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西方心理学论文范文

西方心理学论文范文

西方心理学论文

西方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沈从文哈代人性乡土文明文化批判

沈从文是二十世纪初中国现代文坛上的一颗明星,哈代是十九世纪末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将这两位生活于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文学大家相提并论并非无稽之谈,因为二人都以故土故人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小说,并分别建构了各自独特的文学世界—“湘西世界”、“威赛克斯”王国。不但如此,二人更不约而同地关注着新旧文明撞击下的人、社会、文化。所以,对二人进行比较不单可以分析二人作品的异同,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东西方作家在乡土文学这一共同母题之下不同文化心理的窗户。

一以人性为核心的文化批判

人性,是人类普遍的、共同的本质。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都在作品中用不同的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永恒的主题作了风格各异的阐释,沈从文与哈代也不例外。这两位文学大家不谋而合地将目光投向了生活在现代物质文明之下的人,关注生命存在的健全与缺失。人性是他们文学创作的核心和归宿。

从边城走来的沈从文,接受了湘西文化的熏陶,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契合。他始终从人性的角度去打量世界,表现理想中的人生形式。柏子率真而又粗犷;翠翠纯真而又温柔;萧萧勤劳而又单纯;天宝和摊送胸襟坦荡,洋溢着原始的生命强力。这一系列人物形象投射出了最本真的人性和最自由的生命情态。而且,他还大胆地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媚金渴望得到,花脚苗族寡妇追逐,青年男女自然野合,形象地淦释了人性的深层内涵—原始的、自由生命力的勃勃生机。在他的笔下,“湘西世界”是一个充满人情美、爱情美、生命力旺盛的化外之境。另一方面,对于扭曲变形的人性,他也予以了强烈的批判和鞭答。《龙朱》、《柏子》、《萧萧》、《丈夫》演绎了在异质文明的挤压下,乡下人灵魂的堕落史。

哈代的“威赛克斯”小说创作始于《绿茵下》,在这部作品中他已有意识地将叙述重点转移到人性这一主题。在其《小说与诗歌总集序》中,他曾谈到:“在威塞克斯也有十分丰富的人类本性,足够一个人用于文学。我对这种想法一直坚持不舍,所以,即使有时本来比较容易超越国界,使故事叙述带有更多的世界性色彩,我还是固守在威塞克斯界限之内,不越雷池一步。”①他塑造的人物,特别是早期作品中的,都表现出坚毅、刚强、勇敢的品格。虽然他们接连不断地遭受打击,但却始终不向环境和命运低头屈服,为实现人生理想排除万难。随着创作的深人,哈代惊异地发现现代社会对人性的压抑、扼杀,也目睹和感受了人与社会之间的种种矛盾和对立。在《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中,自在的生活、古朴的民情已成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美梦,取而代之的是以苔丝和裘德为代表的广大的乡村人民在现实与理想、灵与肉的冲突中被压垮、被撕裂。于是,在《绿荫树下》和《远离尘嚣》中,哈代苦苦地找寻着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家园,反复吟唱着美好自然和完美人性的挽歌。

表面上看来,二人的作品都反映了生活在“湘西世界”和“威赛克斯”王国里人物命运的变迁与完美人性的失落。归根究底,这些变化的深层原因在于浸润和滋养这些乡村居民的文化土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文化内涵的核心部分是由人的思想和价值观构成的,人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哺育其成长的文化的变化。所以,通过考察人物命运和关怀生命本真,二人将笔触延伸到了现代文明重压之下急速蜕变、衰败的传统乡土文明与文化。而有特殊的时代语境使两位作家一致采用了文化批判的姿态:沈从文的创作高峰期是中国从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文明演进的蜕变时期。哈代生活在维多利亚王朝末期,即新兴的工业社会蓬勃发展,宗法制社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被取代之时。

恩格斯说过:“任何进步同时也就是意味着相对的退步,这时一些人的幸福与发展是用别一部分人的痛苦和受压抑为代价而实现的。”②在二人眼中,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乡土文化的现代化是一场及其痛苦的变革,现代文明俨然是一种践踏传统美好价值、扭曲人性的异己力量,宗教、法律等现代文明社会的产物束缚、阻碍着人对理想的追求,人沦为了现代文明的牺牲品却浑然不觉。为此,二人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文化批判。

沈从文构建了“湘西世界”的对立面—“都市世界”。他挥动手中的笔,剥去都市人的楚楚衣冠,尽情展露他们的虚情假意。他们或是油腔滑调的市井之徒,或者是趋炎附势的卑鄙小人,又或是自欺欺人的愚昧大众。总之,在这类小说中,我们可以窥测到都市人的种种丑态。在湘西的边城小镇,现代文明的浪潮滚滚袭来,在人们头脑中尊严和耻辱之间的界限已不那么分明,“利”与“义”之间的天平慢慢倾斜,勤劳、质朴、正直等传统美德以及原始的生命强力正加速离开古老的湘西世界。翠翠和摊送的爱情在“渡船”与“碾坊”的较量中最终是走向了悲剧。因此,乡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和谐共生,以及为理想人性寻找“诗意”的寄居地就成为了沈从文边城小说最重要的主题。

哈代身为乡土文明的产儿,他的小说敏锐地反映了19世纪末英国农村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了迅速崛起的工业文明给农业文明以及深深植根于其中的乡村居民带来的极大伤害,也无比痛心地披露了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悲剧命运。盖布利尔(《远离尘嚣》)、克莱姆(《还乡》)、苔丝等人物都是传统文化的血肉化身。通过他们,哈代揭露了现代工业文明践踏传统文明和反人性的一面,描述了在新旧两种文明的双重压力之下,人类精神世界里的分裂和危机,使现代与传统间的交战得以形象化、具体化。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以道德的沦丧、人性的压抑为代价的。两位作家将人性作为创作的起点和归宿,在各自的艺术世界中深入地探讨了现代社会里的人与乡土文化。在向人类本性深处开掘的过程中,发现了生命的不确定性里具有永恒价值的人性本真,也洞察了现代文明对乡土文明的蚕食、扼杀。

二持有双重价值尺度的精神流浪者

综观二人的小说,乡土世界与现代都市的二元对立是其文化批判的主要模式。在朴拙宁静的乡村世界与纷繁嘈杂的现代都市的夹缝中,立足人性这一基点,由乡土世界观照城市,或从城市反观乡土,城与乡形成了两个独立的、被隔离的世界。尽管二人力图站在边民或村民的立场来展开叙述和描写,但实际上不论是野蛮神秘的“湘西世界”,还是封闭落后的“威塞克斯”王国,都在一种双重目光的审视之下。

具体说来,沈从文凭借着“乡下人”的高尚品德和原始生命强力,在心理上蔑视、鄙薄都市人,大力颂扬在扭曲变异的现代环境中,生活在边城的人们保留了人与自然契合的生命本质,实现了生命的自主自为。但是这种“乡下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并未得到当时社会的广泛认可。这样,秉持“乡下人”评判标准的沈从文就只是都市人眼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而已,他依旧孤独。同时,他也发觉边城其实是一个古旧的未开化的世界,而他引以为骄傲的精神后盾在异质文明面前是如此地不堪一击。他开始反思古老的乡土文明。虽然,他清楚地知道挽救这种自然、纯美的乡村人生形态的唯一途径是唤醒沉睡中的生民们。然而,他却不敢呼唤现代文明的到来,他犹疑了,退却了。

哈代与之类似。他的一生见证了英国农民阶级的逐渐消亡,亲身感受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乡村宗法文明的吞噬。作为知识分子,他在理性上认同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认为威塞克斯被带人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是历史的进步。然而,身为乡土文明的杰出代表,他在情感上深深地眷恋着宗法制社会里的淳朴生活和传统美德。在金钱的腐蚀下,这些美好的事物或发生了质变,或走向消亡。而农民不仅在经济上陷人了贫困、破产的悲惨处境,精神世界也被无情地卷入了工业文明的体系,原有的秩序被打破,人在新旧更替的时代无所适从。如何去看待这样一种残酷的、违背人性的但却又是历史发展必然的变化趋势,哈代为此陷人了情感与理性的冲突,他一生中都在寻觅理想的价值观和信仰。这种双重价值尺度的文化批判恐怕首先要归咎于,二人的双重身份和文化人格。二人集“‘乡下人”与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和文化人格于一身,这直接导致了双重价值尺度的产生。我们来看一下二人及其相似的生活经历。沈从文与哈代都出生在偏僻边远的乡村。童年时期的乡村生活既是他们文学创作素材的重要来源,也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优美的自然景色、闲适的田园生活、传统的风俗习惯、古老的传说故事,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成年后,他们满怀希望地来到现代都市,而都市却并未向他们张开欢迎的怀抱。生活中,他们目睹了种种黑暗、不公平的社会现状,遭到了都市人有意无意的歧视和排挤,深感与现代都市生活格格不人。于是,在内心深处,对都市生活的反感与日俱增,而对故乡和童年美好回忆的眷恋也在不断滋长。为了宣泄郁积于心头的苦闷,为了发泄对傲慢的都市人的不满,二人以各自的故乡风土为背景和原型建构了“湘西世界”、‘“威赛克斯”王国,鞭挞践踏传统、违背人性的现代文明。但这两位经过了现代知识洗礼的思想先驱也清醒地意识到,时代的车轮不可逆转,现代工业文明和商业社会的到来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更不幸的是,当他们“逃回”故乡时,发现乡土社会也不是一块净土,朴素的民风逐渐瓦解,乡村居民的道德价值跌落,到处都是丑恶的现实,坚守乡土的理想随之破灭。于是,他们始终在都市与乡土之间摇摆不定。

此外,当社会的主导价值体系发生变更,人们就被迫遵循新的标准来重新评估自身。可当新的价值标准的根基尚未稳固之时,用现代知识武装起来的人们常常在接受这样一套全新的标准的过程中也萌发强烈的怀旧情绪。他们希冀在旧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中寻找到某种精神上的支撑。所以,虽然他们一次次地重复着返回故乡的精神之旅,但他们认同和眷恋的乡土世界正在飞一般地离他们远去。更让他们伤心的是,他们的思想、气质与一心向往的现代都市生活之间有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这样一来,他们既不属于乡土也不属于都市,而是以一种边缘人的姿态远远地观望、审视这两种文化形态。所以,他们是游离、徘徊在乡土和都市、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精神流浪者”。

由此可见,二人在精神上都是不折不扣的“流浪者”。他们疏远和排斥以都市为中心的现代社会,也不愿亲近渐渐腐化、堕落的乡土世界。在双重的压力下,他们想为自己的灵魂找寻一片栖息地,却发现无处容身。这使得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失落感,也使他们开始以怀疑的目光审视、批判这两种文化形态。这可谓是二人在文化批判中持有双重价值尺度的根源,也是二人努力营造特异的艺术世界的原动力。但回过头来一想,也只有像沈从文、哈代这样的精神流浪者,才可能创作出在文学史上真正有深度、有价值的作品。因为只有他们才能洞察两种文化形态的冲撞给人类以及人类社会带来的改变和影响,只有他们才能清醒地在审视现代的同时又反思传统。

三不同的选择与出路

沈从文与哈代都试图找到解除逐渐消失的乡村世界和迅速崛起工业社会二者之间对立冲突的办法。但从当时的社会状况来看,“湘西世界”的蜕变还处于最初阶段,仅有沈从文这样的思想先驱才能意识到两种文明间的冲突、两种价值观的矛盾。而哈代“威塞克斯”系列小说中的故事很大程度上是对英国社会状况的真实反映。面对乡土社会受到现代物质文明的浸漫而颓然解体的现实,两位“精神流浪者”在各自的文学世界中不断求索并找到了不同的出路。

沈从文怀着人道主义精神积极投身于文学事业,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使读者从作品中接触了另外一种人生,从这种人生景象中有所启示,对‘生命’能作更深一层的理解”③。他鼓起勇气,以完善道德和人性为宗旨建构他的文化故乡。湘西小说就是他这一哲学的艺术再现。他虚构了理想中的故土湘西,在这里,“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作为了最高的审美批判标准。他努力挖掘故土人民的善良、淳朴、正直,而有意略去了乡村生活的落后、贫困,也忽略了乡民的愚昧、无知、鄙陋。他的力作《边城》就是这种“乌托邦”式的追求。小说不仅展现了优美恬静的田园风光,宁静自然的生活环境,古朴淳厚的世风民情,而且人与环境、人与人的矛盾、对立因为爱而消解,一切都笼罩在友爱和谐的氛围里,爱成为了构筑社会、弥合人际关系的纽带。并且,他“借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人到老边龙踵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去,使他兴奋起来”④,从而“弓}燃整个民族青春火焰”。由此可见,沈从文坚持唯美主义的原则对边城、边民进行了审美化改造,表现了其理想的人生形式,也传达了其以爱与美的理想重建民族精神与美德的愿望。

与沈从文重铸民族品德不同,哈代狠狠地撕碎了温情主义的面纱,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抨击,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他把爱情和婚姻生活作为探索社会的切人点,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去关注人。他的作品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都在痛苦中挣扎,最后心力交瘁,或死于非命,或陷人孤独。苔丝作为他塑造的最为完美的女性形象,融坚定、热情、谦卑和刚毅等优秀品质于一身。但就是这样一位优秀女性,被人引诱,受辱后又被当成了伤风败俗的女人。苔丝的毁灭,使他的作品充满了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厌倦了沉闷的荒原生活的游苔莎,最终死在了逃离荒原的途中;淑大胆地追求不受任何世俗形式约束的爱情。但当她与裘德同居时,却心生犯罪感和堕落感。在异教和基督的抗争中,她内心万分痛苦,最终为基督殉葬。哈代的作品表明,人是生活于“有毛病的”世界里,无奈、悲愤、绝望的情绪像影子一样跟随左右,而死亡和毁灭是人生的最终归宿。不单如此,在展现人物现实生存困境的基础上,哈代进一步地把视野投向了更广阔的世界—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他由关注个体生命的悲剧性冲突上升到关注全人类的悲剧性冲突,从个人的迷茫去理解全人类的困惑。他设计了“小时光老人”这一独特艺术形象,并借他来表达对人类困境的哲学思考。

西方心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社会心理学;危机;认知主义;本土化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通常划分为三个时期,1908年到二战为学科形成阶段;二战到60年代为学科发展阶段;从60年代末期开始,社会心理学研究遭遇严重危机,反省和试图消除这种危机构成70年代以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旋律。危机意识促使社会心理学共同体从研究主题的选择、主宰的方法偏好、理论模型的构造和研究的潜在假设等所有方面进行冷酷而全面的自我反思和检讨。西方社会心理学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全面的理智转型。或者说,在过去的20年中,西方社会心理学已经超越危机时期的苦闷,从研究程序、研究技术和理论构造到研究主题的拓展,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等各个方面,都有突飞猛进的演化。

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危机

1、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是认知主义的危机

上世纪50年代后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及其主要成果,如人际知觉与归因理论、认知一致性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社会比较理论等。走的都是认知主义路线。因此,50年代以后的西方社会心理学就是认知社会心理学,所谓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更准确地说是社会心理学中认知主义的危机。

60年代中后期,受到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库恩的范式论、现象学、解释学以及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开始从某个个别的、具体的研究到核心认识论、方法论,对认知主义开始进行全面反省和深刻批判,认知主义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主导地位开始动摇。80年代末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的兴起,以及建构主义为其哲学基础的心理生态观的出现,昭示随着人们对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模式运用于重要的文化转向。

2、认知主义的危机是自然科学研究模式运用于社会心理学的失败

早期心理学以自然学科为自我发展的范式,在自然科学的统摄下,认知社会心理学长期以来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经验事实的积累”上,社会心理学纷纷遵照实证主义研究的范式:首先在观察基础上形成假设,再通过设计精巧的实验验证这些假设,得出的结论被作为规律性知识构成社会心理学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这样做的直接结果一方面促进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小型理论爆炸性的增长,一本普通的大学《社会心理学》教课书通常要涉及四五十个形形彼此相互独立的理论;另一方面由于忽视基本理论研究,导致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内部缺乏严密的逻辑联系,各种研究成果人言人殊,甚至相互矛盾……在诸多问题当中,使认知社会心理学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二、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

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经历两个发展阶段。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属于危机的前期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一是几乎所有的社会心理学家都被卷入危机,在其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认识,发出不同的声音;二是人们在有关批判的对象、目标、观点、对危机的反应等任何方面都形不成一致的意见,学科研究完全陷入混乱。当代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正是这种反思的积淀。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具有两个标志:

1、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纷争

当代认知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映射着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危机”本身就是以后现代文化立场审视认知社会心理学的结果。

后现代社会心理学首先意味着对认知社会心理学的全面解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不再是对人的心理的“治疗”或“改造”,而是促成对人的心理学差异与心理局限的“理解”,促进人的心理的解放。心理学的研究不再热衷于去“证明”一个理论的“真”或“假”,因为在后现代语境中,理论根本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证明”。后现代社会心理学致力于从文化、历史的角度对人的心理做出“解释”。

这种新的研究模式强调以人与他人、他物(包括社会、文化)之间内在、本质的构成性为几点:(1)要求以“现实的人”取代“抽象的人”作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强调心理的文化意义,拒绝接受“文化特权”“西方优越”与“种族中心主义”,坚持以平等的原则接受一切文化与个体心理差异;(3)以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互动过程研究取代传统心理学的认知中心;(4)重视理论的前构性;(5)主张用语义学、解释学的方法作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的重要补充。

后现代社会心理学到目前为止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有关它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和发展所产生或将会产生的影响也众说纷纭。但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思想、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解释也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研究正在发生重要的文化转型。

2、“文化的”社会心理学兴起

如果说作为当代社会心理学文化转向的重要标志,后现代心理学还仅仅是表现为一种思想、观念形态,文化社会心理学则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体系,能够为文化转向提供更加翔实的研究资料。

从社会心理学学科内部的发展逻辑来看,文化社会心理学是试图消解认知主义危机的产物:从学科外部的影响来看,文化社会心理学是七八十年代印度、新西兰、土耳其等非西方文化传统的心理学界的本土化心理学研究及这一时期其他相关学科,包括科学哲学、语言哲学、临床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的研究成果向社会心理学研究渗透的结果。与“认知的”社会心理学相比,“文化的”社会心理学的兴起意味着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系列重大转变。

“文化的”社会心理学认识到人的心理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建构,在文化社会心理学中,文化与心理不再是两个相互分离、独立的要素,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心理是文化投射,是文化对应物。

文化社会心理学完全是一种“文化的”视角,它颠倒了认知社会心理学的思维逻辑,将文化前置,将心理作为文化的延伸或对应物置于审视的地位。文化社会心理学要着重讨论的是,人的心理如何形成以及在何种程度是文化的表现?站在“文化的”立场,过去人们普遍接受的“西方”心理学研究模式不能被接受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文化社会心理学将研究重点导向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和个体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社会化”问题,强调对心理学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分析。

三、社会心理学文化转向的意义

西方心理学一直对文化存在着忽略,这种忽略很大程度上是与其个体主义倾向有关。个体主义把心理学的研究看成是个体心理的探讨。在意识与行为的研究中不是从个体所处的文化历史背景出发,而是从个体的角度,分析个体的内部动因和外在行为。这种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个体主义倾向排斥了文化因素的考虑,文化的研究由此为心理学家所忽略或拒绝。而文化的转向无疑对克服西方社会心理学中个体主义倾向有着积极的意义。

同时,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可以促进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的紧密联系,而同本土文化紧密联系的社会心理学更符合社会的需要,因此更具有实际效用。传统的西方社会心理学由于把追求的目标定位在一般的、抽象的、普遍适用的心理科学模式上,不考虑特殊文化条件对心理学的需要和要求,因而脱离社会生活的实际,成为一种纯学术追求。因此,紧密联系本土文化的实际,考虑本土文化的特殊需要,研究本土特殊文化条件下的人的心理特征应该是全球心理学工作者共同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d,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彭运石,林崇德,车文博.西方心理学的方法论危机及其超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6(24)49-58.

