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范文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范文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现代体育健身;价值

1.引言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身体状况成了影响生活质量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亚健康和疾病也成了困扰人们的主要问题之一。顺势而生,健康产业在几十年内迅速发展,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而现代体育健身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从现代体育健身在中国成型并发展至今的过程中,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也在不断地进步发展,并成了现代体育健身中最具中国特色的健身养生方式。现代体育健身和中国传统的体育养生,彼此交融,互相汲取,让其双方的价值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传统体育养生作为历史悠久,包含着许多极为精湛的实践和理论。在现代体育健身发展至今这一段时间里,各国人民和我们国内的人都在借鉴和引用中国传统养生的精华。中国传统养生作为我们民族的智慧结晶,值得我们认真的剖析其优点,使其当前的体育健康产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概念界定

2.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是利用人体自身的姿势调整、呼吸锻炼、意念控制,使身心合为一体,强化人体各部分生理机能,是一门涉及生理和心理相互作用的综合、复杂生命现象和规律的人体科学。

2.3现代体育健身

人们通过健身、健美、矫正、医疗、娱乐、防卫等体育手段,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在合理的运动处方指导下,进行健身活动、增强体质的过程被称为现代体育健身。

3.传统体育养生在现代体育健身中的价值体现

3.1传统体育养生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是对现代体育健身的补充

经总结,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主要理论和指导思想,在很多方面都是现代的体育健身没有涉及到的,中国的传统体育养生的思想和理论的根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积淀,中国的传统体育养生形成了一个以整体观学说为理论基础、阴阳学说为指导思想、五行学说为方法论和认识论、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为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完整的理论体系。虽然这思想和理论都是古代人生产生活所形成的文化,但是在当代,经过现代科学的验证,其中大部分都是合理、正确的。中国的传统体育养生采用一种不同于现代科学的体系,对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现代体育健身是以中极大的补充。

3.2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锻炼方法和手段是对现代体育健身内容的丰富

传统的体育养生锻炼手段和方法有很多,相对于现代体育健身的健美运动、健身运动、娱乐体育手段,传统体育养生显得更具多样性。在当代,传统体育养生和相待体育健身的范畴正在慢慢的重合,但是传统体育养生很多内容依然能极大的丰富现代体育健身。例如中国人认为,规律生生活方式是健康长寿的关键,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适合劳作,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养生经验。在现代,又有很多人把古人的“子午觉”拿来作为养生方法。除此之外,一年四季的节律的合理利用也能对养生提供帮助。根据四时变化,人们通过调节自身的生理状况来适应气候环境,以此来养生。这些传统的思想都可以被融入到现代健身中来,为现代健身提供一些理论支撑。

3.3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是对现代体育健身发展的促进

一方面,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吸收中国的传统体育养生的内容。在现代体育进入中国后,相关的从业者根据中国本土的养生项目,结合西方的健身方式,进行改编或创新,从而出现了很多新的健身养生手段和方法。这些方法和手段即有国外健身项目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同时也具备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古典韵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外的现代体育健身进入中国后,对国内本土的养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传统体育工作者也在不断的将现代体育健身的内容融合代传统体育中来。

另一方面,在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过程中,国人的健康观和健身意识也在不断的加强,在选择项目上,有一部分人就会选择现代体育健身的项目。在这一方面,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也得益于传统体育养生的宣传作用。

4.影响传统体育养生和现代体育健身融合的因素

传统体育养生和现代体育健身都是现代人养生健身的手段,两者的融合对两者来说都是有益于发展的好事,但是也有很多的因素限制着两者的融合

4.1相关专家的错误态度

在这两个领域,很多的专家和学者持反对融合的态度。尤其是在传统体育体育的领域内,有很多人认为,传统的体育养生,就应该是原生态的养生术,不应该掺杂其他不相关的内容,这样会导致原有的文化遭到破坏。其实这种想法和态度是错误的,任何文化或事物要发展都应该要舍弃陈旧没有价值的部分,要保留其

精华,祛除其糟粕,这样才是健康的发展,而不是一味的继承。

4.2健身人群的盲目性

在健身人群当中,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对于新的融合项目并不接受,这是两者两者相融合和融合项目的推广的障碍。

4.3两者文化的差异

两者文化根源和底蕴差距很大,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是几千年前就出现的古代人所创造的文化,而现代体育健身是在有现代科学作为依据之后发展起来的。两者在很多基本观点上有着不同的看法。传统体育养生的目的是强身健体、增强体质、延年益寿,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与之不同的是现代体育健身的起源和发展依赖于竞技体育,追求的是,更高、更快、更强和“高、难、新、美”,这导致,两者在很多的方面一直在争辩,也没能分出对错。

5.结论与建议

5.1相关体育工作者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知识。融合两种文化在健康领域内的不同手段,不仅要对两种文化本身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还要具有体育创编理论和美学的知识,如此,才能发挥两者的优势,形成新的健身养生方法。

5.2相关专家要有正确的发展观,不能单一的看待传统体育养生或现代体育健身,要充分的了解两者的优缺点,进行整合。

5.3从事传统体育养生工作和研究的人,要加大宣传力度,只有传统体育养生推广之后,我们才能了解它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它在现代体育健身中的价值。

5.4要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既要增加队伍的规模,也要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素养。社会体育指导员才是推广传统体育养生的主要人员。

5.5政府要健全相关的机制体制,做到发展有人指挥、推广有人去做、信息有人采集、回馈有人处理、出问题有人负责。

[参考文献]

[1]邱丕相.中国传统体育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新媒体时代 学生素质养成教育

自党的十以来,多次强调,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创造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对中华血脉的坚守。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深深影响人们的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新媒体时代,人人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每天接受和传播的信息非常多且杂,在此背景下大学生的素质养成必然会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产生一些问题。传统文化具备弘扬传统社会美德的功能,在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应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中的价值。

1.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形成厚重的传统文化。从广义上来讲,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精神文化和传统物质文化;狭义的传统文化指精神文化,本文所指主要是狭义的传统文化即传统精神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中形成的对整个社会具有共同影响的精神、心理状态、价值理念等,具体包括儒释道学说、天文、地理、民俗、行为、制度等多方面的优良传承。

2.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的作用

传统文化既能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功效,又能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2.1传统文化以德为中心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新媒体时代,网络平台有时成为负面情绪的发泄窗口,某些大学生在闲暇时间会登录微信或微博,随意散发各种言论,甚至成为专业的键盘侠或者某些评论网站的水军,不顾社会道德规范,诱发道德问题。

传统文化以德为中心,体现了人的群体价值,反对为了金钱和利益产生违背道德的行为。倡导对人的尊重,可以改善现代大学生的道德缺失,重视修身养性,有利于现代大学生以平和的心态解决现实生活的难题。

2.2传统文化可以使人放松身心,提升修养。

新媒体时代,除了公共媒介,还有自媒体,大学生通过电脑或者移动通讯端接受大量信息,且更替速度特别快,难得片刻的安宁和休闲。某些大学生心态浮躁,缺乏平和的心态和钻研精神。

对传统文化的细细品味,可以使学生放下心中的浮躁,追求心`的宁静,放松身心,提升自身的内涵和修养。

2.3传统文化可以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新媒体时代的某些负面新闻和娱乐新闻的过度传播,使某些学生对不正确的价值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附和,缺乏对自身的全面认识,迷失正确的世界观。

经济发展了,但文化不能落后,社会风气不能污染。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具有改变社会风气、创建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

2.4传统文化活动是学生构筑友谊的桥梁。

新媒体时代,一些学生每天以网络为中心,进行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网上电影等多项活动,同学间人际交往和交流大幅度减少,同学情谊不深,缺少情感依托。

丰富的传统文化活动具备知识性、娱乐性和趣味性,通过活动准备、观看表演、传统民俗展示,会给人美的享受,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学生间的友谊。

2.5传统文化可以促进高校文化的交流。

现代教育体系中,文科专业开设了部分通识类课程,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以提高学生的思政道德素质和礼仪素养,而理科专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则几乎没有,未能有效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举办传统中华文化活动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可以将学生从网络中解脱出来,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高校文化的交流。

3.发挥传统文化优势,推动新媒体时代学生素质养成教育

为了系统发挥传统文化在高校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实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积极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推动新媒体时代学生的素质养成教育。

3.1构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统。

为了传统文化在高校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中发挥作用,学校应响应国家号召,重视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功能,开发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将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课程的一部分,在进行理论讲授的基础上,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塑造自己的职业形象,修身养性,形成良好的文化修养,推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素质养成教育。

3.2培养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

构建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应配备专业的传统文化师资队伍,一方面要求老师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另一方面应具备较强的文化技能。教学时一方面能为人师表,给学生做好表率,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修养,另一方面,让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技能。通过自身的学习成果组织文化活动,如书法表演等,既能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又能增强学生的组织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3增强传统文化内涵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

传统文化课程,要侧重体现四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从养生的角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二是强调分享;三是强调以礼相待,注重学生的礼仪教育;四是强调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传统文化的这些内涵,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具有现实意义。

3.4举办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培养学生平和的心境。

学校应多举办传统文化体验活动。通过活动的举办、体验和交流,让学生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魅力,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待人处世的淡然心理和平和的心境,在浮躁的新媒体时代寻得一片宁静,提升综合素质。

总之,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功效,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推动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活动的开展。在新媒体时代,应注重传统文化的积极功能,推进高校学生的素质养成教育。

参考文献:

[1]胡芬芬.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结合点分析[J].福建茶叶,2016(1):184-185.

