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资源安全的核心范文

资源安全的核心范文

资源安全的核心

资源安全的核心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安全管理 公路运输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公路运输安全事故频发、公路运输行业人员素质较低、安全管理水平低等问题,分析了公路运输安全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地位,指出人力资源是公路运输安全的核心因素,而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必须建立符合实情、结构合理、良性互动的人力资源管理保障体系。

随着我国公路运输事业蓬勃发展,公路运输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公路交通事故尤为严重,给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如何解决公路运输安全问题成为困扰公路运输发展的一大难题。公路运输安全的核心是管理,本质是对人的管理。因此,人力资源是公路运输安全的核心因素,实施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保障公路运输安全的重要保障。

一、人力资源是公路运输安全的核心因素

1.安全是人的第一需要,也被视为运输的首要条件。自从1899年8月,一名叫得斯科的妇人在伦敦海德公园被汽车撞倒致死,成为世界第一位车祸牺牲者后,运输与安全从此便密不可分。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近年来,全世界每年死于车祸的人数高达100多万,还有2300万至3400万的人口在车祸中受伤或终生致残,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全球生产总值的1%-2%。安全生产是人的生命、经济、社会价值的综合体现,交通运输安全问题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许多国家将安全摆在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首位,视提高安全性为交通运输发展的行动指南和判断标准。

2.人力资源是公路运输活动的主体,对公路运输的安全有效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公路运输安全是国家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国际化、市场化,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也是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有关资料显示,尽管我国目前汽车保有量仅占世界汽车保有量的1.58%,而事故死亡人数却占世界总死亡人数的14.3%。其中,公路交通事故尤为严重。人是影响公路运输安全诸要素中唯一的自主性变量,交通事故的关键在于“人”,人力资源是公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核心因素。

二、人力资源管理是公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

1.公路运输安全的核心是管理,本质是对人的管理。我国公路运输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公路运输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为:行业人员素质低、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安全管理工作仍处于经验型、低水平的层次上;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管理方法落后、科技含量低等,极不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要求,需要管理方法与手段的不断创新。公路运输安全的核心是管理,本质是对人的管理。实施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公路运输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2.加速公路运输队伍职业化进程,是促进我国公路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职业化的公路运输队伍,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是实现公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根本性的大计。面对中国严峻的公路交通安全形势以及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的势头,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减少公路交通事故的负面影响,提高全国公路运输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加速公路运输队伍的职业化进程,建立基于公路运输安全的人力资源选拔、培养、激励、考核、分配的全方位立体交叉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3.构建“以人为本”公路运输安全管理模式,实现人-车-路-环境和谐管理理念。公路运输安全的制度保障是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而真正实现公路运输安全目标的是“人”。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公路运输安全管理需要创新的发展模式,即构建以人为本的公路运输安全管理新模式,建立人力资源的培养储备、流动交流、评价激励、选拔使用等管理创新机制,实现人、车、路与环境之间和谐统一的管理理念。应在政策立法、控制手段、管理手段等方面建立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及其耦合机制,提高公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公路运输系统的效能。

人力资源是公路运输安全的核心因素,实施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保障公路运输安全必须重点解决的核心问题。因此,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提升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和实施科学管理是我国公路运输安全的现实需求,必须建立符合实情、结构合理、良性互动的人力资源管理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资料.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2006

[2]张俊丽.客运行业管理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4

[3]裴玉龙编著.道路安全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8

[4]谈勇,陈琦.客运安全风险管理初探[J].交通企业管理,2006,12

资源安全的核心范文第2篇

石油企业承担着国内石油的供给、生产、销售及引导消费的职能,因此。必然肩负着保证国家石油安全的使命。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强弱势必影响石油的供给与使用效率,也必然影响石油安全的保证能力和环境保护能力。本文在借助价值链理论提出了石油安全链分析方法;结合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了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石油安全的关系,提出了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石油安全供给和安全使用的保障。

一、竞每力理论

价值链理论:价值链理论是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他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定义为一条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价值增值活动组成的链条。价值链由价值活动构成,而价值活动又可以分为主要增值活动和辅助增值活动。价值链管理就是找出企业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分析其主要驱动因素,通过合理的控制这些驱动因素,从而影响该环节的成本和收益,最终使整条价值链得到最大增值,同时总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

核心竞争力理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由美国企业战略管理专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提出的,是指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该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核心竞争力已日益成为企业追求的战略目标,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二、价值链与安全链的分析

1.基于价值链的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石油企业是集油气开采、炼化、销售以及辅助等为一体、具有完整的纵向一体化产业链条的企业。

价值链中价值活动的核心是创造企业利润,这也正是业务资源和知识资源整合的目的所在。整合业务资源和知识资源的能力即为核心竞争力。石油企业的价值增值活动贯穿整个产业链条,在每个价值活动中都可进行业务资源和知识资源的整合,创造出企业核心竞争力。借助石油企业价值链,我们可以发现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为资源因素、能力因素和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反过来,石油企业具备了较强的核心竞争能力后,再以这些影响因素为媒介,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工作效率,最终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石油安全保障。

2.基于安全链的石油安全因素。石油安全是个系统问题,要综合考虑,不能片面,其解决途径贯穿石油生产的各个环节。石油安全链是将石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定义为一条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价值增值活动组成的链条,而石油安全保障活动贯穿于整个链条的各个环节。安全链由安全保障活动构成,安全保障活动又可以分为主要安全保障活动和辅助安全保障活动。

从石油安全链中我们可以看出,石油安全贯穿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链管理就是在企业安全链上的关键环节,分析其影响石油安全的因素,通过合理控制这些影响因素。从而影响该环节的生产和消费。最终在整条安全链上保证石油最大限度的供给和最有效率的使用。我们按照石油安全链的各个环节,逐一分析如下:

(1)上游开采部分。上游油气开采是石油企业生产的基础。我国石油资源有限,不能满足的需要,大量的依赖进口。因而,石油企业在上游开采部分的安全保障能力就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获得资源的能力,包括国内现有储藏的勘探开发能力及开拓国外石油市场、整合国际石油资源的能力。其次是创造效益能力。如果石油企业在油气开采方面拥有资源和技术优势,在有利的外部环境下,其油气生产成本会大大降低,从而为企业创造超额利润。最后是海外经营能力’包括适应当地文化,获取国际人才,熟悉海外市场。上述三种能力的提高有赖于企业整合资源能力的提高和技术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即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2)中游炼化部分。石油企业是典型的规模效益型企业,影响炼化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的因素为:首先是企业规模。炼厂规模大、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规模优势,易于与上游的原油供应和化工企业一体化。其装置结构易匹配合理,生产方案易于优化。这样一方面,企业可以选择各种不同品质的原油,无形中扩大了原料的来源,既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又相当于增加了原油的供给,有利于保证石油安全。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可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相当于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原油的供给,同时,也降低了废气、废料和废水的生产环节的排放量,有利于保护环境。总之,石油企业中游炼化部分安全保障能力的提高,最终表现为原油使用效率的提高和生产过程更加环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效益的双增强,这些都有赖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3)下游销售部分。下游(销售)部分是企业与外部经济系统联系的重要环节。下游(销售)部分的安全保障能力:首先是保证石油有效供给的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的企业,能够有效降低库存,加快产品周转,相当于增加了石油供给。其次是市场占有能力。如果企业销售完善,产品品种齐全,无疑会保证供给效率。企业的效益直接与市场占有率相关,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通常意味着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也是企业拥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外部表现。企业只有满足了客户的需求,才能完成产品的销售,进入下一个生产循环,才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服务。

资源安全的核心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信运营商;云计算;存储能力

中图分类号:TN91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4-0070-02

1 背景

随着电信运营商“去IOE”进程的推进,省级电信运营商积极建设云计算资源池。在实现“X86化”的同时,还可通过集约化建设,一方面降低建设成本,一方面实现对业务的快速灵活支巍T诮ㄉ璩跗冢由于需求部门对云计算资源理解的偏差,以及对未来业务发展预估存在困难,导致在资源池建设规模难以精准。同时,受制于投资、技术等因素,资源池网络架构、存储架构等偏保守,后续几年业务高速发展,且核心系统的大量迁入,导致在资源池扩容中,面临对原有架构调整等因难点。本文结合某省级电信运营商例子,对原有云计算资源池扩容进行研究,力图为省级电信运营商资源池扩容方案提供借鉴。

2 资源池现状

资源池组网拓扑图1所示,目前资源池为单节点部署,包由计算、存储、网络、安全和管理5个子系统构成,具体如下。

(1)计算能力现状。主要由X86物理服务器集群以及X86虚拟服务器集群构成,向各类应用及业务系统提供不同的计算承载。分为虚拟化区、安全隔离区、物理区,其中虚拟化区部署8台4路6核/128G、24台2路6核/64G服务器,安全隔离区部署4台4路6核/ 192G内存服务器,物理区部署24台4路6核/192G服务器。(2)存储能力现状。与计算资源配合,为上层应用提供各类存储,采用FC-SAN共享存储,计算与存储资源之间通过FC网络连接。共部署3套100TB高端存储,裸盘容量300TB ,其中2套为RAID 0+1方式,1套为RAID 6方式,有效容量165TB。(3)网络现状。采用大二层网络,合设接入层于核心层网络交换机,直接与计算和存储资源连接,核心网络汇聚接入网络,与外部网络连接。供部署2台汇聚交换机、2台防火墙、2台负载均衡器,提供到内网的接入能力,安全隔离区通过双层异构防火墙后,同时提供到公网接入能力。(4)安全现状。由网络安全、软件安全(虚拟化软件漏洞、虚拟化HA等)、管理安全等多层次的安全功能构成。(5)管理系统现状。负责对资源池的计算、存储、网络等各类资源进行管理,并通过管理接口,与上层的统一资源管理平台对接。

3 云资源池扩容需求

在资源池扩容中,采用按照虚拟机需求,或处理能力、存储容量需求方式,对各使用部门进行需求调研,再将汇总后的需求转换为建设能力。由于资源池具有弹性扩容及快速能力提供的有点,同时为避免建设规模偏大,建议在对需求部门调研时,由原来满足未来一年峰值需求,改为满足未来三个月峰值需求。

4 云资源池建设方案

4.1 计算及存储扩容

按照虚拟机数量统计的建设需求,按照内存1:1的方式,换算成物理机数量进行扩容,存储容量上,建议单台虚拟机按照500G存储容量考虑。采用TPCC处理能力方式统计的需求,按照单CPU处理能力,计算出扩容服务器数量,其中CPU内核于内存配比建议在1:8以上。存储扩容规模部分,按照需求的裸容量,再考虑RAID方式后进行扩容。入FC SAN交换机有剩余端口可供利旧,且扩容容量较低,建议维持FC SAN架构,新增磁盘阵列用于资源池存储扩容。在FC SAN网络已趋饱和,扩容将导致架构调整的情况下,由于架构调整复杂,且不利于技术演进,建议在资源池引入分布式存储。

4.2 网络扩容方案

在核心交换机可端口满足新增服务器扩容,以及未来资源池拓展的前提下,建议维持大二层网络,合设接入层于核心层网络交换机方式。在核心交换机不能支持扩容及资源池未来托找的情况下,需要引入接入交换机,对资源池在物理层进行集群划分。

4.3 资源池集群分区

根据云计算资源池的根据承载业务类型,为实现资源合理、精确配置,有效保护投资,保障核心业务安全稳定运行,资源快速提供。同时大幅提升资源利用率,简化管理,实现资源池精细化运营,建议对资源池进行集群划分,分为、核心业务区、非核心业务区、边缘业务区等。不同业务区域在资源部署时对计算、存储配置有所区分,如核心业务区采用高性能设备,非核心业务区可考虑相对中低端设备。多种模板灵活组合,提供多样化、差异性资源,快速支撑应用需求。

4.4 集中备份

随着云已成为资源的基础和主要配置手段,核心业务大量入云,管理和运维安全不能忽视,安全是云中之重。通过镜像保护、快照等多种差异化备份方案,保证关键数据的备份和恢复,降低管理难度,同时提升数据恢复速度,防止灾难情况下的数据丢失。对数据库系统,建议采用“镜像保护+快照+集中备份”方式,对核心系统及单节点应用,建议采用镜像保护方式。

资源安全的核心范文第4篇

关键词:粮食安全;粮食核心区;人力资源开发;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2-0128-02

一、保障粮食安全是实现国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曾指出:“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这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史为鉴,在对当前国际国内新安全形势通盘考虑的基础上,对国家粮食安全重要性给予的全新概况。2016年,党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再次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指出到2020年,在总体上实现“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粮食产能进一步巩固提升,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产品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从总书记的多次讲话,到党中央的“一号文件”,再到国家粮食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其中足可见粮食安全事关国民社会发展全局,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二、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的成效与瓶颈并存

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2009年9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印发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的通知》,标志着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获得国家批准并正式启动。近几年来,河南省持续推进粮食核心区战略的实施,优质高产田数量逐年增加,科技对粮食增产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全省粮食总产量连续创出历史新高。2015年全省实现粮食总产量1 213.42亿斤,比2014年增加58.96亿斤,同比增长5.1%,实现了历史性的“十二连增”。全省粮食总产量连续五年超过1 100亿斤,并历史性地突破1 200亿斤大关。其中,2015年全省夏粮总产量达到702.36亿斤,稳居全国第一,比去年同期增加34.56亿斤,增幅5.18%;秋粮总产量达到511.06亿斤,比去年同期增加24.4亿斤,增幅5.01%。创造了全省粮食总产量实现1 200亿斤、夏粮突破700亿斤、秋粮突破500亿斤的三大突破,并且顺利实现了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第二步规划目标――即到2015年实现粮食总产量1 200亿斤。

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成效显著,但制约粮食生产的瓶颈性因素仍不容忽视。突出表现为,随着河南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推进,当地耕地资源矛盾进一步突出,工业、城市建设用地等需求持续增加,耕地面积受到挤压,粮食用地被占优补劣的潜在危险加剧;在全球性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区域性自然灾害天气频发,受我们当前农业自然灾害预防能力总体不高的限制,“靠天吃饭”情况依旧明显,气候问题对粮食生产的限制性作用较大;粮食生产成本投入持续上升,造成粮食生产比较效益偏低,“增产不增收”现象限制了核心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囿于广大粮农知识水平和素质能力的限制,新型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利用程度有限,科技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不高;粮食核心区青壮年农民外流务工比例持续上升,粮食产区主要劳动力呈现出明显的“兼业化”“老龄化”“女性化”特点,农业人力资源储备不足,粮食生产“后继无人”风险增大。

三、河南省实施粮食核心区人力资源支撑战略的必要性

通过粮食核心区建设发展粮食生产,以充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从根本上来讲,要依靠优秀的农业人力资源来实现。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理解,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最活跃也最富创造力的要素,在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等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劳动力要素对于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凸显。粮食核心区人力资源的总体数量与质量,决定他们改造和利用资源的能力,最终将直接影响到粮食核心区战略的推进效果,其主要表现将会体现在粮食生产的数量、质量以及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实施人力资源支撑战略,对推进粮食核心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实施人力资源支撑战略,提升核心区农业人力资源的总体文化与素质,将直接影响其改造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

河南省是我国第三大人口大省,也是人口最多的农业大省之一。其农业人口基数大,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则相对紧缺,农业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总体水平较低,制约了其改造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与能动性。据统计,2012年全省从事一、二、三产业的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分别占39.1%、13.5%和3%,农业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比近四成,比第二、第三产业分别高出25.6个和36.1个百分点,农业劳动力文化程度低的情况比较明显。世界银行有关专家曾提出,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一年,GNP就增加9%。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通过对美国情况的分析发现,1909―1029年这二十年间,美国国民收入增长的12%要归功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而其后三十年,这个数字则增长为23%。当今社会早已步入到知识经济时代,文化教育水平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更高。粮食核心区农业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决定了他们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能力,决定了他们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发展农业生产,提升粮食产出数量和质量的能力。推进粮食核心区建设,是一项讲求持续性与持久性的任务,从根本上讲,要依托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和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水平提升来实现。

(二)实施人力资源支撑战略,提升农业人力资源的总体能力与认知水平,将提升其利用科技资源、信息资源、市场资源的能力与参与环保的能动性

现代粮食生产早已摆脱了旧有的自给自足经济状态下的自发式小生产状态,而逐渐演变为要综合利用科技资源、信息资源、市场资源等多种资源的一种系统工程,同时还应考虑到生产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因此,对现代农业生产者的能力和认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果缺乏相应的利用知识资源、科技资源发展粮食生产的能力,缺乏对市场信息、经济形势进行认知和判断的能力,缺乏参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那么,在全面竞争的大潮中注定是要被淹没的。河南省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多但农业人力资源总体能力素质不高,尤其是广大粮农对新市场、新科技的认知能力有限。通过多途径、多形式的宣传和培训来提升农业劳动力的认知水平和综合能力,弥补自然资源的相对不足与农业生态环境的脆弱,使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沿着一条螺旋上升、相互促进的轨道前行,对推进粮食核心区战略的实施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实施人力资源支撑战略,鼓励优秀青年农业人才回流,应对农业人力资源结构失衡风险,可以化解其对粮食产业未来发展的潜在制约

市场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河南农业和农民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大量农村青年劳动力离开农村涌入城镇谋生,逐步脱离了农业生产领域,另一部分品学兼优的农民子弟通过升学、就业等途径也离开了农村,彻底告别了祖辈们世代耕种的土地。农业人力资源的流动是大势所趋,但也给农业生产留下了潜在的危机,突出表现在现有农业劳动力尤其是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趋势明显,粮食生产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青壮年男劳力外出打工门槛低、收入高、牵挂少,因此成为由农村向城镇流动的农民工队伍中的绝对主力。而其进城就业“有面子”“赚钱多”的榜样效应,让更多农村青年趋之若鹜。这部分进城的青壮年,大多数接受过较好的教育,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留守土地的农业劳动力,以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和妇女为主。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少数会在农忙时节回乡帮忙,但大多数对于粮食种植经验和种植技术知之甚少,粮食产业面临新生代农民断代的风险。实施农业人力资源开发,对现有以中老年和妇女为主的农业劳动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以提升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对青壮年劳动力实施引导和鼓励政策,促进其提升务农兴农的兴趣和信心,以此充分优化粮食核心区农业人力资源现有结构,为未来粮食产业培养接班人才,对推进粮食核心区建设具有长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侯石安,赵和楠.中国粮食安全与农业补贴政策的调整[J].贵州社会科学,2016,(1).

