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跨文化营销理论范文

跨文化营销理论范文

跨文化营销理论

跨文化营销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文化 品牌营销 跨文化品牌营销

当企业的品牌营销活动从一国市场扩展至多国市场时,就面临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将导致国内市场行之有效的品牌营销策略效用减弱甚至丧失。因此,对从事国际营销的企业而言,需要重视品牌营销中的跨文化因素。

一、跨文化品牌营销的内涵

基于文化的层次性,跨文化品牌营销可以分为跨民族文化品牌营销、跨国家文化品牌营销、跨地区文化品牌营销、跨行业文化品牌营销等多种类型。本文所研究的跨文化品牌营销是基于国别层面的一般性跨文化品牌营销,不涉及其他跨文化品牌营销问题。所讨论的文化环境主要是一国的主要文化元素而不涉及各种亚文化体系。

根据以上界定,跨文化品牌营销是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文化环境中所进行的品牌营销活动,它强调对交易双方的文化差异管理,积极处理和应对各种跨文化冲突,提升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从品牌营销的流程出发,跨文化品牌营销强调在品牌市场调查、品牌定位、品牌宣传与推广、品牌保护与创新等环节中考虑多元文化的影响,将文化因素与品牌营销策略有效结合进行整体性的品牌营销运作,提升品牌营销跨文化适应能力。从横向上看,跨文化品牌营销理论由品牌营销的文化环境理论、跨文化品牌营销管理理论和品牌营销组合要素的文化理论组成。品牌营销的文化环境理论侧重于文化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和决策过程的影响,企业应将文化作为可以改造的对象和工具,使文化的营销价值得到真正体现;跨文化品牌营销管理理论不仅强调品牌营销战略制定与决策对文化环境的适应或改变,而且涉及如何处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共同从事营销活动所产生的跨文化冲突问题;品牌营销组合要素的文化理论主要考察跨文化要素在品牌营销组合中的含量和融合。从纵向上看,跨文化品牌营销理论包括跨文化品牌营销的进入、渗透、扩展、结合、巩固和融合等阶段和过程。

二、跨文化品牌营销的模式

跨文化品牌营销模式是指在跨文化品牌营销过程中形成的一定时期内稳定使用的、由不同要素所构成的、适合跨文化品牌营销要求的基本样式。根据企业跨文化品牌营销过程中母国与东道国文化差异的大小和企业自身文化融合能力的强弱,跨文化品牌营销模式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母国取向模式

在企业跨文化品牌营销活动中,以母国文化为主导,在不同文化环境的市场上不对品牌营销策略做大的调整。此模式坚持母国品牌营销的文化取向,在国际市场上沿袭母国品牌营销战略与决策。该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母国的文化资源,使企业迅速进入国际市场。其缺点主要表现在对异质文化的忽略往往容易导致品牌营销决策的失误,风险较高。因此,此模式较适合于母国文化与东道国文化差异较小,开展跨文化品牌营销企业的文化融合能力较弱时采用,它往往在企业开展跨国营销的初级阶段被使用得较多。

2.目标市场取向模式

目标市场文化取向模式表现在企业从事跨文化品牌营销活动的过程中,以目标市场的文化取向为主导,充分尊重目标市场的文化环境,根据文化差异对品牌营销策略作出具体调整,以此适应目标市场文化环境对品牌营销活动的要求。此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克服国际市场上的文化差异和冲突,满足不同文化需求的消费者的需要,品牌营销的成功率较高。其缺点体现在品牌营销的发展速度较慢,成本较高。因此,这种模式适合于母国文化与东道国文化差异较大,母国开展跨文化品牌营销企业的文化融合能力较弱时采用,往往在企业开展跨国营销的中级阶段使用得较多。因为跨文化品牌营销企业经过初期阶段的发展, 虽然文化融合能力较弱, 但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跨文化品牌营销实力,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能够对目标市场的文化差别做出反应和调整, 并能根据目标市场的偏好和习惯, 较为灵活地处理营销活动。

3.统一市场取向模式

统一市场取向模式是指企业在开展跨文化品牌营销时, 把世界看成一个由多个类似文化市场组成的大市场, 在不同的国家市场组合中寻求具有同质文化特质的细分市场, 在全球范围内寻求竞争优势和最佳市场的一种品牌营销模式。此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企业有限的资源最大化地占有世界市场,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全球市场份额和品牌占有率。其缺点是需要花费企业较大的精力、时间和成本去寻找具有同质文化特征的细分市场,增加了企业品牌营销的进入难度。因此,该模式主要适合于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较小, 母国跨文化品牌营销企业的文化融合能力较强时采用,并且在企业开展跨国营销的高级阶段使用得较多。因为这个阶段企业的文化融合能力较强, 有能力在文化差异小的国家市场组合中寻求同质的细分市场, 并尽可能采用标准化的品牌营销策略。

4.多元文化整合模式

多元文化整合模式指企业通过对母国文化与东道国文化的融合与协调,使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学习达到最优化,形成文化协同竞争效应,使品牌营销策略中的文化元素具有极大的兼容性和包容性。该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发挥两国文化的整体协同效应,品牌营销的成功率较高。其不足之处在于对两国文化进行融合的难度较大,需要的时间较长和成本较高。这种模式适用于母国文化与东道国文化之间的差异较大,母国跨文化品牌营销企业的文化融合能力较强时采取,一般在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高级阶段使用得较多。因为它要求企业要具有“全球思考,地区行动”的战略思维, 要求母国跨文化品牌营销企业在进行战略决策时, 既要具有全球战略思维, 又要顾及地区文化特征差异, 力图实现全球化与本地化之间的真正平衡。

参考文献:

[1](美)保罗・A・郝比格.跨文化市场营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2]戴亦一.品牌营销[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4年

跨文化营销理论范文第2篇

一、20世纪市场营销理论演进中的文化意蕴与承传

市场营销(Marketing)作为一个有特定意义的概念提出大约有一个世纪左右的时间。20世纪20—30年代的西方经济危机以供给过剩为特征,较多地促进了推销行为的盛行,却很少使人注意到文化环境与销售的关系。在50年代的探索时期,推销观念仍占主导地位,但对产品质量、功能和外型的重视多少带有物化文化的味道,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对营销行为的影响。1956年史密斯(Smith)提出了市场细分理论和消费群体这一具有文化意义的概念。当然,50年代最突出文化特色的市场营销理论观点应该是1957年麦奇特里克(Mckitterick)的营销哲学,他第一次提出了营销工作应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导向的观念。

在60年代的市场营销理论成型期,较为突出文化问题的理论,一是莱瑟(Lacer)的生活方式理论,他指出营销工作者要重视生活方式对购买者的影响;一是霍华德和申思(Howard&Shenth)的购买者行为理论,他们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了包括文化因素在内的各种因素对动机、知觉、学习、决策等购买过程行为的影响,也使众多与文化有关的因素和概念引入到市场营销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70年代,以科特勒(Kotler)为代表的社会营销理论的形成较多地将文化与营销问题结合起来,并且认为市场营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而使市场营销进入了社会化的时代。同时,赖斯和屈特(Ries&Trout)在1972年提出的定位理论则引领出对广告文化和品牌形象的更深入的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市场营销或战略管理理论都仅将文化作为环境因素一个方面来考虑,并未对其特别地重视。也是在70年代,差异化营销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盛极一时,在国际市场营销中更是占领主导地位。各国文化的差异是企业在国际市场营销中实行差异化营销的重要原因。

80年代是营销的全球化时代,可以说,正是全球化才真正引起人们对文化营销和跨文化营销问题的重视,其重要的理论标志是利维特提出了全球营销的标准化(levitt,1983)这一理论命题。利维特认为,那些管理良好的公司已经把经营的重点从顾客定做的项目上转移到向全球提供标准化的产品上,这些产品具有先进、实用、可靠和低价的特点。而正是利维特,又创造了一个“消费多元化”(thepluralizationofconsumption)的概念来补充他的全球同质化理论(Levitt,1988)。按照他的观点,全世界由一个市场组成,这个市场包括那些有多种偏好的人们,是个异质消费者的新世界。

90年代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市场营销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不同的竞争者趋向于产品同质,竞争者之间的差异更多地将体现在非产品的人员、服务和形象方面。(2)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营销工具和营销方法带来了深刻的变革,由此而带来了促销和分销渠道更加趋向于直接的沟通和购销行为;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也使生产者和消费者面临着信息爆炸,信息多源化差异也造成了购销双方的矛盾心态和观念冲突。(3)消费者的知识和素质水平不断提高,更趋于理性、成熟和自我保护。但在信息交流上,则较多地体现出群体性,而且在购后也产生越来越多的集体行动。在全球化与科技革命的共同作用下,文化问题将在市场营销的各个领域全方位地体现出来。鉴于文化营销与跨文化营销在多数情况下往往相互交错,甚至具有等同的含义,在无特别说明时本文主要以跨文化营销的概念来进行论述和分析。

二、市场营销中的文化要素问题

文化要素的划分不仅是跨文化营销理论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是几乎所有涉及文化的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这与文化的多定义与无边界有关。此前有关跨文化营销的研究较多地借用了人文社会科学有关文化要素的理论。从这种理论出发,可从各部分或各层面将文化划分出众多要素,并且这些要素又可被进一步分解,甚至可以被无限地分解下去,这却带来研究和分析上的繁杂化。因此,本人认为有必要在此明确与营销有关的一些文化要素。当然,在此所列出的仅仅是涉及跨文化营销问题的主要文化要素,而非反映有关营销问题的文化要素全部。(1)价值观。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分析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营销者(售卖者)的价值观,包括经营思想、营销理念及基本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是消费者(购买者)的价值观,包括指引其购买和消费过程中的意识、态度和对价值的评判。(2)行为。是在价值观作用下的企业和个人在购销中的活动表征。包括行为动机、行为方式及行为影响因素,对企业来说还包括与行为相关的组织和制度。(3)语言。是富有象征意义的文化要素,并与行为要素密切关联。主要有品牌名称、广告语等。(4)物态形式。是文化的具体物化,其同样隐含了价值观的影响作用。主要是产品和广告形态。

三、跨文化营销理论体系的建构

由对相关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本人认为跨文化营销理论可分为营销的文化环境理论、跨文化营销管理理论和营销组合要素的文化理论三部分。

一是市场营销的文化环境。

作为一种环境因素来研究市场营销中的跨文化问题,较多地围绕在文化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决策过程的影响,其分析的方法和途径是以消费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购买者的购买行为一般历经动机的产生、收集和研究信息、评价和选择、购买决策和购后行为五个阶段。文化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已成为定论,因为人们已知道购买者行为不是本能的,而是学来的。进而是由文化决定的。文化是人们有特色的生活方式,因此,购买者行为在不同的国家也不相同,或更准确地讲,在不同的文化中是不相同的,因为许多国家有多种文化(特普斯特拉,1996)。购买行为中与文化密切相关的,还有消费创新和时尚形成的问题。消费者对创新产品的采用,通常由个人对商品的认知程度,以及其他影响消费者试用的因素,包括文化因素共同决定的。但并不是同一个文化背景中所有消费者采用创新产品的速度都相同,有人很快,有人则根本不采用(所罗门,1991)。并且,从采用到是否能形成时尚也是文化因素起作用的结果。一般都认为,由于不同的文化观念,人们在消费时会表现出不同的消费偏好,追求某些时尚,因此产生了带有社会群体特征的消费文化。或者说消费文化及其所体现的消费观念,实际上是渗透到群体消费行为中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分析消费心理对购买行为的影响可以看到,沉淀于消费者心目中的文化信念和价值观念对其购买决策起着关键性作用。而且,消费者作为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根据其所获得的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对自身形象的认同,依照一定的文化作用力,选择不同的购买行为。

二是跨文化营销管理。

跨文化营销管理的问题,首先是营销战略的制定与决策对文化环境的适应。从这个角度来讲,其仍是营销文化环境研究的范畴,不过是以企业等营销机构作为思考文化问题的出发点而已。跨文化营销管理突出的问题在于,如何处理好跨国经营中企业内部由于存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共同从事营销活动所产生的跨文化冲突问题。由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同处于一企业共事,在日常的生活和生产经营管理中按照各自的文化定式行事,必然产生文化的交叉碰撞,从而导致跨国公司内部的文化摩擦,这往往是跨国企业经营和管理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胡军,1995;何伟俊,1996)。同时,营销人员还要处理对外沟通中的跨文化问题。因此,就文化而言,市场营销人员应当具有两类知识才能应付不同文化所带来的问题。一类是关于某种文化的具体知识,这往往是显而易见的,必须学会。另一类则是抽象知识,即一种充分理解和体会不同文化特征和形式之间微妙差别的能力(凯特奥拉,1989)。所以,为解决跨文化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跨文化培训”就成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中不可缺少的事情(贾春峰,1998)。通过对营销管理人员文化移情的培养,才能增加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促进对它文化的认识、了解、适应和融通,从而富有成效地开展跨文化营销工作。

三是营销要素中的文化含量。

(1)产品是在各个营销组合要素中被认为最直接地体现文化价值的。在物质匮乏的时候,人们更多地关心能否得到需要满足的量的问题。但是,当物质文明进入高级阶段而不再担心商品的短缺时,消费者购买倾向于选择高文化含量的商品,文化附加值也就成为产品竞争中的关键。因此出现了与消费文化相对应的商品文化概念,其中包括商品的构思、设计、造型、款式、装潢、包装、商标、广告等等。它们凝结着一定的文化素养、文化个性和审美意识,展示着一定的文明水平。有关产品中文化要素的思考,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必然重新审视全球标准化与本地化差异的问题。其实,很多跨国公司都采取大的方面标准化,小的方面本地化的做法。尽管它们所追求的大规模标准化形成的成本节约,使得小范围本地化的费用增加显得微不足道,但仅靠产品本身微弱的差异性同样不可能应付不同市场对文化附加值的差异需求。

(2)广告被认为是仅次于产品的第二重要的文化营销要素。广告在跨文化营销中的地位和作用比在单一市场的营销活动更为重要,它实际是跨文化营销的一把双刃剑。广告一方面通过突出文化共性,强调产品共性,并且充分考虑当地文化的特点,避免与当地文化、宗教禁忌等相冲突,成为文化适应的工具。另一方面它可以成为文化改造的武器,即积极主动地使用文化策略,通过消费者教育充分发挥广告策略的作用,利用广告宣传巨大的影响力,改变市场上消费者群体中的革新者与观点领袖的态度及价值观,使其成为主流文化的引导者。

(3)价格和渠道这两个营销要素曾被一些人认为没有文化含量的因素,实际上它们同样反映出文化对其影响,及其所体现出来的一些文化的特征。价格在国际市场营销中有两点现象是值得注意的:一是在没有民族主义影响和不触犯东道国反倾销法规的情况下,以低廉价格销售产品将给消费者带来经济利益,也可能冲破由于文化差异而形成的市场进入壁垒;二是在全球营销中要做到统一产品价格是十分困难的,各国使用货币不同,国民收入不同,关税、运费不同,使企业无法在国际市场上以同一价格出售产品。因此,定价总是根据消费者心理、竞争对手反应来加以考虑的,这个过程包含着复杂的文化因素。分销渠道是进入一个市场必须打通的营销环节。而跨国公司想在进入一个国外市场的拓展阶段就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是不现实的,或者说,其只能借助于当地市场的营销网络来销货。另方面,统一的渠道策略虽然有助于使企业的市场形象更具一致性,但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购买行为和选择购买场所和途径都形成固有的习惯,这同样需要纳入跨文化营销的策略方案中。

四、新观念:文化为企业可控的营销要素

文化对营销的影响是否单向是长期争论不休的跨文化营销理论命题,其背后实质上是文化是可控要素还是非可控要素的问题。现有文献表明,多数的观点认为文化是非可控的,其理由在于文化的社会性、泛义性和抽象性。但本人认为,随着跨国公司的国际市场营销实践,他们已越来越多地将文化当作可控要素去操作,而且这种观点在理论上也站得住脚。

(1)文化为人所创造,同时具有可传播性。企业针对自身的商品(服务)和购买者心理,将经营观念、语言和一些营销做法等传播出去,并影响市场消费。这意味着文化要素是跨文化营销管理的对象,是可控的。

(2)企业进行跨文化营销的过程(对文化要素的投入和运作时机)可控。如产品、广告的设计、制作和推出,完全属于企业一种有程序的营销活动,甚至可以控制其所取得的效果。当然,其前提建立在对目标市场的文化环境有充分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

跨文化营销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同仁堂 跨国营销进入模式 营销策略启示

一、百年老店同仁堂跨文化经营实践

同仁堂的海外营销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三个发展过程。

首先,早期自发阶段。北京同仁堂的产品很早就在日本、东南亚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是无论从产品的销售规模,还是企业的影响力来说都不很理想。产品出口地域局限,销售量小,影响力有限。早期营销主要秉承产品营销观念,继承了创办者乐氏家族“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理念,这实际上就是产品标准化的基调,对所有顾客,无论国内国外,一律提供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的产品。

其次,探索阶段。自1993年以来,同仁堂成立集团公司获得独资进出口,直接开展门诊服务和全方位的营销权,并首先在香港登陆。在此期间,同仁堂在跨文化营销中采取“保存传统精华,实现与国际接轨”的策略,其实质是在注重传统产品观念基础上揉入了现代营销观念,为同仁堂中成药进一步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基础。

再次,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北京同仁堂与香港和计中药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合资协议。利用“同仁堂”的金字招牌及多年从事中药生产的优势及和计中药投资有限公司熟悉国际市场的运作方式和国际市场销售的优势,在香港建立国际研发和营销中心,按国际GMP标准进行生产加工,按照国际惯例积极开发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

二、同仁堂海外营销进入战略

首先,立足香港市场,逐步扩大影响力。对民族特色产品实施跨文化营销,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与自身文化差异最小的地区开设分店,以独资形式在当地立足,既可以进入市场,又能获得最直接最真实的一手资料和信息,为下一步的远距离扩张做准备。同仁堂海外发展道路首先在香港开设分店,打开同仁堂通向“世界贸易之窗”的通道。香港是中国商品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因此,同仁堂将进入国际市场的第一步定在香港是非常合理的,也为同仁堂进入东南亚市场和欧美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强强联合,成立合资公司借船出海。与和计黄埔这样的企业合作,对于同仁堂来说真正称得上优势互补。正是这次合作,使同仁堂成功地打入了欧美市场。对于同仁堂这样的民族文化色彩浓厚的企业,要真正从思维方式和运作方式上走向国际化才能更好地实施跨文化营销。从短期来看,与和计中药的合作,将可以充分利用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和商贸中心的地位和优势,全力进军国际医药主流市场。从长期来看,以香港为基地,与和计中药的联手,将使同仁堂这家百年老店在国际市场上规避市场风险,树立国际品牌,全面了解世界不同文化、消费心理和行为,为下一步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次,直接出口。自从获得独资进出口经营权后,同仁堂集团公司下属的进出口公司就承担着集团公司的产品出口任务。每年参加“广交会”或其他类似出易会是其重要的业务方式。同仁堂的在亚洲地区,尤其是东亚、东南亚地区的知名度较高,保证了相当数量的出口额。

