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范文

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范文

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球练习;体能训练;重要性

一、体能的概念及其作用

早在2000年,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田麦久教授就已经提出:“体能是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由身体形态、技能和综合素质三者相互构成的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而在2003年,广州体育学院体育学教授袁运平也认为:“体能是一种通过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训练,人体在形态结构、功能调节以及物质能量的贮存和转移方面所获得的具有潜在性以及与外界环境结合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网球是一种非连续性且强度不断发生变化的非周期性运动。运动过程中,球员需要长时间进行短距离跑动。一般来说,网球的比赛持续少于六十分钟到超过四个小时不,网球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大多处于运动状态,消耗的能量较大。这时候,短距离跑可以增加人体体内有氧系统酶的活性,提高了人体的最大摄氧量,同时也能提高和加强人体的感觉机能,是一种提高身体控制能力、发展运动员协调、灵敏性的有效手段。

二、体能训练和网球比赛的关系

(一)良好的体能和优秀的比赛技术相辅相成

若想要保证网球运动员在比赛场上技术得到正常甚至超常的发挥,体能就是最基础的元素了。体能和运动员的技能、智能、战术甚至和心理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网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网球这种技能占主导位置的比赛中,运动员及教练往往都较为重视比赛战术和技术的训练,却轻视了体能训练在比赛中的重要性。因此,大部分运动员在比赛的后期会出现体力不支、动作不到位甚至注意力下降等现象,影响了比赛的最终结果。但经过多年的相关专家的研究和运动员经验的总结得出,在网球运动中,体能不仅仅是技术正常发挥的基础,长期保持较高的体能的运动员,其运动生命还可以得到适当的延长。于是久而久之,网球的教练和运动员们才开始重视起在网球练习中的体能训练。

(二)良好的体能可预防损伤的发生

初学网球者由于自身的柔韧性差,脚腕的力量较弱,常常会发生一些扭伤或者拉伤等运动损伤。而在网球场上,由于运动员体能差所导致的肌肉弹性、力量差,疲劳过度导致肌肉的机能下降,肌腱扭伤或因机体疲劳导致的其他损伤等等,这些都是家常便饭。这些都是运动员柔韧性、协调性和自身力量综合素质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

网球运动员常常需要急跑或急停去抢救对手打来的刁钻的球,而在他们保证击球的精准度和力度进行击球的同时,还要保持自身的平衡和转动,这一系列的动作对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都十分高。因此,在日常的训练计划中,网球运动员有必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合理且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增强自身的肌肉力量,可有效减少肌肉拉伤或肌腱扭伤等发生运动损伤的机会。由此可见,运动员通过体能训练获得一个良好的体能其实也是预防自身发生运动损伤的有效措施。

(三)体能决定着技术水平的高低

美国网球协会的运动专家花费多年的时间去研究网球精英运动员的体能素质,并研究他们身体各部分的优缺点。通过这些详细的研究为网球运动员们量身制定出精确的训练计划,以长补短。外国教练在日程训练中,对于小肌肉群的练习较为重视。小肌肉群,是和网球专项技术有着密切关系的肌肉群,一旦得到合理的训练,运动员的专项技术水平可以得到一定的提升。另外,在网球比赛中,如何令运动员的体能可以得到快速的恢复,这也是一门很精深的学问。简单来说,网球运动员若想要提高专项技术水平,拥有一个良好的体能储备是最基础的要求。

三、进行体能训练时要注意的问题

(一)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

在体能训练中,运动员就是训练的主体,在制定训练计划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量身定做,因才施教。其次,还要充分发掘出运动员的长处及比赛特色,在进行训练时可针对其比赛特点进行,取长补短,充分体现出网球运动员的主体性。

(二)结合训练环境及条件

对于训练场地的环境好坏、训练器材的数量和质量等各种外界因素,教练在制定训练计划前一定要进行全面详尽的了解和调查。外界因素是整个体能训练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对于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产生的运动损伤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运动员着想,教练应该事前为训练准备好。

(三)结合比赛项目制定计划

在考虑到以上的影响因素之后,教练要根据不同的比赛项目进行不同的训练战术。网球比赛中分为单打和双打。不同的比赛项目所采取的的战术和技术都不一样,对于网球动作的技术结构以及参与这些工作的肌肉要有清晰的了解,才能制定详尽且全面的训练计划,宏观地控制运动员进行练习的情况。

其次,运动员进行双打比赛前,应适当增加同组运动员的共同训练,增加两人之间的默契度,并根据战术对运动员的不同肌肉进行训练,重点突出“力量速度”。

四、体能训练对于网球运动员的重要性

网球比赛场地并不算大,但由于外力的作用和重力加速度,网球速度却比大部分球类运动快。因此,运动员必须要快速移动,利用自身的爆发力和控制力,才能击出制胜球,从而不难看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网球比赛获胜的重要保障之一。上届的澳网男单冠军阿加西在平时的网球练习中就十分注重体能训练。每一天,每一周都有特定的训练模式,尤其是针对腿部和上肢的练习。不仅是阿加西,俄罗斯驻名选手卡费尔尼科夫、费德勒、海宁又或者是威廉姆斯姐妹等国外优秀的网球运动员都十分注重日常的体能训练,这足以可见,体能训练师网球训练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更是网球比赛中制胜的关键。

五、结语

现时我国网球运动员对于体能训练的重视度还不够高,而作为教练,应该加大网球运动员的综合训练中加大体能训练的比例,提高要求。风度体能训练的内容和手段,这样才能通过细致的体能训练对网球运动员产生明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文建,胡赛风.浅析网球运动的柔韧素质[J].长春师范学院报,2006(2).

[2]林波萍,袁琳.网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方法探讨[J].体育师友,2005(6).

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摘 要 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篮球运动对运动员的耐力、灵敏、速度都有着极高的要求。现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对身体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重视,人们通过健身运动来提高身体素质。体育项目的热度也随之越来越高,而体育项目中的篮球运动更是深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篮球运动更是进入到了校园课程中,但是我国大部分校园并没有对篮球教学高度重视,以至于学生身体素质偏低。篮球的体能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结合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大学篮球体能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计划。

关键词 篮球教学 大学 体能训练

大学生是一个年轻有活力的的群体,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重要人才。而现如今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都呈下降的趋势。虽然体育教学普及进入大学课程中,但校园没有科学系统的进行实践教学。就篮球教学而言在体能训练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导致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一部分原因。

一、大学篮球教学体能训练的现状

现如今大学的篮球课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参与篮球运动教学的学生来自于学校的各个专业,整体身体状况参差不一。学校对于学生们的要求并没有像专业篮球运动员一样有限制。只要学生具有积极向上、对篮球运动有兴趣、有好学上进的心态就可以。这使得学生们主动积极的参与篮球教学中。

篮球运动作为大学体育教育的项目之一,深受广大学生的热爱。但是,我国大学体育的实践教育并没有科学系统化的教学指导,而篮球运动本就是对速度、灵敏、耐力、技巧等有着较高要求的一项运动,大部分校园对于篮球体能训练不够专业系统。所以即使学生热爱篮球运动,而学校不能在体能训练中高度重视的话,学生也不可能在篮球运动中发挥优异的技巧。没有良好的体能素质对抢球、带球、投球都有很大的影响。大学篮球教学的体能训练的现状就是学生体能素质参差不一,学校对学生的篮球体能训练不够科学,体能训练也没有得到校园的足够重视。

二、大学篮球教学体能训练的意义

我们都知道篮球运动是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考验,运动员没有一定的速度、力量与体能是无法完整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良好的身体素质是篮球运动的基础要求。只有具有较高的身体素质才能在比赛中取得优势取得胜利。而学生想要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想要更专业的参与篮球运动,这就需要加强篮球运动的体能训练。体能训练是篮球运动中的基础。

现如今大学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者部分大学生专注于学业,忽视运动的重要性。导致大学生身体素质普遍偏低。而篮球运动作为一项综合性极高的一项运动,通过篮球运动的体能训练可以逐渐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1]。身体是生命的本钱,只有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有创造更多可能的机会。

现在大学中常常为了丰富学生的业余活动,或者建立校与校之间的友谊。学校常常会举行篮球比赛,或者校与校之间的大型比赛。而学生必须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在一场比赛中为战队取得胜利,为学校取得胜利。所以总归来说,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生的关键,体能训练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大学篮球教学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一)篮球选课中课程内容不够系统实践化。体育教育的传统教学是以基础知识、指导技术技能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道德品质为中心。所以在实践运动与体能训练中没有高度重视。没有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篮球教学的实践体验中,这会造成广大学生对篮球运动的本质理解有偏差。

(二)体能训练的观念有误区。在参与篮球选课的广大学生中,每个学生的身高、体质、专业都各有不同。而在篮球教学的体育教师中,每个教师的年龄、教龄及运动专业也不同。都会对篮球运动的本质理解有一定的差异。学生与教师对篮球体能训练的整体认识也不够。很多教师都是过于注重技巧和战术的教育,甚至认为篮球运动的战术训练与体能训练是一致的。从而忽视了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四、体能训练中问题的对策

(一)科学系统的制定体能训练教学。学校应当针对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系统的体能教学计划,制定体能训练教学进度,以此达到加强教学效果的目的[2]。通过体能训练教学计划,可以更好的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实践性。学校也可以制定考核制度,对学生的技能、体能作出考核标准,用考核结果来检验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体能训练的重视。

(二)学校通过对篮球教师的专业培训,让教师学习最新的体能训练方法,强教师对体能训练的重视与认知。通过对篮球教师的培训也会提高大学生的运动水平。只有重视体能训练,实践体能训练,将最新最科学的体能训练用于篮球教学中,用科学理论和实践操作同步引导,学生才能真正从篮球运动中,得到运动的乐趣,得到良好的身体素质。

五、结语

体能训练是篮球教学中的重要部分。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极高的运动项目。篮球运动是对运动员的速度、力量、体能的综合考验。学校只有加强体能训练的教学,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提高,才能有良好的精力专注学业。大学体育篮球教学体能训练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摘 要】篮球运动是一项对体能要求较高的运动方式,在篮球课程的教育和训练过程中,要求参与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训练素质和基础。本文笔者从篮球教育的模式和思维入手,谈谈如何利用和强化体能训练,提高篮球教育的成效性。

【关键词】体能训练;篮球;训练教育;重要性

一、引言

体能是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体能水平的高低与人体的形态学特征以及人体的机能特征有着密切的相关人体运动时能量的供应是通过三大能量代谢系统的供能,神经、骨骼、肌肉等系统协调工作实现的。训练、比赛所需要的速度、力量、耐力、协调、灵敏和柔韧等素质,是通过改善运动员的能量代谢、神经、肌肉、骨骼等系统的功能,并使之符合运动项目的需求来实现的。任何一个运动项目对能量代谢、神经、肌肉、骨骼等系统的功能都有着特定的要求,因此,体能训练中首先要明确的是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活动方式,并据此回答如何提高运动员项目需要的能量代谢能力、改善运动员的神经、骨骼、肌肉等系统的功能。体能训练还要合理安排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一般体能训练可全面地发展运动员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协调和柔韧等运动素质,提高运动员各个器官系统的机能,使运动员身体得到均衡的发展。同时,通过一般体能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健康水平。

