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生物的遗传教学设计范文

生物的遗传教学设计范文

生物的遗传教学设计

生物的遗传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学主线;生理过程;认知规律

为达成三维目标,课堂教学需精心设计。优质的课堂教学设计需要有清晰的教学主线,教学主线是提升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一环。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主线作为统筹和引领课堂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线索,贯穿于整节课,是隐性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主线创设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课堂的教学效果,还会影响学生思维习惯的形成和学习方法的转变等。如何创设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以生理过程发生先后为线索创设教学主线

无论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生物,其体内时刻发生着成千上万种生化反应,前反应的产物是后反应的基础,后反应是前反应的延续,最终的结果是机体整体生理过程的有序完成。例如,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基因的表达和细胞的增殖等内容都是细胞内的生理变化过程,课堂教学中若以生理过程的先后顺序为线索创设教学主线,可以使课堂教学思路清晰,也可以使学生对每个环节知识理解透彻,并对知识的整体理解水到渠成。这种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知识层层推进的思维,认识到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理清生理过程发生的前因后果等,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学科中蕴含的思想,如生命都是运动的,运动又是有规律的,但又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等。

二、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线索创设教学主线

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认知规律为线索创设主线的课型常用于生物复习课,因为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知识量,教师的教学可以更撒得开、收得拢。现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判断及计算”课例设计为案例进行分析:

这节内容是重点和难点,为了提高复习效率,教学设计一定要遵循学生已有认知规律。具体设计如下:让学生回忆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类型,教师全面归纳总结展示经典遗传系谱图由学生尝试分析学生归纳整理遗传病遗传方式判断的一般方法典型遗传系谱图的分析及相关计算(例题的选择顺序为:隐性遗传病的判断与计算显性遗传病的判断与计算两种隐性遗传病组合的综合判断与计算一显一隐两种遗传病的判断与计算不确定的遗传方式的综合判断及相关计算系谱图中的某一个体与外来个体婚配,子代患病率的计算)果蝇中的相关伴性遗传病与计算ZW型生物相关的遗传病的遗传分析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的相关性状的遗传知识植物体中有关性染色体的相关判断及计算。

在复习课中,这样的设计能够使学生感到知识容量大但不乱,有难度但掌握了规律后不畏惧。教师在进行这类课型的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知识的储备、思维方式与习惯和接受能力等,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等的培养与提升。

生物的遗传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文章编号:1003-1383(2007)06-0737-02中图分类号:R394-33文献标识码:B

遗传学是一门发展迅速的生物学分支科学,它从基因水平研究生物的遗传规律,所研究对象涉及了动物、植物、微生物、人类等形形的生物,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在基因组研究,克隆技术,生物制药,基因诊断与治疗等领域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多年来实验教学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中心,验证课堂上所讲的理论知识,学习有关的实验技术,忽略了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我校的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遗传学实验主要表现

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其他任何教学形式都无法替代的[1]。实验教学不光是为了证实课堂上所学的理论和仅仅掌握一些实验操作技术,而是为了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造就创新型人才,是形式发展的需要。当前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的遗传学实验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经典遗传学实验内容多,现代遗传学实验内容少 遗传学实验主要包括两大内容:①细胞遗传学技术占33%,包括染色体核型及带型分析、染色体结构及数目变异鉴定等染色体操作技术;②经典遗传学验证性实验内容占50%,以三大遗传规律验证为主,忽视了遗传学实验,一是分子遗传实验内容为0,如DNA提取、酶切、连接、扩增与检测技术,基因突变RAPD分析等实验;这些实验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分子遗传学或生物技术的基本内容,本科生不掌握难以跟上遗传学快速发展的步伐,也与目前遗传学理论教学不相适应。二是群体遗传学实验内容仅占17%,如基因数目估计,遗传率估算,群体基因结构分析及遗传疾病风险估算等实验技术,是群体及数量性状遗传研究的基本技术,但这些实验内容却很少。

2.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少 验证性实验50%,综合性30%、设计性20%、创新性实验几乎没有。采用传统的实验设计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指导,不能独立操作、观察,习惯做完一步就问教师下一步做什么。学生没有机会去设计、去思维、去创新。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研究遗传学的实验技能,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学生对实验设计方法的深入理解,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科研素质培养。

3.课外完成的实验多,课内完成的实验少 在所开设的10个实验中,需要课外完成的实验有6个,占60%,如人类染色体标本制备,整个过程需要经历采血、培养、加秋水仙素、制片等过程,培养时间需72小时,课堂计划4学时内学生不可能完成,必须由老师或学生事先做,计划内的4学时仅是学生的制片。而一般的遗传学实验,一次课仅有3~4学时,许多实验操作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完成,学生无法参与实验的全程,一旦离开老师的协作仍然无法独立开展类似实验。お

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形式

1.重组实验内容 将原来的10个遗传学实验重组、整合为经典遗传学实验、细胞遗传学实验、分子遗传学实验和群体遗传学实验4个模块。在经典遗传学实验中果蝇杂交实验作为设计性实验;群体遗传学实验的人类正常遗传性状的调查,作为设计性实验;细胞遗传学的人类染色体的制作为综合性实验, 其实验课时比重分别为4∶3∶2∶1。

2.增加分子遗传学实验技术 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了《分子生物学》,其课程已经开设了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实验,学生掌握了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在《遗传学》实验中,则重点突出人工诱发基因突变的方法设计、各诱发突变处理材料与未诱变材料RAPD指纹差异分析,以及结合医学院校的特点,对广西特有的遗传病,如地中海贫血的检测,避免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实验内容重复。

3.增设创新性实验 4个实验模块做为《遗传学》实验必做的基本实验,此外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造就创新型人才,教师给学生一些方向性的选题,如结合广西特有的动、植物,进行的染色体分析技术;环境中致畸、致癌、致突变(三致)物质的检测等,由学生组成课题组按申报课题的方式写出标书,专业教师审核其可行性,配指导教师进行创新性实验1个,学生边设计、边实验、边研究。

4.实施全天性开放实验教学 为配合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实验室实施全天性开放实验教学,让学生不受实验室、实验学时和实验项目的限制,实验室三开放:时间开放、实验项目开放、试剂和仪器设备开放。学生可以通过自行查阅文献、自行设计实验、独立完成实验,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 实验室安排教师值班、并负责指导学生,学生自我调节、合理安排实验时间,同时可提高高档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通过问卷调查,95%的学生认为开放实验室对动脑与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封闭式教学所无法替代的,对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地位大有裨益,是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模式的[2,3]。

5.考核方式的改革 实验教学实行学分制,一般不进行书面考试,着重学生设计思路、实验技能与实际操作水平的考核,方式可以口试、操作、实验报告、论文报告、答辩或研讨等方式进行考核,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创新性实验按(4∶4∶2)的比例,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通过对2000~2003级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实行实验教学的改革,认为遗传学实验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的培养,有助于对经典遗传学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事半功倍的效果。从《遗传学》实验课问卷调查可看出,03级生物技术有97.7%的同学赞成开放性实验,有近90%的同学认为对培养实践能力有较大的帮助,此外90%的同学希望能增加更多的开放性实验内容以供同学选择。在2004级的同学中我们正在开展创新性实验,由学生自行确定选题,设计实验方案,在经费许可条件下,购买试剂,完成实验,目前正在进行中。通过实验教学的改革力求将培养目标由知识技能型转变成能力培养型,实验教学以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的,以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许征程,安静霞. 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7(1):92-94.

[2]陆审龙. 开放教学实验室,提高学生创造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9,6(8):10.

生物的遗传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项目教学实施;设计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174-02

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规定了“非遗”保护工作的十六字指导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目前在对“非遗”传承创新上存在着信息缺失、表现缺失、机制缺失等问题。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只有科学与文化相结合,技术与艺术相结合,通过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艺术手段并用,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创新人,发挥高职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作用、服务作用和促进作用,才能最大程度地使民族文化得以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作为部级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的项目主持单位,本着服务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原则以“非遗”为主要内容,基于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群),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建设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教学资源库,搭建保存、传承、传播和创新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解决资源与需求的突出问题,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满足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资源库建设过程中,我院的艺术类的课程根据课程授课需求与非遗资源开发融合,提高了学生将非遗传统文化与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的能力,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

一、非遗资源融入项目课程教学的思路

以教学思想观念更新为突破口,突出文化传承与创新,以项目教学与非遗资源深度融合为重点,树立理论服务实践、学科逻辑服从工作逻辑、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课程教学观,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核心能力的过程中,在非遗资源数字化、数字化资源产品化、文创产品商品化的教学实践中整体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成数字化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动画流程式展示、虚拟沉浸式互动体验、三维仿真式修复留存、视频表达演示呈现、跨终端跨平台式传播等多媒体手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平面传播保护向互动式立体化传承、主动式创新转化提供借鉴模式。搭建作品资源与产品资源双向转化平台。将学校教学过程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工作过程紧密结合,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推进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产业对接,为学校创意成果转化和企业订单交易、信息提供可参考的解决方案。

二、非遗资源融入项目课程教学案例剖析

1.项目情况简介――非遗电子读物设计。部级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的任务之一就是电子读物设计。随着屏幕的互联化,社交式阅读、拍照式阅读、分享式阅读的沉浸式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传统载体如书籍、文献、画册等正面临巨大的挑战。非遗电子读物为非遗传承创新提供了一个高效、智能平台。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主要承担非遗电子读物的开发任务。在院系领到的统筹和安排下,我们教研室的老师组织了集体备课,制定了涵盖PC终端、移动终端、网络终端全平台开发的任务。每一种资源实现PC终端的多媒体光盘、网页、移动终端的APP版本的开发。

2.非遗素材采集、整理与同类产品调研分析。融入非遗资源的课程会在授课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同类产品市场调研。分析现有产品的优缺点,取其精华,避免设计创意雷同。在互动媒体设计专业教学中,学生分组进行市场调研,以市场资料搜集和汇总的方式进行。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针对课堂所讲授的非遗资料和非遗元素,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对目前跟非遗文化传承相关的网站、光盘、APP等电子读物展开调研,深入分析其优缺点,作为设计开发的参考要素。将采集组采集的非遗素材进行处理与归档,提取应用元素,这些非遗元素包括历史由来、风俗奇趣、工艺流程、传承大师、造型特征、典型纹饰、具象元素等内容,将素材进行整理,并通过素材采集汇报会,使大家能了解到各组所获得的非遗元素特征,扩展学生知识面,拓展课程授课内容。

3.访谈非遗传承人。学生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北京几个主要的非遗文化比如景泰蓝、花丝镶嵌、兔爷、北京风情泥塑的传承人进行走访,开展深度访谈。将走访这些地点以及对非遗艺人进行深度访谈作为课程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京津地区的非遗传承人、艺人进行深度访谈,深入了解非遗艺术。学生在进行非遗艺人访谈过程中,会更注重和传承人的深度访谈工作。学生会与传承人面谈,了解京津地区的非遗资源工艺特点、历史由来、传承大师、风俗奇趣,并拍摄了传承人访谈的视音频。为非遗电子读物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4.信息架构与概念设计。非遗电子读物设计如何传达信息?创意点在哪里?在问题的引导下,项目引导学生反复思考收集到的资料,综合重组排列,进行设计概念筛选。全方位思考,力求创新;寻找空白点是进行电子读物概念设计的出发点。景泰蓝APP开发小组,从访谈景泰蓝传承大师那里得到启发,将景泰蓝从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的整个流程以交互游戏的方式呈现给浏览者,形成在交互体验中了解景泰蓝的产品概念。然后从发散思维开始勾画草图,寻找不同的表达方向。在头脑风暴阶段的任何创意灵感要多记录,不断产生新想法,不断对前面的想法进行修正,反复推敲尚不完整的创意,并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改、发展、完善,直至形成较成熟的创意构想。因此,要求学生通过草图绘制的方式,快速地把创意构思过程记录下来,用简单的图形与说故事的形式将创意表现出来,经过艺术处理逐步形成创意概念,最后形成相对完整的创意草案。在完善电子读物创意时,集思广益,征求各相关者的意见,然后确定创意方案。

5.非遗电子读物开发实现。通过相关电子读物开发平台将之前设计制作的界面、音视频、动画及创意阶段的交互构想打包到一个平台,完成交互展示。学生除了完成交互设计创意及部分动画视频创作之外,一些关键的交互程序,学生还应学会与程序员合作完成电子读物开发与测试。反复与非遗传承人及爱好者沟通获得对创意设计的反馈意见,对已形成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价、补充、修改,在反馈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产品迭代设计,使之更加完善。

