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科技展望论文范文

科技展望论文范文

科技展望论文

科技展望论文范文第1篇

作者: 李锦堂(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北京100033) 【论文摘要】 据记载,人类利用太阳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将太阳能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只有300多年的历史。真正将太阳能作为“近期急需的补充能源”,“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则是近来的事。20世纪70年代以来,太阳能科技突飞猛进,太阳能利用日新月异。回顾和总结本世纪太阳能科技发展的历程,对21世纪太阳能事业的发展十分有意义,本文对此作了尝试。 1 历史回顾 近代太阳能利用历史可以从1615年法国工程师所罗门·德·考克斯在世界上发明第一台太阳能驱动的发动机算起。该发明是一台利用太阳能加热空气使其膨胀作功而抽水的机器。在1615年-1900年之间,世界上又研制成多台太阳能动力装置和一些其它太阳能装置。这些动力装置几乎全部采用聚光方式采集阳光,发动机功率不大,工质主要是水蒸汽,价格昂贵,实用价值不大,大部分为太阳能爱好者个人研究制造。20世纪的100年间,太阳能科技发展历史大体可分为七个阶段,下面分别予以介绍。1.1第一阶段1900-1920 在这一阶段,世界上太阳能研究的重点仍是太阳能动力装置,但采用的聚光方式多样化,且开始采用平板集热器和低沸点工质,装置逐渐扩大,最大输出功率达73.64kW,实用目的比较明确,造价仍然很高。建造的典型装置有:1901年,在美国加州建成一台太阳能抽水装置,采用截头圆锥聚光器,功率:7.36kW;1902-1908年,在美国建造了五套双循环太阳能发动机,采用平板集热器和低沸点工质;1913年,在埃及开罗以南建成一台由5个抛物槽镜组成的太阳能水泵,每个长62.5m,宽4m,总采光面积达1250m2。1.2第二阶段(1920-1945) 在这20多年中,太阳能研究工作处于低潮,参加研究工作的人数和研究项目大为减少,其原因与矿物燃料的大量开发利用和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1935-1945)有关,而太阳能又不能解决当时对能源的急需,因此使太阳能研究工作逐渐受到冷落。1.3第三阶段(1945-196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年中,一些有远见的人士已经注意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正在迅速减少,呼吁人们重视这一问题,从而逐渐推动了太阳能研究工作的恢复和开展,并且成立太阳能学术组织,举办学术交流和展览会,再次兴起太阳能研究热潮。在这一阶段,太阳能研究工作取得一些重大进展,比较突出的有:1955年,以色列泰伯等在第一次国际太阳热科学会议上提出选择性涂层的基础理论,并研制成实用的黑镍等选择性涂层,为高效集热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实用型硅太阳电池,为光伏发电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此外,在这一阶段里还有其它一些重要成果,比较突出的有:1952年,法国国家研究中心在比利牛斯山东部建成一座功率为50kW的太阳炉。1960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建成世界上第一套用平板集热器供热的氨-水吸收式空调系统,制冷能力为5冷吨。1961年,一台带有石英窗的斯特林发动机问世。在这一阶段里,加强了太阳能基础理论和基础材料的研究,取得了如太阳选择性涂层和硅太阳电池等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平板集热器有了很大的发展,技术上逐渐成熟。太阳能吸收式空调的研究取得进展,建成一批实验性太阳房。对难度较大的斯特林发动机和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1.4第四阶段门(1965-1973)这一阶段,太阳能的研究工作停滞不前,主要原因是太阳能利用技术处于成长阶段,尚不成熟,并且投资

科技展望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规范;土木工程

科技论文是学者呈现科技成果的主要形式,也是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土木工程研究生培养也越来越重视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能力,这不仅是因为国内高校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都有发表科研论文,甚至SCI检索论文的毕业要求,而且也是一个科研工作者必备的技术能力。然而,目前很多研究生对英文科技论文撰写习惯、写作格式并不熟悉,科技论文写作的课程教学也不规范。本文拟通过分析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科技论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及问题,提出论文各章节的写作要求及建议。

一、传统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授课内容以专业词汇为主导目前,一些研究生对于专业英语的认知仍是学习专业词汇,而部分专业英语课堂的授课内容也是以专业词汇的介绍为主导。然而,专业词汇的学习是本科阶段的学习要求,研究生学习阶段应加强英文科技论文写作格式及规范要求等。

(二)研究局限性及负面结果刻意回避我们在开展科学研究过程中,一般会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简化,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通常也会做出一定假设。因此,针对某一科学问题的研究过程及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结果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负面结果。事实上,我们对研究局限性及负面结果的讨论越充分,论文的可靠性越高。而教师在传统课程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对研究方法局限性的讨论及负面结果的呈现。

(三)结果讨论与展望不够重视在科技论文中,我们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讨论和展望,可以使论文的内容和结构更完整,是科技论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英文科技论文撰写及授课更加重视对研究结果的客观描述,缺乏对研究结果的合理解释分析。例如,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多种解释,我们可以致力于分析讨论多种可能,并深入展开。结果讨论和展望的内容越饱满,表明作者对研究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更深刻。[1]

二、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课程设计

我们可以根据传统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对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科技论文写作的题目、摘要、引言、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结论等各个部分逐一进行探讨,提出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习惯及规范。

科技展望论文范文第3篇

在地球上当你观看日落时,通过旋转太阳镜上的偏光镜你就能看到这种情况。从以上论述我们不能不承认,现代成像技术所制造木星知识的条件性和丰富性。如果用伽利略的望远镜来看,木星就是一片模糊,除了能看到木星具有卫星之外已经制造不出更多的知识来了。例如,由木星自身辐射的红外线即使通过伽利略的望远镜也无从知晓,因为对于光学望远镜来说,红外线“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这就像人无法感知到空中有电波一样,只有当拿来收音机收到电台声音的时候才能感知到存有电波。而在以上所述关于木星的观测中,只有通过红外设备才能够发现和“捕捉”到红外线,再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性设计将红外线所反映的信息“翻译”成视觉图像,从而制造和推知出上述关于木星的众多知识来。很明显,木星的这些知识都是依赖于现代技术制造、建构、诠释或翻译的。对此,伊德说道,“这种新产生的科学知识比以前的例子更清楚和更明显地说明,这些科学知识只有通过技术为中介,它们对我们来说才是可能的。在这个层次上,科学的技术体现才彻底显明。”当然,对于简单的知识来说就可以通过简单的技术来探知,尽管人们甚至不会觉知到运用了技术,如前面所举粉笔之类的简单例子。但是,不管简单技术还是复杂技术在制造知识的诠释的本质上都一样,只是简单技术制造的是简单一些的知识,复杂技术制造出来的是复杂一些的知识而已。总而言之,科学知识都是技术体现出来的,没有相应的技术就不会有相应的科学知识产生。

二、对技术所蕴含科学原理的理论解释

众所周知,任何技术总是蕴含一定的科学原理或科学知识的,这是技术“有用”的基础。如果对技术中的科学原理追求一种本质上的理论解释,就可能逐渐形成科学理论。西方文明正是循着对生活世界中纷繁复杂的各种现象,追求形而上本质解释的主线前进的,进而萌芽、发展与形成了现代科学。由此可见,执着追问技术所蕴含的科学原理对于产生现代科学具有重要意义。这是研究伊德科学现象学中技术先于科学的存在论关系的重要源动力。对于技术蕴含科学,伊德阐述了两层意思:一是,任何技术都蕴含着科学原理,这是技术能够被实施的根本性前提条件。只不过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技术,其蕴含的科学原理是事先就已明确的,而前科学的技术蕴含的科学原理是不明确的。当然,即使是现代技术,技术的使用者对于技术所蕴含的科学原理往往也是不明确的(如医生对于医疗仪器的科学原理往往就缺乏了解)。伊德说,技术在存在论上具有优先性,科学原理在人们技术性“操劳”的时候实际上在为技术服务。这也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技术在存在论上先于科学,实际上科学是技术的‘工具’或‘用具’的意思。二是,简单的技术蕴含着的科学原理较为简单,越复杂的技术越是包含庞大的科学知识体系。伊德选取了三代典型的技术来予以分析。首先来看弓箭技术的例子。不管是长弓、弩弓、骑射弓、“火箭”或“闭合箭”,这些弓箭技术虽然几乎是在完全不同的生活实践中单独发展起来的,但是,“在抽象的意义上,所有的弓箭都是‘相同的’技术,在这种技术中,投掷物(箭)是由弓和弓弦的张力来推进的。”从力学原理来讲,不管哪种弓箭技术,都是弓和弦在弹性形变的基础上产生的弹力作用在箭上,从而推动箭射出的。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1/2kx2=1/2mv2或冲量定律Ft=mv,就可以计算出弓箭的威力与箭的射程等。其中:k表示所用弓与弓弦的平均弹性系数;x表示弓弦离开零外力时位置的距离;F表示弓和弓弦共同产生的弹力作用在箭上平均大小;t表示从张满弓松开手到箭离开弓弦的作用时间;m表示箭的质量大小;v表示箭离开弓弦时的初速度。这样来看时这些技术并没有本质差别,换句话说就是:它们都能用相同的科学原理或科学知识来解释。尽管古人不知道这些科学原理,但并不影响他们制造和使用这些简单的弓箭技术。其次来看伽利略的望远镜的例子。伊德认为,望远镜技术是从古代最简单、最原始的技术到现代最复杂、最先进技术的转折点上的典型技术。伊德说,“在我所命名的技术-科学中所发生的第二步,是在成像技术中产生了第一次科学革命,这是随着光学透镜技术的发明和使用而发生的。”伽利略使用望远镜的确发现了很多新的现象,显然他并不是先知道望远镜技术的原理才去观察的,但是他在发现了望远镜的“好处”之后开始了思考光学原理而尝试改进该技术。尽管科学史家沃尔夫说伽利略在光学研究方面并无成果,但是对于光学原理的思考确实是后来光学技术进步的前提。科学史的事实证明,主动对技术之中的科学原理寻求理论解释,是现代科学诞生以及技术持续进步的必要条件。最后来看新天文学之类的后现代技术的例子。伊德引用了《新天文学》的话说,“新天文学之所以能迅速发展,部分原因是在20世纪30年代偶然发现的来自地球之外的无线电波。”显然,这是一个截然不同于以往天文学发展的全新例子。因为无线电波不同于可见光,无法通过“自然”技术“看到”,而是需要既有的“人工”①技术来诠释和体现出来。能够发现地外无线电波本来就是无线电技术在实践中“先在地”存在的结果。而对蕴含于感知无线电技术中的无线电波可翻译为声音或影像的原理进行本质上的理论解释却是后来射电天文学迅猛发展的理论前提。也就是说,只有在具备了承载新天文学的技术平台之后,再追求对“技术中所蕴含的科学原理”作出理论解释,这时候人们才可能在这个方向上开辟出“射电天文学”这门新科学来。由此看来,科学就是在对为技术服务的原理进行系统化的理论解释之后形成的,越是复杂的技术越是蕴含庞大的、多学科的知识,越需要理性的参与和前期积累,也越难自发形成。因此,现代科学只在具有发达古希腊科学文化背景下的欧洲诞生。而望远镜技术由于蕴含较少的光学、物理学知识,在实践中“拼拼凑凑”还有成功的偶然性,所以望远镜可以见诸于多个文明当中。至于简单的弓箭技术只蕴含了一些基本的力学原理,因而不论文明程度如何,都能自发产生,所以才会如伊德说的那样:所有的古代文化都有弓箭技术。