三、同仁堂跨国营销战略及启示解析

首先,现有产品必须要适应目标市场的文化差异。从产品的特性来看,并非所有的民族特色产品都可以实施跨文化营销,论证民族特色是否能克服文化差异是首要工作。北京同仁堂的产品在国际市场已经具备一定的知名度和认同度,特别是在大中华文化圈。因此,同仁堂有理由认为其产品具备跨文化营销的可行性,至少是文化差异不大的目标市场完全具备营销的条件。要想进入欧美市场,除了要让个别患者药到病除,心服口服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权威的国际认证(如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认证)从法律和科学的高度为中药进入国际市场扫清障碍,增强目标市场文化认同感。

其次,注重产品文化营销。民族特色产品同样有必要采取标准化战略,并具备可行性。民族特色产品必须保证在全球市场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否则会被认为不是正宗的。同仁堂的产品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国外消费者对此早已认同。如果在开拓国际市场过程中为满足当地消费者的偏好而改变产品的某些特征(口感、名称、包装),效果可能适得其反。一般的消费心理是购买带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原汁原味的正宗货,因此同仁堂的标准化战略是有理论基础和实践证明的。同仁堂在香港、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开办的独资分店也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北京同仁堂”风格,无论是店堂装饰、匾额,还是产品陈列都几乎是北京总店的不同规模的“克隆”。这完全符合营销标准化的战略。从经营效果来看也是相当不错。同仁堂香港分店开业当天就出现了排队买药、排队候诊的可喜场面。

最后,采取循序渐进的总体进入战略。文化差异越小,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差异也越小,目标市场实施跨文化营销难度相对较小,成功的概率也相对较高。北京同仁堂的跨文化营销实践,首先选择的是以“大中华文化圈”为中心的东亚、东南亚市场,以合资及独资形式最先进入在文化上与中国大陆最接近的香港,可以说是非常明智的。以相近文化进入战略作为前奏,积累跨文化营销经验,然后用相异文化进入战略快速进入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可能会更利于加强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同仁堂跨文化营销的成功,除了其强大的实力和良好的经营以外,准确的市场选择是成功的基本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跨文化营销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4Ps;STP;国际广告营销策略;本土化;大众汽车

一、理论回顾与观点提出

第一个要回顾的理论即是市场营销组合观念,在市场营销的组合观念(即:4Ps营销组合观念)中,4P分别表示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在这里我们所要谈到的只是4Ps中的Promotion(促销)的问题,特别是以国际广告策略进行促销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每个跨国公司在华进行营销所都要面临和关注的问题。另外还要提到的概念是STP营销,即为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当今国际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千差万别、难以统一,面对着这众口难调的现代消费者市场,STP营销战略显得日益重要。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广告营销策略应重视STP营销,如果广告营销策略没有目标市场,即没有受众,或是没有给出与受众相类似的受众文化,在中国即是与中国文化意象相符合的文化背景。那么,这样的广告营销的影响力就会是微不足道的。

从以上的4Ps营销组合观念以及STP目标市场营销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跨国公司在中国大陆的广告营销策略现在已经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想在中国取得一个良好的营销业绩,跨国企业必须以其强有力的国际广告营销策略,找准目标市场,了解受众的文化背景。

我认为在现在这个广告竞争激烈的市场,有种称作部分适应性的广告营销策略相比而言是更加有效的,这样的策略是保持跨国公司全球品牌特性不变,将目标市场细分,了解目标市场的特点与文化因素,采用差异化的广告营销策略,以具有当地文化意象的不同创新点植入差异化的广告之中。这种策略,在我看来便是广告“本土化”的策略,这样的广告营销策略具有一定排他性,只在具体的单个的文化环境之中才会发挥作用,但是非常的有效且具有针对性。所以,我认为广告“本土化”的国际广告营销策略便是目前最为有效且最易取得成功的国际广告营销策略。

二、案例分析:大众汽车的“中国心”广告

2004年8月9日19点50分中央一套《焦点访谈》节目后,首度由大众汽车、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三家斥资千万联手推出的全新品牌文化广告片“中国路,大众心”首映推出。该广告片以一个“心”字贯穿始终,运用代表中国文化意象的汉字和书法,感性而又生动的表达了大众汽车对中国消费者和中国汽车产业的无限关爱。这则品牌形象广告由多幅中国人的生活场景构成,每个场景都有大众汽车相伴,并且都会出现代表每一幅画面精神的以“心”为底的汉字,如忠、志、恳、态、聪、惠、悠、想、感、惹、爱等。

大众汽车了解到中西方不仅在汽车消费上存在心理差异而且在对爱的理解上也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了解到中华五千年来的文化积淀,使得含蓄的中国人将所有的情感蕴含于心。他们了解了中国人的这一特点之后,将心的概念做出延展,爱心、恒心、忠心、真心、中心、雄心以及大众心这一系列“心”的提出使得大众迅速找到广告创意的灵感。

我认为,这样的国际广告策略才真正做到了“有多少心,用多少心”,才真正把中国消费者放到了第一位,以中国消费者的视觉感受来进行广告创意与广告编排。“中国路,大众心”的广告创意为何会在中国大陆竞争日趋激烈的广告营销市场取得成功,我认为这源自于大众汽车的广告“本土化”战略。

首先,大众汽车在做“中国心”广告时保持了其原有的全球品牌特性。其次,大众汽车的“中国心”广告采用差异化的广告营销策略,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意象创新点植入差异化的广告之中。最后,我要说明的是大众汽车的“中国心”广告不仅是广告“本土化”策略的具体体现也是跨文化交流中的一个成功典范。

三、总结与启示

跨国公司在中国这个新兴市场的广告营销是其在华营销成败的关键。广告“本土化”的策略是迎合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需求而提出来的。大众汽车在中国大陆的“中国路,大众心”的广告创意是大众汽车公司长期探索并且悉心整理出来的,也是其广告“本土化”的国际广告营销策略的具体表现。这样的广告策略是值得其他跨国公司学习和借鉴的。其他跨国公司在今后进行国际广告营销时也应该受到如下的启示:

第一, 不断增强公司的品牌效应,并且保持其原有的良好品牌形象不变。以良好的服务、技术、质量和发展前景在中国消费者的心目中立足。

第二, 尊重并且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正确应用中国传统文化意象,正确使用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切记不可不顾中国消费者的心理感受以强势的文化强势介入,这样必然会遭到中国消费者的集体反感。

第三, 利用好广告“本土化”的策略。在保持公司的全球品牌特性不变的基础上,以差异化的国际广告营销策略,以富含中国文化特色的创新广告元素引起中国消费者的关注,感动中国消费者。有多少心,用多少心!我相信这样的用心,中国消费者会感受到,进而就会转化为购买产品的动力,那么跨国公司在中国大陆成功也就不仅仅只体现在广告营销策略上,还会深刻地反映在营销业绩上。

参考文献:

[1] 万建强,常松.跨国公司的策略:一体化与本土化的选择——基于一个模型的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1(06).

[2] 庞博.企业跨国活动中的文化沟通——以德国大众汽车为例[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02).

跨文化营销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献综述;国际营销渠道;动力机制

基金项目:2016年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ZJ16YB02);岭南师范学院南海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项目

一、引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的推进,将为对外贸易带来多重利好。一是改革倾向提供高质量产品和品牌,将提高我国企业产品竞争优势和附加价值;二是扩大外贸范围和内涵,比如“一带一路”建设为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而对外贸企业而言,应当依托现有的国内政策环境,推动企业的供给侧改革,切实通过信息化和标准化的手段提高流通效率,促进国内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因此,企业国际营销渠道需要把握供给侧改革和“一带一路”政策背景下,加快培育外贸渠道的竞争优势、促进国际营销渠道转型升级、建立渠道信息平台、培育出口品牌等。而当前无论是国内学术界还是实业界对国际营销渠道研究的归纳总结较少。本文集中从早期国际营销渠道研究到近期营销渠道的扩展文献入手,探讨国际营销渠道的变革趋势与动力机制。

为便于理解国际营销渠道研究,本文首先分析国际营销渠道的概念。国际营销渠道指的是商品从产地国家流向国外市场最终消费者的过程,在整个国际渠道中的成员包括国内的出口商、生产企业、国内批发商或中介人、出口商,国外的进口商、外国商或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庄贵军,2001)。在研究范围上,国际营销渠道主要研究不同国际成员间所面临的宏观环境的异质性,主要调查文化差异大小、文化距离、心理距离、制度差异、地理差异和市场波动等宏观环境对国际营销渠道关系的影响。

二、国际营销渠道研究的演进

(一)研究方法的演进

国外学术界对国际营销渠道的研究始于1965年,经过50多年的发展壮大,而国内期刊中对国际营销渠道的文章始于1986年。纵观国际营销渠道的文献,国内的早期文章(2008年以前)主要以描述性文献为主,其后文章多开始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譬如实地调查、访谈、一手数据的统计、案例分析等;而国际期刊从1965-1979年以描述性文献为主,1980年后建立理论基础框架,1995年至今的实证文献使用的方法包括实地调研、案例分析、二手数据、访谈、实验、观察、事件、元分析和模型分析(Jessica & David,2015)。

另外,在理论框架的搭建上,学术界广泛接纳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理论以深化国际营销理论视角。第一,战略管理理论,用于分析企业的国际营销渠道选择决策,比如王敏(2009)运用海尔国际营销渠道的案例,分析企业国际营销渠道的战略,剖析单产品市场、多产品市场及成熟产品市场的渠道组合战略。第二,经济学理论,其中运用交易成本理论主要分析两个问题:一是分析国际营销渠道决策的选择(王敏,2009);二是分析国际营销渠道参与成员间关系管理(例如,Gencturk and Aulakh,2007)。第三,跨文化理论,国际营销渠道与国内营销渠道的不同在于国际营销渠道突出了跨国文化差异的研究视角,在国际营销渠道中渠道成员往往来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化环境,文化差异会导致渠道成员价值观上的差别,从而产生不同的行为模式。因此,跨文化理论主要运用于国际营销渠道成员的行为分析或者渠道冲突协调等关系管理的研究中,例如,庄贵军(2009)对3家跨国企业调查分析是文化差异对国际营销渠道成员间沟通行为的影响,得出文化差异产生沟通不足,从而诱发渠道成员间冲突。第四,社会网络理论,用于分析渠道成员组成的网络结构,进一步用于跨国企业组织间网络关系建立的研究(Gnizy,2016)。

(二)研究内容的演进

现在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国际营销渠道结构与渠道关系管理两方面。

(1)关于国际营销渠道结构的研究。所谓渠道结构指的是为达到分销目标,为产品或服务设定一组渠道成员的关系和任务序列。目前存在以下几种结构:第一,直接出口方式,生产企业通过内部设立出口部门、设立独立的出口销售公司或者国外销售机构来开拓国际市场。对直接出口方式的研究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出口战略决策,问题集中于直接与间接出口方式的抉择,不同学者从电子商务、融资约束、出口规模、人力成本等影响因素分析(茹玉骢,2014;蒋冠宏,2016);二是出口绩效管理,多从财务绩效角度评价出口方式带来的影响(比如,Lee and Griffith,2004;张淑凤,2010;侯春辉,2013)。第二,国际特许经营,是生产企业将国外业务赋予某人或某企业,某人或企业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当前研究集中于组织特许经营的方法(袁建昌,2014;刘传兰,2014;Brookes and Roper 2011)。第三,合资或企业联盟,生产企业与当地企业合资或联盟方式开拓国外渠道,当下研究重点在于影响因素与伙伴选择(例如,阎大颖,2008;李平,2010)。第四,电商平台的方式,跨境电商方式中分析平台的建立、现状、物流模式等(例如,李旭东,2015;陶涛,2016)。

(2)关于际营销渠道管理的研究。在国际营销渠道管理上主要涉及几个方面的问题研究:一是,进入国际市场的决策,调查显示影响跨国企业进入新兴市场的主要因素包括企业特定资产、企业拥有的实际资源、国际经验、制度差异、外国市场准入制度等(Chiao and Lo,2010),二是,选择合适经营战略的研究,企业渠道战略在研究上逐渐从交易型管理转变为关系型管理,从渠道关系治理角度出发设计渠道战略的研究非常多,例如郑吉昌(2003)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分析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从而考虑改进我国跨国企业经营的渠道策略,突出建立品牌渠道关系的重要性;Lee and Dawes(2005)探讨中国人际关系、信任及长期合作策略之间的影响;Yang, Su, and Fam(2012)研究市场程度、出口商特征、文化心理距离、信息投资等对国际营销渠道关系的影响,从而就渠道管理策略指明方向。

三、国际营销渠道的变革动力

关于国际营销渠道变革的影响因素研究,学者从宏微观层面入手,分析了社会经济制度、消费者行为、企业发展战略等因素对渠道变革的影响(陆芝青、王方华,2004)。整体上,学术界就其影响因素的框架已经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共识,即:国际营销渠道的变革是受宏微观环境共同影响的,综合主要的影响因素如下:

(1)消费者购买需求的变化。2016年中国海外购物需求保持持续增长,追求安全优质、跨国大品牌、购物方便快捷的购物方式已然成为大部分中上层消费者的消费诉求,这种诉求的改变使得国内外营销渠道不断变革。同时,国内企业发展壮大,技术水平逐步提高(例如华为、海尔、格力等公司),海外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这些企业也开始做出进军海外市场的拓业战略,因此,也使得国内企业需要从国际营销角度考虑企业渠道的变革。整体上,在生产源头保证生产基地管理标准化、原材料供应商稳定可靠,从而满足消费者安全优质、品牌的诉求;中间商尽可能采用电子商务平台加物流企业的方式,从而满足消费方便快捷的需要。

(2)经济、法律、文化环境。首先,经济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宏观经济走势、人民币汇率、跨国企业竞争情况、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国家经济政策等。一方面良好的经济形式能刺激更多的消费市觯另一方面可为企业孵化更好的市场环境。反之如果国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可能直接影响企业是否进入国外市场,也可能直接影响渠道模式的选择。其次,法律的影响主要包括进入市场的进出口关税、进出口检验标准、渠道的开放条件,这些先制约跨国企业能否进入市场的决策,其后制约跨国企业产品生产标准和物流方式。最后,文化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消费者对海外品牌的认可及品牌文化的认同感对国际营销渠道管理的影响,另一方面体现在渠道成员的文化差异对渠道关系健康发展的影响,这些都使得国际营销渠道的发展管理天差地别。

(3)新技术的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进展,例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缩小全球信息距离,更加有助于生产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互动,同时更加有助于渠道成员间信息沟通并创新渠道模式,与此同时,信息共享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的全渠道发展成为可能,企业可以整合手机端、电脑端、线下门店的购买渠道信息,从而实现多点服务;物流技术及物流企业的飞速发展,提高了商品流通的效率,更加有助于国际贸易发展,开拓国际市场;支付系统及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开发,例如区块链技术,不仅大大方便资金交易而且提供了安全保障。

四、国际营销渠道的发展路径

(1)“互联网+”下的跨境电商模式。跨国业务中使用互联网技术能够使交易更为便捷,从原来的多重渠道商的间接结构转变为跨境电商模式的直接结构(如图1)。通过互联网技术的跨境电商模式可以快速实现产品信息、顾客服务信息、金融交易的网络化传播,减少中间的分销商,这将有助于提高交易效率、方便信息获取,降低交易成本等。与此同时,海关总署通过开放免税区、给予税收优惠、提高通关效率等措施支持跨境电商新业态的发展,而目前海淘和个人代购的痛点也为跨境电商提供了发展机会。因此,跨境电商将会是国际营销渠道的发展趋势。从2015年进口电商市场交易规模数据看来,在进口贸易中,电商渗透率持续增长,2015年达8.6%,预计未来电商渗透率会持续上升(见图2)。目前跨境电商的类型主要有几种:第一,从交易主体划分为B2B、B2C、C2C的跨境电商;第二,从平台经营商品品类划分为垂直型电商和综合型电商;第三,从电商网站开发与运营主体划分为第三方平台电商与自营型电商;第四,从进出口划分为跨境进口电商与跨境出口电商。未来自营类电商会逐渐由垂直向综合发展,而平台类以综合电商为主。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若采用自营类电商将会面临较大挑战,主要在信息平台建立、自营渠道成本控制与管理方面都会带来大量威胁,因此,中小企业跨境电商需要借助“互联网+”的平台,利用第三方平台来实现。

(2)全渠道整合。传统国际营销渠道是相对单一化的,这限制了企业的市场行为(李燕,2016)。跨境电商的发展,使得国际营销渠道呈现多样化,同时当下各种渠道间可以相互整合,实现全渠道发展。所谓全渠道发展是以消费者需要为中心,建立实体渠道、PC端电商渠道、移动端电商渠道等多种渠道并实现渠道间融合,从而保证消费者能够实现何时何地都能够获得一致的购物体验。全渠道战略是企业未来长期发展的战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考虑多渠道的整合策略,保证多渠道之间不会引起渠道冲突,减少渠道管理成本,同时保证渠道成员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王证,2014)。

(3)大数据技术下的国际营销渠道信息管理。信息共享对国际营销渠道整合至关重要,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可以使渠道成员间信息传递及时,核心企业可以有效控制渠道成员,利用信息共享技术较好控制渠道成员质量等,也就是通过信息共享技术,使得渠道关系实现“一体化”发展。具体来说,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技术建立统一的电子商务平台,该平台能够使供应系统中的上游供应商、生产企业、分销商、消费者等各环节的信息系统整合,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信息共享,保障渠道关系“一体化”协调发展(李燕,2016)。另一方面,在该电商平台系统下,能够促使企业各方力量较好地整合起来,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一体化”(王证,2014)。

参考文献:

[1]庄贵军.国际营销渠道中的渠道行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01):8-11.

[2]Hoppner J J,Griffith D A. Looking Back to Move Forward: A Re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Channels[J].Journal of Retailing,2015,47(91):610-626.