二、篮球运动的特点

篮球运动是一个多变性、力量型、对抗型的运动科目,以投入对方的篮筐为目的,争取得分的运动过程。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篮球运动对于学习篮球课程的学生来说,其较好的体能素质是基础的要求。篮球运动的学习者、参与者应该重视体能训练的重要作用,重视对自身速度、力量、技巧等相关的研究与培养,保障在激烈的运动和训练中保持较好的持久力。所以说,篮球运动的特点和属性,决定了篮球运动是以较好的体能训练为基础的运动方式,教师在开展篮球运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以提高学生良好的体能训练为基础,强化学生的锻炼成效,培养学生的体能训练意识。

三、体能训练对于篮球运动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对于篮球对抗的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体能训练的加强,可以帮助培养学生在篮球运动过程中的对抗能力,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运动是一个集体性、配合性、默契性都相对较高的运动项目,不像百米赛跑这样凸显个人运动能力的运动方式,篮球运动要求运动人员在实际的过程中保持较高的反应能力,能给及时的给予队友充分的配合与反应。通过体能训练的开展,强化学生的体能训练意识和能力,不断重复的基础体能训练内容,加强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快速发展能力,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篮球运动对抗能力。

2.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健学生运动体魄

篮球运动是一项剧烈的运动过程,所以要求每一个学生在实际的运动和学习过程中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体能训练,重视基础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从人体运动机理和规律出发,帮助运动人员正确、有效、合理的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此外,体能训练还能有利于学生在篮球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运动体魄,培养学生积极性向上的学习观念。

3.提高学生的耐力和速度

体能训练还能全面的提高学生在篮球运动过程中的耐力和速度。在篮球运动中,球场一般是28米,而参与篮球运动的人一般都是在不断的来回奔跑过程中,加速、减速、曲线等奔跑形式,要求在篮球运动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运动速度的培养和训练。所以在体能训练中,教师应该针对性的重视学生各种爆发性奔跑技能的培养。此外,篮球运动是一个长时间、不间断的运动方式,对于学生的耐力水平也是一个相当的考验。而,体能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的提高自身的\动耐力水平。

四、结语

总之,体能训练的加强对于大学篮球教育来说至关重要。在当前大学教育模式和氛围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在完成了紧着的高中学业生活,进入到相对轻松的大学学习生活之后,对于体能训练的重视度越来越低。作为高校教师,应该切实的重视到学生思想认识的别花,立足大学篮球教育的根本,积极有效的鼓励和引导每一个大学生参与到高校体育锻炼中,全面的提高高校体育教育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张雪梅.篮球运动员体能的主导因素及其训练要点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

[2]王保成,王川主编.球类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3]黄美峰.动机激励法在青少年专业篮球训练实践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1).

[4]陈小平.试论“专项能力”的训练──对我国体能类项目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探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2(01).

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能力;体能训练;创新思维

一、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体育课作为学校教育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是不可或缺的,学生的体能程度和体育教学过程是密不可分的。一般而言,体育教学只是单纯地“重理论、轻应用”,甚至有些学校通过单一、片面的成绩考核方式来判定学生体育能力,这些都不能确实地达到教育培养的目标,更不能满足学生日后工作的体能需求。只有从实处着手,增强学生的体能训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行体育教学制度的窘境,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面对毕业后形形的工作岗位的需求。

二、体能训练对学生的影响

1.体育课中体能训练是培养学生情感、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

中职学校学生主要的心理特点就是个性比较强、思想变化快、大部分同学由于受到社会、家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心理出现畸形,对待事物扭曲的想法特别严重,心理比较脆弱,同时玩心也很重。这些是我们中职学校教师应该了解和掌握的,所以在体育课上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方法来尽量地改变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在日常的体育课上学生的情感也能体现出鲜明强烈、丰富多彩、紧张易变、积极性或消极织等特点。情绪的产生、变化,直接影响到身体各部分能力的发挥,并以运动成绩的形式表现出来。满意感、轻松感能激发参加体育活动的强烈动机。有信心、情绪高、勇敢、顽强的积极情绪,能取得好的成绩。所以在体育课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育方法来变相地鼓励、激励学生,给他们信心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体能。另外,意志力是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动、克服主客观带来的困难,抑制情感冲动,避免发生不良行动,集中注意力,从而较好地实现目标的复杂过程。意志力的品质表现为沉着果断、顽强持久、坚韧不拔。

2.体能训练对学生个性特征培养有积极作用

个性既有人们心理活动的共同特点,又有各自的心理特征。好的个性风貌能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体能训练是通过有技术的训练、运动竞赛来实现的,它对个性的发展和形成具有特殊的作用。所以,古今中外都把体育训练作为培养个性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通过体育训练去观察、分析、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特征、个性差异。有目的地安排不同的活动项目,组织不同的体能训练,提出不同的要求,去发展和塑造各阶段学生合乎时代要求的良好个性。

3.体能训练对发展学生智力有特殊意义

体育能力的训练需要方方面面生理和心理因素共同培养。在训练过程中,对增强神经系统活动机能、提高大脑皮层神经活动过程的强度,均衡性、灵活性、适应性,发展学生的智力都有重要意义。

4.体能训练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有效渠道

品德教育需要讲道理,更需要社会实践,使道德认识在道德情感的激励下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自觉地运用体能训练方式中累积的毅力及情感态度去让学生进行自我品德教育,也是培养优良品德的重要渠道和有效方式。特别是在我国体育事业日益蓬勃发展,2008奥运会等各大世界赛事的成功举办等,都是广大青年所普遍关注的,通过对体育相关比赛的参观,对青年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将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三、体能的理想训练与现实训练

体能训练的过程是一个从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要从最基本的能力抓起,逐步提高。尤其是中职学校的学生,体育能力普遍偏低,要从最基础的体育活动开始逐渐拓展。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单方面地理想化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行为能力。要掌握不同学生在现实训练中的异处,以便逐一调动学生的体能训练积极性,要求过高学生难以达到,就打击了学生的训练积极性;低了就失去了体能训练的意义及目的。

随着学生接触新事物规律之后的身心发展和教育影响,理想信念、价值观等逐步成为该项事物中的核心成分难以更改。这些带有规律性的发展变化,既能表现出体育教学成果的多水平化,又能表现出体能训练的连续性、阶段性。根据这一规律,在体育教学中一方面可按理想化的顺序组织课堂训练内容,另一方面可按循环的方法来处理现实训练中的实际问题。

四、体能训练的定性与定量

在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究竟采用定性的方法还是定量的方式常常成为学生和老师共同关注的焦点。实际上,体能训练的定量化评估和定性化评估各有利弊。所谓定量化,就是积累的“量”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学生体能训练次数,因而它能比较有效地克服定性训练结果评估中经常出现的“优、良、中、差”这类随意性比较大的评语。量化还能激发学生训练动机的产生,从而促使学生能比较自觉地纠正一些不良的行为,使得训练氛围在较短时间内发生较大的改善。但是由于“量化”得出的成绩或效果有时会与学生实际的体能状况不太一致,因而就很难发挥它作为评价应有的选择、导向、激励和教育作用。只有定量和定性的有机结合,才能对体能训练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因此,体能训练的效果应当是定量和定性两方面的有机结合。

五、将创新思维带入体育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创新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不尽相同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实际能力,把课堂教学和学生个体的创新活动相结合,系统地给学生讲授创造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创新思维的主要形式,并通过典型范例和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

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实施创新教育,依然是任重而道远,它还亟待适合教育实际的创新理论的指导和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所谓在体育教学中引入创新思维,就是整个教育过程被寓于学生和老师共同创新活动的课堂教学过程。新思维在教育原则、教法、课堂内容等各个方面体现师生共建宽松适宜的课堂气氛,也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桥梁。

结束语:

中职学校学生个性突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个性的一面,因此要量体裁衣;但每个学生也都有共性的一点,要针对这一点进行有规模、有计划地潜能培养及挖掘。体育教学中的体能训练不仅仅促进了身心和谐发展、掌握传统保健养生知识技能,而且注重突出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爱好,发挥个性特长和潜能,体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灵活性和主动性。体育能力的训练培养了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求的各项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形成融理论、技能、素质和体能为一体的体育教学、考核体系。提高中职学生的体能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能,为就业打好体能基础,更能在思想教育上摆正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人生道路做好思想铺垫,这也充分体现了中职学校体育课中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吴东明,王健.体能训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季浏.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陈小峰,孟昭强.校园体育活动指导[M].中国档案出版社,2004.

[4]张云龙,吴志坤,王颖,等.大学生体育能力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2007.

[5]王大中.体育传播[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6]于素梅.中学体育教材教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生;足球运动;体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8-0065-01

一、身体训练的定义

身体训练是指采用多种多样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以增进运动员健康,改进身体形态,全面提高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和全面发展各种身体素质为目的的训练。

二、小学生生理的一般规律

(1)小学生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软骨成分较多,骨组织的水分和有机物多、无机盐少,肌肉生长与力量发展速度较慢,10岁以前不宜做负重练习,可采用抗体重的一些练习,如徒手操、跳跃等。12岁以后,骨骼增长逐步加速,四肢长骨发育加快,骨的坚固性有所增强,男孩肌肉重量增加特别迅速,肌力增加最快,可适当安排轻负荷动力性力量训练。15岁以后,生长发育迅速是身高增长的最佳时期,骨骼形态变长变粗。骨骼无机物比例增长,骨骼进一步趋于成人化,肌肉的发育落后于骨骼的生长,可以进行较大重量的练习,并应以动力性练习为主,进行必要的静力性练习时也要控制时间,做到动静练习相结合,但负荷不宜像成年人那样大。

(2)小学生神经系统发育最早最快,兴奋与抑制过程转换快速、灵活。10岁以前,神经系统已经接近成人水平,但第二信号系统发育不完善,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占优势,直观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善于模仿,对于示范等直观形象教学容易接受。12岁以后,皮质抑制调节机制达到一定程度,分析综合能力明显提高,能够较快建立各种条件反射,但由于分化能力尚不够完善,又受到小肌群发育较晚的影响,所以掌握复杂精细的动作困难,错误较多。15岁以后,反应潜伏期缩短,分化能力提高,能够掌握复杂的高难度动作,皮质抑制调节机能达到一定的程度,分析综合能力明显提高,能较快地建立各种条件反射。

(3)小学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善,10岁以前,由于此时队员的胸膛狭小,呼吸肌力较弱,肺活量小,对氧的需要相对较多,在训练时主要靠加快呼吸频率来增加肺通气量,不宜进行强度大的剧烈运动和长距离赛跑。12岁以后,是心肺功能增长幅度最快的时期,心肌发育不十分完善运动时主要靠加快心率来增加心输出量以适应需要。15岁以后,足球运动员的基础心率(指运动员晨醒后静卧2min~3min后的心率)可达到和接近成年运动员的水平。因此,我们要考虑其发育不完善,不能像成年人那样安排强度过大的运动量,又要给予一定的强度来达到促进青少年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更快发育和提高,从而使心肺适应大强度训练的功能。

三、足球运动体能训练方法

足球运动的体能训练主要体现在三发方面:一个是速度,一个是耐力,一个是力量。足球比赛中各个位置队员既需要速度也需要耐力,还需要力量。很多情况下,足球运动员并不需要全力跑动,一般运动员在场上的一次冲刺距离不会超过50m,但需要反复多次的完成这种冲刺。因此,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最关键的是要提高运动员跑动的总距离、一次冲刺或快跑的最长距离、一次冲刺之后最快的恢复与调整能力等方面内容。

四、训练方法简介

(1)速度训练:速度素质是足球运动员基本素质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良好的速度是比赛中获取时空优势的重要因素。在制订训练计划时,采用游戏的方法,会带来较好的效果。

