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文化和旅游具有天然的耦合性,文化能够提升旅游的内涵,旅游可以为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经济支撑,因此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文化旅游将成为一种时尚。目前,以文化旅游城市定位的商丘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并未深度融合,文化中的旅游和旅游中的文化都有不足。主要体现为:没有打造出标志性的文化符号,旅游服务质量不高,文化旅游资源缺乏整合,对商丘文化的内涵挖掘深度不够。由此,未来商丘旅游业的发展要注意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标志,在文化景区做好旅游服务建设,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实现集聚式发展,对商丘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度挖掘。
关键词:
文化旅游;商丘古城;产业融合;文化产业;旅游产业
商丘是中国旅游活动的发祥地,在旅游史上是浓重的一笔。然而,今日的商丘旅游业却困难重重,对带动地方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提高的贡献很有限,游客来源单一,数量不足。从客观的自然资源来看,这里是豫东平原,没有风景如画的山水风光,也没有奇特的地质地貌等。但是,商丘却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里各种人类文明文化的遗迹众多,有些还是独特的。因此,作为中国旅游活动发祥地的商丘如果想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就必须紧紧抓住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把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旅游事业。
一、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耦合
文化和旅游原本是融为一体的,旅游本身是为了欣赏和体验异地的文化,在异地文化的哺育下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发现自己,发现这个世界的五彩缤纷。文化就是旅游的根本所在,如果天下文化同一,我们就没有必要外出旅游了,也就失去了外出游玩的动力。然而,在现代资本逻辑的驱使下,文化和旅游却发生了分离,形成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文化成了贩卖的商品,越来越庸俗化、破落化,旅游成了吃喝玩乐的代名词。[1]文化不再被敬重,仅仅为了“到此一游”,我来过,我又走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旅游成了仅仅能满足自己的“感官欲望”、带来物质享受的事物,它的精神需要慢慢在消退。如此一来,旅游的意义终将失去,人们也会失去旅游的兴趣,使旅游变成一种十分疲劳却一无所获的行为。这既对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利,也会对旅游业产生深远影响。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提出了文化旅游的概念。文化旅游这一概念,一般认为最早是由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和夏希肯特•格波特提出来的,在他们看来,文化旅游应该是一种新的、独特的旅游理念,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历史故事和历史遗产,体验别家的文化文明的生活和思想方式。[2]这一概念和观念一经提出,便产生了重大反响。使人们再次思考文化和旅游的融合问题,或者说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问题。人们确认:“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提升旅游素质、提高旅游内涵和韵味的重要内容,旅游和文化是一种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关系。”[3]因此,实现两者的融合,对两者的发展都有好处,是两者未来发展的应由之路。其实,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天然具有耦合性。旅游产业在文化产业的支撑下,可以使其内涵得到丰富,从而实现旅游产业的品质升级。从实践来看,文化在旅游上不是一个有经济效益的产业,它带来的主要是门票收入,这种收入是非常有限的,也难以带动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更难以带动周围居民收入的增长。但是文化却可以带动旅游产业,甚至带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旅游产业的发展。以河南省开封市为例,该市原本旅游资源乏力,在自然资源上,既没有奇山,也没有秀水,只是北方平原上的一个城市,种着和其他北方城市一样的农作物。但是,它有历史和文化,曾是七朝古都,尤其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北宋曾定都于此。开封就以宋文化为主体,重建和修复一系列承载着宋文化的古代建筑,开封府、大相国寺、包公祠、清明上河园、天波杨府等,成功开辟了自己的旅游业。在2016年春节,其旅游业非常红火,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值,以至于其市长感慨,好像中国人都去开封过年了。旅游产业是不能没有文化的。连作为国家地质公园的云台山风景区也都在不断地发掘自己的文化意义。“竹林七贤”“太极文化”“宗教名山”“汉献帝避暑台和陵墓”等都被发掘出来。文化可以给旅游注入生命内涵,使人和旅游景区融为一体,在旅游中思考人自身,反省人自身,从而可以得到耳目之娱之外的收获,也会使人们多次重返,成为“回头客”。同时,文化产业如果以旅游产业为载体,可以使文化产业的发展得到经济支持,从而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挥更大的价值。旅游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形势看好。并且其成本不像其他产业那么高,但收益却超过其他产业,而且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到其他地方去旅游,感受异地的风土人情,体验另一种生活式样。有了旅游业的收入,文化遗址、文明遗迹等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修复,同时增加新的文化设施。
二、商丘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商丘地处河南省东部,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据史料记载,距今约有5000年的文明史。正因如此,商丘在199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商丘拥有众多的文化旅游资源,行走在商丘,处处可以感受到人类文化文明创造的“痕迹”,从远古时期直到近代,绵延不绝。在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商丘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2处,其他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更多。从文化的精神类型来看,文化更是丰富多彩,具有多样性。这里汇聚了火文化、商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儒家文化、木兰文化、黄河文化、音乐文化、戏曲文化、根文化、运河文化、书院文化等,应有尽有,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浓缩版。因此,商丘是一个文化大市。但是,商丘却不是一个文化旅游强市,其文化中的旅游和旅游中的文化都有不足,两者没有深度融合,没有产生很好的效果。
第一,商丘文化旅游缺少一个标志性符号。如前所述,无论从物质文化遗产还是精神文化遗产来看,商丘都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众多,具有多样性和缤纷性。然而,这么多的文化资源中,哪一种是商丘文化旅游的标志,却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商丘商文化很独特,商丘是商业、商品、商人的发源地,是华商之都。但是定位成商文化却有自己的困境。一方面,商丘的商业并不发达,经济不强,难以支撑起一个“模范商业城市”的称号;另一方面,商业文化难以把握其历史性,商业往往和追逐利润相关联,容易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商业在历史上和文化结合不强,难以凸显出文化的历史性。火文化虽然在商丘文化中也比较独特,但开发价值有限,操作性不强,除了“钻木取火”,很难发掘出更多的文化内涵。儒释道宗教文化,商丘的影响力十分有限,其寺庙等在国内知名度不够,难以“叫响”。其他文化也都有自己的文化产业困境。以至于媒体上对商丘文化旅游的称谓出现多种,如“商文化”“殷商文化”“豫东平原文化”商宋文化”等。[4]
第二,商丘文化旅游中旅游产业服务支撑乏力。从整体来看,商丘文化旅游还主要处于“看景”阶段,走马观花,看完即走,所以来商丘的游客多是短途游,以半日游和一日游为主。其游客来源以商丘市以及周边市县居民为主。商丘市区的文化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商丘市南,包括古城、燧皇陵、商祖殿、宋国故城、张巡祠等。这些地方住宿、饮食、购物、交通、休闲娱乐均发展滞后。内部及周围没有成规模的酒店、饮食文化长廊、购物中心、娱乐休闲中心,交通也很不便,甚至晚上出租车都不愿意过去。这就导致人们在此看景,还要去别处住宿、饮食、购物和休闲娱乐等。即使以整个商丘市的服务业来看,游客也难以享受到满意的旅游服务。调查显示,游客对商丘旅游服务的满意度不高。[5]
第三,商丘文化旅游主要以分散经营为主,缺少整合。商丘文化景点基本上都是分散经营、各自管理。城墙城楼、应天书院、归德府文庙、张巡祠、燧皇陵、商祖殿等,每到一处都要购买门票,给人的感觉这些文化资源就是为了卖门票的,门票收入是商丘文化旅游的主要收入来源,严重制约了商丘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旅游的真正经济价值、收入来源在于服务收入和商品销售收入,比如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对这些文化旅游资源缺少整合和集聚就难以做大做强。
第四,商丘文化旅游缺少深度发掘。目前商丘文化旅游主要局限于对一些古代遗址的重建和修复。但对其深层意义发掘不够。文化旅游主要不在景上,而在文化上,必须让游客通过看景,体会到其深度文化。文化的意义在于对人的一种自觉和注解,也即认识我们自身。每一种文化,都是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理解人、诠释人。以商丘古城为例,它就蕴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含有对人的深刻诠释。它又名“八卦城”:外圆内方,代表天人合一;城内街道呈棋盘式布局,共有93条街道,9为“极阳”之数,3寓意圆满和谐;东西南北四城门,南北相对,东西相错,体现出五行相生相克的哲学原理。如果仅仅是游客在城内浏览一圈,没有导游讲解、没有大屏幕展示等,人们得到的最大收获就是,这是五百年前的城墙,我们今天还能看到,真幸运。除此以外什么都没有。商丘文化旅游缺少人才支撑,既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旅游从业者文化水平也有待提高。
三、商丘未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基于前述,笔者建议,在未来发展中,商丘文化旅游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提炼出自己的文化产业标志和品牌。旅游产业和任何服务行业一样,也需要自己的品牌,打造出自己独特的标志。旅游产业若想做大做强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自己的品牌和标志,使人们在想体验某种文化旅游服务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地方。以文化旅游定位的城市商丘,当然应当在自己文化资源中提炼出自己的品牌和标志。如前所述,商丘文化旅游中这一点还没有实现。笔者认为,商丘文化资源中最吸引人的、最独特的是古城文化,其古城文化是独一无二的。商丘古城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011年,商丘古城曾荣获“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古城排行榜”第1名。商丘在古城资源上,除了现有保存完整的建于明正德年间的归德古城外,在古城周围还层压着古宋国都城、秦汉睢阳城、隋唐宋城以及北宋南京城等。借助这些旅游资源,商丘可以打造“中国古城博物馆”,让人们不出商丘,就可以完全领略中国古城文化。
第二,在商丘文化旅游产业带,即商丘古城、燧皇陵、商祖殿、宋国故城、张巡祠等附近,开发建设旅游服务产业带,提供优质的导游服务、住宿餐饮服务、休闲娱乐服务、购物服务等。使游客在此既可以领略商丘悠久深邃的历史文化,也可以尽享舒适便捷的住宿、商丘独特的美食;在旅游中既可以实现休闲放松的效果,同时还能买到独特的旅游纪念品、特产以及其他各种优质商品。这样的规划具有以下好处:一是可以大大拉长商丘文化旅游的产业服务链,增加文化旅游的附加值;二是可以满足游客的多种需要,使游客享受到优质的旅游服务资源,甚至带来“回头游”;三是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此的深度融合,还可以带动周围居民的产业开发,有利于建设美丽乡村,缓解很多农村问题,比如“三留守”问题,周围居民在家就可以实现致富的愿望。
第三,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建立文化旅游集聚模式。如前所述,商丘文化旅游资源主要以分散经营、各自管理为主,导致难以做大做强。商丘在文化旅游上完全可以采取集聚发展模式,充分整合资源,实行规模发展,互相支撑和合作。从内部来说,完全可以把古城旅游区、燧皇陵旅游区、商祖殿旅游区、宋国故城旅游区等联结起来,变成一个景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实现“一票通”,各景区之间开通便利的旅游观光车;还有商丘市区的这些文化资源也可以和永城芒砀山文物旅游景区整合起来,建立一票通、通班车等系统,实现对于非自驾游的便利。从外部来说,商丘应该实现和周围相关旅游城市的合作,比如优惠共享、市民待遇,这样对这些城市的居民以及来此旅游的游客都会有吸引力。当然,这些城市之间也可以互相扶持,相互宣传。比如开封、洛阳、安阳、许昌、平遥、枣庄等,这些景区都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甚至都以文化旅游为主,但是其文化特点和风格却相异,可以实现互补。
第四,建立文化旅游的人才队伍。商丘在教育方面也不是一个强市,虽然其境内坐落有商丘师范学院、商丘学院、商丘工学院三所本科院校,但层次不够,至今都没有实现硕士授权点的突破,引进人才不足。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需要有专业的人才相匹配。商丘可以专设一个历史文化研究机构,比如“商丘历史文化研究院”,从事对商丘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保护、开发、宣传推广、召开相关学术会议等,加大这方面的人才引进。一个地方的文化层次是由该地方的教育科研层次支撑的,一个以文化旅游作为旅游开发主导的城市必须提高自己的文化层次。
总之,商丘在开发文化旅游上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文化资源丰富且又独特。在文化旅游发展十分迅速的今天,商丘应该抓住机会,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文化对旅游的底蕴支撑,旅游对文化保护开发的经济支撑,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作者:葛宇宁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侯菊英.抵制旅游低俗文化之风的对策思考[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85-289.
[2][美]罗伯特⋅麦金托什,夏希肯特•格波特.蒲红,等,译.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5:67.
[3]卜伟.浅谈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建设[J].中国商贸,2010(4):124-125.
[4]朱智慧.商丘商宋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55-57.
