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职工养老保险论文范文

职工养老保险论文范文

职工养老保险论文

职工养老保险论文范文第1篇

(一)指标选择与说明

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与离退休人员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之比来衡量。从理论上来讲,在现收现付制下,影响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制度与政策因素,具体包括在职职工年人均缴费额和职退比;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对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

(1)制度及政策因素。

从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情况来看,各省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计发方式不尽相同,但主要依据劳动者的缴费年限和缴费水平来确定。为了分析的方便,假定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全部用于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即不考虑养老保险基金的累积余额,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现收现付制。设养老保险金的待遇水平(离退休人员年人均领取到的养老金)为IPB,离退休人数为n,参加养老保险人员人均缴费额为WPP,在职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N,则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为WPP×N,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为IPB×n,由于养老保险实行现收现付制,所以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等于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即IPB×n=WPP×N,通过简单的变换,可得:IPB=WPP×nN(1)由(1)式可知,在现收现付制下,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与在职职工年人均缴费额WPP、职退比WRR(nN)成正比。

(2)经济发展水平。

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本文用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来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越高,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理论上就应该有更多的资金可用于养老保险,因此,人均GDP对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影响应为正。其次,人均财政收入水平越高,说明政府可支配的公共服务资金越多,用于养老保险支出的资金也相应增加,故人均财政收入对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有正的影响。

(3)消费水平。

养老保险是政府或社会通过一种制度设计,使劳动者在年轻时缴纳一定的费用,在年老时可领取一定水平的养老保险金。本文用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来反应消费水平,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越多,说明该地区的消费水平越高,为了维持养老保险金的购买力水平,养老保险待遇应相应提高,所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对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影响应为正。

(4)城市化水平。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率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企业职工,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在职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从而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总收入,对我国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有正的影响。与此同时,由农村人口转为企业职工的这一批人,劳动报酬通常低于社会的平均工资,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也相应较低,长期可能导致人均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降低。所以,城市化率对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影响不确定。

(二)模型设定

为了检验在职职工年人均养老保险缴费额、职退比、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城市化率对我国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影响。

(三)数据来源及主要变量描述性分析

本文选取我国2001-2012年31个省份的有关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原始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数据资料库、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以及《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

二、实证分析

(一)模型的检验与说明

对于(2)式中参数的估计,如果就计量方法而言,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如混合最小二乘法(POLS)、随机效应(REM)和固定效应(FEM)。这些方法的基本假设和适用的范围各不相同,混合最小二乘法假设数据之间既不存在时间效应,也不存在个体效应,通常用于对短面板数据的处理。固定效应(FEM)模型的初衷是为了检验那些随时间而变化的解释变量对于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所以应剔除那些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解释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随机效应假设个体的误差与被解释变量是不相关的。

(二)模型的参数估计及讨论

将相关数据代入(2)式中,在STATA12.0下,用FGLS方法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估计结果见表3。为了与FGLS估计结果进行对比,将POLS与FEM估计结果也放入了表3中,本文接下来重点对FGLS的估计结果进行分析。

(1)制度及政策因素。

就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及政策而言,在职职工年人均缴纳养老保险费额对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影响为正,且在1%水平下显著。在职职工年人均缴纳养老保险费额对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弹性系数为0.5694,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职职工年人均缴纳养老保险费额每提高1%,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将提高0.5694%。这一发现与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待遇计发政策基本一致,我国201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规定,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根据个人的缴费额、缴费年限、个人账户金额等因素来确定。参加养老保险的个人多缴多得,体现了保险的激励原则。从职退比来看,职退比对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职退比对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弹性系数为0.4632,即职退比每提高1%,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相应提高0.4632%。这与目前我国选择的现收现付式养老保险财务模式紧密相关,在现收现付制下,在职职工与离退休人员的比例越高,养老保险金待遇水平相应也应越高。这一发现与我国目前的人口结构和养老保险制度模式是一致的。

(2)经济发展水平。

人均GDP对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影响为正,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人均GDP对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弹性系数较小,仅为0.1349,即人均GDP每提高1%,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相应提高0.1349%。这与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模式和养老保险缴费机制相符,在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模式中,劳动者通过资本获得的收益往往大于劳动获得的收益,而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为劳动工资,并不包括资本收益。所以,人均GDP对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影响虽为正,但弹性系数并不大。人均财政收入对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弹性系数为0.0812,且在1%水平下显著,即人均财政收入每提高1%,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相应提高0.0812%。养老保险资金的来源除企业和个人缴费外,财政往往要进行适当的补贴,当一个地区人均财政收入较高时,对养老保险资金的补贴也较多,从而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3)消费水平。

在消费水平方面,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对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影响为正,且弹性系数为0.0789,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我国201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八条规定,应根据物价上涨情况和居民的消费水平,适时调整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从研究结果来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对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影响既小也不显著,这说明我国各省调整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

(4)城市化水平。

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化率对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影响为负,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城市化率对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弹性系数为-0.3459,即城市化率每提高1%,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将降低0.3459%。其原因可能是随着我国城市化率的提高,以前未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村人口大量转化为城市企业职工,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在职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提高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整体规模,但由于从农村转化为企业职工的这一批人,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且缺乏专业的职业技能,导致劳动报酬通常低于本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也相应较低,从而在养老保险缴费阶段拉低了人均养老保险的缴费水平,在养老保险基金支出阶段拉低了人均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即降低了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在综合考虑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及政策、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的基础上,以我国2001-2012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对影响我国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①在职职工年人均缴费额、职退比、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对我国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城市化率对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在职职工年人均缴费额和职退比是影响我国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最主要因素。②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对我国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影响仅为0.0789,且在统计上不显著,这说明我国各省在调整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时,对居民的消费水平欠缺综合考虑。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科学确定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是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过高的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不但增加了在职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用的负担,同时引起一部分劳动者工作积极性的下降,还可能导致企业竞争力的削弱,从而损害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社会福利;而过低的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又不能为劳动者解除养老后顾之忧。从我国的实践来看,各省制定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依据和方法各不相同,且缺乏科学的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部分省份在确定待遇水平时主观性较大,没有一个客观的养老保险待遇确定标准。因此,在制定和调整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时,应综合考虑劳动者的缴费工资水平、缴费年限、职退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当地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城市化率、城镇人口预期寿命、财政负担等因素,并注重养老保险的公平性与激励性,确保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科学合理。

(2)降低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分离遗留养老费用。

我国养老保险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和个人缴费,政府负责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我国各省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并不完全相同,大部分省份为企业缴纳职工工资收入的20%,个人缴纳工资收入的8%。总的来看,我国各省养老保险缴费比例较高,而人均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与社会平均工资的替代率较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把大部分社会统筹资金消耗在了遗留养老费用上,并希望通过提高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来填补这一缺口。遗留养老费用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所付出成本的一部分,这部分成本不应由一代人来负担,而应由获得改革好处的几代人共同承担。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应分离出遗留养老费用,把遗留养老费用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并由国家的财政收入逐年填补这一缺口;并通过降低养老保险缴费,激励劳动者积极参与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适当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以保证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运行。

(3)推进各省之间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

职工养老保险论文范文第2篇

风险是人类社会始终面临的一大现实问题。卢曼认为,所谓风险是指“损失或伤害的可能性”,具有不确定性和潜在危害性两个基本特征,当不确定性因素持续恶化,潜在危害性转变为现实危害性时,潜在风险问题就会转化为现实问题。风险也是当前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风险问题已经对养老保险制度衍化路径、目标理念以及发展过程等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依据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风险问题产生根源的不同,本文将其分为经济性风险因素和社会性风险因素两类。经济性风险因素主要是指那些因外部经济环境条件变化而可能对制度产生损伤的因素,包括财政收支失衡风险因素、运营管理风险因素及劳动力市场风险因素等。社会性风险因素主要是指那些由于社会文化条件变化而可能导致社会冲突及社会损伤状况产生的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风险因素、社会阶层分化风险因素、社会流动风险因素及社会转型风险因素等方面的内容。本文对经济性风险因素的分析重点在于“财”或“物”等因素,而对社会性风险的分析则主要是那些与制度实施密切相关的“利益人”,尤其是在制度实施过程中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群体,如农民工群体等。由于风险问题具有滞后性、间接性及隐蔽性等特征,风险后果常常可以预测,因此如能及时对影响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甄别并加以防范,就会对现有制度的筹资模式、养老资源配置结构、养老保险机制形成以及公众参与意愿等产生推动作用,进而提升制度的整体实施效果。

(一)经济性风险因素

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风险因素。现有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保险制度衍化而来的,最初针对的目标群体主要是国有企业及集体企业中具有正式职业身份的人群,实行企业单方缴费制,按照现收现付制模式对账户资金进行运营。但是近年来,随着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以及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等非正式职业群体的不断加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养老金水平差距较大以及养老保险历史债务不明确等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养老保险财务风险不断加大。根据蒋云赟等学者的预测,如果维持现行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缴费标准不变的话,该体系将很快无法实现代际收支平衡。制度管理与运营风险因素。由于目前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尚未完全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与运营权主要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这种属地化的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模式已经导致管理体制不顺畅,制度运营效率低下,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比较单一,投资回报率整体偏低。2013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的基金资产总额高达12415.64亿元,但基金权益投资收益率仅有5.54%,养老金投资主要流向银行存款、债券、信托投资等相对比较保守的领域,导致资金增值保值能力普遍偏低。此外,在属地化管理模式下,养老保险制度转移接续不顺畅、制度标准分割以及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程度低等问题十分突出,使得参保人对养老保险各项服务指标的满意度与总体的满意度水平都很低。如果按照世界银行建立的养老保险制度评价体系来衡量的话,在制度覆盖广泛性、可负担性、充足性和公平性等多个方面,现行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评价标准。

(二)社会性风险因素

人口老龄化风险因素。按照联合国确立的人口老龄化社会标准,中国早在2000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2013年中国老龄人口已经突破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规模将达到2.48亿,人口老龄化水平将升至17.17%;2050年时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4亿,人口老龄化水平至少将达到30%。人口老龄化水平风险因素对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是十分深刻而久远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较高的老龄化水平将使现有代际间养老资源交换平衡关系发生断裂。维持代际间养老资源交换平衡关系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保持代际间人口比例的协调性。但是在人口老龄化水平持续上升的情形下,代际间人口比例关系正在被打破。2005年中国城镇老年人口赡养率为26.2%,2013年已经上升至33.19%,黑龙江等省份甚至已经高达63.24%,远远超出国际通行的25%赡养代际平衡临界点。如果继续维持当前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与缴费比例不变的话,当代人的缴费负担势必会被极大地增加。第二,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状况将进一步加剧。根据马骏等学者的测算,在人口老龄化水平持续提高的背景下,2030年中国养老金缺口将达到68.2万亿元,占当年GDP的38.7%。第三,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将持续下降。如果保持当前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增长率水平基本不变的话,人口老龄化水平的上升将会使领取养老金的人数急剧膨胀,导致养老金支出规模不断加大,养老金替代率水平持续下降。社会阶层分化风险因素。自1980年代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社会阶层分化状况越来越严重。仇立平将中国现有社会阶层划分为劳动阶级(即工人和农民)、资本所有者阶级、专业技术人员阶级及管理者阶级。社会阶层分化加剧了各个阶层在养老资源占有方面的不均衡状况,进而使各个阶层在享受养老保障待遇方面的差别更加显著,导致制度的不公平性更加突出。总体上讲,当前中国公务员和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享受着比较高的养老保险待遇,退休后可以获得大约相当于原工资水平80~90%左右的退休金,足以维持比较体面的生活。而企业职工退休后仅能获得相当于原工资水平50~70%左右的退休金。由于企业职工的工资基数本来就比较低,因此他们领取的退休金数额也比较低,对很多退休职工来说仅能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很难满足较高层次的生活需求,这种状况将对职工参加养老保险制度的积极性产生比较负面的影响。社会流动风险因素。社会流动是指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群体及不同职业人群之间的转化。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的最显著特征是农业从业者向城市从业者身份的转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字,中国在1982年到2000年的18年间,有大约2.0657亿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到城市。2008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亿,2012年末已经超过2.6亿,但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仅有4543万。农民工阶层的养老保险问题也因此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将农民工等群体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已经成为解决他们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缴费标准较高、缴费期限长等问题,与农民工等非正式职业群体的实际收入状况尚有一定差距,导致大量农民工群体仍然被排除在制度之外,成为游离于正式制度之外的弱势社会群体。社会结构转型风险因素。社会结构是指某个地区或国家的社会成员在资源占有、组织方式及关系格局等方面的基本状况。社会结构转型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社会领域变革的重要内容,包括生产组织形式、社会心态、社会意识形态、人们的价值观念及行为等多个方面。陆学艺等指出,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化,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化,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化。受家庭结构小型化及少子女化等因素的影响,传统家庭养老方式已经趋于瓦解。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平均家庭人口规模仅有3.10人,比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少了0.34人,而当年离开户籍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已经达到了2.6139亿。家庭规模的缩小和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已经对传统家庭养老方式产生了比较负面的影响。社会化养老保险取代家庭养老已经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状况下,如何为失去家庭养老保障的人群提供社会化养老保障已经成为当前制度所必须面对的重要风险问题。