(2)速度训练的方法。1)起动跑。2)活动状况下突然加速跑。在慢跑、慢速运球、控球、颠球、传球情况下,突然起动加速跑或快速带球。此练习也宜采用视、听信号的提示,以提高起动的反应速度。3)全速跑。采用10m―30m―60m―80m的全速快运球跑动练习,以提高绝对速度。此练习可采用接力跑、追逐跑、追抢跑、计时跑等练习形式。4)提高运动员在快速跑中(有球或无球)、变向时能克服惯性,继续保持高速跑动的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变向时可向两侧变向,也可折返变向。

(3)速度训练注意事项。1)速度素质练习应在运动员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和体力较好的情况下进行练习。2)每次练习都要用最大强度,间歇时间不能太短,跑动距离不宜太长。3)反应速度训练时,应采用视觉信号,这样可培养运动员的反应能力和观察力。在发展动作速度时,应合理地变换动作速度,采用先快后慢再到最快速度的变化模式。4)进行结合球的专项速度练习时,对技术动作的难度和要求不能太高,应采用运动员已熟练掌握的一些技术动作。

(4)专项力量训练。专项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与足球比赛中各种动作运用方式。在激烈快速的足球比赛中,运动员不仅要不断地克服身体重量的惯性完成各种跑、跳、急停、转身等动作,还要在快速和对抗中准确地完成踢球、停球、运球、射门等技术动作。因此,力量素质已成为衡量足球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专项力量的安排上,练习内容应侧重于模拟比赛上表现力量素质较为鲜明的动作方式进行训练,尽可能使负荷动作与场上动作在身体姿势、动作方向、幅度、速度等方面取得形式上的一致性,这样更有助于专项训练的效果。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的战略措施,只要坚持广泛地开展青少年足球活动,坚持从青少年开始训练,就一定会大大促进我国足球整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何志林.现代足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摘 要 由于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以及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等因素的影响,大大减少了少儿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少儿体能是少儿健康,是进行日常学习生活和一般运动的基础。少儿趣味体能训练的开展不仅仅在于改善少儿身体形态的发展,发展少儿身体机能,促进少儿运动素质的提高,还包括少儿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提出来更新更高的要求,少儿全面健康发展问题日益凸显。

关键词 体能训练 3-12岁少儿 健康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已远远超出了人们所意想的范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品、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造成幼儿营养过剩,并使生长发育失调,更加上缺乏体育锻炼等。部分孩子出现了诸如身体肥胖,心肺功能下降、厌食、惰性等困扰着每个家庭,使其正常生活秩序受到严重影响。本文就是通过少儿基本体能训练带来的好处来说明少儿进行趣味性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增强家长以及孩子体能训练的意识。

二、体能课程设计与分析

体能课程设计是少儿趣味性体能锻炼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体能教学的目的性、过程性、科学性与艺术学的统一,不但需要深厚的教育理论作支撑,而且需要适切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因此它的内容形式主要是各种各样的跑、五花八门的跳、花样繁多的投、魅力无穷的球类运动和综合身体的技能运动,主要包括三个版块:

(一)热身准备阶段。

(二)针对六大素质和技能的锻炼。体能素质各因素,在人体运动中并不是孤立存在发展的,它们相互影响、促进与制约。所以项目的设计主要是根据这一理念进行的,如表1。

(三)放松运动。少儿在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之后,必须要对其进行按摩和语言交流等放松活动。对于出现的心理疲劳、心理过度紧张,可以在运动后放一些缓和的、富有节奏的音乐或采用暗示性的放松法,对学生进行心理调节。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少儿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体内新陈代谢旺盛,身体各组织器官的结构、功能、智力、心理的发育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所以经常进行体能训练有利于增进少儿健康,增强体质及心肺功能;有利于调节他们的心理,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促进他们个性的完善和发展,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独特的个性。锻炼他们自信、坚强、勇敢等品质。在礼仪方面可以使孩子学会基本的礼貌,增强规则意识,尊老爱幼等等。对于厌食、拒食、积食的孩子,更要通过运动来改善,使孩子胃肠蠕动增加,胃肠消化能力增强,食欲增加,营养吸收完全,使孩子发育更好。综合来说体能训练增进少儿身心健康、改变身体形态、提高生理机能,使少儿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建议

1.首先家长要提高对少儿体能训练的认识以及了解它的好处。2.少儿在家或者在公园等场合进行体能锻炼,要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并注意安全和讲究体能训练的卫生。3.在平常的体能锻炼中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动习惯,注意动作姿势的规范性。4.少儿进行体能锻炼之后要注意营养的合理分配。营养是保证身体正常生长发育,保持健康和增强体质的重要因素。5.教师是组织者,同时必须是参加者。教师要满腔热情地投入趣味性体能训练活动和少儿一起走、跑、跳、投、登、攀、爬等,在行动上感染少儿,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在模仿中学到正确的动作。6.少儿在进行体能训练时要有相应的运动装备如运动鞋、运动衣等,在运动过程中要节量饮水,不要饮用碳酸型饮料。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 卢勇绅.浅谈少儿体能训练的重要性[J].才智.2015.

[3] 南仲喜,玉林.身体素质训练指导全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4] 阮伯仁,沈剑威.体适能基础理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范文第7篇

摘 要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功能性体能训练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问题。文章首先从有助于学生良好的身体姿势和用力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篮球运动技术的学习与掌握、助于教学中运动损伤事故的预防等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功能性体能训练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价值,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根据功能性体能训练的特点提出了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几点训练策略,希望能够为高校篮球教学训练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 功能性体能训练 篮球教学训练 高校体育

功能性体能训练是起源于医学康复领域的一种以灵活性、稳定性为基础,以提高全身肌肉的整体工作能力为目的,重视躯干部位和人体各个关节周围小肌肉群的稳定辅助功能的体能训练方法。近些年,随着功能性体能训练理论的不断发展,其在体育运动训练领域开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理想的应用成效。鉴于此,本文就针对功能性体能训练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高校篮球教学训练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一、功能性体能训练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价值

概括而言,功能性体能训练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功能性体能训练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良好的身体姿势和用力习惯的形成。功能性体能训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整体性和协调性,在开展高校篮球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如果能够针对高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合理的开展功能性体能训练中的基本动作练习,不但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稳定性的提高,还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力方法和用力习惯,促进学生良好的身体姿势的形成。

其次,功能性体能训练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篮球运动技术的学习与掌握。在开展高校篮球教学训练活动时,很少有任课教师会专门开展学生的体能训练活动,而即使有部分任课教师组织开展了体能训练活动采用的也多是传统的体能训练方法。但是,由于传统的体能训练方法是在身体重心相对平稳的状态下开展的,并且训练的动作维度比较单一,多是针对各个孤立的身体部位来分别开展,所以,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提升,但往往对学生在篮球学习和对抗中的表现却影响甚微。然而,功能性体能训练却存在明显的不同,功能性体能训练强调的是训练工作而非单一肌肉或局部肌群,强调的是整体而非局部,其中所贯彻的动力链,对学生篮球学习和训练中的身体姿势和技术动作都起着稳定和支持的作用,对于学生篮球运动技术的学习与掌握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例如:行进间单手肩上低手投篮不但需要学生的起跳腿具备较强的爆发力,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核心躯干稳定性和单手托球的上肢稳定性,此时如果能够引入功能性体能训练,利用臀桥练习、腹桥练习、肘部支撑侧桥练习以及弹力带负重向上跳和不稳定平面下的单腿力量训练和手持重物上举训练等开展教学训练活动,将会有效促进学生行进间单手肩上低手投篮的学习与掌握。

最后,功能性体能训练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有助于教学中运动损伤事故的预防。功能性体能训练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核心力量水平和身体核心部位的稳定性,而学生核心力量水平和核心部位稳定性的提高,不但能够加强对脊柱这一人体薄弱环节的保护,还能够利用核心部位的枢纽协调作用,为运动过程中上下肢的发力提供一个更加稳定的支点,从而以此来降低和缓冲末端肢体和关节的负荷,发挥预防运动损伤的作用。由此可知,功能性体能训练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预防篮球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事故的出现。

二、功能性体能训练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策略

首先,要重视功能性体能训练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实施的系统性。根据竞技体育运动训练领域中的“功能性体能训练金字塔模型”,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的功能性体能训练应分为三个主要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阶段,主要的训练内容为基础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协调性训练等运动能力训练,并注意通过教学训练活动的开展建立正确的动作模式;第二阶段主要是通过教学训练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身体稳定性,以确保身体素质的平衡发展。在这一阶段的力量训练中,要以加强学生的核心力量训练为主,与此同时,辅以上下肢的力量练习。第三阶段主要是根据篮球运动的专项特点,来有针对性的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耐力素质、速度素质以及爆发力素质等身体素质。另外,由于在篮球运动中,篮球技术动作是多维动作的组合,需要身体的多个关节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联合运动才能够完成。所以,在这一阶段,还要注意加强学生多关节、多维度的动作力量训练。在将功能性体能训练应用于高职篮球教学训练活动中时,为了提高应用的质量与成效,必须要按照以上三个阶段循序渐进的、系统的开展教学训练活动,切忌跳跃式的开展,否则不但不利于教学训练成效的提高,甚至会对教学训练活动的开展造成消极不利的影响。

其次,要重视功能性体能训练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实施的整体性。“整体性”是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关键,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应用功能性体能训练时,只有始终遵循整体性的基本原则,重视训练过程中人体各部位肌肉、关节以及系统之间的关系,重视各部分之间的整合,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训练成效,充分发挥功能性体能训练应有的作用与优势。

最后,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应用功能性体能训练时,要注意遵循动作与技能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在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开展功能性体能训练时,要注意根据篮球运动的项目特点来合理的分析不同的篮球专项技术动作的结构、方向以及在完成此专项技术动作时参与的肌肉、关节和需要克服的阻力等等,确保篮球技术动作教学训练与体能训练的有机结合,以提高一般肌肉力量向专项转化的效率,促进学生篮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范文第8篇

Jia Jinlun;Han Xuemin

(①Yan'an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Yan'an 716000,China;②Puyang No.3 Middle School,Puyang 457100,China)

摘要: 通过分析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作用,在把握篮球运动员体能特点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具体方法和手段,以期为提高我国篮球运动的经济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role of physical training of basketball player, based on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asketball player, the paper in-depth studied the specific methods and means of physical training of basketball athletes,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economic level of Chinese basketball.