[2] 梁文慧.我国可持续农业人力资源开发若干问题的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资源安全的核心范文第5篇

高级人才的严重告急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存在的。据美国全国基金会统计,2000年,化学、生物、物理等学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缺少45万,2006年将缺少67万,而其通过国内培养只能满足需求的1/3左右。日本信息工程方面的熟练技术人员缺口也高达20万。欧盟国家的失业率虽然高达10%左右,但专业人才却严重供不应求,西欧地区2000年仅信息技术人才就缺员123万,其中德国的机和电信部门有7.5万岗位空缺;法国信息产业方面缺少1万名工程师;英国2000年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达24万人,而其国内每年只能培养1.6万人。因此,世界各国都把争夺人才,尤其是高人才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面对如此态势,家,特别是我国的优秀人才,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重点争夺对象。

来自国内和国防部门的消息令人焦虑。据有关人士透露,加入WTO后,国有银行中掌握政府间资源和客户资源的人才,特别是位于重要岗位、有一定职务者,是境外机构挖掘的重点对象,其中一些人才已被挖走。承担我国高技术武器装备科研试验任务的国防科研试验部队,近年来在人才队伍建设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不仅引进的人才满足不了需要,而且存在高级人才流失较为严重的现象。据悉,某所,十几年前在美国培训的一批计算机软件人才,如今几乎全部流失。北京市经委曾对系统的150户大型国有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调查显示,国企1982年以后引进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人员的流失率高达64%,大多数流向外资、合资企业。中国银行副行长孙昌基曾透露:中国银行近3年辞职的职工多达4403人,其中有62.4%的优秀人才被外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挖走。另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从1999年至2000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有4.13万人辞职,流失的均是外语水平高、有良好客户关系且熟悉我国金融政策的人才。

外资企业和国外研发机构也在我国内“抢夺”人才,朗讯、IBM、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采用各种手段,比如,“前程”+“钱图”、优厚科研经费+优越科研环境、尊重人的人性化管理+个性化管理、稳定的职业保障等措施吸引、乃至“引诱”中国人才,利用中国的高科技人才为其服务。

2.“推动力”———我国落后的人才管理

沿袭计划落后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及管理措施,进一步强化了那些为了求得良好发展平台的人才流动的动机。

(1)落后的人才管理体制。计划经济时代,固化的户籍制度,让人们坚信:人才单位所有,人才流动不可想象,人才流不出,引不进,无所谓人才市场。这严重妨碍了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压制人才才能的有效发挥,制约了经济发展、进步。随着改革开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特别是加入WTO后,人才思想的解放,人才展示才华的“自主人格”的确立,人才单位所有观念的弱化,人才“职业目标导向”的强化,人才与单位平等契约关系的建立,势必会对落后的人才管理体制提出“反抗”,其结果必然是导致人才流失。

(2)滞后的人才管理机制。如今,在强调人才竞争规则平等的同时,我们却存在许多容易让别人可钻的“机制洞隙”(梅德平:人才安全事关国家利益,《中国人才》,2002年第5期):一是在认同人才流动国际化的同时,却在人才薪酬上本土化,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大众化。在如今经济日益全球化、人们价值取向日益现实化的情况下,仅有思想,爱国观念、敬业精神的强化,有点显得苍白无力,难以从根本上使人才尤其是重要人才“拴心留人”;二是我们在几乎使出浑身解数不断引进人才的同时,却提供不出人才所需的良好工作条件和发展空间,难以实现人才效益最大化,甚至出现了招“女婿”(引进人才),冷落“儿子”(原有人才)的现象。

(3)尴尬的人才处境。博士找不到工作、或受到单位的冷遇等现象,时有耳闻。固然有人才本身的原因,但大都是一些用人单位短视和急功近利造成的。加入WTO后,享有“国民待遇”的民营企业,其不太成熟的人才管理心态也使人才面临同样的尴尬处境:首先许以重金招聘来,且委以重任;其后表面上放权放手,背后却监督防范;最后因“功高震主”,或因功成“价值已无”,惨遭老板“杯酒释兵权”。人才处境的尴尬,客观上加速了人才,尤其是那些身怀“绝技”的优秀人才勇奔“前程”,重寻“钱图”。

(二)正确认识人才安全与人才流动的关系

人才安全与人才流动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人才的流动,就没有人才安全问题,但不能为了所谓的人才安全而拒绝公平竞争、阻碍人才流动,以保护自身“弱势群体”。当前关于人才流动与人才安全的关系有几种不太正确的观念。

1.将人才安全与人才流动对立起来。认为人才安全是人才流动的直接产物,要想人才安全就只有关闭人才流动的大门。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并不反对一般性人才流动,只是主张增强核心、关键人才资源的自我保护意识,做到人才的有序流动。

2.无视人才拥有的功利性,主张不提或少提人才安全。人才拥有的功利性极强,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大背景下,如果一个企业的核心、关键人才流失,就意味着其客户的流失和核心竞争力的下降;一个科研单位的核心、关键人才流失,就意味着其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中断;一个国家的核心、关键人才流失,就意味着该国的安全受到了威胁。

3.与己无关,不重视此工作。认为人才安全是国家主管部门的事而与各地区、各单位的人事工作无大关系,不重视此项工作。实际上,在理顺政府和各用人单位的关系及职能分工的前提下,各用人单位才是人才安全管理工作的主战场。只有每个地区、单位的人才安全问题解决了,整个国家的人才才能确保安全。

4.认为人才安全及其管理是一种制度,不是一种机制。确保人才安全,固然离不开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但更重要的是应当通过不懈努力,健全一种机制,使我们国家、企业的核心、关键人才资源不想离开、不愿离开、不敢离开,离开后得不偿失,并做到核心、关键人才资源丰富,后继有人。

实际上,没有人才的适度流动,就没有经济的良性、快速发展,因此应该区别对待不同人才群体,正确认识、处理人才安全与人才流动的关系。

1.鼓励人才“适度”有序流动。加入WTO,意味着包括人才流动在内将更加开放,原有体制性、政策性壁垒将被打破;原有保护性政策、法规,乃至办事程序将公之于众。具体到人才市场,将允许合资开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开放中介服务市场;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取消户籍制度对人才流动的限制;修订完善外国人来华就业政策,改革公民出入境的审批办法等。没有人才的自由流动,就没有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市场,就不是有效、完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策是,找到人才流动与人才安全的最佳“互动点”———鼓励人才正常流动的同时,吸引一批国外“核心人才”为我所用,避免对国家经济、国防等建设造成威胁或损害。

2.区别对待不同人才群体,准确把握人才“安全度”。不应该拒绝或害怕人才流动,相反有时还应该人为地制造人才的“不稳定”,以使整个人才群体保持旺盛的竞争活力。关键是掌握好一个人才“安全度”———区分不同人才群体,在允许一般性人才适度流动的大背景下,构筑“人才特区”,保护、激励、留住那些掌握国家或单位机密、核心技术的人才,将其流动严格控制在一个相对较小的比例内。如果超过了人才“安全度”,就会造成整个人才群体的动荡不安。调查表明,企业人才流动的替换成本是原有人才成本的1.5~2.5倍,如果企业重要级人才跳槽,有可能将企业有形与无形资产一起带走,其损失难以估量。因此,判断人才“安全度”,关键是看流失的人才是否为顶尖级人才,事关全局的专门人才。

3.变“强堵”为“巧疏”。高科技、全球化,使人才资源成为世界性资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尊重人才的独立人格和全面发展,个人与组织之间是建立在双向选择基础上的平等契约关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人事管理为避免人才流失而简单地采取暗地跟踪、逼迫交保证金、强行不予签证,甚至采取有损人才人格的做法,这种片面强调以服从为前提的制度“刚性约束”显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下的人才管理。有时“强堵”会适得其反,加速人才流失的进程。要变“强堵”为“巧疏”,通过“巧疏”使人才“倒流”。

二、关键少数人才是人才安全管理的对象

人才安全管理体系,就是针对关键核心人才的管理体系,就当前国家建设的需要来看,“关键核心人才”主要是指那些工作在国家、、外贸、国防科研等部门的重要岗位上,掌握了国家机密、核心技术的人员。一旦这些人员被境外组织挖走,有可能对我们国家的经济、科技、国防安全构成危害。

从安全的角度来看,“关键核心人才”主要是指职业经理人和技术专家,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在不同时期会因业务性质、战略目标、市场环境等不同而有别。他们的留任并有效激励,能确保本企业的竞争优势。

仅有关键核心人才的留任,尽管能确保一个组织的核心竞争优势,但没有辅助人才的存在和有效激励,一个组织也不能有效运转。因此,正确处理关键核心人才与辅助人才的关系就十分重要。建议:

(一)根据各种人才所任职位的职责任务与组织战略目标实现的关联程度,区分关键核心人才与辅助人才。

(二)考虑人才市场价位,结合本单位特点及人才心理承受能力,通过职位评价、人员与业绩考核技术,在薪酬待遇、职业等方面区别对待关键核心人才和辅助人才。

(三)在操作程序及实现技术方面营造一种全员统一的、公正客观的激励约束氛围,可以在保护、激励关键核心人才的同时,不挫伤辅助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关键少数人才安全管理是个“系统工程”

结合我国人才管理现实,真正建立具有竞争优势、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全球背景下的我国人才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需要政府、、用人单位及人才等多方努力的“系统工程”。当前首先是如何保护、留住、激励、使用现有人才的,其次才是如何遵守同样规则、在同一国际舞台上吸引优秀人才的问题。主要涉及认识、政策、机制、管理技术等层面措施的尽快制定与实施,通过这些层面的努力,构筑人才“高地”或“特区”,胜过外方人才竞争所形成的“牵引力”,抛弃或弱化落后人才管理机制促使人才外流的“推动力”,形成对关键核心人才的巨大“凝聚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实施人才安全管理战略的主战场不是政府,而是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政府只提供人才竞争的规范及人才战略的导向性政策规定,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在政策法规的规范下,各施其能,争夺人才,确保各自人才安全,这在本质上也解决了国家人才安全问题,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具体情况见下表。

关键核心人才安全管理体系构架表

(一)构建人才安全管理体系的目标是形成“拴心留人”机制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国内现实,国家制定有利于人才安全的政策、法规,用人单位建立、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技术措施,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为人才流动提供有效服务等,都是为了建立一种确保人才安全的机制,即:职责岗位化、发展业绩化、薪酬市场化、保障社会化、组织目标与个人价值协同化的机制,达到保护、留住、激励、培育、用好人才的目标,真正实现人才安全。该机制应该强调能力本位和业绩本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实绩的人才资源甄选机制;(2)实施适量淘汰的人才竞争机制;(3)建立利益共同体的协作机制;(4)推行“工作———”的创新机制;(5)营造全员责任环境机制;(6)依靠规范制度的约束机制;(7)以绩效为依据的薪酬分配机制;(8)完善社会化的保障机制。另外应该加强人才流动及其管理、法规建设,积极应对人才竞争,规范人才流动。

(二)尽快制定、完善规范人才流动的法律

在我国积极推行市场化导向就业机制的情况下,人才流动是必然的。在人才流动的过程中,如何确保国家、用人单位、人才等各方面获利、免受损失,是政策、法律应该关注的焦点。为确保我国人才安全,修改、制定各种与人才安全管理相关的政策、法律,如《劳动法》、《职业法》、《社会保障法》、《工资福利法》、《知识产权法》等,应该注意:

1.鼓励人才流动,但应规定明确的人才流动条件,全方位关注政府、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用人单位及人才等。对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专家修改、完善、制定有关人才流动、人才中介服务、人才薪酬待遇与福利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对用人单位,主要是引导、规范用人单位的人才竞争行为———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并鼓励用人单位在人才资源管理方面好的做法。对人才,不应该仅单方面限制、强堵人才流动,应该尊重人才及其劳动、技术、智慧、创新和个性等,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薪酬待遇、福利保障等。

对人才服务中介机构,应在逐步建立全国统一人才大市场的同时,规范人才中介服务的程序、、等,确保人才的有效、有序流动。

2.根据人才所从事工作与国家安全、企业竞争优势等的关联度,尽快区分一般性人才、核心关键人才,针对核心关键人才制定有效的保护、激励、使用等政策。对国家,应组织有关部门、专家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明确不同阶段国家所需要的关键核心人才,并定期有关人才信息。通过政策及舆论导向,通过留任、激励关键核心人才,确保国家竞争优势和经济社会安全。

对用人单位,应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导向,适时调整各自发展战略,明确确保竞争优势的人才资源,通过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技术、措施,留任、激活关键核心人才资源。

(三)建立部级人才安全预测预警系统

国家有关部门应该组织力量,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部级核心关键人才安全预测预警系统。首先,应该整合相关方面的专家成立部级专门机构,专门负责全国核心关键人才安全的预测预警。其次,组织专家分析核心关键人才安全预测预警的要素、结构、功能等,机、互联网、社会调查、心理测量等技术,设计人才安全预测预警系统。最后,在广泛、系统采集数据的基础上,为国家、用人单位提供人才安全预测预警及相关咨询服务。

资源安全的核心范文第6篇

高级人才的严重告急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存在的问题。据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统计,2000年,化学、生物、物理等学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缺少45万,2006年将缺少67万,而其通过国内培养只能满足需求的1/3左右。日本信息工程方面的熟练技术人员缺口也高达20万。欧盟国家的失业率虽然高达10%左右,但专业人才却严重供不应求,西欧地区2000年仅信息技术人才就缺员123万,其中德国的计算机和电信部门有7.5万岗位空缺;法国信息产业方面缺少1万名工程师;英国2000年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达24万人,而其国内每年只能培养1.6万人。因此,世界各国都把争夺人才,尤其是高科技人才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面对如此态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的优秀人才,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重点争夺对象。

