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电子设计论文范文

电子设计论文范文

电子设计论文

电子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培养计划修订要遵循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要求,坚持全员性与社会性、科学性与规范性、基础性与实践性、个性化与自主性、特色化与国际化五大原则,建立一个符合电子信息类专业特点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及学科平台课程体系。

1.1课程内容

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思想素养与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主要有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高校学生电子设计能力培养的探讨楼然苗(浙江海洋学院,浙江舟山316022)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一定要有针对性,象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技术、EDA技术、电路原理图与PCB设计、电子综合设计等课程一定要重点把握。一些针对性不强的课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集成电路设计可作为辅修或选修课程。

1.2课程学时

以“精简教学内容、压缩课堂教学学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性”为原则,合理分配课堂学时与实验学时的比例,对于与学生电子设计能力关系密切的课程需适当增加一些学时。如电子信息类专业方向课中的电子设计自动化、电子综合设计辅导等课程可适当提高实验学时数;专业核心课中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可按2:1.5设定理论学时与实验学时比(32学时+24学时)。

1.3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去消一些效果不好、由学生自主联系、分散实习的课程或减少学分,减少一些效果不好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学时或改为完成设计作品学分制。为了让学生拥有对一个电子产品从设计、开发到成品的全过程能力,除一般的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外,可重点开设电路图与PCB制作、C语言编程、单片机设计、电子设计等综合技能训练项目。

1.4形成系统教学

将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培训与辅导教学内容纳入课程学分系统中,形成系统的教学计划,为提高学生电子设计创新能力及参加全国全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奠定基础。

1.5学分的替代制度

建立学分免修、替代制度,将学生专利、学术论文、竞赛获奖等纳入学分免修、替代等制度中,促进学生参与创新研究的积极性。

2.教材改革与建设

要鼓励教师选用国内外优秀教材,鼓励教师编写有校本专业特色的教材,体现专业特色、行业特色和学校特色。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来说,出版编写一些实用性强、有工程项目应用实例的实践教材是非常有必要的,如电子综合设计实例与辅导、电路原理图与PCB设计实例、单片机设计实例辅导等等。

3.课堂与实验教学改革

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推动课程教学范式的根本性转变,在基础课程中可探索包班制、分级制、分层制、挂牌上课等基础课程综合改革,逐步实行教考分离。在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中实施任务驱动、基于问题、合作学习、案例教学等研究性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各种理论与实践互动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合作能力。对一些与电子设计能力培养关系密切的课程的课堂与实验教学可作以下一些偿试。

3.1将与计算机操作关系密切的如“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路原理图与PCB设计”等理论课放在电子交互教室(机房)上课,在教学中将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训内容交替进行,强化教学效果。

3.2探索慕课等网络助学平台教学方式。分清教师讲与学生学的内容,在网上可布置课外学生个人学习内容、探究式学习内容、拓展性学习内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些选修课、方向课可借助网络课堂等形式开设。

3.3实验项目尽量与实际电子设计工程项目结合起来,真题真做,促进“教、学、做”相结合的“理论实际一体化”教学模式。

3.4实施教考分离,以机考替代纸质考试,或实施以设计作品为主的课程成绩评分制度,促进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

4.实践环节的改革

通过对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就业岗位能力要求的调研,合理制定学生的专业技能标准,明确职业技能考证要求,优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学分,从基本素质、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训练四个步骤及素质拓展、基础技能、专业技能、专业综合能力、综合实习和创新实践六个模块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对一些效果不好的课程设计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学分评定制,可改成以课程设计实物作品、毕业设计实物作品、发表的科技论文、获得的知识产权(专利)证书、学科竞赛获奖证书等为主的成果学分评定制;一些分散的学生自主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可改为教师带队制的集中实习;有条件的高校可建设校内电子焊接加工生产线,使之成为具备电子路线设计、加工、生产、测试全过程功能的电子设备校内生产实习基地。

5.课外学科竞赛教学

大学生学科竞赛是促进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要建立一套与教学培养计划相辅助的学科竞赛教学体系,适当开设一些电子设计类知识的公选课、必修课,成立学生电子设计兴趣小组(社团),提供开放的活动场地,在教师指导下开展日常的电子设计活动,鼓励并辅导学生进行科技、知识产权申请等学术研究活动,活跃校园学术研究气氛,也为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打下基础。

6.职业证书考证教学

职业技能证书是为了适应用人单位工作的客观需求。在教学上一定要强化与职业考证相关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可将职业技能考证培训内容整合到相关教学课程及实验内容中,减少课外考证辅导的教学学时。建立校内电子工程师考证、电工考证、电子CAD考证点并设立网上辅导平台,开放考证训练的实训场地,提高电子工程师、板级工程师、电工等考证学生的持证率。

7.小结

电子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目前,为了快速实现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我国的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的应用,这也预示也我国工业迎来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但是,由于我国自动化技术兴起时间较短,其各项技术还不是完全的成熟,在工业生产中也只是应用了CAD、CAM以及OA技术,完成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以及综合办公管理的自动化控制等三个方面的自动化建设[1]。虽然仅仅只有三个方面,但是却在极大的程度上帮助我国的工业生产实现了智能化与自动化,这也是自动化技术能在短时间内就被应用在石油、化工、冶金以及轻、重工业等其他工业领域的原因,并且这些领域也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而提高了自身的生产技术。另外,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自动化的应用,不但实现了工业生产的自动化,还实现了行文、事务处理的自动化,以及辅助决策的自动化,使得工业生产中对于生产设备和流程的管理与控制能力不断提高,增强了工业生产效率。

2将自动化技术引入到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2.1使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一体化与机械化得以实现

诚如人们知道的,所谓自动化技术,就是全面解放发展生产力,用机械运作来代替人工操作,最大化的节约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这也是自动化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原因。以从事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工作的人员角度来看,要想更好的工作,不仅需要全面的掌握电子设计的原理,还需要了解一切与信息工程设计有关的计算机应用理论。从电子信息工程本身具有的特色来看,其本质就是将计算机、信息以及电子技术相融合产生的一项事物,这就使得其设计工作不论是对机械化的程度,还是自动化程度,都有十分高的要求。所以,将自动化技术引入到当前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中,不仅能够促进设计工作的机电一体化,有效的转变当前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情况,提高设计工作的效率,还可以最大化的发挥电子信息工程在设计工作上的优势,准确的反映出设计工作的多元化以及功能的标准化。

2.2推进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智能化快速实现

在传统的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中,主要是依靠人力来处理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开发、设计、集成与应用的,工作效率十分缓慢,根本无法满足当前工业化发展对于信息的需求。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之中,能够从根本上变革当前工业生产对于信息的处理、开发、设计、集成与应用的方式,极大的提高电子信息工程在设计方面的智能化水平[2]。通过将计算机、信息以及网络等自动化技术的融合,能够为处理和应用大批量、高频率和密度的信息提供一条更加便捷的途径,从而提高电子信息工程的整体设计水平,促进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智能化建设,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2.3推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整体的进步

首先,自动化技术本身就是一种集多项现代化先进科学技术为一身的,具有较高优势的现代技术,这种优势不仅是其他各种单一类型的技术或者技巧无法到达的境界,也是当前电子信息工程在设计时需要依靠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原因。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对于对信息的处理、运用以及控制技术的精确度要求极高,这一要求是无法依靠人力资源来实现的,所以就需要自动化技术来辅助完成。例如:在设计信号与系统时,设计师必须要全面的掌握信号的分解与信息系统的分析等相关技术,这就需要设计工作必须具备极高的精度,此时,设计师就必须要以自动化技术来提高设计整体的水平,提高精确度[3]。由此不难看出,自动化技术对电子信息工程的整体设计以及精确度水平的提高,具有的重要作用。

3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表现

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工作的重要作用,使其在该领域的应用范围被不断的扩大,应用效果也不断提高。总体来看,自动化技术在当前电子信息的设计中,主要别用于以下几大方面:一是,电路分析的设计和计算机的控制领域,这也是整个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核心所在。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此领域,可以提高其三相电路、双口网络以及含有点感电路等方面的工作效率,促进设计整体的自动化和智能化[4]。二是,计算机的辅助设计领域,所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主要就是通过综合的应用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和网络等,促进设计整体的有效完成。将自动化技术引入其中后,设计这只需要将相关数据输入其中,计算机就可以自行分析计算,极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设计的精确度。

4结语

电子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1.1确定赛事和参赛项目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四大学科竞赛之一,权威性不言而喻。只有在这种211和985高校都参加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才能真正说明我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才能真正做到与这些重点高校一起同台竞技。

1.2对学生的选拔与培养我院的赛前准备工作分为基础培训、模块训练、真题训练三个阶段。在组织管理、赛前指导、正式竞赛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整个电子设计竞赛的培训包含三个内容。首先是选拔与基础培训,时间是2012年10月中旬到2013年5月。主要工作内容是挑选有兴趣的同学参加培训,学生的热情很高,共有70个多名学生报名,我们利用学生课余时间,给学生讲解Multisim,proteus软件仿真,MSP430单片机,模拟电子电路和数字电子电路知识、各种常用的传感器介绍等基础知识;并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第二个内容是电路常用模块训练。暑假集中训练。挑选出6组共18名较优秀的学生,每组选好方向,分为控制组,高频组,电源组等;利用暑期进行严格的训练。电源模块,单片机最小系统,D/A与A/D,键盘与显示,各种放大器模块,传感器模块等进行设计与制作。第三个内容是真题训练。对第二阶段挑选出来的4组共12名秀学生,要求每组根据自己的方向做一两个往届的题目,边做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渐渐熟悉大赛流程和一些应对方法策略。在竞赛的四天三夜里,学生废寝忘食,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所有的困难都必须是三人小组共同去面对、解决。他们靠的是扎实的理论基础和集体的力量,分工协作,相互支持,相互激励,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完成作品。

1.3参赛的组织与管理独立学院对学科竞赛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对学科竞赛的管理及最后的比赛成绩。学科竞赛其实也是一项科研项目,需要必要的硬件经费来制作参赛作品,因此如果学校、系部领导如果充分重视学科竞赛,那么在参赛经费上提供较充分的保障。目前独立学院基本形成学科竞赛项目负责人制,由学院领导任项目负责人,由院领导组织教师具体执行学科竞赛的日常组织工作。从前述的学科竞赛组织中,我们可以看到,完成一项学科比赛的整个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指导教师的实际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2电子设计竞赛方面的经验与问题

