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文化意识教育论文范文

文化意识教育论文范文

文化意识教育论文

文化意识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在分析中职英语教育过程中跨文化意识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在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明确英语的学习目的和丰富课堂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当中强调多文化教育方式。

1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行国际交流和沟通,而畅通高效的交流和沟通是基于一定的文化背景认知之上的,可见英语跨文化知识的掌握非常重要,因此中职英语教育,需要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纠正学生应付等级考试的学习动机,避免耗费太多的时间背诵单词、词组、句型,而忽略英语读、写、听技能的同步提升。笔者认为中职英语学习,应强调教材的文化内容,中职英语教材中,包括诸多的跨文化内容,在实际学习中,这些文化很容易被忽略。英语教育过程中培养跨文化意识,需要重拾对相关跨文化内容的重视程度,将相关文化内容融入到课堂学习当中,譬如某段英国社会文化对话内容的学习,有必要讲解对话内容所对应的文化背景内容,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对话内容的含义,也便于从中汲取有用的文化知识。

2丰富课堂的教学方式

当前中职英语教育的授课方式,大多围绕老师的讲解,学生课堂学习相对比较被动,即便教材有精彩的文化内容,也可能被老师轻描淡写地带过。笔者认为,跨文化涉及到各个国家的文化内容,譬如国家的建筑文化、科学文化、服装文化等,这些内容均可通过形象的声像表现出来,如果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授课,将文化以图片、视频、声音等方式表达出来,自然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化内容的印象,英语知识的掌握也能够得以进一步巩固。另外很多英语影视作品,同样蕴含着宝贵的英语文化知识,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或者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观看英语影视作品,这样一来,既可以大大提高课堂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够让学生同步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文化。

3采用多文化教育方式

很多学生将英语文化的学习,局限于英国与美国两个国家,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围绕更多国家的英语文化内容,实行多文化教育方式,纠正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片面见解。多文化教育方式,要求学生把握各个文化范畴的知识点,着力提升学生多文化交流的能力,增强英语学习的宽容性和敏锐性,尤其是文化差异问题的处理能力,这样方可适应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满足国际交流的实际需求。英语教师应尽快摒弃“语言文化二元论”的落后教育理念,除了需要讲解英语发音、翻译、语法和句式,还应该让学生透彻理解英语的文化内涵,将语言和文化完全融合起来,这样反而能够让学生加深对所需知识的印象。

二结束语

文化意识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基于高校英语教育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教师充分发挥课堂主导性的作用,运用多种措施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逐渐成为高校英语教学的强烈呼声,笔者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教师应提升自身文化素养,重视传统文化

教师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引导者,无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亦或是外国文化都应该有透彻的理解和感悟,自身对文化的学习不应固步自封而应与时俱进。试想一个英语教师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一知半解,怎能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呢?拥有一个文化素质高的教师是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前提。另外,充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优秀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与外国人的交流与合作,而在交流的同时,传递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使中国文化登上世界舞台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和骄傲。在英语教育中培养外国文化意识固然重要,但中华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是了解和学习外国文化的基础,高举弘扬中国文化旗帜,努力学习外国文化将二者巧妙融合才是英语学习的根本。

2.在课堂中重视文化渗透,对比中英文化差异

在课堂中适当进行文化渗透有利于学生在了解课文文化内涵和所涉及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更加立体直观的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印象。具体方法是:先通过教材讲解,介绍背景知识,然后在适当环节(讲解词汇或某一内容时),结合背景,讲解相应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近年来,英语课文中出现许多生词,这些生僻词汇的出现于时代进步与文化发展紧密相连。另外,在课堂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中英文化的差异性做出对比与判别,加深文化学习。例如,“WhatamIgonnado?”英文中的后半句“gonnado”是“goingtodo”的意思,但是为了表达的简单和明了,被完全口语化后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但是此种现象在中国教材中是不存在的。因此,在培养学生外国文化意识的同时,要注重对比中英文化的巨大差异,在差异中寻求学习和记忆英语知识的最佳途径,只有对中国文化背景和英语文化背景全面了解,文化意识的培养才能水到渠成。

3.创设文化交流氛围,发展多元化的视听教育

英语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书面知识的获取,要重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与人交流的能力。教师应创设适宜的文化交流氛围,发展多元化的视听教育,满足学生与人交流的欲望。交流的最佳方式是面对面,因此,教师应该组织和鼓励学生于外国人进行交流。只有同外国人交谈才能实现中英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在交流中学生可顺利了解他国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逐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另外,通过多媒体教学组织学生观看正宗的美国影视,听纯正的英文歌曲也是培养文化意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口语和视听的双重影响,学生对外国人的民族文化、生活习俗、价值表达,历史发展等有了全面透彻的了解,更有效弥补课本知识的欠缺。以这种途径可以培养学生深刻的文化意识,促使学生在以后的英语学习中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二、结语

文化意识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1.1融入跨文化意识对于提升英语教育质量十分有利英语教育质量的提升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在过去的英语教学中关于教学改革的工作做了不少,但是有一些改革措施因为没有在短期内获得实效而搁浅。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充分认识到英语教学改革的长期性和系统性。跨文化意识教学必须坚持长期性和系统性的工作。因为文化意识的渗入不是一朝一夕的,他需要长期的坚持。而且文化意识环节打通,学生对英语这门学问产生了文化认同,必然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和提升作用,对于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作用也会显现出来。

1.2跨文化意识与学生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语言首先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在英语知识的学习中,词汇和语言中无不充斥着丰厚的文化因子,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学生理解了文化现象,形成了文化思维,那对于语言的理解也必将水到渠成。无论在听力理解还是阅读理解,或者口语表达中都能实现较大的转变和提升。

2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意识融入的困境

2.1学校的考核评估中忽视了文化因素当前我国英语教育中考察学生能力和水平的主要方式就是笔试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存在很大弊端,其中之一就是无法对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掌握程度做出准确的判断。而且在测试中甚至直接忽略跨文化意识的考察,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这种疏忽直接导致了教学和学习中的空白。

2.2教学方式不利于跨文化意识的融入英语教学中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授课为主,学生自主学习时间非常有限。而跨文化意识的融入首先需要学生主动的了解和学习西方历史文化知识。在当前的英语教学机制当中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了解这些文化现象。

2.3因跨文化意识的不足而导致的沟通能力较差学生在实际的英语交流中无法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识也无法快速准确的理解对方的意思。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跨文化意识不成熟,没有充分融入到学生的思想当中,也没有与语言学习交流融为一体。因此跨文化意识的融入对于缓解当前学生英语学习的困境非常有必要。

3突破困境的有效途径

3.1培养学生对跨文化意识的认知跨文化意识对学生来说意义重大,但是当前学生和教师对这种文化意识的作用和价值认识不全面、不准确。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和不足直接对英语教学中融入跨文化意识产生阻力。为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当加强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教育。例如,通过具体的案例教学深入解析文化意识与语言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对于增强英语语言理解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重要影响。选取一些学生掌握比较熟练的内容首先开展试验性教学,让学生体验文化意识对语言学习的重要帮助。

3.2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性当前的教学方法不利于跨文化意识的融入,主要问题在于对于语言知识的过度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不足,没有充分的实践和机会了解一些文化现象。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和时间,使其充分接触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内容。并且在教材中也应当增设固定的内容介绍西方;历史文化。在讲解过程中结合语言知识,形成文化与语言知识共同推进的效果。

3.3创造良好的交际环境跨文化意识的融入应当与良好的教学环境形成高度一致,教学环境是学生接触和了解某项内容的重要基础,跨文化意识教育的教学环境应当力求最大程度的还原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习惯等文化现象。使学生充分了解到这些异国风情,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这样才能为文化的交流提供坚强的基础和保证。

文化意识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文化意识、双语教学、比较教育

一比较教育对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

比较教育课程是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是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它是一门最贴近现实的学科,最能体现时代的气息,尤其是在教育呈现出国际化趋势的条件下,比较教育研究更是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领域。而双语教学在当前高校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有三种;第一种是目标语浸身模式: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全部使用外语授课;第二种是双语过渡模式:教师的课堂用语70%~80%应使用英语,学生也能基本使用英语参与教学活动;第三种是外语渗透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专有名词、概念及课堂用语中使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英文,而在授课、问答、作业等其他环节基本使用汉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第二种模式,即双语过渡模式——鼓励学生用英语学习和思考问题,并探索双语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以个性发展为研究内容,以个案分析作为研究形式,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爱好以及知识等能力的发展和变化。

比较教育双语教学不仅可以拓展专业知识、巩固语言技能,而且可以感悟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意识。英语在宽松自然的环境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互相接触的机会。使他们产生一种用英语说话的需要和愿望,促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会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要想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格,首先要培养他们具有基本的文化意识。这种文化意识不仅需要教师的人文素质,教材的文化导入,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的有效参与和积极思考,以不断增强自身在英语学习中的文化理解。

二教材在实施双语教学中的作用

双语教学是件艰苦而又持久的工作,要做并不难,但要做好却不容易,而持之以恒则更需要有献身教育的精神。比较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以英语为主,重点讲授西方国家的教育体制。总学时数:36学时。授课对象主要是大学三年级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在修完大学英语四级课程后,应该掌握四千多个英语单词。懂得基本的翻译技巧,具有较快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目前,要找到既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的现成双语教材是不现实的。最关键的是要选用适合学校实际的原版材料,适当压缩课程教学的内容。只有深受学生喜爱的双语教材,才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为了突出实用性原则。我们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肖惠云主编的《当代英国概况》和周静琼主编的《当代美国概况》中节选了全英文版的教育专题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授课中。我们还节选了原版教材《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中的“比较教育背景的变化”和“三种比较分析”等内容,供学生翻译和讨论。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已将《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英文版第五版翻译成中文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1年7月纳入“比较教育译丛”。原版教材作者埃德蒙·金(edmundj.king),生于1914年,是英国著名比较教育专家。他是曼彻斯特大学硕士,伦敦大学哲学博士、文学博士。在文史哲、外语和教育学方面有很高的素养,学识渊博,造诣深厚,教育经验丰富。他主编的若干重要国家和地区社会、学校和进步系列比较教育丛书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三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主要收获

