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1-0030-03

民俗文化是与民族共同存在和发展的。是民族特征和个性内涵的物质和非物质形式的体现。中华民族是由56个多民族组成的民族大家庭。多民族色彩斑烂的民俗文化,汇集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是由多民族共同创造,共同谱写的世界文明宝库中的华美篇章。

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和共同的历史。56个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刚刚通过决议,赫哲族“伊玛堪”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国第29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黑龙江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一、边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少数民族,多数地处祖国边疆,为保卫祖国边疆和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边疆的少数民族人民在历史上曾为祖国的统一和建立巩固边疆建功立业。并为中华民族的融合、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包括确立了直到今天中国的版图和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些少数民族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前进。在民族大融合中促进了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共同发展。也有部分少数民族在学习先进文化中,逐渐融合到汉族和其它民族当中去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他们演出过生动的历史剧。也创造过中国历史上的“升平盛世”。

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是从八百五十多年前的金代贞元元年(1153年)三月,海陵王从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迁都燕京,下诏改燕京为中都开始的。从金、元、明、清以来,北京的发展和故宫的建设,并不是由单一的民族来完成,是依靠民族融合来完成的。

北方的少数民族历史上曾经是游牧民族。马背民族、逐水草而居,所以有着开放的思维。很少保守。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发展。

研究中华民族的民族民俗文化,不能不研究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并从中发现“根”和“源流”的蛛丝马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还保留着祖先的遗迹,还带着大自然的和谐信息的记忆。在发展中、进步中,还存留着人类社会从远古走来的印记。有史书中漏记的历史和往事。

边疆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历史地位,应该重笔重墨研究和发掘。

二、边疆少数民族民俗保护状况

边疆少数民族地处我国边远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欠发达,文化发展滞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济复苏。民俗文化研究曾一度兴起,后来相继建立了一些民族、民俗博物馆。是一些可喜的收获。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民俗学的研究相对落伍,消逝的东西不会再来,现代化的发展速度,使传统经济和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民族文化是悠久历史的积淀。我们纵观历史留给后人的也只有“文化”这两个宇,当然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文化的延续,只有传承才能延续,也就是有“根”有“蔓”,有“源”有“流”。

在世界的文明历上,中华文明的延续是她的基本品质,所以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中唯一能够延续到今天的文明。

这项保护和传承的工作,今天应该比以往作得更好。因为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有更充足的理由和条件来做好这项工作。“三个代表”就包含了先进文化,能够传承下来的也都是先进的文化因素。现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程度,受教育的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在普及教育的基础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不乏民族大学、民族学院。也有一些研究民族文化的机构和学术组织。但是机遇和挑战同时并在。那就是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对民族文化的冲击,民俗的消亡加速比我们想象的速度要快得多。1999年我们建立了一座达斡尔民族博物馆,征集民族民俗文物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简直是大海里面捞针。想找一副木制的弯钩犁都找不到。找一领炕也没有,买炕也没卖的,最后在粮库找到一领类似的炕。我们手里拿着拟定的征集文物清单成了一纸空文。

农村房舍改造。已经很难找到传统的满族、达斡尔族的房合。现在各民族服装都是仿制的,平时大家都穿一样的现代服装没有什么区别。

黑龙江省富裕县三家子村,是目前世界上满语保留最好的满族村屯。三家子村被学术界誉为“满语研究的活化石”。成为国内外学术界调查研究满语、满族文化的重要基地。这个基地也很危急。据2000年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的调查情况显示:能流利说满语的只有3人,并且当时70多岁。能听懂会说大部分满语的只有5人,年龄已近70岁。剩下40岁以上的也只是一知半解。从总体情况看,三家子村现在满语的衰落趋势明显加速。

面对现在满语的现状和研究人员的稀少,还有北京历史档案馆尘封者的50多吨“满文老档”,给我们的启示大概不仅仅是一种担忧。

1998年北方的洪水之后。黑龙江兴建了一个达斡尔族新村和一个赫哲族新村。都是清一色的“洋房”,失去了民族特色,这就是我们现代的标准民族村。继鄂伦春猎人下山之后,鄂温克也赶着鹿群内迁了,他们不再是“林中人”。

人与自然的关系变了,生活方式改变了,民俗也势在必改。这些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曾是民俗学研究的“活化石”,加大研究力度还是当务之急。原来烧牛粪,现在用液化气罐了。不会用。不习惯。因为没有个性了,脱离了他们原来的生活。

我们现在所了解的状况,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深入进行调查研究,问题要比我们预料的还多。

三、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是民俗学研究的活化石

人类的生存发展是离不开大自然的,所以我们才是地球人。少数民族的生存发展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原生态的少数民族生活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中,保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所说的民族特色,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因为边疆少数民族生活在边远地区。大自然还没有被完全改造,或多或少的还保留着一点儿原生态的原汁原味,还存留着一些相对古老的民俗民风。为民族学研究提供了“活化石”。

北方的少数民族多数信奉原始宗教“萨满教”。他们是多神论者,山、树大自然中他们认为可崇敬的都是神,认为万物有灵,萨满是神的使者,或是人和神的中介。由于萨满教并没有被列入正式宗教的范畴,只是不公开的存在于民间,我们很难看到萨满教的宗教活动。但萨满教和这些少数民族一样同时并存。

有些民族传承着祖先崇拜的古老习俗,他们以天为大,民居开西窗,西炕、西墙是供奉祖宗的地方,他们还要年年祭祖。求得祖宗的保佑。民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祭“敖包”还在延续。

祭天地是必不可少的,就连日常生活中比较正式的场合,饮酒也要先祭天地才可以喝酒。

少数民族擅长歌舞。歌舞是民族习俗的一部分。折射着

来自远古的血脉。

民族学的研究已经为考古学所采用,在边疆考古中,结合得尤显重要。我国历史上有些民族已经消失了,但在考古发现中发现了遗迹。例如鲜卑、匈奴、契丹等。有些民族在历史舞台上活跃一时,现在无影无踪,就要靠考古学和民族学来探索。有些民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民族却得以延续,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得以传承,这是靠人传承下来的。

考古学是以物为本,民族学是以人为本,物是由人创造的承载了人的信息。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说明考古问题,民族学为考古学提供了“活化石”。

内蒙古发现了一座契丹墓,墓主人的身份难以确定。开始认为'墓主是位公主,但后来从服饰上的左肩太阳和右肩的月亮图案,用民族学来破译,墓主是位萨满教的巫师。

边疆考古基本上是民族考古,但还没有民族考古学的定义。有些民俗传承的历史轨迹相当久远。我们在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发现了“毁器”的古老习俗,最早的距今七千多年。北方民族一直延续着“毁器”习俗,青铜时代有,现代葬俗还有所反映。我们还在新石器墓葬中发现了头骨变形的习俗,满族曾盛行“睡头”的头骨变形习俗,头骨变形来源已久。

契丹族有“青牛白马”说,现在北方葬俗男人亡扎纸马,亡女人扎纸牛焚化,这种习俗已经扩展到北方的汉族人。同一地域的不同民族习俗互相影响,超出了一个单一民族的范围。

民俗没有硬性条文规定。但却认真遵守着、执行着、由人一代一代的传承着。

民俗形成的历史是久远的。存在于民族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在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历史中互相学习,形成了共同的或不同的民俗文化,有物质的或非物质的,但都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丰富的传统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河南濮阳出土了仰韶文化的蚌龙。辽宁出土了查海文化的石龙和红山文化的玉龙。山西龙山文化出土了彩绘龙。黑龙江阿城出土了金代的铜坐龙,这些的形象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不同,但有着共同的传承和中国的龙文化传统。

四、加大工作力度拯救边疆少数民族文化

新世纪的中国民俗学的研究,同中国的经济发展一样,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我们能创造民族文明,也有能力传承和发扬先进的民族文化。民俗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不同于自然科学,没有“立竿见影”的实效和经济效益。无论从点上,还是面上,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缺少一套完整的理论和规划去实施。民俗学的研究是一项软任务,没有硬性的规定。

上个世纪杰出的民俗学家们用了几十年的努力,甚至是毕生的精力,作了大量的民俗学的研究,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劈了研究道路。新世纪到来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使我们感到民俗学的研究任重而道远。对于边疆少数民族的民俗学研究更显得十分紧迫。

首先是缺少民俗学研究人员。边疆地区很少有人从事民族学研究工作。从事民俗学研究的人员,只是集中于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进入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民俗学研究人员出现了断档和青黄不接的状况。民俗学研究的成果到了上个世纪末,也进入了尾声。年轻的致力于民族民俗学研究人员,不敢说寥若晨星,也是人员太少、缺乏一支专业队伍。

再就是应当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体制的培育。过去的文化体制“三级文化网”十分活跃。由于经济发展,这个网络已经不健全。不太发挥作用了。这不利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发展。也给民俗学研究带来了很大的缺失。

在乡镇改革和村屯合并中。加强民族乡和民族村的建设也很重要。尽可能的保留原生态的民族村屯和民族文化生态,吸取人为建新村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不一定非要农村城市化。要按民族化发展农村的经济和文化。我们觉得搞得挺好,改造后的房舍,民族风格不变,藏民仍然按着自己的民族传统生活着。只是新与旧的变化。“味儿”没有变。

民俗学的研究应当注重田野工作,多调查、多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现在很多人很少下乡,深入实际,就连面向农村的文化单位也不下乡。我提出下乡,他们反而觉得奇怪,我们都不下乡,你下什么乡。看来很少有人愿意搞田野工作了,但是没有调查研究的第一手材料,你浮在上面研究什么昵。我们不否认信息时代网络的作用,但我们不能依靠网上的东西抄来抄去,编造一些自己都信不实的“论文”。

更有甚者,把网络看成是万能的,学问都在网上,网上什么都有。上网无论如何也代替不了田野工作。田野工作必须自己亲自去作,去研究、去调查、去感受、去发现,必须自己去变革“梨子的汁味”。

田野工作也存在机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调查的东西。现在也不一定有了。我们八十年代调查的材料,现在也很难再找到了。所以要发现机遇,搞好调研,溯本逐源。

要重视民族考古工作,其实边疆考古就是民族考古。边疆的民族考古添补了许多历史空白,并且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民俗学宝贵资料。

拯救边疆民族民俗文化,光摘自发的工作是不行的,应列入国家和地方的长远规划。象自然科学一样,例如“登月规划”有近期的长远的工作规划,水到渠成。

民俗学的研究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靠“单兵作战”是很难有成效的。必须设立科研项目,建立课题组,分工协作才能完成一个大的项目,取得硕果。

弘扬民族文化,是提高对民俗文化认识的基础。历史上曾出现偏差,把民俗看成是“四旧”扫地出门。现在仍有人把民俗看成是落后的东西,民俗调查中也有部分人误认为是找少数民族的“阴暗面”,不予配合,工作难做。

由于民族文化工作的缺失,出现了一些扭曲。传统的中华民族节日受到了“洋节”的冲击。莫名其妙的炒作洋节,已经到了泛滥的程度,盲目崇洋,弄得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洋人一头雾水。也有为经济利益驱使,打着民族文化的招牌,变味的商业化开发民俗,给民俗文化造成了不应有的破坏和损失。保护和破坏同时并存,有时我们低估了破坏的力量和速度,使得我们的保护变得很“苍白”。新世纪的到来,推动了民俗保护的车轮,增加了民俗保护和研究的紧迫感。中国的传统重大节日“端午节”,被韩国抢注了成为了韩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刺激了国人,我们丢了“国宝”还能无动于衷吗!但是现实已成定局,无法挽回。我们该继承的没有继承,不知我们的“国宝”还会不会再遗失。什么是挑战,两千多年的品牌如此下场,还不是挑战?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和民族文化遗产,是民俗文化集中留存的一块阵地,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宝藏。这个阵地,还是在策略上应当坚守,宝藏还是应当开发利用。加强边疆地区的民族民俗工作,不是一己的利益,不是一个地方性的工作,是中华民族利益的工作,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中华民族的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能够延续下来的文明。没有保护就没有传承,不能传承也谈不上延续。中华文明是先进文化的融合,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56个民族的魅力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时期,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

缺一不可,社会的发展,势必带来文化的繁荣。加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抢救工作。势在必行。

五、以人为本的民族民俗文化传承

民族民俗文化,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人是民族民俗文化的主体,民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在自然界生存中,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遗存,是人类的印记。

民俗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包括衣、食、住、行、信仰和宗教意识等。“人”有生以来就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民俗的取向是由他们的生活空间、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理念来决定的。

民俗的形成、经历了人类生长的久远过程,民俗同民族并存,具有很强烈的个性,和潜意识的存在。所以无论在世界各地,我们都可以用民俗这把尺子,找出你是“中国人”。

民俗是丰富多彩的,通常说“百里不同俗”,在多民族聚居区,个性和共性并存,体现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发展。

边疆的少数民族。多数没有文字,民族文化是依靠人来世代传承的。民俗文化千百年来,以人为本,不断传承,不断发展,与时俱进。我们要注重保护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人。赫哲族现有四千余人,只有五个人会“伊玛堪”说唱,就靠这几个人传承这项世界文化遗产。满族村,只有几位长者会满语。民族民俗文化已经濒临抢救的边缘,保护传承人,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挖掘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中,要注意发现,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人。保护民族传统文化,要把保护传承人放在首位。扩大传承人的范围,培养继承人,并以现代化的多种手段记录和传承传统文化。用以人为本的理念保护和传承民族民俗文化。繁荣民族文化。

六、关注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边疆,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北方民族繁衍生息的摇篮,有“清”一代称之为“龙兴之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白山黑水蕴育了北方民族和北方民族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经过历史的演变,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如: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达斡尔族、蒙古族、朝鲜族、满族、克尔克孜族、锡伯族等,仍活跃在他们自远古生息的大、小兴安岭和黑龙江腹地;仍保留着他们血脉传承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俗和传统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第2篇

一、现代教育环境下民族民俗文化传承的有利条件

(一)民族民俗文化功能与现代教育理念一致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并通过育人活动,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定,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是其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国家教育规划规定的方向也是学校努力办学的方向,国家教育规划中所提出的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意味着学校教育的各项教育工作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基本任务。学校教育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化过程中既能够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才智,获得相应的社会待遇,同时也使学生在社会化过程完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衔接,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现代教育所设定的教育基调为民族民俗文化的教育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民俗是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生活习惯或仪式,民俗的历史性决定了民俗对传统文化的承载,对于民俗的展开实际上也是对传统文化意识的温习和巩固,而民俗的文化性决定了民俗不仅仅是简单的生活习惯,也是文化精神的沉淀,对于民俗的展开也是对历史文化精神的沟通。对于少数民族民众而言,虽然每个民族的民俗文化都有所不同,但是经过口传身教的传统民族民俗都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凝聚,通过民族民俗文化学习可以促进民族学生精神思想的统一,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加强民族认同意识,使民族民众与民族先民保持精神上的沟通。《纲要》面向全体学生,其在素质教育方面的解释同样适用于民族学生,因此对于民族学生而言,通过学习更好地适应社会,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民族学生教育的主要目标。民族民俗的价值意义和现代教育所倡导的个体的全面发展及个体的人文素养培养在内在上是一致的。对民族民俗文化的学习可以使其在精神上与民族历史血脉相连,保持其对民族的内在认同,另外由于民族民俗是民族生活的一部分,对相关民俗的学习可以使其更好地适应民族现实生活,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代教育的本质和定位意味着民族民俗文化在教育体系中的融入重要且十分必要,民族民俗文化的教育传承路径具有坚实的理论支撑。

