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供应链管理模式论文范文

供应链管理模式论文范文

供应链管理模式论文

供应链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1篇

供应链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

1.图书馆供应链系统。图书馆拥有着自己的产品,这些产品或是从出版社订购来的实物性图书,或是电子图书,从图书馆管理流程来看,它可以被看成是分销型企业。但是它们也存在不同之处,“逆向”回来的资源都是可再利用资源,也就是说,读者借阅之后的图书其价值不会减弱,仍然具有不变的使用价值,那么图书馆供应链系统的一个必要环节就是“逆向物流”;从实物的角度来看,图书馆的产品环节比其他产品环节要简单得多,它们似乎只有读者和出版商两个环节;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图书馆的外部环境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却不是非常清楚,较为模糊,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社会、政府、文化、读者水平等,因此,图书馆的立足点就是将读者的需求凸显出来。在图书馆的供应链中,所谓供应商就是指出版商,传统的出版商在发行图书之前,首先对读者的需求进行预测,这样虽然有明确的目标,但是这样的话有些图书还是达不到预期的销售量,那么就会给出版商和作者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我们建议将图书馆管理改为“拉动式”管理。及时获取读者的需求信息,统计需求量,再分别采购图书,提供给读者最满意的图书,使得图书馆资源不再闲置或者缺乏,从而使图书馆成为读者所需求图书的主要来源地。

2.构建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图书馆管理模式。首先,图书馆建立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也就是建立一体化的组织结构,而“读者的需求”就是这个核心企业的立足点。图书馆管理员根据读者的实际需求来编制图书采购计划,新书的采购工作主要由采购员来负责。采购员将新书采购之后,进行图书入库,然后由采编室负责编目以及标签粘贴,图书目录生成。将新采购的图书上架,为读者的需求提供帮助。新购图书采编完成之后,将电子图书和数据库交给电子阅览室,供读者使用。这样使图书馆中的各个部门能够形成一个系统的内部组织。其次,在供应链中,读者处在下游。注册读者借书时,管理员将相关信息录入到系统中,从而使系统中所登记的图书数量信息得以更新。这样的采购才能真正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才能促进图书馆发展。再次,在供应链管理中,出版商处在上游。根据图书馆的实际需求,出版商要能够及时地为图书馆提供所需的图书的种类和数量,并且出版商还可以将图书馆没有主动提出需要的新的图书及时地推荐给图书馆。在供应链中,图书馆的供应链上游就是选择满意的出版商,确保图书的供应能够满足需求。因此,在供应链管理中,上游是为了图书馆而服务的,而图书馆是为了下游而服务的,供应链管理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是一个从生产图书到使用图书的服务过程。

现阶段供应链管理的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主动出击市场的动力和积极性较为缺乏。由于图书馆还没有充分利用起其外部资源,一直以来,图书馆都是以利用其内部资源为主,从而导致图书馆与其他合作伙伴还没有形成战略伙伴等具有战略联盟的关系,在事业机制下,图书馆站在了整个供应链管理中的高位置,认为出版社和读者都是要以自己为核心,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是以服务为宗旨进行管理,因此,需要建立或规范跨地区、跨国界的供应链系统。

2.很多图书馆仍然按照计划经济模式进行管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图书馆虽然已经与出版社或者其他图书馆有合作关系,但是其管理模式并没有发生较大的改变,仍然以计划经济模式进行,在彼此合作过程中没有进行科学的协商决策和合作对策,从而致使市场竞争的科学意识较为缺乏。另外,图书馆并没有将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利益机制充分发挥出来作为促进它们之间合作的一个媒介,进而使它们之间的合作也受到了影响。

3.图书馆与供应链节点合作关系中缺乏长期行为。就目前高校图书馆实际情况来看,图书馆与供应链节点合作关系中普遍存在的就是短期行为,短期行为是它们工作所采用的主要方式,而严重缺乏长期行为的实施。图书馆与它们之间的协商过程不够客观,相反一般都是由主观因素来决定,也就是说很强的非经济因素和个人偏好行为决定了图书馆与它们的协商过程。

4.很多供应链节点之间的信息传递工具较落后。就目前情况来看,基于网络的互访问供应链模式是未来物流资源发展的方向,当前大多数的物流企业都有效地利用了网络这一有力武器,基本上每一个供应链节点都有自己的门户网站与基于网络的信息管理系统,而且这些信息管理工具伴随着物流管理技术的提升而完善,比如目前有些供应节点已经拥有了完善的数据管理、挖掘分析系统,利用这些数据为自己的商业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加强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图书馆管理的具体措施

供应链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2篇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标志的信息和通讯技术革命,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广泛而巨大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构筑于这一技术平台之上的网络经济应运而生。从网络技术下整个经济形态的角度理解,网络经济是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知识和信息为核心,以电子互联网为载体,以电子商务为重要表现形式,以中介服务为保障,实现信息、资金、物资流动,促进整个经济持续增长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1]。网络经济的发展,引发了现代企业在战略思想、管理理念、运营方式、组织结构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变革。而供应链作为企业对信息流、资金流、物流进行有效配置的载体,更是与网络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供应链管理模式势必顺应网络环境进行自身的变革。

一、供应链管理现行模式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需要打破传统的管理定势,把企业内部以及节点企业之间的各种业务看作一个整体功能过程,形成供应链。供应链是企业从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制造、分销直至最终送到顾客手中的过程。供应链的概念是从扩大生产的概念发展而来,它将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了前伸和后延。供应链通过计划、获得、存储、分销、服务等活动而在顾客和供应商之间形成的一种衔接,从而使企业能满足内外部顾客的需求。供应链对上游的供应者(供应活动)、中间的生产者(制造活动)和运输商(储存运输活动),以及下游的消费者(分销活动)同样重视。从这个意义上说,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控制和协调,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连成一个链状结构,将企业内部的供应链与企业外部供应链有机地集成起来进行管理,最终实现全局动态最优目标,以适应在新环境下市场对生产和管理提出的高质量、低成本的要求。它是一个利益集合体,强调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关系,核心企业则从事自己最擅长的业务。

供应链管理就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过程[2]。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四个主要领域:供应、生产计划、物流、需求。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尤其以Internet/Intranet为依托,围绕供应、生产作业、物流(主要指制造过程)、满足需求来实施的。由此可见,供应链管理关心的并不仅仅是物料实体在供应链中的流动,除了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的运输问题和实物分销以外,供应链管理还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战略性供应商和用户合作伙伴关系管理;(2)供应链产品需求预测和计划;(3)供应链的设计(全球节点企业、资源、设备等的评价、选择和定位);(4)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物料供应与需求管理;(5)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管理、生产集成化计划、跟踪和控制;(6)基于供应链的用户服务和物流(运输、库存、包装等)管理;(7)企业间资金流管理(汇率、成本等问题);(8)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交互信息管理等。供应链管理注重总的物流成本(从原材料到最终产成品的费用)与用户服务水平之间的关系,把供应链各个职能部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供应链整体的力量,达到供应链企业群体获益的目的。

二、网络经济下传统供应链管理模式亟待创新

1.网络经济效应

网络经济对传统产业产生了显著影响。

(1)网络经济的技术发展刺激和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整合。网络作为信息流动的全新载体,极大地改变了信息流动的速度和信息传递的范围。它通过转变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利用的传统方式,改变了传统产业生产组织过程,进而导致产业结构的优化。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对传统产业进行比较好的整合,克服分散、分割和重复建设的现象,较快地实现产业升级。

(2)网络经济促成了规模日益扩大的虚拟市场。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下,除了少数全球化经营的大型跨国公司和跨国集团外,多数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区域是相对有限的。而在网络经济中,业务的全球化已不再是属于巨型企业的专利。中小企业借助于互联网这一强大的信息传递平台,可以构造一个更大的虚拟市场,其客户可以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3)网络经济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市场营销模式。作为一种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交流方式,互联网已成为一种跨国界、跨地区的贸易平台。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营销模式发展的趋势是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旨在通过网络、电子手段建立一种新的经济秩序,它使得贸易的运行、管理及效率发生了质的飞跃。

(4)网络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管理科学化、理性化程度。管理过程的实质是通过信息流实现对物流、资金流的控制过程。网络经济的发展引起企业管理过程中信息流的流速、流量、渠道的改变,导致资源输入、产品生产、市场营销过程的改变。这种物流过程的改变,将引发围绕如何提高管理的科学化和理性化程度的企业管理创新。

(5)网络经济使信息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网络经济是建立在网络平台上的经济活动,其发展完全取决于网络基础设施或网络平台的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将刺激和推动关联性信息产业的技术发展和产业化进程。在现阶段以及今后较长时期内,与网络经济基础设施有关的信息产业,尤其是硬件和软件设计生产部门,将是经济高速发展的部门。

2.网络经济下供应链管理模式亟待创新的理论依据

根据俄罗斯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Kondratieff)的经济长波理论,每45-60年的经济发展可以被划为一个经济长波周期,在每个周期内都存在一个起主导作用的基础创新。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的网络经济,正处于由信息技术主导的第五个长波周期。纵观历史上每一个长波周期的上升与下降阶段,不难发现,长波周期的下降总是与经济模式中所面临的潜在问题相关联,而也正是由于问题的存在才刺激了下一轮基础创新的产生与发展,促成了下一个经济长波周期的来临。关于即将到来的第六个长波周期及其基础创新内容,很多经济学家从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出发,做出了各种推测,包括生物技术、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等。其中,德国经济学家的观点独辟蹊径,即把社会心理健康视为第六个长波周期的基础创新内容。所谓社会心理健康,也可以理解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人的状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状态。它关系到动机、创造性、信任、谅解、人类知识以及合作[7]。这一理论对分析网络经济下供应链面临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在网络经济下,由于集成化的供应链建立在伙伴合作的基础之上,因此供应链面临的大多数问题在本质上都与社会心理健康相关联,社会心理健康正成为供应链发展的主要障碍。针对供应链伙伴间的合作信任、供应链成员企业的人力资源及社会责任管理等社会心理健康问题对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加以分析,这些因素使得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成了必然的选择。

(1)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信任问题。网络经济下的虚拟供应链在其酝酿、组建、运行及解体等不同阶段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在市场、法律环境还不完善的情况下,虚拟供应链的联盟成员间容易出现互不信任和不规范的行为,这便阻碍了成员间的信息共享与合作关系,导致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中途失败。供应链成员间信任问题的产生是由于虚拟企业化既没有改变各供应链成员企业在市场中的独立法人属性,也没有消除其潜在的利益冲突。在追求个体利益的驱使下,企业可能会做出有悖于整体最优的个体最优选择。亦即行业中竞争对手利益的冲突和严厉约束的缺失会使信息共享遇到严重障碍,甚至导致虚假信息的产生。同样,企业对泄露商业机密的担心,如核心优势、生产技术和财务状况等,也增加了相互间达成信任的难度。

(2)供应链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而员工作为知识的载体和创新的源泉,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战略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网络化的供应链要求不断更新知识技能,这需要企业对员工进行持续的培训,培养具有开发能力和掌握关键技术的员工;另一方面,网络经济也意味着融通和流动性的增强,供应链竞争对手间的人才争夺愈演愈烈,此时人才的流失很有可能会导致核心技术和竞争力的流失,这样看来,企业又不能过度地强化人才的知识载体功能。

(3)供应链的社会责任管理问题。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社会合乎道德的行为,它要求企业在赚取经济利润的同时,必须主动承担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网络经济这种全球化的经济运作模式,使供应链也得以延伸到全球范围。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采购及业务外包。特别是作为供应链核心的跨国企业,经常在资源和劳动力更廉价的第三世界国家进行采购和生产。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这些跨国企业往往只注重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其社会责任的管理,从而使第三世界国家的环境和劳工状况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局面。这种趋势激起了各国消费者和非政府组织对全球供应链中社会责任问题的思考。

三、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构建

1.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的关键环节

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最终目标是企业如何整合利用其各级供应商的业务流程、技术和能力以加强其竞争优势。网络经济中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来自手整合的价值链。价值链是“原料开采—各级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最终用户”的链式价值附加传递过程,并且它连接原料和产品的再利用过程而实现完整的循环。供应链管理模式是试图连接这一价值链中的所有组织,协同作业(指计划—产品开发设计—采购—制造加工—合成装配—运输—仓储—分销—客户支持等一系列价值活动的协作)形成一个“虚拟企业”(Visual Business)的网络业务模式。在供应链模式中,产品生产是由客户拉动的,而不是未形成供应链之前制造厂商的推式业务模式。供应链管理模式在网络经济下的实质是网络竞争环境中企业与重要供应商的协作关系[3]。

如何选择创新的切入点,是在进行供应链模式创新之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经济环境和经营策略在某些方面发生了改变,而供应链在这些方面还停滞在原有的状态或不能与变化的环境相匹配,那么这就应该成为创新的可行领域,之后再从中选择具有较高增值效应和较低执行难度的领域作为创新的发入点。网络经济使企业的经营环境和消费者的需求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于这些变化,需从战略层、运作层及技术支持系统三个关键环节来建立网络经济下的供应链管理新模式。

(1)战略层。在传统经济环境下,供应链管理大多致力于实现“底线增长”,即通过降低成本、降低库存、缩短现金回收周期达到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在网络经济下,便捷高效的互联网平台的搭建,使得消费者对产品及其相关的服务和配送都提出个性化要求。这就需要重新考虑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定位。

(2)运作层。网络经济下供应链运作层面的创新也就是从传统供应链向电子化供应链(E-Supply Chain)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为技术基础,通过电子商务及电子化的设计、计划、采购、制造、物流系统的支持,实现企业的快速响应、柔性管理、合作规划,并最终在供应链成员间形成同步的虚拟企业化供应链。

(3)技术支持系统。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是供应链上节点企业之间信息的高度集成与共享,实现这一点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基于IT的良好的信息技术支撑体系。

2.基于经济长波理论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构建

针对供应链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遵循经济长波理论解决问题的思路,从以下三个关键环节上对供应链管理新模式进行构建。

(1)战略层面。在网络经济下,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需要重新考虑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定位,即在不放松“底线增长”的前提下,进一步上升到对“顶线增长”的关注。所谓“顶线增长”,是指通过营销效应创造产品附加价值所产生的利润增长。网络经济的中心规则是扩大关系[5],这种扩大化的关系网络将有助于实现“顶线增长”。通过与客户建立同盟与合作伙伴关系,可以提高客户忠诚度,拓展更大的市场;另外,针对竞争和环境需要与客户协作研发新的产品和服务,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有效性。这便实现了供应链创造新价值的功能。总之,在战略层面,企业应把供应链管理上升为企业整体战略的一部分,实现“底线增长”和“顶线增长”并重。为了实现这种并重的增长,就要解决信息共享和社会责任管理问题。

解决供应链成员间信息共享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制定合理的规则。这里初步探讨以下几种解决对策:一是制定信息共享的标准。对有利益冲突的节点企业来说,供应链管理是无法也不应当改变这种竞争关系的。因此,应该在供应链中制定一定的信息共享标准,下游企业应依据此标准对所有上游企业提供统一的信息,而不能有所偏向,保证上游企业间竞争的公平性。二是健全监督评估机制。为了防范信息共享中的信任风险,供应链还应当设计合理的评价系统,定期对信息共享成员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做相应调整。但这种强硬式策略需要以善意、宽容和简单为原则,在反复沟通中进行。三是克服企业文化的差异。在全球供应链的发展趋势下,成员企业的地理分布更为广泛,不同国家、地区、行业背景下的企业文化有着巨大差异,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也存在不同见解,这就造成了达成信任的障碍。因此,加强企业间的沟通,消除企业文化间的偏见,实现供应链中企业文化的融合是非常重要的。

核心企业在对供应链进行社会责任管理时,可立足以下两点:首先,要求其供应链上所有成员企业具有“通常的正派”,包括遵守伦理及适宜的行为,同时避免剥削、压迫等不受欢迎的行为。其次,积极主动地响应行业组织或国际组织制定的社会责任标准,并与其合作推行标准的实施工作[8];关注重要的社会问题,以一种伦理上可接受的方式提出建设性解决意见。

(2)运作层面。网络经济下供应链运作层面的创新也就是从传统供应链向电子化供应链(E-Supply Chain)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为技术基础,通过电子商务及电子化的设计、计划、采购、制造、物流系统的支持,实现企业的快速响应、柔性管理、合作规划,并最终在供应链成员间形成同步的虚拟企业化供应链。人力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种局面下,企业应重新审视人力资源战略,遵循先开发后控制、制约与激励并重的原则。开发过程主要着眼于培养专业技术熟练、具有创新能力、技能多样、协作性强的员工,以使人力资源素质得到拓展和提升。控制过程可以围绕团队工作来实现,在团队中,工作的交叉使得核心技术的开发和创新得以分散化,虽然人才仍然是知识和创新的载体,但仅仅是某个片段的载体,只有通过整个团队的协作,才能够将各个片段加以整合形成核心竞争力。同时,团队协作的工作过程,也是形成提升员工共同价值观的过程,这将有利于强化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可以说,团队管理模式在无形中成为供应链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制约与激励的一种手段。

(3)技术层面。Internet的出现及其飞速发展,使得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支撑体系成了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在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新的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支撑体系中,供应链上每个成员企业有自己的Intranet(企业内部网),并在Intranet上建有相应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如ERP)、电子商务交易系统,成员企业的Intranet通过其实现互联形成Extranet(企业外部网)。由此,供应链上的所有成员企业最大程度地共享各自的内部资源,相互之间交易的所有过程(包括询价、下订单、订单处理、支付等)全部实行电子化、网络化,自上而下,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畅通无阻。

3.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构建步骤

对于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创新在上述三个环节的框架下进行整个供应链业务流程的重组,笔者认为应该实施以下几个步骤:

(1)实施快速响应和柔性化管理。在网络经济时代,消费者需求具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他们要求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最低的价格、最快的速度获得符合自己需求的任何产品。在这种趋势下,供应链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成为创新的关键成功因素。由于互联网平台能够以接近实时的速度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因此企业有能力通过“零时滞”的信息传递,利用更准确的信息和沟通技术对客户需求作出快速反应。这便使得在维持较低供应链库存的前提下,达到满足客户需求的目的。这种快速响应需求变化的能力也可以称为供应链的柔性。通过提高企业各种资源的柔性,以柔性的组织管理和生产系统实现灵活、敏捷的经营机制,进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柔性管理策略的运用将使供应链的运作能够更灵活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快速响应的柔性供应链以信息共享为基础,供应链成员只有通过流程整合和系统集成才能充分地利用共享信息。柔性供应链的构建可以分为以下两步。首先,从供应链链条上的各个节点企业内部开始,通过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企业战略和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采用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如企业内部ERP系统和非ERP系统的集成,加强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沟通,不断提高企业自身实力和柔性。其次,要加强供应链各个节点成员之间的连接,建立可靠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集成供应链成员分散的系统及对现有资源的再开发,来提高供应链数据的可视化程度,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

(2)制订合作规划与实现企业虚拟化。供应链成员间以网络为基础的合作规划工具,可以使企业在订单、运输、促销等方面与客户交流预测、产品状况等信息,帮助企业管理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这种能力大大缩短了向客户交货的时间,同时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改善了库存状况,增加了客户的满意度,使供应链运作更有效率。网络合作规划可以为供应链成员创造出“虚拟”的库存,它使每个成员企业都可以方便地接入,用所有可得资源满足客户的需求闷。

供应链合作规划促成了虚拟企业的形成。虚拟企业是以合作规划、业务外包、战略联盟的方式所构建的以赢利为目的的动态的、网络型的经济组织。在虚拟企业中,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竞争对手,以商业机遇中的项目、产品或服务为中心,共享技术和资源,充分利用各自的核心能力及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实现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

虚拟企业供应链管理将整个供应链看做一个虚拟的企业,供应链中的所有企业看做是企业中的各个部门,每个企业都承担着各自的任务。这种模式并不是从供应链中每个成员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去实现渠道资源的最优配置,而是从追求整个供应链管理的最优化来实现供应链成员成本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通过供应链节点上的各相关企业充分发挥各自核心能力,形成优势互补,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最终客户价值。

(3)建立多级资源中心。多级资源中心是指以供应链中的目标产品或服务为中心,建立不同环节或层次的共享节点。企业处在高度资源保护的时期,一旦数据被上下游的企业掌握,他们就能够联合起来建立强有力的议价能力。核心企业的生产计划与销售计划尚不能达到相对一致,传递到供应商和经销商处的计划更是会千变万化,供应商的物料积压、经销商却无法得到及时的零部件供给,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会带来整个供应链的不稳定,最后降低了每个合作伙伴甚至每个最终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多级资源中心一方面供应商了解销售商的有效销售信息,从而掌握自身供应的产品处在整个供应链中的地位以促使供应商产生危机意识;另一方面销售商了解供应商的有效供应信息,从而有目的的做好销售准备工作避免带来因某个原料部分发生变化而措手不及。当然,多级资源中心并不是要将供应和销售无缝隙的连接起来,因为资源中心的本身还是处在供应链链主地位的核心企业的产品,无论核心企业的主营业务转为品牌建设或是生产建设,均是有选择的提供信息给供应商或零售商,其目的和意义由核心企业决定。长期以来形成的各自为主、以满足计划为目的而非实现创新的现象是完全能够改变的。

(4)建立综合性绩效考核标准。综合性绩效考核标准是指多角度的评估供应商与经销商为效益的发展所带来的收益。有些处在核心位置的企业对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以个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无形中扼杀了很多环节的创新,同样也失去了众多提高盈利能力的机会。供应链中的企业并不是简单的商业合作关系,而是依据规则建立起来的、息息相关的关系。尽管最有力的考核方法是财务考核,但是作为核心企业在供应商方面的收益远远不仅仅是降低自身的制造成本,在制造工艺、生产流程等等方面都能够得到发展,为此更多地帮助上下游企业,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才能更好地实现核心企业的目标,从而建立全面综合的绩效考核指标是十分重要的。

四、网络经济下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全球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对供应链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是时间与速度。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时间与速度是影响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其次是质量与资产生产率。供应链管理涉及许多环节,需要环环紧扣,并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质量。任何一个环节,比如运输服务质量的好坏,就将直接影响到供应商备货的数量、分销商仓储的数量,进而最终影响到用户对产品质量、时效性以及价格等方面的评价。再次是组织精简。供应链成员的类型及数量是引发供应链管理复杂性的直接原因。最后是网络化。现在供应链管理正在向供应网络发展,因此正确认识这些新要求,并对供应链管理模式适时地做出创新性的调整,将是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同时,企业应该不断对供应链在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来源:《物流管理》作者简介:张庆一李贵春,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踪程,天津城建学院管理工程系 编选:)

参考文献

[1] 薛伟贤.网络经济效应及测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24-26.

[2] 唐慧.网络经济下的供应链管理及其发展[J].消费导刊,2008,(3):255-256.

[3] 仇春高.网络经济下的供应链管理应用研究[J]. 2008,(1):43-44.

[4] 王元珑,周辉.企业网络化管理[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8-80.

[5] Kevin Kelly. New Rules for the New Economy:10 Radical Strategies for a Connected World [M]. New York:Penguim Group,1998:182-185.

[6] David Anderson,Hau Lee. The Internet-Enabled Supply Chain:From the First Click to the Last Mile [EB]. http://anderson-d. ASCET.Com,2000-04-15/2006-06-23.

供应链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3篇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善。近年来出现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又给人们的生活敲响了警钟,食品安全现状依然不容乐观。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绝大多数在于供应链上。

1.1供应链同层次间协调性差,信息传递不及时

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共享、业务不协同造成了不必要的不确定性。太多的需求与供给的不确定性和供应链成员间缺乏互信与协同,牛鞭效应等导致较高的库存量,数据处理复杂,各系统、成员间无法直接交换数据,太多的数据需要重新输入和转换,信息滞后,流程不连续,即使能够交换数据,也不能实现共享流程,从原材料一供应商一产成品一消费者,供应链业务流程缺乏连贯性。缺少有效的策略与软件系统工具。缺少现代化的供应链决策与优化工具,无法及时掌握和把握市场机会,无法快速地捕捉需求信号,并对这些信息快速地做出反应,灵敏性差,对预防和快速处理例外事件的能力差。运作模式上采取”小而全、大而全”的策略,将各种生产与经营资料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从原材料、零部件加工、生产装配、仓储、包装、运输、配送、分销与零售等环节的业务都纳入自己的业务范围之内,形成了整体业务一条龙,企业成为庞大、臃肿的超级组织结构。

1.2供应链网络设计不合理

企业生产过程和物流过程的设计未考虑整个供应链的合理性,造成高额运营成本,整个分销网络没有实现优化设计和改进,上下游网络设施与物流作业设计衔接差,无法实现协同运作,影响了流程的顺畅性,供应链的配置与管理不周,只针对和着眼某一个局部,管理没顾及到整个供应链的资源,供应链的竞争衡量失真,缺乏供应链管理绩效的衡量标准和指标等。

1.3没有信息技术的保证在电子信息技术如火如荼的今天,我国的食品加工及制造企业却只有很少一部分使用,例如方便分拣货的条形码技术以及立体式自动分拣仓库。很多企业仍然是人工分拣货,极大地降低了供应链管理效率,增加了出错的概率。除此之外,网上购物已成为一种大众的潮流,服装行业在这方面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食品制造业却没有很好地利用这种电子资源开拓市场,企业没有步入真正意义上的电子信息时代。

1.4初级原材料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较低

当前我国的原材料供应商多数是以小农经济方式进行生产,即使在很多地区已经采取了龙头企业带动的“1企业+n农户”的组织模式,但农户仍然没有脱离自身的个体行为,没有摆脱小农经济的范畴。这种局面是非常不利的,具体情况如下:首先,不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产品品种难以优化。其次,原材料供应商管理协调难度大,抵御风险的能力差。

1.5落后的供应链管理理念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就苏北当前的情况来看,食品制造企业下游的销售渠道存在着“大市场”与“小生产”的不协调。“大市场”是指食品行业面临着地理位置跨越较大的城市甚至是国外市场,例如芒果、香蕉等热带水果流通到北方,地理位置跨越就较大,“小市场”是指当前食品制造企业仍然存在着类似于小农经济的模式,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产品难以有效的流通到市场中。另外,就苏北当前食品制造企业总体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企业根本不了解供应链,更不用说进行供应链管理了,近80%的食品制造企业没有设置供应链管理部门,有一部分企业将供应链管理部门误解成物流管理部门,只是进行简单的采购、运输、存储等协调活动,并不具备协调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能力。

2.供应链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2.1建立与原料供应商“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

供应链成员之间合作收益大于不合作的收益,且合作时用相对较少的产量就能得到相对较多的利润。况且在自由交易的市场中,交易成员之间通常是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的。所以,对还没有条件建立纵向一体化生产体系的食品制造企业,建立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互惠互利”真诚合作机制是十分必要的。首先,从前面的供应商与食品制造企业的讨价还价模型可以看出,供应链成员之间在合作的同时,由于利己本性的存在,都想方设法使得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由于在食品制造企业供应链中,食品制造企业处于核心地位,要保持供应链的持久稳定,就要保持供应商的利润不至于受到市场太多的影响,即为供应商提供最低保障的收购价格,无论市场行情如何变动,保障供应商为食品制造企业提供原材料的同时,确保其最低利润。其次,在供应链内部形成利润分配多样化的局面。供应商为食品制造企业提供原材料,生产出来的产品所获得的利润应该给予供应商一定的回报,这也是一种激励的手段,激励供应商生产更安全可靠的原材料,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

2.2明确供应链的战略目标、确定供应链的结构框架

首先分析供应链设计策略的重要性和合适性,其次分析供应链开发的方向,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及有影响供应链设计的阻力等,进而明确供应链网络设计的战略目标、任务等,决定供应链网络设计的战略。主要包括获得用户服务的高水平和低库存,低成本两个目标的平衡,同时还应该包括以下目标:进入新市场,开发新产品,开发新的分销渠道,改善售后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等。分析整个市场竞争环境,即分析市场需求。同时还要对市场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进一步得出供应链的组成要素,提出供应链组成的基本框架。

2.3构建食品信息管理系统,加快信息化建设

构建食品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食品供应链信息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在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消费者之间有效传递,提高供应链管理信息的准确性,保证各环节的便捷沟通。

2.4培育各种形式的生产方式

在食品供应链中,无组织的分散农户是没有竞争力的弱势群体,他们在与大型生产组织竞争时往往处于劣势。因此应该努力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建立能够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合作协会,为农民提供包括农产品分类、包装、初级加工、仓储管理、配送以及信息处理等业务服务,从食品供应链的起点上消除无序的市场竞争,并且把农户纳入食品供应链。使农民参与更多的增值环节是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有效措施

2.5树立企业形象,进行商誉激励

供应链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管理会计; 管理控制成本

【中图分类号】 F2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23-0057-05

一、引言

20世纪中后期以来伴随着市场竞争的升级,企业不得不面对以生产工艺复杂化、主体交流信息化、消费者需求个性化为特点的买方市场。此时,企业继续奉行“纵向一体化”的组织模式,难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在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了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战略联盟,即采用了“横向一体化”的组织模式。为适应企业组织模式的变化,管理会计呈现由单维管理向多维管理转变的发展趋势,探讨新的组织模式下管理会计的发展问题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现有文献大多探讨供应链管理在特定管理会计工具中的应用问题,如供应链业绩评价[ 1 ]、供应链成本管理[ 2 ]等,鲜有文献站在管理会计发展的角度对供应链管理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因此,本文以Lindquist & Smith[ 3 ]提出的管理会计研究的三大领域为主线,结合供应链管理研究的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见图1)。在此基础上,探讨供应链管理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问题,分析当前研究的不足,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有所启示。

二、基于供应链的管理控制

(一)基于供应链的业绩评价

在市场竞争更多的体现为供应链间竞争的环境下,链上企业休戚相关,企业需要突破单一主体的定式思维,及时、准确地评估供应链上各环节及供应链整体情况,以达到控制成本、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的目标(Beamon, 1999;Shepherd,2006)。就现有文献来看,对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两个领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的研究。

绩效评价指标是绩效评价思想的直接体现,是业绩评价系统的基石(陆庆平和刘志辉,2003),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反映供应链运行情况的绩效评价指标(见表1)。值得注意的是,供应链管理必然涉及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一个缺乏企业间良好合作关系的供应链难以发挥其最大功效。因此,在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企业间关系指标是研究的焦点之一。然而,不同于对财务状况的评价,企业间关系难以直观计量。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量化企业间关系的标准,如企业间知识共享程度(Jones & Towill,1997)、协同成本节约措施(Thomas,1996)、互助解决问题的努力程度(Maloni & Benton,1997)。对于各要素错综复杂的供应链业绩评价,仅依靠指标体系的构建并不能全面刻画供应链整体运行情况,为此学者们进一步探讨了业绩评价模型在供应链业绩中的应用,如绩效测量矩阵模型(Keegan et al.,1989;Hoek,1998)、平衡计分卡模型(Brewer & Speh,2001;马士华,2002)、多层次评价模型(Shepherd & Gunter,2006;Li,2010)、绩效棱柱模型(Neely et al.,2000)。虽然平衡计分卡并非是针对供应链绩效评价而设计,但平衡计分卡模型所具有的特点使其能很好地适用于供应链业绩评价中,也是学者研究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主要模型(Lockamy et al.,2004;Hwang et al.,2008)。

可以看出,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突破了单一会计主体的限制,突出了企业间关系要素的重要性。基于供应链的业绩评价指标,不仅包括传统的以评价企业自身财务状况、生产和服务能力为主的对内业绩评价指标,还包括对企业合作、客户满意程度进行评价的对外业绩评价指标,总体呈现多元、面向顾客、财务与非财务数据并重的特点。基于供应链的业绩评价模型以平衡计分卡的应用研究为主,强调了在实现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谋求企业的长期发展,体现了评价主体由单一企业向企业联盟扩展、评价维度由简单向复杂递进、评价目标由提高经济效益向提高顾客满意程度转变的趋势。

(二)基于供应链的激励机制

尽管供应链联盟将供应商和销售商联系到了一起,但各企业仍是独立存在的市场主体,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合作关系不稳定等问题在供应链联盟中时有发生。按照经济学理论及管理会计逻辑,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激励机制。目前对于供应链激励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影响因素研究和激励策略研究。

正确界定影响供应链激励机制的因素是构建激励机制的首要问题,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提出了不同的影响因素,现有文献的研究视角可以总结为:交易、文化及关系、制度及环境三个方面,主要内容见表2。供应链激励机制的本质是通过激励链上企业的信息共享促进收益共享,最终实现增强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目标,其中信息共享是前提,收益共享是保证,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是目的。因此,供应链激励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信息共享激励和收益共享激励。进行供应链整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信息共享问题(Olorunniwo & Li,2010)[ 8 ]。信息共享激励可以让供应链上的企业掌握更多、更真实的信息,使企业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动。已有大量文献论证了信息共享对供应链运行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商业流程的整合(Helo & Szekely,2005)、促进合作(Hsu et al.,2009)、降低成本(Choi & Sethi,2010)。虽然信息共享有助于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但不能保证单一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在一定情况下企业就会有保留私有信息的动机,这时就需要科学的激励机制来诱导企业实现信息共享。现有文献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供应链信息共享激励机制进行探讨。定性研究探讨了信息共享激励机制的一般方法,如增强团队信任、加强不同文化间的沟通、增加沉没成本、设立利益再分配制度(杨国栋和王兆君,2005;陈国庆和黄培清,2007)。多数学者以定量研究为主,且多以契约理论为切入点来研究信息共享激励问题。学者就订货契约(Tsay,1999;谭文超,2008)、回购契约(周伟刚等,2011)、收入共享契约(Koulamas,2006)、批发价格契约(Groznik,2010)、数量折扣契约(金强,2006)对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作用分别展开研究,得出一致结论:科学、合理的设计这些供应链协调契约可以激励企业进行信息共享。但不同契约对信息共享的激励程度及企业应该采用哪种契约以实现信息共享,目前尚未达成一致观点(Yao et al.,2008;Cachon,2010)。虽然信息共享激励的理想目标是实现供应链上信息的完全共享,但现实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补充收益共享激励来调整供应链上的利润分配,达到增强链上企业信息共享和提高供应链整体业绩的目标。现有文献对供应链收益共享激励的探讨以单渠道环境下的研究为主。单渠道下,学者们对一对一供应链结构(Mortimer,2000;曹武军,2007)、一对多供应链结构(贾俊秀和唐奇良,2008)、三级供应链结构[ 9 ]三种供应链运行环境下的收益共享激励展开研究,得出一致结论:在不同环境下合理的收入共享激励能够促进供应链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及提高供应链整体业绩。

总而言之,基于供应链的激励机制是为了实现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目的,强调了以往管理会计研究中所忽视的跨企业组织能力及企业间协调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供应链激励机制相对于传统激励机制而言,激励对象由员工发展为企业,激励目标由员工承诺最大化上升为企业协同化。目前对供应链激励机制的研究多借助数学模型展开,通常以节点企业的完全理性为前提假设,这一约束性很强的假设在现实中往往不能成立;此外,目前对于供应链收益共享激励的研究多集中于相对简单的单渠道研究,但现实中许多企业开展的是多渠道经营,因此更加符合现实情况的探讨还有待未来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三、基于供应链的成本管理

进行供应链成本管理,管理者关注的焦点不再局限于传统成本管理所关注的如何生产的问题,谁来生产、为谁生产、和谁生产等传统成本管理所忽略的诸多问题也需要纳入考虑范围。现有研究对于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在供应链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探讨较多。