三、非遗资源融入项目课程的创新与成效

从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特点和职业岗位的要求出发,以非遗资源为教学载体,将教学成果与资源库项目验收要点结合,同时作品参加北京市动漫设计比赛,将非遗内容与课堂教学及专业参赛深度结合,把职业能力训练与具体的项目结合起来,通过教学,实现了各方面的“多赢”。

1.学生作品水平得到提高。非遗资源融入课程是对课程内容和载体有益补充;设计作品将传统文化与互动技术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的发展;学生面对非遗类选题比较感兴趣;作品艺术水准得到提交,到达入库标准。

2.学生驾驭项目的能力全面提升。在非遗内容融入课程的过程中,学生在真实项目实践中扮演企业设计师的角色,可使学生置身于从接单到客户沟通直至提交完成品的完整行业工作情境,以“准员工”的身份,在规定的岗位上,完整体验和承担符合学生接受度的“仿真项目”工作任务。非遗项目教学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角色作用,将所学的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融会贯通于每一个非遗项目的实践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还能根据不同的企业需要或竞赛要求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熟练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设计表现形式,准确传达项目信息;丰富的非遗创造元素和题材能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加深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提升学生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意设计和传统文化应用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以及向国际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3.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非遗资源融入项目课程使艺术设计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得到有益的彰显,是培养职业型设计师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此类课堂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前、课后都感到备课和教学的压力,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以非遗资源带动教师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以资源库项目带动科研”,可以促进教师的成长,有利地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我院教师在承担资源库建设及非遗资源融入课程的过程中,结合资源库项目建设成果,申报各项科研课题多项,开发多套教学案例,都为日后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非遗资源融入项目课程让教师的专业素养在互动研讨中提高,教科研成果互相转化,让教师在教学研讨中受益。

4.专业教学成果不断涌现。非遗资源融入项目课程的非遗电子读物、网页、动画作品经过资源库审核小组审核,全部纳入部级非遗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学生作品直接入库在我院属于首例。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完整的职业能力,还可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作品参加第四届北京市动漫设计大赛取得了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的好成绩。

参考文献:

[1]成阳.“融”“溶”之别─传统视觉元素融入当代设计的创新思路[J].装饰,2013,(6):72-73.

[2]刘明.岭南地域文化艺术的再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走进大学课堂[J].美术学报,2009,(3):70-73.

[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里程碑[N].光明日报,2011-02-26(4).

[4]施王伟.谈高职艺术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77-80.

生物的遗传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注重互动性。实训教学活动由传承人现场授课,在课堂上做示范,演示一个完整的产品制作过程,从材料的准备、草图的勾画、颜色的挑选、制作的步骤、成品的展示等环节一一向学生做详细介绍并带领学生完成独立作业。学生现场作业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可以直接和传承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在课堂上形成民主、平等、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在课堂上得到落实和凸显,让学生了解设计原理、掌握工艺流程、熟悉操作环节,从而实现实训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另外,很多传承人来自民间,甚至来自少数民族,对语言和文化的掌握程度良莠不齐,然而在教学活动中,传承人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研究者,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下,研究为何教?教什么?如何教等问题。促使传承人必须思考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传播,使学生能接受并且心领神会。这个学习过程日积月累会转化为传承人的教学经验总结,为下一轮的实训教学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逐步提高教学水平,使实训教学的开展更为有效和顺利。通过师生、生生、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注重可持续性。实训教学活动通过分批次、分类别的办法,逐次邀请不同类别的传承人进入校园开展教学。每个学期初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本学期实训计划,挑选合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入校讲学,逐渐形成一种长期性和系列性的传承人“小分队”,实现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保留下来的可持续性和循序渐进性。从云南民间本土的情况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现有3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为艺术设计提供深厚的文化信息,但在教学活动中,应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可持续性的规划。因此,有计划、有组织的选择传承人授课是保护、传承、利用和发掘“遗产”的历史必然,也是大学完成文化传承功能的使命。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境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内容

1.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系列活动。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将文化厅组织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和艺术设计专业实训教学相结合,已形成规范化、常态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改革创新活动,截止目前,已涉及六个类别的民族传统手工艺,分别是甲马纸、刺绣、扎染、木雕、剪纸和东巴画,每个类别邀请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传承人进行为期两周的现场传承教学,教学结束后举办教学成果展,展品丰富,富有创新力和表现力,体现了较好的实训教学效果,在社会、学校和学生中引起了较大反响,对学院专业建设、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氛围营造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设计大赛暨设计展。云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繁多、体系庞大、底蕴深厚,凝聚着各民族祖先千百年来的心血和智慧,展现了卓越的创造才能。现代设计固然追求国际化的发展,然而在多元文化共存的背境下,关注传统民族文化,深化设计中的中国元素和民族元素才是使中国设计走向国际的必由之路。“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设计大赛,探索用现代元素包装传统文化,通过设计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整理演绎与设计创新,以视觉设计的方式传播,更好的体现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设计比赛为学校师生提供了艺术创作源泉和社会实践的平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境下的艺术设计实训成效

1.特色鲜明,注重实效。职业技术学院一直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就是对学院办学理念的实践,在云南区域内的高校中率先将民间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纳入到实训教学的环节,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学生经过实践锻炼,提高了动手能力,开拓了文化视野,在毕业设计和设计竞赛等活动中,能将实训教学中学到的技艺和文化应用到现代设计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表现,重新整理演绎与设计创新,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进行延续性发展,在保护与传承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果。

2.师生互动,教学相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实训教学活动搭建起大学生通向民族传统文化的桥梁,为学生提供了认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为学生铺设了一条通往民族民间艺术文化的道路。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带着好奇和欣赏的眼光目识心记传承人的技艺演示,并将这种技艺靠自己的实践练习转化为设计产品或临摹作业。而传承人的角色也从民间艺术家转变为教师,教师就必须把自己的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面对这样的身份转变,促使传承人不得不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语言组织能力,把口传心授的民间技艺变成一种有规范记录、有规律可循的理论方法。

3“.学”与“分”联系,规范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纳入学生的学分体系,跟据学生参与授课情况、作品制作效果、参与设计竞赛等认定学分。出勤率、作业等平时成绩都有量化表格,传承人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出学分,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传承人教学的严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都会坚持做好每次作业、每件作品,在学习技艺技能的同时,培养了自己的意志力和创造力。学分制的规范管理为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生物的遗传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高校是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平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地。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尚未对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给予应有的、足够的重视,没有将其较好的纳入现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从事专业教学与科研的师资匮乏,缺少配套教学的实验室与实践基地。整体来看,目前工艺美术类专业师资队伍发展参差不齐,脱节现象严重,老一辈的专家具有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剩下多数是刚毕业进校的青年教师,文化根底薄弱,教学科研能力不高,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

二、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的途径

高校应结合自身优势资源,有效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以前沿先进性的教学理念为支撑,大力加强大学生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已有一些成功的尝试与举措,但仍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力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更加规范有效。

1.以设计学学科专业为平台,使工艺美术融入专业,进入课堂。现代设计包括环境设计、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等,它们作为一种文化,应该反映出不同社会环境的差异,以及异质的文化内涵。现代设计是具有实践性、经济性、产业性、文化性、艺术性的行业,它必须拥有民族性的存在,当然,缺少历史文化传承的现代设计教育也是无法长远发展的。①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现代设计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它是历代劳动人民、匠师、艺人的伟大创造和智慧结晶,种类繁多,技艺精湛,丰富多彩。它反映着时代的思想,又直体现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的演变。我们应当继承并发扬这份宝贵的艺术遗产。其实,在20世纪中期,国内一些高校就通过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教育的结合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专业,比如西南民族大学的民间工艺与产品设计专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的陶瓷设计专业等等。与此同时,一批工艺美术院校相继建立,如中央工艺美术美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学院、苏州工艺美术学院等。各院校实施以美化人民生活为目标的工艺美术设计教育,同时注意对优秀的民间工艺美术传统的学习和对国外各种先进的设计思想的介绍与研究,并承担和参加了许多重要的社会任务,既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社会在进步,工艺美术的创作手段,由长期的个体手工制作,跨入了机器大生产的阶段。知识要换代,但是并不意味着另起炉灶,不要遗产。包豪斯对于历史的偏见,造成了它单一的唯理性的局面。将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入到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中,不仅能突出高校的办学特色,还能促进现代设计教育的长远发展和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较好传承。因此,高校建立相应的实验室、研究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校外实践基地,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客座教授,定期举办学术讲座与作品展览,通过艺术实践、艺术采风、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途径,带学生到民间、田野考察,使民间工艺美术在校园不断升温。这使得高等教育资源和专业教学能力与工艺美术的专业技巧和文化内涵得以充分结合,便于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学。这不仅提高了工艺美术的教育教学水平,也为培养专业的工艺美术类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利用学报这一优势资源,为教师、学生、学者、专家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学报有两种,一种是学术刊物,是指专门进行学术研究成果报道的学术类期刊,它信息蕴含高、情报价值大,具有很大的开发潜能;另一种是学校官方介绍学校方方面报道的报纸。学报是反映高等学校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高等学校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是反映高等学校教学、科研成果的学术性刊物,又是组织、推动科学研究的工具。因此,办好学报,对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具有重要作用。②学校可以利用学报所具有的学术性、传播性、地方性等特点,开设与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栏目,征集并刊登理论观点上有创新,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文章。这样不仅为学者们开设了一个探讨研究学术问题的一个窗口,还能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3.在校团委的指导下,成立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团。高校学生社团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迅猛,社团人数剧增,社团类型扩张迅速,学生社团在高校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人们对高校学生社团的期待也与日俱增。③学生社团不仅能团结广大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爱好者,整合社会各界力量,集结优势互补的队伍,加强学术交流与理论研究,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探索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开展调查与保护工作。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借助高校学生社团这一重要载体,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让民间工艺美术在校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而高校学生社团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践履其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的职能。

4.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在现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提高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作用,发掘不同地域文化的工艺美术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挖掘本土传统工艺美术中具有艺术教育价值的成果,建构独具特色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群,开设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相关课程,逐步完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的内容,将传统文化与艺术精神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加强大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这不仅保持了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的传承,还对健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基础理论体系有现实意义。

三、结语

生物的遗传教学设计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遗传学实验 教学创新 开放式教学 实验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现代生命科学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与基因都发生着丝丝缕缕的联系。遗传学正是研究基因的科学。遗传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和应用研究,已使工业、农业、林业和医药产业等相关领域发生了巨大变革。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遗传学的研究内容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并导致社会对人才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人才培养摇篮的高等教育,怎样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在生命科学领域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遗传学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不仅能验证教材上抽象的理论,辅助学生掌握知识,还可以训练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传统的《遗传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共有的问题:经典验证性实验多,探究性实验少,不能满足学生掌握新技术、新方法的要求;实验课和理论课脱节,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0此外,由于遗传学实验自身的特点,部分实验需要持续很长时间,但由于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学条件的限制不能开展。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安排合理设计遗传学实验教学内容,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评价体系,是从事遗传学教学实验教师一直都努力试图解决的问题。

基于以上考虑,笔者在开展遗传学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过程中,逐步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将课堂四十五分钟改为课堂与课外相结合,通过几年的实践总结了一些心得,在此与大家分享。

1 新时期遗传学实验教学的特点

遗传学中学科渗透和交叉现象很普遍,这也体现在遗传学实验中。如果把生命科学的课程体系比喻为一棵大树,遗传学就是这棵大树的主干之一。由于化学、物理学、计算科学等内容的渗入,现代遗传学已经衍生出了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等学科。在现代生命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中,一般都会设置相关课程,这些课程都和遗传学存在联系,也与遗传学教学内容知识点存在交叉。因此,遗传学实验项目的设置极易与其它课程出现“撞车”现象。比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细胞生物学实验中也可以开设:植物DNA提取实验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也可以开设。一旦“撞车”出现,不仅耽误学生学习,浪费课时,还会让学生在不断地重复中对课程产生厌倦,觉得该课程可有可无,失去学习兴趣。避免与其它课程实验重复,既保证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学到最多的知识,也能最大程度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验持续时间长是遗传学实验教学的另一个特点。与生物学中的其它学科的实验不同,遗传学实验中有很大部分是需要通过长时间培养实验材料,中间过程持续观察才能完成的,比如果蝇杂交实验和生活史观察实验、植物有性杂交实验。与此相矛盾的是,实验教学安排的时间相对分散,每次课时间很短,在教学管理上教务管理部门也要求教师在指定时间完成实验教学,这就限制了一些实验项目的开设。