[3]王敏.国际营销渠道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以海尔的国际营销选择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09(14):99-100.

[4]Gencturk,Esra F. and Preet S. Aulakh (2007), “Norms- and Control-Based Gov-ernance of International Manufacturer Distributor Relational Exchange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15(1),92-126.

[5]庄贵军,刘世超.国际营销渠道中文化差异对于跨组织沟通行为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2):11-17.

[6]Gnizy I.Power dynamics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within firms and how they shape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6,57(3):148-158.

[7]茹玉,李燕.电子商务、贸易中介与企业出口方式选择[J].浙江学刊,2014(06)

[8]蒋冠宏.融资约束与中国企业出口方式选择[J].财贸经济,2016,37(5):106-118.

[9]张淑凤,沈晓玲.三种出口方式的退税计算及账务处理[J].财会月刊,2010(11):35-37.

[10]侯春辉,张宇 .生产企业出口方式选择税务筹划[J].财会通讯,2013(17):112-114.

[11]刘传兰,陈予修.“高飞稳落”式国际特许经营电子商务战略[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4,1(12):102.

[12]Brookes,Maureen and Angela Roper(2011),“International Master FranchiseAgreements:AnInvestigation of Control from Operational,Relational,and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s,”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45(7/8),1253-76.

[13]阎大颖,洪俊杰,任兵.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基于制度视角的经验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9,12(6):135-142.

[14]李旭东,安立仁.跨境电商物流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及其实证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5(11):49-57.

[15]陶涛,郭宇宸.跨境电商平台作为新型贸易中间商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发展[J].新视野,2016(02):92-98.

[16]Chiao,Yu-Ching,Fang-Yi Lo and Chow-Ming Yu(2010),“Choosing BetweenWholly-Owned Subsidiaries and Joint Ventures of MNCs from an EmergingMarket,”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27(3),338-65.

[17]Lee, Don Y. and Philip L. Dawes (2005),“Guanxi, Trust, and Long-Term Ori-entation in Chinese Business Market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13(2),28-56.

[18]Yang,Zhilin,Chenting Su and Kim-Shyan Fam (2012),“Dealing with Institu-tional Distances in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Channels: Governance StrategiesThat Engender Legitimacy and Efficiency,” Journal of Marketing,76(3),41-55.

[19]陆芝青,王方华.营销渠道变革的作用机理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4(04):67-73.

[20]李燕.国际营销渠道在“互联网+电商”模式下的变迁与整合[J].商业经济研究,2016(15):88-90.

[21]王证.电子商务形式下实现国际营销渠道的整合[J].经营管理者,2014(05):269-270.

跨文化营销理论范文第6篇

二、文化因素对跨文化市场营销的影响一个国家的政策制定需要文化的沉淀,一个企业的经济决策需要文化的渗透,一个家庭的建立需要文化的包容。不容置疑,文化对营销领域的影响更为深远和巨大。

1.沟通方式对跨文化市场营销的影响沟通方式包括语言交流和非语言沟通。语言是构成一种文化的关键因素,是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表达了文化的思想特征。人们在交流和表达意图时,只有30% 的信息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而剩余的70% 的信息则是通过非语言的途径体现的,非语言行为包括表情、眼神、姿势、衣着、空间距离等。

在跨文化市场营销中,无论是企业内部沟通方式,还是企业外部营销网和生意伙伴的沟通方式都对跨国营销影响非常大。文化对于沟通和信息反应的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对时间持有非线性观念的文化提供分散的信息而且没有清晰的结论。对时间有线性观念的文化更趋向于使用直接指出观察者的可靠信息来源,并提供合理的论据和可视化信息。沟通方式在信息收集、传递、接收和评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沟通中,要讲究语言,使之成为说服的艺术,特别是在广告宣传上务必讲究语言艺术性和效果,使语言表述成为“说服的艺术”。其次,注重语言与非语言文化交际的作用。熟谙目标市场的语言及非语言文化交际(如面部表情、眼神的传递、四肢的摆位、空间距离的远近等) 是跨文化营销策略制胜的法宝。

2.价值观对跨文化市场营销的影响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价值形态:农业社会寻求温饱的价值观;工业社会寻求物质成功的价值观;福利社会寻求自我表现的价值观。在现代价值体系中,工业社会兴起时独领的价值观即经济成就、经济增长、经济理性已被环保意识所取代,这也是人类社会的长期追求。一项民意测验表明,46% 的美国人声称他们是根据生产商或产品的环保声誉做出购买选择的,53% 的美国人出于对环境的考虑而放弃了某种产品的购买,更有高达76% 的美国人声称自己是环境保护主义者。在跨文化市场营销中,企业要面临市场国不同的价值观念。全球化的思考、本地化的运作,是对跨文化营销理念的最佳阐释。价值观的不同对跨文化营销者是一个信号,它召唤着营销人把目光放得更远、更宽。

跨文化营销理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全球营销;全球营销战略;新d市场跨国企业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8日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资源配置不再受到国界和地域的约束,它们在全球范围内寻求着最优化的配置方式和高水平的配置效率,呈现出世界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局面。所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走向国际舞台,参与全球竞争。对于新兴市场跨国企业而言,如何选择合适的营销战略显得尤为重要,而全球营销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理论和战略架构,已经成为指导新兴市场跨国企业成功迈向国际化道路最重要的理论依据。

全球营销的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Levitt(1983)提出,即在不同的国家以相同的价格水平和促销方式,通过相同的分销渠道,销售相同的产品。文章包括了全球营销的两个基本假设:国际市场的同质化和顾客偏好的一致性。时至今日,关于全球营销的内容通过学者们的孜孜以求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完善。关于全球营销战略的观念总括起来有三种观念:

标准化观念:以Levitt为代表的标准化战略成为全球营销战略的组成部分。标准化观点认为通讯和交通的飞速进步已经使全球市场出现同质化趋势,另外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具有相同的需求偏好。因此,企业应该通过制定标准化战略获得规模效应,包括批量生产高质量低成本的标准化产品、制定价格、促销、渠道的标准化结构、管理职能上的统一标准,等等。

适应性观念:包括产品适应性战略、定价适应性战略、促销适应性战略、渠道适应性战略等。就产品适应性战略而言,公司可以根据各个国家的特殊情况对产品和战略进行修正,以扩展本土市场基地和开发新的细分市场。企业有必要将价值链中采购、生产、研发等各项具体活动根据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发掘要素成本差异,从而协调各市场的活动来构筑跨国企业的竞争优势。

整合观念:标准化和适应性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企业应该在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成功的关键是要同时进入世界上所有的主要市场以获取竞争力量,并且在这些市场上对竞争活动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

一、全球营销战略的演进

综合大部分学者的观点,全球营销战略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出口营销作为全球营销的起步阶段,它为企业的后续国际化进程奠定了基础。出口营销指的是将本企业在国内生产的产品直接或者间接地以出口方式销售到国外。这种营销战略单纯着眼于产品输出,而生产要素的配置仍然局限于国内。一般的情况是企业在国外仅仅设立分销机构,投资、研发、生产等活动均在国内进行。事实上,出口营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不仅要受到东道国消费者偏好的影响,还要受到国外政府贸易保护主义的抵制和国外有力竞争者的挑战。

随着出口营销的弊端日趋显现,企业开始寻求新的营销战略。多国营销战略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当时日本在出口上占据优势地位,使得日本贸易顺差加大,与其他国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贸易摩擦,出于避免甚至消除这些摩擦的目的,日本企业开始在国外寻找生产基地,多国营销战略由此产生。它建立在对国家或区域差异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推行“多国设计、多国生产、多国销售”的新营销观念,企业往往集中力量进入各国,开设新的分厂或子公司,建立新的营销机构,扩充海外市场与销售。主要特点:(1)目标市场多国化;(2)营销决策分散化;(3)产品生产差异化;(4)资源配置当地化;(5)营销策略组合差别化;(6)营销绩效考核当地化。诚然,多国营销战略能够更好地满足东道国消费者的偏好,更快地响应东道国市场的变化,更好地化解与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但由于市场过于细分,往往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和管理费用增加,规模经济因此被削弱。

随着跨国企业全球营销活动的深入,学者们提出了全球营销战略,指企业通过全球性布局与协调,使其在世界各地的营销活动一体化,以便获取全球性竞争优势。全球营销有三个重要特征:全球运作、全球协调和全球竞争。因此,开展全球营销的企业在评估市场机会和制定营销战略时,不能以国界为限,而应该放眼于全球。实施全球营销战略的企业以国际需求为导向、在全球范围内制定营销战略并进行产品开发、生产、销售、投资等一系列活动。

二、全球营销战略整合模型

关于全球营销战略的研究,学术界做出了许多努力。Cavusgil和Zou等(2002)在对先前学者关于全球营销战略的研究成果进行完善和补充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正式提出了全球营销战略整合模型(IGMS)。该模型从资源基础理论出发,提出了全球营销战略选择的组织内部驱动因素:市场导向、管理导向、组织文化、组织能力、国际经验;从产业组织理论出发,提出了全球营销战略选择的外部驱动因素:市场因素、成本因素、竞争因素、技术因素、环境因素。另外,作者将全球营销战略进一步细分为八个子战略:全球市场参与程度;产品、促销、价格、渠道的标准化程度;市场活动的集中程度;市场活动的协调程度;竞争活动的整合程度。该模型通过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全球营销战略模型对企业经营业绩存在积极的营销,并且各种内外部影响因素的程度各不相同,跨国企业可以依照统一的战略分析框架制定合适的全球营销战略。

三、结论

对于新兴市场企业而言,它们在国际化过程中出现了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特征、原理和优势,因此需要针对新兴市场企业的新特点选择合适的营销战略。事实上,先前关于营销战略选择问题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新兴市场进入市场的地位以及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异。

结论一:新兴市场跨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对营销战略的选择更加具有渐进性。Johanson和Vahlne(1997)提出的企业国际化动态模型/国际化过程模型/IP模型以乌普萨拉大学的经验研究为基础,假定知识的缺乏是追求长远利益的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的重要障碍,而这些必备的知识主要指从海外运营的实践中获得的验知识。另外,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是小步推进的,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化过程是:企业通过开始出口业务,然后在东道国建立销售机构,最后在东道国开始生产活动。该模型强调两点:经验知识或专门知识尤为重要;跨国企业投入的增加将会小步进行。

事实上,新兴市场跨国企业作为“后来者”比先前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在获得国际化过程中的知识和经验方面更加具有优势,因此新兴市场企业在国际战略的选择上,应发挥这一优势,按照跨国公司发展规律适时推进从出口营销到多国营销乃至全球营销的战略升级。

结论二:是否国有对新兴市场企业全球营销战略选择起到调节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的参与程度相对较低,是否国有对企业的营销战略选择基本不存在影响,但对于新兴市场跨国企业而言,则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

Luo和Tung(2007)从国际多元化和是否国有两个维度的衡量将新兴市场企业分为四类。(1)小企业:非国有跨国企业,地理位置和产品类型范围窄。例如中国中兴通讯、印度帕特尼电脑系统公司、俄罗斯卡玛斯、土耳其阿奇立克;(2)世界舞台上的候选国:非国有跨国企业,地理位置和产品类型多元化。例如中国海尔、俄罗斯卢克石油、印度塔塔集团、巴西航空、泰国正大集团;(3)跨国:国有跨国企业,通过广泛的海外投资进行企业扩张。例如: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印度斯坦石油公司、墨西哥石油公司;(4)受委任的专家:国有跨国企业,对外投资聚焦于少数几个国家,利用竞争优势完成政府托管职能。例如,中国五矿集团、俄罗斯石油公司、印度巴拉特重型电气有限公司、巴西电力公司、马来西亚石油公司、南非盎格鲁金矿公司。作者指出:国际多元化宽窄影响企业的全球一体化,是否国有则影响企业的自主性。

对于新兴市场而言,所有权结构是区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重要标志,必然也是影响后发企业进入国际化市场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考虑新兴市场营销战略的选择时,我们需要而且应该将其纳入整合模型中。

主要参考文献:

[1]Cavusgil S T,Zou S,& Naid G M. Marketing Strategy-Performance Relationship: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mpirical Link in Export Market Ventures[J].Journal of Marketing,1994.58.l.

[2]Johanson J,Vahlne J E.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firm―A model of knowledge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foreign market commitment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77.8.1.

[3]Levitt T.The Globalization of Market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83.

[4]Luo Y,Tung R L.International expansion of emerging market enterprises:A springboard perspectiv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7.38.4.

[5]焦勇兵.企业国际营销战略阶段演进轨迹研究[J].对外经贸实务,2006.8.

跨文化营销理论范文第8篇

论文关健词:外资商企;本土化营销;启示

一、本土化营销理论研究综述

当企业从事跨国营销活动时,则会面临标准化营销与本土化营销(或称差异化营销)战略的选择问题。所谓本土化营销战略是指为满足各个地区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跨国公司依据各国市场的差异化,设计、生产和销售适合各地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并有效地协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产经营活动。本土化营销战略的实施与标准化营销战略截然相反,它首先非常重视市场细分,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顾客需要,研究、开发和生产不同的产品;其次在广告宣传、品牌形象设计等营销策略方面,采用最适合当地顾客需求和观念的广告口号和品牌形象,并实施和完善区域性的产品定位。

目前,学术界对于跨国营销应该采取标准化营销战略或是本土化营销(或称差异化营销)战略仍有争论,但是支持本土化营销战略的学者从市场的差异性出发,提出了本土化营销战略实施的必要性。他们认为,用世界市场同质化假设和规模经济理论来支持标准化观点存在着一些重大的缺陷,并觉得采用完全的标准化战略是“过于简单的方法”、“只是一个次优解”,在实践中是不可想象的。

Douglas and Wind从4个方面指出了标准化营销战略的支持者Levitt(《市场全球化》的假设缺陷。第一,仅仅对一些产品存在具有相同或相似需求的全球细分市场,而且这些全球细分市场往往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市场。因此,这些同质化的细分市场不能反映全球市场各类消费者的需求,或者说,这些同质化的细分市场不能代表全球市场。第二,由于所主张的标准化只注重于各国市场间的相似性,忽略各国市场间的差异性,而各国差异化的市场往往是能产生大量收益的市场。这样采用标准化战略就不能从各国大量差异化的细分市场中获得收益。第三,Levitt观点的一个隐含的假设是消费者在购买选择时比起产品特征和设计,更偏好低价格的产品。实际上,消费者往往并不愿意拿产品的特征和设计与产品的价格做交换。第四,规模的经济性并不只靠生产系统的标准化来实现。最近在制造技术方面的进步使得生产系统更加柔性化,从而使得多国籍企业能更有效地满足各国差异化市场的需求。

Whitelock和Pimblett指出,从规模经济性出发,专注于成本,以成本作为衡量标准化战略的指标反映出的是产品导向或生产导向,而不是营销导向。另外,通过标准化实现规模经济性,从而节约成本降低价格的做法,往往会促使其它企业采用价格竞争的方式来应对,容易陷于恶性的价格竞争之中。本土化营销战略的支持者提出了支持本土化战略的两个理论,即细分和定位理论以及摩擦理论。

二、在华外资商企的本土化营销战略

1.外资商企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总的来说,外资商企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前期(1992年以前)、中国加人WTO以前(1992年一2001年)、中国加人WTO的前过渡期(2001年12月一2004年12月)、中国加人WTO的后过渡期(2004年12月至今)四个阶段。

2.在华外资商企的本土化营销战略。改革开放至今,家乐福、麦当劳、沃尔玛等外资商企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跟其在中国实行合适的本土化营销战略有着很大的关系。纵观其在中国实施的具体的营销活动,可以归纳出外资商企在中国市场上实施的本土化营销战略:

一是品牌本土化策略。外资商企进人中国市场之时往往是高举品牌大旗,将品牌本地化,使品牌富有本地化的气息。从品牌名称的设计到品牌形象代言人的挑选,从品牌宣传主题到品牌的宣传推广等各方面都致力于与中国文化、社会习俗以及消费者的价值观念等相适应。首先,品牌本地化应该有一个中国化的名称。如家乐福,这个品牌的中文翻译就是品牌本地化的经典之作。该译名意音双佳,读起来琅琅上口,同时又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符合了中国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其次,在提高品牌知名度,进行品牌推广的活动中,将国际化的知名品牌的人格化内涵同中国消费者心灵深处的自我形象诉求的心理定位相联系。如麦德龙针对高消费人群的品牌定位就是很好例子,该品牌迎合了中国消费者的心理定位,蕴含了强烈的身份、地位、财富的象征性价值,有效地提高了品牌的附加价值,树立了品牌与众不同的高贵品质,吸引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二是产品本土化策略。沃伦·基根(Warren Keegan )把适应于外国市场的产品和促销的策略区分为五种:直接延伸、产品适应、产品创新、传播适应、双重适应。

除了直接延伸策略之外,其它四种策略都可以看作是本土化营销战略的实施。为追求最佳的国际经营效益,将生产制造中心迁移到中国,利用当地的资源进行生产,以有效降低生产运营成本、销售成本,是在华外资商企实施本土化营销战略的直接体现。如沃尔玛销售的很多产品都在中国生产,实现了本土化。产品研究开发本土化是在产品设计上融合国际先进技术和地方特色。要在中国市场打开销路,外资商企所提供的产品必须是符合当地消费者的人文情怀和消费观念的。可口可乐公司针对中国消费者喜欢喝茶的习惯,开发出具有浓郁东方口味的茶饮料茶研工坊。

三是人才本土化策略。人才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在国外子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主要由东道国当地人员担任。其最终阶段就是实现员工的本土化,即全员本土化。如联合利华中国区工作的外籍员工人数也已减少了80%,目前90%的高级管理职务已由中国人担任。其次,外资商企在聘用中国员工时特别注重从高校中直接选聘,如沃尔玛公司已成为中国很多大学生的理想工作单位,主要是因为这家公司每年都要从国内名牌大学选聘优秀毕业生到公工作,且许以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职业生涯设计。

外资商企通过人才本土化策略首先有助于减少因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经营管理上的矛盾和低效率。因为忽视民族文化差异,往往是导致跨国经营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本土化的中国人担任管理职责,既精通中国国情,又有跨国经营的知识,有助于形成适应中国实际情况的跨国企业经营管理,可消除语言、习俗、文化等的障碍,为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其次,中国相对低廉的人力资源,有利于外资商企降低人力成本。中国是人均国民收人较低的国家之一,相对外方人员的工资来说,中国管理人员的工资要低很多。再次,人才本土化增强了外资商企的国际化形象,也有助于保持经营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