[5]蒋丽君,方宏杰.商丘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55-58.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一、花山区文化发展现状
(一)文化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发展规划,挖掘文化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为我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文化企业逐步做大做强。据2013年底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我区共有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6家,规模以下文化企业555家,个体户1498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和规模以下文化企业数量均居全市首位,山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市文化企业中规模最大。
(二)文化产业招商成果明显。坚持产业转型,以将文化产业打造成我区战略性支柱产业为目标,拉开了文化产业大招商的序幕。以软件电子商务项目为主攻方向,积极对外招大引强。
(三)文化结构调整日趋完善。坚持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布局、生态环境美化、传统产业提升、历史文化传承相结合原则,按照以文化园区为龙头,以濮塘休闲旅游度假为核心,以大华、欧尚商圈为重点,依靠资源优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融合,让“吃在花山、玩在花山”成为现实。一是加强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以濮塘优质生态资源为依托,以休闲旅游度假项目为载体,全力提升魅力花山。积极对外开展休闲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二是加强了文化与商业的融合。紧紧依托现有商业,积极谋划新的商圈,注入新鲜血液,提档升级,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重点是围绕大华商圈开展工作,对区位条件好,人员密集,具备成为次核心商圈有利条件的欧尚、红星美凯龙商圈,邀请部分专家制定了详细的商圈规划,成立了商圈商会,以商引商,积极对外开展活动。三是加强了资源的整合。对辖区现有资源予以清理整合,促进产业均衡发展。充分利用矿院现有厂房、办公楼等,修旧如新,以文化创意、教育培训为主题,打造全新的多功能复合型产业园区。
(四)文化品牌挖掘效益凸显。对花山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剪纸、霍里羊羔等传统文化项目进行深度挖潜和提炼,初步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产业化发展。2014年,花山剪纸被列入第四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花山剪纸大师张学华被评为安徽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月13日,“花山剪纸”登上央视《消费主张》栏目。3月5日,“花山剪纸”亮相市文化庙会,展示台前人山人海,“花山剪纸”也开始作为纪念品走出市、区,走向全国;举办文化节、东苑pk赛等多元化、系统化的文化活动,使文化品牌深入民心;举办乡村旅游节、互联网大会,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人走进濮塘、走进花山;加强精品创作,2012年,根据杨蓉事迹创作的小品《最美女孩》参加了市内外多场演出,为我区精神文明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社会效益明显。2013年,通过打造方言电视系列片《小区人家》,创作《幸福花山》等歌曲、舞蹈,宣传花山、推介花山,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从而带动文化消费,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二、花山区文化产业的存在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区的文化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对照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形势和经济与城市转型升级的目标任务,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为:
(一)文化产业项目的管理体制不顺。总体来说,区文化产业发展缺乏专门的职能机构,更没有设立常设机构,无法统筹协调重大项目招商、签约、整体规划等,无法掌握第一手资料。
(二)文化产业方面的人才极其匮乏。经营管理欠缺懂文化的人,文化人又不懂经营管理,这就导致了企业和文化对接的时候出现一些问题。文化产业缺乏既有宽广人文视野、又有精深产业理念的复合型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尤其是缺少一批顶尖的领军人物式的创意人才。
(三)文化产业竞争力亟待加强。我区文化产业虽然数量增加很多,但多数还是传统文化产业,规模以上的文化龙头企业增长较少,产值增长尚待提高。新型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还未形成规模,文化产业竞争力不强。
三、花山区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与建议
在新的形势下,全区文化产业发展将紧紧围绕打造“经济强、民生富、文教兴、环境美”的魅力新花山目标,站在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和转型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提升区域的经济实力。今后,我们将主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机制。把文化产业发展目标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把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年度考核内容,狠抓落实;建立分类分层调度机制。定期交流和通报文化项目进展和文化企业扶持情况,及时掌握文化旅游项目实时进度,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建立经费保障机制。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逐步增加,用于以项目补助、奖励等方式培育壮大各类有发展潜力的文化企业和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二)盘活文化产业存量资源。一是对全区文化企业全面调查核对,摸清家底,弄清存量,掌握增量。二是有计划培育壮大骨干文化企业。三是抓好三个园区建设。深度挖掘濮塘文化内涵,增加旅游景区创意、运动、休闲元素,按照4A级景区标准加快濮塘小镇和濮塘森林公园建设,打造濮塘文旅融合园区,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关键词】文化产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社会财富逐步增加、经济不断提高,人们生活发生重大改变。目前产业和文化相结合让传统产业焕发出无限的生机,满足人们各个层次的精神需求。现在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改变原有的经济结构,提高GDP水平,对经济快速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在新趋势、新环境下,各国的专家和学者都认为文化产业会成为新世纪经济一体化中的新生力量和朝阳产业。文化产业的强弱对发展经济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现在我国的文化产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文化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党的十将建设文化体制、发展文化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文化产业园和文化产业基地的发展,为其在学术界和企业界提供深入交流的平台。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予以重视,将中华文化介绍给世界各地,让我国的艺术经典和文化经典走出国门,让五千年的文化哲学、人文道德、文化精髓感受时展的气息。
未来是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快速发展的阶段,了解和把握时代脉搏,分析国内、国际文化产业的市场环境,提高企业竞争力,文化将起到更加关键的作用。现在我国文化产业已经提高地区间的合作性,提高市场的开放程度,并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并寻找到改革和创新的策略,为文化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二、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产业意识不强。部分文化部门缺少文化产业的概念,没有详细研究过文化产业的规律、特点、地位、性质,没有文化产业发展的清晰思路,很多文化领域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更没有进行规模化发展。
第二、缺乏完善的文化管理机制和体制。文化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导致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没有分离。和经济体制改革相比较,改革文化体制的进程比较缓慢,尤其是艺术团体结构老化、布局分散、总量过多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虽然报业、出版、广电等传媒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下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在国际、国内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一些文化单位的困境会更加明显。
第三、文化产业总量少、规模小,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在国内和国际竞争的环境下,我国文化产业的档次和规模不断提高,但总量、规模和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大差距,没有形成产业群体和产业链条,缺少影响力强的文化产品和产业集团,经营规模和竞争力较差。
第四、科学和人才的不足对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影响。我国文化产品还以传统技术工艺为主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较差的问题比较严重,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引进率较小,即使引进也没有完全发挥出作用,造成产品质量差、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少的问题,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对策
(一)改革文化体制
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作为大力发展的战略,以群众实际的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在新形式、新时期下文化企业要具有多种形式的所有制,以多样化的产品来源、产业流通方式、产品需求促进健康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管与办”要严格区分开来,将政文分开、政企分开,构建起科学的管理机制。
(二)优化产业环境和资源配置,提高产业实力
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不但要符合国际要求,还要适应我国国情。研究并制定出文化产业的政策,运用税收、信贷等方式,引进和调动各种资金参与到文化产业中,形成多形式、多渠道的文化产业机制。在市场化运作的前提下研究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制和新途径。建立发展基金,在文化产业中引入股份制,充公利用无形资产,建立起有效的评价体系,提高产业的整体实力。
(三)扩展投资和融资渠道,使投入机制更加多元化
在政策范围内吸收社会资本和境外资金。可以运用支持其他企业建立文化项目,吸引文化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经营管理的方法,逐渐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多元化投资等格局,并形成境外资本、民间资本、国有资本共同投入的所有制格局。
(四)整合多种资源,建立文化品牌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较慢,和文化产业分散、规模小有直接关系,部分国有文化单位没有成为自主创新、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文化产业缺少创新力。所以要进行规模化经营,在广电集团、出版集团、报业集团的基础上,建立出版物流、体育竞技、出版印刷、影视产业等基地,建立文化品牌。另外人才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要完善职工激励机制,培养和吸引创新型、复合型、开拓型人才成为文化产业的工作者。推进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我国文化产业还是发展的起步阶段,受体制问题的束缚和制约。我们要以市场为发展基础、以政策为发展导向,将市场逐步注入文化产业,根据各地文化资源和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特点,建立具有弹性的文化产业管理方案。在改革文化体制、合理资源配置、增加融资方式、建立文化产业集团等方面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秀丽;陈艳丽.秦皇岛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S3).
徐州市文化产业集聚区目前的发展过程中存在文化产业发展定位不清晰、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不健全、文化集聚区经营管理水平不到位以及创意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成功的文化产业集聚区一定具有明确的文化产业发展目标、良好的文化产业体系构建、先进的产业经营理念和强大的产业创新能力。因此,徐州市文化产业集聚区应该依托徐州市厚重的文化历史资源,明确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定位,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加快文化产业与各产业之间的发展融合,重视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走好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道路。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文化资源;产业链发展融合
一、文化产业集聚区概念与发展模式
1.文化产业集聚区概念
产业集聚是指产业在一定时间或空间内产生的集聚现象。产业会在一定时间空间内产生集聚效应,并呈现集群式发展趋势,进而在空间上形成产业集聚区。文化产业集聚区(又称之为“文化产业集聚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或“文化产业示范区”等)则指众多的文化企业在一个特定的空间范围内产生的集聚效应,从而形成产业集聚区。①
2.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
(1)艺术创作模式
这类集聚区主要由民间艺术创作者自发产生集聚。在文化产品生产初期,艺术创作者通常会选择在租金低廉地带开设工作室,久而久之带动更多艺术家入驻,从而形成文化产业集聚区。②但是,这类集聚区发展比较受限。一方面,集聚区发展规模受限。集聚区一旦需要扩张,其房租地租便开始不断增长,商业气息愈加浓重,造成艺术家群体不得不撤离该原驻集聚区,而去寻找新的集聚区。这种自发集聚形成的集聚区发展模式,暴露出商业利益与原创艺术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另一方面,集聚区产业化发展受限。由于作品的生产过程与交易过程大多数依靠创作者个人完成,集聚区内部的产业转化程度较低,很难形成产业链。北京798艺术集聚区是这一发展模式的典例。集聚区形成初期,一大批艺术家曾聚集于此进行原创作品制作与展示,在创造了良好的艺术氛围的同时,带动了该集聚区文化旅游与娱乐休闲产业的发展。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商家入驻798艺术区,造成798艺术区房租飞涨,商业气息日益浓厚,迫使艺术品原创作者不得不选择主动离开,798艺术区也随之演变成一个以文化旅游和娱乐休闲为主的消费区。
(2)“代工”生产模式
这类集聚区主要为传统制造企业集聚区,采用流水线方式生产文化产品,文化企业之间合作分工比较明确,相对能够形成从产品生产到市场流通的文化产业链环节,集聚区产业转化能力较高。但此类集聚区仅限于文化产品生产层次,对文化产品的创意性要求不高。大芬村油画基地为这类文化产业集聚区的代表。作为具有20多年发展经验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大芬村基本形成了“市场订货-画师制作-画商收购-国外销售”的运营模式,产业链两端都在国外,而画师则负责在国内按照程式要求制作艺术产品。③
(3)科技创新模式
这类集聚区的特点主要是文化企业对于信息技术、网络通讯等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开发与运用,催生出如动漫、网游等数字娱乐产业。但此类产业集聚区的产业资金投入不高,对于政府的资金投入与产业扶持的依赖性较大。常州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为这类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典型。该产业集聚区全面整合了包括常州软件园、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和环球恐龙城等城市发展资源,打造的一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集聚区重点发展中韩游戏产业,形成网游、动漫、软件、设计、电子商务和文化旅游等六大产业集群,集聚的规模为全国同类型产业集聚区的首列。
(4)品牌带动模式
这类集聚区多具有比较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资源较为丰富,比较容易形成品牌效应。在较高的品牌知名度的带动下,集聚区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相关文化资源越来越多地产生集聚,从而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西安曲江产业文化集聚区是这类集聚区发展模式的典型。依托其自然条件,曲江产业文化集聚区已经发展成“旅游资源+文化创意”的文化经济发展模式,即通过节庆活动等形式,以盛唐文化为品牌,开发旅游文化资源,不断强调和扩大“大唐”文化符号。
(5)文化消费模式
这类集聚区主要满足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如娱乐休闲等。集聚区内大量聚集演艺中心、展览中心、艺术品交易中心等文化企业。上海田子坊即是由商业画廊和工艺美术等设计类的设计办公区发展为创意工艺品文化消费区。集聚区内集聚了首饰、服饰等创意商业,同时辅以酒吧等特色餐饮业态,满足了旅游者的文化消费需求。
二、徐州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徐州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政府大力倡导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引导下,徐州市的文化产业集聚区迅速发展。然而,在实地调查中,徐州比较知名的11家的文化产业集聚区中,有70%以上处于亏损状态,真正盈利的不超过10%;集聚区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同质化、地产化和资金短缺等问题。
(1)集聚区建设同质化
北京及国内文化产业集聚区形成于北京798艺术区(以下简称“798”)等需要转型的老旧工厂。当时转型成功的以798为代表的艺术家集聚区,开创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先河。然而这引起了徐州地区文化产业集聚区的效仿。徐州创意68产业园同样以老旧工厂为基础改造,却有别于798,定位为广告设计主题。然而实际情况是,不是每个工厂就可以改造成文化集聚区。由于艺术家是有限的,大师也是有数的,他们不会长期工作在二线城市,基本上集中在几个知名的大城市。所以,一些伪专家们不经过实际操作,只是略加分析北京、上海等集聚区的外在形成状况,就盲目引导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复制。因此造成了徐州市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同质化现象。
(2)集聚区经营地产化
由于文化产业集聚区对企业准入没有限制,故文化产业集聚区的产业集聚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由此造成文化产业集聚区亏损。现在徐州市大多数集聚区运营商,并没有合理制定企业入驻标准,不注重集聚区运营管理。而是进行圈地,然后尽快地把地卖掉、把房子出租等等。最后,集聚区有的成为了普通的物业集聚区,有的成为了普通的商业集聚区,有的成为了艺术家的工作室,有的成为了文化交流的活动场所。
(3)集聚区投资资金短缺
目前,徐州市文化产业集聚区内文化企业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政府拨款、银行贷款和社会投资。④因为文化产业投资周期长、见效慢,同时文化产业集聚区并没有发挥其集聚功能,仅仅作为文化企业个人的地理集聚区,因而缺少雄厚的资本和较高的社会影响力,资金短板的缺陷越来越明显。此外集聚区企业开发资金主要源于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没有充分的资本积累,不利于文化产业集聚区的整体运作。
2.徐州文化产业集聚区存在问题
(1)文化产业发展定位不清晰
一方面,各文化产业集聚区没有统一发展目标,造成目标分散。另一方面,由于集聚区内没有科学的规划,文化企业准入标准不统一,造成企业无法按照文化产业发展目标进行集聚,转而以租金高低为标准进行集聚,从而难以形成特色的产业定位和城市定位。如创意68产业集聚区,原定位为以广告设计、平台建设、新媒体广告研发、创意设计等为主要业态。目前入驻的企业共有90家,其中艺术家工作室占总比14%,设计策划类企业占总比18%,文化休闲类企业占总比40%,创意培训类企业占总比18%,其他5家为文化相关企业,占总比10%。实际上文化休闲类企业入驻比重大于设计策划类企业入驻比重,表明创意68产业园已经开始背离发展初衷,向文化消费类集聚区产业模式发展。
