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业产业的重要性范文

农业产业的重要性范文

农业产业的重要性

农业产业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存在的难点问题

1水产养殖抵御风险能力弱,易造成较大损失水产养殖业受自然条件、气候和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大,其面临的主要风险有洪涝灾害、冰冻灾害、干旱、病害、污染及人为因素的破坏等,其中自然灾害对水产养殖的影响具有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区内集中发生的特点,易造成严重损失。由于高风险因素的存在,可能导致经营水产养殖保险的保险公司平均赔付率超过100%,远远高于70%的盈利临界点。故水产养殖一旦出现灾害,保险公司往往需要支付高昂的赔偿金,因此商业保险公司普遍不愿涉足水产养殖保险领域。

2水产养殖影响因素复杂,定损难度较大水产养殖保险标的即水生动物,因为水生动物在水体中,具有看不见、摸不着的不确定性,导致其数量、生长情况等不易观察计数,在发生部分死亡或流失的情况下,很难直观准确地核定损失程度。同时,保险责任的鉴别也存在难度,意外事故如缺氧、泛塘、中毒、污染、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与疾病死亡有时同时发生、相互关联、不易区分,这给出险后的勘查评估、核定损失等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导致理赔难度较大。

3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主要是通过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使损失的“质”或“量”加大,比如故意损毁养殖设施,或任鱼病扩散;逆向选择行为表现为投保人趋向于具有较高赔款预期的渔民等[3]。水产养殖业是照料性产业,保险标的生长状况和最终产出结果与被保险人生产管理的精心程度关系很大,这就使得其中可能含有的道德风险因素难以分辨,最终导致保险公司的高监督成本和高赔付损失,影响保险公司对水产养殖保险产品的提供。

4养殖户保费支付能力有限由于水产养殖户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一般难以支付较高的保险费用;而收成较高的养殖户因收入稳定,且正常年份较少有意外情况发生,也不愿意投保。根据相关报道,以政策性水稻保险为参照,水产养殖户普遍能承受的费率水平为1%左右,但是保证水产养殖保险正常运行的费率则高出很多,如上海安信保险公司淡水养鱼保险,仅承保台风、暴雨、雷电等自然灾害所致泛塘和溃塘及漫塘损失,费率为2%,附加恶劣气候泛塘、水质污染中毒、他人投毒损失责任的费率为10%[4]。

5国内无再保险公司分保一旦有较大灾害发生,理赔的金额是目前的保费所不能承担的,而相当多的保险公司不具备承受水产养殖巨灾风险的实力,因此要设法让一部分风险分散出去,但是这种分保机构在国内基本上没有,国内保险公司对水产养殖业保险没有信心,再保市场基本封闭,只能向国外公司寻找合作,因此经营成本较高。

可行性分析

上述列举的问题在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种植业、畜牧业保险中都有一定程度的显现,并不全是水产养殖业所独有的,因此只要充分发挥南京市已有的农业保险工作经验,紧密结合南京市水产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原则和路径,南京市的水产养殖业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就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1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已有一定积累一是组织结构完善,目前已经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发改、农林、财政、气象、人保公司等部门为成员的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各区县成立了相应的农险机构,涉农街镇、行政村参与到农业保险服务站、点的建设中;二是实行联办共保,市场化运作模式,将政府、保险公司、农户等相关方联结成一个共赢体系,实现风险分散,有效降低政府和保险公司风险的目的;三是初步建成农业保险制度体系,对试点模式、财政补贴、保险品种、保险费率、管理费用等进行了积极探索;四是通过具体理赔事件,积累了实战经验,发挥出维护农民利益、服务农业生产的作用;五是在南京市各涉农街镇建设了50个农业保险服务站,各行政村建设了675个农业保险服务点,实现了农业保险服务网点全覆盖;六是开展有效宣传,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度,为后续农业保险品种的出台积累了群众基础。以上成果完全可以应用于水产养殖政策性农业保险中,既保证了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连贯性,从而进一步扩大服务受益面;又可以避免从零构建,从而节约一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2南京市水产产业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一是南京市主打特色水产经济,其中全市河蟹产业经济总量超15亿元,淡水虾类产值突破5亿元,加州鲈、鳜鱼、淡水白鲳等特色鱼类产值超过5亿元,可以围绕南京市主打水产品品种确定保险标的物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避免水产养殖保险品种过多的问题;二是养殖生产有标可依,南京市已先后编制了河蟹、青虾、加州鲈、罗非鱼、淡水白鲳等主要养殖品种的18个地方性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使健康养殖有了规范化标准依据,为保险责任的鉴别提供了基本准则,也避免了一定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三是基础性资料有保证,目前全市拥有667hm2以上连片规模基地13个,66.7hm2以上渔场43个,通过无公害认证、认定的养殖基地29个,建成4个部级、3个省级、6个市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各类渔业经济合作组织117个,建有较为完善的生产台账、养殖日志等基础性材料,一旦发生灾、病害事故,在定损时可以有据可查;四是走高效渔业发展之路,提升渔民致富能力强,如高淳县河蟹养殖的平均效益达到55490.3元/hm2,青虾良种的应用推广使南京市青虾养殖的平均效益达到51274元/hm2。较高的收益预期可以充分调动养殖户的投保参保意愿,并且在享受政策性农业保险给予的保费补贴之下,有一定经济能力承担余下保费的支出。

3南京市已具有一定的渔业生产风险控制能力一是在国家日益重视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背景之下,南京市加强了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能力,建立和完善了相应的减灾工作机制,正是有了这套工作机制,南京市通过充分动员和发动,依靠群众力量,实行统一指挥和协调,在2011年的抗旱斗争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尤其是在水产战线上。2011年高淳县养蟹面积15000hm2,产量突破1.3万t,较2010年增产800t,大旱之年仍获丰收。二是具有较为完善的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可以有效防范来自水生动物疫病的风险:(1)加强了南京市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实验室建设,并且依托江苏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水生甲壳动物病害重点实验室”,连续3年开展了南京市水生动物重大疫病的监测工作;(2)南京市建立了市、区(县)、乡(镇)三级疫病预测、预报防治体系,形成了高效快速准确的测报体系,能够及时预防和控制水产养殖病害的发生;(3)在全市主要的水产产业基地建成标准化基地鱼病医院16家,并配套远程辅助诊断系统,实现网络化管理,有效提高了水生动物疫病的诊疗水平和效率。

开展试点工作的初步设想

1加强组织领导水产养殖政策性农业保险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渔)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相关工作涉及面广、时效性高,必须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协作。建议在南京市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已有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组织体系内增设水产养殖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小组,设计水产养殖保险品种,制订相关计划和措施,组织实施水产养殖保险的认定、理赔方案的核定。

2以保本为主水产养殖生产成本真实存在,可以作为水产养殖保险的对象。以高淳县的河蟹养殖为例,其养殖成本由苗种、饲料、水电、药品、塘租等组成,平均每666.7m2为4033元,与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中1头奶牛的保额相当,故参考相关参数计算如下:保险费率6%,为241.98元;设定各级财政补贴80%,养殖户需要缴纳725.58元/hm2;赔付金额实行动态化测算,即灾、病害造成的实际成本损失,上限为60468元/hm2;同时设定造成25%以下损失免赔,如此可以在发生损失后,通过保险理赔为养殖户提供基本的灾害补偿,让受灾户及时恢复再生产,同时可规避道德风险,易于操作,能够为拓展水产养殖保险长期发展空间奠定基础。

3试点模式参照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模式,采取“联办共保”,即:收取的保费在扣除保险公司管理费用后,由市政府和保险公司按8∶2的比例分配管理;发生灾、病害损失时,市政府和保险公司按8∶2的比例分担保险责任,共同进行理赔。

4试点险种和范围结合南京市水产产业发展实际,本着“先起步、后推广”的原则,可以选取河蟹、青虾为试点品种,初期选择2~3个667hm2以上连片的水产产业基地作为试点。待试点取得经验后,再推广至全市。

5保险责任保险责任为重大暴发性病害(螺原体性颤抖病、桃拉病毒病、细菌性腐壳烂肢病、烂鳃病、纤毛虫病、蟹奴病、蜕壳不遂病、红体病及其他暴发性流行病等)、自然灾害(暴雨、洪水、风灾、冰雹、雷击、地震、旱灾、冻灾)和意外事故(泥石流、山体滑坡、火灾、爆炸、建筑物倒塌、空中运行物体坠落)所导致的水生动物直接死亡。

6建立理赔机制水产养殖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的处理以乡镇为单位,由乡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农村经管站或保险公司受理灾害损失报案。一般案件由保险公司会同相关水产部门进行查勘定损并制定理赔方案,报市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准后,由保险公司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赔付。发生大面积灾害或重大疑难案件时,农业保险理赔案的处理由市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牵头,保险公司和农林、水产等相关部门共同处理。

农业产业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1仓储、运输环节冷冻、保鲜技术差,且物流成本较高

我国农产品物流中25%的根类和块类农产品,50%的水果和蔬菜以及全部的肉、鱼、蛋、奶等新鲜易腐烂食品应采取冷冻、保鲜措施。我国幅员辽阔,农产品市场范围较大,因此农副产品的流通量也很庞大,在现实的物流环节,多数农产品都是通过常温和自然物流运输。由于物流基础设施薄弱,有超出80%的生鲜食品在仓储环节都是保持常温状态。具体原因为:(1)缺乏专用的运输车辆及工具,冷冻、保鲜、冷藏设备和技术较差。(2)缺乏专用仓库,尤其是冷藏库、保鲜库、立体仓库的建设十分有限。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2%-15%的粮食在产后流通环节损失,25%-32%的水果蔬菜在采摘、配送、仓储等物流环节损失。在西方发达国家,通常水果蔬菜的物流损失率低于5%,而美国仅为1%-2%。我国2011年的粮食成本中仅物流成本就占了40%,鲜活农产品的物流成本更是高达60%以上,这与世界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成本低于总成本10%的水平相比相差悬殊。统计资料显示,美国物品价格中大约有10%-32%的比重为物流成本,英国物品价格中物流成本的比重大约为8%一25%,而我国货物价格中物流成本的比重却高达20%-60%。由此可看出,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较高已成为了影响农产品物流及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我国农产品在物流环节未得到有效增值

通过分析农产品产业化结构可看出,我国在农产品的生产种植环节投入比重较大,而对农产品的产后加工、流通环节未加以足够重视,投入力度明显不足。如果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为一体的综合产业,将使农产品在物流环节的附加值大大提高,从而扩大农业经济的利润空间。例如国内出口日本的水果蔬菜,经物流公司重新加工、包装后,拆分为小包装运往超市销售,其价格高出数倍,使得出口企业的利润额大大增长。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一些发达国家,农产品经过物流环节将获得3-4倍的增值,而我国农产品的物流增值能力仅为1:1或者稍高一些。在国外,水果经过采摘、加工、仓储、运输将增值3.8倍,而我国水果的增值比例仅为1:1.8。我国的蔬菜产后仅有l%实现了商品化,在物流仓储中仅有不到20%经过了保鲜储藏,而经过加工包装的蔬菜却不足10%。由此可见,我国的农产品在销售环节大都还处于原始状态,未能在物流环节得到合理加工、包装,农产品的物流增值能力极为薄弱。

3未能充分发挥农产品物流中介组织的作用

农产品物流中介组织是农产品迈向市场的桥梁,将农业经济链中各个环节有机的联系起来,有利于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从全球角度分析,荷兰靠合作社为本国蔬菜提供了75%-95%的销售市场,在日本蔬菜也都是通过农业协会统一上市后进行集中拍卖销售的,在生产环节则采取了分散方式,有超出70%的产品是由批发市场直接过渡到零售环节。美国的蔬菜销售则由几家规模较大的企业经营,各公司在世界各地又都设立了子公司,拥有先进的蔬菜加工、保鲜技术,根据全球各地的环境特点实施不同的运作方式。中国的农业合作社基础较为薄弱,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真正起步于90年代,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规范性发展的时间尚短。我国拥有8亿的农业人口,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及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按目前的组织规模,无法有效发挥其在农业经济中的作用,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农产品物流中介组织的力量及经营规模,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专业合作性以及农业经营效益。

国外农产品物流发展经验及借鉴

1美国农产品物流

就全球范围而言,美国的农业生产及经济贸易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农产品物流规模庞大,且物流业务极为频繁。美国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具有高效、快捷、庞大、综合等特点。批发商规模式经营一直都是美国农产品物流发展所遵循的理念。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在培育较大规模的现代化批发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在其西部最大的水果蔬菜批发市场(洛杉矶)结集了25家大型的批发商,拥有500多种水果蔬菜品种,在美国及世界其他国家均占有市场;在其东部最大的水果蔬菜批发市场(马里兰)结集了21家大型的批发商,主要经营水果、蔬菜及水产品,市场主要分布在马里兰周围的五个州。从美国的农产品物流中,可以借鉴以下经验:

(1)政府积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为农产品物流创造和谐的运营环境。美国的经济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物流业的发展更是跃居全球首位,美国政府深刻意识到物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通过多种调控手段积极发展物流,在努力推进农产品科研、技术推广、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出台了多项有利于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政策、法规,并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和资金投入,为物流发展创造良好的运营基础与环境。据统计,美国政府每年用于道路、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高达300亿美元,这为美国的物流运输设施提供了有利的资金保障。