关键词: 体能训练 篮球运动 竞技水平

Key words: physical training; basketball; level of competition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308-02

0引言

通过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顽强的表现,我国的篮球运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爱,但遗憾的是我国的篮球运动竞技水平始终没有质的突破(没有突破第八名)。究其原因,就像篮球运动管理中心胡加时副主任谈到的“根本问题在于中国球员的体能储备不足”。中国篮球运动员的体能差到底是教练员不行,还是运动员不行,伴随着每一次失败,人们都会发出这样的诘问。但有一个至关重要事实可以说清楚,中国队员的体能是可以练出来的,如:姚明当初去NBA时体能也不怎样,可如今呢?姚明的崛起的基础就在于他体能上去了。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篮球体能教练的科学化、系统化的训练能力,对运动员的体能全面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1],我国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能够进入世界一流的行列。

1篮球体能训练的作用

体能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体能的优劣对其竞技能力水平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观念认为:良好的体能是提高技战术水平和运动成绩的基础,也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保持良好稳定的心理状态的基础,而且也有助于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2]。

1.1 篮球体能是篮球技、战术的基础体能训练的过程,实质上是依据专项本质规律和运动员的个性特点,对运动员有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有机地整合与协调,使其具备从事专项运动的能力。不同位置对篮球运动员的体能有不同的需求,而这些需求仅靠专项技、战术训练是不可能达到的。只能通过科学的体能训练,才能使运动员具备掌握复杂、先进技战术的基础。

1.2 篮球体能训练有利于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由于现代篮球场上的比赛越来越激烈,球队要取得胜利,除运动员要具有良好的技术、战术素养外在很大程度上则取决于稳定的心理素质。因此,由于现代篮球比赛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要求极高,而心理素质的培养,尤其是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建立在运动员良好体能基础上的[3]。体能训练对运动员的果敢、坚韧、自信、好强、忍耐力等意志品质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

1.3 篮球体能训练有利于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通过科学的体能训练,运动员的机能水平不仅会持续提高,或保持在一定水平上,而且还可以延缓疲劳与衰退,从而使专项技术、战术的发挥和保持更长的时间。许多优秀的运动员所创造的优异运动成绩正是体能训练水平高度发展的结果。

2提高体能训练的措施

2.1 用辩证的方法把握篮球运动的制胜规律、正确认识篮球运动员的体能体能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在比赛中夺取胜利,而要胜利,就必须遵循制胜规律。所谓制胜规律,是指在竞赛规则的限定内,教练员、运动员在竞赛中战胜对手、争取优异运动成绩所必需遵循的客观规律[4]。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处在不断变动之中,绝对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篮球运动的制胜规律同样也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这就要求教练员不断的探索和发现篮球运动的新特点、新趋势、新变化,在动态之中把握篮球运动的制胜规律,从而能不断地调整和修正训练观念,变更训练计划,创新训练方法,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灵活处理赛、练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竞赛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2.2 正确认识篮球运动员的体能篮球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主要由专项速度、整体力量、耐力和心理机能构成[5]。我国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之处。外在表现主要是:过分注重下肢力量训练,而忽视上肢,特别是对肩背部肌肉力量的训练十分薄弱;忽视小肌肉群的训练,不注重全身肌肉的协调发展;训练的方式和方法单一、枯燥,没有新意不灵活,如速度和耐力都在田径场跑,这大大影响了训练的质量和效率。

2.2.1 对篮球运动员速度训练需要重新认识篮球运动的速度具有应变性、节奏性和突然性的专项性特点,起动速度及加速跑的速度是篮球运动专项速度的核心。篮球运动员的专项速度主要包括:起动、反应、动作、进攻、防守、防守反击速度和攻守转换速度。篮球运动员的体能必须符合比赛强对抗、高速度的要求,才能保证技战术的发挥。所以,对于身体直接对抗的篮球运动的体能训练应在尽可能模拟比赛、满足比赛需求的条件下,全面提高反应速度、位移速度和动作速度。不论发展位移速度和动作速度,基本原则是:用最大强度的重复完成练习,要打破以往“速度障碍”的模式化训练,即速度耐力训练所建立的慢速的动力定型;动作速度上力求“快”主要体现在摆脱对手快、半场突破快、出手投篮快、传球快、战术变化快、回防退守快等,尤其在比赛的僵持阶段,各队的攻防转换快,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篮球比赛。在发展速度时,既要提高位移速度和动作速度,又要专门提高反应速度。

2.2.2 加强整体力量的训练,重视核心稳定性理论的研究目前国内力量训练主要有负重抗阻练习p客服弹性物体的练习p客服外部环境阻力等,这种稳定状态下的力量训练,对于提高核心部位的运动肌的力量有着一定的效果,但这种训练却存在着两点弊端:第一,篮球比赛过程中运动员身体姿势处于不断变动甚至是失衡的状态,这种不稳定状态破坏了我们在稳定状态下培养独立了作用的条件,使我们在稳定支撑状态下培养的力量难以最好的发挥;第二,这种力量训练方法对于提高核心部位深层的小肌肉群却是难以实现的。核心稳定性训练可以弥补这些弊端,所谓核心稳定性是指,在运动中控制骨盆和躯干部位肌肉的稳定姿态为上下肢运动创造支点,并协调上下肢的发力,使力量的产生p传递和控制达到最佳化[6]。核心稳定力量与传统的腰腹力量训练有很大的不同,在练习方式上不仅采用一端固定的向心收缩,而且强调两端固定的静力性收缩,在运动方向上不仅进行一维的运动,而且重视两维和三维的运动。由于核心稳定力量的主要功能之一在于对身体重心的控制,增强运动员在运动中稳定关节和控制重心的能力。良好的动态稳定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发挥的基础,国外优秀运动员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而我国运动员基本功的训练理论和方法中缺少了身体稳定能力的研究,所以应重视核心稳定性理论的研究。

2.2.3 重视有氧耐力和速度的结合速度是训练的核心,有氧耐力训练是速度训练的基础,它们有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的特征,专项耐力训练后必须有一组或多组速度训练,刺激肌肉保持兴奋,耐力训练中要注重肌群力量和技术。

2.2.4 重视柔韧p灵敏和协调性训练国内教练员通常把协调训练设为灵敏性训练和柔韧性训练,方法有一定区别。国外柔韧性和灵敏性的篮球专项训练也十分重视,准备活动和放松整理每天坚持柔韧p拉伸练习之外,灵敏性练习甚至放在比赛前的准备活动之中。此外对协调性的训练有许多独到之处,比较注重实战性和比赛的需求来从事训练。而国内篮球运动员的上述训练比较传统,往往将身体灵敏p柔韧性训练和技术训练分开进行。这也许是为什么外国的运动员训练与比赛的状态都是一样,练什么,比赛就出什么。而国内队员练的在好,一到比赛就变形,这确实是因为国内外练习方法和真对性的不同,而显出较大的差距。

2.3 篮球体能训练要符合实战的训练理论现在很多教练员已经清楚的认识到,对篮球运动员体能“最好的训练形式是竞赛”,因此,合理的比赛制度已经成为整个训练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正是为达到训练目的,运动队参加比赛越来越频繁,并提出了体能符合实战的训练理论,体能符合实战的训练理论主要体现在:基本技术训练强调简单、精确、对抗、实用;通过实战来增强体能,提高运动员的观察与交流能力;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不可分割;注重力量与速度的相互转换,专项肌群与技术的结合,加大力量训练的比重[7];篮球体能训练应以发展有氧耐力为主,以提高无氧爆发力为核心;高强度、高速度、高对抗,紧密联系实际是篮球体能训练的核心;详细的训练计划并强调针对性;攻守体系设计的完整性;心智训练的贯穿性;1对1的攻守训练是篮球体能训练的基础。

2.4 在训练过程中要对运动员体现全方位的人文关怀运动员在攀登运动高峰的艰苦训练和激烈竞争中,困难、矛盾和挫折无处不在,需要教练员及时给予多方面的人文关怀和帮助,包括在不同时间针对不同性格特点运动员实施激励、信任、批评、鞭策很督促。所谓“人文关怀”,即是对运动员训练意外的生活作息制度,社会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以帮助解决实际训练过程中的部分问题。中国的体能训练往往过于强调训练的时间,但美国的训练方式则是正常的训练之外,留出更多的时间让队员们学习其他知识,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保持对篮球运动持久的激情。

2.5 重视训练的细节和个性化

2.5.1 重视训练的细节在目前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不可能再有什么秘密的训练方法或手段别人不知道,也就是说,大家几乎都互相知道各自在采用什么样的练习方法。从我们对国外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内容和安排的了解来看,在绝大多数方面与我们是非常相似的,因此许多人就认为他们已经掌握了现代的或者是先进的训练方法或手段,但其中非常重的一点被他们忽视了,这就是大家都采用同样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时,如果在训练过程中对运动员完成动作的要求不同,那么,所获得的训练效果也会有很大的不同,有时甚至会达到完全相反的效果。如练习下蹲,以往中国教练要求屈膝角度为90度,而国外则要求双脚与肩同宽,成自然八字站立,下蹲至70度即可,这样不但能练到位,而且能更好的保护膝盖。中国的上肢训练只重视练卧推向外伸的力量,然而恰恰是收的力量才有利于抢篮板球。

2.5.2 重视个性化训练个性化训练是指教练员针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和成功参赛不同任务需求,根据每个运动员的身心特点和训练目标,全面的、整体的选择适宜的训练内容、负荷、方法和安排的训练行为。个性化训练要求教练员根据不同的训练任务、不同的训练阶段、不同的运动员甚至同一运动员不同的身体状态等,制定出不同的训练计划,安排不同的训练负荷,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从而使训练目的明确,训练内容更有针对性,训练效果更显著。训练成功经验证明,运动训练只有强调个性化过程,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国外教练体能训练针对性极强,他们多是通过各种数据分析后,为队员量身打造体能训练计划,甚至对队员的每块肌肉练到什么程度都有具体的数据和要求,很值的国内教练借鉴学习。

2.6 加快体能教练队伍建设的职业化和专业化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在各行各业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的前提下,从教练员个体到教练员群体的发展过程是教练员综合能力要求逐渐增高,原来的教练员训练模式很难适应发展的要求,因此教练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也将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体能教练是高水平竞技体育发展应运而生的队伍,体能训练是走向高水平竞技体育的必由之路,我国要加快建立专业体能教练队伍,这是竞技体育教练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的总结中,篮协总结各方的意见,决定在新赛季的CBA联赛中,规定每一个俱乐部都将配备一名体能教练。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只是用一名助理教练兼体能教练,并且这些“体能教练”大都是具有经验的运动员担任,知识比较单一,以“师带徒”的形式执教,很难达到互补的效果。国外的高水平运动队大都配备专业的体能教练,甚至有的明星队员有自己的专门体能教练。很多国家有自己的专门体能训练组织结构,美国就有专门体能训练的组织机构:美国国家体能协会和美国运动医学学院。而美国的专职体能教练员必须具备本科以上的学历(有许多是研究生和博士生)、运动实践的经历和持有NSCA的CSCS资格证书这三个条件[8]。

2.7 注重训练后的恢复和运动损伤的预防现代化的竞技体育训练,必将更加注重疲劳的恢复,只有疲劳恢复的越快,才能增加训练的量和强度,训练才有更好的效果。加大训练的强度和量,才能提高运动的成绩,达到训练的目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训练中要避免损伤,一次损伤不但影响训练进度,还会影响原先技术的发挥,甚至错过大型赛事。现代竞技体育要在提高训练的科学化上多下功夫,特别要注意训练后的疲劳恢复和预防,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科学化训练,才有可能不断提高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9]。

2.8 加强篮球体能训练手段和方法的创新近年来,通过各种派出去p请进来等技术培训,我国教练员体能训练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有了相当大的提高。然而,学习先进的训练理论和方法固然重要,一味的效仿p学习也只能是跟在别人的后面爬行。学习新的理论,了解我国运动员的特点而进行篮球体能训练手段p方法的创新就变的更为重要了。许多成功的战例告诉我们,训练方法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新的训练方法是万万不行的。所以需要教练员、科研人员协调配合,因人而异的注重运动员不同的特点p不同位置加强篮球体能训练手段和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3结论

①用辩证的方法把握篮球运动的制胜规律,把握篮球体能训练本质和发展趋势;②篮球体能训练要与实用、实战相结合;②因人而异,建立符合个人特点的训练方法和手段;④加快体能教练的职业化和专业化;⑤提高恢复手段、预防损伤;⑥与时俱进,加强创新,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高体能训练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谭朕斌.篮球训练计划精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78-80.

[2]刘玉林.从篮球后备力量看我国篮球运动水平[J].中国体育科技,1998,34(8):32-35.