我院此次参加竞赛的学生,均是基础相对较好,热爱电子技术、喜欢动手的学生,尽管如此也反映出了我院学生动手能力较弱,理论基础较差,综合运用知识(特别是独立设计电路)的能力差的弱点;同时也反映出我院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由于目前荆州无专业的电子元器件市场,购买元器件只能到武汉购买,并且元器件要在多个门市才能购置齐,从荆州到武汉乘班车当天往返难度很大,而且器件每次都要向实验中心和教务部门申请,才能购买,机动性不够,很不方便,对竞赛造成很大的影响。通过参加竞赛我们总结和积累了一些经验:

2.1加强基础工作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设计思想的培养,广泛利用课内外时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大综合设计性实验开设,调整电子信息课程体系,注重各主干课程间的关联,特别加强电子技能与工艺的训练。加大经费和实践条件的投入,扩大开放实验室。

2.2强化相关实践科目的学习电子设计竞赛以应用设计为主要内容,涉及电子工艺、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应用、可编程逻辑器件、EDA工具软件和PCB制作等相关科目。虽然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往往以大三、大四学生为主力军,但是相关课程的学习从大二就已开始,所以应指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强化相关科目的学习,夯实理论基础,积淀科技文化底蕴。

电子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操作性很强,主要侧重于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竞赛需要参赛者根据题目要求,做技术方案,选择合理的元件,完成电路的设计,最后通过安装、调试做出一个符合要求的作品,而不是简单地在电脑上对虚拟的元件进行组装。因而,学生从中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同时,通过参加竞赛,学生的创新大幅度提高,竞赛题目只要求完成任务并达到相应的技术指标,而对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没有任何限制,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竞赛使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对学生的就业、考研和创业过程等帮助极大,我校参与竞赛的学生,尤其是获得好成绩的,在大四就业过程中,获得了用人单位的极大肯定,有很多单位指定要参加过电子设计竞赛或其他竞赛的学生,并且免去很多招聘环节直接录用,更有不少学校,对获得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奖的学生直接报送本校的研究生。

2.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对高校电子类专业师资水平、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和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一个系统检验,同时,对师资水平和实验室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在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教师只有在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新的技术和开展科研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更好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才能更好地指导电子设计竞赛工作。

3.促进实验室建设。长期以来,电子实验仪器基本上是老三样(万用表、信号源、示波器),学生在实验中接触不到先进的仪器设备,更谈不上使用先进的实验手段来完成实验。这个问题在平时的实验中表现并不明显,但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就显得非常突出。谁使用了先进的仪器和设备,谁采用了先进的实验手段,谁就会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赢得更多的时间,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在实验室建设中,拥有完善、先进的实验仪器器材,成为了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的有力保障。

4.更新教学内容,重构课程体系。电子设计竞赛强调基础,但同时又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器件,以利于取得好成绩,但这些新技术、新器件在教科书上不一定会涉及到,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学内容,除了加强学生基础内容教学以外,必须引入新技术的教学,例如ASIC教学内容(如:CPLD,FPGA等)。同时让学生了解、使用新器件,有利于学生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电子技术基础是工程设计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改革中必须用系统的观念重构课程体系。

5.加大实践课教学的改革力度。根据竞赛要求,加强实践课教学的改革,在实验内容的开设上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基础性实验;第二,设计性实验;第三,综合设计研究性实验。基础性实验是基本电子器件的应用性实验,使学生具备设计、调试和测量简单电路的能力。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内容为单元电路的设计及小系统设计。使学生初步了解新产品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利用现代化分析、测试手段的能力。综合设计研究性实验,其教学内容包括信号的检测、控制、传输与处理以及单片机等应用性较强的综合设计研究性实验。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竞赛中学生暴露的问题充分暴露了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

1.综合知识能力欠缺。学生在比赛中,提出的设计方案水平低,对参考电路生搬硬套,不会采用先进的简便电路。另外,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不牢固,平时阅读的参考资料和课外书籍太少,基本技能训练不够。

2.查阅资料能力不强。参赛队员选定题目后,不能尽快找到所需要的相关资料,多数学生是找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这反映了我们实践教学脱离了工程实际。

3.实验调试技能不强。一些同学不会正确设计测试表格,不会分析实验数据并解决问题。在焊接中,电路布局凌乱,电路调试与故障排除能力不强,反映了平时学习期间,实验课内容验证性多而设计性少,更谈不上综合性实践,所以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综合能力未能得到有效提高。

4.设计报告质量不高。许多参赛学生设计报告格式存在许多不足,设计方案论述不够严谨,电路设计缺少理论分析。说明我们的实验教学忽略了实验报告这一重要环节。

5.新器件、新技术应用能力较差。有一些竞赛题若能采用新技术、新器件,不仅电路简单,而且省工、省时,性能指标也优于一般电路。参赛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与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原因是目前课程缺少这方面的内容。针对以上存在的这些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我们认为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电子技术设计训练,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教学体系,学生通过该体系自主学习、老师辅导,最后参加电子设计竞赛,从而较全面地掌握电子设计技术,并在某领域有所特长,成为竞争力强的电子技术专业人才。

三、建立电子设计竞赛培训体系

我们建立的培训体系从宣传报名、中间教学环节,一直到最后参赛。

1.加强宣传,吸引优秀学生参与电子设计竞赛。我校工程训练中心承担了全校的电子实习教学任务,我们在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展电子设计竞赛的培训报名工作。通过PPT介绍和视频展示,在学生中间宣传和普及电子竞赛的知识;并邀请我校曾在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奖的学生,介绍自身参与电子设计竞赛的成长经历及对未来发展的益处。报名采用学生自主报名和教师推荐相结合,通过初审、面试等一系列环节,选拔优秀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培训。

2.电子基础训练。学生报名、选拔工作完成后,于当年10月份左右开始为期一学期的基础培训。培训时间为12周,培训内容以8051单片机为主,辅以简单模拟电路。选择以单片机为主的培训,是因为单片机入门较模拟电路容易,学生往往有成就感,不至于中途退出。8051单片机培训包括I/O口、键盘、显示、中断、定时和AD转换等编程,有教师讲解、单片机教学视频等,每位培训同学配发一块单片机开发板,从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简单模拟电路包括运算放大、有源滤波、比较电路和NE555信号发生等常规电路的制作训练。基础电子技术培训最后是制作一个综合项目,结合前面学习的内容,制作一个简单综合项目“红外测距仪”,作为对学生一学期来学习的考核。

3.综合项目化训练。完成了以上基础训练,在每学年第二学期(3月份)开始项目化训练。完成3个综合项目的制作,我们通过自定题目或选择历年国赛,内容、技术指标可适当降低。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每个项目都对学生考核,并有以下教学流程:布置任务、教师讲解、过程指导、作品验收、学生交流和教师点评等,这些过程保证了教学质量。对制作不认真、完成不好的学生警告乃至最后淘汰。

4.暑期集训。暑期集训是提高学生参赛水平的关键。主要做历年国赛和省赛真题,每周完成1题,教学流程齐全:布置任务、教师讲解、过程指导、作品验收、学生交流和教师点评等,要求学生按题目的要求和技术指标严格、认真制作,鼓励学生采用新技术、新器件,以降低电路复杂度、提高电路指标。在临近比赛时,我们安排学生一次模拟比赛,按比赛要求4天时间完成,完成后统一验收、评奖,由于我校承办过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这个模拟比赛环节,学生能感受比赛的真实状况,从中受益匪浅。

5.竞赛指导和服务工作。竞赛期间,每组学生都有1~2名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和把关,包括帮助学生申题、方案分析、过程指导、指标检查等,并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安排相关人员,做好各种竞赛服务工作,例如水电、网络等,竞赛期间的饮食安排得当,由学校食堂一日三餐和夜点心送到比赛地点,减少学生负担。竞赛期间元件采购和管理,赛前尽量采购齐全的元件,竞赛期间安排专人和专车采购,做到学生上午提出采购需求,下午能拿到元件。竞赛个别题目会用到一些机械组件,做到学生上午提出需求,下午或第2天上午能加工好所需的组件。

6.其他。为了保证竞赛教学的顺利进行,还需加强了实验室建设工作,增添先进仪器,例如数字示波器、程控电源、DDS信号发生器等。建立了竞赛元件库,各种常用、专用元件齐全,分门别类安放在柜子和元件和中,做到种类齐全,能满足竞赛各种题型的需求。建立了机械加工室和电路板加工室学生在训练和竞赛期间,可完成简单机械加工,例如钻孔、切割等;可完成电路板的制作,例如转印、腐蚀等。

四、结论

电子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1.1网站设计原则

电子政务网站设计要符合政府部门工作需要与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服务监督的原则,网站信息功能操作便捷,满足政务公开与新闻需要,网站设计要具有前瞻性,可实现网站栏目的增加和后台数据库的扩容,此外,电子政务网站的安全性是网站运行的关键内容,电子政务网站设计要充分考虑网站安全的诸多方面因素,不仅要保证网站信息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而且要具备防破坏和防攻击能力。

1.2网站设计目标

电子政务网站是面向社会的政务信息与在线政府服务的公共平台,电子政务网站设计目标是要实现大量政务信息公布,网上办公及资源共享,政务信息公布是要将政府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及时、准确的向社会公布,提高社会对政府公信度的信任值;网上办公,实现政府办公电子化,如会议通知、政府形象、法规办公、信息传达、意见调查,网上办事等功能由电子政务网站实现;资源共享是将政府部门所掌握的社会所需信息资源建立数据库,可通过搜索功能实现对数据库资源的调用,以便民服务为宗旨实现政府网络服务功能。

2电子政务网站结构设计

2.1电子政务网站层次结构

本文所设计的电子政务网站采用B/S架构,建立3层结构即: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网站设计分层结构不仅能够提高网站的访问速度,而且数据库与表示层分离增强了网站的安全性。电子政务网站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表示层主要是实现办公自动化、公共信息管理及与群众信息互动管理;业务逻辑层是实现电子政务各项工作分类,根据政务内容进行工作流划分,归类处理;数据访问层是实现网站平台与数据库之间的关联,可实现数据存储与调用,通过数据整合、过滤和转换,将政务数据存入数据库,方便用户进行调用。