(2)美国拥有全球最完善的农产品物流运输设备及基础设施。在美国,公路及铁路建设相当完善,每个家庭都有公路相通。美国的现代化物流技术体系尤为发达,拥有现代化的信息服务系统,整个物流过程均采用了冷冻、保鲜技术及设备,使得农产品的耗损率控制在较低范围内。如,在美国蔬菜水果采摘后,经过预冷-供应点冷库-运输冷藏车-批发市场冷库-超市冷柜-消费者冰柜(冰箱),全程冷冻保鲜,将物流环节的农产品耗损率控制在2%以下。

2日本农产品物流

在日本,国民经济的发展已经与物流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日本物流服务具有高效、规范、综合等特点。农产品物流更是环环紧扣,组织有序,衔接恰当,效率高超。日本同样借助于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农产品物流,不同的是,日本物流活动的法律约束力更强。日本政府为了规范物流市场,出台了《农业基本法》、《粮食管理法》、《批发市场法》、《反垄断竞争确保公平交易法》等法律法规,在促进农业经济产业化协调发展,规范市场经营环境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从日本的农产品物流中,可以借鉴以下经验:

(1)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之所以能够有序展开并取得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拥有规范化的农产品物流体系,而这些则要归功于日本完善的法律制度。在严格、完善的法律环境中,市场经营、管理得以规范化,从而为经济发展营造更为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日本政府在1921年颁布了《中央批发市场法》,正式将中央批发市场的设立、管理、经营提上法制轨道。1923年日本第一家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设立。1971年《中央批发市场法》更改为《批发市场法》,从此日本各地方批发市场也被推入法制轨道。此外,采取集中、统一的经营管理体制,避免了多头管理矛盾,由农业行政部门对农产品物流实行统一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

(2)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组织的优势。日本属于岛国,人口密度大,国土面积少,为了降低农民个体入市交易的风险和成本,多借助于农业合作组织采取系统化服务,尽量减少分散性生产。日本农协组织充分发挥自身在加工、包装、配送以及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为农户提供各种服务,帮助农民将自产农副产品推向市场,大大降低了入市风险和成本,为农民赢得了更大的利润空间。

依托农产品物流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农产品物流发展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依托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将有力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具体可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应进一步加大冷链农产品物流技术投入

农产品本身具有一定的鲜活性,特别是肉、蛋、奶、鱼等易腐烂产品,而仓储、运输环节的冷冻、保鲜技术是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关键。应加强冷藏车、冷库等运输、仓储基本设施设备的建设,从而保证鲜活农产品质量,控制农产品耗损。只有加大对冷链农产品的物流技术投入才能够促进农产品物流更好地发展。目前,由于农产品加工技术薄弱,限制了农产品的增值空间,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我国农产品种类繁多,产量庞大,运输难度高,产品易腐烂,同时又受到社会、自然等环境影响,具有季节性强、区域性明显、稳定性差等特点。因此,构建和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应从运输、保鲜、包装、加工、存储、配送、零售、批发等多环节发展一体化的冷链物流技术。《中国物流年鉴2011》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拥有保温汽车共3万辆,日本大约拥有12万辆,而美国拥有20多万辆。我国铁路运行车辆共有33.8万辆,其中冷藏车仅有6970辆,占总车辆的2%,仅能满足25%的易腐货物运输,此运输量尚不足铁路货运总量的l%。按目前的需求量计算,我国每年要安排调运4000万t的易腐食品,然而采取冷藏运输的仅有l0%,在美国和日本则有80%~90%的易腐食品保证了冷藏运输。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易腐农产品的装运活动都是露天完成的,有八九成的水果蔬菜、肉、蛋、鱼等产品是用普通车运输,个别的采取了棉被保温,效果甚微,造成了大量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耗,并且构成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发展农业经济必须加大冷链农产品物流技术的投入。

2逐步完善物流各环节,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物流的增值能力

农产品物流链包含了产品加工、包装、装配、运输、储存、配送等多个环节,如果只是开展某一环节的产品增值,收效甚微,然而,如果从物流链整体出发,完善各环节,创造性挖掘农产品附加值,将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增值能力,有利于扩大企业的利润空间。借鉴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发展经验,不难发现,有超出70%的农产品产值是经过物流加工、包装、存储、运输等环节实现的。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升农产品的增值能力。首先,在加工环节增加农产品产值。具体可采取产业化经营模式,对于主要的生产方可实行定向式投入、服务、收购,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与农民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同盟关系,结为利益共同体,实现双赢。例如可以开展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或者公农贸一体化经营,既能够保证产品供应,又能降低入市风险,加速资金回笼,实现产品增值。其次,在运输环节提升农产品物流增值能力。

大量数据显示,我国农产品物流耗损比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尤其是易腐农产品的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60%左右。因此,农产品物流运输过程中,应以货运安全、及时准确、保质保量、经济高效为原则,采取科学合理的转运模式,缩减运输环节,选择畅通的运输网络,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最后,在存储环节提升农产品物流增值能力。大多数农产品拥有一定的保鲜性要求,对于存储环节的物流技术要求很高。因此,在该环节应投入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存储设施和设备,并采用现代化的仓储管理模式,科学地对农产品进行分门别类的储存,合理利用存储空间,最大限度降低农产品损耗,提升其增值能力。

3充分发挥物流中介组织的重要作用

虽然我国耕地总面积较多,在庞大的农民人口基数下,仍然面临人多地少的困境,如果农民采取单一形式进入农产品市场,将会面临市场信息闭塞、交易困难、谈判技术差、监督执行成本高等劣势,进而加大农户的市场风险,增加其交易成本,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了有效解决小农户入市问题,应充分发挥农业协会中介组织的作用,为小农户提供组织依托,增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第一,要鼓励并支持农民自发的建立协会组织。虽然我国农业经济及农村建设不断发展,但就整体经济而言,农民仍然处于市场经济的弱势地位,特别是在市场信息获取、谈判技巧、开拓市场等方面都处于明显劣势,因此为农民提供组织依托刻不容缓。

国外农业经济发达的国家尤为重视发挥物流中介组织的作用,例如在日本有八九成农产品要参与到批发市场销售,其中六成以上是由农协组织批发。第二,发展供应链合作联盟,鼓励个体运输户与民营物流企业组成企业联盟,共同发展。双方都具有灵活的经营方式,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能够迅速做出反应,注重企业经营效率,市场生命力旺盛,发展前景良好。但是二者在利益驱使下,容易诱发机会行为,从而产生经营风险。因此,政府应尽快完善法律体系,规范二者的经营行为,指导其健康发展。第三,大力开展农产品“会展经济”。目前,随着信息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会展经济”在农产品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应鼓励农产品生产基地、物流企业以及各配送站的农产品合作组织均加入会展经济中,相互沟通、交流、学习,拓宽市场信息面。此外还应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充分利用各地的信息资源,开展并完善农产品的网上会展,为农产品物流发展提供现代化的网络交易服务。

4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服务职能

农产品物流业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引导、企业的高效运作以及中介组织的密切协调,三者在促进农产品物流稳定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农产品物流业经营与发展包含了生产、运输、销售等领域,需要有一定的资金作为基础保障、专业的人才提供优质服务以及现代化物流管理理念作指引,更重要的是需要政府的科学规划和政策引导,来推动其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一是在规划方面,政府应加大农产品物流区域及中心园区的规划建设。特别是要加快培育现代农产品物流中心,摆脱传统的农产品物流区域模式。

在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销售区域应规划建设专门的物流配送中心或者物流园,充分发挥区域性优势,使得大型农产品产地和销售市场发展成为集农产品、物资、信息、设备、技术、资金、人才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物流中心,发展专业型、联合型配送,争取尽快发展为涵盖全球范围的营销网络以及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农产品生产体系。二是政策方面,政府应对以往不合理的政策进行更改和废除,出台一些能够促进和扶持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可以督促金融机构对物流设备技术融资政策适度放宽以及土地规划部门对物流园区土地使用政策放宽等。粮食物流的政策推动作用尤为明显,例如粮食物流调控组织的设立,能够对粮食生产区域划分以及粮食销售、粮仓分布等起到规划和协调作用。总之,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服务职能将有利于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结论

农业产业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植物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农药

植物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等社会必需的来源,有害生物的猖獗危害往往造成极其重大的损失,人们为了自身的生命安全及生活改善的需要,必然要求农作物有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品质,所以与有害生物做斗争是旷日持久的事情。那么,各种防治措施与方法都会用上,特别是化学农药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必然会带来好多副作用,这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乃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是相悖的。这里就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探讨。

1植物保护对环境的影响

1.1农药的使用带来的危害

农业有害生物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农作物的产量不断增加对农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也改变了农作物原有的生存环境,主要表现为:农药不仅杀害了影响其生长的有害生物,也伤害了它的天敌,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这也违背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农药的大量不合理、不科学的使用带来环境的污染,导致农副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下降,特别是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严重,给人类社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恶性循环的产生,农药虽然能够有效的控制农作物有害生物,保护农业生产免受重大损失,但是这种保护是短暂的,如农药不科学合理使用,很多农业有害生物会产生一定的抗性,势必在防治过程中增加农药的使用量,随之带来的防治成本增加,抗药性更强,有害生物猖獗发生,农药寿命缩短,研发难度、成本增大,环境污染加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下降等一系列的恶性循环。这样的恶性循环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原有的生态平衡,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绿色植保技术的支撑。

1.2植保机械的落后

目前,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植保机械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况。植保机械还是以背负式机动、电动、手动喷雾器为主,喷雾效果不佳,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农药利用率较低,用药量大等,加上操作者文化素质较低,不注意防护,导致农药中毒、作物药害、残留超标等现象发生。中大型的植保机械近几年来从研发到使用取得一定程度的进展,但是受土地分散种植,农艺与农机不配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利用率很低。

1.3施药水平低,方式不科学

由于我国土地分散经营以及农民素质普遍较低等原因,多是一家一户分散防治,集中统防统治面积较小,农药过量使用,滥用现象严重。再是,施药方式单一,不能根据不同作物、不同时期、不同防治对象等科学合理选用施药机械、喷头、药剂、剂量等,无形中造成农药的单位面积使用量增大,各种副作用显现。

2加强植物保护,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2.1提高农民素质和植物保护知识水平

经过大量的调研得知,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与农田产量成正比,但是目前我国农民大多数只有中小学水平,甚至还存在文盲。因此要加大农民的培训力度,不断的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植物保护知识水平,增强科技意识,大力发展科技农业,加快植保现代化进程,才能克服制约植保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2.2合理使用和农药研发推广

为了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植保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做好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做到因时、因作物、因防治对象选对药、械,选对施药方式及剂量,最大限度提高农药利用率,发挥防治效果,减少副作用;通过合理混用、交替轮换等技术最大限度延长农药的使用寿命。加大生物农药以及高效、低毒、低用量、低残留农药的研发、开发力度和推广步伐,加快“绿色植物保护”技术知识普及,加强农药市场监管力度,确保用药安全。

2.3加强绿色植保技术集成融合

在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背景下,生物防治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物理防治、农业防治也备受关注,但化学防治仍不可缺少,只有把成熟的各种植保技术进行合理的集成融合才能最大限度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安全,保持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2.4大力推进农作物有害生物统防统治

农作物有害生物统防统治是解决农药使用不合理、不科学的重要措施之一,不仅可提高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降低防治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还可促进土地的流转,集中统一规模化、规范化种植管理,增加农民就业,显著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一举多得。是植保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5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生态循环农业是以农业生态良性循环为前提,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可减轻农作物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降低农药、化肥等化学合成物的使用量,对保护农业生产、环境、生态安全必将发挥巨大作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3小結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和科技的进步,以及我国步入小康的步伐加快,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生产方式已从单纯追求产量开始向产量与质量并重的方向转移,生产模式也逐渐由粗放型向精致农业发展。所以植保工作要跟上时代步伐,要努力创新发展,变单纯的保产为保产与增产并重,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安全,最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骆敬明,徐庶,陈海彬.农药使用对植物保护的危害[J].西北植物学报,2013(04). 

[2] 庞洋洋,周鑫,贾明.植物保护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J].吉林农业,2012(04). 

[3] 李明,苏虹.树立植物理念、促进可持续发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4(18). 

