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公共文化服务范文

公共文化服务范文

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范文第1篇

自牡丹江市成为全国28个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一以来,哈尔滨南岗区再次获得创建资格,大兴安岭地区北极村北极光节系列节庆活动也于2011年成为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牡丹江市作为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已经于2013年9月通过国家验收,其创建的“六项引领行动”,“3+4”推进模式,为区域性乃至全国范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示范,黑龙江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成就初显。依托于这些示范区和示范项目,黑龙江省的公共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文化研究也如火如荼。2013年5月,由老艺术家刘国仲发起的公益性民间机构———牡丹江国学院正式揭牌成立,成为传播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国学人才的文化阵地;2014年1月,极地艺术研究会在牡丹江市成立。该研究会由我国著名冰雪艺术画家周尊城先生与牡丹江大学携手创建,依托于雪城的天然资源,该研究会成为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培养艺术人才的又一个摇篮;2013年7月,由齐齐哈尔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曲奇华创办的齐齐哈尔市文化创意研发中心、关东书画研究院正式启动运营,该中心对于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化、信息化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文化研究如火如荼开展的大背景下,一批文化精品纷纷面世。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期间,哈尔滨市组织的朝鲜民族打击乐《四物游戏》获得音乐门类作品“群星奖”;哈尔滨话剧院大型原创史诗话剧《索菲亚教堂的钟声》以戏剧形式展现了哈尔滨百年发展的历史文化特色,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哈尔滨歌剧院根据张丽莉老师先进事迹创作的原创音乐剧《茉莉飘香》一经上映就受到了全国53家新闻媒体及网络的广泛关注;由齐齐哈尔马戏团学员班表演的《高空四人技巧》等三个杂技节目在黑龙江省第三届艺术教育成果调研评比中获得三项大奖;齐齐哈尔市编排的大型民族风情音画《达斡尔人》代表黑龙江省参加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获得表演金奖等十一项奖项……。

二、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失衡

政府、文化事业单位、企业、非政府组织、公民个人都应当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供给主体。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应当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的参与。但是,在实际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还主要是由政府和文化事业单位主导的,他们往往以培训、举办讲座、论坛、咨询等方式在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近些年来黑龙江省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非政府组织有所发展,但是也主要是以秧歌队、广场舞蹈队等公民个人自发形成的文化供给方式存在,有规模的,经过登记注册的公共文化服务非政府组织尚未发育起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3]显然,黑龙江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距此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另外,在黑龙江省公共文化供给中,部分城市已经开始注重引入市场机制,通过企业冠名等形式丰富地方公共文化产品提供的方式,如,“齐齐哈尔啤酒文化节”就曾经以“金马·香江花园杯”和“中汇城杯”进行冠名,通过企业提供经费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但是,黑龙江省绝大多数城市和文化品牌市场意识还非常淡薄,不能够充分重视各类企业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作用,例如在国内外都非常有影响力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龙江讲坛”等,都没有与企业联合共同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经验。这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中单纯依靠政府和文化事业单位的力量势必会造成供给主体的失衡,无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后劲不足。

(二)公共文化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公共文化服务范文第2篇

内蒙古地区共有101个县,其中21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17个县、49个旗、3个自治旗。内蒙古自治区现有乡镇苏木641个,文化站848个,嘎查村12215个,农村牧区人口约1360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59.1%。全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县域公共文化服务是完善的关键层面。

(一)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近年间内蒙古地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制度、项目工程以及运行机制等各方面得以实施运转,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在自治区自上而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旗县的公共文化建设也获得了一定发展。

(二)公众公共文化生活日益改善

随着地区经济文化的深入发展,县域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进步,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中注重服务内容的多样性、提供主体的多元化和提供方式的创新性,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草原(农家)书屋、农村牧区电影放映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重点文物保护、基层两馆建设等一大批重大文化工程和项目得以推进。区内各类表演团体面向基层也开展了大量的文艺演出。从地方来看,公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县本地在传统节日组织开展规模较大的庆祝活动,也举办一系列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以及举办旨在打造地方文化品牌的特色节庆活动。从公众个人来看,文化需求日益变化,文化诉求及参与文化活动的意愿都在不断提升。

二、内蒙古县域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困境

县域公共文化服务对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提升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肯定内蒙古公共文化服务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县域的公共文化服务上存在的不足。

(一)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经费投入不足

近年来,尽管全区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逐年增加,但由于财政投入总量不多,文化事业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仍相当普遍。由于经费缺乏制度性保障,大多数旗县的文化单位处于低水平的维持状态。全区人均藏书量和购书费均低于人均全国平均水平,多个旗县图书馆没有专门的购书经费。还有,大多旗县文化馆(站)由于业务经费欠缺,每年只能在春节开展一次元宵文化活动;有的乡镇文化站基本活动有时都难以保证。

(二)公共文化各类设施设备还不够完善

国家对于图书馆和文化馆场所的面积标准最低是1500平方米和2000平方米,全区62个图书馆和58个文化馆的场所面积不达标。全区11224个嘎查村有文化室6850个,但面积达到100平米以上的仅有1253个。旗县剧场缺乏,全区只有8个旗县有剧场、影剧院,大部分旗政府所在地都没有专业的演出场地,文艺演出活动受到演出场地的限制。目前73支旗县级乌兰牧骑,现有办公和排练场所面积不足2000平方米的有17支,不足1000平方米的有18支。

(三)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低文化机构服务水平和服务

能力不强,人员专业素质低,工作方式保守落后,文化创新意识弱,难以满足公众文化需求。如乡镇文化站专职人员及有特长人员少,缺乏专职管理人员,高素质的具有领军能力的专业人才尤其匮乏。同时,缺乏有效的培训机制,培训资金匮乏,难以提供专业培训。一些基层服务人员长期受编制和薪资待遇问题困扰,影响正常的工作和服务水平。

(四)城乡间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均衡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公共文化发展不平衡。城市聚集着大部分的公共文化资源,而一些偏远的、经济发展较差的农村牧区,缺乏最基本的文化服务,农牧民基本文化权益无法保障。呼和、包头和鄂尔多斯地区公共文化资源拥有量占全区一半以上,再除去各盟市政府所在地占有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留给县级政府和乡镇基层的就更少了。由此导致城镇与乡村牧区文化发展差距不断拉大。

三、完善和加强内蒙古县域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途径

(一)增加政府经费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专项发展资金,解决旗县图书馆、文化馆没有独立财务的问题。切实将新增文化经费主要用于基层,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牧区的范围,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投入机制。加大对县域地区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和文化室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文化设施建设的覆盖率和达标率,形成具备各种功能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根据苏木乡镇服务人口数量,建设符合其标准的综合文化站,并且配备相应的技术服务设备以及图书、报刊、棋类、球类等文体游艺设备。

(二)加大重大文化工程实施力度,增加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总量

推进农村文化建设重点工程,发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草原书屋、农村牧区电影放映等多项惠农工程的独特作用,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差距。吸纳各方力量,改善、提升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准,增加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总量。

1.推进实施文化共享工程以内蒙古地区民族特色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以贫困基层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依托各级图书馆以及县域地区的文化站,形成具有丰富资源、先进技术、便捷服务的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并努力实现“村村通”。提高共享工程的利用率,让更多的基层群众可以通过基层服务点使用文化信息资源及享受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的资源服务。

2.鼓励农民自办文化支持农民群众通过自筹资金,兴办农家书屋、民间剧团、电影放映队、文化大院等,实现自我管理,对业绩突出的民办文化机构,政府予以资助、表彰和奖励。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在发展农村文化方面成为带头人。把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村作为重点,积极开展健康的传统集体文化娱乐活动,发展适宜地方的现代文化项目。

3.推进流动文化服务工程为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配备多功能的文化服务车和电影放映车,以利于提供开展政策宣传、影视放映、文艺演出、展览、图书销售和借阅、科普宣传、科技宣传为一体的流动文化服务,为县域群众提供生产和生活中需要的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

(三)完善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作机制

1.实现公共文化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多元化创新在举办文化活动时,应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区域特色,挖掘和培育有特色的地区文化,树立地区文化形象。高度重视、保护和发展具有内蒙古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提供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文化资源,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实现“以需定供”的文化配送机制,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以不同的方式和主体提供公共文化服务;针对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服务活动项目,从而满足不同特点地区和人群的需求。

2.吸收多方的力量,形成城乡区域间优势互补的互动促进机制在政策和投入等方面向农村倾斜,优化资源配置,缩小地区间公共文化发展差异。建立城乡共同发展和互利双赢的统筹机制,以城市辐射带动城镇和农村的发展。要注重城区文化设施的延伸功能,市区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文化设施的开放要向乡村拓展,加快文体设施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同时要改进“三下乡”办法,实现送文化下乡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文化下乡应与公众需求对接,确保实效。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城乡之间结对帮扶、共建,使城市文化下乡,农村文化进城,双向助推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发展。

(四)转变政府文化职能,健全相关文化制度

1.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随着中国政府整体的转型,自治区政府应该整合各级政府部门的文化职能,提高文化服务的创新意识,改善文化行政部门管理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切实扭转文化管理部门职能“错位”、“缺位”和“越位”的问题,把政府传统的以行政管理职能转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2.完善文化法规体系,推进文化事业发展要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职责,不断完善文化政策法规体系,促进文化事业的顺利发展。尤其要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制定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政策和措施,为当前经济条件下文化的发展提供各项法律保障。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规范执法行为,切实把文化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深入开展文化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依法行政、守法经营和维护文化权益的自觉性,为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事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建立健全县域公共文化服务覆盖考核办法制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评估机制,有利于研究制定统一的管理办法及服务标准,对于地方各级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和设备建设的具体标准,以及其应提供的服务项目和内容等,都可以做出明确详尽的规定,这种做法的益处是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便于基层落实执行,并引导政府及文化单位逐步建立正确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观。如浙江在2010年推出了首个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指标体系;山东省建立了县域公共文化服务覆盖率考核表,类似做法的地区还有上海、浙江嘉兴等。所以,内蒙古可以在当前国家和地区已有的考核标准基础上,借鉴其他地区的成熟做法,将县域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体系化,分别制定考核标准进行考察。

(五)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标,大力推进广覆盖、高效能、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益,实现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以人为本的原则。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集中力量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2.坚持制度建设、机制创新的原则。结合实践,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制度设计研究。注重立足本市、面向东部地区,瞄准国际同类先进城市标准,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机制。

3.坚持统筹城乡、整体推进的原则。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密切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特点优势,坚持统筹协调。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文化发展的合力。

4.坚持改革创新、争先率先的原则。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科学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改善公共文化服务效率。

5.坚持保证基本、惠及全民的原则。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积极探索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均等的路径、方式、方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三)工作目标

用两年时间完成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任务,力争到年底基本建成设施网络广覆盖、服务供给高效能、组织支撑可持续、保障措施管长远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体水平处于全国领先位置,各项工作均达到文化部、财政部规定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标准。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指标

(一)设施网络

1.人均公益性文化设施面积达0.16平方米,公益性文化设施实现市、镇(区)村(社区)三级全覆盖;

2.公共图书馆人均占有藏书1册以上;

3.公共图书馆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率1次以上;

4.公共图书馆人均年增新书在0.04册次以上;

5.人均到公共图书馆次数0.6次以上;

6.100%镇建有单独设置的综合文化体育站;

7.100%行政村(社区)建设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中心)

8.市、镇(区)村(社区)三级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电脑数量为:市图书馆、文化馆各25台,各镇(区)及其办事处、城镇社区各10台,村(社区)各5台。

(二)服务供给

1.市级公共文化设施电子阅览室提供免费上网服务时间每周不少于56小时;

2.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

3.文化馆(站)博物馆、柳亚子纪念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

4.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年均惠及农村和社区群众180万人次;

5.市年均向基层送书1万册、送戏300场次、送电影3000场次;

6.市图书馆、文化馆各配备1台流动服务车;

7.市图书馆每年下基层服务次数不低于60次;

8.市文化馆每年下基层培训、辅导、调研人均不少于30次;

9.市文化馆每年组织流动演出12场以上,流动展览10场以上;

10.市图书馆建设3个以上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库。

(三)人员配备

1.在镇(区)综合文化体育站中使用3名编制配备文化专职人员,行政村和社区配备1名兼职的文化管理员(文化指导员)实行基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2.市级文化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不低于80%

三、创建示范区的重点和主要任务

(一)创建重点

1.持续推进设施网络建设。加大力度改善基层、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条件。

2.全面提高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给能力。切实保障广大城乡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3.提升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的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结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项目)创建,形成一批具有提供专业化、高质量服务能力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基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在职培训。大力吸引高层次人才,探索职业准入的实现方式,使人才结构更趋合理,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进一步提高。

5.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水平。建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促进文化事业科学发展。

6.完善经费保障机制。以保障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为突破口,增加投入总量,改善经费结构,提高投入效益,逐步形成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体系。

7.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探索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逐步建立行为规范、激励有效、人尽其责、富有活力的公共文化内部运行机制。

(二)主要任务

1.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建设

设施网络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和阵地,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完善的设施网络体系为基础。今后两年我市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向基层、农村深入,全面改善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

1实施市文化馆、图书馆达标建设。根据《文化馆建设标准》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要求,加强市文化馆、图书馆建设,使两馆继续保持在国家一级馆行列。

2实现基层公益性文化设施全覆盖。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创新完善社会建设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发〔〕60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意见》文群字4号)精神,着力推进城市新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居住区)文化活动中心(综合文化室)建设。

3实现公共电子阅览室全覆盖。依托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文化馆(站)推进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年底,实现公共电子阅览室市、镇(区)村(社区)三级全覆盖。

4探索政府统筹文化设施的建管用机制。根据《市基层文化标准化建设评选和命名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群字〔〕2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全面推进文化馆(站)文化社区(村)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文化阵地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发挥基层文化载体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网络体系建设

公共文化设施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效益,只有通过全民共享公共文化服务才能实现。提供实用、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今后两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把强化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效益为战略重点,提高服务的利用率和提升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上取得明显突破。

1实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按照《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采用以市图书馆为总馆,镇(区)图书馆为分馆的总分馆模式,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统一管理。实行资源共享、协同采编、统一检索、通借通还。

2实施文化惠民活动品牌创建系统工程。根据、文明办《关于开展“节日”传统文化节庆活动的实施意见》精神,真正从群众需要的出发,依托“江河湖”兼具的水文化资源和“戏曲文化”广场文化”独特优势,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做优做强一批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和较大影响力的文化节庆活动,不断推进文化惠民活动向纵深开展,最大限度满足各阶层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工程之一:做亮做强重大品牌文化活动,打造传承历史文脉,彰显地方特色,丰富城市文化节庆活动的品牌文化活动。通过举办“区域文化联动暨大运河()文化艺术节”和“戏曲艺术节”等重大活动,积极构筑立体、多维、开放的历史文化节庆平台,擦亮“文化”城市名片;通过举办“市民读书节”等全民活动,推进全民素质提高,打造学习型城市,弘扬“吴风越韵,精诚致远”城市精神。

工程之二:按照“一镇一品、一镇多品”以及“一村一品”发展战略,发挥各自特长和优势,充分展示水乡文化的深厚底蕴,做强做大各具特色的品牌。同时,鼓励举办各类民间文艺节、农民文化艺术节和镇、村(社区)文化节。每个镇都要有一个文化广场,有一支一流的群众文艺团队,有一项一流的文化活动品牌。加强“民间(特色)艺术之乡”和“市文化示范镇、文化先进镇”建设。

工程之三:根据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及进城务工人员等特殊社会群体的需要以及广大民众的需求,积极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精心组织特色文化品牌活动的同时,组织开展针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及进城务工人员等特殊社会群体的文化艺术节庆活动,融合各类人群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方面存在差异。

3强化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服务。根据《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要求,继续推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制度,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原有品牌基础上新增两个以上创新服务品牌。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免费向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开放,完善方便残疾人以及老年人、少年儿童的活动区域和服务项目。

3.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文化事业产生了深刻影响,促使公共文化的管理、运营和服务发生了深刻变革。高新信息技术应用成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重要引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新技术应用方面要普及与提高并重,加快基础性技术普及和升级改造的同时,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以技术创新促进管理创新、服务创新。

1加快“四位一体”村图书室、农家书屋、党员远程教育、文化信息共享)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集中和整合农家书屋、党员现代远程教育服务中心、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村图书室的资源,建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中心”为农村提供较为专业化的普遍均等的公共信息服务。作为市试点市,年底,全面完成“四位一体”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2建设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库。依托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立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群众活动远程指导网络。基层群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用文化信息资源及享受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等的资源服务。

