漫专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得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屠曙光.设计基础: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专业教程[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12.

[2] 邹梅.试论地方院校动漫教育发展策略[J].电影文学,2009(8):157-158.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插画艺术 动漫设计 应用 研究

前言:

插画艺术在现代动漫设计中,起到传达视觉效果的作用,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真实性。在动漫设计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本文针对插画艺术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将是从动漫设计中插画艺术产生原因入手,结合插画艺术在动漫设计中的存在意义,提出其在动漫中的具体应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我国动漫设计与新型艺术的结合发展提供一份借鉴。

一、动漫设计中插画艺术产生原因

动漫设计中插画艺术的产生与插画自身的产生原因息息相关。市场的瞬息万变,要求着动漫产业的高效率发展,而快捷通俗的图像信息正是符合时代特性,使之更易被人们接受。

因此,插画艺术逐渐应用到插画艺术当中。传统的插画艺术操作比较繁琐,需要不断的修改和保存,如今,插画艺术得到更新,商业中也出现了CG插画等艺术形式,扩大了环境格局,为动漫设计的应用提供的有利条件。

二、插画艺术在动漫设计中的存在意义

插画艺术的存在,对动漫设计来说具有重要的优势。现代插画与动漫设计相互联系,达到艺术的相通。插画艺术是以色彩和内容作为依据,对具体事务做出一个艺术感的图案。用简洁的线条和色彩对比,构造一个生动活泼的人物。让观赏者以最短的时间,与作者感同身受。

另外,动漫与插画在艺术形式上存在着相同之处,都是给人感官上的享受。插画在动漫设计中的存在,是完善了动漫的创意美感,以专业的色彩和更形象的形态,体现动漫中的人物和画面。

三、插画艺术在动漫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人物刻画上

人物角色是动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漫同时也是通过角色表达思想主题。在人物刻画方面,插画艺术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大到人物的动作体态,小到人物的表情神态,都可以通过插画艺术的表现手法真实的刻画出来。再加上动漫的动态效果,使二者优势相互融合,更好的体现人物性格和形象,加深观众的印象。另外,动漫中有时为了突出其他重点部分,要求人物刻画简单抽象一点,插画仍然可以发挥夸张抽象的手法,突出人物的主要特征。无论是简单的,还是较为复杂的人物刻画,都能够通过插画的形式吸引到观众[1]。

3.2效果氛围上

动漫艺术和插画艺术相似,都需要一个突出效果氛围的背景。在有内容的背景中,动漫的设计效果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因此,坏境的刻画是非常重要的。环境氛围的变换能够使观众感受其表达的任务感情和情节变化。对于增强动漫环境氛围,插画可以为其提供技术支持。例如,插画中设计一些能够表达主题思想的意象,填入到动漫之中,以花草树木等意象烘托并提升动漫的环境和氛围。使整个画面更加自然合理[2]。

3.3主}表达上

如今,技术的融合已经体现在各个生活领域。在微博上时常出现一些插画形式的小动漫。例如,《生存的意义》、《父与子》、《奶奶的机器人》、《海港》等。这些动漫的时长并不长,人物形象以插画形式存在,形象较为简单,色彩比较单一,但是其内容都蕴含者丰富哲理。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者片段,表达人情冷暖、社会现实、社会批判等。并且时间简短,画面直观简单有趣,能够吸引很多读者去观看,然后勾起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使人们逐渐发现生活中缺失的难能可贵的东西[3]。

四、结论

随着插画艺术在各个领域的普及,插画艺术逐渐成为突出动漫主题,增强其艺术感染力的一项艺术,在动漫设计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优秀的插画艺术的运用,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动画设计者的审美能力。本文针对插画艺术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是从动漫设计中插画艺术产生原因入手,根据插画艺术在动漫设计中的存在意义,提出插画艺术在动漫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包括人物刻画方面、效果氛围方面和主题表达方面。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动漫的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参 考 文 献

[1]徐胜.动漫设计中应用现代插画的探讨[J].大众文艺,2016,(21):125.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脸谱艺术;动漫插画造型;造型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5-0124-03

一、脸谱艺术与动漫插画造型的内涵与特点

(一)脸谱艺术与动漫插画造型的内涵

1.脸谱艺术的内涵

脸谱是中华民族戏曲之有的造型艺术,它是图案化、面部化的一门传统标识。脸谱艺术一般是凭借着夸张色彩、变化多样的线条来彰显人物性格与审美的效果。脸谱艺术的色彩表现也是非常丰富的,基本的色彩包括了:赤、橙、黄、绿、青、蓝、紫。

2.动漫插画造型设计概念

凭借绘画造型艺术的手段与方法,来呈现一个形象的主体造型或者是空间造型,即动漫插画造型设计的定义。

动漫造型的设计均是带着作者的主观表达意识,具有自由性、夸张性、情绪化、幽默化等多种手法特征。动漫插画造型设计的目的,是要把艺术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赋予角色之中,在整个插画作品里,角色造型起到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指导整个作品表达思想内涵的核心。

(二)脸谱艺术与动漫插画造型的特点与表现形式

1.脸谱艺术的特点

脸谱艺术的特点,包括三个方面,美与丑的矛盾统一、脸谱艺术同角色性格关系紧密相关、程式化的图案。在不同的行业里,脸谱艺术所要呈现的艺术观感也是不同的,例如:“生”“旦”,对于面部的化妆要求就是怎么简单怎么来,略施粉黛,即“素面”,这种脸谱艺术运用到动漫插画造型中,表达的人物性格就是简单干净的特点。“净”与“丑”这两行,对于面部的描绘则较为复杂,尤其是“净”,与名字是大相径庭,注重的是重施油墨,也被称为花脸。“丑”,顾名思义,为丑角,也被Q之为“小花脸”。

脸谱的“生、旦、净、末、丑”,充分体现了美与丑的矛盾统一,“生”与“旦”代表的角色为英俊小生,端庄娴雅的女子;“净”代表了忠良之臣,角色性格稳重;“末”代表中年年龄的正面角色;“丑”代表的角色性格为阴险狡诈之辈。这种图案的标识是具有程式化的约定俗成,角色性格紧密相连。

2.动漫插画造型的表现形式

其一,写实。注重的是对客观事物的写照,具备较强的真实感。这种表现形式是很考验设计师的写实功底,要充分了解所要表现对象的造型和结构,还要配合好光与色的搭配原理。

其二,夸张。夸张的表现形式并不是指天马行空,也是在人们日常生活里的动物或者是人物原型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夸张变形的动漫角色使之更加鲜明和富有意想不到的趣味性,很有艺术魅力。

其三,抽象。抽象的表现手法,其实就是提取符号要素,用极其简单的线条来对角色进行标识,这种表现形式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本文所要论述的脸谱艺术。具有内涵意蕴与美学价值,具体表现在下文会详细阐述。

二、脸谱艺术在动漫插画造型中的具体应用

(一)脸谱艺术在中国动漫插画造型的应用

中国动漫插画的创作想要追求的美学气质为“会意”与“神韵”兼具。脸谱艺术最具代表性的一点特征就是象征意义明显,将其融入到动漫造型的创作上来会让角色更加鲜明。

例如,动画电影《大闹天宫》,孙悟空动漫造型借鉴的是脸谱艺术里的装饰与写意艺术风格。在对角色设计的把握中,增加了夸张变形的创作手法。比如在对孙悟空嘴巴的处理上想要融入“离形”和“取形”两个表现形式,便利用四个简单的曲线线条来达到造型装饰的效果,对脸部的整体结构,凭借不等的粗细线条来完成,这样的造型塑造简单易懂,包含了脸谱艺术的“生、旦、净、丑”的四个元素,划分与融合让人眼前一亮,如此相得益彰的民族与动漫融合,取得了重大成功。对孙悟空人物造型创作的成功,我们不难看出,它是对人物在整体故事的理解基础之上,将现代审美和传统的脸谱艺术相互融合,某些富有特征性的脸谱元素提炼出来,并不是直接就将其应用到动漫造型的设计上,而是经过再加工再创造,使古老的脸谱艺术风格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元素。这种新旧交替融合的过程,最后创造出来的造型形象更能传达出来设计师想要创达出的人物性格精髓。

除孙悟空这一动漫造型的成功塑造外,我国也出现了许多把脸谱艺术应用到动漫插画造型设计中的例子,又比如《京剧猫》塑造,将卡通猫这一拟人化的动漫角色,融入了京剧脸谱造型元素。

为了达到人物形象的戏剧与幽默亲切感,利用了“丑”行的脸谱化妆,这一造型的塑造很快就得到了小朋友们的喜爱,同时在也到了传播中国传统京剧文化的目的。

(二)国外把脸谱艺术运用到动漫插画造型的借鉴

脸谱艺术的抽象性,可以将原本复杂的形象轮廓利用简单的图案生动体现出来,这一由繁至简的设计风格被很多国外动漫设计师青睐。比如《金刚狼》这一动漫形象的塑造。在造型上面所凸显的是人物脸上戴的面具。具有抽象符号化的特征,更能突出金刚狼这一动漫角色的树立,也方便了这一动漫人物形象的传播。

动画电影《花木兰》,以我国古代经典人物为原型进行创造的,具有中国元素的外国动画电影。在其动漫造型设计中的概念上依旧保留了京剧脸谱中的“旦”角设计形象。这是因为,脸谱艺术形象的构成与建立太有代表性了,无法去进行颠覆与改变。一旦这个动漫造型被颠覆过了头,就失去了人物的性格和灵魂。外国设计师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将中国的脸谱艺术潜移默化进动漫造型中,为了加入一些符合他们本国审美的元素,在基于花木兰本身“花旦”脸部造型上将眉毛做了一些修改,使其粗犷了些,这一细微的改变,其实也是脸谱艺术的“取形”应用。比方说,脸谱造型上对眉窝的勾勒手法,就包括了“火焰眉、螳螂眉、凤尾眉”等多种技法,对眉毛自然形态的这种改变,让其的图案化特征更为明显,亦增加了动漫造型上浓厚的装饰意味,在不失原汁原味的情况下带有一点趣味。

(三)脸谱艺术在动漫插画造型中应用存在的不足及解决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外动漫行业的竞争力越发强烈,各种文化不断冲击,文化的渗透,往往开始让我们失去了探索自身民族传统文化的动力。现在的动画插画造型中,我们不难看出,越来越现代化国际化,刻意模仿日本与欧美画风越发明显,失去了中国特色。针对这一不足,笔者提出如下三点策略。