[3]杨桦,池建.竞技体育实战制胜案例[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0:54-57.

[4]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0-20.

[5]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5-47.

[6]中国篮球协会.篮球[J].北京:中国体育报业总社,2007,05,21.

[7]刘志伟.提高我国男篮对抗水平的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4,1:15-16.

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范文第9篇

【关键词】 青少年;跨栏跑运动员;体能训练;技术训练;方法

跨栏跑是在一定距离内,跨过规定的高度和数量的栏架、技术性较强的短跑项目。跨栏跑竞技项目对爆发力、速度力量、灵敏、柔韧、协调性、节奏等诸多素质均有极高的要求。众所周知,刘翔、史冬鹏、谢文俊等多名优秀跨栏运动员训练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进行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的结果。他们在训练中加强体能训练,走灵巧、技术、节奏型之路,都取得了成功。本文拟对青少年跨栏跑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技术训练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使跨栏跑运动员的早期训练更加地科学合理,从而为青少年跨栏跑运动员今后创造出更好的运动成绩提供参考。

一、体能训练方法

跨栏项目是一种体能主导类速度力量性竞技项目,在跨栏运动员竞技能力总体结构中专项体能占据重要结构,与速度、力量等素质紧密联系。不论是100米、110米跨栏跑运动,还是400米跨栏跑运动,它们都属于高度依赖体能的项目,而要进行体能训练,运动员就必须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机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训练的最大特点就是将素质训练和专项技术训练进行有效结合发展,不论是在大阶段的训练重点上还是每次课的训练内容上都不能分开发展,都应互相结合训练,即:在专项技术训练中提高体能素质,在专项素质训练中不断加强专项技术,从而达到体能发展与技能发展的相统一。

1、专项力量素质训练

专项力量素质训练是以速度力量训练为首要,而速度力量素质取决于神经肌肉兴奋与抑制的快速转换能力。作为运动员在高速运动中都不能发挥出最大肌肉力量。基于此,对青少年的力量训练时,要在提高快速力量的基础上来发展最大力量,在该训练中等动力量训练是最好的,即在特别定制的等动练习器上进行,集等动、等长和等张于一身,从而有利于增长最大力量。根据专项力量素质训练的特点,运动员必须要具备和加强基础力量、躯干力量和力量耐力,其中重点发展躯干力量。从当前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训练状况而言,许多国家的优秀运动员都非常重视躯干力量的练习,尤其是核心力量的训练,并且将此作为整个训练过程中非常重要和不可缺少的内容来安排和进行。

2、速度素质训练

根据相关理论研究表明:增加肌肉力量能够使得短跑运动员跑得更快。然而,实际训练的状况是,当运动员的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爆发力等逐渐增强时,而运动成绩并未取得相应的提高。由此而言,发展速度素质不单纯是力量问题,其在训练时的手段、内容、方法、强度等方面都具有明确性。

3、柔韧性训练

跨栏跑运动员身体核心部位的柔韧性是其重要的素质之一,也是检验跨栏步技术的重要指标。优秀跨栏运动员青少年时期在身体素质训练方面,优先和重点发展的是人体核心区域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素质。具体而言,在力量素质和柔韧性训练中,教练员主要采取快速仰卧起坐、快速仰卧起坐抛实心球和坐上背上压腰等手段;在灵活性训练方面主要采取跨栏坐负重转髋和多种形式的起跨腿技术练习。

此外,结合青少年运动员身体发展特点以及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知识,在对运动员体能训练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提高腰、髋等关节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二是要在全面发展身体的基础力量、躯干力量和力量耐力的同时,重视核心区域力量的训练发展;三是在速度训练中,要不断加强肌肉收缩速度, 高频率交替用力以及提高跑和跨的衔接能力。

二、技术训练方法

在技术训练方面,教练员应紧紧围绕改进跑的技术与学习跨栏步技术同步进行的训练原则,采用以改进高抬腿跑技术为切入点,逐步掌握跨栏摆动腿的充分折叠技术,最后掌握栏上起跨腿的剪绞与躯干动作相互协调和配合的训练程序,从而促使跨栏跑技术训练动作更加的标准、规范。

对教练员而言,要合理有效地安排好跨与跑的专门性练习。当前各国一些优秀的跨栏运动员尤为重视跨栏步与栏间跑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并且强调全程跨栏技术的连贯性。然而,一些技术差的运动员经常出现栏前积蓄速度、起跨时明显停顿、产生飘栏等现象。那么,如何才能在早期训练中建立健全一套循序渐进的、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使之随着运动员的年龄、发育程度、力量的增加而同步增加高栏距,从小建立准确、流畅的栏间节奏,始终保持高速跨越栏架,建立稳定的动力定型结构,从而实现青少年阶段专项技术水平的高起点。比如我国的刘翔,他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取得骄人的成绩,是因为他的110米跨栏技术性非常强,而且他不仅掌握了比较出色的过栏技术,还掌握了很好的跑的技术,他很快的步频优势使他起跑加速和冲刺能力也稍强于国外运动员。

此外,结合青少年运动员的特点以及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知识,在110米栏技术训练中需要注意四点:一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之上逐渐加大专项身体训练的比重;二是在技术训练中要重视运动员的节奏感和栏感的培养;三是在专项力量训练时,要以负重或不负重的模仿练习为主;四是训练手段要多样化,避免以单调的训练手段引起运动员的厌倦情绪和形成速度障碍。

三、结语

总之,青少年跨栏跑运动员在体能训练过程中,要在全面发展身体各部位的基础力量、躯干力量和力量耐力的同时,重点发展躯干力量;在速度训练中要不断加强肌肉收缩速度,高频率交替用力;在大量的技术训练中,要注意培养运动员的节奏感。对青少年训练时,要重点突出速度性力量,特别是专项力量的训练,并且要以负重或不负重的模仿练习为主。此外,在运动员的早期训练中,基本技术在能够符合向前性、直线性、稳定性的状况前提下,可以允许个性技术之间存在差异,形成不同的技术风格。

【参考文献】

[1] 黄北翔,江广和,杨锋.宏观视角下专项体能训练特征探骊及发展对策研究―茅鹏“一元训练理论”读后.湖北体育科技,2014.11.

[2] 谢恩礼,马恒祥.从刘翔的成功谈青少年优秀跨栏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4.

[3] 张辉.对短跑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研究.科技信息,2011.12.

[4] 方水泉.优秀110m栏运动员的选材与早期训练.中国体育教练员,2006.6.

[5] 杨明勇,邓国庆,周明.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结构特征的研究.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

【作者简介】

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警察体能训练;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5-0064-04

作者简介:尹双双,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警察体育教学;刘勇,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

从反恐防暴到紧急处突,从抗洪救灾到解救人质,警察的职责无时不与危险连在一起。面对危险,能否应对自如,最后全身而退不受伤害,完全取决于平时的体能储备与专业体能训练。平时训练多流汗,抓捕犯人少流血。打铁还须自身硬,没有行之有效的体能训练作为保障,警察在执法过程中的危险就会成倍增加。要提高警察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并且打造顽强的战斗堡垒,警察学院就有必要以加强警察体能训练作为切入点,制定科学并且人性化的体能训练计划。警察体能训练是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基础,如何做到科学、有效,并且为实战服务,需要我们客观地把握体能训练原则,认真研究制定体能训练计划,高度重视体能训练效果,从而使体能训练在提高警察战斗力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本文重点阐述了体能训练敏感期原则、力量、速度、耐力相结合训练的原则、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相结合等原则,为的是拓宽体能训练思路,改革体能训练,全面提高警察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以更好地为社会治安大局服务。

一、重视体能训练敏感期原则

力量是人体运动的首要素质,力量素质与速度、耐力、柔韧与灵敏素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影响到与速度、耐力等素质的发展。速度、耐力等素质的发展影响着力量素质的发展。他们是相辅相成的。要想有效甚至高效率地提高体能素质,不仅要掌握体能训练负荷的增减原则、循序渐进式原则、与技战术相结合的原则、系统性和科学性训练原则这几个原则,还要了解和掌握并且重视体能训练敏感期原则。在不同的敏感期重点发展不同的体能素质。中国拳击队张传良等教练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研究,总结出了几条拳击项目制胜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其中,以体能为载体、速度为灵魂、以距离、时间差为突破口这几点充分说明了良好体能的重要性和速度素质培养的关键性。

反应速度是速度素质的内容之一。反应速度的敏感发展期是6~12岁,特别是9~12岁明显加快,到12岁第一次达到高潮。12岁后反应速度增长减慢,16~20岁出现增长的第二次高峰。耐力发展敏感期,男子是10~20岁,女子是9~18岁。男子在10~20岁间,无氧耐力水平逐年增加,16~20岁增长幅度最大,也就是无氧耐力的良好发展时期。女子是15~18岁增长幅度最大。警察进行专业训练的时期一般是进入公安院校或参加工作以后,年龄段是18岁后。在此阶段,抓住敏感期结合专项训练进行有效地训练和最大效能地提高反应速度和无氧耐力。速度和耐力素质提高了,力量的爆发性和力量的持续性也就相应得到提高。入校的警员一般年龄在16岁以上,可以根据体能训练的敏感期原则,重点训练和提高警员的反应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

二、力量、速度、耐力相结合训练的原则

力量是基础,速度是灵魂,耐力是保障。力量训练一直以来是各类运动训练的重点内容。擒拿格斗中的“千狠万狠,力为根本”更是突出了力量训练的重要性。而在格斗中,警察要发挥出最大力量,需要捕捉战机,瞬间爆发出最大有效力量还击对手,在与对手相互的对峙中,能坚持到最后的就是靠力量的耐力。同时在擒拿格斗中,进攻、防守和反攻都取决于技术动作的速度,速度也是力理的补充和延伸。

从擒拿格斗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警员力量素质相来说可以,比如在俯卧撑、引体向上的力量练习时表现均可,但在力量的运用上却有“有劲使不出”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采用新的训练方法和教学方法,要求学员学习和练习拳法时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放松练习找发力顺序的感觉。第二阶段,用很少的力量找动作终止瞬间的爆发感。第三,用较大的力量,练习力量与速度的结合。即首先全身放松练习,通过柔和的动作路线和动作终止的紧张感来感觉力量发力的顺序和发力的爆发感。在找到动作发力顺序正确感后,再慢慢将引体向上中练出的力量慢慢加大释放和爆发出来。确保动作用力的合理性、经济性和有效性。在掌握发力顺序正确和动作在接触目标能瞬间爆发力量的感觉后,将力量快速释放的感觉自然也就培养出来了。肌肉放松能提高肌肉、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使动作经济,轻松自如,具有良好的节奏感,从而加快动作的掌握过程。在学员的动作达到协调、轻松、熟练后,教官再加上几分力度示范动作,学员再反复练习,根据自己的感觉慢慢将力度加上去。特别是对协调性差、力量大、爆发力好的学员,此种练习的效果会更好。刚柔相济练习动作,该放松的部位就放松,该发力的部位就发力,这样发力就活而不僵了。学员在放松的前提下,再将力度加上去,练习次数多了,刚柔相济的感觉就会慢慢体会出来。笔者在教冲拳的实践中,将学生分为两组,第一组用一般的分解完整示范教学,第二组用“先柔后刚”、再过度到刚柔相济的示范教学。第二组的动作协调性、发力的寸劲和发力的经济性明显比第一组要好。快慢结合。动作的快慢练习应根据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的情况而定,对有基础、技术水平较高的学员多进行速度练习,对初学者或新授学员则应先掌握动作的发力顺序。擒拿格斗的速度训练主要练习爆发力和速度耐力,某一个技术动作的实施都需要爆发力,这种爆发力的培养必须结合实际对抗练习,所以要找优秀的陪练员陪练,以此来有针对性地提高专项速度素质和速度耐力。