[3] 王小章.社会心理学:从“现代”到“后现代”[J].浙江社会科学,1997(2).

[4] 郭慧玲.“危机”与“脱危”:西方社会心理学近期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2015(2)51-54.

西方心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西方心理学对自悯功能的研究,核心内容是考察自悯对负性事件的缓冲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考察高自悯者面对负性事件能否采用更积极的应对方式,以及能否缓和负性事件带来的负面情绪。大量研究证明,高自悯者的应对方式确实更为积极,能减轻或使个体免受负性事件的伤害,在经历负性事件后遇到的情绪问题也更少。Leary等的研究表明,自悯对日常生活中的负性事件也有缓冲作用。Neff,Kirkpatrick和Rude研究了自我面临威胁的情景下不同个体的表现,结果表明,自悯与焦虑呈负相关,即使控制了情绪诱发前的负性情感水平,二者的偏相关依然显著,且自悯水平高低与负性情绪词的使用量无关。因此,当自我面临威胁时,自悯对焦虑情绪有缓冲作用,但并不是通过回避的方式实现的。在Neff,Hsieh和Dejit-treat的研究中,面对中期考试失败这一事件,高自悯个体更多运用情绪聚焦的应对策略,更少使用回避定向的应对策略。面临专业挑战时,个体的自悯水平越高采取的应对措施越有效,同时体验到的压力更少[11]。在自悯对创伤事件的功效方面,Sbarra,Smith和Mehl考察了自悯水平不同的个体在离婚后的表现。在初次访谈中,要求被试回忆前任30秒,然后再陈述他/她对离婚的看法和感觉,主试由此判断他们的自悯水平。初次访谈后,研究者对85%的被试进行了3个月的随访评估,随后还对部分被试进行了6或9个月的随访评估。结果表明,初次访谈的自悯水平越高,随后的日常生活中遭受的悲痛及与离婚相关的情绪侵扰越少。Vettese等人研究了自悯、童年虐待和情绪失调的关系,结果表明,即使严格控制了其他变量,自悯仍能调节童年受虐程度与情绪失调间的关系,自悯水平越高,由童年受虐带来的情绪失调可能性越小[13]。Thompson和Waltz关于创伤后应激症状与自悯的研究结果与前述研究类似,结果表明自悯与回避症状呈负相关,在经历创伤事件后,高自悯个体较少采用回避策略而允许创伤经历的自然暴露。除了心灵创伤,自悯对生理疼痛引起的消极情绪和悲观思维也有积极意义。Costa和Pinto-Gou-veia的研究表明,慢性疼痛接受度低的患者的自我批判、孤立感、过度沉迷的水平(自悯的反向维度)越高,相对地,自我友善、普遍人性感和正念水平(自悯的正向维度)则越低[15]。Wren等人也对自悯与生理疼痛进行了研究,被试为88名伴有持续性骨骼和肌肉疼痛的肥胖患者。结果表明,自悯水平越高,疼痛灾难化级别和疼痛障碍指数越低,即使控制了重要的人口统计变量,自悯仍能显著预测疼痛灾难化级别和疼痛障碍指数。总之,西方学者在自悯对负性事件功效上的研究结论是趋同的:自悯水平高的个体面对生活、学业中的负面事件,甚至是重大创伤事件都倾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较少采用回避的策略,同时,伴随负面事件出现的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也越少。

二、自悯与情绪调节

Neff等认为对情绪的调节是自悯的一大特征[10],除了对上述伴随负性事件产生的负面情绪的缓冲作用外,自悯对更稳定的情绪特质也有调节作用,集中体现在减少消极情绪和增加积极情绪上。Raes选取247名非临床被试,以探究自悯能否对抑郁症症状进行预测。研究过程中分别对被试的自悯、抑郁症状进行2次测量,2次施测间隔时间为5个月。结果表明,自悯能显著预测抑郁的躯体及情感症状,高自悯个体在这5个月中抑郁症状减少更多/增加更少。Shapira和Mongrain的实验也佐证了这一观点,他们对被试进行了长达1周的自悯训练,在训练后还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随访评估。结果表明,训练后6个月内被试的幸福感显著提高,训练后3个月内抑郁明显减少[18]。另外,还有研究显示,自悯与焦虑、抑郁呈显著负相关,Van-Dam等人的研究甚至表明,自悯对抑郁、焦虑的预测力远远超过正念[20]。对于培养女运动员的积极运动体验,自悯也有助益。Mosewich等人研究了年轻女运动员的自悯与自觉情绪(如内疚、羞愧、自豪等)、潜在不健康想法和行为(如害怕失败、害怕负面评价、社交体型焦虑等)的关系。结果表明,自悯水平高的年轻女运动员比自悯水平低的较少体验到羞愧、无罪羞愧的情绪,对社交体型的焦虑以及对失败和负面评价的害怕程度也更低。

三、自悯与人际交往

自悯中的普遍人性感成分要求个体将自己与他人联系起来,不孤立割裂地看待自身的遭遇。这种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对待人、事、物更广阔的视角使人们更好地与人交往,发展出更好的人际关系。一般而言,高自悯个体与外界的连结感更高,而有社交焦虑障碍的个体自悯水平往往比常人低。Neff和Pommier的研究显示,相比于低自悯个体,高自悯者更愿意采纳他人观点,对他人更包容。在社区成人及冥想练习者中,高自悯者的移情能力、利他主义都高于低自悯者。因为高自悯者能认识到自己及他人的需求都是正当而有价值的,当在人际交往中自己的需求与他人产生冲突时,他们会更多地做出妥协,体验到的情绪混乱也更少。自悯不仅和一般的人际交往关系密切,与亲密关系也有重要联系。Neff和Beretvas试图研究不同自悯水平的个体在与恋人交往时有怎样的行为表现,研究招募了104对交往1年或1年以上的情侣,对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量表测试。结果表明,自悯与恋爱关系的健康度、恋爱关系的满意度都存在显著相关,高自悯的个体对恋人更关心、更接受恋人,在恋爱关系中体验到更多自主性及与恋人的关联性;而低自悯个体则表现出更多的控制、支配,对恋人进行言语攻击,体验到的分离感也更多。

四、自悯与积极心理

目前,积极心理学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其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天才等方面。自悯同样与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内容关系紧密。Neff和McGehee认为自悯不但与成人的幸福感相关,与青少年的幸福感也呈显著正相关。Neff,Rude和Kirkpatrick研究了自悯与积极心理功能及人格特征的关系,结果显示,自悯水平高者的幸福感、积极情绪、智慧及乐观主义、个人主动性、好奇心和探索性、宜人性、外倾性、尽责性等方面显著优于低自悯者[29]。此外,还有研究者对自悯与动机及目标设定的关系进行了研究。Neff,Hsieh和Dejittrea认为,自悯水平越高的个体,越倾向于设定掌握目标,较少选择表现目标。Magnus和Kowalski关于自悯与女性自我决定动机的相关研究表明,高自悯女性选择运动更多是出于内部动机,而不是因为外部动机或社交体型焦虑等原因。为了深入探索自悯与动机的关系,Breines和Chen设计了4个实验,在实验1中,要求被试想象自己最大的缺点,然后让3组被试分别用自悯、自尊或者不处理的方式来应对想象缺点带来的负面情绪。结果发现,相较于自尊组和控制组,接受自悯处理的被试增加了更多的积极情绪。实验2、3、4与实验1的处理方法相似,结果显示:自悯水平高的个体在违反道德后更愿意做出补偿或承诺不再犯相同或类似的错误;在一次失败后会更加努力学习以迎接后面的考试;对于自己的不足,高自悯者有更高的想要改变的动机。这4个实验从不同领域出发,探究了自悯对自我提升的信念、行为的影响,证实自悯的确可以增加个体的自我提升动机。

五、小结

西方心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1985年1月在陕西省作家协会和中国小说学会的主办下,《小说评论》在西安创刊,它是全国唯一的专事小说研究的杂志。随着刊物的顺利发行,《小说评论》周围很快荟萃了一大批致力于小说批评及文学研究的省内外学者:胡采、阎纲、张韧、缪俊杰、蒙万夫、吴亮、白烨、肖云儒、陈孝英、曾镇南、何镇邦、费秉勋、刘再复、乐黛云、肖云儒、刘建军、王愚、雷达、何西来、季红真、蔡葵、刑小利、贺绍俊、周政保、吴秀明、畅广元、李健民、邰尚贤、李星、徐岱、孙豹隐、管卫中、李运抟、赵俊贤、王仲生、李国平、朱寨、秦兆阳、宋遂良、南帆、李昺、李洁非、周海波、丁帆、仵埂、郜元宝、韩鲁华、孟繁华、鲁枢元、温儒敏、王彬彬、孙绍振等等,他们及时评述当代小说创作、发表小说理论研究成果,很快《小说评论》杂志成为陕西小说批评研究的重要阵地。90年代,陕西文学的批评队伍由两部分人员构成,一是活跃在80年代文坛上的笔耕文学组成员,二是来自学院的一批中青年学者,他们以饱满的热情与良好的知识结构为文坛注入新鲜的血液,这批老中青三代批评者依托《小说评论》、《延河》文学月刊,从批评的理论基点、方法、风格等多方面展开多维的探索。陕西文学批评格局性的变动在90年代。长篇小说《白鹿原》、《废都》的面世,在当代陕西文学史上是界碑性的事件。陈忠实、贾平凹等作家对传统经典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手法的超越,引发了文学批评界对传统批评模式的深层反思与话语策反。90年代文学批评阵地《小说评论》的成长以及陕西文学批评队伍的壮大,表明文学批评多元化发展条件已经具备。

    在90年代以来的文学批评结构中,除了传统的社会历史学批评外,还有深受社会历史批评学影响又独具理论视角和批评方法的其他批评模式,如印象主义批评、心理分析批评、历史美学批评、地域文学批评、神话原型批评、文化诗学批评等,形成了陕西文学批评多种模式并存、风格纷呈的局面。这种多元化的文学批评模式,根本改变了陕西文学批评单调的文学地图,文学批评逐渐走向多维发展的空间。印象主义批评模式最初来自法国,批评者重视对批评对象的主观感受以及由此生发的对作品意旨的理解和发挥。笔耕文学研究组不少人驾轻就熟印象主义批评模式,他们的文章标题就以“有感”、“印象”、“漫谈”命名,行文不断出现“感到”、“似乎”、“恐怕”、“使你”等字眼,如肖云儒的《贺抒玉小说印象》、王愚的《贾平凹创作漫谈》。文本中批评者的阅读感受与印象随处可见,王愚这样评价贾平凹:“读贾平凹的作品,会使你情不自禁地去这丛山环绕、流水淙淙的山区,热爱山区生活中正在成长中的新一代,而这种热爱常常会激发你对我们整个生活、整个人民的深挚而又亲切的感情,这也就是贾平凹的贡献。”

    王愚将个人的感受和情感浇注于批评对象,其批评散发出生命的激情和才情。笔耕文学研究组成员经历了当代革命史上的曲折动荡,对历史与革命、文艺与人生有着独特的体悟,这使得他们的见解富有深度、直抵事物本源。心理分析批评随着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而形成的文学批评模式,它在当代中国文学批评中能被广泛运用,在于东方文化重直觉、重体验、重灵性的精神活动与西方心理分析因素的契合。1993年畅广元等着的《神秘黑箱的窥视》是心理分析批评模式的重要成果,该书以贾平凹、路遥、陈忠实、邹志安、李天芳五作家为研究对象探微创作的神秘黑箱,论文有:吴进的《贾平凹创作心态探析》、费秉勋的《生命审美化———对贾平凹人格气质的分析》、李继凯的《矛盾交叉:路遥文化心理的复杂构成》、肖云儒的《路遥的意识世界》、李凌泽的《乡土之爱与现实忧患的变奏———陈忠实小说创作论》、孙豹隐的《谋理性与感性的统一》、陈瑞琳的《野火?荒原———对邹志安创造的“爱情世界”的思考》、陈孝英的《邹志安,一个又不安分的灵魂———与邹志安陈瑞琳对话》、屈雅君的《回首向来萧瑟处———李天芳论》、李星的《道德、理性、文化和人》。另外,赵学勇的《乡下人的文化意识和审美追求———沈从文与贾平凹创作心理比较》、韩鲁华的《贾平凹、路遥创作心态比较》、畅广元的《〈白鹿原〉与社会审美心理》、李继凯、李春燕的《新时期30年西安小说作家创作心态管窥》等论文也是心理分析的收获;专着有费斌勋的《贾平凹论》、李继凯的《新文学的心理分析》和阎庆生的《鲁迅创作心理论》;屈雅君、李继凯编的理论研究专着《新时期文学批评模式研究》是90年代陕西文学批评重要的理论收获,此书系统分析了影响新时期文学的八类批评模式,开篇首章对心理批评进行研究,对陕西及全国的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美学历史批评②作为文学批评方法,要求将美学方法和历史方法结合起来,在艺术与历史分析的相互渗透中剖析文学作品。“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文学价值标准和批评原则。当代陕西文学批评基本上是在美学历史批评的方法体系中进行,50、60年代强调文学与社会、时代环境的关系,80年代兼及文学与美学的关系,90年代美学历史批评将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哲学、人类学诸多学科的新成果融入其批评体系中,实现美学与历史的双向渗透,使研究水平达到新高度。这方面王仲生的陈忠实研究成果喜人:《从与农民共反思走向与民族共反思———评陈忠实80年代后期创作》、《白鹿原:民族秘史的叩询和构筑》、《白嘉轩:文学史空缺的成功填补》、《人与历史历史与人———再评陈忠实的〈白鹿原〉》。王仲生“历史的观点”突破对历史的静态认识,关注到历史纠结处的关联性,把人与社会、环境、文化焊接一体,置于社会结构演变的流程中。他这样评述陈忠实的历史观:“人,人的命运,始终居于白鹿原的中心位置,他们不再是历史事件中的工具性存在,历史结论的形象性注释,他们是活生生的历史存在和血肉生命。这反映了陈忠实历史意识的现代性。”王仲生在研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础上,有机汲取了新历史主义理论的成果,承认历史与人的平等关系和对话原则:“真正的历史对象,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客体,也不是任主观意识摆布的玩偶,它是自身和他者的统一,是一种关系,一种对话。在这种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真实和历史理解的真实。”

    此外,李星的《在历史与现实之交———读陈忠实中篇小说〈四妹子〉》、《走向〈白鹿原〉》、李震的《20世纪中国乡村小说的基本传统》、周燕芬的《贾平凹与30年中国文学的构成》等文,也是美学历史批评结出的硕果。神话原型批评是新时期文学批评中出现较晚的批评形式,早在1962年就有一组原型批评文章载于《现代英美资产阶级文艺理论文选》,1982年荣格的《心理学与文学》也有译介,但当时并未引起重视。直到1987年叶舒宪选编的《神话一原型批评》一书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神话原型批评才激发起人们自觉运用的热情。其实,叶舒宪1986年在《民间文学论坛》第1期发表《英雄与太阳:〈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原型结构与象征思维》,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此后推出了运用原型批评的系列成果,专着有《探索非理性的世界》、《英雄与太阳?中国上古史诗的原型重构》、《太阳女神的沉浮———日本文学中的女性原型》(与李继凯合着)、《诗经的文化阐释》、《高唐神女与维纳斯》等。叶舒宪的研究成果填补了神话原型批评的学术空白,季红真给以充分肯定,认为原型批评对于人类精神之谜的解密极有意义:叶舒宪把原始思维即非理性的象征思维纳入原型批评的理论框架中,揭示集体无意识层面上文学原型的置换变形,拿到一把打开现代人和前人心灵沟通的钥匙。

    叶舒宪的批评研究集中在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范畴,对陕西文学尚未涉猎,但对整体慢半拍的陕西文学研究而言,陕西神话原型批评由于叶舒宪等陕西师范大学学人③的践行,在全国文学批评中一时独领风骚。文化诗学批评段建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将陕西文化诗学批评研究水平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专着《白鹿原的文化阐释》是这方面的力作。段建军多年从事文艺美学研究,对西方哲学美学烂熟于心,萨特、尼采、海德格尔、杜夫海纳、福柯、巴赫金的思想影响着其学术的建构。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西方文论的交汇中,他提炼出“肉身化存在”的文化命题:“长期受封建主义和理性主义压抑贬损的人类肉身是一种非常高贵的存在。它通过自己独特的肉身化思维,把整个世界人化。于是,世界具有了人的形体结构、情感愿望、生命追求。这个人化的世界实际是人肉身的诗意创造物。”

