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动漫文化论文范文

动漫文化论文范文

动漫文化论文

动漫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字:日本动漫樱花情结武士道精神拿来主义

日本漫画指日本国内制作或发行的漫画,包括故事连环画和四幅一组的组画,它是画面组合作品的总称,也是指刊载这类作品的杂志和单行本。高度发展的日本漫画已经成为世界漫画当中具有独特风格以及庞大影响力的流派。多数日本漫画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而具有这类特征的漫画常被称为日式漫画。

1.日本的动漫文化的发展

有多少经典无法忘却,有多少瞬间需要铭记。现在,让我们顺着历史的足迹,将日本动漫发展的脚印一一踏过……

现代日本漫画的发展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漫画在日本的社会地位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在不断变化。

第一阶段(“二战”后的第一个十年):“玩具时代”,漫画只是供孩子娱乐的道具。

第二阶段:“清楚时代”,漫画被视为低俗、浅薄的读物。

第三阶段:“点心时代”,父母和教师勉强允许孩子在不妨碍学习的前提下看一点漫画。

第四阶段:“主食时代”,1963年TV动画《铁臂阿童木》在电视上连续放映,许多家庭中的大人和孩子一起观看,漫画的到社会肯定。

第五阶段(二十世纪70~80年代中期):“空气时代”,漫画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六阶段(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记号时代”,漫画称为青少年之间相互沟通的记号。

2.日本漫画流行的原因

大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的漫画慢慢地在中国传播开来,很多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都看过很多日本动漫。为什么日本漫画会那么流行呢?

这主要是因为日本漫画有着非常强的针对性。日本漫画是按照读者群的年龄和性别进行分类的,可分为儿童漫画(以6~11岁的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漫画,内容简单易懂,如《哆啦A梦》,《樱桃小丸子》等)、少年漫画(以6~18岁的少男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漫画)、少女漫画、唯美漫画、女性漫画(以超过20岁的女性,尤其是家庭妇女和白领女性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漫画)如:会长是女仆 、青年漫画(以18~25岁的青年男子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漫画,有着更多成人化的元素,内容多表现上班族和大学生生活)等等。

3.日本的动漫文化的特点

⑴天真烂漫的樱花情结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漫画中运用大量樱花渲染气氛,镜头和画面里无所不在地充斥着对樱花的浓重描绘。樱花不仅成为日本荣耀的象征,更是美与悲哀的诠释。樱花的身影大都如影随形地出现在与其的生命特征相吻合的颓废而唯美的片段中。所以日本动漫作品中往往出现的一些“自讨苦吃”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深受强烈的文化底蕴的影响。于是在我们眼里樱花就是“那么回事”,但日本人对樱花保怀的情感之溢于言表,并不在我们所能理解的范畴内。就像南京大屠杀在国人心中造成的阴影,也不是很多日本人可以深切体会得了的。

⑵武士和武士道精神是日本人遗留的璀璨精华

动漫是战后日本流行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不仅畅销全球,成为财源滚滚的经济支柱之一,而且已经担负起对外推销日本文化、改善日本国际形象的重要使命。

在绚丽多姿的日本动漫界中,以武士、浪客为素材的故事创作形成了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这类题材的运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并广受读者好评。

日本武士在漫长历史的发展演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他们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身不由己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漫画家们在叹息武士道消逝的同时,也突出强调了在社会动荡不安的年间,末期武士的悲惨命运和凄戾人生。

青少年们倾心于日本动漫,甚至把某些超人气的动漫人物奉为偶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觉得其中蕴涵着非常积极的进取精神。这正是青涩少年的单纯可爱处。其实日本民族的“进取精神”远不止这么简单——那在很大程度上是“武士道”的现代流行版。

在日本某些人的精神世界里,以“天皇崇拜”为精神支柱的武士道与穷兵黩武的军国主义的根基之深厚、影响之广泛超乎一般人想象,连意在娱乐休闲的动漫也不曾幸免。

⑶生吞活剥的“拿来主义”

很早之前就有人针对某大师级的动漫制作人将作品中人物的勾勒趋向欧美化表示出相当的成见,并遣责日本动漫界有崇洋的嫌疑。其实对于强健和曲线优美的体态甚至是优越的先进科技的顶礼膜拜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说成崇洋便有些严重了。毕竟日本奉行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与西方国家的体系一气呵成。当然其中的一些逻辑思维也是相辅相成的,比如说“性观念”“暴力美学”等等。这并不是说这些东西只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里才看得到,也不是说它们同绝对的恶劣和丑陋具有某种从属关系,而是说它们在彼此的意识形态上的等同性是对应的。而且某些观念的流露并不仅仅局限于动漫领域,而是通过深厚的文化基奠向各种社会关系和现象延伸开来。但这也不表明日本人只知道一味地追求西洋理念,而对于东方文明的古香古色则冷落地怠慢。

综上所述,日本动漫自有其积极的一面,然而作为日本文化的直接产物,同样存在浓重的文化痼疾。透过日本动漫中的一些经典作品,人们可以发现日本文化中与军国主义幽灵相关的“强者的专制”、“无根的偏执”、“极端与矛盾”、“救世与物哀”等特点。

二十一世纪以来,日本动漫真正进入了全盛时期,动漫每个季度都有许多作品问世。许多全新的动漫文化开始兴起,比如后宫系、催泪系、BL系、GL系之类,每个领域都有不少狂热的支持者。但是,作品多,难免会鱼龙混杂。这就造成了作品泛滥,经典稀少的场面。动画开始向快餐式的娱乐作品靠拢,而真正有特色有内涵的片子却越来越少,撑场面的还是之前黄金时期中的诸多经典。这确实是很让人忧心的事情。我们由衷的希望,优秀的日本动画能越来越多,日本动漫界能摆脱目前浮躁的情绪,将之前的辉煌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宋会芳 浅析日本动漫文化[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1.09

动漫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字:3D 动画大资本模式

1.美国动漫的探索与发展

⑴布莱克顿与科尔

1895年,电影放映机的发明,对动画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十多年后,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正式诞生,动漫进入探索发展阶段。20世纪初,在爱迪生实验室工作的美国人布莱克顿偿试了动画的最新探索。1906年,布莱克顿用粉笔画以“逐格拍摄”的技法拍摄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动画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后来,他又用这种方法,同时吸收了当时流行的融叠、重复曝光等电影技巧,制作了《闹鬼的旅馆》、《奇妙的自来水笔》等动画片,引发了巨大的轰动。这些是美国最早的动画。

1906年后期,法国有科尔运用摄影上的停格技术,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系列影片《幻影集》,生动反映了影像之间的变化。1908—1921年间,科尔共完成约250部动画短片。他的动画片注重以视觉语言来探索动画表现的可能性,而忽视故事和情节,具有鲜明的个人创作倾向。同时,他也是第一个利用摄影技术将动画与真人动作相结合的先驱者。科尔因此被奉为现代动画之父。

⑵麦凯与赫德

另一位早期伟大的动画家是麦凯。他是第一个注意到动画艺术潜能的人。他从儿子把星期天连载漫画剪下做成手翻书游戏受到启发。1911年,麦凯做成自己的第一部动画影片,内容取自他的著名漫画作品《小尼摩》中人物及故事情节,他亲手绘制原画并为之着色。1914年,麦凯推出动画史上著名的代表作《恐龙葛蒂》。

1913年,美国有巴瑞在成立的动画公司里将连环画以动画形式放映出来,人们喜闻乐见的连环画在银幕上“”上起来,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观看。在当时,观看这样的动漫作品成为一种时尚。

1914年美国人赫德发明透明的赛璐珞胶片,用以取代原先制作动画的动画纸。至此,动画家可以把这种动画形象与背景分开,活动的形象和背景单独绘制,把背景当做衬底与画有活动形象的透明赛璐珞胶片叠在一起,进行逐格拍摄。这是传统手工动画制作颇为经典的制作方法。这种动画制作技术的改进,使动画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奠定了动漫产业化发展的基础。由于动画制作技术方面的不断探索,比如逐格拍摄法运用、赛璐珞胶片的发明、电影拍摄技术引入动画领域以及像布莱克顿、麦凯等一大批富有实验探索精神的动画家的出现,动画制作技术和创作理念基本成熟,动画从此进入初步发展时期。

⑶弗莱雪兄弟的动画

20世纪初期,弗莱雪发明“转描机”,借助这种设备,可以将真人电影中的动作转描在赛璐珞胶片或动画纸上,大大提高了动画的表现力。1916年之后,弗莱雪兄弟俩一起创作了《从墨水瓶里跳出来》、《小丑柯柯》、《大力水手》系列片,这些利用转描机制作的动画片很快风靡世界。

⑷动漫明星——菲力猫

1919年,一个可以与后来的“米老鼠”相媲美的动漫形象——菲力猫登上了动画历史舞台。这位动漫明星诞生在由导演图·梅斯麦孕育的动画片《猫的闹剧》中。梅斯麦学习麦凯创作恐龙葛蒂的技巧,,赋予菲力猫易喜易怒的独特个性,并以特殊的移动方式为菲猫设计了几款“招牌”姿势和表情,使之成为美国连续10年最受欢迎的动画明星。同时,菲力猫唱片以及菲力猫儿童贴纸等商品热销于儿童市场。菲力猫形象的风靡和商业上的成功也吸引了众多动画从业人员加盟动画制作行业,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动画家。动画片生产数量急剧增长,一些至今仍脍炙人口的卡通明星相继出现,预示着美国动漫发展的另一个崭新时代——动漫产业时代的即将到来。

3.美国的动漫特点

⑴丰盛华宴的视听觉:美国动画片在画面处理、音乐配置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水平,这不仅体现在直接利用计算机生成图像的三维动漫作品中,也同样体现在手绘二维动漫中。随着3D不断发展和对电影各方面技术的吸纳,美国动画片的视听冲击效果越来越富有震撼力。

⑵走在世界前列的动漫技术:美国动漫作品的技术主要表现为电脑技术和电影特技的全方位运用。美国动漫的电脑制作在娱乐领域具有无可比拟地位和强大发行策划能力,创造了无数经典动画片的美国娱乐巨头迪士尼与苹果公司旗下拥有最先进电脑技术的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结为合作伙伴,签订了制作电脑动画长片的协议,迈出了美国动漫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随着电脑技术的进一步研发使用,为美国动画异彩纷呈的画廊加上浓重的一笔,开启了美国动画创作的崭新天地,也进一步形成了美国动画的特色。

4.美国动漫的产业模式

⑴大资本模式

美国动画的制作成本很高,动画影片动辄耗资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 ①制作成本高。动画片制作包括动画片的剧本、形象设计和分镜头以及具体制作,其工作非常繁复,工作量也非常大。②宣传推广耗资巨大。美国动漫市场运作模式基本上遵循好莱坞电影模式,利用各种媒体发动宣传攻势,预告片,全球同步上映等,因此推广方面所费资本很高。

⑵商业化运作

作为高成本的回应,美国动漫收入也是相当可观的。美国动画片在播出环节即收回投资成本并获得高额市场利润。而这种局面的开创,是和美国动漫的商业化运作分不开的。①在故事设置方面严格遵循商业电影的模式。②整合营销的推广模式拓展出广阔的商业空间。

总之,美国动画片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在不失审美水准的同时将娱乐性放在首位,以夸张的形象、鲜艳的色彩、动听的音乐,以及由高科技合成的视觉效果和丰富的想象力等,烹制出一席视听享受的丰盛华宴,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心;同时广泛施展各种商业策略,打造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产业经营模式。这些特点既为美国动漫业带来巨大的商业回报,也为世界其他国家动漫业的发展走向提供了创作上的启迪和模式上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米高峰等 影视动画的“影视性”表演与“动画性”表演[J] 电影评介2010.12

