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德育专业基础知识范文

德育专业基础知识范文

德育专业基础知识

德育专业基础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教师知识结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既具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共性特征,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下面笔者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专业要求多元与教师知识结构相对单一之间的矛盾作一具体分析。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任课教师的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①,因此,由其开课目的、内容设置、教学环节等所决定,这门课程的教学必然对任课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的要求更高。

1.课程开设目的决定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多元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开设目的在于“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②。从课程的开设目的上看,教师首先必须紧跟社会发展形势,及时把握国家社会发展动态,才能讲清楚当代大学生成长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帮助学生明确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从而明确自身的努力方向。其次,教师唯有自身具备良好的修养与气质,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与一定透视人生的智慧才能深刻地影响他的学生。

2.课程的内容设置要求任课教师必须更具“兼容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观教育、道德观教育”。③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2010年版的教材,这门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历史使命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与意义的讲解、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法律基础知识传授及法制观教育等。从内容设置上看,这门课程相对于高校本科生的其他三门思想政治公共基础课来说,内容是最庞杂的,它几乎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内容,这在客观上要求任课教师必须更具“兼容性”。

3.课程的教学环节决定教师的角色必须多样化。笔者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教育方案的实施者,同时也是教育方案的制订者和评估者,出于方案的制订与评估的需要,教师又是信息调查员与资料统计分析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应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般规律。教师只有在知识结构上是多元的,才能很好地适应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多种角色。

二、任课教师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的原因分析

当前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几乎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存在的共性问题,由于篇幅所限,笔者仅从以下两个方面作一简要分析。

1.高校在评职上对教师科研成果的专业单一性要求较高。当前高校对教师评职的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然而对于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类思想政治公共基础课教学任务的教师来说,评职上要求科研成果的专业单一性与实际教学对其提出的知识结构多元化要求存在激烈冲突。教师为了能够顺利评职只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与自己所在的学科领域具有高度一致性的专业问题研究上,很少有精力顾及其他。当然如此的要求对于提高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的科研能力、专业素养、进而提升其教学质量是必要的,对于高校的整体科研能力的提高也是必需的,但对于从事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显然与实际教学对其提出的知识结构多元化要求是矛盾的。教师顾此失彼的结果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实效性,客观上淡化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在实际操作层面的引领作用。

2.教师教学工作量过大使之无暇顾及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当前各高校从事思想政治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教师工作量普遍高于专业课教师,有的甚至超出几倍。繁重的教学工作使得教师只能把本就已经十分有限的精力更多地放在教学法的改进上,致力于通过教学法的创新与改进以形式上的喜闻乐见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在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的同时,也能够从容应对学校督导组和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双重评估。而对其他的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密切联系的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的学习就往往顾及不到了。

三、矛盾的化解之道

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化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专业要求多元与教师知识结构相对单一之间的矛盾是做好实际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出路。

1.科学安排教师工作量,为全面提升教师职业素质创造条件。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基础性工作的顺利而富有成效的开展。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文件,高校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要总体上按不低于师生1︰350~1︰400的比例配备,但一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配备往往远低于这个水平,即使合班(一般是四个以上自然班合成一个大班)上课,教学任务依然十分繁重,某些高校的师生比甚至低至1︰600~1︰1000。因此,只有充分保证高校思想政治公共基础课教师的人员配备,才能从源头上解决教师的工作量问题,只有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师的教学任务,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教师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全面提升职业素质。

2.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公共基础课教师在评职上走两条路。从目前各高校的现实情况来看,适度降低对于科研成果的专业单一性的要求是解决专业要求多元与教师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矛盾的一条切实解决之道。比如教师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与其所承担的思想政治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任务存在学科交叉的论文也应属于评职的“有效论文”,同时可以考虑适度减免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与其所在学科领域具有高度一致性的专业论文的数量。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本科阶段的目标在于培养教师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交叉的特点,研究生阶段的目标在于进一步提升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理论素养。因此,如果高校在评职要求上能够充分考虑到思想政治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对教师知识结构的多元化要求、使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公共基础课教师在评职上走两条路,那么,在有时间和有精力的条件下,承担思想政治公共基础课的教师完全有能力结合工作需要系统、有效地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全面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因此,高校应从制度上为任课教师创造条件,保障任课教师能够有时间、有精力投入到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上,使教师能够全面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做好自身的教学本职工作。

[注释]

德育专业基础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基础会计教学;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E232.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070-02

近年来,郑百文、银广夏等公司的财务欺诈丑闻等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的出现,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会计教育体系的缺陷、基本道德的缺乏与之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当前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的一大重要课题。

1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基础会计是财会专业的入门课,概念、原则既多又很抽象,因而大多数老师在基础会计课堂教学中都侧重于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往往忽视了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这与我国当前经济建设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极不相适应。导致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会计课程设置没有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应有的地位: 会计学科设置比较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教育,而没有认识到会计人员不仅与数字打交道,在执行会计制度中还需要与人打交道,面临利益诱惑和道德冲突,处理的是复杂的人际关系,会计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时常面临着利益和道德的冲突。正因为如此,没有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1.2学生自身认识存在误区: 目前不少学生由于对思政和法制类课程缺乏兴趣,未能认真学好,其道德法律知识基础显得薄弱,再加上受专业教师忽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影响,久而久之,就自然而然形成一种错误的观念:“专业课最重要,只要专业课学好了,就不愁毕业后没饭吃”。殊不知社会对会计职业人才所要求的,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技能过硬,更关键的是还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1.3学校忽视职业道德教育,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更不力: 目前各类与会计相关的学校中,未单独开设“职业道德”课程,在讲解职业道德内容时,通常也是一笔带过,难有实质性内容,所以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学校很少。因在校学习期间,学校不重视给学生灌输会计职业道德观念、职业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学生面临实际工作中的道德冲突无所适从,因而导致部分毕业的学生虽然具有较高的会计专业理论和技能,但缺乏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2在会计教学中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所谓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就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当遵循的道德标准。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作了六个方面的规定: ( 一 ) 爱岗敬业 ( 二 ) 熟悉法规 ( 三 ) 依法办事 ( 四 ) 客观公正 ( 五 )搞好服务 ( 六 ) 保守秘密。因而对财会专业的在校学生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有以下途径和方法:

2.1加强会计职业基本教育: 在介绍会计专业知识之前,必须进行会计职业介绍。首先,介绍会计职业的重要性和优越性,使学生认识会计工作在国民经济和单位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会计工作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从而喜爱这一职业,并将该职业作为自己的理想,作为自己的追求,进而对会计学习产生兴趣,在以后的工作中,真正做到敬业、爱业和乐业。其次,要介绍会计专业知识的构成体系及复杂性、系统性,以及其不断的更新和变化的特点,使学生了解从事这一职业必须有勤奋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热情。要求学生不断钻研业务、精益求精,优化会计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最终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化标准和现代经营理念的优秀会计人员,为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和会计工作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2.2利用校本教育资源,在会计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校本教育资源是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日常教学活动所生产汇集的、直接应用于一线教学活动的资源,具有直接指向性和很高的实用价值,能满足实际教学对资源的需求。教师在教学上可通过利用校本资源,把传统的教师讲授和灌输为主的职业道德课,变成学生愿意学并能在职业道德素质得到内化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意的从《毕业生风采录》中选取有关财会专业学生亲身经历的鲜活实例,在会计教学中穿插这些实例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如优秀毕业生许某某如何坚持贯彻落实备用金的设置的规定及实际操作,让学生明白备用金虽小,却不可忽略,以及作为财务人员坚持备用金使用原则就是坚持会计准则的道理,以此来激发学生在注重专业课学习的同时也关注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等等,通过利用校本教育资源这种形式,使学生真正受到感染和熏陶,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

2.3加强专业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意识: 实训、实习等方式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会计职业活动,从而加深对会计职业道德的感知。如通过到企业第一线的见习、顶岗实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会计职能、企业内部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内部会计控制和会计业务处理过程,加深对会计职业全面了解,增强学生明辨是非、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实习阶段由于刚接触实际工作,学生会觉得兴奋、紧张、辛苦,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耐性与毅力,锻炼学生独立处理帐务的能力,同时又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认识到工作中坚持职业道德的必要性,从而逐步树立起敬业精神,促进学生职业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形成。

2.4聘请外来专家来校讲学,增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效果: 我们的专业教师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实践知识比较欠缺,有时显得说服力不够,因此,可以通过聘请外来专家来校讲学,用他们亲身经历的实例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判断教育。学生对实际的事例非常感兴趣,他们可以从中深刻感受到职业道德对做好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职业道德观念。

综上所述,我们要以实现“诚信”为核心的会计职业道德目标,必须开展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为会计专业学生走向社会打下较好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德育专业基础知识范文第3篇

(一)对非法律专业学生的法律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一般可分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研究型人才培养,但不论是哪种人才培养目标,都离不开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对于非法律专业学生来说,法律并非他们的专业知识内容,同时,法律也不像英语、数学等课程那样属于基础必修课程,这也导致了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法律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对于非法律专业学生进行法律基础教育的课程主要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是公共必修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育两方面内容。但是目前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就是,从教材内容来看,思想道德修养内容约占整门课程的2/3,法律基础内容约占整门课程的1/3,这导致了在很多高校将这门课程定位为思想品德课程,从而容易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其作为政治课程进行讲授。同时,《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师多数为非法律专业教师,缺乏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的培训,在授课时,很难将法律知识、教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很难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知识真正融合到一起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向学生传授。

(二)教育方式单一,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性

高校对学生法律教育大多采用课堂讲授形式,易倾向“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课堂,往往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得学生被动获取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时多为应付考试,对于书本中的法律知识只是死记硬背,没有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容易遗忘且很难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生活中。此外,这种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方式的法律教育,缺乏实践经验,导致大学生缺乏对法律直接的体验和实践,很难从心理和思维的角度树立法律意识,从而未能完全达到法律教育的真正目的。

(三)法律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法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高校法律教育需要一支具备专业法学背景、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法律实践经验的法学教师队伍。在高校当中,对非法律专业学生进行法律教育的教师主要还是承担《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师,这部分教师多数为非法律专业教师,由于缺乏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培训和法律实践经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难将法律知识、教学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进行相关案例分析时,难以结合道德与法律,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关联延伸,从而降低了法律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四)法律咨询机构建设不健全

高校中法律咨询相关机构的设置不健全。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已拥有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但是,在高校里却很难看到大学生法律咨询中心。高校中以提供法律咨询及帮助服务的机构建设尚不健全,当大学生遇到法律问题的时候,很难通过有效途径获得帮助,不利于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以及学校法治氛围的形成。

二、高校非法律专业学生的法律教育建议

高校对非法律专业学生进行法律教育,首先要明确培养目的。对于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法律教育的目的不是要培养专业法学人才,而是要通过法律教育让其对法律体系结构有整体的认识,并且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及法律素养,提高其用法律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达到以上目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

(一)拓宽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利维坦》一书中,托马斯•霍布斯提到“法律仅仅对广泛了解的人来说才是法律,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可见,在法治社会建设这个大环境之下,我们的高校对非法律专业的学生进行法律教育,应首先要以法律知识的传授为基础。对于高校而言,拓宽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一方面,除了一些法律必修课程以外,还可开设法律相关选修课程,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不同的需求和兴趣选择法律课程进行修读,让其有更多的机会拓宽法律知识面。同时,学校可充分利用社会中的优质资源,从社会中聘请优秀的法律工作者,如律师、法官等进入校园,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形式为学生传授法律知识,让授课者的实践经验真正与理论讲授相融合,增强法律教育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优化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前提,高校法律教育需要良好的师资队伍来推行。对于一些非政法类高校来说,在现有师资的情形下,应加大法律基础课程教师的专业化培训,鼓励教师进修学习和深造,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还应吸收具备扎实教学功底、良好专业修养和丰富法律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加入法律教育队伍,真正将法律理论知识转化为指导法律实践的力量。