西方心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东方学;东方主义;西方中心论

一、东方学的本质――东方主义

西方在以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诸多形式进行的全球性殖民扩张中,不断遭遇和认识着一个非西方的东方世界,由此衍生出一个关于东方的话语系统,其中包容着西方人关于东方的见闻、感受、思考、言说等,这种话语系统经过逻辑和实践的建构,便形成了西方文化中的东方学。在后殖民主义的理论中,西方的东方学虽然是以一种“学”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但它在实质上却是一种主义即东方主义,是西方关于东方的话语系统。西方对东方的认识和观照是以西方思维方式为媒介、以西方文化为基础、以西方价值理念为标准的,因此,西方的东方学只能是西方对东方的言说、书写和编造。东方学所认知和描述的东方,仅仅是呈现在西方人视野中的东方,是用西方的话语扭曲和遮蔽了的东方,而不是真实的东方。因此,后殖民主义理论认为,东方主义完全是西方强加给东方的一种政治学说,东方主义视野中的东方是一个再现的系统,是西方塑造的结果,是西方对东方的无知和偏见制造出来的一个离奇的神话。正如萨义德所说的,东方几乎就是欧洲人的发明,它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充满着浪漫传奇色彩和异国情调的,有着奇特经历的地方。

二、东方学的核心――西方中心论

东方主义的核心是西方对东方的权力,其宗旨并不是要构建一个有关东方的真理性的知识系统,而是试图通过关于东方的话语体系,以所谓真理的形式去塑造和定义一种有利于西方的东西方关系。因此,东方主义是对权力的声明,是对相对绝对权威的要求,是西方支配和控制东方的权力符号,它力图以学理的形式为西方对东方的殖民扩张和侵略提供合理性的知识论证明。在后殖民主义对东方主义的批判中,东方主义对东西方关系的塑造,不是为了寻求一种知识和真理,而是为了实现西方对东方的统治,因此,东方主义实质上是一种霸权主义,它所寻求的是西方对东方的霸权。东方主义所关注的不是知识的问题,而是权力的问题,它以知识的形式支持西方对东方的扩张,侵略和殖民,因此是“知识的帝国主义”,东方主义中的东西方关系是一种霸权等级关系。萨义德在《东方学》一书中强调:“西方与东方之间存在着一种权力关系,支配关系,霸权关系”,在这种霸权关系中,东方被东方化了,这不仅是因为东方被19世纪的欧洲大众下意识地认定为“东方的”,而且因为它可以被制作成或被驯化为“东方的”,这种驯化和制作从属于西方对东方的统治关系。法国作家福楼拜与埃及哈内姆之间的关系似乎就是这种霸权关系的缩影,它不仅仅是个人关系,而且体现了东方主义视野中的东西方关系:哈内姆从来不谈论自己,从来不表达自己的感情、存在或经历,相反是福楼拜替她说话;福楼拜是外国人,相对富有,又是男性,这使他不仅能够占有她的身体,而且可以替她说话,告诉他的读者们她在哪些方面具有典型的东方特征。福楼拜在与哈内姆关系之中所处的有利地位,很好地体现了东西方之间力量关系的模式,体现了在这种力量关系模式影响下产生的论说东方的话语模式。因此,“关于东方的知识……是从强力中产生的。”

东方主义将西方文化作为裁定、分析和评判东方文化的标准,并为西方文化的全球性扩张提供理论支持。在东方主义用以界定东西方关系的二元对立的等级模式中,西方始终是进步、文明、科学的象征,它应该对未开化的东方进行扩张、占领和统治。“殖民统治寻求的全部结果就是要让土著人相信殖民主义带来光明,驱走黑暗。殖民主义自觉追求的效果就是让土著人这样想:假如殖民者离开这里,土著人立刻就会跌回到野蛮、堕落和兽性的境地。按照东方主义的逻辑,西方向东方的扩张仅仅是进步、文明和科学的扩张,其目的是把东方从落后、野蛮和愚昧的统治中解放出来,因此,西方人是以解放者的身份,抱着拯救东方人的善意来到东方的。殖民主义者把对东方的扩张和对落后的东方人的管辖看成是自己长期的、甚至是先验的责任和神圣的使命,宣称“欧洲的义务是要利用世界的自然和劳动资源以促进国际进步;一欧洲人的神授使命是统治、指引和提高落后的民族,将其作为文明的信托。

三、后殖民主义的进步意义

首先,后殖民主义对东方主义及其蕴涵的西方中心论的批判,揭示了西方国家殖民扩张以来东西方关系的实质是西方对东方的霸权和统治。按照东方主义的思维模式,西方殖民者是带着崇高的责任和神圣的使命来到东方的,他们将科学、进步和文明带到东方,从而帮助东方人摆脱愚昧、落后和野蛮状态的奴役,因此,西方向东方进行殖民扩张的历史,就是西方到东方传播文明和福音的历史。后殖民主义将东方主义视野中呈现的东西方关系视为西方的编造和西方谋求对东方的权力和统治的产物,其宗旨是以学理的形式为西方对东方的殖民扩张和统治进行合理性论证,以歪曲和掩盖西方殖民主义历史的真实面目。其次,后殖民主义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和解构,有助于前殖民地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对自身现代化历程和民族文化认同问题的反思。前殖民地国家在获得独立之后,都面临如何现代化的历史课题。但选择现代化本身就意味着必须面对另外一种困境:这就是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再次,后殖民主义对文化帝国主义的批判有助于全球化时代开展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后殖民主义通过对以东方与西方的二元对立为基础的东方主义的批判,在消解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同时,也消解了一切形式的文化中心论,消解了中心本身,它所体现的是一种文化多元主义立场。这样,一切文化之间都不存在高下优劣之分,不存在作为文化样板和典范的普世文化。不仅如此,不同的文化之间也不是绝对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彼此渗透的。

参考文献:

[1]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2]罗钢、刘象愚.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王宁、薛晓源.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4]张京媛.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5]萨义德.李馄译.文化与帝国主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店,2003.

[6]孙晶.文化霸权主义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西方心理学论文范文第6篇

尽管如此,这并未影响与西美尔同时代的人和后辈学子对他的尊敬和高度评价。他的学生就“觉察出那个时代的天分”和他“从现代主义者角度对那个时代的解释”。有人把他的《货币哲学》推许为“这个时代的哲学”。卢卡奇认为没有人不对西美尔的思想着魔,后者是现代哲学领域最重要也最令人感兴趣的过渡现象。鲍曼对西美尔也赞不绝口,认为后者是非常有力度和最富洞察力的现代性分析家,同时还是一位敢于发表言论的作家、一位思想家和开创了社会学风格的人。雷克称赞西美尔奠定了德国社会学的现代规则,为德国的美学社会学注入了鲜活力量。诸如此类,西美尔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他对他的学生、同时代人乃至后辈学者有着深远影响,布洛赫、韦伯、卢卡奇、舍勒、布伯、克拉考尔和本雅明都因为从其思想中汲取了营养而受益匪浅。

一.西美尔的现代性研究特色

西美尔在现代性研究方面的独特之处或贡献在于他研究方法和角度的独领。首先,与传统研究不同的是,如果说韦伯是从宏观的角度展开现代性研究的进程,那么西美尔则是从审美的心理感受的角度即从现代都市生活体验的微观角度来界定现代性,以此凸显现代个体的内在心灵。与韦伯致力于用理性来描述现代性不同的是,西美尔特意强调文化的感觉性,同时用个体的生活感受来建构社会整体。故而他的现代性理论研究不是采取历史分析的方式,而是一种对现代性社会现实体验方式的言说。西美尔经常聚焦于人的内在生活和现代性心理学,他将现代性界定为心理主义,并要求按照内在现实来体验世界。因此,对于那些分析现代性体验方式至关重要的心理过程,西美尔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正如刘小枫在《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中所说:“西美尔以一种审美(感觉)方式来确定现代经济制度与现代社会文化制度的心性品质之内在关联,以便更切近地把握现代人的生活感觉。”[1]在《哲学文化》一文中,西美尔写道:

现代性的本质是心理主义,……是固定内容在易变的心灵成分中的消解,一切实质的东西都被心灵过滤掉,而心灵形式不过是变动的形式而已。[2]

构成西美尔现代性洞识的社会经历与他个人内在体验相结合不是偶然的,这尤其适用于他对大都市生活和成熟货币经济的异化关系所引发的内心紧张。我们可以很容易在他的作品中发现现代性的社会心理学痕迹。而且对个体内心生活的强调,与西美尔保护个体性的意图以及后来重新构建个体性的意图妙合无痕。因此,在西美尔那里,现代性是时下社会中一种特殊的人生体验方式,也就是说现代性存在于一种体验世界的特殊方式之中。它不仅被归结为人们对于它的内在反应,同时还被归纳为人们内心生活对它的接受。

其次,从心理感觉经验出发,西美尔并非是从社会总体上对现代性作高屋建瓴式的分析,而是从日常具体生活中“现实偶然性碎片”出发对后者进行研究。换言之,他的现代性分析不是去考察社会系统或社会制度,而是通过社会现实中“看不见的线索”、那些被看做永恒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形形的“瞬间图像”或“快照”去建构现代性理论,他走的是从碎片到整体的研究路径――目的在于从生活的每一细微末节中发现其意义总体性的可能。正如陈伯清所说:“……西美尔好像一个能工巧匠,善于充分利用手边现成的材料,甚至边边角角,补裰出一件件精致的作品出来。”[3]从前面刘小枫和西美尔自己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因为现代生活的现实情况已经使总体化理想变得举步维艰,后者关注的并非现代性产生及发展的历史进程而是此过程中的碎片化体验。西美尔研究的出发点是“那些看似最表面、最不实在的东西”,其整个研究的一致之处就是在每个生活细节中发现现代性意义的总体性。西美尔深信,生活的细节与表象乃是和它那最深奥、最本质的部分密不可分的。因此,他尽可能捕捉那些化约为个人内心体验的生活细节,以林林总总的碎片而不是以社会制度或社会系统为切入点来阐释碎片背后的内在实质和总体性存在。“他很早就证明了自己是一个阐释世界碎片意象的大师”(克拉考尔语),西美尔对现代性的研究是煞费苦心而且匠心独具的。

从审美的维度出发,西美尔赋予一切看似平庸的生活碎片以审美特征。日常生活中的桥、门、首饰等社会碎片或时尚、、调情、冒险、旅游、、货币、陌生人等社会现象也因此具有了审美意义。也就是说西美尔想通过审美的方式来确定现代文化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内在联系。在他那里,碎片化本身就是现代性的一个特征。借助审美转换,我们可以通过碎片探寻到生活的终极本质。在《社会美学》中,西美尔这样表达自己的见解:“对我们来说,从偶然生成的东西中可以发现规则,从表面和短暂的东西中可以发现事物的本质和意义。”[4]

二.西美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如上所述,由于西美尔的学术价值长期以来未被足够重视,导致了对他思想研究的严重滞后,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世界其它各国,即便在德国亦是如此。

首先是同时代人对于西美尔的研究,他们的结论大多是流于对西美尔的思想的评价和并不深入地分析,且语焉不详。如弗里塞森・科勒的《论西美尔》中从文化-社会角度出发,认为西美尔是“表现主义艺术的思想家”,后者那随笔式的哲学是表现主义式的生命创造的尝试。克拉考尔(西美尔的学生)则从他老师那独特的思考风格出发,承认西美尔是一个哲学意图超越经济和历史的观察者。从后者那碎片化的研究范式出发,克拉考尔判定西美尔是把玩世界碎片的大师,并对那个时代的精神生活影响巨大。马克思・韦伯则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评价西美尔,他对西美尔社会学知识的本质和方法论予以批判。卢卡奇对西美尔的研究乃是从哲学社会学角度,研究了后者哲学思想的特点――多元性和不成体系,并将其称为“印象主义哲学家”。从“印象主义”到“玩世主义”,卢卡奇对西美尔的评价是毁誉参半的。哈贝马斯同样从社会学的立场出发,断定西美尔并非社会学的古典思想大师,而是带有社会学科性质的推究哲理的时代诊断者。

西美尔研究中的主将并且颇有建树的当推英国学者戴维・弗里斯比,其理论在学界影响甚大。他在第一届西美尔国际研讨会上的论文《西美尔的现代性理论》开启了西美尔研究的主要思路。在此之前,弗里斯比还和另一位学者波多莫尔合译了英文版的《货币哲学》,在《译者导言》中他梳理了西美尔货币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作出了《货币哲学》是从审美主义出发的论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弗里斯比的一系列研究西美尔审美印象主义和现代性理论的佳作不断问世,他和西美尔在德国的主要研究者奥特海因・拉姆施特德共同发起对西美尔现代性资源的勘探和挖掘。随后出版的《现代性碎片》即主要讨论齐美尔、克拉考尔和本雅明的现代性思想及其方法。作者辟专章研究西美尔后认为,西美尔的现代性研究是从破译现代性碎片的奥秘入手的,后者对现代性的货币经济和大都市的考察,集中在它们对个体的日常生活的现实体验和内在精神生活的影响上,如精神衰弱、大都市生活体验与商品和货币经济等。该书可奉为西美尔研究成果中的经典之作。此外,弗里斯比还主编了三卷本的《乔治・西美尔:批判性的评论》,撰写了著作《社会学的印象主义》和《现代生活的审美》等论文,这些著作与论文对西美尔的美学思想都有指涉。

与弗里斯比的研究类似,格罗瑙的《趣味社会学》从社会美学的维度对西美尔的思想进行了考察,该书集中探讨了后者的“趣味”、“时尚”和“游戏”等概念。格罗瑙认为西美尔的时尚理论是解决现代性悖论(普遍性和个体性、主观性和客观性)最典型的社会结构之一。从时尚的社会游戏入手,著者把西美尔的社会学定义为“美学社会学”。还有戴维斯的《西美尔与社会现实的美学》、狄塞的《西美尔的艺术哲学》、勒曼的《乌托邦的美学》、胡布纳・凡科的《社会认知的审美化构成》、华斯的《超越艺术:论西美尔的艺术哲学》等亦是从美学的角度进行研究。

还有研究西美尔的宗教社会学的,如格罗斯的《宗教社会学导言》、科瑞奇的《西美尔的宗教理论》、罗伯斯的《社会学视野中的宗教》、韩梦德的《西美尔论宗教文集(前言和导言)》等。有专门研究西美尔女性思想和文化的,如魏茵戈特纳的《西美尔与女性的文化困境》、提森的《女性与客观文化》、伊克哈德的《西美尔关于“女性问题”的阐释》、克塞的《受忽视的西美尔对女性社会学的贡献》等等。一般说来,对西美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和现代性方面,如贝勒的《反讽与现代性话语》、布罗迪的《西美尔作为都市文化的批评者》、达美的《西美尔的性别社会学》、雷威因的《西美尔论个体性和社会形式导言》、穆勒的《社会分化与个体性:西美尔的社会诊断和时代诊断》、丝柏科曼的《西美尔的社会理论》、斯卡夫的《韦伯、西美尔和文化社会学》

此外,拉尔夫・雷克的《西美尔与先锋社会学:现代性的诞生》一书堪称西美尔研究的新声,它提出了许多关于西美尔研究的新观点和新发现。雷克将西美尔塑造成先锋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性别论者,使后者从哲学沉思者摇身一变为社会革命家。在书中,雷克还强调西美尔思想与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并认为西美尔思想是尼采和马克思哲学的辩证结合,分析了西美尔对早期表现主义艺术运动以及对表现主义哲学的贡献。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西美尔研究更是重视不够。长期以来,学者们只是做些表面性工作,如翻译和介绍西美尔的思想。目前被翻译成中文的西美尔著作有:《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译)、《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金钱、性别和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社会学》(林荣远译)、《宗教社会学》(曹卫东译)、《生命直观》(刁承俊译、《叔本华与尼采》(朱雁冰译)、《现代人与宗教》(曹卫东译)等。

国内真正对西美尔进行研究并形成专著的人屈指可数,根据统计,仅有杨向荣、陈戎女、刘小枫、陈伯清等几人而已。对他的时尚理论进行专门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从研究的内容来看,陈伯清的《现代性诊断》主要是探讨西美尔的生平、他的社会学和社会学的片段以及他的现代性的理论和他的历史影响等,重点是研究西美尔的社会学和现代性思想。陈戎女的《西美尔与现代性》主要讨论西美尔的文化哲学思想,尝试整体性地把握他的思想脉络,以专门的个案,从女性主义、货币文化、审美和宗教等方面具体解读西美尔思想的不同层面,勾勒出其思想的基本轮廓。同时,又围绕文化的现代性来展开西美尔思想不同层面的论述,凸现出西美尔文化-现代性思想的不一样的现代性理论形态和理念旨趣。杨向荣的《现代性与距离》选取了西美尔思想中的三个关键词:现代性、碎片和距离来对西美尔的美学思想展开研究,该书偏重于美学和文化社会学的探讨,从美学的层面来讨论作为社会学家的西美尔,审美现代性的视域和美学的维度是贯穿全书始终的主线。而最终目的也是以西美尔的现代性理论为背景,以“距离”为聚焦点,进而从文化社会学、美学、艺术以及现代日常生活的审美等层面窥探西美尔的文化、美学与艺术思想。研究西美尔现代性思想的还有刘小枫,他的《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对现代性的审美特性和西美尔的现代性体验美学进行了初步探究。该著以现代性问题为焦点,审视百年来的欧美社会理论对现代性的观察和把握,力求通过进入现代性问题的纵深来讨论迄今的社会理论的问题性。在考察欧美社会理论、探析现代性问题的思路中,着意引入现代中国的基本问题。由于涉及西美尔的研究内容只是以章节形式出现,严格说来,它并非研究西美尔的专著。此外,顺便需要提及一下的是苏国勋的《西美尔》,也只是《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上卷)中的一个部分,在此也不计入专著之列。

在论文方面,从中国知网上搜索到的以西美尔为研究对象的学位论文(44篇)和学术论文(不足200篇)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西美尔的宗教理论和社会学思想、他的货币理论;西美尔的现代性理论、他的女性主义思想;现代性文化危机理论、有关时尚的理论(8篇)等方面。

从上述国内外对西美尔研究现状的综述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迄今为止,人们对西美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领域:其一,从宗教、文化、艺术等方面来挖掘西美尔的社会学思想;其二,以文化、审美、心理等关照方式为依托,从他的社会学、货币哲学理论中发掘西美尔的现代性理论资源;其三,从文化、历史和经济等角度来阐释其哲学思想。

参考文献:

[1]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8:337.

