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房屋建筑及结构设计范文

房屋建筑及结构设计范文

房屋建筑及结构设计

房屋建筑及结构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设计原则;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了建筑业的快速、持续的发展。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结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设使用者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高质量的建筑结构设计能够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能够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信誉和品牌形象。因此,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设计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坚持正确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尤其是对于房屋建筑物的关键部位要给予重点关注,确保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为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1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原则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最根本目标就是要保证房屋建设项目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更好的满足建筑用户对建筑物的各项需求。如果无法保证建筑的结构设计水平,轻则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严重的甚至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建筑安全事故,造成不必要的生命财产损失或经济纠纷。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一定严格遵循以下几点:

1.1 善于把握建筑结构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做到“抓大放小”,增强设计工作的针对性,对于房屋建筑的关键部位,如基础、屋顶、楼梯等,一定要投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确保建筑物关键环节的设计质量。

1.2 要通过多项设计举措,确保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安全是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第一要素,只有在设计环节构建多条安全防线,才能更好的保证建筑用户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1.3 房屋结构设计要坚持“打通关节、保持平衡”的原则。这主要是为了使建筑长期处于原始的静态下,因为当建筑物内部力量不均衡时,建筑物构建之间的静态平衡也将被打破,这时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和稳定性就会发生变化,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这种情况,通过有效的设计措施和方法,避免建筑物构件相聚后导致的静态失衡。

1.4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还要坚持“刚柔相济”的原则,这有助于建筑物综合职能的实现和发挥。如果房屋建筑结构刚性太强的话,那么变形能力就越差,当一个强大的摧残力(如地震)在一瞬间袭击时,房屋建筑需要承受的应力相当的大,首先房屋建筑结构局部破坏,最后整体全部毁灭;而太柔的房屋建筑结构虽然具有很好的形变能力,可以很好地削减外力,但容易造成形变过大而无法使用甚至全体倾覆。对于一个房屋建筑结构体系而言,刚度和柔性要保持适中的比例,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当地的地质、水文、气候等因素。

2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

2.1 结构平面图的设计

设计人员在进行结构平面的设计与制作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房屋建筑的施工环境和地质环境进行考察,增强结构平面图设计的针对性和合理性。当房屋建筑位于抗震设防烈度在七度以及以上区域时,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必须通过计算机的结构软件进行建模计算。而当抗震设防烈度低于七度时,结构设计人员可以在遵守基本抗震规范的基础上,不进行建筑截面的抗震验算。因此,这时建筑设计人员可以不通过计算机结构软件进行建模计算,而是采取直接设计的方式,这有助于提高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效率。但是,设计人员必须对房屋建筑结构的局部受压情况和整体受压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确保结构平面图的设计效果和设计质量。

2.2 楼梯结构设计

房屋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楼梯结构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对于楼梯在个别位置上的不适,可以使用折板楼梯。折板楼梯钢筋在内折角处要断开分别锚固防止局部的应力集中;(2)楼梯高度的设计必须符合房屋建筑的基本要求,并保持各个楼层在位置上的一致性;(3)要确保建筑楼梯设计的扰度;(4)要避免首段梯板基础的沉降,必要时可以增加梯梁的设计,提高首段梯板基础的应力;(5)要重视梁下的净空要求和楼梯梯板的宽度。

2.3 屋顶结构图的设计

当房屋建筑的屋顶结构是坡面时,主要使用折板式和梁板式两种结构处理方法。其中,在房屋建筑的屋脊线和坡度相对简单、板跨度较小、建筑平面比较规整的情况下,一般使用折板式,相反的情况下一般采用梁板式,两种结构设计方法都是偏心受拉构件结构,要注意板配筋的处理方式和板厚的设计厚度。同时,为了便于建筑施工人员对结构图的准确理解,结构设计人员必须要有足够的结构设计意识和空间概念,对房屋建筑的整体功能和设计需求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注重同建筑施工人员的沟通与协调。例如,在设计梁板的折角时,钢筋的布置应有大样示意图;坡屋面板的平面画法,应尽量采用大样详图和剖面示意图相结合 的方式。

2.4 基础结构设计

作为房屋建筑的基础,其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设计人员在对建筑施工环境进行充分调研、选择合理结构基础的同时,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要根据房屋建筑结构使用寿命和结构耐力的各种要求,选择合理的混凝土标号;(2)在建筑基础的配筋设计环节,要合理控制基础的配筋率;(3)在设计条基交接部位的钢筋设置时,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人员要注重标准图和详图的选用,确保建筑施工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设计意图;(4)不能反复利用条基交叉处的基底面积,并严格控制建筑基础的宽度,尤其是在房屋局部墙体中有较大荷载时,同样需要对基础的宽度进行调整;(5)在对建筑基础的构造柱进行设计时,要确保其定位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5 大样详图的绘制

在对建筑详图进行准确绘制的前提下,大样详图的绘制可以以建筑详图为参考依据,也可以以前期的详图为基础进行完善。其中,建筑结构设计人员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一定要确保建筑结构在整体和局部上的受力合理性以及建筑施工的方便性,确保后期建筑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对外形尺寸和标高的绘制,也要确保其与建筑专业在协调上的一致性。

2.6 抗震结构设计

对一般多层砌体住宅结构,应优先采用纵横墙共同承重或横墙承重的结构体系:纵横墙的布置要做到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而对应钢筋砼多、高层结构住宅,则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框架与抗震墙等抗侧力结构应双向布置,以便各自承担来自平行于该抗侧力结构平面方向的地震力;(2)框剪体系的各抗侧力结构要形成空间共同工作状态,除了控制抗震墙之间楼、屋盖的长宽比及保证抗震墙本身的刚度外,还需采取措施,保证楼、屋盖的整体性及其与抗震墙的可靠连接。

3 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战略的贯彻与实施,房屋建筑建设与结构设计的数量和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作为决定企业经济效益和建筑物整体质量的关键环节,建筑结构设计人员一定严格遵守结构设计的相关原则、法规和标准,坚持正确的建筑设计方法,对于在建筑结构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有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和应对策略,确保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转,促进房屋建筑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孙玲玲, 闫金环. 浅谈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要点[J]. 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 2011,(04)

[2]邢贵龙. 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的优化措施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1)

房屋建筑及结构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房屋建筑施工;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6-0046-02

1房屋建筑要明确各部分的高度

1.1净高和层高

楼地面一直到结构层的地面或者顶棚下表面之间垂直方向的距离叫做房间的净高,即房间的高度。而该座楼地面和上一层楼面的距离是层高。房屋建筑的净高和层高必须充分满足房间的使用功能和家具设备摆放的要求标准。一般情况下房间最主要的用途是供人类正常使用以及为各种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由于住宅建筑里面的卧室和起居室使用的人少,加之面积不大,通常净高要求大于2400mm,而层高则需控制在2800mm左右;而中学里面使用的普通教室,因为使用的人多,所以面积会比较大,净高也因此会提高,一般需大于3400mm,层高则应控制在3600mm~3900mm之间。房间的用途不一样,因而其层高的净高设计的也就不一样。此外净高和层高还受房间内部使用的家具设备和人们使用其所占用的空间大小有关。所以在对房间结构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用途和其它具体的情况。

1.2采风和通风标准

房间设计的净高必须达到自然采光以及自然通风的标准,而且要使房间的卫生条件有一定的保障。有些房屋建筑为了获取极佳的采光效果,会把窗上沿的高度增加,这个时候房间的净高也要随之增加。为了降低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房间的卫生条件必须有保证,也就是说一些经常使用且人较多的房间,如果没有空调设备,又经常把门窗关上的房间,必需采取措施使每个人都需拥有一定的空气量。

1.3室内的空间比例规定

房间的布置格局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一样,一般高且窄的空间会让人兴奋而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但也会有严肃感,不易令人亲近;如果空间既宽又低则会让人心生宁静、开阔、亲切之感,但也会产生些许压抑、沉闷之感。由于房间的用途不一样,因而对空间的比例尺要求也不一样。一般居住的房建比较侧重小巧、亲切、安宁的气氛,而纪念性的房屋则需要空间高大,这样才能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气氛来;类似于公共场所的大型休息厅以及门厅选择开阔明朗的空间则比较适宜。

1.4房屋窗台高度的设计

窗台高度的设计要结合室内使用要求、摆放家具设备的尺寸以及人体的尺度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一般民用房建用于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的房间,窗台的高度应该控制在900到1000毫米左右,这样才能保证人的视线可以看到窗外的风景、而室内的书桌也能光线充足。一些房间出于扩大视野、使室内空间丰富的目的考虑,常会把窗台的高度降低,有的甚至直接设计成落地窗进行装修。

1.5室内外地面的高差

房屋建筑室内外在设计时会存在一定的高差,而高差的设置要考虑到防水、防潮以及房屋的沉降和经济要求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一般民用房屋的室内外高差常会控制在300mm~600mm,最小是150mm。在房屋设计中,底层室内地坪的相对标高应为±0.000,而房屋的其它部位和室外设计地坪的高度都应该按照这个标准进行设计,当其比底层地坪高时便是正值,而比底层地坪低时便为负值。

2房屋建筑的功能

由于房屋建筑的功能不同,使用的对象也会不一样,相应的对层数的要求便会存在差异。例如建造幼儿园时,房屋的层数一般低于3层,这主要由幼儿的生理特点以及活动特征和所需考虑的安全问题决定的。而小学和中学的教学楼一般层数为4到5层左右;影剧院和体育馆等都属于聚集人群比较多的地方,疏散时人流比较集中,为了疏散人群的安全,设计时应该以单、低层为主。

3房屋结构设计的要求

房屋结构形式以及材料的选取是影响房屋层数的基本性因素,一些砌体结构的墙体常会采用砖或者砌块来施工,由于它们的自重大,整体性差,因而下部墙体厚度常会随着层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加,所以房屋的层数最好控制在6层之内,常常针对的是居民住宅、宿舍以及普通的办公楼等房屋结构。

根据房屋结构设计的施工规定可知,房屋的层数还跟其耐火等级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一、二级耐火等级的房屋在原则上不会受到限制;而三级耐火等级的民用房屋一般层数为1到5层;四级耐火等级的房屋建筑,则允许在1到2层间。

房屋建筑单方面的造价跟房屋的层数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在砖混结构住宅中,墙身截面的尺寸不变,当层数增加时,单方造价便会随着降低,然而当房屋高于6层以上时,由于砖墙截面的尺寸在不断地变化,层数的增加便会提升单方造价。所以把房屋建造成5层是比较经济实用的选择。

一些群体组合的房屋中,个体房屋建造的层数越多,用地也就越经济。拿4层的房屋跟4幢单层平房作比较,在相同的日照间距条件下,占用土地的面积会多增2倍。

4房屋结构施工时可以采取竖向组合设计

如果房屋结构不是单层的,就需要对房屋进行竖向组合设计,而且每层房间都会形成不一样的楼层。

4.1高度一样或近似的房建组合

如果一些房间的高度相同或者相近,加之使用关系密切,出于房屋结构构造科学合理以及施工便利等目的,在不影响室内功能发挥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把房间的高差进行调整统一,这样便给施工带来很大的便利。与此同时还能节约施工原料,不会使得施工流程变得太复杂,以致于影响到工程的施工期限。

4.2高差过大的房间组合

1)单层房屋的高差如果过大,便可根据平面组合的情况来制定各空间的高度;

2)一些多层或者高层房屋的高差比较大,则可根据房屋的性质将其分层组合。

5 房屋建筑结构施工工艺

5.1采用单层剖面的组合方式

采用单层坡面的组合方式有利于房屋内部与外界直接进行联系,而且采光和通风问题都比较好解决。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道路以及室外的管线设施都要随之增加。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大跨度结构以及顶部需要采用采光的房屋,比如食堂、车站以及展览大厅等。

5.2采用多层以及高层剖面相组合的方式

一般多层剖面进行组合的室内交通联系会比较紧凑,常常被用到诸多高度相同的房间组合当中,而垂直的交通则通过楼梯进行联系。此外在采用这种组合方式时需注意上下层墙体以及柱等承受压力的构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很多单元式的平面住宅及走廊式的平面学校、宿舍、医院等房屋建筑的剖面,常会采用 多层剖面的组合方式。

