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疏松土壤的方法范文

疏松土壤的方法范文

疏松土壤的方法

疏松土壤的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马尾松;厚荚相思;套种;闽南山地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3-04-109-02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是福建省山区主要的造林绿化树种,由于该树种耐干旱贫瘠,可以在石质山、矿山废弃地及其它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块生长,因此被称为山区造林的先锋树种[1]。福建省马尾松面积占有较大的比重,但是近十多年来,由于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以及其无法人为控制、迅速传播危害的特点,致使许多山头地块特别是福建南部沿海山地马尾松林遭受严重危害。目前松材线虫病治理的主要方法是人工砍伐、就地销毁,而预防措施是采取在松树林中套种适合于当地生长的阔叶树种形成混交林或复层林,提高林分自我防御病虫害侵袭的能力。福建省云霄园岭国有林场是生态型林场,马尾松林面积大,而且由于山场立地条件较为一般,不少地块马尾松林分保存率低,生长量小,成为地道的“小老头”林,加上松材线虫病的威胁,林分改造迫在眉睫。为此,笔者于2003年对该林场乌营工区的20a生的马尾松稀疏林分采用厚荚相思在林下补植进行改造试验,旨在改善林分树种结构,提高林分生长量、抗病虫害能力及土壤肥力,从而为闽南山地马尾松低产林改造提供一条可参考的途径。

1 试验点概况

试验点设在福建省云霄园岭国有林场,地处东经117°27′,北纬20°04′。气候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温21.5℃,最冷月均温10.8℃,最热月均温28.9℃,绝对最低温-2.1℃,绝对最高温40.9℃,>10℃有效积温7 394.7℃,年日照时数2 051.6h,无霜期321d,年降雨量1 780mm,相对湿度80%,年蒸发量1 267.8mm。试验地位于该林场乌营工区20林班5小班1983年造林的马尾松林中,造林地海拔320m,坡度23°,坡向西南,土壤为花岗岩发育的红壤,土层厚50cm,腐殖质层3cm,立地IV类地,林下植被有五节芒、芒萁、黄瑞木、东方乌毛蕨、狗尾草等。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设计和造林 2002年秋,对乌营工区20林班5小班的20a生的郁闭度分别为0.3和0.4的马尾松稀疏林进行林下杂草和小灌木清理,挖穴整地,穴规格50cm×40cm×40cm,回表土。2003年春雨天,采用30~40cm的厚荚相思容器苗在穴内种植,种植前在穴内表土中拌入少量的过磷酸钙,并和表土混合均匀,造林株行距为2m×2m。2种郁闭度的马尾松林各3块套种厚荚相思,以没有套种的马尾松林为对照。

2.2 试验数据收集 造林后连续2a对厚荚相思进行抚育除草,每年年底收集马尾松和厚荚相思生长量数据。2013年9月,对不同郁闭度马尾松林下生长的厚荚相思进行全面调查,因子包括树高、胸径和保留株树,同时调查马尾松的树高和胸径。并且对郁闭度为0.3套种厚荚相思和没有套种厚荚相思的马尾松林采集土样,土壤采集是在每个样地中采用“s”型路线确定4个土壤剖面,每个剖面采集0~20cm和20~40cm土层的混合土样,并在每个剖面的10cm和30cm处用环刀法采集原状土。土样带回室内进行理化性质测定[2-3]。

3 结果与分析

3.1 马尾松林套种厚荚相思生长情况对比 2013年9月,对2种郁闭度马尾松及其林下厚荚相思生长量进行调查,同时调查没有套种的同年龄马尾松林,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马尾松林套种厚荚相思后其生长量有所提高,郁闭度为0.3的马尾松套种厚荚相思后其平均高、胸径、材积和蓄积量与没有套种厚荚相思的马尾松相比分别提高了14.6%、14.5%、46.7%、47.0%,郁闭度为0.4的马尾松平均高、胸径、材积和蓄积量分别提高了12.0%、13.2%、41.1%、43.2%。方差分析显示马尾松蓄积量存在显著差异,其原因在于厚荚相思有固氮自肥的特性,可以改善林地肥力,因此提高了马尾松的生长量。郁闭度为0.3的马尾松林下厚荚相思生长量略高于郁闭度为0.4的马尾松林下厚荚相思,方差分析表明厚荚相思间生长量差异不显著。这是因为厚荚相思为阳性树种,对光照的要求较高,因此低郁闭度下厚荚相思生长更快。

3.2 马尾松林套种厚荚相思土壤水分变化情况对比 从表2可知,马尾松林下套种厚荚相思后土壤物理性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总体上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以0~20cm土壤层为例,马尾松林下种植厚荚相思后,土壤容重下降了11.6%,而非毛管孔隙、毛管孔隙和总孔隙分别提高了38.6%、17.7%和21.1%,说明马尾松林下套种厚荚相思对改善土壤结构有较大作用,土壤变得疏松透气,有利于树木根系的生长和持水,提高了水土保持能力,这从马尾松套种厚荚相思后持水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也可以说明了这一点。可见,稀疏的马尾松林下套种相思能够改善土壤物理性质,这可能是由于马尾松与厚荚相思根系分布空间差异及不同树种凋落物混合物分解较快对土壤结构的改良有关。

3.3 马尾松林套种厚荚相思土壤化学性质 通过对不同林分类型土壤营养元素的测定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套种厚荚相思对于提高土壤肥力有一定作用(表3)。以0~20cm土层为例,马尾松林下种植厚荚相思后,土壤的有机质、水解性氮、速效磷和速效钾与没有套种厚荚相思的马尾松林土壤相比,分别增加了53.4%、42.1%、142.0%和66.5%,说明马尾松林下套种厚荚相思后,土壤的肥力状况得到改善。这可能一方面是因为厚荚相思属于豆科树种,具有固氮自肥的能力,另一方面厚荚相思的凋落物分解较快,凋落物中有机质和其他的营养物质能及时回到土壤,从而补充了土层的营养成分。

4 结论和讨论

本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闽南山地马尾松稀疏林下种植厚荚相思一方面可以促进马尾松生长,提高整个林分的蓄积量,另一方面改善了土壤结构和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土壤保水增肥。因此,闽南山地对于马尾松低产林改造,采用林下套种厚荚相思可以起到较好的林分改造效果,值得在闽南山区推广应用。

闽南山区立地大多瘠薄,适合的造林树种比较有限,马尾松是造林先锋树种,闽南山区马尾松面积较大,但由于经营不善以及干旱、火灾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马尾松低产林占有一定的比例,这部分林分的合理改造是林业生产单位加强人工林管理的重要内容。综合考虑林分蓄积量的提高和生态维护,马尾松林的改造提倡采取补种速生阔叶树,如种植有改土效果的相思类树种。此外,还可以种植降香黄檀、沉香、牛樟等珍贵树种,但需要进行施肥等改良土壤的措施,以确保这些珍贵树种有较高的生长量。

参考文献

[1]沈国舫.森林培育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78-81.

疏松土壤的方法范文第2篇

1机械化深耕灭茬整地技术

实行土地承包以来,由于一家一户的种植经营方式耕地面积小,很少用大型机械进行耕翻整地,土壤耕层逐渐变浅,土壤疏松程度越来越差,蓄水保水能力逐渐下降,抗旱性能减弱,要解决耕地土壤逐年恶化的状况,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利用大型农机具进行耕翻整地。

1.1耕翻整地原则

一是应遵循“熟土在上、生土在下、不乱土层”的原则,耕翻的深度要根据土壤特性、种植作物种类以及深耕后效等情况灵活掌握。二是耕翻整地的时机,一般选择在秋收后、上冻前进行。秋耕后的土壤经过冬季冻融,能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接纳雪雨水,增加蓄水保墒能力,对防止春旱起到重要作用。秋耕翻地还可以增加耕层,并把根茬和残体等翻入底层,达到疏松土壤、增加有机质、提高地力的目的。

1.2耕翻整地方法

一是平翻耕法。用带小铧的复式犁耕地,小铧将接垡处的表层土壤翻到沟底,主犁体再将土垡覆盖其上,耕后地表松碎平坦、覆盖严密,有利于消灭杂草和防治病虫害。二是深松耕法。利用深松犁进行深松,代替翻地,这种方法适用于耕层较浅的地块。深松后使土壤耕层疏松,有利于蓄水保墒。三是旋耕法。在有深松基础而杂草不多的地块可采用此法,但一定要保证旋耕深度在14 cm以上。四是耙茬耕法。此法是主要表土耕作措施,有平整土地、耙碎土块、疏松表土、清除杂草和增加根茎繁殖等作用。一般是在有深耕基础的地块,用缺口重耙进行耙茬,取代翻地,采用耙茬作业时要耙2遍,第1遍顺垄耙,第2遍横耙或斜耙,耙深宜在14 cm以上。