[2]转引自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周宪、许均主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62.

[3]陈伯清.现代性的诊断[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3.

西方心理学论文范文第7篇

专科 国编码

省编码

专名称

星期六(10月24日)

星期日(10月25日)

主考院校

上午

8:0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00-11:00

下午

2:00-4:30

030301 301 行政管理 管理心理学(00163)

人力资源管理(一)(00147) 公文写作与处理(00341)

政府经济管理概论(03349) 社会研究方法(03350) 政治学概论(00312) 山西大学

050114 302 汉语言文学 文学概论(一)(00529) 古代汉语(00536) 外国文学作品选(00534)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00531)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00533) 山西师范大学

020203 303 会计 财务管理学(00067)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0065) 成本会计(00156)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00070) 经济法概论(财)(00043) 山西财经大学

020101 304 统计 财务管理学(00067)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00206) 财政与金融(00048) 统计法规概论(00251) 山西财经大学

080104 306 采矿技术 矿山地质(02168) 工程力学(一)(02159) 矿山电工(02016)

采矿学(02171) 矿山机械(02170) 太原理工大学

020201 307 工商企业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一)

(00147) 国际企业管理(00148)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0065) 企业会计学(00055) 经济法概论(财)(00043) 太原理工大学

030112 308 法律 民法学(00242) 行政法学(00261)

中国法制史(00223) 民事诉讼法学(00243) 经济法概论(00244) 山西大学

050207 309 英语 英语阅读(二)(00596) 综合英语(二)(00795) 英语写作基础(00597) 综合英语(一)(00794) 山西大学

020105 316 金融 证券投资与管理(00075)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0065) 企业会计学(00055)

货币银行学(00066) 经济法概论(财)(00043) 山西财经大学

090101 317 农学 农业生态基础(02665) 植物学(二)(02660)

农业经济与管理(00135) 农业气象学(02664) 作物育种学(02672) 山西农业大学

080701 320 计算机及应用 数据结构导论(02142)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00342) 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04732) 数据库及其应用(02120) 太原理工大学

080801 321 房屋建筑工程 建筑施工(一)(02400)

房屋建筑学(02394) 工程测量(02387)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02396)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02398) 太原理工大学

100701 322 护理学 病理学(02901) 药理学(一)(02903)

护理伦理学(02996) 内科护理学(一)(02998)

医学心理学(02113) 外科护理学(一)(03001)

妇产科护理学(一)(03002) 山西职工医学院

090401 323 畜牧 畜牧企业经营管理学(02775)

家畜环境卫生学(02771) 家畜饲养学(02769)

草食动物学(02778) 畜产品加工(02074) 兽医概论(02776) 山西农业大学

100803 324 中药学停止新生报名 中医学基础(一)(02930) 药用植物学(03037) 中药化学(03038)

中药学(一)(02974) 方剂学(二)(02932)

中药药理学(03046) 山西中医学院

040106 325 教育管理 教育行政学(00447)

学校管理心理学(06180) 现代教育管理技术(00446)

教育社会学(06159) 教育政策学(00444) 学校管理学(00448) 山西大学

030403 330 公安管理 保卫学(00359) 公安法规(00361)

公安学基础理论(00354) 公安管理学(00356) 刑事侦查学(00358)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050308 333 新闻学 报纸编辑(00655) 新闻采访写作(00654)

新闻心理学(00657) 广告学(二)(00853)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00656) 山西大学

080306 334 机电一体化 机械制造(02230) 工程力学(02159)

数控技术及应用(02195) 可编程控制原理与应用(02236) 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02237)

电工技术基(02232) 太原理工大学

082207 335 计算机信息管理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04754)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00342) 计算机原理(02384) 数据库及其应用(02120)

管理信息系统(02382) 太原理工大学

050102 336 秘书 秘书学概论(00345)

管理心理学(00163) 公文写作与处理(00341) 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00346)

公共关系学(00182) 机关管理(00509)

外国秘书工作概况(00514) 山西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040101 337 学前教育 幼儿文学(00386)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00389)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00388)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00393)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00390)

科学技术社会(00395) 山西师范大学

090402 340 兽医 畜牧概论(02788) 兽医微生物学(02785)

兽医药理学(02787) 家畜病理学(02783) 家畜内科学(02789) 山西农业大学

020209 341 旅游管理 饭店管理概论(00193) 中国旅游地理(00190)

旅游心理学(00188) 旅游经济学(00187)

旅游市场学(00192)   山西大学

020207 345 市场营销 企业定价(00180)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0065) 广告学(一)(00181)

公共关系学(00182) 经济学概论(财)(00043) 山西财经大学

020109 346 国际贸易 基础英语(00088) 国际金融(00076) 国际贸易实务(一)(00090) 中国对外贸易(00092) 山西财经大学

080704 347 电子技术 非线性电子电路(02342)

音像技术(06168)

电工原理(02269) 电子测量(02348)

数字电路(02344) 电视技术(02346)

线性电子电路(02340)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02277) 山西师范大学

030104 348 经济法学 民法学(00242)

合同法(00230) 公司法(00227) 民事诉讼法学(00243) 经济法概论(00244) 山西大学

020211 350 饭店管理 饭店管理概论(00193) 旅游学概论(06011)

中外民俗(00199) 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00202)

旅游经济学(00187)   山西大学

090603 351 乡镇企业管理 价格学基础(02836) 农业经济与管理(00135) 农村企业经营管理(02828) 财务报表分析(一)(00161)

经济法概论(财)(00043) 山西财经大学

020112 353 工商行政管理 商标与广告管理(00111)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0065) 财政与金融(00048)

企业法人登记管理(00110) 经济法概论(财)(00043)

市场管理(00112)) 山西财经大学

020205 355 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心理学(00163)

人力资源管理(一)(00147)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0065) 劳动就业概论(00165) 社会保障概论(00071)

经济法概论(财)(00043) 山西财经大学

060201 365 档案管理 档案文献复制技术(00780) 科技档案管理(00777)

声像档案管理(00782) 档案文献纂学(00778)

企业档案管理(00784) 档案保护技术(00779)

科技文件材料学(00783) 山西大学

020113 369 土地管理 土地经济学(00116) 房地产评估(00122) 土地管理概论(00117) 土地利用规划(00119) 山西农业大学

050303 370 公共关系 公关心理学(00643) 公共关系写作(00646)

公关礼仪(00644) 公共关系学(00182)

广告学(二)(00853) 公关语言(00647) 山西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030111 372 律师 经济法原理与实务(00922) 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一)(00918)

法律文书与律师实务写作(00214) 商法原理与实务(00921) 民法原理与实务(00917) 山西大学

040103 373 小学教育 美育基础(00409) 小学语文教学论(00410)

小学教育心理学(00407) 小学科学教育(00408)

小学数学教学论(00411) 科学。技术。社会(00395)

小学班主任(00412) 山西大学

030103 375 监所管理 警察管理学(00241) 劳教管理学(00852)

监狱学基础理论(00236) 劳教学基础理论(00237) 民法原理与实务(00917)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080604 376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电工原理(02269) 发电厂电器主系统(02301) 电力系统基础(02300)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02277) 太原理工大学

080501 377 电厂热能动力工程 电厂锅炉(02254) 工程力学(一)(02159)

泵与风机(02252) 工程热力学(一)(02248) 传热学(一)(02249) 太原理工大学

020118   餐饮管理   餐饮业法规(00977) 餐饮服务(00982) 烹饪工艺学(二)(00978) 太原师范学院

020219   电力市场营销 应用文写作(02126) 电力企业管理概论(06137) 公共关系学(00182)

广告学(一)(00181) 电力市场基础(06139)

农村电力市场基础(06140) 山西大学

090601   农业经济管理 农业企业管理(00136)

林业企业经营管理(02831)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0065)

农业经济与管理(00135)   经济法概论(财)(00043) 山西农业大学

020228   物流管理     物流英语(05362) 国际物流导论(05372) 山西财经大学

本科

科 国编码

省编码

专名称

星期六(10月24日)

星期日(10月25日)

主考院校

上午

8:0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00-11:00

下午

2:00-4:30

思想政治

理论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370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6)

公共课 英语(一)(00012)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计算机应用基础(00018) 教育学(一)(00429)

高等数学(一)(00020)

高等数学(工本)(00023)

高等数学(工专)(00022) 大学语文(04729)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线性代数(02198)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09)

心理学(00031)

物理(工)(00420)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030401 100 公安管理 公安信息学(00372) 犯罪学(一)(00235) 公安行政诉讼(00860) 涉外警务概论(00373)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082205 101 工业工程 工程经济(02194) 设施规划与系统分析(02648) 运筹学与系统分析(02627) 计算机辅助管理(02631) 太原理工大学

040107 102 教育管理 教育预测与规划(00454) 教育经济学(00451)

学前教育管理(00457)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教育管理原理(00449)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山西大学

070302 104 化学教育 化学教育学(02059) 中级有机化学(02055)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00342) 中级无机化学(02054)   山西大学

070202 105 物理教育 电动力学(02034) 高等数学(三)(02032)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00342)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02035) 物理教育学(02039) 山西大学

040202 106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传统道德(00480) 科学思维方法论(00483) 人生哲学(00482)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政治学概论(00312)

欧洲哲学史(00030) 山西师范大学

070102 108 数学教育 拓朴学基础(02008) 抽象代数(02009)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02010) 微分几何(02014) 复变函数论(02011)

偏微分方程(02015) 山西师范大学

040302 109 体育教育 体育测量与评价(00496) 体育保健学(00495) 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00500) 体育教育学(00503) 山西师范大学

020115 110 经济学 经济思想史(00143) 计量经济学(00142)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00138)   山西大学

060202 111 档案学 科技档案编研(00791)

外国档案管理(00789) 中国档案事业史(00785) 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00346) 中国行政史(00322) 山西大学

080605 112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分析(02310) 电力系统远动及调度自动化(02312) 自动控制理论(二)(02306) 发电厂动力部分(02311) 太原理工大学

080708 113 计算机通信工程 非线性电子电路(02342)

数据结构(02331) 计算机通信网(02373)

数据库系统原理(04735) 数字通信原理(02360)

光纤通信原理(02338) 计算机通信接口技术(02369) 北京邮电大学

082211 114 邮电管理工程 人力资源管理(一)(00147)

财务管理学(00067) 邮电经营管理(03159) 现代电信技术概论(03155)

现代邮政通信技术概论(03156)

邮电管理信息系统(03160) 数据库及其应用(02120) 北京邮电大学

080702 115 计算机及应用 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04747)

数据结构(02331) 数据库系统原理(04735) C++程序设计(04737) 软件工程(02333) 太原理工大学

030109 116 监所管理 罪犯劳动改造学(00928) 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一)(00918)

狱内侦查学(00932) 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00924)

西方监狱制度概论(00935) 犯罪改造心理学(00933)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020208 117 市场营销 国家商务谈判(00186) 国家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 企业会计学(00055) 国家市场营销(00098) 山西财经大学

020210 118 旅游管理 财务管理学(00067)

世界旅游地理(06151) 旅游文化学(06124) 旅游公共关系学(06177) 旅游景区管理(06153) 山西大学

050305 119 新闻学 文学概论(一)(00529)

新闻事业管理(00662) 新闻摄影(00659) 公共关系学(00182) 外国新闻事业史(00660) 山西大学

040108 120 教育学 中外教育简史(00464) 教育学原理(00469) 教育管理原理(00449)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66)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认知心理(00471) 山西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080709 121 计算机网络 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04747)

数据结构(02331) 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03141)

数据库系统原理(04735)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00342) 计算机网络管理(02379) 互联网及其应用(03142) 山西大学

080705 122 电子工程 工程经济(02194) 现代电视接收系统(06171) 自动控制理论(二)(02306) 单机原理及应用(02358) 山西师范大学

090102 123 农学 农业生态基础(02665)

作物栽培生理(02676) 生物化学(二)(02634) 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02677)

农业推广技能(02845) 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02683) 山西农业大学

090403 124 畜牧兽医 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02765)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02793) 动物营养与代谢并防治(02795) 畜牧微生物学(02798)

畜牧业经济管理(02796)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管理学(06173) 山西农业大学

030207 125 社会学 社会心理学(一)(00266)

发展社会学(00287) 人口社会学(00302)

社会调查方法(00288) 组织社会学(00311)

西方社会学理论(00280) 城市社会学(二)(00313) 山西大学

030203 126 社会工作与管理 社会心理学(一)(00266)

发展社会学(00287) 社区社会工作(00281)

社会调查方法(00288) 西方社会学理论(00280) 社会行政(00283)

中国福利思想(00285) 山西财经大学

020202 185 工商企业管理 财务管理学(00067)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 企业管理咨询(00154)   太原理工大学

020204 189 会计 会计制度设计(00162)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 高级财务会计(00159) 财务报表分析(一)(00161) 山西财经大学

050105 190 汉语言文学 外国文学史(00540)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0617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539) 语言学概论(00541)

汉字学概论(00820) 山西师范大学

030106 193 法律 合同法(00230)

监狱法学(06154) 公司法(00227)

法律文书写作(00262) 外国法制史(00263)

婚姻家庭法(05680)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0228) 山西大学

030302 194 行政管理学 领导科学(00320)

财务管理学(00067) 行政组织理论(00319) 西方行政学说史(00323)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中国行政史(00322)

西方政治制度(00316) 山西大学

050201 196 英语 高级英语(00600) 日语(00840)

法语(00841) 外语教学法(00833)

语言与文化(00838) 英语写作(00603)

外刊经贸选读(00835) 山西大学

100702 197 护理学 护理管理学(03006)

外科护理学(二)(03203) 护理学研究(03008)

精神障碍护理学(03009) 护理教育导论(03005) 妇产科护理学(二)(03010)

儿科护理学(二)(03011) 长治医学院

020119   餐饮管理 国外饮食文化(00989) 中国饮食文化(00986) 餐饮美学(00987)   太原师范学院

040112   小学教育 中外教育简史(00464)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03330)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文学概论(二)(0054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66)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03329) 太原师范学院

020114   农业经济管理 农学概论(00127) 农业技术经济学(00128)   畜牧学(00133) 山西农业大学

020229   物流管理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05374)     经济法概论(财)(00043) 山西财经大学

西方心理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中国翻译理论 世界化 西方翻译理论

从20世纪以来,西方的翻译研究出现了三个大的突破,表现为从“怎么译”深入到翻译行为本身的深层探究;从文本到译文发起者、翻译文本的操作者和接受者的研究;将翻译置于“宏大的跨文化和跨学科的语境中去审视”。也就是说,“翻译不再被看作是一个简单的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行为,而是译入语社会中的一种独特的政治行为、文化行为、文学行为,而译文则是译者在译入语社会中诸多因素作用下的结果,在译入语社会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乃至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有时是举足轻重的角色”。

作为研究翻译这样一种与文化交流联系最紧密的文化活动的学术研究,翻译理论研究对上述问题却反应不甚敏感。尽管近年来中西比较翻译学的话题不断有人提起,但真正系统的中西翻译理论比较研究才刚刚起步;对中西译论交流的研究还不多见;对于二十一世纪中国译论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缺乏必要的探讨。中国的翻译理论如何摆脱当前在国际上的边缘地位,如何把我们的理论建设成有世界影响的理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理论的“输出”和“输入”有无必要保持,要对这些中国翻译理论研究必须解决的问题作出满意的回答,我们必须对译论研究的现状及其成因有正确的认识,才能谋划出我们美好的未来。

一、中国翻译理论界的现状:西方翻译理论居于统治地位

当前翻译理论研究中对文化因素的研究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但这多是从文化因素在翻译过程及其前后所发生的作用着眼的。人们在译介西方翻译理论、利用西方现代翻译理论给我们带来的种种便利进行理论研究的时候,对于中西翻译理论交流中的不平衡现象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翻译理论研究中的西方中心主义缺乏认真的思考。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中国的翻译理论对西方却罕有影响。在西方汗牛充栋的翻译理论著作中,很难见到中国的影响。西方学者在进行翻译理论研究时,极少会想到与中国的翻译理论相参照,即使是研究与汉语相关的翻译实践时,也是如此。Gentzler在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一书中有“The Fu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一章,对未来翻译理论研究进行预测,但对中国的译论只字未提(Gentzler,1993)。对于中国的翻译理论,西方还是很隔膜的。中国的翻译理论在西方所受的待遇和其他非西方的翻译理论并无二致。

因此,我们面对的现实就是:在中西方的交流中,翻译理论东来的要比西去的多得多,在世界范围的翻译理论研究中,我们的声音非常微弱,处在边缘的地位。西方中心主义成了中国翻译理论研究领域不争的事实。

二、现状成因的分析:三大误区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上存在以下几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把对“怎么译”的研究误认为是翻译研究的全部。中国传统译论“因循本旨”、“不加文饰”、“依实出华”、“五失本”、“三不易”到“信达雅”、“神似”、“化境”,几乎都是围绕“怎么译”这三个字展开的。对翻译技巧的研究与探讨,对翻译经验的总结固然重要,但这些不是翻译理论研究的全部。翻译技巧的探讨与翻译经验的总结必须上升到理论层面,必须超越“狭隘的单纯语言转换层面”,而从“文化层面上去审视翻译、研究翻译”。

