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范文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范文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疾病分布;流行病学;分析

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是衡水市区惟一一个三级甲等医院,内、外科临床各系统专业分科较细,而贵宾病房(以下简称我科)是我院特设的一个内科综合科室,所收治的病例,其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疾病分布均比较广泛,没有做出特殊的规定与限制。所以,对于区域性的疾病分布有一定的代表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6至2008年在我科所有的住院病例,共1 164例。其中男715例,女499例;年龄16~95岁,平均年龄63.76岁;<45岁168例,男77例,女91例;45~60岁254例,男151例,女103例;>60岁742例,男498例,女253例,城镇居民730例,农村居民434例。

1.2 方法 对入选患者按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年龄分期标准(即:<45岁为青年,45~60岁为中年,>60岁为老年)进行年龄阶段的划分。得出上述基本资料。同时统计和总结各年龄阶段的疾病分布情况。

2 结果

2.1 患者出院第一诊断疾病分布情况 前五位的系统疾病分布情况为:在<45岁的青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消化和泌尿系统;在45~60岁的中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在>60岁的老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见表1。表1 1 164例住院病例系统疾病分布情况(按第一诊断分类)

2.2 患者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统计系统疾病总体分布情况 前五位的系统疾病总体分布情况为:在<45岁的青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呼吸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在45~60岁的中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循环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在>60岁的老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见表2。

2.3 患者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 前十种疾病:在<45岁,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上呼表2 1 164例住院病例系统疾病总体分布情况(按第一诊断吸道感染、糖尿病、肺炎、高血压、急性扁桃体炎、泌尿系感染、心肌炎、过敏性紫癜、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急性胃肠炎;45~60岁,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后循环障碍、肺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癌、肝癌、急性气管炎、食管癌;在>60岁的老年阶段,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肺癌、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后循环障碍、肺炎、泌尿系感染、肝癌。见表3。表3 1 164例住院病例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按第一诊断统计)

2.4 患者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统计依据,前十种疾病总体分布情况,前十种疾病:<45岁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糖尿病、肺炎、高血压、泌尿系感染、急性扁桃体炎、脂肪性肝病、心肌炎、过敏性紫癜、巨幼红细胞性贫血;45~60岁的中年阶段,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血脂异常、后循环障碍、肺炎、肺癌、肝癌、急性气管炎;>60岁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血脂异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后循环障碍、肺炎、泌尿系感染。见表4。表4 1 164例住院病例前十种疾病总体分布情况

2.5 出院的第一诊断和1种及1种以上合并症者 一体多病发生率(构成比):在<45岁占16.67%(28/168);在45~60岁占57.87%(147/254);在>60岁占56.47%(419.742)。

3 讨论

近些年,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疾病构成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了了解和掌握衡水市区域的疾病流行病学状况,故进行我院综合内科病房病例疾病分布情况的统计和分析。在<45岁的青年阶段:系统疾病分布情况中,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呼吸系统疾病居第一位;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仍以呼吸系统疾病居第一位;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上呼吸道感染居第一位;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仍以上呼吸道感染居第一位。这表明,在青年阶段,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及住院率高,这符合年轻人的内外环境特点。所以,年轻人要以预防呼吸道疾病为主。

在45~60岁的中年阶段:系统疾病分布情况中,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神经系统疾病居第一位,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循环系统疾病居第一位,神经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脑梗死居第一位,冠心病发病率与之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高血压居第一位,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构成比相近。这表明,中年时期发病情况较青年阶段分布广泛得多,以神经系统及神经系统中的脑梗死(17.72%)、循环系统及循环系统中的高血压(38.19%)和冠心病(25.59%)、代谢疾病及代谢疾病中的糖尿病(15.75%)和血脂异常(13.39%)。以上反映了中年时期即已经以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为主,故中年人群的疾病预防即应以这些慢性病为重点[1]。同时,呼吸道疾病也不容忽视。

在60岁的老年阶段:系统疾病分布情况中,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神经系统疾病居第一位,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与之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循环系统疾病居第一位,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脑梗死居第一位,冠心病与高血压构成比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高血压居第一位,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构成比相近。这说明,老年阶段的疾病系统和病种分布,与中年时期发病情况相近,均以神经系统及神经系统中的脑梗死(25.61%)、循环系统及循环系统中的高血压(40.03%)和冠心病(30.46%)、代谢疾病及代谢疾病中的糖尿病(23.72%)和血脂异常(11.05%)。由此可见,老年时期疾病分布可能是中年阶段疾病分布的继续,即仍以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为主,同时,呼吸道疾病也不容忽视。所以,老年人群的疾病预防即应以这些慢性病为重点,同时也提示我们,老年期疾病的防治重点要做好中年时期疾病的防治[2]。

【参考文献】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疾病分布;流行病学;分析

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是衡水市区惟一一个三级甲等医院,内、外科临床各系统专业分科较细,而贵宾病房(以下简称我科)是我院特设的一个内科综合科室,所收治的病例,其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疾病分布均比较广泛,没有做出特殊的规定与限制。所以,对于区域性的疾病分布有一定的代表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6至2008年在我科所有的住院病例,共1 164例。其中男715例,女499例;年龄16~95岁,平均年龄63.76岁;<45岁168例,男77例,女91例;45~60岁254例,男151例,女103例;>60岁742例,男498例,女253例,城镇居民730例,农村居民434例。

1.2 方法 对入选患者按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年龄分期标准(即:<45岁为青年,45~60岁为中年,>60岁为老年)进行年龄阶段的划分。得出上述基本资料。同时统计和总结各年龄阶段的疾病分布情况。

2 结果

2.1 患者出院第一诊断疾病分布情况 前五位的系统疾病分布情况为:在<45岁的青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消化和泌尿系统;在45~60岁的中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在>60岁的老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见表1。表1 1 164例住院病例系统疾病分布情况(按第一诊断分类)

2.2 患者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统计系统疾病总体分布情况 前五位的系统疾病总体分布情况为:在<45岁的青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呼吸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在45~60岁的中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循环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在>60岁的老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见表2。

2.3 患者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 前十种疾病:在<45岁,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上呼表2 1 164例住院病例系统疾病总体分布情况(按第一诊断吸道感染、糖尿病、肺炎、高血压、急性扁桃体炎、泌尿系感染、心肌炎、过敏性紫癜、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急性胃肠炎;45~60岁,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后循环障碍、肺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癌、肝癌、急性气管炎、食管癌;在>60岁的老年阶段,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肺癌、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后循环障碍、肺炎、泌尿系感染、肝癌。见表3。表3 1 164例住院病例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按第一诊断统计)

2.4 患者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统计依据,前十种疾病总体分布情况,前十种疾病:<45岁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糖尿病、肺炎、高血压、泌尿系感染、急性扁桃体炎、脂肪性肝病、心肌炎、过敏性紫癜、巨幼红细胞性贫血;45~60岁的中年阶段,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血脂异常、后循环障碍、肺炎、肺癌、肝癌、急性气管炎;>60岁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血脂异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后循环障碍、肺炎、泌尿系感染。见表4。表4 1 164例住院病例前十种疾病总体分布情况

2.5 出院的第一诊断和1种及1种以上合并症者 一体多病发生率(构成比):在<45岁占16.67%(28/168);在45~60岁占57.87%(147/254);在>60岁占56.47%(419.742)。

3 讨论

近些年,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疾病构成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了了解和掌握衡水市区域的疾病流行病学状况,故进行我院综合内科病房病例疾病分布情况的统计和分析。在<45岁的青年阶段:系统疾病分布情况中,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呼吸系统疾病居第一位;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仍以呼吸系统疾病居第一位;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上呼吸道感染居第一位;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仍以上呼吸道感染居第一位。这表明,在青年阶段,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及住院率高,这符合年轻人的内外环境特点。所以,年轻人要以预防呼吸道疾病为主。

在45~60岁的中年阶段:系统疾病分布情况中,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神经系统疾病居第一位,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循环系统疾病居第一位,神经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脑梗死居第一位,冠心病发病率与之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高血压居第一位,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构成比相近。这表明,中年时期发病情况较青年阶段分布广泛得多,以神经系统及神经系统中的脑梗死(17.72%)、循环系统及循环系统中的高血压(38.19%)和冠心病(25.59%)、代谢疾病及代谢疾病中的糖尿病(15.75%)和血脂异常(13.39%)。以上反映了中年时期即已经以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为主,故中年人群的疾病预防即应以这些慢性病为重点[1]。同时,呼吸道疾病也不容忽视。