试验双语教学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趋势。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文化意识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比较教育课程的目标性质、内容要求、教材特点整体去思考外语教与学的衔接。学生可以在双语教育中不断提高语言学习的听说技能、书面技能和思维技能,并获得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笔者针对太原师范学院连续三年来跟踪2004级至2007级教育管理专业的128名三年级大学生,通过《比较教育》课程双语教学对所发现的文化意识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以下是学生们小组讨论的一些主要收获:

1、黄晓旭同学的小组认为: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异国教育文化的明显差异。除了这些不同之处。更学到了要用比较与共融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正是这种“异”才让这个世界多彩,我们才有所研究,有所交流。这样得来的结果更加促使我们对其根源的追溯和对其发展趋势的探索,比较教育使我们懂得了运用比较的眼光看问题的重要性。

2、梁燕妮同学的小组认为:比较教育双语课程使我们受益很深,大家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不再把眼光局限于身边的小圈子,而是看到国外先进的教育,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些对于我们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学习教育基础知识的同时,巩固了语言听说读写的技能。通过比较我们学会了思考,理解了英美国家的教育为什么会如此发达,也明白了我国在教育体制和内容方面的欠缺,并且学会了对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正确决策。这些都促进了我们个人品质的完善,做事要负责,要讲究诚信,要学会与社会上各种人员打交道,做到情商、智商同步发展。

3、金辉军同学的小组认为:就拿课程设置来说,英美等国家更加突出实用课程和职业化课程;而我国则重视基础知识和自然科学,所以,发达国家的中学毕业生能很快适应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从一个横切面上看,他们的国家经济如此发达,是离不开教育的贡献的。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我国的教育和他们的比起来,多少存在欠缺与不足。他们的课程丰富多彩,动手操作和实践的能力相对较强,而且公民教育使他们树立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对于我们个人来说,非常希望将来得到这样教育的洗礼与熏陶。在课余,我们也经常把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与我国的相比,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4、许锦绒同学的小组认为: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个人品质方面的培养和提升,而品质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它包括了社会政治、道德修养以及文化素养等方面,因而我们对自己品质的培养和提升应该落脚于平常的点滴生活,而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上老师的传授。有的东西只有自己体验到,才会真正理解,所谓“只可意会”的东西。我们是社会的人,如果丧失了社会责任感,甚至是社会的伦理道德,那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更不用说为社会做贡献,就是自己以后发展也很困难。

5、吕婵同学的小组认为:作为一个中国大学生,我们也应该具备最起码的个人品质,人人都必须有责任感,作为公民,我们有对国家的责任,作为子女,我们有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只有具备很强的责任感,我们每个人才会不断努力,社会才会和谐发展,国家才会兴旺发达;我们通过学习比较教育这门课之后,更加完善了自己,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我们的个性更加趋向完美。

6、李欣同学的小组认为:我们来到了这所学校,尽管不喜欢当教师,但“既来之,则安之”,心想只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研究生,就可以摆脱“苦海”了。于是,我们拼命地学习,对院系活动一概不参加,直到学习了比较教育这门课程,我们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美妙,还有许多东西比学习更重要,例如: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勇于实践能力、社会责任和诚信等等。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德才兼备的,如果光有高学历,而没有高素养和好品格,是远远不行的。

7、刘京京同学的小组认为:学了这门课之后,我们觉得我国的教育机制真的还存在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我们现在只能表述自己的看法,而无力改变社会教育现状,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反思自己,能认识到这些问题,说明我们在思想上有了升华,觉得有了一个正确的信念。这是对我们人格的保障,它可以制约我们的行为,净化我们的心灵,促使我们向善发展。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那么这个社会不就更加美好、更加和谐了吗?

8、文一两同学的小组认为:学习了这门课程,我们更加了解了英美国家与我国教育体制主要差异的根基,中西文化的不同源泉。尤其是关于公民权教育问题,我们感到了英国在这方面的教育确实落到了实处,并不只是写到条款中而不去落实,这对于我国现行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从学习中,我们惊奇地发现,自己更加乐于思考问题,想想这是为什么以及怎样去解决它,也促进了我们大量阅读更多的有关书籍,从中得到知识,获得乐趣。我们感到又进步了!

四文化意识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何在双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文化意识,如何把英语文化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还需要认真地进行科学实验与比较研究。文化意识的培养主要是:在对大学生用英语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他们理解异国文化的内涵。文化素质是教化、示范和养成的有机结合。教化是指设置必要的课程,进行知识的传授;示范是指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行动中;养成是指一种内在的涵养,内化成人的品质。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理解和表达能力是每个教师的天职,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学习能力。

文化意识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文化意识、双语教学、比较教育

一比较教育对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

比较教育课程是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是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它是一门最贴近现实的学科,最能体现时代的气息,尤其是在教育呈现出国际化趋势的条件下,比较教育研究更是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领域。而双语教学在当前高校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有三种;第一种是目标语浸身模式: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全部使用外语授课;第二种是双语过渡模式:教师的课堂用语70%~80%应使用英语,学生也能基本使用英语参与教学活动;第三种是外语渗透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专有名词、概念及课堂用语中使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英文,而在授课、问答、作业等其他环节基本使用汉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第二种模式,即双语过渡模式——鼓励学生用英语学习和思考问题,并探索双语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以个性发展为研究内容,以个案分析作为研究形式,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爱好以及知识等能力的发展和变化。

比较教育双语教学不仅可以拓展专业知识、巩固语言技能,而且可以感悟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意识。英语在宽松自然的环境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互相接触的机会。使他们产生一种用英语说话的需要和愿望,促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会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要想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格,首先要培养他们具有基本的文化意识。这种文化意识不仅需要教师的人文素质,教材的文化导入,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的有效参与和积极思考,以不断增强自身在英语学习中的文化理解。

二教材在实施双语教学中的作用

双语教学是件艰苦而又持久的工作,要做并不难,但要做好却不容易,而持之以恒则更需要有献身教育的精神。比较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以英语为主,重点讲授西方国家的教育体制。总学时数:36学时。授课对象主要是大学三年级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在修完大学英语四级课程后,应该掌握四千多个英语单词。懂得基本的翻译技巧,具有较快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目前,要找到既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的现成双语教材是不现实的。最关键的是要选用适合学校实际的原版材料,适当压缩课程教学的内容。只有深受学生喜爱的双语教材,才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为了突出实用性原则。我们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肖惠云主编的《当代英国概况》和周静琼主编的《当代美国概况》中节选了全英文版的教育专题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授课中。我们还节选了原版教材《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中的“比较教育背景的变化”和“三种比较分析”等内容,供学生翻译和讨论。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已将《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英文版第五版翻译成中文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1年7月纳入“比较教育译丛”。原版教材作者埃德蒙·金(EDMUNDJ.KING),生于1914年,是英国著名比较教育专家。他是曼彻斯特大学硕士,伦敦大学哲学博士、文学博士。在文史哲、外语和教育学方面有很高的素养,学识渊博,造诣深厚,教育经验丰富。他主编的若干重要国家和地区社会、学校和进步系列比较教育丛书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三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主要收获

试验双语教学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趋势。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文化意识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比较教育课程的目标性质、内容要求、教材特点整体去思考外语教与学的衔接。学生可以在双语教育中不断提高语言学习的听说技能、书面技能和思维技能,并获得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笔者针对太原师范学院连续三年来跟踪2004级至2007级教育管理专业的128名三年级大学生,通过《比较教育》课程双语教学对所发现的文化意识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以下是学生们小组讨论的一些主要收获:

1、黄晓旭同学的小组认为: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异国教育文化的明显差异。除了这些不同之处。更学到了要用比较与共融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正是这种“异”才让这个世界多彩,我们才有所研究,有所交流。这样得来的结果更加促使我们对其根源的追溯和对其发展趋势的探索,比较教育使我们懂得了运用比较的眼光看问题的重要性。

2、梁燕妮同学的小组认为:比较教育双语课程使我们受益很深,大家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不再把眼光局限于身边的小圈子,而是看到国外先进的教育,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些对于我们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学习教育基础知识的同时,巩固了语言听说读写的技能。通过比较我们学会了思考,理解了英美国家的教育为什么会如此发达,也明白了我国在教育体制和内容方面的欠缺,并且学会了对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正确决策。这些都促进了我们个人品质的完善,做事要负责,要讲究诚信,要学会与社会上各种人员打交道,做到情商、智商同步发展。

3、金辉军同学的小组认为:就拿课程设置来说,英美等国家更加突出实用课程和职业化课程;而我国则重视基础知识和自然科学,所以,发达国家的中学毕业生能很快适应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从一个横切面上看,他们的国家经济如此发达,是离不开教育的贡献的。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我国的教育和他们的比起来,多少存在欠缺与不足。他们的课程丰富多彩,动手操作和实践的能力相对较强,而且公民教育使他们树立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对于我们个人来说,非常希望将来得到这样教育的洗礼与熏陶。在课余,我们也经常把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与我国的相比,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4、许锦绒同学的小组认为: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个人品质方面的培养和提升,而品质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它包括了社会政治、道德修养以及文化素养等方面,因而我们对自己品质的培养和提升应该落脚于平常的点滴生活,而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上老师的传授。有的东西只有自己体验到,才会真正理解,所谓“只可意会”的东西。我们是社会的人,如果丧失了社会责任感,甚至是社会的伦理道德,那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更不用说为社会做贡献,就是自己以后发展也很困难。

5、吕婵同学的小组认为:作为一个中国大学生,我们也应该具备最起码的个人品质,人人都必须有责任感,作为公民,我们有对国家的责任,作为子女,我们有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只有具备很强的责任感,我们每个人才会不断努力,社会才会和谐发展,国家才会兴旺发达;我们通过学习比较教育这门课之后,更加完善了自己,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我们的个性更加趋向完美。

6、李欣同学的小组认为:我们来到了这所学校,尽管不喜欢当教师,但“既来之,则安之”,心想只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研究生,就可以摆脱“苦海”了。于是,我们拼命地学习,对院系活动一概不参加,直到学习了比较教育这门课程,我们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美妙,还有许多东西比学习更重要,例如: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勇于实践能力、社会责任和诚信等等。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德才兼备的,如果光有高学历,而没有高素养和好品格,是远远不行的。

7、刘京京同学的小组认为:学了这门课之后,我们觉得我国的教育机制真的还存在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我们现在只能表述自己的看法,而无力改变社会教育现状,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反思自己,能认识到这些问题,说明我们在思想上有了升华,觉得有了一个正确的信念。这是对我们人格的保障,它可以制约我们的行为,净化我们的心灵,促使我们向善发展。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那么这个社会不就更加美好、更加和谐了吗?