来自国内金融和国防部门的消息令人焦虑。据有关人士透露,加入WTO后,国有银行中掌握政府间资源和客户资源的人才,特别是位于重要岗位、有一定职务者,是境外机构挖掘的重点对象,其中一些人才已被挖走。承担我国高技术武器装备科研试验任务的国防科研试验部队,近年来在人才队伍建设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不仅引进的人才满足不了需要,而且存在高级人才流失较为严重的现象。据悉,某研究所,十几年前在美国培训的一批计算机软件人才,如今几乎全部流失。北京市经委曾对工业系统的150户大型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调查显示,国企1982年以后引进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人员的流失率高达64%,大多数流向外资、合资企业。中国银行副行长孙昌基曾透露:中国银行近3年辞职的职工多达4403人,其中有62.4%的优秀人才被外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挖走。另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从1999年至2000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有4.13万人辞职,流失的均是外语水平高、有良好客户关系且熟悉我国金融政策的人才。

外资企业和国外研发机构也在我国内“抢夺”人才,朗讯、IBM、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采用各种手段,比如,“前程”+“钱图”、优厚科研经费+优越科研环境、尊重人的人性化管理+个性化管理、稳定的职业保障等措施吸引、乃至“引诱”中国人才,利用中国的高科技人才为其服务。

2.“推动力”———我国落后的人才管理

沿袭计划经济时代落后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及管理措施,进一步强化了那些为了求得良好发展平台的人才流动的动机。

(1)落后的人才管理体制。计划经济时代,固化的户籍制度,让人们坚信:人才单位所有,人才流动不可想象,人才流不出,引不进,无所谓人才市场。这严重妨碍了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压制人才才能的有效发挥,制约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随着改革开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特别是加入WTO后,人才思想的解放,人才展示才华的“自主人格”的确立,人才单位所有观念的弱化,人才“职业目标导向”的强化,人才与单位平等契约关系的建立,势必会对落后的人才管理体制提出“反抗”,其结果必然是导致人才流失。

(2)滞后的人才管理机制。如今,在强调人才竞争规则平等的同时,我们却存在许多容易让别人可钻的“机制洞隙”(梅德平:人才安全事关国家利益,《中国人才》,2002年第5期):一是在认同人才流动国际化的同时,却在人才薪酬上本土化,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大众化。在如今经济日益全球化、人们价值取向日益现实化的情况下,仅有思想教育,爱国观念、敬业精神的强化,有点显得苍白无力,难以从根本上使人才尤其是重要人才“拴心留人”;二是我们在几乎使出浑身解数不断引进人才的同时,却提供不出人才所需的良好工作条件和发展空间,难以实现人才效益最大化,甚至出现了招“女婿”(引进人才),冷落“儿子”(原有人才)的现象。

(3)尴尬的人才处境。博士找不到工作、或受到单位的冷遇等现象,时有耳闻。固然有人才本身的原因,但大都是一些用人单位短视和急功近利造成的。加入WTO后,享有“国民待遇”的民营企业,其不太成熟的人才管理心态也使人才面临同样的尴尬处境:首先许以重金招聘来,且委以重任;其后表面上放权放手,背后却监督防范;最后因“功高震主”,或因功成“价值已无”,惨遭老板“杯酒释兵权”。人才处境的尴尬,客观上加速了人才,尤其是那些身怀“绝技”的优秀人才勇奔“前程”,重寻“钱图”。

(二)正确认识人才安全与人才流动的关系

人才安全与人才流动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人才的流动,就没有人才安全问题,但不能为了所谓的人才安全而拒绝公平竞争、阻碍人才流动,以保护自身“弱势群体”。当前关于人才流动与人才安全的关系有几种不太正确的观念。

1.将人才安全与人才流动对立起来。认为人才安全是人才流动的直接产物,要想人才安全就只有关闭人才流动的大门。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并不反对一般性人才流动,只是主张增强核心、关键人才资源的自我保护意识,做到人才的有序流动。

2.无视人才拥有的功利性,主张不提或少提人才安全。人才拥有的功利性极强,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大背景下,如果一个企业的核心、关键人才流失,就意味着其客户的流失和核心竞争力的下降;一个科研单位的核心、关键人才流失,就意味着其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中断;一个国家的核心、关键人才流失,就意味着该国的安全受到了威胁。

3.与己无关,不重视此工作。认为人才安全是国家主管部门的事而与各地区、各单位的人事工作无大关系,不重视此项工作。实际上,在理顺政府和各用人单位的关系及职能分工的前提下,各用人单位才是人才安全管理工作的主战场。只有每个地区、单位的人才安全问题解决了,整个国家的人才才能确保安全。

4.认为人才安全及其管理是一种制度,不是一种机制。确保人才安全,固然离不开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但更重要的是应当通过不懈努力,健全一种机制,使我们国家、企业的核心、关键人才资源不想离开、不愿离开、不敢离开,离开后得不偿失,并做到核心、关键人才资源丰富,后继有人。

实际上,没有人才的适度流动,就没有经济的良性、快速发展,因此应该区别对待不同人才群体,正确认识、处理人才安全与人才流动的关系。

1.鼓励人才“适度”有序流动。加入WTO,意味着包括人才流动在内将更加开放,原有体制性、政策性壁垒将被打破;原有保护性政策、法规,乃至办事程序将公之于众。具体到人才市场,将允许合资开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开放中介服务市场;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取消户籍制度对人才流动的限制;修订完善外国人来华就业政策,改革公民出入境的审批办法等。没有人才的自由流动,就没有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市场,就不是有效、完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策是,找到人才流动与人才安全的最佳“互动点”———鼓励人才正常流动的同时,吸引一批国外“核心人才”为我所用,避免对国家经济、国防等建设造成威胁或损害。

2.区别对待不同人才群体,准确把握人才“安全度”。不应该拒绝或害怕人才流动,相反有时还应该人为地制造人才的“不稳定”,以使整个人才群体保持旺盛的竞争活力。关键是掌握好一个人才“安全度”———区分不同人才群体,在允许一般性人才适度流动的大背景下,构筑“人才特区”,保护、激励、留住那些掌握国家或单位机密、核心技术的人才,将其流动严格控制在一个相对较小的比例内。如果超过了人才“安全度”,就会造成整个人才群体的动荡不安。调查表明,企业人才流动的替换成本是原有人才成本的1.5~2.5倍,如果企业重要级人才跳槽,有可能将企业有形与无形资产一起带走,其损失难以估量。因此,判断人才“安全度”,关键是看流失的人才是否为顶尖级人才,事关全局的专门人才。

3.变“强堵”为“巧疏”。高科技、全球化,使人才资源成为世界性资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尊重人才的独立人格和全面发展,个人与组织之间是建立在双向选择基础上的平等契约关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人事管理为避免人才流失而简单地采取暗地跟踪、逼迫交保证金、强行不予签证,甚至采取有损人才人格的做法,这种片面强调以服从为前提的制度“刚性约束”显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下的人才管理。有时“强堵”会适得其反,加速人才流失的进程。要变“强堵”为“巧疏”,通过“巧疏”使人才“倒流”。

二、关键少数人才是人才安全管理的对象

人才安全管理体系,就是针对关键核心人才的管理体系,就当前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来看,“关键核心人才”主要是指那些工作在国家科技、金融、外贸、国防科研等部门的重要岗位上,掌握了国家机密、核心技术的人员。一旦这些人员被境外组织挖走,有可能对我们国家的经济、科技、国防安全构成危害。

从企业安全的角度来看,“关键核心人才”主要是指职业经理人和技术专家,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在不同时期会因业务性质、战略目标、市场环境等不同而有别。他们的留任并有效激励,能确保本企业的竞争优势。

仅有关键核心人才的留任,尽管能确保一个组织的核心竞争优势,但没有辅助人才的存在和有效激励,一个组织也不能有效运转。因此,正确处理关键核心人才与辅助人才的关系就十分重要。建议:

(一)根据各种人才所任职位的职责任务与组织战略目标实现的关联程度,科学区分关键核心人才与辅助人才。

(二)考虑人才市场价位,结合本单位特点及人才心理承受能力,通过职位评价、人员分析与业绩考核技术,在薪酬待遇、职业发展等方面区别对待关键核心人才和辅助人才。

(三)在操作程序及实现技术方面营造一种全员统一的、公正客观的激励约束氛围,可以在保护、激励关键核心人才的同时,不挫伤辅助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关键少数人才安全管理是个“系统工程”

结合我国人才管理现实,真正建立具有竞争优势、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全球背景下的我国人才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需要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及人才等多方努力的“系统工程”。当前首先是如何保护、留住、激励、使用现有人才的问题,其次才是如何遵守同样规则、在同一国际舞台上吸引优秀人才的问题。主要涉及认识、政策、机制、管理技术等层面措施的尽快制定与实施,通过这些层面的努力,构筑人才“高地”或“特区”,胜过外方人才竞争所形成的“牵引力”,抛弃或弱化落后人才管理机制促使人才外流的“推动力”,形成对关键核心人才的巨大“凝聚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实施人才安全管理战略的主战场不是政府,而是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政府只提供人才竞争的规范及人才战略的导向性政策规定,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在政策法规的规范下,各施其能,争夺人才,确保各自人才安全,这在本质上也解决了国家人才安全问题,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具体情况见下表。

关键核心人才安全管理体系构架表

(一)构建人才安全管理体系的目标是形成“拴心留人”机制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国内现实,国家制定有利于人才安全的政策、法规,用人单位建立、实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技术措施,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为人才流动提供有效服务等,都是为了建立一种确保人才安全的机制,即:职责岗位化、发展业绩化、薪酬市场化、保障社会化、组织目标与个人价值协同化的机制,达到保护、留住、激励、培育、用好人才的目标,真正实现人才安全。该机制应该强调能力本位和业绩本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实绩的人才资源甄选机制;(2)实施适量淘汰的人才竞争机制;(3)建立利益共同体的协作机制;(4)推行“工作———学习”的创新机制;(5)营造全员责任环境影响机制;(6)依靠规范制度的约束机制;(7)以绩效为依据的薪酬分配机制;(8)完善社会化的保障机制。另外应该加强人才流动及其管理法律、法规建设,积极应对人才竞争,规范人才流动。

(二)尽快制定、完善规范人才流动的法律

在我国积极推行市场化导向就业机制的情况下,人才流动是必然的。在人才流动的过程中,如何确保国家、用人单位、人才等各方面获利、免受损失,是政策、法律应该关注的焦点。为确保我国人才安全,修改、制定各种与人才安全管理相关的政策、法律,如《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社会保障法》、《工资福利法》、《知识产权法》等,应该注意:

1.鼓励人才流动,但应规定明确的人才流动条件,全方位关注政府、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用人单位及人才等。对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专家修改、完善、制定有关人才流动、人才中介服务、人才薪酬待遇与福利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对用人单位,主要是引导、规范用人单位的人才竞争行为———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并鼓励用人单位在人才资源管理方面好的做法。对人才,不应该仅单方面限制、强堵人才流动,应该尊重人才及其劳动、技术、智慧、创新和个性等,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薪酬待遇、福利保障等。

对人才服务中介机构,应在逐步建立全国统一人才大市场的同时,规范人才中介服务的程序、方法、内容等,确保人才的有效、有序流动。

2.根据人才所从事工作与国家安全、企业竞争优势等的关联度,尽快区分一般性人才、核心关键人才,针对核心关键人才制定有效的保护、激励、使用等政策。对国家,应组织有关部门、专家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明确不同阶段国家所需要的关键核心人才,并定期有关人才信息。通过政策及舆论导向,通过留任、激励关键核心人才,确保国家竞争优势和经济社会安全。

对用人单位,应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导向,适时调整各自发展战略,明确确保竞争优势的人才资源,通过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技术、措施,留任、激活关键核心人才资源。

(三)建立部级人才安全预测预警系统

国家有关部门应该组织力量,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部级核心关键人才安全预测预警系统。首先,应该整合相关方面的专家成立部级专门机构,专门负责全国核心关键人才安全的预测预警。其次,组织专家分析核心关键人才安全预测预警的要素、结构、功能等,应用计算机、互联网、社会调查、心理测量等技术,设计人才安全预测预警系统。最后,在广泛、系统采集数据的基础上,为国家、用人单位提供人才安全预测预警及相关咨询服务。

资源安全的核心范文第7篇

为了不断应对新的安全挑战,企业和组织先后部署了防火墙、UTM、入侵检测和防护系统、漏洞扫描系统、防病毒系统、终端管理系统,等等,构建起了一道道安全防线。然而,这些安全防线都仅仅抵御来自某个方面的安全威胁,形成了一个个“安全防御孤岛”,无法产生协同效应。更为严重地,这些复杂的IT资源及其安全防御设施在运行过程中不断产生大量的安全日志和事件,形成了大量“信息孤岛”,有限的安全管理人员面对这些数量巨大、彼此割裂的安全信息,操作着各种产品自身的控制台界面和告警窗口,显得束手无策,工作效率极低,难以发现真正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企业和组织日益迫切的信息系统审计和内控要求、等级保护要求,以及不断增强的业务持续性需求,也对客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针对上述不断突出的客户需求,从2000年开始,国内外陆续推出了SOC(Security Operations Center)产品。目前国内的SOC产品也称为安全管理平台,由于受到国内安全需求的影响,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

SOC这个概念,自传人中国起,就深深的烙下了中国特色。由于信息安全产业和需求的特殊性使然,由于中国网络与安全管理理念、制度、体系、机制的落后使然。

一般地,SOC被定义为:以资产为核心,以安全事件管理为关键流程,采用安全域划分的思想,建立一套实时的资产风险模型,协助管理员进行事件分析、风险分析、预警管理和应急响应处理的集中安全管理系统。

SOC 2.0时代到来

国内市场原有的的SOC 1.0产品帮助客户建立起了一个安全管理平台,实现了安全管理从分散到集中的跨越,为客户构建整体安全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传统SOC理念和技术的局限性,尚不能真正满足客户更深层次的需求,关键在于:传统SOC以资产为核心、缺乏业务视角,这是传统SOC的软肋。

对于用户而言,真正的安全不是简单的设备安全、也不仅是资产安全,而应该是指业务系统安全。IT资源本身的安全管理不是目标,核心需求是要保障IT资源所承载的业务的可用性、连续性、以及安全性,因为业务才是企业和组织的生命线。要保障业务安全,就要求为用户建立一套以业务为核心的管理体系,从业务的角度去看待IT资源的运行和安全。网御神州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任增强表示:“如果把传统的SOC称为SOC1.O,那么面向业务的SOC就可以称作SOC2.0。”网御神州提出的SOC2.0的理念,将现有的SOC系统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SOC2.0是一个以业务为核心的、一体化的安全管理系统。SOC2.0从业务出发,通过业务需求分析、业务建模、面向业务的安全域和资产管理、业务连续性监控、业务价值分析、业务风险和影响性分析、业务可视化等各个环节,采用主动、被动相结合的方法采集来自企业和组织中构成业务系统的各种IT资源的安全信息,从业务的角度进行归一化、监控、分析、审计、报警、响应、存储和报告。SOC2.0以业务为核心,贯穿了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生命周期从调研、部署、实施到运维的各个阶段。

如下图所示,展示了SOC技术、产品和市场的发展路线路。

整体看来,SOC经历了一个从分散到集中,从以资产为核心到以业务核心的发展轨迹。随着中国安全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安全管理的业务导向程度会越来越明显。

在信息安全建设的早期,更多地是部署各类安全设备和系统,逐渐形成了“安全防御孤岛”,导致了安全管理的成本急剧上升,而安全保障效率迅速下降。为此,出现了最早的安全管理系统,主要是实现对网络中分散的防火墙/VPN等设备的集中监控与策略下发,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边界安全统一防护体系。

随着对信息安全认识的不断深入,安全管理体系化思想逐渐成熟,出现了以信息系统资产为核心的全面安全监控、分析、响应系统――SOC1.0。SOC1.0以资产为主线,实现了较为全面的事件管理与处理流程,以及风险管理与运维流程。

网御神州总结大量安全管理(SOC)类项目的成败得失,并与国内各个类型的客户深入交流、反复沟通需求,提炼出了新一代SOC产品的核心特征,提出了新一代的SOC2.0理念,并推出了SOC2.0的代表性产品――面向业务的统一管理系统――网神SecFox-UMS(Unified Management System)。

