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基础知识范文

传统文化基础知识范文

传统文化基础知识

传统文化基础知识范文第1篇

一、引言

近年来,高考语文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在整体上呈现的倾向是弱化处理,知识动态性、能力上的考查逐渐形成。根据笔者对几届高考学生语文分数的比较分析,凡是超过120分的同学,他们在语文基础知识项上丢分较少至多丢6分,凡基础知识项丢分超过50%的同学,其总分很难到达110分。目前在高中语文实际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安排基础知识教学内容,这种教学多结合教学内容拓展知识,学生对这种繁琐的基础知识没有系统化的认识,往往是学一点记一点、在整体分类和系统化总结归纳上很难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并且,许多基层高中把高考基础知识的积累放到高三上学期中,利用一个月就复习完了,这就是蜻蜓点水,学生理解不透、积累不足,考试中学生多数是碰运气,分数自然高不了。当下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在题型、内容、形式上不断改革,稳中求变,是对学生发展的时代变化的调整,语文教学中如何处理基础知识教学与其他教学内容的关系,让学生能够在有效的学习中提高基础知识文化素养,是语文教学中需要不断探索的方向之一。

二、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现状

语文基础知识从内涵上来说,具有工具性、传承性、个体性、稳定性特征,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教学中的工具,帮助学习者在思维、交流、工作学习中更好地完成相关活动内容,这也是语文作为工具性载体的重要因素。语文基础知识中多是从传统文化中积累下来的,在文化传承、弘扬的过程中,基础知识是主要的内容基础,文化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也将成为未来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目前高中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现状分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基础知识教学的重点多是围绕高考考纲考点要求展开,基础知识的广泛性、多变性等特点是当前教学中以高考命题标准为参考的重要因素。语文教材知识零散,在基础知识总结上多是通过单元导语和小结串联较为全面的知识点,这种形式在系统化知识构建上还有很大差距。在教材的练习思考中存在一些比较内隐化的知识点,通过问题思考呈现,这种知识往往需要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积累总结,对这种知识很容易忽略。课程改革在教材编写上也出现很多变化,这种内隐的知识增多,直观展现出来的知识点逐渐减少,对学生探究独立思考能力的考查越来越多,这无形中也增加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教师知识系统化高效教学的难度。教师在语文基础知识素养上的不足也会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高中语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积累中,偏重知识的针对性,在基础知识的广度和泛度上没有较全面的系统的积累,对学生知识运用引导也会有所局限。

三、基于高考基础知识考查的高中语文教学改进对策

1.改进教学理念,注重实际运用

语文基础知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具有相对隐性的特点,传统教学中的内容逐渐积累成越来越多的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也会不断增加。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考查集中在成语、古诗文名篇名句、文化常识性考查、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等内容上,相对稳定。针对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进行专题教学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会进行的一项内容,这种教学主要是在题型、内容范围、解题技巧上进行,对基础知识的文化价值教学没有深刻的体现。改进传统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下的遗留影响,在认识上明确基础知识教学对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将语文基础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真正落实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构建更为先进的教学体系。例如2017年高考新课标II卷第19小题,考点是表达得体,该题的出现就要求一线教师把基础知识的积累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加强积累方法的引导

在教与学的问题上,要改变过度依赖高考基础知识考查要求的教学指导,切实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辩证看待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教师在教学引导上给予重视,强调积累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善于观察、归纳总结收获,比如引导学生们在看新闻、读报刊和新媒体时,要注意其中语言基础知识运用是否得当。语文教学本身是积累的过程,这种积累是应是学生根据学习兴趣指引积极主动进行的学习活动,在这一认识上教师的教学观念要及时更新,不能一味针对高考灌输大量的基础知识积累方法和要求,努力构建师生价值观的共同导向。如在文化常识性知识、古诗文文化传统知识的教学方法上,一般结合具体文本阅读进行,古诗文的学习首先应要求学生必须做到翻译文本,其后再做题,在这一形式上应给予重视,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没有一定的积累,很难实现综合运用。在日常教学中,对文化常识、古诗文文化传统知识在文本中的应用,应进行适当结合实际教学安排进行专题教学,提高基础知识的系统化。

3.完善教学方式方法,注入课堂教学新元素

除了利用传统的早晚读、课前读等积累方式外,还要探索新的方式,比如翻转课堂,网络微课、智能手机积累等。语文基础知识在经典文本阅读中的运用较多,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改进,融入新的元素,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基础知识学习现状。语文基础知识教学需要深入挖掘文本,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内容,结合当下热点文学时政话题,高效运用基础知识进行实践。教育立足长远,在语文教学中知识体系庞杂,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构建需要不断更新,为基础知识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

传统文化基础知识范文第2篇

(一)立足传统文化,更新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在设置课程时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传统文化的融入网页设计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设计形式上,而应从传统文化的内涵出发,更新教学内容。首先是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是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铺垫,可以在专业基础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例如在绘画基础课程中可以选取瓷器、京剧脸谱等元素,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并且熟悉传统文化符号。在构成基础课阶段,在学生学习了构成法则的基础上,对应用部分的练习可配以主题性的训练,如传统图案图形的运用。平面构成部分可强调对传统图案图形的认知、理解和运用;色彩构成部分可强调对具有民族特彩的认知、理解和运用。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网页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学会运用传统元素逐渐理解传统文化。在专业课方面,学生有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的基础,进行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设计练习时才有可能。如在网页的界面设计中,可以让学生以传统纹样为题材进行主题创作,组织画面元素;也可以以传统民俗文化为主题进行界面设计创作,如二十四节气、中国结等。在引导学生对传统元素运用时,可以让其采用直接运用和间接运用两种方式。直接运用传统文化元素,需要做到表现形式具有新颖感,能直观、生动地表现主题,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图像或者图形的形式呈现。若想在直接运用的基础上设计出表现形式独特的作品,不能模仿照搬而应在理解传统文化元素内涵的基础上合理运用,这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间接运用传统文化元素需要寻找元素间的联系,将看似没有关联的设计元素巧妙地联系起来。元素可以是具象表现也可以是抽象表现,运用形式美法则构成主题。如何选择元素间接表现相关主题则需要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有一定的了解。

(二)加强对传统设计思想的学习在网页设计教学中传统文化以及相关理论也应当受到重视,我们在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使其加强对传统设计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增开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理论课程,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这种理论课程教学可以联系专业实践开展,避免学生因课程枯燥而出现对其不够重视的现象。如在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可以从设计风格和设计思潮的角度指导设计实践,让学生在理解设计历史的基础上学会理解和分析经典设计作品的内涵,学会查找和分析资料,提取其中的设计元素。传统文化融入网页设计教学不能仅停留在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上,还要注重对于传统文化思想和内涵的传承和表达。

(三)课题形式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现代创新型设计人才尤为重要的环节,可在以往实践项目基础上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作为再设计的实训项目。网页设计对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要求比较高,教学方式的变革应该从实践的各个环节全方位展开,目的是使网页设计的实训部分摆脱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以往各门专业课程的实训内容都是围绕着课程的内容展开的,学生的专业练习也是在老师指导下按部就班地模仿,无法真正锻炼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将传统文化融入的再设计实训,需要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孤立看待一个传统元素,而是要注重与其他实训练习的关联性和连贯性。网页设计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专多能型高技术人才,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网页设计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多种技能协作完成,只有综合各门课程知识融入到综合实训项目中,才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形成有效的衔接。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项目实训练习,挖掘出与课程相关的设计项目作为课题,把专业知识与实践运用联系在一起。课题的选择要利于将传统文化和专业教学融合在一起,由浅入深。每一个大项目的内容都需要运用几门实训课程的知识点共同完成,只是每门课程在不同的项目中担任的“角色”有所不同。学生从课题的问题着手,寻找解决办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训课程内容的开发上也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同开发实训项目来丰富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能使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达到统一。

二、结语

传统文化基础知识范文第3篇

我国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专业开始不断细化,以就业为导向被划分为不同设计门类。网页设计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体现了艺术性与技术性的融合和统一,同时,网页设计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然而当前网页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基本沿用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一般模式,较多地强调专业技能学习,忽略了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培养。在专业技能学习上,也多是盲目模仿西方设计形式,忽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在课程的设置上关于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对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都缺乏创新性。

二、传统文化融入网页设计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中华民族丰富灿烂的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传统文化的核心,即中国人内在的精神生活形式,包括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习惯等。其次,传统文化的物态形式,即其内容的外在表现,包括人们衣食住行的习惯和规范等。再次,传统文化的民族特征,这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这种民族性的文化也是多元的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中运用的传统文化元素就是从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东西,如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文字的元素有汉字、书法、篆刻和甲骨文等。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网页设计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能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以便设计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作品,传承和发扬好传统文化。设计教育不能一味照搬西方的模式,优秀的设计作品要能体现出民族的文化内涵,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面对当下新媒体飞速发展、中国网民数量飞速增长(包括使用手机媒体的网民)的现状,高校应当更加重视网页设计人才的培养,而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网页设计人才培养,不仅能为学生提供网页设计的灵感和素材,而且能够给予学生正确的人文教育和设计观念,使其明确设计不能盲目追随流行,而是要体现设计师的社会良知和责任感。