三、科学与技术的“接力”关系

从以上“技术蕴含科学原理”的论述中,我们应该可以觉察到:古代技术和“第一次科学革命”的现代技术由于所蕴含的科学原理或科学知识较为简单,较多地表现出了自发的特性,所以在没有严格概念体系和逻辑推演的社会中也能够产生和存在;“第二次科学革命”的后现代技术由于所蕴含的庞大科学理论体系需要“第一次科学革命”理论产物的“人工”技术平台,而此较为复杂的“人工”技术平台又必定是在原有科学理论的基础上产生和制造出来的,这完全只有在对概念化的科学体系达到自觉水平的情况下才可能产生,所以,“第二次科学革命”的技术无法在科学处于“经验层次”水平的社会中产生。也就是说,具有“第二次科学革命”特征的“后现代”技术与科学的关系,表现出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交互关系,这类技术完全不可能在科学没有上升到理论层次水平的社会中产生。正因如此,伊德把当代科学称为技术-科学,他认为当代的技术与科学是纠缠在一起的一个整体。他说,“技术-科学的秘密,以及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后现代的关系,都没有被发现。一种文字游戏闪现在我的脑海中:当代科学完全是技术化的科学(technoscience);而大部分当代技术也都是技术化的科学……技术-科学是科学和技术杂交后的产物,在同一个杂交体中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

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类似体育比赛中的“接力”关系。根据科学史可知,若能将简单技术所蕴含的科学原理与知识进行“提纯”,从而促进系统的科学理论产生的话,那么系统的科学理论又可以推动人们设计制造出较为复杂的技术性仪器设备,从而进一步又对复杂技术负载的、体现的、诠释的新的科学理论进行“提纯”,如此不断螺旋递进,表现出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接力”关系。但需注意,这里有一个“瓶颈”,那就是从自发的技术“跃迁”到自觉和自为的技术阶段时,有一个对自发技术中所蕴含科学原理的“提纯”工作要做。当人们对自发技术中所蕴含的科学原理“提纯”不出来时,就只能停留在“经验层次”的科学阶段了,这时候也就无法产生现代的技术。而现代技术不能在实践中使用的话,所蕴含于其中的科学原理就“无从服务”、“无所依附”,进一步的科学“提纯”工作当然也就无从谈起,也即科学就没有了发展的逻辑前提。打个化学上的比方,当人们纯粹只是根据经验从颜色、状态等层次来把握物质变化时,很难驾驭化学反应制造出想要的物质,也不可能产生现代化学,如古代炼丹术。而只有追问理论本质,逐步地将各反应现象背后的规律、原理弄清楚之后,才有可能产生现代化学,从而驾驭化学反应,制造各种想要的化学物质来。这里经验层次的技术指的是自发的古代技术,而理论层次的技术则是自觉、自为的现代技术。是否能够从经验中进行理论的“提纯”决定了是否能够超越古代技术层次进入现代技术层次,这就是前面所说的“瓶颈”。这个“瓶颈”其实就是古代技术与现代技术(含后现代技术)的分界线,在前已提及的“第一次科学革命”的技术与“第二次科学革命”的技术之间就是非常明显的。显然,这个“瓶颈”也就是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近现代科学-技术的那道跨不过去的“坎”。从技术中“提纯”出科学理论的能力就是突破“瓶颈”的能力,在越过了这个“瓶颈”之后的社会中,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就会表现出强强组合的“接力”关系,也就是“强者愈强”。这是欧美现代科学-技术之所以持续进步的根本原因。

实际上,这可以从古代中西方科技发展史的对比中得到印证。中国古代的技术基本上都是在自发技术框架内发展的,缺乏从技术中“提纯”出概念系统的科学理论的过程,因而古代中国没有能够实现对“瓶颈”的成功“跃迁”,从而只能停留在古代技术的经验科学水平,无法进入现代技术这一现代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更高技术的新阶段。李约瑟先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有段话很耐人寻味,他说,“整个说来,中国和西方在科学上相互影响的程度似乎非常微小,以至使人感到这种富有成果的交流根本就没有存在过。至于技术方面,情况便大不相同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他在书中从几个地方道出了其中的原因。他说,“在15世纪以前,西欧的技术可以说落后于旧大陆的其它任何地区。从经院哲学中可以看到的过分严密的亚里士多德逻辑学,不可能对亚洲思想家有任何吸引力;近代科学确实必须冲破这一外壳才能诞生。希腊和希腊化国家的古典科学作品确实是一项宝藏,甚至比虔诚的佛教徒到印度去取的经典还要宝贵。但在13世纪时,这些科学作品对于西欧人来说,并不是全都可以得到,而且,在文艺复兴和维萨留斯及伽利略的时代之前,其中没有一种著作被充分地吸收到欧洲人的思想之中。当然,这些著作可以从阿拉伯文译本中得到,中国本来可以比欧洲人更便利地得到这些著作,但是中国人之所以没有得到它们,或许是因为中国学者对理论缺乏兴趣,而这些理论却补偿了欧洲在技术上的贫乏。”好一个“或许是因为中国学者对理论缺乏兴趣”,所以,尽管中国与阿拉伯世界实际上有着长长的交流史,希腊和希腊化国家的古典科学作品其实中国都能够从阿拉伯国家得到,完全可以取西方人之长补己之短,但由于中国对理论不感兴趣而“没有得到它们”。反过来,中国的长处却恰恰被西方人“取”走了。李约瑟是这样说的,“在公元后整整十四个世纪的时间内,技术上的发明尽管缓慢地、但却大量地从东方传到西方。”

科技展望论文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8-0005-0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民素养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核心议题。近年来,国际上众多的学生成就评估项目都涵盖了科学素养,例如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公民科学素养是一个综合性范畴的概念,而科技意识(Sense)是其不可或缺的成分。中小学生的科技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不仅需要适当的学校科学教育体系,还要依靠更广泛的教育和社会资源,诸如:科技展馆、科技夏令营、科普讲座等。一些调查结果也显示,越来越丰富的科技活动形式正对人们的科学和技术的感知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科技场馆的教育功能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国外主要通过改变传统的科技场馆建设模式,提供一个“真实”环境,让使用者体验到科技的价值。我国关于科技场馆科技教育功能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研究增设各类活动形式,尤其是科普知识讲座、科技竞赛,以促进学生对科技的兴趣。例如,从科技场馆能提高公民科技意识这一意义上对活动形式、资源开发、资源配置等进行研究。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以科技场馆作为学习背景的学生科技意识形成的实证研究尚少,甚至是空白。因此,研究试图从学生参与科技场馆活动的反应出发,探索科技场馆活动如何影响中学生的科技意识的形成。

一 研究的问题和策略

科技场馆作为一种科技文化呈现形式如何促进中小学生的科技意识的形成,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对于儿童的心智的发展,许多研究者都有相应的探索。在众多的儿童心智发展理论中,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方法对探索儿童科技意识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维果茨基认为,人并不是直接获得知识的,而是通过“中介工具”的作用间接实现的。社会文化因素便是具有启动作用的中介工具。根据这个观念,儿童在科学知识乃至科技意识方面的发展必定受到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换言之,中小学生周围的科学与技术环境可能对他们学习科学与技术、获得科技意识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另外,维果茨基学派也相信,儿童的学习通过活动建立起了“意识与活动统一”,即使外部的干预因素通过活动实现“内化”,获得了他们心智的切实发展。在这个内化的过程中,儿童情感、动机便是促成社会文化有效“介入”学习的动因。正如维果茨基所指出的:“你想号召儿童去从事某种活动之前,你要让儿童对该活动感兴趣,关心儿童对该活动所必需的全部力量。”根据这个观念,中小学生的科技意识应该是通过他们的体验活动获得对科学和技术本质认识的内化。而且,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动机和情感,以促成这个内化的有效实现。

维果茨基的“中介”概念不仅阐明了儿童文化发展的一般发生法则,即内化机制①;也阐释了“中介”作为连接外部世界和儿童的内心世界的桥梁促使儿童的思维和意识发展的关键性,强调了“内化”是外部世界和儿童内在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这些理论的成果正是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出发点。

科技场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环境,如何建构这种环境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意愿、拓展对科学和技术的认知、形成科技意识?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主要包括,调查科技场馆活动对学生的求知欲、科学技术的兴趣、情感等方面的作用,探索如何提高科技场馆在促进中小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知和体验内化、形成科学技术意识方面的功效。因此,本研究采用了以下的分析探索模式,见图1。

图1 研究的分析探索模式

综上所述,本研究试图通过对科技场馆的文化呈现方式、学生参与活动等科技的外部环境的分析,调查学生在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下对科学和技术的感知、理解和信念等因素,将调查信息进行量化和质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策略,探讨科技场馆在中学生科技意识形成中的功用。

二 调查的实施与分析

学生问卷调查的样本选择了上海市的一所中学的6、7、8年级的学生。学生由学校的老师在三个年级中随机抽取。共发出190份问卷,回收185份,其中5份因缺少学生背景信息和部分作答的信息而作废,因此有效问卷共180份(男95份,女85份),有效率为97.3%,达到研究要求。

问卷设计是以科技场馆活动为背景,深入地了解儿童的科技意识。因此,根据本课题对“科技意识”的定义,即在不完全理解相关的科学和技术的理论状况下,学生所形成的对科学与技术的认识和情感而设计问卷。问卷由学生最喜欢的科技场馆文化(活动的类型、科技作品展示、作品的学科内容)、学生参与科技场馆活动的意愿(如学生参加的期望、参加的情感)和学生参与活动的实际情况(学生参加的次数、参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体验后对自我科技意识提升情况的评价与解释)三部分构成,共19题(不包含学生基本信息),其中包括16道单项选择题和3道开放性试题,例如题5你希望一学期可以参观几次科技作品展?A.1次;B.2次;C.3次;D.3次以上。

采用SPSS和Excel对数据进行处理,并依据“分析的探索模式”进行分析和讨论。分析包括三个部分:(1)科技场馆文化的呈现形式与学生科技认知的差异;(2)科技场馆活动的实际情况与学生期望的差异;(3)科技场馆活动性与学生科技意识内化的差异。

第一,我们调查了科技场馆文化的呈现形式与学生科技感知之间的关系。根据调查,上海科技场馆有三种呈现形式比较突出:(1)活动的类型;(2)科技作品展示;(3)作品的学科内容。这三种形式从不同角度吸引学生,进而刺激学生的感官、情感和认知。从2010版的《上海科普资源状况》调查结果中看到,2009年各种科普活动形式次数最多的依次是:科技讲座、青年科技兴趣小组、科技竞赛、科技展览、科技夏令营等。从中反映了上述三种类型也是科普教育中最为主要的呈现形式。

学生的问卷调查则显示,学生对科技场馆不同的活动类型表达了不同的兴趣和体验热情。(1)学生最想参加的科技活动类型依次是:科技作品展(32.22%)、夏令营活动(31.67%)、科技竞赛(19.45%)、科技讲座或科学知识培训班(8.33%)、其他(6.11%)、多选(2.22%)。(2)最能获得学生喜爱的科技作品展示形式依次是:以实验的形式展示(自己亲身实践)(53.33%),多媒体形式展示(录像、电影、3D)(28.89%),以直接呈现的形式展示(实物、图书、展板、挂图)(11.67%)等。其中28.89%选择“多媒体形式展示”的学生中有约10%的学生精确地表明自己钟爱的是通过电影(包括3D)形式展示科技作品。(3)最能获得学生喜爱的科技作品内容依次是:生物学(35.56%)、科技应用(31.67%)、地球学和天体物理学(24.44%)、其他(7.22%)、无(1.11%)。另外,不同性别对作品内容的兴趣也存在显著性差异〔χ2(6,n=180)=29.523,P

从学生所表达的兴趣和参与状况可以看出,学生更倾向于参加自己喜欢的科技活动,而且现代技术的呈现模式更受青睐。同时还发现传统的信息呈现形式,讲座或授课式的科学技术信息介绍方式还是学生接受科技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