[2]孙琳,鲁石.传统茶道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探讨[J].福建茶叶,2016(6):197-198.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学院校;传统体育养生;价值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2—0096—02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养生学文化,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如五禽戏、导引等养生功法。养生学是现代体育与传统医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是我国传统体育的内容之一,同时又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体育养生从字面意思理解, 就是用传统养生方法进行保健的体育运动。自古以来, 人们对养生保健的研究就十分重视, 并在实践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 创建了系统的理论及风格独特的传统体育养生方法。这些养生方法内容丰富, 在增进人类健康,养生保健、延年益寿方面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与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医学院校开设传统体育养生课的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

二、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在普通医学院校开展的现状

1.传统体育课的开展情况

目前传统体育养生课程在医学院校开设的课程较少,主要以开设太极拳为主,不能全面体现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的内涵。此外,在民族传统体育养生课程教育中,课程教学过于简单、基础教育缺乏、民族文化意识淡薄,对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养生课程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研究方法简单,缺乏完整的研究体系,很多人忽视了传统体育养生所特有的预防保健作用——“动静相兼”,相当一部分人对养生体育功能缺乏全面认识。

2.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身体素质,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可以得到结论,学生身体素质在逐年下滑,具体表现在学生心理、生理等方面存在障碍,运动能力不断下降,既有家庭的过度溺爱,也有来自社会激烈的竞争压力造成的,同时还与学校的教学管理的模式以及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关,所以要求家庭、学校、社会通力合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现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医学院校开设传统体育养生课的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是在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是古代中医理论与传统文化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

(1)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的康复医学价值。在纪树荣《康复医学》一书中,对康复医学的定义主要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也就是功能障碍的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体育疗法是现代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其中民族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可以作为康复体育疗法很好的内容之一,如健身气功五禽戏、八段锦等。因为,这两种传统健身体育养生功法以活动筋骨、疏通气血、防病治病、健身延年为目的,以内气运行为主,重视意念的锻炼,体现了形、意、气的合一,符合中老年人的运动规律。所以,医学院校康复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好康复医学专业课程,还可以把传统体育养生课程作为第二专业课程来学习,这样不仅可以用专业知识去治疗一些病人,还可用所学到的体育康复知识去给病人做康复治疗。

(2)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养生价值。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健康才是最宝贵的财富,而中华传统体育养生从古至今都在不断探索着强身健体之道。以“生为第一”、“延年益寿”为目的,是人们不断追求之事。从中华传统体育养生发展史来看,历代享有盛誉的中华传统体育养生名士层出不穷,其中华陀、陶弘景等人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两千多年来,养生家在人体科学、医学、保健学等领域中积累了丰富的体育养生思想。当然,限于当时历史条件,中华传统体育养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养生文化的一部分,今天我们研究传统体育养生,主要是研究他的体育养生思想及其现代养生价值,古为今用,特别是医学院校的大学生更应该认真学习传统养生理论,为人类的医学保健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3)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的中医养生价值。中国的医学吸收了当时已广泛流行的阴阳、五行等观念,并结合当时行医治病的实践,探讨了人体结构和机能,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以医养生、养生为医的观点。医学院校学生学习古代养生理论,主要的是能让学生了解养生文化、养生方法和养生思想及其与中医养生的关系,不断探索新的养生运动理论,为广泛开展养生运动提供科学的借鉴和依据,使传统体育文化不断地走向世界,服务于人类。

(4)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学价值。 医学院校开设的传统体育课是在吸收了古代哲学与古代医学理论精华而形成的一种课程体系。古代医学理论中的“天地一体”、“五脏一体”、“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同样适用于传统的保健体育。而中医理论认为,人的五脏六腑是一个整体。传统的健身思想也认为体育的作用不仅在于发展身体的机能,或是治疗身体的某种疾病,而是通过调整人的身体心理,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得到调理,不断增强人的适应能力,以增强体质。作为医学院校学生在学习医学时,也应该接受传统健身文化的熏陶,从而为传统体育课程在大学的开设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四、开设传统体育养生的意义

现代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所以,人们在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 养生”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重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是体育养生家在从事与养生有关的体育活动中萌发、沉淀下来的传统养生思想,是养生人士从事体育养生活动的思想依据和思想方法,也包括养生人士已取得的养生成就中蕴蓄的思想精华。传统体育养生主要是通过有氧运动等健身途径促进人体健康,增强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养生理论与方法,就得使人们对这些传统的理论与方法有深刻确切的认识,要使人们从不同侧面了解养生的原理、功法。高校在体育课教学中应加大传统体育养生课的教学,不断地推广,将有力促进中华养生理论的发展,对继承、发扬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精华,大力宏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不断提高居民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结论与建议

1.医学院校学生通过体育课开设民族传统体育养生课程,使学生认识到体育养生课意义及价值所在,通过不断的学习,最终运用到所学专业上去,特别是康复医疗专业的学生,最终对个人和社会都会产生有益作用。

2.学生通过学习民族传统体育养生课程不仅可以学到养生保健知识,还可以宏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使我国悠久的养生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播。

3.高校体育教学可以把民族传统体育养生课程作为教学改革试点内容,加大推广力度。

4.从本次调研医学院校开设传统体育养生课的情况来看,开展并不尽如人意,开设有关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的课程较少,不能全面体现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邓跃飞,李炜.传统体育养生的现代价值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研究,2006(12).

[2]纪树荣.康复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10.

[3]张敏.传统体育养生在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大理学院学报,2011(04).

[4]王丽丽.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再探讨—基于大学生不良生活方式的思考[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2(02).

[5]刘博.我国传统养生发展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0(02).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思想教育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当代中学生是祖国建设的生力军,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正处于波动期,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发展和定格阶段。如何提升中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应成为全体施教者面临的共同课题。对于当代中学生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走进教材,迈向课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中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同时,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包含的思想观念、礼仪制度、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丰富的内容,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因此,我们对中学生进行核心价值体系的培养,应该要把传统文化教育放在首位。它是中学生思想教育的养分,也是中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源泉。就如何从传统文化教育入手,提升中学生核心价值观。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提升教师队伍素养

师者重在传道。特别是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教师必须用自身文化魅力和道德艺术水准来影响感染学生。率先垂范,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一是在学习方面,教师应以《论语》《道德经》《古文观止》《中华传统散文精选》等经典名著为主,从中汲取精华,了解其艺术价值,并贯穿于教学实践,从而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二是要内化学习内容,教师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将点滴收获汇聚成文,形成自己独有的东西,创建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提升自身素质。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岗敬业的模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编写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教材

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均编写了符合自己实际的校本教材。我认为校本教材的宗旨应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应该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基本载体,并结合地域传统文化特色,突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教材内容应由浅入深,以具体事例到理论体系,内容应以诗歌、美文、绘画、书法、礼仪道德为主,通过吟咏诵读,让学生在轻松与不经意中接受经典熏陶,吸收现代精华,达到“润物细物声”之功效,提升学生整体素养,以此对中学生进行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教育。

三、将传统节日文化纳入教育教学体系之中

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文化内涵。传统节日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伦理道德、生命情趣和生活方式,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中学生思想教育的宝贵资源。在活动中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使节日的重复性转变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凝固剂,从而牢固树立中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四、把校园“隐性文化”作为提升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

校园“隐性文化”是指学校中客观存在的、常常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各种因素,如校园文化建设,各种文体活动等。一是学校要设置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让学生全方位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二是开展经典诵读、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文艺会演等活动,让学生对中华文化产生浓厚情感;三是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校园网、橱窗、板报、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广大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熏陶和修养;四是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墙的作用,墙壁内容多以典籍国粹、四大发明、华夏精神等为主,让墙壁说话,让环境唱歌。使其与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新思想、新观念有效融合。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学生审美格调和情感,引导学生健康发展;五是利用国旗下演讲、重要集会、庆祝活动以及各种纪念日之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活动。

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提出,在中医药院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指导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是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医德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医药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历史渊源;实践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医学生 教育路径

医学生是未来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其核心价值观的构成不仅关系到医学生的品格、修养、医德、学术水平和医疗技能,也直接影响祖国医药卫生事业整体水平和质量。当代社会正处于剧烈转型的时期,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冲击着医学生脆弱的价值观。如何使医学生保持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取向,是中医药院校教育的必要内容。因此,在中医药院校中探索出一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是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一、医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

医德教育作为医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载体,其内容涵盖医德规范教育、医学伦理学教育,医事法教育等多方面,具有规模化、系统化、专业化的特点。目前我国中医院院校普遍开设有医德教育相关课程,为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效平台。

1.加强医学伦理学教育

中医药院校学生是中医药卫生事业的未来人才,医德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当前的情况下,在医疗职业道德建设中,我们应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医学伦理学学科的发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观念来统领、支配、影响医务人员的医德价值观。

医学生对医学伦理的认知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步积累的过程,应贯穿于医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虽然人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尺度和标准,但都有一个对最高价值的根本判断的准则,即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决定着一个人价值取向的基本方向和道德判断依据,也对其他价值观的属性有着重要影响,一个人他所有的价值观取向总是体现着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据于此,必须对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取向施以积极教育引导,使他们在医疗实践中时时刻刻以核心价值观作为判断依据和动力。中医药院校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伦理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医学伦理学中的道德指向与伦理要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融合,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医学核心价值观。

2.加强医学生个人品德教育

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只有被个体的道德体系吸收认同,逐渐培养起道德情感,才能在道德行为中以坚定的道德意志自制、进取,以达到更好按照这些原则和规范调整个人和他人、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的目的。个人品德还体现了现实个体对特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认同,有助于提高社会道德规范在社会中践行的实效性。由此可见,个人品德是核心价值观的创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医德规范的全部内容,最终无一不指向从事医疗卫生行业个体的个人品德。个人对核心价值观具有主观能动性,他可以选择所践行的社会道德准则并将其转化为道德实践。保持医疗卫生行业价值观始终处于一个高水准的稳定状态,需要通过加强个人品德教育,通过提高自我修养来达到自我约束,自觉践行医德规范所要求的内容,从而保证医学实践始终处于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之下。

二、中医药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历史渊源

1.中医药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宝贵资源

中医文化循中国传统文化的轨迹发展而来,蕴藏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其深刻的哲理性、科学性和伦理观,横跨自然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以此为底蕴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各家学说和诊断技术无不闪耀着智慧和东方思维的光辉。中医药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药传统文化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既是一门独立的医学体系,又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烙印,融合了文、史、哲、艺术等多学科综合知识,是中医药文化的精神标识,是中医药院校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宝贵资源。中医药传统文化中的“人命至贵,有贵千金”,“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思想即是中国传统医学的本质要求,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一脉相承之处,是其民族化、传统化的表现形式。

2.中医药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借助中医药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历史,从过去到现在,甚至是将来,外来文化都不能作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文化。外来文化只能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基础上、结合适应社会和时展的要求,其优秀内容才能在核心价值观。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必须由中医药传统文化支撑,才能够保持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因而,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医药传统文化融会贯通起来,源于中医药传统文化又符合当代医学进步,才能保证中医药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时代鲜明,又不失历史文化底蕴;既是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凝练,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

三、实践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

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医学生建立核心价值观并有效指导医德实践。实践教学是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由理论转变为现实的最有效载体。个人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积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既是社会成员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和感悟真理的过程,又是社会成员通过实践活动在头脑中不断进行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过程,是引导医学生从理论知识走向具体行为的必经之路。在实践中,医学生真切感知医德规范、获得道德体验,对自己的价值观不断修正、充实、完善。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有益于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具体方法和途径,而医德实践能够弥补当前道德教育注重知识传播而较少涉及情感培养和行为训练的这一缺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通过利用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医务工作者的权利、义务、责任与行为规范,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在专业实习中,门诊导医、临床陪护、危机干预等经历使医学生零距离接触病患,感受到疾病背后的道德内核,使他们对生命的价值、人性的尊严、伦理道德有了全新而深刻的感悟,进一步升华了个人品德修养,建立起强烈的职业责任感。