[2] 周 著 试论动漫企业在产业人才培养中的角色[J] 学术论坛 2010.12

[3] 米高峰等 试论美国动画的价值观输出与文化传播策略[J] 中国电视 2011.05

动漫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动漫文化 传播 文化心理基础

在动漫形象符号的作用下。动漫文化成为一种特殊的视觉文化.它在传播方面具有跨越国籍、种族和雅俗文化的广泛性。以及贴近心理真实的深入性。

一、动漫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视觉文化

动漫文化是视觉消费时代以创意为核心、以动漫形象为基础、以传媒为动力支撑的大众文化。它是一种特殊的视觉文化,它不仅充分展示出视觉文化的图像优势,还以轻松、夸张的文本内容对其感性、具象、娱乐要索进行了强化。与一般的视觉文化不同,动漫文化所依赖的图像符号不是现实景观的直接投影.而是对现实景观的创造性、艺术性改造。它根据内容情节及动漫角色性格塑造的需要充分发挥主观想象,对立足于现实景观的网像符号进行简化、夸张、变形或重组。这样。一方面动漫形象符号在线条、色彩、质感等方面追求“形似”,与现实景观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便于识别;另一方面,动漫形象符号在把握动漫文本精神内核的基础上力求“神似”,强调主观想象力的释放。依赖其独具特色的动漫形象符号.动漫文化在传播方面具有突出的广泛性和深入性

二、动漫文化能有效降低“文化折扣”,实现跨文化传播

动漫文化所依赖的是经过特殊艺术处理的“图像语言”.与有声语言和文字语言相比,其最大优势在于:能够以最简单的表达方式迅速达到超越阐籍、超越种族的传播效果。

如今文化边界日益模糊并不断被改写,不过由于历史的长期作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折扣”(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导致受众接受程度降低)现象仍然在相当大程度上存在。而动漫文化因其本身具有的无国籍性能在跨文化传播中尽可能地将“文化折扣”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大量动漫文化创造者有意识地将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海外文化在创意这根“魔棍”的指挥.巧妙重组。赋予其动漫文本混杂化的文化面貌。这样,动漫文化的传播方与接收方面对着“熟悉而又陌生”的文化符号系统,都会在好奇与理解中欣然接受,动漫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的障碍进一步降低。

三、动漫文化雅俗共赏。便于在全社会广泛传播

在英国学者费瑟斯通看来.视觉文化的首要社会功能就是“文化的削平功能”就动漫文化来讲,由于其载体是鲜明、生动的动漫形象符号,雅文化和俗文化逐渐模糊了各自的界限.共同熔铸在充满可视性、形象性的动漫文本中。借助动漫这种通俗而生动的表达方式.不论是文学名著、历史典故,还是神话传说、少儿童话都能深入浅出地加以表现.其“浅显”、“全龄”特征十分突出。当动漫形象符号的民族化特色凸显之时,动漫文化雅俗共赏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动漫文化就是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老少皆宜的“无准备文化”。这在日本已经体现得相当充分。各种动漫产品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而带有动漫形象的服装、玩具,有动漫角色表演的游艺活动正日益普遍地进入一般民众的生活。由此可见,动漫文化能较好地融合各种雅俗文化要素.便于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中进行传播。

四、充满创意的动漫形象更贴近受众的心理真实。促使动漫文化的传播深入人心

首先,成功的动漫形象本身具有强大的心理召唤能力,能有力推动动漫文化传播。动漫角色的形象塑造是动漫文本创造的核心。也是动漫文化具有发散力的关键。独特鲜明、富有个性的动漫角色形象能迅速赢得受众的喜爱.从而紧紧抓住受众心理,有力地推动动漫文化传播,使其深入人心。因而一说到动漫文化,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米老鼠、史努比等经典的动漫角色形象.动漫爱好者的相关文化活动(如动漫绘画展、cosplay等)也往往嗣绕这些动漫角色形象展开。

动漫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首先,就国外而言,动漫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有日本、美国、韩国。通过市场调研可知,这些国家之所以能够在动漫市场占有很大的分量,主要是源于这些动漫强国都拥有一条完整且成熟的动漫产业链,主要有以个特点:第一,动漫市场都有稳定丰富的创作素材,注重原创性。美国的动漫市场起源于电影动画。日本的动漫创作主要依靠漫画连载,拥有稳定的消费市场。韩国的动漫市场通过网络动画产业模式开启了成功之门。第二,动漫制作手段比较先进,宣传到位。美国的动漫完全是按照电影的风格制作而发展起来的,把握消费人群及消费市场的动向,保证了票房。同时,在动漫输出方面,不惜重金宣传,向全世界推销自己的产品。日本在动漫制作上注重拍摄效果,多采用三维、四维拍摄手段,画面唯美,意境深远。作为日本主体产业之一,其配套产业体系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尤其是用动画的手法把真人无法做到的剧情表现了出来,还包含了很多教育人的哲理,不像中国把教育的话直接说出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小孩在成长的过程中接受教育。韩国通过网络动画,进而衍生出网络游戏,抓住市场发展的动向及消费人群的特点,这一点是非常值得肯定。再者,无论成功与否,政府的大力支持,这种力量是所向披靡的。第三,动漫衍生产品市场开发得非常完善。比如漫画周边的动漫图书的出版发行,音像制品的发行,相关游戏产业的开发等等配套产品都为动漫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生存空间。第四,动漫产业的受众年龄段比较宽泛,不仅仅局限于儿童。这样,动漫市场就非常容易打开。值得一提的是,与中国相比,关键是观念不同,日本是全民皆“动”,在中国好像固有的观念是,动画就是做给小孩子看的,故事编剧在深度上也跟不上,所以市场不容易打开。第五,每部动漫作品都会展现出个性鲜明、惹人喜爱的动漫形象,形成固定的动漫品牌,进而成为动漫作品的形象代言人。通过动漫形象可以推动动漫文化建设,培育动漫文化品牌,推动原创动漫画文化走向世界。第六、动漫衍生产品的版权都有明确的授权,保证其盈利创收,为后期的制作提供更好的保证与支持。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动漫作品创意的开发、产品的制作都离不开资金的周转,否则难以维持正常的产业运转,进而可能会导致动漫品牌形象的破坏。其次,国内方面,在沿海,浙江杭州动漫产业已基本形成一条动漫研发、创意和制作、产品加工、商业运营和衍生产品开发的上中下游产业链。在中部六省中,“动漫湘军”的名头已叫响全国,目前湖南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动漫产业链条。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经验有:

(1)政府对动漫、游戏产业的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发展的优惠政策和长远发展规划;

(2)注重培养动漫人才;

(3)产业链条比较完善。由此可见,动漫产业的发展必须切合本国实际,找出亮点,形成动漫产业规模。尤其是对动漫相关市场的开发,更是重中之重。

二、河南动漫产业发展模式的构建

河南是人口大省,是动漫产业受众最多的省份之一。鉴于动漫产业发展机遇的来临,我们更应该重视中原文化的深度开发,将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动漫生产力、转化为区域影响力。河南的动漫产业整体来说,在全国仍然处于追赶者地位。与其他省市相比,河南动漫产业显得步子缓慢,动力不足,仍是一个动漫产业落后大省。自我审视会发现,河南的动漫产业,在动漫产业的发展方向、动漫企业的聚集、动漫基地的建设、动漫氛围的形成、动漫品牌的打造等方面,依然任重而道远。拥有丰富中原文化底蕴的河南动漫企业在产业模式的选择、动漫产业链条的完善、明星企业的打造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具有数千年积淀的中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河南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可以为动漫提供取之不尽的素材,关键是如何将传统文化资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发掘并传承下去。河南的动漫产业可在以上的基础上做出以下几大特色:

(1)主动把动漫和有关产业结合,形成动漫产业链;

(2)注重影视动漫和出版动漫的结合;

(3)注重原创和中原文化的结合;

(4)注重行业协会与产业发展的结合等。形成以中原文化为底蕴、以文化与产业的有机结合为方向、以先进科学和技术为手段、以优良政策为保障的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动漫产业链,在中原文化背景下构建具有河南动漫产业特色的发展模式。

三、河南动漫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动漫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动漫;民族化;文化竞争力

动漫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具有商业性、娱乐性的同时还具有文化传播作用。作品的传播必然会依附于一种文化。在当代动漫所依附的多元文化中,民族文化越来越多地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形成了动漫民族化这一文化特征。所谓动漫民族化,就是指动漫艺术作品展现本民族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并传达本民族独有的气韵和精神,也就是指作品的视听要素等艺术表现形式上民族性的积极展现,和作品的主题及精神意义等艺术内容中民族性的深入表达。动漫民族化不仅仅影响着一个国家动漫产业的发展,而且还深刻影响到这个国家文化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动漫民族化不仅关系到产业的发展,还关系到国家“软实力”的水平。

一、动漫民族化的发展动因

动漫艺术是一种集文学创作、美术表现与视听艺术为一体的现代艺术形式,其本身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感染力及巨大的商业价值,在其创作过程中必然以相应的文化为依托。纵观国内外优秀动漫作品,基本具有一个普遍特征,即独特的民族风格、鲜明的文化印记与深刻的民族文化思想都被很好地融入动漫作品中,成为了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播载体。因此,动漫产业与民族文化的有效结合既存在可能性,又有着必要性。同时,文化产业的性质也决定了两者的结合既有产业方面的意义,又有文化方面的意义。

1.动漫民族化是文化市场的内在需求

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历程分析,动漫产业成为国家经济战略转型的重点产业,与国家经济基础、文化市场完善程度及国民文化需求存在着必然关联。经济的增长,促使国民由以往单纯的物质消费转向更高层次的文化消费,在文化市场日益完善的基础上,文化需求也开始由外在逐渐向内需发生着改变。针对动漫产品这种文化消费而言,要占据市场,就必须把握受众的文化心理,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了业界的铁定规律。

综合世界各国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必然会引发对本民族文化的诉求。他们期望从民族文化中探寻到本民族曾经拥有过的辉煌、民族的气节与自信,这种现象为动漫的民族化奠定了坚实的根基。作为动漫作品的主要受众群体青少年而言,尽管他们在心智方面尚未成熟,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也不太深厚,但是自幼便浸润在民族文化的氛围中,形成了一种无意识的亲近感,利于对动漫民族化的认同与接纳;对于成年受众来说,由于他们的文化意识、伦理道德观念以及文化审美意识已经定型,通常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情结,因此作品本身就必须迎合他们的文化情趣和社会心理。在“动漫全龄化”的背景下,动漫民族化必将成为开拓文化市场的重要因素。

2.动漫民族化是文化传播的外在需求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也成了不争的事实。人们在对于异域文化存有隔膜甚至抵触的同时,又不免产生更多的好奇与期盼。因为,民族化不仅仅是一个静态、被动的过程,在其发展行程中,还具有“他者化”过程,即在各国与民族文化横向交流中,存在着相互渗透与影响的关系。这一现象在美国动画中表现得极其明显,更进一步解释了文化边境相对地理边境更易跨越。“他者化”为动漫民族化插上了翅膀,成为了文化传播外在需求,为动漫产业开拓了市场,提升了产业实力。

动漫艺术与文学、影视等艺术所不同,是一种重视觉感观而略化文字语言叙述的艺术形式,因而更易被受众所理解接受。同时,由于动漫的主要受众为青少年,对于培养他们的文化认知、文化习惯及价值观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以动漫为核心向世界传递民族文化已经成为世界动漫强国的共识。日本在1995年颁布了“文化立国”战略,其核心就是以动漫作品为载体,向世界传播日本文化,通过完善的产业链将日本从贸易大国转变为文化强国。20年的实践证明,日本动漫已经超越了其他艺术形式,成为世界青少年了解日本文化、亲近日本文化的重要途径。

3.动漫民族化是文化竞争力的综合需求

当代世界的发展,已经从以往的军备竞争开始向文化竞争发生着悄然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以其特有的“柔性”成为了各国在世界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因素。相对于军事和经济力量而言,文化的力量更加吸引人,而不是压迫人,因而更易被接受。动漫产品作为一种文化商品不仅影响到人的消费行为,还会影响到人的文化意识,其影响程度取决于这种文化所具有的文化竞争力,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真正崛起的关键性因素。

文化竞争力不仅体现在消费层面,还体现在意识层面。动漫民族化就是要借助于作品所体现的民族审美理念、审美趣味、审美习惯和审美价值取向,积极地寻求与外部世界的审美同构关系,传递本民族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而这种文化与产业的结合所构成的文化竞争力,既是一种国家文化安全的需求,也是一种增强民族自信心、提升民族文化在国际文化中的地位的需求,是一种跨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领域的综合性需求。

