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阅读与理解教案范文

阅读与理解教案范文

阅读与理解教案

阅读与理解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导学案 高中英语阅读 教学应用

我国新课标要求的实践应用,对学生的阅读技能[1]要求较高,不仅要通读英语全文,而且要概括全文内容,以增强学生的阅读、感悟、学习、运用、理解等能力。英语阅读学习能够有效提高高中学生自身具备的阅读能力,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英语阅读中会碰到有关于外国的地理、自然、人文等多种知识,仅依靠老师简单讲述无法加深学生的印象,且传统教学模式会制约学生的思维。

一、高中英语阅读学习实施导学案的必要性

导学案主要是在学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指老师通过导学案对学生进行引导,利用学生之间的配合与合作,完成高中英语阅读学习任务。导学案模式的应用逐渐转变传统教学中以老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主体[2],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配合老师共同完成高中英语阅读学习任务。导学案能够将老师与学生进行有机结合,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运用能力,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导学案在高中英语阅读学习中的应用效果

1.高中英语阅读前,需对预习学案进行设计。

通常情况下,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遵循从简单至复杂、由浅入深的原则,因此在导学案设计的过程中也需按照这一原则进行。在英语阅读预习学案的设计过程中,主要针对学生自身的英语阅读背景进行设计,为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完成英语阅读。首先需有意识地对学生文化意识进行培养,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西方文化的了解度。部分英语阅读内容中会大量涉及国外的政治经济、社会习俗及风土人情等,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有的学生认为了解与学习英语的发展过程没有任何的作用,不按照老师的指导学习,因此,老师在预习学案的设计过程中,可提前进行问题设计,并询问学生。例如:What are the two main group of English?从而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出现文章内容的预测,在问题的指导下进行阅读,以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的速度与效率。

2.高中英语阅读中,需对阅读中学案进行设计。

在英语阅读中学案的设计过程中,老师要按照精读学案与略读学案[4]两种方法进行设计,其中精读学案对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度提出要求,需要把握英语阅读文章的细节与主旨,帮助学生从整体理解文章内容,避免阅读文章中英语语法的讲解;略读学案指的是通过老师将教学任务布置下去,指导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把握英语文章的主旨,文章脉络较为清晰。

在精读学案设计过程中,老师可通过why,where,what,how等词语的提示,要求学生在全文中找出与之相关的内容,指导学生体会与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与创作意图,老师通过三选一方式促使学生在文种找寻正确答案,如果学生碰到长难句,老师可给予分析,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度;如果存在生词,老师可要求学生依据上下文内容,推测词语意思。

在略读学案设计过程中,首先老师可通过三选一的形式,将文章主旨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文章主旨;其次是老师打乱文章的段落顺序,但给出每段内容的意思,通过老师给出的意思,首尾结合,保证文章顺序排列的正确性。此时,老师需注意,难度不宜过大,以防学生无法彻底了解文章内容,文章脉络模糊。在导学案的辅助下,要求学生快速通读全文,并准确掌握文章主旨,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乐趣。

在学案设计过程中,老师要特别注意阅读难点,并以此为中心设计案例,以凸显学习难点,保证学生正确解决学习难点,转变学生正常的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理解与感知能力。老师依据学习中的难点,选择相似的阅读内容或者学习案例,以提高学生的感悟力,逐渐形成英语阅读的方法与思维。在导学案中需集中展现英语阅读难点,以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背景与理解思维,例如:Lost civilizations阅读学习中,老师可以在案例中设计出现楼兰历史及消失原因,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同时需涉及部分楼兰的文化背景,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文章内容。

3.高中英语阅读后,需对巩固学案进行设计。

在英语阅读学习中,多数学生比较习惯于屏幕,因此摘抄记录[5]较少,主要受到听力障碍的影响,在对老师说话意思揣摩时,老师已经开始讲解下一个知识点,无法紧跟老师的课堂节奏,导致学习有效性不高,因此老师可通过备份的方式,以供学生进行摘抄,以有效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

而在导学案阅读过程中,要注意理解力与感悟力的升华,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情感,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的积累。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老师可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在帮助学生学习的同时,对学生的反思能力进行培养。在导学案设计过程中,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查询设计素材,以有利于学生学习思维的拓展,方便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提高英语阅读的有效性。在案例设计过程中,老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与课程重点,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老师可建议学生写读后感,以提高对文章阅读的理解程度,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导学案在高中英语阅读学习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对学生多元化的思维理解能力进行培养,而且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提高语言应用与表达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陈滨花.以“导”引读用“案”探究――导学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之探究[J].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10):70.

[2]王玉霞.“学案导学”优化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J].英语广场(下旬刊),2014(7):144-145.

[3]刘蕾.创新设计导学案,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能[J].中学生英语(教师版),2014(3):52-53.

阅读与理解教案范文第2篇

1. 划线标记突出重点

英语阅读篇幅比较长,很多学生反应在进行英语阅读的时候,经常出现阅读后面的,忘记已经阅读过的内容,这对学生完成阅读理解题目形成了非常大的难度。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学生英语水平有限,在英语阅读理解中进行快速阅读,仅凭短暂记忆和猜测含义。为了让学生可以迅速完成阅读理解题目,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以划线标记的方式划出重点部分和与问题相关的部分,重点分析这部分内容,就可以确保阅读理解答案无误,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现以英语阅读理解1为例,教师选取了某次英语测试的阅读理解作为教学案例,要求学生按照阅读策略进行阅读,完成相应的阅读题目,其中第一个阅读题目为“The writer and Mary didn’t know ______”选项为“A. what Zip’s first present was B. how Zip carried its first present home C. who owned Zip’s first present D. what Zip’s first present was made of”,学生在原文中划出具有参考性的语句为“Zip’s first present was a shoe. It was made of green silk.”通过这句话,就可以排除答案A.D,再依据“Zip is a sheep dog”就可以排除答案B,所以仅剩答案C,即为正确答案。

由此可见,学生利用划线标记的阅读策略进行英语阅读,将阅读原文中与题目相关的语句做出标记,对这些标记进行分析,就可以迅速解决阅读理解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解决阅读理解问题,既可以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又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对实现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阅读内容难度适宜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比较明显,每个学生学习水平都不同,在设置学习任务的时候,就需要教师针对性地设置学习任务的难度,充分满足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合理设置阅读目标。

再以英语阅读理解1为例,阅读理解配套题目有5个,其余四个分别为“Tom calls Zip "the keep dog" because ____”、“What made the shoe strange was ___”、“The word "keep" in the last sentence means ‘_____’”和“We can know from the reading that the dog ___”,教师根据学生英语水平,设置了不同的阅读目标,要求英语水平。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就可以真正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由此可见,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在学生掌握阅读策略的同时,为了真正发挥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就需要合理设置阅读内容难度,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把握文章脉络,掌握主要信息

初中生英语阅读中,要把握文章脉络,就必须做到通过快速阅读激活自己记忆中相应的修辞图示,理清文章的脉络,在寻找正确答案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某一句或一段语句进行分析,避免再次全文诵读浪费时间,提高英语阅读效率。

再以英语阅读理解1为例,通过快速阅读学生知道本文主要讲述的一个牧羊犬带回一只鞋子的故事,故事的大体经过,就是牧羊犬带回一只鞋子――Tom和姐姐根据鞋子的味道和原材料,分析鞋子的主人是谁,在理清这个脉络之后,学生在找阅读理解题目答案的时候,按照原文结构进行分析,就可以迅速找到正确的答案。

所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必须把握文章的脉络,掌握主要信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冬兰, 黄雪祥. 初中英语阅读策略指导的缺失及建议[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 2009(03).

[2] 冯安, 王德志. 中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的调查与训练[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 2005(01).