1.3机械灭茬

机械灭茬整地技术是处理玉米、高粱等作物根茬的最有效方法,将刨、打、拉等工序一次完成,大大减轻劳动强度,缩短除茬时间,提高功效。更重要的是根茬粉碎还田还可以起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疏松土壤、接纳雨水、保水保肥和消灭浅土层越冬病虫害的作用。一是灭茬时间宜早不宜迟,最好在秋季作物收获后立即进行。实践证明,当根茬为绿色时即进行灭茬粉碎效果最好。二是灭茬机具,可利用小四轮拖拉机或东方红拖拉机与根茬粉碎机配套,在田间进行灭茬作业。三是灭茬要求。需要灭茬的地块留茬要低,一般根茬高度不超过12 cm,一般灭茬深度达10 cm以上,作业时应将根茬五叉股以上全部粉碎,长度大于5 cm的根茬数量不得超过所灭根茬数量的10%,站立漏切根茬不得超过0.5%。根茬粉碎机灭茬作业后应保持原有垄行,灭茬后上松下实,有利于接纳雨雪水。

2秸秆还田技术

秸秆还田技术是指将秸秆堆制成有机秸秆肥后再施入田间的过程。在长岭县这种有机秸秆肥是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人畜粪尿和土,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利用生物热进行高温发酵,分解腐熟制成有机肥料。秸秆肥施入田间后,能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有利于土壤保水、保肥,并能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同时还可以增强农作物的抗病、抗旱等自然灾害能力,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长岭县玉米秸秆资源丰富,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玉米秸秆未被利用,如果将秸秆制成秸秆肥,既能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又能培肥地力,增加农业生产后劲,促进农业连年增产增收。

2.1场地选择与原料配比

选择交通方便、宽阔平坦、背风向阳、牲畜不易危害的地方进行;为了卫生,场地要远离饮水井30 m以外。秸秆肥的原料有秸秆、土、畜粪和人粪尿,以重量计算,按4∶3∶2∶1的比例混合,加适量的水。在堆制的过程中,土只起到吸附作用,把肥分保存起来,因此不能超量,有条件的农户,马粪和人畜粪尿可适当地增加一些,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堆制质量。

2.2混合拌料

先用粉碎机把玉米秸秆进行适当粉碎(不可过碎)。将粉碎好的秸秆铺在地上,然后将畜粪和人粪尿加在秸秆内,用二齿子拌均匀,加上土,最后再加上适量的水拌匀,一般混合料含水量以60%为宜。水分过多,会造成堆温过低,抑制纤维分解菌活动,影响发酵;水分过少,会使纤维分解菌活动旺盛,堆温过高,造成肥分损失。配料比例要准确,要遵循秸秆、畜粪、人粪尿拌匀后再加土加水,不能图方便省事,随意颠倒程序,否则会破坏微生物的繁衍环境,注意颗粒不能过大,土块和粪块不能超过鸡蛋大小。

2.3堆制

在选好的场地上垫33 cm厚的黑土或土粪(面积大小按秸秆肥堆制数量而定),然后上拌好的混合料,春季气温高,可直接上料,但冬季堆制必须引温,0 ℃以上可以用开水引温,0 ℃以下必须点火引温,方法是:先取干燥的玉米秸秆(碎草)3~5捆点燃,待燃烧到2/3时,用鲜马粪盖在上面。厚度10~17 cm,等到热气完全渗透后,再上已拌好的混合料,厚度以7~10 cm为宜。以后堆料上面出现白霜时,按17 cm厚上料,一般早晚各上1次,要坚持,不能间断,直到完成堆制任务为止。每次上料后,要使堆料保持疏松,不能压实,否则会阻碍纤维分解菌的活动与繁殖,影响堆制效果。

2.4封堆

为了便于填料,肥堆高度一般不能超过1.5 m。完成堆制的数量以后,在最后上料20 d以后,用17~33 cm厚的土粪,把堆封好,用脚踏实或用铁锹拍实,以控制堆温,使里面的堆料进一步发酵。在发酵过程中,要定时的用温度计检查堆温,堆料温度保持在40~60 ℃为宜,最高不能超过70 ℃,最低不能低于20 ℃。大雪过后,要及时把堆体表面的积雪扫掉,防止水分过大,降低堆体温度,影响发酵效果。注意看护,防止猪、鸡等践踏肥堆,影响料堆发酵,以保证秸秆肥质量。

3参考文献

[1] 张也庸,尹春建,喻旋,等.浅析机械化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及应用[J].现代农业装备,2009(7):59-60.

[2] 李春霞,陈阜,王俊忠,等.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6(11):68-70.

疏松土壤的方法范文第3篇

怎样让板结的土壤变松软

1、土壤板结可以用小铲子或木棍插入土中搅拌,打碎土块,使土柔软透气。之后,土壤需要覆盖一层松散的细沙,并与其他土壤混合。

2、土壤板结,需在盆中加入稀释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以减少土壤中的碱性物质,保持土壤健康生长状态。养护后期,每1个月浇一次水,使盆土更松软肥沃。

3、为避免土壤板结,每天给植物浇水时,要选择纯净水或河水,尽量不要使用自来水。如果使用自来水灌溉,土壤会变硬并发生压实。

4、如果土壤板结严重,建议更换疏松透气的土壤进行复垦。更换土壤时,需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选择合适的土壤。一般情况下,可将煤渣、河沙、营养土混合制成新的栽培枝条,保证土壤具有较强的透气性和排水性。

土壤板结是缺少什么

任何粘性大的土壤在干燥时都容易开裂和板结,这主要是由于土壤中缺乏有机质。 改良方法是在盆土中掺入一些含腐殖质的沙土成分。 改良后的土壤质地柔软,透气透水性好,不会开裂、板结。 长时间浇水过多,当土壤变得更粘稠时,会导致板结的发生。 当土壤用大量的水灌溉时,水中的氯离子会与土壤中的铁发生反应,导致土壤中铁的含量减少,从而产生结块。

怎么避免土壤板结

1.土壤中的养分是有限的。常年浇水或光照很容易造成其板结,而板结的土壤特别抑制根系的呼吸光,所以在不能更换盆土时要经常翻动。翻完土壤后,可以使用铲子等工具将土壤疏松并使其更透气。

2、在普通园土中掺入适量的叶土补充养分,掺入煤渣或泥炭土等大颗粒不超过1/3。另外,对于发现的大颗粒物最好提前进行一些消毒杀菌。

疏松土壤的方法范文第4篇

(一)土壤类型及选择标准,气候、水分条件:栽培蓝莓选择土壤类型的标准是:坡度不超过10%;土壤PH在4.0~5.5,最好4.3~4.8;土壤有机质含量8%~12%,至少不低于5%;土壤疏松,排水性能好,土壤湿润但不积水。如果当地年降雨量少时,需要有充足的水源。

(二)园地的准备:根据蓝莓的生态适应性,先确定适栽区域(即气候条件适宜区),然后进行种植地块的选择。在选择种植地块时要首先了解或测定土壤PH ;其次,要尽可能选择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而且排灌条件良好的地方, 若是山地要尽量选择阳坡中、下部,坡度不宜超过15°,大于15°时要修筑2m 宽的梯田。园地选好后,在种植前一年结合压绿肥深翻,深度以20―25厘米为宜,深翻熟化。

(三)土壤改良技术:土壤PH值过高的调节:最常用的方法是施硫粉或硫酸铝。如果硫粉和草炭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土壤PH值过低的调节:常用石灰进行调节。当土壤PH值为3.3时,每公顷施用石灰8吨可使PH值增至4.0以上,产量提高20%。

改善土壤结构及增加有机质: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5%时,由于土壤板结粘重,而蓝莓又为须根系,不利于根系发育,需增施有机质或河沙改善结构。常用锯末、草炭、烂树皮或腐苔藓,定植时掺入土壤。

二、苗木定植

定植时期:春栽和秋栽均可,其中秋栽成活率高,春栽则宜早。株行距:高丛蓝莓1米× 2.5米;半高丛蓝莓0.8×2.5;矮丛蓝莓0.5米×2米(陆地栽培)、1米×2米(冷棚栽培)。授粉树配置:兔眼蓝莓自花不实,必须配置授粉树,授粉树可选用高丛蓝莓品种。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自花结实率较高,但配置授粉树也可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定植:定植苗龄最好是生根后抚育2~3年生大苗,1年生生根苗也可定植,但定植后需要精细管理。定植后要务必浇透定植水。浇水时避免在树盘内出现固定位置浇水冲击出大坑的现象,防止树钵下陷的情况发生且不能冲浇小苗的根部。防止小苗的营养土被一起冲出定植穴,待水完全渗透后,在树盘内放一层松散的松针,防止地面龟裂。

地面覆盖:生产上用植物的有机残体进行地面覆盖是一种很好的控制蓝莓园杂草的管理方式。可用粉碎的松树皮、松针、苔藓和枯枝落叶等覆盖园地。

三、果园管理

土壤管理:越橘根系分布较浅且纤细,没有根毛,因此,要求土壤疏松,多孔,通气良好,清耕可有效控制杂草与树体之间的竞争,促进树体发育,清耕深度以10 cm 为宜,清耕时间从早春到8 月份都可进行。