尽管作业成本法产生于单一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的环境下,但其却能很好地适应供应链成本管理的要求(孙清华,2008)。现有文献对于供应链作业成本法的研究从内容来分,可分为理论框架研究、整体成本管理和部分成本管理三类。本文梳理了一条供应链作业成本法框架研究的发展路径,介绍如下:第一阶段,Lalonde & Pohlen[ 10 ]较早提出了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概念,构建了供应链管理下作业成本法的六个流程;第二阶段,在前一阶段提出的流程之上,Seuring(2002)以流程和成本动因为核心进一步提出了供应链作业成本法实施的三步骤;第三阶段,Bache(2004)对前一阶段的三步骤提出了质疑,认为不是每一个供应链上的企业都会把敏感信息进行共享,因此提出了供应链作业成本法三阶段模型。除了探讨理论框架外,现有文献还从供应链整体成本管理和供应链部分成本管理两方面研究了供应链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见图2)。基于供应链的作业成本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一套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有效工具,但其割裂了成本与市场的关系,而供应链管理的特点之一即为面向市场,因此直接立足于最终顾客需求的目标成本法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之一。国外对于供应链目标成本法的研究文献可以划分为供应商视角、供应链视角、供应链及其外部环境视角三个逐渐递进的层次(见表3),这三个层次的研究,范围由窄逐渐向宽过渡,考虑因素由少逐渐向多发展。国内对于供应链目标成本法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学者从多角度(蒋卫东等,2003;韩庆兰,2004)、分阶段(张建斌,2010;张云玲,2010)、跨行业[ 12 ]进行了供应链目标成本法的研究。

总体看来,供应链成本管理是管理会计管理和控制内容的进一步扩展。供应链成本管理直接面向市场,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生产成本管理,还强调虽然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对企业竞争起重要作用的交易成本管理,不但要夯实物质资源的管理还需要积极拓展非物质资源的管理。目前文献对供应链作业成本法和供应链目标成本法的框架体系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对核算流程也进行了初步探索,但现有研究多为理论层次的探讨,且对于成本科目设置及账务处理等成本核算环节的研究较少;同时,针对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成本管理方法研究较多,对服务业企业的供应链成本管理方法研究较少,从而使得现有研究成果还不能直接指导企业进行供应链成本管理。

四、基于供应链的其他管理

转移定价可以协调供应链中的利益冲突,保障整个供应链的有效运行(Boyac & Gallego,2002)。供应链上的转移定价是一种介于市场定价和内部定价之间的定价方式,兼具市场价和成本价二重性,这决定了供应链上转移定价的复杂性。现有文献对于供应链转移定价的研究根据转移定价决策权的归属不同,可分为供应商掌握转移定价权的研究和销售商掌握转移定价权的研究。

早期对于供应链转移定价的研究,反映供应商是供应链的主导者而销售商为价格追随者这一历史事实,是供应商掌握转移定价权下的研究。Lee & Rosenblatt (1986)以制造商批发定价为切入点,认为制造商采用数量折扣的定价方法将增加自身的利益;Padmanabhan & Png(1995)以回购契约为切入点,考虑到销售商打折销售积压商品将给制造商带来不利影响,制造商可以在定价时考虑回购价格以避免可能的品牌损失。Eppen & Iyer(1997)认为供应商可以与销售商签订补偿协议,规定销售商超预定数量提货时,需要向供应商支付一定的补偿金。近年来,为顺应时展,涌现了许多销售商主导供应链转移定价权的研究文献,其主要研究成果见表4。总体看来,采用转移价格对企业间交易进行核算,强化了管理会计的跨组织协调职能,促进了供应链环境下分工协作制度的有效运行,是对管理会计功能的一大突破。现有研究文献多借助博弈论和数学模型研究供应链转移定价,普遍认同的观点是:不存在一个适用于所用情况的方法,只能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供应链转移定价策略。

五、总结及展望

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管理会计关注和反映的内容应该体现企业实践活动的客观需要。在供应链竞争的形势下如何应对实务需要对于管理会计提出挑战,谋求管理会计在新环境下的创新与繁荣是管理会计研究的一大主题。从现有研究来看,目前基于供应链的管理会计研究,成果相对松散且各研究之间相互割裂,没有形成一套内在紧密联系的体系;以博弈论和数学模型为方法的研究,设立了较多的前提假设,但供应链管理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因此很多研究只是理论层次的探讨。对于这一处于不断发展的研究领域,许多问题还有待于未来进一步研究。

(一)重视企业间关系

供应链是由多企业相互合作组成的战略联盟,供应链上企业间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于加强供应链协作,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共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的管理会计研究对于企业间关系这一主题的探讨相对较少,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有待未来进一步深入。

(二)贯彻供应链整体思想

目前许多文献虽然探讨了供应链管理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但其立足点最终可归集为供应链上的某一主体而非供应链整体,这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相违背,以后的研究还需要将研究立足点进一步扩展至供应链整体。

(三)构建供应链管理会计

在供应链管理的环境下,传统会计理论中的四大会计假设及基于单一企业的会计管理模式已然不适用,虽然有学者对供应链管理会计进行了一些探讨,但也仅局限于对供应链管理会计的特点、原则进行阐述,对于供应链管理会计的构建研究尚少。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利,代杨子.供应链激励机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3(1):13-19.

[2] 张云玲.供应链目标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2010(4):86-88.

[3] LINDQUIST T M, SMITH G. Journal of ,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 content and citation analysis of the first 20 years[J].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2011,21(1):249-292.

[4] BHAGWAT R, SHARMA M K.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using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J]. Production Planning & Control,2007, 18(8):666-680.

[5] SRINIVASAN M, MUKHERJEE D, GAUR A S. Buyer-supplier partnership quality and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moderating role of risks, and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11,29(4):260-271.

[6] 高艳慧,万迪P,郭海星.基于监管、学习和声誉的联盟稳定性:实验研究[J].管理学报,2012,9(8):1154-1161.

[7] 陈耀,生步兵.供应链联盟关系稳定性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9(11):178-179.

[8] OLORUNNIWO FO, LI X.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collaboration practices in reverse logistics[J].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0,15(6):454-462.

[9] GIANNOCCARO I, PONTRANDOLFO P.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by revenue sharing contrac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4,89(2):131-139.

[10] LALONDE B J, POHLEN T L. Issues in supply chain cost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1996,7(1):1-12.

[11] DEKKER H C, GOOR A R V.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management accounting: a case study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2000,3(1):41-52.

供应链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5篇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concepts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apply approach and method of quality chain management are summarized. The analysis and proposals in this paper will be useful for the furthe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关键词:质量链;质量管理;装备质量

Key words: quality chain;quality management;equipment quality

中图分类号:TJ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3-0014-01

0引言

质量链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不是传统质量管理模式在主体尺度上的简单延伸,而是以多个组织、多种要素共同参与质量形成与实现过程为内容,以质量流、信息流、价值流为对象,通过控制关键链节点,实现协调耦合、增值高效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研究质量链管理及其在装备研制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军事经济效益和现实意义,可以为装备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技术支持。

1质量链管理的内涵和基础

“质量链”(Quality Chain)的概念是由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UBC)的学者提出的,他们综合了QFD、SPC、SPI、供应链及工序性能、产品特性值、工序能力等重要的质量概念,系统地、全面地表示了他们之间的有机联系(Trozynski,1996)。朱兰博士按照他的理解,提出了“质量环”(QualitLoop)的概念,即产品质量是在市场调查、开发、设计、计划、采购、生产、控制、检验、销售服务、反馈等全过程中形成的,同时又在这个全过程的不断循环中螺旋式提高(Juran,1999)。实质上“质量环”与“质量链”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强调质量调控过程中的系统性和协作性。目前,国内对质量链做出的权威定义是,质量链是“组织群共同参与实现的质量过程集合体,是质量流以及信息流、价值流运行的载体”;质量链管理是指以多个组织、多种要素共同参与质量形成与实现过程为内容,以质量流、信息流、价值流为对象,通过控制关键链节点,实现协调耦合、增值高效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实施有效的质量链管理需要做好以下基础工作:一是管理任务的确定。二是管理工作的规范。规范化工作的对象是质量链运作过程中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各种实体;另一方面是无形的事物,如工作程序、处理方法等。三是管理信息的统一。

2质量链管理的研究现状

2.1 质量链管理研究国内研究以对质量链直接进行理论探讨为主,集中于制造企业质量链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对具体的技术和方法比较缺乏。文献[1]中,描述了传统的封闭型质量管理模式。在文献[2]中提出质量链管理的思想是研究多组织、多要素、特定时段的质量链运行规律,并通过关键链节点的控制,实现有效耦合的管理方式。并提出了质量流、质量链、链节点、链节图、耦合效应等概念作为质量链管理的基础。并依照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对质量链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流程进行了描述。文献[4]对现有的质量链相关理论研究做了归纳和分析。

2.2 基于供应链研究供应链质量管理研究供应链指在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在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以及顾客之间所形成的供需网络,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研究主要着眼于供应链的特定功能,质量管理也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的质量活动,对于供应链环境中企业间的质量管理、协作表现出明显的不足。文献中提出了基于质量环的供应链生命周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将供应链质量管理分为供应链孕育期质量管理、供应链构建期质量管理、供应链运行期质量管理。文献提出了供应链质量管理方法框架应包括组织模型、进化模型、进程模型和信息模型四个部分,分别加以了探讨。

2.3 装备质量链管理研究当前装备研制过程的质量管理基本还是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在产品形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实行全面质量管理,进行质量体系认证,着重在企业内部完善对于质量的控制,军事代表系统也是按设计、配套、制造环节,按系统划分,按设计、生产单位、供应商等所处的地域进行职能划分,各自负责各自管辖范围内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对于企业间的质量控制关注不够,质量管理存在脱节,不同环节间出现质量问题往往需要通过上级部门出面组织协调加以解决。

3装备实施质量链管理有效途径

3.1 选择优秀供应商,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和质量链供应链是质量链的基础,只有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供应链,才能为质量流及质量链提供良好的运行平台。随着装备系统复杂性的不断提高,零部件质量对最终产品质量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现在军品生产对民营企业放开,供应商的可选范围大大增加,建立有效的供应商评估、选择、淘汰体系显得尤其重要。

3.2 分析产品质量规律,对装备研制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和控制

产品质量在研制全过程中是处处关联的,各个环节之间的质量特性也不是相互独立的,上游环节的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通过将将产品研制全过程看作一个链状结构,分析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针对不同的装备明确特定的质量指标;分析各个环节中中间产品的质量特性的表现形式,其质量水平对最终装备的质量的影响;质量特性在各环节是如何传递、积累、转换的;针对不同产品、不同环节、不同质量特性,建立有针对性的质量特性接口关系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敏感度分析,找出研制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作为工作重点,并根据不同产品、不同质量特性随时进行调整。

3.3 开发信息管理系统,优化质量链管理基础条件供应链和质量链是在信息化和全球先进制造模式基础上产生的,因此,要实现有效的质量链管理,就必须加强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装备研制过程复杂,研制周期长,牵涉面广,研制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可以使各环节可以迅速高效的进行信息交换,建立集中有效的质量链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成功的实施质量链管理必不可少。

4结束语

本文对质量链管理的内涵特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质量链管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质量链管理理论作为一个源于复杂经济社会的复杂理论,其丰富的内涵和运行规律尚待进一步探索。推进装备质量链管理的创新研究和实践应用将是我们下一步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 唐晓青,段桂江.面向全球化制造的协同质量链管理.中国质量,2002.

[2]唐晓芬,邓绩,金升龙.质量链理论与运行模式研究.中国质量,2005.

供应链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旅游供应链管理 内部供应链管理 对策

旅游业是一个有诸多相关企业参加,以旅行社为核心,共同服务于旅游者的大型服务供应链。随着近几年来供应链管理的广泛应用,旅游供应链管理研究也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旅游研究领域。对于旅游供应链管理研究最早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21世纪,国内才开始有学者引用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对旅游业尤其是旅游企业进行探讨。

一、旅游供应链管理研究回顾

以检索项“主题”,检索词“旅游供应链”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进行检索,共有57条记录。通过筛选,得到27条与旅游供应链相关的文章,发表时间为2002年1月-2007年9月。文献的数量说明国内旅游供应链管理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

由于旅游供应链管理研究在国内刚刚起步,目前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成果集中于把供应链管理理论应用于具体的旅游行业中,探讨应用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代葆屏(2002)通过介绍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内涵,目前旅行社困境等,细致地分析了旅行社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张英姿(2005)认为旅游业内客观存在着一个个分工协作的服务系统。旅游服务组合产品实际上是一条由一个分工协作的系统提供给旅游者的服务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与旅游服务系统的特征相形相应。黄小军(2006)认为供应链管理是目前最先进的运作管理模式,并且与旅游业为满足游客不同需求而联结起来的服务系统的特征相一致,探讨了建立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模式的重要性。路科(2006)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考虑,分析了目前旅游业传统的旅游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弊端,认为应构建一种以旅游景区/点为核心的新的旅游供应链供应链模式。

由于在现有旅游供应链中,旅行社把旅游六大要素组合在一起,销售给旅游者,旅行社的作用和功能与其他行业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相似。于是围绕旅行社在供应链上的定位,是否是旅游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等内容,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目前旅行社是旅游供应链的核心企业。路科(2006)认为目前旅游业的运作是以旅行社为核心,各相关行业企业为节点而联结成的服务于旅游者的供应链模式。另一种观点认为,目前我国旅行社在旅游供应链上还不是核心企业,还并不处于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核心地位。持这种观点的代表学者为李万立。他多次在相关论文中阐述此观点,并按照现代供应链理论,分析了旅游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问题。

因为旅行社在旅游业中扮演的重要作用,许多学者具体的分析旅行社供应链管理。代葆屏(2002)细致地分析了旅行社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认为作为知识型企业的旅行社应采用“横向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李万立、李平、贾跃千(2005)以旅行社为例分析了国内旅游供应链现状,及旅游供应链“委托―”关系和风险规避。李万立、李平、张萍萍(2006)通过对欧洲旅行社供应链管理的介绍,对国内旅行社加强供应链管理提出相应的建议。此后,李万立、燕浩鹏、马庆斌(2007)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以及借鉴国外旅行社供应链管理的经验,对我国现有旅游供应链模式进行客观分析,并对供应链中旅行社的地位,旅游供应链核心企业的演变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李万立(2007)在以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旅行社在供应链上具有成长为核心企业的优先条件”,并且运用AHP方法建立了旅游企业供应商选择模型,提出了旅行社对供应商进行管理的具体途径和供应商评价淘汰模型等一系列优化措施。

此外,杨亮(2004),毛遂、王明宪(2006)提出用现代物流理念整合旅游业供应链,将现代物流理念的内涵运用到旅游管理中,从而促进其发展和创造更大价值。夏晶(2006)提出了打造中国西部绿色旅游供应链,并建立了西部绿色旅游供应链的模型,构造了西部绿色旅游供应链的管理系统。张书海(2007)在分析绿色供应链与生态旅游相容性的基础上,也提出了绿色旅游供应链管理,并探讨了将绿色供应链原理运用到生态旅游绿色设计与规划等环节的基本思路。何佳梅、张善芹(2007)从出境旅游供应链角度,分析了出境旅游供应链。

二、启示与思考

通过对旅游供应链管理研究的回顾可以看出,学者多从整个旅游业角度出发,研究整体旅游供应链。在对于旅行社供应链管理研究中,也多以旅行社为基点,对其外部供应链进行研究分析,而从没对旅游企业内部供应链进行研究。

张秀萍认为,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应该是一个系统,它包括内部供应链管理,外部供应链管理以及内部供应链与外部供应链的整合三部分。因此,对旅游企业(特指旅行社)供应链管理研究,不但要考虑其外部与旅游供应商,旅游者之间的供应链管理,也要研究其内部供应链。借鉴张秀萍的理论,旅行社内部供应链是指以旅游者需求的旅游产品为核心,把相关的产品设计开发,采购生产,销售,顾客服务,市场分析等内部部门紧密联系起来形成的一个分工协作的系统链。

1、协调内部各部门间的关系

为了实现旅行社供应链有效的运作,需要维护内部各部门的关系。围绕旅游市场的需求,各部门之间要相互协调。旅行社应以旅游市场为导向,在旅游产品或服务的设计,产品供应,销售等环节的各个部门保持同步,连续。并且根据旅游供需变化,各部门要及时传递信息,相互协调,快速的做出反应,增强旅行社竞争优势。

2、适应外部供应链变化进行内部供应链的调整

旅游供应链是动态变化的,会随着旅游者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如今,旅游者追求个性化的旅游需求,散客数量逐渐增多,休闲度假型旅游需求的兴起。这些旅游现象的出现,势必要求旅行社内部供应链进行相应的调整。旅游设计部要根据旅游者的需求信息的反馈,设计新型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调整内部供应链的服务流和信息流适应外部旅游供应链的变化。

3、建立相应的内部绩效评价体系

旅行社不但要建立有效的外部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还要建立相应的内部绩效评价体系。旅行社要想了解内部供应链是否积极运转,就要对各部门的运作状况及部门之间运行关系进行评估。根据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其评价指标包括:成本、顾客服务、生产率、质量等。只有建立合理的内部绩效评价体系,才能推动旅行社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

三、供应链管理模式下旅行社的对策

1、提高旅行社自身竞争力

旅行社要想真正发挥旅游供应链的核心地位,必须提高自身的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旅行社数量多,但大部分经营规模较小。旅行社自身的薄弱,使其根本达不到监控旅游供应商,选择供应商的地步。尤其是旅游旺季,当供不应求时,旅行社就变得束手无策。因此,旅行社必须提高自身竞争力。在旅行社之间,有实力的大型旅行社应通过兼并或收购的方式把一些小型旅行社吞并,将其设为自己的门市部。此外,旅行社内部还存在好多问题,如内部管理散,业务范围窄,科技含量低,自组能力差等。这就要求旅行社进行内部管理,制定科学的经营和管理制度,提高自身竞争力。

2、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旅行社为了利益的驱使,不顾旅游产品的质量,盲目的扩大市场。甚至有些旅行社还采用一些非法手段,偷工减料,严重侵犯了旅游者的消费利益,进而损毁了旅行社的企业形象。为此,在旅游供应链管理模式下,旅行社要想在供应链中不被淘汰,旅行社就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与旅游者之间,旅行社要实事求是的宣传促销。在接待旅游者时,对其提供服务承诺,并按承诺实施。在对待游客投诉时,要认真聆听,积极处理。只要旅行社尽力做好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就能在旅游者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3、与供应商建立战略性合作

李万立(2006)曾提出旅行社供应商选择模型,并认为对供应商进行管理主要是在信息共享,沟通,冲突协调,信任度和忠诚度,激励机制,文化交流等方面。概括说,旅行社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就要对其主要的供应商进行战略性合作。旅行社要与主要供应商和客户建立一个信息共享的信息系统,使旅游需求信息能够有效的传递给供应商,这样可使双方能够控制旅游产品成本和质量,互惠互利。此外,旅行社要与供应商之间解决利益分配问题,真正达到为了共同利益的战略性合作。

四、结论

目前,旅行社的处境要求其改变管理思想和模式,供应链管理适合旅行社的发展。但要真正使供应链管理应用于旅行社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旅游行业人士和学者共同努力和探讨。

【参考文献】

[1]代葆屏:旅行社供应链管理模式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

[2]李万立、李平、张萍萍:欧洲旅行社供应链管理实践与启示[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3]李万立、燕浩鹏、马庆斌:以旅行社为主体的供应链模式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4]李万立:转型时期我国旅游供应链优化机制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5]李万立、李平、贾跃千:旅游供应链“委托-”关系及风险规避研究[J],旅游科学,2005(4).