第二个误区是对翻译理论持实用主义的态度,片面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随着学科的发展与成熟,学科分工必然“日益精细”,必然会出现主要从事或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人员。应该鼓励有兴趣、有抱负的学者从事翻译的理论研究,特别是纯理论的研究。霍姆斯(J.Holmes)就曾指出,翻译研究可分为纯翻译研究和应用翻译研究。翻译理论的功能除了指导具体的翻译实践之外,还具有描述翻译现象、解释和揭示翻译的规律和本质、预测翻译可能性的功能。谢天振教授认为,既然翻译研究要成为一门学科,我们就不能仅限于形而下的“术”的讨论,必须重视形而上的抽象,也就是关注翻译研究“学”的层面。

第三个误区是国内翻译界习惯强调“中国特色”而忽视翻译理论的“共通性”和普遍规律。翻译既然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交流活动,必然有自己的内在规律。西方翻译研究近年来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是探索翻译规范(translational norms)和翻译普遍性(translational universals)。坚持“中国特色”显然有悖于世界翻译研究这个学术共同体的发展趋势。正如谢天振教授所指出的,片面强调“中国特色”可能“导致拒绝甚至排斥引进、学习和借鉴国外译学界先进的翻译理论,把经验之谈人为地拔高成所谓的理论,从而取代严格意义上的理论探讨”。

三、对策:以创新走向世界

翻译研究是与翻译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加上中国学界实用理性的传统,致使中国译学界长期以来存在非常明显的实用和实践的倾向。强调翻译研究的实践性,强调翻译实践对理论概括的积极意义,无可厚非。但是,也必须摆脱目前的边缘地位,努力向中心移动,逐步达到可以和西方真正平等对话的程度,使中西翻译理论的交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交流。

首先,我们在理论研究上必须有所创新。学术创新贵在有探索意识和勇气,正如王东风先生所言,中国特色的译学研究,其“特”处,并不在于我们的国别特色上,而在于我们理论的独创性、系统性和合理性。只有我们创建了自成一体、经得起检验而又有别于其他任何理论(无论是西方还是传统的理论)的理论时,别人才有可能将眼光转向我们,才有可能从我们这里吸取有益的养分,到那时他们就再也不能忽视我们,我们也就顺理成章地挤进了中心。

其次,我们还应该有意识地加强自己在世界译坛上的影响。我们有了创新,还必须注意“推销”自己的新理论,否则西方的学者们或是因为语言文化的阻隔,或是出于偏见而轻视我们,将仍然注意不到我们的成就。例如,有关翻译学的建设,董秋斯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即已提出,但是西方的译论家们在后来的讨论中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并不是他们有意忽视,而是的确不了解。所以就目前来讲,将我们的成就引入西方,把我们传统理论和当代成就介绍给西方,已成了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

总之,我们要重估中国传统译学理论的价值,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要有一批有独立译学理论意识,献身于中国译学学科建设的专业人才队伍;还要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借助各种当代文化理论,调整、丰富和充实我们的翻译和翻译研究,推进翻译学科的发展,使中国的翻译理论早日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谢天振.论译学观念的现代化[J].中国翻译,2004,(1).

[2]许钧.关于翻译理论研究的几点看法[J].中国翻译,1997,(3).

[3]Gentzler,Edwin.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3.

[4]谢天振.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的误区[J].中国翻译,2001,(4).

[5]张南峰.特性与共性――论中国翻译学与翻译学的关系[A].谢天振主编.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谭载喜.中国翻译与西方翻译[J].中国翻译,1999,(5).

西方心理学论文范文第9篇

本土心理学以关注人与社会的内在关联为突出特征,兴起于对西方主流心理学话语霸权的反抗,试图恢复本土民众在心理学领域中的话语权力,预示着西方心理学在心理学舞台上一枝独秀的格局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作为对西方心理学的一种超越,本土心理学从将被试由西方人换作本土民众80年代初起,历经对西方心理学研究方式的反思与批判,再到今天试图建立科学本土心理学的努力,它走过了一条从质疑、反思到求索的艰辛征程。如果以1981年希勒斯和洛克共同主编《本土心理学一自我人类学》出版为其诞生主要标志,则从其萌芽到如今20余年曲折发展的历程,今天的本土心理学研究依然处于带有盲目性、多样性和尝试性的“失去规范阶段。

当前的心理学研究正在实现着两种转变:一是研究对象的转变,也即研究内容的转换,将心理学研究对象从西方心理学脱离于文化的心理现象转换成根基于文化的心理生活,使心理学研究过程与结果的解释更具有文化性;二是研究方式的转换,即试图突破西方心理学实证中心论限制,倾向于以多元方法达于对心理生活的解释和构筑。这也是本土心理学得以兴起并得以发展的根本。研究对象与研究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可以衍生出众多的概念和理论,也即事关心理学发展的理念问题。但是,本土心理学的某些概念和理论在研究和发展中还很混乱,在理学在谋求与西方主流心理学对话中失去自信。这是关系到本土心理学的未来以及本土心理学能为整个心理学做出怎样的贡献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方法问题。本文旨在理清本土心理学研究中某些理念,重新界定和阐释几个相关概念,以促进本土心理学发展。

2关于文化的理念

2.1 本土和本土化

本土是一种状态。从文化学视角,它是一种文化的个性存在,这是一定地域空间的人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以求取生存的结果,代表了人类适应周围环境的一种生存样式和可能性,其中蕴含着千百年来本土民众世代形成和积淀下来的文化生存方式,是本土人民日常生活合法化的基础与力量源泉,并且,已经转换为每个成员生命存在深层意识。生活于本土中的人民所表露出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文化心理和文化行为,可称之为本土心理,相关学问谓之本土心理学。广义上的本土心理学还包括对外来文化心理学的本土化改造与修正,使之研究过程与结果更具本土意蕴。从科学心理学角度,本土心理学虽非系统化、科学化,但它却一直沉淀于本土民众从内在心理到外显行为的无处不在的规定性中,自发地左右着人的各种生存活动,塑造了本土文化特有的心理生活样式。

本土化是一种过程,既是从非本土演化成本土的过程,又是从单一本土性衍生成科学性过程。心理学本土化含括两层意义:其一,对西方文化背景的科学心理学从理论到方法的各个层面,依据本土文化进行本土化改造,使之与本土文化相观照,以建立科学样态心理学模式为目标,这是一种模仿、借鉴和超越的过程;其一二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挖掘本土文化中人心与人性的相关解说,以追求研究方式本土化、课题本土化、理论检验本土化和结果解释本土化为前提,借鉴并超越西方心理学研究模式,实现本土心理学本土意义上的科学性,创立崭新的科学本土心理学,这是一种追问、反思和原创的过程。由是观之,本土心理学强调的是与文化相关联人心、人性;心理学本土化是增强心理学概念、课题和方法的文化敏感性,并促进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过程。

2.2 本土文化与本地文化

本土心理学的基石是本土文化,而非本地文化。本土文化即是同质性的文化,也即本尼迪克特指谓的文化模式,它是群体普遍的或共同的心理特质和价值取向以及由此而支配群体中个人行为方式,同种文化模式中,各种异质行为相应地愈来愈取得融贯统一形态。人性以遗传基础为前提,在后天社会文化更确切地说是在他生活的文化模式教化中得以养成。人性与文化的互生性和共创性,直接导致迥异的文化模式下类型各异的人性的生成。本尼迪克特以4种不同的文化模式,即祖尼印第安人的“太阳神型”人格、平原印第安人的“酒神型”人格、夸库特尔印第安人的“夸大狂型”人格和多布人的“妄想狂型”人格为例,证明虽然都是印第安人,但由于文化模式的差别,人格类型实则各异。此乃意味着居于同一地区但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行为上未必相近,而不同地区但具有相同文化背景者,在心理行为上却仍有其相似之处。同理,一个地区可能会有更夺类型的文化模式,人们的心理行为上就会表现出多样性。本土心理学研究更倾向于以同质性文化也即同一文化模式而非本地文化为研究样本。在对研究结果予以解释时,须当考虑到个体背后的文化模式的表现样式,这样,其结果解释性才具有文化上的通约性和比较性。如果以本地文化为取样参照,在研究中可能会造成结果解释上的文化误差,影响其解释的外部效度。

2.3 文化契合性与跨文化

文化契合性是本土心理学蕴含的本质特色,它是由根植于某一特定文化群体中的概念和方法来界定的,所依赖的资源对于被研究群体而言是本土性的,即本土性契合。这是一种当地之研究者思想观念与当地被研究者的心理行为的配合、贴合、接合或契合的状态,与西方主流心理学将文化视为准自变量的无文化研究有着质的区别。它以自己社会、文化及历史作为思想活的源头,而不是他国的社会、文化及历史作思想活的源头,所以其结果和研究过程显示出较高文化解释性。

跨文化研究尽管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一个全新角度,强调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比较,以验证研究结论的效度,并催生了跨文化心理学,但是,长期以来,它以普遍主义研究取向为基础,采用强加客位研究方式,试图通过文化比较来验证西方心理学在非西方文化圈的适应性,进而证明以西方人心理为楷模的人类共同心理机制存在可能性,而无视或否定非西方文化条件下心理行为的存在。究其实质,这是西方霸权和殖民心态的继续流露,文化只是一种准自变量或是一种虚假变量。事实证明,当前跨文化研究只是穿了一件文化的新装,并没有摆脱西方心理学“齐一”性,它缺失的仍是对文化的意义解读。本土契合性只是本土心理学文化品性,但这并不是它唯一的操守。它并不排斥跨文化研究,且主张跨文化研究,这是其在本土契合性基础上实现学术借鉴的主要方式,问题的关键是对待文化的态度。跨文化的前提是文化价值平等性和文化沟通的双向性,舍此,跨文化研究只能是人为贴上的一种标签。

3 关于科学性的理念

3.1 人文性与科学性

许多学者强调人文性关乎于本土心理学存在的突出意义。本土心理学以心理学视角揭示某一文化语境下人的深层意向和内心需求,使人在理性层面上反观自我人格与行为特质,达到与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环境和谐共在,表现出对人的生命存在的终极关怀,具有很强的人文性[6。但是,一意强调其人文性,并将其视为本土心理学合法性存在根基,则与西方心理学执意追求科学性而陷入为科学而科学的尴尬境地如出一辙。的确,人文性是本土心理学自然拥有的品性,它以独特视角达于人的内心世界,实现对人心灵的解释与构筑,这是西方心理学无法企及的。然而,研究过程与结果解释的无法验证性以及玄虚嫌疑,则是其无可回避的缺陷。所以,人文性固然需要操守,科学性亦不可弃之不用。尽管本土心理学被视为对世界或然性理解一种价值负载事业,但本土心理学最终的目的是为世界心理学有所作为,则应当遵循科学方法论所要求建立的概念和理论原则,而不能流于玄虚之谈。西方心理学科学研究历程,虽然不可避免缺失人性温情,刻意雕琢的科学品味太过浓烈亦受人所指,但却借科学性而位列科学殿堂。故而本土心理学切不可固守人文性而自觉无忧。把本土心理学仅限于人文关怀的思辨性阐释,即是对科学性的偏见,亦受人以玄学之柄。人文性只是本土心理学异于西方心理学研究模式所彰显的文化品格,科学性方是其最终归宿。唯在人文性前提下追求科学性,才是实现心理学真正本土化的要旨所在。

3.2质化与量化

质化和量化即可指称为研究方法,也可指谓研究方式。质化研究倾向于以理论推断确定研究对象性质或研究对象间关系;量化研究倾向于以统计测量或数据分析确定研究对象间函数关系,并以此来推断研究对象性质。一直以来,量化研究以客观性和确证性成为西方心理学赖以求取科学性的保证。量化研究在为西方心理学带来科学性巨大荣誉的同时,却由于过分注重以数据分析人心,抛却人的鲜活生命,无情肢解人性而招致一片责难。一定意义上,被西方心理学无限夸大的量化研究在理解人性上还有相当难度。质化研究虽然在西方心理学中受到冷落,但随着本土心理学兴起而成为心理学研究一种新趋势。它强调质化方法如解释学、访谈法、传记法、个案法等,对人格发挥功能作用的动态过程加以分析,即以文字的直观描述内在心理,在自然情景中以复杂的独特的细致描述社会和人的过程。尽管本土心理学兴起的重要方面源于西方心理学对量化的极端偏好,但如因量化在西方心理学中无法构建人心而拒斥之,则无异于因噎废食。量化本身无过错,关键是对其持有的态度。视其为安身立命的法宝是错,全盘否定亦是错。质化研究不是本土心理学研究的全部,仅凭质化研究也无法获致科学性。

4关于研究趋向的理念

  4.1自主性与依附性

不可否认,当前本土心理学研究远没有实现带有原创意味的自主研究,仍表现着缺乏超越精神的跟从于西方心理学依附性研究,这是不容回避的。一方面,西方心理学强势未见衰减,本土心理学研究受其影响甚深,期望摆脱从外在形式到内在方法论制约,实非易事;一方面,长期援引西方心理学,却疏于其理论基础和文化背景反思,形成了极为深远的学术惰性和惯性,兼之自主创新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使本土心理学学术品质和学术开拓力提升尤为困难。就本质而言,本土心理学家所做的与其说是在从事本土心理学原创性研究,毋宁说在用自己的本土文化论证和检验西方心理学研究,“从事同样研究而品质不如人家,则尤为可悲。这对于本土心理学而言,尽管可能是其发展道路上须经历的阶段,但长期囿于此而不作深入思考,走内源性发展道路,加强语境化、主动性和创造性研究,则其失去的不仅是自身的文化品格,更为重要的是建立真正本土心理学并期望为世界性心理学有所贡献就会变成一种口号。本土心理学研究力主解放不同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那么,本土心理学当前须反省自己的研究,在对西方心理学改造和修正基础上,关注并增强研究过程和结果与本土文化敏感性,使理论检验更具文化的解释性和通约性,这是其一;其二,通过挖掘本土文化中的人性解说,创见性地提出超越西方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在以本土文化校验其内在效度基础上,通过跨文化比较检验其外在效度,实现本土心理学的自主研究。不如此,在众多的世界心理学家中,实在是多我们不为多,少我们不为少。

4.2 边緣与中心

与具有一百余年历史积淀的西方心理学相比,始生之物的本土心理学无疑还处于边缘地位。二十多年的本土心理学研究暴露出致命硬伤依然是缺乏信心的自主原创性研究,亦步亦趋于西方心理学影子里,模仿有余,创新力不足,其主张亦是本土民众话语权力微弱表达。就研究成果而言,美国UMI数据库自1996年至2000年收录本土心理学论文仅50余篇,在浩繁的科学心理学研究中,不可谓不少[11。不仅本土心理学成果难登世界主流心理学刊物,即是非西方国家心理学刊物也被西方式心理学研究占据。已有的本土心理研究中,专于发展现实总结性评价,鲜有创见性理论原创;过于注重宏大叙事阐发,少有微观层面细化研究。在地位和影响力上,本土心理学家还难以与主流心理学家相比。在国家层面上,更倾向于关注西方式应用心理学研究。凡此种种,昭示着本土心理学边缘地位的确不容回避。平静、理性、客观地认识今天本土心理学地位很重要。本土心理学家即不可妄自菲薄,自贬自轻,自觉一事无成而孤芳自赏;亦不可无视现实,夜郎自大,自觉可与西方心理学一争短长,两种心态皆欠缺常态之心,皆有害于本土心理学发展。

5 关于心理学世界性理念

5.1 本土性与世界性

本土心理学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中发展起来,力求探究本土文化背后的本土民众内心世界。它以本土契合性为特征,张扬浓郁的本土性。从多元文化论视角,本土文化形式是多元的,价值是平等的。应该追问的是,如果本土心理学仅适用于这一民族和文化群体,是否由于过于强调该文化独特性和民众心理行为独特性,在反对西方种族中心主义的同时,也走向另一种族中心主义?本土心理学多元性是否会进一步加剧当今心理学分裂局面?换言之,本土心理学的存在相对于世界心理学而言意义是什么?这些都是在本土心理学研究中当须面对的问题。事实上,本土心理学不但具有特殊性,还具有普遍性。它所研究人的意向行为和深层的心理结构等,是各种文化语境中客观存在,其中蕴含着超越本土界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9]。它的目的不是要建立割地自居的自己的心理学,因为世界只有一种心理学。“跨本土”是国外本土心理学者致力于探寻普适性方法[10]。

尽管多元的本土文化内人心殊异,但总有相通之处。本土心理学以探寻本土文化内人性法则为基础,抽象出基本人性定律,如能在各个本土文化范围内作人性法则的跨文化比较,则可能发现甚至构建出以人类生理机能为前提,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心性的共同样态。如果本土心理学得以充分发展,如果西方心理学以平等姿态向非西方文化圈渗透,如果成熟的本土心理学间、本土心理学与西方心理学间实现真正沟通与对话,则形成世界性心理学不是没有可能。本土心理学家不可将眼光仅局限于本土心理学,世界性心理学方是一种追求理念。

5.2封闭性与开放性

先天的理论原创性不足,兼之自主研究学术开拓力式微,兼之它关注本土文化内民众的心理行为,以构筑本土文化的心理深层机制和内心生活世界为其学术要义,另外,它诞生于西方心理学的藩篱下,对西方心理学“反感”情结似乎难以消解所行走的每一步,无不受其或隐或显的掣肘。这样,极容易导致其倾向于本地性的、自我封闭性或拒绝包括西方心理学在内的外来文化资源滋养而陷入封闭性。固步自封不仅割裂其他本土文化的学术和文化借鉴,窄化本土心理学家的研究视域也使之失去关注本土文化以外的学术兴趣和学术敏感度。其实,本土心理学的生命力是开放性。心理学本土化并非是遗世独立发展,骄傲地排斥其他文化中可资借鉴的学术资源,尤其是不可对西方心理学持不加分析的反对态度。西方心理学中有许多可以拿来的东西,特别是与文化关联甚少的基本方法如统计分析、测量、生理心理学等,可以理性地借鉴参考,则使本土心理学研究可从更高的起点而无须从头开始。完全否定西方心理学的贡献,本土心理学所作的工作会更多。同样道理,其他本土文化中也必然蕴含着许多有益资源,当可吸收过来,为我所用,又可作跨文化比较,一举而两得。本土心理学须以开放式发展为大计,耽于画地为牢会使其因为单一文化支持而缺失发展上的动力。