2.2电子政务网站体系结构

将电子政务网站划分为6大模块,包括信息模块、面向公共服务的服务模块、针对于政务内部业务流程的业务模块、安全支撑体系的安全模块、数据库模块和网站管理模块。电子政务网站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电子政务网站数据库模块是存储政务信息及服务数据的中心模块;信息模块是政务公开、政策信息的平台模块;公共服务模块提供政府面向社会的网络办公服务,是政府工作于社会需求互动平台;内部业务模块是实现部门内部、部门之间的报文传递、公文审核等实现无纸化办公;网站安全模块提供网站安全运行和信息安全保障;网站管理模块是网站后台管理,可实现信息与各项功能的管理。

3电子政务网站功能设计

电子政务网站功能分为前台服务功能和后台管理功能,前台服务功能包括:政务公开、公共互动、在线服务、最新资讯和在线资源5个板块;后台管理功能包括:信息管理、文件管理、公共服务管理和用户管理4个板块。电子政务网站功能板块如图3所示。

3.1网站前台板块政务公开:政务公开板块中包含政府机构简介、政府工作人员信息、政府工作内容等。公共互动:公共互动板块包含公共邮箱、网上调查、邮件订阅、论坛等。在线服务:在线服务功能包括网络办公服务指南、在线咨询、行政审批、申请表下载等便民服务。最新资讯:最新资讯板块中包含政府工作动态、政府工作新闻报道、政府通知等内容。在线资源:在线资源板块包含地方日志、政府工作总结、各类报表、公文报告等内容。

3.2网站后台板块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板块内容包括信息、信图1电子政务网站层次结构息分类、信息管理、图文管理、网站前台信息管理等。文件管理:文件管理板块是提供在线资源的上传与下载,可为群众提供申请表下载和上传服务。服务管理:服务管理是便民服务板块,其中包括公共邮箱管理、在线资讯管理、网站资源管理、在线调查等。用户管理:用户管理包括网站登录用户管理、网站管理用户管理和部门管理,并具备登录IP记录和登录此次统计功能。

4电子政务网站安全设计

电子政务网站安全设计要从信息安全技术层面和信息安全管理层面两个方面入手,信息安全技术层面主要包括:网络安全性设计、服务器安全设计、网站应用安全设计和数据安全设计;信息安全管理方面主要包括安全管理策略、系统建设管理策略和网站运行与维护管理策略。

4.1信息安全技术设计

网络安全性设计:电子政务网站是一级安全保护级别网站,其所运行的网络应配置网络防护设备及防入侵设备,网络防火墙限制端口开启,只提供与网站应用相关的服务接口。服务器安全设计:网站服务器时网站的核心部分,服务器必须及时更新系统补丁,并安装最新杀毒软件及防火墙,定期更改网站口令了,设置网站服务器管理与审核方案,利用审核策略和安全侧罗保护服务器安全。网站应用安全设计:网站应用安全设计要加强网站防入侵和攻击的能力,网站前台设计采用静态网页形式,网页数据与数据库数据分离管理,增强网站不良信息审核过滤性能,减少SQL注入点,及时为网站升级补丁,利用防篡改软件对加强网站自身防护能力。数据安全设计:电子政务网站数据库包含了政府公文、地方日志、政策导向等重要数据,因此,在数据安全设计方面网站自身要建立数据备份系统,一方面可设计成为人工手动定期备份,另一方面网站系统自身可保存近期网站互动数据,如果网站遭受攻击,数据库被入侵和破坏,可及时对数据库进行修复和复原。

4.2信息安全管理策略

安全管理策略:电子政务网站安全管理需要贯彻到每一位网站建设与管理人员思想中,严格执行网站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工作人员岗位安全职责,建立统一的网站操作规范与统一的问题标准回答,提高网站的运行执行力。网站建设管理策略:网站建设要与时俱进,积极将新技术引入网站建设中,在网站栏目设计中要与公众需求紧密结合,网站模块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安全测试,保证网站的安全性,针对网站功能面向公众发放调研问卷,最求网站最大的实用性。网站运行与维护管理策略:建立电子政务网站安全管理制度,每日对网站进行监控,并定期对网站及服务器进行维护,对网站运行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备案,做好工作总结,严格执行网站运行操作规范。

5结束语

电子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电子杂志属于电子出版物,具有动态、交互性、虚拟性等特性,是基于多媒体电子技术而研发的一种新型传播媒介。电子杂志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将成为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动态设计无疑将成为电子杂志的重要环节,电子杂志的版面不仅是承载媒介,更加成为互动媒介。下面就相关概念作了一下解释。电子杂志就是通过数码图片、音频、视频、Flas等多媒体电子手段,以杂志的形式呈现在互联网进行传播的新型媒体介质,是一个全新的媒体传播形式。通过P2P下载,目前中国用户量最多的电子杂志平台:Xplus、MagBox、ZCOM。它的阅读模式可以多种选择,可以在线阅读或离线阅读,直接用IE浏览器阅读或通过发行方提供的阅读器阅读,也可植入PDA、手机等阅读。互动性:指使用者直接同电脑交流以及对后续信息产生影响的能力。研究表明,具有互动性特征的媒介系统更易被使用者接受,更能给人以满足感,更易学习与掌握,而且能够增加合作感。

二、电子杂志版面设计的构成元素及特征

电子杂志版面构成元素除了拥有与传统杂志相同的:标题、图形图像、文字等元素之外,还有它独特的构成元素:动画(Flash)、视频、音频等。网络是电子杂志的传播载体,动态版面是一种人机界面,同传统媒体的视觉传达设计类似,属于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但是动态版面在遵循视觉传达设计一般规律的同时,也存在它自身特征。电子杂志动态版面特征。电子杂志版面元素不像印刷品那样为静态的线性组合,它是动态的,有声音的,表现形式多元化,而且由于电子杂志的版面中超链接形成电子杂志版面内容、信息的无限扩展,这样就与读者之间产生了一种互动关系。电子杂志版面运用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如用三维动画、FLASH、GIF动画、各种音效等手段来表现电子杂志的内容,这些是在传统的印刷媒体无法实现的。另外,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是他的信息时效性与持续性,是在有限的屏幕空间上将视频等多媒体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根据设计主题的需要进行视觉上的合理排列,使它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产生感官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享受。电子杂志的媒介互动性。在传统的单向传播中,受众是被动的。信息受传者总认为受众是需要被引导、教育的。因此,进行内容上的深化和创新可以最大限度满足受众信息产品的需求,完成大众传媒对受众教育和引导的宣传职能。电子杂志是一种网络传播模式,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大众传播模式,让受众参与进来与杂志互动,受众的反馈也影响着电子杂志的发展。在电子杂志中,受众不仅可以看到变化多彩的图像和视频,听到动人的音乐,还可以像浏览平面杂志一样通过目录翻到自己想读的那一页,甚至在某一页中对自己想读的信息也有所选择。

三、电子杂志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目前电子杂志在国内处于发展阶段,大约于1993年在深圳由海天电子图书公司首次研发成功。电子杂志在国内发展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是传统杂志简单的数字化,如:众多杂志的网络版:第二代是数字媒体的杂志化,如:众多网站在互联网中筛选出主体类似的内容定期,并且以书刊的形式,有基本的书刊栏目架构;第三代多媒体电子杂志则更强调互动性和多媒体,利用P2P平台发送。第三代多媒体电子杂志是以flash为主要载体的独立于网站存在的新兴电子书籍,以EXE格式为主,其最大的特点与优势在于多媒体和交互性,这点是区别以往所有电子杂志及其出版物的根本点。随着电子杂志的产生、发展、演变,其版面的设计也大致经历了相应的三个阶段。第一代电子杂志的版面几乎是纯文本的,毫无杂志版面的特征,仅仅是信息的传播,版面设计极其简单;第二代电子杂志版面设计有一定进步,属于纯文本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特点是文字多于图片,并且是只读版面,版式设计比较单一;第三代电子杂志因为技术的转变,版面设计有了质的飞跃。电子杂志版面具有了动态、交互式的特征电子杂志的版面脱离了传统书籍版式传递信息的承载特性,进而转变为读者与书籍的交流沟通的媒介。优秀的版面设计可以促进信息的传播。电子杂志是基于强大技术含量通过电子网络传播的一种媒介,强大的后台技术赋予它高效、多层次、互动的传播模式,但是如果没有合理、科学的版面设计和视觉表达,电子杂志的优势是无法体现的。所以,做好电子杂志版面设计的研究是极为重要的。国外研究现状:美国是世界上发展最早,规模最大的电子书市场。新兴的网络传版强国—韩国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力争赶超美国的电子书市场规模。目前,这两个国家的电子书势力强于中国,主要是起步早、规模大、范围广。在一定程度上,电子杂志发展的历程也决定了其版面设计的成熟程度。国外的电子杂志版面设计感极强(如:newwebpick等杂志),突出个性化元素,更加人性,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值得国内电子杂志的借鉴与学习。

四、电子杂志动态设计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电子杂志动态设计的目的:是力求通过有效吸引人的形式来组织信息,把繁杂的信息以多媒体的表现形式科学、合理地组织起来,更好地、有效地传达给受众。电子杂志拥有大量图片、音乐、Flas甚至视频在版面设计上穿插应用,使得电子杂志版面与传统杂志版面相比具备了更多元的表现形式,并且省去了传统杂志巨大的纸张和印刷成本。这种新型出版物就其内容而言,也具有上述纸质杂志的属性,是有固定栏目、按顺序连续出版的刊物。但是,由于它借以存在的载体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已不再是普通纸张,而变成了虚拟网络空间、计算机、光盘等,这就使得电子杂志与一般的纸质杂志相比,既具有优越性,也存在局限性。

(一)电子杂志动态版面的优越性

1.版面可无限超链接、信息丰富,设计更加自由。

2.新的传播媒介,打破了杂志平面化,开创了三维虚拟的立体杂志空间,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3.无印刷限制,版面更自由,色彩更鲜亮、明快。

4.成本低,易于发行、传播。

5.全方位的视觉享受,更有效的传播信息。融合多媒体技术在版面上编排设计,这就要求设计者考虑的问题比单纯的传统杂志版面设计要复杂的多。电子杂志版面设计中静态的版面构成元素皆可加入动态的动画及声音、音乐效果这种动静结合、视听结合、互动性电子杂志版面,带给读者全方位的刺激及享受,使得电子杂志版面更加生动对读者具有强大吸引力。

(二)电子杂志动态版面的局限性

1.Flash格式的动态信息内容、图片无法转载、编辑,使得无法搜索,仅仅只读格式。

2.电子杂志版面设计的风格、类型众多规律较为隐蔽。

3.杂志版面设计具有长久的历史,传统杂志于1731年英国人爱德华•克弗首创的《绅士知识供应库》开始,至今30已有多年,具有相对稳定的理论研究基础,而多媒体电子杂志出现时间较短,正在处于技术与艺术特点不断变化的时代,并且,完全适应读者的阅读习惯,需要长久的时间过程。