8、文一两同学的小组认为:学习了这门课程,我们更加了解了英美国家与我国教育体制主要差异的根基,中西文化的不同源泉。尤其是关于公民权教育问题,我们感到了英国在这方面的教育确实落到了实处,并不只是写到条款中而不去落实,这对于我国现行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从学习中,我们惊奇地发现,自己更加乐于思考问题,想想这是为什么以及怎样去解决它,也促进了我们大量阅读更多的有关书籍,从中得到知识,获得乐趣。我们感到又进步了!

四文化意识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何在双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文化意识,如何把英语文化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还需要认真地进行科学实验与比较研究。文化意识的培养主要是:在对大学生用英语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他们理解异国文化的内涵。文化素质是教化、示范和养成的有机结合。教化是指设置必要的课程,进行知识的传授;示范是指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行动中;养成是指一种内在的涵养,内化成人的品质。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理解和表达能力是每个教师的天职,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学习能力。

文化意识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文化意识、双语教学、比较教育

一比较教育对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

比较教育课程是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是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它是一门最贴近现实的学科,最能体现时代的气息,尤其是在教育呈现出国际化趋势的条件下,比较教育研究更是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领域。而双语教学在当前高校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有三种;第一种是目标语浸身模式: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全部使用外语授课;第二种是双语过渡模式:教师的课堂用语70%~80%应使用英语,学生也能基本使用英语参与教学活动;第三种是外语渗透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专有名词、概念及课堂用语中使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英文,而在授课、问答、作业等其他环节基本使用汉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第二种模式,即双语过渡模式——鼓励学生用英语学习和思考问题,并探索双语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以个性发展为研究内容,以个案分析作为研究形式,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爱好以及知识等能力的发展和变化。

比较教育双语教学不仅可以拓展专业知识、巩固语言技能,而且可以感悟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意识。英语在宽松自然的环境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互相接触的机会。使他们产生一种用英语说话的需要和愿望,促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会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要想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格,首先要培养他们具有基本的文化意识。这种文化意识不仅需要教师的人文素质,教材的文化导入,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的有效参与和积极思考,以不断增强自身在英语学习中的文化理解。

二教材在实施双语教学中的作用

双语教学是件艰苦而又持久的工作,要做并不难,但要做好却不容易,而持之以恒则更需要有献身教育的精神。比较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以英语为主,重点讲授西方国家的教育体制。总学时数:36学时。授课对象主要是大学三年级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在修完大学英语四级课程后,应该掌握四千多个英语单词。懂得基本的翻译技巧,具有较快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目前,要找到既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的现成双语教材是不现实的。最关键的是要选用适合学校实际的原版材料,适当压缩课程教学的内容。只有深受学生喜爱的双语教材,才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为了突出实用性原则。我们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肖惠云主编的《当代英国概况》和周静琼主编的《当代美国概况》中节选了全英文版的教育专题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授课中。我们还节选了原版教材《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中的“比较教育背景的变化”和“三种比较分析”等内容,供学生翻译和讨论。我国着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已将《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英文版第五版翻译成中文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1年7月纳入“比较教育译丛”。原版教材作者埃德蒙·金(edmundj.king),生于1914年,是英国着名比较教育专家。他是曼彻斯特大学硕士,伦敦大学哲学博士、文学博士。在文史哲、外语和教育学方面有很高的素养,学识渊博,造诣深厚,教育经验丰富。他主编的若干重要国家和地区社会、学校和进步系列比较教育丛书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三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主要收获

试验双语教学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趋势。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文化意识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比较教育课程的目标性质、内容要求、教材特点整体去思考外语教与学的衔接。学生可以在双语教育中不断提高语言学习的听说技能、书面技能和思维技能,并获得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笔者针对太原师范学院连续三年来跟踪2004级至2007级教育管理专业的128名三年级大学生,通过《比较教育》课程双语教学对所发现的文化意识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以下是学生们小组讨论的一些主要收获:

1、黄晓旭同学的小组认为: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异国教育文化的明显差异。除了这些不同之处。更学到了要用比较与共融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正是这种“异”才让这个世界多彩,我们才有所研究,有所交流。这样得来的结果更加促使我们对其根源的追溯和对其发展趋势的探索,比较教育使我们懂得了运用比较的眼光看问题的重要性。

2、梁燕妮同学的小组认为:比较教育双语课程使我们受益很深,大家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不再把眼光局限于身边的小圈子,而是看到国外先进的教育,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些对于我们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学习教育基础知识的同时,巩固了语言听说读写的技能。通过比较我们学会了思考,理解了英美国家的教育为什么会如此发达,也明白了我国在教育体制和内容方面的欠缺,并且学会了对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正确决策。这些都促进了我们个人品质的完善,做事要负责,要讲究诚信,要学会与社会上各种人员打交道,做到情商、智商同步发展。

3、金辉军同学的小组认为:就拿课程设置来说,英美等国家更加突出实用课程和职业化课程;而我国则重视基础知识和自然科学,所以,发达国家的中学毕业生能很快适应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从一个横切面上看,他们的国家经济如此发达,是离不开教育的贡献的。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我国的教育和他们的比起来,多少存在欠缺与不足。他们的课程丰富多彩,动手操作和实践的能力相对较强,而且公民教育使他们树立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对于我们个人来说,非常希望将来得到这样教育的洗礼与熏陶。在课余,我们也经常把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与我国的相比,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4、许锦绒同学的小组认为: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个人品质方面的培养和提升,而品质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它包括了社会政治、道德修养以及文化素养等方面,因而我们对自己品质的培养和提升应该落脚于平常的点滴生活,而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上老师的传授。有的东西只有自己体验到,才会真正理解,所谓“只可意会”的东西。我们是社会的人,如果丧失了社会责任感,甚至是社会的伦理道德,那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更不用说为社会做贡献,就是自己以后发展也很困难。

5、吕婵同学的小组认为:作为一个中国大学生,我们也应该具备最起码的个人品质,人人都必须有责任感,作为公民,我们有对国家的责任,作为子女,我们有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只有具备很强的责任感,我们每个人才会不断努力,社会才会和谐发展,国家才会兴旺发达;我们通过学习比较教育这门课之后,更加完善了自己,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我们的个性更加趋向完美。

6、李欣同学的小组认为:我们来到了这所学校,尽管不喜欢当教师,但“既来之,则安之”,心想只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研究生,就可以摆脱“苦海”了。于是,我们拼命地学习,对院系活动一概不参加,直到学习了比较教育这门课程,我们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美妙,还有许多东西比学习更重要,例如: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勇于实践能力、社会责任和诚信等等。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德才兼备的,如果光有高学历,而没有高素养和好品格,是远远不行的。

7、刘京京同学的小组认为:学了这门课之后,我们觉得我国的教育机制真的还存在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我们现在只能表述自己的看法,而无力改变社会教育现状,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反思自己,能认识到这些问题,说明我们在思想上有了升华,觉得有了一个正确的信念。这是对我们人格的保障,它可以制约我们的行为,净化我们的心灵,促使我们向善发展。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那么这个社会不就更加美好、更加和谐了吗?

8、文一两同学的小组认为:学习了这门课程,我们更加了解了英美国家与我国教育体制主要差异的根基,中西文化的不同源泉。尤其是关于公民权教育问题,我们感到了英国在这方面的教育确实落到了实处,并不只是写到条款中而不去落实,这对于我国现行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从学习中,我们惊奇地发现,自己更加乐于思考问题,想想这是为什么以及怎样去解决它,也促进了我们大量阅读更多的有关书籍,从中得到知识,获得乐趣。我们感到又进步了!

四文化意识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何在双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文化意识,如何把英语文化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还需要认真地进行科学实验与比较研究。文化意识的培养主要是:在对大学生用英语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他们理解异国文化的内涵。文化素质是教化、示范和养成的有机结合。教化是指设置必要的课程,进行知识的传授;示范是指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行动中;养成是指一种内在的涵养,内化成人的品质。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理解和表达能力是每个教师的天职,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学习能力。

文化意识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1.1跨文化意识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英语的学习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工具的学习,这还要求人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语言背后蕴藏的文化背景。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语言的全方位交流,不仅包括英语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等,还包括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的认知,这对从事英语学习的人们来说是对其综合素质的考验。学生们只有具备较强的综合素养,才能在现代社会中不断实现自身的价值。

1.2跨文化意识都有益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

跨文化意识可以提高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效率。英语学习在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学习经历中都具有重要地位,英语教育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语言学科。跨文化意识能够让英语教育工作者们发挥自己的特点,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从而减轻工作负担。跨文化意识同样益于学生们的英语学习。学生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总是抱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往往是对陌生国家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好奇,如果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跨文化意识,那么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热情更加高涨,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们学到更专业扎实的英语基础,培养学生们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入跨文化意识,可以提高英语的实用性,让同学们积累更多的英语交流技巧。

1.3跨文化意识有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任何一门语言都不仅仅是简单的交流工,每一种语言的背后都蕴藏着其民族的文化和历史。而语言的最主要功能就是交流,交流不是简单的文字语言交流,不同语言之间流利的交流代表了双方对彼此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因此,学生们在英语的学习的过程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教育,能够让学生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同时还能够将本国的优秀文化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不仅实现了语言上的沟通,而且实现文化上的互相交流,有助于本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2.如何培养英语学习的跨文化意识