1.借鉴与传承并重

在中国动漫产业振兴的路途中,我们要靠的是两条腿去走。其中一条腿就是靠“借鉴”,另一条腿就是要以传统文化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发掘发展。

近些年,受到国外动漫作品的影响,很多的国产作品都伴有模仿跟风的现象,忽略了自身所想要表达的内容,也忽略了中国本身的传统文化与艺术载体。如果能够将脸谱艺术应用到动漫造型的设计中来,打造出像早期《大闹天宫》齐天大圣的动漫角色,那无疑于是中国动漫产业的又一次崛起。

脸谱艺术具备丰富的民族文化要素。当代社会,信息爆炸,各种媒体兴起,传播手段不断在扩展与丰富观众们的眼界。对于中国的动漫艺术来说,是在多民族特色文化中土生土长起来的。经济水平的提高与发展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多面性,脸谱艺术与动漫文化相互结合,让其延伸与发展,笔者看来,定能够达到一种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能够兼顾到的审美高度。

动漫造型设计也好,插画造型也好,都需要设计师认清楚,只有民族与时代相结合才能够走的更加长远,或许我们现在的步子慢了些,但是想要跑在世界前列,是靠着脚踏实地一步步努力与磨合得来的。我们在借鉴国外造型设计的时候,要取其精华,不忘民族传统文化,才是能够将脸谱艺术与动漫造型设计很好结合。

2.注重设计实践

如何能将脸谱艺术很好融入到动漫插画造型当中来,理论离不开实践。文化是要靠不断设计探索中进行传承与发展的。中国的脸谱艺术博大精深,即使已经经历过如此漫长的发展过程,这其中未被发掘出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想要将脸谱艺术中的所有元素全部提炼出来,充分运用到动漫插画造型中来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必须要经过大量的设计与实践来进行推敲。将这些文化抽象化、系统具象化,才能够使设计出来的动漫作品具备中国“魂”而不单单只是中国风格。

3.发扬“寓教于乐”充实作品内涵

脸谱艺术最重要的一点元素就是图案,当我们想要把脸谱艺术应用到造型设计中,不能只是为了引用而引用,要确立自己塑造一个动漫角色时的初衷。想要让作品富有灵魂与生命力,就要先确立其内涵的定位。比如,八卦、莲花等这一些事物,都是脸谱艺术所采用的,写意与象征性手法来表达其外貌特征与内在性格。为何我国早期的动画产业走在世界前列,以哪吒闹海为例,对哪吒人物造型的塑造,我们可以从其脸部的脸谱特征看到哪吒鲜明的性格与直观的感受。赋予的是寓教于乐的理念,而不同于现在急功近利的某些作品,为了迎合市场而一味地创作一些快餐形象,丢了设计的灵魂。

将脸谱艺术运用到动漫造型中,要以所要表达的“核心”为灵感创作基础,一定要有内涵价值的体现,否则就是空洞的。

三、脸谱艺术在动漫插画造型中运用的重要性

动漫插画其实是一门综合艺术,单就动漫行业来讲,说日本的动漫产业在世界位列翘楚也不为过,而中国的动漫产业发展虽然一直在进步,更多的动漫设计师都在不断努力去探索出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特色的动漫创作道路,但道路还是漫长的,部分人开始去模仿别国,而丢失了中国自己的特色。

想要发展我国的动漫产业,无论是动漫插画也好,还是动漫电影等领域,对于角色造型的定位、设计运用是基础精华,是能够体现一个作品灵魂的“根”,只有栽种培育好这个“根”,才能让作品发光发热。

对于这一点,反观国外,让很多国内动漫人汗颜的是,例如《花木兰》《功夫熊猫》等此类作品,融入了很多中国元素,将脸谱艺术充分运用到了动漫造型设计中。这给我们动漫插画设计师们提供了相当大的警醒意义,为何外国的设计师都能够看到我国民族特色元素,而我们却忽视了呢?

脸谱艺术作为中国国粹中凝练下来的精华,将其应用到动漫插画造型设计之中,其实体现的还有民族的自豪感。通过上文论述的脸谱艺术与动漫造型设计的特点,我们不难看出,两者之间是有共性的,将脸谱艺术的象征意义融入进动漫插画造型不仅能够丰富动漫形象,将其富有活力,同时也为传承我国民族国粹精华起到了推动作用。身为年轻一代的动漫创作者,该如何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就是要将民族的东西代入到世界中来,代入到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领域中,赋予动漫角色“中国魂”。

四、结 Z

国外的动漫插画正在不断冲击并渗透到中国市场,中国动漫插画设计师需要在这一大环境下,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虽然在早期,我国将脸谱艺术已经成功融入进动漫造型设计中来,但随着后期动漫产业的不断壮大与发展,受到来自国外动漫设计师的影响,也在逐渐丧失中国具体特色。笔者认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作为年轻一代,中国传统文化不应该被现代化的某些因素所取代,进而被遗忘丧失掉。把脸谱艺术运用进动漫插画造型上来,是具有深远研究意义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黄殿祺.中国戏曲脸谱[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1.

[2] 贾否,陆盛章.动画概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3] 宋慧颖.浅谈动画设计中的色彩运用[J].电影评介,2009(3).

[4] 张巧,李少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动画造型设计[J].电影文学,2009(4).

[5] 李莘.浅论传统装饰元素在戏曲动画分镜中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1(12).

[6] 闵小耘,杨志翠.戏曲脸谱元素在动画形象设计中的运用[J].飞天,2011(8).

[7] 罗芙蓉.京剧脸谱元素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J].群文天地,2011(2).

[8] 秦勇.脸谱:中国电影民族化的切入符号[J].人文杂志,2006(3).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 动漫专业 就业

本论文为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研究“论我省高校动漫产业人才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综合培养的前景及其就业前景展望”课题的结项论文。课题项目编号为JRS-2013-3027.

一、动漫专业与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动漫产业是集资金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文化产业,是2l世纪开发潜力很大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它在很多国家显示了巨大的潜力和价值,我国也不例外。但是在我国动漫创新人才供需的失衡已成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人才供需失衡。人才供需失衡不仅体现在人才数量上,更体现在人才素质上。目前国内的高校中,有300多所院校开设动画专业,在校学生的人数以及毕业人员也在逐年增加,按照这种发展规模,即便是面对极度膨胀的动漫市场,理论上还是能够满足我国动漫产业中大部分的人才需求,但是问题出在哪儿呢?而面对我省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转变为大众化的快速发展形势,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日益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位学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科学发展,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更直接关系到我省乃至全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和谐。

所以在分析了当前形势下我省动漫专业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并大胆设想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后,研究意义就在于如何将我省动漫人才与艺术设计教育相结合,与市场经济需求有机接轨,积极借鉴国内其他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就业环境与课程设置的宝贵经验,使学生在走出校门前接触市场,走出校门后直接服务于市场。

二、国内外高校教育背景研究

据教育部门统计,2009年毕业生是611万,2010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已达到630万人,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60万人,人才培养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人才需求的速度,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从发达国家近10年的经验看,各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无不得益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天津为例,2009年以来.天津文化产业发展树立了以“文化竞争力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而天津的动漫产业通过构筑自主创新高地.成为了打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攻坚战的亮点.因此诞生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作品.形成了一批部级动漫产业园区。目前,我国在动漫产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特别是在设计、艺术、软件等专业方面培养较多人才,但缺乏高端人才。因此,必须创造留住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的良好机制。

艺术设计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的专业划分及热门专业的开设均倾斜于市场的需求。而艺术设计专业则是近年所统计高校十大热门专业其中之一。

三、专业综合培养的就业前景展望

要确立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明确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最终取决于社会现状和发展趋势对设计人才的要求。艺术设计相对于市场而言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

河北省高校艺术设计学科的建设、人才的培养要符合地区经济产业发展的需求,而产业文化的发展也影响着高校教育的再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学科建设的改革与教育最终所实现的人才培养要以这种关系的研究为基础。

1、探索现阶段河北省动漫及艺术设计学科建设的背景与高校专业教育现状。

2、研究河北省高校当前动漫与艺术设计在校生及毕业生实践经历和毕业去向。

3、研究国家重点院校及经济发达地区高校教育培养模式。

4、深入了解市场对动漫及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种类及要求。

围绕学生“就业质量与就业范围”这一核心内容调整设计教学模式。

科学规划课程的理论性与应用性的联系。

综合设计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社会实习等各种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文化氛围,发挥教学模式的能动性。使学生缩短对市场与社会的认识,在走出学校甚至还未做出校门的时候就已经逐步适应市场,逐步规划自己的就业之路。

四、结束语

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更是越来越高。创新设计教育是适应市场需求和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头脑灵活、见解独到、富于创新的设计专业高级复合性人才是设计类高校的培养目标。如何使我省高校动漫产业人才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综合培养,并适应本土市场经济需求,完善动漫与艺术设计专业多学科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在一条准确、有序、高效的轨道上进行与发展,更科学的将动漫专业与艺术设计教育中专业课程的交叉培养.实现对未来我省动漫专业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专业发展和就业的指导性研究,为我省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2]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8篇

高职动漫艺术教育是我国动漫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之一。但高职区别于本科与动漫培训机构,它的定位和发展有自身的特殊性。文章将高职动漫艺术教育纳入大美术的视野,明确高职动漫艺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个新分支,阐述高职动漫艺术教育如何发挥特色,培养技艺双佳的动漫后继人才。

关键词:

大美术视野;高职动漫;艺术教育

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完善,动漫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顺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许多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动漫设计专业。但是,相比发展比较成熟的其他艺术类专业,动漫艺术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将动漫设计教育纳入大美术的视野,有利于它的定位和发展。

一、大美术视野的概念

在近年的一些美术教研活动中,我们经常可以接触到“大美术”这个词,这一概念也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虽然大美术的提出背景、内涵和模式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笔者认为,大美术是顺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而提出的,它旨在矫正长期以来人们将美术限定在纯艺术(如架上绘画)范畴的狭隘观点。其实,纵观中国美术发展史可知,美术包括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四大范畴。时至今日,大美术还囊括了更多的内容。一方面,它表现在范畴的扩大上,除了传统的四大门类,民间美术、艺术设计、环境艺术、新媒体艺术等也被包括在内;另一方面,它表现在技法使用的综合性和开阔性上,除传统技法外,一些新的科技和手段也被应用到美术创作中。此外,从宏观世界艺术来看,大美术必然还包括东西方美术在理念、题材、技法、工艺等方面的交流与融合。因此,文章所说的大美术视野,将秉承以下两个观点:其一,相比于狭隘的美术观,我们不仅应将传统美术以外的诸多艺术形态都纳入美术的范畴,还应及时将那些顺应时展而诞生的新的艺术形态也吸收进来;其二,在全球化的进程下,我们不仅要以开放的姿态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更要继承、发扬民族本土的文化精髓,使中国艺术以独立的姿态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二、为何将高职动漫艺术教育纳入大美术视野