三、关于网页设计人才培养的思考

(一)立足传统文化,更新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在设置课程时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传统文化的融入网页设计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设计形式上,而应从传统文化的内涵出发,更新教学内容。首先是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是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铺垫,可以在专业基础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例如在绘画基础课程中可以选取瓷器、京剧脸谱等元素,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并且熟悉传统文化符号。在构成基础课阶段,在学生学习了构成法则的基础上,对应用部分的练习可配以主题性的训练,如传统图案图形的运用。平面构成部分可强调对传统图案图形的认知、理解和运用;色彩构成部分可强调对具有民族特彩的认知、理解和运用。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网页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学会运用传统元素逐渐理解传统文化。在专业课方面,学生有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的基础,进行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设计练习时才有可能。如在网页的界面设计中,可以让学生以传统纹样为题材进行主题创作,组织画面元素;也可以以传统民俗文化为主题进行界面设计创作,如二十四节气、中国结等。在引导学生对传统元素运用时,可以让其采用直接运用和间接运用两种方式。直接运用传统文化元素,需要做到表现形式具有新颖感,能直观、生动地表现主题,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图像或者图形的形式呈现。若想在直接运用的基础上设计出表现形式独特的作品,不能模仿照搬而应在理解传统文化元素内涵的基础上合理运用,这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间接运用传统文化元素需要寻找元素间的联系,将看似没有关联的设计元素巧妙地联系起来。元素可以是具象表现也可以是抽象表现,运用形式美法则构成主题。如何选择元素间接表现相关主题则需要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有一定的了解。

(二)加强对传统设计思想的学习

在网页设计教学中传统文化以及相关理论也应当受到重视,我们在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使其加强对传统设计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增开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理论课程,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这种理论课程教学可以联系专业实践开展,避免学生因课程枯燥而出现对其不够重视的现象。如在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可以从设计风格和设计思潮的角度指导设计实践,让学生在理解设计历史的基础上学会理解和分析经典设计作品的内涵,学会查找和分析资料,提取其中的设计元素。传统文化融入网页设计教学不能仅停留在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上,还要注重对于传统文化思想和内涵的传承和表达。

(三)课题形式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现代创新型设计人才尤为重要的环节,可在以往实践项目基础上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作为再设计的实训项目。网页设计对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要求比较高,教学方式的变革应该从实践的各个环节全方位展开,目的是使网页设计的实训部分摆脱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以往各门专业课程的实训内容都是围绕着课程的内容展开的,学生的专业练习也是在老师指导下按部就班地模仿,无法真正锻炼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将传统文化融入的再设计实训,需要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孤立看待一个传统元素,而是要注重与其他实训练习的关联性和连贯性。网页设计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专多能型高技术人才,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网页设计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多种技能协作完成,只有综合各门课程知识融入到综合实训项目中,才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形成有效的衔接。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项目实训练习,挖掘出与课程相关的设计项目作为课题,把专业知识与实践运用联系在一起。课题的选择要利于将传统文化和专业教学融合在一起,由浅入深。每一个大项目的内容都需要运用几门实训课程的知识点共同完成,只是每门课程在不同的项目中担任的“角色”有所不同。学生从课题的问题着手,寻找解决办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训课程内容的开发上也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同开发实训项目来丰富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能使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达到统一。

四、结语

传统文化基础知识范文第4篇

传统与现代兼容

荆楚理工学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师孙泽文接受《教育》记者采访时说:基础教育课程要为学生适应社会急剧变迁,提供促进个体成长的新办法。课程内容是最为核心的要素,应该传统与现代并举。

建国以来,历次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从未做出整体性改变,力图保持基本框架的相对稳定。新一轮教改依然以传统的学术性内容作为核心。传统内容旨在保存和传递人类文化遗产,使学习者能够了解历史、理解现实、达到认识未来的目的,有助于现实的生产、生活和创造,能对现代社会文化、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提供不可替代的正能量。但是,随着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当代科技发展,整个人类社会和以往相比,已经有了巨大不同。在这样的社会中,各种新的问题不断出现,许多问题是人类前所未闻的。如果学生只能在生活中自行领悟现代社会的各项要素,则教育工作就没有尽到职责。新一轮教育改革正值社会在剧烈变迁,可以多增加一些反映科技与社会发展的现代内容。

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当代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其中不仅包括已成定论的知识和事实,也包括源于现实生活事件并具有一定探索价值的问题。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那种把传统学科知识的简单传授作为目的的课程内容已经被改造和超越,传统性与现代性内容的兼容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特点。

从教育规律看,个体的发展都是由当下的知识引起的,体现为知识的内化与超越。知识传承在基础教育中无疑处于核心地位,因为个体认识的起点主要是前人认识的成果――知识,而绝不是当下个人实践获得或即兴感悟的直接经验。知识之于人的发展可谓是水之源,木之本。要扩展人的自由度,促进身心、智力、敏感性和审美意识,以及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离都不开知识教育。知识,尤其是现代知识,无疑是满足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生活化与适切性的先决条件。

建立完整知识结构

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有利于传递人类社会积累的科学文化成果,使学习者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以社会为中心选择课程内容,能够跟进时展,培养学习者社会活动的意识和能力。以学习者为中心选择课程内容,把学习者的经验和感兴趣的问题组成学习单元,能够发展他们的认知水平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传统文化基础知识范文第5篇

1对传统医学的认识

在WHO的传统医学战略中,对什么是传统医学存在认识上和表述上的困难,即“在全球水平,传统医学没有精确的定义或描述,它包含了各式各样的,有时相互矛盾的特性和观点。”[1]因此,为了寻求最大限度的包容,WHO在工作定义中把传统医学看作“包括各种医学实践、方法、知识和信仰,它整合了单独或联合应用以维护人类健康并治疗、诊断或预防疾病的以植物、动物和/或矿物质为基础的药物、精神疗法、手法治疗和运动。”[1]在此范畴内,传统医学具体包括传统中医学、印度医学和阿拉伯医学,以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亚洲、非洲、阿拉伯、印地安土著、大洋洲、中美、南美洲和其他不同文化中形成的各式各样的民间传统医学系统。与对抗疗法显著不同的是,传统医学在理论和应用上受到历史、个人态度和哲学等因素的影响,其实践在国家和地区之间也存在很多区别。WHO认为,面对传统医学的多样性存在,要最大限度发挥其作为一种卫生保健资源的潜力,必须首先解决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与政策、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合理使用有关。综合世界各国的实践发现,如何评价其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已成为目前制定推广政策必须优先解决的难题。WHO认识到,在对抗疗法成为主流医学的时代,要扩展传统医学的服务,应当建立评价其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的标准。但事实上,传统医学的实践是在不同地区文化中孕育而成的,并没有相应的国家或国际标准对其进行评价。为了弥补这个不足,WHO一方面帮助成员国制订实施传统医学的政策,另一方面则建议建立传统药物的性能、功效、质量和无害性的数据库,并希望各国能够重视并注意避免在传统医学治疗和草药使用方面出现的问题。作为其战略行动框架的主要内容,WHO希望通过扩展传统医学的知识基础并提供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方法的指导,提高传统医学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从目前世界范围内对传统医学的研究来看,其基本现状是通过各种不同的现代研究实现对传统医学的再认识,并以此扩展传统医学的知识基础。但这样做很难避免受到培根(LordFrancisBacon)在其晚年已经意识到的有待后人克服“知识的全部缺陷”的制约,而此“缺陷”则是“人工”的或“非自然”的实验(科学实验)所固有的。要克服这个缺陷,就需要产生“在哲学方面给以指导和启示的科学”。在所需要的科学尚未诞生之前,从哲学上辨析传统医学的知识性质就显得十分必要。而按照波兰尼(MichaelPolanyi)关于知识分类的理论来看,传统医学应属于与个人体验相关的意会知识(tacitknowledge),这种知识与以客观化为特征的明晰知识(explicitknowledge)有本质区别,其根本特征是一种具有整体属性的知识。只是在明晰知识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对意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常常受到明晰知识所禀受的思维方式和知识惯性的影响,从而导致人们所理解的传统医学缺失“标准”,并反而具有“知识缺陷”。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事实上是根源于“方法缺陷”,即以分析还原为主的方法论无力处理“整体”,而且反过来认为“整体”不是“整体”,而是“问题”[2],在实践上就表现为很难找到恰当的对传统医学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的评价方法。从总体上看,WHO看到了传统医学的文化属性及其文化多样性,但在评价方式上仍然缺乏对这种多样性的尊重,其结果是没有制定出恰当的政策以充分发挥传统医学作为一种卫生保健资源的潜力。事实上,在找不到其他恰当的对传统医学的评价方法之前,鼓励世界范围内对传统医学的传承更有助于扩展其知识基础。从性质上看,基于历史的评价往往更为客观公允,比一时之得失显得更为全面。中国具有优良深厚的史学传统,而中国政府也已经意识到应当加强对传统医学的传承及其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中国基于原创的做法