在60岁的老年阶段:系统疾病分布情况中,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神经系统疾病居第一位,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与之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循环系统疾病居第一位,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脑梗死居第一位,冠心病与高血压构成比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高血压居第一位,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构成比相近。这说明,老年阶段的疾病系统和病种分布,与中年时期发病情况相近,均以神经系统及神经系统中的脑梗死(25.61%)、循环系统及循环系统中的高血压(40.03%)和冠心病(30.46%)、代谢疾病及代谢疾病中的糖尿病(23.72%)和血脂异常(11.05%)。由此可见,老年时期疾病分布可能是中年阶段疾病分布的继续,即仍以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为主,同时,呼吸道疾病也不容忽视。所以,老年人群的疾病预防即应以这些慢性病为重点,同时也提示我们,老年期疾病的防治重点要做好中年时期疾病的防治[2]。

【参考文献】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呼吸系统;发热

【中图分类号】 R974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120-01

发热是内科诊疗工作中十分常见的症状,其原因按诊断学分类有: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发热是呼吸体系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4例中男29例(53.7%),女25例(46.30%),年龄14~89岁;入院前发热时间1天~1年,平均15.80±34.69天;住院时间1~55天。

1.2 病情 感染性疾病49例,90.7%(肺炎24例,48.9%;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例,18.3%;支气管扩张4例,8.18%;肺结核3例,6.12%;结核性胸膜炎3例,6.12%;肺脓肿2例,4.08%;脓胸1例,2.04%;急性气管支气管炎2例,4.08%;COPD急性加重期1例,2.04%)。非感染性疾病5例,9.3%(间质性肺炎3例,6.48%;肺癌2例,2.82%)。

1.3 确诊 本组54例患者中有21例(38.8%)通过病史、症状、体征常规实验室检查及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而有23例(42.5%)患者需要进一步通过肺部CT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共有3例(4.74%)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其中有2例(3.7%)可以确诊。本组共有8例(14.8%)患者通过以上方法仍无法确诊或患者因故拒绝行病理学检查的最终通过试验治疗明确诊断。

2 结果

住院期间死亡38例,其中8例患者伴有潜在的而且较轻的疾病。存活的16例中均在某种程度上借助于体格检查,其中6 例行内科或外科治疗,10例经过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改善。存活的16例中感染性疾病6例(37.5%) 、肿瘤1例(6.25%) 、非感染性疾病5例(31.25%) 、其它疾病4例(25%)。

3 讨论

3.1 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构成 呼吸系统是人体与外界接触最密切的内脏器官,正常成人每24小时吸入空气约10000L,而空气中含有各种细菌、病毒等病原体。而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的因素增加了呼吸系统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因此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为感染性疾病。

3.2 入院前发热时间、及发热程度与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 确定患者入院前发热时间对于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定性诊断具有一定帮助。感染性疾病一般由于起病急、病程、病程短,因此入院前发热时间一般较短。本组54例感染性疾病中入院前发热时间在1周以内的有29例(53.8%)。非感染性疾病多数起病缓慢、隐匿、症状不典型,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常常需要周转多家医院才能最后确诊,因此病程较长。本组5例非感染性疾病中,病程超过2周的有21例(55.26%)。需要特别指出,结核病(肺结核、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属于慢性感染性疾病,起病程较其他感染性疾病明显长。本组3名结核病入院前发热程度与其他49例感染性疾病入院前发热程度对比后发现,结核病在入院前发热体温37.3-38.0℃组所占比例高于其他感性疾病,而其他感染性疾病在39.1-41.0℃组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结核病组。此种差异反应出结核病在发热上以低热为主的特点。因此,入院前发热程度对于鉴别结核病于其他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意义。

3.3 试验治疗的意义 试验性治疗在临床中应用很多,尤其痰结核菌阴性的肺结核或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在无法获得病理学结果时常常要进行试验性治疗。本组54例病例中其中肺炎24例、肺脓肿2例、肺结核3、结核性胸膜炎3例,根据临床经验,除化脓性肺炎外,其它肺炎如肺炎球菌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在有效抗生素和药物治疗下,2-3周(不超过1个月)肺部炎症可完全吸收,但老年人肺炎吸收较缓慢,某些肺炎治疗不及时形成机化性肺炎,支气管肺癌所致阻塞性肺炎不易治愈,病灶存在时间较长。影像学捡查常将上肺野的炎性病变诊断为肺结核,下肺野的炎性病变诊断为肺炎,临床医生短时间难以确定是肺炎或是结核,不要急于抗结核治疗。发热伴有肺内炎性改变,有效的经抗炎治疗1周左右,或更短的时间体温降至正常,可诊断为肺炎;如果体温不降或由高热变为低热,则应怀疑结核的可能,可先用无抗结核作用的抗生素治疗,一边治疗,一边作进一步检查(结核菌,其它病原微生物检查),如果查出结核菌,立即改行抗结核治疗;如果已无发热,结核菌,继续按肺炎治疗,2-3周(不超过1个月)病灶完全吸收,则肺炎诊断可以成立;反之,肺部炎性病灶经抗生素治疗仍无吸收好转,甚或恶化,在除外肺癌阻塞性肺炎(纤支镜检查)应考虑肺结核,作一些辅助检查如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抗体测定等、抗结核试疗有效,验证诊断。如果根据放射诊断为肺结核抗结核治疗一个月内病灶完全吸收则不可能是肺结核,肺结核是一种慢性炎症,病灶中有渗出,干酪坏死,吸收消散缓慢,不可能在一个月内完全吸收。

参考文献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诊断与治疗; 现状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4-0156-03

doi:10.14033/ki.cfmr.2015.04.077

儿科临床治疗过程中,小儿呼吸系统疾病非常常见,其发病率在儿科各类疾病的发病率中占首位,特别是在学龄前期的儿童及婴幼儿中的发病率非常高,对于小儿的正常发育及身体健康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及时对其进行有效的诊治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主要针对其诊治现状进行简单分析研究。

1 小儿呼吸系统的生理学特点

站在解剖学的角度对小儿呼吸系统的生理学特点进行简单分析,发现其与成人的呼吸系统结构具有较大的差别,其鼻腔相对来说是比较短小的,并且鼻道狭窄,黏膜下层没有海绵组织,咽部相对来说是垂直、狭窄的,喉部相对比较垂直,支气管、气管的管腔弹力纤维组织存在发育不良的现象,并且其黏膜比较柔弱,难以将废物有效排除,肺脏中含有丰富的结缔组织,含气量相对较少,而含血量相对较多,这使得其气体交换面积较小,与成人相比,胸廓及肺的回缩能力均较小,并且由于其血液中各种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较低,导致其呼吸道免疫功能偏低,这些因素的存在,直接导致了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成人[1]。

2 常见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小儿时期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就是呼吸道感染,该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其中发病率最高的季节是春冬季节[2-3],在其疾病的诊治过程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就是实施病原学监测,这对于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关于小儿呼吸道疾病的病原学研究越来越广泛,下面就对常见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予以简单介绍。

2.1 小儿呼吸道的细菌感染

有很多种细菌均能够导致小儿呼吸系统感染,对其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为了对相关的致病细菌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国内很多学者在这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肺炎链球菌等是导致小儿呼吸系统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一些革兰阴性菌是其主要的病原菌,并且这种类型的病菌具有非常高的耐药性,这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临床上主要的消灭微生物病原体的方法就是应用抗生素,但是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使得耐药性细菌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导致抗生素的研发速度难以满足实际的抗菌要求,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4]。

2.2 小儿呼吸道的病毒感染

导致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种类非常的多,其中最为常见的有巨细胞病毒、麻疹病毒、SARS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病毒就是呼吸道合胞病毒,目前有关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研究中,我国相关的研究并不多,有学者在对39例持续喘息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测序的方法,从中检出了12例博卡病毒,这是一种首先由瑞典学者发现的一种细小病毒,能够引发儿童肺炎、支气管炎等一些呼吸系统疾病,将其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比较,两者的大部分临床症状相似,其中较常出现的是发热[5]。

另外,有相关的研究中,对342例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实施研究,发现其主要感染病毒为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而流感病毒及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则比较少见,在实际的病毒防治工作中,我国还没有研制出能够安全有效的抵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疫苗,但是对于该病毒,有学者发现M2-1基因mRNA中的pshRNA7816对于该病毒所导致的细胞病变效应具有明显的减轻作用,其中M2nRNA的特异性脱氧核酶对于病毒的复制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且其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效应,能够有效的提升被病毒感染了的细胞的存活率,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其有望成为防治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一种新型基因治疗类药物,对于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6]。