目前,许多人过于看重动漫的技术性而忽视其艺术性,认为依靠精湛的软件操作技能就可做出优秀的动漫作品。的确,动漫是一个技术性比较强的专业,它对于电脑和多媒体设备的依赖性较强,这也是许多高职院校将动漫专业设置在计算机类别院系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认定动漫不属于艺术。将高职动漫艺术教育纳入大美术的视野,缘由有以下三点:其一,从概念层面上讲,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发达国家已将“美术”的概念拓展为“视觉艺术”。如,英国在《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这样解释“美术”:非功利主义的视觉艺术,或主要与美的创造有关的艺术;而美国早在1994年就在《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对“视觉艺术”进行了界定:“凡是主要通过视觉媒介完成欣赏的一切可视的艺术门类、样式、形式或符号,(除戏剧、舞蹈、文学作品外)都可以包涵在内。”①动漫艺术虽然形式多样,但主要是借助视觉传递信息,当然也属于视觉艺术,并可归于大美术范畴。其二,从技术上讲,现代动漫亦是美术或者说绘画的衍生形态。因为在动画创作过程中,大部分工作依旧需要设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美术素养和手绘能力。如,在设计分镜头时,设计者需要熟练掌握速写技能;在绘制场景和插画时,设计者需要具有较好的造型能力、线条表现力和色彩感觉;在角色设计中,角色的形体、衣着、附属品、神态等都需要设计者精心设计与装饰。虽然我们可以借助CG(ComputerGraphics)的形式和数位板等高科技设备提高动画制作的效率,但手绘仍旧是动画设计的重要基础。依据动漫艺术与绘画间不可解的渊源,我们当然可将其纳入大美术范畴。其实,在本科教育中,动漫(或动画等)一直都是艺术教育的分支。从学科设置上看,动漫专业(或动画专业等)的一级学科就是艺术学,动漫专业不过是二级学科——设计艺术学的一个专业方向或三级学科。高职教育虽然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也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简言之,在高职动漫艺术教育中,理应凸显大美术的特征。

三、高职动漫艺术教育的现状

在现实中,高职动漫艺术教育呈现出“重技轻艺”的局面。一方面,由于高职的学制只有三年:一年级开设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二年级进入专业学习,三年级大部分的时间进行实习和毕业设计,因此各专业基础课(如素描、色彩、速写、三大构成等)的学习时间都很短,更不用说专业理论课了。部分学生也由此错误地认为这些专业基础课不重要,思想懈怠,在后续的专业学习中呈现出种种不足,如手绘艰难、场景造型和角色设定不佳、动画风格不协调、创造性差等。另一方面,综观所有专业课程,软件类课程的比例偏大、分类细致却未能有机整合,使学生过分沉迷于多媒体技术,或一味依赖网络寻找自己的创意表现形式。事实上,这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表达,也使他们陷入了“想表达的东西表达不出”“做好了的东西却感觉不对”的两难境地,从而陷入“技”“艺”双失的局面。高职动漫艺术教育如果一味偏重“技”的传播,将失去自己的优势和领地。从社会上各类动漫培训机构可以了解到,由一名新手成为3D高手,往往只需要三到六个月的时间,而且其技术是普通高职学生所无法相比的,高职院校由于受到学制和课程的限制,确实难以取得短期培训班的神奇教学效果。但真正的动画高手绝非这些有“技”无“艺”的人。基于此,高职院校可充分利用自身的学制和师资优势,努力在“艺”的培养上有所突破,弥补自身不足。

四、大美术视野下高职动漫艺术教育的特征

1.巩固专业基础,提升综合素质

此处的专业基础指的是为发展动漫设计与制作技能而必备的美术功底。在动漫教学中,专业基础扎实十分有利于专业技能的学习。如,结构素描发展学生的造型思维能力,速写则培养学生今后绘制草图、场景和插画等能力。尽管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不一定都有美术功底,但既然他们都已走上动漫艺术的学习道路,就应在有限的时间内努力提高自己的美术专业技能,增强艺术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必要的。动漫艺术亦是文化的综合表现体,它反映生活,又高于生活。在一部动画片的设计制作中,从剧本的写作到分镜头、场景、角色的设计制作,到动画、特效、音效制作,再到后期合成,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设计者的文学常识、美术功底、生活阅历、创造性等。又如,在剧本写作中,设计者如果平铺直叙可能会使一部原本精彩的动漫作品平淡无奇,而倒叙、前后呼应等手法的运用则可使剧情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因此,设计者凭借良好的综合素质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适当的理论学习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动漫艺术中要达到较高的境界,设计者需要具有良好的理论素养。理论学习有助于改善重“技”轻“艺”的情况,提升学习者的理解力、感悟力与想象力,有利于他们的创意培养与文化积淀。由此,我们可根据实际需要,将动画史、创造性心理学、美学等课程纳入动漫课程体系,使学生站在文化的高度上学习动漫。

2.通过传播中国艺术文化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我国第一部动画短片产生于1926年,从时间上讲,动漫的起步仅次于欧美,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动漫发展之路比较曲折。到了现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动漫艺术显得相对滞后,我国一些动漫作品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没有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特色,优秀的动漫作品不多。其实,动漫作品不但受到少年儿童喜爱,现在很多成年人也喜欢动漫。如果能将优秀的中国艺术文化和充满正能量的中国精神表现在动漫作品中,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将是不容小觑的。动漫创作者在选题和制作上都应充分考虑到优秀的中国元素。如,在内涵上凸显中国精神;在题材上引入中国古典名著;在表现形式上借鉴水墨、剪纸、皮影等。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深入了解将拓展中国动漫工作者的视域。高职动漫艺术教育除了开设部分传统艺术选修课、鉴赏课外,还应在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精神,引领学生寻找到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与现代动漫艺术的有机结合点,制作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动漫作品,从而保持中国动漫的独立性和特殊性。

3.通过有现实意义的实训项目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

动漫公司完成动漫作品制作采用的是团队合作的方式,即一个人专门负责某项工作,无需对动漫创作整个流程都精通。但高职教育必须秉承宽口径的原则,以使学生在就业时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同时,学生只有了解动漫制作的整体流程,才能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而进行有的放矢的学习和研究。在目前的课程设置中,一些高职院校将动画制作的各个步骤拆分开,独立成课,虽然定期会有实训课,但在时间上极为有限,学生往往难以真正全方位地锻炼自己的能力。笔者曾在执教大二年级的Flash课程时发现,虽然学生能圆满完成独立知识点的小案例,但综合运用技能时能力不足。在期末实训时,恰逢长沙市举办科普动漫大赛,于是笔者以此作为实训的项目,要求学生独立制作出符合主题的Flas短片,并提交参赛。在制作动画的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问题重重。但经过艰辛的摸索,学生终于交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感觉收获颇多。更重要的是,他们深刻认识到发展创意、巩固美术功底、提升综合素质和综合运用动画制作技能的重要性,明确了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这次经历让笔者觉得,实训课程可以选择综合性强、独立操作性强、有实际意义并能使学生感觉到一定压力的项目,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走出形式化的误区。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的指导必不可少。同时,教师最关键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将分散型的知识整合起来,将零散的技能加以综合运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明确实训目的。如今,高职动漫艺术教育正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大美术视野有助于高职动漫艺术教育摆正自己的位置,更有助于高职为中国动漫事业培养出有思想、有作为的优秀继承人。

作者:朱婷 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9篇

设计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对自身的准确定位和价值判断。所谓的设计艺术,即用视觉语言来传递信息和表达观点。它的设计范围和门类非常广泛,如各种媒体、建筑、产品、环艺、书籍、展示、服装、广告等等,总之,有多少种需要就有多少种设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现代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动漫衍生产品已经成为动漫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内衍生产品市场分布不平衡的局面日趋严重,必须得到改变。 现代动漫产业不仅仅是单纯地依靠动漫形象创造利润,而是变成了动漫制作与产品开发同步进行,互相扶持。动漫衍生产品设计的发展不只是产业规划的需要,更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需求。因此,设计艺术必须具备综合知识和相关技能,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自己所要设计对象的本质特征,运用各种设计元素进行有机的艺术组合,形成造型有创意,材料有品位,功能有价值的作品。可以说,一个好的设计,不仅是造型的创作,也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

设计艺术经历了从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社会的历程,我们在设计的理念上、功能上、语言表达和形式上都受到国外艺术风格的影响。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设计艺术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人类生存方式上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思维、新理念,这使我们打破了过去在设计中常常运用到的法则,固有的符号现象被解构,设计必须与时俱进。新的历史使命要求设计艺术专业要牢牢掌握发展方向,大胆进行理论研讨和设计创新,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艺术的规律和理论体系,满足市场经济不同方面的需求。

怎样有机地把我们各学科之间的关系,能够与动漫创意产业进行一个合理的梳理,是值得探讨的课题。设计艺术必须思考自身的问题,同时必须把地方一些企业的优势来进行有机的结合起来。地方的优势,概括有三点:一个是它的经济实力和一流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流水线,这方面它有它的强势。第二个成熟的销售渠道,它有很宽泛的批发、零售,包括电子商务等等这样的形式。第三块它对多年的市场经营有很敏锐的对市场的判断力,这些都是企业所具备的一些优势。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10篇

我国民族传统艺术设计历史渊源流长,传统的设计元素是中华民族共有的,从创意到图形、从图形到形象无不体现着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动漫形象的设计创作离不开自身、民族、环境、时代、经济政治结构所带来的影响,传统的艺术设计理念、设计特点、造型的完美性,都是现代动漫形象设计不可缺少的设计元素。