二、中国动漫民族化存在的误区

中国动漫自诞生伊始,虽然经历了复杂的政治斗争与时代变迁,但是从未摆脱过本民族情结。20世纪40年代,中国第一部长篇动画《铁扇公主》就是依托民间故事为题材,突出了抗战时期“坚持信念、万众一心”民族风格,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抗战到底的民族志气与必胜信念。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动漫创作中明确提出了“走民族风格之路”的创作理念,不仅创作出极具中国民族艺术风格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鸿篇巨作,还借助中国水墨画形式创作了《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独具中国艺术美学与民族意识的经典作品,确立了“中国学派”的整体风貌。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大量日美动画的强烈冲击下,动漫创作民族化却进入了迷茫时期。为了迎合动漫产业的商品化与时代性,在创作中有人主张“放弃民族化风格”,进而建立“国际化风格”。这一时期,动漫的创作数量虽然明显提升,甚至超越日本成为动画产量最大国,但是动漫作品的质量却未能获得提升,其内在的文化竞争力反而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究其根源,则表现为动漫民族化创作理念上的迷失。在全新影视技术冲击与全球化市场环境下,我们有必要对民族化问题进行梳理和反思,也更有必要正确认清在动漫民族化创作中所存在的误区。

1.误区一:传统的就是民族的

20世纪50年代,“中国学派”创立的根基是出现了大批借鉴传统艺术形式、传统艺术风格与传统艺术技巧的动漫作品。其中既有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也有借鉴京剧造型的《大闹天宫》,还有水墨动画《牧笛》……这些极具中国民族特征的动漫作品受到世界的广泛好评,也成为我国动漫民族化创作的经典模式。但是随着时展,这种程式化的造型与过于强调说教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直至今日,依然存在认为“花脸人物戏曲化,动作和锣鼓点子”就是民族化风格的误解,认为拥有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外在特征就是民族化。艺术表现形式始终是文化精神的载体,没有深刻的内涵只是徒有外在形式终将是没有生机的。正如《大闹天宫》的成功,固然与借鉴民族艺术风格有着必然关联,但如果没有经典文学与深刻的时代内涵作为根基,它一样将会是一种空洞的伪艺术。

2.误区二:民间的就是民族的

这种观点认为,动漫作品只要取材于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就是民族化。诚然,民间文化孕育了浓厚的民族文化性,通过故事和神话为载体传递着思想观念和文化立场,因为生存环境的同根性,使得更容易被接受和传承。然而,在文化共荣的当今,人类文化的整体性并未因区域而割裂,而是呈现出同一性的态势。解读一种文化的原理也同样适用于解读另一种文化,对个性民族的认识成为认识整个人类文明的基础,成为文化同一性的表现。动漫民族化不是对民间题材的表面解读,也不是单一文化的传递,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入手反映出不同的价值取向。美国动漫的成功在于,在解读不同民间文化时,是站在自己文化的立场上,虽然会虚化民族性,但不会篡改和否定民族性,而是融入了自己的文化评判,体现了站在世界的角度认识民族的创作理念。

3.误区三:历史的就是民族的

中国拥有悠久而灿烂的历史,这是很多动漫强国所无法比拟的。这种历史的积淀无疑为我国动漫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空间与创作题材。于是在国产动漫创作中,将故事随意与历史嫁接,让人物在时空中穿梭,通过特定的历史空间演绎着当代人价值观也成为了一种模式。这种缺乏文化底蕴与内涵的创作也许会博得一些受众的眼球,但绝不可能影响到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这些庸俗泛滥、内容空洞的动漫作品过度出现,只是扩大了产业规模而无法提升文化竞争力。历史作为动漫创作的载体是来借鉴的,而不是用于篡改的,不是穿古装、说古话就是民族化,这种形式民族化、内容通俗化的动漫作品,在内容和意蕴上往往是苍白的,其生命力和扩展力也是局限的。

三、美日动漫民族化的模式比较

美国和日本是当今世界上被公认的两个动漫强国。基于经济因素、产业环境及政策因素的差异,两国的动漫产业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美国动漫产业强调市场性和商业性,注重高科技在创作中的应用,力求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而日本动漫产业则是在不忽略商业性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作品的内涵性,期望达到传播效应最大化。两种产业模式虽然存在理念的差异,但其生存的根本却存在一致性,即重视动漫民族化在作品中的表现。美国动漫为了突出商业价值,更多融合了世界文化,但在表现中则凸显其民族性格,因此有学者认为是性格民族化;日本动漫则是重视传播效应,在固守本土文化的同时,旨在体现其文化内涵,是一种内涵民族化的表现。

1.美国动漫中的性格民族化

美国作为移民国家,是不同种族与多元文化的聚集,崇尚自由和民主、追求平等与快乐,所以美国动画在文化表现上也是融世界文化之精华,着重表现“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崇尚自由的个人主义、开拓和探奇的冒险精神”民族性格。在题材选取上,一方面坚持原创,另一方面则注重对世界文化的吸收与借鉴。这种吸收与借鉴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照搬,而是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通过更深层次的挖掘与剖析,利用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展现美国特有的民族性格。例如,《花木兰》取材自中国历史故事,作品紧扣木兰替父从军、征战沙场、保家卫国的忠孝思想,但在人物塑造上却摆脱了中国儒家思想的愚忠思想,将木兰塑造成一位勇于打破传统,寻求自我价值的现代少女形象,具有典型的美国式独立精神。

美国动漫的民族化是在重视商业价值的理念上,通过对世界文化的深度剖析与利用,以原创为载体,利用夸张搞笑的肢体动作、风趣幽默的语言,将美国民族的乐观和积极在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的创作不是为了讲述故事和灌输价值观,而是通过动漫本身所具有的娱乐属性,向世界传输快乐,展现美国的民族性格,使受众在欢笑中体会乐观,在情节中感受冒险,在结局中感叹个人主义。

2.日本动漫中的内涵民族化

日本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东张西望”的借鉴理念,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特征。一方面,他们固守着传统理念,而另一方面则积极借鉴了世界文化,在固守与借鉴的同时,他们更主动地将两者融汇,形成了“和洋交融”的新的民族文化。在题材选取上,日本动漫更注重对本土文化的挖掘与利用,促成了日本动漫文化从兼容多元文化向突出本土文化的转型。多元文化兼容模式注重动漫“形”的结合,通过多元文化的融会,弱化甚至混淆了主题文化,目的是传播动漫作品;而本土文化突出则是侧重动漫“意”的表现,在不忽视多元文化融汇的前提下,强化主体文化,目的是弘扬作品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例如,宫崎骏的《幽灵公主》就是旨在宣扬日本文化中的“照叶树林文化论”和神道教万物有灵理念,引发了日本国民对传统宗教的再度追捧。除了题材之外,日本动漫还注意利用创作技法来渲染民族内涵。例如,日本动画中还常常出现残月如钩、樱花纷飞、老树昏鸦等具有东方美学思想的景物刻画,借以渲染怜惜、哀伤、忧愁的氛围,其所要表达的正是日本美学中的空寂、物哀、幽玄的审美意识。

日本动漫民族化不是盲目的固守,而是积极地借鉴与融汇其他的文化,并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特有的风格。这种风格是基于宗教意识、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而存在的,它将这些传统的意识形态与过去、现在和未来相结合,在融合不同民族的文化需求的背景下,着重突出本民族的文化,使之具有浓浓的日本痕迹。

四、中国动漫民族化与文化竞争力的再思考

中国动漫民族化曾经经历过辉煌,也曾经深陷低谷,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动漫民族化进入了迷茫时期。一方面,弘扬还是抛弃民族化成为业界的议论焦点,而另一方面,如何发展动漫民族化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结合我国动漫民族化的误区与美日动漫民族化的成功经验,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再思考或许是中国动漫民族化的关键所在。

1.如何做到“形神兼备”

中国动漫民族化中长期存在的误区导致了中国动漫民族化只具其“形”(外在)而不具其“神”(内涵)。这种现状并不是真正具备民族特色,因而相对于美日动漫,在市场上无法构成产品的“独特而有效差异性”,也就是文化竞争力的缺失。究其根源那种从形式上图解文化内容的方法,是对民族文化内涵的忽视。动漫从业者不能只重视技术与理念,而应该加深自身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从民族精神、文化意识入手,深层次、多角度的理解民族文化,创作出更多“形神兼备”动漫作品。

2.如何处理传承性与共融性

民族文化是一种物质与精神的共同体,在承载着历史的同时也在传承着历史。民族文化影响着这个民族的审美意识、审美习惯和审美价值取向,并使该民族审美倾向在整体上具有一致性,它不应该是一个静态的、被动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动态的、主动的融合过程。当代人的审美倾向在文化全球化、商业化的背景下,已经呈现出时代特性,它不是一种单一文化载体,而是一种多元文化的共融体。因此,当代动漫民族化应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融合时代特征与多元文化,创作出“华魂洋才”的动漫作品。

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至今,其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其中动漫民族化是动漫产业方向盘,在指引方向的同时更具有弘扬民族文化、提升文化竞争力、树立国家形象的积极作用。在文化多元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认真研究动漫民族化与文化竞争力,突出我国动漫民族化的内涵表现,使之形神兼备地传播民族意识、发扬民族精神着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朝阳.中国动画的民族性研究――基于传统文化表现的视角[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2]蔡亚南.日本动画产业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动漫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动漫cosplay文化;校园文化;管理解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323-02

Cosplay是英文costumeplay的简略写法。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的cosplay最早的中文译名意思是指角色扮演。就现在的cosplay而言,其形式及内容一般是指借助服装、饰品、道具等,通过化装来扮演acg(anime、comic、game)中的角色或是乐队和电影(又特别是与日本相关的)中的某些人物。当然,也可以是自我原创造型。简而言之,即游戏、动漫、视觉、原创的真人秀。

一、动漫Cosplay文化的特点

基于动漫Cosplay社团的Cosplay文化,属于一种典型的青少年流行文化范畴。有许多与其他青少年文化共通的特点:参与人群的“小众化”,属于“新人类”圈子的亚文化现象;地理特点的“后殖民时代”,属于“东洋”流行文化对中国的一种“文化输出”;生产特点上,打上了流行文化的产业化和产业间相互渗透的明显烙印,cosplay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动漫产业附属文化,它与动漫、游戏、电影业之间相互渗透影响;在心理特点上,完全具有“时尚”的因子;在意识形态上,明显体现了“思潮多元化”等特征。

二、校园文化管理中动漫Cosplay文化的功能

校园文化管理属于教育管理范畴,它指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以师生共同价值观念和信念的塑造为核心,通过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组织文化,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增强群体凝聚力、亲和力和战斗力,从而达到提高学校管理效率与育人的目的。基于校园文化的管理,动漫Cosplay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满足新时期青年大学生的特殊内在需求

动漫Cosplay文化之所以受到青年大学生的欢迎,主要是适应了当代青年的特殊内在需求。首先,青年大学生渴望展现自我。他们独立、富有个性、思想开放、崇尚自我,动漫Cosplay文化以其独特的“show”的魅力切合了其特点和个性。其次,青年大学生又渴望塑造自我。当今社会,竞争日益,他们在学习、工作上承受着高负荷的压力与困惑,不满足于现实,也不满意现实世界中的自我,因此出现情志的转移,极力雕塑一个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的处于一种理想状态的自我。动漫Cosplay文化正是通过理想中的“角色伴演”,通过“移情”,舒解心灵的压力,达到自我认同的理想状态。

2.引领新时期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动漫Cosplay文化通过价值观塑造,规范和规定着组织和个人的价值目标。作为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织部分,动漫Cosplay文化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特别是其所倡导的开放、自由、创新、团队、实践、体验、参与等精神,对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当代青年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幸之,动漫Cosplay社团一般都是在学校各级党团组织的领导下开展活动,这就使得社团活动可以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导向作用。一方面,通过打造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增加教育的内容和元素。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在各种价值观的冲击和碰撞中不断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达到陶冶大学生情操和砥砺大学生品格的目标。另一方面,借助社团文化的创建,以其为载体开展大学生“第二课堂”,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双管齐下,将自我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实现教育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加强对动漫Cosplay文化的管理,主要目标任务就是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辨析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3.助力新时期青年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素质拓展