2.3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其属于慢性的气道炎症性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保证其治疗的规范性与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在长期的研究与实际应用中,有关儿科哮喘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很多研究投入到了儿科哮喘的研究工作中,有研究发现,哮喘患儿中的白三烯受体基因的mRNA表达显著提升。另外,有学者在对280例毛细支气管患儿的长期随访中发现,婴幼儿的支气管炎是很容易发展成为支气管哮喘的,导致哮喘发生及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就是:过敏体质,单纯母乳喂养、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及时接种BGG是其主要的防护措施[7]。

3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现状

3.1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实验室检测

有研究表明,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主要与血清硒、锌等微量元素以及T细胞亚群等的浓度变化有关,对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小儿的血清硒、锌等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呼吸系统疾病的小儿体内血清的硒与锌的浓度具有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血硒的升高与血锌含量的显著降低[8]。因此,王曾礼[9]认为,在小儿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工作中,可以将患儿体内血硒与血锌的比值作为其中一个参考指标。

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研究中,应用超高倍显微镜对咽拭子进行检查,看其中是否存在支原体活体,以此来对小儿支原体感染进行诊断,研究结果表面,应用这种检查方法,与血清学检查的检出率相似,但是在抽血检查的过程中,不需要要求患者空腹,并且检测结果快速、直观,对于患儿及其家长来说,这种检查方式的接受度更高。降钙素原是降钙素的前肽,其在实际应用中是一种对革兰阴性细菌感染比较敏感的早期诊断指标[10]。研究表明,其在患儿体内的升高程度与患儿体内的白细胞数目没有相关性,可以将其应用于药物疗效评价及反映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工作中[11]。将血清前清蛋白应用于小儿急性呼吸系统的感染的病因检测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以将其应用于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鉴别与疗效观察工作中。

3.2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仪器检测

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检测中,最为常用的仪器检测方法就是胸片检测,其具有简便、经济、快捷的优点,这是胸部检查过程中的优先选择项目,与胸部透视相比,其显像更加的清楚,能够清楚地看到细微的病变情况。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如果仅仅是应用X线检查,出现假阳性的概率比较大,特别是对于一些怀疑是支气管异物的患儿来说,仅仅依靠X线检查,很难对其进行准确的诊断,并且对儿童实施X线检查,对其正常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12]。

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检查内容就是肺功能检测,通过该项检测能够对患儿气道中是否存在阻塞予以客观的反映,并且对于哮喘患儿的气道炎症的严重程度具有良好的评估作用,这是临床中的一种非创伤性的诊断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的诊断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对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婴幼儿喘息等疾病对肺功能的损害程度进行准确的评价,并且其可以为相关药物及治疗方法疗效的评定提供有力依据,特别是在对症程度的评价工作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13]。由于小儿的依从性比较差,在对其开展肺功能检测的过程中,应用到的方法与仪器与成人检测是不同的,儿科肺功能检测工作中,常用的检测方法:潮式呼吸意义快速胸腹腔挤压法、强迫震荡法、气流阻断法、超声波法、体描仪法等,肺功能检测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检测工作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14]。

纤维支气管镜检测,由于其纤支镜柔软可以弯曲,具有较大的视野范围,将其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检测中,能够直接检查到肺部局部出现的微小病变,并且能够对气管及支气管的动力学状况具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集诊断功能与治疗功能于一体,特别是在小儿影像学检查发现存在不明原因的肺部病灶、咳血、气喘、反复咳嗽的检查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其还能够作为先天性气道异常类型及严重程度的金标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该技术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具有较大的风险性,手术后可能会出现术后发热、喉痉挛、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对于肺功能严重损害、近期具有大量咳血、哮喘急性发作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是严禁使用的,这会对患儿的呼吸系统造成交大的损伤[15-16]。

在实际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只有明确其发病类型,才能保证相关的治疗措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对于提升其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下面就对其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予以简单介绍。

4 小儿呼吸系统的治疗现状

4.1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常用药物

氨溴索是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药物,由于小儿呼吸系统解剖学生理特点的特殊性,导致其呼吸道分泌物容易滞留于肺部及气管中,这会导致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较大难度,常出现难以治愈或者是治愈之后反复发作的情况,盐酸氨溴索是临床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祛痰药物,其能够有效的稀释痰液,并且还能够湿润呼吸道中的分泌物,维持呼吸道黏膜纤毛上皮细胞的正常功能,对于抑制小儿呼吸系统炎症的进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将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不会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17]。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各种不同的生理功能,对于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脓毒症型脑病、严重喘憋、全身严重中毒症状、高热不退等合并症的重症肺炎患儿,可以适当的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但是需要依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对其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对于一般的呼吸系统疾病,是不需要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并且该种药物尽量不要应用于极低体重儿的慢性肺疾病的常规治疗或者预防工作中。

免疫增敏剂,通过为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应用免疫增敏剂来改善其免疫功能,提升其治疗效率已经成为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手段,依据来源的不同,可以将免疫增敏剂划分为:中草药、化学合成小分子、微生物制剂、生物制剂等多种类型,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生物制剂就是免疫球蛋白,其能够通过调节补体与细胞因子的功能来诱导靶细胞的凋亡,并通过对树突状细胞的活化等方面进行调节,来维持机体免疫系统的稳定性。

其中常用的一种微生物制剂是斯奇康,其能够通过增强小儿体内UK细胞活性及巨噬细胞活性,促进嗜碱细胞膜的稳定性,并能够有效的诱导感染素的生成,从而对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及集体细胞免疫进行调节[18]。

目前临床上报道的相关的中药组分也比较多,如:牛膝多糖、黄蔑多糖、香菇多糖等,其都是活性非常强的生物反应调节剂,可以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提升患儿的免疫能力,以便于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9]。

4.2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辅助治疗措施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辅助治疗措施主要有:(1)吸入氧气雾化,这是一种将氧气作为驱动气的雾化吸入法,通过氧雾使药物形成微小颗粒,治疗过程中,患儿在吸入药物的同时,还会吸入一定量的氧气,有利于患者肺泡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气体交换,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气促、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20]。(2)吸入NO,这是一种内源性的血管舒张因子,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并且其能够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其能够有效的抑制细菌中毒素介导的炎症反应过程,并且能够抑制中性粒细胞产生超氧离子、提升肥大细胞膜的稳定性,对机体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患儿在吸入NO之后,能够起到一定的抗炎、抗菌作用,这对于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具体的吸入持续时间、吸入最佳浓度等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21]。

综上所述,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中非常的常见,并且其种类众多,导致其发病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依据患儿的自身特点,分析其发病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诊治措施,对于患儿的恢复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主要对小儿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进行了简单分析,并简单介绍了其常见的几种呼吸系统疾病,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其相关的诊断与治疗手段,对于临床实际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海英,胡长青.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小儿呼吸衰竭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111.

[2]何少茹,孙云霞,梁穗新,等.纤维支气管镜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2,18(7):239-242.

[3]靳蓉,卢根,苏守硕,等.纤维支气管镜术在小儿呼吸道疾病诊治中的作用及安全性研究[J].贵州医药,2012,28(19):555-558.

[4]卢根,靳蓉,苏守硕,等.纤维支气管镜术诊治小儿呼吸道疾病作用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6(16):689-692.

[5]郝素莲,张亮.肺功能检测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3,26(9):1023-1026.

[6]韦珍爱.41例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治疗与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6):121-122.

[7]范木英,杜晓华,余泽明.肺功能检测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15(7):456-459.

[8]赵昱.小儿门诊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情况调查[J].中国保健营养,2013,25(13):1234-1236.

[9]王曾礼.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现状-呼吸系统疾病(11)(上)[J].新医学,2013,12(11):1024-1028.

[10]邵彩虹,姚静,余琼,等.小儿门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情况调查[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25(19):306-309.

[11]张海英.被动吸烟与婴幼儿呼吸系统疾病及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30(15):556-558.

[12]陆权,张育才.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7(13):741-743.

[13]童志杰,邓力,周名秀,等.小儿纤支镜在婴幼儿喘鸣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2,19(8):1145-1148.

[14]杨永弘,刘春峰.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4,28(6):1026-1028.

[15]程雪艳.浅谈小儿呼吸内科疾病的预防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2,24(7):852-854.

[16]陆权,曾玫.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25(5):101-103.

[17]于翠云.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相关因素探讨与预防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137-138.

[18]薛辛东,黄敬孚,宋国维,等.常频呼吸机在儿科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6(9):147-149.

[19]谢城.夫西地酸钠和头孢克肟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对比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20(7):303-304.