二、风险成因分析

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风险因素产生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制度随着外部社会经济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利益相关者群体相互博弈的过程。本文对养老保险制度风险问题根源的分析,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宏观层面以社会文化环境分析为主,微观层面主要以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为主。在制度实施过程中,至少存在着参保职工、企业经营者、政府管理者、社区组织、医院及媒体等多个利益相关者群体。依据不同群体与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直接利益相关者群体和间接利益相关者群体两类。其中,直接利益相关者群体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和参保职工等社会群体,间接利益相关者群体主要包括社区组织、与制度实施产生间接关系的群体。本文在微观层面的分析中主要选择与制度实施利益关系最为密切、影响范围及程度最为深刻的政府、企业和参保者等群体进行分析,以此来探讨养老保险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养老保险制度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协调性

社会文化环境是影响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诺斯指出,任何制度的产生及发展都与社会文化观念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制度赖以存在的基本条件,能够通过影响人们的内在认知体系及社会认知氛围而对制度的形成产生推动或制约作用,制度规则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人们适应文化传统进而形成行为规范的过程。当养老保险制度与所处的环境相匹配并且能够与利益相关者群体形成良好互动关系时,制度就能够发挥最大效用。相反,当制度与社会文化环境不相适应时,制度的有效性就会受到影响。长期以来,以地缘和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家庭养老模式一直是中国国民解决养老问题的主要途径。这一模式与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结构大体上是相匹配的,“忠”、“孝”等伦理观念的存在是传统家庭养老模式能够延续的重要文化基础,老年一代对家庭财产分配和处置权的控制是其社会条件,代际间人口比例的基本协调是重要的人口条件。然而,在当前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的情形下,制度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兼容性日渐突出,导致制度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各种风险问题也不断出现。

(二)政府责任的缺位

由于存在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和个人短视等外部性问题,政府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干预显得极为必要。从政治角度来看,政府通过构建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缩小社会各阶层间的收入差距,缓解社会矛盾,进而维护政权的稳定。从社会角度来讲,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政府维护社会和谐的局面,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从经济角度来看,政府通过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控制能够有效地干预资本市场,调节资本市场规模,进而保持并促进经济的发展。政府在养老保险制度中经济方面的责任主要包括财政支付责任和运营管理责任两方面。在财政责任方面,政府不仅要承担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责任,而且还要承担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兜底责任。由于政府未能及时承担养老保险制度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转型的巨大成本和个人账户债务问题,导致养老金缺口越来越大。根据《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报告》的预测,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已经高达18.3万亿元。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补贴,从2010年的1954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2526亿元,但是与当前巨大的养老金缺口相比,仍微不足道。在基金运营管理方面,由于政府未能及时制定有效的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管理运营规则,导致由各个地方政府所掌握的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效率整体偏低。在中央政府层面,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是中国养老保险基金的主要管理及运营机构,负责对庞大的养老保险基金资产进行投资运作和托管。由于投资渠道比较单一,投资方式相对简单,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整体上偏低,政府需要不断优化投资结构与比例,以此来提高整体投资回报水平。

(三)企业的“理性”决策

企业是制度执行的目标对象之一,也是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方及接受方,制度的实施只有在得到企业配合的前提下,才能得以顺利进行。企业参加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其长远发展。首先,企业通过参加养老保险制度,既履行了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树立了良好的外部形象,有利于增加社会声誉度,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其次,企业通过构建职工退休养老保障机制,有助于提高退休职工的生活质量,满足职工的多层次需求,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稳定感和安全感,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从而产生强大的工作动力,提高生产效率。然而,在制度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类型企业的经营状况、利润水平以及职工工资水平差距比较大,基于理性人“利益最大化”的考量,不同企业往往会选择不同的策略来参与制度。对于那些经济效益较好、养老负担较轻的企业,尤其是垄断型国有企业来说,往往会按照养老保险缴费的最高标准,即按照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300%缴费。而对于那些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雇佣较多青壮年劳动力、经济效益较差、养老负担较重的加工制造类中小私营企业来说,因过高的缴费会增加企业运营成本,他们往往会选择按照最低标准,即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60%进行缴费,甚至还会采取少报瞒报职工人数、减少缴费工资基数等方法来降低企业成本,这就使得养老保险制度风险互济功能被极大地降低,制度公平性目标受到很大影响。

(四)参保者的逆向选择

企业职工是养老保险制度最直接的参与者,他们持续的缴费责任是制度得以延续的基本条件。从长远来看,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有利于以大数法则形式解决职工个体退出劳动力市场后的养老风险,保障参保者的老年生活质量。但从短期来看,由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可能会对其当前利益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逆向选择问题的产生。中国目前确立的企业职工缴费标准为本人基本工资的8%,如果加上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其他社会保险缴费项目,职工个人社会保障综合缴费水平将超过其基本工资的16%,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当前工资收入水平。对于那些工资基数比较低、自我保障能力较弱的职工来说,当收入水平的降低影响到当前生活质量时,他们往往会通过逃费、减少缴费,或者选择最低缴费标准等方式来规避制度。而那些工资收入比较高、自我保障能力比较强的职工则倾向于选择最高缴费标准来缴纳养老保险费。养老保险制度的本质是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养老能力,这一逆向选择会导致养老资源分配不公,削弱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能力,降低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加大社会整体的养老风险。

三、风险防范措施及政策建议

总体来讲,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项以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为目标的基本社会制度,较好地反映了权利与义务相对等的目标理念,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企业职工生存权和发展权的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群体间形成了比较良性的互动关系,能够为企业退休职工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强化对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风险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目的论视角来看,通过全面、系统地对影响制度运行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与判断,有助于政府及时了解制度实施对利益相关者群体如个人、家庭、企业以及社区等所产生的影响,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提高政治决策的民主程度。从冲突论视角来讲,由于风险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功能,通过对养老保险制度风险问题的分析,能够帮助政策制定者及时发现并识别制度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而强化并巩固其正功能,减弱或消除其负功能。就目前而言,政府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来提高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抗风险能力。

1.强化养老保险资源分配的均等性。

政府要持续扩大制度覆盖范围,维护所有利益相关者群体平等参与制度的机会;要不断地缩小不同职业群体、不同类型企业职工在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方面的差距。同时,还要顺应社会转型及社会阶层分化的新形势,适当调整参保条件和缴费标准,将农民工等新的社会群体纳入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范围,保障其平等地享有养老资源的权利。

2.尽早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风险,许多发达国家都为企业职工建立了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例如,英国为企业职工建立起由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以及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等构成的“三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日本建立了“国民年金”与“共济年金”相结合的双层养老保障机制。我们应不断完善现有“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出台相应的法律规范和税收优惠政策,以推动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3.强化政府财政和监管责任。

各级政府应持续不断地增加对养老保险制度的资金投入,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同时,政府应充分拓展养老保险筹资渠道,积极发挥慈善事业、事业等方面的筹资功能,拓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领域,以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并且要大力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领域。

4.加快养老保险法律规范建设。

要在引导人们的养老行为从伦理道德等非制度性规范向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规范转变的同时,高度重视传统家庭养老等非正式养老方式的功能与作用。加紧颁布《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等法规,从法律层面确立老年人在家庭与社会中的合法地位,切实维护他们的养老权益。

5.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

职工养老保险论文范文第3篇

(一)本地农村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因无法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产生不满。虽然农村户籍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但对他们而言,以缴费能力和享受养老待遇来看,很多人还是希望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与城镇灵活就业人员一样享受较高的养老待遇,但目前因户籍障碍无法实现,引起此类人员不满。

(二)女职工退休年龄不同导致缴纳养老保险费终止时间不同而引发矛盾。《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1条规定:“劳动者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企业在对女职工退休年龄认定上,也是按照城镇户口50周岁,农村户口55周岁。到龄时无论其能否享受养老金,一律终止合同。这样就导致同一家企业,同样岗位从事同样工作的女职工在缴交养老保险费上的不同。一是达到50周岁的城镇女职工,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大多希望与农村女职工一样,由企业为其继续缴费。二是达到50周岁的农村女职工,缴费满十五年以上的,则希望与城镇女职工一样可以办理退休。因女职工退休年龄的不同,不仅影响养老保险缴费及待遇问题,还牵涉到工伤保险参保与停保,一些企业,特别是商贸服务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多次到社保经办机构反映其不合理性。

(三)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户籍高龄职工无法申领老年生活保障金,损害了他们的权益。申报老年生活保障金时,有些70周岁以上的农村户籍高龄职工,个人提出申请并提交了相关档案材料。他们曾在国有企业、县级以上城镇集体企业或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后因机构精简等各种原因回乡。原以为闽人社文[2013]139号文件可解决他们老年生活保障问题,却因农村户籍身份而无法通过社保经办机构初审上报。他们年轻时也与同单位的城镇职工一样做出了贡献,却在年老时无法享受同等待遇。

(四)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农村户籍职工只能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影响了其养老待遇。当前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农村职工,如果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不足十五年的,按照《关于印发〈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的通知》规定,陈国印张文利“参保人员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全部储存额并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参加城镇职工养老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虽然衔接办法改变了以往一次性办理退保的做法,但并没有从根本上使农村职工享受到更好的待遇。1.两种制度形成的个人账户储存额不同,使得办理转移的农村职工养老待遇受损。农村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从2006年开始,只是其个人缴费部分的本息。农村职工如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其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了个人缴费部分本息外,还有政府每年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以及可能获得的集体补助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等。2.农村户籍职工无法延续缴费,影响养老金待遇水平。在实际工作中,有些达到退休年龄的农村职工已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并缴费多年但不足十五年,想办理补缴不符合政策,想延长缴费满十五年后办退休,却又因户籍问题不能延续缴费,职工个人往往感觉很委屈又很无奈。目前对这类人员只能转入城乡养老保险衔接的办法,其实对职工养老金影响很大。

二、进一步完善与户籍改革相适应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几点建议

(一)允许本地农村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据报道,辽宁省大连市于2013年实行户籍改革,取消农村户籍,统一为居民户口,原“农村户籍”人员也可以按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四川省也对年满16周岁以上的灵活就业者,无论是城镇户口还是农村户口,均可自愿申请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因此,建议我省修订现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政策。允许本地农村户籍就业人员,可与本地城镇灵活就业人员一样,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和意愿,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二)统一企业女职工退休年龄,女职工退休年龄不因户籍不同而区别对待。女职工退休年龄的不同,一方面影响养老保险缴费及待遇水平。另一方面,农村户籍的女职工,往往因家庭经济等因素,身体状况不如同龄城镇女职工;受教育程度方面,农村女职工也大多处于劣势。而城镇女职工50周岁退出劳动岗位,农村女职工55周岁退休,显失合理与公平。因此,在法定退休年龄尚未改变的情况下,建议企业女职工退休年龄统一,即均按50周岁办理退休,不再区别其是城镇户籍抑或农村户籍。

(三)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户籍高龄职工可按规定申领老年生活保障金。为妥善解决福建省未参保高龄职工老年生活保障问题,建议对符合政策规定的70周岁以上高龄职工,不再区分户籍身份,使符合条件的农村户籍未参保高龄职工同样享受老年生活保障金,让此项民生工程惠及更多的高龄职工。

(四)参照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对转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除转移其个人账户储存额外,还包括统筹基金部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的通知》解决了长期以来参保人员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内跨省转移接续的障碍,对广大劳动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福音。同样,农村户籍务工人员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企业为农村职工缴纳养老保险,是法定义务且是职工本人应获得的权益。农村职工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缴费不足15年,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其在企业参保时,未获得政府补贴及集体补助或其他资助。因此,建议参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不仅转移其个人账户储存额,而且转移统筹基金12%部分,将统筹基金转移额也并入其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此办法可弥补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农村职工养老待遇损失,有助于改变因不公平的制度安排,而导致企业不愿为农村职工投保,农村职工也不愿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现象,调动企业和农村职工参保的积极性。

职工养老保险论文范文第4篇

商业保险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共性是:它们都是为了化解可能出现的风险而存在的一种方式,都是社会保障的一种形式。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团结,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商业保险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区别在于,商业保险完全是建立在投保人与保险人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的,并且保险资金完全是由投保人个人支付。然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是基本养老保险中的一种,是国家作为责任人强制性要求企业员工订立的相关保险合同,并且保险资金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承担。