(2)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不健全
当前各集聚区普遍将一些毫无关联的文化企业甚至非文化企业僵硬地聚集,有的卖字画,有的做动漫,有的做设计,企业与企业、集聚区与集聚区之间产业分离,无法形成产业链,更无法形成系统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这样不仅增加了各文化企业的运营资本,同时对集聚区空间造成浪费,没有达到产业集群的效果。如创意68产业集聚区,目前入驻的90家文化企业中,包括艺术家工作室、设计策划类企业、文化休闲类企业和创意培训类企业,其他5家为文化相关企业。这些文化企业之间相对独立,无法形成成熟的产业链,从而使集聚区无法统筹发展。
(3)集聚区经营管理水平不到位
在运营方面,除了集聚区运营商之外,参与集聚区管理的各级负责部门形成了多头管理的情况。多头管理难以形成系统的管理体系,甚至可能造成无人管理的情况。由于管理缺位,很多集聚区在资金投入方面陷入“无人管理--投资无门--不景气--懒于管理”的恶性循环。
(4)集聚区创意创新能力不够足
徐州虽然打出“秦唐文化看西安,明清文化看北京,两汉文化看徐州”的口号,但是在旅游者心中,徐州并非一个旅游胜地,而是一个工业基地或交通枢纽。这是由于文化产业集聚区缺乏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创新能力,在集聚区建设完成后不再开发具有吸引力的特色活动,城市品牌缺失,城市知名度不足。从而造成在旅游消费群体中,徐州的城市形象不鲜明,进而产生集聚区与旅游业融合不紧密的现象。
三、徐州市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1.开发文化资源,明确发展定位
依托徐州厚重的文化基础,充分挖掘徐州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使得徐州厚重的历史符号能够活跃在现代化文化旅游平台上,使其成为可阅读、可感受、可消费的文化产品;通过准确定位,确定徐州文化产业主导发展方向,形成主次分明、特色各异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各文化产业集聚区应当将培育“城市文化名片”作为统一目标,加大对重点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宣传推广力度。将徐州汉文化作为突出文化资源发展,通过报纸、杂志、海报、喷绘广告等传统媒介加大“汉代三绝”宣传力度和徐州城市品牌推广,打造徐州“汉文化”品牌。
2.明晰发展内容,完善产业体系
主管部门应该依托文化产业集聚区自身文化资源,结合文化产业集聚区自身文化特性,在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培育。而文化资源与文化特性即各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内容。只有明晰其发展内容,加强内容建设,才能完善集聚区的整体规划指导。依据各文化产业集聚区实际发展情况建立产业链,从而形成完善、优化的产业发展体系。
3.提高经营理念,优化管理模式
首先,在经营模式方面,政府和各个文化企业要积极提升经营理念,建立良好的运营机制。借鉴优秀文化产业集聚区成功发展经验,以文化为核心,带动旅游业以及城市服务业发展;依托历史文化资源,运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人文旅游产品。其次,在集聚区管理方面,文化产业集聚区需要强有力的管理团队,而管理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团队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经营策略。最后,在人力管理方面,产业集聚区需要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同时,健全人才建立与管理体系,招揽外地人才,留住本地人才,盘活现有人才。
4.重视发展融合,鼓励技术创新
文化产业集聚区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多业态结合。让文化与各业态进行发展融合,建立集文物博览、文化体验、现代商业、演艺休闲、观光休闲等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同时,在徐州特殊的文化资源背景下,利用现代科技创新,实现历史文化与生态文化相融合、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相辉映的文化项目建设,才能进一步壮大产业集群,加快区域聚集。
作者:王郁霄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注释:
①王国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经营理念探析--以北京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为例.第73页.
②贾佳葛,夏欢主编.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实证研究.第29页.
③顾江,胡慧佳.文化产业集聚区特点、模式与发展趋势.第53页.
④王天铮.中国文化产业集聚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119页.
参考文献:
[1]贾佳,葛夏欢.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实证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年版,第29,30页.
[2]顾江,胡慧源.文化产业集聚区的特点、模式与发展趋势[J].经济与管理战略研究,第51,55页.
[3]查华超,乔刚.国内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研究述评[J].安徽电子讯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版,第106页.
[4]黄晓莉,杨利平.西安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版(111).
【关键词】文化产业 产业化 发展战略
从我国文化发展的导向来看,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我国文化产业近年来的巨大发展展现出了巨大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就我国政府来说,对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认识相对较晚,最近几年才幵始认识并正式提出相应的鼓励和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党的十七大以来,文化建设工作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摆到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位一体”共同发展的高度,文化产业得到了高度重视。
一、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成就斐然,体现在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在扩大就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化产业经济总量增长较快,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了一定的比重。表1显示,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快速增长,由2004年的3102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过万亿元。2010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11052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75%。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
表1 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统计表(2004-2012)
年度 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同比增长幅度(%)
2004 3102 --
2005 4253 37.1
2006 5123 20.45
2007 6455 26.00
2008 7166 11.01
2009 8786 22.60
2010 11052 25.79
2011 12306 26.88
2012 13750 27.32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数据整理。
文化产业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不断提升,为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不仅如此,2004-2008年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速(现价)达到了23.3%,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长速度(现价,18.4%)近5个百分点。2008-2012年年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速(现价)达到了24.2%,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长速度(现价,12.6%)近一倍,显示了其强劲的生命力和对国民经济的带动力。
文化产业在我国一些地区发展较快,逐渐发展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普遍表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江苏省和山西省平均每年增速为24%,湖南省和安徽省年平均增速保持20%左右,上海市年平均增速为15.4%,北京市增速为17.5%,各地区文化产业增速均超过GDP增长速度,保持整体稳定上升势头,逐渐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逐年升高,在文化发展较为发达的地区,文化产业所占比重已超过商务服务、房地产业、零售批发业等行业,在第三产业中位列第二,仅次于金融行业。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文化产业政策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近十几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规划,同时从税收、税率、土地、金融、出口等具体方面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法规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法规政策体系还不健全。二是好多产业政策只停所在行政性规定和管理条例等层次上,没有上升到法律层次。三是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
目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市场体系阻碍了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一直是多年来我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文化体制涉及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管理、传播的具体形式和运行方式,起主导作用的是党委系统、政府系统、文化企事业屯位和文化市场等文化主体机构。目前文化产业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是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问题严重。其次,一些地方政府文化发展观念有待调整,文化产业符理在很大程度上处在事业体制管理、财政划拨经费阶段。最后,一些地区党企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仍然采用“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做法。
三、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更新和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树立在全新市场条件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意识,学习发展文化产业和提高文化竞争力的方法和手段,以大文化的理念来指导文化产业向更深层次的发展,在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布局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方向,培养全面、长远、综合的全局规划、思路和方向。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产业活力。要重新明确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国有文化企业之间的职能定位,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要紧紧抓住转企改制、重塑市场主体这个中心环节,大力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不断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在上海市现已完成的国有文艺院团、国有影剧院、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等转企改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转变管理机制,如何学习现代企业运营模式,进一步提升文化体制改革的成效。
积极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和文化产业布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够合理、产业项目分散、水平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上海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政府来说,目前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重点解决国有文化资源存在的结构不合理、效益低下、浪费突出等问题,使文化资源的管理得到加强,使现有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使好的资源潜力得到发挥。针对目前存在的各类不良文化资产,应该依照市场规律和行业规律进行整合、重组、并购、合并,以提高文化资产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优势;文化兴县
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302-01
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既凝聚人心,又关切民生,还可以直接贡献经济增长,因此,应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党的十七大发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打造文化软实力的号召下,我省召开高规格文化建设会议,对发展文化产业提出明确要求,这为今后的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为认真贯彻落实两个会议精神,深入了解掌握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促进文化繁荣和创新发展,加快文化强县建设的进程,我们对博兴县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研。
一、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文化表面看是软实力,实际却是硬实力。而正确认识文化资源优势和文化产业发展优势,是谋划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从调研的情况看,博兴县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景和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文化资源特色明显,文化底蕴深厚。博兴是中国优秀传统剧种――吕剧的发祥地,是汉孝子董永的故乡、中国“孝”文化的发源地,孝文化、戏文化、佛文化、水文化闻名国内外。全县有古遗址135处,博物馆现存珍贵文物3000多件;北魏天平元年雕造的“丈八佛”是平原地区最大、最完整的石造像;县内有国家级文保单位1处,省级文保单位8处,市级文保单位1处,县级文保单位13处。吕剧、腔、草柳编、布老虎及剪纸等具有深厚的乡土气息,独具艺术风格。布老虎、剪纸、草柳编等13项被列入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董永传说、吕剧、腔等均被列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董永传说、吕剧、柳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其次,文化事业基础良好,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县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建成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书店和演播大厅,先后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县”、“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中国戏曲之乡”、“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等荣誉称号。陈户、吕艺两镇被评为首批全省社会文化先进乡镇。小戏艺术暨董永文化旅游节,构建起小戏艺术发展的良好平台,创作演出的腔《好亲家》、吕剧《孝子董永》等5个剧目分获“中国戏剧奖・小戏奖”优秀剧目奖、大奖和金奖。
近年来,博兴县积极实施“文化兴县”战略,紧紧围绕开发文化资源,强力打造三大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强力推进文化资源大县向文化强县的转变。
(一)领导重视,大力扶持。提出“文化兴县”的发展战略,组建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县委、县政府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以项目作为文化产业的有力抓手,特别是通过举办董永文化节和厨具艺术节,大力发展戏曲文化产业和厨具产业,通过申报国家级文化遗产名录,发展柳编产业,取得成效。
(二)建好硬件,搭建平台。引入市场机制,先后投资,对博物馆、兴国寺、龙华寺、麻大湖进行开发建设,建设了兴国寺等旅游景点,形成了佛教旅游景观群。
(三)突出特色,打造品牌。通过举办文化节、恢复庙会、出版《汉孝子董永》等书籍、举办理论研讨会、吕剧进课堂等方式,叫响佛文化、戏文化、厨具文化品牌,并拉动产业发展。
(四)开发产品,拉长链条。以节会为载体,每次节会都举办不同形式的经贸洽谈会,唱响“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开发董永系列酒及七仙女老粗布、平安吉祥物等纪念品、艺术品、装饰品。对涉及“董永”、“七仙女”的商标予以注册。
通过发展文化产业,转变了发展方式,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化产业的发展既能够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也能够涵养税源、解决就业,同时也是促进文化大县建设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从目前来说,我县的文化产业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巨大。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具体应重视以下几项工作:
(一)解放思想,开阔视野,转变观念,拓宽文化产业的发展渠道。我县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多彩,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但文化产业发展与先进地区、兄弟县区却有较大差距,其根本原因在于思想不够解放,视野不够开阔。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小制作也能做成大产业。就我县而言,一是做好特色文化地产品的策划营销。引导经营业户走出家庭作坊,进入大市场。通过行业协会,加强自律,规范经营,做大布老虎系列布艺、蓝布印花、手工老粗布、石佛工艺、剪纸等传统产业。二是挖掘发挥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古为今用,做大“董公”酒业、“七仙女”牌纺织两大行业。三是努力做好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文章,充分发挥我县优势,做好麻大湖水文化、吕剧戏文化、兴国寺佛文化与董永孝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形成一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活动和文化旅游产品。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将做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完善的文化工作宏观管理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形成文化企事业单位新的微观运行机制。同时,借省文化建设会议的东风,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逐步将经营部分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使董永书画社、董永旅行社、庄户剧团等经营实体转制为企业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其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0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本分析使用SWOT分析,SWOT分析的各组成部分如图1。