农业产业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农业生产;气象服务;重要性;改进途径

中图分类号 S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0-0237-01

农业生产是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建设目标,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丰收和歉收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气气候的状况条件。恶劣的天气状况将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因而加强相应的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针对农业气象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事项,能够有效降低农业气象灾害造成的威胁,并且提升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加强气象服务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即将发生的气象灾害进行预测,从而为做好事先的准备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农业生产中积极推进气象服务工作,能够促进农业生产工作顺利进行。不容忽视的是,农业生产中气象服务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和不完善的情况,需要及时采用有效的方式进行改进,这样能够保证真正发挥气象服务的作用和价值[1-2]。

1 农业生产中气象服务的重要性

气象部门的服务领域和服务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当前气象服务工作逐渐朝着多元化、现代化、系统化和立体化的方向发展,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促使人们对于农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上升,人们越来越追求差异化、个性化和高品质的农产品,由此就对农产品的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农业生产的基础仍然较为薄弱,依靠自然生产的情况仍然十分明显。天气状况的变化,将会对农业生产造成较为直接的影响,因而需要通过气象服务对农业生产进行有效的指导,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的质量。气象服务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在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通过气象服务,能够对旱涝灾害进行有效的防治。气象信息能够对近期的天气形势进行有效的预测,从而便于制定出一定的救灾措施,这对于降低农业生产的经济损失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气象服务还能够促进农业生产尽量避开一些气象灾害的影响。农业生产过程的各项活动都可以在气象服务的指导下进行,气象服务能够预测到多种气象灾害,这样人们在生产的时候能够积极有效地予以防御,从而避免灾害的损失不断扩大[3-4]。

2 农业生产中气象服务的改进途径

2.1 充分结合农业信息与气象信息

逐渐建立起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的体系,对农业生产的气象服务领域进行不断的拓展,针对气象服务系统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健全,充分结合农业生产的信息和气象信息,同时对气象信息和农业信息的结合效果进行有效的宣传和推广,这样能够给农民群众良好的气象信息,从而指导相应的农业生产活动。建立起较为权威的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宣传和平台,将农村气象服务综合信息建设工作和农村气象服务队伍建设工作进行有效的推进[1]。

2.2 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报的相关工作,不断提升风险预警的水平和准确率

针对农业生产提供的气象服务,主要是需要对灾害性的天气进行全面有效的分析和研究,从而为农民群众提供有效的信息作为指导。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报工作,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报工作,提升风险预警的水平和准确率,都需要对气象服务的投资进行不断的加大,不仅需要对先进仪器设备、方法技术进行有效的引进,建立起气象服务管理机制,同时还需要对设备的检修、维护、更新和升级等方面进行控制和管理,不断提升气象服务的效果和质量[2]。保证气象服务相关设备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且针对天气现象的观测水平需要不断增强和提升,对农业生产中的灾情需要进行全面有效的预警,相应的还需要提升自然灾害的信息处理水平。做好气象服务的内部培训工作,不断引进一些有水平、有知识、有经验的专业人才队伍,并对其进行定期的培训工作,这样能够及时更新气象服务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并且建设高素质的优秀人才队伍[3]。

3 结语

针对农业生产,需要做好相应的气象服务工作。气象服务工作是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保障,对于提升农业生产的总体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当前针对农业生产的气象服务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完善情况,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改进,能够实施的改进措施主要有充分结合农业信息和气象信息,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报的相关工作,不断提升风险预警的水平和准确率。

4 参考文献

[1] 翟国芳.农业生产中气象信息服务的应用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2,32(6):130.

[2] 田苹,叶泓麟.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J].吉林农业,2014(11):63.

农业产业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业;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

一、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距是城乡二元结构的本质

经济学上把同时具有消费的排他性和竞争性的产品称之为私人产品,而把不具备消费的排他性与竞争性的产品称之为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一般可进一步分为纯粹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纯粹公共物品由公共成员共同使用,使用权归群体或集体所有,具有绝对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非独占性的特点;准公共物品或称混合物品是处于纯粹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中间的物品或服务,兼有私人物品和纯粹公共物品的性质。农村公共产品范围界定标准应包括:地域上属于农村范围;直接受益者是农民。按公共产品的主要服务目标,农村公共产品的具体范围大体可分为:农业生产性公共产品,主要是为农业生产和经营服务的基础设施;农民生活性公共产品,主要是与农民人居环境建设以及与改善农民生产条件相关的基础设施;农村社会性公共服务,主要是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设施。

在我国城市公共产品的供给基本达到国际水平的同时,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严重不足已成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严重障碍。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市化水平很低,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0%。乡经济发展差距虽已存在,但差距不大。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城乡差距逐步扩大。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城乡生产基础设施的差距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仍是以农业产业为主,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实际上彰显了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与城市工业基础设施的差距。

1、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目前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只占耕地面积的46%,机电排灌面积不足30%,农业灌溉用水平均利用系数只有0.45%。

2、耕地面积减少,地力下降。1998~2004年,我国净减少耕地1.08亿亩,全国耕地面积中70%以上是中低产田。

3、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水平低。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只有48%。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只有36.5%。

4、农业产业化及农产品现代化流通体系建设不足。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率只有30%,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

(二)城乡生活基础设施的差距

住宅、路、水、气、电是现代人必备的生活基础设施,这些设施在城市都已完备,但在农村都才刚刚起步。目前,全国还有145个乡镇、5万多个建制村不通公路,近1万个乡镇、30万个建制村不通沥青路或水泥路;只有14%的村庄有自来水或供水设施,全国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1.5亿农户需要解决燃料问题;还有2000万农村人口用不上电;全国6成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符合卫生标准的厕所,村内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基本是一片空白,每年约1.2亿吨的生活垃圾乱堆乱放,乡镇企业的生产污水和农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进入河流、水塘,严重威胁农民身体健康。

(三)城乡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的差距

从最主要的教育、卫生和文化设施考察,农村居民在享有国家教育、公共卫生资源以及文化设施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教育方面,仅以中学学校数计,每百万城镇居民拥有的中学校数是农村居民的1.6倍,拥有的高中学校是农村居民的8.8倍;卫生方面,我国占总人口30%的城市居民享有80%的卫生资源;而占总人口70%的农村居民仅享有20%的卫生资源;文化设施方面,城市居民拥有公园、动物园、博物馆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有先进的电信网络系统以及各类培训机构等等,而广大农村地区尚有2.3万多个乡镇没有文化站,尚有5000多万农民不能收听收看广播电视。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在质量和范围上的差距,导致城乡二元结构日益凸显。首先,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农民增收。特别是在以农业为主的农村产业构成中,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落后直接制约了农民增收。尽管在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投入情况下,城乡收入差距有缩小的势头,但从收入绝对额来看仍然很大。其次,生活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出门难、饮水难、取暖做饭难等都是摆在8亿农民面前的现实问题,这种生产生活条件,不仅给广大农民套上繁重劳动的重枷,更阻碍了农民视野的开拓,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再次,农村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落后制约农村的长远发展。现代社会,教育直接决定一个国家崛起和腾飞,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直接造成广大农村地区人力资本匮乏;卫生基础设施落后也使广大农民就医困难;文化设施落后更是造成农民信息闭塞,在这个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闭塞无疑就加剧了落后。

二、我国农业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与城市公共产品相比,农民生活性公共产品和农村社会性公共服务与城市相应的公共产品没有根本的区别,是城乡公共服务是否均等化的重要反映,因此各级政府更容易将公共产品的供给重点放在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和社会事业方面。而农业生产性公共产品是农村特有的公共产品,是农业再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我国特殊的人口、耕地、水资源、气候等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条件决定了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在农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特别是近年来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更说明了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基础的基础”地位。

但是,目前城乡公共产品的供给差距主要体现在生产性公共产品方面。从中央政府投资安排比例来看。1998年中央政府投资用于农林水利基础设施的比重占到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70%。2005年这一比重下降到47%。相应地,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资比重,从1998年的30%提高到了2005年的45%;用于农村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则从1998年基本没有安排,逐步提高到2005年的近70亿元。由此可见,相对于农民生活性公共产品和农村社会性公共服务方面,对于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比重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反观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其农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其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已经非常有限。但是,为了提升本国的农业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补贴政策,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的公共产品提供。近年来在WTO规则下,发达国家更加注重运用财政公共投资和绿色补贴,实施对农业的支持,如政府

运用财政手段在农田保护、水利、病虫害控制、生态环境治理、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科研、技术推广与咨询、检疫、农民职业培训、公共产品的财政投资、地区援助计划等。以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例,美国每年的农业财政补贴达到8000亿美元;欧盟每年用于农业发展支出占总预算的50%以上;日本对农业的预算支出相当农业净产值的50%。加大对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处于工业化初期及中期的国家保护和发展农业的普遍规律。

三、加大农业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的对策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历史阶段。在现实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负担能力和农村基础设施状况下,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首要的基本保障性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农业基本生产基础设施。作为农业大国,我国自2004年以来一直实施对农民的粮食直补政策。直补政策对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限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而且容易与世界贸易规则产生抵触。因此,必须要进一步加大农业公共产品供给,促进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完善,保证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和农村的科学发展。

基于政府财力状况和农村现实发展水平,单靠政府或者农民自身的力量都不可能负担巨大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因此,提供公共产品服务,做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必须动员各方力量,既依托政府投资的核心领导和带动作用,也倚重市场,形成政府、农民、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投资格局。

一是中央政府投资自身要建立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减少年度间波动。严格按照中央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保持农业基础建设投资规模持续增长,并加大交通、水利、农业、林业、通信、文化等中央部门的支农投资。

二是强化地方事权。调动地方政府投资力度。加大地方各级政府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步实现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等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中央政府可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地方政府投资。

三是运用税收、补贴、“以奖代补”、公私合伙经营等多种政策手段,引导企业及社会投资。目前一些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主要是由企业负担,如农网改造项目主要由电网公司投资、村村通电话工程主要由6大电信运营商投资等,也有不少社会投资兴建小型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等。要积极探索公私合伙经营模式(PPP)、研究适宜的财税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农村金融等,为企业及社会投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条件。

农业产业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重要性;农业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虽然规模相对不大,但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户生产经营过程中具有抵抗水旱灾害、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却具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1小型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产权不明晰,操作困难

80 年代以前建设的工程主要是国家投资和集体投资,产权一直未明晰,除一部分已归个人管理使用外,其余部分归集体管理使用。80 年代以后国家投资修建的工程,大部分为国家与集体或国家、集体、群众共同投资修建,并且国家投资渠道来自多部门,虽然政策上提倡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但由于产权不明晰,国家投资的工程产权缺乏统一管理,导致国家不受益,工程事实上归集体或群众一方管理且受益。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政策依据,水利部门要具体操作比较困难。

计划经济体制下,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一直由国家投资、群众无偿使用。80 年代以来,虽然群众个人投资水利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投资数额不断增加,但是国家投资修建的大部分工程一直由一部分群众无偿使用。群众普遍认为,国家投资的工程无法搬走,能无偿使用就无偿使用,不肯积极购买,一些工程实施拍卖后,购买者不积极按合同规定履行付款责任,使拍卖资金难以回收。多数工程拍卖、承包或租赁后国家不受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80 年代后期开始,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投资除一些专项工程如“380 人畜饮水工程”建设资金由水利部门直接管理外,大部分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均纳入农村牧区综合建设项目中,如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家庭草库伦建设项目等。相当一部分资金由财政切块层层下拨至乡(镇、苏木),由乡(镇、苏木)分配到具体工程上,工程完工后移交集体或个人管理,但由于未建立产权管理制度,大部分国家参与投资的工程产权不明晰,管理责任不明确,造成国家投资回收和滚动发展困难。水利部门每年都进行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统计,但对具体工程资金投入等并不完全掌握。水利部门要统一管理监督国家投资的小型水利工程,缺乏政策依据和政府及其它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因此,要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出发,对广大群众进行教育引导、打破多年来用“大锅水”旧体制,树立“商品水”的新意识,以此来推动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1.2 认识不统一,政策依据不明

长期以来水利作为一种公益事业服务于各行各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水利必须建产业、兴产业,这是水利事业发展的必然。进入 90 年代以来,水利的基础设施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1997 年国家颁布《水利产业政策》,进一步明确了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重要地位,明确了优先发展水利事业的政策。但是一些干部和群众包括水利部门的干部对发展水利产业认识不清,缺乏紧迫感,认为水利工程建设就是国家投资、群众受益,发展水利产业困难重重,一些同志认为小型水利工程无利可图,谈不上发展产业。实际工作中存在着重工程建设轻工程管理的倾向,造成一些地方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方式改革起步晚,进展慢,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和等靠思想。

1.3 水利行业行为,缺乏其他部门的积极配合

由于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投资结构主要是国家、集体与个人,或国家与个人,而国家投资涉及多项目、多部门,直接由水利部门下拨的项目经费很少。因此要进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国有资产,必然涉及到一些地方利益或部门利益,一些地方基层政府或部门出于地方利益的考虑,不积极支持与配合水利部门的改革,使工程管理方式改革遇到困难。如杭锦旗原农委(水利局主持)1994 年通过工程所在地乡镇政府,对独贵塔拉等地 8 处扬水站、泵船实施了拍卖,水利部门应收回 40 余万元,但由于购买者不积极履行合同及有关部门配合不力,拍卖资金只回收了8 万多元。

鄂尔多斯市政府早在 1995 年 4 月发文,规定对国家投资的已建小型水利工程实行拍卖、租赁和股份合作制经营后,属于国家所得的拍卖收入、租赁费、股份红利,由旗区水利局收回,专户储存,作为旗市水利发展基金专款专用,滚动发展。但各旗区对已建工程的拍卖程序及回收资金的管理方法各不相同,有的地方由水利部门操作回收。由此可见目前各地缺乏统一的回收资金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长此以往,必然阻碍小型水利工程资产管理方式的改革和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