阅读与理解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阅读;背记活动;自主性;评价反思网络环境下的英语阅读学习得天独厚,它至少存在以下三个优越性:1. 广泛性:类型多样,内容全面,资源包罗万象,可以从多种角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 共享性:检索快捷,方便整合。速度快捷的搜索引擎大大方便了教师选材,实现资源共享;3. 即时性: 材料鲜活,更新方便。

高中英语网络阅读学案袋教学就是为实现网络环境下的英语阅读学习的优越性而进行的一项实践与研究,旨在通过大量的材料的收集和学生对材料的反思,客观而形象地反映出学生在英语网络阅读方面的进步、成就以及问题,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能力和自我教育的习惯,规范学生的网络阅读学习行为,进而使学生学会合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英语阅读。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尤其是高中生)最便捷、最大众化的获取信息的渠道。在高中生中进行了一个关于“高中生网上阅读与英语学习”的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高中生英语网络阅读模式和阅读方法教学的研究势在必行。

“网络阅读学案袋”是学案袋评价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学案袋的英文单词是“portfolio”,意思是“文件夹”、“公文包”。网络阅读学案袋是根据教育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将各种有关学生网络阅读表现的作品及其他证据收集起来,通过合理的分析与解释,反映学生在网络阅读学习与网络阅读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反映学生在达到阅读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并通过学生的反思与改进,激励学生取得更高的成就。[2]网络阅读学案袋具有如下典型特征:(1)有目的、有选择地收集学生的作品;(2)学生网络阅读学习与网络阅读发展的集合,记录学生网络阅读成长的轨迹;(3)包括学生网络阅读的反思、看法和建议;(4)可以收集学生开展小组网络阅读合作学习,进行同伴评价的“证据”,能激励学生共同成长;(5)教师要对学生网络阅读学案袋里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3]当我们将“网络阅读学案袋评价”运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时,一方面,能让学生自主体验网络阅读过程,感受进步;另一方面,也为教师、家长等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阅读评价材料,使评价者能开放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网络阅读能力的发展。

网络阅读学案袋教学主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元认知理论为指导,以新课程理念和英语阅读理论及形成性评价思想等为方法和理论借鉴。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应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应是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手段只能是一种用来创建意义建构的情景、帮助学生认知的工具,是一种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网络阅读学案袋教学旨在让学生督促自己检查阅读完成情况,自主反思自己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成果,从依赖教师的指导和讲解逐渐转变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

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认为,每个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能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教育应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情景中进行,从而优化学生的智能结构。通过网络阅读学案袋教学,用多元智能理论来观察学生,展现每个学生不同的个体能力、特质及潜在的学习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肯定和激励,体验学习的快乐。元认知理论(Metacognitive Theory)强调人是积极主动的机体,其主体意识就是监控现在、计划未来,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思维和学习过程。通过网络阅读学案袋教学,运用元认知理论去指导学生进行自我阅读评价与自我阅读调节,培养学生的阅读反思能力,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自主性、自觉性,评价自己阅读的效果,总结有效的阅读方法。

网络阅读学案袋教学就是为教学双方提供及时、真实的诊断性信息,力求使评价更好地促进和激励学生阅读,促进教师阅读教学改革而设计建立的。有关网络阅读学案袋评价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尤其是安徽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目前极为少见,因此本文以此为重点展开研究。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网络阅读学案袋评价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的实效性。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网络阅读学案袋评价对高中生的英语阅读成绩的影响;(2)网络阅读学案袋评价对高中生英语阅读兴趣的影响;(3)网络阅读学案袋评价对高中生阅读策略的影响;(4)网络阅读学案袋评价对高中生英语学习反思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影响。

本研究将主要通过阅读测试、问卷调查和座谈的形式进行数据采集。阅读试题是根据《课标》语言技能目标(七级)以及学习策略目标(七级)要求来挑选的适合普通高中学生阅读水平的阅读文段。阅读测试共包括五篇阅读文段,每篇阅读文段后有五个小题,采用A、B、C、D选项四选一的标准测试题型,主要参考国内学者庞维国编制的“中小学学习自主性量表”和国内学习策略研究专家文秋芳教授的英语学习策略调查问卷, 答案采用Likert量表形式,所采集数据用SPSS (16.0)进行分析。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参加形式和阅读目的来定义,将网络阅读学案袋教学分为四种模式:课堂网络阅读活动、网络阅读背记活动、自主性网络阅读活动和网络阅读自我评价反思活动。课堂网络阅读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课堂内的网络阅读活动,使学生有机会把阅读技巧和体裁及题材联系起来。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逐渐了解、熟悉相关阅读技巧,并知道何时合理运用什么技巧,在课堂网络阅读中养成策略运用意识,并自觉应用于新的阅读环境中。

总之,互联网的发展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利用网络实施英语阅读教学是互联网应用的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领域。网络与英语教学有机结合,使传统阅读教学有了巨大改革和长足发展。高中英语网络阅读学案袋教学模式的实用性是毋庸置疑的。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也为因材施教提供了一个可行的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学生评价方式的发展,作为质性评价的典范,网络阅读学案袋教学模式一定会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2—24.

[2]杜威(John Dewey)著,伍中友译.2010.我们如何思维[M]. 北京:新华出版社

[3]李兆增.2003.英语学习学案袋评价[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10):22—24.

阅读与理解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导学案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学生阅读技能提出了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概括整理语篇内容,提高学生综合语言阅读、学习、理解、感悟、运用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导学案运用于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预习作用,使得学生认知理解具有全面性和深刻性,还能够起到丰富英语阅读理解思维,提高理解感知准确性作用,满足学习认知发展需要。

一、突出阅读重点,设计阅读思考题目

教师可根据教材文本阅读学习的重点,概括语篇学习内容及其表达主旨。在阅读教学中,多从语篇整体理解来设计相应的导学方案,尤其是注意预习思考题目的探究,更能打开学生阅读的学习思路。围绕阅读重点来设计相应的自主预习题目,使得阅读教学更具有目标性。

教师可要求学生从阅读文章的题目以及对应的思考题来划定阅读理解的重点,尤其从表达意图以及写作特色等方面来予以通盘考虑。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的阅读教学前,都有“Reading A”,其实就是对阅读内容的一种预习提示。教师在充分把握阅读内容教学要求及其主旨意图的基础上,可针对阅读学习内容的表达意图进行综合思考。在设计预习思考题目中,应该紧扣语篇,突出表达意图和内涵意义,让学生在预习题目的引导中熟悉阅读学习重点,形成明确的认知感悟方向,为深入理解语篇内容奠定基础。

二、结合阅读难点,设计阅读理解学习案例

案例的运用除了围绕重点,更应凸显阅读学习难点,能够让学生在了解阅读学习素材、表达主要内容基础上,有重点地予以解决,丰富学习思维。这些方法运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深化阅读学习方法,形成严密的阅读学习思维,深化理解感知。

根据文本阅读学习难点,可选用与阅读学习素材相似的文化背景内容,或者相反的学习案例,建议学生在通过相似的阅读背景知识激活下能够深入感悟,并能够从中概括出阅读理解的思维和方法。在案例搭配的过程中,可从文化背景知识、表达内涵、资源优化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为学生设计有效的阅读认知方案及其学习探究的方法策略。针对阅读学习难点,设计一些拓宽延伸性的案例,让学生能够在思考中尝试更多的方法理解感知。

导学案中体现阅读难点,更能够丰富学生的理解思维和拓宽学生文化背景知识。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三Unit 3 Back to the past的“Reading Lost civilizations”阅读教学中,可通过案例展示楼兰的历史,尤其是消失的原因,帮助学生强化认知。针对学生对楼兰不熟悉的实际,设计一定反映楼兰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的案例,让学生来全面了解文本表达内容。