中国传统医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理论系统,经验丰富而有效。在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危机之后,中国政府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加大了对传统医学的扶持发展力度,并顺利应对了被WHO过于重视而引起被动的甲型H1N1流感危机。目前,中国有经验的名老中医成为被尊重的对象,其一举一动都有可能被视为传统风范。此外,中国政府也正在加大对民间中医的重视程度,原来被政策所排斥的许多民间医生也逐渐纳入国家和地方的医疗体制之内。而一些中医院校也正在开展对传统医学私人传承的制度性建设。在政策逐渐开明的同时,中国政府也次第开展了对传统医学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评价方法的基础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在国家重点基础科学研究计划中安排了对中医原创思维的研究,希望借此能够真正建立推广传统医学的认识基础和知识基础。在已经初步形成的共识中,“象思维”被认为是传统医学理论得以建立和其经验得以积累、学习和传播的主要思维方式。象思维是整体把握人体生命规律及其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方式。在这种意义上,中医学也被称为是“象科学”[3],其典型表现就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藏象理论”,该理论对变化中的“象”,既有分别,又能通过特殊的方式领会到生命的整体状态。不言而喻,这项研究是开创性的,至于其能否促进并建立对传统医学的恰当评价方法体系尚待进一步评估。但这表明,中国政府对传统医学的评价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可以期望,中国制定的发展传统医学的政策将会更符合实际,也必将提升中国对制定全球传统医学发展政策的影响力。

传统文化基础知识范文第6篇

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汉语言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的学术载体,代表着中国传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是大时代下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注重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理论建设,出发点是为了建立健全学生的道德体系。但随着就业环境的日渐复杂和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用人单位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多,这就使得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必须进行一场教学革命,在建立好学生的道德体系和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贯彻汉语言文学的实用价值,着眼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价值不在于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辨证的说,我们也不能强化用实用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思路去规范人文学科,而应该看到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特定期待。

二、加强汉语言文学应用性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

第一,立足于专业知识的强化,构建扎实的学科基础。注重传统中文基础和现代实用中文基础的统一。中外文学史、古代和现代汉语、文艺理论三大课程体系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中文基础,但是,在教学中,单纯依靠这些基础,学生在毕业走向社会后,并不能适应社会生活,教师需要在这个基础之外教给学生现代实用中文基础,即应用文体写作基础、新闻学基础和现代传媒技术基础。把两个方面的基础有机统一起来才能让教育体现学生学习知识的应用性;

第二,培养学生的能力结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素质主要通过本专业所学习的知识及其相对应的能力表现出来。其能力结构基本构成要素如下。1.培养学生的一般学习能力。知识的掌握、学习是学习各种能力的体现,是认知能力的整合和思维活动,是学习的根本。具体包括,学习的记忆力、观察力、探究思考力、想象力、观察力等。2.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指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比如,写作、阅读、科研、对本专业的知识运用等。3.普通话听说能力。学习汉语言专业,普通话是最基本的要求。学生要掌握普通话的发音、变调、轻声、儿化等知识以及自己方言与普通话对应规律,能正确地辨析和纠正自己运用普通话时的方言土语,掌握一定的朗读方法与技巧,能使用普通话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作品,并能自由熟练地使用普通话进行沟通和交流。4.应用文写作能力:应用文包括座谈会纪要、迎送辞、自荐书、总结、调查报告、实验报告、专题报告以及事物说明的应用文等,要求做到要点明确、条理清楚、格式正确、语言流畅。

(二)注重实践性的教学环节

传统的教育是封闭式的教学,中文教师凭借一本书、一个粉笔让学生去记忆、写、练。教师只是在僵硬地传授课本内容,不是技能的培养。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容易眼高手低,走到工作岗位后会茫然不知所措,知识不能驾轻就熟地应用,导致学生在社会上缺乏立足的根基。所以,学生的专业技能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是既明白了道理,又学会了运用。我们要结合专业、学校、社会三方,明确定位,制定人才培养策略,是应用性中文专业改造的首要任务。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寻求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是其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途径。应用性的教学是通过理论基础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深入浅出的教学创新工作,将书本与实践相挂钩,提高学生对于学科间融会贯通的能力培养,着眼于汉语言文学的应用,创建和谐的教学体系。我们只有注重基础课与应用的结合,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才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把握和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计划中,我们要进行专业知识的拓展,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兼顾学生的文化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不足的现象,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其一,课内外相结合。让学生走出校门,鼓励学生参加很多活动,学校为学生的实践搭建平台,挖掘学生的潜力。通过对社会的了解,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了衔接,帮助学生完成由学校走向职场的过渡阶段。其二,建立实习基地。应用性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工作能力上,为此,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做到学以致用。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进行岗前培训,整合教育资源,通过各行各业来适应毕业生实习多样化的要求。

传统文化基础知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 微课改革

一、引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基础性课程。通过比较全面、概括性地讲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的一些基础性知识和重要概念,并配合必要的实践教学,为后续课程学习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使他们在各自的专业中能够有意识地借鉴、引入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些理念、技术和方法,期望他们能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利用计算机、认识并处理计算机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的问题

1.学生的基础知识有所提高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每个大学入校新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进校前,就目前的新生来说在初高中阶段都有所涉及计算机信息的相关知识,只是全国各地受地域限制的影响,各地的教授程度有所不同。在如今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已是一种常态。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有效的教授好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如何有效的分层次教学,适应不同的专业对计算机的后续应用打好基础是很多高校都在努力探索的变革道路。

2.传统教学面临挑战

传统的教学模式:理论+上机实践。这是多年来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行的完美解决方案。但是这种传统的模式,适合无基础的新生,针对现在的学生基础较好,在这种传统教学方法上应有所变化。这种传统教学,教师参与教学活动的学时以及学生上机练习的学时都非常有限。加之在改革的大浪潮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课时有被压缩的趋势,但是所教授内容并没有减少,这就要求学生必需花更多的业余时间去主动的学习和巩固相关知识模块,这样才能达到课程的基本要求。然而,面对刚进校的新生,如何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一点值得探讨。

3.课程考核形式单一

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面对学生对象是全校的新生。受众面广,要分专业,分层次考核存在一定的差异化,有难度,因此都是采用全校统考模式。一般以理论成绩和上机实践两部分成绩组成考核标准。考核形式形成固定模式,重结果性考核,轻形成性考核[1],考核方式难以突破。期望看到的教学成果难以在这种传统的考核模式中凸显出来。

三、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方法探索

1. 转换教学角色,教师演而优则导

传统教学,教师以上课的声情并茂以表演的成分吸引学生听课,在当下教学形式下

除了站稳讲台,表演好自己教师的角色外,还要转变自己的身份,加入到学生的队伍,引导学生自主积极的学习,充分的做好导演的角色。构建“以学生为本,教师引导”的教学方式[2]。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习特定的知识点,做到高效完成大纲要求的知识水平掌握。

2. 摸底调查,分层教学,个

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生,地域范围和接受信息化教学的差异性,新进新生可以象征性的进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掌握水平进行模拟考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机制。让学习基础好的同学能更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点,在难度上有所加大,避免重复学习简单知识点,出现厌学情绪。

3.传统教学为主,借助微课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以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一节课40-45分钟,导致教学信息量大[3],学生容易分神。计算机基础课程可以以传统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对课程知识框架及课程教学目的整体把控,涉及重要知识的重难点穿插微课教学环节,以弥补理论教学中的枯燥环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搭建学习互动平台,让大家在每个布置的微课环节有师生互动答疑,学生之间相互解答疑问,形成交互学习交流的良好氛围。

4. 发挥微课特点,实现灵活学习机制

微课教学灵活方便,一般一个视频在10分钟以内,方便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实现碎片化学习。微课内容较少,一个视频解决一个知识点,方便有效。一般一个视频大小在几十兆左右。支持格式为FLV,WMV等,方便存取和网络播放。能够实现移动学习和远程学习,能够及时巩固上课所学知识点。

5.构建合理考核机制

通过学院带头,寻找合作伙伴搭建微课资源系统平台,实现优势资源共享。把传统考核方法和系统平台学习情况结合,线上线下全方位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达到合理评判学生学习成绩的效果。同时添加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答疑模块,让相互之间沟通更加自然,还可以增加社交平台的互动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此平台上有发挥的地方,找到学习交流的乐趣。