全方位的安全监控

这套系统在保障系统安全运行方面有很多高招,以全方位的安全调控为例,系统提供了全面的监控信息,不但包括传统安全管理系统被动采集的安全事件,而且提供主动探测的监控功能,定时轮询IT资源及其业务系统,获取相关的性能信息和安全信息,例如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等性能数据,非法进程和非法开启服务端口等安全信息。

系统通过主动轮询检测,采集日志,网络旁路嗅探等多种管理和检测方式,避免了数据来源单一,提供了系统整体安全和性能状态。因为一个系统的安全信息不是孤立的,单单检测网络攻击,非法入侵等安全行为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在现实中很多安全问题造成的结果是系统性能下降和网络阻塞,而这些安全问题本身是难于发现和规避的。例如ARP攻击、后门或者蠕虫病毒等,都是直接造成了系统和网络的故障或者严重下降后才能发现。因此,对于网络和系统的性能和故障检测也是安全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系统提供了根据性能和故障信息的设备联动功能,可以根据性能和故障的直观状态表现来采取安全措施,而不是依赖探测到安全事态再进行设备联动,这样可以极大地减少以往安全系统面临的漏报和误报问题。

所有监控的内容都以Protal的形式直观的展示在系统大屏幕上,所有显示内容都可以自由定义、组合、切换。

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

资源安全的核心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云计算;安全防护

中图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0-0000-01

随着“云计算”时代的到来,用户通过“云”(网络)解决大规模数据存储及高难度数据处理问题,可以变得更快速、高效、低成本。伴随云计算不断市场化,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将改变用户传统的工作方式及使用习惯,提高工作效益,但是,虚拟化技术也使得数据存储变得不确定性。“云”中的用户数据及应用服务安全防护,成为当前制约云计算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云计算及其特点

云计算是一种IT资源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是指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按需访问可配置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等,这些资源能够快速部署,并易于管理和配置。

(1)云计算的核心思想。云计算的核心思想,就是不断提高云计算的数据存储及计算能力,让“云”替代用户终端去做数据存储及处理工作,降低用户终端处理负担,提高资源使用效益。未来云计算将形成一个以云基础设施为核心、涵盖云基础软件与平台服务、云应用服务等多个层次的巨型全球化IT服务网络。各个层次的服务之间既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动态稳定结构。越靠近体系核心的服务,其在整个服务体系中的权重也就越大。因此,未来谁掌握了云计算的核心技术主动权以及核心云服务的控制权,谁就将在信息技术领域全球化竞争格局中处于优势地位。(2)云计算的特点。一是云计算的工作方式,管理快捷,使用高效。云计算采用虚拟化技术,用户只需通过终端连接云计算平台,就可以将庞大的资源存储在“云”中,而无需知道资源存储在何处。需要使用资源时,只要向“云”提交用户申请即可返回结果。通过虚拟化技术,用户就解决了技术实现、终端硬件配置等问题,降低了资源存储及应用服务的成本。二是云计算的应用服务性价比高。通过分布式计算、集群应用等方式,“云”可以突破资源的限制,将网络中近乎无限量的闲置计算机资源集中起来使用,从而使用户终端仅作为一个输入输出设备,成本更加低廉。即用户可用极低的成本,获取“云”提供的更快更好的应用服务能力。

二、云计算环境存在的安全风险

作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服务平台,云计算在建设过程面临各层次的安全风险,诸如物理机房的安全、网络的安全、应用系统的安全、数据存储的安全、管理平台的安全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用户数据泄露或丢失。用户数据在云计算环境中进行传输和存储时,用户本身对于自身数据在云中的安全风险并没有实际的控制能力,数据安全完全依赖于云计算数据中心。如果云计算数据中心本身对于数据安全的控制存在疏漏,则很可能导致数据泄露或丢失。现阶段可能导致安全风险的有以下几种典型情况:一是服务器的安全漏洞导致黑客入侵造成的用户数据丢失;二是虚拟化软件的安全漏洞造成的用户数据被入侵的风险;三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没有进行加密导致信息泄露;四是加密数据传输但密钥管理存在缺失导致数据泄露;五是不同用户之间的数据传输没有进行有效隔离导致数据被窃取;六是用户数据在云中存储没有进行容灾备份而造成丢失等。(2)用户应用不能安全支付。在云计算服务运行过程中,需要对整个云计算中心的服务器存储网络等资源进行运维管理。任何运维管理环节的问题,都可能对用户的应用造成损害。比如,由于配置方面的疏忽,造成用户的虚拟化计算资源不足以正常运行业务系统;由于网络安全的配置错误,导致互联网连接不通;由于服务商对公共安全风险,如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防护不足,导致用户对外的业务交付出现故障等。(3)内部人员数据窃取。用户的核心数据在云计算环境中的存储,离不开管理员的操作和审核,如果云计算中心内部的管理出现疏漏,内部人员私自窃取用户数据,则会对用户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除了通过技术的手段加强数据操作的日志审计之外,严格和管理制度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十分必要。(4)用户身份认证缺陷。云计算服务在对外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同时应对多用户的运行环境,保证不同用户只能访问企业本身的数据、应用程序和存储资源。在这种情况下,运营商必须对引入严格和身份认证机制,让不同云计算用户拥有各自的账号密码管理机制。如果云计算服务和身份认证管理机制存在缺陷,或者身份认证管理系统存在安全漏洞,则可能导致用户的账号密码被仿冒,从而使得“非法”用户堂而皇之地对数据进行窃取。

三、云计算的安全防护体系及关键技术

云计算的安全防护体系的构建,应该包括:通过可信支撑组件保护系统的安全运行,并为访问控制和审计组件提供支撑;强制访问控制组件保护用户数据安全;通过审计组件为云服务提供安全监督机制。

(1)可信计算技术。可信计算技术,是指通过硬件的支持,引入可信计算芯片,实现系统行为的可预期和可验证。即在用户终端建立一个信任根,以此信任根为基础,建立从硬件到应用服务、网络的整个信任链,从而实现平台的自我防护。当前,云计算安全防护的一个关键突破点就是将可信计算与云计算结合起来。在“云”中建立信任根,通过基于信任链的可信度量技术和基于可信链的可信报告技术,建立可信云,提高云计算的安全防护系数。(2)访问控制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是指系统通过对用户身份及其所属的预先定义的策略组,限制其使用数据资源能力。访问控制的主要目的是限制访问主体对客体的访问,从而保障数据资源在合法范围内得以有效使用和管理,阻止不良事件的发生、探测已经发生的不良事件、纠正已经发生的不良事件以及管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等。基于身份的访问控制安全策略,可以过滤主体对数据或资源的访问,只有通过认证的主体才可以正常使用客体的资源。用户将数据存储在云端后,数据的优先访问控制权必须发生改变,用户的身份应高于服务商,对于用户的重要数据更应限制其他用户甚至服务商访问。对于网络的权限控制,云计算应对普通用户、特殊用户、系统管理员及审计用户的不同身份进行区别对待,进行实时的身份监控、权限认证和证书检查,阻止网络非法操作。

参考文献:

[1]薄明霞.浅谈云计算的安全隐患及防护策略[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1,9.

资源安全的核心范文第9篇

关键词:水资源;严格管理;现实意义;惠安县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惠安这个滨海大县加速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经济与社会事业。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需求量的增加,这使得本来水资源就十分贫乏的惠安供水更加捉襟见肘,同时也制约了惠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为使有限的水资源高效服务于惠安的经济社会,惠安县政府针对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和社会发展规划,把解决水资源的问题纳入全县发展大局,统筹规划,强化管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建立以三条控制红线,八项控制指标为主导的管理机制,在严格管理的框架下实施一系列工程措施的建设:推进三大溪流和各水库山塘的清淤与除险加固,改造城乡供水管网,实施水厂扩建、境外引水、水库连通等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瓶颈问题得到了较好的突破。以下就惠安的水资源现状问题、严格管理、措施保障等三个方面剖析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的现实意义。

1 现状问题

(1)水资源匮乏,经济发展用水保障形势严峻。惠安属于绝对贫水区,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已经接近饱和,可进一步挖掘的潜力较少。目前,全县用水负荷已经达到2.6亿立方米(以2010年为现状基准年,2010年接近多年平均频率),遇到p=95%设计频率特大干旱年,供水需求将达到2.84亿立方米,而现状p=95%设计频率干旱年可供配置的水量仅2.58亿立方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全县需水量不断增大,供水保障面临严峻挑战。

(2)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多数河流下游水质状况不佳。主要溪流下游水环境现状不容乐观,部分河段水质存在不同程度污染,影响周围生态和环境。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更多企业将入驻惠安县,点源和面源污染排放量将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将进一步影响到水质安全。

(3)水资源管理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很多管理工作刚起步,无法深入进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很多还仅限于口号和文字上,还没能真正落实到位,未来进一步深入开展的任务比较艰巨。

(4)部门协调力度和有关信息收集工作有待加强。水资源管理体系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严格管理目标实现需要集中全县上下的各种资源,需要各部门协调配合。在工作中,有的部门对任务完成情况的信息报送不够及时,各部门对严格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一,因此,协调力度和形成合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2 严格管理

为切实解决水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一些瓶颈问题,政府在加大水资源建设投入的同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三条红线”控制为管理核心,全面推行“河长制”,落实责任主体,由县领导担任县域四大溪流河长,环保、水利、农林、住建部门分别担任联络部门,并制定考核工作细则;建立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体系,将水资源和重要流域保护管理工作纳入各级政府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对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依据。从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源治污保护这三大方面着手,多管齐下,严格治水,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严格取水总量控制管理,严格按规定进行取水许可审批,限制审批新增取水,确保了取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建立用水总量控制为核心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制度,采取多项严格而有效的措施,使得全县用水总量为2.087亿立方米,严格控制在“考核控制指标”的2.27亿立方米“红线”以内。

(2)实行用水效率控制。建立以节水管理为核心的用水效率红线制度。2014年惠安县生产总值为495.01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到50立方米以下。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8,城镇供水管网漏失率为18.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3.4%,水资源总有效利用率大大提高。

(3)实行全面的纳污控制。建立断面水质控制管理为核心的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制度。

年度重点流域综合整治完成情况:全面完成2014年度重点流域(含近海水域)综合整治工作,投入资金33546.1万元。惠安县2014年重点流域(含近海水域)水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共有5个项目,具体包括:崇山污水处理厂建设、惠西污水处理厂、惠安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惠安县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小流域“赛水质”活动。

惠安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共有5个,包括菱溪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洛阳江黄塘溪饮用水源保护区、梅山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锦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互助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通过多方综合治理,水质受污染程度大大降低。经定期监测,惠安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99.8%。

惠安县与周边行政区域交界断面共有2个,其中入江口1个(惠安、台投交界)黄塘溪庄兜桥断面,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地表水Ⅱ类标准;入海口1个林辋溪峰崎桥断面,林辋溪上游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下游水质基本达到国家地表水Ⅴ类标准。县界断面达标率达83.3%。

3 措施保障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成效显著,为进一步推广成效,确保用水的安全、高效,扩大成果,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3.1 落实河道岸线、河岸生态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蓝线

发文制定河道岸线、河岸生态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蓝线,明确保护范围并向社会公布;建立河道岸线长效管理机制,并将保护蓝线纳入城乡建设规划。

3.2 严格控制区域用水总量

建立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对全县地表水和地下水实施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管理。由县水利局会同县发展改革部门将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配到各镇,作为各镇政府编制城市和行业发展规划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的重要依据。

3.3 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

结合水资源红黄蓝分区管理,对项目用水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综合比较建设项目的取水成本效益和社会成本效益间的关系,对用水工艺落后、耗水量较大的建设项目从源头上予以限制。

3.4 加强节水用水管理

建立用水效率指标体系及实行节水设施技改。对制水厂实行厂耗水量控制,并制定用水指标及纳入绩效考核;对制水厂老化耗水设备进行评估、设计、改良,积极推广节水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达到节水的目标。

3.5 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

强化水污染防控,从源头控制污染源。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关,认真落实洛阳江流域“四不批”政策及建设项目环评分级审批权限,提早介入重大、重点建设项目的选址及决策,杜绝重污染项目“上马”。督促加快重点污水处理设施以及配套管网建设工作,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

参考文献

资源安全的核心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竞争力;旅游企业;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0-0052-03

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旅游资源丰富,品位高、分布广,在区位上承东启西。可是安徽旅游事业发展态势问题颇多,正如副省长文海英所概括的“两个不相适应”[1]:一是旅游发展的成绩与安徽省丰富的旅游资源不相适应,二是旅游发展的态势与兄弟省、市竞相发展的势头不相适应的问题。本文从旅游企业入手,分析安徽省旅游企业发展的现状和态势及其竞争力的表现,并以此为基础,试图找寻问题的症结,找出提升安徽省旅游企业竞争力的对策。目前,在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上,李正中、韩智勇(2001)介绍了企业竞争力理论的起源和发展[2];邹宏霞(2004)认为,知识的创新、人力资源的把握和企业文化的架构才是企业保持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3];谭丽林(2005)结合了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分析了当前旅游企业的竞争环境,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策略[4];邱慧(2006)认为,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向内挖掘企业潜力两方面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5];梁赫(2006)则认为,提升旅游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6];高航(2008)认为,企业除了追求经济,还应该在“社会责任”(CSR)上保持自己的竞争力[7]。在以安徽省旅游企业为案例的研究中,评价上多以“小、散、弱、差”为主,如汪德根、刘昌雪(2002)通过对安徽省的旅游涉外饭店市场竞争力的研究,发现安徽省旅游涉外饭店竞争不足和过度竞争同时存在的现状[8];闻飞(2005)等人通过省域旅游企业综合实力的对比,得出了安徽省旅游企业的综合实力在全国位于第三集团的位置[9]。

一、企业竞争力

谈起企业竞争力,目前国内多用普拉哈拉德与哈默(Praharad and Hamel)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和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的竞争战略理论等来对企业进行竞争力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开创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1990年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中,把核心竞争力定义为“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类独有的技能和技术”[10]。一项竞争力要成为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以下三种特性:(1)客户有用性,即对客户有价值。企业核心竞争力能为用户提供超过其他企业的更多的使用价值,能够更好地、更全面地满足用户需要,同时能使企业比竞争对手有更高的劳动效率、更低产品成本,实现企业价值观最大化;(2)独特性。如果企业专长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或通过努力可以很快建立或超越,它就很难给企业提供持久的竞争优势了;(3)延展性。应该能为企业打开多种产品市场提供支持,对企业一系列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都有促进作用。核心竞争力有从“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最终产品”的延展过程。

二、安徽省旅游企业竞争力研究

(一)安徽省旅游企业现状

旅行社和旅游饭店是衡量旅游企业发展程度的有力工具。以旅行社和旅游饭店为例,安徽省旅游事业近20年来发展极为迅速,如表1所示,近年来安徽省旅行社数量大幅增加,旅游饭店不仅在数量上增长较快,而且在星级标

准上呈多元化发展,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的需求。截至2008年9月,安徽省共拥有星级饭店431家:五星5家、四星63家、三星156家、二星194家、一星13家。其中四五星高级饭店的比例仅为15.8%,呈现出明显的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饭店结构。

目前,安徽省大部分旅游企业是中小型企业,可能因素主要是旅游相关产业的进入壁垒低、行业限制小和技术含量不高。由中国国情所决定企业竞争力制度因素较为重要(包括企业产权制度、现代管理制度等),而安徽省现代旅游企业、旅游行业组织尚未全面建立,缺少具有竞争力的大集团,上市公司只有一家(黄山旅游集团),大部分旅游企业规模较小,更不要说企业的品牌效应。产业投资主体又以国有资本为主,许多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致使资本扩张与合并,企业兼并与联合存在困难。在安徽旅游发展中,旅游企业的牵动作用和招徕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二)安徽省旅游企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如果仅仅单方面从数量上及时间段上看安徽的旅游企业的发展,无疑进步明显。但是如果从微观上、从区域上看,问题又突显出来。根据闻飞等人通过指标计算得出:“安徽旅游企业综合实力位于全国第25位,居第三集团中列,不但在全国31个省(市、区)旅游企业中排名落后,而且在中部地区排名中也偏后(中部8省中名列第7位)”[9]。很直观的反映了在整个国家区域中,安徽省旅游企业所处的竞争劣势位置,揭示了与其他省份之间的差距,表明了安徽省旅游企业竞争力是相对薄弱的。为了更直观的反映差距,把比较区域缩小,把安徽放系更为紧密的长三角旅游圈(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再来对比安徽旅游企业的竞争实力。如表2和表3所示,通过分析各省市星级饭店的数量、平均客房出租率、旅行社数量以及全国百强旅行社数量等指标,可以看出长三角旅游圈内各省市旅游企业发展并不均衡。浙江省的星级饭店数量最多,平均客房出租率最高;而江苏省国际国内旅行社数量最多; 上海市拥有的五星级饭店数量和全国百强社数量最多,而安徽不仅星级饭店数量比江浙沪三省市少,2004年全国百强社排名两省也没有一家旅行社入围(双百强评选包括营业收入、毛利润、入境旅游外联人天、接待人天、实缴税金、外汇结汇等六项主要经营指标考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安徽省旅行社在经营上以及安徽旅游业整体大环境上存在的问题,也反映出安徽省旅游企业的总体规模与经营水平在大长三角旅游圈内处于竞争劣势状态,直接影响到安徽省的旅游经济发展。