(二)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达到由内而外的素质教育

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道德教育重在净化人的内心世界,法律教育重在规范人的外在行为。所以新形势的教育,就是培养具有现代道德意识和法律观念的人才,将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才能更有效地达到对学生进行由内而外素质教育的目的。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要求,将《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两门课程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门课程,其目的也正是在于将学生的道德修养教育与法律基础知识教育有机融合,相辅相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全国高校内是规定的公共必修课程,它也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法律道德素养的重要课程,要将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达到培养目标,高校应当考虑加强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把控及教学质量管理。一是,课程承担单位应当对课程进行准确定位,在进行授课内容安排时,注意法律教育内容与道德教育内容的平衡统一,从而避免顾此失彼的现象发生;二是,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法律知识与道德教育进行融合,例如在讲解婚姻法、民法等法律知识的时候,可以适当结合相关道德规范的内容,将道德修养与法律教育作为统一整体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从道德与法律的角度来规范自身的行为;三是,对非法律专业的学生而言,应当增加《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讲授的趣味性,对于一些法律概念应当避免过于专业化的阐述方式,可适当增加法律案例分析,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法律案件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法律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有助于非法律专业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消化吸收。

(三)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注重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由于传统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的影响,法律教育通常重视课堂教学,忽视实践教育环节。然而,对非法律专业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需要学生在拥有一定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心理和思想上培养学生的法律观念、感觉和情绪。否则,理论的法律教育只能让学生对知识概念有所了解,很难让其在思想和情感上与法律思维保持一致,从而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的目的。通过对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法律教育模式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法律教育途径相对较多且更注重实践性。例如,新加坡高校在法制教育过程中融入了家长合作、社区合作、政府合作等途径,为高校的法制教育提供更多便利的环境和优秀的教学资源。借鉴国外不同法律教育方式,高校可通过以下几方面工作的开展推动非法律专业学生法律教育的实践工作。一是,组织学生观看诸如《今日说法》、《法网》等类似的普法栏目,用贴近现实的法律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让学生产生对法律危害性的认识以及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憎恶感,在认知上了解守法、用法的重要性;二是,让学生“走出课堂”,积极在校园内开展法律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鼓励高校建立法律社团等学生组织,在学生会等社团中增设法律部,为社团活动提供法律意见,通过校内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三是,学校应积极与政府法律部门及相关机构进行联系,为学生“走出校门”进行法律实践提供机会和平台,例如动员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到社区的普法工作中,让学生在做法律宣传工作的过程中自身也受到法律的教育与熏陶。鼓励学生到法律援助中心和律师事务所实习实践,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真实案件审判等,让学生更近距离接触法律,增进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在法律教育的过程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实践教学手段,有效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实践的综合教育功能,对学生法律观念以及法律学习积极性的培养更加有利。

(四)建立高校法律咨询机构,营造高校法制氛围

对非法律专业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及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对学生自身内在法律素养的提高,与此同时,在高校当中,还应当积极推进法律咨询机构的建设工作,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因为对于高校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并非学习法学的专业人才,虽然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但是当真正遇到法律问题的时候,还需要得到相关机构的意见与帮助。因此,建立高效法律咨询机构,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让学生对法律产生信赖感,当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第一时间想到通过对相关机构进行咨询、寻求帮助,利用法律的途径对问题进行解决,对于其法律意识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法律咨询机构的人员结构可由法律专业教师及学生助理构成,还可聘请校外专业人士参与到高校法律咨询工作中。机构的职责应是积极为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提供法律帮助,同时切实加强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机构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常用法律知识的宣传活动,达到法律知识的普及目的。除此之外,法律咨询机构的建立可以为学生提供法律实践机会,学生通过参与到法律咨询工作中,更加熟悉法律内容及相关法律流程,让学生可以走出课堂,充分实践。

三、结语

德育专业基础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分析;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253-02

当前,因社会变革及市场经济对价值观念的冲击,许多会计人员因“利益驱动”在大是大非面前迷失了自我,使得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够真实可靠,给国家、社会、他人造成损失。社会召唤德技双高的会计人才,这就对会计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对会计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显得尤为迫切。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为了使会计人员正确履行会计职责而对其施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道德教育活动。

一、加强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时代,会计人员面对的诱惑很多,成天与金钱打交道,玩数字游戏,这些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良好的道德水准,能淡泊名利,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允地提供会计信息。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终将走向社会,是在工作中迷失了自我,还是能辨清方向,保持清醒的头脑,取决于自身的道德素养。中职的学习阶段是职业情感、道德观念、是非善恶判断标准初步形成的时期,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作为岗前培训的最佳场所,应把职业道德教育摆在首位,使学生懂得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未来的会计人生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分析

1.教书与育人脱节,教育目标定位不准。我国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德”放在了首位,这就说明会计教育不仅是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应注重会计品行的培养。但学校往往只注重学生的智能发展,而忽略了德育教育;教育目标只定位于具有广泛的专业知识技能,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较强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能较快地适应实际工作需要,把学校当成了就业训练场所,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导致培养的学生容易在工作岗位中迷失自己。

2.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忽视职业道德教育。对于会计专业学生要求是“理论”要够,“能力”要强,“职业道德”要好,但现状却是重“理论”与“实务”培养,轻“道德”教育。有些学校未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虽然有开设的学校,但所占的课时比重小,还有就是与专业课和其他课程脱离,更别谈在其他科目、活动中渗透的道德教育。一味地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只教会学生应该这样操作,至于为何这样,不这样做行吗及会出现什么后果等问题却从未深入探究,这样使得学生走上社会之后会很迷惘,在大是大非和各种诱惑面前,很容易迷失了自我。

3.教师自身素养不够,忽视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教师不注重自身的修养,有些教师工作随意,责任心不强,功利心重等这些行为表现不利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过分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严重忽视职业道德教育。片面传授专业技能,未能进行教材整合,未能将所授内容与职业道德相结合,教学过于理论灌输,过于僵硬,过于条条框框,无法做到职业道德的全方位渗透。

4.社会实践只注重技能忽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会计教育过分注重技能教育,一味的强调操作技能,只停留在“我会做”,把应置于首位的职业道德教育严重忽略了。试想,技能再高超若是失德,会计人员脱离实际加工出来的会计信息有价值吗?若使用它会有多大的危害,不用它,加工有意义吗?但目前在会计实践教育时本末倒置,一味重视技能,只注重能如何完成操作,至于为何这样做,不这样做行吗及后果严重与否等问题却极少触及。

三、会计专业学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德育专业基础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医学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职业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2-141-03

Explore of strengthening education on professional ethics in basic medical curriculum

LI Xiachun1 YANG Hongwei2 LU Yongli2

1.Pathophysiology Department, Medical School,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 443002, China;2. Physiology Department, Medical School,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 443002, China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methods of strengthening professional ethics in basic medical curriculum, since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of medical students affect their professional ethics in medical work. In phys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class, medical ethics were introduced combining the extent of basic medium curriculum, encouraged student working medical science difficulties with the example of forefathers in medicine, and strengthened auto-evaluation of professional ethics of students. These methods promoted the balanc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medical skills.

[Key words] Basic medical curriculum; Classroom teaching;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近年来医患关系日益恶化,医疗纠纷日益增多,虽然社会和体制是外因,但医务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更看重自身利益而忽视患者利益,也是引起医疗服务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医生的职业道德滑坡无疑与医学院校在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失败有关。其失败原因可能与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等人文课程欠缺,缺少专职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师,学生不重视人文社会科学课等有关[1]。部分医学院校医德教育虽普及良好, 但因为医德无法完全充分渗透到医学生的认知意识中, 医德教育的实际效果不理想[2]。因此,医学院校必须既注重对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注重对他们的职业道德的培养。既要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也要重视发挥专业课教学的德育教育功能。本资料简要介绍病理生理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体会。

1 加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医生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包括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希波克拉底誓言、《日内瓦宣言》《为了病人利益》(也称为后希波克拉底誓言)都制定了医生的职业道德规范。我国颁布的医务人员医学道德规范包括: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患者着想,千方百计为患者解除

病痛;尊重患者的人格与权利,对待患者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患者;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为患者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患者隐私与秘密;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这些医德规范都将尊重患者的权利,保护患者的秘密,加强专业技术学习和合作作为医生的义务。医生的高尚医德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医学院校必须在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始终如一地将医学生的医德培养放在首位,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医学生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主动性。

2 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强化专业基础课职业道德教育功能

目前国内医学院校普遍存在人文素质及职业道德教育与社会现实脱节,教学方式与医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脱节, 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及职业道德的培养脱节的特点[2]。要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对医学生进行全程全方位的职业道德教育。随着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单独、刻板的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排斥,因此,国外学者认为,除了进行医学伦理学、医学史、医学法学等人文课程为基础的德育教育外,还必须发挥专业课的“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在专业教育中拓展道德教育的空间[3]。

全程的医学职业道德培养应从医学生入校即开始。以前,医学院校一般在医学生入校后会通过组织医学生观看医界楷模和普通医学生救死扶伤的电影或录象等对医学生进行职业定位教育。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许多医学院校为了提高就业率,淡化了对医学生的职业定位的教育,鼓励医学生形成多元化就业观念,使许多医学生认为自己将来不一定从事医生职业,从而忽视自身职业道德的培养,是目前医学生职业道德水平下降和从医率大幅下降的原因之一。当今的医学生大多可从多种途径接触很多反面信息,他们的价值观形成过程中会受到多种思潮的影响。现代社会的功利性影响了很多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他们多将自己的发展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并反感各种利他利公的价值观的道德说教。其次,现在的医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淡薄,个性强合作意识淡薄,做事情缺乏决断力,面临医学难题时容易产生逃避心理甚至放弃医生职业。医学专业基础课是医学生最早接触的专业课程,因为直接影响医学生的专业基础,医学生大都很重视,专业基础课教师很容易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教育时,在学生心中播下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种子。因此,专业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及的培养。

3 在病理生理学课堂教学中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加强专业课教学的职业道德教育

3.1 紧扣病理生理学专业知识讲授讨论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原则

病理生理学是临床课程的基础课程,其许多内容和临床诊疗密切相关,也涉及医学伦理道德,可在课堂教学中结合专业知识对医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

疾病概论介绍健康与疾病的概念,病因,疾病发生规律,疾病的转归包括康复和死亡。在讲述健康与疾病的概念时,结合社会和医学的发展对健康标准的影响, 与学生探讨医学模式和医务工作者的职能定位。在介绍死亡的定义和判断标准的变迁时,与学生讨论“植物人” 与“脑死亡” 的区别,及“安乐死”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这既让医学生充分认识“植物人”与脑死亡的区别,也让他们充分认识“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法国医学家、哲学家阿尔贝特・施韦泽在《敬畏生命》中阐明了敬畏生命伦理学:“善是保存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学原则”。它的核心思想是敬畏一切生命,否认高级和低级、富有价值和缺少价值的生命之间的区分[4]。医生只有树立了敬畏生命的观念,才能不记个人得失挽救患者生命,才能在面临医学上难题时,做出符合患者的最大利益的正确决定。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比较棘手,治疗过程中抢救休克也就是抢救生命与治疗原发疾病的手术措施存在矛盾时,医生应该如何选择?课堂教学中,可与学生讨论究竟是应先抢救生命还是治疗原发疾病,并用临床抢救休克和治疗原发疾病矛盾时医生的正确决策拯救患者生命的案例加深医学生对生命第一原则的认识。

3.2 用医界楷模的事迹鼓励学生树立终生钻研医学难题的志向

要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医学教学中,除道德教育与智力教育相结合外,还要用一些医界楷模的事迹对学生加强引导、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品质[5]。

医学生只有树立了献生医学的崇高理想,才能产生追求医学真理的求知动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介绍休克的发病机制时,可举例介绍我国的著名病理生理学家赵克森教授在重症难治性休克的发病机制研究中做出的贡献,鼓励学生树立攻克休克的发病机制的理想,对休克发病机制中尚未解决问题进行钻研,力争在医学各领域干出成绩。同样,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等发病机制也不清楚,这些疾病患者的记忆及认知障碍显著影响其工作学习和生活,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在课堂教学中, 可介绍我国学者在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取得的成果, 以激励学生深入了解和思考现有理论的局限和解决办法,为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医学日新月异,医生必须不断学习新的诊疗技术,才能使自己的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因此,也要给医学生强调养成经常查阅国内外医学文献的习惯的重要性。介绍这些医界前辈的故事,使医学生对医学更加感兴趣,课堂思维更加活跃,更加关注医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发展。