此外因城市用地紧张以及规模布局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也会采用高层剖面进行组合的方式。它具有容积率高、便于室外辅助设施以及绿化布置的优势,然而一般 垂直交通常用电梯进行联系,加之管道以及设备的设施很复杂,所以使用费用会比较高。这种组合方式较适用于住宅、办公以及旅馆等房屋建设中。

5.3错层和跃层式剖面组合方式

1)错层剖面组合方式用于房屋物纵向和横向剖面中

房屋及部分楼地面高低错开。主要适合坡地上房屋或房屋体部之间由于房屋高度不同造成高差。如住宅、中小学等。错层之间高差可用楼梯或踏步来解决。

2)跃层式剖面组合方式主要用于住宅房屋中

这些房屋的公共走廊每隔1~2层设置一条,每个住户可用前后相通的一层和上下层房间,住户内部以小楼梯上下联系。其特点是节约公共交通面积,各住户之间干扰小,由于每户两个朝向,因此通风条件好,但其结构布置和施工均较复杂。

6房屋建筑施工时处理门厅高度的办法

一些多层以及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时常会遇到各种门厅的设置问题,但是门厅的高度并不和其它空间高度一样,该怎样处理这个问题,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办法:

1)把门厅设在主体外,形成一个单独的体部,这时便可按照所需高度来定层高;

2)把门厅设在主体内,如果层高差较大,则可适当的增加底层层高,但也可能导致空间浪费;

3)把门厅设在主体内,如果层高差比较大,就需要把门厅地坪的标高降低,并需在门厅的走廊衔接处设置一定的踏步。

7房屋建筑结构施工注意事项

1)在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施工设计时,一定要事先做好施工现场的勘察工作,这样才能全面了解施工环境,以便施工设计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2)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佩戴安全帽,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以免发生不应有的安全事故,给施工单位带来严重损失;

3)施工时作业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以及基本的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不允许违规进行操作,因为这样会直接影响到房屋工程的施工质量。

8 结论

建筑结构的施工及设计要按照基本的建筑设计要求以及规范进行,并且需要充分地发挥其基本功能。这就要求施工及设计人员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充分考虑各方面的综合因素,然后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也便于施工技术人员能够科学合理的开展现场施工作业。

参考文献

[1]沙欣,丛朝晖,罗恕.建筑结构设计施工图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辽宁建材,2005(5).

[2]项仲贞.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设计中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J].中国科技信息,2006(17).

[3]梁兆忠.试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8).

[4]杨建林.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结构施工图学法初探[J].中国建设教育,2008(8).

房屋建筑及结构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基础设计;优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的建筑行业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渐入佳境,建筑行业显然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要行业。同时,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行业已经成为振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建筑行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如何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建筑行业发展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在对房屋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直接关系着我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房屋建设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房屋建筑结构中的常见问题

2.1. 地基与基础方面

一般情况下,设计者对于软弱地基的危害认识不是十分的明确,只是通过简单的采用砂垫层来进行承载力的加强,并没有进行计算垫层的宽度及厚度,这种方法既没有达到安全的目的,又没有达到经济的目的。

2.2 异形结构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些年来,我国的住宅建筑中,特别是高层建筑,有很多采用了异形结构。当前我国的建筑在异形柱的结构设计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很突出,表现为异形柱结构的房屋体型不规则、高度超高、结构的布局不合理、抗震的结构措施也不是很完备。

2.3 结构的设置不够合理

有些设计人员利用后浇带来代替伸缩缝时,存在着一些问题。因后浇带仅仅的能对混凝土材料干缩的影响进行减小,无法解决温度变化的影响。假如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封闭了,如果该结构再次受到温度的影响,那么后浇带就无法起作用了。

2.4 悬挑梁的梁高过小

一般设计者只是对于梁的抗倾覆进行了测算,并没有对梁的挠度进行测算。假如梁高选用的太小,那么将会引起梁截面的受压力区的应力过高,梁截面会产生非线性的徐变。挑梁的变形也会引起梁板裂缝的出现,从而引起房屋的正常使用。

2.5 楼板的设计问题

有很多的设计人员却错误地将隔墙的总荷载去除以板得总面积。此外,板上的隔墙处理顶部经常使用立砖斜砌并且顶紧上面的屋面板,从而给上部的板增加了中间的支撑点,支撑点上方出现了负弯矩,但是在板的设计当中并没有考虑到该部分的影响,使板顶部产生了裂缝

2.6 楼梯方面的设计问题

设计人员在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楼梯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主要需要考虑的就是楼梯板的挠度问题,需要保证上下层之间楼梯梁位置的一致性和精准性,同时,设计人员还要注意首段的楼梯板的基础沉降问题,如果在房屋建筑工程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楼梯梁进行统一的、规范的设置。

3 房屋中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技术的内容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内容首先应遵循设计规范以及满足建设方的使用要求为前提,充分考虑房屋建筑设计遇到的实际情况,以实现经济上最合理为目的。我们把这个设计的过程称为优化设计。优化设计侧重于对建筑结构的结构选型、构件的布置方式、以及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优化设计分析。从大的方面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以结构总体为对象的优化设计;另一部分是以房屋分部结构为对象的优化设计。

3.1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与经济的关系

3.1.1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层数与用地面积之间的关系

从表面上看多层或高层建筑中,随着层数的增加,建筑物单位总建筑面积所使用的土地面积就越少。但是实际上不是这样的,随着建筑物层数的增加,建筑物的总高度也会增加。这样势必会增大相邻建筑物之间的间距,会增大建筑物单位总建筑面积所使用的土地面积。所以单位总建筑面积所使用的土地面积与建筑物的层数之间没有某种很必然的联系。为此进行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寻求建筑层数与用地面积之间的协调关系。

3.1.2 房屋建筑结构的分部部分与建筑物层数之间的关系:

由于同一个建筑物共用屋盖部分,所以屋盖部分的单位设计成本会随着建筑物层数的增加而降低。但是随着建筑物层数的增加,上部主体部分给基础部分施加的荷载增加。为了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基础部分的设计需要提高其构件的承载力,这样就会增加基本部分的设计成本。所以基础部分的设计成本会随着建筑物层数的增加而增加。

3.1.3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与建筑设备之间的经济关系:

房屋建筑结构在建造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给排水管道以及电气设备材料。房屋的层高直接影响房屋建筑设备部分的造价成本,建筑物的层数越多,需要的给排水管道量越大,同时需要的电气设备量也会增加,这样就会间接的增大建筑设备部分的造价成本。

3.2 优化技术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概念设计优化要解决的是建筑设计中实际的复杂问题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要保证所建造的建筑物的功能性、安全性,以及耐久性。能够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满足各种功能的要求,同时做到最大限度的节约资金。为此概念设计优化的最终目标是希望所完成设计的建筑物能抵抗各种不期而遇的外部作用因素。在外部因素的作用下设计的这些建筑物不至于倒塌。因此,分析建筑物应对复杂的外部复杂环境因素成为概念优化设计的重要内容。在这些复杂环境因素中,以地震作用比较特殊。地震作用无法确定其发生的时间,地点,能量等级。其活动没有规律可参考,一旦发生地震作用,其对建筑物产生的破坏性也是严重的。为此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建筑物受到的地震作用,避免地震作用对建筑物产生的破坏。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取用一些有效的抗震设计方案。采用刚度对称均匀的建筑布置方案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遵循建筑物的延性设计理念,也可以有效地防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脆性破坏;如果在特大地震作用下首先发生破坏的是次要的构件,次要构件在破坏的过程中会消耗一部分地震能量,这样可以有效的保护主要构件,我们把这种设计理念称为多道设防思想,加强采用多道设防思想。

3.3 房屋建筑结构优化技术的应用需注意的事项

(1)房屋建筑结构优化技术的应用需注意到前期的参与

前期方案的确定会直接影响建筑项目的总成本,而目前普遍存在前期方案确定中结构优化设计技术并不参与其中,以致相关设计人员在进行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时往往会不注意建筑结构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这样的建筑结构设计结果会对结构设计造成直接的影响,增加了结构设计的困难度,并且增加了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成本。为此,设计人员应充分的融入结构优化设计方案,使结构优化设计方案初期参与其中,优化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和设计方案,可以节约成本。

(2)注重细部优

除了注重整体设计的同时,也应加强结构基本构件的精细设计。比如尽量划分矩形板块的现浇板设计,这样既可以使现浇板设计的受力合理,也可以避免拐角裂缝的出现。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结构优化设计理论的结合,在具体的优化设计过程中,优化设计实际上已由一个工程实践问题转化为一个数学问题。因此,工程设计人员应加强自身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优化设计分析。

房屋建筑及结构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1、建筑结构设计的标准和原则

1.1 建筑结构设计的标准

建筑结构设计一般在建筑设计之后,它既“受制”子建筑设计,但又“反制”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不能破坏建筑设计,应满足、实现各种建筑要求:建筑设计不能超出结构设计的能力范围,不能超出安全、经济、合理的结构设计原则。其实严格说来,真正决定了建筑设计能否实现的是结构设计,从这个意义上讲,结构设计显得更为重要。适用、安全、经济、美观、便于施工,这五点正是衡量一个建筑结构设计是否成功的标准。成功实现这五条标准,既是结构设计的最佳体现,更是结构设计人员最终努力的目标。一个完美的建筑结构设计就是在努力追求实现这五个方面的标准最佳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

1.2 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

(1)顾全大局,抓大放小。“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等是建筑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虽然整个结构体系是由各种构件协同组成一体的,但各个构件在结构中担任的角色不尽相同。

(2)多道防线。例如,多肢墙与单片墙、框架剪力墙与纯框架相比,前者比后者的抵抗能力要强。安全的结构体系是采取多道防线来设计的,当发生灾难时,如果把生存的希望全都寄托在某单一构件上是非常危险的。

(3)刚柔相济。结构刚度太大则变形能力差,强大的破坏力瞬间袭来时需要承受的力量很大,容易造成局部严重受损。而太柔的结构虽然可以很好的消减外力,但容易造成变形过大而无法使用。

(4)打通关节。在结构体系中关节无处不在,因为结构的体系是变化的统一。理想的结构体系应该是浑然一体的,没有任何关节,这样的结构体系可以使任何外力都能迅速传递和消减。打通关节保持平衡的目的其实就是使其永远处于原始的静态,当力量不能畅通时,构件与构件之间的静态平衡被破坏,结构就会发生变化。

2、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2.1 地基等基础方面的设计要点

地基等基础设计必须以安全为最主要的设计原则,在进行设计时必须依据地质勘察资料,综合考察地质、土壤以及地下水等多方面因素,充分完善基础类型和上部结构的设计方案,不能片面地追求耐力容许值,认为耐力容许值小即为安全标准。通常来讲,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前,设计部门应查看由相关部门提供的多层房屋建筑地质详勘报告,特别注意不能仅以建设单位提供的笼统的附近建筑物基础设计资料为依据。

此外,应避免单纯凭经验处理的方法来对软弱地基进行换土垫层设计,必须采取安全高效的方法处理软弱地基的换土垫层。例如,若凭借经验处理,仅仅采用砂垫层加强承载力,而没有计算垫层宽度和厚度,那必然会给建筑物的安全性带来了极深的隐患。

2.2 构造柱的设计要点

构造柱一般生根于地梁中,没有另设基础,由于如果将构造柱作为承重柱使用,会造成构造柱提前受力,降低了构造柱对墙体的约束作用,柱底基础的局部承压强度必然不能满足整体设计要求,柱底基础一旦发生冲切或局部承压破坏,就会出现裂缝。这种情况在结构遭遇地震时表现得尤为明显,此时应力会集中到构造柱位置,导政构造柱首先遭到破坏,这样一来,构造柱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成为房屋结构中的薄弱部位。

2.3 承重柱截面高度设计的设计要点

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极易出现为受力分析简单而将梁简化为铰支梁的设计方法,即在建筑物中忽略了柱对梁的约束弯矩,忽略了梁柱间的刚结作用,结构一旦受力,柱顶抗弯强度不足,承重柱在梁底附近将会出现水平裂缝,形成塑性铰。这样的设计方法不仅严重的损害了房屋的耐久性,而且这样的结构一旦遭遇地震作用就会出现倒塌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对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安全早成了重大威胁。