[6]李万立:关于旅游供应链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兼与路科同志商榷[J],旅游学刊,2007(9).

[7]路科:旅游业供应链新模式初探[J],旅游学刊,2006(3).

[8]杨亮:用现代物流理念整合旅游业供应链[J],山东经济,2004(2).

[9]毛遂、王明宪:基于现代物流理念的旅游业供应链[J],市场论坛,2006(2).

[10]何佳梅、张善芹:我国出境旅游供应链建设研究[J],人文地理,2007(2).

[11]夏晶:打造中国西部绿色旅游供应链[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6).

[12]张英姿:初探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1).

[13]黄小军、甘筱青: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初探[J],商业时代,2006(25).

供应链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质量链,质量管理,装备质量

0引言

质量链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不是传统质量管理模式在主体尺度上的简单延伸,而是以多个组织、多种要素共同参与质量形成与实现过程为内容,以质量流、信息流、价值流为对象,通过控制关键链节点,实现协调耦合、增值高效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有关资料表明,采用质量链管理可以取得数倍的投资回报。研究质量链管理及其在装备研制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军事经济效益和现实意义,可以为装备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技术支持。

1质量链管理的内涵和基础

“质量链”(QualityChain)的概念是由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UBC)的学者提出的,他们综合了QFD、SPC、SPI、供应链及工序性能、产品特性值、工序能力等重要的质量概念,系统地、全面地表示了他们之间的有机联系(Trozynski,1996)。朱兰博士按照他的理解,提出了“质量环”(QualitLoop)的概念,即产品质量是在市场调查、开发、设计、计划、采购、生产、控制、检验、销售服务、反馈等全过程中形成的,同时又在这个全过程的不断循环中螺旋式提高(Juran,1999)。实质上“质量环”与“质量链”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强调质量调控过程中的系统性和协作性。

目前,国内对质量链做出的权威定义是,质量链是“组织群共同参与实现的质量过程集合体,是质量流以及信息流、价值流运行的载体”;质量链管理是指以多个组织、多种要素共同参与质量形成与实现过程为内容,以质量流、信息流、价值流为对象,通过控制关键链节点,实现协调耦合、增值高效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

实施有效的质量链管理需要做好以下基础工作:一是管理任务的确定。质量链联盟内各成员都是独立运作的,质量链是基于联盟内部各个成员将各种所投入的资源要素(人力、物料、设备、资金、信息、技术等)变换为产出(服务产品)的过程,也就是说,“投入—变换—产出”的过程,并利用信息网络组织在一起的,因此,质量链在组建之初应明确成员在联盟中的地位及承担的相应的质量责任,并识别质量链的关键节点,确定关键质量特性、质量瓶颈等对产品质量形成有较大影响的因素。二是管理工作的规范。质量链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是一项综合性的基础工作,应在联盟组建之初进行,以使其质量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统一化,从而保证成员之间的各项质量工作建立在统一的质量体系之上,保证成员之间的质量接口,是质量链管理工作得以高效运行。规范化工作的对象是质量链运作过程中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各种实体,如质量信息、各种实体资源等;另一方面是无形的事物,如工作程序、处理方法等。三是管理信息的统一。信息技术在质量管理中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质量信息已经成为质量链管理的重点对象,各种实体资源的实际流动也是基于与之相关的质量信息的运作而运动的。在联盟组建之初,应对可预见到的各种质量信息及其过程进行详尽分析,加以统一和标准化,建立模型,确定它们在质量信息系统中的存储格式,建立它们的流转机制,开发出一个强大高效的质量信息系统。

2质量链管理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质量链管理的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一个部分是直接对质量链管理进行研究,另一个部分是基于供应链进行的供应链质量管理研究。

2.1质量链管理研究

国内研究以对质量链直接进行理论探讨为主,集中于制造企业质量链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对具体的技术和方法比较缺乏。文献[1]中,描述了传统的封闭型质量管理模式。指出在这种模式下,缺乏开发性与信息共享,企业间缺乏或无法展开质量管理方面的合作与协调,进而难以实现产品整体水平与全过程质量策划与优化、难以实现产品整体水平与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为打破这种质量黑箱,需要实行质量链管理模式,作者其后提出了一种协同质量链管理实施框架。在文献[2]中提出质量链管理的思想是研究多组织、多要素、特定时段的质量链运行规律,并通过关键链节点的控制,实现有效耦合的管理方式。并提出了质量流、质量链、链节点、链节图、耦合效应等概念作为质量链管理的基础。并依照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对质量链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流程进行了描述。文献[4]对现有的质量链相关理论研究做了归纳和分析。

2.2基于供应链研究供应链质量管理研究

供应链指在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在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以及顾客之间所形成的供需网络,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研究主要着眼于供应链的特定功能,如采购、生产、运输等等,质量管理也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的质量活动,对于供应链环境中企业间的质量管理、协作表现出明显的不足。文献[6]中提出了基于质量环的供应链生命周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将供应链质量管理分为供应链孕育期质量管理、供应链构建期质量管理、供应链运行期质量管理。文献[7]提出了供应链质量管理方法框架应包括组织模型、进化模型、进程模型和信息模型四个部分,分别加以了探讨。

期刊《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Economics》通过专题[8]“供应链质量管理(SupplyChainQualityManagement)”从不同的方面对供应链质量管理进行研究,和直接对质量链管理进行研究相比,供应链质量管理的研究范围要更广,除在供应链环境下研究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控制外,对供应链本身也进行研究(如供应链关系、供应链安全性等)。

2.3装备质量链管理研究

当前装备研制过程的质量管理基本还是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在产品形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实行全面质量管理,进行质量体系认证,着重在企业内部完善对于质量的控制,军事代表系统也是按设计、配套、制造环节,按系统划分,按设计、生产单位、供应商等所处的地域进行职能划分,各自负责各自管辖范围内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对于企业间的质量控制关注不够,质量管理存在脱节,不同环节间出现质量问题往往需要通过上级部门出面组织协调加以解决。目前关于装备质量链管理研究的文献还比较少,迫切需要进行系统研究。

3装备实施质量链管理有效途径

3.1选择优秀供应商,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和质量链

供应链是质量链的基础,只有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供应链,才能为质量流及质量链提供良好的运行平台。随着装备系统复杂性的不断提高,零部件质量对最终产品质量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现在军品生产对民营企业放开,供应商的可选范围大大增加,建立有效的供应商评估、选择、淘汰体系显得尤其重要。装备研制过程中对供应商管理的研究应着重于建立更为完善的供应商评价选择体系;除对供应商质量保证体系进行评估外,进一步加强对供应商产品制造质量的控制;研究如何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逐步引入供应商共同参与等。

3.2分析产品质量规律,对装备研制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和控制

产品质量在研制全过程中是处处关联的,各个环节之间的质量特性也不是相互独立的,上游环节的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通过将将产品研制全过程看作一个链状结构,分析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针对不同的装备明确特定的质量指标;分析各个环节中中间产品的质量特性的表现形式,其质量水平对最终装备的质量的影响;质量特性在各环节是如何传递、积累、转换的;针对不同产品、不同环节、不同质量特性,建立有针对性的质量特性接口关系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敏感度分析,找出研制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作为工作重点,并根据不同产品、不同质量特性随时进行调整。

3.3开发信息管理系统,优化质量链管理基础条件

供应链和质量链是在信息化和全球先进制造模式基础上产生的,因此,要实现有效的质量链管理,就必须加强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装备研制过程复杂,研制周期长,牵涉面广,研制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可以使各环节可以迅速高效的进行信息交换,建立集中有效的质量链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成功的实施质量链管理必不可少。装备结构复杂,质量信息量大,进行质量信息共享与交换的部门、单位数目众多,因此研究重点应在于质量信息的选择、筛选、分析,质量信息特别是涉密信息在系统中的传输、分配等。

4结束语

本文对质量链管理的内涵特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质量链管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质量链管理理论作为一个源于复杂经济社会的复杂理论,其丰富的内涵和运行规律尚待进一步探索。推进装备质量链管理的创新研究和实践应用将是我们下一步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 唐晓青,段桂江,面向全球化制造的协同质量链管理,中国质量,2002.

2 唐晓芬,邓绩,金升龙,质量链理论与运行模式研究,中国质量,2005.

3 肖媛,服务企业质量链管理研究,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 金国强,刘恒江,质量链管理理论研究综述,质量管理,2006.

5 Chu-Hua Kuei, Christian N. Madu, Chinho Lin, Wing S Chow, Developing supply chain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survey of supply chain quality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y & Reliability Management,2002.

6 麻书城,唐晓青,供应链质量管理特点及策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1.

供应链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行为经济学实验;设计与应用

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管理,降低供应链供需不匹配的成本,提高供应链收益的理论和方法。供应链管理理论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模型,以描述某个管理决策寻求最优化的过程,如进行库存、定价、生产或协调决策,以实现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这些模型是对实际供应链管理问题的抽象和概括,具体的企业运营环境往往被忽略,这些模型预测的最优结果在管理实践中通常并没有出现[1]。要转变这种因离企业管理实践较远,导致的理论模型的实际应用问题,行为经济学实验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行为经济学实验是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考察相关经济理论或被试在实验条件下的行为过程,对理论模型在真实世界中的表现进行验证或者修正的实验方法[2-3]。将行为经济学实验引入到供应链管理中,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供应链理论模型离管理实践较远的问题。通过合理设计的行为经济学实验,让被试以决策者的身份参与到实验中,对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模型进行重复运用,在不断地模拟决策中,体会决策结果带来的利益或亏损,能够很好地加深被试对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的理解,知道这些模型的优点和不足,并对这些模型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补充,为将来解决企业的实际供应链管理类问题奠定基础。

1供应链管理中的行为经济学实验目标及功能

学者和学生都可利用行为经济学实验对供应链管理进行研究和实践,对参加实验的被试,特别是没有接触过企业运营实践的本科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供应链管理中引入行为经济学实验,主要有以下两个目标:1)可以检验和完善已有的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模型通常都包含有较强的假设,追求数学处理上的方便,用作一般的指导思想比较有效,但是应用于具体的供应链管理活动中,模型给出的最优化结果可能并不能实现。引入行为经济学实验后,可以对报童模型、牛鞭效应、供应链合同等供应链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并研究在不确定的环境下,人们的决策行为是否与模型相符[4-5]。2)发展新的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如果通过行为经济学实验发现,决策结果与理论模型存在显著的差距,那么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探讨被理论模型忽略的人的行为因素,将决策者的心理因素如公平、信任、损失规避等加入到研究假设中,建立新的更加符合管理实践的理论模型[6-7]。行为经济学实验可以在理论分析模型和经济实践活动之间架起桥梁,这是它在供应链管理中最大的功能。虽然通过实证研究也可以检验这些模型,但是实证研究中的数据来源通常会遇到有效性的问题。比如,问卷调查都是二手数据,即使接近管理实践,但是很难通过这些数据建立不同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因为这些数据不能为研究人员进行控制,只能被动地接受[6-7]。但是,在实验中,可以对价格、成本和需求等比较感兴趣的变量水平进行控制,通过实验数据对决策结果进行分析,找到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并进行修正。

2供应链管理中的行为经济学实验设计

2.1实验的分类设计

为研究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论模型与管理决策活动的区别,可以通过考察模型中的相关变量来进行。供应链管理模型的目标函数通常是最大化利润或最小化成本,决策变量包括订购或生产数量、零售价格或采购价格以及相关的合同参数等,行为经济学的实验设计要考察在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对这些变量的选择是否符合模型的预测,那么,良好的实验设计有以下两种方式。1)演示性实验。这种实验只需要一个实验组别就可以进行,主要作用是演示供应链管理中的某种特殊的现象。例如,牛鞭效应是指供应链需求的波动从供给端向需求端逐级扩大的现象,为了演示这种现象,可以设计从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到顾客的4级供应链实验,让每个被试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在零售价格、批发价格和需求等其他给定的情形下,为每一次自己下游客户的需求给出采购数量决策以最小化采购和库存成本,这种被称为“啤酒游戏”的供应链管理实验在研究和教学中已经被反复证明和采用。2)研究性实验。研究性实验至少需要两个实验组别,一个组别为基本组,另一个组别为对照组,对照组的某些实验条件与基本组有所不同。研究性实验的主要作用是在某个模型参数处于两个或多于两个水平以上时,考察两个组别被试选择的决策变量和供应链的效益是否符合理论模型,也就是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如表1所示。除此之外,研究性实验还可以通过对两个组别实验数据的分析,找出理论模型与实验结果之间偏差的原因。例如,在批发价合同下,供应链管理模型显示供应链上下游在各自最大化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它们的价格和采购等决策会导致供应链的总体利润低于双方一体化决策的情形,即所谓的“双重边际效应”。但是,在文献[6]的行为经济学实验中,相识和不相识的两组被试在双重边际效应上的表现却有显著性的差异,这里不相识的人组成了基本组,相识的人组成了对照组,不同的商品成本、价格或需求成了模型参数的不同水平。文献[7]建立了一个以公平因素为基础的供应链模型,解释了在批发价合同下,供应链成员之间考虑公平交易的倾向可以协调供应链。为了保证模型参数在实验中保持不变,需要将被试随机地分配给各个组别和角色。例如,如果一个组全部由大学生或女性组成,那么这种具有特别性质的决策者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的系统性差异,为了避免出现这种错误,将每一个参加实验的被试进行随机地分配,是一种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2.2实验路线设计

供应链管理中的行为经济学实验的路线设计如图1所示。整个实验分为实验准备、进行实验和实验后期3个步骤来进行。在实验准备阶段,理论假设通常来自已有的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为使得实验过程中方便操作,可以对理论模型中的各个参数进行赋值,通过实验来检验模型的决策变量是否符合模型的预测,这些模型预测的结果则可以作为待实验验证的理论假设。实验指导的编写主要是为了向被试介绍供应链管理的背景、实验的具体内容和流程。现在计算机成为行为经济学中常用的工具,特别方便于进行实验控制和数据的收集以及传输,所以编写适合供应链管理实验的计算机程序也很重要。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首先是要尽量随机性地分配实验角色给被试,其次要让被试熟悉实验指导书中的相关内容,并在正式开始实验之前,试做实验以加强熟练程度,防止实验过程中出现误操作。在实验完毕后,则需要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并验证理论假设是否成立,在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存在显著性差异时,对理论模型进行修正。

3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行为经济学实验

在设计供应链管理行为经济学实验时,为了使得实验的结果真实有效,必须对一些实验过程中的环节进行精心地设计,避免出现系统性的误差。

3.1实验语境

在供应链管理的行为学实验中,通常需要向被试描述实验的一些基本内容,比如实验条件、扮演角色和决策顺序等,这些文字表达的语境框架应该简短而中立,尽量不要出现带有暗示性的话语。比如,在供应链管理中经常出现的“供应商”和“零售商”等词语,可以用“行动者1”和“行动者2”进行替代;做出“定价”“库存”和“采购”等商业决策,可以用让被试在一个行动集合中进行选择来替代。营造简短而中立的实验语境,有两个目的。一是防止被试出现无意识地决策偏差。例如,在考察公平因素对供应链上下游决策的影响时,应尽量避免在实验中使用公平类的词语,因为这可能会让实验参与者在进行决策时会无意识的出现不同的决策行为。另外,不同的研究人员对语义的理解可能不同,所以在实验中使用简短而中立的语言对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的验证和演示是很适用的。二是简短而中立的实验语境更具一般性,可以推广到其他的实验中去。

3.2被试

被试将成为在供应链管理实验中进行反复决策的参与者,他们的个人特征将会影响到实验的结果。最常见的情况是研究者喜欢邀请大学生作为实验的参与者,与全为企业管理者为参与者的实验相比,这两种情况下是否会导致实验结果的显著性差异则显得比较重要。在供应链管理的行为经济学实验中,大学生被试非常普遍,因为他们都集中于大学校园中,很容易进行招募,给他们支付的报酬也相对较低。研究显示,大学生和企业管理者分别组成的被试,在实验结果上并没有表现出统计学上的差异性,企业管理者在实验中做出的决策并不比大学生好或差,因此,为实验方便,可以将大学生作为实验被试的主要招募对象。

3.3激励

为了激励实验参与者更加认真地对待供应链管理实验,对他们进行酬金奖励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而且发给他们的酬金数量应该基于他们在实验中的绩效表现,如实验完成后的平均成本或平均利润等。如果被试在实验中挣到的钱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那么实验参与者特有的内在特征就会变得无关紧要,研究者可以基本上确认实验是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式在进行。如果没有适当的激励措施,就很难让实验参与者将精力集中到实验中来,实验的数据和因此得到的结论都得不到保证。

4供应链管理的行为经济学实验案例

销售回扣合同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种协调机制,可以利用行为经济学实验来进行证明和修正。它是指零售商售出商品的数量超过给定界限,每超过一单位,上游的供应商就向零售商返还一定的金额。理论模型研究表明,销售回扣合同可以很好地协调供应链。为了证明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可以通过下面的行为经济学实验来进行。