第二,我们调查了科技场馆活动的实际情况与学生期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有85%左右的学生期望每学期参加科技场馆活动的次数在2次及以上,且有40%的男生期望每学期参加的次数在3次以上。实际上,参加科技场馆活动次数在3次以上的学生人数仅有28.89%。并且越往高年级多次参加活动的人数就越少,特别是中三年级只参加了一次活动的人数比例超过了45%,见图2。进一步对不同活动次数的人数与期望参加的人数进行卡方检验的结果表明,χ2(16,n=180)=1.987E2,P

图2 各年级实际参与科技场馆活动次数所占人数的百分比

研究进一步调查了学生对无法经常参加科技场馆活动的解释。调查显示,有63.89%的学生是因为学习紧张(作业多没时间或要补习功课或参加辅导班);有30.60%的学生有其他爱好或者不喜欢参加科技场馆活动,尤其是中一和中三两个年级学生有其他爱好的分别占年级人数的42%~48%,见图3。

另外,学生对参加科技场馆活动意愿的解释也包含了对科技场馆呈现方式的要求。调查显示,科技场馆活动能促使69.45%的学生产生积极参加的意愿,24.44%的学生参与意愿一般,6.11%的学生不太想或者不想参加这样的活动。而学生参与科技场馆活动的主要原因有:“好玩,对此比较好奇(37.22%)”、“可以增长我的知识,有助于学习(37.22%)”、“可以放松一下,就当休假(17.22%)”、“学校老师或家长让我来的(6.11%)”等。同时,使用相关系数分析得知,α=0.043,即性别与学生参与的意愿之间具有相关性,主要表现在男生参加的热情要稍高于女生的热情。

图3 实际活动次数与期望差异的原因

这些数据反映了大部分学生具有参加科技场馆活动的意愿,但受限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例如,学生对科技场馆活动选择的自主性、对科技活动的兴趣以及日常学校活动的影响等都包含在学生的解释中。

最后,我们调查了科技场馆活动性与学生科技意识内化的关系。研究试图通过学生参加科技活动过程的行为表现以及活动体验后的评价来考查学生科技意识或他们对科技的感知。该部分调查由问卷的开放性问题回答所构成。按照学生回答所描述的行为表现,研究者将其解构和分类(见表1)。结果发现,处在兴趣阶段(包括感知觉的行为活动26.11%、触动好奇心31.67%和问题激活2.22%)的学生人数为60%,简单思考与交流为22.78%;然而,能引发内在思维方式变化(即深入思考与内化)的仅占了17.22%。数据表明,科技场馆文化很大程度上能引起学生对科学和技术知

识产生一定的兴趣,但在促使学生内在思维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上,其成效相对较弱。

表1 活动过程中学生表现所反映的意识状况类别分布

学生活动行为的解构分类 学生行为表现 学生人数(%)

感知觉的行为活动 看、拍照、玩 26.11

触动好奇心 好奇、想深入了解 31.67

问题激活 想问问题 2.22

简单思考与交流 感兴趣与朋友或家人聊 22.78

深入思考与内化 提问、思考、找答案 17.22

除了对学生活动的行为表现进行调查,学生活动后的评价也是了解学生科技意识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结果显示,有62.22%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大部分,甚至全部看懂或听懂科技内容,21.67%的学生只能懂一点点,还有15%的懂少许,其他的为不懂。在学生评价科技场馆活动对自己科技意识发展的影响时,约40%的学生认为,科技场馆活动能提升科技意识但是效果不大;48.33%的学生认为能有效提高科技意识;其余的则认为不能或者不知道。进一步对“科技场馆活动不能有效地提升科技意识的原因”进行分析,学生的解释主要有:学校还没有学过这些知识(12.22%)、与我们的学习没有联系(7.78%)、只是看看学不到什么(18.89%)、可以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25%)。学生的解释总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科技场馆活动与自己校内学习的知识衔接的关系;另一类是对科技场馆活动与学生兴趣的关系。

上述分析表明,目前科技场馆文化虽然能引起学生的参与兴趣与情感,却不能十分有效地引起学生思维上对科技知识产生积极的认识。

三 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根据上述的调查分析,一些研究结论值得关注。科技场馆文化的不同呈现形式可以影响学生对科技的感知、兴趣、体验欲望的变化,这可能与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关联。根据维果茨基的观念,学生的学习应该是由外及内的,那么,科技场馆中所呈现的科技活动可能更大程度地激活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参与和体验这些活动可能将对学生感知科技有更大的作用。

另外,学生参加科技场馆活动受到学校课程安排的限制。从学生的解释中可以看出,所谓学习紧张意味着,学校的教学安排限制了学生更多地参与科技场馆活动的时间。近年来,科学和技术教育的改革成果已经清楚地表明,科技活动是学生获得科学和技术深层次理解的重要途径。因此,科技场馆活动设计应该体现现代科技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使其更卓有成效地促进学生科技意识的提升,当然科技作品呈现形式还应关注科学和技术性质的体现,进而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内在兴趣。

虽然初步的调查结论还需要深入探索,但是初步的结论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首先,科技场馆呈现方式的建构应体现中小学生的兴趣和喜好,使学生能在有目的设计的科技背景中感知和体验科技的性质及其价值。如采用实验、多媒体等动态的活动形式使学生更容易获得体验。其次,科技场馆的设计要适当地考虑学校科学和技术课程的安排,重视对学生在该活动的引导,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与热情,使他们的科技意识获得发展。比如,完善科普知识讲解系统、增设网络模拟系统等,使学生在科技场馆的学习更有成效。

注 释

①王光荣.文化的诠释:维果茨基学派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22

参考文献

[1]上海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中心编.上海科普资源状况(2010版)[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1

[2]葫芦岛市科学技术协会.2007年葫芦岛市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报告[R].2009

[3]胥彦玲、何丹、吴晨生.国外科技馆建设对我国的启示[J].科普研究,2010(2)

[4]卢光华等.基于J2EE与AJAX的交互式虚拟科技馆系统的体系架构[J].全国首届数字(虚拟)科技馆技术与应用学术研讨会,2007:61~67

[5]王玉梅.新世纪科技馆发展模式[J].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科技馆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

[6]王顺禄.让星光洒在更多青少年身上[J].科协论坛,2005(7):47

[7]邵杰.科学与艺术在科技馆展览设计中的体现[J].科协论坛,2006(1)

科技展望论文范文第5篇

妇女论坛:女性精英对话两岸未来

6月12日下午,第三届海峡论坛•海峡妇女论坛在厦门开幕。全国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陈秀榕,国台办主任助理李亚飞,台湾中华妇女会总会理事长李仁人等出席。

作为海峡论坛民间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海峡妇女论坛以“两岸姐妹携手,共促和谐发展”为主题,坚持突出深耕基层、经济合作等新元素,深入探讨了闽台文化、家庭亲情、经济合作、数字通信等两岸妇女共同关心的经济科技发展和民生议题,共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本次论坛的特点和亮点体现在三个“新”:

增添新元素

与以往几届海峡妇女论坛相比,本届论坛门类多,层次高,突出深耕基层、闽台文化、家庭亲情、经济合作、数字通信等新元素,邀请参与的台湾宾朋多为基层民众,以闽台传统歌曲为媒开展丰富的两岸妇女民众综艺联欢,首次组织闽台两岸的家庭结对,首次邀请两岸IT女性精英对话两岸未来。

拓展新领域

本届论坛举办的两岸女企业家发展分论坛、两岸妇女与信息技术分论坛、两岸百对家庭联谊活动为历届海峡妇女论坛之“新”,标志着两岸妇女民间交流已向专业技术领域和家庭领域拓展。

融合新力量

本届论坛共邀请福建省和各设区市台湾嘉宾近350人,其中新面孔占91.1%,不断丰富壮大妇女民间交流的新力量。

2011海峡职工论坛:聚焦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12日下午,作为海峡论坛子论坛之一的“2011海峡职工论坛”在厦门开幕。来自两岸工会和劳动界200多名职工代表将围绕“提升职工技能,造福两岸职工”的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两岸职工是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经济形势下,职工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王瑞生在论坛上致辞说,“两岸职工在技术技能、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有充分互补条件和巨大合作空间,两岸工会组织可运用各自优势,组织职工间技术交流和技能培训,努力培养知识型工人和创新型人才”。

当前,两岸交流合作日益广泛,两岸职工对于两岸交流往来的愿望也更为强烈。福建省总工会主席郑道溪提出,“我们可深入研究两岸劳工界和工会合作的机制化和制度化,拓展交流渠道。并坚持以职工为本,不断增进两岸职工的民生福祉。”

来自台湾的海峡两岸劳工发展交流协会理事长侯彩凤也表示,ECFA签订之后,两岸产业分工和商业服务的开发等多方面发生转变,对两岸职工技能技术和经验要求也相应改变,希望两岸职工在多方面加强交流合作。

台湾餐饮业工会联合会理事长唐启东希望能借这次论坛和两岸厨艺交流的力量,推动提升两岸餐饮界职工技能、保障两岸职工权益。他同时希望在两岸餐饮卫生操作的提升和餐饮教育的推广方面作深入交流。

本次论坛是两岸举办的第二届海峡职工论坛,共有102名台湾嘉宾参加论坛,其中92%来自基层。该届论坛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福建省总工会承办,主题为“提升职工技能,造福两岸职工”,论坛大会期间还进行了两岸厨艺交流活动,设蔬果雕刻、拉面和调酒三个交流项目,两岸职工同场竞技切磋。

海峡科技专家论坛:两岸携手科普惠民

12日下午,第三届海峡论坛主要活动之一,由中国科协搭建的两岸科技界专业交流平台――海峡科技专家论坛在厦门海峡会展中心开幕,两岸科技界近400位专家学者、企业精英和社团领袖齐聚一堂,探寻合作共赢契机。

近年来,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交流形式多样,合作渠道不断拓展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以“两岸携手,科普惠民”为主题的海峡科技专家论坛,突显了海峡论坛的界别交流,各类主题活动呈现“省部合作”、“多方协作”、“高端多元”等特色,帮助两岸科技界抓住大好机遇,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以来,两岸发展呈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态势”,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张勤表示,期待两岸科技界、产业界抓住“潮平风正”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和平发展大局,积极开拓两岸科技合作交流的美好愿景。

两岸科技发展各有所长,大陆拥有体系完整、人力资源丰富、攻坚能力强等优势;台湾则在自主创新、吸收外来技术、市场化等方面略胜一筹。台湾中华青年交流协会创办人李钟桂女士希望两岸科技界互通有无、截长补短,在互动中互助,拓展更深层次的交流。

两岸红十字博爱论坛:加强合作 增进两岸人民福祉

海峡两岸首次红十字博爱论坛12日下午在厦门开幕,加强两岸红十字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岸人民福祉,成为与会者的共识。

两岸红十字组织是两岸民间交往的重要平台。1990年,两岸红十字组织在金门共同签署了《金门协议》,开启两岸交流合作的先河。之后两岸红十字组织携手合作,守望互助,主动开展两岸灾害救援互助,为谋求两岸同胞福祉、推进两岸友好交流做出了不懈努力。

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郝林娜表示,两岸红十字组织作为民间交往的重要渠道,此次纳入海峡论坛,希望通过海峡两岸红十字同仁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开辟更广泛的人道领域合作,增进两岸人民福祉。

科技展望论文范文第6篇

妇女论坛:女性精英对话两岸未来

6月12日下午,第三届海峡论坛海峡妇女论坛在厦门开幕。全国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陈秀榕,国台办主任助理李亚飞,台湾中华妇女会总会理事长李仁人等出席。