根据当前我国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跨文化意识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本文认为,在今后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应该加强培养学生们的跨文化意识。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应该改变教师们的教学观念。英语教师们应该摒除传统的单一方式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英语教师还应该逐步适应跨文化意识在教课中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英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传授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其次,应该逐步构建良好的英语交流环境。生活中我们一般使用国语进行交流,而课堂上也不能保证百分百用英语交流,语言的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因此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英语口语环境,让学生们主动适应英语环境,结合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文化风俗等,让学生们独立思考,提高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并完成英语口语的表达和交流。最后,应当培养学生们主动学习英语的热情。英语的学习不能局限在课本上,任何形式的英语都可以作为英语学习的素材。而正是这种形式的英语蕴含着背后的文化。例如电影中的英语口语化、街头上的英语广告、歌词中的英语以及英语谚语等,这些特殊形式的英语更能体现英语所承载的文化和历史。因此英语的学习是随时随地的。

3.结语

文化意识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文化培养意识是指在学习一门语言中,对语言背后文化的交流与沟通。语言是社会生活中沟通最为主要方式,而不同的语言恰恰反映了不同的文化意识。英语学习与交流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意识的学习,一种文化的交际形式。每种语言都拥有着一定的文化属性,同时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载体;语言的差异即使文化之间的差异,思维与理解方式的不同使得在对语言的理解中,产生混乱,即英语学习中的语言障碍。在英语学习中,我们必须使得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思维存在于同一的文化层面,而不是以中文的思想去看待英语,使得学习到的只是表象中自我封闭理解的语言形式。

在高中英语教育中,作为一名老师要想真正去培养学生的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得其学习的外语可以与他人进行顺利的沟通与交流,就必须具有文化意识的培养性,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异同,以流利的交流和构图去避免因背景不同的文化意识障碍。

而从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强调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文化意识是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也是语言交流能够顺利达成的首要条件。因此,作为高中英语老师应该重视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结合起来,不仅仅是应付考试,而是深层次了解使用英语国家的历史政治文化经济等多个方面,了解英语语言环境下的文化与中文相比的不同之处,善于比较两种文化之间的异同,从中发现差异尊重差异,完成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策略

高中英语教学中,最为主要的书籍就是标准教材,这是学生接触的作为重要的书籍,如何在考试为主体的教育中,去传播文化意识,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教育方向。在高中教材中许许多多都涉及介绍西方的文化,反应了文学饮食风俗习惯等差异,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理解这种具体的思想生活观念中的差异,并且可以自己对比分析,从对比分析中提高文化意识的培养,理解一门语言背后的历史性与故事性。

高中英语学习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无法脱离课本的重要性,而老师的教学也尤为重要,在讲授的过程中,以课本具体内容和思想观念进行对比,如中外对待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的态度,中外吸烟的态度,或者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理念,这一种贴近生活,理解生活的状态,使得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去比较中外文化的差异,这是一个极为具体的方法,而这种教育方法则强调了老师在教育中对学生的授业。在课堂教育中加深不同文化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文化意识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一)“师尊生卑”的思想

这种思想在很多教师中都存在着,化学教师也不例外,特别是岁数较长的化学教师。在化学的课堂教学中,化学教师基本都是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的讲解,没有尝试着走到学生中间位学生讲解。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教师没有摆脱“师尊生卑”的观念。其中还有一些教师认为要做演示实验与书写化学方程式也没有那个必要走向讲台。这些化学教师在课堂上抱着这种观念,将化学课堂变成自己的“一言堂”。他们很少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而提问也多是“对不对”、“是不是”一类的,给学生的形象也是十分的威严,让学生感受不到一点亲切感。

(二)课堂教学方法上缺乏服务意识

虽然课改在执行,但是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仍然是“填鸭式”的方法用的较多。“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服务意识融入其中。例如在做演示实验的时候,教师在讲台上自顾自的做实验,偶尔插上几句解说,中间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而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也是自己做自己的,不与同学交流、也不与教师交流。而教师也不走到学生中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没有主动的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服务意识。

(三)师生之间缺乏交流

随着社会对知识层次要求的提升,社会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值在无形之中增大。教师为了达到教学效果,逐渐倾向于使用高压的教学方法,最后组建使得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从而产生情感上的隔阂。不管是从课堂上还是课外,化学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都非常的少。课堂上,教师采用“一言堂”的方法将各种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课后批改学生作业时,不分析学生对错的原因,不与学生进行交谈了解学生知识的漏洞。

二、提升化学教师服务意识的对策

面对教师的服务意识的缺乏,应该积极的进行改变。但是中考、高考这些制度我们无法改变什么,我们中有从我们身边想办法。

(一)转变观念,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教师缺乏服务意识最主要的原因是思想观念的落后与保守。因此,应该从思想观念上着手,改变传统的观念,特别是“师尊生卑”的观念,确立全新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服务意识。学生应该尊敬老师,但是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尊敬,而不是表面上所表露出来的畏惧。在教育中教师必须用自己优质的服务来满足学生的需要,这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师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有着过硬的专业知识的人,所以要注重服务理念和职业伦理,也就是要特别强调服务或奉献的专业道德。特别是在一些概念性的化学教学中只有转变观念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例如在“走进化学”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够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应该试着转变自己的观念,让学生去感受化学的魅力。

(二)改变对学生的“服务态度”

光有理念还不行,还需要实际的行动。这就好比一个宾馆,只有好的服务意识还不行,还必须将服务意识渗透到行动中才可以。学生到学校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成绩和名次,他们还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欣赏等等。例如化学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多一些微笑;将一些有趣的化学小实验引入到课堂中,让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当学生对某个化学概念或者是某个化学反应等不了解而提问时,化学教师应该不管这个题目的深浅程度都耐心的倾听;对于学生的作业要仔细的批改,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条件是否正确,化学反应的现象描述是否正确,方程式的书写是否存在未配平的现象等等。

(三)让学生有选择的权力

教师既然是服务者,而学生是教师的服务对象,那么学生就应该具有选择的权力。在这种选择的压力下,教师会被迫放弃那不合时宜的师道尊严,主动的对学生的需求、成长进行关注,从中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观念、方式是否有缺陷,是否需要改进。当教师在改变中获得学生的回报的时候,也主动的进入服务者的角色。当然学生并不都是理性的个体,因此这个选择的权利也只能够是相对的。

文化意识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因此,探讨中国教育学的改革与发展,就必须考察文化在其中的影响与作用。但纵观我国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我们发现,在寻求教育学科学化、理性化的过程中,在向西方教育学理论学习与借鉴的同时,与中国历史传统相联系的文化恰恰是缺席的。文化的缺失正是当代中国教育学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与桎梏。20世纪初,一些学者大量翻译介绍了赫尔巴特的教育学著作,“五段教学法”成为中国新教育的教学模式基础。之后,新文化运动时期,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进入中国,以其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甚为流行。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以凯洛夫的《教育学》著作为代表的前苏联教育学影响了全国,其学术思想与话语体系充斥了当时的中国教育学领域。改革开放以后,则又迅速转向美国和欧洲的各派教育学理论,如存在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的教育学,等等。发展到目前,中国教育学似乎成了大杂烩,各种思潮与观念并存,有所谓“德国的教育学”、“美国的教育学”、“前苏联的教育学”等,却唯独难有“中国的教育学”。引进、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学理论是必要的、有益的,但借鉴的同时,我们不应该淡忘乃至漠视自己的文化,过于迷恋各国的教育学理论,而不屑于及至耻于谈自己的文化之根。在这一全球化确切说是西方化的背景中,中国教育学经受了一次次的“文化失语”、“文化缺失”和“文化误读”的煎熬。

要克服中国教育学无“中国味”的处境,就必须从文化视角追问之、审思之。忽视了中国文化这一根基,我们就总也找不到未来发展的方向,就总是困惑我们到底可以向国外的教育学理论学习些什么,就总也不明白中国教育学究竟要解决哪些重要问题。迄今为止,“还没有超越国家和民族的教育学,还没有普适性的教育学,任何教育都是在一定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上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离开了文化土壤,教育学就是抽象的,必不能适合中国教育的实际。教育学是一门价值关涉的学科,具有浓厚、不可压抑的文化品性。哲学界近年的文化研究给了我们以启发。中国哲学界率先反思中国哲学的有无问题,并引发了其他一些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积极回应,“民族话语”、“文化追寻”逐渐成为中国哲学研究的热点课题。教育学者也应着力探讨如何以中国文化为底基,沟通教育学的中西文化,打通中国教育学之传统与现代的内在关联,让中国教育学焕发出文化张力,而不能任由“文化迷失”的现象持续下去。

文化有其自身的固有延续性,在我们有所忽视文化之时,它仍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育。作为在此文化背景中生活的教育学者,对自己的文化有着切身的体会和感悟,只是这种体验往往是内隐的,甚至是无意识的。唯有当我们有意识地去挖掘的时候,文化才可能成为我们进行中国教育学探究的源泉。二、文化意识:中国教育学文化品性的建设自从哲学解释学者施莱尔马赫率先对“科学”的教育学提出质疑以来,教育学的文化品性研究备受关注。文化有其特殊性、个别性与地域性,无论是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还是教育观念,均离不开文化对其的影响。科学并不能解决所有的教育实践问题,作为人文学科,特别是与文化密切相联的教育学,离开了所处的当地文化,就难以产生有民族特色的本土教育学理论。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文化习俗、文化风尚,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立场、教育基点与教育视野。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中国教育学的文化品性建设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表现在当我们引进各国教育学理论与教学模式之时,沾沾自喜,以为这就是与世界接轨,这就是教育现代化,这就是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殊不知,国外教育学理论的产生有其特有的文化与社会习俗背景,有其特有的人文底蕴与根基,盲目照搬是不可取的。但时至今日,中国教育学的文化意识仍然薄弱。用赵汀阳评价中国现代哲学的话来说,就是“西方哲学重新唤起了中国哲学的问题意识,可是同时也挤掉了中国原来的问题。有了问题意识,却丢了自己的问题”[5]。中国教育学同样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在此情景下,我们迫切需要提升教育学运思的文化意识。唯如此,我们才能为建立中国教育学的文化品性提供思想基础。