(一)传统形象设计创作的理念

设计观念简而言之就是设计想象,是设计者在空间作品构思过程中确立的主导思想,这种设计想象赋予了作品内涵和设计风格,是设计的精华所在。传统的设计理念突出了情和意,人情味浓厚,创意的表露带有深厚的民族情调,不但具有具体的象征符号,而且蕴含传统的文化精神。传统的设计理念是在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过程中,想象力不断丰富,创意出了许多带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图形和造型。例如,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到唐代的宝相花纹,以及明代的缠枝纹等,基本造型简朴而生动,色彩浓厚而富有装饰性,充分体现了“以形写意”、“形神兼备”的设计想象,是形到联想再到造型的创意表现,这种以实物为创意的设计理念,对传承我国的民族艺术起到了积极作用。设计就是“灵感”和“领悟”,二者有效地结合就会激发超越时空的想象。灵感来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具体到抽象思维的过程,是循序渐进、反复推敲的过程,它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传统形象设计创作的灵感和领悟,必将使民间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民族艺术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带给我们现代人众多非凡的艺术精品。自古就有“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之说,以龙为图形的造型举不胜举,以龙为题材的创意在传统设计观念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从火柴盒到家具,从小桥到园林的走廊,从大殿到庙宇,无数对龙的灵感发成千姿百态、深受大众喜爱的龙的图形和形象。通过龙这种传统艺术的缩影,我们不难看出灵感和领悟是传统艺术设计创作的核心。

(二)传统形象设计创作的特点

我国传统的形象创作深深扎根于民族性、历史性、地域性的传统艺术氛围中,与现代动漫形象设计有着诸多不同点,传统的形象设计从创意到作品,都带着浓厚的民族特色,超越了形象和形式本身,构成了典型的符号和符文,对美化生活和弘扬民族精神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1.传统形象创作体现内容和形式的有效结合

首先,形式是图形表现出的外形特征和构成物象的规则,形象创作离不开图形的设计。传统图形在造型上十分注重形的完整性、装饰性及象征性,讲求形与形的呼应。一般对称均匀是强调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的,(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码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46)张荟惠现代动漫形象设计创作感悟文化艺术研究105而且图形的形态多样,种类丰富,风格各异。图形和形象的内容则注重反映民族生活风貌、民族特色、民族的兴趣意向。其次,图形反映出的形象在形式的表达上既夸张又象征,而在内容上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储存了宝贵的知识、哲理情感和工艺技巧,是我国民族民风的一个缩影。例如,中国奥运火炬祥云,它高雅华丽、内涵厚重,带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和谐地将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结合在一起。它所蕴含的“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理念充分是对奥林匹克精神和奥林匹克圣火内涵的一次独特诠释。祥云、漆红、纸卷轴等中国元素的融入,使得古老的东方文明和现代的奥林匹克精神再一次完美结合,迸发出耀眼的火花。鱼常被用来表现年年有余,米则被用来表现五谷丰登。这些富有文化内涵的创作,使形式和内容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2.传统的形象创作是唯美的最好典范

传统设计的出发点是唯美,把人的情感赋予了物的表现形式,借物抒情,以情来表达美的意义。传统的形象创作往往在体现审美意识的同时,给人以美的感受。我国众多的吉祥象征图形的创作都是憧憬美好,这种唯美常常不是以严格的理论形式来体现的,而是以直观的形态和审美来体现的。例如,我国的剪纸造型艺术是用最通俗的语言来体现吉祥的中国文化,它是建立在视觉和知觉基础上的造型,选取的都是极具典型性的图案。剪纸的造型既沿袭了古代器皿的吉祥图案,又以谐音、借喻、变形等手法物化了吉祥的概念,充满了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千变万化的唯美创作,使其成为了大众享受美的一种装饰语言。中国人崇尚红色,红色代表吉祥,每逢过节时高悬的红色灯笼就象征着人们喜庆和欢快的心情。红色也为人们的生活点缀了美的颜色,这些传统的形象创作深深的烙上了民族传统元素的烙印。用美作为对传统形象创作的评判,是传统形象作品被传承的重要依据。审美是由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制度、伦理道德、审美习惯等一系列的因素决定的。这种唯美的传统形象创作为现代的动漫形象创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传统形象设计创作存在的弊端

传统的图形和形象艺术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是好的,因为传统的图形艺术萌发于人类早期对艺术的认知,它的成长和发展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它有着从封建社会母体里带出的痕迹。一些传统的图形存在着迷信、落后糟粕的成分,同时设计元素受到历史,民族民风和思想的局限性,必然存在不完善和不合理的地方。作品表现手法单一枯燥,文化意味过于浓厚,忽视了作品深层次的含义和商业的作用。因此,将传统的图形艺术运用到现代的动漫形象设计中,就要本着科学求实的态度,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传统的民族艺术得以传承和弘扬。

二、现代动漫形象设计创作具备的特点

现代的动漫形象设计有着明确的文化目的和商业目的,设计理念不仅仅生活气息浓厚,实用性和商业性表现更为突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审美观念的巨变,赋予动漫形象设计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借助西方的设计元素和先进的现代设计手段,使得动漫形象设计得以飞速发展。

(一)现代形象设计创作理念的新颖性

现代设计理念在美和情的基础上,更注重人性化、实用性,强调设计在生活中的用途和带给人们的视觉冲击,从如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出发,以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作为创造性思维的两块基石,在传统灵感和感悟的基础上,深刻挖掘民族文化内涵,以创新为目的,创意出具有时代精神文化和又有商业化的形象,是现在设计理念的核心。创作理念是思维的过程,是人脑对客观间接和概括的反应。思维的核心是创造性,它贯穿于艺术设计的全过程。艺术思维具有自动性、目的性、预见性、发散性、独创性、突变性、灵活性等特征,它是艺术创作的全部意义所在。例如,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众人敲击的缶,其创意既凝聚了民族传统艺术的精华,又赋予了它时代的特征。思维是人所特有的高级活动,在现代多元化的生活空间,经验的积累和灵感的迸发,给予了思维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对文化艺术的理解越透彻,知识的掌握越渊博,拓宽想象的空间就越大。现代的设计正是坚持立足中华,面向世界的设计理念,既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又要反映现代人对时尚的追求。超越了时空局限,突破了独特势力的习惯范畴,把我们民族的传统艺术、思维方式和独特风格运用于现代动漫形象设计中。

(二)现代动漫形象设计创作元素的多元化

现代动漫形象设计是一门以文化为准点,以生活为基础,以现代为导向,以实用为目的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结合各学科知识,探究其内涵,是我们每个设计者应做到的。动漫形象设计就是用视觉元素来传播创意和创作,用文字、图形和卡通的造型把视觉信息传达给大众,让人们通过视觉元素了解和欣赏动漫元素。因此动漫设计的元素趋于多元化。动漫形象设计中的基本元素是作品的构件,设计构件的形象化、符号化、象征化,是动漫形象的特征。结合西方先进的设计理论,运用三大构成的元素,对形象进行完美刻画,是动漫形象设计的特点。现代动漫形象设计是以美术和绘画为基础,以深厚的民族艺术文化为背景,在追求知识结构完整性的同时,注重形象美的综合表现。在设计中往往借助传统创作中,借喻、比拟、象征等元素,在创作过程中往往采用省略的元素。例如,隐形造型、线省造型等,采用和夸张造型和拟人造型相结合。应该更强调色彩的装饰性,通过概括、并置融合、叠加、消减等手法大大增强形象的美感。

(三)现代动漫形象设计手法的先进性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科技是现代动漫形象设计不可缺少的手段,先进的设计理论和设计原理是形象设计中采用的科学方法。工艺性、材料性与合理的技术性又体现了动漫形象设计元素的新颖性。电脑辅助设计是现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象设计的重要手段。各种设计软件的应用,可以造成特有的技术效果,使形象得到多质感的表现。数码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形象的特技效果更突出,使形象设计的作品更精细,层次感、丰富性、异样化更突出。在动漫形象的设计中,加入动画设计元素,使物体处于运动中,观察设计物体在运动中各部分的关系,图形通过数字化的高速传递,变化多端的设计手法,把新的设计造型语言和思维理念融入现代的设计中。计算机辅助设计也给设计者提供了另一个巨大的设计空间。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11篇

由李金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15年9月出版的《广告设计与创意》一书,主要以广告创意设计为研究对象,从广告图形、色彩、版面编排、构成设计、广告媒体等多个角度对广告设计与创意设计进行全面论述,提出了如何设计广告、如何创意广告等观点。该书通过详细总结、归纳出广告的创意精髓、制作和表现技巧,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广告设计与传播的基本原理和实践经验。另外,该书结合长期教学经验及广告设计经验,选取国内外优秀的广告设计作品进行融合性解读,为读者了解广告设计与创意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引。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理论详细,内容丰富

该书探讨了广告创意的概念、图形的概念、广告创意理论和广告版面编排的基本概念等理论内容进行论述,为当前开展广告设计与创意实践提供了有效指引。在当前平面广告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充分发挥漫画语言的应用优势,对改善平面广告设计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平面设计在视觉传媒系统中具有特色价值,广告设计是平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二维空间中,对元素排列组合,并以特殊图形符号的方式向观众进行展示、推介,通过借助多元传播媒介,从而实现平面设计信息的有效传递与交流。在平面广告设计过程中,为使广告所营造的视觉效果以及广告所表达的内涵与意义被大众所理解、感知,就需要重视选择合适的设计语言、设计符号,增添平面广告设计效果。漫画艺术形式特殊,艺术内涵丰富,其中所蕴含的独有美学,不仅能够赋予广告设计作品新的文化内涵,更能赋予其中独特的精神理念。因此,在当前开展平面广告设计过程中,通过合理融入漫画艺术,合理选择漫画艺术题材、设置理想的漫画艺术符号,已成为提升平面广告设计品质的重要尝试。

二、基础扎实,体系完善

该书以广告的历史沿革,广告设计的思想演进为论述基础,并从广告图形、色彩、版面编排与构成设计,以及广告媒体的选择和传播效果评价方法等方面入手,形成了完整的广告设计创意体系。在平面广告设计中,为合理应用漫画语言,需要重点把握以下要求: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合理选择、应用漫画语言是平面广告设计创新精神、融合理念的重要尝试,通过发挥漫画语言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优势,全面提升平面广告设计的视觉张力,明显提升平面广告的文化内涵,改善大众对平面广告艺术设计的理解。在当前开展平面广告设计时,通过合理加入漫画语言,充分体现了创新设计、趣味设计理念,有助于改善大众的审美体验、优化大众对平面广告设计作品的美学理解与实际体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漫画语言开展平面广告设计时,需要注意差异设计主题与漫画语言的一致性、协调性,通过推动平面设计观与漫画语言的文化观相融合,才能确保平面广告设计作品的最佳成效。