6 关于理论建设理念

西方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西方美学;世界美学;普世性;中国美学;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1)05-0046-08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传统文化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作为西学的“美学”也在西潮东渐中登陆中国并逐渐本土化。对于已有百年历史的中国美学学科来说,今天的学术界俨然被一个无法避开的困惑和难题所缠绕:究竟是否存在本土化的“中国美学”,抑或仅仅有一个“在中国的(西方)美学”?无论答案如何,不过有一点可以事先明确一下,那就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依然没有出现“单数”的普世化的“世界美学”。长期以来,由于历史与文化的各种因素,西方学术界一直藐视东方美学的存在合理性和价值,而以西方美学为世界美学的标准,或者说作为普世化美学的标准。国际美学格局中,东方美学缺乏话语权。东方学者,一方面想极力证明东方美学自身的无穷魅力和学科合法性,另一方面也在想方设法将其融入西方美学的潮流中去,期望建立一个包含东西方共通性元素的普世美学(世界美学)。近百年来,中国美学家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迷途中徘徊不定。这就是本土美学与“世界美学”的背离性。

在世界美学的图景尚未出现之前,各民族的本土美学思想资源想建立起自己的学科体系,除了借鉴较为体系化的西方美学框架来设计外,似乎别无他途。从普世化美学的视角来看,“西方美学”是一个泛化概念和松散结构,而且它本身也只是地域性的本土美学,却并不是代表未来世界美学的参照蓝本。

一、从金岳霖的“中国哲学”诘问看“中国美学”难题

现代哲学家金岳霖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中曾提出哲学史写作上的诸多难题和矛盾:譬如“中国哲学”与“在中国的哲学”的区分,“中国哲学的史”与“在中国的哲学史”的不同,欧洲哲学与普遍哲学的差异,“实架子的论理”与“空架子的论理”等等,归结到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哲学”这个名称有问题,问题在于:中国哲学若讲的是普遍的哲学问题,那“中国”二字就是多余的,正如我们只说数学、物理学、化学,不说中国数学、中国物理学、中国化学等;反过来,若中国哲学探讨的不是普遍的哲学问题(整个的不是,或者部分是、部分不是),那么中国哲学还可以称为哲学吗?它就不应该叫中国哲学。这个两难的逼问,确实触及到“中国哲学”学科的一些实质问题,其质疑本身是有意义的,对推进中国哲学的发展和学科反思是有积极作用的。

但是金岳霖先生对“中国哲学”诘问的理论前提是不成立的,在他看来,欧洲哲学代表着普遍哲学,以普遍哲学来观照中国哲学,就会出现这个悖论。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普遍哲学是不存在的,尽管冯友兰也说,西洋哲学的本体论、人生论、认识论,中国哲学也有,中国哲学缺乏的是一个形式上的系统性。但是这并不代表西方哲学与非西方的哲学的会通,就必然产生普世哲学或者“世界哲学”。

牟宗三先生也提出过类似的问题,他说现代哲学史上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看待中国哲学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哲学是普遍的,所以哲学只有一个,没有所谓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因为凡是哲学讲的都是普遍性的真理。所以在哲学中只有普遍性的真理和概念,无所谓中国哲学或西方哲学。另一种主张正好相反,认为无所谓普遍的哲学,即没有philosophy as such,也就是说只有个别的、如各个国家、不同民族的或个人的哲学,而无所谓universal philosophy。牟宗三批驳说,第一个态度是就哲学的普遍性而言,只有一个哲学;第二个态度是就哲学的特殊性而言,就无普遍的哲学。这两个极端的观点都是错误的。牟宗三认为,哲学的普遍性是有的,特殊性也是有的,哲学的普遍性观念要通过具体的生命(民族、个人)来表现,特殊性是通过生命来说的。

现代学术史关于“中国哲学”与“在中国的哲学”的区分可以给我们分析“中国美学”问题提供一个重要的视角。我们可以依据金岳霖的理论方法把中国美学划分出“中国的美学”与“在中国的(西方)美学”这两个概念。前几年学界对这两个概念做过很多讨论,也有很丰富的成果和结论,此不赘述。我们在本文中所要关注的是:“中国美学”与“在中国的美学”都存在,关键是如何将中国美学与在中国的美学想融合,从而建构21世纪新的“中国美学”。

不仅中国学者对“中国美学”有反思,不少西方学者对中国美学的合法性问题也提出质疑,如当代美国分析哲学家简・布洛克(Gene Bloc―ker)在为美国彼得・朗(Peter Lang)公司出版的《当代中国美学》(Contemporary ChineseAesthetics)撰写的导言中提出“中国美学真的是美学吗?”“中国美学真的是中国的吗?”等问题,最后他坦言:“当我们费时去审察最近(一百多年)的中国美学时,我们看到的是中国传统的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和其他欧洲美学的某种混合物。许多问题会让西方美学家认为是陈旧和过时的。”尽管布洛克的批评主要针对20世纪的中国现代美学而言,并带有西方中心论的偏见,对中国美学的语境也缺乏同情之理解,但是有一点是不容回避的,那就是百年中国现代美学最欠缺的是文化身份和原创精神。

今天中国美学的情况比冯友兰时代的中国哲学似乎还要复杂,因为金岳霖、冯友兰的时代“中国哲学”主要是指中国传统哲学,涉及的问题是传统哲学如何现代化和世界化的问题。而今天的中国美学要面对古典美学与现代美学两个传统,而不仅仅是古典美学如何现代转化的问题,还必须清理现代美学的百年得失。因此,所谓重建中国美学,就是一方面要解决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现代化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如何将现代美学思想重新梳理、整合的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立足中国当下的艺术语境,关注全球视野下的他国美学,而做出新的回应,将世界范围内的美学资源取舍和融汇到中国现代美学理论的建构之中。这个工作和任务不是一蹴而就的。

二、西方美学的中国化:历程与范式

西学参与中国现代美学的再造过程,以王国维肇其端,朱光潜造其极,并集其大成。从朱光

潜那里,可以比较完整地观察到西学中化的痕迹、步骤、成败、经验及启示。

19世纪末到20世纪之初的西学东渐对中国美学的影响,可以从魏晋时期的佛学东传及其进程见出某些相似性。汉末至魏晋时期,佛学传人与中土文化遭遇,是促成中国哲学与美学思想发生内在深刻转型的重要契机。起源于印度的大乘佛学原本就具有丰厚的审美意蕴,在其与中土思想相融合的历史进程中,一方面,其原有的知识谱系和价值蕴涵在纳人中国审美思想时被“本土化”了;另一方面,佛学原有的思想和方法在融入中国文化的同时,也给中国美学带来思想新质和方法变革。其突出的标志是中观思想、妙悟思想对中国美学、中国艺术精神确立的深刻影响。中唐以后的中国美学思想史和中国艺术史,印证了“佛学中国化”的成功。佛学中国化,使得中国美学以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结构,为此后自身的理论建构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范型基础。

20世纪初至今的现代中国美学的演进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理解。第一阶段是1900~1949年,主要在引进美学学科和思想,中国美学在西学东渐的潮流中建构和发展,基本上紧跟西方美学的潮流。第二阶段,从1949~1976年,脱离国际美学主流,在自我封闭的政治语境中自言自语,探讨和关注的是西方美学史上的一些陈旧话题(如对美的本质的探讨等,形成所谓的四个派别,基本对应了欧洲美学中的审美客观主义、审美主观主义、审美折衷主义以及社会历史批评学派等的观念和方法),未能为现代国际美学贡献出有价值的理论。第三阶段,就是1980年代以来直至2010年。这30年间,是重新与国际思潮接轨,追赶、译介和吸收西方文化,并力求重新融入世界美流中去的新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两个新的动向,一是对欧美美学的学习研究全面展开,尽管还不够深入;另一个是民族美学意识的崛起,即中国学者加强和推进了对中国自己的民族性的美学(即所谓原汁原味的“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并试图重提和论证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美学”的合法性问题。

关于20世纪百年中国美学的发展形态,有的学者从美学理论嬗变的角度总结出五种主要模式114]。若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百年中国现代美学,本质上就是西方美学本土化(中国化)的过程,当然这一历程是曲折、复杂的。总的来说,百年的西方美学中国化,主要呈现出五种形态和立场,形成了美学研究的五种范式:

一是原封不动引进西方美学理论,吕激、陈望道、范寿康等《美学概论》、黄忏华的《美学略史》等为主。这种形态以西方美学为主要理论框架“照着说”,以翻译和介绍为主,不作评述,没有解释学的视角,纯粹是西方美学的“拿来主义”立场。二是西方理论架构、中国文献材料的简单结合,运用西方美学理论来剪裁中国文学艺术,如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梁启超、蔡元培等著述。这是西体中用式的审美“应用学”立场。三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观来纠正和修补西方美学的某些缺陷,对西方美学理论的整体性是接受的,但局部有修正,如朱光潜的《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等。这是补苴罅漏的立场。四是进行中西方的比较和阐释,主要是朱光潜的《诗论》、宗白华的《美学散步》、蔡仪的《新美学》等。仍有西学的框架,但是有了中国文化的本位意识和对西方美学观点的适度批评。在这个中国文化优先论的视域下,学者们总要寻找中西文化的异同点,并重估中国美学的价值和意蕴。以宗白华美学为代表的中华美学意识的崛起和中国文化身份的认同感,在21世纪将会继续推进。五是以中观西,从中国美学来看待、评述西方美学的得失,从中国返观西方,亦别有一番情趣。以方东美的《从比较哲学旷观中西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叶维廉的《道家美学与西方文化》等著述为代表,在比较美学的视域中重新审视西方艺术和美学。

在这五种美学历史形态中,体现出三大方法论的范式,分别是:以西释中、中西互释、以中观西。这三种范式各有利弊,由于西方美学中国化的进程还未完成,我们今天还仍然在这个进程当中。因此我们以为,要以复合型的工作来继续推进美学中国化进程,发展中国美学学科。这需要沿着三个步骤来建构:

首先要继续引进西方美学思想和方法,并加强对中国传统美学和现代美学的研究力度,推进中西美学的对话和交流。引入西学的这个过程还要继续深入下去,接着朱光潜等美学家的范式继续推进。要从几个方面拓展,如持续进行西学的“本土化”,引进西学方法论来反观和激发中国美学资源,促使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向现代转化等。20世纪以来,重建中国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批评和吸收西方美学成果。

其次,建立中国美学的诠释学体系和方法,在中西沟通的前提下持续推进中西互释和“发明”,成中英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如何重建中国哲学》一文中就谈到中国哲学现代化的三个途径:本体的、知识的、语言的诠释和理解来达到。完善中国传统美学现代化,可从三重诠释学的角度来实践,即本体诠释学,知识(方法)诠释学,语言诠释学。诠释学的三个环节必须要连接在一起,共同构成美学研究的方法论。

最后,重建“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运用中国古典美学和现代美学的智慧和方法来用以批评西方当代美学和艺术,既要寻异,也须求同。求同与寻异的双重视域,是基于文化的多样性特征,也是将美学由区域推向全球的一个目标预设所致。中国美学的现代化和世界化的目标,就是参与世界美学的建构工程。在中国美学世界化的这个动态历程,就是“中国美学”建构的一个过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美学的重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以20世纪西方美学东传,以及美学学科与中国固有美学思想的遭遇、对话、裂变、交融为研究对象,着重揭示西方美学的“中国化”,及西方美学如何“内化”于中国美学的历史过程。正是西方美学的传人,激发和返观了中国文化中潜在的美学意蕴,并有可能实现西学精神与中华美学智慧的真正交融,这种交融从思想、体系和范型形态等诸多层面将中国现代美学引向了一条新生之路。因此,西方美学的本土化并与中国美学的融合,是20世纪中国美学史极富光彩的篇章,必将中国美学精神推向新的高度,也促使中国艺术走向新的自觉时代。而这样的高度与时期的到来,就是中国文化复兴与繁荣的春天。

三、文化多样性与“世界美学”概念

我们主张世界美学是多元化的,而非一元化的,它来自于“文化的多样性”。离开文化的多样性而追求单一的“普世美学”是不可能实现的。

就中国学者来说,最早提出“世界美学”概念的是宗白华先生,宗先生在1920年代曾说:“将来的世界美学自当不拘于一时一地的艺术表现,而综合全世界古今的艺术理想,融会贯通,求美学上最普遍的原理而不轻忽各个性的特殊风格。因为美与美术的源泉是人类最深心灵与他的

环境世界接触相感时的波动。各个美术有它特殊的宇宙观与人生情绪为最深基础。中国的艺术与美学理论也自有它伟大独立的精神意义。”所以宗先生比较乐观地估计中国的艺术理论对将来的世界美学会有重要的贡献。

在全球化的今天,对于美学研究者来说,心态也颇为复杂,一方面,有些学者担心全球化的浪潮,会带来世界文化的同一化,不少民族主义者对全球化持批判立场,正式基于这种文化同一化的忧虑。另一方面,全球化的到来,又会使得很多人天真地以为世界美学的时代已经到来,或者盲目乐观地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它一定会出现。这种态度其实是基于一个理论假设,即真的有所谓的一统天下的“世界美学”(普世美学),而这个似乎是不证自明的假设前提本身是有问题的,它引起我们深深的怀疑和忧虑。主要原因在于:

其一,自歌德在两百年前首次提出世界文学概念以来,世界美学的呼声就不绝于耳。然而世界文学和世界美学是根本不同的两个命题。其二,目前只有“比较美学”;还没有产生真正的“普世美学”。这是由于美学作为人文交叉科学和跨边界的学科性质决定的,同时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三,只有跨文化、跨学科的多样性的美学,没有单一的普世美学。作为“普世美学”的世界美学是不存在的,我赞同高建平教授提出的“复数的世界美学”这个概念,它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的,不是普世通约的抽象公式,而是同异杂存、多元共处,既相互沟通、又能保持文化多样性的丰富多彩的美学图景。其四,全球化不会造就单一化的世界美学,而恰恰相反。全球化会遭遇本土文化的强烈反抗,并妥协和融入新质,重新铸造新的本土文化和本土美学,不会走向单一化。

西方有学者提出“全球性本土化”(Glocali-ty)的概念,我觉得很有意义。诚如沃尔夫冈・威尔施所言:在全球化趋势和跨文化交流中一定会出现新的文化多样性,“因为即使两个人吸收同样的文化元素,他们也会有不同的侧重、不同的比例。而当人们吸收多种不同文化元素时,这些差异肯定会更加明显。”于是,一种新型的文化多样性就出现了。全球化和文化间的渗透,会导致新的差异越来越大。比如非洲文化有四种:原生的,现代的,想象的,妥协的。中国美学也是如此:传统的,现代的,想象的,迎合的。纵横交错在一起,共同构成中国美学的多元图景。因此我们有理由谨慎地相信,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美学”不会变成“单一的平面物”。只要有全球化的运动和地方文化反省意识的存在,区域美学与世界美学的“同一”是不大可能会真正发生,若真的到来,那将是人类文化的灾难。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当今世界美学的主流是西方美学,但是西方美学不代表世界美学。但是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中国美学尚未与世界美学建立起很好联系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今的世界美学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西方美学。”这是否暗含着这样的意识,即:假如有了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的双方面的融入,真正的世界美学就产生了。但我认为这同样是一种偏见。仅有中国与西方,仍然代表不了世界美学。四、中国美学的世界化:可能与对策

由现代化而世界化的现代中国美学,不可一蹴而就。20世纪出现3次美学热潮,世纪之初、50~60年代、80年代。两头的两次热潮主要贡献在于译介西方美学思想,当然还有一些创建性的理论。而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从学理到学科,基本没有贡献什么新的东西,借用美国美学家托马斯门罗的话来评价比较贴切:“以往的美学在‘美’的定义和审美价值的‘法则’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这种毫无益处、枯燥乏味的讨论败坏了整个科学的声誉。”

作为审美文化形态而不仅仅是学科的“中国美学”可以划分出古典美学与现代美学两个大的历史形态。“中国古典美学”有两个建构途径:一是本土化的文艺、哲学思想的现代阐释法;二是在西方美学范式主导下的中国文献对西方理论的填充法。20世纪初至今的百年中国美学现代化历程,即在学科体系化和专业化以后的“中国的美学”,从方法论的视域看,其进行现代转化的“向度”主要有五种:科学向度,艺术学向度,生命向度,马克思主义向度以及现象学向度等。朱光潜曾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没有哪一条是学好美学的唯一的路。作为方法来说,这五种“向度”各有利弊得失。这五个“向度”和方法,也是重建现代中国美学理论的逻辑起点。

1.科学向度

在西方美学中,科学的美学主要代表是心理学美学(实验美学)和人类学美学(艺术人类学)。最早介绍心理科学美学的是吕、黄忏华等。吕潋的《美学概论》,就是依据立普斯的移情说来建构的。而现代中国美学的心理学派的真正开创者和成就最大的却是朱光潜先生。朱光潜坚持以心理科学为研究美学的方法论,以审美经验为建构美学理论的中心。尽管他自己曾说:对文学、心理学、历史和哲学的共同兴趣,是使他走上美学研究之路的主要原因,但是就美学中国化的方法论来说,他是首选了心理学方法。

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的作者自白中说:“以往的美学家大半心中先存有一种哲学系统,以它为根据,演绎出一些美学原理来。本书所采用的是另一种方法。它丢开一切哲学的成见,把文艺的创造和欣赏当作心理的事实去研究,从事实中归纳一些可适用于文艺批评的原理。它的对象是文艺的创造和欣赏,它的观点大致是心理学的”,“文艺心理学”就是“是从心理学观点研究出来的美学”。朱光潜在《诗论》抗战版序中曾批评中国古代的诗话“零乱琐碎、不成系统”,而且“偏重主观”、“过信传统”,最重要的是“缺乏科学的精神和方法”。他认为诗学在中国不发达的原因有二:一是诗人和读者存在偏见,以为诗的精微奥妙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不能经过科学分析;二是中国人的心理偏重综合而不喜分析,长于直觉而短于逻辑的思考。而朱光潜坚持认为“谨严的分析与逻辑的归纳恰是治诗学者所需要方法”。他从方法论上就强调了科学分析与逻辑归纳之重要,“科学分析”,是朱氏坚持的诗学和美学研究方法。“不懂得心理学,就不可能懂得美学”。