3.3 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的自我评价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学习的自觉性

对医学生职业道德水平进行测试,既可检测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也可潜移默化地提高医学生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病理生理学课中,可介绍国外常用的职业道德评价量表, 并鼓励学生用美国凤凰城地区的Education Outcomes Service(EOS) group编制的住院医师职业道德和交流沟通能力的评价量表对自身的职业道德进行考评[6], 根据得分情况对相应的弱项加强学习。通过学生自我评价促进医学生加强自身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

4 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和反思

对病理生理学课程中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进行检验,一是对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反映喜欢课堂教学中讨论医学伦理问题的占85%,喜欢介绍国内著名医学前辈故事的占90%,认为对医生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介绍对自己的职业道德养成有促进作用的占89%,认为对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修养的重视程度的占80%。二是用美国凤凰城地区的住院医师职业道德评价量表,让带教老师和护士对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初期的职业道德水平评分,结果发现专业课中接受职业道德教育的学生其职业道德评分的平均分显著高于未参加组。这些调查结果说明在医学基础课教学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可显著提高医学生对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视程度。基础课程中加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每位教师的职责。然而,这要求专业基础课教师必须具有广泛的医学伦理学知识,和对医学生在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困惑进行深入了解,因此,医学院校应强化专业教师自身医学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另外,在医学基础专业课程建设中,也要加强基础医学隐性课程的建设,既注重专业知识教育方法的改革,也注重职业道德教育方法的探索。

总之,在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中,教师根据其课程特点结合不同的专业内容讲解,和学生进行相关的医学伦理道德讨论,用医界楷模的故事鼓励医学生树立钻研医学难题的理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想,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的自我评价,可以促进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包利荣,袁强,马重阳,等.新医改背景下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5:14-15.

[2] 林琳,俞妮妮,陈琼秋,等.医学生、医学实习生、在职医生医德教育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6:61-63.

[3] 李强祥,谭华清,李杨,等.医学生人文素质及职业道德教育的探讨[J].重庆医学,2011,40(27):2804-2805.

[4] 王星明,王艳华.西方国家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2):30-31.

[5] 阿尔贝特・施韦泽,汉斯・瓦尔特・贝尔.敬畏生命---50年来的基本论述[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德育专业基础知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法学;专业教育;融合

近年来,法学专业一直是高校的热门专业,法律从业人员逐年增加,然而,目前高校的法学专业教育仍然偏重于知识的灌输,忽略了法律职业道德的养成和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多依靠两课教育,与具体的专业教育关联不大,且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效果亦不甚理想。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若不能平衡发展,势必造成学生德智发展失衡。因此,笔者以宁波大学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学专业教育发展现状为例,分析二者的辩证关系,探索二者融合的新路径。

一、 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现状:以宁波大学为例

1、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治教育。目前,宁波大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三:其一,两课教育。两课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要求品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并重,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由于任课教师的专业局限性,80%的内容都围绕品德教育展开,对法治内容较少涉及。其余课程则围绕马列主义、思想、党的先进性等开展,不分专业,统一授课。其二,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宁波大学每年都会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法律大篷车”等品牌活动,让大部分同学可以充分利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开展实践活动。虽然可以将理论与实践较好融合,但忽略了品德教育在实践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其三,党校学习。相对于两课教育和社会实践,党校学习针对的不是全部学生,而是希望通过对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的培训,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其局限性在于,学习党的先进理论和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未能根据法学的学科特色融入法学专业教育。

2、法学专业教育中的品德教育。近年来,为了彰显法律的公平公正,社会各界对法律从业人员的“德行”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司法考试中也增加了“律师执业道德与执业纪律”等内容。因此,“法律教育的目的,是在训练为社会服务为国家谋利益的法律人才,这种人才一定要有法律学问,才可以认识并且改善法律;一定要有社会的常识,才可以合于时宜地运用法律;一定要有法律的道德,才有资格来执行法律。”[1]非如此,必将无法最终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要求,宁波大学开设了《法律职业道德》作为必修课程,旨在传授专业课程的同时,提高未来法律人的道德水准。“法律人的职业使命决定了其职业道德是一种理性道德。这种理性主要表现为中立性与程序性。中立性要求将情感判断置于规则之下,而程序性则体现为以程序正义制约价值判断。”[2]为了适应这种理性需求,我们还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目前的大学生群体以80后、90后为主,普遍以自我为中心,易冲动、感情用事,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受教育者塑造健康积极的心态,用理性的眼光分析问题,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的辩证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充分理解二者的辩证关系,才能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探索出融合模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社会。

1、思想政治教育是法学专业教育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3]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社会主体的道德规范的培养和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这是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前提,是要从意识形态的领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约束,法律人势必不能彰显法律的公平、正义,更严重的甚至会曲解法律真谛,知法犯法,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也就不能真正实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法学专业教育的前提,为法学专业教育提供内在的价值取向,事物发展的一切由内因决定。人们只有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才能对国家的大政方针产生政治认同、对社会主义法律产生认同,才能更好地学法、守法、用法,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2、法学专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如果说道德是一种意识形态领域的认同,是需要社会主体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那么法律虽然与道德同时作为上层建筑,但是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强制性特征,为我们提供外在的行为规范指向。单从与道德相关的法律来说,“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是有一定道理的,道德可以干预的事实,法律未必可以约束。从教育领域来说,法学专业教育包括四个方面内容:思想素质,法律素质(法律思维能力,法律表达能力,对法律事实的探知能力),文化素质(广阔的知识背景,工具性技能,人际沟通能力),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思想素质是基础,也是首要素质,受教育者必须要清楚认识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不断提高自身觉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对法律观念的认知水平才会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偶然变成必然。因此,法学专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是在科学的价值体系形成后逐步酝酿成熟,使受教育者自觉维护法治的基本原则和精神。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融合模式探究

由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的辩证关系可见,二者的融合势在必行:首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我们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品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其次,是培养法律人职业道德的需要。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需要法律人不断提高职业水平,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再次,是学科间内在联系的必然选择。二者均属于社会学科范畴,法律始终离不开道德的支撑,培养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执业能力,是二者共同的教育任务。因此,我们要结合教育实际,不断探索二者的融合模式,寻找合适的教育路径,使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学专业教育能够互相渗入和吸收。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对法学基础知识的涉猎。目前的两课教育形式守旧,教育方法刻板,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授课过程中普遍忽略“法律基础”部分。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改进授课方式,例如,将经典案例融入课堂教学,展开课堂讨论等等,既可以增加趣味性,又可以自然融入法学基础知识,充实“法律基础”部分的授课内容。必须要注意的是,两课教育是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授课,对于法学专业学生来说,品德教育和法学教育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法律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也应该随之加以调整,让学生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也为法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增加培养方案中法律德育课程的比例。就目前所开设课程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向法学专业教育的渗透力度不够,只有《法律职业道德》课程涉及了对法律人品德的培养。培养方案面临改革,在课程设计上,应该增加法律德育课程的比例,将对法治精神的追求作为法律人的终身追求。即法学专业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的核心在于形成对法律的确认、信服和忠诚意识,培养法律至上的思想道德素质。所培养的法律人必须以社会正义为价值准则,树立对法律的信仰,维护法律的尊严,忠于法律、忠于事实,除恶扬善,清正廉明。要有尚法的特殊人品和刚正不阿的特殊品

格。[4]

3、充分发掘学科间的内在联系。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同属社会学科,同属广义的大法学类,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例如,诚实信用原则,不仅是道德范畴的基本品德,也是法律范畴的基本准则。很多高校存在学生毕业后助学贷款催缴难的现象,其中不乏法学专业的“高材生”,这些学生不止是违背了诚实信用的传统美德,更应该承担违约责任。在民法领域,借款行为是合同行为,合同一旦生成,就应该履行按时还款的义务。思想政治辅导员需通过日常教育让学生明白知恩图报、诚实信用这些基本品质,法学专业教师更应该让学生理解一系列行为背后所涉及的法律常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很多,需要任课老师充分发掘,在日常教育中融会贯通,使学生在熟知法律制度的前提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4、培养一批具有良好法律基础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不仅包括两课的任课教师,也包括导师、班主任、院系辅导员等,他们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带给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必须有一批德才兼备的教师。因此,我们要培养一批具有良好法律基础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通过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让学生学会感恩、获取良知,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

四、 结束语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法学专业教育不断融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合格的法律人才,才能真能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孙小楼.法律教育[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12-13.

[2]龚义年.”法学专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及其改革完善”[J].皖西学院学报.2010(1).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H].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德育专业基础知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师德教育;师范生;专业发展;主体性

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正成为当代教育的基本追求,这同样也应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应该仅仅表现为外在的灌输与规范,更应该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体性、积极性。师范教育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起点,理当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师德教育对师范生的专业发展不仅具有规范和约束作用,更有助于师范生专业发展主体性的培养,即让师范生明确自己的职业角色,真正从内心、从价值取向上认同教师职业,使从教变成一种内心的自由选择,在自主的专业化学习过程中提升专业素养,并把从教乐教作为自己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师德教育对师范生专业发展主体性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德教育有助于师范生深刻理解教师的职业职责,明确将来的职业角色。提高专业发展的意识

作为一种职业,承担教师职业所寄予的社会责任,了解并且积极实践教师职业的基本规范与要求,提高职业意识,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的立足点。师范生正处于职业设计的重要时期,但是他们对教师职业角色的认知仅限于感性的经验或带有相当多的理想成分,缺乏科学的职业角色认知。师德反映了教育的本质,师德教育有助于师范生深刻理解教师的职业职责,从而明确将来的职业角色。

师德的外在表现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规范和要求,实则反映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义是一种使人为善的活动或影响,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都在于形成品德,教育必然包含善的意图或道德的目的。教育的内容具有价值性,它采用在道德上至少可以接受的方式;它包含道德的目的,并采取合乎道德的手段达到目的。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不仅通过教书育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马克思说,教师借以对学生施加影响的各种手段是教师“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在教育过程中,劳动的实行者及其基本手段是融为一体的。教师的个性,即其知识和才能、感情和意志,是对劳动对象发生作用的工具。因此,教育本身(教育目的,教育过程)孕育着大量的道德因素,这是师德产生的基础。

通过师德教育,师范生会对自己将来的职业角色形成一个明确的印象。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充分挖掘知识的育人价值,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同时,师范生还应意识到自身的道德因素也作为一种教育因素对学生的人格产生影响。这样就可以改变师范生所持有的教师就是“教书匠”、“学科教学者”的片面的认识。科学的职业认知,一方面,有助于师范生职业定向,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怎么做;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师范生更深刻地体悟到教育的本质和教师职业的伟大,从而产生职业自豪感和坚定从教的信念。实际上,很多优秀教师都是受到教师伟大形象的感召而立志从教的。如霍懋征从小立志,要做一个比妈妈更成功的老师。黄敬华从教为师的原因是,长大后也要做一个像自己老师那样的好老师,让学生像自己一样感受到幸福。是什么力量使老师的言行影响了学生的一生?不是知识,不是身份,而是心灵碰撞中产生的共鸣,是人格对人格的影响,这就是道德的力量。

另外,师德明确了教师职业的基本规范与要求,可以使师范生意识到教育活动是有其客观规定性的、专门化的活动,教师职业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随意而为的,这样师范生就可以明确专业发展的方向和要求,提高专业发展的意识。

二、师德教育可以使师范生更加自主地进行专业学习

作为专业教育机构,使师范生明确自己的职业角色,了解自己的专业发展要求,在此基础上促使其专业素养获得提升是师范教育的基本职责。然而,当前师范教育的分科教育模式往往会对师范生的专业学习目标产生误导,偏重于学科专业的学习而忽视教师教育专业的学习,教育类课程往往被作为公共课而受到忽视。教师教育课程也往往强调的是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告诉师范生应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而没有告诉他们为什么这样做。结果师范生普遍缺乏专业意识,不了解自己的专业属性,也很难进行有效的专业学习。他们要么专注于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要么充满困惑,不知如何是好,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职业定向。