3积极推进电影数字化建设。市中心城区合理布局建设23家规范化的数字电影放映院,逐步在人口较多的镇建立数字电影放映院,最终达到每个建制镇有一家多厅数字影剧院。

4大力实施“2131工程。巩固和完善农村数字电影流动放映体系,按照农村“2131工程要求,确保每个行政村每月免费放映一场电影。

4.人才队伍建设

事业发展,人才为先。结合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期间人才队伍建设要在全面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和吸引高端人才方面取得突破。积极探索人才队伍建设中职业准入的实现方式,取得典型经验,为造就一支数量合理、结构优化、素质优良、有良好职业道德与服务能力的人才队伍奠定基础。

1实施基层文化从业人员资格认证上岗制度,推行持证上岗。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基层文化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意见》和中共市委宣传部等六部门《关于贯彻<关于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实施意见》吴宣发26号)要求,将培训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逐步将实施对象扩展到全市从事或准备从事公共文化工作的人员,逐步推行持证上岗。

2加强重点文化人才建设。按文艺团队、图书馆、博物馆、文物保护、书画创作、工艺美术、文艺创作、文化研究、艺术教育、非遗保护等十个类别进行重点培养。研究制定较为科学、合理的重点文化人才评价标准和奖励体制。

3建立健全扶持激励机制。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加大对产生重大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文化艺术精品和文艺拔尖人才的奖励和扶持力度,努力形成出人才和出成果的互动双赢格局。

5.理论建设和学术研究

理论建设和学术研究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推动实践发展的同时,理论上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创建期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各镇文体站,重点开展服务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制度设计研究和各类学术研究,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组织支撑体系

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适应,健全完善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各镇(区)市文广新局、财政局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出台《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并与镇(区)签订目标责任书。强化行业组织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中的专业指导和行业自律功能。建立政府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专家咨询制度、公共文化机构运营的公众参与制度。

(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已出台的各项文化经济政策,加大公共财政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将文化事业经费、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文化事业的投入。着力增加对城乡基层文化发展建设的有效投入,建立完善重大公共文化项目专项投入良性运营机制,逐步健全公共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绩效考评机制。

期间市级文化事业经费在拨款实绩的基础上,逐年增长,增长幅度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

(三)创新文化体制机制

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1.深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管理效能,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推动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强化政府部门履行“公共服务、政策调节、社会管理、市场监管”职能,为各类文化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努力形成文化建设多元投入、协力发展的新格局。

公共文化服务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真人图书馆”

在当下中国经济腾飞、社会快速转型的背景下,文化事业彰显着旺盛的生命力。在传统和现代、本土和外来互相冲击的格局下,也迎来了很多新的文化模式。公共图书馆,是一种传统的制度化文化结构。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一部分,图书馆在信息化数字化的冲击下,遭遇许多发展问题,例如制度僵化、资本投入不足、以及来自其他行业的压力。本文拟借“真人图书馆”这种新型公共知识互享平台,对比传统图书馆的特点,讨论如何从理念、制度,以及资金渠道等角度去创新公共文化服务。

一、何谓“真人图书馆”

真人图书馆,顾名思义,将人作为图书出借阅读。由具有特殊经历、爱好和故事的人来充当图书,在真人图书馆中,“真人书”按照分类标准“排列上架”后,由读者借读。这些作为图书被阅读的真人来自五湖四海,教育背景、职业生涯、生活阅历各不相同。他们通过口述向读者描绘独特的故事经历,读者也可以反向与真人书互动。在双向沟通中,形成对故事和真人书的理解,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不同于传统纸质书,真人图书馆是建立在实体图书馆的模式基础上,所塑造的一个平等交流的载体。

自2008年初次在中国实践,“真人图书馆”呈现出三个发展阶段。经过文献梳理,杨广峰将其分为2008年到2009年,引入与异化阶段;2010年到2011年泛化与反思阶段;2012年到2013年,扩散与回归阶段。[1]初次引入就遭遇异化,大家面对富有某方面经验和技术的“真人书”,将之共识为“具有专长的专家”,把原本是要走向平等,消除偏见的活动带入了成功人士的教学领地。这一方面受本土文化思维壁垒的影响,大多数人缺乏批判性思维,习惯被动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思维,也和目前很多成功学大行其道,无法静心享受知识的浮躁气候有关。不过随着大家对于这一形式的认同和传播,在后期真人图书馆也开始成为例如学科化服务创新手段、个性化教学手段、阅读推广服务新契机等新功能的载体,产生了更多的价值效应。近两年来,借由许多公益组织的活动,真人图书馆寻求平等交流初衷的想法也逐步在实现。例如《城市画报》杂志社的民间公益项目“荒岛图书馆”,就引入真人图书馆这一新型服务形式,开展了多样化的阅读服务,激活了社会资源。

二、“真人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对比

1、理念创新

从理念上来看,真人图书馆在共享知识之外,还有平等交流的建立初衷。这个新型的读书形式源于丹麦一个反青年人暴力的非政府组织。在2000年丹麦当地的音乐节上展开了以人为主体的图书馆阅览活动。[2]可以看出,这个活动利用了图书馆的载体,建立了一个平等交流的话语渠道。在众多国外成功的真人图书馆中,真人书通常由具有不同种族、文化背景,还有受到社会歧视的边缘人群组成。真人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在于解决冲突,消除偏见,让读者将关注点放在故事本身,通过这样一个多元化的发声平台,给予大家理解和包容的空间。

传统的图书馆一方面是在为公众提供知识服务,一方面也在教育人和塑造人。2006年在我国政府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对于文化发展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作为公共知识服务的重要载体,图书馆应该切实保障和实现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公众的基本文化需求”。黄俊贵认为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服务效益,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与知识服务,给公民提供包括文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文化服务,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多方面内容。[3]张月英和陆长民认为图书馆服务是一种典型的准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4]非排他性体现在图书馆的图书资源不会因为一个人的使用,而造成他人无法使用,不会通过收费等形式排除所有人享受和阅读的权利。而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是指图书馆作为一种公共物品,有其固定的场所、开放时间、服务人员等,如果过度消费或者是超过了机构运转的承载力时,就会阻碍图书馆正常功能的发挥。这两点对于真人图书馆的运转同样适用。

综合来看,在理念价值上,无论是新型“真人图书馆”,还是传统模式图书馆,都将人们平等地获取知识信息视为最重要的目的。提供纸质书、电子书、或者是能绘声绘色描述现实的“真人书”,给予读者和书之间的交流平台,是图书馆发展的价值所在。其良性运行能够保障公民基本文化生活权利的实现。

理念来源于对于知识的尊重和公民文化权的尊重。但是在当今市场化浪潮的推动下,这种一定程度上非竞争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也在不断经受着冲击。例如真人图书馆在我国本土的发展中,就经历着功利主义和商业诱惑的干扰。能够容纳自由平等宗旨的真人书上架不够,一些更具备“实用价值”的考试讲座、宣传,占领了真人图书馆的主战场,变味严重。一些老式图书馆书目陈旧、设备更新迟缓,服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在竞争激烈的行业环境下慢慢成为体制僵化的一种表现。所以,一个是受到经济利益的过度干扰,一个是被体制机制过度束缚,需要从两个角度切入创新的思路。

2、制度创新

知识作为一种富有价值的物品,在共享平台获得分配,是对于所有人平等接触文化、创造成果的尊重。尤其是在社会分化中被排斥和剥夺的贫困人口,他们获取资源和知识的渠道更加闭塞、水平更低,更加需要从制度上保证文化服务的均等供给。

2010年颁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要求,在文化发展上“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在纲领性的国家发展规划中,文化软实力已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柯平和洪秋兰总结,我国的文化体系建设经历了一个艰难发展的成长过程。从计划经济时期到改革开放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公共文化事业由过去的行政管制逐渐走向改革和过渡。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长久,在公共文化服务上产生了体制上的路径依赖,在单一的政府主导、大包大揽之下,造成了文化服务发展的滞后和僵化。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健全,造成了权责不明,财政投入有限,参与主体不足,服务模式欠佳。[5]

结合上文中提到的“真人图书馆”案例,目前还没有成型的机构和组织去长期稳定地执行这样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多数活动还只停留在公共文化活动的层面。在思考让真人图书馆也走上正轨和完善的模式化运作的道路上,就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正规的保障包括在硬件和环境设施上提供读者可以阅读真人图书的场所,目前一些高校图书馆在馆内开展此类活动,就确保了这种文化服务设施的提供。另一方面是一些非正规的文化制度保障,在机构设施以外,保证真人图书的书单供给、服务供给、资源供给等。真人图书馆区别于传统图书馆的地方在于其真人图书的独特性,没有理想的“书目”供给读者,缺少平等交流、真诚互动的宗旨,就难以保证书目能够持久地吸引读者阅读。在真人图书借阅的流程中,图书馆员需要更多的组织策划和沟通协调能力,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的供给,这一部分的时间成本、人力物力会加大,也要求有多样的投资渠道为真人图书馆的运作保驾护航。在真人图书馆的案例中,一些商业资本的进驻往往冲淡了真人图书馆的宗旨,同时损害着读者和真人书的利益。假设可以成立具备一定规模的行业协会,从集团力量给予这类事业真正常规持续性的支持,对故事的生产者“真人书”进行保护,对于个体和行业的健康发展都是有益的。

较之而言,在我国,传统的公共图书馆归属于政府主导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赵益民、詹越、柯平在讨论生态竞争下的公共图书馆定位时谈到,在现行体制下,公共图书馆存在着总体职能重叠、资源重复建设的问题,缺乏制度保障的运行经费,同时也造成地区间事业发展水平的极大落差。[6]改革现有的不合理的管理体制,提升公共图书馆在内外部竞争压力下的应对能力。他们认为可以“发挥行业联盟在资源优化配置、共建共享、业务协作、规模采购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层出不穷的新环境中获得公共图书馆行业内的健康发展。

3、资源渠道创新

然而,当需要逐步脱离传统体制机制的时候,为了保证机构正常运转、以及应对改造创新的要求,最核心的问题是可持续财源从何而来。很多情况下,当一个国家财政不够富裕的时候,首先要裁剪的是文化领域,因为从人的发展来说,这并不是基本的生存需求。但是,这明显是对文化艺术潜在社会功能的忽视。除了是人类对美的创造以外,文化艺术还具有更加现实的社会改良作用,具有公共性。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中,也要重新重视资金渠道的来源问题。

对公共文化服务,例如图书馆事业的投资,从理念上说,国家对这种文化事业提供赞助,也是给公民的一种福利、是扩展公民文化权的一种方式。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投资,存在一定长远的经济贡献和回报,对于纳税者是有价值的投资。同时,受到公共资助的话,有利于目标的真正实现,而不是在商业运营中遗失本来的目标。

上文谈到图书馆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具有一定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张海斌、江可申和周德群总结,准公共物品介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具有中间性、收益性、不确定性的特征。由于一般情况下,政府部门经营准公共物品效率低下,企业经营绩效明显,因此,要求在准公共物品的运行上提倡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投资方式的多样化,还有经营方式的民营化。[7]相较于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具有在一定条件下满足投资经营者自身盈利要求的目的。可以结合内在收益性和外在收益性,对一些能够排他的服务,例如图书馆内的科技设备使用,休闲设施使用,进行收费,产生项目的盈利目的。真人图书馆的发展也同样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包括场地、真人图书,服务人员,以及宣传工作。荒岛图书馆借助的是公益创投项目,借助盈利企业的运作,产生的收效对“真人图书馆”进行资金补贴。

在我国,传统公共图书馆依靠政府的公共财政投入运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社会性文化事业的财政保障供给在下降,需要转向企业化管理模式,从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2006年的《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就要求加大对公益性文化的投入,完善捐赠和赞助等政策,拓宽渠道,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文化公益事业,形成可持续的财政支持。在公共文化服务上,借鉴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例如西方国家开始的公共文化资金分配制度改革实践,国家艺术文化基金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制度形式,较为典型的是英国的国家艺术理事会,还有法国文化部下属的国家艺术基金会。[8]打破传统单一的政府提供的资源渠道,所有热衷于公共文化事业的人都可以参与,成为一种开放的基金供给,同时确保合法的有契约的资源投入。

因此,可以看到,民间的资本介入是活跃传统公共文化服务的一副强心剂。真人图书馆在国外的兴起主要就是借助民间组织的力量,在我国目前也是顺应这样的资源投入渠道。传统的公共图书馆则需要汲取其他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经验,创新资源渠道。例如创建相关的公共文化基金,通过募捐和创投的方式,吸收民间资本。借助有力的资金支持,规范行业内的行为准则,在有特色的公共资源配置中获得优先发展的机会。公共文化服务基于其公益性的特征,可以适当引入民间资本的参与,将其中一部分业务活动委托给企业或者是公益组织完成,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成本降低、服务提升有一定的帮助。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有助于强化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基础,创新资源渠道。

三、结论

综上所述,无论是新颖的真人图书馆,还是常见的图书馆,都是公共文化服务中不可缺失的部分。真人图书馆的引入和发展,是对传统图书馆的理念创新,同时也从制度保障和资源渠道上给传统图书馆以提醒。在保证文化资源平等交流的价值理念下,应该有针对性地提升这一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和效能。打破传统的僵化体制、引入民间资本的投入,有助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2] 杨广峰.国内Human Library的发展历程、困境与未来方向[J].图书情报工作,2013.6.106-109.

[3] 黄俊贵.图书馆核心价值及其实现[J].中国图书馆学报(双月刊),2008.5.14-19.

[4] 张月英,陆长民.民间资本介入图书馆服务――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视角[J].图书馆杂志,2008.8.7-12.

[5] 柯平,洪秋兰.全民共享文化服务的制度困境与优化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08.6.3-5.

[6][8] 赵益民,詹越,柯平.基于生态竞争的公共图书馆定位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8.4.35-39.

[7] 张海斌,江可申,周德群.准公共物品投资主体、投资方式和经营方式探析[J].学习论坛,2004.10.22-24.

公共文化服务范文第5篇

(一)东部县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国内领先课题组根据数据获得性、科学性、典型性原则在全国选取41个县,东部选取天津、青岛、杭州、广州等地的14县,分析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数据显示,在东中西三个区域中,基本公共服务人均支出东部最高,县域之间差异系数最小,说明东部县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最高,区域内县城之间差异最小。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财力雄厚,人均财政支出是国内平均水平的1.23倍,公共服务支出是国内平均水平的1.45倍,在教育、科技、文化体育传媒、社会保障就业、医疗卫生、环保的人均支出分别是国内均值的1.4倍、1.4倍、1.3倍、1.2倍、1.08倍和1.26倍。可见,东部县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整体高于中西部,而且在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方面尤其突出。

(二)东部县域基本公共服务有差异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广东、海南等东部省份的县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高有低,并不均衡。在选取的4个地区中,广州最高,杭州次之,天津第三,青岛最低。教育支出,天津最高;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支出,杭州最高。在东部地区,青岛的胶州、即墨、莱西、平度、胶南五县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公共服务支出是广州的40%,教育支出是天津的64%,科技支出是杭州的21%,文化体育传媒支出是广州的24%,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是广州的36%,医疗卫生支出是杭州的46%,人均环境支出是杭州的25%,仅高于广州。东部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也不均衡,杭州均等化水平最好,天津两极分化最大。公共安全、科技、社会保障与就业、环境保护方面,青岛县域差异系数最大;教育、医疗卫生方面,杭州差异系数最大,文化体育传媒广州差异系数最大。

(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及支出结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了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2010年东部县域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为52.7%、中部为51.1%、西部仅10.3%。东部财力雄厚、占比高,西部财力紧张、规模小、占比低,呈现东部县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高而西部县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的情况。在支出结构中,东部、中部县域主要用于教育26.4%、社会保障与就业8%、医疗卫生6.6%、公共安全5.8%,属于发展型社会服务,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积极提供社会保障。而西部地区虽然主要用于教育4%、医疗卫生2.5%、社会保障与就业2.2%,公共安全1.1%,但是总量少,比重低,公共服务属于维持型社会服务,被动适应市场经济。支出结构充分反映了国家近几年对保障公民教育权利、增进就业机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公共医疗卫生水平等方面的重视与进步。

