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手术室风险管理范文

手术室风险管理范文

手术室风险管理

手术室风险管理范文第1篇

手术是一次侵入性的医疗过程,在此过程中病人的保护性反射和自顾能力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就以手术室护理工作要高度谨慎。除了负责管理病人的健康护理之外,还要负责处理病人可能发生的任何危险,也就是风险管理。围手术期护士的风险管理是一项需要在整个围手术期过程中持续进行的工作,即识别并防止任何对病人可能造成的潜在伤害,这项工作不仅仅是避免法律纠纷发生的必要措施,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保护了病人的健康安全。

1 手术室风险的概念

指存在于整个手术过程的可能会导致损失和伤残事件的不确定因素和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这是一种广义的概念,它包括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意外、并发症及环境的不安全等。

2 手术室可能发生的风险

2.1 手术不正确(病人、手术、部位、侧向错误)。

2.2 用错药物。

2.3 输错血。

2.4 压伤(摆放不正确或支撑物过硬)。

2.5 病人跌落受伤。

2.6 电灼伤、烧伤。

2.7 异物遗留。

2.8 病理标本遗失、搞错、变质。

2.9 手术感染(切口感染、疾病传染)。

2.10 清毒液灼伤。

2.11 尿管(气囊压迫后尿道引起尿道黏膜损伤)。

2.12 输液管脱落(急救时且无及时发现)。

2.13 新生儿性别签字错误。

2.14 用错气体(新启用手术室尤其注意)。

2.15 置入物发生变性。

2.16 手术室火灾。

2.17 收费项目、金额错。

2.18 术中说话不谨慎,导致对病人心理伤害(闲聊、不注意保守医密、医护不协调争吵)。

2.19 病人财物遗失。

2.20 损坏贵重仪器。

3 常用的医疗风险处理策略

3.1 依法执业 为了公众的健康、安全和利益,护理行业制定了护士从业法。此法包括对于护士联业的定义,获得了护士执业许可的要求,护士执照撤销的程序以及又抚照从业的惩罚制度。围手术期护士既要熟悉自己新在地区救护士从业法,同时也要熟悉全国性护理组织制定的行业标准。

3.2 风险教育 提示相关人员对医疗风险的认识水平,增强责任感和防范意识,用已发生的风险事件作为教材;加强专业训练,养成良好习惯;按规章办事,按程序办事,对进修护士和新护士上岗3个月内进行手术室差错事故回顾和分析,对包括护士、清洁工在内的人员不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发现隐患或工作缺陷及时组织讨论和进行根源分析。

3.3 风险预防 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包括:不断完善建全管理制度和合理的工作流程,是制度不完善的,修改制度或工作流程,属个人问题要的当事人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通报全科,引以为戒;加强设备维护等。

3.4 风险回避 减少甚至停止开展具有极高风险的医疗服务项目,不开展不具备诊疗条件的项目,有创操作与病员签定风险告知书。

3.5 保持和病人之间有效的交流 如果希望病人能够顺利接受为他们各自制定的护理计划,那和病人之间有效的交流则是非常重要的。与病人及其家属保持良好和谐的关系需要对他们尊重和诚实,开诚布公并表现出专业水准。这其中包括在觉察并满足病人的情感和生理需求的过程中,时刻保持对病人关心和敏感。和病人良好的交流同时也帮助围手术期护士了解病人对治疗和护理过程是否顺应。虽然从法律上说医师负责就获得病人的知情同意,但围手术期护士作为病人的保护者,应当确保病人了解对于他们自己的治疗方案,在术前、术后访视与术中护理时与病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4 我科近年来抗风险措施

4.1 错误的病人、部位 ①核实病人的身份,手术后置和程序是由外科医师,围手术期护士和麻醉师共同承担的责任。他们必须通过与病人当面核定,检查其标识和手术日程来证实病人身份。②设计并实施核对手术病人转接登计,与病房护士核对并双方签字。

4.2 用错药、输错血 ①认真落实三查七对。②手术室护士不执行麻醉用药。③不离开麻醉操作台和物台。④肾上腺素、的卡因等剧毒药品,一旦吸出,注射器上必须贴有明显标签。⑤抢救病人,执行中头医嘱时,须大声重复一次,经人核对无误后不可执行。⑥当外科医师在手术室用药时,巡回护士和外科医师都要进行记录,并且在药物递给外科医师时,洗手护士应再次重复药物的名称。⑦手术病人术中使用的药物瓶,安瓿保留到病人离开手术间。⑧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做到二人核对,核对后在合血单的背面双签字。

4.3 跌伤、皮肤损伤、压伤 ①术前对病人进行皮肤完好程度的评估记录。②采用柔软的手术垫,特别对于手术时间长和全麻意识不清的患者,注意用软垫垫好骨隆起处及神经丰富的部位。手术室护士必须经过手术安全舒适摆放训练,将手术摆放作为专科考核项目之一。③避免肢体过度外展,挤压而造成神经麻痹。④护士协助督促检查清毒部位的脱碘是否完善;消毒液是否流到其它部位,消毒沙球是否遗落在身体周围。⑤进入到手术室的病人尽可能避免去厕所,而是使用便器。⑥手术期,麻醉复苏期必须固定好病人以免坠床。⑦护理工作必须确保一定人数的工作人员负责病人的运送和转移以保证安全,巡回护士需负责监护病人所有的转移过程,并采用适当的护栏和制约物以防止病人跌落受伤。

4.4 手术室火灾、电灼伤、烧伤 ①手术室内禁止使用明火。②巡回护士应熟悉所用的设备,并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和使用。同时,对于任何的设备故障都应当报告,避免使用不熟悉的设备或有故障的设备。③使用电外科设备时(电刀、激光等)应避免局部有易燃性液体和气体;避免用电刀切开肠腔、胸腔、气管等腔脏;注意病人有无安装心脏起搏器,有无内置入物;所有护士必须经过电外科安全培训和考核;电刀负极板应一次性使用。

4.5 异物遗留 准确的物品清点是确保手术室安全操作的前提之一。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负责清点所有手术器械、纱布、线轴、缝针等一切用物,特别是缝针、器械螺钉和脑棉气片等。手术中使用所有敷料,必须能X光显影,采用二人四清点制度。具体步骤如下:术前第一次清点――关闭体腔前第二次清点――关闭体腔后第三次清点――手术结束时第四次清点。术中添加用物应及时记录清点后双方签全名。巡回护士负责记录最终的清点数目,若发现有任何的数目差异,必须向外科医师报告并共同进行寻找,此过程可动用X光照射进行定位排除物品在手术部位的遗失,并记录于手术护理记录单上。

4.6 手术感染 对于手术病人而言,术后感染往往是致命的。手术室成员必须掌握并一丝不苟地遵循无菌和消毒技术的原则,按规定对手术器械、敷料、环境进行消毒、灭菌和监测,并保留原始记录资料。任何违反无菌操作的举动都必须汇报并立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医护人员手消毒应严格遵守洗手操作规程,确保洗手后达标,对医生、护士洗手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测。术前病人皮肤准备最好的方法是洗澡,特别注意腋下、脐孔、会等的清洁。每一个人都应当牢记这样一条原则,即“若对某物是否消毒在任何可疑,均认为该物为未消毒”。

4.7 病理标本遗失、搞错、变质 ①根据医疗机构的政策,外科手术中从病人体内取出的所有组织都需送病理检查。②巡回护士将切下组织及时装入标本袋内,贴上标签。③非立即送检标本须加入福尔马林。④病理科收到标本须在标本签收簿上签名。

4.8 置入物变性 ①严格按照体内置入物管理办法执行。②设备科统一认证采购。③每件置入物的标签和公司证书标志保留于案。一式两份,手术室和病历上各保留一份。

4.9 输液管脱落,气囊尿管损伤尿道 ①近手术区的静脉输液部位应使用带螺旋接口延长管,肢体和管道要妥善固定好。②每一位操作者必须经过培训,并通过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允许进行此项操作。

我院根据以上各项操作制度及防范措施,多年来无一例差错事故发生。手术室工作既繁忙又复杂,技术性、责任心要求较高,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认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业务学习,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在每个环节上自觉把关,主动参与自我管理,以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手术管理质量。

手术室风险管理范文第2篇

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及工作人员(其他相关人员)探视者可能会产生伤害的潜在危险因素去收集、识别、采取行动的过程。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开放与开展,医疗护理工作风险因素越来越大。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是承担起抢救、手术的场所,它的涉及面广,人员流动大,工作节奏快,同时患者病情复杂,急诊情况发生多,因此手术室的风险管理极为需要,应严格风险管理,以提高手术室的有序性。

