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发展;少数民族;经济;重要性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事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事业,是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与重视的民族理论政策原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是中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一、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原因

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坚持加快发展(包含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政策。这是依据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的状况和整个国家的状况采取的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重要的原因。

1.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来看其相对落后

中国少数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前因为受到国内发动统治阶级与本民族剥削阶级的严重剥削,社会生产力遭到很大的摧残与束缚,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充分、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掠夺,中国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处在极度贫困与愚昧落后的状态。大部分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停滞在前资本主义阶段,没有现代工业,农业生产也非常落后,全部靠天吃饭。交通运输特别落后,就连公路也很少,全部依赖肩挑背扛,牛拉马驮,文化教育在很多地方还是空白状态,文盲比重占到总人口的绝大部分,科学技术,医疗卫生事业十分落后,医药稀缺,经常发生流行疾病,人口发展迟缓。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成功地开展了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然而,因为自身发展基础差、底子薄,和汉族地区发展相比较,差距依旧较大。在这种差距较大的情况下要想赶上先进民族,那就得要加快自身的发展速度。在自身发展基础差的状况下要想调动自身发展的活力和加速自我发展的能力,那就得在自身奋发努力的基础上,需要国家与先进民族给予相应的帮助。半个多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与技术力量等诸多方面全面地支援与帮助了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与国家的帮助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加快”分不开的。

2.从少数民族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所占的比重来看其占有重要的地位

少数民族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要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发挥少数民族经济中的优势、发挥它的重要作用,才可能有高速度的发展。例如,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草原、森林、水利资源等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占绝对的优势,煤、石油、天然气等储量也很丰富。这不但是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而且也是加快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再如,畜牧业、林业等是某些少数民族的重要经济部门,同时也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毛泽东同志所讲的,“没有畜牧业的经济是不完全的经济”。

3.从少数民族地区在国防建设中的地位来看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中国21 000多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大多都居住有少数民族。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就约有30多个居住在边境线上,从东北的黑龙江,到北部的内蒙古,西北的新疆,西南的西藏、云南,南部的广西,都是祖国边防第一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和周边15个国家接壤,有很多少数民族是跨国界居住的,像苗族、傣族、俄罗斯族、蒙古族、朝鲜族等。要巩固国防,把边防建设成为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就得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与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首要的是要把边境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建设发展起来。这是改善边境地区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激起少数民族群众的爱国热情,夺得反对境外敌对势力颠覆阴谋斗争胜利的物质基础因素,也是保卫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的物质条件。为此,为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安定的国内社会局面,必须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把经济文化建设发展起来。尤其是在当前,民族问题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要求加快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因而,解决好经济发展方面呈现出来的民族问题,实际关系到当前社会安定团结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情况、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地位、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民族问题的重要性等原因,体现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性。

二、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事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既是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又是中国的根本利益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特别需要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特别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曾讲过:“中国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中国有几十种民族,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比汉族居住的地方面积要宽,那里蕴藏的各种物质财富多得很。我们国民经济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1]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少数民族地区的丰富资源,需要少数民族群众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假设没有少数民族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假设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要在中国实现现代化是毫无可能的。就像周恩来同志讲的:“我们不能设想,只有汉族地区工业高度发展,让西藏长期落后下去,让维吾尔族长期落后下去,让内蒙牧区长期落后下去,这样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要所有的兄弟民族地方,区域自治地方,都现代化。”[2]另外,因为历史的原因,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跟汉族地区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为此,国家在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扶持与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这不仅有利于改变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状况,而且还有利于完善中国的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缩小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改变内地和边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走科学发展之路。加快中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第2篇

一、少数民族居民生存状态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无论是在民族自治地区还是非自治地区,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无论是以农民工、临时工、自由职业者、企事业单位正式工或公务员、待业者等身份出现,少数民族居民都是比较特殊的群体。国家出台各种政策,积极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提高少数民族待遇,改善少数民族居民的生存状态,加强民族团结与实现民族融合。国内外对少数民族居民生存状态的研究文献比较分散,基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文化学等视角不同,各研究领域及观点的差异较大。这里仅从经济学的角度简要综述。(一)国外研究现状。A.伯格森(1938)、P.萨缪尔森(1947)、K.阿罗(1951)等在现代经济分析中引入社会福利函数,用社会福利曲线来解释人们的生存状态。这个社会福利是社会所有个人购买的商品和提供的要素以及其他有关变量的函数,这些变量包括所有家庭或个人消费的所有商品的数量,所有个人从事的每一种劳动的数量,所有资本投入的数量等。后续的西方学者运用这些概念来描述印第安人的生存状态,并建议政府实施相应政策来提高印第安人的福利水平。比如,有学者提倡在美国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就业促进政策,实施印第安人雇佣补贴等(李敦详,2009)。但也有学者对少数民族地区提倡文化保护与少数民族利益保护,而非追求经济发展,建议政府在经济上直接帮扶当地少数民族居民(JonathanB.Taylor,Josep.P.Kalt,2010)。欧洲发达国家长期实施高福利政策,以此来缓解社会矛盾,改善各种居民(包括本地居民及少数民族居民、外来居民)的福利待遇,但此举是造成严重财政赤字的主要原因之一。科斯(1960)、威廉姆逊(1963)、阿尔钦(1972)、德姆塞茨(1972)、张五常(1991)等系统阐述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引入交易费用理论、企业组织与产权理论等来解释各种居民的经济交易关系,引入公共选择理论解释各种居民选举权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后续学者扩展和运用这些理论逻辑来分析少数民族的产权关系、法律关系、政治选择权等,许多论述涉及少数民族生存状态的分析与评价。(二)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学者对少数民族居民的生存状态积极关注。施正一(1997)研究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问题,提出各种促进少数民族就业、开发少数民族人力资本、提高少数民族收入水平的策略。张培刚、谭崇台(1997)提出,通过推进城镇化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差别,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陈达云、郑长德(2005)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了比较全面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特别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实施空间集中化战略,实现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程国栋(2005)、董文华(2010)等描述GNH(国民幸福总值)指标,认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和谐生态为原则、以追求人们的幸福为目标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李忠斌(2004)、郭京福(2006)、李文庆(2009)、张斯琴(2011)等认为要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特色经济,通过特色畜牧业、养殖业、种植业、文化产业等的发展,借助“农村农户+城市企业+外部市场”的模式来深度开发优势资源,提升少数民族产业层次,提高少数民族的收入水平,改善生存状态。当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来实施,将实现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的加速发展,并有利于提升海南特色经济、海洋经济、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商业、旅游生态产业、新技术产业等产业层次,进而通过一系列带动与辐射效应加快海南少数民族经济的大发展,能从经济层面促进少数民族就业、提高少数民族居民素质、改善少数民族居民的生存状态。基于此,需要不断地总结与推广各种成功的实践经验。

二、海南黎族居民生存状态的经济学分析逻辑

海南黎族居民主要居住在海南岛的中南部,黎族中84.7%分布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琼中、保亭、白沙、乐东、昌江、陵水6个自治县和享受民族自治地方政策待遇的三亚、通什、东方3市,少数散居于万宁、儋州、琼海3市和屯昌县等。从经济学的角度,要比较完整地分析海南黎族居民的生存状态,需要完成如下三个方面研究:一是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测定与衡量黎族居民的生存状态;二是考察与研究黎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是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改善黎族居民生存状态的政策建议。从经济学研究方法来看,主要运用规范分析、实证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调查研究、经验总结、科学抽象等方法来对黎族居民的生存状态进行综合研究与分析。各种研究方法的关系如图1所示;各种综合研究与分析的基本框架如图2所示。

三、运用统计指标测定与衡量海南黎族居民的生存状态

拟定并统计如下指标(见表1)来综合测定与衡量黎族居民的生存状态,这些指标偏向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反映及其分析:(一)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比如,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率、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少数民族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或纯收入、人均消费水平、人均储蓄水平、贫困人口比重。(二)反映城镇化水平的指标。比如,少数民族城镇人口比例、非农化水平。(三)反映信息化程度的指标。比如,万人电话普及率、万人电脑普及率。(四)反映科技水平的指标。比如,万人工程师人数、R&D经费占GDP的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五)反映人口素质的指标。比如,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万人中大学生人数、成人识字率。(六)反映生活质量的指标。比如,恩格尔系数、人均预期寿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社会保障覆盖率、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医疗卫生投入占GDP的比重、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深林覆盖率。从表1各项统计指标来看,海南黎族地区平均水平总体上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并偏离发展目标值,差距明显。可见,黎族居民的生存状态需要提高、改善的空间比较大。

四、客观对待海南黎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需要客观审视黎族地区的发展差距。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考察,由于自然条件、人文环境及历史过程的综合作用,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在人口、社会、经济及技术等方面发展不平衡,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比较明显。就海南而言,黎族地区远离经济、政治和文化核心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没有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事实上,由于历史、社会和自然条件等原因,海南黎族地区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层次低,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经济体系的整体造血功能较弱,资本形成不足,城镇化水平低,收入水平低。与此相联系,伴随着落后的经济状况,黎族地区科技、教育等落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二)需要重新认识和定位“向东倾斜”的优惠政策。虽然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一些旨在扶贫救困的特殊政策,但国家各种优惠政策总体上一直在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比如,给予特区、开放城市、开发区等不同层次的优惠待遇,扩大项目审批、外汇留成、信贷等权限,批准多家商业银行、股票交易所、商品交易所等,这对于沿海地区增加资本积累、吸引外资、产业发展、活跃市场等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与此相应,海南虽然属于沿海地区,但起步较晚,实际上是沿海的“边缘地带”,而黎族地区得到的优惠发展政策,除了“撒胡椒面”式的扶贫开发以外,其他优惠政策也较少或者较慢。(三)现实政策因素的负面影响需要消除。黎族地区长期以来为发达地区提供原材料和初级产品,而原材料、初级产品与黎族地区所需工业品的比价并不十分合理;科技政策和人才管理政策方面存在局限性,致使黎族地区人才和资金严重外流;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黎族地区体制创新缓慢,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较慢,没有将自然资源优势转换为真正的产业优势,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配套产业发展不足,长期处于竞争劣势,但又没有及时实施合理的政策来扭转这些劣势,相反实际上是在放任这些劣势。