作为海峡论坛民间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海峡妇女论坛以“两岸姐妹携手,共促和谐发展”为主题,坚持突出深耕基层、经济合作等新元素,深入探讨了闽台文化、家庭亲情、经济合作、数字通信等两岸妇女共同关心的经济科技发展和民生议题,共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本次论坛的特点和亮点体现在三个“新”:

增添新元素

与以往几届海峡妇女论坛相比,本届论坛门类多,层次高,突出深耕基层、闽台文化、家庭亲情、经济合作、数字通信等新元素,邀请参与的台湾宾朋多为基层民众,以闽台传统歌曲为媒开展丰富的两岸妇女民众综艺联欢,首次组织闽台两岸的家庭结对,首次邀请两岸IT女性精英对话两岸未来。

拓展新领域

本届论坛举办的两岸女企业家发展分论坛、两岸妇女与信息技术分论坛、两岸百对家庭联谊活动为历届海峡妇女论坛之“新”,标志着两岸妇女民间交流已向专业技术领域和家庭领域拓展。

融合新力量

本届论坛共邀请福建省和各设区市台湾嘉宾近350人,其中新面孔占91.1%,不断丰富壮大妇女民间交流的新力量。

2011海峡职工论坛:聚焦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12日下午,作为海峡论坛子论坛之一的“2011海峡职工论坛”在厦门开幕。来自两岸工会和劳动界200多名职工代表将围绕“提升职工技能,造福两岸职工”的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两岸职工是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经济形势下,职工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王瑞生在论坛上致辞说,“两岸职工在技术技能、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有充分互补条件和巨大合作空间,两岸工会组织可运用各自优势,组织职工间技术交流和技能培训,努力培养知识型工人和创新型人才”。

当前,两岸交流合作日益广泛,两岸职工对于两岸交流往来的愿望也更为强烈。福建省总工会主席郑道溪提出,“我们可深入研究两岸劳工界和工会合作的机制化和制度化,拓展交流渠道。并坚持以职工为本,不断增进两岸职工的民生福祉。”

来自台湾的海峡两岸劳工发展交流协会理事长侯彩凤也表示,ECFA签订之后,两岸产业分工和商业服务的开发等多方面发生转变,对两岸职工技能技术和经验要求也相应改变,希望两岸职工在多方面加强交流合作。

台湾餐饮业工会联合会理事长唐启东希望能借这次论坛和两岸厨艺交流的力量,推动提升两岸餐饮界职工技能、保障两岸职工权益。他同时希望在两岸餐饮卫生操作的提升和餐饮教育的推广方面作深入交流。

本次论坛是两岸举办的第二届海峡职工论坛,共有102名台湾嘉宾参加论坛,其中92%来自基层。该届论坛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福建省总工会承办,主题为“提升职工技能,造福两岸职工”,论坛大会期间还进行了两岸厨艺交流活动,设蔬果雕刻、拉面和调酒三个交流项目,两岸职工同场竞技切磋。

海峡科技专家论坛:两岸携手科普惠民

12日下午,第三届海峡论坛主要活动之一,由中国科协搭建的两岸科技界专业交流平台——海峡科技专家论坛在厦门海峡会展中心开幕,两岸科技界近400位专家学者、企业精英和社团领袖齐聚一堂,探寻合作共赢契机。

近年来,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交流形式多样,合作渠道不断拓展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以“两岸携手,科普惠民”为主题的海峡科技专家论坛,突显了海峡论坛的界别交流,各类主题活动呈现“省部合作”、“多方协作”、“高端多元”等特色,帮助两岸科技界抓住大好机遇,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转贴于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以来,两岸发展呈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态势”,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张勤表示,期待两岸科技界、产业界抓住“潮平风正”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和平发展大局,积极开拓两岸科技合作交流的美好愿景。

两岸科技发展各有所长,大陆拥有体系完整、人力资源丰富、攻坚能力强等优势;台湾则在自主创新、吸收外来技术、市场化等方面略胜一筹。台湾中华青年交流协会创办人李钟桂女士希望两岸科技界互通有无、截长补短,在互动中互助,拓展更深层次的交流。

两岸红十字博爱论坛:加强合作 增进两岸人民福祉海峡两岸首次红十字博爱论坛12日下午在厦门开幕,加强两岸红十字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岸人民福祉,成为与会者的共识。

两岸红十字组织是两岸民间交往的重要平台。1990年,两岸红十字组织在金门共同签署了《金门协议》,开启两岸交流合作的先河。之后两岸红十字组织携手合作,守望互助,主动开展两岸灾害救援互助,为谋求两岸同胞福祉、推进两岸友好交流做出了不懈努力。

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郝林娜表示,两岸红十字组织作为民间交往的重要渠道,此次纳入海峡论坛,希望通过海峡两岸红十字同仁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开辟更广泛的人道领域合作,增进两岸人民福祉。

科技展望论文范文第7篇

以天文学史和性学史研究著称,并长期致力于科学文化传播工作,在国内外出版专著、文集、译著、主编丛书等70余种,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140余篇,代表作有《天学真原》、《云雨——性张力下的中国人》等。

曾用中国古代史料解决了“天狼星颜色问题”,用天文学手段确定武王伐纣和孔子诞辰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准确日期。科研成果及学术思想在国内外受到高度评价并引起广泛反响。

科学是“一个有点危险的工具”,人文“当然高于科学”,科学与宗教可以并行不悖,对伪科学要多些宽容……

这是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晓原教授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表达的看法。

自幼酷爱历史与文学的江晓原,在恢复高考后却以第一志愿考入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十年后,他实现了自己兼通文理的愿望—成为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的博士。他的代表性专著《天学真原》成为近年在天文学史、科学史和人文学术领域中知名度和引用率都很高的成果,被认为“开了天文学史研究的新纪元”。

自称“不务正业”的他,当年读研之余,还发奋研究起中国古代的“房中术”,写出了颇有分量的《中国十世纪以前的性科学初探》一文,为他开启了另一个研究领域—性学。他成为“”结束后国内最先发表性学史研究成果的学者,也是中国性学会的发起人之一。

1999年,江晓原调入上海交通大学,任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的首任系主任。

令人意外的是,他是一位坚定的反科学主义者。在他看来,“当一个学者告别科学主义立场时,并不意味着他从此就要‘否定’科学、‘反对’科学,而只是标明,他此后将会把科学置入一个更为宽阔的背景框架中去考察和认识而已。”

近日,本刊记者在上海交通大学专访了江晓原。话题从近来被热议的转基因技术延伸至科学与商业、科学与宗教、科学与人文、科学与伪科学等广泛领域。

“我们需要给科学重新定位。”江晓原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认为,过去我们给了“科学”过高的地位,容易让其凌驾于别的知识体系之上。

“只要正确认识到科学已经告别了它的纯真年代,我们就很容易获得对科学的正确态度—科学只是一个工具而已,而且这个工具也是能伤人的,所以要对它有戒心。”江晓原说。

不用智能手机、不开微博、很少上网和看电视,这都是江晓原对科学保持“戒心”的方式。

转基因技术:可以研究,不要推广

《望东方周刊》:围绕转基因的争论近几年一直没有停歇。2010年初,你曾参与起草发出了《关于暂缓推广转基因主粮的呼吁书》,而你新近主编的ISIS书库的丛书中也有一本《孟山都眼中的世界》,讲述的正是转基因的历史和争论。对于转基因技术,你的态度是怎样的?

江晓原:我认为转基因技术现在研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不应该推广转基因主粮。

一个理由是,这个技术现在有争议,我们现在没有办法判断它对人和环境是否有害,并且也没有什么必要急着要推广它。急着推广转基因技术的人,说服我们的理由之一就是说它是无害的。但是即使无害也不一定要急着推广啊!我们也没看见它有什么好处啊!转基因技术对产量现在看来没有什么大的提高,而在防治病虫害这一点上争议也很大,因为可能会带来其他方面的问题。

作为一个不研究转基因技术的人,对于这些细节都是不清楚的。我们能确定的一点,就是对于这项技术有争议。有争议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急着推广它呢?为什么不可以缓一缓,先进一步研究呢?

在不久前方舟子和崔永元对这一问题的争议中,方舟子说崔永元不是专家,不懂这个技术,所以没资格说话。这个逻辑就是只有专家才有资格说话。但这是一件涉及公众和整个国家利益的事情,所以每个人对这件事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

西方国家在解决这类问题上的基本原则是,科学家觉得做某件事情好,就应该去说服公众究竟好在哪,一直到取得公众的认同才可以做。如果公众不同意,那么就坚决不能做。

比如美国当年的超级超导对撞机项目,都已经花了20亿美元了,但因为公众意见很大,在美国国会的听证会上民意代表没有被说服,最后这个项目只好下马。科学家对此很愤怒,抱怨公众阻碍了他们的科学研究,可是这个项目所需的资金是来自纳税人,那就得说服纳税人同意。

《望东方周刊》:现在西方国家说服公众推广转基因技术了吗?

江晓原:在转基因作物这个事情上,经济问题是很敏感的。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他的新书《未来》一书中说得很清楚:孟山都公司控制着世界上90%的转基因种子的基因。所以,不管转基因作物到底有没有害,孟山都公司肯定是获利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有些人要急着替孟山都公司在中国获利呢?推广转基因技术的人应该正面回应自己同孟山都公司到底是什么关系,应该正面回应这个技术中自主研发的比例到底占多少。为什么他们面对公众和媒体时,对于经济利益的问题总是讳莫如深呢?

他们竭力把这个问题转化为一个科学问题—吃转基因食品对人有害没害。你如果同意转基因作物的推广是一个科学问题,话语权就到他那里去了。因为你又不懂,只有他懂啊!

还有一个理由是对安全问题的看法。这个也容易让人误解。很多人以为安全是一个客观的东西,其实安全是不客观的,你自己觉得不安全,这本身就是不安全的内容之一。不可能由别人宣布你安全与否,就像不能由别人来宣布你幸福与否一样。杯弓蛇影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你以为自己吃进一条蛇的时候,你的身心健康就受到伤害了。所以北大刘华杰教授说,人民群众觉得转基因食品是不安全的,那么它就是不安全的。

基于这些理由,在转基因的问题上,我的主张是,现在可以研究,但是不要推广。

科学早已不纯真了

《望东方周刊》:关于转基因问题的争论可以放在科学和商业资本结合的大背景下考察。对于科学和商业资本的结合,你又是怎么看的?

江晓原:现在科学和资本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这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望东方周刊》:为什么?

江晓原:因为这种结合完全终结了科学的纯真年代。

当科学和资本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应该重新回忆马克思当年所说的那句话: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个话到了今天又觉得有道理了。

我们想要从科学技术里要生产力,要经济效益。但是当它给了你经济效益的时候,它就不纯洁了。现在有些人还在利用公众认识的错位,把已经和资本结合在一起的科学打扮成以前纯真的样子,并且要求人们还像以前那样热爱科学。但实际上,科学早已不纯真了,已经变得在很积极地谋求自己的利益了。

我们现在知道了科学和资本的结合,就应该对科学技术抱有戒心。这个戒心包括,每当科学争议出现的时候,我们要关注它的利益维度。比如围绕转基因作物推广出现争议时,我们为什么要听任某些人把事情简化为科学问题?为什么不能问一问这个背后的利益是怎样的?比如核电的推广,我们为什么不问一问这个背后的利益又是怎样的?

可以看到,凡是喜欢推广这些东西的人,都拒绝讲利益方面的事情,但是公众有权知道这背后的利益格局。

临界点:“欲望号快车”

《望东方周刊》:你提出科学发展有一个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具体指什么?

江晓原:这个临界点可以从多种角度解读。一种解释是:最初科学技术是按照我们的意愿为我们服务的,我们要它解决什么问题,它就照做。但是随后,它开始不听你的话了,你没叫它发展,它自己也要发展,你没有某方面的需求,它也要设法从你身上引诱、煽动出这个需求来。

《望东方周刊》:这方面有没有具体的案例?