(四)群体均衡度第一,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两者之间享受的公共服务差别较大,失业保险金、最低生活保障金比例低、覆盖面窄。课题组调研,外来人员中66.8%有劳动收入,13.6%有退休金,0.2%有失业保险金,0.1%有最低生活保障金,17%依靠家庭成员的供养,65%靠子女养老。没有劳动收入且未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内的人群,85%是劳动适龄人口、15%是儿童和老人。他们虽然生活在县城,但是没有享受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盼望早日被纳入城市统筹范围。外来人口买房的不足三分之一,多数租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对外来人员覆盖面过小,需要继续扩大覆盖面。对没有房住的外来人员,民政及房产管理部门要重点关注。第二,企业与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养老金统筹办法不一样,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则由财政统一筹资;养老金支付渠道不一样,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享受的标准不一样,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2]虽然企业退休养老金逐年提高,人均养老金2013年比2010年提高45.3%。但是企业退休人员工资偏低,待遇比机关事业单位同等资职退休人员的待遇低2倍。甚至有的两个高工不如一个机关勤杂工。下岗老工人的生活困难,体弱多病,生活难以保障,更谈不上有病就医。第三,公务员与事业单位。机关公务员不需缴纳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退休后享受较高的待遇。事业单位员工需要缴纳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即使同样工龄的职工待遇远不如公务员。

(五)方便可及性课题组对青岛市4个县城进行问卷调查,69%的人认为“看病贵”,28.6%的人认为“入托、入学难”,说明医疗水平、教育方便可及性不高,需要继续增加医疗卫生、教育投入。44.1%的人认为“住房困难”,21.3%的人认为“养老设施不足”,19.3%的人认为“低收入家庭社会保障问题突出”,28.6%的人认为“就业难”。经济增速下降导致就业机会减少,需要继续加大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提高就业培训数量和水平。13.7%的人认为“农民增收难”,32.7%的人认为“环境污染”,55.6%的人认为“交通拥堵”,需要提高环保投入,加大治污力度。调查反应了东部县城基本共公共服务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环保等方面的服务方便可及性不理想,在资源配置、运行机制、操作程序方面有待改进提高。

(六)群众满意度课题组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市民对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依次是:文化82%、治安78.2%、医疗77.5%、收入74.8%、教育73.6%、环保70.9%、交通70.6%、住房65.1%、就业64.6%、物价57%。市民对住房、就业满意度较低,对物价满意度最低仅为57分。

二、县城基本公共服务总体评价与问题

(一)取得的成就第一,东部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强、水平高。我国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规模、供给强度、供给潜力逐年增大,说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越来越强,供给服务水平将逐步提高,后劲越来越足。由于东部县域经济发达,财政雄厚,基本公共服务占财政支出比高,东部供给能力强于中西部,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也高于中西部。第二,东部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广东、浙江、天津、山东。在差异程度上,杭州均等化最好,天津两极化最大。第三,东部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度有所改善。在供给结构方面,重点用于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和公共安全,有效缓解了“入学难”、“看病贵”等社会难题。第四,东部县域基本公共服务方便可及指标有所改善。着力完善公共服务网络、健全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优化公共服务流程与机制,重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健身活动场地建设,完善交通体系,扩大公共交通覆盖范围,增加养老设施等。

(二)存在的问题第一,与广大居民的需求相比,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财力有限、投入少,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能力较弱。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受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实力的限制,而社会进步与发展又使公民的公共服务需求不断扩张。与大城市相比,县域基本公共服务投入规模及其占财政支出比重较低,由于投入规模小、强度弱,限制了供给能力。第二,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结构与市民需求不匹配,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等投入亟待增加。在供给结构中,教育比重不断加大,该领域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有效解决了“上学难”的社会问题,但是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与传媒比重不高,居民普遍感到“看病贵”、“就业难”、“物价高”、“住房困难”、“低收入家庭社会保障问题突出”。第三,不同群体间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虽然县城积极扩大人员的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努力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待遇,确保生活困难家庭生活水平不降低,力争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物价联动,但不同群体间的差距仍然很大。第四,东部县域公共服务不均衡。一是最低工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偏低。青岛市2013年县(市)月最低工资标准1220元,而上海1620元、广东1550元、江苏1480元、深圳1550元、浙江1470元、天津1310元。2013年青岛市月最低生活标准540元,天津市城镇600元、农村400元;上海城镇640元、农村500元。二是企业离退休人员待遇仍然偏低。第五,基本公共服务不方便、不可及问题仍需改进。

三、县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路径

构建新型转移支付机制,深化改革财政体制,扩大县政府财源;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县政府行政效能。

(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政府的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县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源泉。一要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县域发展经济。省市政府要高度重视县域经济,落实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战略,构建由中心镇、县城、中等城市、大城市组成的区域经济体系,合理分工,县域积极承担制造功能。二要主动承接大中城市转移的产业,实现县域产业转型升级。在“凤凰涅盘、腾笼换鸟”背景下,大中城市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高端服务业,把先进制造业、一般产业向县域有序转移。县域要抓住这个机遇,积极承接,借势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三要大力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如果具有交通区位优势,要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如果具有农业品牌优势,则应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如果位于城郊、具有山水风光等旅游资源,则应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

(二)加大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县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直接决定着基本公服务提供的数量和质量。虽然东部县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高于中西部,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大中城市相比,与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县政府要建立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确保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的增长速度不低于县级财政总支出的增长速度。要明确县政府的责任,合理划分事权与财权,努力解决县级财政“事权”多“财权”少、“税收上缴事权下放”等问题,确保县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能与相应的财力相一致,列出县政府事权清单。遵照事权与财权一致的原则,合理分摊基本公共服务成本,建立由中央、省、市、县分类别、按比例合理负担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的财政分担机制,使基本公共服务投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

(三)优化公共财政的支出结构任何社会,县级财政存量和财政能力都具有局限性。在有限的县级财政约束下,只有不断优化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结构,才能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品质。目前,县级财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费、经济建设支出比重过大,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比重较小。因此,在扩大县级财政总量同时,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公共文化与环境保护等支出比重。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压缩行政管理费用。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经济建设,国有资本逐渐从竞争性领域退出,集中力量提高市政等公共服务水平,减少直接的经济建设投入。

公共文化服务范文第6篇

1.领导重视,有效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苍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制定出台了《苍南县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开展浙江省文化先进县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文化强县建设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文化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明确要求把文化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特别是县文化事业专项预算经费从2007年100万元增至今年的1500多万元,增幅达15倍)。同时,我县成立了县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推进文化工作发展建设,及时协调解决工作存在的问题。

2.加大力度,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为积极推动乡镇文化中心建设,新建了一批基层文化服务设施,逐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为群众开展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场所和便利,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其中,县图书馆新馆已于2011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苍南影城多厅影院改造已经完成;县文博馆、县人民大会堂(剧院)工程已经结顶,争取年内投入使用;县城中心湖文化广场工程中心湖已初具雏形,周边配套正在抓紧完善;县广电中心、县城购书中心、海西文化产业创意园等工程已完成项目立项和选址。

3.精心组织,推动文艺精品创作生产

近年来,我县以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为工作中心,制定出台了《苍南县文化精品项目扶持奖励试行办法》,安排专项资金扶持文艺创作生产,力推一批富含苍南元素,彰显苍南特色的精品佳作,增强“苍南文化”影响力。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我县共有30个作品获全国性奖项,56个作品获省级奖项,97个作品获市级奖项。

二、苍南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和措施

虽然,我县文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如: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较低,文化事业经费财政投入人均指标较低,农村社区文化活动形式单一,文化产业大而不强,行业整体利润低,文化遗产开发缺乏人才和经验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研究解决。针对这些问题,我县将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1.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力度

财政投入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苍南是省定经济欠发达县,虽然县委、县政府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从不吝惜,每年文化事业专项预算增幅名列前茅,但由于起点低,绝对增加额与发达地区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随着群众文化需求的快速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文化设施网络逐步完善,对财政资金的需求也在快速增加。

2.要提高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

近年来,我县公共文化设施日渐趋多,但总量仍然不足,人均指标偏低,且公共文化设施开放使用率不高。为此,我县要根据省、市有关文件,努力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强化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免费开放。并进一步完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场所周边环境整治,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文化阵地的功能。

3.要进一步丰富农村社区文化活动

一些农村社区文化活动内容单一,形式单调,缺少互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强,不能很好地满足社区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我们将逐步要求每个社区建立自己的业余文艺表演队伍,通过资金补助、技术辅助、硬件支助等手段推动农村文艺队伍的建立和表演水平的提升。

4.要大力培育新兴文化产业

我县文化产业以印刷业及相关产业为龙头,总体上在文化产业系统中处于底端,严重影响着我县文化的创新发展和品位提升。引导印刷、礼品、台挂历、文具用品继续走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重点打造“一园三区”文化产业品牌,即要建设浙南(海西)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印刷包装工业示范区、文具礼品生产示范区、台历挂历加工示范区等三个基地。积极创建印刷业创意设计、工艺改进、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平台,为印刷业的提升提供专业化的创新和创意设计服务,提高印刷产业的附加值。

5.要加强文化遗产开发工作

我县对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宣传推广力度弱。我县在抓好文化遗产保护面上工作的同时,重点推进矾矿遗址申报世界工业文化遗产和金乡古城保护开发,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力求探索出一条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新路子。恳请省政府组织专家赴金乡调研考察古城保护开发工作,召开浙南抗倭体系研讨会,进一步梳理明晰我县抗倭历史和金乡古城开发思路。

公共文化服务范文第7篇

一、公益性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007年6月25日,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首先,文化事业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方面,也是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通过深化文化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贯彻以人为本要求的表现形式。因此,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加凸显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文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纽带,是社会和谐的剂,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文化。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

其次,公共文化服务是文化事业的重要内容。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传播先进思想、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政府职能向服务型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紧密结合的,体现了文化发展以人为本的特征,凸显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本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都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公益性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社会文化事业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与完善,促进了社会的文明和谐发展,文化馆就在这方面展示它的职能特征并发挥了主导功能作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性质规定文化馆是社会文化的组织、辅导、示范者的职能特征,它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它是在业余时间把人们集中起来参加唱歌、跳舞、看戏等各种文化活动,让他们从中得到娱乐休息,从而消除疲劳、调剂精神,它是群众文艺创作的辅导者,文化馆有目的地向广大群众普及文化艺术知识和技能,提高活动质量和水平,这样的工作任务自然而然地体现在文化馆职能特征的辅导工作上了,它是社会文化活动的开展和示范者。

二、如何开展好公益性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文化馆的职能特征决定它是政府设立的专门从事艺术教育的机构,因而它在内部机构上设置有文艺辅导、文艺创作、美术摄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部门并拥有文学、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曲艺、等方面的专门艺术人才。因此,作为以文化艺术为载体的文化馆,它为全民审美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和资源优质。

面对经济体制的改革,加快精神文明建设步伐的良好时机,群文工作者如何自觉面对群众,开展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同时建设好文化馆,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阵地永远坚固,对作为公益性的文化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文化馆应致力于公益性文化活动发展和繁荣,致力于把文化馆办成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舞台”,在资源共享、文化共建,提高社区文化品位,繁荣社区文化,提升社区文明,增加社会文化实力等方面取得突破和作出积极的贡献。

以扬州市江都区为例,当前,文化馆主要在四个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是以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扬州市江都区文化馆在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连续十二年策划、组织、实施了十二届“新春乐”大型广场灯谜会;九届中国・江都花卉节开幕式广场文艺演出;八届“知音之夜”广场少儿音乐会;三届“和谐之春”江都知名歌手广场演唱会;三届“帝景蓝湾”杯少儿才艺大赛;每年承办、协办十多场“广场彩虹”系列广场文艺演出等,为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和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以文化主题服务政府中心工作。配合党风廉政建设,开展“清风龙川和谐颂”―廉政歌曲大家唱暨江都市廉政歌曲征集颁奖晚会,配合党建工作,开展“党旗飘飘”红歌演唱会,配合水务局开展水法宣传,承办“水之春”大型文艺晚会等十多场大中型主题文化活动。“我们的节日―端午”大型文艺晚会;配合精神文明建设,开展送戏下乡以及“双百”广场文化活动等,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事业建设营造了社会氛围,提供了思想保障。

三是以文化“申遗”促进传统文化保护。认真抓好全市社会文化、农村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申报工作,编撰、出版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江都市资料汇编》,《扬州毛笔制作技艺》被确定为国家第三批“非遗”保护名录、《丁伙龙舞》被确定为省级“非遗”保护名录;承办了“江都工艺美术(非遗)精品展示会”等。目前共有“非遗”保护名录部级4项,省级3项、市级4项,县级16项,在全省名列前茅。

四是通过文化交流扩大地方文化影响。积极辅导江都区红枫艺术团和舞娃舞蹈艺术培训中心,选送节目参加省、市比赛,舞蹈《乡之韵》获江苏省舞蹈“莲花奖”第二届社会舞蹈比赛常青组银奖、舞蹈《乡之韵》获“幸福扬州・快乐金秋”扬州市第三届老年文艺大赛“琼花奖”一等奖、舞蹈《茉莉花开》获扬州市第三届广场舞蹈比赛一等奖等。在参加第七届扬州市少儿艺术节中,获得一等奖6个,二等奖32个,三等奖20个,文化馆并获得“优秀组织奖”的好成绩。

三、公益性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一)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我区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底子薄,在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制,保障全民实现平等享受文化权利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

1.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公益性文化单位不能最大限度发挥应有作用,削弱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由于条块分割,行政化的资金拨付和使用方式,缺少决策的科学性,监管就更难实现。此外,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估监督机制、信息传播机制、公共文化设施的日常管理运营机制等都不太完善。资源整合能力不强,影响了江都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2.文化自身体制缺活力,内部运行机制落后,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干与不干、干好与干坏一个样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制约,文化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江都区文化馆虽然有在职人员19人,但是专业人员不足40%,特别是在舞蹈、表导演、戏剧曲艺、文艺创作等一些专业门类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现有专业人才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缺乏整体活力和竞争力。

3.文化权利保障难保证,如我区有许多高档娱乐场所,收费偏高,只适合部分经济较好的群众,阻碍了多数民众的平等享受文化权利。而面向残疾人士、少年儿童、低收入人群的文化活动相对较少,使得公共文化服务没有在实质上实现全民平等。

(二)解决办法

1.加大政府财政力度,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财政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适当增加其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预算,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大投入,夯实公共文化事业基础。积极做好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根据财政部、文化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美术馆 公共图书馆 文化馆(站)免费开放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方案的通知》以及《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精神,将文化馆免费开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2.合理运用资源,改革管理机制,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文化馆要积极探索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文化下农村、进社区新方法和新形式,建立多功能厅、“非遗”展览厅、舞蹈房、培训室,建立轻骑兵文艺演出小分队、流动展览队、流动培训队,为群众提供公益性演出、展览、培训,逐步提高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

3.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公共文化服务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用户黏性;服务效能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种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为出发点的制度体系。满足城市常住人口的基本文化需求、保障其基本文化权益,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目标(胡守勇,2014)。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容供给不仅能通过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让公众享受到基本文化娱乐权利,而且也蕴含着引导人民通过接受文化产品而接受其背后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目的。①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就是为社会公众提供的物质层面的公共文化空间,是培育共有精神家园的物质载体。②由此可见,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有其重大意义。本文所指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在公共文化服务与公共空间的关系范畴中确定。哈贝马斯将所有对公众开放的场合称之为“公共的”,比如公共场所或公共建筑③,这是公共领域的公开性。哈贝马斯还提到公共领域的公众性,人们自由地以私人身份来到一个领域,组成一个群体,由相互之间的对话构成了公众的一部分意义(汪晖,1998),这些都属于“公共空间”的本质属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文化馆一部分“公共空间”的意义与“公共领域”相关。从社会意义的角度,市民在文化馆里面产生的交往形态及组织关系与哈贝马斯提到的交往行动相似,即通过思想碰撞促进市民的文化交流与认同,这也正是文化馆的价值所在。完全面向大众,所有个体能够在自由选择的前提下聚集的,并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或产品的“对公众开放的场合”即本文所指的空间。中国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方面,大多学者关注政府如何有效行驶其文化管理职能以及如何实现市民的文化权利。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高不能与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的建设水平相割离。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一,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建设的公共性、公平性和公益性(马树华,2010),这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真正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者之间有着不可割裂的、相互增益的关系。“黏性”一词最早用于商业领域,曾一度成为通信企业用于衡量用户忠诚度的常用指标。随着市民自我权利意识的提升,此类带有被动性质的魔弹理论受众观一直在传播学及很多其他的领域受到证伪。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若想达到理想的服务效果就必须转变传统的产品、空间的使用者是被动的“受众”“观众”的思维定势。虽然绝大部分的学者将“用户黏性”概念用于虚拟网站或产品的服务效能分析,但是当下受众占主导地位,以“主体性”(或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用户黏性”概念或许同样适用于衡量实体的社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的服务效能。不同学者针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皆表明没有使用者参与意愿、参与持续性不长、参与频率不高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是存活率低且效能不明显的。基于参与式观察实践调研,本文试图采用“用户黏性”概念分析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的服务效能问题。