(二)现代教育特色为民族民俗文化教育提供了便利在民俗文化的传统传承方式下,口口相传、身体力行是民族民俗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在此种教育方式下,由于民众本身对于民俗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多是凭借主观经验和实践来进行传授,学习者完全在一种直观、感性和自悟的状态下学习,在每个传承者的主体因素作用下,民俗文化的传承往往加上了主观色彩,影响了民俗的原汁原味,且不利于民俗内容的全面保留。另外由于民族民俗是在民族、民族文化等基础上所产生的生活习俗,因此糟粕和精华共存也不可避免,在民俗用传统模式相传的同时,民俗中的糟粕也随之流传下来。而在现代教育环境下,由于教育体系的科学性及现代技术的支撑,民俗的教育传承具有一定的优势,课堂教学步骤清晰,民族民俗文化得以深入系统地梳理,加上教师从深层次对民俗文化的知识进行联系,加上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辅助,都是现代教育的优势所在,这些优势可以使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了解更加全面透彻。因此从以上方面来看,系统化的现代教学特色为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教育在原有传承模式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二、现代教育环境下民族民俗文化教育传承的弊端

(一)现行教育体制的应试教育特色客观上制约了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虽然素质教育近年来成为教育改革的方向,但是由于教育体系牵涉到各个环节,每个环节的调整都需要相应的条件来配套,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现行教育模式的实践并未完全完成与素质教育相配套的调整。应试教育仍然是现行教育模式的主要特色,追求高分、追求升学率仍然是现行教育体制的主要特色。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都以考试为轴心来进行安排,由此导致了与学校教育关系不大的科目在教学过程中的资源往往不能得到合理设置,从师资、课时、设施各方面都有所体现。现行教育体制实践中的应试教育特色与素质教育的人文教育、全面发展理念的分歧也使得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民俗文化教育在现行教育体制中被冷落。从学生方面来看,由于民俗文化并未在教育评估体系中有所体现,因此从思想上使得民族学生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此类课程方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多地依靠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自觉意识,而这显然是不能满足民俗文化传承需求的。从教师方面来看,现行教育体制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单独考核在客观上形成了民族民俗文化在教师教学成果评估体系中的排斥,且由于民俗文化教育对于学生的教育成效相对而言难以显性体现,因此教师更愿意在能够体现教学成果方面的教学课程方面努力而不是民俗文化教育。最后,从最终的教育成效来看,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较为直观地体现教育成果,推动学生在社会中的实践工作,而由于民俗文化教育更多地是文化精神方面的熏陶,是生活方式理念的诠释,隐含于学生的社会活动中,并不直接表现出成效,因此相对而言,民俗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不能得以清晰展示。现行教育模式对于考分的片面追求和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忽视使得整个教育体系形成了对民俗文化的消极教育态势,直接制约着民俗文化的传承。

(二)现代教育场景与生活场景的疏离影响民族民俗文化的实践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社会化,但是从教育本身而言,其对学生集中学习的教育方式及学习内容方面的偏向,使得教育无形中形成了与社会的疏离。而从民俗本身来看,民俗是生活场景的产物,生活场景是民俗产生的母体,在生活场景中,民俗文化才能得到滋养,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也是在生活场景的自然状态下所进行的传承,因此传统传承的模式使得民俗文化传承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教育场景的生活化与民俗生活化特征背道而行;另一方面,在现代教育中,更多地是以理论灌输为主,重理论轻实践是教育的主要特征,而这一点又和民族民俗的实践性相悖。少数民族民俗是在民族生活场景下产生的民俗文化,应用于民族生活实践是民族民俗的基本属性,也是民族民俗文化赖以存在的意义,但是在现代教育场景下,民俗文化从生活场景的剥离教育,使得其在传承方面形成了民俗文化的实践不足。

三、基于素质教育改革推进民族民俗文化的教育传承

综上分析,现代教育理念和民族民俗文化的功能在内在上是一致的,民族民俗文化是现代教育丰富教育内容的重要资源,两者的一致性意味着在民族民俗传统传承模式解构下,学校教育路径可以成为民族民俗文化传承的新路径选择,当前多数民族地区民俗教育在民族学校的顺利开展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但是由于现代教育理念在现行教育体制中的推进是逐步发展的过程,因此现代教育环境下现代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实践还存在多个分歧,这些分歧也使得民族民俗文化基于教育路径的传承举步维艰。在现实条件基础上,现代教育环境下民族民俗文化传承可以采取以下举措来推动教育发展和民俗文化的传承。

(一)把民族民俗文化纳入教育评估体系从以上分析可知,民族民俗文化对于民族学生在民族社会的适应以及在精神上与传统民族精神的一致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民族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这与民族学生的素质教育目标是一致的。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近年来国家通过各种举措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民族民俗文化与素质教育的一致性意味着少数民族学生的素质教育推进可以和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同步来进行,把民族民俗文化纳入民族教育评估体系便是两者同步的具体表现。和普通学生教育一样,大部分民族地区的教育应用的是统一的教育评估体系,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也是民族教育的基本评估体系。在这种评估导向下,虽然部分民族地区在小学阶段已经展开了民族民俗文化的教育,但是最终因对于升学率的追求而使得其在初中或高中阶段由于学习压力较大而不得不放弃对民俗文化的教育,由此可见,评估导向教学活动,现行教育体制中民族民俗文化的缺失使得民族民俗文化在民族教育中难以持续进行,同时在具体教育活动中也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影响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因此对于民族民俗文化在教育路径下的教育传承强化就必须从根本上调整现有教育的评估机制,把民族民俗文化的评估考核融合于现代教育评估体系中。民族民俗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的一致已经为此项融合奠定了基础,而民俗文化与素质教育的一致性也意味着民族民俗文化在评估体系中的融入正是素质教育进步的具体表现。

(二)增强民俗文化教育与生活场景的结合民俗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是民俗生存发展的土壤,因此民族民俗的教育同样不能与民族民俗的生活性相悖,推进民族民俗教育与实践生活的结合是民族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于民族文化教育与生活场景的结合,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推进,首先是模拟生活场景,可以通过民俗文化与其他课程的结合,通过其他的教学内容设置与民俗文化相关的模拟情境,再现民俗情境,使学生对民俗有逼真的感知,在情境模拟中,不仅推进了民俗文化的生活化认知,同时也使其与其他课程教育目标联系在一起,有助于民族民俗与其他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以部分民族的对歌风俗为例,可以和音乐课程结合起来,通过对歌模式进行音乐教学,同时也促进了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达成。其次是参与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去,民族民俗文化在学校的展开多是理论方面的灌输,对于民俗的学习最终要应用到民族生活中去,因此可以把教学内容和当地民俗生活结合在一起,通过各种机会和条件的创设,使民族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日常民俗活动中,在其对民俗的亲身感知中,再进行民俗知识的学习,将有效促进民族学生对民族民俗的理解和认可。

四、结束语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作为一个多民族县份,富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对于全面推进全国文化先进县建设,努力建设幸福美好富蕴具有重要意义。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

(一)彰显特色,助推发展

我县有汉、哈萨克、维吾尔等20个民族,其中哈萨克族占总人口的75%以上。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县少数民族人民创造、继承和发展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博大精深。当前,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点,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手段,以推进文化创新为动力,以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完善措施,扶持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我县少数民族文化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公共文化体系比较薄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不足。为此,要采取特殊措施,扶持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一是制定相应的法规,完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保障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二是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明确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职责,动员各方面力量合力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三是制定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中长期规划,确定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原则方法,使民族文化发展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四是进一步加大对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投入,设立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解决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中的特殊困难。

(三)培养人才,传承发展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必须大力培养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一是培养管理人才,强化业务主部门的职能,进一步加大对发展民族文化工作的指导;二是培养传承人才,发现和培养乡土文化能人和民族民间艺人,支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继承和创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褒奖他们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作出的特殊贡献;三是培养艺术人才,充分发挥他们在民族文化发展中的带动、示范、传承、引导作用;四是培养研究人才,鼓励专业和各种非专业人士积极参与民族文化发展研究,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理论创新;五是培养经营人才,鼓励各类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民族文化产品研发,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四)交流合作,共同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只有走出去、请进来,融入文化大环境,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相互融合,才能不断创新和发展。要积极开展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参与疆内互办的文化年和在疆内举办的文化节、艺术周、展览会以及各种演出活动;要精心打造一批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精品,充分展示少数民族文化魅力,不断提升少数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要组织高层次艺术人才到民族地区开展文化下乡服务活动,帮助基层开展文化活动,培训基层文化工作人员,传播先进的文化发展理念。

(五)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丰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民族文化发展中的各种关系,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基层文化活动正常开展;要发展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事业和广播影视事业,提高传播力,扩大覆盖面;要加大对少数民族文艺院团和博物馆建设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宣传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要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民族文化活动,丰富各族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要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资源;要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创新,营造充满活力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环境;要保护人口较少民族文化遗产和建筑群落,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乡镇建设。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工作,多措并举采取建立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精品网站,通过互联网对外宣传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通过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同时把保护、抢救、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制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建立考核指标体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

(二)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提供保障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民族文化专业人才,一方面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强化工作力量,建立一支高素质、具有实干精神的专业队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努力培养文化专业人才,让更多的人走进民间艺术,发扬民族之魂。另外要加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评定工作,要建立文化传承人名录体系,对传承人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使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后继有人,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魂宝流传千秋。

(三)健全工作机制,加大立法保护。

一定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切实加强文化部门、民宗部门在民族文化管理方面的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立法保护,制定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设立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民族文化产业的工作,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责任落实,形成强有力的组织工作保障。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8-0008-02

云南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我国56个民族中,云南省就有26个民族。省内各少数民族交错杂居、和睦共处、生息繁衍,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出种类繁多、绚丽多姿的民族音乐文化。因此,云南享有“民族音乐的海洋”“歌舞的故乡”“音乐文化的活化石”“社会音乐的历史博物馆”等美誉,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在我国各地广为流传。

一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由于云南各少数民族所处的历史文化、地理位置、特殊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等不同,使得云南民族音乐文化呈现多样性、复杂性和富有性的特点。就民间器乐而言,在我国500多种乐器中,云南的民间乐器就占了200多种,占全国器乐总数的五分之二。云南的民歌种类更是品种众多,有休闲娱乐性、劳作性、婚嫁性、宗教性等,并且云南的民歌演唱技法也很有特色,几乎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唱法。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云南的少数民族音乐爱好者们创作了许多各具特色的乐曲,从“创世古歌”到“劳动歌”,从“情歌”到“婚嫁歌”,从“民族戏乐”到“民族曲乐”再到“宗教音乐”,从“民族舞乐”到“民族器乐”,从“独唱、独奏”到“重唱、重奏”,从“合唱、合奏”到“奏唱、舞蹈”,经过了无数次的演变并融为一体,使得各民族音乐不断得到丰富。26个民族各自不同的音乐文化传统和艺术成果反映了各个民族不同的历史、生产、生活情趣,具有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

二 如何理解教育传承

教育传承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重要的传承方式之一,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音乐教育是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学校音乐教育不仅是民族音乐文化的依托,更是当代各民族音乐文化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传承方式。正如魏煌先生所说:没有一种文化不是通过教育传承下来和传播出去的。学校教育作为传播文化的专门场所,以其自身一套完备的系统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这种形式是任何手段所无法比拟和无法替代的。因而,若系统地、全面地实施少数民族多元音乐文化战略,非学校教育莫属。近代音乐教育的发展历史表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的音乐教育不仅要吸收世界各国优秀的音乐成果,还要立足于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之上,具有本民族特有的音乐风格。然而,目前的学校音乐教育在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方面还有待改进,因为长期以来,大部分艺术院校以西方音乐理论体系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教育,而忽视了中国音乐体系的深入探讨和重建,没有将音乐本身与少数民族生活习俗联系起来,不利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重建人类文明、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今天,我们要克服“欧洲中心主义”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全力发展作为中华文化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从而解决好学校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传承之间的实际关系。

三 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的教育传承

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立足本土,成果丰硕,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发掘、保护与传承做出了突出贡献。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办学理念为:依托云南独有的民族音乐资源,借鉴当代世界优秀的音乐教育体系,传承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弘扬中国传统音乐,培养面向21世纪的复合型音乐艺术人才,走民族音乐本土化教育的路子。办学50多年来,紧紧依靠师资和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资源这两个优势进行教学、科研、创作、展演,取得了丰硕成果。如: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五届全国金钟奖声乐比赛金奖、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美声组金奖、“五个一”工程奖、国际声乐大赛金奖、金钟奖合唱比赛金奖等,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学院重视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四 学院在云南民族音乐教育中的四大特色和举措

1.成立云南民族音乐研究基地

该基地自2004年成立以来,收集整理了大批珍贵的乐器、图片、音乐素材,已拥有的田野考察声像资料:录音带400余盒,录像带180盒,文字记录200万字,乐器实物30余件。有关云南音乐文化的图书资料约800册。已出版的书著、音像有:《云南民族器乐荟萃》、《滇西民族器乐曲选》、《云南乐器王国的传说》、《云南洞经文化――儒道释三教的复合性文化》、《云南多声部民歌考察记》、《云南特有民族原生音乐》、《云南民族原生音乐纪实》、《云南少数民族宗教音乐》(含音像、图片资料)、《云南民族乐器图录》、《巅》(10张CD)。“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基地”

――――――――――――――――――――――――――

* 本文得到了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数据库及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的资助(编号:2012Y094)

的成立,对云南省珍贵的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在为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建立云南民族乐器展示厅(云南民族乐器博物馆)

对流传在云南省的吹、拉、弹、打等各类民族民间乐器进行的抢救性征集,建成具有一定规模、乐器种类较全的云南民族乐器展示厅。该展厅现藏有300余件弥足珍贵的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大多数年代久远,具有巨大的科研价值,对广大师生、学者们开放阅览,为民族音乐的教育、科研、展演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该展示厅的宗旨为:建立一个崭新的“范围广、品种全、规格高”的云南民族乐器及音乐档案库,尽早尽快地抢救和发掘尚存的云南民族民间音乐珍宝,为弘扬云南民族音乐、建立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功立业。

3.开设云南民族音乐课程

在全院学生中开设云南民族音乐课程,教材即为学院专家教授撰写出版,将学院的民族音乐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过程当中,让来自全国乃至国外的学生都学习到云南民族音乐,使之得到最大程度的传播,收到很好的效果。

4.民间艺人进课堂

注重人才培养,需要独特有效的教学方法,云南民间艺人即为民族音乐歌舞方面的好老师。有的课程采用请民间艺人、艺术家到校示范教学,师生和民间艺人、艺术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增强了教师研究性教学的主动性,学生兴趣更浓,学习形式更加生动有效,老师和同学对民族音乐的价值有了深度的认识,保证了本土化民族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云南红河民间的栽秧鼓舞,是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每届学生都要学习的内容之一,重大演出活动均为保留节目,得到了业内专家的一致好评。

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世界各民族文化被同化速度加快,如何弘扬传承云南民族音乐,民族音乐如何推陈出新,如何解决民族音乐资源严重流失和人才匮乏的现实,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根据五十多年的教学、科研、创作、展演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确立了“民族音乐本土化教育”的思路,立足本土,把云南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纳入教学体系。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办学理念、办学思路、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逐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特色和优势。

参考文献

[1]陈勇.音乐教育的发展视点[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第5篇

撒拉族是中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全民信仰伊斯兰教,有自己的语言和传统文化艺术。撒拉族祖先是中亚撒玛尔罕人,800多年前迁徙到中国青海循化,在循化这片沃土繁衍生息。循化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如今撒拉族人口已发展到7万多人,是国务院扶持全国人口少小的22个民族之一。

撒拉族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乌古斯语组。撒拉族在历史上有自己的文字——图尔克撒拉文,但这种只被极少数的宗教人士和民间语言文化研究者掌握,在群众中未能较好地普及,因而对保护和发展撒拉族语言文化未能产生足够的影响,从而导致撒拉语词汇不断流失。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撒拉族地区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民族之间的交往非常频繁,加上长期以来未能确定科学的语言拼写符号并加以书面化,撒拉语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消亡速度最快的濒危语言。目前,撒拉语日常会话中的汉语词汇已经超过60%,即便在撒拉族聚集的农村地区,在撒拉族儿童中能用撒拉语数到20以上的寥寥无几。撒拉族人对他们本民族的文化没有强制性的要求,民族语言的掌握主要从日常生活中习来,这样造成的结果是,由于对本民族文化的学习没有得到强制的要求和压力,于是在时间有限、精力有限的前提下,很可能忽略和放弃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这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语言文字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也是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根本载体,为了保护濒临灭绝的撒拉族语言文化和随之快速消亡的撒拉族文化遗产,循化县积极组织撒拉族语言专家会同世界少数民族语言专家,根据国际突厥语音标符号确定了科学的撒拉语拼写符号,为保护和发展撒拉族语言文化奠定了基础。