遗传学是一门飞速发展的学科,不断有新知识、新技术补充到遗传学中。比如,在传统教材中不涉及基因组学的内容,而最近20年,基因组学已经成为遗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发育遗传学、行为遗传学、反向遗传学、表观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等分支学科的内容也不断补充到了遗传学教材中。在理论课讲述这些最新知识的同时,实验课怎样保持和理论课一致,怎样为学生提供消化这些知识的动手机会?针对这一特点,要求在开设遗传学实验时,应随时跟踪学科最新进展,设计和更新实验项目,或者发动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巩固书本知识。

2 遗传学实验开放式教学内容取舍的原则

遗传学实验项目的选择,首先应兼顾理论性与实践性、基础与应用、经典与现代这几对矛盾。遗传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实验安排时应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基础性实验与应用性实验,并适当设计一些新的实验。对于重点院校的学生,应加强理论性实验,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验证某一结论。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校则应当偏向应用性、实践性实验项目的开设,以满足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后的动手需求。

遗传学实验项目确定应考虑其它实验课程,避免教学内容冲突。在实验项目的选择上,我们对以前安排的实验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比如:“植物DNA提取”、“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等在《分子生物学》课程里会涉及到的实验内容在遗传学实验里就大胆地放弃,让学生在《分子生物学》实验里完成,而在遗传学实验中则加入RFLP验证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内容,直接将分子生物学实验结果引入遗传学分析中,既验证了孟德尔遗传定律,也让学生初步认识了分子生物学在遗传学中的应用。对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观察,《细胞生物学》实验也会涉及到,但两门课观察的重点不同,细胞生物学侧重观察染色体结构,而《遗传学》实验侧重染色体行为及分裂时期的观察,这样的实验在开设时应向学生讲明观察重点,并且与《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协调,将两个内容合并在遗传学实验中开出。

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遗传学实验中有部分实验持续时间长,很难仅靠课堂时间完成实验,也不利于安排实验。以前在安排此类实验时,受多种因素的限制,一般都不予开设。实验室开放对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切实开展综合性或设计性试验项目、推动并帮助学生开展科研和毕业设计成效显著,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考虑将传统的课堂实验和开放实验相结合。开放性实验适合于周期比较长的实验,比如果蝇大实验中,教师在课堂上以多媒体的形式充分讲解了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后,让学生领取果蝇瓶,课外自己收集和培养果蝇,随时可以观察果蝇的生活史。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习惯和动手能力,也使学生对作为遗传学研究重要材料的果蝇的接触更充分,观察更仔细,让学生对遗传学研究材料和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 遗传学实验开放式教学的实施与实验室管理

验证实验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便于学生理解课堂抽象的知识。然而,由于验证性实验验证的理论、方法、步骤及结果都是已知的,使实验教学过程变成教师照本宣科讲述,学生机械地模拟重复的过程,造成学生实验积极性不高,对实验结果的成败不重视,盲目的承认失败甚至篡改实验数据以求相符。设计性实验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学会独立开展工作。一些报道强调验证性实验过多,难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而宋兴舜等则认为应将验证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有机结合。0在以 前的实验教学安排中,设计型实验由于内容分散,管理麻烦,是大家不愿触及的方面。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兼顾巩固知识和能力训练,在安排实验内容的时候需要深思熟虑。为适应学科的快速发展,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必须强化教师的开放式教学理念,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和自主创新意识。从课堂教学和课外研究两个方面,通过对实验教学观念开放、教学内容开放、实验室和实验时间开放、教学方法和手段开放等进行分析,探讨开放式教学在遗传学实验中的应用。。

基于以上考虑,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安排了一些开放性验证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比如植物染色体观察的实验,要求学生独立选材,同学之间选材不能相互重复,做到实验项目的选材开放;实验开始前独立设计方案,方案内容应包括水培获得新生根尖、材料前处理过程、染色方法的选取、压片过程、观察和拍照等步骤,每一步骤都应有详细说明,实验方法的选择上保持开放:方案设计完成经老师同意后,完成一个植物材料的染色体装片制备并提交染色体图,实验过程开放。这些实验过程均要求学生在课堂以外自由安排时间完成。经过几年的实践,结果发现85以上%的学生能独立完成实验,70%以上的学生需要反复多次才能完成任务。在实验过程中,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还能将这一实验与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结合,提交核型分析图。通过该部分设计性实验操作,学生在观察了不同物种具有不同的染色体的同时,学会了查阅文献的方法和工作方案的制订,认识了教材中选取蚕豆或洋葱作为染色体观察材料的原因,认识到要完成一张效果良好的染色体装片的艰难。对实验教师来说,这种发散式的教学方法,也积累了很多植物材料的细胞遗传学操作的知识,为以后改进实验奠定了基础。很多学生反映类似的开放性实验时间可自由安排,实验过程可放开思维,进入实验室操作学会了一些基础的科研技能。此外,还认识到了实验准备的艰辛,更珍惜以后的实验机会了。

在实验教材中将果蝇实验分为果蝇生活史、果蝇杂交和果蝇唾腺染色体制备等几个独立实验。我们改进后的实验则以果蝇为主线,要求学生从野生型果蝇的收集到生活史观察再到唾腺染色体制备融合为一个大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教材所提供知识的基础上,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内容,而将杂交实验和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验证实验改用其它实验材料来完成。

不可否认的是,将部分遗传学实验从课堂移到课外增加了任课教师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在管理上开放性实验也增加了难度。开放式实验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外时间也要进入实验室指导,实验室经常处于开放状态,实验仪器设备和药品的使用管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放开。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采用教师网上答疑和在指定时间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辅导。在实验室管理上,试剂方面控制关键药品的使用,常规药品可以适当放开,对一些配制难度较大的溶液统一配制;对显微镜、显微照相系统的使用则采取专人负责制,保证仪器的安全。而水培实验和果蝇饲养实验等内容则允许学生将材料带回宿舍,便于学生随时观察。

4 开放式实验教学的考核指标体系

实验教学考试方法的改革作为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当前教学改革中值得深入研究与实践的问题。以前实验考核的方式主要以实验报告为主,针对这样的考核方式,学生常出现相互之间抄袭,作业敷衍的现象,既不能反映学生实验的真实水平,考核指标也比较单一。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我们的开发性实验,我们重新制订了实验成绩评价标准,经过我们设计改进后的实验考核主要包括验证性实验考核和开放性实验考核两部分。验证性成绩的记录摈弃了以前单纯看实验报告打分的情况,在实验中对实验结果提出规定要求,课堂上实时检查并记录学生的实验结果,要求学生立即在实验结果栏描述结果并由教师及时确认,防止课后抄袭。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内容也杜绝抄袭课本,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每次实验结束后均布置思考题,启发学生动手之后学会思考,发掘问题。在开放性实验部分,教师将实验设计方案纳入评分范围,实验进行过程中记录平时成绩,对实验结果不做硬性要求,但可作为评分参考。

在平时实验成绩记录之外,还单独设计了期末实验考试。期末实验考核采取开放式考核,拟定考试题目范围,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步骤,独立实验,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详尽的实验报告。这些评分方式考查了学生搜集资料,独立开展项目的能力。这样的考试既灵活,也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训练了学生的科研思维,为以后进入研究岗位奠定基础。

5 结束语

生物的遗传教学设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旅游类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研发;

一、引言

2001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自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热潮在世界兴起。在中国,社会各界业已燃起了对传统技艺、曲艺、传统戏剧、传统音乐、民俗、传统舞蹈、传统美术、民间文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等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兴趣。非遗的保护成为了社会、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众多机构、组织及个人业纷纷参与到保护和抢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业之中。

二、旅游产品本身属性的需要

从分类学角度看,旅游产品属于旅游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属于文化经济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兼具物质(物质结构部分)和非物质(文化内涵、精神性)的双重属性。这种双重属性要求界定了优秀旅游产品是一种物质载体,且应当表现与旅游文化相关的非物质性特征,给游客带来某种精神享受,激发起游客对某此旅游经历的美好回忆,引起游客对特定旅游文化的深度探究欲,且具有文化性、鉴赏性、把玩性、收藏性等特征。这种特殊的“借物言情”商品形式的构筑既是一种物的生产也是一种精神的生产,这恰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涵的文化特质相契合。

三、旅游市场急需高质量赋有文化性内涵的旅游产品的需要

目前,市面可见的旅游类产品普遍缺乏艺术开发含量和技术含量,制作成本低廉、加工粗糙、形式简陋,质量良莠不齐,产品趋同化严重。所谓江南江北无差别,千店一面。再加之旅游产品利润微薄化,鲜有实力雄厚企业进入其研发环节。旅游产品市场呈现出游客有需求,市场无产品的尴尬局面。那么,相关设计力量的介入显得十分必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含的众多门类与艺术技艺形式又能为旅游产品研发提供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可为旅游产品研发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同时也可以为旅游产品的研发提供丰富的艺术语言。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创新的需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兴起的第一个10年间,学界把关注焦点多放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界定,类型的划分,项目的认定以及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保护等问题之上。在厘清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问题的基础上,今天,学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则向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创新,如何有效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如何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研究方向转化。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方向的转化无疑为旅游类高职院校的设计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考点:高职院校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职院校艺术教育与本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参与、信息社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也为建立新的专业方向指明了方向。

五、国家战略性发展的需要

第一,国家发展战略提出旅游业应向“文化性内涵”方向发展。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特别提出提升旅游发展文化内涵及发展文化内涵性旅游产品研发水平的意见。第二,国务院政府报告首次界定了创意设计的“生产和生活服务业”属性。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别提到:大力发展旅游、健康、养老、创意设计等生活和生产服务业。把创意设计与旅游等行业并列放置于生产和生活服务业范畴。第三,职业院校高等设计教育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国务院总理在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指出应当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并强调崇尚一技之长,不惟学历凭能力,提出现代职业教育,是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举措。同年3月,教育部还表示,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2000年后近600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职业技术学院,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高等教育的转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力军提供了大量的人员储备。

六、旅游类高职院校在旅游产品研发中具有资源性优势

旅游类高职院校的专业优势可以为旅游产品的研发发挥自身特有的资源性优势。系统的旅游专业教学、实训、就业体系为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优质的调研渠道。除此之外,旅游行业的专业优势能够为旅游产品研发的市场匹配度提供良好的专业指导。现代设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提供再创造的可能现代设计教育缘起欧美国家,发展至今现代设计在设计方法、设计表现,综合材料运用等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为旅游产品研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技术与表现支持。这些现代设计专业比如动漫设计与制作,装饰设计与制作等都是旅游类高职院校中发展多年的基础艺术类专业,这些专业的既有成果可以为新兴专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教学经验的借鉴。旅游类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建立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及培训、社会诸多力量的智能参与、民族文化的信息传播以及知识创新方面发挥积极且重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设计与制作专业在旅游类高职院校的建立将搭建起传统工艺与学术、艺术、现代技术、现代设计、当代教育以及大众生活的桥梁。通过这一专业的建立将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让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吕明月.国策指导下的设计学科动向分析——2014-2015年中国设计艺术教育发展综述[J].艺术教育:2015

生物的遗传教学设计范文第8篇

关键字:专题学习网站;协助学习;学习资源

一、术语解析

1、专题学习网站:是指针对特定的人群,围绕特定的学习主题、教科研主题、学习素材类主题,完成特定信息的搜索与提供、组织与,或者提供互动学习平台的教育网站。①它是一个基于网络资源的主题探究、协助式的学习系统,运用网络的优势针对某一知识的课件或网上教材,它不用于一个学科的专业网站。

2、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探究学习:是指学习者围绕某一主题,通过专题学习网站资源、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规范和步骤而进行的一系列探究活动,其目的是提高学习者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升学习者的学科素养和信息素养。①

3、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②

二、"DNA是主要的遗产物质"教学设计

要素

内容及要求

活动标题

DNA是主要的遗产物质

学科

生物

活动背景

活动设计意图:

人教版高中新课改《生物》第三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是"DNA是主要的遗产物质",为了让学生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基因的本质,配合学生协助探究学习、动手动脑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设计了"DNA是主要的遗产物质"的网络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探究过程,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产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产物质中的作用。同时锻炼学生使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和竞争的意识。

教学对象分析:

作为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科知识,能够从生物实验现象中得出实验的结果。并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能够运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处理。

活动任务

及目标

活动任务:

教师先给学生通过PPT展示哺乳动物产生子代的染色体变化图,设疑1、亲代与子代之间要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必须经过哪些过程?2、染色体数目是如何的变化,其特点如何?3、染色的化学成分主要有哪些?接着,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从三个实验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进行实验,梯进式设疑遗传物质具备哪些特征,DNA与蛋白质中究竟哪一种具备遗传物质的特征。

活动目标:

(一)知识点

1.理解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2.了解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的概念;

3.理解遗传物质必须具备的特点;

4.理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及示意图,明确DNA是遗传物质,

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5.了解RNA也是遗传物质,明确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二)能力训练点

1.从生殖过程、染色体化学组成以及遗传物质存在部位划分来

分析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训练逻辑思维的能力。

2.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为例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训练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遗传、变异是生命最重要的特征,且遗传的物质主要是DNA,也有RNA,这就从遗传和变异的角度,强调了生命的物质性,有利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

(四)学科方法训练点

了解实验研究的方法是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遗传物质必须具备的特点;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与实验结论。

活动时间

2课时

活动准备

专题学习网站简介:

这节探究课主要借助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生殖》专题学习网站(http:///)之"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该专题网站资源丰富、内容全面、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网站资源有课件资源、图片资源、教学设计、资料文档、考试题库和视频资源。网站模块有知识体系、在线学习、专题知识、资源中心、学习社区等模块。网站的后期维护和更新也不错。

运行环境和必备软件:

1.硬件要求

最低配置:P4以上CPU、512M内存

2.软件环境和必备软件

Windows2000/XP/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6.0以上

WindowsMediaPlayer9.0以上、AdobeFlash播放插件

活动过程

明确探究方向

1. 根据每位同学选择的实验,按兴趣分组,分为四个小组。

2. 每个小组需要选出组长,组内要做出明确的分工,如负责收集资料、负责整理资料、负责设计绘图、负责报告发言等。可以一人身兼多职,也可以每人负责研究任务中的某一项。

3.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制定本组设计方案,拟订从哪几个方面收集、整理信息,解决问题。

4. 明确小组任务和自己的角色任务后就可以开展探究实践了。探究之前请参考以下建议:

* 如果有人发现了可以帮助其他人探究的信息,请与别人共享。

* 每个人应该认真收集信息,这对探究大有帮助。

这是一个团队协作的项目,而不是一个人单独去完成。

开展探究活动

第一步:浏览并收集资料

(1)各组主要借助专题学习网站查找资料。

(2)密切联系各组的任务,浏览、查找、收集相关资料。

(3)把个人找到的资料复制粘贴下来或者记录下来,最好分类整理为文件夹。

第二步:筛选并汇总资料

(1) 筛选有价值的资料。

(2)小组讨论,相互协作,分析、汇总资料。

第三步:设计并绘制规划图

第四步:提交作业

各小组将自己完成的规划图通过网络提交到教师机或专题学习网站的交互区,以便全班师生浏览、点评。

评价探究活动

(1)每组派一名代表到讲台上向同学们展示小组的实验结论,说明设计理由,同组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

(2)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现场请教,解决自己的疑惑。

(3)根据教师提供的评价量表进行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

(4)根据评价的意见,修改完善设计方案。

活动评价

依据

(给出一份科学的评价量规)

通过对该设计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上述的设计得到了一定的验证,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利用专题网站把协作和探究两种学习方式结合使用,有效的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开展信息化教学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生物的遗传教学设计范文第9篇

1.基于物质层面的文化建设,科技职业学院(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引进了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蓝印花布印染和通派盆景技艺入校,建设了蓝印花布技艺传承基地和通派盆景园,将极其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朴实地呈现给青年学生。,职业大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和狼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下建立了红木雕刻传承基地:朱宇雕刻艺术馆。该基地占地3亩,分为教学、展示、操作三个区域,为艺术设计学院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原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建校100周年之际正式开放文博馆,该馆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展厅面积达3800平方米,资料、藏品、图片等约4000件,有四个独具特色的分馆,其中沈寿刺绣传习馆和色织土布技艺馆有力地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保护,发挥了积极的宣传展示作用,为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开辟了新的道路。

2.基于学生活动层面的文化建设,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五月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学院艺术系专业的学生参与了整个活动的策划和设计工作,得到了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接受了文化、艺术的熏陶,还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科技职业学院成立了“非遗寻访”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30余人,来到非遗园参观展馆:木版画、仿真绣、红木雕刻、板鹞风筝、扎染等馆,并在扎染坊的老师指导下,体验了扎染技术,自制扎染手帕。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还组织了“江海流韵宣讲团”,利用新媒体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益性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收效。此外,各个学校还积极组建学生社团、协会,开展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活动。例如科技职业学院园林园艺协会的两名学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通派盆景的蟠扎技艺传承人袁华指导下参加“省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大赛”,勇夺第一名。

3.基于专业课程层面的文化建设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举办“民间工艺进校园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仿真绣、板鹞风筝、如皋丝毯等民间工艺引进校园,通过与企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合作,成立工作室,组建了一支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师和设计师在内的科研团队,将研发工作和专业课程教学相融合,以创新的民间工艺品设计为载体,以工作室为平台和相对应的专业对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融入课堂,融入教学。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蓝印花布技艺传承基地涵盖了蓝印花布制作的每一道工序,设计专业的学生得到了吴元新先生心口相传,学习并整理研究蓝印花布的技艺和图案设计,掌握了蓝印花布生产的整套工艺,抢救了一批珍贵的图案造型,并且通过建设数字化平台手段加以传承和保护。

4.基于科研立项层面的文化建设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的教师结合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开展研究,参加省市的各项“非遗”研讨会,加盟或成立有关学会,积极立项或发表文章。如:2013年,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成功申报了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申报的社科基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仿真绣的研究与发展”现已结题,在非遗的传承和实践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在学院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也纷纷结合自己在非遗保护和传承活动中的所学所想,参与“大学生创新计划”多项。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途径

1.营造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教育氛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校园的教育氛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往往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各高职院校应积极营造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环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教育氛围多层次、多角度、多类型,并逐步大众化、规模化和多样化,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在校园内设置橱窗宣传“非遗”文化,张贴“非遗”保护标语,校园内放置“非遗”标志物等;利用校园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展示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文化,让学生们接受“非遗”文化的熏陶,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2.将“非遗”保护和传承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高职院校的社团种类繁多,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团较少。我们应该积极创建并支持此类社团。另外,高校可开展特色的校园活动。如组织师生学习、表演非遗作品;或者举办与“非遗”文化相关的知识竞赛,鼓励师生以“非遗”为素材进行创作,举办“非遗”作品展览,邀请传承人进校园表演、讲座。另外,搭建校外实习实践平台,进行校外实践活动也是非常必要的。如开展一些“非遗”项目调查、研究、保护、宣传等工作,进行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体验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中国传统文化。这类学生社团活动和学生实践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民族民间文化的弥足珍贵,更加喜爱民间艺术,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激发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喜爱之情,从而升华为对祖国、民族的热爱与自豪,同时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底蕴、人文品格和人文情怀的培育与熏陶,打造异彩纷呈的校园文化。

3.将“非遗”保护和传承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其内涵丰富,并不缺乏教育的功能。而高职院校现有的课程较少涉及到“非遗”文化,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笔者认为,一方面,应该在课程项目立项阶段筛选出适合相关专业发展的非遗项目进行市场调研,综合传承人的意见,确定课程门类,制定课程目标及课时分配。高职院校应根据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自身校企合作的平台,使该课程发挥出其优势。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要与高职院校现有专业相融合,将非遗文化与专业技能结合起来。例如,科技职业学院将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与学生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融合在一起,设计出图案更为精美的蓝印花布。这样不仅推广了蓝印花布的印染技艺,还使与之相关的专业学生成为保护此非遗项目的新丁。甚至将其开发成新的旅游纪念品。

4.构建“非遗”保护和传承三位一体的合作新模式“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没有固定的方法,却有着相同的原则。在其保护和传承的工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构建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就是指高职院校、地方政府与“非遗”传承人依托非遗实习实训基地这一平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行之有效的科学的保护与传承。高职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一方都无法代替的,它应承担起唤醒社会保护意识、抢救文化遗产的重任,通过学术研究、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培育等多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与传承;然而这个过程必须有政府部门的整合与协调,建立包括政策、资金、法律等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传承人的创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的精神因子,是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码,其中所具有的特定思维、精湛技艺、文化意识是珍贵而无法复制的。整合三股力量的优势资源,调动所有积极因素,形成合力,共同构建高职院校、地方政府与“非遗”传承人三位一体的合作新模式。

5.将“非遗”保护和传承与教师队伍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与教师队伍相结合,无论从保护传承角度还是师资队伍建设来看都是获益的。“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开设专修课程,举办讲座,对高职师资队伍是个有效的补充。高职院教师,尤其是部分学历较高并积极参与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教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是一股强有力的支持力量,弥补了部分“非遗”传承人学历较低的局面。两者的结合,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一是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定期开展文化讲座、选修课程等;二是让参与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高职教师拜传承人为师,这样可代替不能参与到高职院校教学的传承人。这样的拜师,不是单纯的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更重要的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授,也是对非遗传承工作的有益补充。三是可以组建“高校教师+传承人”的教学团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传承人聘为传习课程专业师资。通过民间艺人与高校教师共同参与、同台授课的方式,组建了“高校教师+传承人”的教学团队,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6.积极拓宽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宣传交流渠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服务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高校在资源整理方面也要注意方式的创新。除运用传统的方式外,还要利用好当前的数字、网络平台。例如,可以成立学校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凭借图书馆资源,建立一个完备的数字化资源库,把资料和研究成果等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影像化方式记录下来,妥善保存并合理加以利用,从而拓宽宣传渠道。当然,高职院校更应加强校与校之间的非物质文化教育交流。

三、总结

生物的遗传教学设计范文第10篇

例如,按照2013年《考试说明》要求,《遗传》模块知识内容与2012年相比的变化不大,具体为:1.增加条目: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考试要求为Ⅱ类,这块内容在浙科版教材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都有要求的。2.改动条目:人类遗传病的类型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考试要求仍为Ⅰ类。这些变化使得《考试说明》与浙科版教材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更加保持一致,体现了《考试说明》简洁明了、贴近教材、贴近浙江省高中生物教学实际的特点,有利于高三生物学科的教学和复习。近几年高考对遗传知识的考查题型多以实验设计和分析题的形式出现,这也符合《考试说明》中对学生实验设计和分析并能做出评价和修订等方面的能力要求。题目分数控制在18分左右,有时也会穿插其他模块的内容,或在其他题目中考到该模块的知识点,题目趋向于综合性:1.近四年必考的知识点有: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每年必考遗传图解,分值在4分左右。2.近四年未考的知识点有: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动物的受精过程;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基因重组;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遗传咨询与优生。3.近四年每年高考试题中,考到的知识点呈增长的趋势:从2009年的3个考点,到2010年的4个考点,到2011年和2012年的6个考点,2013年基本保持稳定。

二、借鉴高考真题,做到触类旁通

自主命题以来,浙江高考频繁出现实验设计,遗传实验设计题正好可以很好地考查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生物教师平时不但要重视对浙江省高考遗传题的归纳,同时也要认真分析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理综生物遗传实验设计试题,并预测当年的高考趋势。例如,2012年山东高考理综生物第27题第(4)题: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本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作“M”)。M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第二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第三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请设计简便的杂交实验,确定M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此题依托新的情景,要求学生能依据“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图示”,灵活运用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原理并设计实验来解答问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还考查了“确定假设”的逆向思维能力,根据结论反推而获得答案。又如,2012年上海高考第30题,此题属于是9:3:3:1的变形,在许多情况下,独立遗传的基因通过相互作用共同控制性状,我们可将其称为基因互作,但仍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所以解题时所依据的仍然是孟德尔定律的实质。解答此类题目要认真审题,获取题中相应信息,根据信息判断产生原因,确定属于哪种变形,再运用孟德尔定律结合题中信息去解决问题。通过对此题的分析,教师可以由此引出许多变式类型,可以是互补类、互斥类、抑制类、重合类、重复类、叠加类、致死类等等,分析时配以相应的例题,相信学生一定能快速掌握此类题型的解答。由此,我们有必要充分挖掘必修Ⅱ中遗传和变异所有显现的或隐藏的实验内容,对遗传实验设计题要充分归类,包括显隐性性状判断、基因载体(常染色体、X染色体)判断(包括显隐性基因已知和未知的)、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判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否在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或非同源区段的判断、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判断、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断、根据性状判断生物性别的实验设计等等,要能运用实验设计的原则和孟德尔遗传定律解答此类问题,并整理出一套较完整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三、比较新老教材,进行择优拓展