夯实专业基础、锻炼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动漫Cosplay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为大学生素质拓展提供了可能。大学生,尤其是艺术类专业学生,通过参加动漫Cosplay相关活动,开阔新视野,接触新资讯,学习新知识,传播新文化,有利于专业学习兴趣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促进知识结构的更新和知识体系的完善。另一方面,他们在团体活动和与社会的交往中也不断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增长社会知识、提高社会责任,培养展现自我服务社会的真才实学。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除了专业素质的提升外,动漫Cosplay文化活动使得大学生的情感得到交流,为大学生不良心理的干预提供了自由空间,促进了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协调发展,为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这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表征。

4.促进新时期青年大学生社会角色的转变

借助高校社团文化对大学生产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大学生奋发向上的时代激情,这已经成为高校社团管理中的“时代使命”。在社团文化的打造中,我们需要关注社会团的宗旨、社团活动和社会的“领袖人物”等等。这样,积极健康向上的、广泛参与的社团活动才能产生一种强大的“正能量”的内在动力。富有思想性、知识性和娱乐性的动漫Cosplay文化活动凭借着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活动为载体来激发关涉和参与学生的使命感、认同感、归宿感,在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强大的内聚力和激励力。这个过程,也就是学生不断进行角色认知和调整的过程,让学生在与社会交往中注意自身形象,注意言行的社会规范,注意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注意权利和责任的“博弈”,从了解自我,了解他人,到深刻了解和认识社会,提升了自身的社会化程度,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变。

5.促进社团成果与校园文化良性互动、相互提升

以往动漫cosplay社团,其演出呈现的大多数为国外较成熟的动漫作品或游戏等,这是受我们动漫产业链发展不平衡,以及国外该产业对我国动漫产业影响所决定的。而现如今,动漫社团可以探索在发展过程中,在创意与展示上更多地呈现本校动漫专业原创作品及成果。可尝试的方法就是将现在社团的原创和半原创Cosplay与本校原创动漫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Cosplay本身参与到创作中来,让它本身成为创作的一部分。Cosplay与本校原创动漫、游戏有机的结合,将会进一步提升和宣传本校动漫及游戏专业,提升其影响力。同时,动漫成果也丰富了Cosplay社团的表演效果,提升其原创能力,也积淀了社团的文化底蕴。以上的结合,既是宣传高校办学及学科发展的良好形式,也有利于社团成果与校园文化的良性互动,相互提升与提高。大学只有努力建设形成这种氛围的学科和师资基础,才能为学生以及动漫社团奠定这一学术文化底蕴,才能形成独特且具魅力与底蕴的校园文化。

三、动漫cosplay文化与校园文化管理的关系

研究动漫cosplay社团,无法回避“动漫作品”、“动漫游戏”、“动漫产业链”等概念和问题,加之中国动漫专业和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和地区学校的不平衡,这都为动漫cosplay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背景和新课题。大学只有努力建设形成与这种环境和氛围的相协调的学科和师资,为大学生动漫社团奠定好学术文化底蕴,才能形成独特且具魅力与底蕴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在高校育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当下而言,促进动漫Cosplay文化的建设,把握动漫Cosplay文化发展的方向,繁荣动漫Cosplay文化,必须改进和加强校园文化管理。厘清思路,把握关系,有的放矢。

1.加强动漫Cosplay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管理的重要任务

新时期,动漫Cosplay文化以特殊的产生背景、新锐的表现形式,多元的时尚内容,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挑战着当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建立规范、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形成学校、社会、社团“三位一体”资源整合动漫Cosplay文化模式,是校园文化管理的重要任务。

2.把握动漫Cosplay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校园文化管理的根本要求

校园文化建设引航着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方向。作为“舶来品”,动漫Cosplay文化更加需要把握方向,去其糟粕,留其精华,传承创新,发扬光大,要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属性和原则,体现社会主义主旋律,体现党的人才培养的方针,促进大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这样动漫Cosplay文化的建设就离不开校园文化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导和把握。

3.促进动漫Cosplay文化的繁荣是适应时代的必然需要

随着动漫产业的发展,动漫Cosplay文化作为产业链条中重要的一环,对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培养和锻炼动漫人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校园文化管理,就是要进一步支持和鼓励动漫Cosplay文化的发展,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创意产业和动漫产业培养优秀的人才,营造良好的氛围,以适应当今时代和社会的需求。从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出,分析和研究动漫cosplay文化的发展规律,既可以促进动漫cosplay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繁荣,也可以不断加强和繁荣校园文化。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且只有这样才能走上共同繁荣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伍叶琴.组织管理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陈玉琨.学校文化管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杨寅平.现代大学理念构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5]赵中建.学校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动漫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宫崎骏;动漫;民族性格;女性觉醒;神灵意识

对于任何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来说,由于其自身的生活习性的影响,必然会在其作品中留下悠远的人生阅历和民族品性的折射。宫崎骏正是借鉴了大量的日本神话元素与民俗传说,形成了如今纯净明丽的宫崎动漫韵味。在某种程度上,宫崎动漫折射了当代日本的浮世绘。

一、男权社会下的女性崇拜意识

日本,是世界上最为典型的“男权中心”的主宰国家。日本人一方面在男权至上的体系里压制女性发展,但另一方面又寄托于文学艺术表达对于女性的敬畏与膜拜,这也充分反映了日本民族基因中的两面性。深受日本文化熏陶和影响的宫崎骏自然对女性多了一份偏爱,再加上童年时期母爱的严重缺失。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少女情怀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少女本身所独有的优雅明净的特质。《龙猫》中的4岁的小米正是透过了与成人完全不同的观察视角,发现了可爱的精灵龙猫们。同样的,在12岁的魔女琪琪身上,也鲜明地折射出现实社会中渴望获得认可的大多数年轻的女性。宫崎骏自己也坦言:“带着父母的期望与爱,以及经纪上的支持,满怀憧憬地来到大都市的少女们都映射在了琪琪身上。琪琪的心理上的恐惧与不适也反映了日本当下的社会状况。”

日本韵味独特的东方终极美学追求。在日本文化中,有一种独特的美学深深浸润于日本民族的性格之中,就是物哀文化。而宫崎骏正是深受日本古典美学思潮的影响,才将自己的绘画风格推向了与日本传统文化一致的终极美学追求上。

宫崎骏也自觉接受了“物哀”文学的熏陶,掌握了日本美学的精髓,才不遗余力地创造了那么多年轻可爱的女性的形象。“这些鲜活而年轻的生命如同樱花一般美好,值得人们感怀与喜爱。而少女梦想与童年时光又总如樱花般逝去 。以少女为主角,就是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重温童年情感,体会到久违的哀婉与淡淡的忧伤。”

二、大和民族性格与信仰的形成

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火山喷发、地震、洪水、海啸等自然灾害从古至今一直陪伴着日本。这样险恶的情境孕育了日本人独特的民族性格。一方面,他们选择习惯于承受、隐忍,另一方面,把对自然的一种本能的恐惧感衍化成崇拜。

在宫崎动漫众多的神灵形象中,有一种种叫小精灵型黑小鬼、小树精、煤炭精,它们象征着自然对人类一些微妙的影响,也代表着人类在敬畏自然的同时内心深处潜藏的些许的感官恐惧与情感封锁。第二种叫被救赎型 如无脸男、稻草人,这一类神灵一般都是前世遭遇到了诅咒或是情感上的彻底性遗失。这些形而上的欲念折射出了现代工业文明进程中的人类自身情感世界的空虚与苍白,内心深处唯剩欲念在把控灵魂,彰显丑陋而卑微的人性。

宫崎骏正是通过对这些通灵鬼怪的细致描摹,才映射了当代社会人情性灵的腐朽与异变,神灵的形象无不是人性的阴暗缩影。对于进步文明下人性堕落与人情冷漠的生动再现使得宫崎动漫具有无与伦比的现世高度与反思勇气,这也正是宫崎动漫的真正价值所在。

三、无“恶”道德观念世界里的精神皈依

纵观宫崎骏的动漫作品,贯穿的永远是这几大主题基调:人与自然的对抗与共融、战争与和平的辩证讨论、黄金时代成长的艰辛与不易。这些在我们现世的世界观中都是无法调和的对立面。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只会凸显人性的丑恶和自身命运的卑微。正义的胜利必然要以邪恶的绝灭为代价,而蜕变成人的背后必然要抛却童真的纯净与梦想的皎洁。若简单以善恶来区分宫崎动漫的主题属性,往往就会陷入误区。

比如《猫的报恩》中强迫女孩下嫁看似不近人情的猫王其实不过是天真任性的大孩子罢了。《千与千寻》中凶狠残暴的汤婆婆也不过是个内心柔软的慈母罢了。《哈尔的移动城堡》中将苏菲变成老太婆的荒野女巫不过是一个争强好胜甚至还带有些许孩子气的老顽童而已。《千与千寻》中吃人怪物无脸男不过是一个迷失本性的孤独孩子罢了。在宫崎动漫中,所有的“恶”其实是出于人类在道德自律的桎梏下自我意识与精神的一次重新解构,尽管这样的解构依然存留于单纯的形而上学主义中,有着“理想社会”式的荒诞与戏说成分,但这样的理念毕竟源自于对生存、发展、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求与期盼,只是方式过于极端,才导致矛盾的迭起与冲突的衍生。也许,在这样美好纯净的“大同世界”中生活才是宫崎动漫留给世人的最为巨大而珍贵的宝藏吧。

参考文献:

[1]宫崎骏.日本电影文化讲座:日本电影现在和未来[M],东京:岩波书店,1988

[2]胡忠青.宫崎骏动漫作品中的主题元素与诸多元素考察[J].电影评介,2006,(13):18-19

动漫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动画暴力;儿童;思想性;文化创意

中图分类号:G223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胡晓,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讲师,重庆402160;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博士研究生,重庆400799。董小玉,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400799

2013年10月,《新闻联播》报道动画暴力门后,各大报纸杂志对于动画内容健康问题不断关注。动画内容涉及暴力、色情等儿童不宜的内容,是动画制作者出于政策与道义应该禁止的事情。正如光明日报文章《日本动漫的壮大与困境》中描述日本动画经历的命运,我们也正在经历日本50年代动画内容被质疑的困惑。

一、儿童动漫内容不当源于思想性缺失

动漫在我国已有长足发展。20世纪初万氏兄弟拉开了中国动画制作的序幕。建国后,动画观众被定性为儿童,在内容设计和思想高度上,体现为“传递真善美”和“启发心智”的特点。经历的冰霜期后,随着市场经济及动画本身的发展,动画逐渐由儿童消费品变为以青少年和中青年为主要消费群体的消费品。近几年,随着动画制作技术和创作团队实力的增强,动画规模不断增加,如《魁拔》等作品的制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然而,近年来动画的“味道”却越来越少。回想《小蝌蚪找妈妈》、《渔童》、《大闹天宫》、《海尔兄弟》、《黑猫警长》等经典影片,集趣味、真、善、美于一身。相比之下,电视台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以及《熊出没》,虽然拟定主题是宣扬环境保护、团结友爱互助,然而给人印象深刻和吸引观众的地方,似乎仅剩“搞笑”。

这里我们需要端正这样一个态度,动画片是需要分级的,即使国家不分级,家长会自觉挑选适合儿童观看的动画片。以上两部新近动画片虽因其关照当下社会现实、纾解成人生活压力等受到媒体和学者肯定,但由于儿童是其销售定位受众之一,并且占受众的很大比重,就不得不考虑其面对儿童的适当性了。

以《熊出没》为例,片中反复使用的“蜂窝扣头”、“偷窃光头强的食物与工具”、“被雇主训斥”、“被熊大熊二恶搞”等情节,在儿童心中究竟会产生什么影响?陈可红提出儿童动漫的三原则:快乐原则、童稚影像、寓教于乐。也许上述商业影片尊重了儿童的快乐原则,但快乐原则本质是建立在儿童对于外部事物的认识与喜好之上的,偏重其搞怪与激发笑点的成分,不顾对儿童认知的引导,便丧失了“寓教于乐”的原则。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儿童沉溺于其搞怪情节而非对“真善美”的认识与欣赏,这对儿童审美品位与价值观形成是非常有害的。动画作品要深入人心,叫座又叫好,仅仅搞笑显然是不够的。