五、改善海南黎族居民生存状态的政策建议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散杂居地区 回族 少数民族 经济状况

在散杂居民族工作中回族问题尤为重要,它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一个民族,特别是在我国中东部地区,最常见的少数民族就是回族。从人口分布上看,全国98%的县级行政区域内都居住、生活着数量不等的回族人口,形成了全国范围内的回族与其他民族广泛交错居住的空间格局。

散杂居回族地区经济比较

(一)收入贫富差距过大且生产方式以个体经济为主

我国散杂居回族人均年收入为15594.85元,有73.04%位于平均水平以下,大部分人员从事种植业或外出打工;有26.96%位于平均水平,主要从事个体经济和运输业;其中最高人均年收入166667元,最低人均年收入1250元。过大的贫富差距表现出社会阶层流动性极差,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活力与创造性,阻碍了回族地区的整体发展。

产生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居民生产方式的不同。在被调查的散杂居回族中,有47.83%从事于个体经济;有26.09%从事种植业;有4.35%从事运输业;有8.70%从事养殖业;剩余13.04%为外出打工,或其他。

从以上调查情况可以看出,散杂居回族的生产方式集中于个体经济,这与地区的经济环境有很大关系。

(二)子女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子女的文化构成如下:有2.61%的子女为大学本科;有2.61%的子女为大专;有0.87%的子女为中专;有3.48%的子女为高中;有8.70%的子女为初中;有19.13%的子女为小学;有0.87%的子女为幼儿园;其余61.74%的子女为未接受教育。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散杂居回族的子女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基本在初中及以下。这同样是广大农村出现的问题,在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取一技之长,直接就业。在少数民族的农村尤为明显,很多不富裕的家庭即便为子女的教育进行投入,使之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仍旧解决不了生活工作的问题。尤其在偏远的散杂居地区,从事二手车市场的家庭,年收入能达到十几万,完全达到富裕水平,即便子承父业,也不用担心未来生活的问题。因此在教育投入的背后看不到长期的效益,更多的少数民族农村家庭也就选择早毕业早踏入社会。当然有些收入较高的家庭还是比较支持子女读书的,但是比例较少。

(三)保险意识参差不齐

在被调查的回族区中,户均保险年支出为1891.30元,有65.21%位于平均水平以下;有34.78%位于平均水平以上。同样存在两极分化状况,有60%的保险支出为0元;而有13.91%的保险支出达到5000元以上,最高的达到30000元。

通过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农村中投保方向基本根据其生产方式来定,大多数为财产保险,除去社会医疗保险外,极少人投保人身保险。随着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民的生产方式由最初的种植业向多方面转变,从事个体经济的住户的保险意识越来越强烈。在农村没有单位固定收入的人们,一般比较重要的是人身保险的投保,例如养老保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个人老年时的生活。

(四)基本生活消费状况呈现一定特点

在被调查的回族区中,主要调查了医疗保健消费、电费、人情费支出状况,做出如下分析:

散杂居回族的医疗保健年支出状况。户均医疗保健消费为2987.8元,有72.17%位于平均水平以下;有27.83%位于平均水平以上;最低达到100元,最高达到50000元。

我国少数民族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的原因,农村居民普遍生存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较差,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可以说,少数民族的医疗保障也成为了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散杂居回族的电费月支出状况。户均电费月支出为162.30元,有62.61%位于平均水平以下;有37.39%位于平均水平以上;最低达到30元,最高达到833元。通过数据横向对比发现,家庭电费的支出受家庭生产方式和年收入状况的影响。一般农村家庭的电费月支出范围在300元以内,但也有电费月支出超过300元的,通过实地考察大部分为年收入达到200000元的,大部分从事个体经济或养殖业,可见电费的支出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散杂居地区的经济状况。

散杂居回族地区与相邻地区经济比较

(一)生产方式不同

实地考察发现,散杂居回族地区与很多相邻地区虽然相隔不远,但是生产方式的趋向却有很大差异。很多散杂居回族地区的生产方式集中于个体经济和运输业,而相邻地区集中于传统经济—种植业,生产方式的差异也造成了地区经济的差异,人均收入相差约6000元。这缘于回族地区人民自身擅长经商的特点,可以及时发现商机并较好运用。将以传统经济种植为主的经济体系逐步转移成为个体经营。由于农村的土地面积有限,随着科技进步,种植业已经出现过多的劳动力,而散杂居回族地区依托周边的市场,充分利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发展自身经济。

(二)教育程度基本相似

散杂居回族地区与很多相邻地区的教育情况基本相似,子女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以高中技校为主。这与地区的教育理念无法分开。读书无用论在地区是比较盛行的说法,父母并不鼓励子女到更高的学府进行深造。

散杂居回族地区与大中城市平均状况比较

通过山东省济南市2009年年鉴数据可查到,济南市城市人均年纯收入20802元,农村年人均纯收入7180元。农村医疗保健消费平均水平 1188.63元,教育支出 804.64元,电费月均支出266元。

(一)家庭经济状况基本良好

散杂居回族地区人均年收入为15594.85元,其水平低于济南市城市人均收入水平,但远高于济南市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可见散杂居回族地区发展态势很好,平均水平已经走在了很多大中城市农村的前列。由于很多散杂居回族地区普遍位于城乡结合处,临近大中城市,可以看到其与大中城市的差距,力争将差距缩短,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城市的扩张所引起的城乡对立和矛盾的现实,提出了丰富、系统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认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因是城乡对立的现状与农业的基础地位;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城乡融合;城乡统筹发展的措施是城市带动农村、工业促进农业。

要想实现城乡协调,重点就是如何让城市带动农村,而这个带动作用的最先受益者,便是城乡结合处的地区,该村的发展状况便也能体现出该城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水平。

(二)散杂居回族地区发展潜力巨大

散杂居回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普遍在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经济环境以及政府政策的实施。其位于山东的很多散杂居回族地区,近几年在不断建设西部的政府措施中受益。济南市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东扩,西进,北跨,南控”的战略思想。其中对西部的发展有一项重要举措—建立济南市西部的“西客站枢纽新城”,这是济南市适应自身城市发展要求,配合京沪高速铁路发展的城市新区。而新城的核心区便在散杂居回族地区,通过核心区的建设和发展,将能够带动周边发展,形成生态品质优良、新兴产业繁荣、城市功能齐全、人气商业聚集的现代化新城。

回族地区经济发展可行性措施

(一)理论支持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理论。1988年11月,我国著名的民族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提出的“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对中华民族内在构造、形成过程和精神特质最为新颖和恰当的概括。回族自古以来信仰伊斯兰教,拥有其民族自有的特色,“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回族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农村区域经济国内研究。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小城镇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各自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只有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结构,使各种规模和各种类型的城镇在农村地域上有一个合理的分布状态,形成以区域性城镇为中心的多层次农村区域经济网络,才符合我国国情和农村特点,才能促进农村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通过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研究,可以给予散杂居回族地区的发展一点启示,首先要结合区域经济特点,要应用好附近的经济市场,发展个体经济;然后就是城市带动经济,形成城乡一体化。

(二)政策以点到面且城乡统筹发展

散杂居地区民族的个体经济发展阻碍之一,就是启动资金短缺。由于农村信用体系薄弱,以及少数民族科学技术水平低下,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人们很难进行小额贷款并且对资金的有效利用能力较低。面对这一现状,散杂居地区的城市应该起到带动发展作用。首先,当地政府可以选择几个颇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作为实验区,引导发展特色经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一定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其次,农村信用合作社可以适当推出一些小额贷款发放给信用度相对较强的个体,提供个体经济发展的资金基础。另外,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构建少数民族企业信贷机制,鼓励支持各民族企业形成共担风险、互为担保的信贷机制,打造民族企业的信贷平台。

(三)发挥地域特点以发展特色经济

地域环境的优势是经济发展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能否真正运用好这一因素也决定了该地经济是否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对于散杂居地区的少数民族,当地政府应该深层次认知当地环境与发展情况,寻找地区具有的地域优势,从而制定相关政策,带动当地居民脱贫致富。散杂居回族地区要善于发现地域特点并且深度认识当前经济环境,在民族区域经济发展上取得突破。

(四)发扬民族特色以完善民族经济

国家政策对民族个体经济给予鼓励,2005年2月,国务院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36条相关规定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放宽了对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的要求,并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扶持政策。国家的这些政策对少数民族地区非公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重要性;现状;发展措施

中国这个大家庭主要是由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共同携手创建,少数民族为我国的繁荣昌盛和统一、稳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是我国党和国家提出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实现共同繁荣,全面构建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旧社会文化因素、政治因素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根深蒂固的影响,思想并没有完全解放,地区经济发展步伐缓慢,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低下,导致当地地区发展极为不稳定。我国在解放后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积极推行了很多扶持、优惠的民族政策,希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努力和实践,少数民族经济确实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和限制,相比国内其他发达地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发展水平低下,差距较大。因此,必须继续坚持少数民族扶持政策,重点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尽可能缩小少数民族和其他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使各族人民过上好日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战略目标。

一、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及国家根本利益。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不仅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根本利益,同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目前,我国正在全面开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这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想要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就需要加快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我国省内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因此,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同志曾经明确提出,“中国的繁荣发展不能缺少少数民族。中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国家,相对于汉族而言,少数民族生活、居住的地方要宽得多,而且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物质财富也远比汉族多得多。”如果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缺少少数民族的参与以及经济支持,中国也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建设。同志也曾这样说过,“我们无法想象如果只有汉族地区的工业发展快速,而让地区、内蒙牧区、维吾尔族等地区发展长期滞后,这样的社会局面并不是理想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社会主义应该是让所有的兄弟民族地区、区域自治地方都可以实现现代化。让所有的中华儿女都站起来,共同奏响幸福的歌谣。”这也足以说明,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是加快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历史条件、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我国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亟需得到进一步发展。