三、提升安徽省旅游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内部培育企业竞争力

内部培育,即依照核心竞争力和公司战略的要求来对资源进行配置,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建立内在的核心竞争力。

1.建立自身品牌

安徽省目前还没有创立出一个品牌饭店,更不要说品牌饭店集团;国际旅行社已经数年未能进入全国百强;旅游景区也只有黄山勉强称得上走向世界,但仍然被旅游界称为“中国的热点、东亚与东南亚的温点、欧美的冷点”。品牌是最典型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众所周知,旅游是一项体验型的活动,旅游企业输出的是旅游服务,其服务对象多是那些注重体验、注重精神享受的客户。因此,为了满足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要,就必须提供具有品质的服务。

2.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是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动力,缺少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是导致旅游企业恶性竞争的关键[8]。国内外实践都证明,创造了企业80%价值的是只占职工总数20%的核心人才,即中高级管理与技术人员。安徽省旅游企业在相当程度地上存在着“孔雀东南飞”的问题。“中专生最好、大专生勉强、本科生靠不住、研究生用不上”的观念一直存在于多数旅行社等旅游企业。人才的缺乏必然导致管理的落后、观念的陈旧,也必然影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因此,安徽省旅游企业应主动培养有志于旅游事业的中高级人才,让他们尽快成为管理层的主力军。

3.企业文化

旅游企业是以企业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内核。这里所指的企业文化包括管理方式、营销战略等。它深深地渗透在企业的管理体系当中,是其他企业无法学习和模仿应用到自身企业的。良好的企业文化为旅游企业创造出信誉、名牌、知名度等无形资产,给旅游企业注入生命活力。因此,企业文化成了促进旅游企业经营业绩和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和精神动力,是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长久化的根基。

(二)外部获得企业竞争力

内部培育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速度相对较慢,并且还要受到企业自身资源等条件限制。相比之下,通过外部获得企业所需的竞争力要素,则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即可完成。

1.旅游企业重组

旅游企业重组后可更为有效地整合外部资源,通过剥离一些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相关不大的资产,集中有限资本构建更强大的新的核心竞争力,使旅游企业形成新的增长点,获得1+1>2的经济效应。值得注意的是,旅游企业在重组过程中要更多地考虑竞争力要素,而不是短期的财务利益,财务利益固然不可忽视,但竞争力要素对旅游企业重组后的长远发展则更有意义。目前,由于受2008年自然灾害及金融危机等多因素的影响,安徽省部分中小旅行社业绩下滑已是公开的秘密,从另一方面看,经过市场的洗礼后,旅行社重组洗牌的时机已到。

2.旅游企业集团化

在安徽目前已有的三大旅游集团: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旅游集团和九华山旅游集团。这其中,仅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其经营业绩在全国21家旅游类上市公司中仅位居中等,其余两大集团竞争力则更为有限。集团化经营可以对旅游企业实行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以规模求效益,是旅游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其积极意义在于:(1)集团化经营将交易成本内在化,能获得高的规模经济效益;(2)有助于实现专业化经营,从而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其不足,形成优势互补,优化产业结构;(3)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旅游集团在体制改革集团组建过程中,可通过发行股票向社会募集大量闲散资金;(4)增强旅游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扩大旅游产品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知名度,建立旅游企业的新形象,有利于增强旅游企业的竞争力。

3. 旅游企业战略联盟

市场除了竞争以外,还有合作。企业为了生存,要靠竞争来合作,通过合作来竞争。通过与相关旅游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互补资源,加快旅游企业对服务、技术和有形资源等各种竞争力要素的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如旅游社的销售网络是饭店企业难以比拟的,营销能力薄弱的饭店企业与之联盟,不仅获得营销渠道,还可以共享市场,因而形成了比原有核心竞争力更强的复合核心竞争力,并将给旅游企业带来可观的回报。在安徽省政府推进“两山一湖”联动开发的形势下,黄山旅游股份公司和九华山旅游集团就应开展合作,在联合促销、联动开发旅游线路上相互配合,实现“双赢”[9]。

参考文献:

[1]文海英.努力推进安徽旅游业奋力崛起[N].安徽日报,2005-06-28.

[2]李正中,韩智勇.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起源及内涵[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7):54-56.

[3]邹宏霞.对增强我国旅游服务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湖湘论坛,2004,(6):70-71.

[4]谭丽林.论旅游企业竞争优势的创造[J].学术论坛,2005,(11):84-87.

[5]邱慧.浅议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3):121-123.

[6]梁赫.论旅游服务质量是提高旅游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以浙江旅游为例[J].集团经济研究,2006,(7):57-59.

[7]高航.社会责任提升企业竞争力[J].理论界,2008,(1):53-54.

资源安全的核心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竞争力;旅游企业;安徽省

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旅游资源丰富,品位高、分布广,在区位上承东启西。可是安徽旅游事业发展态势问题颇多,正如副省长文海英所概括的“两个不相适应”[1]:一是旅游发展的成绩与安徽省丰富的旅游资源不相适应,二是旅游发展的态势与兄弟省、市竞相发展的势头不相适应的问题。本文从旅游企业入手,分析安徽省旅游企业发展的现状和态势及其竞争力的表现,并以此为基础,试图找寻问题的症结,找出提升安徽省旅游企业竞争力的对策。目前,在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上,李正中、韩智勇(2001)介绍了企业竞争力理论的起源和发展[2];邹宏霞(2004)认为,知识的创新、人力资源的把握和企业文化的架构才是企业保持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3];谭丽林(2005)结合了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分析了当前旅游企业的竞争环境,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策略[4];邱慧(2006)认为,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向内挖掘企业潜力两方面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5];梁赫(2006)则认为,提升旅游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6];高航(2008)认为,企业除了追求经济,还应该在“社会责任”(csr)上保持自己的竞争力[7]。Www.133229.cOm在以安徽省旅游企业为案例的研究中,评价上多以“小、散、弱、差”为主,如汪德根、刘昌雪(2002)通过对安徽省的旅游涉外饭店市场竞争力的研究,发现安徽省旅游涉外饭店竞争不足和过度竞争同时存在的现状[8];闻飞(2005)等人通过省域旅游企业综合实力的对比,得出了安徽省旅游企业的综合实力在全国位于第三集团的位置[9]。

一、企业竞争力

谈起企业竞争力,目前国内多用普拉哈拉德与哈默(praharad and hamel)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和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的竞争战略理论等来对企业进行竞争力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开创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1990年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中,把核心竞争力定义为“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类独有的技能和技术”[10]。一项竞争力要成为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以下三种特性:(1)客户有用性,即对客户有价值。企业核心竞争力能为用户提供超过其他企业的更多的使用价值,能够更好地、更全面地满足用户需要,同时能使企业比竞争对手有更高的劳动效率、更低产品成本,实现企业价值观最大化;(2)独特性。如果企业专长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或通过努力可以很快建立或超越,它就很难给企业提供持久的竞争优势了;(3)延展性。应该能为企业打开多种产品市场提供支持,对企业一系列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都有促进作用。核心竞争力有从“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最终产品”的延展过程。

二、安徽省旅游企业竞争力研究

(一)安徽省旅游企业现状

旅行社和旅游饭店是衡量旅游企业发展程度的有力工具。以旅行社和旅游饭店为例,安徽省旅游事业近20年来发展极为迅速,如表1所示,近年来安徽省旅行社数量大幅增加,旅游饭店不仅在数量上增长较快,而且在星级标

准上呈多元化发展,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的需求。截至2008年9月,安徽省共拥有星级饭店431家:五星5家、四星63家、三星156家、二星194家、一星13家。其中四五星高级饭店的比例仅为15.8%,呈现出明显的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饭店结构。

目前,安徽省大部分旅游企业是中小型企业,可能因素主要是旅游相关产业的进入壁垒低、行业限制小和技术含量不高。由中国国情所决定企业竞争力制度因素较为重要(包括企业产权制度、现代管理制度等),而安徽省现代旅游企业、旅游行业组织尚未全面建立,缺少具有竞争力的大集团,上市公司只有一家(黄山旅游集团),大部分旅游企业规模较小,更不要说企业的品牌效应。产业投资主体又以国有资本为主,许多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致使资本扩张与合并,企业兼并与联合存在困难。在安徽旅游发展中,旅游企业的牵动作用和招徕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二)安徽省旅游企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如果仅仅单方面从数量上及时间段上看安徽的旅游企业的发展,无疑进步明显。但是如果从微观上、从区域上看,问题又突显出来。根据闻飞等人通过指标计算得出:“安徽旅游企业综合实力位于全国第25位,居第三集团中列,不但在全国31个省(市、区)旅游企业中排名落后,而且在中部地区排名中也偏后(中部8省中名列第7位)”[9]。很直观的反映了在整个国家区域中,安徽省旅游企业所处的竞争劣势位置,揭示了与其他省份之间的差距,表明了安徽省旅游企业竞争力是相对薄弱的。为了更直观的反映差距,把比较区域缩小,把安徽放入联系更为紧密的长三角旅游圈(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再来对比安徽旅游企业的竞争实力。如表2和表3所示,通过分析各省市星级饭店的数量、平均客房出租率、旅行社数量以及全国百强旅行社数量等指标,可以看出长三角旅游圈内各省市旅游企业发展并不均衡。浙江省的星级饭店数量最多,平均客房出租率最高;而江苏省国际国内旅行社数量最多; 上海市拥有的五星级饭店数量和全国百强社数量最多,而安徽不仅星级饭店数量比江浙沪三省市少,2004年全国百强社排名两省也没有一家旅行社入围(双百强评选包括营业收入、毛利润、入境旅游外联人天、接待人天、实缴税金、外汇结汇等六项主要经营指标考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安徽省旅行社在经营上以及安徽旅游业整体大环境上存在的问题,也反映出安徽省旅游企业的总体规模与经营水平在大长三角旅游圈内处于竞争劣势状态,直接影响到安徽省的旅游经济发展。

三、提升安徽省旅游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内部培育企业竞争力

内部培育,即依照核心竞争力和公司战略的要求来对资源进行配置,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建立内在的核心竞争力。

1.建立自身品牌

安徽省目前还没有创立出一个品牌饭店,更不要说品牌饭店集团;国际旅行社已经数年未能进入全国百强;旅游景区也只有黄山勉强称得上走向世界,但仍然被旅游界称为“中国的热点、东亚与东南亚的温点、欧美的冷点”。品牌是最典型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众所周知,旅游是一项体验型的活动,旅游企业输出的是旅游服务,其服务对象多是那些注重体验、注重精神享受的客户。因此,为了满足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要,就必须提供具有品质的服务。

2.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是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动力,缺少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是导致旅游企业恶性竞争的关键[8]。国内外实践都证明,创造了企业80%价值的是只占职工总数20%的核心人才,即中高级管理与技术人员。安徽省旅游企业在相当程度地上存在着“孔雀东南飞”的问题。“中专生最好、大专生勉强、本科生靠不住、研究生用不上”的观念一直存在于多数旅行社等旅游企业。人才的缺乏必然导致管理的落后、观念的陈旧,也必然影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因此,安徽省旅游企业应主动培养有志于旅游事业的中高级人才,让他们尽快成为管理层的主力军。

3.企业文化

旅游企业是以企业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内核。这里所指的企业文化包括管理方式、营销战略等。它深深地渗透在企业的管理体系当中,是其他企业无法学习和模仿应用到自身企业的。良好的企业文化为旅游企业创造出信誉、名牌、知名度等无形资产,给旅游企业注入生命活力。因此,企业文化成了促进旅游企业经营业绩和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和精神动力,是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长久化的根基。

(二)外部获得企业竞争力

内部培育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速度相对较慢,并且还要受到企业自身资源等条件限制。相比之下,通过外部获得企业所需的竞争力要素,则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即可完成。

1.旅游企业重组

旅游企业重组后可更为有效地整合外部资源,通过剥离一些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相关不大的资产,集中有限资本构建更强大的新的核心竞争力,使旅游企业形成新的增长点,获得1+1>2的经济效应。值得注意的是,旅游企业在重组过程中要更多地考虑竞争力要素,而不是短期的财务利益,财务利益固然不可忽视,但竞争力要素对旅游企业重组后的长远发展则更有意义。目前,由于受2008年自然灾害及金融危机等多因素的影响,安徽省部分中小旅行社业绩下滑已是公开的秘密,从另一方面看,经过市场的洗礼后,旅行社重组洗牌的时机已到。

2.旅游企业集团化

在安徽目前已有的三大旅游集团: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旅游集团和九华山旅游集团。这其中,仅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其经营业绩在全国21家旅游类上市公司中仅位居中等,其余两大集团竞争力则更为有限。集团化经营可以对旅游企业实行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以规模求效益,是旅游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其积极意义在于:(1)集团化经营将交易成本内在化,能获得高的规模经济效益;(2)有助于实现专业化经营,从而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其不足,形成优势互补,优化产业结构;(3)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旅游集团在体制改革集团组建过程中,可通过发行股票向社会募集大量闲散资金;(4)增强旅游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扩大旅游产品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知名度,建立旅游企业的新形象,有利于增强旅游企业的竞争力。

3. 旅游企业战略联盟

市场除了竞争以外,还有合作。企业为了生存,要靠竞争来合作,通过合作来竞争。通过与相关旅游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互补资源,加快旅游企业对服务、技术和有形资源等各种竞争力要素的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如旅游社的销售网络是饭店企业难以比拟的,营销能力薄弱的饭店企业与之联盟,不仅获得营销渠道,还可以共享市场,因而形成了比原有核心竞争力更强的复合核心竞争力,并将给旅游企业带来可观的回报。在安徽省政府推进“两山一湖”联动开发的形势下,黄山旅游股份公司和九华山旅游集团就应开展合作,在联合促销、联动开发旅游线路上相互配合,实现“双赢”[9]。

参考文献:

[1]文海英.努力推进安徽旅游业奋力崛起[n].安徽日报,2005-06-28.

[2]李正中,韩智勇.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起源及内涵[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7):54-56.

[3]邹宏霞.对增强我国旅游服务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湖湘论坛,2004,(6):70-71.

[4]谭丽林.论旅游企业竞争优势的创造[j].学术论坛,2005,(11):84-87.

[5]邱慧.浅议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3):121-123.

[6]梁赫.论旅游服务质量是提高旅游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以浙江旅游为例[j].集团经济研究,2006,(7):57-59.

[7]高航.社会责任提升企业竞争力[j].理论界,2008,(1):53-54.