一、实体空间: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

深圳市文化馆由成立于1980年的市群众艺术馆更名而来,隶属于市文化局。更名的意义在于文化馆服务理念的拓展延伸,深圳市的群众艺术馆与广东省其他市级区级群众艺术馆一样,职能方面从以前单一的群众文化工作拓展为综合性的文化艺术工作从而改名为文化馆。(一)物理空间:兼具艺术多样性与公共性深圳市文化馆的机构设置按照编办标准,文化馆属下有十大文艺社团。社团主要承担文化馆的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文艺下基层演出等大型文化活动。馆内还有一个加入院线的影剧场,配有先进的技术设备、音响效果佳,可以接待各种文艺团体的专业演出和学校、企业、单位的文艺演出或各种会议。物理空间可以选择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以提升自己的服务效能。具体做法在于加大对用户实际需求的调研力度,了解用户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能够做什么。不断多元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使用户能够增加艺术品位和鉴赏能力从而在此服务空间中实有所得。与此同时,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展开的实际载体,在实现其形式上不能影响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公正性、公益性,要兼顾其本质上的公共性。(二)社会空间:以空间正义支持社会正义本文的空间正义是指空间建构时,资源的分配上应兼顾各个群体的切身利益,尊重每一位居民的基本权利,创造公平、公正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均等化的发展机会。而社会正义反映的是人们在追求利益关系特别是分配关系时呈现出正直不偏私的合理性价值理念和价值标准。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是一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重要建设力量。然而,作为一个在乡城之际流动的特殊群体,他们承受着与乡村疏离、又难以融入城市的巨大的生存和心理压力。根据文化部1992年颁布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管理办法》,深圳市文化馆的职能在于组织、指导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培训业余文艺骨干及研究群众文化艺术,性质是全民所有制。文化馆除了活动的开展,还致力群众文化理论研究,编辑出版群众文化刊物,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此外,文化馆不遗余力地搜集、整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建立了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库。当下,外来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得到逐步改善,倍显突出与迫切的是其精神文化的需求。调研显示,深圳市文化馆已经担负起组织全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任并且一直在坚持,试图在活动的组织策划方面兼具导向性、示范性、试验性、探索性。(三)组织空间:文化馆联盟创新管理模式深圳市文化馆是深圳市文化馆联盟成员之一,其他同盟深圳市下属八个区域。根据联盟创立之初制定的条例,成员馆之间可以资源共享。即每个成员单位不仅可以把特色的文化资源拿出来共享,同时也可以向联盟馆寻求补充弱势的文化资源。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调度方式是采购后相互交换。“文化馆联盟”凸显“总分馆制”服务模式,是全国先进的创新式探索,为组织空间的活力提供了有力支撑。面对一个馆、一个团队难以完成的任务时,联盟成员群策群力,相互交流经验教训后,协作一起完成。或许可以在文化志愿者的协助下实现开展全市级的公益讲座、展览、培训等系列性活动。目前深圳市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文化活动,青工文体节、文博会艺术节、读书月等均由文体局牵头,文化馆联盟一起举办。

二、虚拟空间:新媒体背景下的空间拓展

在新媒体时代,文化馆的空间服务由实体空间拓展到了虚拟空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市民在平时日常生活中越来越依赖互联网,逐渐习惯于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自己的休闲时间。相对于文化馆传统的实体空间服务,市民倾向于网上互动的直观便捷,服务方式和内容上有了更高的文化诉求,建设虚拟空间正是传统文化馆的一种创新型服务方式。“数字文化馆”的虚拟空间让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馆长刘兴范解释到,传统文化馆的服务触角受时间空间限制,无法真正深入到基层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数字文化馆能让市民群众随时随地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同时,数字馆在馆办期刊《文化天地》里增设专栏荟萃艺术精品,统筹呈现各联盟成员馆的品牌节目。各类文艺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之余,数字馆也并未忽略文化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在公共文化理论研究板块,以专题研讨的形式从学术性的角度不断探索理论前沿。正如馆长刘兴范所提,数字文化馆的优势便在于服务便利简捷和资源整合共享。文化馆联盟以数字化服务为基础利用新媒体建立统一的数字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便于集中成员馆的讲座展览、文化活动信息等。不仅如此,线下传统的活动举办后可以上传到平台上实现供需对等,最大化利用了文化馆的资源。

三、结语

建设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对促进新的文化形态的产生以及新的城市交往形态的成长有重要作用,尤其对边缘人口对城市生活产生正向感受具有加大的推动作用。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的用户黏性决定其服务效能的发挥水平,本文通过对个案深圳市文化馆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其物理空间格局、组织运作形态、虚拟空间拓展三个方面,发现其用户黏性决定于其相对空间和组织形态的具体运作。均等化是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提高群众普及率的前提,而组织运作形态体现着决策者针对服务者、服务对象政策、资本的制定和走向。所谓相对空间是指文化馆与周围物理空间、社会组织的实际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越紧密则越能提高空间的用户黏性,数字文化馆的建立于深圳市文化馆的意义在此。联盟使得各成员馆之间合作交流加强,信息平台的启用拉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资源统筹可以发挥有限的资金成本的最大化效能。不过在新媒体时代下,随着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聚集点转移到网络空间,公共文化服务亦开始由实体空间向虚拟空间进行拓展。如何在用户黏性概念的范畴中,使得公共文化服务的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效能都提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M].三联书店,2005.

[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1999.

[3]江逐浪.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中的几个内在问题[J].现代传播,2010(5):11-14.

[4]陈竹,叶珉.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J].国际城市规划,2009,24(3):44-49.

公共文化服务范文第9篇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功能

一、引言

伴随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图书馆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政府对公共文化事业加大了扶持力度。2009年,广东省政府出台了《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确定将公共文化体育确定为基本公共服务的类别之一。2010年又出台了《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将“构建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作为文化强省建设的重点,对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等公共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具体规划部署。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公共图书馆的职能发生了什么变化?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公共图书馆服务内涵

2.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其服务对象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由公共服务部门提供的、以传播先进文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向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和服务内容,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是全体人民群众,要照顾到全体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多样化与时代的发展也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公共图书馆应该与时俱进,让各项服务和功能跟上时展的需求。

2.2公共图书馆传统功能的提升

1975年,国际图联在法国里昂召开的图书馆职能科研会上将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列为: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开发智力资源。这四项功能是图书馆提供的基础服务。而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对图书馆的传统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2.2.1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功能规模扩展。众所周知,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图书馆最基本的社会职能是“藏”,即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而且保存的主要载体为印刷型书刊资料。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载体的文献资源丰富起来,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馆藏资料的范围迅速扩大,传统意义上的以印刷型书刊资料为中心的藏书体系已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因此,建立一个由印刷型文献、微缩型文献、电子出版物、虚拟馆藏并存互补的多种载体文献资料组成的新型藏书体系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2.2.2开展社会教育功能多方面延伸。传统图书馆通过引导读者进入馆内阅读,提高读者的阅读、自学和思维能力。如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全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信息资源的极大丰富,手机、掌上电脑等各种知识载体给读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对于以往通过去图书馆获取知识造成一定的冲击。图书馆已不能“守株待兔”,应主动出击,采取多样性手段进一步扩充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适应群众终身学习的需求。

2.2.3传递科技信息功能更为显著。传统图书馆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加工整理,并进行科学的分析,通过开展借阅服务来传递和交流信息。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网上资源极大丰富,数字图书馆将各种复杂的信息以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形式,有针对性地提供给人民群众,满足各阶层群众对信息的不同需求,成为信息高速公路的结点或信息源。

2.3公共图书馆拓展的新功能

当今社会,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要求不断提升,求知和求健是普遍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数据表明,人们最常去的文化场所是“图书馆(室)”,占人们闲暇时间的一半以上,群众参加学习培训的积极性也较高,因此,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应不断扩展。

2.3.1休闲功能。在公共图书馆中,除了向读者提供相应的休闲文献借阅外,还应重视并满足读者其他的文化娱乐消遣需求,如提供多功能阅览室、音像设备等,使人民群众感受人文关怀、启迪智慧。通过举办文化茶座、读书会、专题讲座、展览等,使公共图书馆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学习、休闲娱乐的中心,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心灵、提高素质,从而感受到图书馆不仅是催生理想的摇篮,更是舒展心灵的港湾。

2.3.2社区功能。要使公共文化服务真正达到均等化,就必须缩小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的文化资源差异。围绕这个目标,设立分馆和社区书屋,构建市、区、街道三级网络化公共图书服务,使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得以向外延伸,并通过总分馆通借通还、流动图书服务等形式,使图书馆的功能更为充分地发挥出来。

2.3.3参观游览的旅游功能。随着地方政府对文化事业的不断投入,很多城市的图书馆成为其标志性建筑和文化艺术中心。因此,发挥图书馆的参观游览功能,也能够使图书馆事业得到进一步普及,并使其他功能得到宣传和拓展。

三、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延伸

由于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公共图书馆需要在传统服务的基础上,增强其辐射能力,丰富服务内容和形式,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图书馆服务的广度与深度都应不断延伸。

3.1服务理念的延伸

文化惠民,理念先行。图书馆要实现从“信息本位”到“读者本位”的服务理念转变,从读者需求出发,不断调整服务政策。如调整服务时间方便读者,改进咨询与借阅服务,让群众充分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性化。

3.2服务内容的延伸

将以往“单一化”的服务方式转向“多元化”发展,服务内容延伸为通借通还、公益讲座、读书活动、技能培训、便民服务等。如广州图书馆每周举办羊城学堂公益讲座,并充分利用“共享工程”的数字资源供读者在线观看,让广大市民随时享受到图书馆提供的文化资源。广图更不定期地开展主题活动,既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又宣传了图书馆的服务品牌。

3.3服务空间的延伸

目前广州的社区图书室覆盖率已达100%,高密度的图书馆网络把图书真正送到读者身边,但是如果没有网络化的信息互通,这些图书室将是一个个信息的孤岛,其服务功能也会受到资源配置和地理位置等条件的限制。因此,公共图书馆要通过先进的信息系统将各网点统领起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让读者在任何一个图书室都能方便地利用这些资源。除服务空间的网络化延伸,服务环境也逐步实现从“物理空间”向“虚拟空间”的转变,数字图书馆的构建为读者索取文献资源提供了更便捷的途径。

3.4服务时间的延伸

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将图书馆的服务触角延伸到一切用户存在的地方,服务时间从“有限”向“无限”发展。未来的公共图书馆将实现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的服务,为读者提供更大的便利。

3.5服务群体的延伸

均等化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大目标,公共图书馆对群众开放的同时,也向弱势群体倾斜。对外来务工人员、老年人、青少年、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公共图书馆也提供了相应的特殊服务:如为残疾人设置无障碍通道,配备盲文图书和有声读物,为外来工、独居老人送书上门等,让他们更好的地感受阅读的乐趣。

四、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改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大力支持,给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带来契机。然而,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理念、内容、空间、时间、群体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我们要抓紧图书馆软硬件设施的建设,促使服务质量的提升。

4.1加强对读者的教育引导和培训

通过馆内宣传、开展趣味性读者活动等形式,培养读者的检索技能,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另外,可将图书馆检索技巧以视频形式向读者展示。对计算机利用能力较弱的读者,可以编制、派发相关的使用手册并举办技能培训班加以引导。

4.2注重人才的培养

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我们要立足于图书馆的现状,加强对馆员的专业培训,提高馆员的素质,激发他们的职业使命感和荣誉感,使其坚定地为群众服务。同时,促进各级图书馆员之间的交流,学习经验,互学互补。

4.3加强馆际之间的网络交流平台

目前,不少城市的市属各级图书馆已实现通借通还,加入资源共享的行列。这说明,只有真正实现馆际合作,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共享,才能够让图书馆真正走入群众,使其就近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真正实现城市10分钟文化圈。

五、结语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在新时期开展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图书馆应牢牢把握这一时机,在完善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的同时,开拓创新,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成为引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永娴.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研究——以福田图书馆为例.公共图书馆,2009,2.

公共文化服务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链 机制重构

一、杭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膨胀,日益要求政府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但与杭州市人均GDP已经突破1万美元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公共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建设,形成一定的历史“欠债”。这种不平衡具体表现为:

(一)公共文化供给与需求的不对称性

主要表现为公共文化服务数量的“供不应求”和类别的“供不适求”。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总量不足导致“供不应求”。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上没有和地方经济、财政收入状况实现同步增长。存在文化投入占比低、资金缺口大的缺陷。多数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还处于低水平保障阶段,尤其是进城务工者、留守儿童、老年人和偏远地区农民等特殊群体所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极为缺乏。他们“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客观存在,甚至未能按照“文化低保"32程的要求,享受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的基本文化权益。另一方面,基层公共文化供给中存在“供不适求”的问题。在政府斥巨资开展的“送电影下乡”中,存在“三多三少”现象:老片多、新片少;城市题材电影多、农村题材电影少;娱乐片多、对农民的适用性少。因而没有满足农民的有效文化需求。杭州市委宣传部2008年3月的调查显示,社会公众最想参与的文化生活中,“参与大众文化活动”的比例高达39.39%,高于现实享受情况23.66个百分点:最想“参观展览”的比例达到23.3%,高于现实享受情况17.52个百分点:最想“观看表演”的比例达到20.56%,高于现实享受情况13.47个百分点。

(二)公共文化产品形式与内容的不适配性

一是公共文化产品形式不丰富。“独乐乐”的多、“众乐乐”的少。从表面上看,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日趋丰富,但公众能够真正享有的公共文化途径仍然比较单一。如调查所示,以“看电视”与“读书看报”等“独乐乐”为主的传统文化服务方式仍然是杭州公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方式,而“上网”等现代文化生活虽然正在迅速崛起。但尚未占据主流,尤其是对于临安、桐庐等郊区农村而言,上网费用仍然是一种奢侈的文化消费。而参加大众文化活动、观看表演、参观展览等文化含量相对较高的“众乐乐”文化消费方式更是几乎没有。这种现象在农村地区显得尤为突出,在一些文化基础设施欠缺的农村。甚至连上网、读书看报的机会都没有,农民精神生活匮乏,打麻将、玩扑克等现象呈蔓延态势,由此衍生了打架、滋事、盗窃、过度消费等不良现象。二是公共文化产品内容脱离现实需求,存在“脱离基层、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倾向。基层民众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不应一味追求形式上的更多更丰富,而应注重从内容上做到“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供给一些基层民众“看得懂、买得起、用得上”的公共文化产品。但从现实来看,目前对基层文化供给主要采取行政主导模式,采取一厢情愿的“送文化”较多,基层民众对所供给的公共文化没有话语权,一些优秀的文化产品,基层民众享受不到、享受不起、享受不好,因而无法满足他们的有效文化需求。

(三)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的不健全性

主要包括:一是经费投入机制不健全。各级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主体,对公共文化服务负有保障责任。但一方面由于各级财政负担机制尚未形成,公共财政支持没有制度化、经常化:另一方面由于多元投资格局尚未形成,目前杭州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缺乏有效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保障。一些地方的财政投入只能保证文化部门基本的人头经费,业务经费和文化设施建设经费严重不足。从经费投向来看,公共文化事业专项经费主要用在文化设施建设上,用于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人才的培养、市场的培育等经常性的经费投入很少。从经费投入的时间序列来看,每年的投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不少区、县(市)存在公共文化事业经费时而增加时而减少、时而增幅很大时而增幅很小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基层乡镇(街道)甚至未将公共文化活动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二是产品制造机制不健全。在传统行政思维下,公共文化产品主要采取政府采购、文化下乡的做法,农民能够在逢年过节时看到专门送下乡的戏曲、电影等,但这种“只送不种”的做法一则可能因为农民对文化产品下乡没有选择权而经常出现“供不适求”的情况,更因其非常态和广泛分布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公共文化生活贫乏的局面。因此,长效机制在于把“送文化”和“种文化”结合起来,激发农民创造文化的主动性,促进公共文化产品造血机制的形成,实现城乡文化互动。三是人员保障机制不健全。近年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网络和阵地日趋完善,但由于人员配备不到位,一些高投入的公共文化设施被人为闲置或者利用率不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存在“运而不转”的问题,一些基层文化俱乐部或者长期“铁将军把门”,或者变相沦为“场所”和“俱乐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十分突出。四是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在于由“人”所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但前些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场地建设、轻活动组织”的不良倾向,使得一些基层文化俱乐部存在“转而不灵”的问题。这一问题源于基层文化队伍人员缺编、素质低下和专干不专,一方面专门文化工作人员配备不足,乡镇、街道文化站没有专职站长,大多数村文化活动中心(室)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职,缺编空岗、专干不专的问题还比较普遍。加之基层文化工作者待遇偏低、人心不稳。明显地影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这支队伍的文化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多数基层文化站工作人员人数偏少、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整体素质不高,业务技能不强,“挖掘有余而培育不足”,在从事艺术辅导、文化活动组织等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时无法胜任的问题也比较普遍。