我国为了尽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也应该持续稳定的进行民族经济工作,全面、认真落实各项对于少数民族利好的政策,全面支持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帮助少数民族尽快摆脱以往贫穷、落后的面貌,加快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实现各地区、各民族的共同经济发展,使区域经济差距尽可能缩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有利于缩小各民族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实现我国很多少数民族人们在实施解放前都是在旧社会政治体制下生活,饱受各种不平等待遇以及各种剥削。在获得解放后,中国将民族压迫、剥削制度废除,并且相继出台了很多民族政策,使我国各民族都实现了法律上、政治上的平等,但是关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问题,虽然相对于以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但因为少数民族的社会制度比较落后,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慢,缺乏专业的教育人才,导致无法及时引入各种现代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非常缓慢。并且由于自然环境关系,相对于汉族、其他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而言,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和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而且有慢慢扩大的趋势,这样显然和中国想要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繁荣的目标不符合。因此,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应尽量采取多种民族政策,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少数民族可以和其他发达地区、民族经济实现同步发展,使少数民族也列入先进民族队伍中,使各民族实现共同繁荣。

(三)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国防建设战略地区,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有助于国家的安全、稳定。我国地大物博,和外国有很长的一条陆上边境线,其中很多聚居着大量少数民族的地区都紧邻外国,比如云南、内蒙古、新疆、等省、自治区,这些地方对于国家的稳定、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具有非常显著的战略地位。想要设立一个坚实、稳固的国防战略防线,必须重视少数民族工作,强调少数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少数民族经济能够呈现繁荣、昌盛局面,切实维护好少数民族的利益,尽快消除各民族之间的隔阂,使少数民族和其他民族同胞之间构建团结互助、平等、合作的关系,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团结、安定的社会局面。

二、目前我国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前就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和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较大,总体发展水平不容乐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经济发展差距有逐渐扩大形势。我国自建国以来,相继出台了很多民族政策,用以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但是一直以来效果甚微,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水平,并且这种趋势在慢慢扩大。②少数民族贫困问题非常突出。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占我国所有贫困人口的比重较大,在少数民族地区存在很多贫困人口,贫困问题比较突出。③现代化产业在经济构成中占的比例较少。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中,大多数都是传统的产业,生产设备、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不高,相比我国现代化生产力,存在明显的劣势,这是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加快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几点建设性意见及措施

(一)应尽快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是确保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国家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继续向少数民族提供关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优惠及扶持政策,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发达地区基础一致。比如,可以重点建设大量的通信设施、水利设施、铁路设施、公路设施、桥梁设施、能源设施等基础建设,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体系,为少数民族对外经济联系提供更多便利;构建完善的通信体系,加强少数民族和外界的交流、交往,加强信息流通,不断吸收新鲜的元素,积极创新。

(二)增加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拨款。由于少数民族的经济基础相对较差,贫困人口较多,国家应加大对少数民族的财政支持,可以成立一个专项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扶持基金。而且,应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逐年扩大基金的规模。应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扶持基金重点投放在一些基础教育事业方面,比如教育文化事业、卫生事业、交通事业等,从而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稳定、长远发展。

(三)应进一步优化少数民族经济结构,重点培养一批优势企业、工业。少数民族地区拥有非常丰富的物质资源,这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国家应引导少数民族地区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地区经济发展计划,合理开发、建设能源。同时应引入各种现代化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进一步优化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可以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大前提条件下,重点培养一批优势较为明显的现代化先进企业,提高当地的就业率,缓解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问题,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应重点发展地区教育事业及科技。教育是人力培养的主要途径,是发展的根本,目前,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比较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步伐,应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教育问题。国家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经费投资,尤其是针对教育水平低下的地区,不仅应保障充足的教育经费,还应该采用各种措施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老师的技能和素质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并且,号召国内一些优秀青年到少数民族地区支教,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其次,国家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科技研发资金投资,在科研项目方面也应该向少数民族倾斜,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专业的技术人才,改进生产方式,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对于实现我国伟大复兴,各民族繁荣以及整个社会的统一、稳定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国家应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继续落实各项民族扶持政策,减小民族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洁. 边疆地区建设中民族经济政策的实施研究[J].华章;2012(07).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发展;少数民族;经济;重要性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事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事业,是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与重视的民族理论政策原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是中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一、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原因

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坚持加快发展(包含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政策。这是依据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的状况和整个国家的状况采取的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重要的原因。

1.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来看其相对落后

中国少数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前因为受到国内发动统治阶级与本民族剥削阶级的严重剥削,社会生产力遭到很大的摧残与束缚,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充分、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掠夺,中国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处在极度贫困与愚昧落后的状态。大部分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停滞在前资本主义阶段,没有现代工业,农业生产也非常落后,全部靠天吃饭。交通运输特别落后,就连公路也很少,全部依赖肩挑背扛,牛拉马驮,文化教育在很多地方还是空白状态,文盲比重占到总人口的绝大部分,科学技术,医疗卫生事业十分落后,医药稀缺,经常发生流行疾病,人口发展迟缓。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成功地开展了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然而,因为自身发展基础差、底子薄,和汉族地区发展相比较,差距依旧较大。在这种差距较大的情况下要想赶上先进民族,那就得要加快自身的发展速度。在自身发展基础差的状况下要想调动自身发展的活力和加速自我发展的能力,那就得在自身奋发努力的基础上,需要国家与先进民族给予相应的帮助。半个多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与技术力量等诸多方面全面地支援与帮助了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与国家的帮助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加快”分不开的。

2.从少数民族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所占的比重来看其占有重要的地位

少数民族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要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发挥少数民族经济中的优势、发挥它的重要作用,才可能有高速度的发展。例如,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草原、森林、水利资源等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占绝对的优势,煤、石油、天然气等储量也很丰富。这不但是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而且也是加快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再如,畜牧业、林业等是某些少数民族的重要经济部门,同时也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毛泽东同志所讲的,“没有畜牧业的经济是不完全的经济”。

3.从少数民族地区在国防建设中的地位来看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中国21 000多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大多都居住有少数民族。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就约有30多个居住在边境线上,从东北的黑龙江,到北部的内蒙古,西北的新疆,西南的西藏、云南,南部的广西,都是祖国边防第一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和周边15个国家接壤,有很多少数民族是跨国界居住的,像苗族、傣族、俄罗斯族、蒙古族、朝鲜族等。要巩固国防,把边防建设成为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就得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与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首要的是要把边境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建设发展起来。这是改善边境地区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激起少数民族群众的爱国热情,夺得反对境外敌对势力颠覆阴谋斗争胜利的物质基础因素,也是保卫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的物质条件。为此,为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安定的国内社会局面,必须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把经济文化建设发展起来。尤其是在当前,民族问题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要求加快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因而,解决好经济发展方面呈现出来的民族问题,实际关系到当前社会安定团结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情况、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地位、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民族问题的重要性等原因,体现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性。

转贴于

二、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事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既是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又是中国的根本利益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特别需要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特别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曾讲过:“中国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中国有几十种民族,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比汉族居住的地方面积要宽,那里蕴藏的各种物质财富多得很。我们国民经济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1]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少数民族地区的丰富资源,需要少数民族群众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假设没有少数民族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假设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要在中国实现现代化是毫无可能的。就像周恩来同志讲的:“我们不能设想,只有汉族地区工业高度发展,让西藏长期落后下去,让维吾尔族长期落后下去,让内蒙牧区长期落后下去,这样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要所有的兄弟民族地方,区域自治地方,都现代化。”[2]另外,因为历史的原因,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跟汉族地区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为此,国家在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扶持与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这不仅有利于改变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状况,而且还有利于完善中国的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缩小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改变内地和边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走科学发展之路。加快中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消除各民族间发展上的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根本途径

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中国废除了民族压迫剥削制度,各民族在政治上、法律上实现了平等。然而,因为历史上反动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进行压迫、少数民族内部存在阶级压迫和剥削,还有少数民族落后的社会制度等因素,导致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上的发展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各民族在行使各种平等权利时,受到各种约束。从经济角度来讲,国家在进行经济建设时,并未约束少数民族使用先进科学技术和装备。然而。因为,文化教育的迟缓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稀缺,客观上约束了对科学技术和先进装备的使用,导致经济发展速度的迟缓并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造成影响。因为历史的因素,各民族并未平等地行使宪法与法律赋予的各种发展经济与文化的权利。要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的根本途径,就得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让各民族都步入先进民族的队列,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加快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加强各民族间的平等团结与互助合作,为将来彻底解决民族问题逐步创造条件。

总而言之,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事业,不仅是少数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也是中国的根本利益,促使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国家的全方位开放与改革。同时,还有利于充分开发与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边疆得到建设和国防得到巩固,加快中华民族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方面,都具有特别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第6篇

关键词:发展;少数民族;经济;重要性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事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事业,是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与重视的民族理论政策原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是中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一、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原因

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坚持加快发展(包含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政策。这是依据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的状况和整个国家的状况采取的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重要的原因。

1.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来看其相对落后

中国少数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前因为受到国内发动统治阶级与本民族剥削阶级的严重剥削,社会生产力遭到很大的摧残与束缚,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充分、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掠夺,中国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处在极度贫困与愚昧落后的状态。大部分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停滞在前资本主义阶段,没有现代工业,农业生产也非常落后,全部靠天吃饭。交通运输特别落后,就连公路也很少,全部依赖肩挑背扛,牛拉马驮,文化教育在很多地方还是空白状态,文盲比重占到总人口的绝大部分,科学技术,医疗卫生事业十分落后,医药稀缺,经常发生流行疾病,人口发展迟缓。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成功地开展了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然而,因为自身发展基础差、底子薄,和汉族地区发展相比较,差距依旧较大。在这种差距较大的情况下要想赶上先进民族,那就得要加快自身的发展速度。在自身发展基础差的状况下要想调动自身发展的活力和加速自我发展的能力,那就得在自身奋发努力的基础上,需要国家与先进民族给予相应的帮助。半个多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与技术力量等诸多方面全面地支援与帮助了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与国家的帮助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加快”分不开的。

2.从少数民族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所占的比重来看其占有重要的地位

少数民族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要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发挥少数民族经济中的优势、发挥它的重要作用,才可能有高速度的发展。例如,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草原、森林、水利资源等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占绝对的优势,煤、石油、天然气等储量也很丰富。这不但是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而且也是加快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再如,畜牧业、林业等是某些少数民族的重要经济部门,同时也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同志所讲的,“没有畜牧业的经济是不完全的经济”。