1.4 水费偏低,难以拍卖或租赁

一般而言,如果小型水利工程所处位置交通便利,人口相对集中,土地开发潜力大,灌溉面

积大,设施完好率高,则相对容易拍卖或租赁,否则难以实现管理方式改革。特别是在牧区,牧民居住分散,投资购买深井需要资金较多,但经济效益差;有的工程申请项目时,规划能解决很多人畜饮水问题,但建成后效益未达到设计要求,致使实施拍卖困难,不能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变。

由于现有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年代跨度大,在此期间,机构几经变动、人员变动也很大、工程建设投入档案不健全、不连续的问题普遍存在,造成资产不清,给工程管理方式改革造成一定困难。另外,由于许多水利投资用于高压输变线路和机泵设备配套等方面的建设,如今电力部分归农电部门管理,而机泵设备又达到了使用寿命而报废,因此也就不能形成水利固定资产,难以产生效益。

此外,目前的小型水利工程水费计价普遍偏低,水资源费尚未征收,水费计价只考虑人员工资、电费、燃油费、小维修等几项,大都不考虑工程折旧费及利润率,一些工程曾收过折旧费但未能延续,折旧费的征收管理也难以做到专款专用,致使许多老工程设备改造更新需要国家再次投入,一些塘坝出现险情不能及时维修加固,也影响着小型水利工程的运行与管理模式的转变。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虽然部分地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由于其始终没有建立起适合区情、水情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小型水利工程经营管理体制,到本世纪初,小型水利工程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展仍然缓慢,一些地区甚至处于停滞状态。

2加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

目前全国约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2000 多万处,遍及各地,分布极为广泛。自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小型水利工程的投资方式一直是由政府组织发动并给予一定补助,然后由农民投劳筹资兴建。这种方式在当时条件下调动了各方积极性,新建和改造了一批小型水利设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公有制大一统的水利产权格局的弊端逐步显露。由于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不高、管养经费不足、工程老化失修,导致水利工程不能发挥正常效益,水利资产闲置流失严重,水利工程使用效率不高,用水浪费等现象严重。产生这些问题和矛盾的根源是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不适应新形势,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进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条件下提出的新问题。小型水利的政策体系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经济基础对政策体系的建立有决定性的影响,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政策体系。近几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结构和社会管理方式有了明显的变化,决定了小型水利的政策体系必然会改变。

结语

小型水利工程可以为高效、特色和避灾农牧业服务,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水利发展由外延型向内涵型、数量型向质量型、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水利科技对农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农业产业的重要性范文第7篇

内容摘要:农业的多功能性既是农业历史进步的结果,也是当代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方向。随着产业优化升级战略的实施,农业功能的多样化将得到全面发展,农业的内涵与外延明显变化,与其他产业部门的融合空前紧密。本文着眼于从更高层面、更广领域整合与配置农业资源,研究产业优化升级战略对农业多功能性的影响,提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速农业与其他关联产业部门结合,并使其他农业形态的发展及功能的发挥获得战略支持,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关键词:产业优化升级战略 农业多功能性 影响

农业多功能性是农业除了提供食品、纤维等商品产出的经济功能外,还具有与农村环境、农村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农村生存与就业、食品质量卫生、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村农业文化遗传以及动物福利等非商品产出相关的环境和社会功能(陈秋珍等,2007)。农业多功能性跳出了“小农业”的狭隘范畴,从“大农业”、现代产业体系角度重新定义农业,将农业内涵和外延扩大,强调了农业与其他产业部门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这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与支撑。现代农业是多功能农业,农业的多功能性既是农业历史进步的结果,也是当代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方向。我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产业优化升级战略

产业优化升级对推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持续、协调、快速的发展,都是以产业结构的合理变动为前提,是通过产业优化升级来实现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必须常抓不懈的重大战略任务。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过渡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高增长和结构性矛盾突出并存的态势(王岳平,2008)。一方面,产业发展的基础、规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我国经济始终保持着高速平稳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尖锐,产业之间、区域之间、产业内部的不协调问题突出,经济增长高度依赖第二产业尤其是高消耗、高投入的重化工业,而工业的发展又以环境、资源的巨大损失为代价;农村地区发展滞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程缓慢;现代服务业比重低。在新的时期,我国的产业优化升级战略将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战略重点将由部门之间的比例调整转向强化关键领域、关键环节为主的功能性调整,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外部效应,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产业优化升级战略对农业多功能性的影响

我国在经过了长期的以工业为主导的非平衡发展过程后,当前已进入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平衡增长关键时期。实施新时期的产业优化升级战略,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将进一步调整与优化,形成产业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这一战略将全面影响农业,带动传统农业向以多功能农业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迅速迈进。可以说,发展农业的多功能性本身就是产业优化升级战略的题中之义。实施产业优化升级战略,对我国农业多功能性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详见图1):

(一)产业优化升级战略强调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联动

一个地区的最优产业结构和最适宜的技术结构是内生于这个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在我国全面发展现代化工业不可行,必须根据功能分区合理配置不同的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基于自身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农业发展条件好的地区将重点发展农业及其关联产业,形成新的产业功能分区与布局;而工业发展比重大的城市内部也会根据资源情况布局相应农业,发挥农业的食品保障、休闲观光、生态保育等功能。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与嵌入,实现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形成城乡分工合理、区域特色鲜明、资源要素优势充分发挥的产业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不再边缘化,而是产业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农业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将进一步强化,在区域经济平衡稳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实施产业优化升级战略加剧了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表现为产业间的相互渗透,产业界限趋于模糊,新兴产业不断涌现。随着产业优化升级战略的实施,产业融合将提速,在农业发展领域,将出现三种新的产业融合方式:农业产业内部的融合,即农业通过生物链把产业内部的种植业、养殖业和畜牧业等产业重新整合,从而融合形成立体农业、生态农业等新的农业形态;农业与外部产业的融合,主要是渗透型融合,即产业之间相互渗透,实现功能互补,从而实现产业之间的融合,主要表现在农业向工业延伸和服务业向农业延伸,这种产业的渗透融合形成了大量新兴产业,比如农业与工业融合形成现代食品工业,农业与旅游业的交叉融合催生了旅游农业或生态观光农业;新兴产业的替代融合,例如电子网络技术向农产品流通领域渗透而产生了物流、连锁经营等农业现代流通方式,产业融合丰富了农业多功能的内容,优化了农业资源的配置。

(三)优化和提升农业内部产业结构

农业分工分业的深化,将使农业形态更加丰富。我国传统农业基本以种植业为主,而种植业又以粮食为主,林牧副渔所占比重很小。现代农业则注重农业内部的分工分业,偏重于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协调发展,偏重农业产业化、延长农业产业链,使农业多功能性突出显现。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状况将发生结构性变化,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变化。一方面,随着产业优化升级,工业对农业的原料供给需求将发生变化,农产品的应用范围不断延伸,不仅满足食物和纤维需要,还向制药、可再生能源、新材料等更宽阔的领域扩展。另一方面,从农业的食物保障功能看,随着经济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对于农产品需求的档次也随之提高,农产品生产必须由注重数量向注重提高质量方向的转变。在这种背景下,原材料农业、食品工业、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精品农业、加工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等多种形式的农业将引来新的发展时机。

(四)实施产业优化升级战略

一方面,农村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形成农业资源利用的新模式,农业多种功能得以有效开发。随着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加快,与农业相互交融,农业除生产之外的其他功能得到有效开发与拓展。譬如永川茶山竹海的茶产业就是典型的融茶叶采摘、加工包装、休闲品茶、旅游于一体,体现出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多种功能。服务业快速发展,与农业相互交融。另一方面,多功能农业所具有的产业形态更丰富、产业链更长,分工分业的农民和专业化各部门间的协作、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对接等都需要通过服务来解决。而随着产业优化升级战略的实施,农村生产业和生活必然加快发展,为多功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服务平台和有力保障。

(五)技术进步决定农业多功能性发展水平的高低

技术进步对农业多功能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形成新的农业业态,促进产业创新,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影响和改变了传统产业产品特点、生产特点以及增值空间,形成新的农业形态。如生物化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产生了生物质农业这一新的产业形态。促进了农产品品种的优质专用化,保障了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生产手段的变革,机械作业、设施农业、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先进种养殖方法、动植物疫病防疫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手段将广泛采用。推动了生产方式和生产制度的变革。新型生产方式、生产经营组织涌现,农业向商品化、社会化、集约化方向迈进。生产制度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加快,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进一步增强。促进了农业信息化。信息化和信息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科技培训的广泛开展造就大批学科技、用科技、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为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支撑。

基于产业优化升级战略的要求加快农业多功能性的发展

(一)实施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多功能性的实现

优化农业各部门之间及内部的比例结构,促进农业分工分业的深化。一方面,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注重保持农、林、牧、副、渔之间的平衡,同时各部门内部注意多样化与平衡发展。扩大农业外延,延长农业产业链,加快农业配套产业及关联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以发展主导产业为基础,打造优质高效农业。实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须选择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扩大优质产品在整个农产品中所占的比重,实现农产品生产以大路货产品为主向以优质品种为主的转变。在这一过程,要注重农业产业带、产业园、特色镇、专业村的建设与示范作用,推进优势主导产业规模化、区域化、集约化发展。

优化农业布局,因地制宜地谋划农业功能与产业拓展,发挥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形成不同区域的农业主导功能定位与功能的区域布局。农业的多功能性与农业资源环境的多样性不无关系。由于各地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农业各项功能发展的程度、所起到的作用、人们关注的程度是不同的。优化农业布局,依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状况与特点,考虑农业多功能的区域差异,进行农业多功能区域布局安排,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区域农业主导功能与拓展方向,对于科学合理地开展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推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不断拓展农业形态与功能

加快农业与第二产业的渗透与融合。运用现代工业的理念与经营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积极探索农业工业化。农业工业化发展的重点包括:对传统农业进行市场导向的工业化改造和经营,建设标准化、专业化、工厂化和高质化的大农业,加快农业设施化、机械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加强农业基地、农业园区等类企业组织以及农产品现代销售网络的建设;延长产业链,将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农村支柱产业来抓,组织农业制成品生产,真正实现增值增业、工农融合;注重发展现代食品工业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新型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与壮大农业企业,形成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

加快农业与第三产业的渗透与融合。农业还要与第三产业相结合,以农业带动旅游业、餐饮业和商贸业等的发展,同时以第三产业带动农业及农产品的价值提升。注重现代农业生产功能与旅游、生态保育功能的有机融合,积极发展旅游生态农业。发展旅游生态农业必须注重设施栽培、生态养殖、立体种养、种养一体化和有机农业等现代农业模式与开发农业旅游、生态功能的有机融合,实现土里利用立体化,既发展了旅游业,发挥了生态保育功能,又直接推动从传统农业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现代农业转化,最终使得农村经济在农业和旅游业的交叉与渗透中得到发展。

(三)充分发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重要作用,尽快实现农业多功能发展

加强高新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高新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最明显的表现是其对农业技术的改造。主要包括: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机械技术,提高农业作业中的机械化程度,在农业形态上,优先发展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立体农业等技术密集型农业;将更多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农副产品加工,建设现代食品工业;优化农业技术体系,改善维护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生物农业,在生物育种技术、生物农药技术方面取得更多突破。同时,还要加强高新技术在农业管理方面的应用,尤其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推广促进农业的有效管理。比如农业信息数据库、田间管理自动化、畜禽管理自动化、花林虫害的监测及防治、农产品信息服务等各个农业生产经营领域。

构建循环农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把产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加大农业污染的综合防治力度,实现产业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良好局面。利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对各类农产品加工后的附产品及有机废弃物进行成分分析,开发新的产品,延伸产业链,反复加工、深度加工,不断增值、增效。建立和完善农业废物回收和利用通道,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废物循环利用水平,将废物的最终处理量降至最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实现生产过程污染减量化,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利用,建立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圈。发展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农田和扬尘。实施节水灌溉,发展节水农业,最终实现农业发展和环境建设的循环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奇.多功能农业[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2.陈秋珍,John Sumelius.国内外农业多功能性研究文献综述[J].中国农村观察,2007(3)

3.王岳平.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着力点[J].宏观经济研究,2008(11)

4.尹成杰.农业多功能性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2007(07)

5.吕军.产业融合与我国多功能农业建设初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9)

作者简介:

农业产业的重要性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农业政策性保险 农民收入

[中图分类号] F84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0-0025-01

一、农业政策性保险的介绍和发展状况

1.农业政策性保险

农业政策性保险是政府的一项利民措施,农民的切身利益得到保障,依托于保险公司的支持,为农民朋友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以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此种保险在各种意外事故或自然灾害冲击种植业,养殖业的时候对维护生产稳定,降低农民损失,促进农业可持续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对政府救灾方式的一次创新,同时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分散了农民风险,是世界贸易组织承认的促进农业发展的绿箱政策。公益性是农业政策性保险与其他保险最为显著的不同。

2.农业政策性保险的现状

现在我国开设了多个试点进行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试行并得到了足够程度的重视。在全国16个省市与新疆建设兵团地区更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此政策正推向全中国。

农业保险性政策将一部分生产风险移交给了保险公司,从而使得政府的财政压力减轻,同时也可以引导农民积极参保,融入现代经济活动之中,作用不可小觑。然而,当我们在经历了地震这样巨大的自然灾害之后,会发现农业政策性保险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奏效。