2商业保险的作用和意义

2.1化解社会养老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企业退休人数迅速扩大,国家和企业在养老保险基金财政上的支出迅速上升,同时,社会相关医疗服务设施跟进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我国的财政负担。如何有效地统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为职工养老资金不断“造血”,已经成为了国家、企业和个人面临的重要问题。商业保险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双方资源平等的前提下,商业保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钱生钱”,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养老资金的“造血”问题,有助于化解我国社会养老问题,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根据调查,截至2011年底,我国保险业总投资达6.01万亿,全行业投资收益率达3.6%,仅比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高出0.1个百分点。到2013-02,保险行业的投资达到了7.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9.56%.商业保险充分发挥了“钱生钱”的优势,科学地利用了人员、营业网点和精算效率等。保险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2.2推动保险公司发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越来越完善,商业保险也在迅速发展。调查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商业保险深度为3.7%,保险密度为165美元,与世界很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国商业保险参与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中的时间比较晚,并且发展规模和效率都处于初期阶段。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保险市场也在逐步完善,而商业保险参与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中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人作为社会中最基本的元素和最活跃的因素,养老已经成为了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保险个性化的养老产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可以为不同的人员提供相应的养老服务,从而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一直是企业吸引优秀员工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国家对于个人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手段。将商业保险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结合起来,可以为商业保险公司筹措资金,使其不断发展壮大,进而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2.3有助于保障晚年生活,提高幸福指数

以前是养儿防老,现在是投资防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观念都在改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加关注整个周期内的生命财富分配,尤其是晚年没有了劳动能力之后的生活保障。因此,养老保险成为了每个企业员工所看重的福利之一。商业保险可以为投保人提供更加个性化、优质化的服务,所以,在当今社会,商业保险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将商业保险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结合起来,有助于实现商业保险与养老保险的良性互动,有助于保证个人的晚年生活,不断提高我国企业职工晚年生活的质量。

3结束语

职工养老保险论文范文第5篇

1调查的基本情况

经调查发现,全市断保人数占参保人员总数的14.2%,其中国有、集体企业断保人员45698人,股份合作制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断保人员13756人,私营企业断保人员1285人,港、澳、台投资、外商投资和其他企业断保人员2189人。按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分,全市62928名断保人员中,正常经营企业9978人,半停产企业8261人,停产企业17486人,濒临破产企业29216人,破产企业24287人。综合各方面因素,职工断保具备以下五个特点:一是断保人数占市参保总人数的比例较高。菏泽市截至到12月底,该市现有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为473363人,而断保人数能够占据14.2%,这样大的数量,其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二是国有、集体企业累计断保人数占断保总人数的比例高达72.6%。因为国有企业改组改制、资产重组或破产等原因导致的遗留问题,使一部分职工或买断身份,或失业,部分参保职工流失,中断缴费。三是具有城镇户口的断保人数超过了断保总人数的半数以上。这样也能够符合此前尤其是1999年开始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之前多数进城务工农民没有参保的实际。四是从缴费年限与年龄结构相结合来看,该市中断缴费人员的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下、缴费年限未满5年、中断年限未满5年的人员范围内,这就集中体现出“缴费年限短期化,缴费人员年轻化”的特点。五是中断缴费群体的规模也呈上升趋势。参保职工的断保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加深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给付的压力,也将直接损害断保人员的切身利益。现行的养老保险政策是“多缴费、多得养老金”,一旦中断缴费,会直接影响将来养老金的待遇,中断的时间越长养老金待遇越低。

2断保原因分析

大量人员中断缴费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累计的结果。一是经济层面的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企业改组改制、以及资产重组或者破产等一系列原因,使一部分职工买断身份,或失业,或部分参保职工流失,这部分职工因为没有收入来源而中断缴费。二是思想认识上存在的偏差。根据调查不难看出,在中断缴费人群中,相当一部分企业或者参保人员自身对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和养老保险的政策等没有足够的认知,这就导致中断缴费的现象频频出现,甚至不少失业人员片面地认为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就可不再缴费。一些年轻参保人员只顾眼前利益,认为自己还年轻,养老是遥远的将来,对参加养老保险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三是制度政策层面存在的问题。在缴费基数方面,职工参保缴费的基数主要是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的60%和300%分别进行保底封顶。由于近些年,社会成员在收入差距上的不断拉大,就导致中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很可能达不到养老保险基数的保底线。而在缴费比例方面,用人单位缴纳19%,个人缴纳8%。个体灵活人员缴纳比例则为20%,费率水平过高。四是管理方面的原因。社保经办机构征缴力量薄弱,基础养老金没有实行全国统筹,各地存在不同程度的地方保护主义,社保转移平台不顺畅,造成流动就业人员在不同地区转移接续养老保险关系困难,导致流动就业人员被迫中断缴费。五是很多失业人员由于年龄偏大,又没有专业技术,就导致就业困难,生活困难,无力再续保缴费;而灵活就业人员由于工作随意性较大,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因此不可避免就会出现断保现象。综上所述,断保现象的产生,除了经济转型而引发的大量失业等深层次原因外,社保政策的宣传以及服务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如果任由断保趋势蔓延,势必造成扩面征缴成果付之东流,给养老保险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3意见及建议

职工养老保险论文范文第6篇

一、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乡镇企业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展壮大起来的,在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从白手起家到有了一定的原始资金的积累,从当年的社队副业到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经历了一个艰苦的创业过程。乡镇企业的创始人也由青年人成为中老年人,由创业时一线到退居二线。由于乡镇企业是新生事物,国家没有投资,与国有企业比较起来,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加上发展的时间短、大部分企业还未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只是在部分发达的地区部分企业率先实行了养老保险,但不规范、不完善。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乡镇企业养老保险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投保的形式多样。乡镇企业养老保险没有统一的规定,各地根据情况自行而定,形式多种多样,有参加商业保险、参加本村实行的保险、参加镇里组织的保险、企业自办保险,参加城镇企业保险和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形式。

(二)投保人的层次不同。乡镇企业投保的层次参差不齐。有的企业给全部职工入保,有的企业给部分职工入保,有的只给本村或本镇职工入保,但有一条是共同的:凡是参加保险的企业首先给技术骨干入保。

(三)缴纳保险资金不等。参加保险的企业一般视企业的经济效益或参照周边的大环境缴纳保费。所缴保险费的比例也不等,各种比例都有。部分企业按国有企业职工比例缴纳,即最高受到每月基本工资的29%(包括工伤、医疗),每年交1000多元,最少的企业每个职工年缴纳48元,每月缴纳4元。其中个人每月缴纳2元,企业缴纳2元。

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基础薄弱。乡镇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型企业多,中小型企业多,原始积累少,经济实力差,还担负着反哺农业的责任。目前企业普遍不景气,职工收入比较低,要普遍建立这项制度确实有困难。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开展比较好的地方是山东省和江苏省中经济实力较好的乡镇。

(二)职工流动性强。乡镇企业有着灵活机制,企业职工有活就上班,没活就回家种地。哪家企业效益好,工资高,职工就往哪流动,也给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带来了困难,增加了保险的管理成本。

(三)改制后乡镇企业实行养老保险的难度更大。目前乡镇企业大部分已经改制,在职工养老保险的问题上,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利益是有矛盾的。在山东、江苏的调查中,无论企业经济效益好坏,大部分企业厂长都表示企业困难,不愿意缴职工养老保险费。同时在改制前一直缴纳职工养老保险费,改制后已形成缴纳制度的企业经营者,也不太积极,找出各种理由企图不缴纳养老保险费。末改制企业的厂长对缴纳职工养老费表现相对积极。

(四)领导不重视。由于国家对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没有政策,各地对职工养老保险的认识也不统一。有的地方领导不重视,认为工作难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保险不积极。

(五)国家利息政策多变,群众顾虑较大,影响投保积极性。

二、对建立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几点不同看法

乡镇企业养老保险问题,是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的不断进步,老龄人口的增加所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如何看待?大家认识不统一,一般有三种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乡镇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承坦着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以工补农等任务,本身的责任和义务并不轻。乡镇企业与国有城镇企业在劳动关系、分配方式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出资上,国家对乡镇企业没有一分钱的投入,完全以农村集体组织或农民投资为主;在人员上,乡镇企业职工绝大多数是拥有土地的务工农民,一旦遭遇市场风波就可以重返田野,如果让乡镇企业交纳养老保险费,将会加重企业的负担,一些企业甚至会败下阵来,目前乡镇企业搞保险的条件还不成熟,缓缓再说。第二种看法认为:乡镇企业目前的主要问题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不是养老保险。第三种看法认为:乡镇企业实行职工养老保险是发展趋势,不可回避,应该尽早着手建立,理顺关系。其理由:1、生产分配关系决定了企业经营者对劳动者的责任。乡镇企业和国有企业一样,只要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一成立,企业经营者就要对劳动者目前的生活和今后的养老负有责任,因为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不仅包含劳动年龄生活所必要的价值,也包含了退休后各种必需生活的价值。企业就有责任和义务为劳动者提供养老保险。2、建立乡镇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企业和国家在职工养老问题上是有矛盾的。国家追求是社会效益,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特别是近两年来乡镇企业从过去的集体所有制转变为私有制后,这个矛盾就更为突出。尽管从目前看,乡镇企业中老职工的问题还不是很突出,但在山东和江苏调查中还是感到,职工和老板的关系很紧张,职工非常渴望尽早建立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如果政府不着手考虑建立职工养老保险制度,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来临,将来乡镇企业老职工必然要找政府,也将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3、建立乡镇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企业发展靠人才,留住人才靠保障。乡镇企业职上流动性很大,如果乡镇企业不实行养老保险,不能做到老有所养,伤有所养,病有所养,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吸引力。4、在部分乡镇企业发达的地区实行乡镇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综合各因素,制定乡镇企业养老保险办法势在必行。但不能照搬城镇企业养老保险办法,“搞一刀切”。在制度中既要考虑到乡镇企业的特点及其经济承受能力,又要考虑到乡镇企业职工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分期分批试行。只有制定出合理的保障制度,才能更好地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笔者认同第三种看法。

三、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对策和建议

制定乡镇企业养老保险办法,应考虑以下八条原则:

(—)乡镇企业的养老保险性质。1、强制性。从乡镇企业的情况看,一是企业和个人的实力差;二是改制后,企业经营者从自身利益出发都不愿意缴纳保险费。因此国家要制定专门法律通过干预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再分配强制实行,这是国际惯例。凡国家立法实施范围内的企业及个人,视为法定的被保险入,必须一律参加,无选择余地(经批准的企业,可以例外)。缴纳了养老费的劳动者,到了法定的年龄有权享受养老保险金。2、福利性。国家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办法,保证劳动者养老金的收入,职工养老金要体现国家福利政策,随着物价的上涨而浮动。3、优惠性。国家要在税收政策、利息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实行税前缴纳保费等。4、流动性。针对乡镇企业流动性较大的特点,乡镇企业的养老保险允许流动,在乡镇企业之间能够流动,也允许在国有企业流动,形成全方位流动的格局。5、职工养老费的组成。养老费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职工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

(二)乡镇企业养老保险办法宜粗不宜细,不搞“一刀切”,各地根据经济承受能力确定,也可以分期分批进行。乡镇企业的经济状况差距较大,从区域上讲,东、中、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有差距;从行业讲,高科技企业和小作坊企业并存;从规模讲,大中型企业与个体、联户并存。对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行

“一刀切”是不现实的,国家应制定大的原则框架,各省根据各地的情况再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如各省自行制定职工养老保险缴纳资金数额和企业、个人所缴纳的保险费比例及各类企业实施办法等等。

职工养老保险论文范文第7篇

摘 要 职业年金是事业单位职工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年金的建立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对事业单位建立职业年金制度的动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政府的政策推动为职业年金的建立做好了供给准备;事业单位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可以减轻单位财政负担;人们对较高养老水平的追求是职业年金制度建立的内在需求动力;职业年金制度的建立还是应对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实选择,也是全球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大势所趋。

关键词 事业单位 职业年金 人口老龄化

随着2009年1月28日《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的正式下发,事业单位职业年金计划也浮出了水面。鉴于中国当前只实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因此,当前的职业年金制度仅指事业单位的补充养老保险。本文将重点探析促进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建立的动力因素。

一、政府的需求理论与政策推动

政府通过政策来推动事业单位建立职业年金的理论基础是福利经济学。英国福利经济学家李特尔(I.M.D.Little)提出了个人经济福利增加的标准,主张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协调起来,使得社会福利达到最大。[1]又由于职业年金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市场无法解决此类产品的资源配置问题,并且,职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可以减轻政府在基本养老金上的财政负担,因此,理论界普遍认为职业年金的建立应由政府来供给。