四是分销渠道本土化策略。选择适当的分销渠道是跨国公司面临的一道难题,跨国公司一方面没有自己的分销渠道,另一方面又不熟悉当地市场状况,导致使用错误的分销体系从而致使产品无法有效传输,错失大好市场机会。分销渠道要适应当地市场的分销特色,并最大限度地促进商品流通。在华的外资商企十分重视分销渠道本土化的构造,到目前为止,全球跨国公司500强尤其是消费品领域的公司都已经在中国建立了完善的分销渠道网络和分销渠道管理体系,在分销渠道领域取得了oo%的覆盖率。外资商企根据公司所在行业、产品的特点、消费者购买行为特点和购买模式以及竞争态势等因素,制定分销渠道策略,选择与经销商的合作方式,采用对经销商既制约又激励的方法。如沃尔玛公司在2002年,将全球采购办从香港迁到了深圳,10月又在上海成立采购分部,在武汉也传出将建物流中心。同时由于它宣称不收“进场费”,更是在供货商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声誉。这使得沃尔玛公司与供货商的亲密合作关系,供应链体系日益完善。

五是公共关系本土化策略。在华外资商企的公关本土化战略主要表现在重视与政府的关系、回报社会两个方面。首先,基于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在华外资商企特别重视中国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由于政府对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有着多方面的行为和利益的影响,因此,外资商企努力协调与政府的关系。除了及时了解和熟悉政府的各项政策法令,用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以博取政府的信任和好感。例如,肯德基支持我国“希望工程”的建设,得到了政府的认可,树立了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其次,外资商企的公共关系本土化的另一重点是回报社会,塑造国良好公民的休秀形象。如强生在福建、陕西投资70余万元建立的数所希望小学,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公众对外资商企的信任感和认同感。

六是广告宣传本土化策略。广告宣传本土化,这是引起消费者心理共鸣的直接方式。由于各国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性、语言、广告媒体、政府控制等都是影响广告效果的制约因素,所以外资商企在华进行广告宣传,在广告策略上,从广告模特的挑选、广告诉求点的确定、主题词的设计到媒体的选择等都做到了本土化。如可口可乐公司在进行产品广告时,选择刘翔、潘玮柏、张韶涵等体育、影视明星,迎合了国人的追星的心理需求。可口可乐产品包装上印的中国人熟悉的阿福、麦当劳里面身穿唐装的吉祥物都融人了中国特色文化和体现中国人的情感诉求。

七是促销本土化策略。促销在营销的要素中最灵活多变,最具创意。外资商企在中国的本土化营销中,凭借其雄厚的资金、丰富的经验、先进的科技、高超的谋略、全球性的资源配置。

三、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营销创新的启示

企业跨国营销究竟是应采取标准化营销战略还是采取本土化营销战略从理论上都有相关的理论依据支持,但是对于企业来说,面临不同的市场环境应恰当的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营销战略,才是市场致胜的关键因素。外资商企从中国实际的市场环境出发,通过对中外市场差异性的分析研究,从品牌、人才、产品、分销渠道、促销、广告宣传、公关等方面在中国市场实施本土化营销战略,是其在中国市场上获胜的重要条件之一。这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全球各地搞好营销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慎重选择标准化战略和本土化战略。面对远比国内市场复杂的全球市场,对标准化战略或差异化战略的选择是企业的一大难题。面临不同的市场,从产品的角度来说,一般而言,对社会地位和文化差异不敏感的大众化、廉价产品容易实行标准化;而服务于极少数社会精英的奢侈品,如Tiffany珠宝、劳力士手表,通常也可以被标准化;此外对于代表国家形象、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的产品,标准化有助于借助国家形象和民族特色进行推销,使之在海外市场具有独特的含义,如美国万宝路香烟、绿箭口香搪,还有具有中国情调的丝绸、瓷器、功夫鞋等。

从消费者方面来说,青少年和国际旅行者是全球标准化营销的主要目标群体。其消费品,如印有英语格言的T恤衫、吉列剃刀、柯达胶卷等也更多地采用标准化。与此相反,针对那些文化规范已根深蒂固的中老年所使用的产品,尤其是受文化传统影响大的消费项目,如服装、食品等则倾向于使用差异化的策略,而使用条件(包括气候条件、使用习惯等)、技术标准、政策规定、收人水平的不同也使得一些工业制成品无法标准化。

所以,中国企业在进行国际营销时,就要针对当地自身产品的特性、目标消费群的构成、消费特征以及当地的文化因素来合理选择标准化战略或差异化战略。

2。有效的跨文化沟通。不同的国家、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因素已成为影响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因素。文化差异导致了文化冲突,即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它包括跨国企业在他国经营时与东道国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又包括企业内部由于员工分属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而产生的冲突。跨越国界的营销活动必然导致跨文化的协同问题,在华外资商企通过实施本土化的人才策略、文化策略,实现了与中国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因此,中国企业进行跨国营销时,也应充分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通过本土化的人才、文化策略,来实现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消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沟通障碍,避免跨文化管理可能导致的冲突和决策失误。

跨文化营销理论范文第9篇

论文关健词:外资商企;本土化营销;启示

一、本土化营销理论研究综述

当企业从事跨国营销活动时,则会面临标准化营销与本土化营销(或称差异化营销)战略的选择问题。所谓本土化营销战略是指为满足各个地区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跨国公司依据各国市场的差异化,设计、生产和销售适合各地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并有效地协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产经营活动。本土化营销战略的实施与标准化营销战略截然相反,它首先非常重视市场细分,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顾客需要,研究、开发和生产不同的产品;其次在广告宣传、品牌形象设计等营销策略方面,采用最适合当地顾客需求和观念的广告口号和品牌形象,并实施和完善区域性的产品定位。

目前,学术界对于跨国营销应该采取标准化营销战略或是本土化营销(或称差异化营销)战略仍有争论,但是支持本土化营销战略的学者从市场的差异性出发,提出了本土化营销战略实施的必要性。他们认为,用世界市场同质化假设和规模经济理论来支持标准化观点存在着一些重大的缺陷,并觉得采用完全的标准化战略是“过于简单的方法”、“只是一个次优解”,在实践中是不可想象的。

Douglas and Wind从4个方面指出了标准化营销战略的支持者Levitt(《市场全球化》的假设缺陷。第一,仅仅对一些产品存在具有相同或相似需求的全球细分市场,而且这些全球细分市场往往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市场。因此,这些同质化的细分市场不能反映全球市场各类消费者的需求,或者说,这些同质化的细分市场不能代表全球市场。第二,由于所主张的标准化只注重于各国市场间的相似性,忽略各国市场间的差异性,而各国差异化的市场往往是能产生大量收益的市场。这样采用标准化战略就不能从各国大量差异化的细分市场中获得收益。第三,Levitt观点的一个隐含的假设是消费者在购买选择时比起产品特征和设计,更偏好低价格的产品。实际上,消费者往往并不愿意拿产品的特征和设计与产品的价格做交换。第四,规模的经济性并不只靠生产系统的标准化来实现。最近在制造技术方面的进步使得生产系统更加柔性化,从而使得多国籍企业能更有效地满足各国差异化市场的需求。

Whitelock和Pimblett指出,从规模经济性出发,专注于成本,以成本作为衡量标准化战略的指标反映出的是产品导向或生产导向,而不是营销导向。另外,通过标准化实现规模经济性,从而节约成本降低价格的做法,往往会促使其它企业采用价格竞争的方式来应对,容易陷于恶性的价格竞争之中。本土化营销战略的支持者提出了支持本土化战略的两个理论,即细分和定位理论以及摩擦理论。

二、在华外资商企的本土化营销战略

1.外资商企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总的来说,外资商企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前期(1992年以前)、中国加人WTO以前(1992年一2001年)、中国加人WTO的前过渡期(2001年12月一2004年12月)、中国加人WTO的后过渡期(2004年12月至今)四个阶段。

2.在华外资商企的本土化营销战略。改革开放至今,家乐福、麦当劳、沃尔玛等外资商企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跟其在中国实行合适的本土化营销战略有着很大的关系。纵观其在中国实施的具体的营销活动,可以归纳出外资商企在中国市场上实施的本土化营销战略:

一是品牌本土化策略。外资商企进人中国市场之时往往是高举品牌大旗,将品牌本地化,使品牌富有本地化的气息。从品牌名称的设计到品牌形象代言人的挑选,从品牌宣传主题到品牌的宣传推广等各方面都致力于与中国文化、社会习俗以及消费者的价值观念等相适应。首先,品牌本地化应该有一个中国化的名称。如家乐福,这个品牌的中文翻译就是品牌本地化的经典之作。该译名意音双佳,读起来琅琅上口,同时又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符合了中国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其次,在提高品牌知名度,进行品牌推广的活动中,将国际化的知名品牌的人格化内涵同中国消费者心灵深处的自我形象诉求的心理定位相联系。如麦德龙针对高消费人群的品牌定位就是很好例子,该品牌迎合了中国消费者的心理定位,蕴含了强烈的身份、地位、财富的象征性价值,有效地提高了品牌的附加价值,树立了品牌与众不同的高贵品质,吸引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二是产品本土化策略。沃伦·基根(Warren Keegan )把适应于外国市场的产品和促销的策略区分为五种:直接延伸、产品适应、产品创新、传播适应、双重适应。

除了直接延伸策略之外,其它四种策略都可以看作是本土化营销战略的实施。为追求最佳的国际经营效益,将生产制造中心迁移到中国,利用当地的资源进行生产,以有效降低生产运营成本、销售成本,是在华外资商企实施本土化营销战略的直接体现。如沃尔玛销售的很多产品都在中国生产,实现了本土化。产品研究开发本土化是在产品设计上融合国际先进技术和地方特色。要在中国市场打开销路,外资商企所提供的产品必须是符合当地消费者的人文情怀和消费观念的。可口可乐公司针对中国消费者喜欢喝茶的习惯,开发出具有浓郁东方口味的茶饮料茶研工坊。

三是人才本土化策略。人才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在国外子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主要由东道国当地人员担任。其最终阶段就是实现员工的本土化,即全员本土化。如联合利华中国区工作的外籍员工人数也已减少了80%,目前90%的高级管理职务已由中国人担任。其次,外资商企在聘用中国员工时特别注重从高校中直接选聘,如沃尔玛公司已成为中国很多大学生的理想工作单位,主要是因为这家公司每年都要从国内名牌大学选聘优秀毕业生到公工作,且许以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职业生涯设计。

外资商企通过人才本土化策略首先有助于减少因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经营管理上的矛盾和低效率。因为忽视民族文化差异,往往是导致跨国经营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本土化的中国人担任管理职责,既精通中国国情,又有跨国经营的知识,有助于形成适应中国实际情况的跨国企业经营管理,可消除语言、习俗、文化等的障碍,为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其次,中国相对低廉的人力资源,有利于外资商企降低人力成本。中国是人均国民收人较低的国家之一,相对外方人员的工资来说,中国管理人员的工资要低很多。再次,人才本土化增强了外资商企的国际化形象,也有助于保持经营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 四是分销渠道本土化策略。选择适当的分销渠道是跨国公司面临的一道难题,跨国公司一方面没有自己的分销渠道,另一方面又不熟悉当地市场状况,导致使用错误的分销体系从而致使产品无法有效传输,错失大好市场机会。分销渠道要适应当地市场的分销特色,并最大限度地促进商品流通。在华的外资商企十分重视分销渠道本土化的构造,到目前为止,全球跨国公司500强尤其是消费品领域的公司都已经在中国建立了完善的分销渠道网络和分销渠道管理体系,在分销渠道领域取得了oo%的覆盖率。外资商企根据公司所在行业、产品的特点、消费者购买行为特点和购买模式以及竞争态势等因素,制定分销渠道策略,选择与经销商的合作方式,采用对经销商既制约又激励的方法。如沃尔玛公司在2002年,将全球采购办从香港迁到了深圳,10月又在上海成立采购分部,在武汉也传出将建物流中心。同时由于它宣称不收“进场费”,更是在供货商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声誉。这使得沃尔玛公司与供货商的亲密合作关系,供应链体系日益完善。

五是公共关系本土化策略。在华外资商企的公关本土化战略主要表现在重视与政府的关系、回报社会两个方面。首先,基于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在华外资商企特别重视中国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由于政府对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有着多方面的行为和利益的影响,因此,外资商企努力协调与政府的关系。除了及时了解和熟悉政府的各项政策法令,用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以博取政府的信任和好感。例如,肯德基支持我国“希望工程”的建设,得到了政府的认可,树立了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其次,外资商企的公共关系本土化的另一重点是回报社会,塑造国良好公民的休秀形象。如强生在福建、陕西投资70余万元建立的数所希望小学,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公众对外资商企的信任感和认同感。

六是广告宣传本土化策略。广告宣传本土化,这是引起消费者心理共鸣的直接方式。由于各国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性、语言、广告媒体、政府控制等都是影响广告效果的制约因素,所以外资商企在华进行广告宣传,在广告策略上,从广告模特的挑选、广告诉求点的确定、主题词的设计到媒体的选择等都做到了本土化。如可口可乐公司在进行产品广告时,选择刘翔、潘玮柏、张韶涵等体育、影视明星,迎合了国人的追星的心理需求。可口可乐产品包装上印的中国人熟悉的阿福、麦当劳里面身穿唐装的吉祥物都融人了中国特色文化和体现中国人的情感诉求。

七是促销本土化策略。促销在营销的要素中最灵活多变,最具创意。外资商企在中国的本土化营销中,凭借其雄厚的资金、丰富的经验、先进的科技、高超的谋略、全球性的资源配置。

三、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营销创新的启示

企业跨国营销究竟是应采取标准化营销战略还是采取本土化营销战略从理论上都有相关的理论依据支持,但是对于企业来说,面临不同的市场环境应恰当的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营销战略,才是市场致胜的关键因素。外资商企从中国实际的市场环境出发,通过对中外市场差异性的分析研究,从品牌、人才、产品、分销渠道、促销、广告宣传、公关等方面在中国市场实施本土化营销战略,是其在中国市场上获胜的重要条件之一。这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全球各地搞好营销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慎重选择标准化战略和本土化战略。面对远比国内市场复杂的全球市场,对标准化战略或差异化战略的选择是企业的一大难题。面临不同的市场,从产品的角度来说,一般而言,对社会地位和文化差异不敏感的大众化、廉价产品容易实行标准化;而服务于极少数社会精英的奢侈品,如Tiffany珠宝、劳力士手表,通常也可以被标准化;此外对于代表国家形象、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的产品,标准化有助于借助国家形象和民族特色进行推销,使之在海外市场具有独特的含义,如美国万宝路香烟、绿箭口香搪,还有具有中国情调的丝绸、瓷器、功夫鞋等。

从消费者方面来说,青少年和国际旅行者是全球标准化营销的主要目标群体。其消费品,如印有英语格言的T恤衫、吉列剃刀、柯达胶卷等也更多地采用标准化。与此相反,针对那些文化规范已根深蒂固的中老年所使用的产品,尤其是受文化传统影响大的消费项目,如服装、食品等则倾向于使用差异化的策略,而使用条件(包括气候条件、使用习惯等)、技术标准、政策规定、收人水平的不同也使得一些工业制成品无法标准化。

所以,中国企业在进行国际营销时,就要针对当地自身产品的特性、目标消费群的构成、消费特征以及当地的文化因素来合理选择标准化战略或差异化战略。

2。有效的跨文化沟通。不同的国家、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因素已成为影响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因素。文化差异导致了文化冲突,即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它包括跨国企业在他国经营时与东道国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又包括企业内部由于员工分属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而产生的冲突。跨越国界的营销活动必然导致跨文化的协同问题,在华外资商企通过实施本土化的人才策略、文化策略,实现了与中国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因此,中国企业进行跨国营销时,也应充分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通过本土化的人才、文化策略,来实现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消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沟通障碍,避免跨文化管理可能导致的冲突和决策失误。

跨文化营销理论范文第10篇

一、文化营销的理论探源及其本质内涵

文化营销,在当今的文献理论中所涉不多,但其理论渊源是显而易见的。一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渊源和文化背景及文化氛围,构成了其独有的文化特色,具有根植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独特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教育水平、等等,由此而产生了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营销中,必须借助于或适应于不同特色文化而展开的文化营销。实际上,文化营销就是指凭借或适应于一定民族或国家的独有的文化特色及其因素,采取和运用一系列策略的措施,树立企业及其产品的良好形象及信誉,构建目标市场对该企业产品的信心,从而达到扩展销售渠道,扩大产品销售量和销售额,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系列行为活动的总称。这里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适应一定的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二是采取积极的文化营销措施,创造一定的文化需求。

二、跨国公司国际营销

的产品策略及其文化营销跨国公司国际营销的产品策略,是指跨国公司为适应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结合本企业的各种资源能力,围绕产品对其经营范围、品牌商标、包装设计、新产品的开发等等方面所做出的决策和政策措施等,其核心是实行产品标准化或产品修正化。即某种产品是否以统一的规格性能销往国际市场。如若企业利用同一产品来满足国际市场所有顾客的需要,却也是不大可能,因而,根据国际某些市场环境因素的特点,将原有产品进行适当修改,以适应市场需求的“修正比”经营方式便产生了。但是,由于产品与其促销策略紧密相联,因此常常将这二者作为产品的综合策略来加以确定。具体而言,国际营销产品策略一般包括产品组合策略、产品线策略、品牌策略、商标策略、包装设计策略、新产品开发策略等等。

由于产品组合策略及产品线策略与文化营销的联系不很明显,因而可作一浅层次的阐释。产品组合策略就是对产品经营范围所做的决策及政策措施。产品组合包括多条产品线,而产品线策略则是对产品系列所作的决策。例如美国的宝洁公司(Procter&Gamble)在中国市场上采取合适的产品组合策略及产品线策略,其产品组合包括肥皂、洗涤剂、香波、卫生纸、纸巾等等,创立了海飞丝、飘柔、潘婷等等清丽温馨的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品牌,这些香波、洗发剂便是产品线,采用的是多品牌的产品策略,其品牌深得中华文化的精髓,符合中国国民心理和偏好。这些策略也正是针对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及文化氛围而创立的。不过,因为在跨国公司国际营销的产品策略中,品牌商标,包括设计及新产品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所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试看其文化营销特质。