水分管理:适当的土壤水分是越橘生长所必需的,从萌芽至落叶,所需水分相当于每周降水量27 mm ,从坐果到采收为45 mm ,灌水方法依墒情而定,有沟灌,喷灌,滴灌等,灌水时间必须在植株出现萎蔫之前进行,灌水次数依土质而定,沙壤土保水能力低,适当增加灌水次数,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持水力强可适当减少灌水次数。

施肥管理:越橘属于典型喜酸性植物,如土壤钙质过高往往会造成植株缺Fe 性失绿,同时它还是寡营养植物,施肥过多会对树体引起伤害,越橘属喜氨态氮果树, 对硝态氮吸收较差,微肥可以叶面喷施,也可土壤施肥,整个生长期,施肥6~7 次,施肥时不必挖太深,以15~25 cm 为宜,施肥后进行灌溉以提高肥效。

疏松土壤的方法范文第5篇

1、莪术对生态环境要求比较严格,适宜种植区域狭窄。土壤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上层疏松肥沃、下层紧密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好,涝洼地不宜种植。温郁金(温莪术)宜选阳光充足、土地湿润、肥沃疏松的冲积土、砂质土为好,粘土不宜种植。土壤要求上层疏松,下层紧密,避免块根入土过深,采挖不便。菜园地肥沃疏松,选这种土地种植较为适宜,其次,麦地也可种植。

2、繁殖方法:根茎的选择,冬季收获时选择健壮饱满的当年新生根茎贮藏做种。栽植前将种栽取出晒1-2天,除去须根,大小分开。大的纵切数块,每块有芽1-2个,切后稍晾使伤口愈合,或用草木灰涂抹伤口。

3、栽种期:栽植时期因品种和地区不同而异。温郁金(温莪术)为4月上、中旬,莪术于5-6月中下旬为宜。

(来源:文章屋网 )

疏松土壤的方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甜菜;丰产;栽培技术

甜菜是我国重要的制糖原料,我国北方是甜菜的生产区,也是我国农业生产的旱作区,为了满足制糖工业的需要,甜菜面积日益扩大,甜菜产量的高低和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对食糖的需求,也关系到糖厂的经济效益。

1 栽培技术

1.1整地 在深耕或深松的基础上进行整地。平整地面、疏松土壤,保储水分。耙地以对角线和横向耙地最好。耙深4~5 cm,一般耙12次,土块多的地块应增加耙地次数。总之,要达到土壤细碎、疏松、保温、保水为甜菜种子提供适宜的苗床。春整地最佳时机是土壤返浆期,做到翻、耙、压连续作业,在煞浆前结束。

1.2做垄 先起垄后播种是典型的甜菜垄作形式。起垄时期最好是伏(夏)耕秋起垄;其次是秋耕秋起垄;来不及秋耕整地的,可采取春耕起垄。为防止土壤跑墒,应做到起垄、镇压连续作业。甜菜垄作的行距一般为60~66 cm。有条件的地区应推广50 cm行距。垄高一般为12~15 cm。

1.3播种 点播是垄作区普遍采用的播种方法,多采用人工刨埯播种。即在起好的垄上,按25~27 cm的株距刨出种穴(深5 cm左右),每穴播6~8粒种子然后施农家肥。如果施化肥应先施于种子下方3~5 cm。为有利于种子萌发,在土壤较干时,播种前应先踩一下底格子(即在穴内用脚尖轻踩一下);严重干旱时,应采取“坐水埯种”的办法,即刨埯、施肥、浇水、播种、覆土镇压。覆土厚度要根据整地质量及土壤湿度等确定。整地质量较好、湿度适宜的土壤。覆土厚度一般为3~4 cm:如土壤黏重、含水量大,可覆土2~3 cm;而土壤干旱,则应覆土4~5 cm。播种后,为使甜菜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及有利土壤下层水分上升.应及时进行镇压。镇压的时间、次数及轻重.根据土壤孔隙度及含水量决定。如果土壤较黏、含水量较大,可轻轻镇压或过几天后再镇压;如果土壤干燥疏松,孔隙度很大,气候又干旱时,应播后马上镇压,而且程度要重。

2 田间管理

2.1疏苗与间苗 对真叶疏苗,株距7 cm;对真叶左右间苗,株距15 cm。6~8片真叶时定苗。结合定苗进行中耕松土,现行后发现缺苗要立即补种。也可在间苗时带土移栽。

2.2中耕除草 在甜菜封垄前深松1遍.中耕锄草2~3次。第一遍深松定苗前进行,中耕深度7 cm以下,避免将土溅到心叶上引起根腐病。最后1遍中耕封垄前完毕。

2.3追肥 浇头水前2~3 d,结合开沟培土。每667 m2条(穴)施尿素10~15 kg。在甜菜块根膨大期,每隔15 d喷施一次叶面肥。可有效地促进甜菜的生长,在甜菜后期7月底至9月下旬,667 m2喷施200 g磷酸二氢钾,每隔10~15 d喷一次,共喷2~3次,可明显提高甜菜的含糖量。必要的时候需要喷施叶面肥、微量元素肥和壮苗剂,喷后6 h内遇雨被冲刷需重喷。

2.4灌水 出苗后60 d左右,当中午大部分叶片出现萎蔫下垂时可浇头水,甜菜灌水的原则是前控后促,叶片过于繁茂应适当控水,避免在作物生长晚期进行灌溉,以免影响作物产量,还会影响收割进度并增加甜菜带土。避免浇水过量导致生成涝地并影响作物生长。

3 病害防治

防治甜菜立枯病主要是用杀菌剂处理种子,并配合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

3.1农业技术措施 实行合理轮作最好选禾谷类作物为前茬,不用菜茬,杜绝甜菜重茬、迎茬。精细耕地、适时播种,覆土不宜过厚(3~4 cm为宜),促使幼苗早出土。及时松土、破除板结层,提高地温。甜菜褐斑病是由多种发病因子引起的流行性病害所以单一防治措施难以有效控制,应采取选用抗病品种,结合栽培技术措施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办法,才能取得效果。严格实行4年以上轮作。甜菜地绝不能重、迎茬.而且地块要远离上年甜菜的地块(500~1000 m),以免病菌传播。彻底清理田间病残茎叶。收获后,发病地块的甜菜茎叶要彻底清除,并实行秋翻地,减少病源。药剂防治效果较好的农药有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由于甜菜根腐病发病原因复杂,尚缺乏明显有效的防治药剂。目前,主要是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办法,以预防和减轻病害的发生。

3.2药剂处理种子 用0.8 %福美双或敌克松拌种,即每100 kg种子,浸入800 g的50 %福美双或95 %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治效果可达60 %左右。

疏松土壤的方法范文第7篇

掌握绿化种植土的质量要求,和改良措施是开展绿化施工、养护工程的关键工作。

关键词:园林绿化 种植土 质量要求 改良措施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绿化施工种植土质量要求:

1.1种植或播种前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化验分析,根据土壤检测报告决定具体处理方法。

1.2种植土检测理化指标须符合当地规范要求,参考数值见下表:

种植土分类和(简易)判断方法:

1.4种植土厚度要求应符合下表:

1.5绿化种植有效土层下应无大面积不透水层,否则须做滤水层;种植土中严禁建筑垃圾和有害物质混入。

1.6 对草坪种植地、地被种植地应搂平耙细,去除杂物,经灌水沉降及时补足所沉降土壤,达到表面平整和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种植良措施

2.1 种植土拌土措施

2.2粘土乔木种植增设“滤水层+疏水管”、“滤水层+透气管”、或“透气管”:

2.2.1“滤水层+疏水管”设置办法

在树穴以下铺150mm¢10-20mm碎石或陶粒做为滤水层。

碎石或陶粒上铺隔离层(土工布或秸杆),隔离层上回填改良后的种植土。

疏水管接入集水井。

2.2.2“滤水层+透气管”设置办法

① 在树穴以下铺150mm¢10-20mm碎石或陶粒做为滤水层。

② 碎石或陶粒上铺隔离层(土工布或秸杆),隔离层上回填改良后的种植土。

透气管外包土公布(或两层遮荫网),竖直插入树穴周边,深入到滤水层,按树木规格不同埋2-6根。

2.2.3 “透气管”设置方法和作用

内径3-4寸PVC管,截成比土球厚度长约30厘米的段,用手工电钻打孔或尖锐工具打孔,再外包规格200g/m2土公布,在土球外10厘米左右处斜埋土中,PVC管的下沿在土球下端约20厘米,PVC管的上沿露出回填土面约10厘米。一般胸径10-20cm的树木,土球周围埋管3根;胸径30-40cm的树木,土球周边埋置4-5根;胸径50cm以上的埋置6-8根透气管。