动画内容不当导致动画抵制运动兴起。光明日报文章《日本动漫的壮大与困境》[41,谈到日本新世纪漫画之父手冢治虫在20世纪推行动漫改革,由情节模式单一的“happy ending”式动画,转向更为注重故事情节的分镜头动漫作品。然而,尽管技术与方法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爱虫的手冢治虫先生还是遇到了20世纪50年代日本掀起的驱逐动画风潮的困境。因为,家长认为孩子们不能从动漫中学到知识。中国的教师与家长限制儿童观看动画的习惯似乎由来已久。笔者采访了多位家长和儿童发现,孩子喜欢看动画片,但是多数家长认为动画片纯属娱乐内容,没有“营养”,且很难控制观看时间,担心他们视力下降,因此对动画片观看进行严格限制。因此多数学校及家庭制定了严格的动画播放时间。笔者在一家幼儿园采访,学校动画片播放时间为每天10分钟。一个大班的小女孩告诉我,如果不上学,家长每天也只允许她看10分钟动画片,一集都看不完。动画影响学习和视力,于是教师与家长对于动画的播放限制便发展到如此极端的程度。

多年来,很多专家指出动画内容不当的外在原因是动画不分级制度。而从动画创作来看,缺乏思想性、知识性统领动画创作内容,导致动画作品缺乏文化教育意义,是动画在实际制作中内容不当的内在原因。动漫创作者和运营商对动漫文化内涵不明确、功能性认识不足,导致了目标导向不明确、内容随意性大、多而不精,出现内容不适当的问题。

二、抓住动漫文化创意本质,营造动漫文化氛围

手冢治虫在面临家长抵制动画运动兴起的情形下,通过挖掘漫画的文学性特征,使漫画具有儿童阅读文学书籍一样的功效,读漫画一样能够达到读文学作品一样的高度和享受,后来日本动漫不仅被儿童所喜爱,而且吸引了众多成人观众。

动漫作为亚文化产品,是蕴含了制作者的文化底蕴、制作工艺的作品,它跟美术作品、音乐作品一样,都具有传播文化、艺术与教育的功能。要发展动漫产业,首先需要抓住“文化产品发展文化”的实质。技术、资金、营销手段,都是为作品本身的文化内容宣传服务的,让读者认同作者的观点,接受作者的作品,奔走相告、宣扬作者的作品,这是动漫制作者和发行者所希望看到的。因此,动漫创作要从文化创意上下功夫,而不是从表面的搞笑、故事情节的光怪陆离上下功夫。

例如,宫崎骏的《千与千寻》,虽然描写了主人公进入怪异的废弃主题公园后发生的一系列的怪异情节,然而这些奇怪的所见并不是故事的主题思想,它只是为了揭示主题而服务。该故事通过上述情节描写,用现实无法表现的人物形态,如不会说话的怪物,乘火车回家的幽灵,表现出对于人性的探寻、对心灵回归的期盼,使观众与作者一起沉浸在故事的奇思妙想中,回味无穷。

麦克卢汉指出:“媒体是人的延伸。”我们需要深入探寻动漫的主题思想,塑造动漫艺术风格,形成动漫民族艺术特色,才能真正出好的作品,并以此规避仅靠“搞笑”来赢得观众的尴尬。正如此次动画暴力门,搞笑挖空心思后,就变得怪异,超出规范,几百集的动画片,难保不“越轨”。

三、直击不同人物内心世界,携手动漫作品共同成长

动画的叙事主题中,很多以“成长”为主题。动画主人公多为孩子和动物,因为他们最单纯,笑便是笑,生气便是生气,而且表情非常夸张。动漫从技术上使用这样两种主人公容易发挥动漫夸张造型的优势,表现人物形象和动作;从动画人物心理来看,如《千与千寻》、《悬崖上的金鱼姬》、《宝莲灯》等,从人物开始心灵脆弱、不成熟,到历经磨难,最后以一两拨千金的气势拯救世界,成为成熟的人,获得优秀的品质。这不仅是对动画故事的完整描绘,也是对缺乏能力和信心的孩子及大人们的心灵的补缺。我们没有能力在现实中飞翔、解决大麻烦、拯救比我们强大的他人,没办法解决心灵的焦虑、孤独和脆弱。而在动画中,观众却可以和主人公一起历经艰险,解决不可能的任务,最终找到心灵的归属。这不是回避世界,而是我们需要跟着动画人物一起“成长”,我们的心灵需要这样的“正能量”。

动漫故事结局可能并不完美。如《美丽城三重奏》中,主人公champion从小与奶奶相依为命,奶奶苦心陪主人公练习自行车技术,却在参赛中被黑手党绑架到美国,奶奶与狗、爵士三姐妹历经磨难,救出爱孙。故事结局,并没有交代champion多么成功,似乎除了champion成年,生活没有改变,仍然是那个干瘦的长睫毛男“孩子”,似乎在说“生活在别处”,“生活本如此”。万千观众面对的champion这个小人物,没有父母,没有钱,并未成功,却有一颗不断为了胜利向上的心,正如他名字的含义“冠军”。一个人的平凡孤独会陷入谷底,很多人跟你一起分享这份平凡与孤独,它便成了一次心灵旅程。观众不禁会铭感五内,这就是我呀!梦想未照进现实,动画却带你进入梦幻之旅,心灵在漫长的黑夜,感受到理解与包容的温暖。

如果说《美丽三重奏》是正面写意,那么法国动画片《暗黑启示录》便是裸的描绘黑暗。主人公家住森林,爱收集标本。在去城里上大学前采集到一只大钳子甲虫,回家不见了,没有在意。进入大学,在校外租住,被他从家里搬到宿舍的床下夜夜出现鸣叫声。他经历了恋爱。早晨醒来,女友的手上出现一条可怕而深的裂缝,没有血,黑黑的。女友脾气越来越差。一天醒来,主人翁像《变形记》的格里高尔一样,但是更糟,虽然是人,有意识,但不能动,不能说话,躺着,身上渐渐千疮百孔,那是甲虫卵在孵化,而女友手臂裂缝长出甲虫的大钳子,跟人形高的甲虫们谈话,守着这个躺在床上的“人形孵化器”。他恐惧、绝望、愤怒,表情麻木,讲不出话。而动画更用了黑白色调,奇怪的形状绘画加旁白,法国式低沉深邃的语言,描绘一个人内心的自言自语、生活琐事以及对应的心理状态,让你心里发怵,却百看不厌。动画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似乎支离破碎的隐喻了人们生活中并不写意却不得不面对的种种,有好有坏。如果说《美丽三重奏》是温暖的成长,那么这部是用夸张的手法展现对残酷现实的鞭挞,进而引领观众从容地面对生活的无奈。

除此之外,我们知道的《巴巴爸爸》、《托马斯和朋友们》、《小小的我》、《米菲和她的朋友们》等,主人公们用幼儿的眼睛看世界,用他们的语言交流,用他们的方式感受酸甜苦辣与解决问题,是抚慰学前儿童幼小心灵的利器。

文化产品要迎合与激发人的主观感受性和接受度。动漫虽然需要情节渲染、幽默趣味等元素,但动画的本质在于思想与人性的揭示,我们需要发挥动漫取材“成长”而使人“成长”的心灵抚慰功能,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满足其娱乐、释放、心灵回归的多重心理需求。

四、挖掘动漫教育功能,儿童动漫寓教于乐

动画除了前面所说文化传播和心灵抚慰功能外,应该具备民族文化传承和儿童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功能。

笔者走访幼儿园发现,虽然大班的孩子们看动画时间在校仅仅为每天饭前10分钟,但是仍然有家长向老师反映,孩子看了关于安全教育和汉字识字的动画片,学习效果很好。孩子的心灵是张白纸,又是见水就吸的海绵,需要我们的工笔渲染,也需要我们的正确疏导。既然儿童喜爱动漫,那么我们就应该提供给他们寓教于乐的精品,趋利避害。

动漫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 传统文化与动漫产业的共荣发展 传统文化元素在福建动漫产业中的开发与商业应用 论国画创作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在动漫产业中的应用 论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运用 国产系列动漫电影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运用 当代动漫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 中华传统文化在动漫艺术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版权战略与中国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 论中国文化产业品牌建设与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浅谈传统文化与国产影视动漫产业的发展 论当代中国动漫创作与传统文化资源 论手机媒体对传统文化产业的整合与创新 文化旅游产业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脱口秀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传统文化与现代极速的完美结合 传统文化与时尚设计的结合 初中英语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07-05-12)。

[参考文献]

[1] 韩波,洪京,边中宇.中国动漫产业应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06).

[2]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阮艳萍.动画文化生存 一种媒介生态的角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动漫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动漫旅游文化产品作为旅游产品的一种,除具备旅游界广泛认同的旅游产品具有无形性、生产与消费同步性、异质性与不可储存性等四个基本特点以外,还存在区别于其他类型旅游产品的特点。

    1.文化内涵本土化。文化是一种精神产品,满足的是人类生存中的精神构建需求,因此文化消费是人们消费行为的一种,是人类心理需求的外化表现。由于旅游者多样的需求,其消费行为也各不相同,但驱使他们花费时间、金钱和精力进行旅游的根本动机都是内心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旅游文化产品之所以能满足这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就在于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提供了人们追求的文化目标。[4]以创意为核心的动漫旅游文化产品以其迷人的文化气质、灵动的民族形象以及浓郁的地域特色,凸显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吸引旅游消费者,通过满足其好奇心与陌生感,输出文化认同感,影响受众群体。这种独有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动漫旅游产品上主要表现为风土人情、众生群像、民族寓言、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民族文化。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文化,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本土文化。本土文化扎根本土、世代传承,是该民族和社会普遍认同并习以为常的文化形态,它作为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宗教信仰、消费习惯、生活方式、道德规范以及具有历史传承性的人类行为模式的综合体,影响着每个生活在该文化环境中的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特征。我国的本土文化博大精深,虽然其文化板块体现出极明显的多样性,但就各文化板块而言仍然具有一定的共性,这种共性是我国文化模式得以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模式产生明显区别的根本原因。动漫旅游文化产品之所以在满足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的审美取向、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生活方式、道德规范等精神思想,关键就在于其包含的本土文化底蕴和民族文化特色。一个民族的本土特色可以表现在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下的动漫周边产品所反映的不同文化内涵,动漫旅游产品的开发也可以多运用些我国本土的文化特色和表现手法,创新出有我国浓郁民族气质的产品来。在目前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良好环境下,动漫旅游产品有相当广博的发展空间。可以肯定,只要能规避简单的模仿和复制,从游客的真实需求出发,打造有本土特色、有创新性、有原创性的旅游产品,必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获取利润的空间。

    2.产品创意个性化。首先,动漫旅游文化产品以创意为最初产品的特点决定了其富有高度的个性化特征,创意思维的渗透和润色赋予了产品灵魂和生命。其次,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动漫旅游文化产品的个性化特征。另外,从游客来源散客化的趋势来看,动漫旅游文化产品创意需要以个性化来满足游客日益强烈的自主选择产品的需求。动漫旅游文化产品创意的个性化可以体现在内容、形式、生产、销售等任何方面。

    3.产品生产智能化。动漫旅游文化产品的生产、加工、使用、维护,都离不开数字化、自动化、新媒体、新能源、新材料等现代高新技术的支持,它以新技术的强大威力,以传统旅游产品无法抗衡的敏感性、综合性、互动性和强烈的现场感,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近乎革命性的作用。动漫旅游文化产品是新技术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产物,运用先进的智能手段、知识和技术创造新的价值,展现人文艺术风采和精髓。

    4.产权保护制度化。动漫旅游文化产业作为一个以创意为核心产品的产业,其良性运转与版权保护有天然不可割裂的关系。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速度、质量及可持续度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由于产权保护不力,中国许多企业无法在“形象授权”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随之而来的就是产业链条延伸不畅,由此造成的不良循环,使文化企业遭受盗版之痛。盗版猖獗一直是困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难题之一,尽管近年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越来越大,但基本还是停留在意识层面上,而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市场体制还需要逐步实现。据有关统计,“喜羊羊”相关衍生品盗版经营商的利润竟然是正版经营者的四倍。这些侵权行为在损害具体公司利益的同时,更加严重打击着整个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建立。产权的作用正是在于通过有限的权利垄断,达到知识资源共享与文化、科技进步的目的,从而避免重复研究、资源浪费。与此同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具有知识产权观念的创新型人才,加大对自主科研成果的激励与奖励机制,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空间和保障。