1 手术室的风险内容

手术室的风险管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利益和医院各级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手术室的风险内容包括如下内容。(1)接错患者、开错刀及纱布器械等异物遗留在体腔及跌落物品一时找不着风险。(2)输错液体、用错药、输错血及遗失标本风险。(3)电刀灼伤风险。(4)手术护理记录不详及术中患者意外事件发生风险。(5)手术安置不当致压疮神经损伤及坠床风险。(6)切口感染的风险及隐性风险(化学药品灼伤风险)。(7)各级工作人员意外损伤风险。(8)残余麻醉气体、电离辐射、消毒灭菌剂、X射线对人体危害风险。

2 手术室的风险原因分析

由于护理人员素质不够强,术中操作不当致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器械完好性疏忽;自动腹撑螺丝短缺或传递前忽略检查导致心中无底;没有严格查对制度,甚至使物品遗留体腔,造成患者痛苦。

药品摆放错误,静脉品和大输液标志不清,导致误用,执行口头医嘱有误,责任心欠强,标本保管不当。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监护技术及生命支持手段的改正,新技术、新设备、新疗法和新术式的广泛开展,医护只关注疗效,不关注并发症,对术中护理问题认识存在盲区。患者体内金属植入物滞留和无法取下的金属义肢、金牙、起搏器,术中使用高频电刀时可致伤痕。

综合性医院,手术多,急诊危重患者来自各年龄段,特别是早产儿和老年人,这类人群体质差,机体功能不全,适应能力差,耐受性低,术中发生意外可能性大,皮肤受损几率大。烦躁不安、神志模糊等患者易发生坠床,止血带压力过高或长时间使用,及由于不当导致压疮,约束带过紧,两下肢过度外展,易造成神经受压,衬垫不当影响患者呼吸循环[1]。

仪器设备失灵,输出功率不符,护理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护理书写规范进行护理记录。

手术是以操作为重的医疗,误用或消毒效果未达标的手术器械、敷料或手术室空气未达标,医护人员手指带菌等因素均可引起切口感染。

手术配合中,常用的锐利器械较多,传递频繁极易损伤手术人员的手而造成意外的血液直接接触;术后锐利器械处理不当引起工友、洗衣人员的手刺伤。

手术室的空气中存在残余的吸入及低浓度的化学消毒剂。高科技的医疗仪器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准确率,但同时也产生了对人体有害长期蓄积可致癌的电离辐射。各种消毒灭菌剂在手术室工作中广泛应用,污染手术或一次性物品的初步处理均要使用消毒剂,这些消毒剂或多或少地对人体皮肤黏膜产生损害[2]。术中需要X线摄片对人体的生殖器官及造血器官的功能危害很大。

3 风险管理

3.1 加强手术室护理业务培训 鼓励与支持护理人员参加各级护理学历的自学考试,选派业务骨干外出听课学习、学习交流,加强三基训练,提高业务素质,要有健康的心理,高尚的职业道德,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手术室护士应注意术前的交流艺术,亲切、礼貌,给予患者信任,注意保护性语言,消除患者恐惧或精神伤害,加强对高危患者、高危操作的护理提示和监控,降低手术危险因素。

3.2 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法律知识 手术护理记录已成为重要的原始资料,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完整的手术护理记录既可反映患者变化和过程情况,也可为日后可能发生医疗纠纷提供举证和直接证据,而且归档保管,一旦发生纠纷,可以作为早期的复印资料提供。所以,手术护理记录要齐全、不漏项,字迹清晰。

3.3 加强手术室的一般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清点查对制度及消毒灭菌制度 (1)抓好手术人员规范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管理,特殊感染严格按照要求处理,接送患者制度、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及考勤、奖惩制度;注意物品效果的终末质量,可以使化学监测的指示带变色为标识,确保灭菌效果。(2)执行四清点、手术室十二查、输血查对和术中医嘱查对制度。打包前器械护士清点器械,术前、关闭体腔前后,洗手巡回护士共同清点纱布、缝针、器械刀等用物,并做好记录。接患者时及手术开始前,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方式、术前四项检查报告、皮试结果、术前用药、备皮、X线片、病历等;输血实行两人核对制度,并双签名;术中口头医嘱复诵一遍确认无误方可执行,并及时补写医嘱。(3)手术室的电器、设备仪器定期检查,确保完好,每个仪器配有操作程序卡,操作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制度;术中使用电刀时评估患者是否有金属物品在身,调试电刀输出功率,地线有否等,以免烧灼伤皮肤。术中切下的标本要妥善保管好,加强个人责任心,避免标本丢失,烦躁患者用约束带保护,有专人看护。

3.4 正确使用和处理手术用物 手术人员正确、规范地装卸、传递、使用锐利器械,术中集中正确处理锐器,避免将利器遗留在布类物品中;规范手术患者术前四项检查,准确了解其传染病毒携带情况,并重点做好此类阳性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防护;对急诊术前无法确定其情况者,一律按照阳性标准处理手术用物。

3.5 手术室工作人员的防护 改善手术室的通风条件,手术间内装有负压抽吸装置,定期抽吸室内的污染气体;术中需X线透视的手术,上台前手术人员必须穿好铅衣,并在手术间的范围内,设置铅屏风。合理适当地安排手术人员,避免短期内大剂量集中接受X线照射,特别是在孕期内护士要妥善安排好工作。接触消毒剂时必须戴上防护手套,注意勿泼翻,按照配制方法,明确注意事项,尽量将对人体的损害减少到最小。

3.6 建立风险评估表评估存在问题 存在问题、不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讨论,定期开展安全讨论会和安全护理查房,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接受风险管理定期与不定期的监察。

[参考文献]

手术室风险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危险事件;风险;管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on clinical nursing risk events in operation room in the process, and the effect was obtained after application of the risk management. Methods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isk management, the operation room nursing risk events in patients forsurgery and to analyze the satisfaction. The results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the operation room in the risk management of the risk event the number decreased,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risk management can promote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patients in general surgery is safe foroperation is satisfactory. Conclusion the risk management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is now and in the future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oper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implementation, it is worthy of wide range in all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the promotion!

Keywords: operation room nursing risk events; risk; management;

一、 一般资料以及方法

(一) 一般资料

将对医疗机构进行了风险管理之后的六个月内出现的危险事件状况作为研究对象,同时这六个月进行手术患者对于实施手术的满意度在调查的基础上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来探讨手术室临床护理中进行风险管理的实际效果。

(二) 方法

1. 调查方法

在方法上主要是采用了调查分析方法,通过对医疗机构进行了风险管理之后的六个月内进行手术的患者给与其调查,在实际的调查内容上主要是包含了对于自身手术满意度的实际评价以及风险事故的状况这两大内容,其中又将风险事故分为了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问卷主要是由相关医护人员在探讨分析基础上进行具体内容的制定[1]。

2. 进行风险管理的相关措施

在对医疗机构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来进行操作:

首先是在医疗机构中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构建,具体来讲在实际的手术过程中进行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就是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因为制度是对行为的一种指导和规范,同时也是相关医护人员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参考依据。从构建风险管理制度的内容上来讲具体包含了:其一是“手术室一般制度”即日常的值班制度以及巡逻制度,医护人员手部消毒制度、患者接送制度。其二是“安全管理制度”即“六项检查”、“十二项核对”、“四项到位”。六项基本检查具体指,病人姓名和病情资料检查,手术前二次检查、手术前麻醉检查、皮肤消毒检查、手术器具完备性检查、体腔关闭前后检查。十二项基本信息核对具体指,患者科室核对 、姓名年龄性别核对,手术床号名称核对、手术药品物品核对,手术设备以及消毒核对。四项医疗用品的到位具体指,手术药品到位,手术吸引器以及氧气罩到位,手术中电刀到位。因而在进行整个的手术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风险管理制度中的各个细节条例进行操作。

其次是建立风险管理小组,也就是说为了最大化的降低手术中危险时间的发生几率在构建了相应详细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还需要相关医护人员的配合,进而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就显得必不可少,在组建小组的过程中可以由主管医师作为小组的组长,而由护士长最为小组的副组长,同时由各个科室的相关医护人员作为具体成员,进而通过这样明确的级别划分来组建成管理小组。同时在是实际的手术前、中、后管理小组要对管理制度的是否有效的落实给与严格的监督。其中主要就是对涉及手术的相关医护人员在是否落实管理制度方面给与具体的监督,同时还要提前对手术过程中的存在的风险进行及时的评估以及预防,定期进行小组会议讨论分析研究在风险管理人员监督中需要调整的方面。进而为后续降低手术风险提供良好的保证[2]。