资源安全的核心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竞争力;旅游企业;安徽省

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旅游资源丰富,品位高、分布广,在区位上承东启西。可是安徽旅游事业发展态势问题颇多,正如副省长文海英所概括的“两个不相适应”[1]:一是旅游发展的成绩与安徽省丰富的旅游资源不相适应,二是旅游发展的态势与兄弟省、市竞相发展的势头不相适应的问题。本文从旅游企业入手,分析安徽省旅游企业发展的现状和态势及其竞争力的表现,并以此为基础,试图找寻问题的症结,找出提升安徽省旅游企业竞争力的对策。论文百事通目前,在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上,李正中、韩智勇(2001)介绍了企业竞争力理论的起源和发展[2];邹宏霞(2004)认为,知识的创新、人力资源的把握和企业文化的架构才是企业保持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3];谭丽林(2005)结合了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分析了当前旅游企业的竞争环境,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策略[4];邱慧(2006)认为,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向内挖掘企业潜力两方面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5];梁赫(2006)则认为,提升旅游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6];高航(2008)认为,企业除了追求经济,还应该在“社会责任”(CSR)上保持自己的竞争力[7]。在以安徽省旅游企业为案例的研究中,评价上多以“小、散、弱、差”为主,如汪德根、刘昌雪(2002)通过对安徽省的旅游涉外饭店市场竞争力的研究,发现安徽省旅游涉外饭店竞争不足和过度竞争同时存在的现状[8];闻飞(2005)等人通过省域旅游企业综合实力的对比,得出了安徽省旅游企业的综合实力在全国位于第三集团的位置[9]。

一、企业竞争力

谈起企业竞争力,目前国内多用普拉哈拉德与哈默(PraharadandHamel)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和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的竞争战略理论等来对企业进行竞争力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开创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1990年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中,把核心竞争力定义为“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类独有的技能和技术”[10]。一项竞争力要成为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以下三种特性:(1)客户有用性,即对客户有价值。企业核心竞争力能为用户提供超过其他企业的更多的使用价值,能够更好地、更全面地满足用户需要,同时能使企业比竞争对手有更高的劳动效率、更低产品成本,实现企业价值观最大化;(2)独特性。如果企业专长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或通过努力可以很快建立或超越,它就很难给企业提供持久的竞争优势了;(3)延展性。应该能为企业打开多种产品市场提供支持,对企业一系列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都有促进作用。核心竞争力有从“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最终产品”的延展过程。

二、安徽省旅游企业竞争力研究

(一)安徽省旅游企业现状

旅行社和旅游饭店是衡量旅游企业发展程度的有力工具。以旅行社和旅游饭店为例,安徽省旅游事业近20年来发展极为迅速,如表1所示,近年来安徽省旅行社数量大幅增加,旅游饭店不仅在数量上增长较快,而且在星级标准上呈多元化发展,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的需求。截至2008年9月,安徽省共拥有星级饭店431家:五星5家、四星63家、三星156家、二星194家、一星13家。其中四五星高级饭店的比例仅为15.8%,呈现出明显的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饭店结构。

目前,安徽省大部分旅游企业是中小型企业,可能因素主要是旅游相关产业的进入壁垒低、行业限制小和技术含量不高。由中国国情所决定企业竞争力制度因素较为重要(包括企业产权制度、现代管理制度等),而安徽省现代旅游企业、旅游行业组织尚未全面建立,缺少具有竞争力的大集团,上市公司只有一家(黄山旅游集团),大部分旅游企业规模较小,更不要说企业的品牌效应。产业投资主体又以国有资本为主,许多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致使资本扩张与合并,企业兼并与联合存在困难。在安徽旅游发展中,旅游企业的牵动作用和招徕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二)安徽省旅游企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如果仅仅单方面从数量上及时间段上看安徽的旅游企业的发展,无疑进步明显。但是如果从微观上、从区域上看,问题又突显出来。根据闻飞等人通过指标计算得出:“安徽旅游企业综合实力位于全国第25位,居第三集团中列,不但在全国31个省(市、区)旅游企业中排名落后,而且在中部地区排名中也偏后(中部8省中名列第7位)”[9]。很直观的反映了在整个国家区域中,安徽省旅游企业所处的竞争劣势位置,揭示了与其他省份之间的差距,表明了安徽省旅游企业竞争力是相对薄弱的。为了更直观的反映差距,把比较区域缩小,把安徽放系更为紧密的长三角旅游圈(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再来对比安徽旅游企业的竞争实力。如表2和表3所示,通过分析各省市星级饭店的数量、平均客房出租率、旅行社数量以及全国百强旅行社数量等指标,可以看出长三角旅游圈内各省市旅游企业发展并不均衡。浙江省的星级饭店数量最多,平均客房出租率最高;而江苏省国际国内旅行社数量最多;上海市拥有的五星级饭店数量和全国百强社数量最多,而安徽不仅星级饭店数量比江浙沪三省市少,2004年全国百强社排名两省也没有一家旅行社入围(双百强评选包括营业收入、毛利润、入境旅游外联人天、接待人天、实缴税金、外汇结汇等六项主要经营指标考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安徽省旅行社在经营上以及安徽旅游业整体大环境上存在的问题,也反映出安徽省旅游企业的总体规模与经营水平在大长三角旅游圈内处于竞争劣势状态,直接影响到安徽省的旅游经济发展。

三、提升安徽省旅游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内部培育企业竞争力

内部培育,即依照核心竞争力和公司战略的要求来对资源进行配置,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建立内在的核心竞争力。

1.建立自身品牌

安徽省目前还没有创立出一个品牌饭店,更不要说品牌饭店集团;国际旅行社已经数年未能进入全国百强;旅游景区也只有黄山勉强称得上走向世界,但仍然被旅游界称为“中国的热点、东亚与东南亚的温点、欧美的冷点”。品牌是最典型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众所周知,旅游是一项体验型的活动,旅游企业输出的是旅游服务,其服务对象多是那些注重体验、注重精神享受的客户。因此,为了满足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要,就必须提供具有品质的服务。

2.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是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动力,缺少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是导致旅游企业恶性竞争的关键[8]。国内外实践都证明,创造了企业80%价值的是只占职工总数20%的核心人才,即中高级管理与技术人员。安徽省旅游企业在相当程度地上存在着“孔雀东南飞”的问题。“中专生最好、大专生勉强、本科生靠不住、研究生用不上”的观念一直存在于多数旅行社等旅游企业。人才的缺乏必然导致管理的落后、观念的陈旧,也必然影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因此,安徽省旅游企业应主动培养有志于旅游事业的中高级人才,让他们尽快成为管理层的主力军。3.企业文化

旅游企业是以企业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内核。这里所指的企业文化包括管理方式、营销战略等。它深深地渗透在企业的管理体系当中,是其他企业无法学习和模仿应用到自身企业的。良好的企业文化为旅游企业创造出信誉、名牌、知名度等无形资产,给旅游企业注入生命活力。因此,企业文化成了促进旅游企业经营业绩和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和精神动力,是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长久化的根基。

(二)外部获得企业竞争力

内部培育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速度相对较慢,并且还要受到企业自身资源等条件限制。相比之下,通过外部获得企业所需的竞争力要素,则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即可完成。

1.旅游企业重组

旅游企业重组后可更为有效地整合外部资源,通过剥离一些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相关不大的资产,集中有限资本构建更强大的新的核心竞争力,使旅游企业形成新的增长点,获得1+1>2的经济效应。值得注意的是,旅游企业在重组过程中要更多地考虑竞争力要素,而不是短期的财务利益,财务利益固然不可忽视,但竞争力要素对旅游企业重组后的长远发展则更有意义。目前,由于受2008年自然灾害及金融危机等多因素的影响,安徽省部分中小旅行社业绩下滑已是公开的秘密,从另一方面看,经过市场的洗礼后,旅行社重组洗牌的时机已到。

2.旅游企业集团化

在安徽目前已有的三大旅游集团: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旅游集团和九华山旅游集团。这其中,仅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其经营业绩在全国21家旅游类上市公司中仅位居中等,其余两大集团竞争力则更为有限。集团化经营可以对旅游企业实行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以规模求效益,是旅游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其积极意义在于:(1)集团化经营将交易成本内在化,能获得高的规模经济效益;(2)有助于实现专业化经营,从而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其不足,形成优势互补,优化产业结构;(3)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旅游集团在体制改革集团组建过程中,可通过发行股票向社会募集大量闲散资金;(4)增强旅游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扩大旅游产品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知名度,建立旅游企业的新形象,有利于增强旅游企业的竞争力。新晨

3.旅游企业战略联盟

市场除了竞争以外,还有合作。企业为了生存,要靠竞争来合作,通过合作来竞争。通过与相关旅游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互补资源,加快旅游企业对服务、技术和有形资源等各种竞争力要素的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如旅游社的销售网络是饭店企业难以比拟的,营销能力薄弱的饭店企业与之联盟,不仅获得营销渠道,还可以共享市场,因而形成了比原有核心竞争力更强的复合核心竞争力,并将给旅游企业带来可观的回报。在安徽省政府推进“两山一湖”联动开发的形势下,黄山旅游股份公司和九华山旅游集团就应开展合作,在联合促销、联动开发旅游线路上相互配合,实现“双赢”[9]。

参考文献:

[1]文海英.努力推进安徽旅游业奋力崛起[N].安徽日报,2005-06-28.

[2]李正中,韩智勇.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起源及内涵[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7):54-56.

[3]邹宏霞.对增强我国旅游服务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湖湘论坛,2004,(6):70-71.

[4]谭丽林.论旅游企业竞争优势的创造[J].学术论坛,2005,(11):84-87.

[5]邱慧.浅议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3):121-123.

[6]梁赫.论旅游服务质量是提高旅游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以浙江旅游为例[J].集团经济研究,2006,(7):57-59.

[7]高航.社会责任提升企业竞争力[J].理论界,2008,(1):53-54.

资源安全的核心范文第13篇

就在一年前的两会上,湖南人大代表团以全团名义建议国家尽早启动内陆核电项目建设。同时建议,国家将装机容量500万千瓦、总投资超过600亿元的桃花江核电站列为首个内陆示范核电站,尽早启动项目的审批和建设工作。

按照湖南省政协主席陈求发的解释,湖南计划在内陆地区率先发展核电,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湖南是我国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能源供应最紧张的地区,自身一次性能源匮乏,缺煤少电,无油无气,又处于全国能源输送末端,紧张状况非常突出;

其次,湖南省是全国三大铀矿基地之一,铀矿资源占全国的30%;

第三,目前,桃花江核电站和小墨山核电站均已列入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正开展厂址保护工作,希望国家能尽快审批。

根据湖南方面的匡算,仅桃花江核电站就可以满足湖南四分之一的用电量。

事实上,早在2012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核电安全规划》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将核电产业定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核电强国”的目标。

然而在十面“霾”伏之中,盲目引进外来技术和来自对核电技术的莫名恐惧,始终是盘旋在国内依靠我国自主核电技术来降低化石能源依赖度、这样一场能源结构大转型的最大掣肘。

近日有一张颇具反讽效果的图片在网上火爆流传,北大校园里的诸多大师雕塑在重度雾霾之中被戴上了口罩。这些大师多在“五四”之际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在中国的传播浪潮中扮演着关键推手的作用。而时隔近百年,在核电安全应用的问题上,“德先生”与“赛先生”仍然长期缺位,特别是“赛先生”的缺位导致社会整体上对核电认知存在严重偏差。2011年3月,受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影响,桃花江核电站和江西、湖北境内的共3个内陆核电站项目被暂停审批开工,而一停是两年多。

“我都不忍心呼吸了”……这句网友真情实感的吐槽令人不忍猝读。2014年2月下旬“雾都”北京空气污染指数PM2.5为严重污染,据美世2014年全球城市生活质量排名,由于污染恶化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存环境,北京此次位列第119位。另据环保部公布的数据,中国中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都被灰霾笼罩,影响面积约143万平方公里,重霾面积约为81万平方公里。2013年以来,雾霾波及中国25个省份、100多个城市,就连中国空气最清新的海滨城市三亚、青藏高原“圣城”拉萨都没幸免于“霾”。

从短期上看,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社会结构均极大地制约着国内节能减排的进程。一方面,我国GDP占全球10.48%,却消耗了世界60%的水泥、49%的钢铁和20.3%的能源,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尽合理的产业布局,产生了大量的大气污染物。另一方面,重复扩张式的城镇化、利益交织的环境治理等多重挑战,正倒逼中国从能源消耗大国向清洁能源多元化国家迈进。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1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事实上,2013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已经在愈演愈烈的雾霾压力下有所优化。根据国家能源局初步统计显示,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为65.7%,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9.1%提高到2013年的9.8%。然而被《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所津津乐道的21世纪头10年中国“绿色”并非如此神速,由于技术和各方的利益博弈,中国对于煤炭发电的依赖还将持续。2010年至2015年,北京计划增加8.6亿吨煤炭产量,几乎相当于印度全年煤炭产量的1.5倍,煤电的增速超过了新能源的发展速度。2012年在中国本土烧掉的煤有38.9亿吨,占世界的一半。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总会计师刘满堂对《首席财务官》表示,现在是到了重估核电的战略时机,核电的经济性、安全性、稳定性在现有清洁能源中的优势日益凸显,不能等闲视之。

中国计划到2030年,约10亿吨标准煤的能源空间让位于清洁能源,这个量超过德国、法国两国的能源消费总和。相对煤电,作为中国清洁能源大家庭里最小的兄弟,核电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为零排放,同样是一座百万千瓦级的发电站,核电站一年只产生核废料30吨,释放的有害气体也比化石燃料少得多。

伦敦启示

世界经济论坛了《2014年全球能源架构绩效指数报告》,中国排名从上年度的74位滑落至85位。

为了扭转高能耗高污染能源消耗大国的国际被动局面,合理布局能源结构,中国向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产业投入巨额资金,2012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绿色能源投资国。但另一方面,中国煤炭发电以更大规模扩展。有数据称,2013年,中国每增加10亿瓦特太阳能发电,就会新增270亿瓦特的煤炭发电。面对重重迷雾和清洁能源的技术瓶颈,有着悠久雾都历史的伦敦或许成为一个转型的参照样本。

1952年12月,伦敦连续5天浓雾弥漫,满城咳嗽,5天死亡4000余人,此后两月又死亡8000余人,共死亡12000余人。生命的惨痛代价,使英国民众痛下决心彻底整治环境.1953年,英国建成坎布里亚郡核电站,1956年开始向英国国家电网送电;1956年英国《清洁空气法案》颁布,向清洁能源转型,调动和激励每一个公民,在全民的积极参与和法律的有力监控下,终于彻底摘掉了“雾都”的“桂冠”。

1997年是英国核电产业最繁荣的年代,当年上线运行的商用核电站总计14座、31个反应堆,总装机达12.48GW,核电占比一度高达26%。然而随着核电站的持续老化和关停,目前英国核电占比已降至16%左右,尚存的8座核电站也将在2019—2023年相继退役。处在新的十字路口的英国核电,2013年10月21日,英国政府和法国电力集团达成合作协议,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称这是“英国首个不动用纳税人资金的核电项目”的辛克利角C核电站,这不仅是英国首次接受外资投建核能设施,也是福岛事故后欧洲首个核电项目。法国电力公司的长期合作伙伴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将在其中拥有股份,按照协议,法国电力公司将拥有45%~50%的股份,两家中资集团的股份合计将在30%~40%左右。

未来5~10年,核电能否成为清洁能源发展的主流?