三、注重阅读升华,优化阅读感悟发展素材

从阅读导学案中升华理解感悟,不仅是学生学习积累的需要,更是学生知识情感丰富的重要前提。教学实践证明,关注学生的阅读学习积累,以导学案的形式来引导,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总结阅读学习过程,更利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反思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积累高度来优化案例设计素材。可通过导学案的丰富延伸来拓展学生的阅读学习思维,能够在积累语言文化知识中灵活运用,更好地形成有效学习策略。教师则应该对学生在导学案学习运用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点评,让学生能够在总结中学习反思,同时关注学生的阅读学习创新之处。在案例设计时,可针对学生的阅读学习整体认知感悟状况,从阅读的综合感悟和独特发现来设计相应的综合运用表达练习案例。

教师在设计案例中,可结合学生的阅读兴趣点和课程教学要求设计相关或者相似的学习素材,帮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在引导运用过程中,可建议学生运用读后感、改写等形式来提升阅读理解的深度,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正如前所述,英语阅读导学案运用,能够在发挥阅读引导促进作用基础上,让学生能够有效阅读学习。案例运用应以培养学生多元化理解思维为重点,帮助学生拓宽知识储备量,提高语言表达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导学案运用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鼓励学生活学活用,不断丰富学习认知感悟思维。

参考文献:

阅读与理解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英语;阅读理解;教学

一、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现状

高中生在练习高考模拟英语试卷时,总是发现阅读理解有部分内容读不懂,只有不到3%的应届高中生能够完全看懂高中英语试卷中的阅读理解,同时也存在着相应的文章内容能够看懂,但选不出答案的情况。而在每次英语模拟考试当中,阅读理解部分让80%以上的学生用时超过45分钟。

不少学生抱怨做了很多阅读理解,花了很多心思,成绩依然没有提高。不仅仅是学生,教师也为难,除了要求学生多读多背之外,对提高学生这方面的成绩也束手无策。

一些学生听教师的话多读多背,结果背得很熟的文章,隔一个月就变陌生了,背熟的单词,隔了一个月考试时遇见,发现很熟悉,就是想不起什么意思。这就让学生左右为难,不知道是否应该继续背诵更多的内容,还是复习曾经背诵过的内容。

二、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造成目前高中生和教师对阅读理解的学习和教学不知所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盲目地训练阅读理解。一直以来,学生认为多读、多背就能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但是他们只知道盲目地背诵,不知总结和思考,以至于阅读效果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二)教师经验不足。一些缺乏总结经验的英语教师,只会在考完试卷时,照答案的解析来给生分析,而一旦学生提出更深入的问题,教师就不知怎么回答。

(三)教师缺乏对阅读理解考试目的的认识。我发现,很多高中教师没有理解高考阅读理解的考察目的,以为是考学生能否读懂这篇文章。事实上,英语模拟考或高考的阅读理解都会出现超出高中范围的单词,因此阅读理解的真正目的不是在考学生能否完全看懂这篇文章,而是考查学生是否在看懂文章的前提下,正确地选择答案。

由于以上原因,教师很难制定出有效的阅读理解教学方案,导致教学时毫无目的或者不知道到底怎么教,这也是学生阅读理解差的一个原因。

三、 制定合理的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方案

制定一套有效的阅读理解教学方案显得很重要,没有一套好的教学方案,教师的教学将无从入手,而一套好的教学方案可以按照下述要求来制定:

(一)规定背诵内容和时间。作为教师,我们要带着学生经常背诵单词和文章,并引导他们进行分析和思考。长期坚持下去,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让学生看懂阅读中更多的内容。词汇量是学生做英语试卷的资本,如果单词量不够,就看不懂文章,也就更别谈方法了。当然,提高词汇量也不一定要求学生做到完全看懂阅读理解,只要能看懂八成即可。

(二)制定并协调好背诵新内容和复习的方案。新背诵内容和复习内容的相互协调,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学生遗忘词汇的几率,同时让他们不断学习新的词汇。而一味地复习就不会增加新知识,而一味地增加新知识,又会遗忘旧知识。因此,协调好背诵新内容和复习旧知识,是增加学生知识量的有效方法。

(三)教授学生做阅读理解的技巧。有效的技巧能帮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选出最适合的答案。例如,阅读文中片段写着“Jhon want to go home”。而问题要求学生从文中看出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其中B选项为“Jhon want to go home”。我想,没有总结经验的教师,往往会选择B,因为问题要求以下哪个是正确的,而B选项是与文章阅读完全一样的内容,因此很多人选择B。但是,B是错误答案,因为这是推理题,题目要求“从文中能看出”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B是直接给出的选项,不是从文中看出的选项。在高考阅读理解中,不少学生和教师没有意识到推理题不能选择跟文章一模一样的句子,因此没有选出正确的答案。此外,英语阅读理解的题目类型还有“细节题”“词义猜测题”“主旨大意题”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的推理和分析。

四、 正确实施英语阅读理解方案

教师制定好教学方案后就要开始执行,而执行也需要正确的方法。如下:

(一)预期执行效果及时间。教师要设定好执行的效果,比如在什么阶段应取得怎样的效果。如果我们不去关注效果,就会出现方案无效但教师又不知道的情况。

定期反省教学方案。一旦发现在设定时间内没能产生预期效果,教师就应该反省自己制定的方案是否出现了不实际的错误。及时反省有助于教师寻找正确的方法,改善自己的制定计划。

(二)学会查找资料。倘若教师想不出有效办法,可以上网查找资料,参考专家的看法,比较专家的想法跟自己有什么不同,究竟谁正确,判断依据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去认真思考,从而正确地修正方案。

(三)定期修改并实施新方案。教师在反省发现问题后,还不能完全证明修改方案是否正确,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实施,重新制定预期效果及其时间,并重新实施,检查其效果能否在预期时间内发生。

(四)监督学生的英语学习行为。有时候方案效果不好,不一定是方案出现了问题,可能是学生没有按要求学习,或者马马虎虎地应付,这样方案的效果同样会打折扣。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监督相当有必要。

五、 结束语

以上笔者总结了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方案的制定方法和实施方法,在实际教学当中,我们英语教师还需要创造性地研究如何制定正确教学方案,以及如何正确实施教学方案,而不仅仅局限于上面所述。

参考文献:

1.杨小虎,张文鹏.元认知与中国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相关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

阅读与理解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阅读;导学案;应用措施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182-01导学案作为英语教学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在新课改以来,国内外出现了大量有关于导学案的研究,包括布鲁纳的发现教学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等,这样研究理论为导学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依然是教学难点,将导学案有效的使用到英语约到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1.导学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思路

打造高效英语课堂,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这是导学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主要应用思路。目前高中学校都普遍存在英语教学设备不齐全,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等问题,导学案的应用就像是风浪中航行的大船的掌舵人,指引着学生、教学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导学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启示

2.1注重教师的引导。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活动当中教师要积极起到引导作用。导学案简单来说也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教学的方向与学习的方法才会更加正确与有效。教师需进行关于阅读策略的指导,让学生了解高中英语阅读题型的特点,有哪些阅读策略以及该如何在具体的阅读训练中运用这些策略。实践证明,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且能切实提升学生阅读训练的有效性。此外,对疑难问题的探究学习也需要教师必要的引导,否则,学生会无从下手。

2.2注重学案适当的难度和题量。导学案的编写对于整个课堂教学的作用十分的巨大。首先,导学案的编写要符合目前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为重,调动学生的思维为辅;其次,导学案编写的题量要适中,要在符合学生学习能力的前提之下,丰富题目的类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消化。

2.3注重题型的层次性。导学案并不是将大量的阅读题目堆积起来让学生学习,而是通过对这些题目进行设计,引导学生有效的进行学习。首先,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其次,强化词汇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文本的能力,从而快速的阅读整个文本,大致了解文本内容,对其进行概括、理解以及消化;最后,在教师的指引下,让学生对文本进行详细的阅读与理解,通过反复的阅读来掌握重点知识。

2.4注重题型与高考接轨。丰富导学案的题型,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导学案的题型有一部分要与高考接轨,虽然现在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水平的发展,但是高考依然是学习生涯中重要的转折点,通过对这些题型的训练来提高学生应对高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2.5注重学案的整理和保存。导学案中不仅有丰富的知识点,此外拥有学生在学习探索中所攻克的那点与重点,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工具。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导学案的整理和保存,以便可以有效的复习巩固知识。

3.结语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导学案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W生学习英语的自主能力与探索能力,导学案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阅读策略,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训练能力,促使学生对英语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营造了良好的英语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的整体英语阅读水平。参考文献:

[1]李娜.浅论"学案导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下旬),2016,(7):123-123.