2010年4月,在召开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一季度新闻会上,新闻发言人尹成基透露,“目前正在拟定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的相关配套政策,重点研究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和职业年金试行办法。”可见职业年金计划已提上日程。职业年金计划是事业单位在国家相关部门法律的指导下,以单位为主体建立的一种额外福利计划,既不同于国家举办的基本养老保险,也不同于体现个人责任的商业保险,是一种具有互济性和强制性的社会保险计划。

长期以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是退休职工“双轨制”,最后形成了“碎片化”的制度。为了扭转中国养老保险“碎片化”的发展趋势,政府出台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政策,以统一养老保险制度并保障退休待遇的公平性。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09年1月28日正式下发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其内容充分指出了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方向,即建立职业年金制度,以解决退休金“政企不公”的现象。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应形成“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的复合型养老模式,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为60%,职业年金为20%。职业年金的建立使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由80%~90%下降到60%,由此减轻了政府的财政支出压力,这是政府推进职业年金建立的驱动力。

二、事业单位的需求理论与动因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原则是既要坚持改革的帕累托改进原则,又要遵循养老金待遇的刚性原则。事业单位对职业年金制的需求基于帕累托改进原理,此原理是福利经济学派先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Vil-fredoPareto,1848-1923)为了使闲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提出的改革标准。帕累托最优是指在不减少一方福利的情况下,就不可能增加另外一方的福利,是社会资源配置达到的一种最优状态。[2]帕累托改进是指在不减少一方的福利时,通过改变现有的资源配置而提高另一方的福利,逐渐向帕累托最优靠拢。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帕累托改进是通过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规定――“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来实现的。即以不减少当前退休者的待遇为前提,通过参与职业年金计划而增加个人退休后的待遇,这就成为事业单位建立职业年金的理论基础。

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占国家科技人才的80%,他们是科技发展的主力,也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因此,他们应得到很好的福利待遇,免除其后顾之忧,以提高工作效率。然而,事业单位员工的养老保险即将改革,使其与企业养老水平看齐,那么事业单位员工的养老金水平将大幅度下降,这将使员工懈怠工作、降低工作效率。但是,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将会扭转这一局面,这一制度不仅保障事业单位员工的养老待遇不降低,还会统一政企之间的待遇水平,从而显示出事业与企业间的公平与公正。职业年金计划通过退休后的延期福利待遇可以保留和吸引事业单位的高端技术人才,进而增强事业单位的内部凝聚力和外部市场竞争力。

由此可见,职业年金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留住人才,也可以提高其工作效率,这将会给事业单位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事业单位具备了足够的动力来推动职业年金的建立和发展。

三、职工的需求理论与动因

人们对职业年金的需求理论基于职业年金效用。效用是丹尼尔•伯努利1738年在解释圣彼得堡悖论时提出的,其含义是指对于消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满足的一个度量。相应地,职业年金效用便是消费者在购买职业年金产品后,满足自己需求、欲望的度量值。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人们对养老的需求层次逐步提高,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后,政府的基本保障难以满足人们养老的“多层次”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职业年金的建立。然而,职业年金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个人效用最大化呢?莫尼迪亚尼的生命周期假说理论充分说明了职业年金是员工达到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理想选择。

其中YL表示劳动收入,C表示消费,WL表示工作期间,NL表示预期寿命储蓄生命周期假说理论是由弗兰科•莫迪利亚尼(Franco Modiglianl)和理查德•布伦伯格 (Richand Brumberg)共同创立的,并以此获得了198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该理论主要是引用跨时期消费的概念来阐释个人的储蓄与消费行为。[3]理性消费者追求的是其生命周期内一生效用的最大化,其生命周期内的收入与消费支出是平衡的,即两个阴影区域的面积是相等的(如图1所示)。因为个人自愿的储蓄是难以确保消费者实现他退休后的消费目标,所以,职业年金的出现使人们的储蓄更加方便,工作期间按一定比例缴纳职业年金,退休后从个人账户中支取,从而代替了以往的储蓄活动。[4]最后实现生命周期内各个时期的平滑消费。

图1是生命周期理论的直观描述。[5]其假设条件为①职业年金不盈利;②工作期间的收入保持不变;③退休前后的价格保持不变。则公式:(YL-C)•WL=(NL-WL)•C成立。

根据生命周期假说理论,人们希望实现生命周期内的个人效用最大化,而生命周期假说理论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消费者是理性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并不是完全理性的,难免会出现短期的挥霍行为。西蒙(Harbert A Simen)认为消费者只具有相对理性,不具有充分的理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戴蒙德(Diamond)就提出了运用政府的力量,迫使人们从工资中提取一部分进行储蓄,从而形成年轻时储蓄,年老时消费的模式,即生命周期的形态分布图状态。职业年金的建立正是在政府推力的作用下,实行强制缴费的一种保险形式。可见职业年金效用可以满足人们对整个生命周期内个人效用最大化的需求。因此,人们“多层次”的、追求较高水平的养老需求是推动职业年金建立的内在动力。

四、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是其建立的现实动力

事业单位员工的退休收入保障受到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杨燕绥教授认为应对老龄化的战略应从变革养老金做起,因此,事业单位应借鉴企业养老金改革的经验,建立个人所有的职业年金制度,这是应对老龄化的科学办法。

首先,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说起。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年轻人口逐年下降,而65岁及以上的人口逐渐增加,这种反向增长趋势加快了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使得老年抚养比(ODC)也逐年升高。(老年抚养比是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与15-64岁劳动人口的比例)如表1所示,到2009年末,老年抚养比已增至11.6%,也就是8-9个劳动人口对应1个老年人口。从2010年开始,老年抚养比加速上升,预测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为:20多年后将是3个劳动人口对应1个老年人口,40年后将是2个劳动人口对应1个老年人口。

其次,职业年作为补充养老保险的作用发挥。职业年金作为事业单位养老保障的第二支柱,能对整个保障体系起到延伸和完善的作用。基本养老保险虽然覆盖面广,但是保障水平低,属于横向平衡,注重公平性。基本养老保险采用的是“现收现付”制模式,当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同时,缴费人员不变,但是退休人员急剧增加,必然导致支付危机。而职业年金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参加者在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并且职业年金采取的是个人账户下的基金完全积累模式,是一种个人收入的纵向调节机制。由此可见,事业单位的“双支柱”养老模式,是应对老龄化危机的理性选择,即基本养老保险与职业年金的相互合作,实现横向平衡与纵向调节相结合,从而保障员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不降低。

综上所述,职业年金建立的动力主要来自政府、事业单位和个人三方的合力,三方参与主体在彼此遵循的原则下相互合作互动:政府通过税收等政策优惠手段来激励事业单位职工参与职业年金计划,这样不仅可以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养老水平,还可以实现生命周期内的个人效用最大化。个人参与职业年金的行为又作用于国家和单位,一方面可以减轻国家、事业单位在基本养老保险支出上的财政压力;另一方面通过职业年金制度的建立保障了事业单位员工退休后的收入不下降,从而激发提高了事业单位高端技术人才的工作效率,为国家创造财富。因此,推动职业年金制度建立的动力因素主要来自于国家的政策推动、事业单位和职工的理性需求,并且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也是促进职业年金制度建立的现实动力。

参考文献:

[1]陈鹏军.我国企业年金需求分析与模式设计研究.厦门大学.2006.

[2]王鉴岗.社会养老保险资源配置的帕累托优化.社会保障研究.2002.1.

[3]张杰,殷玉平.大师经典:1969-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才学术评述.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职工养老保险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个人账户;养老保险

中图分类号:F8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建立,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不可忽视的作用。这种制度的选择,使我国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根本性转变。即养老保险由国家和单位全部包揽向国家、单位与个人共同分担转变,由“企业自保”向“社会互济”转变,由“单一尺度原则”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变,由“充分福利”向“基本保障”转变以及由“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转变。个人账户是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参保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权益记录和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计算基本养老金的重要依据,涉及到每位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养老保险金的缴纳、个人账户储存额的结转、计息、支付、继承和退休费的计算,关系到基本养老保险的平衡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个人账户储存额直接决定基本养老金的计发,涉及到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因此,加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进一步夯实基础,切实提高数据质量,维护好广大参保人员切身利益尤为重要。

一、个人账户是制度创新的集中表现

基本养老制度提出一个重要原则,即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就整个社会经济运行而言,应当把追求效率放在优先地位,但为了防止两极分化,又必须注重社会公平,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权力与义务相对应、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同时也完善了鼓励职工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一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参加工作的人员,退休后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过渡系数为1.2%。个人账户养老金反映效率因素,也是统一制度新机制的集中体现。

对于个人账户制度所体现的效率机制,需要把个人账户的组成和支付两个环节联系起来认识,先看个人账户的构成,从2004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由于每个职工的工资收入是各不相同的,以不同的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而以相同的比例确定个人账户,那么每个职工的个人账户中的金额自然各不相同:工资收入高的职工个人账户中的储存额就多,反之就少。再看个人账户的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由于对相同年龄退休的职工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除数都是一样的,显然个人账户储存额多的职工,退休后个人账户养老金就高。反之就低。由此形成了一种内在的激励机制,促使职工更加勤奋地劳动。

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引入个人账户,又是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具体体现,劳动者只有履行了养老保险费用的义务,方有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权利,对职工来说不论他是在国有企业,还是在集体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也不论是在盈利企业,还是在亏损企业,只要按规定缴费,退休上是平等的,从而充分体现了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

二、规范个人账户支付条件和继承权

1.关于个人账户的支付条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明确规定:“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只用于职工养老,不得提前支取”。这两条规定是说职工必须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办理了退休手续,方可领取养老金。“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的规定,还包含另外一层意思,就是不论退休人员存活多少年,即使个人账户的储存额已经支付完了,国家也照样按标准发给包括个人养老金在内的全部基本养老金。这一规定是国家为保护职工的利益,切实保障其退休后基本生活而制定的。

2.关于个人账户的支付。按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办理的职工,其基本养老金中的基础养老金、过渡养老金等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由个人账户支付。职工以后年度调整增加的养老金,按职工退休时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各占基本养老金的比例,分别从个人账户储存额和社会统筹基金中列支。职工退休后,其个人账户缴费情况停止记录,个人账户在月支付养老金(含以后年度调整增加的部分)后的余额部分继续计息。当年个人账户余额由上年末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减本年个人账户支付养老金总额与年利息组成。

3.关于个人账户的继承权。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明确规定“职工或退休人员死亡,个人账户中的个人缴费部分可以继承。”这一规定,明确了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费的属性。它虽是国家法令强制缴纳的,但仍具有个人所有权,只是由社会保险机构代为保管,延期到退休后支付。职工在职死亡时,其继承额为其死亡时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本息;离退休人员死亡时,其个人账户中尚有余额时,其中的个人缴费部分可一次性支付给死者生前指定的受益人或者法定继承人。

三、加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保险意识。养老保险牵涉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应该利用各种宣传传媒介绍有关养老保险方面的法规政策,广泛深入地宣传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意义和内容,使得人人都关心养老保险,人人都懂得养老保险,提高养老保险账户的自我管理意识。

2.规范管理业务,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提高工作效率。科学准确地划分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记入、结转、修改、支付和结算等业务,制定各自的业务规范对养老保险欠缴、缓缴、补缴的单位和个人,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记入、计息和结转要严格按规定执行。

职工养老保险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企业职工 养老保险 问题 对策

建国以后,我国开始构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虽然几十年的发展变迁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断完善,但是依然存在诸多亟待破解的难题,这些问题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而日渐凸显。如何在兼顾公平以及效率的前提基础之上,来对现有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进行完善,充分发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作用,正在不断考验着政府有关部门的决策智慧。

一、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不完善,无论是从制度的设计,还是从体系的运行来看,都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覆盖面较窄。从目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来看,覆盖面较窄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按照国家法律的规定,任何类型的企业都应为企业员工缴纳养老保险。然而实际情况是目前很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一些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所雇佣的员工都没有为企业员工办理养老保险,尤其是农民工这一就业群体的参保率始终维持在一个低位。

2.缴费率偏高。国家规定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由企业以及劳动者共同缴纳,其中企业缴纳比例为20%,个人缴纳8%。从有关资料看,我国是世界上社会保险费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缴费率偏高对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负面影响有两个,一是导致很多企业因为成本压力不愿意为员工缴纳保险;另一方面是影响到了企业的发展壮大,使得企业不能招聘到更多的职工,也会影响到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扩大。

3.基金增值难。目前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狭窄、基金增值比较困难,加上基金管理的不规范,很多地区的养老保险基金都出现了一定亏空。很多地区的养老保险资金结余都是存在银行,在人民币通货膨胀严重的背景条件下,基金甚至面临着贬值的风险,基金增值难度大对于越来越大的基金缺口而言是雪上加霜。