(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果的不彰显性

近些年各地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绩效尚不够彰显,存在“供不应求、供不适求”、“运而不转、转而不灵”、“公共文化产品脱离基层、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等问题。分析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经营理念不先进。一方面,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对公共文化服务所能起到的“文化为民、文化惠民、文化安民”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这是不能立竿见影产生经济效益的工作,甚至认为这是“只花钱不产生收益”的工作,所以往往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视为上级政府指派的硬性任务,贯彻落实的主动性不高,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认识误区:另一方面,错误地把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简单的等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发展任务应由企业和市场承担,而计划经济模式应当在文化事业领域中保留下来,公共文化事业仍然应当一如既往地由政府“大包大揽”,全部由政府生产公共文化产品、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二是考评机制不科学。当前公共文化服务的考评机制中,更为关注文化设施的建设情况,具有“以物为本”的倾向,简单的把基础设施完备等同于公共文化服务,简单的把文化活动的大场面等同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对公共文化服务状况的评价主要从有哪些领导参加、哪些名演员出场、经费投入多少、规模多大等形式层面的东西来评判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而没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本身的效果来评价,如文化设施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民众的需要、文化设施的使用率、多少民众从中受益等指标,并且缺乏行之有效的长效考评机制、反馈监控机制等配套机制。在这样的评价机制下,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重城市、轻农村,重输送、轻培育,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日益突出;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的形式主义作风抬头,集中性的文化送下乡活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象更为突出,民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以动员性参与为主,主动参与的深度、广度都不够。三是体系考虑不周全。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在构成认识不到位,多数只是从“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服务行为总称”的定性层面来界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未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整构成进行揭示,没有理顺供给主体、供给机制、供给客体等要素的内在逻辑联系。

二、基于新公共管理主义的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再造

新公共管理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英国,并逐步扩展到其他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新模式。“新公共管理”是一种强调商业管理、顾客至上和市场竞争的管理改革运动。公共管理学者胡德(C.Hood)将“新公共管理”看作是一种以强调明确的责任制、产出导向和绩效评估,以准独立的行政单位为主的分权结构,采用私人部门管理、技术、工具,引入市场机制以改善竞争为特征的公共部门管理新途径。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在经历政府包办阶段的“政府失灵”和市场主导阶段的“市场失灵”以后,已进入第三个阶段――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阶段。该阶段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先要按照新公共管理主义再造公共文化服务理念。

(一)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

即确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和公共文化建设格局,在政府主导力、市场配置力、社会主体力的配合下。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队伍培养、文化市场监管、公共文化产品提供、相关政策法规完善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同时,改变政府“一包到底”的做法,运用政策引导、以奖代拨、评估定级等方法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

(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即按照统筹城乡、推进协调发展的要求,强化对薄弱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扶持,加强统一规划与管理,推动资源共建共享,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实现种送文化互动化

即坚持“种文化”与“送文化”并举,在公共文化产品提供上注重外供与内生相结合,既大力推进文化下乡活动,实施文化“输血”,又着重培育文化产品的内生机制,充分释放蕴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文化创造能量,提升“造血”功能,推进公共文化产品生产的种送文化互动化,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社会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生动局面。

(四)实现运行环节链条化

即把公共文化的供给与需求、形式与内容、机制与手段、效果与评价等环节,按照公共文化服务链的要求串成一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线,使运行环节链条化。

三、基于公共文化服务链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重构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由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和供给、形式和内容、机制和手段、效果和评价等环节组成的完整系统,需从长效机制建设、阵地建设、文化内容建设、文化队伍建设等方面多管齐下,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机制重构。

公共文化服务链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满足民众公共文化需求最大化为目标,把公共文化服务的各个环节,按照科学的管理方式有机的组织起来,形成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一)明确公共文化投入运营机制

需要不断探索研究新形势下公共文化的投入方式和产出效益。一是改革财政投入方式。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投资为主渠道,建立文化建设专项基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形成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同时。改革投入方式,采用政府招标、集中采购、委托生产、特许经营、以奖代补、项目外包等方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引进市场运营机制。按照合理使用、提高效率的原则,激活社会力量来共同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破条块分割,重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服务阵地,理顺管理关系,发挥国有文化资源的最大效能。制定保障公益性文化事业正常运行的政策举措,切实解决公共文化设施“建而不用”的问题,大胆引入市场机制,努力探索公益性文化事业市场化运作的新机制,运用多种投融资工具和财税优惠政策,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探索吸引企业冠名、开展民办国助、鼓励社会捐赠等方式,从整体上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三是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完善用人、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遵循“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的原则,实行灵活的用人机制,以契约形式明确权利义务关系:改革职称评审制度,打破职称待遇终身制,推进评聘分开:实行岗位管理,完善内部考核:建立灵活多样的分配机制。推进岗位培训工资、协议工资、年薪制等分配方式;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畅通退出机制,真正实现上岗靠竞争、晋升靠业绩、收入凭贡献的运行机制。

(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

一是创新投入机制。用政策手段鼓励和吸引多种经济成份投入公共文化,形成多元投入格局。二是创新经营机制。引入竞争机制,对重要公共产品、重大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实行政府采购、项目贴息、定向资助、贷款贴息、民办国助等制度,积极鼓励行业竞争,形成多种艺术表演经营组织并存的竞争格局。三是创新阵地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专业化、社会化管理模式。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建设,落实人员保障,加强阵地管理。明确服务规范,改革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研究制定基层文化阵地管理条例,规范文化阵地的管理与服务,以此来达到以管理促建设,以建设强功能的目的。四是创新绩效评估考核机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按照公共管理的思路。引进“私部门”的管理方法,制定年度绩效计划。科学制定绩效评价指标。考核指标确定后,定期对这些公共文化服务单位进行绩效评价。在绩效考评基础上,根据考评结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员工进行奖惩兑现。在绩效管理中,要注重对绩效进行持续性监测、记录与考核,把它作为增强绩效的基本依据,从而实现绩效目标。

(三)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机制

要科学制定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合理布局公共文化设施,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步伐,推进城乡、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一是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制订全市文化设施建设布局规划,建立重大项目建设储备库,形成市、区、县(市)、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一批惠及广大群众的基础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开放性的特色文化活动阵地,特别是解决欠发达地区“有馆无舍”和“有站无舍”的问题。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广播电视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广播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广播室。要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实用便捷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二是建设重点公共文化项目。在每年的建设项目中安排一项重点文化项目。把其作为民生工程来切实推进,做到有领导、有部署、有督查、有成果。各区、县(市)要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加快本地广播电视台、文化馆、图书馆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地建设好综合性文化艺术中心和特色博物馆。三是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共享。要探索文化设施运行管理新机制,各类公共文化设施需进一步明确服务标准。创新服务方式。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普遍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积极推动机关、学校等机构的内部文化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最大程度地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体系建设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心内容。一是注重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努力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整合“东海文化明珠”工程、图书“一证通”工程等,统筹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方面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综合利用,着力解决基层文化设施分散、重复建设,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二是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根据时代特点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积极探索文化“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通过文化节目群众点播制度,引导政府投入与群众文化需求实现对称。充分发挥流动文化车、文化小分队的作用,采取专项扶持政策,鼓励各级艺术表演团体、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电影公司、新华书店等文化单位送戏、送书、送电影、送文化科技知识到基层,使“三下乡”活动经常化,并努力做到灵活多样、行之有效。三是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建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健全和完善对文艺精品创作、生产、传播过程实行扶持的工作机制和相关申报、考核、奖励办法。进一步提高文艺精品创作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引导文艺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多创作反映改革和发展、歌颂新人新事、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鼓励广播电视台多创作针对青少年、老年、外来务工者等特殊人群的优秀节目:加大文艺精品的宣传和推介,充分运用集中展演、展览、评比、媒体推介等形式进行文艺精品的展示,利用广场演出、社区文化角等阵地使文艺精品深入农村、社区、校园、企业等,让群众零距离感受精品文化。

公共文化服务范文第11篇

近年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从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河南的战略布局出发,围绕“四个河南”的目标定位,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着力点,以文化设施为载体,以文化服务为核心,以保障有效供给为抓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整体推进、科学发展、全面提升的良好态势。一是文化事业投入大幅增长,文化民生“软实力”发展有了“硬措施”。2011年,省委、省政府将“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列入“十项民生工程”。全省4300多个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文化站建设,整体面貌得到显著改善。177个市县文化馆中,仅二级以上的文化馆,就由2007年的21个达到今天的64个,增速204%。二是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网络正由“小文化”实现“大跨越”。我省 “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民间艺术之乡”、 “全国文化先进社区”、 “省级文化先进县”达到83个。以2787个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为骨干的省、市、县、乡镇、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三是文化惠民工程取得丰硕成果,公共文化权益的“饿汉子”有了“米袋子”。各级公益惠民演出活动日益红火,仅2015年就达到近1.8万场,受众达4500多万人次。四是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全面开展,文化服务的“高门槛”实现“无障碍”。自2011年起,全省2380个公共文化馆(站)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一年免费接待观众8860万人次。五是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活动影响广泛,群众文化活动由“随意溜”走向“品牌化”。“春满中原”节假系列、“品味中原”、“公益无限”惠民系列等品牌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主题品牌文化活动的“示范性”、常规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性”、地方节庆文化活动的“独特性”日益彰显。全省2100多个社会文化团队,9万名文化志愿者与广大群众在“永不落幕的舞台”建设中,组织开展各种广场文化活动3万多场,释放出绚丽缤纷的文化激情。

但不可讳言的是,仍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求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错位:由于缺少大格局支撑,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依然短缺;由于缺少大蓝图规划,部分公共文化设施依然闲置;由于缺少大思路实施、服务内容依然老化、效率依然低下;由于缺少大目标引领,群众参与热情依然不高;由于缺少大盘子布局, 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依然很缺;由于缺少大环境支持,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依然杯水车薪……这些问题迫在眉睫、亟待解决。只有认真学习落实指出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精神实质,坚持创新发展,靠创新塑造增长新动力、打造发展新引擎,才能在开拓思路、创新举措、积极努力、奋发有为的基础上,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依赖规模扩张转向提高质量效益,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转型升级提供坚实支撑和强劲动力。

一、创新发展思路,彰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民生幸福的重要保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正确方向,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人民群众既是公共文化的服务对象,更是公共文化的参与主体,中心地位不可撼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核心,应该贯穿于文化建设全过程,贯穿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各个环节,这个方向不能动摇。因此,在整体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中,着眼均等化发展需要,加大投入,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作为社会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短板;丰富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夯实文化发展基础,以文化的力量,凝聚核心价值、巩固共同理想、提升整个国家的文化实力和竞争力。而这些任务的推展,需要公共文化事业费用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当前,据了解,我省的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收入比重仅为0.4%,远低于教育、科技、卫生经费所占比重;人均文化事业费仅为教育的1/36、卫生的1/11、科技的1/8.5。建议各级领导采取必要措施,推动逐步加大公共文化资源支出在财政支出的比重,向基层和农村倾斜,尽快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二、创新供给手段,夯实公共文化服务贴近群众需求的“适用性”。

伴随文化传播手段的日益多样化,人民群众的文化接受习惯也呈现新的特点。一方面,随着各级对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的力度不断加大,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加,参与文化的热情显著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产品的供给精品力作匮乏,多样化的文化供给不足、剧节目陈旧,缺乏吸引力;有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台下观(听)众没有台上演员(服务人员)多的现象。加之基层公共文化活动数量稀少、内容单一、相当一部分文化活动的招式仍停留在 “跳方拔河扭秧歌,龙灯旱船放烟火”上,与群众期待的文化需求存在不少差距;带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与群众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部分群众甚而滋生了浓厚的文化虚无主义,表现出文化素质不高、情趣低下,陈规陋习、烧香拜佛、封建迷信、铺张挥霍、享乐至上等陋有抬头之势。面对这些严酷的现实,我们必须立足基层特别是农村的具体实际,改变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中的主观倾向和陈旧思维。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让人民群众普遍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在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同时,积极探索“生产方以需定产、供给方菜单提供、受益方自主选择”的文化产品供给新模式,逐步实行“集中配送、连锁服务、流动服务”等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中的群众主体地位,切实解决目前公共文化产品与群众需求脱节的问题,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形成文化项目“群众点单、政府端菜”的局面。

三、创新协调机制,彰显公共文化设施共建共享的“保障性”。

我省公共文化设施一直实行的是以部门为主导的自上而下 “条条”建设模式。现有设施中,不只文化系统有场馆,工青妇科教等系统的场馆也为数不少。以郑州市为例,属于文化系统的各种场馆站146个,而其他各种体育馆就有212个;如果把分散在广电、体育、民政、宣传、组织、共青团、工会、妇联、科协学校等多个部门的公共文化实施放在一起,总数相当可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文化资源不足与文化资源闲置并存;面对许多 “闲得很”的文化场所设施,群众只能望而兴叹。加快建立新的公共文化服务协调机制,就可以加强相同或相近领域的跨部门、跨领域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促进共建共享和有效利用,切实解决当前公共文化资源分散、服务效益不高的问题。建议在全省层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负责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大事项的协商和部署,整体规划未来的公共文化建设任务,统筹整合跨部门、跨领域的现有公共文化资源,全部纳入为民服务的管理和使用。

四、创新组织激励机制,调动各阶层人士、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在各级政府主导下完成的;但是政府是有限政府,政府的财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也无法满足体量日趋庞大的多元文化需求。除了基本的公共文化产品外,大量的文化需求,需要撬动社会力量来生产和供给,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证明:哪里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做得好,那里就有一支过硬的文化志愿者队伍,哪里的文化生活搞得好,那里就有一批热心服务群众的文化能人。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稳步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空前高涨,文化领域的非营利组织和志愿工作者不断涌现;尤其中央财政对免费开放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公共文化服务参与单位、人群进一步扩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但是扩大了多少、扩大的是什么人群、收获怎么样,缺乏一个全面、系统、公开、公平、透明的第三方绩效评估。目前,财政投入不足与投入方式不合理并存,成为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瓶颈。许多单位调动文化志愿者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方法,基本靠参与者个人“利他、无偿、自愿”的高度文化自觉、高涨文化热情和高尚文化奉献。83岁的著名表演艺术家王素君,是河南公益无限艺术团的发起人之一,三年时间参加文化志愿活动累计投入8万多元。素雅青年豫剧团三年时间不要国家一分钱为群众演出480多场,公益无偿演出120多场。洛阳市宜阳县高村乡26位退休教师、工人、农民戏迷组成的农村文化志愿团队坚持为敬老院孤寡老人、农村留守人员无偿演出,仅2015年就演出68场。如果我们满足于这种只讲个人奉献、连交通、食宿都是自掏腰包的行动,不采取积极措施、激励、保护文化志愿者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就会使一些志愿者望而却步。总人口少于我省人口600万的山东省,注册文化志愿者人数已达23万,是我省的256%。建议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积极改进投入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方法,加强对民办文化机构、团体和文化志愿者的支持力度,打破体制界限,在资金扶持、队伍培训、行业评估等各方面一视同仁,同等对待,努力形成多元互补、广泛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格局。

五、创新培训方法,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人才保障的“稳定性”。

我省是一亿人口的大省,而现有公共文化服务人员不足2万人。这些社会文化工作者不仅要承担全省人民的公共文化服务,还要承担外来流动人口的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员数量明显不够;就是这些数量较少的专业队伍,受年龄偏大、观念不新、知识陈旧、业务素质和能力的制约,很难适应新时期公共文化建设的开展。此外,乡村(社区)配备的文化工作人员都是村(居)委工作人员兼职,没有配备专职人员,还普遍存在着学历职称偏低、年龄老化等情况。现有人员队伍数量、质量、结构都无法适应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用乡镇干部的话说:现在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员如同“白头麻雀--缺得很”。加强文化队伍的素质培训和发展壮大,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重要举措。一是要采取措施鼓励、引导更多的文艺院团文艺工作者、志愿者、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从事文化服务工作,培养大学生到公共文化服务的第一线就业,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从业者的整体素质,优化从业人员的组织结构。二是要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通过高校开设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省市县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基地、行政学院代训专业人才等方法,加快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为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保障。