3.从少数民族地区在国防建设中的地位来看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中国21000多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大多都居住有少数民族。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就约有30多个居住在边境线上,从东北的黑龙江,到北部的内蒙古,西北的新疆,西南的、云南,南部的广西,都是祖国边防第一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和周边15个国家接壤,有很多少数民族是跨国界居住的,像苗族、傣族、俄罗斯族、蒙古族、朝鲜族等。要巩固国防,把边防建设成为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就得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与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首要的是要把边境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建设发展起来。这是改善边境地区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激起少数民族群众的爱国热情,夺得反对境外敌对势力颠覆阴谋斗争胜利的物质基础因素,也是保卫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的物质条件。为此,为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安定的国内社会局面,必须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把经济文化建设发展起来。尤其是在当前,民族问题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要求加快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因而,解决好经济发展方面呈现出来的民族问题,实际关系到当前社会安定团结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情况、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地位、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民族问题的重要性等原因,体现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性。

二、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事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既是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又是中国的根本利益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特别需要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特别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志曾讲过:“中国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中国有几十种民族,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比汉族居住的地方面积要宽,那里蕴藏的各种物质财富多得很。我们国民经济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1]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少数民族地区的丰富资源,需要少数民族群众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假设没有少数民族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假设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要在中国实现现代化是毫无可能的。就像同志讲的:“我们不能设想,只有汉族地区工业高度发展,让长期落后下去,让维吾尔族长期落后下去,让内蒙牧区长期落后下去,这样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要所有的兄弟民族地方,区域自治地方,都现代化。”[2]另外,因为历史的原因,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跟汉族地区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为此,国家在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扶持与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这不仅有利于改变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状况,而且还有利于完善中国的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缩小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改变内地和边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走科学发展之路。加快中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消除各民族间发展上的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根本途径

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中国废除了民族压迫剥削制度,各民族在政治上、法律上实现了平等。然而,因为历史上反动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进行压迫、少数民族内部存在阶级压迫和剥削,还有少数民族落后的社会制度等因素,导致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上的发展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各民族在行使各种平等权利时,受到各种约束。从经济角度来讲,国家在进行经济建设时,并未约束少数民族使用先进科学技术和装备。然而。因为,文化教育的迟缓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稀缺,客观上约束了对科学技术和先进装备的使用,导致经济发展速度的迟缓并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造成影响。因为历史的因素,各民族并未平等地行使宪法与法律赋予的各种发展经济与文化的权利。要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的根本途径,就得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让各民族都步入先进民族的队列,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加快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加强各民族间的平等团结与互助合作,为将来彻底解决民族问题逐步创造条件。

总而言之,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事业,不仅是少数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也是中国的根本利益,促使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国家的全方位开放与改革。同时,还有利于充分开发与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边疆得到建设和国防得到巩固,加快中华民族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方面,都具有特别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

2006年以来,民族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每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高于全国平均增速,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10年,民族地区8省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2053.2亿元,年均增长13.25%;占全国的比重高达10.48%,比2006年提高了9.2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包括: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壮大;社会建设扎实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局部生态明显改善。

然而,由于历史、地理环境、政策等原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面临着许多特殊困难。例如,发展差距仍在拉大,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还比较低,等等。

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些显著地成就,但是,由于生态环境脆弱、教育落后、人才素质不高、投资力度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1.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差距大。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原因,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上的差距逐步拉大。少数民族地区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储蓄、人均消费、人均收入、人均教育水平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落后性主要表现在交通和通讯两方面。一方面,交通设施存在“两低、两差、两不足”的突出问题,“两低”——路网密度低,-通达水平低;“两差”——道路等级、质量差,出海条件差;“两不足”——建设资金不足,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另一方面,通讯设施存在线路少、质量低、整体通讯能力严重不足、通讯基础设施亟需改善等问题。

3.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还比较低。根据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全国各地区每十万人拥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中,少数民族八省区的受教育人口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各地区高等学校数量、教职工人数、学生数等,八省区也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很大差距。无论是各地区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还是各地区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服务、住院服务、床位利用等,少数民族八省区都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4.经济增长模式单一,投资力度不足。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以资源增长型模式为主,其经济发展以传统的农牧业、工以初加工为主,第三产业发展极为有限。而且经济发展的业绩衡量仍以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为主要甚至唯一指标,用土地、优惠投资政策为招商引资的筹码,因而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也导致了吸引外部资金的动力不足。因此,其经济发展陷入积累资金不足、技术进步缓慢、劳动生产率低下、居民收入水平低下、资金供给能力不足等恶性循环难以自拔。

三、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十二五”时期依然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期,这一期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将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任重而道远。

1.大力发展边境贸易,促进区域经济合作。要通过边境贸易和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优势,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自我发展水平。一方面,发展边民互市贸易。扩大边民与相邻国家边民的贸易往来,在区位重要和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地方,重点建设一批边民互市贸易示范点,促进边境贸易发展,带动边民致富和地方增收。另一方面,加强区域经济技术合作。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扩大同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积极探索开发和对外开放的新模式,大力发展口岸经济,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带动商品出口、技术和劳务输出。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状况。为此,应加强边境地区干线公路、乡村公路建设,进一步提高技术等级、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通往口岸、边民互市点、旅游点的公路建设,提高通行能力;加强边境国防公路建设,实现军民共建、军地两用。另一方面要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的通讯设施建设。应加强农村电网建设;通过采取利用电网延伸、开发小水电,以及推进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措施,解决边境地区群众的用电问题;并继续实施“村村通电话”工程。

3.加大教育、医疗等资金投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在全面落实发展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优惠政策的同时,应加大教育、医疗等资金投入。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其他专项建设资金、各项财政扶贫资金适当向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倾斜;积极引导、争取各类国际组织、政府机构、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援助、捐助资金投向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项目;同时,拓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融资渠道,政策性银行等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金融扶持力度。

4.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转变以往仅仅依靠当地自然资源来发展经济的资源增长型模式,构建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环境。为此,应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促进工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建立和发展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同时,应切实搞好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遏制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加强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加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切实解决生态功能区内农牧民增收和长远生计问题。

四、结论

本文只是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出发,对现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腾讯财经网.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OL].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2010-11-17,finance.省略/a/20101117/002537.htm.

[2]国务院办公厅.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Z].2007-2-27.

[3]国务院办公厅.兴边富民行动“十一五”规划[Z].2007-6-16.

[4]龙彬.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23):108-109.

[5]黄福佳.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97-98.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发展失衡 预警模型

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集地,少数民族人口数占全国的72.32%,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青海、、云南、内蒙古、新疆、宁夏等8个省区。由于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落后,且发展速度跟不上全国的步伐,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呈扩大的趋势。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这就需要研究建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预警模型,从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系统地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趋势和问题进行监测,使西部地区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并找到构成差距的原因。

一、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预警模型建立的目的

本预警模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基于科学、简明、系统、可行、适用的原则,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选择一套评价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动态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和综合,在此基础上建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预警模型。

本预警模型旨在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状况进行分析、监测和预警,以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认识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并找到造成差距的原因,从而为少数民族地区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预警指标体系

为了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在指标选取上必须符合最新的发展理念,反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同时要体现综合性、简洁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选择主要的、基本的、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作为量化的计算指标,以便于决策者及研究人员对其进行评价和使用。

本预警模型选取了12个评价指标,评价经济发展水平的有4个,评价社会发展水平的有6个,评价资源利用与环保状况有2个。然后设计了一套问卷调查表,先后请相关的专家学者填写问卷,再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问卷进行处理,最后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及权重见表1。

在此基础上,收集了8个省区12个指标从1991年至2005年的数据(部分省区的部分数据缺失),然后运用线性回归、人工神经元网络等方法对各个指标的值进行了预测,在2005年数据可得的情况下预测到2010年,在2005年数据缺失的情况下预测到2009年。

如果线性回归的结果和原样本数据拟合得比较好,且通过了统计检验,则说明指标值和年份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以采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拟合和预测。如果拟合的结果差(如判定系数太低)或不能通过假设检验,就采用人工神经元网络方法进行预测。

本预警模型评价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预警指标体系以全国平均水平作为参照系。各指标预测出来之后,把各指标的值和全国的对应指标相比,得到各指标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相对值。相对值的具体意义见表2:

指标预测值运算出来之后,再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求出其最大特征根λmex和对应的特征向量w,然后还要进行一致性检验。在实际中要求判断矩阵满足大体上的一致性,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只有通过了检验,才能利用结果合成综合指数。得到的特征向量w即为各指标层的权重,见表1。

最后利用各指标值加权求和的方法求出各指标层的综合指数,按照表2中的标准将西部地区各省区的综合指数进行比较和分析,判断其是否处于发展失衡状况,哪些方面处于失衡状态导致其总体评价结果处于失衡状态。指数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三、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的评价结果

根据上述的方法,本预警模型先对西部8个少数民族省区分别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然后再把8个省区进行对比分析。表3中的数据均为相对数,即和相同指标的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之后的结果。

注:只有部分数据

1.综合评价:根据2005年的经济社会综合评价指数,7省区(除外)的排序为:内蒙古、新疆、青海、广西、云南、宁夏、贵州。其中,贵州的综合指数低于0.8,处在失衡状态。各省区按2009年综合指数的预测值排序为:内蒙古、新疆、青海、宁夏、广西、云南、贵州。其中,贵州仍然低于0.8,处在失衡状态,而内蒙古的综合评价指数则达到1.29,处于良好状态。

2.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按2005年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数,8省区的排序为: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广西、云南、贵州。其中,内蒙古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数的值超过1.2,处于良好状态;新疆、宁夏、青海的指数值处在0.8~1之间,处于正常水平;而、广西、云南、贵州4省区则处于失衡状态。

按2009年经济发展评价指数的预测值排序为: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广西、云南、贵州。其中,内蒙古、新疆和青海的指数值超过1.2,处于良好状态;则处于正常发展状态,而广西、云南和贵州仍然低于0.8,处于失衡状态。

3.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按2005年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指数,8省区的排序为:内蒙古、新疆、青海、云南、宁夏、广西、贵州、。其中,内蒙古、新疆、青海的指数值高于1.2,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而其5省区的指数值均处在0.8~1.2这一正常范围。