四、结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是很基础但又非常重要的学科。是大学新生后续学习的必备知识技能。通过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让学生在变化的信息时代,高效率的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学会用此技能去开拓更多的学习荒地,让学生在后续学习道路上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姜华,周克江.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165

传统文化基础知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多维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272-02

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一系列的深刻变化:第一,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而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开拓意识、拼搏精神、应变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成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第二,教学内容更趋综合化、现代化、多样化、系统化,新的知识不断充实到教学中来,同时,各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趋势也更为显著;第三,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先进性特征更为突出;第四,学生将彻底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而成为教与学的主体。在这样的条件下,“形势与政策”的教学,除了使学生掌握其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适应形势变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综合运用知识以及进行再创造的能力。

针对新形势的需要和旧的教学模式的种种弊端,我们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运用现代认识论、系统论、教育学等理论工具,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从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着手,通过近几年“形势与政策”教学的改革与探索,逐步建立并正在形成以系统论为指导的“多维立体教学模式系统”。我们把“形势与政策”教学的多个维度运用系统论理论分解为多个要素,并突出要素之间的“有机关联性”,达到了学生参与维、基础理论维、科技知识维、应用实践维、发现创新维等多维度的协调统一,实现了由单维度到多维度的过渡,形成了多维度立体教学的创新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突出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体现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和谐统一;实现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统一;显示了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特色,即注重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的培养,逐步由重教向重学、重用、重行过渡,实现“以业为志,由技入道,转识为智,化性为德”的目的。

在多年的“形势与政策”教学实践中,我们形成的“多维立体教学模式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学生参与维度要素。学生参与维度要素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改变以往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改变“注入时”、“一言堂”、“教条式”等陈旧教学方法。把教学方法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先导,把学生由单一的客体变为主客体的统一体,实施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新的教学方法,诸如“专题辩论法”、“自讲互评法”、“演讲法”,通过课下多次举办“形势与政策”论坛,“形势与政策”、“沙龙”,重点把启发引导学生参与和平等讨论相结合。其目的在于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自学能力和参与意识。我们还把“形势与政策”论坛,“形势与政策”、“沙龙”中有代表性的论题提升到课堂上: 2007年10月,艺术系去甘肃写生实习的学生与陕西籍的两名同学在学校大礼堂做学生报告《水的故事》,各系通过电视直播组织收看,报告播出后,直接的效果是学校“长流水”、“长明灯”现象几乎杜绝了。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来自不同的家庭,让学生根据身边的故事讲身边的感受,在交流中理解社会的变革,从矛盾中体会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在了解中增进同学们的感情。

2.基础理论维度要素。“形势与政策”基础理论知识是学生掌握“形势与政策”精髓的基础所在,是掌握“形势与政策”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该维度要素主要是把 “形势与政策”课的基础概念和原理、基本内容和规律、基本方面和实质、基本观点和意义等一系列的理论问题,讲清、讲准、讲透、讲新、讲活;同时,不断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的训练,用现实的具体的案例说明基础理论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实践意义,其目的在于实现学生对基础理论的认真学习、准确地理解、系统地领会、完整地掌握。形势与政策融合多门学科又侧重政策教育,我们在设计教学专题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科知识结构,不同年级专题报告的教学内容、教学侧重点、教学深度各有不同,帮助学生在已有的学习基础上提升认识和理解。一年级,配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我们开设介绍家乡和家乡新变化的课程,在帮助学生在增加了解的基础上认识我们国家各地的发展变化;三年级,我们把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和学生就业形势联系起来,聘请企业人士为学生作报告,受到普遍的欢迎。

传统文化基础知识范文第9篇

关键词:会计基础;课程教学;互联网+;复合型

现阶段,互联网深受广大用户喜爱,互联网科技知识不断地进行普及,使用户了解互联网并且实际操作,进而扩大了互联网的使用领域。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教育发展,为了打破这一局限性,寻找出一种合适的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是根本目的。通过在互联网+下,来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让会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随着科技不断改革与发展,传统的会计基础课程教学被人工智能所替代,不仅能够满足接受教育者对于知识的需求,还能提升职业教育对自身的要求。

一、互联网+教育的作用

现如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不断进行快速发展,“互联网+教育”,即互联网科技和教育行业互相结合所形成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1]。互联网具有时效快、传播方便的优点,在教育行业中,对受教育者的学习与生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打破了受教育者对于书本知识的局限性,开阔视野;还能激发受教育者对知识渴望程度,满足对知识的个性化需求。在会计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互联网+教育”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还能够锻炼出学生在实际操作问题时的实践能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相对吃力、困难,容易导致学生对于学习会计基础课程产生一种厌学的不良情绪,这些情况都是会计基础课程本身的灵活性、技术性、实践性所导致的。

二、传统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基本现状

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是一门需要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学科。而传统的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化,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忽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于数学理论知识概念的讲述,教学形式呆板,所反映出来的效果就是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缺乏积极性,教师也很难展开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活动。

三、传统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传统会计基础课程教学结构的单一化

会计基础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无论是通过教师传授理论知识还是学生自主学习,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教师在准备教学课程方案中,多采用阐述会计基本理论,口述企业案例。由此看出,会计基础课程教学结构单一。这种方式方法已经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弊端,从而开始影响会计基础课程教学道路的发展。比如,处理账务程序的思维是非常灵活的,而只依靠死记硬背的方法无法应对相对较为复杂的程序。教师注重让学生套用教材上的定义与技巧,遇到多变的企业案例,学生的思维会受到局限,无法开动脑力和展开想象力,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实践能力。

2、传统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思维的差异性

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不同,进而在会计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所掌握的会计基础知识就会有所不同,这样一来就导致了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思维的差异性。因为每个学生思维特点不同,所以在学生面对同一个问题时,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对于一些比较隐藏的知识点也很难以挖掘出来,不利于掌握会计基础知识。

四、传统会计基础教学课程改进措施

1、教学结构多元化

在会计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内容相对复杂,只凭借教师的口述、肢体语言以及学生自身的想象力是很难让学生完全的理解与掌握理论知识的。而现如今,互联网科技发达,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技术,将死板的会计基础理论知识灵活的展现出来[2]。

2、注重会计基础实践

整合书本知识,妥当安排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课程比例,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添设实践训练环节,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管理能力;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加强校内与校外的双重训练,将会计基础知识运用在实际操作中去,也能够让学生提高对会计学基础的认识;校内注重建设实践基地,添加实践所必备的设施,保障设备功能齐全[3];邀请会计领域的专业学者向学生传授知识或是指导教师的教学方法,重点抓稳会计基础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的目标;选取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技能训练,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标准,不断巩固、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4]。

3、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

国家将会计资格证取消,表明会计人才应该注重技术与管理上的培养。学校可根据在互联网+下,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更新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更新授课方式;根据社会实际需求,修改原有不具有逻辑性的内容,使学生巧妙地掌握最基本的借贷记账法。

4、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自身的意识能力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习惯。不管是在上课的过程中,还是在业余时间里,都应该鼓励与提倡学生提出问题。只有存在问题、提出问题,才能寻找方法更好地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打造一种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主动积极的带动学生去探寻问题的所在,并且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少走弯路。

五、结语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教育发展,通过互联网+来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让会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在会计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互联网+教育”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还能够锻炼出学生在实际操作问题时的实践能力。本文从传统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所存在的结构单一化,影响会计基础课程教学道路的发展、思维差异性,不利于掌握会计学知识的问题中,探讨出了会计基础教学课程中教学结构多元化、注重会计基础实践、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授课方式的更新、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的改进措施。在互联网时代,努力培养出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赖金明.浅议“互联网+”对会计基础理论的影响及分析[J].财会学习,2017(8):119-119.

[2].汪洁.浅析提高中职《会计基础》教学效果的途径[J].科技资讯,2017,15(10):182-182.

[3].李欢,季丽娟,郭静娟.浅谈移动互联网下基础会计课程的移动学习[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8):262-263.