生物学是实验性学科,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十分重要。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模块的实验类型有验证性、探究性、定量分析型、观摩实验和模拟探究实验五种类型,极大地丰富了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通过各种类型的实验,让学生体验如何科学地选择实验材料,怎样科学地设计对照实验,如何用表格记录实验数据与实验结果,如何对实验数据及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等。浙科版高中新课程生物必修教材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使用,新教材更加关注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设计了更多的探究实验,特别在遗传实验题中也增加了实验设计类型,更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但由于此类题目在高考中综合性地进行考查,也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遗传实验这块内容在两本教材中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在基因分离定律一节中,两本教材所列举的相对性状也发生了变化,人教版以高茎矮茎为例,而浙教版以紫花白花为例,当然这也留给了我们尽情挖掘的空间,尤其在实验设计这一块,我们可以把人教版的内容补充到浙教版来,以丰富我们的教学题材,为我们设置原创题提供了材料和空间。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人教版新课程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进行优势互补,进行择优拓展。

生物的遗传教学设计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课程建设;教学体系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概念后,“非遗”的研究和保护在我们国家迅速展开,在高等院校当中同样开启一股研究“非遗”的热潮。2002年10月,《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就高等教育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事业中的使命与作用建言献策,呼吁大学教育在越来越多的优秀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濒临消失的关键时刻,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次会议开启了构建我国“非遗”教育体系的序幕。

自此之后,很多高等院校相继成立了专门的机构研究和保护“非遗”,如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大学、苏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了“非遗”研究中心。同时,一些高校在公共课和部分专业课的授课中尝试性地开展“非遗”课程教学,如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工艺美术专业开设热贡唐卡教学等。特别是2011年国家颁布施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更是为“非遗”在高校教学中常态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笔者作为广西的高师美术学专业教师,近年来一直尝试把本土的“非遗”美术元素纳入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当中,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就如何在广西的高师院校开展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课程教学实践及其模式建设提一些设想,以期和广大同仁为我区“非遗”的发展与传承尽绵薄之力。

一、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况

广西地处我国东南,是中国唯一的沿海、沿边、沿江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以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为主的12个世居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承载着广西各族人民的生命记忆,反映着他们的传统生活和生产方式,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自治区政府就已经开始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抢修工作,出版一系列少数民族风俗、民间艺术等方面的著作。直到本世纪初,中国的“昆曲”进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上下出现了研究“非遗”的热潮,广西也开始了全面的“非遗”研究和保护工作。2003年,自治区政府启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1+10”工程,即以建设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为主,以南丹里湖白裤瑶、三江侗族、贺州客家等10个民族生态博物馆为辐射的民族生态博物馆群,努力创建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模式。2005年,自治区政府颁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桂政发〔2005〕47号)中明确提出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区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并提出多种途径保护广西的“非遗”。此后,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与广西民族大学合作成立“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并启动“薪火相传工程”,以及“全区公共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业务培训班”“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进修学习班”等各种培训活动,进一步加强对本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工作。时至今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二、广西高等学校开展“非遗”美术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速,广西许多优秀的“非遗”艺术遗产正面临大面积的消亡,少数民族语言的语境丧失、生态环境的大规模破坏、“非遗”技艺的传承断裂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昨日的“非遗”有可能成为今日博物馆、美术馆中永远的记忆,“非遗”的保护迫在眉睫。

2008年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也是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针对“非遗”保护的紧迫性,普遍认为当前最缺少的是大量高素质的保护人才、优秀的“非遗”传承人和全社会对“非遗”知识的认知与普及,而这三方面的实现,地方高师院校无疑具备最佳条件,也最适合成为大规模“非遗”研究、保护和教育的主阵地。作为广西的高等院校,长期以来肩负着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和社会各行业专门人才的重任,高等院校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变革,将直接影响基础教育和人才格局数十年的发展和成长。开展“非遗”美术课程教学,可以加速“非遗”知识的普及和高素质“非遗”保护人才的培养。此外,传统“非遗”技艺依靠家庭相传和师徒相授的方式,一旦儿女或者年轻人不愿继承,“非遗”技艺的传承就会断裂,如果把“非遗”技艺纳入我区高校的美术专业课程教学,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和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优秀的“非遗”传承人数将会不断扩大,并广泛带动基层“非遗”美术课程教学和全社会对“非遗”的普遍关注,从而在根源上解决“非遗”传承人缺失的现状。

2011年颁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广西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西部人力资源强省(区)行列,建成国家民族教育示范区”“广西建设民族教育示范区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突出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突出民族地区办学特色;突出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内容的民族特色;突出教育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因此,根据区政府关于打造“国家民族教育示范区”的目标规划,本区高校应该抓住这一机遇,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和优势,有计划、针对性地开设“非遗”课程教学,加大“非遗”基础知识、实践技能在美术学科教学中的比重,让“非遗”美术课程真正进入人才培养方案,将会对我区“非遗”的保护、传承,特别是对“非遗”的活性和完整性保护产生深远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地方高师院校凸显地域民族文化、打造教育品牌的必由之路。

目前广西已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共五批,375个项目,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47个项目。和美术学科相关的“非遗”涉及民间艺术、民俗活动、民间技艺、传统节庆等多个领域。

三、广西高师院校“非遗”美术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一)整体规划、统一布局

“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建设应该纳入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的整体学科规划中。从学校层面而言,应该把“非遗”纳入公共课程教育体系,在公共必修课当中添加至少一门“非遗”通识课程,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程》等,让学生了解国内、区内“非遗”的分布,懂得“非遗”的内涵、特点、分类,以及“非遗”保护、研究和开发的相关知识,为“非遗”在各个专业学科教学的具体实践与深化奠定基础;从美术学科而言,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当中至少列入一门“非遗”美术课程,让学生了解国内、区内“非遗”中丰富多彩的美术元素,懂得“非遗”当中服饰、雕刻、绘画、蜡染、建筑、刺绣等多个领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以及承载在这些美术元素上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这样的“非遗”课程强化,拓展学生视野,加深地方高校学生对身边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非遗”的兴趣。

(二)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公选课协同渗透

《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2001年推出实验稿,首次把美术教学上升到人文教育的层面,同时,教育部推出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给地方学校美术课程建设赋予了更多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此后高校美术专业特别是高师院校的美术专业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的比重逐年增加,除了各个具体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如美术学专业开设的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设计专业开设的中外设计史、设计概论等课程外,中外建筑史、中国服装史、中国工艺美术史等课程也进入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同时,各个专业还开设了相应的人文类选修课和特色课程供学生选择,比如美学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民间美术、少数民族文化概论等课程。我区高校可以精选一些代表性的“非遗”美术资源,化整为零,有计划、分头进入美术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通过不同理论课程的“非遗”美术教育渗透,从整体上建构起较完善的广西民族地区“非遗”美术课程教学的理论框架,为广西“非遗”美术教材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

此外,按照《公共选修课管理办法》规定,大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必须完成一门艺术类课程的选修。因此,美术专业教师开设全校性的广西“非遗”美术公共选修课,向全体学生介绍和宣传我区的“非遗”美术资源,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所强调的“向公众、尤其向青年进行宣传和传播信息的教育计划”的精神一脉相承。

(三)专业技术课和特色“非遗”传习坊并举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通过“口授相传”这一形式得以传承和延续的,因此,传承人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家和政府虽然都在尽力挖掘和保护“非遗”传承人,但传承人的濒危和现状的脆弱依然不容忽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形势更为严峻。比如文化部公布的四批部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广西入选25人,其中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55岁,平均年龄71岁,一些独门绝技可能随时面临消亡。因此,地方高校必须利用人才培养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肩负起培养本区“非遗”传承人的责任。

从美术学科专业角度而言,应该从四个方面展开“非遗”传承人的培养:一是在美术学或设计专业下设置广西代表性的“非遗”技艺侧重方向。比如服装专业可以开设广西少数民族服饰(瑶族服饰)侧重方向;环艺专业可以开设少数民族建筑(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侧重方向;美术学专业可以开设陶艺制作(坭兴陶烧制与制作技艺)侧重方向,民族工艺(壮锦)侧重方向;等等。二是专业技术课授课中具体的“非遗”技艺学习。比如手工艺课程教学中学习毛南族花竹帽编织、侗族的刺绣、傩面具的绘制等。三是建立特色“非遗”项目传习坊。根据高校的地缘优势和美术专业学科优势,联合地方政府和“非遗”传承人,在高校成立“非遗”项目传习坊,以固定的场所,长期不间断地开展具体的“非遗”技艺的传授和学习,最终形成传授、学习、继承技艺、创作作品并反哺技艺、扩大影响形成规模等良性的传承过程。四是利用美术专业考察课和实习课,在“非遗”集中地建立教育实训基地,定期组织各美术专业学生赴基地开展“非遗”技艺教学实训,亲身感受和体验“非遗”产生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通过田野调查、访谈等方式整体上认识“非遗”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四、广西高校“非遗”美术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因素

“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系统、科学、合理的规划,需要从培养计划、课程大纲、课时学时等方面精心修订,除了上面的课程构想外,还需要强调几个关键因素和环节:一是“非遗”美术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没有专业的“非遗”教师团队,“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建设就成了空话,不但无法传播“非遗”知识和培养传承人,更会扰乱正常的美术专业学科体系,误导学生对“非遗”价值和内涵的认识;二是“非遗”传承人进课堂。“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建设一定要“非遗”传承人的参与,特别是“非遗”技艺的授课初期必须要“非遗”传承人的亲授,才能保证原汁原味的、鲜活的“非遗”技艺进入高校课堂;三是“非遗”美术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和特点,除了“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非遗”知识的普及,“非遗”管理人才和科研能力培养也是关键因素之一;四是产、学、研的结合。要把“非遗”的研究、传承与社会发展、时代需求紧密结合,要与当前的经济文化发展接轨,特别是非师范专业“非遗”美术课程教学中,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注重“非遗”项目研发、产品销售、技能推广等方面。

结语

总之,构建广西高校“非遗”美术课程体系,既是新形势下对我区“非遗”保护和传承方式的积极探索,又是普及和宣传“非遗”知识最深入、最持久的有效方式;同时也与我区打造“国家民族教育示范区”的目标精神相一致,也是民族地区高校创建本土化美术教育体系、适应本区域社会文化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有效尝试。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过程,“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构建还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需要民俗学、文化人类学、艺术学等相关学科的通力合作,才能真正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

生物的遗传教学设计范文第12篇

摘 要: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课程资源进行教学开发已经成为美术教育研究的重要方向,如何将多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新的教学环境以适应时展的需求成为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作者分析了目前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术课程,并梳理了其优势和需要关注的问题,希望架起一座通向对“非遗”课程资源开发进行思考和探索的桥梁,同时也提出了对“非遗”美术教学发展和创新的思考。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术教育课程资源 教学设计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具有恢复传统文化记忆与智慧的重要功能。非遗课程获得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关注并成为基础美术教育研究的重要研究内容。要探讨“非遗”美术教学的发展方向,首先要明晰将非遗文化作为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势及其在基础美术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只有充分理解非遗文化对美术教学的作用,判断出目前非遗美术教学存在的缺陷,才能准确找出此类课程的发展出路,更好地为美术教学服务,达到教学目的。

一、“非遗”作为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势

(一)课程类型的灵活性。

非遗文化贴近传统生活和审美,积淀了劳动人民一代接一代的生活智慧,这些智慧体现在遗产包含的历史文化、审美取向和工艺技术等价值,美术教育者能够有目的地提取、开发其中需要的部分。非遗文化包含的多样的价值注定了非遗题材教学具有灵活性,面对同样的题材,不同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和重点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以陕西皮影为例,授课者既可以借助皮影人物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艺术形象,让学生通过平面化、夸张化和戏剧化的手法自己创作设计稿,上一堂设计应用课,又可以借助皮影巧妙的制作技艺,让学生对材料进行镂刻、敷彩、合成,亲手制作皮影形象,上一堂综合探索课。

(二)教育资源的潜在性。

教育者为了满足教育需求需要不断开发课程资源,丰富的非遗是一座素材宝库,可以应对多样的教学目的。国务院分别于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命名了四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量的非遗文化进入大众的视野。这些素材背后孕育着卓绝的文化思想和匠心独运的美学追求,提取其中优秀的元素,对于开发美术课程和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视觉性。