师德对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提出了明确的、较高的要求,如要求教师应精通学科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要求知识的综合化;要求教师应该具备教学、反思、研究以及创新的技能;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等。师德教育可以使师范生明确教师职业对自己提出的具体要求,从而使自己的学习更自觉、更有针对性。

事实上,师范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是有其特殊性的。教育从本质上是一种道德活动,教育教学过程渗透着道德的因素,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只有在遵循教育教学的道德性的时候才有价值。比如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单纯知识的学习,教学的教育性要求知识教学要具有教育价值。明确了这一点,师范生在学习学科专业知识时,就应该不仅要理解知识本身的认知价值,还要充分体悟知识的精神价值。专业技能的学习也是如此,每一种教学模式,每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每一个具体的教学手段,都具有教育学意义,都需要学习者在学习时,不仅要掌握外在的操作技巧,还要深刻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教师个体思想品德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基础,但师德又赋予个体道德更丰富的教育意义,师德教育会使师范生个体道德的修养更具有自觉性。

三、师德教育有助于师范生专业创新精神的培养

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开放性、不确定性的存在,教育生活从根本而言是创造性的,或者说是期待创造性的,而不是机械模仿,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育的创造性要求教师对教育过程进行开放性、创造性的理解,不断领悟和发现在新的时期,新的教育背景下新的教育规律,从而把个人的教育行为建立在个人对教育的理性理解而不是盲从之上,使个人的教育行为成为个人理性的教育实践。特别是当今教育面临着全面而深刻的变革,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专业自越来越大,今天的教育迫切期待教学创新、教育创新,要求教师以一种开放、学习、探索、进取的姿态,不断深化对教育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教育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

“什么是教育,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对这些教育最基本问题的反思,体现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以及专业发展的自。如果没有这种反思,教师就没有属于自己的教育理解与意

识,他只是不自觉地把公共的、常规的、大多数人的教育经验纳入到自己潜在的教育意识之中,他仅是一个“教书匠”,而不是一个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专家。作为专家的教师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运用其一切智慧、情感和想像力,对他的教育原则、教育价值和教育目的作透彻的思考,他的一切教育行为都是建立在这种思考的基础上或是以此为依据。因此,现代师德在强调对教师职业进行规范和约束的同时,更强调了教师的职业责任感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作出的努力和奉献精神。教师个体是满足于经验、常规的教育模式、照章行事,还是不断去追求教育的真知,获得对教育的深切理解,并积极转化成当下的创造性教育实践,成为当今评价教师职业道德高下的重要维度。

师德教育还可以为教师的创造性发挥提供保障。教师创造性劳动不是随意而为之的,它既需要从教者个体对教育的深切理解,同时还需要遵循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即专业自的发挥是以专业自律性为前提和保障的。教育实践中已经形成的一系列调节教师行为的措施,如各种章程、大纲、计划等等,不能囊括教学教育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以及经常变化的、难以预料的各种矛盾,并且这些规范和约束往往具有强制性,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为教育创新创造条件。因此,教师主体性的发挥还需要有一种灵活的、更有效的调节体系,它不是从外面强加于教师的,而是来自教师――教育活动的主要主体――本身的,这只能是教育道德。教育道德对教育行为的调节是考虑到教育劳动的种种特点的,并且内在于教师的专业结构,自觉地对教育过程起调节作用。有了这样一个体系,教师的各种创造性活动就会更加自主、自觉和自律。

四、师德教育有助于师范生教育职业人生价值的引导

道德乃是对人生目的与意义的追寻,师德从根本上而言就是对教师人生目的与意义的追寻。师德教育并不是简单地对教师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师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更好地给教师的职业人生引路,引导教师领悟为师之道,促进教师职业与人生的结合以及教师人生的完善,增进教师人生的幸福。教师职业人生的完善是师德修养的根本指向,师德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师范生能以从教为乐,从教师职业行为中获得教师人生自我实现的快乐,激励其对教育理想的追求。

德育专业基础知识范文第8篇

美国的高等教育主要由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两大板块组成。为实现二者的均衡发展,美国高校一直致力于将具有培养各种专门人才功能的专业教育与具有面向全体公民传递历史、文化功能的通识教育紧密结合[1]。因此,专业性课程和通识课程构成了美国高校的主要课程体系。与通识课程重视通过帮助学生拓展多学科的知识视野,促使其形成根植于人文和科学的历史传统与现实精神基础上的道德观、公民观和价值观[2]这一教育目的不同,专业性课程则重视培养从事相关职业的专业人才,重点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研究方法的教学和实践。在美国,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不进行具体的专业选择,而是根据各自的学习兴趣,按照一定的学习规划,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和知识开展学习活动。因此,本科阶段的学习主要实现一种知识普及和专业选择的功能。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研究生阶段,即硕士和博士教育阶段的学习得以实现。高校道德教育的专业性课程在国家道德教育专门人才培养和公民整体道德素质提高方面均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今后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有效的道德教育、提升公民的整体德性修养提供了基本保障。道德教育的专业性课程是指高校面向从事道德教育研究方向开展学习和科研活动的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所开设的,以专业知识传授、专业技能养成和专业研究方法学习运用为核心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高校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承载着为国家培养道德教育专业人才的职能。从事该研究方向学习的学生是国家未来从事公民道德教育的主力军,将主要承担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各级学校中开展道德教育教学与实践、道德教育规划设计与实践指导、学生心理辅导和课外活动辅导、学生事务管理等具体工作。高校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的设置水平和教育效果,不仅直接影响一个国家未来道德教育的教学和研究水平,而且将极大地影响其整体的公民道德素质。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高校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建设进入了一个全面提升的新时期。目前,美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已开设道德教育的专业性课程,其教学理念、教育目标、课程设置、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效果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稳步前进,为美国培养出了诸多道德教育领域的专门人才。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分别是美国东部和西部教学、科研最为领先的高校,其道德教育研究亦在美国乃至全球均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拥有如威廉•戴蒙(WilliamDamon)、安•科尔比(AnneColby)、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ener)等一批世界领先的学者。同时,两所高校的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培养目标高度相似,并各自形成了以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并重的教学理念、权威性与前沿性高度统一的教学内容、讲授式与参与式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等为核心的教学体系,既承载了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又与时俱进,立足解决当今社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虽然美国的高等教育充分尊重高校的独立、自主和个性,各个高校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选择上各有侧重、各具特色,但整体而言,大多数高校的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设置,都在不同程度上借鉴了哈佛大学或斯坦福大学的经验。

二、美国高校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体系

课程目标。美国高校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的培养目标明确,旨在为国家培养从事道德教育研究和道德教育实践的专门人才。具体教育目标可以细化为两个板块的内容:一是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人们道德观的发展以及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二是帮助学生掌握从事公民教育研究和实践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课程设置与选择。就道德教育的专业性课程而言,美国高校的课程设置理念和模式与我国高校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在我国,专业性课程体系由多门具体课程组成,从历史、原理、方法论、前沿问题等角度共同建构一个课程体系,每门课程至少有一本教材。而美国高校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门类很少,但每门课程都包含了相应研究领域的历史、原理、方法论和前沿问题等诸多主题的学习,一般要求学生阅读五至十本参考教材以及诸多相关学术论文。因此,与我国高校多门课程构建一个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模式不同,美国高校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设置采用一门课程涵盖一个学科体系的模式。斯坦福大学道德教育的专业性课程主要是“道德教育”这门课程,由斯坦福大学青少年中心主任,国际道德教育领军人物威廉•戴蒙(WilliamDamon)教授主讲;哈佛大学道德教育的专业性课程主要有两门:一是“道德成人:道德儿童”,由哈佛大学教育学院资深教授瑞克•韦斯伯德(RickWeissbourd)主讲;二是“公民教育和公民行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由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国际道德教育学会负责人之一海伦•黑斯特(HelenHaste)教授主讲。而在进行课程选择时,美国高校道德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选择本研究方向的专业性课程之前,往往要先学习教育统计类课程和研究方法类课,为日后的科研活动奠定方法基础。此外,学生还将根据各自的研究兴趣,选择多种道德教育的研究视角,如哲学的视角、人的心理发展的视角、社会环境的视角、人类历史变迁的视角、人脑的生理发展视角等。因此,学生还将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史学、人类学、生物学等诸多学科所提供的课程中选择相关课程,为开展道德教育学习和科研活动奠定知识基础。课程内容。美国高校在进行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内容设计时,学校及教师首先需要经过广泛地征求意见以及深入地研讨,围绕本门课程的教育目标,制定诸多教育主题,并围绕这些教育主题开展教育活动。所有被选的教学内容都经过学院领导、主讲教师和专家团队的严格审核及把关,以保证所选材料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该课程的基本教育内容,最大程度上实现该课程的教育目标。具体而言,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道德观的发展规律;二是哲学、文化、性别、种族等多视角下的道德教育;三是道德教育的规律,尤其是学校道德教育的规律;四是公民教育的理论及文化解释。针对每一个学习板块,教师都将选择这一板块中最为典型的若干专著及学术论文,要求学生在课前广泛阅读,继而在课堂上进行深入讲解,并开展全面研讨。首先,针对人们道德观发展规律这一学习板块,专业性课程根据人类生理成长规律将这一板块的学习内容具体分解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婴儿时期,即道德观的产生期,学生需要课前阅读的资料主要包括戴蒙(W.Damon)教授的专著《道德儿童:培养儿童自然的道德发展》第一至五章等;第二阶段为青少年时期,即道德观的重要发展时期,阅读资料主要包括科尔伯格(L.Kohlberg)的文章《道德发展阶段及德化》等;第三阶段为成年阶段,主要关注成年人的道德义务。阅读资料主要包括海特(J.Haidt)的文章《拥有理性尾巴的感性的狗: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主义方法》等[3]。

通过学习和了解人类道德观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学生对人类道德观发展的整体脉络将形成清晰的概念和真实的把握。而人类道德观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只有尊重人类道德观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不同年龄段的人们道德观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才有可能帮助教育者制定出更为有的放矢的教育规划,进而切实地促进教育对象道德观的发展和提升。因此,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其主要功能是为学生奠定道德教育专业学习的认知基础,并指导学生日后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第二,针对道德教育的多视角审视,教师主要立足四个基本视角,开展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一是哲学视角,主要探索开展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哲学基础。阅读材料主要包括约翰•罗尔斯的专著《正义理论》、涂尔干的专著《道德教育》等;二是文化视角,主要考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开展道德教育的理念和途径的异同以及相同的道德教育理念和途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教育效果的异同。阅读材料主要包括舒德(R.A.Shweder)的专著《为何人们需要烧烤:来自道德心理学的食谱》等;三是性别视角,主要考查性别因素是否会影响道德教育的整体效果或某些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效果。阅读材料主要是吉利根(C.Gilligan)的文章《青少年发展的再思考》以及萨默斯(C.H.Sommers)的专著《一场针对男孩的战争:误导的女权主义正在伤害年轻男性》等;四是种族视角,主要考查种族因素对于道德教育效果的影响作用。阅读材料主要包括韦斯伯德(R.Weissbourd)的文章《来自不同种族和文化的儿童的道德力量》等[3]。通过这一板块的学习,学生将会在整体把握道德教育的基本哲学问题的基础上,充分重视并尊重受教育群体的个体特征和差异性,了解道德教育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从理论上澄明诸多非智力因素同样对道德教育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即同样的道德教育规划在不同的人群中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而这种不同的教育效果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群体所处的文化背景、所属的种族等非智力因素所决定的,是不以教育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该板块的学习内容旨在使学生明确在未来开展道德教育的职业生涯中,了解教育对象的基本背景,尊重每一个教育对象个体的特殊性,是成功地制定道德教育规划、开展道德教育实践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道德教育规划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决定性因素。第三,针对学校道德教育规律的研究,重点探索学校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并科学评价其优势与不足,包括:一是学校道德教育规划的基本原则、方法、检验途径及其优势与不足;二是学校的道德教育规划的文化、种族、阶层或性别差异;三是教师在开展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学生的阅读材料主要包括韦斯伯德(R.Weissbourd)的文章《道德成年:道德儿童》、戴蒙(W.Damon)的文章《在学校讲授价值观》、诺丁斯(N.Noddings)的文章《二十一世纪学校的道德使命》、努齐(L.Nucci)的文章《教育:为了道德成长》等[4]。这一板块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明确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职能,厘清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掌握学校道德教育效果的检验途径和教育规划的评价原则。同时,由于学校道德教育是针对某一特定群体,在某一特定机构开展的道德教育,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力军,其作用不容忽视。倘若学生能够切实掌握教师如何调动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关怀的人文环境、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并通过其对学生的影响,辐射学生家长,使其配合学校的道德教育实践,将极大地提升学生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作为道德教育从业人员开展道德教育的能力和效果。第四,针对公民教育的理论及文化解释的学习和探讨,主要包括学习公民教育的含义、目标、方法和当前的障碍,以及聚焦文化、社会—历史、环境和科技四大领域,考查他们与公民教育的关系。学生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进而运用批判性思考,厘清公民教育领域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