传统文化基础知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高职 标志设计 课程模式 学科系统化 实践 项目教学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旧的高职教育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高职教育界内部正在酝酿着一场改革,即改革传统课程模式中教学和实践分离的弊端,将实践环节融入到教学之中,使得课程具有了明确的实践指向性。

对于标志设计课程而言,“实践指向性”的意义也一样很重要。标志是整个企业视觉形象系统的核心,对于提升企业的知名度、树立品牌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现行的高职设计教学体系中,“标志设计”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开设于平面设计与广告设计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实践又是检验设计理念的定位、图形、字体、色彩的选用是否成功,是否具有优势的标准。所以标志设计课程的设计实践水准也往往成为评价一所设计学院或设计教育机构的重要衡量标准。

那么,扬弃传统标志设计课程模式中的弊端,切实的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就成为我们教学的新任务。

一、传统的弊端

1.传统的课程模式

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主要是构建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之上,校外或企业实践课程相对较少,原则和方法主要沿用普通高等教育和普通中学教育的一套理论,即:重视逻辑性较强的理论基础部分的学习,注重课程的系统性和学科的严谨性,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学科系统化”课程模式。

传统的高职标志设计课程也同样处于“学科系统化”课程模式的影响之下,主要的特点是采用“横向排列”的方式(如表1所示),将标志设计的各个知识点分割成独立的章节,然后依次进行“渐进式”的单独训练,从而达到全面而深入的学习之目的。

具体来说,标志设计教学单元被分为:标志的功能与作用、标志的设计原则、标志设计的形态创意、标志的基本构成要素、标志的设计的新趋势,标志设计的设计定位、标志的色彩表现等项目。这样的排列方式,在课程的逻辑性、知识的全面性以及研究的深入性方面都是非常到位的。

2.问题与弊端

如前文所述,传统“学科系统化”课程模式下的标志设计课程,固然在逻辑性、系统性及深入性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却并不能掩盖问题和弊端的存在。

首先,“无的放矢,平铺直叙”。

虽然具有很多理论的成分,但从本质上来说,标志设计还是一门实践类的课程。学生学习标志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掌握基础理论,而是实践――将理论运用于具体的设计实践之中。这种实践性的特征就决定了标志设计课程模式的设置必须“有的放矢”,要以设计实践的具体流程、方法、法规等为依据。

反观“学科系统化”课程模式下的标志设计教学体系,缺乏上述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将标志设计课程“平铺直叙”的分为若干个孤立的知识点进行逐一讲授,缺少针对性的实践性教学安排,学生必须将所有章节学习完毕以后才能窥见标志设计的实践性环节。这样,学生无目的的学习,教师无针对性的讲授,教与学从根本上脱节。

其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如前文所言,在“学科系统化”课程模式下的标志设计教学体系下,知识点是平行、横向排列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的相对平等的。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学生们在具体学习每一个知识点的时候,由于不明白在实践中如何运用,很有可能盲目坠入对某一个知识点的孤立学习,越陷越深,从而忽视了对整体课程内容的把握。最终的结果是,学生或许可以凭借兴趣和经验对某一个知识点掌握得很好,但对多数知识点、整个的教学环节以及实践的过程茫然无知,不知所云。

二、全新的体系

针对标志设计课程在“学科系统化”课程模式指导下的种种弊端,有针对性的重新设计了课程结构与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以“厚基础、强能力”、“工学结合,学做一体”为总体的设计理念(如图1所示)的课程模式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两点:

1.“有的放矢,针对实践”――“项目教学”为先导

针对“学科系统化”课程模式平铺直叙、无针对性的弊端,将“项目教学法”引入标志设计课程中,以达到“有的放矢,针对实践”的目的。

顾名思义,项目教学法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操作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在标志设计教学中,将传统“学科系统化”课程模式下的依据知识点横向排列的结构改为依据不同项目“纵向排列”(如表2所示),如产品类标志设计项目、企业类标志设计项目、文化类标志设计项目、公共类标志设计项目、个人类标志项目,等等。

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学习,能够从教学的开始就进入到实际的工作项目的情境之中,达到学完一章就能够基本掌握标志设计的大体流程和方法,并能够进行独立设计工作的目标。同时,在对纵向排列的标志设计项目进行循环性学习之后,由于量的积累,产生质的飞跃,学生逐渐将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融会贯通,从而熟练自如的应用。

2.“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纵向为主线,横向为补充

如上文所述,新的标志设计课程是以不同的项目为依据纵向排列的,也就是说课程的章节是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但是单一的、纯粹的项目教学充其量仅仅是一种企业员工的岗前实训,不能称之为课程。标志设计毕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结果,因此,有关创意思维知识性内容也是标志设计课程必不可少的。

我们强调纵向的项目,并不是说我们要彻底“放弃”横向的知识,而是对传统课程模式的“扬弃”。传统“学科系统化”课程模式的精髓在于它他的知识性和逻辑性,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横向的知识与纵向的项目结合起来,织成一张知识点和能力点相互交织的大网,“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全面、系统。

具体来说,新的课程模式可以概括为:纵向为主线,横向为补充;项目为主线,知识为补充。

(1)纵向结构(如表3所示),主要是指在总的章节编排方面以项目的分类和项目实践的流程为依据。

所谓以项目的分类和项目实践的流程为依据,就是指:在课程章节总的排列方面按照标志设计的分类来进行,即产品类标志设计项目、企业类标志设计项目、文化类标志设计项目、公共类标志设计项目、个人类标志项目等;

在每一具体个章节中,主要以每一个项目的操作流程来编排,即背景调研和资料收集、设计要素的挖掘、标志设计开发完成、标志的推广应用。

(2)横向结构。主要是指在各个具体的章节中穿插不同的基础知识点,以补充“纵向排列”留下的基础知识方面的漏洞。

新的课程体系突出的是“实践性”,但是实践是要有知识和理论来指导的。我们在强调实践项目的同时,并不放弃基础知识点的学习,但又不是以原有的“平铺秩序”的方式呈现,而是有针对性的将基础知识点分批的、有机的融入到各个实践项目之中(如表4所示),使得知识与项目相得益彰、融会贯通,使得学生的学习既有整体、又有局部,“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三、实践的过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厚基础、强能力”、“工学结合,学做一体”的总体设计理念有针对性的修订和发展了传统“学科系统化”课程模式的问题和弊端,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辩证的统一在一起,明确了课程的实践指向性,适应了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从思想和理论上促进了新时期标志设计课程模式的发展和完善。

但是仅仅有先进的思想和理论是不够的,任何先进的思想和理论都需要具体的实践来印证和实施。标志设计课程也不例外,如何将“厚基础、强能力”、“工学结合,学做一体”的总体设计理念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就成为新的问题。

1.如何增强实践能力――能力点与实践流程的对应

在具体的项目之间之中,平淡的、流程化的描述的项目的实践步骤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项目实践能力。真正的项目教学,首先要甄选与项目流程相对应的能力点,然后再将不同的能力点融入到不同的项目操作步骤之中(如表5所示),并明确实现各个技能点与实践流程的关系,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有针对性的操作和训练,有针对性的解决每一步骤的问题,继而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在某方面的实践能力,从而达到了提高整体项目实践能力的目的。

2.如何丰富项目内涵――知识点与项目的有机组合

前文中已经提到我们的课程设计理念是“厚基础,强能力”,也就是说课程教学要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不放松基础理论部分的教授,“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纵向为主线,横向为补充。既然如此,如何很好的、有针对性的实现上述思想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问题。

在实践中,标志设计的不同知识点和不同项目之间是存在某种天然的内在联系的,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天然的联系,将知识点和项目有机组合,在各个不同项目中有针对性的设置不同的知识点,使特殊知识点为特殊的项目服务,从而达到丰富项目内涵的目的。

比如,就一般情况而言,个人类标志对于汉字元素运用较多,企业产品类标志则相对青睐字母元素,而文化公共类标志则更多的使用图形化元素。据此,我们将知识点“标志设计的形态创意”分解为三个部分:“汉字元素的创意表现”、“字母元素创意表现”、“图形元素创意表现”,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重组,即将“汉字元素的创意表现”设置在个人类标志设计项目中,将“字母元素创意表现”设置于企业产品类标志设计项目之中,再将“图形元素创意表现”设置于文化公共类标志设计项目实践中,加强了知识点和项目之间的有机联系(如表6所示),切实有效的实现“厚基础,强能力”的理念。

综上所述,新的高职标志设计课程模式是在不断修正和调整传统课程模式理念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审视传统,放眼未来,将课程目标指向实践,同时将传统的课程模式解构和重组,与项目教学相互融合,使课程兼具了设计项目的实践性和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厚基础、强能力”、“工学结合,学做一体”,形成全新的、完备的现代高职标志设计课程模式(如图2所示),探索出一条实践教学的新路。

图2 全新的、完备的现代高职标志设计课程模式然而,任何一种课程的设计模式都不能用完美来描述。社会和时代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课程也应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厚基础,强能力”、“工学结合,学做一体”为理念的标志设计课程体系也是这样,应该不断求新、求变,不断进行自我审视和调整,“与时俱进”,走在时代的前列。

传统文化基础知识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复习课 高效化 讲评 政时

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往往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学完新课以后,大部分学生依然基础知识不扎实、综合能力较差,很多学生对待政治学科既爱又恨,复习阶段缺乏具体计划和方法,甚至存有盲目蛮干或者畏难放弃等不良倾向,因此需要老师不仅要在知识的复习中加以引领,还需要在学法上加以指导,才能达到复习的高效化。