要建设中国教育学的文化品性,必须突出文化意识,这与当前中国教育学的文化意识缺失有关。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较长一段时间内讲文化讲得太少了,未能充分认识文化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常常只借鉴国外的先进教育学理论,却不去认真思考其是否适宜中国的文化土壤。二是过于迷恋工具理性,只讲求教育策略、教育技能,缺乏对文化价值的体认,特别是过于追求教育学的“科学化”,突出普遍普适性、价值中立性,认为教育学不存在什么特殊性、个别性、差异性,从而将西方的教育学理论照搬过来。有些学者不能区分哪些属于中国文化,何种是他国文化,在教育中混为一谈;有些研究者盲目推崇西方文化,厚此薄彼,认为自己的传统文化一无是处;还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教育学就是传授各门学科知识,不涉及什么文化。尤令人担忧的是,由于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文化底蕴日渐缺失,文化意识日趋淡薄,教师更像是“教书匠”,而缺乏“文化人”的意识。因此,强调文化意识,此其时也。面对纷繁复杂的诸般文化学说,如何形成中国文化特色的教育学,这正是需要我们思考的。现在,正是需要我们关注并重建中国教育学的文化意识的时候。

需要指出的是,“文化意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国教育学民族话语的探寻需要我们勤于探索,“摸着石头过河”,需要中国的教育学者本着“尊德性而道问学”的人文探究精神,以自觉的文化担当意识和善于借鉴的开放态度,立足中国教育现实,成就中国教育学研究的民族话语。

三、文化伦理:复归民族的中国教育学

要对中国教育学的文化品性有清晰的认识,就必须复归中国的民族文化传统,找寻中国文化的精神。无论是回到自身的文化原点,还是对外来教育学理论的批判借鉴,最终都是在本国当前的教育学研究过程中进行的。当前,借鉴国外先进教育学理论固然非常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直面中国的教育现实,寻绎中国教育学的文化传统。这理应成为中国教育学的立足点。只有当我们能大声说出自己的教育学文化立场与文化传统时,我们才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的教育学”。

首先,复归民族的中国教育学要面向自身的教育实际。进行民族化和本土化的教育研究是建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教育学的根本路径。中国教育学的民族化和本土化就是要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教育问题域。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我们的教育遇到了很多新问题,如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普及问题、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问题等,均具中国特色,也是许多国家所没有遇到过的,它们极富现实意义。“中国教育学要着重研究在中国这一特定空间和条件下的教育问题,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独特途径,探索中国教育运行的特殊规律,在此基础上形成我们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知识体系。”中国教育学的源泉只能是中国的教育实践,它既包括传统的历史文化,也意味着当前中国教育学的种种改革与实践。离开了实践,教育理论就将成为思辨性的形而上学。同样,脱离了中国教育学产生的文化背景,就不可能产生现代的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我们固然需要了解与认识国外教育学的理论前沿趋势,需要学习与借鉴各国教育改革中的种种经验与问题,但这些引进、介绍、学习不是为了全盘照搬,而是立足于中国教育学的文化传统、历史背景、人文底蕴,建构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教育学体系。

其次,要复归民族的中国教育学,就必须了解中国教育的文化传统。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教育最主要的特色就是人文伦理的推崇,教育的目的不仅是“知”,更是“行”,即如何形成道德品性,它需要的是伦理实践,在教育活动中不断历练自己的修为。正如《大学》的“学”绝非西方所谓外向静观的纯粹理论认识活动,而是实践理性活动。其目的并非要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而是自身道德品性的修养。其目的不仅是“知”,更是“行”,即了解与掌握既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学既是知,也是行,归根结底是行。《论语》中指出:“事父母能竭其力,与友交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所以,教育从本质上不是帮助学生寻求客观知识的理论活动,而是良好道德品性的成长。“谓圣人为生知者,专指义理而言,而不以礼乐名物之类,则是礼乐名物之类无关于作圣之功矣。圣人之所谓生知者,专指义理而不以礼乐名物之类。则是学而知之者亦惟当学知此义理而已。困而知之者亦惟当困知此义理而已。”这种以明德达道、修身至善为根本目的的“知”与“学”的概念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点。

遗憾的是,借鉴西方所谓“科学化”的教育学理论之后,《中庸》中所说的“尊德性而道问学”之存在性与知识性的统一便被打破,教育学就沿着“科学化”的道路向前迈进。“科学化”走的是一条专业化、学科化和知识化的道路,虽以“客观性”为标榜,但那种与“尊德性”相脱离的客观性却可能导致学问知识与文化伦理的疏离。朱熹力倡读书为学应“切己体察”,其间始终贯穿着一种存在性与知识性相互渗透、学问与人格相统一的人文探究原则。

四、文化比较:走向世界的中国教育学

重建中国教育学的文化品性既不是狭隘的“本土化”,排斥一切其他外来文化的教育学,也非单纯以本国的教育价值取向为衡量别国教育的价值标准,甚至按照本国需要歪曲别国的教育事实。这样“本土化”的中国教育学必然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不利于教育学的发展,也与中国文化的精神相悖。真正有中国文化传统品性的教育学应立足于中国文化背景,对古今中外的教育学理论成果去伪存真,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与未来发展的需要,形成适合中国教育发展、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教育学。“中国化”的教育学必须走向世界,形成文化比较的能力。

随着与国外交流的日益普遍与深入,我们与世界文化的联系更加紧密。尤其是全球化的到来,伴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教育学必然参与到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形成文化比较的能力。我们不仅要有文化自觉的意识、文化生成的实践活动,还要有广阔的文化比较视野,形成文化比较的素养。唯此,我们才不仅是一名具备德性文化的教育者,而且是具有现代意识与全球视野的比较文化的教育者。对教育者而言,文化比较能力主要反映在能否吸纳国际的先进文化,如知晓各国的礼仪,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懂得世界文化间的差异,并能吸取精华、为我所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化与世界先进的文化。对教育实践我们应该有广阔的理解,“它应包括古今中外一切的教育活动,即过去实践过的或正在实践着的教育事实。不能将教育实践仅理解为某一国、某一地区或某一校的具体的实践”。

文化意识教育论文范文第11篇

洞察一个时代的教育学术风貌,最便捷的,莫过于发现那个时代流行的教育学概念和命题,即教育学的大众话语。这些概念和命题常常是由个别思想敏锐者最先提出,然后或快或慢地流布开来,变成了时代话语,成了不言而“喻”的东西。我把这个“喻”字加上引号,是要强调:它不仅意味着“明白”,也意味着“隐喻”,即以隐喻形式被明白、被言说着的东西。“喻”中包含着“能喻”与“所喻”两部分内容。“能喻”是说者与听者的自明前提。作为自明前提,一方面,它凝聚、积淀了学者的严密学理,却又略去了学者证成它时的复杂过程和具体细节,具有概括化、简约化特性;另一方面,它又吸纳了“言说―倾听”者的思想常识、价值体验和思维方式,成了后者的概括化、简约化形式。正是这双重简约的同一,使教育学的大众话语成了一个时代文化密码的存储器。

在新世纪中国学术界,有一句话似乎很流行,叫作“有知识而没有文化”,是用来批评那种知识化人格的。它看似平常,却是传达时代精神的典型话语。在当代中国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知识”和“文化”是同义语。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里的“有文化”对应着“觉悟”,其实就是“有知识”。然而,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时代,就是这点有限的“文化”,也遭到了无情批判和否定,以致于改革开放要从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之类的基本常识开始。但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心目中的知识,主要是科学技术或科学技术化了的知识(民间流行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一句话,很可以表达当时的状态)。进入90年代,“尊重知识”的观念普及了(尽管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鉴于体脑倒挂,大学教授上街卖馅饼,知识界曾有“光着屁股坐花轿”的自我揶揄),人们也朦胧地意识到“知识”与“文化”的不同,但把握和表达“文化”的方式却仍然是“知识化”的(准确地说,是自然科学化的),只不过是朝着专业化方向推进和深化的。其典型代表,是由“文化热”转变而来的“国学热”。“国学”关怀着“国”,却落实为“学”(其实就是知识),并走向考据化道路。在新世纪,当人们说出“有知识而没有文化”并得到比较广泛认同的时候,“文化”已经处在与“知识”的对比和超越关系中。对比是为了区分,区分是为了强调,强调被区分出来的东西的某个方面。

这话句在不同场合、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含义会略有不同。有时,它是说一个人只有关于科学和技术的知识而没有历史和文化的知识,这主要是人文社会学科中人批评自然科学研究者的口吻;有时,是指向那些只有西方知识而缺乏中国知识特别是文化和社会常识的人,这大半是“土鳖”嘲笑“海龟”的口吻;有时,又是指“知识”与“人格”、“理智”与“情感”、“理论”与“实际”(特别是“生活”)等的分裂,这多半是人文社会学科学者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在文化与知识的对比和超越中,“文化”的重心显然发生了偏移:在与自然科学知识的对比中,强调社会和人文知识;在与外来(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对比中,强调中国文化(或本土文化);在与外在知识的对比中,强调内在的人格和境界;在与理智的对比中,强调情感、需要、信仰;在与理论的对比中,强调实际、生活。当然,对于“文化”的空前强调,并不意味着否定“知识”,而是要凸显“知识”与“文化”的密切关联,把“知识”置于“文化”的基础之上进而超越知识。于是,思想重心同时也是价值重心的转移,又指向一个极其高远的“文化宏愿”:对于“文化”的完整把握和全面实现。不难看出,“有知识而没有文化”这一学术界的生活话语,以具体而微的形式,袒露出新世纪中国学术界(当然也包括教育学界)的思想密码。以此为出发点,反观新世纪教育学界的流行话语,如“本土生长”“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实践”“生命立场”“叙事研究”“质性研究”等,我们将会发现,各种说法看似纷繁歧异,却是同一个时代精神――“超越知识的文化追求”――的不同表达,属于同一个相互关联、彼此呼应的知识家族。

在此,我们仅以“回归生活世界”话语作一简要分析。“生活世界”是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并在他写于1935―1936年间的《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中得到了集中论述。90年代初开始为我国学术界所研究,并在一些教育学者的论述中有所反映,但成为一个十分流行的教育学术话语,却在最近几年。