四、小结

当下,我国医疗卫生领域正在经历剧烈的转型时期,医患纠纷、暴力袭医、天价药费的新闻不断见诸报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逐渐深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价值观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因此,加强中医药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我们责无旁贷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李恩昌,徐玉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医学伦理学[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

[2]刘红艳.转型社会中的个人品德教育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3]张建中,金芷君.中医与文化漫谈[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1.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范文第6篇

青少年时期是思想观念塑造的关键阶段,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成长的客观要求。养成教育是让学生既能够理解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又能够在领悟的基础上不断实践,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品质,又能外化为他们的行动,养成良好的习惯,真正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到新阶段的主导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来更好地引导青少年健康发展保持与社会进步的高度一致。青少年中的每一个青少年都是独居个性的个体,青少年又是一个极不成熟的关键群体,他们有着强烈的自我发展诉求,又具有这一阶段明显的叛逆心理。养成教育不是对他们进行单一的生硬说教,不是对他们的进行直接的理论灌输,而是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结合他们的道德成长发展规律,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对青少年进行有计划的思想引导、有组织的行为训练,并通过持续性强化教育实践,以此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他们的精神信念、道德品质、思想认识。养成教育能够针对学生的个性需求,立足学生的内在心理和思想精神品质,把养成教育当作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要突破点,又能体现德育教育的时代特征。同时,养成教育相对于普通的思想教育更进一层,目标较为具体和崇高,能够确保青少年从思想深处高度重视,并能够真正内化为他们的思想品质,能够外化成他们的自觉行动,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2养成教育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的作用和要求分析

(1)养成教育能够确保青少年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目标保持同步。从青少年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每一个人需要接受一定的教育,以此更好地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物质驾驭能力和精神修为层次,养成教育意在帮助青少年能够真正学会做人、学习、生活、合作与创新,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概括,人才培养的最高目标,更是作为教育服务人、发展人、促进人的根本目标。从社会发展层面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青少年养成教育方面的目标是培养志向高远、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建设者,是培养有着高尚品德、坚强意志的新一代接班人,是培养具有开创精神、勇于担当的新一代创造者,是培养有着广阔视野、丰富知识的新一代拼搏者。养成教育能够把青少年的社会发展目标与个人成长目标有机统一起来。能够真正体现青少年发展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以素质教育更好地引领青少年健康发展成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真正促进学生进步成才,培养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能够真正把学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结合,能够真正精神境界提升和良好行为养成有效结合,培养知行合一的优秀青少年。

(2)教育内容需要找准青少年成长与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契合点。从内容上看,养成教育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分别是规范化、细目化和序列化。首先是规范化,对青少年的核心价值体现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把“八荣八耻”等作为基本规范,并能够把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有效融入学生的情感之中,尊重学生的独立思维,帮助学生真正把社会主义共同的理想内化为自己的激情和责任意识。其次是细目化,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具体行为习惯,依照青少年的个性特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制定出学生能够具体理解、操作性强、便于学生自我认识和发展的行动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结合我国传统美德和新时期国家建设与人才培养培养目标确立的理论体系,高屋建瓴,具有突出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又是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对于青少年来说显得较为抽象和概括,需要进行有效的引导和阐述,需要将内容更加通俗化和具体化,做到深入浅出,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消化。核心价值观体系是一个系统性结构体系,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需要做到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践行核心价值观需要做到由低层次到高层次,需要教育目标逐步分解,做好细化,能够根据青少年的理解、接受和践行能力安排合适的梯度,让青少年能够不断体会践行的成功,能够感知学习的效果,逐步深入理解,慢慢养成良好习惯,渐渐形成核心价值理念。

(3)实施养成教育需要确保教育方式和引导途径的人性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化综合工程,对学生的引导养成训练做到立体化训练,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协调一致,能够形成养成教育的合力,做到对青少年的全方位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成员的思想理念和信仰,价值体系体现在全体社会成员和社会的各个层面,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需要家庭的配合,需要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需要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条积极途径,不断强化学生的自我认知,丰富他们的社会体验,强化他们的道德意志力,并能够真正在现实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能仅仅讲道理、授知识,不能仅仅对他们进行思想意识的灌输,重在培养学生的心智和心力,引导他们自觉,引导他们自我塑造,促进他们自我发展和提升。最为根本是能够以精神的力量激励学生,以情感的温度去温暖他们,以道德的内蕴滋润他们。需要教育者和他们站在同样的位置上,立足一样的平台,做到民主平等,确保相互理解,争取彼此尊重,到达相互尊重,营造和谐融洽的教育和训练氛围,让每一个青少年都能感到关怀与尊重,理解与支持,真正形成和谐的教育氛围和关系。

3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路径分析

(1)注重核心价值意识强化,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本依托。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需要通过具体的依托凭借,让学生不断感知,逐步强化,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渗透。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孕育着厚重的中华文化底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新时期注解。养成教育不是对他们进行生硬的道德说教,而是让他们能够在感知感悟中逐步内化,慢慢吸收。传统文化作品丰富,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能够让青少年在阅读中逐步汲取精神力量,渐渐提升道德境界,慢慢塑造他们的科学的价值观。正如我国国家主席所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从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稳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只有牢牢抓住根本,才能稳定发展。抛弃了传统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就等于斩断了民族的精神命脉。”的这一重要论断既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的文化和美德的根源关系,又为当前的青少年养成教育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中华传统文化有着非常旺盛的生命力,是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应该以此为依托,引导青少年从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从传统美德中积蓄道德力量,阅读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结合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自觉转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让青少年从文化根源上感知,学生更容易接受,更愿意践行,更能够达到较好的养成教育效果。

(2)充分利用培育主阵地,以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为主要渠道。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学校是他们最为重要的生活和学习场所,课堂是他们获取知识、能力、思想的主阵地,充分利用好学校和课堂的主阵地,开展性质有效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青少年时期是想象力最丰富、创造力最旺盛、求知欲最强烈、实践探索最积极、可塑性极佳的关键阶段,充分考虑他们的学习需求、接受规律、求知特点以及发展需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情感因素和实践特性,促进学生在情感领域的积极转变和行为方面的积极变化。青少年价值观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又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需要在学科教学中做好全面渗透,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贯彻在学习、生活的每个方面,帮助学生能够度过价值观形成的最为关键的不稳定期,让每一个青少年都能学会辨别,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自觉践行。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范文第7篇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到现在,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逐步走出了“花果飘零”的惨淡期,出现“一阳来复”甚至“三阳开泰”的局面。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教育也大大方方地出现在世人面前。其原因复杂,既有政府的号召,亦有学者名流的推动,更主要的是家长和民间组织自发的推动。由于动力复杂,从而导致传统文化教育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从名称上看,有诸如“儿童读经教育”“中国古典文化教育”“儿童国学经典导读”等;从形式上看,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社会也积极参与其中,甚至还出现过全日制现代私塾;从举办者和参与者的目的来看,也未尽相同。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教育理念所导致的。那么,传统文化教育的追求到底应该是什么,如何给它以准确的功能定位,是每个教育者不得不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试从价值教育的视角,谈谈传统文化教育基本定位问题。

一、传统文化教育功用的核心是价值教育

由于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与智慧的结晶,对教育者来说,传统文化有不同的功用,因此也就有不同的功能定位。目前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功能大致有这样几种认识:一是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教育,传统文化首先集中表现在一套文化典籍之中,教育者希望通过经典阅读,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掌握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学修养,并通过锤炼语言,运筹气势,提高写作水平。二是心理教育,中国儒释道思想里面蕴涵着丰富的心性修养思想与心理调解方法,学习传统文化,可调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儒家的积极进取、刚健有为,道家的自然无为、清虚自守,佛家的大彻大悟、普渡众生的思想,为人们提供收放自如的人生价值体系与心理自卫系统,可有效地预防和疗治许多心理障碍的产生。三是习惯与品德教育,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如何做人的规范体系,教育者希望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塑造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变化气质,穷理尽性,培养做人的道理。四是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由于文化经典为中国人历来所倡导、弘扬,因此通过传统文化经典学习,可使学生从小就能够走进我们的历史,体认祖国的传统,亲炙我们的祖先,认同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形成固有的民族精神。[1]

这些观点确有道理,有利于丰富我们对传统文化整体教育功能的认识。但站在价值教育的立场,笔者认为,尽管传统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决定其功能的多样性,但从“体”与“用”的关系来看,其核心功能一定是价值功能,传统文化教育一定是价值教育,其理由起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传统文化核心就是一套价值系统。对于传统,可谓众说纷纭,但总抱有情感与思想上的倾向性,与“革命”时期不同,和平建设时期对于传统总是带有“善”的愿望,这就是钱穆先生所谓的“温情”与“敬意”。由此可见,尽管传统中有“精华”与“糟粕”并存的东西,但前者才是我们当下真正所指,这个东西就是民族的基本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丰富,但无疑注重“人”字,中国人的学问是做人的学问,中国人的精神在于如何做人方面,理想是内圣外王,核心是仁爱,路径是修齐治平:从立己始,然后推己及人。这样便形成了一整套为人处世的价值系统。比如,有人把中国人的文化核心定位于“和合”,包括合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五方面内容,它包含了人类不同文明主体在解决人与自然、社会、自身所应该坚守的基本价值准则。另一方面,现代价值教育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石中英教授认为,“价值教育”是有关人们如何行为才是“正当的”“对的”“好的”或“高尚的”教育,是有关人们行为正当性原则的教育。它包含人类基本价值、民族优秀传统价值、社会主流价值三大方面,缺乏这种优秀传统价值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就没有中国特色、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就不能培养出真正的“中国人”。[2]

明确传统文化教育核心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端正传统文化教育中一些偏离“中心”的现象,也能够丰富现代价值教育的内涵,提高价值教育的实效性。

二、传统文化为价值教育提供一套价值准则

中国传统文化从纵的方面讲有五千多年不间断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从横的方面讲主要有儒释道等多家并存,可谓内涵丰富。但作为教育者来说必须要把握其中的精髓,也就是其中的基本精神。2006年,在耶鲁大学演讲时把中国文化概括为四个“注重”:第一是“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第二是“注重自强不息,不断革故鼎新”;第三是“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团结互助”;第四是“注重亲仁善邻,讲求和睦相处”。[3]这些内容集中概括了中华民族在处理内外事务中所奉行的基本价值取向和价值立场,强调了文明的多样性。李宗桂先生认为,中国文化传统包含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贵和尚中、刚健有为等基本精神,重在以哲学的视角来概括中国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思维习惯和精神品质。这些概括可以帮助我们从宏观层面理解中国文化的价值追求。[4]