非遗进入课堂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鲜的视觉体验,不同的题材具有不同的视觉性。特别对于工艺性很强的非遗作品,不简单地用图片展示,而是直接将鲜活的素材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达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如南通蓝印花布是中国汉族民间传统的工艺印染品,将实物展示在课堂上,让学生近距离观察、接触,其生动和具有表现力的花纹很容易打动学生,让学生认识到朴拙淡雅的文化韵味;怀袖雅物折扇,“轮如明月尽,罗似薄云穿”,既可舞文弄墨,显露风雅,又可用于表演,展现优柔的舞姿。不同种类的扇子,或美观典雅,或清新秀丽,或温文尔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把玩和欣赏后,会生出许多疑问,这恰恰就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对视觉形象的依赖是美术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所在,非遗文化突出的视觉性,有助于美术学习情境的创设。

(四)实践性。

传统美术课以纸上作图或用泥塑造为主,非遗课程的加入大大增加了美术课堂实践内容。工艺类非遗文化都有独特巧妙的制作技艺,如明式家具制作技艺,正宗的明式家具以精密巧妙的榫卯技g结合部件,不用任何胶水或钉子等工具。教育者可以提供简易的模型部件,让学生进行组合和拼接,充分感受匠人高超的制作智慧,体会动手操作的乐趣,上一堂精彩的美术实践课。非遗课程能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教育者根据需要降低材料和技术难度,以学生的操作体验和感受为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人文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美术课程对人文性的追求,而不是单一的技能训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经历了持久的历史筛选和升华,折射出了不同地域族群的文化性格和审美追求,充满鲜明的人文色彩和深刻的人文魅力,其本身就具有人文性的特点,满足了美术课程对人文性的追求。如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秦淮灯会,民众通过扎灯、张灯、赏灯、玩灯、闹灯等诸多形式营造“万星烂天衢,广庭翻人潮”的美好景象,寄托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天下太平的良好愿望,是群众延续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空间。

非遗课程为美术教学注入了鲜活的题材和探索方向,使美术课程体系更立体,内涵更丰富,表现更多样,有助于在美术课堂上创设完整立体的文化情境。开发非遗美术课程,要充分认识到非遗文化作为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势,并发挥这些优势,弥补传统美术课程的不足,既满足学生学习美术的需求,又理解美术知识的多样性,获得艺术体验和实践能力。

二、“非遗”在基础美术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非遗教学目的的确立。

谈到“非遗”,人们往往条件反射地就想到非遗保护。但是,在基础美术教育中非遗课程的开发,绝不仅仅是从非遗传承的角度上考虑。诚然,中小学教育作为每个公民都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教育范围最广,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进行非遗内容教学,是普及非遗文化的一个绝好的机会,对于保护濒临灭绝的传统民间技艺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美术教育者更应该从美术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的角度,对非遗文化进行全面的分析。中小学非遗美术课程的开展,并不是为了培养传统技艺的接班人,这从中小学美术课的数量和容量上看,是不现实的。归根究底,非遗美术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中小学生的美学素质,这是所有美术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非遗文化要为美术课程服务,而不能本末倒置,否则,非遗美术课程只会停留在对非遗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宣传的层面上,对中小学生的美学素养的提高没有实质帮助。

(二)非遗文化与美术教育之间的关联性。

非遗美术课程开发能力的不足,导致美术教育和非遗文化之间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连接。教育者不能简单地将非遗和美术课程资源画上等号,因为非遗本身是一种文化资源,两者实质上属于不同范畴,没有从属关系。要将非遗引入美术课堂,首先要对非遗内容进行分析和筛选,对于筛选出的非遗内容也要进行剖析,提取其中能够利用的元素,进而为美术课程服务。若缺少这些环节,美术课程就会空洞,丧失教育的针对性,美术教学就陷入无序的局面。其次,非遗融入美术课程,涉及非遗的传承问题,非遗文化与美术教育之间缺乏联系,就无法使学生进入美术学习的情境中,停留在欣赏和临摹照搬的阶段,学生就不会从心底热爱传统文化。

(三)“非遗”美术教学设计的革新需求。

中小学美术课程中非遗内容的加入,能给美术教育者带来极大的发挥空间。各种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多样,制作技巧各异,教育者一方面可以在降低传统技法难度的基础上以更灵活的教学方式带给学生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另一方面可以借助非遗的人文性传授非遗背后蕴含的历史人文背景和传统文化思想。这些方面的改变,可以为教育者提供更多元的教学手段和更生动的教学设计。目前非遗课程还未脱离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设计过于拘泥守旧,教学内容不能以知识讲述、纸上作画和普通手工为主。除了课程设计缺乏创新外,教学内容也脱离生活实际,学生很难与精彩的非遗文化产生共Q。非遗美术课程的设计不能重技能轻情感,而要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文化情境中,让学生思考和感悟。

(四)作为课程资源的“非遗”的开发准备。

受各种实际条件的限制,教育者在选择非遗元素作为教学课程资源的时候,在准备阶段不容易得到完善的资料和参考帮助。美术教育者往往只能依靠自身经验和从网络与书籍查询到的资讯,导致对教所选内容没有足够的理解和研究;缺乏教研员或学者的指导,教学设计可能存在欠缺和不足。非遗美术课程范围广,类别新,教育者选择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课程资源设计课程时,很可能会发现没有前人做过这个课程或得不到有效参考,这就使课程的开发遇到一定的困难,非遗内容的精髓和细节可能得不到充分的呈现。而对非遗的详细了解和研究,又需要相应非遗传承人的帮助,美术教育者与这些传承人之间的联系,又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非遗美术课程的准备就会沦为对非遗资料的整理、搜集和罗列。

三、“非遗”美术教学的发展和创新方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才正式提出的,所以虽然历年美术课程标准中涉及很多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内容,但还没有对非遗有专门的论述,非遗美术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研究非遗美术教学的发展和创新方向,需要充分认识非遗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势,对现有的非遗美术课程问题进行分析,参考具有很好教学效果的已有课堂案例,逐步取得规律性认识。

(一)建立非遗美术课程资源库。

目前我国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总数多达1836项(2006年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2008年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名录共计147项;2011年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91项和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名录共计164项;2014年第四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53项和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名录共计153项)。国务院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定了“国家+省+市+县”共四级保护体系,非遗的研究和管理日趋完善。有了这样的制度保障,美术教育者省去了很多需要自己探索的工作,可以直接在各级名录中寻找和开发潜在的美术课程资源。

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美术教育工作者可以建立自己的“非遗美术课程资源名录”。将非遗筛选进非遗美术课程资源库,需要以科学的标准进行调查和探讨。成为潜在美术课程资源的非遗首先在内容上要具有代表性,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美术的学习范围相当广泛,但中小学美术课程设置的数量有限,其中非遗课程的设置就更加受到限制,所以要让学生接触到最具有民族代表性和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其次,筛选出的非遗内容要符合学生当前的身心发展水平。从小学到初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和认知水平分为不同的阶段,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能够为具体教学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对于越低龄的学生,更简单的表现形式和实践操作有助于他们接受和学习;年龄越大的学生,他们的视觉能力和思维能力相较于低龄学生有很大的提高,太过简单的内容难以满足他们的知识探求欲望和动手操作需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设计,使非遗美术课程符合认知过程的规律,体现教学的循序渐进。另外,还要考察所选取的非遗内容是否贴合美术课程标准,对实现课程目标发挥积极作用;其形式是否便于开展美术教学活动,过于复杂的内容会使具体教学遇到阻碍。

(二)按照美术学科知识类型对非遗进行划分,建立非遗与美术课程的联系。

要让非遗充分融入美术课程,需要对非遗内容进行充分的分析,将非遗分解成美术学科知识要素,并用这些要素与美术课程建立起联系。美术学科知识可以说是组成美术课程的最重要的内容,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视角看,从认知维度与认知过程维度进行教学设计,会对课程内容形成更教育学化的分解,对教学方法策略的选择会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非遗文化具有综合的特征,在教育者对其进行分解和组合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系统的知识划分,在教学中就很难兼顾学生的认知方式,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参考南京师范大学秦华副教授的《美术学科知识类型的划分与教学条件适配的选择》,美术课程大致可分为美术理论、美术技法两大类,这两大类又可以分解成多个分支。例如美术理论可以分为美术史、美术造型原理、视觉心理学、美术批评等内容,技法又因专业技能领域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方法。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将知识维度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识知识。事实性知识指学生通晓一门学科或解决其中的问题所必须了解的基本要素;概念性知识指在一个更大体系内共同产生作用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程序性知识指做某事的方法,探究的方法,以及使用技能、算法、技术和方法的准则;元认识知识指关于一般认识的知识及关于自我认识的意识和知识[1]。

参照知识维度的划分,我们以朱仙镇木板年画为例进行分解如表:

除了美术学科知识外,非遗美术课程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还要关心学生的多维度思考方式和人文修养。非遗课程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视觉体验和大量实践操作机会,由此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在具体美术情境中的探究可以培养人文意趣,并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

(三)非遗实体教具的开发。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使传统的美术课程发生巨大的变革,丰富的静态图像和动态影像资源因为获取和操作的便捷大量应用于美术课堂,美术教学的途径和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但是,多媒体教学的不足慢慢显现,一是多媒体对教学内容的呈现偏平面化,降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能力,尤其对于非遗来说,工艺性制作很强的特点得不到足够的表现;二是多媒体信息具有现成性,对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师在具体问题的解释上得不到有效的帮助;三是图像的大量运用会导致课堂呈图示化,削弱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非遗实体教具拥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直观性。非遗教具的灵活运用使学生产生对所学内容的直观认知,提高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积极性和效率,让课堂更生动有趣。另外,非遗教具的开发有效地使教育者投入教学内容的研究中,更深刻地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湖州吴兴实验中学高级教师徐军老师对美术实体教具的开发具有多年研究经验,他提出了“组装式”美术教具的创制并运用到了实际教学中,开发了《怀袖雅物――折扇》、《凿枘工巧――明式家具欣赏》、《木板年画欣赏》等有深度探索的课例,取得了杰出的教学效果,在全国各地开设了公开课。“组装式”美术教具是用纸、木、竹、泡沫、塑料等物质材料,围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设计的一种个性化教学用具。其最大的特点是“活”――教具不加固定,容易拆卸,便于重组,可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满足不同的教学需求[2]。

“组装式”美术教具为非遗教具的开发提供了参考和指导,教具制作要发挥创新精神,最大限度地减少过程中所需的成本和时间并取得最大的效益。徐军老师在《朱仙镇木板年画》课例中,为了解决学生对年画制作里套色印刷技艺的理解问题,运用透明硬塑料薄片,将年画里相同颜色的部分涂绘在同一张薄片上,最后几张薄片一叠加,便组合成完整的年画。

一件成功的教具不仅对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有着莫大的帮助,而且能贯穿整个课堂,推动整个教学。教具的设计是一门需要深入研究的学问,这就需要教育者对教学内容有深刻透彻的理解,把教学意识贯穿在日常生活中。非遗美术教具的巧妙运用弥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不足,两者的有机融合势必会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成为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四)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用。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推动着时代大跨步前进,来自现实和网络的大量视听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人们的生活中传播,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式。如今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和能力已经远胜从前,传统的美术教学形式愈发难以满足时代的需求,具有颠覆性的新教学模式“翻转课堂”逐步走进美术教育者的视野。

翻转课堂的概念是2007年由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沃兰帕克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提出并实施的,这种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师的视频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课上,教师对学生的疑难困惑进行解答,学生专注于问题解决的主动式教学。翻转课堂的课前视频学习有别于传统课堂的预习,传统的预习是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了解,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是教师提供一个简短视频供学生学习,这个视频精练了一整堂课需要教授的内容。视频播完后学生可以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反复观看,适应各层次学生不同的学习状况而不需要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的重复讲解,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教师节省了讲授知识的时间,就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不同学生的解疑和水平提高上,实施个性化教育。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尤其契合非遗美术教学的需要。非遗的特殊性让非遗美术课程适合设计成设计应用课和综合探索课,这两类课程都需要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大量时间进行构思和创作。正常程序的此类美术课都需要10至20分钟的时间供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授,除去课堂结束阶段5至10分钟教师的集中点评,留给学生的时间非常紧凑,难以满足学生的创作需要。翻转课堂的出现,节省了教师讲授知识的时间,学生可以直接进入设计和创作的阶段,教师集中精力进行指导,课堂效益大大提升,学生作品质量也得到保障和提高。

翻转课堂有效开展的核心和基础是课前微视频,在微视频的前提下才谈得上翻转课堂,所有课前微视频均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为非遗美术课程一方面发挥着传承非遗的作用,所以非遗美术翻转课堂的课前视频会有一定的科普性。独立性和科普性的共同作用使非遗课前微视频不仅能服务于美术教学,更能应用于非遗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将这些微视频公开于网络等信息传递途径,使其进入大众视野,将给非遗文化的传播带来积极的影响。

四、结语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如何保障本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成为我们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非遗美术课程的开发实际上不仅承担着拓宽和发展美术教育的任务,在守护本土文化的层面上也产生积极的影响。

目前非遗美术课程体系还处于需要完善的阶段,成熟性和普遍性还不高,基于非遗美术教学的研究需要时间论证。除了以上总结的外,非遗校本课程的开发、跨学科式美术教学、将课堂搬进博物馆的馆校结合教学等模式也是非遗课程发展和创新值得思考的方向。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积累大量的非遗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规律性认识,才能科学地对非遗课程资源这座“金山”进行开发,构建独特的非遗美术教学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秦华.美术学科知识类型的划分与教学条件适配的选择[J].文教资料,2016(24).