最后是相关医护人员工作观念给与一定的转变和提高。具体来讲要在医疗机构中大力宣传手术危险事件对于患者以及医院的重要影响,定期在医疗机构中进行手术室安全护理的宣传大会,将手术的安全风险所涉及的医学知识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普及,进而有效的提高相关医护人员对于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也能有效的提高医护人员在日常手术前、中、后进行危险防范的意识。同时还要积极建立赏罚分明的措施,也就是对于能够及时在整个的手术过程中发现危险隐患同时及时汇报的医护人员给与一定的奖赏,同时对于在工作中消极工作因为自身没有严格按照风险管理制度操作进而造成的手术危险事件的医护人员应该给与严厉的惩罚,可以说惩罚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为了强化手术护理过程中风险防控意识,进而最大化的体高整个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3]。

(三) 统计方法

利用统计学相关计算软件来统计患者对于手术的满意程度数据以及医疗机构进行了风险管理之后的六个月内出现的危险事件状况的数据。

二、 结果

在对医疗机构进行了风险管理之后,在后续的六个月中日常手术护理危险事件的发生次数相较于没有进行风险管理之前有了明显的好转,同时患者对于进行了风险管理之后的手术结果以及手术效果都表示比较满意。

在对在对医疗机构进行了风险管理的前后对比情况

三、 讨论

众所周知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生命安全不仅是患者家属最关心的,同时也是医护人员最关心的。而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手术室作为实施手术的重要场所对于整个的手术顺利开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通常手术室由于日常使用率较高同时在任务量上也比较大,因而难免会出现环节上的一些失误状况,而这些状况就会对手术的顺利开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同时也会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对于这样的状况在医疗机构中进行关于手术室日常护理方面的风险管理则是对于目前状况的良好解决办法,通过具体建立风险管理制度以及具体风险管理小组可以较好的提高相关医护人员对于手术危险意识的提高,同时在实际的临床护理中也可以通过这些制度来有效的规范其行为进而提高其专业护理技能。同时风险小组可以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也可以将手术过程中风险进行大大的降低。因此从这些方面来讲在手术室的日常护理中进行风险管理的推广对于提高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

四、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说医疗水平在不断的进步但是在实际的手术护理中出现的危险事件是不因先进技术而转移的,也就是说在提高医疗水平的时候加强危险事件意识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在医疗机构进行风险管理的大范围推广则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对于手术的整体满意程度同时还可以大大的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钱佳. 舒适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6:57-58.

[2]武丹,史秋莲,李么琴,刘臻玉,邓顺华. 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J]. 现代临床护理,2014,12:38-40.

手术室风险管理范文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手术室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中有90例男性患者,女性患者70例,年龄在10-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岁;采取随机实验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经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如年龄、性别等,结果没有出现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上具有明显的可比性。

1.2方法

在手术室收治的患者住院治疗的过程中,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方法,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风险意识管理方法,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

1.2.1护理人员自身风险防御机制

手术操作具有不定时的特点,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手术室内的护理人员需随时待命,使得各类手术操作得以顺利完成。这就需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习惯,合理排班。在护理过程中,组内成员需相互配合,从生理、心理两个角度给予护理,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提高治疗依从性。此外,由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及工作量较大,还需考虑到护理人员的精神状态、体力耐受程度等,合理安排工作量,避免护理人员状态不佳出现失误。护士长经常与护理人员沟通,指导护理人员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从生活等多个角度去关怀患者。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专业知识及操作能力,积极预防发生不良事件。此外,定期组织考核,要求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具有一定的护理预见性,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预防性护理,减少护理差错发生。设计护理缺陷风险评估表,配合手术室质量控制小组,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并对护理管理措施进行相关调整。每周召开总结会议,对上一周所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回顾,分析事件发生原因,总结相关经验,并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制定有关处理措施,预防类似风险事件的再发生[2]。指导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法规、院内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以专业的知识、精湛的技术、端正的态度去服务患者。避免与患者产生纠纷,学会以法律去约束自己,也学会用法律去维护个人利益[3]。

1.2.2手术室护理管理制度及手术室护理流程的培训

建立一套专业性的安全管理流程,以确保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手术室各项护理及医疗工作顺利完成。此外,这也是保障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重要前提。护理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及消毒灭菌两大方面。在进行手术前,由护理人员对手术仪器、设备进行清点、检查。所有进入手术室的器械均需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消毒灭菌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统一按照消毒科室的流程进行。对于手术操作人员,进入手术室前遵循“七步”洗手原则。一切准备完善后开始实施相应手术治疗。在麻醉前对患者的姓名、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等相关信息进行多次核对,当涉及输血护理时需由2名护理人员进行相互确认并签字。手术即将结束后再次进行清点,术中充分运用十二查制度,保障手术顺利的实施。

1.3评估标准

根据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来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系数、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以及医院感染率。

1.4数据处理

对实验结果采取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如果(P<0.05),则表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两组患者的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系数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和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P<0.05),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内容如表1:

3讨论

手术室是治疗患者的特殊场所,对手术室的无菌环境要求高,工作节奏紧迫、任务繁重,需要医护工作人员高度集中精力,并有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和应变能力。在手术室护理中采取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和预防发生风险的概率,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医患纠纷,也是对患者高度负责的行为。提高护理人员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意识和危机意识,注重细节,在细节处避免风险发生,即使在高度紧张的手术环境下也能保持有条不紊的工作态度,以零风险作为工作原则。风险管理的实施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使其建立严谨的工作态度,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这也是衡量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4]。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管理的过程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系数,同时还能够降低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和医院感染率,有利于手术成功,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雷虹云 单位:内蒙古林业总医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1]刘婉云,张娜妹.风险管理理论在手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8):730-730.

[2]王伟,张宝琴.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7):99-100.

手术室风险管理范文第5篇

手术室作为医院抢救危重症患者和实施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具有日常工作量大、护理工作任务繁琐等特点,易由于某一环节的食物引发差错事故,严重的还会引起患者伤残甚至死亡,不仅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不良影响,也造成了医院的严重损失[1]。手术室作为高风险科室实施风险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为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现对我院手术室实施风险管理前后风险事故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手术室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对2010年1月实施手术室风险管理前后各6个月我院手术室风险事故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风险事故调查以我院手术室档案资料为依据,患者满意度调查对象均为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各类患者。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为自制问卷,采用随机抽查的方式对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直接风险事故、间接风险事故以及患者满意度3大项及项分支内容[2]。正式问卷由我院手术室多名医师和主人审定,本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

1.2.2风险管理措施

1.2.2.1建立健全手术室风险管理制度 科学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是手术室风险管理的基础内容,是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依据。手术室风险管理制度包括手术室一般制度,包括值班巡逻制度、洗手消毒制度及接送患者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以六查(接患者查、患者入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手术开始前查、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核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物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四到位(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刀电凝是否到位)为主要原则[3];清点制度,主要包括手术过程中使用的纱布、手术刀以及其他手术器械等的清点、记录和交接;标本管理制度,主要是由洗手护士与医师共同核对,标明患者的准确信息等。要求各环节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

1.2.2.2成立风险管理小组 由手术室主管医师和护士长牵头,各专科小组长及部分医护人员共同组成风险管理小组,负责手术室风险管理,监督手术室风险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对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日常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评估手术室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定期进行工作总结,不断改进手术室风险管理。

1.2.2.3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 定期组织手术室医护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和考核,邀请有经验的医师进行专业知识讲解,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从根源上改善手术室直接和间接风险事故的发生情况。另外,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理论知识或专业技能操作比赛,设定奖励,促使手术室医护人员主动学习,提高个人业务水平,带动手术室整体发展[4]。

1.2.2.4改变手术室医护人员工作观念,提高风险意识 在手术室普及安全风险知识,改变医护人员的传统工作观念,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对风险隐患的敏感性。鼓励手术室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和汇报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将手术室安全风险扼杀在源头,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影 响[5]。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的风险处理能力,在发生风险事故时从容应对,避免事态扩大,将影响降至最低。

1.3数据分析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数据分析软件 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χ2检验,使用百分率对统计结果进行描述,以P

2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后手术室直接护理风险事故和间接护理风险事故发生数量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