4.读者对电子杂志版面设计的个性化需求相当复杂,因人而异。

5.电子杂志中多媒体技术的滥用,往往运用图片过于泛滥,动画、音乐常常给读者眼花缭乱的感觉,从而产生对阅读失去兴趣,产生烦躁感。所以,在版面设计中应该科学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6.个别电子杂志版面编排设计过于形式化,而缺乏内容,显得空洞。

7.电子杂志版面设计过于粗燥,多媒体技术没有得到合理的运用。

五、电子杂志中动态设计的必要性

伴随电子杂志的发展与逐步完善,版面设计无疑将成为电子杂志的重要环节,电子杂志的版面不仅是承载媒介更加成为互动媒介。电子杂志版面中增添了新的构成元素:如视频、声音、动画等,这就给设计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仔细研究各种视觉元素之间的距离、位置、面积与视觉流程之间的关系,使电子杂志版面设计在视觉传达中具有美感,易于信息的传播。同时,电子杂志的编排也要根据读者的阅读心理,一般情况下阅读电子杂志至50页,读者就会产生视觉疲劳(诸如:缺乏阅读耐心、产生烦躁感),因此,电子杂志的版面设计要适应人们的阅读习惯,不宜包含大量的文字信息,把握好文字和图片结合编排的尺度,以便读者阅读。电子杂志是通过多媒体数字技术而实现的,所以电子杂志版面设计拥有诸多的特点以及发展优势。目前,电子杂志处于发展阶段,合理设计动态版面。力求以人性化为本,以服务读者为核心,为读者量身定制的个性化版面设计为目标。电子杂志动态版面在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打破了以往的发行、传播形式,打破了人们的阅读观念,视图习惯。电子杂志版面将技术与设计融为一体,决定了动态版面拥有诸多优势,同时动态版面设计也涉及到艺术性、功能性、社会文化、商业性等重要问题。版面构成的原则、版面构成的造型要素、版面构成的形式原理、文字、图片、图形的版面构成等内容都是必须要考虑到的因素。优秀的杂志版面设计将会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更加密切人与人之间思想感情的交流,更好的满足新时代人们对文化生活的更高要求。研究吸收国外先进的设计思想,重视版式布局的视觉效果,更新设计理念,形成新的能够呈现杂志思想和性格的个性化、人性化版面设计。

电子设计论文范文第7篇

摘要基于Web的协作学习(Web-BasedCollaborativeLearning)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化学习模式,知识管理已成为今后教育信息化的关注焦点。文章主要对基于知识管理的Webcl学习过程部分进行了分析设计,提出了一种设计与开发的思路。关键词Webcl;概念图;知识管理;隐性知识;网络数据库技术;ASP

1引言21世纪社会和人类的发展,需要建造一个能支持全面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创造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教育大系统。目前的教改需要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型学习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的应用也应有观念和方向上的改变:从过去主要传授和呈现显性知识,课件制作为中心的思路,进一步加强以辅助学生进行体验型学习(研究型学习、协作学习、问题导向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等)为主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思路[1]。协作学习是学习者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为获得最大化个人和小组习得成果而合作的一切相关行为。协作学习的重要代表人物、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协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兄弟认为,协作学习有5个不可缺少的要素:正互赖性、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个体职责、社交技能和小组自加工。协作组内组员必须有“共同体意识”,意识到他们是“同沉同浮”的关系[2]。要使个人和小组获得最大化成果,小组组员之间知识共享程度必须高,这种知识的共享中,隐性知识更为宝贵,它决定了协作组的创新能力。如果协作组有高度的知识共享,说明协作组组员的合作程度高,则协作组的凝聚力就高,这样协作组在竞争中才能获得成功。基于Web的协作学习(Web-BasedCollaborativeLearning)国外多简称为WBCL,国内称之为WebCL,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来辅助和支持的协作学习,组织协商活动,培养合作学习精神。2协作学习过程的设计2.1系统的具体设计2.1.1系统的体系结构协作学习过程大致分成四个阶段,即学习者特征分析、分组、学习过程和协作测评。本系统主要由管理员和学习者两个模块组成。管理员模块完成对学生的管理、部分学习资源的设计。学习者模块包括学习者注册、协作分组、组员人际关系、学习、反思、在线测试等子模块。在此模块中,学习者要完成协作学习过程。从学习流程角度分析,协作学习过程如图1示。学习者注册是学习者基本情况的录入和学习风格的测试,初次进入系统的学习者,通过注册过程填写表单获得其基本情况,并得到注册码。协作分组是通过学习风格测试获得分组依据,然后根据学习主题的角色信息及分组类型(同质或异质)进行分组。组员人际关系主要是为内聚力测试提供人际关系矩阵表。反思提供学习反思的功能。在线测试是对学习者成绩、内聚力及协作绩效的测试。学习子模块是学习者学习交流的主要模块,也是协作过程中知识管理的重点。在学习模块中利用概念图,为学习者提供一种共同的视觉化语言,使学习者方便的掌握协作当前的进展和未来可能的发展走向,确定自己的贡献在小组协作中的位置和作用,并对学习者进行鼓励和激励。协作概念图的构图权在构图过程中轮流赋予小组中的每个成员,每位小组成员都拥有相同的操作时间。系统首先赋予某位小组成员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概念图的操作,直到他的操作时间结束,再将构图权力转移给下一位小组成员,同样给与同样的时间,让每位小组成员都有机会直接操作概念图。在合作概念图过程中,小组成员间可以通过沟通机制彼此相互沟通、讨论,并由当时具有构图权力者进行概念图的操作。概念图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共享协作资源,通过系统中在不同时间内存储的同一小组绘制的概念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同时,协作组员可以利用Blog进行更好的知识交流与共享。Blog为隐形知识管理提供了工具。隐性知识表达起来不象显性知识那样系统、逻辑严密、一目了然,而往往是零星、破碎、主观感受,甚至可以说是随意的。Blog简单易用,它创造了一个虚拟的交谈情景,把交谈的语言用文字表达出来,聚集了各种零碎的思考。学习者可以在自己的Blog中发表自己的知识和见解,其他协作组员也可以参考,还可以做出评论,而这个学习者就可以在群体的分享和交流中有更进一步的认识[3]。图1学习过程流程图2.1.2数据库的设计及对协作学习的支持学习者特征库的设计:学习者特征库主要记录学生基本情况表和学习风格表。学习者基本情况表记录了已注册学习者的基本信息,表中的数据项通常包括身份认证信息、基本信息和辅助信息等三部分:身份认证信息表={姓名、密码、密码确认、密码提示问题、密码提示问题答案……};基本信息表={出生日期、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所在单位或学校、E—mail、电话、邮编、通信地址……};辅助信息表={自我介绍、兴趣爱好……}。根据所罗门(BarbaraA.Soloman)学习风格量表,设计如下:学习风格表={注册号、活跃型、沉思型、感悟型、直觉型、视觉型、言语型、序列型、综合型}。协作学习的形式是小组,学生基本情况表和学习风格表为同质或异质分组提供了的依据。学习资源库的设计:主要是协作学习资源库和题库的设计。协作学习资源表={学习主题、主题说明、角色信息、角色个数……};学习资源表={学习主题、主题内容……};题库中根据学习主题设计题表。协作学习资源表主要提供小组中组员的角色信息,配合分组信息,形成稳定的协作格局。学习过程库的设计:互动行为表={注册号、学习主题、开始时间、完成时间、作品数量、作品编号、自我反省、同伴评价……};概念图表={概念图名、创建时间、修改时间、构图者名、图片……};Blog={协作组名、作者、记录时间、内容……}。协作学习过程注重学生之间的协作互动,互动行为的记录为协作绩效的计算提供依据。协作策略库的设计:协作策略表={风格类型、建议策略……}。策略表主要提供策略建议,以便更好的分组。学习结果测试库的设计:学业成绩={学习主题、测试时间、测试成绩……};协作绩效表={注册号、学习主题、协作度、协作绩效……}。这两个表主要是检验协作学习过程。3系统实现方案协作学习过程的登录界面如图2示,学习者主界面如图3示。图3系统主界面系统主要是采用Asp技术和Delphi编程技术开发基于Web的四层体系结构模型,即采用Browser/WebServer/ApplicationServer/DataServer表示。如图4所示[4]。WebServer:IIS是构建分布式动态Web应用的较佳选择;服务器端组件:基于组件的应用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本系统对组件的开发主要采用DELPHI技术;数据库服务器:微软的SQLServer2000是较好的选择,因为它与2000Server同样很好的集成在一起了,可以充分发挥2000Server的优势;浏览器采用微软公司的IE。浏览器为客户端提供了一个界面友好,风格统一,易于使用,较少维护的通用界面。数据库连接采用。支持数据离散访问的编程接口,在设计时尽量缩短数据库锁定时间,减少多个用户访问数据库服务器时的潜在竞争,使数据共享面向更多的访问用户。对于相连数据库的数据处理,是通过Dataset(数据集)来隔离异构的数据源。Dataset是不依赖于数据库的独立数据集合。如图5示。图5协作学习数据管理后台组件

协作学习过程采用Microsoft的COM组件技术。基于COM的技术是多种以COM为基础的技术,包括COM服务器和客户端应用程序、ActiveX控件、OLE(对象链接与嵌入)、自动化以及MTS等。COM作为组件对象模型,它的特性主要有语言无关性、面向对象的特性、进程的透明性和可重用性,可以让来自不同编程语言不同平台的彼此独立的对象互相进行通信。4结束语网络化教育成为当今国际国内教育发展的新生长点,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是网络化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们针对基于知识管理的Webcl学习过程进行了系统开发,系统采用分布式体系结构,运用ASP与COM技术实现基于Internet的应用。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会进一步探索,逐步的完善系统,使之更适合于学习者信息技术技能的掌握和信息素养的培养,为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作出贡献。参考文献[1]黎加厚.知识管理对网络时代电化教育的启迪[J].电化教育研究,2001.(8)[2]黄荣怀.关于协作学习的结构化模型研究[D].博士论文,2000[3]易志亮.博客及其引申的知识管理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11[4]刘艺.Delphi6企业级解决方案及应用剖析[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