同时,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有如下要求:水平地震的作用应按两个主轴方向分别加以计算,各方面的地震应力应由该方向的抗侧力构件来承担。这就要求结构设计人员在框架结构设计中,不仅要对横向框架进行设计,还也应对纵向框架进行设计。在现代建筑结构设计中,纵向框架与横向框架应被结构设计人员加以同等重要的考虑。避免出现对纵向框架按普通的连续梁进行设计的发生;避免出现节点和框架中的纵筋等的配置不符合框架的构造要求的情况发生。

3、建筑结构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3.1 关于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

目前,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超长混凝土结构,但考虑到建筑功能和外观上的需要,这些建筑往往不设或少设伸缩缝,致使结构不设缝的长度远远超出了我国规范规定的限值,通常把这种结构称为超长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存在抗裂性差这一缺点,混凝土建筑物的裂缝问题是混凝土工程中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混凝土结构体表面或内部产生的裂缝将对结构承载力、防水性以及抗冻性、抗钢筋锈蚀性、抗化学侵蚀性等耐久性能产生严重的危害。裂缝的出现,不但影响美观,而且还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采用后浇带和膨胀加强带补偿混凝土结构收缩的无缝技术,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如南京国展中心工程主体部分是两层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总长度达292.8m,宽158m,纵横向不设缝均远远超出了我国规范规定的限值。此外还有杭州江干区全民健身中心,在梁上布置了无粘结预应力筋,设置后浇带及加强配筋等措施以减少温度应力对结构的不利影响。这些工程都采取了有效的裂缝控制措施,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3.2 板面设置温度应力筋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了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末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O.1%。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对怎样来判断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区域会产生误区。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后总结发现,对于规则较短的建筑物我们可以在各楼面边跨及屋面层设置相应的温度应力钢筋,而对于超长结构,则应在超长结构的长向均设置双层钢筋。

3.3 从构造角度看应注意的问题

在抗震设计中既要保证建筑结构在地震发生时具有一定的延性,又必须满足最小配筋的要求。因此应特别注意构件最大配筋率和最小配筋率的限值。要保证钢筋在各个部位所需满足的锚固、延伸和搭接长度,材料选用也必须满足强度要求。为了防止屋面温度应力引起的墙体开裂,必须采取有效的通风散热措施,构造柱与圈梁、楼板和墙体的拉接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房屋建筑及结构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建筑结构设计的标准和原则

1、 建筑结构设计的标准

建筑结构设计一般在建筑设计之后,它既“受制”于建筑设计,但又“反制”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不能破坏建筑设计,应满足、实现各种建筑要求:建筑设计不能超出结构设计的能力范围,不能超出安全、经济、合理的结构设计原则。其实严格说来,真正决定了建筑设计能否实现的是结构设计,从这个意义上讲,结构设计显得更为重要。适用、安全、经济、美观、便于施工,这五点正是衡量一个建筑结构设计是否成功的标准。成功实现这五条标准,既是结构设计的最佳体现,更是结构设计人员最终努力的目标。一个完美的建筑结构设计就是在努力追求实现这五个方面的标准最佳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

2、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

2.1顾全大局,抓大放小。“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等是建筑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虽然整个结构体系是由各种构件协同组成一体的,但各个构件在结构中担任的角色不尽相同。

2.2多道防线。例如,多肢墙与单片墙、框架剪力墙与纯框架相比,前者比后者的抵抗能力要强。安全的结构体系是采取多道防线来设计的,当发生灾难时,如果把生存的希望全都寄托在某单一构件上是非常危险的。

2.3刚柔相济。结构刚度太大则变形能力差,强大的破坏力瞬间袭来时需要承受的力量很大,容易造成局部严重受损。而太柔的结构虽然可以很好的消减外力,但容易造成变形过大而无法使用。

2.4打通关节。在结构体系中关节无处不在,因为结构的体系是变化的统一。理想的结构体系应该是浑然一体的,没有任何关节,这样的结构体系可以使任何外力都能迅速传递和消减。打通关节保持平衡的目的其实就是使其永远处于原始的静态,当力量不能畅通时,构件与构件之间的静态平衡被破坏,结构就会发生变化。

二、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1、地基及基础方面的设计要点

地基及基础设计必须以安全为最主要的设计原则,在进行设计时必须依据地质勘察资料,综合考察地质、土壤以及地下水等多方面因素,充分完善基础类型和上部结构的设计方案,不能片面地追求耐力容许值,认为耐力容许值小即为安全标准。通常来讲,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前,设计部门应查看由相关部门提供的多层房屋建筑地质详勘报告,特别注意不能仅以建设单位提供的笼统的附近建筑物基础设计资料为依据。

此外,应避免单纯凭经验处理的方法来对软弱地基进行换土垫层设计,必须采取安全高效的方法处理软弱地基的换土垫层。例如,若凭借经验处理,仅仅采用砂垫层加强承载力,而没有计算垫层宽度和厚度,那必然会给建筑物的安全性带来了极深的隐患。

2、结构体系的选择

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多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已经突破原有的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衍生出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框架—核心筒、筒中筒、束筒和混合结构等等;在建筑师层出不穷的创新方案下,结构工程师必须响应挑战,不能墨守成规,同时又必须安全可靠。框架结构由柱、梁、板等构件组成,其特点就是结构柱布置灵活,能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但是抗侧力刚度较小,因此规范规定的其适用高度较低,多用于商场、车站、停车库等; 框架结构设计是应注意避免单跨框架结构体系,避免较多短柱情况的出现,应考虑梁柱偏心的影响,应考虑楼梯对地震的影响,也应该注意建筑填充墙体的布置。剪力墙结构体系是利用建筑物的分隔墙体做一些剪力墙,其特点就是将竖向受力构件隐于填充墙内,在建筑内部追求美观。同时剪力墙结构设计成双向抗侧力体系,其抗侧力刚度很大,整体性能好,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向变形小,可以建造较高的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是典型的弯曲型变形的结构体系,因此剪力墙结构设计时应控制剪力墙的高宽比不宜太小,避免剪切破坏,同时剪力墙平面内刚度和承载力很大,而平面外刚度及承载力相对很小,设计时应双向布置,两个方向的刚度宜相近,避免剪力墙平面外搭大梁。同时剪力墙设计时应注意剪力墙洞口的布置,应追求规则均匀,成列成排布置,可以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剪力墙和框架是最基本的两种结构体系,两者的融合衍生出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筒体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等,它们都是优化结构侧向变形性能,提高结构刚度,改善结构抵抗地震性能,拥有多道抗侧力结构,多道设防的优秀结构体系。随着建筑方案的日益新颖,建筑布置的不断翻新,以及建筑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必将有更多类似组合构件,组合结构,巨型结构、脊骨结构等优秀结构体系的不断出现。

3、承重柱的截面高度

在不容易发生地震的区域,如果单单凭借以往的经验,想当然的认为其处于安全的条件下,将受力分析简化而使承重柱的截面高度设计得过小,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因此,设计人员必须根据规定设计其高度。如果为了简化而将梁看成是铰支梁,就会忽略承重柱对梁的弯矩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刚结作用,降低了柱顶抵抗弯矩的能力,使得靠进承重柱梁底的区域出现水平裂缝,违反了抗震的规范,埋下极大的安全隐患。另外,要按照抗震规范中的要求对框架的横向和纵向进行合理的设计,对两个方向的作用力都予以计算,并使抗侧力构件去承担各方向的地震应力,做到合理的设计。

4、楼板的设计

对于楼板的计算,首先,不能简单地将连续板的作用按单向板的作用来计算,这样会造成假定的计算与实际情况不符,从而导致某一方向配筋不足而使楼板出现裂缝。其次,对双向板的计算,不能忽略泊松比的影响,如果跨中弯矩未进行调整,得到的计算结果将会偏小。所以,双向板的跨中弯矩钢筋应采用纵横叠放的方法,并且应将短跨方向的钢筋放在下面,长跨方向的钢筋放在上面,计算时,两个方向的有效高度都要计算。此外,要避免发生漏算、少算载荷或者载荷折减不当等情况,使计算结果出现错误。

三、建筑结构设计中实际问题的解决及注意事项

1、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当前,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中使用越来越普遍,但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比较差,且又因为功能和外型上的需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很少设有伸缩缝,这就使得混凝土建筑物常常出现裂缝,产生裂缝不仅对建筑的防水性、抗冻性、钢筋的抗腐蚀性、结构的承载力有非常严重的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建筑物的美观和使用寿命,目前常用的膨胀加强带和后浇带的方法,对补偿钢筋混凝土结构收缩有很好的效果。

2、PKPM系列软件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基于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在对钢筋混凝土进行结构计算时必需要进行周期折减,相关的规定中有具体的说明,计算时必须参照相关的数据。其次,选择合适的结构振型数,振型数大小的选取关系到结构的层数和结构的形式,当结构的层数比较多或者是结构层的刚度有很大的突变时,例如,楼层的顶部有小塔楼或者其他外型上的突变时,应当取大一些的振型数。另外,考虑到剪力墙的刚度都很大,因此也受到大部分的地震力,而框架相对就只承受了较少部分的地震力,如果框架根据此时的地震力设计,当剪力墙开裂便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增加整个结构的安全性,框架至少要承担基底剪力的20%。

结束语

总之,建筑结构设计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工作,不仅是建筑设计成功实现的保证,更是建筑安全应用的基础。应做到基于规范又高于规范,服务于甲方又不被甲方所左右,以保证建筑质量,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自我负责,对社会负责。

参考文献

房屋建筑及结构设计范文第6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设计;问题;对策

当前我国房屋设计的状况与存在问题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审美、欣赏的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当前,我国的房屋建筑设计已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竞争与比较的时代,由于房屋住宅商品化、市场化以后,极大地推动了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风格各异的住宅都涌现出来,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设计不合理的现象。房屋建筑设计是个系统、全面的工作。结构设计人员应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灵活创新的思维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加深对当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的认识与研究,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结构设计水平。由于对规范和专业知识的理解深度不够或认真程度不够,在房屋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会出现多种问题。

1. 地基与基础方面

1.1 柱下独立基础带梁板式的地下室底板设计时,容易忽视因建筑物沉降而引起的附加应力的影响。在上部荷载作用下,整个地下室底板与柱下独立基础协同受力,共同发生沉降变形,如不考虑因此产生的附加应力,会使地下室底板设计偏于不安全,可能会导致地下室底板因承载能力不足而产生裂缝。尤其对采用天然地基为基础持力层的情况,其影响更为显著。

1.2 对于带地下室的建筑,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室外地坪以下结构部分的外轮廓形状力求简洁,以利于建筑防水的施工。柱下承台相对于防水底板下反时,因柱下承台放坡的影响,基槽形状变得很复杂,并且会出现较多的阴阳角,这不但增加了防水施工的难度,延长了施工的时间,而且防水施工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此外还增加了工程造价。

1.3 地下室底板和外墙配筋计算时,易出现假设条件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以地下室外墙配筋计算为例,不少工程设计人员不区分地下室外墙所带扶壁柱尺寸大小,均按双向板来计算地下室外墙配筋,扶壁柱则采用地下室整体结构电算分析结果进行配筋,未考虑地下室外墙双向板荷载对扶壁柱的影响。实际上地下室外墙与扶壁柱协同变形,共同受力,这种计算方法使地下室外墙竖向受力筋配筋偏小、扶壁柱配筋偏小、外墙水平分布筋偏大。

1.4 天然地基上锥形独立基础设计的问题。锥形基础斜面坡度大于1:3时,锥体部分砼难以振捣密实,施工现场容易出现是砼自然堆上,采用铲子或抹灰刀拍捣成形的现象,锥体部分的砼难以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2. 房屋建筑设计构造柱兼作承重柱

砌体结构房屋中的构造不仅能够提高墙体的抗剪承载力,并且通过与圈梁整浇使砌体形成约束砌体,一方面提高了砌体结构的竖向承载力,另一方面,限制建筑物墙体出现裂缝以及增强砌体结构建筑构的抗震性能。设计人员在设计此类结构时,将构造柱截面尺寸加大后作为房屋建筑的承重柱使用,这种设计方法会使当房屋建筑遭遇到地震作用时,因该位置的构造柱截面尺寸较大,会在此位置形成应力集中,用作承重柱的构造柱会先遭到破坏,这种情况下的构造柱不仅不能够起到其自身该有的作用,反而成了房屋建筑中一个十分薄弱的部分。