通过以上对全省文化产业的分析,可得出全省文化产业的SWOT矩阵,如图3:(见下页)
通过以上SWOT分析,针对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对实现全省文化产业走向繁荣的发展路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继续加大政府投入,建立以国有资本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2009年,为了帮助文化企业加快发展,根据《文化部办公厅关于申报中国进出口银行“扶持培育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贷款”有关事项的通知》和《文化部办公厅关于申报“中国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贷款”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在严格把关的基础上,有7家企业被推荐到中国银行申请金融支持,在全国名列前茅。当前,要继续积极加强与文化部和金融支持文化产业跨部门工作小组的联系,争取使更多的文化企业获得支持。通过加强与投资公司、文化产业包装公司、咨询公司等中介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其与文化企业的对接,从而使企业得到更多的资本投入,快速壮大竞争实力。
整合各种资源,实现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多形式的整合,把我省的文化资源优势、人才优势逐步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同时,要加快完善产业链,促进文化产业与教育、科技、信息、体育、旅游、体闲等产业联动发展,同时,还要与工业设计、城市建设等经济活动紧密结合,不断提高江苏文化产业的关联度,从而实现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打造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提升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与园区的质态。2009年江苏省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7个和省级文化产业园区7个,这些基地和园区对江苏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引领带动作用,目前,要不断做好产业升级和品牌改造,进一步提升基地和园区质态。要根据不同城市和区域的特点,科学规划,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新集聚区。根据江苏文化资源优势,鼓励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可优先发展影视和动漫制作、时尚设计,以及与旅游相结合的大型文艺表演等项目,苏中、苏北的部分城市可加快发展文化旅游、文化休闲等项目,加快振兴和发展地方经济。要善于传承江苏传统文化特色,挖掘文化资源潜力,大力彰显“南京云锦”、“宜兴紫砂”、“苏州刺绣”、“南京金箔”、“无锡泥人”、“扬州玉器”、“扬州漆器”、“常州梳篦”等地域文化特色,提升江苏传统文化产业竞争力。
培育新的文化市场主体,加大文化变革与创新力度。文化改革要把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作为中心环节,要让文化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集团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要积极鼓励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充分调动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培育一批重点民营文化企业。要着力提高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推动文化内容创新,以文艺生产为核心,不断改进文化产品生产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全面提升文化创新能力。要树立品牌意识,努力推出体现时代精神和江苏特色、符合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其次要推动文化生产和传播手段创新,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丰富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催生新的文化业态。还要推动文化服务创新,进一步提升和改善市场服务的水平和层次,让消费者更加方便、舒适地接受文化产品。
加快实施文化企业“走出去”战略。江苏要充分利用国内外文化资源,开拓国内国际两个文化市场,提高江苏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实施政府推动和企业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成为实施文化企业“走出去”战略的主体。鼓励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重点扶持大型文化企业的对外文化贸易,赋予有条件的各类文化企业外贸自营权,做强做大对外贸易的文化品牌。鼓励支持文化特色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扩大江苏工艺美术等传统文化产品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份额。鼓励社会文化中介机构与文化企业进行合作和联营,共同开发国际文化市场。加强与跨国集团的合作,利用其市场体系和网络系统,开拓国际文化市场。
关键词:蚌埠;文化产业;对策
国家“十二五”规划决定,要将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即文化产业的增加值要占GDP 5%以上。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计划》出台,标志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发展文化产业意义重大,不但能够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更重要的是发展文化产业能够充分展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魅力。在国家政策的引领和推动下,各地市都纷纷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速度迅猛,以年增幅10%―30%不等的速度增长,但总体来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属于粗放式增长阶段,存在比较多的问题。蚌埠市作为皖北的中心城市,近些年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迅速,但同样存在诸多问题,客观务实地分析现状,探索如何实现具有创新创意的内涵式增长模式,实现文化产业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应该是当下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一、蚌埠市文化产业取得的成果
在“十二五”期间,蚌埠市政府成立了“文化强市”建设领导小组,按照“规划引导、项目带动、政策扶持、市场培育”的思路,围绕皖北中心城市定位,颁布了《蚌埠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文
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从财政、税收、投融资、用地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同时采取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多元投资等政策措施,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要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业、文化娱乐业、艺术品业,做大做强出版印刷业、传媒广告业、文博会展业,重点培育文化创意业。此外,《规划》还鲜明提出了“一轴贯穿、两核闪耀、三圈环拱、四片联动”的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统筹资源,整合优势,挖掘潜力。
在“文化强市”战略推动下,蚌埠市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保持在30%以上,成为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增长点。[1]近年来,一大批文化项目落户蚌埠,城东的星宇文化创意产业园、大明文化产业园、湖上升明月、白石山佛教文化园;城西的大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蚌埠闸水利风景区、森禾蚌埠现代花卉科技产业园;城南的花鼓灯嘉年华、光彩玉博园、海上明珠、金鹰农业生态园;城北的玉文化创意产业园、双墩古文化遗址、三汊河湿地、垓下古战场等项目日益清晰地勾勒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2012年度,蚌埠文化产业累计完成投资45.2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0.17%,较2011年投资额增加1.35倍,年度计划和完成投资额均居全省第一,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
31.16亿元,占GDP比重超过3.5%。[2]2013年全市43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库在库项目,覆盖全市所有县、行政区和功能区,总投资额570.0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6.91亿元,其中,省“861”项目12个,总投资额210.09亿元,位居全省第二;2014年蚌埠市47个项目进入“全市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库”,总投资额为609.12亿元,同比增长9.47%。[3]截至2014年底,蚌埠市大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已晋升为国家级示范园区。目前蚌埠市已有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
二、蚌埠市文化产业存在的不足
蚌埠市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一)“文化强市”战略不够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与设施建设
“文化强市”应该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城市必须具有较完备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升市民文化素质,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文化魅力。二是增强城市文化产业硬实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增强硬实力。目前“文化强市”,多注重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多以GDP和增加值为目标,不够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与设施建设,文化软实力有待提高。文化软实力提高能增加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有效留住人才和吸引人口流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有待探索和建立
目前蚌埠市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以文化产业园区项目数增加为主,属于粗放式发展,缺乏以创新创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模式。粗放式发展主要以追求GDP为目标,导致盲目、冲动上项目,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文化产业良性发展。比如文化产业园区就存在较多问题。目前蚌埠市文化园区较多,文化产业园区占地面积大,房子多,但园区内文化创意产业并不兴旺,多数房子处于闲置状态。同时文化产业园区还存在过度依赖房地产的问题,开发商打着文化产业口号,实际经营房地产。有人指出中国文化产业园区只有不到10%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真正盈利,超九成处于亏损、招商难局面,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式发展已有泡沫之嫌。专家提醒,滥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潜在风险正在显现,文化创意产业园要积极探索盈利之路。[5]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蚌埠市文化产业主要依赖文化园区的增长模式必会存在很多隐忧,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注重创新创意的内涵式发展模式。
(三)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整体竞争力弱
这体现为,第一,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缺乏有效整合、产业基础薄弱,企业规模较小,蚌埠市大型文化企业很少;第二,缺乏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蚌埠文化资源比较丰富,但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没有打造出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往往依靠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品牌效应。知名的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品牌会有效带动蚌埠市的文化产业发展;第三,行业发展不平衡。目前蚌埠市文化产业的各大行业发展很不均衡。玉器行业、会展业、文化旅游、动漫等发展相对较好,但是影视业、出版业、演出业都很弱,新兴业态发展滞后,项目数量偏少,发展不够平衡,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四)高素质的创新创意人才严重短缺
目前蚌埠市人才引进的力度不够,对现有人才的培训机制还不够完善。文化产业的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偏低,高端的文化创意创新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企业技术创新少,文化创意少,导致文化产品专利少,研发能力弱。文化产业项目缺乏创新创意导致模仿甚至抄袭,造成大同小异,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本土特色。目前星宇文化产业园多家企业存在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现象。
三、发展蚌埠市文化产业的建议和对策
(一)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要实现“文化强市”的目标,必须要增强文化软实力。在现代激烈的城市竞争中,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已不是竞争力的全部,文化软实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学者指出:“文化是形象。建设文化就
是塑造形象;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缺失很可怕,有损于形象。文化是环境。文化是我们工作和生活的环境,是后代成长的环境,也是投资环境,旅游环境。文化是生活。”[6]文化能够有效塑造和改善一个城市的形象与环境,增强城市的魅力,能够留住人才和吸引人口流入。所以必须要加大力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通过多种途径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提升文化品位。城市文化设施要有规划,市级、区级、小区级都要规划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文化服务。市级要有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档案馆、音乐剧院等;区级要有图书馆、文化馆等;小区也要有文化活动中心,如图书室、演出场所等。积极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人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在打造城市文化过程中要积极发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突显城市文化特色,避免跟风和模仿,体现本土特色和人性化服务等特点。
(二)打造历史文化街区,积聚文化创意产业
蚌埠市有一些老的工业遗址,包括废弃的旧厂房等,如宝新面粉厂和酒厂等地,可以借鉴上海的田子坊和北京798艺术区等国内外多地的经验和模式,进行修复和改造,打造文化创意街区,吸纳艺术家工作室,文化创意品店、酒吧、茶馆等。这种废弃的厂房大多在老城区和市中心,建成历史文化街区后,既可以节省土地,又可以让市民更方便接触文化艺术,得到文化艺术熏陶,提高文化素质,参与文化产品交易活动。
(三)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重视文化产品及其设备制造业发展,注重品牌培育和地方特色,实施品牌战略。目前蚌埠市文化产品及其设备制造业发展层次低,没有品牌,市场竞争力弱,急需加快文化产品及其设备制造业发展,培育具有本土特色的品牌。引入品牌工业设计,打造文化产品品牌,如玉器产业没有形成产业链,在设计上不够精细,缺少品牌,应该请知名企业做设计,提升蚌埠玉器品牌和竞争力。同时坚持招商引资,引进中国优秀企业或者是国际优秀企业,引进设备和品牌,深度开发本土文化产品品牌。在打造文化品牌的过程中,积极引进创新文化,实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
(四)引进和培养高素质创意人才,提升文化企业创新能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归根到底要靠文化创意人才。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力度引进人才,加快文化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政府、产业界、学术界与高校之间的制度化联系,加强产学研合作。同时坚持引进与自身培养并举措施,加强在职在岗培训,培养原有文化经营人才,实现人才就地转化升级。重点引进和培养文化产业急需的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与经营管理人才、尤其要培养既懂经营管理,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复合型人才,发挥人才的智力优势,促进蚌埠文化产业发展。例如,大学科技园和星宇文化产业园应该建立创意孵化基地,培养创意型人才。还要大量引进创意创新人才,实现科技与文化融合。政府在出台人才引进的政策的同时,做好创意人才的生活所需的交通、娱乐等配套设施,做到能够“引进来”和“留得住”。
(五)建立文化企业投融资平台,吸引风险投资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文化企业因为自身产品的市场不确定性、可抵押资产的不确定性,规模小等特点,在银行贷款比较难,因此融资难已经成为中小文化企业发展的瓶颈。集合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文化企业投融资平台,是中小文化企业发展的保证。同时政府必须要给文化企业以资金扶持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还要降低文化企业的行业进入门槛,落实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六)科学定位旅游业,整合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业与演艺业融合发展
蚌埠旅游业产值占GDP 6%,旅游发展投入不够,比不上淮南。客观地说,蚌埠的旅游资源并不算丰富,山不高,水不深,人文底蕴也不算厚,因此需要科学定位,打造旅游产品,建设旅游目的地,加强建设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结合蚌埠的地理位置和旅游资源,科学定位旅游开发策略。蚌埠市是皖北的中心城市,建成皖北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贸中心,同时离合肥、南京都很近,高铁开通后,离上海、北京都在3小时到达的经济圈内。蚌埠的旅游市场主要面对皖北人口,还有面对大城市来寻找小城市休闲体验的人口。发展休闲娱乐、购物、餐饮、绿色乡村旅游等,尤其发挥水资源的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开发农家乐旅游。开发休闲娱乐与购物旅游,万达广场的入驻,使蚌埠成为面向皖北的购物旅游城市。蚌埠的山海拔300多米,不占优势,可以开发水资源,有淮河、龙子湖,五河县有五条河,水资源丰富,可以开发水产品、水上娱乐项目和水上餐厅等,发展绿色生态旅游。
此外,还应当发展演艺业,提升文化旅游项目,将地方戏曲花鼓灯、泗州戏等融合到旅游项目里。现在人们旅游已不满足光看景点,还要看演出,吃美食,体验各种生活。所以蚌埠市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可以融合演艺业。蚌埠的电影院有万达、横店影城,但演艺业还很不发达,小剧场的演出,演艺活动很不发达。蚌埠演艺资源比较丰富,有闻名全国的花鼓灯、泗州戏,还有一些著名艺人如蒋雯丽、祖海等,可以发展演艺业。采用现代的声、光、电等科技手段,打造精彩的演艺节目。让旅游业与演艺业结合,实现共同繁荣,同时带动其他行业发展。
蚌埠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需要积极有效的解决,要通过增强文化软实力,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引进人才等战略和措施,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发展。要找准文化资源优势,强化项目谋划,充分论证,保证项目能够落地生根,避免盲目冲动上项目,避免无创新创意项目。同时打好“交通枢纽”、“高铁牌”、生态牌、特色牌和创新牌,在城市竞争中寻求错位发展,充分发挥本土资源优势与特色。
参考文献:
[1]文化产业:蚌埠转型升级新引擎.[EB/OL].[2015-01-20].
http:///system/2014/08/06/006506896.shtml.