(一)品牌商标策略与文化营销跨国公司在国际营销中非常重视其产品品牌及商标的作用,所以在适应当地文化环境及其需求的同时,更着重发掘出根植于目标市场传统文化的创新品牌和商标。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曾在拉美的波多黎各推销一种叫“Nova”品牌的汽车即为一例。由于波多黎各使用的是西班牙语,在西班牙语中“Nova”意思是“跑不动”,当然这种汽车在当地因违反其文化背景销售前景十分黯淡,公司发觉后,及时纠正错误,改其牌号为“Savge”(蛮力、强烈或猛烈之意),因而这种牌号的汽车大受欢迎,通用公司也因此大赚一笔。欧洲有一家跨国公司在中东推销一种商标为“雪”(snow)的洗涤用剂,因为中东各国很少见到“雪”,根本就不知道雪是什么东西,当然印有这种商标的产品其销路非常差。再如可口可乐公司在香港拓展柠檬汽水时,因最初品牌名译为“是必利”,销售十分有限。后公司针对香港居民的中华文化背景及汉语的特色,就改名为“雪碧”,这种名称既典雅清新,又便于记忆,所以大受包括香港、中国大陆等在内的巨大市场的青睐。

(二)包装设计策略与文化营销包装设计对产品推销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产品外观及形象的优劣直接决定其价格甚至需求的高低。特别是在当今市场上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的异质性及其生命周期的缩短,使得产品被消费者所接受的决定性影响因素愈来愈表现为包装与设计的新颖、得体、别具一格等特征。所以独具特色且又适合顾客需要的产品包装不仅能吸引顾客,保护产品,宣传本产品的性能、特点和用途,美化产品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其价格,增加利润,是企业产品策略的主要内容。可见,跨国公司的国际产品策略中包装策略占有重要地位,它与文化营销也紧密相连。跨国公司的包装设计策略中也日益重视目标市场的文化特色,在突出其文化内涵的同时,也积极输出本民族或本企业的独特的文化,以此来适应和开创市场需求,增加销售。例如,美国跨国公司科尔盖特公司在日本推出其在全美销量第一的产品科尔盖特牙膏,该产品在质量和产品规格等方面均采用美国先进技术,但仅因为包装中色彩的搭配不当而导致失败。该产品包装中的色彩与日本本土一家跨国公司的狮王洁白牙膏所采用的色彩一样,都是红色和白色,只不过科尔盖特是以红色为主,而狮王洁白牙膏是以白色为主。正是因为西方人和日本人在对待红、白两种颜色上的文化认同和民族心理的不同,才导致了两者不同的结局。西方人喜欢红色,认为它代表着生气和活力,富有生命意义,为全部颜色之冠,是最有意义给人最深印象的颜色,所以科尔盖特牙膏在美国大受欢迎;而一人喜欢淡雅的颜色,尤重白色,在日本国民心理中白色为圣洁淡雅的象征,所以包装中的白色为主正是迎合了日本人的民族偏好。因此,狮王洁白牙膏才会如此受日本国民的欢迎,科尔盖特牙膏的失败也就不足为怪了。再如美国万宝路(Marlbaro)香烟因原来的包装不尽如人意,香烟销路不好,后来在包装上改用象征力量的红色作为其外盒的主要色彩,并同时在广告中配以美国西部牛仔的硬汉形象,巧妙地将西部牛仔这种美国文化特色与包装相互交融,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因而万宝路成为全世界最为畅销的香烟。

跨文化营销理论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文化;跨文化营销;策略

21世纪是文化融合的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际投资、国际贸易也发展迅速,跨文化的营销活动更是方兴未艾。一般来讲,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占领全球市场,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资源优势,往往采用全球经营战略。那么,跨文化营销不可避免地成为战略中的重点,驾驭文化差异是企业走向经济全球化面临的最大挑战。

一、文化差异对营销活动的影响

“文化”这一概念具有抽象性、复杂性和广义性。人类学家维特·巴诺提出了一个综合性概念:文化是一群人的生活方式,即所有的习得行为和类型化的模式,这些模式行为是通过语言和模仿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更通俗的讲,文化是指在同一国度、地区、社会团体、行业和公司甚至包括企业内部同一部门里,人们共同的价值观、信仰、制度、期望值和标准。文化差异的影响充斥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消费者对产品接受与否,均是文化意识的反应,市场营销成果的好坏受文化的裁判。

1、价值观的影响。不同的文化对时间、工作、财富、成就和风险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价值观念,是消费者衡量何为适当行为的标准。例如两方国家强调独立自主、突出个性、注重隐私、追求变革;而东方价值观崇尚集体观念、喜好共性、人际和谐、沉稳中庸,由此导致美国是以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取向,而东方国家则推崇集体主义。

2、沟通方式的影响。任何一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有效沟通,培养跨文化沟通的技能对市场营销有关键意义。沟通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无论是哪种沟通方式都可以将不同的人群区分开。在跨文化营销活动中,不管是与企业外部营销网中的营销伙伴还是企业内部的营销团队进行沟通,都要注重文化的差异。在语言表达方面,两方人一般直接,具有针对性,而东方人则比较委婉含蓄;非语言沟通包括眼神、表情、手势、姿势等,不同文化背景下差异很大。可口可乐公司最初进入中国市场时,Coca-Co1a的中文译音听起来像是“味同苦蜡”,幸而后来成功地找到了贴切的译名,即“可口可乐”。

3、宗教信仰的影响。在一个国家中,宗教信仰是文化的主要变量,人们的思想认识、伦理道德、文化艺术、社会风尚等大多受宗教信仰影响,它还直接影响人们的商业行为和管理行为。在欧美国家里,基督教的礼拜日是星期天,商店是不允许营业的,而在穆斯林国家整个斋月(伊斯兰历九月)都是宗教节日,教徒在斋月期白大要禁食的。跨文化营销要详细了解目标市场的宗教节日、宗教要求和禁忌,安排好销售日程和安排,实施恰当的营销战略。

4、风俗习惯的影响。这是一种公开的行为模式,即在某些特殊场合中能够为文化接受或赞同的行为方式。企业经营者从事跨文化营销必须了解目标市场的风俗习惯,适应它、尊重它、遵循它。风俗习惯主要反映在花卉、数字、颜色、节日等方面。如荷花在中国、印度、泰国、埃及等国被喻为“出淤泥而不染”的花中君子,在日本则被视为不吉利,意味着祭奠。

由此可见,文化渗透于所有的营销活动,从市场调研、谈判、定价、促销、商品的款式、包装到营销商的选择与佣金的确定。营销者必须对文化差异时刻保持敏感性和适应性,根据当地的文化因素特点,对跨文化营销策略进行调整来适应市场需求。

二、企业跨文化背景下的营销策略

营销的最佳定义是通过对需求的判断,使产品和服务极人地满足这些需求,即营销的目的是为产品和服务寻求最佳的市场定位。跨文化营销是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营销,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在具有不同文化氛围的市场上为产品和服务寻求最佳定位。进而,从营销的四个要素(产品、定价、分销渠道、促销)人手,选择适合的跨文化营销策略。 2、定价策略。价格是市场营销组合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产品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跨文化营销中面临的产品定价更为复杂。(1)定价目标。它是指企业希望通过定价手段的运用达到相应的营销结果。在成长性较好的国外市场,企业比较注重占有率的增长而暂时降低对利润的要求,采取低价渗透策略;在成长性较差的国外市场上,企业则倾向于考虑短期财务绩效,而采用高价撇脂策略。(2)成本因素。此处考虑的只是跨文化营销中应额外考虑的成本构成,包括关税、中间环节费用(运输费用、支付给中间商的费用)和风险成本(通货膨胀、汇率波动)。(3)市场需求。由于文化的差异,使得消费者对相同产品的消费偏好不尽相同。跨文化营销中营销者需在对目标市场文化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在定价中对目标市场的需求做出预测。(4)政府对价格的调控政策。东道国政府可以从很多方面影响企业的定价政策,跨文化营销者要熟悉当地以及国际通用政策的限制,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3、分销策略。国际分销系统的结构可以分为出口国与进口国两人组成部分。当企业经过国外中间商进入国外市场时,称为间接分销渠道;当企业选择或内中间商,或者直接设立自己的海外分销机构实现销售时,或是直接与国外的消费者打交道,称为直接分销渠道。在不同的国度进行分销时,要根据不同国家中间商的性质、经营范围以及选择此种经销商的优劣来确定直接还是间接的分销渠道。如芬兰有四个集中批发商,业务覆盖市场上的人多数产品。日本有逾30万个批发商和逾16万个零售商。整个分销系统是由批发商构成的网络。

4、促销策略。跨文化促销主要包括国际广告、人员推销、销售推销和公共关系四种形式。文化差异对广告促销的影响最大,在广告的设计方面一定要注意在语言、文字、宗教等方面东道国的禁忌。跨文化市场销售推广一般分为直接对消费者销售推广、直接对中间商的销售推广和直接对销售人员的销售推广三类。企业应结合产品、市场等方面的情况,慎重选择推广的规模,对象、途径和时机。国际公共关系在跨文化营销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的对象包括:顾客、经销商,新闻界。政府机构、企业内部职工等多方面。要处理好与这些对象关系,也必须把握住相应的文化差异,处理起来游刃有余。

三、跨文化市场营销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避免自我参照标准的影响。自我参照标准本意为如果我喜欢并使用一种产品,那么就认为别人都会喜欢井使用。这里引申为以本国的文化为依据进行跨文化营销,即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下,以本文化的价值观、态度、风俗习惯作为参照来进行跨文化营销决策。忽略文化差异的存在,将直接导致整个跨文化营销计划的失败。自我参照标准妨碍了营销者对国际市场评价的准确性,阻碍营销双方合作关系的建立,并使广告策略失误。如通用汽车曾经想让其高档品牌凯迪拉克打开日本市场,但事与愿违,具有强烈美国特征、象征美国精神的凯迪拉克并未赢得日本人的关心。原来美国人忽略了东方人稳重、内敛的文化特征,日本人更倾向于丰田的世纪,日产的总统,而非奢华的凌志、奔驰。

2、规避目标市场文化的差异。在跨文化营销活动中,因缺少对目标市场文化的认识,触犯了对方的文化禁忌,不仅使营销活动失败,企业还可能遭到目标市场的抵制。因而,在两国文化存在巨大差异的时候,对双方文化的重大不同之处应当进行规避,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特别是在宗教势力强大的地区更要慎重,尊重外文化的信仰,宗教亡的禁忌直接直接影响消费者行为。如天主教规定星期五吃鱼;印度教视黄牛为圣牛,禁止教徒吃牛肉。

3、加强跨文化营销人员的培训。首先,跨文化人员要时刻保持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善于从文化的角度寻求答案。同时要对文化采取中立态度,杜绝文化优劣的观点;其次,跨文化营销人员要掌握开发国的语言,历史、地理、宗教等方面的知识,人力资源部门可以通过外地旅行、录像、特别课程、特别课程等提供培训;最后,企业可以直接聘用有跨国工作经历的人员,他们已经掌握一定跨文化工作的技能,节省企业的培训成本,并可以依靠他们对新人通过非正式组织传授跨文化工作经验。

跨文化营销理论范文第12篇

我们已经有了被奉为“营销大师”的科特勒的教科书《营销管理》(据说是美国最广泛使用的教科书,最新版本已经是第13版),每年有众多营销大师到中国传经布道,已经有了世界500强作为本土企业的标杆,这些还不够本土企业学习和模仿吗?为什么还要提出中国式营销?

70多年前,中国革命也面临相同的问题。1936年,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回答过相同的问题。

反对只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说:“有一种人的意见是不对的,我们早已批驳了这种意见。他们说,只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就得了,具体说,只要照着反动的中国政府或反动的军事学院出版的那些军事教条令去做就得了。他们不知道:这些条令仅仅是一般战争的规律,并且全是照抄了外国的,如果我们一模一样地照抄来用,丝毫也不变更其形式和内容,就一定是削足适履,要打败仗。”

也反对只研究革命战争的规律。他说:“又有一种人的意见也是不对的,我们也早已批驳了这种意见。他们说:只要照着俄国革命战争的经验就得了,具体地说,只要照着苏联内战的指导规律和苏联军事机关颁布的军事条令去做就得了。他们不知道:苏联的规律和条令,包含着苏联内战和苏联红军的特殊性,如果我们一模一样地抄了来用,不允许任何的变更,也同样是削足适履,要打败仗。”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讲到中国革命战争有四个主要特点:“第一个特点,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大国,而又经过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第二个特点是敌人的强大。”“第三个特点是红军的弱小。”“第四个特点是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革命。”中国革命的战略和战术都是由此产生。

上井冈山时,秋收起义的四个团,三个团惨败,一个团投敌。整编为约1000人的红一方面军第一师第一团。就是一样一支小部队,却胸怀取得中国革命成功的远大理想。

中国营销的特点与中国革命的特点非常相似。中国营销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是中国市场发展高度不均衡,中国行业发展高度不成熟;第二是跨国公司极其强大;第三是本土企业极其弱小。但是,现在一些不起眼的本土企业却胸怀世界500强的梦想。

中国营销和中国革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必须以弱小的实力取得超越实力局限的成功;必须以超越一般竞争(战争)规律的方式开发竞争(战争);必须超越对手的先发优势,并取得后发优势;必须在以小搏大中壮大实力,最后平等竞争。

在“红旗到底能扛多久”的质疑声中,相继写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帝国主义是真老虎吗》等一系列著作,建立了中国革命的军事思想体系,中国革命找到了方向感。

我们坚定地相信,没有军事思想,就不可能有中国革命的成功。

我们同样坚定地相信,本土企业的成功特别需要中国式营销。

我们不反对研究营销的一般规律,但反对只研究营销的一般规律。

我们不反对以跨国公司为标杆,但反对以跨国公司为唯一标杆。

中国的营销问题需要中国式的解决之道,只有像思想式的中国式营销,才能引领本土企业在与强大的跨国公司的竞争中成长壮大,并成为未来的跨国公司。

只有中国式营销能最终解决中国的营销问题,本土企业当然需要中国式营销。

中国式营销是否真的存在

中国式营销不仅存在,而且在世界上还有代表性,是快速成长的追赶型国家的典型代表。50年前的日本营销,30年前的韩国营销,与中国式营销有异曲同工之处。

中国式营销是新兴市场国家营销的典型代表,这些国家或地区还包括印度、巴西、俄罗斯、墨西哥、土耳其、印尼、伊朗、菲律宾、尼日利亚、埃及、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越南、中国台湾。中国式营销理论体系一旦形成,将会对新兴市场国家营销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其作用不亚于西方营销对跨国公司的影响。

既然有中国式营销,就有与之相对应的西方式营销。是的,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就是源于西方背景的营销体系,西方跨国公司就是其理论体系实践的成功者。

有人说西方式营销致力于“让一头雄狮成为狮王”,而中国式营销则致力于“让一头幼狮成为雄狮”。事实大抵如此。两者遵循完全不同的营销逻辑。

西方营销体系建立在历史积累的先天优势的背景之下,即使西方刚创立的企业,他们与本土企业竞争仍然具有先天优势,这种优势就是企业的国家背景和产业背景,以及建立在上述背景之下企业和消费者的心理优越感。

中国式营销所面对的对手具有先天优势,所面对的消费者对跨国品牌有心理上的仰视。竞争还没开始,距离就已经拉开。因此,本土企业必须致力于建立后发优势,必须找到让跨国公司先发优势失效的领域。

当跨国公司开始追求“追求卓越”、“从优秀到卓越”、“基业长青”的目标时,创立不久的本土企业还必须回答: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

在此情形下,本土企业必须建立不同于西方的营销逻辑,这就是中国式营销的起源。

任何实践性的理论体系都源于社会背景。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西方营销是建立在下列背景之下的:强大的国家品牌背书;数十年或上百年的历史积累;相对集中并且高度成熟的产业格局,相对于其他国家天生的文化优势感;巨大的规模优势;对产业链的强大统治能力;对市场游戏规则的绝对掌控;消费者对跨国品牌的仰视等等。

中国式营销面临的背景则是:白手起家,几乎没有任何资源(国有企业例外);很短的企业历史渊源;极小的起始规模;高度分散的产业结构;被迫从事跨国公司不愿做的产业链的最低端等等。

在加入WTO之前,官员和专家普遍不看好本土企业,以为没有国家保护的绝大多数中国幼稚产业,会在跨国公司的竞争中“集体死亡”。然而,本土企业进步最快的时期恰恰是中国加入WTO之后,是在与跨国公司同台竞技中发展起来的。

这样的结局出乎世界意料,我们应该反思:这些企业到底是靠什么成功的?