三、案例丰富,要点清晰

该书重视案例解析,通过对国内外优秀的广告设计作品、全球五大知名广告设计奖等内容进行详细解读,通过选择风格多样的图例进行论述,便于读者直观、形象地理解广告设计及广告创意理论知识,有助于读者在学习与实践中真正领悟广告创作的要点。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过程中,为实现平面广告内容的清晰表达和创新设计,需要赋予整个平面广告设计活动予以全新的表现形式与表达特色。通过合理妙用漫画语言,使整个平面广告设计作品展现时代感。高质量、有吸引力的现代平面广告设计,需要重视合理主题、设计内容的表达。因此,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过程中,要确保漫画语言与设计语言的一致性。将漫画语言引入平面广告设计时,注重合理引入漫画语言,要合理平衡漫画语言与平面广告设计语言的选择与搭配,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时,通过巧妙、合理的融入漫画元素,为消费者提供焕然一新的视觉观赏体验,实现平面广告设计的理想效果。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12篇

论高校动漫教学中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应用 文 章 来 源 自 3 e du教 育网

动漫作品形式要素的新颖独特无疑会给作品增添光彩,民间艺术资源的广博多样是动画创作之源。在高校动漫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发掘本土艺术资源,将一些生动的形式要素与动画创作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提升作品的艺术魅力,也能够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资源的了解,使民间艺术的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

一、在高校动漫教学中进行民间艺术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普通高校动漫教育培养的是综合性的动画人才。除了动画制作技能的掌握之外,更侧重于创意创新、研究能力的培养。动画的魅力在于其情节的生动及形式要素的新颖独特,其内涵和外延的丰富生动是最令人难忘印象深刻的。中华民族的民间艺术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像剪纸、皮影、泥塑、年画、戏曲等等,都给早期的动画导演带来无数的灵感,成为他们创作的源泉,也造就了五、六十年代中国早期动画的辉煌。随着本文由时代的发展,动画艺术创作也在日本、欧美动画的冲击、技术的瓶颈等情境下探索发展着。在全球化社会中,我们需要学习、借鉴世界各种动画不同风格、流派的创作经验和表现方法,提高现代电脑动画的制作水平,加强对动画本体的认识。但不管怎样,我们的动画创作都离不开也不能离开本民族文化的土壤,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多样化的创作手法等能够给动漫创作提供文化、艺术的滋养和启迪,给动画作品带来新鲜的面貌,也能够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资源的了解,使民间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

二、主要途径、措施

(一)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民间艺术与动漫的密切联系,了解动漫发展离不开它所根植的土壤,充分了解并学会应用民间艺术元素于动画创意创作之中。角色造型设计、场景设计等课是动漫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此课程中,除了让学生学习造型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技法等,可以引导学生对于民族艺术资源中可资借鉴的艺术形式要素进行整理分析,并进行专题实践练习。比如通过网络、文献、博物馆等多种途径搜集如剪纸、皮影、年画、雕塑、民间戏剧、舞蹈等,提取其形式和色彩等要素,进行简化、夸张、综合化、个性化等处理、再创作,作不同风格的角色造型、场景及道具设计练习。动画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集文学、美术、电影、音乐等艺术为一身,多种艺术形式完美结合才能构成一部优秀的作品。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学、民俗学、人类学的知识,在课堂理论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直观、形象、生动地讲授。

(二)工作室或社团

根据当地艺术资源或教学需要,组织学生成立工作室或社团,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进行持续、深入的动漫与民间艺术的开发应用专题研究。

1.采风、实地调查

对民间艺术现状实地走访、学习、收集资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实地调查采风能够欣赏原汁原味的民间手工艺品,有目的地针对某项专题,拍摄照片、视频录像,并可以现场观看学习民间艺术创作过程,获得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比如可以去邳州探访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的王桂英、曹瑞兰等,了解艺人生活、剪纸发展传承现状,考察邳州剪纸古朴素雅,粗犷浑厚的特色;可以去无锡“惠山泥人研究所”以及“惠山泥人博物馆”调研,实地了解这种被视为最富有东方色彩的民间彩塑,感受其艺术魅力,了解其制作过程及制作工艺;可以去山西太昊伏羲陵古庙会、贵州省独山县寻访造型各异、稚拙生动的“布老虎”……

2.专题创作

以动画工作室模式开展专题创作。工作室的同学通过自愿报名并选拔加入。让学生自由结合成几个小组,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不同的专题动画创作。围绕某个专题编写剧本,进行艺术短片创作。鼓励学生采取各种形式、表现手段进行各种风格的动画创作。像手绘、FLASH动画、三维动画、定格动画等,根据采集的民间艺术相关资料,加以分析、提炼、综合,大胆想象,设计动漫角色造型、场景等。在专题设计上有:比如采用偶造型进行材料动画拍摄,在造型的制作上可以借鉴民间泥塑、木偶、雕刻等,运用现代手法、融入现代意识,制作出或古拙粗犷、或细腻温婉的形象,进行定格拍摄。再如采用画像石画像砖元素专题、剪纸元素专题、民间绘画元素专题等等。

主题创作需要大量的时间,当然,需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注意与课堂相关课程相配合、衔接。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 动漫设计及制作 数字技术 艺术传播方式 发展趋势

21世纪一个国家在构筑其国家形象,向国际社会传播其价值理念及文化输出时,传播手段和传播环境与先前有很大不同,新媒体成为建构与传播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平台与全新渠道。每个时代的生产力特征都影响到艺术的特征,数字化是一种无从逃避的时代趋势,作为艺术门类中最前沿、最具先锋性的现代艺术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和发展。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新媒体的载体、新形态与新材料不断出现,尤其是移动新媒体发展势头最为迅猛,目前出现了一系列的媒体新形式如楼宇电视,公交移动媒体,手机媒体。而每个媒体又可以与动漫、广告、新闻等等领域结合,而媒体的发展又涉及相应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新媒体”联动了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各个领域。

在目前的电脑动漫技术中,早期的动漫制作需要制作人员将画面逐帧画出,工作量非常巨大。引入计算机动漫软件技术后,在动漫制作上有了很大的改善,操作起来也方便了很多。尤其是运动控制技术,比起手工绘制动漫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它改变了传统的动漫表现形式,能对真实世界模拟再现,将动漫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新媒体艺术,正是在艺术与科学的交汇处出现的富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艺术。将这一新的艺术样式导入学校动漫设计及制作课程与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引导青少年了解艺术与科学的有机联系,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跨学科活动的方案,提高创造力,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新媒体艺术是当代艺术领域最为前沿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是艺术家不断融入数字技术与时代脉搏同步的结果,在当今创意产业中十分引人注目。三维动画创作软件在国内得以广泛运用,它对动漫创作有着巨大影响,同时也涉及各个领域。新媒体艺术是当代重要的职业教育形式,在以知识为核心的创意产业时代,新媒体艺术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建立职业教育相关专业,完善教育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成为面临的重任之一。

新媒体艺术在目前来说主要指动画制作数字化,即指的是计算机技术对包括前期创作、实际拍摄乃至后期制作在内的完整的工艺过程的全面介入。新媒体技术正在给影视动漫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我们正在目睹视听奇观。在新媒体时代,动漫艺术产生了深刻变革,这是以往任何技术手段都难以企及的深刻影响,而且这一影响还在深入、还在加快。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唤起了欣赏者对新的动漫设计及制作欣赏模式的需求,这种需求促使欣赏者进一步了解有关新媒体方面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新媒体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问。当前新媒体艺术与动漫设计及制作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新媒体艺术与动漫设计及制作本质的探讨、新媒体艺术与动漫设计及制作载体与传播的研究、新媒体艺术与动漫设计及制作审美特征的阐释、新媒体艺术与动漫设计及制作评价标准体系的建构,以正确的方法有效地开展新媒体艺术与动漫设计及制作的研究。新媒体艺术为学生理解动漫设计及制作、表现动漫设计及制作、创造动漫设计及制作、表现自我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途径。因此,新世纪的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将会充分利用新媒体艺术,获得最新的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信息,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开展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省市之间和国际之间的学生作品、教师教学成果等方面的交流。

一、新媒体、动漫的定义

媒体:媒体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edium”,音译为媒体,意为两者之间。它是指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和工具。也可以把媒体看作为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媒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承载信息的物体,二是指储存和传递信息的实体。古时媒指做媒,婚姻介绍的中介。现代人引用过来,泛指作为事物(新闻)传播介质的一类人或事物。媒体有广义与狭义两层含义:媒体的狭义含义相当于英文的 media,特指负载信息的介质,即记录、存储信息的物质材料,如刻字的竹简、石碑、甲骨,书写的丝帛、羊皮、贝叶,以及印刷的纸张、录音录像的磁带、数字化的光盘,等等;媒体的广义含义则相当于英文的communications,泛指一切传播信息的工具、设施和机构,如书籍、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等。从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划分:①报纸刊物应为第一媒体;②广播应为第二媒体;③电视应为第三媒体;④互联网则应被称为第四媒体;⑤移动网络应为第五媒体。其中④与⑤属于新媒体范畴。

新媒体:新媒体是指在报刊、广播、电视3大传统媒体以外的新兴媒体,主要包括网络、手机一系列高科技的数字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艺术说白了就是数码艺术,其表现手段主要为电脑图形图象(computer graph),即许多业内人亲切地对其简称道的CG。其实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具有“与时俱进”的确定性,眼下他主要是指那些利用录象、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体的艺术品。因此新媒体艺术已经在不经意中深入到了现代艺术的各个领域中去了。就其外延而言,新媒体主要包括光纤电缆通信网、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图文电视、电子计算机通信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电视系统、高清晰度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和多媒体信息的互动平台、多媒体技术以及利用数字技术播放的广播网。现在,新媒体艺术概念赋予了新颖的内涵即以硅晶与电子为基础的媒体与生物学、分子科学、基因学相融合的概念。

动漫:”是指动画和漫画的合称与缩写。泛指所有的动画、漫画作品。在其他语言相当少用。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动画和漫画之间联系日趋紧密,两者常被合而为“动漫”。动漫是目前年轻人最喜爱的多媒体影像形式之一。现可考证,该词语出处为1993年创办的动漫出版同业协进会与1998年创刊的动漫资讯类类月刊《动漫时代(Anime Comic Time)》,后经由漫友杂志传开,因概括性强在大陆地区的使用开始普及起来。在中国以外,并没有此种说法。国外习惯性将动画(anime)、漫画(comic)、游戏(game)三者合称作ACG,或加上轻小说(novel)合称为ACGN。

动漫设计:属于CG(ComputerGraphics简写)行业部分。主要通过漫画、动画结合故事情节形式,以平面二维、三维动画、动画特效等相关表现手法,形成特有的视觉艺术创作模式。