透气管的作用及使用:首先可以明显改善根基土壤的透气环境,满足根系生长对氧气的需求。其次,透气管因为空气的进入可以明显提高土壤温度,地温升高有利于根系生长,根系生长最适温度一般为15-25℃。第三个作用,浇水或雨季多余的水份可以渗入透气管中,方便及时排除,避免积水沤根。第四个作用,可以节约用水,方便浇透中、下部土层,方便浇透土球;解决坡地种植中,浇水所带来的水土流失问题。第五个作用,可以作为使用药物的通道,如生根剂、杀菌杀虫剂、肥料。

盐碱良措施

盐碱土的危害主要为:土壤盐分高,妨碍植物根系吸收水分和养料;土壤结构差,保水保肥力差,限制植物根系发展;有些盐分直接毒害植物,使根系腐烂,同时盐分抑制微生物的活动降低土壤肥力,不利树木生长。

改良措施:

3.1客良,是挖走盐碱土后,回填含盐量小的种植土来进行绿化的一种方式,以彻底改变植物生长的不良基质。为了防止本地土壤中盐分的侵入,设立隔离体系:下部用石屑、炉渣等材料陋离下部盐碱土与客土,阻断毛细管水的上升;横向用薄膜等与周边盐土隔离;客土表面覆盖沙、陶粒、树皮等,抑制客土水分蒸发。此措施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的绿化效果,但成本过高。根据投入成本的大小和施工难易,常用做法有:简单大穴客土;隔盐袋客土;做钢筋混凝土挡土土堰,封闭客土,底设隔离层;客土抬高地面,底部没隔离层。

3.2原良

3.2.1 淡水洗盐:此方法适宜于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方法为土块晒干后灌淡水,反复3-5次。利用淡水灌溉土地后,土壤盐分被淋溶到植物根层以下,从而给植物根系创造一个少盐环境。如果同时在地下埋设排水设施效果更好。

3.2.2 化学改良:施用石膏、磷石膏、硫磺粉、硫酸亚铁等。如用磷石膏的方法为,先对土壤进行一次粗平,在种植土上撒施100公斤/亩,在二次平整时进行翻耕;其次在栽植树木时,每个树坑1平方米深15厘米内土体内加入150克磷石膏,掺混均匀后覆盖在坑上层。在养护过程中施用生理酸性肥,如硝酸铵、硝酸磷肥和过磷酸钙等。在降碱性土壤同时,可以适当混添一定量中性土壤松剂,如泥炭土、河沙、椰糠等。

3.2.2 增施有机肥:绝大多数盐碱土板结、贫瘠、肥力低,改良盐碱土增施有机肥是不可缺少的措施。多施有机肥可使土变得疏松,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此外,有机肥料产生的有机酸,能中和游离的碱。有机肥料可选择牛粪、马粪、羊粪、鸡粪等,在施用前经过腐熟。

3.2.3 地面覆盖:用修剪下来的草屑、枝叶覆盖在地被、浇水盘等的土表,可减少土壤表面的水分蒸发,防止土壤深层盐分的上升;另一方面可以拦截地表径流,便于浇灌水和雨水的下渗,提高洗盐效果。

4 绿化养护过程中土壤管理

土壤条件决定根系的生长,也决定树木的成活。如果树木根部土壤透气性差(栽植过深、土壤粘重、根部积水)会使根无法呼吸和吸收水分,导致植物脱水萎蔫、烂根、甚至死亡。日常绿化养护土壤管理的目标为保持土壤湿润、疏松透气,忌过干、过湿、板结不透气。

4.1 土壤管理:松土可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改良土壤通气状况,促进微生物活动,有利于难容养分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因此在雨水和灌水下渗表土略干后,对绿地部位及时进行松土。园林绿化日常养护中往往易忽视松土这项工作,须加强重视,落实到位。把土壤松土与浇水结合起来,把土壤松土与施肥结合起来。

疏松土壤的方法范文第8篇

农业机械深松深翻作业可打破犁底层,加深耕层,改良土壤,蓄水保墒、培肥地力。深松超过30cm,土壤在1h内可接纳300~400mm的降水,比不深松的土地每hm2多蓄水400t左右,且抗旱抗涝能力显著提高。深松后的土地其透气性和保肥性好,地温提高,有机质含量增加,有利于农作物根系生长发育,使之更趋发达,为农作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大力提倡和推广农业机械深松深翻技术,一改由小机灭茬为主的耕整现状,对于保障粮食的稳定持续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翻转土层把失去养分的表土翻下去,使尚未被破坏的土壤翻上来。同时还可以将杂草及作物根茬埋于地下,减轻次年杂草危害。

1.2改善土壤结构通过深翻使土壤结构松碎,同时把有机肥料深埋于土壤之中,经过发酵腐烂,促进微生物的活动,使耕地土壤形成更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团粒结构。

1.3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土壤的通气透水性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尤为重要。秋翻整地,恰恰可以有效地增加土壤的通气和透水性能。

1.4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通过秋翻整地,可以把病虫深埋于地下窒息而死亡,使病菌由于环境改变而不能继续存活。同时还可以使地下害虫暴露于地表,或被冻死、,或被鸟类啄食,从而减轻来年病虫的发生与危害。

2农业机械深松深翻的技术原理

2.1农业机械深松技术的原理机械化深松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耕作方法,是农机和农艺的结合,是保护性耕作的进一步发展。该技术可以在不打乱活土层的条件下,有效地打破多年来犁耕或灭茬所造成的坚硬犁底层,提高土壤的通水、透气性能,增强土壤蓄水保墒、防旱耐寒能力,从而达到农作物高产、低耕、环保的目的。同时,该技术还有利于农作物根系深扎,较好地防止水土流失,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农业机械深翻技术的原理深翻改善了土壤的物理状况,有效地打破了犁底层,增加耕层厚度;可以有效地疏松土壤,降低土壤容重,增高孔隙率,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强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改善土壤的营养状况,提高抗旱能力,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还能有效降低病虫草害基数,减轻病虫草危害;深翻技术作为秸秆还田和施有机肥的配套措施,提高秸秆还田和有机肥的应用效果,是实现粮食作物持续高产稳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3推广应用农业机械深松深翻技术的适用机具及注意事项

3.1农业机械深松技术的推广应用

3.1.1实施农业机械深松技术机械化深松按作业性质可分为局部深松和全面深松2种。深松常使用的机械有通用型深松机和全方位深松机。全面深松是用深松犁全面松土,这种方式适用于配合农田基本建设,改造耕层浅的土壤。局部深松则是用杆齿、凿形铲或铧进行松土与不松土相间隔的局部松土。工作状态可分为超深松状态和全面深松状态,前者耕深可达35~50cm,后者耕深为25~30cm。

3.1.2深松的适用机具一般深松机由机架和深松工作部件构成。工作部件由铲柄和深松铲组成,深松铲有凿形、箭形和双翼形3种,铲柄有轻型、中型2种。由于牵引阻力较大,这种类型的深松机一般要与大功率的拖拉机配套。深松机的机型有:IS~370型、IS~3.0型。

3.1.3深松注意事项机械深松技术的实质是用机械松碎土壤而不翻土,不打乱土层。注意通过疏松耕层以下5~15cm的心土,应在保持原土层不乱的情况下,调节土壤的三相比例,使耕作层下面的土壤熟化,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土壤条件。

3.2农业机械深翻技术的推广应用

3.2.1农业机械深翻技术的实施农业机械深翻就是利用机械加深耕层,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打破犁底层,熟化土壤,使耕层厚而疏松,结构良好,通气性强;使土壤中水、肥、气、热相互协调,利于种子发芽、作物根系生长好、数量多;可以掩埋有机肥料,清除残茬杂草,消灭寄生在土壤中或残茬上的病虫害,降低土壤盐碱度。深翻要把握好土壤适耕性,一般以土壤的含水量来表示土壤适耕与否,以其含水量为10%~25%为宜,按照农时要求,适时进行。深翻最好在秋季进行,耕深为25cm以上,深浅一致。开畦要直,耕幅一致,避免漏耕,实际耕幅与规定耕幅偏差小于±5cm。作业地块内重耕率小于3%,漏耕率小于2%。耕后地表平整,犁底平稳,地头横耕整齐,犁到头,耕到边,垡块细碎,翻转良好,立垡率和回垡率均小于5%。开垄宽度小于30cm,深度小于15cm,闭垄高度小于10cm。

3.2.2深翻适用机具深翻作业一般利用58kW以上履带式拖拉机或轮式拖拉机配套铧式犁或双向翻转犁进行。常用铧式犁有:IL-330悬挂中型三铧犁、ILQ-425轻型悬挂四铧犁、双向翻转犁等。