根据2009年的预测值的排序为:内蒙古、青海、新疆、云南、宁夏、广西、贵州、。其中,内蒙古、青海、新疆、云南4省区的指数值均高于1.2,而其他4省区的指数值则处在0.8~1.2之间,处于正常发展水平。

4.环保和资源利用状况评价:根据2005年环保和资源利用状况,7省区(没有数据)的排序为:广西、云南、新疆、内蒙古、贵州、宁夏、青海。其中,广西的指数值刚好达到1.2,处于良好状态;云南的指数值处于0.8~1.2之间,处于正常水平;而其他5省区则都处于失衡状态。

7省区根据2009年的预测值的排序为:广西、云南、新疆、内蒙古、贵州、青海、宁夏。只有广西的指数值处于0.8~1.2之间,而其他各省区的指数值均低于0.8,处于失衡状态。

参考文献:

[1]李曦辉 徐蒙生: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与预警系统. 北方经济[J],2004.7

[2]高永久:论民族社会稳定的预警系统.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03. 5

[3]严耀军:超越危机――构建新的社会预警指标体系及其运行平台的设想.甘肃社会科学[J].2005.3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第9篇

一、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原因

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坚持加快发展(包含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政策。这是依据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的状况和整个国家的状况采取的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重要的原因。

1.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来看其相对落后

中国少数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前因为受到国内发动统治阶级与本民族剥削阶级的严重剥削,社会生产力遭到很大的摧残与束缚,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充分、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掠夺,中国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处在极度贫困与愚昧落后的状态。大部分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停滞在前资本主义阶段,没有现代工业,农业生产也非常落后,全部靠天吃饭。交通运输特别落后,就连公路也很少,全部依赖肩挑背扛,牛拉马驮,文化教育在很多地方还是空白状态,文盲比重占到总人口的绝大部分,科学技术,医疗卫生事业十分落后,医药稀缺,经常发生流行疾病,人口发展迟缓。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成功地开展了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然而,因为自身发展基础差、底子薄,和汉族地区发展相比较,差距依旧较大。在这种差距较大的情况下要想赶上先进民族,那就得要加快自身的发展速度。在自身发展基础差的状况下要想调动自身发展的活力和加速自我发展的能力,那就得在自身奋发努力的基础上,需要国家与先进民族给予相应的帮助。半个多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与技术力量等诸多方面全面地支援与帮助了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与国家的帮助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加快”分不开的。

2.从少数民族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所占的比重来看其占有重要的地位

少数民族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要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发挥少数民族经济中的优势、发挥它的重要作用,才可能有高速度的发展。例如,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草原、森林、水利资源等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占绝对的优势,煤、石油、天然气等储量也很丰富。这不但是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而且也是加快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再如,畜牧业、林业等是某些少数民族的重要经济部门,同时也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同志所讲的,“没有畜牧业的经济是不完全的经济”。

3.从少数民族地区在国防建设中的地位来看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中国21000多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大多都居住有少数民族。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就约有30多个居住在边境线上,从东北的黑龙江,到北部的内蒙古,西北的新疆,西南的、云南,南部的广西,都是祖国边防第一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和周边15个国家接壤,有很多少数民族是跨国界居住的,像苗族、傣族、俄罗斯族、蒙古族、朝鲜族等。要巩固国防,把边防建设成为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就得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与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首要的是要把边境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建设发展起来。这是改善边境地区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激起少数民族群众的爱国热情,夺得反对境外敌对势力颠覆阴谋斗争胜利的物质基础因素,也是保卫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的物质条件。为此,为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安定的国内社会局面,必须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把经济文化建设发展起来。尤其是在当前,民族问题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要求加快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因而,解决好经济发展方面呈现出来的民族问题,实际关系到当前社会安定团结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情况、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地位、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民族问题的重要性等原因,体现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性。

二、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事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既是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又是中国的根本利益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特别需要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特别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志曾讲过:“中国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中国有几十种民族,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比汉族居住的地方面积要宽,那里蕴藏的各种物质财富多得很。我们国民经济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1]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少数民族地区的丰富资源,需要少数民族群众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假设没有少数民族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假设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要在中国实现现代化是毫无可能的。就像同志讲的:“我们不能设想,只有汉族地区工业高度发展,让长期落后下去,让维吾尔族长期落后下去,让内蒙牧区长期落后下去,这样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要所有的兄弟民族地方,区域自治地方,都现代化。”[2]另外,因为历史的原因,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跟汉族地区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为此,国家在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扶持与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这不仅有利于改变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状况,而且还有利于完善中国的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缩小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改变内地和边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走科学发展之路。加快中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消除各民族间发展上的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根本途径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和谐社会;促进作用

一、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含义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包含着两层含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前者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发展,后者是民族学意义上的发展。在经济市场化过程中,如果单纯强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在经济学意义上的发展,民族学意义上的少数民族的特色经济就有可能衰退甚至消亡。

严格地说,“少数民族经济”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前者是“从民族的角度来研究经济问题”,后者则是“从地区的角度来研究经济问题”。所以,于光远先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提出,“少数民族经济的范围、对象是研究少数民族的人民的生活状况,少数民族家庭经济生活的特点,少数民族生活的习惯、文化传统对它的经济生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影响的一个领域。”由于少数民族经济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分不开的,还要研究少数民族经济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之间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混淆了这两个概念,甚至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替代“少数民族经济”。

现实的民族经济研究也事实上主要侧重于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研究。在民族经济研究中,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问题是否能够等同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问题,施政一在说明民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时指出:“民族经济学就其研究范围来说,可以划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个方面:从广义上来说,它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研究世界上各个民族或民族国家的经济问题;从狭义上来说,它是研究多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经济问题,在我国则是研究除汉族以外的各个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问题。”按照这一定义,所谓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问题,实际上就是两个问题:中国各个少数民族的经济问题和中国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问题。王文长认为:“狭义层面的民族经济研究,就是研究由民族内生属性所定义的民族的经济生活的特殊性,民族的行为、习惯、规则在经济生活中的表现、作用,以及相应所呈现的规律、结构变迁的条件和状态等;广义层面的民族经济研究是狭义层面的进一步扩展,即涵盖民族国家概念含义的经济和民族区域概念含义的经济。”“民族国家概念含义的经济是以国家为利益整体并以其为基础构造国际经济关系;民族区域概念含义的经济则把区域特征摆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上;民族定义的经济所突出的就是民族本身。”按照这种划分方法,狭义的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问题就是指由民族内生属性所定义的中国少数民族的经济生活的特殊性,民族的行为、习惯、规则在经济生活中的表现、作用,以及相应所呈现的规律、结构变迁的条件和状态等问题,即少数民族自身的经济问题,广义的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问题则指包含中国各个少数民族自身的经济问题在内的中国少数民族区域的经济问题。

上述两种定义或划分方法的共同点就是:将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问题划分为中国少数民族的经济问题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问题,尽管这种划分在逻辑上未必严密,但毕竟将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经济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这两个问题区分开了。后者则更强调了少数民族特色经济中的“经济”这一概念的特殊含义。这种强调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由民族内生属性所定义的”少数民族的经济问题本身,并不存在经济学意义上的或“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论断所指的发展问题,只有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才存在着人们通常所说的发展问题。“由民族内生属性所定义的”少数民族经济,即具有某一少数民族特色的经济,当然也存在着发展问题,但这种发展在本质上是一个民族学意义上的发展问题,即民族的发展经济方面的体现。

所谓民族的发展是指民族的兴旺和繁荣,它以民族的存在为前提,或者说,它的负概念就是民族的衰亡。一个民族是否存在,并非仅仅指具有这个民族血统的人或人群是否存在,如果具有这个民族血统的人或人群仍然存在,但具有该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语言、艺术、宗教、心理等均已失传。世界上很多已经被认为消亡的民族,具有这些民族血统的人至今仍然存在,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不存在了,这一民族在经济生活方面的表现,即作为我们研究对象的真正意义上的该民族的经济问题当然也就不可能存在了。所以,民族学意义上的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问题和经济学意义上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问题,实际上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作为我们关注焦点的发展问题却往往只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问题。

二、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与我国的民族关系,以及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他们之间互为条件、互相作用、相辅相成。和谐民族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内容,是和谐社会应有之义务。和谐社会又为和谐民族关系及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能忽视这样两个基本事实:一是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已超过一亿,达到一个大国人口的数量。在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处理好民族关系特别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对全国的稳定至关重要。没有民族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讲改革、发展、稳定,只能是一句空话,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只有做到这几者之间的和谐,才能达到真正完美的和谐。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民族关系的和谐,既包括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和谐,又包括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和谐以及民族内部的和谐。我们讲民族的团结、领土的完整、国家的统一,都是以各民族的团结为基础。如果没有各民族的团结,国家就会陷于动乱和分裂。应当看到,我们在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许多有利条件:

第一,我国在民族团结方面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之间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况,各民族在长期交往过程中结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长久以来,各民族友好交往,在政治上以和为贵,互相修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互相影响;在文化上和而不同,交相辉映。从而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不断发扬光大,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久不衰的强有力的精神纽带。这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的精

神财富。

第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一整套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成功地解决了国内的民族问题,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这就为我们在新的形势下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素质的提高,各民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在不断增多,各民族对和谐社会理想目标的认同和追求在不断增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旋律,激励各族人民去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

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也要看到还存在一些不利条件。特别是当前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下,我国的民族问题呈现出复杂的情况,总书记去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概括了“四个交织在一起”,即民族问题往往表现为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国内问题与国外问题交织在一起。这就从大的方面揭示了民族问题的复杂性。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民族团结是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民族团结的四个内涵: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维护促进民族团结、各民族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繁荣发展以及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都对我国现阶段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第一,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能最大限度激起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能使各民族人民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并且平等地享受创造历史带来的好处,这就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

第二,维护促进民族团结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创造历史的活动当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维护促进民族团结能把不同的民族的人民群众聚集到一起。假设民族不团结,各个民族之间就是分裂的,甚至民族内部也有这样那样的矛盾,这样就分散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正所谓“众人合起力,开动大帆船”,把来自不同民族的人民群众的力量合成一股团结统一的力量,并把这一力量投入创造历史的活动当中必然能更好的创造历史。