从中观层面看,顾明远先生把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进一步提炼为天人协调、自强不息、贵和尚中、矢志爱国、敬老爱幼、诚信待人、勤劳节俭、慎独自爱等八个方面。[5]这种概括更加关照到教育需求,有利于教育者准确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系统的主要内容,防止挂一漏十、以偏概全。

从微观层面看,民族精神所孕育的价值内容不能停留在抽象层面,务必要落实到个人层面和实践环节,要有典型而生动的例子做支撑,因此,应当对中观领域的民族精神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对于中小学来说,我们需要传承的民族精神诸如:公正无私、嫉恶如仇、诚实笃信、不尚空谈、戒奢节俭、防微杜渐、三省吾身、先人后己、豁达大度、温良恭俭让等修身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敬业乐群、公而忘私、见利思义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操等。这些精神品质凝结在民族的记忆中,孕育着丰富生动的价值品质和价值观念,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价值教育资源。

当然,在具体的教育场景中,由于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体现在许多方面,教育者可有针对性地进行挖掘和整理。如有所小学结合自身实际,从众多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中选择了自认为最具代表性、最有针对性、最为根本的三个方面――“爱国、勤俭、礼仪”,挖掘其中的价值资源;也有的学校把传统文化精神提炼为“孝”“仁”“勤”“忠”四个字,以此为教育的重点,逐步延展。具体做法这里不做评论,但从总体思路上说,学校在挖掘传统文化价值时,不可能完全一致,允许有自己的认识和侧重;也不可面面俱到,但一定要把握其精髓。

三、价值教育视野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要求

价值教育视野下的传统文化教育与以往的类似于“儿童读经教育”有着一定的共性,都必须要了解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记住古圣先贤为人处世中所坚守的高尚的价值准则。但价值教育的要求不止于此,它的目的不仅在于记诵经典知识,更在于培养优良的价值品质,形成具备一定价值观念、价值态度与情感、价值理性、价值信念及价值行动能力的价值主体。[6]综合起来考量,笔者认为,在价值教育理念指导下,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应遵循如下几点原则。

第一,确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传统文化产生于古代,所凝缩的价值原则总体上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但经典总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性。这就要求广大教育者既不能过于保守、以古非今,也不能苛求古人、以今非古,采取的态度。正确的态度就是前文所述的保持内心“温情”与“敬意”。这种态度的真意不是说传统不能批判,而是指认识评价传统文化要在基本尊重的基础上开展,保持必要的文化自信心,以实现文化复兴为目的取向。在保持“温情”与“敬意”的基础上,认识传统文化的方法论即采取冯友兰先生所倡导的“抽象继承法”。意即在对待传统文化问题时,要分清其中的“抽象(一般)意义”和“具体(特殊)意义”,继承其抽象(一般)意义,充实其时代内涵,赋予其新的涵义。

第二,开展经典教育一定要注意方法的多样性,将传统优秀教育方法与现代科学教育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倡导儿童读经运动的王财贵认为,读经有这几个原则,简单地说就是:越早越好,越多越好,越简越好(主要就是读),快乐原则。这样一来,学习经典就简单地变成了跟读与背诵。的确,由于古代教学条件、设施、环境所限,不可能有更多的方法,但今天时代不同了,用一种单调的方法无法给儿童带来快乐,甚至会导致对经典的厌倦。因此有人认为,除了跟读之外,还有一种重要方法――吟诵,根据文字本身的节奏与音律读出趣味。同时,还有六种辅助方法:书空、影写、描红、摹写、默写和书法。另外,读经不能不讲解,小学阶段的讲解主要有两个重点――以字意与故事为主。以字意为主是指结合六书与训诂,给儿童讲解所学文章中文字的含义;以故事为主是指结合人伦与道德的基本规范,通过图文并茂的故事,使儿童初步把握做人的基本道理。[7]有的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别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组织诵读比赛,参观名人故居,做到形式多样化。在教学手段上,通过播放音乐、动画故事、自制课件等多种辅助方式,力求形象生动。通过情境化、故事化、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拉近传统和现代的距离,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三,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培养具备一定价值品质的价值主体为最终目标。循序渐进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不容易。一个人价值品质的形成大致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先学会家庭、亲人间的规范、礼仪,然后再逐步推延到朋友、社会;先做人做事,然后学文;先启蒙养正、形成行为习惯,然后再逐步上升为价值品质。因此,相应的教育目标和方式要发生变化。循序渐进是古人重要的教育原则。朱熹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主张小学是“学其事”,大学才“明其理”。小学是“打坯胎”阶段,记诵一些通俗易懂的经典,兼以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收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的效果。这个阶段的重点任务是解决“学”与“行”的关系,关键在于养成良好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中要逐步增加“思”的内容,通过“问”“思”“辩”等环节,逐步形成价值品质。

需要强调的是,传统文化教育最终一定是以培育一个价值主体为皈依的。一个人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知晓民族精神中孕育的做人道理,掌握其中的真意,自觉对照和反思自己的行为,逐步内化所学的价值观念,丰富自己的价值情意,最终形成必备的价值理性和正确的价值信念,这个时候,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目标才能够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彭鹏.重建精神家园: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少年儿童研究•理论版,2010,(6).

[2]石中英.关于当前我国中小学价值教育基本问题的思考[J].人民教育,2010,(8).

[3]中国国家主席在耶鲁大学演讲(全文)[EB/OL].新华网,2006-04-22.news.省略/newscenter/2006-04/22/content_4460879.htm.

[4]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86.

[5]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70.

[6]石中英.价值教育的时代使命[J].中国民族教育,2009,(1).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范文第8篇

一、文化认同与价值观教育

文化认同是人们对某种文化在观念上、心理上和行为上的认可、接受和融入。文化认同包含丰富的内容,但它的核心是认同该文化所包含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它可以使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模式、行为模式等方面达成一致,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文化与价值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虽然不同的学者对文化有着不同的定义,但思想、价值和价值观始终被认为是文化最核心的要素。价值是文化的核心,文化是价值的历史和现实的存在方式,价值通常都得通过文化才能有效地影响一切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一个社会保持或更新、抑制或倡导某种价值观,文化在其中总是发挥着制约、引导、催化等作用。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有属于自身的文化,都有群体成员共同拥有和信奉的价值观,同时文化是个体和群体价值观形成的核心和支柱,人的价值观来源于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化世界,是由文化世界教化、建构、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发生、发展和变化都与文化环境息息相关,各种文化形态以其特有的方式渗透、影响着人的价值观形成。

价值观教育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文化认同的教育,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认同。所谓的价值认同,是指“个体或社会共同体(民族、国家等通过社会相互交往而在观念上对某一或某类价值的认可和共享,是人们对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并表现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价值认同的核心在于对某一或某类价值的认可和共享,并表现为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文化认同在一定意义上是选择特定的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而这些则体现着一定的价值取向。实现价值认同是文化认同的核心,只有实现了价值认同,才是真正的文化认同;同样,只有实现了对文化的认可和接受,具有了对本民族、本国文化的自信、自觉,才能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实现文化认同,既是价值观教育的目的,也是价值观教育的手段。真正有实效性、有意义的价值观教育必须基于自身文化背景基础上,帮助个体参与对文化的理解、体验、批判和创造,以实现文化认同为目的,形成对文化的自我认知、自我觉醒和自我担当。价值观教育应该体现文化的内在精神和价值理想,价值观教育如果离开了文化路向和文化敏感,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深刻的文化属性,它不仅是一项政治实践活动,而且也是一项文化实践活动。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精神文化系统中的核心和灵魂,它为社会提供理念支撑、精神动力和合法性证明,规定着一个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内核的一种形态,体现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文化内涵。党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概括和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凝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根植于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思想资源。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认同和自觉追求,必须使人们认同其所依存和体现的文化。具体到大学生,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体现文化的理解、接受和认同的程度,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他们接受和践行的程度。因而,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普遍认同,必须基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以及西方外来文化的充分认识,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充分自信、自觉的基础上实现。

二、文化认同危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困境与挑战

与文化认同相伴相生的是文化冲突,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文化冲突不可避免,文化冲突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导致文化认同危机。在一般意义上讲,文化认同危机指个人和共同体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意义感的丧失,具体表现为对传统文化和现有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的怀疑和批判。

在当代中国,文化认同危机已经成为时代性的危机。伴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以强势的劲头对中国传统文化观念、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观念进行着消解。文化价值观的冲突容易造成社会的总体价值导向的茫然迷失,由此引发的文化认同危机已成为中国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重建文化认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文化价值的碰撞也使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问题凸显,成为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巨大困境和挑战。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淡漠和疏离。中国传统文化是最有特色、最重要、最有生命的文化认同的内容。当前,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倾向,凸显出他们文化底蕴不足和文化历史视野狭窄的问题。大学生的这种文化认同危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性问题。从根本上看,与全球化带来的普遍交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现代化带来社会生活的历史断裂有着密切联系。一方面,全球化促进了世界交往的普遍化,形成了马克思所指的“世界普遍交往”的局面,伴随而来的文化霸权、文化殖民和文化冲突不可避免,西方文化迅速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这样的文化生态不仅冲淡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缺少自豪感,而且还导致他们对西方文化的盲目追捧和严重误读。另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开放、变化和流动的生活方式不断导致人与乡土、人与家庭之间的分离,同时,当下急剧的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也一定程度地造成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在大学生中,传统文化也日益失去其吸引力和凝聚力。可以认为,正是西方文化和现代化进程冲击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认识、接受和认同,使大学生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这正如学者余英所作的评价:“浮慕西化而不深知西方文化的底蕴,憎恶传统而不解中国传统为何物”。

二是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较弱,对社会主义文化还存在怀疑和批判态度。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在大学生中正经历着严重的挑战。一方面,在全球化进程中,社会主义文化受到西方意识形态、国内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社会文化思潮的冲击与挑战;另一方面,在价值观教育中,由于还一定程度上存在传统教育方式方法失当,主流文化宣传和教育有效性不足的情况,加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无法产生直接市场价值等原因的共同作用,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较弱,甚至有许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产生怀疑、批判态度。

三是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面临价值选择的困难和迷惑。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导致人们价值取向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明显。大学生是思想最为活跃的群体之他们的价值观也日益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取代一元化,是价值观内容的丰富和拓展,是社会更加进步、开放的标志,但多元化及差异性带来的价值取向冲突、价值选择困惑等问题曰益凸显。由于大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加上传统价值观教育的简单灌输,使得这个具有反思性、怀疑性、叛逆性的群体容易走向对现实价值观教育的误读和叛逆。面对多元化的价值观,大学生容易产生思想上的困惑和迷茫,无法正确处理各种价值冲突,在价值评价和行为选择上无所适从,出现了价值观冲突、价值迷乱、价值取向模糊等问题。