动漫产业:是动画专业和漫画专业的有机结合,他是集合了绘画、漫画、动画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动画是动漫行业的重中之重,它能通过镜头的推拉摇移和片段剪辑的蒙太奇技巧来表达故事的想法和感受,是和影视艺术等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一种复合艺术,当读者需要漫画作品有更强的冲击力和表现力的时候,动画就成为了一种必要的应用技术手段。

三维动画:又称3D动画,是计算机领域内的一项新技术。三维动画又称3D动画,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新兴技术。三维动画软件在计算机中首先建立一个虚拟的世界,设计师在这个虚拟的三维世界中按照要表现的对象的形状尺寸建立模型以及场景,再根据要求设定模型的运动轨迹、虚拟摄影机的运动和其它动画参数,最后按要求为模型赋上特定的材质,并打上灯光。当这一切完成后就可以让计算机自动运算,生成最后的画面。三维动画技术模拟真实物体的方式使其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由于其精确性、真实性和无限的可操作性,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军事、娱乐等诸多领域。在影视广告制作方面,这项新技术能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受到了众多客户的欢迎。三维动画可以用于广告和电影电视剧的特效制作(如爆炸、烟雾、下雨、光效等)、特技(撞车、变形、虚幻场景或角色等)、广告产品展示、片头飞字等等。三维动画制作是一件艺术和技术紧密结合的工作。在制作过程中,一方面要在技术上充分实现广告创意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要在画面色调、构图、明暗、镜头设计组接、节奏把握等方面进行艺术的再创造。与平面设计相比,三维动画多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它需要借鉴平面设计的一些法则,但更多是要按影视艺术的规律来进行创作。

二、新媒体艺术的研究对象、类别及内容

研究对象:新媒体艺术研究对象主要包括:①泛艺术层面的要素,即新媒体节目中一切具有艺术性的东西;②广义层面上的要素,即新媒体上负载的一切艺术类节目;③狭义层面上的要素,即以数字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创作、承载与传播等艺术行为方式上全面出新,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的新型艺术形态。

类别及内容:新媒体艺术学科本身就是交叉,艺术、技术和文化的交叉,主要侧重于应用。它强调创意和创新,培养技能型、管理型和创新型人才。创意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功底,创造出中国特色和中华5000年文明的东西。新媒体艺术已呈势如破竹之态走进时代。将秉承“突出特色、加强交流、注重实效”的思路,重点探索多元共生、跨界融合的学科建设问题,进一步凸显“兼容,和而不同”的包容性特征,从而促进新媒体艺术学科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媒体艺术需要从下几个方面的建设(表2):

三、媒体、新媒体的分类

媒体的分类:一般的多媒体系统由如下四个部分的内容组成:即多媒体硬件系统、多媒体操作系统、媒体处理系统工具和用户应用软件。媒体应按其形式划分为平面、电波、网络3大类。媒体的分类如下(表3):

新媒体艺术的分类:在网络电子环境中,传统的新闻报道发生了根本变化,一种内容更加动态化、个性化,传播方式更为广泛,受众参与也更强的新的“全景化报道”的新闻形式正在出现。在分类形式上主要依据于新媒体艺术作品所涉及科学领域为主要分类标准(表4):

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是一种图式化的视觉艺术范畴,直观可感知的形象让学生获得体验更为直接有效。在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中,教师的理论讲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最多加上教师的示范演示就是教学活动的全部了。多媒体的介入使优秀艺术作品图片全方位展示,和一位或多位画家的作画方法及步骤的视频进入课堂,学生在直接欣赏绘画、多角度观摩雕塑作品的同时,还可以观看不同画家的作画方法和作画步骤,并在课堂上体验一些行为艺术家的艺术作品的视频影像和国内外优秀艺术家的新媒体艺术作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上同步传输世界各大博物馆的绘画、雕塑、装置、声光视频艺术作品的数字技术也变成可能,坐在家里或课堂欣赏世界名画,感受不同媒介的艺术作品的梦想得以实现。目前三维动画作品所占容量越来越庞大,与新媒体传播的实时性存在一定冲突。除依赖于提高通讯网络传输性能外动画制作开始逐步引入矢量化、模型化的先进技术,保证动画精美性的同时,降低文件大小。

四、新媒体艺术与动漫设计及制作发展的历程

随着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不知不觉中人们已进入了这样一个沟通环境:视觉形象、声音与文字、广播与传播、个人沟通与公共沟通,所有这些都融合成一个以数字媒体为基础的整体,从而形成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媒体环境。1995年,迪斯尼公司第一次全部采用三维动画制作技术完成一部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这种完全由电脑制作动画的技术被称为无纸动画技术,目前看来,它最重要的贡献还是技术上的一种探索和创新,对于动画电影制作工艺而吉,这是一次革命性的突破。新媒体艺术,不但中国的大众感到陌生,就是中国的艺术家们也并没有完全理解和认同。但是,和世间一切事物的发生与发展一样,新媒体艺术也不是等你完全理解和接受,才走进你的世界,不论你喜欢不喜欢,它总是按着自己的规律破门而入。新媒体艺术的束缚和影响,经历了从解构到建构的过程。虽然步履艰难,但也渗透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每个角落。中国新媒体艺术经过短短20多年时间,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表5)。

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当代的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课程的开发者、利用者和设计者,如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校内外学习资源的利用以及国内外优秀画家的作品的学习,并且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方法进行艺术学习和创作。再融入教师创造性教学方法,共同探究全新的艺术教学理念,使教师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并履行职责。动漫设计及制作教学必须研究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方法,才能落实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多媒体课件中可以运用图像、文字、影像、音乐等手段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这些方法的运用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可以发挥极大的作用,也为教师教学方法的丰富性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新媒体艺术被应用于广告、宣传、装潢、服装甚至工业产品之中。可以说,在21世纪人们已经离不开“新媒体艺术”所带来的便利和审美享受了。

动漫设计及制作是以造型、动作、语言、绘画、色彩和声音等表现手段综合展现的一种艺术风格,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给人带来梦幻般的感受。目前动漫设计及制作开始以其令人着迷的魔力日渐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个环节。新媒体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下出现的新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移动电视、虚拟大学、网络博客、虚拟演播室等。动漫设计及制作除了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出现以外,更作为新媒体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网络交互、影音、环境、传媒等相辅相成,形成更为丰富的新艺术形式。数字技术与动漫设计及制作业的联姻始于20世纪70年代,兴盛于90年代,成熟于世纪之交,它经历了如下发展阶段(表6):

动漫设计及制作中人物动作设计与运动规律到目前为止,动漫设计及制作中角色的动作都是通过三维软件进行手动调节,再由计算机进行中间张的计算,制作出角色各种各类的动作。因为角色是运动的,所以为角色设计动作中,运动的物体需要考虑运动规律。运动规律在二维动画制作上结合得比较好,同样在动漫设计及制作上运动规律也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要设计出好的角色动作还要在动作上突出角色的性格,让角色更生动。

新媒体艺术融合于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涌现出许多新颖的教学思维和方式――理论课上丰富的新媒体艺术理论知识;鉴赏课上有各式各样的数码艺术作品欣赏;实践课上教师和学生制作的各类数码艺术作品;越来越多的中学数码艺术作品的大型比赛。这些都是我国近些年来加大在动漫设计及制作中普及“新媒体艺术”的成果表现。各种现象表明我国在今后的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中将会更多更广泛地普及“新媒体艺术”。 现代的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已经从“技术化教学”走向“艺术化教学”。在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不仅可利用图像、视频的直观性,还可以加入不同风格、地域、历史文化元素的音乐作品,在欣赏不同国家、民族的艺术作品时配合适宜的音乐,使得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得到极大的加强。新媒体艺术所体现出来的新形态与新特征,也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这种利用技术激发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体验的艺术魅力,不仅改变了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同时也影响了大众文化未来的流行趋势。未来的5到10年,是中国新媒体迅猛发展时期。随着4G时代的来临,手机媒体与互联网一起,以攻城略地的气势蚕食着传统媒体的天下,形成一种令人惊吓的“新媒体现象”。新媒体的出现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具有相当大的冲击,传统媒体也在适时调整思路,同步发展。中国新媒体艺术的价值,在于它敢于突破传统艺术,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必须能让大众所接受,这就是中国新媒体艺术最重要的文化前景―走向大众化。网络艺术作品的普及,就是新媒体艺术走向大众化的第一步。数字化影像的发展,也让影像从贵族式的高雅,沦落为大众通俗作品。特别是DV的出现,更是赋予每一个人创作权利,更加真实地表达自我和对人性的关怀。对于未来的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方向,尽管人类目前比较关注全球变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但艺术家可能会越来越关注如何在新媒体上保存生命、保存利益。在未来艺术家会广泛地使用生物艺术创造活的艺术作品,并在此领域进行深入探讨。

五、新媒体艺术传播与动漫设计及制作发展的趋势

21世纪经济飞速发展,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计算机已经开始悄悄地走进千家万户,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非常快,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速度也得到明显提升,在此基础上产生了3D动画,也称为三维动画。三维动画中最基本的是运动,角色的动作设计需要遵循运动规律。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数字娱乐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000亿美元,而目前中国有近500万的动画、网络游戏爱好者,另外至少还有400多万潜在用户群,以此带动的市场估计会达到近10亿元的规模。而随着影视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在未来的较长时间里,我国的三维动画市场还将成倍增长,与之相关的各项产业还将翻番。如今,“喜羊羊”“光头强”“招财童子”等国产动漫形象越来越深入人心,也创造了源源不断的商业利润。同时,一些与传统动漫相关的新兴产业如网络、手机游戏等,也为动漫产业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从2000年开始,国家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本土动漫产业发展。2009年我国动漫产业的总产值是368.4亿元人民币,2012年这个数字翻了一番,达到760亿元人民币。行业发展带来了更大的人才需求量。动漫游戏产业2012年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2024个,到了2013年则猛增至2.3万个,翻了11倍。

在我国,动漫设计及制作成为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动漫设计及制作才刚起步。目前国内的动画人才培养数量并不少,在校生约40万至50万人,每年十几万毕业生,但是动画公司却感觉招不到可用之人。在全国动漫产业涉及的企业有数百家,大到几百人的制作公司,小到十几个人的工作室团队。另外除过中央相关管理部门陆续在出台一些扶持政策之外,地方政府这两年对于以动漫为代表的文化产业也都有一定扶持,包括北京、上海、浙江、江苏、深圳等。还有一个标志就是现在全国开设动画专业的大专院校超过200所。目前,中国动画片的主要生产部门有:上每美术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青少年节目中心动画片部、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北京电视台青少年中心的动画片部,等等。因为大多数毕业生不仅缺少创意和人文素养,技术也不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已进入数码时代,新媒体艺术也随之浸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影视制作、电脑游戏、动漫制作、商务广告、音乐视频、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等等,都离不开新媒体艺术的辅撑。