汶川地震之后,满目疮痍,生灵涂炭,人们居无定所,粮食病虫害严重,但农民获得的保险赔偿都非常少,更不用说农业政策性赔偿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建立,是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个良好讯号,它表现出我国政府对农业这一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的重视,是财政调节与市场机制有效结合的产物,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利益的保障大有裨益。而我国十分重视的“三农问题”,在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帮助下,或可得到缓解。

二、农业政策性保险的重要性和作用

农业的发展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地位十分重要,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中,虽然其抵御自然灾害和供需变动的能力越来越强,但其根本性质并未发生改变,这就说明政府为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保障是必要的。

1.重要性

自然灾害和供需不平衡所致的“贱卖”是传统农业所要面对的主要困境。自然灾害是一种影响农业生产的不可控因素,他直接早场农业的减产甚至无收。丰收后的收益波动则是会影响农民的既得收益,影响农民朋友的生产积极性,这都需要政府为农民提供政策性农业保障,给予补偿。农产品在现代社会作为一种公共产品,丰收后供需关系的变化致使收入降低对农民的生产活动是极为不利的,这就需要政府给予补偿以维护农民生活水平的相对稳定。

2.农业保险的作用

现代农业的发展也有赖于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实施。现代农业效力的进步有赖于农业生产工具的革新和农业科技的前进。现代人树立起绿色生活的先进观念,使得绿色农产品获得青睐,利润可观。在农业产业化中,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得一个环节的纰漏会影响整个生产系统中产品的质量。种植、加工、流通的农产品产销一体化模式使得在整个生产链中,第二三产业攫取的利润比第一产业要多得多。此外第二三产业的经营风险也会转嫁给处于生产链最低端的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农民身上。所以,正是农民粮食收获以后,反尔面临着更严重的磨练。丰收后农民所要面对的收入下降并没有因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而消失,只是由此得以缓解。

所以,政府在农业现代化的阶段依然需要运用政策性农业保险来为农民的生产活动提供保障。

农业政策性保险特别适用于市场经济体制,它是符合我国的基本国策的有益尝试。它可以降低农民因自然灾害或产业间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造成的经济损失;维持农业生产秩序,在保障农民力的同时提高财长资金的使用效益,在社会运行机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农业政策性保险所面临的问题和措施

农业保险型政策正在逐渐推广实施的过程中,目前已有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推广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可忽略的问题。

1.农业政策性保险的不完善之处

就像上文提到的,汶川地震发生时,满目疮痍,而国家致力于抗震救灾工作,却忽略了农民的损失。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此前,在2009年,多个省区所遭遇严重旱灾之时,我国农业生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由此见得,这一政策在实施过程当中也存在了一些问题是亟待解决的。

而除了旱灾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山区人民往往还面临各种自然灾害带来的财产损失,如泥石流、山洪等。

2.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措施

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投保范围应该更加规范、完善,就目前来看,保险范围存在不少漏洞。如上文所说,发生地震、旱灾、水灾等灾害时,农民的农业生产生活会遭到破坏,收入会减少。

而自然灾害所导致的农民财物损失,如住房、电器损坏等,也应纳入理赔范围。

农业政策性保险是为了保障农民收入而产生的,一定要完善到各个方面各个点,不能因为政策的漏洞而造成农民们的财产损失。目前该政策性保险尚不完善,本文指出,希望日后有所改进,能更好的保障农民的利益。

结语

社会在发展,经济在发展,农业也在发展,并且持续实现科学、进步地发展。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更加完善农业发展产业链,就推进了农业政策性保险的产生。

本文一开始对农业政策新保险进行了简介,和它目前的发展状况。并且主要研究了其对保护农民利益的重要性和起到的作用。其后,本文提出了部分农业政策性保险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对应的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项英辉,顾丽华,李荣彬. 我国农业政策性保险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探讨[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09:166-167.

[2]曹卫芳. 农业保险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作用的经济学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3.

农业产业的重要性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农业 产业 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就是指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和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合理的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以及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建立起最佳的结合状态。这就意味着各个产业部门的产业与 社会 需求基本平衡,为充分利用人力、物力、才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面对世界 科技 革命发展和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产业结构不适应形式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主要表现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基础脆弱;基础设施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业落后;加工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大量闲置;产品结构不合理;地区经济结构不合理;盲目重复建设、造成极大浪费。因此,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合理地确定产业结构变动的方向和发展重点,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为了更好的实现“三步走”的战略,邓小平提出了以重点带动全局的思想,为我国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指明了方向。根据我国经济的现实情况和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客观趋势,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向是着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这就是说,第一产业要全面提高农业的质量和稳步增加农业产量;第二产业要调整 工业 结构和提高工业素质;第三产业要大力兴起和发展流通与各种服务部门。

一、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客观必然性

党的十五大已明确指出,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合理地确定其产业结构变动的方向和发展重点,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随着加入WTO,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加入WTO给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不难预料,我国农业将受到较大的冲击。而在我国耕地资源又相对不足,农民家庭经营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农业生产成本高,种植作物在品种、品质、产量等方面无法与国外规模化集约化的大农业竞争。当前农业和农村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困难,就业压力加大,一些粮食主产区和严重受灾地方农民收入减少,有些地方拖欠工资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和经济体制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相当突出,地方保护主义屡禁不止,市场经济秩序有待继续整顿。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民购买力,是扩大和培育内需十分重要的方面,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局。要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任务;把农民是否增加收入和减轻负担,作为检验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标准。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住,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1978年以前的 中国 农业一直把解决温饱作为中心任务,其目标就是想尽办法提高农产品产量,特别是粮食产量。因此,农业生产结构比较单一,农业生产 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生产又以粮食为主,有一段时期甚至提出了“以粮为纲”的指导思想。1970年末1980年初,中国农村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二是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保护价格。三是保障农民利益,减轻农民负担。土地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不变,在农村中实行税制改革。这几项改革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再加上优良品种的推广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但从根本上说,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二、当前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内容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目标是: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优化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积极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快农业布局调整和优化。大力推广“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方式,逐步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加快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 企业 。深化农业科研和推广体制改革,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 应用 。

1.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

种植业结构调整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之一,主要任务是调整作物结构和品种结构。逐步减少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劣质滞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适当增加适应市场需求的价值高的优质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逐步淘汰粮食中的劣质品种。粮食主产区应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优化品种,提高质量,搞好转化,提高效益。在逐步减少小麦、水稻等基本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提高粮食的单位产量,并逐步增加其他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促使种植业内部结构的合理优化。

2.促进种植业与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的协调发展,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农业结构性调整不仅要重视种植业内部的比例,而且也要促进种植业与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扩大退耕还林的规模,推进环林还草,加快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步伐。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完善配套措施,抓紧培育和供应优良种苗,加强生态植被。大调整畜种畜群结构的力度,稳定畜产品的数量,提高畜产品的质量,提高畜产品加工能力,鼓励农村规模圈舍饲养,积极培养一批龙头加工企业。鼓励农民积极发展副业生产,多渠道大力提高农民收入。积极调整海洋渔业结构,优化品种结构。

3.大力扶持乡镇企业,重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建立乡镇企业有利于缓解农村剩余劳动人口,也有利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则有助于迅速转化农产品的实物形态,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这就要求建立乡镇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现有生产能力和规模进行结构调整,要按照产业政策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和规模结构,开发出适合城乡人民需要的物质产品。与此同时,加速改造现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以产业化经营为依托,带动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加快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4.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推广“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方式,逐步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要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采取有力措施,增强农业技术推广、畜禽疫病防治等机构的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专业技术协会,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市场信息等各种服务,引导农民进行结构调整。

5.深化农业科研和推广体制改革,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开展新的农业科技革命,逐步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高效率转化科研成果的技术推广体系,不断提高农民 科学 文化素质的 教育 培训体系,用现代农业技术改造以高产为中心的传统农业技术,创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农业新体系,发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对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要大力推广普及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工艺,加快传统农业技术改造步伐,改良农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把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作为一项革命性的重大措施来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改进施肥、喷药和地膜覆盖方式和技术,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技术,控制和减轻化肥、农药、农膜等对耕地和水资源的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之,调整农业结构,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绝不能搞强迫命令。针对当前农民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投入能力低,农村受教育文化程度较低从而获得市场信息能力较低以及农业科技开发能力较低等突出问题,各级政府应做好规划,制定出更加符合农村世纪的方针、政策,科学地指导农民的结构调整。

三、应注意的一些 问题

进几年来,我国各地贯彻执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政策中,但暴露出一些问题。从各地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一些地方的结构调整仅局限在种植业,仍停留于粮食作物和 经济 作物的面积、产量的增减上。二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的办法还不多,农民增收的渠道过于单一。三是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还不够突出,农产品的品种结构和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还没有大的变化,农业的质量和效益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四是农业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条件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农业 社会 化服务体系建设比较滞后,很难适应广大农民调整农业结构的需要,特别是信息和技术服务还不能满足需求。五是农户分散经营与市场社会化的要求矛盾比较突出,不重视规模经营,只注重眼前利益,片面 发展 ,面向市场需求调整结构的难度较大。

在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要进一步提高对新阶段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重要性的认识。要充分认识这次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 方法 ,提高工作效率。要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发挥优势的原则,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技术示范等手段推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坚持面向市场。农产品只有卖得出去,才能实现其价值,农民的利益才能够得到保证,也才能使农民得到利益,增加农民的收入。结构调整要做到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不能盲目调整,造成新的积压和卖难。同时要坚持因地制宜,把市场需要和本地的优势结合起来,注重发展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突出重点,发挥优势。

2.要制定和完善产业政策,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要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农业发展的实际,制定和完善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产业政策。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检验体系、

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推进农业 科技 进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3.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农民是 农村 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结构调整的主体。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尊重并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自主权,用政策和市场信息引导农民自主调整农业结构,决不能强迫命令,更不能瞎指挥。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农业部门要及时转变职能,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严禁强迫命令、瞎指挥和一刀切,减少和避免结构调整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确保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

4.提供优惠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各级政府应首先帮助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结构调整的方向,并逐步对一些不利于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规定进行适当的调整,为发展特色农产品提供宽松环境。要支持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 企业 ,在资金、税收、用电、用地等方面给予扶持和优惠,降低成本,促进流通。并通过组织和举办展销会、品尝会、新闻会,扩大农产品知名度,拓展农产品市场。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重点支持节水农业灌溉、人畜饮水、农村沼气、农村水电、乡村道路和菜场围栏等设施建设。要在农业科研、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信息咨询和农民培训等方面加强对农业的支持。

结语

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将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一项长期任务。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农业结构调整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克服急于求成和无所作为的情绪,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沿着我们认准的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扎扎实实地推向前进。

农村战略性结构调整,是 中国 现阶段农业 现代 化过程中的一次深刻的变革,这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 影响 。面向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加入WTO后,又将面临一个新的国际环境。在新阶段、新环境下,中国农业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又存在严峻的挑战。因此,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面向国内外市场需求,发挥区域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全方位调整区域布局、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实现加快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

参考 文献 :

①《邓小平 理论 概论》,钱淦荣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农业产业的重要性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农业保险; 自然灾害; 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一、前言

考虑到农业生产中所必然存在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农民要想提高农业生产收益,有效应对农业生产中的各种风险,选择农业保险将是重要的策略和出路。从当前农业保险的设定来看,其主要作用是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撑,最大程度的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带来的损失,使农民在农业生产中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为此,我们应认识到农业保险存在的必要性,应结合农业保险实际,认真分析农业保险的重要作用,及其产生的重要影响,对农业保险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农业保险的重要作用分析

目前来看,农业保险的推出,对农业生产和农业风险规避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农业保险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保险对农民的生产活动的影响。

农业风险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它有可能使农民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农业保险可以使投保农户在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灾害后及时得到经济补偿,尽快恢复农业生产。

所以,农业保险的推出,将改变现有的农业生产观念,使农民能够更加从容的面对农业生产中的风险,为鼓励农民积极投入农业生产,保证农业生产取得积极效果,提供有力的支持。所以,农业保险对农民生产活动产生的影响是非常积极的,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产投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农业保险有助于稳定农业再生产,对农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都具有较大的影响。

农业生产环节较多,其存在的风险也比较大,农业保险的推出,对规避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业生产效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我们应认识到农业保险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重点做好农业保险的推广工作。所以,农业保险对稳定农业再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有效性。

三、农业保险的产生的重要影响

从当前农业保险的存在来看,其不但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之外,还对农业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保险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的波动是引发国民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

积极开展和推动农业保险全面铺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值的提高都有重要的影响。为此,我们应对农业保险的存在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农业保险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和影响。

2、农业保险有助于社会生活的安定

农民的生活资料来源于其劳动所得,农民的生产因灾害事故而萎缩或中断会使其家庭生活发生困难。

农业保险的出现,给了农民以强有力的支撑,使农民在遇到生产风险的时候,能够得到一定比例的赔偿,对降低农业生产灾害损失,弥补农民收入具有重要影响。

3、农业保险有助于扩大积累规模

农业保险基金作为社会后备基金(用于对各种经济损失的补偿)的一种,退出了生产过程,需要在保险保障期间逐渐地用于各种经济损失的补偿。

农业保险的存在,为社会后备基金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保证了社会后备基金能够以新的方式出现,对扩大社会后备基金积累规模,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重要影响。