学生的阅读材料主要包括柏拉图的著作《共和国》、杜威的著作《经验与教育》第三、四章、卡雷特罗(M.Carretero)的著作《构建爱国主义》等[5]。这一板块的学习内容旨在为学生规划出一个公民教育的基本蓝图。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公民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为日后开展具体问题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广泛的理论基础。此外,聚焦公民教育的文化解释,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国家政策和文化的宏观背景下,清晰地把握个人的学习任务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了解公民教育应尊重社会传统,立足文化平台,帮助教育对象建立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事半功倍地开展公民教育。教学形式。美国高校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在课堂组织形式方面,教师往往不拘一格,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教师的讲解与师生间及学生间的互动充分结合,通过多种媒体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具体形式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邀请来宾讲座、情景假定、案例分析、观看影片、比萨讨论、学生个体陈述或团队陈述、设计和完成团队科研项目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充分开发了各种教育手段在学生知识习得和理解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有助于综合开展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学习,其宗旨是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创造最好的接受效果。评价方式。美国高校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教师普遍采取考查的方式,检验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教师主要综合考查学生的课堂参与、期中作业和学期末作业三项指标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充分体现了他们对本门课程学习的态度和热情,是教师考查学生日常学习表现的最主要指标;学期中作业和学期末作业一般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具体考查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理解广度和深度,以及研究方法运用的熟练程度。

三、对我国道德教育专业性人才培养的启示

道德教育是提升国家和民族整体道德素质的首要途径,是每个公民人生的必修课程。成功的道德教育有助于综合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准,而道德教育专门人才的培养,为今后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有效的道德教育、提升公民的整体德性修养提供了基本保障。科尔伯格等人对于多国样本的跨文化研究表明,人们使用相似的基本道德概念进行道德推理。所处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人,其道德发展规律高度一致;人们的道德发展具有普遍性[6]。因此,对于美国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的研究、学习和借鉴,将有助于提升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能力、教育水平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性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尊重人的道德认知发展规律,为道德教育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奠定认知前提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人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推理水平不是整齐划一、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个体认知发展不断习得而来的,遵循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由他律到自律的、不断上升、不可逆转的发展轨迹。其发展水平以人的智力水平为基础,受到个体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人们身处某一道德认知发展阶段时,他们的道德认知不会向低级阶段退化,也只能在某种程度上理解高一级阶段的道德问题,不会跨阶段地跳跃式发展。因此,因材施教应是教育者在道德教育全过程始终贯彻的原则。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处在不同道德认识发展水平的学生群体,教师应设计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活动,才能切实帮助学生实现其道德推理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他们现有道德认知水平一个阶段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7]。当前我国道德教育专门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视理论学习、忽略人的认知发展规律研究的教育现象。在道德教育专业性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选择主要来自道德教育这一领域本身,而忽略了开展道德教育的前提———掌握人的道德认知发展规律。而在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视域下,只有尊重人的道德认知发展规律,才有可能有效地开展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也才有可能达到其预计的教育效果。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从业者身兼道德哲学家和道德心理学家二职:作为道德哲学家,他应科学选择传授给学生的道德知识的内容;作为道德心理学家,他应科学判断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并以此为据,选择能够促进学生道德观提升的方法[8]。

(二)强调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为道德教育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奠定研究能力规范的学科研究要求有明确的方法论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合理的具体研究方法选择则是确保研究成果准确性和科学性的最重要因素。道德教育是关于人的一门社会科学,而社会科学知识的获取,应建立在规范的研究方法基础之上。因此,方法论自觉是道德教育研究得以长足发展的保障。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的道德教育只是哲学意义上的道德教育,而非科学意义上的道德教育,会极大地影响道德教育研究的科学价值、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美国高校在道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非常重视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道德教育研究方向的学生在进行本专业的专业性课程学习和实践之前,必须学习教育学和社会学研究方法类课程。道德教育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多元性,质性研究和定量分析是当前道德教育实践研究所普遍采用的研究方法,而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普遍建立在道德教育实践研究的基础之上,又为道德教育实践服务。相比美国高校在道德教育专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教育统计学、统计软件的使用、质性研究方法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国高校在道德教育专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相对重视学理研究,而弱化具体研究方法的学习。学生在开展实践研究的过程中,在研究样本的选择、问卷和量表的设计、数据的解读等方面,普遍缺乏合理的解释和论证,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以此为依托的研究,其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相对较差,科学性无以保证。因此,在道德教育专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不仅是保证我国道德教育从业者科研能力的基本要素,也应成为我国高校今后在道德教育专门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重视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重视课程内容的权威性及前沿性,为道德教育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奠定理论根基美国高校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内容设计在保证深度和理论性的同时,还特别注重教育内容的广度和前沿性。课程内容的安排,囊括了社会学、史学、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以及技术革命等对公民道德成长和道德生活可能产生交互作用的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为学生道德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开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多维度分析公民道德成长和道德教育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研究视域,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科研视野的拓宽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此外,美国高校道德教育专业性课程内容的选择十分重视吸取前沿成果,保证为学生提供的学习素材可以代表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视角,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索过程中,始终站在该领域研究的最前沿,确保学生所从事的道德教育研究可以与时俱进,立足解决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人类道德认知问题。

德育专业基础知识范文第9篇

1认真推进教学改革,夯实中职学生知识基础

和普通教育专业相比较,学前教育专业有着特殊性,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是将来的各学前教育学校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他们要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幼儿,这些幼儿思想纯洁得像一张张白纸,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和能力,这样才能指导幼儿健康成长,取得良好的幼儿教育教学效果。新时期的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合作交往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等诸多能力。而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的这些综合能力是由基础理论知识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锻炼和转化而来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帮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夯实知识基础,从而为以后的幼儿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当前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科学合理地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课程,促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表达交流、团结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但是,由于相当一部分的中职学生文化知识基础比较差,因此对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的学生对这些课程的学习有厌学心理。针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实际学情,作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要扎实推进教学改革,精心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的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2重视指导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学前教育专业技能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培养幼儿综合素养的重要性,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健康成长,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能够得到全面发展。这就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学前教育的教师在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具备较高的幼儿教育教学技能。因此,在中职学前教育的教学中,要重视对中职学生的听、说、读、唱、跳、画等方面技能的训练,指导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技能的主要阵地。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中,要对中职学生进行语言、书写、计算机等基础知识教学,也要重视对中职学生进行音乐、绘画、舞蹈、手工制作等内容的教学,拓宽学生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面,全面培养中职学生的学前教育专业技能。

3重视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促进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是将来从事学前教育的幼儿教师。其工作对象是一群天真纯洁的幼儿,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是指导孩子们快乐地成长,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言行会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幼儿教育工作者道德品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品德好坏。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促进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热爱孩子、热爱幼儿教育事业。但是,升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中考文化成绩不理想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这些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因此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学情,指导学生把书本理论知识和幼儿教学实践相联系,在中职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养成教育,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时间带领学生到幼儿园进行见习活动,指导和鼓励学生学会把课本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学前教育教学过程中去,指导学生在幼儿教学实践中检验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并不断进行修正。这样让中职学生能够整体感知学前教育,培养中职学生热爱孩子和热爱学前教育的情感,也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更有目标和针对性,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快速成长。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回学校和学前教育专业在校生进行经验交流,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树立起身边可以学习的榜样,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总之,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认真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不断优化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方法,夯实中职学生知识基础,注重对中职学生的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训练,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同时,加强学校和幼儿园的联系,让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把书本理论知识和幼儿教学实践相结合,让中职学生在幼儿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幼儿教育教学水平。

作者:武丹丹 单位:江苏省灌南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德育专业基础知识范文第10篇

摘要:质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高素质的老师应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较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全能型”的教师素质。

关键词:素质教育需要全能型高素质的教师

未来的社会以信息的拥有为基础,知识经济时代为标志。这些必须带来教育功能的国际化,教育要求的个性化,教育方式的多样以及教育管理的民主化这就要求教师素质要有根本的改变,以满足新世纪学生对教师的高层次的需要,适应未来和社会的发展。

素质教育呼唤“全能型”教师。“全能型”教师的“全能”,并非指能力的一切,而是“多能”的意思。二十一世纪,单科教师的使命将结束,只能教一门课程的教师可能被淘汰,代之而产生的是既能教学,又会科研,还懂得管理的“全能型”的教师,唯有如此,才能冲破单纯的:教与学的模式。完成促进人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历史发展使命。

“全能”是以各种素质全面发展为基础而形成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是教师“全能发展”的思想基础,文化素质是教师全能发展的知识基础。心理素质是全能发展的效率基础,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全能难以形成,形成后也难以发展其效能,身体素质是全能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它,全能的发展就会失去物质载体和依托。

笔者认为高素质的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师德是做好教师的主要课题

德为师之本。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意志。师德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原则,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也体现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同样的课程,德行不同的教师施教,效果大不一样,无才不能施教;无德会干坏事。师德是专业课所代替不了的,教师的职业道德其核心是政治坚定、品德高尚、敬业乐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教师,一是在政治上要坚定党的基本路线,坚持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二是做为教师还要必须品德高尚,教师自己就应当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思想境界。热爱劳动、爱护集体、关心他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艰苦奋斗、文明礼貌、仪表端正等等。三是教师要敬岗乐教,热爱和献身人民的教育事业。敬业乐教表现为对教育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勇于创造、开拓进取精神。四是要热爱学生。要了解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一视同人、不偏爱、不歧视。五要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应首先做到,“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努力做到“心灵美”。各方面都是学生的表率。六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和道德义务。《礼记.文王世子》中说:“师也者,教之事而喻诸德也”。韩愈在《师说》一文中也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就是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教其如何做人,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总之,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职责是神圣的,因此,师德建设是永恒的课题。

2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师艺是全能发展的知识基础

教师应具备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是对教师一个重要方面的要求,包括只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相应的学历层次、三维的知识结构,即教育理论、文化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教师有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足够的知识储备,讲课才能游刃有余。教师的知识要广博,除了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当多学习一些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现代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自己首先必须具备一桶水。特别是当今社会,学生的信息来源是多渠道的,“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陌生”,因此,广才博学,这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

另外,所有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都应做班主任,会做思想工作,会组织课外活动。要胸怀大目标,一切活动都要紧紧围绕“育人”。把知识传授、能力训练、性格培养、情操陶冶紧密结合起来,融会贯通促进学生“天天向上”的巨大力量,使学生从无知到有知,使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师表是全能发展的效率基础

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在情感方面,应是丰富的、深刻有理性的,不因外界的动荡而表现出剧烈的心理波动,而是富有理性地去观察和思考。师表是全能发展的效率基础,作为一名素质较高的教师更应具有良好的行为风格,无论是在讲台上还是在集体活动中,言谈举止总是给人一种自然大方,恰到好处的美感;善于处理家庭、社会、领导、同事、及学生的关系,能够扮演好自己的各种角色。这样才能把你所传授的一切知识、做人的道理、潜移默化地融于其中,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因此,师表是作为每位执教者不可忽视的效率基础。