3. 承重柱截面高度设计过小

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六度抗震设防区。一些结构设计人员误认为六度设防就是不设防,为使结构受力分析方便,故意将柱子的截面高度设计得的过小,使梁柱的线刚度比加大(一些结构设计手册中规定:当梁柱的线刚度比大于4时,计算简图中梁柱节点可简化为铰支)。把梁简化为铰支梁,柱按轴心受压计算。此种处理方法虽易于进行结构受力分析,但却给房屋建筑留下了安全隐患。忽略了梁柱间的刚结作用,并且柱截面尺寸及配筋都较小,结构一旦受力后,柱顶因抗弯强度不足而使柱子在梁底附近将会出现水平裂缝,从而形成塑性铰。

4. 悬挑梁问题

4.1 因受到规划等因素的限制,悬挑梁的设计普遍存在于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结构设计中经常出现悬挑梁悬挑部分的荷载远小于非悬挑部分的荷载的情况,所以造成悬挑部分梁截面宽度与高度小于非悬挑部分梁相应的截面尺寸。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常常简单地将非悬挑梁顶部纵筋向悬挑端延伸便认为满足了设计要求,忽视了因悬挑梁截面宽度小于非悬挑梁截面宽度而使非悬挑梁顶部两侧的纵筋无法延伸到悬挑梁内。

4.2 建筑结构施工时,普通梁箍筋的接口位置一般在梁上部两角交替绑扎,对悬挑梁箍筋的接口位置,规范和相关构造图集没有给出明确规定,仅要求悬挑梁箍筋通长加密,弯钩不小于135°,弯钩平直段长度不小于10d。借助箍筋对梁混凝土的约束作用,梁纵筋通过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摩阻、咬合等形式共同抵抗外力。箍筋的作用是协助混凝土抗剪,而箍筋接口是箍筋的薄弱部位,施工过程中因箍筋制作绑扎不规范,大大削弱了箍筋对构件混凝土和纵向钢筋的约束作用。

4.3 悬挑梁设计时,设计人员仅对梁的强度和抗倾覆问题进行设计验算,忽视了梁挠度的计算。因悬挑梁截面高度选用不足,导致悬挑梁截面受压区的应力过高。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梁截面受压区产生非线性徐变,梁挠度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大,因悬挑梁变形过大而引起梁板出现裂缝,裂缝宽度随悬挑梁变形的加大而加宽,严重影响了房屋的正常使用,并且这种挑梁变形发展到一定时期,梁支座截面上部受拉区常出现较宽的竖向裂缝。

5. 房屋建筑楼板设计

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因楼板的存在,墙、柱等竖向抗侧力构件共同变形,共同抵抗水平地震荷载、风荷载等水平荷载,故楼板的合理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房屋建筑设计人员必须全面考虑整个设计,楼板的厚度及配筋应结合不同的结构形式、不同的房屋高度、不同部位的受力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楼层平面中的楼板尽量少开洞,如开洞面积较大时应增加洞口周边楼板厚度及配筋,必要时将楼板设置为弹性板进行计算分析。建筑物屋面及端部开间是温度应力较大的部位,在楼板设计时,可适当增加建筑端部开间的楼板厚度,屋面板厚度不宜小于120mm,并且端部开间及屋面板采用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距不大于150mm,直径不应小于8mm。外墙转角处应设置放射形钢筋,在楼板板宽急剧变化处,大开洞削弱处等易引起收缩应力集中处,应加大配筋。在楼板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建筑中不同部位楼板的实际受力状态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否则楼板易出现温度裂缝或其他裂缝,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和使用。

6. 结语

总之,我们设计工作者应严格按照规范、规程的要求进行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设计质量的隐患。

参考文献

[1] 王玉玲,朱江雁.《浅谈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新疆化工,2006,01.

[2] 唐海珠,周波,刘星彤《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研究》.山西建筑,2009,03.

[3] 董建华.《房屋节能设计体系施工技术应用》.山西建筑,2009,03.

[4] 朱姝卿.《浅谈住宅建筑的节能设计措施》.民营科技,2009,06.

房屋建筑及结构设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结构加固施工技术概述

结构加固技术,即在建筑工程中采取各种技术措施提高建筑物可靠性,让建筑工程满足建筑设计所要求的安全性、耐久性与适用性。提高建筑结构或建筑构件强度、刚度、稳定性、减少事故隐患,提高建筑应用年限是建筑工程结构加固技术应用的主要目的。建筑结构加固的意义体现在:满足建筑结构强度要求。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规范,建筑物设计应按照极限状态设计,混凝土结构需要满足结构应用要求,保证其刚度、强度与耐久性符合设计要求。然而在建筑应用中,可能会改变建筑功能,导致其荷载分布及和荷载值变化与设计冲突,导致建筑结构所具备的刚度与强度无法满足其应用要求,或建筑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质量未达到设计图纸要求,存在着安全隐患;在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下,容易导致建筑结构损坏,造成财产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为此,需要采取建筑加固措施满足其强度需求。此外,应用结构加固技术,可以满足建筑功能需要。

二、房屋建筑结构的加固设计

1、对房屋建筑加固与拆除重建的经济性分析

房屋建筑物在自然条件下,因长期受到阳光的照射和雨水的淋湿容易出现承重墙变形、墙面开裂、老化、楼板裂缝等现象,所以需要对建筑物做及时的加固,避免发生意外。针对这些现象,问题比较轻的只需要简单的维修,但若是年久失修的建筑出现的问题则需要重新做设计和制定新的加固施工方案。在做加固设计前,房屋的改建者需要考虑修复加固的费用是否合算,修复之后是否能恢复使用功能。所以,房屋建筑物的加固设计在施工之前要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分析。

2、对需加固建筑的历史设计、施工及使用现状的了解

房屋建筑物的原施工单位比较了解和熟悉其结构,尤其是隐蔽工程的施工。当建筑物的隐蔽工程出现问题或是所需要加固的部位与隐蔽部位相连接,又因为房屋的基本结构已经定型,所以在做加固施工和修建之前最好寻找原来的施工单位来施工,这样可以尽量减少对原建筑结构的破坏,并在最大程度上能够保留原来的承载能力。若是原来的设计单位因某些原因不能给予加固意见则可以让新的设计施工单位与原单位进行沟通,通过新单位与原来单位的沟通,使得新单位更加的了解房屋的结构设计,从而能够根据了解到的设计、施工信息对建筑物加固施工或是拆除重建做出更合理的判断,同时对加固设计提供更合理的前期设计信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单位进行认真的检测和分析,将没必要拆除或加固的原始结构构件尽量保留,并做好需要加固部位的过度工作。

三、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技术遵循的原则

1、保证建筑材料一致性

房屋建筑加固时还应该保证建筑材料的一致性,尽量应用原有的材料和构件。在原来的建筑结构中,一些建筑构件虽然有一定的破损,但是它仍然还是有一定的承载力,还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如果改变原有的材料或者构件,可能就会降低建筑物的承载力,最终会影响到建筑的正常使用,不能够达到加固修复飞良好效果。所以在进行建筑物修复时,施工单位以及施工人员要尽量保持施工材料与原有建筑材料的一致性,尽量减少加固过程中对原有材料的破坏。从而提高建筑物的修复加固质量,提高建筑物的承载力,真正起到加固的效果。除此之外,在进行房屋建筑的加固过程中还应该重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设计时既要保证方案的可实施性,又要保证建筑环境的一致性,减少因加固对建筑物周边使用环境以及相邻建筑物的影响,提高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

2、先检测后加固

在进行房屋加固的建设中,应该对房屋质量进行相应的检测。所以在尽心加固时应该遵循选检测后加固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可以先对加固的房屋结构以及构件进行检测,找到房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对建筑进行加固。同时在检测时还应该全面的了解建筑的构成材料,了解建筑的结构以及奇特的结构体系,找到建筑结构损害较严重的地方,在施工时要循序渐进,针对性的设计出相应的施工方案,最终提高建筑加固的质量,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

四、常用的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分析

1、扩大截面加固技术

扩大截面加固技术是在混凝土受弯结构受压区浇筑混凝土层,实现增加截面高度、增大截面面积的效果,以此提高混凝土结构斜截面刚度和抗剪能力,以及增强正截面的抗弯能力,以此起到加固补强的作用。通过在混凝土截面的受拉区现浇混凝土,通过原结构和新加结构的协同作用,能够有效的改善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并且该种加固技术的适用性强、工艺简单,并且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许多的设计与施工经验,该种加固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现代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加固中。

2、粘钢加固技术

粘钢加固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合理应用胶粘剂的方式,在需要进行加固的建筑物结构构件外部粘贴钢板,通过钢板粘接的方式,达到加固房屋建筑整体结构的目的。此项技术主要适用范围有三个方面:首先,建筑物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至少需要在C15等级以上;其次,所粘接钢板的使用环境温度应当在5.0~60.0℃区间内,且相对湿度应当在70.0%以内,若无法满足此条件,则还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最后,本方法可适用于承受静力作用的一般受拉以及受弯构件。在具体施工中,遵循以下操作流程:粘贴面预处理-加压固定以及卸荷系统准备-配置胶粘剂-胶粘剂涂抹-钢板粘贴-固化、卸加压固定系统-检验-维护。

3、预应力加固法

此方法是采用加预应力的钢拉杆、钢铰线或型钢支撑来提高结构构件承载力的方法,是卸载、加固及改变结构受力三合一的加固方法。主要是由于预应力与荷载的双重作用,导致拉杆产生了轴向的拉力加固过程中预应力产生了偏心受压,进而增加了构件的抗弯能力,减少了外荷载的效应,最终缓解和控制了结构受弯变形的程度,与此同时使得构件斜截面的承载力也被大幅度提高。其缺点是加固施工需要专门的预应力施工工序及机具备,且要求的使用环境温度不得超过600C,否则必须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 4、注浆加固技术

注浆加固技术广泛的应用在现代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注浆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经过不断的实践以及技术革新,现代注浆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该技术主要是应用低压的形式进行连续灌浆,保证浆液灌注到裂缝的细微处,以此起到加固的作用。该种加固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技术手段科学合理、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5、外包型钢加固法

该方法主要是用型钢外包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四角(或两角、四周),使得原结构构件在截面增加不多的情况下承载能力大幅度提高。分干式外包法和湿式外包法两种,一般建筑物的加固设计多建议采用湿式外包型钢法,可以更有效的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外包型钢加固法受力可靠、施工简便且工期短,但钢材用量较大,加固施工及维护成本较高,所以,对于一般房屋建筑的加固和高温场所的结构加固不适合运用这种方法,主要运用的建筑物的梁、柱及屋架、桥架上。

6、碳纤维加固法

此方法是用树脂胶结合材料将碳纤维布或碳纤维板粘贴在结构表面,从面提高结构承载力的方法,其主要优点表现在材料重量小、强度高,无需担心结构腐蚀,施工方便且适用面广,施工成本及材料价格都比较低,是现代建筑结构加固设计施工中最常用的方法。但其耐高温性能较差,要求的使用环境温度不得超过60度,否则必须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

7、增补受拉钢筋技术

增补受拉钢筋技术主要是指:在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梁体集中受力的区域内增加受拉钢筋或者是型钢,通过此种方式达到改善梁体结构承载力水平的目的。在这一过程当中,既有梁体结构与增补钢筋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全焊接、半焊接、或者是黏结的方式实现。而在既有梁体结构与增补型钢连接的过程当中,则可结合实际情况,在湿法外包以及干法外包两种方案中灵活选择。

房屋建筑及结构设计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结构加固技术;房屋建筑施工;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建筑业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在近年来,建筑质量问题也频繁出现,这也促使人们对建筑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想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建筑的稳定性就需要我们更好的进行设计,并且通过各项先进的技术来达到这一目的,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出现也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然而目前我国的结构加固技术起步较晚,在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就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一、房屋建筑结构加固的必要性分析

对于房屋建筑工程而言,若前期地质勘查工作不够到位,设计方案不够合理与可靠,施工期间对各种原材料以及工艺技术的应用不够科学,施工过程不够规范,或建筑物在投入正常使用后存在不合理使用的问题,再加上外界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以上多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将导致房屋建筑结构出现不稳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房屋建筑墙体构件的开裂或者是主体结构发生倾斜。以上问题一旦出现则意味着房屋建筑结构的耐久性以及安全性受损,若情况严重则将会导致房屋建筑无法继续正常使用。为了能够消除房屋建筑结构存在的安全隐患,就需要在房屋建筑的正常使用性能不会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下,通过对现存结构问题的分析与研究,设计合理的结构加固方案,实施科学有效的结构加固技术。通过对相关结构加固技术的落实,能够使房屋建筑结构构件的稳定性水平得到改善,优化建筑结构的刚性。韧性水平,提高其耐久性,乃至结构使用寿命的提升,综合价值突出,都尤为值得重视。