需要指出的是,朱光潜美学并不是西方美学在中国的传声筒,而是西方美学本土化的成果(“西方美学中国化”),即整合中西美学资源,建构了自己的美学体系,是属于现代“中国美学”。朱光潜的属于中国化的美学,就是对世界美学的贡献。毋庸讳言,朱光潜美学有内在的矛盾和缺陷,这为他招来不断的批评,但是这个“矛盾”和“缺陷”为中国美学、世界美学留下了诸多可以继续深入研究的逻辑起点,从朱光潜接着讲,就是从朱光潜美学的理论视域和问题意识出发,重新开辟中国美学研究的途径和方法,由此带来新的美学生长点。朱光潜美学作为西方美学学科在中国本土化的经典个案,它既不同于传统美学形态,也不是西方美学的翻版,而是在边缘性综合基础上有着独特创造的中国化现代美学形态,它体现着中国现代美学的百年进程,是西方美学

中国化(“西学中化”)的杰出代表。从“美学在中国”的世纪历程来看,朱光潜无疑是体现美学中国化的经典个案。正如佛教的中国化而有中土的禅宗。朱光潜“西学中化”的方式和路径是以中化西,从容取舍,为我所用,在古今斟酌、中西融会的基础上再创造,朱氏美学实质上是一个综合创新的现代美学体系。

2.艺术学向度

现代中国美学的艺术学视域和方法是由蔡元培、邓以蛰、宗白华、滕固、马采等美学家和艺术学家开启的,其中以宗白华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宗白华曾认为:“美学的研究,虽然应当以整个的美的世界为对象,包含着宇宙美、人生美与艺术美;但向来的美学总倾向以艺术美为出发点,甚至以为是唯一研究的对象。因为艺术的创造是人类有意识地实现他的美的理想,我们也就从艺术中认识各时代、各民族心目中之所谓美。”西方古典美学大多与西方艺术相表里,美学以艺术为基础。中国美学也是如此。

中国美学艺术学的向度,旨趣在于从艺术作品、艺术的感性世界出发,运用比较、体验和阐释的方法,将蕴涵在艺术本体中的美学精神阐发出来,从而开辟出一条从艺术批评到美学诠释的“艺术美学”建构之路。宗白华等人的美学研究从方法论来看,就是“艺术美学”,它是美学的原初形态。艺术美学区别于哲学思辨美学的特征就在于它是从“艺术本体”出发所建构的美学,它源于艺术世界、发现艺术精神、提升艺术品格。这种艺术美学方式与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相契合,从而获得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美学界“反抗全球化、追求民族性”美学的的普遍认同。

3.生命向度

中国美学的生命向度,是与20世纪初的生命哲学思潮分不开的。“生命哲学”思潮起源于西方,以尼采、狄尔泰、奥伊肯、齐美尔、柏格森等为代表。受西方生命哲学思潮影响,中国“生命哲学”(包括人生哲学)的兴起是在20世纪初,代表人物有梁启超、梁漱溟、熊十力、张君劢、朱谦之、李石岑、方东美等,中国生命哲学思想,既有对西方生命哲学的借鉴,也有中国传统生机哲学的内涵,是中西融汇的产物。宗白华也堪称“中国式的生命哲学家”。中国美学转型中的“生命情调”,以李石岑、熊十力的生命哲学为基础,以方东美、宗白华的生命美学为代表,弥漫于20世纪的前半叶以及90年代至今的中国美学语境中。从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到情本体,以及20世纪末的生命美学,现代中国美学的生命哲学色彩相当浓郁。李安宅在《艺术与人生》一文中说得很明白,“艺术不过是寄托美满的人生理想”,“艺术对于人生的贡献,乃在能够影响整个的人生态度。”

4.马克思主义向度

从20世纪早期的、陈独秀的文艺理论著述,到张泽厚的《艺术学大纲》,以及鲁迅后期的著述等,再到蔡仪的《新美学》,以及周扬、李泽厚美学,朱光潜的后期美学等,体现了中国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中国美学的基本进程。其中以朱光潜(后期)人道美学、李泽厚实践美学的影响和成就最大。朱光潜以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为逻辑起点,实现了美学思想的二度转变,从心理科学转向人道美学。李泽厚从马克思视角批判康德哲学,进而将实践哲学引入中国美学史,开辟了中国美学的马克思主义新向度。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和历史观与中国文艺精神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美学现代转向的实践维度和历史深度。

5.现象学向度

从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叶秀山的《美的哲学》,到叶维廉的《道家美学与西方文化》,以及张世英的《哲学导论》等,借鉴现象学的理论与方法来阐释和发明中国美学,成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美学研究的一条重要路径。它先由海外及港台学者特别是新儒家学者的带动,然后由国内一批学者呼应,共同形成“现象学在中国”的热潮。作为哲学方法论的现象学,早就从创始人胡塞尔的方法论逸出,而成为一种重要的哲学与美学理论思潮。现象学尽管本身在演变过程中存在观点上的差异,如联系胡塞尔、杜夫海纳等人的论述来看,注重意向性、现象还原以及本质直观,是现象学的核心理论,它与中国的道禅哲学以及中国艺术精神都有着某种程度的会通性,因此成为学者们拿来反观和建构中国美学的重要方法论。总的来说,现象学在参与中国美学建构过程中经历了“求同、互观、辨异”的三个阶段,现在看来,现象学与中国美学正在逐步走向深度的互相影响。现象学对中国现代美学的转型已经产生了极大影响,并还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

以上五种向度的描述是粗线条的,大致可以反映出现代中国美学建构的理论视域和方法论问题。他们都在寻求中西美学会通的基础上进行着新的学术突破,并有着自己的问题意识。这些探索和研究是有价值和意义的,但是离中国美学的真正现代化毕竟还有一段距离。成中英先生在论述中国哲学现代化和世界化的路径和方法,也许对我们推进中国美学的现代化和世界化不无启示:

利用西方哲学以解析及了解中国哲学并不表示用西方哲学取代中国哲学,而是对中国哲学做本体的、知识的、语言的诠释,以达到中国哲学本体、观念、逻辑与知识结构、语言义理的澄清与创新。这个澄清与创新的过程,可名之为“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中国哲学经过此一现代化的过程,可以对西方哲学提出诠释,以求了解、认识西方哲学,从而对其进行普遍的说明及批评,甚至用中国哲学来解说西方哲学的种种问题,或提示其发展的方向,或与之再深入比较。这个过程可称为“中国哲学的世界化”。

对于中国传统美学来说,要想实现现代转化并影响世界,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的方法论是值得借鉴的。当然,对于中国传统美学来说,现代化显然是世界化的重要前提,并且这个工作由中国人自己来做最合适。中国美学的世界化应该比中国语言的世界化更富有潜力,因为中国美学包含了人生、艺术与生活的体验和态度,在“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前提下,有利于世界化的进行。朱谦之先生曾说:“东西文化接触曾经给世界文明以强大的推动。”在17~18世纪,中国哲学文化曾经给予欧洲思想界以一定的影响。18世纪欧洲(法德)理性主义的思想来源,主要是希腊和中国,而孔子哲学的传播,为其外来条件。“中国近代曾受西洋科学文化的影响,但是中国古典的哲学则曾经理想化了以影响于西洋18世纪,这也是事实。”他断言:“18世纪实为欧洲文化受中国哲学文化洗礼的时代。”马克思所谓的“两极相逢律”在文化交流上的意义就是如此。当然,中国美学要实现世界化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现代美学,应当在语境全球化与批判地域主义的双重视域中走向新的建构之路。

作为一种审美文化形态,以华夏艺术精神为核心的中国美学若能世界化,能为世界美学带来与众不同的东方智慧。我们认为,“中国美学的世界化”可有从几个层面着手:一是中国美学学者理论及其著作的推广;二是借助文化创意产业的全球传播;三是中国国家形象和中国文化意象

的不断改善。这些都是技术层面的操作,最重要的是在中国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的文化背景下,中国美学领域中的出现有分量、有影响力的美学成果,能为他所用,启发他国美学的思考。为一种审美文化形态,以华夏艺术精神为核心的中国美学体系,经过重新诠释和传播,能为世界文化带来与众不同的东方智慧。正如禅宗的世界化一样,中国美学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完全有世界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并存的语境下,将中国美学由现代化进而世界化的预设目标并不是学术上的机会主义,而是源于中国文化复兴的内在需求。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卷[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435.

[2]牟宗三,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2―3.

[3]See Gene Blocker,“Introduction”,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esthetics,Edited by Zhu Liyuan and Gene Blocker[M],New York:Peter Lang Publishing,Inc,1995:10.

[4]王柯平,走向跨文化美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2:60-80.

[5]成中英,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和世界化[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杜,1988.

[6]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2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43.

[7]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全球化时代的美学与艺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179―180.

[8]彭锋,回归――当代美学的11个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75.

[9]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480.

[10]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1.

[11]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2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3.

西方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1篇

1985年1月在陕西省作家协会和中国小说学会的主办下,《小说评论》在西安创刊,它是全国唯一的专事小说研究的杂志。随着刊物的顺利发行,《小说评论》周围很快荟萃了一大批致力于小说批评及文学研究的省内外学者:胡采、阎纲、张韧、缪俊杰、蒙万夫、吴亮、白烨、肖云儒、陈孝英、曾镇南、何镇邦、费秉勋、刘再复、乐黛云、肖云儒、刘建军、王愚、雷达、何西来、季红真、蔡葵、刑小利、贺绍俊、周政保、吴秀明、畅广元、李健民、邰尚贤、李星、徐岱、孙豹隐、管卫中、李运抟、赵俊贤、王仲生、李国平、朱寨、秦兆阳、宋遂良、南帆、李昺、李洁非、周海波、丁帆、仵埂、郜元宝、韩鲁华、孟繁华、鲁枢元、温儒敏、王彬彬、孙绍振等等,他们及时评述当代小说创作、发表小说理论研究成果,很快《小说评论》杂志成为陕西小说批评研究的重要阵地。90年代,陕西文学的批评队伍由两部分人员构成,一是活跃在80年代文坛上的笔耕文学组成员,二是来自学院的一批中青年学者,他们以饱满的热情与良好的知识结构为文坛注入新鲜的血液,这批老中青三代批评者依托《小说评论》、《延河》文学月刊,从批评的理论基点、方法、风格等多方面展开多维的探索。陕西文学批评格局性的变动在90年代。长篇小说《白鹿原》、《废都》的面世,在当代陕西文学史上是界碑性的事件。实、贾平凹等作家对传统经典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手法的超越,引发了文学批评界对传统批评模式的深层反思与话语策反。90年代文学批评阵地《小说评论》的成长以及陕西文学批评队伍的壮大,表明文学批评多元化发展条件已经具备。

在90年代以来的文学批评结构中,除了传统的社会历史学批评外,还有深受社会历史批评学影响又独具理论视角和批评方法的其他批评模式,如印象主义批评、心理分析批评、历史美学批评、地域文学批评、神话原型批评、文化诗学批评等,形成了陕西文学批评多种模式并存、风格纷呈的局面。这种多元化的文学批评模式,根本改变了陕西文学批评单调的文学地图,文学批评逐渐走向多维发展的空间。印象主义批评模式最初来自法国,批评者重视对批评对象的主观感受以及由此生发的对作品意旨的理解和发挥。笔耕文学研究组不少人驾轻就熟印象主义批评模式,他们的文章标题就以“有感”、“印象”、“漫谈”命名,行文不断出现“感到”、“似乎”、“恐怕”、“使你”等字眼,如肖云儒的《贺抒玉小说印象》、王愚的《贾平凹创作漫谈》。文本中批评者的阅读感受与印象随处可见,王愚这样评价贾平凹:“读贾平凹的作品,会使你情不自禁地去这丛山环绕、流水淙淙的山区,热爱山区生活中正在成长中的新一代,而这种热爱常常会激发你对我们整个生活、整个人民的深挚而又亲切的感情,这也就是贾平凹的贡献。”[4]王愚将个人的感受和情感浇注于批评对象,其批评散发出生命的激情和才情。笔耕文学研究组成员经历了当代革命史上的曲折动荡,对历史与革命、文艺与人生有着独特的体悟,这使得他们的见解富有深度、直抵事物本源。

心理分析批评随着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而形成的文学批评模式,它在当代中国文学批评中能被广泛运用,在于东方文化重直觉、重体验、重灵性的精神活动与西方心理分析因素的契合。1993年畅广元等著的《神秘黑箱的窥视》是心理分析批评模式的重要成果,该书以贾平凹、路遥、实、邹志安、李天芳五作家为研究对象探微创作的神秘黑箱,论文有:吴进的《贾平凹创作心态探析》、费秉勋的《生命审美化———对贾平凹人格气质的分析》、李继凯的《矛盾交叉:路遥文化心理的复杂构成》、肖云儒的《路遥的意识世界》、李凌泽的《乡土之爱与现实忧患的变奏———实小说创作论》、孙豹隐的《谋理性与感性的统一》、陈瑞琳的《野火•荒原———对邹志安创造的“爱情世界”的思考》、陈孝英的《邹志安,一个又不安分的灵魂———与邹志安陈瑞琳对话》、屈雅君的《回首向来萧瑟处———李天芳论》、李星的《道德、理性、文化和人》。另外,赵学勇的《乡下人的文化意识和审美追求———沈从文与贾平凹创作心理比较》、韩鲁华的《贾平凹、路遥创作心态比较》、畅广元的《〈白鹿原〉与社会审美心理》、李继凯、李春燕的《新时期30年西安小说作家创作心态管窥》等论文也是心理分析的收获;专著有费斌勋的《贾平凹论》、李继凯的《新文学的心理分析》和阎庆生的《鲁迅创作心理论》;屈雅君、李继凯编的理论研究专著《新时期文学批评模式研究》是90年代陕西文学批评重要的理论收获,此书系统分析了影响新时期文学的八类批评模式,开篇首章对心理批评进行研究,对陕西及全国的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

美学历史批评②作为文学批评方法,要求将美学方法和历史方法结合起来,在艺术与历史分析的相互渗透中剖析文学作品。“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文学价值标准和批评原则。当代陕西文学批评基本上是在美学历史批评的方法体系中进行,50、60年代强调文学与社会、时代环境的关系,80年代兼及文学与美学的关系,90年代美学历史批评将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哲学、人类学诸多学科的新成果融入其批评体系中,实现美学与历史的双向渗透,使研究水平达到新高度。这方面王仲生的实研究成果喜人:《从与农民共反思走向与民族共反思———评实80年代后期创作》、《白鹿原:民族秘史的叩询和构筑》、《白嘉轩:文学史空缺的成功填补》、《人与历史历史与人———再评实的〈白鹿原〉》。王仲生“历史的观点”突破对历史的静态认识,关注到历史纠结处的关联性,把人与社会、环境、文化焊接一体,置于社会结构演变的流程中。他这样评述实的历史观:“人,人的命运,始终居于白鹿原的中心位置,他们不再是历史事件中的工具性存在,历史结论的形象性注释,他们是活生生的历史存在和血肉生命。这反映了实历史意识的现代性。”王仲生在研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础上,有机汲取了新历史主义理论的成果,承认历史与人的平等关系和对话原则:“真正的历史对象,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客体,也不是任主观意识摆布的玩偶,它是自身和他者的统一,是一种关系,一种对话。在这种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真实和历史理解的真实。”[5]

此外,李星的《在历史与现实之交———读实中篇小说〈四妹子〉》、《走向〈白鹿原〉》、李震的《20世纪中国乡村小说的基本传统》、周燕芬的《贾平凹与30年中国文学的构成》等文,也是美学历史批评结出的硕果。神话原型批评是新时期文学批评中出现较晚的批评形式,早在1962年就有一组原型批评文章载于《现代英美资产阶级文艺理论文选》,1982年荣格的《心理学与文学》也有译介,但当时并未引起重视。直到1987年叶舒宪选编的《神话一原型批评》一书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神话原型批评才激发起人们自觉运用的热情。其实,叶舒宪1986年在《民间文学论坛》第1期发表《英雄与太阳:〈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原型结构与象征思维》,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此后推出了运用原型批评的系列成果,专著有《探索非理性的世界》、《英雄与太阳•中国上古史诗的原型重构》、《太阳女神的沉浮———日本文学中的女性原型》(与李继凯合著)、《诗经的文化阐释》、《高唐神女与维纳斯》等。叶舒宪的研究成果填补了神话原型批评的学术空白,季红真给以充分肯定,认为原型批评对于人类精神之谜的解密极有意义:叶舒宪把原始思维即非理性的象征思维纳入原型批评的理论框架中,揭示集体无意识层面上文学原型的置换变形,拿到一把打开现代人和前人心灵沟通的钥匙。[6]叶舒宪的批评研究集中在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范畴,对陕西文学尚未涉猎,但对整体慢半拍的陕西文学研究而言,陕西神话原型批评由于叶舒宪等陕西师范大学学人③的践行,在全国文学批评中一时独领。

文化诗学批评段建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将陕西文化诗学批评研究水平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专著《白鹿原的文化阐释》是这方面的力作。段建军多年从事文艺美学研究,对西方哲学美学烂熟于心,萨特、尼采、海德格尔、杜夫海纳、福柯、巴赫金的思想影响着其学术的建构。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西方文论的交汇中,他提炼出“肉身化存在”的文化命题:“长期受封建主义和理性主义压抑贬损的人类肉身是一种非常高贵的存在。它通过自己独特的肉身化思维,把整个世界人化。于是,世界具有了人的形体结构、情感愿望、生命追求。这个人化的世界实际是人肉身的诗意创造物。”[7]段建军在文本研读的基础上,将“肉身化存在”文化命题贯穿于陕西小说乡土经验的文化阐释中,并生成一套话语体系和审美理想。段建军文评的风格质朴、自然,没有西方文论的艰涩生硬,字里行间流淌着诗意、散发着智性,充满文学批评的创造性。王刚曾这样评述段建军的文学批评:“既遵循和重构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审美趣味和伦理价值,又融汇应用了西方文论的方法论工具,生成了自身亲和、朴拙、兼具形象性和学理性的批评话语。”[8]

西方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2篇

一 从追新逐后到寻求差异

西方是中国文化和文论的一个“他者镜像”,只有在这个镜像当中,我们才能知道自己走到哪一步,推进到哪一步,学术增长到哪一步,而哪些是当代中国文论研究的空白。当代文论发展的新趋势,说明了中国一个世纪以来不断的“追新逐后”的持续理论热情,这种理论热情持续了很长的时间,尤其是以二十世纪后半叶为重;对这种学术史的清理,在当代成为新的学术思想生长点的关键。

当代文中国学理论问题首先在于:各种文艺理论思想几乎共时态的涌入,中国的接受语境的复杂化。一般认为,文艺理论包括作家、作品、读者和社会文化四个要素:作家论如传记批评、精神分析、原型批评等;作品论如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等;读者论如解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等;社会文化分析新趋势,如西马、女权、解构主义,都不能说太新了,像后现代主义作为一思潮,已是明日黄花。而后殖民主义已把后现代主义关于差异性的理论和话语权力理论,应用到国别之间的国际关系文化权力模式研究中,做出了新意。当前,文化研究被认为是比较新的,其实它也仅仅是跨文化、跨学科的互动研究。再有就是少数话语,其实也与我们第三世界文学、第三世界身份紧密相关。这些内容都可以很快找到最新资料,并且同中国的具体现实结合起来。这里,我想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最近二十年来西方这些新理论一下子涌入中国,中国知识界接受了什么,已经消化了什么?什么样的东西与我们的肌体产生了一种共振、共鸣,生成了一种新的东西?哪些东西被我们清除了、排斥了、拒绝了?