[2]邬旭东.蚌埠重返“全省第一方阵”的文化思考[J].蚌埠学院学报,2013(5):91.
[3]沈明堂.蚌埠加快打造文化产业升级版.[EB/OL].[2015-01-20].
http:///system/2014/07/16/006488357.shtml.
[4]王勇勇.蚌埠:打造文化发展升级版[J].公关世界,2014(7):13.
关键词:文化产业;环境教育;环保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4-0016-02
坐落在长三角洲上的嘉兴,不仅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城市,还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嘉兴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这期间经济的增长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坐落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的嘉兴,在这场环境危机中也难以独善其身。如何充分发挥环保文化的重要作用,成为了嘉兴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嘉兴环保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从整体上来看,嘉兴市环保文化产业形式主要有:环境保护产品生产业、“三废”资源综合利用业、环保技术服务业以及环境友好产品业。从嘉兴市的产业构成看,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排放产业仍然比例过低,环保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市场需求巨大。“十二五”以来,嘉兴市的环保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调查统计显示,目前嘉兴市市环保相关从业单位共有150家,人数8 000余人,收入总额130.7亿元,固定资产104.2亿元。其中,从事环境保护产品生产企业51家,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有35家,环境服务业44家,环境友好产品生产企业20家。年销售收入1 000万元以上企业102家,占比68%。环境保护产品生产业、环境友好产品生产业、资源综合利用业及环境技术服务业收入分别占环保产业总收入的50.39%、11.05%、33.76%和4.8%。
二、嘉兴环保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渠道缺乏
就“铁哥们”环保主题公园而言,其收入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来源于环保艺术作品进行租赁、出售获得的费用,另一部分是嘉兴“铁哥们”主题公园的门票收入以及开设环保教育班的第二课堂学费的收入。由于受传统文化体制的影响,市场化的环保文化产业融资主体发育缓慢,融资能力较弱。
(二)环保文化创意人才匮乏
嘉兴市的环保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很多环保文化产品也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但由于缺乏市场的运作和推广,因而没有实现环保艺术作品市场价值的最大化。目前,嘉兴市环保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是环保创意人才的极度匮乏,大批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是嘉兴未来创意产业获得大发展的前提。
(三)政府支持力度缺乏
以目前嘉兴市环保产业发展最好的“铁哥们”为例,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主要体现在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上,而最主要的手段便是实施减免入驻企业税收的优惠政策。就嘉兴市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上看,总体上有利于文化创新企业的发展,但还是缺少对环保文化型企业具体的政策支持。
三、嘉兴市环保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一)优化结构,畅通融资渠道
编制嘉兴市地区环保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指南,建立环保文化产业共同基金,鼓励区域内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环保文化金融产品支持环保文化产业。发挥文化优势,塑造环保文化产业链结构,确定环保文化特色产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必要的产业集聚条件,发展特色产业群,以及深化与台湾、及世界各地文化的多元化交流与合作,实现产业升级。完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相互进行的创新机制,保持区域环保文化产业园区的竞争力。通过合资、合作、直接引进等多种形式引进国外先进环保技术,在消化吸收和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综合集成和应用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力求环保产业结构布局合理,从而吸纳外商入驻。加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优先发展一批环保文化产业主导企业,以其前瞻效应、联动效应带动其他企业的发展。加快环保文化产业纵向经济联合体、横向经济联合体或企业集团的建设步伐,降低边际规模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以增强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二)鼓励创新,引进专业人才
一方面,依托专业院校、教育培训机构和企业等多方力量建立一批环保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基地;另一方面,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一流环保文化创意人才来嘉兴创业。充分发挥企业在环保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龙头骨干企业确定科研项目,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依托长三角研究院形成环保研发基地,探索建立高层次的环保文化创意人才的信息,建立数据库,建立高级人才信息管理协调制度,建立开放共享的高端创意人才信息库分类人才资源信息库,共同开发和利用人才,着力推动嘉兴市环保文化产业同城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提供政策,拓宽发展空间
制定满足环保要求、符合环保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的产业及技术政策,定期产业导向目录。以环保设备制造和产品生产、环保工程、环保服务业为重点,培育拥有自主品牌、掌握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高、引领作用强的龙头骨干企业。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交流合作,增强企业竞争力;充分利用环保产业协会信息平台进行成果会展、技术交流,推广先进技术和产品。对认定的先进技术和产品,纳入推广目录,并在政府投资项目中优先采用。第一,强调环保文化产品面向大众,鼓励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积极参加,并为广大民众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机会,这同时也是在培养潜在的消费市场;第二,支持环保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对那些优秀的、具有创造性的环保文化艺术门类提供帮助,采用多种投融资方式,大大提高文化项目孵化和市场化率,并且提高对环保文化产业经济价值的认识,积极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满族剪纸 民俗文化 艺术现状 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2-0078-02
一 本溪剪纸的历史渊源
本溪满族剪纸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追溯到明代,满族剪纸早期的作品主要是嬷嬷人和动物剪纸,通常贴在窗户上,以表达美好的愿望和对神灵的崇拜。后至清朝满族剪纸得以发展,品味本溪满族剪纸,能感受到它浓厚强烈的风俗特点。剪纸的造型淳朴豪放,技法简单清晰,它所展现的是满族人民生活在原始自然风貌中的美丽图卷。
社会的发展,满、汉人民生活的相互交流,让满族剪纸文化与汉族剪纸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简洁粗犷的手法开始发生转变,变得开始追求精准与细腻,在满族剪纸中,汉族剪纸的影子也依稀可见,
欣赏本溪满族剪纸,仿佛看见了满族人民在传统社会中的生活、生产、起居、节令等风俗场面,感受着满族人民的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奇异特别夸张的造型被熟练运用到本溪满族剪纸中,镂空、成片为主要变现手法,写形、写心、写神、写意为特点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 本溪满族剪纸的文化产业园的现状
本溪辽宁东部的一座城市,是满族人民的主要居住地之一。随着满族剪纸不断的成功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传名录中,本溪满族剪纸也成功列入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是本溪满族剪纸一直处于“小作坊”生产、“地毯式”经营,并没有让满族剪纸真正的走进大众的视野。
剪纸艺术是我国古老的民俗文化之一,如何使它能在当今社会得以真正的传承和发展是我们首要应该考虑的问题。本溪市决定先从自身做起,把满族剪纸文化良好的传承和发张下去,建立满族剪纸产业园,把本溪打造成“中国剪纸之都”(图1)。本溪市政府联合各职能单位,从2012年8月起,本着打造本溪市剪纸文化产业发展为主题,齐心协力,仅用50天,本溪剪纸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正式完工,这座占地6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的园区就好似一台发动机,源源不断的为本溪满族剪纸事业输送出强大的动力。
为扩大本溪剪纸园的影响力,举办各类剪纸比赛、展览、论坛等一系列活动,使得剪纸园的知名度迅速上升。本溪满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秀生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满族剪纸是传统文化和工艺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具有低碳环保、视觉冲击力高、创意附加值高等优点。然而这些优势却在作品样式简单划一、传承技艺的形式分散等缺点中隐没了自己的光芒。所以,本溪剪纸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建立本溪创业园的目的是有一个正规的场所扶持本溪满族剪纸有专业才华的剪纸艺术家,给他们一个进行交流、沟通、相互学习的场所,并且为他们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促进他们发展和传承满族剪纸这门艺术。同时,本溪剪纸园可以创意、展示、生产和销售满族剪纸,为满族剪纸的开发带来多种的途径。”
三 本溪满族文化产业园代表人物
本溪市满族剪纸代表性人物人目前有三人,他们是传统派代表性人物刘桂芝(图2),创新派代表人物马娇,民俗派代表人物王晓红。其中传统派的代表人物刘桂芝最为突出,同时刘桂芝也是本溪文化产业园的园长。
刘桂芝,传统派的“掌门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会员、辽宁省剪纸学会常务理事、本溪民间工艺家协会剪纸分会会长、十大工艺家。我崇敬她在剪纸艺术事业中的丰功伟绩,曾走访过刘桂枝老前辈。我们进行了融洽的交流,提起剪纸她的眼中闪烁着光芒。她说,自己热爱剪纸一辈子,自幼受到了祖母和母亲的熏陶,也正因为如此,她才踏上了艺术的道路。从此就跟随外祖母学习剪纸,自幼练就了一双巧手。2004年退休的她,更是专心致志的开始研究剪纸作品,通过购买大量的书籍,与剪纸艺人相互交流、切磋,在这些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同时受政府,街道要求担任剪纸老师,给对剪纸有兴趣的人们授课,让更多的人热爱上剪纸这门艺术。一直致力于满族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的剪纸艺术家刘桂芝,虽然竭尽全力的扩大剪纸的影响力,但是也没有从根本上得到“主流”的地位。大部分的人还是表示剪纸艺术作为业余活动中的消遣还是不错的,但是做生意怎么可能,也不能赚大钱。
但是,从本溪市建立本溪剪纸园开始一切变化了'像刘桂芝一样的剪纸艺人们开始受到关注。她们从民间“小路”走了出来,进入了官方“殿堂”,地位由边缘走向主流的变化。这些剪纸艺人们第―次有了自己的剪纸工作室,不但工作条件优越,省里更是根据产业园的扶持政策给予f电{门三内免收一切费用的优惠政策,这对本溪剪纸艺人们是最大的鼓舞。设立剪纸企业注册“绿色通道”,在限额内免征增值税,对符合剪纸从业人员进行的专业培训等一系列优惠,是本溪剪纸产业园对符合要求的剪纸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大力支持与鼓励。
在剪纸园里的小型展览馆,展出了很多的剪纸作品,有一些剪纸作品中已经开始把传统的剪纸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开始把剪纸艺术发展地更为宽广使其不单单是传统继承,而是真正的继承与发展,图3、4。
浓郁的北方满族民俗风味在刘桂芝老前辈的作品里随处都有体现。已有五十多年剪龄的她,多次在省、市民间剪纸大赛中获奖。其中《满族三大怪》让笔者记忆犹新。作品中表现了满族人特有的生活习俗,“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烟袋,养孩子吊起来”这句妇孺皆知的歌谣,就是对该作品的真实写照。精湛的技术、高超的方法,让作品中的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四 本溪满族文化产业园存在的问题
本溪满族剪纸文化产业园至今已有3个年头了I整体发展状态良好,具备了一定的管理基础,但是如果要把产业园发展壮大,目前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1 剪纸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略显不足。目前本溪满族剪纸产业园只针对专业技能上进行了培训,而授课内容叉比较的单一,培训时间少,技能传授有限,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全面的培训课程。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还带加强。剪纸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如研发、生产、销售等都是至关重要的,每一环节都需要科学的规范、标准化的作业、熟练的技能技巧及对企业的认同与信念。这一切都需要合格乃至优秀的员工去实现。
2 满族剪纸缺乏特色品牌。―方面,区域品牌知晓度不高。辽宁剪纸远没有知名度,调研结果表明来扬的大众旅游者中知道辽宁剪纸的仅占15.8%。另―方面,个人品牌尚未形成。当前辽宁剪纸主要通过综合纪念品商铺和景区单设的销售点出售,很少通过产品专营店进行产品销售和品牌打造。辽宁的满族剪纸被推向旅游纪念品市场的时间并不长,其营销的方式单一,销售意识薄弱、销售体系不健全是造成满族剪纸没有形成特色品牌的重要原因。
3 剪纸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以观当下各地辽宁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其营销相对落后,尤其是在我国民间手工艺的发展没有受到很好重视的大环境之下,这也就造成剪纸产业的发展和销售范围狭窄,没有能够使剪纸产业大力发展的渠道。而目前的剪纸销售情况来看,主要用于节庆日当中来增添节日气氛,过年是剪纸最畅销的时候,每到农忙结束的时候,各家各户开始了为年庆增加气氛而忙碌,红红火火的节日祝福图、辟邪图幅,挂于门窗之上的五颜六色的过门笺是剪纸艺术中的重头戏。酒香怕巷深,这些只有在喜庆之日才可以更多见识到的艺术之作,却仅限于自己及其周边很小的覆盖区域销售,受到时空的限制,使其销路也很狭窄,市场占有率很低。
4 资金来源单一。剪纸文法产业的发展需要我们自寻资金来源,学会自力更生,以多种渠道来创造剪纸的发展途径,不能被动地等待,这样的剪纸艺术很难有所发成与成就,最后总将被市场淘汰。我们也要以多元化、持续化为资金来源,这样才能真正发展创造满族剪纸的文化产业。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会促使剪纸艺人竭尽所能发展自己的剪纸艺术,进行手艺的创新,资金来源的开拓与投入、继承人才的培养等等。而剪纸艺人可以寻求更多的剪纸艺人,形成艺人的联盟,增强市场运作的活力,区域剪纸艺人联盟的形成必定能为剪纸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辽宁剪纸艺术的持续发展,找寻资金诸如的新途径,可以形成自己的战略同盟,更可以与企业相结合,走市场化的发展模式,摆脱单一的人力量的缺陷。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金的匾乏,久而久之对剪纸业的发展很不利。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还是各自为门户,各自发展着自己的独门艺术,没有畅通的对外交流和进行资金技术的融合,投资者关注的是地区内的艺术,而地区间的差异和特色没有很好地发挥。
五 小结
关键词:藏羌彝;运动休闲;发展现状;对策研究
一、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运动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与支持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其中指出:支持开发康体、养生、运动、娱乐、体验等多样化、综合性旅游休闲产品,建设一批休闲街区、特色村镇、旅游度假区,打造便捷、舒适、健康的休闲空间;拓展体育产业发展空间;积极培育体育健身市场,引导大众体育消费。
2014年3月5日,文化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层面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部署积极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二)体育旅游资源是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区域的优势资源和特色资源
首先,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地区具有大量丰富且具有垄断性的体育旅游自然资源,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化出千姿百态,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观,也形成了大量适合于开展极限攀登、冰雪、漂流等活动的高品质户外运动与休闲旅游资源,同时也适合于开展各种户外体育比赛项目,如利用大漠戈壁开展的汽车拉力赛,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地区的山地自行车赛等。
(三)人文体育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别具特色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地区历史类体育旅游资源及节庆体育旅游产品优势突出,为我国发展体育旅游提供了深厚的体育文化底蕴和素材。
(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体育旅游发展提供政策法规财政等支持。党和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无疑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运动休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遇,使的加快体育旅游等西部新型和特色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国家发展西部的战略不谋而合。
(五)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体育等新兴旅游消费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国内人民收入的提升,生活水平的改善,余暇时间的增多体育旅游活动将会作为现代人和文明人生活方式的必然选择。
二、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运动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一)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体育旅游水准的专业人才
充分利用西部高等体育院校的优势,增加相关专业的招生数量,加大对体育旅游、运动休闲、体育产业、民族传统体育等专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专业水准的行业精英。