3.2.3深翻注意事项为确保深翻效果,应该掌握好深翻时间,以土壤情况与土地实际应用相结合,通常情况下是在秋收后进行。要注意适墒深翻,如果土壤含水量太高,深翻后容易形成泥条,效果就会不好。深翻后要进行旋耕、耙磨、碾压、塌实土壤、精细整地,以保证播种质量。另外深翻尽量和秸秆还田相结合,和施有机肥相结合,增加深翻效应。深翻不一定每年进行,可3a深翻1次,以降低生产成本,保证几年内大部分田块都能深翻1次。

4技术推广保障措施

4.1加强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到位各级党委、政府要对农业机械深松深翻土地工作高度重视,召开会议,制定工作方案,采取补贴惠农政策,充分发调动农民开展深松深翻土地的积极性。各级领导应多加督导、协调和指导,亲临生产第一线,加强政府的推动力,组织农机成片作业。县农业、农机管理技术人员也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为深松深翻土地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和技术保障,确保深松深翻土地工作顺利进行。

4.2提高认识,加强宣传在整个深松整地过程中,县农业、农机的相关人员要全员出动,全部深入到深松整地现场,及时协调解决深松整地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情况和问题,同时还要积极向当地群众宣传深松整地的好处,以及政府的相关政策,明确补贴到位的时间和办法。为推动深松深翻土地工作深入进行,新闻媒体也要加大宣传力度,主动到生产作业现场采访拍摄,并在当地新闻栏目中播放,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加强宣传,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深松深翻土地重要意义的认识,促进该项技术大面积地推广应用。

疏松土壤的方法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农机深松整地;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S23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061

农机深松(深耕)整地和秸秆机械化粉碎深埋还田是指用不同的动力机械配套相应的机具,完成农田深松和秸秆粉碎深埋配套作业的机械化技术。机械深松对于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改善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蓄水、抗旱、防涝和保肥能力。秸秆还田的目的是通过机械秸秆机械粉碎后直接翻压深埋还田,达到培肥地力促进增产,解决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2项技术的有机结合,对改变当前耕作制度,提高耕地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1 深松整地的优点

1.1 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

对耕地实施深松后,土壤表面粗糙度增加,土质疏松,有利于雨水渗透,降低地表水流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土壤蓄水。

1.2 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土地深松后,对于提高土壤对肥料的溶解能力,可减少化肥的流失和使用量,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降低施用化肥对河流、湖泊的农业面源污染。

1.3 消除压实的土壤

农作物从种到收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如播种、除草、喷药、收获、运输等人工、机械作业造成的土壤压实,利用深松作业可以消除由于机器进地作业造成的土壤压实。

1.4 有利于农作物根系生长

土地深松后,土壤疏松,土壤通透性得到明显改善,有利于农作物根系生长。

2 机械化秸秆粉碎翻压深埋还田技术的优点

2.1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养分,提高了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用量,降低生产成本。秸秆中含有的氮、磷、钾等多种元素,通过机械化秸秆粉碎翻压深埋还田让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循环利用,使农作物秸秆这一巨大的财富得到充分利用。

2.2 改善土壤环境

在进行中低产田改造中,秸秆机械化粉碎深埋还田技术的运用毫无疑问是比较有效的一项技术。秸秆还田后,秸秆中的能源物质,通过机械粉碎、深埋、腐熟后,生物固氮增加,促进了土壤的中和反应,pH值趋于合理范围;秸秆还田可使土壤容量降低,土壤中的有机质得到提高,使土质疏松,土壤通透性提高,犁耕比例减小,土壤的理化性状和质地得到明显改善。

2.3 减轻农作物虫害

机械粉碎后的秸秆翻压深埋,对于寄生在秸秆上的害虫,由于没有了适宜的寄生环境,对减轻下茬农作物虫害有一定的作用。

3 推广措施

深松整地和秸秆粉碎深埋还田机具购置价格高、利用率低等;还田后的秸秆不易腐烂,影响下茬作物产量;有些农民认识不到位,没有长期效益观念。因此,为保证农机深松整地和秸秆粉碎深埋还田综合技术的推广应采取以下措施。

3.1 大力宣传

开展大力宣传,提高政府部门和农民对农机深松整地和秸秆粉碎深埋还田技术的认识和支持,逐步建立用地养地相结合的良性循环机制。开展示范点示范对比,以点带面,让农民自觉接受深松整地和秸秆粉碎深埋还田带来的好处。

3.2 加强领导

加强领导,创新土地经营机制,积极创造推广条件。结合农村土地流转,鼓励大户承包经营土地,实行统一的农机深松整地和秸秆粉碎深埋还田。

3.3 依法治理

建议环保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对焚烧秸秆现象依法严肃处理。为秸秆还田和深松整地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以往付之一炬的秸秆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避免了浪费。

3.4 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长效机制,力争每两年进行1次农机深耕、深松整地秸杆粉碎深埋还田,开展与农艺措施相结合,对有条件的耕地实施水旱轮作,解决秸杆不易腐烂的问题。

4 结 语

建立良性发展的农业耕作制度,发展质量、效益型绿色农业,任重道远 ,需要共同努力,做好农业基础工作,才能满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疏松土壤的方法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玉米标准化耕作;整地;中耕

1 整地技术

1.1整地标准

春玉米收获后最好立即灭茬,进行冬前深耕。这样经过冬春冻融,有利于促进土壤熟化,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有利于冻死虫蛹,减轻虫害;有利于积蓄雨雪,减少地表径流,提高蓄水保墒能力;有利于土肥相融,提高土壤肥力。春玉米耕深一般以25~35 cm为宜,具体耕作要因地制宜,凡上沙下黏或上黏下沙、耕层以下紧接着有黏土层的,可适当深耕,以便沙黏结合,改造土层;如果土壤较薄,下层为沙砾或流沙,则不宜深耕;上碱下不碱的,可适当深耕;下碱上不碱的,要适当浅耕,不要把碱土翻上来;土层深厚、地力较高、施基肥较多的地块可深更一些,反之,应浅耕。

深耕有一定的后效,北方旱作农田翻耕后有2~3年后效,因此,土壤不必年年翻耕,否则矿质化过快,土壤养分耗损大,且不经济。干旱地区冬前深耕后,应及时耙耢,防止跑墒。但一般地区冬前耕地也必须在早春土壤刚解冻时,及时耙耢减少蒸发。

1.2土壤耕作质量检查

1.2.1耕深及有无重耕或漏耕 玉米标准化耕作措施包含对土壤作用深度的指标,如翻耕深度、播前耙地、开沟深度等。这些指标与玉米出苗、根系发育等有密切关系,是耕作质量的重要指标。检查深度可在作业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作业完成后,沿农田对角线逐点检查。

有无重耕或漏耕可以由作业机工作幅宽求得。重耕会造成地面不平,降低工效,增加能耗;漏耕则会使玉米出苗不齐、生长不匀,增加田间管理的难度。生产中如果出现大面积耕作深度不够或漏耕,则需返工。

1.2.2地面平整度 地面子整度是指地块内不能有高包、洼坑脊沟存在,否则会引起农田内水分再分配,导致一块田地土壤肥力和玉米生长状况出现显着差异。尤其对灌溉农区和盐碱土壤,平整度更是重要的质量指标。

土地平整度检查,必须从犁地作业开始把关,如正确开犁、耕深一致、没有重耕和漏耕等。辅助作业的平地效果只有在基本作业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1.2.3碎土程度 要求土壤碎散到一定程度,即绵而不细。理想的土壤团块大小应该是既没有比0.5~1 mm小的多的土块,也没有比5~6 mm大的多的土块。因为微细的土粒将堵塞空隙,而大土块会影响种子与土粒紧密接触吸收水分,还会阻止幼苗出土。

土壤碎散程度,间接反映水分状况。在过湿或过干的情况下耕作是造成大土块的原因,出现这一情况,说明土壤水分已被大量损失,所以检查碎土状况的同时要检查耕层墒情。检查耕作后的碎土程度,通常是以每平方米地面上出现某一直径的土块数为指示。同时也要检查在耕层内纵向分布的土块,这些土块的存在是造成缺苗断垄的主要原因。

在过干时耕作所造成的土块,只有等待降雨和灌溉后去消除它们,过湿时耕作所造成的土块,如耕后水分合适,应及时用表土耕作措施将土块破碎。

1.2.4疏松度 过于紧实和过于疏松的土层均对玉米生长发育不利。检查疏松度一要抓住耕层有无中层板结,二要注意播前耕层是否过于松软。

由于土壤过湿或多次作业,耕层中容易形成中层板结,而地表观察时,不易发现。所以疏松度的检查不能观察土表状态,而要用土壤坚实度检测仪,检查全耕层中有无板结层存在。破除中层板结的较好办法是播前全面深松以及玉米现行后及时中耕松土。

播种前耕层不能太松,太松不仅使种子与土粒接触不紧,而且使播种深度不匀,幼苗不齐,甚至引起幼苗期根系接触不到土壤而受旱。播前或播后镇压可调节过松现象,一般是播前松土深度不超过播种深度为宜。