4.老龄化冲击。我国这些年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阶段,老龄人口的不断膨胀给我国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按照目前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运行情况来看,养老保险资金缺口巨大,如果不进行养老保险体系的变革,根本就不能应付老龄化的冲击。从笔者所在地区看,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的赡养比为2.79:1。

二、完善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策略

针对目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世界各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构建的相关经验,本文提出以下几个针对性的策略:

1.扩大覆盖面。扩大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可以进一步拓展养老保险资金来源,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资金短缺的问题。覆盖面的扩大要求国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确保企业按照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参保,同时还应在政策层面给予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扩大提供支持,逐步提升职工的覆盖面。

2.降低缴费率。针对企业居高不下的养老保险缴费负担,我国可以适当降低企业的缴费率,实施低标准、广覆盖的策略,国家应给予一些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一些财政政策方面的支持,鼓励其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举例而言,对于那些规模小的企业允许其降低缴费率,或者在其经济苦难时缓交社保费用。

3.加强基金管理。养老保险基金是广大职工的“养命钱”,对于这部分基金应加强管理,一方面要完善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办法,确保各地区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基金的管理;另外一方面还进一步的扩大社保基金的投资渠道,提升基金的收益率,应对通货膨胀的威胁。举例而言,可以适度提升养老保险基金资本市场投入的比例,寻求更高的投资收益率。

4.提高退休年龄。老龄化社会的骤然来临对我国既有的职工养老保险体系来讲是一个巨大的冲击,面对越来越大的社保基金缺口,从一些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逐步提高企业职工的退休年龄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从横向来看,我国企业职工退休年龄还比较低,通过提升职工的退休年龄来应对老龄化带给养老保险体系的冲击是一个理智的选择。

养老保险是社会的稳定网以及安全阀,其在确保企业退休职工“老有所养”方面的功能不可替代,面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政府必须要从体系设计、运行机制等方面不断优化,从而建立与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职工养老保险体系,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夏承艳.试论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问题[J].财经界,2010(2)

职工养老保险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谐社会;缴费;退休时间

中图分类号:F8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01

在经济体制的变化下,我国的产业结构以及就业形势也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虽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但存在的问题依然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只有找出这些问题的症结,才能找到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一、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定义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中的一种,它是国家立法为了保障劳动者在达到一定工作年限或是由于年老而丧失工作能力以后依然享有经济保障与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不仅可以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与政治环境,还可以推动我国改革事业的进度,并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广阔的空间。

在社会制度不断健全的过程中,我国的养老保险已经从单一的国家养老保障发展成了由国家提供的基本养老保险、由企业提供的补充养老保险以及个人自行承担的储蓄养老保险这三种养老保险。目前在国际社会上,国家基本养老保险通常都是作为公民的第一保障,补充养老保险则是他们的第二道保障。基本养老保险是由政府授权的社会保险机构负责经办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它为劳动者在丧失工作能力以后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参保前提是必须已经购买了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它不具备强制性,可由企业与职工协商以后自行决定。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则完全依据公民自己的意愿决定,投保水平以及经办机构等职工都可以自行选择。

二、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现状

1.覆盖面比较窄。从我国目前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状况来看,覆盖面过低是非常明显的一个问题。根据国家对养老保险的立法,不管是何种经营性质的企业,都有责任为职工办理养老保险。但实际情况却是,很多企业都没有依法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很多职工的合法权益都无法得到保障。

2.企业为职工办理养老保险的缴费率偏高。在相关养老保险的法规中,国家规定职工的养老保险是由企业以及职工一起负担的,而企业需要承担其中20%的缴费率,职工个人的缴纳费率则为8%。据资料显示,我国企业为职工养老保险所缴纳的保险费率在世界范围内都偏高。企业的缴费率过高其实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企业出于成本考虑,可能就会想方设法逃避为职工购买养老保险的责任。此外,企业规模与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扩大都会受到限制。

三、解决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难点的有效对策

1.加大政府监察与支持力度。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过窄的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由于资金不足。为此,企业可以努力扩展职工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另外,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检查力度,确保企业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养老保险的参保义务。在此基础上,国家还应该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与企业一起保障好职工的合法权益。

2.降低企业为职工办理养老保险时需要缴纳的费率。国家适当降低企业为职工购买养老保险时需要缴纳的费率,企业在养老保险中的投入就会大幅降低。没有了对成本的顾虑,在相同的资金投入下,企业可以为更多的职工购买养老保险,这样企业规模扩大的阻力更小,同时也有利于扩大企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3.提高企业职工的退休年龄。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我国本就脆弱的养老保险体系将会受到更大的冲击。如果不及时采取一定的措施,我国养老保险体系所导致的社保缺口将会越来越大。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通过提高我国企业职工退休年龄的方法来堵住可能出现的社保缺口已经是大势所趋。此外,纵观我国企业职工的退休年龄,普遍比较低,因而提高我国企业职工的退休年龄会是缓解我国社会老龄化给养老保险制度带来冲击的有效措施。

4.加强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作为企业职工老年生活的保障,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因此相关机构应该按照规定加强企业职工养老基金的管理。比如可以利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将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在资本市场中的投入比例适当提高一些,并尽量投入到回报率高、稳定性好的项目中去,实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

5.缩小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差距。养老金标准与初次分配有关,目前我国实行的是按劳分配制度,因此职工初次分配的收入有一定差距。收入的差距会导致参保水平以及最终养老基金的不同,但这种差距是合理的。而养老金与公民收入的再分配也有一定关系,超过养老金以外的收入就属于再分配的范围。职工在退休以后都不再具备工作能力,因此从理论上说,这部分养老金就不应该存在差距。如果只是由于身份的不同而导致收入再分配的差异,那这种分配方式就是不公平的,会导致社会的不和谐。

所以国家需要建立事业单位、企业以及机关单位相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建立不同的附加养老保险,以免养老金差距太大。只有做到制度统一,让我国公民的养老保险待遇处于相同的水平(除特殊群体以外),国家才能更加稳定与和谐。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开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到现在已经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近二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迅猛,体制的改革也带来了养老保险制度的改变。但我们需要正视的是,虽然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顺应经济形势做出有了相应的改变,但养老保险覆盖面比较窄、企业为职工办理养老保险的缴费率偏高这些问题依然存在。为此,政府需要加大监察与支持力度并降低企业为职工办理养老保险时需要缴纳的费率,提高企业职工的退休年龄,加强职工的基金管理,缩小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差距。相信通过这些对策,我国养老保险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一定可以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李晔.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统筹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201.1

[2]姜小鸿.公务员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

职工养老保险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平衡;人口因素

中图分类号:F8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0)02-0042-05

A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Population Factors on the Payment Balance

of Basic Pension Insurance Funds in China

LUO Zheng-qing, CHEN Zhou-yan, LU An

(School of Manegement,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009,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forecasts the situation of China’s population and the fundamental old age insurance fund’s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during 50 years by using the models of Population Prediction and The Basic Old-age Insurance Fund’s payments. Subsequently, new results in the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of the basic pension and individual accounts pension are calculated under the different values of some population factors, from which the influence of population factors on the balance of endowment insurance is obtained. The result shows: to basic pension, it’s beneficial to the balance of the endowment insurance funding when there’s increasing in such factors: the reproductive women fertility rate, the employee’s initial age at employment, the age at retirement and the number of the contributors;But it goes against the balance when the number of the beneficiaries is increasing. To individual accounts pension, The funding balance will profit from decreasing employee’s death probability; And the later the employee retires, the more beneficial he takes from the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the more advantages for workers.

Key words:fundamental old age insurance; the balance of income and expenditure; population factors

1 引言

人口因素作为影响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中的重要方面已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普遍关注和研究。如王鉴岗[1]提出了一种养老保险平衡测算的方法,以一定的人口模型数据为依据,测算出养老保险平衡的结果并加以分析;王晓军[2]对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年度收支和积累结余进行了预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到2020年精算平衡值为零,以后各年份开始出现精算赤字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迅速增加的结论;周渭兵[3]运用分要素法对1998~2050年全国人口进行了测算,在运用城镇人口测算的组合方法对1998~2040年城镇人口进行测算得出测算结果的前提下,对养老保险运行模式进行了分别的探讨,得出我国采用部分积累制公共养老保险模式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结论等。

2005年《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文件)后,傅新平、周春华等[4]建立了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模型和支出模型,对养老保险中退保率和工资增长率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和敏感性分析,得出了新决定比旧决定更为安全和有保障的结论;同时,傅新平、高祝桥等[5]得出影响基金收支平衡的因素有经济因素、人口因素、政策因素等等。

总体来说,学者们虽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研究较多,但多局限于人口和基金收支平衡的一次性预测,对未来人口各种可能变化下基金的收支平衡问题和影响其的人口因素研究较少。有鉴于此,本文利用精算学方法,通过人口预测模型和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测模型的建立和实证研究,分析人口因素主要变量对我国未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从而为我们应付人口老龄化、实现养老基金收支平衡和安排财政收支计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2 人口预测模型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测模型

2.1 人口预测模型

(1) 全国人口的预测模型

2.3 模型参数取值和数据来源

(1)育龄妇女分年龄生育率。本文以1998年~2007年各年的育龄妇女分年龄生育率的加权平均值为目标期间内育龄妇女分年龄生育率。1998年至2007年各年的育龄妇女分年龄生育率数据来自各年统计年鉴。(2)出生人口性别比。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本文假定目标期间内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5。分年龄性别的城镇人口数和城镇经济活动人口数分别来自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3)年平均工资增长率和工龄工资增长率。本文假定年平均工资增长率为8%,工龄工资增长率为1%。(4)利率。近10年来我国银行年存款利率平均为3.2%,同时参照高建伟[6]在该因素的取值,本文在测算时取i=4%。另外预测模型中所需其他参数:城镇化率、城镇人口的分年龄性别比率及劳动参与率均取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数据。

3 模型测算结果及分析

3.1 目标期间内我国人口的变动趋势

(1) 人口规模的变动趋势

根据前面模型,计算发现全国总人口在第19年(2019年)将达到最大值13.37亿人,随后逐年减少。但若育龄妇女分年龄生育率发生变化,我国总人口也要随之变化。如当育龄妇女分年龄生育率在设定的基础上均提高1‰,我国总人数将在第19年达到最大值13.44亿人后开始下降;若提高2‰,我国总人数将在第20年出现峰值13.51亿人,随后开始下降。对于参保人数来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人数大约在第23年达到顶峰后略有所下降;而领取养老金人数呈陡峭上升的变化趋势,这意味着在职职工的老人负担系数逐年变大。且到第50年缴费职工人数约2.49亿人,领取养老金人数约2.43亿人,即差不多一个在职职工赡养一个老人。

(2)人口结构的变动趋势

图1显示出不同年龄组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在目标期间内的变动情况。它表明:在目标期间内0~15岁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与16~64岁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均有下降的变动趋势,而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却一直上升。这一变动趋势表明,目标期间内老年抚养比将逐年上升,到第50年的时候达到46.34%(是第1年的4倍多)。

3.2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变动趋势

(1) 未来基础养老金收支增加,同时收入增速明显低于支出增速

在上述参数假定的情况下,根据(5)~(8)式,实际测算发现在目标期间内随着年份的增加,基础养老金收入和支出都在增长,但前者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后者;同时自第19年(2019年)起,基础养老金开始收不抵支,出现基金缺口,随后基础养老金的缺口值不断增加。

(2) 职工个人账户养老金存在基金缺口

由于我国的个人账户从本质上说属于一种强制储蓄,强调个人所有权及可继承性,并没有再分配的功能,不能实现财富从短寿者向长寿者的转移[7]。故本文在讨论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收支时(包括后文在讨论人口因素变动对个人账户养老金收支的影响时)是讨论单个职工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收支情况。设职工20岁参加工作、60岁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按照规定为139个月,职工退休后其个人账户养老金按照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利率为1.98%计息,初始工作年的年工资等于2000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9371元),根据(9)~(10)式测算得出的结果显示:该职工在工作期间向个人账户的缴费在其退休年龄的个人账户积累额为42.27万元,该职工退休后,个人账户在支付155个月后就不足以支付下个月的养老金,意味着如果职工于60岁退休后存活时间超过155个月,其剩余寿命的个人账户部分养老金要由统筹账户支付,也就是说职工个人账户存在基金缺口,且缺口值约为15.88万元,为个人账户积累额的37.6%。