江晓原:最典型的就是互联网。互联网一日千里的发展到底是谁在推动?其实就是资本。资本自身要增值,是互联网巨头们的自身利益决定了他们要发展这个东西。互联网上新的诱惑层出不穷,这些诱惑很多本来并不是你想要的。

《望东方周刊》:关于临界点,还可以有什么样的解读?

江晓原:从科学和资本结合的角度也可以理解临界点。

在科学的纯真年代,科学是不和资本结合的。科学不会从它的知识中获利。比如牛顿没有从万有引力理论中获利,爱因斯坦也没有从相对论中获利。但是今天,每一个科学技术的成果都迫切想要和专利挂钩。所以今天突飞猛进发展的技术都是能挣钱的技术,不挣钱的技术就没有人做。

这又是一种理解临界点的路径—现在科学技术是爱钱的,以前是不爱钱的。

《望东方周刊》:越过了临界点的科学对人类未来的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江晓原:那是不可知的,非常危险。

《望东方周刊》:危险在哪里?

江晓原:失控了。这就是我用“欲望号快车”来比喻现今科学技术的原因。它不停加速,没办法减速,也没办法下车,开到哪是不知道的。

我们以前只觉得科学是个好东西,要快点发展,不问它会发展到哪,会把我们带到哪。我们相信它肯定会把我们带去天堂。但现在我们知道,它不一定能把我们带去天堂,万一是地狱呢?

《望东方周刊》:就是已经超出了人类能控制的范围了。

江晓原:我们现在说要对科学有戒心,已经是一个无力的表达了。实际上,很可能已经控制不住了。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戒心总比没戒心好吧。有戒心的人可能会少受点害吧!

比如我现在就还用着老式的手机,不用智能手机,也远离移动互联网,这就是戒心的一种表现。起码可以少浪费我的时间,也不容易被误导。

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

《望东方周刊》:关于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的论争有好多年了,能否谈谈你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江晓原:先解释一下什么是科学主义,知道了什么是科学主义,就知道了反科学主义,反科学主义就是反对这种“科学主义”,而不是反科学的主义。

科学主义有三个基本认知:一是认为科学等于正确;二是相信科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三是认为科学是至高无上的知识体系。这三点是互相依赖的。如果一个人同意这三条,那么他就是一个科学主义者。反科学主义反对的正是这三条。

《望东方周刊》:科学主义在中国的现状如何?

江晓原:多年来,我们一直不自觉地宣传着科学主义,或者叫唯科学主义。因为一开始我们老觉得自己科技落后,要追赶上去,所以,我们给科学的地位远远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给科学的地位。比如我们有《科普法》,这在发达国家是没有的。还有,我们从上而下设置了很多科普机构,别的学问为什么就没有这些普及的机构呢?

你给了它这样超乎一般的地位本身就意味着它高于别的知识体系。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院部主席团联名发表的《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中要明确指出,避免把科学技术凌驾于别的知识体系之上。

《望东方周刊》:那你觉得我们现在对待科学的态度究竟应该是怎样的?

江晓原:只要正确认识到科学已经告别了它的纯真年代,我们就很容易获得对科学的正确态度—科学只是一个工具而已,而且这个工具也是能伤人的,所以要对它有戒心。就像一把切菜刀,坏人拿它杀人,好人拿它做菜。但是你得防范它可以用来杀人。

科学只是一个工具,我们不能不用,但它不是我们崇拜热爱的偶像。我们今天不应该再谈什么热爱科学了,就像我们不必热爱切菜刀一样。一个你需要对它有戒心的东西,怎么能再热爱呢?

人文当然是高于科学的

《望东方周刊》:能否谈谈科学和人文之间的关系?你的态度是怎样的?

江晓原:在我现在的观念里,人文当然是高于科学的。科学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有点危险的工具。它要依靠人文来规范。一个人的人文素养是最重要的。

有人采访我,问我学龄前儿童推荐看什么科学书籍,我说他们现在不要看科学书籍,这个时候应该看的是能提升人文素养的东西。学习科学有什么可急的?从小学开始不就有科学教育吗?

人文肯定应该高于科学,工具怎么能比人重要?科学只是用来做事的,人文是用来做人的。路甬祥任中国科学院院长时,就曾在很多次演讲中提到,要用法律、伦理规范科学。

《望东方周刊》:你觉得科学和人文之间现在产生了矛盾,根源究竟是什么?

江晓原:冲突的产生是由于科学企图凌驾于人文之上。科学被赋予了不恰当的地位,这就使得某些人觉得科学是至高无上的知识体系。正是这样的科学主义导致了科学和人文之间的冲突。

《望东方周刊》:要调和这种矛盾有什么可能的路径吗?

江晓原:可能的路径就是重新给科学定位—科学就是一个有危险性的工具。有了这个定位,这些问题就都解决了。

科学和宗教并非你死我活

《望东方周刊》:你在《科学十五讲》中说到:科学和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并行不悖的关系。你能否具体解释一下?

江晓原:从科学史的角度看,科学和宗教的关系一直是并行不悖的。在大部分情况下,宗教甚至帮助了科学。在中世纪,是谁保存了知识的种子?正是教会的修道院。

科学和宗教之间其实并非你死我活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我们以前自己建构出来的。我们为了把科学的地位抬得至高无上,就建构出这样的故事来,好像科学一直在受迫害,科学和宗教是不相容的。

有个典型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在中国的教课书中,都说布鲁诺是因为宣传“日心说”被烧死的,而西方几十年前早已研究证明,布鲁诺被烧死主要是因为他鼓吹宗教改革,与日心说没什么关系。但是我们一直把这个故事作为“宗教是科学的敌人”的典型案例。

《望东方周刊》:那科学和宗教是怎样相互影响的呢?有没有具体的例证?

江晓原:比如中世纪的那些神学的论争,无论是对于思维的训练,还是直接的思想方法上,对科学都有借鉴和帮助作用。往往论证一个神学问题时所遵循的程序,当被用来讨论科学问题时也一样适用。

随着科学的发展,宗教也一直在修改他们对世界的看法。比如《天体运行论》曾经出现在他们的《禁书目录》上,不久不是也拿掉了吗?

《望东方周刊》:你觉得科学最终会取代宗教吗?

江晓原:不可能。这两者的功能不同,是难以相互替代的。科学是人们处理物质世界时的工具,宗教用来安慰人的心灵。人们的心理出了问题,一般不会在科学那里找答案吧?在西方,即使是一些科学主义者,也有很多还是信宗教的。

不过,什么都可以发展,如果这两者中的某一个发展到具备另一方的功能时,取代也未尝不可。但现在我们至少还看不到这样的趋势。

对伪科学要宽容

《望东方周刊》:从古至今,公众对于神秘事物与现象的兴趣一直不减。公众,甚至一些科技工作者都对风水、算命、气功、星座占卜、人体特异功能等人们通常所认为的伪科学表现出兴趣,对此,你怎么看?科学、伪科学之间的界限何在?

江晓原:科学和伪科学之间的区分,从根本上说是不可能的。这正如科学哲学上说的,划界问题是没办法解决的。

但是,具体到某件事情上,哪个是科学,哪个是伪科学,有些是可以判断的。因为通常我们认为那些按照现有的科学理论和规范来操作的东西就是科学,反之则不是。但不是也并不一定就是伪科学,只有当那些东西照现在科学的规范来判断不是科学,但又要宣称自己是科学的时候,才能被称为“伪科学”。

《望东方周刊》:能举一些具体的例子吗?

江晓原:比如中医。为什么有人要把中医称为伪科学呢?是因为有些中医觉得自己被说成不是科学很难受,而非为自己正名是“科学”——当他们这么说的时候,就被人说成是“伪科学”了。如果中医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不是科学,谁会说你是伪的呢?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不是科学的东西存在么。艺术、宗教等等也都不是科学,为什么我们不称它们是伪科学呢?

有许多昨天被确认为伪科学的东西,今天就变成了科学。很多今天科学能够实现的事情,在古代就被认为是魔法。

我主张对伪科学要宽容。我认为伪科学只要不危害社会公众的利益,不危害他人的利益,就让它存在着好了,不要去打压它。有人要把伪科学想象成科学的敌人,对伪科学要斩尽杀绝,这是不对的,对科学的发展也没好处。伪科学也可以成为科学的温床。在西方发达国家,他们的科学比我们先进,同时他们的伪科学也比我们更发达。

如果有人利用伪科学犯了罪,也不用罪及伪科学本身;就像利用科学犯了罪,我们通常也不罪及科学本身。

《望东方周刊》:伪科学是否也可能会对科学的发展有某些促进作用?

江晓原:历史上是有过的。比如炼金术催生了化学,占星术对数理天文学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望东方周刊》:你刚才讲到了中医,你曾提出“对待中医要有新思路”,能否具体谈谈?

江晓原:我不是中医,也并不懂中医,所以我对中医的看法纯粹是我从科学哲学这方面思考的结果。我觉得今天中医的一个重要的宣传策略,应该是不要把自己打扮成科学,这样容易被别人说成是伪科学。

其实中医自有一套看待世界的图像,与科学是不同的。中医的图像里有阴阳五行、经络穴位,这在科学那里都没有。中医说用一根针扎进某个穴位中就能对肉体产生影响,这在西医的理论中是不能解释的,但在中医确是行之有效的。

在西医进入中国之前,中国人的健康几千年来都是由中医呵护的,所以你得承认中医的有效性。另外,今天在医德日渐败坏的情况下,让西医有一个竞争对手,这不是符合反垄断法的基本思想吗?让公众有另外一个选项,有什么不好呢?

科技展望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中国翻译理论 形成阶段 展望

一、中国翻译理论的形成阶段

翻译是一项与人类文化、思想交流密切相关的活动。从汉末用文字记载的佛经翻译开始,我国的翻译至今已1700多年。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识见超卓的前辈翻译家、理论家们孜孜探索,总结出了我国独具特色的翻译理论系统。我国翻译理论的发展和形成基本上与翻译史相对应。

(一)东汉到唐宋的佛经翻译:中国传统理论翻译的形成期。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公元65年流传于至国。佛教徒为宣传其宗教教义,必然要输入印度的佛教经典,于是佛经的翻译活动开始。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译经开始,在魏晋南北朝时得以发展,到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式微,元以后则是尾声。我国译论的论述一般都从三国说起,有史记载的翻译活动与宗教直接有关。发生在汉魏至唐宋元时期的佛经典籍翻译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翻译高潮。

最初阶段的佛经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私人事业,规模不大。从东晋到南北朝之间,开始出现较大规模的译经组织,译经事业蓬勃发展。到了隋唐时期佛经翻译主要由中国高僧主持译事,进行大规模的译经活动。这次翻译高潮给中国文化带来了重大影响,对举凡哲学、绘画雕刻等无不发生深远的影响。佛经佛典的翻译是中华文化史上的盛举。通过大量的译经实践,我国的译经大师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翻译经验,虽然对于翻译理论的探讨多停留在“文”“质”之上,但却是我国翻译理论的开端,为我国翻译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停滞期。佛经翻译在北宋时已基本结束,此后由于国内局势动荡不安,统治者闭关锁国,翻译活动几近停顿达六百年之久,翻译理论基本是空白。至十七世纪,明末清初开始了科技翻译,这次翻译高潮大体历时两百年。它的兴起与欧洲一批耶稣传教士联袂来华不可分割。这两百年间,中国翻译史上形成了继佛经翻译后的第二个高潮。

这一时期,我国翻译界的代表人物有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徐光启与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德的《测量法议》等书。李之藻是我国明代著名的科学家、译著家。他与利玛窦等人合作翻译了《同文算指》、《乾坤体义》等书。李之藻说:“不敢妄增闻见,致失本真。”实质上强调了对原文的忠实性。