四、农业保险的发展对策分析

鉴于农业保险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农业保险要想得到全面推广并取得积极效果,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快农业保险经营体制的改革

由于农业保险推出时间较短,在经营管理体制上还不够成熟和完善,为了保证农业保险能够在实行中取得积极效果,我们应立足农业保险实际,加快经营体制方面的改革,使农业保险能够在推行中取得实效。

2、加快农业保险的相关立法

从农业保险的优势可知,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和风险预防具有重要作用,要想保证农业保险得到有效实施,就要加快农业保险的相关立法,使农业保险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一项基本制度,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持。

3、加强保险公司内部管理,开放农业保险市场

为了保证农业保险得到全面推广和实行,我们应立足农业保险发展实际,强化保险公司的内部管理,并逐步开放农业保险市场,为农业保险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保证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中能够得到全面开展并取得实效。

4、加大国家政策支持与财政扶持

农业保险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要想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全面实行,就要从国家政策层面入手,不断加大国家政策支持与财政支持,保证农业保险能够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得到全面实施,为农业保险提供政策保障。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保险的存在对农民和农业生产而言都有重要意义。农业保险的出现,不但有效规避了农业生产的风险,同时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保证了农业生产得到有序开展,为农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汪木火;程凌云;;水稻种植保险试行办法及推广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1期

[2] 张丽;吴应珍;;天祝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3] 凌云莉;;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之我见[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年12期

[4] 刘枰汐;我国农业保险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农业产业的重要性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农业多功能性 可持续农业 发展

一、农业多功能性概念的提出及意义 此后,得到与日本相似的农业生产条件和贸易立场的韩国响应,积极支持宣传农业的多功能性。欧盟一些国家也相继加入日本和韩国这一集团。之后,农业多功能性概念相继出现在联合国的 文献 决议之中。如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

欧、日、韩等国注意到农业对保护遗产、确保粮食安全、保持空间上的平衡发展、保护地面景观与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认为农业多功能性概念有助于重新审视和认识农业这一古老产业,从而在新的理论基础上制定新世纪的农业发展战略,以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 历史 文化、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强调农业的多功能性就更具有特别的意义。

二、农业多功能性与农业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解决一向被认为是“两难”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新的思维范式。可持续发展是世界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而又面临诸如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危机的双重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可持续农业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农业领域的体现。

1、“可持续农业”概念提出

可持续农业(sustainable agriculture)思潮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与这些国家由于农业发达而相对看轻农业的增产目标及转向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活质量改善不无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绿色革命”以后高投入集约农业的弊病逐渐显现出来世界农业发展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多种危机的严重挑战。各种环境问题频频向人类发出警报:农业生态稳定性下降,生物物种减少,施用农药导致害虫天敌被杀死,农药残留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大量使用化肥引起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和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等。Potter & Goodwin 研究 认为发达国家普遍对农产品进行补贴,人为抬高了部分农产品价格,诱导农民大量种植有补贴的这些“计划产品”,鼓励了水、肥料和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产生了多方面负的“外部效应”。这一系列问题促使业界对这种农业生产方式进行反思,发展可持续农业有利于上述难题的解决。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可能有所不同,但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都具有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生产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四个方面的目标特征。Bromley(2003)认为,农业可持续性是人们寻求对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最佳思维,并非是在无限的未来寻求有关消费和福利最大化的路径或过程。针对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区域,应提出不同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好的区域发展战略应包含一些共同的要素,其中包括和平与安全的保证、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市场激励的供给、市场制度的健全以及对物质、人力、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本等方面进行适当比例的公共和私人投资,而各区域战略的不同之处则在于依据不同的区域比较优势设计不同的投资规模与结构。

2、农业多功能性与可持续农业 可持续农业发展到今天,最高层次是具有多功能性的可持续农业。这种可持续农业,是农业多功能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种有机结合,是在遵循可持续农业一般原则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强调农业的多功能特性,在技术路线上采取能够充分发挥农业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功能,并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对多种功能的实现提供支持和保障。这种可持续农业属于可持续农业的一种高层次的具体发展模式。 三、农业的多功能性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 发展

农业的多功能性应该成为各国政府制定支农政策的 理论 基础。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了任何国家政府都要重视构筑农业产业体系间各个环节的互动,而非传统的单一的农产品商品生产功能。

对作为农业大国的我国而言,提供基本食物、满足消费需求,仍是我国农业的最基本的功能。 中国 农业 科学 院的陆庆光教授说,农业 问题 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也是新一届中央政府下决心解决的重要问题。新时期,农业的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 经济 的发展,农业的 现代 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基础。农业产业化是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关键,并指出,农业产业化发展应坚持农业的多功能性,注重发挥农业在生态、文化、 教育 等方面的作用。

张陆彪曾建议我国政府应尽快明确对农业多功能性的立场,并开展我国农业多功能性立场问题的深入 研究 。陶陶和罗其友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我国农业的功能划分为农产品供给、就业和 社会 保障、文化以及生态4方面的功能,并探讨了农业的功能分区[4]。2004年农业部制定了旨在推进今后全国农业资源和生态建设的《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这是农业部门第一次系统规划此领域的工作,也是首次全面强调农业多功能性问题,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确保粮食自给,关乎我国食物安全和国家安全。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绝不能依靠国际市场解决。要确保粮食稳定供给,以及维持农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就必须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农业多功能性理念的确认以及日、韩、欧等国政府为之付出的努力,对我国新世纪农业发展是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的。

1、强化国民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强调农业多功能性,促使人们重视农业的地位,有助于唤起国民尤其是城市居民对农业的热情,统一国民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粮食安全关系民心稳定和社会稳定。如果从粮食安全和农业多功能的角度,考虑到一旦面临战争、灾害等非常因素,就应当加强农业。因此,即使大米和小麦等粮食在国内生产远不如从国外进口经济划算,也应该在降低国内生产成本的同时立足于国内生产,以确保粮食稳定供应。农业具有多功能性,但农业又是弱质产业。农业不仅对实现粮食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保障农业和 农村 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实现生物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支撑其他多种产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强调在现代化过程中不可忽视农业,要特别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2、加深对农业多功能性的认识,引导农业投入政策的走向。 目前 ,我国农产品存在加工不足、加工品消费不旺等问题。主要是包括信贷投入、财政投入在内的投入体系不完善和投入不足引起的国民消费不足造成的。无论是拉动内需,还是参与国际竞争,都需要增加对农业的补贴和投入。保持和不断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切入点除 科技 投入以外,主要是对农业品和农民的补贴政策。国家补贴给农业的领域与国家基金支持的方面和范围都需要从当前和长远两方面考虑农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农业投入政策应该确保农业在保持一些地区的社会和人文平衡,维系农业在国家财富的保持、生态平衡的维护、农作物家畜品种的保护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3、强调农业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是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经验来看,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逐步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是发展的趋势。但考虑到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巨大,目前城市和 工业 吸纳农村人口、农业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仍需由农业来提供从业岗位,减小社会就业压力。农业容纳隐性失业的能力很大,大量兼业型农户的存在,可以缓冲由非农产业发展的波动引发的就业问题。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不强,社会保障程度低,农业人口的社会保障几乎没有。对人口众多的农村社区来说,政府及商业机构都难以在养老、医疗卫生、救灾、扶贫济困等方面提供足够的保障,只能依靠农民自己解决,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农业、依赖土地。农村问题研究专家温铁军一再强调,实行承包责任制后的土地是农民的社会保障。它具有双重功能,既有生产资料的功能,也有农民生存保障的功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说,“关于社会保障我们提供的数据仅仅是城镇方面的,但是这不等于我们不关注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农民的社会保障最主要的是农民应该拥有耕作的土地,这个土地是他们最坚强的社会保障。”

4、分区域发挥农业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农业中不同农作物具有不同的最适宜生产和生态区域。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各地社会、经济、 自然 情况差别很大,区域特点更为明显,应充分注意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西部地区应坚定不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下大力气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节水旱作农业。中部地区和粮棉主产区要继续发挥农业提供基本食物的功能,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形成各有特色的产业带。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相对发达的其他地区,要吸取日本的经验和教训,防止出现二、三产业发达而农业萎缩的局面,充分发挥社会、经济的区域优势,努力发展高科技、外向型农业和休闲 旅游 、体验农业、“都市农业”,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加强对农业、农村的教育投入。教育是提高国民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提出人力资源开发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成败。把中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重点是通过教育提升人力资本、提高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业人口的能力。国家应当制定必要的措施,积极开展农业教育,加深国民对农业的理解,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促进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 学习 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 方法 ,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因此,增加政府在农村教育方面的投入,是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价值、能力和禀赋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此外通过对农业、农村的教育投入,还可以提升农业人口的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能力,快速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转化农业科技生产力,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奠定农业可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

参考 文献 : [2]张法瑞,靳乐山,郝晋珉.关于可持续农业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7):33-37.

[3]张陆彪.农业多功能性与我国贸易谈判立场[J].农业经济问题,2002(6):12-15.

农业产业的重要性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农业银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政策性金融

文章编号:1003-4625(2011)03-0068-03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一、农业银行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经验

我国农业银行自1979年恢复后,成为以农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专业银行。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后,加快了向商业银行转轨的步伐。多年以来,各地农业银行都将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作为拓展经营服务领域、大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这是农业银行向商业性银行转轨,以及进一步为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做出新贡献的重要途径,也是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导作用,拓展服务领域,提高经营层次,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和农业银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的重要内容。总起来看,各地农业银行已在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进行了积极努力,探索和积累了一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验。

(一)在选准重点的基础上合理规划指导,长短结合找准突破口

各地农业银行通常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积极稳妥,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效益第一,择优扶持”等原则,积极主动地参与农业产业化的规划与经营。比如: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较高的地区、产业和组织,重点扶持其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对只具备农业产业化经营某个环节的地区,重点支持、培育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项目;对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处于萌芽阶段、经济基础还比较差的地区,重点支持培育主导产业,建立和发展商品基地。同时,还注意抓好不同层次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典型示范,起到了“培养一个,带动一方,推动一片”的作用。

(二)在多方筹资的基础上增加投入,靠严格管理提高效率

各地农业银行在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时,通常是一手抓存款增长,增强信贷实力;一手抓存量调整,优化贷款结构。为确保贷款投向准,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一方面坚持贷款条件,择优选择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另一方面,为加强风险防范,对贷款规模较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团),实行了派驻企业代表制度,实施全程管理,及时发现、化解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贷款风险,实现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

(三)在发挥整体优势的基础上加强部门协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在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各地农业银行通常是协助各级政府围绕资源优势制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帮助地方选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项目,帮助企业和农户开发市场和扩大生产规模,以承诺方式综合运用现金、汇票、承兑、信用证等金融工具为企业和农户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同时,为了保证各项服务措施及时到位,有些地方的农业银行还从上到下成立了由行长任组长的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领导小组,并层层界定责任,落实到人,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运作机制,从而加快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步伐。

二、农业银行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难点问题和深层矛盾

多年的实践业已证明,各地农业银行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大有裨益,不仅社会效益显著,而且经济效益可观,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但在操作实践中,也有一些难点问题需要化解,还有一些深层矛盾需要克服。

(一)农业银行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难点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不适应,缺乏坚实的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想基础。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关范畴不了解,或对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心中无数,既不能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在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也导致了行为上的某些随意性或盲目性。

二是仍然受传统的计划经济和信贷资金计划管理机制的影响和束缚,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缺乏应有的调控力度。信贷资金计划管理僵化的局面始终没有彻底打破,层层砍指标、分规模,而且项目、科目之间界定过严,造成系统调控功能薄弱,经营层次多,信贷资金分散使用,平均用力,重点难以突出,不能形成“拳头”,致使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好的企业“吃不饱”,差企业又“扔不了”。

三是信贷管理手段落后,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缺乏必要的应变措施。信贷资金常规走路,手段弱化,无法适应新形势下一些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借转制和破产之机逃避贷款债务的行为,以及少数集团企业统一承贷、子公司或农户分割用款的运作方式。

四是信贷风险相对加大,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缺乏配套的保障措施。比如:贷款企业由于为其他企业或个人提供担保,贷款行无法事先控制,企业破产贷款债权遭受损失等。

(二)农业银行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深层矛盾

一是集约性与粗放性的矛盾。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集约化经营方式。信贷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就应该集中信贷资金。而农业银行长期受计划经济的束缚,以计划配置资源,管理意识相对淡薄,信贷投入量散而小,经营的粗放导致难以有充裕的资金进行集约性投资。

二是综合性与单一性的矛盾。农业产业化经营将贸、工、农三者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需要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配套服务和全方位服务。目前农业银行仅给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支持,而且贷款门槛大有越来越高之嫌。大多还没有以投资者身份主动寻找、联合有关部门形成整体合力,多角度、全方位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三是完全商业性和准商业性的矛盾。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利益驱动为联结、合作机制,以效益为目标,是一种完全商业性的经营过程。而农业银行市场化改革后,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没有认清业已变化了的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性质,仍不断加大行政干预力度,片面追求信贷投放,使农业银行的经营不能自主,难以无法按照商业银行运行机制运作。