三、增强文化认同,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文化认同的培育也是一个复杂命题。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践中存在文化“缺场”现象“很多所谓的‘价值观教育’只是为了培养价值理性而培养价值理性,或者为了教导某些价值观而教导某些价值观,只是一堆没有形成整体的、没有有机联系的‘价值观教育行为’缺乏作为这些行为的‘灵魂’的文化意识”。基于文化认同与价值观教育的紧密联系,面对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的困境,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深入有效,就需要从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的视角思考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念与方法。

(一)把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大学生文化认同,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目标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文化认同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根本上也是一种价值认同。文化自觉是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旨在阐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文化自信,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自觉的心理认同、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文化心态,是对自身文化历史和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对当前文化状态的清晰认知和文化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培育实际上是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知理解、认同接受和创造传播,使之形成对我国文化的历史使命和发展前景的自觉、自信的心理状态。只有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学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二)把培养大学生对文化的理性认识能力,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点内容

价值观教育内在包括培养价值理性和进行价值引导两方面的目标。一方面,价值观教育是培养价值认知能力、价值分析能力、价值选择能力等能力的教育。另一方面,价值观教育具有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共识的目的,要求将特定时代的道德教化、政治社会化和文化认同渗透在教育之中。当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中,虽然坚持了价值引导,重视在核心价值观上达成共识,但也一定程度地存在对价值理性培养的忽视状况。在价值多元的时代,价值观教育不仅需要重视价值引导,更需要关注价值理性能力的培养。文化认同亦然,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不仅需要靠引导,还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对文化的理解认识能力。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帮助大学生参与对文化的理解、体验和创造,否则就会成为无根之基、无水之萍。

对大学生文化的理性认识能力的培养主要集中在这样三个方面: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文化选择能力的培养和文化创造能力的培养。培养大学生文化理解能力,主要在于培养他们对文化的认识力和感受力,包括正确认识、深刻理解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精神与价值、长处与短处、历史与未来的认识能力,同时培养设身处地体验文化的感受能力;培养大学生的文化选择能力,主要在于培养他们对当前文化现象和文化问题的敏锐判断力,在正确认识不同文化的基础上的应变能力和选择能力;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创造能力,在于培养大学生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考和行动,以及在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造的能力。

(三)把大学文化建设和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

“文化世界构建价值意识就是通过无数‘文化场’、‘行为场’、文化环境、情境、生活细节,在人的心理机制上不断发生意义、意识、知识的过程。”大学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场”它所包含的文化资源可以给大学生提供全面而深刻的文化熏陶。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有着重要的教化作用,它通过一定的空间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在文化和价值取向方面产生认同。因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积极探索在大学文化中的具体体现和表达方式,培育能够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文化,通过大学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的文化认同,进而达到价值观教育的目的。

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大学生文化认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除了环境“文化场”的影响外,大学生文化认识、文化观念、文化价值、人文素养的习得,还主要依赖教育过程。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宽广的文化视野,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文化选择能力和文化创造能力。大学要实施全方位的人文教育,就应该科学设置人文素质课程,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去,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应该注入人文活力,实现课程内涵的人文拓展。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重视文化认同的同时,还应致力于多元文化的相互理解与尊重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范文第9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青少年;价值观;培育路径

教育部于2014年4月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确定了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要求分学段有序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中小学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成为国家层面培育青少年价值观的重要举措。

1传统文化教育对培育青少年价值观的意义

传统文化隐含着积极的价值观。价值观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追求,又渗入多种多样的价值理想,并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价值观是由一系列价值原则组成的,相互关联的价值原则构成了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主要包括“爱人”的人道原则、“修己以安人”“尚同”的群体原则、“义以为上”的道义原则、“谋道不谋食”的理性追求、“内圣”“外王”“善”等品质要求[2]。青少年自觉接触与内化传统文化,就会潜移默化接受价值观的熏陶引导,为正确价值体系的形成奠定坚实根基。价值观发展需要传统文化引领。文化对青少年具有建构作用,学生接受什么样的文化教育,就会相应地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然后在生活、学习中就会用什么样的理念、原则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3]。因此,应该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从青少年的人生理想的高度出发,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逐步提高青少年的思想认识水平,鼓励青少年以传统文化中的正面人物为榜样,学习别人的长处,在生活中自律自强。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理想信仰、是非观念,能够成为大学生的价值标杆,使其朝健康、积极的方面发展。如传统文化中彰显的“爱人”原则,可以塑造青少年人道主义精神;“修己以安人”的精神可以在实现个人内在价值的基础上促进社会整体的稳定和发展,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意识;“尚同”思想可以培养青少年的家国意识、集体意识等。

2当前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小学校已经开始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并且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素养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教育方式有待改进、教育内容需要整合,实施途径与社会影响方面仍有诸多问题有待克服。

2.1教育内容的整体性、系统性不足

当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内容不成体系,与青少年生活结合不紧密的问题。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重点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还要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1]。语文、数学、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书法等学科都可通过相应内容增强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比如,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主要涉及汉语言文学、爱国主义和革命战争传统、文学艺术、历史人物和事件、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节庆等方面。从表面上看,内容的设置似乎很全面,但呈现在每册教材中的内容却显得支离破碎,学生在学完一个阶段之后对所学内容的认识仅限于选文本身,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比较零碎,难以从整体上理解把握。以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课本选文涉及《世说新语》《论语》《礼记》《西游记》《伊索寓言》《韩非子》《淮南子》及古代诗歌等内容。研读这些具有经典意义的文献,对于青少年学生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杂乱无章的内容不利于系统地学习传统文化,难以形成价值观培养的合力。

2.2教育途径单一

学校传统文化教育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出现,中小学纷纷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成为传播弘扬传统文化的主渠道,在相当大程度上为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奠定了基础。相对而言,语文学科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继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目前语文课堂中的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依然停留在经典诵读的阶段,没有深入到文化内涵深刻把握的层面。教师对经典古诗文的教学内容的通常做法是,在讲完知识点后便要求学生读读背背。这种教学方式用来应付考试是无可厚非的,但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却比较小。这样的教育只是让学生学到了一些知识,短期内背得了一些课文,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影响逐渐淡化。社会上的传统文化教育形式重于内容。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类电视节目,比如中华好诗词、成语大赛、汉语听写大会等,确实营造了推动传统文化传播的氛围,但参与人数有限、实际效果有限,同经典诵读一样还不足以使青少年自觉深入传统文化精髓。因为绝大部分青少年的绝大部分时间在学校接受教育,观看此类节目的机会不多,另外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也不够,很难让他们保持学习传统文化的持久兴趣。

2.3影响有限

传统文化由于自身特点在对青少年的影响方面容易受到其他类型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中,作品不仅年代距今较远,作品产生的文化背景、作者的生活环境和当时社会的经济水平都与现代社会有较大的隔阂,导致传统文化容易受到其他类型文化负面冲击,影响有限。如今网络文化、电视文化等发展迅速,网络小说、网络游戏更能吸引青少年的眼球,课余时间青少年更倾向于选择这类娱乐方式。这些“快餐文化”视觉效果强烈,轻松愉快,能满足青少年的猎奇心理,但是其内容较少涉及传统文化,自制力不强的青少年往往容易沉湎于此。另外,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较低。网络、电视媒体、书刊报纸等被现实利益所迫,对传统文化的部分涉及较少,全社会关心支持传统文化教育的合力有待形成。总体来说,社会导向不利于引导青少年主动关注传统文化,不利于形成弘扬传统文化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统文化引导青少年价值观发展的功能将会削弱不少,因此需要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解决的办法。

3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价值观的路径

文化作为促进国家发展的软实力,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传统文化作为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实有继承和发扬的必要性。为解决当前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应当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3.1优化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其一,应该发挥学校教育的导向作用。修改课程计划、增加传统文化课时比例,在课程内容和教材编写、教学内容处理等方面拓展传统文化知识素材。如语文教学需要改变教材的老套路,结合课文教,以教材为中心拓展课程资源,挖掘析出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因素[4]。其二,要综合考虑学科教学中传统文化内容的整合。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教育内容谱系,通过主题教学等方式,把一定范围内的传统文化知识整理出来并系统化,联系生活实际安排,以提高学习兴趣。同时鼓励青少年学生参与整理过程,主动学习传播传统文化。其三,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课程体系。这种体系需要具有四个特征,即内容要有丰富性、体现基础性、编排要有序列性、在内容与现有课程体系结合上增强灵活性[5]。同时,鼓励青少年课外阅读《先秦诸子选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等作品,丰富传统文化知识,拓宽个人视野。

3.2拓宽传统文化教育途径

为更好地促进青少年价值观的发展,应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传播弘扬传统文化。如,可利用青少年爱读故事书、爱玩网络游戏、爱看电视的特点,编写一系列解释详尽、通俗易懂的故事书、生动有趣的漫画书、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动漫、网络游戏等供青少年选择,寓教于乐,达到用传统文化塑造价值观的目的。北京妙音动漫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制作的120集动画片《中华弟子规》,主要通过优秀动画视频和电化教育课程的反复播放实现宣传教育的目的,取得了良好效果。各门学科教学要各有侧重。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把目前推荐背诵、阅读的选文作为必读篇目,大力落实新课标中对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的要求[4]。其他学科要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课外还可以多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讲座、学科人文作品展等活动,学生参加传统文化教育越认真,则越容易受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越会按照传统文化倡导的原则来接人待物。此外,还应鼓励教师、家长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榜样,尽可能地多与青少年一起阅读传统文化经典,并就其内容进行讨论,让青少年深入其中,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逐渐提高道德水准,学会做人的道理。

3.3增强传统文化教育影响

学校应营造“德高为范”的良好氛围。教师必须明确身上肩负的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的义务,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文化底蕴,悉心帮助青少年调适心理。其次要组织在职教师进行培训,集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督促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育的时效性。同时,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应体现传统文化因素,引导青少年从生活中学习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弃恶扬善,求真务实。社会传统文化教育应无处不在。要让青少年在零碎的时间无意识地学习到传统文化知识,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比如在广告牌上放上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的故事,让青少年在放松的环境下被短小的故事吸引,不自觉地以故事中人物为榜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还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播放弘扬传统文化的知识讲座、宣传片、公益广告等,帮助青少年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他们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宝库里一颗璀璨的宝石,青少年是祖国八九点钟的太阳,让青少年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培育正确的价值观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应引导青少年在学习的黄金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习惯,与经典同行,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学习过程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修身养性,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