    二、动漫旅游文化产品的类型

    动漫旅游是旅游业和动漫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交叉融合的产物。虽然,各自的开发有其特定技术和手段,产品和市场也相互独立,但仍有相通之处,它们都为消费者提供娱乐、休闲服务,且有较高的参与性,这是两者相互融合的必然性,其产业融合具有较好前景。动漫旅游文化产品类型有以下几种。

    1.动漫主题公园。动漫主题公园的开发建设,是运用现代化的开发技术和动漫业的数字、多媒体高新技术,进行设计、制作、生产、安装、施工等建设而形成的。动漫作品是主题公园的内容题材;娱乐休闲是游乐项目的呈现方式;数字智能是公园建设的技术手段;动漫产品是本土文化的传播载体。动漫主题公园主要以动漫作品为旅游吸引力,制造娱乐项目,利用特色景点、现代旅游设施、动漫旅游商品等烘托一个或多个主题,寓教于乐。

    2.动漫化的旅游景点。这是产业融合的又一种类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动漫作品中的虚拟场景建造或者改造开发成景点、景园、景区,使其真实化、现实化,并借助影视媒体、网络游戏快速、广泛的传播优势,迅速发展客源市场,取得较高的投资回报[8]。如童话般的迪斯尼乐园和宋城集团利用网络游戏《传奇世界》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建造的中州皇城,都可以使游客从中感受到虚拟与现实交融的奇幻魅力。另一种就是旅游业借助动漫业的技术优势,将旅游景点的真实场景作为动漫的内容场景;以景点的典故、传说作为动漫的内容题材;以数字媒体技术作为手段,将自然景观、历史典故等旅游资源动态化、虚拟化、动漫化,既达到宣传景点的作用,又为动漫创作提供蓝本。我国首部大型旅游动画片《金鹿游中华》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3.景点化的动漫产业园。在经历了全球化、结构调整和重新整合后,文化产业尤其是动漫产业正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重新集结,并朝着规模化、集约化、垄断化的方向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各地都开始兴建动漫产业园。但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作品及产品的开发成本过高,生产周期过长,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的回报期也随之延长。将旅游业与动漫产业园有机融合,赋予动漫产业园以旅游功能,利用动漫园的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实现两者的功能互补,使旅游业和动漫业产业链得到有效的延伸,既有助于提升产业园的市场知名度、加快成本回收,又有利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拓展。

动漫文化论文范文第11篇

动漫旅游文化产品作为旅游产品的一种,除具备旅游界广泛认同的旅游产品具有无形性、生产与消费同步性、异质性与不可储存性等四个基本特点以外,还存在区别于其他类型旅游产品的特点。

1.文化内涵本土化。文化是一种精神产品,满足的是人类生存中的精神构建需求,因此文化消费是人们消费行为的一种,是人类心理需求的外化表现。由于旅游者多样的需求,其消费行为也各不相同,但驱使他们花费时间、金钱和精力进行旅游的根本动机都是内心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旅游文化产品之所以能满足这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就在于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提供了人们追求的文化目标。[4]以创意为核心的动漫旅游文化产品以其迷人的文化气质、灵动的民族形象以及浓郁的地域特色,凸显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吸引旅游消费者,通过满足其好奇心与陌生感,输出文化认同感,影响受众群体。这种独有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动漫旅游产品上主要表现为风土人情、众生群像、民族寓言、、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民族文化。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文化,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本土文化。本土文化扎根本土、世代传承,是该民族和社会普遍认同并习以为常的文化形态,它作为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消费习惯、生活方式、道德规范以及具有历史传承性的人类行为模式的综合体,影响着每个生活在该文化环境中的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特征。我国的本土文化博大精深,虽然其文化板块体现出极明显的多样性,但就各文化板块而言仍然具有一定的共性,这种共性是我国文化模式得以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模式产生明显区别的根本原因。动漫旅游文化产品之所以在满足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的审美取向、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道德规范等精神思想,关键就在于其包含的本土文化底蕴和民族文化特色。一个民族的本土特色可以表现在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下的动漫周边产品所反映的不同文化内涵,动漫旅游产品的开发也可以多运用些我国本土的文化特色和表现手法,创新出有我国浓郁民族气质的产品来。在目前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良好环境下,动漫旅游产品有相当广博的发展空间。可以肯定,只要能规避简单的模仿和复制,从游客的真实需求出发,打造有本土特色、有创新性、有原创性的旅游产品,必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获取利润的空间。

2.产品创意个性化。首先,动漫旅游文化产品以创意为最初产品的特点决定了其富有高度的个性化特征,创意思维的渗透和润色赋予了产品灵魂和生命。其次,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动漫旅游文化产品的个性化特征。另外,从游客来源散客化的趋势来看,动漫旅游文化产品创意需要以个性化来满足游客日益强烈的自主选择产品的需求。动漫旅游文化产品创意的个性化可以体现在内容、形式、生产、销售等任何方面。

3.产品生产智能化。动漫旅游文化产品的生产、加工、使用、维护,都离不开数字化、自动化、新媒体、新能源、新材料等现代高新技术的支持,它以新技术的强大威力,以传统旅游产品无法抗衡的敏感性、综合性、互动性和强烈的现场感,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近乎革命性的作用。动漫旅游文化产品是新技术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产物,运用先进的智能手段、知识和技术创造新的价值,展现人文艺术风采和精髓。

4.产权保护制度化。动漫旅游文化产业作为一个以创意为核心产品的产业,其良性运转与版权保护有天然不可割裂的关系。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速度、质量及可持续度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由于产权保护不力,中国许多企业无法在“形象授权”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随之而来的就是产业链条延伸不畅,由此造成的不良循环,使文化企业遭受盗版之痛。盗版猖獗一直是困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难题之一,尽管近年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越来越大,但基本还是停留在意识层面上,而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市场体制还需要逐步实现。据有关统计,“喜羊羊”相关衍生品盗版经营商的利润竟然是正版经营者的四倍。这些侵权行为在损害具体公司利益的同时,更加严重打击着整个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建立。产权的作用正是在于通过有限的权利垄断,达到知识资源共享与文化、科技进步的目的,从而避免重复研究、资源浪费。与此同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具有知识产权观念的创新型人才,加大对自主科研成果的激励与奖励机制,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空间和保障。

二、动漫旅游文化产品的类型

动漫旅游是旅游业和动漫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交叉融合的产物。虽然,各自的开发有其特定技术和手段,产品和市场也相互独立,但仍有相通之处,它们都为消费者提供娱乐、休闲服务,且有较高的参与性,这是两者相互融合的必然性,其产业融合具有较好前景。动漫旅游文化产品类型有以下几种。

1.动漫主题公园。动漫主题公园的开发建设,是运用现代化的开发技术和动漫业的数字、多媒体高新技术,进行设计、制作、生产、安装、施工等建设而形成的。动漫作品是主题公园的内容题材;娱乐休闲是游乐项目的呈现方式;数字智能是公园建设的技术手段;动漫产品是本土文化的传播载体。动漫主题公园主要以动漫作品为旅游吸引力,制造娱乐项目,利用特色景点、现代旅游设施、动漫旅游商品等烘托一个或多个主题,寓教于乐。

2.动漫化的旅游景点。这是产业融合的又一种类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动漫作品中的虚拟场景建造或者改造开发成景点、景园、景区,使其真实化、现实化,并借助影视媒体、网络游戏快速、广泛的传播优势,迅速发展客源市场,取得较高的投资回报[8]。如童话般的迪斯尼乐园和宋城集团利用网络游戏《传奇世界》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建造的中州皇城,都可以使游客从中感受到虚拟与现实交融的奇幻魅力。另一种就是旅游业借助动漫业的技术优势,将旅游景点的真实场景作为动漫的内容场景;以景点的典故、传说作为动漫的内容题材;以数字媒体技术作为手段,将自然景观、历史典故等旅游资源动态化、虚拟化、动漫化,既达到宣传景点的作用,又为动漫创作提供蓝本。我国首部大型旅游动画片《金鹿游中华》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3.景点化的动漫产业园。在经历了全球化、结构调整和重新整合后,文化产业尤其是动漫产业正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重新集结,并朝着规模化、集约化、垄断化的方向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各地都开始兴建动漫产业园。但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作品及产品的开发成本过高,生产周期过长,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的回报期也随之延长。将旅游业与动漫产业园有机融合,赋予动漫产业园以旅游功能,利用动漫园的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实现两者的功能互补,使旅游业和动漫业产业链得到有效的延伸,既有助于提升产业园的市场知名度、加快成本回收,又有利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拓展。

4.主题性动漫旅游。这种以动漫为主题的节会旅游,借助动漫、游戏或旅游、文化为主题策划、组织、实施各种会展、节庆,以此为平台,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加强旅游业和动漫业两者活动领域的彼此延伸,促进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与优化重组[9],既可提升举办地的形象和知名度,又可有效地销售、传播动漫内容与产品,推动两大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中国(杭州)国际动漫节、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漫节、加拿大渥太华国际动画节、日本东京国际动漫博览会等都是这种模式。另外,借助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场所开展动漫展示或表演体验的旅游活动,其形式可是综合性的,也可是专题性的。

动漫文化论文范文第12篇

(一)前期策划与准备工作

1.动画剧本设计

动画剧本是由画面来讲述出来的故事,动画剧本的创作是为后面的动画制作作准备和打基础,优秀的动画剧本是动画是否成功的关键。编写动画剧本一般分为以下四个步骤:“创意—故事梗概—剧本大纲—完成剧本。本次研究以潮州笔架山窑在宋朝时发生的一个口口相传的历史故事为基础加入满足动画剧本所需要的各个内容,如故事梗概需要确定主要人物,并且扼要表述故事中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简要描述人物的思想、性格、环境与景物,对故事中重要的细节、对白简要表述出来;故事大纲需要规定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时间、地点等,对主要人物的思想脉络、性格特征、行为动作进行清晰的考虑,需要确定一系列重要事件的情节要点,对全剧结构的疏密、起伏做出有节奏和有层次的同意完整布局,最后需要确定开篇重场戏、过场戏以及高潮点、结尾方式。

2.造型设计

造型设计包括角色造型设计和道具造型设计两个方面。角色造型设计的工作相当于拍摄电影中的“选角”,选择外表形态、特点和剧中角色相符合的演员,可以事半功倍地演绎剧情;本次影片创作的整体风格以Q版可爱为主调,所以在角色设计上采用头大身体小的手法进行角色造型设计;道具包括在故事情节中所出现的服装、用具等,本次影片创作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为宋代,所以在道具的设计上除了符合角色的性格特征外还需考虑符合时代特征。

3.场景设计

场景设计的作用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功能是给导演提供镜头调度,运动主体调度,试点,视距以及视角选择,画面构图,景物透视关系、光影变化以及空间想象的依据,通俗是镜头画面设计和背景制作者的直接参考资料,也是空着和约束整体美术风格、保证叙事的合理性和情境动作准确性的重要依据。

4.分镜头设计

动画分镜头设计就是把文字剧本视觉画。分镜师按照文字剧本每一个镜头的内容再结合导演的思路,把各个画面进行绘制,标注镜头编号、镜头运动、角色对白、效果等。通过分镜头我们可以看到整部影片的故事情节、节奏、镜头调度等,为影片中期以及后期制作打下基础。本次影片制作将采用Flash软件进行制作,利用Flash绘制分镜头能直接让画面变成完整的动态影片,这样能很好地把握镜头的节奏、准确的设置镜头调度。

(二)中期制作

动画影片的中期制作就是给分镜头添加内容,假设分镜头是刚建好的房子,那么中期制作就可以比喻为给房子装修。本次影片制作根据中期需完成内容采用分组形式进行,分别是原画设计、关键帧动画绘制、人物上色、背景绘制等。

1.原画设计

原画设计是整个动画影片角色动作的关键,同事原画设计的艺术范围很广泛,如:动态素描、人物与动物的运动、自然现象规律、视听语言的把握、角色性格的准确度与表演、时间的空着、特效的处理等。原画师的工作就是把分镜细化,把握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关键动作、走向、节奏再加以绘制。