一、通过首部撒拉语电影译制片《举起手来》探讨保护和传承撒拉族语言的途径

通常,我们对一部轻松搞笑的喜剧电影都情有独钟,《举起手来》就是这样一部国产电影,它不仅是一部抗日战争题材的影片,带有浓厚的喜剧风味,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抗日战士和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靠智慧和团结在一起的心抗击了日本侵略者。这样一部富有娱乐的爱国教育片,每一幕深深地扎进了国人的心里,难以平复,这也正是它被很多译制中心看好的原因。作为青海第一部正式出品的撒拉语电影译制片《举起手来》,在译制过程中投入很大。

首先,这部影片不仅从主题曲到人物对话为撒拉语,而且首次将撒拉语拼写符号用字幕打入影视作品中。该片的问世在不断丰富撒拉族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可以通过影片学习推广撒拉语拼写符号。这对于保护和发展撒拉族语言产生深远影响,也填补了撒拉族语言文化上的空白。对撒拉语中濒临失传,亟待抢救的部分艺术语言起到保护和传承作用。

其次,该片在译制过程中,运用了撒拉谚语和歇后语,撒拉族谚语、歇后语是撒拉族传统艺术语言,读起来琅琅上口的撒拉谚语歇后语是集实用性、趣味性、哲理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民间文学形式。更增加了电影的戏剧性和艺术趣味性,已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撒拉族谚语、歇后语对了解撒拉族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撒拉族口头文学的珍贵遗产。由于撒拉族没有文字,撒拉族谚语、歇后语由代代心口相传,目前濒临失传,亟待抢救和保护,从这个角度来讲,该片对撒拉谚语和歇后语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另外,该片中我们还听到撒拉语的“玉尔”(即:和撒拉族的“花儿”差不多,高亢奔放的高音悠长豪迈,音域以间歇音和颤音见长)是撒拉族人们表达内心感受和发泄情绪的一种途径,也是撒拉族民俗文化艺术的瑰宝,体现了撒拉族人民对艺术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但现在由于大众主流文化的冲击,撒拉语的“玉尔”濒临失传。该片对撒拉族文化艺术中部分濒临失传的珍贵文化的拯救和保护是个很好的开始,也是对撒拉族人民拯救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一个警醒。

二、政策体制上对撒拉语影视译制片的大力支持是对拯救和保护撒

转贴于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文化、形态、场域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智慧结晶,是人类在同自身、自然和社会接触的过程中总结创造出的一种生存体系,具体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作为人类共同的智慧财产,文化有人类共性的一面,既被不同种族、民族或群体所共同认可的物质精神体系。文化和整个人类的精神活动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如果没有人类的主观能动创造,也就谈不上人类文化的存在。但是,文化从来不是人类主观随意的产物,文化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群体生存的地域环境。正因为如此,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各个民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共同组成了丰富多彩、灿烂辉煌、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也正是因为这种多样化文化之间相互的借鉴和吸收,中华文化才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种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体系。文化的多样性如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相互制约和促进的机制一样,如果一个文化系统里只存在一种单一的体系,那么这种文化系统必然会因为养料的不足而走向消亡。新时期以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党和国家的追求所在,也是每一个公民奋斗的理想坐标。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物质的建设是复兴的基础,而文化的建设是复兴的灵魂。没有文化的物质必然会失去方向,最终沦落到野蛮的境地。故此,我们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的建设离不开保护中华民族体系内各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

当今,工业化、自动化、信息化稳步推进,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不断加强。人类的物质文明得到空前的高速发展,但物质文明的高度繁荣却没有带来文化的相应强盛,相反,由于掌握丰厚物质的民族有更多的话语权,文化霸权主义随之产生,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了压制。就我国而言,受历史原因和地理条件的影响,少数民族在各方面的发展中都相对落后于主流民族。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的发展始终是国家战略的核心关注点。几十年来,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经济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在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冲击下,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优秀民族文化在传承上出现了种种问题,这与我们党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的一整套政策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在发现问题后我们总结当下经验,借鉴历史教训,在文化上提倡多元一体化的发展。教育是文化传承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我们在教育上提倡多元一体化教育。现阶段实行的双语教育、民族文化课程的开发,就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几种具体的手段,但似乎效果并不是那么理想。本文就是要在总结前人实践和理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文化传承的本身规律和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来探讨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的有效传承。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1975 年在《科学场域的特殊性》一文中提到,“场域是一个关系性的概念。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 network),或一个构型( configuration) ”。“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世界是由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而这些化约成支配其他场域运作的那些逻辑和必然性”。[1]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场域是一个有着自身运行规律的系统,在场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按自身的客观必然性运转。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在一定地域内,某个民族或种族生存智慧的延续。这种延续可以分为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传承。横向的传承就是同辈之间生活经验的交流,通过交流,个体弥补了自身文化经验的不足。纵向的传承是指长辈向晚辈的传承,这种传承包括群体共同认可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等。不管是文化的横向的传承还是纵向的传承,首先是离不开特定的传承主体,其次是离不开特定的地域环境,最后是离不开传承主体在跟客观环境打交道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相对固定的方式。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场域就是指以一个民族或种族为主体的文化主体,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跟客体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空间系统。在这个系统内,文化主体、客体和主客互动的方式构成了文化传承场域的三要素。少数民族传统的文化传承场域主要有家庭、村落社区、集市市场三种类型。

家庭是个体生命出生后无法逃避,必须面对的第一个生存环境。在家庭环境中人的生物性的一面得到进一步发展,为社会人的发展奠定生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个体生命得到基本的生存技能和经验知识,初步具备了社会人的形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规范,家庭作为文化群体内一个基本的生活单位,必然和整个民族群体内的文化体系是相一致的。在家庭中,作为主要的文化传承主体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教给下一代基本的生存技能,传授给下一代本民族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形成的生活习俗、伦理规范、价值观念以及个体或民族群体的起源历程、成败兴衰。从知识的分类来说,家庭传承的既有生产劳动方面的内容,也有传统文化和品行方面的内容,如打猎技术、节庆仪式、婚丧嫁娶都包括在内。这些内容都有很强的民族性,按照家庭内部特有的运行机制传授给下一代,一旦家庭内部的运行规律发生变迁,这种传承的功能也就随之丧失。

人类是一种群居的生物,通过群居,原始人有效的应对了来自自然社会的一系列灾害,最终在地球上代代延续下来。村落社区就是人类出于生存的需要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个正式组织单位。在这个单位内必然有与之相配套的信仰体系、村规民约,通过内部的这种文化体系,村落社区才会出现和睦相处、欣欣向荣的景象。随着儿童生活范围的扩大,他必然要融入到村落社区中。在社区内儿童潜移默化的习得了内部的价值信仰、行为规范。同时,在村落社区内部,领头人或者长辈们利用各种节日庆典对下一代进行德智体方面的教育,让下一代树立热爱集体、追求美好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集体生存意识。少数民族村落社区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场域,村落社区内部生存之道的消亡势必也会导致文化传承的中断。

集市市场是民族成员之间交换产品的场所,物质产品除了它的物质性以外,它本身还包含着制造主体的价值观念。事实上,民族成员在集市上除了物质产品的交换,还有情感价值的交流。从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视角看,集市市场是民族成员产品交换和精神交流的动态场域。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多家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赶集日,每逢赶集日,各种文化得到动态的交流。“无论是本土文化的传播造就着传统文化的生命,还是外来文化在这里落脚后与本土文化相互碰撞而形成‘混杂性’和‘混生性’的新文化,集市无疑成为一个文化传承与文化再生的重要媒介。”[2]在集市中,民族成员内部、村寨部落的物质的到互补、感情得到满足,彼此之间的物质价值、行为价值、伦理规范在互相认同的基础上得到更新。集市和市场内部交易规则遭到破坏后,民族文化的传承在大的群体范围内无法延续,也就失去了传承更新的肥沃土壤。

几千年来,民族文化得以延续主要是家庭、村落、社区这些传统生存场域的存在。工业社会以前,生产力的发展是以一种缓慢渐进的方式前进的,与生产方式密切联系的这些场域都以某种稳定的步伐向前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化传承得以时代延续。除非遭遇大的战争和自然灾害,场域遭到破坏,文化的传承不会出现传承危机。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突变导致了生产方式的剧烈震荡,原生态的传承场域经受不住这种震荡,各种要素之间重新组合以全新的样式迎合这种巨变,民族文化的传承出现前所未有的危机。

参考文献: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第7篇

【关键词】城镇化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主体

城镇化是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城市化一直是近代世界各国致力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目标,同时也是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任何国家的大中小城市或乡镇,都是历史上逐渐形成的层次高低不同、作用大小各异的工商服务业集聚地或政治文化中心,它们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西方经济学用“城市化”(urbanization)来概括一个社会在工业化进程中城市及其作用的形成和发展(包括农村地区演进为城市)。但是,这仅是从表象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自发的“城市化”过程。从深层次来看,这种过程以私有制为基础,并普遍伴随着城乡对立和城乡内部的贫富两极分化。尽管我国的城镇化与西方城市化有某些相似之处,在城镇化进程中也表现出农田劳动者人口逐渐减少、农村人口不断转向城镇的趋势。但我国的城镇化是在党和政府统一领导下的一种有组织的、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实践,不但重视推进城市功能的现代化,重视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而且重视乡村建设,重视促进城乡人民共同富裕。在当代中国,城镇化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实践环节。因此,推进农村城镇化,是当前中国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农村城镇化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社会生存环境和家庭代际传承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一些地区民族文化的生存环境受到影响。例如,在素有贵州“苗疆”之称的黔东南苗族地区,为适应西部大开发和城镇化建设的需要,黔东南州政府将与凯里毗陵的麻江县下司镇百午乡划归凯里市进行经济开发。在百午乡变为凯里市百午经济开发区后,短短几年时间,百午地区的自然苗族村落逐渐消失在城镇化的建设当中。随着经济开发力度的加大,麻江县下司镇、碧波乡等相继并入凯里市,下司镇再度成为凯里又一经济开发区,碧波乡则成为凯里的新兴工业园区。在黔东南苗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中,无数苗乡侗寨被拆迁,诸多农田被占据,广大苗族民众被迫从土地上走出来,融入到城镇化或城市化的生活之中。

城镇化文明对苗族地区人民群众的传统价值观念和体系形成巨大冲击,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文明不断改变着苗族青年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苗族传统文化的社会生存环境受到影响。从深层次上讲,城镇化建设还消解了苗族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家庭环境,苗族民族艺人越来越少,崇尚现代文化的苗族青年越来越多,苗族文化的家庭代际传承出现断裂。黔东南苗族地区的城镇化实践告诉我们,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逐渐被边缘化,少数民族文化创作主体逐渐减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被同化并走向衰落。

培养文化主体是传承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途径

人是文化的主体,在当前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生存环境和家庭代际传承环境受到影响的情况下,通过培养文化主体让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以“活态”的方式传承下去,是保护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培养民族文化主体,重点是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加大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让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青年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文化自觉,从而激起他们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和热情。笔者建议,编撰乡土知识手册、定期举办民间文化培训班、大力弘扬少数民族语言是培养民族文化主体的有效路径。

编撰乡土知识手册,通过宣传乡土知识培养民族文化主体。所谓乡土知识手册,是指少数民族地方的文化工作者,在具体分析本地区文化环境和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针对当地特定青年,撰写和编制出来的乡土知识读本。乡土知识手册是地方性文化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媒介,将乡土知识手册引入群众日常生活,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本土文化具有理论导向作用。我国少数民族在其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各种民情风俗,集中反映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历史传统、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生活习惯、心理特质、等,这些民情风俗是少数民族地区编撰乡土知识手册可资利用的重要素材。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工作者应当针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具体实际,并结合当地民族青年的经历、兴趣、爱好、学习风格和发展需要等,组织当地民间文化精英编写乡土知识手册,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例如,可以将少数民族民歌、舞蹈等汇编成民族民间音乐读本;将少数民族服饰、民族图案、刺绣图案、民间工艺品的制作等汇编成民族民间艺术手册,等等。利用乡土知识手册宣传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提升当地民族青年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有助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主体的自然生成。

定期举办民间文化培训班,发挥规范化教学在培养民族文化主体中的作用。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文化不仅底蕴丰厚,而且有着鲜明特色,各少数民族祭祀、婚丧嫁娶、节庆活动、民歌等都是民族民间文化中的精品。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民间文化培训班,以规范化教学的方式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有体系地、完整地向广大少数民族青年传播。

例如,2002年8月,台江县人民政府决定从当年新学期开始,在全县中小学开展“苗族文化走进音体美课堂”活动,内容包括唱苗歌、跳苗舞、学苗绣等,使苗族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学校。举办民间文化培训班,将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孝道观念、民族团结精神、重情感厚礼仪的美德、以及民族舞蹈、音乐、节日传说、诗歌等传统文化分阶段、有步骤地传授给当地民族群众,有助于培养少数民族青年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举办民间文化培训班,通过民间文化培训班宣传民族传统文化,有助于各少数民族青年学习和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他们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他们热爱家乡、热爱本土文化的意识。此外,通过举办民间文化培训班,利用规范化的教学方式分级、分期、分批地对各级各类民族文化工作者进行培训,还可以提高民族文化工作者的素质,壮大民族文化工作者的数量,建立一批具有高素质的民族文化宣传工作队伍,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主体后备人才的培养作出更大贡献。

大力弘扬少数民族语言,为民族文化主体的自觉生成创造环境。语言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它对于了解一个社会的历史与文化具有重要作用。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一个民族往往将自己的历史与文化凝聚在本民族的语言之中,并以语言为载体进行传播。同时,语言还是人类存在的精神家园和文化之根,是民族传承密码,它承载着文化的命脉,保证民族文化代代相传。可见,弘扬少数民族语言,对于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封闭状态逐渐被打破,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日趋频繁,各少数民族青年为了适应中华主流文化和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他们纷纷学习和模仿汉族语言以及汉族的各种生活习俗,从而导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语言文化出现严重的汉化趋势。少数民族语言汉化,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语言环境受到影响,这是导致少数民族文化主体流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笔者认为,大力提倡和弘扬少数民族语言,将少数民族语言运用到报刊杂志、电视网络、学校教学等知识传播媒介中,不仅可以加快少数民族青年对知识信息的吸收力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和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青年自觉接受和学习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定意义上讲,使用和学习本民族语言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因此,大力弘扬和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可以为少数民族文化主体的自觉形成造成良好的外部环境。

结语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策略方法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在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化诞生和消亡。但无论是已经消亡的还是现存的少数民族文化,都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融合为中华文化体系影响世人。信息时代的来临,打破了人们沟通和信息文化壁垒,这在促进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同时,也使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逐步消亡的风险。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少数民族文化逐渐消亡的现状,我们必须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视,使少数民族文化能够继续传承。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最早源自于西方,这一理论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多民族国家通过大量实践,已经证明其优越性。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如何运用好这一理论体系,实现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则成为社会各阶层和专家学者重点研究和谈论的问题。

一、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纳入国家教育法规和制度

汉文化是我国国家教育开展的基础,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汉文化教育也占据着主流地位。但这虽然促进了民族和文化的融合,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打下基础,但也使少数民族文化不可避免的面临着流失问题。在国家教育法规和制度中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教育体系中,使各族人民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在多民族家中的地位,形成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现代社会里教育已经普遍成为一国公民必须承担的义务和权利。因此在多民族国家的教育体系里应该在相应的条款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进行制度化的规定,使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具有法律保障。这样,才能保证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能够在国民教育中得到普遍的实施。尤其在一些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立法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对少数民族文化在多民族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出明确的规定,促使人们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自觉地履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义务。