刘满堂表示,核电是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不排放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温室气体,在实现减排、减少污染,建设生态性社会方面具有其他能源不可替代的作用。世界能源需求的85%来自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所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颗粒物等,带来令人忧虑的环境问题。而且,这些化石物质消耗的迅速增长,使它们在地球上的储量面临枯竭的境地。自然界中,除了化石燃料外,核能、水力、风力、太阳能、地热、潮汐能等也都是可资利用的能源。水力是无污染的能源,应充分开发使用,但水力资源终究有限。受地理条件限制。水力发电随季节变化很大,光靠水力替代不了化石燃料,满足不了粗放式经济增长的能源需求。风力、太阳能、地热、潮汐能等,都受地理和季节条件的限制,只能在一定条件下有限开发,突破技术瓶颈的难度很大。

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郁龙形象地说,“作为朝阳产业,核电站并非很神秘,蜂窝炉的原理是核电站的雏形,所不同的是它像火龙果一样是封闭的,而降住这条火龙的技术也成为世界各国争相竞技的优势所在。”

中广核集团核技术应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核电专家冯毅指出,核电站的核燃料中铀-235的含量仅为4%左右,世界各国都在对核电严密监控,设置了多重法律,只要确保安全,不发生核泄漏,一般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破坏。中国核电站允许免费参观,不只是为了打消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的顾虑,更是为了让百姓安心。

后发优势

目前,在经合组织国家中,核电占电力比重普遍在20%以上,法国电力75%来自核电,美国电力20%来自核电;印度、巴西、中国、南非、墨西哥等中等发展中国家核电比例均不足5%。

在经历日本福岛核事故休整期后,新建核电站数目相比福岛事故前大幅度减少,世界核电逐渐从关闭大潮中复苏重启。在欧洲,核电呈现出两极态势,德国、意大利和瑞士明确表示放弃核能,寻求其他可替代能源;而俄罗斯、法国、英国等国家则明确表示将继续发展核能,并且考虑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增加核电比重。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2013年我国核电运行机组安全生产运行情况,各运行核电厂严格控制机组的运行风险,继续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截至2013年12月31日,我国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数量已达17台,约占全国发电装机总量的1.19%,全年累计发电量为52451.1亿千瓦时,核电累计发电量为1107.1亿千瓦时,约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2.11%。

相比于发展中国家核电普遍落后的态势,国内其实有着相当良好的核电发展基础。与我国原子能工业同时诞生的中国核建集团,从1985中国第一个浙江秦山核电站开始,承建了我国全部6座核电站、11台核电机组的工程建设,主要承担了11台核电机组反应堆工程的建筑、安装和系统调试任务,以及配套发电、辅助设施的建设。完成了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建造的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以及我国出口巴基斯坦的恰希玛核电站的工程建设。

从零起步,安全承载我国大陆所有在建核电站核岛部分的建造任务,中国核建集团积累了多种核反应堆工程的建造经验,取得了多项建造技术的突破,形成了一批自有知识产权,全面掌握了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建造能力。如今,经过多年的历练,中核建设集团已变身为同时面向市场、承揽工业与民用工程建设、从事国内外进出口贸易等多项业务,开展多元化经营规模排名第二的央企。

在刘满堂看来,在开发核能技术产业化新领域的过程中,要突出新颖性和独有性,求专求精,确立与其他企业的差别优势,“从最困难的每年利润增长8%到现在每年增长20%,从刚成立时的21亿元到2012年营业收入294亿元,从单纯的核电主业到现在三分之二依靠市场,中核建的转型也到了新的起点。作为甲方施工企业,从资金国家全额拨付到走向市场,我们必须同时兼顾几万职工的生存问题,正是面向市场的多元化,给我们这个从计划经济脱胎而出的国企机制,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于核电行业建设工期较长的运营特点,刘满堂把资金、应收账款、负债这三个财务管控要点透过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牢牢固化在流程中,“资金的集中管理和落实责任制,让我们对预算有了新的思考和变革。全面预算的执行必须要让全员了解清楚,财务格局也是利益格局和部门格局,更是战略格局和制度格局。国企效率的高低,关键在于机制的灵活和责任的落实,2013年与以往的绩效考核不同,中国核能建设集团工作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参与和整改落实情况也纳入考核范围,意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加之考核体系的激励约束,使得中核建整体焕发了全新的活力。”

而资本运作层面的突破,是刘满堂眼下最期待的变化,“中国核建股份公司成立后,IPO整体上市的工作在集团内获得更大力度推行,2011年初,中国核建股份向证监会协商沟通上市安排,但由于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影响,被迫暂停,而今重新启动,这又将是一个新的挑战。在雾霾深重的今天,核电的优势是我们最大的亮点,作为核电的后备军,要在扩大整体规模为目标的要求下,在‘强’和‘精’上做大文章,将改革创新的选择和行动融入到市场之中,使经营决策、市场开发和项目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优质化,使中国核建上下能够实现集团化协同作战,推行全面预算和股改上市是今年的重点工作,而这离不开积极发展我国核电自主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坚持全球视野和稳步推进国际化经营。”

技术弯路

对于漫长排队等“路条”的中国核电项目而言,国家能源局2014年1月24日公布的《201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给其蒙上了一层迷雾:加强核电站安全管理,确保核电站安全运行,加快完成AP1000设计固化、主设备定型,推动AP1000自主化依托工程建设。

唯一能够有权力进行核燃料循环和实验的中核集团丧失核心动力,江门项目被叫停,计划将未来建设的3个核电站,全部采用摸索中的美国AP1000技术,我国核燃料循环能力较弱,与规划并不匹配。核燃料循环能力原本有机会在中核江门项目中得以提升,然而随着项目的流产,一线希望变得渺茫。中广核则破例从法国公司购买了15个循环的核燃料,挑战处于垄断中的中核的地位。

被蒙上魔幻色彩的美国AP1000果真如此灵验?远来的和尚难道真的能念好经?

可事实是,历经10年招标的AP1000问题频出。中国成了美国和日本的核电试验田,“一台百万千瓦的核电机组,拖一天增加财务费用近200万元,同时减少利润近300万元。朝令夕改的设计,使得设计修改已逾2万份,工期拖延两年以上,原定于2013年发电,一直拖到2014年还没着落,80亿美元引进的在美国从来就没有使用过的这项技术,在资金政策向外来技术严重倾斜的情形下,使中国自主研发的核电空间愈发狭小,发展受限。”一位业内核电专家透露。

由于一直以来为夺标而粉饰的AP1000经济性并没有在实际建设中得到体现,其技术成熟性和先进性也遭到质疑。西屋公司在立陶宛、白俄罗斯和英国的多个项目的竞争中纷纷落败,美国AP1000干扰了中国核电技术引进路线,2006年美国西屋电气凭借未经试验的AP1000中标,2011年9月6日东芝对西屋电气的股份由67%升至87%,曲线进入中国市场再次加码。

而未经验证的AP1000进行批量工程建设,极有可能造成国际核电安全的重大隐患。

在福岛事故的前四天,2011年3月7日,美国核安全专家Edward Markey发起质疑AP1000技术和玻璃一样易碎的请愿风波,西屋电气承认在安全方面仍有大量工作要做。业界忧虑,如有风吹草动,美国一旦控制独家配套材料的对华出口,就切断了中国核电的命脉。

对于这个令中国核电产业尴尬两难的引进策略,当初以每千瓦1800~1900美元上报中央批准,但负责引进AP1000的国核技公司已要求业主准备按2000多美元/千瓦的价格来接盘,外加4300美元以上的每千瓦投资的研发费用、投资费用,加在一起6000多美元。而中国自主设计的秦山二期核电站,每一千瓦全部加在一起只有1662美元。

早在2003年初,国务院确定了要以“秦山自主模式”为主,“积极发展核电”,并且提出了2020年实现4000万千瓦核电装机容量的目标。然而文件后不久,原定的秦山自主模式在执行时却被“整体引进国外技术”、“统一技术路线”取代。AP1000打断了中国核电技术的健康自主发展路径。决策者认为,先对外招标引进国外比较先进的第三代技术,然后再按照技术转让的条件消化后自己建造其他新的核电站。过度依赖外来技术,间接遏制自主技术信心和政策错位,使得中国自主核电资金捉襟见肘,难以放开手脚,第四代核电技术的出炉被迫延期再延期。

经历了20年的蛰伏,在向外来核电倾斜的夹缝中寻求自己的核心产品的中国核建集团,正积极推广高温堆热电联产和低温堆综合利用,推广具有固有安全特性的高温堆技术,建设运营60万千瓦高温堆热电联产机组,在高效发电的同时供应高品位热能,将高温堆生产的540℃高温蒸汽应用于石油化工、煤化工、稠油热采、海水淡化等领域。对清华的高温气冷堆,吴郁龙蛮有信心,我国在高温堆、低温堆先进核能技术综合利用领域已经具备世界领先水平,能够实现以自主研发为基础的自主建设和运营。当多道安全紧箍咒同时失效,放射性物质才有可能泄漏,但这个经过实际验证过的概率极低。

相比于美国100多个核电机组设计大多为上世纪70年代设计的现状,中国在运行的核电站基本则为上世纪90年代以后所设计的。核能技术的产业化有其特殊的内在规律。刘满堂十分看好高温气冷堆,一般而言,核能技术从研发到大规模应用要经历实验堆、示范堆、商业堆等阶段。大量科研工作及试验验证工作的开展,10MW高温堆实验堆、5MW低温堆实验堆的建设运行以及高温堆示范工程的建设,为高温堆、低温堆技术产业化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而让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市场规模化推广,资金的前期和后续保障是个绝对无法避开的难题。

还得靠自己

福岛核事故后,世界核电再出发,巨大的市场“蛋糕”引起各大核电技术公司的激烈争夺,西屋、通用电气、日立、阿海珐和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纷纷“逐鹿”世界核电市场。西屋电气日落黄昏,阿海珐公司乏善可陈,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在激烈争夺中遥遥领先于其他核电技术公司,核电市场呈现出更为激烈的竞争格局。

2014年沿海核电建设将进一步提速,内陆核电则仍难有实质性破冰,而要达到2017年5000万千瓦的装机目标,2014年至少要开工建设4台百万千瓦级的工程,以目前国内百万千瓦核电机组综合造价150亿元计算,投资将达到600亿元。

面对新的能源结构调整,近日下发的《201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强心剂”中,国家能源局明确提出,2014年新增核电装机864万千瓦,适时启动核电重点项目审批,稳步推进沿海地区核电建设,做好内陆核电厂址保护。

内陆核电2014年启动无望,能源局下发的指导意见,果真是强心剂吗?

美国、法国、韩国等国家核电发展的历史证明,核电技术水平的进步、核电产业的发展、核电人才的培养储备等都需要以核电项目为依托,维持一定的发展规模是安全高效发展核电不可或缺的牵引因素。身为核能大国的中国在核电发展上步履蹒跚,其根本障碍不在技术,而在于战略和体制。从现象上看,以往中国核电发展缓慢的直接原因是造价昂贵,与常规电力相比缺乏优势;昂贵的直接原因是过多地依靠引进,而引进的理由是中国的技术不行。

漫长的核电引进与窝工不但拖延了中国核电的发展,引进的决策更像是一个陷阱,使中国第四代的自主研发完全被边缘化。刘满堂表示,高温气冷堆作为中国核建集团的核心业务,旨在推广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核能技术,实现核能综合利用,促进绿色能源的目标实现和让能源结构趋于合理。我国高温堆技术研发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清华大学通过实施国家863计划设计建造了10MW实验堆。继美、英、德、日后第五个掌握的国家,我国新一代、第一座小型高温气冷核反应堆在京建成,世界上在首都建造还是第一个。

2003年1月,由清华大学历经“六五”到“九五”近20年的时间完成的实验堆,实现72小时满功率并网发电,使我国在高温堆技术上跨入国际先进行列,成为世界首座投入运行的一体化自然循环壳式供热堆。2003年,为推广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堆、低温堆技术的落地,中国核能建设集团和清华大学共同组建了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06年2月,高温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列入《国家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截至2011年8月,示范工程已经完全具备浇筑第一罐混凝土的条件,并已完成82%的设备订货。

2014高温气冷堆下一步推广面临的资金问题怎样解决?造价过高导致核电前期投资风险巨大,极大地影响了投资者信心。事实上,核电融资问题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发展核电的首要难题。为了突破融资屏障,英国提出能源市场改革方案,其中包括制订碳排放价格、制订差价合约和建立禁止高碳发电的机制,但这些改革举措能否成功有待市场的检验?而这能适用中国核电的国情吗?

在混合制经济概念大行其道的当下,仍然铁板一块的核电领域何时才能允许民间资本大举介入?

身为中国核建集团总会计师,上任两年来刘满堂却对中国核电充满期待,“目前国资委正在研究出台央企混业经营的办法,现在中核建通过采取责任制管理,和有效的薪酬体系挂钩,集团采取项目经理责任制,未来这个管理制度还要进一步落实。面对转型升级和基业长青,依托主业,而核电站的技术人才却不是一般的技术人员就能满足核电发展,随着业务量的扩大,我们必须要培养世界一流的人才。另外,面对产业的跨界转型,我们必须提升自身的融资能力,财务要充分利用好信贷政策,和银行、所有的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信贷合作关系。”

根据战略规划,2014年中核建的业务领域会随之扩展,让高温气冷堆壮大发展,这其中必然面临着资金问题,“必须要确保稳定的现金流,现在我们采用的是集团预算和资金集中管理,全面预算、资金预算将会在集团全面推开,整个集团的财务管理必须要和业务充分融合,只有对业务了解得一清二楚,才能更好地预测和管理现金流。”刘满堂并未把目光一味投向融资,“未来集团上市,也不是为了圈钱,而是撬动社会资本的进入进而壮大整个产业规模。我们必须要对中国核电的未来充满信心,现在南非核电就是运用中国的技术,未来高温气冷堆仍然要坚持稳扎稳打的自主发展,这样才不仅能在国内发展,才能够推广到海外,形成像高铁那样的在全球的竞争力。”

日韩在经济起飞阶段也曾由政府牵头统一对外引进技术,却避免了权责分离的困境。这是因为其制度安排上,是以企业作为承担技术转移主体的。中国核电工业的体制本来就不合理,行政垄断仍然过多,市场机制仍然太少。在这种条件下,靠行政权力来贯彻的引进路线不仅无助于改革核电体制,反而增加了更多羁绊政府因素,使中国核电工业体制之乱为世界核电发展史上所罕见。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路风教授直率地批评道,盲目全盘引进外来路线是错误的,后果不堪设想。中国如果不看重、不依靠自己的核电技术,不但解决不了雾霾,还会给国家安全埋下隐患。发展中国核电只能走依靠自己的核心技术这条路。

安全第一

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对称度,世界各国公众对核电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恐慌,而国内尤甚。冯毅认为,在欧洲国家,公众对核能的支持程度直接影响核能的发展前景。对于那些希望继续发展核能的国家来说,核能公众接受性问题成为无法回避的难题。

日本地震、海啸引发的福岛核电站事故引发了各国核电的重新布局,意大利和瑞士先后宣布将全面放弃核电,比利时决定在2015年关闭两座核电机组,德国预计在2022年关闭所有核电站。而法国的核电比重已经占到总装机容量的78.2%,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净出口国,每年获利约26亿欧元。位于美国加利福利亚州、威斯康辛州、佛罗里达州和佛蒙特州的4座核电站,2013年宣布被关闭。美国在观望之后,正式宣布新建新的核电站,政府担保业主80亿美元开始建设沃特电站和两台AP1000的核电机组。英国政府要在2050年之内重新建设22座反应堆,以替代目前正在运行的20个反应堆。

实际上,福岛核电站属于上世纪70年代建设的第二代核电站,地震后反应堆实现了自动停堆,并利用柴油机驱动冷却系统工作,但随后的海啸摧毁了柴油发电系统,导致后续一系列严重事故。在福岛核事故的刺激下,2014年1月23日报道,日本成功研发出利用宇宙射线由外部透视核电站内部的技术。该技术可以从核电站外部透视已利用过、保存在核燃料池里的核燃料等物质的状况。

面对核能多变的格局,核能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如何落地。美国核能界温伯格提出:核电的第一纪元已经结束,我们要开发出在任何情况下堆芯都不会熔化的反应堆,不是“概率安全”的,而是“确定安全”。

早在1994年,清华大学核研究院成功研制的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核,被当时参观的美国人称为“一个安全性上的真实神话”。在任何事故情况下,包括丧失所有冷却的情况下,不采取任何人为的和机器的干预,这个反应堆都能保持安全状态。

以美国为首的各国政府在新世纪之初,合力发起促进新一代核能系统技术开发的浪潮,它们都明确支持的研发前沿集中在“第四代”核电技术上。以此为背景,在改良传统技术上,中国完全可以在已有的基础上赶上先进水平;而在革命性的第四代技术上,中国实际上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中国目前应该做的是尽快成功建成世界上首个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示范核电站,并进一步加大对这个方向未来技术发展的投入,扩大自己在核电技术革命中的领先优势。吴郁龙表示,推广中国核电的第四代技术,才是保证中国核电安全应有的未来。

资源安全的核心范文第14篇

“根据我自己的判断,中国政府会在今年恢复国家核电站项目的审批。”2012年3月10日,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这样表示。

对于这个判断,浙江省核学会秘书长、长期从事辐射防护和核技术应用研究的夏元初也表示认同。他补充说,“重启核电项目审批还有个前提,就是《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获得国务院批准。”

不过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和《发展规划》、《远景目标》同样等待出台的是《核电站建设标准(初稿)》。