电子设计论文范文第8篇

用于归档过程中自动产生标准化格式的元件表和可靠性数据表、电路图、印制板图、装配图等。标准化归档系统操作界面见图2。在实际应用中,设计师在EDA平台下完成电路设计后,使用归档系统自动生成符合标准要求的电路图、装配图、印制板零件图等设计文件。依据电路图,自动生成元件表和可靠性数据表,外购件明细表数据也通过归档系统从相应整件设计文件中自动提取。

2Mentor设计平台的优势

从运行模式以及实际的应用情况可以看出,Mentor设计平台通过使用库管理器和标准化归档系统,加强了对元器件符号库和设计文件归档等方面的标准化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元器件库建设和管理规范,从流程保证质量元器件的图形符号和封装符号库为设计电路图、印制板图等提供基础信息。特别是器件封装信息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印制板生产的成败。我们在构建Mentor设计平台过程中,规范化做在前面:首先,依据实际情况,建立了元器件“图形符号库建库规范”和“PCB封装库建库规范”,所有元器件库的建设和维护严格遵循规范进行。其次,在平台的运行过程中,使用库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库的和调用统一化、规范化管理。

2.2元器件库的统一管理,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通过库管理系统,实现元器件符号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同时,在设计界面,设计师可以通过DataBook直接查阅、调用“企业级器材数据库”相应的器件,极大地提高了元器件的选用效率。元器件库的统一和管理,使得全所设计人员都可以实时调用中心库中的元器件符号库信息,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也保证了产品设计的质量。

2.3归档文件生成过程自动化,有利于提高设计文件的归档效率由于器材型号等关键属性都是自动来自于“企业级器材数据库”,元件表和外购件明细表实现自动标准化生成,解决了手工填写器材型号易出错的现象。通过元器件符号库的规范化管理,相关设计数据的自动生成,保证了设计过程中数据的一致性,规范了设计文件编制,这将为规范产品设计、保证产品技术状态提供极大保障。归档文件自动化生成功能的实现,将在规范化归档设计文件的同时,极大地提高设计文件的归档效率,这将为产品设计和生产节省出宝贵的时间。

2.4单兵作战的设计模式向整体应用的转变在原有的设计流程(见图3)中,每个设计师都维护自己的元器件库和数据,整个流程中存在大量手工操作。相关管理部门的系统和设计工具无集成,基本上靠设计师提交的数据被动地进行相关工作。如元器件清单等由于均为工程师手工填写,大量存在错误信息,物资部门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对其进行审核。而在Mentor设计平台(见图4)上,我们通过对物资系统元器件信息与设计工具的集成、PDM与设计工具的集成、标准化文档的自动产生等建设,完全改变了工程师原有的杂乱、无序的设计流程,使物资系统的信息、设计师的设计数据、PDM中存储的归档数据能实现同步和一致,增强现有平台的作用和意义。

3结论

电子设计论文范文第9篇

在非微电子专业如计算机、通信、信号处理、自动化、机械等专业开设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相关课程,一方面,这些专业的学生有电子电路基础知识,又有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可以从本专业的系统角度来理解和设计集成电路芯片,非常适合进行各种应用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阶段的工作,这些专业也是目前芯片设计需求最旺盛的领域;另一方面,对于这些专业学生的应用特点,不宜也不可能开设微电子专业的所有课程,也不宜将集成电路设计阶段的许多技术(如低功耗设计、可测性设计等)开设为单独课程,而是要将相应课程整合,开设一到二门集成电路设计的综合课程,使学生既能够掌握集成电路设计基本技术流程,也能够了解集成电路设计方面更深层的技术和发展趋势。因此,在课程的具体设置上,应该把握以下原则。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并重集成电路设计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采用EDA工具进行电路辅助设计,已经成为集成电路芯片主流的设计方法。因此,在理解电路和芯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相关设计工具,是掌握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的重要环节。技能培训与前瞻理论皆有在课程的内容设置中,既要有使学生掌握集成电路芯片设计能力和技术的讲授和实践,又有对集成电路芯片设计新技术和更高层技术的介绍。这样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学员掌握了一项实实在在有用的技术;另一方面,学员了解了该项技术的更深和更新的知识,有利于在硕、博士阶段或者在工作岗位上,对集成电路芯片设计技术的继续研究和学习。基础理论和技术流程隔离由于是针对非微电子专业开设的课程,因此在课程讲授中不涉及电路设计的一些原理性知识,如半导体物理及器件、集成电路的工艺原理等,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与实现技术上,这样非微电子专业的学生能够很容易入门,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热情。

2非微电子专业集成电路设计课程实践

根据以上原则,信息工程大学根据具体实际,在计算机、通信、信号处理、密码等相关专业开设集成电路芯片设计技术课程,根据近两年的教学情况来看,取得良好的效果。该课程的主要特点如下。优化的理论授课内容1)集成电路芯片设计概论:介绍IC设计的基本概念、IC设计的关键技术、IC技术的发展和趋势等内容。使学员对IC设计技术有一个大概而全面的了解,了解IC设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基本情况,理解IC设计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IC设计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包括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IC低功耗设计技术、IC可重用设计技术等。2)IC产业链及设计流程:介绍集成电路产业的历史变革、目前形成的“四业分工”,以及数字IC设计流程等内容。使学员了解集成电路产业的变革和分工,了解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的一些基本情况,了解数字IC的整个设计流程,包括代码编写与仿真、逻辑综合与布局布线、时序验证与物理验证及芯片面积优化、时钟树综合、扫描链插入等内容。3)RTL硬件描述语言基础:主要讲授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的基本语法、描述方式、设计方法等内容。使学员能够初步掌握使用硬件描述语言进行数字逻辑电路设计的基本语法,了解大型电路芯片的基本设计规则和设计方法,并通过设计实践学习和巩固硬件电路代码编写和调试能力。4)系统集成设计基础:主要讲授更高层次的集成电路芯片如片上系统(SoC)、片上网络(NoC)的基本概念和集成设计方法。使学员初步了解大规模系统级芯片架构设计的基础方法及主要片内嵌入式处理器核。

丰富的实践操作内容1)Verilog代码设计实践:学习通过课下编码、上机调试等方式,初步掌握使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进行基本数字逻辑电路设计的能力,并通过给定的IP核或代码模块的集成,掌握大型芯片电路的集成设计能力。2)IC前端设计基础实践:依托Synopsys公司数字集成电路前端设计平台DesignCompiler,使学员通过上机演练,初步掌握使用DesignCompiler进行集成电路前端设计的流程和方法,主要包括RTL综合、时序约束、时序优化、可测性设计等内容。3)IC后端设计基础实践:依托Synopsys公司数字集成电路后端设计平台ICCompiler,使学员通过上机演练,初步掌握使用ICCompiler进行集成电路后端设计的流程和方法,主要包括后端设计准备、版图规划与电源规划、物理综合与全局优化、时钟树综合、布线操作、物理验证与最终优化等内容。灵活的考核评价机制1)IC设计基本知识笔试:通过闭卷考试的方式,考查学员队IC设计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基本概念、基本设计流程、简单的代码编写等。2)IC设计上机实践操作:通过上机操作的形式,给定一个具体并相对简单的芯片设计代码,要求学员使用Synopsys公司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前后端平台,完成整个芯片的前后端设计和验证流程。3)IC设计相关领域报告:通过撰写报告的形式,要求学员查阅IC设计领域的相关技术文献,包括该领域的前沿研究技术、设计流程中相关技术点的深入研究、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等,撰写相应的专题报告。

3结语

电子设计论文范文第10篇

西方发达国家从中小学教育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在美国,家庭常备有用做实验室的房间,父母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兴趣爱好,在这方面有投资预算,给孩子们一个认识自我、发现自己兴趣所在的平台。在英国,课堂的教学内容经常延伸到教室外,比如上植物学课程就带领学生们去观察各种植物;上历史课,就几个学生组成一个组演绎历史剧情,每次课的内容是充满实践的,学生们也并不感到疲惫,教师在必要的讲解后主要是学生在完成实验或者项目,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用中学习。这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值得中国教育工作者们借鉴。

二、基于专题作业和课程设计的实践性教学

在模电课程中,除了布置与理论教学同步的习题作业外,根据教学进度拟定若干专题作业和课程设计题目,专题作业和课程设计与理论教学同步,并注意这两方面在教学进度上的配合。本文以2013学年模电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为例,介绍该实践教学方法的基本内容和教学体会。

1.电路仿真专题作业模电课程的第一次课用1学时左右介绍电子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目前很多电路仿真软件提供了大量虚拟仪器,有一般实验室配备的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双通道示波器、信号源等,此外还提供一些虚拟仪器,如波特仪等,学生在使用该软件的同时也对电子测量仪器有了全面的了解,扩展了知识面。教师可以现场演示,完成一个简单电路的原理图绘制、仿真和结果输出。模电课程有较多结论可由仿真实验验证,如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电压增益等。在课程前期,讲解了二极管应用电路之后,布置一个电路仿真专题作业,将书内的内容用软件进行验证。要求学生上交电路原理图,以及电路仿真输出和结果分析。经过这个专题作业的训练,学生们基本掌握了仿真软件的使用,并可以用于之后的课程学习中。

2.单元电路分析与设计在期中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多级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等理论知识,但书本知识限于篇幅,主要讲解直流分析、交流分析及各种参数,以分析为主,这时布置一个单元电路分析与设计的课程设计题目,如设计一个多级电压放大器,满足电压增益、输入阻抗、最大输出电压、截止频率等指标,要求学生提交设计报告。学生们先进行电脑仿真设计,然后在模电实验箱上搭建电路,确定无误后选择电子元器件和万用电路板,然后进行调试和修改,撰写设计报告。这个课程设计可由几名学生组成小组合作完成,在相互交流中得到知识理解和动手能力的提升。