一、夯实基础知识

高考政治学科的命题主要考查两点:一是基础,二是思维。思维是无形的,基础是有形的,提高能力前提是打牢基础。这是整个复习工作的基础和重点。要让学生按照单元顺序掌握基础知识后,再从宏观上把握学科知识的整体概况,让学生掌握经济、政治、哲学、文化、选修几个模块的详细知识点,包括宏观的体系、微观的体系、联系的体系、陌生的知识,注意综合性、系统性、细致性,让学生形成“纵横交错、联系客观具体、记忆清晰永久”的知识网络。既要突出专题复习的综合性,又要体现知识的系统性;既要注重知识的梳理,又要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文化生活”模块知识体系可以按照文化的种类可以划分为:重要的文化、多样的文化、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大众文化、先进文化,也可以按照特点划分为:一般文化的特点、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多样性的特点、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的特点、民族精神的特点、当代文化生活的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

二、运用多种方法

为了让学生记得牢用得活,复习时应使用多种方法。如,使用概念辐射法,在复习《经济生活》时,抓住“经济”“货币”“价格”“消费”“生产”“分配”“市场经济”等重要概念,在复习《政治生活》时,抓住“公民”“政府”“政党”“民族”“宗教”“国际社会”等重要概念,在复习《文化生活》时,抓住“文化”“中华文化”“大众文化”“先进文化”“教育”“科技”等重要概念,在复习《生活与哲学》时,抓住“物质”“意识”“实践”“认识”“联系”“发展”“矛盾”“人民群众”“价值”等重要概念。再如,使用内在逻辑法,让学生围绕某个观点进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归类。例如,“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什么?传统文化的继承表现在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的继承。为什么要传承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相对稳定性、民族性。怎样传承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

三、精心上讲评课

讲评课要在精讲、精练、精评上下功夫;精讲,指讲重点,讲关键,启迪学生思维;精练,是指所讲的内容要精选精编,无论试题的内容、数量,还是难度、梯度都要反复推敲。同时,对于讲评课,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由学生上台讲、错题评分演示、学生总结方法等,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动手动口动脑,提高学生讲评效率。要善于运用学生的典型试题答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查找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例如,可以先展示试题原题、学生的典型答案,再结合试题要求分析该答案在审题方面的优点与不足,找出针对性问题,接着结合答案的具体表述,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该答案的知识准确性、答案逻辑性和层次性,最后进行对比性试题回顾与分析,进行归类总结,找出规律性的特点。另外,还可以加上变式训练,这样,通过对比性试题回顾、变式和跟踪纠错训练,引导学生把旧题变成新题,举一反三,更能举三归一,使学生遇到的新题回归成旧题,帮助学生实现考试能力的提升。

四、规范答题程序

政治试题年年在变,但是题型基本稳定,因此答题的基本模式和技巧必须在复习阶段进行规范训练。让学生做到答题形式上的段落化、序号化和整洁化,特别是要把字写清楚,表述规范。答题时要点简明扼要,每个要点一般不要超过两行;答题时关键词应该准确醒目,要把最关键的词句放在每个要点的第一行,每一行的最前面;要点尽可能多一些,避免遗漏;要点要使用学科术语,抓好关键词。有些学生,回答的时候没有一点书本知识,但是他能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竟然也能得到不错的分数,这种“认真背书吃亏,不学反而高分”的现象告诉我们,在复习阶段要重视理解和变换,要指导学生注意变换材料语言或者从设问中直接获得得分点。

五、密切结合时政

传统文化基础知识范文第12篇

习近平同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高度重视,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习总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必然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青少年教育的重要资源。学习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要趁早,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系统化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重要措施之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教师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重任。教师应在课堂多给学生提供机会接触传统文化,加大对少年儿童课外阅读的引导和辅导,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传统,提高文化素质,重塑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品质和道德文化精神。

(二)教育自身特点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的选择

传统文化教育越早越好,适当的教育形式会事半功倍。传统文化的教育,应该从小抓起、从孩子抓起。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中国几千年的教育,也证明了这一点。目前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学生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缺乏爱心、不尊敬长辈、合作与分享能力差、遇到困难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等。面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小学时期开始的基础教育应当让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占据相当的内容,从小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思想文化价值观能影响学生的一生。而且开设国学课应当作为课业主修课程,考核标准也是由诵读的熟练程度、理解程度、应用程度制定量化。

(三)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传统文化经典中汇集了中国很多思想精粹和美德,值得继承和发扬。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每个青少年学生身上都有着对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文化理念的天然认同和亲切感,正确地引导他们,使他们充分学习,掌握传统文化,并基于这种传统文化体现出的精神思想去观察世界、判断对错、思考人生,以取得最优的结果。

(四)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一课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提升儿童素质的最重要内容。它不仅有丰富的故事、诗歌、寓言等,更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美好的精神。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学习可以培养少年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并且还可以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少年学生尊老爱幼、诚实的美好品德。给学生丰富的知识,并教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方法,真正使学生的心灵丰富起来,激发激情和创造力。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素质,也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最容易借鉴、最容易产生效果的教育模式。

二、如何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工程

(一)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工程的指导办法

首先,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加深对上下五千年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如李白的《静夜思》、骆宾王的《咏鹅》、孟浩然的《晓》、杜甫的《春夜喜雨》等,语义浅显、用字自然、感染力强;典故《夸父追日》、《盘古开天》等表现了智慧和力量;《闻鸡起舞》、《岳母刺字》、《卧薪尝胆》更是颂扬爱国主义、树立崇高理想的好作品;四大名著体现出丰富历史知识和极高的文学价值。

其次,可以让学生接受优秀文学熏陶,提高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潜能。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炼句,优美的文字与意境,对学生来说是艺术的享受,同时提高对自然美、社会美的敏感性。

第三,寓教于乐。传统文化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传统美德的形成、情操的陶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小学时期开始的基础教育应当让传统文化教育占据相当的内容。推荐学生课外阅读传统文化书籍,对开拓少年学生的眼界和认识水平的提高都是非常有益处的。

第四,通过丰富的形式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结合基础教育的课程开展的一项特色活动,内容主要是结合各科教学、德育工作和少先队活动开展古诗文诵读、传统美德和礼仪教育,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国画、书法、篆刻、武术、象棋、戏曲、舞蹈、民族乐器和古乐欣赏等方面,加强学生的特长培养。

(二)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注意事项

首先,传统文化内容的选材是教育开展的关键。传统文化是在古老历史沉淀中形成的,难免有些消极、封建的思想混杂其中,且个别内容学习难度较大。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从少年学生的兴趣、情感体验出发,确立适宜的内容,通过多样的形式传承灿烂的文化思想。

其次,教师必须有良好的传统文化修养,能选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深入浅出的教学,有充分诠释教材为其注入新活力的能力,有良好的情感表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渠道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水平,努力在学生的课堂和课外辅导中起到积极作用。

再次,注重体验式教学的应用。传统文化的内容选用必须丰富多样,让学生真正渗入其中、乐在其中。教师必须要在基础教育阶段注重引导,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最后,家庭教育配合是开展传统文学教育的有效途径。

家长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做好家长工作是学生获得兴趣的保证,因此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为学生布置良好阅读学习环境,让家长在行为举止上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这样,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文化教育虽然在现阶段中小学教育中有一定的体现,但还没有引起广大教师和家长的重视,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时候,更加重视传统文化。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自我思辨的能力和从容的生活态度等,使新一代成长起来的接班人能真正站在五千年文化历史巨人的肩上开拓美好的未来。

传统文化基础知识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中医药高等教育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受现代大学制度和西医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幕露出了一些不足之处。如何使高等中医教育传承优秀的中医药学术传统和思维方式,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探索出不断进步的中医药教育规律和培养方式,是中医教育学界长期以来的努力方向。本文通过时现行中医药教育进行思考,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高等中医药教育50余年来进行了很多适应社会变革的改革,初步形成了系统的学科群体和课程体系。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全国中医药院校在校生人数为80,637人,至2005年达到303,075人(《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办学规模翻了两番;多数中医药院校的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由原来的6一7个增加到20个左右。但是受现代大学制度和西医教育模式的影响,高等中医药教育仅仅依赖单一的院校教育模式,并且根据临床实际要求,中医院校学生中西医两套理论都要学。基于中医和西医各自独立的理论和临床教学内容,培养的中医院校毕业生中医思维和中医实践能力不尽如人意,在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术上也显得不足,部分学生甚至面临中医不精、西医不通的尴尬局面。

1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不足之处。

院校教育往往只注重单科的专业知识传授。课程设置不完整、没有依据完整的中医学知识结构来完成教学任务,相关经典医学文献学习不够,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等中医药理论形成的外部因素的了解和学习,使得学生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