第三,各民族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繁荣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民族团结的最终目的,这是符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论断的。民族团结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祖国的繁荣发展,具体来说就是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就是说民族团结从一开始就是出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考虑,其本身也就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保障和推动作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各民族是人民群众根据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文化心理素质方面的不同进行划分,其本身也就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民族团结又以促进祖国繁荣为目的,这是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一致的。

第四,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材料,场所等都是由祖国为其提供,祖国的统一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民族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

三、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促进树立正确的民族发展观

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只有体现到人的发展上才是真正的发展,这也是与目前提倡的科学发展观相一致的。以人为本,才是发展的本质。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它整体追求的价值观念,如何才是民族自身价值追求,只有在该民族的族群当中才会理解。正确的民族发展观是作为一个民族族群的人们对发展的正确认识,作为一个民族他们既要在物质发展上获取利益,同时也在生产生活的发展方式上能予以接受,保持他们所拥有的优秀传统文化。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从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目标出发,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一是经济发展为主原则,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有了物质基础才能进一步发展根本的社会主体;二是民族价值取向指导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的模式要和民族的价值取向结合,只有获得各民族群众的支持才能得到经济的健康发展;三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与调查的决策依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决策,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措施,进行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和构建,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二)促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多元化的现状,以及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情况,建立适宜的发展模式,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最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涉及发展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和民族群体人文类型的丰富性,还涉及到文化的价值评判。在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模式时,是为他们选定还是帮他们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这涉及到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是否持有文化相对论的评价观。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现状,用一刀切的发展模式根本无法达到和谐发展的局面,所以要分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既要把握原有地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又要提倡创新引入新的产业,并通过本土化吸收提升区域竞争力,还要发展特色经济,形成一个资源互补,产业链衔接,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一,总体上继续重点发展重工业,依靠老工业基地,改革现有产业结构,发展深加工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无论是整个中国还是少数民族地区,都不可避免地走上工业化道路,只是在工业化进程中的路径选择有所不同而已。工业化进程的演变规律体现为:工业发展的重心由轻工业向重工业的转移,最后进入技术集约化阶段。这种规律体现了工业对资源的开发由浅层开发到深层发展的进步过程,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变过程。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要充分利用其所占据的资源优势的政策优势,以重工业为龙头,更新设备,加快技术创新,同时拓展产业链,发展深加工工业。发挥重工业的波及效应,形成区域性的产业链,提升区域总体竞争力。

第二,根据各民族聚居点的特点,实施保护性政策,保护当地民族居民价值取向的所认可的生产方式。工业化、现代化在发展的历程中又有不同的路径选择,民族群体对路径选择是现代化进程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对一种生产方式来说,并不能单纯从经济的角度进行衡量,是要结合人文社会中进行评价,并不是能带来效率的就是最好的,任何一种生产方式或生活方式都是人所进行生存与发展的手段而已,在人的群体中进行结合评价才能得到真正的标准。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少数民族多聚居在比较落后偏远的地

方,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保存相当完整,当他们所面对工业化中所出现的各种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时,并不能很快适应,还可能排斥,所以我们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关注这一事实,要有步骤地进行引导,不是一刀切地对原有生产方式进行否定,针对那些适合当地民族生存的生产方式还要给予政策性保护。

第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民族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整个族群的发展上,而且也体现在单个族人的发展上。发展经济是与人的发展相结合的,经济是人的经济,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大量现代化的资金运作与技术都需要相适应的人才进行操作,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首先就需要与发展经济相适应的人才。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占很大比重,历史与现实的原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少数民族人口整体受教育程度低。所以首先要解决就是教育问题,要加强人才发展战略,普及中小学教育,培育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高素质的人才。这样才能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储备,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促进民族间平等。针对民族性的特殊性,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应推行双语教学,既保持该民族的特性又添加现代因素,从而达到中华民族大一统格局。

第四,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具体说来,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人的福利最大化。必须认识到,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基本生存需要、生活需要、发展需要,从低到高,只能有先有后、逐步解决。在科学发展观下,人的需要既是分层次的也是多样化的,环境质量同样是人的福利之一。经济实力、资源储备、环境质量都成为构成人的福利的要素,都成为稀缺资源。一切人类必不可少的经济、社会、以及资源与环境保护活动都成为创造稀缺资源的活动。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多聚居于偏远地方,存在电脑科技等高新技术与刀耕火种相并存的状况,进行产业选择时,首先就要从当地人的生存状况出发,进行人福利最大化评价。在还在为满足生存与基本生活需要苦苦挣扎的地方发展粗放型经济也是可取的,在已经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地方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促使可持续发展战略发挥其优势。

四、结语

不管哪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成果,都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会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政治意义,它让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感受到国家的力量,能增强整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保持社会稳定,巩固国家的统一局面,就会增强社会主义及中国共产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让人民更多的认同中共的领导,认同社会主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能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这些地区的资源,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缓解资源紧张。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会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增强这些地区居民的购买力,有利扩大内需,发挥消费需求在经济发展的作用,促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就能证明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这本身就是整个国家及整个国际社会的一笔巨大的政治及思想财富。

参考文献

[1]徐和平,城市化与贵州少数民族社会现代化[J].贵州民族研究,2000(3):39~43。

[2]袁仲由,关于加快实施民族地区城镇化战略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24~28。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第11篇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 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52个少数民族分布在西部,占西部地区总人口的69.73%;这一地区土地面积为667.46万平方公里,占西部地区总面积的98.12%。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指包括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贵州、青海以及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密切相关的甘肃、四川部分地区等。我国共有30个自治州,民族自治地方面积为591.31万平方公里,分布在西部的共有27个自治州,占全国民族自治地方面积的96.84%。

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

西部少数民族最基本、最大的区情,就是少数民族分布集中、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广大。它的典型特征是集“少、边、穷、弱、富”于一体。

“少”是指少数民族地区,在西部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最为集中,加速西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巩固民族团结,确保中华民族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发展。

“边”是指西部边疆地区,从发展区域经济的角度讲,我国西部有20个少数民族跨国而居,虽然缺乏沿海的地理优势,但存在与11个国家接壤的内陆地缘优势。在同俄罗斯、蒙古、缅甸、越南等国接壤的边境地区,对外开放具有很多有利的条件,这些地区对外开放周边国家处于几乎相同或较早改革开放的发展阶段,是对外开放最适宜的区域,已经有数百个边民互市点。通过边境贸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中国的陆地边境线上,西北的新疆,西南的、云南,都在祖国边防第一线上,在国防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加速西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是改善边境地区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激起少数民族群众的爱国热情,夺得反对境外敌对势力颠覆阴谋斗争胜利的物质基础因素,也是保卫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的物质条件。对于维护当前社会安定团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穷”是整个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较全国、东部地区而言存在差距,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欠发达地区。

“弱”是指长期以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很脆弱,作为长江、黄河这两条母亲河的发源地和上游,西部一些地区水土流失加大,水资源开发使用不当,导致黄河屡次出现断流现象。而由于水土流失也造成了河道淤积,河床高悬,洪水灾害时有发生,而且西北一些地区荒漠化问题也较为严重。自然环境在西南山区、西北干旱地区和高寒山区比较差。

“富”是指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富集,草原、森林、水利资源占有绝对的优势,煤、石油、天然气等储量也很丰富。西部地区理论水能资源55749万千瓦,占全国总量的82.5%,年可开发电量48836亿千瓦时,占全国的82.5%;在西部9省区(内蒙古除外)538万平方公里内,拥有占全国陆地资源总量的43.9%的石油和78.8%的天然气(1995年),主要分布在新疆、四川、青海等;全国5万亿吨煤炭储量中,89%集中在西部;44%的宜农荒地分布在西部。这些优越条件,决定着加快发展西部少数民族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

回顾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曾经有过良好的状况,社会经济发展也曾有过繁荣的时期。唐朝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西部是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历史上着名的“开元盛世”、“贞观之治”、“丝绸之路”、“西夏王朝”等,都发生在这里。由于千百年来多次战乱、自然灾害和各种人为原因,特别是近代中国一度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经济发展明显滞后。

新中国建立以后的近6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建设为加快西部开发打下了较好的基础。50年代,国家通过屯垦戍边,组织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和边境国防建设,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和民族区域自治,有计划地布局和建设了一批能源和工业项目,巩固了西南、西北边疆,基本解决了旧中国长期存在的民族不平等问题,使西部地区荒凉贫穷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变。60和70年代,从备战的目的出发,利用计划体制集中动员和组织全国资源的优势,开展了“大三线”建设,初步开发利用了矿产资源,带动了资金、人才和技术西移,改变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的状况,奠定了西部许多地区工业化的基础。80年代改革开放进程中,西部地区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90年代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一系列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了。

新世纪,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开始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时候,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是中国共产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目标是: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缩小;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我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人口都集中在西部,从一定意义上讲,西部大开发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了,西部大开发就有完美的结局。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已经十年。十年来,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4%;102项重点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2008年底,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累计营造林4.03亿亩,西部地区森林覆盖率从10.32%上升到17.05%;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6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3%;农村贫困人 口从1998年底的5731万人,减少到2008年底的2649万人,等等。如今,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明显的比较产业优势,主要有资源开发型产业,草场畜牧业和若干经济作物业,如新疆棉花、云南烟草业,同时西部地区在“三线”建设时期形成了机械、电子、化工、兵器、航空航天和核工业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及技术优势。

在欣喜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时,还要看到其与相对国内东部地区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的区域性差距,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城乡经济发展的较大差距。

三、加快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意义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建设事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消除各民族间发展上的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根本途径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废除了民族压迫剥削制度,各民族在政治上、法律上实现了平等。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成功地发展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但由于自身发展基础差、底子薄,和汉族地区相比较,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上的发展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各民族在行使各种平等权利时,受到各种约束。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投资,极大地改善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但科学主导甚至决定着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缺乏,文化教育的迟缓,高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的稀缺,客观上约束了对科学技术和先进装备的使用,导致经济发展速度的迟缓并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造成影响。只要有了社会各个领域急需的各级各类高级人才,运用现代社会管理技能经验并加上资金的到位,经济必然能高速度发展。在加快发展西部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和互助合作,使各民族都步入先进民族的行列,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可以逐步为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创造条件。

2.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既是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又是中国的根本利益