[20]古力尼沙・依明,拉・提.与季节变化相关的常见小儿呼吸道及消化系统疾病[J].临床误诊误治,2013,42(11):1023-1025.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儿;呼吸道;纤维支气管镜

近些年来小儿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在儿科患者中有将近75%为呼吸道疾病,其中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要[1-2]。选取自2009年5月~2011年1月来我院门诊或住院的儿童共计200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诊断,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自2009年5月~2011年1月来我院门诊或住院的儿童共计200例,其中男150例,女50例,男女比例为3:1,年龄15 d~14岁,年龄分布情况:其中<20 d 10例,20 d~1岁55例,1~3岁60例,3~7岁67例,>7岁45例,<3岁130例,占65%,平均年龄4.8岁。对治病因素进行列表,对纤维支气管镜所观察的结果进行统计。

1.2 发病原因:主要的发病的原因为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由于小儿的呼吸道黏膜对各种细菌病毒的抵抗力弱,容易造成呼吸系统的感染。

1.3 临床表现:一般患儿感冒伴有急性发热,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吞咽困难,重症患儿出现嘶哑声音、破竹样咳嗽、呼吸困难、吸气啸鸣等。

1.4 诊断方法: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术前对患儿在6 h停止饮水和进食,手术前30 min进行麻醉,肌肉注射阿托品0.02~0.04 mg/kg,地西泮0.2~0.3 mg/kg,使患儿保持镇静而且减少了黏液分泌。后应用利多卡因方2%的浓度对鼻腔道黏膜表面麻醉,收缩血管。在手术过程中为了抑制咳嗽反射,仍需利用2%的利多卡因对行气管内黏膜的表面局部麻醉[3]。显微镜从鼻腔进入,经过咽喉到达气道,对整个气道进行细致观察,对胸部的X线以及CT所指示的病变部位进行重点的观察[4]。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对患儿通入流量为1~4 L/min的氧气,同时加强对心率、血压的监护,手术过程中发现异物尽量取出。

2 结果

对肺不张及阻塞性肺气肿进行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情况:其中诱发原因为支气管异常20例,占32.3%;支气管炎性阻塞、狭窄、不张18例,占29.0%;支气管开口狭窄9例,占14.5%;肉芽肿10例,占16.1%;结核2例,占3.2%;气管软化2例,占3.2%;右叶综合征1例,占1.6%。

3 讨论

近些年来临床在对具有呼吸系统幼龄患者,诊断和治疗手段分落后。由于纤维支气管镜具有的安全性、快速性、准确性等优点,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可以对小儿的呼吸道疾病做比较准确的诊断和分析[5]。纤维支气管镜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其既可以诊断疾病又可以进行治疗。通过纤维支气管镜配合生物检测、X线、CT等可有效地确定病变部位,给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

本次研究表明,肺不张的病因比较复杂和多样,经多项检查仍不能确诊,本次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占29%。儿童呼吸系统急症中气管异物为主要因素之一,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率占32.3%,本次研究确诊支气管开口狭窄、肉芽肿、结核、气管软化、右叶综合征的患者分别占14.5%、16.1%、3.2%、3.2%、1.6%。说明呼吸道疾病中,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比较广泛的应用,其具有镜体细小柔软,可行前后弯曲,在患儿气管及段、亚段支气管中均可插入,视野可在局部范围内扩大,具有较多适应证,检查的阳性率较高,可降低患儿的痛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为小儿呼吸道疾病的早期明确诊断起到了保障作用。

4 参考文献

[1] 刘咏梅,曹先斌,刘 琼.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疗效观察[J].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2006,8(8):38.

[2] 谢发元.中西医结合治疗几种小儿呼吸道疾病[J].青海医药杂志,2010,40(2):71.

[3] 钟礼立,李 云,张爱民,等.纤维支气管镜对小儿呼吸道疾病诊治的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2004,4(4):395.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儿;呼吸道;纤维支气管镜

近些年来小儿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在儿科患者中有将近75%为呼吸道疾病,其中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要[1-2]。选取自2009年5月~2011年1月来我院门诊或住院的儿童共计200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诊断,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自2009年5月~2011年1月来我院门诊或住院的儿童共计200例,其中男150例,女50例,男女比例为3:1,年龄15 d~14岁,年龄分布情况:其中<20 d 10例,20 d~1岁55例,1~3岁60例,3~7岁67例,>7岁45例,<3岁130例,占65%,平均年龄4.8岁。对治病因素进行列表,对纤维支气管镜所观察的结果进行统计。

1.2  发病原因:主要的发病的原因为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由于小儿的呼吸道黏膜对各种细菌病毒的抵抗力弱,容易造成呼吸系统的感染。

1.3  临床表现:一般患儿感冒伴有急性发热,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吞咽困难,重症患儿出现嘶哑声音、破竹样咳嗽、呼吸困难、吸气啸鸣等。

1.4  诊断方法: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术前对患儿在6 h停止饮水和进食,手术前30 min进行麻醉,肌肉注射阿托品0.02~0.04 mg/kg,地西泮0.2~0.3 mg/kg,使患儿保持镇静而且减少了黏液分泌。后应用利多卡因方2%的浓度对鼻腔道黏膜表面麻醉,收缩血管。在手术过程中为了抑制咳嗽反射,仍需利用2%的利多卡因对行气管内黏膜的表面局部麻醉[3]。显微镜从鼻腔进入,经过咽喉到达气道,对整个气道进行细致观察,对胸部的X线以及CT所指示的病变部位进行重点的观察[4]。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对患儿通入流量为1~4 L/min的氧气,同时加强对心率、血压的监护,手术过程中发现异物尽量取出。

2 结果

对肺不张及阻塞性肺气肿进行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情况:其中诱发原因为支气管异常20例,占32.3%;支气管炎性阻塞、狭窄、不张18例,占29.0%;支气管开口狭窄9例,占14.5%;肉芽肿10例,占16.1%;结核2例,占3.2%;气管软化2例,占3.2%;右叶综合征1例,占1.6%。

3 讨论

近些年来临床在对具有呼吸系统幼龄患者,诊断和治疗手段分落后。由于纤维支气管镜具有的安全性、快速性、准确性等优点,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可以对小儿的呼吸道疾病做比较准确的诊断和分析[5]。纤维支气管镜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其既可以诊断疾病又可以进行治疗。通过纤维支气管镜配合生物检测、X线、CT等可有效地确定病变部位,给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

本次研究表明,肺不张的病因比较复杂和多样,经多项检查仍不能确诊,本次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占29%。儿童呼吸系统急症中气管异物为主要因素之一,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率占32.3%,本次研究确诊支气管开口狭窄、肉芽肿、结核、气管软化、右叶综合征的患者分别占14.5%、16.1%、3.2%、3.2%、1.6%。说明呼吸道疾病中,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比较广泛的应用,其具有镜体细小柔软,可行前后弯曲,在患儿气管及段、亚段支气管中均可插入,视野可在局部范围内扩大,具有较多适应证,检查的阳性率较高,可降低患儿的痛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为小儿呼吸道疾病的早期明确诊断起到了保障作用。

4 参考文献

[1] 刘咏梅,曹先斌,刘  琼.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疗效观察[J].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2006,8(8):38.

[2] 谢发元.中西医结合治疗几种小儿呼吸道疾病[J].青海医药杂志,2010,40(2):71.