高等中医教育一直沿用基础课程、临床课程、毕业实习三段式培养模式。中医学人才成长缓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被割裂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阶段,使得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临床中医技能不足,更缺乏理解经典、运用经典的能力,从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师徒传承的传统培养模式弱化,纯正中医后继乏人。作为中医院校,临床实践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但是由于扩招、培养目标不明,带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以及临床实习基地西医化等因素,临床实践中中医比例过少,缺乏纯正的中医治疗,教师和学生都偏于西医知识的深化学习,或者西医诊疗操作的锻炼,忽视中医知识的讲解和运用,忽视锻炼学生的中医诊疗思维,长此以往,学生的中医基础知识渐渐弱化,中医临床基本功逐渐减弱,中医思维慢慢被西医的思维模式所取代,不能处理好中西医的关系,使中医实习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临床中医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中医科研创新能力的不足。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但从目前高校的学生培养过程来看,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比较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度却显得不足。

中医离不开创新,而创新离不开科研。目前的中医教育既要有中医的创新性,又要凸现出中医的理论与思维,从科研中领会中医理论的奥妙。然而,部分高等中医院校不注重锻炼中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与科研技能,许多中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与实验室技能十分差,中医毕业生缺乏基本的科研思维和方法,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不具备科研优势。

2对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思考

如何使身处21世纪的高等中医教育和中医人才培养与中医药学术传承发展相得益彰,既传承中医药的思维方式,又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探索出不断进步的中医药教育规律和培养方式,中医院校必须进行办学目标、发展战略等宏观层面的思考,还必须在培养模式,尤其是在临床教学中保持和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克服套用西医办学模式的负面影响,从中西医学发展规律的差异进行反思。

2.1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定位

高等中医药教育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照中医药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去办学。中医药不同于西医学的学科体系和思维方法,决定了中医院校应该努力探索办学道路,开展试点,确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道路。当务之急是要深刻思索中医教育的主要任务,继承中医药传统思维和方式,以培养具有中医传统文化基础和具有在中医领域进一步深造和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为目标,跳出固有的中医教育体制,顺应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拓展思路,敢于开展并确立新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

2.2对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几点思考

(1)系统学习中医课程,早期建立中医知识架构

多年来,各界对于中医院校课程设置的争论一直未有定论,普遍认同的是要遵从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准确地体现中医药学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医学的知识结构包括:学习中国传统文史哲和自然知识以形成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学习中医药的经典医著以确立中医药学的概念和体系;学习中医药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按摩、导引、食疗等疗法。

对于西医知识的学习,各界也持有不同观点,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贾谦教授的《中医药战略地位研究总报告概要》中提出:“能否不要让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西医和外语课程,将来工作需要西医知识和外语时,可以再脱产学习。起码应允许一半中医药院校以纯中医药院校方式存在,同时,应允许师徒传承方式的存在,并给师带徒出身的人以一定的学术地位。培养兼具中西医知识的人才应该由西医院校承担此项工作”。笔者认为,在目前中医院校普遍学习西医基础课程的现状下,培养中医药学生最重要的莫过于建立中医药知识结构,加强中医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考核,加大中医经典的学习深化,扩大中医传统文化必修课程的比例。当学生在学习初期接受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熏陶,牢固地掌握了中医药理论基础的辨证论治体系后,再学习必要的西医知识。中西思维的碰撞建立在基本理解中医内涵和确立中医整体观的基础上,那么,中医药学生也会更加客观深人地看待中西医诊断思维和治疗方法的区别。

(2)重视中医临床技能的早期培养

中医经典是中医药学独特理论和临床诊疗体系的基石,但其内容比较抽象,主要依赖于人的理性思维去学习和体会。因此中医专业思想的根植,是一个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不断反复的过程。中医的院校教育应以中医知识结构的方法论内容为重点,使学生能透彻地理解中医最基本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加强中医的临床技能的学习运用能力。

因此,应该在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的同时,进行临床跟诊、见习,也就是在贯彻“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学习中医经典和临床见习的同步性。可采取多种形式,如通过临床典型病例中医讨论、临床见习、中医门诊跟诊,或者经典与临床的讲座等多种形式,在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理论课程的同时,接触实际病例,在临床上培养中医经典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经典并及时深化理解经典、运用经典的能力。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在本科教育和七年制教育中,以医学知识基础为根基,加强医学生医学基础知识训练。为了巩固中医学生的基础知识,从学生人学的第二个学期起,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诊断学基础》五门课为主的“中医基础知识竞赛”,历年的考试成绩将作为进人临床实习的先决条件,极大地强化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并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提高实践课的比例,规定实践教学应占整门课程的30 %。实践学习时间的增加能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抽象深奥的基础理论知识。70%的理论学习时间基本保证了理论教学的学时数,也为提炼实践知识留下了足够时间。

(3)继承师承教育,发展院校教育

现今的中医药教育主要采用院校教育的形式,具有传播知识的信息量大,传授的知识标准、统一、规范,受教育的普及率高等特点。相对于院校教育,师承教育注重传统文化学习,中医基础知识较扎实,有利于继承教师独特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因此将中医药教育的师承教育和现代的中医药院校教育更加有效地结合将更加有利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在现有的中医教育体制中适当的方式是在学生的临床课和临床实习中实行导师制。这样,可以使医有专长的教师培养学有专长的学生。同时可采用多种形式的师承教育,如普及性的师带徒和高层次的师承教育,既有利于继承老一辈中医名家的个人经验,又有利于从业个体在潜移默化中领悟中医学丰富的理论内涵,把握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临床经验,增强人才队伍对中医的信心。

针对近年来中医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师承教育的模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一代带二代”、“跨学院、跨医院、跨地区”的模式进行师承,甚至可以试行优秀的中医药博、硕士研究生辅导本、专科中医药学生的方式,在实践中检验成果,不断的修正培养方法。

根据邓铁涛等巧位全国名老中医的倡议,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为试点,创新传统“师带徒”模式,发挥“集体带集体”的优势,全国名老中医带徒中青年骨干,由中青年骨干带徒学生,师生定时见面,进行生动的授业解惑,并且实行定期的不同的名老中医跟诊制度。该举措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毕业后均受到了就业单位的一致好评,不仅掌握了扎实的中医药知识,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而且拥有开阔的思维,在掌握自己导师的基本思想的基础上,还不同程度地吸纳了其他老中医的医学思想。

(4)中医院校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中医药的基础是继承,但是创新才能促进中医药的进一步发展。中医院校也应担负起培养中医药科研人才的重任。中医药学生也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了解统计学、系统论等理论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学,以便于能够完善中医学理论体系,发展中医,同时要避免一律以西医的思维方式和设计方法进行中医药的研究。

传统文化基础知识范文第14篇

论文摘要:中医药高等教育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受现代大学制度和西医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幕露出了一些不足之处。如何使高等中医教育传承优秀的中医药学术传统和思维方式,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探索出不断进步的中医药教育规律和培养方式,是中医教育学界长期以来的努力方向。本文通过时现行中医药教育进行思考,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高等中医药教育50余年来进行了很多适应社会变革的改革,初步形成了系统的学科群体和课程体系。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全国中医药院校在校生人数为80,637人,至2005年达到303,075人(《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办学规模翻了两番;多数中医药院校的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由原来的6一7个增加到20个左右。但是受现代大学制度和西医教育模式的影响,高等中医药教育仅仅依赖单一的院校教育模式,并且根据临床实际要求,中医院校学生中西医两套理论都要学。基于中医和西医各自独立的理论和临床教学内容,培养的中医院校毕业生中医思维和中医实践能力不尽如人意,在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术上也显得不足,部分学生甚至面临中医不精、西医不通的尴尬局面。

1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不足之处。

院校教育往往只注重单科的专业知识传授。课程设置不完整、没有依据完整的中医学知识结构来完成教学任务,相关经典医学文献学习不够,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等中医药理论形成的外部因素的了解和学习,使得学生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

高等中医教育一直沿用基础课程、临床课程、毕业实习三段式培养模式。中医学人才成长缓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被割裂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阶段,使得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临床中医技能不足,更缺乏理解经典、运用经典的能力,从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师徒传承的传统培养模式弱化,纯正中医后继乏人。作为中医院校,临床实践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但是由于扩招、培养目标不明,带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以及临床实习基地西医化等因素,临床实践中中医比例过少,缺乏纯正的中医治疗,教师和学生都偏于西医知识的深化学习,或者西医诊疗操作的锻炼,忽视中医知识的讲解和运用,忽视锻炼学生的中医诊疗思维,长此以往,学生的中医基础知识渐渐弱化,中医临床基本功逐渐减弱,中医思维慢慢被西医的思维模式所取代,不能处理好中西医的关系,使中医实习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临床中医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中医科研创新能力的不足。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但从目前高校的学生培养过程来看,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比较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度却显得不足。

中医离不开创新,而创新离不开科研。目前的中医教育既要有中医的创新性,又要凸现出中医的理论与思维,从科研中领会中医理论的奥妙。然而,部分高等中医院校不注重锻炼中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与科研技能,许多中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与实验室技能十分差,中医毕业生缺乏基本的科研思维和方法,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不具备科研优势。