目前,中国在建核反应堆数量占全球总量近一半,但至今还没有一个核电站建设的国家标准。夏元初告诉《投资者报》记者,由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主持起草的核电建设国标正在征求意见,年内或将出台。

核电站建设安全国标缺失

2012年3月11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宣布,将在政府内设立核电安全监管部门――核电监管厅,并制定“全新的、最高水平的”核电安全规范。

目前,全日本54座核电机组仅剩下两座还在发电,到2012年5月这两座核电机组也要接受检修,届时日本核电机组将全部停转。

“日本核泄漏事件给全球核电建设热浇了一盆冷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能源经济中心主任史丹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突发事件也令快速跃进的中国核电建设骤然放慢了步伐。

“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之前,中国核电发展确实有点一哄而上的味道。”史丹对记者表示,日本的核泄漏事故正好给中国一个反思、调整的机会。

2011年3月16日,国务院明确指出要调整完善中国核电相关规划,决定在《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即《核安全规划》)批准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

环保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李干杰也公开提醒核电企业,“如果扩张过于迅猛,必将引发一系列矛盾,进而威胁到核电安全。”

目前,中国已有14个运行中的核反应堆,装机容量超过1100万千瓦;在建机组27台,装机规模近3000万千瓦,其中在建核反应堆数量接近全球总量(57个)的一半。

很难想象,如此迅猛发展的中国核电领域,至今仍没有一个核电站建设国家标准。夏元初在今年年初才拿到由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主持起草的《核电站建设标准(初稿)》,他告诉本报记者,“标准涵盖选址原则、工程工艺建设等方面,目前正在征求意见,年内或许会出台。”

“技术安全”难掩多头监管漏洞

在众多核电行业专业人士眼中,核电技术先进、技术安全通常是消除公众对核电担忧的“法宝”。

按照夏元初的说法,中国的核电技术采用引进、吸收再自主研发的发展模式,通过多年的发展积累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而且,未来新审批的机组应该都会是三代机组,不会再有二代改进型机组获批,“技术上更加先进和安全”。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更是从专业技术角度详细解释了核反应堆的五重保护:燃料的保护、包壳的保护、反应堆的保护、安全壳的保护和最外层的保护。这五重保护形成多重纵深防御,一层比一层更严密,核事故也一般根据事故发生所在的保护层规定级别。“没有哪一个工业设施会像核电站这样注重安全。”

但是,绿色和平组织的相关负责人却对本报记者表示,核电的安全性并不像一些专家认为的那么高,“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正在运行中反应堆有400多个,发生堆芯熔毁的几率平均250年才有一次。但事实证明,基于个人经验观察到的事故发生频率要高得多:大约每十年会发生一次重大核事故。”

“核安全制度与核安全技术同样重要”,史丹认为。核安全制度包括比常规工业更高的安全和技术标准,即严格的质量管理和监督体系、资格认定与准入制度,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及时有效的应对机制和应急预案,训练有素的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持续的安全文化建设等。而中国的核电监管体系正存在部门设置复杂、职权交叉和划分不清等问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设的国家能源局(副部级单位),2008年7月成立,负责核电管理,拟订核电发展规划、准入条件、技术标准并组织实施,提出核电布局和重大项目审核意见,组织协调和指导核电科研工作,组织核电厂的核事故应急管理工作。

国家环保部下设的核安全局,负责核安全、辐射安全监督管理,反应堆操纵员资质管理等。

而铀资源、核燃料、核技术主管机构则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设的国防科工局(原国防科工委),对外即为中国原子能机构。核电厂作为发电企业还要同时受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监管。

“当前中国的核电安全监管体制,已难以适应行业高速发展的需求。”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中国能源与气候项目主任及高级研究员涂建军撰文称。

近日,江西彭泽核电厂因为选址位于江西与安徽的交界处引起争端,安徽望江县人民政府了一份名为《关于请求停止江西彭泽核电厂项目建设的报告》,直指江西彭泽核电厂项目在建设前期以及项目建成后存在各种问题和隐患。对于这样的问题如何解决,监管当局尚未明确。

减排压力大 核电挺进内陆

姜克隽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国家核电项目上马确实比较快,引起一些关于建设质量、人才培养、燃料资源等方面的担忧。但是“面临日益严峻的碳排放压力,发展核电是唯一可行的选择。”

据姜克隽测算,根据现在的节能减排力度,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而2011年12月召开的德班气候大会给中国设定的峰值最后期限是2020年。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坦承,节能减排工作没有完成。

纵然中国发展核电最大的现实压力来自于“碳排放”,但姜克隽认为,核电相比其他能源本身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对于内陆地区能源比较紧张的省份应鼓励发展核电。

目前核电基本不需要政府的电价补贴,从发电成本来看:光伏最贵,接下来依次是近海风电、陆上风电、天然气、核电、煤电、水电,“核电的成本中已经包含了核废料处理和安全性成本。”

姜克隽认为,未来煤电由于污染问题会越来越贵,因为需要上脱硫、脱氮设施;而水电虽然最环保,但增长潜力已经不大。第三代核电会更安全,价格也会下降20%左右。

目前,中国已建、在建的核电项目全部在沿海地区,对于内陆能源紧张的省份,地方政府一方面迫切需要解决发展经济的能源瓶颈,一方面看到核电在减排和经济效率上的优势,发展核电的愿望比较迫切。

据了解,截至2010年底,在审查完成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43个核电项目中,内陆核电站占31个。此外,内陆还有大量核电站规划处于“普选”阶段。但受福岛核泄漏事故的影响,目前这些内陆核电项目都处于“等待”状态,其中就包括湖南桃花江、湖北咸宁和江西彭泽这三个已开始前期工作的内陆核电站。

内陆并非不能建核电

内陆地区能不能建核电站?理论界意见分歧很大。最坚决的反对者是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他曾多次公开呼吁,必须立即停止在中国内陆地区建造任何核电站,理由是核电并不绝对安全,“万一出现极度干旱、水源枯竭的情况,将发生特大核安全事故。”

姜克隽认为,在内陆建核电站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核反应堆的冷却水源,而是内陆核电站一旦发生事故,对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更大,所以必须更加慎重。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张亚忠在全国两会上也发出反对内陆建核电的声音,他在《关于终止中部地区核电站规划与建设的提案》中提出,“希望国家考虑中部地区,尤其是河南、山西、河北、安徽、山东、陕西等省的实际情况,全面终止该地区核电站的规划与建设。”

夏元初认为,内陆建核电站与沿海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对反应堆冷却液的排放要求辐射为0,而沿海核电站只要求达到一定的辐射量标准即可。“当然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建核电项目,要求标准也应该更高。”

对法国和美国这两个核电大国来说,对于内陆核电和沿海核电的选址准则并没有区别,都是从地质条件、气候因素、人口密度、突发事件应对、水文地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加以衡量。并且,法国内陆核电站数量占全部核电站数量的75%,美国内陆核电站占比达77%。

绿色和平组织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李昂对《投资者报》表示,在内陆建核电站无疑具有更大的风险,“在《原子能法》、《核安全规划》以及相应的技术标准没有健全起来的时候,在任何地方新建核电项目都会有很大的风险。”

信息透明与公众参与刻不容缓

在中国,具有核电运营控股资质的只有三大央企,分别是中国核工业集团(简称中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简称中广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简称中电投),只有这三家企业具有核电运营牌照,民营资本甚至其他国企要参与核电建设也只能是承揽他们的具体项目和参股。

行业高度集中,三大企业地位特殊,使得“企业没有意识也没有动力关注公众参与和信息披露”。

法国原子能和可替代能源委员会主席贝尔纳?毕高先生2011年11月对中国媒体表示,无论从发生事故的频率还是总量上来说,火电、水电等传统能源都要远远多于核电,人们却唯独对核电特别恐惧,敬而远之。一方面是因为人们总会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产生质疑和恐惧感;另一个原因就是核电站一旦出现事故,确实后果要比普通发电站严重得多。

在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之后,2011年9月,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制定并颁布了核电站核与辐射安全信息报告和公开制度,2011年12月份推出了“核与辐射安全信息公开平台”。社会公众随时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大亚湾核电基地机组运行数据,相关内容包括核电机组的运行事件、辐射防护、工业安全等信息。这在国内尚属首例。

姜克隽认为,过去中国政府和一些核电企业也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这些科普知识,但力度和效果并不理想。

绿色和平组织认为,真正导致公众不信任核电的原因来自于中国核电站建设中的公众参与不够。调查发现,在福岛核事故之前,日本当地一些居民根本不知道本地建设核电站的事情。由于前期缺乏沟通,日本核事故出来之后,居民对核电站建设就非常抵触。

国家环保部核安全司相关人员曾公开对媒体表示,在核电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公众参与是一个薄弱环节。

不过,核电大国法国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其核电站均靠近居民生活密集区,核电占法国能源比重超过70%。法国核安全局副局长阿兰?史密特总结的经验就是“透明、再透明”。

资源安全的核心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01

一、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状况

电力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建设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柱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企业的创新建设发展、实现现代化经营管理巩固了基础。目前,供电企业多为非独立经营核算,其经营管理阶段中,则体现了一定的固有特征。首先在内部管理层面呈现出一定的行政化。由于长期受到我国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作用影响,令电力企业始终为我国机关行政附属单位,在政府计划管控下经营。企业内部岗位人员的安排、组织机构的设立体现了同政府行政机构的对应性。领导制度则呈现出一元化特点,加之电力行业属于资金投入以及技术应用密集型经营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建设的核心基础,影响到国民经济的稳定与社会发展的安全。因而,我国政府应对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销售分配做好全面控制。生产管理阶段中,电力企业履行从高至低逐级控制的三角形模式结构、通过层层管控实现经济效益目标。财务管理实践中,基于电力企业并不具有法人资格,因而基于内部模拟市场的实践运行方式实施经济责任体制的管理考核,通过收支并行线路开展预算管理。电力企业文化管理阶段中,基于党政直接控制的基础上,发挥工会组织管理作用,因而体现了文化管理实践思路与工作重心的时常转变。信息时代,电力企业经营管理虽提升了信息化发展意识,然而管控职能却多以系统优化维护为主,没有良好实施现代化软件的应用开发,进而影响了经济效益目标的良好实现。

当前,电力企业发展产权体制明确,企业各类资产归国家整体所有。其投资管理阶段中则不仅包含国家投资,同时还涵盖地方投资以及企业的自筹经费投资。电力企业发展阶段中则时常引发影响集体权益的不良行为,主体原因在于企业经营决策层实践管理阶段中欠缺民主管理优化机制,管控监督效果不明显,无法良好抵御风险。另外,电力企业管理与经营生产较为单一,呈现出欠缺多样性的弊端。基于电力企业在我国的发展经营、生产实践处于垄断地位,令电力企业可借助自身优势获取经济利润。加之电力企业呈现出产权体制的特殊属性,从属上级行政单位,无法进行内部财产、资源的自主自由处置,进而令生产经营相对片面单一,多负责电力经营生产的能源供应与安全运行。电力企业属于密集技术行业,具有广泛的市场发展前景,为现代化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质资源,体现了巨大的多元化实践拓展潜力。因而经营阶段中应基于自身技术状况、资源核心优势更新单一发展生产的现状,进而为企业创造出新一轮经济利润的提升点,推进我国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二、电力企业管理经营科学策略

(一)优化更新电力企业发展管理内部体制,创新经营理念

针对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应优化更新内部管控体制,创建良好的法人代表实践制度,进而全面明晰产权管理责任,实现政企的有效分离、优质管理,做好全面改革。应针对我国国情探寻适宜的电力企业经营发展体制,创建区域法人治理模式,并逐步发展为可进行独立核算管理的电力单位与丰富经营投资发展的股份经营形式。电力企业为扩充经济建设,实现利润效益目标,可创建基于股东、董事以及监事会为核心的领导控制制度。为扩充发展途径应全面创新管理经营理念,确保电力单位法人体制的合理规范性,令其发挥优质管控效能。同时应创建有效的约束激励制度,规划内部管理体系机构组织,应全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探寻先进、现代化的控制管理模式,做好规章体制的更新完善,促进电力企业经营行为的有序规范。电力企业核心管控责任在于应真正明晰具体发展方向,进而为机构组织、员工供给必要的资源,树立服务型经营理念。就外部层面来讲,电力单位为基础公益企业,因而其生产的商品核心价值需要通过服务方能良好展现。为此,电力企业应树立优质服务意识,实施知识型控制。应优化企业整体结构,营造公平合理的决策管理机构与推进企业单位内部员工良好交流的优质人文环境。对于无形资产的控制应全面注重,夯实企业经济发展基础,为其实现利润目标提供优质保障。应做好专利与各类先进精专技术的管控,树立企业优质形象,做好无形资产控制。电力单位应优化管理经营观念,将电力资源视为一类商品,持续优化员工管理服务意识。应促进电网实现良好的商业化管理运行,并为电力交换创建优质市场条件,符合用户需求,基于经济手段实现优化管控发展。

(二)完善企业管理经营实践模式,更新企业控制方法

为促进电力企业的优质经营发展,应完善实践管理模式,将优化提升客户服务视为一项重要工作,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优质电力管控营销实践体制,创设城乡市场的集成一体化营销模式。同时应对营销资源做好良好配置,促进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优化提升。伴随电力单位的改革更新与优化发展,电气单位市场化拓展已逐步成为必然趋势,为此应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依据商品价值的客观规律,推行峰谷电价管理模式。同时应创建确保电费一致同收的管控制度。基于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征,树立公益服务型目标为根本需求,因此电力单位应集中企业核心优势,统筹资金、先进技术与人力资源创建优质电力产业,进而打造自身健康、良好的产业品牌。企业控制管理方法应力求做到精细化,优化运行模式、机制,构建特色化的电力供应环境,提升社会影响力。基于生产技术控制基础上,应做好信息化管理生产作业,逐步实现由粗放生产技术发展为集约技术模式,实现现代化、信息化、科学化控制。应就电力企业自身内部环境与外部发展氛围做好综合研究分析,明确科学合理的运营管理与生产实践方案,进而科学实现现代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

(三)全面整合资源,创建电力企业持续经营发展核心战略

市场为资源良好配置、完善优化的实践手段,而资源则包括人力、技术与物资等内容。想要强化电力单位的更新改革,应做好各类优质资源的整合,明确持续发展实践战略。人才战略需要伴随市场经济的完善发展而创建。电力企业应借助市场吸收逐步赢得人才资源,实现有效的获取占有与科学应用,做好人才资源的良好开发。电力企业应基于人力资源市场,激发核心优势,扩充企业经营规模,实现持续经营发展,创设显著效益,发挥人力资源综合优势。技术资源则为电力单位提升自身核心技术实力的主体实践方式。优质技术资源可实现技术创新、技术改革,促进电力企业开发应用新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并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目标。为此电力企业应牢牢把握技术资源,借助开发占有获取行业市场,创设显著经济效益。

(四)提升企业人员素质水平,优化安全控制管理

电力企业经营管控水平的优化提升,离不开良好企业人员素质的有效支持。为此电力企业经营管理阶段中,应注重企业人员素质的管理培养,以员工为核心,加强教育培训,树立责任意识。安全管控关系到电力企业直接经济效益,为此,电力单位应做好各类电力仪器、设施器具的安全控制,明确文明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强化现场管理。实践经营阶段中,应促进设备设施安全运行水平的优化提升,为企业的良好增效、持续运行生产提供优质硬件保障。另外电力企业应进一步明确各岗位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探究安全管理实践工作的核心要点。应清晰安全运营目标,做好安全生产计划的良好编制,促进生产责任体制的优化健全,创建完善合理的安全保障系统。同时应基于电力企业发展特征创建适应性安全生产经营责任制度,令安全目标责任依据岗位实施有效划分、科学落实到岗、分布到人。还应基于各区域管控体制存在的差异,做好各类人力、财物资源的优质组织分配,提升电力企业经营生产的可靠安全性。

三、结语

总之,电力企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针对其经营管理现实状况,我们应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优化内部体制、创新经营观念、完善实践模式、更新控制方法、全面整合资源、提升企业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优化安全控制管理,创建电力企业持续经营发展核心战略,方能提升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优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目标,进而获取健康、优质、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雷.企业财务信息分析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8(24).

[2]黎银锋.,林逢春,刘汉谋.金融危机对我国电力企业的影响与对策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