(二)加强观念更新,进一步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法规制度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产业创新机制,贯彻落实中央两个《意见》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践行《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的相关要求和意见。
(三)创新品牌,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
充分利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区域的江河湖海、山地、沙漠、草原、冰雪等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体育产业,重点挖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打造具有多民族特色的运动休闲旅游产品,实行品牌包装,加大市场宣传力度,从而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
(四)加强体育部门、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合作,形成体育产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面对巨大的体育旅游市场需求,体育部门与文化部门、旅游部门应该加强联合,相互协作,在需求与资源之间架起沟通和平衡的桥梁,共同推进运动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
(五)增强联合开发,整体规划的宏观意识
对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运动休闲旅游产业的开发一定要树立大局意识,不能以行政区为单位或者以局部区域来划分,一定要对整个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进行整体规划,跨区域跨民族联合开发,从而实现有限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运动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从而进一步对相关对策进行了探讨,旨在为进一步加快发展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提升藏羌彝文化走廊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1]何蕾,刘锡洋.南京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市文化局
近年来,**市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的重要内容放到重要位置,依托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进全市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安阳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的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是中国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既有以殷墟、甲骨文、周易为代表的古代文化,又有以红旗渠等为代表的现代文化;既有风光旖旎的自然山水文化,又有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丰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安阳市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市以建设文化大市和文化强市为目标,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拓文化市场,狠抓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建成了以市区为主、辐射全市各县(市)的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群体。
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十五”以来,**市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先后建设了林州市“三馆”、滑县文化娱乐中心等一批基础文化设施。截止2004年,全市文化系统国办文化机构总数达到115个,其中,公共图书馆7个,群艺馆1个、文化馆15个,影剧院13家,乡镇文化站92个,文化艺术表演团体14个。在建设完善县(市)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的基础上,2001年,正式启动了安阳市图书馆、博物馆建设项目。“两馆”项目占地102亩,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预计2005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2005年3月,为配合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启动了殷墟博物馆工程。该工程将于今年8月底建成完工。目前,我市正在筹建和建设的文化基础设施还有中国文字博物馆、大型雕塑《商魂》等。中国文字博物馆选址在我市洹河北岸,占地面积约300亩,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其中2亿元用于文物征集)。建设工期3-5年,分三期建设。大型青铜雕塑《商魂》是突出展现殷商文化的重要人文景观,选址在殷墟附近的殷墟路和纱厂路交叉处,总投资2000万元,该雕塑长26米,宽14米,高8米,设计方案2003年获联合国世界和平艺术展金奖,目前该项目正在规划和筹建中。
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建立。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日益发展,**市的文化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以演出业、音像业、影视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和艺术教育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群体。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全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娱乐市场趋向持续高速发展态势,已经成为安阳市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化企业和单位不仅丰富、活跃了全市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在促进安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扩大就业、涵养税源等方面也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截止2004年,全市共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515家。其中,歌舞娱乐场所33家,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333家,音像制品出租及零售106家,电子游戏5家,演艺场所5家,台球厅16家,溜冰场3家,保龄球馆2家,KTV量贩9家,综合性娱乐场所3家。年营业收入为3650万元,上交营业税260余万元。
国办文化“以文补文”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全市国办文化单位从业人员达1495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189人。在艺术教育、文化娱乐、演出策划、文献信息等领域,国办文化单位占有明显的专业优势。近年来,市群艺馆和各县(市、区)文化馆依托自己的人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艺术教育、民间艺术培训等为内容的文化产业,起到龙头和带动作用。如:市群艺馆积极利用自身的人才和文化设施优势,常年开办少儿舞蹈培训班、交际舞培训班、书法学习班、美术专业高考培训班等,开展艺术教育和培训。近年来培训各类艺术人才近万人,其中有100余人考入中央美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等国家高等艺术学府,在安阳市享有很高声誉,已成为全市艺术培训教育叫得响的品牌。仅2004年,该馆的三产收入就达90万元。林州市文化馆利用群众集资、吸引社会投资等方式,开办多媒体阅览室、歌舞厅、健身房、游戏厅等文化娱乐场所,主动为当地企业、部门搞演出策划、商业演出,搞灯光音响租赁服务,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不仅锻炼了队伍,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而且增加了收入,弥补了单位自身建设的不足。此外,一些国办文化单位在广告策划、装裱、幼儿教育等方面也有所发展。
文物旅游事业发展迅速。安阳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00余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处,博物馆、纪念馆5个,殷墟等AAAA级风景区3个,文物专业保护机构8个,馆藏文物2万余件,其中,馆藏文物一级品17件,二级品601件,三级品8500余件。丰富的文物旅游资源,为安阳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001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积极开展“一申四创”工作,投入资金1.8亿元,启动了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并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实施了袁林一期保护、天宁寺保护维修、仓巷街明清民居等工程,使各文物景区的文物设施建设有了较大发展。近年来,连续举办了殷商文化旅游节,内黄二帝陵祭祖节、枣乡文化节,林虑山国际滑翔赛等节庆文化旅游活动,均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带动了文物旅游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民间艺术产业蓬勃发展。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如汤阴剪纸,内黄农民画,曲沟抬阁等,在全省乃至国内外都有着很高的声誉。汤阴剪纸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被国家级、省级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的作品有1000多件。进入21世纪,汤阴剪纸又相继被运往美国、日本等国家展出,受到高度赞誉。内黄现代民间绘画近年来多次作为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到国外展出,引起很大轰动效应。曲沟抬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多次到北京、上海、武汉等地进行巡演,引起极大反响。目前,汤阴剪纸、内黄农民画等已初步形成规模,成为我市发展文化产业重要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1993年、2003年,内黄县(现代农民画)、汤阴县(剪纸)分别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一批、第二批“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二、我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现阶段我市文化产业的现状看,发展还很不充分,特别是规模偏小,社会化、产业化程度低,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效益都需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阻碍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相当一部分基层文化单位领导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建设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不够。在发展文化产业的问题上,还存在着片面认识,担心一提发展文化产业,财政就会“断奶”,不愿创新和改革,这一点在一些基层文化事业单位中表现尤为突出。
二是文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全市各县(市、区)文化设施仍很不完善,文化活动阵地少,基础设施欠帐多。如市少儿图书馆至今有馆无舍。除林州市外,其它县(市、区)都普遍存在有馆无舍、馆舍陈旧、条件较差的现象,乡镇文化站达标率低,有的甚至名存实亡。
三是投资主体单一,经费严重不足。目前,全市文化建设投资基本上靠政府。近些年,县乡两级财政用于扶持基层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少,县乡文化单位基本处于“守摊子”的状况。市场对人才、资金、技术、信息、项目等文化资源配置根本起不到作用,同时,也造成文化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四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组织形式处于小规模分散化状态。文化产业经营散、投向乱、规模小、水平低,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竞争能力差,在全市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还很小。特别是国办文化单位经营普遍缺乏活力,还没有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主创新的市场主体,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激励机制没有形成,现代化的文化产品生产和组织方式没能得到充分应用。
三、我市今后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和措施
当前,我市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阶段。文化产业要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发展文化产业放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艺术生产规律,整合各类文化资源,着力培育文化产业特色品牌,努力构建以国办文化为主导,多种结构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积极制订并落实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文化产业是一个特殊产业,需要政府依靠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来支持它的发展,要尽快制定具体的文化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分配激励政策和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等政策,逐步使文化政策、法规覆盖文化产业的主要领域。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文化体制的所有制结构,尽快制定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创办文化产业的政策,明确文化开放领域的市场准入标准、准入程序及管理监督办法,降低文化产业准入的门槛。
(二)制定总体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循序渐进。要在保证党委总揽全局和最后决策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政府部门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组织、管理、协调、引导等功能。在制定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确定重点发展的行业门类项目,形成文化产业的中长期整体发展规划,完成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整体设计。发展规划要有前瞻性、战略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包括文化产业的保护以及如何与国际接轨等。
(三)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要采取支持国有非文化企业兴办文化项目,吸引股份制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形式,形成文化产业的多元投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为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按照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规定,充分利用项目合作的形式,积极尝试在硬件设施建设、技术更新改造等领域引进外资,搞好大型文化设施的建设,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
(四)整合现有文化资源。以影剧院脱困为重点,加快影剧院等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影剧院等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分为三步:一是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基本情况,努力为离退休干部职工、在岗职工提供医保、劳动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二是联合有关部门,对现有影剧院进行资产评估,为整体开发做好准备;三是吸收国内外经验,吸纳社会资金,盘活现有资产,对现有文化资源进行整体开发利用,解决影剧院生存困难的问题。同时,加快全市文物资源的整合、开发、改造和利用工作。
(五)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既要实施集团战略、名牌战略,又要实施多路出击、充分占领市场的战略,大力发挥安阳市现有文化资源优势,把汤阴剪纸、内黄农民画、曲沟抬阁等民间艺术和民间工艺推向市场,形成产业规模。
(六)培养文化产业的人才。文化产业要快速发展,就必须造就一大批既有开拓能力又有经营能力,既懂文化又懂市场,善于运作企业的文化经营者。要努力营造一个能使高水平的文化经营人才不断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机制,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文化经营队伍。
四、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1、从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规划文化产业发展,尽快制定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和实施纲要,明确今后目标和各项具体任务,不断加快推进全省和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2 、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在加大政府资金投入的同时,积极吸收社会资金参与文化经营,创办文化产业,尽快形成文化产业多元投资体制,为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关键词:浙江民营文化产业 现状 问题 建议。
一、浙江省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相继出台《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关于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企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定》
等政策规定,积极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省级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加强工作研究,做好服务引导,加大扶持力度,营造创业环境,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全省民营文化产业呈现投资增速加快,经营领域拓展,集聚水平提升,品牌建设卓著的良好态势,成为浙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推动力、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生力军。
(一)规模总量快速增长,产业优势日益凸显。