[3] 钟礼立,李  云,张爱民,等.纤维支气管镜对小儿呼吸道疾病诊治的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2004,4(4):395.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范文第7篇

【关键词】急诊抢救:流行病学:探究

我院为了能够了解重症流病的特点,从而更好的利用资源和医疗措施,提高重症流行病患者的生存率,从而对我院急诊科2015-01~2016-03 1231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进而了解流行病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的发病情况和急诊状况,探讨疾病在各个年龄段的构成情况并统计不同年龄段,相同病例的死亡率。

1.具体方法

1.1对象

我院2015-01~2016-03 1231例流行病患者,所有患者都在我院的急诊科中进行就诊,急诊医生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以及救治的因由、护理、结果都有详细的记录。

1.2.方法

制定相关的Excel表格,并将患者的年龄按照40~49;50~59;60~69;70~79;80以上进行分组统计。根据离开抢救室时的第一诊断将疾病分类,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的构成比例,再比较不同年龄,急诊抢救的死亡率。

2.结果

2.1患者流行病的构成及对应的死亡率

根据上述的分析方法,统计出离开抢救室时的第一诊断疾病的构成情况。主要病症分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猝死、外伤、中毒、肿瘤、休克及肾功能不全这10种流行病症,现统计如下;

据统计资料显示,1231例患者中,死亡率为13.3%,死亡总数为161例。死亡患者的构成比例为:外伤、休克、中毒,猝死这四例的死亡率较低,总死亡率为19.2%。神经系统疾病死亡占40.8%。呼吸系统死亡率占12.4%,消化系统的死亡率为14.5%,循环系统死亡率占13.1%。

2.2 急诊抢救不同年龄的疾病构成

我院的主要抢救对象是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这两类流行病,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抢救记录,制定Excel表格进行统计显示

通过对图表1的系统分析,60岁以上患者占急诊抢救病例的62.3%。年龄在70~79岁之间死亡率较高,占该年龄段死亡人数的60%以上。

40岁以下的患者中,比较常见的流行病例为神经系统病占有30.3%,因此外伤是这一年龄阶段急症抢救最高的。另外中毒患者中的死亡率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地方,其在各个年龄段,虽然抢救率不高,仅占据总人数的5.6%,但死亡率却高达32.3%。

通过图表2的统计可知,在40~49岁和50~59岁之间,心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总占比例均为25.3%)因此,此类病例的不是该年龄段的主要流行病。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在60~~69和70~79岁这两个年龄段中,心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病的死亡率已超过了53%,到了80岁以上时,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已经高达69.7%。

3.讨论

通过以上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40岁以下的流行病的主要构成因素,是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外伤、肿痛、休克猝死以及肾功能不全流行病,而到了40岁以上的人群,就需要格外的注意自己的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在这一年龄阶段,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不高,但发病率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此可见,我院急诊抢救患者中以老年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为主,需要加强社区老年病的管理,最好是能够建立急诊-社区绿色通道,为社区老年做定期的全身检查,防止其心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小宇,李亚林,秦俭,孙长饴,梁萧.4349例急诊抢救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8,10:950-952.

[2]王海燕.1052例急诊死亡病例流行病学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1.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疾病谱单病种排序构成比

临床资料

采用“甘肃省卫生系统疾控进医院信息平台”统计2011年全县医疗机构门诊患者初步诊断进行疾病分类统计,对病种按疾病分类系统、排列前三的单病种进行分类排序统计分析。

结果

全县所有医疗机构门诊患者按疾病分类结果:门诊患者前三位以呼吸、循环、消化系统疾病为主;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居第八。呼吸系统疾病以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气管炎为主;循环系统以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病NOS为主;消化系统以胃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肠炎为主。见表1。

表12011年清水县门诊患者前十位疾病顺序

疾病分类系统例数构成比呼吸系统3156638.57%循环系统1325216.19%消化系统1213814.83%肌肉骨骼系统和

结缔组织疾病829910.14%泌尿生殖系统疾病59737.30%临床与实验异常

不类于他处者26713.26%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17072.09%传染病和寄生虫病13481.65%神经系统疾病10511.28%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10281.26%

门诊患者单病种构成分析:门诊患者前三位为上呼吸道感染、感冒、胃炎,发病率分别为4%、3%、2%。见表2。

表22011年清水县门诊患者单病种前十位疾病排序

疾病分类系统例数构成比上呼吸道感染1816722.20%感冒885410.81%胃炎44295.41%高血压41995.13%腰痛NOS26843.28%附件炎(输卵管

和卵巢炎)26203.20%低血压NOS22982.81%慢性胃炎21232.59%冠心病21002.57%关节炎NOS17682.16%

单病种排列前三位的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感冒、胃炎)年龄分析:上呼吸道感染和感冒主要患者为0~5岁儿童,胃炎主要分布于45岁以上年龄段。见表3。

单病种前十位疾病性别差异分析:上呼吸道感染男性居多,低血压女性居多,其余各病男性稍多。见表4。

表42011年清水县门诊患者单病种前十位

疾病性别差异

疾病分类系统总计构成比(%)男女上呼吸道感染1816765.7934.21感冒885453.5746.43胃炎442956.4843.52高血压419953.6046.40腰痛NOS268453.5446.46输卵管和卵巢炎26200.00100.00低血压NOS229840.7659.24慢性胃炎212351.5148.49冠心病210048.4551.55关节炎NOS176852.1347.87

讨论

呼吸、循环、消化三大系统疾病是清水县的是常见病和多发病,约占70%,这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1]。小孩老人应特别注意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的预防[2],老年人还要注意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发生。医疗机构在制定疾病防治策略、建立专科特色、引进人才方面,针对呼吸、循环、消化系统疾病,建立专业性较强、技术力量较高的人才梯队,加强宣教工作,健全体检机制,做到预防在先,防治结合。重视心脑血管疾病的防研究,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医疗诊治水平,宣传和普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知识,是保障身体健康、提高人类寿命的主要环节。

性别构成男性发病明显多于女性,可能与清水县人口性别构成比男性较大、吸烟、喝酒等生活习惯、饮食不规律、劳动强度及心理压力较大等有关。因此,要重视男性青壮年的卫生保健,严格执行各种危险性职业的操作规程,改善工作环境;开展健康教育,建议他们定期体检,有助于降低男性患者的发病率。

威胁老年人的主要疾病是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抵抗疾病的能力也在下降,各种原因造成的损伤也日渐增多。在考虑对疾病治疗同时,重视健康教育,指导人们保持良好的个人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期到达预防和减少老年疾病的发生。

儿童患病主要是呼吸道疾病。儿童抵抗力差,容易患细菌性及病毒性感染的疾病。学校及家长应该注意儿童的卫生习惯,鼓励儿童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从而减少儿童疾病的发生。

本文为了解清水县2011年门诊常见病、多发病的患病情况,掌握门诊患者疾病年龄构成、疾病谱构成的规律和特点,采用“甘肃省卫生系统疾控进医院信息平台”统计2011年全县医疗机构门诊患者81847人次资料,采用LCD—10进行疾病分类。结果发现,疾病分类系统前三位以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疾病为主,累计发病占全年疾病的69.59%;单病种前三位是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前十位累计占全年疾病的58.00%。疾病控制的重点以消化、呼吸、循环系统为主[3]。

参考文献

1清水县统计局.2011年清水县户数和人口[R].清水县年鉴,2011:41—41.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范文第9篇

【关键词】老年人;疾病分类;死因序列;预防保健

科笔者对2002年8月~2007年7月我院内科住院老年患者疾病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老年人的易患疾病及其分类序列,为临床制定老年人主要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防治提供依据和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内科在2002年8月至2007年7月间,共收治内科住院患者3 607例,其中老年住院患者2 702例(再次住院除外),占74.9%,因各种原因而死亡的病例479例,占同期住院人数的18%。男1 409例,女1 293例;年龄65~93岁,平均年龄(79±3.2)岁。

1.2 统计方法 按世界卫生组织编写的《国际疾病分类》的规定进行分类,1例患者患有多种疾病时以第一出院诊断为统计对象。

2 结果

2.1 疾病分类 见表1。

2.2 死因分析 479例死因按疾病分类(见表2)。

2.3 恶性肿瘤序列 见表3。

3 讨论

本组资料表明,老年患者以呼吸系统疾病居多,且以慢性阻塞性肺疾患为主,呼吸系统疾病占本组系统疾病的第一位,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占老年病种死亡的第二位,与国内报道相似[2]。从内在因素上,看这可能与老年人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萎缩,分泌黏液的杯状细胞增生、纤毛减少、肺泡弹性下降,胸壁顺应性下降有关。肺容量以及通气换气功能降低,免疫功能低下,易受环境刺激而损伤,从而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外在因素还有日益增加的城市工业废气、烟尘、汽车尾气等空气污染。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仅次于呼吸系统疾病,与老年人活动减少、血管硬化、代谢紊乱、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肌顺应性下降、心脏储备功能减退密切相关。

本组老年患者第一死因是恶性肿瘤,占死亡总数的30.48%,恶性肿瘤前四位死亡序列为肺癌、胃癌、肝癌、肠癌,占肿瘤所致死亡人数的87.67%,其中肺癌比例最高29.45%,由此可见,肺癌是致使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均逐年上升,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综上所述,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仍是恶性肿瘤,呼吸系疾病和心脑血管病,特别是恶性肿瘤,仍是第一杀手,应高度重视。内科医生应充分认识到老年肿瘤不典型,易被慢性疾病症状所掩盖的特征,避免误诊,应重视检测手段的更新和使用,以便使恶性肿瘤能够早发现、早治疗。重视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是减少发病的最直接途径,提示要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身建康。积极而有计划的开展社区宣传,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及积极向上的心境,定期健康普查,早期发现、及时诊断、合理治疗是降低死亡、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纤支镜;儿童;急救