现在很多动漫或广告公司都表示,企业真正缺的是那些在动漫行业做出过作品的技术人才,现在招人根本不看应聘者是哪所学校毕业的,有什么文凭,只要能立即上机做出像样的作品,就很受欢迎。三维动画作品的创作,要求创作者不单纯是一个美术设计人才,同时还要熟悉市场。因为在作者最初设计动漫形象时,不仅要赋予它们性格、故事、生命和情感,还要知道哪些玩具、道具、卡通产品能占领市场。此外,目前我国现有的数字艺术培养机构定位不准,培养的都是以低端制作人员和高端纯研究人员为主,人才结构失衡。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目前的选才方式存在问题,一些学校盲目发展学生数量,而不能很好地做人才筛选,对学生不能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同时,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存在严重的师资匮乏问题。教师队伍参差不齐,因人设课现象严重。从国外教育经验看,动漫设计及制作人才不仅需要研究性专家的指导,也需要在一线动漫项目中历练,两种培养方式的结合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在动漫设计及制作创作发达的国家,高境界的三维动画人才绝对是那种能把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他们同时拥有技术和艺术学位。相比之下,国内人才的发展就显得不够全面,往往只偏向一边,有些人往往只是掌握了一些通用的工具和长时间所积累的一些对应经验,而缺乏更高层次的技术开发和整合能力。由于动漫设计及制作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不少企业开始投入相关的动漫设计及制作创作计划,由此拉动了专业人才需求。

在我国,10年前很少有人了解新媒体艺术,但在今天,新媒体艺术已被许许多多的人所熟知,她带给我们不仅是艺术形态上的全新体验,更多的是关于生活、艺术、文化上的思考。随着我国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中越来越多的融入新媒体艺术元素,多数动漫设计及制作教师熟悉如何应用“新媒体艺术”来达到教学目标,却贫于研究“新媒体艺术”融合在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中的许多根源性的问题。研究从教学实践和艺术文化研究中提取有效资料,以宏观的角度去阐述“新媒体艺术”带给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的一些变化。同时也以此为起点,摸索“新媒体艺术”在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中融合的主要趋势。更有“新媒体艺术”融合在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中一些变化的展望。“新媒体艺术”作为一门融合型的学科,它不排斥动漫设计及制作,同时取长补短,将动漫设计及制作的优点融合到自身发展之中。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新媒体艺术”的原因。当我们感叹经济发展迅速,社会节奏加快的同时,新媒体艺术踏着信息时代的节拍走进我们所熟知的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21世纪,世界各国的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总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即动漫设计及制作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必须关注人文;强调教育的综合,动漫设计及制作教育更注重与文化及社会的联系;强调以情境学习取代古板形式的艺术学习。

参考文献:

[1]施小英,黄洁.高职艺术类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66~68.

[2]邓诗元,徐明明.21世纪高等学校动画与新媒体艺术系列教材―三维动画设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3]刘鹏.中国动漫产业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报导[J] .2006,(3):84-87.

[4]刘炜,周皓东.三维动画角色动作逼真度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20)16~18.

[5]刘延风,高照良.宁夏石化成品油外输管道工程水土流失现状及预测[J].陕西农业科学,2012(6):99-102.

[6]刘延风,彭桦.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及保障措施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4):61-65.

[7]刘延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初探[J].中国科技纵横,2010(17):167-169.

[8]刘延风.我国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0(2):110-116.

[9]刘延风.中国计算机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0(4):108-122.

[10]刘延风.我国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对农业的影响探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27-32.

[11]刘延风.我国远程教育发展初探,安徽农业科学[J].安徽农业科学,2007(21):27-29.

[12]刘延风.现阶段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9(7):79-82.

[13]刘延风.子靖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问题及水土保持措施[J].陕西林业科学,2013(4):46-50.

[14]吕湘毅.新媒体艺术在动画艺术中的应用[J].青年文学家,2012(33),61~62.

[15]孙晔.新媒体艺术对当代艺术教育的影响及未来发展研究[J].艺术教育,2011(1)180~182.

[16]薛峰,洪达未,李化.全国数字媒体动漫游戏专业主干课程标准教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17]薛帅.动漫专业毕业生为何就业难[N].中国文化报,2014-3-27.

[18]杨越.我国动漫产业现状分析.时事报告[J] .2005:36-38.

[19]张宇,欧喜军,龙艳军.“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新媒体艺术类”教材―三维动画基础[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大学出版社,2012.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动漫 角色 服饰

文化产业、娱乐产业、创意产业中最具发展性的产业之一就是动漫产业。其中动漫角色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角色的服装造型。另外角色的服装也是动漫形象中最具表现力、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完美的动漫角色服装艺术不仅为动漫商业价值的实现,动漫衍生产品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还是对动漫角色形象塑造的细化以及动漫作品艺术质量的再一次的升华。

一、动漫中角色的服装设计原则及依据

动漫角色服装设计是以现代服装设计的“形式美"法则作为其基本的原则,以动漫角色服装设计要素作为依据,在符合现代服装“追求功能的使用和形式的美感”的基础上,满足角色服装的特殊要求与功能价值。动漫角色服装艺术是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服装艺术,它是以现实服装为创作原型和依据的,动漫角色服装艺术既要符合现代动漫艺术的视觉形象性特征;同时又超越现实服装,经过夸张、概括、变形等艺术表现形式达到真实与艺术的完美统一。由于动漫角色设计是由角色造型师来完成的,所以角色的服装设计首先属于动漫艺术设计的范畴。但是设计过程中又需要遵循和借鉴一系列现实服装和现代服装设计的造型要素和美学含义,使得它又从属于服装设计范畴。因此,动漫角色服装设计既属于动漫艺术设计范畴,又属于服装艺术设计范畴。

二、动漫中角色的服装设计方法

2.1夸张法

在动漫角色设计中最为常用是夸张的设计手法。夸张的艺术手法是一种化平淡为神奇的艺术设计方法,以强化动漫设计作品的视觉效果。动漫角色的服装设计原理通常是以一个现实的原型作为参考基础,然后在对袖、领、衣身等各个部位进行尺寸和比例上的夸张,在造型上追求别致和创新,从中得到最佳的动漫风格的视觉效果。动漫角色服装的夸张一般情况下是对结构进行处理,然后回避体表特征以及客观形态,使得作品的形象外观达到大的更大、圆的更圆、方的更方的效果,从而给受众一种视觉上的强化或弱化。

2.2 拆散组合法

拆散组合法是指将其他服装中的不同元素,比如说形态不同、功能不同或者是性质不同的这些元素进行拆散,然后根据新角色的需求重新组装,形成新的服装样式。设计师常常利用这种方法,打破旧的模式,出奇制胜地形成新的人物形象。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角色服装中的不同功能配件组合,也会达到使新样式服装具有多种功能的效果。

2.3仿生法

往往设计者进行动漫服装设计时,会或多或少地参照自然界中的植物或者动物。将某种自然形态直接表现在动漫角色服装的外在形象上,或者是间接地在动漫角色服装的局部表现出来,他们常常利用这点来增加动漫人物的趣味性和真实性,缩短动漫角色和人与自然的距离。

2.4变更法

变更法是指通过对已有的服饰的色彩、质地、款式及其组合形式进行一定的选择以及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新的设计风格。在改变原有角色的服饰形态的基础上,注重动漫角色设计作品的象征意义,突出素材内在的象征性涵义。在动漫角色的服装设计中采用变更法,可以借助颜色、线条、细节等等元素,经过一系列形式的放缩、取舍、集散、轻重等重新组合处理后,把设计师对物的感受用抽象和象征的手法表现出来。

三、动漫角色服装的作用

3.1 动漫角色服装突出人物角色的个性特征

动漫角色设计的关键是角色的个性定位,表情方式、形态、动作规律、服装造型等这些都是与动漫角色相关的外形要素,其中动漫角色形象最直观的表现载体是动漫角色的服装,动漫角色的服装设计会反作用于角色人物的表达,另外优秀的动漫角色服装可以强化角色本身的身份,表现角色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动漫角色的地域特征等。

3.2 动漫角色服装满足角色造型美的需求

人们对于服装美的追求总是无止境的,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日益发达的今天,服装的装扮和修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也日趋重要,尤其是在动漫中,角色的服装尤其重要。在动漫设计中,基本上每一套角色服饰的诞生都是为了达到美化、表达、装饰角色的目的,是为了表达角色的美貌、强壮、可爱、智慧、神秘等特点,同时这样也可以达到满足人们对服装美的追求。

3.3动漫角色服装是虚拟社会文化背景的反映

服装可以起到暗示人物的社会文化背景作用。动漫角色的服装、配饰首先要符合人物的性格、气质、爱好以及年龄等,同时动漫角色的服装还要符合特定的时代特色、剧本的情节并且符合剧情的整体的发展。总之,服装是角色综合视觉传达的媒介,其中包含了服装的色彩、款式结构以及面料的处理等方面,可以刻画出角色所负担的社会责任、所处的地域、社会地位、时代的背景、文化水平以及角色的个性特点、生活习惯、爱好和民族等

可见,动漫角色服装设计是动漫设计中最为基础性的环节,做好这一点对于动漫设计尤为重要。动漫角色的社会背景、职业地位、地域民族都可以从动漫角色的服装上直接体现出来。观赏者最注意的可能就是角色的服装,所以说,好的动漫角色服装能够加深该角色形象在观赏者心目中的印象。因此,做好动漫角色服装设计对于整体来说是非常关键的,这将有利于扩大动漫作品的畅销程度,完善动漫产业链以及加快动漫产业与服装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牛兴侦.日本动漫产业的繁荣与危机[N].漫友•产业壹周,2007(28).9

[2]万众,王懿清.动漫基础教学[M].辽宁:辽宁美术出版,2008.7

[3]贾否.动画概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5.归10

[4]赖大仁.后现代语境和当代电影文化[J].学术界,2008.24

[5]陈瑛.动画的视觉传播[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45

动漫艺术设计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动漫教育;动漫人才培养;儿童动漫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216-02