六、创新传播渠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推广的“现代性”。

公共文化服务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公共行动;公共空间;文化共同体;文化治理

中图分类号:G249.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5-0067-07

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构建体现时展趋势、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市场经济要求、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格局”。经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于2017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公共文化服务如何提供”的“中国实践”并尝试形成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中国话语”,正是本文的旨要。

一、公共文化服务如何提供:六种代表性观点

事实上,围绕“公共文化服务如何提供”这一问题,学术界已有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观点。其中较具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六种: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之路、“免费开放”基础上的创新之路、“技术”上的发展与创新之路、评估驱动的“供需”对接之路、传统文化事业体系“结构化”创新之路以及治理思维之下的“社会参与”之路等。

第一,“均等化”之路。有研究者基于公民文化权利和政府职能,提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应走均等化之路。然而,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发展之路”面临各种非均等化的现状,为此应通过树立公民文化权利新型理念、优化财政投入结构、建构多元化生产体制、推进绩效评估、实现社区的“共享”式发展等方式予以实现。①第二,“免费开放”基础上的创新之路。有研究认为,相较于以法国文化政策为代表的建筑师模式、以英国文化政策为代表的赞助者模式及以美国文化政策为代表的便利提供者模式,中国实施的是上下贯通的管控体制,即由政府进行投资并管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各级公共文化机构。因此,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路是基于“免费开放”推动的创新和转型过程。②第三,“技术”上的发展与创新之路。有学者提出,为破解“传统文化服务手段和模式”与“公众文化的多元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须进行手段和模式的创新,“文化资源共享的整合”是重中之重,“技术上的发展与创新”则是应有之意。③第四,评估驱动的“供需”对接之路。相关研究者认为,相较私人文化产品,公众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信息无法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应通过系列制度组合,“建立一种能够准确反映农民需求的表达机制”和“完善反馈纠偏机制”以形成“以需定供”的供给体系。④该类研究认为,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作为是影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和数量的最重要因素”,而要科学衡量“公共文化服务的客观水平”、促进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规范化及可持续发展”,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政府作为进行评估是可行之举。⑤第五,传统文化事业体系“结构化”创新之路。有研究者认为,当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能囿于对传统文化事业体系“小修小补”或功能升级的层次,必须基于传统文化事业体系且超越传统文化事业体系进行系统结构创新,并“基于市场经济环境”进行发展模式的重构。⑥第六,治理思维之下的“社会参与”之路。也有研究者提出公共文化服务要有治理的思维,要“把治理引入公共文化服务”⑦,以文化治理的思维来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选择,强调深化文化管理和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强调发挥政策法规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培育、引导、扶植、保障、规范及促进作用。⑧

上述研究都颇具启发意义,但存在多偏重宏观论述、多针对“政府主导”式公共文化服务展开讨论等局限,实证研究特别是基于类型化案例的研究明显不足。有鉴于此,在目前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政府文化职能”“公民文化权利”“‘国家―社会’共同文化价值”等话语之外,本文基于文化治理的视角,将公共文化服务分别置于其实际发生的三个类型化场景中加以考察。

二、公共文化服务的中国实践:三个类型化案例

从2010年6月至今,笔者围绕“公共文化服务”这一议题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田野调查。在此基础上,笔者选择了周口市“周末一元剧场”、渭南市“一元剧场”和开封市梁庄“农民文化交流会”三个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作为案例展开研究。⑨选择这三个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作为案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这些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持续时间都在五年或五年以上。第二,笔者对于这些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持续性追踪在两年或两年以上。第三,这些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具有类型化特征,分别为文化行政部门、文化企(事)业单位和文化自组织。第四,这些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具有“可学习性”,即其发生背景具有常态化和非特殊资源禀赋的特征。

案例一:周口市“周末一元剧场”。周口市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欠发达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和原有制度安排,在2008年之前的相当长时间内,地方文化行政部门连接其他行动者(如政府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企业、社区、地方文化精英)的能力和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较弱。2008年年初,地方文化行政部门推出了“周末一元剧场”⑩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此后该文化项目成为地方文化行政部门连接政府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企业、社区、地方文化精英的文化纽带,当地文化行政部门由此初步实现了从弱势状态逐渐向强文化治理状态的转变,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企业、文化精英也逐渐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支持者,当地公众开始实现从被动的文化需求者向积极的公共文化服务者的转变,周口市“周末一元剧场”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也成为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案例二:渭南市“一元剧场”。渭南市秦腔剧团(有限责任公司)B11创建于1954年,是一个久负盛名的文化团体,“秦腔皇后”著名秦腔艺术家余巧云就曾长期在该团工作。然而,2007年之前的相当长时间内,剧团的发展乃至生存却因种种原因陷入困境――形成剧团“无”戏可演、演员“无”事可干、政府“无”意支持、企业“无”意赞助(演出)、群众“无”戏可看、剧团成为“上访户”的局面。自2007年始,渭南市秦腔剧团推出“一元剧场”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此后该文化项目成为剧团连接演员、观众、企业、政府、其他剧团(演艺团体)、社会力量和公众的文化纽带,形成演员坚守“舞台”、观众重回“剧场”、企业及社会力量赞助演出、(财政困难的)地方政府以购买服务方式支持剧团、剧团商演邀约不断、县级剧团积极加入“一元剧场”公共服务体系的新局面,渭南市“一元剧场”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也成为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案例三:梁庄“农民文化交流会”。开封市禹王台区大王乡梁庄是一个较为典型的黄河边村庄。2003年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农民的生活水平虽然不断提升,但是村庄却是“泥”村、“闲”村、“乱”村的景象,村庄日趋个体化,村民合作难以形成。自2003年始,梁庄在村老人成立自组织式的“老年”剧团并持续举办“农民文化交流会”,此后该文化项目成为“老年”剧团连接村内老人、村民、村外文化组织、政府(部门)等的纽带。由此,村内也逐渐形成了村庄内的其他自组织关联性生长、农民相对积极参与村庄治理、区域内文化组织联动并自我服务及公共服务、政府从管制者向村庄文化治理的支持者和引导者转变、“文化”新农村有了较为坚实社会基础的良好局面。

在此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公共文化服务就是以文化为纽带并以文化建构为目的,包括政府在内的行动者的公共行动之生产及其再生产的过程;多元化治理主体的文化生成、多元化治理主体的文化合作及多元化治理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建构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应有之义。

三、行动者的文化联动:让公共文化服务运转起来

通过对周口市“周末一元剧场”、渭南市“一元剧场”和开封市梁庄“农民文化交流会”三个案例的研究,我们发现:公共文化服务行动者身份的品牌化认证、互动空间的公共性转换、服务能力的联动式升级及发展方向的国家在场化定位,是“让公共文化服务运转起来”的有效举措。

1.行动者身份的品牌化认证

所谓身份,是指作为“自我”的行动者与作为“他者”的行动者对于“自我”权利与责任的认知与体验的集合。品牌既是品牌持有者的理念表征和形象表征,也是品牌指向群体的感知物,还是品牌持有者与品牌指向群体关系的符号化表征。公共文化服务的品牌化是“自我”与“他者”对于“自我”公共文化服务者身份的认证过程,既有利于对“自我”公共行动的形象化展示和传播,也有利于强化“自我”对于其“文化―公共行动”的常态化坚持,还有利于提升“自我”与“他者”的共享型关系及“他者”对于“自我”公共行动的常态化(持续性)认知与体验。

在周口市的案例中,地方文化行政部门巧妙地将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与协助文化人士“寻找表演舞台”的双重任务有机结合,设计了以“周末一元剧场”为品牌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周末一元剧场”品牌的出现,既在最短时间内引发了“他者”对于地方文化行政部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关注,也在第一时间展示了地方文化行政部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决心、内容与方式。周口市文化行政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者身份,通过“周末一元剧场”这一品牌得以立体化展现、全方位地受到监督并获得多方认证。

在渭南市的案例中,秦腔剧团通过“一元剧场”品牌,既较好地刻画和展示了剧团对于自身新的行动边界和身份的认知与界定,也在最大程度上引起了其他行动者对于剧团及其新的服务内容的关注、监督与响应。而剧团基于“一元剧场”品牌的公共文化服务运作,不但提升了其他行动者对于品牌及剧团的认可,也强化了剧团对于自身公共文化服务者身份的认同。

在开封市梁庄的案例中,“农民文化交流会”虽然并非梁庄老年剧团刻意打造的文化品牌,但由于农民生活相对单调,加之名称的独特性及熟人社会口耳相传的强化,“农民文化交流会”有着和品牌一样的符号化表征效果。老年剧团通过“农民文化交流会”这一品牌,为自己设定了新的行动边界和身份;而其他行动者通过这一品牌,对于老年剧团及“梁庄”有了新的认知及更趋于积极的评价与响应。

2.互动空间的公共性转换

所谓空间是容纳行动者生命、生产与生活的地方。根据他者是否在场及对他者的影响,空间又可划分为私密空间、私性空间及公共空间。所谓公共空间是指能够平等地容纳不同行动者并且能为人的社会需求满足及公共行动展开创造可能的处所。在私密空间、私性空间与公共空间中,人们遵循着不同的行动逻辑;行动者行动逻辑的转换及其连带与聚合效应,又发挥着使空间性质发生相应转换的功能。

在周口市的案例中,“周末一元剧场”使得文化行政部门与当地文化组织、当地群众等的互动空间,从具有“管理与被管理”意味的办公室拓展至具有“共管与共享”意蕴的“周末一元剧场”。文化行政部门为了确保自身的行动能获得他者的响应,还常常在广场和剧场中问计于文化志愿者与当地群众。原来需要具有一定条件(例如具有一定行政级别或较高消费能力)的“人士”才能进入的周口市人民会堂,通^“周末一元剧场”式的转换,成为“普通群众”也能日常进入的文化场所,亦成为多方平等的、相互理解式的、或日常化或仪式化互动的处所。

在渭南市的案例中,剧团曾经为了能够行政化生存或市场化生存,依据依附的逻辑或交易的逻辑,为其互动者设置了“位阶”门槛或“票价”门槛;那些喜欢剧团和喜欢戏曲的普通群众,则因为不具备相应的“位阶”或“票价”支付能力,被拒之于剧团门外;最终,剧团因“无人”看戏而陷入困境。当剧团依据共享逻辑搭建“一元剧场”――这一“无门槛”的、平等的互动平台之时,剧团不但获得了观众的掌声,也获得了社会的赞誉及政府的认可,还因此获得了一系列商机。“一元剧场”这一公共空间,既使得剧团的共享式行动逻辑得以常态化,也为剧团的市场运作创造着条件。

在开封市梁庄的案例中,步入小康生活的梁庄人,在住进“更好更大”的自建房的同时,却发现原有的村庄公共空间已急剧缩小。在“农民文化交流会”出现之前,梁庄村委会大院常常处于“封闭”状态;老年剧团因文艺演练的需要进入了村委会大院,也使村民跟进其中;进而,村委会大院这一空间逐渐“开放”,成为梁庄的公共娱乐和公共舆论“场”。当因此而生的公共舆论挑战到时任村庄主事者权威时,村委会大院又成为村庄主事者依据强制逻辑“打压”老年剧团的地方。依靠举办“农民文化交流会”,老年剧团将“自我”的文艺喜好、为村民“办热闹”和找时任村庄主事者说理的言说与行动,在村委会大院中予以彰显;时任村庄主事者的强制逻辑,逐渐地为老年剧团的共享逻辑所“挤出”。村委会大院这一梁庄多方互动的空间,实现了其公共性转换并成为承载多方“文化―公共行动”的公共空间。

3.服务能力的联动式升级

所谓服务能力,主要是就行动者公共行动的规模、强度与持久度而言的。在公共文化服务的范畴内,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主要是指公共文化服务者所能提供的满足他者文化需求或激发他者公共行动的服务之规模、强度和持久度等。

在周口市的案例中,当地文化行政部门所拥有的资源几乎难以和政府其他“强势”部门相比,其工作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甚至“根本做不了文化的事”(就专业技能而言)。在资金和专业人员都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周末一元剧场”持续运营五年以上并能深入区县、乡镇和农村、厂矿且获得多方好评,除了自身颇具创新性的服务创意和植根于群众需求的服务理念之外,地方文化行政部门通过其公共行动联动其他行动者,进而增强和提升其服务能力是一项关键因素。

在渭南市的案例中,秦腔剧团在创意化地开展“一元剧场”的过程中逐渐地“找回观众”。但当面对恢复老戏、编排新戏和逐渐增多的商业邀请演出等“业务”压力时,剧团服务能力渐显相对有限。通过与面临“无戏可演”的区县级剧团的联动,剧团服务能力的相对有限性不但得以消解,而且随着传统曲目的恢复、新戏排练及因应商业演出需要的新设备的配置到位,其服务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升级。

在开封市梁庄的案例中,梁庄老年剧团成员仅仅依靠其自身力量不但不足以满足本村(部分)村民的文化需求,也难以支撑起整个“农民文化交流会”。他们通过与邻近村庄和自己有着相似状况、但有一定表演基础的业余剧团的联动,不但壮大了自身的声势,也提升了自身的服务能力。随着“农民文化交流会”的持续运作,该村妇女在老年剧团的“启发”和帮助之下,腰鼓队、花篮队等文艺组织先后成立,既成为“交流会”中的生力军,也成为丰富梁庄村民日常文化生活的重要力量。老年剧团通过“农民文化交流会”的联动和培育,其自身服务能力得以不断升级。

4.发展方向的国家在场化定位

文化既是一定时间和空间中行动者关系的符号化表征,同时也是一定时间和空间中行动者关系的符号化生产过程。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方向与“在场的行动者是谁”及“在场行动者的行动逻辑”等因素有关。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国家对于其他行动者公共行动之正向的、即时的、恰当的响应,τ谒者的公共行动及其再生产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国家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推进不仅在于其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方面,而且在于其对其他行动者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领导力方面。国家对于其他行动者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领导,应避免对于其他行动者的国家化“收编”或覆盖,宜注重为其他行动者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提供适当的国家支撑或搭建具有“引爆力”的文化服务平台。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方向的国家在场化定位,既有利于避免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紧张或冲突关系,也有利于防止社会“陷入”国家之中,还有利于形成合作治理效应。

在周口市的案例中,“周末一元剧场”举办之前,当地群众文化生活相当单调且具庸俗化倾向;地方文化行政部门呈现“乏力”的状态。公共文化服务的“周末一元剧场”式设计,既是回应当地群众文化需求的一种途径,也是地方文化行政部门实现文化领导的一种重要方式,相当一些文化组织、文艺人士“志愿式”地团结在政府周围。可见,公共文化服务的国家在场,并非是指,或者说主要不是指“由政府提供更多、更好且更具效率”的公共文化产品;而是指政府以独有的方式为其他行动者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指明方向、予以指导和提供平台与服务等。

在渭南市的案例中,“一元剧场”举办之前,政府对于不能产生经济效益且又运转不良的秦腔剧团持边缘化态度,未改制的秦腔剧团对政府则“过度”依赖。当剧团由于工资无法发放等原因而长期无法正常运转之时,其成员以“炸会”和“上访”等破坏性趋向行动对政府表达诉求和不满。剧团开展“一元剧场”并获得影响力后,当地政府通过“以钱养事”的方式对其公共行动予以支持和鼓励;而政府对于剧团公共行动的回应,不仅起到了引导剧团在商业演出增多后仍开展“一元剧场”的积极作用,也引发了其他社会力量的公共行动响应。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国家在场或者说政府的积极响应,既能成为企业常态化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动力,也能对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起到引导作用。

在梁庄的案例中,“农民文化交流会”举办之初,因为时任梁庄村干部“既不支持也不到场讲话”,村民通过议论和“骂”的方式对村干部的“不作为”和村庄发展的困境表示不满。在“农民文化交流会”举办两届之后,梁庄村民在村庄民主选举中选掉了时任村庄主事者(即时任村委会主任及与之相关的村干部);此时,老年剧团则因为向时任主事者“示威”的效果已经达成而准备终止“农民文化交流会”。但国家在文化政策层面的公共文化服务“宣示”和新任村庄主事者的及时邀请,则又使得老年剧团及其“农民文化交流会”成为村庄治理的重要力量。随着“农民文化交流会”影响的扩大,各级政府通过领导到场支持、选派专门人员入村进行文艺指导等方式表达了对“农民文化交流会”的肯定与支持,而老年剧团也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如书写、演唱响应国家政策的歌谣,表达着对国家的认同。国家的在场既保障了“农民文化交流会”的持续运作,也鼓励了老年剧团、村民、周边村庄剧团和新任村干部公共行动的良性开展。