作者:王婉珍 李学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N].中国教育报,2014-04-02(03).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康晓光,王瑾.学校中华经典文化教育对小学生价值观及行为影响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6):30-35.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范文第10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德育 孝文化 感恩责任 忠诚奉献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坐落于中华孝文化名城——孝感,有着深厚的孝文化底蕴。我院从2000年开始,利用传统的孝文化资源,探索高职德育新模式,以孝文化为切入点,构建以感恩教育为特色,以思想政治课程为主阵地,职业精神与创业教育和德育综合评价四位一体的德育体系。

一、从孝道到“感恩”,搭建思想教育基础平台

传统孝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有落后于时代的东西,作为民族的文化传统,更多地包含了我们民族的优秀的带着共性的传统和精华。孝文化作为民族的文化传统,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失,而是深深地融入民族的文化和民族意识之中。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孝文化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资源。特别是以孝文化传统明显的孝感,要科学梳理,深入挖掘,充分发挥孝文化的优势。孝文化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来看,包含着对人的整体性和社会性的理解、对人的历史继承关系的肯定;孝文化从情感上包含着人类真挚的亲情,特别是对他人的关爱;孝文化从价值观念上推崇对人的社会价值的理解,强调人的责任,孝文化从道德伦理上,强调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

我院以弘扬传统的孝文化入手,营造感恩和亲情的文化氛围,搭建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基础平台。进入新世纪以来,针对学生中独生子女比重越来越高,价值评价多元化影响越来越大;学生来校前主要关注考分、升学,到校后,关注感情和就业;在升学教育中,思想教育的内容比较大空泛等情况,通过感恩和亲情,用传统的孝文化来搭建思想教育的基础平台。

1.挖掘孝文化的优秀传统。我院协同湖北省孝文化研究会,先后创作出版了《千古孝子黄香》《高职高专校园文化建设与实践》《孟宗的故事》《无敌孝子剑》《中华孝文化研究》《寻根问祖》《苍歌》等作品,为孝德教育增添了新的载体。

2.开展感恩家庭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中,积淀了厚重家庭亲情关系。父母对子女寄予厚望,忘我付出。但是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学校,并不能理解父母的辛劳和付出。我院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以感恩家庭为主题的班级活动和学院社团活动,开展一句话、一封信、一件事生动具体的教育,让学生体验感恩。

3.利用社会资源展开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我院将感恩教育与孝感的红色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开展“走红色革命路,做可靠接班人”活动,每年组织学生赴革命老区大悟县、应城汤池等地参观学习,在驻孝感某部军史馆、孝感市老干所建立德育教学基地,并请现代孝子楷模黄来女、田子君等来学校与学生交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学生对家庭父母的感恩,推衍到对学校、社会的感恩。

4.发现、培养感恩典型。在感恩教育的基础上,发现感恩的典型,总结典型,宣传典型,发挥典型的作用。我院的谭之平带母上学,艰苦创业的事迹感动了社会,成为感恩的典型,被授予孝感市十大孝子、湖北省道德模范、全国十大孝子、全国道德模范等。随后,学校掀起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的活动热潮,将感恩教育引向实践,内化为学生的人格和品质。

二、从“责任”到“忠诚”,启发敬业创业的职业精神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敬业和创业精神,要求学生忠于职责、忠于职守、忠于事业,要培养学生忠诚的职业精神。

传统的孝文化中“孝”和“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孝的本义是孝敬父母,其中包含主动地承担起对亲人、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由孝而忠,善事父母,忠于民族和国家。孝文化包含着很多具体、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叙述的大多数是以顽强的自立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用自己的劳动来回报自己的亲人、国家。

我院通过弘扬孝文化,激发学生对亲人、对事业、对祖国的爱,倡导学生树立责任感,培养学生忠诚,拓展孝文化的现代内涵,将孝文化教育融合到专业教育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职业和国家的责任和忠诚。

1.培养学生感悟责任,明确学习目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国家和学生家长所期盼的是后代能够成家立业、事业有成、回报社会。这与古代的孝文化对后代的要求从根本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现在的学生更要有自立自主的精神。我院从尽孝的责任入手,将孝文化教育与学生入学的认知教育结合起来,与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熟悉和热爱专业,学好本领,立业创业,培养学生的职业感情。

2.树立创业尽孝典型。孝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是行动,历史上的孝道故事都是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承担孝的责任。我院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创业尽孝的谭之平,宣传身边的感人事迹,感动学生。动员学生将对亲人、对学校和社会的感情转变成实际行动,组织义工社,组织学生回自己的家乡服务,通过典型的示范和实践体验,树立敬业乐业、劳动创业的精神。

3.学习训练,养成热爱专业、忠诚职业精神。在职业教育中,不少内容对高职学生是枯燥的,也有些技能训练是单调的,这需要学生以意志的力量,以热爱专业的敬业精神来完成。在我院的专业教育中,引述在专业上精益求精的典型和先辈事迹,引导培养学生的感情和意志,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4.通过实践性教学,感受前辈的忠诚敬业精神。孝文化博大精深,不仅表现在丰富的内容上,更多蕴涵于民族的意识里,存在于每一个中华民族成员的潜意识和行为中。在企业中,老一辈的工人、技术人员身上都显示着这种优良的精神和传统。在实践性教学中,将敬业精神和对企业忠诚的品质培养作为重要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对职业的热爱,对事业的忠诚。

三、从“忠诚”到“奉献”,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理论教育

孝文化所包含的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传统人文精神和社会整体价值观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种传统的道德人文精神和社会整体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社会主义道德有相通和继承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其核心的是在肯定个人价值基础上,坚持将社会共同利益和人类命运放在首位的价值观念。而孝文化强调社会的整体性、人类社会的历史的继承,强调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强调对民族国家的忠诚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的道德思想,是在肯定个人利益和满足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坚持把回报社会、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孝文化所强调的是尊敬父母、友爱兄弟、尊长爱幼、感恩父母、报效国家等基本思想,与社会主义道德思想也存在内在的一致性。社会主义的道德实践,强调加强自身修养,实践“八荣八耻”。孝文化强调修身克己、立身齐家、和谐和睦,并将这些基本的道德修身要求提升到治理国家的境界,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八荣八耻”是对中国传统优秀的道德文化,是孝文化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

社会主义的道德思想强调在彰显个性、肯定个人的价值,肯定他人和社会的价值,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性与社会的共性的辩证统一,并将社会价值放在首位。因此,社会主义道德思想是孝文化中优秀成分的继承和发展。而作为传统的孝文化所包含的道德思想和伦理观念,与人们的亲情相连,融化在人们的社会意识之中。以孝文化为底蕴,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能丰富思想道德教学的素材,增强课程的感染力。

我院坚持以孝文化的思想文化资源,丰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将理想建立在社会利益的基础上,以回报社会,为人类做贡献为最高的追求;在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上,强调忠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做忠诚的爱国者;强调忠诚于事业,敬业奉献;在人生价值追求上,强调以社会进步和有利于社会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在道德伦理上,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培养对社会的仁爱之心。

四、从理论到实践,构建和完善德育评价体系

高职德育是一个体系,健全的德育体系必须要有完善的德育工作机制,其中重要的是德育评价机制。科学的德育评价机制,既是对学生德育成绩的考核评价,也是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检验,还是保障德育工作落实的重要措施。我院不仅将感恩教育、专业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孝文化为特色的高职思想教育体系,还将这一教育体系与科学的评价体系结合起来,形成四位一体的德育体系。

1.确立全面的德育目标模式。构建高职德育评价体系,必须明确德育评价标准。我院建立了以思想素质为核心,以学生日常操行、孝行、感恩、实践性教学社会评价为重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内容,以“感恩、责任、忠诚、奉献”为特征的目标模式。在高职学生目标模式的设计中,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的多样化和多元性,并将学生的三下乡、敬老爱幼无偿献血、向希望工程捐款、义工实践等活动纳入考核范围;充分注意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能动性,做到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机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德育为先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的自立自信为宗旨,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信息网络和机制: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的设计中,将德育作为首要的内容,将德育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各种隐形的课程教学纳入教学计划,计算学分。建立多主体评价,包括辅导员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任课教师评价、实践性教学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评价的对象包括对学生个人、班级等团队和教师、辅导员等德育的管理人员的德育工作评价。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传播;途径

党的十报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转化为自觉的意识和行为,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层传播途径,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风尚的重中之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传播途径,就是要解决理论认同、情感认同、道德认同和行为认同,做到知、情、德、行的统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基层社会的主体需要和自觉追求。

一、理论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传播的前提条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容不是自然而然就能留存于群众的头脑中的,是需要长期不懈的教育和引导来实现。

1、构建分层分级的教育体系

按照年龄和工作性质等对基层受众对象进行分层分级,一般可分为在校学生、普通群众和党员干部。对在校学生来说,应加强爱与责任的培养,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有基本的公德意识;做好“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培养,逐步确立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对于普通群众而言,要引导和鼓励他们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接受理论教育,提高理论修养,自觉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逐步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对党员干部来说,要教育和引导他们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主观世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基础,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

2、创新教育形式

通过有效灌输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入头脑,影响实践。同时,在灌输教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育形式。首先,重视学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已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广大学生潜移默化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其次,充分发挥基层党校的阵地作用。利用党校的人才资源与理论教育优势,组织教师到基层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教师的理论研究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第三,强化社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地位。组织社区群众积极参加各种宣讲、图片展览、理论探讨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形式变得丰富多彩。

二、情感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基层传播的基本条件

所谓情感认同,就是要以情动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人们的心灵,诉诸于人们的情感,通过情感活动,增强情感体验,夯实情感基础,形成情感共识。

1、增强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首先,传统媒体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要积极投入感情,以情动人,调动、呼唤群众的情感,激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情感上的认同,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的动机、倾向和结果产生钦佩、赞许、肯定和喜爱的情感。其次,传统媒体要继续加强对主旋律的讴歌,要真实反映群众的现实生活,真实情感。透过主旋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映射在人们的情感生活中。第三,传统媒体要注重对社会正能量的传播,用社会正能量引导人们进行正思考、正行为,从情感上鼓励群众分析鉴别庸俗消极的价值观,自觉自愿做出正确选择。

2、重视新兴媒体的传播亲和力

首先,正在成长的青年一代是参与网络传播的主要力量,他们的情感认同更容易受到网络媒体的影响。因而网络媒体应该利用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传播优势,将网络上存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源有效传播开来,激发网民的情感认同。其次,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微信平台、智能手机网络平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传播,从传播环境上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三、道德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传播的根本目的

道德认同是民族力量的精神纽带,是延续民族生命的精神基础,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传播的根本目的。