事实上,西方文化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方法论平台,这个平台足以使我们在分析文本时感到自己方法的落后、思想的僵化、和行文话语的边缘化,但是否我们抓住了这些最新话语就可以走向中心,就不再僵化,就可以表现得十分灵动呢?我认为,完全追新可能是一个本体论的误区,它将使我们永远追不上西方,使我们在新世纪还要重复二十世纪的一系列错误。所以,我们的文艺理论不可能完全从西方借鉴,但是不可能不对西方加以观照。在我看来,只能把西方理论作为一种方法论参照,要在本体论上发掘我们的本土资源。毕竟面前的现实是,我们的文化方法研究与西方基本同步,像世纪初的俄国形式主义在七八十年代进入中国时还显得很新,但今天女权主义、文化研究在国外刚刚出现一、二年,我们这里已经广泛应用了。既然是基本同步,追新就变得毫无意义,这时学术竞争不以量胜,不以万花筒的不断转动取胜,相反,是一种本质力量的学术较量。我们必须走出赶超心理,深层次地总结自身经验并寻求差异。这种差异性的东西有可能成为我们新世纪经过拿来主义走向输出主义的主角。我想强调的是,新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应该走出拿来主义模式,走向输出主义。 二 从文化拿来走向文化输出

但是,我们在强调文化输出的时候,首先得弄清楚应如何输出?中国文论有没有这种文化权力机制,它是否处在话语的边缘,因而文化输出只是一种妄想?在我看来,当代中国问题已经在西方引起关注。二十年前从事汉学研究的西方人及日本人、韩国人大抵只研究中国19世纪以前的文化,因为他们认为二十世纪的中国一无所看,一无所得,是一片空白,甚至著《中国文学理论》的刘若愚也认为:二十世纪文学理论不能称为“中国”文学理论。这种看法在20世纪末已经极大的改变,日本近两届全国性汉学大会,已经将当代中国问题尤其是文化转型问题看成重中之重。

这告诉我们,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将在21世纪前一、二十年成为西方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在文化上。这使得我们自己关注中国文化问题将产生一个新的动向,即寻求国际性审美共识框架,装入我们中国本士独特的审美意识、审美趣味。中国的东西如果不与国际性统一的审美共识挂钩,中国的东西如果仍是极端本土的,当不具有普遍性意义。寻找审美共识就是要寻找一种共识性的审美形式,这种审美形式负载着中华民族的的审美内涵。

我不赞成一味地对中国传统加以质疑,这只是在后人不太能干时,面对祖父的财产发出的怅叹。我们应当自我反省而不应自嘲自虐。当传统在历史的岁月中已经成为经典时,我们当前遭遇到的是决裂与选择的双重困惑。我们决裂了什么,是决裂祖先吗?我们选择了什么,是选择西方吗?这是一个忽略不得的问题。

三 从文学理论泛化到文化理论

文论界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关于海外汉学家处身性策略左右国内知识界的动向。国外汉学家有可能受到西方某些权力的压制,甚至一些具体细微的生存环境的不顺心,都可能导致其形而上的情绪化反拨。而这种情绪传到国内就可能被人们误以为某种新趋势出现了。同时,西方汉学家对中国的解读往往充满误读或误导。

其实,理论的播撒不是单方面的,不是中心向边缘的播撒,理论旅行也不是单方面的,即便是一个声波传过来也还会有回声。我们第三世界理论也要向中心播撒,因为理论旅行是互动的,关键在于创新。我们在新世纪必得思考这样一个关键性问题:当文化研究达到一个很高水平时,文学理论是否会消失?在我看来,在前现代时期,理论不太重要--它是对经验的总结,经验高于理论;在现代时期,理论与经验并置互动;在后现代时代,理论会在相当程度上超前,即海德格尔所说的先行建构、先行见到。

西方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3篇

一、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大传统共同成就了实验心理科学

人们通常使用的“心理学”一词其意义就是指1879年冯特所建立的实验心理学。自然也就与西方哲学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在希腊人看来,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在中世纪,两者又和神学合为一体,文艺复兴以后,采用实验方法研究自然,哲学和科学才分道扬镳”,“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实验科学作为探求知识的活动方式,其逻辑证明体系是以毕达哥拉斯、柏拉图、笛卡尔等为代表的理性主义的结晶;而它的实验操作程序又是浓缩了以亚里士多德,培根等的经验主义的智慧。实证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渐渐凸现强大的生命力,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促进了西方哲学的发展,牛顿力学、达尔文进化论,也引起了哲学的震荡与变革,成为西方文化的主流。科学是西方哲学传统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共同成就。

应该说,在西方哲学中实证主义是与科学关系非常密切的。但是,实证主义源于经验主义传统,是经验主义的一个理论形态,不足以表征整个西方哲学对实验科学的影响。虽然,逻辑实证主义以科学哲学自居,在西方哲学中风光一时,然而很快遭到了以库恩为代表的历史主义的批判。库恩以独创的“范式”范畴解释科学的发展进程,在20世纪70年代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到了80年代,“范式”理论又受到以劳丹、夏佩尔为代表的新历史主义的质疑与批判。可见,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实证主义哲学在科学中的影响下已风光不在,也就更谈不上如我国心理学中有人所说的,在西方诸多哲学理论中,实证主义最适合实证的心理学,所以心理学选择了实证主义作为其哲学基础的事情。诚然,我们要充分肯定实证主义在冲破自然哲学的禁锢,使实验科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历史作用,但是,单单实证主义不能够铸造出科学主义文化。我们要正确品评西方各种哲学理论,不能简单地夸大某一种理论的历史作用。

二、科学心理学的实验方法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理性主义精神

什么是科学,德国的波塞尔先生认为,科学有三个特征,第一,科学是被证明为真的知识;第二,科学可以被理解为通过一定方法或程序产生的陈述系统;第三,这个系统必须具有说理性与论证性。他说:“在土地测量的实践中,人们都很熟悉毕达哥拉斯的勾股定理,但古希腊的思想家却别出心裁要‘证明’一下这一原理的正确性进而使其成为公理,这便是科学的开始。”波塞尔进一步明确指出:“不管在什么地方,人们以何种方式从事科学研究,其目的总是试图建立一套得到证明的陈述系统。”科学活动的成果表现为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科学知识之所以对于人类生活具有哲学、宗教、艺术等不可比拟的意义,关键在于科学活动具有一套可靠的证明系统,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最为可靠的知识。人类依赖于科学所提供的知识,不断拓展生命空间,推动文明进步。“程序决定了陈述与陈述之间必须互相联系,此联系构成一个整体。”

西方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4篇

论文摘要:西方现代美学流派众多,观点纷呈。但艺术独立理论是西方现代美学的发展主线之一,是现代美学的主要标记之一。本文作者从西方现代美学的演变和特征入手,就西方现代美学与艺术独立问题进行简单阐述,并分析了西方现代美学的发展对我国美学的影响。

0 引言

西方现代美学的历史使命,首先就是破除艺术从属论,确立艺术的独立地位。现代美学以克罗齐和洛特曼对黑格尔的艺术从属论的批驳为主要标志,建立艺术独立理论,将美学与哲学统一为一体。西方现代美学的流派众多,观点纷呈,但都以艺术独立理论为发展主线。艺术是否具有独立的地位,它与哲学、宗教等的关系如何,这是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任何美学理论最终都必须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1]。

1 西方现代美学演变历史

西方古典美学中的柏拉图、康德、黑格尔都是艺术从属论的代表。柏拉图从哲学角度评判诗与艺术没有真理性,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诗与艺术反映了事物的一般规律,具有普遍性,更具有哲学性。这两种争论一直贯穿于西方美学思想发展史。而黑格尔提出哲学最终将取代艺术,而把艺术从属论发展到了颠峰。克罗齐“度的理论”的出现,了黑格尔的以艺术从属论为内核的艺术消亡论,确立起艺术的独立地位,最终使得西方古典美学演变至现代美学。现代美学又突出两个路线:一是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一是艺术的独立性。这两种思路如果不及时从艺术美学角度及时沟通和思路转换。必然对峙存在,从而失去克罗齐艺术独立理论的实践意义。洛特曼借鉴生物学理论,将现代美学的两个思路创造性的进行转换,提出“美就是信息”。洛特曼既不是以社会为中心来看文艺,也没有将文艺隔离于社会之外,而是把艺术当作大千世界中独立存在的生命之一,以艺术为中心来看社会,认为文艺这个活生物体的生命,就体现在她能为人类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必不可少的审美信息。洛特曼的理论彻底解决了艺术独立问题问题,由生物链引出文化链,肯定了文艺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最终为西方现代美学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2 西方现代美学的特征

西方现代美学于19世纪中期开始绽放。各种新思想、新观念、创作流派等让人应接不暇。但将表层现象深入剖析,可以发现这些现象的某些共同特点。西方现代美学具有的特征有:①现代美学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与传统时期的和谐美学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理性和个人主观性成了现代艺术的一个思想根基;②西方现代文艺作品的表现形态呈现出与传统的文艺作品完全不同的形态,它反英雄化,主张个人感受,具有平面零散、非理性、非视觉形象性的特点;③从西方现代美学的总体上看,其呈现出一种主观的、内在的、非理性的、非功利性的、动态性的特点。这三个特点是是现代人走向更加动荡、节奏更快的生活的一种反映,是科技挤压、传统挤压下人们的一种挣扎和反抗,更是追求民主、自由、多元、宽容精神的反映,是人们精神生活的真实表现。

3 西方现代美学与艺术的关系

从西方美学的历史发展来看,美学的研究就离不开艺术,随着西方美学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彰显出艺术的中心化和独立化。美学发展史也就是一个扩大了的人类的认识过程,遵循着由抽象到具体的发展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感性的艺术在美学中的地位得以循序渐进的提高。越来越中心化、具体化和独立化。这个趋势同艺术本身的特点有关,因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的审美活动,而艺术又是审美活动的集中和独特形式,所以,在艺术中,人们能够更好的把握美学要研究的内容,美学用艺术来呈现,艺术需要美学来作载体。两者不始终是不可分割的独立体。

4 西方现代美学与艺术独立

自从洛特曼提出“美就是信息”,为西方现代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人类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生物信息,这种生物信息在社会活中的表现体现了美的存在。无论是理性还是感性,西方现代美学都不会偏离艺术独立这一主线。洛特曼认为,一部作品无法分成内容和形式两个部分,作品中的任何因素都负载着信息内容,作品中的任何信息都出自信息载体。他把思想内容与作品结构的关系,比作生命与活体组织复杂的生物机制之间的关系。生命是活生物体的主要特征,不可想像会存在于其物质结构之外。他甚至直接了当地断言,思想不会包含在引语中,哪怕是精心选择的引语,而是由整个艺术结构表达出来。同克罗齐一样,洛特曼对浪漫主义多有批评,尽管浪漫主义大都具有精心雕琢的复杂结构,但那种结构无论多么复杂,都超不出读者可以事先预知的固定模式。他更倾心于现实主义,即他所说的属于“对立美学”范围内的作品。因为其艺术信息在接受作品之前,读者是无法预知的。对于现代美学中的艺术独立的两个分支,洛特曼将各自的优点和缺陷看得非常清楚,并不失时机的将生物学理论引入其中,“为美就是信息”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从而在实践的意义上彻底解决了艺术独立问题,将文艺当作大千世界中独立存在的生命之一,完美地将两大分支结合起来,使得艺术独立性成为西方现代美学发展的主线之一。

5 西方现代美学的艺术独立性研究对我国美学的发展影响

了解西方现代美学发展过程中艺术独立理论这一主线,对于我国的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西方现代美学的“文化”转向,是以对艺术独立的彻底解决为前提的[2]。我国当代美学对艺术独立问题的解决并没有达到西方现代美学的高度。这就要求在发展我国美学的同时,要不断吸取西方美学的成熟经验,少走弯路,尽快与西方美学接轨。同时,在其它学科的发展中,也要注易举一反三,将西方美学的艺术独立的解决方法应用于学科的基础研究方面,突破基础发展的瓶颈,尽快缩短中西学科差距,为实现中西学界的平等交流和对话打下良好的基础。向西方学习并不是坏事,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美学的体现,一种艺术的体现,这种学习更能体现艺术独立的特点,用西方现代美学中的艺术独立理论改变我国各项学科落后状态,我们才能在时间上缩短差距,弥补不足,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西方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西方心理学;后现代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进化心理学

一、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

1.后现代心理学

在科学心理学成立之后,心理学研究就进入了现代主义取向阶段。虽然现代主义取向一直处在派系林立、纷争不断的格局当中,但是依然拥有共同的内容,也就是重视科学价值、信奉经验主义、注重科学方法、个体中心地位。而后现代心理学对以上内容予以深刻批判。其一,反科学至上论。对于科学主义心理学而言,其主张的就是运用科学方法追求真理,即使人文主义心理学和科学主义心理学相对,也不反对科学价值。而后现代心理学对此提出了深刻批判,认为科学方法本身就具有争议,更不要说去证明什么。其二,反个体中心论。针对现代主义心理学而言,其更加重视个体心灵及理性,将个体当成是行为发生与解释的核心。而后现代心理学认为此种行为是一种盲目的“自恋”“自大”的行为。

2.积极心理学

在积极心理学中,科学心理学主要承担三项使命:一是,治疗人的心理疾病或者精神;二是,发现并且培养具备非凡才能的人;三是,帮助普通人过得更加充实幸福。而自二战以后,西方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就放在了心理问题方面,如性犯罪、婚姻危机、心理障碍等,逐渐成为了一种类似病理学的学科,为此,积极心理学也叫做病理性心理学。与后现代心理学批判现代心理学不同,积极心理学是对二战后西方心理学中消极、悲观取向的批判,在其理论构建与发展中,依然继承了科学主义心理学、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很多内容。

3.进化心理学

西方心理学起源主要分为两种倾向:内源决定论、外源决定论,对于进化心理学而言,其主要就是对这两者的批判。其一,进化心理学对内源决定论予以批判,在认定心理机制为社会行为的基础上,并不认同内源决定论的观点,即心理现象并非受到某种内驱力或者本能驱使,而是心理机制与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其二,进化心理学对外源决定论予以批判,在外源决定论中,认为人生来是一张“白纸”,在后天环境、社会的影响下,出现一些行为。而进化心理学认为,在此基础上得出人的心理源于环境、社会的结论是不合理的,实际上,人的心理与生理机制不是同时出现,而是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进化的结果。

二、当代西方心理学三种新取向的比较

因为当代西方心理学三种新取向起源于不同的思想派别,其对现代心理学批判的切入点与侧重点也是不同的。

后现代心理学摆脱了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内源决定论与外源决定论,认为心理既不是存在内部,也不存在外部,而是存在人和人之间,是人际交流的产物,是出现社会关系的结果。此种将心理定位为社会人际交流、话语建构解释心理的观点,更加重视心理的社会属性,对摆脱西方心理学的个体主义倾向有着积极意义。

对于积极心理学而言,从探讨人生意义角度分析,它提出了一种包容性的人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心理学范围;从心理学方法角度分析,它提出了一种开放性的对象中心论方法模式;从心理学任务角度分析,它提出了一种综合性的应用理论与模式;从心理学性质与价值角度分析,其摆脱了科学主义限制,对人性知识展开了相应的定位。

进化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就是探讨人的心理机制形成与影响。进化心理学者对外源决定论予以批判的同时,也不认为自身属于内源决定论范畴。其认为人的行为是环境与心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环境对心理机制强度、频率有着一定的影响;心理机制又是社会行为的基础,对社会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反应非常灵敏。除此之外,在进化心理学中,普遍认为心理机制是进化的产物,而心理进化主要来自于适应与压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就是对现代心理学的一种反思与批判,是现代心理学不断发展的产物,也是摆脱现代心理学困境的重要途径。这三种新取向的理论与主张主要就是对西方心理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重构与批判,在西方心理学发展中,对全面、正确认识人的心理有着独特的作用,是促进西方心理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值得相关人士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申连,郭本禹.当代人格研究的新取向:进化心理学[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