四、启示与建议:重视国家文化治理能力提升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既要注重理论研究,也要注重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提升。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中,公共文化服务三个类型化案例的启示在于:要重视国家文化治理能力提升。

1.文化项目品牌化:塑造公共文化服务的“形象”价值

国家文化治理能力提升既要重视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品牌”建设,更要重视通过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引导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长效化和“共享化”。如前所述,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既是公共文化服务者的理念表征和形象表征,也是公共文化服务指向群体感知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象征物,还是相关公共文化服务者与品牌指向群体关系的符号化表征。因此,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运营不但要重视公共文化服务的“产品”供给,而且要重视通过品牌化经营塑造公共文化服务的“形象”价值。

当前,各地多是通过一个个的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但相当一些文化活动只是因应上级“行政压力”或“各种评比”的“被动”行政动作,且缺乏长期规划和“品牌化”运营能力,因此,这些文化活动往往最多只能发挥政府与其他行动者“文化触点”的作用(甚至一些文化活动沦为其他行动者的行政“负担”),而不能成为政府与其他行动者之间以及其他行动者之间的“文化接点”和“文化引爆点”,其他行动者公共行动的文化再生产也无从谈起。为此,不仅要重视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相关行动者互动关系的符号化(品牌化),还要重视通过品牌化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连接不同行动者并使相关行动者形成“共享―价值”型关系。

具体建议有以下几点:第一,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运作要有品牌意识。第二,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品牌”名称及相关“符号”设计要有识别度。第三,要注重通过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传播公共文化服务的宗旨和价值。第四,要注重通过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培育衍生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第五,要注重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的共建,增强以品牌项目联动其他行动者的能力和作用。第六,要注重通过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实现相关行动者社会资本的增长。

2.文化空间公共化: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共管与共享

国家文化治理能力提升既要重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更要重视公共文化空间对“公共性”的生产。如前所述,公共空间不但是能平等地容纳不同行动者的处所,而且是能为人的社会需求满足和公共行动展开创造可能的处所。因此,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一方面应“重视硬件”和“重心向下”,从而保障公众(特别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有地方去”;另一方面应通过制度设计防止文化空间过度“行政化”或“市场化”,为人的社会需求满足和公共行动开展创造积极条件,从而解决人们可以平等享有文化空间和有机会承担公民责任的问题。

目前,各地多以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各类文化馆站的建设和达标为重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这虽为不同行动者的互动提供了可能的处所,但是这些设施并不必然具有催生相关行动者的公共文化行动的作用,也不必然产生保障其公共文化活动持续开展的功能。为此,一方面各类文化设施的管理者或实际运营者应防止因过度“行政化”“市场化”或“自组织化”,即人为地制造“高门槛”,从而使不同的行动者难以平等地在这些空间中互动;另一方面各类文化设施的管理者或实际运营者应注重“开发”具有平等服务“他者”功能和强连接功能的公共文化项目,为不同的行动者的公共行动回应及其公共行动再生产创造条件。

具体建议有以下几点:第一,可通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解决我国人均公共空间面积相对较少的问题。第二,注重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选址和布局的科学性、长远性。第三,注重通过公共文化服务活动(项目)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对接,提升公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可达性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使用效率。第四,重视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管理的社会参与水平和市场运作能力,但也须防止公共文化设施的“市场化”异化。第五,重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不同资源禀赋群体开放的公平性,提升不同资源禀赋群体文化交往的可能性。

3.文化服务平台化:促M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参与

国家文化治理能力提升既要重视公共文化服务政府供给的“数量”和效率,更要重视通过搭建文化服务平动其他行动者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路径培育。如前所述,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但是指公共文化服务者所能提供的满足他者文化需求的服务之规模、强度和持久度,而且指向公共文化服务者激发他者公共行动的效力之规模、强度和持久度。当前,各地公共文化服务的着力点多集中于前者,而忽视了后者,如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主体参与的问题已十分突出,而这也是关系到公共文化服务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是公民文化权利实现的基本保障,是多元价值对话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文化“映像”。同时,公共文化服务也是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文化平台,是公民义务履行的文化通道,是多元文化融合的文化方式,是经济发展的文化“杠杆”。因此,公共文化服务单单依靠政府、社会或市场中某方的“一己之力”是难以持续推进的,相关行动者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提升不但取决于这些行动者的自身资源,还取决于这些行动者在自身资源之外联动其他行动者及其资源的能力,即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文化服务者应重视通过联动其他行动者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升级。

具体建议有以下几点:第一,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的政府投入,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数量”。第二,注重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转变,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第三,相较于通过直接供给公共文化产品促进文化发展,国家文化治理的要义在于对文化企事业单位、文化社会组织的培育及其基础上的间接供给效果,须注重通过制度设计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产业效应和文化产业的公益化转换。第四,相较于通过直接供给公共文化产品履行政府文化职能,国家文化治理的要义在于为公民责任的实现和多元价值的融合创造积极条件,为此,通过制度设计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治理效应的实现就显得尤为重要。

4.文化互油络化:发挥国家的“元治理”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既要避免国家逻辑对市场逻辑或社会逻辑的“取消”,更要避免市场逻辑或社会逻辑对国家逻辑的“消解”。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多元化不仅意味着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的主体身份,而且意味着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多元主体之间的网络化互动和新型关系的形成。那么,在市场活力不足和社会参与乏力的情形下,由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展?在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当相关参与主体由于各自立场、地位和利益的不同而出现分歧致使互动难以为继时,由谁提出基本规则并保证规则的运行?因此,确认并发挥国家的“元治理”作用B12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首要保证。

目前,各地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开展多因应国家的“一体化”设计,在此过程中虽然也强调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但是这种“参与”多为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国家逻辑(或国家逻辑市场化)的延伸,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作为“治理主体”常常处于无位状态。同时,我们也须注意到在由民间发起的“文化”活动中,国家常常处于缺位状态;国家(自知或不自知)的不在场不但无法实现对相关行动者的文化领导,而且会造成由于社会逻辑、市场逻辑与国家逻辑难以整合而相互消解的局面。因此,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既需要避免对于国家在场的“依赖”,也要防止对于国家(实体化及非实体化)在场的遮蔽或隔离。

具体建议有以下几点:第一,国家可通过文化政策对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企业、群众性自组织或公民发起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进行鼓励、引导和支持。第二,针对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企业、群众性自组织或公民发起的创新型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国家可以适时对其进行制度化转换以保障其长效性和可持续性。第三,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导,其着力点是体现政策支持和文化领导力,重点在于保证公共文化服务的价值和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第四,国家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支持须避免“亲力亲为”和“以钱养人”,应区分公共文化服务的决策主体、生产主体、供给主体和评估主体。

注释

①唐亚林、朱春:《当代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发展之道》,《学术界》2012年第5期。

②胡智锋、杨乘虎:《免费开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创新》,《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③田为民、刘波:《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手段与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8期。

④游祥斌、杨薇、郭昱青:《需求视角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基于H省B市的调查》,《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7期。

⑤傅利平、何勇军、李军辉:《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研究》,《中国财政》2013年第7期。

⑥傅才武:《当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传统文化事业体系的转型》,《江汉论坛》2012年第1期。

⑦吴理财:《把治理引入公共文化服务》,《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6期。

⑧吴理财、贾晓芬、刘磊:《以文化治理理念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⑨为保持与已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在地名和人名技术处理上的一致性,遵循惯例,本文对地名和人名进行了技术处理,特此说明。

⑩起源时间相近的周口市“周末一元剧场”和渭南市“一元剧场”有其各自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为表述上的方便,本研究对有着相同名称的两个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进行了“再命名”,前者称为周口市“周末一元剧场”或“周末一元剧场”,后者称为渭南市“一元剧场”或“一元剧场”。

B11渭南市秦腔剧团在2010年8月改制后,单位性质由事业单位转换为企业,命名为“渭南市秦腔剧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统称(渭南市)秦腔剧团。

B12刘辉:《管治、无政府与合作:治理理论的三种图式》,《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公共文化服务范文第13篇

 引言

文化馆体系是一个具有公益性质的由国家政府所举办的事业单位,是群众文化方向的引导者,同时也是在公共文化体系中体现政府的领导能力和公众行使文化权利的主要体系。因其是国有性质的文化服务体系,因此,它的公共服务文化体系具有全民性、主导性、公益性、服务性、平等性、多样性等多种特征,其对公共事业所起到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如:繁荣群众文化事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等等方面。

公益事业是人民群众基本文化利益的保障,它能使大众享有文明社会发展的成果,从侧面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目前,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偏向于多元化,而文化馆体系在公共服务体系中的责任就是指挥民众进行文化活动,充分完善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为民众公共文化而服务,进而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

1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科学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随着目前文化事业发展越来越快,在文化馆体系的发展上我们正在不断地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以求在文化服务体制上能够做到新变革,使得其运作的方式得以创新。在对文化馆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是要注意从整体来看,将文化馆体系建立成一个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同时,政府方面应履行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行政管理,包括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制度等,力争在公共文化管理方面取得新成绩。目前的文化馆体系较为陈旧,因此,改革就被放到了台面上来,改革是能够保障文化馆体系正常稳定发展的有效手段。所以在建立文化馆体系时政府可以采取对其进行一定的鼓励政策。适当的让一些社会组织参与到文化馆体系的建设上来能够从整体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其优势主要体现在社区服务方面,社会组织在社区服务方面会更加注意公众的实际需要,因此,引进社会组织参与到文化馆体系的建设中来是有利于文化馆体系的建设的。通过社会方面的参与支持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招商引资,其被赞助的可能性也被大大放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由政府主持的、非盈利性的、传播大众文化的以及为民众提供文化服务的所以机构的总称,它的涵盖范围很广,其目的是要满足大众的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目前,我国的群众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质量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还要能够与时俱进,使得公共文化服务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稳定的发展下去。目前,我国的数字化发展程度越来越高,而面对着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老旧的文化馆在其面前相形见拙,其网络条件还有数字化程度都有待提高。对于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比较明显,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文化馆的管理者的发展艺术没有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片面的认为文化仅仅是一个跳梁小丑,与现代的科学和技术完全不相关,只要有相关的技能就行,对于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来说网络所能带给我们的各种信息到底能给我们提供怎样的机会而毫不在意;另一方面,我国的文化方面的经费长期不足,着也间接的导致了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不到位。以此,我们要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观念时刻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够将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落到实处,从而为人民群众提供了较好的公共文化服务。

2 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设施的群众文化专业功能

文化馆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硬性指标有建筑面积、利用率和数量等等,这些硬性指标的存在是为了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的高质量。

2.1 提高文化设施的覆盖率 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将社会文化服务大大加强,因此需要对文化馆体系的软硬件设施进行大力建设,使之形成一个以文化活动为主体的平台。在目前这个阶段,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软件方面的建设,同时还要加强体制的改革,让文化馆体系能够为民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转贴于

2.2 确保文化设施的公益性 想要将先进的文化前进方向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层面,就要将社会的效益放在第一位,使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一同发展,为了确保公共文化活动的顺利实施,公共文化活动用房面积要能得到保证,只有这样才能为民众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

2.3 整合文化资源,提高设施的利用率 目前,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建设需要进行整合,使其尽量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同时还要能够在现在设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有设施的功能,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升级。政府方面还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的资金补贴,鼓励这方面的行为,使得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文化设施为人们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3 加快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完善评估体系,促进事业发展

3.1 加强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制定公共文化政策 文化项目建设的法制保障还不健全,因此需要落实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法制保障。而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收入主要来自于社会,其主要目的是为社会成员提供无偿的服务等。文化馆体系想要能够顺利发展离不开法制的保障,只有进入了法制化的轨道才能够基本确保社会的投入与付出服务的基本平衡,使得公共文化服务能够稳定发展下去。文化馆体系的法制化不仅仅是对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应该是一个覆盖操作、管理、监督的完整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稳定发展,使公民能够获得确实的文化服务。

3.2 完善评估体系,加强文化馆体系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和发展 一个公益性的文化活动首先要注意的是社会效益,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是其最大的成果。而对于这方面的考核体系还不完善,随着工艺化事业的发展,相关的评估体系也应该随之而完善,因此,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文化评估体系,并以此来反映公益性文化的发展情况是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点。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是要进行制度创新,将一贯以实践为主的公共文化服务推进为理论与实践共同发展的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估体系,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能够有据可寻,在今后的发展上更加规范。

二是要提高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将文化设施的以多建为重点转向建设、管理、使用三个方面共同抓的局面。要抓好软硬件设施的管理力度,着重于提高其使用的效率。

三是要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率,将从为市民提供文化服务的单向性转变为双向共同互动的局面,一方面要加强为公民提供文化服务的力度,另一方面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支持群众自办文化活动,使得群众成为文化的主角,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率。

四是要提高文化服务的创新活力,将文化服务形式从传统的服务转变为数字型、科技型的服务。大力支持文化传播与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让文化服务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使得市民享受文化服务更加方面、快捷。

五是提高民众的参与性,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一向以政府为主体的局面转变为政府引导民众为主体的形式。一方面要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投入机制稳定下来,与其相关的政策法规要尽快研究出台,强化文化投入的约束机制。另一方面,运用多种手段对社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进行鼓励,让社会广泛的参与到文化惠民的格局中来。

4 在文化活动的方式和内容上进一步创新

4.1 扩大公益性文化活动比例,保证群众免费参加文化活动的权利 要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优势和专业人才队伍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并大力推动人民群众在文化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发展,其中包括宣传教育活动、文学艺术活动、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促进群众文化的繁荣,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等等,这样能够使他们在进行文化活动中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并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素质与文化水平。全面实现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

4.2 打造文化馆体系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打造文化馆体系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是文化馆体系在目前这个竟争激烈的市场保持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文化馆体系对于公共文化品牌打造的重视,能够在社会中形成一个具有良好知名度的公共文化品牌;打造文化馆体系公共工文化服务品牌有很多途径,一是可以与媒体合作,通过媒体向大众推出其文化活动品牌。二是利用政府单位的信誉与其可利用的品牌价值,为人民群众开办具有引导性、示范性的文化活动。从而在此基础上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地位和公众形象。

4.3 把握活动发展的生态环境 文化馆体系的发展要建立起一个文化发展的效益观,其中有一些关系需要处理好:一是文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二是文化活动的普及与文化活动质量提高的关系;三是文化活动的思想性与娱乐性的关系。这几种关系要能够处理好,不然文化活动的初衷与方向就会朝着其他的方向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政策;博物馆

当前,人类社会日益认识到文化是人类发展的基石,文化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维度,不仅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工具,更是形成这些目标的基础。公共文化是文化的一种特殊范畴,在精神品质上具有整体性、公益性、公开性等特征,它培养人们的公共观念、群体意识以及社会归属感,以群体性、共享性的设施及活动为基础,发展公民参与、资源共享的文化。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满足公民基本文化权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公民的公共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与变化,需以文化政策为引导,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构筑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及存在的问题

1.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及功能

公共文化的基本属性是公共性。哈贝马斯认为“公共性”是指一种批判性的公共意见和舆论。阿伦特认为“公共性”是指一个场所中任何事物都可以被看到和听到。概言之,公共性意指:1.公开性,公共性以环境的公开状态为条件。2.公共性表现为一种过程,即公共过程。公共过程是个体间身份差异与观念共识形成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3.公共性引发一种共同体的想象。公共文化则可视为以公共空间为载体,公众持续参与并形成、表达公众意见,具有公共性之价值属性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形式。重视发展公共文化实质是尊重公民的文化平等权,包括“公民基本文化权利”以及由此产生的“公共文化需求”和满足公共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的实现形式。公共文化服务被视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部分,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满足公众文化需求、保障公众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及服务的总和。以公共性为核心价值的公共文化服务包括三个层面:在物质层面,营造开放的、共享的、公益性的城市文化空间;在制度和组织层面,通过文化政策与公共参与建立民主机制;在精神层面,建立公正、平等的公共价值体系,促进公共精神形成。

公共文化服务具有以下功能:一是满足公众基本文化权利与文化需求,传承民族文化传统。通过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培育公民文化素养;通过社会文化资源的有效配置,积累更多文化福利,实现文化利益的全社会共享;通过公共文化活动与实践,传承、创新和弘扬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二是有助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与社会凝聚力,优化文化生态。公共文化服务引导提升公民素质、塑造行为规范,为提高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创造良好的文化发展土壤;公共文化服务对文化空间具有再造作用,通过科学、合理布局公共文化设施,提供丰富、多元化的公共文化产品,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构建区域文化的基础,促进社会发展。三是有助于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原创力,增强文化创新能力,提升区域的文化竞争力。对于城市竞争力而言,创新能力、资金流量、人才密度、文化要素聚集程度等现代竞争力要素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文化要素和人才要素已成为许多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源泉。公共文化服务有助于整合文化资源,涵养公民的文化消费习惯,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基本的文化土壤和智力保障,支持城市文化的创新能力,为提升城市的文化竞争力提供支撑。