要理解“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学旨趣,首先要弄明白“生活世界”的对应物是什么。大体说来,“回归生活世界”的完整表述,主要有“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和“教育理论回归生活世界”两种。前者的对应物是“教育”,准确地说是“学校教育”,即“制度化”的教育,特别是“表现出明显的目的性、结构性和有序性”的现代教育(或者说“科学世界的教育”)。在这里,“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显然是过去“教育―生活”关系问题的新表述,它们都有弥缝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分裂的意图,因此,有一定中国教育史知识的学者,会十分自觉地去关注和援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但是,在陶行知那里,“生活教育”主要作为“老八股”和“新八股”(即“洋八股”)的对立面出现,并不存在“科学―人文”之间的紧张和对立关系(从某些意义上讲,陶行知可能还是一个科学主义者),也不存在对于“体制化”本身的批判,虽然“生活教育理论”具有明显的非学校化成份。而“生活世界”话语则建立在区分“科学―人文”基础之上,表现为对于“体制化”教育之非人文性的反思乃至批判。于是,“生活世界”被赋予了人文性、个体性、生命性等新涵义。所以,“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实际上就是回归意义世界(即人文学意义上的文化世界),回归个体化的生活和生命世界,个体生命中的非理性方面(如直觉、灵感和顿悟,情感、意志和欲望,以及无意识等)得到了空前强调;师生关系,亦被还原或建构成基于理解和对话的“交往关系”。虽然“回归”的倡导者们一般不主张取消学校教育和科学世界的教育,而是力图沟通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融合科学世界的教育与生活世界的教育,但生活世界显然被赋予了本原甚至本体(作为自然与应然统一体)的意义。

在“教育理论回归生活世界”命题中,“生活世界”对应着“理论世界”,所以,这个命题是过去“理论―实践”关系的新表达和新建构。值得注意的是,在与“理论世界”的对应中,“生活世界”的场域常常也在“概念―隐喻”的相互作用下发生位移,转变为学校场域中的生活。这意味着实践的生活化,即实践由原来执行理论命令的角色,转变为特定教育活动主体在特定条件下的自我定夺和自我展开。其中,来自于理论家的理论,不再具有主宰具体教育行动的能力;导致具体教育行动发生的,是行动者的常识、信念、利益权衡、生活习俗和常规,以及活动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具体关系或活动结构。这使得“生活”(哪怕是学校生活)概念,具有了突出的人文化色彩。这大概可以用来解释20世纪90年代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本质定义出现后,为什么有学者会主张进一步区分“教育实践”与“教育活动”,强调“教育活动是不同于教育实践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学概念,是解开教育领域中主体性发展之迷的一把钥匙、一个入口……教育活动有主―客体、主―主体和主体―自我三个互为条件的层面,在不同的层面上分别发展着主体的能动性、社会性和个性”;“回归生活世界”的倡导者们为什么会自觉不自觉地去拥抱“活动”而疏远“实践”。这是因为,“活动”没有理论的强制性(或者说,理论的强制在活动中是无效的),更具主体自为性、个体性、情境性、动态关联性等特点,与“生活”更加接近。理论家的理论即使对教育活动主体有影响,也只有在其进入活动主体意识、变成活动者个人知识的一部分时才有可能;而且,这种影响常常只作为活动中的“部分”因素发挥作用。

文化意识教育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理论综述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中无法回避的重要研究内容,对近年来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进行及时整理,避免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克服该问题研究过程及内容的感性化倾向,是相当有必要的。其实自20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起步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和探讨。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粗略统计,从1989年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中直接指涉文化问题研究的论文有300多篇,专著、博士论文4部,有10多部专著进行了专节研究,这凸显出这一研究问题的现实价值[1]。但是,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的研究热潮,我们更需要热问题冷思考,一方面,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内涵和逻辑结构,另一方面,要对其研究的重点和盲点进行反思,这对于推动这一研究的系统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的总体审视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有的学者从文化底蕴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沃壤之中,并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激荡中获得发展的文化动力[2]。有的学者从文化环境的角度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就是指围绕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的文化要素的总和。进而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结构、特征、功能和运行等[3]。有的学者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入整个文化系统进行思考,努力从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大背景观察思想政治教育[4]。有的学者是从文化整合功能视野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发挥文化整合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促使社会文化体系关系和谐、增强和提升社会自身有序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并进而讨论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整合功能的路径选择[5]。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体系是一个由众多衍生功能组成的复杂结构,精神文化功能是核心功能,物质文化是作用对象、外显、载体和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精神文化,发挥文化建设功能的外显和结果,是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物质平台[6]。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引领功能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活动对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的文化的建构、塑造和导引的作用、影响、能力及其结果[7]。有的学者甚至提炼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的概念,认为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品类所具有及发挥的作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人的本质与整体,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双向互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之力;它是教育者借助人性通悟而启发受教育者对生活意义追问与反思所形成的精神生产之力;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文化场力对人们的影响而激发出来的意志创造之力[8]。还有的学者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9]、高校网络文化视野[10]等角度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上述观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看做是两个相对独立但内容有所交叉的系统,进而讨论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或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定场景中去看文化,或从大文化的特定场景中去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理论内容。这就忽视和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身的内涵和逻辑结构。而本文则试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身的逻辑内容。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的领域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领域旨在回答研究对象及其研究范围是什么。它是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概念为核心构成的一组概念体系,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性和专属性。要想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首先必须先了解文化的内涵。我国学者占主导地位的观念是将文化视为人类活动的结果和产物。我国学界的“文化”概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广义的文化观将文化定义为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义的文化观是将文化定义为精神财富;狭义的文化观将文化定义为意识形态。在这里,我只认为最可取的是广义的文化观。广义的文化相对于“自然”而言,“文化”即“人化”,是人活动的成果及其活动的模式。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具体内容时,许多学者往往从某一种具体的文化形态进入这一领域,并研究其功能、特征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如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网络文化、文化安全的关系等。但如果仅仅局限于这种宏观和表层的研究,将使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研究形式化和感性化,因此,需要从微观上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进行理论建构。

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指:人类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创造的文化,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运作的过程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有其自身的逻辑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1)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内容的有形客观存在,其表现为看得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则、原则以及技术层次等。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中最表象的、为人感知的层次。这个层次即通常所讲的“思想政治教育”。这第一个层次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精神或价值以及这种精神内涵得以表达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以及过程。(2)思想政治意识或者观念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这第二个层次是第一个层次的萌芽及其观念化。它承担着双重的任务:一是将社会总体文化精神转换成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一个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又表现客观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使客观文化发挥社会功能,即它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体系中输入和输出的双重功能。(3)运转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叫做思想政治教育的手、脚、牙齿及其活动方式,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实施、运转方式。这个层次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中生存的方式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调整的方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特点与功能

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特点与功能的理解和把握,可以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具体内容,推动本学科领域理论体系的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具有差异性和流变性。不同个体和社会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评价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异中有同。同样,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流变性也不是毫无连续性的变动着的,而是动中有静,变中有不变,表现为文化发展的连续性。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与其他文化是相互渗透和影响的。道德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也是不可分割的,道德观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具有三大功能:认识功能、创造功能和践行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功能指思想政治教育意识认识、了解、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人们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表象的过程,而是能动地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以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为前提的,人们只能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结构中才能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造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创制、完善、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规范体系等的功能。创造功能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将社会需要转化成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需要,并设计、选择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调整方式,而后在社会实践中创制新的规范或者改变旧有的规范,从而达到更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目的;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学者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可以提出新的调整方法和方案,或者是吸收外域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精华并内化到现有的理论中去,从而达到本学科理论体系的再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指导人们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推动其实现的功能。当人们选择某项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行为的具体行为方式时,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及其评价便会参与决策的过程;当人们选择某项目标时,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便会做出相应的评价,从而决定取舍。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代视角之一,是理论命题和实践命题的统一。学界之所以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是希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能够更好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更好地利用科学的方法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这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内容及其逻辑结构的微观把握,它需要在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上,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范式进行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唯有如此,才能凸显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学科属性和独特性。

参考文献

[1] 周琪.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再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8).

[2]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9.

[3] 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97.

[4]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 朱志刚.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J].理论学刊,2007,(11).

[6] 王革慧.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J].理论导刊,2007,(5).

[7] 刘先进,李经纶.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引领功能[J].求实,2007,(5).

[8] 李焕明.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

文化意识教育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 理论科学化 途径

一、服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进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始终面临着科学化和意识形态化的双重选择。在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史上,出现过把思想理论教育过分意识形态化的现象,也发生过把思想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性逐渐被弱化和淡化的状况,特别是在“”中,由于过于强调了意识形态的替代性、过度扩大了意识形态的功能性、过分夸大了意识形态的权威性,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几乎集中了全社会的注意力和资源,忽视了其他领域的发展和作用,意识形态领域的强大革命和政治的巨烈冲击,并没有树立意识形态和政治的绝对权威,相反,意识形态领域所导致的混乱,使一些人失去了热忱。思想理论教育作为担负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和教化的特殊使命,这就决定了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要服务和服从于意识形态的要求,要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论证和辩护。第一,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与意识形态化是载体和内容的关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思想理论教育的内容,思想理论教育是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载体和途径,思想理论教育传播和灌输的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不是别的意识形态;反过来,中国共产党通过思想理论教育这一途径来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因此思想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思想理论教育不能脱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离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的教育就不是思想理论教育;同样,脱离思想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将大为减少,其效果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第二,意识形态化和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是传播意识形态的一种手段,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成为社会全体成员的指导思想,成为个体政治社会化的指导思想。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主要有三重任务:一是传播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二是对非主流意识形态进行研究和分析并进行必要的斗争和扬弃;三是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发展创新。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作用在于宣传和传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巩固和建设提供实践和操作层面的途径和方法,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进一步完善和稳定奠定基础。

二、注重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彰显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