二、在各层次的教育内容中加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

要真正实现多元文化教育,不仅少数民族人民自身要学习,主体民族的人民也要学习,也就是说必须是全民的学习和教育。当然这种教育并非一定要成为国民教育的主体内容,是在坚持现有教育体系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少数民族文化的知识或者在现行的某一教育内容中增加更多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这种教育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尤其是一些单一民族聚居的地区,在民族文化教育内容里应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适当加入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比如说可以在小学、中学的教育内容中适当的增加一些有关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的课程,让学生对本民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教学内容上,主要以一些常识性的内容为主,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传授,通俗易懂。二是在一些非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内容更要精心设计,内容既要全面,又要高度浓缩,还要通俗易懂,具有趣味性和知识性。这对教育实施者来说具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在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在各级教育层次中都要进行,使其成为全民必须接受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通过不同层次和不同形式的社会教育活动,宣传少数民族文化影响力

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社会教育活动,宣传少数民族文化知识,扩大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主体的范围。在多元文化教育的视野下,任何一个人包括少数民族人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都可以参与到教育的活动中来,因此教育或者接受教育是全民的。为了扩大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围,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共同相处,在普通民众中进行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和教育是必要的。在现代社会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然而不同民族之间在文化上的隔阂,往往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甚至引起大的冲突。因此对普通民众进行少数是在一些多民族杂居地区,这项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当然对普通群众的教育是一种不同于学校教育的社会教育,其教育形式更是要灵活多样,要充分考虑到普通群众的知识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这种教育可以采取灵活的形式,比如说举办一些各民族普遍参与的文艺活动展现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组织一些民间组织吸纳不同民族的人参与,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举办各种形式的民间活动,在活动中吸收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也可以对一些当地知识文化较高的人进行专门的教育,请当地民族的一些人士进行本民族文化的讲解等等。

四、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领导干部文化水平,使其担负起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重任

尽管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存在着比较多的民族融合现象。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级领导干部中既有少数民族也有汉族的,既有本民族的也有其他少数民族的,因此作为地方最直接的领导者,地方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学习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尤其是自己所任职地区的民族的知识,应该成为一项基本的业务能力。从多元文化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些人同样应该接受教育,尽可能多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常识,并自觉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尤其在现代社会里,随着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不断发展,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日益成为一种迅速改变当地社会经济状况的重要资本。许多领导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有意识地鼓励群众发展民族文化,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

在这种情况下,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领导干部进行适当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的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和本质,增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鉴别能力,以便政府在实施相关政策过程中确保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内容能够发扬光大,并在人民中间发掘出更多的优秀文化要素。当这些领导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后,他们势必会将其作为发展地方经济和提升地方文化品位的一个重要手段,而鼓励群众进行广泛的学习和宣传,这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来说无疑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综上所述,想要提高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促进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多元文化理论在教育系统中的应用实践具有极高的价值。想要实现多元教育论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就一定要从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的层面,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教育地位,并通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改革,来提高国民教育体系中少数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最后,还要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领导干部的文化水平,使其能够以正确的观点看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真正成为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守护者,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传承与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大众传媒;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扬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传媒对人们的生活观念、人生体验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而这种影响随着大众传媒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日益明显。大众传媒带来的各种新的观念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和思想等,甚至使一些少数民族文化濒临消亡。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的智慧结晶,是少数民族群众心灵的家园。其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是少数民族自身得以发展的精神食粮,是需要得到传承与发扬的。大众传媒对少数民族文化产生巨大冲击的同时,在传播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的信息将前人所创造的文化传递给后代可以实现文化的延续,也为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契机和可能。

大众传媒传承与发扬少数民族文化的现实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将前人的经验、智慧、知识进行记录、积累、保存并传给后代,后人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完善、发展和创造。而大众传媒在传播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的信息将前人所创造的文化传递给后代可以实现文化的延续、传承与发扬。

张瑞倩在《电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修补”――以青海“长江源村”藏族生态移民为例》中考察了青海―藏族生态移民村村民的社会生活变迁及电视媒介接触经验发现,虽然大众媒介加速了移民的现代化进程,冲击了藏族的民族文化,但是她认为广播电视尤其是电视可以对少数民族文化起到修补的作用。如电视可以通过反映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节目来重现和强化少数民族文化。曾经在唐古拉山镇存在但又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弱化、改良甚至是消失的许多传统的藏族节日仪式通过电视节目重现了这些节日在、云南、四川的盛况,从而弥补了青海―藏族生态移民村村民对本民族文化由于种种原因而淡忘甚至消失的民俗知识的空缺。台湾三立电视台曾经制作的一部名叫《独龙族一切安排好啦》的片子也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电视节目对独龙族传统文化的修复、传承的作用。“节目中介绍了独龙族一些传统的生活方式,如爬树游戏、江边钓鱼、编织独龙毯、采取独龙汁(一种天然的染色品)、放养独龙牛,等等,他们看得非常认真。因为他们发现节目陈述的一些据说是独龙族传统的习俗和游戏的内容他们也没有听说过,已经在他们现在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了。一位村民看完电视后说:‘我们的生活习俗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不看这个节目,我还不知道我们祖先有那些游戏,我真佩服我们祖先有那么了不起的创新和征服自然的能力。’”[1]因此,大众传媒特别是广播电视可以通过各种信息、节目加强少数民族的民族辨识以修复民族文化,进而传承与发扬少数民族文化。

大众传媒传承与发扬少数民族文化的途径

传播方式上灵活多样。大众传媒可以采用少数民族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来传承与发扬少数民族文化。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群众都能歌善舞,唱歌跳舞是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如世世代代的苗族人通过歌舞解除疲乏,也通过歌舞在游方场上寻找到知心爱人,使苗族族群代代繁衍、生生不息。而木鼓、芦笙更是已经与苗族、侗族血脉相连。大众传媒在传承与发扬少数民族文化时,可以采用歌舞弹唱、山歌情歌、民族歌剧戏剧、音乐歌舞或风情艺术片等方式来展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同时,在传媒技术不断更新发展的背景下,大众传媒应充分利用各种传媒技术并发挥不同媒介的特点,多层面多角度地展示少数民族文化以达到传承与发扬的目的。如针对互联网具有的信息量大、覆盖范围广、交互性强的特点建立各种介绍少数民族文化的专题网站、网上论坛等以扩大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再比如影视手段具有的声情并茂的传播特点特别适合于我国许多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2006年浙江景宁县广播电视台推出了一档有极强民族针对性且完全使用畲语播音的《畲语新闻》。“该栏目以畲语语言播报,同步配汉语字幕对一周要闻进行回顾,是华东地区电视媒体中唯一用民族语言播报的新闻栏目,也成为浙江省广播电视发展史上第一次用少数民族语言播出的广播电视节目。”[2]畲族在唐朝时就在福建、广东、江西交界地区繁衍生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畲族文化。“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畲族传统文化的积累和传承不能像汉族那样通过文字进行,而主要是通过口头语言传播和手头技艺传播来进行。本民族的历史源流、、伦理道德等精神文化的发展也主要是通过家庭学歌、家族活动、民间习俗和宗教活动过程中以口耳相传的歌谣、故事、谚语等代代相传而实现。”[3]这档畲语新闻节目将畲族人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民族节日与民族习俗、民族语言、民族文学艺术及民族文化特色等方面的新闻进行组织报道,与其他节目类型和其他文化方式一起发挥传承畲族民族文化的作用。

在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上凸显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内容为王”是传媒业的铁律。这对大众传媒传承与发扬少数民族文化也同样适用。大众传媒只有制作富含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作品才能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如《刘三姐》、《阿诗玛》、《五朵金花》等影片以其鲜明的、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获得一代又一代人的认可,而这些影片也为传承与发扬彝族、白族的民族文化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影片《尔玛的婚礼》中,导演运用纪实手法大量展示了羌族的服饰、语言、舞蹈、羌笛、民歌、饮食和婚俗等民族文化元素,从而保存和展现了有2000多年历史、被誉为“东方古堡”的桃坪羌寨和神秘的释比文化等古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在表现形式上,大众传媒也应凸显少数民族文化特色。

在传播主体上提高少数民族传媒人的素养并发挥其能动性。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当然需要政府和全社会各个阶层民众的共同参与,也需要全社会各种力量的加入。但是大众传媒在传承与发扬少数民族文化的时候,传媒人的能动性与责任感尤为重要。少数民族传媒人由于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与认识以及对本民族文化濒临消解的危机意识更为深刻,因此更能够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但是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西部偏远的地区和省份,从事大众传播行业的人素质普遍较低。如前文提及的浙江景宁县的《畲语新闻》虽然是当地畲族群众较欢迎的一档本民族特色的新闻节目,但是该节目仍然存在着新闻节目播出频率不高、新闻时效性较弱、新闻题材单一陈旧、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较多,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缺乏精通畲族语言的采编人员。该节目甚至一直没有专职畲语播音员,而只能邀请当地教师兼职播报。虽然经过几年的磨合,这位兼职播音员已被当地畲族群众接受,他的语音语调也被当地畲族年轻人竞相模仿,但是这种兼职的工作方式仍然影响了该节目的发展,也影响了畲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因此大众传媒在传承与发扬少数民族文化时必须要把人的因素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大众传媒传承与发扬少数民族文化的注意事项

大众传媒在传承与发扬少数民族文化时要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内涵。近年来,随着民族风尚的流行,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将目光聚焦到了充满神秘情调的少数民族文化上。在这个过程中,大众传媒成为展示少数民族文化风采的重要窗口,增强了各民族之间尤其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但是当少数民族文化展露在广播电视的视野之下时,少数民族文化却常常沦为被消解和被想象的异文化,逐渐失真并开始远离其融入在少数民族生活中真正的文化内核。比如彝族火把节就常常成为传媒镜头展现的焦点。“火把节作为一场彝民族的传播盛宴,是传播和展示民族文化的大舞台,该民族的衣食住行、社会关系、传统艺术、民间信仰等得到集中的展现,民族文化深层结构即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观念、行为模式、审美情趣等得到突出的表现,它无疑使参与者受到潜移默化的民族文化精神的沐浴,增强自己民族的认同感、责任心。”[4]其中,彝族民间的“选美”活动最具看点。彝族选美要求非常严格,选美的彝族姑娘要盛装打扮,手拿黄伞,在火把场外唱歌、跳舞尽展才艺。而评委们都是村寨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而选美的标准除了姑娘的身材容貌和穿着打扮外,更要看她们平时对待父母是否孝顺,还有她们平时的道德品行和勤劳声誉。但是为了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和提高节目的收视率,编导们过度强调了姑娘们的美貌而忽略了彝族火把节选美的真正内核。这些经由广播电视编辑们精心选择的画面所展现出来的彝族火把节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火把节的文化内核,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节目的真实性。甚至为了满足拍摄的需要,编导还经常采用摆拍的方式。潘蛟教授2004年在《人文讲坛》中谈到的火把节见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村子在当地看来较为富裕。村民们在忙着收拾刚收割回来的烟叶,村中看不见任何火把节前的喜悦和躁动。经过打听,才得知该村在几天前就已过‘火把节’了,而且过节的方式基本上是家庭式的,没有举行诸如斗牛、选美这样的大型社会活动。此景有点让人失望,顾问建议干脆来做‘摆拍’。”[5]彝族火把节历史悠久,通过火把聚合了各种社会关系,最终达到天、地、人的和谐统一。但在这里,少数民族文化变成了满足现代都市人群视觉、听觉的感官盛宴。因此,大众传媒只有在真正地理解并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以后才可能真正做到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大众传媒在传承与发扬少数民族文化时还应有所选择。传统文化并不等于优秀文化,也不等于文明。每个民族在进步的过程中都需要舍得丢弃掉自己落后的东西,切忌在强调传统特色的同时形成文化上的保守主义。如一些民族存在着原始的平等观念、婚姻上的近亲习惯、“坐家”习俗等,它们的确是传统的东西,但却代表着愚昧和落后,是应该被淘汰的。对于这些文化内容,我们所采取的态度不应是保留,而是摒弃。最后,大众传媒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有局限的。张瑞倩在《电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修补”――以青海“长江源村”藏族生态移民为例》一文中也承认,这种文化修补的对象往往只是仪式性的信条和文化形式,而不是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修补后的结果也不是传统文化的还原,经过修补的文化中难免会掺杂一些原本不属于这个文化体系的内容。同时,传媒人在面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时候,原有的知识结构以及个人的主观认识也会影响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为此,我们不能过分放大大众传媒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上的作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是一个意义重大而又耗时耗力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各个阶层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吴飞.少数民族社区居民的电视体验报告[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2).

[2]卢理洪,周玉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民族语言新闻节目的开拓与创新――以景宁广播电视台《畲语新闻》为例[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3).

[3]刘冬.闽东畲族传统文化特征[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4]王萍.大众传媒视野中的少数民族节日与生存――以彝族火把节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5(6).

[5]潘蛟.火把节纪事:当地人观点?[J].人文讲坛,2004(3).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第10篇

(一)渗透式传承

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音乐专业在学科设置上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设置一些和当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相关的学科。比如,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开设了手鼓、都塔尔等民族器乐选修课程;贵州凯里学院音乐学院在相关理论课的教学中会着重介绍苗族古歌、侗族大歌等当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形态,这些都体现了地方高校对本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视,增强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对当地音乐文化的感知、热爱、自豪和信心,对弘扬本地区优秀的民族文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方面没有太大的转变,所以这种渗透式的传承还只是在增强保护意识的层面上进行,对传承当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二)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班教学

为了更好地保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遗产,培养专门的传承型人才,学习、传承当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高校在这方面展开了有意义的探索。从贵州大学音乐学院的“芦笙班”“侗歌班”发展到后来的民族艺术特色部,以及贵州凯里学院的民族民间文化传习班、云南玉溪师范学院的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等。很多高校的音乐专业都开始积极地探索如何培养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人。据笔者调查获悉,在教学模式上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对生源有严格的要求

学生必须是当地的少数民族学生,精通当地少数民族语言,并具有一定的演唱、演奏本民族歌曲和乐器的基础。

2.在师资配备上有很大调整

聘请当地有威望的民间艺人担任传承班教师,他们有的是在当地民族演出团体从事多年原生态演唱、演奏的本土演员,有的是来自当地乡寨的民间歌师、乐师。这些教师常年植根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环境中,掌握了民间传统的演唱、演奏技巧,具有较高的演唱、演奏能力,是当地民间歌师、乐师中的佼佼者。

3.在培养形式上以口传心授为主

由于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大多是世世代代口耳相传,没有专门记录音乐的符号和文字,故为了遵循传统,保留学生的民族性,在平时的教学中主要以口传心授的教唱、教学为主。综上所述,国内一些高校开设的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班,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做了针对性的调整,明确了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传承本民族音乐文化能力的传承型人才,并在生源和师资配备上做了特殊的、有针对性的“专业”要求。所以这些传承班的开设,对传承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后继无人的局面。

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传承出现的问题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班的出现,对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有积极的促进意义,是高校在探索培养专门的民族文化传承人才模式上取得的富有成效的进展。但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生存环境和植根的沃土都发生了转变,少数民族音乐在高校文化的传承中也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视度不够

在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欧洲中心论”导致的一元化审美标准充斥在高校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即使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适量加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特别是某些有关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选修课,由于选课学生较少,而面临开设不下去的境地。

(二)传承班的生源出现了萎缩

由于对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度不够,选择进入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少,并且生源质量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

(三)民族民间传承专业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由于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严格规定,很多来自于民间的歌师、乐师只能以外聘的形式从事教学。且少数民族聚居地大多处于偏远地区,经济方面相对滞后,对外聘教师的经济待遇相对较低,很难留住这些高质量的外聘教师。而民间歌师、乐师大多年事已高,师资力量匮乏现象长期存在。

(四)民族民间传承班学生毕业后就业途径较窄由于人们文化生活方式的转变,传承班的学生毕业后除了去相应的少数民族演出团体工作外,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三、在高校传承少数民族音乐的主要途径