2.当前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基于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公共财政的支持,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取得一定发展,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总量偏少,比重偏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二是供给主体较单一,社会机构参与不足;三是公共文化资源供给不均衡、覆盖人群较单一,公共文化服务对象的结构严重不均衡,尤其集中在赋闲的中老年群体;四是重设施轻内涵,重形象轻实效;五是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与公众需求脱节,公众参与度不高;六是基层公共文化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低;七是缺乏适应数字时代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不断增大,但吸引力和影响力不强的现状。

3.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重要载体的中国博物馆现况

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在现代社会,博物馆已经超越传统博物馆注重收藏、保存与研究馆内资源的范畴,转型为侧重论释与沟通文化,逐步将公共教育职能作为博物馆新发展语境下的努力方向,体现出博物馆从“对物的关怀”到“对人的关怀”的根本性转变,也使其承载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使命,成为服务于全体社会公众的公共文化教育机构。博物馆是文化沟通的桥梁,是推动社会变迁与发展的力量。

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认为:“博物馆是运用各种方法保管和研究艺术、历史、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藏品以及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的具有文化价值的资料和标本,供观众欣赏、教育而公开开放为目的的,为公共利益而进行管理的一切常设机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对博物馆概念进行了修订,认为:“凡是以研究、教育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管具有文化或科学价值的藏品并进行展出的一切常设机构,均应视为博物馆。”

从博物馆类型看,中国博物馆在1988年前被划分为专门性博物馆、纪念性博物馆和综合性博物馆三类,国家统计局也依此统计公布发展数字。在现阶段,中国博物馆事业的主管部门和专家们参照国际上一般使用的分类法,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将中国博物馆划分为历史类、艺术类、科学与技术类、综合类共四种类型。其中,历史类博物馆以历史的观点来展示藏品;艺术类博物馆主要展示藏品的艺术和美学价值;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以分类、发展或生态的方法展示自然界,以立体的方法从宏观或微观方面展示科学成果;综合类博物馆综合展示地方自然、历史、革命史、艺术方面的藏品。

从博物馆隶属关系角度划分,博物馆可分为国有和私营两大类。国有博物馆包括政府博物馆(国家、城市博物馆等)和公共机构博物馆(大学、社区、工会等)在内。私营博物馆则主要是由基金会、公司、社群、协会等机构运营或者个人所有的博物馆。

当前,中国博物馆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其一,博物馆数量快速增加。据统计,到1988年底,中国文化系统有903个博物馆,其中综合性博物馆为541个,专门性博物馆为156个,纪念性博物馆为206个。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博物馆2970座,其中包括文物行政部门所属的国有博物馆2161个,非文物行政部门所属的行业性国有博物馆490个,民办博物馆319个,是1978年的8倍,1949年的138倍。

其二,博物馆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全国各地建设了一大批在社会上产生积极影响的新馆、大馆。博物馆的藏品保护、利用和管理不断加强,博物馆加速融入社会,其公共文化服务特征日益彰显,社会关注度空前提高。

其三,博物馆逐步实行免费开放。2008年1月,、财政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工作的通知》,全国各地的相关博物馆陆续免费开放,越来越多的民众走进博物馆共享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

与此同时,中国博物馆发展呈现了与公共文化服务一致的诸多问题:一是博物馆的类型结构不平衡,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博物馆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博物馆整体专业化水平相对有限,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体现为:许多大、中型博物馆总体研究水平不高,一些小型博物馆硬件不足,藏品的保存和展示环境堪忧;不少民办博物馆公益意识淡薄,博物馆专业意识缺乏;一些陈列展览泛艺术化和视觉化的倾向,形式与内容脱节,既对观众产生误导,也造成很大的浪费。三是一些地方无视自身资源条件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盲目超前建新馆,甚至重复建设。四是博物馆在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独特作用尚未得到完全、良好地发挥,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提升博物馆的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化政策是公共文化服务建构的重要工具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导者,通过文化政策促进文化发展是政府的责任。

1.文化政策在公共文化建构中的功能

公共政策作为“对全社会的价值所作的权威性分配”,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公共政策是带着不同利益和偏好的人们在特定条件下博弈的结果。不同的政治主体都对它赋予了不同的政治期望:对于作为政策制定主体的执政党及各级政府而言,公共政策是其变革社会、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基本手段之一;对于社会公众来说,公共政策是他们的利益诉求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公共政策对民众偏好的回应性是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基础。在现代社会,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来制定公共政策。因此,公共政策的公共性特征备受关注,同时,由于公共政策是解决某一时期政策问题的工具,也使其具有动态性特征。

文化政策是公共政策的组成部分。20世纪6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多次文化政策国际性会议,引发了各国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和知识界对文化政策问题的关注和兴趣。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了一个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核心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文化政策研究中心。200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达形式多样性公约》,将“文化政策和措施”定义为:指地方、国家、区域或国际层面上针对文化本身或为了对个人、群体或社会的文化表现形式产生直接影响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包括与创作、生产、传播、销售和享有文化活动、产品与服务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文化政策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对公共空间内文化活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直接或间接地干预和管理,为地区、国家乃至全球的公共文化活动创造某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尊重和促进公民文化权利和国家文化,保护文化遗产,建立文明传播的多样性格局。

2.公共文化服务建构中的文化政策定位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对于社会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政策也日益成为解决公共文化服务问题的重要工具。文化政策的目标指向为:一是作为实现国家或地区社会整体发展目标的组成部分,配合并推进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和社会福利的发展;二是尊重、保护和促进公民的各项文化权利;三是尊重和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与民间艺术;四是鼓励创意、创新;五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国家文化利益。与此相联系,公共文化服务建构中文化政策的定位为:

第一,文化政策要立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赋权性。

公共文化服务的赋权性是指以文化政策为导向,赋予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享有并表达自己应有的文化权利。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强调公益性、基本性和均等性,主要是指文化政策导向下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的一切文化服务和产品是以政府为主导、集合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公益;这些服务和产品的宗旨是满足所有公民最基本的文化需求,从而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基础性的保障;在我国所有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提供的服务、产品以及公民享受基本文化需求的机会应该是均等的。其根本要义在于通过公益性的文化启蒙,让享有文化艺术权利成为人们的共识,形成文化的包容性和社会的凝聚力。为此,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更应该承担儿童和青年的文化艺术教育的义务,培养他们的文化权利意识,涵养他们的文化消费习惯,使文化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文化政策要立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交互性。

文化政策要成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者和接受者之间信息沟通的平台,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交互性。针对公共文化服务普遍存在的供给与公众需求脱节这一严重问题,在政府主导的框架内,突出“按需供给”的理念,进一步改变现行公共文化资源供给“自上而下”为主的决策机制,建成政府主导与民众需求相结合的公共文化资源供给机制。文化政策应发挥博弈平台的作用,使公共文化服务既体现政府的文化引导功能,又辅以必要的制度设计,吸引广大公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如,以参与、自治、共享为理念,建立比较成熟的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组织形式及程序;构建社会多种机构进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准入制度,发挥其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探索专业性文化资源的共建模式,实现公共文化供给服务的有效性。

第三,文化政策要立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性。

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性体现在诸多方面。要以文化政策引导,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目标,注重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均衡共享,如整合图书、节庆、展览、群文演出活动、教育、人才等多种资源实现共享;要注重公共空间的结构均衡,如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等在一定区域内分布均衡,并且其内部空间也要结构合理以利于发挥其服务职能;注重文化服务对象的结构均衡,要逐步改变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对象集中为中老年赋闲人群的状况,服务要向青少年倾斜,向城市的流动人口倾斜,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全面覆盖。

第四,文化政策要立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性。

落实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性需要拓展文化政策的范畴。要关注文化的经济价值,通过文化政策的适度引导进行产业开发,使文化产业服务于公共文化的目的;注重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和丰富性,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要通过文化政策创新打造综合管理系统,使各种公共和私人文化机构在协调的基础上,共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注重公共文化服务融入数字文化时代,通过简化文化数字化、技术化过程,使各文化团体、个人发生关联,构建数字文化空间网络,使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到社会的主流人群。

三、文化政策导向下公共文化服务建构的路径

针对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应以文化政策的赋权性、交互性、均衡性和综合性为引导,探索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重要载体的博物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发展路径。

首先,强化博物馆的公共教育功能。

博物馆拥有典藏、教育、研究、展示和休闲等功能。公共教育功能体现了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公共性和参与性,是公共文化精神价值的体现。早在19世纪的欧洲,博物馆就被理解为教育设施,成为与图书馆等机构同样的公众进行自我教育、获取知识的途径。到20世纪上半叶,欧洲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辅助和补充,教育机构与博物馆之间逐步建立了组织结构上的联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新博物馆学理念的发展,终生教育的概念已为人们普遍接受,博物馆与区域社会的关系日益紧密,其作为社会教育场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博物馆的公共教育问题受到重视,形成了独特的公共教育功能:一是以审美教育作为知识认知的主导教育方式;二是尊重教育者的个体性差异,赋予每个受教育者的个人发展以尊重与自由,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多种选择,同时让他们在互动与自我参与中获取知识。正如美国首都博物馆的托马斯·福特(Thomas Ford)认为:“所谓的博物馆教育就是让来博物馆的人自由参观、比较、提出问题、自己学习,而博物馆按照每个来馆者的需要、情趣,为其选择最适当的教育服务。”

博物馆的公共教育具有普及性、长期性和针对性,以提高公众的审美水平和文化认知为目的。博物馆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公共教育。如借助博物馆的公共教育项目,观众能够对博物馆的收藏及陈列展览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并从中获取知识与体验;博物馆依照藏品、展览以及博物馆理念的差异性,采用讲解导览服务、公众讲座、出版物、文化活动、网上教育项目等多种方式。这些方式在具体操作上存有差异,不同博物馆结合实际情况逐渐衍生出一些更为有效的教育项目模式。

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当前国内博物馆现状,中国博物馆的公共教育方式应进行积极探索:首先,博物馆应超越其本体空间,积极与学校、家庭、社区以及其他机构进行长期合作,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同时,通过充分吸纳社会文化人才如高校的专业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提高博物馆公共教育的水平,并缓解博物馆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其次,注重博物馆教育中的普及性和专门性的关系,实行“因人施教、按需施教”。注重共同性和地域特色的关系,打造有地域特色的公共教育项目,形成地域文化认同;再次,博物馆应更多地引入商业管理模式,以高效的商业运作实现博物馆教育功能辐射力的扩大,比如运用商业营销手段有效扩大宣传,吸引受众来到博物馆,开发、销售衍生产品,全程性地、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此外,博物馆应该针对一些特殊群体如残疾人提供特别教育服务,努力帮助他们感受艺术,从艺术当中获取快乐与知识,体现博物馆的人文关怀和公共文化服务的赋权性。

其次,构建社会多种机构进入博物馆体系的准入制度。

公共性是公共文化服务建构的指向,但公共性的实现不一定只依靠由政府单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非公机构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2002年10月28日颁布实施的新《文物保护法》第五章专门为民间收藏文物立法,明确许可民间收藏文物,从而结束了中国民间收藏无法可依的历史。2010年2月2日,国家文物局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积极促进民办博物馆健康发展、全面提高民办博物馆的质量,这意味着将来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私人博物馆相配套的博物馆体系的形成。但是,民办博物馆在发展实践中还缺乏明晰的政策支撑;民办博物馆的日常运行还缺乏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这一困境反映了非公机构进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面临的共同问题。

构建社会多种机构进入博物馆体系的准入制度是公共文化制度层面的体现。民办博物馆相对国家综合博物馆而言具有特色鲜明、门类丰富的优势,是不同群体各自表达与展示的窗口,是民间资本进行长期积累和收藏以后,把个人的收藏拿出来,通过博物馆的形式将个人收藏与社会共享,变为社会共有的财富。民办博物馆的发展需要打通政策瓶颈。2012年“两会”期间,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会长吕建中提出尽快制定民营博物馆享受国有博物馆同等法律地位的实施细则的提案,主要体现在民办博物馆藏品合法来源、民办博物馆藏品合法所有权、民办博物馆藏品合法流通、民办博物馆财政支持等四个方面,需要具体落实。文化政策应发挥博弈平台的作用,通过适当的制度设计,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

第三。合理开发博物馆的公共空间。

公共文化服务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文化馆;公用文化服务;职能化

文化馆是国家在一些地区设立的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它是政府为大众无偿提供大型文化活动和推进大众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全球文化昌盛的时期,衡量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标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与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的高低,文化馆作为文化服务体系在向大众宣传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大众文化水平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文化馆的特点、性质、作用决定了它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独特作用,因此,文化馆工作人员要承担责任,各司其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更好的文化服务,以便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1、提高文化馆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意义

1.1提高文化馆公共服务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文化馆是由政府主导的,它可以协助政府的工作,及时的宣传党的精神、政策和方针,对于繁荣社会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2提高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是提高人民群众综合文化素质的主要途径。在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满足自身物质生活的同时,人民希望获得正确的、科学的、健康的、文明的生活方式,来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馆是国家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要求,因此,文化工作人员要始终维护好,发展好、服务好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多开展一些大型的公益性文化节目,人民喜爱的文化活动来帮助他们形成热爱文化知识、追求科学脚步、正确的“三观”,进而提高人民大众的综合文化素质。

2、县级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

政府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需求,创办一些非盈利性、宣传先进文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体系为大众提供文化设施、资源、活动等,丰富大众生活。但在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建设职能、完整的文化体系是当今社会关注的重点。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特点就是公共性,它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精神服务,而文化馆作为文化服务体系的一种,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促进了文化的蓬勃发展。文化馆不仅仅是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也是国家为大众提供文化职能的途径和标志。文化馆通过为大众提供文化服务和活动,引导大众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出了贡献。文化馆充分体现出来国家对人民群众的关注,它覆盖地区广泛,有利于联系群众,在建设公共文化方面具有很大影响力。

3、加强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化措施

文化馆是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的主要地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阵营,是社会主义文化服务的主要力量。那么,如此重要的文化馆如何整合文化资源,让群众充分体会到文化氛围,构建职能的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呢?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3.1阵地服务与信息服务相结合

文化馆是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方式,所以,文化馆工作人员要认识到文化馆的独特的优势,加强文化服务的完整性,在文化馆内为大众多举行一些公益活动,例如:音乐会、歌剧、戏曲、书法、电影等,也要为大众开设一些学习班等,提高去群众的文化能力。文化馆的场地有限,文化馆开设的培训学校可以利用社区、街道等地区,根据当地居民的情况,人数、习惯等,开设科学的学习项目、时间等,使群众可以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接受到文化培训;文化馆承担了大量的文化信息资源,为了充分服务于大众,文化馆的工作应该和网络结合,建立一个高智能的、知识丰富、科学先进、传播快速、提取便利的文化馆特色网络服务体系。文化馆和街道、社区的网络平台相融合,打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网络平台要运用覆盖地区广泛、快捷的特点,在网络平台上放上科学教研、学习辅导、文化活动、红、专家讲座等视频,让大众可以在家就可以进行文化欣赏。文化馆可以利用公共交流平台,例如:QQ、微博等及时和大众进行沟通,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解决问题,及时更新当下的信息,更好的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

3.2定点服务与流动服务相结合

为了使更多的群众感受到文化馆的服务,文化馆要灵活及时扩展思路,采取定点和流动相结合。文化馆在街道、社区等地多开设文化活动场所,文化工作人员要定期去这些活动场所,去教授大众舞蹈、太极、曲艺、乐曲等。

3.3硬件建设和软件打造相结合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合理的运行,离不开硬件和软件的结合。文化馆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硬件体系,建设电子阅读社、网络系统与社区、街道的链接;并且加大对基础设施的维护的投入。在软件设施方面,要打造一个高质量的文化服务人员;另外,要召集在社区活动中出色的艺术人员,培养他们成为文化建设的带头人;要聘请一些高校的表演艺术家、歌唱家、舞蹈家等来充实培训队伍。

4、结语

建设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要发挥文化馆的独特作用,打造一个全民参与的文化馆。文化馆保障了人民获得基本文化的权利,实现了政府提供公共文化的职能,只有提高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才能真正实现文化发展和人民共同参与,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用文化繁荣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建新,《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百科全书》,电子科技出版社,2004.3

[2].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主编,《群众文化论丛》,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4

[3].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系列报道之五,中国文化报[J].1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