西部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的热情支持和参与,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需要。充分利用少数民族丰富的资源优势,发挥这些优势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畜牧业、林业等是一些西部少数民族中的重要经济部门,同时也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自然生态条件差异大,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相比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在整个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一些如城市、交通便利的城市郊区经济发展较快,但广大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贫困面较大,城乡之间的差距大的现象存在。虽然这些差距的存在既是历史的、现在的,也是未来不可彻底消除的,但国家走科学发展之路,在现代化进程中,大力扶持与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不仅有利于改变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状况,还有利于完善中国的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缩小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加快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有一些因素会导致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如自然条件相对较差、人才的缺乏、资源利用中机制不健全等,及时对这些因素进行改造,使得产生滞后性的因果关系不复存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才可能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阶段。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

基础设施建设是西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基础,首先要加强自然生态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加强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为主的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工作,齐心协力大抓植树造林,加大对地质灾害、草场退化、沙化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治理,并优先安排与各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农电改造、乡村公路、民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民族地区群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并努力解决特困少数民族的温饱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决定民族地区经发展的不利自然条件改造为有利条件。其次,国家要重点建设一批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交通、水利、电力、通信、能源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规划建设铁路、高速公路和支线以及机场等尽可能向西部民族地区倾斜,以此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2.实施西部人才培养计划,解决人才缺乏问题

解决人才缺乏问题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要改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现状,国家就必须加大对民族地区的人才的投入,既要考虑引进大批优秀人才,又要着眼于本地人才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良好的教育,是出人才、出科技、出经济效益、出先进生产力的摇篮。要加大对文化资金的投入,提供能留住人才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等,使人才的功效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重点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特别是当地需要的初级技术人才的培养。只要有了社会各个领域急需的各级各类高级人才,运用现代社会管理技能经验并加上资金的到位,经济必然能高速度发展,才能更有效地推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缩短与全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才能又好又快地促进民族地区经济跨越性发展。

3.深化体制改革,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体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资源开采加工体制问题、农产品流通体制问题等。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最大优势就是资源优势,而资源开采加工体制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源国家所有体制与资源优势无法转变为区域经济优势和利益优势之间的矛盾问题。资源的国有体制将主要的资源品种的所有权、开采权、深加工权、购销权实行直接或间接的计划控制,从而使得资源所在地失去了一大优势。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国家和地方应对资源这一大优势进行权益分割,国家适当放权,地方获得更多的灵活性,真正使得地方可以通过资源开采权、深加工权或购销权的出租、转让、抵押和合作经营,使得西部经济发展可以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真正使得资源地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是农村经济落后,在整个少数民族地区中,农村经济发展存在极大的地区不平衡和结构不平衡。在我国东中部经济发展过程中 被证明非常有效的依靠发展乡镇企业加速农村经济转型的发展思路,由于普遍缺乏乡镇企业发展的农业基础和外部环境条件,/!/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难以施行。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突出存在着丰富的农业资源与开发利用的地域不平衡性之间的矛盾,传统作物结构与现代农业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农业资源相对丰富与开发利用水平低,不能满足解决温饱需求之间的矛盾的出现。解决这些矛盾,亟需实现农业资源的经济转换,发展市场导向的农业资源开发型经济。必须通过建立起有效的市场机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牧产品的区际交换。并尽可能进行深加工,扩大交换的区域范围。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第12篇

一、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提出

自从提出小康社会以来,众多专家、学者对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如国家统计局建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其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民主法制、人民生活、文化建设、资源环境等5个方面39项指标组成。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在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其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社会结构、民主法制、人民生活、科技文化和生态环境等6个方面28项指标组成。李孝坤、苏维词、凌洁的《重庆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提出重庆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涵盖经济水平、生活质量、人口质量、生存环境4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等。那么,对民族地区来说,现有的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能否全面衡量和评价其小康社会发展和实现程度?民族地区有没有特殊的情况需要考虑和兼顾?为了全面有效地对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施和发展过程进行度量和监测,有必要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对现有的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适当补充和完善。

二、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虽然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侧重点不同,但大体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对于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评价除了包括这些指标外,还应结合民族地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适当补充具有民族特色的具体监测指标,尤其应考虑少数民族群众参与政治的程度、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程度、各民族文化教育的?l展状况、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等因素来衡量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因为只有少数民族群众广泛参与政治,才能汇聚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强大力量;只有各民族群众积极投身经济建设,才能为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教育发展文化繁荣,才能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只有生态良好环境美好,才能有效促进民族地区各民族群众宜居宜业。因此,制定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在民主政治、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及生态环境中增加具有民族特色的具体监测指标。

(一)政治层面

国家统计局构建的《全面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中,民主法制从基层民主参选率、每万名公务人员检察机关立案人数、社会安全指数和每万人口拥有律师数四个指标来评价小康社会在政治方面的实现程度。在民族地区除了上述指标外,还应增加少数民族干部配备比率。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自治权的保障主要体现在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2104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对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要大胆使用,放到重要领导岗位上来,让他们当主官、挑大梁。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需要有一定的财力、人力外,更为关键的是要造就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好了,能够管根本,管长远。少数民族干部与本民族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了解本民族历史与现状,熟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在本民族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更能发挥其他民族干部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力量。因此,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政治层面中需要增加少数民族干部配备比率指标。

(二)经济层面

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在经济方面的监测指标有人均GDP、工业生产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等。人均GDP是生产性指标,用人均GDP、工业生产率等指标来评价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经济方面的实现状况还不足以全面体现民族地区的小康水平。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难度大、困难多、面积广。据统计,2012年民族地区的小康指数达到70.8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12.71个百分点。而民族地区的农村牧区更是重点和难点,2016年民族八省区仍有1411万农村贫困人口。为了全面有效地反映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发展程度,民族地区经济层面的监测指标还应增加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状况、农牧区社会保障覆盖率、农牧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等指标。

1.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状况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大多数民族地区属于农产品主产区。其主要特征是发展农牧业生产,提供农牧产品。要针对民族地区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开发特色农牧产品,发展优势产业,改变民族地区贫困落后面貌。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农牧民的收入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因此,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增加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状况指标。

2.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民族地区特别是农牧区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是群众脱贫的最大障碍。一些民族地区的群众没有干净水喝、道路不通、住房简陋。因此,要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比重,完善农牧区基础建设。

3.农牧区社会保障覆盖率

我们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很好地覆盖到农村牧区,农牧区的群众因病因灾返贫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民族地区要编织好一张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在基本生活、基本养老、医疗卫生、社会救助等方面为各族群众提供保障。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有效保障人民生活、体现社会公平。因此,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增加农牧区社会保障覆盖率指标。

(三)文化层面

数据显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巩固率平均只有86%,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平均水平为93%),不少地区初中辍学率超过30%。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阶段,确保如期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最硬的骨头,离不开教育和文化的支撑作用。此外,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国也最为薄弱,成为制约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要在民族地区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以,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体系文化层面的监测指标中除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等,还应增加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占该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每万人口中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数、民族职业教育学生人数占民族地区在校学生数的比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率等指标。

1.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占该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民族地区抓发展、抓团结,都离不开教育这项基础性工作。抓好民族基础教育,才能确保民族地区不同民族的孩子共享社会发展机遇,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为少数民族的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国家要大力保障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接受教育,这是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发展民族教育的基础。因此,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中要增加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占该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指标。

2.民族职业教育学生人数占民族地区在校学生数的比重

职业教育是各族青年打开就业之门的“金钥匙”。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民族地区对实用技术人才的需求,要加快发展民族职业教育,培养更多实用技术人才,才能为民族地区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为全面小康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民族地区要重视民族职业教育,加大民族职业教育学生人数的比重。

3.每万人口中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数

让民族地区更多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这是一件事关社会公平、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大事。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改变贫穷落后现状的生力军,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因此,民族地区要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充分就业。

4.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率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的明确要求。民族地区要加快实施基层文化设施全覆盖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村牧区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民族地区要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四)生态层面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第13篇

我国散居少数民族人口约3000万,占全国少数民族总数的三分之一,他们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8%以上的县市[1]。其中农村散居少数民族总体数量大约有1000万,占散居民族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2]。

目前在我国,农村散居少数民族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弱势的群体,发展也最落后。他们大多散居在交通闭塞、条件恶劣的丘陵山区和边远山区,且多为世居,具有大分散特点,或散居于一村,或散居于一乡,或零零散散分布于一县之内,情况千差万别。

二、农村散居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农村散居少数民族由于历史原因、居住环境、社会原因等各种因素,贫困问题依旧十分突出,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甚至很多地区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基础设施落后

据2001年国家民委组织的调查资料,在全国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2519个自然村(屯、寨)中,尚未通电的有620个,占24.6%;不通电话的有1791个,占71.1%;不通邮政的有1353个,占53.7%;不通公路的有1089个,占43.2%;[3]。落后且不健全的基础设施严重影响了这些少数民族的正常生活。

(二)?济发展落后,制约因素多

1、文化教育水平低。在农村散居少数民族中适龄儿童入学率低,成年人中文盲、半文盲人数居多。

据调查,我国散居少数民族多数受教育程度低,因贫失学现象特别严重,这成为了贫困的关键因素。教育跟不上,思想跟不上,经济则发展不起来。例如2016年一项对湖北、贵州、云南、广西四省民族地区贫苦户的调查,在教育水平方面,拥有“高中及以上”教育经历的被调查者仅占10.53%[4];此外根据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中数据统计:教育落后,适龄儿童入学率普遍较低,平均文盲率为42.3%,有9个民族文盲率超过50%[5]。可见,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农村散居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缺乏的现状已迫在眉睫。

2、医疗设施落后,卫生条件差

据2001年国家民委组织的调查资料,在15个散居少数民族聚居的自治县的367个行政村中,有233个村没有卫生所,占60.8%[6]。大部分村寨没有卫生所,导致看病难,生病群众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问题的出现。一些边远山区群众患地方病、急性传染病时,因缺少药,得不到及时诊治,因病返贫现象严重。

3、扶持资金少,项目投入不足

由于农村散居少数民族多居住在偏远地区,且自身具有“广、杂、散”等特点,使得当地各种建设成本和交易成本偏高。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很难有持续、稳定的扶持资金和项目倾斜到散居民族地区。长此下去,农村散居少数民族的贫困程度会加深,生活境遇“雪上加霜”。