二、房屋建筑结构的加固设计

(一)对房屋建筑加固与拆除重建的经济性分析

房屋建筑物在自然条件下,因长期受到阳光的照射和雨水的淋湿容易出现承重墙变形、墙面开裂、老化、楼板裂缝等现象,所以需要对建筑物做及时的加固,避免发生意外。针对这些现象,问题比较轻的只需要简单的维修,但若是年久失修的建筑出现的问题则需要重新做设计和制定新的加固施工方案。在做加固设计前,房屋的改建者需要考虑修复加固的费用是否合算,修复之后是否能恢复使用功能。所以,房屋建筑物的加固设计在施工之前要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分析。

(二)对需加固建筑的历史设计、施工及使用现状的了解

房屋建筑物的原施工单位比较了解和熟悉其结构,尤其是隐蔽工程的施工。当建筑物的隐蔽工程出现问题或是所需要加固的部位与隐蔽部位相连接,又因为房屋的基本结构已经定型,所以在做加固施工和修建之前最好寻找原来的施工单位来施工,这样可以尽量减少对原建筑结构的破坏,并在最大程度上能够保留原来的承载能力。若是原来的设计单位因某些原因不能给予加固意见则可以让新的设计施工单位与原单位进行沟通,通过新单位与原来单位的沟通,使得新单位更加的了解房屋的结构设计,从而能够根据了解到的设计、施工信息对建筑物加固施工或是拆除重建做出更合理的判断,同时对加固设计提供更合理的前期设计信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单位进行认真的检测和分析,将没必要拆除或加固的原始结构构件尽量保留,并做好需要加固部位的过度工作。另外,加固设计施工过程中不宜出现太大的新旧断层现象,采取合理的加固方法,在保证迭合部位钢筋与混凝土的可靠连接的同时尽量减低施工的难度。

三、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要点

(一)间接加固技术

间接加固技术主要是根据房屋建筑工程的实际受力状况采取的一种加固技术。因为混凝土构件受力不均会破坏房屋结构,通过合理的调整房屋建筑工程的受力状况,能够有效的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加固。房屋结构加固设计中,通过对受弯混凝土构件进行预应力加固,能够有效的限制外荷载对混凝土构件造成的损坏,防止荷载过大导致房屋结构被破坏,即通过降低外荷载效应,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弯能力。间接加固法中最常用的加固技术是预应力水平拉杆加固技术,预应力水平拉杆加固主要是通过在混凝土结构上施加预应力,以此改善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有效的限制裂缝的宽度和长度,便于改善混凝土构件的施加预应力,延长房屋结构的使用寿命。此外,预应力拉杆加固技术也是常用的间接加固技术之一,在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加固中的应用通常采用卧式组装,该种方式具有很强的抗压性和稳定性。

(二)强化混凝土弱剪力墙体系

在进行混凝土弱剪力墙体系进行加固改造时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在剪力墙开洞和切除剪力墙时,不能过于削弱抗剪强度以至于结构的破坏,在每取消一道剪力墙时也应该在同轴线上及时补设,从而在维持均衡和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加固改造。这是因为剪力墙是由钢筋混凝土浇成的墙体,它是由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以此合理的对砌体结构体系进行改造能够有效的强化混凝土弱剪力墙体系。此种方法可以减少湿作业,但是施工成本相对较高,此外,利用预应力撑杆加固的方法也可以有效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从而达到建筑结构加固的效果。

(三)房屋建筑施工中对太阳能的利用技术

太阳能建筑技术的大量应用是房屋建筑工程节能施工技术的重要方面。太阳能最具洁净和丰富性的能源,太阳能技术在我国建筑业节能施工中被广泛应用。太阳能具有众多的环保节能功能:安装在屋顶的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可把太阳能辐射的热能转化成电能,由特定的蓄电池把其储存起来,并将输出线路连接到相应供电设施上,可是建筑物内的动力与照明系统的耗电量得到大致的满足;太阳能具有采暖与供热的功能,这能使建筑物的日常供热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太阳能技术所具有的对建筑物采光的控制同样利于建筑物的日常生活的节能等。太阳能具有的无污染、不受环境的限制、不消耗染料、维护简单、安装方便和安全可靠等优点使它成为建筑物节能环保技术中最受欢迎也是最适宜的一类应用技术。

(四)刚性楼面的设计

为了使程序的计算结果能够很好的反映出建筑结构的真实受力状况,以减少根本性误差的出现,在设计过程中应尽量设计成刚性楼面。因此在建筑设计方案阶段应避免大开洞。外伸翼块太长及凹槽缺口太深等楼面设计问题。同时,还要保证建筑结构布置与配筋构造的合理性,且要保证结构的使用功能。若平面无法满足刚性楼板的设定,这就要求在进行房屋结构设计中必须要增设连系梁板与在洞口边增设暗梁边梁,以增加梁板或暗梁边梁的配筋量,并采用双层配筋或斜向配筋等方法,以满足刚性楼板的设计要求。

(五)增设支承的加固方法

增加支点进行加固的方法指的是通过减少构件的弯曲承受来完成的,这样就可以减少作用在构件上的单位面积作用力了,如果支承点多了,那么作用在相同构建上的力多一些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构建也不会出现断裂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情况。这种方法比较简单,而且也是效果比较明显的一种方法,但是也有其缺点,那就是原来建筑物的面貌会被这些支承点改变,如果做得不好还可能会损坏原来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甚至会减少建筑物的使用空间,对房屋建筑物来说,其使用空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种加固方式对那些条件许可的混凝土结构还算是比较合适的。

结束语

现代建筑也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会广泛应用到建筑房屋的实践中,在房屋的质量安全控制中,建筑施工的架构加固技术起到关键的作用。良好的结构加固技术可以节约资金投入,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房屋建筑施工结构加固技术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注。要在未来的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长信和发展上多做努力和探索,为我国建筑业的整体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智慧.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分析[J].江西建材,2014,15:38.

[2]刘志坚.浅析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要点[J].江西建材,2014,20:55+60.

房屋建筑及结构设计范文第9篇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基本方法;常见问题;注意事项

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房屋建筑工程作为人民生活的场所,对其结构设计进行研究分析非常有必要。以下就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及注意事项进行简要分析。

一、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利用先进的设计理论以及应用先进技术,加快新型高强、轻质、环保建材的研究,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安全、适用、可靠和经济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方向。

1、结构平面图。当建筑地处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区时,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可以不用进行截面抗震验算的,但必须符合有关的抗震措施要求。因此对于砌体结构来说可以不用在软件中建模,直接设计即可,但设计中需要注意受压和局部受压的问题。当然,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输入建模较好,有一个便利就是可以利用软件来进行荷载导计算,需要注意的是,当建筑地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以上时是必须要输入软件建模计算的。

2、屋顶(面)结构图。当建筑是坡屋面时,结构的处理方式有梁板式及折板式两种。梁板式适用于建筑平面不规整,板跨度较大,屋面坡度及屋脊线转折复杂的坡屋面。折板式适用于相反的条件。两种形式的板均为偏心受拉构件。板配筋时应有部分或全部的板负筋拉通以抵抗拉力。此外梁板的折角处钢筋的布置应有大样示意图。至于坡屋面板的平面画法,通常使用剖面示意图加大样详图的表示方法,这样更便于施工人员正确理解图纸。正确绘图和设计的关键是设计人员都心知肚明,结构设计者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概念,正确理解建筑图纸和意图。设计的图纸方能让施工人员明白。由于屋面的起坡会造成阁楼层的部分墙体超高,要结合门窗顶设置圈梁来降低墙的计算高度。

3、大样详图。在建筑详图的准确无误的基础上,大样详图的绘制可在建筑详图的基础上直接绘制,也可在以前做过的详图的基础上来局部改进绘制。这阶段需要注意在保持建筑外形的前提下尽量的使结构受力合理和施工方便。在标高和外形尺寸上一定要和建筑专业协调一致。

4、楼梯。楼梯板要注意挠度的控制,梯梁要注意的是梁下净高要满足建筑的要求,梯梁的位置尽量使上下楼层的位置统一。局部不合适处可以采用折板楼梯。折板楼梯钢筋在内折角处要断开分别锚固防止局部的应力集中。注意梁下的净空要求,并要注意梯板宽度的问题。首段梯板的基础应注意基础的沉降问题,必要时应设梯梁。

二、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

当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主要有:桩间距过小,桩身钢筋笼长度不足,承重砖基础采用多孔砖砌筑,房屋高度、高宽比超过现行规范、规程的限值,建筑结构设计的规则,板的要求等。(1)桩间距过小,不满足规范对桩的最小中心距的规定,特别是试桩、锚桩之间的间距,往往被设计人员忽视,这直接影响了试桩结果的正确性。(2)桩身钢筋笼长度不足,对挤土灌注桩,桩身钢筋笼长度没有穿越软弱土层的层底深度,不能满足桩基规范。(3)承重砖基础采用多孔砖砌筑,是根据多孔砖墙体结构构造,地面以下或室内防潮层以下的基础不得采用多孔砖砌筑。(4)房屋高度、高宽比超过现行规范、规程的限值,就现行的规范、规程给出了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和高宽比限值。(5)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尽可能规则,结构的布置才能更趋于合理,这是结构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这里的“规则”包含了对建筑的平立面外形尺寸,抗侧力构件布置、质量分布,直至承载力分布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要求。三、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1、地基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地基是房屋建筑的最根本的环节,也是结构设计的基础部分。地质因素是地基结构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条件。水文条件、房屋建筑的承载力情况以及地区抗震烈度等因素都要被结构设计综合考量。在认真比对的基础上,设计出合理经济的基础形式。基础宽度小于2.5m时,要最先考虑诸如灰土条形基础、四合土条形基础等刚性条形基础。在基础宽度大于2.5m时,要采用比较柔性的基础。对于没有地下室、承载多的多层内框架结构,设计十字交叉梁条形基础可以有效的减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后浇带设计对于保证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对应调整具有现实作用,后浇带的设计范围应该有效的限定在800~1000mm。灌注后浇带所使用的材料要选择比原构件提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并且要确保后浇带的梁板的牢固。

2、地梁设计应注意的事项。在框架结构中,地梁的设计是结构工程师经常遇到的。它的作用是使地梁与基础连接,地梁对基础起拉接作用,一定程度的调整基础不均匀沉降;当基础埋置较深时,地梁与框架柱连接,降底了框架柱计算高度,地梁对框架柱内力分析有一定的影响;地梁是支撑底层墙体的受力构件。地梁的受力状态与普通的框架梁的受力状态不同,普通的框架梁在荷载作用下,梁产生变形不受其他介质约束,梁上荷载传递给框架柱;而地梁在荷载作用下,梁变形受到土的约束,一部分荷载通过梁底土的反力和梁侧土摩擦阻力传递给地基;另一部分荷载传递给框架柱。由于土反力的复杂性,目前定量确定土反力和梁侧土摩擦阻力还有困难。在工程设计中,有两种处理方法,第一种是把地梁按一层框架梁计算,不计地基土的影响,把荷载全部传框架柱。这种处理方法使计算模型与实际情况不符。地梁与框架梁不同,地梁处没有风力、地震作用,也没有水平变形,按嵌固考虑。结构电算时,往往“底层层高”不高(即地梁与基础顶面距离),形成“底层框架柱”为短柱或极短柱,使电算结果很不合理。第二种是把地梁不参与框架结构的整体计算,当作简支梁,地梁的剪力传递给框架柱,不计地梁弯距的影响。笔者认为,尽管二种方法都有缺陷,相比之下,第二种方法要相对合理些。

3、承重墙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在理论上,承重强越是多的房屋建筑,该建筑的安全质量就越好。但是,过多的承重墙应用不符合结构设计中美观大方的原则。结构设计者要在保证房屋建筑质量的安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少承重墙的设计,对于不可取代的承重墙,要提高其抗剪的强度,选用强度等级高的承重墙建筑材料,提升承重墙抗压、抗震能力。