少数民族音乐,是各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也是各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主要形式。保护与传承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多元化社会的必然要求。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所具备的仪式功能、宗教功能和娱乐功能在逐渐消弱。为了更好地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创新是其必由之路,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一)音乐本体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很多学者认为,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中保留各民族鲜明特色,就要遵循原汁原味的传承,不能随意改变其本质特色,当然这个无可厚非。特别是在日常的传承教学中,要尽量保证“原汁原味”的原则,这样有利于各民族学生掌握本民族音乐的特点和神韵。但是,由于很多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所植根的土壤发生了转变,其社会功能也在逐渐削弱,为了给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新的生命力,可以适当在形式和内容上做一定的调整,特别是在演出、传播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现代的声光技术,赋予少数民族音乐新的生命力。比如,在演唱少数民族歌曲时,为了增加舞台效果,可以把本民族的舞蹈语汇加入到演唱的过程中。以贵州凯里学院为例,其民族文化传承班就以在央视春晚中为宋祖英伴舞、伴唱的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侗族大歌的独特魅力。总之,通过对少数民族音乐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不仅能完成完整传承的使命,还能把本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易于接受的形式传播出去,赋予少数民族音乐新的活力,达到真正的传承。当然,在音乐本体创新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这种创新不能脱离本民族基本的审美情趣和所植根的母体文化。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

用口传心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培养传承人才,有利于保证所学内容的纯正性。但是,音乐本身所植根的母体文化不能在教学中得到足够的体现,也不利于学生真正地掌握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因此,我们应利用特定时间让学生参与到民族音乐载体的社会生活中,深切体会音乐文化。

(三)改变教学内容,扩大就业渠道

通过音乐本体内容的创新,培养学生适应现代化舞台演出的能力。在学习本民族音乐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其他风格音乐的能力,加强师范能力培养,使其具备中小学教学能力,这样学生毕业后可以回到本民族聚居区的中小学从事音乐教育工作。

(四)改变传承班教师的引进机制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传承 民族文化 个案研究

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依赖于教育,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而教育工作又主要依靠学校教育来完成,因此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就成了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民族地区的高校,是区域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肩负着传承并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目前云南省委、省政府正在大力推动实现民族文化强省战略目标,随着“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奋斗目标的提出,云南高校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更加重大,研究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问题对探讨民族文化发展的出路和改革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为了继承、发展和繁荣云南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素质,丰富校园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推动以民族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促进“就业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落实,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在全校开展了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把少数民族文化引入到教学和学生活动中,实施了“每位师生学唱3首本省少数民族歌曲,学跳2支少数民族舞蹈和选学1项民族工艺”的“321工程”。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现已完成了对各二级学院“321”工程工作的验收,“321”工程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既彰显了地方民族文化特色也成为学校办学的文化特色。

一、开展了多项相关的活动

自开展“321”民族文化进校园工程活动以来,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开展了多项相关的活动,例如:经管五四合唱比赛暨“321”民族项目展演、工程学院首届民族健身操比赛、商学院“彩云之南,放歌未来――民族文化进校园‘321’工程”合唱比赛等等。

最近一期“321”工程活动于2013年10月29日正式启动,学校积极发动全校同学,利用中午休息和晚自习的时间参与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3首民族歌曲的集体学唱,2支少数民族广场舞的学习,1项少数民族乐器的研习。

在活动中,少数民族歌曲的学唱和广场舞的学习,参加的学生人数众多,通过学习,同学们不但对少数民族文化有了直观的了解,更体会到了民族歌曲、舞蹈的魅力和学习乐趣。尤其是在广场舞的学习过程中,负责教授民族舞蹈的老师,除了根据同学们的基础教授舞蹈基本动作,还对同学们详细解说了该民族舞蹈的由来、发展,让同学们既锻炼了身体,又学到了民族文化知识,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

二、参加昆明市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2013年10月28日,昆明市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禄劝县民族体育场开幕。昆明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本次民运会参赛人数达1519人,是昆明市历届民运会参赛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体育盛会,也是全市各族人民大欢聚、大交流、大团结、大繁荣的一次盛会。大会共设10个竞赛项目,包括抢花炮、武术、摔跤、双拐、射弩、蹴球、陀螺、吹枪、秋千、板鞋和1个表演项目。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派出18名学生组成的参赛队伍,参加了表演项目的4个小项的比赛,并在表演项目中技巧类《烟盒情深》、竞技类《角力抵杆》和民族健身操《景颇族健身操》中获得二等奖,在综合类项目上《傣族武术》获得三等奖。这是“321”民族文化进校园工程成果的重大体现。

三、云南省富民县小水井苗族农民合唱团进校园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内涵;保护;传承

前言

当前阶段,社会发展迅速,文化变迁加快,尤其是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正在遭受着巨大的冲击与威胁,已经面临着消失的问题。所以,如何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适应当前的发展,从而使现代社会把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是当前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概述及其内涵

少数民族服饰可以说是少说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是在少数民族文化漫长的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民族服饰不仅是少数民族的生活用品,同时也包含着深刻的、具有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内涵,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每一种特色,都深刻的体现了其特色,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标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直接体现了少数民族同胞的生产与生活,其体现出的原生态性和传统性是一个民族的符号,不仅反映了少数民族同胞的性别、年龄与婚姻,更体现出了少数民族同胞的民间信仰。

1.民间信仰的体现

少数民族服饰上经常会出现一些种类繁多的图案纹样,这些图案纹样能够深刻的反应出其民间的信仰。例如,壮族的壮锦袋上,一般是龙、凤的图案,这是由于在壮族人的传统文化中,龙、凤寓意着神威和吉祥。瑶族服饰上的五彩图案纹样和男女扎绑腿、缠头巾等是由于瑶族对盘瓠图腾崇拜。服饰文化与民间信之间联系紧密,然而民间信仰不仅体现在服饰文化上,还形成了众多的美丽的故事和传说。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所固有的、从历史上一直流传下来的文化。在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他们会脱下便装,换上盛装(有些是专门制作的节日服装)来庆祝节日。例如,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壮族的传统文化中认为黑色是贵的体现,只有在壮族的传统节日等重要的日子中才穿戴黑色的衣服、头巾等。在节日的服饰中,其图案纹样的谐音象征着美好和吉祥。比如,图案纹样中的喜鹊和梅花表示喜讯即将来到,而万事如意的图案纹样表示是由万字格底纹和两只如意头构成。在一些传统节日中,少数民族同胞还有将绣球、饰物等作为爱情信物送给心上人的传统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少数民族的服饰逐渐趋于现代化和时装化,但是在其本民族的重要节日和集会时,他们还是会穿上本民族的特色的服饰。

2.不但是婚姻、性别以及年龄的标志,还是民族的符号

少数民族的服饰中,男女服饰具有明显的不同特色。一般情况下,妇女的服饰上的色彩较鲜明,种类较多,饰物丰富,图案繁多;相比较而言,男子的服饰上的图案纹样简洁,主要体现出朴实、庄重的风格。同时,对已同一个少数民族的男子,或者女子,其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服饰也会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类型,主要体现在发型、头饰和服饰的色彩和图案的多少上。婚前与婚后,其服饰的穿着也有一定的不同,少数民族同胞可以通过其穿着分辨出其本族同胞是否结婚。

一个民族的符号是指能通过某些标志等能够被其他人们识别出是哪个民族的一种符号象征。其中包括民俗、礼仪、服饰等。而服饰是少数民族一个最显著的符号。例如,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就是本民族的一个特殊的、独有的标志,无论在哪里,人们都可以根据服饰来识别他们是本民族的同胞。比如,在广西南丹县的瑶族男子都穿着到膝盖处的白色裤子,而广西那坡县的壮族男子则是普遍穿着黑色的衣服,这样常人很方便通过服饰可以识别出他们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同胞。

二、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及其传承具有的意义

1.可以促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种类繁多、制作精湛,深受国外和国内其他民族的人们的喜爱,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在漫长的发展中,少数民族服饰汇聚了少数民族文化本身的精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文化。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对广大人们具有较高的吸引力。所以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可以很好的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2.能够促进文化多样化发展,还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创建

发展文化应该坚持多样性原则。少数民族文化是不同地区和不同的生态环境孕育的结果,是一个民族的特色文化。发展民族文化,应当以文化特色和当地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相互尊重少数民族与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为保障,发展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由于当前人们对发展的理解片面,导致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发展面临困境。如果只是参照沿海地区或者汉族的发展模式,必然会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逐渐的汉化、城市化。所以,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有利于构件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以及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3.对民族团结及其国家统一更为有利

在少数民族服饰上,其民族的图腾标志可能就隐藏在某个细小的纹样中,弯曲的纹样可能就是他们祖先迁徙的路线的象征,他们的精神家园就隐藏在某个精致的图案中。少数民族的服饰起到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与历史的作用,所以人们通过少数民族服饰可以深入的了解到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历史,维系民族情感。民族服饰就是一种可以体现少数民族特征的文化符号,可以增强少数民族的凝聚力,提升作为本民族一员的自豪感,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文化根基。我国还处于社会发展的触及阶段,是发展民族文化的繁荣时期,必须加强民族团结,才能发展民族文化、繁荣民族文化。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所有同胞都应当尽的义务和责任,国家应当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同胞去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服饰,才有利于民族间的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

三、如何有效进行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及其传承

1.个人或者博物馆收藏民族服饰能够有效保护民族服饰文化

少数民族自治省、县都建立的本民族文化博物馆会收藏一些与本民族风俗、历史或者文化关系密切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物。在进行收藏时,地方博物馆应当对民族文物进行整理分类,在收藏民族服饰时,必须具有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应当合理的统一协调民族服装的展览和展示设计,系可以使观众详细的了解民族服饰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从而让观众通过民族服饰更深刻的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与历史,增加相互沟通与了解,有利于民族间的团结互助。然而现实中,有些地方博物馆在展示民族服饰时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比如,有些收藏的民族服饰其制作材料与传统的民族服装所使用的材料不同,对服装上的图案纹样的制作并不是使用传统的工艺制作,图案大红大绿,与传统的服饰的图案在文化传达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使民族服饰显得不伦不类,失去了民族服饰的自然、朴实的特质。不能够体现出原汁原味的民族服饰文化。博物馆收藏少数民族服饰只是一种对民族文化服饰文化的一种静态保护。要实现动态的保护,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意识到本民族服饰的优点,在日常生活中继续穿戴民族服饰,从而更好的把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下去。

2.大力强化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产业开发也能够保护并传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现产业化可以有效的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社会,并且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快速发展,扩大内需和就业。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在文化资源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少数民族服饰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是少数民族人民在历史中的智慧的积淀,可以在其基础上开发出适应当代需求的特色的服饰,满足人们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对少数民族服饰进行开发,可以提高其经济收入,提高对民族文化的信心,有利于提高他们保护本民族服饰文化的积极性。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各地政府应当积极开发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对其民间的工艺品进行宣传推广,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还可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

3.积极宣传也为增加少数民族群众服饰文化保护意识的对策

少数民族群众创造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同时也是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者和保护者。只有少数民族群众积极参与到保护民族服饰文化的行动中,才能有实现有效的保护。所以加强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工作,必须强化全体民众的保护意识,全民参与到保护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工作中。所以政府应当积极宣传保护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性,让人们意识到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尤其是青年人,是保护工作的主力和后继者,只有青年能够积极的参与到保护和传承的工作中,才能够使保护和继承工作具有可持续行和实际意义。所以,要对广大青年,尤其是少数民族的青年对自身民族的服饰文化的认同与热爱,才能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穿着本民族服饰,更好的继承与保护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4.积极增设少数民族服饰艺术杂志,并探析文物价值、历史渊源及其艺术效果

创办更多介绍与研究少数民族服饰的艺术杂志,对各种少数民族的服饰进行详细的介绍与宣传,以此让其他群众更多的、更深入的了解其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在政策上应当引导为了保护民族服饰文化而进行的相关活动,鼓励民族服饰在市场上流通,研究如何让民族服饰进行可持续的发展。比如,实行对少数民族服饰进行品牌推广的政策,研讨民族服饰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方法引导民族服饰的商业流通,提高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力。从而可以提高人们对保护和集成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认识,丰富服饰文化。

5.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民间艺人的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少数民族生产的生命线和发展的基础。它的存在必须依靠本民族群众的传承才能维持下去。少数民族民间艺人是其传承的主要人群,他们的存在才使得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服饰文化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需要保护的一个部分。但是现在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多是老人和儿童,其传承和保护工作处于一个后继无人的状态,十分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所以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兴趣的青年回到家乡开展对本民族服饰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的工作。对当地的少数民族艺人进行物质上的帮助,从而更有利于他们从事民族服饰工艺活动以及培养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总结

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被同化,逐渐失去其民族固有的文化特色。一个国家的发展,应当是社会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当前很多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整在面临着消失的境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对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促进社会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繁荣,从而提高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团结力,为以后国家的发展与繁荣奠定基础。(作者单位:四川博物院)

参考文献

[1] 程志方,李安泰.云南民族服饰[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

[2] 马狲炜,孙美璎,李德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及意义——以云南省为例[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09(6):254—259.

[3] 邓启耀,张刘编.秘境节祭[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4] 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29.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发展

一、少数民族舞蹈的起源研究

所谓舞蹈,就是指以人的形体动作创造形象、进而表达情感的艺术。舞蹈最早是与人类原始的劳动生活挂钩的,舞蹈里的动作和节奏同劳动也是密切相关的,无论是哪种劳动,都是需要依靠人的手和脚进行动作的。手是用来的拍打的,脚是用来踩踏的,连续重复这种运动,就会产生某种节奏,形成舞蹈动作。因此,在大范围上讲,凡是借助人体有组织有节奏的运动来表达情感的动作的组合都可以称为舞蹈。

中华民族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凭借着其厚重而又不失朴实的民族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舞蹈文化便是其中不可忽略的一种。中华少数民族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便是说明了在这些少数民族中,可以说是人人都能歌善舞。无论是各种出土的文物还是历史文献资料的记载,我们都可以从中寻找出舞蹈文化的影子。并且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舞蹈文化是与劳动生活密切联系的,这也是表明舞蹈是作为我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存在的,它对于传承民族文化的方面,传递民族感情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华少数民族舞蹈之所以有着数千种之多,还是和地理环境、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以及经济文化条件等因素有关的。中国地大物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便因为这些外在的因素发展了众多类型的民族舞蹈。比如云南的民族舞蹈,因为云南地理环境特殊,有着复杂的地势,此外还高山林立、峡谷纵横,一切生态环境跨度极大,既有丽江香格里拉皑皑白雪,也有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除了这些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对文化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一些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地方,复杂的自然环境使得当地交通不是特别便利。云南相当多的地区是处于一个比较封闭、阻隔的状态,比如怒江州怒族、独龙族居住的滇西北贡山一带,沿江两岸的部分地区,至今有的地方还须借助古老的溜索作为交通工具。正是因为这些客观因素,促使每个地区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并且得以在历史的长流中得以保存和发展。此外因为地域这些自然环境的影响,即使是同一民族,也存在不同的特点。比如瑶族的长鼓舞,就分为广西长鼓舞,湖南长鼓舞和广东长鼓舞等,这些舞蹈看似出自一派,实际上则不相同。后人也可以根据这些舞蹈的不同进而辨别出这些舞蹈是归属于哪一族的,因此,各民族的舞蹈也就是本族的传统舞蹈,是有着其独特的韵味的。

总之,少数民族舞蹈的起源是源于多方面的,归根到底还是劳动人民的功劳,此外还有着自然环境这些客观因素的原因,我们通过研究这些种类繁多的少数民族舞蹈也是可以从中窥探出当地民族的基本特征和风俗习惯的。