3.功能电路设计及制作在模电课程的后半期,布置一个综合性的功能电路设计与制作题目,包含模电课程的重要知识点(放大器、滤波器、信号发生和处理电路、稳压电源),给出一些题目供学生选择,如变调门铃、直流稳压电源、函数发生器、数字万用电表、音乐彩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索控制器,要求学生组成项目团队,将该设计与制作作为一个项目进行。该项目完成后,安排时间让各位同学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展示自己的设计和实物作品,总结在设计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鼓励同学对演讲的同学进行提问,教师负责掌控课堂秩序和提出问题,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把叙述不充分的部分从理论的高度进行阐述完整。在这个课程设计中,学生完成了电路仿真设计、制作、撰写报告、答辩等一系列内容。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1.学时安排问题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必然会占用理论教学学时,如果处理不好会顾此失彼。在理论教学中,应以理论够用为度。对于一门课程,总是可以分出主干部分和细枝末节部分。对主干部分应详细讲解,对枝节部分则引导学生自学,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设备的合理运用对于理论难度大而需要详细讲解的部分,应采用传统的板书方式,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完成数学公式的推导、难点的理解,使学生听后印象深刻,思维节奏也容易跟上老师的节奏;而对于难度较小的内容,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使用课件可以使讲课内容形象生动,并且可以提高授课的效率。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课件各有所长,二者合理搭配可以解决教学信息量大、课时有限的矛盾,并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专题作业和课程设计的选题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在专题作业和课程设计的选题方面应紧贴理论教学内容,注意控制题目的难度。由于学生处于大二阶段,学生的专业知识较少,选题除了要紧密结合理论教学内容外,还要注意趣味性,难度以学生们适当扩展知识就可以实现为度。否则不仅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四、总结

电子设计论文范文第11篇

电子测频仪是一种基本的测量仪器,是用数字显示被测信号频率的仪器,被测信号可以是正弦波,方波或其它周期性变化的信号。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与航天、电子、测控等领域。它的基本测量原理是,首先让被测信号与标准信号一起通过一个闸门,然后用计数器计数信号脉冲的个数,把标准时间内的计数的结果,用锁存器锁存起来,最后用显示译码器,把锁存的结果用LED数码显示管显示出来。根据数字频率计的基本原理,本文设计方案的基本思想是分为五个模块来实现其功能,即整个数字频率计系统分为分频模块、防抖电路、计数模块、锁存器模块和显示模块等几个单元,并且分别用VHDL对其进行编程,实现了闸门控制信号、计数电路、锁存电路、位选电路、段选电路、显示电路等。本文详细论述了利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设计,并在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的帮助下,用大规模可编程器件(CPLD)实现数字频率计的设计原理及相关程序。该设计方案对其中部分元件进行编程,实现了闸门控制信号、多路选择电路、计数电路、位选电路、段选电路等。频率计的测频范围:10KHz~9.9MHz。该设计方案通过了Max+plusⅡ软件仿真、硬件调试和软硬件综合测试。

关键词:数字频率计电子设计自动化大规模可编程器件硬件描述语言

目录

摘要i

目录ii

第1章绪论1

第2章电子测频仪的设计原理5

2.1电子测频仪的基本组成5

2.2电子测频仪的分类6

2.4电子测频仪的基本工作原理6

2.5电子测频仪技术指标及误差分析8

第3章CPLD简介10

3.1CPLD器件结构简介10

3.2典型CPLD器件简述12

3.3CPLD的编程工艺14

3.4新技术的应用15

第4章电子测频仪设计环境简介17

4.1QuartusⅡ开发软件简介17

4.1.1图形用户界面设计流程18

4.1.2EDA工具设计流程18

4.1.3QuartusⅡ软件的主要设计特性18

第5章电子测频仪的设计21

5.1电子测频仪设计任务及要求21

5.2设计实现21

5.3功能模块设计23

5.4下面分别介绍各模块基于VHDL的设计方法23

5.5顶层文件的编写41

5.6程序说明44

5.7系统仿真44

第6章结论46

致谢47

参考文献48

第1章前言

软件编程对其器件的结构和工作方式进行重构,能随时进行设计调整而满足产品升级。使得硬件的设CPLD是一种新兴的高密度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它具有门阵列的高密度和PLD器件的灵活性和易用性,目前已成为一类主要的可编程器件。可编程器件的最大特点是可通过计可以如软件设计一样方便快捷,从而改变了传统数字系统及用单片机构成的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法、设计过程及设计概念,使电子设计的技术操作和系统构成在整体上发生了质的飞跃。

采用CPLD可编程器件,可利用计算机软件的方式对目标期进行设计,而以硬件的形式实现。既定的系统功能,在设计过程中,可根据需要随时改变器件的内部逻辑功能和管脚的信号方式,借助于大规模集成的CPLD和高效的设计软件,用户不仅可通过直接对芯片结构的设计实现多种数字逻辑系统功能,而且由于管脚定义的灵活性,大大减轻了电路图设计和电路板设计的工作量及难度,同时,这种基于可编程芯片的数量,缩小了系统的体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EDA(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就是以计算机为工具,在EDA软件平台上,对硬件语言HDL为系统逻辑描述手段完成的设计文件,自动的完成逻辑编译、逻辑化简、逻辑综合及优化、逻辑仿真,直至对特定目标芯片的适配编译、逻辑映射和编程下载等工作(文本选用的开发工具为Altera公司的MAX+PLUSII)。EDA的仿真测试技术只需要通过计算机就能对所设计的电子系统从各种不同层次的系统性能特点完成一系列准确的测试与仿真操作,大大提高了大规模系统电子设计的自动化程度。设计者的工作仅限于利用软件方式,即利用硬件描述语言(如VHDL)来完成对系统硬件功能的描述。

VHDL语言(VeryHighSpeedIntegratedCircuitHardwareDescriptionLanguage,超高速集成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诞生于1982年,是由美国国防部开发的一种快速设计电路的工具,1985年正式推出是目前标准化程度最高的硬件描述语言。IEEE(The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于1987年将VHDL采纳为IEEE1076标准。VHDL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应用和完善以其强大的系统描述能力、规范的程序设计结构、灵活的语言表达风格和多层次的仿真测试手段在电子设计领域受到了普遍的认同和广泛的接受成为现代EDA领域的首选硬件描述语言。目前流行的EDA工具软件全部支持VHDL它在EDA领域的学术交流、电子设计的存档、专用集成电路(ASIC)设计等方面担任着不可缺少的角色。有专家认为在21世纪VHDL与VerlogHDL语言将承担起几乎全部的数字系统设计任务。显然VHDL是现代电子设计师必须掌握的硬件设计计算机语言。

1.具有一下几个特点:VHDL具有强大的功能覆盖面广描述能力强。VHDL支持门级电路的描述也支持以寄存器、存储器、总线及运算单元等构成的寄存器传输级电路的描述还支持以行为算法和结构的混合描述为对象的系统级电路的描述。

2.VHDL有良好的可读性。它可以被计算机接受也容易被读者理解。用VHDL书写的源文件既是程序又是文档既是工程技术人员之间交换信息的文件又可作为合同签约者之间的文件。

3.VHDL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作为一种已被IEEE承认的工业标准VHDL事实上以成为通用的硬件描述语言可以在各种不同的设计环境和系统平台中使用。

4.使用VHDL可以延长设计的生命周期。用VHDL描述的硬件电路与工艺无关不会因工艺而使描述过时。与工艺有关的参数可以通过VHDL提供的属性加以描述工艺改变时只需要修改相应程序中属性参数即可。

5.VHDL支持对大规模设计的分解和已有设计的再利用。VHDL可以描述复杂的电路系统支持对大规模设计的分解由多人、多项目组来共同承担和完成。标准化的规则和风格为设计的再利用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6.VHDL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用VHDL设计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在设计文件下载到集成电路时可以采用一定保密措施使其不易被破译和窃取。

目前已成为IEEE(The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的一种工业标准硬件描述语言,相比传统的电路系统的设计方法,VHDL具有多层次描述系统硬件功能的能力,支持自顶向下(ToptoDown)和基于库(Library-based)的设计的特点,因此设计者可以不必了解硬件结构设计,从系统设计入手,在顶层进行系统方框图的划分和结构设计,在方框图一级用VHDL对电路的行为进行描述,并进行仿真和纠错,然后在系统一级进行验证,最后再用逻辑综合优化工具生成具体的门级逻辑电路的网表,下载到具体的CPLD器件去,从而实现可编程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设计。

基于EDA技术的设计方法为自顶向下设计,其步骤是采用可完全独立于目标器件芯片物理结构的硬件描述语言,在系统的基本功能或行为级上对设计的产品进行行为描述和定义,结合多层次的仿真技术,在确保设计的可行性与正确性的前提下,完成功能确认,然后利用EDA工具的逻辑综合功能,把功能描述转换为某一具体目标芯片中(如CPLD芯片),使该芯片能够实现设计要求的功能,使电路系统体积大大减少,可靠性得到提高。

电子设计论文范文第12篇

电子商务是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应运而生的产物,它打破了传统的购物方式,使用户不用面对面的坐在一起洽谈,就能实现交易,方便性不言而喻。它主要体现了如下特点:

1)交互性。电子商务不再像以前那样单一的模式,客户现在可以通过聊天工具进行谈价,浏览很多大型的电子超市,可以说几分钟能够逛几家门店,快速便捷,是传统商业模式无法比拟的。

2)全球性的竞争。现在的电子商务网站已经逐步全球化,国外的商品能够引进来,国内的商品也能够走出去。如某世界知名品牌的奶粉,网络上的销售价格很低,因为传统门店的税费相当高,且销售额受到一定的冲击是很正常的。不过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很多传统门店卖家开始意识到这些问题,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开展电子商务,实现了双赢的效果。国家也出台很多优惠政策来帮助商户,鼓励进行创业,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

3)专业化。电子商业水准越来越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了,不论售前咨询还是售后服务,还是维修等后续工作都形成了专业的模式。

二、招贴设计在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艺术

1)品牌的塑造。在当今通讯发达的时代,企业或者商品要想在取得好的消费业绩,必须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传统的品牌形象设计方法,我们仍然可以拿过来来运用。如聚美优品,它主要从事化妆品的销售,在打造女性护肤品方面定位准确,重视网络销售的优势,世界品牌的进驻为在质量方面提供了保障,是用户不再担心买到赝品。同时加强各类媒体的强势选择,网页设计精美,每周不定期推出优惠的海报,让消费者流连忘返,优秀的商务网站能够准确的传达商品信息、品牌信息和商业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因此聚美优品整体形象的策划,是它迈向成功的基础。还有有些政府现在逐渐重视电商的发展,引导商户进驻电子商城,还有大别山特产网,以经营特色农产品为主,虽然如今还属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空间很大,不仅给当地政府带来好的税收,还解决了一系列的就业问题。