实施风险管理后手术室直接护理风险事故和间接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

3讨论

手术室风险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手术室,护理,临床应用

手术室是医院为危重患者提供抢救和治疗的场所,它是医院十分重要的技术部门之一[1],手术室患者大多病情较为危重,且变化快,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不仅需要保证室内空气、使用的器械或物品为无菌,而且需要护理人员具有熟练的护理技巧,能够默契的配合手术医师,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稍有差错都有可能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重者还可能导致患者死亡,从而引发医疗纠纷[2]。为了尽量避免手术室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引入风险管理方法,长兴县人民医院于2014年开始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引入风险管理,为了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笔者选取了我院手术室2014年间收治的260例患者和2015年间收治的278例患者进行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手术室2014年月间收治的260例患者,记为对照组,另选2015年月间收治的278例患者,记为研究组。对照组中男135例,女125例,年龄范围18~61岁,平均年龄(31.5±12.4)岁;研究组中,男143例,女135例,年龄范围16~58岁,平均年龄(32.1±12.1)岁。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等基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我院常规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具体步骤如下。①首先需要成立手术室护理工作风险管理小组,由我院护师以上职称且经验丰富的5位护理人员组成,选择一名作为组长。风险管理小组的职责是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同时还需要对护理人员的操作规范进行监督。②加强风险管理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定期开展风险管理知识培训,并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组织对手术室风险事件案例进行学习,使护理人员能够充分意识到护理风险事件的严重后果,增强其护理风险意识,此外还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医师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主要讲解各种手术过程中抢救和协作方法,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③风险管理制度的制定。首先风险管理小组要对手术室护理中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类,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我院实际将护理风险事件分为意外事故类、差错类、护理记录类及投诉类[3],根据不同类型的护理风险,分别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确保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降到最低。④规范手术室交接程序加强手术室与其他各个科室患者交接流程的规范,尽可能避免各类隐形风险,从而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

1.3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其中患者护理风险事件主要包括意外伤害、操作不规范、准备不足、记录不全、发生感染及仪器故障等;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共从10维度进行调查,总分100分,95分以上为非常满意,80-94分为满意,79分及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100%/总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6.0生物学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用(平均值±标准差)(χ±s)的方式表示计数资料,联合t检验法和卡方检验法,P>0.05表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究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3讨论

手术室是负责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治疗的场所,它在医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手术室患者病情多危重,且变化较快,这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研究。首先应该确保手术室内空气的洁净,手术器械及物品无菌,此外护理人员还应该具备熟练的护理技能,能够和手术医师默契配合,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稍有差错,就可能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重者还可能造成患者死亡,这也是导致近年我国多起重大医疗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4]。风险管理最早是在金融领域被提出的,它是指一个企业或项目如何在肯定有风险的环境中通过采取一些可行的措施将可能的风险降到最小的管理过程。风险管理首先必须要识别风险,即对所有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该风险因素可能造成损失程度的大小;其次要对风险进行控制,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降低风险的发生率;最后要做到规避风险,即在不改变既定目标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实施方案,从根本上规避某些风险因素。近年来风险管理理念在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逐渐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将风险管理引入到护理管理工作中去,也有许多临床研究报道显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5]。我院于2014年开始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引入风险管理,为了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笔者选取了我院手术室2014年间收治的2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选取了2015年间收治的27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260例患者中护理风险发生率为23.5%,研究组278例患者中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2%,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82.3%,研究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96.8%,研究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总而言之,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不仅能够显著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还可有效增加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钱丽萍 单位:长兴县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徐丽芬.风险管理在感染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12):1358-1359.

[2]曹晓艳.风险管理理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6):1113-1116.

[3]冯洁.风险管理在急诊科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4):105-106.

手术室风险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风险意识;手术室护理管理;风险因素;满意度

手术室是医院重要的科室,承担着救治重要疾病患者的重任,同时在具体的手术操作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从而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而对医院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这就导致了手术室护理工作十分复杂且存在危险因素,因此,需要在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意识管理,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风险因素认知率,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了进一步探究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本院手术室收治的80例患者,分组进行护理管理对比,现将对比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手术室收治的病例,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30例,患者的年龄均在19-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岁。所有患者均具备手术指征,其中行急诊手术25例,择期手术55例。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显示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对比价值。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手术护理方法进行,不予以任何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推行风险意识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2.1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对于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增强其风险防范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的知识,强化法律法规的学习,使得护理人员能够懂法、守法,不断进行业务知识培训与继续教育,增强护理人员慎独能力。

1.2.2加强人性化管理,实行弹性排班制度

人性化管理是树立医院形象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在手术室内实施人性化管理能够打造一个积极、和谐、团结的医疗团队,从而保证手术质量及效果,赢得患者的好评。而在具体的人性化管理中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护士长应根据工作的需要进行合理排班,排班的标准根据每位护士的工作能力、工作强度、技术要求等,实行弹性排班,新老护士相互结合,实现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实现工作中的互补。及时发现和肯定每个护士的优点,适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1]。

1.2.3实时监控,保证手术质量

在科室内向每位护理人员强化“零缺陷”的工作理念,进行实时监控,为护理人员的工作加强有效的管理,从而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定期向患者进行对护理人员满意度的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听取各科室的意见,另外,还要做好手术室物品的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保证手术质量。

1.2.4做好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的安排

对于病情危重需要进行急诊手术的患者应争取一切的时间尽早安排。及时准备急诊手术台,发挥其应急作用,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意识,避免手术人手缺乏而延误手术时间。

1.3观察指标

风险因素认知情况、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满意情况。其中满意情况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对产生的数据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并分别进行t和χ2检验,组间进行独立样本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风险因素认知情况比较

经过统计得出,观察组的风险因素认知率高达100%(40/40),对照组风险因素认知率为72.5%(29/4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2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经过统计得出,观察组中共有2例出现风险事件,1例出现压疮、1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经过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中共有15例出现风险事件,其中4例压疮、6例感染、5例下肢静脉血栓,风险事件发生率为37.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3两组患者满意情况比较

经过统计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手术室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患者一般病情变化快,需要对患者进行伤病处理、护理操作、抢救配合等一系列的工作,其中操作护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手术室护理工作关系到手术质量及患者的效果,因此,做好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有大量研究显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加强风险意识管理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大大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风险因素的认识程度,保证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2]。本研究中观察组将风险意识应用到手术护理管理工作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风险因素认知率明显高于不进行风险意识管理的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均<0.05)。综上所述,于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风险意识管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手术效果,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可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作者:林丽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中医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手术室风险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19(2016)08-0237-01

风险管理指的是对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准确的评估、识别、预防等[1],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行业的进步,人们对手术治疗的法制观念也在相应的增强,因此容易出现一些医疗纠纷。一般来说,进入手术室治疗的患者病情均较恶劣,甚至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这就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加强管理。其中风险管理是近几年来逐渐新起的一类护理管理模式,该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风险防范意识,从而更加有效的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现将相关资料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数资料择取我院2014年1~12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0例,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医护人员均同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了手术治疗原理、治疗方案等,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与认可,并签署了手术知情同意书。依据住院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干预组患者150例,常规组患者150例。对比两组的基本资料后得知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1.2护理方法常规组:采用一般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手术室护理,告知患者手术治疗原理与治疗方法,术后可能发生的不良情况等。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风险管理模式,包括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等。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手术风险率,其中护理满意度包括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三项判定标准,满意度为满意率与非常满意率之和。1.4数据分析将本文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300例患者的疾病资料均录入至SPSS18.0软件中。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干预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1。2.2手术风险率常规组的手术风险率为3.3%(5/150),干预组为0.7%(1/1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风险管理可以对潜在的危险因素(如:患者、家属、医务工作人员等造成的伤害)进行准确的评估、分析、预防等,并据此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控制风险的发生与发展,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其中进入手术室治疗的患者病情一般较为危急,某些患者可能伴有意识障碍、抽搐、口齿不清、恶心呕吐等[2,3]。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做好相关的手术室风险管理,提高手术成功率与患者满意度,现将手术室风险管理的相关护理措施概述如下。(1)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医护人员应对手术的安全进行严格的核查,对患者的手术科室、手术名称、手术时间、住院病号等一一核对,准确评估患者的整体情况,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生命体征、肢体功能等。若某些患者意识不清醒而无法回答问题,应由患者的家属代为回答。(2)护理人员应严格核对手术中需使用的药物的规格、剂量;对患者采取正确的手术以防发生压疮等不良情况,将手术视野充分暴露;手术治疗前再次核对清楚患者的病情资料;用药前应与医生再次进行核对,严格遵循“三查七对”的原则,对药物的剂量、有效期限、质量等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于需要输血的患者应对血型、交叉配血等进行严格的检查,并遵循“三查八对”的标准,输血前应确认患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待确定结果后方可进行输血。(3)手术完成后应及时包扎伤口,仔细核实纱布、药物、器械设备数量等,以防有物体残留于患者体内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对病理标本的处理步骤为:在病理标本袋内详细标注患者的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等,同时与病理检查的申请单进行仔细的核对,待确认无误后方可送检。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及时同患者和患者家属做好详细的告知工作,仔细讲解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与认可,并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除此之外,在日常的手术室护理中,要想做好护理工作,应做到高风险因素的公开与透明化,及时调整患者及其家属的期望值,减少护患纠纷事件。

参考文献

[1]易红.风险管理法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3):520-521.