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于各种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在急救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儿童气道狭窄,多数不能很好地配合检查,使纤支镜在儿科的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纤支镜术的功能与用途得到了不断地扩展。与此同时,纤支镜已逐渐成为儿科呼吸疾病的重要诊疗手段,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急救中发挥着尤其重要的作用[1]。

支气管异物、喘息、肺不张、咯血等是儿科急救中较常见的症状,纤支镜能较好地解除呼吸道阻塞、保持呼吸通畅。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纤支镜与临床诊断结果的异同,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儿科急诊急救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儿科急诊就诊的呼吸道疾病患儿132例,男87例,女55例,年龄3个月至14岁,平均年龄5.8岁。患儿年龄1个月至13岁,其中≤3个月患儿4例,3-6个月患儿25例,≥6个月至1岁37例,1-3岁36例,≥6岁30例。

1.2 临床诊断 持续>1月或年内因反复喘息住院3次且经抗感染激动剂及激素等治疗疗效不佳并诊断不明确的患儿18例;25例经胸部X线检查确诊为肺不张;疑似支气管异物的87例;咯血查因12例。

1.3 方法 患儿术前注射镇静药物安定及阿托品,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根据患儿年龄、体重选择使用OlympusBF-3C30或BF-P40(日本产)进行纤支镜术。取仰卧位经鼻插入,依次观察声门,气管,隆突,各叶支气管,先观察健侧后患侧,根据需要进行支气管内膜刷检、支气管肺泡灌洗等检查及治疗。

2 结 果

纤支镜检查诊断为:炎症15例,支气管异物93例,支气管内膜结核14例,支气管狭窄3例,气管内肿瘤1例,声门息肉2例,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3例,气管软化1例。纤支镜诊断和临床诊断一致的为95例;临床诊断为待确诊或待查而术后予明确诊断的30例;纤支镜确诊,临床误诊或漏诊7例。

根据纤支镜检查结果,对患儿进行相应的治疗。纤支镜直视下,对支气管和肺部炎症及化脓性感染的患儿进行敏感抗生素局部冲洗,清除肉芽和脓苔等治疗,能有效地控制感染,促进肺复张;对咯血患儿,如发现活动出血灶,用肾上腺素或立止血于局部止血,效果较好;支气管异物患儿,经纤支镜取出异物后,症状消失;支气管狭窄及气管软化患儿经局部灌洗注药,纤支镜术后保持气道通畅,合并感染时加用抗生素等对症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均基本消失。

3 讨 论

纤支镜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多年,随着临床应用经验的不断积累,纤支镜的适应征范围不断扩大,其便于临床医生直观地观察支气管内的形态结构并进行活检,因此,纤支镜在诊断治疗呼吸道疾病方面较影像学检查及其它辅助检查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近年来,纤支镜在儿科的应用日趋广泛。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32例儿科急救患儿的资料,将纤支镜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临床诊断存在漏诊和误诊,纤支镜辅助检查能降低漏诊和误诊率,并能在诊断的同时进行治疗,具有其它检查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纤支镜检查也会出现并发症,低氧血症、刺激性咳嗽、一过性咳嗽加重、声音嘶哑、支气管痉挛或发热等,但是一般程度较轻[2]。

在支气管和肺部慢性炎症及化脓性感染的患儿,通过纤支镜术应用抗生素局部冲洗,清除过长肉芽和脓苔等治疗,能有效地控制感染,促进肺的复张[3]。支气管异物是儿童常见的疾病,检查时首先要得到患儿的配合,其次要麻醉充分,以获得一个安静有利的操作环境,保证取异物成功[4]。纤支镜不仅能明确患儿咯血的位置、出血量和病因,而且能进行治疗[5]。纤支镜检查能安全可靠地承担起儿科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工作,为多种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急救提供有效地诊断及治疗。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科支气管镜协作组[J].儿科支气管镜术指南,2010,25(4):276-277.

[2] 刘玺诚.努力发展和推广儿科支气管镜术[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1):7-11.

[3] 苏守硕,靳蓉,全小丽,等.纤维支气管镜诊治难治性肺炎62例[J].中华儿科杂志,2009,47(10):740-744.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新生儿;肺部疾病;X线

肺部疾病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新生儿肺炎、新生儿湿肺症以及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称为新生儿呼吸困难综合征)[1-2]。为提高新生儿肺部常见疾病的诊断水平,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新生儿肺部疾病患者100例,通过X线片特征诊断和鉴别新生儿常见肺部疾病,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新生儿肺部疾病患者100例,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5h-28天。早期新生儿(≤7天)56例、占56%,晚期新生儿(8-28天)44例、占44%。就诊时均表现为肺部疾病症状。

1.2X线检查方法

1.2.1摄片要求

摄片时采用仰卧或水平侧位进行拍摄。根据病情情况选取摄片的范围。摄片时要求胸壁的软组织层次分明,心脏和横膈顶后的血管纹理及纵隔后方的胸椎能够清楚显示。

1.2.2正常胸部特征

正常的胸部特征为纵隔宽而柔软,气管分叉多位于T3-T4水平,心影丰满,肺门阴影多不显露,肺纹理可有局限性或弥漫性阴影,胸廓前后径和宽径相等,胸廓呈圆柱形。

1.3肺部常见疾病X线片分析

1.3.1新生儿肺炎分析

新生儿肺炎主要以弥漫性肺部病变为特点,临床表现不够典型。并且年龄越小的患者症状和体征表现越不明显。新生儿肺炎主要包括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两种。吸入性肺炎以早期新生儿较为多见,临床表现多为呼吸急促、颜面苍白、发绀、吐白沫、哭声弱、反应差、咳嗽、不吸奶,一般不会出现发热症状。感染性肺炎以晚期新生较为多见。临床表现多为发热、呼吸困难、肺呼吸音较粗,能闻及湿性音【3】。X线检查表现:吸入性肺炎可呈现双肺广泛分布的粗结节或片状影。感染性肺炎呈现弥漫性的小结节或粗斑状影,有的会出现大片实影。

1.3.2新生儿湿肺症分析

新生儿湿肺又称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新生儿自限性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呼吸增快(>160次/min)、皮肤发绀、等。主要包括肺泡积液、间质积液以及胸腔积液。X线检查表现:肺部可见点状,小片状、斑片状,部分可融合形成大片状的阴影,可占据一个肺叶或多个肺叶。呈现广泛或局限性分布。

1.3.3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分析

肺透明膜病又称为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新生儿呼吸系统的重症疾病。临床表现为出生后不久就会出现进行性的呼吸困难、呼气性、呼气性三凹征和呼吸衰竭。X线检查表现:肺野透亮度降低,内有细小的颗粒和网状的阴影均匀分布,支气管有充气征,肺野呈毛玻璃样,胸廓扩张良好,横膈位置正常。

2 结果

通过X线片的特征和临床表现,100例有肺部疾病的新生儿患者中有54例为新生儿肺炎,有26例为新生儿湿肺症,有20例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3 讨论

全世界每年约200万以上的新生儿死于肺部疾病。由于新生儿肺部疾病临床症状和表现不够典型,需要借助辅助检查,其中X线检查是辅助诊断新生儿肺部疾病重要的手段和方法【4】。通过X线检查的特征,为临床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新生儿常见肺部疾病的诊断依赖于临床医师和影像放射医师的有效合作。高质量的X线拍片对诊断新生儿常见肺部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而质量不佳的X线拍片往往会造成漏诊或误诊【5】。因此,在进行X线检查时,应严格按照摄片的要求和规范来进行,读片时要认真仔细,注意细节,为临床正确的诊断提供有用的线索。对于X线片无法作出明确的判断时,可行CT以及核磁共振进一步检查,以用于协助诊断。

参考文献:

[1]杨兆建,孙鹏,徐晓明,等.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诊断及固尔苏治疗后的影像学观察[J].西医学院学报,2009,5(49):118-119.

[2]毛伟良.生儿肺炎362例临床X线分析[J].国健康月刊,2010,11(29):11-12.