三、推动农村散居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措施

种种现象表明,我国散居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劣势。尤其是农村散居少数民族,绝大多数还处于贫困状态,单凭他们自身的发展和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改变现状的,还需依靠多方力量来推动其经济发展。

(一)精准扶贫

目前,在杂散居农村少数民族中,仍然从事着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单一的种植业,这种模式不可能有经济发展的高水平。因此需要根据少数民族本地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资源状况,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区域优势和经济优势,形成规模型专业化生产经营组织。促进少数民族的第二、三产业的开发,带动其经济高速发展。

(二)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农村散居少数民族生活中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各方面的保障都比较薄弱。因此在少数民族村寨中建立起以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而逐步解决“因贫失学”、“因病返贫”、“因灾致贫”等问题,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制定专门的农村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法

农村散居少数民族由于自身情况复杂多样,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和详实系统的统计资料,理论上的突破一直以来都很困难。至今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农村散居少数民族的权益。

农村散居少数民族这个最为弱势的群体,单凭自身力量很难维护自身的利益,需要国家和政府实施优惠政策和项目倾斜来进行帮扶。我国虽已出台了一些有关保障少数民族权益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涉及农村散居少数民族的规定少之又少。因此制定专门的农村散居少数民族的权益保障法是势在必行的,并且对推动农村散居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第14篇

分明显。本文以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民族教育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对该地区民族教育进行了初步探究,并提出笔者相关建议。

关键词:民族教育 榕江县 教育建设

中图分类号:G7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2

导言:少数民族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教育使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并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稳定和各民族

的团结、共同繁荣都有着重要的作用。[1]

1. 民族教育的含义

民族教育即在多民族国家内对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实施的教育。从广义上讲,是增进少数民族学生知识技能,影响其思想品德,发展其个性的社会活动;从狭义上讲,是对除汉族以外的其它55个少数

民族学生所实施的教育,是国家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少数民族专门人才以及提高各少数民族成员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的活动[2]。

1.1民族教育的意义

民族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教育与民族经济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实行民族教育是民族经济发展的前提,民族教育是民族经济状况的反映,民族教育反过来影响民族经济发展

;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培养大批民族知识群体是促进民族生存和繁荣发展的关键,对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3]。

2. 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概况

榕江县位于贵州东南部,面积3315.8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其中民族乡6个),总人口32万余人,其中以侗、苗、水、瑶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84.4%,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少数民族贫困县之一。

近年来,在省州政府的扶持下,全县社会经济取得一定的发展,但由于该地区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传统思想观念浓厚等原因,发展并不明显。

2.1榕江县民族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榕江县是黔东南州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县之一,当全国正在进行教育改革浪潮时,该地区大多数乡村却不得不面临学生求学难、失学率高、辍学率高的现状。虽然在2004年该县已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全县已有职业技术学校1所,高级中学2所,初中22所,幼儿园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初中入学率99%,高中入学率41.18%[4]。但是通过对近几年的资料的整理分析,发现榕

江县最近几年学生失学率呈增长态势并呈“金字塔”状,越往高年级,学生的流失率越多。主要的教育问题具体表现在: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基础教学设施薄弱、学校设置稀疏、师资力量不足、办学

形式单一、地区间发展不均衡、交通不便、教师待遇不高,课程内容与教材编制不适应、双语教学实施困难、学生升学困难、教育管理混乱,教育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2.2出现上述民族教育问题的原因

尽管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的高校开办了高校民族班、预科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大力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5],但是因为起点比起全

国的发展水平来说相对低,发展只能是局部的。

由于该地区仍然处于农业经济状态,商品经济不发达,经济贫困,导致学生辍学率高,家庭经济困难,难供子女上学;民族学生众多,导致学生不能很快的接受汉语教学;民族教师不多,影响了老师于学生

和家长的联系和交流,另外教师的待遇偏低导致县外的老师不远到该地区;学生由于自身学习跟不上,提早外出打工挣钱;父母思想意识不够,传统思想观念认为读书无用,还要花钱,不如早出社会挣钱补

贴家用等不良观念。

民族教育体制、办学模式僵化造成的现行的教材内容和课程设计没有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现代科学与民族语言文化有机结合的课本,缺少民族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意义的教育教;

教学都以灌输方式进行,缺乏实践劳动引导教育,授课内容及教育模式与当地实际结合不紧密,教学形式都照抄照搬汉族地区的教材教法等。大多数教材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形式单调,内容陈旧,没有

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不能调动民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综合素质偏低、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榕江县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地处偏远山区和偏僻农牧区,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大量外流,外地教师不愿意到这样贫困以及交通不方便的

山区教学;虽然有少量教师来义务支教,但其停留时间较短,流动性太大,实际教学效果并不好,而现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状态难以适应高质量高层次的推行民族教育需求。

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分布具有居住边远闭塞山区多,以聚居、散居的形式,而现有的民族教育学校数量不足,教育点布局也不合理;相关教育单位不重视双语教学,双语课程资源严重不足以及对教育理念

往往只停留在政策上、文件上,民族教育法制的不健全,及其对相关政策法规与具体贯彻执行的不对称,使得该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缺乏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

3.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经过几十年的教育改革和建设,我国已经建立起一个包括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内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但是在少数民族教育方面,如何通过发展教育来推动当

地的前景,改变落后的面貌,不仅要刺激当地经济的发展、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意识,科学文化水平,还需进一步加大投入和关心当地的特色传统文化教育。

3.1促进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发展经济,民族地区的教育才可能出现根本性的转变,由于经济与教育的相互作用关系,经济落后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育发展道路上的阻碍。教育应当为社会服务,转化

为现实的生产力。将少数民族教育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重点要发展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职业教育,即专业设置必须要体现少数民族地方的经济需求和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从当地劳动力市场和职业岗位

分析入手,因地制宜地设置具有民族性、地方性、针对性的专业,为少数民族地方的发展培养实际需要的人才。

3.2 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水平低,财政水平有限,民族教育投资体制单一,忽视了社会投资和办学的积极性[6]。国家应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力度,积极主动吸引社会各方面资金来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建立以国家为主体,地方、企业、个人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教育融资投资机制,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学,积极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从多方面出发解决民族地区教育经

费短缺的问题保证民族教育的实施[7]。

3.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抓好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立教师定期学习制度和师德师风评价制度;全面推进教师资格制度。拓宽师资培养途径,大力抓好教师、校长队伍的培养

;抓好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着力培养优秀骨干教师;出台优惠政策,采取师范院校定向委培的方式鼓励教师参与各类培训,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水平不高的现状,认

真开展支教活动,组织城镇中青年教师轮流到农村任教;建立“双语”教师保障机制,加强民族地区“双语”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3.4 抓好教育结构调整,提高办学质量

促进民族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三大教育的协调发展、促进民族地区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促进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8];民族学校建设要从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出发,通过合理布局教学点使处于

偏远地区的孩子得到就学的机会,并抓好各村寨学校的动员入学和入学后的巩固工作,将各村寨的学生稳定下来;另外还要研究民族学生在性格、智力、兴趣爱好、体质等方面的特点,要根据不同学生

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保证实现“普九”教育,才有可能改变农村中的文盲现象[9];积极推行“双语”教学,考虑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将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等内容引引进课堂,使民族地

区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变更加得多彩,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3.5 民族教育要结合民族文化

在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将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融入教育内容中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民族教育内容除了包含现有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应包括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工艺和文化,这样不

仅能让民族学生学习到现代化的科学文化知识,又能通过学校教育保持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化和传统,服务于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肖杰《浅议民族教育的地位作用》,[N]贵州民族报,2007.

[2]教育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Z],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3]金黔《新时期民族教育的地位作用》[N],贵州民族报,2006.

[4]《区情介绍――教育文化体育》,榕江县人民政府网站,2013.

[5]《少数民族教育浅析》,百度文库网站.

[6]杨超、张宝昆《我国高考少数民族倾斜政策的反思与调整》[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年01期.

[7]雷明珠《民族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教育问题探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报,2011年第一期.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第15篇

(一)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发展。在此发展目标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县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交通、教育、卫生、医疗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都得到了全面发展,产值增幅较大;人均收入得到了提高,就业人口数量增加,缓解了就业压力。

(二)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

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从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范围来看,仍然处于不利地位,表现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发展不平衡等。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1)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经济发展主体不明确。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过于依赖各级政府的扶持和干预,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较弱;同时,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相脱节,经济发展的促进性较弱。

(2)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比重特别是传统农业比重较高,工业和商业比重较低,产业结构层次不合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由于长期受重传统重农轻商思想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只注重农业的发展,忽视了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3)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规模小,城镇化发展落后,经济结构单一。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城镇密度和面积小,城镇化水平低,规模经济效应得不到发挥,经济力量薄弱,城镇经济的辐射功能差,经济发展较慢。

二、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

(一)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则

(1)明确经济发展主体原则。明确县域经济的发展主体,才能发展县域经济。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劳动者。认真处理好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与县域经济活动的主导地位的关系,才能有效调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体的积极性,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2)实施工业化导向原则。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受到传统农业思想的影响,技术相对落后,工业化程度低。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努力改变生产技术,使其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化发展,改变贫穷落后的经济现状。

(3)发展特色,突出特色原则。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相对特殊,其县域内资源、文化等相对特殊。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要从特色出发,体现经济的特色优越性和特色潜力,以特色作为出发点,打造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

(4)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原则。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中,处理好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中心城市与农村等发展的关系,发展县城、乡镇的经济辐射作用,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

(5)构建循环经济,实行可持续发展原则。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物质资源丰富。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正确处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积极构建循环经济,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

(1)确定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县域经济发展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和保障,但是与其他县域相比,其素质技能较低。少数民族地区可以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推行中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等,提高少数民族素质,实现传统农业化向现代工业化的转变。

(2)突出特色,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特色经济。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必然要求突出特色,强调特色,以特色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利用优势资源,不断开拓创新,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工业、特色旅游业、特色文化产业等,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3)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方式落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立文明的活动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4)政府及职能部门健全市场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属于行政性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离不开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少数民族地区县域政府及职能部门运用有效的政策和法规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扶持和宏观调控,建立县域经济服务性的政府,健全市场机制,合理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