二、少数民族舞蹈的特征

(一)地域性

中国是一个有着广阔国土的国家,受着这些地域环境的影响,少数民族的舞蹈也据此表现出了其地域性的特点。比如维吾尔族的舞蹈,因为维吾尔族地处于中国北方地区,而北方的草原文化是我国十分有特色的游牧文化类型,那个地区的人们主要世世代代居住在草原上,从事着畜牧业,以放牧为生,号称是“骑在马背上的民族”。因为这种所处地域环境带来的生活习惯的影响,他们追崇自由,喜欢像骏马那样无拘无束的奔跑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像雄鹰翱翔在一碧如洗的蓝天上,因此在他们的舞蹈中,很多的动作都体现了这些特征。因为对骏马和雄鹰的热爱,他们很多的动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模仿这些动作的姿态,而是将骏马和雄鹰的特征相结合,把对它们的这种炽热的情感融于肩部腿部以及舞姿的造型中。因此,观看维吾尔族的舞蹈我们可以看出当地人民对草原以及那些朝夕相处的动物的真挚的感情。除了维吾尔族,其他的少数民族也是如此,因为地域环境的因素,他们会将这些朝夕相处的事物融进他们的舞蹈,通过舞蹈表达出自己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多样性

不同的少得褡逦璧副硐值奶卣魇遣幌嗤的,是带着强烈的民族特色的。比如北方的舞蹈刚健豪放,有着力量之美;南方的舞蹈则婀娜秀丽,有着柔性之美:高山舞蹈奇异潇洒,有着侠客的风流韵味;平原的舞蹈柔美细腻,有着江南女子的温婉平和。这些有着自己独特韵味的民族舞蹈共同构造了中华少数民族舞蹈体系,使得少数民族舞蹈有着如烟花一般绚烂多姿的美丽,呈现出其多样性的特征。中国有着56个民族,每个民族可能对舞蹈的追求都不相同,最后都会显示出有着自己独特的舞蹈,那么将这些舞蹈融合起来观看,可想而知这些舞蹈得是多么的丰富多彩,中华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是何其的多样化。

(三)民俗性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是根据其所处地域环境、时间阶段等种种因素影响而产生的。我国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也受着中国悠久历史的影响,再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展示出不同的民俗特点。如苗族芦笙舞、土家族摆手舞、白族霸王鞭舞、黎族打柴舞、藏族锅庄舞等是民族祭祀、礼仪性的舞蹈;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的模拟鸟兽舞、羌族的铠甲舞等是祭祀舞蹈;而藏族的羌姆、蒙古族的查玛则是一种同源异流的寺庙宗教舞蹈。此外还有一些民族的舞蹈在不同的时间段表示不同的民俗特征,比如彝族的打歌,在不同的时间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它可以被用来祭祀祖先,也可以用来庆祝节日,亦或者是用来喜庆丰收、婚丧嫁娶,总之它是可以根据这些表现形式看出这些舞蹈背后的意义。这些不同民族的舞蹈有着不同的民俗特征,深刻的展示了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民俗性的特点。

(四)民族性

少数民族舞蹈作为中户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稳定的精神特质文化特征,它是有着民族的特征的。比如维吾尔族的舞蹈,因为他们居住的草原的自然条件并不是特别的如意,有时候还比较恶劣,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和野兽的侵扰。但是当地人民并没有屈服于这种不利的情况,相反他们反而拿起了自己手中的武器,凭借自己的努力战胜了这些挫折,形成了自己民族中勤劳、勇敢、顽强的民族特征,而这些特征也被当地舞蹈文化所吸收,再加上天生的性格因素,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维吾尔族的舞蹈形式自由活泼,舞风热情奔放,在舞蹈中,基本上时刻处于昂头挺胸立腰的状态,表情也是扬眉动目,还有时不时的移颈、响指等等这些细节都体现了维吾尔人乐观坚强的性格。当然维吾尔族只是我们少数民族舞蹈的一个典例,其他少数民族同样将民族的特征融合在各式各样的舞蹈动作中,很好的表现出了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民族性的特点。

三、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现状

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很多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得以保留下来,这些遗留的舞蹈文化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瑰宝。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其舞蹈形式自然也是体现其跨民族、跨地区的特点的,而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也是表现出其深远意义的,也是对历史的如实反映。民间民俗为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提供了内容和支持环境,而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则是民俗文化继承性的表现的重要载体。致力于民俗的研究,有助于帮助后人了解历史的发展,而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研究就更可以从中发现历史的变革,对着时代的发展也是有着积极的意义的。

尽管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对当今时展有着正面的影响,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它应该得到的重视,亦或者是这种重视被放错了位置。当今的时代是一个重视经济利益的时代,人们都是在致力于对经济的追求而忽略了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此外,因为人们也不单单满足于物质上的享受,开始追求旅游过程的愉悦,在这种种因素的交织下,人们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有了较为扭曲的对待。因为这种旅游产业化的大背景,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为了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进而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多变异的民族舞蹈,完全是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而忽视了传统少数民族舞蹈文化。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是对传统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伤害,是极大程度上限制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是令人担心的,需要采取措施制止的。

另外除了那些追求经济利益而胡乱改动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现象,还有其他令人担忧的事情。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追求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对于那种传统的舞蹈文化,人们表示对此已经失去了兴趣,并且也认为这些不符合时代的发展,逐渐遗忘了这些,比如民间的祭祀舞蹈,因为受到时代和人们兴趣的限制,已经退出表演的舞台,再也不复当年的风光了。我们也可以从历年来的综艺晚会也可以发现,现在少数民族舞蹈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从舞台的主角沦落到舞台的配角,有些甚至永远的离开了舞台,而观众对此也表示认同,因为在他们严重,这些舞蹈甚是鼓噪无味,难以提起欣赏的兴趣了。

虽然当前民族舞蹈的处境很是岌岌可危,但是也并不代表没有人为之可以继续生存发展付出巨大的努力。由中国舞蹈家协会承办的“闪闪的红星――红色经典舞蹈专场”,在群舞《繁花似锦》表演中,蒙古族舞蹈家贾作光,傣族舞蹈家刀美兰,新疆的阿依吐拉,朝鲜族舞蹈家崔善玉以及第一代“白天鹅”白淑湘等老艺术家登上舞台,他们以灵动的舞姿,热情的表演,展示了革命艺术家永远年轻的风采与豪迈。此外,为了响应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口号的号召,有了更多的舞蹈艺术家致力于发展民族舞蹈事业,比如说孔雀舞这种表演艺术,因为杨丽萍老师的精彩表现,她大胆而成功地将舞蹈中原本动态的艺术表现形式,转化为静态的,此外她的舞蹈风格又大多源于自然和真实的生活,更能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震撼和美的享受。在央视龙年春晚的舞台上,孔雀公主杨丽萍和她的舞伴王迪表演的《雀之恋》,被誉为“春晚最震撼的节目”。有了杨丽萍老师的精彩表现和领导作用,相信孔雀舞的发展前途会更为的光明和充满希望。

除了凭借名人的效应,也有些民族的舞蹈依靠自身实现生存发展和延续。巍山彝族的打歌经过悠久历史的演变已经形成了厚重的文化积累。早在20世纪50年代,当地的居民就将这种舞蹈文化带到了北京,呈现在众人的视线中。后期,他们更是走出了国门,将这项表演传到了海外,获得了世界各地人民的喝彩。等到了21世纪,这门舞蹈艺术成功的获取了政府的承认,其发源地巍山县更是被云南省政府明文确定为“彝族打歌之乡”。为了更好的传承这一民族瑰宝,当地政府提出了将彝族打歌正式收进中小学的课本中去,让当地的中小学生开始尝试对打歌的学习。此外,打歌更是被广泛的用在了日常生活中,一些经典的习俗甚至在每个家庭都得到学习和发展,在当地的一些场合中,是可以清楚看到这些舞蹈文化的。比如农忙时节,比如婚丧嫁娶,当地人民都是可以清楚听到这种打歌的声音的,这也是当地的一大不会变更的习俗了。

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因为其所处的地域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有些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和发展,而有些则被遗忘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对此,我们是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的,毕竟少数民族舞蹈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励民族精神和弘扬爱国主义等方面是发挥重要的作用的。

四、少数民族传统舞蹈文化发展的途径

(一)政府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发展的支持

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做为我国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需要政府的出面支持的。政府做为国家发展的领头人,应该明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重要性,应该带头继承、发展和保护这些文化。因此政府相关人员需要在相关大型会议上提出针对当前民族舞蹈文化所处于不利局面的解决措施,并且通过相关会议具体确定这些措施的可行性,并形成政府文件下发到各级地级政府中去,同时还要督促这些措施的实施,定期进行检查和反馈,大范围内有效促进舞蹈文化的发展。

政府还可以通过发展旅游的途径来促进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当前社会的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上的享受,政府可以采取措施将舞蹈中的审美功能和社交功能融合在旅游过程中,使得人在进行了一场愉悦的旅行中还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通过自身的亲身参与来感受到舞蹈的审美愉悦,感受到因为舞蹈带来的不一样的肢体和情感体验,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些传统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韵味,帮着政府政策的推行,促进舞蹈文化的发展。

(二)加大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宣传教育力度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前提是要让现代社会和民众能够正确认识到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也是构建我国先进民族文化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舞蹈文化的宣传力度,多渠道将其理念和重要地位告知于广大群众,促使他们意识到其重要性,并可以将之付诸于实际行动中去。

在这里,尤其是要强调教育的作用,因为舞蹈是历史文化的汇集,因此它也是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的。比如顶水舞,是朝鲜族顶水罐赛跑游戏艺术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舞蹈可以锻炼人的反应能力和运动能力,因此有必要将其付诸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们通过系统学习进一步了解舞蹈文化的优越性,帮助促进文化的发展。

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将一些民族舞蹈进行改编从而纳入学校的课堂,这样既可以锻炼了身体,还可以了解这些民族舞蹈背后的传统文化。舞蹈文化对营造高校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是有着重要的作用的,也是推动高校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持,因此,加强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功能是有着多重积极的意义的。

(三)取其精华,多种方式促进发展

中华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舞蹈的背后都有着自己的民族特色。然而也尽不是指这些文化都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对于一些不利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舞蹈文化,我们应该是予以抛弃的,所以,对待传统舞蹈文化,我们是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只有这样,才可以更深层次的推动传统舞蹈文化的发展。

而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也是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其发展的。比如我们可以将少数民族舞蹈融入到节俗中去。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有着其深远的历史意义的,是人们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而创造出来的,将舞蹈融入到其中,可以大范围的增进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可以进一步促进民族舞蹈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其他的形式总之不要忘了我们的初衷是为了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就行。

五、结语

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未来政治经济的发展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的,是可以促进民族的团结和稳定的。因为,我们不能忽略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状况,当前的局势表明舞蹈文化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如果我们再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将来我们可能要失去一些极富有价值和意义的舞蹈文化。因此,我们要从多方面多层次的考量传统舞蹈文化的重要性,从多个角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证那些优秀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不在历史的长河中淹没,反而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憬铭.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方向[J]. 大众文艺. 2016.

[2]刘萌萌.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J]. 北方音乐. 2015.

[3]尹晶.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J]. 黄河之声. 2014.

[4]卢萍.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艺术科技. 2014.

[5]吴红~.试论大众传媒语境下的民间舞蹈文化传承[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2.

[6]刘荔.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J]. 才智. 2014.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基督教

中图分类号:B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6-0096-05

我们将云南各世居民族自古传承并延续至今的,经过长期发展演化而与人们日常生活和传统习俗密切相关,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各类原生、次生型宗教或信仰,统称为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所谓原生型宗教,主要指本民族的原始宗教,如纳西族的东巴教、藏族的苯教、彝族的毕摩教等;所谓次生型宗教,是指在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吸纳、改造或置换本民族原始宗教并成为民族文化传统重要组成部分的外来宗教,如傣族的南传上座部佛教、藏族的藏传佛教、瑶族的瑶传道教等。实际上,在民族内部,原生型信仰和次生型信仰一直交织并存。近代以来,基督宗教传入云南,并对苗族、彝族、傈僳族、怒族、拉祜族、佤族、景颇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产生较大影响。相对于原生型、次生型,基督教对云南少数民族而言可谓是一种后生型信仰。[1](P97)事物的发展并不总是先入为主,而是常常后来居上,宗教的发展也是如此。宗教镶嵌在社会整体之中,宗教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在思想、仪式、制度、载体等方面也不断发展变化。我们不可能为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复制传统社会的生活场景,也不能任其在现代社会中自生自灭,而应深入挖掘阐释其现代价值,例如,敬神利人的宗教伦理观念、法天济物的宗教生态哲学以及内涵丰厚的宗教文化艺术等,集政府、社会、市场与宗教四方力量,推动云南少数民族多元宗教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传承发展。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生存困境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宗教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共同困境,因而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意义。

一、多元和谐共生的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

宗教蕴含着人类文明的基因,是一种重要社会文化现象,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宗教的存在。梁漱溟先生指出:“人类文化都是以宗教开端,且每依宗教为中心。人群秩序及政治,导源于宗教,人的思想知识以至各种学术,亦无不导源于宗教。”[2](P23)人们将自我与心灵、个体与他人、个体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集中表现为人与神的关系并曲折地反映在人类的宗教里,用以指导从日常生活直至社会生产的各种活动。宗教是人类思维具有抽象概括能力、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出现的社会现象。宗教其自身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规律与过程,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形态。学术界对于宗教形态的分类很多,如按人为因素的多少分为自发宗教、人为宗教或自然宗教、神学宗教;按演化顺序分为原始宗教、古典宗教、现代宗教;按影响范围分为民族宗教、国家宗教、世界宗教;按制度因素的强弱分为制度性宗教、分散性宗教等。

多元性是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显著特征。历史上,云南相对封闭但又地处连接中南半岛民族走廊的特殊自然人文地理环境不仅带来了众多民族,也舶来了多元宗教文化。相对独立但又在经济、文化、婚姻等方面交往密切的众多少数民族群众是云南多元宗教文化的信仰载体。宗教之间的和谐与民族之间的和谐相互促进,形成云南独特的宗教文化生态,使云南以“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民族文化宝库”、“宗教博物馆”著称于世。在这块美丽神奇的红土高原上,繁衍生息着55个少数民族。云南宗教形态纷繁复杂,从原始宗教到世界宗教,种类齐全,内容丰富,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五大宗教俱全,包括汉族在内的26个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世居民族都不同程度地保留着自己的传统。有些民族几乎全民信仰某一种宗教,如藏传佛教之于藏族,南传上座部佛教之于傣族,伊斯兰教之于回族。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这些宗教已成为各民族历史文化、现实生活以及社会心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

云南少数民族具有典型的多元和谐性与重叠共生性。在某一特定区域或社区,一种宗教为多个民族信仰,一个民族信仰多种宗教的现象非常普遍。一般而言,这些地区存在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先进的主体民族,在政治、文化、风俗习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诸多方面,都对本地区其他民族产生了极大影响。随着民族之间频繁的交往,主体民族的宗教形态必然也为其他民族所接受。例如处于云贵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的丽江地区,藏传佛教为生活在这一地域的藏族、纳西族、普米族所信仰,同时纳西族、普米族还保留着本民族的东巴教、韩规教;在亚洲内陆向中南半岛过渡地带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怒江下游与缅甸接壤的德宏傣族自治州,南传佛教不仅为傣族所信仰,也为居住在这里的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所信仰,泼水节亦是上述民族共同的节日。由于各民族之间相互通婚,家庭内部成员具有多种民族成分和。在怒江丙中洛地区,我们可能不经意间邂逅这样的家庭:祖父信仰怒族宗教,祖母信仰傈僳族宗教,父亲信仰藏传佛教,母亲信仰基督教,儿子又信仰天主教,儿媳没有。在人际和谐的基础上,安立着神际和谐。与世界民族宗教冲突频仍的局势相比,云南多元宗教、多民族、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弥足珍贵。从普洱拾阶而上经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直达拉萨的茶马古道,不仅连接了农耕和游牧不同的经济生态,更串起了十余个少数民族璀璨多姿的宗教文化,茶马古道途经的重镇,随处可见多民族宗教和谐相处的画面。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化,云南各种宗教都拥有相对稳定的信仰群体,彼此之间形成了一种动态的结构平衡。

云南诸多少数民族的宗教活动具有鲜明的集体性。所谓集体性是指,以村寨、社区甚至整个部落、氏族为单位,所有成员参与某项宗教活动,而祭祀对象也多为村寨、社区、部落或氏族的保护神,久而久之演化为本民族共有的宗教节庆。生活在滇南、滇西南的哈尼族、傣族、阿昌族、德昂族、布朗族等民族,每个村寨都有寨神,定期集体祭祀。集体活动也从宗教生活延伸到日常生产、生活之中,全寨成员相互帮助,提高了集体凝聚力。