阅读与理解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DJP教学;数学阅读;导学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一谈及阅读,人们联想的往往是语文阅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仅具语文阅读能力的社会人已明显地显露出其能力的不足,如,他们看不懂某些产品使用说明书,看不懂股市走势图,等等。因此,在只重视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今天,加强对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DJP教学模式下的数学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DJP教学模式下的数学阅读进行探讨。

一、DJP教学的含义

DJP教学的全称是“导学讲评式教学”。由于“导学讲评式教学”的核心概念是“导学”“讲解”与“评价”。因此,我们取“导”“讲”“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简称“导学讲评式教学”为“DJP教学”。

DJP教学是指学生在学案的引导和帮助下,在独立阅读教材、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基础上,通过与组内同伴进行交流、面向全班讲解以及师生对其讲解进行评析的过程,获得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数学思想方法的体验与感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最终达到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学会评价的教与学活动。

DJP教学中的“导学”是指利用“学案”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即“学案导学”;“讲评”是指讲解与评价。学生先在学案的引导和帮助下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再由学生在组内或班上对同伴讲解自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出存在的疑问或需要探讨的问题与他人进行相互讨论,最后再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的点评,使学生个体进行内在思维的比较和鉴别,从而达到对知识技能的深入理解与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与感受,促进学生数学品质的形成和自身的发展。

DJP教学的核心要素是“导学”“讲解”和“评价”。

许多学生自学能力差,认为数学书没有什么可读,无非就是记概念、背公式和定理,掌握数学公式的演算步骤,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理解。事实上数学也是一门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语言具有简洁、无歧义的特点,但数学符号往往内涵丰富,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尤其是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跟文字语言差别很大,而在阅读中语意转换频繁,要求灵活,这就给数学阅读带来一定难度。阅读过程是一个转化的过程,是一个内部言语的转化过程,是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

二、DJP教学模式下的数学阅读方法

首先是阅读教材。现在的北师大版教材融入了代数和几何,且内容看似都非常简单,其实要挖掘的内容很多,如果作为一名教师不去认真阅读、分析,就课讲课,单纯地只完成书上的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去阅读教材,教学生怎样去阅读教材。在阅读概念时,要正确理解概念中的字、词、句,能正确进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互译;要注意联系实际找出正反例子或实物;要弄明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阅读定理时,要注意分清定理的条件和结论;要探讨定理的证明途径和方法,通过与课本对照,分析证法的正误、优劣;要注意联系类似定理,进行分析比较、掌握其应用;要思考定理可否逆用、推广及引申。在阅读公式时,要弄明白公式的来龙去脉,会推导公式;要注意公式的应用条件,弄明白有关公式的内在联系,了解公式的运用、逆用、合用、变用和巧用。例如,在学习平方差公式时,学案中设计了一个例子让学生阅读理解:

1.用平方差公式计算(ab+2)(ab-2)

解:(a+b)(a-b)=a2-b2

(ab+2)(ab-2)=(ab)2-22=a2b2-4

即时练习:(y-x)(y+x) (mn-3n)(3n+mn) (-a+b)(-a-b)

(-4k-16y)(16y-4k) (-2x+3y)(-2x-3y)

2.对于公式(a+b)(a-b)=a2-b2的深刻理解

提问:公式的左边为(a+b)(a-b),a一定在前面,b一定在后面吗?

例:请用两种方法计算(x+1)(-x+1),对比思考以下问题。

法一:用平方差公式 法二:用多乘多

提问:在本题中,谁是a,谁是b?

总结:在使用平方差公式时,关键是分清谁是a,谁是b。请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你是如何判断a和b的?

学生通过对例题的阅读,仿照练习,再根据一系列问题去理解平方差公式中的a与b,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阅读例题时,要认真审题,分析解题过程的关键所在,尝试解题;比较解法的优劣,并使解题过程的表达既简捷又符合书写格式;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并努力去探求新的解题途径。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我让学生阅读理解并完成这样一道题: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进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这种服装每件的进价是多少元?

分析:①审题:读出题中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等量关系,如有多个等量关系时,要选取合适的一个用来列方程,其余的用来列代数式。

标价=进价+提高的价钱 售价=标价(或原价)×打折率

售价-进价=15

②设未知数:设进价为x元,则进价= ,标价= ,售价= 。

③列方程:根据题意,得

④解方程:解,得x=

⑤答:

学生根据这一系列问题去阅读和理解,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进一步深化。

综上可知,不管是在阅读概念、定理、公式、性质还是例题,在理解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进行三种语言的互换。我们知道,数学语言的特点在于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数学中的结论错对分明,不存在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断言,当我们在引导学生试图阅读、理解一段数学材料或一个概念、定理或其证明时,必须让学生了解其中出现的每个数学术语和每个数学符号的精确含义,不能忽视或略去任何一个不理解的词汇。

其次是阅读学案。简言之,学案,就是教师在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认真解读教材与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知识经验,并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把学习的内容、目标、要求和学习方法等要素有机地融入学习过程之中而编写的一个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其内容包括:(1)学习目标;(2)学习重难点;(3)学习过程;(4)达标检测;(5)资源连接。在阅读学案时,学生必须在课前认真阅读本节内容最终要达到的目标,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并完成学习准备和解读教材,尝试性完成“解读教材”和“挖掘教材”部分的基础性题目。

阅读与理解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导学案 预习 探究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任务,注重学生英语学习策略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学习思维和感知,有助于促进他们知识技能内化生成。将导学案运用于阅读教学,能够通过案例的引导来呈现学习难点和重点,以拓展延伸背景学习资源来帮助学生深化认知感悟,缓解阅读理解的难度,提高理解感知能力水平。

1. 设计阅读背景知识,开阔阅读思维视野

导学案设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学习素材内容,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视野中加深理解感知。在设计导学案例时,应从文本阅读学习素材中探寻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特别是与文本表达主题内容相关或者相似的文化知识,让学生能够有效开阔自身的视野,增强阅读的兴趣。

以阅读背景知识为载体,关注导学案的引导预习作用,让学生能够有更为充分的语言知识积累。在设计过程中,应该突出如下几方面:首先,挑选与阅读文本内容相关的素材,让学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其次,多展示与文本表达内容相关的相关知识,诸如作者写作特色、表达主题、蕴含文化元素等。再者,突出多样化特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开阔知识视野。设计这样的阅读背景知识,能够在开阔学生知识思维和视野的基础上,更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理解课程文本表达内容。

设计这样的文化背景知识案例,更能够让学生有效研读文本内容,增强阅读学习的目标性和针对性。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下同)模块八Unit1 The written world的“Reading Appreciating literature”教学中,以设计导学案的形式来引导阅读学习。在设计阅读背景知识专题时,可将英国经典著作像《罗密欧与朱丽叶》、《傲慢与偏见》、《雾都孤儿》等被改编为影视剧的情况予以介绍;设计Charles Dickens(查理?狄更斯)的个人小档案,从写作特色、作品价值以及表达的现实意义等方面来予以呈现,以此来让学生理解“The wonderful about Appreciating literature”。通过这样的背景知识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更能够激发他们主动阅读学习的强烈愿望。

2. 注重案例引导启发,增强理解感悟体验

设计导学案例,多注重案例的引导配合,让学生在阅读理解基础上能够有实践表达运用的载体。这样的案例运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感知,还能够让学生在增强认知体验的基础上,深化表达运用。