目前,浙江全省共有规模以上民营文化企业4万余家,投资总规模2000 亿元以上,吸纳就业人员100 万人。已经形成一批在全国和全省有较大影响的民营文化龙头企业,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演艺第一股”宋城集团、“电视剧第一股”华策影视、“电影第一股”华谊兄弟都出自浙江。民营文化龙头企业正越来越成为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领跑者。其中,影视和动漫产业稳居全国前列,中南卡通被文化部认定为全国重点动漫企业,动漫出口量居全国第一。
(二)文化产业集群形成,块状分布特色明显。
浙江民营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块状分布的集群模式。文化核心企业与关联企业、文化主导产品与关联产品集聚,形成了具有区域规模的文化产业集群块状分布格局。杭州、宁波为创意产业集聚区块,温州、台州为印刷产业集聚区块,金华、丽水为文体产品和工艺品集聚区块。全省形成了滨江国家动漫产业基地、西溪创意产业园、东阳横店影视产业试验区等80 多个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涵盖动漫游戏、影视制作、文化创意设计、文化艺术品、文化旅游和会展等多个产业门类,涌现出众多重点民营文化企业。
(三)民企投资意愿增强,主动入市寻找商机。
面对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和产业利好形势,民营企业家对文化产业的认同度和关注度正在不断增强,纷纷抢占先机,积极寻找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项目。特别是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和《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使民营企业进一步增强了信心,民营企业进军文化产业的热情日益高涨。2010 年,由省文化厅牵头,浙江8 家民营企业发起成立的浙商文化促进会,目前已经发展会员企业200 多家,对文化产业的累计投资已达180 亿元。
(四)国有民营优势互补,携手共进互利双赢。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民营文化企业已经大量涉足国有文化经营领域。或参与国办文化单位改制,甚至涉足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垄断”地带,开展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双赢。民营企业浙江广厦集团与浙江广电集团合作成立浙江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宁波雅戈尔集团与国有文化单位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签订协议,以45% 的股份进入东南商报的经营公司;横店集团正在实施借力国办文化单位资源,全方位占领产业链条计划。
(五)注重产业创新发展,品牌建设得到强化。
在演艺娱乐业、影视动漫游戏业、网络文化经营业、艺术品和工艺美术经营业、艺术创意和设计业、文化旅游和会展业等竞争性领域,民营资本已经成为主角。民营企业逐步改变过去贴牌和来料加工为主的生产模式,开始注重引进专业人才,增强自身的设计和创新能力,同时引入高新技术,创建自己的品牌,推进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如宁海市政府举办“潘天寿设计艺术奖”全国文具设计大赛,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文具品牌建设。云和玩具龙头企业和信集团一方面积极打造“木玩世家”品牌,建立销售网络,另一方面借助高新科技进军动漫业。宋城集团创立的“宋城千古情”被誉为中国旅游演艺第一品牌。对品牌的关注和强化,表明浙江民营文化产业已经进入到一个较高的发展层次。
二、浙江民营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创新发展,浙江民营文化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许多方面处于全国前列。但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关键性难题。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运行体制不健全,民营文化产业总量依然弱小。
1. 产业发展体制不够健全完善。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态势总体良好,但在持续发展过程中,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内在动力依然不足。管理体制上,职责不清,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用计划经济的手段,管理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中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上,单一狭小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政策法规上,缺乏健全和完善的配套办法,不能很好地规范引导文化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使民营文化产业发展遭遇多种阻力,难以突破。
2. 产业发展结构不够均衡合理。目前,全省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现象明显,存在两大缺陷,一是头重脚轻,二是一城独大。民营文化企业普遍规模较小。
文化产业核心层基本以国有文化企业为主,外围层比重明显不足,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还比较落后。浙江民营文化龙头企业名声在外,出现了中南集团、宋城集团、横店集团等巨头,但中小民营文化企业并不发达,大树底下嫩草难生。地区发展则呈现出“一城独大”
格局。如杭州的文化产业远远领先于其它城市。2010年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实现GDP698 亿元,占全市服务业GDP 总值比重达24%,成为中国内地占比最大的城市。但杭州之外,全省文化产业乏善可陈,特别是诸多发达的经济重城如宁波、温州等,其文化产业占比仅为全省平均水平,潜力远没有得到挖掘。
3. 产业发展尚未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按照通常标准,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5% 以上,才能称之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北京、上海、云南、广东、湖南等文化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其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超过5%。2011 年浙江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为4%,相比之下,差距比较明显。
(二)文化产业管理机制不够灵活,民营文化产业政策扶持力度较弱。
1. 产业政策效应尚未充分发挥。全省各地都出台了扶持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文件。在市场准入、资金供给、人才引进、财政补助、行业协会功能等方面予以保障和优惠。但诸多政策举措尚不够明晰和有力。特别是相关政策的细化、深化与整合,乃至最终发挥效应还要有一个过程。
2. 对民营文化企业服务上存在短腿。国务院新36 条规定,“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但民营文化企业的创办,在项目立项审批、许可证申领等前置程序上较为复杂,部分地区和领域还存在着“玻璃门”、“弹簧门”现象。
3. 国有民营文化企业享有政策待遇不均。全省国有和民营文化企业在占有文化资源和享受国家政策等方面还存在不对等的地方。在政府资助、职称评定、评优评先、信息交流、项目投标、税收政策等方面还有不少差距。民营文化企业未能完全享有国民待遇。
(三)民营企业发展要素资源趋紧,投融资机制活力缺乏。
1. 企业发展要素资源趋紧。受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影响,民营文化企业要素资源日趋紧张。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对发展形成制约。资金紧张仍然是困扰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瓶颈。金融机构偏向于向大型企业提供贷款,对中小民营文化企业出于信誉度、偿还能力等多方面考量,大多采取谨慎态度,或更倾向于以传统的有形资产作为担保物。但由于文化企业特有的密集知识产权特征,缺乏有效的价值评估体系,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存在许多困难。
2. 企业投资机制缺乏活力。当前,文化产业出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势头。但文化产业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特点,也制约了民营企业家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的步伐。虽然浙江民间资本雄厚,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意愿强烈,但风险系数高以及缺乏融资平台和融资渠道,影响到企业投资民营文化产业的积极性。
(四)产业园区建设先天不足,区块企业利益链较短聚合度不强。
1. 产业园区内涵缺乏建设层次不高。全省现有文化产业园区80 多个,但在省文化产业发展“122”
工程首批重点文化产业园名单中,只有27 家产业园榜上有名。文化园区建设或一哄而上,或先建园再招商。建设过程中“硬件思维”明显,缺少对文创产业类别的潜质研究和园区文化内涵的规划提升。
2. 园区管理主体及企业专业性较差。相当数量的产业园区,管理水平较低。不少园区的管理主体,仅为企业提供一般性的物业配套服务或收取租金盈利,缺少信息平台、公共技术平台、投融资平台等服务体系的构建。园区内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较短。大多数民营文化企业,集聚在生产复制环节,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产品档次、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较低。
3. 园区内企业的产业聚合度不强。文化产业园区创建,较多以政府号令和政策诱因为先导。导致园区发展战略和功能定位的精准度、前瞻性不足,处在修修补补、不断完善阶段。这种模式影响到民企发展的内生性和内动力。且园区内企业涉及的门类较广,企业间聚合度不够,产业关联度不强,互补互利性差。部分园区还入驻了与文化产业无关的企业,制约了产业的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五)民营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缺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1. 体制外的民企对人才吸引力不强。文化产业是一个综合型行业,需要大量艺术、技术、策划和经营人才。尤其在文化与科技紧密结合的创作环节,原创能力和核心创意能力决定文化企业的生命,人才的作用成为第一要素。因为体制外的民营文化企业客观存在的诸多制约和局限,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没有外企、国企大,存在中高端人才招聘难和留人难问题,人才结构性需求矛盾突出。
2. 高端文化创意和经营人才总量不足。民营文化企业中制作加工类人员较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以及中高端创意、营销、策划、经纪等专业人才,特别是懂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高端文化人才十分缺乏,同时也缺少灵感迸发、创意迭出的创新型作者,与民营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严重脱节。
3. 人才缺乏制约产业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升。民营文化企业虽努力跟进高科技发展,推进文化创新,但因其发展历史较短,人才培养和引进困难,储备短缺,因此,企业大多数处于产业较低层次和水平。
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创新意识和能力较为薄弱。
(六)文化产业侵权现象时有发生,知识产权保护亟待加强。
1. 知识产权保护存在法律空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但也使知识产权保护面临许多新的问题。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不完善,保护监管机制不健全。如动漫产业、广告、建筑、时尚设计等行业由于作品同质性强,相关法律、法规在商标权、专利权、版权保护的内容与范围以及如何界定侵权等方面还留有空白。
2. 侵权现象时有发生。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知识产权侵权事件频频发生,严重挫伤社会原创动力。当前,大量民族品牌被国外抢注,自主版权文化精品太少,对衍生的外围知识产权开发不够,盗版侵权行为屡禁不止。计算机软件设计类、动漫游戏类、广播影视类等文化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最为迫切。许多企业知识产权意识还不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乏力。只重视有形资产保护,却忽视无形资产保护。绝大多数企业内部没有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规划、管理制度,未设专门的知识产权工作者。严重影响到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推进浙江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推进浙江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必须进一步发挥民营经济大省的地位优势,为民营经济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提供良好发展环境,以发挥民营经济的更大作用,更好地促进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建设。
(一)明确政府职能,深化体制改革。
1. 提高现有政策作用,切实加强服务和指导。
继续深化和细化现有政策,鼓励民营资本以直接投资、间接投资、项目融资和兼并收购、租赁、承包等方式进入竞争性文化行业,形成各类投资主体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要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台具体的操作办法,开展政策落实的绩效考核。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形成互相配套、切实可行的政策体系。要强化政府职能转变,加强行政服务和指导,推出菜单式行政指导项目,结合“双服务”、“进村入企”
等活动,送政策和服务进企业,帮助民营文化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2.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破除民营文化产业发展障碍。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和《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文件精神,支持民营资本进入法律法规鼓励和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为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创造条件,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保护民营资本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从政策上保证民营、国有文化企业同等待遇。
3. 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要改变部分文化产业垄断经营、市场准入限制过严的状况。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放宽非公有文化产业在注册资金、业务主管机构和设施标准方面的限制。形成公开透明、规范统一的行业准入制度。要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允许实力较强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经营。
要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著名品牌、多元投资主体的大型民营文化产业机构,提高浙江文化产业的国内、国际竞争力4. 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加大鼓励扶持力度。目前,国家已设有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09 年为10 亿元,2010 年为20 亿元)、国家文化产业基金(200亿元)、动漫产业扶持资金(由文化部掌握)。全国不少省份也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浙江要尽快设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根据现有经济实力及文化产业规模,专项资金总额以2 至3 亿为宜。资金用于支持符合国家和省里规定的文化产业基地、园区以及民资比较活跃的重点文化产业门类。具体可由相关部门制订年度项目申报指南、资金管理办法和项目申报、考察、论证、评审、程序规定,以及项目验收、效益评估机制等予以实施操作。
5. 强化财税金融支持,有效缓解资金瓶颈制约。一要完善财政资金保障体系。在提高专项资金扶持额度的同时,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贷款贴息、贷款担保、项目补贴、政府重点采购和后期奖励等举措。加大对原创研发、原创作品产业化、产品推广和市场营销、品牌塑造等环节的资助力度。
二要加快搭建文化产业服务平台。引导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汇聚文化企业和金融资源,开展政策咨询、信息、项目推介和融资、投资引导、并购策划、产权交易等活动,推动各类文化企业资产重组、跨国融资并购,为各类文化产权主体提供定价、资本进出通道,实现文化与资本的有效对接。三要拓宽融资渠道。健全科学的文化产业无形资产评价机制,深入挖掘著作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价值,充分发挥股权出资出质、债权出资、知识产权出资等功能。
鼓励银行开辟文化产业专项贷款绿色通道,建立快速审批机制,提供优惠利率,设立专项授信额度,专门用于支持文化企业融资。
(二)注重规划引领,建立特色园区。
1. 注重规划引领,发挥产业园区集聚功能。实施文化产业集群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战略。整合现有园区资源,完善投融资、产权交易、产品展示和信息交流等服务体系。打造一批具备研发、投资、孵化、制作、培训、交易等功能的高端文化产业集聚区,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和企业创新能力,促进园区规模化、主题化、地标化建设,逐步形成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文化产业集群。
2. 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特色园区。一要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将现代科技引入文化创作、生产、经营和服务等环节,改造传统生产经营和传播方式,推进核心层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推进广播影视、出版、演艺等领域的数字化应用,增强文化产品的影响力。二要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加大对动漫游戏、网络电视、数字出版、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扶持力度,促进文化产业与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继续推进三网融合,整合发展新兴媒体,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要以文化创新为动力,把民族文化与高新技术结合起来,提高民族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要促进产业集聚。扶持建立一批示范性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合理布局,明晰定位,错位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加强上下游企业的互补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放大集聚效应。建立完善示范产业园区和基地的评估与奖励机制,促进园区健康发展。鼓励地方根据本地文化资源和优势禀赋发展特有文化产业。
(三)壮大民营文化龙头企业,树立文化产业发展标杆。