4具有“全能型”的教师素质。

未来的社会是以知识经济为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能力。关于教师的能力,中外学者做了较多的研究,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列举了多种多样的能力。但实际上罗列一位教师成功所有的能力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从未来的社会和未来的教育发展前景来看,做为全能型的教师主要应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第一、具有永恒价值的基础能力。美国教育未来学家德.考夫曼在《教授未来》一书中,明确提出而向未来六种具有相对永恒价值的能力:获取情报的能力;清晰的思考能力;了解人和社会的能力;个人生存能力。具备这些基础能力的教师才有资格培养教育下一代社会适应能力。

第二、具有发展价值的“扩展能力”。它主要是由以下能力所组成:确认和发现信息愿的能力;信息选择摘要和简化的能力;对信息的分析和分类的能力;处理和保存信息的应用技术能力。这些能力的具备实际上是获取知识、扩展新知识、更新新知识的能力、是提高教师解决教育问题的本领和效率的基础。

第三、具有高效价值的创造能力。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这种能力主要包括: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新的科学概念和原理的能力;善于认识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社会后果的能力;善于提出尚未解决和多种答案的探索性问题的能力;善于在以有信息基础上进行假设的能力;善于根据假设进行实验、演算和阐述的能力;善于把相反或近乎没有联系的观念综合成新思想新观念的能力;善于运用口头、笔头形式有效地交流探讨结果的能力;善于组织学生、使学生迅速地增长才干的能力。

第四、具有职业特点实践的知识能力。全能型教师既是一个学者,又是一个教育理论的实践家。基础能力、扩展能力,创造能力、最终都要通过实践能力才能发挥其社会效能和经济效能。未来的教师应该善于从学生身上诊断分析其发展的状况,像医生开处方一样提出解决问题方案和设想,有效地处理各种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5优化结构,建设高素质全能型教师队伍

教育改革的深化,要求加快教育的发展,需要尽快培养出一批高素质全能型的教师队伍。怎样才能达到上述要求呢?

第一、切实加强师德建设。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教育,用“三个代表”思想武装广大教师,切实提高教师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使广大教师以德育人,以身立教,树立为人师表,敬业爱生,严谨治学,无私奉献的精神。大力宣传先进人物和师德建设的先进典型,进一步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建立健全教师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考核办法及奖惩制度,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要把“品行不良,污辱学生,影响恶劣”者调离教师队伍。

第一、着力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用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武装教师,促进教师的知识更新,使教师不断强化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熟练现代教育理论,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掌握现代教育方法和技术,在实际教学中能够熟练应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加强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搞好师范教育结构调整,建立开放式教师培训网络,加强外语和信息知识培训。为教师提供高质量的继续教育。

第二、努力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根据目前发展形势的要求,到2005年,小学教师获得专科学历和中学教师获得本科学历分别达到65%和60%以上,城区中、小学教师基本达到本科学历。高等教育也必须尽快提高。2010年,中小学教师学历分别基本提升到专科或本科学历层次,高中阶段专任教师和校长获硕士学位者要达到一定的比例。

第三、建立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要拓宽教师来源渠道,有计划地全面向社会招聘非师范类院校的大学生任教。制定政策,鼓励城市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或兼任教师,鼓励城市教师到农村任教,支持部分有条件的学校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优秀校长或教师,继续关心和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加快建设兼职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双师型”和专兼职结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

德育专业基础知识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秘书基础实践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秘书这一行业,已逐步从普通文员类脱离开来,现已形成单独的一门学科。我们中职院校所要培养这一学科的学生不仅具有职业素养,还要具有基本的道德素养,在新型行业中、企业行业中、事业行业中,都能应用自如,并使他们学以致用,拥有良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通过秘书专业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培养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素质秘书人才。

1 秘书基础课程中开设实验的必要性

秘书基础课程中要求学生应当掌握一定的公文写作、办公自动化、调查研究等基本技能。其课程本身的性质就是对秘书这一职业提出的要求。秘书基础课程涉及管理学和秘书学的诸多内容,在秘书管理工作中借鉴和参考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方式,从管理学中汲取理论知识的养分。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的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秘书工作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基本掌握秘书工作的性质、特点,掌握秘书参谋咨询、辅佐决策、沟通协调、管理事务等基本职能,熟悉调查研究、信息处理、会议管理、公文撰拟、接待、交际礼仪等秘书实务的理论与方法,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手段与方法。最终,使学生能够达到企业秘书这一岗位对学生的一系列要求,为将来从事的秘书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和专业技能基础。因此,从专业培养目标、人才服务面向以及课程的性质来看,通过开设秘书课程实验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显得十分必要。

现代秘书人才的培养目标,完全是根据企业单位需要的模式并且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来进行教学的,大量的中职院校完全的依据当今社会所需求的人才类型与个性化来进行职业课程订制的,通过构建开放性的理论知识课程体系来实现其培养目标。

2.1 具备广泛的理论知识

创新现代秘书人才的知识结构,广泛吸纳多学科多途径的理论知识,构建开放型基础课程新体系。秘书专业的知识与工作技巧,大部分来自于个人的社会实践和工作经验的积累。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为秘书这一学科提供实践、学习,从而达到学生们真正的能够将知识运用在工作中的目的。我们培养的秘书专业人才主要是针对于未来走入企业,从事辅佐管理层的人员的秘书,那么就需要为秘书专业开设大量相关课程,例如:秘书理论基础学、文书学、档案管理学、语言学、文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写作学、电脑和网络等,在此秘书基础中也要求学生们广泛地吸收行政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信息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使学生们不仅了解还要学以致用,通过运用所有的学科知识来强化秘书这一专业。

2.2 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

在当今社会上只有能者生存的道理更加显而易见,我们培养的秘书人才能否适应社会,被社会所接纳,不仅取决于其知识的多少,还取决于其工作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秘书基础理论的不断完善性、概括性、多样性。从而优化现代秘书人才的能力结构,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构建多层次、跨行业的开放型专业(技能)课程新体系,为我们开设秘书课程的重中之重。由于企业秘书人员的工作性质就是处于联系上下、沟通内外的枢纽地位,直接影响着组织机构的运转。因此,要求我们秘书专业的学生应具有较高水平的制定计划、安排措施和实施行动的组织能力,以保证将来在开展工作中能够高效的运作。

2.3 熟练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不仅是秘书这一专业的基础,也是未来秘书专业的发展。专业技能不仅为企业带来利益,同样的我们的秘书专业的学生在将来需要靠着熟练的专业技能在社会上谋职、发展。对于现代就我们培养秘书专业的学生而言,仅仅具有理论基础是不能够适用于当今社会发展的。因为,这些理论仅是学生初步了解秘书这一学科的基础,并不能完全的掌握秘书学科的真谛,以及运用。所以,中职院校是以实现专业(职业)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学校,我们能通过大量的更具体化、规范化、技术化训练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总之,使秘书专业(职业)人才能够熟练的掌握其技能才是秘书专业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依据。

2.4 具有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的不仅是一个劳动者,而且是一个全面的人,要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要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良好的价值观念、伦理和态度,自立、负责任。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职业实践中去感受、体会和锻炼,才能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让学生在职业实践中提高对职业道德的认同,增强道德选择能力,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在《秘书基础》专业课的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做法,把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

2.4.1 结合秘书发展史,进行人文精神教育

为学生开展人文历史教育,使他们通过在阅读刊物、观看电影等过程中进行精神思想的洗礼,使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了解自身。因此,用优秀的文化传统来滋养秘书的人文精神,是提高秘书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过程。

2.4.2 结合案例教学,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优秀的秘书不仅要求知识、实际操作技能过硬,合格的秘书人才则体现在是否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那么我们通过为学生进行专业训练的同时,更应注重为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职业道德的熏陶,让他们能够忠于职守、爱岗敬业。

2.4.3 结合模拟训练,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

在教学中,我们要大力开展模拟训练,从而为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通过模拟的人物角色来主观感受其在社会的位置,在感受中不断的提高对秘书这一行业的认识,提高其主观能动性。通过进行对比训练,使学生们明白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性,只有良好的职业价值观才是未来对于秘书行业的正确导向。

3结论

总之,要培养适合企业的秘书人才就需要我们在培养秘书人才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学生们的道德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还要让他们掌握好职业技能,从而将来走向社会、进入企业时,能够从容以对。合格的秘书人才不仅能够为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辅佐,还能为企业的经济增长出谋划策。这才是中职院校培养的高质适应经济发展的复合型秘书人才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 高海生.秘书基础(文秘专业)(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

[2] 扬晓新.产教结合型实训教学的组织实施与成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7).

德育专业基础知识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秘书基础实践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秘书这一行业,已逐步从普通文员类脱离开来,现已形成单独的一门学科。我们中职院校所要培养这一学科的学生不仅具有职业素养,还要具有基本的道德素养,在新型行业中、企业行业中、事业行业中,都能应用自如,并使他们学以致用,拥有良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通过秘书专业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培养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素质秘书人才。

1 秘书基础课程中开设实验的必要性

秘书基础课程中要求学生应当掌握一定的公文写作、办公自动化、调查研究等基本技能。其课程本身的性质就是对秘书这一职业提出的要求。秘书基础课程涉及管理学和秘书学的诸多内容,在秘书管理工作中借鉴和参考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方式,从管理学中汲取理论知识的养分。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的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秘书工作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基本掌握秘书工作的性质、特点,掌握秘书参谋咨询、辅佐决策、沟通协调、管理事务等基本职能,熟悉调查研究、信息处理、会议管理、公文撰拟、信访接待、交际礼仪等秘书实务的理论与方法,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手段与方法。最终,使学生能够达到企业秘书这一岗位对学生的一系列要求,为将来从事的秘书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和专业技能基础。因此,从专业培养目标、人才服务面向以及课程的性质来看,通过开设秘书课程实验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显得十分必要。

2 中职院校对秘书专业的培养目标

现代秘书人才的培养目标,完全是根据企业单位需要的模式并且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来进行教学的,大量的中职院校完全的依据当今社会所需求的人才类型与个性化来进行职业课程订制的,通过构建开放性的理论知识课程体系来实现其培养目标。

2.1 具备广泛的理论知识

创新现代秘书人才的知识结构,广泛吸纳多学科多途径的理论知识,构建开放型基础课程新体系。秘书专业的知识与工作技巧,大部分来自于个人的社会实践和工作经验的积累。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为秘书这一学科提供实践、学习,从而达到学生们真正的能够将知识运用在工作中的目的。我们培养的秘书专业人才主要是针对于未来走入企业,从事辅佐管理层的人员的秘书,那么就需要为秘书专业开设大量相关课程,例如:秘书理论基础学、文书学、档案管理学、语言学、文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写作学、电脑和网络等,在此秘书基础中也要求学生们广泛地吸收行政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信息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使学生们不仅了解还要学以致用,通过运用所有的学科知识来强化秘书这一专业。

2.2 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

在当今社会上只有能者生存的道理更加显而易见,我们培养的秘书人才能否适应社会,被社会所接纳,不仅取决于其知识的多少,还取决于其工作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秘书基础理论的不断完善性、概括性、多样性。从而优化现代秘书人才的能力结构,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构建多层次、跨行业的开放型专业(技能)课程新体系,为我们开设秘书课程的重中之重。由于企业秘书人员的工作性质就是处于联系上下、沟通内外的枢纽地位,直接影响着组织机构的运转。因此,要求我们秘书专业的学生应具有较高水平的制定计划、安排措施和实施行动的组织能力,以保证将来在开展工作中能够高效的运作。

2.3 熟练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不仅是秘书这一专业的基础,也是未来秘书专业的发展。专业技能不仅为企业带来利益,同样的我们的秘书专业的学生在将来需要靠着熟练的专业技能在社会上谋职、发展。对于现代就我们培养秘书专业的学生而言,仅仅具有理论基础是不能够适用于当今社会发展的。因为,这些理论仅是学生初步了解秘书这一学科的基础,并不能完全的掌握秘书学科的真谛,以及运用。所以,中职院校是以实现专业(职业)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学校,我们能通过大量的更具体化、规范化、技术化训练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总之,使秘书专业(职业)人才能够熟练的掌握其技能才是秘书专业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依据。

2.4 具有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的不仅是一个劳动者,而且是一个全面的人,要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要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良好的价值观念、伦理和态度,自立、负责任。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职业实践中去感受、体会和锻炼,才能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让学生在职业实践中提高对职业道德的认同,增强道德选择能力,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在《秘书基础》专业课的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做法,把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

2.4.1 结合秘书发展史,进行人文精神教育

为学生开展人文历史教育,使他们通过在阅读刊物、观看电影等过程中进行精神思想的洗礼,使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了解自身。因此,用优秀的文化传统来滋养秘书的人文精神,是提高秘书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过程。

2.4.2 结合案例教学,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优秀的秘书不仅要求知识、实际操作技能过硬,合格的秘书人才则体现在是否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那么我们通过为学生进行专业训练的同时,更应注重为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职业道德的熏陶,让他们能够忠于职守、爱岗敬业。

2.4.3 结合模拟训练,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

在教学中,我们要大力开展模拟训练,从而为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通过模拟的人物角色来主观感受其在社会的位置,在感受中不断的提高对秘书这一行业的认识,提高其主观能动性。通过进行对比训练,使学生们明白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性,只有良好的职业价值观才是未来对于秘书行业的正确导向。

3结论

总之,要培养适合企业的秘书人才就需要我们在培养秘书人才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学生们的道德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还要让他们掌握好职业技能,从而将来走向社会、进入企业时,能够从容以对。合格的秘书人才不仅能够为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辅佐,还能为企业的经济增长出谋划策。这才是中职院校培养的高质适应经济发展的复合型秘书人才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 高海生.秘书基础(文秘专业)(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

[2] 扬晓新.产教结合型实训教学的组织实施与成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7).