教师在设计案例过程中,要能够紧扣阅读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来优化设计运用。首先,要围绕阅读学习的难点,设计相应的探究表达任务,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感知。其次,注重学习探究过程运用,通过同桌讨论、小组合作、角色表达等方法将个人获得的知识信息在小组内交流整合,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感知。再者,鼓励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能够针对阅读重点设计富有层次的思考题目,让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完成。

在导学案例运用中,应该以学生的学习差异为基础,突出设计层次性的案例题目,让学生都能够综合运用。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三Unit 3 Back to the past的“Reading Lost civilizations”阅读教学中,可根据学生完成“Reading A”习题情况,设计相应的思考题目,例如,What do we should do from Loulan disappeared?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些有关楼兰的历史地位价值相关方面的练习题,建议学生从案例题目练习中掌握阅读表达主旨内容。

3. 体现习题评估运用,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导学案在实践运用中,应该注入一定的评估功能。在设计过程中,可根据阅读任务目标要求来设计相应的练习题目。要求学生在练习检测过程中能够进行自我评价,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在设计过程质量关,应该突出“整体性”和“差异性”,即导学案例要能够体现语篇的表达主旨意图,特别是与学习素材相关的知识应予以归纳提炼。同时,建议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水平来选择相应的练习题目。在题目评估运用过程中,教师则应该运用形成性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以及表现进行激励引导,让学生能够形成自主学习和总结反思能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导学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预习生成和探究运用的综合效果,能够更好发挥学生课程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提高阅读理解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引导为前提,注重融合任务阅读和探究运用,不仅能够更好体现学生的课程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运用过程中积累丰富语言文化知识,提高语言表达综合运用技能。

阅读与理解教案范文第9篇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时代中可塑性最强的阶段,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对小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阶段的记忆有可能会一生铭记,因此,这个阶段的阅读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以及完善教学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并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生可塑性极强,在此时对其进行阅读教学,既是教学的要求,也可使学生快速提高阅读技巧。对于教师和学校等教育机构而言,小学阅读教学的优劣是考核一个机构或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参考,与其能力和薪酬也直接挂钩,由此可见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重视结果和应试教育

阅读的重点是阅读技巧和理解能力的培养。但目前我国过于注重对题目的思考,而忽视了阅读的本质,近年来,学生竞争的激烈更是加重了应试教育,使教师和学生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问题答案的思考上,没有重视文章的探索,在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后,学生盲目地根据答案对文章进行定义。这样的教学模式简称为应试教育,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没有得到提高,也没有语言的交流,因此,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

2.忽略学生的见解

近年来,随着学生教育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各种各样的辅导书应运而生,教学参考书和课本是教师和学生的主要参考资料,而每道题的答案又极其统一,为了获得高分,学生只能按照统一答案来写,而不会写出自己的真实见解,教师也是根据答案来进行阅读讲解,并规定只有与教科书或参考书的答案一致才可以得分。阅读是一个开放性的教学,力求每个学生都做到真听、真看、真感觉,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理解,允许思想见解的不同,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说,但现有的教育模式则扼杀了学生的个人见解,忽视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样一来,将无法培养出具有创造性和坚持自我的学生。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提高措施

1.重视学生思想

阅读的主体是学生本身,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的接受者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个人见解和理解才是重中之重,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和开放型思维,使学生真正做到融入文章。

2.避免应试教育

阅读与理解教案范文第10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9-0029-02[WN]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初中阶段教育的地位不断上升。作为初中学生的必修学科,语文教育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教育事业创新发展的今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思路与方法都应当进行合理的变革。因此,本文以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路与对策为题,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思想与创新方法进行分析。

一、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路

要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需要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教师只有明确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路,才能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首先,初中语文教师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开展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础,要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就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教学目标进行指导。

其次,教师要讲究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法,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于学生学习成果好坏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使用是否得当,会使学生学习感受完全不同。教师要从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出发,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程进行合理调整,使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水平相适应。

最后,教师要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要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明确学生的学习重点。所以,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前,要考虑社会时代热点,选择有效的阅读内容,使初中阅读教学可以服务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整理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思路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明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在笔者看来,要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融入语文阅读情境

初中学生是初中语文阅读学习活动中的主体。让学生融入语文阅读学习情境中去,对于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与语文素质提升都有着促进作用。在阅读教学之前,教师要对阅读段落进行仔细分析,针对阅读题材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可以融入到阅读情境中去。在阅读情境中,学生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对阅读学习内容进行理解与分析,这样阅读学习内容可以对其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产生影响。教师更要从社会的发展需求出发,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优化阅读教学。

比如在对《繁星》一课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为学生打造一个真实的阅读情境,引导学生融入到情境之中。在教学前,教师要利用网络平台对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进行搜集,准备好教学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呈现与繁星、夜晚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深入到文字中,与阅读文本进行互动,有利于初中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二)引导学生进行个性语文阅读

每一个初中学生都具有自己的个性,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具有明显差异的,无论是学习水平还是学习兴趣,都会有所不同。一些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较强,在同样的课堂上,其学习效果就会较好。而一些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较弱,其阅读课堂学习效果不尽理想。因此,教师要从学生不同的语文阅读学习追求出发,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语文阅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引导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则要引导其对文章进行分析,掌握阅读文章的内容,促进学生整体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教师更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学习习惯,让学生利用自己觉得最高效的方法进行阅读学习。

比如在以《往事依依》作为阅读文本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他们通读文章,发现文章的亮点与自己在阅读活动中所产生的问题。而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组织他们开展合作学习,针对阅读方法进行探究,共同分析文章内容,了解文章主题。一些学生提出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学习,那么教师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

三)满足学生语文阅读学习需求

利用丰富的教学方案,满足初中学生的阅读学习需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案,应当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更要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社会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也在变换,阅读内容也不断升级。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案的制订时,要特别注意教学方案的时代性,使教学方案与初中语文学科的发展规律相适应,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为学生传递更多的内容。

比如在以《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作为文本进行教学时,教师要考虑到华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及社会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活动,使教学活动具有时代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孔子学院的广泛建立作为例子,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华夏文化的魅力。更要将此阅读教学活动与《论语》学习结合,使教学方案符合语文学科教学规律。只有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才能促进教学内容的丰富,实现学生学习热情的提高。

四)营造生动活泼的语文阅读学习氛围

课堂学习氛围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会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兴趣,更能强化阅读教学效果。初中学生好动,对阅读文本中的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只要初中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兴趣,就会不断深入到阅读学习活动中。因此,教师要抓住初中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点,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教师要关注互动环节的作用,利用合理的课堂互动,使学生成为初中语文阅读学习的真正参与者。比如在讲解《甜甜的泥土》的时候,教师可以就阅读文章的题目与学生进行交流。为什么作者要用“甜甜的”来修饰泥土呢?是泥土真的是甜的,还是其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师生就这些问题进行交流会促进语文课堂的活跃,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

阅读与理解教案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学案导学;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直存在重视知识传授、忽略学生能力发展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种教学模式不仅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也严重扭曲了教学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无法激起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学案导学式教学是运用导学的方式进行目标训练,以学案为载体开展的教学活动。要想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处理好“导”与“学”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开展高质量的学案导学式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学案导学式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1.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学案导学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改变传统教学体制下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索,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学习重点,进而有针对性地学习。

2.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在学案导学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案导学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讨论,积极参与到英语阅读课堂中,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案学习的方式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阅读教学中,加深对英语文章的理解。