[3]杨清.生儿肺炎的临床与X线特征分析[J].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4):485-486.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治疗;预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由于其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随着COPD患者病情的不停延展,其肺功能逐步的减弱,继而出现呼吸衰竭等一系列并发症,最终可能导致死亡。如何防治COPD、延缓患者肺功能下降,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等已经成为医学界非常关注的问题[1]。现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探讨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我院入院的COPD患者共1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推荐的COPD诊断标准[2]。其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61岁~85岁,平均66.5岁;病程3~12.8年,平均病程为7.4年;文化程度:大学及其以上11例、高中及初中78例、初中以下11例;病史2~32年,平均7.5年。并发有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营养不良,冠心病及胸腔积液等并发症。

1.2 诊断方法 根据其病史、临床表现、X线、CT、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等检查及观察治疗后反应明确诊断。早期COPD患者胸部X线检查可无变化、与普通X线相比,胸部CT检查具有更大的特异性。通过肺功能检查判定COPD患者气流阻塞程度,根据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下降程度将COPD分级,分为轻、中、重度,同时测定肺总量、残气容积及功能残气容积等。具体诊断方法为:①FEV1/FVC>0.7、FEV1≥0.8,患者存在危险倾向。②(FEV1/FVC)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充分休息,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时期的患者采取对症治疗,具体如下:①对稳定期患者,教育和劝导其戒烟,给予支气管舒张药(如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茶碱类),祛痰药,有必要者可给予糖皮质激素,同时进行长期家庭氧疗。②对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首先应确定急性加重期的原因及病情严重程度,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门诊或住院治疗,配合支气管舒张药,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祛痰剂等药物。

1.4 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根据医务人员的病程记录与病例登记表对COPD的相关情况进行系统分析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病因,诊治结果,防治措施等。

1.5 统计学方法 用excel2003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率来表示,以P

2 结果

经过诊断后其中COPD危险倾向者有39例,轻度COPD患者31例,中度COPD患者13例,重度COPD患者16例,特重度COPD患者有11例;其中有9例急性左心衰,2例肺栓塞被误诊,误诊率为11%。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其中有85例患者得到有效的控制甚至治愈,有效率为85.0%;有15例治疗无效,其中5例死亡,死亡病例均伴有严重的并发疾病。

3 讨论

COPD是以肺实质、气道、肺血管的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能造成全身的多器官功能损害,尤以急性加重期最为明显。COPD发病常被认为与支气管阻塞以及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有密切的关系。引起发病的主要原因包括:吸烟、粉尘及化学物质、病毒感染和大气污染,它们能引起细支气管炎症,管腔狭窄或阻塞,肺泡内压不断增高,导致肺泡过度膨胀或破裂。COPD诊断的必备条件是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3]。吸入支气管舒张药后FEV1/FVC

对于防治COPD主要应该避免发病的高危因素、急性加重的诱发因素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给予必要的药物配合。戒烟是预防COPD的重要措施,也是最简单易行的措施,在疾病的任何阶段戒烟都有益于防止COPD的发生和发展。控制职业和环境污染,减少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吸人,可减轻气道和肺的异常炎症反应。积极防治婴幼儿和儿童期的呼吸系统感染,可能有助于减少以后COPD的发生。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及细菌溶解物等对防止COPD患者反复感染可能有益。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可帮助改善机体一般状况。此外,对于有COPD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以尽可能早期发现COPD并及时予以干预。COPD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重于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范文第13篇

摘 要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病漏误诊原因,提高对老年肺结核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392例漏误诊的老年肺结核患者的肺结核分型、合并疾病、临床表现、影像特点、PPD实验结果和痰查结核菌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漏诊104例(9%)因体检或诊治并存的其他疾病时被发现,误诊288例(25%)均误诊为肺结核以外的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以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为著,其中支气管肺炎80例(278%),上呼吸道感染76例(264%),支原体肺炎45例(156%),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42例(146%)。结论:老年人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是其漏误诊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为机体免疫机能减退,有多种合并症和并发症,无典型的症状和X线表现,PPD试验阴性或弱阳性,而老年肺结核病变广,易形成空洞,痰菌阳性率高又提示我们加强对老年肺结核的认识,以防漏误诊。

关键词 老年肺结核 漏误诊原因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9.216

60岁以上为结核病最高患病年龄组,75岁达到高峰1。老年人由于机体衰弱,常患多种慢性疾病,不仅易使肺内潜伏的结核感染再燃或重新感染,也增加老年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难度。没有及时诊治的肺结核以及老年肺结核空洞及痰菌阳性率高,成为社会上重要的感染源2。2002年1月~2012年1月收治老年肺结核患者1152例,其中104例曾被漏诊,漏诊率9%,288例被误诊为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和其他系统疾病,误诊率25%,漏误诊392例,现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392例,男294例,女98例,年龄60~89岁,初治256例,复治136例,病史2周~30年,根据卫生部的结核病分类(WSl96—2001)继发型肺结核364例,血型播散肺结核28例。伴有肺外结核60例(153%)其中支气管内膜结核6例,结核性胸膜炎25例,结核性脑膜炎10例,结核性腹膜炎7例,肾结核8例,骨、关节结核4例。伴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88例(479%),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6例(347%),支气管肺炎85例(217%),支原体肺炎33例(84%),肺癌17例(434%),支气管哮喘14例(36%),矽肺10例(26%),支气管扩张10例(26%)。既往有非呼吸系统疾病118例(301%)其中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病,慢性肾病,脑梗塞。有一种疾病189例(4821%),两种疾病40例(102%),3种或3种以上疾病19例(484%)。

临床症状:按出现症状多少的顺序为,①咳嗽273例(696%);②乏力168例(425%);③咳痰141例(359%);④消瘦134例(341%);⑤胸痛106例(27%);⑥气短98例(25%);⑦咯血87例(222%);⑧发热81例(207%);⑨盗汗66例(168%);⑩食欲不振64例(163%)。

胸部X线表现、上叶尖段或后段受累225例(574%),下叶受累168例(429%),双肺粟粒样病变29例(74%),粟粒样病变大小、密度、分布不均匀,肺内病变带有空洞196例(50%),有肺气肿表现177例(451%)。病变范围在1~2个肺野182例(464%),3~4个肺野114例(29%),4个肺野以上37例(94%)。

主要辅助检查:痰结核分支杆菌涂片阳性284例(724%),结核抗体阳性253例(645%),血沉增块231例(589%),PPD皮肤试验阴性或弱阳性278例(709%)。

结 果

漏误诊情况104例漏诊者因体检或者诊治并存其他疾病时拍胸片及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后发现。288例误诊者均误诊为肺结核以外的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肺炎80例(278%),上呼吸道感染76例(264%),支原体肺炎45例(156%),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42例(146%),肺癌17例(59%),肺脓肿13例(45%),支气管扩张9例(31%),支气管哮喘6例(21%)。漏误诊时间从1个月~3年,其中1~3个月196例(50%),4~6个月70例(179%),7个月~1年48例(122%),1年以上84例(214%)。

讨 论

老年肺结核病起病隐匿,多以慢性咳嗽,咳痰,气短等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结核中毒症状不明显,278%的老年肺结核患者无症状3。有症状也不典型,对诊断无特异性,加上老年人的认知缺陷,忽略就医或不能准确提供病史容易漏、误诊。

老年人常患慢性心肺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或其他免疫抑制性疾病,免疫功能减退导致MTB迅速繁殖,病灶复活和播散,合并症使病情更为复杂,甚至可能提高病灶的播散率4。合并症掩盖肺结核病的症状或将其归咎于这些疾病,因此临床上对咳嗽、咳痰持续2~3周不见缓解,应进一步查痰和进行胸部X线检查,以防漏误诊。

痰结核分支杆菌检查是重要的诊断依据,老年肺结核痰菌阳性率较高,可达804%5。本文统计老年肺结核痰菌阳性率724%。因有时排菌呈间歇性,故应多次连续查痰(包括涂片、培养),并注意痰标本的质量。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呼吸道疾病;抑郁障碍

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抑郁障碍的发生在慢性疾病的几率在不断的上升,并且成为老年患者主要的负面情绪,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较为常见、多发老年慢性疾病,并且常常伴随着抑郁障碍症状。文章主要就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间来我院就诊的200例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病例进行调查研究,具体的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来我院呼吸内科门诊的200名老年患者,患者年龄大于56岁,并无智障和其他影响调查疾病,患者都表示愿意接受研究调查访谈。患者所患有的呼吸系统基础疾病都得到确诊。抑郁诊断标准参考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并自制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测试。SDS的标准为40分,大于40分为抑郁障碍患者,相反为非抑郁患者。

1.2方法

调查方法主要是以问卷形式进行的,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SDS填写,并将得分大于40的抑郁组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患者哥42名,随机选取非抑郁组患者45名,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年龄、性别以及病种以及肺功能指标都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