力理、速度、耐力相结合训练,能使警员的体能训练得到最有效的提高,同时也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练习拳法的技术动作时,多次提到腕,肘关节疼痛的问题。笔者在观察动作练习后,发现出现此情况的缘由是学生的发力不顺,爆发点不干脆,也就是爆发的力量没有完全发出来,力量倒是通过自己的腕、肘关节反吸收了,震得关节发疼。在通过多次放松练习找到正确的发力顺序和爆发感觉后,学生的这种疼痛感就消失了。

三、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20世纪90年代,体能训练的理念被引入到我国,但长期以来,我国体能训练理念仍仅局限于耐力训练和力量训练,其训练形式主要是跑步训练和大强度的力量训练。这种训练的内容就是一般体能训练内容。专项体能训练是指根据不同的专项需要来进行的特殊体能训练。比如擒拿格斗的警员在专项上,对上肢肩带的收缩力量,腰部的左右旋转力量以及膝踝各关节的控制力量有较高要求。这些力量的获得和提高,不能通过简单的一般体能训练获得的力量来转化,而是要结合专项体能训练来获得。在散打对抗实战中,不但要全面抓身体素质训练,还要抓重点训练,“千狠万狠,力为根本”、“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因此要特别重视专项力量训练,特别是下肢的力量训练。“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由此在训练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优点,练到极致,一招治敌。要练到极致,就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状况,结合专业特点,将某一种力量素质或者是速度素质练到超于常人。当然,战术在散打实战中也是占有重要地位的。比如“借他千斤力,不费四两功”,就是讲的战术中的借力发力法。狙击手不仅需要别的专业所具备的一切身体素质,还需要稳定和强大的心理素质,甚至心理素质在比赛中比体能专业素质更重要。因为,在训练中要把专业心理素质放在第一位。总之,专项体能的提高是在合理安排基本体能的原则下,加大实战训练中对抗的力度、强度和难度,同时紧密结合技术动作的路线、一定的速度及力量爆发的时机,加以针对性地加强部分专项身体素质的训练,结合警员不同的个性和身体特性来安排训练,将一般与专项相结合,达到提高警员专项素质水平和竞技能力的目的。

四、重视警察体能训练负荷控制的原则

在警察体能训练的方法和负荷控制上,由于受条件限制以及任务的突发性影响,警体教官在这两个方面存在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在训练负荷的把握上,更是恨不得一夜把警员训练成钢筋铁骨。笔者本着可行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全力探讨和研究警察体能训练过程中负荷的控制,不至于因训练负荷过大引发受伤事故。对于体能训练过程负荷的控制,采访中有部分警员表示,体能训练不能须到用时方恨少,为了在执行特殊任务时减少不必要的伤亡,体能训练再苦再累也要自觉承受,而进一步加大训练强度,可以更好地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一部分警员则表示,警察是一门特殊的职业,其性质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像专业运动员和军人那样有得天独厚的训练条件和环境。如果他们每天只是忙于训练,就没有时间来对犯人实施抓捕。再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体能训练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绝大部分警员在节假日都忙于值班,或者要执行重大任务,这样就决定了他们的训练没有系统性,更没有规律可言,如果突然加大训练负荷,身体一时半会承受不了,就有可能引起反作用。警察带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去执行任务,只会增加危险。体能训练中,尽管不一定有受伤的事情发生,但仍要积极预防训练引发损伤事故的发生。体能训练的目的是为提高警察的职业素质服务,而不是让他们疲惫得完成不了任务。如何把握控制体能训练的负荷,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超负荷训练不行,那么不超负荷呢?从运动学原理看,如果参训者用肌肉轻松就能克服的阻力做力量练习,力量水平就无法提高。力量上不去,也就意味着体能素质无法适应警察的实际工作需要,这就说明了适度的超负荷体能训练,可以打破肌肉拉力与承载阻力之间的原始平衡,最终可以促使参训者的体能素质有所发展。因此,在进行体能训练时,采用极限负荷和逐渐增加负荷的训练方法,可以促使参训者更多的肌肉纤维达到力竭的地步,从而促进肌肉组织中收缩蛋白的增加,最终使肌肉的体积和力量得到全面增长。

警察体能训练应当遵循动作规范性是负荷增加的前提原则。美国体能专家在授课中反复强调:在进行体能训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技术动作的规范性。这是因为整个体能训练过程都需要通过各种技术动作来完成,不规范的技术动作,不仅会影响体能训练的效果,而且可能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因此,从体能训练初期开始,就要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即使非常细小的错误动作,也要不厌其烦的反复予以纠正,使运动员形成正确的条件反射,打好技术动作的基础。在掌握动作后,才能逐渐增加训练负荷。这样就有效地减少了动作中的额外能量代谢,经济地使用能量,并且有效防止了运动损伤的发生。因此,作为指导者的教官或教练,要重视技术动作的规范性,不能只重视负荷的训练。在进行负荷的训练的增负时,要遵循动作规范性是负荷增加的前提原则。

警察体能训练应当遵循有序增减负荷的原则。进行力量和耐力训练时,开始阶段应当控制好负荷的增加量,身体适应一周后再增加一组练习,如此逐渐提升加大负荷,才能达到逐步突破自身极限的训练目的。体能训练的后期,训练负荷的减少也不能一减为零,应分层次地减少训练负荷,以给参训者提供适应的时间和过程。警察体能训练应当遵循循序渐进式原则。体能储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由人体肌肉功能变化和生理规律决定的。在体能训练中,肌肉承载阻力无论是总量还是强度的增加,短时间内不宜提高太大、太快。否则,不仅达不到预定的训练目的,还容易造成参训者肌肉的损伤。对于训练负荷的增加,只有遵循由少到多、由低至高的循序渐进式原则,才能保证体能训练的质量和效果。警察体能训练应当遵循系统性和科学性训练原则。体能训练是警察技战术训练的基础,而技战术训练对体能训练具有促进作用,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就会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当体能训练的系统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出现间断和停顿时,先前获得的体能训练效应就会消退。为了避免体能的消退,就一定要保持训练过程的连续性。警察体能训练科学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训练过程的方方面面,包括训练目标体系、训练计划与训练组织实施的科学安排与负荷控制等内容。科学化体能训练有赖于各个环节因素的有机整合,讲求整体效益。在设计体能训练计划时,警体教师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负荷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合理安排。

警察学院体能训练的目标,是为了提高警察在行使正当职权时取胜嫌犯的能力。警察的能力和战斗力来自于系统科学的体能训练。警察体能训练不是单纯的身体锻炼活动,除了其特殊性,还有警察职业性质的因素。没有良好的体能作为保障,警体技能也不可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再高超的技战术都是纸上谈兵。向体能训练要战斗力,加强警察体能训练,培养职业素质全面发展的警察,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国家的需要。依靠持之以恒的体能训练,可以使警察保持最佳的体能水平,从而将执行任务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减少到最低,并且尽可能地将损伤和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科学有效的专项体能训练结合体能训练终身锻炼习惯,可以帮助警察更好地、持久地胜任当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伤亡,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公安实战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海源.警察体能基础教育训练[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2]李阳.澳港警察体育教学训练之比较[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01,(5).

[3]杨世勇等.体能训练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陈博.警察体能概念、内涵与训练[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2).

[5]陈博.论体能与警察体能[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03).

[6]周炳仙等.论警察体能及其训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8,(2).

[7]田文学.公安民警在职培训中体能训练问题的探讨[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9,(1).

[8]李阳.浅谈公安院校警察体能课的教学与训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9).

[9]王志章.中美两国体育文化软实力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6).

[10]陈博.警察体能训练与测试评价[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11]孙东辉.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现状分析与管理策略[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4).

[12]刘晔.体能训练基本理论与实用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高校健美操运动员体能训练问题解决措施

体能训练是一种大负荷的体力训练,它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挖掘与发展运动员机能潜力,另一方面是促进与运动员机能潜力相关的其他因素的发展。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运动员需要在长时间、高难度、重复性、艰苦的环境中进行锻炼才能提高体能训练效率,达到较强的体能。

一、高校健美操运动员体能训练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基础性体能训练不足,系统性欠缺

首先,高校健美操基础性体能训练严重不足。基础性体能训练,诸如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性等的缺乏极有可能运动员导致体力储备不足,继而造成某些健美操动作难以准确呈现。因此,要强化基础性体能训练。其次,健美操体能训练的系统性不强。高校在体能训练中擅长突击训练,而不能基于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系统、有针对性、循序渐进的规范性训练,这同样不利于其体能的增强。

(二)体能训练内容枯燥、形式单一

高校健美操教学所要求的体能训练内容十分丰富,但是在具体的训练中,枯燥的训练内容,单一的训练方式极大挫伤了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积极性。一方面,体能训练往往集中在对运动员耐力、柔韧等方面的训练,而忽视了健美操特有的技术性特征,体能训练的全面性得不到体现,久而久之,学生积极性大跌。另一方面,训练方式大多是单一、重复性的自我训练,枯燥乏味,难以真正提升学生的体能素质,使其以充足的体能辅助健美操学习与锻炼。

(三)健美操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脱轨

体能训练本就是一项枯燥乏味、艰苦异常的训练,在体能想训练过程中,教师如果加入一些趣味元素,学生很有可能会败下阵来。但纵观当下高校健美操体能训练现状,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脱轨已经成为严重的问题,亟待解决。诚然,如果在体能训练中加入一些技能训练,做到二者融合发展,体能训练不仅会变得有滋有味,训练效果也将大幅度提升。

二、高校健美操运动员体能训练面临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着重强化体能训练的基础专项训练

体能训练基础专项训练对提升远动员体能,增强运动员体质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诚然,运动员在掌握了基本健美操技能的前提下,必须要有充沛的精力和充足的体力作支撑,这离不开教师对运动员系统而有效的专项体能训练。强化专项体能训练,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强化肌肉控制力训练。充足的肌肉控制力对运动员健美操动作准确性提高非常重要,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的健美操课堂教学中强化肌肉控制力训练。例如,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全身肌肉收紧,然后坚持一分钟后每一块儿肌肉从上到下的循序一个个慢慢放松。连续做10次。第二,灵敏素质训练。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音乐,对学生进行健美操基本步法、操化动作等的基础训练,锻炼其灵敏素质。第三,动作速度和力度训练。这两项训练是相对枯燥艰苦的训练,教师可借助一些趣味因素展开训练,最大限度提升训练效率。

(二)采用多元体能训练方法丰富教学内容

多元化的体能训练方法不仅能丰富体能训练内容,还能激发学生体能训练的兴趣与积极性,提高体能训练质量。具体来说,教师可运用以下方式开展体能训练:第一,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健美操体能训练虽然有伴随着健美操技术技能而展开,但时间长了学生依然会感觉索然无味,故教师可以运用声情并茂的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活跃训练氛围。例如,在学生训练即将放弃之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一些“健美操趣味视频”,帮助学生缓解压力,调节氛围,这样学生心中阴霾便能被扫除,继而积极投入训练。第二,竞赛教学法。单纯的体能训练难免乏味,一方面,教师可以模拟健美操竞赛场景,让学生在激烈的赛事中锻炼体能,增强体质。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规定训练目标,让学生以比赛的形式展开训练,并对能及时完成训练目标的学生或学生组给予特别嘉奖。第三,科学仪器辅助教学法。可以引进一些先进的体能训练仪器,让学生运用仪器进行系统专业训练。诚然,现代化仪器的诸多功能极大辅助了学生的体能训练,是当下比较适合高校运动员体能训练一种科学的方法。

(三)体能训练与技能训练结合,增强系统性

单纯的体能训练难免枯燥,但是如果体能训练能实现与健美操技能训练的二合一,训练效果将大大改善。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肌肉控制力”训练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训练健美操基础动作技术来完成体能训练。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健美操操化动作、难度动作、弹动技术等进行训练。另外,健美操体能训练要增强系统性。也就是说,体能训练不仅要适当的强度训练,又要做到持续、不间断轻度训练。但事实上,一些高校健美操教师对健美操体能训练重视度不够,这导致了其不可能对体能训练进行系统规划。很多教师只是做针对即将来临健美操赛事的体能训练,虽然针对性提升了,但由于强度控制不当,很有可能出现运动员体力透支的状况,这显然不符合体能训练的根本目的。体能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一簇而就,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渗透w能训练,循序渐进地增强学生体质,决不可妄想仅凭短时训练快速提升能力。

综上可知,高校健美操体能训练中存在着基础训练欠缺、体能训练系统性不够、训练内容方式单一枯燥、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脱轨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运动员体能训练质量的提升。鉴于此,高校健美操教师要对症下药,从强化体能专项训练、不断丰富体能训练内容、采用多元训练方法、增强体能训练系统性、实现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的结合等方式提高体能训练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小娜. 高校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5.