4 人口因素对基础养老金收支的影响

4.1 育龄妇女分年龄生育率上升有利于基金收支平衡

本文所采用的育龄妇女分年龄生育率数据是通过1998年到2007年各年数据的加权平均得到的,在此基础上,分别将育龄妇女分年龄生育率均降低和提高1‰、2‰、5‰,结果如表1所示。同时发现育龄妇女分年龄生育率的变动对基金收支的影响不是立即表现出来,而是过u(劳动者参加养老保险的年龄或初始工作年龄)年才会表现出来。因为育龄妇女分年龄生育率通过影响0岁人口的变化,进而0岁人口随着年龄的推移,经过u年才参加养老保险计划,才缴纳养老保险费。通过表1还可以看出,在目标期间内,育龄妇女分年龄生育率对基金收入的影响大于对基金支出的影响,育龄妇女分年龄生育率每上升1‰,基金收入增加0.89%,但基金支出却减少约0.0001%,基金缺口减少1.08%。而基金缺口值在生育率每下降1‰的情况下,大约增加1%。

由此得出如下结论:育龄妇女分年龄生育率的上升,基础养老金收入增加,支出减少,基金缺口缩小,有利于基金收支平衡。反之,基础养老金收入减少,基金缺口变大,不利于基金收支平衡。

4.2 出生人口性别比对养老金收支影响不大

出生人口性别比影响未来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又会对基金收支平衡产生影响。如同育龄妇女分年龄生育率的变动对基金收支的影响一样,不是立即表现出来,而是经历u年才会表现出来。

表2显示,基础养老金缺口随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上升而减少,说明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有利于基金收支平衡,但不明显;这是因为一方面性别比的上升导致女性人口相对减少,从而减少未来养老金支出(女性预期寿命高于男性且退休较早),二是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上升导致总人口中男多女少,所以未来出生人口也会减少,导致未来人口更加老化,增加未来养老金支出增加。正是由于这两个因素的对未来养老金收支结余相反的影响,使得出生人口性别比对基金收支的作用不明显。

4.3 职工的初始工作年龄上升和退休年龄的推迟会减少基础养老金基金收支缺口

当退休年龄为60岁时,不同初始工作年龄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产生不同结果,如初始年龄分别20岁和25岁,结果发现初始年龄20岁的无论基金收入、基金支出还是基金缺口都高于25岁的,因此提高职工初始工作年龄将有利于实现基础养老金收支平衡。而当初始年龄为20岁时,职工退休年龄越大,基金收入增加、支出减少,养老金缺口减少(这主要时因为退休年龄大,缴费年限长,基础养老金给付期缩短,从而养老金缺口减少),反之亦然(具体见表3)。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提高职工的退休年龄将大大减少基础养老金的支出,有利于基础养老金收支平衡的实现。

5 人口因素变动对个人账户养老金收支的影响

5.1 死亡概率上升,个人账户缺口减少;死亡概率下降,个人账户缺口增加

职工未来的死亡概率变动对个人账户养老金缺口有较大影响,实际计算发现,当职工死亡概率在现在基础上降低5%,缺口比例从37.57%上升到38.9%;反之职工死亡概率提高5%,缺口比例从37.57%下降到36.3%(如表4所示)。因此,死亡概率上升,个人账户缺口减少,反之缺口上升。

5.2 职工的退休年龄对个人账户养老金收支的影响

根据(9)、(10)式测算发现,职工退休年龄不同显著影响着个人账户养老金收支。个人账户养老金缺口随职工退休年龄的提高而扩大;反之亦然。特别是当职工退休年龄在66岁以上职工的退休年龄越大,职工个人账户养老金缺口越大。同时可以看出国家现行的个人账户计发办法具有激励作用,国家鼓励职工延迟退休。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结论

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基金收入支出均出现增长,并且收不抵支后缺口将越来越大。育龄妇女分年龄生育率和出生人口性别比对基金收支的影响均存在时滞。但长期来说,前者上升有利于基础养老金基金收支平衡。后者对基础养老金收支影响不大。职工的初始工作年龄上升和退休年龄的推迟会减少基础养老金基金收支缺口。在死亡概率下降的情况下,个人账户缺口将继续增加。且个人账户养老金缺口随职工退休年龄的提高而扩大。

6.2 政策建议

(1)政府应适时地提高退休年龄,以应对人口老化的养老保险财务危机。(2)由于当前中国人口生育率的迅速转变带来了双重影响,从积极方面来说,为中国的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人口环境,直接为中国教育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创造了条件[8]。但从消极方面来说,也给未来人口老龄化和基金收支平衡以及适度的人口增长带来压力,为此政府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因生育率降低而带来的未来人口年龄结构失调问题。(3)在当前我国人口性别结构严重失调的情况下,降低性别比不仅不会带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而且有利于社会和谐、公正、消除性别歧视和解决因男性比例过高而带来的其他一系列社会问题。(4)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高龄风险对个人账户基金缺口的影响,如改革现行个人计发办法,提高个人账户基金投资收益率等手段。

参 考 文 献:

[1]王鉴岗.养老保险平衡风险因素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1,(1):12-20.

[2]王晓军.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长期精算平衡状况的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1,(S1):39-41.

[3]周渭兵.我国公共养老保险问题的精算分析[J].统计研究,2002,(1):42-45.

[4]傅新平,周春华,等.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模型及其应用[J].科技创业月刊,2007,(1):52-53.

[5]傅新平,高祝桥,等.新政策下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影响因素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50-151.

[6]高建伟,高明.中国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精算模型及其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6,(5):18-22.

[7]彭浩然,申曙光.强制性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对替代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7,(3):58-60.

[8]李建民,等.中国人口与社会发展关系:现状、趋势与问题[J].人口研究,2007,(1):33-48.

职工养老保险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社会保险基金 影响因素 面板数据

问题的提出

社会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基石,区别于以盈利为目的商业养老保险,其主要职能是举国家之力,为因各种原因退出劳动工作岗位的劳动者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随着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渐迈入人口老龄化的阶段。生育率下降,人口结构的改变冲击着社会养老保险的稳定性,如何确保其稳定性的课题备受政府职能部门、学术界等多方关注。

据第六次我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两项数据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具有明显上升,这表明我国正在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国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由于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双轨制”遗留的历史问题,个人账户亏空等诸多原因,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存在较大的缺口,据最新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2011年全国城镇职工养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高达14个,基金缺口超过700亿。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任务。十报告明确指出“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社会养老保险的改革刻不容缓,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问题与社会稳定发展息息相关。目前国内外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平衡、弥补基金缺口、减少隐性债务方面的研究很多,但大半部分是以全国数据为样本,由于目前许多省市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等情况实施不同的社会养老保险改革方案,因此难免会产生较多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产物,时间序列偏短,难以利用纯粹的时间序列数据定量研究,相比较而言,同时具有时间和截面性质的面板数据可以更好地解释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问题。

文献综述

由于大范围的经济危机及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其他各国也都对养老保险进行了改革探索。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Louise Fox(2001)认为养老保险基金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主要是由长寿风险、人口老龄化和提前退休引起的。英国、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在延长本国劳动者的退休年龄,降低养老金发放水平、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效率方面均有所作为。国外目前对养老金改革的探索理论相对成熟,但是由于基本国情不同,我国在进行养老保险改革时可以适当参考国外理论,更要注重从实际出发。

国内学者对于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方面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蒋筱江、王辉(2009)认为缴费率、征缴率、覆盖率、工资增长率、基金增值率、替代率、赡养率是影响养老基金收支平衡的主要因素,此外,其模型构建中的目标区间取值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沈君霞(2009)根据现行社会养老保险规定构建了相关数学模型,通过对各因素的量化分析,认为缴费率、替代率、年龄构成、就业年龄、退休年龄、实际工资增长率和平均余命是影响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主要因素。王鉴岗(2000)则认为,人口迁移、失业也会对养老保险基金平衡产生一定影响。纪晶晶(2006)认为,在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下,随着人均寿命和初始劳动年龄的提高,延迟退休年龄是促使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重要手段。持相同观点的学者还有朱楠(2009)等。王增文(2010)则通过理论模型对城镇参保职工的年龄预测、缴费率和赡养率的敏感性进行分析,认为逐步提高退休年龄,降低养老金的替代率可以有力缓解养老保险基金偿付压力,有利于基金收支平衡。但是也有学者对延迟退休年龄持怀疑观点,余立人(2012)认为,退休年龄的延长会带来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缴费年限、支付年限等其他参数变化,其最终结果是不确定的,必须充分考虑利率、养老金增长率、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等因素的全面作用,并利用精算模型进行了验证。

本文创新之处在于,采用了国外广泛应用于家庭消费和经济增长和收敛模型研究的面板数据模型,选择面板数据模型一方面考虑了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征收管理发放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则避免了由于统计数据不足而造成的其他计量模型的误差。

影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因素

从1997年开始,我国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帐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根据参加工作时间划分,将该体系下覆盖的职工分为老人、中人和新人。在转制过程中,老人和中人均没有个人积累账户,缺乏基金积累,形成“隐性债务”。因此在 1997年之后参加工作的新人所缴纳的资金虽进入个人账户,但是个人账户资金用来弥补社会统筹的资金支出,加之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之间的管理不透明致使许多个人账户空帐运转。

除此之外,制度不规范和配套法律的缺失也给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例如,伴随职工工作调动等情况带来的基本养老保险转移接续问题给许多职工造成了实际的困扰。普通参保对象对于存在该制度所表现的信心缺失才是最严重的后果。

目前我国基本养老金实行统帐结合的部分积累模式,并逐渐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考虑制度发展和统计数据的可得性,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以下均以“社会养老保险金基金”或“养老保险基金”代替)。

综合目前研究观点,结合统计口径,可将当年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模型简单认为:

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养老保险征缴收入+财政补贴+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

=缴费率×参加养老保险职工人数×平均工资+财政补贴+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

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平均养老金水平×退休职工人数+丧葬费用+其他支出

=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替代率×退休职工人数+丧葬费用+其他支出

养老保险基金平衡=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养老保险金基金支出

因此,影响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平衡的主要因素有:缴费率、养老保险参加人数、替代率、职工平均工资、财政补贴和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等。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考虑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所导致的统计数据的可得性和统计口径差异,本文选取我国31省、直辖市和自治区2002-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文中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所公布的历年统计年鉴,以及基于此的相关计算。所涉及数据均为未考虑通货膨胀率的名义值。

(二)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本文所考察的是影响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各个因素,因此被解释变量选择可代表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变量。用来表示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变量主要有绝对值和相对值两类,本文选取相对值数据,即养老保险基金的结余率作为被解释变量。社会保险基金结余率是衡量和考察社会保险运营状况的综合指标之一,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率是养老保险第n年末的当期结余与第n年年度内基金收入的比值。通过计算可发现,我国各省市每年的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率之间有较大差异,但是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限于篇幅,不一一列出各个省份的指标,在此通过山东省2002-2012年结余率以示说明,如表1所示。

2.解释变量。结合前文的理论分析,考虑相关统计数据的可得性,选取社会养老保险的年末参保人数、缴费率、替代率以及职工工资增长指数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影响养老保险基金平衡因素的计量模型。由于篇幅限制,本文选取辽宁省、山东省、浙江省、四川省、广东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为代表说明各解释变量的变化情况。

参保人数。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代表了养老保险的广度,是衡量养老保险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研究对象所限,本文所涉及的参保人数仅指基本城镇基本职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内的职工。这六个地区的参保人数虽然都呈现出了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和参保人数有较大不同,这与每个地区的人口密度和劳动人口流入流出比率有较大关系。新疆人口密度较低,劳动人口流入流出情况较少,因此新疆的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与其他几个省份相比,处于较低水平。广东省作为人口大省,同时又是劳动人口流入大省,因此参保人数呈现出了较大的增长幅度,参保人数也处于较高水平。参保人数越多,意味着现阶段养老保险的基金收入越多,但在未来,养老保险所要负担的退休人数就越多,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也是一个挑战。

缴费率。缴费率是某年度养老保险基金的缴费收入占该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中除职工缴纳外,还包括各级财政补贴和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缴费率实际为扣除这两部分基金收入来源后的部分占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但是各年度的统计年鉴、劳动统计公报中都未将这两部分按地区单独列出,因此本文仍以统计年鉴中所披露的各地区当年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为基础计算缴费率,实际缴费率应低于本文所采用的计算数据。

这六个地区的缴费率并没有呈现统一的变化规律,浙江省的缴费率呈现下降趋势,其余地区有升有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辽宁省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水平。按照2005年国家颁布的《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缴费率最高限度为28%,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目前一些省份在实际操作中,已经超过了这个限度,但随着各种制度的完善,未来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率将逐渐呈逐渐下降趋势。

替代率。本文所采用的是平均替代率的概念,即某一年度社会退休职工的平均养老金水平与该年度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之比。平均替代率是把所有退休职工和所有在职职工分别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比较,是在研究与养老保险基金相关问题时经常采用的一个概念。替代率不仅影响缴费率,也是影响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重要因素。