结束语

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对于建筑物的整个建设过程十分重要,直接决定着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对于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要不断提高专业技能,认真思考,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以确保设计的建筑物结构满足使用要求。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提高,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不仅关系着房屋建筑的工程质量,还关系着业主今后的日常生活。因此需要设计人员能够从实际出发,对房屋建筑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能为人们今后的生活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房屋建筑及结构设计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施工技术

引言:房子建造关系到大家平时日子的方方面面,它的质量会影响使用的安全性,因此在建筑工程过程中,房子建筑构造加固规划和施工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进一步建加强筑物的构造加固性,削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在必定程度上不断的加强房子建筑构造加固技术的规划,改善施工技术。

1.结构加固方法以及相关的技术分析

进行加固施工时,其加固施工及加固计划的拟定尤为重要,对于需要加固的构筑物,应根据构筑物的不一样状况拟定不一样的加固计划。

加固工程方案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是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技术顺利实施的为要前提,没有良好的施工方案是阻碍加固工程施工重要因素。有的加固方案固然具有解决问题的可行性,但是,因为其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增加了一定的施工难度,而造成施工工期长、劳动用工大、安全系数低的弊端,结果必将影响到加固质量。

2.房屋建筑结构的常用加固技术

2.1直接加固的一般方法

(1)增加钢筋截面法类似于混凝土的加固办法,以增加了截面积的办法来加强房屋的巩固度,此运用己经非常老练,习惯规模广,建造起来也对比简单,更换混凝土加固办法,操作需要很长的时刻,所以影响修建物的运用此外,这种加固办法后,修建物内的净空面积会有所减小,此办法合适用于通常混凝土构造的修建。

(2)有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加固作用,建筑的有点就是施工的环节相对较少,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钢筋,导致更高的本钱,因此不适合使用在加固一般的建筑物上,主要用于结构强度高的建筑物,同时需要被加强的区域不能扩展等的建筑上。使用钢板的缘故,这种方法并不合用于加固高温场所的建筑结构。

(3)粘贴钢板加固法。在该过程中使用粘贴板,对于建筑钢筋结构来说,不需要加湿,并有一个相对短的时间来施工,这将不会对用户和工作的日常生活产生明显影响,除此之外,该方法不会导致建筑物外观的损害,也不会导致降低使用的空间。这种方法的最大缺点是粘合加固来加强效果,因此粘合的水平对加固效果有直接的影响,从而不易控制加固效果因此,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补强加固静态前提下的构件。

(4)张贴纤维增强塑料加固法钢筋加固法,望文生义与张贴有关,类似于张贴钢板加固的办法,但也存在一些区别,主要是资料方面用于进一步加固资料是塑料的,所以不必忧虑相对湿度和侵蚀性,由于资料自身重量比较轻,并且本钱比钢低得多,但是,塑料资料具有明显的缺陷,温度不能太高,容易泛起火灾因而,使用过程中这个办法应当使构造巩固并妥善处理高温易燃的问题。

2.2与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配套使用的技术

(1)关于托换技能。系托梁拆柱、托梁接柱和托梁换柱等技能的概称属于一种综合性技能,由有关构造加固、上部构造顶升与复位以及抛弃构件撤除等技能构成。合用于己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

(2)关于植筋技能。系一项对混凝土结构较简捷、有效的衔接与锚固技能。可植入一般钢筋,也可植入螺栓式锚筋;己广泛应用于己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中。

(3)关于外包钢加固技能。外包钢加固法分为湿式与干式两种状况湿式外包钢法,在原有构件和型钢之间,使用环氧树脂或许乳胶水泥等粘结,将新旧资料之间进行有用协同,保证工作全体性,可是具有着比较大的工作强度,干式外包钢法,即原有构件和型钢之间没有任何粘结效果,当然有时候以水泥砂浆添补,可是并不能完成联系面拉力与剪力的传递,难以保障原构件和型钢的全体工作,只能完成独自受力这种方法根本对原构造构件的截面尺度更改不大,仅是前进构件承载力,添加刚度与延性,一般在屋架、砖窗间墙、梁、混凝土柱等构造构件、构筑物加固中使用广泛。

3.实施中的施工技术

做好前期的设计和预备工作后,进入正规的实施阶段,工程实施中也要有良多的留意点,要把握技术要点和施工方法

(1)对原有旧钢结构考察、取样、实验、评定,这些工作看起来简朴,实在非常的重要,所以这个工作一定要当真的对待,尽量做的细致一些。而且必需要有专业的实验室对原旧钢结构以及加固用的新钢材进行取样实验,出具权势巨子评定讲演,明确出符合前提的原料、需采购新钢材、焊条规格型号、焊接连接工艺的技术。

(2)对原旧钢结构进行喷砂除锈,清除表面笼盖的所有侵蚀的氧化层及渣物,然后根据这些钢结构的使用年限和损毁程度,与设计一起研究,通过一系列专业的计算和讨沦,确定实用可靠的处理、加固、改造方案。

(3)原有旧钢结构只需生锈或者有必定的残渣等就会逐步的被破坏下去,所以必定要将钢锈、外表笼盖的腐蚀氧化层及渣物完全铲除,用空压机连接专用的喷砂除锈机来进行完全的铲除作业,单个腐蚀严峻的部位要前进警惕,必要的话能够投入相应的劳动力,人工用钢凿、榔头、砂轮机来进行凿、磨作业。喷砂除锈的砂子选用中细黄砂,必定要提早晾干。

4.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施工时应留意的问题

(1)尽量削减破坏原有构造,充分利用原有构造的承载才能。在建造工程设计制作时应充分考虑钢筋目前的状况,断定钢筋加固计划,尽量留存修建的原有构造,以尽量削减损失和损伤,尽量削减乃至取消撤除,这更适合原配的即是最佳的这一原则应当确实剖析和探究现有的构造应,经由恰当的测验和构造可靠性剖析测验,准确断定原有房子的构造和承载才能,以尽可能坚持原貌或许留存它不应当健忘的当地,尽量依照本来的工程设定加固的特色,不要使得新旧之间有很大距离。

(2)加强改造过程中,常常使用的加固连接技术的是植筋和锚栓技术,这种技术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来说简朴而有效的。现行《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与《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关于锚固长度区别很大,而且按照《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的划定,对于常规的梁柱等构件,难以满足的锚所需要的厚度宽度长度,在一定程度上采用植筋锚栓技术时需要留意最小边距和最小间隔,特别需要留意原有构件钢筋密集部位钻孔和定位的可能性,尽量小心,不要损坏原来的截断和构件。

(3)在房屋建筑结构加固和施工的前期,需要当真调查,检测,分析工程设计的细节,并与施工单位积极协调和配合,共同设计出经济,安全,公道,可行的和适当的加固方案,并选择可行的替换品,以避免重复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监视检查工程,加强执行力度,进一步消除风险,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总结:总而言之,在正常情况下会老化建筑物,自然灾害的影响下会致使更高程度的损坏,尤其是在开展我国家,很多地震,因而,加强了房子和其他建筑物的稳定性在必定程度上是非常重要的。加强房子结构,需求高技术,只要在稳定性好房子内进行寓居,才能够进一步的保证房子建造的安全,才能在必定程度上真正推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以及可持续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牛鸣非,张颖. 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及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 科技创业家,2014,03:48.

房屋建筑及结构设计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9-0086-02

1结构加固方法及技术分析

进行加固施工时,其加固施工及加固方案的制定尤为重要,对于需要加固的构筑物,应根据构筑物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加固方案。

1.1良好的施工性是加固工程方案必须考虑的条件之一

加固工程方案的优劣,首先要把是否具有施工作业方便作为必要条件,没有良好的施工性是阻碍加固工程施工的一个拦路虎。有的加固方案虽然具有解决问题的可行性,但是,由于其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增加了一定的施工难度,而造成施工工期长、劳动用工大、安全系数低的弊端,结果必将影响到加固质量。

1.2不同类型加固工程与加固方法分析

结构的加固分为直接加固与间接加固两类,设计时可根据实际条件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宜的方法和配套的技术。

1.2.1加大截面加固法

在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受压区加混凝土现浇层,可增加截面有效高度,扩大截面面积,从而提高构件正截面抗弯,斜截面抗剪能力和截面刚度,起到加固补强的作用。在适筋范围内,混凝土弯变构件正截面承载力随钢筋面积和强度的增大而提高。在原构件正截面配筋率不高的情况下,增大主筋面积可有效地提高原构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在截面的受拉区加现浇混凝土围套增加构件截面,通过新加部分和原构件共同工作,可有效地提高构件承载力,改善正常使用性能。

加大截面加固法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并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适用于梁、板、柱、墙和一般构造物的混凝土的加固,但现场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净空有一定的减小。

1.2.2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该法的优点与加大截面法相近,且加固后不影响建筑物的净空,但同样存在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的缺点,适用于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有严重缺陷的梁、柱等混凝土承重构件的加固。

1.2.3预应力加固法

预应力水平拉杆加固的混凝土受弯构件,由于预应力和新增外部荷载的共同作用,拉杆内产生轴向拉力,该力通过杆端锚固偏心地传递到构件上(当拉杆与梁板底面紧密贴合时,拉杆会与构件共同找曲,此时尚有一部分压力直接传递给构件底面),在构件中产生偏心受压作用,该作用克服了部分外荷载产生的弯矩,减少了外荷载效应,从而提高了构件的抗弯能力。同时,由于拉杆传给构件的压力作用,构件裂缝发展得以缓解、控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也随之提高。

2工程加固施工前设计的必要性

2.1现实的需要

既有房屋,有的由于使用性质改变而导致荷载增加;有的为了增加使用面积,在层高较大的部位或在屋顶上进行加层;有的为满足节能有关规定,需将楼层周边凹凸部分补平改造;有的需要进行抗震加固;有的由于遭受火灾、超载、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原因需要进行加固处理等。既有房屋的改造、加固日益增多,因此,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根据形势的发展应不但能熟练地从事新建筑的结构设计,还要逐渐熟悉和掌握对既有房屋的改造和加固设计工作。

2.2检测和鉴定的必要性

为了解既有房屋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是否满足要求,在改造加固前必须要对结构进行检测和鉴定,对其可靠性作出正确的评价。检测和鉴定工作应该由有资质的单位承担。检测时可根据房屋结构实际情况和特点确定重点内容,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着重检测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配置、裂缝情况、混凝土碳化深度、蜂窝缺陷等。

2.3房屋结构的改造、加层、加固必须进行设计

(1)按有关规定,对既有房屋进行改造加固设计实施以后,承担此任务的设计单位应该对该房屋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负完全责任,而原来的设计单位未参与改造加固设计时,则不再负此责任。因此,改造加固设计应该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或研究单位来承担。

(2)进行改造加固设计时,力求与承担施工的单位进行配合,根据该施工单位的经验和水平确定更合理的设计实施方案。如果由于招投标等原因,在设计时不能确定施工单位,那么在完成设计确定了施工单位后,开工之前应就设计中构造做法和施工要求与施工单位作交底和讨论,必要时进行方案调整和修改设计,以确保工程质量和降低造价。

3施工实施中要掌握的技术要点和施工方法

(1)对原有旧钢结构的考察、取样、实验、评定工作一定要做好做细,必须要由权威的专业实验室对原旧钢结构和加固用的新钢材进行取样实验,并出具评定报告,确定需采购新钢材的材质和焊条规格型号(或螺栓)、焊接连接工艺的技术要求(或螺栓)。

(2)根据现场对原有旧钢结构进行喷砂除锈、清除表面覆盖的所有腐蚀的氧化层及渣物后的现状,与设计一起讨论确定实用可靠的处理、加固、改造方案。

(3)原有旧钢结构的除锈、清除表面覆盖的腐蚀氧化层及渣物要彻底,必须用空压机连接专用的喷砂除锈机进行,个别腐蚀严重的部位要人工用钢凿、榔头、砂轮机凿或磨。喷砂除锈的砂子采用中细黄砂,需晒干,因高空作业污染很大,一定要搭设周围环境防护设施和做好操作人员的防护。

4结束语

综上,建筑物结构加固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在加固方法、设计及施工技术方面努力外,还应从源头上抓起,加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可以有效避免损坏的发生。由于作者水平有限,

文中不足之处望行业同仁多多指正,今后的工作学习当中亦会时刻保持积极进步不断探索的精神,争取为我国在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及施工技术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房屋建筑及结构设计范文第12篇