所谓“人性化”,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文精神”或“人文关怀”。党的十报告体现出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的要求。因此,正确处理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与人性化的关系实际是指在思想理论教育过程中要处理好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第一,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是以人性化为基础的。从一定意义上,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就是实现思想理论教育的标准化和精确化,它体现的是一种物性特征和数量特征。科学化往往是与规范化、程式化、标准化和精确化等相关的,要求形成尽可能规范的思想理论教育实际操作体系和思想理论教育研究学术规范体系。第二,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科学化与人性化突出地体现在清晰和模糊的关系上。首先,清晰和模糊是相对的,并没有绝对的清晰和准确。这表现在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上,清晰指的是理论的科学性必须是清晰的、明确的和不含糊的,而以什么样的方式使受教育者接受这些理论是可以是模糊的,只要方法正确,目的明确,达到良好教育效果的办法都是可以采取的。其次,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是难以完全数量化和精确化的。最后,要给人性留出空间和余地,保留某种隐秘性,给人的思想感情的变动留出可能性。因此,科学与人文角度不同,致使方向也不同,但它们应该相互配合,在某一点上达到平衡。第三,在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上达到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与人性化的统一。人性化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思想理论教育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是题中应有之义。

文化意识教育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理论属性

[作者简介]刘新庚,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主要学术带头人;高超杰,中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河南理工大学教师,河南焦作454000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4-0083-05

理论属性指的是学科理论表现出的内在联系性和逻辑性,是反映学科最一般、最本质的特性,是划分学科归属的根本标准。学术界对于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确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下属的二级学科曾有许多争论。有学者认为“这种划分存在逻辑上的不周延”。学科属性不清晰,势必制约学科的纵深发展。而回答这一问题,则必须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如何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表现出的政治学、教育学尤其是德育学的属性特征;二是如何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属性:三是如何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立的“中国特色”问题。正是基于这三个方面的内在逻辑,可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出更清晰的认识和界定。

一、从学科分类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属于软科学领域,是多科融合的交叉边缘学科

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托尼·比彻(Tony Becherl从认识论和社会学角度运用四个维度对所有学科进行了分类。托尼·比彻所讲的认识论视角包含硬,软(soft versus hard)和纯/应用(pure versus appli-ante)两个维度。硬/软维度是以学科领域的所有学者对某一特定的研究范式或理论体系的认同程度来描述学科理论属性的一个指标,认同度高,则学科硬度高、软度低;认同度低,则学科硬度低、软度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建立是在大量借鉴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门相关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这不仅有基本理论的借鉴与融合,还有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的植入,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在理论属性上是一门研究范式多元的软学科,不像自然科学领域内的交叉学科有着认同度较高的研究范式。多范式的问题源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借鉴移植。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在上述学科的结合部、交叉处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学术概括和规律的理论探究。这一形成方式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多科融合的交叉边缘学科的理论属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的融合。“思想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思想观念的教育。“政治教育”是统治者向社会成员传播政治观点、培养政治情感、使社会成员形成一定的政治认知、政治信念、政治理想,并达到政治参与和政治认同目的的实践活动。两者的融合结果,就是思想教育有了政治特别是主导政治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思想教育的形式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样融合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是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政治性的要求与人们的思想现实的差距只能靠商谈、对话和理性说服以达成共识。这种共识的达成是因为“对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共享信念——他们对话行动中提出的有效性主张的主体间承认所产生、甚至所强化的那种共享的信念——蕴含了对涉及行动之若干义务的默认。就此而言,这样一种认可创造了一个新的社会事实”。也即是通过思想教育的形式达成政治教育的目的。为实现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理论指导方面就涉及多门学科的相关理论。作为专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自然有了融合性的多范式的理论特征。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的融合。在研究者的视野中;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是有着明显的区分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人文学科的核心是文史哲,对象是人文世界,人文世界具有精神性、意义性和价值性的特征。“研究人的价值和精神表现”是人文学科区别于社会学科的重要特征。社会科学旨在探寻社会规律,获得关于社会事务及其运动变化的知识,社会科学所关心的是人类活动的功能与效果;人文学科的旨趣在于探寻人的生存意义,表达某种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为人的行为确立某种价值导向同。另外,国际上有四种比较权威的学科分类体系在社会学科(social sciences)与人文(humanities)上有着清楚的分界。那就是认为社会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有时也起到连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作用。从研究对象上看,社会学科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的行为;人文学科研究人的文化生命,即人的本质。从研究作用上看,人文学科能够提供价值体系,对人的精神起根本作用,因而对人和社会似乎不具有明显的实际运用;社会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较为直接,如法学、管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借鉴的相关学科中,哲学、伦理学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而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则属于社会学科的范畴,教育学一般也归于人文学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既有人文学科的属性,又有社会学科的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人学范式走的就是人文学科的研究道路,社会哲学范式则是走的社会学科道路。思想政治教育学更多地关注的是社会政治关系和道德关系,更应该属于社会科学的领域,只不过它是带有人文学科特征的社会科学。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坚持了一条交叉发展的路径。交叉学科是现代科学发展的综合形式与重要趋势,也是科学深刻变革与日益丰富的表现,是不同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学科,学科之间的融合是通过交叉来实现的,学科交叉是新兴学科产生的必然途径。进入20世纪之后,由两门学科交叉产生的学科不断出现,跨度也越来越大,也出现了三门以上学科交叉的新学科,如医学化学地理学、物理生物化学、教育社会心理学等。按照交叉程度可以将交叉学科分为六种类型,即比较学科、边缘学科、软学科、综合学科、横向学科、超学科或元学科[91&80-82)。思想政治教育学最初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科学化而形成的学科,逐渐与政治学、教育学和伦理学等交叉融合,又大量借鉴了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概念。从交叉程度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学属于边缘学科和软学科的层次,但尚不能达到软学科要求的以管理和决策为重心问题的层面。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具有软学科特征的交叉边缘学科。

二、从价值取向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指向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是服从服务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应用性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的理论教育和课程设置都是围绕主导意识形态的需要展开的。“在正式课程方面,意识形态试图回答这类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对谁最有价值……从意识形态角度看,常常是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形成课程。”[10w172)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实践回答。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在本质属性上反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科属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而诞生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造、理论宣传、理论教育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早在1847年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章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宣传工作”的概念。并要求大家要有“革命的毅力并努力进行宣传工作”。他们也规定了理论教育的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和具体形式,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也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参考。列宁提出了“政治教育工作”的概念和“灌输理论”,指出“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共产主义者”。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则成了学科建立的直接理论依据。提出:“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武装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完不成的。”“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生命线。”“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问题提上日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得以建立。这一阶段,我们党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从经验总结到理论建构的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更是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提供了新时期的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也是顺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需要的理论成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灵魂的学科。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直接的理论依据,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和实践创新。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根本理论依据。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也不断丰富和发展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架构,塑造着学科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具体来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肯定了思想意识和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证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地位;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则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任务的确定依据;社会意识形态理论告诉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众多理论创新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学科建设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宗旨的重要原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人学研究范式建构的重要理论依据。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论述构成了学科的直接理论依据。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我们党也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概括为认识和改造世界:邓小平指出是培养四有新人;另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灌输”的理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关于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论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要齐抓共管的思想等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来源。我们党近年来出台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更是继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也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理论研究的直接理论依据。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坚持全面发展观,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人应有的本质,“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学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深入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二是深入研究社会思想意识的变动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引导人们形成符合社会主流价值取向所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其理论出发点和价值追求都是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只能在共同体中才能实现。因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能力的手段……个人才能有个人自由”。这一思想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了目标。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更是鲜明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因此,从以上经典论述可以看出,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命题和价值追求,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思想政治教育学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作为学术诉求,是从实践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具象化,也是其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科应有的学术价值取向。

三、从比较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向度”的意识形态教育类学科

国外也是有意识形态教育类相关学科的,如宗教学科、公民教育学科等等。而作为独立学科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特有。我们可以称之为是学科研究取向上的“中国向度”,意思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科存在的意义主要在于结合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实际,指导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并获得理论上的创新成果的意识形态教育类学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这里主要指“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学”,在理论属性上的“中国向度”主要源于以下两点:

(一)德治传统是学科“中国向度”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社会的思想文化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思想为代表伦理型文化。道德理想的播化成为社会秩序建构与维护的关键性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环节。这种思路在治国主张上的体现,就是对“德治”的肯认与推崇。统治者的道德成为德治是否顺利实行的关键环节。圣王和君子作为儒家思想的理想人格,居于社会政治生活和道德生活的核心,这就创设了政治生活与道德生活相统一的社会文化环境,使得“内圣外王”成为儒家人格修养的纲领性要求。由此推演出“三纲八目”的修养途径和慎独的修养要求,目的在于塑造道德上成“圣”而政治上“王”之的理想政治人才。因为没有法的约束,过分强调道德的自我调适能力,儒家的德治最终发展到了“人治”。同样,法律如果失去道德性,将不成其为法律,而是对人性的亵渎。法律的制定必须要求相应的道德基础作为基本价值取向,这也就是西方的法律都不与《圣经》道德相违背的原因。我们国家的政治文明建设自然也要符合我国的德治传统倡导的伦理道德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尽管在理论基础上是马克思主义的,但它厚植于我国深厚的传统“德治”文化的土壤必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与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理论的契合,深受传统德治融“政治”于“道德”,以“育德”而“为政”思想的影响,形成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思想政治类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或许也可以看作儒家“内圣外王”学的现代性表达,“内圣”讲的是思想道德的塑造与修养,“外王”讲的是政治实践,“内圣外王”学的核心是道德教化和政治实践,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学科的理论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集体智慧结晶,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政治和思想财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概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设与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大体上是同步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意识形态性的时代特征就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04年,党中央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并在随后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六个二级学科,将思想政治教育明确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其实质也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统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形成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奠定学术基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产物,它直接的理论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中国向度”主要指学科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建构。然而过分强调“中国向度”容易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一样。由于缺少自觉的比较和对话的维度,结果会把“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思想政治教育变成只有“中国特色”的“自说自话”的体系,最终走向封闭僵化的学科道路。因此,开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国际视野是学科建设的自觉追求和重要命题。