[2]黄海明,王瑛,王晓枚等.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4):1943-1944.

手术室风险管理范文第9篇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430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实施风险管理(观察组),与2008年1月~2010年1月未实施风险管理的430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男性211例,女性219例,年龄为16~62岁,平均年龄为52.6±2.1岁,其中骨外科120例,普外科90例,妇科产180例,颅内血肿清除术40例;观察组男性225例,女性205例,年龄为17~63岁,平均年龄为53.6±3.1岁,其中骨外科125例,普外科108例,妇科产156例,颅内血肿清除术41例;所有患者在入院检查的时候没有发现任何精神病症状或是其他疾病的特殊情况。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

成立手术室风险管理小组,并选取一名经验比较丰富的医护人员担任组长,制定一个比较完善的护理措施,包括强化护理人员专业培训、手术仪器设备的使用和保养,避免因护士的业务不熟练而导致风险;健全并坚持手术室质量监控制度,每月定期对各类无菌物品、空气、消毒液、手术者的手进行细菌培养,全面监测,并存档备查。护理人员将设计好的风险管理表格,以时间为横轴,各项护理措施为纵轴,在表格相应位置,将已经执行的打√,未执行的用红笔打×。及时考核风险护理表格的完成情况,对发生异变者及时改进或者剔除。风险管理主要内容包括①重视术前访视:了解病人一般情况,有无过敏史,运用专业知识有针对性地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使之能以最佳状态配合手术过程。②与手术医生沟通:了解手术的类型、患者的具体情况,以便术中和医生配合默契。③熟悉各种医疗仪器的性能:新进仪器设备及时进行培训,并在仪器显眼位置上贴有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安全、正确使用电外科设备。④详细检查手术用物:手术器械是否到位,避免因为手术器械的准备不充分而导致手术延时甚至无法进行的风险。⑤接病人进入手术室执行严格查对制度:对病历、对科室、对姓名、年龄、性别、手腕识别带、试敏结果、血型单、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皮肤完整性等,询问患者以往病史以及药物过敏的情况,还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肢体功能进行观察,如果患者的意识不是很清楚,则可以让家属协助回答。⑥加强专业培训:每月至少一次对护士进行操作训练,如心肺复苏、无菌操作、心电监护等专业技能的培训;请相关手术科室或者麻醉科授课,包括各种手术的配合、危重患者抢救、抢救药品的使用等。⑦定期组织对医疗、护理纠纷等案例分析,了解风险的程度和提供防范意识。实施风险管理观察组的对象均建立在患者获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1.2.2对照组护理主要内容和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由护士长进行常规管理。主要包括①手术开始前再次核对病人姓名,手术名称及部位。洗手护士必须与巡回护士进行清点,即手术前清点,手术关闭空腔脏器前清点,关闭体腔前清点,手术结束后再次清点,必需两人核对准确无误,严防异物遗留病人体内的风险,并要保持无菌持续性。②术之后将相关的标本贴上标签,避免混淆,清点器械,按流程处理各种医疗垃圾及器械的清洗消毒。③安全送患者返病房,护送车床上好护栏,防止坠床发生,在手术期间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果发生异常要及时向医生进行报告。

1.2.3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的意识

对于手术室的管理制度予以完善,对手术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措施,对患者和家属提出的意见,及时进行沟通和解决,加强护理人员的思想教育等。

1.3观察指标及数据处理

记录两组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发生的不良事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和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数据的收集由我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创建风险管理之前护理过程中发生的风险事件比创建之后的风险事件明显增多,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经风险管理小组职能的实施使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由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病情一般比较严重,在手术护理过程中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意识障碍等情况,尤其是神经外科手术室,风险事件的发生可能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手术室出现风险事件的主要原因包括:①护理人员在护理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护理的经验也不足,在风险事件出现以后没有应对的能力;②对于手术室护理的管理没有形成一个比较良好的规章制度,对于存在的问题没有提出的解决的办法,留下了隐患,缺乏有力的管理措施;③对于手术器械的消毒不到位,存在感染的可能性。

手术室风险管理范文第10篇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8月在该院进行手术的38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90例,所有患者均无认知障碍、精神疾病与非正常疾病的情况。观察组男85例,女105例,年龄17~79岁,平均年龄(36±2.6)岁;实验组男94例,女96例,年龄16~80岁,平均年龄(35±2.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手术方式、年龄等方面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手术护理路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风险管理护理。具体步骤如下:

①手术前,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认真核对患者的手术名称及科室、姓名、住院号、年龄等信息以及术中所用药物及仪器等,并对患者的皮肤与整体情况进行评估,询问有无过敏药物及病史,并了解其生命体征、营养状况及肢体功能等。所有查对内容都应反问式查对,对于无法回答或意识不清醒的患者,可由家属或病区护理人员协助查对。

②手术中,依据患者手术类型,检查术中使用的医疗器械是否齐全、正常,以及术中所使用药物的剂量、规格等;再次仔细查核患者手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压疮、坠床,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术前再次核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各种检验配血结果、麻醉方式等。术中用药一般都是口头医嘱,执行时一定要让医生重复药名反复核对,用药前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并检查药品及液体的质量、剂量、有效期等。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对患者进行过敏试验并严格查看实验结果,结果阴性才可以使用。如果患者需要输血,应严格查对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等,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原则,双人查对无误后进行输血,输血前20min低速宜慢,并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输血反应。两袋血液之间应用0.9%氯化钠溶液冲管,输液完毕后再次冲管,并将空血袋保留到术后24h,再由血液科统一处理。手术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以及血氧饱和度等生命指征。

③术后,应仔细对切口进行包扎,并对药物、纱布、器械数目进行核实,防止在患者体内残留手术异物;病理标本的处理:将病理标本放入标本袋,标注患者住院号、姓名、标本名称、离体时间等,核对病理检查申请单,无误后及时送检。由于手术室的护理存在很多的危险性因素,且具有未知性,所以护理人员应充分做好对于患者家属的风险告知工作,将术中情况及患者病情与患者或家属进行必要有效的沟通,并尊重其意见。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应做到将各种高风险因素公开、透明,进而使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期望值的调整,从而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此外,应加强培养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法律法规的学习。

1.3观察指标

对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患者进行手术风险发生率分析比较。并对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将满意度分为3种指标: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1.4统计方法

通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对照组(190例)的手术风险率为3.75%,60例非常满意,74例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0.1%;实验组(190例)的手术风险率为0.91%,99例非常满意,87例满意,护理满意度高达97.9%。两组统计结果发现,实验组的手术风险发生率降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上升,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风险管理是对工作人员、患者、家属可能造成伤害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评估、识别、预防,并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以控制风险的发展状态,避免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也可以维护医院的形象与利益。因手术室内的患者一般都是病情较重或需要紧急抢救的患者,部分患者伴随意识障碍、呕吐、抽搐等特殊症状,其手术风险发生率较高,风险可导致患者生命危险甚至死亡,因此,应该采用风险管理的方式将手术风险降至最低,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与手术成功率。当前,该院手术室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一般采取严格的查对制度,手术配合满意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该院实行风险护理管理的体会为:

①提高护士自身技能与素质,加强手术室各级别护士的培训,尤其对新入职的手术室护士的培训。提高手术室护士防范风险的能力,并加强风险法制意识及制度的培训。熟练掌握操作中锐器、特殊感染病人的处置原则,重视有害的化学、物理因子与消毒剂的使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手术室环境、手术设备的术前评估,根据病人病情、手术方式及手术医师的习惯等因素熟练的配合手术,及时消除潜在的风险因素,确保手术安全、顺利的进行。

②巩固制度建设,严格执行手前、术中、术后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术中用药及仪器使用情况,用药完毕保留空药瓶,术后与医生再次查对,对口头遗嘱应重复核对后执行。输血应严格执行双人查对,并严密监测输血反应的发生。抢救用药的空药瓶集中放置,术后仔细核对登记。术中留取的患者标本不可擅自丢弃,应应交给主治医生处理。毒麻药专柜上锁、专人登记。重要仪器应责任到人保管,及时、认真填写护理文书。