关键词:高层房屋、结构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

1.1 框架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体系一般用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由梁和柱通过节点构成承载结构,框架形成可灵活布置的建筑空间,具有较大的室内空间,使用较方便。由于框架梁柱截面较小,抗震性能较差,刚度较低,建筑高度受到限制;剪切型变形,即层间侧移随着层数的增加而减小;框架结构主要用于不考虑抗震设防、层数较少的高层建筑中。在考虑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中,应用不多;高度一般控制在70m 以下。

1.2 剪力墙结构体系

利用建筑物墙体作为承受竖向荷载、抵抗水平荷载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由墙体承受全部水平作用和竖向荷载。

1.3 筒体结构

单个筒体可分为实腹筒、框筒和桁筒。平面剪力墙组成空间薄壁筒体,即为实腹筒;框架通过减小肢距,形成空间密柱框筒,即框筒;筒壁若用空间桁架组成,则形成桁筒。实际结构中除烟囱等构筑物外不可能存在单筒结构,而常常以框架—筒体结构、筒中筒结构、多筒体结构和成束筒结构形式出现。

2、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2.1计算参数的确定

对于建筑工程来讲, 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在进行结构设计时所涉及的具体参数会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比如,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风压、雪压、地震强度、土壤类别等,所以,在进行参数的选取和计算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另外,对于比较特殊的建筑,还必须根据试验和以往类似工程的一些经验来确定有关参数的取值。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前,要尽量收集与设计相关的信息,如工程资料、具体规范等,资料收集的越多,参数的确定也就越准确,同时,还可以避免因为参数不合理而导致返工情况的发生。

2.2地基等基础设计

地基等基础设计过程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后期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整个工程的造价问题上这也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因为许多的设计者对软弱地基的危害认识不足,当采用换土垫层对软弱地基处理时,不做换土垫层设计,只凭经验处置, 只是简单地凭借经验采用砂垫层加强一下承载力, 不安全, 不经济; 另一些设计者计算梁、柱和基础的负荷时没有按照规定的规范荷载乘以折减系数, 这是十分危险的。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要求高,保证高层建筑工程结构施工技术非常重要。

做地基基础设计首先应取得地勘报告并仔细阅读理解,切不可仅凭经验或甲方口头条件。建筑物基础基本上可以分为天然基础、桩基础和桩筏基础三种; 天然基础的设计无非就是剪切、冲切、抗弯及构造等简单的内容,但实际施工时应讲究综合整个场地的情况,先施工标高较低及土质较差的。如先施工较高较好土层的基础,则施工较低较差土层时由于土的放坡开挖,可能对已完成基础造成破坏或埋下安全隐患。桩基础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人工挖孔的也有机械成孔的、有预制的也有现浇的、有挤土的也有非挤土的、有锤击的、有静压的、有大直径的、有小直径的等等; 设计人员应根据场地条件及上部建筑的特点及要求,选择一种可行、安全、经济的桩基础。基本的思路就是,竖向构件密、层数低的宜选用小直径桩,地下水位高及土层范围有沙土的不宜选用人工成孔,周边房屋较近的不宜用锤击的,对周边环境要求高的不宜用泥浆护壁的等等。

2.3抗震设计

在进行施工图的设计时期,还必须满足规范规定的抗震措施要求。《抗震规范》、《高规》和《混凝土规范》, 提出的结构构造的详尽的规定,保证结构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借助程序获得了比较符合规范的计算结果,设计人员仍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例如框架结构顶部抽柱, 该段柱箍筋全长加密并按提高一级抗震等级进行计算和构造。建筑结构是否具有耐震能力, 是由承载力和变形能力两者共同决定的。当地震作用下结构达到屈服以后,利用结构塑性变形来吸收能量,增加结构的延性,不仅能减弱地震反应,而且提高了结构抗御强烈地震的能力。此外,抗震设计的结构不能任意以强代弱,结构的承载力、刚度要适应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要求并应均匀连续分布。

2.4剪力墙连梁的设计。

连梁是指与剪力墙相连允许开裂可作刚度折减的梁。在高层剪力墙结构中,与连梁的设计有关的因素是连梁的内力、结构抗侧力刚度、相连墙肢刚度、连梁跨高比等,连梁的设计容易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相对联肢墙来讲,连梁的设计是不容忽视的,最好选用跨高比偏大的连梁, 使其不过早地发生剪切破坏, 从而使连梁具有足够延性。实践证明,连梁的剪切变形较大,容易产生斜裂缝,在反复荷载作用下, 斜裂缝会发展成沿梁跨的对角线状, 较大地降低了连梁的抗剪能力。连梁是首先屈服并形成塑性铰的耗能机构,应调整内力,对连梁刚度进行折减, 这是控制连梁反生剪切破坏的十分有效的措施。

2.5强柱弱梁的设计

主要的设计概念是针对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而提出的。目前提出的建议是必须严格控制柱轴压比, 笔者认为轴压比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宜超过0 .9%,对梁配筋而言, 支座筋则可通过调幅让其适当降低, 防止柱先于梁屈服, 保证柱端的实际受弯承载力大于梁端的实际受弯承载力。

2.6箱、筏基础底板的挑板问题

从结构角度来讲,如果能出挑板,能调匀边跨底板钢筋,特别是当底板钢筋通长布置时,不会因边跨钢筋而加大整个底板的通长筋,较节约。窗井部位可以认为是挑板上砌墙, 不宜再出长挑板。虽然在计算时此处板并不应按挑板计算。能降低整体沉降,当荷载偏心时,在特定部位设挑板,还可调整沉降差和整体倾斜。出挑板后, 能降低基底附加应力, 当基础形式处在天然地基和其他人工地基的坎上时, 加挑板就可能采用天然地基。必要时可加较大跨度的周圈窗井。

3、结论:

高层房屋的建筑结构设计工程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程,为了使整个建筑工程顺利而且完全的发展,建筑结构设计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其作用也不可忽视, 然而建筑结构设计却并非一项简单的工作, 作为结构设计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能灵活运用各种知识, 并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还要善于吸取工作当中的经验和教训,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和标准来进行并抱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以保证建筑质量,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自我负责,对社会负责。

参考文献:

房屋建筑及结构设计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对策

前言

土木工程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的推动着建筑行业的进步,在技术上引进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土木工程质量上给人们更加充分的保障,并且不断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于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要求。为了能够保证土木工程建筑的水平,需要解决目前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不断的探究中逐渐的摸索出能够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保证土木工程建筑的结构设计能够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为满足人们的要求进行技术上的创新,使得设计和施工同步进行,使我国的建筑行业水平有更大程度上的提升。

1.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1.1土木工程建筑基础结构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俗话说的好,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此可见土木工程建筑基础结构的重要性。 但是,对现阶段土木工程建筑基础结构调查显示,在设计工作中存在严重的不规范性、不科学性,严重影响了土木工程建筑基础的施工质量,如有些设计工作人员在基础设计工作中,并没有做好大量的地质勘查工作,而是根据施工方面人员提供的口头数据开展基础设计工作,这样设计人员在没有准确数据情况下所设计的基础结构图,可想而知施工后建筑基础的质量。另外,现阶段国内大多数民用建筑在基础结构设计中并没有对荷载情况进行严格规范, 这也是民用建筑基础结构设计常见问题之一,对此,设计人员应该将这一问题重视起来,对建筑基础荷载数据进行准确标明,避免基础满负荷,影响整体建筑的质量、安全。

1.2 建筑框架设计不合理

在建筑框架设计中纵向和横向的框架设计都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它们彼此需要相互配合。因为纵向框架和横向框架的功能并不相同,它们都各自有自身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纵向框架能在地震时避免地震波纵波的影响,均匀的配置箍筋的配筋和跨中纵筋。另外,设计人员经常会犯这类错误:就是把承重柱的界面高度设计的低于本应有的高度。设计师们片面的认为六度设防与不设防这二者之间等价的,为了方便建筑结构设计的受力分析,人为地把承重柱的截面高度设计的较低。这种做法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因为这种设计错误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是整个建筑的坍塌。设计者在设计时一定要有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切实负起应付的职责,保障在建筑的设计结构上尽量合理科学。

1.3 结构布置不合理

在建筑的设计中结构要尽可能的规则,这样才可以使得结构的布置更加的合理。对于结构所说的“规则”,指的建筑物的平立面外形尺寸的抗侧力、质量的分布、承载力的分布等等要求。要使得结构不规则的因素有很多,这一点在复杂的建筑体上显示的特别明显,它们很难用定量的指标来将规则程度进行一定的限制。在技术规范上以及设计规定上都不太了解,所以通常情况下,设计人员便很难对结构规则性把握的很精确,从而设计出规则性很差的建筑,这是对抗震很不利的。

1.4 设计人员思想原则不明确

人是行为实践的主体,人的思想及原则直接指导着他的行为实践活动。作为建筑的结构设计人员,一定要有一定的思想觉悟和行为准则。首先要树立的就是要实事求是,立足实践这条基本思想原则,不能脱离实际情况去纸上谈兵,而我国现在的有些建筑设计人员就是犯这种错误,在没有充分调查的情况下,就妄下定论,又或是照搬照抄别人的建筑设计成果。殊不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脱离实际情况而建设的建筑的安全性往往较低。其次,就是要树立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客观的分析建筑结构的各个方面,并充分考虑到各个结构部件的实用功能,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认真严谨的进行建筑设计工作。我国的建筑设计人员在这方面的重视还远远不够,仍需加强建筑设计人员的思想原则的教育力度。

2.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加强对基础设计的研究

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的地基基础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工程的整体稳定性,对于整个土木工程建筑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前,应当首先加强对地勘资料的研究。设计单位应结合土木工程建筑规范对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充分收集当地其他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的设计资料,借以从中找出对土木工程建筑设计有影响的因素,对优点加以改进和创新,根据缺陷制定出相应的规避措施,以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做到因地制宜,从而有效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保证后续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2.2注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布局的实际应用

土木工程建筑要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同时图纸的设计也要考虑到土木工程的实际布局状况。设计师在进行图纸设计之前首先要对土木工程的实际状况进行实地的考查和了解,保证结构设计的过程是科学规范的,规范的图纸设计还能够保证土木工程在实际创建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合理的运用,在土木工程的承重设计方面,要考虑到土木工程地基的状况以及整个土木工程建筑的结构安排,保证整个土木工程的布局是科学合理的,以土木工程建筑的安全性作为第一考虑的要素。另外在土木工程外形设计方面要结合广大住户的要求,选择符合大多数用户审美的设计形象,针对不同的人群,将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进行合理的布局,对土木工程的建筑条件要进行充分的了解,使得土木工程建筑的布局达到标准的要求。

2.3设计更重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建筑建设本身就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筑的安全在一定程度上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所以,必须重视建筑的质量的安全,无论是居民房还是商业用房。从地基的设计开始,就要注意整体建筑的实用性和经济性,所以,地基设计既要科学合理,安全可靠,又要考虑经济实用性。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切实把设计原理建立在是滴勘察的资料上,严谨的按照应有的程序对地基所容许的承载力值和耐力值进行公式运算,并结合实际进行进一步的修正。

2.4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管理体现着这个建筑工程企业对建筑建设的重视程度,必须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这不仅仅关系到项目工程的进度,工期的正常结束,而且间接影响着施工建设的安全和质量。优化施工技术,完善施工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节约资源和时间,提高建筑团队的工程效率,同时也会给该建筑团队带来积极的社会效应和品牌影响,增加该建筑企业的市场知名度,这无疑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2.5定期培训、教育建筑施工人员

众所周知,我国的是滴建筑施工人员大多是外来务工的农民工兄弟,他们是我国建筑事业的实现者,为我国建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们在这里必须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敬意。但是,另一方面,这些农民工自身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素养都比较低,但是他们又是工作在建筑第一线上,他们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对建筑本身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要保证建筑的质量,就必须加强对农民工的施工专业技术指导的培训,提高农民工的资源水平,另外也不能忽视对农民工的文化意识培养,要积极的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建筑安全观和建筑质量观。并且积极地指导他们掌握先进的施工设备,掌握设计图纸的具体原理和施工步骤,切实保障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结束语

在整个中国都在积极地进行建筑建设的今天,必须重视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每个问题,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问题和失误,毕竟在建筑业中,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可能一个并不起眼的误差会导致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受损。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定要兢兢业业,认真的负其应尽的责任,立足实际,综合考虑,优化组合,在这三者的基础上设计建筑图纸。