职工工资增长率。职工工资增长率代表了职工工资平均增长水平,与社会经济水平有着密切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地区每年环比职工工资增长指数基本处于10%以上的水平,稳定增长。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是影响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中,养老金的计发与社会平均工资挂钩,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与替代率结合,是影响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重要因素。

各解释变量的说明如表2所示。

(三)变量描述性统计

表3显示了本文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

模型解释

(一)预期模型

1.面板数据模型分类。面板数据是同时在时间序列和横截面上取得的数据。为实现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可以建立从个体角度考虑的含有N个个体成员的模型和从时间点截面上考虑的含有T个时间截面面板数据模型。含有N个个体成员的模型更常用,且符合本文的建模宗旨,主要有以下三种:

混合模型,又称为无个体影响的不变系数模型,其单方程回归形式为:

Y=α+xiβ+ui, i=1,2,3,4,...,N

该模型假设个体成员既无个体影响也无结构变化,截距项和系数对于每个个体均相同。

固定效应模型,又称为变截距模型,其单方程回归形式为:

Y=αi+xiβ+ui, i=1,2,3,4,...,N

该模型假设个体成员存在个体差异而无结构变化,每个个体的差异可以通过不同的截距项来表示,由于无结构变化,因此每个个体的系数项相同。

随机效应模型,又称为变系数模型,其单方程回归形式为:

Y=αi+xiβ+ui, i=1,2,3,4,...,N

该模型假设个体成员既存在个体影响又存在结构变化,因此截距项和系数对于每个个体均不相同。

2.预期模型。根据所选取变量的经济意义,结合面板数据的单方程形式,本文预期模型为:

JIEYULV=αi+ CANBARENSHUβ+JIAOFEILVγ-TIDAILVδ+ZENGZAHNGLVε+μi, i=1,2,3,4,...,31

首先在模型形式的选择上,根据前文理论分析,倾向于固定效应模型或者随机效应模型,不同省市之间的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率存在差异性,但是个体之间是否存在结构性差异则需要通过检验得出结论。其次,从各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方向来看,由各解释变量的选取理论分析来看,可以初步认为,参保人数越多,缴费率越高,替代率越低,工资增长率越高,养老保险基金当年结余就越多,因此参保人数、缴费率对养老保险基金平衡具有正向影响作用,而替代率则具有反向作用,但实际模型的结论是否与预期模型一致,需要通过实证分析和检验来说明。

(二)数据检验

1.单位根检验。为保证估计结果的有效性和真实回归,首先对面板数据的各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确保数据的平稳性。对于面板数据的各序列水平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LLC、IPS、ADF和PP是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的传统方法,其原假设均为存在单位根。如果各种检验的概率均小于置信度(本文取5%),则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序列平稳。由上表结果可知,结余率、替代率和工资增长指数为水平平稳,即为零阶单整。对参保人数和缴费率检验其一阶差分,其一阶差分平稳,即一阶单整。由于此面板数据的变量之间是非同阶单整,对参保人数和缴费率取自然对数进行处理,对变化后的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处理后的序列均为零阶单整。

2.协整检验。由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我国各省市的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率、参保人数的变化率、缴费率的变化率、替代率以及工资增长指数之间为零阶单整。当数据序列为同阶单整时,应对该面板数据进行协整性检验,以保证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因果关系。对处理后的数据序列进行协整检验,其结果如表5所示。

各检验方法的原假设均为变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由于P值均小于5%的显著性水平,拒绝原假设,由此可判断,该面板数据经处理后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存在长期的因果关系。

(三)计量模型及实证结论

1.面板数据模型选择。在本文的面板数据模型构建中,主要考察影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因素。利用Hausman检验可以确定面板数据模型的的类型。首先建立随机效应回归模型,然后进行检验。所构造模型的Hausman检验的统计量值为53.564926,P值为0.0000,原假设为建立随机效应模型,P值小于5%的显著性水平,拒绝原假设,应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按照经验,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效应采用随机效应回归模型,直接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则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本文Hausman检验的结果也符合一般经验。

2.实证结果解释。根据Hausman检验的结果,选择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变量拟合结果如表6所示。相应的回归方程为:

JIEYULV=0.213054+Ln CANBAORENSHU0.049622+Ln JIAOFEIV0.505152-TIDAILV0.379221+ ZHISHU0.084571

由拟合结果可知,该模型所涉及的参保人数变化率、缴费率的变化率、替代率三个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工资增长率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R2和调整后的R2值均大于0.95,表明该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较好。从系数的绝对值来看,缴费率的变化率对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率的影响最大,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大部分来源于参保职工的缴费,这一实证检验符合现实情况。从影响方向来看,参保人数、缴费率的变化率和工资增长率对基金结余率呈正向影响,当参保人数、缴费率数值增加时,基金结余率也随之增加,工资增长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增加,也会引起基金结余率的名义值增加;而替代率则对基金结余率起相反作用,即替代率越高,基金支出越多,基金结余率越低。

分地区的截距系数如表7所示。由表中数据可知,各个地区的截面系数符号不同,数值也相差较大。由于被解释变量为基金结余率,系数C代表自发倾向,可以简单理解为在没有缴费率、替代率等模型中所包含的因素影响下的基金结余率。其中上海、浙江、江苏等经济较为发达省市的基金结余率较高,这与其地方财政补贴及投资收益有一定关系。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虽然全国各省市的社会养老保险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但是从本文的实证分析来看,替代率、缴费率等影响因素对各地区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影响力度相同,并且国家也提出要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国家统筹的目标,因此本文只提出涉及国家层面的政策建议。

(一)降低缴费率,拓宽基金收入来源渠道

在本文构建的计量模型中,缴费率的变化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结余率影响最大,且为正向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要通过提高缴费率来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能力。缴费率是养老保险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目前我国各省市之间缴费率差异较大,经济发达的省份缴费率较低。

(二)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保值,完善企业年金制度

在利用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投资时,要明确投资范围,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基金投资于银行存款和国债,社会统筹账户基金以及企业年金还可以投资收益性和流动性更强的有价证券。同时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和投资组合范围,健全托管人制度,保障巨额基金的安全性和投资收益。

宏观政策保障是企业年金发展的先决条件,国家已经出台了关于发展企业年金的一系列规定,包括企业年金的建立条件、提取比例和运行管理模式等问题,但是相关的规定仍需要进一步细化,增强可操作性。对于企业而言,应该完善企业年金计划。同时企业年金的建立和管理过程中还会涉及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监督机构,关于合格金融中介机构的认证需要进一步规范,防止行业内鱼龙混杂,政府相关部门也需加强对企业年金各个环节的监管。

(三)扩大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健全相关制度法规

参保职工人数的增加意味着有更多人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增加了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有更多养老保险支出。本文所构建的模型中,参保职工人数的变化对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率具有正向影响关系,可以认为,在现有体系下,参保职工人数增加所带来的收入增加多于其带来的支出增加。这也突出体现了社会养老保险的大数法则原理,随着参保人数的增加,社会养老保险可以更好地分散风险,提供保障。

个体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流动性强造成了该类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延续性较差,同时关于基本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问题,国家一直没有出台特别明确的规定,不同省市之间的规定又存在较大差异。关于职工调动所带来的基本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性问题,应该出台统一规定,保障参保职工的切身利益,减少因工作变化而出现的养老保险退保现象。随着农民工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生力军,关于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问题也应该在政策层面上得到解决。

另外要适当延长退休年龄。延长退休年龄也是各个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到来的基本措施之一。但是,不同的社会群体对退休年龄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一方面,知识分子由于接受教育的时间较长,往往推迟就业年龄,他们所从事的也基本是对体力要求不明显的行业,延长退休年龄对于他们来讲,是有利于人力资本投入回收的一个过程;而另一方面,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无疑是不希望延长退休年龄甚至希望提前退休,因为他们希望尽早得到可靠的退休保障。我国可以首先逐步消除女性职工和女干部之间的退休年龄差异,然后根据预期寿命和就业人口的预测分别延长男性和女性的退休年龄,可以设置弹性退休年龄,只规定最低退休年龄,个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同时必须考虑到不同工种的差异性,让每个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职工真正得到生活保障。

本文采取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的方法,根据省际面板数据对影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因素做出分析。当然本文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由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几经变革,加之随着经济发展统计数据口径的变化,导致许多年份的数据难以查找,例如,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中来源与财政补贴和投资收益的部分没有单独列出,因此在选择模型的解释变量时未考虑这两项,如果数据可得,模型将更好地拟合现实情况,研究结论将更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蒋筱江,王辉.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J].开发研究,2009(S1)

2.沈君霞.中国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平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王鉴岗.养老保险平衡因素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1.1

4.纪晶晶.论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10

5.朱楠.中国延长退休年龄的财务平衡预算及其设计方案[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8

6.王增文.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财政支出与退休年龄的敏感性分析[J].保险研究,2010.1

7.余立人.延长退休年龄能提高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吗?[J].南方经济,2012.6

8.王智斌.中国养老保险改革与政策建议[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9.徐宏伟.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9

10.宋婷.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制度与收支平衡研究―以济南市为例[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1.袁志刚.中国养老保险体系选择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01.5

12.白仲林.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13.张红梅,周燕.基于面板数据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影响因素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10

14.刘苓玲,徐雷.社会保障支出、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的区域差异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2.3

15.Manuel Arellano.Panel data econometric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职工养老保险论文范文第13篇

从2011年1月1日开始,全国企业职工退休金继续上调约10%,人均月收入增加140元左右。春节前夕众多企业退休职工收到了这笔钱。这是2005年以来国家连续6年提高企业职工退休金。有评论认为,这一政策彰显了中央政府重视民生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决心。

但是,不少学者注意到,尽管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年年上调,养老金的替代率却在持续下降。这里所说的替代率,是指退休金占退休前工资收入的比率。考虑到物价变动,一般用当年退体金去除以当年全国城镇职工的平均工资来计算替代率。1999年之前中国企业职工养老金的替代率总体维持在75%以上,目前已逐渐下降到50%以下。而同一时期,中国基本养老保险费率并没有下调,国家养老保险抚养比也基本稳定在3比l左右,即大概3个参保职工供养1个退休职工。

中国式“养老金悖论”

为什么养老保险费率和抚养比没有下降,而养老金替代率却逐年下降?可以把这个问题称为中国式“养老金悖论”。这一悖论的直接原因是,企业职工退休金的涨幅不及全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涨幅。国家公布的全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1999年之后的年均涨幅超过14%,而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的年均涨幅不到11%,两者差距约为3.5%,长期当中两者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但这只是直接原因,原因背后是国家养老保险体系的基本制度安排。在影响养老金替代率的诸种主要因素中,基本养老保险费率、抚养比、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等几项要么是由法律或行政规章确定,要么是由市场或人口结构决定,具有比较强的刚性;而唯有每月养老金数量这一项是每年由国家行政决定所确定的,因而具有比较大的弹性。尽管国务院1997年的文件确定了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的目标替代率为58.5%,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一目标并未转为具有强制性要求的硬性规定。其结果,就是企业退休金的涨幅低于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涨幅。

如果不扭转养老金替代率持续下降的势头,企业退休职工相对于在职职工的实际生活水平将会持续下降。当物价高涨时,这一问题将会变得更加急迫。届时,企业退休职工将不能维持现有生活水平,中国的老年贫困问题或将变得更加严重。

中国式“养老金悖论”不仅关系到企业退休职工的生活,更关系到中国整个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前景。养老金替代率的不断下降,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替代率的下降,就意味着企业退休职工养老权益的不断流失。如果这一趋势不扭转,必将弱化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社会保障功能。现有的年轻参保职工可能会预期,他们在年老退休时将面临一个更加不确定的未来。

如果考虑到中国养老保险费率属全球最高水平这一事实,那么养老金替代率不断下降的问题将愈发显得严重。2007年以后,中国企业养老金替代率已经低于50%,如果参考经合组织国家的数据或全球劳工组织的数据,属全球较低水平。国家相关文件规定,中国基本养老保险费率个人缴纳部分为8%,企业缴纳部分为20%,两者相加为28%。基于学者刘燕斌对2006年跨国资料的分析,可以计算出原7国集团基本养老保险平均费率仅为18.5%,低于中国基本养老保险费率近10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中国的养老保险费率负担是7个主要发达国家的1.5倍以上。在原7国集团中,仅有意大利以32,7%高于中国,而加拿大、美国、日本和法国等比中国低10个百分点以上,其中加拿大和美国分别仅为9.9%和12.4%。北欧著名高福利国家瑞典的养老保险费率仅为18.9%,竟然比中国低9%。而刚迈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这一数字仅为9%,个人和企业分别仅需各负担4.5%,仅相当于中国负担水平的1/3。钱到底去了哪里?