[3] 廖金泽.秘书职业标准大全[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3(10).

德育专业基础知识范文第13篇

【关键词】高等 警官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226-01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努力使每个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健康的个性和特长,从而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2000年,我院在认真分析人才市场情况和生源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即“素质模块积分制”并迅速在全院推开。近5年来,学院在接受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验收过程中,对“素质模块育人制”又作了进一步完善。

二、“素质模块育人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素质模块育人制”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以构建和谐育人体系、全面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为社会培养输送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以努力使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健康个性和特长为基本点,以综合评价与单项评价相结合为突破口,坚持三个“有利于”原则, 即: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认识自我、充分发挥其健康个性和特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有利于学生正确处理好发展自我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关系,提高自身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利于充分发挥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育人潜能和积极性,不断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内容和方法,正确发挥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三、“素质模块育人制”的主要内容

(一)构成体系

“素质模块育人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由有机联系的五个模块构成,即:思想道德素质模块、基础人文素质模块、专业职业素质模块、身体心理素质模块和警务技能素质模块。

(二)培养目标

五个素质模块围绕各专业培养目标均设置有模块培养目标,具体为:

思想道德素质模块旨在使学生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人格品质,学会正确地认知做人处事。

基础人文素质模块旨在使学生掌握和具备大专层次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公文写作能力、运用计算机办公能力、信息检索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为职业技能的学习掌握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专业职业素质模块旨在培养学生从事职业岗位(群)工作的必备能力和职业素养,帮助其掌握相关的知识,努力实现与行业社会的零对接。

身体心理素质模块旨在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强身健体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具有健全的体魄,具备与其生理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心理素质和一定的身心健康知识。

警务技能素质模块旨在使学生掌握与其专业相适应的警察体育技能及知识,具备警察的基本素养。

(三)课程设置

“素质模块育人制”围绕每个模块的培养目标设置课程。思想道德素质模块设有“政治类课程”和“思想品德”两部分课程;基础人文素质模块设有“通识类课程”和“基本技能”两部分课程;专业职业素质模块设有“专业类课程”、“职业技能”和“专业实习”三部分课程;身体心理素质模块设有“身心类课程”和“公共体育技能表现”两部分课程;警务技能素质模块设有“警务类课程”、“警察职业素养”和“警体技能表现”三部分课程。

(四)评价内容

“素质模块育人制”评价学生的内容按模块分别为:

思想道德素质模块主要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评析是非的能力、对所学课程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及思想品德表现情况。

基础人文素质模块主要评价学生对通识类基本技能的掌握运用情况(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公文写作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搜集信息能力、英语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对基础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

专业职业素质模块主要评价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运用情况、对专业知识和理论的掌握情况。

身体心理素质模块主要评价学生对公共体育技能的掌握运用情况、身心健康状况和对必要的身心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警务技能素质模块主要评价学生对警察体育技能的掌握运用情况、警察体育知识和警察基本素养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警察基本素养表现情况(主要包括队列、警容风纪、礼节礼貌及内务等项)。

(五)评价原则

素质模块育人制对学生的评价坚持下列原则:

1.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模块综合评价与单项评价相结合;

3.所有课程均采用百分考核制。

(六)评价种类

素质模块育人制分学期评价和毕业评价两种。

学期评价即每学期对学生进行规定学习内容掌握情况的评价。学期评价与学生的评优挂钩;毕业评价是对学生在学制内所有课程评价结果的汇总处理。毕业评价与学生的毕业与否挂钩。

四、组织实施

素质模块育人制的实施工作由教务处、学生处分别牵头,院团委及各系、部协同组织管理和负责。分管教学工作和学管工作的副院长负责有关协调工作。

五个素质模块中“设定课程”的教学工作依次由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公共基础教学部、相关系和警体教学部承担,教务处统筹协调;“思想品德”由学生处负责、相关系承担;“基本技能”由教务处统筹,公共基础教学部、信息工程系和继续教育中心承担;“职业技能”和“专业实习”由教务处统筹、相关系承担;“公共体育技能表现”和“警体技能表现”由教务处统筹,警体教学部和相关系承担。“警察职业素养”由学生处负责、相关系承担。

五、“素质模块育人制”的创新表现

德育专业基础知识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基础”课 立德树人 教学创新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这一论点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点之一,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基础”课的全称)教学而言,秉承“立德树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针对其意义、内容、实现路径提出一些思考。

一、“立德树人”理念的内涵和意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厚德载物之说,“立德、立言、立功”是人生三大功业,可见,中国教育历来重视品德修养,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崇高人格的“君子”。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提出“德育为先、立德树人”,不仅是对中国深厚教育文化传统的继承,更是我国今后教育的根本任务之所在。

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荣辱观。立德即树立德业,树人即培养人才。其内涵一是指明高等教育的方向就是树人,要坚持育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发展人、改造人、塑造人;二是指出高等教育的途径就是立德,要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的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三是强调高等教育的内容就是要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规范人、要求人、提高人。可见,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德。教育之本,立德树人。这是每个高校的共同目标,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更是全体师生应有的自觉。

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把握“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承担“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寻求“立德树人”的机制,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基础”课全过程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基础”课教学贯彻“立德树人”的基本内容

高等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使教学双方强化主体意识,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达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立德树人”正是承担达到这种境界的神圣使命,是一种精神和氛围。“立德树人”的理念具有双重思想指向,既包括学生之德育,又包括师德之建设。作为“基础”课教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无疑包括两方面。

1.对“基础”课教师的要求。

党的十报告在论述“立德树人”这一论断时,在同一段落明确阐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的重要意义。特别是高校的德育理论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这一理念,首先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正人以正己、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做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教学过程中“基础”课教师外露的民族精神、人文特质、科学理性、开放胸襟、务实作风、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是保证以优良的品质塑造学生、以高尚的情操熏陶学生、以优秀的业务影响学生的前提,教风和教师的人格本身就是一门隐性课程,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他们效仿的对象。因此,只有自己首先做到学习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以高尚的精神境界、崇高的人格魅力,给予学生正向激励,成为学生的优秀措模,才可能使学生也学习、信仰和实践马克思主义。

2.对“基础”课授课对象的学习目标要求。

(1)学会做人。大学生升入大学,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确立,“基础”课是大学生入学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说是大学生的第一门人生启迪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做人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要做事,先做人。做人是做事的方向,方向一错,全盘皆误。因此,做人应高于做事,人性应重于灵性,情感应贵于智力。“基础”课教学要着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自尊自强、积极进取、诚实守信、宽厚善良、为人正直、助人为乐、孝亲敬长、勤劳节俭、富有责任感的优良品德。

(2)学会学习。大学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学习,但与中学截然不同,面对自由、“放松”的学习氛围,“基础”课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就是要掌握学习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操作的技能的科学方法和技巧;选择并建立适合自己及职业的知识结构;懂得如何进行高效的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了解大学需要积极主动地自学各种知识的道理;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等等。

(3)学会做事。大学犹如半个社会,大学生面对的任何事情都需要自己独立完成,毫无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的大一新生往往遭遇一些挫折和不知所措。“基础”课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做事。这是对每个大学生人未来面对工作工作的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要求,其中包括做事要有思路、有方法、有竞争力,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教学生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情商,积累核心竞争力等。

(4)学会审美。立德树人不仅强调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强调了成才要素的全面性,其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课教学过程中还要帮助学生学会审美。美的真正含义不在于外表,而在于人的文化气质、品质修养,这是大学生必备的优良品质特征,也是区别于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群体的显著标志,要教会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5)学会选择。刚步入大学的新同学常常出现目标中断、生活迷茫的理想间歇期,曾经的大学梦想已经实现,不知道未来的道路方向在哪里。“基础”课教学要及时帮助学生确立新的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教育,让学生懂得大学是对未来选择职业方向的有利平台,教会学生学会择业与求职。以培养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为重点,确定所学专业的职业方向,制订职业发展规划,实现由大学到社会的过渡。同时培养学生基本的就业能力,如科学规划择业、应对用人单位面试等。

三、“基础”课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

1.创新“基础”课教师的师资队伍构成。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首先要从“基础”课教师自身队伍建设上高度重视,德育教研室的师资需要专业知识扎实、德才兼备的优秀中青年人才,经验丰富的前辈教师和热爱德育教育工作、具有博士学位的其他兼任教师,建设年龄、知识和梯次结构合理的精干德育教师队伍。路径一是选任精干的德育专职教师担任“基础”课教学;路径二是外聘学生工作经验和法律经验丰富的辅导员或其他德育工作者兼任“基础”课专题串讲;路径三是彻底解决德育教师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的政治和经济待遇问题,营造当德育教师光荣的良好氛围;路径四是德育教师秉承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吸纳各种新思想和新观点,根据形势的变化随时增加更多鲜活的内容,具有连贯性和时效性的授课能力。

2.创新“基础”课教学的形式和方法。

在课堂教学和专题设置中突出“立德树人”的教育主题,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逐步提升德育教育的品质,要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将封闭式的小课堂变成开放式的大课堂,课内课外紧密结合、校内校外紧密结合,探索出一套教与学互动、高校及社会互动、理论学习与投身实践互动的“全程互动”教学模式。

(1)构建立体化的教育形式。依托课堂、宿舍、图书馆和其他活动场所,对大学生进行分层面的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的碰撞交流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依托辅导员、班主任和德育教师等专兼职队伍,构建由校、院、系领导及学校教师组成的全员、全方位、广覆盖的德育教育网络,依托校园文化节、运动会及其他文体形式,进一步活化德育教育的形式,营造德育教育氛围,逐步拓宽教育的渠道。

(2)创新网络的教育形式。随着网络的普及推广,它在启迪心智、授予知识、答疑解惑方面的教育功能越来越明显。以校园网为核心,辟建“立德树人”的教育专题,宣传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等,同时推介全国各高校和本校在德育教育方面的好经验与好做法。为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可采取有奖问答等多种激励形式增加大家的互动机会。有关教师可设立心理诊疗室,帮助那些出现心理危机的大学生排解思想难题。德育教师还可把课堂搬到网络上,通过设立博客、论坛和BBS等形式,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知识难题,使网络逐渐成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第二课堂”。

(3)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育形式,逐步确立双向交流的互动形式。教师授课时,若学生有疑问,则可随时提问。若学生有个人观点,也可展开表述,教师可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予以解答。通过类似的双边互动,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积极性,达到互教互学、共同提高的效果。