2 中耕技术

中耕主要在玉米出苗之后封垄之前进行。这期间由于降雨、人畜在田间的操作,耕层结构逐渐由松变紧,同时还有杂草滋生,这都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而且随着玉米的进一步生长,根系需要向更深土层伸展,需要更多的水分和养分。因此,此期要进行中耕。中耕可以疏松表土,破除板结,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接纳较多的雨水;增加土壤空气,提高地温,促进根系下扎和幼苗生长;消灭杂草、防止草荒,从而减少养分和水分的消耗和病虫的传播,为玉米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另外,干旱时中耕,可以切断土壤毛管孔隙,防止水分蒸发,起到防旱保墒作用;大雨后中耕,能起到散墒除涝作用,对于盐碱地还有抑制盐分上升的作用。

疏松土壤的方法范文第11篇

在深耕或深松的基础上进行整地。平整地面、疏松土壤,保储水分。耙地以对角线和横向耙地最好。耙深4~5厘米,一般耙1~2次,土块多的地块应增加耙地次数。总之,要达到土壤细碎、疏松、保温、保水,为甜菜种子提供适宜的苗床。春整地最佳时机是土壤返浆期进行翻地,做到翻、耙、压连续作业,在煞浆前结束。

2 垄作

先起垄后播种是典型的甜菜垄作形式。起垄时期最好是伏(夏)耕秋起垄;其次是秋耕秋起垄;来不及秋耕整地的,可采取春耕起垄,为防止土壤跑墒,应做到起垄、镇压连续作业。甜菜垄作的行距一般为60~66厘米,有条件的地区应推广50厘米行距,这是提高单位面积的甜菜种植株数,提高产量和含糖的有效措施之一。垄高一般为12~15厘米。

3 播种

点播是垄作区普遍采用的播种方法,多采用人工刨埯播种。即在起好的垄上,按25~27厘米的株距刨出种穴(深5厘米左右),每穴播6~8粒种子,然后施农家肥。如果施化肥,应先施于种子下方3~5厘米。为有利于种子萌发,在土壤较干时,播种前应先踩一下底格子(即在穴内用脚尖轻踩一下);严重干旱时,应采取“做水埯种”的办法,即刨埯、施肥、浇水、播种、覆土镇压。

覆土厚度要根据整地质量及土壤湿度等确定。整地质量较好、湿度适宜的土壤,覆土厚度一般为3~4厘米;如土壤粘重、含水量大,可覆2~3厘米;而土壤干旱,则应4~5厘米。

播种后,为使甜菜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及有利土壤下层水分上升,应急时进行镇压。镇压的时间、次数及轻重,也要根据土壤孔隙度及含水量来决定。如果土壤较粘、含水量较大,可轻轻镇压或过几天后再镇压;相反,如果土壤干燥疏松,孔隙度很大,气候又干旱时,就应播后马上镇压,而且程度要重些。

4 甜菜施肥技术

4.1 基肥

俗称底肥,是甜菜最基本的肥料。基肥多为农家肥,即厩肥、堆肥、绿肥等有机肥,或配合使用一定量的无机肥(一般将化肥总量的2/3作为基肥)。磷肥做基肥深施,有利磷素分布在根系密集区,提高磷的利用率;钾肥做基肥深施可减少速效养分损失,还可降低土壤深层积累氮素的不良影响。结合起垄把基肥施于垄内。

4.2 种肥

甜菜种子的种仁较小,含营养物质较少。因此,苗期(主要是播种时)如不补充一定的营养,幼苗会长得很细弱,不耐风害及病害。实验证明,磷肥作种肥施人,能显著促进幼苗根系发育,增强吸收能力,并增强幼苗的抗旱、抗寒及抗病能力。在盐碱地用过磷酸钙做种肥施人,既能中和土壤碱性,减轻盐碱危害,又能改良土壤的结构。种肥用量不能过多,一般是整个生育期施肥量的1/4~1/3.而且,具体地块甜菜种肥种类及用量一定要根据土壤营养含量来确定,做到缺什么元素就施什么肥。在中等肥力地块,一般磷肥做种肥每亩施用量为2~4公斤,氮肥应在每亩5公斤以下。施用化肥时,一定注意施于种球侧下方4~5厘米,不能与种球直接接触,以免出现“烧苗”和氨中毒等现象。

4.3 根部追肥

追肥是针对甜菜某个生长阶段要素提供不足或缺乏某种元素时,补充使用的速效性肥料。在水肥易流失的地块,更应及时追肥。追肥以氮肥为主,适量配合磷肥。

追肥的时期,主要是定苗后到叶丛繁茂期。此时,甜菜对营养需求剧增,而基肥肥效还没能充分发挥,种肥的养分已经被大量消耗,应及时补充速效营养。注意追肥时期不能过晚,以免引起甜菜茎叶徒长,影响块根产量和含糖。

5 病害防治

5.1 甜菜立枯病

甜菜立枯病的防治,主要是用杀菌剂处理种子,并配合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一是药剂处理种子。用0.8%的福美双或敌克松拌种,即每100公斤种子,浸入0.8公斤的50%福美双或9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治效果可达60%左右。二是农业技术措施。切实实行合理轮作,最好选禾谷类作物为前茬,不用菜茬,杜绝甜菜重茬、迎茬。精细耕地、适时播种,覆土不宜过厚(3、4厘米为宜),促使幼苗早出土。及时松土、破除板结层,提高地温。

5.2 甜菜褐斑病

甜菜褐斑病又称叶斑病、斑点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甜菜生产的世界性病害,我国各地均有发生。一般发生可使块根减产10%~20%,含糖降低1度;严重发生地块可减产40%,含糖下降2~3度。防治方法:甜菜褐斑病是由多种发病因子引起的流行性病害,所以单一防治措施难以有效控制,应采取选用抗病品种,结合栽培技术措施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办法,才能取得效果。严格实行4年以上轮作。甜菜地绝不能重、迎茬,而且地块要远离上年甜菜的地块(500~1000米),以免病菌传播。彻底清理田间病残茎叶。

6 收获

6.1 收获期:甜菜适宜的收获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当甜菜功能叶大量衰亡,茎叶下垂,田间郁敝状态消除,大行开裂,其长相叶丛疏散外翻,叶片多变为匍匐形,叶色变黄,有明亮的光泽,甜菜进人工艺成熟期,应掌握适期及时收获。

疏松土壤的方法范文第12篇

柳杉生长快,寿命长,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幅度大,是贵州优良针叶速生用材树种。木材可作建筑、家具和农具等用材。木材含纤维素55.27%,为造纸良材。

柳杉的枝条韧而稍柔,富有弹性,故其抗风性、抗雪压、抗冰挂的能力强于杉木。柳杉中性偏阳,幼时耐蔽荫,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要求年平均气温14~19°,年降水量1000mm以上,尤其适宜于空气湿度大,云雾弥漫,夏季较凉爽的海洋或山区气候。在阴坡或半阴坡的山谷生长更好、适宜柳杉生长的土壤,是山地黄棕壤、黄壤、黄红壤,并要求土层深厚,结构疏松,肥沃湿润,通透性好。不耐干燥瘠薄土壤。

2 育苗

苗圃地宜选择地势平缓,光照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较肥沃的砂质壤土,靠近水源,交通方便的地方,圃地选定后,宜在秋末冬初,全面深翻整地,做到“三犁、三耙、三晒”,使土壤充分细碎疏松。并施用石灰(每亩25~30kg)或硫酸亚铁(每亩10~15kg)作土壤消毒。基肥用腐熟的有机肥及火土灰,适当拌入一些磷肥,每亩用量1500~2000kg。

播种时期一般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

播种前种子用0.5%的高锰酸钾液或1%漂白粉液浸种30分钟,进行消毒。

播种方法多为条播。一般播种沟宽5~8cm,条间距15~20cm,每亩播种6~7kg。播种后立即覆土,厚约0.5cm,然后盖草,待大部分种子萌发出土时,揭除盖草。

苗期管理工作,要注意及时除草、松土。一般在5 月初开始间苗,此后陆续间苗2~3次,7月下旬定苗,培育一年生苗,以每平方米保留1120~140株为宜。适时施追肥,一般在6、7月各施一次氮肥,尿素用量每亩15kg左右,8月中旬前再施一次氮、磷肥,8月底以后停止施肥。

3 造林技术

3.1 造林地的选择

造林地应选择在气候凉爽多雾的山区缓坡,坡的中、下部和冲沟、洼地以及排水良好的地方,土层较深厚湿润,质地较好,疏松肥沃。山顶、山脊和土壤瘠薄的地方,不宜栽植。

3.2 整地方式

缓坡地区宜带状整地,带宽0.6~0.8m,深30cm,带间距离依株行距而定;陡坡地带宜大块状地,规格为50×50×40cm以上。

4.3 栽种技术

柳杉可与杉木营造混交林,混交方式采用单行混交或单双行混交。

一般纯林培育中径材,初植密度为167~222株;培育大径材,每亩111~167株;培育小径材,每亩222~333株。营造混交林,亦可采用此密度。

造林季节冬、春均可。春季干旱严重地区,宜雨季造林。栽植时,应对苗木过长的根系进行适当修剪,以免造成栽植窝根。苗木入土深度约超过根颈2~3cm,回细土壅根后,稍向上提苗,使根系舒展,再次填土打紧压实,最后盖一层松土呈弧形。