4.1提出理论假设

在由一个零售商和一个供应商组成的供应链中,文献[8]研究表明,在销售回扣合同下,零售商的利润函数为:R(Q|T)=-wQ+pEmin(Q,ζ)+sE(Q-ζ)++uE(min(Q,ζ)-T)+(1)式中,w为批发价格,p为零售价格,Q为零售商的采购数量,s为处理卖不出去的单位商品得到的残值,u为单位返还金额大小,ζ为随机市场需求,其概率分布函数为Φ(ζ),T为销量的给定界限[8]。存在唯一的合同参数组合{w*,T*,u*}协调供应链,其中,u*=(w*-c)(p-s)c-s,w*为下式的解:(p-c)∫Qw0ζΦ(ζ)dζ=k-ε(2)T*为下式的解:(p+u*-s)L(Q0)-u*(L(T*)+T*(1-Φ(T*)))=k(3)式中,L(x)=∫0xζφ(ζ)dζ,Qw=Φ-1[(p-w)/(p-s)],Q0=Φ-1[(p-c)/(p-s)],k∈(0,π(Q0)),π(Q0)=-cQ0+pEmin(Q0,ζ)+sE(Q0-ζ)+,ε∈(0,k),且ε足够小。行为学实验实验需要将上述理论模型结果化为一个算例。假定市场需求在[0,100]上均匀分布,c为12元/单位,w为18元/单位,目标数量T与回扣u为决策值,零售商每一期订购数量Q。未销售完的货物当期即作废处理,残值s为1元/单位。那么可以得到理论假设为:假设1(理论基准):在销售回扣合同下,供应链的最优订购数量为59,供应商设定的单位商品返还金额为14.72,销量给定的界线为43。假设2:与批发价合同相比,销售回扣合同协调了供应链,零售商、供应商和供应链的利润都会增加。

4.2实验

1)被试的招募。在进行实验前,可以在大学校园中招募大学生作为被试,或者让参加供应链管理课程学习的学生作为被试。随机地将两个人组成一组,一人扮演零售商,一人扮演供应商。2)进行实验。让他们先进行批发价合同的实验,然后再进行销售回扣合同的实验。在每个实验中,应先进行5轮实验,让学生熟悉决策规则,然后正式开始实验。在批发价合同中,供应商对批发价格进行决策,零售商对采购数量进行决策,然后随机的市场需求也开始实现,这时可以计算零售商、供应商和供应链的整体利润;在销售回扣合同中,零售商决定采购数量,供应商决定返还的单位商品金额,然后随机的市场需求也开始实现,参与各方的利润也马上得到计算。在两个实验中,商品的市场需求分布、生产成本、零售价格、残值等实验参数都是相同的,与4.1节中的数值保持一致,每个实验都将进行40轮。在实验前,应将撰写好的实验指南发给学生,详细说明销售回扣合同的运作机理,以及上述实验规则。3)激励。根据每个零售商和供应商的实验结果,按照他们在每个实验中40轮的平均利润水平与理论最优结果的比例,对他们进行奖励,发放给每位参与者一定数额的人民币。

4.3验证假设与模型修正

收集得到的实验数据,对4.1节中的理论假设进行验证。可以利用SPSS等软件和统计推断的方法,验证在销售回购合同中,供应链订购数量的均值是否等于59,供应商设定的单位商品返还金额是否为14.72,销量给定的界线是否为43;还可以验证第二个假设,即销售回扣合同下的供应链利润水平是否比批发价合同高。如果假设都得到验证,那么表明销售回扣合同的理论模型与管理实践一致;如果假设没有得到验证,则表明销售回扣合同的理论模型和管理实践之间存在差距。为找出这种差距存在的原因,需要对销售回扣合同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再次设计合理的行为经济学实验,证明分析中找到的影响因素,并将影响因素加入到模型中完成对模型的修正。

5结束语

供应链管理中引入行为经济学实验,不仅对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并修正,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熟悉供应链管理的实践情况,逐渐在供应链管理的教学和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使得供应链管理的行为经济学实验结论真实可信,需要对实验进行有效的设计,规划合理的实验路线,在实验语境的选择和设定上要尽量地简短而中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招募大学生作为实验参与者,并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参与者进行合理的酬金激励。

参考文献

[1]HOT,ZHANGJ.Designingpricingcontractsforboundedlyrationalcustomers:Doestheframingofthefixedfeematter[J].Managementscience,2008,54(4):686-700.

[2]姚宇.世界著名实验经济学实验室介绍[J].经济学动态,2014(11):107-114.

[3]BARTLETTRL.,KINGPG.Teachingeconomicsasalaboratoryscience[J].Journalofeconomiceducation,1990,21(2):181-193.

[4]CACHONG,LARIVIEREM.Supplychaincoordinationwithrevenuesharingcontracts.Managementscience[J].2005,51(1):30-44.

[5]ZER,ZHENGY,CHENK.Trustinforecastinforma-tionsharing[J].ManagementScience,2011,57(6):1111-1137.

[6]LOCHCH,WUY.Socialpreferencesandsupplychainperformance:Anexperimentalstudy[J].ManagementSci-ence,2008,54(11):1835-1849.

[7]CUITH,RAJUJS,ZHANGZJ.Fairnessandchannelcoordination[J].ManagementScience,2007,53(8):1303-1314.

供应链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9篇

>> 基于Arena的供应链库存策略仿真研究 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研究 基于灰色预测理论的库存预测模型研究 基于可控提前期的供应链库存优化模型研究 基于供应链管理导向的企业联合库存问题研究 基于供应链的工程项目物资库存管理研究 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型研究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制造企业库存管理优化研究与实践 基于供应链的企业库存成因及优化控制研究 基于库存成本的供应链需求信息共享价值研究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车辆器材库存控制方法研究 基于供应链的警用车辆器材库存控制策略研究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家具制造业库存控制研究 基于仿真的装备供应链库存模型研究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协议库存物资计划预测管理探讨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协议库存物资计划预测管理 基于战略与需求预测的库存管理研究 基于供应商管理库存信用风险的供应链违约风险控制 基于供应链的企业库存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库存优化与相关技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Younjung Kim, Youngho Lee, Kyung-Yong Chung, et al.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 analysis of research topic and methodology[J]. October 2015,74(20):8849-8860.

[3] 刘学恒,汪传旭,许长延. 带有时限的多点应急系统库存策略优化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7):212-216,230.

[4] 李正艳. 基于数据挖掘的物流运输系统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 傅家良. 运筹学方法与模型[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 何荣宣. 传统物流向现代供应链管理转变的策略[J]. 企业经济,2011(9):41-43.

[7] 朱清华. 基于供应链的管理信息系统构建[D]. 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8] 许会元. 企业物流的数据挖掘与智能管控[D]. 杭州: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9] Pang-Ning T, Michael S, Vipin K. Introduction to Data Mining[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供应链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物流;对策

我国业内人士对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农产品供应链本身进行研究和对如何建立果蔬农产品供应链进行探讨。本文将在这些理论研究基础上,以物流效益理论为理论指导,对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物流进行优化,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一、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现状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物流可以分为传统农产品供应链物流模式和“农超对接”下的供应链物流模式。传统的农产品供应链物流可以分为五个步骤,即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农超对接”下的供应链物流是以超市为主导企业建立的物流。

我国传统农产品供应链物流模式以是第一、二方物流为主。一方面供应链物流模式是由供应商建立的,在这种第一方承担物流业务的情况下,菜农们一是合理组织运输方案,使各区段总运输里程最小;二是提高载运水平,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另一方面则是需求方承担的第二方物流,道理同第一方物流相似,一是合理组织运输方案,使各区段总运输里程最小;二是提高载运水平,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农超对接”下的供应链物流主要有三个模式。第一,基于共同配送的供应链物流模式。共同配送指多个客户联合起来共同由一个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来提供配送服务,进行横向联合、集约协调、求同存异以及效益共享。第二,超市自建的供应链物流模式。在这种供应链下,超市成立单独的“直采”小组,在超市区域内选择最合适的农村合作社与之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超市自营的物流系统在整个供应链物流中起到关键作用。第三,基于三方物流的农产品供应链物流。这种情况下是依靠第三方物流公司给整个供应链提供运输、仓储、加工、包装、装配和物流信息处理等活动。依靠三方物流公司,企业能够有效实现规模效益、系统协调效益、专业化效益、群体效益。

二、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传统农产品供应链物流模式以是第一、二方物流为主,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以下几个典型问题。第一,物流成本较高。在传统模式下的供应链物流,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往往是动态博弈,导致农产品在运输、储存、加工等环节供需双方进行价格博弈增加市场交易成本,导致物流成本增加。第二,供应链管理缺乏规范化。在这种情况下,供应链合作联盟难以形成一个规范的管理机制,导致整个组织管理能力减少,效率降低。第三,供应链物流缺乏专业化。不管是一方物流还是二方物流在整个供应链物流环节都缺乏专业化,企业毕竟不是专业的三方物流公司,在运输、加工、储存过程中会出现成本较高,难以提高物流效率的情况。在这些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化的技术作保障,常常会出现农产品损耗严重的现象。第四,供应链存在信息不对称,传统的农产品供应链以农业市场为主导,但是供应链供应方、主导方、需求方难以形成较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作为支撑,所以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信息失真等情况。

我国“农超对接”下的供应链物流主要有三个模式,一是基于共同配送的供应链物流模式,二是超市自建的供应链物流模式,三是基于三方物流的农产品供应链物流。尽管“农超对接”这样的商业模式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但是它的供应链物流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不规范。首先,合作社存在一下问题:合作社与超市主要进行单纯的物料交换,而没有更好的提供增值服务,导致其与超市之间存在不信任,易导致供应链主导企业另寻供应商。其次,合作社和超市之间存在价格博弈,供应商尽可能提高价格,而超市也尽可能压缩价格,在这两种力量之下,最终形成均衡价格,但是其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必然导致欺骗行为,从而导致供应链的崩裂。其次,供应链主导企业对供应链管理不协调,主导企业在对供应链企业进行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主导企业与上游企业之间信息、管理衔接不协调的现象。并且在整个供应链上,供应链主导企业难以对上游企业进行食品监管,从而存在信息缺失,从而对整个供应链有着不良影响。最后,农产品具有易腐变质的特点,时效性强,存在“包装难、装卸难、运输难”等问题导致农产品流通阶段物流网络不清晰等问题。

三、基于物流效益理论优化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的对策

第一、二方物流增加流物效益的原理及途径设供应厂商i的需求厂商集合为J(i),则供应厂商i从事的是第一方物流,它对其需求厂商集的总物流费用Ci为Ci= , ,Wi,j是供应厂商i需要供应给用户j的货物量,为了满足用户需要,这个量一般不能变化;Ci,j是相应的运价(元/t),运价随运距而变。第一方物流应使得这个总运输费用最省。运价效益越高,降低总物流费用G的途径只有两个:一是合理组织运输方案,使各区段总运输里程最小;二是提高载运水平,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因此对于第一方物流而言,降低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的成本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优化。合理的组织运输方案可以结合送奶路线、节约矩阵等方法进行优化。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利用物流的载运能力,充分利用车辆的空间和承载质量,实现运输、储存、加工等环节的专业化,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第二方物流的供应链物流的原理同第一方物流相似,主要还是从以上两方面进行优化。

假设第三方物流企业承包了M个供需方企业的物流业务,这M个企业构成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集工,就是原来的供应厂商集;第i个供方企业的客户集为J(i),有Ni个需方厂商需要其货物,供方i与需方歹之间的运量为Wi,j,单位物资运价为Ci,j。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业务原理模型为 C= ,在这个模型下,企业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增强物流效益。第一,实现物流的规模效益,随着企业对物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增多,单位投入增多能够有效节约物流成本,形成规模效益。第二,实现系统协调效益,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将合作企业的业务进行有效集成,能够形成较好的集成效应,并且更利于企业的整体协调,优化供应链物流。实现专业化效益,企业是区别于第一方和第二方的三方物流,它在运输、储存、加工、包装、物流信息处理等方面有着较好的专业性和集成性。第四,实现群体效应,三方物流公司不仅要致力于提高自身的效益,同时也提升了合作企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供应链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供应链;国内外企业;库存管理;模式比较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2

随着国际化经济不断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给各国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但是在这些商机面前无疑也是更多的挑战。随着商业竞争日益激烈,对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供应链的管理逐渐形成,并且已经逐渐成为了现代企业的发展管理指导。供应管理链更注重全局,从制造、供应、销售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实现管理,在此过程中也要求企业可以很好的利用各个方面的资源,并且需要尽可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实现供应链的整体优化。本文主要结合库存管理以及供应链的相关理论的介绍实现对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分析,并且从国外的发展中寻求先进可借鉴经验,为我国企业供应链下实现库存管理提供建议,从而实现我国企业的库存管理模式提升。

一、供应链下研究库存管理的重要意义探究

由于库存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其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占据着供应链集成管理和供应链企业实现合作的基础地位。库存是企业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库存过多则证明该企业的流动资金被占用,库存过多相应的会增加仓库的面积以及物品的保管费用等。如果库存过少,那么则很容易出现因为材料缺乏而致使生产出现异常,造成材料订货成本升高,服务水平下降,因此非常容易出现对客服服务满意度降低,从而影响客服合作兴趣。供应链库存中出现的问题复杂多变,而且它涵盖了整个供应链从下游到上游所有的生产、供应、销售等问题,加之一些市场不确定因素,使得传统模式下的库存管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所以面对传统模式下库存管理,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不断的改善此类问题,实现供应链管理发展过程中库存管理模式的创新。

掌握好供应链中库存管理的基本理论以及方法,以此来实现提高企业的自身管理水平,而且可以不断的增强企业的整体核心竞争力。以往企业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需要按时交货,经常会以牺牲库存来完成交货的目的,这就使得企业在人力、财力以及物力上不能投入更多供企业库存管理发展。而在供应链之中存在着“牛鞭效应”,它影响着各个节点的业绩,牛鞭效应主要是指在供应链之上信息流从终客户逐渐向着原客户传递,但是在此过程中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并且还会使得传递的信息变大,从而形成了信息的传递偏差。因此在很多的企业会受到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的问题,从而造成其在库存水平上常常出现业绩平平的情况。

二、供应链库存管理和库存理论和方法研究

(一)库存及其相关简述

1.分类和含义

所谓的库存,即是存货,库存是一个企业正常经营必须具备的基础,存货通常可以理解为储存的物资,即可能现在闲置但是未来有需求的有价值的商品或资源,具体来说明存货是为了未来支持企业生产、支持服务、支持操作、支持维护等工作的物资。库存并不是现代经济社会中诞生的产物,而是在物质产生活动中就已经出现,只是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其重要作用而被人所关注。商品因为在社会生产中和消费中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上都有所差异,使得库存被直接投入到使用中的可能性很小,但是社会市场瞬息万变,为了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库存就发挥了其重要作用,解决商品消费矛盾这个重要难题。目前库存商品的分类有几种,按照作用进行分类有成品库存、在制品库存、维护维修运行库存、原材料库存等,按照存放地点进行分类有在制库存、寄售库存、在库库存、在途库存。

2.库存的作用

上述就提到在商品经济中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上社会需求是不同的,供需矛盾较大,库存就是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矛盾。库存的作用就是在供求之间建立一个缓冲条件,使消费者、供应商和生产商之间的供求矛盾得以缓和,可以理解为库存是销售、供应、生产之间的缓和剂,主要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缓和供求之间的紧张关系,化解消费和生产上的时间差异,二是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变化,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三是保证生产的连贯性,保证商品生产的独立性,四是解决交货时间上的矛盾,五是增加生产企业生产计划的柔韧性,克服一系列的不确定因素。虽然库存的作用很大,但是库存同样有一定的弊端,如资金占用率大,资金周转不灵活,企业增加了管理成本和产品成本等。

(二)库存的管理主要方法

1.定量订货管理方法

定量订货均是库存管理的主要方法,当库存量下降到重复订购点时就发出了订购指令,在考虑到定量的时候要从订购的成本、库存、价格等多个因素进行分析,从图1中可以表示出订货批量、费用以及库存费用的最小订货之间的关系。

图1 定量订货系统

定量订货系统中首先要确定订货量以及订购点,并且需要连续不断的对库存量进行检查,确保能够维持企业的定量订货的运行。此种方法在库存管理过程中方法简单明了,而且对于价值的要求相对较高,但库存费用的掌控难度很高;其主要的缺点就是订购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会造成采购次数增多,带给采购很大的压力。

2.定期订货方法

所谓的定期订货则主要是按照固定的时间订购指令,而订货量从Q逐渐补充到订货量M,当间隔一定T时间段时,库存量下降到某一个水平,不论订货期间库存货量消耗是多少,均按照固定时段补充货源,那么在此过程中的补货量则按照实际的消耗来决定,则定期订货系统如图2所示。

图2 定期订货系统

定期订货不会随时检查库存量,而只是需要按照固定的周期进行下单,此方法简单便于管理,且订货成本相对较低。但是定期订货不会考虑到库存量,只要时间一到就会发出订货单。所以定期订货系统的库存量较之定量订货的库存量均要大,且一直会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量之上。

3.最小最大订货法

图3 最小最大订货系统

对于最小最大订货系统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均是根据自定义来决定。当库存量大于最小库存量时则不需要进行订货,如果库存量出现接近或者小于最小库存量,那么就说明此时拥有了订货的需求。订货量Q则是根据最大库存量以及可用库存量计算得出,同时还要考虑最小订购量以及标准的包装要求。