2.关键帧动画绘制

关键帧动画就是在原画的基础上再次细化,让原画的动作过大流畅与完美,关键帧动画绘制是一个很耗时而且很枯燥的工作,所以再绘制的过程中需要更加认真细心。

3.人物上色

人物上色就是根据前期角色设计好的颜色数值进行上色,要注意的是根据不同环境与灯光需要根据原画进行调整,一般关键帧动画和调色一起完成。

4.背景绘制

本次影片将采用矢量人物与位图背景的方式制作,所以在背景绘制上采用Photoshop软件进行绘制,绘制背景是严格按照设计稿规定的景别、角度以及结构框架绘制,背景绘制需要设计师具备空间意识、镜头关系意识以及光影色调把控意识,绝不允许任意发挥。

(三)后期制作后期制作也就是影片的收尾部分,包括画面合成、添加音乐、录制与添加对白、审核修改、测试等。

1.画面合成

介于本次影片制作采用Flash制作人物动画,Photoshop绘制场景,把动画与背景合成的版块放在了后期制作上面,所以后期合成师需要了解整个制作过程,镜头的调度,读懂原画稿里的每一张图,能够严格地按照原画师所设计的线稿进行手绘场景与Flas的合成。

2.录制与添加对白

本次影片的故事背景是宋代的潮州,在考虑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面能更好地还原当时的人文气息,在对白的语音选择上讲采用潮州话。录制对白的时候需要良好的录制场地,不能出现与当时情景不相符的杂音,同时讲述对白的语气、声调、感情需要根据前期角色设定的人物性格、具体场景的氛围、以及特定环境的特殊变化来进行,使人物升华,拥有自己灵魂。

3.特效音的录制与制造

如果说动画是赋予人物生命的过程,那么音乐就是给生命注入情感。音乐是一种引起情绪反应的强有力手段,音乐哲学家相信音乐是我们主观情感的象征。观众受音乐的影响反映出他们的个性和当前的情绪状态,某些音乐片段已经成为与他们个人经历和情感密切相关的象征,引发回想起特定事件以及与他们过去相关的情感。采用原创音乐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避免这些固有联想,进而控制观众的体验。

二、完成影片的传播与后期开发工作

随着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新媒体及时的普及,各种主题独特的媒体艺术带给国人全新的视觉感受;目前,以手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正蓬勃兴起,呈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由于我们研究的是非盈利性创作,目的在于文化茶传播与推广,所以在本次影片推广上将采用手机与互联网的渠道进行宣传,通过观众互相分享、互相推荐的方式达到传播的效果。本文通过潮州笔架山窑一个民间故事的动漫化保护与传承进行尝试,在接下来的开发研究中以此为例,争取把潮州濒危民间文化通过动漫化的方式进行保护与传承。

三、小结

动漫文化论文范文第13篇

[摘 要] 《喜羊羊与灰太狼》是近年来深受中国大众喜爱的一部中国原创动漫片。该片凭借丰富的文化内涵及有效的传播方式,不仅获得了中国动漫受众的广泛认同,而且产生了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对中国动漫片创制的本土化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有鉴于此,本文拟通过研究该作品所蕴涵的本土文化思想如何与中国受众的文化心理实现对接,探索中国动漫片的发展方向,以期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国产动漫片的创制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本土文化;动漫片;《喜羊羊与灰太狼》

国产原创动漫系列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以下简称《喜》剧),近年来在国内乃至周边国家及地区影响日深,受到了无数动漫受众的欢迎和青睐,是近年来本土动漫作品中名符其实的佳作。该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所具有的鲜明的、扎实的本土文化内涵。正是这些极富张力的特色文化元素承载起广大受众重返精神家园的欲求,让受众在接受娱乐的同时,因为信仰的充实而获得精神的欢愉,并能对自身的现实状况和现实行为进行价值性质及意义指向的判断,这正是《喜》剧作为文学影视作品所体现出的终极关怀。

一、具有“儒道互补”人格的卡通形象与传统士大夫的理想人格心理的同构

《喜》剧得到受众们的喜爱,首先应该归功于其动漫角色的成功塑造。该片的主要角色具有一种“儒道互补”的人格魅力,这种形成于中国传统士大夫阶层的人格心理在悠长的历史进程中,对中国本土乃至生活于中华文化圈中的人们影响深远。“儒道互补”的人格融合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精髓。儒家历来倡导人们为修齐治平、经世济民而努力,教育大众应该以入世的心态,自强不息、积极有为,甚至做到知其不可而为之。长久以来,作为中国的正统思想,它在促进中国社会文明的向前推进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儒家思想不同,道家思想则主张人们通过清净无为与顺其自然来实现与环境、社会的和谐统一。这两种具有不同价值取向,却又相互补充的人生哲学,最初是为中国古代士大夫们处理人生进退难题而形成的。古代的读书人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卧薪尝胆、饱读诗书,一心要“济苍生、匡社稷”。然而世事难料、宦海无常,那些经过寒窗苦读,终得功名、春风得意的出仕之人有时难免遭受打击,生活骤变。此时,道家思想所包含的自然脱俗、无私无欲、清净无为的思想,能有效地帮助失意的士大夫们排解心中的压抑与苦闷,成为他们获得心灵慰藉的绝佳良方。“儒道互补”的思想指导着主体一方面以自强不息,积极有为的方式实现个人抱负;另一方面又能够遵循自然的规律,做到不强求,以超脱的出世态度面对人生的难题与失意。

《喜》剧中的主要角色应该说都被赋予了“儒道互补”的人格。就生活在羊村里的小羊们而言,它们构成了一个集智慧、勇气、团结于一体的大家庭。它们中有头脑灵活、极具指挥才能的领军人物“喜羊羊”,有善于创造发明的天才村长,有力大无比的“暖羊羊”,还有勇气十足的“沸羊羊”,这个被赋予了超群能力的集体,尽管有着各种优势却没有任何称霸森林的意图,它们依然讲究与邻为善,从不欺压别类、掠夺它物,而仅仅愿意过一种与世无争、快乐浪漫的生活。这种生活理念正是尊崇了道家思想所倡导的自然、淳朴与和谐;反对争斗与巧诈。尽管如此,当面对“灰太狼”的侵扰,战斗不可避免时,它们是能够积极想办法,勇敢反抗“灰太狼”,为实现、维护自己理想的生存状态而战的。在这个过程中,小羊们体现出来的精神、意志与实际行为直接表明了儒家所倡导的“威武不能屈”、积极有为的思想同样对它们起着深刻的影响,让它们由“无为”向“有为”转变,从“不争”向“抗争”转变。而每次在战胜“灰太狼”以后,小羊们又会迅速地回归宁静、不争的生活状态,“儒道互补”的思想在它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就“灰太狼”而言,同样的人格心理在它身上尽显无余。“灰太狼”捉羊的过程可以说充满了希望,也充满了失败。但儒家的“有为”思想让它深知“没有行动,就没有收获”,它能够通过创造发明获得很多捉羊的新方法、新途径,不管最终能不能奏效,它总是在工作,一直为目标而努力。同时,道家所秉持的亘古不变、独立不改的“道”意识,即规律性、天性也在深深地影响着灰太狼。老子在《道德经》里说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在经历无数次失败的情况下,仍然对捉羊的事业信心满满,这是基于灰太狼作为狼的天性使然,让它不会因为某次的失败而产生放弃的念头,在它看来,捉羊是天经地义的,能够捉到羊应该是最自然不过的了。

同剧中动漫角色一样,当代的中国人同样面对着一个竞争激烈,又充满变数的社会。儒道互补的人格心理一方面让勤奋的中国人在积极追求物质需要的过程中,也依靠“内省”为自己寻求一个自由、清净、无争无诈的理想心态,这种心态将使个体自由主义情怀得以释放,提高自身创造力,使自己能够在面对工作和学业的挑战时发挥更大的潜能;另一方面,这种人格心理又能让他们在面对诸如下岗、失业、创业失败等人生坎坷时,看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摆脱非议与自责造成的抑郁,走出暂时的心理困境。当他们再就业和创业时,能够“以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情”,奉行“多做奉献,少谈回报”的态度,以此得到别人更多的青睐,为事业的成功增添砝码。儒道互补思想是今世之中国人奋进、坚韧的原动力。因此,片中的动漫角色在很多受众眼里,实际上就是他们自己,人们喜欢看《喜》剧,就是喜欢在镜子里看到了自己。

二、“太狼家庭”浓郁的家庭观念与中国家庭本位思想的契合

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人持有的是一种家庭本位思想,这种思想强调的是个人对家庭的服从,要为家族利益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而获得个人生活的意义[1]。在此基础上,中国人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家庭观念。其中,努力实现家庭和谐、尽力承担家庭责任以及忠于家庭都是它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当代中国人的家庭生活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喜》剧中由“灰太狼”“红太狼”以及它们的孩子“小灰灰”组成的“太狼家庭”所具有的浓郁家庭观念与国人所持有的家庭本位思想实现了契合。

1.“灰太狼”在《喜》剧中是一个对老婆言听计从的角色。尽管“红太狼”手里的铁锅作为惩罚利器,会不时地落在“灰太狼”的头上,但这一对“狼冤家”却从没有因此吵过架。观众对这个貌似极不公平的情节欣然接受,应该是基于他们头脑中“家和万事兴”的观念。中国人讲究和谐,在他们的家庭观念中,家庭的和谐是他们获得幸福的重要基础。这种观念的形成,源远流长。《论语》讲到“礼之用,和为贵”,《道德经》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儒家思想在倡导和谐的时候,首先主张人们应该通过“诚意、修身、正心”等方式,对自己的个人修养进行提高;其次,希望人们本着“仁者爱人”的心态,通过爱的传递来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道家思想则是以二元论哲学说明了实现和谐的双方,本身就具有极大相异性。基于上述理念,在考察中国社会实现家庭和谐问题时,我们不难发现,夫妻双方通过以“自省”和“自修”为基础的不断磨合,来弥补双方的差异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行为。《喜》剧中,“灰太狼”对老婆的“忍气吞声”事实上是基于它对老婆的爱,这种爱让它们一直共同生活,并且有了爱情的结晶“小灰灰”;在一些关键时刻,它们能互相关怀,不离不弃。这种美好的结果很容易让受众体会到家庭和谐的重要意义。

2.时下的一些网络论坛上,出现了“要嫁就嫁灰太狼”的感言。强烈的家庭责任感是“灰太狼”卡通形象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喜》剧中“灰太狼”不辞辛劳地捉羊是它爱老婆、爱孩子,切实担负起家庭责任的象征。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责任感,在其形成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儒家经典《礼记•大学》里曾写道:“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由此可见,齐家在中国人看来既是对自身修行的一个检验,又是个人为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更大理想必经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家庭责任感对于家庭成员实现人生价值的意义格外重大。诗圣杜甫就曾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表达自己未能尽到做父亲的责任致使孩子夭折的愧疚之情:“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尽管杜甫家的悲剧更多的是由当时的社会黑暗造成的,但这样的诗句却清晰地反映出饱受儒学思想影响的中国人所特有的一种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对于今天那些秉承了中国传统家庭责任意识,并且已经结婚、生子的成年人而言,《喜》剧无疑是他们情感的触发器。一方面,这部动漫会让他们体会到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付出的无私关爱;另一方面,也为他们在担负家庭责任时,增添了勇气与毅力。

3.“灰太狼”与“红太狼”对彼此的不离不弃,是“太狼家庭”深受大众喜爱的又一原因,《喜》剧中,时常处于饥饿状态的“红太狼”虽然对老公抱怨不已,但从没离开过它;同时,常常受到老婆打压的“灰太狼”也从来不曾有离家出走、抛妻弃子的念头。“红太狼”与“灰太狼”被看做是忠于家庭的模范夫妻。中国人对“忠”的概念历来十分重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忠”的概念就已盛行。在“家国一体”的背景下,“忠”对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下的中国家庭意义重大。清代曾国藩就在《喻诸儿书》的家书中,将包括“忠”在内的“八德”作为家训,让子孙传习。孙中山在《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演讲中也谈到了:“讲到中国固有的道德,中国人至今不能忘记的,首是忠孝……这些旧道德,中国人至今还是常讲的[2]。”可以说,忠诚是家庭成员用于维系家庭的基本要求。《喜》剧中,往日对“灰太狼”蛮不讲理的“红太狼”一旦听到老公安全可能受到威胁,不仅要义无反顾地去救它,而且说出了“死也要死在一起”的话。可以说,它是当代中国人家庭“忠”意识的再现。

三、结 语

由此可见,《喜》剧突破了以往国产动漫对国外动漫照抄照搬的模式。在创作过程中,通过挖掘、运用具有深厚中国文化底蕴、并对现代中国人仍产生正面影响的文化元素,使作品具有比较突出的民族风格,满足了广大动漫受众的文化心理需求,具有广泛的欣赏价值。它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在动漫产品的创造与引进方面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于Z.家庭本位VS个人本位――婚姻家庭稳定的价值观因素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0).