200名患者都需要接受呼吸内科基础疾病常规治疗,除此之外,实验组还另加抑郁药物治疗,药物为百忧解20mg,每天一次,连续服用6周,并对治疗前后患者进行SDS评分、肺功能检查以及其他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等项目检查。

1.3统计学方法

通过计算机软件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按照统计学的方法采集数据均值X±s标准值,在经过t进行检验,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就医院200例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中,共有8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障碍,评分SDS大于40分,占总人数的42%。患者分成三组治疗前后的SDS评分以及肺功能指标具体情况见下表1。调查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运用抑郁药物百忧解有着较好的疗效,治疗后的SDS评分以及肺部功能指标(FVC%;FEV1%)较治疗前有着明显的改善(P

表1 3组治疗前后的SDS与肺功能指标对比

实验组经过常规治疗和抑郁药物治疗后,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都没有异常变化出现,也没有出现头晕、心悸等不良症状反应,治疗6周后,患者的抑郁障碍有着明显的改善,并为出现药物依赖的症状出现。

3.讨论

据相关文献统计,老年住院患者的抑郁障碍发生率高达42%,而呼吸内科系统疾病多为老年患者,因此呼吸内科患者发生的抑郁障碍状况接近50%。本文就我院呼吸内科门诊老年患者进行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其抑郁障碍的发生率同样高达42%,这种情况下会对常规治疗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不得不重视这一问题。在一些传统的综合医院,医师对于患者的焦虑、抑郁等症状的识别能力较低,有时会忽略掉抑郁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事实上,长期的抑郁,会使得患者的人体免疫力有所减低,从而引发各种疾病,这就会使得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受更多的痛苦,并且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抑郁障碍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延缓着不可治愈的慢性疾病的康复。通过对近些年的临床资料的研究发现,抑郁障碍对在心血管、消化系统以及产后、更年期和老年等方面展开更多的研究,但是在呼吸系统慢性病的抑郁障碍研究相对而言就少了很多。对于老年患者常见的慢性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以及肺癌和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这些疾病在治疗过程中病情较为反复,属于不可完全根治的病症,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因为心理压力过大,出现抑郁焦虑情绪,严重时还会出现自杀倾向。百忧解是一种治疗抑郁症、抗焦虑情绪的新型药物,它的副作用较小,用药也较为方便,并且没有明显的抗胆碱能副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成为本次研究中使用的抗抑郁性药物。

呼吸是与人类生命活动最密切的生理功能。呼吸系统病人可因恐惧加重呼吸困难。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中,呼吸困难是病人焦虑和抑郁的关键。痛苦的躯体症状和社会功能退缩使抑郁持续存在。过量会产生毒性作用,必须小剂量开始,选择对各个系统副反应小的药物,酌情增减剂量,恰如其分的使用。

参考文献: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呼吸道疾病;误诊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常见的胃肠动力学紊乱性疾病, 其主要症状是反酸、烧心、吞咽困难等, 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并不困难, 但由于其临床表现的多样化, 部分患者消化道症状较轻或缺如, 而以呼吸道症状为主, 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 极易误诊为呼吸道疾病。本组40例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GERD患者中, 大部分曾多次经耳鼻喉科或呼吸内科长期、反复治疗, 而病情无明显好转。现对本院2008~2013年呼吸内科收治的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40例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GERD患者40例, 其中男24例, 女16例;年龄20~70岁, 平均年龄45.5岁。主要症状:慢性咳嗽32例, 胸痛26例, 咽部不适10例, 反复发作性哮喘6例。

1. 2 方法 全部病例经过详细询问病史、查体、X射线胸片、纤维支气管镜、肺部CT、鼻窦拍片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均给予抗生素、止咳化痰药物治疗, 五官科检查未发现异常。其后全部给予胃镜检查及食道功能检查, 结果均符合GERD, 并给予抑酸药物奥美拉唑胶囊20 mg, 2 次/d口服, 促进胃肠动力药物莫沙必利片5 mg, 3 次/d口服;胃黏膜保护剂胃铋镁颗粒1包, 3 次/d口服, 4~8周为1个疗程。同时嘱咐患者床头抬高15 cm, 睡前3 h不进食, 戒烟酒, 避免高脂肪饮食。

2 结果

治疗后1周慢性咳嗽、胸痛、咽部不适、反复发作性哮喘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治疗2周后大部分患者症状明显缓解, 4~6周后25例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所有患者经胃镜复查, 食管炎症消失, 黏膜恢复正常, 其余病例继续巩固治疗2周后全部临床治愈, 随访4周无复发者。

3 讨论

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 对食管黏膜刺激造成损失, 从而引起的临床症状或食管炎症的综合征。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胃镜及24 h食管pH监测诊断较容易;但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GERD其症状不典型, 加之部分患者内镜检查可无食管炎症改变(即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症), 以及因十二指肠内容物的反流, 导致24 h食管内pH监测为阴性等;以咳嗽、胸痛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GERD极易与呼吸系统或心血管系统疾病相混淆[1]。以咳嗽、哮喘为突出表现者, 更易误诊为“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2]。 部分患者仅有喉部不适, 而就诊于耳鼻喉科[3]。

在GERD的发病机制中, 胃肠动力紊乱导致反流物进入食管、喉部及支气管造成黏膜损伤或为其发病基础。GERD消化道外症状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迷走神经反射、气道微吸入、反流物直接刺激及神经肽的参与等。尤其夜间睡眠时, 迷走神经兴奋, 胃酸分泌增加以及平卧等均使反流更加严重, 最终导致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 使临床诊断更为困难, 所以GERD已经不仅仅是胃、食管问题, 其消化道外表现正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诊断与治疗尚存在一定难度。近年来食管外的症状随着人们对GERD的认识及重视不断提高, 目前已成为国内消化系统研究的热点[4]。大约10%的GERD患者伴有呼吸道症状, 并无烧心、反流、胸骨后不适等典型症状, 故易漏诊。现将GERD引起慢性咳嗽、胸痛、哮喘可能的发病机制分析如下。

3. 1 GERD被认为是继咳嗽变异性哮喘、鼻后滴漏综合征引起慢性咳嗽的第三大原因。咳嗽是由一个复杂的神经反射弧导致的, 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入气管, 直接刺激气管、喉部的感受器可能是引起咳嗽的主要机制;另外通过刺激食管感受器和传出路的反射弧介导, 刺激该反射弧而引起咳嗽。

3. 2 以胸痛为主要突出表现的GERD易与心血管系统引起的胸痛混淆而导致误诊。因为食管病变刺激C8~T10与心脏病变引起刺激T1~4, 在体壁和皮肤上的定位相互重叠, 所以临床可见食管病变引起的食管源性疼痛与心绞痛的疼痛均可放射至上胸部、下颌部或上肢等部位。因此对于胸痛的老年患者不能以心肺疾病解释时或治疗反复时, 即使无GERD症状, 亦应高度警惕反流性食管炎的可能性。

3. 3 GERD导致哮喘的可能机制为:①胃食管反流物刺激气管迷走神经感受器引起支气管痉挛;②胃食管反流物可通过刺激食管黏膜敏感受体兴奋迷走神经感受器, 反射性引起支气管痉挛, 从而诱发或加重哮喘;③反流物刺激气管神经感受器引起支气管痉挛;④反流物使支气管反应性增高, 增强了哮喘患者的敏感性。

对久治不愈的慢性咳嗽、哮喘、胸痛及咽喉部炎症患者, 必须考虑是否存在GERD, 在以呼吸道症状为主, 按呼吸道疾病治疗无效的患者, 应考虑GERD的可能, 并应进行相应检查。如没有检查条件, 对疑似患者进行试验性联合用药治疗也不失为诊断GERD的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依据, 联合用药治疗同时也是治疗GERD的有效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有助于诊断, 对于临床工作者来说, 可减少漏诊和误诊的机会, 提高胃食管反流病的检出率。呼吸科医师应加强对GERD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 扩张诊断思路, 慢性咳嗽、胸痛、哮喘不仅涉及呼吸系统疾病, 还与消化、神经、心血管、耳鼻喉多专业疾病相关, 临床应综合考虑以避免GERD引起的呼吸道症状被误诊、漏诊。

参考文献

[1] 柯美云, 王子时, 邓美蓉, 等. 52例心绞痛样胸痛的诊断和治疗. 中华内科杂志, 1993, 32(5):295-297.

[2] 罗金燕, Forichon J, Minaire Y.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与食管疾病关系的临床研究.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89, 12(3):135.

[3] 曹芝君.胃食管反流的咽喉部表现.国外医学(消化系统病分册), 1999, 12(2):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