三、供应链下国内外企业库存管理模式的比较论述

(一)库存管理模式在国外的研究现状和应用现状

1.国外供应链下库存管理研究现状

对于库存的研究,Scarf与Clark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最先开创了多级库存管理并对多级库存管理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在研究中分析了不考虑批量的N级流水系统,通过研究他们证明了最大订货水平策略是存储成本与贴现罚金的N级流水系统的最佳控制策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中出现了供应链的管理模式,人们对库存的研究慢慢的深入,一大批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切入点分析了供应链库存管理方面的问题。如G.Reiner与W.Jammernegg就以生产能力管理与应用库存管理来对供应链绩效进行了研究,并在随后的模拟中证明了生产能力管理与应用库存管理对供应链内部和外部组织绩效水平有改善的作用;如Kim与Banerjee等人就配送库存、生产和采购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补充,他们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单一产品的供应链模型,还提出了启发式两阶段的算法;Yuliang与Philip等人合力开发出一个关于运输费用与订货费用的分析模型,该模型证明了两者对库存成本的影响,随后说明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来说明怎样去减少这一成本;Towill与Disney对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中的供应链牛鞭效应进行了研究,并在随后的模拟验证中讲述了怎么去降低牛鞭效应。

2.国外供应链下库存管理模式应用案例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际的零售沃尔玛就针对库存管理模式进行应用摸索。沃尔玛通过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将POS机上的零售信息数据传输给供应商,通过这些数据来为供应商提供相应的市场动向。如此一来则可以实时的了解整个商品市场的动向,同时供应商在进行发货的时候为沃尔玛提供相应的清单,此时沃尔玛则准备好接收货物的准备。通过这种方式提升了商品检验效率,同时省去了货物输入作业数据录取。由于沃尔玛在进行库存管理、订货、进货的管理中非常恰当,减少了很多的繁杂程序,使得供应商的库存得到减少和优化,供应商的及时准确的供货使得沃尔玛的库存大大的减小,而且还使得整个供应链的库存量减少了。

(二)库存管理模式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和应用现状

1.国内供应链下库存管理研究现状

供应链管理下对于库存的管理控制问题的研究在国内尚不成熟,而且相关的资料和文献很少,明显比国外的研究要少。但是也不乏一些学者对于供应链下库存管理模式的研究。其中马士华等人论述了供应链管理的相关发展现状,并且还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同时还提出了在供应链上出现的多级管理控制问题,并且还提出了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在保障生产、供应等连续性上不断对订货量和最佳订货方案进行研究;另外林辉等人针对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利益分配问题进行了论述;李雷等人针对供应链下库存管理模式进行了传统模式与现代管理模式的分析,并且介绍了制造型的企业在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的策略,论述了制造商、供应商、采购物体流之间的库存关系。

2.国内供应链下库存管理模式应用案例

国内在供应链的库存管理上发展还不成熟,但是也有一些成功的实例。美的空调就开始使用了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模式,使用信息代替库存的思想,完成了供应链上的库存管理。以顺德厂开展的库存管理为例来看,美的在该区域设立了一些仓库,用于为供应商存放零件,当美的需要货物时,则通知供应商划拨资金并取货。要在此基础上实现供应链库存管理,美的与供应商建立了信息交流平台,采用ERP系统来进行管理,但是美的不需要供应商也采用一样的管理系统,只需要供应商通过网站来进行订货,在Web网站上实现了订货、订单处理。通过这样的方式,美的零部件的库存年换率达到了80~90次,零部件较之原来的保存一周左右,变为目前的三天,这三天的还是均由供应商管理,随着周转率的提高,库存的成本明显下降,从而有效的降低了资金风险。

国内经过对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的研究,有很多的企业都逐渐将其灵活的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之中。联想通过使用第三方物流完成了对供应链的库存管理,经由第三方进行零件的配送,建立了供应商、第三方物流、联想三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确保所需要的零件配送及时,采用供应链的库存管理有效的降低了库存成本,而且使得整个订货、购货的灵活性明显增强了。

四、总结语

库存管理一直都是经济活动管理过程中的基础,可以明显的降低运营成本,而且还可以有效的提升盈利和服务管理水平。传统的库存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到当前的需求,加之从传统的库存管理上没有供应链的理念,所以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不适合时展和进步的要求。本文主要通过对供应链下研究库存管理的重要性研究、供应链库存管理和库存理论和方法以及国内外在供应链下企业库存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且结合了实际的案例,以此来实现对供应链下库存管理的重要性,为我国的企业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卢晓东.基于供应链环境下的迪米服饰有限公司库存管理模式改进[D].西北大学,2012.

[2]孙硕.基于供应链环境下的医药库存管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

[3]奚嫦燕.K企业供应链环境中的库存管理策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

[4]黄丽敏.供应链环境下基于VMI和JIT相结合的库存管理模式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

[5]吴智峰.供应链环境下中小民营企业库存管理模式探讨[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17-20.

[6]秦绪霞.供应链环境下造船企业的供应商管理库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7]李萌.供应链环境下服装企业的库存管理研究[J].商,2013,14:36.

供应链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维修器材;供应链;装备

中图分类号:E246 文献标识码:A

装备维修器材是海警部队进行装备维修保障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影响装备保障费用和效能的重要因素。作为装备维修保障的重要资源,维修器材不仅直接影响到故障装备的及时修复,也是保障工作中经费投入最大的方面。据资料统计,在装备全寿命周期内,维修所需要的器材保障费用约占整个维修费用的一半以上。因此,装备维修器材保障的效果直接影响车辆装备保障的军事、经济效益。

1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是由进行原材料获取,加工原材料成中间件或成品,再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的一些企业或企业部门构成的网络。从供应链管理的构成来看,参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实体主要是供应商(还包括供应商的供应商)、制造商、配送中心、零售商、最终用户等。从供应链管理的内容来看,主要涉及参与供应链管理的相关实体之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同步与协调问题。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出现,在给地方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军事物流的发展,特别是装备维修器材保障模式的发展突破提供了新的契机。假设:依托社会引入供应链管理思想,依靠国家经济力量,立足于现有物流基础设施水平,可以降低装备维修器材保障成本,实现海警部队“保障有力”。

2 可行性分析

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优化海警装备维修器材管理是否可行,主要从军事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判断其军事目标的可达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可能性、经济上的合理性。

从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所采用的“即时后勤补给”战略来看,其采用供应链管理思想对物流系统进行优化的效果是明显的,在战争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海警装备维修器材多侧重于平时保障,同时要做好战时储备。其目标是将各级装备维修器材机关部门、基层单位等和地方器材供应商链接成为一个协调一致、相互支援、可发挥最大整体效益的集成系统,从而在正确的地点和时间,为海警部队各级别单位的正常运输勤务提供恰当数量的正确器材。优化的目标与供应链管理的实质是一致的。即:紧密结合用户需求,以系统和整体观念进行供应管理。

技术可行性分析主要从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优化海警装备维修器材管理,是否具备必要的条件,如组织结构、人员素质、物流装备、运作流程和信息系统等。海警部队已基本具备了装备维修器材供应链管理的组织结构、人员素质、物流装备和信息系统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上级领导大力支持优化装备维修器材保障系统,许多相关部门从切身利益出发也非常配合工作;第二,海警部队具备一批懂物流、精管理、会保障的专业人才,为成功应用供应链管理思想、实施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装备维修器材保障储备了人力资源;第三,随着地方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和近年来海警部队逐步加大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立足于现有物流基础设施,海警部队能实施装备维修器材供应链管理和“保障有力”。

我国物流业在近几年有了较大的发展。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与管道运输等各种运输方式和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大了投入,公路和铁路建设投资成数倍增长;另外,从优化项目经费的费效比分析,海警装备类型和使用情况,以及对装备维修器材需求的种类和频次有很多相同之处,这为供应链环境下装备维修器材的联合供应和协同保障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利于提高装备维修器材管理经济效益。

通过从军事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三个方面的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成功的实践经验可以认为:在目前的条件下,利用供应链思想进行海警装备维修器材管理是可行的。

3 供应链设计

3.1 供应链设计目标

利用供应链思想进行海警装备维修器材管理,主要是通过设计供应链来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1)系统集成。通过供应链设计,把装备维修器材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单位或部门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供应链思想进行一定程度的集成优化。

(2)技术先进。通过供应链设计,海警装备维修器材管理的运作采用更加智能的物流设备、更加先进的物流技术,在物联网环境下实施装备维修器材管理。

(3)需求拉动。通过供应链设计,实现基层部队“需求”拉动装备维修器材“供应”的保障模式,即根据需求拉动确定供应。

(4)协同合作。通过供应链设计,协同合作意识将贯穿整个装备维修器材保障过程。主要体现在信息共享、围绕基层部队的需求共同解决问题、业务上不再有重复性工作、信息能实时准确获得等方面。

3.2 供应链类型选择

供应链类型的合理选择借鉴不同的军事供应链和企业供应链。军事供应链分析有助于明确军事需求,企业供应链分析有助于明确效益需求。军事供应链一般分为平时的军事供应链和战时的军事供应链[1]。平时的军事供应链主要是为了满足部队训练和战备建设的需要,强调压缩后勤规模,强调充分利用可支配的后勤资源,强调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和质量;战时的军事供应链主要是为了满足部队作战任务的需求,强调的是产品和服务的速度、柔性和质量。传统的供应链类型主要分为推动式和拉动式两种。推动式供应链是指从原材料出发,经由半成品、产成品、市场,直至最终用户的物流主导过程。拉动式供应链是指从客户需求出发,按照客户的需求设计产品或服务,再根据设计组织材料进行生产,这是一种以需求信息流为主导的供应链。

供应链类型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突发事件、通用性不同、器材需求量差异等。综合考虑海警装备维修器材需求不稳定因素和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装备维修器材需求发生波动或需求不确定需要将“推动式”和“拉动式”供应链综合起来。配送中心可以灵活地根据保障任务的突变做出快速响应,将其作为“推动式”供应链和“拉动式”供应链的分界点比较合适,如图1所示。

3.3 节点设计分析

根据海警部队装备维修器材保障过程的特点,设计的供应链节点包括装备维修器材供应商、配送中心、部队用户。

(1)器材供应商节点。器材供应商节点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描述:一是供应商的规模;二是供应商所处的地理位置。供应商的规模大小决定了其能为部队提供的服务水平,供应商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是否处在海警部队最佳的供应保障范围内。

(2)配送中心节点。配送中心是装备维修器材供应链中连接上游器材供应商和下游部队用户的核心环节,在海警装备维修器材保障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要求配送中心节点要使器材供应适应部队需求变化;配送中心节点要经济高效地组织储运;配送中心节点要提供优质的保管、配送和信息服务。

(3)部队用户节点。海警部队保障有四级单位,从装备维修器材供应保障的实践出发,需要进一步明确供应链中部队用户节点的粒度。依据海警部队财务制度,综合分析,三、四级单位没有独立的财务结算权限,经费开支需经过二级单位统一预算。另外,二级单位有保障经费预算权限,在制度上也符合保障要求。因此,选择一、二级单位作为供应链中的部队用户节点最为合适。即:由配送中心或供应商将器材直接配送到一、二级单位,其他单位由二级单位另行组织。

3.4 保障模式设计

海警部队装备维修器材供应保障模式设计遵循了提高供应链的柔性和反应性的原则,并考虑供应链的敏捷性和动态性。保障模式大致可以设计为两种:直达配送保障模式和中转配送保障模式。直达配送保障模式的优点是订单一次配送到位,过程简单;减少配送中心运营成本;系统内总物流成本低。不足是及时响应时间长、供应速度慢;收货响应时间长;增加了各使用单位重复备货成本;企业仓库库存金额增加。中转配送保障模式的优点是实现配送运输规模化,增强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配送中心的建立分摊了器材供应商库存成本;缺点是增加了配送中心的采购、库存、配送和运输成本及器材中转次数。

论文认为海警部队装备维修器材保障系统供应链设计,应兼具以上两种供应保障模式的优点,即:建立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是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枢纽,部队的需求信息在这里汇总;配送中心可以保障通用性较低的维修器材和应对突发事件造成波动的器材需求。器材供应商仓库,以就近原则保障部队用户需求,避免器材的重复运输,也减少了配送中心的采购、库存、配送、运输工作。

假定A省有i个器材供应商,B直辖市有j个器材供应商,C省有k个器材供应商。图2表示了两种供应保障模式相结合的供应链框架。图中实线箭头表示由配送中心配送部队用户的器材流动方向,虚线表示部分由供应商直接配送部队用户器材流动方向。

直达配送保障模式和中转配送保障模式相结合的供应链框架具有动态性特点。供应商、配送中心和部队用户之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保障任务的变化和供应商与部队用户之间的距离大小不同而改变。

基于上述供应链框架的器材保障流程描述:以系统整体效益最优为目标,根据器材的通用程度和供应商的地点,选择不同的库存策略和配送方式。这里的库存策略有配送中心是否零库存两种,配送方式分为供应商配送和配送中心配送。通用性的高低影响器材库存策略,通用性高的器材采取配送中心零库存,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配送中心的库存成本,而当器材供应中断时,部队用户也可以直接从市场采购所需的器材,不会影响部队任务的完成;对于通用性低的器材采取配送中心安全库存,这样既满足了部队用户的需求,提高了部队用户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供应商与部队用户之间的距离影响配送方式的选择,距离较近时采取供应商直达配送模式,距离较远时则由各个供应商将器材运送到配送中心统一分拣,然后再分别配送到部队用户。以就近配送原则决定是否由供应商直接供应,不仅降低了器材运输时间和成本,同时也降低了配送中心的配送成本和库存成本。

4 结 论

论文结合现行海警部队装备维修器材保障系统分析,论证了装备维修器材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军事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明确了车辆通用器材供应链设计目标和类型。最后,对供应链框架结构中的核心——配送中心进行了规划设计,说明了供应链节点和供应保障模式,给出的海警部队装备维修器材保障结构对现行的供应保障模式有一定的优化作用。

参考文献:

[1] 孟宪刚. 中美军队后勤管理比较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4.

[2] 宋方,蒋长兵. 现代物流案例教学与实例[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

供应链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 企业品牌 创建策略 研究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涵与企业品牌创建

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纵向一体化以及横向一体化管理模式有着根本区别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它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趋势,将企业竞争力的支点建立在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包括上下游供应商客户在内的所有供应链成员和相关主体上,依靠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原则来取得最大化的竞争优势和利益组合。据有关调查研究显示,欧美生产制造企业2005-2010年的经济效益和利润中平均每年有27.8%的比例来自供应链管理的应用和实施。

品牌建设是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核心内容之一,供应链管理使得传统模式下的品牌建设发生了重大变化,也提供了重大机遇,数据显示,供应链管理对于品牌建设的贡献率在2006-2010年期间平均以7.4%的幅度增加。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品牌创建策略要求将品牌建设确立为供应链管理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品牌的创建和确认流程在供应链范围内进行科学配置和分工,打造统一的品牌文化认同以及利用电子商务对于分散在各个供应链环节上的品牌价值流程进行有效整合。

目前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品牌创建策略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2005年以来我国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品牌创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数据显示2005-2009年期间制造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品牌创建投入每年实现了11.3%的增长,其投入产出比也实现了年均8.3%的增长速率,品牌创建在制造企业经济效益中的贡献率也实现了年均7.5个百分点的增加。但由于我国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和对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品牌创建的理解起步相对较晚,再加上其他原因,综合归纳来看其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未能将品牌创建策略上升到供应链发展战略有机组成部分的高度去关注

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尚未能将品牌创建策略上升到供应链发展战略有机组成部分的高度去关注,由于缺乏战略的确认使得无论在企业内部还是供应链范围内的相关环节和流程的协调和匹配程度相对较低,造成了实施过程困难和实施效果不佳的局面。据对2005-2010年期间357家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的一份调查统计显示,将品牌创建策略确立为供应链战略管理一部分的企业数目仅为总数的32%,即使在这些企业当中它们在品牌创建业务上每年的投入增加幅度也不足5.8%,这和欧美企业的该项指标的11.5%的平均值相距甚远,另外,只有37.5%的企业围绕品牌创建战略进行了相关业务流程的优化和调整,而其覆盖的范围还不到企业整个业务范围内容的43.5%,企业在品牌创建上的投入产出比仅为欧美国家该期平均值的八分之一。种种迹象和数据表明这种趋势还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二)企业缺少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对于品牌价值形成和确认流程的细分和识别

企业缺少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对于品牌价值形成和确认流程的细分和识别,供应链范围内品牌价值创造的分工协作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使得供应链相关业务环节的品牌价值创造和增值能力不高。一份对2009年中国和欧美国家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品牌价值形成和确认流程细分和识别问题的对比研究表明,欧美国家上游供应商、中间核心企业、下游客户在品牌价值创造中的重要性权数之比为3∶4∶3,而我国国企的该项指标数值为1∶7∶2。这说明在我国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品牌价值形成和确认的流程中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所占的贡献率过小,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供应链模式下的基于劳动效率和整体最优的协同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除了相对比值上的差异,在绝对值的比较上,该期我国企业和欧美企业上游下游及核心企业的价值创造绝对额比值分别为1∶7.8、1∶14.2和1∶5.2。

(三)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品牌创建活动中的品牌文化认同程度不高

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品牌创建活动中的品牌文化认同程度不高,供应链成员之间在品牌价值、品牌所代表的理念、审美观念以及个性修养情感诉求等方面的理解和解读方式不同,共同的品牌文化根基薄弱。共同的品牌文化认同是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进行品牌创建策略的基础和前提,目前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对文化认同程度不高的表现及其原因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上下游企业缺乏充分的信任机制,核心企业往往将其品牌文化的内涵及其实施视为商业机密的一部分而不愿意在供应链成员间进行推广;二是相关利益风险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数据显示目前品牌文化打造上75%的资金投入和资源投入由核心企业负担;三是供应链成员对于品牌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调查数据显示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企业中仅有17.8%的企业认识到品牌文化是品牌创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各成员之间品牌价值创造流程和业务环节的整合缺乏有效的手段和力度

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各成员之间的品牌价值创造流程和业务环节的整合缺乏有效的手段和力度,电子商务特别是移动电子商务技术手段在实现品牌价值流程链接和整合中的应用和效果还有待提高。据2009年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协会的一份数据表明,我国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企业价值形成和确认环节的耦合系数为0.21,呈现出比较松散的弱关联状态,而该期日本企业的该项指标数值为0.63。此外,电子商务对于各品牌价值形成和创造环节的覆盖率仅为45%,也就是说有一多半的品牌价值创造环节处于游离状态或相对孤立状态,对于新兴出现的移动电子商务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比例较少,2010年9月份的数据表明覆盖范围和比例不足10%。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品牌创建策略