一方面是全球最高水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率,另一方面是全球较低水平的养老金替代率且仍在不断下滑,那么,中间的钱到底去了哪里?实际上,国家养老金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不仅涉及如何筹资、如何花钱以及如何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还涉及资金在代际之间、不同类别的人群之间如何实现成本的分摊和收益的分享。

问题的复杂性并不妨碍厘清“养老金悖论”的逻辑。李珍等学者认为中国养老金替代率的下降是制度设计内生的,这是有道理的,但是,还是要回答钱到底去了哪里?首先,一部分资金应该是弥补了部分转轨成本和历史旧账。据不同学者估算,较多意见认为中国养老盒的转轨成本约为3万亿~4万亿人民币。考虑到这一转轨成本可以在30~50年间分摊,加上利息因素,政府如需解决这一转轨成本,每年的支出约为1500亿~2000亿。尽管政府每年都为养老及社保提供财政补贴,但政府并没有明确提出解决养老制度转轨成本的方案,这样一来,实际上就是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和企业在承担着这一巨额的转轨成本。

其次,养老保险基金增值率较低也是一大关键因素。2010年国家审计资料显示,全国五项基本保险基金年平均收益率不到2%。与工资涨幅和通货膨胀率相比,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质上在持续地相对贬值。在养老保险缴费条件相同情况下,基金收益率越低,工资增长率越高,通货膨胀率越高,最后投保人所能获得替代率就越低。中国过去10年间的工资年增长水平超过14%,加上通货膨胀的因素,在养老保险基金不能实现有效增值的条件下,难以保持较高的替代率。相对来说,中央管理的社保基金收益率要高于全国五项基本保险基金的总的平均收益水平。但在目前还没有实现国家统筹的社会保险制度之下,难以实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统一投资管理。

再次,一部分资金为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滚存结余增加做了贡献。按照公开统计资料,1997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仅为683亿元,2009年达到12526亿元,13年时间增长18倍!如果用每年的养老基金收入除以支出作为当年的结余率,并观察结余率的变化趋势,就会发现结余率1997~2001年在负的3.4%到正的7.7%之间徘徊,2002~2003年迅速抬升到10%~20%的区间,2004~2006年则提高到20%~30%之间,2007、2008、2009年则高达30%上下!结余率越高,可用于支付当期养老金的资金就相对更少。

当然,还存在影响“养老金悖论”的其他经济和政策因素。

破解中国式养老的难题

中国养老及社保事业过去30年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社保专家郑秉文用“成就巨大,问题很多”来形容。应该说,中国式“养老金悖论”仅仅是问题冰山的一角。都有哪些典型问题呢?比如,公务员、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享受待遇差距巨大,而农民的养老起步待遇仅为每月55元,

差距之大,绝无仅有,这是多轨制的问题;现行养老保险以地方统筹为主,导致跨省转续存在一定困难(《社会保险法》出台后,国家正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按照媒体报道,中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目前已经达1.4万亿元;基本养老保险费率高达28%,使企业和个人负担过重;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再考虑到政府转轨成本的欠账,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长期当中将是难以持续的,等等。世界银行专家组指出,中国现在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企业负担不均、统筹层级过低、个人账户空账等六大问题,因而必须进行彻底改革。郑秉文则认为,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至今仍然是“碎片化的”,“现行的融资方式和给付方式都不可持续”。

既然问题重重且不可持续,继续改革基本养老金制度就势在必行。一方面,长期来看,这种改革需要统一清晰的国家战略规划,即如何在综合考虑经济、财政、人口因素的前提下,平衡好政府、企业、个人三者的关系,设计一套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持续推动经济增长、有利于逐步落实所有公民养老权益而真正做到人人平等的制度化养老体系。

另一方面,短期来看,推进养老金制度改革时需要注意三个比较紧迫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把握改革和完善养老金制度的有利时机。目前正是继续推进养老金改革的有利时机,但已经比较紧迫,甚至可以说是刻不容缓。为什么目前的时机既有利又紧迫呢?首先,中国处在城市化的关键阶段,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5%~50%。工业化和城市化使社会公众逐渐弱化了与土地和传统社会保护网络的联系,从而使养老保障变得急需。目前的有利条件是,部分新城市人口的显利需求还比较低,这就给国家有步骤推进改革留下了一定的时间。但这个时间不会很长,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预测,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高达65%。届时,新增数亿城市居民的显利需求将会非常巨大。

其次,中国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但短期中抚养比不会急剧上升,中国人口红利仍将维持一段时间。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马力在2010年的报告中指出,目前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很高,负担较轻,有利于经济增长。而人口抚养比在2013年达到最低值之后会逐步上升,但2035年前人口抚养比仍将低于53%的“人口红利”期标准。而到了2030―2035年后,中国将会出现不到两个在职职工供养一个退休人员的局面。因此,中国应尽早建立更为合理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应付全球最严重的老龄化浪潮的到来。

再次,过去30年中国创造了“经济奇迹”,过去10年中国更创造了财政增速远超GDP增速的“财政奇迹”。经济学家林毅夫预测,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还将维持二三十年的时间。经济高增长在推动经济总量的同时,会大幅提高人均收入水平,而财政高增长则准备了有利的财力与物质条件。如果等到未来经济增速和财政增速降下来以后,再来考虑完善养老及社保制度,估计会产生较大的资金压力。

第二个问题是要系统地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的费率。中国是全球基本养老保险费率最高、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如果强制性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率过高,那么,企业和个人自愿参与的补充养老金计划就会面临资金不足。

因此,降低目前中国过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率已经成为必需。综合参考全球费率水平,中国目前28%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率应该有很大的下调空间。过高保险费率的设计意图固然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明日所需,但却让企业和职工今日的收入支配权变得更加没有保障。

第三,国家应该把新增财政收入的较大比例重点用于养老及社保等社会福利支出。世界银行倡导的多重支柱养老金制度中,第一部分是职工无需缴费的、由公共财政提供的最低保障,被称为零支柱。这是很多国家的一般做法。一国公民的最低养老保障由政府从公共财政中支付,而无需公民通过缴纳保费方式获得,这一方面体现了公共财政的公共性,另一方面保证最低养老保障覆盖的无遗漏。世界上很多国家公共财政的较高比例都用于社会福利支出,经合组织国家的这一比例普遍超过50%。

职工养老保险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养老保险 统筹 必要性 可行性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 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74亿,约占总人口的12.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364348人,占9.71%,表明我国口老龄化问题十分严重。作为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却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最大问题是统筹层次低,只实现了省级统筹,而非全国统筹。

2008年12月22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中,国务院明确提出2009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全国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2012年实行全国统筹的目标。可以看出,政府对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达成了一致共识,即实现全国统筹。那么,为什么要实现全国统筹?全国统筹可行吗?本文接下来将从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现状、实现全国统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层次的现状

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层次依然很低,虽然已经实现了省级统筹,但是大部分地区仍然属于地市一级的统筹。一方面,这从直观上表现为各个地区养老保险缴费率的不一致,也就是职工的养老负担水平不同,这不仅不符合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而且影响着我国区域性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在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的今天,后者的危害更甚。举个例子,由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中西部地区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到珠三角打工,那么深圳等城市年轻职工较多,老职工较少,企业为其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就较少,那么企业就更愿意在珠三角发展,而不愿意去中西部地区。这样不利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损害了公平竞争的环境。

另一方面,因为未实现养老基金的全国统筹,也就意味着其不能进行统收统支,这表现为,部分地区养老保险基金存有结余,而这些地区却依然享受着中央的财政补助,造成资源浪费;另一部分地区养老保险基金却入不敷出,职工缴纳的费用远远不能满足支付养老保险金的需求。珠三角地区,年轻职工居多,基本养老基金有大量结余。但是,像东北老工业地区人口比例较高,养老保险基金却入不敷出,不能满足支付需求,需要政府填补大量的资金缺口,给政府造成巨大的财政压力。

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的必要性

(一)全国统筹是保证经济发展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必然选择

全国统筹能平衡不同地区的缴费率的差异,消减各地区的养老保险缴费负担,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和经济发展的效率,如果不能实现全国统筹,资源分配的效率就不高,不利于我国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二)全国统筹有利于我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低统筹层次不利于我国劳动力市场人口的流动,阻碍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也不利于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升级。对于经常流动的劳动力人口,比如去大城市打工的农民工,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能享受到基础养老金。这样一来,统筹地区为了降低养老保险负担而限制劳动者流入,这部分劳动力也不愿意频繁更换工作地点,长此以往,劳动力的流动就更加缓慢。实现全国统筹,才能实现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而非单独某地区的劳动力市场。

(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全世界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一般规律

在全世界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的160多个国家里,几乎所有国家都实现了全国统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统筹制度受到历史原因和财政分税体制的影响,仍然处于地方分割状态,但是这是违背一般规律的,全国统筹是大势所趋。

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的可行性

(一)我国已经具备省级统筹的丰富经验

截止到2009年,我国大部分省区已经基本实现了省级统筹,积累了丰富的提高统筹层次的经验,这位进一步实现全国统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全国统筹的重心在于统一制度,处理好各地区间的关系。

(二)我国已经具备实现全国统筹的制度基础

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的制度框架已基本形成,各省区的制度框架基本相同。目前,除了养老保险经办机制未实现全国统一以外,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已基本不存在制度壁垒。

(三)我国已经具备实现全国统筹的理论共识

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尽快实现全国统筹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普遍共识。不仅欠发达地区和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养老金支付压力大的地区,迫切期望尽快实现全国统筹,较发达地区、养老金积累较多的省区也表示,只要处理好相关利益关系,也希望推进全国统筹,实现制度理性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国统筹,不仅能统一不同地区的缴费率,实现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而且能维护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最后,还能保证劳动者的权益不在流动中受到损失。综上,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全国统筹,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这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自我平衡和完善的必经之路,也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郑秉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发展与挑战[J].中国人口科学.2008,(5).

[2]郑功成.尽快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全国统筹[J].经济纵横.2010,(9).

职工养老保险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制度 演进 特点 职业年金

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和完善。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维持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运营模式。其养老制度已经不能有效满足人才成长和社会发展新要求,建立并完善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迫在眉睫。

一、事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历程

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国有企业开始实行养老保险制度,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概念也逐步深化。1986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改革劳动制度四个规定的通知》,要求机关事业单位今后招收工人,“应当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到达退休年龄后,按照养老保险的相关规定和政策领取养老金”。这是较早提出的具有事业单位职工执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文件政策。200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8〕10 号),在五省市开展试点,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配套推进。这为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开辟了道路,为全国推广奠定了基础。2015年,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正式提出了建立全国范围内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这是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全国范围内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正式拉开了序幕。

二、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现阶段的特点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在我国特定的体制环境下产生的养老保障制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体制性特征。

1.时代特征

国内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深化推进,事业单位管理形式更加与时俱进。2014年《事业单位管理条例》出台,要求所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聘用制,签订聘任制合同,促使事业单位人员进入与退出机制产生了深刻变革。用人方式改变,也催生了事业单位养老制度的变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是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符合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发展的必然趋势。

2.体制特征

国外公职人员与企业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并不在制度上加以区分,而国内则不尽然。由于受原有“编制”、“身份”等限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统筹初期,必然受到体制约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过渡期企养老保险“双制”并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人数众多,个体情况复杂,职工人事评价体系与企业有所不同,如盲目的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筹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中,会引发各种矛盾,不利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平稳过渡。就现阶段来讲,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并存,针对事业单位自身特点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的建立。职业年金须强制性缴纳,这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区别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特征。企业人员的补充养老保险通常叫做企业年金,一般以商业保险的形式出现,以自愿为原则,并不强制用人单位缴纳。2015年4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的通知》,要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必须缴纳职业年金。上述事业单位职业年金政策的确立,一方面是为保证改革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中人”的养老待遇不降低;另一方面,是养老保险体系中资本运营模式的新转变。根据文件规定,“职业年金基金应当委托具有资格的投资运营机构作为投资管理人,负责职业年金基金的投资运营。”这一新做法,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同时盘活社会资本,提高资本增值活力。

三、小结

改革必然会有阵痛。平稳过渡,是改革推进的基本原则。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经过多年的政策准备和地区试点,如今正式在全国推广,初见成效的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在实际操作中,个体情况复杂经常会凸显政策盲点。因此,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配套实施细则和文件的出台成为解决矛盾点的关键所在。其次,随着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地将处于过渡期的企事业单位“双制”变成“同制”,建立统一规则下的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标。总之,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仅可以加快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进度。同时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具有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卢驰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制约因素与策略选择[J].理论探索,2011(5)

[2]马蓓蓓,张悦玲,杜淑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制约因素与策略选择[J].保险职业学报,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