生物的遗传教学设计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总结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105-02

《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是中药、中药资源与开发、药用植物栽培等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又属于药用植物栽培生产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范畴。本学科系统阐述了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的理论原理,涉及在药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一些常规技术、生物技术的方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等内容,是一门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的学科。专业并于2014年招收了第一届学生,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我校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教学计划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内容较多,信息量大,同时要求密切结合药用植物案例进行讲解,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尝试和总结,在如何既能实现课程培养目标又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何经过短短一学期的教学,既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术,又可以了解一些科研的前沿知识等方面,获得一些经验和心得。

一、课堂教学体会

1.“课上一分钟,课下一天功”,认真细致的备课是必须的。从教师拿到教材到真正上第一节课,教研室的备课活动持续了一年多。首先是熟悉教材,对教材进行通读,并对其中的知识点反复讨论、研究,同时作横向比较,对于各种版本的遗传学、育种学相关教材进行细致的对比、筛选,并对比较结果进行总结,发表相关的教学论文。在教学研讨的基础上完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全书54理论课时共制作PPT幻灯片1100余张。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培养“自找水源”的学习意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第一节课是至关重要的,在第一次课的教学中,首先为大家明确了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在中药资源开发专业课程中开设的意义,同时介绍遗传学及育种学的发展简史,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示我国多所重点大学以及美国一些大学网络资源中的前沿成果和研究思路,使同学们在了解该课程的过去并能够预见到一个他们感兴趣的未来的基础上,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拓展学生视野,也为同学们后期参与科研活动和考取研究生提供了信息来源途径。另外,针对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激励同学们学好这门课程,为促进药用植物遗传育种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此,通过第一次课就使学生对遗传育种学产生兴趣,主动寻找一些相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有的同学甚至开始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程中去搜寻资料,为本课程的学习建立了一个良好开端。

3.授课中创设生活化情景,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比较法、问题导入法、演示法、列表法等,还特别注意创设一些生动情景,力争拉近枯燥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例如在讲解无性繁殖和营养系育种一章的内容时,先请同学们讲一讲关于水果的故事。每位同学选择一种水果,先讲解该水果的植物学特性,然后讲解一下该水果的繁殖方式。开始同学们还有些拘谨,后来就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同学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了课程内容的讲解,逐步解开同学们的疑惑。笔者发现,在授课过程中,创设生活化情景,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4.多渠道交流、沟通、相互启发,教学相长,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已经非常简单快捷,QQ和微信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成为实时状态,因此,师生之间的沟通也不再局限于课堂,通过多种方式交流、教学相长成为这门课程推进的常态。我们建立了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的班级微信群,大家可以实时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随时准备解决同学们的疑问,同时也不断地抛出问题,让同学们去探索。这样,课内课外随时的互动使得教师和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也促使教师不断地去寻找资料以解答同学们的疑惑。

5.堤内损失堤外补,增加课外辅导与习题课,缓解课程内涵丰富与课时紧缩的矛盾,弥补重、难点知识讲解不透彻的不足。因为药学院学生生物学基础知识薄弱,而且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的遗传学部分课时有限,许多知识多无法讲深讲透,从而导致很多同学对于遗传学的基础理论这一部分掌握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教研室专门开设了习题课,择其重点,详细讲解书中所附习题并适当扩展习题范围,使同学们能够熟练解答遗传学的基础理论的相关问题,从而为育种学内容的W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课教学体会

1.本教学团队教师对其他院校进行相关学科教学进行调研,梳理、筛选实验项目,精心设计,制定合理的实验教学计划。通过前期调研获知,天津中医药大学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开设的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只有理论课没有实验课,无从参考。我们就参照了其他多所师范院校、农业院校的遗传学、育种学等课程的实验教程,授课教师还亲自考察了兄弟院校的实验教学,而后在本校实验中心进行多次预实验印证、教研室反复研究讨论,最后筛选、设计了我校的《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实验计划,确定了三个遗传学实验、三个育种学经典实验,同时准备了多学科交叉的设计实验作为备选。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完成了经典实验,也尝试了部分设计性实验,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实验课流程。每次实验前一周将实验指导下发,要求同学们提前预习,熟悉每一步实验的原理和前后次序,确认每一步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并针对实验指导中设计的实验流程回顾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时鼓励同学们在理解实验流程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思路、新方法,以期学生加深理解实验设计的同时,能提高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

3.实验课教师细致讲解、认真示范。实验课上,带教老师认真讲解实验流程,同时与同学们讨论注意事项。对于大家自己改进的实验设计,教师必须认真监督,并适时将偏离实验目的的实验步骤更正到正常流程中,尤其强调安全性,进而保障实验安全、流畅地进行。

4.认真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期目标的符合度、影响因素,寻求改进措施。要求同学们在实验报告上列出实验结果后还要进行成败分析,讨论实验的影响因素。教师在课后也会认真分析不足之处,不仅分析实验成败原因,避免再犯同样错误,而且会及时有效提出改进措施,使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并有效果。

三、课程教学的不足及改进

1.药用植物的育种进程进展缓慢,科技前沿的知识较少,教学资源缺乏,以经典的遗传学和育种学为主的讲授,使学生感觉缺乏新意。虽然课程和教材的名称是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但是书中所列举的经典的实例仍然以小麦、高粱和番茄等农作物和蔬菜为主,真正以药用植物为例的工作或成果几乎没有,或者只是在某一个理论结束的时候加上一段话表明药用植物也在进行这一方面的尝试。这种情况使得同学们很不理解,教师讲课的底气也明显不足。虽然药用植物在遗传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但是也是有一些成绩的,因此我们尽量的从中国知网等相关网站下载一些与药用植物相关的文献,讲解一些药用植物科研的最新进展,以弥补上述不足和缺憾。

2.缺乏进行药用植物遗传实验的条件,实验教学仍以传统项目为主。因为缺乏药用植物实验的经验和条件,因此目前我校的实验课仍以经典遗传学实验为主,材料仍然是洋葱和蚕豆。本学期育种学实验教学中我们也尝试利用本校药用植物园的植物进行了杂交实验,但是由于经验不足、试验周期较短等原因,没有获得显著的成效和预期结果。今后我们还会继续这种探索,由浅入深地为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的教学积累素材和经验。

三、结语

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是中药学、农学、生物学交叉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内容涵盖面广,对教师的知识水平要求较高,同时,在中医中药大力发展的今天,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也承载着保护传统中药资源、创造更多新的中药资源开发途径的重任,因此,作为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的教师,我除了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外,还要努力构建更为合理的教学体系,拓展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的知识框架,引导学生去探究未知领域的奥秘,争取培养更多合格的、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中医药人才。

参考文献:

[1]任跃英,等.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

[2]张玉喜,候丽霞,杨洪兵.基于细胞生物学本科教学中的几点心得体会[J].科技信息,2010,(35):17-18.

[3]韩晓伟,吴兰芳,严玉平,等.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实验课程设计与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6,(5):203-204.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in Medicinal Plant Genetics and Breeding

HAN Xiao-wei,ZHENG Yu-guang,WU Lan-fang,SONG Jun-na,YAN Yu-ping

(He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Shijiazhuang,Hebei 050200,China)

生物的遗传教学设计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我国传统技艺;高校课程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匠精神

传统技艺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推动传统技艺有效融入高校课程体系,实现和课程内容的充分结合,不仅能让学生在课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技艺进高校不应仅是某一门课程的任务,而是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有计划的全面覆盖,促使传统文化与各个学科同行。

一、我国传统技艺融入高校课程体系概述

(一)我国传统技艺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背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我国是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多的国家。世界各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范围有所不同,根据我国在2011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定义,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1]我国的传统技艺种类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显示,目前,我国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共计1557项,其中传统技艺类项目629项,如芜湖铁画锻制技艺、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等。同时,我国还建有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可见,单纯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够的,应保护和开发并举,在发展中实现传承。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要依靠老一辈传承人与年轻一代的共同努力,当代大学生是正在成长且发展的群体,从源头培养,才能一代代不断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2]这为我国传统技艺融入高校课程体系提供了指引和保障。

(二)我国传统技艺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现状

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职能之一,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将传统技艺引入高校,是时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探索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引进课堂,开设了相关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开设了传统技艺设计课程,让学生参与公益文创设计项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传统技艺传承的关键在于整体谋划。当下,传统技艺融入高校课程的过程仍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课程设置不足,没有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二是师资队伍不健全,专业性技艺人才匮乏;三是缺乏形式创新,没有形成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四是课程教学资源不足,缺乏专业的课程教材,此外,传统技艺在传承过程中还存在传承周期长、难度大和见效慢的问题,加上高校课程设置具有滞后性,致使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认识不足,大多还停留在感知层面和体验层面,这加大了传统技艺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难度。

二、我国传统技艺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意义

(一)有利于建设和打造高校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校园文化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在自身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校园文化,是其核心价值所在,建设和打造高校校园文化对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将我国的传统技艺融入高校课程体系,能在无形中助力高校形成校园文化。在日常课程体系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是建设和打造高校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

(二)有利于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工匠精神

当下,我国正在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各行各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这使高校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发生了转变。在专科层次人才培养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3]在本科层次人才培养上,教育部明确提出,未来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中将有近50%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在研究生层次人才培养上,我国鼓励和支持专硕扩招,以实践为导向的专业型硕士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可见,在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已成为趋势,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在当下的人才培养中,工匠精神缺失,而传统技艺与以敬业、严谨、专注为核心的工匠精神恰好契合。将我国传统技艺融入高校课程体系,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工匠精神,也有利于培育“大国工匠”。

(三)有利于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4]我国的传统技艺是在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成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统技艺早期多以师徒传承和家族传承为主,传承范围小,后续创新能力不足。要传承传统技艺,靠传统的方式是不够的,还需要各行各业通力合作。在教育管理部门的主导下,各高校应发挥自身优势,在课程体系中融入我国传统技艺,将学习内容任务化,有利于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更有利于开展课程思政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我国传统技艺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路径

(一)结合通识课程进行融入

对于新时代人才培养,仅仅依靠以往的专业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开设形式多样的通识课程,日益成为高校开设课程的重要特点。高校开设通识课程的目的是在保证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具有全面发展的人文素养和宽广的知识面。结合高校通识课程的设置原则,开设与传统技艺相关的通识课程,是将我国的传统技艺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途径之一。近年来,各高校的通识课程越来越丰富,比如高校开展的美育课程和劳育课程,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育和劳育精神。将传统技艺融入高校通识课程,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长知识和见识,有利于提升审美素养,陶冶道德情操,激发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结合专业课程进行融入

传统技艺融入高校课程体系,还应该结合相关专业,与专业课程进行融合。例如,对于建筑学院的建筑设计等专业,可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与建筑专业相关的古建筑修复、徽派传统民居营造等技艺,开设传统技艺课程,使专业课程设置更加多元化;对于服装设计学院,可以结合蜀锦织造、蓝印花布印染等技艺开设专业课程,让学生体验传统的织造和印染技艺;对于艺术设计学院的产品设计、工业设计和平面设计等专业,可结合唐三彩烧制、家具制作和传统书籍装帧等技艺开设相关专业课程。总之,高校应将我国的传统技艺融入课程,并写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中,将我国的传统技艺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

(三)培养传统技艺优秀教学团队

全面推进传统技艺进校园、进课程,教师是关键,只有拥有优秀的传统技艺教学团队,才能保证相关课堂教学和各类活动高效开展。高校应充分发挥各学院、各专业的作用,培养优秀的传统技艺教学团队。首先,高校应鼓励教师与相关传统技艺传承人和传承机构合作,开展教学和教研活动,选送优秀教师到相关单位进修学习,提升师资水平。其次,高校应集中优势资源,鼓励并支持有条件的优秀教师带头开展传统技艺教学活动,开设名师课堂。最后高校教师自身应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教学技能,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如开设情景课堂,通过讲解我国的传统技艺,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我国的传统文化,并让其在心中生根、发芽。

(四)合作开发相关课程教材及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将传统技艺融入高校的课程体系中,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利于传播各高校当地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当下,高校传统文化类课程普遍存在配套教材匮乏问题,开发课程教材刻不容缓。高校应联合校外工作室,开发传统技艺类配套专业教材,同时制定与之相匹配的课程标准、教案和教学大纲,使我国的传统技艺在内容上和形式上真正融入高校的课程体系。此外,在学习形式上,除了传统的书本教学外,还应该结合传统技艺开展研学活动,开发一系列“活”教材,使教学真正“活起来”,使学生真正达成知行合一的目的。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十分重要。就高校而言,在课程体系中融入我国的传统技艺,不仅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也能让大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工匠精神。高校大学生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只有在高校课程体系中融入传统技艺,让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领会其中的精髓,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不断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法[N].人民日报,2011-08-05(8).