根据供应链管理基本内涵及其对于企业品牌创建意义和要求的阐述,在分析了目前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品牌创建策略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参考供应链管理和品牌创建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文章就我国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品牌创建提出如下的建议和对策:

第一,企业应该将品牌创建策略确立为供应链管理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加强战略的执行力度,对于相关业务环节和流程进行重新优化调整以提高其匹配程度。品牌创建策略是供应链管理模式下提升整个供应链上企业价值和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研究数据表明未来10年内品牌创建所形成的价值将是供应链管理的最大驱动力量,其在企业经济效益中的贡献率将有望达到35%以上,为此就必须从战略上确立品牌创建策略的地位,并以此为中心进行相关业务和流程环节的调整和优化重组,供应链各相关主体都应该保持必要的资金投入和资源匹配来确保品牌创建策略的可持续发展,以此来规范和指导供应链各相关主体的行为和动机模式。

第二,企业应该对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品牌价值形成和确认的相关环节和流程细节进行具体分析,探索和研究其相关数学模型和价值判断曲线,根据供应链成员的资源禀赋和效率优势进行相关业务和环节的最优化配置和分工,实现整体协作的效益最大化。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品牌价值形成机制和确认过程不同于传统的品牌价值形成过程,价值的形成和确认超出了单个企业的范畴,更多的上下游企业主体和职能环节被纳入了进来,这一方面有利于品牌价值的增值,同时也给品牌价值的管理提出了挑战。为此就应该对供应链模式下品牌价值的形成确认过程进行具体的研究,搞清楚各环节的数学关系和模型,找出他们的相关系数和曲线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在供应链成员之间按照资源禀赋和效率优势进行合理配置和分工来实现品牌价值增值最大化。

第三,企业应该将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品牌文化认同和品牌文化标准在供应链范围内进行系统化标准化的普及和推行,通过这种对品牌文化的一致认识和解读来营造品牌创建的文化氛围和塑造供应链范围内的人力资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心理素质。供应链范围的统一的品牌文化认同是品牌创建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供应链成员在品牌创建过程中相关行为规范和准则遵守的重要保障,也是应对企业品牌创建策略实施中供应链成员之间的短期利益博弈行为和机会主义倾向的有效手段。为此,要在供应链范围内就品牌价值和核心利益以及相关的品牌标识、包装、物流、仓储及销售等环节进行统一的部署和规划,以使内在的品牌文化外在化和形象化,便于内部和社会公众及目标客户群的解读和认识深化,从而塑造它们对于企业品牌文化认同的心里素质和价值观念。

第四,企业应该利用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电子商务技术将相对分散在供应链各成员或各职能部分的品牌价值创造流程和环节有机地整合起来,提高其业务协同程度和价值创造过程的效率。电子商务特别是移动电子商务技术给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品牌创建问题提供了低成本高效运作的便利,多变的市场需求和复杂的市场环境以及空间相对分散的品牌价值创造流程和环节都使得电子商务技术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品牌创建应用实践中显得非常重要。为此需要调查研究传统供应链管理下的品牌价值形成和确认过程如何向电子商务条件下的供应链管理中价值创造模式的转移和嫁接,以品牌价值增值和品牌价值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制定具体可执行的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下品牌创建的模式和策略。

结论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从单个企业之间的角逐向以核心企业为主体囊括上下游企业在内的供应链整体竞争转变,品牌创建成为提升和加强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根据目前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品牌创建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和阐述,本文从下面几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即将品牌创建策略确立为供应链管理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供应链品牌价值创造和确认流程的具体细分在供应链范围内进行科学的配置和优化,营造和建立品牌创建所必须的供应链范围内的统一的品牌文化及其解读模式,以及利用电子商务特别是移动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加强供应链的品牌价值创造流程的整合力度。希望能够为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企业品牌建设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周欢,黄立平,詹锦川,朱轶锋.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农产品安全监控信息平台[J].安徽农业科学,2005(6)

2.沈吉仁,肖孝德.物流企业成本控制初探[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1 (5)

3.李涛,冯允成,陈翔.供应链和ERP在电子商务模拟教学系统中的应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4.肖剑,吴瑞新,姚奕.企业品牌价值刍议[J].商场现代化,2006(17)

5.刘春梅.论企业的品牌价值与品牌运作[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0(S1)

6.崔健.品牌文化的价值和构建途径[J].现代企业,2006(5)

供应链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14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日益激烈,基于知识和时间的竞争迫使企业必须改变单打独斗的发展模式,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与其他企业形成取长补短的合作伙伴关系。供应链联盟作为一种兼具企业组织方式和市场交易方式各自优点的独特组织形式逐渐成为学者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自20世纪90年代供应链联盟出现以来,相当一部分世界知名的大企业如IBM、戴尔、沃尔玛、丰田等公司通过构建灵活有效的供应链联盟极大地提高了经营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从而巩固或确立了自己的领导地位,这些企业以实际成绩证明了供应链联盟对于提升企业业绩的有效作用。学者们也对供应链联盟作了大量的研究,对供应链联盟的成因、供应链联盟中合作伙伴关系等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从供应链联盟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来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现有研究或者是研究企业内部,或者研究供应链联盟企业之间的外部关系,却很少有文献同时关注供应链联盟整体与单个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供应链联盟中不同企业之间到底该如何取长补短,供应链联盟中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到底该如何协调以及供应链联盟如何同时兼顾联盟整体和联盟成员个体的利益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供应链联盟需要进一步研究。特别是,现有关于供应链联盟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交易成本理论(TCE)、资源观念理论(RBV)等理论进行研究,这些研究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供应链联盟的成因、动机等,但是,这些研究主要是基于企业内部的考虑,缺乏从企业与联盟互动层面的研究,无法充分解释供应链联盟企业间合作在价值创造方面的重要性,而交易价值理论则可以弥补交易成本、资源观念等理论的不足,能够从企业与联盟互动的视角对供应链联盟进行研究和解释。

    本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理论上看,本文对供应链联盟进行定义,将供应链联盟定义为一种独特的双元组织。在研究过程中,基于交易价值理论的研究视角整合了解释供应链联盟的交易成本理论和资源观念理论,弥补了交易成本理论和资源观念理论的不足,重点强调了供应链联盟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性,将研究层面从企业层面提升到企业与联盟互动的层面,从新的研究视角构建了供应链联盟研究框架,为供应链联盟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二是,从实践上看,本研究所构建分析框架能够为供应链联盟管理提供指导和借鉴,有助于核心企业采用合理的方式对供应链联盟企业间关系进行管理。

    本文下面的结构如下:首先,在对供应链联盟的发展过程进行简单回溯的基础上,分析了供应链联盟的双元性,并对解释供应链联盟的交易成本理论、资源观念理论等进行了简要回顾评述;接着,对交易价值理论进行了概述;然后,从交易价值视角对供应链联盟模式进行探讨,提出了基于交易价值视角的供应链联盟模式;最后,对基于交易价值视角的供应链联盟模式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

    2 供应链联盟溯源及研究述评

    2.1 供应链联盟溯源

    供应链联盟的形成与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是分不开的。在20世纪初,企业所处的环境是卖方市场,物资供应匮乏,产品供不应求,企业产品需求环境比较稳定,因此,企业的生产以大量生产、单一产品为主,福特汽车的流水线生产是这一时期生产方式的代表。二战之后,世界经济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总体情况而言,企业面临的环境仍然比较稳定,虽然物资仍然很紧缺,需求却没有太大的波动性。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所处的环境逐渐开始变化,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产品的生命周期逐渐缩短,顾客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顾客的选择范围也逐渐扩大,企业所处的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缩短交货期,企业只能从事产品价值链条上很小的一部分,否则,就会被市场所淘汰;另一方面,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需要不断地进行专用性资产投资,这两种情况都使得企业成本逐渐增加,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愈发的激烈,企业必须考虑采用新的管理技术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美国的企业开始实施纵向一体化策略,用兼并和收购的方式来降低交易的成本,而日本企业则采取了长期关系的方式即分包制,通过分包制来解决交易成本增加的问题。纵向一体化虽然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但是,纵向一体化又产生了内部管理协调问题,随着企业纵向一体程度不断加深,企业内部的各单位之间的协调活动愈发频繁,企业的管理成本也随之不断增加,即产生了内部化成本。与此相反,日本的分包制通过企业间形成的良好关系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交易成本,基本上解决了外部交易成本的问题,所以,分包制可以看做是供应链联盟的初级形式。

    进入90年代后,产品生命周期缩短,顾客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越发明显,竞争开始变为基于时间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单个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反应迟缓得表现越发无法适应竞争的需要。因此,欧美企业开始实施“纵向分解”战略,将很多非核心的业务分包给其他企业,而只保留最核心的业务,这就是如今的外包策略,外包策略的发展使得众多企业进行合作,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也就形成了供应链联盟。

    2.2 供应链联盟组织的双元性分析

    对于供应链联盟,虽然已经有很多的研究,但是,目前尚无统一的说法或定义。综合国内外供应链联盟的有关研究,本文将供应链联盟定义为:在竞争、合作的环境下,由供应链上一些相互独立的实体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而组成的一种组织。之所以将供应链联盟定义为一种组织,是因为供应链联盟符合了组织的标准。Leavitt认为组织包括四种主要的元素即参与者、社会结构、目标和技术,供应链联盟也具有组织所具有的四种元素,也是一种组织形式。首先,在供应链联盟中,参与者即为供应链联盟的成员,包括供应链上的实体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其次,在供应链联盟中,联盟成员之间会形成一种松散而又紧密地关系,其松散是因为供应链联盟成员企业彼此之间并没有法律上的隶属关系,企业作为独立的个体而存在;其紧密是在供应链联盟中,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传统市场上的交易者之间的关系,一般会形成比较亲密的合作关系,而且这种合作关 系是长期的、追求双赢的关系。这就使得供应链联盟成为区别于企业和市场的另外一种社会结构。再次,供应链联盟的形成明显具有一定的目标,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缩短交货期等等都是供应链联盟的目标。最后,在供应链联盟的构成和运作中离不开技术的因素,此处的技术,主要是企业内部以及供应链联盟企业之间的管理、控制等技术,在企业内部一般更多地强调的是正式控制,而供应链联盟企业之间更多的是强调非正式的控制,比如关系资本、信任等。因此,供应链联盟应该定义为一种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组织。此外,根据Li的定义,组织形式应该具备两种元素,即:(1)内部资源配置和行动协调;(2)外部资源配置和行动协调。供应链联盟包括资源配置(资源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分配)和行动协调(协调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行动)两个维度,也满足了组织形式的这些特定要求。因此,本文将供应链联盟定义为一种组织。

    此处要说明的是,与其他组织形式不同,供应链联盟是一种同时考虑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兼具企业组织方式和市场交易方式优势,但却没有他们劣势的独特双元组织形式(不是一种混合体而是一种新的独特的形式,混合双元组织形式与独特双元组织形式的区别在于,前者既有企业组织方式和市场交易方式两者的优势,又有这两者的劣势,然而后者只有这两者的优势,却无这两者的劣势)。在供应链联盟中,既涉及单个企业内部的管理,联盟成员企业要完成日常的经营活动;又涉及企业之间的关系,联盟成员企业之间更多依靠信任、协调等维持彼此之间的关系。因此,借鉴Li对战略联盟的分析可知,供应链联盟与一般的企业组织方式和市场交易方式都有着本质的不同,也不仅仅是二者之间的混合双元组织形式,而是一种兼具企业组织方式和市场交易式的优点,但却没有他们缺点的独特双元组织形式。

    2.3 供应链联盟研究述评

    既然供应链联盟是一种兼具企业和市场优势特征的独特双元组织形式,那么,在供应链联盟的研究中必须考虑到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两个方面。然而,研究供应链联盟的交易费用理论、资源观念理论等尽管取得了较多成果,但并不能完全有效地解释供应链联盟。交易成本理论认为,联盟的最主要目的是通过组织边界上的活动,减少总的交易费用和生产成本。在分析供应链联盟成因时,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供应链联盟可以解决资产专用性、败德行为、增加信息沟通,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但是,交易成本理论主要是从企业内部出发考虑如何降低成本,尽量降低交易的成本,而没有考虑企业之间如何降低成本。与交易成本理论类似,还有一些学者通过追溯供应链联盟出现的原因来解释供应链联盟的成因,比如,为了实现成本节约和时间节约,将供应链联盟看作信息共享的平台;供应链联盟可以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等等。这些对于供应链联盟的研究都可以归结为交易成本理论,因为,在分析联盟供应链联盟时,这些研究都认为供应链联盟的产生的原因是基于降低交易成本。这些研究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供应链联盟的成因,但是,这些研究对于供应链联盟的解释并不全面。因为,成本降低并非供应链联盟形成的全部原因,成本降低只是供应链联盟形成的众多原因之一,单纯基于交易成本理论进行研究忽略了供应链联盟合作过程中产生的交易价值。

    供应链联盟的成员企业不仅仅希望降低成本,而且希望能通过联盟获得所需要的资源,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在这一点上,资源观念理论(RBV)有比较明确的解释。资源观念理论强调公司管理的战略任务就是找出、发展和配置这一部分与众不同的关键资源,以谋求最大化的经营回报。在解释供应链联盟成因时,资源观念理论认为供应链联盟是为了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外部资源,一些学者认为资源观念理论比交易成本理论更适合解释供应链联盟,但是,资源观念理论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资源观念理论的最大问题是其没有解释有效资源的来源,存在着同义反复的问题。知识观理论(KBV)进一步弥补了这个问题,认为内部组织比市场能够更好的创造和转移知识,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可市场化的知识,但是,KBV无法解释为什么联盟比内部组织要更好,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动态能力观(DCV)理论。作为资源观的最新发展的动态能力观虽然拓展了企业资源观,强调企业能力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动态能力观过于强调基于路径依赖型学习(Path-Dependent Learning)发展企业能力,而没有考虑通过联盟获取知识和创造新的知识,没有更多的考虑路径突破型学习(Path Breaking Learning)。总的来看,资源观念等理论是从企业内部出发对联盟进行解释,研究的假设是市场无效而内部组织有效,重点强调企业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在现有关于供应链联盟的研究中,TCE是从最小化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出发,RBV则是从最大化内部价值(Hierarchy Value)出发,TCE和RBV都是基于企业内在的目标、基于市场失效而内部组织比较有效的假设而进行的。因此,在解释供应链联盟时都将其看成市场和企业的混合体而不是一种独特的组织。然而,供应链联盟应该是一种兼具市场和企业特征的独特双元组织,在对其分析时不能仅仅强调企业的内部有效性,而忽略了企业之间通过合作创造价值的外部有效性,这种强调内部有效性的结果是忽略了供应链联盟中企业的内部化成本(Hierarchy Cost),也忽略了企业之间因为合作而产生的交易价值(Transaction Value)。虽然,也有不少学者从企业之间的关系出发,强调从关系资本角度来解释供应链联盟的管理,但是,这样的解释又过分考虑了企业外部而忽略了企业内部,同样是不全面的。因此,在供应链联盟的研究中,应该考虑新的研究视角进行研究。

    3 供应链联盟研究新视角:交易价值视角概述

    供应链联盟整体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单个企业的贡献,同样,单个企业要发展壮大,也离不开供应链联盟,供应链联盟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类似与一滴水和大海的关系,企业只有通过供应链联盟企业之间的合作才能更好地存在、发展和壮大,供应链联盟整体目标的实现又离不开每个企业做出的贡献,正如大海是一滴滴的水组成的。因此,对于供应链联盟的研究必须同时考虑联盟和个体企业两个方面,并且,对于供应链联盟的研究应该考虑企业的内部化成本和交易价值,研究方法应该突破交易成本理论的交易费用和资源观念 理论的内部化价值等有关联盟的解释,考虑从另外的视角对供应链联盟进行研究。由于交易价值视角(Transaction Value Lens)可以同时兼顾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两个方面,因此,本文认为需要从交易价值的视角对供应链联盟进行探讨,采用交易价值视角来对现有的TCE和RBV进行补充,即在TCE和RBV主要是从企业内部功能角度来分析供应链联盟的基础上,采用交易价值视角对供应链联盟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进行综合分析,从交易价值视角(Transaction Value Lens,TVL)探讨供应链联盟模式。

    依据Li扩展Zajac和Olsen的定义,所谓交易价值(Transaction Value Lens,TVL),即通过联盟增加双方共同价值,而有关交易价值的理论称为交易价值理论,该理论补充了TCE单方面强调降低成本和RBV(包括KBV和DCV)单方面强调增加价值的做法。与RBV和TCE追求企业单方面的成本或价值不同,TVL强调通过合作来追求双方共同价值的最大化,能够很好地回答“在相互依赖和交换的组织关系中,价值是如何产生的”,能够同时考虑企业和联盟两个层次的问题,这一点对于解释供应链联盟尤为重要。因为,供应链联盟既要考虑到企业降低成本的意愿,又要考虑到增加价值的目的,在管理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供应链联盟的整体利益,又要考虑企业的个体利益,在管理的方法上,则要考虑到正式的管理机制和非正式的信任。

    从交易价值视角探讨的供应链联盟模式中,同时考虑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TC)、交易价值(Transaction Value,TV)、内部化成本(Hierarchy Cost,HC)和内部化价值(Hierarchy Value,HV),此处,TC是指在供应链联盟的交易中存在的机会主义成本;TV是指在供应链联盟的交易中由于彼此之间的信任而产生的价值;HC是指在企业内部由于组织刚性的局限性而产生的成本;HV是指由于企业核心能力而给企业带来的内部化价值。因此,从交易价值视角探讨供应链联盟可以同时兼顾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两个层面。进一步分析,TC是与机会主义有关,HV是因为一致性和常规活动而产生的效率和稳定性,HC与组织刚性产生的惯性和有限理性有关,TV则来源于不同组织而形成的创新和柔性。TCE和RBV强调通过企业内部控制来降低交易成本(TC)和增加内部化价值(HV),无法解释联盟合作而产生的交易价值(TV)和内部化成本(HC)。交易价值视角则在考虑交易成本(TC)和内部化价值(HV)的基础上,强调基于信任的社会资本对组织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因为,信任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TC)和增加交易价值(TV)。组织活动选择什么样的形式取决于上述四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高TC和高HV将会使企业选择内部化,而高HC和高TV则会使的企业活动选择外部化,即选择联盟的形式。

