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外交季刊杂志

主办单位: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主管单位: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  ISSN:2095-6010  CN:10-1134/D

美章网 期刊中心 公共外交季刊杂志介绍(非官网)

公共外交季刊杂志基本信息 部级期刊

《公共外交季刊》由--担任主编,由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一本社会类部级期刊。该刊创刊于2010年。主要刊登社会学科方面有创见的学术论文,介绍有特色的科研成果,探讨有新意的学术观点提供交流平台,扩大国内外同行学术交流。本刊为季刊,B5开本,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或投稿。

基本信息:
ISSN:2095-6010
CN:10-1134/D
期刊类别:社会
邮发代号:--
全年订价:¥ 264.00
出版信息:
创刊时间:2010
出版地区:北京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语言:中文
主编:--
查看更多

公共外交季刊杂志介绍

《公共外交季刊》是一本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主管,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一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社会类期刊,该刊主要报道社会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实践。该刊已入选部级期刊。 《公共外交季刊》主要内容栏目有视点、专题 讲好中国故事、评论、案例、书评。

《公共外交季刊》主要发文机构有:中国人民大学(发文量40篇),该机构主要研究主题为“外交;公共外交;中国公共外交;国公;一带一路”;清华大学(发文量37篇),该机构主要研究主题为“外交;公共外交;中国公共外交;文化;国公”;外交学院(发文量35篇),该机构主要研究主题为“外交;公共外交;文化;行为体;舆论”。

《公共外交季刊》主要发文主题有外交、公共外交、一带一路、文化、媒体、国公、中国公共外交、舆论、国家形象、外交活动。其中又以”外交(608篇)”居于榜首,发文量第二的是“公共外交”(480篇),发文量第三的是“一带一路”(93篇),发文主题最少的是“外交活动”,仅发文40篇。

公共外交季刊影响力及荣誉

公共外交季刊投稿注意事项

1、来稿要求:

本刊欢迎下列来稿:社会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方面的论著,反映国内外社会学术动态的述评、论著、综述、讲座、学术争鸣的文稿,以及有指导意义的社会书刊评价等。文稿应具科学性、先进性、新颖性和实用性,内容翔实,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文字数据务求准确,层次清楚,标点符号准确,图表规范,书写规范。本刊不接受已公开发表的文章,严禁一稿两投。对于有涉嫌学术不端行为的稿件,编辑部将一律退稿,来稿确保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文责自负。

2、作者简介:

述评、专家论坛、指南解读栏目来稿请附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的个人简介及近照。个人简介内容包括职称、职务、学术兼职、主要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成果、所获重大荣誉奖项等,字数以 100~300 字为宜。近照以 2 寸免冠彩色证件照为宜,格式为“.jpg”,像素不得低于 300 dpi。

3、文题:

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文稿主题,中文文题控制在 20 个汉字以内。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有英文摘要者同时给出英文文题,中英文文题含义应一致。

4、图表:

文中所有图表均需为作者自行制作而非引用他人文献中的图表。图表力求简明,设计应科学,避免与正文重复。凡能用少量文字说明的数据资料尽量不用图表。正文与表中数据应认真核对,准确无误,表内数据同一指标的有效位数应一致。

公共外交季刊数据统计

  • 总发文量:883
  • 总被引量:787
  • 平均引文率:--
  • H指数:8
  • 期刊他引率:--
主要发文机构分析
机构名称 发文量 主要研究主题
中国人民大学 40 外交;公共外交;中国公共外交;国公;一带一路
清华大学 37 外交;公共外交;中国公共外交;文化;国公
外交学院 35 外交;公共外交;文化;行为体;舆论
中国传媒大学 30 外交;公共外交;媒体;专访;新闻
北京大学 27 外交;公共外交;政治;文化;一带一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 21 外交;公共外交;文化;一带一路;国家形象
北京外国语大学 18 外交;公共外交;国家形象;文化;中国国家形象
复旦大学 17 外交;公共外交;宗教;文化;一带一路
国务院 14 外交;公共外交;文化;媒体;军事
同济大学 12 外交;公共外交;中日关系;都市;都市建设
主要资助项目分析
资助项目 涉及文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5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2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1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 1
国家留学基金 1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1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 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 1
年度被引次数报告
年度参考文献报告

公共外交季刊文章摘录

  • 用中国智慧,建好“走出去”的根据地 作者:赵启正 点击:5
  • 总编的话 作者:趙啓正 点击:4
  • “走出去”的新阶段:文化及发展理念的“走出去” 作者:贺文萍 点击:4
  • 发挥文化“走出去”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作者:鲍雨 点击:3
  • “一带一路”安全需求与军队“走出去”人才培养课程方阵建设 作者:李战子 点击:9
  • “一带一路”建设与中亚公共外交 作者:赵世人 点击:2
  • “一带一路”与中国奇迹“走出去” 作者:张久安 点击:5
  • 在“一带一路”实践中秉承正确义利观 作者:孟刚 点击:3
  • 国际舆论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许启启; 宁曙光 点击:26
  • 公共外交视角下的中国企业海外社会责任 作者:赵新利 点击: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邮编:10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