(三)鸦片战争以后的西学翻译: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发展期。鸦片战争后至民国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翻译高潮,这次高潮起源于十九世纪中期的“洋务运动”。此期间共翻译出版了四百六十八部西方的自然科学技术著作。这些科学技术著作,一方面起到了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作用,另一方面推动了中国在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上实质性的起步与进展。这次翻译高潮,初期以翻译“造船舶、造枪炮”等技术著作为主,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后期以翻译西方哲学人文著作为主,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这次翻译高潮影响在政治方面,封建政体解体,中国进入民主革命时期;在文学方面,以文言文为主体的创作语言让位于白话文,文学的体系从原来诗体文学为中心地位转化为小说为中心地位。

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林纾是与严复并列的大翻译家。严复主要翻译社会科学著作,而林纾则主要翻译小说。林纾强调译者须与原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的心灵相交流。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翻译活动一直保持有别于西方的独特见解,而且我们对于翻译理论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化。

(四)五四新文化运动至解放后的翻译: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鼎盛期。随着“五四”新文学运动的蓬勃发展,我国文学翻译事业也进入了翻译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四次翻译高潮。这一时期我国译学理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了茅盾、钱钟书、傅雷等一大批翻译家。

茅盾在谈论文学翻译时指出:文学翻译“不是单纯技术性的语言外形的变易”,而是要“通过原作的语言外形,深刻地体会了原作者的艺术创造的过程,把握住原作的精神,然后运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遗地再现出来。这样的翻译既需要译者发挥工作上的创造性,而又要完全忠实于原作的意图”。

傅雷认为由于每个国家的文字词类、句法构造、修辞格律、俗语都各不相同,因此用一国文字表达另一国文字的特点精华就如同伯乐相马,要“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但“该忠实于原文的内容,还是忠实于原文的形式?”而今这一观点还是翻译理论争论的焦点之一。

1964年,钱钟书提出“化境”说。他指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这与傅氏的“重神似而不重形似”说法不一,但精神实质无异。

二、中国翻译展望

从过去至现在,中国翻译走过了风风雨雨,经历了高潮与低谷。先后经历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介绍西方翻译理论为主的觉醒期,九十年代的反思期,以及新世纪之初的全面建设期,中国的翻译理论正逐步走向成熟。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的翻译研究距离一个成熟完备的现论体系,足以使一个理论成为一个可证实,可证伪。而今到了二十一世纪,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快,翻译在日益频繁的语言文化交流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桥梁作用。

在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交往活动日益增多的形势下,翻译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和实用性。中国需要了解世界,同时也希望被世界了解。中国需要向外国学习先进的经验和技术,中国也有大量优秀的东西需要推介给国际社会。要研究翻译理论,就必须了解翻译理论发展的历史,清楚翻译理论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流派。随着未来世界的变化,中国的重要性进一步突出,从而会带动翻译文化学的进一步发展。21世纪,翻译研究将忘记自己的出身,必将拥有更广阔的天地。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引进和借鉴外国翻译理论的成果,而且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翻译理论这一宝贵的文化财富,取其精华、古为今用。

参考文献:

[1]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北京:北京对外翻译公司,1998.

[2]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4]穆雷.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现状及展望[J].外国语,1995,(4).

科技展望论文范文第9篇

坝心镇通过绿色证书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绿色证书培训;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044-1

1 绿色证书培训的新思路

坝心镇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工作,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有力地调动了农民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了问题,经过反复的多点试验研究分析,我们提出了绿色证书培训的新思路,最终被实践证明全方位的绿色证书培训是坝心镇开展培训的有效途径。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当前四个需要都基本满足时,人更期望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指通过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结合这个理论,我们分析了大多数农民的需要,提出了农民科技培训的途径――以文化活动吸引农民、以知识讲座提升农民、以科技培训武装农民、以学历教育塑造农民。

2 农村绿色证书培训的途径

2.1 以文化活动吸引农民,增强农科部门的凝聚力

石屏县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演出到异龙、坝心、宝秀、龙朋等地,精彩的文艺节目吸引了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以当地产调结构后的特色产业、村民身边的人和事为题材的海菜腔、小品、烟盒舞受到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无论是春寒料峭,还是酷暑烈日,每场演出台下都是人山人海,不少观众步行几十里赶来看演出,有的来不及做饭,先饿着肚子看几个小时的戏再说。演出当中还不断穿插赠送“科技书刊、资料”等。有戏看,有书看,什么麻将、赌牌都没有人去搞了。石屏县的文艺科技宣传活动,以浩大的声势,强大的吸引力,确立了农业科技部门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农民喜欢科技,农民和农业科技人员交上了朋友。广大的农民群众对农科部门建立了感情,就会跟着农科部门走,绿色证书培训工作才能收到实效,才会蓬勃发展。

2.2 以知识讲座提升农民,增强农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

在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的边远山区,就存在着陈旧的、低层次的,与贫困经济相生相伴的落后生活观念,消极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构成了制约农村教育健康发展的障碍。因此,我们在思考和探索绿色证书培训的突破口时,考虑的是引发和满足农民的低层次需要,对农村落后生活观念的深层变革。

(1)通过开展题为“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等生动讲座,向农民阐明教子育儿的简单道理。人的本能中都存在养儿防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原始需求,刺激人的这种原始本能,引发农民为儿为女自觉主动学习的愿望,帮助其满足安全需要。

(2)通过开展题为“如何为人处事”、“村民道德规范”、“农村法律法规”等知识讲座,让农民知道如何与邻居相处、如何与人沟通、人的权利和义务等等,使农民感觉自身知识的不足,产生需要学习愿望,帮助其找到群体归属感。

(3)通过开展现代农民生活追求专题讲座,介绍小山村以外的人和事,介绍农民致富的典型事例,使农民认识、了解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自己只要通过学习和劳动一样可以生活得更好,一样可以为子女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帮助其实现自我尊重和受他人尊重的需要。

2.3 以科技培训武装农民,全方位、多层次的进行农技推广

坝心镇农业科技部门应因势利导,推进绿色证书培训工作,结合党员素质教育工程、农村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用技术培训以及百村千户万元增收行动等非学历教育加大培训力度;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重点项目重点工程为目标,开展各种培训。

通过科普示范村的建设,培养了蔬菜、果树、烟草、花卉、畜牧饲养、市场营销等各类初级人才,加速了名、特、优新品种的更新和农业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的采用率、覆盖率,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仅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了农民收入,用科技知识武装了农民,还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促进了区域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2.4 以科技培训塑造农民,为农民架起实现理想的桥梁

通过开展多种科技培训武装农民,许多农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变,有一部分农民不满足于物质富裕的现状,想进一步发挥个人潜力,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即自我实现需要。针对农村工作季节性较强的特点,我们采取平时自学为主、农闲时节集中辅导的教学方式,同时配备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教学中侧重实际技能的培养,全力打造专业型、实用型人才,使他们的经营管理理念和专业技术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3 结论与分析

实践证明,绿色证书培训的有效途径实际上就是首先引发、满足农民前四个需要的同时使农民产生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使农民不断打破对现实的满足感,产生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农民培训不能停留在科技培训这一单一的层面上,而是要开展全方位的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 邸鸿勋等.现代职业教育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 刘清.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论要.华夏出版社,1993.

[3] 面向经济建设、改革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6.8.

科技展望论文范文第10篇

在10月27日下午的闭幕式上,吴伯雄从以下四点阐述了自己的几个想法:

一是加强两岸科技经济合作,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从2010年两岸签署ECFA以来,两岸经贸合作逐步深化。ECFA的早收清单全面降为零关税,投资保障和促进协议以及服务贸易协议,也在去年8月与今年6月签署完成。我们也希望后续的货品贸易协议、争端解决机制等协议,能够加速取得共识,达到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的成果,让ECFA发挥积极显著的功效。

“我觉得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显示双方都有同样的决心,去面对其他区域整合带来的冲击与挑战,我们期盼两岸也能思考如何在此一领域进行合作,让我们有更强大的能量去创造更繁荣的未来。”

二是加强两岸环保、医疗、生技、农业等合作。在当前全球化竞争时代下,科技合作将是未来两岸共同面对全球挑战的重点项目。两岸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科技领域方面各具优势,大陆基础研究雄厚、科技人才充沛,台湾则在应用技术开发、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具有特色,两岸科技合作潜力是非常巨大的。而且两岸科技合作的意义不仅是增强两岸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更是对我们共同的地球贡献一份心力。在全球暖化、气候变迁的大环境下,全球都感受到大自然的反扑,本次论坛将两岸科技合作与环保绿能的概念相结合,目的是要促进两岸环境的永续发展。另一方面,能源合作稳定两岸的需要至为重要,我们有必要就双方合作的方法进行研究。

三是应持续拓展两岸在文化方面交流的深度与广度。我们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两岸应共创华人文化与影视产业盛世,破除交流壁垒,扩大合作纵深。两岸在文化创意产业若能突破藩篱,加强交流合作,应能有所长足进步。

科技展望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科学技术 哲学文化 探究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先进的文化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是科学的理论向着技术实践进行转化的过程。新的发展阶段,一些新型的技术不断得到发展,并开始引发比以往更加严重的全球性社会问题,技术哲学是对技术的哲学反思,所以加强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1 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效果及技术哲学分析

1.1 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效果分析

当前的科学技术得到了蓬勃发展,其对人们的生活及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的进步更能够凸显出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也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的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使得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在承受着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危害,这一方面主要体现在环境的不断恶化层面。在目前由于环境的污染恶化造成的伤亡情况已经愈来愈严重,人们也为科技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就需要人们进行对科技进步加以严肃的思考,一方面不能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持,同时也要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保障环境的污染最小化,或者在某些领域杜绝由于科技进步造成的污染[1]。

1.2 技术哲学的人文理解分析

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使得人们对此进行了反思,人文学派的技术哲学家对科学技术的人文理解主要从收到时代影响以及社会影响的负效应角度进行的阐述解读。马克思则认为,在科学技术的作用下才引发了工业的繁荣对人性进行了抑制,从而提出异化劳动学说,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只是客观存在物,并已经逐渐上升到了人类世界构成方式的高度,所以在进行实际的研究时要能够通过辩证的角度思维进行理解。

2 哲学文化发展影响因素与科学技术的联系

2.1 影响哲学文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哲学文化发展的科学技术决定论是科学技术兴起和发展的一个结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其自身的弊端也在逐渐的凸显,最为常见的就是人们将思维观念和注意力都放置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上,这就促使人们的发展较为片面,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分析。首先在没有现代意义的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就已经存在着哲学文化,主要是通过对周围的自然界想象以及社会的欲望等观念,在这一阶段还没有通过科学技术进行引导也不是将其作为基础的,主要是因为人的欲望而行动的结果,是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结果,所以在这一阶段主要是人为了生存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2]。

另外就是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对近代意义上的科学技术的兴起对哲学文化的发展就有着重要影响作用,并由此出现了与之相应的哲学文化思想流派,常见的是和科学技术不同的非理性活动形成了哲学文化思想。再者的影响因素不仅是包含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并也包含了人和人的关系,哲学文化的产生同时也表现为人们的深化幻想的形而上思维结果,对哲学文化产生影响的因素是相互交叉和相融的,所以科学技术对哲学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2 哲学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联系

从上文的简单分析中能够看出,哲学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有着关系,将两者的关系进行研究的时候就要从外延上把科学技术作为是哲学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或者是两者是并列存在的。在对科学技术进行介绍的时候也要对哲学文化进行相关的介绍,从关系上进行分析,主要体现在几个重要的层面。