3.促进师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教师在学案导学中应该转变自身的角色,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引导的方式支持、协助学生进行英语阅读,鼓励学生积极在阅读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给予适当的指点和引导,以此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4.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案导学式教学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以鼓励为主,借助学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英语文章,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以此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二、学案导学式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通过预习学案完善英语教学活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认真预习学案,并且细致编写课堂学案,以此保障英语阅读教学的时效性。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要求编写针对性、应用性强的预习学案,引导学生对学案进行必要的预习,之后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和授课计划,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学案,引导学生了解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例如: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The United Kingdom这一课中,教师先让学生了解重点词汇与表达,然后让学生明确课文的功能项,提出英语课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后,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可以带着问题听课,以此找出英语课文学习的关键点。通过这种学案导学的方法,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学习任务,以此营造出轻松、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

2.通过预习学案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参与学案的编写,并且在预习学案过程中完善教学活动,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将学案作为重点,引导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预习,并且按照学案中的教学目标,认真细致填写预习过程。通过预习学案不仅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为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教师应该以深层阅读作为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学生在速读后对文章会有大致的了解,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阅读过程中注意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和地点等,让学生学会分析文章的框架,深入分析英语文章中的生词或者句子的意思。此外,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按照预习学案进行预习,正确理解和回答学案中提到的问题,学习过程中比较困难的问题可以暂时放在一边,之后重新阅读文章,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然后由教师解答。其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速读,加深对英语文章的印象。无论什么类型的英语文章,学生都应该对英语文章进行速读,并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课文,并且在阅读之后逐一解决这些问题。

学案导学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教师应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案导学式教学的优势,以此有效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兰.“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5).

阅读与理解教案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当前有许多不足之处,中学生在阅读教学当中很多都是被动的地位,教学效果很低。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理念上普遍存着认识上的不足,对于素质教育的涵义没有真正理解,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很多都是在敷衍了事、走形式,也正是这些因素的存在,才使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始终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1.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不明确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按照学生个性的特点和阅读的心理为基础,可很大一部分教师这一点做的都不是很到位。在阅读的过程中,目标并不明确,给予中学生的知识非常繁杂,导致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能提高,久而久之学生还会对阅读形成反感的心理。语文教师并没有将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与激励功能发挥出来,不能够及时的把握学生的阅读心理规律,也导致了初中的阅读教学效果非常低。

2.过于程式化的阅读教学步骤

过于程式化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步骤,是阅读教学当中的顽症。很多语文教师都将文章内容分析的过于琐碎,还会将分析出的最终结论用板书的形式让学生们加强记忆。这个过程中,对于学生理解的能力以及分析的能力都没有考虑到,完全是单纯的让学生形成记忆应付考试。而学生大多都在死记或硬背,对于文章的真正含义并不是从内心深处的理解。这种过于单调的阅读教学过程,学生根本感觉不到什么乐趣,学习只是非常枯燥的解题和背诵。

3.阅读教学的手段过于形式化

伴随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在教学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师都对PPT课件的制作非常热衷,备课的过程也就是PPT制作的过程。当然,多媒体的合理应用,能够让课堂丰富多彩,学生也比较容易消化知识和理解知识,可备课的工作如果过于简化,一味地追赶潮流去应用多媒体教学,也会发生本末倒置的情况。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是为了使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这才是主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简化教学的工作,教学当中一味地对多媒体教学的方法进行应用,则很可能会成为教师偷懒的一种手段。

完全的多媒体教学应用的课堂上,黑板变成了大屏幕,而板书则被鼠标代替,课堂的教学气氛相对缺乏,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特别是教师制作的PPT课件背景夸张、丰富,学生会对过度对背景进行关注,对画面以外的东西有所遐想,图像背景的吸引力比较文章阅读本身的吸引力要大的多,这样会使学生对课件当中的图片或是话语记忆特别深刻,但对所阅读的文章内容与知识点缺乏深刻的印象。而作为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师,并没有使学生对于文学学习当中的想象力给予启发,形式化较强的这种教学手段,对语文阅读教学形成了一定的干扰。

4.阅读教学的教案过于艺术化

还有一部分教师对教案的编排与撰写过分的关注,而教学的工作也成为他们展示个人想象力的舞台。对阅读教案进行编写时,他们会将自己作为学生,将有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根据自己的一些想法进行设计,还会给出他们认为的标准答案,让学生全部记住。他们用教参与自身教学的经验将学生的思想统一起来,从而忽略了培养中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课堂上中学生的学习差异性。课堂教学中,任何情况都会出现,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不会根据教师的教案问题来提问。因此,编写教案一定要合乎情理,不能够追求所说的完美和艺术。

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在对教学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并解决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中学生只有提高阅读能力,才能使语文的成绩普遍提高。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则要起到引导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学会阅读、分析和理解的能力,阅读教学当中的问题才能够在根本上得到解决。

1.努力激起中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都要明白,只有学习的兴趣才是最好的教师,所以要想提高学生阅读的效果必须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前提。要想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语文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可以把课文当中的内容编撰成小品或剧本,提高中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中学生自导自演,而教师则负责学生对角色的性格与特点进行引导和把握,引导学生在表演当中怎样将人物的语气与神态展示出来,使表演变得生动而传神。通过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深刻的体会到文章当中蕴涵的魅力,对于学生理解文章非常重要。

2.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合作学习模式

教师可安排学生分组,并以小组的形式来共同完成教学的目标。教师可以总结难度较大的问题,将学生分配成组,并在小组内讨论所提出的问题,最后再由小组当中派出的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回答,展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成果。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的心情得到放松,将课堂上个人答题时的紧张感消除。而教师在学生讨论时进行巡视,对于出现困难的小组要给予及时的帮助。

3.要注重学生在阅读中字、词和句的积累

文章,是由字、词和句共同构成,学生的对阅读的理解能力要想提高,必须要先理解字、词和句。语文知识的学习是长时期累积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也会使学生的理解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在文章当中都会有中心段落和中心句子,让学生通过这些词和句子的理解来对中心段和中心句进行分析,这样很容易找到文章的中心和主旨,也会明了作者写作的意图,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也会使阅读教学的工作事半功倍。

4.要将阅读和写作有效结合

阅读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写作的重要作用,要让阅读与写作相结合,通过阅读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要教会学生学会摘抄、经常做笔记,还要指导学生写作用技巧。可以在某篇文章教学完成后,让学生来进行仿写,特别是对于描写人物和景物以及心理活动等这些写作当中比较典型的手法当中,引导学生运用摘抄和长期积累下来的词句,通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可以使中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得到同步的提升。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阅读是最基本的课型,而语文是所有学科的知识基础,语文阅读的教学也非常重要。笔者在文中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的策略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相信在我们不断的努力下,一定会使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阅读与理解教案范文第13篇

第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的激发是多种多样的。要想提高阅读能力,兴趣是第一位的。我们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应当选择一些趣味性强的读物,先让学生阅读简单却读起来很有味道的文章,然后再读较难的,慢慢地让学生在英语的语境中体会到语言的快乐、阅读的美丽。教师也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充分展示阅读中的语境,以吸引学生阅读的兴趣。

比如我在《Earthquake》一课中就使用了演习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在《The necklace》一文中,我使用了让学生表演的方式来增强阅读的效果。有时我还会采用做实验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第二,培养学生阅读策略。

做任何事情,科学的方法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阅读也是如此,正确、科学的方法和策略对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常见的阅读方法有:整体阅读法、整句阅读理解法、细读法、略读法、寻读法、跳读法、重点语段阅读法、先文后题阅读法、先题后文阅读法。常见的阅读策略有:读前预测、读中预测、抓大放小、各个击破等。

通读全文,抓准文中信息,这被称为略读,其目的是了解文章内容,明确主题思想,注意关键词,找准主线,掌握大意,力求对文章各层次各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有个明确的认识。要仔细审题,重点再读,观察试题题干,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带着特定的信息分析验证,确定答案重观全文。验证答案是解答阅读理解题的最后一步,带着每个小题已初步确定的答案内容,对于感觉把握不大的题复读全文,逐一核实各题的答案,看看是否一致,是否合乎情理、合乎逻辑,是否前后照应。

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应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以下内容:

1.以句子或意群为阅读单位的整体阅读。

2.用英语思维直接理解句子的意思,不要借助汉语作为中介。

3.抓住文章的中心线索,集中精力,一气呵成。

4.善于通过语境猜测词义,克服生词的障碍。

在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时,还要纠正不良习惯。常见的不良阅读习惯有:阅读时头左右摇动;在心中默读或小声地逐词朗读;习惯以词为单位而不是以句为单位进行阅读,甚至用手指或笔尖指着文章逐词阅读;遇到生词时不会联系上下或根据词的结构猜测词义,而是立即停下来查字典;频繁地回视阅读内容,不能一气呵成、全神贯注;需要把每句话在心中或口头译成汉语才能理解句子的意思,而不是用英语思维来直接理解句子的意义。这样的阅读不但速度慢,而且直接影响到获取信息的效率和对文章的全面理解,故必须克服。

第四,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和答题步骤。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还需要进行阅读理解训练,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并在阅读过程中教会学生使用正确恰当的答题方法和答题步骤。概括来说,答题方法可以分为正选法与排除法、定位法与跳读法、画图法与列表法、概括法与推理法、常识法与背景法等。

在教学过程中,研究者经常采用如下解题步骤:

1.以较快的速度阅读,看一遍全部阅读理解题。

这就是说要先看题后看文章,目的是要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和信息安排,使学生能带着问题读文章。但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这一步只要求对五个问题有初步的了解,如有无直接性问题、有无需推理才能回答的问题、有无中心思想类问题等。

2.以最快的速度略读一遍文章。

在略读的过程中不必担心能否完全理解文章的内容,由于已经看了一遍题,在略读的过程中碰到文章某处似乎与某个理解题相关,则再看一遍题;如果确认这个地方正是题的设题区,则在该处或试卷旁的空白处写上这个理解题的序号;如果已有了初步答案,也可标出初步选择的答案。然后再接着往下略读,方法同上,直到读完全文。

3.重复问题,进一步明确设题区。

这一步要求一次只看一个问题,要确保正确理解题意及发问点。这一步的目的是迅速把一些比较容易的问题先解决了,以便在以下两步集中精力去解决较难的问题。

4.以正常的阅读速度重读一遍文章。

这一步是第二遍也是最后一遍阅读全文,在阅读过程中要记住在第三遍尚未解出的问题,如果遇到哪个问题可能是设题区,做上记号,然后接着往下读,重复上面的步骤。切记不要“往回读”,也不要快读,以正常速度读下去,并寻找一些细微的线索。

阅读与理解教案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衔接;阅读策略;认知策略

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研究是常州市英语课题研究的一个子项目,在历经两年的研究过程中,经过调查问卷、数据前测与梳理、中学开学第一课、小学毕业班复习课、中小学英语教学一体化教研等形式,中小学英语教师始终在寻求衔接的契机,以期将研究深入并推广。

随着研究的推进,中小学教师意识到学生阅读能力的缺失亦是中小学衔接的一个难点,因此英语教师通过对阅读课型的深度研读,结合目前小学英语阅读课的教学状况,选用江苏译林出版社《英语》 七年级上册的教学案例,以小学英语教师的视角呈现中学阅读课型,以寻求适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发展的角度并剖析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之必要性。

一、教学内容

教材:译林出版社《英语》 七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Unit 6 Food and lifestyle / Reading(A)Keeping fit

文本内容:What we eat and how we live

Hi! My name is Kitty.I love dancing.I dance for half an hour everyday.

Healthy food is important for me.I need to keep fit.I always have milk and bread for breakfast.For lunch and dinner,I usually eat fish and vegetable.

Sometimes I feel hungry between meals,so I eat an apple or a pear.I seldom eat cakes or sweets.They have too much sugar and are bad for my teeth.

Hello! I am Daniel.I like playing computer games.I seldom exercise.I love hamburgers and cola,but they are not healthy.

I need to change my lifestyle now.I plan to eat more fruit and vegetables everyday.I love beef,but I also need to eat fish.There is a swimming pool near my home.I plan to go swimming everyday.

教学对象:常州市区六年级学生(以三年级为起点学习)

二、教学目标定位依据

结合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等层面,本案例从以下五个维度深入剖析,以为教学目标定位之依据。

1、《英语课程标准》层面: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英语阅读的能力,所以阅读策略教学应该是贯穿基础英语教学的始终,不同阶段的阅读策略的教学应有不同的侧重。如小学阶段为基本阅读技能的培养,其囊括了学生的语音意识,自动解码能力,关键词阅读、意群阅读等,这些在学生进入阅读的起始阶段便纳入阅读教学的内容。中学阶段的阅读教学其策略则指向性更高,览读、跳读等策略贯穿整个中学英语教学,其他策略如大意阅读、推理判断、词义猜测也会在不同的单元出现。因此在中小英语教学的衔接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中小英语阅读策略教学的连续性。

2、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层面:目前小学阅读课教学主要采用了PWP教学模式,将阅读教学分为三个层面pre-reading读前教学,while-reading读中教学,post-reading读后教学。读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核心。各阅读能力的培养如具体信息的识别,各种逻辑关系、篇章结构的分析,都是通过读中教学来实现的,其中之一便是指向阅读策略的培养。

3、学生层面:随着PWP模式在小学阶段阅读课中已逐步推广,造就了学生有一定阅读技能如自动解码、关键词阅读、意群阅读、视觉解码和阅读策略如预测、联想、前后关联等的储备。这种技能与策略的储备,不应随着学生年龄与年级的增长而削弱,而是应该呈现一种正比例的增长。

4、教师层面:目前阅读策略的培养与教学并未有与之相配套的文本放于课程中实施,教师必须要具备阅读策略培养的意识,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讲阅读策略的教学有机的纳入到阅读教学的体系之中。通过梳理小学高年段与中学起始阶段的教材,明确各阶段的阅读任务与阅读策略的要求,利用中小学有限的教材文本资料开展系统的长程的策略训练。

5、本案例所选文本层面:本案例依据文本材料的特性:即课本中的两篇文本几乎是并列相近的架构,这便为通过课堂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的有关阅读的通识性的策略,通过任务的设置与训练协助学生掌握并运用阅读的基本策略.提供了可能。

三、案例目标定位

影响学生阅读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策略知识:其概念是指各种策略阅读,如大意阅读策、细节提取策略、词义猜测策略等。同时就策略而言,还存在着学习策略和利用策略的问题。根据策略涉及的内容,学习策略又包含听力策略、阅读策略、语法学习策略等。而阅读策略就是读者用来理解各种文本的有意识的、可灵活调整的认知活动计划,是指读者对阅读过程中认知活动进行监控与调整的手段。是在阅读过程中为完成阅读任务二采取的一切有效方式与手段,包括对学习方法的选择以及怎样组合、操作使用等方面的决策。英语学习作为一种语言学习,以此为依据阅读策略又可细分为元认知阅读策略和认知阅读策略。认知阅读策略指完成具体阅读任务中使用的方式方法:如推测,猜测词义,略读等。

基于以上五个层面的分析,以中小英语衔接教学与学生阅读策略能力的培养这两个维度为出发点,将此案例教学的目标定位于学习阅读策略并认知阅读策略。

四、案例实施途径

本案例以PWP阅读教学模式为依托,在读中教学中揉入阅读策略的教学与实施,其阅读策略的训练是分为呈现、总结、训练和应用三个环节来实现的。

1、呈现本案例中,教师采取了归纳式阅读方式,即教师先提出任务,由学生听读讨论,根据文本整体阅读策略。具体分解为三个任务,这三个任务依托的文本均为教材中有关Kitty的那一段文本,其目的指向阅读策略的分步骤呈现。以下呈现三个活动:

Task1 Watch and choose 在这一任务中教师以学习小贴士和选择题的形式,不着痕迹地渗透阅读策略的教学,其学习小贴士与选择题的功能分别指向两个要点,其一本阅读策略的指向性目标为览读能力的培养,其二教会学生如何览读―通过整个文本截取关键句来把握文本的主要思想。