四是低效性与高效性的矛盾。农业产业化经营初期一般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因产品尚未完全成熟、市场正在开拓,一般只有较低的效益。而农业银行商业化过程中必然要按照商业化经营的原则,注重资金运用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在这种经营前提下,便难以保障产品开发阶段的资金投放,从而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三、农业银行进一步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建议

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农业银行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大有可为,任重而不能道远。农业银行要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就必须切实采取如下一些对策措施: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增强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农业银行植根于农村,其优势和潜力仍在农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兴起,为农业银行的贷款经

营提供了有利的机遇。各级农业银行一定要充分认识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意义,从“小富即安”和传统农业的圈子里跳出来,适应大农业、市场农业和效益农业发展的需要,树立学习农业产业化经营、认识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观念。从农贷方面讲,要达到“三破除三树立”:一是破除单纯为农户贷款的“小农贷”观念,树立为龙头企业、农产品基地、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多层次、多元化贷款的“大农贷”观念;二是破除只发放农业生产费用贷款的“老农贷”观念,树立信贷支持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的“新农贷”观念;三是破除信贷支持自给半自给基础农业的“狭隘信贷”观念,树立信贷支持集约化现代农业的“产业农贷”观念。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完善的农村机构、多年的支农经验等优势,增强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紧迫感和使命感,迅速调整经营战略,把农村业务重点转移到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信贷投入。

(二)研究市场,抓住重点,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载体的培育

从长远的情况看,农业银行仅在农村吸储而不主动放贷,将会严重影响到其声誉和经营。各级农业银行一定要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与农业产业化部门建立起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积极围绕助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等目标,坚持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原则,突出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支持一批竞争能力强、带动农户面广、经济效益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尤其是,要着力支持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长远来看,农业银行也只有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优势,积极主动地“出击”,优先占领广阔的农村阵地,才能获得声誉和经营的“双赢”。而目前需要做好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工作:一是支持当地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覆盖面和辐射力;二是重点培植和扶持一批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三是支持商品基地建设,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四是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五是支持提高科技含量,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六是支持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使农业产业化经营明确“航向”。

(三)创新金融产品,完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亚

各级农业银行要根据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发展的新要求,稳步增加贷款投放规模,创新金融产品,完善服务方式,加大支持力度。比如说,重点支持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附加值高、技术和市场比较成熟、政策扶持的企业和项目,优先支持科技创新能力强、具有知识产权、节能环保的企业和项目。尤其是,对于农业产业化部门推荐的、符合本行信贷规定的龙头企业和项目,可及时纳入营销和信贷支持范围,按照择优扶持、控制风险的原则,优先受理、优先调查评估、优先安排资金规模。同时,各级农业银行可根据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经营特点,积极推广季节性收购贷款、龙头企业集群客户融信保业务等特色产品;可努力创新担保方式,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应收账款质押、存货质押、大型农机具抵押、林权抵押等新型抵质押方式的适用范围;可加强与农业产业化担保公司的合作,拓宽担保渠道,解决龙头企业担保难问题。对符合信用贷款条件的,还可采取信用贷款方式;对重点企业的优质贷款,还可在规定范围内适当下浮利率,优化期限结构,积极探索对农业产业化示范区信贷支持的新模式。

(四)加强银企合作,促成“联姻”和“结盟”,建立高效顺畅的工作协调机制

各级农业银行要把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强组织领导,与农业产业化部门密切配合,建立起高效的部门协调机制,共同做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服务。为此,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与国家农业部已经建立起了行部联席会议制度,正在重点做好政策研究、信息交流、重大项目协调以及监督检查等工作。省级以下农业银行也可仿效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与国家农业部的做法,切实加强与农业产业化部门的沟通,共同确定重点支持的企业和项目。一方面,要迅速促成各级农业银行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的“联姻”和“结盟”,以至于形成“难舍难分”的一体化经营格局,最终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共同体。另一方面,各级农业银行要与农业产业化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各级农业产业化部门要利用信息资源优势,及时向农业银行通报农业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及龙头企业动态监测情况;各级农业银行要将相关金融服务情况向农业产业化部门及时通报,加强对龙头企业使用贷款的指导。

农业产业的重要性范文第13篇

1.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主要内容

1.1 农业教育与科技信息化

农业经济想要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就需要更加专业性的农业经济建设人才参与到农业经济中,对于农业经济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农业经济建设中十分重要,农业经济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对于农业经济专业性人才的培养,进而保证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信息化。拓宽教育途径,对于现阶段的农民农业种植技巧及自身文化水平高针对性教育,为农业经济建设提供高水准的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1.2 农业生产要素信息化

农业经济建设水平与农业生产要素之间紧密关联,农业生产要素主要指空气、水、土壤等要素。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也需要对于农业生产要素进行信息化管理,同时让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农业经济建设中应用,完善已有的农业经济建设方案,创新农业生产建设模式,进而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2.信息化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

2.1 实现产业化经营

农业经济管理中最常见及困难的问题就是对于农产品的销售,农产品服务体系的缺陷已经严重影响农业经济建设,还造成了农产品资源的浪费,农民已经经济效益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农业经济如果实现产业化经营,就能够让你、农民与企业直接合作,不仅仅能够增加农产品销售价位,还能够增加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农业服务体系的完善也拓宽了农产品销售途径,保障农产品能够时节性销售数量。

2.2 农业类型有传统性转变成知识型

农业传统种植方式中所需要的信息化水平有限,属于资源型建设,传统农业种植经济管理方式已经与现代化的社会经济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知识型农业方式在实际经济管理中能够通过先进的农业技术与知识理论,农业生产更加系统化,完善传统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目前,传统农业方式还是我国农业主要类型,农业信息化管理对于农业转型具有推动性作用。

2.3 积极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

农业生产建设中的关键资源就是农民,我国农民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农业生产建设主要是通过长时间的生产经验所总结出来,无法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生产形式也较为落后。积极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加大农业教育强度,有关部门通过多种教育途径对于农业农业生产方式进行指导,让农民对于信息化重要性深度认识,加速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信息化进程。

3.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3.1 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山西省太原市农业经济信息中心在农业经济建设中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主要内容,与农业有关部门对于农业经济建设科学合理性规划,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效率。政府部门应该对于经济信息中心的农业信息化经济管理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同时对于经济信息中心农业信息化经济管理资金有效监管。山西省太原市也应该积极鼓励农业专业性人才参与到地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对于现有的农业经济管理资源科学化设计,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程。

3.2 建立农业信息化的管理示范基地

山西省太原市农业信息中心可以与有关部门共同为太原市的农村地区建立农业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增加太原市农民对于信息化认识。农民可以通过农业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对于信息化信息直观性感受。政府部门对于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可以进行资金上的保证,积极带领农民们对于农业信息化推广,增加地区周围企业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优惠政策。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以计算机作为载体,农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对于信息化中不理解的内容进行查询,了解不同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3.3 信息网络与传统的媒体相互结合

农业经济管理中应用信息化虽然自身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十分显著优势,但是对于农业生产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农村地区的主要信息传播形式还是传统媒体的信息传递。传统媒体在传播信息能够更加直观性展示,在农村地区也具有广泛性覆盖,农民对于传统媒体中的信息也较为容易接受,因此传统媒体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中也具有重要作用。传统媒体与信息网络相结合,能够能好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m。

4.结束语

农业产业的重要性范文第14篇

一、  现代农业的内涵

所谓现代农业,实质是一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现代管理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现代农产品物流技术及其营销为基础,产供销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高效率与高效益的新型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实质就是要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现代农业的基础是科技化,科技进步是现代农业的决定因素。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一时品种的优良化,二是装备的现代化。用现代工业武装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既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方面,也是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纵观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程,虽然各国在建设现代农业的道路和技术路线的选择上有所不同,但都无意例外的先实现农业机械化,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要素中影响现代农业进程的关键因素,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形成农业竞争力的核心能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业竞争力的强弱。

二、  农业机械化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农业机械化的地位更加重要,作用日益明显。

(一)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前提

首先,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要素,发展农业机械化实质上是一场生产手段的技术革命。农业机械装备突破了人畜力所不能承担的农业生产规模的限制,机械化实施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科学农艺要求,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水平,推动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关键要素。

其次,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工业化的过程,其中包含农业机械化过程,可以说,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由于农业机械化是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的技术进步过程,农业机械化投入是农业生产方式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的新陈代谢过程。农业机械投入又将加快技术进步的进程,技术进步又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投资的效益,使农业经济系统出现增长的良性循环,从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长期经济增长,提高竞争力。

第三,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国际上通常把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效益的高低作为现代农业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将有助于改变农业的自然属性和弱质特征,极大地提高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力。

(二)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运用,既能增加农作物产量,还可以节种、节水、节肥、节药、节省人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节本增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促进农民想非农产业的转移,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同时,农机社会化服务规模日益扩大,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农机户经济效益明显增加,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三)农业机械化是应用农业科技饿主要载体

节本增效关键在科技,重点是实现机械化。如果科技进步跟不上,机械化水平提不高,仅靠增加物质投入,只能造成成本增加、收益递减。按照新经济增长的理论观点,科技应用可以走出农业投入报酬递减的困境,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由投入增长向效益增长转变,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的长期高校发展和农民增收。农业机械是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的桥梁和纽带,深耕深松、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精良、精量播种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都是由农业机械来实现的。农业生产中的抗旱排涝、抢收抢种、大规模的病虫害防治等都需要机械化作业才能得到较好的实施。农业机械化在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农业靠科技,科技应用靠农机。

(四)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农业机械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工具。农业机械化促进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转变,推动了农村的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农业机械化促进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乡村道路建设和河道疏浚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村容整洁;农业机械化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素质和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促进了乡风文明、管理民主。

(五)农业机械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农业机械化将广大农民从繁重的农业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共享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农业机械化有力的促进了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有利于缩小城乡、农工差距,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保护性耕作、秸秆综合利用、节水灌溉、高效植保机械等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性社会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  我国农机发展现状

2006年底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7.26亿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728.3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67.6万台,比2005年增长20%;联合收割机保有量55.6万台,同比增长17%;水稻插秧机保有量11.2万台,同比增长40%,。高性能、大功率和复式作业的农业机械保持高速增长,农机装备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全国机械化各地、播种和收获总面积尽20亿亩,作业水平分别为52.1%、32.4%、25.2%,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8%,有效的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中,小麦机播机收水平超过了80%,基本实现了生产全程机械化,水稻机械化栽种和收获水平为10%和40%,玉米机播和机收水平分别达到58%和5%。全国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农机户总数达到3500万个,全年农机化服务经营收入2829亿元。

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还存在这许多突出的 问题,在很多方面还不能适应建设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机装备水平低,结构性矛盾突出。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还处于初、中级阶段,农机耕种收机械化水平仅为38%。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表现是三多三少:即小型拖拉机多、高性能动力机械少;主机多,配套机具少;农机作业单一的大田机具多,设施和园艺机械少。二是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明显滞后于市场需求。我国农机工业产品技术含量低,普遍存在质量和性能不可靠问题。农机科技创新投入不足、步伐不快。三是农机服务领域不宽,许多农机服务项目局限于田间作业,组织化程度比较低,不能适应农机服务产业化的发展要求。四是农机化投入资金少,融资信贷能力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购买力低,政府扶持力度尚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

五、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农业机械化是农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应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动力,以节本增效为中心,以社会化服务为主线,因地制宜,示范引导,重点推进,打造农机作业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服务品牌,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如今,我国农机化事业进入了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今后国家应从一下几个方面大力推进农机化。

(一)加强政策和法规建设,建立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政策法规建设是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根本。为了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要求,应通过农业机械化立法,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特别是在促进措施上,要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和扶持,充分调动农民及各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建立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加大农业机械购置和使用补贴力度,强化农机安全监督工作

农业机械具有一次性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发展新技术、新机具单靠农户自己购买是行不通的,农机购置补贴是党中央、国务院“三补贴”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农机化快速健康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一项产业促进政策。因此,中央财政补贴应加大农业机械的补贴力度,以增加农业机械在生产中的运用,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三)加快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推进科技进步

技术创新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满足农民对先进生产工具的需求。通过制定积极的引导政策,探索有效的创新机制,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机化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努力解决农业生产中急需的农机化关键技术和装备。力争在水稻栽植、玉米收获、经济作物机械化、牧草生产机械化等一些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基本解决农机化技术薄弱环节,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各地要积极争取加大保护性耕作的投入,加强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加快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扩大技术示范区的实施规模,探索行之有效的推广新方法。

(四)加快发展农机服务产业化,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保障

农机服务产业化是在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主要途径,也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扶持农民购买和共同使用农业机械。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职能的要求,推进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逐步建立起以国家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机服务组织为基础,农机科研、教育和农机生产厂家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

(五)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建立高素质农机化人才队伍

农业产业的重要性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传统农业;改造;困境;路径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7)05―0061―06