我们认为中国式营销居功至伟。

建立什么样的营销体系,取决于成长的背景和看市场的视角。站在跨国公司角度居高临下看市场,世界是平的,《世界是平的》就代表其立场。站在新兴市场国家仰视世界市场,世界是新的,安东尼,范・阿格塔米尔的著作《世界是新的》则代表了新兴市场国家看待市场的视角。

西方营销学给我们的感觉似乎只以微观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其实宏观的国家背景和中观的产业背景才是它生存的前提和基础。戴维・提斯(David Tse)杰拉德・格恩(Gerald Gorn)1994年的研究发现,发达国家的品牌(如LV)在不发达国家(如越南)生产,其品牌价值会降低。而不发达国家的品牌(如海尔)在发达国家生产(如美国),品牌价值会提升。这就能解释曾经困惑很多人的现

象,当全世界的家电企业都到中国建厂时,为什么海尔逆势到美国建厂。从经济角度或许很不划算,但从营销角度则是合理的,因为贴上“Made in American”的标签就意味着海尔品牌会升值。

深刻而全面地理解营销学,就要还原营销学的前提和背景:一个拥有相同资源的企业(如服装企业),当它注册在中国、美国或意大利时,他们马上就有了不同的起始位置。

国家品牌和产业品牌,被当做企业品牌的“理所当然”的前提和背景而隐身,当本土企业缺乏这些背景和前提时,中国式营销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

日本和韩国崛起,都是一个行业群体优先崛起,创造“产业品牌”,如日本家电、日本汽车、韩国家电、韩国IT,正是以这些产业品牌为背景,才有了索尼、松下、三星、LG、丰田等企业品牌。

实际上,西方跨国公司最初的成长路径也是如此,只不过历史如此遥远,多数人已经不再提及当初的历史背景了。中国需要复制的不是跨国公司的现在,而是他们崛起的原始路径。

中国式营销遵循下列路径:无数中小企业托起“产品品牌”

(如中国服装、中国鞋、中国玩具、中国家电都是世界著名的产业品牌)一众多产业品牌托起国家品牌一产业品牌和国家品牌托起强大的企业品牌。

中国式营销的成功有目共睹。据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研究院研究,中国世界占有率居首的产品种类多达1029种,比德国的866种、美国的651种、意大利的603种和日本的240种还多。中国的产业品牌已经有了很大的知名度。

另据韩国产业政策研究院研究计算,中国的“国家品牌”2008年度世界排名第七,已经有了足够的国家品牌号召力。

这些都是中国式营销的成就,也是以后与跨国公司同台竞争的资本。

中国式营销的市场环境

如果中国是小国,或许探讨中国式营销的意义并不大。但偏偏中国是个大国。

如果中国是个发达国家,探讨中国式营销的意义或许也不大,因为我们可以与西方的跨国公司在同一水平线上竞争。

如果中国是个发展均衡的国家(每个地区发展程度差异不大),或许探讨中国式营销的意义也不大。

偏偏中国不仅是个大国,还是一个新兴市场国家,更是一个发展程度极不均衡的国家。中国式营销的一切现象都由此产生。

中国市场与西方发达国家差别之大由此可见。中国市场结构之复杂,可能在世界上也不多见。

特点之一:二元经济带来的二元结构市场

中国城市商品经济社会和农村半自给自足的经济社会,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相对应的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也是两个近乎绝缘的市场。

中国广阔的幅员,农民居住的分散,半自给自足经济带来的商品交易不活跃,信息传播的困难,导致零售终端弱小,渠道分散而复杂,跨国公司现代化的营销手段无用武之地。这也是导致跨国公司“止步于县城”的重要原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谈到中国革命为什么可以实现“区域武装割据”时说:“相应于全世界只有中国有统治阶级内部长期混战的一件怪事而产生出来的另一件怪事,即红军和游击队的存在和发展,以及伴随着红军和游击队而来的,成长于四周白色政权中的小块红色区域的存在和发展(中国以外无此怪事)。”

“28个布尔什维克”说“山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但中国革命的火种恰恰是在山沟里播种的。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产生了“思想”,中国类似的营销环境一定会产生中国式营销。

中国的二元市场结构特别适合本土企业在竞争并不激烈的农村市场创业成功,很多本土企业就是在低线市场聚焦资源后转战一线市场与跨国公司同台竞争的。还有更多的在一线市场根本无法生存的中小企业在低线市场活得很滋润,低线市场确实成了本土企业的“避风港”。

低线市场也许会诞生中国未来的沃尔玛。沃尔玛就是诞生于美国的乡村小镇,如今已是世界500强,但沃尔玛在中国的门店却普遍开在一、二线城市。

我们目前还没有发现在二元结构市场中同时做好两个不同市场的跨国公司,迷宫一样的低线市场完全扰乱了跨国公司的营销逻辑。跨国公司就是简单地认为低线市场不过是更低端的一线市场而已,哪里知道低线市场与一线市场遵循完全不同的营销逻辑。

倒是不少在低线市场起步的本土企业目前在一线市场做得风生水起,在低线市场获得的利润完全可以用来支持一线市场更加激烈的竞争。

特点之二:呈阶梯状的区域市场不平衡

中国既有与发达国家接轨的国际大都市,如上海、北京、深圳,也有仍然处于原始状态的山区。既有发达的大卖场,也有乡村赶集赶会式的销售模式。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导致中国的营销观点通常是“混合营销观”。在中心城市可能是“社会市场营销观”,在山区可能还是“产品观念”或“推销观”。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也给本土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战略回旋空间,因为企业的成长毕竟需要时间,难以在短期内与跨国公司同台竞争时,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多的空间积累资本。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恰恰给本土企业提供了“以空间换时间”的机会。在一个地区已经落后的模式在另一个地区可能仍然先进。在中心城市可能无力抗衡跨国公司,到边缘地区可能快速崛起。

特点之三:跨度巨大的产业发展不平衡

在新经济领域,如网络,本土企业与世界顶级企业同步发展。如阿里巴巴、搜狐、腾讯等在跨国公司的巨大阴影之下能够在中国市场抗衡跨国公司并取得优势地位。

在家电领域,虽然本土企业仍然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但至少已经实现了产业集中,企业规模居世界领先地位,甚至像格兰仕已经取得了微波炉行业的绝对领先地位。

即使在曾经“水淹七军”的饮料行业,本土企业靠本土化的营销元素,已经或正在改变初期几乎全军覆没的现象。

但是,在有些行业,如涉农行业(农药,化肥、饲料等),行业营销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农药行业2700家企业,总量相加也只相当于世界排名第七位企业的销量。

产业发展不均衡也是本土企业的战略回旋空间,越是发展滞后的行业,跨国公司那套营销模式的发挥空间就会受到更多制约。当然,这并不是说落后有理,而是说落后可用。

特点之四:板块化的多元消费文化

幅员广阔、地域差距、文化悠久、民族差异带来中国多元的消费文化。中国每个省与省之间的消费文化差异或许比欧洲国与国之间的消费文化差距还要大。

欧美也是多元消费文化社会,但欧美的多元消费文化处于杂居状态。中国的多元消费文化呈现板块状态。比如,广东的饮食文化与相邻的湖南简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饮食文化体系。

正因为消费文化呈现板块状,中国的“大区”销售结构在国外就显得比较另类。“大区”不仅是地域上的概念,更是消费文化的概念。当很多本土企业以“大区”为单元设计产品时,多数跨国公司还在以“中国”为单元设计产品。

多元消费文化给跨国公司理解中国市场造成了困难,因为有些消费文化是难以由严格的市场调研清楚表达的。中国

人认为很正常的消费现象。或许让西方人觉得匪夷所思。

中国式营销的理论源泉

中国式营销包括“田忌赛马”式的智慧。田忌能够在每项竞争要素(上马、中马、下马)都处于绝对弱势的情况下取得胜利,就在于他使竞争要素发生了错位,用下马对付上马,用上马对付中马,用中马对付下马。这样的竞争就是最初的“不对称竞争”。

柳传志曾表述联想的战略是:做外国大公司所不能或不愿做的事;做一般小公司或短期行为的公司做不了的事。柳传志这句话解读了很多本土企业的营销逻辑,即在弱势情况下寻找竞争优势。

不对称营销

多数本土企业创立之初,跨国公司就已经是庞然大物。然而,世界经济开放的现实又要求初生的本土企业必须与跨国公司同台竞争。本土企业总不能这样说:我只与西方国家的中小企业竞争。即使是西方的中小企业也往往实力雄厚,很多是隐形冠军。

这就是本土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被迫与强大的跨国公司同台竞争。

这样的竞争一开始就不被人看好,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小孩怎么是成人的对手?

然而,跨国公司也是从小长大的。美国、日本、韩国的跨国公司崛起之初,同样面临着欧洲跨国公司的竞争。他们也是在夹缝中长大的。

这就意味着世界上存在着一种逻辑,弱小的一方能够击败强大的对手。否则,就无法解释新的跨国公司崛起的事实,也无法解释本土企业成长的现实。

在战争史上,以小击大、以弱胜强的现象并不少见,但“一对一”的战争中弱者的成功经常是建立在强者犯错误的前提之下。在营销领域,“一对多”的竞争现实使弱小的一方不能奢望所有的跨国公司都犯错误。

什么样的理论有这样神奇的力量,能够赐予小企业战胜强大对手的武器?这种理论就是“不对称竞争”理论,也有人称之为超限战。

史玉柱是中国利用不对称竞争的高手。在巨人集团倒闭之后的几年中,史玉柱说自己只做了一件事:研究。他购买了所有关于的书,把自己关起来反复研读。史玉柱以脑白金为载体再次崛起时,找朋友借了50万元,其中15万元拿去做OEM,15万元用于作备用金,真正可操控的资金只有20万元。20万元如何启动一个企业?他把所有的人和钱全部投入一个县级市场――江苏江阴,集中所有资源进行“饱和轰炸”,迅速打开了江阴市场。然后,史玉柱把江阴市场获得的资源用于第二个市场南通,如此循环,在两年时间内迅速打开全国市场,年销售额达到20多亿元。

史玉柱的做法,就是弱小的企业集中所有资源,形成对强手的“资源不对称”,通过不对称迅速取得局部成功,然后通过局部成功获得的资源在其他市场制造新的不对称。

中国很多企业制定营销策略,都以县为基本营销单元,这是跨国公司无法想象的。即使规模很小的企业,只要把资源集中到某个县级市场,都能够创造对强大对手的不对称。

军事思想与不对称思维

为什么那么多的优秀企业家出身于军人?如华为的任正非、双汇的万隆、万科的王石、华远的任志强、慧聪的郭凡生等。为什么那么多的企业家对《选集》爱不释手?如史玉柱。实事上,很多本土企业家的成功都受益于军事思想。

民主革命时期,是个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共产党是个刚刚创立的“小企业”。是“名牌”,是“非名牌”。然而,实力不对等的共产党打败了,夺取了全国胜利,的军事思想无疑起着重要作用。

军事思想的重要特点,就是通过不对称的战略战术“消灭”对手的军事优势,并创造局部的军事优势。

在建立井冈山根据地之前,共产党人曾希望通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取得革命胜利。然而,中国不是欧洲,也不是苏联。因此,南昌起义失败了,广州起义失败了,秋收起义失败了。这些军事行动都是“硬对硬”的、“对称”的军事行动,无疑,优势在军队一方。直到建立了井冈山根据地,以不对称的军事行动对抗军队,才找到战胜强大对手的方法。

下面我们看看可以称作经典的“语录”中包含着什么样的竞争思维。

“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对敌人”,“红军以集中为原则,赤卫军以分散为原则”,“打开以争取群众,收拢以应对敌人”――兵力的“集中”、“收拢”是为了在全局弱势情况下创造局部优势,这是一种不对称。同时,利用少数兵力发动更大范围的群众,扩大影响,也是创造了另外一种不对称。在的军事思想体系里,不对称既是一种战术,也是一种战略。

“战略的持久战,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这是一个问题的两方面,这是国内战争的两个同时并重的原则。”――战略上的持久战是为了在更长的时间内积累力量,战术上的速决战是为了保存实力。

“我们的战略上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以一当十”是不对称,“以十当一”更是不对称。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不与对手硬碰硬,以错位的方式与对手竞争,是不对称竞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火”可以“燎原”,这也是一种不对称。

“建立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固定区域的割据,用波浪式的推进政策”――这是在全局于己不利的形势下,在局部建立对自己有利的不对称。

在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三种战争形式中,把游击战和运动战发挥至极致,世界上也只有把游击战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对待。游击战和运动战恰恰是最能够运用较小的兵力创造不对称格局的战争形式。

中国式营销的本质是什么

企业最重要的生存法则是达尔文发明的,即“适者生存”,而不是“强者生存”或“大者生存”。本土企业恰恰在此方面具有集体优势。这就是中国式营销最重要的本质。在国内市场如此,在国际市场也是如此。

适者生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有“自知之明”,即知道什么是跨国公司的领地,什么是属于自己的领地。作为缺乏母狮保护的幼狮,要在别人的领域生存,这种智慧可能是最高级的智慧。

在国内市场,中国式营销的本质表现为四方面:对市场的独特认知和适应能力,中国营销元素的运用;高效的营销战术;高效的中小企业组织能力。

对市场的认知与适应能力

营销的最高法则就是达尔文主义,营销的本质是满足于消费者的需求。“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就是典型的达尔文主义。或许跨国公司在他们本土的文化背景中是靠这些成功的。但是,当跨国公司多少有些带着“高傲”的心态开拓中国市场时,“教育消费者”、“引导消费者”、“创造消费者”似乎就显得特别崇高。这多少让人感觉有“削足适履”之嫌。

或许,在市场已经高度成熟的发达国家,要创造增长空

间真的应该如此。但中国却是“高度饥饿”的市场,跨国公司却经常“放弃容易的现实需求,创造艰难的未来需求”。当然,以跨国公司的资源能力、先天的品牌优越感,他们确实能够让消费者削足适履,能够做成本土企业根本还不敢想的事情。

如果跨国企业不犯错误,怎么会有本土企业的机会?为什么跨国公司会集体犯错呢?要么是源于他们进入中国市场的“高傲”,要么是对中国市场“没有感觉”。

市场感觉是不能被市场调研替代的。即使是美国的跨国公司,也倾向于优先启动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印度这样有相同语言背景的市场,因为他们在相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之下对市场“有感觉”。语言差异和文化背景经常导致跨国公司“犯小儿科的错误”。在上海举行的一次关于“低线市场”的研讨会上,中国本土专家们惊讶于跨国公司“成人犯小孩子的错误”、“像戴着博士帽的小学生”。一些跨国公司花巨大代价调研的结论,在一些本土企业眼中简直就是基本常识。

GE前CEO韦尔奇曾说:“我20年来一直往那儿跑,而我每次到那儿,都会笑话自己上次来时知道得那么少。中国这么大,这么复杂。我搞不懂。真的搞不懂。这也许是我要退休的原因。该由别人把它搞懂。”

韦尔奇说的是实话,他只不过有足够的勇气把它说出来而已。

中国人和犹太人可能是在没有强大国家背景之下,在世界上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最强大的民族。这是两个最容易适应又最不容易被同化的民族。有些民族的适应就是放弃自我民族特性而被同化。犹太人和华人既有对民族特征极大的坚守,又有顽强的适应能力。

高效的营销战术

相比于跨国公司立足于长远,巨大、轰动的营销行动,本土企业的营销在战术上表现得更为高效,即营销的投入产出比高于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的营销思维有一条暗线思维:宁可失去机会,不能抓错机会。因为如此,跨国公司的每次营销行动,都要经历长期、严密的调研和反复论证,最后路演。当然,跨国公司一旦抓住机会,就能够取得巨大成功。

然而,本土企业也经常惊叹于跨国公司对市场的反应怎么这么迟钝,一目了然的机会还要耗费巨大的投入和时间去论证?所以,过于流程化的跨国公司无疑丧失了太多的机会。否则,怎么可能有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可以说,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是跨国公司犯错误的结果。

本土企业共同的营销思维是:宁可抓错机会,不可失去机会。因为缺乏足够的资源,本土企业特别在乎高效地抓住机会。中央政府刚宣布建设“京九铁路”的规划,康佳就立即策划了沿京九线的“百县千乡工程”,并宣称“这样的机会是不需要论证的”,2008年的经济危机期间,中央政府刚召开十七届三中全会,众多本土企业就立即闻风而动,迅速布局。而同期几乎很少见到跨国公司的动作。

当然,本土企业过度关注于战术经常招致批评,说这是典型的“以战术指导战略”。初期,本土企业也不自信,因为很多人一直沉迷于“战略指导战术”逻辑思维中。后来,定位论专家特劳特的一本很另类思维的书《营销革命》给本土企业一定的自信。

《营销革命》的基本观点是“成功的战术决定战略”、“战略是成功战术的一致化”,特劳特要求“一定要有一名副总裁级以上的管理者深入市场发现成功的战术,并提升成战略”。因此可以将特劳特的观点总结为:“在战略的认识阶段,战术决定战略;在战略的实践阶段,战略决定战术。”

本土企业高效战术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营销动作上的“先射击,再瞄准,再射击”。相比于跨国公司的“先瞄准,再射击”,“在射击过程中瞄准”,“在做事过程中找办法”,“在战术行动中发现战略”,这些高效的营销战术行动,是本土企业因为资源有限的无奈之举,却成为最有效的武器。

营销专家路长全有个比喻很恰当:跨国公司是骆驼,可以不吃不喝很多天;本土企业是兔子,一会儿不吃不喝就要饿死。因此,兔子是边跑边吃,边吃边跑。

当本土企业想推行某项策略时,会选择局部市场试点,通过试点完善策略,然后全面推广。无论这种策略被称为“试错”还是“试对”,都可能比跨国公司更为高效。

本土企业高效营销的另一方面是“细化的基本营销单元”。目前,很多本土企业以“县级市场”为基本营销单元,有别于跨国公司以全国或省为基本营销单元。本土企业通常“以省为基本策略单元,以县为基本实施单元”,这样的营销模式更适合中国幅员广阔、地区差异巨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环境。同时,也使得本土企业的营销显得更为高效。

中国营销元素

消费一定打上文化的烙印。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同化了无数的外来民族,足以显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

改革开放之初,一些跨国公司的产品挟强势外来文化影响了中国人的消费习惯,但这种消费多少带着泡沫的成分。目前,消费文化有回归本土的强烈趋势。

中国曾经出现过“水淹七军”的现象,但可口可乐最近在中国饮料行业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本土化的“王老吉”、“茶饮”显然有更深厚的文化根基。

中国营销元素是本土企业独特的资产,也是跨国公司最难以染指的营销元素。据近期对消费者的调查表明,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消费者对中国元素的信心也在增强。

中国式营销凭什么与跨国公司竞争

打仗需要武器,但没有武器并不是不能打仗。营销需要实力,但没有实力照样可以营销。

如果战争打的就是武器,那么红军干脆“举手”算了;如果战争打的就是实力,那么抗日战争干脆别打了。

在营销领域,智慧比实力更重要。否则,就不会有小企业不断崛起和大企业不断的事实。

与强大跨国公司的营销竞争,本土企业不能仅仅在4P、4C、4R这些要素上下工夫,而要在正确的营销战略和战术上下工夫。

当多数本土企业为实力所困时,我们看看跨国公司在中国是如何为“名分”所困的。跨国公司之所以被中国消费者仰视,是他们“移驾”中国时带来的“神话”:名牌、世界500强、奢侈、高贵等。一个企业一旦获得了这样的“名分”,就会身不由己。

跨国公司不敢轻易打价格战,否则,就会自降身价。所以,对本土企业的价格战,跨国公司只能旁观。

跨国公司不敢轻易涉足低价产品,否则,就会自毁形象。所以,低端市场成了本土企业专属领地。

跨国公司不敢轻易做低线市场,否则,就有与他们认为“不入流”、“看不起”的本土企业有“同流”之嫌。

正因为跨国公司为“名分”所限,他们能够运用的营销要素极为有限,他们也被局限在庞大的中国市场的某个狭小空间里。短期内,那是他们生存的专属空间。但未来未必是。

军事思想的重要特点就是把普通军队根本不重视的游击战和运动战发挥到了极致。没有人像一样把游击战和运动战提到战略高度对待,偏偏就写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正是抗日游击战使四万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壮大成百万大军。