首先,从实践理性层面上,要确立全球化语境和国际视野中的中国问题视域。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各种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呈现出复杂联系和共性特征,任何国家和地区的本土性问题同时也成为世界性问题,任何世界性问题都同时也表现为本土性问题。就我国现实来说,经济问题都会在社会思想政治领域有所反应,而价值问题、伦理问题、政治问题更是直接地影响着人们思想意识变化。西方发达国家所经历过的现代和后现代的问题,我们正在不同程度地体验或面临;我们在发展中所成功解决的实践问题和路径探索、理论创新都不是孤立层面的“中国特色”的问题,而是国际视野中的具有“普世意义”的中国问题,是与全球性问题相互交织的中国问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实践经验既是中国的财富。也应当成为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共享的精神财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应当从这样的高度和视野来审视中国问题,设计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对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政治问题进行总结和升华。

其次,从文化精神层面讲,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应该在开放交流中碰撞交融。以此为新的契机形成新生的文化精神更能丰富普世价值的现代性内涵。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不可能在文化世界里唯我独尊。它既然是一种文化类型,就必然有着自身的优势和弱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我国的一种文化现象,其文化诉求不能只停留在强调自身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的城堡里,而应该以更加的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走出去,广泛开展与世界上各种思想文化热点的对话碰撞,努力对全球范围内思想文化领域的焦点问题作出“中国回答”,由此获得一种包含着中国文化价值的世界性的文化精神。这才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所应该具有的文化底蕴。否则,只讲究中国特色、中国元素而不能在世界思想文化交流中占有一席之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科存在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和力量就显得微不足道。

文化意识教育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文化;取向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行文化意义上的阐释,乃是创新发展中的审视和梳理。它以实践要求为根据,人文发展为背景,又以思维转型为依托,同时也是基于传统理路的局限以及对克服这种局限的理论逻辑要求。尽管传统的认识模式有其合理性的方面,但实现超越和转换则更是文化意义上的理性自觉。

一、实践要求的理性自觉

学者刘大椿在《当代我国哲学教育的错位》一文中提出了“知识大全的幻象”,用这样的话语描述了当代哲学教育存在着刻板性和独断性,“即视哲学教育为最高层次的知识教育,哲学教师为无所不晓的万事通。”从现实来看,这种反思性的内容,不仅仅是哲学教育的反映,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现实写照,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体遵循着应试教育的规则,以“传授知识”为价值取向,教育活动追求以知识为本的模式,而这种模式运作反映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状况(不完全性反映),它迫使学生对其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澄清和综合,而教师则是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使教育内容表达趋于经验科学化的倾向,即关于所认识对象的范围判断,存在可靠性、真理性和客观普遍性及其确证、价值等知识问题,通过对知识分析追求内容及其表达的严谨性和明晰陛,从而为命题即知识提供可由经验证实或证伪的逻辑框架。这样只能导致:第一,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的把握是抽象的、思辨的,并试图在知识阐述中抽象出普遍规律和程式,追求其绝对本质、绝对来源和绝对标准,从而致力于探究知识、真理绝对可靠性、普遍性和明证性的方法和途径。而不是把其放置在社会生活实践存在境域去考察它的具体的丰富的人文历史意义和标准;第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把握是直观的、机械的,总是在某一端寻找一个最终的根源和答案。显然,这种把握方式不能传达出思想政治理论的深层的历史感、强烈的现实感和丰富的人文感。这就造成了自身改革的两大实践困境:一是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型,并没有从根本上撼动教育的价值取向,而是陷入了“知识循环”移动的怪圈,即创新和改革变成了知识体系的重新划割,造成有限突破和实效难成的问题;二是泛科学理性实证,往往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限于工具理性的追寻中,结果使自己寓于机械式服务的狭窄功能之中,最终将消解其知识图景中的人文价值意义与根基,导致改革不但不具有实在意义,反而同人和人文精神相对立的问题。

对实践困境的消解和超越,一是要有对自我理解的自觉;二是以理念为背景的转向的自觉。以“人文价值”的文化理性来表达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根本性理解,首先是因为这种视角凸显了当代人类理念的内涵,即凸显了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观视为关于人类社会存在的自我意识理论的文化观内涵。以“人文价值”的理念为背景,我们可以看到文化转向所凸显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我理解的双重自觉:一方面,它是一种“拒斥”传统工具主义教育观的自觉,也就是以“文化转向”为标志,讨伐任何试图借助科学理性对他者的征服过程,反对用“实用的技术旨趣”的“超历史”的观念去构建思想体系的理论自觉;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确立以人的“生存”发展为出发点的教育观自觉,即把教育活动“定位”为关于人的社会历史性存在的文化意义理论的自觉。在当代社会,科技进步与全球问题、物质丰富与“人的物化”等深刻矛盾,都合乎逻辑地提醒我们以“人文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考量来实现对人类自身的关切,由此而构成的以“生存和发展”为主题的时念,也必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题性转换的落脚点,进而实现对人类、对社会更深层的关切。

二、理论发展的理性自觉

近代科学的发展,不仅高扬了知识和技术的作用,也带来了工业文明。人类借助科学知识和技术工具不断扩大着控制与征服自然的范围,自身的力量也得到了迅速膨胀,由此产生了知识盲目乐观和技术绝对崇拜,人类陶醉在至上性和英雄主义情愫中不能自拔,反映在近论上则有弗兰西斯·培根的著名口号“知识就是力量”,以及肇始于孔德的实证主义等用科学消解意义,用实证瓦解理念。当然科学本身也是文化事象,但科学不能涵代文化,在人类确信科学技术、工业化发展是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的盲目之中,理论思维就发生了主客二分的对象性思维模式转换,把世界的存在物归为两类:“思维的东西和具有广延的东西,进而把自我设立为主体,而把世界上一切具有广延的东西设定为自我的对象即客体。在主体与客体之间,主体是主宰,人作为主体在自己的对象中印正自己的存在,在对客体的征服中体现自己的能力,并按照自己的意图来实现自己作为人的本质”。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来看,主客二元论模式极度夸张主体的活动能力和决定性作用,强调个人独立于他人的重要性,主体对客体的“控制”和“占有”,而他人作为自我活动决定的对象,则“合乎逻辑”地遭到统治和贬低,其结果无疑会走向人我之间的相互排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

由科学主义、技术主义、工具主义、实证主义到思维方式的主客二极走向,都作为文化内容直接地表现为当代教育所遭遇到的尴尬,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可回避的悖论性文化现象:一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工业文化道路,即按科学主义、技术主义等支配下的工业文明设计了统一流程式教育过程,统一学制、统一课程、统一标准的规模化“生产”,规格化知识结构、标准化目标预设、集约化群体培育,僵硬化教学活动和单一化人才模式,而人的差异性、丰富性、多样性文化内求难以达成,其文化特质不能彰显;二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受西方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严重影响,形成了一种主客对立式的简单化思维方式。如对教学的认识上,或立足于教,或立足于学;对师生的关系上,是主体——客体的对应关系;对课堂活动的安排上,是单向式纯知识的输出,或纯知识的接受。甚至就连本来完整意义上的人,也被二元分割为生理和心理、理性和感性、认识和情感等。这种极端僵化的思维模式反映在现实教学模式中,使我们不自觉地走人了误区:一个明显的误区是在教学实践中强调教师单主体论;另一明显的误区是学生单主体论;再一个误区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均表现为受动的客体(教师是社会的客体,学生是教师的客体)。受制于此,必是难以实现其应有的历史丰富性、现实生动性和理论深刻性的文化特质。

当然,传统文化模式的局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超越自我的最大障碍,因此,瓦解传统文化模式局限的锁绊,在“文化”意义上弱化科学主义、技术主义、工具主义和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不仅仅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实践需要,更是人文社会科学在发展的客观上要求对其存在的价值、合理性及其思维方式所做的理论追问。淡化一种文化模式的影响,在理性上必须实现两个自觉:一是对文化判断和反思的自觉,形成批判的文化模式;二是对新的一种文化重构的自觉。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早就开始了对科学主义、技术主义和工业文明一方面带来了物质生活的丰裕、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消解人文价值理念造成全球性危机等悖论性文化样式的警觉和讨伐,许多学者建立起了对超越性文化理性的内在追求和对理想的精神世界与生活的执著寻求,这一耘的趋向是超越顾此失彼式独断,“走向生活、实践、交往、历史、文化与价值等人的存在境域中生成的“理解”。

因此,在理论自觉基础上,现代主义二元对立式理论思维模式必然会受到无情的批判。以人的主体性(主客对立)思维方式为特征的实践,已开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主体问性即“主体一主体”模式随着人们实践的深入和理论的伸展由此而衍生出来,主体间性意味着交往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主体存在。由此,人与它者(自然、社会、他人)等关系的文化价值观念发生了某种深层的革命,开始向复合统一式发展,以复合统一式即“主体一主体”思维模式为文化前提的理解范式,在现实层面上,应实现对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范式进行理性的设计与重构,即建构民主的、双向活动的理想模式,在某种意义上,这不仅是人类理性思维的变革,更是社会文化转向在教育中的折射。

三、人文担当的理性自觉

从“文化”的词源学历史考证来看,对“文化”一词的确定是极其艰难的,这是一个定义最多、观点最难一致的问题,在古代西方英语中“文化”一词cul—ture源于拉丁语cuhura,这个意思是耕作土地、载培庄稼、饲养家畜等。而中文“文化”则被表达为文治和教化。这时“文化”一词的涵量还很窄。“文化”获得丰富的内涵,是它成为显性问题被人关注之后。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学科分类,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的兴起,文化概念才成为人们研究的关注点,学者们从功能、结构、特征、心理、历史等不同的角度给文化下定义,使其一直不能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但现有教科书中却常从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来确定,广义文化一般是指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一切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狭义文化则指精神领域,是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包括哲学、文学、艺术、教育、风俗、宗教等观念形态的东西。因此,为了能够把握文化概念的确切意义,需要从一定的思维视域对文化进行梳理,或是从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或是从政治学、经济学、文学等学科方向去探究,惟此,我们才能获得领域明晰,范畴准确的研究。本文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把文化放置在哲学的解释力范围中,因为,哲学乃是一切学科的方法论和思维基础,惟有从哲学的角度研究文化,才能把握其更深刻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