2)色彩的应用和版式的编排。电子商务网页设计应该注重色彩的合理搭配,以促销为目的,要站在消费者角度去思考,还要结合实地环境和商家需求,不能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配置色彩。色彩的应用方面首先考虑色彩的情感,提高作品的被关注度。如红色代表喜庆、兴奋,绿色代表希望、健康,黄色代表激情、奢华,蓝色代表冷静、忧郁。不同的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色彩情感,因此在设计中应该注意认知的区别,如运动性的海报可以运用对比强烈的色彩,药品的海报应采用蓝色和绿色方面的色彩来进行搭配等。其次还要考虑色彩设计的技巧:

①利用色彩对比和调和来突出广告语的主题形象;

②加强色彩层次,黑白灰形成强烈的对比,暗部色彩细分,灰部色彩分为深灰、中灰、浅灰,当然还包括白色。

③氛围营造,不同的主题使用不同的色彩,如春节等节日,可以采用节日色彩来表达喜庆,尤其是大面积的使用这类套色。电子商务网页设计在排版上严格按照网页设计的标准,形象鲜明,字体标准,这里要注意的是招贴设计中版式设计。常见的版式设计有:

①主要标题型,其他素材为辅助元素;

②图片和文字型,以这两个方面为主题,但多以图形为主,因为图形较文字更能吸引别人的注意;

③表格型,主要用来详细标注真实的信息,没有任何夸大的成分;

④曲线和倾斜型,起到强调的作用,同时一般用于轻松、委婉的主题;

⑤综合型,不受这几类版式的影响,比较自由的一种形式。版式设计的好坏决定着招贴设计的成败,好的版式设计能够让消费者一目了然,同时还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在内容上要有所区别,如信息陈述上不应该出现杂乱随意的排版,在商品宣传上可以使用活泼的排版,不能一概而论。

3)文字的艺术。在广告文案方面,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语中的,直触消费者的内心,引起共鸣。如只选对的,不选贵的(雕牌洗衣粉),农夫山泉,有点甜(农夫山泉)。单独的字体设计也可以形成招贴合计,字体设计和图形设计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各自具有独特的魅力。

三、未来展望

电子设计论文范文第13篇

竞赛的特点在于努力与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密切结合,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紧密结合。全国电子设计竞赛要求选手们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创新。竞赛题目要求既涉及理论设计、实际操作,又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进行理论计算和实际涉及制作的能力。因此电子设计竞赛对促进教育思想的转变和电子类专业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改革,特别是对完善与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工程能力起到了独特的推动作用。我校近几年在该项赛事成绩非常突出,连续第五年荣获“优秀组织学校”的荣誉。在2013年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我校学生在竞赛中表现出色,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北京赛区一等奖5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0项,在参赛的31所北京高校中,我校获奖总数名列第二。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和我们学校重视实践环节,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是分不开的。

2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所采取的措施

我校作为一所非“211”高校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优异的的成绩,和以下几个方面是分不开的。

2.1制定政策,促进竞赛

近年来,我校先后制定了《本科生素质拓展学分实施办法》《本科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对在竞赛活动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学生参加竞赛获奖可以获得素质拓展学分,该学分是本科生获得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同时所得学分可以替代公共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或集中实践环节部分的学分。教师指导学生获奖后也可以得到表彰和奖励,并且将其作为教师聘任、职称晋升等方面的考核指标。这些政策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了教师指导学生的热情,推动了我校大学生各类竞赛活动的蓬勃发展。因此我们学校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是水到渠成的。

2.2积极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待在实验室,教务处制定实施了《教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该办法的实施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实验室的设备、场地等资源的利用率,规范有序地做好教学实验室开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学生通过参加实验室开放项目可以获得素质拓展学分,通过学分的激励,促使更多的学生走进实验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宽广的平台。开放实验室使电子设计竞赛与学生科研训练融为一体,使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也为参加电子设计竞赛提前做好准备。

2.3积极组织素质拓展活动,造就实践创新沃土

学校制定了《本科生素质拓展学分实施办法》(主要途径:学科竞赛、学术论文、专利或软件著作权、各类认证资格考试、实验室开放项目、科研训练等),并在教学计划中列出每位学生在校期间都要完成4个学分。素质拓展学分是必修学分,学生未能完成,不能毕业。在“办法”中将大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列为学生获得素质拓展学分的重要途径。每年学校都要组织学生竞赛,如2013年我们就组织学生参加了80项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获奖人数。由于学校积极组织课外创新实践活动,营造了大学生创新实践氛围,每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学生都能够积极参加。

2.4修订本科生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设计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工程素养。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不断修改教学大纲,修订本科生培养方案,改进实践教学体系,将课堂教学与实践课程合理搭配,将综合实践课程、实践能力培养和素质拓展相结合,按层次、分阶段实施实践教学改革。目前,在工科专业中,实践教学的比例已占到1/3。我们还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实践教学理念,确立了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实践教学观念。

3结语

电子设计论文范文第14篇

EDA(实验)中心的建设起始于1998年初,学校先后投入资金近百万元,第一期工程建立起配备有40台Pentium166MMX微机的多媒体实验室和硬件实验室各一个;1999年进行了第二期工程,又建起了一个包含40台PentiumⅡ400微机和两台专用服务器的网络实验室和一个管理办公室。并进行了软件建设和有关实验项目的开发。到目前为止已建立起的软硬件环境如表1。

在EDA中心的建设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

(1)创建一流具有EDA特色的实验环境。EDA的实验环境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电类学生对现代化技术的掌握,同时EDA的实验环境也是一个窗口,代表了一个学校现代化教学的形象。EDA中心的建设不应等同于一般的计算中心或机房的建设,应该具有EDA特色,那就是要有丰富的EDA软硬件支持,要有得力的指导开发力量。为了建设好一流的EDA实验环境,我们成立了专家指导小组指导环境的建设,并多次派人到EDA教学较好的学校去参观学习。为了体现时代的特点,我们将中心80台机器内部互连,整个内部网络完全按照Internet技术规范设计,能提供全套Internet服务。中心内部网络还通过Linux网关与校园网相连。服务器采用WindowsNT4.0、Linux5.0、Net-ware3.12,工作站安装了DOS6.22、Win-dows98(中、英文)、WindowsNT、Linux等操作系统。

(2)严把质量关,高质量完成建设。EDA所有软硬件设备的引进都经过认真市场调查研究,并严格的检测,对不合格的产品坚决清除。如曾进一批微机,检测后发现配置与样机不符,立刻退货,重新购置。软件的建设对EDA来说是体现特色的关键性建设,尽管EDA软件投资较大,为保证实验质量,划出专项资金,引进许多最新的正版EDA软件。

(3)加强外联,寻求多方支持。EDA教学的开展需要许多方面的技术支持,为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加强了校际之间的技术交流以及与EDA软硬件开发商家的联系,可以从中得到了许多必不可少的帮助,如东南大学赠送给我们不少非常有用的EDA软件和设备,美国Altera公司通过其大学项目赠送给我们专业版和网络版的Max+PlasⅡ软件开发工具等。

(4)鼓励师生开发EDA教学项目。我校EDA教学项目的开发进行得比较早,并已取得了不少成就,EDA中心成立后更加强了这方面工作的开展,目前已自行开发并用于教学有ISP和FPGA等实验装置,全定制的A-SIC实验环境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中。

(5)勤俭节约,变废为宝。EDA的某些硬件实验对微机要求并不高并且有可能对微机产生伤害,为此我们从校计算中心等地方找来约20台淘汰了的386和486微机,建成了硬件机房,很好地解决了这类问题并节约了不少资金。

2EDA实验环境的管理

我校的EDA实验环境主要面向电子工程系和自动控制系学生,行政上挂靠电子工程系。为了便于协调管理,两系分别任命了兼职正副主任负责中心的建设和日常管理。

在EDA(实验)中心的日常管理中我们努力做到:

(1)全心全意为EDA教学服务。EDA(实验)中心建立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全校师生的EDA教学实验提供方便。为了做好服务工作,我们尽力满足师生的要求。如有教师希望通过网络授课,我们引进了Lanstar网络教学系统软件。有教师需要提供语音教学服务,我们购买了无线话筒。有一些国外引进的EDA软件需要用英文操作系统,中心工作人员经过多次试验,使中英文操作系统能够方便地切换。中心的Internet网及打印机等设备也均向师生开发。

(2)开放式的实验环境。中心除正常设备维护日外,保持全日制开放。开放时除了安排一般值班人员外,还经常安排对EDA技术熟悉的教师或研究生进行现场指导,学生可以自由地上机实习。

(3)不断推广EDA新技术。EDA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我们利用中心与外界联系较多的优势,不断向师生推荐EDA新技术和新方法。如我们曾请经销商来介绍最新版本的PADS、EWB等EDA软件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与东南大学EDA实验中心合作举办了两期全国性的EDA研讨班。

3效果分析

(1)EDA中心自投入使用以来,已为电类专业的学生开设了“电路”、“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等十多门课程的上百个实验,部分实验还延伸到非电类专业的“电工学”课程中;每年还有几十名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在这里进行毕业设计和课题上机。总上机时数已达4万机时。

(2)EDA中心的构建,推动了我校多门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数字电子课程而言,迫切需要充实现代化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EDA中心的服务为此创造的必要的条件。由于EDA中心的大量工作,使教师可以在课常上集中精力和时间与学生一起共同体验前人创造知识的途径与方法,而把一些繁琐的计算交给EDA工具,学生通过EDA工具的使用去实践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和思路。对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系统设计等课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

(3)开放式的管理,方便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如有一位在给电类提高班讲课的教师发现,原拟定通过Lanstar授课系统对学生讲授EWB的使用方法,结果在现场却发现,不少学生已初步学会了EWB的使用,其原因是他们已主动地到EDA中心,通过自学,进入了EDA环境。这是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的例子。通过这样的学习客观上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反映了他们高度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这也为他们将来自行掌握更现代化、更复杂的EDA工具打下了基础。

(4)EDA中心成为学生第二课堂的场地,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如数字系统设计的老师利用EDA中心进行电子设计竞赛,取得很好的效果,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陈旭,王成华.建好电工电子基地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A].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的基地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4.(166).