这样讲并不意味着本土企业在市场打游击战,而是说如

何应用强大的跨国公司固有的弱点发展壮大,并进而取得与跨国公司同台竞争的实力。

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的竞争,我们认为应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不竞争”――你做你的市场,我做我的市场。跨国公司由于“名分”所限,实质上放弃了大部分市场。本土企业在跨国公司不做的领域积累实力,赚取第一桶金。非常可乐在做可口可乐不会做、不愿意做的低线市场;国内化妆品行业在做顶级化妆品企业不屑于做的低线市场。这些企业与跨国公司有竞争关系吗?基本上是两条不相交的直线。

第二阶段是“弱竞争”――做跨国公司的“鸡肋”市场。有些市场跨国公司可以做,但做起来不具优势,如奶饮料市场;或者在同质市场调用跨国公司不敢调用的竞争要素,如价格战。跨国公司如果参与价格战,就有失身份;如果跨国公司不参与价格战,本土企业就得逞了。

第三阶段是“强竞争”――争夺跨国公司的市场。部分本土企业已经积累了在一线市场与跨国公司对决的实力,更有部分本土企业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名分”(如海尔、联想),他们不仅可以与跨国公司在一线市场竞争,甚至还可以在国际市场竞争。

最终的决战源于实力,就如同与“国军”的三大战役一样。但实力的积累源于弱势者成长的战略战术。

中国式营销能否走向世界

哈杉的启示

温州一家名叫“哈杉”的鞋企,在中国起步较晚,丧失了发展的最佳时机。哈杉却在尼日利亚建立了一家鞋厂,成为尼日利亚最知名的鞋业品牌,老板多次受到尼日利亚总统的接见。

更厉害的是,哈杉在“世界鞋都”意大利收购了一家知名品牌Wilson(威尔逊)90%的股权,一举跻身意大利鞋业主流品牌。威尔逊公司具有50多年的历史,专门加工Wilson(威尔逊)、POLO(保罗)、Versace(维萨奇)、Brussardi(奇萨帝)及Donnakaran(多娜卡伦)等世界著名品牌的男鞋。

意大利立法不准中国企业收购,但哈杉在美国注册一家公司,以美国公司的名义收购。哈杉收购Wilson(威尔逊)的当日,中国青岛也有两家企业以美国分公司的名义收购意大利品牌。哈杉收购意大利品牌后,到美国和中国建立专卖店,销售高端产品。

哈杉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企业,他整合了世界性资源:欧洲的品牌,美国的市场,中国的制造能力和非洲的投资。

也许比起联想收购IBM PC,哈杉的案例大不具备新闻价值,但它却具备极强的象征意义和示范价值。实际上,近几年中国中小企业跨出国门收购欧洲品牌的现象屡见不鲜,以致引起欧洲国家的警惕,正在给本土企业的收购抬高门槛。

哈杉给我们的启示是,只要本土企业真的走出国门,就能够很快找到机会,并且成功地运用跨国公司的市场体系。

从贸易到营销

尽管中国已经跃居出口第一大国,外贸依存度高达65%左右。但中国出口的只是产品,并没有“出口营销”。也就是说,中国只是产品生产方,营销是由外方完成的。这是贸易,并非营销。这与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营销体系全然不同。

中国的出口占GDP的比重已经太高,继续通过贸易扩大出口额已经受限,必将带动人民币过快升值。因此,现在是本土企业走出国门做市场,亲自把中国产品卖给国外消费者的时候了。

尽管中国的国家品牌已经跃居世界第七,居世界第一的产业也居世界之首。但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接受一个来自中国的品牌,特别是高端品牌,仍然有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是中国数百年来的落后挨打形成的。因此,收购国际二线品牌或者不受关注的一线品牌,是本土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最快速有效的办法。实际上,由于本土企业在低端市场的步步紧逼,很多国际知名品牌已经陷入困境,现在正是开展国际品牌收购的最佳时机之一。

创造性模仿

中国式营销受诟病的一点是:“这些招数在中国还行,拿到国外能行吗?”答案肯定是不行。

正确的思维逻辑应该是:本土企业面对那么强大的标杆都没有盲目模仿,他们走向国际市场时会照搬他们在国内的成功模式吗?

如果认为本土企业会把国内那套拿到国外,就太低估本土企业的成功了。因为本土企业成功的本质是强大的适应能力,走到哪里就在哪里扎根。

如果本土企业做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他直接面对的对手还不足够强大。WTO之后,跨国公司大量进入中国,直接促成了中国营销的快速进步,由以前的相当不自信变成相当自信。本土企业现在不自信的是走出国门。

中国式营销的障碍

中国式营销的主要障碍,一是营销界的“本本主义”;二是营销界的“经验主义”。两者同样有害。

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别说道:“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没有进学校机会的人,仍然可以学习战争,就是从战争中学习。”

上述这段话,好像就是说给营销界人士听的。因为营销界同样面临着相同的问题。

强大的跨国公司,弱小的本土企业,这是中国式营销不得不面临的基本现实。我们不能“拒对手与国门之外”――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不可逆转,我们不能关起门来“自娱自乐”。相反,本土企业还要走出国门,到国外市场营销。当前,我们不能被巨大的贸易顺差所迷惑,那不过是贸易出口模式,还不是营销出口模式。

面对强大对手跨国公司,最容易丧失自信,以为跨国公司就是我们的标杆,动辄跨国公司如何。这是营销界的新“本本主义”。实际上,我们既要认识到跨国公司营销能力的强大,营销水平的高深,也要发现跨国公司在中国整体上并不成功。

以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的实力对比,他们在中国取得的市场地位应该远远超过现状。有人调查表明,多数跨国公司在中国是失败的。即便他们曾经定下“十年内不赚钱”的远大目标,也改变不了多数跨国公司未达成进入中国市场目标的现实。那些在中国相对比较成功的企业,如可口可乐、宝洁,他们的营销已经变得相当中国化。他们在品牌运作、产品研发等领域是高度跨国化的,但在市场一线操作则高度中国化。很多操作手段就是向本土企业学习的结果。

20世纪初中国革命面临的现实是,中国革命既不能拿克劳什维茨《战争论》和军事院校的军事条令作为革命战争的方法,也不能直接学习红军的做法。但是,这股力量一直存在。因此,专门写了《反对本本主义》、《矛盾论》、《实践论》。当年,从苏联留学回来的“28个市尔什维克”不是也认为“山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吗?所以,认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目前对中国式营销持否定态度的主要是两类人:一类是学院派的理论专家,拿着理论的框架对比中国营销现实,不是拿现实修正理论,而是拿理论否定现实;二是有西方工作背景和跨国公司背景的营销经理,认为中国式营销“没有出路”。一名有跨国公司背景的经理人甚至说“跨国公司没有什么需要向本土企业学习的”。

本土企业快速成长的现实无疑让那些否定中国营销的人正在逐步丧失市场。然而,我们还应该警惕另一种倾向,即过于乐观地看待中国营销的短期成功,或者把中国营销庸俗化,以为打了一次胜仗就找到了战争的规律。这就是曾经批判过的“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思潮在中国营销界广泛存在,特别是在土生土长的中国经理阶层和白手起家的老板阶层。他们的错误是把偶然成功的经验绝对化。这也直接导致很多本土企业昙花一现。

中国营销最缺乏的是立足于中国营销环境和营销实践的理论体系。在的军事思想体系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条线索:《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完成了对中国革命现实的分析,那是经过一个多月的长期蹲点考察的结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把中国革命的战术实践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是源泉于实践的战略。“星火”是战术,“燎原”是战略。

《反对本本主义》否定了经验主义,确认只有来自中国的实践才是正确的。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则形成了系统的中国革命的战略和战术,表明军事思想体系基本形成。

《矛盾论》和《实践论》是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系统批判。

《论持久战》与《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一脉相承,只不过对象从国内的敌人变为国际的敌人――日本。

中国已经经历了30年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国已经崛起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但是,本土企业仍然生存在跨国公司营销理论体系的阴影之下,中国的营销现实仍然在不断被“妖魔化”,没有从系统研究本土企业成功背后的理论体系。

中国营销需要科特勒《营销管理》这类教科书,也需要学习跨国标杆,但更需要建立中国式营销理论体系。

中国式营销的韬略

智慧是知识的巧妙运用,韬略则是最高级的智慧。

胸怀远大的弱势企业不仅需要战略,更需要韬略。

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在国际形势很不利的情况下提出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对,韬光养晦”的对外“十六字方针”,后来又加了两句“决不当头,有所作为”,还提出要“夹起尾巴做人”。这是邓小平的韬略。正是这种韬略确保了中国在不利的国际环境下快速发展。即使在中国已经崛起的现实面前,中国政府还是提出“和平崛起”,这也是韬略。

《世界是平的》的作者指出,新兴市场国家企业的策略应该是:“匿名而隐身”地成为世界最大企业。这就是韬略。作者甚至批评海尔过早地显露了与其实力不对称的锋芒。相对比的案例是,索尼公司购买美国人的精神象征――好莱坞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三菱公司购买美国人的心脏――洛克菲勒中心大厦,日本人集体购买夏威的土地。最终迎来了“广场协议”,把日本带进了“失去的10年”。这就是典型的缺乏韬略的弱智。

在《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中,提出:“战略的持久战,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这是一个问题的两方面,这是国内战争的两个同时并重的原则。”这就是充满智慧的韬略。

中国营销面临着相同的问题。过早地显露锋芒,过早地让跨国公司把本土企业当做主要对手,过早地与跨国公司“一对一”竞争,这都是缺乏韬略的表现。因此,中国营销需要“匿名而隐身”式的韬略,不需要“愤青”式的冲动。中国企业没有进入世界品牌100强的,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等到本土企业集体崛起了,大批本土企业进入“世界品牌100强”时,或许我们已经不在乎100强的“名分”了。

冷静点说,本土企业目前还没有进入世界品牌100强的本钱,甚至世界还没有做好中国进入世界品牌100强的心理准备。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为什么要去“捋老虎的胡须”?

本土企业的韬略应该是“守好自己的领地,逐步渗透到别人的领地”。在不惊动强大对手的情况下逐步扩大实力。此时,实力的扩张比“名分”更重要,隐性实力比“虚名”更有用。

中国式营销的路径

有什么条件打什么仗,有什么资源做什么样的营销。随着本土企业资源和规模的扩大,本土企业的营销模式也在发生变化。因此,中国式营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中国营销能否一步到位,超越跨国公司,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们认为,单个企业的营销可以走跨越式的路径,但中国营销作为一个整体是难以超越的。拔苗助长式的超越肯定是有害的。

简单描述一下中国革命战争的战争形式的变化,可能有助于了解中国营销的路径。中国革命战争的形式有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战争的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游击战是干扰战,以保存自己为首要目的;运动战的主要目的仍然是保存自己,寻找适当战机歼灭敌人;阵地战是消耗战也是歼灭战,在消耗敌人的同时,自己也有巨大的消耗。

中国革命战争初期,红军力量弱小,以保存自己实力的游击战为主,只有在关乎命运的时候才打运动战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随着中国革命军队力量的增长,运动战成为主要战争形式,辅之以游击战和阵地战;战略决战阶段,以阵地战为主要战争形式,辅之以运动战。此时,由于革命军队的实力增长,只要能够更大程度地消灭敌人,即使自己有较大的消耗也在所不惜。

华龙的成长在本土企业中有很典型的意义。华龙创业的时代,康师傅和统一已经占据了行业制高点。华龙发家的市场是边缘化的农村市场,而农村市场是跨国公司的“鸡肋”市场。正是从农村市场起步,华龙的产量跃居行业第二,从而进军城市市场,以“今麦郎”品牌与康师傅和统一同台竞争。

跨文化营销理论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营销伦理;营销道德;营销伦理失范

一、营销道德评价的伦理学研究

(一)我国传统商业道德思想。我国传统商业道德源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儒家文化,儒家伦理中的义利观是其主要思想基础。“义”指道德规范,要求人和企业自觉做合乎情理的事情;“利”则指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所谓“义利观”,即如何来认识和妥善处理义与利问的关系或矛盾,应用到商业领域就是“见利思义”的商业经营理念,“取之有义”的商业行为准则,“先义后利”的经商战略和“重义轻利”价值判断。总结我国传统商业道德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诚实守信的顾客观,讲究货真价实,买卖公平,一诺千金;勤俭敬业的自律观,讲究勤奋节俭、敬业自律;以和为贵的竞争观,讲究和气生财、办事不成仁义在;乐善好施的社会责任观,讲究乐善好施、扶贫济困。

(二)西方道德评价的一般理论。西方伦理学家依据结果或过程的标准,将道德评价分为功利论和道义论。功利论是19世纪西方颇有影响的伦理学观点,从启蒙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约翰·洛克开始,经过人的本性是利己还是利他的长期争论,由英国哲学家威廉·葛德文和切勒米·边沁系统地建立了其思想体系,最后由约翰·斯图阿特·穆勒进一步完善而成。其核心思想是以行为的后果是否给大多数人带来幸福或效用来判断行为的道德合理性,其强调把行为的后果作为判断行为道德与否的依据。与功利论相反,道义论认为某一行为是否合乎道德取决于该行为本身内在的正当性。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思想启蒙运动的开创者伊曼努尔·康德、英国哲学家威廉·D·罗斯及美国哈佛大学哲学教授约翰·罗尔斯等。道义论强调评价行为的道德与否是基于行为本身而不是行为引致的结果,而行为本身的道德与否取决于该行为是否遵守了义务,这些义务是由人们的直觉和经验归纳出来的。

(三)西方营销道德评价的具体理论。西方三大营销道德判定理论主要包括显要义务理论、相称理论和社会公正理论。英国学者罗斯在1930年出版的《“对”与“善”》一书中,系统提出了关于“显要义务”或“显要责任”的观念。所谓显要义务,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环境中人们自认为合适的行为,主要包括六条基本的显要义务,即诚实、感恩、公正、行善、自我完善、不作恶。加勒特于1966年提出相称理论,认为应从目的、手段和后果三方面综合判断营销行为是否道德。目的指从什么出发点来行事;手段指使目的得以实现的过程及此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后果指行为所引起的结果,包括行为人意欲达到的结果,也包括不为行为人所期望但能被行为人预料到的结果。社会公正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尔斯在1971年提出,该理论从一种称作起始位置的状态出发,构建一个理想的社会公正系统,这一系统所适用的伦理准则是力图使弱者利益得到增进,或至少不会因强者的剥夺而使弱者变得越来越弱,并认为正当的行为就是重视和尊重人的各种基本权利或与自由的正义原则相一致的行为。

以上有关营销道德评价的伦理学研究有着悠久的思想渊源,分别从各自角度提出了企业营销道德的评判标准及应有的社会责任等道德观念,不仅成为早期商业伦理的主要评判准则,更为现在的企业营销伦理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思考基础。

二、营销伦理本身的综述性研究

(一)国外营销伦理理论综述。国外学者对营销伦理研究的主要特点是理论研究同实证分析相结合,侧重从伦理角度分析营销战略与决策,研究的方法主要是综合应用伦理学、市场营销学、组织行为学等多门学科的方法。美国乔治顿大学的N·克瑞奇·史密斯与哈佛大学的约翰A·奎里奇于1993年合作出版的《营销伦理》一书系统分析了营销中的伦理现象,并收集了大量的案例材料。欧洲学者相关研究的代表性著作有于1989年由豪斯特·斯特曼和阿尔彻特·卢安编辑的由30位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写的《企业伦理学》及英国西蒙·韦布利的《公司原则和企业伦理章程》。另外,国外学者还建立了许多研究企业伦理及营销道德的研究机构,并在学校开设了营销伦理的相关课程。

(二)国内营销伦理理论综述。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对现代企业营销伦理的研究。谢建明于1994年最早呼吁企业加强营销道德建设,甘碧群教授也于1994年提出应当重视对企业营销道德的研究。专门探讨营销伦理的论文约有100多篇,有影响的专著有六本:《宏观市场营销研究》(甘碧群,J994)、《企业营销道德》(甘碧群,1997)、《市场营销伦理》(王淑芹,1999)、《企业营销中的伦理问题研究》(寇小萱,2001)、《营销伦理》(王方华,周祖城,2005)和《道德营销论》(高朴,2005)。我国学者对于营销伦理的研究,主要从营销伦理失范现象的表现、营销伦理失范的原因及营销伦理失范行为的治理三方面进行探讨。在营销伦理失范现象的表现方面,寇小萱(1999)早期研究认为营销不道德现象主要体现在商品生产及销售中的假冒伪劣现象,竞相降价带来的恶性竞争及欺诈消费者等行为。近年来国内学者大都认为营销组合的各个环节都存在失范现象,赵银德(2004)就提出了营销策略组合中的伦理挑战。另外,郑冉冉(2005)重点强调了市场调研方面侵犯他人隐私、弄虚作假等营销伦理失范现象,刘秋民(2006)认为在产品售后服务中同样存在道德问题。在营销伦理失范的原因方面,周利国、毛瑞锋(2006)经过深入的理论分析提出营销伦理失范的客观经济基础是商品市场信息不对称,重要原因是市场竞争体系和政策法规环境不健全,社会文化基础是文化环境和企业文化建设,主观原因是企业领导者个人的道德素质低下,企业内部管理不完善为营销伦理失范准备了土壤。朱丽叶(2006)进一步将以上原因分为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及企业内部环境因素。在营销伦理失范行为的治理方面,我国学者提出以下几种方法:加强法制建设;加强新闻媒体、行业监督作用;树立社会市场营销理念;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等等。另外,阎俊、陶平(2003)从政府、行业、社会、企业四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较全面的提出了治理营销伦理失范行为的具体措施。三、营销伦理的应用研究

国外营销伦理的应用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研究范围拓展到新兴的服务营销、绿色营销和一些特殊行业的营销领域,如保险营销、银行营销、医疗营销、药业营销等,研究方法注重实证研究,为规范性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支持。九十年代营销伦理向跨学科的研究方向发展,多个学科的新方法和新理论也被引入到对营销伦理的研究,由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所导致的新营销伦理问题的出现,学者又将其扩展到跨文化营销、网络营销和数据库营销等领域的研究。