③将术中实情及患者病情告知患者或家属,并尊重其意见。做到将各种高风险因素公开、透明,从而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手术室的相关护理人员应不断完善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及相关流程等。该研究探讨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对照组的手术风险率为3.75%,护理满意度为70.1%;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风险率为0.91%,护理满意度高达97.9%。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上升,且手术风险发生率降低,两组术后资料统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室风险管理范文第11篇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同期实施手术的14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第1~2号手术室的74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男448例、女300例,年龄18~61(40.9±3.7)岁;护理时间5~29(14.3±2.9)d;其中普外科296例、骨科119例、泌尿外科85例、脑外科22例、胸外科122例、妇产科104例。将第3~4号手术室的74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男426例、女322例,年龄17~63(41.6±4.0)岁;护理时间5~31(16.0±2.7)d;其中普外科287例、骨科108例、泌尿外科88例、脑外科24例、胸外科125例、妇产科1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标识管理:统一制作手术室使用的护理标识,种类主要包括标语、腕带、色牌、标牌、印章、标图等,类型主要是环境标识、患者标识、警示标识。①环境标识:手术室环境标识:由于手术室对环境要求非常严格,所以标识要清楚,如污染区采用红色标识,无菌区采用绿色标识;手术室器械和设备放置也有要求,不同类型手术设备也要区别清楚;手术室内在患者醒目的位置放置手术进度标识,医护人员要做好自我防护。②患者标识:腕带是临床常使用的身份标识,将患者的详细信息资料填写好,并选择不同颜色的腕带表示患者实际情况,如普通患者使用蓝色标识、重症患者使用红色标识、患儿使用粉蓝色标识。术前由护理人员给患者带上腕带,进入手术室后手术人员核实患者信息;大部分手术患者需要多个输液通道,容易出现护理差错,可以采用不同颜色的标签在醒目的位置标识名称、放置时间等,避免出现差错;部分患者对药物存在过敏反应,应该对过敏药物做好标识,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将过敏标识悬挂在输液架上方便医务人员查看,对于有特殊情况如合并血液传染病、昏迷、病危的患者采用红色腕带进行标识。③警示标识: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容易取错包装类似的药物,当患者需要输注多种药物时要做好药物名称、用药时间、用途等警示标识,采用不同颜色标签区分内服或外用药物,如蓝色标签表示外用药品、红色标签表示内服药物等。对于要提前抽取到注射器中备用的药物在术前做好标识。使用核对卡进行标识来提醒手术室护理人员做好护理工作,达到降低护理风险的目的。

1.3观察指标

调查问卷根据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量表,结合本院手术室情况制定,分析两组患者实施护理管理后护理质量(护理纠纷、护理差错、用药差错)、患者满意度(医疗环境、服务态度、专业技术);采用中国护理人员压力源量表分析护理人员的主要压力源(包括患者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工作量与时间分配、护理及工作、工作环境与资源分配),共5个子条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手术室风险管理范文第12篇

风险管理是一种逻辑和系统方法的术语。

2手术室实施风险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按照当今先进的风险管理科学理论,在临床手术配合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是为了使患者安全度过手术实施期,将各种潜在风险转移或最小化"天津医院每日住院手术与急症手术累加最多时可达200多例,由于急需手术的患者较多而手术室的工作人员相对不足,工作量过大等问题,因此在实施各类手术过程中,潜在着各种各样的临床风险,极易出现一些意外伤害事故,给患者和医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为此措鉴风险管理理论将风险管理理论的核心观念、设计思路和操作方法纳入手术室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是当今手术室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方法"手术室实施风险管理首先要从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入手"。

3风险管理计划的制定方法

3.1制定风险评价准则这是根据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规范手术室硬件设施状况洛项规章制度道德规范等来制定的"。

3.2责任和报告体系:科主任主要负责对院方提交风险管理计划书并且汇总全体人员的建议"护士长负责监督检查实施的步骤及效果"责任护士负责分管各手术区的实施工作"护士则是最基石出的具体操作者"。

3.3风险鉴定:我们采用系统分析法、情况分析法,通过手术室工作经验、事故记录、工作程序、集体讨论等来鉴定所有的风险"风险鉴定表纵栏为风险来源包括工作人员缺乏工作量过大、设备器材老化不具先进性、专业水平能力欠缺、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不强、工作态度不认真、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发生突发问题、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外界带来污染源、医源性感染,院内感染催栏为影响范围包括对病人的伤害、对医务人员自身影响、社会舆论对医院声誉的影响、对经济收益的影响以及对手术质量的影响,通过分析说明不同风险会造成的影响"。

3.险分析我们针对手术中有可能遭遇的几类风险来源对此加以分析并根据其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完整的风险防范措施,以利于手术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改进更有利的保护患者利益"。

3.5后果或影响的定性量度其中包括5个等级戈)l无关重要:如手术室中会经常有乙肝患者手术,对于他们手术后的用物和器械及手术间的处理问题经过严格的消毒措施,不会给其他患者带来不良影响等关2)较小二如术中患者出现一些药物反应或输血反应,经应对措施解决未留后遗症或较小后遗症的"或手术中清点的物品在手术结束前,清点核对数目有误差但经拍片等手段排除遗留在体内的可能性关3)中等如院内感染,由于手术间和物品,以及其他无菌措施不严格造成院内感染关4)较大:如术中患者使用电灼贴负极板处被灼伤等"术中摆放不当(俯卧位)造成身体严重伤害"各种管道从患者体内脱落造成引流不畅或呼吸抑制等带来的严重后果关5)灾难性二如术中给药或延误抢救时机,使患者死亡,院方需支付巨额赔偿"。

3.6可能性的定性量度,包括5个等级A.几乎可能二如大多数情况下发生,如输液袋、药品包装上的微生物,对手术间无菌条件的影响尹.很可能:在大多数情况下很可能发生,如输液、输血、药物反应、疼痛刺激使血压升高等厂.可能在某个时间可能会发生如患者被电烧灼伤、不当造成的伤害"因手术室地滑造成患者摔伤"各种管道从患者体内脱落刃.不太可能在某个时间能发生如突然停电、无菌技术操作不规范不.罕见仅在例外的情况下发生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

3.7风险评价及评级(见表1)二我们以制定的风险准则为依据,对风险进行等级评价河分为1一5级并对其风险程度做出预测评估,可分为E、H、M、L个级别"我们通过以上评价可确定风险管理的重点,为了今后的预防风险的善后处理打下坚定的基础"标注王极度风险要求立即采取措施H高风险二需要高级管理部门注意M中等风险二必须规定管理责任L低风险二用日常程序处理"。

3.8风险处理我们对风险进行评估后,提出相应的风险处理措施"包括以下4个等级"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或灾难性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患者死亡或严重伤害"风险处理为¹加强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提高服务质量,以最佳的服务态度为患者服务;º做好善后安抚、赔付工作»增强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改善安全医疗条件;¼做好突发应急事件的防范准备"采取的措施为¹做好岗前培训,服务质量考核,建立面向患者的服务信息反馈表您逐渐完善医院医疗保险措施将经济风险转向院外保险公司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利益»实行全员风险意识培训,增强责任心,完善健全医疗的各项制度,并设专人负责实施,改善各项医疗硬件设施;对于正常死亡的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应详尽的做好各项重症抢救记录,保存资料,以便与患者家属沟通,从而获得对医疗方有利的保护性资料;¼制定火灾等灾难事故安全检查措施建立日查夜查防火制度记录"其成本小于效益"最终的结果是转移和最小化"因业务水平、责任心、工作态度、过度疲乏对患者造成某种程度上的身体伤害"风险处理为¹增强业务知识的培训您增强责任感,实行绩效考核»增加工作人员减少工作量详细的措施包括二¹平时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互相交流经验,增设代教老师,强化学习氛围,通过各种手段注重员工的能力培训,以丰富临床经验;º对每一例事故进行研讨分析使员工增强自身责任感端正工作态度,避免失误,对其工作成果进行绩效评价,严格执行防止差错事故制度忍临床工作人员缺乏,易造成疲劳疏忽,所以要根据实际工作职责,定岗定编,让个人在能承担的劳动强度内,发挥最大的效能"其成本小于效益"最终的结果是最小化"各种原因造成的院内感染"¹严格执行并不断完善各项无菌操作的制度您改善无菌手术间条件»加强手术后伤口感染的统计工作并认真分析其原因"具体的措施包括¹于手术实施的无菌环境要认真制定并执行各种规则腔制病人与工作人员的带菌来源,保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给予手术室护士,充分的无菌监督及提供有益手术建议的权利,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0您对无菌手术间的改善和采用国际先进的手术间净化设施对现有条件下的空气消毒,采用先进方法并能监测到最好效果加静电消毒器十住5%过氧乙酸(20m/l立方米作用30分钟后)让静电消毒器持续消毒的方法[]l另4消毒液中的喷雾用于接台手术空气效果良好等[2]»手术后伤口感染例数的统计,可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减少院内医源叉感染的可能性"其成本小于效益"最终的结果是最小化"(4)外界带来的污染源"风险处理为二拆除输液袋、药品盒、器材、设备等外包装,做初步消毒处理,防止一些外来致病菌,被协带进手术间"具体措施包括设定专门人员(护理员)负责物品外包装初消工作,液体外包装袋,要经紫外线散外状态照射消毒,方可入内,器械设备药品盒,可以拆除的外包装,尽可能拆除用消毒液擦拭,减小影响"具体的措施包括二其成本小于效益"最终的结果是最小化"。