科学技术作为是哲学文化的重要发展影响因素,它对哲学文化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这一发展不只是从内涵上说起的,而是有着和物理作用所致的发展有着关系。哲学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观念形态产物,其最为重要的还是科学技术,这也是人类物质生产生活的实践,而后对哲学文化进行了提升[3]。另外就是从纯粹的形式逻辑的外延及内涵关系上的分析,哲学文化所包含的重要内容就是科学技术的整体,而其实际的进步就使得人们对哲学文化发展有了更高估价,所以不管在量或者质上都是这样。但是也正如科学史所证明的一般,科学技术的进步不能孤立至此,而是要发生更为深刻和广泛的影响。

另外一个层面的关系就是科学技术是哲学文化间接性的决定因素对哲学文化进行的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是对哲学文化思考有了引出,同时也对其它的一些方面有着影响,对人们的生活的活动改变和社会心理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又对新的哲学文化造成了影响,这也正如马克思所言,社会生产力决定了一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并对一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确立也有着一定的决定性,从而形成了和其相关的社会意识形态。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受到庸俗社会学的影响,有的论着对科学技术对哲学文化的简化等同于特定社会政治相关的意识形态给忽略了,只对学科技术间接影响哲学文化比较强调[4]。哲学文化对科学技术的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哲学文化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不仅是作为和特定科学技术相联系的哲学文化为某一特定科学进步提供思维方法,同时也是对旧有的理论范式的破除提供了论证,特别是在科学理论范式转变的时期以及社会制度转变时期更是如此。

3 结语

总而言之,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但是哲学文化的进步发展也同样会对科学技术产生一定的作用,所以要能将这两者得到辩证的看待。这样在实际的具体发展中才能得到和谐的应用,保持发展的平衡。

参考文献:

[1]董美珍.“当代科学技术与哲学”学术研讨会综述[J].哲学研究,2014,(01).

[2]黎德扬,孙德忠.论科学技术的哲学人类学意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02).

[3]丁原明,吴蕊. 中国传统哲学与科学技术[J].山东社会科学,2014,(02).

科技展望论文范文第12篇

(天津市河西区教育中心,300202)

摘要: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影响课程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天津市通用技术教师进行现状调研,分析了提升通用技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性,提出了将教研、科研、培训整合为一体的“三维联动”教师培养模式,并以天津市河西区为例,具体阐述了“以教研为核心,以科研为引领,以培训为基础”的一体化教师培养形式,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师德和专业理念等多层面全方位提升通用技术教师的素养,从而促进通用技术教师队伍的建设。

关键字:三维联动 专业发展 教研 科研 培训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一方面有赖于教师个体的长期努力,另一方面依赖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通用技术是一门新课程,教师的专业水平影响着课程的实施和发展。教研、科研、培训整合为一体的“三维联动”培养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对于推动通用技术课程实验,促进通用技术课程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和重要意义。

一、通用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

(一)通用技术教师现状调查及分析

教师队伍建设是通用技术课程得以实施与发展的基础保证。为了解天津市通用技术教师队伍和教学工作情况,天津市教研室分别在2009年2月和2013年3月对通用技术教师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下面就两次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1.教师队伍的人员构成情况。

2009年2月,天津市教研室对天津市17个区县228名通用技术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从通用技术教师接受高等教育的专业背景来看,79.8%的教师是师范学校毕业,所学专业涉及物理、计算机、化学、语文、数学、美术、地理、生物、英语、政治、体育等多个学科,其中物理和计算机学科最多;16.2%的教师是工科院校毕业。

2013年3月,天津市教研室对天津市14个区县109名通用技术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通用技术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98.2%,其中9名教师具有硕士学位;教师所学专业为物理、信息技术、化学、工科的占71.6%。

从2013年与2009年的两次调查中可以看出,师资队伍的人员构成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师资队伍以高中理科教师为主体组建而成,绝大部分教师为本科学历,但是教师队伍整体的专业背景比较复杂;二是师资队伍呈现年轻化,多数教师年龄在35岁以下,初、中级教师所占比例很大;三是有相当数量的通用技术教师兼任其他学科的教学,或兼任德育、教务、实验员、电教、网络管理等工作;四是担任通用技术教学三年以上的教师占78.9%,教师队伍存在不稳定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正规的高等师范院校没有通用技术专业,大部分现岗教师都是从其他学科转岗来的,所以教师具有多种不同的学科背景。虽然通用技术课程是以较为基础的、宽泛的内容为载体,与许多学科相关,但课程的基础是技术,教师普遍缺乏技术素养,亟待提升。

2.教师队伍的培训情况。

开设新课程之初,国家提出“先培训,后上岗”的要求。这些从其他学科岗位转来的教师大部分都通过短期培训之后担任通用技术的教学工作,但2009年的调查数据显示,还有19%的教师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培训。在2013年的调查中,74.31%的教师认为自己最缺乏技术设计实践知识,61.47%的教师认为自己缺乏学科专业知识,58.72%的教师认为自己缺乏学科的前沿知识。

3.教师对教研、科研活动的态度。

在2013年的调查中,95.41%的教师期望通过教研活动、课题研究获得学科知识并提升学科素养;65.1%的教师认为以公开课的方式进行教研活动的效果比较好;67.89%的教师认为听优秀教师的示范课,聆听专家点评收获最大。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想参加教育科研活动。

4.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

在2013年的调查中,教师认为影响其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有:教师自身的努力、领导的重视和关心、学科研究氛围、专家或优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相应的学科培训措施等。在认为自己需要提高的教学能力的调查中(多选),64.22%的教师希望提高课堂教学设计创新求变能力,41.28%的教师希望提高对学生评价、反馈能力,59.63%的教师希望提高案例的分析能力,72.48%的教师希望提高组织学生活动的能力,42.2%的教师希望提高反思与学习的能力。

(二)通用技术教师现状调查的启示

1.教师具有自我发展的愿望。

通过调查反映出通用技术教师普遍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大局意识,他们在转岗接受新的学科教学任务的情况下能够迎难而上,有自我发展的强烈愿望。绝大多数教师对通过学科教研活动、课题研究和专业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寄予了高度的期望,希望通过这些平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升个人的技术素养,进而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2.提升教师技术素养是关键。

天津市在通用技术师资队伍建设中取得了许多成绩,但目前仅是基本解决了师资队伍的组建问题,我们必须承认这支年轻的通用技术教师队伍的课程实施能力参差不齐,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有待提升。一方面通用技术教师自身学科背景是“短板”,有些教师对课程内容和教学不熟悉,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另一方面有些学校对通用技术学科重视力度不够,随意更换教师,教师流动性较大,致使一些教师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就上岗。通用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一样有着独特的教育价值,不称职的教师将会影响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和发展。因此,提升通用技术教师专业素质,建设一支专业化发展的通用技术教师队伍就显得更为重要。

二、“三维联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模式

(一)“三维联动”的研究基础

“三维联动”的教师培养模式是以伯林纳的教师教学专业发展五阶段理论为研究基础。伯林纳认为,教师教学专业发展可以分为新手教师、熟练新手教师、胜任型教师、业务精干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五个阶段(如图1)。所有教师都是从新手阶段起步的。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大约经过2~3年新手教师逐渐发展成为熟练新手教师,其中大部分熟练新手教师经过教学实践和职业培训,经过3~4年成为胜任型教师,这是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基本目标。此后,大约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积累知识和经验,有相当部分的教师成为业务精干型教师,其中部分业务精干型教师在以后的职业发展中成为专家型教师。

教师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发展历程。伯林纳从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角度刻画了教师从“新手”到“专家”的发展过程,并对教师职业专长发展的五个阶段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从中可以看出,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内涵是多层面的,既包括了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娴熟、能力的提高,也涵盖了态度的转变、情意的发展。通用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样要经历这个过程,即要积累较为丰富的技术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提高教学设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自我反思能力等;要形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献身技术教育工作的师德和专业理想。

教研、科研、培训为一体的“三维联动”的模式就是依据伯林纳教师专业成长一般过程制订通用技术教师的培养方案,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师德和专业理念等多层面对通用技术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培养胜任型、业务精干型教师,打造专家型通用技术教师。

(二)“三维联动”的培养模式

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在教学实践中日益成熟,而教研、科研、培训是促进教师成长的主要途径。所谓“三维联动”培养模式是指把教研、科研、培训工作整合起来,形成一体,三方力量形成合力,提升整体效益。这种模式解决了教研、培训、科研工作中各部门各行其事,相互脱离的问题,避免了工作重复,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且针对教师培养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开展工作,可以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培训是基础。

通用技术教师从转型到适应,再到胜任通用技术教学,直至成为业务精干、专家型教师,都离不开培训,这里分为三种形式。

学中训——发挥培训部门主体作用,明确通用技术教师的需求,以专家讲座、项目培训、导师指导等形式,以训促学。

做中训——培训与教学研究相结合,以课例研究为载体,如微格教学分析、教学案例研讨等形式培训教师的业务能力,以训促做。

研中训——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训,将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探索结合起来,以训促研。

2.教研为核。

“三维联动”是以教研活动为核心,充分发挥教研部门的研究、引领和服务功能,对教师进行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抓常规教学,落实课程目标;组织集体备课、专题研讨为教师教学服务;组织教师做公开课、听课互评,强化训练教学技能;组织同课异构、同课同构,引领教师反思课堂教学,形成个人教学特色;组织教师基于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行动研究;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培养教师逐步成为胜任型教师、业务精干型教师,最终走向专家型教师。

3.科研为引。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反过来说,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实践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重视理论学习,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将研究与教育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直至形成教学理论体系。这是教师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

三、“三维联动”模式在天津市河西区的实验

(一)天津市河西区通用技术教师的基本情况

区内10所高中学校有23名专兼职通用技术教师,其中专职教师占61%;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近三分之一的教师具有工科背景;师资队伍较年轻,35岁以下的15人,初、中级职称教师17人,所占比例很大;性别比例合理;大部分教师已经完成过两轮以上通用技术必修模块的教学;教师具有自身发展的愿望,积极参加培训和教科研活动,还有三分之一的教师参加过部级、市级培训,所有教师都参加过区级以上的学科培训和课题研究。

(二)“三维联动”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

河西区教研室采用教研、科研、培训一体的“三维联动”形式培养教师,使通用技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在培训中获得了提高,在教学研究中成长了起来。

第一,分层开展学科培训,夯实基础。在教研活动中开展课程讲座,解读课程理念,树立专业理想;组织专业知识培训,聘请中职技校的教师进行车工、钳工等专项技能培训;请区内有专业特长的教师进行机械制图、设计软件、模型制作等的培训。区教研部门要求每位通用技术教师在学期初制订个人研修计划,学期末要进行总结,实现自我改进和自我提高。

第二,加强教学研究。每周四为固定的区教研时间,开展区域、学片、学校三级教研,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研讨教学设计、听课互评、课例分析等活动,教师在研究中各抒己见,集思广益;组织“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策略”、“技术案例的选择和应用”等主题研究,深化课程实施;组织优秀论文评选、教师作品与自制教具评比、学生设计作品展示等活动,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促进教师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第三,以课题引路,在研究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帮助教师树立问题意识,以教学中的问题为中心,组织通用技术教师进行“一题、一课、一文”的小课题研究,为教师专业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增强河西区通用技术学科科研氛围,形成本区通用技术学科发展特色。

(三)“三维联动”模式在河西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河西区通用技术教师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从2007年至2013年,河西区共有3位教师先后参加天津市双优课比赛,均获一等奖;参加全国优质课评选获一等奖9节,二等奖1节;多名教师做市级公开课;6名教师受聘为天津市“265工程”实践教学指导教师;1位教师被评为天津市特级教师;教师撰写的论文获部级一、二等奖8篇,天津市级奖项25篇;在《教育研究与评论》(技术教育)等杂志上23篇。教师完成1项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初高中技术课程衔接的实践与研究》和天津市规划办“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学劳动技术教育历史、现状与创新发展研究》等2项市级课题的研究。目前河西区通用技术教师有中国教育学会、天津教育学会等4项“十二五”课题正在研究中。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连榕,教师专业发展[M].厦门: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科技展望论文范文第13篇