1、重拾传统美德,推动道德传播

“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从社会主义荣辱观到“三个倡导”,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延续和升华。一是要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价值,使民族优秀美德深入人心;二是要形成强大舆论氛围,使民族优秀美德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三是借鉴古圣先贤之道,使修身养性成为终生大事;四是继承提升和创新,使民族优秀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观值融为一体。

2、明确道德规范,加速道德内化

一是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当代中国共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二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公民道德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教育,构筑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三是要优化社会制度环境,建立健全道德行为的保护保障机制,有效降低做好事、行善举的社会风险和道德成本,激发群众追求高尚道德行为的动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追求,外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3、宣传道德模范,树立道德标杆

首先,塑造道德模范要倾向于平民化、身边人、身边事,要让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的道德榜样。其次,宣传道德模范,就是要宣传他们的理想信念、道德追求,通过模范行为,激发基层群众的共鸣和感动,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效应,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群众的引领作用。

四、行为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基层传播的终极目标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就是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达到“知行合一”,外化于行。

1、遵循和践行

对基层党员干部来说,遵循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强化公仆意识,在本职岗位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紧紧依靠群众建设基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于日常的工作实践中,体现于自己的言行举止中。对普通群众而言,遵循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尊自爱、关爱他人、诚信为本,真正做到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整个社会来说,就是要全方位、全覆盖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

2、体验和享用

要让群众真正从理论、情感、道德和行为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要让他们在践行的过程中获得实惠、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的幸福感,享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成果。“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基层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范文第12篇

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如中国的传统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养料,其时代精神和内涵非常值得我们传承与发扬。在现阶段的多元化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当今青少年基本都是“吃薯片、看大片、用芯片”的一代,接触的都是快餐文化和娱乐文化,即便是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往往也是知之甚少。在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大学生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在大学生价值观培养中融入传统文化,重新审视和挖掘我国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和载体,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唤醒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引导他们树立文化自信,不仅能够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品格修养,还能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接受程度。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升华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在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丰硕的精神资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盛的营养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优秀传统文化中精炼提取出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包含了优秀传统文化中对“仁、义、礼、智、信”的推崇,充分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又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两者的互相促进和互相补充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容与思想上的高度统一。

二、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一)加强顶层设计,紧扣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任务需要践行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智力支撑”[3],这关乎民族与国家未来成长。面对复杂多元的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和挑战,要牢牢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路和本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高校从顶层设计的高度,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厘定方向、制定规则。

为加强国民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需要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制定系统的教学计划,分阶段有序推进,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开放学习外国文明的同时,要坚持批判的态度,避免西方的文化陷阱。引导学生时刻关注时代的发展变化,在学习和坚持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依据实际情况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创新和融入新内容、新思想和新理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二)??新宣传教育载体,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高校需依托网络新媒体平台,将我国的优秀古典文籍制作成微信,或者制作成电子书上传到云端、APP 中,吸引更多同学进行阅读和下载,提高大学生使用手机阅读的整体数量和质量。注重把传统文化打造成大学生喜欢的流行文化,让大学生在消遣娱乐时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高校需优化网络传播内容,营造正确的传统文化舆论氛围,引导学生抵制一些不良的网络恶搞现象,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让大学生在一个优质的网络文化和氛围中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帮助。

(三)注重文化环境熏陶,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品牌,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自觉

高校需依托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提升思想品格和艺术品位,传递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思想境界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使大学生在校园环境中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渊源,提升文化认同感。定期举办文化类学术研讨活动,通过学术讲座、传统文化讲堂、学习竞赛等形式,拓宽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高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学生会、社团等组织的独特优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在党和国家重大节日、重要纪念日,组织师生举行庆祝和纪念活动,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校园文化品牌,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塑造我国的传统文化经典。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组织开展主题班会、传统节日论坛、传统文化展演等活动,使礼节礼仪成为培育学生主流价值的重要方式。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范文第13篇

当前,地方应用技术大学大学生文化养成教育存在社会主义理论弘扬乏力、人才培养质量认识弱化、网络教育阵地重视不够、传统文化教育内涵缺失等不足。导致大学生文化养成中政治意识缺失、价值取向偏移、文化认知错误、自我定位扭曲等问题,构建起“不拘常理、不违常情”的新常态实效模式已成为重要课题。地方应用技术大学要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实效性;提升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力;强化文化养成教育认同度;占领网络文化教育新平台等方面发力改进。

关键词:

应用大学;文化养成;教育

大学生文化养成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坚守与传播的人文教育,是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为核心、以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为重点的精神教育,是人的意识形态领域的认知教育,是地方应用技术大学学生全面发展和人文素质养成的重要载体和渠道。在新常态视阈下,地方应用技术大学学生文化养成教育的“不给力”需要重视,构建“不拘常理、不违常情”的“新常态”模式刻不容缓。

一、当代大学生个体文化素质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政治意识缺失。

据多个权威调查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比较坚定,政治参与热情较高。但受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影响,他们对那些精心包装后的意识形态的侵蚀缺少足够的抵御能力和主动防范意识。尤其地方应用技术大学的大学生,他们关心国家命运、关注社会发展,但受到所处社会层次、个人视野的限制,不能够全面认知社会负面新闻或事件的深层次内容,容易受到蓄意评论的诱导,政治意识逐渐被功利欲求所消解,发表一些消极的负面言论。

(二)价值取向偏移。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滞后于物质文明的境遇里,受到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大学生对个人价值定位的标准出现功利化、物质化倾向。受就业问题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价值取向发生了偏移,过度地看着金钱、权利和地位,逐渐使得精神世界是人的成长动力和价值取向的准则被破坏、甚至被遗忘。

(三)文化认知错误。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力量就在于它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其中包括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结合。[1]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上存在非此即彼的错误认知,不能站在社会形态的高度正确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将文化片面地等同于传统文化,在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文化主导地位的认知和坚守,使得一些学生在文化领域内产生了将马克思主义请下指导地位的错误认知,从而造成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一定程度的混乱,尤其是青年学生意识形态认知模糊或错误的现实。

(四)自我定位扭曲。

当前,在就业、创业、升学等多种出路面前,大学生群体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迷茫,这折射出了他们身上的职业发展目标不确定、事业发展理念不端正的现实问题。在这种状态下他们又急于求成,被动地进入无目的盲从。缺少对自我人生的理性思考和理性认知,缺乏对社会发展全面了解,导致学生人格发育的不健全状态,使其无法正确地评判自我能力和自我定位,甚至自我定位的扭曲,从而使得他们在步入岗位后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二、地方应用技术大学大学生文化养成教育的“不给力”

(一)社会主义理论的弘扬乏力。

地方应用技术大学在社会主义理论弘扬宣传上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社会主义理论和教育教学实践没有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对马克思主义优秀因素弘扬不充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观引导作用不足,致使学生不能辨别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先进文化的差异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中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不足,导致学生对西方的理念观点和生活方式盲目地推崇,形成西方即现代的错误价值取向。

(二)人才培养质量的认识弱化。

在用毕业生就业质量倒逼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里,地方应用技术大学在一定程度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培养,对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合理架构产生认知偏离,从而对学生文化养成教育重视、关注缺位,直接导致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的学生在文化定位和认同上出现偏差,更深层次地导致地方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文化素质“半成品出厂”,甚至文化素质“残次品出厂”。

(三)网络教育阵地的重视不够。

“互联网+”逐渐取代人们旧有的生活方式,网络新媒体的阵地更加重要,但地方应用技术大学受地域和发展的限制,在这方面未能予以足够重视,进行网络文化养成教育的手段欠缺,对网络上大量负面信息的充斥“疲软”应对,从而使得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受到误导、甚至利诱,不仅降低了大学生文化养成教育的实效性,更加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国家长治久安造成不可估量的连带影响。

(四)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缺失。

目前,地方应用技术大学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还很不够,片面地停留在开设一门课程,开展一些活动,进行一些讲座的浅表模式,对传统文化的精髓总结、内涵概括和模式创新不够,尤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中国应起作用的发挥不够,甚至一些大学被宗教以传统文化弘扬名义赚取传播空隙,不仅使得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未能高扬,更加使得负面腐朽思想得到侵蚀大学生头脑的契机。

三、构建地方应用技术大学大学生文化养成教育的“新常态”

(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2]在和平与发展的全球化时代,我们更加要重视意识形态的引领,更加防止各种“主义”的和平演变,要旗帜鲜明地大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理直气壮地大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养成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引导青年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修养自身的道德品质,打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品格基础。引导青年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行为养成、积极的人生追求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做好修德这堂人生的“大功课”。要努力让青年心中有大德,坚定把个人奋斗融入实现中国梦进程的志向,写好人生的“大我”;还要努力让青年修好公德、私德,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处处体现公德遵守、美德传承、品德修养,写好人生的“小我”。更要着眼于促进知行合一,加强实践养成。价值观的培育,既要靠思想上教化,更要在行动中养成,实践育人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色和优势,引导学生深入到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去参加社会生产,体会基层生活实现,了解国情民生、明确使命责任、学会珍惜奉献。[3]

(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实效性。

高校要大力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取精华去糟粕,洗铅华呈素颜,让我们的民族精神激发活力、绽放华彩。[4]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强迫他们阅读经典而从中领悟深奥哲理的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当代个性强的大学生,可以将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知识加入到课程设置中,使其在同等交流的课堂环境中,根据其自身对知识的需求,养成自主阅读的意识。通过让当代大学生感受古典文化的精髓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人际关系的难题,解决面对挫折失去自信心的难题,改善缺乏集体归属感等困惑。通过开展讲座将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宝贵思想、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社会礼仪等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从而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结合在一起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让学生们有所感悟,构建起更有利于学生生活发展的生存理念和生活模式,以此提高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三)提升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力。

高校校园文化代表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国家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是一所学校校风、教风、学风的内涵体现,是学生文化养成教育的主要载体,因此,高校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到大学校园文化中去,渗透到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中去[5]。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6]地方用用技术大学要不断通过一些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开展他们乐于接纳的文化活动,向他们传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和主流价值,帮助学生划清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界限,澄清进步思想与腐朽思想的模糊认识;要从校园硬件设施建设入手,从楼堂馆所建设等方面着眼,从社会实践的科学谋划发力,为学生营造适合文化养成的文化活动氛围和校园文化环境,使其文化素养在现实中感知、在体验中塑造。

(四)强化文化养成教育认同度。

首先,坚持先声夺人。学校在学生入学时,要把文化养成作为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文化养成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不能让学生从入学开始出现重科学轻人文现象。可以通过网络、影视、文学作品等方面让学生了解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独特和具有的持久性魅力。其次,教师的典型引路。地方应用技术大学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多注重形式的问题,教师要对文化素质养成认同度进行引导,要尽可能多为学生进行现身说法,提高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最后,提高文化养成的认同度。要从学生自身实际角度出发,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学生自身要采取积极措施和做出正确努力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加强阅读,扩大视野。只有深度投入、强化文化养成的认同度才能全心热爱,才能建立感情,培养感情,从根本发生改变。

(五)占领网络文化教育新平台。

在“互联网+”的现实境遇里,地方应用技术大学不可回避对学生进行网络教育的现实问题。高校必须占领网络、手机等新载体,通过建立网站,弘扬主旋律,宣传主流价值文化,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对他们进行先进文化的熏陶[7];要发挥好微信、微博、QQ、博客、论坛等网络平台的普及作用,建立学校公众账号,及时发出声音,使学生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认清立场,在文化养成中树立自觉;要充分利用网络“慕课”平台,建设属于本院校的网上课程体系,集聚优秀课程资源,打造文化精品课程,对学生积极进行文化熏陶和教育引领;要通过微电影、微视频、微广播等微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积极教育,敢于揭露社会不良现象、校园不文明行为,勇于倡导先进文化的传播、优秀思想的弘扬,乐于开展能够带动学生自我成长的活动。

作者:孙俊超 焦楠 王晶 佟延春 齐岩 单位:绥化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N].光明日报,2015-7-3(1).