一、引 言

西奥多尔・W・舒尔茨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长,有赖于农业的迅速稳定增长,而传统农业不具备迅速稳定增长的能力,出路在于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农业,即实现农业现代化[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正因为如此,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寻求传统农业改造的路径,并进行了积极的实践。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提出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四化”目标,即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和电器化,重在改造传统农业的生产手段和生产条件。20世纪70年代后期,借鉴国际现代农业建设的经验,我国把良种化、专业化、生产区域化以及产加销、农工商一体化等生产管理改革纳入现代农业建设的内容。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允许农民自主经营,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共同向现代农业进军。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稳定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我国提出把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本世纪以来,我国通过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经营企业化、服务社会化,使现代农业建设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经过多年的持续推进,虽然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由于我国农业发展还存在很多条件约束和制度障碍[2],致使农业生产还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规模狭小,农业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程度低等传统农业的特征。针对如何改造传统农业的问题,舒尔茨给我们提供了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的思路。他认为,传统农业的特征是农业中既无引入生产要素的供给均衡,也无引入生产要素的需求均衡,其原因不在于生产要素的配置使用效率,不在于农业劳动的效率低下,根本问题在于没有新的生产要素引入。他的这种理论对我国传统农业的改造很有启发意义。在目前我国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阶段,既要重视对农业要素的投入,又要重视农业中引入能使生产要素实现有效配置和提高其生产效率的制度。笔者认为,目前影响我国传统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主要障碍有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障碍;二是农业投入的制度障碍。由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弊端,阻碍了农业的规模化进程,从而影响了农民的自我价值观、上进心和对家庭生活的憧憬;农业投入的不足限制了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致使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弱[3]。由这两大障碍导致了目前农村的三大矛盾:即农户超小型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集约化生产的矛盾;农民的亲土情结与土地规模经营的矛盾;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矛盾。因此,认真分析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迈进中存在的制度障碍与条件约束,寻求可供突破的路径对建设我国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传统农业改造的主要障碍

(一)土地产权制度:农业规模化进程的鞍绊

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土地规模经营是必由之路。因为土地规模化意味着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机械化,它反映农民与大市场的对接程度,而规模化经营又必须依赖于农业劳动力的大量流出,要想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出,则必须使土地能够自由流转,农村土地自由流转的实现要求交易双方对土地的产权有明确的权限。而目前我国土地产权设计表现出如下不足:首先,产权不明晰,国家、集体、农民对土地产权的权责分解不清,国家作为最终所有者,又是正式产权的制定者和维护者,无疑会使得国家在合约的分享中处于特殊地位[4];其二,集体作为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法定所有者,对土地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会使农民对土地使用的预期不足。集体土地所有制对土地的使用是一种均田制模式,即只要是集体成员,就应该享有土地的使用权,一遇生丧嫁娶,就相应地要求土地作相应的调整,作为理性的判断者,农民不会增加对土地的投入;其三,农地集体产权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表现的是农民与集体、农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但由于其主体地位不对等,国家和集体可以利用其所有者和规则制定者的双重地位,随意调整和处置土地;其四,阻碍了土地规模化进程。任何稀缺的资源只有按效益原则进行配置,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目前我国土地家庭承包分散经营的制度模式,虽然清除了土地收益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却又导致了土地使用权的平均化和经营主体的细小化,从而极大地阻碍了土地的适度流转和集中,制约了农业规模化程度的提高[5]。虽然近年来在局部地方出现了土地使用权的转包转让、租赁、拍卖、股份制等形式的土地流转,但由于缺乏法律规范与制度保障,导致了土地流转基础的非市场化,土地流转内容的不完整性、土地流转价格的随意性,以及土地流转格局的不稳定性,很难普遍培育出符合市场要求的经营主体。

(二)“永田制”: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最佳路径选择

由于现行农地产权制度的缺陷引起了交易费用的上升,阻碍了农业的规模化进程[6],因而,近年来全国各地出台了自发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创新模式,如以浙江省乐清市为代表的土地自由流转模式,这种模式的目的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农民间土地的自由流转,以实现规模经营。还出现了以广东西海市为代表的土地经营权入股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将农民的土地经营权量化为股份组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这两种模式对于推进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无疑是一种积极的探索,但这两种模式所追求的都是现代农业的规模化,而没有触及农地产权制度的现有框架,因而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因产权不明晰而导致的规模化进程缓慢的普遍性问题。

笔者认为,一种产权制度的设计首先应当考虑它的激励作用,使产权得到明确的界定。所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最重要的一点是产权的分享应该通过明确的合约来分配,而不是一定要在土地所有制问题上大动干戈。根据我国的国情,建议在保持农村土地公有制的条件下,引入土地永久使用权制度(简称永田制)。所谓“永田制”[7]就是在保持国家对土地具有最终所有权条件下,将农村土地的使用权永远交给农民。既然是“永田制”就不是土地使用权30年、50年、70年不变的问题,而是土地永久使用权,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永久使用权,就等于获得了土地的准所有权。这种制度安排的好处是既不改变我国现行的土地所有制,也不强化土地的归属,符合中国国情。

与建立“永田制”相适应的是推行土地最终使用权证券化制度,即政府在给农民签发《土地承包证》的同时,要给农民补签一份《土地永久使用权证》,以维护土地使用权的权威性、严肃性。土地承包证是农民就业、生存保障和社会福利的权利证书,土地永久使用权证是农民拥有土地承包权、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证书。这样做的好处是,今后无论是国家公益性事业用地还是经营性用地多少年,农民出让的始终是临时使用权,《土地承包证》和《土地永久使用权证》就作为农民合法交易的媒介。《土地永久使用权证》的持有人可将土地委托或转让给第三方经营,也可以抵押、入股,实行承包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在这种制度背景下,农民作为经济理性人,会逐渐发现小规模经营会给自己增加收益带来局限,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农民会衡量耕作小块土地的收入不如从事其他行业时,有条件的农民会选择放弃自家土地的使用权而转向从事其他行业,而那些没有条件转向其他行业的农民也会在利益驱动下,选择通过扩大经营规模之路安心从事农业,这样也就避免了农民“离乡不离土”,把土地作为“命根子”、“退路”而导致的土地抛荒现象,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8]。在土地产权明确的情况下,各种土地的流通形式都可以通过契约的形式来解决,土地因为其流通必然会体现出价值,而农民的土地经营规模也因土地使用权的流动得以扩大,农业的现代化也就有了更好的实现条件,这就是舒尔茨为我们描述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三、农业投资困境与路径突破

(一)集约化经营的瓶颈

现代农业主要是通过资本投入的增加、科学技术的应用、土地的适度集中和有效的组织管理来促进农业较高的投入产出率,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现代农业本质上是集约经营的农业。这是因为: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对农产品的绝对需求量在增加,而作为农业基本生产资料的土地面积是有限的,要靠无限扩大农用地来增加农产品产量毕竟要受到限制[9],因此,建设现代农业的目的是要通过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另一方面,在合理利用土地的条件下,土地肥力可以不断增加,这就为我们通过增加单位面积的要素投入来提高土地生产率提供了可能性。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追加农业投入,使农业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发达国家在建设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采用农业资本集约或技术集约的方式提高了农业的集约化水平,从而提高了农业的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

我国传统农业的改造仍然依靠农业资本和农业技术的投入。可以说,通过资本集约和技术集约来提高我国农业的集约化水平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但是,建国以来,由于我国政府在财政投入上选择了重城市轻农村的两套供给制度,一套是对城市所需的水电、道路、通讯、学校、医院、图书馆等公共基础设施由国家财政来提供;另一套是农村公共设施和农业生产投资主要靠农民自己解决。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投资更是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是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比重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从1991年的10.3%,下降到1992年的10%,1993年的9.5%,再到1994年的9.2%,再跌至1995年的8.4%。这一时期,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也一路下滑,从1991年的4%,降到1992年的3.7%,1993年的2.8%,再降到1994年的2.4%,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10]。另一方面是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集体经济没有实力,失去了农田水利建设、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原来农业基本建设所依赖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也被取消。农村植树造林、防洪抗险、公路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失去了劳动力。

(二)合理确定农业投资的重点与主体

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所需的投资包括很多内容,主要有:(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包括农业生产所需的水利灌溉设施、小流域防洪防涝设施、田间道路建设、大江大河治理、平整土地和土地改良等[11];(2)农业生产基本建设投资,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贮运、加工以及经营管理所需固定资产的更新和扩大;农业机械设备的购置;林场、草场、渔场、农副产品加工厂、仓库、晒场、冷藏设备以及先进经营管理方法的引进和推广、农业发展战略、农业信息化建设等;(3)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投资,包括农业技术的研制与推广,农作物病虫害、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的引进和推广应用,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等。农业的这些投资具有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等特点。因此,要想通过增加农业投入提高我国农业集约化水平,从而实现对传统农业的改造,首先必须要明确农业投资的重点,并根据各类投资的性质,确定不同的主体。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农业的各种投资分为三类,即公益性农业投资、基础性农业投资和竞争性农业投资。

(1)公益性农业投资的重点与投资主体。公益性农业投资主要指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其主要特点是公共性、周期性、区域性、长期性和巨额性。针对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欠帐太多的现实,今后要在农田水利的设施建设、农林电网改造、农村道路建设、农产品市场建设以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由于公益性农业投资所具有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公益性农业投资不可能由盈利性的企业或其它经营性的单位来承担。根据西方的“公共财政理论”,属于公益性的社会投资,应主要由中央政府来承担。我国财政历来具有建设的职能,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公益性农业投资仍是依靠国家财政来承担[12],其投资速度应能保证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

(2)基础性农业投资的重点与投资主体。基础性农业投资是以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推广为主体的投资,其投资的范围主要包括:农作物、畜禽和水产业优良品种培育研究投资;农作物栽培和畜禽、水产饲养技术的研究投资;农产品产后加工技术的研究投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投资等。基础性农业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与公益性农业投资相似,带有较大的外部经济性、金额大、风险高。但与公益性投资相比,基础性投资具有财务回报的特点。因此,基础性农业投资应主要由政府还是由企业或农户个人投资呢?从农产品的特征看,农产品供需弹性小,市场开放程度低,农业技术进步带来的产量增长往往导致农产品价格下跌,生产者收入受影响。这就要求农业科技投资的一部分要通过政府的税收政策得到补偿,因而掌握征税权力的政府应对农业科技进行投资;从农业技术的特征看,许多农业技术具有不同的公共产品的特征,农业技术保密性差。以上说明,有效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要依赖于国家的公共投资,政府应成为农业科技创新及农业科技产业化的投资主体。根据有关专家对发达国家进行农业科技投资结构的分析,虽然农业科技投资中政府财政拨款占主导地位,但企业和私人投资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企业、农户等之所以愿意对农业科技进行投资,是因为农业科技投资具有较高的回报率。据统计,农业科研投资的内部回报率世界平均水平达49%,其中亚洲国家为67%,拉丁美洲为47%,22个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国家平均为40%,非洲为37%,而我国农业科研投资的内部回报率高达56―60%。虽然如此,目前我国农业企业或农户对农业科技投资的力度并不大,原因除这些企业与农户缺乏足够的经济实力以外,还与农业经营规模狭小,农民没有推广和应用农业科技的内在要求有关。一般而言,政府农业科技投资与私人农业科技投资是互补的,农业企业与农户的投资是政府在农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上的延续。政府的农业科技投资应侧重于生物技术,私人的农业科技投资则集中在食品加工、农业机械、农用化学品、农作物良种等。因此,今后我国应努力提高企业和农民对农业科技投资的比重,充分发挥政府农业科技投资的基础与导向作用。

(3)竞争性农业投资的重点与主体。竞争性农业投资主要侧重于直接面向市场的农业生产、加工与流通领域,这个领域的投资主要用于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水果、蔬菜、生猪等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以及农产品价值实现的渠道,即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等。竞争性农业投资具有商业性、竞争性的特点,以效益为目的,以市场为指引。目前,竞争性农业投资的重点应放在农产品商品市场体系的建设上。因为,农产品市场具有多重功能:价值实现、价格发现、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纽带等。加大对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投资力度是当务之急。竞争性农业投资的主体应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因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具有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深化加工、带动农户生产基地建设,促进生产发展的综合功能,是商业性农业投资的重要源泉。

四、结束语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逻辑起点和经济基础是农业生产发展,然而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内含着多重困境,这源于在一个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和市场化背景下的发展中大国,农业承载的宏观战略目标和微观经济动机之间存在不一致。政府的宏观目标是要在尽量维持原有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和投资体制)条件下提高农业产出水平,增加农民收入,而农户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其微观的增收行为并不必然导致农业产出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对我国传统农业的改造自然会出现多重困境,而困境的突破自然就要在政府的制度层面和农户的微观目标之间找到一个突破的路径。由此出发,突破第一重困境的路径应该是从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入手,通过实行“永田制”使农民获得土地长期使用权,为农村土地的转包、转让、出售、拍卖、股份制等土地流转提供制度条件,从而逐步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突破第二重困境的目标是要提高土地生产率,而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前提是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因此,突破其困境的关键是进行农业投资体制改革,根据各类农业投资的特点和重点,明确其投资主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市场化,从而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7]李燕琼等.农业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践[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石磊等.中国农业发展:多重困境的突破路径[J].经济学家,2007,(3)-

[3][12]陈利根、陈会广.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与创新:一个经济学框架[J].中国农村观察, 2003,(6)-

[4][11]李燕琼.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制度创新与实践[J] .经济体制改革,2003,(4)-

[5]关付新.我国现代农业组织形式创新的政策措施[J].农业经济导刊,2005,(6)-

[6][9]付学坤.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地制度创新[J].农业经济导刊,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