这里召开全县科技工作者座谈会,今天。目的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畅所欲言、集思广义、共商良策,共创科技发展美好前景。此,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各位科技工作者、并通过你向长期坚守在科技一线的基层工作者和专业技术人员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县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工业生产总值比重逐年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近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教育、医疗、卫生事业方兴未艾。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广大科技人员的辛勤汗水,离不开科技的贡献。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县作为一个煤炭资源大县、传统种养殖农业大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业和新型工业化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增产增收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产品竞争力不强,以煤炭产业为主的工业发展层次不高,粗放式增长还很明显,教育医疗服务水平还比较低等一系列问题仍是今后经济社会发展中要注重解决的突出问题。广大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受到各级表彰奖励的先进科技人员,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结合我县实际,以对经济社会发展负责的精神,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奉献才智。借此机会,对全县科技工作者提几点希望。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志存高远,第一。勤奋敬业。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开拓者和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加快和谐建设的骨干力量,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和崇高使命。县委、县政府对你寄予厚望,希望你时刻牢记使命,切实把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工作价值取向同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统一起来,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努力为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希望你自觉肩负起历史责任,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严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勤奋拼搏,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推广普及科学知识,教育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全面推进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伟大实践中,锻炼自己,成就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第二。建功立业。受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影响,加快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广大科技工作者一如既往地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克难奋进,困难就一定能够解决,科技事业发展的明天就一定会更加美好。当前,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以煤炭为主的新型工业,为发展科技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也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搭建了平台。希望大家紧紧抓住这一大好时机,更加自觉地投身到建设全国煤电大县、煤化工强县、魔芋大县、优质肉猪和良种扩繁基地县”这个主战场中,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和岗位职责,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奋勇当先,弘扬科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加强科技创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县域经济水平迅速提升。三农”工作中,要服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主动承担科技项目的研发,勇于进行技术难点攻关,不断推出新成果,多方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建设现代农业提供科技支撑;要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开发,勇于带头领办龙头企业或创办科技示范基地,为我县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工业发展上,要勤于钻研,大力推进技术革新,为加快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贡献自己的力量;教育、医疗、科普等方面,要恪尽职守、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着眼于培养科技人才,着眼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着眼于推广科学技术,普及科学知识等,不断提高全县人民的科技素养,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和愚昧的界限,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摒弃陋习,树立新风,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的氛围,引领广大群众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打造文明进步新形象。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严谨治学,第三。勇攀高峰。实践无终结,认识无止境。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事物、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昨天的饱学之士如果不是今日的勤学之人,也难免落伍。当前,县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不仅需要理论的创新,更需实践的探索,作为科技工作者,不管是教师还是医生,无论是科技人员还是科普工作者,都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创新和探索过程中,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掌握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的过程。因此,学习不仅是个人的需求,更是时代的需要。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重视学习,加强学习,善于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不断提高知识层次、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科学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希望社会各界继续为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搭建平台。近年来,第四。县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关于进一步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若干规定》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乡镇党镇一把手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等,为留住科技人才、培养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发展从政策上、制度上得到最大的保障,希望各乡镇切实贯彻好、落实好这些制度政策,并结合自身实际,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生产、生活上的便利,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同时,要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尊重广大科技工作者,全县上下营造尊重科技、热爱科技、学习科技、运用科技的良好氛围,为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搭建更加宽广的平台。

科技展望论文范文第14篇

县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工业生产总值比重逐年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近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教育、医疗、卫生事业方兴未艾。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广大科技人员的辛勤汗水,离不开科技的贡献。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县作为一个煤炭资源大县、传统种养殖农业大县,这里召开全县科技工作者座谈会,今天。目的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畅所欲言、集思广义、共商良策,共创科技发展美好前景。此,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各位科技工作者、并通过你向长期坚守在科技一线的基层工作者和专业技术人员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业和新型工业化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增产增收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产品竞争力不强,以煤炭产业为主的工业发展层次不高,粗放式增长还很明显,教育医疗服务水平还比较低等一系列问题仍是今后经济社会发展中要注重解决的突出问题。广大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受到各级表彰奖励的先进科技人员,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结合我县实际,以对经济社会发展负责的精神,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奉献才智。借此机会,对全县科技工作者提几点希望。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志存高远,第一。勤奋敬业。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开拓者和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加快和谐建设的骨干力量,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和崇高使命。县委、县政府对你寄予厚望,希望你时刻牢记使命,切实把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工作价值取向同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统一起来,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努力为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希望你自觉肩负起历史责任,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严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勤奋拼搏,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推广普及科学知识,教育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全面推进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伟大实践中,锻炼自己,成就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第二。建功立业。受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影响,加快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广大科技工作者一如既往地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克难奋进,困难就一定能够解决,科技事业发展的明天就一定会更加美好。当前,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以煤炭为主的新型工业,为发展科技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也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搭建了平台。希望大家紧紧抓住这一大好时机,更加自觉地投身到建设全国煤电大县、煤化工强县、魔芋大县、优质肉猪和良种扩繁基地县”这个主战场中,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和岗位职责,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奋勇当先,弘扬科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加强科技创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县域经济水平迅速提升。三农”工作中,要服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主动承担科技项目的研发,勇于进行技术难点攻关,不断推出新成果,多方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建设现代农业提供科技支撑;要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开发,勇于带头领办龙头企业或创办科技示范基地,为我县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工业发展上,要勤于钻研,大力推进技术革新,为加快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贡献自己的力量;教育、医疗、科普等方面,要恪尽职守、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着眼于培养科技人才,着眼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着眼于推广科学技术,普及科学知识等,不断提高全县人民的科技素养,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和愚昧的界限,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摒弃陋习,树立新风,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的氛围,引领广大群众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打造文明进步新形象。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严谨治学,第三。勇攀高峰。实践无终结,认识无止境。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事物、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昨天的饱学之士如果不是今日的勤学之人,也难免落伍。当前,县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不仅需要理论的创新,更需实践的探索,作为科技工作者,不管是教师还是医生,无论是科技人员还是科普工作者,都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创新和探索过程中,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掌握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的过程。因此,学习不仅是个人的需求,更是时代的需要。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重视学习,加强学习,善于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不断提高知识层次、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科学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希望社会各界继续为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搭建平台。近年来,第四。县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关于进一步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若干规定》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乡镇党镇一把手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等,为留住科技人才、培养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发展从政策上、制度上得到最大的保障,希望各乡镇切实贯彻好、落实好这些制度政策,并结合自身实际,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生产、生活上的便利,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同时,要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尊重广大科技工作者,全县上下营造尊重科技、热爱科技、学习科技、运用科技的良好氛围,为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搭建更加宽广的平台。

科技展望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意义现状途径

论文摘要: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分析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入手,在总结以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法律规定的高等教育中心任务之一。在1995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同志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时展、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还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求。对于工科类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高等学校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在素质教育和学校整体工作中实现“有为、有位”的坚强阵地,更是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素质拓展、全面成才的宽广舞台。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在积极探索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1.具有创新的热情,但缺乏毅力。

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在智力和创新情感共同作用下,创新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的能量。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兴趣的深度、广度、稳定性及效能上,都有相当的发展,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需要具有坚强的毅力。大学生能够意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缺乏毅力,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虎头蛇尾,甚至放弃追求。例如,我院科技创新园每年刚开学招新的时候,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但到学期末能坚持一直在创新园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很少。

2.具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

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行为的展出,都是建立在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的基础上。工科大学生普遍具有科技创新动机,对科技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条件的局限及学生自身不善于创造和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缺乏向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的勇气,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和相关学科知识的横向关系,由此限制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近期对我校在校三四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发现,88.9%的学生未尝试请教老师写过学术论文、68.7%的学生未进行过某种发明创造、71.3%的学生不经常阅读图书馆提供的本专业的理论期刊,可见大部分在校大学生都没能好好把握学校提供的创新条件。来源于/

3.思维活跃,但缺乏科技创新思维。

大学生在成长接受教育过程中,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逻辑、推理、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思维相当敏捷,但同时也不断被知识的经验性和规律性所束缚,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主要表现在:(1)功能固着,将某种对象的功能和用途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这是思维缺乏灵活性和独创性的突出表现;(2)权威迷信,绝对相信所学过的知识,全无批判意识,导致思想僵化和禁锢;(3)思维惰性,根据考试内容进行功利性学习。

4.科技创新“体验型”多,成果转化少。

为激励“挑战杯”等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各大高校都在政策、资金和学生期末综合测评上给予倾斜和支持。然而,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三大激励措施:证书、学分、奖金却成为部分同学参与活动的“动力”。其结果是部分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不愿进行系统性的长期研究,稍有阶段性成果就匆匆鉴定、报奖,这些短期行为既难以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突破性成果的产生,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1.以学术性社团为载体,塑造大学生创造人格力量。

我们应以学术性社团为载体,通过社团积极开展各种科技文化活动,营造宽松和平等的环境氛围,把大学生从机械地接受知识传授中解放出来,使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积极性在理解、鼓励和支持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发挥特长和优势,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例如我校根据学科特点建立了各种科技社团组织,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学生科技社团充当了参与者和组织者两种角色,通过组织不间断、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科技创新活动,不同学生在科技活动中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活动。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多开展科技知识竞赛、论坛、讲座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更多学生进入学术环境,了解当前科技前沿动向,为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各类作品大赛、制作和发明比赛,使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在自觉进取中培养自信,在迎接挑战中培养勇气,在战胜挫折中培养意志,在对待利益关系调整中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塑造创造人格力量。

2.以课外科技活动为平台,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欲望。

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然而,目前不少在校大学生都缺乏创新欲望。为了克服这一难点,必须用实际内容、具体形式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欲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一是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为龙头举行各类竞赛,如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机械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节能减排竞赛,等等。通过这些竞赛的开展全面调动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到了科技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激发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欲望。二是设立科技创新项目。如学生科研计划项目、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开放性实验项目等,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或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3.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保持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管理运行机制作为保障才能起到实效。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组织管理方面的制度,如人员的安排、机构的设置、资金的投入、场地的建设,等等,都应该建立科学和规范的制度。二是相关的奖励制度。奖励应该是多层次、多形式的,有部级、省级的,也有学校甚至院系一级的。在学生奖励方面,可考虑设立“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先进个人”、“大学生科技创新标兵”等荣誉称号;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学分折算制度及科技创新成果与相关课程考试成绩挂钩的制度;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奖学金挂钩的制度及制定科技创新与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的制度,等等。在对指导教师的奖励方面,如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建立指导教师优先晋升职称、职务及优先给予科研课题立项的制度,以及教师指导学生科研和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给予计算工作量等方面的制度。还要设立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集体奖,充分调动大学、院系和学校其它部门和社会有关部门的积极性。

4.以学习能力培养为落脚点,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阿尔温·托夫勒的这句名言已经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的层出不穷和知识更新周期的不断缩短,只靠学校阶段性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求知的需求。因此,除了学校教育之外,人们的学习将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个人的工作和社会活动之中,从而使学习贯穿于整个人生过程和整个社会活动之中,即生活即学习。新世纪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重视奠定人的终身学习所必须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我们要研究大学生怎样学习和应当怎样学习,要教大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适应他们自身特点的自学方法及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促使学生学会用已知的知识获取未知的知识,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养成创新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

[2]沙洪成.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4,(8):76-77.

[3]童亚宾,李艳君.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49,(9):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