[2]孙根华.非遗传承融入高校普及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简论[J].四川戏剧,2020(5):159-161.

[3]吴鸿红.新形式下职业学校教师课程创生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0.

[4]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光明日报,2017-10-19(2).

生物的遗传教学设计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遗传学》;课程建设;本科教学;多媒体教学课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1-0107-03

《遗传学》是上一世纪生物科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其研究范畴大幅度拓宽和深化,新技术和新方法也不断涌现[1]。《遗传学》内容抽象,涉及相关知识面广,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教师如何“以人为本”地让学生尽可能掌握本门课程知识,成为《遗传学》课程改革的重点[2,3]。目前随着分子生物学科的飞速发展,《遗传学》的研究方面逐渐拓宽、深化,势必将在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研究领域继续展开激烈的竞争,因此培养具备丰富的《遗传学》知识,同时兼备创新能力的研究型创新人才已迫在眉睫[4]。因此,要强化《遗传学》课程的建设工作,在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为前提的基础上,还要注重运用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遗传学》课程在本科教学中一直是很重要的基础课程,尤其是在农学和生物学等相关学科中的教授中,取得的成绩也很显著。与此同时,《遗传学》及其相关学科发展之迅速,使得教学中出现授课内容的增加与课时安排矛盾突出、教学方法不适应《遗传学》的快速发展、教师队伍知识结构需要调整及教学仪器和设备较为陈旧等问题比较突出。为此,笔者认为可以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改进,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的建设,将《遗传学》课程的逐步合理优化。

一、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的组织

(一)课程体系的建设

《遗传学》教学大纲严格依据新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需求,充分体现出本学科最新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前瞻性。而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实现教学与实践的灵活互动,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遗传学》所学的基本规律来分析学科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遗传分析能力。规范《遗传学》的教学管理模式,避免重复知识的讲授,多配合一些案例分析,并及时将一些新知识、新案例及时补充到课堂和实验之中,可以适当地开设与《遗传学》理论相关的综合性实验,同时结合生物技术前沿技术领域,开设了有关遗传转化和利用染色体的微核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等综合实验,将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使《遗传学》课程始终保持一种活力,通过对教学的研究和创新,探索并运用精品课程教学高水平的途径和方法,使《遗传学》教学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

随着近年教学同行们的不懈努力,已将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添加到《遗传学》授课内容中,因此《遗传学》内容已有明显增加,《遗传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在保持本学科自身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还要强调反映力遗产学,特别是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在20世纪90年代的最新进展。因此,《遗传学》课程为适应21世纪学科发展的需要,在论述方面应对经典《遗传学》进行适当整合,以遗传物质的本质、传递、变异和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为主线,对与《遗传学》紧密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做重点讲解和介绍。其内容涉及生物体宏观到微观等各个层次,包括生物进化过程、植物群落演化、各种生物体形态性状以及细胞染色体、DNA分子结构等。教学内容上,应注意避免与其他学科相重复,使学生对《遗传学》的不同层次上有较为完整和充分的认识,从而充分了解和掌握《遗传学》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更深层次上了解和掌握《遗传学》知识。另外,教师把每章内容讲解学习完成后,应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一些精选习题,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效果的测评

教学效果是评价课程建设成效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深层次地改进考核办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在考核方法上,可以采取笔试、面试、课程论文和课后习题相结合,单项试题与综合分析试题相结合的方法。在考试命题上,为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应多出理解分析方面的试题,做到灵活多变。同时将实验操作过程、报告结果,纪律和实验考试等也纳入到实验考核中来,在提高在《遗传学》总成绩中实验成绩的所占比例。“理论综合试题”的内容要让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和思考后,在综合全书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再行完成,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遗传学》知识的全面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考试可采用在学生完成实验后根据考试结果由教师现场打分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

(一)改善传统教学方法

首先,在《遗传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要把培养学生的遗传分析能力作为重点。为了使学生获得深刻的印象与全新的体验,教师一般会采用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例如:交互式、实习法等。这种方式方法对加强学生对本学科的基本规律、理论、概念以及研究发放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学生也更容易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启发式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大的支配空间,在实际学习中掌握主动权,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开放实验室,更好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可以最大程度地启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积极性,这些都是开展研究《遗传学》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也是改善改进日常教学效果的基础。同时,《遗传学》中日常教学情况及时反馈以及课后征询学生意见制度的实施,可以多方参考学生对教育教学的意见建议,适时的改善教学方法,保持教学双向信息反馈通道。

(二)不断改进教学手段

为了改善课程教学质量与日常教学效果,同时克服有时遇到的课时不足的问题,需要在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重与教学改革中,积极创建和应用CAI教学课件,结合实物、图片、录像等进行多媒体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同时为了方便学生的自学和复习,又能让教师授课使用,在《遗传学》CAI教学课件中,可以同时制作网络版和课堂教学版两个板块。《遗传学》课件具有界面美观、内容新颖、结构紧凑、文字精炼、图文并茂等特点,实物照片和彩图多,能够将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时期和世代、宏观和微观特性等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遗传学》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而多媒体教学设备则使其变得生动直观,更加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多媒体课件中附有的教学大纲、日历、参考书和教辅助资料等内容也方便了任课教师和学生更好地了解《遗传学》需要掌握的内容范畴,课后学生们可以随时上网阅读和复习课上的内容,还可以通过课件链接到国内外与《遗传学》相关的诸多网站进行自主学习与兴趣学习。另外,还要配合《遗传学》CAI教学课件,编写配套的笔记型电子版教材,有助于克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媒体笔记难记的问题,也方便了学生们根据相关的课件内容进行复习。

三、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好一门精品课程不仅要有丰厚的物质基础,还需要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一支团结协作的师资队伍,在《遗传学》教学的工作中,受到高度关注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师资队伍建设。因此,根据《遗传学》的课程教学队伍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所需的课程,制订一套《遗传学》课程的发展规划和培养师资的计划,并且由丰富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势在必行。可通过对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培养、教学素质培养、科研素质培养等三个方面进行师资队伍建设。

(一)综合素质培养

教师之间应该及时交流上课经验,选修课程应选择与《遗传学》课程相关的一些课程,例如:《植物学》、《生物学》等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这样可以丰富教师的知识。要保证教学的质量,教学课件必须由专业人士制作,教学的质量和课件的内容也必须由课程的负责人全权负责。要经常举行《遗传学》的课程教学研讨会,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学期开学后,由团队的负责人组织和指导下,请团队中资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其他学校长期工作的一线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综合素质的培训。依托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业务部门进行调研,使教师有机会参加业务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二)教学素质的培养

青年教师应经常参加学校组织教学观摩课程。在参与的过程中同时由团队负责人和团队成员中的老教授可以亲自传授一些教学方法或者经验。这样有利于青年教师学习到丰富的实践知识以及亲身体验。以便青年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更好地学以致用。青年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缺陷,或者说是教学经验不足。学校可以安排青年教师给有着丰富经验的老教授担任教学指导老师,制定详细的、以老教授带新青年教师的计划,年轻教师可以给导师承担一些工作。这样在教学上青年教师可以学到的知识很多。这样有利于青年教师积累丰富知识和经验。在参加教研活动的过程中会逐渐的提高自身的水平。青年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教学经验,这样才能逐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教育教研的能力。

(三)科研素质培养

只有当教师自身具有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才能游刃有余地将理论简单而有效地传授于学生,使学生更为直观地认识到所学知识的应用领域,从而能有效地避免学生眼高手低现象的出现。因此,青年教师需要承担或者参与其中的一些科研项目。通过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及时有效地反馈到教学实践中,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自身水平,为开展教学实践提供更高的水平。青年教师和科研骨干都是教学团队中最重要的支柱和后备力量。因此学校应大力支持青年骨干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或有计划攻读博士学位或进博士后流动站,争取实现教师博士化,在年龄上应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支持青年教师从事科研工作。

四、实验教学或实践性教学的提高

根据《遗传学》发展迅速并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这一特色,这门课程要从多方面入手,做出具体的内容调整,例如:实验的项目、实验的具体教程和实验实践的内容,对有连续性和相似性的实验进行归纳并拢,在课堂上多多开展具有设计性、应用性、综合性的实验,对于验证性的实验要逐步削减,从而跟上国内外本学科的发展步伐。争取与国际国内重点大学的学科实践看齐,不断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的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一)增开新实验

根据开课对象所学专业不同的特点,在保证经典《遗传学》实验开设的前提下,逐年增加1~2个新的实验项目。对室内外的实验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在实验课程中我们要积极采用新进的教学技术,去辅助实验的顺利开展,此课程的实验要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来开展,从而提高我们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因为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技术还不够纯熟、不够全面,知识面也有待拓宽。对此,此学科的实验内容需要增加与《遗传学》课程内容有着密切关系的、具有综合性的和设计性的实验,如“植物染色体的核型分析”、“果蝇标本的采集、形态鉴别和杂交实验”、“多倍体的诱发与鉴定”等,这样的实验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此学科中的具有综合性的实验应该达到总实验量的一半左右,这样的实验体系才更加合理。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学生们也要对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现象进行认真的思考,对实验结果加以分析,积极完成实验报告或撰写论文,通过实验对其原理和方法有了彻底的理解和掌握。

(二)更新实验设备,改善实验环境

更新实验设备、改善实验环境,是我们实验教学水平提高的基础条件和硬性条件。在学校经济条件和实验场地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建设完成具有功能齐全的教学实验室,同时引进先进的实验设备,这样的实验室可以满足更多专业学生的实验要求,能够满足我们更多学科实验任务和符合综合性实验的需求,从而大大提高我们的实验教学水平。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良好的实验环境,我们要积极制定相关管理制度,责任到人,同时对实验室的开发时间要加以延长,这样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去亲手做实验。我们要培养学生爱护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的意识,让学生自主对其进行管理。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和实验指导教师共同协商,这样可大大提高学生对此课程实验的积极性,使得学生的操作技能不断提升,从而实现高效实验课堂的目的。

(三)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中运用的一种重要方式,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方面要采用优秀的教学资料以及现代教育技术,也要将多媒体技术引用到教学中,在《遗传学》的教学过程中也要如此,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教学手法和手段。为此,实验室要不断增添、更新教学仪器设备,尤其是多媒体教学仪器设备,在改善教学环境和实验条件的同时,也为教师自己更深层次的教学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举个例子,以前教师如果与学生一起进行显微镜内的观察,难度很大,过程也比较繁琐。但是,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很方便地将显微镜里可观察到的物体用数码显微系统映射到大屏幕上,教师的讲解就更加容易,更生动活泼,学生学习也简单了,更增添了学习兴趣。再者,平常学生自己做完的片子也可以在计算机中保存,随时就可以打印出来,减少了学生的工作量,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平常各种教学图片扫描到电脑里让学生进行观看,可以使教学效果有一个很大层次的提高。

综上所述,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可以看出《遗传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教师在把握该课程特点的基础上,重点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据此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通过先进的教学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把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实践过程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实践过程,是提高《遗传学》课程教学质量、紧跟时代步伐的有效手段。今后将以此为指导思想,并进一步完善《遗传学》课程建设,使课程教学再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黄旭明,梁雅梨.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3,(6):58-60.

[2]沈法富,王洪刚,于元杰.计算机辅助教学及多媒体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J].遗传,2000,22(1):34-3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