2对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思考

如何使身处21世纪的高等中医教育和中医人才培养与中医药学术传承发展相得益彰,既传承中医药的思维方式,又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探索出不断进步的中医药教育规律和培养方式,中医院校必须进行办学目标、发展战略等宏观层面的思考,还必须在培养模式,尤其是在临床教学中保持和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克服套用西医办学模式的负面影响,从中西医学发展规律的差异进行反思。

2.1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定位

高等中医药教育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照中医药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去办学。中医药不同于西医学的学科体系和思维方法,决定了中医院校应该努力探索办学道路,开展试点,确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道路。当务之急是要深刻思索中医教育的主要任务,继承中医药传统思维和方式,以培养具有中医传统文化基础和具有在中医领域进一步深造和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为目标,跳出固有的中医教育体制,顺应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拓展思路,敢于开展并确立新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

2.2对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几点思考

(1)系统学习中医课程,早期建立中医知识架构

多年来,各界对于中医院校课程设置的争论一直未有定论,普遍认同的是要遵从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准确地体现中医药学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医学的知识结构包括:学习中国传统文史哲和自然知识以形成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学习中医药的经典医著以确立中医药学的概念和体系;学习中医药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按摩、导引、食疗等疗法。

对于西医知识的学习,各界也持有不同观点,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贾谦教授的《中医药战略地位研究总报告概要》中提出:“能否不要让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西医和外语课程,将来工作需要西医知识和外语时,可以再脱产学习。起码应允许一半中医药院校以纯中医药院校方式存在,同时,应允许师徒传承方式的存在,并给师带徒出身的人以一定的学术地位。培养兼具中西医知识的人才应该由西医院校承担此项工作”。笔者认为,在目前中医院校普遍学习西医基础课程的现状下,培养中医药学生最重要的莫过于建立中医药知识结构,加强中医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考核,加大中医经典的学习深化,扩大中医传统文化必修课程的比例。当学生在学习初期接受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熏陶,牢固地掌握了中医药理论基础的辨证论治体系后,再学习必要的西医知识。中西思维的碰撞建立在基本理解中医内涵和确立中医整体观的基础上,那么,中医药学生也会更加客观深人地看待中西医诊断思维和治疗方法的区别。

(2)重视中医临床技能的早期培养

中医经典是中医药学独特理论和临床诊疗体系的基石,但其内容比较抽象,主要依赖于人的理性思维去学习和体会。因此中医专业思想的根植,是一个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不断反复的过程。中医的院校教育应以中医知识结构的方法论内容为重点,使学生能透彻地理解中医最基本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加强中医的临床技能的学习运用能力。

因此,应该在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的同时,进行临床跟诊、见习,也就是在贯彻“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学习中医经典和临床见习的同步性。可采取多种形式,如通过临床典型病例中医讨论、临床见习、中医门诊跟诊,或者经典与临床的讲座等多种形式,在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理论课程的同时,接触实际病例,在临床上培养中医经典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经典并及时深化理解经典、运用经典的能力。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在本科教育和七年制教育中,以医学知识基础为根基,加强医学生医学基础知识训练。为了巩固中医学生的基础知识,从学生人学的第二个学期起,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诊断学基础》五门课为主的“中医基础知识竞赛”,历年的考试成绩将作为进人临床实习的先决条件,极大地强化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并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提高实践课的比例,规定实践教学应占整门课程的30 %。实践学习时间的增加能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抽象深奥的基础理论知识。70%的理论学习时间基本保证了理论教学的学时数,也为提炼实践知识留下了足够时间。

(3)继承师承教育,发展院校教育

现今的中医药教育主要采用院校教育的形式,具有传播知识的信息量大,传授的知识标准、统一、规范,受教育的普及率高等特点。相对于院校教育,师承教育注重传统文化学习,中医基础知识较扎实,有利于继承教师独特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因此将中医药教育的师承教育和现代的中医药院校教育更加有效地结合将更加有利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在现有的中医教育体制中适当的方式是在学生的临床课和临床实习中实行导师制。这样,可以使医有专长的教师培养学有专长的学生。同时可采用多种形式的师承教育,如普及性的师带徒和高层次的师承教育,既有利于继承老一辈中医名家的个人经验,又有利于从业个体在潜移默化中领悟中医学丰富的理论内涵,把握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临床经验,增强人才队伍对中医的信心。

针对近年来中医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师承教育的模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一代带二代”、“跨学院、跨医院、跨地区”的模式进行师承,甚至可以试行优秀的中医药博、硕士研究生辅导本、专科中医药学生的方式,在实践中检验成果,不断的修正培养方法。

根据邓铁涛等巧位全国名老中医的倡议,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为试点,创新传统“师带徒”模式,发挥“集体带集体”的优势,全国名老中医带徒中青年骨干,由中青年骨干带徒学生,师生定时见面,进行生动的授业解惑,并且实行定期的不同的名老中医跟诊制度。该举措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毕业后均受到了就业单位的一致好评,不仅掌握了扎实的中医药知识,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而且拥有开阔的思维,在掌握自己导师的基本思想的基础上,还不同程度地吸纳了其他老中医的医学思想。

(4)中医院校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中医药的基础是继承,但是创新才能促进中医药的进一步发展。中医院校也应担负起培养中医药科研人才的重任。中医药学生也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了解统计学、系统论等理论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学,以便于能够完善中医学理论体系,发展中医,同时要避免一律以西医的思维方式和设计方法进行中医药的研究。

传统文化基础知识范文第15篇

一、消除历史习俗和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由于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所以历史习俗和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淀很深厚。中国的历史习俗和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有许多精华,不但过去有用,今天有用,将来也还有用。但必须看到,它也有不少消极因素,这些因素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语文教学中的突出表现是,忽视了创造力的培养,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封闭性教学模式和僵化的思维模式。反映在阅读上,突出地体现为“解经”;反映在写作上,突出地体现为“宗经”。这种僵化的观念和方法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仍占据统治地位:文本理解上的贴标签化,理解依据上的唯教参是遵化,课堂结构上的刻板程式化,教学方法上的填鸭灌输化,作文内容上的瞎编抄袭化,作文形式上的陈腐八股化,等等。这样的教学结果,不只是学生语文能力低而已,更为有害的是它造就出了大量“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谨小慎微、墨守成规、俯首贴耳、唯命是从”的人,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在他们身上荡然无存。所以,语文教学要体现出创造力的培养,首先得消除历史习俗和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

二、教师要走出“传授式”和“应试式”教学观的误区

创造力培养能否在语文教学中得以体现,取决于语文教师是否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观,教学观左右着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评价的标准等。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干扰,从整体上看,当前语文教师的教学观还很不适应创造力培养教育的要求,其占主流的教学观有两种:①认为教学的本质就是传授知识的传授式教学观;②认为帮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是教师最主要任务的应试式教学观。这两种教学观使大量的语文教师不敢把课文当作例子,而只能做课文的奴隶;无法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没有把学生会学当作教学追求的目标,而是把会考试作为终极目标。这样的教学观所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当然是保守封闭的,谈不上创造力的培养。那么什么是创造力培养教育所需要的教学观呢?那就是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激励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教学的主要方面,以帮助学生具备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教学的本质内涵,以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为教学的根本目标。有了这样的教学观,在教学中才能处理好教师、学生和教材的关系,才能使师生的创造力都得到发挥和发展。

三、处理好创造力培养与语文基础建立的关系

创造力的培养必须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语文技能的掌握和习练,但并不是把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性价值来追求,而是把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作为实现教育目的工具性的价值来追求;不是把已习得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储存起来,而是拿去应用,去获取新知,在获取新知中学习创造。基础知识的习得积累和学习创造,既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层次,又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如果没有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习练,创造就失去了基础,学生的创造欲望即使被激发出来了也难以上升为真正的创造力,只能停留在儿童的水准上;如果只重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习练而不创造,则不但创造力无法形成,基础本身也不能真正建立起来。那么基础建立与学习创造怎样有机统一呢?基础要从语言的特性出发去确定,从立足语言应用去构建。什么是语言的特性呢?于漪老师说得极科学,她说:“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现行的中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必须加以更新,因为它存在两大弊端:①它不是从立足于语言的应用来确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系统,而是把大学的研究型课程中的那套基本知识加以简化和浓缩而构成的;②它丢弃了“人文性”,所得出的一大套名词术语不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和应用语言。这些弊端极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所以必须对现行的“语文知识”进行重新认定和构建。语文教学必须围绕语文的基础内容,花足够的时间和力气,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它们,建立起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学生理解知识如果没有形成自己合理的认知结构,哪怕知识积累得再多,也无助于创造力的形成。应该注意知识的应用,特别是在生活中的应用,目前语文教学基本上还停留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层面上,而忽视了知识的应用。从另一角度说,学生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去独立解决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广义的创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