3.创新“基础”课教学的教学内容。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们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基础”课的内容和体系,拓展崭新的视野和路径,提升符合“立德树人”的水平和境界,增强“基础”课“立德树人”教学的效果。

(1)及时充实丰富“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紧密联系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抓住国际国内重大事件,抓住社会生活中的倾向性问题,抓住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把理论讲清楚、讲透彻、讲明白,直面学生关切,使学生达成共识,化解学生困惑。每次课上都要分层次和分视角地对党的十报告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解读,从重大意义、基本框架、理论创新等方面把党的十精神逐步纳入并贯穿“基础”课教学内容体系。

(2)切实改进创新“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应把科学理论融入感人事例,把抽象道理融入鲜活人物,把深邃逻辑融入通俗话语,把理性思考融入感性场景,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使学生愿听爱听,学有所获,受到启发;应多运用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多搭建学生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平台,多发挥各类大众媒体特别是新兴媒体的作用,努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

高校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观为指导,把握“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建立“立德树人”的长效机制,探索创新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1]柳礼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实践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2]贾少英,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

德育专业基础知识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美国;德国;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杨婧(1984-),女,湖南新化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人事处,助教;蔡立彬(1967-),男,海南琼山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教授。(广东 广州 510225)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科“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学科共建项目(项目编号:GD12XJY1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037-03

就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而言,国际上已经形成公认的美、德两大基本模式。美国工程教育属于通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学科领域内的通用工程科技人才,整个培养过程注重批判思维的课程理念、跨学科的课程组织以及层次性的课程设置,通过对有关技术学科知识的整合以及经济、社会、政治和技术系统的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德国工程教育属于实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它以培养适用性较强的高级工程科学与工程人才为目的,其突出特点是工程实践性的全程体现,培养过程重视工程实践教育的质量、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致力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人”。而中国的工程教育习惯于从系统性和科学性出发组织课程及内容,尽管近10年来的改革主线是“以学校各院系的专业为基础,逐步实现专业课程的基础化、综合化和精简化”,[1]但其典型的学科课程观念未得到根本转变。本文以德国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为实例比较分析了两种典型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在几个关键问题上给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一些启示。

一、德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以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为例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简称FH)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特别是工程师及相应层次的职业人才为目标,以规模小、技术应用性强、就业率高见长,人才培养强调面向应用、面向实际、面向未来,培养的是掌握科学方法、擅长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人才。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在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中名列前茅。据1996年《Manager》对德语国家(瑞士、奥地利,包括苏黎世大学在内)的技术大学进行排名,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排行第七,在所有参与排名的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中排位第一。[2]

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自2005年起实行三年制学士和一年制硕士培养方案,学制四年,分为预学期和7个正式学期,包括:基础阶段、专业基础阶段、专业阶段等三个阶段;共同学习和专业学习两个学习过程;预实习、工业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等实践环节。

首先是12周的预实习,即预学期,主要是为了认识实践。进入到正式学期后,分为三个学习阶段:第一个是基础阶段,包括第1~2学期,完成校级平台的基础课程,主要是自然科学基础课。第二个专业基础阶段,包括第3~4学期,主要完成系级平台针对所有专业及专业方向的共同技术基础课。需要注意的是,在第3学期有一个阶段考试,只有通过考试的学生才能进入专业学习。埃斯林根大学也以此为界,把所有课程分为1~3学期的共同学习过程和4~7学期的专业学习过程。第三个是专业课阶段,包括第5~7学期,这个阶段需要完成工业实习以及各专业方向的特有模块。第5学期是4个月的工业实习,第6学期是实践教学模块和各专业特有的限选课模块,而第7学期则是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见表1)

特别说明的是,进入到专业学习过程后实践环节比重较大,包括项目制作Ⅰ、项目制作Ⅱ、工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占据专业学习过程总学时的一半以上。而且第4学期的项目制作Ⅰ,属于课程设计;第6学期的项目制作Ⅱ,属于创新设计;而第7学期的企业毕业设计,属于综合训练。显然这些实践环节被精心安排为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美国的工程科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麻省理工学院(MIT)为例

麻省理工学院是美国排名第一的工学院。1994年,该院院长乔尔·莫西提出《大工程观与工程集成教育》的长期规划,指出工程教育需要从“重视工程科学理论的分科教育”向“更多地重视工程系统及其背景的教育”转变,确立了大工程教育理念,其课程体系设置也充分体现了大工程教育观。MIT的课程体系包括必修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领域课程、非限制性选修课、信息交流课、实验和提高类课程等六类课程。每类课程都有明确的学分规定(见表2)。

必修课和信息交流课是所有科系的学生都必须上的。MIT注重通过对课程结构的规定达到一定的培养要求,规定相当具体,比如要求学生学习8门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课程(HASS),达到32个学分。而HASS课程又分为文学类、语言、思想和会准则类、视觉艺术和表演艺术类、文化和社会研究类、历史类等五类。8门课程中的3门必须选自这五类,且其中一门必须选自第一、第二或第三类。另一门必须选自第四或第五类。第3门可以从前两门课所在类以外的三类中挑选。MIT的各类选修课程都有大量的课程做支撑,虽然必修课的人文类课程只要求选修8门,但人文社科学院却开设了几百门课程供学生选择。专业领域的课程也是如此,许多科系要求学生在几十门专业课程中选择不少于3个专业方向的专业领域课程。

此外,MIT还有种类繁多的项目课程,包括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本科实践导向项目、独立活动期项目;有注重学生研究能力培养的本科生研究导向项目、大学二年级学生研究型课程;[3]还有为学生提供综合的、跨学科知识背景的联合课项目、媒体艺术与科学项目;着重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实验研究小组项目等等。

三、美、德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1.美国的启示:学科壁垒与课程综合化问题

中国高校近年来很注重借鉴美国课程模式,从重基础、宽口径,加强工程能力培养的改革,到近来提倡的创新教育、素质教育,通过综合化的高等工程教育课程培养具有大工程意识和技能的工程师体现了美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观念。

“大工程教育”是美国工程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主流思想。他们认为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社会文化、环境、道德等其他方面的因素。由此呼吁工程教育回归其本来涵义,把工程教育改革建立在学科基础上,更加重视工程实际以及工程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此,工程教育不仅应该让学生学习工程科学的知识和理论,还应该“让学生接触到大规模的复杂系统的分析和管理,这不仅是指对有关技术学科知识的整合,而且包括对更大范围内经济、社会、政治和技术系统日益增进的了解”,[4]这就要求工程教育的内容应重新进行调整和综合,打破学科壁垒,把被学科割裂开来的工程再还原为一个整体。这就要求高校以跨学科的视角进行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学科之间合理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宽厚的工程知识背景。

现在的课程群建设只是把相关课程机械地集合在一起,并没有整合教学内容形成新的课程,甚至没有建立课程之间真正的联系。有些学校人文课程的开设还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几乎是想开什么课就开什么课,有什么教师就开什么课,没有挖掘工程科学内涵本身所具有的人文精神,或是把人文教育作为一种科学体系来考虑。[5]比如,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工程专业的通识课程平台的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体育、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军事理论。美国的通识课程门类丰富,充分展示出科技与人、社会之间的关系,真正体现了融合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工程专业教育为一体的大工程教育思想。美国的通识教育以庞大的选修课作为支撑,这不但是学生达到通识的必然基础,也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提供条件。

从麻省理工学院的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模式来看,美国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有四个特点值得借鉴:第一,为学生规定必须学习的基础知识课程。这些课程可以为工程领域内的一些专业提供更为广阔的专业知识,可以为学生在选择某一工程专业之前提供探究工程领域内各种问题的机会。第二,以庞大的选修课程作为支撑,为学生提供综合知识背景。比如麻省理工学院规定学生必须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和信息交流等方面的19门课程,各类课程都有大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第三,通过灵活多样的项目课程、实验课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第四,注重学生个性并促进其创新能力发展。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知识结构、兴趣特张选择不同的课程和学习路径,自行组织课程和学习内容。比如MIT的实验研究小组。

2.德国的启示:三段论课程模式与课程实践化问题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受早期苏联的影响,习惯于从科学性和系统性组织课程内容和学习,这种学科课程思维模式根深蒂固,使得我国大部分工科专业课程体系存在几个难以改变的问题:一是课程体系保持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的三段论模式;二是学科壁垒仍旧没有打破,课程在学科内单向进行;三是工程实践课与理论课的矛盾未得以解决。[6]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也存在这种情况。

2009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工科专业的课程体系由4个平台2类课程组成,即通识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以及实践教学平台四个平台。选修课和必修课两类课程见表3。

资料来源:仲恺农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汇编(2009)。

这在结构上看起来是开始实行“平台+模块”式课程,但是具体的课程设置却没有改变:通识课程平台是以往的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学科基础课程平台是以往的基础必修课和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课程平台是以往的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实践教学平台也是以往的实践教学。尽管结构改变,但整个课程体系的实质仍然是以往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论模式。

德国埃斯林根应用大学的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也是三段论模式,然而德国的工程教育模式在世界上享有独特的声誉。这是由于它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紧紧围绕工程实践性这个中心。德国工程专业的课程开发源于对企业现状、对技术与产品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并邀请一定的企业界人士共同参与设计,政府是企业与大学之间的纽带;工程专业的大学教授被要求至少具有5年以上的工程实践经历,教师教学与工业界形成了自然联系的网络,在学生的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践训练之间存在较好的结合。[7]

与德国相比,我国工程教育具有“缺乏与工业界的紧密联系”的先天不足,由此造成的“工程化”不足问题严重影响教学、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尽管一直呼吁“要加强实践”,但很多院系仍是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正确性与严密性而忽视工程技能的培训,实践教学经常被作为理论学习的附属品,实行“弹性”学时。[8]然而,实践是工程教育的根本。因此,要将阶梯型课程结构改变为渗透型课程结构,也就是将实践环节融入理论课程中,在理论课程教学中渗透实践内容;要按照循序渐渐、螺旋式上升的认识方法,由模拟型向实战型、验证型向创造型、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化,精心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要坚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3.德国与美国的启示:实践课与理论课的平衡

德国工业大学的课程体系有两个思想渊源,一个是洪堡大学崇尚理论研究的教育思想与巴黎理工大学强调技术科学理论体系化的结合;另一个则是源于十八九世纪德国重商主义的坚定信仰,即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以为国家带来财富。在这两个思想基础上,德国工业大学形成了既重视理论研究又密切联系工程实际的传统。今天,德国工业大学里的课程结构可能就是一种在理论和实践两极中寻求平衡的结果。学生必须圆满完成基础学习和主科学习,方可认为受到了理论及实践两方面完美的教育。[9]德国工业大学的基础学习主要包括自然科学,意在发展学生的科学知识基础。基础学习的技术以通过前期考试为准。前期考试主要是检验学生是否在总体上理解了所学的基础科学知识。通过了前期考试方能进入主科学习。主科学习包括听课、实验室工作、小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这一阶段的可选课程不管是书目和种类都是大量的,实践环节比重也较大。研讨课及项目设计的题目要求很高,是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锻炼和考查,它们来自并将用于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往往通过项目设计与工业界接触亲身体验未来的工作环境。最后的主科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专业领域的学习和研究的程度。我国也可以借鉴此法,分别考查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效果,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平衡。

实际上,作为世界上最为典型的两种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德国模式强调统一的必修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严谨务实的精神;而美国模式注重工程科学基础,强调多学科交叉、可选择性、主动性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德国模式重技术,以“术”为主;美国模式重科学,以“学”为主。而今这两种各具特色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互相向对方靠拢的趋势。可认真研究二者之长处,结合本国本校的实际情况处理好“学”和“术”,也即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李元元.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比较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与MIT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6):3.

[2]朱方来.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课程与教学体系的启示——以德国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汽车工程系为例.[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54.

[3]赵婷婷,买楠楠.基于大工程观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分析——麻省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6):100.

[4]赵婷婷,买楠楠.基于大工程观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分析——麻省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6):95.

[5]孙健.综合化与实践化——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110.

[6]刘吉臻.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思维转向:工程化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43.

[7]赵晓闻,林健.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35.

[8]朱红,李雨竹.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