1. 扶持重点民营文化企业,发挥产业龙头带动作用。浙江省实施的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122”工程、“重点园区拓展计划”、“ 文化企业上市助推计划”等,要向民营文化龙头企业倾斜。对拥有自主品牌和专利技术,符合高新技术发展潮流的民营文化企业,要促进其拓展空间,扶持其做优做强。打造诸如华数数字电视有限公司、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顺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南卡通影视有限公司等标杆性民营文化企业。
2. 推动民企加强科学管理,促进企业提能增效持久发展。具有企业管理和产业发展推进职能的工商、文化、科技、商务、文创等部门要指导帮助民营文化企业加强科学管理。一方面要发挥家族式管理模式灵活高效的优势,推动民营文化企业不断总结、改进、提高企业运作成效。另一方面要促进民营文化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具备转换条件的情况下,借鉴先进管理经验,舍弃旧的管理模式,建立科学高效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促进企业持久健康发展。
(四)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引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 实施文化人才发展战略,破解产业人才匮乏难题。要加强人才发展规划建设,把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纳入全省人才发展规划中。根据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形势和要求,对文化产业人才需求的数量、层次、结构等逐项进行研究,构建专门的产业人才数据库,定期编制产业人才开发目录。建立包括人才认证、人力资源咨询和外包、人才推荐、人才培训等在内的文化人才专业服务体系。
2.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拓宽人才选拔途径。健全人才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文化人才评价制度。推行人才、技术、成果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通过一次性奖励、税收利润提成、成果入股等多种形式,以产权激励机制吸引留住高端人才。开展针对性、多渠道、多层次人才培训和培养。充分利用高校优势,有计划地培养文化产业领域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鼓励各科研院所和社会培训机构发展多层次、多类型的文化产业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与院校投资合作,设立研发中心。
3. 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规律研究,增强文化人才创新能力。文化产业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律等领域,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产业发展的人才必然要求是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良好的艺术鉴赏能力、广阔的国际视野,掌握文化产业经营和运作规律,了解国内外文化艺术发展趋势,同时拥有现代管理、现代经济和法律知识。要培育文化企业和文化人才在市场经济中的经营能力。给文化企业领军人才创造到国内外学习培训的机会,不断开阔眼界,增强综合素质。要强化“大学生创业实训工程”,形成“人才创造技术,技术支撑集群,集群吸引人才”的良性循环。
(五)完善文化产业法律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1. 加快文化立法工作,构建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法律环境。当前浙江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正在全面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很好。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立法工作比较滞后,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浙江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立法进程,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法制环境,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办事,更好地保护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关键词:文县;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133-03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民族中广大人民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所创造的享用并传承下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集体性、民族性、阶级性、普通性、历史性、地方性、传承性和扩布性等特征。甘肃省文县居住着一个有5800多人的古老民族――氐族后裔的白马人。其语言独特,肤色特别,居住形式与汉民不同,大部分专家学者称之为全国仅有的“中国白马人”。至今保留着独特的白马文化。
一、白马藏族文化源远流长
陇南是氐羌族发祥地和氐族活动的中心地带,史载:先秦时期,氐人就在此聚居,魏晋十六国时,杨氏以西和仇池山为中心建立了仇池古国,其后族人又相继建立了武都、武兴、阴平政权。由于中原统治者的压迫,氐羌人从陇南北部南移,之后定居在陇南南部和四川北部的深山中。目前白马藏族被称为氐族的后裔,氐羌文化也在陇南地域与汉民族文化融合,形成独特的白马文化。今文县天池乡洋汤寨村每个寨子后面的山都是神山。逢年过节时,各部落人们戴上自己标志性的面具,表演着独特歌舞,当地人称“十二相舞”。白马藏人能歌善舞,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四月十八日和十月十五日是重要的节日。在节日期间,他们跳传统舞蹈――跳“曹盖”。他们以铜号、鼓钹为伴乐,头戴木雕面具载歌载舞。通过舞蹈,旨在祈求平安、驱鬼避邪、祭祀神灵。他们拟兽舞蹈的特征说明:它是远古“百兽率舞”的遗存,同时代表白马藏族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
二、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1.白马藏族地区经济十分落后。白马藏人在饮食和生活方面都十分落后,他们几千年以来均以农业为主。《华阳国志》载:“土地险阻,有麻田,氐多羌戎之民。出名马、牛、羊、漆、蜜。有瞿堆百顷险势,氐常依之为叛。”鱼豢《魏略》载:氐人“俗能织布,善田种,畜养豕牛马驴骡”。《南史・夷貊传下》谓氐人“地植九……种桑麻,出绢布漆蜡椒等,山出铜铁”。敌人把蜜、椒等作为主食。可以看出其作为农业牲畜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落后。而今文县的白马藏人,还从事农业生产,种植小麦、洋芋、玉米、豌豆、荞子、燕麦等作物,又以火麻为重要的经济作物。白马人仍织麻布,“男女均喜著白色麻布衣裙”“小腿均围以麻布或毪子”。古老而朴素的白马藏人,至今仍然还保留着原始而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优秀而古老的文化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致使经济依然非常落后。
2.白马藏族文化仍“藏在深闺人未识”。据《魏略・西戎传》载:氐人“或号青氐,或号白氐。此盖虫之类而处中国,人即其服色而名之也”,“尚青绛,俗能织布”,“其妇人嫁时著衽露,其缘饰之制有似羌,衽露有似中国袍,皆编发”。而今生活在文县铁楼乡境内的藏族同胞,俗称“白马藏族”、“白马人”,据历史学家考证系古氐族后裔。《汉书・地理志》称:“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在这二郡中,特别是武都郡,自古即为氐族分布地区,今天白马藏人仍然保留着这种特色。然而,丰富而悠久的白马藏族文化尚不被人们所重视,仍然是“藏在深闺人未识”,这对白马人的经济与文化发展是一大损失。
3.5・12大地震灾后重建大发展。文县白马人原始而古朴的社会生活与优秀的民俗文化,在2008年5・12大地震灾后得到建设与发展。新建了很多“非遗”保护工程“白马面具舞池哥昼传习所”。文县共兴建6个“池哥昼”传习所。铁楼藏族乡白马山寨投资了230万元,建了一座面积700平方米大的中心传习所;其中草河坝、石门沟、寨科桥3个白马山寨,分别建起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的传习所。天池乡洋汤寨村,新建了一座占地面积近1公顷的白马面具舞“非遗”博物馆,总投资超过1000万元,主要功能有展厅、陈列厅、报告厅和演艺厅等。古朴典雅的建筑,多功能的设施,无不令中外游客赞赏。因此,灾后对文县白马藏族地区的大力建设是对白马文化的保护和有力的宣传,对白马民俗文化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4.丰富而悠久的白马民俗文化尚待开发。白马藏族民俗文化古老而优秀,白马藏人能歌善舞,最负盛名的是傩舞即白马面具舞――池哥昼,白马藏人能歌善舞,服饰独特,不论男女,头戴一顶盘形、圆顶、荷叶边由羊毛压模后制成的白色毡帽,在帽顶侧面插上一只或几只白色雄鸡的尾羽作饰物。其声调、舞姿均有突出的民族特色。其表演艺术独特,技巧多样,堪称是中华民族的一朵璀璨的奇葩。中国的白马人目前人口不足2万,主要集中分布在四川省的平武县、九寨沟县和甘肃的文县一带。白马人既不是藏族,也和藏族的生活、风俗大不相同。白马民俗文化优秀而独特,应大力开发,以便能够更好地为文县白马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三、对文县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对白马藏族文化的科研工作。通过对白马藏族文化的学术研究,将其成果在第一时间里公之于众,会成为白马文化保护工作的信息资源和参考资料。通过白马文化论坛、文化节的形式,及时交流、总结和完善相关研究成果。处理好文化保护和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把文县白马文化的活态保护与地方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结合起来,做到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又不损害白马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将对白马藏族文化的最新科研成果公之于众,让更多的人更好地认识并了解白马民俗文化,以便更好地开发和保护白马文化。
2.加大对文县白马藏族民俗文化的保护。白马藏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过程中,形成了以白马面具舞“池哥昼”为主体的文化体系。其族群文化集中体现在语言、信仰、服饰、婚俗、故事、神话传说、舞蹈、手工技艺、习俗、游艺等方面。这些别具一格文化的族群,长期受到历史学、民族学和艺术学界的普遍关注。文县在2008年完成了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近年来,文县向国家争取“池哥昼”保护工程项目9个,总投资达2500多万元,并对其进行整体性保护。构建立体式、全方位的保护架构,使白马文化得到切实保护。这不仅需要各届政府的关注,也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
3.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白马文化自身发展需要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社会各界关注“池哥昼”文化艺术所蕴藏的经济利益,需要关注其民俗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增加对“池哥昼”的挖掘和保护。随着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尊重当地人的文化选择,处理好民族文化变迁和外界干预的关系,在民族文化变迁过程中,更多地关注白马人的参与和选择,同时,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民族文化的变迁与地方经济社会变迁与发展
4.加大对白马藏族“非遗”的申报力度。文县争取国家投资800万元,在县城韩家坝新城区兴建了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的以白马面具舞池哥昼为主的“非遗”保护中心。此外,文县兴建了“非遗”资料档案数据库,精心收集全县入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了全县完整的“非遗”名录体系,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非遗”保护。2007年,白马藏族“池哥昼”被国家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县“白马面具舞池哥昼传习所”、“非遗”民俗博物馆、“非遗”保护中心、“非遗”数据库等,为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文县白马民俗文化表演团参加了第四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甘肃天水市伏羲文化旅游艺术节、甘肃漳县国际攀岩、永靖县全国傩文化艺术节和四川省平武县举办的首届中国白马艺术节活动。文县专门成立了“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会”,出版《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文县白马人》和《文县白马藏族考》等书籍,拍摄影片《千年之舞――文县白马人》。截至目前,文县已经完成了民间故事、舞蹈、服饰、歌曲、烤街火长节等5个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书》。这对于文县白马藏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古老而优秀的白马藏族文化仍“藏在深闺人未识”,这对于白马藏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大损失。通过分析,指明了一条发展文县白马藏族民俗文化产业的道路,既开发又保护,不仅白马藏族得以发展,而且能够对该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陶立幡.民俗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2]文县白马人生活习俗[N].甘肃农民报,2010,(3).
[3]甘肃文县白马藏族文化保护5年回眸[N].中国民族报,2013,(4).
【关键词】B2C电子商务 文化产业
一、四川B2C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现代社会中,人们通过网络从事着各种社会活动,其中包括依托网络为平台的商务类应用。根据CNNIC的《中国B2C垂直商品网络购物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B2C网购用户数量达到9936万人,占整体网购用户的61.9%。亚马逊卓越,京东商城,唯品会等都是其代表性网上商店。B2C提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保障,同时还保有价格优势,其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四川本土的B2C电子商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百货商场型:以淘四川,米米乐为代表,涵盖家电,服装,食品,图书等日常生活产品。
(二)垂直商店型:包括了旅游类的途风网;农副产品和食品类的成农网B2C和通吃网;电影票服务类的OK 蓉;家居类的倍安心商城和富森美家居网上商城;图书杂志类的杂志铺;外贸服饰类的米兰网;保健品类的康途网。
(三)团购型:商家给出低于零售价格的团购折扣和单独购买得不到的优质服务,如成都团购网,成都美团网等。
(四)地方特色购物型:如富乐网购涵盖了绵阳所辖地区的特色产业;为宜宾本地人购物提供便利的宜宾聚商城。
由此可见,四川本土的B2C模式的电子商务已具备一定的发展模式。
二、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四川拥有着丰富文化资源,如新石器时代文化,三国文化,道教文化,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红色文化,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蜀绣,年画,川剧,竹纸制作,漆艺等。这些都是资源上的绝对优势,有着不可替代性。
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存储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作为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依托的是四川独有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资源。近几年里,文化素养,文化个性,文化意识,审美意识等都或多或少地融入到了当地政府的决策,企业的发展,产品的研发和销售模式中。目前,四川省已形成了五大特色文化产业现象:
(一)企业化运作艺术产业,如成都原创音乐剧《金沙》;
(二)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企业,如送仙桥古玩艺术城、四川精彩无限音像娱乐有限公司等;
(三)文化旅游产业,如三星堆古遗址区、武侯祠及“锦里”古街、杜甫草堂等;
四)地域民族特色与节庆文化产业,如阿坝州“藏羌文化走廊”及“九寨天堂”等;
(五)动漫游戏产业,如四川“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及新创办的“动漫游戏体验第一城”、“动漫游戏工作者论坛”等。
由此可见,四川的文化产业发展有着独有的地方特色,相信四川文化产业在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都将起到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三、B2C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四川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化在四川已经有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方向和基础。而在B2C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四川文化产业又怎样呢?调查了四川本土大大小小的B2C购物网站得出以下结果:
(一)淘四川购物网的涉及面较广,涵盖四川各地区的食品,古玩,特产,旅游,文化传承等。这一网站对四川特色文化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使购物者能够很容易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特色产品。
(二)成农网的B2C商城有一个频道以销售四川特色的农副产品为主。
由此可见,淘四川对于四川文化的涵盖面较广,包括了峨眉茶道,四川民族服饰,书法绘画,四川传统手工艺品等。通过网上购物对四川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对外交流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大部分的四川本土B2C购物平台并不涉及到四川的特色文化产品,加之网站建设的不完善,使得四川特色文化很难在B2C电子商务环境下有很好的传播和发展。
四、B2C电子商务环境下四川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文化产业化的目的是在保护文化的前提下,文化资源经过生产转化、管理经营和入市融资,尽快融入文化生产、文化产品消费和公共文化活动之中,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达到文化和商业的融合,以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以经济传承和弘扬文化。四川在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如何将这些文化成果和文化创意转化为实际应用,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这需要政府的资金投入,产品的文化价值体现,以及推广文化产品的平台。
各种文化活动的举办,书籍报纸以及电视新闻广告都不如网络这个无限的平台。B2C电子商务模式是这一平台中极其重要的信息传播手段。但就四川而言,对于B2C电子商务的建设还处在相对保守的发展阶段,已建成的大部分B2C电子商务网站对于四川文化元素的利用率相当的低。这不仅不利于四川特色文化产品的推广,也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资源。如果能够整合和推广这些纷繁复杂的文化资源和由其衍生出来的文化产品,打造有四川特色的B2C电子商务平台,必定能促进四川文化产业的发展,并对四川省文化传播以及经济的发展都将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启宇,刘红红.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学术研究, 2007(6).
[2]龙文,杨峰,王东伟.以电子商务助推广州文化产业发展.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