3.9监控与评审:我们的风险管理小组制定相应的管理监控审核文件役有风险登记表,具体内容如下所述二依次包括二索引、可能发生什么风险以及它是如何发生的、事件发生的后果(后果及可能性)、现有控制的充分性、后果等级、可能性等级、风险程度及风险优先次序"并根据风险对策的实施情况给予每个人做出测评,强化风险意识,以利于无论是环境变化,还是诸多因素发生变化情况下都会保证风险管理计划系统的坚持不懈的实施,并且在监控实施的过程中海月开会讨论1次,新的变化带来的新的风险内容,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付诸实施,降低临床过程中的风险"。

3.10信息沟通与咨询:加强信息沟通与咨询是风险承担者的之间(内部的、外部的)双向对话确保负责实施风险管理和使风险者了解决策的基础,以及为何采取特别措施的原因"增加风险承担者共同的利益使风险管理计划顺利实施并深入贯彻"。

4小结

手术室风险管理范文第13篇

手术室是外科诊治和抢救病人的重要场所,了解手术室护理安全与风险的现状,建立科学的预防措施,有效规避风险,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

1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1 业务技术水平方面:业务技术水平较低,手术步骤不熟悉,物品准备不齐全,导致手术配合不主动,甚至延时;不熟悉专科抢救病人的特点,应急抢救配合能力差,引发护理缺陷和纠纷;不熟悉手术病人,放置不舒适,引发肢体受压及神经损伤等。

1.2 核心制度执行方面:核心制度执行不严,易引发护理缺陷及差错事故。查对制度执行不严,会造成接错病人、开错刀、输错血等。手术护理记录单不认真填写,出现漏项,记录内容与麻醉记录不相符,易造成医疗纠纷。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严,易发生切口感染。手术病人的各种管道管理不善,物品遗留在体腔,易造成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甚至危及生命。

1.3 缺乏沟通技巧: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护士向病人解释有关事项时不一致。沟通过程中缺乏灵活的沟通技巧,如癌症病人在询问有关预后时,个别护士回答过于肯定或简单。护士不了解病人心理,导致工作得不到病人的理解和认可。

1.4 手术护理记录单中存在的问题:手术护理记录单中内容与麻醉记录内容不相符,如记录的时间、数量不一致。字迹不清,随意涂改,填写时漏项,代签名等。

1.5 病人术中安全问题:手术病人在接送途中未系好安全带或防护栏,易造成坠床、摔伤。手术过程中不认真核对(术前用药、禁食禁饮情况等),轻者延期手术,重者危及生命。工作马虎者,易造成物品遗留体腔,弄错或丢失标本。医疗仪器使用不当,易灼伤或冻伤病人。

1.6 环境因素及意外伤害的风险:噪音,如金属门的开关,器械车轮的摩擦声,电刀、电凝、呼吸机、电锯、电钻工作时的声音等可影响人的内分泌、心血管、听觉系统的生理变化,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应变能力差[1]。术中电刀切割组织,电凝出血组织产生的烟雾,关节置换术中使用的骨水泥,烧伤油膏,全麻药物在空气中的弥散,甲醛、戊二醛、臭氧等化学灭菌剂的挥发,均可对人体产生不良刺激,甚至使人感到恶心、头痛。手术中刀、剪、钩、凿、针等传递频繁,极易损伤自己和他人,导致血源性疾病的感染。

1.7 医疗费用方面:医疗费用是病人最敏感的问题,它关系到病人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在当今普遍反映看病贵、看病难的时代,收费稍有差错就会引起纠纷或投诉。

2 建立有效的防护措施

2.1 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建立规范的手术室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的应急处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因为制度是工作的法规,是处理各项工作的准则,是评价工作质量的依据,是防止差错事故的重要措施。对高危人群[2](新护士、5年内工作人员),护士长、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高年资护士应随时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针对手术室安全方面的薄弱环节,制定《手术室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管道脱落的应急处理》、《病人接送制度》、《标本管理制度》、《规范护理书写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等。不断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和环节质量管理,使手术室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2 强化护理风险意识:护理人员只有在掌握护理常见风险事件的高危因素、基本特性、处理程序后,才能在临床实践中自觉地防范护理风险。因此护士长与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对护士进行考核,利用科务会、业务学习、晨会交班、护理查房等形式对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风险及时进行评估及讲评,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评估及防范能力,定期召开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教育会,对科室内发生的差错及隐患进行分析、讨论,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2.3 加强业务综合素质培训:手术室护士应具备特殊的职业素质,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有高度的责任感与同情心,具有现代医学、护理学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对病人实施生物、心理、文化等全方位的护理服务,熟练掌握无菌技术,各种抢救技术和各种仪器的使用,能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评估,并且要有较强的分析能力,机智、灵活的应变能力,操作娴熟,做到稳、准、轻、快,医护配合默契。

2.4 提高护理书写质量是预防法律性护理纠纷的一种重要措施,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举证倒置”的法律自我保护武器,是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重要体现,是保护护患双方安全的保证。因此,要加强手术室护士书写知识的培训与学习。成立相应的护理记录方面的监控组织,由专人每天检查手术护理记录单,护士长每周做好质控,各级人员各尽其职,定期分析讨论,防患于未然,在病人未出手术室之前把好手术护理记录质量关。

2.5 做好沟通工作:护理人员应以同情的心态,和蔼的态度耐心对待病人,从病人角度出发,取得病人信任,给病人以安全感。对于护士不清楚和不知道的事情不要含糊地回答病人,不要对手术解释得过于详细,以免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对手术病人的预后,特别是癌症病人,不能用肯定性语言,以免引起医疗纠纷或投诉。在与病人交流前一定要仔细阅读病历,了解病人的一切情况,做到谈话内容与病历一致。

2.6 术中安全护理措施:病人入室后,巡回护士必须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术前用药、禁食禁饮,各种同意书是否签字,血型、检查结果、等。根据手术需要,按规范备齐术中所需物品。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应坚守工作岗位,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麻醉医生及主刀医生,防止术中意外发生。保证输血、输液质量,防止异物存留于伤口或体腔内。对于病重、体弱、营养状况差、手术时间长的病人,应用软垫保护好受压部位,预防压疮和肢体受压,正确使用高频电刀和冰袋,以防灼伤和冻伤,对于标本的管理,也是保证术中安全的一重要环节,应严格按照标本管理流程,防止弄错或丢失,为保障病人在运送途中的安全,各种车、床应有安全带或护栏,并随时保持功能完好。

2.7 实施服务收费:严格执行物价标准收费,使用电视显示屏播报收费价格,为住院病人提供每日费用明细清单,在发放清单前应仔细核对,确保准确无误,交给病人清单时,告知其仔细核对费用,对不明白的收费及时解释,有错误时及时纠正。

2.8 环境因素的防护措施:定期检查仪器设备,添加剂,降低噪音;使用电刀、电凝时最好使用带吸引功能的电刀笔,吸尽烟雾,避免烟雾在局部过浓;用甲醛消毒时,熏箱门一定要关闭紧密,以防泄漏,浸泡标本时,要戴防护手套;接触戊二醛应戴口罩、眼镜、手套,防止溅入眼内及腐蚀双手,消毒时容器应加盖,器械在使用前应用生理盐水冲净;在使用吸入性物(安氟醚、异氟醚)时,应现配现用;臭氧发生机和紫外线灯工作期间,禁止入内,必须进入时要中断消毒;在手术中使用锐利器械(如刀、剪、针等)时,应遵循刀、剪、针的摆放及传递原则,尤其要加强新护士基本功训练;对于特异性感染者要提前做好预防准备,门口应设隔离标志,与手术无关人员不得入内,谢绝参观,做好个人防护,器械和手术间严格按照特异性感染的术后处理原则进行规范消毒。

参考文献:

[1] 覃 峰.手术临床护理质量安全控制规范与现代护理技术标准工作手册[M].北京:卫生科技出版社,2007.61.