4 抚育管理

疏松土壤的方法范文第13篇

1 实施机械化深松深翻技术的作用

农作物生长需要一定的耕作深度,用畜力步犁耕地,犁底不平,耕作深度一般只有12cm左右,而且不能很好地翻松土壤。小型拖拉机带灭茬机或双铧犁耕地,耕作质量虽然比畜力步犁好,但耕深一般也较浅。长此以往,熟土层厚度减少,犁底层厚度增加,很难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时对土壤的要求,蓄水保墒能力明显下降,粮食产量就会受到影响。为此,大力提倡和推广深松深翻机械化技术,改变由小机灭茬为主的耕整现状,对于粮食稳定持续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深松深翻是土壤耕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增产技术措施,目的是为作物的播种发芽、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首先,利用机械深松深翻,可以使耕层疏松绵软、结构良好、活土层厚、平整肥沃,使固相、液相、气相比例相互协调,适应作用生长发育的要求。其次,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发芽种床或苗床。对旱作来说,要求播种部位的土壤比较紧实,以利提墒,促进种子萌动;而覆盖种子的土层则要求松软,以利透水透气,促进种子发芽出苗,即所谓“硬床软被”。第三,可以清理田间残茬杂草,掩埋肥料,消灭寄生在土壤和残茬上的病虫害等作用。

2 机械化深松深翻主要技术要求

2.1 机械深松作业

2.1.1 技术原理和作用

深松是疏松土层而不翻转土层,保持原土层不乱的一种土壤耕作方法。深松可以加深耕层,增强雨水渗入速度和数量;深松不翻转土层,使残茬、秸杆、杂草大部分覆盖于地表,既有利于保墒,减少风蚀,又可以吸纳更多的雨水,还可以延缓径流的产生,削弱径流强度,缓解地表径流对土壤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有效地保护土壤。深松不能翻埋肥料、杂草、秸杆,对减少病虫害没有作用。

2.2.2 技术规范和实施要点

深松可分全面深松和局部深松。全面深松是用深松机在工作幅宽上全面耕松土地,局部深松是用杆齿、凿形铲进行间隔的局部松土。深松既可以作为秋季主要耕作措施,也可以用春播前的耕地、休闲地松土、草场更新等。具体形式有:全面深松、间隔深松、浅翻深松、灭茬深松、中耕深松、垄作深松、垄沟深松等。深松深度视耕作层的厚度而定,一般中耕深松深度为20-30CM,深松整地是为25-35CM,垄作深松为25-30CM。

2.2.3 注意事项

使用动力要与作业机具配套,以保证足够的动力,达到深松深翻要求;保持耕层土壤适宜的松紧度和创造合理的耕层构造为目标,合理采用深松方式方法;“三漏田”不适宜深松。

2.2.4 适用机具

深松作业一般要求以36千瓦以上拖拉机为动力,配置相应深松机具进行。深松机械有单独的深松机,也可以在综合复式作业机上,安装深松部件,或中耕机架上安装深松铲进行作业。

通用型深松机由机架和深松工作部件构成。工作部件由铲柄和深松铲组成,深松铲有凿形、箭形和双翼形三种,铲柄有轻型、中型两种。

2.2 机械深翻

2.2.1 技术原理和作用

深翻是土壤耕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农业生产中经常运用的重要技术措施。深翻(确切说是深耕翻)就是利用机械的作用,加深耕层,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形成土壤水库,增强雨水渗入速度和数量避免产生地面径流,打破犁底层,熟化土壤,使耕层厚而疏松,结构良好,通气性强,土壤中水、肥、气、热相互协调,利于种子发芽,作物根系生长好,数量多;可以掩埋有机肥料,请除残茬杂草、消灭寄生在土壤中或残茬上的病虫害。

2.3 技术规范、作业质量要求和实施要点注意事项

2.3.1 技术规范

把握好土壤适耕性,土壤适耕性以土壤含水量表示,以土壤含水量10%-25%为宜;耕深一般大于20cm;减少开闭垅,耕后地表平整,实际耕幅与犁耕幅一致,避免漏耕,重耕;立垡、回垡率小于5%;耕深稳定性,植被覆盖率、碎土率应符合设计标淮。

2.3.2 作业质量

作业质量应达到:深、平、透、直、齐、无、小七字要求: 深:达到规定深度、深浅一致;平:地表平坦、犁底平稳;透:开墒无生埂,翻垡碎土好;直:开墒要直,耕幅一致,耕的整齐;齐:犁到头,耕到边,地头、地边整齐;无:无重耕、漏耕,无斜子、三角、无“桃形”;小:墒沟小、伏脊小。

2.3.3 实施要点和注意事项

深翻的时间应以当地季节和实际情况相吻合,一般应在秋季收获后进行,以便容易接纳雨雪水。耕深应掌握在适宜为度,应随土壤特性、微生物活动、作物根系分布规律及养分状况来确定,一般的以打破犁底层为宜。耕翻过深会造成土壤下而上的提墒能力减弱,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长;有机肥被埋压在深土层,肥效利用晚;生土被翻到地面上,对幼苗生长不利。做好作业前的准备工作;机具必须合理配套,正确安装,正式作业前必须进行试运转和试作业;耕层浅的土地,要逐年加深耕层;深翻的同时应配合施用有机肥,以利用培肥地力;体闲地在耕翻后应及时耙耱、镇压;一般3年深耕一次。

2.3.4 秋翻地技术要求

秋耕作业要根据农作物轮作的农艺要求和土质情况确定耕作深度,一般情况下秋翻22cm±4cm、实际耕深与规定耕深偏差≤5%。

(1)土壤为白浆土、黄土、黄沙土、黑鳅土的地块,耕作深度应为14cm~17 cm。

(2)土壤层分化不明显,黑土层厚、吸水性好的土地要求深翻时,耕作深度应为25cm~33cm。

(3)铧式犁耕作时,耕深稳定性不小于90%。

(4)作业幅宽力求一致,合垄严密,其作业幅宽与设计幅宽偏差不得超过±5 cm。

(5)铧式犁耕作时,碎土率不小于70%(≤5 cm土块)。

(6)植被覆盖要严密,覆盖率应大于80%。

(7)作业地块内残留率不大于2%。

(8)铧式犁耕作时,翻垡质量要好,立垡率和回垡率不大于5%。

(9)地头、地边弃耕宽不大于总幅宽与拖拉机轮距之差。

疏松土壤的方法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红松;定植;造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1-0006-01

1造林地的选择

造林一定要做到适地适树。适地适树就是造林时要根据造林地点的气候、土壤、地形等环境条件,选择适宜在这种条件下生长的树种,做到“地”和“树”的统一。因为植树造林是一项生长周期长的事业,如果造林地选择不当,造林成活率就没有保证,即使是成活了,林木也生长不良。结果是造林不见林,成林不成材,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红松是温带湿润气候条件下生长的树种,所以在黑龙江大部分地区营造这一树种,都容易成功。在造林地块上,应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土层较厚的山坡地。选择地势平坦,排水不良的地方,造林后容易产生冻拔害,保存率低,生长不良。表土层厚度应在10cm以上,并以森林壤土为佳。

利用林中空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段进行局部更新造林时,可通过观察现有造林地块上的植物,来确定是否适宜营造红松。凡长有胡枝子、榛柴棵的地方,在长有白桦、山杨以及椴树、榆树、黄波罗、水曲柳等杂木的地段,一般都适宜营造红松。而在长有柳树丛、珍珠梅灌丛和小叶章草丛的地方,就不适宜营造红松。

2造林整地

造林整地的目的,是为了改善造林地环境状况和创造适宜于幼林生长发育的条件。整地对于消灭造林地上的杂草有显著的作用,给幼林抚育除草带来方便。

红松造林整地,根据造林地的状况可采取带状整地、块状整地和不松土整地三种方法。在灌丛较多,杂草繁茂的地方宜采用带状整地。带状整地要横山或斜山坡方向进行,这样有利保持水土。带宽一般50-70cm,深度20cm左右。带间距离要根据造林的行距来确定。整地前先要割掉灌丛,割灌的宽度要比整地再宽一些,1-2m。整地时挖去草皮,打碎土块,拣除石块、树根等杂物。在灌丛较少,杂草生长不太旺盛,并且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的斜坡上,宜采取块状整地。整地规格是长宽各60cm,深30cm左右。在新撂荒地或新采伐迹地,退耕地,杂草较少,土壤比较松软的地方,可采取不松土整地,即只需按带状搂去杂草杂物,而不必松动土层。带状和块状整地一般是在秋季土地封冻之前进行,第二年春造林。不松土整地,可在春季造林时进行,随整地随造林。