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射击 运动员 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在射击运动员的整个训练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不断地提高体能素质是射击教练和射击运动员主要的训练目标。尽管目前我国对射击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但是仍旧没有形成系统的训练体系,体能训练和技术训练还未有效地结合起来,体能训练的策略有待改进,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射击运动员的需要。因此,要对射击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给予高度的重视,加强对射击运动员体能训练策略的研究,以提高运动员的体能素质,帮助射击运动员取得更好的成绩。

1 射击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

射击指的是射击运动员使用枪支对目标进行瞄准并进行精准发射以及命中的过程[1]。在现代,射击更多地被当成一种娱乐活动为人们所喜爱,是体育比赛中常见的一种竞技项目。体能训练是射击运动员进行训练时必不可少的训练项目,只有保证体能训练内容的合理性,才能提高训练的质量,进而促进运动员射击水平的不断提高。射击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1力量的训练

运动员射击的时候离不开手臂、腰腹以及腿部的基础力量,它们是射击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进行力量训练的时候重点要放在上肢、腿部肌肉以及腰背的训练上。射击的时候需要保持身体的平稳,还要下肢做好支撑,才能更好地射中目标。腿部肌肉是运动员稳固下部支撑、完成技术动作和比赛过程中长时间保持站姿的首要保证[2]。腰腹是人身体的重心之所在,腰腹的力量状况关系到运动员是否能保持身体的平稳及站姿的维持。所以,在进行训练的时候,射击教练要重视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保证运动员上肢、腰腹以及腿部肌肉的良好状态,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1.2耐力的训练

耐力训练也是射击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尽管射击对运动员的耐力要求并不是特别高,但是对神经中枢的神经耐力要求却非常高,因为射击的时候需要精神的高度集中才能射中目标。因此,经过长时间的科学合理的训练,可以有效地提升大脑皮层的抗疲劳能力,在帮助运动员集中注意力的同时极大地提高运动员心血管的耐力,加快运动员恢复的速度。运动员射击时身体和精神都处理紧绷状态,如果缺乏耐力的话会影响到运动员的发挥,所以为了提高运动员身体的平稳能力,必须要进行耐力的训练,才能确保运动员获得理想的成绩。

1.3协调性的训练

协调训练是射击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运动员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绩,就要在体能训练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协调性训练。运动员在完成射击的过程中需要肌肉群、肌肉内部的相互配合,因而运动员动作的协调性训练就显得势在必行。射击运动员射击的整个动作过程都高度的一致,需要较高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准确性才能保证动作到位,而保证动作到位就必定要进行协调性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使动作过程及肌肉群之间的配合协调得以有效地实现,保证运动员射击水平的提高。

2 射击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三大阶段

射击运动员体能训练水平的发展和恢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实现训练的目标,并将训练的成果转化为比赛的动力。根据射击项目及体能训练的特点,体能训练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2.1体能强化训练阶

体能强化训练阶段是射击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体能强化训练会不断打破身体机能的平衡,使运动员的肌肉产生较大的反应,所以在这一阶段应做好体能强化训练的工作,对影响运动员体能状况的各项因素都进行充分的考虑,并尽量将由于进行体能训练而对技术动作的影响降到最低,才能保证射击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和技术水平都得到较好的提升[3]。

2.2体能保持训练的阶段

体能保持训练阶段主要是为了维持巩固前一阶段的训练成果。这一阶段的体能训练应注意的是体能及技能平衡发展的维持,而不是体能的提高,因为体能的持续升高或者降低都会影响到运动员射击水平的发挥,所以本阶段做好维持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2.3体能弥补训练的阶段

在进行射击运动员弥补体能训练的时候,要根据运动员本身体能的实际情况,对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不足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弥补运动员体能的缺陷,帮助运动员将体能状况调整到最为理想的状态,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保证运动员的射击水平。

3 射击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有效策略

对射击运动员来说,体能训练是进行技术训练的基础,影响着运动员射击技能的掌握和发挥。在射击运动员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制订有效的训练策略,最大限度地提升训练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才能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超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3.1训练过程中将体能训练和技术训练有效结合起来

射击技术是射击运动员应具备的一项最重要的技术,它是射击项目的核心技术,因此,射击运动员在进行训练的时候不能只重视体能的训练,而是要将体能训练和技术训练有效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安排训练。如果射击运动员只是不断地进行体能的训练,时间一长会对运动员造成诸多不良的影响,而将两者结合起来,运动员体能训练差不多的时候穿一定的射击技术训练,不仅可以缓解体能训练造成的疲劳,还能提高运动员的技水平,保证运动员的双项发展,进而促进射击运动员整体水平的提高。

3.2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以激发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

训练氛围对运动员训练的有效进行尤其重要,好的训练环境可以激发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消除一部分疲劳,使运动员保持好的训练状态,进而促进训练效率的提升。因此,训练的时候要重视训练氛围的营造,例如,教练要营造好的训练氛围,保证训练场地的整洁安静、训练设施的安排合理;运动员要遵守训练的规定,听从教练的安排,注意保持训练场地的环境;在训练场地粘贴一些具有鼓励作用的标语,以振奋运动员的精神,提高他训练的积极性等,在这样的情况下,运动员才能有好的训练环境,才能刺激运动员训练的欲望,激发他们训练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达到训练的目的。

3.3训练结束后及时进行肌肉和神经放松

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是一个逐步强化的过程,不能只是一味地进行各种体能的训练,训练后及时进行肌肉和神经的放松也是体能训练过程中要关注的。射击运动员有时训练的强度很大,除了训练之前要做好关节和肌肉的活动,避免训练中肌肉拉伤和关节受伤以外,训练结束后也要及时进行肌肉和神经的放松,以保证训练的状态。比如说,训练结束后,运动员适时地做好颈部、肩部以及腰部的按摩和放松;适当地做一些力量的训练,以缓解肌肉高度紧张的状态,从而保证恢复的速度等。

3.4科学合理地制订体能训练计划

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是提高运动员体能水平的重要保障,因此,教练要尽量保证训练计划的科学合理,以满足运动员训练的需要。在训练之前,教练就要制订详细的、科学的整体训练计划,并在训练中严格执行,如有不足要及时进行调整,以提高计划的适用性能。科学合理地制订训练计划还要考虑运动员之间的差异和运动员的具体情况,以保证训练计划的针对性,进而促进运动员整体水平的提升。此外,运动员本身也要有一套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以和教练的体能训练计划相辅相成,提高自身训练的效率,从而实现自身射击水平的质的飞跃。

3.5对体能测试给予高度的重视

体能测试能准确地反映运动员近段时间体能训练的成效,并能反映出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不足之处,为运动员下一步的训练提供参考依据,所以,射击运动员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要给予体能测试足够的重视,才能很好地突出训练的效果。运动员可以一个星期做一次小的体能测试,测试近几天训练的状况,对不足的地方及时采取弥补措施。一个月做一次大的体能测试,对这一个月的训练情况做一个有效的反馈,以为下个月训练计划的制订提供借鉴。教练要关注运动员的体能测试,对他们测试的各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帮助运动员制订适合他们的体能训练计划。

综上所述,在射击项目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进行射击训练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训练的人性化和科学化,关注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将体能训练和技术训练结合起来,以保证运动员能够在比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射击教练要做好相关的训练工作,以保证训练的成效,更好地实现训练的目标,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射击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鹏辉.关于射击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研究[J].商情,2013,5(17):256.

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体能训练;方法;武术训练;发展

体能分为健康体能和竞技体能两个层次。健康体能是指任何人群都必需的器官系统的机能能力,是竞技体能的基础。竞技体能是在健康体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竞技比赛所需的身体机能能力。武术作为一项竞技项目,必须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在武术上有所建树。保持良好的体能素质是武术训练的基础,是促进武术高难美新的技术发展的前提。掌握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进一步提高训练的实效性,是现代武术训练的发展趋向。

一、体能训练的多样化原则推动武术训练的发展

武术训练属于技能主导性运动,是一种表现难美性项群训练项目,对身体的速度、力量、协调性、柔韧和身体的灵敏性要求较高。武术是一项竞技项目,观赏性价值较高,必须要有发力作为支撑,而力量属于体能训练的元素,如果武术表演时没有力量,表演出来软绵绵的,没有美感,让人看了都觉得瞌睡,这样完全颠覆了武术的价值。我们看到很多高级选手无论在武术训练还是竞技比赛时都表现出了武术的精气神,给我们带来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看了耳目一新。武术作为一项高难美项目,在训练的时候要遵循体能训练的多样化原则,训练方法和手段要多样化,如若只按一种方式去训练,难免在训练中会让训练者觉得枯燥无味,长此以往就会丧失训练的兴趣,没了兴趣和激情,训练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不利于武术训练的发展。因此,单一的传统训练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技术水平的发展,科学化、多样化的训练手段和方法,提高训练的实效性,是当代武术的发展趋势。

二、武术训练的核心――发力

武术以及任何其他任何运动训练的核心在于学习发力,要么就是更快,要么就是更强,核心都在于掌握发力的规律。发力有外力和内力两种,发力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学好的,它是靠日积月累一步步来的。尤其是武术的内力的学习,是靠气发出的,更需要长时间的训练而来。而体能训练的一个重要训练环节就是力量训练,发力训练属于力量训练的一种,在武术训练中能够把武术动作打的铿锵有力,发力动作做的好,才能博得观众们的喝彩,不会丧失武术的观赏价值。对于体能的力量训练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是做俯卧撑、引体向上、高抬腿等,一周三、四次,这些方法对武术训练也是很实用的。武术中的站桩和跑步训练,对于发力训练起到很好的效果。只有把发力练好了,才能把武术动作展示的淋漓尽致。否则,就是别人说的武术表演的花架子,没有亮点,自然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观众也就没有看下去的欲望。