我国学者对营销伦理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于网络营销、保险营销、跨文化营销、绿色营销、体验营销及产品包装等领域的相关研究。刘向晖在2003年分析了网络营销伦理失范的负面影响及产生根源,并提出遏制网络营销中不道德行为的对策,2005年他又提出网络营销伦理水平的两维模型并探讨了企业网络营销伦理战略的不同选择及企业制定网络营销伦理战略时必须考虑的各种因素。陈璟菁(2006)对保险营销伦理失范现象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建立了保险营销伦理决策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提出我国保险营销伦理建设的对策措施。何伟俊(2001)分析了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营销的反伦理现象并提出跨文化背景下建构市场营销伦理体系的对策。张喜民、(2005)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市场营销的道德问题,并提出如何约束和规范跨国公司在华营销行为的设想。冯巨章(2006)主要从跨国公司营销中的伦理问题及其具体表现形式来分析跨国公司在我国营销伦理失范现象。田剑(2006)重点分析了跨国公司营销伦理问题的成因。施祖军(2005)结合绿色营销的定义及特点,阐述了绿色营销三个主要的伦理涵义。李珂、李纲(2006)对体验营销中的伦理冲突及其诱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体验营销的伦理意义。刘安民、罗秋明(2002)提出产品包装应反映市场营销伦理道德思想的要求。韩晓莉(2006)详细论述了违背产品包装道德的危害并提出符合营销伦理道德的包装原则。

四、营销伦理研究现状的评价

跨文化营销理论范文第14篇

关键词:营销伦理;营销道德;营销伦理失范

一、营销道德评价的伦理学研究

(一)我国传统商业道德思想。我国传统商业道德源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儒家文化,儒家伦理中的义利观是其主要思想基础。“义”指道德规范,要求人和企业自觉做合乎情理的事情;“利”则指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所谓“义利观”,即如何来认识和妥善处理义与利问的关系或矛盾,应用到商业领域就是“见利思义”的商业经营理念,“取之有义”的商业行为准则,“先义后利”的经商战略和“重义轻利”价值判断。总结我国传统商业道德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诚实守信的顾客观,讲究货真价实,买卖公平,一诺千金;勤俭敬业的自律观,讲究勤奋节俭、敬业自律;以和为贵的竞争观,讲究和气生财、办事不成仁义在;乐善好施的社会责任观,讲究乐善好施、扶贫济困。

(二)西方道德评价的一般理论。西方伦理学家依据结果或过程的标准,将道德评价分为功利论和道义论。功利论是19世纪西方颇有影响的伦理学观点,从启蒙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约翰·洛克开始,经过人的本性是利己还是利他的长期争论,由英国哲学家威廉·葛德文和切勒米·边沁系统地建立了其思想体系,最后由约翰·斯图阿特·穆勒进一步完善而成。其核心思想是以行为的后果是否给大多数人带来幸福或效用来判断行为的道德合理性,其强调把行为的后果作为判断行为道德与否的依据。与功利论相反,道义论认为某一行为是否合乎道德取决于该行为本身内在的正当性。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思想启蒙运动的开创者伊曼努尔·康德、英国哲学家威廉·D·罗斯及美国哈佛大学哲学教授约翰·罗尔斯等。道义论强调评价行为的道德与否是基于行为本身而不是行为引致的结果,而行为本身的道德与否取决于该行为是否遵守了义务,这些义务是由人们的直觉和经验归纳出来的。

(三)西方营销道德评价的具体理论。西方三大营销道德判定理论主要包括显要义务理论、相称理论和社会公正理论。英国学者罗斯在1930年出版的《“对”与“善”》一书中,系统提出了关于“显要义务”或“显要责任”的观念。所谓显要义务,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环境中人们自认为合适的行为,主要包括六条基本的显要义务,即诚实、感恩、公正、行善、自我完善、不作恶。加勒特于1966年提出相称理论,认为应从目的、手段和后果三方面综合判断营销行为是否道德。目的指从什么出发点来行事;手段指使目的得以实现的过程及此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后果指行为所引起的结果,包括行为人意欲达到的结果,也包括不为行为人所期望但能被行为人预料到的结果。社会公正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尔斯在1971年提出,该理论从一种称作起始位置的状态出发,构建一个理想的社会公正系统,这一系统所适用的伦理准则是力图使弱者利益得到增进,或至少不会因强者的剥夺而使弱者变得越来越弱,并认为正当的行为就是重视和尊重人的各种基本权利或与自由的正义原则相一致的行为。

以上有关营销道德评价的伦理学研究有着悠久的思想渊源,分别从各自角度提出了企业营销道德的评判标准及应有的社会责任等道德观念,不仅成为早期商业伦理的主要评判准则,更为现在的企业营销伦理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思考基础。

二、营销伦理本身的综述性研究

(一)国外营销伦理理论综述。国外学者对营销伦理研究的主要特点是理论研究同实证分析相结合,侧重从伦理角度分析营销战略与决策,研究的方法主要是综合应用伦理学、市场营销学、组织行为学等多门学科的方法。美国乔治顿大学的N·克瑞奇·史密斯与哈佛大学的约翰A·奎里奇于1993年合作出版的《营销伦理》一书系统分析了营销中的伦理现象,并收集了大量的案例材料。欧洲学者相关研究的代表性著作有于1989年由豪斯特·斯特曼和阿尔彻特·卢安编辑的由30位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写的《企业伦理学》及英国西蒙·韦布利的《公司原则和企业伦理章程》。另外,国外学者还建立了许多研究企业伦理及营销道德的研究机构,并在学校开设了营销伦理的相关课程。

(二)国内营销伦理理论综述。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对现代企业营销伦理的研究。谢建明于1994年最早呼吁企业加强营销道德建设,甘碧群教授也于1994年提出应当重视对企业营销道德的研究。专门探讨营销伦理的论文约有100多篇,有影响的专著有六本:《宏观市场营销研究》(甘碧群,J994)、《企业营销道德》(甘碧群,1997)、《市场营销伦理》(王淑芹,1999)、《企业营销中的伦理问题研究》(寇小萱,2001)、《营销伦理》(王方华,周祖城,2005)和《道德营销论》(高朴,2005)。我国学者对于营销伦理的研究,主要从营销伦理失范现象的表现、营销伦理失范的原因及营销伦理失范行为的治理三方面进行探讨。在营销伦理失范现象的表现方面,寇小萱(1999)早期研究认为营销不道德现象主要体现在商品生产及销售中的假冒伪劣现象,竞相降价带来的恶性竞争及欺诈消费者等行为。近年来国内学者大都认为营销组合的各个环节都存在失范现象,赵银德(2004)就提出了营销策略组合中的伦理挑战。另外,郑冉冉(2005)重点强调了市场调研方面侵犯他人隐私、弄虚作假等营销伦理失范现象,刘秋民(2006)认为在产品售后服务中同样存在道德问题。在营销伦理失范的原因方面,周利国、毛瑞锋(2006)经过深入的理论分析提出营销伦理失范的客观经济基础是商品市场信息不对称,重要原因是市场竞争体系和政策法规环境不健全,社会文化基础是文化环境和企业文化建设,主观原因是企业领导者个人的道德素质低下,企业内部管理不完善为营销伦理失范准备了土壤。朱丽叶(2006)进一步将以上原因分为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及企业内部环境因素。在营销伦理失范行为的治理方面,我国学者提出以下几种方法:加强法制建设;加强新闻媒体、行业监督作用;树立社会市场营销理念;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等等。另外,阎俊、陶平(2003)从政府、行业、社会、企业四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较全面的提出了治理营销伦理失范行为的具体措施。三、营销伦理的应用研究

国外营销伦理的应用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研究范围拓展到新兴的服务营销、绿色营销和一些特殊行业的营销领域,如保险营销、银行营销、医疗营销、药业营销等,研究方法注重实证研究,为规范性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支持。九十年代营销伦理向跨学科的研究方向发展,多个学科的新方法和新理论也被引入到对营销伦理的研究,由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所导致的新营销伦理问题的出现,学者又将其扩展到跨文化营销、网络营销和数据库营销等领域的研究。

我国学者对营销伦理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于网络营销、保险营销、跨文化营销、绿色营销、体验营销及产品包装等领域的相关研究。刘向晖在2003年分析了网络营销伦理失范的负面影响及产生根源,并提出遏制网络营销中不道德行为的对策,2005年他又提出网络营销伦理水平的两维模型并探讨了企业网络营销伦理战略的不同选择及企业制定网络营销伦理战略时必须考虑的各种因素。陈璟菁(2006)对保险营销伦理失范现象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建立了保险营销伦理决策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提出我国保险营销伦理建设的对策措施。何伟俊(2001)分析了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营销的反伦理现象并提出跨文化背景下建构市场营销伦理体系的对策。张喜民、(2005)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市场营销的道德问题,并提出如何约束和规范跨国公司在华营销行为的设想。冯巨章(2006)主要从跨国公司营销中的伦理问题及其具体表现形式来分析跨国公司在我国营销伦理失范现象。田剑(2006)重点分析了跨国公司营销伦理问题的成因。施祖军(2005)结合绿色营销的定义及特点,阐述了绿色营销三个主要的伦理涵义。李珂、李纲(2006)对体验营销中的伦理冲突及其诱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体验营销的伦理意义。刘安民、罗秋明(2002)提出产品包装应反映市场营销伦理道德思想的要求。韩晓莉(2006)详细论述了违背产品包装道德的危害并提出符合营销伦理道德的包装原则。

四、营销伦理研究现状的评价

跨文化营销理论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跨国保险公司 文化差异 市场营销

随着保险业的全球经营,跨国保险公司由于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由此可能产生的文化冲突,对一个渴望实现全球成功经营的公司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因此 ,跨国保险公司如何在异域文化中实施营销与管理是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

认识文化差异

文化是社会生活的总和,它包括诸如一般行为、信仰、价值观、语言和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等要素,它也是某区域内人们的价值观、特性或行为的特征表现。 不同文化间的社会规范是不同的。跨国保险公司管理者首先要识别和区分文化差异 ,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文化差异是在各种人类关系中都存在的,它不只限于语言,还包括非语言沟通、宗教、时间、空间、颜色、数字、美学、风俗习惯、身份意识和食物偏好等,所有这些对不审慎的公司都是潜在的陷阱。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夫斯蒂特(geert hofstede)认为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经验、受过相同教育的许多人共有的心理过程。接受教育的不同,经历的生活不同,使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们拥有不同的心理过程——不同的文化。霍夫斯蒂特根据他对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为同一跨国公司工作的16万名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提出了描述文化差异的四指标说,即:权力差距、防止不肯定性、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刚性与柔性。权力差距,指社会中权力弱或无权利者相信并接受“权力的分配是不公平的”这一观点的程度。相信与接受的程度越高,权力差距就越大。在权力差距大的文化中,下属对上级有强烈的依附性,公司多是集权型的。在权力差距小的文化中员工参与决策的程度高。防止不肯定性,是指在不确定性防止高的文化中,人们对安全(职业保障)有高度民主需求,十分相信绝对忠诚和专业知识;员工缺乏冒险精神。个人主义指人们只顾及自己及他们的家庭的倾向,集体主义指人们归属集体的倾向。价值观念的刚性是指一种以成功、金钱观念占主导地位的情形,价值观念的柔性是指关心别人关心生活质量占主导地位的情形。

文化因素影响保险公司跨国营销与管理

文化差异影响跨国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设立合资保险公司谈判到保险客户的搜寻、销售,从保单设计、投保、核保、交费到后续服务全过程。同时文化影响市场选择及进入市场的方法等。

文化影响市场选择

对一个国家文化的理解,将影响跨国保险公司经营战略中对市场领域的选择。国际上一些著名学者对这一问题有以下认识:市场营销专家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创新倾向主要取决于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传统和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创新波及理论认为,新思想的传播或交流,在文化背景相同的群体内部较容易,否则很困难。社会学家认为,世界文化分为“高背景”和“低背景”两大类文化类型。在高背景文化中,内部同文同种,约定俗成相同,因此信息容易传播。而在低背景文化中,社会内部差异大,存在许多“亚文化”相互独立。这样信息既不易传播,也不易被接受,在保险上表现为新险种的创新过程中模仿者较少。跨国保险公司究竟选择那些国家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必须结合各国的文化背景。

保险谈判过程的跨文化观点

谈判是至少两个团体试图就各自利益问题达成契约的过程,谈判包括两个范畴:谈判主题和谈判过程。在异质文化中,谈判过程是谈判中的关键障碍。不同的文化体系产生不同的谈判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在对主题的会谈开始以前,首先要确定谈判过程。谈判的经典观点把谈判划分为四个阶段:无任务探索阶段、任务阶段、说服阶段和定约阶段。虽然所有的谈判都包括这四个阶段,但是当谈判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时,每个阶段的战略、技巧、内容、持续时间和次序,以及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将是不同的。

保险市场营销调研中文化因素

保险营销调研本质上是指收集、分析和展示与保险营销有关的信息。一般而言,调研的工具是一样的,但是所处的文化不同时,调研的环境和得出的结果会有很大的不同。保险市场调研可以利用直接数据或间接数据,直接数据是通过个人访问、调查、目标小组、观察和实验等方式采集,间接数据是已经存在的、公开的关于某地市场的资料。在这里面,文化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对直截数据的获得,上述五种数据采集方法都有潜在的文化缺陷并有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因此,跨文化调研的基本问题是市场分析所得的结论的真实性和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保险产品设计、定价中的文化现象

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的险种的设计,必须符合当地的文化习惯。保费的确定是受诸如成本、需求条件和国家的法律等因素的影响。每一种文化对定价策略以及方法的应用都有其文化偏好。保险产品的费率、理赔率、回报率以及所在的文化也许将成为主要决定因素。收入、文化习惯和消费者偏好在国与国之间是不同的。因此,在不同的文化面前,不同的保险费水平及赔付水平也许会被接受或拒绝。

文化因素对营销方式的影响

目前,保险促销策略主要包括广告、人员推销、公共关系、网上营销等促销方式。每一种促销方法都有其适用性,文化对于沟通和信息的反映方式是不同的,如现今很多国家兴起的网络保险营销深受保户青睐,而一些国家的保险消费者却更加习惯人员上门推销。其营销方式的设计应随着文化的不同而不同。

个人推销保险的文化问题

个人推销保险是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中最大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遵循的文化规范不同,世界各地的保险消费者的需求和要求是不同的,而满足这种需求和要求的过程——个人销售过程也是不同的。在个人推销过程中,往往由于文化上的失礼而陷入困境的不乏其例,特别在人寿保险营销中,在有些国家一些忌讳的语言一定要避开。保险营销人员应该对文化差异有敏感性。另外,宗教和文化信仰常常会影响推销过程,以及处于跨文化的影响下风俗和习惯,都会为推销过程带来影响,譬如头衔的使用在不同的国家是不同的,因此必须加以注意。

保险售后服务中的文化因素

保险竞争日益激烈,保险服务日益成为保户关心的问题,发生保险责任事故后,保险公司应及时上门调查理赔。售后服务是整个产品的重要组织部分,如果没有协调一致,产品形象将受到极大损害。售后服务是国际竞争的强大武器,不仅能留住客户,而且能扩大收入。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着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对需求内容的期望值和认同感,决定着他们怎样沟通、怎样交流、双方注重什么和如何反馈等。

管理者与当地员工之间的文化差异

管理是“管”与“理”的有机统一。如果跨国保险公司管理者不相信员工 , 只“管”他们 , 而不会“理”他们 , 就会造成管理者和职工关系的疏远和社会距离的增加 , 就会影响沟通 , 甚至造成沟通中断。管理者如果不能正确面对这种文化冲突 , 对职工采取情绪化的或非理性的态度 , 职工也会采取非理性的行动 , 这样 , 误会越多 , 矛盾越深 , 对立与冲突就成为必然 , 后果不堪设想。同时文化差异难于实现保险公司内部管理者与保险营销队伍的良好沟通。

文化差异对跨国保险公司组织机构运转效率的影响

由于价值取向的不同 , 必然导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 , 而同一公司内部便会产生文化冲突。随着跨国保险公司经营区位和员工国籍的多元化 , 这种日益增多的文化冲突就会表现在公司的内部管理上和外部经营中。在内部管理上 , 人们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生活目标和行为规范必然导致管理费用的增大 , 增加组织协调的难度 , 甚至造成组织机构低效率运转。

解决文化差异下跨国保险公司营销的策略

管理人员和公司员工本土化

跨国经营的用人策略主要有母国化、东道国化、国际化等,但对于保险行业来说,应实行管理人员和公司员工本土化策略。要本着“思维全球化和行动当地化”的原则来进行跨文化的管理。通常跨国保险公司在海外进行投资经营,就必须雇用相当一部分的当地职员做管理人员及保险人,利用当地雇员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市场动态以及政府方面的各项法规,而且和当地的消费者容易达成共识,雇用当地雇员无疑方便了跨国保险公司在当地拓展市场、站稳脚跟。“本土化”有利于跨国公司降低海外派遣人员和跨国经营的高昂费用、与当地社会文化融合、减少当地社会对外来资本的危机情绪;有利于东道国在任用管理人员方面,主要考虑的是该雇员的工作能力及与岗位的匹配度,选用最适合该岗位的职员。随着全球营销中产品的快速创新和多样化,以及人类种族之间的空前交往和融合,本土化策略有利于按照当地文化习惯开发产品、实现保险销售。

根据各国文化习惯发展保险电子商务

保险电子商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电子交易,即通过网络实现投保、核保、理赔、给付,在通往这个最终目标的过程中,跨国保险公司需根据东道国的语言、信仰、价值观等,设计网上营销流程。电子商务将使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由价格竞争转向技术与服务的竞争。保持与客户长期的、紧密的一对一方式的关系,一直是现代金融服务业追求的目标。随着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保险公司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系统向客户提供自动化的、专业的和个性化的咨询与产品组合,随时了解并最大限度地满足投保人对保险产品的个性化需求,甚至还可以让客户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酌情定制保单,使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得到统一。

加强保险管理人员和推销人员的培训

大多数公司一般注重对员工的保险专业知识和推销技巧的培训,常常忽略文化差异的培训,跨国保险公司要建立员工的跨文化培训制度,对全体员工,尤其是非本地员工,进行文化敏感性训练。这种训练的目的是加强员工对不同文化环境的反应和适应能力。培训通常的主要方式和内容包括:文化知识培训;语言培训;模拟培训;跨文化研究;心理培训;外交技能的培训。

在保险产品设计、定价中结合文化因素

在不同文化中的保险经营活动中,保险营销的最重要因素就是理解消费者观念、价值观和保户需求的差异。由于营销本身是基于满足客户的需求的,当这个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以文化为基础时,所以成功的保险营销应该努力去理解所要开拓的市场文化规范。如果保险险种不被接受是因为其价值观或习惯没有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或者没有充分满足特定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公司就必须根据市场需要制定新的险种。保险险种的设计、定价,必须符合当地的文化习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