儿童动漫作品是当前和长远的市场的一个突出需求,此类作品目前国内数量最多,但多数质量平平,其创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在动画教育中,儿童动画作品并不是主流。从学生动画获奖作品中,能看出,大多走的是学院派的艺术路线。但社会需求的是常规的商业化儿童路线的表达。这种情况,我们的动漫教育者需要关注和把握。

一、社会需要高质量的儿童动漫作品创作

儿童是动漫欣赏的主体。上海炫动卡通卫视频道总监陈文指出:中国动漫爱好者的主要年龄群体,0-9岁,1.44亿;10-14岁,1.12亿;15-19岁,1.04亿;20-24岁,0.80亿;25-29岁,0.90亿;30-34岁,1.23亿;35-39岁,1.23亿;合计7.76亿。[1]一项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9周岁至17周岁未成年人动漫产品使用率为86.7%,在9周岁至17周岁未成年人接触的动漫产品类型中,以动画片和动漫影视为主,其比例达到63.9%,其中9周岁至13周岁人群动画片和动漫影视使用率为71.0%、14周岁至17周岁人群动画片和动漫影视使用率为53.6%。[2]据中国人口网的数据预测,至2050年,中国0-14岁的儿童将会稳定在3亿左右。由此可见,儿童是我国动漫欣赏的主要群体和主要市场。

儿童故事是动漫创作的重点。动画是以创作为核心的“讲故事”,丹麦著名动画编导米科尔·埃格兰德·李说:“孩子们是不考虑画面是否绚丽的,因为他们最关心的是故事。我认为对中国人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讲好一个故事。”[3]儿童动漫作品的故事很大程度上是指具有儿童文学性。张之路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中国动漫问题在于文学性缺乏:“动漫事业要依靠文学(不仅仅是儿童文学)的支撑,从文学中吸取营养。文学也需要动漫事业的发展来带动、创新、繁荣。相得益彰的事情为什么不做呢?”[4]目前国产播出平台遵循着限播令,但从深层次来看,产生出好的故事的动画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正如湖南金鹰卡通卫视总监雷瑛所说:“播出控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优秀动画片才是关键。”[5]

《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被认为是技术粗糙、故事低幼,但它能够长演不衰,其原因就在于,“它是给15岁以下的儿童看的,不像日本,因为小孩子越来越少,所以动漫越来越成人化。中国有4亿儿童。只要故事简单,轻松诙谐,形象各具特色,他们是买账的。”[6]这个商业成功的案例,也说明了儿童动漫创作的重要性。

因此,在动画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重视儿童动漫研发创作能力的培养。从动漫艺术的本质上看,“动画是文化内容的产业,形式和工艺则是多种多样的,但其核心价值是艺术创作。未来的动画无论怎样发展,艺术创作的比重只能越来越高。”[7]所以,我们应把儿童动漫作品的研发创作当作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

二、高质量的儿童动漫作品,需要人才具有动漫理论和人文素养

与数量众多的动画实践相比,我国的动漫理论研究相当薄弱,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动画理论体系。“理论体系的不足不免让在学习中不能对整个动画的学习和制作做一个宏观长期的把握认识以及对动画发展的本质规律的理解。”[8]从科研项目级别来看,动漫科研项目以校级为主、省部级为辅、部级极少。至今为止,也没有一本公开发行的动漫专业学术期刊。动漫理论研究的滞后不能很好地总结动漫的实践,难以给动漫实践做指导。而这种指导,在当前国产动画数量达到世界第一的情况下,显得亟需。当天,没有动漫理论的指导,动漫的人才培养就只能局限在技法技能的范围内,无法深入和持续发展。

动漫专业中的人文素养同样重要。人文素养简单地说就是如何做人,在动漫创作中就是如何表达人、体现人的魅力。有人说:“动画艺术是深层次的人文精神的表现和流露。人文精神教育是动画艺术教育的灵魂。动画技术再高深,都是为动画艺术服务。”[9]我们比较认同这一看法。在动漫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重人文人文精神的养成,处理好动画艺术与技术的关系,改变当前动画艺术教育中片面强调技法技能的观念和做法,为动画艺术找到根本,为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放飞希望。

有识之士认识到了中国动漫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中国动漫产业的真正腾飞远不是解决政策、资金、产业链、市场、制度等等这些眼前的现实问题就能做到的。对于精神、道德、审美、文化这些真正作用于动漫产业内核的隐形因素的建立,更是中国动漫人要努力实现的理想,这需要几代人、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奋斗。”[10]动漫既需要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中的受众人群,也需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审美教育,以体现民族的人文精神。将民族人文素养融入到动漫教育中,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漫人才培养的模式。

三、重视儿童动漫的创意和创新

创意创新是人才培养的世界性趋势。美国自1947年麻省理工学院开设创意课程以来,迄今已有数百所大学开设了创意产业或课程,培养了数千万名创意人才。日本甚至对350万家庭妇女也进行了创意培训。重视创意教育,提高国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发达国家得以强盛的基本经验。[11]

创意创新是动漫艺术的本质要求。高级创意人才实际上是决定动画作品优劣的核心,必须经过具有良好艺术培养氛围的高校系统性教育模式的培养。动漫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关键在于动画造型的创意设计和角色形象的塑造是否具有魅力,影视动画学科中绘画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课程学习本身,而是打开学生的创造性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设计出新鲜创意的动画造型,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教学成果。”[12]可以通过创意思维与绘画技巧的训练来培养。

从国外来看,旧金山州立大学的动画专业代表了相对普遍的美国电脑动画教育机制。从学生完成的第一个影片开始,就被强调创作性、艺术性和原创性,要有文化上独特的视角,在技术上有不同的侧重。该大学的教师玛沙·克里扎斯基说:“之所以如此看重原创性,是因为未来这些学生工作之中,这一点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也可以说。整个美国的动画领域,都特别需要原创性。旧金山州立大学有很多机会同那些大的动画制作公司深入交流,他们常常提到:你们在学校搞教育的时候,千万请注重原创性,学生要有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力。那些软件、高科技、工作流程,我们可以以后教他们,不用在学校来学。面对工作者,他们更会吸纳那些比较有艺术性、创作性的人。”[13]这里所谓的“艺术性、创作性”,也就是动漫艺术的本质要求。

动漫行业对创意创新人才有大的需求。一些高校把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定位在高级动画创意设计与制作是好的,但开设的课程一般是以素描、速写、造型结构、色彩、构成课、动漫软件的制作应用为主,因此毕业生在学校中得不到应有的教育,从事不了高级的创意设计与制作,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之下,选择了勾线,上色等低端动画制作工作。动漫行业需要进行原创而不是代工,但高校培养的学生倾向于技术方面,具备一定的绘制和制作能力,由于缺少创意创新,给国外原创打工的也很多。有些人呼吁,在数量庞大质量差的情形下,高校应更加重视人才培养的合理方式,加强创意性人才的培养,认为原创性是培养高校动画人才的关键。

动漫产业需要创意创新来突围,加强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原中国文联副主席仲呈祥评论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的《麋鹿王》说:“《麋鹿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明的完美结合,既扎根于本土文化,又吸收了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际红十字会馆首席设计、动漫专家俞立昂说:“成功的国产动画都在积极寻找自身特色,将中国元素、中国风格运用到影片中,许多电影都直接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14]动漫产业的灵魂是文化创意,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动漫创作的不竭源泉;自主创新和民族原创则是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生命之源。著名动画导演戴铁郎提出:中国动画界缺少的不是技术人员,而是有创意的编剧。中国很多可称之为大片的动画作品只是机械地完成国外的创意,缺少自己的东两,只是一个执行者。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副院长石民勇教授也强调:“动画产业是文化产业,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这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最重要任务。”[7]

关于国产动漫缺乏创意创新的原因,我们认为,一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惯性结果,在计划经济时代,产品的销售发行等市场问题不愁,当时动漫观众的眼界没有打开,不像当今时代观众的欣赏视野里几乎看遍了世界著名动漫作品,一旦做比较,就会发现国产动漫创意创新的不足。二是代工的结果,国内动漫人才十几年来为国外动漫做代工,这实际上也促成了动漫院校对中期制作环节人才的大力培养。由于代工,前期规划和创作人才都是国外的,因此国内也就少有从事编剧、导演、造型、美术设计的急切要求。在政府的支持下,三年来连续10万分钟以上的产量及奖励政策,要求国产动画的原创性提高,而这个要求就近年来忽然提出的。没有超前意识、培养不出领军人才、本身就不成熟的动漫高校当然就措手不及,创意创新人才一时间显得奇缺。

国内动漫届对于创新创意人才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于儿童动漫研发人才的需求。因为国产动漫尤其是国产动画十之八九都是定位于儿童观众的。因此,加强具有创意创新能力和儿童动漫研发创作人才就极为关键。

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办出专业特色,是高等教育探索与实践的重要课题。“让中国的孩子多看自己的历史和自己国家的动画片。”[15]表示出对国产动漫发展的热切期待。我们诚挚地希望,通过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儿童动漫作品,让中国的孩子看着自己国家的动漫长大。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教改项目“儿童动漫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质量保证研究” (620)、长沙师范学院重点科研项目“儿童动漫研发高级技术人才需求与培养研究” (SBZD201104)。

参考文献:

[1]陈文.应对中国原创动画主要壁垒的策略[A].中国动画产业年报2006[C].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43.

[2]王扬.中国出版科研所“第六次全民阅读调查”成果[EB/OL].[2009-04-22].中国出版网,http://.cn/hw/yw/200904.

[3]中国动画最大挑战是如何讲好故事[EB/OL].[2009-12-1].http://.

[4]张之路.中国动漫问题在文学[EB/OL].[2010-6-1].http://.

[5]雷瑛.一切为了中国动漫和中国孩子的美丽结盟[A].动画产业年报2006[C].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6]中国动漫逐渐走出模仿时代[EB/OL].http:.

[7]葛宗男.对中国动画教育“”的冷思考(下)[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8(1):64,5.

[8]魏林红.论高校动画教育模式发展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1,9.

[9]张刚.宫崎骏动画作品研究对我国动画艺术教育的一些启示[J].艺术科技,2009(4):52.

[10]周玉基.中国动漫产业的核心价值构成[N].光明日报,2009-07-24.

[11]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http:///news.

[12]薛毅.影视动画专业绘画创意思维教学谈[J].电影文学,2010(10):148.

[13]玛沙·克里扎斯基.从旧金山州立大学看美国电脑动画的教育机制[J].艺术评论200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