三、“双基”训练是武术训练的关键

武术的基本功、基本技术训练是武术训练的基础。它是初学者入门的基本功,也是优秀运动员必须坚持常年练习的内容。双基也是对体能训练的一种体现,只有具备较硬的体能素质才可以练好基本功和基本的技术。一个身体素质很差的人是不可能把基本功和技术练好的,更不可能在技术上有所造就,必须要打好身体素质的基础,长期坚持训练。俗话说:“打拳不溜腿,到老冒失鬼。”,“练拳不练腰,终究艺不高”,这说明了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在武术训练中要创造出高水平的成绩,突出运动成绩就必须通过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技能和技术的不断训练、不断适应,这种适应有利于迅速提高技术水平,也是长期积累和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随着套路中的指定动作的出现,双基训练显得更为重要。在训练中一定要注重基本功的训练,每次训练练习腰上动作都是必要的。绝大部分指定动作都和双基训练密不和分,剑术中望月平衡、仰身平衡、撩剑等都与双基训练不可分割。所以,一定要注重基本功的练习,没有良好的基本功,无法完成难度动作,更不可能做个优秀的运动员。在武术训练中一定要注重技术动作的提高,才能为套路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要注重武术训练的科学化,发挥身体机能潜力

在武术训练中一定要根据科学性和实效性,注重负荷的管控,不可盲目的训练,以此超出运动员可承受的负荷限度,这样就容易造成运动员的受伤。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运动员身体负荷和恢复这层关系,才能更好地进行训练,才可实现运动员终身参与训练的要求,挖掘运动员最大的潜力,充分发挥他们的最大能力,才有可能表现出最好的竞技水平,进一步提高训练的实效性、有鲜明的演练风格和特点。当然了,除了进行科学的训练还远远不够,还要运动员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这就要求运动员在各个方面要全面发展,从技术上看,动作速度、爆发力、柔韧性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指定动作”的稳定性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比赛胜负的关键。在《武术竞赛规则》中规定运动员必须完成规定的指定,促进高难美新的技术发展,坚持武术的传统风格和规范化,提高竞技水平。运动员要提高竞技水平,表现出更满意的成绩,这就要求运动员在技术动作上充分发展柔韧性、动作速度、爆发力全面发展,综合提高。“指定难度”训练已经受到更多教练员的高度重视,加大动作难度,注重组合的内容快速多变和起伏,在规定的时间里充分让你展现出技术水平,这也是现代武术运动发展的需要。

结论

通过对体能训练方法的研究分析,得出体能训练主要分为耐力训练、力量训练、平衡性训练、柔韧性训练这几种训练方法,而这些训练方法也正是当代武术训练不可缺少的。高效创新而科学性的训练方法是武术技术水平发展的需要,体能训练的多样性、平衡性原则是武术训练的基础。要想在技术上有所造就,必须要不断创新,科学化训练,找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全面发展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以使自己在技术水平上更进一步,促进武术训练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细节训练 细节练习 重要价值 实施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在我国更加高度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在开展体育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细节,努力使体育训练取得更好的成效,进而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从当前体育训练的整体情况来看,尽管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而且在体育训练方法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按照较高的标准和要求特别是从细节练习的角度来看,一些教师在开展体育训练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不到位的方面,特别是对细节练习的重要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体育训练受到一定的影响和制约。这就需要在开展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应当将细节练习上升到更高层面,既要深刻认识细节练习的极端重要性,也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推动细节练习的科学性和规范化,使体育训练能够步入科学和健康轨道,最大限度提升细节练习效果。

1 体育训练中细节练习的重要价值

对于开展体育训练来说,要想使其取得更好的成效,一定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使体育训练取得更好的成效,而通过加强细节练习则更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于提升体育训练有效性以及促进学生自主训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大力加强细节练习,可以使体育训练模式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在开展体育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深入调查和分析,找出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可以使体育训练取得更好的成效,比如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学生体能相对比较薄弱,因而教师可以对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进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通过大力加强细节练习,可以使体育训练体系更加完善,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教师在训练的过程中通过加强细节练习,可以改变传统的说教式训练模式,进而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训练中来,比如在开展跑步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跑步动作等一系列细节进行描述和示范,引导学生在跑步训练方面能够掌握发力、动作、路线、过弯道等技巧,进而通过持续不断的细节练习,使跑步训练取得更大的突破;通过大力加强细节练习,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训练成效,特别是每一名学生的状态以及情况不尽相同,只有注重每一名学生的训练细节,才能更有效地发现问题,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比如在开展篮球训练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技术水平较好,但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有的学生團队精神很强,但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有的学生体能相对较好,但缺乏良好的技术水平等,在开展篮球训练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细节练习,这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而且也能够引导学生强化自主训练。

2 体育训练中细节练习的实施策略

2.1 完善细节练习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要想在体育训练中更好地实施细节练习,一定要在完善细节练习思路方面下功夫,最根本的就是要将细节练习作为一条主线,纳入到体育训练体系当中,使细节练习能够成为一种常态,通过构建长效机制不断强化细节练习的综合功能。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对细节练习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安排,努力提升细节练习的有效性,在具体的训练方面,一定要高度重视语言教学的“细节性”,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强化学生在细节练习方面的有效性和持续怀。比如在开展篮球训练特别是技术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技术训练的每一个节细讲清说透,同时也要尽量避免“说的多、练的少”现象,更加重视有效练习,只有这样,才能使篮球技术训练更具有综合性。完善细节练习思路还要更加高度重视“分类训练”与细节练习的有效结合,教师应当切实加大对学生的调查和分析,找出学生在训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进而引导学生在自身的薄弱环节方面不断强化训练。

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范文第15篇

摘要:舞蹈基本功训练是作为舞蹈专业课程中的一个基础课程,其中把杆训练在基本功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本功课程里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对把杆训练的目的及作用的分析,对提高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舞蹈基本功、把杆训练、目的

作者简介:乔娇,女,1988年9月28日,四川德阳,汉族,四川大学艺术学院,2010级,舞蹈表演与教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J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9-0114-01

舞蹈“基本功”是什么?顾名思义是解决舞者最基本的技能训练,是奠定其他舞蹈课程的一个基础。舞蹈基础训练是对人的骨骼、肌肉、韧带等复杂身体结构进行严格规范训练的开始,在训练过程当中形成身体基本动作意识形态,能够自如的掌控身体各个关节的能力,使整个身体处于无休止的多变形态之中。训练中始终把握住基本功“开”、“绷”、“直”、“立”四个基本训练要素。一般分为:地面训练、把杆训练、中间训练,三大训练板块。这三个板块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板块之间拥有不同的训练价值。

一、舞蹈基本功把杆训练的目的

1.重心的训练是关键。

把杆的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脱离把杆为中间的训练奠定基础,然而脱离了把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稳定性的把握,怎么样才能有较好的稳定性?重心的运用就是关键的一点。在训练的过程当中,学生往往关注了动力腿的训练,很容易忽略掉主力腿的动作姿态,由此导致重心的偏移,找不到平衡点。

例如擦地动作是培养和树立学生正确的身体重心位置的必要训练过程。在一位脚上前擦地的动作,一位脚准备时重心支撑点在双脚脚掌上,前擦地出去时动力腿向外由脚尖带动出去,重心就由双脚脚掌慢慢的移动到主力腿脚掌上。经过擦地训练的过程,才能使后续小踢腿、划圈、控制、踢腿等动作的重心有较好的把握。无论任何动作当中,主力腿是根基,动力腿只是一个装饰品,无论动力腿和上身再大幅度的动作,重心支撑点把握好了才是动作质量的关键。

2.柔韧性的训练是基础。

柔韧性的训练是为了提高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的伸展性。首先是在地面训练之上对软开度的一个运用,把杆训练当中很多动作都离不开柔韧度,也只有解决了身体基本的柔韧性,才能达到学生解放四肢的一个目的。例如古典舞当中腰的练习,是对人躯干的极大解放。以及大踢腿的训练,也是对胯根的断开,腿部柔韧性的训练。

柔韧性的解决,对后续的动作质量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实质上基本功训练的开始就是同自己身体幅度的局限性去作斗争,克服人体先天肢体的局限,加大肢体的舒展力和表现力,以达到对四肢解放的目的。

3.协调性的训练能增强身体的表现力。

协调性在把杆训练中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有了协调性身体的配合才能富有表现力,使学生能够以协调的方式自由支配自己的身体,以美的形式呈现出来,对学习其他舞蹈课程也有了基本的铺垫作用。然而协调性的训练可以通过把杆训练当中结合一些舞姿来做,在避免枯燥单一的训练的同时,对于学生全身协调性的训练也有着良好的作用。

4.灵活性的训练不可忽视。

把杆训练当中,灵活性的训练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训练时要求腿部肌肉以及各个关节在动作中能迅速、准确的到位,灵敏迅速的变换。在把杆训练当中小踢腿和小弹腿是对腿部肌肉灵敏度训练的代表性动作。其中小踢腿的训练,是训练小腿肌肉灵敏快速的变换。小弹腿则是训练膝关节一下部分的灵敏度,锻炼膝关节和小腿肌肉的灵活性,以及小腿和脚背的速度力量。让学生认识到,自身腿部在离开地面时应当遵循的运动感觉和形态,也为以后空间跳跃腿部的感觉打下基础。

5.腿部力量的训练是核心。

腿部力量的训练是为中间的训练打下坚实基础的核心,为完成各种技巧动作作铺垫的。力量实质是一种能力的训练,在完成对重心的把握,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的运用的基础上,达到腿部力量的训练。例如蹲,能使学生腿部力量的爆发力与脚腕的韧性得到增长,提高快速起跳的反应能力,同时减轻跳跃落地时的撞击。小踢腿、击打和大踢腿的动作,训练到腿灵活性的同时,在快速到位的基础上也训练到了肌肉对力量的把握。此外,在单腿蹲、击打、控制等动作当中主力腿增加半脚尖的运用,也可以达到增强踝关节的力量作用。通过把杆训练完成腿部力量训练,使学生拥有一定的身体素质条件,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为中间训练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把杆训练与其他版块训练之间的关系

1.把杆训练是地面训练的延续

地面训练是训练舞者身体基本肌肉的意识,让学生形成“开”、“绷”、“直”、“立”的基本规范形态,再以解决软开度为基础的训练。把杆的训练目的则是地面训练的延续性训练,在地面训练对身体基础的肌肉意识之上,培养出肌肉的控制能力,提高腿肌的“开、绷、直、立”和柔韧的能力,解决学生基本身体素质能力,并加强舞者应掌握的节奏性。

2.把杆训练是中间训练的基础

从对基本功把杆训练目的的分析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把杆训练的目的实质上就是在为中间训练打基础,把杆上的小踢腿是为中间小跳做准备,单腿蹲的训练是为中跳做准备,大踢腿是为大跳做准备。通过把杆训练的帮助可以减轻动作过程中身体的一些负担,使躯干和稳定性得到严格、规范的训练,以重心为关键,柔韧性为基础,力量训练为核心,配合上灵活性和协调能力,使得中间训练能更轻松地完成。

然而中间训练则是把杆上训练发展而来的,在各种组合中,通过优美的身体肢态练习,进一步提高腿部肌肉的“开”,屈伸以及重心移动和稳定性的把握,从而更好地进行中间的训练,才能更轻松自如的完成中间的能力训练,达到基本功的一个训练目的。

三、结语

舞蹈基本功中地面训练、把杆训练和中间训练三个环节是紧密相扣的。把杆训练则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在地面训练的基础上发展的,同时也奠定了中间训练的基础。在把杆训练的过程当中围绕“开”、“绷”、“直”、“立”的四个基本元素,对学生躯干稳定性得到严格、规范的训练,以解决重心为关键,柔韧性为基础,力量训练为核心,再配合上灵活性和协调能力训练,来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能力,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