[2]赵云娣等.电子技术教学基地的实验室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增刊(77)

电子设计论文范文第15篇

电子政府的积极作用

衡量政府工作效率最主要的指标就成了政府处理信息的效率。要对政府处理信息的效率进行科学的测量,就要对其过程进行跟踪分析,这样才能对政府进行科学的评价。然而在传统环境下,因为信息本身具有实时性和动态性,政务信息也不例外。但是这种状况随着电子政府的蓬勃发展正在逐渐改变。在网络环境中,一切信息资源都变得稳定而规范,电子政务信息也不可避免地成为这种便于进行计量分析的信息源,进而作为电子的客观记录,真实地反映了网络环境下政府的运行状况。那么,本文通过对电子政务信息的计量分析,以科学的评价当代政府,并以此为据,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公共决策能力。

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电子政务通俗来讲就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行政。它是一个程序的概念,主要是通过电子手段来完成行政目的,着重点在政务。而电子政府是一个实体的概念,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个功能完善的网站来使政府网络化。还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政务”是指“政府事务”。电子政府的作用小则能将政府事务上网,同时还可以促进政府工作和服务效率的提高,甚至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大则不仅改变政府的服务方式,而且可以改变政府自身的工作方式,甚至机构的设置。

总而言之,电子政府本身不仅会推进全社会的信息化进程,而且会促进政府的改革。换言之,电子政府是改造并提升政府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新加坡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近年来积极推进电子政府建设。虽然国土狭小,却拥有一支富有企业家精神且收入不菲的行政管理团队,加之国家领导人的战略目标宏伟明确,使得新加坡具有建设电子政府的潜力。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起,一直由政府主导,总理亲自挂帅,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并成立专门的机构“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来进行政府信息化建设。目前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服务广度仅次于美国,服务深度位居第一,整体成熟度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本文从以下方面对新加坡的政府主导型电子政府发展模式进行阐述,并论述了其对政府所起的积极作用。

网上服务

(一)网上服务项目数

“小政府、大服务”已经成为现代高效率政府的标志,也是当代政府变革的方向。而衡量政府工作的效率,主要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项目的数量和质量。

新加坡把建设重点放在为民众办事服务电子化上,实现了高度的双向互动,成为国际上公认的创新和领先的政府门户网站,在网站上集中了1600多项网上服务项目。同时,在中心站点上将服务划分为几大块栏目,逻辑上清晰明了,使人一目了然,所服务的对象除了新加坡民众(包括个人和企业),还有非新加坡的公民,服务贴心至极。

面向个人公民的服务包括了从出生到死亡所涉及到的出生证、培训学习、职业介绍、所得税缴纳、社会安全与福利、医院挂号、献血预约、住址更改、护照及驾照等办理、汽车注册、建筑许可申请等。为企业提供的服务有:新公司登记注册、电子报税、统计数据提供、海关申报、政府需要的报告递交和破产申请等。对于非新加坡公民,政府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比如为旅游者提供风俗文化方面的资讯和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就业机会和报税信息和职业资格的申请,对求学者,提供教育方面的信息和入学资格的申请;到新加坡投资的人也可以找到相应的帮助如外资公司的建立和报税等。这一套全面系统的网上服务项目直接体现了新加坡政府电子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同时也体现了政府的政务公开度。

(二)网上服务率

该项指标表示政府公共服务的信息化水平,指的是政府通过网络提供的公共服务项目的数量占其提供的全部公共服务项目的数量比率。

为了推动政府电子化的进程,新加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相关的行动和措施。早在1992年,新加坡就制定了名为“新加坡智能岛”的蓝图,即“IT2000计划”。1997年,新加坡总理又提出了一个“25%行动”,即在5年内应该可以为公众通过电话、电视、计算机等电子方式处理1/4的政府事务。新加坡政府很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发展数码签名卡和呼叫中心两种技术。2000年之后的三年,政府已经完成向民众提供1642项电子服务,占可行电子服务总数1705项的96.3%。2003年7月,政府又启动了e化政府的第2次行动计划,目标是在2006年做到“多个机构,一个政府”,新增12个敏捷、实效及有效率的跨机构的整合式电子服务,最终实现100%的政府服务电子化。

(三)网上服务利用率

这是指政府提供的网上公共服务项目被社会公众利用的频率,它不仅直接体现了政府网上服务的便民程度,同时也间接体现了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

新加坡是一个总人口只有400多万的城市国家,可政府的门户网站每月的点击率却高达1400多万人次,民众办事基本上都通过网络完成。新加坡早在2001年6月之前,其公民已经开始通过“电子公民中心”网站享用200多种电子服务;到2002年已有50万人(约占纳税人总数的40%左右)通过填写电子纳税申报单纳税。至2003年,政府的5大热门电子服务每月有上百万个交易。

在一项对政府网站通过互联网提供综合的调查中,美国的公共服务管理部门得出这样的结论:“新加坡的‘电子公民中心’是世界上最完善的提供综合的例子”。新加坡提供的这些“24小时”全天候的“一站式”服务充分发挥了网络的优势,体现了网上虚拟政府的发展方向,并极大地方便了民众。

一般说来,上述指标值越大,就说明政府的服务越好、效率越高。由新加坡政府的网上服务项目数和网上服务率较高可以看出,政府的政务公开度和公共服务水平都比较高。网络的关键点在于它是一条双行线,电子政府比老式的政府模式更加透明可靠。政府也可以更多的知道老百姓的个人情况,并对这些情况更好地加以利用。如果网上服务项目数比较高而网上服务率比较低,则说明政府的信息化水平比较低。新加坡政府从1980年起就开始实施国家电脑化计划和e化政府的民事服务电脑化计划。在经历了20年的电脑单机和政府各部门独立系统的使用及人才培训后,在2000年,投资了15亿来启动e化政府。实行公共服务部门的e化和网络化,为客户提供综合性与增值的e化服务,让政府更接近民众。2003年,政府为了启动e化政府的第二次行动又投资了13亿,目的是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样,新加坡政府信息化水平发展呈上升趋势,并得到好评和关注。

如果政府的网上服务率比较高而其网上服务的利用率比较低的话,说明政府的信息化水平比较高而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仍然比较低。事实证明,新加坡政府为了使电子政府更有效率的运作,政府不遗余力地进行电子政府的推广,努力让每个公民都能上网。通过部署ICT(InformationCommunicationTechnology,信息交换技术)计划,将自身建设成为一个全民信息化的社会。具体做法为将正在进行中的“新加坡一号”覆盖整个岛屿的99%的地区,使这个全国性的宽带网络设施为办公室、学校、家庭、公司、图书馆和社区中心提供技术支持。截至2004年,该设施在新加坡境内已有7000多个公共接口,覆盖了700平方公里。政府还投入2500万新元以推进电子社会的发展,沟通了不同语言、信仰和收入的人群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政府服务顺利而有序的进行。据新加坡财政部推出“电子政府计划”后首次做的市场调查表明:新加坡人对政府部门的电子服务感到非常满意。

在线政令

(一)行政法规信息比

政府的行政命令信息与法律规范信息的构成比例即构成了行政法规信息比。在任何社会,政府决策的执行总是与权威相伴而行的。政令始终都是政府行使政权的基本手段。所不同的是,如果行政命令信息所占的比重较高,说明政府的“人治”成分较重;反之,如果法律规范信息所占的比重较高,则说明政府的“法治”成分较重。

要说明这一点,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来判别。例如,通过分析政府内部的信息流中公文信息与非公文信息各自所占的比重,笔者可以得知:当公文信息占得比重较大时,政府的“人治”色彩就比较浓;反之,当非公文信息所占的比重较大时,政府的“法治”色彩就比较浓。

(二)争议信息反馈率

政府的政令信息在执行过程中发生相互冲突、产生争议的频率即为争议信息反馈率,这可以通过网络对这些反馈回政府的冲突和争议进行计量分析。当这一频率较低时,就说明政府的政令较为有序,管理效率较高。反之,当这一频率较高时,就说明政府的政令较为混乱,管理效率较低。

如果单一看某项指标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例如在一个专制政府的统治下,民众对政令的争议信息反馈率较低只是迫于高压或是对政治的冷漠,而对政令保持盲从的态度。但这只不过是一种假象,是不可能得出专制政府的效率较高的错误结论的,只要结合行政法规信息比才可以识别这种假象。一个政令争议较少的“法治”政府应当同时具备较低的争议信息反馈率和行政法规信息比,这样才是一个真正高效的政府。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一个“人治”的政府在“明君”的统治下,同样是一个政令争议较少的高效政府,而这时的行政法规信息比就较高。

新加坡是一个十分开明的政府,这要得益于其领导人。新加坡内阁资政的李光耀从1959年以来就担任新加坡自治政府首任总理,此后无论新加坡与马来亚、沙捞越和沙巴组成马来西亚联邦,还是退出马来西亚联邦,成立共和国,都担任同一职务。除此之外,他还担任过总理公署高级部长等职务,直至内阁资政。他是一位具有世界级水准和眼光的领导人。虽然他的风格被称为“铁拳政治”,但新加坡正是在他的领导下走上了经济繁荣、国力昌盛的道路。此后的两位领导人也颇有他的风范。

也有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新加坡的法律太过严厉,政府过于专制。但这固然有历史和环境的因素,而且并非像反对者说得那样夸大其词。新加坡的领导人已借助自己的政权威信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完善了法制建设,做好了由“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的过渡和转轨,为国家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当然,这种仅仅依靠严厉法律的法家统治作用毕竟有限。新加坡的文化底蕴较为薄弱,其公民多为从中国大陆迁移的华人,虽然受教育程度不深,但多多少少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加之几代领导人的努力,新加坡正在向儒家统治过渡。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指标,如公众意见频率和公众意见响应率。前者指社会公众通过网络向政府提出批评或建议等的频率,而后者指这些批评或建议被政府部门回复、响应或是采纳的比率。新加坡政府开展线上解释公共政策和原由的服务,实现50%的在线政策咨询和50%的在线民意反馈。在新加坡,公众意见频率低而公众意见响应率高,说明政府效率极高,公众对它满意得无话可说。

事实证明,新加坡民众紧紧团结在政府周围,对政府的信任度极高。这样一个高效率的政府应该重点着眼于未来的社会公共需求,从而促进和提高社会的长远利益。而新加坡的领导人总是积极规划建设新的公共事业项目,本文所述新加坡电子政府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综上所述,新加坡政府素以廉洁高效著称,这其中除了高薪养廉之外,电子政府也功不可没,它使政府更加公开、公正、透明。在建设电子政府过程中,虽然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但电子政府每年都为政府节省了一笔可观的办公费用;不论是政府还是社会,信息化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新加坡的电子政府还以它独特的发展模式跻身世界前列,与美国和加拿大这两大强国的电子政府同被列为创新领导型,成为世界各国的典范,这更是一种无形的精神鼓舞。通过电子政府反馈的信息形成各项指标,又可以为政府进行公共决策和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政府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程振杰.政府将公民当作客户—新加坡电子政务建设经验〔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