[2].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N].人民日报,2014-5-5(1).

[3]孙俊超,齐岩.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模式构建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5(12).

[4]孙俊超,齐岩.高校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途径刍议[J].绥化学院学报,2012(6).

[5]孙俊超,王昌文.基于新建地方应用技术大学的大学生健康就业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248-02

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新媒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的出现打破了以往信息“点对点、线性的”传播方式,真正实现了“互动传播” “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并以其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的独特优势,极大地迎合了人们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的需要,迅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养也逐渐衍生出新的特点:教育主客体之间变得平等,教育主体不再高高在上,而开始扮演着网上宣传、信息传播与监控的角色,呈现“非主体化”的态势;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从静态转为动态,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能够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使学生在强烈的视觉与听觉冲击下,感知丰富的教育信息。可以说,新媒体正逐渐成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新载体。然而,也有学者指出,新媒体的快速普及与广泛应用开阔了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促进了开放意识、主体意识、民主意识等的形成,但也给他们带来了民族认同感弱化、价值观迷茫、社会责任感弱化等负面影响[1]。因此,全面审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特征,准确解读新媒体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双重效应,深入探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策略,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特征

随着移动互联网将网络渗透到大学生群体的各个角落,新媒体快速成为学生表达、交流、学习以及娱乐的重要载体。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特征,是进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前提和关键。

1.交互性

在传统的价值观教育中,教育者往往采取灌输的方式,受教育者基本处于被动地位。在新媒体环境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互动,学生能够主动获得信息,一旦接纳或认可信息,能够及时反馈或分享,这种看似“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却能够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畅所欲言地进行交流,在思想碰撞中自然地接受引导,能够极大地增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

2.虚拟性

新媒体的发展,也让教育主体、教育环境超越时空,使核心价值观教育变得具有虚拟性。据了解,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尝试通过微博、微信、客户端,把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延伸到课堂之外。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极大地丰富传统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教育环境,但是,这种虚拟性也延伸出另外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在鱼龙混杂的海量信息中快速有效地去伪存真,让新媒体不再是“洪水猛兽”,不仅考验着大学生,同时也考验着教育者。

3.时效性

传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集中进行,而新媒体环境下,教育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第一时间信息。在大学课堂上,老师们讲授的许多知识,对很多大学生来说已不再新鲜,因为他们很容易就能从电脑、手机上找到更多信息。因此,及时了解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当今教育者来说至关重要,教育者要做到密切关注网络,及时发现问题,才能起到教育的时效性。

二、新媒体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双重效应

1.新媒体遏制了大学生价值主体自我化倾向,削弱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导性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传播渠道变得多样化, 信息传播主体变得“多元化”,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群体获取信息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参与性,遏制了大学生价值主体自我化的倾向[2]。但另一方面,传播者泛化,却又削弱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导性。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因此,信息的传播缺少了审核与过滤这一重要的步骤,必然使得价值观多元化,极易导致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培育强调的核心价值产生怀疑[3] 。这与传播主体泛化、价值观多元化导致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主导性淡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新媒体增强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力,加剧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复杂性

新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改变了过去传统媒体单一或无法形成合力的弊端。在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可以实现全方位、多维度、个性化的传播,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力。然而,与此同时也存在着“新媒体失范”的问题。由于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传播门槛较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因此信息质量良莠不齐,也存在大量虚假信息。而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对于信息的接受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调查显示:“19%的大学生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很重要,57.3%的大学生心中没有信仰问题,22.4%的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某些西方国家也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侵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以所谓的“民主” “人权”为理由进行诋毁,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增添了难度和挑战,加剧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复杂性。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策略

1.合理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创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

麻省理工学院讲师Shigeru Miyagawa在其公开课《个人媒体》中提出:新媒体时代下大众媒体正受到个人媒体的挑战。如果将传统课堂视作大众媒体世界,老师就是信息和知识的传播者。而在个人媒体世界里,学生是知识的消费者,他们使用新的方法创建自己的媒体。因此,新媒体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影响力之大、传播范围之广,更在于其民主与平等、创新与效率的意识,开放与互动、共享与共建的氛围。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审时度势,善于利用新媒体,创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方可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在教育观念上,要不断适应新的学习方法,将新媒体融入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教育内容上,可以利用新媒体的多种形式,开展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也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塑造体现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典型。

2.积极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强化大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方式打破了原有的“点对点的、线性的”传播模式,实现了交互性的传播,以个人为表达中心的新媒体广泛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因此,强化大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更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把抽象的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有效结合起来,实现核心价值观向学生个体的转换, 从而增强大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3.正确看待新媒体的发展,提升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群体使用新媒体已相当普及,相比于大学生而言,教育工作者使用新媒体的能力要薄弱许多,部分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甚至持否定态度,不能理性看待新媒体对教学带来的影响,因此,提升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对于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正确看待新媒体的发展,提升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首先,需要教育工作者了解新媒体,熟练应用新媒体,学着利用新媒体改进教育方法,优化教学内容,结合传统教育形成网上网下的合力。其次,要善于运用教育者的权威优势,灵活运用新媒体信息,从源头上引导学生,保证学生接触到积极正面的信息,减少不良信息的侵蚀。“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是记录孔子教育思想的《学记》中所言,对于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亦有深刻的启发。新媒体环境下,不仅需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学识,有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与激情,更需要与时俱进的理念与素养,要能深刻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唯有此才能牢牢把握思政教育的主动权,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四、结语

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从理论层面上来讲:有助于深化大学生价值观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理论,推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培养科学化,增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从实践层面上来讲:第一,要完成好党中央提出的“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一重大任务。首先需要我们能够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现状,了解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成因,科学分析新形势下面临的新问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提供方向上的指引。第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价值观日益复杂化和多样性,因此,加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使大学生在多元化的价值冲突中不至于迷失自我。第三,新媒体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策略研究,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郁树廷.新媒体环境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与教育对策[J].北京教育,2011(7).

[2]刘邵宏.新媒体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N].光明日报,2014-07-02(13).

[3]王华敏,李晓娟,黄蓉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行现状调查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5).

[4]万莉涓.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影响探析[D].重庆:西南大学, 2013.

[5]杨业华.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范文第15篇

【摘要】文章以继承和发扬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为切入点,重点探讨了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之间的关系以及弘扬湖湘文化,增强其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功能的现实路径等内容,做好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关键词】湖湘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医学生医德教育的路径研究》研究成果,编号:XJK016CDY011。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2016年度立项课题《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研究》研究成果,编号:xspybzz02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传统文化作为滋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高度概括和凝练。湖湘文化是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中十分富有特色并且有深远影响的一种区域性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提供鲜活的文化质料、丰富的实践载体、深厚的群众基础,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凝练所得,对于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塑造崇高人格和民族精神品格,培育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源’”,“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湖湘文化产生和传承于湖湘大地,它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系统,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特征,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价值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滋养。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独树一帜的湖湘精神,这种精神具有优良特质,它是中华精神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经世致用”“心忧天下”“百折不挠”“兼收并蓄”和“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彰显了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也展现了湖湘人的高度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湖湘大地的生动诠释和体现。

继承发展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和精神特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性,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文化滋养,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然而湖湘文化毕竟诞生并很长时间存在于中部一个相对封闭的农业地区,由于历史继承性,故难免留下历史时代的印迹,多多少少存在一些与生俱来的落后的封建的思想观念,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背离的,是不可取的。因而对湖湘文化的继承发展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进行科学辩证的扬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湖湘文化的继承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指导新时期的湖湘人继承发展好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做好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研究,这对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国梦”,凸显湖南特色,达到“六个走在前列”是非常重要的。

二、弘扬湖湘文化,增强其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功能的现实路径

怎样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和倡导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同时,让广大青年学子易于接受,老百姓喜闻乐见?我们完全可以在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找到切入点。在三湘大地,这个切入点就是湖湘文化的精华。如果我们把湖湘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就能找到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就能深化核心价值的内核,就能赋予核心价值体系以灵魂,就能在倡导弘扬核心价值体系时接地气。继承发扬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做好湖湘文化优良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使湖湘文化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服务。弘扬湖湘文化,增强其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功能,具体可通过以下方法和路径实现。

(一)加强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挖掘,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文化内涵

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它的精神特质在中华民族文化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千年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积淀孕育了内涵丰富的价值思想,体现了湖湘人民的价值追求。加强对湖湘文化优良传统价值元素的挖掘,有助于丰富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

(二)加强对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宣传,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绵长而持久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源自深层次的文化认同。中华地域文化具有地缘亲和力,易被当地群众理性认识和有情感认同。中华地域文化中的优良传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源”。湖湘文化产生流传于湖湘大地,是湖湘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优良传统形成独特的精神特质,折射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风貌。加强对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宣传,对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研究,辨析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传承,提供一种地域文化作为核心价值体系参照,识别其中的历史脉络,做出系统深刻的理论分析,为地域性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有助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

(三)加强对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弘扬,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验

人们对一种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需要一个文化体验的过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践行也是如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人们从社会的生活体验中逐渐形成文化体验的同时,也不断强化和巩固共同的价值标准、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它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验。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验。加强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弘扬,提炼、总结出湖湘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让湖湘文化有机融入核心价值体系,再将其有效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中,有助于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知、体验和领悟它,从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验。

【参考文献】

[1]朱汉民.湖湘文化通史[M].长沙:岳麓书社,2015.

[2]王伟光.充分发挥湘学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N].光明日报,2014-10-11.

[3]郑大华.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N].北京日报,2015-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