二、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发展趋势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诸多方面如音乐、舞蹈、器物制作等不断偏离宗教的载体与场景,走向舞台和市场,呈现世俗化、民俗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第一,世俗化趋势。随着云南民族文化强省、绿色经济强省战略的实施,少数民族宗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大多数人关注的目光却聚焦于少数民族宗教的神秘色彩,甚至有人将其作为一种商品进行开发,在满足人们好奇心的同时大发其财。现有对少数民族宗教的关注,不但没有从根本上抓住少数民族宗教生存和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还将少数民族推向商品化、表演化、形式化的悬崖。尤其是以宗教文化为旗号,进行粗俗的旅游开发活动破坏最大。一旦离开了培育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土壤,抽空了信仰内涵和神圣内涵,就徒具宗教的外壳,而成为被把玩、被欣赏的对象。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我们就要到民族博物馆中借助各种法器、经籍、照片或学术著作、文艺作品等去建构、浮想少数民族宗教了。

第二,民俗化趋势。在社会发展日趋多样化、世俗化的背景下,宗教对少数民族的影响已远远不如过去强大。宗教已从中心走向边缘。在政治、经济形态中,宗教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宗教领袖干涉政治、宗教禁忌制约生产的现象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在民族习俗文化、民族心理意识甚至日常生活中,宗教仍有重要影响,而且少数民族宗教融入民俗的步伐正进一步加快。实际上,没有哪一种宗教不曾与民俗相结合,世界宗教如此,民族宗教更是如此。伊斯兰教以宗教的形式引导穆斯林的生活习俗,基督教也以宗教形式涉足教徒人生礼仪的各个主要环节,佛教对其传播地区人们的衣食住行、行为举止、婚丧嫁娶等方面影响至巨。民族地区的调查经验启示我们,在少数民族的婚姻、丧葬、农事、建房、生育、节庆等每一方面每一环节的风尚习俗中,都包含了相应的宗教观念或宗教活动的内容。

第三,多元化趋势。云南少数民族宗教的多元化特征非常显著,而且在社会多元发展的影响下,这一趋势仍将持续。世界五大宗教云南都有,尤其是同时具足汉传、藏传、南传三大佛教部派,而成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地方。本来是世界宗教,但传入云南后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融入民族文化的中心,反而成为民族宗教,如傣族的南传上座部宗教,藏族的藏传佛教,壮族、瑶族、布依族等民族的道教形态同样如此,甚至基督教会民族化的趋势也很明显。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个民族同时信仰好几种宗教,一种宗教同时为好几种民族所信仰的现象将成为一种趋势。比如彝族群众既有信奉毕摩教的,又有信奉佛教、道教的,近代以来也有信奉天主教、基督教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既为傣族信仰,也为布朗族信仰,还为德昂族信仰。

三、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云南少数民族宗教的发展,不仅面临着现代化、全球化、世俗化的整体挑战,也面临着基督宗教“后来居上”的挑战。前者使少数民族宗教的信仰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后者使少数民族宗教的信仰生态产生危机。恰如《道德经》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3](P235)云南少数民族宗教发展面临的挑战,正是其提升自身信仰素质与文明素质,融入现代社会的契机。

(一)少数民族环境变化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使任何民族都不可能闭关自守,民族宗教也将在现代化进程中有所扬弃。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和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战略的实施,云南少数民族宗教将受到外来宗教和文化的巨大冲击,而云南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的脆弱性结构,使其宗教在与外来宗教的博弈中极易处于下风。与云南为邻的东南亚地区,历来是民族众多、宗教复杂、文化交流十分活跃的地区。特别是处于前沿的跨境民族地区,传统宗教的生存和发展将面临日益严峻的压力。云南跨境民族地区与周边国家同民族同宗教现象十分普遍,境内外同一民族状况的任何变化必然会传导至国内。尤其是基督教的传播使少数民族成员越来越脱离传统信仰而走进教堂,代代传承的信仰逐渐淡化了宗教色彩,而转化为一种民俗活动,有些甚至直接消亡。与制度型的世界宗教不同,少数民族宗教是扩散型的宗教,缺乏统一的组织、严密的教义、固定的活动场所等。若不采取有力措施,任其在世俗化、多样化的社会中自由发展,少数民族宗教必将进一步扩散,最终结果很可能是信仰色彩越来越淡,淡之又淡,以至于消散,飘荡为历史和文化的云烟。

世俗化的每一步发展,都将使宗教的神圣领域有所减少。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具有明显的功利性色彩,之所以信仰不计其数的鬼神,是因为所有鬼神都有其各自不同的专司职能,人们为了自己的现实利益对其献祭。宗教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必有其安立之上的经济基础。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生了极大变化,原始社会、农业社会中的很多神在现代社会中丧失了用武之地,一些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功能性信仰必然为人们所放弃。云南少数民族宗教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中一些反映农业社会甚至原始社会的内容不可避免地在现代社会中消失,而一些曾经与农业生产、狩猎活动、渔牧活动有关的祭祀仪式,或者衰退,或者融入民族风俗。比如,彝族历史上曾流行图腾崇拜,植物中有竹、松树、葫芦等,动物中有虎、牛、羊、鸡等。新中国成立后,局部地区仍有一些图腾崇拜的遗迹,但现今已不复存在了。但彝族婚丧嫁娶等活动仍由毕摩来主持,其风俗习惯仍与其紧密联系在一起。

涂尔干指出,“任何宗教都是对既存的人类生存条件做出的反应,尽管形式有所不同。”[4](P2)社会性是宗教的本质属性,宗教的变迁与社会的变迁同步进行。社会发展已经使少数民族宗教面临着迥异于传统社会的生存环境。对此,我们或可用“脱域化”来形容: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少数民族传统宗教不得不面临从其原生环境中脱离出来的危险。少数民族是其宗教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如果没有信仰的主体,少数民族宗教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少数民族来谈民族宗教的发展,无异于离开物质而谈运动。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面对世俗化和基督教传播的双重挑战,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对于本民族的传统信仰出现偏离倾向。在一些民族地区,我们经常看到大批青少年出入于网吧、歌厅、电影院,热衷于现代娱乐方式,对本民族的宗教文化缺少了解,缺乏兴趣。成年人忙于生计,无暇顾及传统宗教活动,同时受到历史上“极左”思潮的影响,将传统宗教视为“封建迷信”而不愿参加。而本民族宗教的巫师、祭祀虽然有较为丰富的传统宗教知识,但大都年事已高,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虽然有些民族地区如西双版纳,几乎所有的村子都重修了佛寺,但很多是有寺无僧,更缺乏高级僧才,重要的宗教活动要到缅甸去请佛爷来主持。众所周知,宗教作为一项社会建制,其基础不在天国而在人间。一旦失去信仰环境,信徒和教职人员数目锐减,宗教即陷入巨大的生存危机。面对多元化、世俗化、现代化的客观信仰环境,少数民族宗教已无力回天,也不可能再重返原始社会。所能改变的只是宗教自身的结构、素质以及态度。少数民族宗教必须与社会发展同步协变,才能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二)市场经济发展的挑战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云南少数民族也加入了打工的洪流,在为当地带来开放理念和经济收益的同时,也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例如,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仅仅留下老人、小孩,形成所谓的“空巢村”;尤其是大量女青年外出打工并远嫁他乡,大量当地男青年无法找到对象而出现 “光棍村”。 一些本民族自己的节日以及过节的仪式在年轻人中几乎得不到呼应。例如,双江县邦丙乡南直村的插花节,过去有专门的人组织,青年男女一起庆祝,跳帕节舞、蜂桶鼓舞等,寨内非常热闹。而现在南直村的青年人,已经很少有人会跳这些舞蹈了。同样,在布朗族聚居的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忙怀村,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在外打工,传统的祭祀活动基本没有人参与,布朗族的音乐、舞蹈、口头文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濒临失传的危险,一些古老的祭祀仪式也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视野。由于布朗族只有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相关的仪式和口传经文随着祭司和民间老艺人的去世而失传。许多少数民族的宗教祭司同时也是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民间宗教的衰落,一定程度上是传统文化的衰落。

笔者曾经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布朗山乡拉祜族村寨访谈,发现寨子入口处用于祭祀的公房已经破败不堪,村子中的人们都热火朝天地搞经济建设,例行的宗教仪式也很久没有举行了。这种现象,我们可以概括为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文化剥离”,“精神抽离”,“人员逃离”,“行为疏离”,“社区脱离”,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境遇面临进一步恶化的风险。

(三)基督宗教传播的挑战

云南向以多民族、多宗教、多种文化形态并存为世人瞩目。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化,各种宗教都拥有相对稳定的信仰群体,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动态的结构平衡。近代以来,基督教传入云南,对包括少数民族宗教在内的云南宗教带来不小的挑战,很多传统宗教信徒都改信了基督教,苗族、彝族、傈僳族、怒族、拉祜族、佤族、景颇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受基督教影响尤深。[3]基督教传播的主要原因,固然与西方国家的支持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基督教的文明素质高、信仰素质高、社会服务功能强,而且信仰成本低。宗教事业与社会事业紧密结合,是基督教能够冲破由政治、社会、风俗、心理等因素设置的强大障碍获得传教成功的重要原因,客观上也促进了少数民族的现代化进程。这些少数民族历史上深受汉族和大民族的欺压剥削,社会发展水平低,生活在贫困、短缺和边缘化的处境中。传教士紧紧抓住他们生活中的苦难与不幸,抓住他们寻求拯救和关怀的心理需要,通过创立传教文字、创办教会学校、设立医疗机构和慈善机构等举措,赢得了他们的信任,为传教成功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也使这些民族的社会面貌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5](P1)由于基督教与少数民族传统宗教发展水平的差异,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吸收传统宗教的因素,信奉基督教的少数民族群众,是在放弃他们传统宗教基础上获得新信仰的。其客观结果是,这些少数民族群众日渐分为信仰传统宗教的和信仰基督教的。每增加一个基督教徒,就会减少一个传统宗教信徒。基督教每向前一步,少数民族宗教就向后一步。民族文化的整体性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长此以往,极有可能扩大同一民族内部基督教徒和传统宗教信徒之间的差距,促成民族文化的解体。

四、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发展策略

相应于基督教的荣神益人,少数民族宗教必须做到敬神利人。不可否认,对神灵保持应有的敬畏,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秩序等具有重要作用,但不能因此走向极端,成为束缚民族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枷锁。

第一,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宗教的管理和引导

少数民族传统宗教具有发散性的信仰特征,致使其未完全纳入我国宗教政策法规管理的对象和范围,对其活动场所的认可与确定、实施管理的范围与权限等,既无具体的法规可依,也无系统的政策可循,影响了少数民族传统宗教活动的正常开展和依法管理。此外,在思想认识上对少数民族传统宗教还存在明显误区,或者放任自流、不闻不问,或者人为强化其社会地位和文化作用,极易激发少数民族传统宗教热、封建迷信热。我们必须将少数民族宗教纳入宗教管理的全局,积极引导其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迈出制度化、规范化、理性化的发展步伐,走向时代化、现代化、文明化的美好前景。

第二,提升云南少数民族宗教的自身文明素质和信仰素质

社会性是一切宗教的根本属性,宗教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千年走向另一个千年,其重要原因是宗教总能伴随社会的发展而调适自己的教理教义、信仰模式、功能作用等,积极融入社会,进而赢得现实社会中个人、群体的顶礼膜拜。不仅个体需要社会化,作为社会组织的宗教同样也需要社会化。实际上,少数民族宗教作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核,它之所以能从过去延续至今,必然包含诸多有价值的文化因素,这也是它迎接现代化挑战,从现在向未来发展的内在保证。在人类面临生态环境破坏、伦理道德沦丧、民族凝聚力淡化带来众多灾难的今天,从少数民族宗教中恰恰可以提炼出救治现代文明综合征的解药。在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进程中,少数民族宗教蕴藏的积德行善、保护生态、助人利他、宽容和谐等价值理念将进一步为人们所珍视。

第三,建立少数民族宗教作为社会性和精神性资源推动民族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

少数民族宗教深深地镶嵌于民族社会的实体之中,在各民族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宗教不仅在精神层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还能带来直接的物质利益。一些民族地区改革了耗资巨大的繁琐的祭祀仪式和丧葬仪式,把更多资金投入到改善生活和扩大生产之中,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提高。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少数民族宗教的“世俗化”加快,传统的宗教活动逐渐演变为民俗活动甚至民族歌舞大会,与民族地区旖旎秀美的自然风光相互交织、渗透,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一些濒于失传的宗教文化又借助旅游开发再度兴盛,如丽江旅游之于东巴文化,大理白族的本主信仰也借旅游开发之机热闹起来;彝族积极筹划为“毕摩”文化申请世界遗产。随着经济文化的频繁交往,传统宗教中的歧视性因素和排外性因素得到弱化,民族团结、共同进步、共同繁荣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少数民族宗教也将获得更为积极、健康、合理的发展道路和空间。

[参考文献]

[1]梁漱溟.梁漱溟全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2]张桥贵.云南多元宗教和谐相处的原因[J].世界宗教研究,2010,(2).

[3]朱谦之.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0.

[4][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9-0055-05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Social Organization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and th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Handing Down ——The Traditional Social Organization “Youguo”of

White Trousers Yao Nationality in Nandan as an Example

ZHANG Ping1,HU Xiao-ming2,WANG Su1

(1. Guilin College of Aerospace Technology, Guilin 541004, Guangxi China; 2. Sports Science Colleg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By means of documents, data study, field observation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research analyzes the cultural commonness of traditional social organization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Guangxi and deems that: centering on the core of blood relationship, the traditional social organization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has been functioning as group authority or folk tradition. Though possessing distinct quality of patriarchism they exist in their particular way with rationality. Nourished by folk tradition, traditional sports have been internalized to be a part of the ethnic culture. And consequently, they are handed down and spread by the traditional social organizations. Through the case study of the traditional social organization“Youguo” of White Trousers Yao nationality in Nandan, the paper explores the potentially cultural heritage power of traditional sports so as to seek more dynamic channels of developing the traditional sport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Key words: Guangxi; traditional social organization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White Trousers Yao nationality;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人类第一个完善的社会组织是以动物命名,以图腾作为标志和象征,具有共同意识的图腾群体[1]。而较晚形成的氏族则是以祖先或其他名称命名的。在人类社会中,人们长期以来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标而结成群体,这些具有特定目标的群体就是组织 [2]。而我们知道,人类最初的社会组织,只是产生于他们协作生产和劳动生活的需要,以自发的方式生成的,同时它也是源于人类困境中生存的需要。据民族志资料显示[3],许多民族村落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都还保留着原始民主议事制度的氏族公社组织。因不同的自下而上的生存状态和不同的村落文化,人们建构的社会组织也不同。它是一种拥有相同血缘关系,具有权威性和约定俗成的习惯法或图腾制度,它以“草根式”的传统文化,生于斯、长于斯,因而具有传统文化的典型性和符号性。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根植于民族文化,如其要得以有效地传承和发展,传统社会组织的作用不可或缺。本文基于南丹白裤瑶“油锅”组织的体育人类学考察,发掘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以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发展民族体育寻找更加稳固的依托。

1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的文化共性——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源”

广西隶属我国西南领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学界们在研究壮、瑶、侗和苗族等少数民族时,必然会研究它们的传统社会组织,由它寻迹该民族的发展史。而今,西南很多少数民族村落的氏族关系都尚未发生彻底解体[3],原始文明虽逐渐萎缩,社会进程也在不断更替,但氏族关系始终得不到彻底摧毁,氏族部落母体孕育的血缘纽带一直绵延不断贯穿于少数民族的村落史。由此而形成的传统社会组织,已深深内化为民间传统,与之共同构成村落传统文化。