动漫文化论文范文第14篇

通过对近年来的一系列关于动漫的文献进行分析,不少文献概念定义不够清晰,描述动漫的时候仅仅包含动画或者漫画,或者二者简单相加。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动漫范围广泛,是动画片、漫画及音像制品、形象的衍生产品、动漫设计加工行业、动漫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创意与文化内涵是关键所在,这是因为动漫是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得到迅速发展,必然受到知识经济的影响。创意与文化内涵作为动漫的重要属性,两者之间会不会有什么关联呢?这种关联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一、动漫创意与动漫文化内涵

动漫创意这一概念的兴起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并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主要通过人们的思考及其关联的创造型劳动产生出新的实体/虚拟的形式和内容。动漫中的创意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极其宽广,许多传统产业因为加入了富有创意的动漫成分,或者重新复苏或者全新崛起。“得益于高度发达的文明,创意的发展与城市复兴紧密相连、与城市的产业基础相关、受到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企业发展的推动。”

二、动漫创意与动漫文化内涵关联

动漫创意与动漫文化内涵具有紧密的关联:

(一)动漫创意不属于经济活动

其不会直接产生利润,必须依附一定的产品或服务才能完成价值的实现。知识经济时代,动漫创意逐渐从传统动漫行业中分离出来,这种分离一方面突破了传统动漫产业的束缚,有利于发挥想象和拓展创意空间;另一方面动漫创意不再为动漫制作行业服务专门服务,向动漫周边行业、企业渗透,在其附着的产品、服务中获得了附加值。

很明显,提供动漫创意产品和动漫创意服务,是知识经济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而且动漫产品、服务属于文化范畴,富有文化内涵,因此动漫创意属于文化产品要素,具有文化含义。

(二)动漫创意是一种符号

动漫将人类的“智慧和想象力”转化成实体/虚拟的产品,形成创意,再进行商业化,获得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虽然动物也具有实践的想象力和智慧,但只有人才发展了一种新的形式:符号化的想象力和智慧。在动漫产品中,创作者通过文化创意手法编码动漫形式的符号集合,动漫符号的生产和传播就在作者的编码和读者的解码中进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在面对相同的动漫符号的文化内涵时,会有不同的解读,解读的过程正是动漫打动观众的魅力所在。

(三)动漫创意具有文化内涵

其并不是产生于虚无之中,而是深受创作者的文化背景与创作目的的文化内涵影响,一个优秀的动漫创意取决于其文化内涵的明确表达、能否顺利被观众解读、能否代入其中进行虚拟感受的观众满足。文化内涵则是要通过动漫创意来表达清晰,在观看动漫的过程中,观众“承担了行动角色、主题角色、和角色投入、转换的场所,主要在于获得关系、失去关系、替换关系、(意识形态)价值关系。”

动漫创意与动漫文化内涵是动态关联。文化内涵是创意产生的前提,任何的创意都能归入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文化之中。以动画为例,网络上流行的Flas,就是源自于草根阶层运用极易上手的网页绘图软件进行创作,运用独特的方言配音、极简的线条和夸张的色彩搭配,创作的动画带有鲜明的草根文化印记。大家都追捧的好莱坞大片,把动漫特效运用到了极致,运用最先进的电脑3D技术和极度写实的人物和场景,细腻的画面色彩,通过大场景、大投入、高回报的运作方式出产了《泰坦尼克号》《指环王》等大片,将美国人意识与潜意识中所能接受的思维定势、价值取向,巧妙地融入富有娱乐性的动漫表现形式中,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欲望的满足,表现出美式价值观及功利主义文化。

三、动漫创意与动漫文化内涵关联对现状的启示

1.动漫创意拓展动漫文化内涵。“动漫能推动民族文化的‘走出去’战略、推动民族文化品牌的形成、提升对外宣传的效果。”动漫创意发展过程就是表现不同文化的过程。动漫因为创意的丰富多彩和富有文化内涵,能够悄然的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因此动漫超越了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方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传播的主流传播方式。动漫创意的产生就将文化代码集成到其中,提高创意的文化内涵使之更加打动观众,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文化“代码”,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动漫产品。2.动漫文化内涵推动动漫创意。提高动漫创意需要改变社会文化中三种不利观念:动漫属于小儿科、动漫属于美术、动漫属于青少年。动漫的文化内涵一旦被更多社会层次的观众所接受,就能够从整体社会文化上面改变对动漫发展的制约,动漫创意包含的文化因素更加多元,可以拓展创作人员的思维方式和途径,最终提高动漫创意水平。

动漫文化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民族动漫;武强年画;视觉传播

在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中,包括水墨、木偶、皮影等,经过动画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已经开发出了相对应的动画形式和一系列优秀的动画作品,可是对应木版年画则一直是个空缺。中国木版年画特点鲜明,很多特质也很适合作为动画的形式进行表现。就武强年画来说,其题材、内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艺术特征,它显现出的文化特质为现代动漫设计创作提供了颇多可能性。

1、文化优势特质

(1)历史优势:武强年画历史悠久,相传始于宋末元初,明初已具规模,清代康熙、嘉庆年间达到鼎盛。那时人烟稠密的武强南关,年画作坊就有千余家,外地的批发画庄有180余处,年总产销量达一亿对开张,“南桃(苏州桃花坞)北柳(天津杨柳青)论画庄,农家年画数武强??”,它曾经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年画集散地之一。现今武强年画作为河北省的名牌产品,远销美国、法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国,被誉为“东方圣经的图解”。在这样强大的文化背景下,如果武强年画风格的系列动画片横空出世,必定能够引起受众的广泛关注。

(2)题材优势:武强年画题材极为丰富,大体分为四类,包括神仙佛像、戏曲故事、时事政治和喜庆吉祥题材。武强年画以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化为滋养,汲取并蕴涵着浓厚的民族文化精粹,尊崇并持守着传承五千年的伦理道德观念;神话传说、市井风情、花鸟草虫、云水山石等无不纳入武强年画的表现范围。如此丰富、深厚的创作题材对于民族动漫创作无疑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势必给动画创意带来丰富的灵感。

(3)风格优势:武强年画这种民间艺术形式,有着强烈的燕赵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呈现一种朴拙之美;它拥有特定的图像样式,具备成为特定视觉符号的风格特质。选取武强年画当中具备明显辨识特征的形象作为原型,经过动画意象的视觉形象处理,通过夸张、变形的视觉审美张力的表现,创造出一系列即保留武强年画民间传统艺术特色,又具有强烈视觉和现代审美意味的动画形象;借助河北丰富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作为脚本,将武强年画的绘画风格配合动画的特点来制作系列武强年画风格的动画片,其风格个性的优势十分抢眼,在文化传播以及动画片推广方面也具备很大的优势。

2、年画与动画相似性特质

(1)艺术功能的相似:动画是不受题材、表现手法的限制,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挥洒自如的艺术表现形式。当前动画具有歌颂、教育、娱乐等多种功能。纵观武强年画的发展历史,其功能也是从最初的祈福、装饰,发展到具有歌颂、教育、娱乐等多种功能,尤其是后来出现的那些具有时事内容和知识性的年画,更是具备动画的视觉功能特征。

动画的传播与教育功能,是指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与幽默诙谐的语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及各种信息,使观者在观赏作品的过程中,思想感情得到净化,道德行为得到规范,从而达到教育目的。民间年画也具有这两种功能特征。

(2)表现手法的相似:动画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有夸张法、象征法、比拟法、用典法、比喻法、含蓄法、矛盾法、对比法、巧合法、相似法、写实法等等,一部动画作品可以同时兼用几种表现手法。而民间年画的创作同样有与此相似的多种表现手法。

(3)造型特征的相似:民间年画的造型大多概括夸张,这是民间艺术家为了更集中、更突出地揭示表现对象的外貌和内在特征,为表意服务,采用的夸张造型方法,因此,其作品显出神满力足、灵气活现的艺术韵味和张力。左汉中先生在《中国民间美术造型》一书中写道“民间艺术家的创作,专注于内心意绪情感的率真表达,他们塑造形象时,往往不是视觉印象的直接复制式模拟,而是根据自己的心臆和目的,对印象本身进行改造或修饰、规范的结果”,民间艺术家的这种创作心态与动画设计者创作时的心境是多么的相似。

总之,从以上对动画与民间年画二者的艺术功能、表现手法、造型特征等方面进行初步比较来看,我们可以窥见民间年画与动画艺术在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

3、本土化性格特质

(1)视觉特征:武强年画的表现形式多样,作为视觉元素传达给人强烈的艺术品质特性,明快的视觉表现效果是由武强年画的艺术风格所决定的,其饱满的构图、丰富的色彩、亮丽的色调、夸张的造型、简练的概括以及人物塑造上对解剖比例的突破,成就了其意象审美,同时也使视觉表现元素呈现鲜明的艺术化特征。

(2)情感表达:武强年画做为依附于民间习俗存在的艺术形态,自然隐喻着民间百姓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追求;它以世俗认同的吉祥物为代表,借谐音、寓意、象征等艺术手法装饰作品,表达出民众祈福求祥的美好愿望;图像对生活的依附使得武强年画在民众心中产生一种情感心理认同,成为隐喻吉祥、喜庆、美好、团圆的情感符号。动漫做为一种新兴产业,如何创造富有民族认同感的动漫原型并进一步带动衍生产品的品牌价值,成为动漫产业决策者和从业者必须面对的问题,而武强民间年画的文化特质为这种努力提供的可能性是不言而喻的。

4、创造富有中国气派的木板年画动画新形象

在当前全社会都在一味盲目模仿日本、韩国、迪斯尼等商业动画的情况下,学习、借鉴和研究中国民间年画造型与观念,并将其应用于中国动画造型的创作之中,使中国青少年从动画学习、创作和欣赏中体悟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精神和形式美,逐渐建立起中国民族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动画艺术创作体系。

透过木板年画艺术的历史脉络,我们可以看出,民间年画造型艺术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下不断更新拓展,而其后的内涵与精神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所在。因此,要是年画传统造型艺术在现代动画造型当中得以延伸发展,创造新的原创动画形式,我们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达其“意”,从而传其”神”。

(1)取其“形”:取其“形”自然不是简单的照抄照搬,而是对传统造型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民间艺术造型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提炼与运用,使其富有时代特色。同时把握传统造型的思维方式、造型方法和表现形式与现代动画造型设计中的思想内容、造型样式、运动节奏等的视觉关系,才能表达当代动画造型的设计理念,同时体现出动画设计的民族性和设计者的个性特征。在动画造型设计对民间美术造型的延伸与借鉴方面,已经不乏优秀的例子,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渔童》、《抬驴》等。

(2)达其“意”:中国民间传统木板年画的创造思维是人们学习与借鉴的关键,不论古人还是现代人对美好事物都一样地心存向往。民间传统造型艺术所蕴含的吉祥观念同样适用于传达现代人的审美意念。在这一点上,“福娃”动画片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3)传其“神”:中国艺术历来讲求“传神”,用在动画创作上,可以说是一种新的民族形式的创造,它需要我们摆脱传统的表象,进入深层的精神领域去探寻,我们只有在深入领悟传统的艺术精神、充分认识来自现代西方的各种艺术思潮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才能创造出符合新时代的民族形式,才能找到真正属于我们本民族的同时又能够为国际所认同的形象设计。在这一点上,中国北京奥运宜传片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整个影片造型一方面对传统造型进行借鉴并合理运用,另一方面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和思想观念,以中国特有的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手法,价到好处地传达出“民族性”和“世界性”两个意象,不仅体现了中国民族特有的风采,同时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同。

因此,我们应当看到,虽然高度科技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对于传统造型艺术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同时也给其带来了新的发展的契机。因为,新的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导入为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观念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维度,而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也为我们传统木板年画艺术的在现代动漫产业中的再创造、再应用提供了更多样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