    4 从交易价值视角探讨的供应链联盟模式

    由于供应链联盟是一个双元组织,因此,在分析供应链联盟时,应该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个层面、按照资源配置(资源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分配)和行动协调(协调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行动)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之所以要采用资源配置和行动协调两个维度,是因为资源配置和行动协调能够有效的区分市场、层级组织和网络组织。对于供应链联盟来说,联盟成员企业作为独立的企业会对企业内部进行管理,必然涉及到企业资源配置和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盟成员企业之间为了追求共同的目标建立联盟,必然涉及到联盟中各种资源的配置和联盟成员企业之间的协调。因此,在分析供应链联盟时,必须考虑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源配置和行动协调。

    基于上述分析,从交易价值视角的供应链联盟模式如图1所示,下文分别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对资源配置和行动协调进行分析。

    

    图1 从交易价值视角探讨的供应链联盟模式

    4.1 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配置

    对于供应链联盟中的企业来说,资源可以是来自于企业内部,如企业依靠自身能力通过研发方式不断增强其技术优势,此时,技术人员、设备、知识等都属于企业内部资源;但是,对于某些企业没有办法自己获取、也无法通过研发形成的资源,则需要通过供应链联盟企业之间的合作来获取。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源配置应该包括了供应链联盟的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两个方面。

    对于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来说,企业应该或者是自己独立形成所需要的资源,或者是有效的运用已经存在的企业内部的资源,或者是通过外购的方式购买所需要的资源。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该要注意的是要努力形成同质的资源、价值观和管理程序,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特别注意的是,如果企业是通过研发独立创造新的知识或者技术,那么,企业必须依靠其自身已经拥有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企业是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独特的、稀有的、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的、不易模仿的能力,是企业形成区别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与其他企业进行竞争的基础。核心能力的形成强调专业特长,专业特长在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通过不断的吸收企业内外部的知识并通过基于路径依赖的学习来形成专业专长,进而通过专业特长来发展企业的核心能力,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对于企业外部资源配置来说,主要通过不同企业之间的异质的价值观、管理程序和资源,依靠开创性的学习和运用新的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源。因此,在企业外部的联盟成员企业之间,非常强调成员企业之间的互补性,即每个企业都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但不同企业之间的核心竞争优势不同,强调成员企业之间通过专业互补形成基于路径突破性的学习,特别是,对于企业的需要的战略性知识,如果无法通过自己研发或者是外购的方式获取,更是只能通过专业互补的方式组成联盟,通过联盟合作的方式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由此可见,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的资源配置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内部资源配置强调专业特长,外部资源配置强调专业互补;内部资源配置强调同质性,外部资源配置强调异质性;内部资源配置强调路径依赖性学习,外部资源配置强调路径突破性学习;内部强调利用已有的资源,而外部强调利用新创造的资源。在此应该注意的是,供应链联盟必须使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和外部资源配置取得平衡,同时,必须通过供应链联盟使企业内部的知识外在化,外部的知识内在化,即供应链联盟应该在充分利用各企业特长和优势的同时,也使不同企业之间能够取长补短,共同获得提高。

    4.2 企业内部和外部行动协调

    行动协调维度 主要是用来描绘如何协调企业内部行动和联盟中企业之间的行动,以使企业和供应链联盟都能够取得好的效果。行动协调的目的包括两个方面:(1)通过单方面控制,最小化交换企业所缺乏资源的成本;(2)通过双边承诺长期交换非市场化的资源来最大化交换的价值。对于成本降低的目标,行动协调主要是通过合同、所有权等正式的控制以防止自利行为而使企业在市场交换中单方面获得收益,TCE理论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对于价值增加,行动协调主要是通过长期的合作关系和互相承诺等非正式的信任机制来扩大共享价值以使参与的企业都能够从中获得利益,社会资本理论就特别强调了信任的重要性。对于供应链联盟来说,行动协调维度也分成了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个部分。

    从企业内部来看,企业是一个层级组织,其行动协调主要依靠正式的控制,其次才是非正式的信任。对于企业内部的行动协调而言,之所以强调正式控制的重要作用,其原因在于企业可以用正式的管理制度、管理程序等来协调企业内部的各种关系。从企业外部来看,供应链联盟企业之间由于没有严格的隶属关系,因此,企业之间的行动协调主要是依靠及于信任的非正式控制,其次才是正式的控制。在供应链联盟中,不同的企业都有其自身的利益,虽然,供应链联盟整体利润最大能够使每个企业都获得比非联盟时更大的收益,但是,自利行为、败德行为还是会在供应链联盟中出现。因此,供应链联盟必须进行行动的协调。由于供应链联盟成员企业间没有隶属关系,因此,企业之间的协调只能通过基于信任的非正式控制机制进行。虽然,正式的控制和非正式的信任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不同,但是,为了降低成本和增加价值,二者之间必须共同作用以实现供应链联盟的使企业和供应链联盟利益共同最大的最终目标。

    4.3 成本降低与价值创造

    基于交易价值视角的供应链联盟管理要取得的管理效果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从企业内部来说,主要考虑的是降低成本;从企业外部来说,强调通过供应链联盟的合作来创造价值。因此,从交易价值视角的供应链联盟管理模式同时考虑了价值和成本两个方面。对于供应链联盟企业间的合作来说,通过企业间的专业互补和信任,可以充分地进行知识共享和信息交流,可以增强企业之间的协同性,能够更好得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供应链联盟成员之间的合作还提高了满足市场需求的柔性,联盟内企业通过合作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产品设计、生产、运输、销售等活动,以尽快满足市场的需求。对于企业内部来说,通过正式控制和专业特长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通过对企业内部行动协调和资源配置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效率的提高意味着企业能够获得更好的效益,也意味着企业稳定性的提高,能够更好的参与联盟合作,也能够更好地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因此,供应链联盟只有通过企业内部和外部达到了成本降低和价值创造两个方面的效果,才能最终实现供应链联盟和企业共同利益的最大化,进而,也就解决了供应链联盟的竞争与合作、信任与冲突、独占与分享等的平衡。

    4.4 基于TVL的供应链联盟模式总结

    供应链联盟要实现联盟和成员企业利益的共同最大化,离不开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从企业内部来看,一方面应该更重视专业特长的形成,即通过专业特长以形成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独特优势,强调要发展内部化价值HV;另外一方面,则应该进行内部控制,通过正式的控制机制降低企业的各种成本,特别是要降低联盟中与其他成员之间的交易成本TC。在专业特长和内部控制的共同作用下,企业内部的管理效果将体现为成本降低,即效率提高、稳定性增加,也就是实现了高HV和低TC。

    从企业外部来看,一方面在构建联盟时应该注意成员的选择,尽量体现专长的互补,这也是供应链联盟成员选择的重点;另外一方面,在供应链联盟成员之间更多的是依靠非正式的信任机制来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和利益,这是供应链联盟协调的重点。做好这两方面工作,交易价值就会自然产生,企业之间的管理效果将体现为成员企业之间实现了协同、供应链联盟柔性增强能够更好的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也就是实现了高TV和低HC。

    5 基于TVL的供应链联盟模式的应用价值

    5.1 管理应用价值

    本文提出的从交易价值视角探讨的供应链联盟模式,在供应链联盟的管理中有重要的应用。供应链联盟的管理中存在着单个企业与整体联盟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存在成员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因此,供应链联盟的管理对于核心企业而言有很大的难度,本文提出的基于TVL的供应链联盟模式的管理对于供应链联盟的管理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供应链联盟的管理,应该考虑采用正式控制与非正式信任相结合的方式。供应链联盟作为介入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一种组织形式,其管理应该考虑到供应链联盟的特点。根据前文的分析,对于企业而言,其内部的管理应该考虑采用正式控制的方式,通过建立规范的规章制度、规范等约束企业内部员工的行为;对于企业之间的管理而言,则强调以信任为基础的非正式控制。对于信任,很多人将其作为一种心理态度,实际上,信任也可以定义为互相依赖的两个组织之间因为互相承诺而形成的用来管理双方交易的一种行为选择。因此,在供应链联盟的管理中,要强调以信任为基础的非正式控制,应该将信任作为一种非正式的控制方式来协调企业之间的关系。供应链联盟企业之间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对于这种关系的协调,无法像企业内部一样,依靠正式的控制,而只能采取基于信任的非正式控制。非正式的控制由于是以信任为基础的,减少了监督、检查、协调的成本,可以使整个供应链联盟的价值增加。当然,应该指出的是,正式控制和非正式控制应该是有机的结合。对于企业内部而言,强调正式控制,并不是完全否认和放弃非正式的控制。企业内部的管理,同样需要信任、企业文化等非正式控制,但是,这种非正式的控制是正式控制的有益补充,与企业之间的管理相比,正式的控制显得更为有效。而对于企业之间的行为协调而言,也并不是完全否认正式的控制,比如,企业之间签订的契约、合同等,但是,与企业内部的管理相比,基于信任的非正式控制显然更有效。

    5.2 理论应用价值

    本文提出的基于TVL的供应链联盟管理模式也具有很重要的理论价值。当前,对于供应链联盟的研究,或者是从企业内 部出发进行研究,或者重点研究供应链联盟企业之间的关系,很少有文献同时关注供应链联盟整体与单个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基于TVL的供应链联盟模式同时考虑交易成本、交易价值、内部化成本、内部化价值,整合了当前解释供应链联盟的TCE和RBV,将供应链联盟的活动分为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两个层次,同时考虑两个层次上的资源配置和行动协调,整合了信任与控制两种不同的控制方式,强调要实现成本降低、价值增加两种目标,为进一步研究供应链联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对本文提出的结论进行实证研究,采用实证方法对本文提出的管理模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证明。此外,论文中提出的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和外部资源配置如何平衡、信任和正式控制如何平衡等问题都是供应链联盟研究的重点问题,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借鉴本文提出的研究框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6 结束语

供应链管理模式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优化;评述

一、引言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对外开放的速度加快,在当前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我国农产品产业的壮大与发展来自其整个产业链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已不单纯是某个农产品生产环节的单一竞争。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成为了这一环境下有效的竞争武器。目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研究较国外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农产品供应链整体水平较低,题有待全面的、系统的、深入的研究,国内的一些相关法规政策也不够完善,有许多关键性的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和实践基础上,针对相关学者对农产品供应链的问题进行了相关梳理和探究,对农产品供应链及其优化进行归纳梳理,并提出评述与展望,为其他学者的研究提供思路。

二、农产品供应链理论研究的评述

1.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是在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的。目前没有统一定义,各国相关研究机构和学者对供应链的表述也都大相径庭。美国的斯蒂文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英国的马丁(2010)认为供应链是由相互关联的企业通过上下游的连接,以各种方式联系在一起,最终让消费者享有产品或服务。艾伦(2008)认为供应链是由链上合作的成员构成的整体网络系统,把基础商品加工转化为客户需要的商品,且管理各阶段的利润。我国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从1999年开始,利用CNKI检索表明,国内首篇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文献刊发于2000年。马士华(2006)认为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相关环节的控制,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制成各类中间产品乃至最终成品,最后由各种销售网络把成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这种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网链结构就是供应链。李季芳(2011)还认为供应链网络具有整体功能。

通过上述对国内外学者对供应链的定义,可以概括出供应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供应链的核心是企业。链的起点是从产品的原材料开始。通过对中间环节的控制,制成半产品以及成品。最后利用各种销售通道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这种将原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连接到终端消费者形成的一个整体功能网络和模式贯穿起来,就形成了供应链。而供应链的管理,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对链条中各个节点加以控制,以便更好的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满足企业的利益,以实现整个链条收益的最大化。

2.农产品供应链

金廷芳(2011)认为农产品供应链是在农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的所有原材料供应商、产品生产者、中间商以及消费者等构成的网络体系。周静(2011)农产品供应链上所有的生产及销售环节都与农产品有密切的关系。农产品供应链与其他供应链相比还有较大的差别是基于农产品的特殊属性,首先,农产品种类繁多,如蔬菜、水果等果蔬,禽、蛋、水产品、肉等生鲜类,这部分农产品可以无需加工直接进入市场,也可以加工后再进入市场;而小麦、棉花等则必须通过加工这一环节,才能最终进入市场。其次是生鲜类农产品不易储藏,且受天气、病虫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最后是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的主要是以分散经营为主,不便于管理。刘秀玲(2006)认为,农产品供应链使农户和企业形成网络结构。游军(2009)认为:农产品供应链是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核心,控制各节点,将各环节连成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通过对上述学者的研究梳理,笔者得到以下结论:农产品供应链是一条以农产品为主体,从原材料的收购、加工、运输、分销直至最终送到消费者手中的链,主体是农产品,而核心仍然是加工企业。

三、农产品供应链优化的评述

当前国内外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关理论分析等方面,研究其形成的原因、发展的过程、现存的组织模式、合作的机理模型及各环节上的利益分配机制为主。

1.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优化评述

生鲜农产品因其品种繁多,且易腐坏、不耐储藏等特性,其消费受地域、气候、文化习俗、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很大,加上运输成本巨大,一直备受各国政府和相关学者的关注。汤鹏(2013)利用Stackelberg主从对策理论的优化模型,分析得出鲜活农产品供应链的稳定性特性决定了它具有很强的随机性。蒋侃(2006)以主要研究生鲜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在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优化中提出从服务水平、核心企业组织资源、信息共享机制、协调利益一体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赵辛(2013)指出管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就有风险管理,需要依靠政府来制定科学的政策去进行宏观调控,保障鲜活农产品供应链的有效运行。谢若琪(2015)提出建立生鲜配送中心,加大生鲜农产品生产的建设、提升组织成员的素质,提高农民参与率等方式优化农产品供应链。李娇娇(2015)则通过引入实证案例,证明生鲜超市进军生鲜电商不失为农产品供应链优化一个好的机遇。

2.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体系优化评述

物流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部分,精简供应链中物品从供应商到消费者之间的过程,通过控制物流服务、物流信息等合理化管理,尽可能的降低供应链成本,并且高效率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曾德强(2013)提出了以农产品物流中心为核心企业的农产品供应链流通模式。邱忠权(2010)则构建了可选的供应链物流网络优化模型,并在常温、冷链的此基础上扩展构建了有包装、存储条件可以选择的供应链物流网络优化模型。王蕾(2014)认为区域农产品物流系统优化需要综合考察,其主要从农产品物流体系主体优化、功能优化、平台优化三个方面对农产品物流体系优化进行了构建。李建伟(2011)认为应用物联网技术,能使供应链管理实现高度敏捷性和完全的集成化。

3.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优化评述

对于农产品供应链上的任何节点企业,从产地到销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各环节进行管控,无疑是为农产品供应链上信息传递实现了优化。陈永平(2014)指出在农产品供应链优化过程中,信息资源优化成为农产品价值创造能力提升的重点。李梦蝶(2014)分析指出目前消费者对于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终端供应链供应商品并不满意,仍需提高我国农业整体竞争力。孙炜(2004)认为电子商务作为推进和实现农产品流通模式高级化和成熟化的重要手段,可以更好地进行农产品价值创造与转移,并通过不同的方式提出了农产品供应链利用网络信息实现优化。刘助忠(2015)研究指出,“互联网+”致力于“线上线下”优势流程的融合,希望通过集成优化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不同环节的供应链流程,加以融合“互联网+”,是解决农产品供应链流程优化的关键。孙开钊(2015)认为应顺应当前“互联网+”的发展大势,利用当前以电子商务、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型技术创新供应链发展模式,切实际的给农民、涉农生产企业以及涉农零售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才是真正的实现整条供应链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价值增值。

四、结语

目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优化研究成果相对丰硕。近年来,农产品供应链在核心期刊、博硕论文等研究成果大量涌现,研究数量越来越丰富,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研究虽然起步晚,但研究成果颇丰。但也有一些局限:第一,研究成果多表现在定性分析,而定量分析少,大多停留在对农产品供应链的定性描述现状和问题、分析过程与机理、设计框架和模式等方面,结论一般为策略和政策建议,对农产品供应链的定量分析的数据和结论相对较少。第二,农产品供应链的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相对较少。第三,对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优化多为理论模型或顶层设计,研究成果有待落实,在底层细节设计、实现系统实施的方面研究较少。第四,对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的研究文献较少。

总之,农业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其农产品供应链优化研究具有广阔的空间和较大的研究价值。基于目前研究成果,顺应当前“互联网+”的发展大势,后续研究要立足于数据,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产品供应链优化进行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孙国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2]Martin Christopher.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M].American:Prentice Hall,4th Edition,2010.

[3]艾伦・哈里森.物流管理与战略:通过供应链竞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李季芳.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6]金廷芳.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创新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4:97-98.

[7]周静.物联网对农产品供应链竞争力提升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1-94.

[8]刘秀玲,戴蓬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供应链物流管理研究[J].商业研究,2006,5:183-187.

[9]游军.农产品供应链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09,10:99-102.

[10]汤鹏.鲜活农产品供应链优化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3,5:5-9.

[11]蒋侃.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分析及其优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01:57-58.

[12]赵辛.鲜活农产品供应链价格风险生成机理与管理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3.

[13]谢若琪.山西省生鲜农产品“农超对接”供应链优化[D].太原理工大学,2015.

[14]李娇娇.农超对接模式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优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

[15]曾德强.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系统优化仿真[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3.

[16]邱忠权.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物流网络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

[17]王蕾.基于供应链的新疆北疆农产品物流体系优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

[18]李建伟.物联网背景下农产品供应链的优化[J].河南农业科学,2011.

[19]陈永平.供应链信息资源优化及其价值创造能力提升[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

[20]李梦蝶.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的优化策略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4.

[21]孙炜.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结构优化[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

[22]刘助忠.“互联网+”概念下的“O2O”型农产品供应链流程集成优化[J].求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