手术室风险管理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洁净手术室 医疗风险管理

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生因医疗失误或过失而导致患者死亡,伤残及组织器官、生理功能和心理健康受到损伤等不安全事件的风险,统称为医疗风险。完整的医疗风险应包括参与医疗过程的患者、医务人员、药品、器械及环境各自涉及的风险。

为了避免这种意外的不幸事件发生,发达国家在不断完善的许多国家管理法规中建立了相应的医疗风险监测和预警的风险。目前我国洁净手术室风险管理的相应法规主要有《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

1 洁净手术室的构成

以净化系统为主体建立的洁净手术室是一个多环节的医疗平台,包括净化系统、钢板手术室、手术室基本设施三部分组成。净化系统由净化风天花,净化空气处理机及回风管道、空气调节系统组成。钢板手术室由密封钢板墙面和导电地板胶组成。手术室基本设施包括吊塔、无影灯、手术床、医用气源装置、消毒灭菌装置等。

医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经验与技术集成的软件系统以及支持这个技术平台的医疗环境(包括电源、气源、净化系统的管理等)都表现为整体风险的不确定性和难控制性。因此,如何将每个环节的风险都降至最低,这对医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医院管理者等各方面都是极大的挑战。

2 洁净手术室应用中的问题

洁净手术室是采用同代空气洁净技术,对手术部内的手术用房进行除尘、除菌,并对空气进行调节,建立洁净的手术环境。洁净手术室是现代化医院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医院的核心,体现了现代化医院的设施水平、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国内大多数有实力的医院在改进、新建外科大楼时都在考虑洁净手术室的建立,洁净手术室的数量将会快速的增加。

洁净手术室的空气洁净度、温度、静压、新风量、噪音以及设备层空调净化机组各级过滤器压差等等参数都应严格监视和控制,因此,在临床实际应用中,面对各种品牌净化设备的繁多应用模式及各项可调参数,应用的效果常常会因使用人的不同而出现较大的差异,且使用中稍有不当将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损害。由于设计不当、管理不善导致感染的病例时有报道;1970年美国的凯奇报告了一起由空调系统进风口污染而导致3例死亡的事故,上海瑞金医院一项调查发现,在医院病区的空调风管中有大量真菌产生,其孢子随气流进入室内,造成大面积烧伤患者呼吸道及创面霉菌感染。对净化系统的过滤器进行管理监控至关重要。傅晓玲报道用500mg/L含氯消毒剂对不同级别手术间的初效、中效过滤器、回风装置进行湿拭清洁后第1~28天空气培养合格率逐渐下降。目前有的单位是由工程技术人员管理,有的由医务人员自行管理,但都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对各级过滤器的使用期限、清洗方法、间隔时间没有明确的规定。如果由工程技术人员管理,院感科、手术室监督可能是比较好的途径。

洁净手术室空气监测采样5min与30min不同时间及按其相应判定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建立一个科学的标准是降低医疗风险的可靠依据。

定期对手术间的地面、墙面、物表进行清洁消毒没有争议,但对手术室空气、过滤网是否需要消毒概念非常模糊,同时对洁净手术室如何管理也是个新课题。

3 洁净手术室的风险管理

洁净手术室作为一种高风险的医疗设备是医疗过程中需要重点进行医疗风险管理的环节,为了规避或尽可能减少这种风险带来的危害和不良后果,应尽快建立、健全洁净手术室风险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并将洁净手术室的风险管理和预警机制纳入医院医疗质量风险管理体系中,成为医院医疗质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针对洁净手术室自身和临床应用特点进行风险控制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设备安全性和应用有效的评价准则;(2)日常监测与评估体系;(3)统一规范使用的指南和保养规程;(4)风险预警与处理预案。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也是洁净手术室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还应强调的是遵循设备的规范操作,既包括设备的周期检定,日常维护以及消毒在内的工程质量控制,也包括医患之间、医工之间的人文关怀和沟通。通过规范控制医疗技术平台多环节的质量,确保医疗服务过程中洁净手术室使用安全性,可以大大减少临床使用洁净手术室的风险几率。依据相关法规,结合自身医院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临床使用洁净手术室风险监测与预警制度,应该成为医院管理者、设备使用者和设备质控工程师共同关注的焦点。

参 考 文 献

手术室风险管理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手术室;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003-02

Effect of risk management operating room

Huang Fei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isk management, operating room. 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method, the operating room for treatment of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150 cases of clinical data, based on wheth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to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isk management + usual care group) 100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usual care) 50 cases. Results:The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errors, errors of nursing records, oral foreign body left, blood transfusion errors, accidental damage, improper aseptic technique, wound infe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risk awareness, risk management awareness, risk management approach risk management behavior intention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verall satisfaction of care, nurse-patient disputes complaint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operating room; Risk Management

手术室是医院进行手术和抢救的重要部门,手术室工作特点决定了其存在许多风险和不安全因素,一旦出现疏忽可能引起重大的差错,不仅造成医患纠纷,还有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2]。手术室的风险管理成为了手术室护理工作重要的环节。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手术室风险管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手术室救治的患者1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08例,女性42例,年龄18岁-70岁,平均年龄45.5±10.6岁,手术原发病:颅脑外伤32例,胸腹部外伤38例,急性阑尾炎31例,急性胆囊炎19例,急性胰腺炎21例,肝胆管结石33例,其他7例。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依据是否实施风险管理分为观察组(风险管理+常规护理组)100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50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例、年龄分布、手术原发病类别等一般资料经过分析和观察,统计学数据库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根据患者临床特点,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风险管理:(1)风险管理因素评估;(2)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护理工作业务水平;(3)学会换位思考,加强护患沟通;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如术前准备失误、护理记录错误、口腔异物残留、输血失误、意外伤害、无菌操作不当、切口感染等。

1.3.2 观察两组风险管理情况:有风险管理小组设计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相应护理人员知-信-行模式进行调查,主要包括风险意识、风险管理认识、风险管理态度、风险管理行为意向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分析,共计四方面,满分100分。

1.3.3 观察两组患者风险管理实施效果评价:观察患者对护理工作综合满意度、护患纠纷投诉率。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建立数据库,通过卡方和t检验分析,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的比较(如表1)观察组术前准备失误、护理记录错误、口腔异物残留、输血失误、意外伤害、无菌操作不当、切口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2.2 两组风险管理情况的比较(如表2)观察组风险意识、风险管理认识、风险管理态度、风险管理行为意向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2.3 两组患者风险管理实施效果评价的比较(如表3)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综合满意度、护患纠纷投诉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表1 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表2 两组风险管理情况的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风险管理实施效果评价的比较n(%)

3 讨论

风险管理是在医疗过程中,由于医疗护理风险的存在,使其与护理制度、纪律性、护理设施、护患沟通等问题密切相关[3,4]。手术室风险管理是通过对手术室内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鉴别、评估和预防,从而减少风险因素对患者造成的意外伤害[5,6]。本研究风险管理的观察组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对手术室风险因素进行密切的观察和评估,根据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手术室风险管理方案,其主要包括手术室综合性管理、术前、术后护理工作程序、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情况、突发性因素及感染因素等。定期召开风险因素管理会议,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培训,组织本组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与护理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医院的一些规章制度,加强手术室护理操作水平学些,尤其是无菌操作、手术进程操作等术中操作的规范性和熟练程度,来鼓励护理人员自学、做到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积极性。手术室救治患者往往由于手术的突发性和意外性,心理上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突如其来的救治过程存在一定的紧张、焦虑、烦躁、抑郁、疑惑等复杂的心理情绪。此时护理人员要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以聊天和谈话的形式,在不影响正常手术进程的同时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如果有条件播放轻柔的音乐,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使其在轻松的心态下完成整个手术过程。并且在术后做好注意事项的指导,提高其对于手术治疗的依从性。本研究通过手术室风险管理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观察组术前准备失误、护理记录错误、口腔异物残留、输血失误、意外伤害、无菌操作不当、切口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风险意识、风险管理认识、风险管理态度、风险管理行为意向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综合满意度、护患纠纷投诉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手术室风险管理效果明显,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直接性、动态性,在医疗救治过程中与患者接触最多,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也最高。建立起有效的风险因素管理制度,对于增强风险意识,及早预防、及早应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学兵,周蓉,徐红芳,等.风险管理在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1):1809-1810

[2] 沈爱莲.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2):84-86

[3] 潘慕文,叶华美,郭垂芸,等.风险管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6,12(20):1941-1942

[4] 蒋亚茹,王小平,巨会萍,等.风险管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实施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5):1190-1192