参考文献

房屋建筑及结构设计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

中图分类号: TS95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辉煌成就。样式新颖的建筑拔地而起,为城市增添了诸多鲜活的色彩。与此同时,建筑结构安全也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建筑结构设计是保证结构安全的核心,它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甚至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及相应解决对策的探究已是刻不容缓。

一、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结构设计图纸过于简单、混乱

随着结构设计项目的不断增多,设计人员忙于任务,疲于业绩,难免责任感下降,图纸简单、混乱。有的结构图纸甚至标高都没有明确标注,或者标注标高与建筑标高不一致;有的结构图纸复杂部位的大样不清晰,结构大样与建筑大样不一致;或者随意错误选用图集,不注意图集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套用其他工程的大样图与说明,如此等等,都会造成结构图纸与设计项目不符。

2、基础设计不合理

基础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基石,有的设计人员忽视地勘报告的重要性,不仔细阅读地勘报告,只关注个别计算参数,使得地基基础设计条件与实际地质条件不吻合,从而造成严重安全隐患。有的设计人员未仔细阅读地勘报告中的图形文件,错误的定义基础底标高,使得基础未能置于地勘报告提供的持力层上。结构图纸对于持力层的绝对高程及地质情况、地下水位未做明确说明,造成施工单位按相对标高施工,基础未置于设计持力层上。对于需要处理的地基,结构图纸未给出详细的处理范围、处理深度、处理方法,致使施工单位随意处理,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的要求。

3、地下室设计不严谨

在结构设计中,地下室的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的设计人员忽视地下室设计的重要性,单纯依靠软件进行设计。结构图纸的错误使得地下室外墙的水平钢筋和竖向钢筋布置出现纰漏,造成地下室设计不安全。此外,忽视地下室结构的环境类别及地面上的荷载作用,错误的选取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使得设计钢筋偏小,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4、错误的使用结构设计软件

结构设计软件只是一种辅助设计工具,有的结构设计人员过度依赖软件,忽视了概念设计,造成结构设计不合理;有的设计人员不了解结构设计软件原理及基本假定,造成基本假定和实际受力情况不一致,致使结构图纸未能完整反应结构设计软件的假定,如图纸未注明嵌固端的位置、底部加强区的位置等。

二、建筑结构设计策略

1、提高设计人员的责任感

出现上述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设计人员责任意识淡薄。根据建设部《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建质〔2014〕124号)规定,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在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内,承担相应的质量终身责任。因此,设计人员应该意识到设计质量问题的严重后果,从我做起,对自己负责,对工程负责。

2、完善设计单位管理机制

设计院对结构安全设计起着关键作用,应有完善的管理机制。一套完整的结构图纸,应经过结构设计人员的精心设计、制图人员的仔细绘制、校对人员的细心校对、审核人员的认真审核,方可制成蓝图。送报审图中心审查通过之后,才能成为施工的依据。

3、加强地基基础,做好地下室设计

设计人员接到工程设计任务之后,要仔细的阅读地勘报告,要明确建筑物相关范围内的地质条件,尤其要注意地勘报告中的地基承载力、土层分布、地基土的腐蚀性、地下水位以及冻深及软土地基等。

对于需要处理的地基,要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结合地勘报告提供的建议,绘制处理范围图,并提出处理方案、相关要求及施工应注意的事项。

结合结构类型及地基条件选择合理的基础类型。独立柱基础适用于上部结构荷载较小、地基条件较好的情况;条形基础能够将上部结构较好的连接成整体,减少差异沉降量;十字交叉条形基础比条形基础更能增强基础的整体性,适用于地基土质较差或上部荷载在两个方向分布都不均匀的的房屋;当地基土质较差,采用条形基础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和上部结构容许变形要求时,可以采用筏板基础;若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很大,需要进一步增大基础的刚度以减少不均匀沉降时,可以采用箱型基础;当地基的上层土质较差、下层土质较好,或上部结构的荷载较大以及上部结构对基础的不均匀性敏感时,可以采用桩基础。

认真设计,仔细制图。仔细核对建筑标高、结构标高,基础底标高及持力层的高程,确保基础置于设计持力层上。

对于地下室的外墙,应分析受力状态,合理的布置钢筋。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相关要求,确立地下室外侧图上荷载的取值;结合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的相关要求,确定地下室外墙的保护层厚度及钢筋的布置。

4、认真研读图集,合理选用

国家标准设计图集是结构设计及施工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也是对结构设计图纸的一种补充。因此,加强学习显得尤其重要。学习图集要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相关的规范要求,理解图集的真实意义。对于图集中给出的多种做法,要根据图集要求和工程实际做出选择。例如,《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给出的“封闭箍筋及拉筋弯钩的构造”就给出了三种做法。如果结构图纸不做出选择,施工人员就可能任选一种。但是三种做法中只有第三种才能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6.3.9条的要求。

图集中的大样都有相应的适用条件,因此在选用过程中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选用图集时,要理解图集大样的受力情况是否与图纸结构受力情况相符合。例如,《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给出的板开洞与洞边加强钢筋构造做法中,特别注明适用于洞边无集中荷载的情况。如在洞边有集中荷载而又错误选用图集做法,则会引起楼板裂缝甚至发生局部坍塌的危险。

5、了解结构设计软件的基本假定,独立核查计算结果

结构设计软件作为一种辅助设计工具,有很多的局限性。在使用之前,要先熟悉软件的基本假定和设计原理。例如,结构设计常用的PKPM软件,阵型分解法给出了“侧刚计算方法”和“总刚计算方法”,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条件,当有弹性楼板或有不与楼板相连的构件时,采用“侧刚计算方法”时,误差就会偏大,从而影响结构安全。

因此,在设计工作开始之前,首先要进行结构的概念设计,然后进行初步的结构布置。完成这两个步骤之后,再采用结构设计软件进行试算。完成试算之后,要结合工程经验对结构计算进行校核。

结构软件辅助设计完成后,要进行施工图的绘制,然后再根据计算机的计算结果校对构件的配筋及截面。

结构施工图完成后,各个专业要进行会签。此时,要特别注意与建筑施工图、设备施工图的核对,看是否有尺寸错误、洞口对不上、大样不一致等情况。结构图自身也要有仔细的自我校对,校对是否有前后尺寸不一致以及说明和图纸不一致的情况。

三、结束语

结构施工图设计是结构工程非常关键的一环,是施工的重要依据。因此,结构施工图要确保准确无误,要确保结构的安全以方便施工。设计人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建筑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房屋建筑及结构设计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

中图分类号: TS95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辉煌成就。样式新颖的建筑拔地而起,为城市增添了诸多鲜活的色彩。与此同时,建筑结构安全也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建筑结构设计是保证结构安全的核心,它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甚至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及相应解决对策的探究已是刻不容缓。

一、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结构设计图纸过于简单、混乱

随着结构设计项目的不断增多,设计人员忙于任务,疲于业绩,难免责任感下降,图纸简单、混乱。有的结构图纸甚至标高都没有明确标注,或者标注标高与建筑标高不一致;有的结构图纸复杂部位的大样不清晰,结构大样与建筑大样不一致;或者随意错误选用图集,不注意图集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套用其他工程的大样图与说明,如此等等,都会造成结构图纸与设计项目不符。

2、基础设计不合理

基础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基石,有的设计人员忽视地勘报告的重要性,不仔细阅读地勘报告,只关注个别计算参数,使得地基基础设计条件与实际地质条件不吻合,从而造成严重安全隐患。有的设计人员未仔细阅读地勘报告中的图形文件,错误的定义基础底标高,使得基础未能置于地勘报告提供的持力层上。结构图纸对于持力层的绝对高程及地质情况、地下水位未做明确说明,造成施工单位按相对标高施工,基础未置于设计持力层上。对于需要处理的地基,结构图纸未给出详细的处理范围、处理深度、处理方法,致使施工单位随意处理,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的要求。

3、地下室设计不严谨

在结构设计中,地下室的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的设计人员忽视地下室设计的重要性,单纯依靠软件进行设计。结构图纸的错误使得地下室外墙的水平钢筋和竖向钢筋布置出现纰漏,造成地下室设计不安全。此外,忽视地下室结构的环境类别及地面上的荷载作用,错误的选取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使得设计钢筋偏小,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4、错误的使用结构设计软件

结构设计软件只是一种辅助设计工具,有的结构设计人员过度依赖软件,忽视了概念设计,造成结构设计不合理;有的设计人员不了解结构设计软件原理及基本假定,造成基本假定和实际受力情况不一致,致使结构图纸未能完整反应结构设计软件的假定,如图纸未注明嵌固端的位置、底部加强区的位置等。

二、建筑结构设计策略

1、提高设计人员的责任感

2、完善设计单位管理机制

设计院对结构安全设计起着关键作用,应有完善的管理机制。一套完整的结构图纸,应经过结构设计人员的精心设计、制图人员的仔细绘制、校对人员的细心校对、审核人员的认真审核,方可制成蓝图。送报审图中心审查通过之后,才能成为施工的依据。

3、加强地基基础,做好地下室设计

设计人员接到工程设计任务之后,要仔细的阅读地勘报告,要明确建筑物相关范围内的地质条件,尤其要注意地勘报告中的地基承载力、土层分布、地基土的腐蚀性、地下水位以及冻深及软土地基等。

对于需要处理的地基,要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结合地勘报告提供的建议,绘制处理范围图,并提出处理方案、相关要求及施工应注意的事项。

结合结构类型及地基条件选择合理的基础类型。独立柱基础适用于上部结构荷载较小、地基条件较好的情况;条形基础能够将上部结构较好的连接成整体,减少差异沉降量;十字交叉条形基础比条形基础更能增强基础的整体性,适用于地基土质较差或上部荷载在两个方向分布都不均匀的的房屋;当地基土质较差,采用条形基础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和上部结构容许变形要求时,可以采用筏板基础;若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很大,需要进一步增大基础的刚度以减少不均匀沉降时,可以采用箱型基础;当地基的上层土质较差、下层土质较好,或上部结构的荷载较大以及上部结构对基础的不均匀性敏感时,可以采用桩基础。

认真设计,仔细制图。仔细核对建筑标高、结构标高,基础底标高及持力层的高程,确保基础置于设计持力层上。

对于地下室的外墙,应分析受力状态,合理的布置钢筋。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相关要求,确立地下室外侧图上荷载的取值;结合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的相关要求,确定地下室外墙的保护层厚度及钢筋的布置。

4、认真研读图集,合理选用

国家标准设计图集是结构设计及施工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也是对结构设计图纸的一种补充。因此,加强学习显得尤其重要。学习图集要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相关的规范要求,理解图集的真实意义。对于图集中给出的多种做法,要根据图集要求和工程实际做出选择。例如,《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给出的“封闭箍筋及拉筋弯钩的构造”就给出了三种做法。如果结构图纸不做出选择,施工人员就可能任选一种。但是三种做法中只有第三种才能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6.3.9条的要求。

图集中的大样都有相应的适用条件,因此在选用过程中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选用图集时,要理解图集大样的受力情况是否与图纸结构受力情况相符合。例如,《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给出的板开洞与洞边加强钢筋构造做法中,特别注明适用于洞边无集中荷载的情况。如在洞边有集中荷载而又错误选用图集做法,则会引起楼板裂缝甚至发生局部坍塌的危险。

5、了解结构设计软件的基本假定,独立核查计算结果

结构设计软件作为一种辅助设计工具,有很多的局限性。在使用之前,要先熟悉软件的基本假定和设计原理。例如,结构设计常用的PKPM软件,阵型分解法给出了“侧刚计算方法”和“总刚计算方法”,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条件,当有弹性楼板或有不与楼板相连的构件时,采用“侧刚计算方法”时,误差就会偏大,从而影响结构安全。

因此,在设计工作开始之前,首先要进行结构的概念设计,然后进行初步的结构布置。完成这两个步骤之后,再采用结构设计软件进行试算。完成试算之后,要结合工程经验对结构计算进行校核。

结构软件辅助设计完成后,要进行施工图的绘制,然后再根据计算机的计算结果校对构件的配筋及截面。

6、认真校对

结构施工图完成后,各个专业要进行会签。此时,要特别注意与建筑施工图、设备施工图的核对,看是否有尺寸错误、洞口对不上、大样不一致等情况。结构图自身也要有仔细的自我校对,校对是否有前后尺寸不一致以及说明和图纸不一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