3造林密度和树种配置

造林时单位面积上种植的株数叫造林密度。造林过稀或过密,对林木的速生丰产,以及木材质量的提高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造林过稀,幼林长期不能郁闭,林地暴露,杂草丛生,需要增加松土除草次数;同时导致干形尖削粗短,分枝过多,材质变差。造林过密,不仅浪费种苗,而且还影响林木的生长发育,降低了木的质量和产量。因此,造林必须事先确定合理的密度。

1)红松具有早期生长缓慢,幼年比较喜阴的特点,是冠下用理想树种,造林密度应比落叶松、杨树等速生、喜阳树种大一些,一般每公顷造林4400株为宜(株行距1.5×1.5m)。在交通运输不便,劳力不足,抚育间伐有困难的地方,也可以再稀一些,每公顷造林3300株(株行距1.5×2.0m)。营造红松果林更要稀一些,每公顷造林2200株(株行距2.0×2.0m)。从生产实践来看,上述造林密度,对提高林分生产力和间伐材的利用率,对节省苗木、劳力和投资,都是比较合理的。

2)营造红松混交林,是培育速生丰产林的重要措施之一。从红松天然林的树种组成和结构来看,很少有单纯林,大部分是与阔叶树以及云、冷杉等针叶树混交。这类复层混交林,由于具有一定数量的阔叶树和灌木层,其枯枝落叶量比红松纯林多,土壤肥分高,蓄水性能好,有利于林木生长。

3)混交林对防止森林火灾和病虫害,也能起到良好效果。因此,应当大力提倡营造红松人工混交林。红松与阔叶树混交,要按土壤和地形条件来选择混交树种。在平缓湿润的地方宜混交水曲柳、核桃楸;在山地的中下部,土壤肥沃湿润的阴坡、半阴坡,宜混交紫椴,黄波罗;在山地阳坡,半阳坡可混交色木,山杨和桦木。

4)此外,还可以采取林冠下造林和留阔栽针的办法培育红松针阔混交林。林冠下造林就是在阔叶疏林地里,见缝插针栽植红松,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伐去上层阔叶树,利用阔叶树天然下种或伐根萌芽,形成混交林。留阔栽针就是在疏林改造或采伐迹地人工更新时,保留有培育前途的阔叶树,其间栽植红松,从而形成红松阔叶混交林。

4造林的季节和方法

红松造林春季、雨季、秋季都可进行。目前营造红松一般都是采取春季顶浆造林。所谓顶浆造林,就是在早春土壤刚解冻约15cm深时就开始造林。此时土壤墒情好,栽后苗木容易扎根,成括率高;同时由于适时早栽,延长了生长期,可以加速幼树的生长。雨季造林,要在下过透雨之后或阴雨连绵期间进行,不然不易成活。秋季造林,宜在不易发生冻拔害的地方进行。

红松植苗造林的方法,要根据土壤条件及苗木大小来决定。如果土壤比较干燥、坚实,苗木较大,可采用明穴造林法;土壤湿润、疏松,苗木较小,可采用窄缝造林法。

明穴栽植就是整地的穴上挖坑。坑的大小应根据苗木根系大小来定,原则是使苗根舒展,周围稍大一点合适。栽红松3-4年生苗。挖坑时,要把土块打碎,拣净草根石块。栽植时,手置苗木于坑正中,将表土填进坑内,填到一半时,把苗木略向上提,防止窝根,并用脚轻轻踩实,使苗根与土壤密接。再把其余的土填进坑内,用脚把苗木周围的土踩实。最后在树坑上再覆一层细松土,以免坑中土壤水分蒸发过快。概括为“三埋两踩一提苗”,不论栽什么树,凡采用明穴造林法,都要注意掌握这个要领。

窄缝栽植比较省工,它不破坏土层结构,有利于防止幼树冻拔害的发生。在东部林区采伐迹地上营造红松、落叶松一般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栽苗前先铲去整地穴上的表皮,然后用植苗锹或镐头开一楔形窄缝,把苗根插入窄缝内并稍向上提,再抽出植苗锹或镐头,把土踩实。栽植时要求不窝根,不露根,踩实,苗正,穴面平,不出马蹄坑。

疏松土壤的方法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红松;定植;造林;技术

1 造林地的选择

造林一定要做到适地适树。适地适树就是造林时要根据造林地的气候、土壤、地形等环境条件,选择适宜在这种条件下生长的树种,做到“地”和“树”的和谐统一。因为植树造林是一项生长周期长的事业,如果造林地选择不当,造林成活率就没有保证,即使是成活了,林木也生长不良。结果是造林不见林,成林不成材,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由于红松是温带湿润气候条件下生长的树种,所以在我省大部分地区营造这一树种,都容易成功。在造林地块上,应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土层较厚的山坡地。选择地势平坦,排水不良的地方,造林后容易产生冻拔害,保存率低,生长不良。表土层腐殖质厚度应在10 cm以上,并以森林壤土为佳。利用林中空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段进行局部更新造林时,可通过观察现有造林地块上的植物,来确定是否适宜营造红松。凡长有胡枝子、榛柴棵的地方,在长有白桦、山杨以及椴树、榆树、黄波罗、水曲柳等杂木的地段,一般都适宜营造红松。而在长有柳树丛、珍珠梅灌丛和小叶章草丛的地方,就不适宜营造红松。

2 造林整地

造林整地的目的是为了改善造林地环境状况和创造适宜于幼林生长发育的条件。整地对于消灭造林地上的杂草有显著的作用,给幼林抚育除草带来方便。在红松造林整地时,要根据造林地的状况可采取带状整地、块状整地和不松土整地三种方法。在灌丛较多,杂草繁茂的地方宜采用带状整地。带状整地要横山或斜山坡方向进行,这样有利保持水土。带宽一般50~70 cm,深度20 cm左右。带间距离要根据造林的行距来确定。整地前先要割掉灌丛,割灌的宽度要比整地再宽一些,一般为1~2 m。整地时挖去草皮,打碎土块,拣除石块、树根等杂物。在灌丛较少,杂草生长不太旺盛,并且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的斜坡上,宜采取块状整地。整地规格是长宽各60 cm,深30 cm左右。在新撂荒地或新采伐迹地,退耕地,杂草较少,土壤比较松软的地方,可采取不松土整地,即只需按带状搂去杂草杂物,而不必松动土层。带状和块状整地一般是在秋季土地封冻之前进行,第二年春造林。不松土整地,可在春季造林时进行,随整地随造林。

3 造林密度和树种配置

造林时单位面积上种植的株数叫造林密度。造林过稀或过密,对林木的速生丰产,以及木材质量的提高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造林过稀,幼林长期不能郁闭,林地暴露,杂草丛生,需要增加松土除草次数,同时导致干形尖削粗短,分枝过多,材质变差。造林过密,不仅浪费种苗,而且还影响林木的生长发育,降低了木的质量和产量。因此,造林必须事先确定合理的密度。

3.1 红松具有早期生长缓慢,幼年比较喜阴的特点,是冠下用理想树种,造林密度应比落叶松、杨树等速生、喜阳树种大一些,一般每公顷造林4400株为宜(株行距1.5×1.5 m)。在交通运输不便,劳力不足,抚育间伐有困难的地方,也可以再稀一些,每公顷造林3300株(株行距1.5×2.0 m)。营造红松果林更要稀一些,每公顷造林2200株(株行距2.0×2.0 m)。从生产实践来看,上述造林密度,对提高林分生产力和间伐材的利用率,对节省苗木、劳力和投资,都是比较合理的。

3.2 营造红松混交林,是培育速生丰产林的重要措施之一。从红松天然林的树种组成和结构来看,很少有单纯林,大部分是与阔叶树以及云、冷杉等针叶树混交。这类复层混交林,由于具有一定数量的阔叶树和灌木层,其枯枝落叶量比红松纯林多,土壤肥分高,蓄水性能好,有利于林木生长。

3.3 混交林对防止森林火灾和病虫害,也能起到良好效果。因此,应当大力提倡营造红松人工混交林。红松与阔叶树混交,要按土壤和地形条件来选择混交树种。在平缓湿润的地方宜混交水曲柳、核桃楸;在山地的中下部,土壤肥沃湿润的阴坡、半阴坡,宜混交紫椴,黄波罗;在山地阳坡,半阳坡可混交色木,山杨和桦木。此外,还可以采取林冠下造林和留阔栽针的办法培育红松针阔混交林。林冠下造林就是在阔叶疏林地里,见缝插针栽植红松,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伐去上层阔叶树,利用阔叶树天然下种或伐根萌芽,形成混交林。留阔栽针就是在疏林改造或采伐迹地人工更新时,保留有培育前途的阔叶树,其间栽植红松,从而形成红松阔叶混交林。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