Task2 Read and explain与任务一类似,教师采用的相同的教学手段来实施阅读策略的教学,利用贴士向学生传递阅读任务和阅读策略,即阅读任务为理解文本中新词,阅读策略为根据上下文语境理解预测词义。如:I seldom eat cakes or sweets.They have too much sugar and are bad for my teeth.。一句中,对seldom的理解,学生只要分析语言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便能得出seldom 在此处应该理解为not often。

Task3.Read,discuss and answer这一任务需要实现的是细节阅读策略的教学,教师将其分解成为两个层次,一将文本内容分解为三个大问题,利用学生寻求问题的过程实现细节阅读,二将文本通过“This is Kitty”话题的转述实现深层次的细节阅读,这两个层次互相关联而又层层递进,但其指向性都一致,即培养学生细节阅读的策略。

2、总结 在呈现环节中,教师将三个阅读策略分解到三个任务中实现,呈散点状,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认知阅读策略的难度,不利于后续的的训练与应用,因此,教师将其进行总结,整体呈现在一张PPT上,强化学生阅读策略的意识,具体分解为:

策略1.Identify the topic,catch the main idea of thepassage.(览读策略)

策略2.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and context,determine the meanings of some importantwords.(预测策略)

策略3.Summarise each section and retell the passage.(细读策略)

3、训练与应用根据教材文本的特殊性,通过架构类似的有关Daniel的文本来实施教学,即利用文本来开展阅读策略的训练且教师不提示阅读方式和阅读策略,只布置阅读任务由学生根据任务的要求来选择适当的阅读策略来完成阅读任务,即认知阅读策略。

Task4 Read the article about Daniel,learn in groups,try to solve the problems by yourselves

这张自主学习单的呈现,其实是整合了教师前期的三个任务,但其层次较之前三个人物又更深一个层次,通过这三个题目的设置,教师的目的指向性是非常清晰明了---帮助学生认知阅读策略,教师通过题目的统整,巧妙的将认知阅读策略的权力交还给学生,这一个还字,体现了教师的生本观与教学策略意识。

这四个任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通过任务的推进,教师将阅读策略的教学与认知阅读策略有机融合,有效实施。

五、结语

本案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亦有不足之处,案例的设计较为理性化,呈现的课堂面貌理性多于感性,任务的设置如能改成活动的设置则显得更为精准。因此,在中小学英语衔接的教学研究过程中,中小学教师应该增加学科组研究共同体的架构,以期学生在阅读学习的道路上走的更宽更远。

总之,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仅仅是授之于鱼,更应该授之以渔。通过中小英语衔接教学的平台,拓宽英语课程的视野,以学生为本,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策略,认知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为学生的长期发展谋求可能。

阅读与理解教案范文第15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阅读是幼儿获得更丰富的认知和经验的有效途径,幼儿期是培养兴趣爱好、习惯品质的重要时期,在幼儿期帮助幼儿感受阅读的趣味性,有助于幼儿一生阅读习惯的形成。而音乐对幼儿有着特别的吸引力,在进行阅读的时候,大多数幼儿都乐于将歌唱和阅读结合起来,这种结合能够让幼儿在感受到音乐旋律、节奏时获得更愉悦的阅读体验,使得阅读更富有艺术感和童趣。在本案例发生的过程中,笔者通过孩子的表现,发现了富有趣味性的阅读体验方式与阅读方式推广的必要性,这是开启幼儿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一把钥匙。

【案例描述】

新绘本投放到阅读区后,幼儿的新鲜感油然而生,他们在几天中非常乐意从阅读中看新的故事,可×是其中表现得最积极的孩

子。她对《逃家小兔》这一绘本很感兴趣。这天区域活动时间到了,孩子们纷纷选择自己想去的区域游戏,可×和昨天一样选择了阅读区,她拿出《逃家小兔》看了起来,但翻到小兔子变成小鳟鱼游到大海里去时,她突然唱起歌来。这引起了旁边小×的注意,她好奇地凑过来说:“你在唱什么啊?”可×说:“你看,这里可以这样唱:我要变成小鳟鱼,游到大海远远的。”原来她唱的是近期陈老师很喜欢唱的一首歌,用歌唱表达自己对绘本图画的理解,说完,她对小×提出:“你会不会这样唱啊?我们一起来唱图画歌吧。”她给自己的阅读行为起了个“唱图画歌”的名字,两个小朋友玩了起来。

一本绘本被他们找到了很多有趣的地方,还设想了新的故事情节,他们的欢乐很染了同一区域的其他幼儿,大家都围上来看他们的绘本,在了解了他们是怎么玩的以后,孩子们自己去找绘本看了起来,阅读区一度成为一个歌唱区。我感到这是一个好的教育契机,一旦把握好了,能够让幼儿更乐于阅读,并能够发现阅读的趣味,促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于是我在区域活动后,引导幼儿讨论了这一方法,并和幼儿一起在表演区旁设计了一个阅读歌唱小舞台,并形成了阅读歌唱创编比赛,幼儿需要在了解绘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新的与歌曲有关的创编,幼儿都非常积极地参与到这一活动中。

【案例分析】

在阅读区中进行阅读的时候,通常教师都会要求幼儿进入阅读区后要安静、不打扰别人,在这一规则的限制下,很多幼儿都只是在做他们个体的阅读活动,获得的认知和想象、创造行为很少和其他的幼儿分享。在以上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对幼儿的“喧闹”加以制止,而是给了他们自由发展和探索的空间,这样的方式让幼儿获得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分享、交流的体验,并在交流中产生更多的灵感碰撞。传统的绘本阅读活动一般以说图、说感受、绘画等方式帮助幼儿提升阅读感受,而在上述案例中幼儿自己发现了以歌曲、歌唱的方式来阅读图画,音乐、图画与语言、故事的结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创造能力和想象力、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通过对幼儿的观察促进了幼儿的发展,给了幼儿一种具有挑战性的游戏刺激。

【案例反思】

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教师需要帮助幼儿建构丰富、有趣的环境,同时引导幼儿用符合自身发展与兴趣需求的方式阅读。大班幼儿马上就要踏入小学,帮助他们从书籍中感受不同的学习趣味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幼儿阅读过程中合理地观察幼儿的阅读行为,发现幼儿有趣的阅读行为并乐于表现这种行为时,教师要帮助幼儿丰富自己的阅读方式,以让更多幼儿获得不同的阅读体验,如案例中使用音乐表现绘本内容,扩展思维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进行推广,以运用到幼儿的教学与其他活动中。

1.合理利用音乐,烘托绘本气氛

在进行特定内容的绘本阅读、分享时,教师可以以固定的音乐作为背景,帮助幼儿在音乐背景中感受到绘本的内容与情绪氛围,从而顺利地进入绘本阅读情境中,获得角色表现情感共鸣,增强幼儿阅读的有效性和阅读情绪的感受。

2.利用不同歌曲,促进绘本理解

目前,在幼儿园的歌曲教学中,歌曲的内容非常贴近生活,而绘本中的内容同样很贴近生活,教师可引导幼儿发现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并在阅读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场景、物品时,引导幼儿使用唱已有歌曲甚至自己创编歌曲的方式表达对绘本的感受。用歌唱的方式来理解绘本,包括对一些情绪情感的感知、故事情节的了解等等,在不断阅读、思考、歌唱的过程中,形成深入、个性化的绘本理解。

3.用音乐诉说体会,升华绘本感受

在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分享后,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幼儿进行阅读感受讨论,同样可以采取音乐唱出来的方式。这种方式让幼儿在新鲜的感受中获得另类表达的满足。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互相交流、倾听,也能让他们获得更多被动式的感受,但这

些感受与自身的感受融合在一起时,它们将能获得对绘本的升华

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