1.1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组织是传统文化的维护者 血缘关系是传统社会组织形成的核心,所有家族组织成员都凭着血缘相同的身份互相认同,没有这一血缘关系的内在网络,社会组织便不可能存在。如瑶族的“石牌”、“油锅”和仫佬族的“冬”、苗族的“鼓社”、侗族的“款”等等。“石牌”是盘瑶、山子瑶和贵州荔波瑶地区,以家庭血缘为纽带组织起来的社会组织,石牌内部存在着维护父系家族制度的血缘关系;仫佬族聚“冬”而居,其内在的精神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宗亲关系,是以父系血缘为纽带而联合起来的宗法性的家族形态[4];而“油锅”也是白裤瑶特有的血缘家族社会组织,它由15~20户有血缘关系的父系家庭组成,一个“油锅”基本上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汉语将它们统称为“油锅”,意为“同一个祖宗的兄弟,大家同锅吃饭,有事互相帮助[5]。”以家族为中心的亲属网络在传统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是社会凝聚力和人们身份认同的象征。罗伯特·F·墨菲曾指出:“在我们自己个体化和社会碎裂的文明中,亲属关系仍是我们最亲密纽带的主要来源。但在过去更简单的集团和现存的初民中,亲属关系提供的远远不止对个人的爱和供养,因为它形成了整个社会的真正结构。”[6]而具有血缘关系的传统社会组织则是一切民间传统文化的维护者,由家族延伸到整个村落。

1.2 具有明显宗法性的传统社会组织合理的存在着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组织具有明显的宗法性,它们具备族长、族权、族规、族产等宗法统治的特征,遵从祖先崇拜,凝聚族群组织的精神和亲情力量。社会组织中的头人不是最高权力的拥有者,与封建血缘宗族组织中族长的族权是完全不同的。头人的产生既不是世袭的,也不是选举的,而是自然形成的;社会组织具有各自的规章律令(石牌律等)或款约(侗款)等习惯法、拥有公共的土地财产。南丹白裤瑶每个“油锅”都有一个为群众所拥戴的男性长者担任油锅头,有“油锅”的习惯法规,且有定期的会议,不服从锅头意志或多次拒不承担义务、或严重危害“油锅”成员利益,屡教不改者,由公众决议后将缘由祭告祖先,开除出“油锅”,从此不再认他做为兄弟,剥夺其一切权利,连死后都不许埋入“油锅”墓地[7]。可想而知,这种惩罚在一直依靠族群,在不断迁徙的恶劣环境下生存的人,等于是剥夺了生存的权利。而这种社会组织就是以它特有的作用至今仍被保留着,以其长期所形成的权威性和凝聚力维护着村落的社会秩序。黑格尔说过一句话“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传统与现代并非对立,传统的文化在当代总是被选择和被重新解释进而被整合入现代文化之中[8],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因此,少数民族传统的社会组织至今仍着身于千百年来形成的生态文化,以特有的方式维护着族群的利益和社会秩序的安定。

2 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的潜在文化力——传承传统体育文化

民间传统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样式,它包括举止言谈、衣食住行、祭祀、节庆、婚丧嫁娶等,它是在生活中形成的,而且是历代人所积淀下来的、不断传承的民族文化[9]。民间传统的保存,对于社会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最大的帮助,这一点对于当前的中国社会也尤其重要。而传统的社会组织来源于生活样式,引导、维护着民间传统。民间传统中滋养产生的传统体育,也自然地被传统社会组织传承、传扬。广西南丹白裤瑶的传统体育也未曾离开过“油锅”组织,已内化为民族文化,贯穿着民族发展史,俨然已是传承传统体育文化的潜在文化力。且据研究发现,白裤瑶的“油锅”组织,在管理白裤瑶社会的传统仪式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即使在文化变迁的当代,它的社会功能特别在保存、传递、和传播民族文化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方面,具有难以取代的独特性。[10]

2.1 迁徙中孕育的传统体育活动,渗透于社会组织的组织与管理功能 瑶族是个不断迁徙的民族,到明清时期,两广已成为瑶族的居住中心,大部分散居在海拔1 000 m左右的高山密林中,这种迁徙生活是瑶族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广东下·徭僮》中,即有瑶族“椎髻跣足,衣斑斓布褐,各匀远近伍,刀耕火种,食尽一山,则移一山”的记载。特别是民间珍藏的《圣皇榜文券牒》和《评皇 券牒》,记述了瑶族先民“手把硬弓求野肉”和“入山居住,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活动[11]27。白裤瑶秉承着瑶族的传统游猎游耕经济,直至解放前,仍是处于“刀耕火种”的生活状态。因此,狩猎和采集活动在白裤瑶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桂海虞衡志·志器》载:“徭人弩又名偏架弩,无箭槽,编架而射之。”唯南丹弩,弓材为绝佳。为了增加弩的杀伤力,往往涂毒汁于矢,史载“溪峒弩箭皆有药,唯南丹为最酷”。[12]65便知“弩”为白裤瑶狩猎的首要工具,同时也集结了白裤瑶族众的聪明和智慧。白裤瑶聚“油锅”而居, 仅在里湖瑶族乡怀里村现在仍存在21个“油锅”。白裤瑶村规规约中有:油锅成员互为兄弟,有互相帮助、保护的义务。如有违背,又不听劝者,经过油锅会议将其驱逐出油锅。[13]由此可探知:白裤瑶在经过不断地迁徙过程中仍能聚“油锅”而居,除体现了民族坚固的团结和凝聚力外,社会组织的组织与管理功能功不可没。

而今,狩猎已是白裤瑶的民间传统。除了嗅觉灵敏的猎狗,“油锅”还按男人数配备猎枪及男子不离身的砍刀。打猎无需特别组织,按祖辈积累的方法进行即可。凡见到野猪、麝香之类的猎物,报告到寨老,只要他招呼一声,中、青年男子就自觉背上猎枪,带上火药、铁码和猎狗迅速汇集寨坪上,在发现猎物者的指引下,遵照寨老的分工奔赴岗位实行任务。白裤瑶猎捕野兽经验丰富,可根据野兽所食,或看树、草叶,或猎物所走的脚印判断其去向和离开原地的时间,确定捕猎行进速度、设立包围圈大小。不管多长时间,不辞辛劳、翻山越岭,直到把猎物捕获方才收兵。白裤瑶“油锅”的组织与管理功能已渗透于白裤瑶生活中,而狩猎即是生活的内容之一。尤其在不断迁徙的年代,白裤瑶族众更是要紧密团结、互相帮助才能战胜众多的困难,因此组织与管理功能的重要性也是可想而知的。

2.2 节庆中欢愉的传统体育活动,社会组织的聚居功能使其成为传承链 节庆是一种非常态的生活状态,不仅可以展示和传递民族传统文化,更是人们心理欢愉的狂放,众多的身体活动随之也展现出来。白裤瑶有一句话“五黄六月过小年,正月十五闹年街。”小年就是农历6月30日,此时农作物刚好收成,可以稍作歇息,也是对丰收的庆贺。同时,也象征着白裤瑶人不忘祖宗、世代团结和互助。而闹年街即农历春节,期间除了着民族盛装和兴奋的心情外,传统的民间活动便是最重要的节日内容,斗画眉、打鸟铳,吹喇利缺一不可。而打陀螺则是白裤瑶“盛大”的传统体育活动,集体着盛装和热烈、壮大的竞斗场面,足可以体现这种“隆重”,犹如西班牙的斗牛节热烈、狂放。打陀螺,举行最密集的是农历正月初一到初七,或者春节期间的里湖乡的圩日。2011年春节,课题组调查时当地的族众就认为:自古白裤瑶族众都认为打陀螺是他们的生活内容,就如身体的一部分不可或缺,当与族众一起打陀螺时,就会感觉是最幸福的时刻,只要逢圩日或节日,都会有头人组织打陀螺。“油锅”内或“油锅”间,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而陀螺打起时就会有一种过节的感觉,就会有很多族众一起参与和观看,打到精彩处常常呼喊声一浪高过一浪。白裤瑶的陀螺头平、脚矮,用瑶寨木质坚硬的红青刚树木修造而成。陀螺有大有小,小孩练习用的二、三两,中号的2~3斤,最重的可达5斤,为成年人所用[14]。由此,也看到打陀螺其实已经是一种无形的传承。长辈和长辈间、长辈和晚辈间、孩子和孩子间,一条坚实的传承链。如今,在白裤瑶陀螺竞技场也能看到白裤瑶女子的身影,飒爽之态一点也不亚于男子。“油锅”组织的聚居功能不仅使传统体育文化得到了展现与传播,更使其得以传承,不仅是一种生活的聚居,也是文化的聚居,而此则意味着社会组织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递,彰显了“油锅”组织的权威性。尤其在当代,“油锅”组织依然获得族众的认可,“油锅”头人在维护本油锅组织的正常生产秩序外,另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利用传统文化的力量来传承民族文化[15]。因此,在组织白裤瑶传统节日活动中,它的作用仍然难以取代。据此可确定,白裤瑶的传统体育文化即是一种保持本真的原生态体育文化,没有任何粉饰,却也代代相传,确因“油锅”组织的聚居功能。

2.3 丧葬仪式中的传统体育活动,社会组织的祭祀功能使其具有权威性和民族心理归属感 白裤瑶的丧葬仪式神秘而神圣,透显出族群文化的深深印迹。“砍牛祭丧”是白裤瑶重要的社会活动平台,这一天附近几十里内村寨的人们都赶来观看,往往形成几百人的一次聚会。砍牛祭丧前,打铜鼓是必不可少的。清人李文淡《庆远府志》卷十《杂类志·琐言》说:“瑶壮俱尚铜鼓,而所用之时不同,有用、之于吉礼,有用之于凶礼。南丹惟丧事用之,犹须吉日,可击则击,不可击则止。”[16]因铜鼓是“油锅”的公共财产,平常的日子,由“油锅”头收藏,没有征得他的同意,谁也不准动。且铜鼓不能随便乱打,只有在春节和葬礼时,祭过铜鼓后才能打,可谓白裤瑶人民崇拜的“神器”。在白裤瑶的社会里,铜鼓不仅是油锅组织世代传承的宝物,而且还在白裤瑶的生命礼仪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代表了白裤瑶共同的祖先,实现了构建群的界限,缔结油锅组织的可能。[17]据调查,里湖瑶族乡怀里村的21个“油锅”,就有铜鼓40多面,有3/4都是祖先留下来的传世铜鼓。族众在祭祖、葬礼时,仍会去找“油锅”头人,由他组织整个祭祀仪式。祭丧前,各“油锅”带来的铜鼓,由本油涡成员拿到铜鼓架上挂起来。丧事用的铜鼓多少不等,少则七、八面,多达二、三十面,一般说来,来奔丧的人越多,所带来的铜鼓也越多。敲击铜鼓的场面也十分悲壮。鼓场正中摆着一个大牛皮祖鼓(是用一根80 cm以上的大圆木,凿空树心,蒙上牛皮制成,鼓声低沉雄浑,是向祖先传递信息的神圣乐器)。丧家“油锅”的铜鼓面对祖鼓排在第一,其它的铜鼓依次一字儿排列悬挂在横木上,舅舅的铜鼓最受尊重,排在正中,面对祖鼓。祖鼓是整个铜鼓场的指挥,它由各“油锅”中擅长击鼓的长者用两根短木棍敲击。每个铜鼓有两名鼓手,一名鼓手手拿鸡血藤做的小鼓锤,站在铜鼓左侧,一名鼓手两手拿接音的木桶,站在铜鼓后面。而经验丰富的“油锅”鼓手指挥的祖鼓,是整个鼓场的指挥中心,铜鼓金属节奏的快慢,尽由此鼓决定。击鼓者双手各握细槌,一边打鼓,一边还摹拟猴子在地上蹲步、树上腾跳、以爪挠头、举足跨越等等舞姿,白裤瑶誉之为“勒泽格辣”,即“猴鼓舞”。鼓点的节奏和舞蹈动作急徐相应,整个表演活画出一幅顽猴嬉戏图。由此可窥知,白裤瑶先祖或许是隐密山林灵动活现的猴子,敲击祖鼓,先祖之灵,便会象猴子一样,穿林越壑,蜂拥而至[18]。而此时,男孩子们也随着节奏敲起了竹筒,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们都会在这样的过程中,反复熟悉鼓声的节奏,以使他们最终能成为节奏的主人。本研究发现,没有传统社会组织的祭祀功能,白裤瑶的“砍牛祭丧”仪式中的打铜鼓,不可能从宋代一直流传至今。而白裤瑶的丧葬仪式,不仅是一种民族信仰,而且是族群发展的见证史。因为宗教节日和祭祀仪式不仅是族群集体活动最适合的载体,它使民族传统文化更具内聚力。而且据田野调查材料表明,不少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都是借助于巫术活动及宗教仪式流传下来的。[19]白裤瑶的打铜鼓就像一种根植于“油锅”组织内的“文化网络”,不仅赋予这一文化网络以权威,同时也附着着族众的心理归属。而维系“油锅” 组织凝聚力的就是同宗同祖的意识及父系家族的血缘关系,白裤瑶的祭祀仪式及打铜鼓习俗则凝结于此。相信因白裤瑶“油锅”组织的祭祀功能,打铜鼓及跳猴鼓舞也将会一直存在下去。

3 结 论

1)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具有文化共性,以血缘关系形成为核心的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是传统文化的维护者,虽具有明显的宗法性,但仍以特有的方式合理的存在着。并因其具有传统文化的典型性和符号性,是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资利用的重要载体。

2)民间传统的保存对传统社会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最大的帮助,而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则引导、维护着民间传统。民间传统滋养的传统体育活动是族众生活的内容,已内化为民族文化,自然地被传统社会组织以各种方式传承和传扬。而传统社会组织除了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外,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利用传统文化的力量来保护与发展民族文化,因此传统社会组织即成为传承传统体育文化的潜在文化力。

3)南丹白裤瑶“油锅”组织,在其社会的权力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传统体育活动未曾离开过“油锅”组织,而“油锅”组织的社会功能则成为传承传统体育文化的根源,远远而来,追溯其意,即在白裤瑶的历史及生活里。迁徙山林中的狩猎,节日里欢愉的斗鸟、吹喇利及狂放的陀螺竞技,充满神圣的“砍牛祭丧”仪式中打铜鼓及猴鼓舞,都是因为“油锅” 组织自身所具有的社会功能而一直存在,且已成为民间传统,深深地潜移默化于白裤瑶的生产生活中。犹如根植于白裤瑶“油锅”组织内的“文化网络”,不但赋予这一文化网络以权威,同时也附着着族众的心理归属,集结着民族内聚力。白裤瑶“油锅”组织,即使在当代,仍以其草根力量丝丝络络的存在着,在保护和传递民族文化的同时,为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提供了更具有生命力的渠道。

参考文献:

[1] 何星亮.图腾与中国文化[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1:199

[2] [美] 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 杨昌乌国.民族村落文化:一个“自组织”的综合系统[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6):69-72

[4] 黄兴球.论仫佬族“冬”的宗法关系及其性质[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版),1995(3):36-40

[5] 玉时阶.瑶族文化变迁[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2:118

[6] [美] 罗伯特·F.墨菲,著.王卓君,吕遒西基,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88

[7] 王昭武.论大瑶寨的“油锅”组织[C] .民族学研究第九辑,1990:129-140.

[8] 朱炳祥等.宗族在村治中的地位周城白族村的田野观察[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9.

[9] 李志清.乡土中国的仪式性少数民族体育[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1:8.

[10] 张萍,等.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与发展村寨传统体育的关系[J] .体育与科学,2012,1:31-34.

[11] 瑶族简史转载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瑶族过山牒文汇编》,1964:20,34.

[12] 瑶族简史转载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六《器用门》”药箭”条.

[13] 玉时阶.白裤瑶社会[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31-33.

[14] 徐金文,等.南丹白裤瑶民俗与风情[M] .北京:中国民族博物馆编印,2008,10:83-85.

[15] 王柏中.八桂田野[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28-29.

[16] 玉时阶.广西南丹县白裤瑶丧葬制度研究[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66-72.

[17] 刘莉.白裤瑶铜鼓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以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怀里村为例[D] .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